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学自传书范文

时间:2023-02-27 23:49:37

入学自传书

入学自传书范文第1篇

出版社的总量管控-ISBN申请数量下滑

总得来说,最明显的变化就是市场新书出版量急剧减少。从“国家图书馆”公布的ISBN与CIP申请数字来看,从2008年12月开始,连续三个月都持续呈现下滑,直到2009年3月的申请数量才有稍微回升(但仍比去年同期的3388来得少)。

ISBN+CIP申请总量减少,大抵符合城邦集团等台湾大型知名出版社宣布要进行新书出版量的控管、减量的计划。自2007年底开始,城邦、皇冠、联经等出版社便宣布要减少新书出版量,出版人希望透过减少新书出版量,一方面减少库存,二方面减少滞销,三方面积极经营新书,希望透过量少质精,以较少好书卖到最好的经营策略,取代过去滥发、以书养书的市场过度竞争。

经典老书纷纷重出江湖

新书出版量减少的另外一个较不为人知的现象,是经典老书重出。最近一两年,各大出版社纷纷替旗下长销经典

推出新版本。有的新版书从书名、封面、ISBN到翻译全都大刀阔斧的更新,例如猫头鹰出版社的《致命的说服力》,变更名为《经研究证明广告会控制你的欲望》;立绪出版社的《简单富足》更名为《静观潮落》。有的新版书只更换封面与ISBN,便重新推出,像麦田的《妇人王氏之死》与冯内果作品集;天下文化的《自私的基因》。有的则配合原出版品推出二版、修订版,例如天下文化的《天使走过人间》;校园书房的《C型社会》(该书为《当代基督教与社会》之新版)。

经典长销老书出新版本的好处不少,一来让出版社推出新书的初期成本降低了(可以较低成本增加营收);二来许多经典好书的设计比较过时或不符合当代读者的需要,为配合当前图书市场读者美学品味,进行调整;三来让在图书市场上断货许久的老书能够重新上市,让市场上的新读者能看到值得阅读的好书。

以目前台湾图书市场零售通路新书的高折损率,以及实体通路日渐重视排行榜、周转率与坪效的趋势来看,经典老书经常一不小心就被扫地出门,无法再驻足于书店中与读者见面。加上书店以大推陈列促销重点新书,把经营放在新书促销,忽视书区商品结构的维护,造成图书市场销售的M型化,一本书不是畅销书就是滞销书,长销经典书的市场萎缩了。出版人集体将经典重出,若能有效抢下书店陈列区,也许能逆转不怎么健康的图书销售M型化。

未来五月疯设计?

再仔细分析新书市场的出版状况,我发现跟风模仿的B级书数量减少不少,设计类图书则多了不少,或许和诚品有意以五月“设计节”推动设计类书籍的销售有关。

台湾的出版界素来有“五穷六绝”的说法,五六月份一直是图书销售最低迷的月份。约莫十余年前,诚品首度在五月推出全店面大型书展“旅行节”,试图以集中推荐与价格优惠,带动阅读市场。经过几年的努力,“旅行类”书籍在台湾已经成为一门不可动摇的重要出版领域,大型出版社都有旅游相关书系,专营旅游书之中小型出版社更是趁势崛起。后来,“旅行节”不限于诚品,其他通路也纷纷推出自己的旅游书展。

今年五月,诚品推出“设计节”,出版社纷纷配合档期,推出设计类书籍,像是《与设计向前行》(诚品独卖),《设计大师不是天上掉下来》、《书设计 设计书》、《书・设计》、《设计未来:明日杰出设计师的创造基因》、《设计的上下左右》、《像设计大师一样思考》、《34位顶尖设计师的思考术》。

近年来,高单价的设计类图书在不景气的台湾逆势崛起,不断有作品推出,而且还赢得不错销售业绩,像诚品就曾经将一本没人看好的设计书《设计中的设计》硬是卖了起来(目前该书持续热卖,已经16刷),也成功帮助老出版社转型(如田园城市),新出版社茁壮发展(如三采、原点),博客来网络书店甚至新增一项图书分类:艺术设计。

诚品之所以推出 “设计”书展,除了希望复制过往“旅行节”书展的成功经验外,更重要的是,在大环境变动快速的当下,以设计书展回归原点(诚品原先是以销售建筑设计与艺术人文书起家的小众书店),鼓励已经20岁的诚品自己,也响应社会大众,再穷,人都应该活出生命的质量。

网络与实体书店只有此涨彼消吗?

