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资战略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23:19:30

融资战略论文

融资战略论文范文第1篇

在现代社会中,资金是所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都会遇到的一个突出问题。几乎没有一家企业是只依靠自有资金,而不运用负债就能满足资金的需求。负责经营已是广大企业所接受的一种融资方式,它是一种企业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债券、商业信用等来筹集资金的经营方式。

1负债经营的优势

负债经营作为一种经营策略,它不仅能及时、快速地满足企业对生产经营所需资金的要求,还为企业提供了其他好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负债经营具有财务杠杆作用。在资本总额、息税前盈余一定的情况下,企业负债比率越高,财务杠杆系数越高,预期的每股收益也越高。

(2)负债的利息具有“抵税”作用。在会计处理中,负债的利息费用计入财务费用,这就使得企业的成本费用增大,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企业的税负。

(3)在利率、汇率持续上升的情况下,负债经营具有举债效应。因为债务到期时,企业是以帐面价值为准归还,一般不考虑通货膨胀的因素。所以,当利率、汇率上升越高,企业因此而得到的潜在利益越大。从上面我们可以看到,企业负债经营能够获得额外收益,西方的商界大亨也无不举债经营,向资金市场融资。1988年,对于报业王国麦道克来说是丰收的一年,麦道克通过施展铁腕,一举集资20多亿美元,把美国极有影响的一座电视网买下。至此,麦道克已背负24亿美元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债务越滚越大,事业也越滚越大。在企业资金利润率高于负债资金利息率的情况下,负债不会增加企业的经营负担,只要企业运行良好,赢利能力强,负债再高也可以良好运作。在1990年西方经济衰退以前,麦道克凭借各银行的支持,良好的信誉,超人的胆识,独特的经营,最终建立了年收入达60亿美元的报业王国。它控制了澳大利亚70%的新闻业,45%的英国报业,还把美国的一部分电视网络置于他的名下。

但有谁可以把握市场的瞬息万变呢?一旦企业负债过大,债主过多,对付起来也实属不易,一发牵动全身,投资风险特高。哪怕是碰到企业财务管理上的失误,或是一种始料未及的灾难,就可能使企业陷入财务危机。此时,企业负债越高,到期还款付息的压力也越大。用他人的资金为自己赚钱当然具有很强的诱惑力,但其产生的严重后果是将影响你未来很长一段时期内的商业信用、再融资能力,甚者将直接导致企业的倒闭。

事实证明,当麦道克的流动资金不足以偿还到期的区区1000万元美元贷款时,各家银行、金融公司也因为种种原因不再贷款给他,麦道克走到了生死攸关的边缘。虽然,我们不能说这是其根本原因,但它直接导致了结果的产生,只要美国匹兹堡的这家小银行把麦道克不能到期偿还其1000万美元的事闹到法庭,他就失去了商业上的信誉。不管你的报表上有多少利润,你规划的前景有多么美好,接下去就会有145家银行都会索还贷款。就是具有最佳支付能力的企业也受不了债权人联手要钱。这样一来,麦道克只有变卖资产以偿还债务,真的走到了事业的尽头。

2负债经营的风险与防范

2.1导致企业负债经营失败的首要原因是缺乏稳健意识,行为过于冒险

负债经营是一种风险很大的经营方式,负债经营的企业家都有很强的冒险意识。所以负债经营特别需要能够有效防范财务危机的措施。可是很多企业没有,或自认为本企业进行了信用管理,但由于缺乏流动资金和资金储备,信用管理的作用大打折扣,完全不足以防范风险。企业不能为了追求高额利润而忽视风险的存在,过度的负债会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并直接危及到企业的生存,所以企业必须树立强烈的风险意识,以控制企业的资产负债率来达到控制风险的目的。

2.2防范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策略是保障企业销售增长率及赢利能力

当一个企业的销售收入呈稳定增长趋势时,未来现金流量也会随之增长,对于成长型的企业来说,为了维持业务的高速增长而对外部资金的依赖,其偿债资金来源还是有保障的。而对于盲目对外投资者,一旦投资失败,对企业的偿债能力往往是致命的一击。所以我们应该加强对项目的无风险管理,即项目启动时不该有突出风险,项目启动后要时刻关注市场及技术等关键要素的变化,保证项目按时投产、足量生产。在进行现金流量估算时,充分考虑投资项目未来可能面临的经营风险,建立必要的财务预警系统,对未来现金流量进行及时调整,最大限度控制风险。此外,企业还要合理安排资金,考虑到借款的到期日和利息支付日,考虑到企业用款高峰和低谷,以避免企业使用资金不当而带来的财务风险。

麦道克的此次财务危机源于它的支付能力太差,债务遍地开花,从美国、英国、瑞士到印度、香港,能借到钱的地方他都去,债主高达146家,资产负债率高达80%以上,而企业的流动资金甚少,连1000万美元的调头资金都没有。所以,当银行通知他必须到期以现金偿还债务时,竟然一筹莫展。可见,适宜的资产负债率及保持一定的流动资金偿债能力对企业来说是多么重要。

2.3化解企业负债经营风险的策略是积极筹措资金偿还债务,确保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

企业应当有相当的优良资产可供重组,一旦投资项目失败或出现其他麻烦,可通过重组资产偿还债务;或者有良好的信用,可再融资。负债经营的关键不是能否筹集到资金,而在于是否有强大的再融资能力,帮助企业度过难关。一定量的资金加快循环速度,实际上就实现了资金的增量。所以,我们应当努力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益,努力提高企业资产的运营效率和运营效益,确保企业资产的保值增值,从而减缓负债经营所带来的压力。

麦道克此次能够转危为安,化险为夷,应当归功于花旗银行的一位女经理。在对麦道克旗下100多家企业进行全面评估后,她对麦道克的雄才大略,对他发展事业的企业家精神由衷佩服,提出由花旗银行牵头,所有贷款银行都必须待在原地不动,谁也不许退出贷款团,以免一家银行退出,采取收回贷款的行动,引起连锁反应,匹兹堡那家小银行,由花旗银行出面,对它施加压力和影响,要它到期续贷,不得收回贷款。从而挽救了麦道克。表面上,麦道克是幸运的,遇到了一位伯乐。但如果麦道克没有好的发展前景,没有好的赢利能力,没有好的信誉,谁也帮不了它。即使女经理提出了这个方案,那也要得到其他145家银行的同意。如果其中有一家不接受这项约束,麦道克还是难逃厄运。

麦道克虽然逃过一劫,但他在支付能力上的弱点已经在资金市场上暴露无疑。在此后的半年时间里,他仍然处于生死攸关的困境中。由于得到花旗银行等146家银行不退出贷款的保证,他有了充足的时间调整与改善报业集团的支付能力。半年后,他终于摆脱了财务的困境。

融资战略论文范文第2篇

2."实践存在论美学"的哲学基础问题董学文,DONGXue-wen

3.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下)张希清,ZHANGXi-qing

4.明朝洪武时期胥吏任官状况论述王雪华,WANGXue-hua

5.明代皇室冠礼述评彭勇,PENGYong

6.南宋台谏取代执政政治模式的形成——以董德元为线索的考察董文静,DONGWen-jing

7.培育动漫产业市场主体的若干对策陈少峰,CHENShao-feng

8.中国动画大片的国际机遇肖永亮,郭晶,XIAOYong-Liang,GUOJing

9.简论民国时期北京城市建设和社会变迁郗志群,XIZhi-qun

10.什刹海地区名校名师的教育思想——以辅仁大学及其名师教育思想为中心赵连稳,王春福,ZHAOLian-wen,WANGChun-fu

11.京西灵水"秋粥节"文化生态保护村构建探讨苑焕乔,YUANHuan-qiao

12.北京城市品牌构建的镜鉴与策略分析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庄鹏涛,周路平,ZHUANGPeng-tao,ZHOULu-ping

