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防火条例范文

时间:2023-03-03 07:08:18

森林防火条例

森林防火条例范文第1篇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保护森林资源,维护生态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本条例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但是,城市市区的除外。

第三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第四条 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全国的森林防火工作。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全国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承担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五条 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森林防火的监督和管理工作,承担本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日常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负责有关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六条 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在其经营范围内承担森林防火责任。

第七条 森林防火工作涉及两个以上行政区域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森林防火联防机制,确定联防区域,建立联防制度,实行信息共享,并加强监督检查。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森林防火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九条 国家支持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推广和应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提高森林防火科技水平。

第十条 各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组织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普及森林防火知识,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

第十一条 国家鼓励通过保险形式转移森林火灾风险,提高林业防灾减灾能力和灾后自我救助能力。

第十二条 对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作出突出成绩的单位和个人,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表彰和奖励。

对在扑救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可以由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当场给予表彰和奖励。

第二章 森林火灾的预防

第十三条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的森林火险区划等级标准,以县为单位确定本行政区域的森林火险区划等级,向社会公布,并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全国森林火险区划等级和实际工作需要,编制全国森林防火规划,报国务院或者国务院授权的部门批准后组织实施。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根据全国森林防火规划,结合本地实际,编制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规划,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后组织实施。

第十五条 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按照森林防火规划,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储备必要的森林防火物资,根据实际需要整合、完善森林防火指挥信息系统。

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森林防火实际需要,充分利用卫星遥感技术和现有军用、民用航空基础设施,建立相关单位参与的航空护林协作机制,完善航空护林基础设施,并保障航空护林所需经费。

第十六条 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编制国家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报国务院批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县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乡(镇)人民政府根据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制定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办法;村民委员会应当按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办法的规定,协助做好森林火灾应急处置工作。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组织开展必要的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演练。

第十七条 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森林火灾应急组织指挥机构及其职责;

(二)森林火灾的预警、监测、信息报告和处理;

(三)森林火灾的应急响应机制和措施;

(四)资金、物资和技术等保障措施;

(五)灾后处置。

第十八条 在林区依法开办工矿企业、设立旅游区或者新建开发区的,其森林防火设施应当与该建设项目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在林区成片造林的,应当同时配套建设森林防火设施。

第十九条 铁路的经营单位应当负责本单位所属林地的防火工作,并配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做好铁路沿线森林火灾危险地段的防火工作。

电力、电信线路和石油天然气管道的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应当在森林火灾危险地段开设防火隔离带,并组织人员进行巡护。

第二十条 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林业主管部门的规定,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确定森林防火责任人,并配备森林防火设施和设备。

第二十一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有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应当根据实际需要,成立森林火灾专业扑救队伍;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指导森林经营单位和林区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企业、事业单位建立森林火灾群众扑救队伍。专业的和群众的火灾扑救队伍应当定期进行培训和演练。

第二十二条 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配备的兼职或者专职护林员负责巡护森林,管理野外用火,及时报告火情,协助有关机关调查森林火灾案件。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行政区域内森林资源分布状况和森林火灾发生规律,划定森林防火区,规定森林防火期,并向社会公布。

森林防火期内,各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和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当根据森林火险预报,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应急准备措施。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组织有关部门对森林防火区内有关单位的森林防火组织建设、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森林防火设施建设等情况进行检查;对检查中发现的森林火灾隐患,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有关单位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消除隐患。

被检查单位应当积极配合,不得阻挠、妨碍检查活动。

第二十五条 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森林防火区野外用火。因防治病虫鼠害、冻害等特殊情况确需野外用火的,应当经县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按照要求采取防火措施,严防失火;需要进入森林防火区进行实弹演习、爆破等活动的,应当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因处置突发事件和执行其他紧急任务需要进入森林防火区的,应当经其上级主管部门批准,并采取必要的防火措施。

第二十六条 森林防火期内,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应当设置森林防火警示宣传标志,并对进入其经营范围的人员进行森林防火安全宣传。

森林防火期内,进入森林防火区的各种机动车辆应当按照规定安装防火装置,配备灭火器材。

第二十七条 森林防火期内,经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林业主管部门、国务院确定的重点国有林区的管理机构可以设立临时性的森林防火检查站,对进入森林防火区的车辆和人员进行森林防火检查。

第二十八条 森林防火期内,预报有高温、干旱、大风等高火险天气的,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划定森林高火险区,规定森林高火险期。必要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可以根据需要命令,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对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居民生活用火应当严格管理。

第二十九条 森林高火险期内,进入森林高火险区的,应当经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批准,严格按照批准的时间、地点、范围活动,并接受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管理。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根据森林防火需要,建设森林火险监测和预报台站,建立联合会商机制,及时制作森林火险预警预报信息。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无偿提供森林火险天气预报服务。广播、电视、报纸、互联网等媒体应当及时播发或者刊登森林火险天气预报。

第三章 森林火灾的扑救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公布森林火警电话,建立森林防火值班制度。

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森林火灾,应当立即报告。接到报告的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立即派人赶赴现场,调查核实,采取相应的扑救措施,并按照有关规定逐级报上级人民政府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

第三十二条 发生下列森林火灾,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立即报告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由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按照规定报告国务院,并及时通报国务院有关部门:

(一)国界附近的森林火灾;

(二)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三)造成3人以上死亡或者10人以上重伤的森林火灾;

(四)威胁居民区或者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

(五)24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六)未开发原始林区的森林火灾;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地区危险性大的森林火灾;

(八)需要国家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本条第一款所称“以上”包括本数。

第三十三条 发生森林火灾,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按照规定立即启动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发生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立即启动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

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启动后,有关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在核实火灾准确位置、范围以及风力、风向、火势的基础上,根据火灾现场天气、地理条件,合理确定扑救方案,划分扑救地段,确定扑救责任人,并指定负责人及时到达森林火灾现场具体指挥森林火灾的扑救。

第三十四条 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应当按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统一组织和指挥森林火灾的扑救。

扑救森林火灾,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科学扑救,及时疏散、撤离受火灾威胁的群众,并做好火灾扑救人员的安全防护,尽最大可能避免人员伤亡。

第三十五条 扑救森林火灾应当以专业火灾扑救队伍为主要力量;组织群众扑救队伍扑救森林火灾的,不得动员残疾人、孕妇和未成年人以及其他不适宜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人员参加。

第三十六条 武装警察森林部队负责执行国家赋予的森林防火任务。武装警察森林部队执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应当接受火灾发生地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执行跨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林火灾扑救任务的,应当接受国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

中国人民执行森林火灾扑救任务的,依照《军队参加抢险救灾条例》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七条 发生森林火灾,有关部门应当按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和森林防火指挥机构的统一指挥,做好扑救森林火灾的有关工作。

气象主管机构应当及时提供火灾地区天气预报和相关信息,并根据天气条件适时开展人工增雨作业。

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应当优先组织运送森林火灾扑救人员和扑救物资。

通信主管部门应当组织提供应急通信保障。

民政部门应当及时设置避难场所和救灾物资供应点,紧急转移并妥善安置灾民,开展受灾群众救助工作。

公安机关应当维护治安秩序,加强治安管理。

商务、卫生等主管部门应当做好物资供应、医疗救护和卫生防疫等工作。

第三十八条 因扑救森林火灾的需要,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可以决定采取开设防火隔离带、清除障碍物、应急取水、局部交通管制等应急措施。

因扑救森林火灾需要征用物资、设备、交通运输工具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决定。扑火工作结束后,应当及时返还被征用的物资、设备和交通工具,并依照有关法律规定给予补偿。