根据统计,实体书店业绩下滑两成,网络书店则逆势上扬。看起来好像是网络书店抢走了实体书店的业绩,不过,根据我的观察,实体书店不至于全军覆没。二手书店与公职证照考试用书专卖店的业绩就逆势成长。台北知名连锁二手书店位于公馆的一家门市,每天可卖出2000本书,经常卖到缺书,必须四处找寻货源。

专营公职证照考试用书的鼎文(连锁书店),业绩大幅成长,近两个月在北中南新增五家门市。大环境经济不景气,让许多人决心多拿一些证照或投身有铁饭碗之称的公职,进而带动该领域图书的销售业绩,嘉惠专门书店(就连博客来网络书店,公职考试用书的销售量也成长了五成)。

上半年话题书推荐

《后殖民食物与爱情》 也斯著香港牛津

近几年,华文出版界吹起了一股饮食文学热潮,冒出了一批饮食文学作家,有些人是专事饮食文学书写,例如朱振藩、谢忠道、谢怡兰、蔡珠儿、蔡澜,有些则是玩票客座但却越写越受欢迎,例如舒国治、徐国能。

不过,我发现华人饮食书写以散文小品为主,偶有文献考证支流(例如《考吃》),但绝少小说创作,就算有也都不过尔尔,直到我看到也斯的《后殖民食物与爱情》。

也斯的《后殖民食物与爱情》,是我目前看过华文小说中写饮食写的最好的一部,书中十二篇故事花了也斯十一年的时间琢磨,文本以吃为主轴,从日常生活的三餐点心吃喝写起,写到香港的各种美食,以及构成香港美食天堂背后的历史脉络。

从美食的演变看香港的发展,如何从名不见经传的小渔村变成世界级大港,从中国偏远小渔港变成大英帝国在远东的重要贸易港;香港从在地化到全球化的过程中,饮食的发展与呈现。最后当香港从被殖民的贸易自由港回归中国后,香港人又是如何透过饮食来定位自我认同。

《惊喜挪威》 吴祥辉著远流

《惊喜挪威》是吴祥辉“国家书写”三部曲的最后一部。

2006年夏天,这个曾经拒绝台湾联考,后来成为中小企业主与选举顾问,回头又关心起台湾社会的未来发展的吴祥辉,推出《芬兰惊艳》。《芬兰惊艳》出版后,随即惊艳台湾出版市场,热卖数十万册,来年又加码推出《惊叹爱尔兰》。2008年吴祥辉休息,写了《我是被老师教坏的》,探讨台湾的填鸭考试教育对年轻学子的影响。2009年,终于推出《惊喜挪威》(但原本预计的国家三部曲最后一部是“乌克兰”,但几经考虑,挪威似乎更适合被引介)。

“国家三部曲”以旅游书写的轻松笔法,与幽默的对白(例如在《惊喜挪威》中,吴祥辉不断用夸示法表述他被挪威的超高物价给震慑,买个麦当劳大麦克汉堡竟要至五百块新台币),夹叙夹议,介绍芬兰、爱尔兰、挪威的过往历史、重要人物与当代社会现状,指出这些北欧小国高度发展的背后,在社会、文化基础上的扎实建设,特别是教育制度、教材与教学形态,作为台湾未来发展的参考借镜依据。

《小团圆》 张爱玲著 皇冠

张爱玲,毋庸置疑是最为推崇的华人女作家,其作品不但耐看好看而且长销。近几年,张爱玲的遗嘱执行人不断从其生前尚未发表的旧作中,找出适合出版之作品,像是《同学少年都不贱》,不过,这些作品都偏短且有吊读者胃口之嫌,直到《小团圆》这部张爱玲自传体长篇小说问世,才总算满足了广大张迷渴望祖师奶奶文字教诲的追求之心。