13.交易所监管制度历史演化及其对两岸监管合作的启示张群群,朱昱,ZHANGQun-qun,ZHUYu

14.目前我国流动人口服务管理实践的基本模式和特征刘谦,赵华鑫,LIUQian,ZHAOHua-xin

15.金融危机下北京商务会议型酒店应对的措施——以北京天佑大厦为例田彩云,吴卫军,TIANCai-yun,WUWei-jun

16.以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相结合为切入点推动高校德育的创新发展冯刚,FENGGang

17.多校区大学德育面临的难题和对策张文杰,严宗泽,ZHANGWen-jie,YANZong-ze

18.北京市多校区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现状调查与分析杭孝平,HANGXiao-ping

19.多校区大学德育工作机制研究马俊红,MAJun-hong

20.上海大学、广州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区域特征和办学特点的分析唐少清,TANGShao-qing

21.高等学校学术创新团队建设标准研究杨冰,滕祥东,YANGBing,TENGXiang-dong

22.谈教育与社会和谐发展的趋势张俊玲,刘鸿波,ZHANGJUN-lin,LIUHong-bo

3.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郑广永,ZHENGGuang-yong

4.城市社区民主自治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常百灵,杨发航,CHANGBai-ling,YANGFa-hang

5.不准临场条奏——清代保持科场稳定的重要举措李世愉,LIShi-yu

6.清代状元策中教化作用的彰显王炳照,石焕霞,WANGBing-zhao,SHIHuan-xia

7.简论唐宋科举制度的变迁(上)张希清,ZHANGXi-qing

8.略论中晚唐科举考试中的"五科"考试金滢坤,JINYing-kun

9.关于发展文化产业的几个问题周文彰,ZHOUWen-zhang

10.建立民族文化自信开掘京剧文化的现代价值周传家,ZHOUChuan-jia

11.学习"12·31"讲话,持续推动两岸关系向深层次发展辛旗,XINQi

12.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历史机遇与机遇管理周志怀,ZHOUZhi-huai

13.地方志在北京文化传承中的特点和作用谭烈飞,TANLie-fei

14.论北京学在中国地方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刘开美,LIUKai-mei

15.首都北京建设国际一流水平世界城市的思考与对策吴勤学,WUQin-xue

16.我国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消费者概念的界定王晓明,WANGXiao-ming

17.绿色消费权与绿色税制的法律定位刘建钢,LIUJian-gang

18.浅析国际商事仲裁中当事人的风险与防范李彬,LIBin

19.如何看待新中国建筑作品与建筑师的影响力金磊,JINLei

20.工作—家庭平衡问题国际比较研究何勤,陶秋燕,刘宇霞,HEQin,TAOQiu-yan,LIUYu-xia

21.2000年以来中国出版史研究综述及未来趋势张文彦,肖东发,ZHANGWen-yan,XIAODong-fa

22.编辑学研究60年的学术发现——编辑学的理论创新与学科发展王振铎,刘大年,WANGZhen-duo,LIUDa-nian

23.多校区大学德育模式的研究及实践周志成,ZHOUZhi-cheng

24.多校区大学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培养初探肖芳,薛玉翠,XIAOFang,XUEYu-cui

25.公平新论——陈少峰教授新著《正义的公平》中的若干概念试析苗敬刚

2.对价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和普世价值的思考李士坤,LIShi-kun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发展和创新——基于政治文明发展的视野朱勤军,ZHUQin-jun

4.从"首善"到"人文"的心路趋向——浅述构建首都文化特质的着眼点沈望舒,SHENWang-shu

5.人文奥运遗产与"人文北京"建设孔繁敏,KONGFan-min

6.论"人文北京"建设的内涵陈剑,CHENJian

7.文化创意产业是建设"人文北京"的强大动力吴勤学,王晓芳,WUQin-xue,WANGXiao-fang

8.台湾涉外事务的分期、要点和特点刘红,LIUHong

9.海峡两岸经济制度化合作及合作机制建构的方式与途径王建民,WANGJian-min

10.海峡两岸税收协调与合作的研究刘隆亨,孙健波,李玉红,吴军,LIULong-heng,SUNJian-bo,LIYu-hong,WUJun

11.海南黎族和台湾高山族传统社会组织比较詹贤武,ZHANXian-wu

12.李自成知识分子政策的失误与教训陈梧桐,CHENWu-tong

13.明代官员进谏模式及其特点蔡明伦,CAIMing-lun

14."离经叛道"还是"创新意识"——罗伯特·弗罗斯特十四行诗《割草》的格律分析黄宗英,HUANGZong-ying

15.关于出租、倒卖"僵尸网络"行为的人罪化思路于志刚,YUZhi-gang

16.国际私法中法律规避的若干问题孟宪伟,MENGXian-wei

17.政府转型——中国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之路苏文,SUWen

18.如何正确看待哥本哈根谈判张磊,ZHANGLei

19.金融危机下我国出版业的机遇与对策聂震宁

20.后金融危机时代传媒产业的战略选择周蔚华

21.出版业应对金融危机的几点建议谢新洲

22.经管类应用型本科实践教学团队建设的探索顾志良,董焱,赵红,GUZhi-liang,DONGYan,ZHAOHong

23.高等职业教育教学团队建设标准的研究王洪,WANGHong

24.地方高校教学团队建设路径与管理策略探析滕祥东,任伟宁,杨冰,TENGXiang-dong,RENWei-ning,YANGBing

25.直面问题,调适对策:多校区大学德育工作研究严宗泽,周志成,张文杰,YANZong-ze,ZHOUZhi-cheng,ZHANGWen-jie

26.论大学文化育人的目标及其实现——兼论多校区大学文化育人目标的实现张奕,夏莉,杜丽,徐晓宇,ZHANGYi,XIALi,DULi,XUXiao-yu

1.平津战役中的平郊战场述论郗志群,XIZhi-qun

2.明代北京的供粮问题田培栋,TIANPei-dong

3.北京古代书院藏书探微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赵连稳,王春福,ZHAOLian-wen,WANGChun-fu

4.公众参与的宜居北京公园绿地满意度调研与分析付晓,张景秋,尹卫红,FUXiao,ZHANGJing-qiu,YINWei-hong

5.北京门头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对策苑焕乔,王晓芳,YUANHuan-qiao,WANGXiao-fang

