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贸易范文

时间:2023-03-20 06:51:37

商业贸易

商业贸易范文第1篇

(一)韩国巨商—吕不韦

吕不韦在韩国做生意,是韩国巨商,历史上关于他的和商业有关的记载如下:《史记•吕不韦列传》载:“吕不韦者,阳翟大贾人也。往来贩贱卖贵,家累千金。”《战国策•蹼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记载:“蹼阳人吕不韦贾于邯郸,见秦质子异人,归而谓父曰:‘耕田之利几倍?’曰:‘十倍。’‘珠玉之赢几倍?’曰:‘百倍。’‘立国家之主赢几倍?’曰:‘无数。’曰:‘今力田疾作,不得暖衣余食。今建国立君,泽可以遗世。愿往事之。”,职网历史事实证明,吕不韦成功地实践了自己“贩贱卖贵”的商业理论,并把它运用到政治领域,最终获得了超额的回报。吕不韦作为阳翟商人的代表,给我们后人展示了韩国商业的发展繁荣状况。

(二)韩非子思想中反映出来的韩国商人状况

韩非子,战国末期韩国人。韩非子重视农业生产,主张以“耕战”为主要的治国策略,在他的治国方略中对商人和商业是持否定态度的。他说:“其商工之民,修治苦窿之器,聚弗靡之财,蓄积待时,而伴农夫之利。此五者,邦之蠢也。”14P722他认为“商工之民”危害性极强,是国家的五蠢之一。但是,战国时期韩国当时的商人却是很多的,并且地位并不卑微,商人可以买官爵,他说:“夫明王治国之政,使其商工游食之民少而卑。以寡趣本务而趋末作。今世近习之请行,则官爵可买;官爵可买,则商工不卑也矣。奸财货贾得用于市,则商人不少矣。聚敛倍农而致尊过耕战之士,则耿介之士寡而商贾之民多矣。”以上部分,我们通过宜阳、阳翟和新郑这些繁荣的都市、商业巨贾吕不韦的情况以及韩非子思想中反映出来的韩国商人状况了解到战国时期韩国的商业贸易已经非常繁荣了。

二、战国时期韩国商业贸易文化特点

战国时期韩国商业贸易文化有以下特点:

(一)商人参政意识强烈

战国时期韩国商人参政意识强是个明显特点,在韩国经商的吕不韦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吕不韦在赵国邯郸经商时,偶然结识秦王孙异人(后改名楚),认为“奇货可居”,遂予重金资助,最终子楚继位,以吕不韦为承相,封文信侯,食河南洛阳十万户。

(二)商人有成熟的商业理论

春秋时期中原地区商人经营商业已经有了渐趋成熟的商业理论,子贡和范蠢是其中的代表。至战国时期,吕不韦理论的出现代表了商业理论进一步成熟。吕不韦的理论思想主要是“贩贱卖贵”和“奇货可居”,吕不韦也因成功实践了他的商业理论而富贵至极。

(三)商人重礼法

战国时期,商人重礼法,吕不韦是典型的例子。如“子溪有承国之业,又有母在中;今子无母于中,外托于不可知之国,一日倍约,身为粪土”,“异人至,不韦使楚服而见”。吕不韦懂得诸侯继承的礼法、尊重王后的礼法,并成功地遵循它们,最终取得了极大的成功。(四)韩国与周边各诸侯国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战国时期,韩国与各国保持了良好的周边贸易关系,这促进了当时中原地区商业贸易的发展。吕不韦经商的足迹广泛,说明韩国当时与周边诸侯国保持了良好的贸易关系。

三、战国时期韩国商业贸易文化形成原因探析

战国时期韩国商业贸易文化之所以具有以上四个特点,我们认为和当时当地农业手工业发达、生产力发展、货币流通广泛、交通便利等原因密不可分:

(一)农业手工业发达,生产力发展

战国时期,农业手工业发达,生产力进一步发展。农业和手工业工具方面,铁工具广泛使用,“由于冶铁技术的创造和发明、铁矿的开发和冶铁手工业的逐渐发展,到战国中期以后各种农业和手工业的工具已普遍用铁制”。韩国的郑(今河南新郑)就是当时著名的冶铸手工业中心之一,农业手工业工具进步,冶铁业发展,促使社会生产力提高,从而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发展。

(二)货币流通广泛

为了适应商业发展的需要,战国时期中原诸国的货币种类多样,流通数量大。近些年来在新郑、郑州等地的考古发现,为我们进一步了解战国时期流通于韩国地区的货币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依据。故城内战国地下冷藏室发现方足布29枚,主要是平阳布,形制为平顶,平肩,两平足。新郑县出土桥足布985枚,方足布31枚,另有锐角公字布13枚。桥足布中安邑二新985枚,梁正尚百当孚1枚.方足布面文宅阳、长子、中都、平阳等。郑州市西北郊沟赵乡出土战国平首方肩方足布币,总计2065枚,1665枚存省博物馆,按不同文字或同字别体的63种,小方足布居多。安阳布大型26枚,中型924枚,小型只有1枚。以上这些情况说明韩国货币流通广泛,这是其商业发达的一个表现。

(三)交通便利

韩国国内交通便利,与诸侯国之间也有陆路、水路交通之便,这为当时商业的发展繁荣准备了很好的条件。关于韩国的交通条件,我们依然可以通过宜阳与新郑的交通位置来获知。关于宜阳,《战国策•秦策二》高诱注日:‘’宜阳,韩邑,韩武子所都也。”由此看来,宜阳是韩武子由封地东迁求发展时所建的一个都城。宜阳地处三川流域的中心(所谓三川,古指灵宝以东、黄河以南的伊、洛河流域和北汝河上游地区),韩武子东迁后,逐渐控制了这一地区。当时韩国有一条南北交通要道叫武遂(在今山西垣曲),靠黄河北岸。武遂是穿凿山岭地带而成,用以贯通韩国黄河南北两区,并具有关塞的性质。由此北上可以直达韩的故都平阳(今山西临汾),南下渡黄河可以直达韩的都城宜阳。)宜阳由于地处三川流域的中心,地势开阔,交通便利,这为商业的发展准备了条件。关于新郑,它位于双泊河(古消水)与黄水河(古漆水)交汇处。是当时的交通枢纽。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战国时期韩国的商业贸易已经非常繁荣。韩国形成了商业名都,出现了吕不韦这样的巨商。韩国商业文化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商人参政意识强烈、商人有成熟的商业理论、商人重礼法、韩国与周边各诸侯国保持良好的贸易关系等特点。而韩国商业文化繁荣的原因在于有农业手工业发达,生产力发展、货币流通广泛、交通便利这些有利条件。

商业贸易范文第2篇

企业内部的会计管理工作实际上就是会计本身的对象管理,在我国现行的模式之下主要还是以价值运动来作为会计管理工作最为主要和核心的对象。对于管理工作来说,其目标就定位在有形的资产、资金以及成本之上,实际上也就是局限于对资产本身的管理之上。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会计管理工作的对象已经发生了最为本质的变化,因此相应的会计管理的具体对象也需要进行及时而必要的修正和量化。对于企业内部的会计来说,对于其职能的确认只能够通过目标与管理对象的整合来实现,并不具备资源进行整合的因素,但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之下,这样一种状况就发生了本质上的变化,主要就是企业内部会计的管理职能不再仅仅只局限于管钱和收账的层面之,还应更为全面的包含着企业的成本预算、人力资源以及质量管理,在企业长期的发展过程当中,企业内部会计管理的层面会不断变得更加的全面和广泛,其最为主要的职能就是通过会计管理来规避企业风险,最终保证企业进入到良性的发展轨道当中去。

