社会热点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7 21:47:00

社会热点论文

社会热点论文范文第1篇

1、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的要求,体现:(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发展必然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3)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中国共产党绐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必须做到:(1)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2)大力发展教育与科学事业。(3)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努力防止和坚决抵制腐朽文化和各种错误思想观点对人们的侵蚀,提高社会文明程度,繁荣文化事业。

3、中国共产党绐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了:(1)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2)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3)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4)我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国家。

4、我们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5、青少年应该怎么实践“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

(1)认真学习和宣传“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2)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以便将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3)遵纪守法,积极履行法定的义务,多为人民做力所能及的好事;(4)积极向当地政府提出合理化建议,搞好当地各项建设,造福人民。

(2)中国共产党颁布实施了《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进一步加强了思想道德建设;依法取缔了反人类、反科学的“**功”组织,整顿和规范文化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和国家不断加大投入,大力发展了教育科学文化事业。这些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的方向。

(3)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人民共同富裕,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使人民的生活基本达到小康水平;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农民和城市困难群众的生活问题。这些事实说明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1、中国共产党为什么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1)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是政治、经济、文化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事业,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事业。

(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是坚持共同富裕社会主义原则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实践“三个代表”的有力证明。

2、结合所学知识,至少从三个方面谈谈如何建设小康社会?(热点P32、开放P1)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三、发扬艰苦奋斗精神

1、对艰苦奋斗精神的认识

(1)艰苦奋斗是我们民族精神的重要内容,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2)我党是靠艰苦奋斗起家的,也是靠艰苦奋斗发展壮大、成就伟业的。(3)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伟大的创业实践需要伟大的创业精神的支持和鼓舞。(4)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一种思想境界,是人们成就任何事业的精神力量,她与社会发展同在。

2、当前,为什么要继续弘扬艰苦奋斗精神?我们青少年应当怎么办?(开放P第三十题)

四、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

1、发展是硬道理,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在于依靠自己的发展。

2、为什么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

3、谈谈如何促进和加快发展?

(1)必须把发展生产力摆在首要的位置;(2)必须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3)必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加快科技创新;(4)必须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保持经济同人口、资源、环境协调发展;(5)必须处理好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十七、西部大开发

1、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2、青少年要关注祖国命运,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义务。

3、坚持用“和平统一,一国两制”的方针解决,但并不承诺放弃武力。

4、美国利用,干涉中国内政,是推行霸权主义的具体表现,中国人民坚决反对。

五、反对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

1、什么是霸权主义?

2、中美关系表明,社会主义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既长期共存又长期斗争。我们既要积极吸收和利用资本主义社会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来加快发展自己,又要对资本主义世界中反对社会主义的敌对势力保持高度的警惕。

3、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也是绝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经济上持续处于极端落后境地的最主要原因。“强权就是真理”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核心。最大限度地攫取利润、追逐利益是某些大国推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根本原因。

4、我们要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必须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我们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科技发展,不断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避免落后挨打,筑起一道“保卫祖国,抵抗侵略”的钢铁长城,粉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种种图谋。公民要履行维护国家统一,维护祖国安全、荣誉和利益的基本义务。青少年要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热爱祖国,关心国家大事,坚决同侵略我国、干涉我国内政的行为作斗争。

5、恐怖主义是人类的公敌,任何形式的恐怖主义对世界和平与发展都构成威胁。打击恐怖主义符合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世界各国的共同任务。

六、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

1、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

2、依法治国的含义、本质、根本目的是什么?怎样才能实施依法治国?

3、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领导、名人犯罪被判刑)

4、公安机关打击“两抢”(抢夺、抢劫)。

5、惩治腐烂,从严治党

6、在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的今天,青少年要认真学习宪法和法律,增强法律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严格依法办事,法律提倡的行为积极去做,法律要求的行为一定要做法,律禁止的行为坚决不做;坚决同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作斗争,捍卫宪法和法律的尊严,保证宪法和法律的顺利实施。与此同时,要加强思想道德修养,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弘扬良好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我国的人口、资源、环境问题

2、什么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五册P94)

3、经济和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第五册P94)

4、我国为什么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第五册P95)

5、怎样才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第五册P96—97)

6、我们青少年要认真学习有关人口、资源、环境的科学知识,了解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的形势,宣传计划生育、保护资源和环境的基本国策,保护资源和环境从我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坚决同违反可持续发展战略的行为作斗争,为我国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我国为什么要实施科教兴战略?

(1)发展教育与科学,是文化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2)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而且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3)世界范围内的竞争、综合国力的竞争,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竞争。(4)科学技术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先导性、全局性的作用。

2、怎样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大力推进科技进步和创新,把加速科技进步放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发展的关键地位;(2)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3、贯彻实施科教兴国战略,青少年应怎样做?

青少年要树立崇高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现代化建设的本领,勇于实践和创新,立志成才,向获奖的科学家学习,努力攀登科学高峰,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贡献。

4、“人的现代化是一切现代化的基础”。(见开放P3十五题)

九、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1、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需要国家和社会特殊的关注。(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2、未成年人如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3、公民的受教育权受法律保护。(宪法、教育法、义务教育法)

4、接受义务教育的学生应承担最基本的义务。(初二下P43)

5、青少年上网问题。

6、校园立法问题。

7、青少年既要敢于又要善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

8、一般违法和犯罪的区别和联系(初二上P111—112)。

9、防微杜渐,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行为(初二上P113)

10、改进教育方法,推进素质教育,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见地区试题(二)】

11、立志做“四有”人才。(初三P141—142)

12、正确对待升学与就业。(初三P144—145)

十一、坚持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

1、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的性质和初级阶段的国情决定的。

2、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

3、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基本分配制度的关系: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是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分配制度。这是由我国现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既然我国经济的主体是公有制,那么,我国必须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既然我国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那么,我国必须有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4、为什么要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初三P86—87)

5、怎样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1)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我们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过程中,面对从未遇到过的问题,都要以“三个有利于”为根本判断标准,通过改革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从而使我国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得到巩固和完善。(2)要把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过程中,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让各种所有制经济在市场公平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6、劳动者通过按劳分配形式取得的收入、劳动者按劳分配方式外的收入。(初三P91)

十二、北京申奥成功、上海申博成功

1、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后,综合国力和国际地位有了显著的提高。

2、个人前途、命运同祖国和民族的荣辱兴衰息息相关。振兴中华,是时代赋予当代青年的崇高使命。

3、当好东道主,办好北京奥运会、上海博览会,需要全国人民的关心、支持和艰苦奋斗。

4、依法治国、以德治国,保护资源和环境,绿化、美化市区环境,加强文明建设,迎接北京奥运会、上海博览会,树立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

十三、中国入世一周年

1、对外开放是我国长期的基本国策。

2、入世后的机遇和挑战。

3、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完善法律机制,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经济效益,迎接挑战,促进发展。

4、青少年要树立远大理想,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掌握本领,勇于实践和创新,立志成才,报效祖国,以良好的综合素质迎接入世的挑战,促进自身的发展,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作贡献。

十四、抗击非典

1、抗击非典必须依靠党的领导,需要全国人民的艰苦奋斗,依靠科技进步,必须依法治国、以德治国、团结奋斗。

2、党高度重视非典防治工作,表明党是“三个代表”的实践者。

3、奋战在抗击非典一线的医务人员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精神,这是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的成果。

4、许多单位、个人为抗击非典捐款、捐物,体现了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团结奋斗、无私奉献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这是我国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取得的成果。

5、在非典疫情流行的时候,有的企业、个人制造和销售与抗非典有关的假冒伪劣商品,有的企业、个人哄抬物价、囤积居奇。这些行为违反了宪法、产品质量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价格法等法律,扰乱市场秩序,侵犯消费者的公平交易权、对商品和服务真实情况的知悉权,必须依法严厉打击。

十五、反“**功”

1、说明阶级斗争在一定范围内长期存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激化,我国还存在封建思想的影响,我们还面临消除封建思想的艰巨任务。

2、必须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3十六、重要关系原理

1、初三课本的重要关系原理见《第五册归类复习资料》

2、初二重要关系原理: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宪法与普通法律的关系;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关系。

3、依法治国与人民当家作主的关系。(题海拾零)

4、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西部大开发三大战略的关系。(题海拾零)

5、人民、人民代表和人民代表大会三者的关系。(初三P101)

十七、西部大开发

社会热点论文范文第2篇

[键词]专利论文 可视化分析 研究热点

[分类号]G350

1.前言

早在20世纪70年代,美国CHI Research公司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委员会(U.S.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合作研究了专利评价指标,并将该类指标应用在公司价值评估方面。尔后,以F.Narin为代表的学者考察了专利统计方法在企业创新力评价指标中的应用,并提出了专利引文分析方法,创造了一系列专利计量指标,计算r美国国家生产力、发明者生产力、引用影响与分布等,为研究美国国家经济增长和技术进步作出很大贡献。然而,目前我国对专利的注只停留在专利技术研发、专利检索和专利计量分析方面,极少涉及专利引文分析,专利价值应用范围狭小。国内外专利研究的广度和深度差距较大,造成这种差距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主要原因是全社会对专利权过度注,而对专利研究缺乏注。只有深入专利研究,紧跟国际专利研究的热点,我们才能真正利用好专利,最大限度地开发和挖掘专利价值,推动我国的经济和科学发展。

本文利用可视化分析技术,对中外图情领域的专利论文进行计量分析,找出国内外专利研究的差距,分析具体原因并预测我国未来的专利研究热点。旨在呼吁广大学者加强对专利研究领域的注,更好地生产和利用专利情报,服务社会。

2.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米源情况如表1所示:

3.中外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分析

图1(左)显示了我国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图谱。利用词频分析法和共词分析方法,分析了我国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主要研究热点,如表2所示:

如图1(右)所示,国际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图谱中形成以中介中心性最大的键词所标识的科学、指标、技术、创新、专利权5个聚类。根据引文分析和共词分析方法,分析了国际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主要研究热点,如表3所示:

表4-表8分别列出了每一研究热点的高频引用文献:

4.中外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对比分析

通过以上我国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分析和国际图情领域专利论文的研究热点分析,我们发现国内外研究中存在小部分的相同点,如研究方法均采用定量分析为主,定性分析为辅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中有部分相似,但是二者之间的差异性还是非常大的,具体如下:

4.1研究对象的不同

我国专利论文中主要是以专利文献和专利信息为研究对象,侧重研究专利信息的获取和专利文献的分析,还有以专利申请量、专利法律状态等为研究对象,进行专利计量分析。而国际专利论文中主要是以专利引文信息和科技论文的参考文献为研究对象,从引证情况研究专利技术与科学论文之间的系,进而研究技术研发与创新、国家科技进步的联系等。还有以专利数据信息为研究对象,将其作为衡量指标,衡量基础科学对国家经济发展的推动力,衡量企业研发效率情况等。

4.2研究方法的不同

我国专利论文定量分析方法的运用,主要是对专利分析方法的实证分析运用。而国际专利论文中定量分析办法的运用,主要是对专利引文的统计分析和专利数据的计量分析。

4.3研究内容的不同

我国专利论文中研究内容大多与图情领域知识背景相结合,如对专利信息的检索和专利情报的获取的研究,对专利检索的教学研究,对科技查新尤其是专利查新的研究,对高校专利教学和专利转换的研究等。而国际专利论文中,研究内容始终是围绕着科学、技术、创新、经济展开的。

4.4研究主阵地的不同

我国图情领域的专利论文虽然不少,但是几乎没有高被引的经典文献,也没有核心期刊。同时,在专利研究领域里,研究面广且较浅显,没有完整的知识体系,没有核心研发团队和作者。而国际图情领域的专利论文主要发表在几本核心期刊中,如有:Scientometrics、Research Policy和Information Progress&Managemen。同时,美国GHI Research公司专注于专利计量研究,对于技术和科学发展的引用分析感兴趣,将专利数据作为衡量国家经济发展的指标。核心作者有Narin、Griliches、Jaffe AB等,高被引文献也比较集中。