6.关于提升文化产业集聚园效益的思考陈少峰,CHENShao-feng

7.人文北京与经济增长范式的转型——基于内生增长理论的分析魏鹏举,WEIPeng-ju

8.台湾政局演变与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严安林,YANAn-lin

9.关于台湾"对外政策"调整的几点看法宋淑玉,SONGShu-yu

10.新时期30年我国文学理论流派的萌芽与雏形金永兵,邓韵娜,JINYong-bing,DENGYun-na

11.实事求是走向通融——从《秦汉文学论丛》说到刘跃进先生的学术贡献刘德杰,LIUDe-jie

12.简讯

13.中西汇通:17世纪中国古典知识体系的新视野鱼宏亮,姬翔月,YUHong-liang,JIXiang-yue

14.略论《四世同堂》及人物朴善珠

15.毕沅《续资治通鉴》考辨林存阳,LINCun-yang

16.网络表情符号初探——以当代青少年网络文化为基点滕雪梅,华乐功,TENGXue-mei,HUALe-gong

17.佛教在元大都传布的历史考察佟洵,TONGXun

18.学报赋龙协涛

19.北京地区道教考古发现与初步研究孙勐,SUNMeng

20.从国际金融危机中应汲取的经验教训陈家勤,CHENJia-qin

21.论我国融资租赁市场的完善王晓明,WANGXiao-ming

22.战略性看待"山寨制造"杨枝煌,YANGZhi-huang

23.大学生村官在北京市新农村建设中作用的研究郭淑敏,唐小恒,付月琴,程惠丽,宋清,GUOShu-min,TANGXiao-heng,FUYue-qin,CHENGHui-li,SONGJing

24.网络科技论文质量评价研究田丽,谢新洲,TIANLi,XIEXin-zhou

25.应用型大学与图书馆馆藏资源建设陈军科,CHENJun-ke

26.应用性本科教育专业带头人队伍建设若干问题思考冯爱秋

1.改革开放30年与中国立法发展(下)李林,LILin

2.直面中国法治社会建设的长期性和艰巨性——专访原全国人大法工委副主任张春生,ZHANGChu-sheng

3.致力于把文学理论研究推向前进——评王彦霞博士的新著《文学理论向度研究》张炯

4.学好科学发展观抓好党建促工作徐永利,XUYong-li

5."三个至上"与社会主义法治观莫纪宏,MOJi-hong

6.元朝的两都巡幸及长城边塞诗孔繁敏,KONGFan-min

7.《马可波罗行纪》中的元大都——农业文化与草原文化结合的产物朱耀廷,ZHUYao-ting

8."胡同"一名源于汉代的"巷"王越,WANGYue

9."实践存在论"美学何以可能董学文,DONGXue-wen

10.贾谊社会历史观析论张秋升,ZHANGQiu-sheng

11.天一阁藏《明史稿》之《罗汝芳传》初探陈时龙,CHENShi-long

12.《册府元龟·国史部》史学思想初探崔军伟,CUIJun-wei

13.略论晚年马克思"跨越论"的哲学意蕴与意义孟宪东,MENGXian-dong

14.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经营理念探析——以北京宋庄原创艺术与卡通产业集聚区为例王国华,WANGGuo-hua

15.2008全球金融危机成因综述及简评吴勤学,王晓芳,WUQin-xue,WANGXiao-fang

16.美国对"次贷"的金融监管及其经济法学思考孙健波,李妍,SUNJian-bo,LIYan

17.应对金融危机的税收政策丁芸,DINGYun

18.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经济和涉外金融法律关系的挑战刘隆亨,吴军,LIULong-heng,WUJun

19.2008~2009年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发展形势分析王建民,WANGJian-min

20.大陆对台工作软实力之构成及实施路径探析刘相平,LIUXiang-ping

21.两岸关系新境界与两岸共同体建设刍议倪永杰,NIYong-jie

22.主体性话语权力——关于图书编辑的文化思考田建平,TIANJian-ping

23.略论《边城》及其人物邱秀慧

融资战略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为了应对新的形势、促进自身发展,企业集团必须建立和完善其管理控制制度,而作为管理控制制度的核心内容,强化企业集团的财务控制具有重要意义,能够为集团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本文阐述了集团财务控制的基本内容及其重要性,指出了其现存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随着市场经济和股份制的不断发展,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越来越多的企业集团。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企业集团体现了一个国家的经济竞争实力,当今世界上国家之间的经济竞争,主要表现为跨国公司和企业集团之间的竞争。为了提升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实力,必须抓紧发展资本雄厚、竞争力强大、跨越行业和地区的跨国企业集团,这也是我国企业进行战略性重组的主要目标。从法律地位上看,集团下属企业都是独立的法人实体,这不利于企业集团之间的融合,因此非常有必要实施一体化的财务控制,从而促进企业集团内部的融合。

一、企业集团财务控制概述

财务控制对于企业集团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对企业集团进行控制不仅包括基于产品和销售的生产、经营控制,还应该包括基于资本运动的过程控制,这就涉及到财务控制。其次,企业集团具有相当大的规模,而且管理层次众多,集团成员间的关系主要表现为资金往来和资本联结,有很多手段可以实施管理控制(比如产品生产、市场营销、财务会计等),财务控制是这些手段中是最基本的,因为它是全方位、全过程的控制,贯穿于企业集团日常活动的整个过程。

二、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现存问题

第一,公司治理机制形同虚设,财务控制未得到有效贯彻。有些企业集团并没有形成人格化的股权,董事会没有发挥起应有的作用,这使得内部人控制有机可乘,弱化了基于股权的财务控制。综观西方的企业集团,大都是母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投资、并购等行为构建起来的,而我国的很多企业集团却是基于政策优惠、行政命令等方式联结在一起,产权关系不明晰,财务关系比较混乱,因此难以根据产权构建合理的公司治理机制。

第二,财务运作水平低下。当前很多企业集团还保留着计划经济时代的缺陷,财务部门的职能未得到清晰定位,做的主要是会计工作,而忽略了在财务上的作用。一方面,企业集团缺乏系统的财务战略、预算以及定量的指标,集团运作未能形成没有统一的财会制度,各下属单位还是“各自为政”。另一方面,企业集团未能进行有效的财务分析,各下属单位只是象征性地上交财务报表,没有深入分析自身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绩效,在企业决策的过程中也不重视财务分析、评价的重要性,而是由领导凭“拍脑袋”做决策,因此决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

第三,财务信息不可靠。在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各样的财务信息,它能够以“数字化”的形式来反映企业的运营状况,据以正确评估经营绩效,预测发展前景。由于企业集团具有庞大的规模、复杂的组织,因此需要完善高效的信息系统,从而提供真实有效的财务信息,然而许多下属企业并未将财务状况如实上报,而且企业集团的财会制度以及会计科目的设置缺乏统一,导致财务报表无法真实反映集团的实际财务信息,同时在编制合并报表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从而夸大资产规模,更加扭曲了企业集团的财务状况。

第四,未建立起有效的财务监控体系。我国当前的企业集团普遍存在会计信息造假、财务乱收滥支、资产流失的现象。这三方面都与财务具有密切的关联,其中财务上的乱收滥支是原因,资产流失是结果,而会计信息造假则是表面现象。这说明在现实当中,我国企业集团对于财务的监督非常薄弱,内部会计缺乏监督动力,内部审计基本上没有发挥作用;外部的经济监控也形同虚设,国家、社会审计效果有限。除此之外,企业集团实施的主要是事后控制,而缺少更为重要的事前和事中控制。

第五,激励机制过于简单。在企业的管理过程中,实施有效的激励可以解决多重委托-问题,进行健全财务控制,但我国由于历史及经济上的原因,没有建立起相应的激励机制。据了解,大部分企业集团的管理者并没有得到与足够的报酬,也很少有实行年薪制的。由于经营管理者的切身利益还和企业经济效益并没有有效结合,因此激励约束机制难以发挥预想中的效果。

三、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对策从总体上看,企业集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强化其财务控制。

