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土地基范文

时间:2023-03-11 03:33:47

软土地基

软土地基范文第1篇

关键词:软土地基;建筑工程;砌体结构;裂缝;加固处理措施

1.软土地基上筑堤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及适用条件

软土地基上筑堤常用的地基处理方法及适用条件

堤防工程,常用的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有下列几种:

1.1抛石挤淤法

抛石挤淤法就是把一定量和粒径的块石抛在需进行处理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基中,将原基础处的淤泥或淤泥质土挤走,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一般按以下要求进行:将不易风化的石料(尺寸一般不宜小于30cm)抛填于被处理堤基中,抛填方向根据软土下卧地层横坡而定。横坡平坦时自地基中部渐次向两侧扩展;横坡陡于1:10时,自高侧向低侧抛填。最后在上面铺设反滤层。这种方法施工技术简单,投资较省,常用于处理流塑态的淤泥或淤泥质土地基。

1.2垫层法

垫层法就是把靠近堤防基底的不能满足设计要求的软土挖除,代以人工回填的砂、碎石、石渣等强度高、压缩性低、透水性好、易压实的材料作为持力层。可以就地取材,价格便宜,施工工艺较为简单,该法在软土埋深较浅、开挖方量不太大的场地较常采用。

1.3 预压砂井法

预压法是在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的相互配合作用下,使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常用的排水系统有水平排水垫层、排水砂沟或其它水平排水体和竖直方向的排水砂井或塑料排水板;加压系统有堆载预压、真空预压或降低地下水位等。当堆载预压和真空预压联合使用时又称真空联合堆载预压法。

2.建筑工程砌体结构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

2.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砌体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砌体中便产生裂缝。这种裂缝往往与地面成45°左右夹角,上宽下窄斜缝朝向凹陷处(沉降大)的部位。

2.2地基冻胀引起的裂缝

地基土上层温度降到0℃以下时,冻结层中形成冰部开始冰结,下部水由于毛细管作用不断上升在冻结层中形成冰晶,体积膨胀,向上隆起的程度与冰结层厚度及地下水位高低有关,一般隆起可达6mm至几十毫米,其折算冻胀力可达2MPa×10MPa,而且往往是不均匀的,建筑物的自重往往难以抗拒,因而建筑的某一局部就被顶了起来,和地基不均匀沉降类似,引起房屋开裂。

2.3温度差引起的裂缝

热胀冷缩是绝大多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能,砌体也不例外,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使砌体产生不均匀收缩,或者砌体的伸缩受到不均匀的约束,则会引起砌体开裂。常见的是砌体长度过长,砌体伸缩在上层大而在基础处小而引起开裂,故应按规范要求设置伸缩缝。

2.4建筑材料使用不当

不少砌体结构由于使用渣砖而产生裂缝,由于渣砖的原材料及生产工艺与普通粘土砖不同,其线膨胀系数与粘土砖亦不同。通过对诸多开裂砌体的统计分析,使用渣砖的砌体极易产生裂缝。

3.建筑工程砌体结构裂缝处理与加固措施

3.1裂缝较细,裂缝数量较少时

当裂缝较细,裂缝数量较少,但裂缝已基本稳定时,可采用灌浆加固方法。对灌浆加固的强度,必要时可做试验。试验的方法是,用同样的材料做两个或四个试验体柱。分为两组,一组用压力机先压浆,再灌浆。然后对两组砌体柱作破坏试验,进行对比,如灌浆补强的砌体与原砌体强度基本相同,则认为补强合格。根据以往的试验表明,灌浆加固后的砌体可以达到甚至超过原砌体的强度。

3.2裂缝较多时

当裂缝较多时,可用局部钢筋网外抹水泥砂浆予以加固。钢筋网可用Φ6@100~300(双向)或Φ4@100~200。用混凝土楔子或膨胀螺栓固定于墙体上,楔子或螺栓间距500mm左右,应梅花型布置。施工前墙体抹灰应刮干净,抹水泥砂浆前应将砌体润湿,抹水泥砂浆后应养护至少7d。

3.3因受水平推力,不均匀沉降和温度变化引起裂缝时

墙体因受水平推力,不均匀沉降,温度变化引直伸缩等原因而发生外闪,墙体产生较大的裂缝或命名外纵墙与内横墙拉结不良时,可用钢筋或型钢拉杆予以加固。

如采用钢筋拉杆,宜通长拉结,并沿墙两边设置。较长的拉杆中间应加法兰螺丝,以便拧紧栏杆,拉杆接长时应采用焊接。露在墙外的拉杆或垫板螺帽,可适当作建筑处理。拉杆和垫板都要涂防锈漆。在拉结水平层处,可以增设外圈梁,以增强加固效果。钢筋的直径可采用如下:当一开间加一道拉杆时为2Φ16(房屋进深5m~7m),2Φ18(房屋进深8m~10m), 2Φ20(房屋进深11m~14m)

3.4墙体开裂比较严重时

墙体开裂比较严重,为了增加房屋的整体刚性,则可以在房屋墙体一侧或两侧增设钢筋混凝土圈梁。圈梁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15~C20,截面至少120mm×180mm,配筋可采用4Φ10~4Φ14,钢筋Φ6@200~250,每隔1.5m~2.5m(应有牛腿或螺栓)锚固件等伸进墙内与墙拉结好,并承受圈梁自重。浇筑圈梁时应将墙面凿毛、润水,以加强粘结。

3.5砌体过梁裂缝

对砌体过梁的裂缝,可采取增设钢筋2Φ16,填补高强度砂浆(M10以上),或增加钢筋混凝土过梁的方法。

4.后浇带作用

4.1 解决沉降差

高层建筑和裙房的结构及基础设计成整体,但在施工时用后浇带把两部分暂时断开,待主体结构施工完毕,已完成大部分沉降量(50%以上)以后再浇灌连接部分的混凝土,将高低层连成整体。设计时基础应考虑两个阶段不同的受力状态,分别进行强度校核。连成整体后的计算应当考虑后期沉降差引起的附加内力。这种做法要求地基土较好,房屋的沉降能在施工期间内基本完成。

4.2 减小温度收缩影响

新浇混凝土在硬结过程中会收缩,已建成的结构受热要膨胀,受冷则收缩。混凝土硬结收缩的大部分将在施工后的头1~2个月完成,而温度变化对结构的作用则是经常的。当其变形受到约束时,在结构内部就产生温度应力,严重时就会在构件中出现裂缝。在施工中设后浇带,是在过长的建筑物中,每隔30~40米设宽度为700~1000毫米的缝,缝内钢筋采用搭接或直通加弯做法。留出后浇带后,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以自由收缩,从而大大减少了收缩应力。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可以大部分用来抵抗温度应力,提高结构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后浇带保留时间一般不少于一个月,在此期间,收缩变形可完成30%~40%。后浇带的浇筑时间宜选择气温较低(但应为正温度)时,可用浇筑水泥或水泥中掺微量铝粉的混凝土,其强度等级应比构件强度高一级,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间出现裂缝,造成薄弱部位。

做后浇带的前提必须是项目所在地地基土的承载力比较高,压缩率比较小。后浇带应设置在梁或板的跨中弯矩和支座弯矩都较小的部位,尤其是梁,必须以梁为主要因素来考虑。后绕带的具置还应结合具体工程来定。

结论

天然双层软土地基中由于硬壳层的存在,改变了软土地基的受力特征.基于硬壳层的应力扩散和弹性地基板作用.对地基的塑性变形起着遏止作用。目前由于对硬壳软土地基性质了解不够,工程中一般还是采用软土地基的处理办法,人为地破坏了硬壳层,没有充分利用这层有利的硬壳层资源,造成浪费。针对以上问题,结合实际,做出更有效地治理措施。

由于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较小,出现裂缝的原因很多,在很大的程度上只能预防。一旦出现裂缝则要注意观察,必要时采取灌浆或加固措施以阻止裂缝的开展。

参考文献:

[1]马爱芳,吕荣春.议道路软基处治方法

[2]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建筑技术规程.

软土地基范文第2篇

关键词:软地基 处理 路基 沉降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ociety and progress, and pay attention to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has the vital significance. This paper mainly discusses the soft ground treatment of the related content.

