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战略范文

时间:2023-02-21 07:45:43

社会发展战略

社会发展战略范文第1篇

关键词:社会发展战略要素策略选择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逐渐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多位一体。这表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发展尺度,相应地,社会发展战略也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一种主流意识和历史性实践。这个主流意识和历史性实践,呼唤社会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一、社会与社会发展战略

研究社会发展战略问题,首先阐明对社会、社会发展与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明确社会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在研究的场域中保持清醒和自觉。

(一)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

关于“社会发展”的含义,国内外大致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其划分标准取决于对“社会”一词的理解。广义的“社会”亦称经济社会,泛指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及其发展的一切活动,它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的)、生态多方面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由此定义的社会发展概念,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领域和范畴,是一种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在内的多位一体的发展。

狭义的社会发展概念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的社会发展,即不直接反映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并着重体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社会发展;另一种正是我们这里要研究的对象,即相对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社会发展的概念,它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与社会学研究的“社会”范围大体相当。主要包括: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丰富多彩,人口增长的适度有效控制,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平均寿命的延长,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安全,等等。

“战略”一词源自军事理论,概指对战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以后演变为发展战略,泛指经济及与经济相关联的其他社会生活发展中有关决策与指导的理论和方法。一般把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全局性方针和任务亦称之为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是由国家(或国家机关)承担主体责任的一种战略,即国家通过立法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等方式,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安全,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增强社会成员的健康水平和延长人们的平均寿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

显而易见,社会发展战略凸现全面性、长远性和根本性三个基本特征。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既有全球性、全国性的宏观意蕴,也有各个地区和相关部门自身的某一特定全局的意蕴,还有体现在社会发展战略系统空间上的整体性意蕴。这说明,社会发展战略是对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的谋划,它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大量的局部或部分优化组合而成,从而具有整体功能效应,并在质和量上都有与局部或部分炯然不同的特性。然而,由于解决全局性的问题往往不是一时可以实现的,所以又必须赋予社会发展战略以谋划长远性问题的含义。同时,一般来说,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必然都是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因而社会发展战略有了根本性的特征。我们研究社会发展战略始终必须紧紧围绕上述战略的三个基本特征,偏离了这一点就会出现方向和目标的错位,甚至不称其为战略问题。

(二)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地位

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不仅包括人口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安全等若干方面。

1.人口问题。人的发展状况表现在一国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构成、健康状况、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人口系统既是经济系统的支持因素,也是社会系统的支持因素。马克思说过,生产包括物质财富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人口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口再生产的发展问题。人口战略是对一定范围内较长时期的社会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生育质量的谋划。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这种谋划就是促进人们传统生育观念的转变,提高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质量,调整人口结构,完善人口管理体制,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口素质,把众多的人口数量转化为重要的人力资源。

2.社会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作为一个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其中,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3.社会事业。社会事业是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与行政部门和企业(包括金融机构)相并列的活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事业、体育健身事业、慈善事业,以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4.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等。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结构是社会阶层结构。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一般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亦称“纺锤形”)的社会结构。只有这样的社会结构,才是比较稳定、健康、和谐的社会结构。

5.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又称公共领域,通常也叫“第三部门”,指执行一定的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一般情况下,它是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区组织、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其他各类群众组织。

6.社会安全。社会安全是指人群公共生活空间的安全,包括人民生命财产、生活、生产和工作的安全,它直接体现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安全利益需要。如果社会安全状况不断恶化,必然会导致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不安全。在现代社会,社会子系统发展较快,社会安全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

社会发展战略的地位不仅是指它对于社会发展本身的价值,而且也表明它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社会发展战略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社会领域的角度来说,发展的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相应地就有了经济发展战略、政治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和生态发展战略,从而说明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是实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一种结构性必然,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社会发展战略不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补充和依附,而是与经济发展战略并列的、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涉及人口、福利、卫生和分配等诸多方面,在很大意义上是如何分配经济发展成果的问题,主要涉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或者说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同时,社会发展战略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战略之间,也是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因此,社会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二、社会发展战略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发展战略要素同一般战略要素一样,包括战略目的、战略思路、战略决策、战略总结等,其中战略决策要素包括战略依据、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以及战略对策等。各要素之间互为制约、互为条件、互为作用、不可或缺。

(一)战略依据

一般来说,一个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需要遵循三个基本依据,即理论依据、历史依据(亦称经验依据)和现实依据。社会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也概莫能外。

从理论层面看,社会发展战略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生产力观点揭示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为社会发展战略要素中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以及战略保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群众观点则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因此,社会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显然必须以群众观点为基本理论依据。当然,社会发展战略还要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具体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为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现实社会发展战略更为重要的理论依据。此外,社会发展战略还要靠诸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发展战略学、发展社会学等专业理论提供的支持。

从历史层面看,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是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前后相续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在吸收过去社会发展创造的优秀成果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明和创造。因此,了解本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成果,总结经验和教训,无疑是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运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也有许多值得吸取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历史和经验依据。

从现实层面看,一个国家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该国社会发展战略的最基本的现实依据。“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同样,社会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也要靠我们自己来创造,这种创造必须立足于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即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选择和确定符合中国人口多、资源少、生产力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个基本国情的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目标和对策。同时,现实又是一个宽泛的范畴,既要考虑国内的发展状况,也要研究世界各国的现实发展条件和战略意图,预测未来全球发展的主导趋势,全方位地分析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和未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二)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亦即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战略方针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以及其它具体措施起着指导性作用,因而是社会发展战略的灵魂。社会发展战略决策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战略方针。

1.坚持以人为本。民生问题,事关群众的生命、生存、生活,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孙中山先生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2]。抓准并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等方面都突出了以人为本,强调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措施,诸如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等政策。这充分表明,解决社会问题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这一价值取向。为此,社会发展战略要始终贯穿“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根红线,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

2.坚持各尽其能与各得其所。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特征,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这个原则。各尽其能,就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和释放人们的创造活力。人的活力根本来源于既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又能获得与其才能实现结果相适应的价值。当每个人(全体人民)都充满活力的时候,这个社会无疑就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各得其所,不仅涉及分配和享受,而且涉及人的生活、生存状态和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以及人的价值的实现,等等。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不仅是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赖以实现的内在条件和基础,而且是使社会充满活力的根本动力。

3.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说明城乡关系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统筹城乡发展,实质上就是把民生问题的解决和改善置于全国城乡联动的格局之中,在根本上有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实现社会正义。因此,社会发展战略应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继续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道路,着眼于从社会层面改善民生,进而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4.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稳定既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只有抓住稳定这一决定性的环节,才能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就是把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和社会安全统一起来,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稳定”的基石。同时,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应贯穿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

(三)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的选择和确定尤为重要,它既是动员社会的旗帜,昭示着社会发展方向,也是一定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发展战略的宗旨和意图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有机的群体,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大体上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持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在人的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要素上的综合发展。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更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需求。”[3]可见,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要,这是我们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点。劳动就业、医疗卫生、住房、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问题,既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在这几个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失业人口比例过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救助能力弱、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和谐和稳定。因此,只有科学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3.保持社会公正。公正即公平与正义,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关系。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4]因此,坚持公正原则,就是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强调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又要坚持反映人民群众要求的合理、正当和公平的利益分配尺度。尤其要通过国家运用制度化手段,直接干预社会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有效地缩小贫富差异,调整社会关系,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的状况,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4.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安定团结,既是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方针,也是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战略重点

简单地说,战略重点就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确定的主攻方向。社会发展战略重点主要包括社会体制的完善、社会结构的优化、社会关系的调整和社会管理的强化。正确地选择和解决好这些战略重点问题,对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建立和完善社会体制。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以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线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各种社会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和其他不利群体都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其次,建立和完善社会流动体制。一是地域间的群体流动,使东西、南北、城乡之间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公平地取得同等的资源;二是各阶层间的流动,打通阶层壁垒,使各社会阶层的人员在角色上处于不断更新变换之中。再次,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制。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措施。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最后,建立和完善社会预警和应急体制。把社会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发现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征兆,给相关部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2.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结构合理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等。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要注重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从总体上说,政府要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分配进行科学调控,理顺工资和收入分配的秩序,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实现社会结构的“纺锤形”发展。具体地说,一是要稳妥调整人口结构,关键是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改善教育、卫生状态,做好提高人口质量的工作,争取人口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二是要全面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包括调整劳动力就业的企业规模结构、就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的所有制结构等;三是要加快城乡结构调整的步伐,关键是推进户籍等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四是要实现人在社会中的有序流动,从而使社会结构在总体上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理顺和调节社会关系。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实践证明,利益关系的协调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理顺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关键在于调节好利益关系。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要高度重视和积极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抓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认真解决改善就业环境和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实际问题,继续采取有效的扶贫帮困的社会政策,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教育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以合理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

4.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只有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因此,社会发展战略要把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作为重点任务来推进。一是,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相适应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完善社会管理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改善社会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类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加大管理监督力度。

三、社会发展战略对策与创新

落实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制订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既包括作用于社会发展战略本身正常运行的对策,也包括针对社会发展战略所涉及的领域和环节等作用对象,以相应采取社会管理机制、优化社会发展环境、解决社会突出矛盾、保持社会持续稳定等方面的措施。

(一)战略对策。社会发展战略对策是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究竟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这里主要包括制订战略规划(方案),综合运用经济、政治、行政、法律和文化等手段,实施宏观调控,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社会发展战略机制和方法,推进社会发展战略创新。

(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为实现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对社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系统本身的运行及其所涉及的社会各个要素和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实施战略管理是社会发展战略决策和实施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保障。一是,社会发展战略管理就是人们(战略主体)基于对社会发展战略运行规律的把握,通过一定的手段、一系列的措施,促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有效结合与合理利用,保证社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系统而正常运行,并不断增强运行的有效性。二是,社会发展战略管理就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三)战略机制。战略机制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战略机体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互相连接、互为因果的联结方式,是社会发展战略各个要素环环相扣的运行过程。建立长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社会发展战略机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引导、约束机制,利益调节、补偿机制,利益表达机制等)、调控机制(领导、组织机制,协调、控制机制,导向、激励机制,评估、反馈机制等)、管理监督机制,以及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等等。同时,要加快政策法规建设,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加大开放度、增强透明度、扩大参与度,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完善社会发展投入机制,加大对社会发展战略实施的物质支持力度。

(四)战略方法。战略方法是关于如何推进发展战略或怎样达到发展战略目标的理论。从一般方法上说,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及正确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从具体方法上说,社会发展战略的运作方法是一个多方面的集合体,诸如目标管理的方法、榜样示范的方法、指标评价的方法,以及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战略调控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法,等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既要根据社会发展在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或领域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又要注重异中有同,渗透综合,多种方法交叉并用。

(五)战略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也是一个政党进行正确决策的灵魂和动力”[6]。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前提是观念创新,即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不断更新社会发展的理念。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在于社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创新,而改革是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本质,因此,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要从改革上想办法、要动力。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还在于实现目标创新和内容创新,这是比较具体的创新体系,其中根本的在于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社会问题,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做出新的回答。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2]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355.

[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243.

[4].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社会发展战略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社会发展战略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结构,由认识问题、决策要素和方法论体系三个部分组成。认识部分包括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内涵和地位;要素部分包括社会发展战略依据、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及其相互关系;方法论部分包括社会发展战略对策、战略管理、战略机制、战略方法、战略创新及其相互联系和作用。?

?

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由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逐渐拓展为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建设多位一体。这表明,社会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发展尺度,相应地,社会发展战略也成为当代中国乃至世界的一种主流意识和历史性实践。这个主流意识和历史性实践,呼唤社会发展战略理论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一、社会与社会发展战略?

研究社会发展战略问题,首先阐明对社会、社会发展与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和内涵的理解,明确社会发展战略在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系统中的地位和作用,才能在研究的场域中保持清醒和自觉。?

(一)社会发展战略的概念?

关于“社会发展”的含义,国内外大致存在广义和狭义两种解释,其划分标准取决于对“社会”一词的理解。广义的“社会”亦称经济社会,泛指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及其发展的一切活动,它是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狭义的)、生态多方面相互联系的统一体。由此定义的社会发展概念,涵盖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全部领域和范畴,是一种包括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在内的多位一体的发展。?

