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评论范文

时间:2023-03-02 13:38:22

商业评论

商业评论范文第1篇

《商业评论》杂志秉承“理念引领,实践落地”的定位,扩展了中国企业的管理视野,通过深耕中国优秀企业、开发本土管理案例以及引入国际最前沿的管理理念,不断推动中国企业的管理水平和竞争力提升。不仅如此,杂志也在培养管理精英、推动管理学术研究以及促进管理实践和经验的交流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可以说,该杂志在中国管理界的地位被广泛认可,堪称“中国管理第一刊”。

首先,作为中国管理界的先驱者,该杂志一直以来致力于深耕中国优秀企业。通过深入研究和报道中国企业的成功案例,杂志帮助读者了解这些企业的经营策略、组织架构以及市场定位等。这些成功案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帮助其他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商业环境中脱颖而出。此外,该杂志还关注中国企业家的成长经历,分享他们的创业故事和智慧,激励更多人追求商业成功。

其次,该杂志积极开发本土管理案例。在中国独特的文化背景和市场环境下,本土管理案例对于中国企业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该杂志通过深入研究和整理本土管理案例,为中国企业提供切实可行的管理经验和方法。这些案例涵盖了各个行业和领域,涉及市场营销、人力资源管理、创新与战略等方面。通过推广这些本土管理案例,杂志为中国企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宝贵资源。

此外,该杂志还不断引入国际最前沿的管理理念。在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中国企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为了帮助中国企业适应这一变革,杂志持续关注并引入国际最新的管理理念和实践。通过与国际专家和学者的合作,以及对国际成功案例的研究,杂志帮助中国企业了解并应用国际管理标准和最佳实践。这种国际交流和引进对于提高中国企业的竞争力和创新能力至关重要。

商业评论范文第2篇

《哈佛商业评论》的使命始终是改善管理实践,为世界范围内的商业领袖、管理者、学者和专业人士提供最新的商业知识和灵感。在该杂志的创办初衷中,哈佛商学院希望通过这本杂志将学院的研究成果与实践经验分享给更广泛的读者群体,并促进商业界的创新和变革。自创刊以来,该杂志一直保持着严谨的学术水准和对实践的深刻洞察,被誉为商业管理领域的权威之作。

杂志的内容涵盖了广泛的商业和管理主题,包括战略规划、组织管理、领导力发展、营销推广、创新与创业、人力资源等。每期杂志都由世界各地的顶级学者和专家撰写,他们通过深入研究和对实践的观察,提供最新的商业理论和实用的管理工具。这些独特的观点和见解能够帮助商业界的决策者和从业人员更好地应对挑战和机遇。

它还出版了许多经典的商业书籍和个案研究,它们被广泛应用于商学院的教学和企业培训中,为学生和管理者提供了宝贵的学习资料。该杂志的影响力不仅仅限于商业界,它还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杂志不断关注全球经济、环境和社会等挑战,提出了许多具有影响力的观点和解决方案,推动着商业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

作为哈佛商学院的标志性杂志,该杂志在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中一直致力于改进管理实践,为商业界提供了世界级的思想和见解。它的深度研究和实践经验相结合的内容,为全球商业领袖和专业人士提供了宝贵的指导和启示,促进了商业界的创新和进步。通过不断的创新和改进,该杂志中文版将为中国读者提供一个良好的阅读体验,更加适合中国读者快速、方便地获取优质的管理信息。

商业评论范文第3篇

《北大商业评论》杂志是中国第一本高端管理评论刊物,本着“中西融贯,知行合一”的办刊理念。该杂志专注于针对中国企业实际需求,精选最有价值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为中国企业的成长提供思想动力。通过与中国本土文化和价值观的结合,杂志为中国企业提供了更为切实可行的管理思路和方法。这种融合使得杂志的内容更加贴近中国实际情况,能够更好地指导中国企业的发展。