Key words: soft foundation treatment embankment settlement

中图分类号:TU4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引言

软土是指滨海、湖沼、谷地、河滩沉积的天然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的细粒土。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在我国沿江、沿湖、沿海等处广泛分布着软土,而这些地区一般又是经济发达地区,对公路交通需要迫切。尤其要发展高速公路。因而在高路堤、大型桥梁,大量的涵洞、通道处软土都给它们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如路基的滑移,开裂,路面起伏不平,桥涵通道等人工构造物处的跳车颠簸而使这些地区的公路建设者感到非常棘手,要花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和时间,去进行勘察、测试、设计、科研和施T。若处理不好将会带来极大的资源浪费。

1、路基处理

(一)处理的一般原则

1.以时间换金钱,早在10年前,日本著名换金钱处理软土路堤的方法。即尽早用堆载预压不作深层处理软基的方法,这种以自然沉降逐渐达到路基稳定,是一种最经济也简单的方法。但我国公路基本建设的程序不能尽早拔款、征地、从容施工,而一旦工程项目付诸实施时,又往往限于工期,一般情况用自然沉降法将难以实现。

2.以金钱赢得时间:即在施工工期紧迫,时间有限的情况下,除非个别低路堤地段高度在临界高度以下,可不作地基处理。桥梁采用基础处,其余软土都需采用不同方法处理,只不过可用多种方案进行优选。

(二)勘察、设计和施工

1.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首先要弄清楚,工程地质条件复杂,还应进行工程地质分区,以便按分区不同在区别地予以处理。在勘察设计时如地质工作做的不够深,在施工时一旦发现,可作些补充勘察及勘探工作,对地质情况作进一步了解。

2.设计方案要经济又要合理切合当地实际情况。

3.所用材料数量要够、质量要保证;施工机械数量、规格、性能均要满足要求。

4.施工时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办事,以保证良好的质量,软土地段特别要注意控制填土速率,避免和产生路堤滑移或发生其它意外事情。

5.监理工作要跟上,观测仪具事先要埋置好,及时进行监理和记录。以保证施工的质量和安全。如能树立质量第一的思想,严格将上述几项工作做好,应该说软土路基施工,可以达到安全、优质的目的。

(三)处理方案的评价

1.处理软土地基常用的方法在公路方面是排水固结,多用各种不同长度和间距的袋装砂井(直径7~10cm)或塑料排水板(宽10nm,厚4.5~6.0)与砂垫层(厚30~80cm)相结合,虽然这些方法是一般的,但却是有效的经济的。为了加快固结而且可提高地基承载力,也可用直径30~50cm或更小一些的砂桩或碎石桩,但造价比上述常用方法要增加至少3~5倍。

2.轻质路堤:我国轻质路堤采用的材料一般是粉煤灰,国外也有用大块型硬质泡沫塑料。粉煤路堤有三种类型,即单一的、土和粉煤灰互层的和土砂及粉煤灰等混合的。轻质路堤的作用是减轻路堤自重,减小或加速软土沉降提高土体抗剪强度,同时它作为填料还有节约投资、减少占地等效益。

3.其他辅助方法:土工布(分有纺和无纺的两种,一般多用编织的,个别的也有两种类型组合的,可以达到优点互补)还有一材料是塑料加劲格栅,实际上类似“柴排压枝”的作用,这些材料可提高地基整体性,减少地基不均匀的沉降,对防止滑移尽快施工也好好处。此处还有浅层拌合和换填优质材料及抛石排淤等处理浅层软土。有的为深层还设有反压护道。

2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2.1软土地基处理后对路基作用的认识

1)路基在施工期间和使用期间应该是稳定的,不因填筑荷载、施工机械和交通荷载的作用引起路基的失稳、破坏,也不应由于路基的过大变形,引起桥台、涵洞、挡土墙等构造物及沿线各种设施过大的变形。

2)在可以不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情况下,为了避免路基沉降造成涵洞、挡土墙等构造物变形破坏,首先应考虑提前填筑路基,在其充分沉降后再修筑构造物的路基施工方案。

3)高等级公路严格限制了路基在规定年限内的工后剩余沉降量,对工后15年~20年的剩余沉降量通常采用如下标准:一般路段30 crll,桥头10 crn,过渡段沉降坡差小于2‰。这样就可避免路面的变形破坏,以及连接桥梁、涵洞等构造物的引道路基产

生不均匀沉降。

4)在软土层较厚且沉降历时较长的地区及大范围的软土地区,有时将工后剩余沉降量控制在要求的范围内是很困难的,或者虽能控制但不经济时,则应考虑对路基进行堆载顶压或超载预压、设置桥头搭板、铺筑临时性路面、加强养护等修建方案。

5)在没有一定厚度硬壳层的软土地基上,不宜直接修筑填土高度小于2 m~2.5 m的低路基。这种低路基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可使路面发生较大的不均匀沉降,特别是当软土层不均匀,重型车辆交通较大时,引起路面破坏:

2.2软土地基处理方案确定的步骤

首先要进行水文地质堪察,搞清地基的工程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这是搞好路基设计、施工的关键。地基处理方案的确定一般按下列步骤进行:

1)收集详细的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及地基基础的设计资料。

2)根据地基处理的目的(如解决路基变形或稳定性问题)、使用要求(如工后沉降量及差异沉降量)、结构类型、荷载大小等,并结合地形地貌、地层结构、土质条件、地下水特征、周围环境和相邻建筑物等因素,初步选定几种处理方案。

3)对初步选定的各种处理方案,分别从处理效果、材料来源、机具条件、工程进度、环境影响等方面进行技术经济比较,根据安全可靠、施工方便、经济合理的原则选择最佳处理方案。

4)对已选定的处理方案,根据道路等级和场地复杂程度,可在有代表性的场地上进行相应的现场试验,通过试验,检验设计参数和处理效果,如达不到设计要求时,要查找原因,采取措施或修改设计。试验工程的修筑也可为大规模施工积累经验,提供设

计依据和控制指标。

2.3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和适用范围

1)清除换填法,此法适用于软土层较薄,底部为硬底的地基。换填的材料可根据地基底部的软弱程度换填砂砾、碎石、石灰土等材料。

2)抛石挤淤法,适用于湖塘、河流或积水洼池、常年积水且不宜抽干、软土层厚度薄的情况。

3)排水固结法,适用于软黏土、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此法是在软土地基中设置竖向排水系统(如插设塑料排水板、袋装砂井等)和水平横向排水系统(砂垫层),再逐层填筑路基,在路基荷载的作用下使土体排水固结、密实,强度增长,地基承载力提高,可有效减小工后沉降。若采用大于路基及工作荷载的超载预压方式预压,可进一步减少工后沉降,并可减小次固结沉降。排水固结法的竖向排水系统和横向排水系统必须同时发挥作用,这就要求施工过程中,不能出现断板、断井现象,地基表面必须要有一定的平整度和拱度,以确保水能够排出路基之外,充分发挥该体系的作用。

4)超载预压法,可直接作为一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也可与其他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共用,直接作为一种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适用于表面有硬壳层、软土下埋较深、较薄的软弱地基;与其他处理软土地基的方法共用,适合各种复杂的软基处理方法。

5)反压护道法,反压护道是在路堤一侧或两侧填筑一定宽度和高度的护道,运用力学平衡原理,平衡路堤自重作用而产生的滑动力矩,以提高路基的稳定性。

6)强夯法,适用于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黏性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素填土地基。此法是采用质量为10 t~40 t的夯锤从高处自由落下,地基土在强夯的冲击力和振动力作用下振实、挤密,部分土体液化,水分从地基中排出,从而提高了地基

的承载力,减少沉降。

7)深层搅拌法,适用于淤泥、淤泥质土和含水量较高、地基承载力标准值不大于120 MPa的黏土、粉土等软土地基,用于处理泥炭土或地下水具有侵蚀性时,应通过试验确定其适用性。此法是利用深层搅拌机将水泥或其他固化剂与地基土原位搅拌形成圆柱状、格栅状或连续墙状土的增强体,形成桩土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深层搅拌法分喷浆搅拌法和喷粉搅拌法两种。

8)碎石(砂)挤密桩法,适用于不排水抗剪强度不小于20 kPa的黏性土、粉土、饱和黄土和人工填土地基。此法是利用机器在地基中成孔,在孔内填入砂、碎石等粗粒料,利用沉管的振动、,使孔中的骨料密实,形成桩体,同时周围的土体也被挤密。桩体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以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

9)强夯置换法,适用于人工填土、砂土、黏性土、黄土、淤泥和淤泥质土地基。此法是边强夯边填粗粒料,粗粒料可为碎砾石、建筑垃圾等具有一定级配的坚硬颗粒,粗粒料被夯入地基中,在地基中形成粗粒料墩体,墩体与墩问土及砂垫层形成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

10)石灰桩法,适用于软土层较浅的杂填土,软黏土地基。此法是通过机械或人工成孔,在软弱地基中填人生石灰或生石灰掺合料,通过石灰的吸水膨胀、放热以及离子交换作用,改善桩周围土的物理力学性质,并形成石灰桩复合地基,从而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

11)低强度混凝土桩复合地基法,适用于各类深厚软弱地基。在地基中设置低强度混凝土桩,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

12)力I筋土法,适用于各种软弱地基。在土体中埋置土工合成材料(土工织物、土工格栅等)、金属板条等形成加筋土垫层,增大压力扩散角,提高地基承载力,减小沉降。

13)轻质路基,适用于具有一定承载力的软弱地基。用粉煤灰等轻质材料填筑路基,达到减轻路基自重,以减少路堤沉降及提高路堤稳定安全系数的目的。

2.4选择软基处理方法应考虑的条件

为保证路基稳定或控制工后剩余沉降在选择处理方法时,除了考虑处理方法的特点、对地基的适用性和效果外,还应考虑公路条件、施工条件、经济性、可靠性等。目前新技术、新工艺、新机具、新测试方法不断涌现,当开发、引进新的软基处治方法或进行软基处治方法比较时,应在大规模施工前进行现场试验,以验证该处治方法的可靠性,并验证设计参数、工艺参数作为施工时的控制指标,掌握必要的施工经验和施工工艺。

3、结束语:

在路基设计和施工中,常会遇到软土地基的处理。如果软土地基的处理方法采用不当,不仅浪费了资源,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会造成路基的破坏。因此在路基设计和施工中,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法的选择上要特别慎重。

参考文献:

[1]JTJ 017―96,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S].