第三十九条 森林火灾扑灭后,火灾扑救队伍应当对火灾现场进行全面检查,清理余火,并留有足够人员看守火场,经当地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检查验收合格,方可撤出看守人员。

第四章 灾后处置

第四十条 按照受害森林面积和伤亡人数,森林火灾分为一般森林火灾、较大森林火灾、重大森林火灾和特别重大森林火灾:

(一)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下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或者死亡1人以上3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人以上10人以下的;

(二)较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公顷以上1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3人以上1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10人以上50人以下的;

(三)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1000公顷以下的,或者死亡10人以上30人以下的,或者重伤50人以上100人以下的;

(四)特别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或者死亡30人以上的,或者重伤100人以上的。

本条第一款所称“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

第四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会同有关部门及时对森林火灾发生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积和蓄积、人员伤亡、其他经济损失等情况进行调查和评估,向当地人民政府提出调查报告;当地人民政府应当根据调查报告,确定森林火灾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依法处理。

森林火灾损失评估标准,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第四十二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有关要求对森林火灾情况进行统计,报上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和本级人民政府统计机构,并及时通报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

森林火灾统计报告表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家统计局备案。

第四十三条 森林火灾信息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机构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向社会。重大、特别重大森林火灾信息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

第四十四条 对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致残或者死亡的人员,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给予医疗、抚恤。

第四十五条 参加森林火灾扑救的人员的误工补贴和生活补助以及扑救森林火灾所发生的其他费用,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由火灾肇事单位或者个人支付;起火原因不清的,由起火单位支付;火灾肇事单位、个人或者起火单位确实无力支付的部分,由当地人民政府支付。误工补贴和生活补助以及扑救森林火灾所发生的其他费用,可以由当地人民政府先行支付。

第四十六条 森林火灾发生后,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应当及时采取更新造林措施,恢复火烧迹地森林植被。

第五章 法律责任

第四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及其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其上级行政机关或者监察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照有关规定编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的;

(二)发现森林火灾隐患未及时下达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的;

(三)对不符合森林防火要求的野外用火或者实弹演习、爆破等活动予以批准的;

(四)瞒报、谎报或者故意拖延报告森林火灾的;

(五)未及时采取森林火灾扑救措施的;

(六)不依法履行职责的其他行为。

第四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或者个人未履行森林防火责任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对个人处5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森林防火区内的有关单位或者个人拒绝接受森林防火检查或者接到森林火灾隐患整改通知书逾期不消除火灾隐患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5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擅自在森林防火区内野外用火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3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1万元以上5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一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森林防火期内未经批准在森林防火区内进行实弹演习、爆破等活动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给予警告,并处5万元以上10万元以下罚款。

第五十二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对个人并处200元以上2000元以下罚款,对单位并处2000元以上5000元以下罚款:

(一)森林防火期内,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未设置森林防火警示宣传标志的;

(二)森林防火期内,进入森林防火区的机动车辆未安装森林防火装置的;

(三)森林高火险期内,未经批准擅自进入森林高火险区活动的。

第五十三条 违反本条例规定,造成森林火灾,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除依照本条例第四十八条、第四十九条、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第五十二条的规定追究法律责任外,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可以责令责任人补种树木。

第六章 附 则

第五十四条 森林消防专用车辆应当按照规定喷涂标志图案,安装警报器、标志灯具。

第五十五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边境地区发生的森林火灾,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与有关国家政府签订的有关协定开展扑救工作;没有协定的,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有关国家政府协商办理。

第五十六条 本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新华社北京讯,2008年12月6日《经济日报》)

国务院总理2008年12月1日签署第541号国务院令,修订后的《森林防火条例》,自2009年1月1日起施行。

森林防火条例范文第2篇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强化组织领导,全面形成工作合力。实行首长负责制,镇长负总责;领导班子包片、驻村干部包村、村组干部和护林员包组、承包业主包林块的层层责任制,签订目标责任书,并把此项工作纳入年终考核,把森林防火责任制落实到人、到山头地块,在春节期间对重点林区路口安排专人值守,杜绝火源进入林区。各村也成立防火领导小组,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一负责人,镇党委政府与各村分别签订森林防火目标责任书,对护林防火工作实行“一票否决”制。

(二)强化舆论宣传,切实增强防火意识。利用各种会议、制定散发宣传单等形式,切实加大对《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及《禁火令》等法律法规的宣传力度。为确保宣传覆盖面,专门组装了宣传车,每天进行不间断宣传,在重要山场入口涂刷标语口号,全镇共粉刷各类标语口号余份(幅),切实增强广大干部群众的森林防火责任和意识,在全镇营造“森林防火、人人有责”的良好氛围。

(三)强化防火巡逻,构建动态防火网络。专门配备防火值班车辆,对镇内重点林区和山场进行不间断巡逻。坚决杜绝人为纵火毁林或孩童、“特殊人群”在森林附近玩火现象的发生。各村成立由村三职干部轮流带班,村民小组长和护林员轮流值班的防火巡逻机制,有效地确保了防火安全。

(四)强化经费保障,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为进一步提高防火能力和预警水平,镇财政累计投入10余万元防火资金主要用于各类防火宣传、设施配备、防火巡逻等工作,先后购进油据5台、吹风机5把、电筒100支、喊话筒10把、铁扫地100把、铁铲50把、砍刀100把、防火衣帽50套。全镇防火经费和物资得到有效保障,为全面做好护林防火工作夯实了基础。

二、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一)群众对森林防火工作意识仍然淡薄,对火灾发生预警和火情火险重视程度不够,发生火情后主动扑救意识不够。

(二)镇域面积大,人口多,森林防火工作面宽量大。林区公路修通后,上山旅游休闲锻炼的人员增多且时间不定,加大了森林防火工作的难度。

(三)体制上的难度。林场业主主体责任不明确,村组干部职责不明确。

(四)资金不足。相关森林防火经费未列入各级财政计划,造成有挤占其他经费之嫌。

(五)林业站机制上的问题。人员看似多,分到乡镇就少了,基本属于“两不管”人员,经费难以保障。

三、整改措施和办法

(一)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继续抓紧、抓好防火宣传工作,适时在重点林区砌筑宣传墙体,粉刷大型标语口号,做到不留死角,形成干群联防的工作局面。

(二)进一步加大巡查力度。继续深化专车巡逻和管理区巡逻相结合的防火巡逻机制,加大对重点林区重点村重点人员的巡护监管,对野外用火集中的地方要派出专人守护,严看死守,杜绝一切火源进入林区。

森林防火条例范文第3篇

第二条本省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执行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和有关行政法规,同时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第四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负有重要责任。

林业主管部门、林区各单位应在当地人民政府的领导下,按照谁所有(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层层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设立森林防火总指挥部,统一指挥全省森林防火工作。地区行政公署,省辖市、县(市)和有林的市辖区人民政府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

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必须履行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第七条规定的各项职责。省森林防火总指挥部还应履行下列职责:

(一)检查监督各地区、各部门和重点森林防火单位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重大行政措施以及实施本条例的情况;

(二)指导各地区、各部门的森林防火工作,协调有关区域联防的重大问题;

(三)组织、指挥本省重大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

(四)研究、决定本省森林防火的其它重大事项。

第六条国营林业企业事业单位和林区的乡、镇、村及集体经济组织,以林为主的垦殖场、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林区的工矿企业事业和部队、铁路单位,应建立基层森林防火组织,订立森林防火公约,实行森林防火各种形式的责任制。

基层森林防火组织应贯彻执行森林防火法规和行政规章,制定各项森林防火规章制度,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

