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发展规划范文

时间:2023-03-21 10:25:05

社会发展规划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1篇

一、指导思想

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把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提高全民整体素质,坚持以制度创新为动力,建立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规律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和市场作用,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协调发展。

二、基本目标

到201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不超过6.58‰,符合政策生育率保持在98%以上,出生人口性别比趋于正常;中小学校入学率达到100%,人均受教育年限提高2-3年,实用技术推广率达到90%;卫生院、村卫生室达到省卫生机构设施配置标准,规范合格率达到100%;解决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7000人次、组织劳动力技能培训8000人次;社会救助、最低生活保障等各项政策落实率达到100%,农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100%;村文化室建设达到100%,各村均按标准配备图书室、培训室、电子阅览室和多功能活动厅。组建文艺宣传队10个,建体育活动场10个;达到部级环境优美乡镇标准,50%的村达到部级生态村标准,集镇生活垃圾集中清运和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

三、主要措施

(一)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以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严格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规范生育秩序,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加强镇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和村计划生育服务室建设,完善服务网络,提高计划生育管理服务水平。落实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建设有利于计划生育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和完善计划生育管理工作机制,让育龄群众享有基本的计划生育、生殖健康服务。

(二)优化教育结构,提高科技水平。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加大教育投入力度,提高教育质量。积极争取上级财政的资助政策,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和“中小学危房改造”工程等项目,逐步改善校园环境和办学条件,健全贫困生救助体系,扩大资助范围;以体制和政策环境创新为先导,加强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科技人才培训工作,逐步建成科技设施、资金、人才和信息等创新支撑平台。

(三)健全卫生体制,满足群众需求。以农村卫生和公共卫生工作为重点,加大卫生事业的投入,引进专业技术人才,改善农村卫生条件,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不断建立健全卫生管理体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机制和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力求做到“小病不出村,一般病不出镇,大病能及时救治”,满足人民群众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

(四)坚持以人为本,完善保障体系。建立健全新型劳动制度,切实加强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加大劳务输出力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扩大农村新型养老保险、新型医疗保险及其他保险的覆盖范围;逐步完善救灾救济、最低生活保障、临时救助、残疾人康复、优抚安置、五保户供养等各项救助制度,全面构建社会保障体系。

(五)发展文体事业,丰富群众生活。适应市场经济发展要求,进一步加大文化建设投入,完善配套文体服务设施,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组建文化活动队伍,发挥民间艺人、文化中心户、文艺团体的带动作用,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群众性文化体育活动,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2篇

一、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总体目标

在党的**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以后,我区迅速组织力量,对我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难点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途径等进行了认真细致的调查研究,研究成果对编制“十一五”规划、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具有重大意义。

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虽然取得了长足进步,但目前距离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仍有较大差距。从区域内对比分析看,主要表现在:整体实现程度较低,特别是在居民收入、农村居民住房、教育、医疗卫生等方面实现程度很低;小康建设不全面、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水平滞后于整个区域的发展水平,与城镇相比差距更大;南北疆发展不平衡,南疆三地州(喀什、克州、和田)与北疆乌鲁木齐市、克拉玛依市和昌吉州在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存在相当大的差距。从与全国平均水平对比分析看,主要表现在:**与东部地区相比差距很大,经济发展水平还相当的低,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农业劳动力所占的比重较大,农业劳动生产率极低;对外开放方面地缘优势还未得到充分发挥;居民的收入和消费水平较低,尤其是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低、消费结构层次低;自身自然条件较差,基础设施仍较为落后;教育和科技水平较低。由此我们得出结论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点在南疆三地州,难点在南疆三地州的农村。

按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要求,结合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要努力实现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的全面进步,到2020年我区全面建设小社会的总体目标是:

在经济方面,到2020年,全区生产总值达7720亿元(按2000年不变价格计算),年均增长9%,比2000年翻两番半,人均GDP达到30800元(折合约3800美元)。走适合**区情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基本达到工业化中级阶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地缘优势得以充分发挥,全方位开放战略取得重大进展,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基本建成。城乡、区域发展差距扩大的趋势得以扭转,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基本形成,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社会就业比较充分,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建立。

在政治方面,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健全,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全面落实,人民的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管理体系和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公开办事制度得到完善,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得到有效管理,政府管理和服务水平有较大提高。各民族更加团结、更加繁荣,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族关系得到巩固和发展。社会治安的综合治理效果明显,各种犯罪活动和社会丑恶现象大幅减少,社会秩序良好,人民更加安居乐业,社会更加稳定和谐。

文化方面,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中心,到2020年形成比较完善的国民教育体系、科技和文化创新体系、全民健身和医疗卫生体系,各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明显提高,良好道德风尚、和谐人际关系逐步形成,全社会创造活力显著增强。

可持续发展方面,全社会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得到明显增强,水土、矿产等重要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环境污染得以治理,生态环境明显好转,可持续发展能力明显增强,人与自然相处更加和谐。

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战略构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把发展作为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现稳疆兴疆、富民固边。坚持以人为本,以增加贫困人群就业和提高收入、改善农村基本生活状况为核心,增强贫困地区防灾抗灾能力,全面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坚持协调发展,注重公平,讲求效率,以协调、均衡发展为导向,通过天山北坡、天山南坡重点区域的发展带动全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以可持续发展为根本宗旨,加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坚持因地制宜,通过区域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调整,采取城镇化、新型工业化、特色旅游业、制度创新及科技等多种手段为助推器,逐步形成相对完整的四个层次的城镇体系;坚持继承与发展、改革与创新相结合、全面提高社会文化科技水平和各民族整体素质,努力形成全体人民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

发展时间序列:从2000年至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致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2000—2010年,为重点建设、打基础阶段,第二个阶段从2011—2020年,为飞跃发展、全面提升阶段。

建设主体:建设全面小康社会的主体应实行政府、市场、企业多元化并存公推方式,采取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手段相结合,发挥各自优势,政府将在推动社会公益事业的发展、优化配置非竞争性共享资源、保障社会弱势群体利益、支持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议、缩小城乡、区域差距、协调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建设重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难点在南疆的农村,要着力提高南疆贫困人口的收入水平,解决好贫困农村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的问题,努力实现南疆农村与其他地区享受均等的公共服务。要通过天山北坡(乌昌至伊犁)、天山南坡(库尔勒至阿克苏),带动全疆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整体实现。

空间地域结构:地域发展战略构思可概括为“一区、二环一带、三大支撑工程、四个层次的城镇体系”,即建设一个农业资源整体发展区——绿洲现代农业区;二个产业聚集带——沿两大盆地边缘和吐哈一带形成二环一带产业聚集带;三大支撑工程——生态工程建设、基础设施工程建设、保障体系工程;建设四个层次的相对完善的城镇体系。

产业发展:大力发展石油化工、煤电煤化工产业,提升第二产业比重。着力依托山势、盆地、绿洲富集的农副产品、丰富的矿产资源地等布局,使地下、地面资源开发与利用带动地面要素的充分流动、组合集聚、加工转化,形成全新产业集聚带,逐步改善资源生产环境和资源利用效率。积极发展旅游业、现代流通业和新兴服务业等为主的第三产来,紧紧依靠二、三产业的发展来推动、反哺第一产业。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山东省;经济规划;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F014.36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山东地处沿黄河经济带与环渤海经济区的交汇点,海岸线长达3000多公里,是我国重要的农业产区和能源基地,制造业基础雄厚。近年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综合经济实力不断攀升,2010年全省实现生产总值39416.2亿元,年均增长13.1%,投资消费拉动作用增强,结构调整取得积极进展,社会民生建设、节能减排和改革开放成效显著,当然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所以分析山东省发展的现状,进一步发现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以后山东省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规划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有关经济规划的理论阐述

经济学是一门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和现象的社会科学,所以构建经济发展战略与规划理论的空间很大,它融合了博弈论、组织论、信息论、实证主义、机会主义和集体决策论等。

系统论认为国民经济是一个由多产业、部门、地区和环节构成的复杂的系统,要对其进行管理和控制,形成经济控制,保持经济系统原有的状态,一旦发生偏离,就要使它复原,把国民经济看成一个整体的体统,把握整体、结构、功能之间的关系;工业化理论认为如果将整个工业化进程按照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时期划分,并将每个时期划分为前半阶段和后半阶段,那么中国的工业化进程已经过半;美国密执根大学教授殷格哈特于1997年把1970年以来先进工业国家发生的变化称为后现代化。他认为,后现代化的核心社会目标,不是加快经济增长,而是增加人类幸福,提高生活质量。

二、山东省经济与社会发展形势分析

经过改革开放特别是“十一五”以来的发展,山东省经济已具相当规模,产业体系更加完备,跨越提升的物质技术基础更为坚实;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科学发展的动力更为强劲;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和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全面提速,山东省发展空间更为广阔[[1] 姜大明同志在山东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做2011年山东省政府工作报告[N].大众日报,2011年2月13日.][1]。“十一五”时期,山东的发展进程极不平凡,全省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新的重大成就。

1、经济综合实力显著增强

全省生产总值接连突破2万亿和3万亿,2010年达到39416.2亿元,年均增长13.1%,人均生产总值由”十五”末的2400美元提高到6000美元;地方财政收入达到2749.3亿元,年均增长20.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23279.1亿元,年均增长22.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11.6亿元,年均增长18.9%;进出口总额1889.5亿美元,年均增长19.6%;实际利用外资累计463.9亿美元。经济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2、人民生活水平较快提高

财政对民生投入累计达到7004.5亿元,2010年民生投入占财政支出总额的51%。教育、科技、文化、卫生、体育事业全面发展,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趋于完善,保障水平不断提高。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9946元、6990元,年均分别增长13.2%、12.2%。累计新增城镇就业55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710万人。解决了52万户城镇低收入家庭的住房困难,近400万户农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广大人民群众更多地享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

3、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消费拉动作用明显增强,投资结构逐年改善,经济增长动力结构趋于协调。产业结构调整步伐加快,农业现代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传统产业调整振兴成效显著,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产值比重达到35.2%;服务业发展提质增量,增加值所占比重比“十五”末提高4.3个百分点。“十一五”规划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三、山东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重点

(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山东省要以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主攻方向,加速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因此,要加快发展第三产业,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带动转变;扩大消费和出口,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看,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努力形成“一体”带动、“两翼”齐飞的区域发展新格局。

(二)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在环境保护日益受到重视的情况下,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将是山东面临的一项艰巨而重要的任务。山东省要确保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达到25%,生态环境质量不断提升,人居环境显著改善,展现生态山东、绿色山东的新形象,从而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加强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是衡量政府工作是否合格的重要指标。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可以有效促进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因此,政府未来的工作重心之一就是要致力于改善民生。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有效控制收入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建立和完善合理的就业机制,降低失业率,促进充分就业;继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建立覆盖面广、层次多、持续性强的社会保障体系;在现有医疗保障制度的基础上进行完善修正,使人民成为医保的真正受益者。

四、山东省经济发展规划的措施建议

(一)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形成农业农村发展新优势

山东是农业大省,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始终是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坚持和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和农产品有效供给为核心,以优化结构、提升层次为重点,以进一步落实强农惠农政策为保障,加快构建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和农民生活水平。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善:(1)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立完善农业技术服务体系,加快农业结构调整步伐;(2)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突出资源优势和特色品牌导向;(3)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4)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深入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鼓励农民优化种养结构、提高效益,搞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提高创业创收能力;(5)完善农村发展体制机制。

(二)推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增强产业核心竞争力

工业是山东省经济的重要支柱,是产业结构调整的重点。必须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大力实施高端高质高效产业发展战略,深入推进产业调整振兴,加快构建结构优化、技术先进、清洁安全、附加值高、吸纳就业能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促进工业由大变强。

(三)扩大规模与提高水平并重,促进服务业跨越发展

服务业是山东省发展的薄弱环节,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重点。坚持市场化、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加强载体建设,优化发展环境,大力发展面向生产、面向生活、面向农村的服务业,促进服务业拓宽领域、扩大规模、优化结构、提升层次,较大幅度提高服务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

(四)发挥山东优势,推动文化繁荣和创新发展

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立足山东文化资源富集优势,全面提升文化的引领力、竞争力和创新力,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协调发展,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

(五)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和谐进步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4篇

现在,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关于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报告》。根据《中共浙江省委关于制定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省政府认真听取各方面意见,制定了《浙江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请各位代表对报告和《纲要(草案)》进行审议,并请参加大会的省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十五”计划执行情况和**年政府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全省人民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决贯彻中央宏观调控政策,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绩,“十五”计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任务全面完成。