[2]JGJ 79―20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s].

软土地基范文第3篇

关键词:软土地基 沉降 失稳

中图分类号:TU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软土地基的特性

要想知道如何处理软土地基,先得从了解软土的特性开始。软土有如下几种物理特性:

1.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

软土的天然含水量一般为50%~70%,最大甚至超过200%。液限一般为40%~60%,天然含水量随液限的增大成正比增加。天然孔隙比在1~2之间,最大达3~4。其饱和度一般大于95%,因而天然含水量与其天然孔隙比呈直线变化关系。软土的如此高含水量和高孔隙性特征是决定其压缩性和抗剪强度的重要因素。

2.渗透性弱

软土的渗透系数一般在i×10-4~i×10-8cm/s之间,而大部分滨海相和三角洲相软土地区,由于该土层中夹有数量不等的薄层或极薄层粉、细砂、粉土等,故在水平方向的渗透性较垂直方向要大得多。由于该类土渗透系数小、含水量大且饱和状态,这不但延缓其土体的固结过程,而且在加荷初期,常易出现较高的孔隙水压力,对地基强度有显著影响。

3.压缩性高

软土均属高压缩性土,其压缩系数a0.1~0.2一般为0.7~1.5MPa-1,最大达4.5MPa-1(例如渤海海淤),它随着土的液限和天然含水量的增大而增高。

二、软土的鉴别

1、建设部标准《软土地区工程地质勘查规范》(JGJ83-91)规定凡符合以下三项特征即为软土:

(1)外观以灰色为主的细粘土;

(2)天然含水量大于或等于液限;

(3)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1.0。

2、我国铁路部门建议以下列物理力学指标作为区分软土的界限:

天然含水量w接近或大于液限

孔隙比e>l

压缩模量ES<4000kPa

标准贯入击数N63.5<2

静力触探贯入阻力Ps<700 kPa

不排水强度Cu<25kPa。

3、公路软土地基路堤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JTJ 017-96)规定以天然含水量、天然孔隙比、十字版剪切强度来作为鉴别软土的标准:

天然含水量≥35%与液限

天然孔隙比≥1.0

十字版剪切强度(kPa)<35

注:十字版剪切强度35kPa所对应的静力触探总贯入阻力约为750kPa。

三、地质勘查

在路基设计之前需要对路基进行详细勘察,详勘应根据初步设计确定的线路位置和设计方案和初勘所划定的范围,进行地质钻探、原位测试和取原状试样。其目的是要查明地层结构及其物理力学性质、软土的固结历史、强度和变形特性,并对地基的稳定性及其承载能力作出评价;查明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地层的渗透性;对取得的软土地基技术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提供地墓变形稳定计算参数,分段提出地基处理建议;编制软基设计及其路堤施工图设计所需的工程地质勘察资料与报告。

四、软土地基危害

1)勘察设计不详细或不准确,导致对应该做软基处理的地段未做处理设计。

2)已知是软土地基,但是未做好软土地基处理,造成路堤失稳或危及线外建筑物。

3)虽然做了软土地基处理,但是措施不力,施工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4)堆料不当,未按规定分层填筑,填土过快,碾压不当,造成路堤失稳。

5)扰动“硬壳层”或填筑不当,使“硬壳层”遭受破坏,导致路堤失稳。

五、工程实例

5.1工程背景

G104改建工程(津霸公路—静霸公路段)主要在天津市经过武清区、北辰区、西青区、静海县,沿线地势平坦。起点:高王路与津同公路交口,终点:静海县新改建104国道与静霸公路交口。道路分公路段和城市共用段,公路段断面宽27米,城市共用段断面宽50米。

工程范围沿线均属于海陆交互沉积的滨海平原地貌,场地地形平坦,沿线约3公里与现状水渠共线,施工需要开挖河道。

5.2、水文地质情况

5.2.1 地基土的构成及特征

经过现场调查和参考本项目的岩土工程勘察资料,综合预估场地土层分层,将勘探深度范围内的地基土划分为5个工程地质单元层,各地基土特征如下:

-2层 素填土(Qm1):以粉质粘土为主,黄褐色。含少量碎砖块、植物根系,工程性质不均匀。层厚0.80~2.40m,层底标高-0.23~8.86m。

④-1层 粉质粘土(Q43al):黄褐色,含螺壳、腐殖质。切面光滑,局部有粘土夹层,可塑。层厚1.70~10.80m,层底标高-5.22~4.86m。

④-2层 粉土(Q43al):灰褐色,无层里,含氧化铁,很湿,中密。层厚1.00m,层底标高1.47m。

⑥-1层 粉质粘土(Q42m):灰色,含贝壳碎片,有腥臭味,局部混粉砂夹层,一般可塑。层厚2.00~5.00m,层底标高-6.93~-2.52m。

⑥-2层 淤泥质粘土(Q42m):深灰色。含贝壳碎片、腐殖质。有腥臭味。混粉砂,软塑~可塑。层厚1.00~2.50m,层底标高-7.22m~-7.02m。为本场地的软弱土层,高含水量,高压缩性,软塑状态,承载力低,工程性能差,在上部荷载的作用下易产生较大的沉降量,会对工程产生不利影响;其相关物理力学指标已满足软土指标。

表1 淤泥层与软土鉴别指标比较

5.2.2 水文地质条件

5.2.2.1 地表水

沿线场地的地表水主要为鱼塘养殖水,水深约0.7-3.0m,常年有水,受季节降水影响较大。

5.2.2.2 地下水

野外勘察期间,地下水稳定水位埋藏在地表下0.80~2.00m之间,相当于标高0.59~8.06m。属潜水类型,主要补给源为大气降水。地下水位的变化主要受大气降水的控制,雨季水位有所上升,旱季水位将有所下降,变化幅度1.0m左右。

5.3、软土地基计算

综上所述,建设范围内普遍分布的⑥-2淤泥质粘土层,其属于软土层,具有含水量高、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灵敏度高、低渗透性、触变性和流变性等特点,长期受水侵泡,性质极差,稍受外力作用就会发生扰动、变形,且强度显著下降,容易发生软土的过量沉降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为了给软土地基处理方法提供参考,项目组对软土工程进行了沉降计算及稳定验算,各项参数均取特征值。经计算,当⑥-2淤泥质粘土层上覆硬壳层厚度较薄时(小于1m),软土地基在道路营运期荷载(包括路堤自重、路面增重及行车荷载)作用下,稳定安全系数小于规范规定最小值,路堤失稳。

另外,当⑥-2淤泥质粘土层上覆硬壳层厚度较厚时(不小于1m),软土地基在施工期荷载或道路运营期荷载作用下计算得出的稳定安全系数均大于规范规定值,影响软土地基处置措施的主要为工后沉降值,规范规定的容许工后沉降为:一般路段≤0.30m,涵洞、通道处≤0.20m,桥台与路基相邻处≤0.10m。

在不采取任何软基处理方法的前提下,地基沉降主要为固结沉降,固结沉降是在上覆土压力作用下,地基中的孔隙水逐渐排出,体积发生变化引起的。因此地基沉降与固结的时效息息相关。

另外,涵洞、通道处及桥台与路堤相邻处路段的工后沉降量要求较高,软土地基采取自然固结沉降的方式,其工后沉降量难以满足规范要求。

5.4、软土地基处理方法

根据各区段地基土层分布、厚度及特性分析,本项目需要进行软土地基处理的路段约为3000m。软土地基主要采用如下几种处理方法:

1.垫层法(清淤换填)

本方法用于硬壳层较薄、且淤泥层较薄(小于4m)的浅层较软弱地基。其基本原理是挖除浅层软土或不良土,换填碎石,并分层碾压夯实。该方法可以提高持力层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量。

2、塑料排水板

本方法用于淤泥层厚介于4m-8m,且填土高度小于2m的一般路段。其基本原理是在软基表面施加大于或等于设计使用荷载,经施工期预压后,使被加固土体中的孔隙水排出,达到减少路基工后沉降、孔隙水排出同时,有效应力增加,土中孔隙体积减小,密实度加大,土体强度提高,地基承载力也得到提高。

3.粉喷桩

本方法用于淤泥层厚介于8m-15m的一般路段。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施工设备将水泥与原状土的地基土充分搅拌而形成水泥土,通过水泥的水化反应及土颗粒与水泥水化物的凝硬作用、离子交换作用改变软土的性质,与桩间土形成复合地基,可以大大提高承载力,减少沉降。

4.薄壁管桩

本方法用于淤泥层大于15m的一般路段,以及桥头、涵洞等承载力及工后沉降要求较高的路段。管桩的最大特点是单桩承载力高,工后沉降小。

六、结语

软土地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粉喷桩 , 软土加固,设计,计算

Abstract: in this paper are introduced the cement powder spray mixing and reinforcement of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work mechanism, combined shanghai-chengdu expressway (shanghai-nanjing section) foundation treatment practic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pile reinforcement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calculation method. The pile reinforcement of soft foundation, can speed up the embankment filling velocity, paving the road surface settlement after work can be effectively control, ensur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Key words pile, soft soil reinforcement, design, calculation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0 引言