林区所有单位应当建立以基干民兵或男性青年职工为骨干的季节性扑火队,配备扑火机具,定期组织训练和在林区巡回监测、检查。

第七条有林的和林区的基层单位应配备专职或兼职护林员。

护林员的森林防火职责是:

(一)宣传贯彻《森林法》和森林防火政策、法规、行政规章,发动群众保护森林;

(二)巡护森林,对进入林区的人员进行防火检查;

(三)管理野外用火,监督防火安全措施的落实;

(四)观察了望火情,报告和组织扑救,参加调查森林火灾的损失,协助查处火灾案件。

第八条在行政区域交界的林区,有关的地区行政公署、省辖市人民政府和县级人民政府应当共商建立森林防火联防组织,按照“自防为主、积极联防、团结互助、保护森林”的原则,确定联防区域,制定联防制度和措施,共同做好联防区内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九条凡从事木材或毛竹交易的买方应交纳森林防火费,林业主管部门可以从征收的育林费中划出一定比例,专项用于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具体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十条各级人民政府应组织林区有关单位按照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第十九条规定进行森林防火设施建设和建立森林火险监测和预报站点。

第十一条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配置必要的森林防火专用车辆、器械等,并建立设备、设施的使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保证防火、灭火需要。

第十二条每年的10月为本省的森林防火宣传月,并以当年的10月1日至翌年的4月30日为森林防火期。

森林防火期内,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出现高温、干旱、大风等高火险天气,划定森林防火区,规定森林防火期。

在森林防火期内,各级人民政府应对所属森林防火组织以及林区基层单位实施各项森林防火措施情况检查几次。

第十三条森林防火期内禁止下列用火:

(一)在林旁山边烧田埂草、草木灰、火土肥;

(二)在林内吸烟、上坟烧纸和其它祭神用火;

(三)在林内烤火、野炊、使用火把夜行照明等。

第十四条森林防火期内,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一)烧荒开垦、造林整地等生产性用火,必须事先提出用火申请,领取生产用火许可证。有下列情况之一不得用火:

1、单位领导不在场;

2、三级风以上天气;

3、久晴干旱天气;

4、未开好防火隔离带;

5、未组织好扑火人员;

6、未准备好打火工具。

(二)进入林区从事林副业生产及采矿的人员,必须到林权经营单位登记,在指定的区域内选择安全地点用火。在林区内烧木炭、烘烤林副产品、在林旁山边烧窑等,应当固定场地,在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

(三)在林区修建公路时设立和使用油灶,要选择安全地点用火,防止跑火。

前款各项用火后,必须立即彻底熄灭余火。

第十五条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进行实弹演习、爆破、勘察和施工活动,必须事先报当地县级人民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批准,并制定防火措施,指定专人做好扑火准备。行驶在林区的旅客列车和公共汽车,司机和乘务人员要对旅客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严防旅客丢弃火种。

第十六条森林防火期内,在森林防火区严禁一切野外用火。

第十七条森林防火期内,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和基层森林防火组织要建立昼夜不间断的值班制度,指定负责人带班。各级气象台站应及时做好森林火险天气监测预报工作,定期向同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提供天气状况的有关资料。

第十八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森林火灾,必须立即扑救,并及时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挥部。然后逐级上报。

凡发生威胁重要设施、居民区、风景名胜旅游区和造成人员伤亡的森林火灾,所在地的森林防火组织应当立即报省森林防火总指挥部,不得延误时机。

毗邻交界地区一旦发现森林火情,当地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立即互通情报,互相配合,并按照联防协议全力组织扑救,不得互相推卸责任。

第十九条发生下列森林火灾,其所在地的森林防火指挥部必须向省森林防火总指挥部写出专题报告:

(一)省界附近,地区行政公署和省辖市毗邻交界地区的森林火灾;

(二)受害森林面积在100公顷以上不足1000公顷的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1000公顷以上的特大森林火灾;

(三)造成人员死亡或者重伤两人以上的森林火灾;

(四)起火24小时,明火尚未扑灭的森林火灾;

(五)威胁居民区、重要设施和自然保护区、著名风景旅游区、革命纪念地的森林火灾。

第二十条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当地人民政府或森林防火指挥部应严格按照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三条、第二十四条、第二十五条的规定执行。当地扑救力量确实不足的,可请求当地驻军支援。动用部队协助扑救森林火灾的申请程序由省人民政府另行规定。

第二十一条对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致残或者牺牲的人员,按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六条的规定给予医疗、抚恤。

对在扑救森林火灾中英勇献身符合革命烈士条件的,依照《革命烈士褒扬条例》的规定,报请省人民政府批准为革命烈士。

第二十二条扑救森林火灾经费按照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第二十七条规定执行。

第二十三条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应按照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第五章规定,建立健全森林火灾档案,指定专人负责森林火灾统计工作,并及时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部门。

森林火灾损失的调查与计算办法由省林业主管部门另行制定。

第二十四条在森林防火工作中作出贡献者,按照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第三十一条规定给予奖励。

第二十五条违反本条例规定,依照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第三十二条的规定,予以处罚。

烧毁特种经济林木的罚款数额,参照林木当地当时的实际价格确定,烧毁稀有、珍贵林木的加重处罚。

第二十六条故意损坏森林防火宣传牌、了望台(哨)等设施以及通信设备,尚不够刑事处罚的,责令赔偿损失,并可视情节轻重处以100元至**元的罚款。

第二十七条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负责人以及其他负有森林防火职责的国家工作人员、护林员,因,导致森林火灾,或在森林火灾发生后不及时报告,或组织扑救不力者,除给予行政处分外,可并处100元至300元的罚款。

第二十八条本条例第二十五条、第二十六条、第二十七条规定的处罚,一般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决定并执行;应当给予治安管理处罚的,由公安部门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决定并执行。同种处罚不得重复。

被处罚人对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单位的处罚不服的,可在收到处罚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期满不又不执行罚款、赔偿损失、更新造林处罚的,作出处罚决定的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单位可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二十九条违反森林防火管理,情节和危害后果严重,触犯刑律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森林防火条例范文第4篇

一、时间安排

第一阶段:3月6日—11日,准备工作,制定调研方案、召开动员会;

第二阶段:3月12日—16日,开展对村社区森林防火执法检查、视察调研;

第三阶段:3月17日—18日,各组将调研成果形成书面材料交镇人大办;

第四阶段:3月19日—22日,镇人大办汇总资料,形成全镇调研报告;

第五阶段:3月22日—4月中旬,迎接先人大到镇开展检查调研;

第六阶段:4月中旬—9月底,整改落实

二、检查内容

(一)贯彻实施《森林防火条例》所做的主要工作

1.村、社区宣传贯彻森林防火条例的情况;

2.护林防火指挥机构及队伍建设情况;

3.护林防火责任制的建立及防火主体责任落实情况;

4.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及火源监督管理情况;

5.应急预案的制定及扑救准备情况;

6.组织扑救及灾后处置情况。

(二)《森林防火条例》贯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三、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各村、社区要高度重视,把执法检查作为总结成绩、查找不足、促进工作的契机,认真总结在宣传贯彻落实《森林防火条例》过程中所做的主要工作和取得的成效,以及存在的问题、困难和建议。镇人大主席团要积极配合,组织衔接好在本区域的执法检查,为执法检查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二)深化宣传。各村、社区要把这次执法检查的过程作为进一步宣传《森林防火条例》的契机,加大宣传力度,抓好《森林防火条例》执法检查过程中的宣传报道,力求做到报道及时准确、深入充分,以增强执法检查的影响和效果。

