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1:46:21

社会保障学论文

社会保障学论文范文第1篇

目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较多。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体制机制不健全

总体来看,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尚未建立健全,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建设缺乏全面、科学的规划和充分认识,对农村社会保障的定位、人员和资金管理等方面的法律法规尚未完全建立,即使有一些法规,也只是面上的制度较多,缺少具体可操作的实施细则,使得各地区在运用法规制度时随意性大,从而导致农村社会保障运行的效率十分低下,受益群众较少,这进一步增大了农民对农村社会保障相关制度的不信任感。

2传统观念的束缚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和政府努力在农村推动建设社会保障事业。但是,受制于传统养儿防老观念的束缚,农村中的农民更愿意依靠子女来养老,家庭在养老中的地位并没有发生根本动摇。同时,在“土地即是保障”传统观念的束缚下,农民把土地既当成一种生产资料,也当成一种生存保障,感觉没有必要缴纳养老保险金和医疗保险金。这些传统观念的束缚,使农民缺乏对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热情和支持,再加上各级政府在工作中对农民的宣传和教育的力度不够,致使农村社会保障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处于恶性循环的状态之中。

3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

城乡二元结构包括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和二元社会结构。具体表现为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城乡差距较大。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采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发展策略,通过各种行政手段将农业剩余转化为工业资本,以工农业产品的不等价交换方式,强制转移农业剩余。导致农村经济发展十分缓慢,农村经济基础很薄弱。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经济虽然有所发展,但是仍远远落后于城市,形成鲜明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在形成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同时形成了城乡二元社会结构。城乡二元社会结构主要表现在户籍制度上,它从制度上将城市与乡村严格分离开来。我国户籍制度将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严格控制在2个不同的社会范畴内,两者界限分明,管理严格。同时,国家也重点发展城镇,完善城镇的社会保障事业。这导致了城乡社会保障的巨大差异,使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并存着2个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层次:城镇企事业单位中的就业人员享受着相对较为完善、水平较高的社会保障服务,而农村广大农民除享受民政部门的救济外,享受其他保障救济的非常少。在投入一定的情况下,这种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保障实际上是以牺牲农民的利益为代价的,国家将本应该平等投向全社会的社会保障资金大部分投向了城市,广大农民却不能享受。城市户籍者拥有从出生、入学、就业、就医和养老保险等一系列优越的福利制度;而拥有农村户口者,则很难或者根本不能享受到这种福利制度。改革开放以来,虽然这种城乡二元结构有所改变,但是农民还是难以享受到和城镇居民同等的待遇,绝大多数农民依旧被排斥在各项福利待遇和保障之外。这种人为因素和历史积淀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严重阻碍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的基本思路

1平等主义的理念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建设的重要原则

我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思想的保障对象是国有经济部门的所有劳动者,国家为这些职工提供退休、工伤、医疗、生育等各项保险待遇及福利。而从科学发展观和现代社会保障的观点来看,我国传统的社会保障是一种不公平的制度。城镇具有相对较为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而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却长期不健全、不完善,无论是在社会保障支付水平上,还是在社会保障项目上,农村的社会保障水平与城镇的社会保障水平相比都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显然是有失公平的,这与社会保障的理念不相符合。因而,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应坚持科学发展观中统筹发展的理念,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坚持“平等主义”原则,扩大农村社会保障覆盖的范围,真正做到所有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都应享受到社会保障。同时,这也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

2发展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建设和完善的基础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理论的第一要义

发展的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因为只有社会发展了,人民现实的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环境改善了,才会有更多的资金和精力投入到社会保障建设上来;没有发展就没有丰富的物质条件做农村社会保障建设的后盾,没有发展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只能是一句空话,所以科学发展观理论中的第一要义“发展”是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和完善的基础。因此,应通过发展经济努力改善农村地区的生产条件和生活条件,逐步提高农民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加积累和增强自我发展的水平,为更好地进行农村社会保障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3以人为本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建设的核心

以人为本是我们党执政理念的集中体现,也是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建设就是为了农民,为了农村更好更快的发展,逐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共同富裕。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最终目标是要将所有的农村人口均纳入被保障的范围,而不依社会地位和职业等划定被保障的范围,以使更多的人从中获益。因此,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坚持以人为本,就是应该坚持以农民利益为根本、以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和进步作为其核心内容。

4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落实

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三农”问题不仅是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重大的政治问题,因此,党和政府历来十分重视“三农”问题。在科学发展观理论的指导下,对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探索和研究发现,当前的“三农”问题之所以十分严重,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农民养老和医疗等社会保障问题未能得到很好的解决。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仅能化解城乡矛盾,确保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更有利于和谐社会建设。因此,解决“三农”问题的一个有效的做法是提高农民的待遇和福利水平,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使广大的农村居民老有所养,从而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促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对策

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建立和完善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到社会的和谐稳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深刻揭示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规律。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当前的改革开放进程中,从实际出发,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以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快速稳定的发展。

1加快农村社会保障机制建设适应

我国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和农村居民大规模非农化与城镇化的现实,分类分层解决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

1.1法律制度方面

目前,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事业没有完备的立法保障,导致农村社会保障工作进展举步维艰。在农村,由于受到经济条件的限制,小病不看、大病挨、重病才往医院抬的情况很常见,农民因病返贫的现象还比较严重。因此,完善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立法体系,应尽快制定《农村社会保障法》及其配套法规,积极建立社会救助机制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建立包括农民养老社会保险法、农民医疗社会保险法和农村灾害救济保险法等法律法规。在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可积极鼓励各地区先行试点,制定相关的法规。在实际中做得好的地区,应当认真总结经验,以便向全国推广。

1.2农村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方面

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前提下,农民失去了土地就等于失去了基本生活保障。我国现行的对失地农民补偿的方式一般是一次性的货币补偿安置,这种方式根本无法保障大多数失地农民的长期稳定生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来讲,政府应建立失地农民基本养老保障制度,鼓励农民采取土地入股等形式,参与城镇扩张地带的土地开发,发展以土地使用权或所有权抵押为特征的土地金融,加快土地开发或增值的进程。同时对取得的土地增值部分,提取一定比例的资金纳入到农村社会保障基金之中,使转出土地的农民在失去土地后,提升土地的养老等功能。

1.3农民工的社会保障问题方面

尽快确立农民工的工伤保险制度,农民工的大病或疾病住院保障制度,建立农民工的紧急救助机制和法律援助制度,积极保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努力将参加了医疗保险的农村进城就业人员,按务工地区同一层次医疗保险的规定就医和享受医疗保险。

1.4农村的社会优抚制度方面

目前,我国城乡各级政府对优抚工作进行了改革和创新,增强了优抚工作的力度,使退伍军人、伤残军人和军人烈属等生活水平总体上有所改善。但是,从整体来看,广大的农村优抚对象的生活水平普遍偏低,部分优抚对象至今还没有完全摆脱贫困,因此,做好农村社会优抚工作十分重要。在实际的工作中,一方面对特殊困难的优抚对象可以提供各种形式的实物补偿,另一方面努力为他们提供职业指导和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整体素质,增强社会竞争力。

2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积极采取多种措施

努力提高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应实行“基金积累制个人帐户”模式。个人缴费以及集体补助全部计入个人帐户,个人帐户属于个人所有。个人和集体的缴费共同形成社会养老保险基金。而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的管理服务费应当由国家财政出资,以便减轻农民的负担。同时,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机构的管理水平,实现农村社会保障资金使用的安全、透明和高效。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积极探索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管理方式和投资利用模式,最大限度地提高资金利用率,实现保值增值,不断壮大农村社会保障基金的实力,使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3增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投入力度

长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的投入严重偏向于城市,因此,在农村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前提下,农村的社会保障资金更加匮乏。同时,目前的农村合作医疗等实行的是政府补贴与农民自愿参加相结合模式。参加的农民需要按年度缴纳费用,这等于设定了一个费用门槛,使得最贫困的一部分农村居民,必然因为缺乏缴费能力而无法享受到农村合作医疗等福利待遇。因此,在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国家应该实行政策倾斜,增加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的投入,加大财政支持的力度,提高政府直接投资的比例,减少农民投资的比例。

4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要保障农村社会保障机制的有效运行

建立和完善监督机制是保证。这其中应该包括建立和完善行政监督、司法监督和社会监督的综合监督体系。行政监督应以日常监督方式为主,将农村社会保障事务纳入一般工作范畴,发挥民政、财政、监察等部门的作用,对农村社保资金发放情况经常进行检查。充分发挥司法监督的震慑性作用,对发现的违法行为,依法严肃处理,确保资金使用效益。对一些农村社会保障系统的工作人员的严重违法行为,进行司法追究,对社会保障领域里发生的违法和犯罪案件,应当依法及时审理,对贪污、挪用和侵占保险基金的工作人员,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同时还应该积极发挥专家学者、新闻机构和群众的社会监督作用,对基金的筹集、管理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把监督检查的结果定期向社会公布。

社会保障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公共产品;公共经济学;财政联邦主义;“以足投票”假说

一、引言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事业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仍然有许多问题没有解决好,其中之一是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以及相关资金的分担和转移支付问题。林治芬(2002)运用财政社会保障补助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财政全部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以及社会保障支出占GDP的比重等指标分析我国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许晓茵、韩丽妙(2006)运用1996-2004年我国31个省份离退休退职人员保险和福利费用支出的相关数据,分析了社会保障水平的地区差异。彭海艳(2007)运用GE指数分解法,分析我国社会保障支出区域差异及贡献率,并运用GINI系数分解法,分析社会保障各项支出对总体差异的贡献率。柯卉兵(2007,2009)分析了2005年我国社会保障地区差异的现状以及1995-2005年我国社会保障地区差异的演变轨迹。社会保障地区差异过大的主要成因是我国社会保障事业主要由地方政府来承担责任,而区域经济的非均衡发展直接决定地方政府财政能力的强弱,从而引发地区间社会保障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水平的差异。同时,柯卉兵(2008)认为,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领域内财政关系的纵向失衡会导致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没有积极性,也无财力提供充足的社会保障公共产品。社会保障的地区差异过大的现实,是导致中央政府对地方进行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直接原因。所以,要理顺这些问题,必须研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基本理论问题。

目前,国内关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问题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周顺明(2000)首次提出了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概念和原则。李珍(2001)从资金分配量、分配制度和管理体制方面指出,转移支付制度是社会保障制度安排得以实现的经济支持制度。杨良初(2003)界定了政府间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内涵与范围。刘志英(2006)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进行了分类。柯卉兵(2010)研究了社会保障转移支付的理论依据、国际经验和道路选择。

国外相关文献研究主要集中在关于政府间的财政关系和转移支付理论与实践方面,较为著名的理论有Musgrave的财政分权理论、Oates的分权定理、Buchannan关于分权的“俱乐部”理论、Fisher的州和地方财政理论、Tiebout的“以足投票”理论以及McGuire对其的补充和完善。其中,公共产品理论和财政分权理论是20世纪财政学的重大发现,它们较好地解决了政府间公共事务的分类以及地方政府公共产品的提供问题,因而是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重要理论支点。公共产品的特性与层次性理论、奥茨和马斯格雷夫的财政联邦主义以及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说,均对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产生了重要的启示意义。

二、公共产品的特性与社会保障的产品属性

美国经济学家萨缪尔森1954年在《公共支出的纯理论》一文中首次提出公共产品的概念。他将纯粹的公共产品定义为“是指这样的物品,即每个个人消费这种物品不会导致别人对该物品消费的减少”。萨缪尔森从产品在消费中的非竞争性角度定义了公共产品,并进一步揭示了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是判断公共产品的主要标准。公共产品的非排他性是指公共产品在消费过程中所产生的利益不能为某个或某些人所专有,在技术上难以把不付费的人排除在外,或者说,虽然可以这么做,但是要付出高昂的成本。非排他性同时也意味着非拒绝性,“是那种不论个人是否愿意购买,都能使整个社会每一成员获益的物品”。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指某人在消费某一产品的过程中,不会影响其他人同时消费,某人从这一产品中获益不影响其他人也同时获益。换言之,在产品的收益上不存在利益冲突,增加消费者的边际成本为零。