高等级公路跨越通航河流和上跨被交叉公路、通道的净空要求,往往造成桥头填土高达4~7m的路堤,这对于软土地基来说,则存在高路堤的稳定和沉降的问题。在保证路堤稳定情况下,高速公路桥头工后沉降量一般控制在10cm以内,若采用袋装砂井(或塑料派水板)预压排水固结法处理,常因需要的填土与预压期较长,给设计工作带来诸多难处,使得处理后地基难以达到预期效果。针对这一情况,设计采用了粉体喷射搅拌桩(简称粉喷桩)加固软土地基的新技术。

1 粉喷桩技术简介及水泥加固土原理

粉体喷射搅拌(DJMI法)是软土地基深层搅拌加固技术的一种。近年来,粉喷桩技术的应用在我国得到工程界的重视,发展很快,已广泛应用于公路、市政工程、工业与民用建筑软弱地基处理和坑壁支护工程,加固深度由15m提高到了18m。

粉体喷射搅拌法是将粉粒状加固材料(水泥、生石灰粉)搅合于软弱地基中,与原位土进行强制搅拌,使土与加固材料产生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在改善土质性状的同时,提高起强度。目前采用的加固材料多是水泥,其原理如下:

1.1水泥的水解和水化反应

水泥主要有硅酸盐、铝酸盐以及硫酸盐组成,当水泥遇土中水时,水泥中的表面矿物与水发生水解、水化反应,生成氢氧化合物和含水盐化合物,其中易溶于水中,水泥颗粒表面又暴露出来,继续与水作用,如此反复直到水溶液饱和,形成凝胶体。这种反应减少了软黏土中的含水量,增加土颗粒之间的粘结力。

1.2离子交换与团粒化作用

水泥水化后,水泥水化产物的C a2+ 与天然土中胶体微粒的阳离子进行等量的吸附交换,使大量的土粒形成较大的土团,同时水泥水化形成的凝胶粒子的表面积远远大于原水泥表面能,强烈的吸附能力,结合大土团粒形成水泥土的蜂窝结构,并封闭各土团之间的孔隙形成坚固的联结体。

1.3 硬凝反应

随着水泥水化反应的深入,溶液中析出大量的Ca2+,当其数量超过离子交换的需要量时,在碱性环境中与粘土矿物中AL2O3与SiO2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稳定的结晶矿物,这种化合物在水中与空气中逐渐硬化,增加了土的强度,且由于水分不易侵入而具有足够的稳定性。

1.4 碳化反应

水泥中游离的Ca(OH)2或空气中的CO2反应生成不溶于水的CaCO3使软土固化,提高土的强度。

2水泥土的力学特性

2.1 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及其影响因素

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qu一般为300~400kpa,比天然软土大几十倍至几百倍,变形特征随强度不同而介于脆性和弹性体之间。水泥土受力开始阶段,应力与应变关系基本上符合胡克定律。当外力达到极限强度时,对于强度大于200kpa的水泥,很快出现脆性破坏,对于强度小于2000kpa的水泥土则表现为塑性破坏。

⑴水泥土强度受水泥掺入比、龄期、土的含水量、有机质含量等因素影响。(见图1)水泥土强度随着水泥掺入比аw 增加而增大,当аw

⑵水泥土的强度随土样含水量降低而增大。另外,当土中有机含量大于10%时,加固效果差,这类土不宜纯采用水泥进行加固。

2.2水泥土抗剪强度和变形模量

水泥土抗剪强度随着抗压强度增加而提高。当qu=500~4000kpa,其粘聚力C=100~11000kpa,一般约为qu的20%~30%;其内摩擦角变化在20。~30。之间。水泥土受到剪切破坏时,剪切面与最大主应力夹角约为60。。

当水泥土qu=300~4000kpa时,其变形模量为E50=40~600Mpa,即E50=(120~150)qu

3粉喷桩的计算

地基处理设计工作的第一步是进行选择和比较,一般而言,应根据工程要求、岩土特性和技术能力三方面因素,通过技术经济分析、对比确定。

3.1 粉喷桩的单桩计算

承受垂直荷载的粉喷桩一般应使土对桩的支承力与桩身强度所确定的承载力相近,并使后着略大于前者最为经济。因此,粉喷桩的单桩设计主要是确定桩长和选择水泥掺入比。

当粉喷桩的桩身强度足够大时,单桩极限承载力取决于桩侧土的极限摩阻力;若受软土的工程性质限制,粉喷桩桩身强度较小,当粉喷桩承受垂直外荷载时,在侧摩阻力远未达到极限时,桩身就开始屈服,因此,桩身强度低的粉喷单桩极限承载力取决于桩身强度。粉喷桩的单桩容许承载力可按下列二式计算,取其中较小值

Pα=1/2(fuSL+αApRu) ⑴

若Pα=1quAp⑵

式中:Pα—单桩容许承载力,KN

fu—桩侧土的平均极限摩阻力,KPa

S—粉喷桩周长,m

Ap—粉喷桩截面积,m2

L—粉喷桩桩长,m

Ru—桩端土的极限承载力,kpa

qu —与粉喷桩桩身水泥土配比相同的室内水泥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kpa

α—桩端天然地基土的承载力折减系数,可取0.4~0.6

l—强度折减系数,可取0.35~0.50

3.2粉喷桩复合地基的计算

软土地基范文第5篇

关键词:淤泥;软土地基;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

中图分类号:TU4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2)10-0049-01

一、工程概况及初步分析

某地区建筑场地拟建二层框架结构房屋,建筑平面,室外标高为8.4m(±0.000),根据地质资料,现有场地标高为1.64m,需填土6.76m,土层依次第一层为素填土,厚度0.5m;第二层为淤泥,厚度为11.4m,为高压缩性土,压缩模量Es=1.73MPa,固结系数Ch=Cv=1.0x10-3c/s;第三层为粉质黏土夹碎石,厚度为4.6m,为中压缩性土,压缩模量Es=4.96MPa;第四层为淤泥质黏土,厚度为2.5m,压缩模量Es=1.85MPa;第五层为粉质黏土,厚度为5.4m,压缩模量Es=4.3MPa;第六层为淤泥质黏土,厚度为3.2m,压缩模量Es=1.85MPa;第七层为粗角砾土,厚度为2.2m,压缩模量Es=10MPa;第八层为粉质黏土,厚度为12.9m,压缩模量Es=4.8M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于高压缩性土地基,框架结构相邻柱基沉降差为0.003L(L为相邻柱距),经过初步估算,柱底内力标准值分别约为600KN和1000KN,柱距6米,容许的沉降差为18mm.

在施工主体结构基础前期,由于场地需要回填土而且较厚,在回填施工时期,回填土属于外加荷载,此时按荷载考虑计算场地的沉降,总沉降量达到1316.34mm.各层沉降量为:第一层淤泥沉降量为946.9mm,占总沉降量的71.9%;第二层淤泥沉降量为131.6mm,占总沉降量的10.0%;第三层淤泥沉降量为189.4mm,占总沉降量的14.4%;第四层淤泥沉降量为48.4mm,占总沉降量的3.7%.此过程为固结排水沉降过程,随时间的发展场地土趋于稳定。在沉降基本完成时,进行主体结构基础施工,此时场地土体性质发生变化,此时各层土的承载力和压缩模量均会有所增加,假设均比原来土体增加1.1倍。此时按回填土承载力特征值fak=100Kpa,估算C轴交5轴及6轴柱基础A.B大小,分别为2m×3m和4.0m×4.0m,柱基A总沉降量为55.24mm,占回填土沉降量的4.2%,柱基B总沉降量为71.34mm,占回填土沉降量的5.4%,沉降差16.1mm,小于规范容许值18mm.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在未进行任何地基处理的情况下,前期沉降占绝大部分,而后期采用独立扩展基础已能满足承载力且无软弱下卧层和变形要求。因此,地基处理的重点在于加速固结排水过程,减少回填土引起的沉降。

二、地基处理措施

1.选择合适的处理措施

目前,软土地基处理的方法有换填法、预压法、强夯法和强夯置换法、砂石桩法、水泥土搅拌法、高压旋喷桩法、桩基法及其他地基处理法。

换填垫层法是挖除软弱地基土,采用砂石、粉质粘土、灰土、粉煤灰、矿渣等材料进行换填作为垫层的一种地基处理方法,通过换填软弱地基土的变形变成垫层地基的变形,因此能够减少地基的沉降。本工程软弱地基土层埋深0.5m,层厚11.4m,首先需要挖除9725.9m3,回填土需要9725.9m3.可见挖土及回填方量相当大,从经济上考虑该方法不适用于该工程软弱地基处理。

堆载预压法是解决淤泥软粘土地基沉降和稳定问题有效措施,堆载预压分塑料排水带活砂井地基堆载预压和天然地基堆载预压。通常,当软土层厚度小于4.0m时,可采用天然地基堆载预压法处理,当软土层厚度超过4.0m时,为加速预压过程,应采用塑料排水带、砂井等竖井排水预压法处理地基。本工程淤泥层厚度为11.4m,适合用排水预压法。

强夯法适用于处理碎石土、砂土、低饱和度的粉土与粘性土、湿陷性黄土、素填土和杂填土等地基,而强夯置换法适用于高饱和度的粉土与软塑~流塑的粘性土等地基上对变形控制要求不严的工程。此两种方法都采用夯击的方法进行地基加固,因此都有一定的加固深度,本工程软弱土层为淤泥层,该土性质不适用夯击方法加固,而且土层深度较深。