2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贸易会计发展思路分析

2.1树立正确的会计管理观念

在商业贸易的经营管理过程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要对会计参与决策进行研究和控制,会计参与决策的重要意义:一方面是直接表现在经济相关方面信息的掌握和处理上;另一方面还较为间接地体现在生产经济计划和实现计划的制定与完成上。这实际上也反映出一个新的问题,也就是会计参与决策这样一个过程不仅仅只是出现在计划的初期,也有可能会出现在计划的执行期。所谓决策,实际上也就是通过最合理计划的制定与最佳方案的执行来为获得最佳的经济效益做出铺垫。商业贸易会计在工作过程当中所涉及的经济信息、经济活动以及经济数据往往和较多方面的企业以及部门等有密切的关系和联系。在这样一种状况下,在对提高经济效益的措施和方案进行制定时就不仅仅只是局限于商业贸易活动全局的调整和变动,还可以通过局部的变动来实现完善经济管理和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这也正是决策需要会计参与的重要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由会计工作本身的对象、目的和作用所决定的,会计通过统一的货币尺度和计量方式来对经济活动以及经济成果进行反映和衡量,因此它不仅仅是经济数据的汇集者和处理者,更是经济活动发生、发展和终结的源头。

2.2商业贸易会计管理需要适应现代化经济

具体来说,就是要求商业贸易会计管理在发展的过程中能够较好地适应于现代化经济网络化和全球化的实际发展趋势。现代社会毫无疑问是高度信息化的社会,商品在价格比以及质量比等方面的发展也基本上趋近于高度的透明化,在这样一种现实的状况之下,企业如果希望在保持较好经济收益前提下更好地提升自身实际的竞争力,就需要在管理上下足工夫,通过管理层面的方式与手段来达到经济效益方面的目的。此时,需要面对的新的问题就是商业贸易的管理工作同样会面临到竞争的问题,但这样一种竞争在表象上还是会表现为价格、质量或者是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并不会直接表现为管理上的竞争,但还是要认识到归根结底还是管理上的竞争,此时商业贸易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和地位就更加的显著和突出。商业贸易会计管理工作的创新具体表现在对企业内部事务以及对外事务的管理工作之上,看其是否能够真正强化和完成企业内部财务事务的管理信息化,具体来说,就是要依靠于网络技术的强大力量和优势来将在市场竞争当中所得到的反馈信息作为企业完善、改进和全面管理的凭借与依据,通过这样一种方式来切实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2.3提升商业贸易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会计在商业贸易当中的身份和地位实际上比较特殊,它既不完全属于管理工作者,但也不完全能够代表企业内的员工,这样一种矛盾所产生的直接问题就是商业贸易过程当中的会计管理工作直接深入和渗透到企业的管理过程当中去,换句话说,也就是认为在企业当中强化会计管理是完全有必要,也是必然的结果。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希望商业贸易当中的会计管理工作能够更多更好地参与到企业自身的经营行为当中来,就有必要在会计管理工作的多元化上做文章,尤其是对于生产过程和人力资源管理过程,更是需要通过会计管理工作来实现人力资源的动态量化过程。一方面是能够对企业内部现有的资源进行统筹分配,另一方面还能够实现企业内部资源向资本的转化,这样一些变化对于企业经济效益的增加和积累来说就都是非常有效和理想的。事实上,如果单纯只是对企业内的财务进行管理或者是对成本进行管理,那么就势必会存在着较多方面的盲区。针对这个问题,商业贸易会计本身的定位就要有所变动,主要就是要尽可能地体现出会计管理工作当中所存在的复合型和全面性,通过管理层面的工作来发挥最终决策的重要作用。而商业贸易会计管理工作的转型则主要强调的是管理工作人员能力上的增强,具体表现在对风险的规避、对财务问题的预知和处理以及成本环节的控制等一系列问题。总的来说,就是要通过对企业实际资金能力的体现来优化资金的合理使用和效益管理问题。具体来说,首先就是要做好员工的业绩评价和薪金管理工作,主要是要能够体现出劳动强度和劳动成果与薪水的同比性。除此之外,还需要通过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终端反馈来进一步地对人力的报酬、投资以及福利待遇等问题进行统筹安排。

3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贸易会计发展思路的总结

通过上文当中的说明和分析可以看到,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使得现代企业的制度逐渐趋近于完善,在此过程当中,财务管理的体制和方案也不断的走向科学化和合理化。总而言之,就是使得商业贸易会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了更加丰富和全面的发展,会计管理工作的实际内容也在此过程当中适当地更新和补充。而会计管理工作本身主要是对企业内的综合发展成果进行衡量,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之下,商业贸易会计管理工作对于企业的影响就不再只是局限于传统的管钱模式,而是在发展的过程当中逐渐表现出更加全面和丰富的内容。总的来说,企业管理本身无疑也有着好坏之分,优秀的商业贸易管理必然会在促进企业发展的同时给企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作为会计管理工作的决策者,其体系的构建和落实更是关系到整个企业内的健康有序发展。

4结语

商业贸易会计管理工作的高低绝不仅仅只是由企业决策者和员工自身来实现的,会计管理工作本身的作用力必须切实存在并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作为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中流砥柱来实现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改革,在现当代经济扩展迅速且全球实现商品化的今天,商业贸易会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加强会计管理工作也都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和普适价值的。

商业贸易范文第3篇

《尔雅·释古》说:“王,君也。”《说文》说:“王,天下所归往也。”这也就是说,商后代称亥为王亥,卜辞中多次称亥为高祖或高祖亥,说明了王亥为首领时所开创的事业及活动值得后人纪念,对商族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这一点从甲骨文中多次出现“王亥崇我”的记载也可证明。当时,商朝人祭祀王亥所用的牲畜多达三十牛、四十牛,甚至五十牛、三百牛,有时还用祭天的礼节来祭祀王亥。

王亥为什么被殷商后人如此重视呢?这还要从王亥所生活的时代及所从事的事业谈起。

王亥大约生活在夏朝的中期,与少康同时。当时,夏朝正处于奴隶制社会阶段,奴隶制的生产关系已逐步确立,社会生产力得到较快的发展。这种情形正如恩格斯在《反杜林论》中说:“只有奴隶制才使农业与工业之间的更大规模的分工成为可能。”所以,商部落的经济在夏王朝时期应该是最发达的地区之一。郭沫若在《中国史稿》中说:传说相土作乘马,王亥作服牛,也就是驯养牛马,作为运载的工具。《管子·轻重戊》记载说:“殷人之王,立帛(皂字之误)牢,服牛马,以为民利。”“皂”以养马,“牢”以养牛。这说明,到王亥时代,商人已经驯用马牛。但王亥所处的时代还是奴隶制初期,农业生产水平虽有进步,但还比较低下,饲养家畜无疑是提高百姓生活水平的重要措施。商部落畜牧业的兴起,不仅提高了商族的生活水平,同时还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因此,胡厚宣等人在《殷商史》中认为:“王亥是中国畜牧业的创始人。”随着农业与畜牧业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就是商业的产生。随着商部落经济实力的增强与剩余农产品及畜牧产品数量的增加,王亥便开始了一项前所未有的事业,这就是开始从事商业贸易活动。正如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中说:“它创造了一个不从事生产,只从事产品交换的阶级——商人。”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中也说:“商品交换过程最初不是在原始公社的内部出现的。而是在它的尽头,在它的境界上,在它与其它公社接触的少数地点。这里开始了物物交换,从此深入到公社的内部,对它起着破坏作用。”王亥作为商部落的首领,他率领部落成员同其他部落进行的贸易已不是简单的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交换,而是有一定规模的部落与部落之间的贸易活动。