依据公共产品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程度大小的不同,公共产品又具体分为纯公共产品和准公共产品两类。凡是同时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的产品被称为纯公共产品。凡是介于纯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产品,即只具备一个标准,或者虽然两个标准都不完全具备,但又具有外部性的产品,则属于准公共产品。那么,社会保障产品究竟是属于哪种性质的产品呢?经典的经济学教科书把社会保障定义为政府以税收作为融资来源,无偿提供给个人的福利。就这一定义而言,显然,私人机构不会生产和提供任何社会保障产品,社会保障制度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和政府行为特征,对社会发挥着“安全网”和“减震器”的作用。所以,许多学者将其产品属性划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有的学者认为,社会保障不同时具备公共产品的两个特征,因而将社会保障归为准公共产品(或混合品)。有的学者则认为,社会保障是介于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之间的一种产品,是宜于由政府强制提供给公民消费的优效品。

如果我们不愿意穷究概念的话,那么容忍纯公共产品与准公共产品之间存在一个模糊的界限,也不会造成太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可以采取一种比较模糊的处理方法,即认为政府规定的资格或条件越宽松、外部性越强,那么这项社会保障计划的公共产品属性就越强;反之,获得社会保障的资格或条件越严格、外部性越弱,则其公共产品属性就越弱。这样,从社会保障产品提供的具体项目来分析,社会保障就不能简单地归属于公共产品或者私人产品,而应针对不同的保障项目进行具体分析。

公共产品的非竞争性是源于商品的不可分性,而社会保险的特点是政府从劳动者和企业(雇佣劳动者)所得的国民收入份额中扣除一部分,加上政府的财力补助,集中形成专门基金,在全体公民之间进行统一调剂。政府每年提供的社会保险支出总量是一定的,当风险发生时,每个人享受到的社会保险数量也是一定的。政府社会保险的支出总量是每个人享受到的社会保险数量的加总。可见,社会保险在消费中是可分割的,多提供一个人的社会保险的边际成本接近于平均成本。所以,社会保险是具有竞争性的。

此外,从宏观的方面来看,虽然社会保险产品是具有非排他性,如并不排斥任何人参加社会保险,因为我国宪法规定所有公民都有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但是,其特殊性在于:只有在符合一定的条件或风险发生时,公民才能真正享受到社会保险的权利,且公民也只有先尽了缴纳社会保险费的义务,才能在风险发生时获得享受社会保险的权利,强调权利和义务的对等性。如果人们不愿意事先缴纳社会保险税(费),且又无外部影响的条件,那么就会被排斥在消费社会保险产品之外。因此,社会保险在某种程度上具有排他性。可见,社会保险既不符合公共产品的含义,也不满足公共产品所具有的两个特征,而是符合私人产品的定义,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

从理论上讲,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也是具有可分割性的。但是,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最大特点在于,不需要受益与贡献的对等性。因为不论哪一个国家,只要设立这些保障项目,就意味着在符合条件的公众中所有人都可以消费这些福利或救助产品,而不需要消费者付出相应的代价。所以,这些项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非排他性。同时,社会福利设施中的福利工厂、职业介绍所、儿童福利院和各种供人们休闲的娱乐场所以及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环保措施等,这些福利产品多一人或少一人消费,都不会引起产品成本的变化,因而具有非竞争性。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的分配是一种纵向的再分配,是将高收入阶层的收入向低收入阶层转移,将社会普通公民的收入向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对象转移。这种收入的纵向转移可以缩小社会贫富差距,使基尼系数变小。可见,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

另外,社会保障中的社会保险是依法由政府举办的具有法制性和强制性的公共事业。凡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社会公民,不论是否愿意,都一律无条件地参加和按规定缴纳保险税(费),具有典型的非拒绝性。但是,对于社会保障中的福利费和救济金的支取、补充养老保险和补充医疗保险以及个人储蓄性的养老保险的选择,个人有充分的自由,可以参加消费,也可以拒绝参加。

综上所述,无论从基本理论还是从实践分析,社会保障产品都同时具有非排他性与排他性、非竞争性与竞争性、非拒绝性与拒绝性,不完全是纯公共产品,而是一种准公共产品。社会保险与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是有一定区别的,社会保险具有私人产品的性质,而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具有公共产品的性质。因此,社会保障产品的提供不能由政府全包统揽,社会保险应由国家、企业和个人共同承担;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社会优抚则应由政府全额负担,从政府预算中列支。

三、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社会保障权责划分

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是公共产品的一般特征,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同时具有两个特征的公共产品并不多,较常见的是受地理和空间因素影响而只有有限的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即使同时具备这两个特征,其强弱程度也不一样。公共产品特性的强弱之分,使公共产品具有了明显的层次性。布雷顿(Breton)根据公共产品提供的地理区域将公共产品划分为地方公共产品、区域公共产品和国家公共产品,其依据是受益范围和效用外溢程度的不同。全国性公共产品(nationalpublicgoods)的受益范围为整个国家,受益在疆域内分布相当均匀,无论对国外还是对国内,外部性问题都可以忽略不计,其效用外溢可使全国居民从中受益。区域性公共物品(regionalpublicgoods)是指某一地区的居民能够享用的公共产品,如“三峡工程”的建成将使整个长江流域特别是靠近三峡的几个省区受益。地方性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则局限于某一地区(如城镇、街道),基本上只能让本地区居民受益,且这种受益在本地区内分布相当均匀。

公共产品层次性理论是分析地方公共经济的重要理论支柱,直接关系到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以及地方各级政府间的事权、财权的划分,为分析财政体制和各级政府行为目标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行为目标、职责范围和相互之间在财政收支上的划分原则也就由此而来。不同层次性的公共产品应当由不同层级的政府负责提供,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提供该公共产品的政府层级间存在着一定程度上的对应性。全国性公共产品应当由中央政府负责提供,地方性公共产品应当由地方政府负责提供,区域性公共产品则由中央政府主导并视其效用外溢程度大小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间合理分担,从而实现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如果某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提供该公共产品的政府层级不相对应,则会由于产品提供与其受益范围的不一致性而导致公共产品的“供给不足”或“供给闲置”。

作为由政府负责提供的一项重要准公共产品,社会保障产品在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之间的权责划分,是社会保障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社会保障产品是由众多具体保障项目组成的体系,某些具体保障项目内部又可分为不同的保障部分,如养老保险产品项目一般由全国统一的公共基础性部分、地区差别性的职业年金和补充保险部分组成。随着经济社会现代化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居民居住自由呈不断扩大趋势,因而社会保障公共产品的效益外溢性不断增强。所以,应当从国家政治、经济、社会和社会保障的全局利益出发,协调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的社会保障权责。凡是属于全国范围内宏观调控的社会保障事务,应由中央政府承担;凡是地区性的社会保障事务,可以由地方政府承担,如决策性、监督性权责应集中于中央政府,而具体执行管理权责应由地方政府负责。同时,根据社会保障产品中的不同构成项目和不同保障部分的不同层次性特征、地域跨度以及规模效益和外溢程度,明确划分中央与地方政府在社会保障中的职责范围,以实现不同层次性社会保障公共产品的有效供给。

四、奥茨和马斯格雷夫的财政联邦主义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

财政联邦主义是由美国经济学家奥茨(WallaeeE.Oates)在1972年出版的《财政联邦主义》一书中提出来的、研究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理论。它是一种从经济学的角度,寻求有效行使财政职能所需的财政收支应该如何最优地在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进行划分的理论,并归结为一个分权定理:“对于某种公共物品来说——关于这种公共品的消费被定义为是遍及全部地域的所有人口的子集的,并且,关于该物品的每一个产出量的提供成本无论对中央政府还是对地方政府来说都是相同的——那么,让地方政府将一个帕累托有效的产出量提供给它们各自的选民,则总是要比由中央政府向全体选民提供任何特定的并且一致的产出量有效得多。”因为与中央政府相比,地方政府更接近自己的公众,更了解其所管辖区选民的效用与需求。奥茨的这个分权定理实际上给出了分税制的一个关键原则,那就是:如果低层级政府能够和高层级政府一样提供同样的公共产品,那么由低层级政府来供给会更好,中央政府只应提供具有广泛的偏好相同的公共产品。

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和佩吉·B·马斯格雷夫在此基础上考察了各级政府的资源配置、收入分配与稳定经济三个职能。在他们看来,一个国家的财政结构安排虽然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政治、历史决定的,但这不是全部原因。“公共产品与服务的提供究竟应当建立在中央集权制基础上还是建立在分权基础上?如果是后者,那么在空间上应建立什么样的财政管理体制,才能有效地提供这些公共服务?”为回答这个问题,他们采用单一公共产品的简单模型,在社区内居民偏好与收入相同的假设下,得出公共产品的受益范围存在层次性,不同层次的公共产品由不同级别的政府来提供,这样才符合效率原则。其中,属于全国性的公共产品,需要中央政府提供;而那些属于区域性的公共产品,则应当由地方政府提供。他们认为,“财政联邦主义的核心在于,资源配置政策应该根据各地方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而分配与稳定政策则主要归中央一级政府负责。”因为,地方政府欲调控宏观经济稳定却又缺乏充足的财力,且经济主体的流动性也严重束缚了地方政府进行收入再分配的尝试;而资源配置政策则应根据各地居民的偏好不同而有所差别,因而在这方面,地方政府也比中央政府更适合,更有利于经济效率的提高和社会福利水平的改进。

财政联邦主义理论体现了分权的关键性特征,即从效率与政府职能的角度出发,实现公共产品的层次性与政府级次的匹配,这构成了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一个重要理论支点。因为,从全国范围来看,一个国家总有经济相对发达的地区和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经济发达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高,提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造成的税收负担也比较轻;而经济落后地区的人均收入水平较低,但提供社会保障公共服务造成的税收负担却较重。这显然是不合道理的。而且,如果不在一定程度上加以改善,这种不合理状况会进一步造成地区间贫富差距的恶化,从而影响整个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为此,需要对发达地区和落后地区居民的社会保障资源进行调节。显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是一项收入再分配制度,绝对不是地方政府能够行使得了的职能,而是需要一种凌驾于各地方政府之上的制度来加以强制执行,这种制度只有中央政府才有这个权力和权威来制定。

五、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说与社会保障转移支付

事实上,财政联邦主义理论还依赖一个关键的前提,那就是居民的流动带来的政府间竞争。蒂布特(Tiebout)在1956年发表了《地方支出的纯理论》一文,文中讨论了有效提供公共产品的方式,以及有效运作方式所需要的条件。他认为,在一系列假设条件下,由于各辖区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组合不尽相同,因此,各地居民可以根据各地方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来自由选择那些最能满足自己偏好的地方定居。居民们可以从不能满足其偏好的地区迁出,而迁入可以满足其偏好的地区居住。形象地说,居民们通过“用脚投票”,在选择能满足其偏好的公共产品和税负的组合时,展现其偏好并作出了选择哪个政府的决定。这就是所谓的“以足投票”假说。

一般说,个人考虑选择社区居住的一个关键要素是社区可供选择的税收(即公共产品的价格)和公共产品结构。也就是说,如果居民所得到的地方公共产品的效用能够补偿因居住在该地区而支付的税收所造成的效用损失,那么,理性的居民就会选择该地作为居住地。如果有许多居住区,每个社区所供给的税收和公共产品结构的组合不同,那么人们将通过“以足投票”选择来给予他们最大满足的社区。