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预计**年全省生产总值13340亿元,“十五”时期年均增长12.8%。人均生产总值28160元,超过3400美元。财政总收入突破两千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突破千亿元,分别达到2115亿元和1067亿元,按可比口径年均增长14.1%和14.7%。一、二、三产业结构由**年的11∶52.7∶36.3调整为**年的6.5∶53.5∶40。粮食生产保持基本稳定,效益农业取得新进展,农业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化经营水平进一步提高。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深入推进,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和企业实现利润年均分别增长18.8%和21.8%,高技术产业总产值年均增长26.4%。服务业发展加快,旅游、金融、房地产、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3.4%。统筹城乡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业农村生产条件得到改善,城市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增强。全省财政支农资金年均增长21.6%,完成480个示范村和5060个整治村建设任务,改造和建设通乡、通村等级公路4.3万公里。非农从业人员比重由64.4%提高到75%以上,城市化水平由48.7%提高到55%左右。欠发达地区发展势头良好,省级财政用于支持欠发达地区及海岛地区的支出五年累计336亿元,年均增长17.7%,25个欠发达县市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3.5%,下山搬迁农户6.3万户、21.5万人。海洋经济加速发展,**年实现增加值1000亿元,比**年增加1.3倍,主要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由1.8亿吨增加到4.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由102万标箱增加到554万标箱。“五大百亿”工程顺利推进,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高速公路里程由627公里增加到1866公里,沿海港口万吨级以上泊位由49个增加到81个,空港年吞吐能力由1160万人次增加到1490万人次,6000千瓦以上电力装机容量由1557万千瓦增加到2855万千瓦,220千伏以上输电线路由7223公里增加到13392公里。

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开放型经济迈上新台阶。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稳步推进。非公有制经济活力进一步增强,其增加值占全省生产总值的比重由47.1%提高到65%。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积极推进,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得到强化,投资、财政等体制改革取得进展,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不断深化,行政审批项目大幅度减少。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取得重大突破。文化体制综合改革试点有序推进。资本、人才、技术、土地等要素市场建设步伐加快。对外贸易发展迅速,**年进出口总额1074亿美元,其中出口总额768亿美元,年均增长31.6%。利用外资取得长足发展,实际直接利用外资五年累计252亿美元,比“九五”时期增加2.4倍。对内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深化。

文化大省建设步伐加快,生态省建设扎实推进。各项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全省用于社会事业发展的财政支出五年累计2402亿元,年均增长24.5%。全社会科技投入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1.7%提高到2.3%。**年初中入学率、初中升高中比率和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99.6%、91%和34%,分别比**年提高2.9、16和21个百分点。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面加强,86个县(市、区)2460万农村居民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文化、广电、新闻出版等事业更加繁荣,文化产业进一步发展,第七届中国艺术节取得圆满成功。全民健身运动广泛开展,竞技体育创造历史最好成绩。各类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推进,群众的文明素质不断提高。开发区园区和土地市场治理整顿成效明显,耕地得到切实保护,五年建成1300万亩标准农田。节能降耗工作深入推进,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五年下降19.6%。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取得积极成效,“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扎实开展。除二氧化硫外,“十五”期末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比“九五”期末有所下降,水系、运河、湖库地表水64.9%的监测断面水质达到三类及以上标准,比“九五”期末上升10.6个百分点。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0.5%。继续保持低生育水平,五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4‰。

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明显提高,社会保持和谐稳定。**年全省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6294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6660元,年均分别实际增长11.3%和7.4%。**年末居民本外币储蓄存款余额9123亿元,比**年增加1.3倍。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分别由39.2%和43.5%下降到33.8%和38.6%,人均居住面积分别由19.9和46.4平方米提高到26.1和55平方米。通电话和有线电视的行政村比重达100%和85%。覆盖城乡的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形成。全省用于社会保障的财政资金五年累计457亿元,年均增长23.7%。五年的城镇登记失业率均控制在4.2%以内。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等社会保险覆盖面进一步扩大,建立了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制度,形成了包括城乡医疗救助、困难家庭学生助学、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保障、司法援助等在内的社会救助体系。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切实加强,基层民主继续扩大,依法行政全面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得到加强,平安创建活动取得积极成效,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不断提高,群众的安全感普遍增强。

**年,省政府在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共浙江省委的正确领导下,认真落实省十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针对经济社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积极采取措施,扎实推进各项工作,经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年初确定的主要预期目标任务全面完成,办好十个方面实事的目标如期实现。

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强化要素和服务保障。严格土地管理,及时下达和落实年度建设用地指标,积极盘活土地存量,保证重点建设用地需要。大力推广标准厂房和多层厂房,提高土地集约利用率。科学合理围垦滩涂,开展低丘缓坡综合开发利用试点。加强电力项目建设和电力运行调度,大力推动节能降耗,全年投产560万千瓦发电机组,电力紧张状况明显缓解。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一批水利工程顺利实施,海水淡化应用取得积极进展。交通建设加快推进,温福铁路、甬台温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全年新增港口吞吐能力2166万吨,新增高速公路通车里程391公里,改造省道县道砂石路面6161公里。开展企业服务年活动,加强对政府部门服务质量和工作效率的督促检查。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加强对重点项目和中小企业的金融支持。加强煤电油运综合协调。

围绕促进增长方式转变,加快结构调整和改革开放。落实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地区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等产业带规划年度实施计划,推进一批高技术产业化重大项目,积极实施行业龙头企业技术赶超计划,努力做好镇海炼化大乙烯等重大工业项目的推进工作。加快推动发展平台和创新载体建设,完善开发区园区功能,积极建设科技企业孵化器、区域科技创新服务中心等科技公共服务平台,引进中科院等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40家,落实专项资金支持省属高校重点学科建设。出台加快服务业发展政策,全面部署推进服务业发展工作。编制实施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规划纲要,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部署实施“991”行动计划和“4121”示范工程,推动循环经济加快发展。开展农村综合改革试点,全面推进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畜牧兽医体制改革。推动省属国有企业改革重组。完善促进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政策。制定政府投资项目管理办法和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备案暂行办法。深化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和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等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深入实施外贸出口“四个多元化”战略,加强出口品牌建设,努力推动外贸出口结构优化和平稳较快增长。成功组织日韩经贸活动、法国中国浙江周、港澳浙江周等重大活动,加强招商引资工作,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稳步推进对外经济技术合作,进一步加强区域经济合作与交流。加快大通关建设,努力提高口岸效率。

围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推动统筹协调发展和人民生活改善。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纲要。全面免征农业税,加大对农业特别是粮食生产的支持力度。继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等工程,改善132万农村人口饮用水条件,解决14万人饮水困难,完成208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2350公里清水河道建设,“千镇连锁超市”和“万村放心店”的覆盖面分别达64.8%和65%。省财政新增投入3亿元,在全省实施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制定和落实“农民健康工程”政策,各级财政加大了对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健康体检和农村公共卫生服务的支持力度。11个设区市如期建立了惠民医院。部署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工作。完善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加大扶持力度,省财政安排专项扶持资金88亿元,比上年增加12.5亿元。全年下山异地脱贫6.3万人。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大力推进科技、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发展。切实做好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新增城镇就业67万人,3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实现再就业,61万人享受城乡最低生活保障,180万被征地农民纳入社会保障范围,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分别达到90.9%和97.3%,50万名困难家庭中小学生接受免费教育,529万人次享受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费用报销,6.1万各类困难群众得到医疗救助。稳定房地产市场,开工建设经济适用房450万平方米,84%的市县实施了廉租房制度。编制和修订各类应急预案,加强安全生产监管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各类事故发生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分别比上年下降17.5%、11.6%和28.6%。继续推进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开展人口发展战略研究。全面排查污染源,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省级财政安排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专项资金18.4亿元,比上年增长107.7%。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主动接受人大依法监督和政协民主监督,积极推行政府领导领办人大代表重点建议和政协重点提案制度,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深入贯彻行政许可法和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建立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深化机关效能建设,加强和改进行政监察工作,深入开展反腐倡廉。

**年,我省遭遇了建国以来罕见的多次强台风袭击。面对灾害,各级党政主要领导深入一线指挥,驻浙人民和武警部队全力以赴,全省上下团结一致,奋力防灾抗灾,最大限度地减少了灾害损失。全面开展救灾工作,中央支持和全省各级财政安排救灾资金12.4亿元,确保了受灾群众有饭吃、有衣穿、有房住、有病可医治,灾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全面恢复。

各位代表,过去的五年是不平凡的五年。面对非典等疫情和各种自然灾害带来的冲击和考验,面对要素资源和环境的瓶颈制约,面对社会矛盾增多等压力,全省人民大力弘扬浙江精神,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开拓创新,努力克难攻坚,保持了全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与社会和谐稳定,使“十五”时期成为我省综合实力提高较快、改革开放取得较大进展、城乡面貌和人民生活得到重大改善的时期,为“十一五”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在此,我代表省人民政府,向全省广大干部群众、驻浙人民和武警部队指战员、公安干警,向各派、工商联和人民团体,向中央各部门和在浙各单位、兄弟省市区,向热心支持浙江现代化建设的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同胞和台湾同胞、海外侨胞、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我们也清醒地看到,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粗放增长方式还没有根本改变,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传统产业提升和高技术产业发展不快,资源要素制约和环境压力加大,一些深层次体制性问题有待解决。城乡、区域发展还不够协调,社会事业发展相对滞后,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部分低收入群众生活还比较困难,安全生产工作仍面临严峻形势,处理好社会利益关系的难度加大。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加强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的任务还很艰巨,、形式主义、奢侈浪费和腐败现象在一些地方和单位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对此,我们要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努力加以解决。

二、“十一五”时期的

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十一五”时期是我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攻坚阶段。我们要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立足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实现全面小康、继续走在前列”的总体要求,深入实施“八八战略”,全面建设“平安浙江”,加快建设文化大省,坚持依法治省,扎实推进改革开放和统筹发展,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力争到2010年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为提前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打下坚实基础。

“十一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是:

——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进一步增强。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全省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到2010年达到**0亿元左右,人均生产总值达到40000元左右;高效生态农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发展加快,投资和消费的比例更趋合理;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国际竞争力较强的优势企业,科技综合实力、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各省区前列。

——体制机制和对外开放形成新优势。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步伐加快,要素配置市场化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民营经济发展继续保持全国领先地位,多种所有制经济更加繁荣,初步建立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体制保障;外贸结构进一步优化,利用外资质量进一步提高,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进一步扩大,开放型经济发展达到新水平。

——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展。城乡、区域发展进一步协调,社会就业比较充分,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和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努力缓解城乡、地区和部分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差距扩大的趋势,公共服务有较大改善,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更加丰富,生活质量和水平进一步提高。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新增城镇就业300万人,转移农村劳动力200万人,城市化水平达到60%左右。

——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增强。生态省建设取得明显进展,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有所改善,总体水平保持全国领先地位;资源利用效率有较大提高,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15%左右;发展循环经济取得明显成效,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阶段性目标;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左右。

——公民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健康素质进一步提高。文化大省建设步伐加快,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扎实推进,科技、教育、人才、卫生、体育强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现代国民教育、区域科技创新、人才支撑、医疗卫生和全民健身体系不断完善,学习型社会、创新型省份建设有效推进。

——依法治省得到明显加强。“法治浙江”建设成效显著,政府职能全面履行,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公共服务型政府建设积极推进;经济社会生活的法制环境不断改善,基层民主更加健全,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得到切实尊重和保障,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

为实现“十一五”发展目标,《纲要(草案)》提出了今后五年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主要任务。这里从七个方面作重点报告。

(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增强农业特别是粮食综合生产能力,优化农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提高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繁荣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建设农村新社区,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社会事业,完善公共服务体系,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实施农村综合改革,创新民主管理形式,加强民主政治建设。继续推进城市化,加快杭州、宁波、温州三大中心城市和浙中城市群建设,支持区域中心城市做强做大,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积极培育中心镇,加强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增强和完善城市功能,改革城乡分割的二元体制,强化城市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新格局。

(二)着力自主创新,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全面实施环杭州湾、温台沿海地区和金衢丽高速公路沿线等产业带发展规划,优先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技术产业,加快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积极发展临港重化工业,大力发展成套设备等装备制造业,推动“块状经济”加快转型提升。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知名品牌的大企业大集团,支持一批科技含量高、专业特色强的中小企业发展,形成一批产业层次高、竞争优势明显的特色产业集群。进一步增强建筑业发展优势。大力发展服务业,深化服务业管理体制改革,建立健全公开、平等、规范的行业准入制度,扩大服务业对外开放,加强分类管理和政策扶持,提升传统服务业,加快培育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就业的贡献率。加强自主创新,着力增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能力,大力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完善促进自主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政策导向,确定若干重点领域,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掌握一批核心技术,培育一批高技术产业和大批创新企业,促进产业竞争能力提升。