狭义的社会发展概念表现为两种情况:一种是相对于经济发展而言的社会发展,即不直接反映物质生产领域的活动,并着重体现人类自身的生存与发展状况的社会发展;另一种正是我们这里要研究的对象,即相对于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和生态发展的社会发展的概念,它涉及的领域和内容与社会学研究的“社会”范围大体相当。主要包括:人们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生活方式的丰富多彩,人口增长的适度有效控制,人的生命质量的提高和人的平均寿命的延长,医疗卫生和体育事业的发展,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以及社会结构、社会组织、社会安全,等等。?

“战略”一词源自军事理论,概指对战争全局的谋划和指导,以后演变为发展战略,泛指经济及与经济相关联的其他社会生活发展中有关决策与指导的理论和方法。一般把国家规定的一定历史时期内的全局性方针和任务亦称之为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是由国家(或国家机关)承担主体责任的一种战略,即国家通过立法和国民收入的再分配以及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体系等方式,保障社会成员生存和发展,促进社会稳定和安全,提高社会成员生活质量和福利水平,增强社会成员的健康水平和延长人们的平均寿命,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战略。?

显而易见,社会发展战略凸现全面性、长远性和根本性三个基本特征。社会发展战略的全局性既有全球性、全国性的宏观意蕴,也有各个地区和相关部门自身的某一特定全局的意蕴,还有体现在社会发展战略系统空间上的整体性意蕴。这说明,社会发展战略是对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的谋划,它作为一个系统是由大量的局部或部分优化组合而成,从而具有整体功能效应,并在质和量上都有与局部或部分炯然不同的特性。然而,由于解决全局性的问题往往不是一时可以实现的,所以又必须赋予社会发展战略以谋划长远性问题的含义。同时,一般来说,全局性、长远性的问题,必然都是带根本性的重大问题,因而社会发展战略有了根本性的特征。我们研究社会发展战略始终必须紧紧围绕上述战略的三个基本特征,偏离了这一点就会出现方向和目标的错位,甚至不称其为战略问题。?

(二)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与地位?

社会发展战略的内涵是十分丰富的,不仅包括人口问题、社会保障和社会事业,还包括社会结构、社会组织以及社会安全等若干方面。?

1.人口问题。人的发展状况表现在一国人口规模、人口素质、人口结构、人口老龄化、劳动力构成、健康状况、生活水平和生活方式等,人口系统既是经济系统的支持因素,也是社会系统的支持因素。马克思说过,生产包括物质财富的生产和人自身的生产。人口问题,归根结底是人口再生产的发展问题。人口战略是对一定范围内较长时期的社会人口增长速度和人口生育质量的谋划。对于当代中国来说,这种谋划就是促进人们传统生育观念的转变,提高计划生育的技术服务质量,调整人口结构,完善人口管理体制,增强人民体质,提高人口素质,把众多的人口数量转化为重要的人力资源。?

2.社会保障。我国的社会保障作为一个体系包括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优抚安置和社会互助、个人储蓄积累保障。其中,社会保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主要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保险。

3.社会事业。社会事业是指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领导的社会建设和社会服务,与行政部门和企业(包括金融机构)相并列的活动。主要包括医疗卫生事业、体育健身事业、慈善事业,以及其他社会公益事业。?

4.社会结构。社会结构包括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家庭结构、就业结构等。其中最重要的核心结构是社会阶层结构。国际经验表明,现代化社会阶层结构一般都是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形”(亦称“纺锤形”)的社会结构。只有这样的社会结构,才是比较稳定、健康、和谐的社会结构。?

5.社会组织。社会组织又称公共领域,通常也叫“第三部门”,指执行一定的职能,完成特定的社会目标,有计划地组织起来的社会群体。一般情况下,它是非营利组织,主要包括城乡基层自治组织、社区组织、社团组织、社会中介组织以及其他各类群众组织。?

6.社会安全。社会安全是指人群公共生活空间的安全,包括人民生命财产、生活、生产和工作的安全,它直接体现与人民群众密切相关的安全利益需要。如果社会安全状况不断恶化,必然会导致经济、政治、文化、生态的不安全。在现代社会,社会子系统发展较快,社会安全与经济安全、政治安全、文化安全和生态安全的关系已经越来越密切。?

社会发展战略的地位不仅是指它对于社会发展本身的价值,而且也表明它在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社会发展战略是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整个社会领域的角度来说,发展的内容包括以人为本的经济发展、政治发展、文化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发展,相应地就有了经济发展战略、政治发展战略、文化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和生态发展战略,从而说明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是实施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一种结构性必然,并在其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首先,社会发展战略不是经济发展战略的补充和依附,而是与经济发展战略并列的、有密切联系的一个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涉及人口、福利、卫生和分配等诸多方面,在很大意义上是如何分配经济发展成果的问题,主要涉及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或者说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关系。同时,社会发展战略与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发展战略之间,也是互为条件、相互作用和辩证统一的。因此,社会发展战略作为经济社会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必要的,也是必然的。?

二、社会发展战略要素及其相互关系?

社会发展战略要素同一般战略要素一样,包括战略目的、战略思路、战略决策、战略总结等,其中战略决策要素包括战略依据、战略方针、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以及战略对策等。各要素之间互为制约、互为条件、互为作用、不可或缺。

(一)战略依据?

一般来说,一个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需要遵循三个基本依据,即理论依据、历史依据(亦称经验依据)和现实依据。社会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也概莫能外。?

从理论层面看,社会发展战略离不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指导。马克思主义哲学为社会发展战略的研究提供了世界观。生产力观点揭示了生产力是最活跃、最革命的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从而为社会发展战略要素中的战略方针、战略目标、战略重点以及战略保障提供了重要的依据。群众观点则揭示了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动力。因此,社会发展战略坚持以人为本,把解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问题放在首位,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显然必须以群众观点为基本理论依据。当然,社会发展战略还要以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具体理论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理论为依据,从一定意义上说,这是现实社会发展战略更为重要的理论依据。此外,社会发展战略还要靠诸如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以及发展战略学、发展社会学等专业理论提供的支持。?

从历史层面看,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和教训是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依据。社会发展是一种历史的前后相续的发展,现代社会的发展要在吸收过去社会发展创造的优秀成果和基本经验的基础上有所发明和创造。因此,了解本国社会发展的历史和成果,总结经验和教训,无疑是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前提。作为人类社会发展的伟大实践运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丰富的经验,也有许多值得吸取的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是我们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重要历史和经验依据。?

从现实层面看,一个国家的国情和经济社会发展状况是该国社会发展战略的最基本的现实依据。“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1]同样,社会发展战略的决策和运行也要靠我们自己来创造,这种创造必须立足于我们“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即中国的国情出发,实事求是地选择和确定符合中国人口多、资源少、生产力落后、地区发展不平衡这个基本国情的社会发展战略方针、目标和对策。同时,现实又是一个宽泛的范畴,既要考虑国内的发展状况,也要研究世界各国的现实发展条件和战略意图,预测未来全球发展的主导趋势,全方位地分析社会发展面临的现实和未来的有利条件和不利因素。?

(二)战略方针?

战略方针是社会发展战略的指导思想,亦即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的基本出发点和基本原则。战略方针对战略目标、战略重点、战略阶段以及其它具体措施起着指导性作用,因而是社会发展战略的灵魂。社会发展战略决策的首要任务是确定战略方针。?

1.坚持以人为本。民生问题,事关群众的生命、生存、生活,是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孙中山先生说:“民生就是人民的生活——社会的生存、国民的生计、群众的生命”[2]。抓准并解决好民生问题,是社会发展战略的关键所在。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和重大举措等方面都突出了以人为本,强调关注民生、改善民生。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强调要以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重点,提出了一系列富有针对性的措施,诸如就业作为民生之本、收入分配作为民生之源、社会保障作为民生之安全网等政策。这充分表明,解决社会问题要始终贯穿以人为本、高度关注民生这一价值取向。为此,社会发展战略要始终贯穿“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根红线,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牢记“群众利益无小事”。?

2.坚持各尽其能与各得其所。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这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最根本特征,制定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这个原则。各尽其能,就是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激发和释放人们的创造活力。人的活力根本来源于既能施展自己的才能,又能获得与其才能实现结果相适应的价值。当每个人(全体人民)都充满活力的时候,这个社会无疑就是充满活力的社会。各得其所,不仅涉及分配和享受,而且涉及人的生活、生存状态和人在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以及人的价值的实现,等等。使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不仅是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赖以实现的内在条件和基础,而且是使社会充满活力的根本动力。?

3.坚持统筹城乡发展。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把“统筹城乡发展”摆在“五个统筹”之首,说明城乡关系在我国整个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性。统筹城乡发展,实质上就是把民生问题的解决和改善置于全国城乡联动的格局之中,在根本上有利于缩小城乡贫富差距,在全社会的范围内实现社会正义。因此,社会发展战略应贯彻统筹城乡发展的方针,继续走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的道路,着眼于从社会层面改善民生,进而推进社会公平和正义的实现。?

4.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社会稳定既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又是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只有抓住稳定这一决定性的环节,才能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坚持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就是把人民生活水平、健康水平和社会安全统一起来,把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作为“稳定”的基石。同时,要坚持打防结合,预防为主,专群结合,依靠群众,加强和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机制,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稳定压倒一切”的方针应贯穿于社会发展战略制定和实施的整个过程。?

(三)战略目标?

战略目标的选择和确定尤为重要,它既是动员社会的旗帜,昭示着社会发展方向,也是一定社会发展理论、社会发展战略的宗旨和意图的集中体现。作为一个有机的群体,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大体上包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保持社会公平正义、维护社会和谐和稳定。?

1.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问题归根到底是人的问题。人的全面发展,主要在人的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要素上的综合发展。社会发展战略目标要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的价值追求。人不仅是社会发展的推动者,更是社会发展成果的享有者。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促进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需求。”[3]可见,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发展,满足人的需要,这是我们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必须始终坚持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2.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重要保证。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是促进社会和谐的重点。劳动就业、医疗卫生、住房、安全生产、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等问题,既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也是政府应当高度重视和着力解决的问题。但是,目前在这几个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和问题,诸如失业人口比例过大、社会保障覆盖面窄、社会救助能力弱、城乡收入差距过大等,这些矛盾和问题直接影响着社会和谐和稳定。因此,只有科学分析这些矛盾和问题产生的原因,才能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

3.保持社会公正。公正即公平与正义,反映的是人们自身的社会地位和利益关系。指出:“只有切实维护和实现社会公平和正义,人们的心情才能舒畅,各方面的社会关系才能协调,人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才能充分发挥出来。”[4]因此,坚持公正原则,就是要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既要强调个人对自己、对他人和社会的职责、使命和任务,又要坚持反映人民群众要求的合理、正当和公平的利益分配尺度。尤其要通过国家运用制度化手段,直接干预社会的分配与再分配过程,有效地缩小贫富差异,调整社会关系,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的状况,促进社会公平与正义。

4.维护社会稳定。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安定团结,既是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基本方针,也是社会发展战略的一个重要目标。?

(四)战略重点?

简单地说,战略重点就是为实现战略目标而确定的主攻方向。社会发展战略重点主要包括社会体制的完善、社会结构的优化、社会关系的调整和社会管理的强化。正确地选择和解决好这些战略重点问题,对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1.建立和完善社会体制。首先,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以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线为突破口,逐步建立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各种社会边缘群体、弱势群体和其他不利群体都能够得到基本的生活保障。其次,建立和完善社会流动体制。一是地域间的群体流动,使东西、南北、城乡之间每个社会成员都能够公平地取得同等的资源;二是各阶层间的流动,打通阶层壁垒,使各社会阶层的人员在角色上处于不断更新变换之中。再次,建立和完善社会服务体制。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重点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以社区卫生服务为基础的新型城市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落实经费保障措施。强化公立医院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加强食品、药品、餐饮卫生监管,保障人民群众健康安全。最后,建立和完善社会预警和应急体制。把社会风险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加强信息反馈,及时发现社会不稳定因素的征兆,给相关部门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与对策,从而达到维护社会稳定的目的。?