该理论以最优理论为背景,充分体现了经济人假设,回答了人们为何聚集在一个地方生活或生产,即在政府与居民无法合作的条件下,居民的选择问题是其他分权理论的必要补充。但它有一系列严格的假定条件。这些假定中有一些符合现实,有一些则与事实严重不符,如理论中的一个假定条件是居民可以充分自由地流动,而我国居民的迁徙不仅受经济效用的影响,而且还会受到户籍制度、文化观念、国家政治经济体制等的种种限制,人们在很多情况下都是“想走走不了”、“想进又进不去”等非最优状态。虽然有些假定条件与事实存在偏差,但并不影响其推论。蒂布特“以足投票”假说可以使人们认识到居民选择权的重要性。如果把公共产品的供给看作是一个公共选择的过程,那么政府约束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方面是居民的“用脚投票”,只有居民有退出的权利,政府的硬约束机制才有可能形成并有效运转。正如詹姆斯·M·布坎南和理查德·A·马斯格雷夫(2000)所言,蒂布特模型中的受益范围与财政辖区空间安排的配合提供了一个效率规则,也提出了一个类似市场的实施机制,解决了公共产品供给中的难题。

蒂布特的“以足投票”假说提出了地区之间公共产品供给的公平性问题,是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又一个重要的理论支点。在一个全国统一的开放市场经济条件下,各地社会保障补助资格和水平的差异可能导致一些人的迁居,这就造成地方政府执行地区性的收入再分配政策失效。因为,当某个地方政府实行一项收入再分配的社会保障计划时,为使本地区居民收入平均化而对富人课以重税、对穷人给予更多的补助,就会造成富人的向外迁移(为了逃避税收)和穷人的大量涌入(为了得到转移支付),如此循环反复,就会出现“穷人追逐富人”的现象。如果许多穷人涌入到一个初始社会保障水平相对较高的地方(如农村人口向城市集聚等),就会增加该地的人口数量,造成交通、公园、学校等公共设施的过度拥挤状况,同时会推动土地价格的上涨,从而增加目前商品房购买者或其他土地使用者的成本,而且劳动力人口的增加还将使一些工种的工资水平下降等。这些都会引起该地居民福利水平的降低或福利成本的增加,使该地区的财政状况趋于紧张,政府给予财政支持提供充足福利的愿望和能力将会减弱,最终不得不放弃该项政策。因此,随着全国统一市场经济的逐步确立,低层级政府对收入的再分配能力是有限的,由中央政府负责收入的再分配是一种必然的趋势。中央政府只有通过社会保障转移支付来调节各地区之间的福利差距,才能保证各地区的福利水平的大致均等,从而避免居民频繁流动出现的不良后果。

六、结论

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是解决社会保障地区差异问题的现实举措,在我国这样一个区域发展极其不平衡的发展中国家,更是一种必然选择。然而,理论研究的长期滞后严重阻碍了我国社会保障转移支付制度的顺利实施。公共产品理论是20世纪财政学的重大发现,它较好地解决了政府公共事务的分类以及相应的政策问题。财政分权理论是政府间财政关系的重要理论基础,其主要目的是解释地方政府存在的合理性和必要性,其核心是使地方政府有一定的自,从而能够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社会保障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保障;医疗;生活;就业

社会保障是一种悠久的社会福利制度,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在我国发展还相对较晚,发展尚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大学生社会保障就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尚未涉及的真空地带。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其生活、医疗及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甚大,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以缓解上述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保障现状

(一)医疗保障现状

我国现有高校公费医疗制度从1953年开始实施,根据各地形势和学校具体情况,一般由政府承担80%,其余20%由学校和学生共同承担。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及重大疾病的增加,公费医疗费用已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几个大、重病学生就可能会花光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学生的医疗经费,高校公费医疗费用严重不足。曾有部分高校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自办医院,然而,庞大的开支又带来了高校的财政压力。还有部分高校将学生公费医疗指标加上学校补贴的一部分钱,作为保费,进行商业投保,学生根据学校与保险公司双方协商好的规定享受医疗保险。但由于免赔额的限制,平常花费几元或几十元医治小病的费用无法报销,大、重病又无力保障,从而造成了小病费用累加成较高消费额却无法报销的现象,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保障。

(二)基本生活保障现状

关于大学生能否领取失业保险金,理论界一直未有定论。目前有些省市,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可以领取一定数额的失业救济金,但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没有法律的规定。当前,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保障,主要来源由家庭提供,同时也存在助学金、奖学金和银行的助学贷款等辅助方式,还有极少一部分受到社会上有经济实力的个人、企业单位、社会机构等的资助,但这部分力量非常的小,受到资助的大学生范围也非常狭小,部分特困生甚至要通过长期打工兼职来保证基本生活。同时,学校的助学经费有限,解决面窄,而银行助学贷款和社会助学捐款具有商业和慈善性质,存在较多的条件限制以及还款纠纷等经济利益问题,贫困大学生受惠面十分有限。

(三)就业保障现状

从1997年开始,我国实行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分配政策彻底废除,随之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最近几年严峻的整体就业形势,使“天之骄子”也面临着失业的困境。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从1999年6月7日开始扩大公务员招收比例,这可以说是针对大学生就业保障的一项政策,但数量毕竟是有限的。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国家出台一些指导性意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在税费等方面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优惠,在公务员考试制度外设立了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专项贷款,还提出了“特设岗位”这一就业政策,大学生可以通过考试争取到一些特别设置的岗位,参加就业,但这些政策都没有形成规范的法律法规,实施起来缺乏力度。

二、建立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一)缓解当前我国失业压力

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主要原因是我国当前正处在体制转轨时期,以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隐性失业问题都暴露了出来,下岗职工、新增劳动力、农民工进城等造成我国每年的劳动供求缺口达到1500万左右,失业问题非常严重,再加上大学生的扩招,每年有400多万大学生进入社会,加剧了当前的就业形势,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失业问题。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我国失业的严峻形势,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

(二)减少人力资本的浪费

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是非常巨大的,据有关人士统计,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花费大约在22万左右,这部分投资不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家庭,都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大学生失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使人力资本投资失去应有的收益,给国家、个人和家庭带来很大的损失和不良的社会效果。如果长期下去,将降低人们对教育的良好心理预期和对教育事业的公信力,不利于国家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不利于社会的长久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失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只要市场经济继续发展存在,失业问题就不可避免,问题是出现了失业问题后,如何进行积极引导以降低失业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大学生失业,并不是意味着大学生已经供过于求,而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的不完善和就业渠道的不畅造成的。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有利于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疏通大学生就业的渠道,为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到基层就业开辟新的信息平台,顺利实现大学生的尽快就业,为缓解大学生失业压力起到应有的作用。

三、关于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

(一)关于医疗保障的构建

建立国家专项支持、商业保险和救助基金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以国家专项支持为主、商业保险为辅、救助基金为补充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第一,高校医院应该根据学生入学体检记录测算校内大学生健康水平,从大学生社会保障资金中划分专门的医疗保障基金,并积极向社区医院、医疗门诊转变,防止学校医疗资源的闲置。第二,建议或规定每个大学生至少购买一份商业保险,如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费用主要由个人承担,防止因个别大、重病学生占用大部分学生的医疗资金。第三,要积极吸引社会力量的爱心捐助,对大、重疾病和意外伤亡等需要救助的大学生实施捐款帮助。第四,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地参与银行的理财产品项目以保证医疗基金的保值增值,防止资金闲置。

(二)关于就业保障的构建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应建立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和大学生资源库,实现就业信息和人才信息的共享。高校针对贫困大学生和有就业障碍的大学生设立专门服务窗口,提供免费的就业政策咨询、岗位信息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社会保障机构对毕业后三个月仍无法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为其办理失业登记,发放为期五个月的失业救助金并免费提供相应服务。街道办事处或市政企业向辖区内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上门政策咨询服务,发放就业服务联系卡,建立定期联系和服务制度,积极帮助他们就业,并将家庭困难的毕业生纳入重点帮扶范围。国家还应继续支持大学生自主就业和创业,街道办事处对灵活就业或在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为其提供档籍托管、社会保险持续等方面的服务。

(三)关于基本生活保障的构建

一是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所在城市、地区的经济水平,测算出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制定相对统一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把助学贷款制度作为解决高校贫困生基本生活保障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方式,政府不仅要给予政策支持,还应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和发挥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二是高校要积极引进企业单位,以委托培养的方式帮助它们培养人才,而企业则为需求对象提供生活保障。三是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争取社会多方热情支持,动员社会团体或个人积极捐资助学来扩充保障基金。四是争取建立一种有偿服务机制,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基本生活保障服务顺利完成学业,就业后再把资金返还到基金里面,保障基金的循环利用和滚动发展。

(四)关于多种筹资渠道的构建

要保证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稳健地为大学生服务,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前提。首先是国家财政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大学生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其次是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主体,而各种企事业单位是占用大学生人力资源的主体,它们有责任为大学生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一定的资助,如果仅把上市所得的5%用于社会保障,可筹集数量可观的资金。再次是从社会上筹集资金,可以通过增加发行、社会募捐等途径筹集一部分资金来用于大学生社会保障。最后是高校要合理调整支出结构,从每年预算中划出一部分作为大学生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并防止高校违规挪用国家拨付的大学生社会保障资金,等等。

参考文献:

[1]耿永志.如何应对“知识失业”的新挑战[J].经济导刊,2006(11).

[2]杨克瑞.建立大学生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0).

[3]林翰.刍议重构高校医疗保障体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9):82-83.

[4]陈小玮.谁要我!——大学生就业寒流透视[J].新西部,2006,(7):62-63.

社会保障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社会保障;医疗;生活;就业

社会保障是一种悠久的社会福利制度,但现代意义上的社会保障在我国发展还相对较晚,发展尚不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尚存在诸多问题,其中大学生社会保障就是诸多问题中的一个尚未涉及的真空地带。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阶层,其生活、医疗及就业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甚大,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以缓解上述问题,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究的问题。

一、大学生社会保障现状

(一)医疗保障现状

我国现有高校公费医疗制度从1953年开始实施,根据各地形势和学校具体情况,一般由政府承担80%,其余20%由学校和学生共同承担。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及重大疾病的增加,公费医疗费用已不能满足大学生需要,几个大、重病学生就可能会花光一个年级甚至整个学校学生的医疗经费,高校公费医疗费用严重不足。曾有部分高校投入大量的人、财、物力自办医院,然而,庞大的开支又带来了高校的财政压力。还有部分高校将学生公费医疗指标加上学校补贴的一部分钱,作为保费,进行商业投保,学生根据学校与保险公司双方协商好的规定享受医疗保险。但由于免赔额的限制,平常花费几元或几十元医治小病的费用无法报销,大、重病又无力保障,从而造成了小病费用累加成较高消费额却无法报销的现象,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医疗保障。

(二)基本生活保障现状

关于大学生能否领取失业保险金,理论界一直未有定论。目前有些省市,大学生毕业找不到工作,可以领取一定数额的失业救济金,但这只是一种权宜之计,没有法律的规定。当前,在校大学生的生活保障,主要来源由家庭提供,同时也存在助学金、奖学金和银行的助学贷款等辅助方式,还有极少一部分受到社会上有经济实力的个人、企业单位、社会机构等的资助,但这部分力量非常的小,受到资助的大学生范围也非常狭小,部分特困生甚至要通过长期打工兼职来保证基本生活。同时,学校的助学经费有限,解决面窄,而银行助学贷款和社会助学捐款具有商业和慈善性质,存在较多的条件限制以及还款纠纷等经济利益问题,贫困大学生受惠面十分有限。

(三)就业保障现状

从1997年开始,我国实行大学生就业双向选择,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国家分配政策彻底废除,随之带来了大学生就业难问题,而最近几年严峻的整体就业形势,使“天之骄子”也面临着失业的困境。针对这种情况,国家从1999年6月7日开始扩大公务员招收比例,这可以说是针对大学生就业保障的一项政策,但数量毕竟是有限的。面对日益严峻的大学生就业形势,国家出台一些指导性意见,鼓励大学生到基层工作,在税费等方面对大学生自主创业给予优惠,在公务员考试制度外设立了支持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专项贷款,还提出了“特设岗位”这一就业政策,大学生可以通过考试争取到一些特别设置的岗位,参加就业,但这些政策都没有形成规范的法律法规,实施起来缺乏力度。