(三)统筹区域发展,完善基础设施。优化区域空间布局,根据资源环境承载能力、现有开发密度和发展潜力,合理划分并逐步形成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四类主体功能区,建立和完善主体功能区划管理机制,逐步建立差别化区域开发政策体系,努力形成功能定位清晰、发展导向明确、开发秩序规范、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区域开发格局。加快欠发达地区发展,坚持基础设施、教育培训、“内聚外迁”和生态经济先行,加大对欠发达地区的扶持力度,深入推进百亿帮扶致富、山海协作、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工程,改善欠发达地区发展环境,支持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力争使欠发达地区城乡居民收入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加快海洋经济强省建设,进一步改善海洋经济发展环境,加强沿海港口规划建设和资源整合,加快建设港口物流、战略物资储运和临港工业三大基地,依靠科技培育一批高成长性海洋产业。增强资源要素保障能力,着眼于适度超前、综合提升,继续推进“五大百亿”工程,增强水资源、能源保障能力,提高综合运输和信息应用效能,提高防灾减灾和应急避险能力,构建布局合理、结构优化、设施先进、城乡共享的基础设施体系。

(四)全面推进生态省建设,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大力推进能源节约,实施十大重点节能工程;全面开展节约用水,创新水资源管理体制和节约用水机制;积极推进原材料节约,推广应用再生材料、替代材料和新型材料;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积极开发和全面推广节能降耗新技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倡导节约资源的生产消费方式,全面推行清洁生产,深入实施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4121”示范工程,逐步建立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切实改善环境质量,深入实施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继续推进“811”环境污染整治行动,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加强江河水系源头地区和重要生态功能区的生态保护和建设,加大城市环境管理力度,抓好农村环境整治工作,执行碧海行动计划。强化引导约束机制,加快建立健全有利于资源节约和加强污染防治的地方性法规和政府规章,制定和完善节能节水节材节地和废弃物排放等标准规范,实行鼓励资源节约和加强污染防治的财税、金融、价格等政策,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五)科教兴省、人才强省,加快建设文化大省。繁荣先进文化,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大力弘扬浙江精神,推进文化“八项工程”和“四个一批”建设,繁荣哲学社会科学,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文化的公共服务能力。贯彻“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指导方针,组织实施一批科技创新重大专项,构筑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结合的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全面提升科技综合实力。提高教育质量和发展水平,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突出素质教育,把农村教育作为重中之重,按照基础教育抓均衡、高等教育抓质量、职业教育抓结合、终身教育抓体系的思路,加快建设现代教育体系。增强人民群众健康素质,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卫生强省“六大工程”,健全现代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加强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的卫生设施建设,提高疾病预防控制和医疗救治服务能力,努力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全面发展体育事业,组织实施“奥运争光工程”,加快推进“小康健身工程”。实施人才强省战略,加强人力资源能力建设,调整优化人才结构,创新人才工作机制,组织推动人才培育和开发载体建设,提高人才队伍整体素质。

(六)建设“平安浙江”,促进社会和谐。完善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健全就业服务、社会保险和社会救助体系,探索构建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合理调节收入分配,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完善突发公共事件应急体系和机制,健全安全生产和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长效机制,完善工作制度,依法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有效保障社会公共安全。加强基层民主建设。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人口素质,优化人口结构,加强对外来人口的管理和服务,促进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健全残疾人保障机制,积极发展老龄事业和老年服务产业,重视保障妇女儿童权益。切实做好民族、宗教工作。建设“法治浙江”,加强和改进地方立法工作,建立健全行政执法体制,切实维护司法公正,加强普法宣传和法律服务,努力建设民主健全、法治完备、公共权力运行规范、公民权利切实保障的法治社会。

(七)深化体制改革,提高对内对外开放水平。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深化国有企业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大力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促进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快建设“信用浙江”,积极推动要素市场建设,推进资源配置市场化改革。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政事政企政资分开,深化规划管理体制改革,完善投资管理体制,健全行政许可制度,创新政府调节管理机制,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强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推进财政管理体制改革,创新公共事业管理体制,提高公共服务质量。转变外贸增长方式,支持高技术、高附加值产品出口,积极培育优势出口主体,进一步优化外贸结构,完善国际贸易摩擦应对机制。提高利用外资水平,强化利用外资的产业导向,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推进民营企业与外资企业互动发展。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动企业开展对外投资和跨国经营,加强境外资源的合作开发,大力发展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输出。完善涉外经济体制,提升开发区发展水平,创新外经贸发展扶持政策,进一步加强大通关建设,优化外经贸发展环境。促进区域合作,主动接轨上海,推动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积极参与西部大开发、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和中部崛起,不断扩大与港澳台的经济交流与合作,努力吸引国内优质要素来我省投资发展。

积极支持国防和军队建设。坚持国防建设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继续支持驻浙人民和武警部队的建设和发展,切实做好国防动员和民兵预备役工作,加强军事设施保护,广泛开展“双拥”工作和军民共建活动,认真落实优抚政策,巩固和发展军政军民团结。

各位代表,“十一五”奋斗目标令人振奋,任务艰巨而光荣,我们一定励精图治,奋发有为,努力工作。我们坚信,在中共浙江省委的正确领导下,通过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全省基本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达到!

三、2006年政府工作的

主要安排

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第一年,做好今年政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综合分析发展环境和自身条件,建议2006年全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生产总值增长1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3%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增长12%以上,外贸出口总额增长15%以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实际增长5%以上,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新增城镇就业5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22‰,万元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下降3%左右。

实现上述目标,必须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认真贯彻党的十六大、十六届五中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各项部署和这次大会提出的目标任务,突出重点,统筹兼顾,完善举措,努力在提高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努力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增长方式转变上有大的进展,努力在构建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机制上有新的突破,为“十一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确保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切实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到优化结构、提高增长质量与效益上来,着力推进投资结构优化、外贸增长方式转变和消费需求扩大,加快发展服务业,大力开展节能降耗。一是优化投资结构。综合运用规划、政策和信息等手段,加强投资方向引导,抓好一批交通、能源、水利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推进一批临港工业、高技术产业和重要装备制造等重大产业项目,启动实施技术改造“双千”项目。按照“保护、保障、挖潜、集约”的要求,加强土地资源保障和集约利用,优先保障重点建设项目用地需要,科学合理推进滩涂围垦和低丘缓坡的开发利用。做好政府性投资项目的资金筹措和平衡,引导金融机构和民间资本增加对重点项目的投入。二是加快转变外贸增长方式。运用好各类专项资金,支持附加值高的机电产品、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和企业创立国际品牌。加强出口加工区建设,推动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围绕产业结构调整和资源要素保障,积极做好进口工作。健全对外贸易预警系统,发挥行业组织在应对国际贸易摩擦等方面的积极作用。三是努力扩大消费需求。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提高企业职工基本养老金水平、最低工资标准和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落实好困难群众生活补贴与价格指数挂钩的制度。推动城市商业网点向农村延伸,引导金融机构发展消费信贷,严肃治理教育和医疗乱收费问题,改善城乡消费环境。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四是加快发展服务业。积极推动沿海港口资源整合和合理开发,扎实推进宁波、舟山港口一体化,抓好煤炭、石油、粮食等战略物资储备配送基地建设。加快培育一批现代物流服务企业,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连锁经营、物流配送等新型业态。进一步推进大通关建设,加快建设电子口岸。积极推动旅游会展、金融保险等产业发展。大力培育创意、信息、中介、社区等新兴服务业。努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五是大力开展节能降耗。制定降低能源消耗规划并落实年度实施计划。制定和施行一批促进资源节约的标准规范,引导和推动高耗能行业和企业技术改造,依法淘汰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落后生产工艺和设备。扩大阶梯电价实施范围,在有条件的地区推行阶梯水价制度,推进燃煤、燃气等价格改革。推动企业、居民生产和使用节能节水产品。分解落实循环经济“991”行动计划和“4121”示范工程年度目标任务,抓好一批重点项目建设。

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注重实效。一是切实加强规划和政策引导。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修编省域城镇体系规划,搞好市域、县域总体规划,推动城镇、村庄布局优化和中心镇、中心村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延伸和覆盖。深化研究提升县域经济和培育中心镇的政策,促进农村产业、人口向城市和中心镇集聚。二是深入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实施“强龙兴农”工程,积极培育农业专业大户和产业化经营组织。大力推动科技兴农,实施“种子种苗工程”,推进农业信息化和标准化,深化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和畜牧兽医体制改革。加强农田水利和标准农田建设。引导和支持金融机构开展农业生产小额贴息贷款,积极开展农业保险。三是改善农村环境条件和发展农村公共事业。继续推进“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农民饮用水”、“乡村康庄”、“万里清水河道”等工程,实施“百万农户生活污水净化沼气工程”,落实农村中小学“四项工程”和“农民健康工程”各项政策,推进“千万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工程”,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进一步丰富农村文化生活。四是推进以乡镇机构改革等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综合改革。进一步明确乡镇政府职能,理顺职责和权限,规范机构设置,深化用人制度改革,提高乡镇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能力。

努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创新意识,集聚创新要素,激活创新资源,转化创新成果,促进产业层次和技术水平提升。一是加快建设创新平台和载体。推动一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构建一批公共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支持一批重点实验室、高校重点学科、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区域创新服务中心,引进一批大院名校共建创新载体,形成一批现代纺织技术与装备、绿色化工等行业产学研联盟,继续抓好一批高技术产业基地和园区建设。二是建立健全创新动力机制。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标准化战略和品牌战略,完善和落实技术要素参与收益分配等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运用财税、金融、政府采购等政策手段,支持企业加强研发和创建自主品牌,努力营造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良好氛围。继续深化科研院所体制改革,完善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机制,在更大的范围整合和激活各类科技资源。进一步建立健全技术市场,积极发展创业投资机构和各类科技中介机构,促进创新成果加快转化。三是加强重大科技攻关和项目建设。围绕促进高技术产业加快发展和强化传统产业比较优势,组织实施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和科技项目,力争开发出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广阔市场前景的科技成果和产品,推进一批重大高技术产业化、循环经济和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建设。

着力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进一步落实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各项政策措施,积极推动民营企业制度创新、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推动民营经济新飞跃。深化省属国有企业改革,建立健全国有资本经营业绩考核体系。深化投资体制改革,落实企业投资主体地位。推进资本、土地、技术、人才等要素市场建设,研究制定促进资源节约和减少污染物排放的政策措施,探索工业用地竞争性供地方式。发展和规范各类行业协会、中介组织,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抓好开发区园区的整合、提升和扩容工作,完善开发区园区功能,进一步发挥开发区园区在集聚优质要素等方面的作用。加强面向国内外的招商引资工作,组织好重大投资推介等招商活动,着力引进一批技术含量高、产业关联度大、污染小的优势项目,努力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支持企业建立境外加工基地、营销网络和研发机构,合作开发资源。进一步做好外事、侨务等工作。推进浙沪、浙苏的市场互通、产业互补、设施共建、信息共享、环境共保与金融合作,加强与西部、东北和中部等地区的合作与交流,继续做好对口支援帮扶工作。

扎实推进文化大省建设。以农村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基础教育。深化高等教育改革,启动建设软件技术、生命科学、电子通信、现代物流等紧缺人才培养基地。研究制定推动职业教育加快发展的政策,整合职业教育资源,提高职业教育发展水平。实施文化建设“八项工程”,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精心打造文化产品,扩大对外文化交流,着力推进农村文化建设,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下乡活动。建立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艾滋病、血吸虫病、结核病等重大疾病、传染病和地方病的防治工作,深化医疗卫生服务体制改革,整顿和规范医疗服务秩序。继续完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组织开展百万职工健身等体育健身活动,进一步提高竞技体育水平,办好第十三届省运会。加强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注重解决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难等问题。

大力促进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落实好支持欠发达地区加快发展的政策。综合运用加大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项目优先安排等多种手段,深入实施百亿帮扶致富和欠发达乡镇奔小康等工程,支持欠发达地区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欠发达地区城市、中心镇建设和发展。健全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教育、卫生等公共服务结对帮扶制度,继续做好选派优秀教师到欠发达地区支教工作,建立选派高年资城市医师进驻农村制度。发挥欠发达地区比较优势,积极拓展“山海协作”领域,探索建立“山海协作示范区”等多种形式的平台和载体,加快欠发达地区开放发展步伐。加强对欠发达地区的分类指导和评价,深入推进生态补偿机制建设。继续做好困难群众异地脱贫工作。

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就业和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和落实促进就业再就业的扶持政策,重点做好就业困难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就业工作。依法做好以非公有制企业、灵活就业人员为重点的社会保险扩面工作,加大高风险行业和农民工参加工伤保险的工作力度,研究城镇非从业人员和农民工的医疗保障问题。建立和完善社会救助长效机制,做到低保对象应保尽保、被征地农民即征即保、学生不因贫失学辍学,巩固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制度,努力使因病致贫的困难群众得到医疗救助。加强收入分配调节,规范收入分配秩序。进一步做好军人退役、转业和军属就业安置工作。二是加大环境污染整治力度。全面实施水系流域污染防治规划,实行重点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启动水系流域水质、城市空气质量、重点污染源排放等自动监测系统。抓好印染、造纸、固废拆解三个行业的污染整治。加强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开展农业面源污染和农村生活垃圾、污水治理。加大环境执法力度。加强生态建设,进一步提高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三是切实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继续深化道路交通、危险化学品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加强对重大危险源和安全隐患的排查和整改工作,努力防止重特大事故的发生。开展对海塘、重要江堤和病险水库的除险加固,加强小流域综合治理,开展地质灾害调查和避险工作。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等工作,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切实做好工作。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依法严厉打击各类严重犯罪活动。积极预防和妥善处置各类突发公共事件,做好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疫病防控工作。