森林防火条例范文第5篇

今年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绿色经济增长,构建和谐社会为主题,突出宣传重点,大力营造宣传教育声势,全方位,多角度,加大依法治火的宣传力度,创新宣传方式、丰富宣传内容,高标准的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切实增强群众参与森林防火工作的自觉性,不断强化森林防火工作的群防群治基础,努力开创社会化森林防火工作新局面。

二、主要任务

(一)重点内容

1、着力加强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宣传,狠抓法规制度建设。各地要认真对照《森林防火条例》,强化依法治火的宣传力度,严格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进一步完善和规范森林防火组织机构,积极推进森林防火事业科学发展,维护生态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各地要切实把《条例》等有关法规作为今年宣传工作的重中之重,务求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2、强化安全和警示教育,提高全民防火意识。各地要全面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度,强化森林防火第一责任人意识。要充分依靠各部门力量向林区群众广泛宣传生产、生活用火和防扑火知识,突出宣传安全用火、紧急避险常识以及在林区内违规用火的危险性和发生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切实提高全民的防范意识。要把森林防火宣传融入到当地经济、文化和社会发展的各方面,努力营造群防群治、群策群力的防火氛围。既要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的先进单位、典型人物和事迹,起到应有的模范带头作用,又要公开曝光典型火灾案例、人员处理和违章用火行为,发挥应有的教育警示作用。3、完善森林火险预警机制,拓宽防火宣传渠道。镇防火指挥部在接到县防火指挥部火险等级后,及时到各村、各单位。各单位依据火险等级,指导林区群众科学用火、合理用火,避免在高火险时段野外用火,减少森林火灾的发生。在宣传过程中,要克服各种不利因素,结合实际,拓宽渠道,积极研究适应本地的宣传手段,切实做到不留死角。

(二)重点时段

1、进入春、秋防火期前的动员教育。2、春、秋入山采集、旅游和备春耕农业生产暨秋收高峰期野外火源管理工作宣传教育。3、国家法定假日期间的宣传教育。4、防火期内出现持续高火险天气等特殊时段的超常规宣传教育。

(三)重点工作

1、以科学发展为统领和我县“八严一强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工作,要丰富宣传内容,层层组织召开会议,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和思想发动,提高全民主动参与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2、继续抓好《国务院森林防火条例》的宣传、贯彻、落实工作,全面掌握《条例》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内容,努力提高运用《条例》指导实际工作的能务。3、巩固、提高“彩旗工程”建设质量。在认真吸取、借鉴外单位好做法、好经验的基础上,继续按照“五个统一”标准,保证密度、质量,进而在全镇形成浓厚的森林防火警示氛围。4、加大对森林火情报警电话“12119”和森林防火吉祥物“防火虎威威”的宣传力度,知晓面达到100%。5、3月15日至4月15日、9月15日至10月25日为全镇春秋两季森林防火宣传月,大造声势,营造氛围。6、认真落实“县森林防火规定”、“火险预警分极标准和防御指南”、“十户联防联保责任书”、“确权林地森林防火联防联保责任书”的入户签订工作。7、防火期前,全面维护、扶正、刷新原有宣传警示物、宣传牌(碑),有条件的要适当增设。8、以村、屯、农贸市场、大集的宣传教育。9、以中、小学校为组织单位,组建5支宣传队,深入市场、村屯、家庭开展社会宣传及家庭宣传,扩大宣传教育层面。10、充分发挥村、屯广播喇叭的宣传作用,指派专人(村干部)适时广播,森林防火警示信息,随时提醒村民注意防火,山火家火一齐防。11、充分利用宣传板报、村务公开专栏,书写森林防火标语等内容,告之村民防止火源进山。12、抓好对特殊人群的宣传工作。通过行之有效的宣传教育加大对痴、呆、傻等特殊人群的监管;对受传统习惯影响较深的中老年人,采取引导、警示的方式进行;对中小学生采用课堂和板报宣传的方法,全面提高全民森林防火意识。13、针对林改新特点,组织林农、山菜收购点、散收户认真学习、宣传有关防、扑火知识,把住入山火源源头。14、对偏远的生态沟、散居户组织护林员、防火员开展送法上山活动划片承包,落实责任区,尽量消除死角。15、组建摩托车宣传队。充分发挥公益林管护员作用,将摩托车安装功放器和扩音喇叭,组织公益林管护员驾驶摩托走街串户、翻山越岭进行宣传。16、镇广播站要充分利用农村有线电视网络优势,适时播放森林防火规定、滚动字幕、领导讲话,确保宣传教育面达到100%。

三、宣传教育工作开展步骤

(一)防火期准备阶段

1、结合春防动员会议,部署森林防火宣传工作。2、组织学习《森林防火条例》及相关文件、政策和法规。3、做好宣传设施设备维护和各类非固定宣传物布设前的准备工作。做好《森林防火命令》张贴工作。4、组织村社干部和护林员逐村、逐社、逐户检查、落实“县森林防火规定”和“十户联防联保”、“确权林地森林防火联防联保责任书”的入户签订工作,凡未送达到户的,清明节前必须到位。镇防火指挥部将深入农户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全镇通报批评。

(二)防火期实施阶段

1、全面启动各种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掀起春、秋防火工作动员高潮。要围绕《森林防火条例》、《省人民政府2014年森林防火命令》、《县森林防火规定》、《县森林火险预警信号分级标准及防御指南》等有关法律、规章,大力开展全民防火、依法治火的宣传普及有关法律知识,强化林区群众的法律观念。2、要做好“彩旗工程”的布设工作和“12119”森林火情报警电话的宣传工作。3、全力做好农事用火宣传教育工作。大力组织动员林内单位和群众在森林防火期前,将森林防火区内的农用秸秆提前移出、回运、清理工作,做到既满足群众用火和备耕需求,又遵纪守法,提前消除火灾隐患的目的。4、开展“清明节”专项宣传教育活动,大力提倡文明祭祀,坚决避免因上坟烧纸引发森林火灾。5、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在森林防火期内经常进行检查,对在森林防火工作中存在的漏洞、隐患以及森林防火责任事故和查处结果进行曝光,并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的责任。

(三)防火期重点时段

1、开展紧要期防火宣传活动,加强对入山人员野外用火和森林防火的宣传教育,防止野外用火的发生。2、做好节日期间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3、大力宣传森林火灾的危害性和有关扑火知识、安全常识以及对火灾肇事者的处罚规定与典型案例分析。

四、基本要求

森林防火条例范文第6篇

第一条为有效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促进林业发展,维护自然生态平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有关规定,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本条例所称森林防火,是指森林、林木和林地火灾的预防和扑救。除城市的市区外,一切森林防火工作,都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方针。

国家积极支持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推广和运用先进科学技术。

第四条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领导负责制。

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对森林防火工作负有重要责任,林区各单位都要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实行部门和单位领导负责制。第五条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

第二章森林防火组织

第六条国家设立中央森林防火总指挥部,其职责是:

(一)检查、监督各地区、各部门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和重大行政措施的实施,指导各地方的森林防火工作;

(二)组织有关地区和部门进行重大森林火灾的扑救工作;

(三)协调解决省、自治区、直辖市之间、部门之间有关森林防火的重大问题;

(四)决定有关森林防火的其他重大事项。

中央森林防火总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

第七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组织有关部门和当地驻军设立森林防火指挥部,负责本地区的森林防火工作。县级以上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设立办公室,配备专职干部,负责日常工作。

地方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的主要职责是:

(一)贯彻执行国家森林防火工作的方针、政策,监督本条例和有关法规的实施;

