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务系统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19:50:46

商务系统论文

商务系统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JAVA电子商务安全

网络经济的来临,引致了电子商务的迅速发展,而安全问题己成为电子商务的核心问题。Java电子商务充分利用到了Java技术面向对象、独立于平台、可移植性、分布式、多线程性、安全可靠等特点,能够更好的保证电子商务的安全性。

随着互联网的全面普及,基于互联网的电子商务也应运而生,并在近年来获得了巨大的发展,成为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被许多经济专家认为是新的经济增长点。这种电子商务模式对管理水平、信息传递技术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中安全体系的构建又显得尤为重要。如何建立一个安全、便捷的电于商务应用环境,对信息提供足够的保护,是商家和用户都十分关注的话题。

一、JAVA和电子商务概述

JSP就是一种Web编程脚本语言。它(JavaServerPages)由SunMicrosystem公司于1999年6月推出,是基于JavaServlet以及整个Java体系的Web开发技术。利用这一技术可以建立先进、安全和跨平台的动态网站。JSP技术依附于一次写入之后可以运行在任何符合java语法结构环境中。与过去那种依附于单一平台或开发商的模式不同,JSP技术能够运行在WEB服务器上,并且支持来自多家开发商提供的工具包。

电子商务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细说起来也不过是最近几年的事情。人们对电子商务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规范和认识。众多的计算机制造商(电子商务主要的推动者)出于各自的商业目的各执一词,使得本已对电子商务知之甚少的人们在概念上更加的模糊不清。实际上,电子商务并不神秘。它在全球各地,包括中国在内,已经有许多成功的实践。电子商务涵盖的业务包括:信息交换、售前售后服务(如提品和服务和细节、产品使用技术指南、回答顾客意见)、销售、电子支付(如使用电子资金转账、信用卡、电子支票)、运输(包括商品的发送管理和运输跟踪,以及可以电子化传送的产品的实际发送)、组建虚拟企业(组建一个物理上不存在的企业,集中一批独立中小公司的权限,提供比任何单独公司多的多的产品和服务),公司和贸易伙伴可以共同拥有和运营共享的商业方法等。

二、电子商务平台构建以及系统设计

1.平台构建

在确定技术之后要作的就是搭建平台了,由于我们选用了JSP技术,所以我们需要安装java开发工具集(JDK)和Tomcat(网站服务器),后台采用SQLServer数据库。它们之间的关系见下图:

平台环境图

2.系统设计

商务活动允许用户申请账号,自由登陆;允许用户查询忘记的密码;允许管理员通过超户密码自由登陆;允许管理员查看、更改、删除注册用户信息;允许管理员查看、添加、删除库存商品信息;允许管理员查看用户发放的定单信息;这种机制能够更好地保证系统的安全。三、安全分析

1.平台和服务器的独立性

JSP技术依附于一次写入之后可以运行在任何符合java语法结构环境中。与过去那种依附于单一平台或开发商的模式不同,JSP技术能够运行在WEB服务器上,并且支持来自多家开发商提供的工具包。由于ASP技术基于ActiveX控件技术提供客户端和服务器端的开发组件,因此ASP技术基本上局限于微软的操作系统平台。不能很容易的实现在跨平台的WEB服务器上工作。2.JSP跨平台的可重用性

JSP的开发人员在开发过程中一直关注可重用性。JSP组件(EJB,JAVABEAN,或定制的JSP标签)都是跨平台可重用的。EJB组件可以访问传统的数据库,并能以分布式系统模式工作于UNIX和WINDOWS平台。JSP技术的标签可扩充功能为开发人员提供简便的、与XML兼容的接口,即共享网页的打包功能,使其完全的工业标准化。由于javaservlet具有java所有优点,因此开发起来也相对容易,java简化了对异常的处理,它的面向对象特性使开发人员的协作成为一件简单的事情。JSP技术从如下几个方面加快了动态网站的开发。将静态页面的开发和动态内容的生成JSP中通过使用HTML标记来规划、设计WEB页的布局和风格,而用JSP标记来实现动态的内容,生成动态内容的部分被封装起来运行于服务器端,这样页面布局和风格可单独编辑与调试而不影响动态内容生成。组件的可重用。多数JSP页面通过重用与平台无关的组件javabean来完成复杂的要求,这些组件可在开发人员中重复使用。

通过标记来简化页面开发。通过JSP提供的标记,开发人员可以很容易地使用javabean组件,设置和访问他们的属性。同时JSP也允许用户自定义标记,还可以接受第三方的标记,从而可以方便地使用第三方提供的功能组件。

四、结论

本文对java实现电子商务系统的过程作了阐述,并对java建立的系统安全作了深刻分析。java实现电子商务具有安全、可靠等特点,当然在其实现过程中必将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以后将会慢慢改进。但是,随着电子商务的更加普及,随着对电子商务系统安全的迫切需要,利用java技术实现电子商务将会成为必然的趋势。

参考文献:

[1]良葛格:Java学习笔记[J].清华大学,2006(8):201-228

商务系统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1937年美籍奥地利生物学家贝塔朗菲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系统中每个要素都处于一定的位置,起着特定的作用。个体发育中,基因按一定的时、空次序有选择地表达。基因是组成染色体的遗传单位,并证明基因在染色体上作直线排列。一定的基因在一定的条件下,控制着一定的代谢过程,从而体现在一定的遗传特性和特征的表现上[1]。基因还可通过突变而改变。随着人类基因谱的逐步阐明、遗传工程技术的充分发展,基因治疗很可能在临床疾病治疗中产生革命性变化,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在实践中,用自然辩证法系统论理论,来指导思想,拓展研究思路,从而解决这一重大难题。

Regardsbetweenthegeneandthehereditycausesandeffectsrelationwiththesystemtheoryviewpoint

HUJing-yi

【Abstract】in1937theAmericannationalityAustriabiologistbrightPhilippinesproposedthegeneralsystemtheoryprinciple.Inthesystemeachessentialfactorallisinthecertainposition,isplayingthespecificrole.Inontogenesis,geneaccordingtocertainwhen,thespatialorderhavethechoiceexpression.Thegeneiscomposesthechromosomethehereditaryunit,andtheproofgenemakesthelinespreadinthechromosome.Thecertaingeneunderthecertaincondition,iscontrollingthecertainmetabolismprocess,thusmanifestsinthecertainhereditycharacteristicandinthecharacteristicperformanceThegenealsopassablesuddenchangehaschanged.Alongwiththehumangenespectrumgraduallyexpounded,thegeneticengineeringtechnologyfulldevelopment,thegenetreatmentverypossiblytreatsattheclinicaldiseasehastherevolutionarychange,thisneedstheresearcherinthepractice,withnaturaldiagnosticmethodsystemtheorytheory,guidingideology,developmentresearchmentality,thussolvesthissinglelayerbigdifficultproblem.

【Keyword】systemtheory;Geneandheredity;Genetreatment

系统论是21世纪以来科学技术、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自然亦必然的思维趋向,是比知识更有力量的一种客观存在,它是一种新的思维方式,是当代人认识对象的工具和手段。西沃尔-赖特在1929年写到:一个群体中“单个基因的选择系数(即基因的适合度),一定受到这个群体整个基因频率系统的影响[2]”。本文从系统论观点来分析基因与遗传之间的因果联系以及基因在临床上的应用。

1系统论相关论点

1937年贝塔朗菲提出了一般系统论原理,使人类的思维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以往研究问题人们总是把事物分解成若干部分,抽象出最简单的因素来,然后再以部分的性质去说明复杂事物。这种方法的着眼点在局部或要素,遵循的是单项因果决定论,它不能如实地说明事物的整体性,不能反映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它只适应认识较为简单的事物,在人类面临许多规模巨大、关系复杂、参数众多的复杂问题时,就显得无能为力了。系统中各要素不是孤立地存在着,每个要素在系统中都处于一定的位置上,起着特定的作用[3]。系统科学方法是认识、调控、改造复杂系统的有效途径,为人们提供了制定系统最佳方案以实行优化组合和优化管理的手段,为人们提供了新的思维模式,倡导从整体上进行思维。

2基因与遗传

20世纪20年代,摩尔根学派在孟德尔的豌豆杂交试验的基础上,开展了遗传规律的研究,建立了以基因学说为基础理论的细胞遗传学,肯定了基因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存在于细胞的染色体上。到30年代,知道染色体结构和数目的变化会影响到遗传,知道一个基因可以突变成若干等位基因。到了40年代,遗传学有了两个重要的进展或突破:一是初步发现去氧核糖核酸简称DNA,是遗传物质;一是提出了一个基因一种酶的原理。直到50年代,建立了分子遗传学,解决了有关遗传的若干重大问题。DNA和另一类核酸即核糖核酸(RNA)都是由核苷酸所组成的多聚体,是大分子。核苷酸的主要特点存在于所含的有机碱,即两种嘌呤和两种嘧啶。

1953年,形成双螺旋的分子结构。根据DNA中碱基互补的原理,一个DNA分子可以成为内容一致的两个DNA分子。蛋白质是由氨基酸所组成的多聚体,是大分子。组成蛋白质的可以是一条多肽链或几条多肽链。多肽链就是由若干氨基酸前后连接而成的分子。蛋白质的合成就是遗传信息从遗传物质流入蛋白质的过程。这包括两个步骤:一是转录,一是翻译。由于组成DNA和RNA的零件都是核苷酸,所以遗传信息从DNA流入RNA叫做转录。由于蛋白质是由另一种另件(氨基酸)组成的,所以遗传信息从RNA流入蛋白质叫做翻译。这里的RNA叫做信使RNA,意思是说,它是基因遗传信息的使者。在分析蛋白质分子的合成中也查明了各氨基酸的遗传密码,于是建立了遗传密码理论。遗传信息都是由遗传密码组成。每一个遗传密码都由三个碱基组成,氨基酸不同,其遗传密码就不同。

从70年代开始,分子遗传学的进一步发展,诞生了基因重组技术,即生物基因工程,它开创了改造生物和创造生物的新时期。

3用系统论的观点来看待基因与遗传的因果联系

系统科学可以把一个原子看作系统,它也可以把器官、生物机体、家庭、社区、国家、经济以至生态看作系统。生物体是由细胞构成的多层次的复杂系统。尽管在细胞和分子水平对发育的分析已取得长期的进展,但个体发育仍不能从分子水平和细胞水平的分析得到全部解释。个体发育中,基因按一定的时、空次序有选择地表达。这首先表现在细胞表面形态调节分子的变化,从而导致胚层分离、形态速成运动和组织发育等细胞的集体行为。

我们可以从两方面来考虑环境对基因的自上而下的约束与引导作用。其一,我们知道环境的改变会迫使生物个体和种群尽可能调节自身以适应环境的变化。显然生物体为适应环境变化而做的调节又必定会引起生物体内生物化学、生物磁电等的变化。在生物史上地球环境的巨变是造成大量新物种产生的直接原因。我们可以设想,基因有向缓解环境对生物压力的方向突变的趋势,如果这一假说成立的话,显然就会使来自上层变化的信息产生对下层生物体基因变异的自上而下的约束与引导作用。其二,我们知道基因的复杂结构具有巨大的信息存储能力。生物体的基因中记录了该生命体全部历史的重要信息。

4基因治疗的前景

随着对基因治疗研究的深入,我们不能忽视子系统的系统性和整体性,不能用局限的、部分的、单一的观点来以偏概全。事实上,人体的复杂性程度,各个系统的相关性、相互作用及相互制约程度,远不是我们所能完全解释得了的,只有在系统环境中解决这些难题,才会有实用价值和临床价值。这就需要研究人员在实践中,用自然辩证法系统论理论,来指导思想,拓展研究思路,从而解决这一重大难题。

参考文献

[1]范怊.系统论整体观在医学科学中的地位[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0,(11)1:10

[2]欧文·拉兹洛.系统哲学引论[M].钱兆华,熊继宁,刘俊生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8.116