王亥率领商部落,赶着牛羊到外部落进行交易,外部落的人把他们称为“商人”。王亥最后一次贸易是与黄河以北的有易氏。《山海经·大荒东经》记载:“王亥托于有易,河伯仆牛,有易杀王亥,取仆牛。”《山海经·大荒东经》注引《竹书纪年》记载:帝泄,“十二年,殷侯王亥宾于有易,有易杀而放之。”还说“殷王子亥宾于有易而淫焉,有易之君绵臣杀而放之。是故殷王甲微假师于河伯,以伐有易,灭之,遂杀其君绵臣。”这就是说王亥由于在贸易时在有易居住时间过长,引起对方不满,被对方杀死。在当时商族日益强大的情况下,王亥的这些商业贸易行为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政治色彩。王亥被杀除了商业贸易中双方发生分歧之外,也不排除政治方面的因素。但王亥被杀并未影响商部落的强大,商人所从事的贸易活动也并未因此停止。王亥死后其子上甲微借助于河伯的武力,打败有易氏,杀了有易氏国君绵臣,进一步扩大了自己的势力。商只所以能够取代夏朝,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商人所从事的商业贸易使其日益强大可以说是不争的事实,商人的商业贸易活动为商灭夏打下了坚实的物资基础。范文澜在《中国通史》中就说:“汤灭夏以前,商已是一个兴旺的小国。《诗经·商颂·玄鸟》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茫茫。’也说明了当时的商国已是房屋成片、人口众多的状况。随着商业的发展,交易的货物必需增加其数量,夏后氏早已利用奴隶,商应有更多的奴隶从事生产。商国的农业、手工业、商业都比夏朝进步。因此造成代替兴起的形势。”

商业贸易范文第4篇

随着对外贸易发展,以货币流通业务为主的金融业也以不同形式相继出现在腾冲市场上,促使着商业以更快的步伐发展。“清末,腾冲出现私人典当。民国初年又出现银钱兑换、汇兑等金融业,据民国十年(1921年)统计,全县有典当行四家,银钱兑换业六家,汇兑业七家。”银行有两家:“民国五年(1916年)富滇银行在腾冲设立分行,民国二十八年(1939年)兴文银行在腾冲设立办事处。”①民国时期,腾冲当地从事服务性行业的人员也不少,“旅栈11户,马栈8户,堆栈9户”,②“理发行13户”,③“修枪行2户,修表行6户”,④“轿夫行9户”。⑤另外,摄影这种相对较新的行业也出现了,“小西下河村人士李作忠在县城开设了照相馆。之后,一街张翰臣也开设了1个照相馆。民国10年(1921)左右,赵翠斋、熊子俊从外地学艺回来,分别开设了水天照相馆和留真照相馆”。⑥到1942年以前,腾冲共有“摄影行5户”。民国时期,腾冲地区有“镶牙行5户,中医行36户”,而且新式医学也逐渐蔓延到这个边境城市,有“西医行2户”。就连家畜宠物的卫生也开始引起重视,当时已有“兽医行5户”。

2口岸城市交通运输业

除其它产业集聚了相当数量的从业人员外,马帮组织也储备了不少的人员数量,而且所占比例不小,很多人专门从事马帮运输,终身以此为业。清末民国时期,腾冲的商业贸易进入全盛时代。腾冲的马帮组织开展得有声有色,以马帮运输为生的人越来越多。据《腾冲文史资料选辑》记载,从事马帮运输的有“70户”⑧之多。交通的重要性在《民国腾冲县志稿中》有这样的阐述:“道路交通,关系国之兴衰治乱,凡政治、军事、教育、工商,胥视交通为枢要。”⑨交通对于一个国家而言尚且处于枢要地位,对于一个地区的发展它的地位就更为卓越了。城镇体系是在一定区域内由城镇建设和城镇内的交通道路共同构成的。交通线路是城镇体系中比较重要的一环,其状况的好坏优劣直接影响农村地域向城镇化的发展。民国年间,腾冲的交通状况有所改善,在原有的交通线路上增修或部分修筑了几条新公路。

2.1腾龙公路:“民国21年(1932)洪盛祥商号捐银元3万元,修筑了满邑邸塘至大董一段公路路基,长3公里多。”后民国28年(1939),“李曰垓组织人员测量,修筑腾冲经勐连至龙陵的公路,拟与滇缅公路接通,发动蒲川、团田、勐连等乡民工开挖了部分路基。”

2.2保腾公路:“民国29年(1940),云贵监察使李根源力主修筑保山经腾冲至缅甸八募的公路,曾调集保山、腾冲2县民工施工,完成部分土石方,……。民国34年(1945)1月,专署调集保山、腾冲、龙陵、昌宁4县民工,全面开工修筑腾保公路。至5月底,除潞江惠人桥外,其余各项工程已经完工。”

2.3腾盈公路:“民国29年(1940)李根源力促修筑腾盈公路,上得层峰批准,下经地方人士赞同,于是动工修筑。土方工程由地方派夫挖掘,桥涵特工由省总局委派工程主任负责指导。所需款项,劝捐及承准用田赋借垫,共获新滇币100多万元,动员民夫万余人,桥涵特工用款60余万元。腾冲县属范围内土方,大致完成。”輥輰訛除公路状况有所改善外,腾冲还修筑了机场。“民国十八年,县长虞钺奉令设置飞机航站。经省委员到腾测勘,向大董练七村公共牧场大荒地借地开辟。计面积二千零四十四平方公尺,合中尺面积三亩十九方丈六十方尺九十三方寸七十五方分。由是年五月底动工,至十月初完工,共用银币六千余百元。”到“民国二十六年,抗战军兴后,中央航空委员会以腾冲航站面积狭小,不敷应用,复派员来腾选择地面。经选定在绮罗乡附近田间,另辟航站。综计航站场面及另改河流、交通路、排水沟四项,共占用民田一千一十六亩一分二厘。田价每亩估计为国币五十五元,经呈请照发,尚未奉覆。其修筑航站工程估计约需十四万余工,经奉令除腾冲每日出夫四千名修筑外,余由龙陵、梁河、陇川、盈江、莲山各属出夫补助云。”輥輲訛机场建成后,“民国30年(1941)3月,先后两次有4架飞机试行升降。”

3口岸城市邮电业

自腾冲成为通商口岸后,邮电事业尤为发达,是为“国际通信之惟一门户”。輥輴訛在评价腾冲城镇化水平的指标当中,邮电指标所占的分量很重。可以这样说,当时腾冲邮电事业处于国内领先位置,其发达程度将城镇化水平大大推进一步。

3.1电报

因为“腾越地处极边,毗连英缅,国防外交,关系綦重,电报之设,更不容缓”,所以“由大理继续展设电线,经永平、保山以达腾越。即于光绪十四年秋九月,成立腾越电报局”。到了第二年,“由腾越架线至滇边,设局于蛮允,接通八莫。嗣因商旅改道蛮线,乃迁蛮允局于小辛街,电线移经古里卡以达八莫,即由云贵电政监督吴珣到腾董其事。此为中英接线,国际通信之始”。进入民国后,“欧亚各国往来之电报,多由滇缅线经转。旧设之线不敷转递之用,乃于民国四年,派云南电报线路总管丹麦人孟纳尔添设双线,自贵州之毕节达于腾越。”于是,“腾越电局为国际通信之惟一门户”。到民国五年,“国家多故,兵事迭兴。各处电线多有毁坏,交通常为之阻滞”,到“十八年春,派电线工料处工务员朵钟瑜,大修迤西电线,整饬腾越电报局。”民国二十三年十一月,“复派员到腾,设立无线电台”,“设备有莫尔卡斯机4台、50瓦无线电机1台、发电用小油机1台。后来使用音响机音频振荡器、人工收发报机”,“于是消息愈灵通矣。”