2.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社会,必然是一个结构合理的社会。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现阶段的社会结构主要包括人口结构、就业结构、社会阶层结构、城乡结构、区域结构、组织结构等。因此,随着经济的发展,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要注重调整和优化社会结构。从总体上说,政府要利用财政、税收、福利等杠杆,对收入分配进行科学调控,理顺工资和收入分配的秩序,努力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减少贫困和低收入群体,实现社会结构的“纺锤形”发展。具体地说,一是要稳妥调整人口结构,关键是继续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改善教育、卫生状态,做好提高人口质量的工作,争取人口结构逐渐趋于合理;二是要全面促进就业结构的调整,包括调整劳动力就业的企业规模结构、就业的产业结构、就业的所有制结构等;三是要加快城乡结构调整的步伐,关键是推进户籍等制度改革,加快城市化进程;四是要实现人在社会中的有序流动,从而使社会结构在总体上适应经济结构变化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促进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和进步。?

3.理顺和调节社会关系。马克思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5]实践证明,利益关系的协调是经济、政治、文化和生态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更是社会发展的基础。理顺和调整社会关系的关键在于调节好利益关系。制订和实施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基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进一步增强战略决策的科学性、全面性和系统性,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的利益。要高度重视和积极维护人民群众最现实、最关心、最直接的利益,坚决反对和纠正各种损害人民群众利益的行为。抓准绝大多数社会成员的共同利益与不同阶层的具体利益的结合点,认真解决改善就业环境和维护劳动者权益中的实际问题,继续采取有效的扶贫帮困的社会政策,确保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和发展的成果。同时,教育人民群众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局部和整体、当前和长远利益的关系,增强主人翁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他们以合理合法形式表达利益要求、解决利益矛盾。?

4.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只有切实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才能形成与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秩序相协调的社会秩序。因此,社会发展战略要把实施有效的社会管理作为重点任务来推进。一是,构建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和人民群众愿望相适应的更加有效的社会管理体制,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二是,完善社会管理政策法规,整合社会管理资源,改善社会组织方式和管理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发挥城乡基层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加强城乡基层组织建设和各类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推进农村基层民主,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完善城市居民自治,促进和谐社区建设;培育发展民间组织,加大管理监督力度。?

三、社会发展战略对策与创新?

落实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实现社会发展战略目标,必须制订相应的对策。这些对策既包括作用于社会发展战略本身正常运行的对策,也包括针对社会发展战略所涉及的领域和环节等作用对象,以相应采取社会管理机制、优化社会发展环境、解决社会突出矛盾、保持社会持续稳定等方面的措施。?

(一)战略对策。社会发展战略对策是同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相联系的措施和手段。简而言之,就是社会发展战略目标究竟用什么手段来实现。这里主要包括制订战略规划(方案),综合运用经济、政治、行政、法律和文化等手段,实施宏观调控,加强过程管理,完善社会发展战略机制和方法,推进社会发展战略创新。?

(二)战略管理。战略管理是为实现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对社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系统本身的运行及其所涉及的社会各个要素和环节进行组织、协调、监督和控制的过程。实施战略管理是社会发展战略决策和实施得以顺利进行的不可或缺的重要手段和措施保障。一是,社会发展战略管理就是人们(战略主体)基于对社会发展战略运行规律的把握,通过一定的手段、一系列的措施,促成人力、物力、财力、技术、信息等资源的有效结合与合理利用,保证社会发展战略作为一个系统而正常运行,并不断增强运行的有效性。二是,社会发展战略管理就是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保持良好的社会秩序,维护社会稳定,保证社会发展战略方针和目标的实现。?

(三)战略机制。战略机制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社会发展战略机体的各个构成要素之间的有机结合、互相连接、互为因果的联结方式,是社会发展战略各个要素环环相扣的运行过程。建立长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是社会发展战略机制的重要内容,主要包括:利益协调机制(利益引导、约束机制,利益调节、补偿机制,利益表达机制等)、调控机制(领导、组织机制,协调、控制机制,导向、激励机制,评估、反馈机制等)、管理监督机制,以及社会预警体系和应急管理体制,等等。同时,要加快政策法规建设,加强政策理论研究,加大开放度、增强透明度、扩大参与度,使之更具科学性和规范性。完善社会发展投入机制,加大对社会发展战略实施的物质支持力度。?

(四)战略方法。战略方法是关于如何推进发展战略或怎样达到发展战略目标的理论。从一般方法上说,社会发展战略要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发展着的实践,遵循理论与实际相统一、历史与现实相统一、科学性与可行性相统一的原则,以及正确运用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从具体方法上说,社会发展战略的运作方法是一个多方面的集合体,诸如目标管理的方法、榜样示范的方法、指标评价的方法,以及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战略调控于市场机制相结合的方法,等等。对于这些方法的运用,既要根据社会发展在各个时期和不同地区或领域的不同特点来确定,又要注重异中有同,渗透综合,多种方法交叉并用。?

(五)战略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它也是一个政党进行正确决策的灵魂和动力”[6]。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前提是观念创新,即在注重以人为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和不断更新社会发展的理念。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在于社会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创新,而改革是体制和机制创新的本质,因此,体制和机制的创新要从改革上想办法、要动力。社会发展战略创新的关键还在于实现目标创新和内容创新,这是比较具体的创新体系,其中根本的在于围绕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直接的社会问题,根据历史条件的变化,立足于新的实践,把握时代特点,研究现实中的重大问题,用创新的思维做出新的回答。??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585.?

[2]孙中山全集(第9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6.355.?

[3].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1.42?43.?

[4].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05?06?27.?

[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82.?

社会发展战略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佤族;经济;社会;发展。

建国以来,佤族地区发生了巨大变化,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从一个比较原始落后的民族发展成为我国社会主义民族的一员。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和我国把工作重点转入经济建设及改革开放以来,佤族地区经济的发展比较顺利。

但由于历史和其他条件的局限,与发达地区存在很大的差距,其经济社会仍然发展缓慢,尤其是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落后,人们收入水平低,单一地从事农业劳作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更不能赶上时代的步伐。

一、佤族经济的落后原因及现状。

佤族经济落后是多种因素造成的结果。随着中国经济水平的整体向前发展,该民族也较原始时期进步了许多。

但是这种进步是相对于本民族内部而言,而与外界其他地区相比却差距较大。

(一)佤族经济落后的原因。

1.历史原因。佤族经济社会落后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受到历史的影响。原先的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加之在发展中有时忽视了地区特点和民族的文化特点,这是导致佤族地区经济生产落后的原因之一。

2.地理位置与地理环境。“佤族主要聚居地区约为东经99°-100°,北纬22°-24°。地处澜沧江与萨尔温江之间,怒江山脉南段舒展的地带,当地山岭连绵,坪坝很少。”[1]1由于地理位置的封闭和地理环境脆弱的限制,佤族地区交通通达性十分落后,使其与外界的交流少,先进的信息和技术不能进入该地区,导致经济的发展滞后。

3.教育落后,封建思想浓厚。佤族教育分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但受封建思想的影响,获取知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满足生产生活的需要,没有更高的追求,这种单纯的思想观念显得很狭隘。

(二)佤族经济的现状。

多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扶持下,在改革开放的方针指引下,调整了生产结构,革除了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多种因素,佤族地区特别是沧源、西盟地区的经济生产得到了新的发展,社会面貌也有所改善。如从严重缺粮的贫困状态到基本满足粮食的需求,建立了相当规模的工厂企业,建立了从县城到农村的贸易网,建立了比较完善的教育体系。但是,我们同样应看到,佤族各地区的发展仍然不平衡。边远山区一些农村村寨,佤族人民住的是低矮简陋的茅草屋,靠生产力低下的农业为生,人均收入不高,且人口不断增加,落后的农业已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深,佤族与其他民族和地区的差距越来越大,要改变现状,就必须寻求发展。

二、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优势。

佤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分布地域很广,经过漫长的发展,形成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赋予了佤族丰富的资源。因此该民族具有较好的后发优势和开发价值。

(一)国家政策优势。

新中国建立后,我国成立了沧源佤族自治县和西盟佤族自治县,保证了人民和平当家作主的权利。当今,政府把“三农”问题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科学发展观的提出和西部大开发的实施给民族地区带去了新的希望。

我国沿边地区民族众多,边境结合部都具有与邻国山水相连、通道众多、民族和宗教相同、语言相通、边民往来密切等特点。由此,我国国家领导人十分重视边疆地区的政治与经济,并制定了兴边富民行动的方针政策。

(二)资源优势。

佤族具备很好的后发优势,资源丰富。但由于技术、地理等条件的限制,许多资源并没有开发出来。

1.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沧源阿佤山是许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基因库,被称为可与西双版纳媲美的“植物王国”和“动物王国”。

(1)植物资源丰富。植物“约70多科,150多属,300多种。其中淀粉植物15种,芳香油植物20多种,纤维植物15种,树胶植物7种,经济作物有甘蔗、花生、油菜、生姜、辣椒及各种蔬菜;经济林木有紫胶寄生树、茶叶、橡胶、油桐等;药材香料植物有胡椒、砂仁、草果等上百种。被列为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的有20多种”[1]11。

(2)动物资源丰富。阿佤山区的动物种类繁多,有不少是我国稀有珍贵的保护动物。其中,尤以白象是国家的国宝,其次是孟加拉虎、金钱豹、云豹等稀有动物及近百种珍奇鸟类。[1]122.丰富的水能资源。“沧源自治县位于云南省临沧地区西南部,东经98.52°—99.43°,北纬23.4°—23.30°之间,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充沛。”[2]4阿佤山区山脉走向自北而南,逐渐低缓,山沟纵横交错,构成大小不同的河流,水源充足,是阿佤山乡发展水电事业的丰富资源。

3.土壤资源丰富。“阿佤山有砖红壤、赤红壤、红壤、黄壤、黄棕壤、棕壤、亚高山灌丛草甸土、紫色土、水稻土等49个土类,12个亚类,28个土属,44个土种。”[1]11土壤营养丰富且类型多种,适合不同经济作物的生长。

4.矿藏资源丰富。阿佤山绵延起伏的大山腹内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开发程度不高但价值大。如金、银、铜、铁、锌等矿藏都已探明,种类达二十余种。“初步探明储量1500万吨的莲花塘煤矿是目前滇西南最大的煤炭基地。

在西盟,首次发现地球上的一种神秘矿物质,被定为‘西盟石’。”[2]65.多姿多彩的旅游资源。

(1)旅游类型齐全:佤族有秀丽的自然山水、名胜古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部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部级自然保护区、国家森林公园等。

(2)人无我有。如喀斯特地貌、白云洞景观、变幻莫测的佤山云海等都是佤族地区的一大景区特色,具有很强的独特性。

(3)资源品味较高。如云南省小乘佛教三大古建筑之一———沧源广允缅寺,建于清代道光年间,距今已有170年的历史,占地面积2139平方米,它是云南省民族地区小乘佛教现存建筑中保存最完美、历史较长、艺术价值较高的一座寺庙,已被列为省级、部级重点保护单位。

(三)别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优势。

佤族文化特色也别具一格,主要表现在饮食上,其饮食具有原始自然的特点。如佤族烂饭、风味别致的捣酱菜、汤菜、充满野味的火烧菜、野味浓烈的佤族生拌菜,这些不仅具有当地的民间特色,而且其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健胃生津,适合不同人的口味。

佤族的酒文化是佤族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粗犷、古朴是佤族文化的重要特色。酒的种类多、味美、清香扑鼻,同时也可以御寒、驱邪、解毒、养生、壮胆、提神。

佤族人喜欢喝茶,有时也用茶来治头痛。随着时间的推移,该民族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茶道文化。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加大本民族特色食品、茶、酒等旅游资源的开发创新,使其成为具有市场竞争力的旅游产品,将会大大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佤族经济的发展对策。

(一)进一步落实兴边富民行动政策。

1.在国家兴边富民行动政策的指引下,佤族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着许多的不利因素。随着边疆地区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人口流动率迅速提高,周边民族问题、宗教问题、社会问题所产生的一些消极影响也对边境民族地区构成了不可忽视的威胁和危害。佤族地区有来自的祸害威胁,境外跨国贩卖枪支弹药、跨国拐卖妇女等丑恶现象也给佤族地区的发展进步造成了很大的危害。因此国家应进一步加强边疆地区管辖,维护政治稳定和民族团结,为佤族地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条件。[3]