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政府财力、物力和政策等公共资源更多地向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倾斜,更多地运用规划、产业政策、技术和环境标准等手段改善政府经济管理。进一步规范政府性投资项目管理,继续推行和完善政府投资项目代建制。深化财政预算管理改革,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进一步加强地方政府性债务管理。健全科学民主决策制度,深化政务公开,推进电子政务。全面落实依法行政实施纲要,自觉接受人大依法监督、政协民主监督和社会监督,加强政府立法工作,推进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强化行政监督。以“五五普法”为重点深入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全面贯彻实施公务员法。切实加强作风建设,发扬勇于创新、求真务实的精神,尊重客观规律,脚踏实地,真抓实干。加强部门协调配合,完善机关工作制度,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杜绝各种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严格执行廉政建设责任制,全面贯彻落实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意见,加强教育、监督和制度建设,深入推进政府廉政建设。

按照建立健全为民办实事长效机制的要求,围绕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突出办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实事:一是实现25万名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完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60万人。二是新增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30万、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40万、工伤保险参保人数45万,全面推行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三是省级财政投入5.5亿元支持各地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民健康体检、农村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农村五保和城镇“三无”老人、城乡低保家庭老人白内障复明工程。四是实现全省等级公路通村率90%、通村公路硬化率80%,争取城镇集中供水覆盖的农村人口新增100万,解决15万人饮水困难。五是开工建设经济适用住房300万平方米,全省所有市、县全面实施城镇廉租住房制度。完成5000户农村低保家庭的危旧房改造。六是累计完成800个示范村和8000个整治村建设,新增城市污水日处理能力50万吨、城市生活垃圾日处理能力5000吨。七是完成5万名困难群众下山异地脱贫。八是从2006年秋季开始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省财政对各地免收的学杂费进行转移支付,其中对欠发达地区实行全额转移支付。九是送8万场电影、1万场演出、200万册图书到农村。十是“千镇连锁超市”、“万村放心店”的覆盖面分别达到75%左右,生产事故次数、死亡人数和直接经济损失零增长并力争有所下降。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5篇

各位代表:

受市政府委托,现将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计划草案的报告提请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

2009年,全市上下认真贯彻市委十届七次、八次全会精神,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和辽宁沿海经济带开发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的重大机遇,狠抓落实,攻坚克难,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初步测算,完成地区生产总值655亿元,比上年增长16.2%。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86亿元,增长10%;第二产业增加值320亿元,增长20.9%;第三产业增加值249亿元,增长12.5%。

(一)现代农业进一步加强,农林牧渔业全面发展。预计农林牧渔业总产值141.2亿元,增长10%。粮食生产获得丰收,产量88.3万吨。肉类总产量21万吨,增长17.8%。水产品产量59.5万吨,增长11%。完成板栗良种嫁接13.5万亩。植树造林16.3万亩。新增安全农产品生产面积25万亩。新建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203个。新建农村沼气模式2256户。推广新型节能住宅1058户。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8万亩。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15座。新增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30家,累计达到220家,实现销售收入100亿元。

(二)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项目建设取得历史性突破。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5亿元,增长50.2%。其中,建设项目投资362亿元,增长52.1%(工业投入240亿元,增长60%);房地产投资80亿元,增长36.5%。全市重点推进的60个重大项目,有45个开工建设。争取中央新增投资项目147个,总投资62.8亿元,争取国家资金12.6亿元。东北东部铁路宽甸段、丹通和丹海高速公路全面开工建设。沈丹客专、丹大快速铁路即将开工建设。*至五龙背快速路全线通车。新建鸭绿江公路大桥项目选址基本完成。大东港扩建工程2个5万吨级粮食泊位投入使用。三湾水利枢纽工程右岸坝体工程开始施工。*机场改扩建项目开始基础施工。鸭绿江西水道整治项目完成工程量的75%。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项目进入机电设备安装阶段。500千伏输变电项目竣工运行。金山热电项目施工顺利。华能电厂二期工程前期工作全部完成。东港核电项目开展选址等前期工作。

(三)新区建设展露形象,“四大组团”全面启动。新区基础设施建设完成投资25亿元,新整理土地9平方公里,完成了道路、排水、上水、电力、通讯等基础设施及新区的绿化和亮化,形成了“六纵六横”主干路网及配套设施。市民服务中心、新世纪佳园、成功花园五星级大酒店、新加坡城一期等项目主体工程已封顶。牛顿文安新城金园大厦项目框架已施工至二层。新区体育中心、图书馆、大剧院、九年制义务教育学校等正在加紧建设。辽宁(*)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建成标准厂房50万平方米,研发检测中心、物流配送中心正在建设,辽宁仪器仪表学院主体工程完工,有120个企业完成注册,172个项目签订投资协议。辽宁(*)环保产业园完成土地整理1平方公里,已入驻企业27户。*东港同城化积极推进,在交通、供水、教育、医保等20多个方面已经取得实质性进展。*新区、前阳、东港和孤山“四大组团”按照各自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全面开始建设。

(四)工业经济企稳向好,园区和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新增规模以上企业70户,总数超过1100户。启动停产企业197户,占全部停产企业的90%。预计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10亿元,增长32%;完成增加值191.8亿元,增长23%;实现税金29.2亿元,增长20%。工业产品销售率达到98.5%,比上年增加0.7个百分点。全年工业用电量增长8%。工业园区完成基础设施投入近20亿元,开工建设标准厂房100万平方米,签约入驻企业近300户。仪器仪表产业基地、环保产业园、东港再生资源工业园等园区实现当年规划、当年开工、当年项目入驻。一批超亿元或十几亿元的大型工业项目落户园区,园区集聚效应开始显现。本钢*不锈钢冷轧板项目桩基工程已完工。曙光乘用车基地项目、五一型曲轴扩建项目、凤城翁泉沟硼铁矿综合利用项目开始设备安装。东港丰能风电环锻件项目、*帕斯特大豆深加工项目和恒通高新管业项目的一期工程均已竣工投产。凤辉硼业年产50万吨线材项目试生产。*船舶重工修造船基地项目2个5万吨级船成基础工程。宽甸信德年产36万吨石头纸项目开始土建施工。

(五)消费市场繁荣活跃,服务业实现较快发展。预计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34亿元,增长18.2%。沃尔玛超市成功落户*。“万村千乡市场工程”活动新建标准连锁日用消费品“农家店”70家。*粮食储备库项目开工建设。精心打造鸭绿江旅游品牌和精品线路,开通了赴朝边境旅游异地办证试点业务。虎山长城景区改造项目开始动迁。预计接待国内旅游者2000万人次,增长40%;接待入境旅游者23万人次,增长20%;旅游业总收入152亿元,增长46%。交通运输业运行良好。预计完成公路客运量4439万人次,增长6.5%。完成公路货运量5049万吨,增长7%。港口货物吞吐量4350万吨,增长25.3%。民航旅客吞吐量9万人次,增长50%。

(六)外贸出口实现正增长,招商引资取得新成果。预计外贸进出口总额完成19.2亿美元,增长2%,其中出口14.2亿美元,增长2.5%。对朝贸易进出口总额8.6亿美元,增长13.2%,其中出口5亿美元,增长14.4%。以新区开发、仪器仪表产业基地为重点,先后组织9次境外、39次国内大规模主题招商活动,收到较好效果。预计实际利用外资5亿美元,增长63.4%;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241亿元,增长101%。对外经济合作进一步加强,预计外派劳务6600人。

(七)财政收入快速增长,融资工作实现重大突破。全地区财政收入91.3亿元,增长15.7%,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0.1亿元,增长33.4%。一般预算收入中各项税收35.3亿元,增长37.8%。全地区一般预算支出111.4亿元,增长40.1%。预计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377亿元,增长31%。积极推进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市城司新增资产105亿元,总资产已达125亿元,为交通、基础设施和园区建设等项目贷款31.3亿元,已到位资金24.2亿元,拟发行15亿元公司债券,国家发改委正在审签中。新开业小额贷款公司4家,发放贷款8919万元。

(八)高新技术产业快速发展,教育事业不断进步。预计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55亿元,增长33.5%。有4户企业通过高新技术企业认定,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5户。国家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华通测控智能型配电监控器、*国通电子有限公司PTC陶瓷敏感元器件及传感器产业化等项目已竣工验收。*欣泰电气股份有限公司66KV磁控并联电抗器系列产品项目开工建设。*化工研究所有限责任公司含硼新材料工程实验室、*轻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辽宁皮革助剂工程研究中心等研发项目已经省批准立项。无水印染新技术项目已被国家初步纳入2009年度国家科技支撑第一批计划。教育事业进一步发展,完成了32万平方米中小学校舍改扩建任务,农村初中辍学率低于省3%的控辍目标。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作已通过部级验收。新*二中已交付使用。认定了320个市级职业教育重点专业,职业教育招生9473人。

(九)国企改革稳步推进,其他领域改革进一步深化。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化。*化纤公司成功实现破产重组,毛绢、华益资产评估已基本完成。积极推进股改上市和后备企业培育工作,欣泰电气实现创业板上市申报,30户重点企业入选上市后备企业数据库。集体林产权制度配套改革进展顺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开始启动。

(十)节能减排取得成效,环境保护不断加强。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工作,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预计1.49吨标准煤,下降4.6%。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57%。完成了华能电厂和*海德脱硫设施安装工作,二氧化硫排放量预计削减1.43万吨。化学需氧量预计削减1200吨。

(十一)民生工程稳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地区新增城镇就业6万人,零就业家庭实现了每户至少1人就业的目标,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全地区企业参加养老保险65.4万人,全地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88.9万人,全地区参加失业保险26.8万人。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达到100元。元宝山广播电视观光塔已竣工使用。完成了市中医院病房楼扩建工程,编制了应对甲型H1N1流感处置预案。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积极组织承接体育赛事活动,完成了市体校综合训练馆和市航海运动学校的建设工程。安全生产工作不断加强,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0.32和6.21以内。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稳步提高。预计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826元,增长10.2%;农民人均纯收入7370元,增长11.2%。年末总人口242.6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0.25‰。

政府承诺的15件实事已经基本完成。解决了农村11.3万人饮水安全问题;五龙背自来水供水工程已完工;四道沟农产品配送中心正在建设;完成了食品检验室一期工程,食品安全体系开始建立;封闭式垃圾压缩站工程已完成2座压缩站建设;改造大修城市道路29条;新建农村油路400公里,提前一年实现村村通油路目标;兴一路和春三路两条南北干线已贯通;修建了2公里沿江景观带;完成了七经街、步行街改造工程;建设2万平方米439套廉租住房;对农村2050户困难户危房进行了改造;52个行政村2.2万户有线电视实现“村村通”;锦江山公园、元宝山公园、帽盔山公园全部免费开放;人民广场美化亮化工程已完成。

二、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主要预期目标

按照市委、市政府对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部署,根据发展环境和条件的综合分析,今年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十七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关于“一核两翼两大板块”的部署,在迅速做大做强全市经济总量的基础上,着力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着力加快以四大组团为核心的对外开放步伐,着力加快投资增长,着力加快科技创新,着力加快民生工程建设,高起点开局、高标准落实、高效率运作,力争两到三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超千亿、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过百亿,努力推进*的大开发、大开放、大发展。

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

——地区生产总值计划767亿元,增长17%;

——规模工业增加值计划236亿元,增长23%;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计划735亿元,增长40%;

——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计划7亿美元,增长40%;

——外贸出口总值计划15.6亿美元,增长10%;

——引进内资项目到位资金计划362亿元,增长50%;

——全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计划276亿元,增长18%;

——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以内;

——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计划60.2亿元,增长20%;

——金融机构贷款余额计划477亿元,增长25%;

——万元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4.5%;

——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0%;

——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控制在0.3以内;

——新增劳动就业5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计划14370元,增长12%;

——农民人均纯收入计划8180元,增长11%;

——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0.66‰以内。

三、2010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

(一)以沿江沿海经济带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

按照“一核两翼两大板块”的空间结构,进一步优化发展布局,以新区建设为核心,加快发展沿江经济区域和沿海经济区域,做大做强凤城、宽甸两大经济板块。

推进城市新区快速崛起。拓展新区发展空间,新开发土地6平方公里,启动行政中心、安民山公园等城市功能设施建设,加快实施主干路网等基础设施和绿化、亮化工程,确保一批商贸、地产项目开工。港口工业区新拓展3平方公里,保障项目入驻需要。确保手表工业园竣工投产。完善装备制造园区基础设施。不锈钢产业园依托本钢不锈钢冷轧项目,引进下游产业。