(二)进行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制定森林防火措施,组织群众预防森林火灾;

(三)组织森林防火安全检查,消除火灾隐患;

(四)组织森林防火科学研究,推广先进技术,培训森林防火专业人员;

(五)检查本地区森林防火设施的规划和建设,组织有关单位维护、管理防火设施及设备;

(六)掌握火情动态,制定扑火预备方案,统一组织和指挥扑救森林火灾;

(七)配合有关机关调查处理森林火灾案件;

(八)进行森林火灾统计,建立火灾档案。

未设森林防火指挥部的地方,由同级林业主管部门履行森林防火指挥部的职责。

第八条林区的国营林业企业事业单位、部队、铁路、农场、牧场、工矿企业、自然保护区和其它企业事业单位,以及村屯、集体经济组织,应当建立相应的森林防火组织,在当地人民政府领导下,负责本系统、本单位范围内的森林防火工作。

森林扑火工作实行发动群众与专业队伍相结合的原则,林区所有单位都应当建立群众扑火队,并注意加强训练,提高素质;国营林业局、林场,还必须组织专业扑火队。

第九条在行政区交界的林区,有关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森林防火联防组织,商定牵头单位,确定联防区域,规定联防制度和措施,检查、督促联防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

第十条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和国营林业企业事业单位,根据实际需要,可以在林区建立森林防火工作站、检查站等防火组织,配备专职人员。森林防火检查站的设置,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或者其授权的单位批准。森林防火检查站有权对入山的车辆和人员进行防火检查。

第十一条国家和省、自治区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在大面积国有林区开展航空护林,加强武装森林警察部队的建设,逐步提高森林防火的专业化、现代化水平。

第十二条有林的和林区的基层单位,应当配备兼职或者专职护林员。护林员在森林防火方面的具体职责是:巡护森林,管理野外用火,及时报告火情,协助有关机关查处森林火灾案件。

第三章森林火灾的预防

第十三条地方人民政府应当组织划定森林防火责任区,确定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建立森林防火责任制度,定期进行检查。

在林区应当建立军民联防制度。

第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经常性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做好森林火灾预防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本地区的自然条件和火灾发生规律,规定森林防火期;在森林防火期内出现高温、干旱、大风等高火险天气时,可以划定森林防火区,规定森林防火期。

第十五条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禁止野外用火;因特殊情况需要用火的,必须严格遵守以下规定:

(一)烧荒、烧草场、烧灰积肥、烧田埂、烧秸稞、炼山造林和火烧防火隔离带等生产性用火,必须经过县级人民政府或者县级人民政府授权的单位批准,领取生产用火许可证。

经批准进行生产用火的,要有专人负责,事先开好防火隔离带,准备扑火工具,有组织地在三级风以下的天气用火,严防失火。

(二)进入林区的人员,必须持有当地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单位核发的进入林区证明。

从事林副业生产的人员,应当在指定的区域内活动,选择安全地点用火,在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用火后必须彻底熄灭余火。

(三)进入国营企业事业单位森林经营区内活动的,必须持有经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森林经营单位核发的进入林区证明。

第十六条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作业和通过林区的各种机动车辆,必须安设防火装置,并采取其他有效措施,严防漏火、喷火和机车闸瓦脱落引起火灾。行驶在林区的旅客列车和公共汽车,司乘人员要对旅客进行防火安全教育,严防旅客丢弃火种。在铁路沿线有引起火灾危险的地段,由森林防火责任单位开设防火隔离带,配备巡护人员,做好巡逻和灭火工作。

在林区野外操作机械设备的人员,必须遵守防火安全操作规程,严防失火。

第十七条森林防火期内,禁止在林区使用枪械狩猎;进行实弹演习、爆破、勘察和施工等活动,必须由省级林业主管部门授权的森林经营单位批准,并采取防火措施,做好灭火准备工作。

第十八条森林防火期内,在林区严禁一切野外用火,对可能引起森林火灾的机械和居民生活用火,应当严格管理。

第十九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组织有关单位有计划地进行林区的森林防火设施建设:

(一)设置火情了望台;

(二)在国界内侧、林内、林缘以及村屯、工矿企业、仓库、学校、部队营房、重要设施、名胜古迹和革命纪念地等周围,开设防火隔离带或者营造防火林带;

(三)配备防火交通运输工具、探火灭火器械和通信器材等;

(四)在重点林区,修筑防火道路,建立防火物资储备仓库。

开发林区和成片造林,应当同时制定森林防火设施的建设规划,同步实施。

第二十条省、自治区、直辖市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应当建立森林防火专用车辆、器材、设备和设施的使用管理制度,定期进行检查,保证防火灭火需要。

第二十一条气象部门和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联合建立森林火险监测和预报站(点)。各级气象部门,应当根据森林防火的要求,做好森林火险天气监测预报工作,特别要做好高火险天气预报工作。报纸、广播、电视部门,应当及时森林火险天气预报和高火险天气警报。

第四章森林火灾的扑救

第二十二条任何单位和个人一旦发现森林火灾,必须立即扑救,并及时向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报告,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接到报告后,必须立即组织当地军民扑救,同时逐级上报省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

省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对下列森林火灾,应当立即报告中央森林防火总指挥部办公室:

(一)国界附近的森林火灾;

(二)重大、特大森林火灾;

(三)造成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的森林火灾;

(四)威胁居民区和重要设施的森林火灾;

(五)二十四小时尚未扑灭明火的森林火灾;

(六)未开发原始林区的森林火灾;

(七)省、自治区、直辖市交界地区危险性大的森林火灾;

(八)需要中央支援扑救的森林火灾。

第二十三条扑救森林火灾,由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统一组织和指挥。接到扑火命令的单位和个人,必须迅速赶赴指定地点,投入扑救。

扑救森林火灾不得动员残疾人员、孕妇和儿童参加。

第二十四条扑救森林火灾时,气象部门应当做好与火灾有关的气象预报;铁路、交通、民航等部门,应当优先提供交通运输工具;邮电部门应当保证通信的畅通;民政部门应当妥善安置灾民;公安部门应当及时查处森林火灾案件,加强治安管理;商业、供销、粮食、物资和卫生等部门,应当做好物资供应和医疗救护等工作。

第二十五条森林火灾扑灭后,对火灾现场必须全面检查,清理余火,并留有足够人员看守火场,经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撤出看守人员。

第二十六条因扑救森林火灾负伤、致残或者牺牲的国家职工(含合同制工人和临时工,下同),由其所在单位给予医疗、抚恤;非国家职工由起火单位按照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的规定给予医疗、抚恤。起火单位对起火没有责任或者确实无力负担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医疗、抚恤。

第二十七条扑火经费按照下列规定支付:

(一)国家职工参加扑火期间的工资、旅差费,由其所在单位支付;

(二)国家职工参加扑火期间的生活补助费,非国家职工参加扑火期间的误工补贴和生活补助费,以及扑火期间所消耗的其他费用,按照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由火灾肇事单位或者肇事个人支付;火因不清的,由起火单位支付;

(三)对本条第二项所指费用,火灾肇事单位、肇事个人或者起火单位确实无力支付的部分,由当地人民政府支付。

第五章森林火灾的调查和统计

第二十八条森林火灾分为:

(一)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不足一公顷或者其他林地起火的;

(二)一般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公顷以上不足一百公顷的;

(三)重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百公顷以上不足一千公顷的;

(四)特大森林火灾:受害森林面积在一千公顷以上的。

第二十九条发生森林火灾后,当地人民政府或者森林防火指挥部,应当及时组织有关部门,对起火的时间、地点、原因、肇事者,受害森林面积和蓄积,扑救情况、物资消耗、其他经济损失、人身伤亡以及对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等进行调查,记入档案。