2.佤族地区具有特殊性,表现在边民的特殊、区位的特殊和经济文化的特殊性。政府应统筹规划,分类指导,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实行多策并举。

3.开展与周边国家的合作,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关系,这是符合我国21世纪对外开放的总体战略,也是中国西部大开发的沿边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对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和开发的构想是:以向周边国家开放为重点,在巩固原有贸易市场的同时,向全面经济技术合作领域推进;以开放发展为契机,扩大与沿海、内陆省区的经济交流与协作,增加经济要素向沿边地区流动,强化在国际分工中的竞争力等。”[4]佤族为跨境民族,中国加强与缅甸的合作,积极发展边境贸易,开拓国内外两个旅游市场,将有利于佤族经济的长期发展。

4.资金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佤族最为匮乏的资源之一。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国家和政府要继续加大对佤族经济的投资,吸引民间投资,招商引资,为经济社会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大力发展交通。

“交通是人们衣、食、住、行四大基本要素之一,也是民族地区国民经济的命脉和重要职能部门。”[5]交通运输业可以为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佤族尤其是农村地区,交通极其不便,阻碍了佤族与外界的交流。而沧源是通向东南亚地区的重要门户之一,西盟县许多乡镇都与缅甸接壤,因此,便利的交通条件显得尤为重要。它不仅可以加强民族之间的交流,传播先进的文化知识,还是经济贸易的纽带。在佤族广大农村地区,连基本的公路都没有,基础设施极差。国家应加大资金的投入,改变这种现状,从而带动经济的发展。

(三)特色市场的开拓。

1.面对国内市场的疲软状态,要及时调整市场导向,使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进军国内市场。

2.利用政府部门的影响力,结合佤族地区大多数特色产品批量小、规模小、竞争力弱的特点,促使地方、部门做好协调工作,集中力量,扩大佤族地区特色产品的影响,增强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四)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支柱产业。

支柱产业的选择和培育是经济发展的核心,因此,选择和培育优势突出的特色资源支柱产业是佤族地区经济发展的关键所在。佤族是一个较为典型的贫困民族,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要结合自身的资源和市场需求,选择和培育一批支柱产业,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能单靠农业为生。如可以发展糖、茶、胶、材、矿产等优势产业群体。

(五)合理利用资源。

1.佤族地区资源丰富。由于境内水系发达,河流密布,众多河流形成了澜沧江和怒江两大水系,水能资源丰富且开发潜能巨大,因此,可以利用水能资源优势发展电力。同时该地区降水丰富,森林覆盖率高,可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业。

2.发展民族旅游业与民族文化结合。旅游业是新兴的朝阳产业,作为第三产业的主导产业,旅游业将大大带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而调整第

一、第

二、第三产业的比例结构。

发展旅游业不仅是旅游市场自身的需要,也是改善本民族地区投资环境的需要。佤族地区,旅游资源具有天然性,且民族文化别具特色。发展民族文化旅游,发挥自身的优势,有利于增加政府税收,同时带动相关部门、行业的发展,吸纳社会闲散劳动力,增加就业机会,增强佤族的经济实力,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改善农村贫困落后的面貌。

(六)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解放以来,党和政府在佤族地区大力发展了文化事业。

但总的看来,佤族的文化素质仍然很低,封建思想浓重,孩子受教育程度低,对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得少,长大后主要从事传统劳动生产,难以形成突破性发展。要改变本民族落后状态,就必须转变思想观念。邓小平提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要改变佤族的命运,必需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知识,培养发展经济的专门人才,以提高人民的文化水平。国家还应落实优秀青年去山区的从教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佤族人民谋长远福利。

四、结语。

总体上来说,佤族地区的经济落后,社会发展程度滞后,与外界发达地区的差距很大,面临着很多的困难与挑战。但是,佤族有着很大的发展潜力,政策优势、本民族的资源优势、地理优势等都会给佤族的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方便。在国家的正确领导下,勤劳朴实的佤族人民将会创造出灿烂的明天。

参考文献:

[1]魏德明。佤族文化史[M].昆明:云南民族出版社,2001.

[2]陈国庆,谢玲。中国少数民族风情游丛书·佤族[M].北京:中国水力水电出版社,2004.

[3]吴建国,马勇,肖琼。西部大开发与兴边富民行动[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4]伏润民,陈志龙,杨汝万。中国西部开发与周边国家[M].云南: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111.

[5]东人达。民族经济学[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04.

社会发展战略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湖北 民族地区 “五舍得”

湖北辖有一个自治州(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两个民族自治县(长阳土家族自治县、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少数民族自治地区人口286万,国土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1/6。湖北省委、省政府站在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的高度,采取有力措施支持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今年来,湖北省民族地区经济发展迅猛。“十一五”时期,全省民族地区国内生产总值由2005年的218亿元增加到2010年的435.7亿元;地方一般性财政收入由25亿元增加到2010年55.96亿元;固定资产投资由2005年90亿元增加到2010年284.6亿元,主要经济指标都实现了翻番,全省民族地区实现了由解决温饱向小康迈进的历史性跨越。

湖北省支持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突出表现在“五舍得”上。

一、舍得创造发展机遇

湖北省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不仅体现在支持民族地区抢抓发展机遇上,更体现在为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创造机遇上。一是制定和实施促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战略。2008年以来,湖北在实施全省民族地区抢抓西部大开发、扶贫开发等重大机遇的同时,在全省民族地区实施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发展战略,作出了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2011年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根据国家扶贫重大战略布局调整,提出并实施了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构想,并于当年2月正式启动试验区建设,为支持民族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与活力。二是定期研究解决民族地区发展面临的突出困难和问题。为此,湖北省委、省政府坚持每两年在民族地区召开一次现场办公会议。2008年召开的现场办公会,帮助民族地区落实经济社会发展项目100多个,落实资金100多亿元。2011年召开的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现场办公会议,落实扶持资金达200多亿元。三是制定推进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规划措施。2008年以来,湖北省委、省政府指导民族地区和相关部门先后制定了“616”对口支援规划,支持恩施州建设先进自治州规划、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全省民族地区“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等。这些规划既有明确的工作目标系统,又有具体的保障措施。在省委、省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支持下,全省民族地区呈现出不断加速发展的态势,民族地区骨干产业快速成长,社会进步事业步伐加快。沪蓉西高速公路、宜万铁路鄂西段相继建成运营,制约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瓶颈被冲破,民族地区区位格局得到根本改观,腾龙洞、恩施大峡谷、清江画廊等一批世界级和部级的景区先后开发升级,旅游经济已成为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重要增长点。据长阳土家族自治县清江画廊有限公司介绍,在实施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战略的带动下,清江画廊旅游经济收入近年获得了五倍增长。

二、舍得出台扶持政策

2005年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以来,湖北连续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关于支持恩施州建设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决定》、《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不断推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的意见》、《关于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决定》等。这些文件,始终贯穿了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始终贯穿了促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主线,始终贯穿了加大工作力度,扶持民族地区发展、实现民族地区与其它地区同步发展的目标要求,把激发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内生动力与支持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制度规定有机结合起来。2011年出台的《关于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在继承过去所制定的各项政策的基础上,充分体现了国家扶贫、西部开发、促进民族地区发展等政策的要求,所作出的扶持决定涵盖了基础设施、农业、工业、旅游、文化、教育、科技、环保、财政、贸易等各个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困难历来是困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为此《意见》作出规定,取消民族地区重点基础设施建设配套资金或降低配套比例。仅此,各级政府支持民族地区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将大幅增加,而民族地区投入基础设施建设所面临的资金压力将大大缓解。

三、舍得掏出真金白银

湖北省委书记李鸿忠指出,对民族地区的支持要集中体现含金量,充分体现含情量。省长王国生指出,对民族地区的支援要以财政支持为主。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湖北对民族地区建设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据统计,2008年以来,湖北省支持民族地区建设,争取中央支持和省安排投资31.8亿元。针对民族地区财政困难的实际,省财政在制定均衡转移支付分配中,对民族地区的均衡性转移支付补助系数给予了30%的照顾。2010年,省对民族地区均衡性转移支付总额达到10亿元。“十一五”期间省财政对民族地区转移支付资金累计达到22亿元。2011年省对民族地区的各项转移支付补助达到113亿元,省补助收入占民族地区总收入来源的比重达到84%,远高于全省63.5%的平均水平。在湖北省编制的“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民族地区入库项目达1239个,总投资达5900亿元。交通建设被列为重中之重,五年内,民族地区交通建设总里程达14018公里。全省民族地区将实现县县通高速,形成承东启西、接南纳北的高速公路网。

《关于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的意见》提出,到2015年,全省民族地区区域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到2020年,民族地区实现跨越式发展,经济总量和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再翻一番,实现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同步发展。为推动这一目标的顺利实现,《意见》制定出20条具有重大含金量的扶持措施。其中包括:每年给民族地区每县安排1000万元省级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资金,1000万元担保机构建设资金,300万元扶贫贷款项目贴息,3000万元林业建设项目资金,2000万元县域经济发展调度资金,500万元医改保障专项资金,1亿元左右的国土整治资金,100万元小城镇建设资金。每年安排民族地区不少于5亿元农村公路建设资金支持通村公路建设改造,到2015年实现所有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解决民族地区197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到2013年,实现民族地区50%以上农户用上农村清洁能源,到2015年基本消除农村现有D级危房。《意见》还规定,从2011年起,将省级少数民族发展资金从1100万元增加到2000万元。增量部分主要用于试验区少数民族特色村寨保护与发展项目建设。同时,在支持教育、卫生、科技、文化发展等方面对民族地区予以倾斜。经测算,《意见》的出台,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仅资金扶持每年就达20多亿元。

四、舍得聚集社会资源

聚集社会资源、实施对口支援,是湖北省委、省政府支持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指导思想和工作措施。省委书记李鸿忠在省委省政府推进武陵山少数民族经济社会发展试验区建设现场办公会上指出:汇聚社会力量支持民族地区发展,就是要使全社会明确实现民族地区发展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就是要使民族地区广大干部群众记住这一份深情厚谊,并转变成为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动力。2007年以来,湖北省创造性地实施了“616”对口支援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工程(简称“616”工程)。由1位省委或省政府领导负责牵头,6个单位(4个省直属厅局、1所高校或科研院所、1家大型企业)参与,对口支援1个民族县市,每年至少办成6件实事。“616”工程重点覆盖了湖北省恩施土家苗族自治州的8个县市和宜昌市的五峰、长阳两个土家族自治县。全省有80个单位(省直部门、高等院校、3甲医院、国有大型企)直接参与了对口支援民族地区行动。为了保障“616”工程的实施,省成立了以省长为组长,省委常委、统战部长,副省长为副组长,省民宗委等10个省直牵头部门及省委、省政府督办室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616”工程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每季度召开一次办公会议,专题研究、解决民族地区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为促进“616”工程的有效实施,省委、省政府将省各直部门实施“616”工程的情况,纳入年度工作目标管理内容,由“616”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每年组织年终检查和考评。据不完全统计,近5年来,“616”对口支援工程为支持民族地区发展汇集资金达到50多亿元,拉动社会投资约160 亿元,为民族地区落实建设项目950多个,培训各类人才2万多人次,提供技术支持项目400多个,新建、改建农村寄宿制中小学150所,培训农民工20多万人次,转移就业11万人。

为进一步巩固“616”工程成果,深化“616”工程内涵,建立更加坚实的民族团结进步纽带,2011年,湖北省作出了关于建立省内部分对口支援民族县市工作机制的决定,组织全省9个省辖市对口支援民族地区10个县市。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建立省内部分对口支援民族县市工作机制的通知》要求,从2011年起,各对口支援地级市的对口支援资金按上年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的0.1%测算安排,并按上年度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递增。按照这一规定,武汉市今年支援恩施州来凤县和宜昌市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资金将达到4000万元。

五、舍得发挥部门作用

社会发展战略范文第5篇

一、辽宁省“十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就

“十五”时期,是辽宁省经济和社会发展史上极不平凡的重要时期。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领导下,全省人民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振兴主题,聚精会神搞建设、万众一心谋发展,全面完成了“十五”计划确定的各项任务,实现了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的良好开局。