3.2邮政

光绪二十八年(1902),腾越开关,“随于十一月五日设立腾越邮政总局。委昆明武能为局长,由税务司兼辖。輥輶訛《腾冲县志》上记载,腾冲沦陷前腾越邮政总局除有三条县际邮路外,还有三条国际邮路。县际邮路是:腾冲至保山,是腾冲通往内地的主要邮路,邮递员为正式邮差;腾冲至盈江,从县城经荷花、囊宋、九保、遮岛、旧城至莲山,全长102公里,逐日上班;腾冲至勐戛,于光绪二十九年(1903)开辟,设勐戛代办所,从县城沿腾龙驿道经龙桥、龙陵、至勐戛交换邮件,邮路长120公里,每周4班。腾冲到缅甸的三条国际邮路为:腾冲至八募,由县城经和顺、遮岛、干崖、小辛街、蛮允出境至缅甸茅草地,全程205公里,行程6日,中缅双方邮件在茅草地交换,每周3次;腾冲至南坎,由县城经萝卜坝、杉木笼、陇川、章凤、勐卯(瑞丽)过界,到缅甸南坎,全程215公里,6日1班;腾冲至密支那,由县城经缅箐(中和)、古永至牛圈河过境,到缅甸昔董交换邮件,全程160公里,每周5班。腾冲沦陷前夕,为加强滇缅军讯,除原用邮差3名外,加雇甲类邮差4名。腾越邮政局设立后,开办的业务比较多,范围比较广。设立最初开办有“邮寄信函、明信片、新闻纸、贸易契、货样等业务,信函又有平信和报值挂号信两种(报值挂号信是装有‘有值价’的支票、证券、契据、汇票等的信函,邮局遗失要负责赔偿)。”到光绪三十二年(1905)腾越邮政局“增办快递信函业务”。“民国元年12月三十二年8月,又先后开办保价信函、国际保险信函业务。”輥輷訛除信函外,民国时期的腾冲邮政局还经营邮政包裹业务。其邮政包裹有“保价包裹、普通包裹、快递小包、大宗包裹等类”,“保价包裹主要邮寄金银首饰、贵重药材等珍贵物品;大宗包裹寄成批货物”。輦輮訛腾冲邮政局对邮件的投递处理是:民国24年(1935)“设信差1名,负责重要信件的投递”。“各地来腾邮件,均于当晚开拆袋套分拣,第二天上午投递”。“较远的农村,邮件更少,其投递大多是由代办所(信柜)代人捎转,或通知收件人到所(柜)领取。”輦輯訛腾冲邮政局还管理汇兑资金,负责调拨盈虚。它经营的汇兑有“普通汇票、高额汇票、电汇汇票、定额汇票、小额汇票数种。普通汇票最多,每日开发兑付均在10起以上。定额汇票面额款数固定,在货币贬值的年岁里多不适应需要。小额汇票限于代办所一级开发使用。”輦輰訛腾冲邮政局的业务运作是受到好评的。“腾冲邮政局自设立以来,无论信件、包裹、汇兑等,皆稳妥可靠。”輦輱訛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对腾冲城镇化水平的带动作用是明显的。虽然很多产业没有确切的从业人员统计,但从产业的经营规模和从业户数也可看出产业的壮大为腾冲解决了不少就业问题,吸引了为数不少的劳动力投入到他们的生产经营当中,为产业的发展提供人力服务。其实,还有很多经营规模一般的产业没有罗列出来,比如“1925年杨正炳自外地学习镀镜技术归来,开设‘炳隆画镜店’生产销售明镜、画镜、亮瓦”,輦輲訛“1930年腾人王绍武从香港购进卷烟机,在腾开办‘名扬烟草公司’”,輦輳訛诸如此类的产业必定也储备了一定劳动力,为部分人员提供了就业机会。如果再把这些规模一般的产业从业人员数考虑在内的话,腾冲当时的产业对城镇化水平的促进作用还要更大。所以不可否认,开关后腾冲县城商业贸易的发达,为各产业赢来了比较广阔的发展空间。而非农产业的发展是离不开劳动力的,需要有一定的人口规模,必然吸引一定数量的技术劳动力,就业量由此产生。相当一部分人因此脱离或部分脱离农业生产,逐渐向非农人口转移,非农人口比率逐渐加大,这就有力推进了腾冲的城镇化水平。

商业贸易发展的繁荣,除有助于促进人口转移外,也有力促进了许多新兴行业的诞生,例如火柴、肥皂、摄影、金融等行业相继出现。新行业的诞生使当地的产业结构发生变化,得以调整,实现优化。而且口岸经济的发展也有效实现产业发展的相关带动性,一个产业的繁荣会产生连锁作用,带动其它产业的发展,比如棉花、棉纱的的大量进口,就带动了腾冲本地织染业的兴起,而且发展相当迅速,从事的人口逐年上升。新技术也大量流入腾冲地区,产业结构调整的同时也改变了当地原本落后缺乏效益的生产方式,拓宽行业的发展空间,比如皮革业引进新技术,生产效率提高,产品更加多样化;织袜业引进新的生产技术,产品品种增多,产业规模更大;洗染业在采用新技术后,色调增多,工艺大为改进。商业贸易发展繁荣所带来的这些根本性变革,也是城镇化水平提高的一个重要表现。

商业贸易范文第5篇

为进一步加强和规范督查工作,实现督查工作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促进督查工作落实,特制定本制度。

一、督查工作的职责

督查工作是确保政令畅通,推进各项决策落实的重要手段,是事关全局的一项重要工作。局领导、办公庢主任及各处室负责人都有督促检查、促进工作落实的职责和义务。办公室人员必须树立全员督查的新观念,按照分工办理的原则,切实强化和运用督查手段,更好地促进各项任务的完成。

二、督查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上级的重大决策、重大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我局重要决策、重要会议决定事项的督办工作。

(二)上级下发的重要文件的贯彻落实。

(三)上级重要会议决定事项的贯彻落实。

(四)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转来的批办件、督查件的落实。

(五)省、市领导批示、交办事项的贯彻落实。

(六)上级相关部门及同级党委批转的督查件的落实。

(七)其它需要督办的事项。

三、督查工作的分工

市商贸局督查工作实行主要领导负总责,分管领导及办公室牵头,相关处室分工负责、归口办理的原则。

(一)上级和本级的重要决策,上级领导批办件,市委全委会、市政府全体会议、常务会议事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的督办工作,由主要领导及分管领导负责,办公室主任牵头,相关处室协助配合工作。

(二)上级有关部门涉及商贸行业工作事项的督办落实,由分管领导负责,办公室牵头,相关处室负责具体承办落实。

四、督办工作的要求

督查工作必须坚持"交必办、办必果、果必报"的基本工作要求,做到交办事项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一)严格工作程序。按照办公室收文登记、局领导阅批、相关处室归口承办、办公室催办检查、上报办理结果的要求,加快工作运转,提高督办质效。

(二)强化办理时限。办公室督办事项,一般应在7个工作日内将办理情况向局领导反馈;转交有关企事业单位的办理件,一般应在15个工作日内将其办理情况向局办公室反馈;协办件由承办处室在规定时限内将其办理情况向局领导反馈。