作为一本高端管理评论刊物,杂志聚焦于对管理领域的深度剖析和独到见解的提供。该杂志汇集国内外顶尖的管理学者和商界领袖,他们从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深厚的学术背景出发,为读者呈现最新的管理理念和观点。这些理念和观点既有国际化的视野,又紧密结合了中国企业实际情况,深入探讨了中国企业所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除了对管理理念的解读,杂志还注重提供实用的管理工具和案例研究。这些工具和案例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应对管理中的挑战,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竞争力。无论是战略规划、组织管理、市场营销还是人力资源管理,杂志都会提供具体可行的解决方案,帮助读者在实践中运用这些管理工具取得成功。与此同时,该杂志秉持“中西融贯,知行合一”的理念,致力于将国际管理理念与中国传统智慧相结合。

总的来说,该杂志作为中国第一本高端管理评论刊物,在中国管理界具有广泛的影响力。通过精选最有价值的管理理念和管理工具,该杂志为中国企业的成长提供了强大的思想动力。无论是对企业管理者还是管理学者来说,该杂志都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能够帮助他们在管理实践中取得更大的成功。

商业评论范文第4篇

《21世纪商业评论》(CN:44-1615/F)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半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21世纪商业评论》旨在深切解读,深入浅出。它通过大量悉心、沉潜的企业案例研究,为商业精英展现当今世界先进的商业思维和在中国切实有效的商业方法。

商业评论范文第5篇

别误会,Evernote并非一部拥有T级硬盘的计算机或其它什么玩意儿,它只是一款应用软件,创始人菲尔.利宾寄望它能够成为最卓越的数字化记忆工具,帮人们有效地规整生活。从一开始,菲尔.利宾就决定采用“免费+增值”的运营模式,他拒绝任何形式的广告和任何要求采用广告运营模式的风险投资,这种坚持一度将Evernote推向关门结业的绝境。

一位对Evernote有点上瘾的粉丝的来信,解决了Evernote的燃眉之急,这位企业家用户提供了 50万美元的天使投资。

菲尔.利宾是免费理论的践行者,他相信5%的付费用户足以支撑Evernote运营下去,并为剩下的95%的人提供免费服务。他比免费理论的鼓吹者克里斯.安德森更为彻底一些,他杜绝贩卖免费用户以获得额外的广告收入。他说过这样一句话:“赚10亿美金不算什么,真正了不起的是影响10亿人。”

或许还有其他人存有相同的念头,说过类似的话,但听惯了形形的致富与竞争的故事,菲尔.利宾和他的Evernote的故事,让我默默地将自己的Evernote账户从免费用户升级到付费的高级用户。“我是Evernote”,我很有点这种感觉了。

忍不住要说一下,除了Evernote的故事,我也很是喜欢本期杂志上最终确定的《我是Evernote》这一标题。我的Evernote,我是Evernote, 视如己出的用户心态,这是产品和产品生产者所能期待的终极荣誉——你的创作被一些人视如己出地珍视。被钟爱的自豪感反作用于产品生产公司,遂产生众志成城的凝聚力,这种力量能解决许多公司管理问题。

办一本杂志,最终追求的也是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将它视为属于自己的杂志, 有越来越多的读者将它称为“我的商业评论”。过去一个月,我们通过定向的读者调查问卷发放,试图了解,改版9个月后,我们距离这一目标还有多远?而这注定是一场百感交集的旅程。就像任何一种其他产品,一本杂志,或者说一份刊物(无论电子与否),要能够被一群读者视如己出,爱不释手,虽非不可能,却也越发地不易了。且不说别的什么,单就价值判断这一项上,智慧的、主流的、独立的,在高分贝噪音的年代里,要实现这些标准,意味着怎样的选择与坚持?这是我们一直在琢磨,唯恐生了旁骛的追求。

商业评论范文第6篇

“现在,我们因为一味相信那只看不见的手,付出了惨重的代价。我们曾以为人类永远会做出正确的决定,也以为整体来说,市场与组织会健全地自我调节,结果却痛苦地发现标准经济理论的谬误。”这是曾有“史上最伟大银行家”美誉的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前主席格林斯潘对此次金融危机的反思。