第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基于现代企业制度及公司治理结构,财务控制的主体应该是公司的董事会,公司治理结构的核心是董事会的职权。财务控制从机制而言是利益相关者综合、全面地管理企业财务,因此,完善的财务控制体系就是健全的公司治理机制的表现。企业集团应该以专业化、独立性为基础来构建董事会,有力地发挥股东大会、董事会以及监事会对管理层的监督和约束。判断一个董事会是否合理有效,关键在于董事会的人员组成,只有专业化、独立性的董事会才能发挥出作用,为此应该积极聘请独立董事、组建专业委员会。

第二,授权给下属企业进行控制。为了加强企业集团财务控制的效率,可以把某些权限授予下属企业,具体而言应该明确授权事项和资金使用的额度范围,尤其应该明确规定那些容易造成资产流失的项目,从而使下属企业的各项财务工作有章可循。例如,集团总部集中管理资金,而将授权下属企业以投资、融资权限,从而下属企业有一定的权力来制定额度范围内的投融资计划。与此同时,集团总部应该建立健全这些项目的审核、批复和控制制度,加强对这些项目的跟踪,从而规范下属企业的财务行为。

第三,加强预算控制,完善信息网络体系。在财务控制和目标管理中,预算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手段。制定预算应该基于财务目标,根据企业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来加以规划,通过财务预算,企业集团可以系统完整地反映所拥有的资源和目前的配置情况。在编制预算的过程中,应该将集团整体的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进行逐一分解、层层落实,并以此作为对各下属企业绩效考核的标准。

第四,健全对下属企业的考核制度。企业集团及其下属企业具有相同的最终目标,那就是使企业的利润最大化。下属企业从集团获取资金,进而开展生产经营活动,一方面要保证资金的完整、安全,另一方面还必须追求盈利,完成企业集团下达的考核指标。为了确保投资收益的实现,企业集团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一是制定合理的投资回报率,保证资产的保值增值。

参考文献

[1]孟祥秀。试论集团公司如何实施财务控制[J].公用事业财会,2009(2)。

[2]孙凤霞。略论强化现代企业的财务控制[J].公司事业财务,2004(3)。

融资战略论文范文第4篇

1.房地产的概念。在我国所谓房地产,是指土地、建筑物及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和附着于其上的各种权益(权利)的总和。这些固着在土地、建筑物上不可分离的部分,主要包括为提高房地产的使用价值而种植的花草、树木、或人工建造的花园、假山;为提高建筑物的使用功能而安装在建筑物上的水、暖、电、卫生、通风、通讯、电梯、消防等设备。它们往往被看作土地或建筑物的构成部分。因此,房地产本质上包括土地和建筑物及附着于其上的权益两大部分。房地产由于其位置固定、不可移动,通常又被称为不动产。

房地产主要有三种存在形态。其中土地指的是地球陆地表面及其上下一定范围内的空间;建筑物是一种土地定着物,具体是指人工建筑而成,由建筑材料、建筑构件和建筑设备等组成的整体物。包括房屋和构筑物两大类;其他土地定着物指的是建筑物以外的土地定着物,具体是指固定在土地或建筑物上,与土地建筑物不可分离的物,或者虽然可以分离,但是分离不经济,或者分离后会破坏土地、建筑物的完整性、使用价值或功能,或者会使土地、建筑物价值明显受到损害的物。

房地产是实物、权益和区位三者的综合体。实物指的是房地产中可以看得见、摸得着的部分,例如外观、结构、装修、设备等;权益指房地产中无形的、不可触摸的部分,包括权利、利益、收益(如使用权、所有权、抵押权等)。在我国,就房地产开发经营来说,附着于土地和建筑物上的权益包括土地使用权和房屋所有权以及在其上设置的他项权利,如抵押权、典当权等;房地产区位指的是房地产的空间位置。具体的说,一宗房地产的区位是该宗房地产与其他房地产或事物在空间方位和距离上的关系。房地产的总体概念可总结如下:

房地产概念图

2.房地产营销概述。房地产市场营销的产生是生产力发展和商品经济发达的必然产物,市场营销是房地产经营过程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强有力的房地产市场营销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地区的经济繁荣,还有助于将计划中的房地产开发建设方案变成现实,使每一宗物业顺利出售或出租。从事房地产营销需要清楚地了解营销策略,辨别外界环境的发展变化,通过系统分析及时改变营销策略。

房地产市场营销包括有开发商和经营商、营销人员、营销中间商和顾客几个组成部分。

房地产开发商和经营商,首先要对市场变化和需求等做出预先反映,并在公司长期营销战略中得到体现。同时房地产业与资源和原材料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作为开发商就要在制定营销计划时将资源和原材料的价格波动考虑进去。房地产公司的营销人员,不但要熟悉市场环境等市场经济知识,还应具有关于保护竞争、消费者和社会更大利益等主要法律知识,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给房地产目标市场带来的不同需求。对于房地产的开发商和经营商而言,为了达到获取利润的目的,公司将联合一批供应商和营销中间商来接近目标顾客。

房地产营销策略论文

二、房地产营销策略的发展史

市场营销理论于20世纪初诞生于美国,菲利蒲?科特勒被誉为营销学之父,他提出了最早的营销4C理论,是现代营销的基石,4C包括产品、价格、促销、渠道,从这四点出发,衍生出新的营销方法。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目标消费者位居于中心地位。企业识别总体市场,将其划分为较小的细分市场,选择最有开发价值的细分市场,并集中力量满足和服务于这些细分市场。企业设计由其控制的四大要素(4C)所组成的市场营销组合。为找到和实施最好的营销组合,企业要进行市场营销分析、计划、实施和控制。通过这些活动,企业观察并应变于市场营销环境。

营销简单的说就是用科学的方法,分析市场上的需求,并用科学的方法来生产出能满足市场需求的产品。

房地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房地产营销层面的竞争也随着房地产市场竞争的激烈而日益激烈。我国房地产营销策略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六个阶段。

1.建设观念阶段——标准规划。计划经济时代,只有简单的“房地产”概念,很长一段时间,我国的住宅建设一直是学习前苏联模式,而且住宅的建设标准由政府统一制定,造成所有的设计全按标准图进行建设,形成千楼一面的现象。

2.楼盘观念阶段——

销售策划。在这个阶段,房地产刚刚走向市场化,大部分项目的开发意识依然停留在计划经济时代,策划往往依赖于企业领导或几个设计院专家的“大脑风暴式”讨论,而没有进行市场调研、消费者需求调查的意识,开发的项目充满了主观臆断。 3.推销观念阶段——概念策划。房地产市场的泡沫与楼盘空置的现实,使开发商认为消费者缺乏理性,有一种购买惰性或者抗衡心理,必须主动推销和积极促销。在1997年~1999年大多数所谓房地产策划仅仅是“广告策划”、“销售策划”而已,策划人选择楼盘的一个或一个以上的显着特征,向消费者加以强调和宣传,使消费者对楼盘建立起概念认识,引导消费者在众多楼盘的选择过程中,比较容易选择自己偏好的楼盘,以达到促销目的。

4.准营销观念阶段——卖点群策划。随着社会进步与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居住条件的需求层次日益明显,房地产市场供应量的增加,导致需求相对减弱及消费者理性购买,为有效的满足用户的各种需要,适应卖方市场和消费者理性选择,开发商认为必须以用户为中心。因此,策划人把众楼盘之长集于一身,极尽所能地向市场罗列无尽的卖点一时间环保住宅、绿色住宅、智能住宅、生态社区等等,虽然提升了楼盘品质,但使得开发商成本高于售价。