二、建立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一)缓解当前我国失业压力

当前我国整体就业形势比较严峻,主要原因是我国当前正处在体制转轨时期,以前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存在的隐性失业问题都暴露了出来,下岗职工、新增劳动力、农民工进城等造成我国每年的劳动供求缺口达到1500万左右,失业问题非常严重,再加上大学生的扩招,每年有400多万大学生进入社会,加剧了当前的就业形势,带来了更为严重的失业问题。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我国失业的严峻形势,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全面小康社会的构建。

(二)减少人力资本的浪费

国家培养一个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是非常巨大的,据有关人士统计,一个学生从小学到大学毕业,花费大约在22万左右,这部分投资不论对于国家,还是对于家庭,都是一个不小的开支,大学生失业造成了人力资源的巨大浪费,使人力资本投资失去应有的收益,给国家、个人和家庭带来很大的损失和不良的社会效果。如果长期下去,将降低人们对教育的良好心理预期和对教育事业的公信力,不利于国家教育事业的长效发展,不利于社会的长久稳定和各项事业的全面推进。

(三)完善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

失业是市场经济的产物,只要市场经济继续发展存在,失业问题就不可避免,问题是出现了失业问题后,如何进行积极引导以降低失业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当前大学生失业,并不是意味着大学生已经供过于求,而主要原因是由于大学生就业信息平台的不完善和就业渠道的不畅造成的。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有利于地区之间、行业之间的信息交流,疏通大学生就业的渠道,为大学生就业、尤其是到基层就业开辟新的信息平台,顺利实现大学生的尽快就业,为缓解大学生失业压力起到应有的作用。三、关于构建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的设想

(一)关于医疗保障的构建

建立国家专项支持、商业保险和救助基金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的大学生医疗保障制度——以国家专项支持为主、商业保险为辅、救助基金为补充的大学生医疗保障体系。第一,高校医院应该根据学生入学体检记录测算校内大学生健康水平,从大学生社会保障资金中划分专门的医疗保障基金,并积极向社区医院、医疗门诊转变,防止学校医疗资源的闲置。第二,建议或规定每个大学生至少购买一份商业保险,如意外伤害保险、重大疾病保险等,费用主要由个人承担,防止因个别大、重病学生占用大部分学生的医疗资金。第三,要积极吸引社会力量的爱心捐助,对大、重疾病和意外伤亡等需要救助的大学生实施捐款帮助。第四,高校应根据自身条件,合理地参与银行的理财产品项目以保证医疗基金的保值增值,防止资金闲置。

(二)关于就业保障的构建

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应建立就业信息交流平台和大学生资源库,实现就业信息和人才信息的共享。高校针对贫困大学生和有就业障碍的大学生设立专门服务窗口,提供免费的就业政策咨询、岗位信息提供、职业介绍和职业指导服务。社会保障机构对毕业后三个月仍无法就业的应届高校毕业生,为其办理失业登记,发放为期五个月的失业救助金并免费提供相应服务。街道办事处或市政企业向辖区内已进行失业登记的高校毕业生进行上门政策咨询服务,发放就业服务联系卡,建立定期联系和服务制度,积极帮助他们就业,并将家庭困难的毕业生纳入重点帮扶范围。国家还应继续支持大学生自主就业和创业,街道办事处对灵活就业或在非公有制单位就业的高校毕业生,为其提供档籍托管、社会保险持续等方面的服务。

(三)关于基本生活保障的构建

一是各高校应该根据学校所在城市、地区的经济水平,测算出基本生活保障标准,制定相对统一的基本生活保障标准,把助学贷款制度作为解决高校贫困生基本生活保障的根本途径和主要方式,政府不仅要给予政策支持,还应调动银行的积极性和发挥监督工作的有效性。二是高校要积极引进企业单位,以委托培养的方式帮助它们培养人才,而企业则为需求对象提供生活保障。三是全社会广泛参与,共同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争取社会多方热情支持,动员社会团体或个人积极捐资助学来扩充保障基金。四是争取建立一种有偿服务机制,贫困大学生在校期间享受基本生活保障服务顺利完成学业,就业后再把资金返还到基金里面,保障基金的循环利用和滚动发展。

(四)关于多种筹资渠道的构建

要保证大学生社会保障体系稳健地为大学生服务,稳定的资金来源是前提。首先是国家财政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增加大学生社会保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例。其次是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大学生是我国人力资源的主体,而各种企事业单位是占用大学生人力资源的主体,它们有责任为大学生社会保障工作提供一定的资助,如果仅把上市所得的5%用于社会保障,可筹集数量可观的资金。再次是从社会上筹集资金,可以通过增加发行、社会募捐等途径筹集一部分资金来用于大学生社会保障。最后是高校要合理调整支出结构,从每年预算中划出一部分作为大学生社会保障专项资金,并防止高校违规挪用国家拨付的大学生社会保障资金,等等。

参考文献:

[1]耿永志.如何应对“知识失业”的新挑战[J].经济导刊,2006(11).

[2]杨克瑞.建立大学生最低生活保障问题研究[J].北京教育:高教版,2006(10).

[3]林翰.刍议重构高校医疗保障体系[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6,(9):82-83.

[4]陈小玮.谁要我!——大学生就业寒流透视[J].新西部,2006,(7):62-63.

社会保障学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论文选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 G642.47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5-4634(2011)06-0077-03

本科毕业论文是锻炼和检验本科生思维能力和学习能力的重要方式,可以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去了解整个专业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将来,使四年来所学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本科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首先遇到的困难便是选择什么样的论文题目,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既是毕业论文的基础,又能够决定毕业论文的价值和效用,是对将要撰写论文的基本方向和内容的整体把握。只有题目确定好了,文献的收集和阅读才具有针对性。本文将结合苏州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际情况,就本科生毕业论文选题过程中表现的专业特殊性、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的措施一一论述。

1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的专业性

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基本要求是要具有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这个目标的实现,应该从了解本专业的专业特点、培养目标和学术状况入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我国公共管理类专业中相对来说较为成熟的学科,属于交叉型、应用型的学科,涉及经济、管理、法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的知识运用。该专业由教育部1998年增设并首次批准招生。到目前,全国开设该专业的高校已近百所。对开设了该专业的各院校网站所公布的公共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不难发现各个院校均形成了自身的专业特色,有的院校形成了以经济学为背景的专业特色,有的以社会学为背景,有的以公共管理学为背景。无论是哪种特色的院校,教学课程设置都突出综合性专业知识理论的传授以及强调专业特色课程的技能培养。因此,该专业培养的毕业生要求能够适应我国劳动力市场的培育与发展、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系统的不断完善以及社会保障制度建设的需要,具备比较扎实的综合性专业知识,掌握现代管理技术和方法,能在政府部门、政策研究部门、企业事业单位从事劳动、工资、就业以及社会保障工作,并具有一定的理论研究能力的高级复合型人才。

为符合上述专业特点和培养目标,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要求在全面系统掌握专业理论和操作技能的基础上,以劳动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着眼点,围绕促进就业与再就业、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劳动关系与收入分配秩序等主题,综合运用劳动经济、社会保障、管理学、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深入研究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尽可能多地反映该领域的实际问题、热点问题,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论文选题定位准确并有一定的新颖性和学术性。

2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中存在的问题

苏州大学2000年开始招收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到目前已有7届毕业生,通过分析每届毕业生论文选题过程,并结合最终成稿毕业论文的质量,发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存在以下问题。这些问题大多属于人文社科类本科毕业生论文选题中共同存在的问题,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有着不同于其他专业的特殊的表现形式,由此决定了该专业指导教师在引导学生选题时的方法和策略。

2.1 选题宽泛,主题表达含混

许多毕业生写论文时选题的大小和深度不当,往往造成大题小作、多主题、脱离实际、泛泛而谈的结果,严重影响论文质量。苏州大学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起初的几届毕业生选题多以“我国”作为论文的研究范围,例如“我国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医疗、失业、工伤等)制度存在的问题分析”“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险制度研究”等等,以为这样的选题资料比较容易查找,而我国的实际国情是各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极不平衡,劳动与社会保障相关制度在各地的发展进程、实践效果差异很大,这样的选题本身就蕴含着多向度的问题和论点,在区区几千字的本科毕业论文篇幅内很难论述清楚。另外,由于选题过大,学生很难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该毕业论文,结果造成学生不愿或难以深入,而是采取东拼西凑的方法完成毕业论文,严重影响毕业论文的质量。经过几届的开题训练和引导,以“我国”为研究范围的选题大为减少,但又出现了另一种情况即主题表达含混不准,如“某某县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建设”,甚至有的同学以某某村为例,类似这类的选题外延缩小了,而内涵却很大,概念表达含混,没有分清制度建设和制度实践的不同,混淆了实证研究和规范研究的差别。

选题的大小要与论文的篇幅相称,与论文的水平要求、层次高低适应。选题过于宏大,不是一篇本科论文能够承载得起的。本人在指导学生选题的过程中,有不少同学反映他们查找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文章中也有不少大题目,而一般来说,只有相关的研究有了相当积累,可以在一定的高度上概括、总结和比较,才能作好大题目。作为本科毕业论文,大题目往往无法形成逻辑体系严谨的论证,特别是无法形成论点的纵深突破。即使写出来,成稿的每一章甚至每一节都可以单独做一篇学位论文,答辩时非常困难。

2.2 选题偏离专业方向

由于对本科毕业论文的性质与写作目的缺乏认识,对本专业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不熟悉,一部分学生在选题时没有从专业范畴内寻找方向,而是凭自己业余阅读的兴趣,贸然在其他专业和学科范畴内选择一个论题。例如,近年来,我国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失地农民和农民工问题成了学术界持续研究的热点,各专业均从自己的专业视角选择研究主题,社会学侧重于研究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生存状态与市民化问题,法学侧重于研究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权益受损与保护问题,教育学研究侧重于研究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子女的教育问题等等。以失地农民和农民工为研究对象的选题也备受本校毕业生的青睐,作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应该侧重于研究如何构建和完善失地农民和农民工的社会保障机制,但有不少同学偏离了自己的专业方向,如“某地农民工子女(或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某地失地农民的生存与适应”,此类选题所要探悉的范围与本专业方向有悖,学生缺少相关理论基础和专业知识,很难完成高质量的论文。

毕业论文作为专业学习的一个综合性检测手段,所要衡量的是学生对专业知识、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的掌握和运用能力。本科论文的选题不能脱离自己的专业知识,因为本科学生的知识积累和理论素养大多源于本专业的学习,专业之外的知识和理论,一般而言,既无深度,也不成系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属于交叉型、应用型学科的要义是要以多学科的基础知识和方法分析研究社会保障领域的问题和现象。

2.3 选题两极化:或过于陈旧、或过于追逐热点、 或偏题

很多学生在选题时没有做充分的开题准备,为了以后写作时资料好找,有些学生认为较为成熟的题目资料好找,有些学生认为热点问题资料好找,造成了所选论题或过于陈旧、或过于追逐热点的问题。如发轫于1993年并于1997年开始在全国实施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已经过了十多年的实践,制度本身的缺陷以及在实践过程中呈现出的问题已被讨论透彻,以“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研究对象的选题很难突破已有研究的束缚,因而缺乏创造性,既无理论意义,也无实践价值。而过于追逐热点的选题,大多来源于媒体资料,如“夹心层住房保障问题分析”,这样的选题做论文往往将种种现象东拼西凑,论文无理论依据、无深度,更像是一篇记者的新闻报道,达不到专业学位论文的要求。有些同学为了避免重复,选择比较偏的题,而太偏的题难度太大,对于没有论文经验或理论基础不够扎实的学生按质完成的可行性较差。