1、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经济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时期,是改革开放以来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最好时期,基本实现了速度、效益、结构和质量的统一。2005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完成8005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1.2%,呈现加速发展的态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8965元,“十五”年均增长11.1%,迈上了2000美元的新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4204亿元,“十五”年均增长27.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2999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2.1%,有力地支撑和拉动了经济发展。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完成674亿元,“十五”年均增长17.9%。

2、改革开放进程明显加快,市场经济体制日趋完善。国有大中型企业股份制改造取得重要进展,国有中小型企业基本放开放活。到2005年底,60%以上的国有大型工业企业实现股份制改造,80%的国有中小工业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鞍钢与本钢实现初步联合,大连造船与新船重工重组成为我国最大的造船企业。完成国家城镇社保试点任务,城镇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完善。政府引导、自主择业相结合的就业新机制初步形成,近180万国企职工实现身份转换。以税费改革为重点的农村各项改革不断深化。财政体制、行政管理体制、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流通体制和文化体制等各项改革稳步推进。“十五”期间,全省累计实际利用外资248.2亿美元,比“九五”增长1.2倍。外贸进出口总额1435.4亿美元,增长93%,其中出口803.6亿美元,增长79%。对内开放力度加大,“南资北上”的势头强劲,引进内资1256亿元。

3、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竞争能力进一步增强。三次产业比例由2000年的10.8:50.2:39调整为2005年的10.7:48.8:40.5。农业结构调整取得较大进展,农业区域化、优质化和产业化进程加快,现代农业有了长足发展,林牧渔业增加值占第一产业比重达到51%。工业结构调整有序推进,装备制造业和原材料工业基地建设取得较大进展,完成工业技术改造投资2853亿元,比“九五”增长1.3倍。高新技术产业不断壮大,改造传统产业步伐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3.3倍。民营经济加快发展,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41%。信息、物流、旅游、会展等现代服务业发展迅速,现代经营方式蓬勃兴起。

4、地区布局结构逐步优化,区域经济发展态势良好。沈阳、大连对全省经济发展的带动和辐射作用明显增强。沈阳铁西区“东搬西建、壮二活三”整体改造已见成效,打造装备制造业走廊取得重要进展。辽宁中部城市群构架初步形成,区域内协作进一步加强。沿海经济带呈现良好发展势头,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全面启动,营口、丹东、锦州等港口城市发展较快。辽西北经济发展步伐加快,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近14%。阜新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取得阶段性成果,国家支持的23个转型重点项目进展顺利,其他资源型城市接续产业发展迈出较大步伐。

5、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大,生态环境建设成效明显。沈大高速公路扩建、秦沈铁路客运专线、沈阳桃仙国际机场扩建、农村电网改造、石佛寺水库一期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完成并交付使用。公路新改建、大中修黑色路面1.9万多公里,新增高速公路705公里,在全国率先实现省辖市通高速公路、乡镇通油路,提前8年完成国家“五纵七横”路网规划在辽宁境内的建设项目。新增港口吞吐能力8800万吨,新增发电装机容量210多万千瓦。大力实施退耕还林、“三北”防护林和沿海防护林等重点工程建设,累计造林2283万亩,人工增雨108亿立方米。实施了辽河和渤海碧海行动计划,辽河水质恶化状况得到有效遏制。实施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工程,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平均达到82%。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沈阳被评为全国环保模范城市和森林城市,大连被评为全国文明城市。

6、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科技创新体系逐步建立,科技对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进一步增强。建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4个、重点实验室121个,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400项,专利申请量年均增长15%。基础教育不断巩固,职业教育和高等教育加速发展,改造农村中小学危房283万平方米,新建九年一贯制学校280所,高校在校生达到71.1万人,比2000年增长1.2倍。医疗卫生事业稳步发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稳步推进,疾病控制体系和医疗救助体系不断加强。文化事业日趋繁荣,“一宫三陵”和桓仁五女山城进入世界文化遗产行列。《苍原》、《父亲》、《凌河影人》连续三年获全国十大舞台艺术精品工程大奖。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蓬勃发展,辽宁体育健儿在国际重大比赛中获得248个世界冠军。人口与计划生育、民族宗教、司法行政、外事侨务和对台工作取得新成绩,妇幼、老龄、残疾人事业持续发展。解决关系群众切身利益问题取得较大进展,人民生活质量继续改善。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10.4%和8.3%,分别比“九五”期末增加3750元和1334元。城镇劳动力实现就业再就业510.8万人。141.3万城镇贫困居民、65.8万农村特困群众被纳入社会救助范围,生活得到改善。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58万人。加大棚户区改造力度,拆迁棚户区765万平方米,开工建设758万平方米,10余万户棚户区居民得到安置。采煤沉陷区治理工程稳步推进,建成居民楼243万平方米,安置受灾居民5.4万户。

“十五”时期取得的成就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但是制约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层次结构性、体制性矛盾仍未从根本上解决。所有制结构和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经济增长方式依然粗放。资源环境对发展的制约日益突出,城镇化进展不快,城乡、地区之间的发展差距加大,县域经济发展滞后。社会保障和就业压力沉重,人民生活水平提高还不够快,改善城乡困难群体生产生活条件的任务还很重。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教育、卫生、文化

事业发展相对滞后。改革处于攻坚阶段,协调处理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增加,各种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所有这些,都需要我们高度重视,并着力加以解决。

二、辽宁省“十―五”时期的总体发展战略

“十一五”时期是辽宁老工业基地实现全面振兴的重要时期。辽宁老工业基地经过“九五”时期的改革与脱困,实现了走出低谷的历史性转折;经过“十五”时期的调整与改造,老工业基地振兴实现了良好开局;“十一五”时期要经过巩固与提高,使辽宁老工业基地走上全面振兴之路。“十一五”时期,既是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体制机制创新的关键时期,又是加快调整与改造,实现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关键时期;既是奋起直追,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的关键时期,又是克服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实现社会繁荣和谐的关键时期;既是全省上下经过艰苦奋斗实现老工业基地振兴目标的关键时期,又是承前启后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关键时期。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埋头苦干,重塑辽宁老工业基地辉煌,实现全省人民的美好夙愿。

辽宁省“十一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概括起来就是:“贯穿一条红线,突出一个主题,确保两大目标,完成六项任务。”

第一,贯穿一条红线,突出一个主题。就是贯穿科学发展观这条红线,突出老工业基地振兴这个主题。科学发展观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是指导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老工业基地振兴是全省当前最大的实际,也是亟待完成的重大战略任务。为此,“十一五”时期辽宁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确定为: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突出全面振兴老工业基地这个主题,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以调整和优化结构为主线,以城乡区域经济协调发展为重点,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以科技创新为动力,以和谐辽宁建设为保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促进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努力把全省建设成为国家新型产业基地和新的重要经济增长区域,基本实现辽宁老工业基地振兴,为提前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辽宁省“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强调“六个更加注重”:一是更加注重科学发展,坚持发展是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努力实现既快又好地发展;二是更加注重体制机制创新,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好的体制环境;三是更加注重提高经济整体竞争能力,加大产业、城乡、区域和劳动力结构调整力度,提高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四是更加注重加强经济社会发展的薄弱环节,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五是更加注重提高创新能力,依靠科技进步和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实现长期持续发展;六是更加注重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二,确保两大目标。一是确保经济增长速度和效益增幅持续达到或超过东部地区的平均水平;二是确保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沿海省份平均水平。

具体体现在六个方面:一是在经济发展方面,紧紧抓住老工业基地振兴和沿海开放的双重机遇,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全省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年均增长11%左右,2010年人均地区生产总值比2000年翻一番半,万元生产总值能源消耗比“十五”期末降低2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预期年均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预期年均增长12%,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预期年均增长12%。二是在改革开放方面,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基本完成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国有企业改革,非公有制经济对国民经济的贡献大幅度提高,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中国名牌产品和驰名商标分别达到50个和40件以上。开放型经济快速发展,外贸进出口总额预期年均增长15%,外商直接投资预期年均增长20%。三是在经济增长方式方面,优化经济结构,增强科技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比重预期达到30%。四是在人民生活方面,使城乡居民分享发展的成果,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就业水平明显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预期在5%左右。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年均增长8%以上。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五是在生态环境方面,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37%,城市人均绿地面积达到9平方米。六是在社会事业方面,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蓬勃发展,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进一步加强,构建和谐辽宁取得新进步。

第三,完成六项任务。“十一五”发展的任务十分繁重,要做的工作很多,要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努力完成六个方面的重点任务:

一是以体制机制创新为着力点,在改革开放中实现振兴。这是振兴老工业基地的关键和前提。辽宁省体制机制创新的中心环节仍然是深化国有企业改革,重点是理顺产权关系。要把股份制改造、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作为地方国有大型企业转换体制机制的方向和重点。除大型煤炭企业需要实行国有控股外,其他大型地方国有企业在股权比例上不做限定,根据发展需要由市场决定进退。着力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促使非公有制经济成为发展经济的生力军和扩大就业的主渠道。鼓励非公有制企业参与国有企业改革改组改造,参与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进人物流配送、信息咨询、金融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和基础设施、公用事业、文化产业、社会事业等领域。全力打造沿海经济带,创造开放新优势。提高对外开放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建设开放型经济。重点开发建设大连长兴岛、营口沿海产业基地、辽西锦州湾、丹东临港产业基地和庄河花园口工业园,通过“五点一线”大开发,形成沿海与内地互动的对外开放新格局。大力发展以石化、钢铁、大型装备和造船为重点的临港工业,大力发展加工贸易,大力发展物流、金融、信息等现代服务业,形成产业特征明显和竞争力强的临港产业集聚区。加快沿海开发的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和整合沿海的土地资源。支持省内和东北地区的内陆城市在自愿互利的基础上,通过土地租赁、置换等办法,到沿海地区建设工业和物流园区。积极构建与日本、韩国、欧洲的产业协作区,引进一批产业关联度大、技术含量高、辐射带动力强的重大项目。进一步转变对外贸易增长方式,优化对外贸易结构,提高高技术产品、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自主品牌的产品、附加值高的产品以及服务出口比重,提高加工贸易的产业层次和配套能力,增强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提高对外贸易的质量和效益。

二是以调整优化结构为主线,建设新型产业基地。这是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主要任务。“十一五”期间,全省工业增加值预期年均增长13%,建筑业增加值预期年均增长10%。

加快建设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着力发展基础装备、成套装备和交通运输装备,建成数控机床生产基地、成套装备基地和运输设备基地,大幅度提高装备制造业在工业增加值中的比重,努力实现装备制造业跨越式发展。坚持全面推进与重点突破相结合,着力发展基础设备、成套设备和运输设备。基础设备领域,要以经营国际化、产品智能化、制造规模化为目标,跟踪国际先进水平,实施海外并购、合资合作与自主研发,加快中高档机床的开发制造,建设数控机床生产基地。成套设备领域,重点推动输变电及发电设备、石化通用装备、冶金矿山重型装备、工程机械等重大技术装备产业的专业化生产和社会化协作;培育具备从工程设计、设备成套供应到建筑安装的总承包能力的大型工程公司,参与国际、国内市场的竞争,建设成套装备基地。运输设备领域,重点以优势企业为龙头,整合全省汽车整车和零部件生产,加强联合合作,注重发展节能、环保新型汽车,做大做强汽车产业;扩大造船规模,提升高技术、高附加值船舶研发制造水平,增强船舶系统配套能力,保持造船能力和水平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大力发展民用支线客机产业、铁路机车产业和城市轻轨机车产业,建设运输设备基地。支持军工企业走“军民结合、寓军于民”的发展道路,全面完成国家重点军工产品科研生产任务,提高产品的研发和制造水平,带动全省装备制造业的优化升级。重点扶持30户骨干企业,其中销售收入100亿元的企业超过10户。