5.营销观念阶段——全程策划。围绕用户展开的营销,并没有使供需缓和、楼盘空置减少,开发商逐渐认识到实现销售的关键在于正确确定目标市场的需要和欲望,并且比竞争对手更效、更有利地传送目标市场所期望满足的东西。使开发商不再只关注于产品的本身,转而关注市场需求。

6.整合营销观念阶段——整合策划。整合营销是企业经营目标兼顾企业、顾客、社会三方的共同利益,各种营销技巧相互结合、相互补充所构成的企业市场营销理念。整合营销要求企业的所有活动都整合和协调起来,企业中所有部门都在一起努力为顾客的利益而服务,企业的营销活动成为企业各部门的工作。

房地产营销策略论文

三、房地产营销策略的现状

目前,我国常用的房地产营销策略主要有房地产企业直接销售、委托销售和网络销售三种。

1.企业直接销售策略。它是指房地产企业利用自己的销售部门对房地产商品进行直接销售。目前我国绝大部分房地产开发商都是采用这种销售渠道。最常见的形式是派出销售人员,在一个固定的场所现场售房。这种策略的优点是销售渠道最短、反应最迅速、控制也最为有效。

2.委托销售策略。它是指一般开发商委托房地产商寻找顾客,顾客经过商中间介绍来购买物业的销售渠道方式。相对于直接销售模式,委托销售降低了开发商的风险,通过商的服务性质,更易于把握市场机会,能更快地销售房产。

3.网络销售策略。网络营销策略是利用现代电子商务的手段,实现房产的销售。与传统的销售策略相比,网络销售策略可以降低房地产企业的营销成本,可以实现零距离和全天候的服务,更方便地和消费者沟通,可以树立房地产企业意识领先、服务全面、信息完备的良好形象,有利于增加房地产企业的无形资产,有利于消除销售的地域性等优势

房地产营销策略论文

当前,我国房地产市场营销策略主要有以下特点:

品牌领导形象震撼——确立市场地位,引起市场关注,锁定目标消费群;

把握时机高昂入市——抓住有利时机,高姿态低价格进入市场,迅速掌握市场主动权;

分期分批卖点不断——分期开发分批销售,步步为营,组织储备卖点群随销售阶段适时引爆,带动价格走高,达到持续热卖效果;

进度跟进高潮迭起——紧跟工程进度(奠基、正负零、封顶、竣工、样板房开放、园林开放等)制造阶段性销售高潮,实现阶段性销售目标;

以质论价升值诱人——以户型、朝向、楼>!

物管跟进后顾无忧——物业管理提前介入能迅速树立项目形象,强化认同感,购买者无后顾之忧,达到促销效果。

房地产营销策略论文

四、房地产营销策略的创新

在新形势下,随着市场的成熟、制度的健全以及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问题,我国的房地产营销策略遭遇了有力的挑战,这就要求房地产企业积极思考,探索营销策略的创新。

在房地产营销策略的创新中,需要注意几个关键的因素。第一,项目开发前的市场调查工作。市场调查对房地产企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市场调查需要对国内外宏观经济的波动与政策变化、房地产法律法规以及国家的金融环境、住房制度的改革动向等等做深入的调查。第二,强化产品策略在营销组合中的地位。由于房地产商品的特殊性,要求房产设计上要符合消费者的喜好,建筑材料选择要合理,物业管理信誉要好,已解决业主的后顾之忧。第三,突出企业差异。突出本企业的产品、服务和品牌差异,可以提高房地产产品的价值,形成竞争优势,其中产品差异是最基础的,也是要首先考虑的。第四,合理利用价格策略。房产的定价要注意消费者的心理价位和承受能力,同时要根据项目本身的开发目的确定。第五,积极拓宽营销渠道。在以消费者为中心的市场环境下,开发商应从坐商观念转变为行商观念。

目前,全国各地的房地产发展都处于高潮期,人们对房地产的需求较大,对于各大房地产商,这无疑是利好消息;但是,由于房地产市场通过近几年的发展,已经开始转向买方市场,所以,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各大开发商必须要注意房地产营销策略的创新,这样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1.品牌营销。建立良好的品牌对房地产营销十分重要。目前,房地产市场竞争日趋激烈,房地产品牌的作用日益凸现。品牌不仅是企业或产品标识,更是宝贵的无形资产,能强化企业在市场和行业中的地位,并且在企业的兼并收购、投融资等对外合作中发挥重要的作用,从而为企业创造更加良好的经营效益。

要建立良好的品牌,必须要以优良的品质,适合的价格提高品牌美誉度;同时,兼以完善的售后服务提高品牌忠诚度以及适当的树立品牌形象的手段提高品牌影响力,以及参加各类大型的房地产展销会展示公司形象,推销公司的楼盘等。而在现实的房地产营销中,由于资金的周转,市场的激烈竞争等问题,导致房地产开发商不注意进行品牌效应的积累,往往只是针对在建或竣工的个别楼盘借助媒体或广告的力量进行炒作。而品牌的创造和维护应该贯穿整个项目的始终,不是个别的,而是整体的。只有这样,才能使得品牌成为企业的竞争优势;另外,企业往往将品牌理解成为案名,只要案名好就能树立良好的品牌效应。其实案名只是品牌的重要组成部分,品牌应该注意“内外兼修”,即要有好的案名,更要有好的质量及服务,做到“名实双具”。这样创造出来的品牌,才是真正的品牌,才是能促进商品房销售的品牌,才是人们信赖的品牌。

2.人文营销。房地产营销应该是以人为本的,为顾客创造良好的环境,体现人文情怀。文化是人文的重要组成部分,深厚的文化底蕴或高品位文化景观和楼盘的结合可以给顾客以享受。人文的另一个方面体现在房地产开发商与顾客的关系建立上。“顾客就是上帝”,对于现在正处

于买方市场的房地产企业,应该更加注意与顾客建立良好的关系,与顾客形成互动,展示企业形象的同时,更让顾客感受到关怀,在选择时倾向性更加明显。人文营销的第三个方面体现在为买主提供最大便利上。所以,从房地产开发到售后的过程完整贯彻以人为本的原则,是提升销售量的重要手段之一。 3.知识营销。目前,对于大多数消费者而言,他们对房地产的理解往往只是限于“一栋房子”这样浅显的概念,而想了解,又苦于没有途径。因此,房地产开发商应当本着诚实的原则定期开展相关知识的宣讲会,在宣讲会前可以进行问卷调查,了解消费者在此方面的困惑,在宣讲会上可以针对调查结果要求相关专业人员先进行房地产行业概况介绍,然后认真耐心地回答消费者对房地产行业或有关楼盘的任何问题,最后总结以上的内容,达到让消费者获得知识的目的。可见,宣讲会是沟通房地产商和消费者之间的桥梁。向顾客介绍知识的同时,又宣传了企业的品牌,提高大众的认知度,增加购买欲望;同时,对房地产有了认识的顾客又会对房地产提出更高层次的要求, 促使房地产开发商运用新技术,创造新工艺,推动市场的前进。

4.绿色营销。居住环境的质量已经成为人们购房时考虑的重要因素,于是,开发区域的绿地覆盖率也就成为楼盘的卖点。于是,企业纷纷提出以环境保护为营销理念, 以绿色文化为价值观, 以绿色营销为核心的营销战略。