[3]恩格斯.自然辩证法[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5.9-12

商务系统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系统 系统论 法理学 系统法学

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维纳奠基性地提出控制论以来,由贝塔朗菲正式提出,并经普里戈金、哈肯、艾根1等人加以发展的系统论思想成为深刻影响人类思维的二十世纪的一项重要文明成果,已日渐渗透到各个学科和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法学研究同样也受到了系统论思潮的浸染,一些学者为将系统论应用于法学研究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即就系统论思想在法理学中的运用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 系统论在法学中的应用现状我国法学界对系统论的运用是与系统论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同步的。虽然钱学森在五十年代就著有《工程控制论》一书,但直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西方的系统论思想才在我国传播开来并受到重视,与外国相比,我国对系统论的运用起步较晚。在1979年举行的一次系统工程会议上,由钱学森首次提出了“法治系统工程”的概念,此后,吴世宦、常远等一批学者就法治系统工程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吴世宦的《论法治系统工程》(1986年)和《法治系统工程学》(1988年)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专著和论文相继发表。1985年和1988年,先后召开了两届全国性的法制(治)系统工程学术讨论会,推动了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开展。进入90年代后,法学界出现了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于具体部门法学的倾向,如何秉松的《犯罪构成系统论》(1995年)、熊继宁的《差异、变化与耦合》(1999年)和龙宗智的《相对合理主义》(1999年)等专著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于刑法学、行政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所取得的成果。8《现代法学》杂志自1999年第5期开始开辟了“法治系统工程”专栏,也刊发了一系列在部门法学中应用系统论方法的研究文章。

二、 系统论视角下的法律观

将系统论运用于法学研究的思路有二:一是将它运用于法的基本理论研究,从系统论的视点出发来观照法的基本范畴,提出一套系统论视角下的法的分析框架;二是着眼于其技术应用,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运用系统方法,如法治系统工程、应用法学中的系统研究等。前者是运用系统思想建立一种法哲学,而后者则是用系统方法解决具体问题,二者同等重要。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系统论是有别于经济的、社会的或语义的分析方法的一种全新的分析范式, 而每种分析范式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分析范畴、语言和逻辑规则,因此准确定义系统论中法学的基本范畴,确立一种系统论的法律观,也就是上述第一种研究方向就成为全部系统论法学的基石。德国法学的系统理论所做的正是这种努力。但我国二十年来的系统法学研究则几乎全部集中于后者,在笔者所见相关研究成果中,真正运用系统论于法理学研究的极少。在未确立起系统论范式下的法学基本范畴和分析框架的情况下,直接运用系统论于具体操作层面,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造成在研究的出发点即在基本理论范畴上仍不得不沿用非系统论的模式,从而限制和影响了系统论原理的运用,这是当前我国系统法学研究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因此,要想在法学研究中引进系统论,希望以一种新的思想范式丰富法的理论,促进法学发展,就必须建立系统科学视角下的法律观,即要建立系统论的法理学。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从其最基本的范畴出发的,“法”这一基本范畴是一切法学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建立系统论的法理学首先必须对什么是“法”做出回答。

一般说来,基本范畴的确定是一门学科得以建立并发展的基础,但就法学而言,自其产生以来,对“法”这一法学最基本的概念却从未取得过一致的意见,正义说、理性说、神意说、者命令说、社会控制工具说以及阶级意志说等等不一而足。这似乎是法学的尴尬,但从另一方面看,恰恰也正是由于对法律的这些种种不同的解说,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法学流派,促进了法学的繁荣与发展。“法”这一范畴成了法学理论的全息图景,是一切法学理论的立足点。那么以系统论的分析范式,如何解说“法”这一范畴呢?警察、军队以及道德、意识形态和政策等也是维持社会有序性的系统组成部分,有的也是社会系统的序参量之一,法律与它们有何区别呢?

首先,法律是一种以符号为载体构筑的信息空间,这与警察、军队等一切有形的社会控制力量相区别。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人所特有的、能将人和别的动物截然分开的独特行为就是在思想和语言中创造符号宇宙的能力。除了直接满足生物需要外,人不是生活在事物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14法律由原则、规范、术语等符号所组成,它们所传达的是控制环境的信息,“我们用来控制我们环境的命令都是我们给予环境的信息”,“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15个体处理接受到的信息,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反馈行动,这就是系统论上所说的“通讯”。法律与道德、意识形态以及政策等为每个人都构筑了一个信息空间,作为个体的人,社会传达给他的信息成为决定其行为目标函数的重要参数。在一个理想化的平等社会里,每个人的信息空间应是相同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地位、知识水平甚至居住区域的不同等等原因都使作为个体的系统不可能拥有完全相同的个人信息空间,这就造成了不平等。“所谓有效的生活就是拥有足够的信息来生活”,16为了实现形式正义,我们就要力争为每个人构筑相同的信息空间,普法正是这样的努力之一;为了实现实质正义,就要因个人的信息空间不同,社会也应对个体的行为采取不同的反馈方式。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法国民法典》规定以离巴黎的远近不同来确定法律实施的日期,也正是其体现之一。

其次,由于信息本身特点产生的影响,法律与道德、意识形态、政策等等也区别开来。

信息的构建具有目的性。不同的信息所产生的反馈是不同的,由此而建立的社会形态也是不同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社会结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个体自觉水平上自发形成的结构,另一种是在群体自觉水平上自觉建立的结构,前者产生于社会的自在控制,后者则产生于社会的自为控制。17当然,由于人类社会在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目的性和自我内在的规律性同时存在,因而这种“自在”与“自为”更多地是一种程度上的划分。道德虽然也有社会中心系统的引导因素在内,但主要由社群自发形成,因而主要是反映社会自在控制的、自发产生的信息,而法律具有强烈的社会中心系统的引导作用于其中,明确反映了国家的意志,体现了社会的自为控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信息的传输具有衰减性。一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介质造成的损耗都不可避免地会衰减。所谓信息的衰减就是指信息由确定变得不确定,直至解体。确定程度越高的信息的衰减容量越大,而越是不确定的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越容易因衰减而解体,即“社会的记忆性损失”,从而影响序参量作用的发挥,造成熵的累积。因此,就有必要增加信息的明确性,将之固定化、规范化,形成条文,建立制度。“制度是一场和熵进行的战斗,一场和遗忘及其造成的组织损失进行的战斗。通过审慎的代码编纂和抽象行动,他们构建和储存已经或正被看作具有保持秩序性质的知识。”18但由于信息经编码而形成制度,需要成本,因而并非所有的社会控制信息都需要制度化,只有那些反映社会自为控制程度较高、目的性较强并且关乎系统基本结构的信息才有必要加以明确。法律正是这样制度化的社会控制信息。越是较多反映社会中心系统意志,并且关系社会基础结构的法律,如公法,信息明确性程度越高,强行性规范越多,而相反,私法则较多的是任意性规范,明确性程度较低。

信息的反馈具有非线性。“人并不是由S—R(即刺激—反应,引者注)弧构成的,在他们的输入与输出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19人不同于机械,他(她)自身是个主动性的系统,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个具有适应性的自组织系统,有自身的目的和发展要求,对于接收到的信息,要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做出反馈。由于在加工、处理信息过程中,会掺入个人系统自身的因素和其他外界因素的作用,因而这种反馈是非线性的,反馈结果可能并不是信息发出者所期望的。为此就要建立信息反馈的纠偏机制,形成有效的反馈回路,如同恒温器的控制机件一样。法律通过法庭、监狱等有形力量建立起一套纠偏机制,与道德、意识形态、政策等等相比,法律的纠偏机制无疑是最为稳定而且高效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社会大系统的角度看,法律是维护社会有序化的一个重要序参量,是反映社会中心系统意志、制度化的并有有效纠偏机制的由符号所建立的信息空间。

作为社会系统的序参量,法律自身也是一个系统。卢曼、托伊布纳所做的研究正着眼于此。通过把法律视为一个系统,可将很多系统理论应用其中。运用系统发展的相变、分叉、涨落等理论,同样可以来考察法律的变革问题,但这已不是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了,本文只不过是试图初步勾勒出系统论视角下法律观的简单图景而已。

三、 用系统论研究法理学应注意的问题

拉兹洛将其著作《系统哲学引论》的副标题定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贝塔朗菲也有类似提法。系统论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视角,但我们也应看到,系统论的发展时间毕竟还不长,诚如贝塔朗菲自己所言:“新范例的早期形式大都很粗糙,能解决的问题不多,对个别问题的解远远不够完善。这时候会出现许多学说互相竞争,每种学说适用的问题和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都有限。”21因此,在将系统论应用于法学研究,特别是法理学研究时至少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应将系统论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与社会学结合起来。系统论提供的仅仅是一种思维分析框架,在应用到具体学科时,还必须与具体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有效地分析。在进行系统论的法学研究时,法学知识的运用自不待言,但尤应有意识地结合社会学来进行考察。无论是早期维纳的关于法律的观点,还是卢曼的法律与社会理论,法律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关系都是理论基础之一,法是在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中显现出其本质的,因此,系统论的法律观离不开社会学的考察。只有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社会学,当然同时也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才有可能真正取得富有意义的成果。

第二、应将系统论的分析模型与其他的分析模型结合起来。学术研究总是以分析已有的事实来进行,但把握历史的目的还是为了预测和设计未来。古往今来,所有的学术理论无非都是通过对已往事实的考察,根据观察者所总结的规律建立一种分析模型,用以把握未来。贝塔朗菲在谈及理论模型中的概念模型时称“用简化因而比较好懂的形式的概念模型来表示现实的某些方面,对任何理论研究都是基本的”,但“模型的优点与危险是众所周知的。优点是这是一种创造理论的方法,亦即模型可以从前提进行推断,解释和预测,往往得到预料不到的结果。危险是过于简化;为了使它在概念上可以控制,把现实简化成了概念骨架——剩下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在这样做的时候切掉了解剖学的重要部分。现象愈多样化与复杂,过分简化的危险愈大。”22不仅是概念模型,任何理论模型都有此危险,用系统论建立的分析模型也不例外。因此,哲理分析、经济分析、社会学分析、语义分析和系统分析等理论模型应各自充分发挥作用,互相补充,互相验证,而不应由谁来取代谁。通过各种模型综合的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考察,才可能在法学研究中描绘出与现实世界更加一致的关于法律的图景。

第三,将运用系统论与发展系统论结合起来。这是推进系统法学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系统论模式主要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考察,是自然界规律的反映,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如果一味照搬自然界的系统规律去套用社会,难免失之偏颇。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在分析社会时就不能运用系统论,用系统的范畴去分析社会仍是富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问题在于我们在用系统范畴分析具体社会问题时,也应着眼于发现社会系统本身的系统模式和系统学规律,使系统理论更加科学化,从而建立更加合理、适用范围更广的理论模型,以推动系统法学以及整个法学的发展。

1 我国以前有学者将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等与系统论并列,提出“老三论”、“新三论”观点,这是不确切的,实际上,上述种种理论均是系统论思想的分支,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的系统论思潮。参见[美]E·拉兹洛著《系统哲学讲演集》,闵家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 [美]N·维纳著《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陈步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83页。

3 同前注,第87页。

4 参见季卫东、齐海滨《系统论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兼论法学方法论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5 [日]中山龙一《二十世纪法理学的范式转换》,周永胜译,载《外国法译评》2000年第3期。

6 引自北京大学法学院张骐副教授在《法理学》课程上的授课内容。

7 G.Teubner,"The king's Many Bodies:The Self-deconstruction of Law"s Hierarchy",in D.Patterson and A.Someck(eds.),The Indeterminancy of Social Integration:Legal Thought in Post-Modernity,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Forthcoming.转引自[日]中山龙一《二十世纪法理学的范式转换》,周永胜译,载《外国法译评》2000年第3期。9 魏宏森、曾国屏著:《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10 [德] H·哈肯著:《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戴鸣钟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第15—16页。12 [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著:《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3 同注10,第7—8页。

14 [奥]冯·贝塔朗菲、[美]A·拉威奥莱特著:《人的系统论》,张志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15 同注2,第9页。

16 同前注。

17 杨桂华:《论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和自为控制》,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8 [英]马克斯·H·布瓦索著:《信息空间——组织、机构和文化中的学习框架》,王寅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19 [美]欧文·拉兹洛著:《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钱兆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00页。21 [奥]路德维希·冯·贝塔兰菲(即贝塔朗菲,引者注)著:《一般系统论》,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5页。