本条例第二十二条第三款第一至三项所列的森林火灾,以及烧入居民区、烧毁重要设施或者造成其他重大损失的森林火灾,由省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建立专门档案,报中央森林防火总指挥部办公室。

第三十条地方各级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森林火灾统计报告表的要求,进行森林火灾统计,报上级主管部门和同级统计部门。森林火灾统计报告表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制定,报国家统计部门备案。

第六章奖励与处罚

第三十一条有下列事迹的单位和个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给予奖励:

(一)严格执行森林防火法规,预防和扑救措施得力,在本行政区或者森林防火责任区内,连续三年以上未发生森林火灾的;

(二)发生森林火灾及时采取有力措施,积极组织扑救的,或者在扑救森林火灾中起模范带头作用,有显著成绩的;

(三)发现森林火灾及时报告,并尽力扑救,避免造成重大损失的;

(四)发现纵火行为,及时制止或者检举报告的;

(五)在查处森林火灾案件中做出贡献的;

(六)在森林防火科学研究中有发明创造的;

(七)连续从事森林防火工作十五年以上,工作有成绩的。

第三十二条有下列第一项至四项行为之一的,处十元至五十元的罚款或者警告;有第五项行为的,处五十元至一百元的罚款或者警告;有第六项行为的,责令限期更新造林,赔偿损失,可以并处五十元至五百元的罚款:

(一)森林防火期内,在野外吸烟、随意用火但未造成损失的;

(二)违反本条例规定擅自进入林区的;

(三)违反本条例规定使用机动车辆和机械设备的;

(四)有森林火灾隐患,经森林防火指挥部或者林业主管部门通知不加消除的;

(五)不服从扑火指挥机构的指挥或者延误扑火时机,影响扑火救灾的;

(六)过失引起森林火灾,尚未造成重大损失的。

对有前款所列行为之一的责任人员或者在森林防火工作中有失职行为的人员,还可以视情节和危害后果,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主管机关给予行政处分。

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二条规定的行政处罚,由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决定。当事人对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接到处罚通知之日起一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期满不又不履行的,林业主管部门或者其授权的单位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

第三十四条违反森林防火管理,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规定应当处以拘留的,由公安机关决定;情节和危害后果严重,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附则

第三十五条本条例所指的林区,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划定,报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备案。

第三十六条本条例由国务院林业主管部门负责解释。

第三十七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本条例,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办法。

森林防火条例范文第7篇

事实上,森林火灾频繁的发生,虽然与去冬以来的部分地区的持续干旱少雨有很大的关系,但是,更多的原因是人为因素造成的。中国灾害防御协会理事徐德蜀说:在查明原因的火灾中,99%以上的是人为火。1987年5月,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之后,国务院就在1988年1月出台了《森林防火条例》,对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保护森林资源,对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职能,对社会其他方面的作用,对武装森林警察的作用,对强化生产、生活用火都作了明确规定。对于如何依法防范森林火灾,笔者想谈谈自己的看法。

全面提高全社会森林防火意识

森林防火是一项群众性和社会性很强的工作。它既是一项政治工作,也是一项经济工作。说是政治工作,是因为这项工作关系到国家的政治生活中的领导层面,它关系到森林资源的安全,关系到国土生态的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生命财产的安全,关系到林区的社会稳定。做好这项工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根本保证。笔者曾在林业部门工作过,也曾参加过扑救森林火灾。我了解林业部门的领导,一到每年的森林防火期他们就提心吊胆,生怕哪个地方着火。我省是全国唯一一个26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的省份,其成功的经验就是变单纯的林业部门行为为政府高位运作,变行业组织为全社会动员,层层落实防火责任制。全省按照“谁管辖谁负责、谁管理谁负责”的权责划分原则,政府行政一把手为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实行“一票否决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还建立了省长、市长、县长、乡长、村长、林业局长和林场场长的“7长”负责制,建立了森林防火的“十项制度”,形成了覆盖全省的森林防火制度保障体系,形成了上下齐抓共管的防火灭火格局。吉林省1995年在总结15年无重大森林火灾经验的基础上还出台了《吉林省森林防火条例》,这也是地方人大出台的关于森林防火的第一部地方性法规。在吉林省每年的森林防火期,每一个到过或者身处林区的人都能强烈感受到浓厚的森林防火氛围,随时随地都能见到防火的警示。在森林防火期内,有的地方的村屯在大风天甚至自行规定白天不允许生火做饭,入山人员也要接受严格的检查。同志在1995年视察吉林省工作时,对吉林省的森林防火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吉林省实现连续14年无重大森林火灾,保护了长白山自然保护区,保护了森林资源,对全国乃至全人类做出了贡献。”说是经济工作,是因为如果发生重大森林火灾,不仅是对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损失,对国家宝贵的森林资源也是巨大的损失。以吉林省为例,对比1956-1980年和1981年-2005年的两个25年,全省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由9512次下降到2536次,下降了75%;受害森林面积由16.8万公顷下降到0.6万公顷,下降了96%;火灾造成的林木蓄积、幼树损失由864万立方米和2.51亿株,下降到30.2万立方米和0.38亿株,共减少直接的经济损失34亿元。

完善防火体制提高综合控制能力

1988年以来,在大兴安岭森林火灾的警示下,中国已经建立了比较完整的防火体系,从国家领导人到各级政府,对如何抓森林防火都相当重视。在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之后的四个月,国务院就批转了林业部《关于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报告》,对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各级首长负责制。不久又将森林警察编入武警部队,全部实行现役。同时,还了《森林防火条例》。1999年,森林警察部队又改称武警森林部队,接受武警总部和国家林业局的双重领导。去年12月以来,国家林业局在广西、福建发生森林火灾之后,就已经启动了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的预案,新型的森林防火技术也进入了防范森林火灾的领域。尽管如此,最近几年全国的森林火灾发生次数还是逐年上升。2002年全国发生森林火灾7527起,比2001年增长了52.58%,2004年全国森林火灾次数比2003年增长28.1%,据2006年1-3月份的统计,全国仍然发生森林火灾2561起。在预防和防范森林火灾上,虽然相关的工作做了不少,但在灭火和救援设备上,人力组织上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从国家林业局的调查中反映的问题看,全国有许多地方防范和扑救森林火灾方面暴露出很多问题:表现为应急处置能力不强;一些地方的扑火预案流于形式,操作性和针对性不强;部分地方扑火工作指挥混乱,体制不健全,机制不完善,指挥不科学,扑火效率不高;森林消防队伍建设滞后,数量不足,质量不高,战斗力不强;森林消防基础薄弱,关键时刻通讯不畅,信息不灵。这些问题到了非常时期就会影响救火工作的顺利进行,给国家财产带来很大损失。1980年以来,吉林省政府十分重视森林防火工作,全面实施“全力预防、快速反映、重兵扑救、万无一失”的总体策略,狠抓责任和措施落实,探索出集预防体系建设、响应机制建设、控制能力建设于一体的森林防火模式,也由此成为全国森林防火的典范。2006年,云南省昆明市和重庆市一些地方相继发生的森林火灾,给人的启示就是:林区很多地方缺乏森林防火隔离带。而森林防火工作做得较好的吉林省,隔离带也才达到310公里。没有森林防火隔离带,如果发生难以控制的森林火灾,损失巨大是自然的。