加快开发沿江沿海两翼。前阳组团要加快行政区南移,建设国际小商品城,做大做强服装产业,拉动仓储物流产业发展。东港组团以再生资源产业园为重点,大力发展再生资源、风电装备制造等产业,加快打造临港工业核心区。孤山组团以海洋红港口建设为牵动,加快城镇建设步伐,推动精密铸造业、旅游业发展。加快九连城整体开发建设力度,加快产业发展。同时,抓好鸭绿江岸线的开发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

做大做强两大经济板块。凤城板块要发挥工业基础较好,钢铁、汽车零部件等传统产业的优势,推进产业发展,着力打造辽东硼铁矿资源综合利用产业基地;抓好通远堡的开发建设,敞开*的北大门,强化与沈阳经济区的良性互动。宽甸板块要抓住东北东部铁路、丹通高速公路建设的有利时机,以矿产品开采加工、农产品加工、旅游产业为重点,壮大产业规模,增强经济实力,并力争在与东北东部地区合作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

(二)全力推进项目建设,保持投资快速增长

2010年新开工和续建1000万元以上项目600个,投资总额1500亿元,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94个,投资总额1300亿元。重点推进80个重大项目。

基础设施项目。东北东部铁路通灌段完成路基工程。沈丹铁路客运专线和丹大快速铁路项目全线开工建设。丹通和丹海高速公路项目路基、桥梁、隧道全部贯通。*中心客运站完成站舍主体工程。机场改扩建项目完成航站楼土建工程。*港扩建工程计划投资50亿元,继续实施南1-3#泊位、外1-4#泊位和西南主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20万吨矿石泊位。新建海洋红港口项目前期工作要有重大突破。新建鸭绿江公路大桥项目争取开工建设。辽宁蒲石河抽水蓄能电站工程年内实现第一台机组并网发电。*金山热电项目进行设备安装。华能电厂二期工程力争开工建设。三湾水利枢纽和输水项目坝体工程全面竣工。积极推进东港核电、风电等项目前期工作。

工业项目。本钢*不锈钢冷轧板项目完成厂房建设并进行设备安装。五一型曲轴生产线改造项目、凤城翁泉沟硼铁矿综合利用项目、丰能公司二期工程、帕斯特大豆深加工二期工程、*恒通管业项目第二条生产线竣工投产。宽甸石头纸生产项目、船舶配套工业园等项目实现部分竣工投产。东港超能电动汽车、宽甸金玛硼化工基地、*医创药业移地扩产改造等项目完成厂房土建工程。首钢年产300万吨含硼特钢项目和化纤、黄海汽车移地新建项目争取开工建设。

服务业项目。市民服务中心、牛顿文安新城、成功花园五星级大酒店、新世纪佳园、SKN物流中心、*粮食储备库等项目交付使用。香港润华商业中心一期工程完成主体工程。新区综合行政中心争取年内开工建设。新世纪佳园二期工程年内开工建设。安民山公园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基本竣工。天桥沟旅游综合开发项目完成水库工程建设。虎山景区基础设施改造项目全面竣工。东北亚贸易城项目完成基础配套工程。新区物流口岸项目完成征地动迁,争取开工建设。

(三)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培育壮大主导产业

加大工业投入力度,加快工业园区建设。工业投入360亿元,新开工千万元以上项目150个。全年工业园区新建标准厂房160万平方米。辽宁(*)仪器仪表产业基地新建标准厂房80万平方米,新入驻企业200户,完成研发检测大楼、物流配送中心、辽宁仪器仪表学院工程。辽宁(*)环保产业园启动二期工程建设,累计入驻企业105户以上。加快硼化工产业园、手表工业园、黄金产业基地、装备制造园等工业园区开发建设,为企业入驻提供良好的条件。

巩固壮大主导产业,加快产业集群建设。加大对重点骨干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全年实现销售收入超亿元企业要达到120户以上。巩固壮大汽车及零配件、矿产品开采加工、农产品加工、纺织服装等传统优势产业。重点推进辽东硼铁矿综合利用产业化、辽宁(*)仪器仪表产业基地建设,争取列入省重点推进的产业集群。

(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加快发展县域经济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推进农村经济发展。粮食种植面积240万亩,粮食产量80万吨。新增设施农业面积1万亩。新增标准化安全农产品生产面积20万亩。完成板栗良种嫁接10万亩。植树造林8万亩。扶持建设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区50个,水产品产量65.5万吨,增长10%。继续推进畜禽标准化养殖小区建设,加快发展“一县一业”,有效增加农民收入。加快龙头企业建设,新增规模以上龙头企业30家。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

大力发展县域经济,加快形成主导产业。加快发展县域主导产业,形成各县(市)独特的工业产业集群。东港市要重点发展机械装备制造及水产品加工业,凤城市重点发展硼铁、黄金等采掘冶炼加工、汽车零部件等产业,宽甸县重点发展矿产采掘加工及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产业。三县(市)财政一般预算收入增长30%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0%以上。

(五)加快构建大旅游格局,大力发展城区经济

加强旅游景区建设,促进旅游业发展。大力开拓海内外旅游市场,举办好鸭绿江国际旅游节。发挥赴朝旅游优势,打造赴朝边境旅游品牌。继续做好鸭绿江景区创建5A级景区工作,力争年内通过国家评审。积极推进北国之春温泉旅游、天桥沟旅游综合开发、虎山景区综合改造、赴朝旅游集散地等项目建设。旅游业总收入计划190亿元,增长25%。

大力发展城区经济,壮大地区经济实力。抓紧规划建设以仪器仪表检测中心为代表的高科技产业园,以新城区金融大厦为中心的中央商务区,以五龙背、九连城、汤池、黑沟等旅游资源为依托的文化休闲旅游区。争取使黄海大市场、北方山奇农产品批发市场、孤山农贸大市场进入国家“双百市场工程”。通过举办节日房产交易大会等形式,抓好房地产销售,拓展东北东部市场。

(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构建开放型经济体系

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努力扩大产品出口。在巩固韩国、日本、美国、香港等主要出口地的同时,积极开拓埃及、德国、法国等新的国际市场。积极推进边境小额贸易人民币结算出口退税业务。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加强对外经贸交流与合作。在加快推进鸭绿江公路大桥建设的同时,启动物流口岸园区、出口加工区和海关联检区等功能区建设。积极推进长航集团物流园区、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分区等项目。利用好“辽宁台湾周”、“中国*鸭绿江国际旅游节”等平台,开展卓有成效的经贸活动。

加快实施“西进东联”战略,积极参与区域经济合作。积极参与大连的产业分工,与大连携手开发北黄海经济带。积极推进港口整合与合作,参与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港口吞吐量计划5000万吨,增长15%。强化与沈阳经济区的经济衔接,促成沈本丹经济带。加强与东北东部11市(州)的交流与合作,以“陆港”建设为核心,重点推进与通化的合作,力争使丹通经济带建设取得更多实质性的成果。

(七)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加快体制机制创新

继续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继续推进*化纤公司、*纺织厂、东宝电器等国有企业改制重组,加快空壳困难企业处置步伐,妥善做好职工安置工作。积极推进我市企业上市、重组、并购等工作。

深化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加快组建标准化林业综合服务中心,设立林业专业合作社,组建林农家庭合作林场,成立林业行业协会,开展林权抵押贷款,推进林业集约化、规模化、科学化建设与经营。

积极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积极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公立医院试点五项重点改革。

(八)努力增加财政收入,加强金融支持经济发展能力

保持财政收入较快增长,保障重点领域支出。加强财源培植,健全完善全社会综合治税机制,强化对重大项目、重点行业和重点企业的税收监控力度。优化支出结构,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努力保证重点支出,可支配财力向民生支出倾斜。

切实改善金融环境,支持经济加快发展。加强各类政府融资平台建设,建立“贷款风险补偿”和“创业投资”基金,强化银政、银企对接,调动金融机构加大信贷投放的积极性。大力推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良好金融环境。全年新增信贷投放100亿元。实现*欣泰电气正式上市,推进丹玉种业、华通测控完成上市申报,帮助6家重点后备企业做好上市筹备工作。

(九)加大科技创新力度,推进教育事业发展

加快科技创新步伐。继续做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创建工作,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4户,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19户。年内将30户以上的企业列入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创新倍增计划。大力发展现代农业、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制药、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加快玉米种培育基地、超细高纯度硼粉、新型硼化物、柞丝与天然纤维、无水印染设备、生物技术药品、中药现代化、水处理等项目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计划77亿元,增长40%。

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凤城市、宽甸县、元宝区、振安区全面实现“双高”普九。完成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阶段性任务。加强东北东部职业教育区域合作,加快推进*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移地新建工程,争取年底交付使用。

(十)全力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强化能源节约管理。加大对规模以上企业万元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电耗、取水量、工业用水重复利用量等指标的统计考核力度。

抓好主要污染物减排。加强对全市5座污水处理厂达标运行的监督,全面执行辽宁省新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着力搞好重点流域水环境治理。加强对辐射与危险废物、危险化学品和尾矿库的管理,消除环境安全隐患。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量分别控制在4.7万吨和3.96万吨以内。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加强鸭绿江口湿地部级自然保护区保护工作,启动国家遗产地保护设施建设项目,完成防护设施建设工程,进一步加强保护区巡护和执法工作,开展保护区科研和国际交流。继续开展环境优美乡镇和生态村创建工作。

(十一)统筹推进各项民生工程,实现经济社会和谐发展

千方百计扩大劳动就业。完善面向就业困难群体的就业援助制度,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为零,确保对城镇当年登记困难家庭大中专毕业生实行兜底安置。继续搞好普惠制培训工作。

努力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继续扩大养老保险覆盖范围,全地区企业参加基本养老保险66.4万人。继续加大基本医疗保险扩面工作,实现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全地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91.9万人。做好失业保险金的收缴扩面工作,全地区参加失业保险27万人。

统筹发展各项社会事业。努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水平。继续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新农合人均筹资标准提高到150元。大力推进文化产业发展,完成319个“农家书屋”建设工程。加快发展体育事业,力争年内为20个有健身场地的社区配齐健身器材。深入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活动,加大隐患治理力度,坚决杜绝重特大事故的发生。亿元地区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企业从业人员10万人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分别控制在0.3和6.2以内。

抓好今年确定的15件实事。机关、企业帮扶贫困村,解决低收入人口生产生活困难。实施城市内河治理改造工程。改造大修20条城市道路。实施三号干线贯通工程。打通2条南北道路。改造花园路及城市出口。实施老城区立面、广告、亮化等综合整治。改造城市环卫设施,逐步取消主城区沿街垃圾箱。建设*图书馆、大剧院、体育中心。开工建设新区医院。改扩建市中心医院。建设残疾人康复中心。建设3万平方米、600套廉租房。帮助1000户农村低保户新建维修住房。提高烧煤取暖户补贴标准。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6篇

环境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环境决策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具体安排。是应用各种科学技术信息,在预测发展对环境的影响及环境质量变化趋势的基础上,为了达到预期的环境目标,进行综合分析后做出的带有指令性的最佳方案。其目的是在发展社会经济的同时保护环境,实现社会、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实现可持续发展。随着人类对资源环境认识的不断深入,环境规划的作用与地位与日俱增。将环境规划切实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是实现社会、经济、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是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需要。

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发展历程

社会或区域规划按规划所涉及的对象,可分为综合规划、专项规划和项目规划。专项规划是专门为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某一关键问题而制定的规划。它可以是某些产业的规划,某些区域的发展规划,也可以是解决经济、科技、社会发展中某一“重大课题的规划”。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国民经济经过三年恢复,从1953年开始实行第一个五年计划起,到现在已经制定和实施了11个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改革开放前,国家或地区发展规划的内容是用“国民经济计划”这一术语涵盖的,国民经济或地区被定义为“某一国家或地区范围内物质生产部门和非物质生产部门的总体”。“国民经济计划”虽然涵盖内容很广,但主要是关于“经济发展”的,即单纯的追求GDP的增长速度,并没有或很少考虑对环境、资源的影响,从而对我国的环境、资源造成了消极的影响。实际上“五五”计划之前的规划内容也确实如此。改革开放以后,社会经济发展范围远远超越物质生产领域,非物质生产领域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原来主要指物质生产活动的“国民经济”概念似乎难以表达国家发展现划的内容范围。于是从“六五”计划开始改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意思是国家发展规划的内容不仅包括“国民经济”(物质生产活动),而且涵盖“社会发展”(非物质生产活动),又由于其中科学技术发展的特殊性和科学技术进步的特殊重要作用,所以又将之从“社会发展”中独立出来。这样,国家或区域发展规划的内容范围体系就归结为包括经济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这样所谓“三位一体”的规划体系。之后,由于改善环境质量,全面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迫切需要,以及越来越明显的资源可提供能力对加快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约束,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发展战略,正确协调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之间的相互关系,才能使国家的发展走上健康、良性、持久的发展道路。