(三)认真做好协调。办公室应主动做好协调工作;协调后不能解决的事项,应及时向分管领导汇报;仍然解决不了的重大事项,应向局主要领导或局办公会汇报。

(四)加强督促检查。局领导、办公室主任应认真督促检查各处室对承办件办理落实的进展情况;对不能按时办结的事项,应及时主动报告原因。

(五)坚持通报制度。对重大和带全局性的督办事项,办公室对督办结果要及时编发督查专报,向上级有关部门反馈。

商业贸易范文第6篇

我国的商业贸易协会是伴随改革开放后商贸业的成长而一步步发展起来的。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商贸业,是改革开放后起步最早、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三十年来,多种所有制的经济成份,齐全的经营业态,多样化的管理和营销方式,为企业注入了巨大的活力和动力,整个消费品流通行业实现了跨跃式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就业人数增长了6倍多,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了56倍,上缴国家税收年平均增长20%以上,占国家税收总收入的近20%。这些无疑对稳定和丰富市场供应,方便群众生活,满足多层次需求,提供就业机会,促进经济的繁荣发展起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但随之而来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商业行为复杂化,市场秩序混乱,经营行为不规范,假冒伪劣商品屡禁不止,企业、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及时有效保护,对外贸易中中国企业反倾销受害严重。笔者认为,商业贸易协会在加强社会商业管理,促进社会商业健康、有序地发展、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方面能够发挥着政府所无法替代的作用。

作为市场经济的组成部分,商业贸易协会的发展与规范化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市场经济成熟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在保证市场经济高效运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作为市场经济发展产物,商业贸易协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首先,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体系呈现出统一开放状态。由市场形成价格,各种经济资源由市场来发挥基础性配置作用,以保证各种商品和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原计划经济下企业的行政隶属关系形成的条块分割,缺乏整体合理的统一协调与联系,出现重复建设、重复引进等不合理现象,造成生产要素的浪费。而商业贸易协会有利于突破部门、地区、所有制界限,把同行业企业统一联合起来,打破条块分割,改变过去部门管理的不合理做法,促进要素合理流动与重组,解决各单个会员企业难以解决的共同问题。改善企业组织结构,实现资源优化配置。

其次,市场经济是法制经济,要有效地制止市场运行中的垄断和不正当竞争,确保竞争机制的正常运行,必须以法律的形式,通过国家强制力来消除和制约各种反竞争的行为,但法律也不是万能的,并且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分工越来越细,由国家来制定范围广泛的行业性、技术性规则已力不从心。而商业贸易协会了解本行业的现状及需求,它具有的专业优势使其能够制订出比较符合行业内实际的标准和规则。商业贸易协会虽不具有国家强制力,但可以利用其自治性协调各方的竞争关系,制定行规行约,约束同行业企业共同遵守,如产品技术标准、质量标准、服务规范、职业道德等等。此外,商业贸易协会还要对企业的市场行为进行监督,促进市场机制的规范化和建立良好发展秩序。

再次,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主要是通过各种非行政手段对经济活动进行间接的宏观调控。在政府的宏观调控和企业的微观管理间,需要一个沟通的桥梁和纽带,既为企业提供服务,又承担一部分过去由政府行使的管理职能。这正是商业贸易协会存在和发挥作用的基础。在组织协调行业经济活动中,它以企业的微观决策为基础,以政府的宏观决策为根据,发挥承上启下的中介作用,使政府的宏观调控有效地得到实施,同时有利于增强企业自主经营的灵活性,也有利于落实政企分开的改革要求。通过商业贸易协会,政府的宏观调控信号能够实现有组织的,更有效的传递与推行,政府的要求能够更快地到达企业。在我国当前体制转轨时期,市场体系还不够健全规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尚未完成,企业行为不甚规范,尤其需要行业组织发挥中间层次的传递、沟通、协调等作用,使政府的宏观调控得到有效实施。 例如,商业行业协会开展大量组织活动,如组织进行本行业市场调查,组织制定行业规划,组织汇集行业信息,代表全体会员组织商品展销、定货会议,组织行业技术培训等。协会实际上就是企业间的联络者,与被组织者之间不存在任何行政或其他制约关系。

最后,市场经济要求在国际交往中要遵循国际通行惯例和准则。入世后,国际间大量经济贸易往来涉及到诸多行业的法规、标准、规则、惯例,必须由商业贸易协会来承担起组织者、发起者、协调者的角色,研究世贸规则,本行业企业如何与国际接轨,以帮助政府了解和检查有关政策的合法性,提示企业、行业按世贸规则参与国际竞争。解决国际争端,通过协会在国际间的协调作用,避免企业恶性竞争,减少国际贸易磨擦,最大限度地保护本国企业利益。在遭遇国外反倾销时,由商业贸易协会组织应诉能大大降低应诉成本,增加胜诉的可能性。

此外,商业贸易协会关心和服务的是本行业的共同利益,不以所有制利益为取向,在商业贸易协会规范和服务行业内部发展过程中也完全取决于不同企业的经营行为和竞争实力,因而较好满足了市场经济所要求的“多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因此,商业贸易协会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运行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国际经济、贸易、技术等交流活动日益增多,商业贸易协会的发展空间将进一步增大。 然而我国商业贸易协会起步较晚,虽然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企业成长中已发挥出一定作用,但至今还存在诸多问题需进一步完善。如代表性不足,协会覆盖面低;协会人员青黄不接,职业化人才缺乏;服务职能有限,服务意识淡薄等。在当前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形势下,尤其要发挥商业贸易协会的作用。作为商业贸易协会自身更要认清形势,把握机遇,认真研究主要出口国家贸易壁垒和法律法规,帮助企业解决国际贸易摩擦与纠纷,积极带领企业走出国门,拓展国际空间,争取国际话语权。一方面改善企业经营状况,维护市场秩序,化解贸易摩擦,促进产业升级;另一方面提振企业家信心,稳定劳资关系,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努力将商业贸易协会的优势转化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的力量。

商业贸易范文第7篇

关键词:电子交易;商业贸易;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交易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监测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网络零售市场交易规模高达16140亿元,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11.4%,中国网购用户规模达4.17亿人。伴随着电子交易的快速发展,商业贸易正在发生着剧烈的变化。

所谓电子交易,是整个贸易活动的电子化,交易主体利用网络等电子工具(这些工具包括电话、电报、电视、广播、计算机网络、传真、移动通信等),以数字信息流通的方式完成包括谈判、交易、金融及其他项目在内的各种形式的商务活动。一般意义上的电子交易是指狭义上的电子交易,即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所进行的各种商务活动。电子交易以其信息量大、交易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交易成本较低等特点,对商业贸易的运行机制和贸易方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导致贸易领域不断变革和创新。

具体来说,电子交易对商业贸易的积极影响如下:

一、电子交易使交易方式发生了改变,创造了全新的贸易平台

不同于传统平台在交易所或交易大厅面对面进行的交易,电子交易创造了一个全新的贸易平台--虚拟贸易平台。它以其自身信息量大等独特性,向传统贸易平台提出了挑战。这些虚拟贸易平台不仅为客户提供信息与交易的场所,使消费者足不出户就能够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世界享受购物乐趣;而且为国际贸易提供一条龙式服务,大大降低了中小企业的外贸交易成本,提高了效率,使它们不断向虚拟国际贸易平台汇集。

二、电子交易促使贸易的流向发生了改变

传统贸易是以商家为中心,消费者涌向商品集中地,从而形成了商业街、大型批发市场和贸易大都市,商流、物流和人流是结合在一起的。网购的流行使得消费者找厂家、跑商场、进银行、排队、交涉、办手续等行为,都在被改变着。“腰酸腿疼”的购物方式被轻松的“点击鼠标”所代替,极大地降低了消费者的交易成本。贸易流向发生了逆向流动,变为商品向消费者流动,是以消费者、客服为中心,物流代替客流,物流成为商流和人流的中介。贸易流向的改变大大的带动了物流业的发展和升级。