超级金融危机面前,精英们不得不重回学子时代,为的是重新寻找“世界观”。其实长久以来,就没有哪一天商界精英们可以不沉沦在现实的焦虑和困惑中,只是现在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更渴望“知识伙伴”的存在。

创刊80年的《哈佛商业评论》因此被奉为商界“圣经”。5年前南方报业传媒集团推出了《21世纪商业评论》,中国经营报推出了《商学院》;4年前《商界》推出了《中国商业评论》;今年湖南也推出了一本《湘江商业评论》。区别于以往的商业新闻周刊,商业评论正在以更纯粹的“商业知识伙伴”的方式出现在商界精英们的面前。

本文以《21世纪商业评论》为例,试图找出“商业评论”文体兴盛的路径,以及金融危机下可供借鉴的经济类媒体的创新思辨。

一个引人注目且匪夷所思的事实

金融危机爆发十多个月以来,新闻业也感受到了严重危机。有人甚至想像,有朝一日,一些大城市可能不再有报纸,杂志和网络新闻机构雇佣的记者寥寥可数。不过这场危机也凸显了一个引人注目且匪夷所思的事实。报纸、杂志的读者人数多于以往任何时候,报纸、杂志内容的受欢迎程度也超过以往任何时候。

美国《时代》周刊前任执行主编沃尔特・艾萨克森在《如何拯救报纸》中提到,尽管2008年的经济非常不景气,但《华尔街日报》网络版的收费订阅数增加了7%以上。

当年默多克收购《华尔街日报》的时候,差点也想顺应“免费”潮流,表示要降低收费。但是默多克不愧为一个精明的商人,当他了解到这份报纸的经营状况后,觉得放弃这部分收入是愚蠢的。

在金融危机的冲击下,许多媒体开始了一次又一次的改版,试图在“改版式创新”中,不被挤出读者视野。在预测消费能力降低的情况下,降价和隐性降价(比如赠送促销商品)也成为竞争手段。当然这些措施除开影响财务报表外,还产生了一个负效应,即读者增加了对促销品的权衡而减少了对媒体内容物本身的权衡。

此外,读者逐渐变得更愿意向服务提供商付费,而不是内容提供商付费,比如说他宁愿每月花上10多元浏览手机报,也不想每月花上10元钱订一份报纸。这里面有服务体验的原因,暂不赘述。

但是毫无疑问,这些现象均是向内容本身提出了挑战。什么样的内容才具有消费刚性,替代性减少?

事实上,“商业评论”正在占据某种高端。《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零售价为70元;《中国商业评论》的零售价为20元;《21世纪商业评论》的零售价为28元;《商学院》的零售价为10元。虽然他们也有一定的价格差距,但是对于他们各自的消费者来说,因为这个差距而改变消费习惯的恐怕寥寥。

据一位业内朋友介绍,虽然金融危机,让“美国思路”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哈佛商业评论》2009年的龙头地位依然牢固;《21世纪商业评论》不仅新增加了战略合作伙伴,2009年上半年的销量还逆势增长了20%。“知识型媒体”显然比“知讯类媒体”受到的金融危机和互联网冲击要小很多。

从一种文体变为一种角色

热词3G在我那些跑通讯行业的朋友看来,实在是如鲠在喉。这个被过度预告和渲染的产业题材终于出台的时候,消费者表现出了意料之中的冷漠。连朋友们自己都觉得好似扁桃体发炎般懒得再说什么,于是新的炒作淡而无味,连思辨也变得痛苦。换了昂贵的3G手机,却还要用原来的手机拨电话。问题出在哪里呢?

《21世纪商业评论》借用了杰弗里・摩尔的一个比方“一语中的”。把少数不计成本和收益,只对技术新奇性感兴趣的狂热消费者支持的早期市场比喻为一盒火柴,把潜在的大众市场比喻为一堆冷漠的原木。“商业评论”一针见血地指出,目前的问题出在,中国3G公司的举措乏善可陈。很多企业天真地以为创新就是一根接一根地划燃火柴,而实际是,让原木“着火”才是真的创新和突破。

从这个实例来看,显然我们很难仅仅以一种文体创新来看待商业评论了。那么商业评论是什么?