加快建设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大力推进石化、冶金、建材等重点产业向集约化、高级化、系列化和深加工方向发展,提高产业技术装备水平、产品水平和经济效益。要尽快实现辽宁省由传统石化工业基地向高加工度石化工业基地的转变,大力推进炼化一体化,以大乙烯、大芳烃的建设延长产业链,发展合成材料、基本有机化工原料和精细化工产品。发挥大连港口优势,争取尽快启动双岛湾石化项目,适时支持大连石化分公司建设100万吨乙烯项目,将大连建成全国重要石化基地。建设抚顺石化分公司1200万吨炼油和100万吨乙烯项目,将抚顺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石化基地。建成辽化分公司80万吨PTA项目,将辽阳建成全国重要芳烃及化纤原料基地。建成沈阳蜡化50万吨CPP项目,将沈阳建成我国重要的精细化工和橡胶制品生产基地。积极推进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石化基地项目,实施华锦集团46万吨乙烯扩建、锦化集团5万吨TDI、盘锦北方沥青30万吨油等项目,建成环渤海石化产业聚集区。坚持煤和煤层气并举方针,在铁岭、抚顺、阜新等煤炭产地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统筹规划钢铁产业布局,发挥鞍钢等骨干企业在精品钢材基地和冶金成套设备产业发展中的带动作用。鞍本钢集团要实现实质性重组,钢产量在2010年达到3000万吨。着力调整产品结构,提高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以鞍本钢集团规划内的鞍钢营口新区500万吨精品钢材项目和本钢建设热轧宽带钢配套项目、五矿营口中板宽厚板项目、东北特钢集团调整改造规划内项目、凌钢200万吨H型钢等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建设精品板材、精品特钢和精品建筑钢材基地。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发展铝、铜、锌、镁、黄金等重点有色金属及深加工,实施抚顺铝厂新增12万吨电解铝改造、辽阳忠旺集团20万吨铝型材等项目。大力发展复合型、节能型建材和新型干法水泥,建设新型建材生产基地。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重点发展电子信息、生物工程与制药、新材料产业,推进数控系统成套技术及装置、高亮度发光二极管外延片系统等100个重点高技术产业化项目,构建高技术产业的集成优势和特色优势。积极培育产业集群和名牌产品。

进一步加快发展服务业。要扩大规模,调整结构,提高水平,形成网络。重点发展物流、金融、保险、信息、旅游、会展、房地产、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使之成为拉动经济增长、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力量。沈阳、大连要建设成为区域性金融中心。把沈阳建设成东北地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全省要重点改造升级20家大型生产资料批发市场、20家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发展10个物流基地、40家第三方物流配送企业,建设15万个社区服务网点。加大社区基础设施投入力度,通过政府扶持和市场运作相结合,大力发展社区服务业。开发和整合全省旅游资源,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建设,建设一批在国内外具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名牌旅游项目,把旅游业培育成具有活力的重要产业。紧密结合第一、二产业的发展,大力发展生产型服务业,努力提高为工农业生产、经营、技术开发服务的能力。“十一五”期间,全省服务业增加值预期年均增长11%,其中现代服务业增加值预期年均增长15%以上。

继续做好阜新资源枯竭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发展以农产品精深加工为主的新的接续产业,全面完成试点任务。加速启动鞍山、抚顺、本溪、盘锦等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工作。坚持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矿城结合、因地制宜的方针,加大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完善基础设施,搞好矿区综合治理,发展新型接续产业。提高资源的探明程度和采出程度,保持资源型城市和资源型企业的长期发展。切实落实各项政策措施,建立资源开发补偿机制和衰退产业援助机制,促进资源型城市的经济转型和可持续发展。做好煤炭资源枯竭后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人员就业安置工作。

三是以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为重点,调整优化布局结构。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生态环境全面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大对农业和农村投入的力度,建设全国优质特色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坚持用工业理念谋划农业发展,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做大做强优质粮、畜牧、渔业、蔬菜、水果五大比势产业和油料、花卉、中药材、食用菌、林产品五大特色产品,推动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方向发展。“十一五”期间,全省农业增加值预期年均增长6%;农产品加工业增加值预期年均增长20%。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基本形成城乡一体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体系建设,加大投入力度,基本建成覆盖全省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农村公路工程,实现村村通黑色路面;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村自来水普及率力争达到70%;实施农村能源生态建设工程,有效改变农村能源消耗结构;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力争使70%以上的农户能使用上符合卫生要求的厕所;实施农村垃圾收集与处理工程,力争使70%以上的村庄有集中的垃圾收集转运场所;实施农村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继续解决全省20户以上广播电视盲村的问题。搞好农村文化馆、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建设,丰富农民文化生活,加快农村信息化步伐,提

高农村社会文明程度。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到2010年,力争每个县形成3-5个竞争力强的主导产业。

加快建设以沈阳为中心,包括鞍山、抚顺、本溪、营口、辽阳、铁岭的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以大连为龙头,丹东和营口为两翼的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以港口城市锦州、盘锦、葫芦岛为骨干,包括阜新、朝阳在内的辽西沿海经济区,形成以中心城市带动中小城市,以城市带动农村,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各具特色的辽宁区域经济发展新格局。辽宁中部城市群经济区,要充分发挥沈阳中心城市的带动作用,通过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努力建设成为我国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和高加工度原材料工业基地、辽宁乃至东北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农产品加工示范区,率先完成老工业基地振兴的历史任务。辽东半岛沿海经济区,要以构建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为重点,成为承接国际产业转移、实现结构优化升级的先行地区,成为全省重要的石化基地、电子信息产业和软件基地、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造船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成为服务于辽宁和东北地区的对外开放窗口。辽西沿海经济区,要以锦州湾开发建设为突破口,主动承接辽宁中部城市群和京津冀都市圈的双重辐射,吸引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外向型经济,形成具有辽西特色和优势的新型产业群,加快城市化进程,努力成为辽宁新的经济增长区域。

四是以基础设施建设为支撑,增强经济发展后劲。按照适度超前、保障有力的要求,加快高速公路、铁路、航道、港口等建设,完善集装箱港口运输和民用航空运输体系,构建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到2010年高速公路通车里程接近4000公里。港口吞吐能力突破5亿吨,重点建设大连大窑湾三期工程、北良散粮泊位、长兴岛港区开发、营口港四期工程、营口港15万吨级航道、锦州湾25万吨级原油码头和丹东集装箱码头等一批项目,港口吞吐能力达到5亿吨。加快铁路繁忙路段的改扩建和主通道的电气化建设,重点建设哈大客运专线、东北东部铁路通道和疏港铁路。抓好沈阳桃仙国际机场和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扩建,完善机场功能,提高吞吐能力和服务水平;完善丹东、锦州支线机场,发展支线航空服务。加强防洪、除涝工程设施建设,确保辽河干流石佛寺水库至盘山闸段防洪标准达到100年一遇,浑河、太子河等其他重要河流的防洪标准达到50年一遇,国家和省重点防洪城市防洪标准达到或超过100年一遇,县级城市防洪标准达到20-50年一遇。全面完成206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任务,恢复水库防洪兴利能力。加快红沿河核电站、庄河电厂、绥中电厂二期、阜新电厂改造、铁岭电厂二期改造等17个电源项目建设进程,新增装机容量1000万千瓦左右。加强宽带通信网、数字电视网和下一代互联网建设。建设好沈阳地铁1号线、2号线以及大连轻轨等一批项目,到2010年,全省城市供水普及率要达到99%,人均道路面积达到9平方米,人均日生活供水量达到180升,燃气普及率达到93%,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70%,努力建设功能齐全、设施先进、交通便捷、环境优美的现代城市。

五是以科技创新为动力,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释放全省科技教育的巨大潜能,用科技创新支撑辽宁制造。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基本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企业技术中心达到380家。增加科技投入,加快成果转化,到2010年,全社会研究开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2%以上,省级以上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各达到100家,企业技术(研发)中心达到180家,累计开发新产品3万项。加强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设省科技成果转化中心、科技创业服务中心和科技创新公共平台。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授权数量年均增长10%以上。大力推进高新技术研究成果的转化,凡应用技术的研究成果,都要以自主知识产权的形成或产业化程度为价值判断标准;凡是职务发明和政府支持的应用技术研究项目,都要在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明确科研人员的正当权益。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加强农村义务教育,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稳步发展高等教育,组建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领军大学,建设学习型社会。整合高校资源,开展强强联合,建设具有国内一流水平的领军大学。支持和促进民办教育。到2010年,全省15岁以上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0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2年,基本普及高中阶段教育,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38%左右。构建科技创新的人才支持系统,建设北方人才高地。到2010年,全省人才总量达到472万人,年均增长6%。

六是以和谐辽宁建设为保障,让发展的成果惠及最广大人民群众。以扩大就业和完善社保体系为重点,全省五年累计新增城镇就业350万人,就业培训180万人。进一步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和基本医疗、失业、工伤、生育保险制度,健全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依法扩大各项社会保障覆盖面,将符合条件的城乡从业人员逐步纳入到社会保障范围。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稳定人口低生育水平,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分别控制在9.6%o和1.9%0以内。大力发展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特别是农村各项社会事业。创作出一批文化艺术精品,涌现出一批拥有较高成就和较大影响的部级文化艺术人才,争创一批部级精品演出院团,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使全省文化艺术事业整体水平位居全国前列。

加强水污染、大气污染治理,实施辽河流域和近海海域水污染防治工程。健全和完善全省生态环境气象监测评价体系。到2010年,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60%,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达到二级标准天数80%以上,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2005年减少5%,主要河流水环境功能区达标率70%以上。

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快建设生态工业园区,实现物流、能流、技术集成、信息流、基础设施的集聚与共享,最大限度降低生产消耗和成本。建立绿色经济指标考核体系、循环经济技术开发和标准体系、生态建设的技术支撑体系、引导和鼓励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法规体系。到2010年,城市中水回用率达到20%以上,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100立方米,比2005年下降14.5%。

积极推进生态省建设,有效保护和改善区域生态环境;大力推进生态经济发展,制定促进节能降耗、生态环保型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和标准体系;抓好生态文明建设,在全社会树立节约意识、环保意识和绿色健康意识。到2010年,初步形成生态省建设的机制和框架。继续推进天然林保护、风沙源治理、水土流失治理、湿地保护等生态工程,五年造林1500万亩。将土地整理作为缓解土地压力的重要途径,实现占补平衡,建立耕地安全保障体系,到2010年全省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17万公顷。

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精神文明建设。提高立法质量,强化执法监督,深入开展普法教育,完善法律援助保障体系,加强政法队伍建设,强化司法权威,维护司法公正。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规范公民道德行为。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强化全民的信用意识、法制意识和道德意识,全力打造“信用辽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建设,严格安全执法,切实加大安全生产工作力度。加强各种自然灾害预测预报,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建立健全社会应急管理体系和应急机制,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和处置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十一五”规划蓝图已经绘就。面向未来,我们正站在再创辽宁老工业基地辉煌的新起点上,面临的任务更艰巨,肩负的使命更光荣,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经过全省上下的齐心协力、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一个全面振兴与和谐发展的、焕发青春的新型产业基地一定会展现在全国人民面前。

社会发展战略范文第6篇

[关键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人的全面发展人文精神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内在地包含着以人为本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定和价值取向。它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以推动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理念,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范式,不仅体现了科学理性,而且体现了人文关怀,是一个充满了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的战略选择。