三、电子交易促使贸易空间聚集方式发生了改变

随着电子交易的壮大,传统实体贸易中心的作用被大大降低和减弱。因客流量的减少,实体零售业逐渐去中心化,一些商业街不断走向萧条,有的甚至关门倒闭。对于批发市场或大都市来说,因电子交易的便捷和低成本,买卖双方及各种贸易服务机构可以聚集在网络进行交易,而放弃进驻批发市场或大都市,致使它们的传统地位受到了严重挑战。

贸易空间聚集方式的转变严重影响了传统贸易。传统贸易的基础是空间聚集,聚集产生规模效益,使交易成本降低,从而不断促进贸易的发展壮大。聚集一旦被破坏,传统贸易的基础就会被动摇,随之而来将面临格局、组织、规模的变化。

四、电子交易创造了新的贸易支付手段

传统的贸易支付是指通过现金流转、票据转让以及银行转账等物理实体的流转来实现款项支付的方式,主要包括三种形式:现金、票据、信用卡(银行卡)。电子交易的发展产生了电子支付,出现了微信支付、支付宝等新兴支付手段,它们不仅为网购的安全提供了保障,使得网购更加便捷,而且正逐渐成为个人金融的重要入口。以支付宝为例,使用支付宝钱包应用软件,从最初的网络购物支付、转账,已经扩展至缴纳水电燃气费、信用卡还款、手机充值、旅行订机票、甚至购买股票等。

五、电子交易大大提升了消费者的主导地位,导致信息流主导商业流

电子交易的发展产生了一些引导消费的网站,如团购网、点评网、比价网等,此类网站的信息流如消费者的各种评价能引导其他消费者进行消费选择,左右商家和企业的命运。同时,信息流主导商业流还衍生出了一些大众创意平台如淘宝的众多原创服装品牌,大量消费者在这个平台上能够自主地提出设计、创造的意见或建议,他们正日益成为产品设计或创造的伙伴。

综上,伴随着电子交易的发展,商业贸易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但是,能否在虚拟网络中进一步普及和发展电子交易,网络安全得到保障至关重要。在网购过程中,由于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制度不完善,我们经常会看到媒体报道网络诈骗行为或买方付了钱却拿不到货、卖方交付了货物却收不回货款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同时,电脑黑客、手机病毒的侵袭会导致重要信息的丢失,如支付账号、密码等,从而给企业或个人造成重大损失。要想进一步发挥电子交易对商业贸易的促进作用,网络安全问题的解决迫在眉睫。

参考文献:

[1]姜旭平.2010:井喷式的中国电子商务及其对传统零售业的冲击[J].中国零售研究,2011(1):13-28.

[2]乔洋,沈孟,刘杰等.电子商务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应用现状分析[J].对外贸易,2012(3):39-41.

商业贸易范文第8篇

按照产业大分工的理论,以贸易为特征的商业流通从工农业生产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的产业开始,贸易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就非同寻常,且地位日益凸显。但是联系我国从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实际情况来看,贸易在经济发展中地位尚不够突出,作用也没有充分发挥。很能说明问题的是贸易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仅没有增加,反而出现了下降的趋势。表明现行的经济发展尚未从生产主导型的发展模式转到贸易主导型的发展模式上来。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中,几年来国内贸易占GDP的比重一直维持在不到10%的水平。现实经济生活中,引进的外资以生产型企业居多;社会再生产过程中“以销定产”的特征不够显著;商业企业对生产的引导作用不够充分;政府政绩相关的GDP考核也偏重于生产的主导。问题在于,缺少贸易对于生产的引导,商业企业的职能没有相应的转换,整个经济发展的方向和质量提高就会迷茫或产生困惑,并不利于竞争力的提升。

现行经济发展模式的缺陷

(一)对劳动价值论存在着僵化的理解

追根溯源,现行以生产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理论上明显受到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影响,即流通领域的劳动不创造价值。马克思曾经对流通劳动作过这样的分析:“商人作为单纯的流通当事人既不生产价值,也不生产剩余价值,……所以,他雇用的执行统一职能的商业工人,也不可能直接为他创剩余价值”。马克思还强调,专门从事商品买卖的劳动“既不创造价值,也不创造产品”。文章认为,对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粗浅理解,必须考虑到他研究的动机目的与假定的前提条件。马克思为了批判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需要,确实是将剩余价值的生产局限在物质生产领域的,甚至是从体力劳动分析开始,这主要服从于理论分析上方便,将一些次要因素舍弃掉了。但这并不等于马克思全部的劳动价值理论。比如,同样在《资本论》第一卷,就社会总劳动中,每个人的岗位是不同的,但都是社会劳动分工的一环“是总体工人的一个部分”。既然商业劳动者作为总体工人的一个部分,商业工人怎么不创造价值了?从经济学角度考察,服从于社会分工的需要,商业流通的劳动从原来的生产过程独立出来,是因为专业化的分工协作产生的边际效应。一个生产企业的老板十分清楚,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如何实现消费,有专业销售技术的商业企业更有优势,有利于生产企业减少流通劳动的投入。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商业流通领域作为其中的重要环节,与生产过程一样,都是社会总劳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都是创造价值的劳动。它告诉人们,从生产到消费的实现,离不开流通劳动的投入,人们所消费的产品或服务的价值,绝不仅仅物质生产领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还必须加上流通领域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现在美国包括商业贸易在内的服务业产值已经占GDP的65%左右,这时候如果仍然死守生产劳动创造价值的理论,可能不解决任何实际问题。任何一种经济理论必须能够解释现实经济生活才能获得存在的价值。

其实,在马克思的G―W(A、PM)…W`―G`公式中,还包含了流通贸易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即生产过程的两头是流通过程。在G―W(A、PM)中,资本家要获得利润,必须依靠市场提供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在W`―G`中,还要依靠流通过程实现利润。而且,在G―W(A、PM)…W`―G`公式中,资本家生产产品首先要考虑到市场上需要什么样的产品,才决定购买什么样的劳动力和生产资料,并且在产品生产出来以前,还要通过流通完成“惊险的一跳”,如果商品流通企业认为你的产品没有销路,不愿意销售你的产品,你这个生产企业就面临被“摔坏”的命运。

(二)没有完全摆脱传统计划经济的影响

计划经济是典型的生产主导型经济。全国是一个大工厂,物资统一调拨、生产统一安排、产品统购包销,基本上很少有流通的地位。改革开放以来,企业的市场意识有所增强,注意了市场的开拓。但是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处在“短缺经济”时期,基本上是“卖方市场”,“皇帝女儿不愁嫁”,流通对生产的主导地位不可能凸显。但在九十年代后期,产品供求关系出现了很大变化,由过去的“卖方市场”变为“买方市场”,产品出现相对过剩的情形,人们比较重视市场的开拓,重视流通对生产的反作用。但是即使如此,商业流通仍然没有摆上重要的位置。传统的“重生产、轻流通”,“生产为本,商业为末”在一些人的头脑里根深蒂固,生产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继续占据统治地位。从全国来看,提出“贸易立省”的省份并不多,只有浙江走的是贸易主导型经济发展的道路。而正是确立贸易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的浙江经济,在中国经济发展中成为一道“独特和美丽的风景”。浙江的各种各类市场很多,规模最大,水平也相当高,比如义乌的国际商品城,全国首屈一指,很有特色和优势。与市场相联系,浙江本土的加工工业非常发达,私营经济为特征的“温州模式”、浙江资本在全球和全国范围的投资相当普遍,浙江的外贸规模虽然不是全国最大,但净创汇能力最强。这些都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反映了贸易主导型经济发展模式的优越性。著名的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认为,“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经济权力正迅速从制造商向销售商和零售商转移”,笔者认为是有道理的。