我们先来看看这一切是怎么发生的。

当焦虑、困惑、迷茫俯拾即是的时候,商业评论来了。它在做什么?首先它帮这些精英们把他们的焦虑、困惑“命名”,然后帮助他们“提问”,当这些都完成以后,充当“体系建设者”的任务才会登场。《21世纪商业评论》在它的创刊号中便将“洞见”、“创见”、“远见”进行了排序。

商业评论均以思想见长,属于《21世纪商业评论》的独特性在于,它不仅努力将我们熟悉却又难以说清楚的概念表达出来,更会列举其中包含的一系列要素及这些要素产生关系的概念性工具。这样我们身处纷繁复杂的商业气象中时,就会找到可以信守的东西,而不是一个建议。

诚如西奥多・H・怀特在《美国的观念》中写道:“美国是一个由观念产生的国家,不是这个地方,而是这种观念,缔造了美国。”《21世纪商业评论》因而主张:“世界一流企业与二流企业的分野,不仅在于资源,从长远来看,更在于价值观的高下和对这种价值观的信守。”

于是,“商业评论”就从一种文体,变为一种角色。从一本平平的纸载体变成一个对应的、会呼吸、会思考,还乐于交流、及时登门拜访的角色。

这个角色介于传统咨询公司与一般媒体之间,不同于“医生”也不同于“吹捧者”。

一种新的内容生产方式

2006年《英特尔从伟大到平庸》在《21世纪商业评论》的刊发就令英特尔市场部负责人很恼火,谁愿意承认自己是一个正在趋于平庸的公司?然而更令人恼火的是,2006年7月初该文写出来时,他们正好于20号财报,宣布营业收入下降60%;9月,该文上市后不久,英特尔宣布大裁员。

这就是典型的《21世纪商业评论》的风格。它不是出现一个新闻以后去报道,而是事先观察和发现商业问题所在。

将研究引入媒体,同时强调阅读体验,是“商业评论”者找到的一种新的内容生产方式。

这种生产方式决定了“商业评论”更趋向研究商业问题,而不是新闻取向。

以战略为例,按照一般媒体的新闻取向,战略是规划所得,报道的要么是“从何而来”,要么是“往何处去”。

但在“商业评论”者看来,真正好的战略不是规划所得,而是创作、拿捏出来的。

在新的内容生产方式下,“商业评论”首要的就是戒除单向思维以及高歌猛进式的轻浮,而将视野更多地植入管理者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的精微取舍。

著名的管理哲学家查尔斯・汉迪曾说,商业问题的答案不是非此即彼的,他们常常具有悖论性和两难性。面对某一个商业难题,我们选择一种解决方案,很可能也是在引发另一种(或许是更大的难题);我们在规避一种危险时也是在趋进另一种危险。而且,我们还不得不在这两种甚至更多危险之间穿行。

显然,真正的商业问题比一场球赛更扣人心弦和不分胜负。

除在“深度”上孜孜以求,商业评论者还十分注重“界面友好”。

就像用过windows,就不习惯了纯DOS的界面一样。商业评论者往往从采访提纲开始,就力求成为办公桌上5份采访提纲中最令人眼睛一亮的那一份。

“界面友好”的第一要着是不吹捧,因为对于吹捧和被吹捧者而言,都没有尊严。

“界面友好”的第二要着是更专业,让读者不断发现作者的洞察力、发现归类的方法以及具备“开处方的能力”。

为什么波士顿从前门走到后门,就知道企业出了什么问题?因为“好医生不依赖化验”,好医生有通过长期形成的敏感,看出隐性问题的洞察力。

翻开众多商业评论的封面,商业评论的英文译文“BUSINESS REVIEW”,REVIEW就是重新看、回头看的意思,也就是“我们要发现的其实是早已发生的未来”。

关于天花板的争论

《21世纪商业评论》孜孜以求地将德鲁克、查尔斯・汉迪、明茨伯格等管理大师的思想细细介绍给读者。作为一个博学多才的“知识伙伴”,它能惹人喜爱,但并不能因此而回避商业世界里的困惑。