造成以上这些差异的原因有三点:①与国家发展背景相联。我国专利论文的研究是适应我国社会发展的。因为,我国专利的重要性刚刚引起重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也是近几年刚刚予以颁布,因此对专利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处于宏观层面。而发达国家经济发展迅速,对专利的研究深入,始终围绕着专利与科学、技术、创新、经济的系。②与对专利的认识相。我国专利制度从1985年才正式确定,虽然在短短30余年时间里,专利研究成果丰富,但是对专利相知识的认识不够深入,研究主要集中在介绍和普及专利相知识和专利分析简单方法的运用上,专利的重要性没有被社会各界充分认识。而发达国家的学者、企业和政府部门都对专利的重要性有充分认识,社会各层都充分利用专利信息,将专利数据作为衡量社会发展的指标,将专利情报作为企业捍卫自己竞争力的有力武器。③受专利信息获取内容影响。如我国目前没有一家网站或单位提供我国专利的引文信息,而美国专利数据库和欧洲专利数据库均提供专利引文信息。这就造成国内专利分析不能利用专利引文信息。而专利引文信息是最为重要的专利信息之一,是国外专利分析的主要数据来源。

社会热点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档案学;硕博学位论文;共词分析

1 引言

近年来,研究档案学教育的论文不断涌现,但大多数是现状描述、中外对比研究等定性分析。为深入揭示目前我国档案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本文采用共词分析,通过对我国档案学硕博士学位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客观形象地展示出我国档案学研究生教育的主要知识群和研究重点、热点、方向和趋势。

2 数据采集与预处理

目前国内硕士、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主要有CNKI的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为了保证数据采集的完整性,本文以这三个数据库作为研究的数据源。以学科专业为“档案学”字段进行限制检索,检索日期截止到2011年12月31日。在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出3篇论文,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出399篇论文,在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检索出博士学位论文16篇、硕士学位论文493篇,合计911篇学位论文作为研究的数据来源。经过对文献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在911篇文献中共有1203个关键词,总词频2834次。

为保证定量分析中关键词的有效性,首先对同义词合并、补全、修正等进行数据过滤和清洗,最终得到有关我国档案学学位论文的关键词频次统计。频次大于8的高频关键词共35个,累计频次899次,占总频次的32%。将这些高频词按出现频次高低排名如表1。

去掉档案、对策、管理、管理体系、比较研究几个对研究意义不大的关键词,剩下30个关键词,构建共词矩阵。首先,对确定的30个高频关键词统计它们两两共现次数,形成一个30×30的原始共词矩阵。然后,通过ochiia系数转换成相关矩阵。最后,用“1”与全部矩阵数据相减,得到表示两词间相异程度的相异矩阵,消除矩阵因关键词频差异的影响。

相关矩阵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Sij值在0~1之间,它代表关键词i和j共同出现的概率,ni、nj 分别表示关键词i和j的频次, nij表示关键词i和j共现的频次。

3 共词分析

共词分析是从文献数据库中抽取出高频关键词,对一组词两两统计它们在同一篇文献中出现的次数,以此为基础对这些词进行聚类分析,从而反映出这些词之间的亲疏关系,进而分析这些词所代表的学科和主题的结构变化。[1]其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文关键词进行类属分析,揭示我国档案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进而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展现我国档案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知识群。

3.1 因子分析

因子分析要达到的目标就是用尽可能少的因子去描述众多的指标或要素之间的联系。首先将30×30共词相关矩阵导入SPSS 中,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协方差矩阵与平均正交旋转方法进行因子分析。按照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被保留,特征值小于1的因子被舍弃,结果表明有10个因子被提取出,其累计方差解释率达到80%。也就是说,将30个关键词分为10个类别,就可以解释全部信息的80%。

3.2 聚类分析

聚类分析法是将距离较近的主题词聚集起来,形成概念相对独立的类团。将共词相异矩阵导入SPSS中进行聚类分析,在聚类方法中选择离差平方和,在距离测度方法中选择离散数据类型Count中的斐方法,最后得到聚类结果树状图。根据树状结构图可以看出档案学学位论文研究呈现出6个知识群。

3.3 多维尺度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是通过测定事物或观测量之间的距离来发现数据结构,指定观测量到概念空间的一个特定位置,使得空间中距离的相似性越近越好。利用SPSS对相异矩阵进行多维尺度分析,相关可视化结果如图2所示。

通过多维尺度分析,结合之前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可将我国档案学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分为6个知识群。第一个知识群包括开放、政府信息公开、现行文件、政府信息关键词;第二个知识群包括公共档案馆、文化功能和综合档案馆关键词;第三个知识群包括电子文件、法律问题、档案学和文件运动理论关键词;第四个知识群包括档案网站、电子政府、档案信息、数字档案、档案馆、服务和网络环境关键词;第五个知识群包括档案管理、人事档案、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档案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和信用档案关键词。第六个知识群包括管理模式、企业档案和安全管理关键词。

3.4 结果分析

根据上述统计分析的结果可把我国档案学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划分为六大知识群和10个研究类。

现行文件与政府信息公开。现行文件与政府信息、政府信息公开、开放聚为一类,一方面说明近年来国家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重视,一方面也反映出从学术研究的角度政府信息公开的内容多为现行文件。政府信息公开给档案工作带来重要发展机遇,促进档案工作的全面发展,促进全社会档案意识的提高,促进档案信息资源的开发,促进档案工作人员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修养的提高。[2]现行文件开放是政府信息公开的必然选择方式之一,也是实现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手段和主要途径。[3]

档案馆与文化功能。档案馆与文化功能关键词聚为一类,尤其是公共档案馆和综合档案馆,说明档案馆文化功能的发挥已经成为档案学研究的热点。档案作为人类宝贵的资源,有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对社会文化事业的建设发展具有促进作用。而作为档案“栖身之所”的档案馆,更应成为档案发挥自身作用、实现特有价值的主渠道。其中档案法就明确将档案馆定位为社会科学文化事业机构,这也体现了档案馆要发挥文化建设的功能。

电子文件法律问题及其运动理论。该知识群包括两个研究热点,第一个是电子文件及文件运动理论。20世纪80年代,电子文件的概念引入我国。进入21世纪,电子文件研究成为我国图书、情报与档案研究领域的热点。我国电子文件研究主要分为三个主题域,一是关于电子文件归档与档案管理,二是关于电子文件本质属性及其管理,三是关于电子文件管理与利用。[4]第二个是电子文件中的法律问题。随着电子文件研究的增多,电子文件的法律地位、法律资格和证据效力也成为研究的热点。

数字环境下的档案工作与信息服务。该知识群包括两个研究热点,一是数字化档案工作,包括数字档案、电子政府和档案网站的建设。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档案工作无论从载体保管,还是理论研究都带来了很大的改变。各种大量的数字档案出现,各类型的档案馆都建立了档案信息门户网站,办公自动化催生了电子政府的建立。二是档案信息服务。数字环境也给档案信息开发利用服务带来机遇和挑战。数字环境为档案信息资源开发服务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手段、加速了文件与档案的一体化进程。但是档案工作人员的观念、意识以及安全问题成为档案工作新时期面临的挑战。[5]

档案事业工作与专门档案管理。该知识群包括四个研究热点,一是档案工作事业,关键词有档案工作、档案事业、档案利用。档案事业是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事业,档案工作具有较强的政治性和社会性。二是专门档案管理,包括人事档案、信用档案和档案管理。专门档案是我国档案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丰富我国档案资源、服务地方经济、提供特色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尤其是信用档案的建设,对我国诚实守信的和谐社会建立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三是《档案法》。《档案法》作为我国档案事业的一部规范性法律文件,对我国档案事业的建设和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历史意义。四是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作为我国各族人民世代相承、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和文化空间的历史记录,在传承、弘扬民间文化,发掘民族文化资源,研究各民族历史,进行民族传统教育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档案管理模式及安全管理。该知识群包括两个研究热点,一是档案管理模式。信息化和市场化对传统档案管理模式带来巨大的冲击,改变了传统档案的载体、管理对象、服务方式等,引起档案管理模式的变革。二是档案安全管理。档案的安全工作一直受到国家领导和档案工作人员的高度重视,从对纸质档案载体安全的保护,到新形势下电子档案、电子文件安全保密工作,一直是国家重视、学者研究的热点。

4 总结与预测

分析可知,我国档案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除受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影响外,还受经济、政策和技术的影响。表现为:既有传统理论内容的继续研究,但更多地已关注网络环境下新的理论和应用。

具体表现为:一是基础理论研究依旧,新的应用理论逐渐增多。文件运动理论、文件生命周期理论、现行文件、档案立法等依然是研究的热点,但是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电子文件、数字档案、档案信息化等研究成为研究者更关注的热点。[6]二是一些传统的理论和专门档案依旧是热点,但新型专门档案也成为新的研究热点。三是传统理论在新形势下应用得到拓展。传统的文件运动理论对电子文件适用的修正,传统的档案安全管理在数字化时代要做好电子文件的安全与保密工作。四是信息化催生的档案工作新变化,包括电子文件产生、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府、档案网站的建设和数字档案馆等。五是档案工作为社会服务的关系越来越密切。虽然档案馆的文化功能是档案学研究的老话题,但近年来有关发挥档案馆的文化功能,为文化事业发展作出贡献研究更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也是近年来档案学界研究的热点。

未来,从新技术变革的趋势看,电子文件、数字档案、数字信息资源、电子文件的安全管理仍是未来档案工作研究的热点。从国家繁荣文化事业的战略看,未来档案馆的文化功能发挥仍然是热点,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也持续升温。从政治改革和诚信社会建立看,政府信息公开、开放利用,信用档案依旧是未来研究的热点。

参考文献:

[1]冯璐,冷伏海.共词分析方法理论进展[J].中国图书馆学报, 2006(2): 88-92

[2]王玮.政府信息公开与档案工作[D].成都:四川大学,2005

[3]桑丹.现行文件开放的安全问题及对策研究[D].合肥:安徽大学,2007

[4]张恺.我国电子文件管理研究知识图谱的构建与分析[J].浙江档案,2011(5):28-31

[5]谭远宏,赵云.论数字环境下的档案信息资源开发[J].兰台世界,2005(11):20-21

[6]傅荣校,周雪.十年来档案学研究成果简要评述[J].档案学通讯,2010(2):4-7

社会热点论文范文第4篇

本研究采用书目共现和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以CNKI的CAJD数据库核心期刊、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和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为文献源,对近十年国内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得知,该领域已经具有专业的研究学者群,但缺乏深度交流与合作;研究对象丰富,在社会网络分析方面主题突出;具有技术与理论模型构建类、知识共享类、社会网络分析类和具体实践应用类四个研究前沿方向,且实践应用方向趋势最明显。

【关键词】 网络学习共同体;非正式;热点;趋势;可视化分析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3)03—0027—06

随着技术的发展与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非正式学习的必要性与重要性愈来愈明显。各类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也展现出可以满足不同群体学习需求的独特优势。本研究通过挖掘文献资料中的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采用文献统计与内容分析法,借助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系统梳理和分析近十年国内已有的研究,以期对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现状、热点、前沿方向及其发展趋势有个总体了解。

一、研究设计

1. 研究样本的选择和收集

有关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分数在教育学、情报学、图书馆学、互联网等多个领域,因此,本研究使用中国知网的中国优秀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和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全文数据库,以确保样本数据的全面性。

由于Community的中文译法不同,与网络学习共同体类似的还有虚拟学习社区、虚拟社区、在线学习社区等。为了更全面地把握该领域的研究现状,本研究对学术期刊进行文献检索时使用的控制条件是:来源类别(核心期刊);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学习共同体)并且包含(非正式)、或者主题(虚拟学习社区)并且包含(非正式)、或者主题(学习共同体)并且包含(网络)、或者主题(虚拟社区)并且包含(非正式学习)、或者主题(学习社区)并且包含(非正式)。获得期刊文献103篇(检索时间为2012年5月10日)。使用同样的内容检索条件对中国优秀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221篇硕士论文和2篇博士论文。