(三)现实政绩目标考核有偏差

在一定意义上,选择什么样的发展模式,既跟阶段性生产力发展水平相联系,同时又与既有体制所体现的生产关系有很大联系。多年来,中国实行的GDP政绩考核机制和地方财政包干体制,都对生产型主导的经济发展模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作用。为了追求达到高的GDP增长速度,往往普遍存在着投资饥渴,要通过大面积招商引资,上工业项目,扩大生产规模甚至不惜拼资源消耗、拼环境污染,也要攀比GDP的增长。只因为有了大规模的投资,上了项目,就业有了,企业利润有了,财政收入有了,增长速度也上去了。但是投资是否符合市场导向,生产出来的产品能否销售出去,这都在其次。

生产主导型发展模式向贸易主导型转变的路径选择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与贸易的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尽管生产在经济发展中仍然有着重要的作用,但必须突出贸易的主导作用,才能保证整个经济的发展好而又快。

(一)坚持贸易对生产的引导

在市场经济中,来自市场的消费需求信息,会通过直接面对消费者的信息反馈系统,源源不断地传递给生产行业,从而引导着生产企业产品的品种、规格和数量等。贸易处于社会再生产过程的中心环节,具有天然的市场优势和信息优势,因此形成了消费者需要什么,贸易企业就采购什么,从而生产企业再生产什么的链条。要充分发挥贸易对生产的引导作用,必须在国民经济中重视和优先发展贸易,包括加强市场建设和开拓,减少生产的盲目性和资源浪费,促进国民经济协调有序发展。

(二)突出贸易对生产的主导

贸易不仅引导生产,而且还主导生产,即贸易对生产起决定作用。在传统的经济学理论中,往往强调生产对流通起决定作用,流通对生产有反作用。但是在发达的市场经济中,在一定意义上,不是生产决定流通,而是流通决定生产。因为生产不一定创造需求,供给也不一定等于需求。这在全球化的国际市场上,表现相当明显。从事贸易的企业有一种垄断化的趋势,一批大型贸易企业凭借其分布于区域、国家甚至全球的庞大的连锁经营网络和市场份额,控制和主导着生产企业的生产,例如沃尔玛、家乐福、国内的金润发等。这些大型的零售企业不仅起到了连接生产企业和消费者的中介作用,而且能够根据市场供求的反应,对商品的生产厂家提出技术、环保、文化等各种要求,对商品进行优胜劣汰,进而决定生产企业的命运。商业企业发出的信号是生产企业进行生产的重要指标,商业企业的订单给谁,给什么样的订单,已经不取决于生产企业。拿不到订单的生产企业就必定会被市场淘汰。贸易已不是仅仅等待上游生产供应商的支持进而分销其产品,而是直接参与生产供应商的管理创新,甚至直接帮助厂商进行新产品开发,引入新的技术、设备等,通过贸易服务主导生产企业的生产计划,合理的安排生产。因此,贸易产业已经不再是被动地为生产企业服务,而是成为主导的产业,带动生产的发展。

(三)重视贸易企业的发展

商业企业是贸易流通的主体,在贸易产业发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在贸易主导型的经济发展模式中,必须突出贸易企业的发展,凸显贸易企业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头脑里根深蒂固的“重生产、轻流通”的思想,狭隘的商业流通理念,即满足销售本地产品,购买本地需要的外地产品,守着自己一亩三分地的“坐商”习惯等,不仅在企业,而且在政府都普遍存在,基本上是小生产、小商业式的。既不是大贸易、大流通,也不是大市场。搞生产轻车熟路,搞贸易迈不开步子。必须像过去重视生产那样重视贸易流通,像搞大工业那样搞大贸易、大流通、大市场。当今世界,得市场者得天下。应通过推进商贸流通的社会化、资本化、专业化、企业化、产业化,做大做强做优商贸流通企业。以更加优惠的政策鼓励商贸流通企业走出传统的贸易模式,到外地乃至全球发展贸易、建立市场,建立全球化的销售网络体系,争取全球采购、全球销售。政府制定产业政策的过程中,应重点考虑贸易产业战略性发展政策的制定,利用服务业贸易的发展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产品创造市场,推动产业结构升级。

(四)促进贸易与生产一体化

商业贸易范文第9篇

一、我市今年上半年贸易业的几个特点

1、整体来看呈稳定发展态势。今年以来,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基本稳定在14%左右,呈稳步上升态势。

2、农村市场发展速度快于城市。从销售单位所在地看:城乡消费品市场全面繁荣,其中乡村随着国家支农政策的落实,消费市场繁荣活跃,发展速度明显快于城市。

3、批零贸易业稳步增长,餐饮业增势迅猛。1—6月我市消费品市场中批发零售贸易业稳中有升。其中,限额以下餐饮业发展势头快于限额以上餐饮。其原因是,由于市场竞争相当激烈,各服务行业都讲究服务的质量,同时也以优质服务和低廉的价格吸引消费者,在这种情况下,限额以下的住宿餐饮业以灵活的经营方式赢得上风。预计上半年限额以下餐饮业实现消费品零售将达到4600多万元,增幅大大高于去年同期。

4、个体经济仍然占消费品市场的主体地位且呈迅速扩大的势头。一是范围广,二是经营灵活。加上近年来农民收入的不断增加,购买力也不断提高。预计上半年个体经济实现消费品零售额将达到8亿元左右。

二、我市消费品市场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原因分析

1、国家优惠政策的促进。近几年来,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扶持农村的政策,湖北省委、省政府也相应做出了扶持农村的决定,2005年农业税全部减免,农民的负担减少,加上2006年××市在全市开展“万村千乡”活动,现已投资12.5万元,全市农村增加超市和商业网点160多家,这些网点除22家在乡镇外,其余的157家全部在村里,方便了农民,提高了农村消费者的消费欲望。因此,今年农村整体消费水平增幅居高不下。

2、我市消费环境的日益改善。2005年以来,全市通乡公路的硬化、黑色化,使我市农村的道路建设日益完善,交通更加发达,促进了商品流通领域的发展。两路建设为我市也提供了良好的商机。我市下大力气改善城镇居住环境,努力创造丰富的文化氛围,更新改造城镇公共设施,为我市人民消费创造了良好的外部条件。

3、我省、我市正处于新一轮经济发展周期的扩张期。进入了以汽车、住房、服务消费为消费热点的第三次消费升级阶段。居民消费升级历经了从传统的基本生活消费,逐步向发展型和享受型消费转移的过程。人们不再满足基本的温饱问题解决,消费形式呈现多元化,高层次发展。

4、部分商品的价格上涨,也是我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速的一大原因,从4月份以来,建筑材料中的水泥价格同比上涨了19.8%,汽油上涨16.3%,柴油上涨15.2%,空调价格每台上涨了200——300元不等。

三、为保持我市消费品零售额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的几点建议

1、搞好消费的配套措施,解除消费的后顾之忧。要解决好医疗保险与养老保险等的普及工作,并且要解决好消费信贷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市消费信贷发展缓慢,居民消费基本上是建立在自我积累基础之上,实现购买前的积蓄时间过长,制约了居民消费。

2、提早解决与升级消费不相适应的制度、政策、规划、设计、观念、习惯等。如适当扩大小区的停车场的建设。在设计阶段要考虑车库的问题。如对于现在没有车库的小区,要搭建车库租赁的信息平台,减少有库无车,有车无库现象,缓解消费升级中遇到的矛盾。