依法治火工作亟待加强

在大兴安岭森林火灾之后,国家于1988年颁布了《森林防火条例》,条例的颁布实施,对于防范森林火灾,规范林区人员行为,规范政府各部门职能等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是,经过十多年的执行,条例的许多条款和内容都和今天的实际情况不相适应,亟待修改和进一步完善。

1、关于武装森林部队的作用。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对此有明确的规定,而《森林防火条例》的规定却不明晰。原来是森林警察,属地方林业部门和公安部门管辖。现在属于现役部队,属于各级政府和武警总队管辖。条例规定的内容应当和法律规定的内容一致。

2、关于森林防火经费的问题。国务院颁布的《森林防火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而在实际工作中,又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建议国家对此做出具体、详细的规定。

3、关于对森林火灾的处罚问题。在具体工作中,这方面的问题很多。森林防火条例中处罚设定的都非常低,这可以理解,因为条例是1988年制定的。比如国务院的森林防火条例对构成森林火险的处罚10元至50元的处罚或者警告。可是,如果发生了森林火灾,其损失就可能是几百万、几千万,甚至是几亿、几十亿。类似条款还有不少,建议国家尽早修改。

森林防火条例范文第8篇

当前,已进入秋冬季森林防火时期,为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精神,不断增强全民森林防火意识,确保秋冬防期间不发生大的森林火灾,经研究,决定在全镇范围内开展秋冬季森林防火宣传月活动,特制定宣传方案如下:

通过广播、短信、公开栏、宣传标语、宣传单、致家长一封信等形式,开展以大力宣讲《森林防火条例》等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大力普及森林火灾安全扑救常识为主要内容,以林区内生产人员以及林区游客为重点对象的森林防火宣传活动。

1、《森林防火条例》宣传:各单位应深入到村落、厂矿、作业点,积极开展送《条例》下村活动,在全镇形成学习贯彻《条例》的良好环境和浓厚舆论氛围,使森林、林木、林地的经营单位和个人及林区单位进一步明确森林防火的责任,提高社会防火意识。

2、野外用火安全规定宣传:针对秋收冬种和秋冬季造林地准备,野外火源大量增加的情况,各单位应重点宣传野外用火审批相关规定和违反制度要受处罚等规定,宣传可燃物计划烧除工作的重要意义和计划烧除的实施规程,引导群众有计划地进行烧除,切实消除火灾隐患。

3、防火宣传牌和标语宣传:在205、319国道挂森林防火宣传条副5付,设置在林缘边的企业和林区内的厂矿及作业点,由各责任单位在显眼处设立防火宣传牌;各村村委会要在路口、人员集中区、景点设立宣传牌或防火标志,在公开栏或显眼处张贴标语,要求小村张贴10张以上,大村张贴20张以上,应张贴到各自然村。

4、电影影前宣传:刻录《森林防火条例》、森林防火常识、野外用火有关规定、扑火安全知识等为主要内容的VCD片,利用各村电影巡回时机,进行影前播放宣传。

5、广播及宣传车宣传:活动月期间,每个赶集日开放广播2小时以上,出动宣传车7天次以上,包村干部、村主干、护林员、巡罗队包/!/点包片在扫墓高峰期应该在路口、重点地段宣传提醒扫墓村民。

6、森林防火宣传:中小学校应开展一次森林防火宣传活动,加强中小学生森林防火教育,防止学生在野外玩火行为的发生。

7、禁火令:根据森林火险情况和县森林防火指挥部的通知,及时禁火令,重点地段重点管制,加大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监管力度,包村干部、村主干、巡罗队包点包片加强护林巡山管护,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确保中秋森林防火安全。

8、巡逻队野外巡逻:镇森林防火巡逻队做好出巡准备,于“中秋”重要节日和高火险期间深入田间、地头往返巡逻检查宣传,抓野外违章用火,做到见烟就查,见火就罚。

9、开展森林防火知识培训和演练:对镇村两级扑火队员和镇森林防火巡逻队员进行扑火安全知识培训,并组织开展野外扑火演练,提高科学扑火水平。

10、其他:改变传统习俗,提倡文明祭扫,扼止野外用火陋习,大力宣传文明环保的生产、生活方式;通过一系列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大力宣传森林火灾防灾、减灾措施以及灾后赔付程序等内容,确保森林火灾保险这项利民惠民政策能落到实处。

1、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根据方案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采取有力措施,分工负责,狠抓落实。

2、要把宣传与巡逻结合,以野外火源危险隐患地段综合治理为重点,以查处野外违章用火行为为突破口,抓好《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制宣传教育,敲警钟、造舆论,引起全社会的关注和共识,不断增强全民森林防火法制观念。

3、广泛宣传,不留死角,重点对中、小学校、偏僻边远的自然村和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及加工企业、山场经营业主等进行宣传,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留盲点和死角,努力扩大宣传效果。

4、上下联动,及时反馈,我镇村多,人口多,普遍存在农林业生产野外用火陋习,森林防火工作任务重,应争取各界广大人士的支持,全民动员,全民防火。

5、强化检查监督,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将深入各村及有关单位检查督促宣传工作的开展。各单位于9月25日前向镇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即林业站)上报森林防火宣传情况,活动开展情况将列入年度镇政府森林防火责任制考核。

__镇人民政府

森林防火条例范文第9篇

黑龙江省森林资源管理体制十分复杂,行政辖区内的森林资源主要分别由省林业厅、省森工总局和大兴安岭林管局等三大林业部门管理,此外省农垦总局、哈尔滨铁路局、东北林业大学和煤矿集团等中(省)直单位分别管理各自辖区的森林资源。各市(地)政府行政辖区内的林业管理模式多样,分别有单一的地方林业、政企合一的林业(伊春)、中直的林业(大兴安岭)、森工林区的林业、垦区的林业、矿区的林业、教学科研的林业等等,各系统的林业施业区之间相互嵌套,森林资源管理的隶属关系十分复杂。全省县级以上各系统的森林防火组织机构近300个,还有省级预警监测信息中心1个、航空护林站8个、森林扑火总队1个、林火科研所1个,武警省森林总队6个支队,各级各类林业部门的扑火专业队231支14100人、半专业队1257支29407人,由林业干部职工、农场干部职工、乡(镇)干部农民、驻军、预备役、武警部队、消防部队等组成的各类森林扑火预备队总人数达16万人。在这样隶属关系复杂的林业管理体制下,面对如此庞大的森林防火战线和日趋严峻的森林防火形势,继续由现行的省森防指和省林业厅及内设的省森林防火办公室代表省政府承担全省森林防火的政府行政职责,缺少法律规范和行政执法地位,显然是不恰当、不合理的,在实际履职的过程中既无法切实履行职责到位,也无法真正发挥应有的权威作用。另外,各级政府森林防火指挥部办公室(简称防火办)都设置在林业局,森林防火工作都是作为林业局内部的职能来贯彻落实的,防火办很难代表政府履行检查、监督、协调和依法行政的职能,自己监督自己,无法履行森林消防监督职能。现在的防火办属于办事机构,其森林防火工作的职责存在局限性,现在和将来都难以有效承担繁重的森林防火任务。森林防火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公益性事业,防火办也无法有效地动员、组织、协调林区社会各方面力量进行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特别是在重点国有林区农林混居的复杂社会环境下管理野外火源问题,依法行政、行政处罚等方面没办法履行政府管理职能。

2森林防火管理体制改革的可行性分析

2.1森林防火管理体制改革的法律和政策依据

根据《森林法》、《森林法实施条例》、《森林防火条例》的有关规定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森林防火工作的通知》(33号文件)精神,“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切实做好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工作”,“森林防火工作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行政首长负责制。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的森林防火指挥机构,负责组织、协调和指导本行政区域的森林防火工作。”