“六五”计划第一编第一章基本任务第十条提出:加强环境保护,制止环境污染的进一步发展,并使一些重点地区的环境状况有所改善,并且第三十五章“环境保护”明确了环境污染防治和环境管理机构建设的具体内容。“九五”计划明确提出“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推进社会事业全面发展”,环境污染防治、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并重,环境保护的力度加强。在“十五”计划中,“人口、资源和环境”自成一篇,包括“控制人口增长,提高出生人口素质”、“节约保护资源,实现永续利用”、“加强生态建设,保护和治理环境”三部分内容,并且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水利发展和能源发展包括在十个专项规划之中,成为其中的三个专项规划。在“十五”计划中将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水利发展和能源发展包括在十个专项规划之中,成为其中的三个专项规划。

二、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和内容

1、目标

在我国,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国家及地方各级政府依据一定的价值判断而设定的未来的理想状态,它是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方向要求和数量要求,同时也是选择相应实施措施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在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的过程中处于前提和核心的地位。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大体可以分为宏观经济目标和社会发展目标两类。宏观经济目标主要包括经济增长目标、增加就业目标、稳定物价目标和保持国际收支平衡目标等;社会发展目标则主要包括人口控制目标、缩小居民收入差距目标、环境与资源保护目标和保持社会稳定目标等。

2、内容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内容在不同的经济体制和社会环境下是不同的。在计划经济时代,我国的国民经济计划内容侧重于生产和建设,主要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积累等社会再生产的主要方面,而对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方面的内容则反映较少,一般只涉及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体育和城市公用事业等方面的内容。在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中长期规划的内容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仍将以国民经济发展为主要内容,但与此同时,社会发展的内容也在不断得到加强,这在“九五”、“十五”以及正在实施的“十一五”规划中都有很好的体现,涉及的内容主要有人口控制、教育事业发展、劳动就业、居民收入、生活消费、社会保障、环境和资源保护、城市建设与管理、国防科技等方面。根据国家发改委对规划体制改革提出的要求—加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的空间内涵并强化空间均衡和指导功能,在内容上,国家和地方各级政府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都强调了空间布局和分区引导。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任务和内容,要通过一定的规划体系和规划指标体系具体体现。因此,建立一个科学完整的规划体系和规划指标体系,是顺利实现规划任务的重要条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由反映经济和社会各方面活动的规划所组成,各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所谓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就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各个组成部分有机结合的统一整体。依靠这个相互衔接、相互补充的规划网络即规划体系,才能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进行有效的规划。国家规划可以从不同的角度,按照一定的系列,形成一定的体系。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可以按不同的标准划分,比较重要的划分有以下几种:

(1)按规划涉及的社会领域分为:经济发展规划、科技发展规划和社会发展规划实行经济、科技和社会协调发展的“三位一体”规划,是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要求和必然趋势。经济的发展要靠科学技术的进步,经济、科技的发展又是社会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三者相互促进、相互制约,只有具备了这样一个内容完整的规划体系,才能促进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更好地满足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不断提高的需要,并为人们的全面发展创造良好条件。

(2)按规划涉及的对象分为:综合性规划、专项规划和项目规划。

综合性规划:国家对规划期内国民经济的主要活动、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所做的全面规划、部署和安排,如五年期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就是国家综合规划的基本形式。

专项规划:专门为了解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某一关键问题而制定的规划。

项目规划: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对那些影响国民经济全局和长期发展的重大建设项目,也必须编制独立的中长期项目规划,纳入中长期国家规划体系,例如三峡工程项目规划、南水北调工程项目规划、西气东输工程项目规划、西电东送等。

(3)按照规划主体的不同分为:中央规划、地方规划与行业规划。

目前我国国民经济计划的最高管理职能部门是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它会同其它中央管理部门编制的各个规划构成中央政府发展规划系列。地方政府规划也由地方发展改革委员会负责编制。

人类系统是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巨系统,由社会子系统、经济子系统、生态环境子系统构成。因此,在国家规划和区域规划中,生态环境规划应成为综合规划的一部分,应与社会发展规划、经济发展规划和科技发展规划具有同等重要的作用和地位。但没形成社会发展、经济发展、科技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四位一体”的规划模式。

三、国外社会经济规划发展历程

国外规划的发展历程与我国相比经历了不同的发展过程。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从法国开始,许多西方市场国家都先后不同程度地引进了计划调节机制,将指示性经济计划作为政府干预、调节经济的经常性工具,力求以此保持经济均衡增长和社会稳定,减缓经济的周期性波动。到目前为止,从各国经济计划的主要功能及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特点来看,西方国家的计划调节大致可分为六种类型:预测型计划、反周期(或行情型)型计划、增长型计划、结构型计划、协调型计划和战略型计划。几种规划类型的出现顺序与上述排列也基本一致。前三种类型的计划主要关注经济问题。随着地区发展的不平衡、环境污染的严重以及一些严重的社会问题的加剧,而转向结构型计划,结构型计划涉及到了经济、社会、文化各领域的全面均衡发展,虽然环境问题和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已被重视,但在规划中仍没有具体的表现内容。协调型计划希望能协调经济发展以及社会各利益集团利益,调节各利益团体对环境和资源占有的需求,但也只是提供多种可供选择的建议性指导方案。由于资源与环境容量的合理配置与资源恢复和污染控制越来越重要,而将资源价值和环境成本真正体现在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中的方法又难于形成,于是在西方国家出现了最近的战略型计划。战略型计划只对经济发展前景及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和目标进行描述,预测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相互影响,但由于计算方法过于复杂,不再提出具体的宏观经济指标和社会指标。由此可见,如何正确地预测资源的支撑能力和环境的容纳量对社会经济发展的支持和约束作用及社会经济发展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将环境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规划之中,形成“四位一体”的国家规划或地区规划,已成为世界性热点问题。

四、对环境的调查及影响环境的因素

1、调查内容:自然状况、环境要素状况、经济状况、社会状况。

2、列入识别的环境因素:水、大气、固废处理能力及潜力、生态环境、环境敏感区、资源承载力、环境风险与自然灾害、国际履约中限定的环境因素。

3、列入识别的规划因素:产业发展、城镇化与区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资源环保建设、社会发展。

根据上述环境影响因子的识别与分析,结合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目标以及环境背景调查情况,建立环境影响评价指标体系。基于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理论,应选择区域复合系统的构成要素—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综合4个方面来选择指标。综合指标是指反映区域复合系统社会、经济、资源环境3个层面相互联系与相互作用的指标。

五、环评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战略环境评价(SEA)是环境影响评价(EIA)在战略(法规、政策、规划和计划等)层次上的应用,是一个对政策,规划和计划及其替代方案的环境影响进行正规的、系统的、综合的评价过程,并把评价结论应用于决策过程中。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属于规划和计划层次的战略环境评价。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必要性:

1、政策性

政府作为公共利益的代表,有必要借助规划对社会经济发展进行有效干预。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是一项政府行为,是为一定的制度和政策服务的。这就要求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达到从源头上防止环境问题发生的目的。

2、总体性

资源的有限性与资源需求的增长性,要求必须从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角度在全部资源的层面上选择规划方案,合理配置资源。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是资源这块蛋糕的分配者,各个部门只能是蛋糕的消费者。各部门要进行持续、合理使用资源,必须先考虑环境条件是否允许。因而,从规划制定到实施,都应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3、兼容性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目标是多维的,有社会的、经济的、生态环境的目标,也有公共的、企业的、国家的、地区的目标等,其中生态环境目标对于维护多维目标之间的协调,起着异常重要的作用。判断生态环境目标是否达到,就需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4、协调性

这是社会目标和经济目标,企业目标和公共目标调和的必然结果。所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方案实质上是各部门各产业都相对满意的方案,同时对环境和资源的保护也应当兼顾,而对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可以判断这种协调是否合理,不合理的话,又能给予调整的参考。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对于全国与地方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引导着国家和地区的产业布局及结构调整,是重大工程建设项目立项的依据,对环境与生态影响深远。

六、现状分析和评价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环境现状分析和评价主要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相应的地域型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包含区域生态敏感点或敏感区域的空间特征。

2、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执行情况以及规划实施期间的环境状况分析。

3、确定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后明显加重,并且可能达到、接近或超过地域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因子。

4、与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主要考虑污染性环境影响不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应主要考虑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所导向的人们活动、行为对区域环境的影响。

5、环境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目标的相容性、一致性分析。

6、改善、减轻相关生态环境压力的相关对策与措施。

七、对策与建议

在充分理解规划的基础上,根据评价结果,有针对性的提出有利于消除或者减缓规划环境影响的对策与建议。

跟踪评价与动态管理检验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的实际效果、规划指标的完成情况、对规划提出新的调整意见、建立数据库、编制跟踪评价考核指标表,主要内容如下:

提出规划实施过程和规划实施后对实际环境影响动态跟踪,提出这种动态评价的评价内容、评价方法和评价计划,以及政府、环境管理部门、企业和公众在这种动态评价中的责任建议;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7篇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利于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更好地发挥规划在宏观调控、政府管理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规划体系

(一)建立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行政层级分为部级规划、省(区、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按对象和功能类别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

国家总体规划和省(区、市)级、市县级总体规划分别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由同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起草;专项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编制;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区域内省(区、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

(二)明确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定位。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其他规划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是编制区域内省(区、市)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依据。

国家总体规划、省(区、市)级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5年,可以展望到10年以上。市县级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规划期可根据需要确定。

(三)严格编制部级专项规划的领域。编制部级专项规划原则上限于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需要国务院审批和核准重大项目以及安排国家投资数额较大的领域。主要包括: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水、海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建设、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国防建设等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需要政府扶持或者调控的产业,国家总体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要求的其他领域。

(四)合理确定编制部级区域规划的范围。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地区、有较强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的特大城市为依托的城市群地区、国家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或保护区域等,编制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人口、经济增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预测和分析,对区域内各类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区进行划分,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

二、完善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

(五)遵循正确的规划编制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坚持统筹兼顾,加强各级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六)做好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编制规划前,必须认真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工作,及时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协调。编制部级专项规划,编制部门要拟订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规划编制的必要性、衔接单位、论证方式、进度安排和批准机关等,并送有关部门进行协调。需由国务院批准的专项规划,要拟订年度计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商有关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编制跨省(区、市)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省(区、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规划编制工作所需经费,应按照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的原则,由编制规划的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后列入部门预算。

(七)强化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使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规划衔接要遵循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下级政府规划服从上级政府规划,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编制跨省(区、市)区域规划,还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要求。

省(区、市)级总体规划草案在送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前,应由省(区、市)发展改革部门送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与国家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并送相关的相邻省(区、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与其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必要时还应送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与部级专项规划进行衔接。相邻地区间规划衔接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进行协调,重大事项报国务院决定。

专项规划草案由编制部门送本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与总体规划进行衔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其编制的专项规划进行衔接,涉及其他领域时还应当送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其编制的专项规划进行衔接。同级专项规划之间衔接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协调决定。

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草案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送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与相关专项规划进行衔接。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规划编制部门,认真做好衔接工作,并自收到规划草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规划编制部门反馈意见。

三、建立规划编制的社会参与和论证制度

(八)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编制规划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各级各类规划应视不同情况,征求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以及其他有关单位、个人的意见。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外,规划编制部门应当公布规划草案或者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省(区、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在将国家总体规划、省(区、市)级总体规划草案送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前,要认真听取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意见,自觉接受指导。

(九)实行编制规划的专家论证制度。为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和省(区、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要组建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规划专家委员会,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认真听取专家委员会的意见。规划草案形成后,要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论证。对部级、省(区、市)级专项规划组织专家论证时,专项规划领域以外的相关领域专家应当不少于1/3。规划经专家论证后,应当由专家出具论证报告。

四、加强规划的审批管理

(十)规范审批内容。规划编制部门向规划批准机关提交规划草案时应当报送规划编制说明、论证报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报送的其他有关材料。其中,规划编制说明要载明规划编制过程,征求意见和规划衔接、专家论证的情况以及未采纳的重要意见和理由。

(十一)明确审批权限。总体规划草案由各级人民政府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需要国务院审批或者核准重大项目以及安排国家投资数额较大的部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他部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报国务院备案。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由国务院批准。

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以及涉及国家秘密的外,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应当及时公布。未经衔接或专家论证的规划,不得报请批准和公布实施。

五、建立规划的评估调整机制

(十二)实行规划评估制度。规划编制部门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评估工作可以由编制部门自行承担,也可以委托其他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要形成报告,作为修订规划的重要依据。有关地区和部门也要密切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规划编制部门反馈意见。