在绿色营销上,对于单纯的绿地的规划是十分必要的。而针对目前能源紧缺而提出的绿色节能住宅的概念,同样要运用到绿色营销中,增加社会效应。虽然目前节能住宅的单价相对普通住宅要高,但由于“发展节能住宅是利国利民的大事”,绿色节能住宅的发展将成为趋势,也将成为卖点。

5.合作营销。和其他商品一样,对于商品房的销售同样可以采取合作营销的战略。房地产开发商与很多单位存在利益关系。

首先,应该积极与下游供应商进行联系,由于长期的合作,可以给开发商带来一定的折扣,减少成本;同时,消费者购买商品房之后进行装潢,开发商可以推荐房主使用与其合作的供应商的售卖的材料,既为房主提供了优惠,同时会给供应商带来不少的收益。第二,开发商积极与金融信贷部门进行联合,前期可以通过宣传开发项目优势的方式,向金融信贷部门请求贷款或通过项目融资的方式邀请进行项目合作,利用金融信贷资金进行开发建设;在后期的销售过程中,与金融部门沟通,为顾客设计贷款或按揭的组合方式,为顾客提供多种丰富的支付手段。第三,与其他开发商进行联合造势,形成双赢的格局。

6.服务营销。对于房地产产品的服务也分为售前、售中、售后三个服务阶段。在售前服务阶段,首先应该向每位潜在的消费者提供真实的关于楼盘的资料,热情地接受他们的咨询,让他们对所感兴趣的楼盘有全方位地了解,从而有了初步的认知和倾向;售中服务是开发商必须提供符合协议规定质量合格的商品房给用户,并协助他们办理相关手续;在现实中,消费者往往能获得前两个层次的完美服务,但是,房子一旦拿到手出现差错却无人接手进行处理,导致产生纠纷,这对企业的声誉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开发商应当注意商品房产品的售后服务,对业主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地反馈与维修;并自己成立物业公司或委托第三方物业管理, 为业主提供安全、舒适、美观的理想人居环境,这是时展的必然,同时也为企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7.社会营销。社会营销观念是随着现在流行的可持续发展观念提出来的,主张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不仅要满足消费者的市场需求或短期欲望,而且要符合消费者的长期利益,不忽视社会利益。注意到企业发展中的社会效益,对于企业提升其形象是十分重要的。企业的形象提高了,销售量和利润也自然得到提高。

五、结语

融资战略论文范文第5篇

2.非物质文化遗产科学保护的几个问题苑利

3.论文化生态保护区的非文字文化保护陈勤建,尹笑非

4.汉画的叙述:四川汉代性题材画像研究李立,史培争,LiLi,ShiPeizheng

5.审美、文化与叙事——与谭君强教授"审美文化叙事学"构想的商榷胡俊飞

6.深生态道德与生态道德辨析王世民,王譞,郑苏淮,秦红梅

7.道德中间状态对德福关系的证伪张雷

8.个人幸福:主、客观世界的矛盾对立与精神世界的统一李碧花,米运生

9.孔子的消费审美思想探析林辉,温乐平,汪

10.关于理学家罗台山研究的几个问题赖海燕,段福德

11.论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县域经济发展的新途径周金堂,ZhouJintang

12.我国产业升级的绿色低碳路径选择程宇航

13.股票市场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及效率分析张建波,王春平

14.企业财务战略:"企业战略中的财务"还是"财务中的企业战略"?曹玉珊

15.公用企业治理机制对绩效的影响——基于上市公司的实证研究王倩

16.我国区域经济梯度推移粘性的要素非均衡集聚经验研究郭萍

17.《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明代文学思想辨析——以明代文学复古问题为例何宗美,刘敬,HeZongmei,LiuJing

18.元初江南的游士与干谒史伟,ShiWei

19.张九龄的文学感兴观与言象表现观赵彩花

20."文学性"与中国当代文学理论的价值重建段吉方

21.民族危机下的道德言说——沦陷区文学伦理叙事探析冯昊

22.论W.S.默温中期诗歌风格的变化张跃军,邹雯虹

23.从戴那·乔亚的诗歌体裁看新形式主义郑长贵,查建明

24.预设及其在文学语篇建构中的作用陈丽霞,曾燕冰

25.唐格后敕修纂体例考戴建国,DaiJianguo

26.唐代文儒孙逖家族研究张卫东,陈翔,ZhangWeidong,ChenXiang

27.试论近代农会与南京国民政府的农业贷款朱钦胜

28.略论华侨对祖国抗战的医药支援张旺清

29.新中国成立初期关于税收方法的讨论蒋贤斌,戚桂祥

30.论税收民生与中国的税法转型邓成明,阳建勋,DengChengming,YangJianxun

31.危险驾驶行为独立犯罪化刍议李朝晖

32.医疗损害因果关系的法理研析——以英美法为视角薛贵滨

33.公法理论中的三种功能主义范式程关松

34.金融危机背景下金融商事规范的经济法思考邱润根

3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研究的三维视角胡伯项,贾凌昌,HuBoxiang,JiaLingchang