2. 研究样本的处理

首先,对收集的样本论文通过摘要结合全文进行内容分析。内容分析的标准是:第一,研究对象是学习共同体;第二,学习共同体是网络的、在线的;第三,属于非正式学习范畴,是自主自愿参与的非教学性质的学习。同时满足这三个条件的独立论文,作为一个分析单元;只要有一个条件不满足,则不作为研究对象。然后,对符合要求的论文,通过中国知网进行文献信息的自定义存盘,保存相关题录信息。最后,使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软件对书目文献信息快速扫描、准确提取并归类存储、统计计算和矩阵分析[1];使用CiteSpace软件可视化分析本研究领域的知识基础、热点研究与前沿趋势[2][3][4],使用UCINET软件[5][6]对关系数据进行可视网络化分析;必要时采用人工统计的方法对文献数据信息进行处理与评判。

二、研究数据分析

1. 研究成果产出分布

经过文献检索与内容分析,得到相关期刊文献40篇,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7篇。使用Bicomb软件对筛选出的文献题录信息按年代进行统计,将结果导出为Excel格式,通过Excel软件分析得到期刊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数量如图1所示。从中可以看出,从2005年起国内学者开始关注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每年的期刊论文与硕士学位论文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除2012年外,2012年仅能检索到4月份)。据此可以判断,国内学者对非正式学习的关注与研究是从2005年开始的[7]。而国内对学习的建构主义、信息技术和知识社会学等学习科学领域与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的关注,引发了对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

2. 载文期刊、研究机构与研究者分布

(1) 载文期刊分布

用Bicomb软件对发表在国内核心期刊的相关论文进行载文期刊分布统计,结果见表1。其中载文数量大于等于5次的期刊是《中国电化教育》、《电化教育研究》和《情报杂志》,占相关文献的50%。从载文期刊来看该主题的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教育学和情报学两个领域。

(2)研究机构分布

为了对文献的研究机构有明确的认识,使用Bicomb软件对期刊论文的研究单位和硕士论文的学位授予单位进行了统计,得到72个期刊文献研究机构和21个硕士论文研究机构。对出现频次不小于2次的研究机构进行再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通过比较可以看出,核心期刊论文不小于2篇的研究机构占35.19%,硕士论文研究机构占37.04%。从期刊论文数量来看,有突出贡献的是南京和上海地区的一些高校。从硕士论文数量来看,该领域研究的重镇是曲阜师范大学和华东师范大学。仔细对比可以发现,硕士论文研究机构中除了华东师范大学有核心期刊论文外,其他研究机构均没有发表相关的核心期刊文献,表明相关研究并没有得到业内同行的广泛认可,却指导发表了优秀硕士论文,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使用Bicomb软件进一步分析核心期刊文献主要研究机构合作的情况,选择“矩阵”,以“单位”为关键字段,选取4≥频次阈值≥2的8个研究机构(频次累计百分比为35.19%),生成研究机构共现矩阵,导出矩阵至Txt。将Txt文件转换成Excel类型,输入UCINET软件,转换成##h类型的数据集,进行可视化分析。优化生成的网络图布局如图2所示。可以看出相关研究机构针对该主题进行的合作相当少。核心期刊文献不小于2篇的研究机构中,合作的仅有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和南京财经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系和上海师范大学青年学院,原因可能是一方面该领域的研究时间比较短,另一方面相关研究机构没有进行长时间更深入地研究。

(3)研究者分布

使用Bicomb软件以“作者”为关键字段进行提取、统计,得到期刊论文研究者73位,指导优秀硕士论文的导师有30位。经过统计发现,有3篇硕士论文有两位导师,说明没有一位导师指导过两位或多位研究该领域的硕士,表明在该领域导师们没有指导其他硕士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对出现频次不小于2次的研究者进行再统计,结果如表3所示。从中可知,有2次以上成果的研究者占有核心成果的整个研究群体的22.89%(在核心期刊中发表的该领域的论文即视为核心成果)。为了进一步了解这些研究者的合作情况,采用与分析研究机构之间合作同样的方法,研究者选取频次大于等于2次的,累计的频次达22.89%,结果见图3所示。从中可知,研究者间的合作也很松散。结合研究机构分析,得到有合作的研究者大都属于同一研究机构,如杨丽娜和孟昭宽的单位都是天津外国语大学教育技术与信息学院,张玥和朱庆华的单位都是南京大学信息管理系等,跨校的研究合作很少,这也从侧面反映出该领域的学者交流比较少。

三、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CiteSpace是国际著名信息可视化专家美国费城Drexel大学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的陈超美博士设计的,其主要数据来源是web of science,受处理中文文本的限制和CNKI采集数据类型的影响,仅可对CNKI数据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进行有效处理与分析。可以通过刘盛博编制的CNKI(RefWork)格式转换程序(现已内嵌在citespace软件中),将收集的CNKI题录信息数据转换为citespace可处理的ISI Export Format格式,然后才能进行相关分析。

1. 研究的热点

对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可以从高度概括与凝练文章研究的高频关键词的统计与分析来进行挖掘[8]。本文使用CiteSpace3.1 R3 (64 bit),Years Per Slice(时间分区)为1年,Node Types(节点)选择Keyword(关键词),100 Top per slice的阀值,对期刊文献信息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研究热点的知识图谱,其中节点95个,连线215条,结果见表4和图4。表4列举了关键词中心度不小于0.01的热点关键词。

从表4可知,该领域的热点研究按频次从高到低依次为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虚拟学习社区、影响因素、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非正式学习、学术虚拟社区、计划行为理论、分析、知识管理、成员角色、模型和结构方程模型。其对应生成的热点知识图谱中(见图4),其节点年环明显最大的即期刊高频关键词频次排序中最高的是虚拟社区。而节点的紫色年环的大小代表了节点的中介中心度的大小,可见虚拟社区的紫色年环最大,即中心度最高,占最核心地位,紧随其后的依次是社会网络分析、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共享、非正式学习、分析、学习共同体、影响因素等。

以同样的条件对优秀硕士论文的研究热点进行可视化分析。对高频关键词的共现网络进行绘制,结果如图5、表5所示,其中图5中有77个节点和181条连线,表5列举了关键词中心度不小于0.01的热点关键词。

从图5所示的热点知识图谱中关键节点的分布可以确定,研究的热点领域为非正式学习、学习共同体、社会网络分析、web2.0、虚拟学习社区、虚拟社区、sns、社会网络、社会性软件、教师博客等。从表5所统计的硕士论文频次、高频关键词中心度可以发现,非正式学习的频次最高,但学习共同体和社会网络分析的中心度更高,从图5中也可以看出学习共同体和社会网络分析的紫色年环比非正式学,说明这两个关键词占较为重要的核心地位。

综上所述,期刊文献研究最广泛的是虚拟社区,而虚拟社区、虚拟学习社区、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非正式学习这些关键词的频次高是易于理解的,因此隐去这些研究对象主题词,得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影响因素、学术虚拟社区、计划行为理论、分析、知识管理、成员角色、模型等是相对突出的研究热点。社会网络分析、web2.0、sns、社会网络、社会性软件、教师博客、教师专业发展等主题则在优秀硕士论文中凸显出来。值得我们注意的是,期刊文献和优秀硕士论文都显示与社会网络分析相关的研究热度较高。

为了对这些研究热点的时间分布有明确的认识,借助CiteSpace的Timeline功能做进一步的时间线图分析,结果如图6和图7所示。从图6来看,2005~2007年间,出现的研究热点较少,且中心度和研究频次相对不大;从2008年开始出现大量新的研究热点。而从图7来看,主要的研究热点是在2007年之前出现的,其中最为突出的学习共同体、社会网络分析和虚拟社区,在关注程度和出现时间上与期刊文献存在差别。从二者的整体时间分布情况来分析,2009年以后,新的研究热点出现较少,主要是继续深化以前出现的研究热点。整体上看,本领域研究的特点是趋势上静态稳定、方向上逐渐细致与成熟。

2. 研究前沿

利用CiteSpace软件中词频探测技术分析研究前沿术语,选择突变专业术语Burst Terms类型进行突变探测(Detect Burst),期刊论文得到95个突变专业术语,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得到77个,分别对各自的视图布局进行精简与合并,结果如图8和图9所示。综合分析发现,主要有显著的索引专业术语是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学术虚拟社区、web2.0、非正式学习、影响因素、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构建过程、成员角色、构成要素、互动、内容分析、教师专业化发展、社会性软件等。

深入分析这些热点词语,可以把该领域的前沿方向概括为以下四类:

(1)构建策略类

由于技术的进步,特别是web2.0技术的提出与发展,带来了网络应用的极大变革。Web2.0 的典型应用(如 Tag、 Blog、Wiki、SNS、RSS、QQ等社会),为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天然土壤。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构建原则、构成要素、构建过程等构建策略研究成了一个必然趋势,包括技术平台模型的构建与理论模型的构建。对于技术平台构建主要有研究者自身开发的平台和利用互联网上现有的社会性软件平台,两者都体现出用技术支持学习,而非从技术中学习的理念,对学习的控制权也转向了学习者自身。对于理论模型,研究者从人与资源、技术的交互、共同体形成、成员角色变化、知识共享等不同角度进行了构建,虽然每个模型各有差异,但都注重参与者的异质性与平等性、建构知识的开放性与共享性、自主交互性与协作性,体现了规范、共同愿景、信任、活动、共享、互动、协作的重要性。而基于先进技术和先进理论的研究也不断涌现。

(2)知识共享类

一个有效的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有领域、技术、环境、成员、价值等很多复杂而相关的因素共同构建,虽然不能也不应被定制,但达到知识共享是所有网络学习共同体的核心价值之所在。知识共享是指不同的知识主体自愿相互传递和分享知识的过程。知识共享能够满足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的互动性和体验性要求,能够使其充满活力,带来更强的生命力。研究者从知识建构、隐性知识、知识管理、知识共享意愿、知识共享影响因素、知识共享行为、知识转移等多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特别从知识管理理论、计划行为理论、社会交换理论、社会认知理论、行动控制理论、McClelland的成就需求理论、社会学中的社区及团体动力学的角度、社会资本论、组织公民行为理论、人本主义理论、分布式认知等不同理论出发,从个体层面、知识共享主体间相互影响等不同角度,深入研究了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知识共享的影响因素。影响知识共享的因素很多,多样化的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网络学习共同体交流和互动机制的基础,利用WiKi、BBS、BLOG等可以更加灵活地处理和表现信息以促进知识的共享。

(3)社会网络分析类

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实质是共同体成员及其关系的集合,是一个社会网 络[9]。知识蕴含在社会网络中,并通过网络学习共同体中学习者的社会互动被积极地建构起来。社会网络分析,是一种从量化的角度分析社会关系内在结构的研究方法。通过对现存的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社会网络进行实证研究,揭示了在微观层次(行动者个体)、中观层次(行动者群体的凝聚子群)、宏观层次(整个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社会网络结构)中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影响,更加关注网络学习共同体成员的关系和关系图式,以便更容易发现共同体成员新的行为图式、社会应用和来自新结构的集体智慧成果,有助于了解网络学习共同体中人际互动和知识流动的特点,甚至可以支持我们预测、计划和设计更好的促进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社会的或技术的功能与环 境[10],从而拓宽研究者的视野,必然成为该领域研究的又一个增长点。

(4)具体实践应用类

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所涉及的方式、理论和思想有其独特的优势,符合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方式,将其与具体的实践领域相结合,可以解决不少问题。当前,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我国乃至全世界的热点问题之一。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提供的信息技术支持的新环境,使得教师突破时间与地域的限制,在数字化信息环境的平台中摆脱孤立的状态,开展同步、异步或小组、群体等各种形式的交流与协作,在反思自我教学活动的同时,分享与传播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案例的成功和实践均表明,有效建立和应用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能够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形成了一个面向众体、衔接互动、多维度贯通的学习新时空[11]。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出现,也为成人学习、实践学习共同体等有不同学习需求的学习者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方法,同时也提供了新的组织形式与实践范式。这些方面也成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趋势。

四、研究结论与展望

本研究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和书目共现分析技术,从论文数量、载文期刊、研究机构与研究者分布与合作情况、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等方面分析了国内非正式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状况,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论文时间与数量来看,国内学者从2005年开始关注该领域,大体上呈逐年上升趋势,处于稳步发展阶段。