诚如遗产执行人引用张爱玲朋友阅读草稿后的意见,书名《小团圆》,揭示了作品的走向,张爱玲以“小团圆”反讽传统才子佳人“大团圆”结局,明指小说最后是才子也不才子(成了人人喊打的叛国贼),佳人也年老色衰(但似乎仍然是佳人),而且从少年痴恋中幡然醒悟,恋情不了了之。我猜,约莫是作者与故事女主角的小团圆吧?

《小团圆》是本张爱玲曾经想销毁,但其实不断在修改,也希望出版的作品,《小团圆》的内容的铺陈,情绪的营造,描摹、譬喻的文笔功力当然不在话下,更何况改了那么多年,难怪一出版随即挤下其他翻译文学,攻上畅销文学排行榜,红火得很。据说明年还会出版张爱玲另一部长篇小说《易经》,届时想必又是一波张爱玲热。祖师奶奶仙逝多年后能以压箱旧作重新吸引各方读者,也算是华文出版之福。

《青玉案》 董桥著香港牛津

当今华语散文创作界若董桥认第二,大概没有人敢站出来说自己是第一(喔,也许李敖会!)。早些年的董桥,在香港报刊大谈中英文使用之疑义,令世人见识其文字功力与治学严谨。

谈文字那批作品结束后,董桥转入古旧文化中国之中,写起明清文人藏品,民国遗老的生平掌故,追忆从前,试图为古老中国留下一点痕迹,最近几年,董桥还谈了他追藏古书的经历。说起来,谈古文物之典藏与买卖的作品近来似乎很红,例如“马都未谈收藏”系列,《谁在收藏中国》,连台湾建筑大师汉宝德都谈起收藏来,颇和董桥的作品有所呼应。

董桥的文章,往往在两千字上下,篇幅不长,但无论文字功力、文章结构,文本意涵全都是精致典雅得不得了,直追晚明文人小品。此次的《青玉案》,董桥似乎有意将几种书写主题合流,在书中谈故友,也谈对于书和文物的典藏,还记录董桥四处寻访、贪看古代文物的经历。《青玉案》既能满足窥探文化名人之风流掌故的欲望,又能获得对于中国古代文物、制度等方面的知识掌故,让人识董桥上承晚明文人遗老生活情趣的气韵。

《奇莱后书》 杨牧著洪范

杨牧,台湾的大诗人,大散文家,年少即投身文学创作,写过无数脍炙人口的佳作,后转入学术界,除从事文字创作外,也从事文学研究。学历史的作家张慧菁还曾写过一部杨牧传,生前就有史家作赚,可见其地位。

没想到的是,杨牧除了从事文学创作与文字研究外,对于自我文学生平的整理也是很早就开始了。自从1987年开始,杨牧逐步谱写与自己的文学经历有关之文章,费时十年,成书三本,以少年杨牧和文学邂逅的经历为主题的散文集:《山风海雨》、《方向归零》和《昔我往矣》。2003年,三本书汇流为一,名为《奇莱前书》,结束杨牧少年时光之自传书写。

《奇莱前书》出版后,杨牧进入下一阶段的创作,历时六年,完成《奇莱后书》。《奇莱后书》时序上接《奇莱前书》,主题同样是隐含自传性质的散文书写,只是从十八岁之后写起。

《奇莱后书》中的杨牧成年了,告别青涩少年,离开故乡花莲,进入大学,接触的人变多了,世界变宽广了,受宽广世界熏陶的杨牧关心的范围也更宽广了,全书便是呈现杨牧对人情世故和学术知识环境以及的认识和怀疑。算起来,杨牧以超过20年的时间,一边创作一边完成其文学自况的散文书写,毅力和成果都令人佩服。

王乾任

上一篇:房租合同范文 下一篇:乡镇汇报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