毕业论文选题要具有新意才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体现学位论文的灵魂、魅力和价值。一般而言,学术论文的创新表现为三方面:资料创新――运用所学的专业理论和知识分析新材料;方法创新――运用新的研究方法对原有材料进行新的论证;观点创新――对已有学术观点提出疑义并提出不同观点。如前所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要着眼于解决该领域的新情况新问题,因此,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毕业生而言,应鼓励和提倡资料创新。

3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毕业论文的选 题策略

论文选题不仅仅是给文章定个题目和简单地规定个范围,而是经过挑选确定的研究方向、方法、内容和途径,因此,选择毕业论文题目的过程就是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

3.1 将自身的兴趣爱好和专业能力结合起来

很多毕业生喜欢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社会责任感选择热点问题作为毕业论文的研究对象。兴趣爱好是最好的教师,能激发学生内心深处认知事物的原动力[1]。如果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一个具有一定实践意义的问题展开研究,由此产生的研究动机将最为强烈,研究的情绪会比较高,研究的积极性、主动性、持续性也将最为稳定,克服困难的意志力也会增强。与此同时,由选题而形成论文是一个专业知识的运用过程[2],如果仅凭兴趣爱好选题,往往会出现困难太大、力不从心、难以胜任和完成的结果,因此论文写作是否顺利,选题时还要兼顾到自身已具备的知识结构和熟练程度。在四年的学习中,曾对本学科哪些问题感兴趣?哪一方面的知识积累或资料拥有最多?学习或阅读的过程中,对哪些问题产生过怎样的感触和想法?通过衡量和明确自身的专业能力,再结合自己的兴趣和爱好,尽可能选择那些能发挥自己的专长,适合自己主观能力的研究题材。

3.2 先选定研究方向,再确定论文题目

论文选题往往是要根据自身的知识结构、认知程度及个人的兴趣爱好先大致选定一个研究方向。然后,根据所选定的研究方向有针对性的收集相关的材料确定论文题目,题目是研究问题,要有具体的问题作为支撑点,因此要把研究方向跟研究问题区分开来。许多同学选题前不知所措、选题后题目偏大,就是因为把这两个问题混起来了。研究方向是比较大的研究范围,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就是一个研究方向,研究方向实际上是一个大的问题。而每个方向又会有许多具体的问题,例如,“苏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经验及适用条件”就是一个具体的问题。因为这只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这个方向的一个具体层面。其他方面诸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框架”、“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施难点”等并没有包括在“苏州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实践经验及适用条件”这个问题里。所以,它们分别构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研究”这个方向的具体问题。因此,所选题目必须深入到具体的研究问题的层面上,如果只是停留在研究方向上,就会出现大题目,写作的时候泛泛而谈,缺乏深度和针对性。

3.3 精读重要的代表性文献,泛读一般的相关文献

选题的过程是一个越来越狭窄的过程,也就是思维越来越小。当然,找到小问题是不容易的,必须大量阅读已有的研究文献,明确选题依据[3]。一方面,文献查阅可以掌握已选定的研究方向已经有哪些研究成果,做到了什么地步,进展如何,哪些具体的问题还没有涉及到或是有哪些不足等等,掌握这些信息之后才能避免重复性、陈旧性选题,才能体现新意;另一方面,文献查阅也可以让自己清楚原来所选的方向能否驾驭,客观条件是否充分,避免因参考资料不足等因素而半途终止,或勉强完成而质量不高的结果。

现实中,毕业生查阅文献呈现出以下几种现象:有些学生有心尝试原著的深层阅读,但一上来就是最艰深的著作,结果导致囫囵吞枣、消化不良;有些学生面对大量的文献束手无策,流于走马观花、浅尝辄止;还有些学生只进行简单和低级的表层阅读,文献仅限于从百度或谷歌的浅层搜索中获得,几乎没有有效查阅。如何从浩瀚如烟的研究文献中找到对自己选题有启发和参考意义的资料,必须要有正确的文献查阅方式,即精读重要的代表性文献,泛读一般的相关文献。重要文献指对所选研究领域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著作和文章以及某些权威学者撰写的综述,对这些文献要获得原文并仔细阅读。著作的查阅可以提升理论水平和掌握该方向的研究方法,对查阅原著有困难的,可以只阅读对原著的解读。权威学者撰写的综述或引用率高的综述里信息含量大,仔细阅读可以搞清楚相关概念、研究进程等。相关文献指与自己所选方向相关领域的重要文献和自己领域内的除重要文献以外的其它文献,对这些文献以阅读摘要和框架结构为主。在阅读过程中发现启发性的文献可以升级为重要文献,阅读全文。把参考文献按照与自己研究内容的相关性和重要性进行分类,不同文献采取不同的阅读方法,以提高文献查阅的质量,并可获得更多、更有价值的论证依据。

综上所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特点和培养目标决定了该专业本科毕业论文选题的特殊性,好的选题不仅使学生具有足够的信心和动力,还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专业特长和运用综合知识的才能以及潜在的创造力[4]。如何避免选题中出现的种种问题,选择合适的题目,需要经过多方思索、互相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的一番努力。

参考文献

[1]赵国玲,哈斯.本科学生毕业论文选题探讨[J].内蒙古财经学院学报,2007,(6):45-46.

[2]杨勤,吕冬生,李亚敬.本科毕业论文选题探究[J].九江学院学报,2009,(3):113-116.

[3]范新干.汉语专业本科学术论文选题立说概谈[J].襄樊学院学报,2009,(6):66-68.

社会保障学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应用型人才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逐渐成为我国政府和社会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民生”问题相关的社会保障制度的重要性也随之突显出来。社会保障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对于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学生而言,必需掌握扎实的、与时俱进的社会保障知识。然而,在当前的社会保障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社保政策的变动、教师知识更新过慢、忽视实践教学及实践教学资源受限等问题。为进一步提高社会保障学的教学效果,本文从调整教学模式、关注学科热点、以“应用”为向导促进实践教学等方面入手进行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1社会保障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对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而言,今后工作很重要的一部分是和社会保障相关的。目前我国高等院校大都把社会保障学设置为专业基础课程,只有部分院校把社会保障学列入专业选修课程。社会保障学是一门应用性、实践性、政策性都极强的学科。第一,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各种规章制度十分复杂,世界各国,乃至中国的各个地市的具体规定都不同。自20世纪90年代后期以来,我国社会保障的各项事业迅速发展,相关的理念和制度也在不停地发生变化。在这个过程中,一些教师自身并没有紧跟时代和政策的发展,及时吸收这些新信息、新知识,在教学过程中一味地照搬课本,造成课堂的教学内容严重滞后于时代的发展。第二,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的实践教学很多时候停留在口号中,理论灌输仍是目前很多应用型院校课堂教学的主要模式。教师照本宣科讲解社会保障的理论和制度,很容易让学生觉得课程枯燥无味,使学生无法对社保政策产生兴趣和感性认识,教学效果不佳,从而造成毕业生在工作中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基于应用导向和能力培养的实践教学改革的首要任务就是对课程体系进行优化设计,合理安排课程内容,重视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实践教学增强学生对社保知识的感性认识,并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社会保障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加学生在就业市场的竞争能力。第三,目前高校普遍存在实践教学资源有限的问题。比如,学生很难有机会到社保经办机构去实地体验。除了设置有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以外,很少有学校为人力资源管理专业配备社会保障的仿真模拟软件。

2社会保障学实践教学改革目标的确立

第一,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社会保障的实践教学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社会保障制度的理论,更应该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笔者在社会保障课程教学过程中,感到目前很多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原因是没有“民生”意识。学生因受自身阅历的限制,认为社保和自己关系不大,不关心“民生”问题和社保热点,对课程内容自然缺乏兴趣。因此,实践改革的首要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民生”意识,帮助学生树立为社会大众服务的意识及社会责任感。第二,要提高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社会保障是民生之基,民生之本,是一项综合事业。社会保障事业需要理论和实践能力同时具备的综合性人才。在培养学生“民生”意识的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应用型本科培养的不是背诵理论制度的人,而是要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会实际操作的应用型人才。第三,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在经济全球化、科学技术更新周期不断加快的当代社会,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取决于人才的质量。而人才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人才创新能力紧密相关。因此,社会保障学的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通过实践教学,引导学生发现我国社会保障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潜能和创新思维,使学生主动参与到现实社会保障问题的分析和处理过程中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3社会保障学教学改革实施过程

基于社会保障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种种问题,以及实践教学改革的目标,笔者在所在学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践教学的改革实践。

3.1课堂实践教学的实施

3.1.1社保新闻热点的解读

社会保障的教材分为理论部分和实务部分。学期的第一周是教师理论讲解周。从第二周开始,根据课程内容,采取“以社会热点为中心,读新闻评新闻”的课程教学模式。在课程上,首先对学生分组,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将56名学生分为8个小组。然后把老年社会保障、医疗保险、就业保障、失业保险、工伤保险、住房保障、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相关内容依次分配给各个小组。要求学生在课前对课本进行预习,并根据各自承担的专题内容分工收集相关社保新闻和热点问题。每堂课的第一项任务是各小组面向全体同学解读社保相关新闻。在解读社保新闻过程中,各组还需要联系教材相关内容制作PPT,并在课堂上进行简要讲解和案例分析。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做启发性的指导。学生通过新闻的收集和解读、课程内容的讲解、回答教师和同学提问的环节,学会主动学习,增强基本理论的实际运用能力。通过社保新闻解读环节,促使学生主动去了解民生,关心民生,增强对社保的敏感性,培养学生对社会保障这门课的兴趣及社会责任感。此外,各小组对专题进行新闻收集和讨论的过程,也可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收集和交流能力。

3.1.2课程论文的写作

社会保障学是一门政策性和动态性并存的学科。近年来,各国的社会保障制度都在改革和发展中。我国的社保制度发展尤为迅速,过程中也存在各种各样需要解决的问题,然而这些变革和问题在教材中是无法及时体现出来的,因为社保教材只能给学生呈现社会保障的整体框架。社会保障课程的实践教学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需要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中国社会保障事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因此,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通过教师的指导,让各组学生独立完成社保相关专题的课程论文写作。前一阶段的课程讲解及新闻解读,为论文的材料准备奠定了基础,各小组的论文既是对课本的深刻认识,也是对社会现状的深入总结。在实践中,8个小组所研究的论文分别为:《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以马鞍山市为例》《企业职工对延迟退休的意愿研究——以马鞍山市某国有企业为例》《城镇单独家庭生育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马鞍山市的分析》《构建农村留守儿童福利体系的思考——以安徽省××村为例》《职业教育与“农二代”社会流动》《关于大学生失业保险制度的研究》《马鞍山市高校大学生医疗保险意识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人口老龄化及我国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这些课程论文包含了近年两会热点及社会所关注的主要“民生”问题,比如: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问题、延迟退休、农民工和大学生就业、留守儿童福利、医疗保险改革等。教学改革的意义是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社会现状的能力。课程论文是对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总结,通过论文的写作,学生在不断的认识和实践中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教改最大的受益者。以第一组的《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服务体系研究》为例,学生将两会热点与马鞍山市的现状相结合,从马鞍山市社保局、民政局收集了大量的信息,深入浅出地分析了马鞍山目前养老产业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马鞍山市未来养老服务产业发展的解决方案。

3.2课外实践教学的实施

除了课堂内的实践教学,教师还要积极将课程内容融入各种社会团体活动之中,鼓励和组织学生参加创新创业比赛、社会保障知识竞赛、社会保障技能竞赛、校园志愿公益活动,等等。例如,本校2010级人力资源管理专业学生就以“养老服务产业—老年送餐”项目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项目参加“挑战杯”比赛,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另外,在课程论文的写作过程中,教师要组织和指导学生进行实地调查、参观访问等,丰富和巩固学生的理论知识。例如,第五组的课题,学生为了完成课程论文,深入留守儿童学校和家庭,以调查访问和开座谈会的形式,收集了马鞍山留守儿童福利状况的第一手资料,形成了高质量的论文。另外,实践教学还可采用其他多种形式,比如请马鞍山社保局的相关工作的人员走进课堂,给学生们介绍最新的社保政策;联系相关社保机构,使学生有机会亲身参与到社保流程当中去,使学生接触到社保制度的实际运行过程,掌握最新的社保制度和技能,培养学生处理社保现实问题的能力,使他们成为创新型实践型的应用人才。

4结语

以培养学生应用型能力为主的实践教学模式,培养了学生的民生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通过课堂和社会实践的结合,增强了学生的社会调查、文献检索的能力,使学生更好地掌握社会保障的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及时吸取新信息和新知识并结合自己的科研方向,引导学生去阅读、观察、讨论和思考,促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社保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就业竞争力的进一步提高。

主要参考文献

[1]张军.论应用型本科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2012(9).