22 同前注,第168页。

商务系统论文范文第4篇

摘要:拉・德芳斯新中心区规划建设有其鲜明的特点,人车分流、公共交通、EPAD等,并且从城市功能效用、文化艺术效果、社会、环境等几个角度进一步对拉德芳斯新区规划做出评价和分析。Abstract:There are brilliant features of La Defense programming design: man-vehicle separation traffic programming system, public traffic system, EPAD. And La Defense programming design shall b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in the aspects of the city function, culture and art effect, society and environment.关键词:拉・德芳斯 新区规划 特点 评价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识码: AKey Words:La Defense Programming of new district characteristic evaluation正文:一、拉・德芳斯新中心区城市设计简介拉・德芳斯位于巴黎西北塞纳河畔,与卢浮宫和星型广场在同一条东西轴线上。为了改善巴黎老区住宅拥挤、交通不畅的现状,在法国前总统戴高乐和继任者蓬皮杜的倡议下兴建了拉・德芳斯新区。新区规划可追溯到1932年,塞纳省会对从星型广场到拉・德芳斯一带的道路进行整治,使巴黎东西轴线得以进一步加强。1958年法国政府成立了EPAD(拉・德芳斯公共管理机构),提出要把拉・德芳斯建设成为工作、居住和游乐等设施齐全的现代化商务区。1963年通过了第一个总体规划,包括东部商务区和西部公园区。在1962~1965年制订的《大巴黎区规划和整顿指导方案》中,拉・德芳斯新区被定为巴黎市中心周围的九个副中心之一,全区规划用地750ha,先期开发250ha,其中商务区l60ha,公园区90公顷。并在此后40多年时间里不断完善,80年代初已经基本建成。现在已成为欧洲最大的新兴国际性商务办公区。二、拉・德芳斯新中心区城市设计的主要特点1.彻底的人车分流交通体系:拉・德芳斯新区规划开辟多平面的交通系统,严格实行人车分流的原则。车辆全部在地下三层的交通道行驶,地面全作步行交通之用。在中心部位建造了一个巨大的人工平台,长600m,宽70m,有步行道、花园和人工湖等,形成67ha的步行系统。人工平台将过境交通全部覆盖起来,不仅满足了步行交通的需要,而且提供了完美的游憩娱乐的空间。平台下面是公路,再往下是地下铁道,在与城市干道垂直的方向,在公路和地铁之间安排铁路。三种交通互不干扰,畅通无阻。拉・德芳斯分设13个相互独立的,与周围环路和附近主要建筑物紧密联系的地下停车场,停车量达3.5万辆。通过开辟多平面的交通系统,来达到车多而不杂乱、人多而不拥挤的效果。完善的交通设施,有效地解决了区域内的交通问题。2、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新区对外交通系统十分发达,这里有欧洲最大的公交换乘中心,共有18条线路,每天进出6万多旅客,整个拉・德芳斯区有25个公共汽车站,RER高速地铁、地铁1号线、14号高速公路、2号地铁等在此交汇。公共交通、地下停车场与地面、各办公楼的联系都使用电梯。据介绍,在拉・德芳斯工作的职员有75%左右都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这完全依赖于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3、各具特色的建筑发挥了积极的效应:在拉・德芳斯新区内,建筑物的形状、高度、色彩都互不相同,各具特色。办公楼以高层居多,居住建筑多为多层,而商业文化娱乐设施一般都为低层。这里拥有现代化的超高层办公楼,吸引着世界著名的财团和机构,以显示巴黎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这里的现代建筑都以几何型外壳作为其标志性特征,其中最著名的则是位于拉・德芳斯新区最西头的“新凯旋门”,这座建筑简洁却不失壮观,其外形就是一个巨大的“门框”。新凯旋门的建成使得拉・德芳斯有了中心,有了标志。兴建“新凯旋门”的主题可以说明这一点:“设想,一个敞开的立方体,一个面向世界的窗口,它是希望的象征。未来,人们将在此自由相会”。4、EPAD发挥了巨大作用:EPAD是一个具有商业性质的公营公司,它受管理理事会管理,理事会中政府代表和议会代表各占一半。EPAD的主要职责是控制建设开发顺序,并承担基础设施中的主要工作,以实现规划蓝图,促进拉・德芳斯的全面发展。由于拉・德芳斯建设面积很大,基础设施复杂,所以专门成立了这样一个机构来领导实施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在体制上保证了建设的整体协调。实际上EPAD并不参与具体的建造,而是将建筑权出售给投资者,并且这构成了EPAD的主要收入来源。EPAD这种特殊的职能为拉・德芳斯的良性发展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三、对拉・德芳斯新中心区城市设计的评价1、从城市功能效用的角度:

拉・德芳斯新区规划非常重视城市功能的重要性,以满足其作为巴黎副中心的要求。新区内建设了包括购物、邮局、旅行社、快递公司、餐厅等各种服务设施,使拉・德芳斯新区成为了一个服务配套设施齐全,以商务办公为主,集居住、购物、会展、旅游等多种功能为一体的城市副中心,从而真正达到了它作为副中心的城市功能效用。2、从文化艺术效果的角度:

一方面,拉・德芳斯新区是巴黎中轴线的延续,位于“卢浮宫--协和广场--香榭丽舍大街--星形广场”的轴线延长线上,很好的加强并进一步强调了这一中轴线,在某种程度上达到了一种视觉艺术效果;另一方面,新区内建设了由60个现代雕塑作品组成的露天博物馆,而这种露天式的博物馆更能够给游客带来视觉上的冲击。3、从社会影响的角度:

拉・德芳斯新区作为巴黎的副中心,很好的缓解了巴黎城区的住房和就业压力,进一步分散城区人口,对巴黎整个城市和社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另外,新区内采用严格的人车分流系统以及发达的公共交通系统,这在很大程度上避免了新区交通拥堵现象的发生,能够很好的维持交通秩序和社会稳定。4、从环境影响的角度:新区内建有占地25ha的公园,在商务区,有l/10的用地为绿化用地,并且种植有400余种植物,形成了良好的环境与绿化系统,有利于新区环境系统的建设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参考文献:1.林燕.LIN Yan 从巴黎德方斯新区人车立体分流系统论立体开发[期刊论文]-广东工业大学学报2007,24(4)2.郑东军.黄华.Zheng Dongjun.Huang Hua 走向新现代主义:巴黎拉德芳斯新区与柏林波茨坦广场建筑解读[期刊论文]-新建筑2006(2)3.乔治・杜戈琥.王震.Georges Dogaru.Wang Zhen 拉・德方斯中心区高层建筑实践[期刊论文]-城市建筑2008(10)

商务系统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贾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贫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贾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引言

功能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种较实用的翻译理论。功能翻译过程应该从语用的层面开始,先决定翻译的目标功能(即是说纪实性翻译还是工具性翻译),然后将原文中需要保留重现的内容和那些必须根据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心理期待、交际需要、媒介条件以及指示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的内容区分开来。分析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是考虑的焦点。在翻译教学中,对翻译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学员认识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nord,1997)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贸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贸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贸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2、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派主要包括:katharin reiss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hans-venneer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 ) ,just holz 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christiane nord的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以及其他用于译员培训中有关功能方法论的著作。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欲达到的目的是否完成,讲究翻译目的的完备性,而不是对等。他们认为对等翻译只是翻译多种形式的一种。因而,他们提出了任何翻译的最高原则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 )。vermeer认为目的法则是:每个文本为某个目的所生产,并应该服务于该目的。译文的接收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译、日译、讲话和写作必须让你的文本在使用场合能对想使用的人起作用,并按照想使用的人所想起作用的方式起作用。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从属法则,这些法则来自翻译要求,它是由发起人(initiator)(也可能是译者本人)给定的。翻译要求规定需要什么样的翻译。至于原文,他们认为只是一种信息源,因为任何翻译都是面对意向受众,功能策略便可以解决翻译问题。

该理论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范式。该理论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认为翻译行为和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它反映出了翻译的三个性质:目的性、交际性、跨文化性。功能翻译理论以修辞功能等值为基础,在翻译实践上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将文本按功能主要分为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s)、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s)和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s ) 。商贸文件主要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主要功能是传达商贸交际信息。因此,功能翻译理论适合于商贸翻译的实践,避免翻译的盲目性,对于商贸翻译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3、功能翻译理论与商贸翻译教材建设

论文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商贾翻译;商贸翻译标准;商务文化意识

论文摘要: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贾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贫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贾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1、引言

功能翻译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在德国兴起的一种较实用的翻译理论。功能翻译过程应该从语用的层面开始,先决定翻译的目标功能(即是说纪实性翻译还是工具性翻译),然后将原文中需要保留重现的内容和那些必须根据接受者的背景知识、心理期待、交际需要、媒介条件以及指示需求等因素进行调整的内容区分开来。分析问题的目的是根据不同的问题采取不同的翻译措施,但在整个过程中,翻译功能是考虑的焦点。在翻译教学中,对翻译问题进行系统的研究有助于学员认识问题,了解解决问题的方法。(nord,1997)本文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探讨了商贸翻译教学的三个方面:商贸翻译教材的建设、商贸翻译的多元标准以及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的培养。

2、功能翻译理论概述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派主要包括:katharin reiss的功能主义翻译批评(functional category of translation criticism ),hans-venneer的目的论及其延伸理论(skopos theorie and beyond ) ,just holz manttari的翻译行为理论(theory of translational ac-tion) ,christiane nord的忠诚原则(loyalty principle ),以及其他用于译员培训中有关功能方法论的著作。功能翻译理论源于行为理论,他们认为,翻译是一种在既定场合发生的有目的的行为,是一种语言的言语和非言语交际符号向另一种语言的转换。翻译的成功与否决定于欲达到的目的是否完成,讲究翻译目的的完备性,而不是对等。他们认为对等翻译只是翻译多种形式的一种。因而,他们提出了任何翻译的最高原则是目的法则(skopos rule )。vermeer认为目的法则是:每个文本为某个目的所生产,并应该服务于该目的。译文的接收者是决定翻译目的的重要因素之一。笔译、日译、讲话和写作必须让你的文本在使用场合能对想使用的人起作用,并按照想使用的人所想起作用的方式起作用。根据不同情况有不同的从属法则,这些法则来自翻译要求,它是由发起人(initiator)(也可能是译者本人)给定的。翻译要求规定需要什么样的翻译。至于原文,他们认为只是一种信息源,因为任何翻译都是面对意向受众,功能策略便可以解决翻译问题。

该理论在3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创立了相对完整的理论框架,形成了独树一帜的理论范式。该理论以目的为总则,把翻译放在行为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框架中,认为翻译行为和翻译的实质是一种有目的的跨文化交际。它反映出了翻译的三个性质:目的性、交际性、跨文化性。功能翻译理论以修辞功能等值为基础,在翻译实践上有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它将文本按功能主要分为信息型文本(informative texts)、表达型文本(expressive texts)和操作型文本(operative texts ) 。商贸文件主要属于信息型文本,其主要功能是传达商贸交际信息。因此,功能翻译理论适合于商贸翻译的实践,避免翻译的盲目性,对于商贸翻译教学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3、功能翻译理论与商贸翻译教材建设

国内学者至今还未将起源于译员培训功能主义目的论很好地借鉴、运用到翻译教学中,相关论著寥寥无几。有关研究忽略了弗美尔对原文文本在翻译中的地位、文学翻译、翻译教学等问题的阐述以及诺德德一系列关于功能主义目的论与翻译教学关系的描述。张美芳的《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从语言的功能角度出发,对语篇分析学派和德国的功能主义学派的理论基础以及研究途径进行了评介,并将功能翻译理论运用到英汉翻译实践,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视角独特,例证翔实,不过此书对功能主义目的论的相关的评价及相关应用研究只占了著作的一小部分。贾文波(2004)的《应用翻译功能论》对我国的应用文翻译实践无疑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贾教授不拘泥于一家之言,将德国的功能主义目的论、英国纽马克的文本功能分类说和美国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统称为西方功能翻译理论,并从中极取有用成分,系统论述了翻译过程中不同体裁的文本功能特征和翻译策略导向。不过,该书的重点在于将功能翻译理论当作一个有效的工具,进行实践层面的具体应用,并未对功能主义目的论的局限性加以深人探讨。刘亦庆(2003)所著的《翻译教学:实务与理论》初步尝试将功能目的论观点运用于教学,坚持翻译标准的辨证社会功能观和发展观,并认为应该将其贯彻到教学计划和实践中,使其成为重要的指导原则之一。不过作者只在第一章引用了弗美尔对译文任务与目的的论述。方梦之,毛忠明(2004)主编的《应用翻译教程》指出将功能主义目的论与应用问题的翻译实践相印证,能较好地解决在应用问题翻译中所碰到的诸多问题,该书对各种应用问题的翻译都提供了翔实的翻译策略和思考题。但是关于功能主义目的论的论述只占了著作的一小部分。目前商贸翻译课程建设方面没有一个统一的教学大纲,也没有统一编写的教材。或许我们可以从王建国(2004)的《功能翻译理论与我国的翻译教材建设》中得到些启示。他指出了我国当前翻译教材中的几个问题,如缺乏语境,忽视文本以外的因素对翻译的作用;翻译目的不明确;传统翻译教材提出的忠实和通顺的翻译标准不利于对翻译失误作出正确的评价等,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认为在教材编写当中,必须注意具体的翻译要求,引例必须给出尽可能多的语境,引例的选择必须考虑文本功能,理论教学只能靠教师在讲授引例时进行理论渗透,重视文化教学和翻译规约的作用。