首先就是天花板问题。

在中国要办一份《哈佛商业评论》这样的高端杂志是困难的。据2006年的数据,国内商业杂志中全部免费赠送的杂志的印量最高不过10万份,销量上8万份的商业杂志则已属凤毛,按3倍阅读系数来算,一份商业杂志的受众天花板就是20多万人。

当然还有更多的商业人群游离在商业杂志读者群之外,但要在两个群体之间开上直通车,尚需时日。

另一方面,就是产能天花板。

《哈佛商业评论》的选稿率是200:1,而在中国还远远无法做到这一点。《21世纪商业评论》主编吴伯凡曾感叹,国内一些商学院撰稿人写的稿件几乎不能用,他们对企业太不了解,有的甚至还在研究10年前的案例。中国暂时不会有哈佛商学院那样与企业适时互动的撰稿队伍。

这两个天花板,让“商业评论”的发展具有“有限性”,决定了它不会像一般媒体一样遍地生根。

当然,近年来“商业评论”媒体的兴盛,一方面可以说是圈子再细化的结果,一方面或意味着当初造成天花板的计算工具面临修正。

毫无疑问,新涌现的商业评论媒体,无论是仅仅关注初创企业、还是关注中小企业、规模企业、大企业、伟大的企业,还是勇敢地直面整个商业界,它所带来的后果,是大量面临现实焦虑和困惑的人正在通过某种途径集中,他们可能放弃某个圈子进入另一个圈子,但是他们一定是在促成中国形成“寻找知识伙伴的习惯”。

乐观地说,假以时日,两个天花板问题将面临不攻自破。

商业评论范文第7篇

10月22日举办的《汽车商业评论》杂志10周年庆典礼上,出品人贾晓坤声情并茂地说,这十年她像对待孩子一样呵护杂志,才有从10多人到10多个部门的成长成熟;联合创始人贾可手持着讲话稿,但像《今晚80后脱口秀》般答谢着还在飞机上、到场找不到的嘉宾们,特别提到10年120期专栏作者常冰、牛一龙(9年106期专栏作者)……

对贾老师所说“爱刊如子”,我有同感:真名牛跟尚,牛一龙是儿子名字,专栏后改“牛一龙专栏”,像善待儿子一样对待专栏。

东风乘用车总经理李春荣曾说,你能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工作,你就做得更完美,比如孩子生病发高烧,会给孩子吃错药吗?

《汽车商业评论》10周年,记录中国汽车工业从年销量400万辆到2400万辆的腾飞,见证中国汽车销量榜TOP10从多是合资品牌到多是自主品牌的跨越。

这10年,我从自主商用车转战自主乘用车,从合资转战自主,从外宣、公关先后转战到品牌、市场、销售、服务,从总部转战到大区再回总部,一路狂奔完成《汽车商业评论》杂志上的106篇专栏文章,及对外200篇新闻、对内200篇公文、400多场活动。

2009年正月十五那天,时任《汽车商业评论》副主编马蕾一行从春节过年频道切换到风神采访频道,正像成文后深度报道《钢铁是两年炼成的》主人公李春荣说的那样:一个人若能在两年时间里承受比别人更高强度、更大力度的压力和工作,就会提高得比别人更快,就能够获得超出一般规律的成长。

这正是东风风神和其同龄人《汽车商业评论》的团队写照。

2010年12月中旬,被形容“登月球工程”的东风风神征服五大洲品质之旅车队凯旋回国,原本想搞个简单仪式的方案,被李春荣和闻讯而来的贾可批驳为浪费题材。

在北京一个小茶馆,双方老大带着团队头脑风暴,发掘出拍案叫好的活动――《圆梦》,如同《汽车商业评论》10周年庆典上的读诗会有趣有品:在莫斯科、柏林、布拉格、维也纳、米兰、巴黎、南非世界杯、悉尼、旧金山、洛杉矶……凡是所到的v史名城之处,车队队员们除了自己领略名胜古迹之外,还纷纷帮网友圆梦――一张明信片、一句祝福感言、一杯咖啡、一处靓景照片上传,所有的行动都带着东风风神车队对国内网友、车友的关爱与祝福。