水泥搅拌法分为深层搅拌法和粉体喷搅法,水泥土搅拌法适用于处理正常固结的淤泥与淤泥质土、粉土、饱和黄土、素填土、粘性土以及无流动地下水的饱和松散砂土等地基。当地基土的天然含水量小于30%、大于70%或地下水的PH值小于4时不宜采用干法。

因此本工程合适的地基处理方法可选用堆载预压法。

2.排水板堆载预压法

排水板预压法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合而成。排水系统是在地基中设置排水体,利用地层本身的透水性由排水体集中排水的结构体系,根据排水体的不同可分为砂井排水和塑料排水带排水两种。下面介绍效益较高塑料排水板处理淤泥软基方法,插入软基排水板,当填筑基础及上部建筑物时,荷载作用软基,地下水由于受挤压和毛细作用沿塑料排水板上升至砂垫层内,由砂层向两侧排出,从而提高基底承载力,塑料排水板要在砂垫层完成后施工,由测量人员测量出需处理范围,标出每根排水板具置,插板机对中调平,把排水板在钻头安放好,开动打桩机锤打钻杆,将地面上塑料排水板截断,并留有一定富余长度,在塑料排水板四周填砂后即完成本工程施工。目前,塑料排水板有以下规格、型号,SPB-A型-宽度100mm,厚度3.5mm,可打入软基15m;SPB-B型-宽度100mm,厚度4.0mm,可打入软基25m;SPB-C型-宽度100mm,厚度4.5mm,可打入软基35m.本工程适合采用SPB-B型,塑料排水板按等边三角形排列,间距取1.0m,主要受压层淤泥层层厚11.4m,塑料排水打穿受压土层,深度取H=11.4m.加载过程进行加载,为固结度Ut与t之间的关系。

塑料排水板堆载预压法在加载70天时,固结度U70=0.74;在加载800天时,固结度U80=0.81;在加载100天时,固结度U100=0.90;在加载120天时,固结度U120=0.95.在固结度U100到达0.90时,可以认为符合设计要求,此时沉降已经大部分完成。该处理方法成本估算,需使用SPB-B型塑料排水板27600m.

三、结束语

地基处理措施应该根据工程场地软土地基的土的性质采用合适的处理方案,可以到达良好的处理效果和经济效果,以上的分析结果是基于规范的理论分析方法,实际处理后的地基处理效果应经过现场的试验和检测,得到相关的数据后判断是否能到达设计要求后,才能够用于工程之中。

软土地基范文第6篇

Abstract: In our country coast, the rivers middle and lower reaches or the lake nearby regions, under the surface bury have the deep Quaternary Period soft overburden layer, mainly has the delta to deposit, littoral facies deposition, lacustrine facies deposition and yellow pan-luvial deposts and so on. The silt soft soil ground mechanical properties have: The intensity is extremely low, the compressibility is big, the water permeability is bad. Project characteristic: The ground supporting capacity is low, the intensity growth is slow easily, after adding Holland, to distort, and non-uniform, the distortion speed great and the settling time is long, has the permeability to be small, thixotropic and rheological propertyless major characteristic.

关键词:淤泥软土地基处理

key words: Silt soft soil ground treatment

一、桩基法

当淤土层较厚,难以大面积进行深处理,可采用打桩办法进行加固处理。而桩基础技术多种多样,早期多采用水泥土搅拌桩、砂石桩、木桩,目前很少使用,一是水泥土搅拌桩水灰比、输浆量和搅拌次数等控制管理自动化系统未健全,设备陈旧,技术落后,存在搅拌均匀性差及成桩质量不稳定问题;二是砂石桩用以加固较深淤泥软土地基,由于存在工期长,工后变形大等问题,已不再用作对变形有要求的建筑地基处理;三是民用建筑已禁用木桩基础。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钢筋混凝土桩和预应力管桩)目前由于具有较强承载力,投资省,质量有保证,施工速度快等特点,得到普遍运用,如本人设计龙海市角美镇金山水闸,其地质条件覆盖一层10m以上厚的淤泥土层,地基处理采用边长为250mm钢筋混凝土预制方桩,挤密淤土层并靠摩擦承载,钢筋混凝土预制桩还具有抗水闸水压力产生水平荷载,达到水平稳定作用。

二、换土法

当淤土层厚度较簿时,也可采用淤土层换填砂壤土、灰土、粗砂、水泥土及采用沉井基础等办法进行地基处理,鉴于换砂不利于防渗,且工程造价较高,一般应就地取材,以换填泥土为宜。换土法要回填有较好压密特性土进行压实或夯实,形成良好的持力层,从而改变地基承载力特性,提高抗变形和稳定能力,施工时应注意坑边稳定,保证填料质量,填料应分层夯实。

三、灌浆法

是利用气压、液压或电化学原理将能够固化的某些浆液注入地基介质中或建筑物与地基的缝隙部位。灌浆浆液可以是水泥浆、水泥砂浆、粘土水泥浆、粘土浆及各种化学浆材如聚氨酯类、木质素类、硅酸盐类等。灌浆法对加固淤泥软土地基具有明显效果,如福建省龙海市角美壶屿港水闸由于淤泥软基不均匀,沉陷闸基沉降最大达到0.63m,加固时采用单管高压旋喷灌浆处理,每个闸墩上、下游侧和中间各设5个灌浆孔,沿闸墩轴线两侧布孔,灌注水泥浆,成桩直径0.5m,伸入闸基础10.5m,采用灌浆压力为20MPa,经过处理后闸基沉降基本得到控制。高压旋喷灌浆处理原理是通过在闸基中高压旋喷灌浆形成水泥土摩擦桩,提高闸基承载力,达到控制沉降的目的。另一种对淤泥软土地基闸室淘空处理通常应通过水闸上游防渗如设置水平铺盖或垂直防渗控制闸基渗流,然后再对闸室进行灌浆处理,如厦门市石浔水闸由于闸基渗流造成闸室底板多个部位被淘空,加固时先在闸室上游侧采用帷幕灌浆防渗,灌浆帷幕布设在闸墩上游侧1.0m处,孔距0.5m,灌注水泥浆,孔深5.0m,灌浆压力10MPa。然后对闸室淘空部位采用钻孔灌浆处理,先灌细砂,不吃砂后,再灌水泥砂浆,最后灌水泥浆,水闸除险加固后效果显著。

四、排水固结法

排水固结法是解决淤泥软粘土地基沉降和稳定问题有效措施,由排水系统和加压系统两部分组合而成。排水系统是在地基中设置排水体,利用地层本身的透水性由排水体集中排水的结构体系,根据排水体的不同可分为砂井排水和塑料排水带排水两种。福建省福清过桥山围垦海堤淤泥软层最深达十余米,采用塑料排水带排水固结处理取得成功;福建省连江县大官坂海堤则采用砂井排水固结法进行地基加固处理。下面介绍效益较高塑料排水板处理淤泥软基方法,插入软基排水板,当填筑基础及上部建筑物时,荷载作用软基,地下水由于受挤压和毛细作用沿塑料排水板上升至砂垫层内,由砂层向两侧排出,从而提高基底承载力,塑料排水板要在砂垫层完成后施工,由测量人员测量出需处理范围,标出每根排水板具置,插板机对中调平,把排水板在钻头安放好,开动打桩机锤打钻杆,将地面上塑料排水板截断,并留有一定富余长度,在塑料排水板四周填砂后即完成本根施工。

五、加筋法

软土地基范文第7篇

软土地基由于其强度低,压缩性大,渗透性小,故座于该基础上的建筑物变形特征表现为建筑物沉降量大,沉降延续时间长。而过大的沉降往往造成室内地坪高度低于室外地坪标高,使雨水倒灌,管道断裂。更为严重的是基础的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物地上主体的墙体开裂甚至破坏。因此必须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以下从现场处理,建筑结构设计及施工三方面阐述针对软土地基所应采取的处理措施:

一、地基现场处理措施:

地基处理的目的是提高地基承载力,降低其压缩性,确保基础稳定,减少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主要方法有:置换法,夯实法,深层挤密法。

1.置换法:主要作用是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其方法是将基底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挖去,换填砂、碎石和素土等散体料,并分层夯实成低压缩性的地基持力层。由于地基中剪切破坏是从基础底面开始的,并随着应力的增大逐渐向纵深发展,因此上层强度的增大在一定条件下就可避免地基的破坏。同时在软弱土上面覆盖有较好的土层时,对软弱土的侧向膨胀起一定控制作用,也间接有利于提高强度及减小沉降。同时若用砂等透水性大的材料作垫层,软土中的水分可以部分地通过它排出去,从而加速了软土的固结,加快了地基强度提高。不同材料的垫层其应力分布情况是有差别,通过观测,发现不同材料垫层上建筑物的沉降特点并无不同,所以各种材料可近似地按沙垫层的计算方法进行。在施工中对砂石垫层的粗砂和碎石的要求是:不得含有云母、粒土块、泥炭、腐植质、草根和垃圾等,含量不得超过百分之五。此外含石灰质的沙石不可使用。