(十三)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修订。经评估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对规划进行修订的,规划编制部门应当提出规划修订方案(需要报批、公布的要履行报批、公布手续)。总体规划涉及的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方向等内容有重大变化的,专项规划或区域规划也要相应调整和修订。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8篇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是国家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也是政府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责的重要依据。科学编制并组织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有利于合理有效地配置公共资源,引导市场发挥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为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编制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提高规划的科学性、民主性,更好地发挥规划在宏观调控、政府管理和资源配置中的作用,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建立健全规划体系

(一)建立三级三类规划管理体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按行政层级分为部级规划、省(区、市)级规划、市县级规划;按对象和功能类别分为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

国家总体规划和省(区、市)级、市县级总体规划分别由同级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由同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部门负责起草;专项规划由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组织编制;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组织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区域内省(区、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编制。

(二)明确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的定位。总体规划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战略性、纲领性、综合性规划,是编制本级和下级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制定有关政策和年度计划的依据,其他规划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专项规划是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特定领域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领域的细化,也是政府指导该领域发展以及审批、核准重大项目,安排政府投资和财政支出预算,制定特定领域相关政策的依据。区域规划是以跨行政区的特定区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为对象编制的规划,是总体规划在特定区域的细化和落实。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是编制区域内省(区、市)级总体规划、专项规划的依据。

国家总体规划、省(区、市)级总体规划和区域规划的规划期一般为5年,可以展望到10年以上。市县级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的规划期可根据需要确定。

(三)严格编制部级专项规划的领域。编制部级专项规划原则上限于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大局、需要国务院审批和核准重大项目以及安排国家投资数额较大的领域。主要包括:农业、水利、能源、交通、通信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土地、水、海洋、煤炭、石油、天然气等重要资源的开发保护,生态建设、环境保护、防灾减灾,科技、教育、文化、卫生、社会保障、国防建设等公共事业和公共服务,需要政府扶持或者调控的产业,国家总体规划确定的重大战略任务和重大工程,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和国务院要求的其他领域。

(四)合理确定编制部级区域规划的范围。国家对经济社会发展联系紧密的地区、有较强辐射能力和带动作用的特大城市为依托的城市群地区、国家总体规划确定的重点开发或保护区域等,编制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其主要内容包括:对人口、经济增长、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进行预测和分析,对区域内各类经济社会发展功能区进行划分,提出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

二、完善规划编制的协调衔接机制

(五)遵循正确的规划编制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坚持从实际出发,遵循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科学化、民主化,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坚持统筹兼顾,加强各级各类规划之间的衔接和协调;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方向,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

(六)做好规划编制的前期工作。编制规划前,必须认真做好基础调查、信息搜集、课题研究以及纳入规划重大项目的论证等前期工作,及时与有关方面进行沟通协调。编制部级专项规划,编制部门要拟订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规划编制的必要性、衔接单位、论证方式、进度安排和批准机关等,并送有关部门进行协调。需由国务院批准的专项规划,要拟订年度计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商有关部门报国务院批准后执行。编制跨省(区、市)区域规划,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会同有关省(区、市)人民政府提出申请,经国务院批准后实施。规划编制工作所需经费,应按照综合考虑、统筹安排的原则,由编制规划的部门商同级财政部门后列入部门预算。

(七)强化规划之间的衔接协调。要高度重视规划衔接工作,使各类规划协调一致,形成合力。规划衔接要遵循专项规划和区域规划服从本级和上级总体规划,下级政府规划服从上级政府规划,专项规划之间不得相互矛盾的原则。编制跨省(区、市)区域规划,还要充分考虑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规划等相关领域规划的要求。

省(区、市)级总体规划草案在送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前,应由省(区、市)发展改革部门送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与国家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并送相关的相邻省(区、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与其总体规划进行衔接,必要时还应送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与部级专项规划进行衔接。相邻地区间规划衔接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可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进行协调,重大事项报国务院决定。

专项规划草案由编制部门送本级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与总体规划进行衔接,送上一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其编制的专项规划进行衔接,涉及其他领域时还应当送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与其编制的专项规划进行衔接。同级专项规划之间衔接不能达成一致意见的,由本级人民政府协调决定。

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草案由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送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与相关专项规划进行衔接。

各有关部门要积极配合规划编制部门,认真做好衔接工作,并自收到规划草案之日起30个工作日内,以书面形式向规划编制部门反馈意见。

三、建立规划编制的社会参与和论证制度

(八)建立健全规划编制的公众参与制度。编制规划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听取意见。各级各类规划应视不同情况,征求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以及其他有关单位、个人的意见。除涉及国家秘密的外,规划编制部门应当公布规划草案或者举行听证会,听取公众意见。

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省(区、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在将国家总体规划、省(区、市)级总体规划草案送本级人民政府审定前,要认真听取本级人民代表大会、政治协商会议有关专门委员会的意见,自觉接受指导。

(九)实行编制规划的专家论证制度。为充分发挥专家的作用,提高规划的科学性,国务院发展改革部门和省(区、市)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要组建由不同领域专家组成的规划专家委员会,并在规划编制过程中认真听取专家委员会的意见。规划草案形成后,要组织专家进行深入论证。对部级、省(区、市)级专项规划组织专家论证时,专项规划领域以外的相关领域专家应当不少于1/3。规划经专家论证后,应当由专家出具论证报告。

四、加强规划的审批管理

(十)规范审批内容。规划编制部门向规划批准机关提交规划草案时应当报送规划编制说明、论证报告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需要报送的其他有关材料。其中,规划编制说明要载明规划编制过程,征求意见和规划衔接、专家论证的情况以及未采纳的重要意见和理由。

(十一)明确审批权限。总体规划草案由各级人民政府报同级人民代表大会审议批准。关系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全局、需要国务院审批或者核准重大项目以及安排国家投资数额较大的部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审批;其他部级专项规划由国务院有关部门批准,报国务院备案。跨省(区、市)的区域规划由国务院批准。

除法律、行政法规另有规定以及涉及国家秘密的外,规划经法定程序批准后应当及时公布。未经衔接或专家论证的规划,不得报请批准和公布实施。

五、建立规划的评估调整机制

(十二)实行规划评估制度。规划编制部门要在规划实施过程中适时组织开展对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认真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评估工作可以由编制部门自行承担,也可以委托其他机构进行评估。评估结果要形成报告,作为修订规划的重要依据。有关地区和部门也要密切跟踪分析规划实施情况,及时向规划编制部门反馈意见。

(十三)适时对规划进行调整和修订。经评估或者因其他原因需要对规划进行修订的,规划编制部门应当提出规划修订方案(需要报批、公布的要履行报批、公布手续)。总体规划涉及的特定领域或区域发展方向等内容有重大变化的,专项规划或区域规划也要相应调整和修订。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9篇

关键词:规划;调控;编制程序;规划评估

党的十七大报告将“发展规划”从“计划”中独立出来,突出了发展规划在规划体系中的独特地位,进一步强化了发展规划对计划、政策、政府工作的导向作用,对完善发展规划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按照规划期限不同,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短期、中期、长期规划,其中4~5年的中期规划最为重要。本文围绕“十一五”规划纲要与其他国家进行比较,注重从比较研究中总结进一步完善我国规划的对策。

一、中外规划的功能

规划功能是政府职能在经济社会领域的延伸和具体体现。从规划史看,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可分为指令性、指导性等类型。指令性计(规)划是以行政命令来调控所有的经济活动,起到经济运行中枢的作用。指导性计(规)划的功能较弱,主要是担当信息、协调、调控职能。信息功能是指规划揭示了经济社会发展趋势、政府调控意向等信息。协调功能是指规划编制过程中,协调不同群体利益,形成可代表不同群体利益的规划方案;还包括为达到规划目标,采取协调一致的措施。调控功能是指通过规划所确定的政策措施对经济社会主体进行约束和引导,促使经济社会总体发展方向符合规划目标和发展战略。调控功能一度被作为刺激经济增长的方式,主要是由于一些采用规划方式调控经济的国家初期都获得了较快增长,如1951~1979年法国GDP年均增长率为4.9%,日本则在5%以上,超过了原联邦德国(4.7%)、美国(3.6%)和英国(2.6%)。但20世纪80年代后,法、日、韩等国经济情况并没有好于其他国家,政府和学术界逐渐意识到规划的功能是熨平经济周期,而不是单项的刺激经济增长。

规划的调控功能是规划功能体系的核心,也是关系到规划存废的关键。从总体上看,社会主义国家的指令性计划调控功能强,转型国家的指导性计划调控功能相对弱;发达国家规划调控作用较强,而发展中国家调控作用较弱。

规划的调控功能取决于战略目标与政策措施的有效组织方式。我国一直在探索加强规划的调控功能,但成效不大。除规划本身的问题外,更深层次的原因是经济体制不完善和行政体制改革不到位。这集中体现在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财税体制改革不彻底、政绩考核体系不完善等方面。如,政府与市场间界线不清晰使规划内容选择不科学,许多本应由市场实现的内容,却被政府强加干预,目标因此落空。再比如,尽管各级政府在改革绩效考核方面有较大进步,尤其是2006年7月6日中央有关部门下发的《体现科学发展观要求的地方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试行办法》取得了一些突破性进展,但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以GDP等经济指标为核心的干部考核机制,许多部门追求眼前利益,“领导指挥规划”、“项目引导规划”的现象较普遍,产业结构升级、地区协调发展、保护资源环境等战略性内容统统让位于经济增长。

要实现好、完善好我国规划调控功能,一方面需要继续完善五年规划,包括进一步优化规划内容设置、目标明确和切实可行、配套政策和措施有力、编制程序进一步科学化。另一方面,也需要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体制改革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只有理顺经济运行体制、行政管理体制,规划才有可能真正具备调控功能,成为政府调控经济社会运行的基本手段。

二、中外规划的内容

各国规划内容具有较为一致的演变趋势,促进产业结构升级一直是规划的核心内容。但各国规划内容的差异也比较明显。第一,规划的指导思想和发展目标不同。20世纪50、60年代,各国普遍以经济增长为规划目标,到目前为止,大部分发展中国家仍以推动经济迅速增长作为规划的基本目标;20世纪70、80年代,发达国家规划开始转而强调增加就业、消除贫困和公平分配,重视可持续发展;20世纪90年代后规划的目标和理念不仅包括经济增长、创造就业、收入分配公平、可持续发展,而且还包括文化的多样性和政治参与等社会、文化和政治目标。我国经过长期的探索,确立了科学发展观的规划指导思想,在此基础上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第二,规划的内容涵盖领域不同。发达国家的规划一般集中在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等领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特点较为突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往往涵盖经济、社会、生态、文化、外交等各领域,“总体”规划特征明显,但重点又放在经济建设领域,社会领域尤其是公共服务领域的内容偏少。第三,规划内容的组织方式不同。规划目标是否可行、政策措施是否有效、目标与政策措施的组合方式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较为成功的规划一般都是由明确的战略目标和可操作性强的政策措施有机组合而成。如,韩国的新五年计划纲要(1993~1997)对于“100天、半年、各年”的目标都有清晰的界定,这些目标辅以对应的政策措施,组织严密。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目标和对策措施不够明确,五年规划中的目标多没有具体分解,各年度实现的目标不清楚,而年度计划又较少关注五年规划的目标;而且我国规划采取了“目标、战略+配套措施”的模式,每个领域内都有相应政策措施,这带来了各类政策如何相互协调和配合的问题;政策措施较为宽泛,许多政策往往只是指出方向,缺乏具体的路径设计,实践中难以遵照执行;一些支撑政策如投资政策等,与目标间的关系论证不充分,各种政策不一定能完全满足规划目标的需要。

我国发展规划内容应“有进有退”,围绕“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要求,在政府可调控的领域内进行内容选择,减少经济等领域的内容,增加公共服务领域内容的比重,增加相应的对策措施。规划内容应实现“虚实结合”,即一方面将总体规划作为阐述和落实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遵照发展战略确定规划目标,体现规划的战略导向性。另一方面,还应包含具体工程项目和切实可行的对策措施,与具体工程项目性质相似,政策措施也是规划的“实体内容”,各项政策是保证规划和内容实现的基本手段。因此,规划内容与政策的组合优劣是关系规划成败的关键因素。应逐步推广“规划目标+配套政策”的规划模式,保证各规划目标都有相应的配套政策;配套政策采取总体框架和近期具体政策措施相结合的方式,强化政策对规划内容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中外规划的编制程序

大多数国家编制规划的程序都包括五个步骤,即前期研究、规划草案、全面协调、正式方案和公布实施。核心环节是前期研究和协调。其中,协调环节是中外规划编制程序中差别较大的部分。协调是不同利益主体对规划方案进行讨论、修改、完善来达成共识,促使规划方案更贴近实际、减少执行阻力的基本手段。因此,协调的范围和深度是决定规划成败的关键。发达国家规划都重视协调,协调的时间要历时3年,而规划方案编制仅需几个月;韩国规划从开始编制到正式公布,整个过程一般需要两年时间。其中,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协调;日本一个中长期规划的制定,一般需要一年左右的审议和决定过程。