36.人本思想的呼唤与构建——兼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成果何建华

37.欧盟对外援助政策及其在中国的实践郑双胜,甘开鹏

38.孔子"《诗》可以群"命题的本义还原陶水平,刘衍军,TaoShuiping,LiuYanjun

39.论岩画艺术研究的学科合理性朱媛,ZhuYuan

40.论上海都市文化语境中的左翼文化思潮及其影响李洪华

41.论中国当代文艺学研究中的性别忽略张爱凤

42.非常时期的女性启蒙——《女声》与田村俊子的上海时代涂晓华

43.比较法的方法和作用爱德华·埃伯尔文,马莉

44.努力构建中国特色的史学理论体系——评张艳国《史学理论:唯物史观的视域和尺度》黄今言

1.上海世博会与城市文化杨剑龙,刘畅

2.中国文化与上海世博会余悦,YuYue

3.从世博会到"后世博":中国文化产业的新战略和新资源花建

4.复合模式的故事讲述——艺术史叙事中的表演与铭文F.多诺汉,周靖波

5.《列子》寓言的叙事分析袁演

6.道德个体与契约个体——中西思想比较视阈中的"儒家与自由主义"赖功欧,LaiGong'ou

7.共在:人与文化的本质性关联——一个文化安全研究的文化哲学视角李金齐

8.自发秩序与建构秩序的相容性——以哈耶克法治理论为视角张进铭,高雪萍

9.论马克思时间观的当代价值——从"时间"维度审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龚海艳

10.经济走势与经济发展主动权史文清,ShiWenqing

11.衍生金融工具会计监管的博弈分析熊明良

12.论金融服务自由化条件下我国金融业竞争力的提升王立文

13.我国发行巨灾债券的相关问题探讨师华,彭晓洁

14.我国经常项目顺差持续性的实证研究——基于汇率变动与服务贸易的新视角薛智韵,许统生

15.我国通货膨胀的一般性原因分析——基于1992-1995年的数据饶璐,徐佩秋

16.《离骚》抒情主人公求女综考李炳海,LiBinghai

17.论唐代隐逸的特质及其文学表现李红霞,LiHongxia

18.悲剧与现代性肖琼

19.李健吾感悟式批评的理论特质黄擎

20.反抗的诗学——以加缪为中心的考察王洪琛

21.身体主体性与审美关系理论高波

22.图象、自我、本土化——从《泰华文学》看泰华文学的新发展朱文斌

23.深切的怀念特别的意义——在黄道同志诞辰110周年座谈会上的讲话汪玉奇

24.远见卓识大智大勇——黄道同志在1937年毛智勇,叶青

25.黄道从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的原因探究万建强

26.读懂黄道高扬"道"的旗帜余伯流

27.黄道在江西人民革命史上的地位刘勉钰

28.痛苦的选择:晚清时期东西文化冲突中儒学的价值走向建红英,JianHongying

29.清末民初基层社会民间调解的变革——以四川会理县的实践为例陈宾

30.古典时代雅典的婚配模式探析孙晶晶

31."姘合制":古罗马社会的特殊"婚姻"邹芝,刘莉莉

32.现代商人法的性质和归属新论张晓东,董金鑫,ZhangXiaodong,DongJinxin

33.应对气候变化的能源立法问题研究张勇

34.论民营职业中介机构的作用与完善路径章辉

35.劳动关系稳定的分层法律调控刘焱白

36.论侵权死亡赔偿黄娅琴,杨志勇

37.我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人股问题的法经济学思考金成晓,余志刚

38.中日农业金融体系的比较及其启示任军利,黄春磊

39.我国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形式的演进和启示崔剑,凌江怀,李颖

40.清商乐及其管理考论龙建国,LongJianguo

41.当代西方学术期刊的电子化趋势及其启示冯珍珍,FengZhenzhen

42.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原则的界定与模式构建王焯

43.永新盾牌舞的文化自然及其传承对策张承龙

44.中国内地法律电影研究熊小川

45.中国摄影艺术的民族化进程钟林卡

46.论中国外层空间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战略夏德根,XiaDegen

47.国内外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建设研究现状及展望卢明纯,蒋美仕,张长青

48.试论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其完善赵联,孙福平

49.现代性与现代主义奥斯汀·哈灵顿,周计武

50.忧患意识与治国安邦——读周溯源著《千年忧思》包心鉴

1.描述与实践:认识和实践关系的当代科学视界王天思

2.论世界的"单元结构"与"层展结构"鲁品越

3.论量子实在观成素梅

4.试论作为空间叙事的主题-并置叙事龙迪勇,LongDiyong

5.叙述话语及其存在方式马明奎,MaMingkui

6.现代小说叙事模式探析——以伍尔夫的《达洛卫夫人》为例廖宇蓉,廖婷

7.跨越性与可比性:比较美学的二维界说陈伟,邵志华,ChenWei,ShaoZhihua

8.西方当代解释学理论及其思想脉络探讨李淼

9.从"以公克私"到个体"私"意识的萌动——宋明公私观念的人文启蒙意义陈爱生,秦菊波,ChenAisheng,QinJubo

10.两宋易学对《周易正义》的重新审视与超越杨天才

11."外斥内援":朱熹佛教观探析施保国,李霞

12.中国古代诗词与现代标志中的古典美学法则之比较席兴利

13.外出打工的回馈效应与县域经济的发展——以中部若干县为例叶德磊

14.全球负外部性治理的困境叶卫华,YeWeihua

15.世博会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路径选择——以合作博弈为视角谷永芬,龙小雨

16.非对称信息视阈下的证券市场结构优化问题李兴平,刘雄,陈福庭

17.我国工业旅游多层次与区域性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涂小华,陈晓龙,王翠芳

18.唤起民族新生的主体觉醒——晚清至"五四"新文学重塑"中国形象"之演化黄健,HuangJian

19.现代汉诗中的中国形象胡苏珍

20.试析中国"后现代"文学观念张春梅

21."让我们共同想象吧!"——《人民文学》(1949-1966)中国多民族文学版图建设论袁向东

22.直面人生的个性化写作——论鲁迅对师陀创作的影响王欣

23.试论艾柯小说的百科全书特征李静

24.论华裔美国文学的沉默主题——以谭恩美小说为例万涛

25.共产国际与中国苏维埃运动的"移植"及演进余伯流,YuBoliu

26.共产国际、联共(布)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共的三次"左"倾错误万建强

27.中央苏区社会保障机构建设述论黄惠运

28.论抗战时期的政治参与机构——国民参政会赵祖平

29.北宋"不抑兼并"、"田制不立"政策新论王辉

30.文艺复兴启蒙精神及其历史定位杨贺男,唐伟

31.合同的内涵及合同法的地位新探匡爱民,李小华,KuangAimin,LiXiaohua

32.主体认知与合作社法律文化的构建——从民国时期《合作社法》的绩效看《农民专业合作社法》之施行陈婉玲

33.环境侵权损害赔偿社会化分担机制的构建喻磊,郑婉婷

34.《2009美国复苏与再投资法案》及其对我国的启示伍巧芳

35.完善我国政府采购法律制度的思考林翰文,林火平

36.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起点再探讨贺朝霞,李亮,HeZhaoxia,LiLiang