商业贸易范文第10篇

关于维护稳定情况的汇报

商贸系统下辖供销总社、医药公司、昌邑宾馆及潍坊市属烟草公司和石油公司。共有市属企业42处(商贸办直属21处,供销总社21处),已改制企业37处,无法改制的企业5处。商贸办直管人员总数为2424人(不包括供销总社、医药公司、昌邑宾馆、石油公司和烟草公司)。到目前为止,共有在职职工1817人,其中,在岗505人,下岗1061人,内退40人,停薪留职176人,病休及其他35人。有离休人员33人,退休433人,退职31人,遗属110人。版权所有

由于改革开放以来积存的热难点问题,商贸系统存在着干部多、离退休人员多、困难企业多、失业职工多、安全隐患多的“五多”特点,在2004年以前,职工集体越级上访事件屡见不鲜。针对这些问题,商贸办在全系统做了大量工作,特别是去年10月市委、市政府工作组进驻商贸系统以来,我们派出分管领导靠上,积极配合,全力搞好组织协调,面对连续几次的职工上访,在详尽调查的基础上,做耐心细致的说服疏导工作,在解决实际问题上狠下功夫,积极维护了企业和职工该得而未得的利益,帮助企业解决了很多棘手问题,今年以来,在全系统不安定因素较多的情况下,使企业平稳过渡,保持了相对稳定。我们主要的主要做法如下:

一、切实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化解矛盾隐患

针对商贸系统自改革开放以来,在停产企业、离下岗职工、干部、职工四类保险、职工工资、医药费、土地审批、银行挂帐等方面存在的职工极为关心的热难点问题,我们在积极配合市委、市政府工作组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同时,切实加强企业干部职工的思想教育工作,把已排查清楚的问题及时向干部职工进行公布,让干部安心、让职工清楚;对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坚持深入到职工中做耐心细致的解难释惑工作,引导职工充分认识到只有稳定才能安居乐业,长期的混乱局面受损失的还是职工的切身利益,并针对个别有偏激情绪的采取干部责任到人,逐一做艰苦细致的说服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比如对汇丰五交化公司、天隆商厦公司的思想工作,商贸办派出专人不厌其烦地与有关人员交流思想,以情感人,有效地消除隔阂,逐渐消除了职工的偏激情绪,变对抗为对话,融洽了干群关系,使问题的解决明朗化,促进了系统安定稳定局面的逐步形成。

二、创建稳定环境,打造平安系统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进行,一些深层次矛盾和问题日渐显露,今年全系统所有企业都到换届期,很多企业的劳动关系尚未理顺,职工的各类保险仍有欠额,这些问题都可能影响系统稳定大局。这种状况,一旦放松思想随时都可能出现新的热难点问题。因此,今年以来,我们牢牢抓住稳定这根弦,始终站在维护企业职工利益的立场,切实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结合当前正在开展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依法行政,履行单位职能,对群众问题不推,不拖,不乱;把工作做实,做细,做稳。我们坚持党委成员分管企业制度,经常深入调研,练好基本功,先后在全系统范围内进行了两次拉网式排查,把企业人员、经济状况思想动态、矛盾纠纷等情况全面掌握起来,做到未动先知,了如指掌,增强了工作预见性,如当前的干部问题,我们能够提前介入调处解决,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解决在萌芽状态,目前系统内干部一切平安。日常工作中,我们能够认真分析原因,跟上扎实有效的防范和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并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敦促企业尽力解决职工困难,确实解决不了的,及时上报,争取上级政策和援助,对排查出来的问题隐患,采取针对性措施,及时予以解决,防止矛盾激化,并认真做好处置的各项准备,制定了《昌邑市商业贸易办公室关于应对突发上访事件的处置预案》,及时果断地处置突发性事件。目前,由于前段工作比较扎实,全系统基本稳定,没有上访苗头。

三、以发展促稳定,让职工得到实惠

随着全系统形势的日益好转,企业经济状况也逐渐回升,商贸办急群众之所急,充分发挥协调管理作用,全心全意为基层服务,特别把解决下属企业的具体困难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对改制企业的换届选举、理顺劳动关系、企业与职工普遍劳动合同的签订等问题,召开专门会议,聘请专业人员搞讲座,使企业管理日益规范化,企业及职工的利益依法得到了保障。同时,主动帮助企业解决突出问题。鉴于停产半停产企业多,企业下岗职工多的客观实际,我们在做好调查摸底的基础上,主动上报反映,积极争取政策,为部分职工解决了生活问题。仅在先进性学习前两阶段就为10余处企业解决了土地开发、6000万元的银行挂帐等突出问题,接听投诉电话6次,接访25人次,查处上级转来信件2封,结案率达100%。同时还发放特困救济金53960元,最低生活保障金98370元,干部救济金38457元,安抚了职工,稳定了系统。还为离休干部争取报销医药费600元,为干争取救助金2000元,为特困职工争取救助金3000元,为270名特困职工办理享受了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与16名特困职工结对帮扶,共救助钱款近2000元,粮食800余斤,受到走访户的好评。通过走访慰问,化解了部分不安定因素,确保了企业内部稳定。面对原物资集团总公司两座居民危楼问题,我们进行了专题调研,进行了广泛的意见征求,及时向上级报告,争取开发政策,通过大量积极的工作,消除了职工的疑虑,稳定职工的情绪,平息职工集体上访的念头。

四、明确“一岗双责”,进一步落实领导分工责任制版权所有

我们始终坚持一把手负总责,谁主管谁负责的工作方针,从讲政治、讲大局的高度,做到领导、责任、措施、检查监督四到位。健全维护稳定领导责任制,根据系统情况,又重新调整了商贸办党委领导成员分工和联系点,具体落实到班子成员及有关企业负责同志,全面落实包靠责任,分片包干,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对责任不落实,工作失职、发生重大事故和重大等造成严重影响的,坚决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具体工作中,努力改进领导方式,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在化解矛盾和维护社会稳定中的作用。以改革和创新的精神,结合先进性教育活动,在搞好机关党员教育的同时,转变机关工作作风,坚持服务为先的理念,做好企业职工的工作,协调好企业与有关职能部门的关系,切实解决企业、职工的实际问题,为企业、为职工排忧解难。对改革过程中出现的涉及职工利益的带有普遍性的问题,及时搞好基础调查、上报,争取完善有关政策;对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侵权行为,督查企业及时加以整改。并通过不断强化服务,在系统上下初步形成以党组织为核心、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同参与的充满活力的和谐系统建设新局面,为促进昌邑经济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

二、仍然存在的不安定因素

一是针对改制后的企业管理模式的变化,在某些方面的业务管理,指导工作还不够到位,不够有力,有待总结、探索。

二是部分企业经济、人员包袱沉重,一时难以消化,存在很多不稳定因素。

三、下步工作措施

1、扎实工作,争先创优,以实际行动支持“平安昌邑”建设。结合当前开展的先进性教育活动,我们进一步转变职能,提高协调管理的透明度和效率。立足本职,营造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事事讲实效,切实树立为企业服务,为管理对象服务的观念,构建服务型机关;搞好调研,使各项工作有的放矢。继续坚持党委成员分工联系企业制度,要带着题目分头下基层调研,变群众“上访”为领导“下访”,变等候投诉为主动上门约请服务,深入企业了解具体情况,尽最大能力解决其思想问题和切身利益。

2、积极探索和研究新形势下改制企业的管理方法,牢固树立宗旨观念,认真排查和解决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确保稳定责任制落到实处,不留死角。

3、加强领导,落实责任,进一步形成维护稳定的强大合力。牢固树立稳定压倒一切的思想,我们从“三个代表”的高度来认识化解矛盾纠纷的重要性,严格落实稳定工作领导责任制,本着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要求,层层落实责任制,进一步增强稳定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压力感,努力形成抓落实的整体合力,确保商贸系统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

上一篇:经济贸易范文 下一篇:贸易经济专业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