2.2森林防火管理体制改革的科学依据

多年来的工作实践充分表明,预防及扑救森林火灾是一项必须由社会方方面面参与才能完成的浩大的社会工程,只有代表国家行使行政管理权的各级人民政府才有能力完成。我国森林火灾的发生受人为活动影响极为显著,据统计,90%以上的森林火灾都是人为因素引起的,管理人为火源是森林防火工作的头等大事。我国社会主义法制正在逐步走向完善,对人的管理必须依法管理。这种通过政府行为,体现政府强制力的管理必须由政府或者其授权部门来实施。

2.3森林防火管理体制改革适应林业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林业体制的深化改革,社情、林情、火情都将发生巨大的变化,新时期的森林防火任务必将十分繁重,搞好森林防火工作必须要有科学、完善的森林防火体制,只有加强森林防火体制建设才能理顺森林防火的管理体制,才能实现真正意义的森林消防监督,才能有稳定的投资渠道,才能巩固专职专业的森林防火队伍,才能保证森林防火事业快速发展。

2.4森林防火管理体制改革不影响稳定且没有阻力

对现行的森林防火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并不是改变森林防火责任制,是对森林防火机构和人员整体的管理方式和隶属关系的调整,这种调整不会增加政府负担,也不会对人员进行大的变动,不是削弱管理,而是强化组织机构,建立应急反应机制和统一的调度指挥系统,走森林消防规范化、系统化、专业化道路。森林防火体制改革后,管理体制更加理顺,责任更加明确,人员待遇将会提高,投资渠道更加稳定,更加有利于森林防火工作的开展。

3黑龙江省新的森林防火管理体制结构设想

《森林防火条例》明确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根据实际需要设立森林防火指挥机构,实行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应按照《森林防火条例》规定,强化省森防指的权威性,由省长担任省森防指的总指挥,结合黑龙江省的特殊性和实际需要,设立统管全省森林防火工作的省政府直属机构(省政府森林消防总局),代表省政府全面履行森林防火检查、监督、组织、协调职责。省林业厅防火办改建为黑龙江省地方林业森林消防局,各地(市)林业局防火办改建为森林消防分局,归黑龙江省地方林业森林消防局垂直领导。省森工总局防火办改建为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消防局,各森工林业局防火办改建为森林消防分局,归黑龙江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消防局垂直领导。大兴安岭林业管理局防火办改建为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消防局,各大兴安岭林业局防火办改建为森林消防分局,归大兴安岭森林消防局垂直领导。省政府森林消防总局统管地方林业森林消防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消防局、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消防局。各航空护林站按照属地原则,分别划归地方林业森林消防局、重点国有林区森林消防局、大兴安岭地区森林消防局垂直领导。森林消防(分)局机关工作人员为行政编制,其直属的林火监测中心、航空护林站、森林消防队、林火科研机构等专业人员为事业编制。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纳入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原有建设经费投资渠道不变。人员工资、工作经费、森林火灾预防和扑救等专项事业经费列入地方公共财政预算。

4结论

建立黑龙江省新的森林防火管理体制是符合法律、条例及各项规定的,是森林火灾的自然灾害属性的客观需要,是我国森林火灾的特点决定的,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逐步完善的要求,是重点国有林区改革的必然结果。预防和扑救森林火灾的工作特点决定了森林防火管理机构必须具有政府行政职能,必须具有独立的、专业化的管理体制和垂直指挥的应急反应机制,才能实现“预防为主、积极消灭,打早、打小、打了”的森林防火原则。

森林防火条例范文第10篇

一、加大宣传力度,做好森林防火宣传工作

宣传教育是一项社会性、群众性的工作。为全面“预防为主”的方针,实行行政手段、经济手段、法律手段相结合治理方案,着重以下几方面:

宣传教育是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的第一道工序,也是重要的一环,为广泛深入地宣传森林防火条例、法律、法规及森林火灾的危害性,提高广大干部群众的防火意识,我们采取四项宣传措施:

1、定期性宣传。在每年10月至明年的4月31日确定为森林防火宣传期,利用宣传车或阴天、晴天都坚持宣传,利用墙报、标语等形式、宣传森林防火的法律法规、条例,做到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2、固定性宣传。在公路、林区、风景区、寺庙、坟墓集中地等人流较多、易发火灾之地、适宜的场全、张贴标语、禁令通告、公开信等方式进行挨家挨户宣传,宣传到户率都达98%以上,发放《公开信》,20000多份,通告30000多份。

3、多样性宣传。充分利用学校阵地,开展“五个一”林林防火宣传活动(要求中学生写一篇森林防火文章、出一期森林黑板报、写一条森林防火标语、给学生家长写一封森林防火信、结合镇中小学生上一堂森林防火课)的活动,使学生及家长对森林防火有关政策、法规有更深的理解,杜绝了学生在野外玩火而引发的森林火灾现象。

二、健全制度,落实责任制

1、落实责任制。镇政府与驻村干部签订责任书、镇政府与80个行政村、学校等镇属部门签订了森林防火责任书、村委会与护林员、农户都签订了责任书,在家的户签订率达100%。落实了护林员责任制,要求护林员除了平时采取各种方式的宣传外,全年要有2至3次上门进行挨家挨户送资料宣传,要求各护林员一逢晴天务必配带“三个一”进行巡逻,即一个证件,一只红手套,一只嗽叭。明确了护林员责任和补贴挂钩,期间出现一次野外用火的村扣护林员100元,直至扣完为止。对全年无发生森林火警、火灾的给予奖励。

2、健全制度

实行镇村干部分片负责、分片包干、责任上牌。镇政府制订了森林防火事故处理预案和野外用火管理办法,各村都制订了村规民约,并在村民代表大会上通过。对各村的痴呆傻及60岁以上的老人进行登记造册,重点管理,并召开会议专项宣传“森林防火条例”“法规”等教育活动,并张贴野外用火处罚有关规定,予全镇范围内进行张贴。

三、调整健全镇森林防火领导机构

1、应本镇扩建工作人员调动,能顺利展开森林防火工作有序进行。按时调整了镇森林防火领导机构和防火应急小分队、管火队和监督查队,应急小分队由镇年青健壮干部组成,管火队督查队由镇农办、纪委、宣传等人员组成。

2、实行党政一把手组织部署森林防火工作制度。镇党委政府十分重视防火工作,防火期内主要领导每周学习会都强调部署森林防火宣传和预防,狠抓落实有关工作,多次召开大型森林防火工作会议,由全体机关干部、部门负责人、村两委成员、护林员等参加,宣传政策,强调任务,落实责任,同时研究防火工作,分析我镇面临森林防火的严峻形势,明确职责,落实一系列防火措施宣传方法,做到警钟长鸣。

3、制订了森林防火值班制度,有专人值班和专用电话(86318669),坚持24小时值班,每周有一位班子领导带班,各村委也都相应建立了森林防火组织指挥系统,并建立领导小组和应急小分队。配强了护林员,对个别村的护林员不出勤的做了调换,把兼任的护林员调整下来。

四、建立健全制度,强化火源管理

建立健全野外用火管理规定和村规民约,履行对于炼山造林、烧荒开垦、造田等需要生产性用火,严格实行野外用火审批许可制度,并错开高火期,有组织地进行用火,未经许可的,任何单位个人不得在林区进行野外用火,包括烧泥灰、烧田坎草,玩火、烧坟头草、点香烛、烧纸钱等行为。通过规范,强化管理,形成群众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的火源管理体制。

上一篇:征信管理条例范文 下一篇:殡葬管理条例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