领队俞晓峰说,这不仅仅是完成一个个小心愿,更承载着全国网友、车友对东风风神征服五大洲车队的信任和支持,每一个梦想,我们都全力以赴。

帮网友、车友圆梦的活动,让这趟东风风神征服五大洲品质之旅多出几许浪漫、温馨的气氛,让汽车发烧友和参与互动的网友、粉丝、车主、记者热血沸腾,令担任主持人的央视、湖南卫视当红名家脱稿现场秀,贾可还临时在酒店买双新皮鞋登台客串。

好戏连台。为鼓励那些有追求的人努力实现人生梦想,东风风神征服五大洲品质之旅一周年之际――2011年5月15日,记录东风风神征服五大洲的汽车旅游文化笔记《与世界如此相遇》在北京图书大厦首发上市。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党组书记、副主任陈清泰和NBA总裁大卫?斯特恩、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孔辉、世界游泳冠军张琳联袂力荐。

担纲编著的《汽车商业评论》姊妹刊《汽车消费报告》杂志团队奋战数月,几易其稿,终在累得快崩溃时将《与世界如此相遇――6个人和2辆车的5洲环球自驾笔记》一书出版,把这份圆梦经历与更多正在实现梦想的人一起分享,向世界展示汽车行业的中国力量,让普通人实现梦想变得触手可及。

商业评论范文第8篇

在中国汽车界每年的人事变动中,主管营销的负责人常常是离职最为频繁的,2010年也不例外。马征鲲、祁国俊、陈玮、刘志刚、董海洋、杨波、秦扬文、付强、张、胡苏,在《汽车商业评论》选取的这十大离职人物中,有一大半都是来自营销部门。这不由得让我们认为,营销是个危险职业。

这么说实际也并不客观。因为在企业的离职人物中,营销部门的风吹草动常常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也极易被纳入媒体的视野中。而上述离职的营销人物中,有很多是主动请辞,为的是更上层楼。

比如陈玮,在履新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市场营销本部副总部长不久之后就选择了一家超级经销商集团做首席运营官,换一种身份做营销。

比如付强,在成功运作斯柯达品牌登陆成功风光无限之际,2010年11月1日,他辞去了上海大众斯柯达品牌营销事业部执行副总监―职(详见《汽车商业评论》2010年11月号文章《付强离职真相》)。因为他的成功,媒体对他关注有加,为他安排了众多可能的位置。《汽车商业评论》相信,他最终的位置将会是更上层楼。

比如胡苏,2010年底离开广汽丰田营销副总经理位置后,他成为广汽汇理汽车金融有限公司总经理。这个1988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动力机械工程系的硕士在广汽集团的众多岗位锻炼过,现在负责集团内重要的汽车金融业务对他是个挑战,但同时更是个机会。

再比如董海洋和秦扬文,他们都是中国汽车国际化道路上的先行者,虽然不能将自己服务的公司的海外市场带到很高的高度,但是他们清醒的认识和扎实的应对,已经能够证明自己的成功。他们的离开,也是另外―种前进。

董海洋进入了负责北汽集团自主品牌业务的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出任主管营销的副总经理(详见《汽车商业评论》2010年7月号文章《第二次离开》);而秦扬文则继续老本行――做投资。

要说营销的失败者,可能要算原麒麟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杨波了。他没有能够将奇瑞汽车的高端品牌带上康庄大道。但一个新的甚至没有技术和质量优势的产品就要做成高端品牌,即使上帝也没有办法。《汽车商业评论》相信,继任者马德骥对此同样也是束手无策。