社会保障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社会保障;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

一、研究缘起及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缘起

社会保障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不再是简单的面向极少数贫弱者的救济措施,而是维护社会公平、促使整个社会和谐发展的基本制度保证。因此,各个高校纷纷设立了社会保障专业,对社会保障进行专门性的研究。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已经有80余所高校开设了社会保障专业。但我们应该看到,社会保障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设立的时间并不长,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体系并不是很健全,更没有形成独特的、适合社会保障本身特点的研究方法。纵观其研究方法,从“无独特的研究方法”到“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一直颇受争议,社会保障研究方法的不成熟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社会保障学科的不成熟。而社会保障中方法本身的不成熟也影响了社会保障中调查研究方法的应用。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对社会保障理论的探索。高校学生,尤其是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生,与学术界的专家相比,他们初涉研究领域,对方法的应用还不能得心应手,其中必定存在或多或少问题。本文以社会保障专业硕士学位论文为基点,通过对硕士学位论文中调查研究方法在社会保障研究中应用的现状进行分析,揭示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寻找解决这些问题的办法。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本研究的目的是厘清我国目前社会保障硕士研究生在社会保障研究中大都采用怎么样的研究方法以及他们应用研究方法的规范性程度,分析他们对研究方法的掌握情况,以及存在什么样的不足,然后针对不足,探寻出路,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来促进调查研究方法在社会保障研究中的合理应用,进而促进整个社会保障学科的发展。[3]

本研究具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它有一定的理论价值,有利于社会保障学科的建设,如果社会保障缺少研究方法,或者研究研究方法本身层次低,那么学科的独立性就会受到影响,因而不利于社会保障学科的发展。以方法进行研究促进研究方法的不断进步可以促进社会保障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使理论体系更加完备,这必将大促进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另一方面,它也具有一定的实际价值,有利于社会保障进行更好的应用。理论研究的目的在于更好地应用于实践,对研究方法的研究不仅可以指导硕士研究生对方法的掌握和应用,而且还使其应用到实际的社会保障当中,让更多的人受益。

二、调查研究方法在社会保障研究中应用的现状调查

(一)研究方法

本研究是以文献为样本,在对所选文献进行梳理、分析的基础上了解调查研究方法在社会保障研究中的应用现状,找出其中的不足,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改进的建议与意见。

1、资料来源

通过学校的图书馆进入知网的首页,在《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选择检索项为“学科专业名称”,键入检索词为“社会保障”,选择时间从“2010”到“2012”进行检索,得到945条记录,从中随机选取200篇作为样本。

2、资料整理和分析

通过精读与泛读相结合的方法,精读摘要或绪论、导论中能体现其研究方法的部分,经过统计分析列出硕士学位论文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并按其出现的频次进行统计,用表格直观显示论文中研究方法的使用情况。

(二)结果和分析

通过对社会保障硕士学位论文里200篇论文的分析,从研究方法部分,共找出了52种研究方法的表述形式,这些研究方法主要是指社会保障研究中的具体方法(见表1)。

同时,由于每篇论文全篇所用主要研究方法不只一种,因此,允许一篇文章重复计算于各种研究方法之中,这就使得研究方法的出现频次之和大于所选取的样本数。

表1 200篇论文中的研究方法一览表

研究方法 频次 研究方法 频次

文献法(含文献法、文献研究法、历史文献法、文献分析法等) 129 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7

比较法(含比较研究、比较分析、历史与比较分析法等) 75 理论分析法(含理论推理和理论归纳) 14

调查法(含问卷调查、访谈调查、实地调查等) 45 历史法(含历史研究、历史分析等) 13

定性分析与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8 观察法(含观察研究、实地观察、参与性观察等) 13

访谈法(含专家访谈、个别访谈、深度访谈等) 35 逻辑分析法(含归纳法、演绎法、类比法等) 13

实证研究法(含实证分析法) 3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11

统计分析法 25 案例法(含案例研究、案例分析、案例实证研究、个案研究等)

11

问卷法 23 系统分析法 10

跨学科研究法(含多学科研究等)、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法、数据分析法、专家咨询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内容分析法、图表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综合分析法、借鉴法、抽象与具体的分析方法、取自计量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方法(如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等。

74

注:该表涉及52种研究法,共计出现578频次。另外,本表内对研究法的整理本着忠实于各作者原文的表达思路,但并不代表本研究者认同其分类。

表2 前8种主要方法所占的百分比

研究方法 出现频次 所占样本比例(%)

文献法 129 64.5%

比较法 75 37.5%

调查法 45 22.5%

定性分析与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38 19%

访谈法 35 17.5%

实证研究法 32 16%

统计分析法 25 12.5%

问卷法 23 11.5%

通过对以上两个表格资料的观察分析,我们不难看出调查研究方法在社会保障研究中的应用现状及特征:

1、常规的研究方法魅力不减,文献法统治地位不可动摇[4]

从以上表格统计的200篇硕士学位论文中,居前5位的研究方法依次是文献法、比较法、调查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访谈法,占选取的样本的比例分别为64.5%、37.5%、22.5%、19%、17.5%。而在所列的研究方法中居前8位的研究方法中,常规的研究方法占总频次的比例为57.5%,从中可以看出传统的研究方法占的比重相当大,已经独占了“整个森林”,然而作为传统研究方法之首的文献法,其统治地位更是不可动摇,文献法占选取样本的比例为64.5%,与排在第二的比较法相差27%,更是把其他研究方法远远甩在其后,以压倒群雄之势,占据统治地位。

2、研究法呈现多样化,新的研究法种类不断增加

在表1统计的200篇论文中,涉及的研究方法种类达52种,除了一些较为常见的研究方法之外,还出现了一些新的研究方法,例如系统分析法、内容分析法、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回归分析等计量经济学的一些研究方法等等。这些研究方法正确合理与否我们暂且不去讨论,至少告诉我们社会保障的研究方法的种类正在不断增加,并且朝着多样化的方向发展。

3、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逐步受到重视,混合方法研究得到广泛应用[5]

任何社会现象和过程,都有质和量两个方面。透过质的表现形式,研究量的关系;从量的关系中,探索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这就要求我们在研究问题时,既要进行定性分析,又要进行定量分析。在社会保障的研究中更应该把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结合在一起,从表1、表2中可以看出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出现的频次为38次,占所选取样本的比例为19%,在所列举研究方法中排在第4位,非常的靠前,说明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从表1列出的研究方法中可以看出,除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外,出现频次较多的还有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等。这说明了多种方法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种类繁多,逐步受到重视并得到了有广泛应用。

三、社会保障研究方法存在的问题与影响因素

(一)存在问题

尽管在我国社会保障硕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取得了上述成绩,但是也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1、研究方法的表述缺乏规范性,以偏概全现象突出[3]

通过对社会保障硕士学位论文中作者自己标注的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发现很多硕士毕业生在表述自己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时,缺乏规范性和逻辑性,使用的名称不规范,有以偏概全的现象,如把文献法表述为“文献研究法”、“文献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历史文献法”等。另外不存在一些逻辑混乱、重复表述的现象,比如在介绍自己所使用的研究方法时,把问卷法和调查法并列等现象。此外,把研究视角当作方法,把研究方法论当作方法等以偏概全现象也时有发生。

2、实证研究力度加大,但仍落后于思辨研究

科学研究方法有两大类,一类是定性的思辨研究,另一类是定量的实证研究。从以上表格中统计的资料中可以看出,实证研究在所列的研究方法中排在第六位,说明实证研究受到了研究者的重视,而且也采取了多样的方法进行实证研究。定量研究与实证研究在社会保障研究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通过案例、实地研究、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更能有力地证明研究者观点的说服力,同时还能提升文章的水平。但也应该看到,社会保障学科由于没有自己独立的研究方法,一般采用多学科或综合性的研究方法,又因为社会保障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使得一些研究难以量化,这就使得社会保障在进行研究的时候非常着重思想性和理念性,注重思辨研究,这就使得社会保障在思辨研究方面功底比较深厚。而相比之下,对现实问题进行量化研究的力度、深度都比较弱。

3、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缺乏有效合作,混合方法研究亟待发展[4]

在对200篇硕士学位论文的统计分析中发现,有38篇论文明确提出了使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其他的文章中虽然没有提及,但从对论文的泛读中也可以发现有很多文章都涉及了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但通过对其分析可以发现,在研究中往往偏重两端,要么是以定性研究为主,辅以少量的定量研究;要么是定量研究为主,辅以少量的定性研究,而很少将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缺乏有效合作。由于社会保障研究的问题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客观上要求研究方法的多样化和综合化,甚至是交叉综合使用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而多种研究方法缺乏有效的合作,使得混合方法研究成为社会保障研究中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二)影响因素

1、传统的重义理思辨,轻实证分析思想的影响

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古就重义理思辨,轻实证分析,这就使得现在的不少学术流派深深地印上了义理思辨的印记,而社会保障属于文科性质的,理论性比较强,没有专门的研究方法,只能借鉴其他文科类学科的研究方法,再加上受到传统文化的影响,就使得社会保障在研究中所使用的研究方法带有重思辨的性质。又由于社会保障本身所固有的复杂性使得一些研究难以量化,许多社会保障问题不能单单通过量化研究的方式进行,定量研究难以得到迅速推广和广泛应用,所以定量研究在短期内不可能成为社会保障研究中的主流研究方式。

2、学校开设的研究方法的课程比较少,对研究方法的系统研究还不够[5]

各个高校在硕士研究生阶段都会开设研究方法课程,课时有限,使得硕士研究生很难在短时间内形成科学的研究方法意识,这需要在后续的学习中进行不断的训练。加上很多学生对研究方法并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更没有进行深入地研究和思索,寻找到适合社会保障本身的研究方法。这就使得他们对研究方法的应用不能够得心应手,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社会保障理论的研究和学科的发展。

四、社会保障研究方法的改进意见

(一)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理论认识[3]

既要树立起科学的方法论意识,为各种研究方法的正确运用提供思想基础,又要树立起解决问题的研究意识,加强研究方法论的研究,为定量和定性研究充分发挥各自的作用及其综合运用提供思想基础。此外还在要理论上进行深入地了解,只有熟悉了才能在实践中正确地运用,否则将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从对200篇硕士学位论文对研究方法的表述中,我们可以明显地看出,有部分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者不清楚他们所使用的研究方法的理论实质,以致于在表述上出现不规范、逻辑混乱的现象。因此,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理念认识非常必要。

(二)加强对研究方法的研究与训练,提高研究者驾驭各种研究方法的能力[4]

各个开设社会保障专业的高校应该增加开设的研究方法种类,增高合理的研究方法课程,并增加课程的深度和难度,以便为硕士生的研究能力提供必要的知识基础。此外更重视研究方法的实际运用,并一直将研究方法的运用作为训练的重点之一,同时在日常的学术训练中,重视研究方法的科学规范应用。作为研究者自身应该树立研究方法意识,“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只有掌握好了研究方法才能做出更好的研究。所以研究者在研究中关注自己的研究方法,努力改进自身的研究方法,无论是对于研究者本身研究能力的提高还是其研究的质量都有重要影响。

(三)优化社会保障的研究方法,发展混合方法研究

社会保障是一个多学科的研究领域,与许多学科都有交叉,这就决定了我们在研究方法上要积极吸取其他领域的先进成果,不断丰富社会保障的研究方法。此外,社会保障研究的问题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往往不是从某一学科、某一角度就能得到解决,而是要从多角度、多侧面研究才能完成,这就要求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甚至是交叉综合使用两种以上的研究方法。由此可知,包含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正日益成为社会保障研究的一个展方向,而象实证分析与规范分析相结合、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相结合、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等也会逐步受到人们的重视。

参考文献:

[1]袁方,王汉生.社会研究方法教程[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

[2]陈向明.质的研究方法与社会科学研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

[3]刘金玉.教育学院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现状——以兰州大学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0(19).