徐振忠提出:“必须按同层次的高等学校(如本科、专科、综合大学、师范院校、职业大学)性质的区别,组织统一编写各层次各类型外语专业适用的翻译教学大纲与教材改变目前混乱的状态。”(穆雷,1999;39)一味地追求文学翻译的忠实和通顺,在现翻译实践中,往往禁锢了学生翻译的自主性,也纵容了学生不去了解目的语文化,去考察译文的接受性。而这一点,功能翻译理论似乎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他们认为,职业培训尤其是在大学阶段应该让受训者从一些文本样本和翻译任务中获取洞察力和规律性,并把这种能力应用到其他文本或以后在职业生涯中会碰到的翻译任务里。

4、商务文本的多元翻译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和我国加人wto,商务文本的翻译日益显得重要。由于商务文本一般都涉及到各方的经济利益,对商贸文本翻译的要求很高。近几年来,翻译界从事商务翻译的人士开始有意识地对商务文本的翻译标准进行较为深人的探讨,以便能够切实指导商务活动的翻译实践。

英国翻译理论家纽马克曾将文本按照语言的功能分为一下三种:表达功能、信息功能和祈使功能,并进一步指出译者应针对不同的文本类型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newmark,1982:15)王佐良(1989)在“新时期的翻译观”中也提到了“根据文体定译法,体中有体,不能同样对待”。功能翻译理论认为,从教学角度来说,翻译问题可以分为语用的、文化的或具体文本问题。商务文本就其主要文体形式而言,有公文体、广告体、契约体、应用体等。这些不同的文体形式,由于交际功能的不同,对翻译标准的要求亦不相同。马会娟 ( 2005 )从功能翻译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不同商务文本的不同翻译标准:商务广告翻译:劝购功能相似;商务应用文的翻译:约定俗成、人乡随俗;商务信函的翻译:事实准确、礼貌得体;商务合同的翻译:准确完整、通顺得体。在现实的商务文本翻译实践中,不同的商务文体遵循着不同的具体的翻译标准,这一点是由商务文体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一些学者在论著中试图提出适合一切商务文本的翻译标准在翻译实践中缺乏可操作性。彭萍(2004)在“商务文本翻译尺度的探讨”中曾指出一般的翻译标准如“忠实、等值”不能够指导商务文本的翻译。但她尝试提出的商务文本的翻译标准“意思准确、术语规范、语气贴切”对商务合同和商务广告来说又不尽符合。合同作为一种法律性文件,行文正式、用语严谨,语气的问题并不是翻译中最重要的问题;而对于广告来说,主要在煽情,有时意义准确并不是最重要的。各行各业都有其独特的习语、套词和惯用表达方式。

于连江(2005)从词汇特征、句法特征、语篇特征和修辞结构特征等方面做了归纳提出了以功能为导向的商贸翻译案例教学模式。所以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不能试图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学生翻译各种文体。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一种文体,一种标准。应教会学生各种各样的商务文体的翻译标准是多层次的,多元化的。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强化学生的功能目的意识,每当遇到某一类商贸文件翻译时学生首先应该想到的时该文本的交际功能和目的是什么?要达到什么样的交际效果?这样,使学生对商贸交际的内涵进行反复认知,实现两种语言的认知图示的成功转换。同时,分门别类,按类别逐一训练使学生在遇到商贸翻译活动时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使学生在实际商务翻译过程中始终坚持功能目的的第一原则,确保译出地道、规范的译文。

5、用功能理论培养学生的商务文化意识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和一体化的今天,国际商务活动日益频繁。各种商务文本的翻译不仅涉及到英汉语言本质的认识及对两种语言使用规律的理解,更涉及到中西文化的差异问题。商务活动实质上就是在特定的文化和语言背景下所进行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国际商务是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商务活动,在商务交际活动中,交际双方的思想、行为等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自文化的左右,会自觉不自觉地利用母语的语言规则、交际习惯、文化背景、思维方式和价值取向来表达思想,作出决定。不同的文化因素在交流的同时就会产生冲突和碰撞。如果不具备跨文化交际能力,双方就可能会沟通受阻、甚至产生误解以致影响商务活动的成功开展。所以,合格的商务英语人才一定要对目的语国家的文化有所了解,才能具备在商务环境中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才能在国际商务舞台上挥洒自如,立于不败之地。

中国广州制造的“五羊”牌自行车远近闻名,但出口海外,英文商标如翻成“five goats”就很可能会名声扫地,因为" goat’’一词除了“山羊”的意思以外,还有“旺盛的男人”的贬义内涵,英文定义是:" a man who is very active sexually,or would like to be and makes it obvious"。我们今天的学生就是明天公司里的翻译,是站在国际交往最前线的使者,如果这些人才在跨文化交往中,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张嘴就说,拿笔就翻,这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以上的例子充分说明在国际商务活动中,必须重视和加强对异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才能更有效进行跨文化交际。因此,在商务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加强文化意识的导人是非常重要的。

为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我们应尽可能地寻求语言能力和商务英语知识及文化学习的最佳结合点,即在培养学生英语语言能力的同时,让学生熟悉各种商务活动,了解相关的商务知识和目的国的文化,实现跨文化交际的目的。

20(”年4月教育部颁布实施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明确提出了新世纪英语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高等学校英语专业应培养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和广博的文化知识,并能熟练地运用英语在外事、教育、经贸、文化、科技、军事等部门从事翻译、教学、管理、研究等复合型英语人才。”商务英语教学也应该遵循这一总的目标,商务英语的教学目的就是要培养学生能够使用英语作为工具,在商务环境中进行跨文化交流,开展贸易活动。那么,在课程设置上,应将文化教学与商务及语言教学紧密地结合起来,开设英文文学选读、英语国家背景知识、语用学、商业与文化、语言与文化、中外礼仪等作为商务英语专业学生的必修课,这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学生跨文化意识的培养和对目标语国家文化知识的积累和掌握,使他们懂得“在什么时候说什么话,什么时候不该说话、对谁在何时何地以何种方式谈什么。”这类课程能有效解决目前商务英语教学中“重语言,轻能力;重商务,轻文化”的现象。

本论文转载于论文天下:/product.free.10042908.3/

商务系统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系统 系统论 法理学 系统法学

自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维纳奠基性地提出控制论以来,由贝塔朗菲正式提出,并经普里戈金、哈肯、艾根1等人加以发展的系统论思想成为深刻影响人类思维的二十世纪的一项重要文明成果,已日渐渗透到各个学科和领域,发挥着越来越广泛的影响力。法学研究同样也受到了系统论思潮的浸染,一些学者为将系统论应用于法学研究做出了积极的探索。本文即就系统论思想在法理学中的运用进行一些粗浅的探讨。

一、 系统论在法学中的应用现状

最早运用系统论对法律进行考察的并非来自法学界,而是系统论学者自身。维纳在其《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与社会》(1952年)中辟有专章以“法律与通讯”为题论及法律,他认为“法律可以定义作对于通讯和通讯形式之一即语言的道德控制,当这个规范处在某种权威有力的控制之下,足以使其判决产生有效的社会制裁时,更可以这样地看”,2“法律问题可以看作通讯问题和控制论问题,这也就是说,法律问题就是对若干危险情况进行秩序的和可重复的控制”。3可以看出,维纳的观点与当时盛行一时的社会法学关于法律是社会控制工具的思想是息息相通的,但他在“控制”之外又加上了信息的接收与反馈即“通讯”的因素,已经初步具有了系统论的影子。在维纳之后的系统论学者似乎对法律并未给予太多的关注,而法学界则有人开始主动尝试以系统论的视角去考察法律,布尔丁的《纠纷的一般理论》、广濑和子的《纠纷与法——用系统分析方法研究国际法社会学的尝试》均在这方面较早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前苏联法学界在八十年代也积极将控制论引进了法学研究4,而真正全面、深入地运用系统论思想并且取得了较为重要成果的则当推德国的N·卢曼(N·Luhmen)、G·托伊布纳(G·Teubner)和K-H·拉迪亚(K-H·Ladeur)等人关于法律的系统理论。卢曼认为社会不是个人或主体的集合体,而是“系统/环境”的关系,法通过限定人们的期待——使迄今为止所做出的决定或今后将要做出的决定具有连续可能性的“意义”,并使之结构化,成为旨在缩减世界复杂性而功能分化了的社会系统,5他试图将分析实证主义法学的法律的自我描述与社会学的关于法律的外在描述结合起来,既强调法律系统的统一性(unity of legal system)、封闭性(closeness)、独立自治(autonomy),又突出法律与社会之间密不可分的联系,提出了一整套较为完整的系统法学理论。 托伊布纳和拉迪亚在卢曼思想的基础上进一步有所发展,特别是托伊布纳提出的法律“自创生”理论较有特色,他认为法律经历社会弥散法、部分自治法和自我创生法三个发展阶段,作为自我创生系统的法律(Law as an Antipoetic System)是一个次级控制论系统,它以自我关联的方式构成各个组成部分,并以超循环的方式把它们连接在一起,法律的各个组成部分自我生产,法律规范与法律行为相互产生,构成超循环连接。6托伊布纳还积极开展德国的系统理论与英美批判法学之间的对话,并认为英美批判法学停留于法的解构,而卢曼和自己的系统理论则同时也是法的重建理论。7

我国法学界对系统论的运用是与系统论思想在我国的传播同步的。虽然钱学森在五十年代就著有《工程控制论》一书,但直至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西方的系统论思想才在我国传播开来并受到重视,与外国相比,我国对系统论的运用起步较晚。在1979年举行的一次系统工程会议上,由钱学森首次提出了“法治系统工程”的概念,此后,吴世宦、常远等一批学者就法治系统工程问题展开了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以吴世宦的《论法治系统工程》(1986年)和《法治系统工程学》(1988年)等为代表的一系列专著和论文相继发表。1985年和1988年,先后召开了两届全国性的法制(治)系统工程学术讨论会,推动了这方面研究工作的开展。进入90年代后,法学界出现了用系统科学的方法运用于具体部门法学的倾向,如何秉松的《犯罪构成系统论》(1995年)、熊继宁的《差异、变化与耦合》(1999年)和龙宗智的《相对合理主义》(1999年)等专著就是运用系统方法于刑法学、行政法学和刑事诉讼法学所取得的成果。8《现代法学》杂志自1999年第5期开始开辟了“法治系统工程”专栏,也刊发了一系列在部门法学中应用系统论方法的研究文章。

二、 系统论视角下的法律观

将系统论运用于法学研究的思路有二:一是将它运用于法的基本理论研究,从系统论的视点出发来观照法的基本范畴,提出一套系统论视角下的法的分析框架;二是着眼于其技术应用,在具体操作层面上运用系统方法,如法治系统工程、应用法学中的系统研究等。前者是运用系统思想建立一种法哲学,而后者则是用系统方法解决具体问题,二者同等重要。但我们也应看到,由于系统论是有别于经济的、社会的或语义的分析方法的一种全新的分析范式, 而每种分析范式都会有自己的一套分析范畴、语言和逻辑规则,因此准确定义系统论中法学的基本范畴,确立一种系统论的法律观,也就是上述第一种研究方向就成为全部系统论法学的基石。德国法学的系统理论所做的正是这种努力。但我国二十年来的系统法学研究则几乎全部集中于后者,在笔者所见相关研究成果中,真正运用系统论于法理学研究的极少。在未确立起系统论范式下的法学基本范畴和分析框架的情况下,直接运用系统论于具体操作层面,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造成在研究的出发点即在基本理论范畴上仍不得不沿用非系统论的模式,从而限制和影响了系统论原理的运用,这是当前我国系统法学研究的一个很大的制约因素。

因此,要想在法学研究中引进系统论,希望以一种新的思想范式丰富法的理论,促进法学发展,就必须建立系统科学视角下的法律观,即要建立系统论的法理学。

任何一种理论都是从其最基本的范畴出发的,“法”这一基本范畴是一切法学理论的根本出发点。建立系统论的法理学首先必须对什么是“法”做出回答。

一般说来,基本范畴的确定是一门学科得以建立并 发展的基础,但就法学而言,自其产生以来,对“法”这一法学最基本的概念却从未取得过一致的意见,正义说、理性说、神意说、者命令说、社会控制工具说以及阶级意志说等等不一而足。这似乎是法学的尴尬,但从另一方面看,恰恰也正是由于对法律的这些种种不同的解说,才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法学流派,促进了法学的繁荣与发展。“法”这一范畴成了法学理论的全息图景,是一切法学理论的立足点。那么以系统论的分析范式,如何解说“法”这一范畴呢?