第二,从载文期刊分布来看,主要包括《中国电化教育》、《情报杂志》、《电化教育研究》、《中国远程教育》、《图书情报工作》、《现代教育技术》等。

第三,从研究单位及其合作情况来看,期刊论文主要包括南京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天津外国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上海电机学院等高校,但这些研究机构之间几乎没有合作。硕士论文主要分布在华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河北大学等高校。

第四,从研究者及其合作来看,主要有徐美凤、朱庆华、杨丽娜、孟昭宽、张丽、张际平、张玥、叶继元、郭绍青等,他们之间缺乏深度交流与合作。

第五,基本可以将研究热点界定为虚拟学习社区、网络学习共同体、模型、虚拟社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非正式学习、影响因素、计划行为理论、学习共同体、学术虚拟社区、web2.0、知识管理、成员角色、教师专业发展等。

第六,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模型构建、知识共享、社会网络分析和具体实践应用四个方面。

社会热点论文范文第5篇

政治小论文是思想政治课具有鲜明学科特色的教学载体,是达成立德树人目标的重要抓手。它主要是指学生紧密结合所学的思想政治理知识,针对社会现象和热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进行正确的价值判断和选择。是学生贴近社会、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重要形式,是连接社会实践与理论知识的重要桥梁,是提高学以致用能力的重要方式,是提高学科教学效果的重要途径。

一、善于立足社会实践,留意观察生活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社会实践,就是写好小论文的源头活水。我们要引导学生走出课堂,深入工厂、社区,去参加社会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从社会生活中寻找材料,汲取营养,获得灵感。在学习《生产、劳动与经营》内容时,我们组织学生参观当地一家大型的现代化塑料厂,布置学生写一篇以经营者素质与企业发展为主题的小论文。同时,我们引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学会了解世间百态。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指出:人民生活中本来就存在着文学艺术原料的矿藏,人民生活是一切文学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我们要引导学生虚心向人民学习、向生活学习,不断进行美的发现和美的创造。政治小论文只有紧跟时代潮流才能写出新意,只有反映人民关切才能充满活力。小论文要反映社会生活,一个重要途径体现在反映地方人文,写出浓郁家乡味道。我在指导一位高二学生写关于文化生活的小论文时,结合其所在家乡的粤剧文化底蕴深厚的实际,建议他围绕家乡粤剧文化的起源、兴盛、现状、出路等方面来写,后来写出了很有情怀的《烟雨文化――粤剧之浅谈》,获得很好的成绩。

二、善于把握时代脉搏,关注时政热点

小论文的撰写角度要适应时代要求,密切联系国际社会和现代化建设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直面社会生活。政治老师要注重课本知识与时政热点相结合,可以通过课前时政三分钟、新闻轮流讲、一周热点点评等形式把时政新闻引入课堂,让学生聚沙成塔、集腋成裘,积累撰写政治小论文的新鲜素材。我指导学生撰写的《微信的碎片化阅读,何时才能腹有诗书气自华》《抢红包与年味》《一骑红尘众人笑,无人知是快递来》等小论文,以微信、抢红包、快递等热点问题为载体,引发学生对社会现实问题的深度思考,激发了学生的写作热情。

三、善于联系自身思考,展现个人魅力

高质量的政治小论文,还体现在它有作者自己的观察和理解,还有看法与感悟,情怀与成长,并且富有感染力与生命力。以《烟雨文化――粤剧之浅谈》为例,学生在文章的结尾处抒发了家乡情结,对粤剧文化发展前景充满信心,使读者内心产生强烈共鸣。再以《从饭店生意看社会风清气正》为例,作者通过自己的观察,结合父辈的感叹,充分认识到党和国家反腐倡廉所带来的社会的风清气正,感受到人民群众在良好党风政风中共享改革开放成果的幸福,由衷地发出“国家明天会更好,人民群众的生活明天会更好”的感悟。因此,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紧扣论题谈看法,深化主题有见解,充满感召力,把议论说理升华到个人情感、情怀,达成知识能力、过程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统一,是政治小论文不可或缺的价值所在。

四、善于融合写作技巧,内涵文采齐飞

出色的政治小论文,不仅要有理论知识作支撑,更要讲究文章内在的逻辑性,同时应有一定文采,具有审美价值。要写出一篇事理交融、层次分明、说服力强的政治小论文,需要有一定的写作技巧。首先,要主题鲜明,言简意赅。尽量不出现罗列事实、堆砌材料的现象,要深挖细掘、善于捕捉,用最简洁精练的文字表达最旗帜鲜明的观点。其次,要论据有力,言之有据,论证时要材料确凿,言之有据。常识性知识一笔带过,个人见解则要重点突出。再次,要层次分明,情真意切。语言富有哲理,多些文采飞扬、画龙点睛之笔。最后,要结构严谨,反复修改。注意结构清晰,专有名词要准确精炼,使人一目了然。

社会热点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会计学;共词分析;知识图谱;研究热点

会计是经济的组成部分,会计学科在社会科学领域占据着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我国会计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回顾过去,改革开放的30年,是我国会计弃旧扬新、逐步发展和变革的30年,尤其是进入21世纪后的近5年,我国会计的发展更是迅速。那么会计学现在的研究现状如何,研究热点有哪些,未来有潜力的研究方向是什么等等一系列的问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学者。有关会计研究的文献迅速增长,给广大研究人员从浩瀚的研究论文中把握会计学的研究热点和研究前沿等问题带来了挑战,而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可以作为研究人员应对这一挑战的有效工具。本文将基于词频分析和共词分析法,借助科学知识图谱技术对我国会计学论文进行可视化分析,指出我国会计学主流学术领域和研究热点。

一、数据来源与方法

(一)数据采集

本文采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以“会计”为检索词,选择年限为2005―2009年,通过篇名(词)和关键词路径检索,选择检索逻辑为“或”,选择文献类型“论文”,获得基于CSSCI数据库(2005―2009年)共计5年我国会计学论文1 477篇,并下载保存作为本文的数据来源。

(二)数据预处理

由于本文的基础工作是对关键词的定量分析,因此要保证关键词数据的有效性。对下载的1 477条数据检查发现以下问题:1.部分关键词表述不正确或标引不规范。2.存在同义词或近义词。为了解决以上问题,笔者作了以下工作:1.修正表述不规范的关键词,如:将关键词“独之审计”错误形式修正为“独立审计”等。2.合并同义词,如:“会计信息披露”和“信息披露”合并为“信息披露” ;“稳健会计”和“稳健性会计”合并为“稳健会计”等。按上述原则对检得数据进行过滤和清洗,最后保存这些修正的数据作为本文的数据来源。

(三)分析方法

本文采用词频分析、共词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具体步骤为:首先对关键词进行词频统计,选择高频关键词;其次利用共词分析方法,建立共词矩阵;最后,利用现代多元统计分析技术(如因子分析、距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分析共词矩阵,展现出我国会计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图谱。

1.词频分析

关键词是学术论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在论文中所占篇幅较少,但却是论文的精髓。往往从关键词部分就可以了解到该文所涉及的领域和内容。统计1 477篇论文的所有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并按照出现频次大小排序。通过统计,关键词总计2 573个,总出现频次为5 173次,限于篇幅,仅列出出现频次大于等于15次的高频关键词(见表1)。

2.共词分析

本文在得到高频关键词的基础上,采用共词分析法描述关键词对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便进一步揭示我国会计学的研究热点。首先对确定的38个高频关键词统计他们两两的共现次数,形成一个38*38的原始共词矩阵。为了消除矩阵因关键词频差异的影响,转换成距离相异矩阵(如表2)。

首先,进行聚类分析。将距离相异矩阵(如表2)导入SPSS中进行聚类分析,在聚类方法中选择离差平方和(Ward),得到聚类结果树状图(如图1)。根据聚类分析结果,初步判定各关键词之间的联系。

其次,进行因子分析。将原始共词矩阵转化为斯皮尔曼相关矩阵(Spearman),在相关矩阵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表明,38个关键词中有8个公因子被提取,它们能够解释全部信息的86.144%,同时通过因子个数碎石图(如图2)帮助确定最佳分类数,即将会计学研究热点分为8类比较合适。

二、结果与分析

(一)词频统计

由表1看出,会计准则已经成为我国学者最为关注的研究热点。在1 477篇论文的所有关键词里,会计准则出现的频次为167,居第1位,这和我国会计发展所处的阶段是相符的。我国会计处于快速发展的初期阶段,大量借鉴国际会计发展成果,用于制定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会计准则,直到2006年,才制定出一部具有完整体系的现代企业会计准则,因而大量的研究都是围绕着会计准则展开的,从准则出台前的探讨、铺垫到准则出台后的影响和结果分析;关键词会计信息出现的频次为129,居第2位,说明我国会计界更多地把会计当做提供信息的系统机制,大家最为关心的也是会计系统能够提供什么样的信息;从排名第3位的关键词注册会计师到排名第16位的关键词会计信息失真,都是围绕会计信息这个主题展开的,注册会计师和会计事务所的审计质量影响了会计信息的真实度,即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准则、会计核算方法、会计监督都是影响会计信息质量的因素,信息披露适用于上市公司,对于上市公司的投资者而言,信息披露和质量会影响到他们的投资决策;排名第18位的管理会计、排名第23位的财务会计和排名第25位的政府会计反映了不同应用领域的会计研究;而居于前沿的研究课题诸如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会计诚信出现的频率较低,发表的文献较少。

综上所述,我国过去围绕会计准则所做的研究最多,其次是对会计信息的探讨,而诸如扩大会计的计量范围的课题研究较少。

(二)共词知识图谱

通过以上的聚类分析、因子分析以及多维尺度分析,得到了近5年来我国会计学的共词知识图谱,如图3所示。

在图谱中清楚地显示出2005―2009年CSSCI数据库中会计学论文存在的3个知识群和相应的学术领域,结合上文的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有研究热点,具体分析如下:

在知识群1中,会计信息失真、上市公司、新会计准则、会计核算等高频关键词聚集在一起,表明知识群1主要是围绕着新会计准则的研究。为了更好地实现会计目标和减少会计信息失真,我国2006年颁布了新会计准则,新会计准则更多的采用了公允价值的核算方法,对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也产生了影响。为了解决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失真的问题,为了更好地进行信息披露,新准则在一定程度上强调对公允价值的应用。在这个知识群中有3个研究热点:(1)会计失真问题。近年来国内外财务丑闻案件层出不断,会计信息失真问题成为会计界的研究热点。研究者们普遍关注会计信息失真的原因与对策,以及探讨如何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通过阅读相关文献,研究发现关于如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的文章大致可以分为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和完善会计信息质量监督体系、提高会计人员的素质和职业道德素质等方面。(2)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和会计核算问题。(3)新会计准则。自2006年新会计准则以来,对新会计准则的实施运用的探讨以及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计量等问题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在知识群2中,环境会计、利益相关者、会计国际化等高频词聚集在一起,表明知识群2的中心是会计政策和形式的选择。不同的利益相关者需要不同的会计信息内容和表现形式。为了与国际接轨,需要会计国际化;为了表现公司的环境责任,需要研究环境会计;为了减缓委托人和人的冲突,需要财务会计信息……因为存在众多的利益相关者,为了较少交易成本,又需要监管层确定会计政策和形式来协调各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在这个知识群中,有2个研究热点:(1)会计国际化。由于国际经济发展的需要,客观上要求各国在制定会计政策和处理会计事务中,逐步采用国际通行的会计惯例,已达到国际间会计行为的相互沟通、协调、规范和统一。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趋势是研究的热点。(2)环境会计。也称绿色会计,其最早是作为社会责任会计的一部分出现的。随着环境的问题日益严重及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环境会计成为我国会计研究的热点。

在知识群3中,管理会计、会计信息质量、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会计盈余等高频关键词聚集在一起,表明知识群3 的中心是会计信息质量。盈余管理、会计稳健性和会计盈余影响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制度、会计准则、国际会计准则会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公司内部治理状况(公司治理)和外部监督(会计师事务所)也是影响会计信息披露的质量的重要因素。这一知识群中的研究热点有3个:(1)管理会计。以企业现在和未来的资金运动为对象,以提高经济效益为目的,为企业内部管理提供经营管理决策的科学依据为目标而进行的经济管理活动。对成本控制问题是研究的热点。(2)会计盈余。会计盈余和现金流量直接的矛盾一直是现在财务会计理论争论的焦点,新会计准则下上市公司的会计盈余问题和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空间的遏制作用等问题都是研究的热点。(3)注册会计师的审计质量。加强我国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控制是研究的热点。

三、结论

从对关键词的词频分析可以看出,会计学研究里最常出现的关键词是会计准则,其次是与会计信息质量有关的内容。从共词知识图谱可以看出,会计学论文主要集中在三个知识群,第一个知识群的研究热点都是围绕着新会计准则,第二个知识群是以会计政策和形式的选择为中心,第三个知识群是对会计信息质量的热点研究。会计准则给予了会计政策的选择空间,会计政策的选择影响了信息质量。所以第二个知识群是第一个知识群和第三个知识群的连接和过度。

上述研究大致勾勒出我国会计学论文的研究热点,揭示出知识群的内部结构。我们可以发现,会计学研究里最关心的是会计信息问题,从信息的披露到信息的形式和质量,由于信息的复杂性和无穷性,未来仍然可以做出更深层次的研究;其次,会计的研究紧紧围绕会计实践,这从围绕准则的研究可以看出,有理由推测以后的会计研究仍然会遵循这一原则;最后,对前沿的课题诸如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所做的研究仍不全面,这意味着未来有很大的研究空间。

当然由于CSSCI并未能全面搜集我国会计学的论文,以及与国外会计学论文的研究热点相比,我国会计学的热点是否紧跟前沿,都是今后仍需研究的地方。

【参考文献】

[1] 陈超美.CiteSpaceⅡ:科学文献中新趋势与新动态的识别与可视化[J].情报学报,2009(3).