[4]高晓清,皮勇.高等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以湖南师范大学和湖南大学为例[J].高校教育管理,2010(02).

[5]田虎伟.高等教育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中研究方法的调查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08).

社会保障学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三维一体;教学改革;教学模式

1.引言

对于经济管理类的专业课程,传统的由理论灌输为主的方式单一死板,且不能结合企业业界的变化迅猛的趋势和学界科研的动态前沿,会导致大学生和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类似,成为纯应试教育的培养模式,当前经管类课程的改革大多局限于以理论教学为主辅之以案例教学为辅的固化思维,忽略了对于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科研能力以及企业化素养的全面培养,依然与完整的素质教育标准有一定的距离。三维一体教学方法力求在保证创新性的前提下,通过“邀约业界精英讲座、学生演讲讨论以及阅读指定该学科经典原着撰写学期论文”的三维一体视角来达到锤炼学生业界意识,表达能力以及科研思维的培养和提高全方位的教学目标。

2.《社会保障》三维一体课程教学改革的具体措施

通过对传统以理论加案例的教学模式进行革新,打破传统的期末考试以纯理论考试为载体的教学模式,以教师课堂理论讲授,分期邀请业界专家进行讲座,学生进行实体企业调研并对讲座以及调研撰写报告进行演讲答辩,贯穿整个学期的经典原著的阅读撰写小型论文,期末成绩由期末理论考试、演讲答辩成绩以及小型论文的撰写三个考核部分组成,且以能力培养为本位,在一门专业课的学习中,提高理论知识水平,学会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提高表达能力并可进行基础性的科研等三重架构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2.1倡导“请进来“模式的第一维度培养学生的业界意识

《社会保障》这一学科的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和交互性决定了该学科需打破常规联系业界具体情境进行教学,笔者在进行改革的一个学期以内,共邀请了三位在业界工作多年的人士进入课堂进行讲授,分别来自于政府部门、外资企业和国内私营企业,通过对学生进行社会保障的核心架构的讲解,让学生从教材的理论知识中脱离出来生动的现实情景感受,对书中的重点和难点有了一个清晰的把握,并请这些社会保障的专业人士让学生了解社会保障中的详细业务在现实生活中和和形而上的教材内容的异同进行比较学习,可以缩短学生由校内和校外的心理距离,提前培养一种业界意识。

2.2要求以经典原著的阅读的第二维度挖掘学生的学术潜力

在学生掌握社会保障基本的学科知识的同时,笔者意识到,传统的本科教学在实际中都在抱怨学生学术功底的薄弱和不规范,因此,笔者在改革之初,就推荐学生以国内社会保障学科的经典《贝弗里奇报告》作为原著蓝本,要求学生在一学期内阅读完毕,并以“从《贝弗里奇报告》中的解读出对某某国家未来社会保障发展的启示”为论题进行学期论文的写作,分月度对学生的论文写作进行进度督查与指导。在论文写作中格外重视学生论文的格式规范、框架的科学以及学术诚信度。笔者认为,在人文社科的学术精神培养的角度来看,从经典原著的阅读并进行论文写作来挖掘学生的学术潜力是最简洁且有效的途径之一。

2.3推崇学生分组团队演讲的第三维度锻造学生的表达能力

笔者因为从前的教学经验总结得知,囿于大学生课程设置的局限和义务教育与高等教育的衔接等机制问题导致较多的大学生缺乏基本的表达能力,因此笔者在该课程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将参加改革的受众学生分为十个小组,将社会保障的教材核心知识以教材的体例分为十个版块,每个小组指定一个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职能分配,并以结果导向为思想对小组学生提出任务,每周一组学生以演讲阐述的形式进行授课,笔者在学生四十五分钟授课结束后予以提问答辩并对该组学生进行点评,这在改革中让学生不知不觉中训练自己面对公众讲话和表达的思维和能力。

3.《社会保障》三维一体的教学改革的效果

3.1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

此次改革让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课程《社会保障》的教学模式有创新性的改变。一改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学生拥有主动学习的内驱力,在让学生熟练掌握扎实的理论知识的前提下,提高沟通表达的能力,并能够有基础性的科研水平,达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的。

3.2创新教学模式的标杆

本次改革通过试点在《社会保障》学科进行应用型的研究,突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板结思维,通过一门学科将学生的理论知识、与业界的实体企业的双向互动以及对于前沿原著的论文撰写达到经济管理类课程通识教育模式的初步构建,成为经济管理类课程的通用模式,为人文社科的其他领域的课程起到借鉴和指引作用。

4.《社会保障》三维一体的教学改革的结论和展望

本次改革通过对于业界、学术、表达“三维一体教学模式“的探讨,以《社会保障》学科为个案研究对象,对于与当代大学生息息相关的三重维度在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中可以起到全面的资源整合和优化,本次改革以学生期末三重维度的综合检测为考量载体,可对于学生常规的单向度的以纯理论考试分数为高低作为学习目标有质性的革新,且可有效提高学生积极性和教学质量,本次改革的探索性的尝试也可作为后面当代大学教学模式全面改革科研的一个新起点。

5.余论

本次教学改革作为一次探索性的创新尝试,基本完成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和提升效果。但是经济管理作为发展迅猛的学科大类,此次改革的成功并不能保证所能维持良好教学效果的持久度,因此教学的基本理念依然是一个动态变化的长期过程。笔者也会根据学科和业界在未来的不断发展和变迁,继续动态的追踪学生对于《社会保障》这门学科的学习效果,并结合企业及社会对于学生综合素质不断变化,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和优化现有的教学模式,从而让学生的素质提高与良性成长与社会要求可以一致接轨,为培养更加优秀的大学生探索和尝试。

参考文献

[1]欧阳桃花.试论工商管理学科的案例研究方法[J].南开管理评论,2004.(04)

[2]冷淑君.关于项目教学法的探索与实践[J].江西教育科研,2007.(07)

[3]周伟国.高校考试改革:致力于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J].高等农业教育,2003.(3)

作者简介

林竹,男,职称:助教,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邹坤,男,职称:助教,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银杏酒店管理学院工商管理系.

科研项目

社会保障学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进入21世纪以来,党和政府对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尤其是2009年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试点工作即将开始启动,理论界对此问题的研究也进入了新的阶段,研究内容集中于:当前我国农村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模式的选择、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角色及职能定位等方面,其特点在于紧密结合党和政府的方针政策,联系农村社会保障的进程,寻找问题、分析原因、提出对策与建议。

进人21世纪以来,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正由城镇向农村稳步推进,以农村合作医疗、养老保障、最低生活保障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框架已经形成,但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使得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设遇到了城镇不曾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因而引起了理论界的关注,2000 - 2009年是国内关于农村社会保障理论研究取得丰硕成果的时期,仅就论文方面来看,根据中国期刊网收录的相关论文,从2000年至2009年中,国内共发表社会保障相关论文共12195篇,其中涉及农村社会保障问题研究的论文数量为1240篇,约占社会保障论文总量的10. 2%;而涉及农村养老保障问题研究的论文数量有463篇,约占社会保障论文总量的3. 8%,农村社会保障相关论文数量的37.3 %。特别是2007 - 2009年,国内关于农村养老保障的理论研究更加深人,涉及的内容更加广泛,所取得的成果更加丰硕。据统计,这一时期国内关于农村养老保障相关论文数量约有212篇,约占养老保障论文总量的45. 8%,反映了在党的十七大提出的“科学发展、共建和谐”方针指引下,我国农村养老保障理论研究进人了新的阶段。

一、关于当前我国农村老龄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在对我国农村老龄化趋势以及养老保障的现状进行了调研的基础上,邓大松等指出,农村地区有65岁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户占家庭户数总数比例为22. 02%,分别比城市和镇同比高出4. 69和5. 78个百分点;65岁以上老年人家庭中一人户、二人户的比重,农村地区均高于城镇地区。其他学者基本上也持相同的看法,李琼指出,2000年我国人口第五次普查结果显示,中国农村人口为8. 33亿人,其中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占7. 36%,民族地区农村占7. 56%,到2030年,6. 64亿农村人口中,65岁及以上老龄人口将占17. 39%,民族地区将占18. 1%,可见民族地区农村人口老龄化程度不仅高于城镇,而且高于其他农村地区。邓大松等认为,农村高龄老人目前主要还是依靠家庭成员、亲属的照顾,而且越是在不发达的农村地区,人们的老年生活保障越是依靠家庭。穆光宗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城市,养老方式顺序为社会养老、家庭养老和自我养老,三者的比例是:1:0.7:0.3(以社会养老为1);而农村的顺序则是家庭养老、自我养老和社会养老,三者比例为14. 6: 6. 6: 1(以社会养老为1)。可见农村老年人主要还是依靠传统养老模式度过自己的晚年。当前的问题是,这种非正式的农村养老制度正受到巨大的冲击和严峻的挑战,其保障功能在逐渐衰减,已经不能单独承载农村居民的养老保障,并且,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如不未雨绸缪,将会严重阻碍社会的发展,影响社会的稳定,因此,一部分学者们认为,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已势在必行。

二、关于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及原因

关于从1992年1月1日民政部公布实施《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至1999年7月国务院暂停执行这一方案期间7年多的情况,学者们总体认为基本上是不成功的,彭希哲、宋韬综合国内学者的各种分析后认为主要原因有二:一是制度设计本身的缺陷,表现在:(1)农村社会保险缺乏社会保障应有的社会性和福利性;(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存在着制度上的不稳定性;(3)是资金保值增值困难;(4)保障水平过低;二是执行过程当中出现了问题,表现在:(1)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和完善;(2)机构管理费用人不敷出;(3)干部群众在享受集体补贴方面差距过大;(4)多种形式的保险并存,形成各自为阵的混乱局面。

当前我国农村是否具备了建立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学者们对此问题的看法迥异,刘卫国认为,我国具备了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理由是:第一,我国整体经济已进人快速发展时期,已具备进行国民收人再分配的能力与手段;第二,农村经济日益发展,农民收人逐渐提高,城乡差别正在缩小,农民权益保护意识不断强化,农民参保意识也在不断增强;第三,发达地区农村、城镇近郊农村和不发达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的部分乡村,建立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条件基本具备;第四,建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战略需要。而何文炯等人则认为,国外建立农民养老保险大都是在工业化发展的中期转向成熟期的过渡阶段,从经济指标看大体有:(1)农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的份额在巧%以下,农业劳动力结构份额在20 %以下;(2)农业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率降至50%以下,且处于老龄人口高峰期;(3)经济发展总体水平较高,人均gdp在2000美元以上。按照这些指标来衡量中国农村所处的阶段,总体上差距是比较大的,在中西部地区特别是西部地区差距会更大,全面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社会经济条件尚不具备。认为中国目前尚不具备普遍实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观点得到多数学者的认同。

三、关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模式的选择

由于对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条件是否成熟存有分歧,因此在养老模式的选择问题上学者们各抒己见,莫衷一是。