这必须从系统论的基本原理出发。热力学第二定律是系统论思想的基石之一。热力学第二定律认为:一个孤立的系统,其熵增不小于零,也就是说会自发地向均匀无序、组织解体方向演化。9“熵”是系统无序化的量度。波尔兹曼原则认为,自然界争取这样一种状态,即要实现最大数量的可能性。10由于每个事物都要实现自己最大的多样性,因而世界发展的趋势是由有序走向无序,系统熵值不断增加,最终归于“热寂”。但这是就一个孤立系统而且是就其整体而言,如整个宇宙。维纳早就提出系统的局部减熵是可能的,11普里戈金的耗散结构理论则进一步指出,一个开放系统通过与外界的能量和物质交换,引进负熵流抵消系统内熵的产生,形成耗散结构,系统就能通过涨落达到有序。12人类社会正是这样的一个系统,由于每个人以及每个集团(如阶级)都会追求自我意志的最大自由和自我利益的最大实现,这样必然会产生冲突,系统的熵值增加,社会走向无序。为使人类社会系统不致崩溃,就有必要引进“负熵”,整合社会的各个子系统,使之保持有序。由于“负熵”流作用,系统保持了有序性,这种维持有序性的系统组成部分,协同学称之为“序参量”,13也有系统理论称之为“吸引子”。法律正是这样一种维持社会系统有序性的“序参量”。

警察、军队以及道德、意识形态和政策等也是维持社会有序性的系统组成部分,有的也是社会系统的序参量之一,法律与它们有何区别呢?

首先,法律是一种以符号为载体构筑的信息空间,这与警察、军队等一切有形的社会控制力量相区别。系统论创始人贝塔朗菲认为:“人所特有的、能将人和别的动物截然分开的独特行为就是在思想和语言中创造符号宇宙的能力。除了直接满足生物需要外,人不是生活在事物的世界中,而是生活在符号的世界中。”14法律由原则、规范、术语等符号所组成,它们所传达的是控制环境的信息,“我们用来控制我们环境的命令都是我们给予环境的信息”,“信息这个名称的内容就是我们对外界进行调节并使我们的调节为外界所了解时而与外界交换来的东西”。15个体处理接受到的信息,决定采取什么样的反馈行动,这就是系统论上所说的“通讯”。法律与道德、意识形态以及政策等为每个人都构筑了一个信息空间,作为个体的人,社会传达给他的信息成为决定其行为目标函数的重要参数。在一个理想化的平等社会里,每个人的信息空间应是相同的,但在实际生活中,由于地位、知识水平甚至居住区域的不同等等原因都使作为个体的系统不可能拥有完全相同的个人信息空间,这就造成了不平等。“所谓有效的生活就是拥有足够的信息来生活”,16为了实现形式正义,我们就要力争为每个人构筑相同的信息空间,普法正是这样的努力之一;为了实现实质正义,就要因个人的信息空间不同,社会也应对个体的行为采取不同的反馈方式。在交通、通讯不发达的时代,《法国民法典》规定以离巴黎的远近不同来确定法律实施的日期,也正是其体现之一。

其次,由于信息本身特点产生的影响,法律与道德、意识形态、政策等等也区别开来。

信息的构建具有目的性。不同的信息所产生的反馈是不同的,由此而建立的社会形态也是不同的。从发生学的角度看,社会结构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在个体自觉水平上自发形成的结构,另一种是在群体自觉水平上自觉建立的结构,前者产生于社会的自在控制,后者则产生于社会的自为控制。17当然,由于人类社会在存在与发展过程中必然存在的目的性和自我内在的规律性同时存在,因而这种“自在”与“自为”更多地是一种程度上的划分。道德虽然也有社会中心系统的引导因素在内,但主要由社群自发形成,因而主要是反映社会自在控制的、自发产生的信息,而法律具有强烈的社会中心系统的引导作用于其中,明确反映了国家的意志,体现了社会的自为控制,具有很强的目的性。

信息的传输具有衰减性。一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介质造成的损耗都不可避免地会衰减。所谓信息的衰减就是指信息由确定变得不确定,直至解体。确定程度越高的信息的衰减容量越大,而越是不确定的信息在传输过程中越容易因衰减而解体,即“社会的记忆性损失”,从而影响序参量作用的发挥,造成熵的累积。因此,就有必要增加信息的明确性,将之固定化、规范化,形成条文,建立制度。“制度是一场和熵进行的战斗,一场和遗忘及其造成的组织损失进行的战斗。通过审慎的代码编纂和抽象行动,他们构建和储存已经或正被看作具有保持秩序性质的知识。”18但由于信息经编码而形成制度,需要成本,因而并非所有的社会控制信息都需要制度化,只有那些反映社会自为控制程度较高、目的性较强并且关乎系统基本结构的信息才有必要加以明确。法律正是这样制度化的社会控制信息。越是较多反映社会中心系统意志,并且关系社会基础结构的法律,如公法,信息明确性程度越高,强行性规范越多,而相反,私法则较多的是任意性规范,明确性程度较低。

信息的反馈具有非线性。“人并不是由S—R(即刺激—反应,引者注)弧构成的,在他们的输入与输出之间不存在简单的线性因果关系”。19人不同于机械,他(她)自身是个主动性的系统,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个具有适应性的自组织系统,有自身的目的和发展要求,对于接收到的信息,要进行加工、处理,然后做出反馈。由于在加工、处理信息过程中,会掺入个人系统自身的因素和其他外界因素的作用,因而这种反馈是非线性的,反馈结果可能并不是信息发出者所期望的。为此就要建立信息反馈的纠偏机制,形成有效的反馈回路,如同恒温器的控制机件一样。法律通过法庭、监狱等有形力量建立起一套纠偏机制,与道德、意识形态、政策等等相比,法律的纠偏机制无疑是最为稳定而且高效的。

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从社会大系统的角度看,法律是维护社会有序化的一个重要序参量,是反映社会中心系统意志、制度化的并有有效纠偏机制的由符号所建立的信息空间。

作为社会系统的序参量,法律自身也是一个系统。卢曼、托伊布纳所做的研究正着眼于此。通过把法律视为一个系统,可将很多系统理论应用其中。

比如,系统的稳定是开放中的稳定,只有保持系统的开放性,通过输出熵,才能保证系统的有序。为此,法律系统就要具有一定的开放性,如果封闭起来,看似稳定,却更易导致崩溃。明太祖朱元璋亲拟《大诰》,让子孙不得更改一字,万世遵行,但由于不能适应社会形势变化,朱元璋死后,《大诰》很快就被弃之不用。相反,美国的宪法由于其灵活的司法解释体制,保持了相当的开放性,虽历经两百余年,至今仍然被恪守。就整个法律系统而言,罗马法是个更典型的例子。罗马法自十二铜表法的颁布(公元前458年)至查士丁尼法典编纂(公元528年),跨近1000年,从政治上,经历王政、共和、帝政专权和帝政分权4个时期,从经济上,经历了 农业经济、商业经济、封建庄园经济3个阶段,但一直有效地统治着罗马社会,究其原因,在于其多元化的法律渊源体制。习惯、告示、元老院决议、民会决议、法律、帝敕和法学家解答都是法律渊源,民会、元老院的决定都可成为法律,从而保证了法律系统的开放性,避免了因社会不同利益阶层间的利益冲突不能得到及时调和而导致系统熵增,告示(主要是最高裁判官就任时的施政纲领)、帝敕和法学家解答,又使法律保持了与时俱进的动态开放性,不致因无法及时适应形势变化而导致僵化,因而罗马法一直保持着兴旺发达的局面。但公元426年狄奥多西二世颁布了引证法,确定在法律解释中只有5大法学家的解释具有法律效力后,人为地封闭了罗马法,使罗马法学陷于停滞,以往那种繁荣局面不再存在。而在查士丁尼妄图一劳永逸地把罗马法固定下来而编纂法典,并禁止对法典进行任何评注后,僵化的罗马法即失去了世界法的地位,而沦为地域法(拜占庭法)。20

运用系统发展的相变、分叉、涨落等理论,同样可以来考察法律的变革问题,但这已不是本文所讨论的范围了,本文只不过是试图初步勾勒出系统论视角下法律观的简单图景而已。

三、 用系统论研究法理学应注意的问题

拉兹洛将其著作《系统哲学引论》的副标题定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贝塔朗菲也有类似提法。系统论确实给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思维视角,但我们也应看到,系统论的发展时间毕竟还不长,诚如贝塔朗菲自己所言:“新范例的早期形式大都很粗糙,能解决的问题不多,对个别问题的解远远不够完善。这时候会出现许多学说互相竞争,每种学说适用的问题和能很好解决的问题都有限。”21因此,在将系统论应用于法学研究,特别是法理学研究时至少应注意以下问题:

第一,应将系统论与其他学科,特别是与社会学结合起来。系统论提供的仅仅是一种思维分析框架,在应用到具体学科时,还必须与具体学科的知识结合起来,才能进行有效地分析。在进行系统论的法学研究时,法学知识的运用自不待言,但尤应有意识地结合社会学来进行考察。无论是早期维纳的关于法律的观点,还是卢曼的法律与社会理论,法律系统与社会系统的关系都是理论基础之一,法是在与社会系统的互动关系中显现出其本质的,因此,系统论的法律观离不开社会学的考察。只有有意识地、自觉地运用社会学,当然同时也结合其他相关学科知识,才有可能真正取得富有意义的成果。

第二、应将系统论的分析模型与其他的分析模型结合起来。学术研究总是以分析已有的事实来进行,但把握历史的目的还是为了预测和设计未来。古往今来,所有的学术理论无非都是通过对已往事实的考察,根据观察者所总结的规律建立一种分析模型,用以把握未来。贝塔朗菲在谈及理论模型中的概念模型时称“用简化因而比较好懂的形式的概念模型来表示现实的某些方面,对任何理论研究都是基本的”,但“模型的优点与危险是众所周知的。优点是这是一种创造理论的方法,亦即模型可以从前提进行推断,解释和预测,往往得到预料不到的结果。危险是过于简化;为了使它在概念上可以控制,把现实简化成了概念骨架——剩下的问题是我们是否在这样做的时候切掉了解剖学的重要部分。现象愈多样化与复杂,过分简化的危险愈大。”22不仅是概念模型,任何理论模型都有此危险,用系统论建立的分析模型也不例外。因此,哲理分析、经济分析、社会学分析、语义分析和系统分析等理论模型应各自充分发挥作用,互相补充,互相验证,而不应由谁来取代谁。通过各种模型综合的从不同侧面、多角度地考察,才可能在法学研究中描绘出与现实世界更加一致的关于法律的图景。

第三,将运用系统论与发展系统论结合起来。这是推进系统法学发展的需要。现有的系统论模式主要来自于对自然现象的考察,是自然界规律的反映,不可否认的是,社会系统与自然系统之间有着显著的差别,如果一味照搬自然界的系统规律去套用社会,难免失之偏颇。但这也并不意味着在分析社会时就不能运用系统论,用系统的范畴去分析社会仍是富有十分积极的意义的,问题在于我们在用系统范畴分析具体社会问题时,也应着眼于发现社会系统本身的系统模式和系统学规律,使系统理论更加科学化,从而建立更加合理、适用范围更广的理论模型,以推动系统法学以及整个法学的发展。

1 我国以前有学者将控制论、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等与系统论并列,提出“老三论”、“新三论”观点,这是不确切的,实际上,上述种种理论均是系统论思想的分支,它们共同构成了西方的系统论思潮。参见[美]E·拉兹洛著《系统哲学讲演集》,闵家胤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