[2] 刘则渊,王贤文,陈超美.科学知识图谱方法及其在科技情报中的应用[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10).

[3] 李长玲,翟雪梅.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共词聚类分析[J].情报科学,2008.

[4] 张勤,马费成.国内知识管理研究结构探讨――以共词分析为方法[J].情报学报,2008(1).

[5] 邱均平,丁敬达,周春雷.1999-2008年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实证分析(上)[J].中国图书馆学报,2009(5).

[6] 王乐锦.我国新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的运用:意义与特征[J].会计研究,2006.

[7] 赵娟.会计学热点问题及其发展趋势――读《会计研究》01-07年目录有感[J].今日财富,2008(10).

社会热点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情报学硕士论文关键词共词一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

[分类号]G350

1 引言

文献计量学是以文献或文献某些特征的数量为基础,来论述与预测科学技术现象与规律的情报科学分支。关键词分析则是该学科的重要方法,是一种将文献中诸多要素因子联系起来的引证分析方法,它科学评价文献、文献作者和文献的学术水平,揭示学科热点和发展趋势。目前,世界很多国家或地区的高校与科研机构都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情报学教育体系,相比之下我国情报学教育则要落后许多,但近几年一直呈快速增长趋势,主要反映在情报学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上。普遍认为情报学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教育,往往研究的是比较前沿的情报学理论和实践问题,特别是情报学硕士论文,因其研究内容专业、深刻,研究主题广泛、多元,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方向和水平。因此,对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揭示情报学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重点及其变化情况,梳理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发展脉络,为今后情报学研究生的选题提供借鉴,同时也为我国情报学教育的发展提供战略依据。本文拟从关键词这一重要维度出发,从多个角度分析我国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主要研究方向和学科结构,并预测情报学的新的增长点。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目前国内收录学位论文的数据库主要有CNKI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万方数据资源系统以及公共和高校图书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CNKI和万方数据库是国内收录学位论文较为全面的数据库,为了保证分析的数据文献具有代表性,笔者选取CNKI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及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作为检索数据来源。对CNKI学位论文数据库按“学科专业名称”进行检索,输入“情报学”作为检索词,对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按照学科专业分类进行检索,选择其中的“情报学”,检索时间范围都限定在2001―2010年。两数据库共检索出情报学学位论文2 955篇,其中CNKI数据库有1 640篇论文,万方数据库有1 315篇论文。由于两个数据库收录的学位论文肯定有交叉,因此为了确保数据的单一性原则,利用SQL语句对CNKI、万方数据库检索到的国内硕士论文进行去重处理,剔除重复的以及不符合的文献,共得到有效情报学硕士论文2 160篇。

本文主要以SPSS17.0和excel作为数据处理工具,采用关键词分析、共词一聚类分析法、多维尺度分析、社会网络分析等分析方法对情报学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研究现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剖析。

3 数据分析

3.1 高频关键词分析

把2160篇情报学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导入SQL Server数据库,统计得到10 331个关键词,篇均关键词为4.78个,符合国内外科技期刊要求的每篇关键词应标出3―8个的标引规则。对10 331个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去除不能表达论文主题概念的词汇、合并同义词以及下位词合并等处理,选择词频大于20的关键词作为高频词进行分析,构建高频词表,见表1。

从表1的高频关键词分布可以看出,知识管理出现的频次最高,达到124次。特别是近几年来,知识管理一直是研究的热点,在情报学领域的研究也在逐年升温。总体来看我国情报学研究的重点在知识管理、电子商务、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信息检索、本体以及为企业等提供知识服务、知识产权研究等领域。这些高频关键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情报学学位论文的研究核心。同时笔者看到,高校图书馆、数字图书馆、图书馆等词频出现的频次也相对较高,这与我国学科设置有关。1997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重新颁布了《授予博士、硕士学位和培养研究生的学科、专业目录》“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作为一级学科下设图书馆学、情报学和档案学三个二级学科。由此可见,图书馆学和情报学有着很近的学科渊源,两者存在着相当多的共同研究领域;另外,透过高频词也可以看出,目前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重点仍然集中在情报学基础领域,像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信息技术、元数据、信息构建、信息检索等相关词汇等出现频次很高。但随着情报学不断的发展,其学科外延也在不断扩展,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日益加深,例如,本体原本是哲学概念,现在用于情报学的研究;另外,与管理学相关的高频词汇如企业、知识产权、电子商务、客户关系管理等出现的频率较高,表明情报学与管理学之间渗透和结合日益加强。高频词表中网络信息资源出现了20次,网络环境下的信息资源数量早已远远超过传统的信息资源,不但内容繁多,而且分布分散。因此,对网络信息资源的开发、整合与利用可能是今后情报学研究的一个重点。

3.2 共词一聚类分析

利用excel数据透视表功能,统计表1中30个高频词在论文中两两互现的频次,构建30×30的共词矩阵,列出部分(见表2)。共词矩阵是一个对称矩阵,共词矩阵对角线上的数据表示某关键词自身的共现频次,也就是相关度,而非对角线上的数据代表不同关键词之间的共现频次。一般来说,仅从高频词或者论文的某一个关键词很难看出论文研究的主题,但如果两个关键词同时出现在一篇文章中,我们就可以大致了解文章的主题脉络,同时也可以根据两两出现频次的高低发现论文的研究热点。例如知识管理出现了124次,是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但仅从这一个词看不出研究的是哪些方面的知识管理。通过组配与其他高频词在同一篇文章中出现的次数,笔者发现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共现频次为12,即有12篇情报学学位论文的关键词同时标引了知识管理和竞争情报,也就是说有12篇文章的研究主题论述了知识管理与竞争情报的关系,或者是通过知识管理来提高竞争情报的收集能力。从表2可以看出,除去对角线上的高频词是自身出现的频次以外,像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信息服务与信息检索、本体与信息检索、图书馆与知识管理等同时出现的频次较高,说明在情报学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中,这些组合研究是热点。

为了消除频次悬殊造成的影响,利用皮尔逊相关系数将表2的共词矩阵转换为相关矩阵,由于是相关系数,其相关性大小与数值的正负无关,故将其中的负值转化为正值。列出部分,如表3所示:

表3即为高频词的相关矩阵,这里相关矩阵中的数字为相似数据,相关系数的取值在0―1之间,其中0代表不相关,数值越大表明关键词之间的距离越近,相

似度越好,反之亦然。矩阵对角线的数据为1,表示关键词自身相关的程度。

把表3相关矩阵导人SPSS 17.0进行聚类分析,选择“Hierarchical Cluster Analysis”作为聚类方法获得我国情报学学位论文高频词聚类冰柱图,如图1所示:

冰柱图主要是看其树状冰柱的缺口及冰柱间的间隔。用一把标尺水平放在图1上,上下移动,标尺与冰柱有交点,两个相邻交点之间的间隔可视为一类。从上图可以大致将我国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主题分为三大类:①从“信息构建”到“高校图书馆”之间是一类,主要研究与图书馆、数字图书馆相关的信息服务、个性化服务以及信息资源的整合和检索技术的发展等,是情报学研究的基础领域;②“客户关系管理”到“电子商务”之间是一类,主要研究情报学及其方法与其他学科领域的结合,如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知识产权以及数据挖掘领域的应用;③“竞争情报系统”到“知识管理”是一类,本大类主要研究情报学在企业的应用,包括竞争情报系统、反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企业的知识管理、知识共享等,可见情报学与企业的关系非常紧密。

3.3 多维尺度分析

用1减去全部相关矩阵中的每一个数据,得到高频词的相异矩阵。把相异矩阵导入SPSS17.0。利用SPSS17.0中的Scale菜单的多维尺度分析功能(multidi.mensional scale)进行分析得到可视化分析结果(见图2)。

图2中各高频关键词之间的距离,反映其所代表主题的相关程度。距离越小,说明词频之间相似度越大,研究内容越集中越核心;距离越大,说明研究主题越独立,主题与主题之间的关联性越小。纵观所得的多维尺度分析结果图,可以看到关键词的分布既有交叉、相互渗透又具有群组分布的独立性。主要表现在这些数据点大致划分为四大研究群组,群组之间又有交叉,说明我国情报学教育研究的领域在不断拓宽。这四大研究群组分别是:

・竞争情报与知识产权:处于第一象限。包括竞争情报系统的构建、数据挖掘、反竞争情报以及竞争情报在企业的应用等。竞争情报是关于竞争环境、竞争对手和竞争策略的信息与研究,是情报学及多个学科的交叉,目前越来越受到学术界和企业界的重视。知识产权也是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一个热点,特别是在企业专利信息的检索与应用、著作权的保护等方面。

・图书馆与信息服务:位于第二象限。情报学与图书馆学是“图书馆、情报与档案管理”下属的两个分支,两学科关系密切。它们的最终目标是为用户提供高效率、高信息质量的服务,主要涉及:图书馆参考咨询服务、个性化服务、知识服务、文献传递等诸多方面。其中“个性化信息服务”是信息服务近几年突出的研究对象,在情报学学位论文中有30篇涉及图书馆个性化信息服务的研究。

・信息检索与技术:处于第三象限。信息检索技术一直是情报学研究的传统重点领域,一般来说,情报学是一门技术性较强的学科,然而近几年来与其他学科的不断融合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其技术性特征。当今社会是信息的社会、网络的社会,信息大爆炸,信息资源包罗万象并呈几何级数增长,如何在纷繁无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信息是情报学研究的一个重点。对于信息检索技术的研究则主要集中于检索系统、检索行为、检索策略等。

・情报技术与应用:处于第四象限。包括情报学在电子商务、电子政务的应用,搜索引擎、元数据、本体、web2.0等。情报学的技术性特征决定了其应用的广泛性,一个学科是否具有良好发展前景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该学科是否具备广泛应用的基础。在对情报学学位论文的检索中发现,情报技术的应用与医学、军事等学科的结合相当紧密,特别是在一些设有情报学的医学院校和军事院校。

另外,从上下两个维度来看,图书馆信息服务与信息检索技术这两个群组之间距离较近,说明这两个群组之间的关联性较强,这也与笔者的认识不谋而合,特别是数字图书馆提供图书馆信息服务、OPAC检索系统等,都离不开信息检索技术的发展,两者关系密切。

3.4 社会网络分析

多维尺度分析虽然可以较好地观察到变量间的关系,但无法表现它们之间的强弱,而社会网络分析可视化工具Pajek可以较好地弥补这一缺陷,构建的高频词社会网络分布如图3所示:

本文采用高频词作为节点,它们之间的共现关系表示边,词团间的关系强弱用连线的粗细表示,两个词团的关系越强,连接它们之间的线条越粗。可以通过网络分析方法来研究网络在顶点的相互作用下的分布情况。共词网络分析的一个主要目的是确定这些高频词之间的概念图谱或知识网络结构,通过一系列类似图谱来详细地描述某一学科领域的主题。

某个节点与其他节点的连线数量越多、分布越广,表示该节点的影响力越高。从图3中可以看出信息服务、图书馆、信息技术等与其他词团的共链频次最高、连通性最好、联系最紧密,说明该领域或者方向在其他词团中的影响力或地位是最高的,处于核心位置,是联系其他相关词团的桥梁。另外,连线的粗细代表了词团之间关系的强弱,从图中可以看出,企业与知识管理、图书馆与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与信息资源、企业与电子商务等词团之间的连线较粗,说明这些相关的词团联系紧密,常常作为论文一个研究主题出现,是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

4 研究结论

通过多维尺度分析,结合之前的共词聚类分析以及社会网络分析,透过30个高频关键词的类别可以大致看出我国情报学教育和情报学学位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如下几个特点:

4.1 研究热点

从表1高频词表以及表2共词矩阵可以看出,国内情报学研究的热点主要集中在知识管理、电子商务、数字图书馆、竞争情报、信息服务、信息检索、本体以及为企业等提供知识服务、知识产权研究等领域,这些高频关键词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国情报学学位论文的核心,是近几年研究的重点。不过与国外情报学学位论文相比存还存在着一定的差异,国外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的研究领域非常广泛,不但涉及到情报学的各个分支领域,而且与许多学科有交叉,有正在向人文学科、社会学科、自然科学甚至工程科学这些学科领域渗透的趋势,特别是与教育学、心理学等学科的联系较为密切,涉及交叉学科的这类关键词在国外情报学学位论文中占了不少的比例。

4.2 研究结构

透过情报学学位论文的高频词以及对10 331个关键词进行整体分析,可以大致看出我国情报学的研究结构:①选题内容存在一定的重复性,高频词可以反映出某一个领域的研究热点,但同时也可能反映了对该领域的重复研究,特别是当超过一定频次时。②和国外相比,我国情报学学位论文的研究范围相对狭窄,与其他学科的交叉渗透能力也较弱。这与我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开展的较晚有关,目前世界上很多国家与地区的高校或科研机构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情报学教育体系,我国从1978年起开始招收情报学硕士研

究生,至今仅有30多年的历史。③从总体上来看,我国情报教育处于快速发展阶段,特别是近几年,我国情报学研究越来越重视发展与其他众多学科之间的联系(从一些低频词如生物医学、产业经济学、物流管理、地理信息服务可以看出),注重与其他学科的交叉应用,即在不断完善情报学核心领域发展的同时,积极利用情报的方法体系来解决其他学科领域的问题。

4.3 研究的薄弱环节

从高频词结合高频词的社会网络图,可以发现与情报技术相关的关键词的频次和影响力都比较低,这说明目前我国情报学教育的侧重点在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方面,实践研究和有关情报学技术方面的研究相对薄弱,而在国外情报学学位论文的研究主题中,计算机科学、信息技术以及人工智能等关键词出现的频率较高,这说明情报学在国外有着很强的技术性特征。国外的情报学教育体系已较为成熟,无论是理论研究还是应用实践都领先于国内,因此我国情报学应当在巩固理论研究的同时,加强情报技术应用方面的研究,实现研究重点的转变;另外要扩大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流和交叉,进一步扩大情报学的应用范围,把情报学的研究成果应用于其他学科的同时,借鉴吸收其他学科的理论和方法充实情报学。

4.4 新的增长点

高频关键词能反映某个学科的研究热点,但是从一些次高频词以及低频词却可以预测某个学科的未来可能出现的新的增长点。对收集到的共1万多个关键词按频次进行排序,抽取其中的次高频和低频次关键词,可以预测我国情报学新的研究热点或增长点可能出现在以下几个研究领域:信息行为(13次),包括读者或用户的阅读行为、信息的检索行为、图书借阅行为等;个人知识管理(12次),知识管理是一个研究热点,但大部分都集中在对组织的知识管理研究,个人知识管理是一个比较新的研究领域,现在越来越多的学者认同要实现对组织的知识管理必须处理好对个人的知识管理,通过建立个人知识管理系统,实现个人知识向企业知识的转化;社会网络(7次),包括利用一些社会网络分析软件进行情报学研究的追踪,同时结合数据挖掘技术发现研究对象之间的关联模式。另外,信息服务模式、数字参考咨询、专利战略管理、知识地图等也可能成为新的研究热点。

5 结语

本文采用关键词词频分析法、关键词的共词一聚类分析、多维尺度分析和社会网络分析等多种分析方法对国内情报学硕士学位论文(主要是关键词)从多个角度进行了研究。这些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互补性,能够弥补单一研究方法的不足。通过对研究结果的比较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并且从特定角度,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我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现状及发展趋势,从而为今后我国情报学研究生教育的发展提供参考依据。当然本文的研究还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选取的研究维度比较有限,更多地是从关键词的角度进行分析,这也为今后从摘要或文本角度进行分析留下进一步研究的空间。

参考文献:

[1]朱少强,邱均平.文献计量与内容分析――文献群中隐含信息的挖掘[J].图书情报工作,2005,49(6):19-22

[2]王知津,李赞梅,谢丽娜.国外情报学研究生学位论文关键词分布特征分析[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1,55(1):1―5

[3]王君,刘竞,卢章平,等.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54(19):28-31

社会热点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可视化分析;现状;进展

【中图分类号】 G232.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458x(2012)05—0029—07 在学习科学的最新研究中,学习的建构本质、社会协商本质和参与本质越来越清晰地凸显出来[1]。突显学习社会性的学习共同体(learning community)由此备受关注。目前,国内相关的文献繁多,研究人员只能对其感兴趣的某方面深入研读,如何快速地对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现状进行总体了解,并对其研究进展有一个简要判断,是本研究要解决的问题。

了解一个领域的进展现状,实际上就要对该领域已产生的和新产生的知识有一个全面的把握,文献资料中蕴含着某个研究领域的丰富知识,因此,有必要将这些知识从文献中挖掘出来[2]。为此,本研究借助于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对十多年间(2001年~2011年)国内已有的学习共同体研究文献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从而对该领域的研究热点、前沿方向和进展状况有一个总体把握。

一、研究过程

(一)研究样本的选择

由于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范围较为广泛,在教育、社会学、计算机与互联网等领域均有涉及。因此,国内关于学习共同体的文献量非常大,刊登该研究领域成果的期刊种类也较多,且比较分散。为尽可能保证数据分析的全面性,本研究使用中国知网的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AJD)、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获得相关文献的信息与全文。

(二)研究文献信息的收集与处理方法

Community的中文译法通常有“社会”、“共同体”、“社区”、“社群”等,最常见的是“共同体”和“社区”的译法,同时与community有关的复合词汇也有多种不同的译法,如本研究关注的“learning community”就有学习型社区、学习共同体两种不同的译法。因此,本研究在检索时,使用以下控制条件“期刊年限(2001~2011)+来源类别(核心期刊),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学习共同体)或者包含(学习型社区)”对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进行文献检索,获得期刊文献725篇(检索时间为2011年10月15日)。同时使用控制条件“期刊年限(2001-2011),内容检索条件为:主题(学习共同体)或者包含(学习型社区)”对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检索得到博士论文66篇,对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检索得到硕士论文628篇。最后,依据中国知网提供的文献信息依次进行文献信息采集。

在文献数据信息处理方面,本研究主要采用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学系开发的数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 v1.0[3][4],以及美国德雷塞尔大学陈超美博士研发的信息可视化统计软件CiteSpace 3.0.R2[5][6]两款数据统计软件对获取的数据进行统计处理。其中,CiteSpace软件可有效探索学科知识领域的演进与研究前沿,进行可视化分析,使得文献计量学分析易于实现历时性的动态化[7],该软件内嵌了国内学者刘盛博编制的CNKI(RefWork)格式转换程序,具备将CNKI数据转换为可处理的格式的功能。但受CNKI数据采集选项和中文文本处理功能的限制,CiteSpace仅可有效处理CNKI数据的专业术语和关键词分析。因此,笔者同时选用Bicomb软件、UCINET软件,甚至人工统计的方法对文献信息进行补充处理与分析。最后,依据统计结果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进展状况进行分析和评判。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成果产出分析

笔者按年度对2001至2011年间的国内期刊论文和国内硕博论文进行了检索和统计(2011年截止到笔者检索日期10月15日),国内各年份的论文刊发与学位论文数量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分析可知,期刊论文和硕士论文的数量整体上呈上升趋势(2011年仅能检索到10月份),特别是近三年来,期刊论文数量一直保持在100篇以上,硕士论文也从2007年开始保持在85篇以上,这可能与国内教育界对建构主义、学习的社会性等与学习共同体相关理论的关注力度加大有关,从而引发更多的国内学者对该领域进行研究。如果单从博士论文数量上看,则相对比较稳定,近三年来一直保持在十篇左右。总体上看,国内学者对学习共同体的研究趋于上升趋势,有更多的学者开展该领域研究。

(二)载文期刊与研究机构分布

用Bicomb软件对2001~2011年间关于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在核心期刊发表的文献进行载文期刊分布进行统计,载文量大于等于10篇的期刊有21家,结果见表1和图2。其中载文数量在前10位的期刊的载文量占到了全部文献的41.89%。仅就载文期刊关注领域来看,学习共同体研究还主要集中于教育领域。

为有效反映研究论文的机构来源,本研究使用Bicomb软件对期刊论文和硕博论文的研究单位或授予学位单位进行统计,统计结果如表2所示。无论从期刊论文数量还是硕博论文数量上来看,华东师范大学均是学习共同体研究的一个重镇。如仅从期刊载文量来看,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也对学习共同体研究做了较突出贡献。但若仅从硕士论文上讲,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等学校的学位论文数量较多。为此,我们对各单位不同类型的发文量进行对比(图3),发现了一个现象,即:有些单位核心期刊研究论文较多却少有相关的硕博学位论文,但有些单位核心期刊发文量较低却有特别多的硕士学位论文出现。前者还比较容易理解和解释,即该校有相关研究,且做出了较为突出的成绩,但没有引领研究生跟进该领域的研究。但后者所反映的问题却值得我们深思,即研究还没有得到业内广泛认可(表现为没有在该领域的核心期刊或较少),却指导了非常多的硕士论文研究。

(三)学习共同体领域研究热点与前沿分析

1. 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文章主题的高度概括和凝练,通过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统计与分析,可以挖掘某一研究领域的热点。本文使用CiteSpace 3.0.R2,以关键词为节点,时间分区为1年,阀值为50Top per slice,采用最小成树算法,利用国内期刊文献绘制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共得到节点366个,连线294个,结果见图4和表3。而对国内硕博论文绘制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得到节点321个,连线315个,结果见图5和表4。

根据陈超美的介绍[8],分析由CiteSpaceII生成的期刊热点知识图谱(图4)的关键节点分布可知,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热点可以确定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等。而根据硕博论文热点知识图谱(图5)的关键节点分布可确定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领域为学习共同体、教师专业发展、虚拟社区、协作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知识建构等。

由表3可知,期刊高频关键词频次排序中,学习共同体最高,因此其节点年环明显最大。从节点的中介中心度看,学习共同体的中心度同样最大,因此其节点的紫色年环最大,即中心度最高,占核心地位,紧随其后的是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等。若从硕博论文高频关键词中心度和频次统计角度分析(见表4),对策的研究频次最高,专业发展排其次。但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协作学习、学习共同体、网络学习共同体等的中心度相比前两者更高,占较为重要的核心地位。

由以上分析可知,从期刊论文来看,关于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的研究最广泛,而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等是相对突出的研究热点。从硕博论文分析,学习共同体隐去了其中心位置,教师专业发展、虚拟学习社区、网络学习共同体等主题凸显出来。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的研究频次最高是易于理解的,但无论是期刊论文还是硕博论文都显示与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相关研究热度较高,这应引起我们的重视。