第一种意见是根据各地区经济发展的不同水平实施分类处置,何文炯认为,就全国而言,农村养老保险应当有进有退,发达地区应积极推进,欠发达地区应暂缓推行。他提出,暂缓推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欠发达地区宜在积极发展经济、增加农民收人的同时重点考虑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坚持家庭养老;二是建立健全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三是发挥土地的保障功能;四是发挥商业保险和储蓄的养老保障功能。杨志玲在对云南丽江纳西族聚居地区调查后发现,随着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农村家庭养老模式不仅长期以来受到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及民族经济发展状况的影响,表现出与城镇、汉族家庭养老模式不同的特点:一是少数民族农村家庭养老受少数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影响较大,具有强烈的尊老、敬老的民族意识;二是农村家庭养老方式比较稳固;三是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在少数民族地区具有较强的延续性;四是少数民族农村家庭养老模式的发展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由于家庭养老形式难以被其他形式所替代,因此,以家庭养老为主,发展农村社区养老,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将是少数民族农村养老形式发展的必然选择。

第二种意见是建立“三结合”式的农村养老保障体系,杨翠迎认为,中国农村养老保障的出路在于根据不同地区的经济水平建立不同的养老保障模式,而且重点在于解决养老资金来源的问题。在中国经济社会转型的特殊时期,需要发挥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保险、社会养老三种主流保障方式的合力作用,方能解决中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障的需要。

第三种意见是“实物换保障”,卢海元指出,“实物换保障”是指根据不同的对象,以特定方式将其拥有的农产品、土地和股权等实物转换为保险费,分别设计现实可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方案,如年轻农民可实行“产品换保障”;老年农民和被征地农民则实行“土地换保障”,等等,他强调,与一般建立养老保险的方案不同的是,实物换保障是一个能同时解决养老和发展问题的方案,而这正是该方案的最大特点,也是世界银行所倡导的新模式。

各位学者还分别就上述三种模式下的农村养老保险筹资方式提出了相关建议。

四、关于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角色及职能定位

国内学者比较一致地认为,在农村养老保障制度建立和完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如柴瑞娟、罗新铭认为,政府职能社会化已成为当代政府职能发挥的一个显著的趋势,这种从单一权力行政向公共服务行政的转变决定了提供公共产品和有效的公共服务是当今政府的职责所在,而稳定健全的社会秩序和一套合理的制度框架无疑是最为核心的公共物品。社会保障制度作为一种典型的公共物品,政府也就必然参与其构建和管理。尤其是当今农村社会保障现状巫需国家出面支撑,政府之责义不容辞。

石秀和等认为,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的职责具体体现为:(1)政策设计:为农村社会保障的推行提供有效实施手段;(2)组织引导:推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构件的进程;(3)财政责任: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资金支持;(4)管理监督:使农村社会保障纳人规范化轨道。马雁军、孙亚忠则进一步指出,农村基本社会养老保险的公共产品特性决定了政府职责边界。政府尽管在农村基本养老中居于主导地位,但政府履行责任并非在任何时间、任何地域都一成不变。政府责任具有三个重要特征,即动态性特征、区域性特征和层次性特征。这三个特征客观上要求政府责任在不同时间和地域其侧重点和功能有所区分并相机抉择,从而保证政府主导原则在当前实践中的有效贯彻。

如何进一步提高政府在农村养老保障方面的决策水平与施政能力,江治强等提出,优化政府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建设中的公共决策,首先应树立公正决策的理念,要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构建和谐社会,科学发展观等理念,科学认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和谐共享的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指导中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建设;其次应重新审视农村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形势,包括分析农村经济形势的变化对社会保障形式的影响,客观估计农村集体土地所有制的保障功能,农业的市场风险对政府社会保障的制度需求,对农村宗族及社区保障作用作深刻的研究,理顺政府制度性保障与农村非制度性保障的关系,准确定位政府在社会保障事业中的职责、职能。再次应注重公共决策与农民认同的良性互动,充分利用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体制,政府现代运行机制以及培育农村社会非政府组织发挥其反映诉求的作用,把农民的呼声和认同更好地融人政府公共决策当中。孙文基指出,在建立农村社会保障时,在处理其中最重要的社会保障资金来源这一问题上,政府才是投人的主体,而不是主要由农民承担。在农村社会保障的投人以政府为主体与我国各地现阶段的财政是否相符、是否会构成很大的财政压力的问题上,他认为,只要合理调整财政支出结构,这个问题是不难解决的。

五、小结

社会保障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德国征收社会保障税的模式表现出很好的灵活性,可以根据不同保障项目支出情况的变化,对支出高的社会保障项目制定高税率相反制定低税率;明显的返还性,德国分项设定税目,不同税目制定不同税率,专款专用返还性明显;并且税制结构清晰,易于征收管理。

四、发达国家征收社会保障税的实践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通过上文对德国社会保障税发展模式的介绍,并结合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现状以及对社会保障税返还性的要求,笔者认为以承保项目分项设置社会保障税的德国模式更适合移植到我国,同时从社会公平的角度对其做部分调整。由于历史和现实原因,我国经济发展呈现出不均匀的状态,二元性特征突出,城乡差异较大,因此应分层次逐步开展社会保障税的征收,首先选取大中经济发达的城市进行试点,再逐渐扩大范围。即便是在经济发达的城市,也存在贫富差距,社会保障本身的特点和目的是照顾和保障低收入者,因此,在设计我国社会保障税的税制要素时,必须考虑到社会保障税调节社会公平的功能。

从发达国家一百多年的社会保障制度经验中,我们可以看到所谓社会保障不是全部由国家和社会或雇主履行纳税义务,个人如果要得到充分的养老、医疗、失业、生育保障和各项社会福利,只有在有劳动能力时及时履行个人部分的纳税义务,才能在遇到风险或丧失劳动能力时,要求获得充足经济补偿的权利。所以说,完善的社会保障应由国家、社会和个人共同承担责任。

[注释]

①李捷枚:社会保障税研究兼论我国社会保障税的开征,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2。

②马青牧: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问题研究,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8年。

③李捷枚:社会保障税研究兼论我国社会保障税的开征,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12,第86页。

④雷明瑜:论我国社会保障税法律制度的构建,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

⑤杨伟伟:国外社会保障税的比较与借鉴一基于六国的研究,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年,第6页。

⑥刘蓉,康楠:社会保障税的国际比较及借鉴,税收经济研究,2011年第4期。

[参考文献]

[1]李捷枚.社会保障税研究兼论我国社会保障税的开征[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9.

[2]马青牧.我国开征社会保障税问题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08.

[3]雷明瑜.论我国社会保障税法律制度的构建[D].西南政法大学,2011年法学硕士学位论文,第6页.

[4]杨伟伟.国外社会保障税的比较与借鉴一基于六国的研究[D].重庆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1.

[5]刘蓉,康楠.社会保障税的国际比较及借鉴[J].税收经济研究,2011,(4).

[摘要]近年我国对社会保障费改税的呼声不断,文章通过对比发达国家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模式,进而提出假设,即使不改变现有缴费制的模式,通过对现有模式的改革和完善,同样可以达到征收社会保障税的目的。

[关键词]社会保障体系;社会保障税;社会保险费;国际比较

社会保障资金充足是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正常运行的基础,是社会保障制度得以有效维持的“血液”。因此合理选择和确定我国现有社会保障资金筹集模式,是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亦是市场经济体制中社会保障制度安排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目前的社会保障筹资模式采取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方式。主要项目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实行统筹管理。然而,我国在上个世纪末已经步入人口老龄化社会并与发达国家相比呈现未富先老状态,据统计,到本世纪30年代我国将步入老龄化社会的高峰期,人口老龄化危机将至。随着老龄化危机的加重,我国对社会保障尤其是养老、医疗保障的要求日益提高,国家对社会保障资金的财政支出压力巨大,养老金缺口以惊人速度增加,据业界估算2010年我国养老金缺口达到16.48万亿。为此应充分预计养老金缺口带来的财政压力。为了缓解社保基金出现的财政缺口,只有构建合理公平的社会保障机制并配合科学有效的社会保障资金筹资方式才能缓解这一现实问题。

一、社会保障与社会保障税的关系问题

社会保障最初出现在美国1935年社会保障法中,现代意义的社会保障是指国家以立法和行政措施确立的对遇到疾病、伤残、生育、年老、死亡、失业、灾害或其他风险的社会成员给予相应的经济、物质和服务的帮助,以保障其基本生活需要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

在我国,社会保障大体分为三个部分,即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社会福利。最低层次的社会保障表现形式是社会救济,国家无偿对丧失劳动能力的社会成员提供最低生存保障。中间一层是社会保险,目前包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制度。最高一层是社会福利,这三个层级构成完整的社会保障“安全网”。

社会保障税是伴随着社会保障制度而发展起来的,社会保障持续运转需要依赖充足的社会保障资金支持,而社会保障税是社会保障筹资的有效方式。所以说社会保障税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必要筹资手段。由于社会保障的公平性质,使得社会保障成为收入再分配的手段,所以社会保障筹资方式必须具备公正和效率原则,只有以税收的方式建立起来的筹资渠道能够满足这样的要求,由此可见,社会保障筹资以税收的形式确立能有效保证整个社会保障制度的持续运行。

二、社会保障税的一般理论

社会保障税在一些国家又称为社会保险税或薪给税,其征税目的是为社会保障资金筹资并用于再分配的特定目的税,社会保障税的实质是劳动产品剩余价值的再分配。社会保障税的征税对象一般为雇主、雇员就其支付、取得的薪资报酬。从目前来看,国际上为公共事业筹集资金最规范、最高效的方式就是征税,而由此产生的新税种――社会保障税就属于社会保障筹资的范畴。在世界范围内已建立社会保障制度的170多个国家中,有132个国家的社会保障缴款采取社会保障专门税和社会保障缴费的形式。社会保障税在各国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美国是最早实行社会保障税收制度的国家之一,目前美国的社会保障收入比重占财政收入总额的30%,成为仅次于个税的第二大税种。

社会保障税既有一般税收的共性特征,也有不同于其他税收的个体特征。社会保障税作为专为社会保障筹资的特定目的税,与一般税收相比,具有以下三方面特点:

第一,社会保障税具有专款专用性。社会保障税作为一种直接目的税,其税收收入与用途直接相关,社会保障税被税务部门征收后应设立专门的部门管理该部分基金,只能用于社会保障支出,不得用于其它方面的财政支出。

第二,社会保障税具有较强的累退性。所谓累退性是指纳税人的税负随着收入的绝对增加而相对负担变小,社会保障税的税制设计采用免征额及超额累进或最高额下比例税率的方式,并且课税对象不包括工薪收入以外的其他所得,即违反了一般税收绝对公平的原则,这样在一定程度上保护社会弱势群体,调节收入分配差距,这就导致了总体上随收入的绝对增加而实际纳税负担相对减小的特性,即累退性。

第三,社会保障税具有有偿性。现有社会保障税制要求该项税收收入一般由政府设立的专门基金委员会管理,由于社会保障税的专款专用性,所以社会保障税区别于其他税收,在国家财政出现危机时,纳税人依然有权要求领取保险金,这是与普通税收不同的特殊性质。社会保障税法律制度对全体受保者缴纳社会保障税,在全国范围内进行统筹和协调,使高收入者与低收入者所享有的社会保障水平趋于平等,这也是贝弗里奇“补偿原则”的运用,是公平性的体现。

三、社会保障税的国际比较与借鉴

(一)国际征收社会保障税概况

据统计,世界上实行社会保障制度的国家中已经有超过132个国家以缴税或缴费的形式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研究表明,随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与完善,社会保障税在税收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在美国联邦财政总收入中社会保障税收带来的收入占总比重的30%,成为仅次于个税的第二大税种。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政府统计年鉴的统计显示,目前,在德国、法国、瑞士、丹麦、瑞典、奥地利、挪威、西班牙等国家,社会保障税已经成为头号税种;在社会保障制度比较完善、发展较快的部分发展中国家,社会保障税也迅速崛起,例如南美洲的巴西和阿根廷,社会保障税同样成为本国的第一大税种。

(二)发达国家征收社会保障税的模式――以德国为例

上一篇:保险研究生论文范文 下一篇:保险学本科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