2.深层挤密法:深层挤密法即先往土中打入桩管成孔,然后在孔内填入砾石、砂、石灰,灰土等捣实而成。此法适用于含砂粒、瓦屑的杂填土及含砂量较多的松散土地基,对粘性大的饱和软土地基,由于渗透性小,在加固过程中不能排出很多水分,故挤密效果不大。各种材料中以砂柱使用较为普遍。有时用砂与粒径30至40毫米的块石灰组成灰砂柱,由于石灰在粉化过程中要吸收本身重量1.2~1.3倍的水,体积扩大1.1~1.2倍,这样前者降低土的含水量,提高土的硬度,后者挤密土壤,两者都起着提高承载力的作用。用石灰桩加固有以下几个特点:(1)适用于渗透系数小的软弱粘土,淤泥质地基的加固工程。(2)地基加固完毕即可产生加固效果,加固工期较短。(3)不需要上部预压荷载,以生石灰桩水平方向的挤实作用来代替地面预压荷载的作用。采用本法时尚需注意,在遇地下水流处,有时会妨碍生石灰桩的硬化。另外生石灰一经雨水接触就要产生高温分解。

3.夯实法:夯实法是将重锤起重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下落,重复夯打,以加固地基,使强度提高,压缩性减小。此法一般适用于无粘性土,杂填土和半饱和土。其影响深度为1.1~1.2米。经处理后的杂填土的容许承载力可达10~15吨/平方米。采用重锤夯实要特别注意土的含水量,只有在土的最优含水量条件下,才能得到好的效果,不然会出现“橡皮土”等不良现象。以往锤重在1.3吨至3吨左右,落距仅几米。近年来发展到用几十吨重的大锤,落距增大至几十米处自由下落,一般称为强夯,从机理上看,它与重锤夯实不一样,强夯以它很大的冲击波使土中孔隙压缩,局部液化,以致使夯实点周围产生裂隙形成排水通道,有利孔隙水排出,从而加快土的固结。经强夯加固后地基承载力可提高三~四倍,压缩性可降低200%至1,000%,其影响深度在10米以上。

二,建筑结构设计中采用的措施:

1.建筑的体现选择:要求建筑物平面简单,体型均匀。平面复杂的建筑物,容易产生不均匀沉降。加之这部分整体性差异发生扭曲,故常产生裂缝,因此若由于种种原因不得不采取这类平面时处理要特别小心。在高差方面,据调查,粘土地基上紧接高差超过一层的混合结构房屋,低者常出现裂缝,因此一般认为当地基软弱时,建筑物紧接高差以不超过一层为宜。

2.增强结构整体刚度:建筑物常因功能的需要,使本身具有一定的刚度,一般工业及民用建筑刚度比较大的有两种,一种为绝对刚性,如钢筋混凝土筒仓,烟囱等;另一种为相对刚性,如多层砖石房屋,多层钢筋混凝土框架,它具有一定的刚度,可是它的强度较低,不能与它的刚度协调一致,其抗拉能力尤弱,因此碰到软土地基时应适当增加其关键部位的抗拉强度,这样有利于利用建筑物的刚度来调整建筑物部分不均匀沉降。此外在建筑物的相应部位可设置沉降缝以减少不均匀沉降沉降。缝设置的部位应在(1)建筑物长高比过大的适当部位,(2)平面形状复杂建筑物的转折部位(3)地基压缩性有明显不同处(4)建筑结构类型不同处(5)建筑物高度和荷载差异处。(6)分期建造房屋的交界处(7)拟设置伸缩缝处。通过以上部位设置沉降缝可大大减少由于地基土软弱引起的不均匀沉降沉。

3.注意相连建筑物的相互影响:建筑物荷载不仅使本建筑物下的土层产生压缩变形,在它以外一定范围内的土层,由于受到基础压力扩散的影响也将产生压缩变形,这种变形随着距离增加值逐渐减小,由于软土地基的压缩性很高,当两建筑物之间距离较近时,这类附加不均匀压缩变形甚大,常造成邻近建筑物的倾斜或损坏,若被影响建筑物的刚度强度较差时,危害主要表现为产生裂缝;当刚度强度较好时则表现为建筑物的倾斜。

三,建筑施工方面采取的措施:

1.保护原:地基土都具有一定的构造,实践证明,只有保护土的原状结构,并根据它的受力特性施加荷载,才可以得到最小的地基变形。所以要充分发挥地基潜力必须尽一切可能使地基在施工中不致受到破坏。

2.注意加荷速度:施工加荷速率对地基土变形和强度的影响是比较显著的,如加荷过快,土中孔隙水由于软土渗透性差不易排走有效应力不能增加,土颗粒间的摩擦力也就不能建立,抗剪强度也就不能提高,这些孔隙水犹如剂促使地基土可能产生塑性流动,这样便增大了基础的沉降量,甚至使基础破坏

3.合理施工顺序:当建筑物有高差或轻重时,只要有可能,应先施工重的部份,这样便可利用施工顺序的时差,让沉降大的部份先沉降一部分,可有效地减少不均匀沉降,有时即使荷载均匀,当过长的建筑物,在使用上不留沉降缝时,也可分成几段施工,到施工后期再接上,这对减少不均匀沉降也是有效的。

4.注意施工时可能出现的倾斜:有些建筑物前后有高差或单项斜屋面,显然建筑物总的重心不在下层平面的型心,因此在基础设计时需要将基础型心与整个建筑物的重心对准。但在下层结构施工时,荷载对基础来说将会有一定的偏心,此偏心就有可能使基础在施工时发生倾斜,而当建成后再来纠正便较困难了,因此,遇到这类形式的建筑物,施工时需随时进行观察,并在填充墙的砌筑次序,原料的堆放位置都要注意这个因素,要尽可能地在施工过程中经常保持荷载重心与基础型心的一致。

通过以上三个环节的措施,能够尽可能的避免软土地基的各种不良危害,变建筑不利场地为可行性场地,充分利用了土地资源,同时也确保了建筑物的正常使用。

软土地基范文第8篇

关键词:深基坑;软土地基;开挖;支护;方法

Abstract: 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economy in our country, the increase of urban population and the expansion of construction scale, can be used for investment of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land area of less and less, in order to better use of space, building height and depth of foundation is becoming more and more big. Because many have standing multi-layer basement in high-rise buildings, deep foundation pit in construction stage, and the stability of foundation pit side wall directly affects the project construction period and influence on the surrounding environment. And soft soil gene to its natural water content, high compressibility, low bearing capacity, and poor permeability characteristics and engineering geological problems often become more difficult,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deep foundation pit construction need to be support, to ensure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soft soil foundation. This paper of several common soft soil deep foundation pit supporting technology for simple description.

Key words: deep foundation pit; Soft soil; The excavation; Support; methods

中图分类号:TU471.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2104(2013)

一、软土地基深基坑施工的定义和特点

基坑支护体系是临时结构,通常在地下工程施工完成以后就不再需要。建设部有明文规定:一般深基坑是指开挖深度超过5m(含5m)或地下室3层以上(含3层),或者深度虽未超过5m,但地质条件和周围环境及地下管线特别复杂的工程。

深基坑的施工特点:①施工的难度较大。开挖基坑后,会导致基坑边缘和原有建筑物、交通道路之间的距离过近,在土方开挖和基础施工过程中基坑可能会出现边坡塌方的现象,致使基坑周边原有的建筑物和道路开裂或沉降,情况严重时,甚至会引发重大的安全事故。②施工工期长、成本费用高。由于受作业时间和作业空间的限制,深基坑施工的进度很难达到设计计划的要求,导致组织工作难以实现,施工效率难以保证。③施工方法有限。在深基坑挖掘中,一般常用的施工机械是无法进入现场的,一些常用的施工方法也都会不同程度的受到条件的限制,从而使得施工费用大幅度增涨,施工工期一再延长。④施工质量难以保证。由于深基坑的施工过程过于复杂,施工技术要求较高,施工环境多变,导致施工的质量难以掌控,不易保证。

软土地基指强度低,压缩量较高的软弱土层,多数含有一定的有机物质。具有天然含水量高、天然孔隙比大、压缩性高、抗剪强度低、固结系数小、固结时间长、灵敏度高、扰动性大、透水性差、土层层状分布复杂、各层之间物理力学性质相差较大等特点。

二、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施工要点

深基坑支护结构的施工按不同的基坑支护结构形式大体上常用的有护坡类、土钉墙支护、灌注桩(墙)类、地下连续墙、深层搅拌桩类、高压喷射注浆和基坑土体加固等。无论设计选用那种支护结构形式,其施工工艺均类同于其一般的正常工序施工。只是当其用于作为基坑支护结构后,由于其承受的主要是水平力为主,其施工技术要求与质量要求还是略有差别,这点是施工中应加以特别重视的。

2.1护坡类支护

对采取放坡开挖的基坑工程,首先是要确定开挖放坡坡度及坡高,以确保基坑的稳定性与安全;其次要注意开挖时要注意对边坡不要扰动原状土,要预留150~300mm厚的坑壁土层采用人工修理边坡;再者是要对坡面进行保护处理,以防止渗水或风化碎石土的剥落。保护处理的方法有水泥抹面、铺塑料布或土工布、挂网喷水泥浆、喷射混凝土护面以及浆砌片石等;然后是要注意对坡脚处的加固处理,常用的有在坡脚处堆砌草袋或土工织物砂土袋、砌筑砌石墙体以及土锚杆等加固方法。