2 [美]N·维纳著《人有人的用处——控制论和社会》,陈步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版,第83页。

3 同前注,第87页。

4 参见季卫东、齐海滨《系统论方法在法学研究中的应用及其局限——兼论法学方法论问题》,载《中国社会科学》,1987年第1期。

5 [日]中山龙一《二十世纪法理学的范式转换》,周永胜译,载《外国法译评》2000年第3期。

6 引自北京大学法学院张骐副教授在《法理学》课程上的授课内容。

7 G.Teubner,"The king's Many Bodies:The Self-deconstruction of Law"s Hierarchy",in D.Patterson and A.Someck(eds.),The Indeterminancy of Social Integration:Legal Thought in Post-Modernity,Michigan University Press,Forthcoming.转引自[日]中山龙一《二十世纪法理学的范式转换》,周永胜译,载《外国法译评》2000年第3期。

8 参见常远:《法治系统工程:实现依法治国方略的科学途径——纪念钱学森提创“法治系统工程”20年》(载《现代法学1999年第5、6期》)、杨建广:《法治系统工程20年(上)》(载《现代法学》1999年第5期)和骆梅芬:《法治系统工程20年(下)》(载《现代法学》1999年第6期)。

9 魏宏森、曾国屏著:《系统论》,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第225页。

10 [德] H·哈肯著:《协同学——自然成功的奥秘》,戴鸣钟译,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88年版,第15—16页。

11 同注2,第25页。

12 [比]伊·普里戈金、[法]伊·斯唐热著:《从混沌到有序——人与自然的新对话》,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版。

13 同注10,第7—8页。

14 [奥]冯·贝塔朗菲、[美]A·拉威奥莱特著:《人的系统论》,张志伟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版,第7页。

15 同注2,第9页。

16 同前注。

17 杨桂华:《论社会系统的自在控制和自为控制》,载《哲学研究》,1999年第1期。

18 [英]马克斯·H·布瓦索著:《信息空间——组织、机构和文化中的学习框架》,王寅通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年版,第193页。

19 [美]欧文·拉兹洛著:《系统哲学引论——一种当代思想的新范式》,钱兆华等译,商务印书馆,1998年版,第300页。

20 关于罗马法由于多元的法律渊源体制而保持了 法律稳定的问题,详见徐国栋著:《民法基本原则解释——成文法局限性之克服》,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第184—195页。

21 [奥]路德维希·冯·贝塔兰菲(即贝塔朗菲,引者注)著:《一般系统论》,秋同、袁嘉新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第15页。

商务系统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国际商务;人才市场;需求结构

人才是黑龙江经济高速发展的动力,而经济的发展又创造了更大的人才需求,两者已形成良性的互动关系。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不仅给黑龙江经济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也给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同时,黑龙江国际经济、贸易、金融和航运4个中心的建设对国际商务人才的培养和利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对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现状进行分析以及对未来10年国际商务人才需求进行预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 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现状

本项研究是根据企业不同类型(国有、三资、民营),选择多个有代表性的企业或企业集团作为典型单位进行调研,其中对国际商务人才的界定如下:

(l)人世以及与国际经济融合将衍生大量新行业和新职位,国际商务人才所包含的专业范围应趋向扩大。除了国际贸易专业人才,还应包括外语、法律类人才以及会计、营销、管理等商科类人才。由于国际商务和现代物流等行业将出现强势的人才需求,其人才市场急需的报关与国际货运、国际经济法、涉外公共关系、世贸事务、金融保险、仓储等人才都属于国际商务人才范围之内。(2)本研究中的“国际商务人才”指涉及国际商务业务的国有、三资及民营商贸类企业中具有大专以上学历或具有中级职称以上者。统计截止日期为2012年12月31日。

1.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年龄结构现状首先对国有、三资及民营商贸企业的国际商务人才进行年龄结构的统计比较。表内数据显示,国有商贸企业45岁以上人才约占人才总数的1/3,且近10年内递增现象明显,因此国际商务人才年龄老化现象将会遂年显露。另根据企业调研结果表明,国有商贸企业人才流动较稳定,自1990年起年离职率均低于6%,人才自然流失率(退休)2010年为1.5%、2011年2.4%、2012年为11%。相比之下,三资及民营商贸企业国际商务人才年龄结构明显呈年轻化,近年来25一35岁年龄段人才比例稳定在60%左右。三资及民营企业对高校毕业生需求逐年稳步攀升,而45岁以上年龄区出现明显断层。根据东浩集团黑龙江对外服务公司市场部统计表明,三资及民营企业中45岁以上人才大多为顾间职务,这类人才年自然流失(退休)人数在30人左右,相对5万左右的人才总数而言,年自然流失率可忽略不计。

2.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学历、职称结构现状从学历层次上分析,本、专科人才历年来均占人才总数80%左右。国有商贸企业近年对引进具有高学历的决策型人才和录用大专学历的一般操作性专业人才的录用人数有所上升,该数据表明博士、研究生和专科人才比例有逐年上升迹象,本科学历人才比例有所下降。

二、 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预测

在预测方法的选择上,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预测遵循协调发展、持续发展的规律,采用回归预测模型的方法。为保证预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参考性,我们将整个预测分为3个未来时点2015年、2020年和2025年,前一阶段的预测结果基本能准确反映“十二五”期间黑龙江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对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后10年的预测结果仅反映人才变动的大体趋势,供有关部门决策时参考。具体数据将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与我市经济的发展有待进一步精确化。

1.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发展与经济增长的相互关系。市场经济是充满竞争的经济,是各行各业在竞争中交叉发展的经济。系统论认为,每个系统与其他相关系统有着不同程度的联系,不是孤立地存在,也不可能单独地发展。因此,需要弄清人才系统与其他系统在动态发展变化中真实的内在关系是什么,这个内在关系探讨得越深人、越透彻,建立的数学模型就越合理、越科学,人才需求预测的结果也就越接近实际。

2.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需求总量预测。21世纪初,是黑龙江加快建设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的新时期,也是确立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地位、全面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新阶段。对国际商务人才需求总量的预测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黑龙江未来发展建设和规划的需要。

三、 黑龙江国际商务人才需求预测的评价

建立的预测模型,国际商务人才总量与GDP、人均GDP、进出口贸易总额等因素都呈现为函数关系,预测总量的准确程度完全取决于GDP、进出口贸易总额等因素及其速率的可靠程度,预测模型本身的计算误差不是很大。为检验此预测发展的准确度,可以用预测和实际对照比较法以及各因素内在关系检验法进行。

(l)预测和实际对照比较法。使用本文提出的数学模型,推算出2015年末国际商务人才拥有总量为31969人。2015年末实际拥有的国际商务人才总量为30596人。只见误差为1373人,整体平均误差为1328人,说明预测的准确性。(2)各因素内在关系检验法。国际商务人才预测后确定的目标年的需求总量,必须与GDP、进出口总额和人均GDP呈现协调发展,并稳定增长的态势才是科学的、合理的,否则是不成功的。本文预测表中,各个时期的各项指标都呈现出逐年持续增长的协调关系,没有出现忽上忽下的不正常现象。经检验,这种国际商务人才的预测结果是科学的、合理的。需要说明的是,在预测中我们没有考虑人才的自然流失(即主要是指到龄退职退休人才数量)。根据企业的重点调研结果,我们了解到三资和民营单位中,由于国际商务人才整体皇年轻化趋势,近年来人才的自然流失率相当低,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国有企业人才自然流失率比例相对也较小。但考虑到我们的预测是中长期预测,由国有商贸公司人才年龄结构可见,约so%的国际商务人才在15年后将面临自然流失的状况,外资企业中这一比例约3.5%左右,所以在人才供给中需要考虑对这部分人才的补充。另外,在国际商务领域,企业面临更多的是对国际商务标准、环境、流程不甚了解,缺乏专业领域人才,从而降低了企业的国际沟通能力和沟通效率。人才市场上,我们现有的人才缺乏系统的专业知识培训,有的凭借着多年的工作经验在摸索,企业的要求和个人的方向迫切需要统一到一个焦点上,用人双方有的放矢实现各自的目标。随着外贸体制改革的深化,更多的企业将拥有直接进出口的自,未来几年国际商务人才短缺现象将逐步显露。并且,全球许多公司和国家,面对国际商务领域的不断变化,都致力于改进他们的运作系统,提升国际商务通道的效率,国际商务人才的需求将面临更大的缺口。

参考文献:

[1]彭薇.浅析农垦企业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J].中国农业会计.2012.07 .

[2]郝金岩; 王洪敏.会计信息化档案管理调查与思考[J].财会通讯.2012.01

[3]习永凯.会计电子档案性质探讨[J].财会通讯.2012.09 .

商务系统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综合 普遍联系的世界观 一般系统论 多元文化

2001年颁布的《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体现了课程结构的综合性,《音乐课程标准》中也贯彻了综合的原则,“综合”作为一种教学观念得到重视。综合教育观念的产生,与其说是为了弥补分科课程教学的先天不足,不如说是为了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和教育哲学、科学发展的潮流,或者说这些学科从不同的维度为它提供了理论支持。音乐在不断的学科细化中达到精益求精,对音乐观念、意义和行为的认识不断深化,并体现在音乐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成果中。但是同时,音乐教育也必须更加融入艺术教育领域,通过音乐学习艺术,通过艺术理解文化是音乐学科发展的目标。从哲学、现代生物学、文化学的视角思考音乐教育的综合问题会对其有更加深入的理解。

哲学视角: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普遍联系的世界观”

中国传统哲学对世界的认识和把握与西方哲学是不同的。西方哲学和科学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古希腊时期的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自然科学和几何学对他们的思想体系有很大的影响。

与西方思想家不同,早期中国的思想家们并不着力于探讨事物的本质,他们已经认定,唯一永恒的就是变化本身。古代中国人认为,本质和现象是完全一致的,本质就是所有的一切――自然、社会和个人都处于变动之中。大部分变化是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和谐统一的,这种循环是客观性的,例如自然中的花开花谢,人类的生息繁衍。在儒家的观念中,“关系”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属性,或者解释为“相互关联性”,这种对“关系”的认识区别于一般认识上的含义。一般认识中的“关系”是指人或物被外来力量连接在一起,当外在关系解除时,各个事物依然是完整无缺的;而儒家观念中的“关系”则认为当解除关系时将造成两败俱伤的局面。万事万物并没有所谓“本质”,我们只能通过“相互关系”对其作出限定,而它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在任何一段特定时期都与其他阶段完全不同,[1]这一点在《论语》中的人际关系的讨论中有清楚的展示。在五行相生相克的观念和五音、五方、五色、五脏、五伦的相互关联性中也是如此,音乐在古代思想家看来与自然宇宙的关系十分密切,或者说音乐像镜子一样反映宇宙中种种关系。

中国哲学的道家学说中,“道”的含义包含了一切秩序,而它也并非现代西方观念中的“秩序”和“结构”,它完全是一种有机的样式。“在思想上,仍然给人以持续变动的感觉:在变动中,事物被分成部分,然后又被拼合成整体。秩序是由大量的单独成分和关系构成,并且那种使得整体结合在一起的东西并不存在于部分之中。”[2]音乐与其他艺术的关系正是如此,单纯接触音乐或许会对音乐中的旋律、节奏等内容产生感性体验,达到一定的审美效果。但是仅仅如此我们是无法理解不同音乐风格中“美”的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因此,经历了艺术学科的分化和各自的发展后,将音乐与绘画、舞蹈、戏剧等学科再次重新有机结合时,会迸发出单个艺术门类所不具备的活力,同时由于分科细化了学科的内部发展,使各种艺术可以在更加具体的层面综合,这种重新的有机结合更有助于提高艺术教育的效果。

中国传统哲学中的“有机主义”或本文中的“普遍联系的世界观”是我们理解当代课程中的综合问题的基本立足点。当代艺术课程改革鼓励教师从整体性的角度来重新认识单科课程,加强艺术学科内部的综合,正是改变了孤立的学习状态,在中国传统哲学强调“相互关系”的背景下重新建立各门艺术学科之间的联系,并将这种联系保持在有机的、动态的状态中。

现代生物学视角: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论”

“一般系统论”是由现论生物学家贝塔朗菲创始的。他在剖析和反思西方传统的机械论生命观和活力论生命观后提出了机体论观点,他认为“有机体是一个独特的组织系统,其个别部分和个别事件受整体条件的制约,遵循系统规律;有机体结构产生于连续流动的过程,具有调节和适应能力,它是一个原本具有自主活动能力的系统。”[3]