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以人为本的思想

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是建立在历史唯物主义理论中的以人为本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的。对哲学来说,人的问题至关重要,任何一个根本性的哲学问题都离不开对人的问题的正确解决。对世界本质的理解,对认识本质和认识标准的把握,对历史规律和历史意义的诠释,对价值和科学关系的处理,都无法避开一个“人”字。以人为本可以是具有科学性的哲学命题,也可以是抽象人本主义的命题,关键在于如何来理解人。唯物史观视野中的以人为本,与形形抽象人本主义学说中倡导的以人为本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上是根本对立的。审视西方哲学史,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资产阶级抽象人道主义、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人本思想到当代西方的唯心主义的或无神论的存在主义都表明,无论是在旧唯物主义还是在唯心主义的框架中,以人为本都是错误的命题。之所以如此,并不在于这个命题本身,而在于对人的错误理解。他们或者把人理解为脱离历史条件和社会关系的生物学个体,或者把人理解为一个“类”概念,从而把现实的人变为脱离现实世界、现实社会的“人的一般”。如果说在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思想中人还为自然所制约,人是自然的一部分的话,那么,在唯心主义的人本主义那里,自然已经成为人的一部分,成为人的依存系列,因而在世界观和历史观上,人都成为不受约束的绝对自由的主体。他们把人作为主体这一客观事实概念化、抽象化,从而使自己陷入主体自我困境的围城之中,误认为世界是人的世界,人是宇宙之窗,是世界的诠释者,是“明澈的世界之眼”(叔本华语)。世界只是人的意志和表象,世界的本质和意义都只能通过人并由人来图解和澄清。这样,“以人为本”就变成了赋予人以凌驾于自然、社会及其规律之上的至高地位的范畴。这种所谓人,实际上是恩格斯曾经批评过的以漫画形式再现的基督创世说的思辨表现。唯物史观认为,人是社会的人,人归根结底是世界的一部分,人和人的本质离开了人存在于其中的自然和社会,离开了人的历史,就是不可理解的。马克思说:“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1(p56)恩格斯也指出:“要从费尔巴哈的抽象的人转到现实的、活生生的人,就必须把这些人作为在历史中行动的人去考察。”2(p241)可见,以人为本命题的科学性,决定于它由之出发和作为它的理论支点的世界观和历史观。唯物史观赋予以人为本具有完全不同于抽象人本主义的科学内涵和价值内涵,这为在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性和价值性的统一指明了方向。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把马克思主义人文精神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充分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执政理念和社会发展理念。从本质上来说,人都是现实的、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和特定社会中的人。在资本主义社会,人,无论资产者还是无产者,都是资本主义社会关系的人格化。在社会主义社会,人在其现实性上就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总和。在当代中国,我们所说的人,指的就是正在从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伟大事业的人,就是所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就是社会主义社会的全体人民。这就是说,以人为本中的“人”是人民,本是“本位”。以人为本实质上是以民为本,是人民本位主义,即是要坚持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以民为本,反映在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执政理念上,就是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体现在社会发展理念和发展战略上,就是要求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把满足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我们制定发展战略和规划、作为衡量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根本尺度和最高准则。以人为本的人民本位主义与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民本主义是有严格区别的。民本主义思想当然是限制绝对君权主义的进步的政治学说。所谓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所谓民为重,君为轻,社稷次之,都包含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但作为古代思想家一厢情愿的社会理想,民本主义的立足点并不是民而是君,是为君权的稳固和封建社会的社稷长治久安服务的。民本主义主张的对民的爱,类似牧民对自己牧群的爱。这与当代共产党人对以人为本的追求和人民群众对以人为本的期待具有本质的区别。总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体现了历史唯物主义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所蕴涵的以人为本的思想,这种思想是一种以根本改变了的社会、根本改变了的人与社会关系为依据的社会发展理论。它的立足点不是抽象的人性诉求,而是社会主义革命不同于以往任何革命、社会主义制度不同于以往任何社会制度、社会主义建设不同于以往任何治国之道在理论和政策上的必然选择。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推动人民共同富裕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反映了社会主义本质所包含的深刻的人文意蕴

在社会主义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恩格斯、列宁追求的价值目标包括共同富裕,但最终是为了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邓小平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国情和最广大人民的根本要求出发,突出强调了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提出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把握住了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把握住了未来发展的基本方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以社会的全面进步、人民的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和基础的,充分体现了发展以民生为本的社会主义的人文价值观。

第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提出,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其意义正在于努力实现人民的共同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迈向共同富裕的重要步骤。在这个阶段,共同富裕的重要性被突出和凸显出来了。十六大报告指出:“制定和贯彻党的方针政策,基本着眼点是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反映和兼顾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使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3(p16)全面小康是相对于目前达到的总体小康而言的。总体小康是低标准低水平的小康,人均800-1000美元,属于世界中下等国家收入水平,而全面小康是较高标准较高水平的小康,人均3000美元,属于世界中等发达国家收入的水平。总体小康是偏重物质消费的小康,而全面小康是经济、政治、文化比较全面发展的小康。总体小康是不均衡的小康,在城乡、地区和各阶层之间很不均衡,而全面小康是比较均衡的小康,体现了“共同富裕”和“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思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在农村和西部,尤其是穷山恶水、还没有脱贫的落后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在全面,没有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不同收入阶层和社会群体之间、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之间、人与自然之间、国内发展与对外开放之间的统筹发展、协调进步,就没有中国的全面小康。为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把扭转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列为重要目标,把解决就业问题看作是民生之本,进一步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通过国民收入二次分配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

第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内在地包含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本质规定。首先,社会主义社会本身就是一个逐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人的全面发展既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价值目标,又是进入共产主义社会的必要条件,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发展阶段,必然要服从和服务于这个原则和目标。指出:“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各项事业,我们进行的一切工作,既要着眼于人民现实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同时又要着眼于人民素质的提高,也就是要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新社会的本质要求。”3(p43)其次,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本身就是一个包括人的发展在内的社会全面发展概念。这一战略构想,不仅提出了经济更加发展和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内容,而且把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纳入其指标体系之中。这六个“更加”概括起来,就是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各个方面得到全面发展,归根到底,也就是要进一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小康社会,不仅是一个人民安居乐业、生活普遍富裕的社会景象,而且是一个具有很高水准的政治形态和思想精神境界,充分体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社会发展蓝图。再次,努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随着经济不断发展和社会不断进步,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不断提高。从消费学的消费类型来说,总体小康是生存型消费,主要是生活消费,而全面小康是发展型消费,包括教育消费、文化消费、医疗保健消费、旅游休闲消费、各种社会保险消费等。其中教育、文化是智力发展型消费,旅游休闲、医疗保健、各种保险主要是体力发展型消费,而安居、汽车、生态环境等享受型消费,则是为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与环境,属于可持续发展型消费。

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是统一的。共同富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建立在高度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必须有丰富的物质产品来满足人们物质生活方面的需要,这是共同富裕最重要的内容。同时,人民群众所期待的共同富裕是包括经济、政治和文化生活的多方面的富裕,而不仅仅是物质生活的充实。只有物质生活的富裕,而没有精神生活的充实、健康水平的提高、公益事业的发达、社会生活的有序并不是现代文明条件下的真正富裕。反过来,共同富裕的实现也越来越需要通过人自身的全面发展来推动。在现代文明条件下,发达的科学技术、先进的文化教育和不断进步的民主政治,为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如果没有人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的大幅度提高,没有高尚的精神生活和进步的民主政治,共同富裕是不能实现的。因此,只有物质生活的富裕、精神生活的丰富、民主政治的进步、人自身文明素质的提高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才能构成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的内容。

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科学发展观为发展理念,深刻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科学内涵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既是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实践和人类未来发展的科学审视和理性思考,又深刻地揭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人文价值观所包含的科学内涵,既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推进现代化的符合时代要求的发展观,又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的科学理念。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以人为本的发展,就是社会的一切发展既依赖人的发展又为了人的发展。它对于克服和矫正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由于市场经济的负面作用而出现的某种程度的以物为本的发展倾向,具有重要的作用。以物为本的发展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导发展观,它以追求物质利益为根本目的而把人作为物来对待,这种发展观是对人作为主体和目的的否定。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宰一切,雇佣劳动关系使人依赖于物,把人置于商品、金钱的支配之下,从而使人发生异化,变成了“经济人”甚至物的奴隶,把物质满足、物质占有作为人生的最大目标。坚持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第一,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社会和人的发展的根本目标,把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归于满足人的发展需要,在实践中就是要代表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体现一切为了群众和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民本观。第二,要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基础,坚持人民群众是社会发展主体和历史发展动力的唯物史观,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与首创精神,继承和弘扬党的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观。第三,要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把人才资源作为最重要的战略资源来认识、开发和管理,努力使我国由人口大国转化为人才资源强国,把人口压力转化为人才优势,形成小康大业、人才为本的共识。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自觉发展观。人的自觉发展,是指人自我意识发展、自主寻求发展、理性把握发展的状态。与之相对立的是自发发展。所谓自发发展,是指人在发展中缺乏对客观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没有明确的自我意识的一种精神和行为状态。自觉性是人的主体性的高级状态,而自发性则是人的主体性的低级状态,人的真正主体性不是以自发性而是以自觉性为标志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过程中,人的发展的自发性主要表现为只顾个人的、眼前的、物质的和业务的发展的功利性倾向,而忽视或意识不到全局的、长远的、精神和道德的发展。坚持人的自觉发展观,一是要对人自身的发展有自主意识、自觉意识,把自身发展与社会发展联系起来,进行独立的价值判断,克服对社会和他人的依赖状态,把自身发展作为自己在当代社会的生存方式。二是要把自身发展置于社会的发展之中,认识并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趋势,正确驾驭现代社会的开放性、竞争性、速变性、复杂性与多样性,不断克服不适应社会发展的传统观念与行为方式,自觉发展和提高自身素质。三是要根据社会发展的长远目标与要求,确立自身发展的远景目标,并在发展过程中不断扬弃自发发展因素,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进程中使发展目标更加具体而丰富,形成自觉的发展习惯。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人的全面发展,就是人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在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等属性,在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等发展要素上,以全面方式发展自己的本质。全面发展是相对于片面、畸形发展而言的。在历史上,受生产力水平和社会制度的制约,人往往呈现片面、畸形发展状态。古代中国儒家伦理主导社会发展,人的发展侧重于道德,人成为“道德人”。西方中世纪,神本价值主导一切,使人成为“神性人”。资本主义社会人对物的依赖性,使人成为“经济人”。当代西方有人把现代科技作为“神”顶礼膜拜,又使一些人成为“工具人”。过去,我们在人的发展上过分强调社会性,忽视物质性,结果,人们物质追求动力不足,社会生产缺乏拉动,不仅物质生活水平不高,而且缺少接受教育、提高科技水平的物质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人们可以追求物质利益后,又有一些人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忽视政治与道德而倾向于“经济人”、“工具人”,结果,引发出许多社会丑恶现象。如有些人在生活上仅仅满足于物质需求,理想信念淡漠,工作中过分追求物质利益,忽视人自身的价值和意义,人际交往中推崇物的有用性原则,缺乏人情味和精神关怀;有些地方偏重于物质文明建设,忽视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建设,政治活动中奉行等价交换原则,,钱权交易,商业活动中德行失范,假冒伪劣、坑蒙拐骗。坚持人的全面发展观,就要克服“道德人”、“经济人”、“工具人”的局限,真正按照人的属性实现人的物质与精神、科技与人文、政治与道德、生理与心理、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全面发展,真正成为完整的人。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协调发展观。人的协调发展,是指人在发展过程中与所处环境、条件的和谐,它主要包括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协调和人自身各个方面和各个阶段的协调发展。其中,人与社会的关系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始终是人类在生存与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第一,关于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为了解决以往社会尤其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人与社会的冲突,马克思、恩格斯提出了“自由人的联合体”思想,在这样一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p294)这一思想是人与社会协调发展的理想目标,它既肯定了个体的自由发展,又把一切自由发展的个体从本质上统一为整体的社会联合体。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人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还存在诸多矛盾,既存在以血缘、地缘、业缘为基础的人际依附关系,也存在一些人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绝对自由的倾向,前者表现为主体性不强,后者表现为社会化程度不高。因此,人与社会协调发展,一方面要针对个人本位、个人中心、个人封闭的自发状态,进行以社会目的、社会规范为内容的社会化引导,提高人的社会化程度与制度化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针对从众性与依附性的自发状态,进行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内容的主体性启导,进一步提升人的主体性。第二,关于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马克思指出:“历史可以从两方面来考察,可以把它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但这两方面是不可分割的;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彼此相互制约。”1(p66)人的实践和创造特性,决定人既是自然的存在,又不断超越自然存在。人在最初阶段,认识和改造自然的能力有限,只能敬畏、崇拜自然并将自然神化,表现为人对自然的依赖。当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时,资本主义制度下的个人中心、个人自由、个人享乐至上的价值观以及“人类中心主义”倾向,又驱使人无限度地和不顾后果地向自然界进行物质索取。人由对自然的依赖走向了对自然的任意宰割,由人与自然的浑然一体走向了人与自然的对立。人在显示科技水平、庆幸物质繁荣的同时,遭到了来自自然界对人的报复和惩罚。显然,无论人在依赖自然状况下的发展,还是人在依赖人的状况下的发展,都是缺乏主体性的、片面的、不成熟、不协调的发展。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要求人一方面要发展科学技术,发展自己,超越自然,成为自然界的主人;另一方面,要从私有制和个人本位状态下解放出来,在实现人与社会全面、协调发展的同时,寻求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必须坚持人的持续发展观。人的持续发展,是指人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立足长远发展并坚持对自身不断超越的发展。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一样,也存在着眼前发展与长远发展、持续发展与间断发展、缓慢发展与快速发展的状态。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信息传播的千变万化、终身教育与学习型社会的形成,都要求坚持人的持续发展,也为人的持续发展创造了条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关键因素是人。人既是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又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决定因素。现代社会经济、环境、生态方面出现的严重问题,不仅仅是科学技术上的问题,从根本上说是人的价值观问题、伦理道德问题,社会、自然的不平衡、不协调发展,归根到底是人的不全面、不协调发展的反映和表现。在谋求发展过程中,人们由于受眼前的、局部的和个人的利益的驱使和局限,往往只重视个人和社会的眼前发展而忽视了长远发展,结果导致发展间断和缓慢,甚至倒退。正因为如此,环境伦理、科技伦理以及信仰伦理才尖锐而突出地提到了人们的面前。我们必须从可持续发展上找到自身发展的方位与路径,特别是找到正确的价值观念和伦理支持,促进社会和人的全面、持续、长远发展。