从协调对象看。发达国家规划是与所涉及到的主要利益群体进行协调,国家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与各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各类企业、民众等进行协调,尤其是与企业、民众间的协调更为重要。协调工作较好的法国、日本、韩国都侧重于企业、民众的协调。如,法国负责规划协调的现代化委员会(后改称为计划工作委员会)由产业组织的代表、政府有关官员、政府指定的专家及工会组织的代表组成。其中,前两部分人员占60%~70%。我国总体规划主要与专业部门、地方政府协调,侧重与不同专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尤其是与财政、土地、建设等部门的协调。但与企业和民众的协调还不够。到目前为止,国家规划的初步方案对企业和民众都是保密的,只有规划批准公布后,广大企业、民众才能了解规划方案。编制“十一五”规划期间,民众、企业还只能通过发展改革委网站专栏反映意见和建议,或采取邮寄信件、电子邮件方式反映意见看法,还不能直接对规划方案提出意见。目前,我国正致力于推进企业和民众“知情权”的建设。

从协调内容看。规划协调的主要内容包括目标选择(在众多可能的目标中选择最优目标或为大多数群体所接受的目标)、目标与政策手段的配合、讨论和修改总体方针和政策建议:最后,形成规划草案报告。协调是为了确保国家规划目标的实现,同时又能充分调动地区或企业的积极性,实现国家目标与企业经营活动的协调一致。我国规划协调主要是不同政府部门、各地方对主要发展指标的可行性进行重点论证,对主要措施、重点项目和资金配套关系等进行讨论修改,这与国外规划大体相同。但协调本身追求的是与大多数群体达成一致,由于我国规划缺少与企业、民众的协调。所以,实质上协调内容较国外少。

从规划协调的机构看。许多国家设有专门机构负责规划协调工作,以提高规划协调力度,韩国的经济企划院是组织规划协调的主要机构,从第五个计划开始,在计划草案报送内阁批准前,必须广泛征集有关方面对计划目标和政策的意见。我国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发展规划司是具体负责中长期规划编制事务的机构。从今后的发展趋势看,我国应建立专门负责规划协调的组织机构,以委员会的形式搭建规划的协调平台。加强规划与企业、居民的协调,在进一步加大与专业部门、地方协调力度的同时,逐步加强与企业、民众的协调,尤其是对战略性产业的企业代表、不同阶层的民众代表进行协调。

四、中外规划的评估

较为完善的评估体系包括监测和评估两部分。监测是对规划实施的全程记录,评估可分为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定期评估包括年度评估、中期评估、最终评估(后评价);不定期评估主要是指应急评估。各类评估的差异很大,年度评估的重点是评价规划实施的环境和进程,中期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环境、实施进程、修改建议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应急性评估的重点是重大突发事件对规划的影响,最终评估的重点是规划实施效果评价和对新一轮规划的建议。

目前,我国规划评估体系还不健全,年度评估、中期评估、应急性评估长期没有开展。2003年,我国第一次开展五年计划中期评估,并由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展规划司提交了“十五计划实施情况的中期评估报告”,但该报告总体上是描述式的,没有对因素进行深度分析来解释所观察到的趋势。

不同类型的规划评估重点差别很大,评估方法因此各不相同。指令性规划的基本目标是实现投资、财政、信贷等的“三大平衡”,主要围绕经济增长速度、投资总量等指标来安排具体项目,对其评估的重点是主要指标实现程度和指标之间的平衡趋势,方法主要是对指标进行定量对比。指导性规划目标的重点在于阐述和落实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方向及相应对策措施,对这类规划的评估也集中到落实发展战略的主要领域,主要是评价各领域的发展是否符合规划的方向,以及实现的程度如何;评估方法也由单纯的定量比较研究向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转变,包括利用定量指标判断基本指标的实现程度,依靠专家定性判断经济社会发展方向与规划战略的吻合程度,利用问卷调查评价规划对企业和民众的影响等。

我国“十一五”规划是指导性规划,而且具有一些新特点:一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的理念得到较为全面的体现。评估的重点是这一理念的贯彻落实情况,可通过个人、企业等微观主体在规划前后的切身感受对比,辅助以必要的统计数据进行评估。二是产业、区域、社会、政治、文化建设等领域“虚实结合”。评估应兼顾战略方向和具体工程的进度。三是发展指标性质不同。评估应注意到不同类型的指标。应着重从“指标、战略、满意度”三方面对“十一五”规划进行评估。“指标”主要是评估发展指标的实现程度和重大工程项目的进度。“战略”是评价经济、社会、文化、生态等各领域的发展是否遵循规划的战略意图。“满意度”则主要调查企业、个人、政府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满意程度。

“指标”的评估主要可采用数值对比方法,难点在于约束性指标的评估。约束性指标包括可均分性指标和不可均分性指标,即有的指标可基本平均分到各年,如城镇基本养老保险覆盖人数、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率等,这些指标均分后通过数据对比直接测度。许多指标包括全国总人口、森林覆盖率等指标受自然规律影响,工作成效难以逐年体现。为此,一方面,应注重科学合理确定指标年度目标。另一方面,对指标完成情况的测度应放到较长周期考察。还有部分不可均分性指标如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程度,国家已对每年实现的目标进行了确定,可对照实现程度进行评估。一些重大工程中也存在类似情况,如,科技创新工程等探索性、试验性、风险大等项目进程往往具有时间不对称性,存在“先慢后快”、“先快后慢”等情况,对其评估应使用不可均分性指标进行处理。

“战略”的评估是中期评估的难点。开展中期评估时,规划刚执行到中期,从短期发展指标判断长期发展趋势是其难点。以前主要采取定性评估的方法,许多人并不认可这种评估方法,认为这种方法容易“流于形式”。因此,可采取分层评估的办法评估“十一五”规划内容。第一层,基于各领域内重点工程的完成情况和统计指标,判断该领域战略意图的实现程度,并对这些工程能否实现该领域的战略意图进行反馈性思考。第二层,动态模拟规划实施效果。按月份采集规划执行后的相关领域数据,利用定量模拟技术,对当前的政策、措施、工程等在该领域内的效果进行动态延伸,对比该领域规划编制前的发展情况,综合考察按照目前发展轨迹能否达到预想目标。第三层,依靠各领域内的专家,通过研讨的方式判断规划执行后该领域的发展情况与战略方向的契合度。第四层,结合规划满意度的评估,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对该领域内执行效果进行评价。综合这些评估的结果,对战略性内容的执行情况作为进行判断。

社会发展规划范文第10篇

一、基本情况

我村现有14个村民小组,总人口3551人(其中:农业人口1017人),1040户,劳动力1685个,耕地面积1061.4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678.4亩,两季田150亩,旱地233亩),三湾塘2口,面积35亩,堰塘4口,面积24.5亩,蓄水池8口,面积4亩,村、社机耕道路共5500m,提灌站两处,支部+协会成立了两个(佛南村党支部+郑葛养猪协会,佛南村党支部+欣榆种养殖协会)。

二、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进一步解放思想,把握全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以“面向市场调结构,增收富民建新村,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主线,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实施“六通三化”战略。加强党的建设,推进“三个文明”建设,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质量,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实现我村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和社会事业全面进步。

三、规划原则及总体规划

(一)以农民增收为核心,以农业结构调整为重点,建设商品农业基地和农业产业园区,推进农业产业化

我村地处县城郊,绵渝路穿村而过,交通便利、信息灵通,离前锋渠较近,坚持以全方位发展城郊特色区域经济,抓好基地建设为核心,调整产业结构,以扶持大户,打造龙头为重点,推动农业产业化经营,以引进和推广优良品种为途径,提高农产品品质,以实施“种、养、加”一条龙为手段,打造农业产业链,提升农业经营效益。以蔬菜、水果、花卉、养殖、观光农业等五大支柱为重点,抓好五大基地建设。

1、发展无公害蔬菜基地300亩,实现亩平收入3000元,人均收入800元。

2、建设优质水果基地,引进油桃、丰水梨、大五星枇杷、日本青见柚等优良品种,对现有果园进行品种改良,建立600亩优质水果带,实现亩平增收500元,人均增收100元以上。

3、建立旅游观光农业基地,以老鸦山、长岭岗为重点,建立以“农家乐”为主要形式的生态旅游观光农业,实现人均增收600元以上。

4、建立花卉基地,瞄准城乡消费时尚,抓住城市发展扩张机遇,以十二联社刘兴元花园苗圃,长岭岗森林公园为重点,建立35亩花卉基地。

5、建设畜禽养殖基地,围绕一村一品,以郑葛养殖园为中心,建立优质肉猪养殖基地,发展年出栏肥猪100~500头大型养殖大户30户,年出栏50~100头中型养殖户85户,每年实现人均增收800~1500元。

(二)以“六通三化”工程为重点,加快推进城市小区建设、农村新村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劳动技能培训、劳务输出工作,狠抓民营经济发展,加大招商引资力度,促进全面发展

第一,实施“六通三化”工程。

力争2007年底,高质量、高标准地实现我村路通、水通、电通、气通、光纤电视通、电话通、基础设施建设达小康标准。

1、“路通”工程,建设上山公路两条,第一条是老鸦山上山公路6000m,第二条是长岭岗上山公路2500m,宽6m的水泥路,13联社户道路硬化2500米。

2、水通工程,建抽水站两处。

(1)老鸦山三级提灌站,前锋渠提水(包括生活用水设施、森林用水)一级站6寸管350m,二级站5寸管300m,三级站4寸管250m,蓄水池6口,3000m3,灌溉面积1200亩,其中,果园面积350亩。

(2)长岭岗二级提灌站、前锋渠(5社地段)提水(包括生活用水设施,森林用水),一级站6寸管180m,二级站4寸管250m,蓄水池3口,1500m3,灌溉面积450亩,其中果园面积100亩,

3、电通工程,至2007年全村达到小康社会的农村电气化标准。

4、“气通”工程,实施沼气化战略。全村沼气池入户、改厨、改厕率达80%以上,现已规划沼气池100口,基本淘汰农村生产和生活用柴草和蜂窝煤。

5、“光纤电视通”工程,2007年,全村光纤电视入户率达99%以上,互联网入户率40%以上,“农络网”开通至社和农户。

6、“电话通”工程,全村安装固定电话达90%以上。版权所有

第二,建设农村新村。

城市小区建设:2004年入住达70户,2005年入住达270户,2006年入住达500户,2007年入住达850户,城市开发合作社安置完毕。

新村建设:2004年新建5户,2005年达30户,2006年达60户,2007年达100户。

第三,大力实施劳务输出,增加农民收入。

1、失地农民就业培训每年1000人次,失业安置1000人,实现人均收入4500元。

2、劳动力输出1300人,实现全村人均增收1000元。

第四,发展民营经济,寻求新的经济增长点。

1、个体工商户现有50户,每年递增20户,2007年达130户。

2、私营企业现有19户,2004年新增2户,2005年新增3户,2006年新增5户,2007年达40户。

3、招商引资2004年引进2户,2005年引进2户,2006年引进2户,2007年引进4户。

四、社会发展规划。

1、严格控制无计划超生二胎,要采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口出生率,把自然增长率控制在5‰以内。

2、搞好我村教育事业,组织党员干部、群众认真学习党的知识,学习科学技术知识,学习好“四五”普法和有关法律、法规。

3、切实搞好文化事业、广播、电视事业、医疗卫生,使我村精神文明健康发展。

4、经常了解掌握群众的疾苦,关心他们生活、生产,把农村社会低保、救灾救济落实好。搞好拥军优属的慰问工作。认真宣传殡葬改革,严禁土葬。

5、切实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利用各种会议、广播会议经常讲、经常抓,安全工作每时每刻都不能放松。严禁乱修乱建、不审批就建。

6、继续做好新村建设工作,严禁一户两基,切实搞好合理规划。做到先拆旧房,后建新房,不占用耕地的原则。

五、主要措施版权所有

1、成立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领导班子

组长:谢履均

副组长:谢福德

成员:谢常海童万春罗国清

2、认真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行动指南。

3、统一思想,统一认识,与时俱进,开拓创新。

4、广泛发动群众,群策群力,广交天下朋友,招商引资和吸收民间闲散资金,共同开发建设。

4、加大我村自然资源、区域优势的宣传力度,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给予投资者最优惠政策。

5、大力抓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调解民事纠纷,服务于开发建设。

六、需要解决的问题

1、水利基础设施脆弱

(1)现有塘库堰蓄水设施陈旧、老化,急需整治;

(2)现有灌溉渠道渗漏严重,急需整治;

(3)因城市开发,急需搬迁两处提灌站;

2、机耕道路硬化3.5公里[原南井沟村2社(郑葛养殖场)~3社~4社~老鸦山]。

3、城市开发后,小区建设进程缓慢。

4、城市开发后,失地农民安置问题严峻。

5、养殖大户缺流动资金。

上一篇:计算机硬件系统范文 下一篇:环境可持续发展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