对学习共同体,人们不仅研究它的概念、内涵、基本理论和形成机制,更关注它的具体应用。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领域备受关注,然而强调教师知识提升的理智取向的专业发展范式,虽经多年研究与实践,成效却不尽如人意。学习共同体所提倡的学习的社会文化观和分布式认识观适应了人们对学习观的转变,特别是它强调的知识建构的社会性、文化场域依存性、多元主体互动性等适应了当今人们对学习的理解,正好适应了教师专业发展观的实践-反思取向(教师主要不是通过“接受”知识,而是通过“反思”以更清晰地理解自己、理解实践,并实现专业发展)[9]、生态取向(教师专业知识和能力发展并不能全然依靠自己,而应将其置于一定的社会环境、人际关系中,有效利用各种人力和物力资源以实现专业发展;将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提升到教师教研合作能力和教师群体整体专业发展水平的高度)[10]。学习共同体所倡导的理念、实践形式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理论先导和实践指导。因此,在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内容被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

为了进一步了解其研究现状,本研究以“主题(学习共同体)并含(教师专业发展)”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2001~2011年间国内学习共同体领域教师专业发展方向研究文献呈快速增长趋势(见图6)。2003年,顾小清在《教师专业发展:在线学习共同体的作用》一文中对学习共同体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如何利用信息通信技术构建教师在场的学习共同体以及学习共同体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进行了详细阐述。随后,这一领域引起了国内学者的广泛关注,相关研究逐年增多。

而以“主题(网络学习共同体)或含(网络学习社区)或含(网络学习型社区)”为检索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检索发现(图7),国内网络学习共同体的研究是在近年来才逐渐被广泛关注的,这一转变与Web2.0技术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广泛应用恰好契合。Web2.0的六度分割理论、利用集体智慧与学习共同体理念相似,同时,Web2.0及其相关技术为组建学习共同体提供了技术支持。因此,网络共同体及其相关问题逐渐成为该研究范畴所相关。

对研究热点分布做进一步的时间线图分析,结果见图8和图9。从图8来看,现有的研究热点主要出现于2005年之前。2005~2010年间,虽有新的研究热点出现,但研究频次和中心度相对不大。而从图9来看,形式也基本一样,知识热点和出现时间稍有区别,最为突出的是教师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的出现时间和关注程度稍有差别。从二者的整体时间分布情况来分析,2005年以后,新的研究热点出现较少,主要是对以前研究热点的继续深化。总体看来,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各研究方向逐渐成熟化,呈现静态稳定趋势。

2. 研究前沿分析

CiteSpace软件选择突变专业术语类型(burst term),利用其词频探测技术进行研究前沿术语分析。期刊论文得到突变专业术语366个,硕博学位论文得到321个,分别对视图布局进行精简合并,形成结果见图10和图11。综合分析这两个图,显著的索引专业术语主要有: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共同体、社区教育、学习型社会、教师专业发展、专业发展、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知识建构、学习社区、协作学习、对策、Web2.0、学习环境、知识建构、网络课程、建构主义、教师培训等。

对这些词语进入深入分析,可将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的前沿方向概括为以下三类。

(1)理论深化类

以“题名(学习共同体)或含(学习型社区)”为条件对中国知网数据库进行再检索,将数据导入Bicomb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和人工鉴别发现,随着学习共同体在各领域的广泛应用,关于对原有概念和理论不断反思、修正和深化的研究内容相对较多。同时,人们不再停留在早期的学习共同体概念界定、阐释和区别上,而是从不同视角对学习共同体理论进行丰富、充实。这种深化表现在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理论内涵的深化,即:更深入地研究学习共同体的基础理论、哲学基础、文化基础,主要表现在从生态哲学、后现代哲学等视角研究学习共同体,同时还表现在从社会建构观、分布认知理论、知识论、学习的实践论等角度对学习共同体的基础理论的深入研究与挖掘。第二个层面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外延的研究,该方面的研究表现在对学习共同体不同实践形式的理论深化,包括对网络学习共同体、课堂学习共同体、学校共同体、专业学习共同体、课程学习共同体等领域的深入研究。

(2)具体应用与组织形式类

该方向致力于将学习共同体的思想、理论及其方式与具体的实践领域相结合,发挥其优势,解决相关领域的问题。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培训是教师教育领域愈久弥新的问题,学习共同体的出现不仅为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培训开启了新思路,提供了新方法,还提供了新的实践范式。学校、课堂与课程是教育的主阵地,然而这些主阵地却历来备受诟病,甚至把“只具有工具的理性,而缺少价值的关怀[11]”的现代人所具有的共性特征也归结为教育问题。改变现状、促进人类发展是每一个教育研究者的理想。因此,与学校、课堂和课程等相关的学习共同体组织形式都是未来的研究方向。教育不仅包括学校教育,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包括现实社会、网络社会等)等非正式场合教育,可见,与社区、实践、网络虚拟世界等领域联系的网络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共同体、实践共同体等组织形式也将成为该领域的未来研究方向。

(3)构建策略类

学校共同体、课堂共同体、课程学习共同体的构建与策略研究是一个必然趋势。时至今日,网络已在深深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因此,与网络相关的学习共同体、虚拟学习社区构建必然成为学习共同体研究的又一趋势。Web2.0作为更注重用户的交互作用的网络组织形式,正吸引更多人选择数字化、网络化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迎接共同参与、共同创造、共同分享的全民织网时代。如何利用Web2.0及其相关技术构建网络学习共同体或虚拟学习共同体必然成为该研究领域的又一增长点。

(四)研究学者合作网络与机构合作网络

1. 研究学者合作网络

将采集数据导入Bicomb软件,以作者为关键字段进行提取、统计后,选取频次≥2的86名研究学者(频次累计百分比为9.5861%)数据,生成Excel类型共现矩阵文件。将Excel文件输入UCINET软件,输出##h类型的数据集。然后,导入UCINET集成软件[12]进行可视化分析。对合作网络去除非主成分并进行布局优化,生成结果见图12。从图12可以看出,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领域学者合作较松散。为进一步研究各位研究者在本领域的重要性,我们引入了社会网络分析中的度数中心度和中间中心度(如果一个点处于许多其他点对的捷径上,我们就认为该点具有较高的中间中心度)概念(见表5)。在权衡以上两者的基础上,我们对作者研究情况进行人工文献阅读与排查,发现主要存在以下3个合作密切的研究群:钟启泉为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学者,主要关注学校共同体、课堂共同体以及知识社会与文化催生等;王陆为首都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学者,从网络交互、教师专业发展等角度对网络学习共同体进行了研究;时长江则更多地关注了课堂学习共同体和教师专业发展。从中间中心度上看,佐藤学、时长江、郝志峰在合作网络中的影响程度较高,是合作网络中的重要人物。

2. 研究机构合作网络

对研究机构合作网络的研究,选取频次≥2的研究机构共26个,频次累计百分比达22.3529%,采用与作者合作网络研究的相同程序。对合作网络去除非主成分并进行布局优化,结果见表6和图13。可知,机构间的合作也比较松散。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广西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西南大学教育学院、华南师范大学教育信息技术学院、华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等在整个网络中的度数中心性最高。而从中间中心度上来看,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同样是合作网络中的代表机构。

总之,国内学习共同体合作研究相对较为松散,研究者之间相对缺乏必要的交流与合作,分散了研究力量。如果仅从文献研究者所属单位上推理,研究者间应有更多的合作机会和合作可能。这也许要归因于国内论文署名习惯,许多研究成果可能是多名研究者合作进行的,但因为各种因素,文章最后只署了一个名字。

三、总结

本研究利用科学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技术,从研究论文数量、载文期刊与研究机构分布、研究热点、研究前沿、研究学者合作情况和研究机构合作情况等方面分析了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进展情况,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研究论文数量上看,国内学习共同体领域研究发文数量较大,呈逐年上升趋势。近年来,发文数量逐渐趋于平稳,从某种程度上说明该研究领域逐渐趋向成熟。

第二,从发表文献的载文期刊分布来看,主要期刊有:《中国远程教育》、《成人教育》、《中国成人教育》、《全球教育展望》、《电化教育研究》等。

第三,从研究单位分布来看,期刊论文主要集中在华东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北京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校,而硕士论文主要集中在华东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高校。

第四,国内学习共同体研究热点基本可以界定为:学习共同体、学习型社区、社区教育、共同体、学习型社会、教师、教师专业发展、终身学习、网络学习共同体、专业发展、虚拟社区、协作学习、知识建构等。

第五,研究前沿主要集中在学习共同体的理论深化、具体应用与组织形式、不同类型的学习共同体构建策略研究等三个方面。随着Web2.0技术的发展、普及和学习的社会文化观和分布认知观的普遍接受,学习共同体的具体应用和建构策略将备受关注。

社会热点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研究热点与趋势;CSSCI;关键词分析;核心作者群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生就业问题一直是我国高等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特别是1999年以来,伴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人口规模的快速增长,高等教育出口不畅的问题逐渐凸显,大学生就业问题成为高等教育研究领域中的热点问题,研究的视野在延伸,研究的领域在扩大,研究的成果不断丰富,研究的人才队伍不断壮大。

已有研究者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现状和趋势做了回顾总结。如姜继红通过中国教育网搜索到2001年至2004年期间有关毕业生就业的文章有1114篇,但这些研究大多笼统地分析了大学毕业生就业,而没有注意运用有关理论对大学生就业难的现状、产生的原因、采取的措施与对策等进行研究。[1]蓝洁和唐德海回顾已有的研究成果,发现不同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有不同的焦点,多学科复合视角的高等教育就业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在理论演绎及问题解决向度上,已有研究成果呈现诸多不足。多学科视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趋势将在学科视角的切入、多学科复合视角的交叉领域、理论演绎、实证研究成果的理论提升等方面寻求新的研究思路和发展。[2]赖德胜、孟大虎等指出,与国外文献相比,国内已有的关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存在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利用基本的供给―需求分析工具所进行的总体研究基本没有;二是研究对象多集中于初次就业的大学毕业生,而紧缩的大学生就业市场对已就业多年的大学毕业生、对其他青年群体的收益水平和福利状况有何影响,缺乏系统的分析和讨论;三是对于当代中国这个典型的转轨经济体来说,造成大学生就业困境的原因可能更复杂,来源更广泛,但国内已有研究在分析视角上仍显得不够丰富,无法对中国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进行前面透彻的把握。[3]范围和高耀明以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新)收录的1979―2008年间“高等教育专题”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其中的4253篇高被引论文研究主题分布情况进行了分析,将“就业及就业指导”作为二级主题置于一级主题“高等学校教与学”之下,1979年至2008年期间共有就业及就业指导的高被引论文153篇,占全部高等教育研究主题高被引论文数量的9%。[4]

运用CSSCI所提供的论文关键词的频率、变化趋势以及论文的被引次数可以揭示某一研究领域的研究热点和趋势。[5]顺承这一思路,运用CSSCI数据库统计出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出现频率较高的关键词(标引5次及以上)和高被引论著(标引4次及以上),通过对高频关键词和高被引论著的分析来揭示大学生就业研究领域的热点和趋势。另外,通过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里的作者发文和作者被引情况来统计出该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核心作者群的研究活动可以反映出该研究领域的基本态势。

二、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分析

关键词体现了论文的主要内容,从理论上讲,高频率的关键词代表了该研究领域的常规研究指向或某一阶段内的学术热点;高被引论文在学界有两层含义,其一预示着该论文的质量较高,其二说明该论文在学界受到了广泛的关注程度。[6]因此,将从高频率的关键词和高被引论文两个方面来分析2001―2008年间中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的研究热点。

表1列出了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论文中标引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23个;表2列出了2001―2008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被引达4次及以上的18篇论著。

表1 2001―2008年论文中标引5次及以上的关键词

从表1可以看出,在23个关键词中,“教育”和“指导”遥遥领先,总标引次数达121次,表明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成为研究的热点,大学生就业问题是教育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对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表2中“就业能力”、“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心理”、“观念”、“性别”等与大学生自身有关的关键词标引达78次。与此相应,在高被引论著中,仅在篇名上与大学生自身相关的就有5篇,这些论著总被引频数高达31次。