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为实践范式,找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生态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目标,它提出的依据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进程和经济社会发展阶段性变化的实际情况,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体现了时代的精神,符合人民的愿望。在这个发展战略中,经济社会发展与人的全面发展互为前提、互为条件,经济社会发展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的,又通过人的全面发展来实现。人的物质性、社会性和精神性的发展,人的主体能力、社会关系和自由个性的发展,都是有机统一的整体,单纯任何一个方面的指标,都不能代替其他方面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也需要经济的、政治的、文化的和自然环境的力量和条件,仅仅靠一个方面的力量和条件,同样不能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构想,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为实践范式,找到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现实途径:通过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等,全面提高人的素质,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以丰厚的物质条件保障人的全面发展。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前提,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前提。人的生活首先是物质生活,物质发展是人的全面发展的基本前提,人的发展程度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程度。生产力发展了,人们才能摆脱贫困状态,在满足生存需要的前提下追求多层面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也表现为人的社会关系发展的条件。只有通过生产力的发展,才能促进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实现社会制度、社会形态的更替和完善。生产力发展还是自由个性发展的基础。马克思认为,自由个性是建立在个人全面发展和他们共同的社会生产能力成为他们的社会财富这一基础之上的。生产力水平越高,物质文明越发展,个人发展的时间越充裕、空间越广阔、自由度越高。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切实保障与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不断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人是实现社会政治文明的主体,政治文明创造着政治上全面发展的人。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主要体现为人的政治素质的提高、人的政治能力的发展、人在政治上的解放和人的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全部理论和各项工作,都要着眼于保障人民群众的合法政治权益,大力培养和造就具有高度政治文明素质的社会公民,促进人民群众的政治素质的全面提高、政治能力的全面发展、政治价值的全面实现,促进人民群众在政治上的全面解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通过共产党执政来领导和支持人民当家作主,最广泛地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依法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维护和实现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通过实施依法治国方略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巩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成果。这既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现代化建设,又为促进人在政治上的全面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政治和社会环境。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实现人的思想和精神生活的全面发展。一个社会,如果只追求经济,而忽视道德,只追求物质,而缺乏精神,它就决不是全面发展的社会,这个社会的人也决不是全面发展的人。社会只热衷于物质生活而无视精神生活,必然导致物欲横流、拜金主义、环境污染、生态危机等严重的社会问题,这样的发展根本谈不上人的幸福、尊严和价值。精神文明建设是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一种高级活动,终极目标就是在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为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开辟广阔空间。改革开放以来,我们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发展先进文化,极大地提高了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这不仅为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提供了巨大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而且极大地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了人们的精神力量,满足了人们的精神需要,提升了人们的精神境界。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就要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以优美的环境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不仅是人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而且是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不是人皈依自然、受自然支配,也不是人对自然的无限开发和掠夺,而是建立在人类对自然的亲近与责任基础上的协调发展。我国提出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实施科教兴国和可持续发展战略,就是要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改善生态环境和美化生活环境,改善公共设施和社会福利设施,提高生活质量,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和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而为人的全面发展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

注释: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社会发展战略范文第7篇

一、“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目标

综观未来五年国内外环境,总体上看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一二三四五六”的发展目标和工作思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全力抓好发展这个第一要务,以实现又快又好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自主创新和体制创新为动力,推进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转变,由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抓好经济发展向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转变,努力站在新起点,实现新发展,为提前建成全面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基础。

在效益提高、结构改善、消耗降低的基础上,力争到2010年全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000亿元,年均增长10%左右,人均GDP超过3900美元;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55:37;单位GDP能耗降低22%左右,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下降1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35%;非公有制经济比重继续提高;进出口总额占GDP的比重达到40%左右,累计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400亿美元左右;城市化水平达到50%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5000元和5500元,年均分别增长7%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物价涨幅控制在4%左右。提出的目标,从过去主要关注经济指标,转向更加关注人文的、社会的以及体现人民生活质量的生态环境指标,充分体现了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三大时代主题。

二、需要着力把握的几个方面

(一)着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快又好发展

抓住发展机遇,破解发展难题,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促进发展,关键是要进一步增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把科学发展观贯穿于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全过程。要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不仅要实现经济快速增长,更要努力做到发展速度与效益、结构、后劲相统一,提高经济增长的稳定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切实把经济社会发展转入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轨道。要坚持节约优先,全面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立足节约促进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遵循自然规律,加大污染防治力度,搞好生态系统建设,促进人与自然、发展与生态的和谐统一,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着力抓好“三农”工作,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贯彻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方针政策,落实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子少取放活”的方针,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建立以工补农、城乡互助、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关系。继续坚持8000万亩基本农田、1亿亩粮食播种面积、粮食总产700亿斤“三条底线”,确保粮食安全。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积极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发展农业产业化和多种形式的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实施优势产业优先发展战略,着力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产品竞争力。实施农产品质量提升工程,发展优质、高产、高效、生态、安全农业,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业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测体系、农产品质量认证体系,胶东沿海地区、胶济沿线基本实现农业标准化。扩大公共财政对农村的覆盖面,巩固扩大农村“路水电医学”民心工程成果,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重点搞好农村义务教育,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倡导健康文明的新风尚,培育造就新型农民。推进乡镇机构、县乡财政体制和土地征用制度等方面的改革,积极有序转移农村劳动力,建立农民增收长效机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的历史任务,要从实际出发,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坚持规划先行,搞好试点示范,确保农村经济社会取得新发展。

(三)着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加快经济结构优化升级

“十一五”时期,必须紧紧抓住结构调整这条主线,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坚持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加快由投资驱动经济增长向创新驱动经济增长转变,努力构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形成支撑长期增长、缓解发展矛盾、增进社会福祉的经济结构,推进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要大力发展以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材料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产业,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特别是装备制造业。以半岛制造业基地为依托,在继续抓好“三个一批”、促进七个产业链延长膨胀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电子信息及家电、机械设备、化工、食品、纺织服装和材料六大支柱产业,建设产业群,全面提高制造业国际竞争力。大力发展服务业。突出发展金融保险、现代物流、中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壮大发展旅游会展、文化传媒、房地产、信息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改造提升商贸、餐饮、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努力开拓服务业发展新领域。要建立健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政策法规和体制机制,推动生产要素向优势企业、优势产业集中,尽快培育更多核心竞争力较强的大企业。要把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居民消费需求作为促进经济增长的基点。合理调节收入分配,增强居民消费能力,培育新的消费热点,改善消费环境,增强消费对经济的拉动力。优化投资结构,集中力量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和高新技术重大项目,适度超前搞好能源、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增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保障能力。

(四)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大力实施科教兴鲁和人才强省战略

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结构优化升级的中心环节,着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加快建设创新型省份。认真实施国家和山东省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健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完善落实激励科技进步、自主创新的各项政策,积极营造有利于自主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

化的环境,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做大做强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工程、新材料、先进制造技术和新能源为重点的高新技术企业群。进一步抓好高新技术园区建设,重点推进一批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建设。要全面落实教育优先发展的方针,巩固提高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完善现代国民教育体系。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全面提升人力资源素质,形成人才辈出、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加快人口大省向人力资源大省的转变。

(五)着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科学文明发展道路,树立可持续发展理念,促进经济增长方式加快转变,努力缓解资源约束和环境压力,确保人民生存生活安全健康。实施资源节约战略。依靠科技进步,以节能、节水、节地、节约矿产资源和原材料为重点,建立节约型社会。大力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动产业循环式组合、企业循环式生产、资源循环式利用,构建社会各行业、产业问的生态网络,尽快形成企业、行业、社会三个层面的循环经济体系。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效率,到2010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75%,城市回用水利用率达到30%以上。严格执行国家产业政策和土地供应政策,节约和集约利用土地。鼓励支持风力、生物质能、太阳能和地热等再生能源、洁净能源项目建设,努力节约能源和其他资源。提倡绿色消费、循环式消费,逐步形成节约型消费方式。加快生态省建设。树立生态环境优先理念,在加快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净化、绿化、美化人居环境。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以湖区、库区、湿地、草地,重要水源地和涵养区,以及近海岛屿、山区丘陵、滩涂等自然生态系统的建设与保护为重点,构建生态安全屏障。以小流域治理为着力点,五年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万平方公里。保护、培育和发展森林生态体系,加快建设绿色山东。加大污染防治力度。坚持预防为主,从源头抓起,严格环境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建立生态补偿、污染损害赔偿和环境税收制度,加速资源消耗大、污染严重企业退出市场,努力做到增产减污。以污水、废气、固体废弃物处理设备为重点,大力发展环保产业。

(六)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增强经济发展的生机活力

要以完善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为重点,以市场化改革为方向,着重推进体制创新和制度建设,为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创造更具活力的体制环境。继续深化国有企业改革,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深化财税、金融、投资等体制改革,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争取在一些关键领域和重要环节上取得突破。大力实施经济国际化战略,在进一步扩大利用外资规模的基础上,注重引进项目、资金与引进智力、先进技术相结合,与企业资产重组、技术改造相结合,不断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综合经济效益。大力改善出口结构,更多地支持自主创新、自主品牌的商品出口,发挥比较优势,扩大劳动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最大限度地减少高消耗和高污染产品的出口。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到国外开发能源资源,拓展发展空间。

(七)着力推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坚持走共同富裕道路

深入实施龙头带动、重点突破、促强扶弱的区域发展战略,提升东部地区发展水平,推动中部地区加速崛起,促进西部地区跨越式发展,形成东中西相互促进、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新格局。积极推进城市化健康发展,加快建设半岛城市群、济南城市圈和鲁南城市带,促进中小城镇集约发展,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支持各地区发挥区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形成分工明确、重点突出、比较优势得到有效发挥的区域产业结构,加快建设海洋经济、黄河三角洲、鲁中南山地生态三大特色经济区。积极探索建立区域良性互动的有效机制和互惠互利的协作机制,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人才合作,促进生产要素在区域间科学合理配置。采取市场手段与行政推动相结合的方式,完善帮扶机制,增加财政转移支付,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政策倾斜,增强发展活力,加快发展步伐。

(八)着力解决群众关心的问题,积极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搞建设,保障人民群众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利益。把扩大就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建立和完善覆盖城乡的就业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城镇每年新增就业120万人,新增农村劳务输出人员120万人。提高保障水平,增强保障能力,加快健全和完善与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服务社会化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完善与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收入分配制度,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扩大中等收入者比重,努力解决部分社会成员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加强社会公共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积极发展文化、体育事业,不断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扎实推进平安山东建设,强化社会安全、生产安全管理,进一步完善社会管理和协调机制,努力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加强民主与法制建设,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

上一篇:农村发展范文 下一篇:新农村建设规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