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人类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综合―分化―综合”的过程,近代西方机械论观念正是强调分析与累加,可是当人类对世界和社会的各要素进行越来越细致的划分后,并没有更清晰地认识世界和自身,反而在面对诸多问题时更加困惑。贝塔朗菲在反对分析主义的过程中表明,“分析是必要的,但不是足够的。客观存在着一个重要维度,仅仅只有在整体中才能显示出来,而当整体被分解成孤立的部分时,该维度就烟消云散了。”[4]现代科学在不断分析过程中丧失了对整体维度的把握。一般系统论中强调“整体”、“关系”和“流动”,这种“整体”是把对象看成系统的,它与分析和累加的机械论对立;“关系”是超出二元逻辑的;“流动”表示系统的开放性、动态有序性。[5]

“一般系统论”从现代生物学视角为教育中的综合课程观念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持,贝塔朗菲本人也成为整体性教育的极力倡导者,他强调“专家应以博学者的身份看待世界,避免受专业化眼光的局限,能将世界看作是一个原本意义上的整体。”[6]

《音乐课程标准》贯彻综合的原则并提出具体的三种做法,包含音乐内部的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文化等综合,也包含音乐与美术、戏剧、舞蹈等其他艺术形式的综合,还包含音乐与语文、历史等非艺术课程的综合。虽然它是以音乐为主线的综合,并以音乐为主要学习内容,但是艺术的“整体”被作为感知的基础,协调运用各艺术学科之间的关系,调动参与者已有的艺术积累,形成具有个性的、开放性的系统。在这种观念下,音乐教师已经不是原来观念中教习音乐知识和技能、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教师,而成为具有音乐特长的艺术课程教师。但是仅仅将不同艺术门类知识累加无法达到要求,因此需要立足专业学习,同时了解其他艺术学科的基本理论,在某一领域中挖掘其与音乐的联系并形成开放性的活动设计。例如,在学习印象主义音乐时,将其与美术中、文学中印象主义风格相联系,抓住不同艺术门类的风格表达在要素上的差异,并通过人物与作品的分析将印象主义风格特征展现在音乐、绘画、文学中,帮助学生建立对此风格的整体认识同时加深对音乐风格的掌握。

贝塔朗菲的一般系统理论强调整体、关系和互动与中国早期的“有机主义世界观”有相似之处,他们都强调从整体的角度把握事物。但是也有区别,一般系统论是贝塔朗菲在剖析西方传统的机械论生命观和活力论生命观后提出的,而中国早期哲学中的“有机主义世界观”是建立在感性直观和臆测性思辨相混合的思维方式下的。然而,从现代教育的角度这两种生长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理论都为现代音乐课程改革强调综合奠定了基础。

文化学视角:文化的综合性及多元文化主义

文化是人类活动的结果,是人类行为的总结,是全社会成员共同创造的“生活型式”[7]。人类学家泰勒(E.B.Tylor)认为,“文化是‘一团复合物’,包含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以及其他人类社会的成员所获得的能力及习惯。”[8]文化被看作一个人在其社会中获得的所有事物的总和。文化是一个多元的综合体,对它应以多角度、开放的、动态的观点来认识的,其具有的综合特性涉及物质文化层面、制度文化层面和精神文化层面,它们是相互关联、不可分割的,正如一件乐器,它是音乐的物质文化,同时也体现某个社会或民族的音乐制度,更反映出民族的精神理念。

艺术包含在文化中,艺术特征是文化的一切特征中最富于特殊色调的一种,它不同于文化的规范特征、认知特征和器用特征,它是文化中最直接呈现于感觉层面特征的东西,不同艺术门类共同存在于文化的内部,以独特的方式展现文化的丰富性,同时,他们又如同姊妹,以天然的联系共同展现了某种文化的艺术特点。艺术作为文化的一个方面,有着和文化相同的综合性质,其内在不同门类之间有各自的特点,同时又保持着密切的联系;而与外部的学科,如历史、地理和社会等因素不可分割,文化的综合性质和艺术的综合性质形成一种对应的形态,艺术教育中的强调综合正是对应了文化的综合特性。

“多元文化主义”指缘起于20世纪70年代加拿大以及澳大利亚的一种新的民族政策和理论。它在赞同文化多样性的基础上,以更加平等和宽容的观念来看待不同文化体系。多元文化教育的目的是“教会学生在千姿百态的社会文化中自如生存,为了理解和宽容的目的学习不同的文化。”[9]文化具有综合性、多样性的特点,艺术教育在内容上反映了这一特点,在“艺术与文化”领域中,教学内容不仅包含我国不同民族的艺术风格以及世界不同地区的艺术品种,还将不同艺术风格放置在其历史文化背景中认识,鼓励学生在了解和尊重的基础上,通过音乐的感知与实践理解某种文化对其民族的意义。

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也在世界文化音乐政策中指出,“音乐是文化的普遍现象,每个社会都有着一种与该社会原则上联系的音乐体系;当音乐被置于社会文化的背景中并作为其文化的一部分,它才能获得最佳的理解。”[10]将音乐作为文化来教授已经成为世界各国音乐教育的共识,德国70年代就将音乐教育目标从重“艺术作品”转向“文化中的音乐”,美国也在音乐教育的基础中强调将音乐作为文化来教授的观念。多元文化音乐教育观念也反映在我国的音乐课程改革中,注重多元文化与本土文化的结合是音乐教育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内容。

音乐课程改革中“强调综合”是建立在音乐与其他艺术门类、音乐与文化的天然联系的基础上,音乐是艺术的一个侧面,音乐史是文化历史的一部分,音乐中蕴含的哲理和智慧与绘画、诗歌等艺术相互呼应,作为一个整体展现在人类艺术文化活动中。虽然,当代艺术课程中分科课程占主要地位,但是经历学科的分化后重新综合,会获得在理论和实践领域中更清晰、更全面的认识。同时,以音乐介入辐射整体艺术领域的课程模式不仅要求教师对音乐本身的技巧与要素有清晰的认识,同时更需要教师能够关注艺术世界的联系,哲学、现代生物学和文化学已经为综合课程理论提供了有力的支持,从这一视角下对音乐课程中的综合问题会获得全新的思考。

参考文献:

[1](美)安乐哲,罗思文著.余瑾译.〈论语〉的哲学诠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2003,3:25.

[2](美)本杰明・史华兹著.程钢译.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12: 203.

[3](奥)路德维希・冯・贝塔郎菲著.吴晓江译.金吾伦校.生命问题――现代生物学思想评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2.

[4](美)戴维森著;陈蓉霞译.隐匿中的奇才: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传[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8:13.

[5]罗艺峰.从普遍主义、相对主义到文化全元论――音乐人类学发展的“正、反、合”[J].贵州大学学报(哲社版),2002,4.

[6](美)戴维森著;陈蓉霞译.隐匿中的奇才:路德维希・冯・贝塔朗菲传[M].上海:东方出版中心,1999.8:169.

[7]林惠祥. 威斯勒的观点,人类无论文野都具有其“生活型式”(mode of life).文化人类学[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

[8]林惠祥. 文化人类学. 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5.

[9](美)特里斯M沃尔克著.田林译.音乐教育与多元文化―基础与原理[M].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4:230.

[10]刘沛译.国际音乐教育学会的“ 信仰政策”和“世界文化的音乐政策”[J].云南艺术学院学报,多元文化的音乐教育专辑,1998:64.

商务系统论文范文第9篇

Chen Huizhen

(Wuxi Institute of Arts and Technology,Yixing 214206,China)

摘要: 本文研究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改进教师教学理念及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基于内容依托教学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有效模式。

Abstract: The present paper studies the effective approach of combining subject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from the point of Business English. Improve teachers' teaching theories and methods, optimize the curricula system, and construct the effective mode of combining subject educ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based on Content-based Instruction.

关键词: 商务英语 创业教育 专业教育

Key words: Business English;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Subject Education

中图分类号:G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1)

1问题的提出

198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北京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会上首次提出“Enterprise Education”,即“创业教育”。而我国提出创业教育的理念始于1999年1月公布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计划》,其中提到要“加强对教师和学生的创业教育,鼓励他们自主创办高新技术企业”。同年,由团中央牵头组织了首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2002年初,教育部高教司在中国人民大学等多所高校开展了创业教育试点工作。2007年,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全球模拟公司联合体中国中心引进创业实训模拟公司技术,以增加创业培训的实践演练和后续服务环节,在全国20多个地区实施试点,试点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果。经过短短几年时间,关于我国大学生创业教育的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果。国内有关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专题研究起步较晚,尽管如此,高职院校创业教育的相关研究发展迅速,研究成果与日俱增,研究向纵深发展。

尽管如此,研究中仍然有一些不足。

1.1 “内容观”式创业教育盛行“内容观”式创业教育认为创业教育是旨在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的一种特定的教育内容,因此在现行的课程体体系中“修修补补”,主要呈现方式仍旧是一门或几门课,其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仍然是次要的,是一种处于从属地位的“添加剂”。在这种“内容观”的指导下,培养目标的定位通常仍旧是“与某专业或某岗位对应的职业能力”,学生的创业素质最终也只不过是形势所迫的“美丽包装”,“把创业教育贯穿在职业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就只能是一句空话。

1.2 与专业教育结合不深入已有的研究成果,概念层面的阐述偏多,纲领性的内容居多,研究集中于要做什么,但怎样做往往一笔带过。有研究者提出应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但究竟如何渗透,却缺乏行之有效的措施,即使在专门研究具体某一专业开展创业教育的论文中,也只是很笼统地提出将创业教育渗透到专业教育之中,鲜有系统论证。

本文研究商务英语专业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有效途径,改进教师教学理念及方法,优化课程设置,构建基于内容依托教学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有效模式。

2理论基础

2.1 创业教育的系统观创业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学生的创业教育应贯穿于教育的各阶段,涵盖在德智体美劳等各种教育之中,旨在提高学生创业意识、创业能力和创业技能的一种特定的教育内容。它的有效实施绝不是单靠某门课程的讲授就能完成的,而应该“成为所有教育课程计划的组成部分”,职教的每一个过程、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都是以培养学生创业素质为最终目标,创业教育应该渗透于教育的全过程、贯穿在职业学校的各项工作之中,它在整个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主要的,是职教体系的“主支架”。

2.2 内容依托教学理论内容依托教学,是“以内容为基础的教学”,也被称为“内容本位教学”,它是一种语言与内容有机融合的外语教学模式,它把教学的重点从学习语言本身转移到通过学习学科知识来学习语言,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具有以学科知识为核心、使用真实的语言材料、学习新信息、课程设置必须符合不同学生群体的需要等四个主要特征。内容依托教学把语言教学和内容教学结合起来,所讲的内容为语言的学习提供动力和认知基础,而语言又为内容的学习提供交流媒介,内容依托教学可以在学科内容教学的同时考虑语言教学。

内容依托教学为商务英语专业将创业教育融入专业教育的可行性提供了理论保障。内容依托教学打破了内容学习和语言学习之间的界限,两者在教学中同时实现,英语专业教学遵循“学科知识为核心”的原则以便帮助学生同时掌握学科知识和必需的语言技能。依据这一原理,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将学生创业所需要的创业知识与语言技能学习相结合,全面渗透到各门课程中,以培养学生创业意识,学习创业知识以及提高创业能力作为培养目标。

3基于内容依托教学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

将创业教育真正融入专业教育,内容依托教学使语言学习和创业知识的学习直接而广泛地结合,提供了有益的学习语言和学科知识的机会,并能使所学的语言技能得以充分的利用和实践,同时,提高学生创业水平。

3.1 调整课程设置,增加创业相关内容目前各大院校的商务英语专业通常开设听力、口语、精读、泛读、翻译、口译、商务英语、国际贸易、外贸单证、外贸英语、金融英语。考虑到打好语言基本功的重要性,保留听力、口语、语音、精读、翻译、口译等英语语言技能课。取消泛读课程,不单列泛读课,而是使之与商务、创业课程相结合。

3.2 重新设计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听力、口语、精读课程实施从低年级到高年级全程教学,而不是像有些学校只在低年级开设,而且低年级的教学内容侧重日常交际,旨在培养学生的日常交际能力;高年级的教学内容侧重工作、商务用途,旨在培养学生在工作尤其是商业环境中的交际能力。翻译课程在高年级开设,内容侧重商务文章,旨在培训学生在商务办公方面的书面表达能力。泛读课取消后设置的市场营销、管理学、商务英语等课程采用内容依托教学,将创业所需知识与英语学习结合,培养学生对这些课程内容的实际运用能力。

将创业教育真正融入专业教育,构建基于内容依托教学的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一体化有效模式,有利于提高学生整体语言能力,促进学科知识的增长,即在语言学习的同时培养学生创业意识、教授学生创业知识以及提高学生创业能力。

参考文献:

[1]常俊跃,董海楠等.英语专业基础阶段内容依托教学问题的实证研究[J].外语与外语教学,2008,(5).