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持续关注的另一个热点是就业环境。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大学生就业也经历了从分配到择业的转变,就业的环境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关注的热点。表1中与此相关的关键词比较多,如“就业市场”、“劳动力市场”、“政策”、“就业政策”、“对策”等。从表2来看,与这一主题相关联的论著有5篇,这些论著总被引频数高达61次,远高于其他的研究热点。

三、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趋势分析

通过对表1和表2的解读,不仅可以了解到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还可以大体上认识研究热点、主要研究角度和主要研究方法的变化,了解变化的基本趋势。

从表1关键词标引次数的变化,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焦点逐步转向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和宏观的就业环境的关注。

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从另一个角度可以说是研究者的视线逐渐回归到高等教育的主体――学生个人身上。从表1可以看到,“就业能力”、“社会资本”等关键词在近年来呈上升趋势,高被引论著的篇名中出现“就业能力”和“社会资本”的更是多达5篇。而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综合素质、学校的培养模式、受教育的效果直接就体现在其“就业能力”等方面。

表3 2001―2008年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核心作者群

序号 作者姓名 发文量 被引量 作者机构

1 曹殊 5 5 全国高等学校学生信息咨询与就业指导中心

2 池忠军 5 5 中国矿业大学

3 杨伟国 4 1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4 胡解旺 4 5 嘉兴学院

5 李家华 3 16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

6 姚裕群 3 6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7 冯华 3 5 北京师范大学

8 贾利军 3 4 南京师范大学

9 林惠青 3 4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

10 曾湘泉 2 27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11 周济 2 10 教育部

12 郑洁 2 9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13 吴庆 2 7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管理系

14 李颖 2 6 华南理工大学

15 黄敬宝 2 5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经济系

16 赵立卫 2 4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

宏观的就业环境比较复杂,虽然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视角加以研究,但从整体趋势上来看,对就业环境的研究依然是今后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曾湘泉的专著《中国就业战略报告2004: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和学术论文《变革中的就业环境与中国大学生就业》5年间被引频次达到了47次,就说明了学者们对就业环境的持续关注。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的趋势还可以从主要研究角度和研究方法方面进行分析。从表2可以看到,18篇高被引论著主要采用了经济学、社会学和教育学的研究视角,分别为7篇、6篇和4篇。研究方法以实证居多,采用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高被引论著达10篇。这说明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研究已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四、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核心作者群

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的持续关注和研究也产生了这一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利用CSSCI操作平台,检索出2001―2008年间对大学生就业问题发文量在2篇及以上的作者共65人,以这65人为初选名单,统计他们发文的被引次数,将被引4次及以上的统计在内,统计结果如表3。

以表3来看,这16人可以看做是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因为一方面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领域发文较多(2篇及以上),另一方面他们的论著被引频次较高,说明有较强的学术影响。以数据为例,这16人论著总数达到47篇,占5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论著总量663篇的7.09%;16人论著总被引次数为129次,占5年间大学生就业问题论著总被引次数773次的16.69%。由此可见,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前沿作者中的地位显著。

在16名作者中,属于高等院校的有13人,占总数的81.25%,体现出高等院校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主力军作用。从核心作者机构分布来看,主要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如北京、浙江、广东等地。

五、结论

通过运用CSSCI数据库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中的热点、趋势以及核心作者群的分析,初步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从研究的热点来看,大学生就业教育和就业指导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受到广泛关注;随着对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视野的不断开阔,对大学生自身的关注也逐渐成为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热点之一;就业环境也得到研究者的持续关注。

第二,从研究的趋势来看,大学生就业问题的焦点逐步转向对微观的大学生自身和宏观的就业环境的关注。研究方法上已由定性向定量转变。

第三,从核心作者群来看,16人构成了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他们在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前沿作者中的地位显著,主要来自高等院校,并且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

参考文献

[1]姜继红.社会资本与就业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7-8.

[2]蓝洁,唐德海.多学科角下的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综述[J].大学教育科学,2005(5):85-88.

[3]赖德胜,孟大虎.中国大学毕业生失业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2008:7.

[4]范围,高耀明.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主题:1979―2008[J].高等教育研究,2010(2):45-47.

[5]苏新宁.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影响力报告(2000―2004)[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198-212.

[6]王沛沛.青年研究中的热点、趋势及核心作者群分析――基于CSSCI(1998―2008)的研究[J].青年研究,2010(1):88-93.

社会热点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词频分析 共词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知识图谱 研究热点

[分类号]G250

1 引言

图书馆学教育作为图书馆职业稳定发展的支持,是图书馆学事业发展的重要基石,而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又是图书馆学教育的主力军。近年来,以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研究内容和发展状况为研究对象的论文不断涌现,但是大多为定性分析或简单的定量分析描述。为深入揭示目前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主流研究领域和研究热点,本文拟采用共词分析和多维尺度分析方法,通过对1991年至2009年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中的关键词进行统计分析,借助科学知识图谱技术,客观形象地展示出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学术知识群和研究热点,并加以简要述评,以期为我国图书馆学教育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目前国内收录学位论文的数据库主要有CNKI中国知网、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公共和高校图书馆自建的特色数据库。各个数据库都有各自的收录范围和特色。为了数据采集的完整性,本文将CNKI、万方和国家图书馆特色资源库三个数据库作为研究的数据源,具体的检索策略如表1所示。

为保证定量分析中关键词的有效性,经过对同义词合并、补全同义词、修正表述不正确的关键词等步骤,对检得数据进行过滤和清洗,最终得到有关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1 076篇,其士学位论文114篇,硕士学位论文962篇,作为本文的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共词分析、多元统计分析和信息可视化方法,具体步骤如图1所示。

3 结果与分析

3.1 共词分析

统计1076篇论文的所有关键词出现的次数,并按照出现频次大小排序。通过统计,1 076篇论文中关键词总计2 415个,总出现频次为4 418次,其中出现频次大于等于10次的关键词共42个,总出现频次901次,累积百分比为20.394%。将这些高频词按出现频次高低排名,如表2所示。

如表2统计出的42个高频关键词中,关键词“图书馆”出现了129次,“图书馆学”出现了31次,但是鉴于这两个词与本研究的内容在字面上完全重合,并在共词分析中难以发挥作用,所以在下文的共词分析中予以舍弃。本文在得到高频关键词的基础上,采用共词分析法描述关键词对之间的连接强度,以便进一步揭示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首先,对确定的40个高频关键词,统计它们两两的共现次数,形成一个40≠40的原始共词矩阵,通过oehiia系数转换成相关矩阵,最后转换成相异矩阵,消除矩阵因关键词频差异的影响,如表3和图2所示。

3.2多维尺度分析

多元统计分析 是共词分析的核心内容,研究采用其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对中文关键词进行类属分析,揭示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进而采用多维尺度分析方法,展现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主要学术知识群。

3.2.1 因子分析因子分析中,首先将40*40共词矩阵导入SPSS中,并转化为斯皮尔曼相关矩阵(spearman),借此消除由共词频次差异带来的影响。然后在该相关矩阵的基础上,利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s)、协方差矩阵(Covariance Matrix)与平均正交旋转方法(Equamax)进行因子分析,分析结果包括因子数与涵盖的信息量、因子相关系数和旋转系数等矩阵的形成。结果表明有7个因子被提取出,其累计方差解释率为89.901%。也就是说,将40个关键词分为7个类别,就可以解释全部信息的89.091%。而与因子抽取相配套的因子个数碎石图则直观地显示出因子分析的前9个因子类别比较清晰,说明因子分析中将研究热点划分为7 9类是比较合理的,如图3所示。

3.2.2 聚类分析 本文将共词相异矩阵导入SPSS17.0中进行聚类分析,在聚类方法中选择离差平方和(Ward),在距离测度方法中选择离散数据类型Count中的斐方法(Phi-square Measure),最后得到图4。

3.2.3 多维尺度分析和绘制研究热点图谱通过多维尺度分析,并结合之前的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得到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共词知识图谱,如图5所示。

3.3结果分析

图5清楚地显示出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存在四大知识群和相应的研究领域,即:①知识群1:图书馆事业和图书馆管理;②知识群2:图书出版业和网络出版;③知识群3:数字图书馆及其相关问题;④知识群4:信息资源组织、管理与服务。结合高频关键词词表和研究热点知识图谱,具体分析如下:

・在知识群1中,图书馆事业、公共图书馆、图书馆管理、高校图书馆等关键词高频出现,这表明该知识群围绕图书馆事业这条主线,以图书馆管理为核心。该领域聚集了2个研究热点:①图书馆事业。“图书馆学是研究图书馆事业的发生发展,组织形式以及它的工作规律的一门科学”。因此,图书馆事业也必然成为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而且是持续的传统研究内容的不断更新。②图书馆管理。管理是一项以人为主体的科学活动,任何一个组织的运作效率最终都取决于其管理水平,图书馆管理水平和服务效率是图书馆事业健康发展的保障。学位论文中关于这方面的研究主要内容有:开展以人为本的信息服务、合理开发与利用信息资源、加强信息服务标准化、强化信息服务的超前意识、建立新型的图书馆组织结构、图书馆知识管理等。

・在知识群2中,网络出版、出版业两个关键词高频出现。该领域关注的热点是我国的图书出版业和网络出版问题。2000年以后,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热点从对传统图书出版的研究转变成对网络出版、电子出版物的关注,与形势发展相契合。

・在知识群3中,数字图书馆、元数据、知识产权、高等学校、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高频词聚在一类,说明该研究领域主要有4个研究热点:①数字环境下的图书馆建设。学位论文中有关数字图书馆问题的研究始于1998年,随后对数字图书馆的关注越来越多,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图书馆基础理论、关键技术、元数据、用户研究和法律问题研究。②知识产权问题。对知识产权的研究是从1995年对知识产权法律问题的研究开始,发展到对数字环境下知识产权的关注。特别是2008年我国颁发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后,全社会

知识产权意识普遍提高。因此知识产权这一研究热点势必持续得到关注,也是未来的研究热点。③电子商务。研究是从2002年以后才开始,尤其关注数字图书馆与电子商务和电子商务个性化服务。④电子政务。主要是对电子政务运行模式、电子政务系统构建以及发展模式的研究。而电子政务问题的研究从2003年才开始,说明我国硕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是随时代变化的,与社会关注热点保持一致。

在知识群4中,知识组织、知识服务、信息检索、本体、信息组织等高频词聚集在一起,该知识群中研究内容比较集中,主要以信息资源组织管理与服务为主要研究对象,该领域有2个研究热点:①信息组织、信息检索与知识组织。内容包括:对学科信息门户的信息组织研究,对网络环境下信息检索语言研究,基于本体的知识组织问题研究,基于本体的信息检索策略优化研究等。②信息资源管理及信息服务。这一研究热点是动态发展的,从对传统图书馆的文献管理的研究,发展到对信息管理的研究,再到现在以知识管理为基点的知识型服务研究。在这一领域中,本体、知识管理一直是近来研究的热点。

以上分析大致勾勒出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揭示出学术知识群的内部结构。然而,这些知识群和研究热点并非孤立的,从研究热点知识图谱中可以看出,它们是紧密联系的,如:关键词“出版业”尽管划分在知识群2中,但是在因子分析中,其与“图书馆事业”具有相关性,且通过研究热点知识图谱也可以发现其处于知识群1和知识群2交界处。类似的关键词还有“网络出版”和“高校图书馆”等。4讨论

从以上显示的结果可以看出,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除受学科自身发展规律影响外,还深受经济、政策和技术的影响,社会经济是其发展基础,对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及其研究具有重要导向作用;信息技术直接作用于图书馆学研究生教育及其研究的各方面。结合高频词统计分析和研究热点知识图谱的展示,可看出近20年来我国图书馆学硕博士学位论文的研究热点中,既有一些传统研究内容不断更新,也有一些研究内容的消失,更有许多新主题的增加与出现。

上一篇:保险服务论文范文 下一篇:社会问题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