此外,这十大离职汽车人物中,有两位都是从事研发工作――祁国俊和马征鲲,他们都是海归,他们的职位变迁富有深意。

祁国俊来自克莱斯勒,回国后先服务于奇瑞,在奇瑞的那波海归离职潮中来到吉利的华普(详见《汽车商业评论》2006年12月号《汽车海归志》),后又服务长安汽车一年,2010年初服务期满后短暂地来到华泰汽车,但旋即离开,现在就职广汽吉奥成为主管研发、采购的副总经理。他的一连串工作变动,形象地说明了一个海归要在中国汽车界找到合适的定位也并非易事。

马征鲲则在2010年10月从上海汽车的设计总监转投长安汽车,出任主管设计的总裁助理,在造型设计业务上直接向徐留平汇报,这是当下中国汽车公司中位置最高的汽车设计人员的头衔,对于鼓励中国汽车设计自主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本刊将在20u年3月号杂志作深入报道)

至于在收购沃尔沃过程中在吉利汽车短暂停留的张的离职,则可以得出这样―个结论――喧嚣过后总是归于沉寂,或者说,当潮水退去之后,你有无穿底裤,一清二楚。

商业评论范文第9篇

看起来,这样的数据有些令人鼓舞。要知道,最新款日本三菱汽车的i-MiEV续驶里程为100公里、最新的日产聆风为160公里、通用的VOLT仅靠电池也只能维持在50公里,即使是以电池技术著称的比亚迪e6也只有300公里,但其电池重量却远远超过了300公斤。

如此比较,沃特森电池的优势就像暗夜里的星光显而易见、光彩熠熠,但事实却是,这光芒似乎并未“闪”动大多数投入电动车研发的整车企业,我们也只是能在力帆刚刚的620电动版上找到他们的踪迹。

是沃特森在吹牛?还是中国整车企业对于民营电池企业心存芥蒂?

其实,沃特森的尴尬并非孤本,从政策的风向标指向新能源伊始,所谓先进电池技术的民营企业便纷纷站出来,这其中一次充电里程超越400公里也有不少,但大都如明日之花,“开过了”就再难听到新信息了。

《汽车商业评论》调查发现,这些企业的下场基本只有一个——倒闭,所有投资基本都打了水漂,只剩废弃的空厂房在绿色风潮中呜咽。为什么?

当新能源成为热点的时候,许多民间资本开始涉足,它们大多将目光投向民营电池企业,并幻想借着这一波行情有所斩获。但许多带着“近视镜”的民间资本追求短期效益,他们只需要一个能帮他们资本升值的虚空概念,而显然等不及漫长的实验过程。

于是,那些“令人鼓舞”的参数还没来得及在实验室捂热,就被迫不及待地拿出来到处宣传,而这个时候,那些影响电池使用寿命或电池稳定性的参数则压根儿未能完全被检测出来。

比如沃特森的电池充放电实验,截至《汽车商业评论》记者采访时,也只是进行了五十几次。就是这“五十几次”也很有可能存在水分,刘立健明确表示“我们没有时间等”,“我们可以借助一些数学模型进行模拟实验”。

以山东沃特森为代表的电池企业甚至怀疑国外的电池企业是否真的会进行上千上万次的实验,“那只是一个噱头,你想这八千次循环,你得做多长时间?”他们甚至希望市场能留给中国的电动车企业犯错误的机会,利用真实的使用数据来修正实验不充分所遗留的遗憾。

刘立健对《汽车商业评论》说:“我很有信心把成本进一步降低,把安全性进一步提高。”但提高技术,使锂离子电池进一步的商业化肯定有一段时间,“我们真的等不了,如果能一边使用一边提高,对我们电池专业生产厂商非常重要。”

这显然是轻率、狂妄或者说是无知的想法。但这样的想法确实也事出有因,因为决定许多民营电池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并非其研发实力有多深厚,而是它的投资商能有多大的热情并坚持多久。

在这种情况下,民营电池企业产品质量的确不令人放心,那些含水量高的数据也令大多数整车企业不敢靠近,与很多国外整车企业一样,他们更愿意谨慎地选择电池,即使初期推出的产品在行驶里程方面并不突出。