[2]常俊跃,刘莉.“内容依托”教学模式及对大学英语双语教学的启示[J]. 江苏高教,2009,(1).

商务系统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会计的创新和发展有着内在的规律。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会计对象、会计信息技术等要素对会计理论和信息系统的变革、完善有着决定性的作用。本文透过这些要素变化分析,揭示会计创新的内在联系。

会计环境是左右会计发展的外在因素;而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信息技术等要素变化是推动会计发展的内在动力。而今会计环境与20世纪相比,已发生诸多变化。在当今环境中,会计提出了更高的发展目标;要求关注会计对象中过去曾经疏漏的具体元素;而会计信息技术的发展也在不同角度引发了会计理论和实践方面的诸多问题。所有这些正在推动着会计系统的演变和变革。

会计创新,又称会计再造,是依据当今知识经济、全球经济、信息经济的客观需要,通过对传统会计的扬弃,构建现代会计理论体系,并以此为基础形成与信息化相匹配的数据处理、存储,以及信息应用机制,以实现会计工作的重心移和管理工作更进一步的深入和精细化。笔者曾在相关论文中探讨了会计创新的内涵和基本取向[1],而本文则从会计环境、会计目标、会计对象和会计信息技术4个方面剖析会计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一、会计环境变化推动会计创新

会计系统的发展是一个由低到高、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它不仅有自身内在的发展动力和轨迹,而且“遵从”、“趋同”环境的发展变化,以便和所处环境保持“协调”[2]。

会计环境“是指会计所处的具体时空的情况和条件”[3]。而这些具体时空下的“情况和条件”又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即会计环境具体可分为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宏观环境”影响会计系统的主要因素包括科学技术水平、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国家法规及人文意识等;“微观环境”影响会计的主要因素有企业经营规模、管理水平、组织形式等。

目前会计划分为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两大领域。就财务会计而言,其原则、假设、方法,以及凭证、账簿和报表的模式成熟于“工业时代”;就管理会计而言,产生于20世纪初期,是会计方法与“科学管理”结合的产物,随着“量化管理”的发展而不断完善。而当今社会已步入“后工业时代”,这种时代背景变迁,使会计的“宏观环境”、“微观环境”无不发生跨越式的变革。

如今会计的宏观环境与“工业时代”相比,呈现出“知识经济”、“全球经济”和“信息经济”等多元化的特征。这种变化至少在3个方面推动会计创新。第一,会计与企业以外其他单位进行“资金”和“信息”交流的方式发生变化,如电子商务、电子税务、电子政务等方面的变化,要求改变会计现有的数据采集、存储、加工、传递和输出模式,以适应社会信息化发展的需要。第二,当今社会引发了会计对象的内在结构发生变化、对会计提出了更为精准的目标、产生了全新的会计信息技术(电子信息技术),所有这些,要求突破现有的会计原则、假设,创新会计计量、确认和会计报告模式,构建全新的会计信息机制,以便在经营管理和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三,当今社会会计工作者规模扩大,素质提高,尤其是会计研究工作者的变化,将助推会计创新。

会计微观环境的变化,有两个方面较为突出。首先,由于国际市场的发展,引发企业生存、竞争的模式变化,促使企业不断兼并扩张,刺激了价值链企业同盟及“虚拟企业”的出现。这些新的趋向,给企业组织和管理带来了诸多新的情况,引发了一系列新的会计问题。其次,自动化、信息化的发展刺激了企业流程再造,推动以部门职能分工为基础的管理化为面向流程的管理;促使企业通过信息技术将流程中各项具体分工集成为有机的系统,以达到提高管理效率之目的。

二、会计目标变化拉动会计创新

“会计目标是会计理论体系的基石”,发挥着连接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的纽带作用。会计目标的变化左右着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而会计目标与会计环境协同,随社会发展而变化。会计目标由“受托责任观”,到“决策有用观”,再到“目标体系观”,直至现在,仍然在求索之中[4]。

就“决策有用观”而论,如今对决策的认知和理解也发生了显著的变化。

“决策有用观”研究的出发点是财务会计。财务会计遵循“公认会计原则”向企业外部相关的组织和个人提供会计报表。“公认会计原则”在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可比性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但由此产生的负面效应是形成了“死板”的标准化信息提供模式。

标准化的会计报告模式,忽略了不同决策的差异性,反映了在特定技术条件下不能顾及决策个性的思维定式。而如今,决策的非结构性、不同决策的差异性得到更多的关注;为不同会计信息使用者提供不同信息,为不同决策提供不同信息,成为会计的主要目标之一。从信息技术发展迅速,信息处理能力不断提高,传输速度不断加快的趋势分析,有能力也有必要突破现有的标准化会计报告模式,而依据不同决策需要不同会计信息的客观事实来构建全新的会计信息报告机制。

尽管“决策有用观”的理念有所突破,但关于“决策有用观”质疑仍然不断,说明这一观点尚存纰漏,仍然无法准确表达现代会计的目标,需要进一步丰富和完善。对于会计目标认识至少应该从3个方面超越思维定式。

首先,超越会计仅向企业外部提供信息的思维定式,正视管理会计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的客观现实。关于“决策有用观”的会计目标,多数是从“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社会资源的优化配置”角度,通过企业信息和企业外部信息使用者的关系来进行探讨的。这一思维定式研究的是财务会计的目标,不包含管理会计的目标,所以,不能称其为完整的会计目标。

其次,在准确把握管理会计的基础上,研究会计目标。管理会计是会计方法和科学管理结合的产物,“是在追求组织机构的目标中辨认、计量、分析、解释和交流信息的过程。管理会计是管理过程的整体组成部分之一”[5],其中“会计”是方法,“管理”是核心。管理会计的管理活动需要企业许多职能部门共同参与,相互合作,并非会计部门能够独立完成。这是探讨会计目标不容忽视的客观现实。

再次,对会计目标的研究,应超越“会计信息系统论”。会计不仅是一个信息系统,更是企业管理中量化管理子系统。会计“信息系统论”的观点无法得到“管理系统论”、“控制系统论”认可的事实,就说明会计信息系统仅是会计的一个重要方面,而不能涵盖“会计”的全部。

如果能够拓展思维空间,从不同角度来研究会计目标将会使结论更接近客观实际,也将对会计发展、创新产生重大影响。

三、会计对象变化需要会计创新会计对象与会计学科密切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左右会计理论和会计方法的发展和演变,不少学者认为会计对象是会计学的理论逻辑起点。人们关于会计对象的认识,由“财产”、“劳动量”,到“资金运动”,以至现在的“资源运动”等各种学说的变化,不仅体现出“认识”的变化和会计理论的发展,而且体现出会计对象具体内容的变化[6]。

由“会计对象—会计对象要素—会计报表项目”的会计对象观分析,会计对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6方面的要素。社会经济环境的变化使会计对象要素的变化错综复杂,相互影响,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

第一,知识经济改变了“经济资源”实际意义,对传统意义上的会计要素产生重要影响。目前,企业拥有“人力资源”的优劣成为企业成败的关键,“先进技术”成为企业获取超额垄断利润的重要手段,“信息资源”的价值备受关注。如此等等的变化不仅对“资产”要素产生影响,而且间接影响其他会计要素。

第二,资本市场、金融市场的发展、成熟,以及商业信用形式多样化,为企业融资提供了便利,缓解了企业的各种责权、债务之间的矛盾,但也使企业与所有者的关系,企业与债权、债务人的关系复杂化,直接引发企业相关费用、利润的确认和计量等问题。

第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使企业的筹资、投资、生产、经营与市场呈多环节、多渠道的复杂连接状态。企业全方位受市场左右,放大了企业经营的风险,使企业经营风险估计成为重要课题。此外企业内部物资存储和生产管理的诸多变化,也产生了一系列的会计问题。

尽管从上述3个方面分析,可以认识会计对象的变化。然而这种会计对象研究出发点,仍然仅只是停留在“会计对象—会计对象要素—会计报表项目”思维模式,仍然局限在财务会计的“确认、计量、记录”的职能范围之内。

关于会计对象的研究至少应作3个方面的超越思维定式。

首先,从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统一体的角度研究会计对象。会计对象是会计实践活动中的完整对象,既包括财务会计处理的业务对象,又包括管理会计处理的业务对象。会计对象应是会计预测、决策、预算、反映、分析、评价整个过程中所涉及对象,而不应只是财务会计的对象,仅局限于当前的“会计要素”。

其次,把会计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有机组成子系统,从企业管理的角度研究会计对象,从企业管理需求以及发展变化的趋势来研究会计对象,而不是仅就会计实践活动探讨会计对象。

再次,超越以赢利评价企业经营成败的思维定式,从企业经营所肩负全部责任的角度研究会计对象。企业要向所有者负责,但也应对社会负责,对员工负责。因此,单以“利润”或“现金净流量”来评判企业经营就很有局限性,因而,会计需要提供更为丰富的信息,“会计对象”有更丰富的内容。

一旦拓宽了会计对象的研究视野,改变了会计的空间观、时间观,关于会计对象认识将会产生突破性的变化,会计的发展将会有更为广阔的空间。

四、会计信息新技术加速会计创新

电子化会计信息技术相对于传统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而言,是全新的会计信息技术。

电子化会计信息技术在实际工作的应用、完善和创新,是众多科研工作者艰辛劳动的成果。电子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活动的影响,也不言而喻。但在理论上,更多的表述是“会计电算化对会计的影响”,专项研究会计信息技术与会计理论体系之间关系的理论相对较少。

在此,笔者就会计信息技术对会计理论体系的影响作以简要梳理。

首先,电子化会计信息技术应用、发展,催生了新的会计学科(会计信息技术学),改变了会计学的学科体系结构。当前,关于这一新学科的命名,有的称之为“会计电算化”,有的称之为“会计信息系统”,有的称之为“计算机会计学”,但各自研究的内容大同小异,没有本质差别,其实质研究的是电子化会计信息技术。形成这种同一学科、多种命名的现象的原因众多,但根本原因是忽略了这一新学科本质。

其次,对会计方法、技术理论产生重要影响。会计从某种意义上讲,可称之为方法学、技术学。技术手段由手工向电子化后,财务会计的技术理论已经发生重要变化。第一,凭证、账簿的作用和意义发生变化,如,记账凭证信息得以扩充、明细账不再依据原始凭证登记、凭证和账簿作为存储会计数据的手段和方法的意义正逐渐消失。第二,淘汰与新技术不相容的理论,如,“账务处理程序”为“数据处理流程模式”取代。第三,派生电子化会计信息技术所需要的新技术、新方法,如,会计数据备份、数据恢复技术。

再次,引发会计数据处理机制发生革命性的改变。关于会计数据处理机制可以理解为会计数据处理定式。据此而论会计数据处理机制,将会在多方面发生变化。第一,会计数据处理将突破单独由会计部门处理定式,代之以企业内多部门参与会计数据处理,即,会计数据库与企业信息数据库集成,成为“共享数据库”,网络成为各部门参与数据处理纽带。第二,“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信息机制受到挑战,“数据源—会计信息加工方法—适合个性需要的信息”将成为构建会计信息系统的基本构架。

可见,电子化会计信息技术的发展是会计重构的动力,也是会计创新的技术支撑。

参考文献

[1]杜天宇.价值链会计与网络会计比较[J].会计之友,2007(10,下):67-68.

[2]于玉林.现代会计理论——会计系统论、会计信息论与会计控制论[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04:32-40.

[3]王开田.会计进化论——科技革命与会计管理范式创新[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20.

[4]王胜利.论我国会计目标体系[J].中国农业会计,2005(12):22-24.

[5]RWHilton.管理会计[M].耿建新,等,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3.

上一篇:商行风险范文 下一篇:商标管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