2.2土钉墙支护

土钉墙是由天然土体通过土钉墙就地加固并与喷射砼面板相结合,形成一个类似重力挡墙以此来抵抗墙后的土压力;从而保持开挖面的稳定,这个土挡墙称为土钉墙。土钉墙是通过钻孔、插筋、注浆来设置的,一般称砂浆锚杆,也可以直接打入角钢、粗钢筋形成土钉。

土钉墙应用于基坑开挖支护和挖方边坡稳定有以下特点:

①形成土钉复合体、显著提高边坡整体稳定性和承受边坡超载的能力。

②施工设备简单,由于钉长一般比锚杆的长度小的多,不加预应力所以设备简单。

③随基坑开挖逐层分段开挖作业,不占或少占单独作业时间,施工效率高,占用周期短。

④施工不需单独占用场地,对现场狭小,放坡困难,有相邻建筑物时显示其优越性。

⑤土钉墙成本费较其他支护结构显著降低。

⑥施工噪音、振动小,不影响环境。

⑦土钉墙本身变形很小,对相邻建筑物影响不大。

2.3灌注(桩)墙支护结构

无论是人工挖孔灌注(桩)墙,还是机械成孔灌注(桩墙的施工,均要注意采取间隔施工;桩位偏差、轴线和垂直轴线方面均不宜超过50mm,垂直度偏差不宜大于0.5%;非均匀配筋的(桩)墙的钢筋笼在绑扎、吊装和埋设时,应保证钢筋笼的安放方面与设计方向一致;施工完成后在进行下层土方开挖之前,应采用低应变动测法检测桩身完整性,检测数量不宜少于总桩数的10%,且不得少于5根。此外,还应注意对土方开挖后出露的桩间土的保护和排水的处理。

2.4地下连续墙

地下连续墙是利用各种挖槽机械,借助于泥浆的护壁作用,在地下挖出窄而深的沟槽,并在其内浇筑适当的材料而形成一道具有防渗(水)、挡土和承重功能的连续的地下墙体。地下连续墙的优点:

①施工时振动小,噪音低,非常适用于城市深基坑施工;

②墙体刚度大。用于基坑开挖时,可承受很大的土压力,极少发生地基沉降或者塌方事故,已经成为深基坑支护工程中必不可少的挡土结构;

③防渗性能好。由于墙体接头形式和施工方法的改进,使得连续墙几乎不透水。

④可以贴近施工。可以贴近原有建筑物建造地下连续墙;

⑤占地少,可以充分利用建筑红线内的有限地面和空间,充分发挥投资效益。

⑥功效高、工期短、质量可靠、经济效益高。

2.5深层搅拌法

深层搅拌法是用于加固饱和粘性土地基的一种方法,利用的是水泥或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通过特制的搅拌机械,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强制搅拌,有固化剂和软土间所产生的一系列物理化学反应,是软土硬解乘具有整体性、水温行和一定强度的加固体,从而提高软土地基的强度和增大变形模量。

深层搅拌法的特点:

①深层搅拌法是将固化剂和原地基软土搅拌混合,最大限度的利用了原土;

②搅拌时不是使地基侧面挤出,对周围原有建筑物的影响很小;

③施工时无振东、无噪音、无污染,可以在市区内和密集建筑群进行施工;

④土体加固后重度基本不变,可灵活多样的采用桩状、格栅状和块状等进行加固。

2.6高压喷射注浆

高压喷射注浆是利用喷射化学浆液与土混合搅拌来处理地基的一种方法。高压喷射注浆一般是利用工程钻机孔作为倒空,将带有喷嘴的注浆管插入土层的预定位置后,以高压设备使浆液或者水成20MPa左右的高压流从喷嘴中喷射而出,冲击破坏土体,同时钻杆以一定的速度渐渐向上提升,将浆液与土粒强制搅拌混合,浆液凝固后,在土中形成一个固结体,从而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

高压喷射注浆形式有旋喷、摆喷、定喷,可采用单管法、二重管法和三重管法。应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技术要求选择机具设备、喷射参数和浆液配方,并应通过现场试喷确认后方可正式施工。高压喷射注浆孔应间隔施工,且应在注浆施工24hrs并初具强度后,再施工相邻的注浆孔,同时还要特别注意对标高的控制,施工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措施也应给予充分的重视。

2.7基坑土体的加固

基坑土体加固有坑内被动区土体加固和坑外主动区土体加固,常用的方法有注浆法、高压喷射注浆法以及深层搅拌法等。应严格按照现行地基处理规范中的要求规定进行施工。除进行应急抢险加固的项目外,基坑土体加固施工宜在围护结构施工完成后,基坑开挖前进行。在确定施工方案时,应充分评估其施工对地基土扰动及对相邻结构的不良影响并加强对环境影响的监测。

结束语

软土地基的深基坑支护是一项对技术要求较高的工作,因此在施工开始之前,应结合深基坑的各个参数选择出一套最适宜的施工方案和支护技术,并根据施工方案进行严格施工,施工期间应以人为本,杜绝各种安全隐患,并将对周围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使深基坑的工作做到完善、尽好。

参考文献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汇编[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5.

[2]徐攀.深基坑支护墙移对插入深度及土压力的影响[D].武汉科技大学.2009.

[3]熊轶.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2年01期.

[4]周红丽.高层建筑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J].岩土力学.2003年11期.

[5]宋昌龙,李英波.对深基坑工程施工技术的简要探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09(17)

[6]田高超,李维滨.软土地基深基坑支护工程设计[J].山西建筑.2007(28)

软土地基范文第9篇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people on the quality of the housing construction project requirements are constantly strengthening, and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is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encountered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difficulties, and also one of design and construction unit to focus on a link. If not strictly according to the regulation and the operating rules construction or construction method for the poor, can make the engineering quality have been affected, in this paper, the housing project of the soft soil foundation features are analyzed, and put forward the corresponding some soft soil foundation treatment measures to try to reduce and eliminate weak foundation building the adverse effect of the design.

Keywords: housing construction, soft soil foundation, the treatment method

中图分类号:TU4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我国建筑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不少房屋建筑对地基工程的沉降程度和强度标准有了更高、更严的要求,尤其是软土地基,软土地基处理是建筑工程施工中遇到的难点之一,也是勘察设计及施工单位重点解决的一个环节, 如果不按照严格的施工要求进行操作,或者施工工艺失误,就会使房屋建筑工程质量受到严重影响,还有可能影响到住户的生命安全。因此,合理有效的处理软土地基己成为工程建设中的一个关键问题,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一、软土地基的含义及特点

(1)软土的定义一般而言,软土主要指承载力低、压缩性高、天然含水量大的一种软塑到流塑状态的饱和粘土,软土通常分布在内陆、沿海、平原以及山区的湖泊周边等地区。不同地域软土的成因、结构和形态虽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基本相同的物理力学特征。

(2)软土地基的特点软土地基指以软土为主,与粉砂、泥炭等一些其他土层交错沉积组成的地基。软土地基的主要特点是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低透水性、承载力低、强度低,并具有蠕变性、不均匀性、沉降速度快、触变性、具有成层性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

首先,从软土地基的特性来看,它对建筑物的修建是十分不利的。软土地基的强度低,承载力特征值的经验值fak一般为50kPa~80kPa,无法承受大规模建筑物的荷载,否则就可能出现地基的局部破坏甚至整体滑动的危险。

另外,软土地基的强度增长比较慢,加上长期处在软弱阶段,进一步景象其加固效果。同时,软土地基的灵敏度高,在地基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振动、挤压和搅拌,都有可能引起地基的破损,降低软土的强度。

二、软土地基的危害及处理原则

结合工程实践和软土地基的性质可得,软土地基破坏形式主要表现在:(1)地基承载力不足及稳定性破坏,当软土地基的强度小于上部结构的自重及外荷载时,地基就会产生局部或整体剪切破坏。(2)在动荷载作用下容易产生砂土液化或震陷变形,砂土液化时饱和松砂的孔隙水压力增大,有效应力下降,当有效应力为零时,砂土就像液体一样,完全丧失承载能力。(3)软土地基渗漏量过大,流砂和管涌是基坑和人工挖孔桩成孔施工过程中经常会出现的问题。(4)地基不均匀沉降破坏,软土地基在荷载作用下产生过大的变形,导致不均匀沉降,引起建筑设计物发生破坏。

因此,对于在软土地基上开展的施工我们一般采用如下原则确保工程质量,首先,对于新建工程,原则上首先应考虑利用天然地基,对于淤泥和淤泥质土利用其上覆较好土层作为地基持力层,当上覆土层较薄,应注意避免施工时对淤泥和淤泥质土的扰动;对于冲填、杂填建筑垃圾和性能稳定的工业废科,当均匀性和密实度较好时,均可利用作为地基。若地基软弱不能满足要求,则需进行处理,根据工程情况及地基土质条件或组成的不同,消除或减少土的沉陷性或胀缩性引起的地基变形,避免建筑物玻坏或影响其正常使用。

三、住宅房屋施工软土地基的处理措施

针对软土地基首先要弄清楚软土地区的地质情况,如工程地质条件复杂。对设计方案进行充分论证,使之经济、合理,且结合当地实际情况,不能为了提高工后沉降控制指标而使投资过分增大。

换土垫层法

换土垫层法是用强度较高、压缩性较小的材料,如碎石、素土、灰土、高炉干渣、粉煤灰等材料置换地基中的软弱或特殊土层,分层压实后作为基底垫层、从而达到处理目的,它常用于处理软弱地基,也可用于处理湿陷黄土地基和膨胀土地基。从经济合理考虑、换土垫层法一般适用于处理浅层地基(深度通常不超过3m)。