《汽车商业评论》认为,这些民营电池企业应该感到沮丧的是,中国本土的汽车公司同这些电池企业一样,对于电动汽车本身所知甚少,或者只知道皮毛,他们并不敢真正在这个一直被认为可能会弯道超车的新能源汽车领域花大力气投入。

商业评论范文第10篇

2012年9月,日本政府宣布“购买”后,引发了中国强烈不满,一时间,人们也把维护中国和领土完整的坚定意志和决心以抵制日货的形式表达出来。

9月、10月份,受此影响,中国汽车市场日本品牌汽车月销量下滑近50%,企业和经销商都陷入这场因政治因素引发的市场危机中。

尽管日系合资企业纷纷推出了购车保障、促销等手段,但消费者心中对于日系品牌的态度到底如何,日系品牌汽车未来的发展方向又会怎样?

《汽车商业评论》联合汽车商业评论网、腾讯汽车、搜狐汽车、网易汽车和凤凰汽车为此发起网络调查,共有18723人参与此次调查。

对于此次因“事件”引发的抵制日货行动,超过八成的被调查者意识到随着汽车产业的高速发展,日系汽车将成为此次危机的重灾区。

人们之所以抵制日本品牌汽车,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们认为抵制日货可以使日本企业在经济利益上受到损害。

中国已经是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对于任何一家日本企业来说,中国市场对于它们来说都至关重要。因此有近四成的被调查者认为,这些企业会施压于日本政府,从而导致日本政府在问题上做出让步。

尽管有舆论一直在呼吁理性地对待中国生产的日系汽车。但从调查问卷中,《汽车商业评论》依然看到,问题一日未决,人们的爱国热情始终高涨。

而正是这种高涨的爱国情绪,使得超过七成的被调查者依然不会选购日本品牌的汽车。同样,他们认为合资公司生产的日本品牌汽车虽然在中国生产,但大部分利润仍然被日本企业获取,这也是他们不认可合资公司产品“中国化”的重要原因。

在市场上,经销商和企业携手通过大幅度的降价促销希望能够吸引消费者。虽然有相当一部分用户,特别是购买入门级轿车的用户更愿意理性地对待各个品牌产品,接受日系汽车燃油经济性高、使用成本低的优势。

但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仍然对于选购日系品牌汽车存在顾虑,在企业已经推出购车保障的情况下,这种顾虑显然不是来自于担心车辆遭到人为损坏,而是更多体现在情感上的担忧,特别是身边舆论带来的压力。

因此这是日系企业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之一。《汽车商业评论》也注意到,一些日系企业正在展开一场公益战(详见本期营销栏目系列文章《非常时期的功课》)。

对于坊间一直猜测,日本企业是否会通过合资自主来缓解中国民众对于日系品牌的抵制情绪,被调查者大多持否定或观望态度。

确实,当下合资自主刚刚起步,而且各个企业发展合资自主的目的也不同,但是此次危机发生或许能够对中日合资的汽车公司的合资自主战略发生重大影响。它们将不仅单纯为了应对中国政策需要或者填补低端市场空白,而是要真正转变思路,至少将花更大的力气在合资自主之上。这也是它们能够挽回声誉的重要手段。

这场危机何时能够淡去,所有人都给不出答案。被调查者中也有八成以上的人选择了“不确定”。

对于日系品牌企业来说,这场危机不仅很难在短时间内解决,随着中日关系的不断变化,类似的危机还会时有发生,这对于企业来说不仅是巨大的挑战,也需要企业建立起相应的应急机制。

日系品牌销量的下滑,造就了德系和韩系品牌市场占有率的增长。如果“事件”能够最终得到解决,日系品牌还有机会重夺市场吗?

超过半数的被调查者表示了悲观的态度。随着各个厂家将越来越多先进的产品和技术带入中国,日系品牌传统的优势正在丧失,它很难再回到以往的市场高度。

上一篇:房屋抵押范文 下一篇:住房抵押贷款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