(2)挤压密实法

挤密密实法是借助于机械、夯锤或爆破产生的夯压或振冲使土的孔隙比减小,或在地基内打砂桩、碎石桩、土桩或灰土桩,挤密桩间土体而达到处理目的的。其中主要有重锤夯实法、强夯法、振冲法以及砂石桩、土桩或灰土桩挤密法等,可用于处理无粘件土、杂填土、非饱和粘性土及湿陷性黄土等地基。对软土厚度大于3m且分布面积广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处理,可以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等手段来减小地基土体孔隙比,提高地基承载力。

(3)加筋法

在填土、高填土及砂土等软弱土地基处理中,可以采用加筋法。采用强度较高、变形较小、老化慢的土工合成材料,如土工积物、塑料格栅等,其受力时伸长率个大于4%一5%,抗腐蚀耐久性好,埋设在土层中。软土地基通过加筋,形成类似钢筋混凝土结构,使得本只能承受压应力的软土能够承受抗拉力而不断裂,提高其刚度和改善地基土的应力状态和变形性质。

(4)排水固结加固技术

处理各类淤泥、淤泥质粘土及冲填土等饱和粘性土地基,排水固结法是常用的手段,排水固结法的基本原理是软土地基在附加荷载的作用下,逐渐排出孔隙水,使孔隙比减小,产生固结变形。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土体超静孔隙水压力的逐渐消散,土的有效应力增加,地基抗剪强度相应增加,并使沉降提前完成或提高沉降速率。

(5)深层水泥搅拌桩技术

深层水泥搅拌桩以水泥来充当固化剂的主剂,利用深层搅拌机械把软土与固化剂在地基深部进行强制拌和,从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强度,使软土硬结。在房屋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采用深层水泥搅拌桩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首先要进行试桩,这样能够找到最佳的搅拌次数,同时还能确定出泵送时间、搅拌机的提升速度、泵送压力、水泥浆的配合比、复搅深度以及下钻速度等参数。试桩在每个标段中必须要超过5根,而且在试桩成功之后水泥搅拌桩才可以正式施工。深层水泥搅拌桩在处理淤泥质土、淤泥、粉土和泥炭土效果明显,是一种软土地基处理的有效方法。

总结当前,房屋建筑工程的软土地基处理措施已经日趋成熟,但是还存在着许多问题。同时呢软土地基处理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课题,要想使房屋建筑工程的质量得到有效保障,就要求我们要在大量的工作实践中积极探索,不断总结施工经验,从而实现快速、经济、安全地新建房屋建筑设计的目的。参考文献:

(1)朱建军.浅谈软土地基处理常用方法.山西建筑.2008年9月

(2)张立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10,(6).

(3)车进升;浅议如何加强建筑设计软土地基的处理[J].建筑设计科学,2010(14)

软土地基范文第10篇

【关键字】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应用范围

1我国软土地基发展史及概况

我国对软土地基的处理按时间顺序分为几个不同的阶段,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受技术发展不成熟、经济条件贫乏的限制,大多是在设计中有意识地避开软土地段进行建设,以免加大工程投资,又给建筑物的使用带来不良后果;20世纪80~90年代,由于人口膨胀土地资源日益紧张,同时软土地基加固的技术也有了长足的发展,经济条件有所改善,各种软土加固理论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与验证,软基加固技术也得到长足发展,在不同的领域里均有涉猎;到20世纪90年代以后,各种各样的软基处理技术已广泛地应用在各种建筑工程中。

2软土地基及其特征

地基中常见的软土,一般是指处于软朔或者流朔状态下的粘性土。其特点是天然含水量大、孔隙比大、压缩系数高、强度低,并具有蠕变性、触变性等特殊的工程地质性质,工程地质条件较差。选用软土作为路基应用,必须提出切实可行的技术措施。这种土质如在施工中出现在路基填土或桥涵构造物基础中,最佳含水量不易把握,极难达到规定的压实度值,满足不了相应的密实度要求,在通车后,往往会发生路基失稳或过量沉陷。其危害性显而易见,故禁止采用。在软土地基上修筑路堤,特别是桥头引道,如不采取有效的加固措施,就会产生不同程度的坍滑或沉陷,导致公路破坏或不能正常使用。

软土地基下沉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软土地基的沉降,包括瞬时沉降、固结沉降和次固结沉降三部分。根据沉降标准,按我国现行的有关规定,用容许工后沉降――路面设计使用年限内的剩余沉降来控制一般地,除要确保新填筑路基的密实度以减少沉降外,包括原地面的地基总沉降必须达到基本稳定,沉降量大致达到总沉降量的80%以上时,才容许铺路面。软土地基沉降严重时,不仅增加填方数量,而且沉降或水平位移对临近填土的桥台、挡土墙、涵洞,甚至对附近的住宅、农田以及路线的技术标准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为此,首先应做好深入细致的工程地质勘探工作,充分研究已有地质资料,采取调绘、钻探、原位测试及物探等综合勘测手段。查明路段所处的地形、地质、水文、气候、径流条件等自然环境条件和路基排水条件,明确松软土层的成因、类型、分布范围及其在路线通过地带分布的具体情况,确定软土层在纵向、横向的分布厚度、层次、各层土的土质及物理力学性质

3软土地基处理方法分类及应用范围

3.1换填垫层法。

当软弱土层厚度不很大时,可将路基面以下处理范围内的软弱土层部分或全部挖除,然后换填强度较大的土或其它稳定性能好、无侵蚀性的材料(通常是渗水性好的中粗砂)称为换填或垫层法。此法处理的经济实用高度为2~3m,如果软弱土层厚度过大,则采用换填法会增加弃方与取土方量而增大工程成本。通过换填具有较高抗剪强度的地基土,从而达到增强地基承载力的目的,满足构筑物对地基的要求。主要加固方法有换填、抛石挤淤、垫层、强夯挤淤几种。垫层法根据材料的不同可分为砂(砾石)垫层、碎石垫层、粉煤灰垫层、干渣垫层、土(灰土、二灰)垫层。代表方法有砂垫层法及换填法。砂砾垫层:当路堤高度小于极限高度的2倍,软土层较薄,填筑材料比较困难,或雨季施工时,采用砂砾(砂)垫层,在填土与基底之间设一排水面,从而使地基在受到填土荷载后,迅速地将地基土中的孔隙水排出,加快固结速度,提高地基的承载力,减少沉降,防止地基局部剪切变形。要注意控制填土速度,所用的材料为含泥量不大于5%的洁净中粗砂,或最大粒径小于5cm的天然级配砂砾。换填法:在软土厚度不大于2m时,利用渗水性材料(砂砾或碎石)进行置换填土,可以降低压缩性,提高承载力,提高抗剪强度,减少沉降量,改善动力特性,加速土层的排水固结。它的特点是施工工艺简单,但费用比较高。抛石挤淤:当软土或沼泽土位于水下,更换土施工困难,且厚度小于3m,表层无硬壳、基底含水量超过液限、路堤自重可以挤出的软土之上,排水比较困难时,采用抛片石(直径一般不小于30cm)挤淤的方法。从中部开始抛石,逐渐向两边延伸,挤出淤泥,提高路基强度。

3.2深层密实法。

采用爆破、夯击、挤压和振动及加入抗剪强度高的材料等方法,对地基深层的软弱土体进行振密和挤密的地基加固方法称为深层密实法。适用于软土厚度>3m的中厚软土的加固,分布面积广的软基加固处理,其加固深度可达到30m。通过振动、挤压使地基中土体密实、固结,并利用加入的具有高抗剪强度的桩体材料置换部分软弱土体中的三相(气相、液相与固相)部分,形成复合地基,达到提高抗剪强度的目的。主要加固方法:强夯法、土(或灰土、粉煤灰加石灰)桩法、砂桩法、爆破法、碎石桩法(振冲置换法)、石灰桩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法)、粉喷桩法、旋喷桩法。代表方法有碎石桩法、强夯法、水泥粉煤灰碎石桩法、粉喷桩法。强夯法:对于砂土地基及含水量在一定范围内的软弱粘性土地基,可采用重锤夯实或强夯。它的基本原理是:土层在巨大的冲击能作用下,土中产生很大的压力和冲击波,致使土体局部压缩,夯击点周围一定深度内产生裂隙良好的排水通道,使土中的孔隙水(气)顺利排出,土体迅速固结。强夯后地基承载力可提高3~4倍,压缩性可降低200%~1000%。挤密砂桩、碎石桩加固法:属于复合地基的一种,当软土层较厚,换填处理比较困难,地基土属于非饱和粘性土或砂土时,采用挤密砂桩或碎石桩加固法,可以使地基土密实,容重增加,孔隙比减少,防止砂土在地震或受震动时液化,提高地基土的抗剪强度和水平抵抗力,减少固结沉降,使地基变均匀,起到置换、挤密、排水作用,防止地基产生滑动破坏,提前完成沉降,减少沉降差。

3.3置换法。

由于深层密实法中的几种方法都有加入高抗剪强度的材料,置换软土中部分成分的加固机理,与原有的土体共同组成复合地基,达到加固地基的目的,因此深层密实法有时也称为置换法。

上一篇:绘画心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儒家伦理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