37.个体、人民与政府:卢梭的"共同意志"学说分析聂平平,贾永梅

38.当代思想政治教育发展新趋势:科学与人文的融合袁张帆,黄瑞雄

39."共和国文化"的电影话语建构——延安文艺的电影之路陶冶,TaoYe

40.孔子的音乐实践与音乐思想孙克霞

41.中西建筑装饰文化差异及其表现形式王强

42.戏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现状、特性与实现方略——以弋阳腔为例杨咏

43.生态文化视野下鄱阳湖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朱蕴丽,彭艳华

44.语言的契约性及其表现夏学胜,吴伟萍

45.《释名》的编排及其义训特点探析蔡菲菲,王文

46.江西省宏观税负与经济增长关系研究苏南宏

47.江西省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发展关系研究肖海萍,胡辉

48.中部地区农地流转困境的实证分析——以江西省赣州市为例李齐,崔通,李文婕,李悦霜,李茜

49.农业产业化还是农业生态学:21世纪的挑战C.迪恩·弗罗伊登博格,冬麾

1.论双边投资条约实践的"失衡"与革新曾华群,ZengHuaqun

2.中国海外投资保护与国家契约问题何力

3.从国际投资争端解决机构的裁决看东道国的环境规制措施韩秀丽

4.中国叙述学刍议乔国强,QiaoGuoqiang

5.拜伦诗歌的叙事节奏及其时间观杨莉,YangLi

6.略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出的历史原因和契机余品华,YuPinhua

7.论儒家"孝治"司法实践中"孝"与"法"的矛盾冲突黄修明,HuangXiuming

8.姚莹理学思想初探王晖,成积春

9.后金融危机时期新国际贸易保护主义研究吴桂华,WuGuihua

10.基于数据包络法的我国区域创新绩效地区差异动态分析匡爱民

11.论现代农业投融资机制的创新谌立平,贾金荣

12.试析房地产价格指数的偏差与完善陈红艳

13.论我国地方政府债券的发行与管理蒋紫文

14.工业化进程中产业结构对劳动力就业结构偏离效应的实证研究——以江西为例唐斌,黄娟,黄小勇

15.异域中国文论西化的两种途径——世界主义文论话语探究代迅,DaiXun

16.论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徐扬尚

17.从祛弊救国到新民强国:小说革命演变的路径包礼祥,朱飞

18.女性话语的童话化变奏——从简·奥斯丁到夏洛蒂·勃朗特肖英

19.生态批评价值论余慧芬

20.唐代诗社考论陈小辉

21.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海外中国学方志远,FangZhiyuan

22.特纳-威尔逊的"边疆假说"——兼议二者对"边疆"理解上的差异张澜,陈钧

23.罗珠与汉初南昌城的修筑俞兆鹏,俞晖

24.近代中国第一个新闻体制构想——关于洪仁玕《资政新篇》中报业思想的重新评价吴翔,王美芳

25.论民元时期的报界团体及其活动赵建国

26.美国对中国"两反合并调查"的法律依据与中国的对策徐泉,陈云秀,XuQuan,ChenYunxiu

27.国外法院适用《国际商事合同通则》的司法实践与法理探析——兼论中国法院的司法实践及其立场演进吴德昌

28.中小企业集合债券融资制度探究张军,林俊华

29.试析企业管理层收购中的信托融资周云

30.农业保险法定模式的选择舒伟斌,陈运来

31.主管承诺对员工表现的影响研究单国旗,ShanGuoqi

32.乡村共同体的瓦解与重建——我国乡镇治理的困境及其自治要素分析郭圣莉,邓丁,潘超韧,王兴

33.西方人力资本理论的演变与思考左聪颖,杨建仁

34.基于价值链分析法的中国企业跨国并购战略思考王含笑

35.心理契约与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王利华

36.社会阶层流动视阈下的高等教育公平探析苏叶兰,詹莎,SuYelan,ZhanSha

37.西方和谐教育思想的历史嬗变及狄更斯的儿童教育观张静,范晓红

38.学习型社会:从教育理念到发展模式夏昱,刘军

39.图像时代的视觉狂欢——论本雅明和鲍德里亚对视觉图像的沉思高燕,GaoYan

40.贺岁片的后现代特征探析袁萍,李建平

41.大众媒介话语的原型沉淀——以突发性公共事件为中心周津丞,杨效宏

42.陈汉章《尔雅学讲义》稿本述略丹,颜春峰

43.日本近代文字改革及文字使用概况陈琴

44.《长安志》考略张丽

融资战略论文范文第6篇

[摘 要] 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完善,产融结合的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这一经济模式得到了酝酿和产生,现阶段正处于下一步如何发展和完善的重要阶段。在当前其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走在了十字路口之时,引入战略性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是解决财务公司战略管理问题的根本之举,本文就此问题做了一些分析研究。

[关键词] 产融结合 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本竞争战略 绩效管理评价体系

20世纪90年代初,国家提出了建设大型企业集团的策略方针,培植和发展“大企业、大集团”,鼓励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这一典型的产融结合的机构模式。企业集团成员单位的利益受经济规律的制约,因此企业集团成员的资金不能被无偿占用,这些因素决定了必须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资金运用的原则来合理调配、使用资金,最终企业集团内部融资机构逐渐从企业集团总部中分离出来,成为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金融法人实体。之后,越来越多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集团纷纷通过设立财务公司或收购其他金融机构成立金融公司等方式,增加对金融领域的投资,从而构建与自身产业发展特点相适应的金融产业,这种发展轨迹似乎成了一种经济潮流。近年来,上汽集团、锦江集团、宝钢集团等一大批产业军团纷纷涌入金融领域,设立企业集团财务公司。

一、财务公司现存的战略方向问题

随着企业集团业务领域的扩张,财务公司的功能也不断地增加,但实际效果却没有想像的那么理想。曾经一度把GE当作样本模仿的张瑞敏在2002年曾经指出:“不管怎么样,我们还是要把产业与金融的互动关系建立起来,最终目标是产业占一半,金融占一半。进入金融业,虽有很大风险,我们还是希望走出一条新路。”三年之后,海尔就退出了长江证券,与此同时,诸多产融结合的典范如东方、新希望等也纷纷宣布止步于金融业。这并不意味着产融结合之路出现了问题,而是需要探索产融结合到底要如何发展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企业集团财务公司的发展来到了十字路口。部分财务公司发展定位偏离了初衷,缺乏对高效运作财务公司的机制的探索,那些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经营良好、实力雄厚的财务公司逐渐演变为商业银行,如由首钢集团财务公司演变而来的华夏银行等,实为财务公司性质的异化;部分财务公司没有站在战略发展的角度上有效运作企业集团的资本,仅仅是简单的集中运用资金,依旧停留在“资金调配中心、资金结算中心”的地位,导致集团财务公司未能很好地发挥其应有的产融结合的作用,在夹缝中生存着,沦为企业集团的第二财务管理部门;还有部分财务公司则因经营不善而退出市场。2008年出现的世界性金融危机后,企业集团实体经济也受到严重威胁,财务公司作为产融结合的中间产物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和巨大的机遇。如何抵御风险,如何充分发挥财务公司的功能,防止金融危机冲击产业资本是值得人们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

二、引入基本竞争战略的战略探索

2008年9月16日,美国五大投行之一的雷曼兄弟轰然倒塌震动了整个世界,在金融高度自由化的时代,虚拟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利润,同时伴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2009年4月2日召开的伦敦G20会议强调了金融监管。作为产融结合的金融自由度相对较低的财务公司,到底应该继续向“金融多元化”和扩大金融自由度发展,还是回归于服务产业资本的发展宗旨;其未来发展定位及发展战略如何改进;如何在企业集团的产业基础上,运用基于资源的公司观合理配置和融合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如何在交易成本最小化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财务公司的金融功能等等一系列问题都摆到了财务公司面前。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著名战略管理学家迈克尔?波特在《竞争战略》中提出了基本竞争战略,他认为企业可以采取三种竞争战略:成本领先、差异化和专门化。我们可以将财务公司的基本竞争战略细分为三个方面,从战略层面定位出财务公司的发展,如下图:

三、战略性绩效管理评价体系的构建

我国财务公司普遍缺乏一套能对管理层预决策提供战略性指导的完整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和方法,使管理者无法根据经营情况来确定战略定位,制定未来的发展策略,从而使财务公司失去战略方向,导致发展缓慢。有俗话说“评价什么,就得到什么”,有什么样的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和方法,就有什么样的企业管理行为,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和方法影响和改变着企业管理行为。为财务公司设计一套完善的战略性绩效管理评价体系和方法,是解决财务公司战略定位和发展的关键问题。大部分财务公司效仿商业银行的绩效评价体系或者根本就不存在绩效管理评价,只是简单的服务于企业集团。由于财务公司是限于企业集团内部经营金融业务的特殊机构,其绩效评价体系既不同工商企业又同于商业银行,应该是与企业集团的战略定位相结合,具备自己独立的一套绩效管理评价体系。本文构建的绩效管理体系尤其突出对集团公司的战略,根据基本竞争战略理论,针对集团的三个基本的战略构建服务性的指标体系,定量与定性结合服务于集团公司的发展。引入基本竞争战略的财务公司绩效管理体系理论框架如下图。

四、关键绩效指标(KPI)的选择与战略渗透

关键绩效指标是用来衡量某一岗位工作绩效表现的具体量化指标,是对工作完成效果的最直接衡量方式。关键绩效指标来源于对企业整体战略目标的分解,能够非常有效的反映影响企业价值创造的关键驱动因素。设立关键绩效指标可以使经营管理者集中精力关注对绩效最大驱动力的经营行动,及时诊断生产经营活动中出现的问题,并能够采取提高绩效水平的改进措施。关键绩效指标一个最大的作用是与企业的战略渗透在一起,能够在分解战略目标贯彻实施战略的同时反馈出战略实施的效果,以便及时调整战略。在财务公司中,关键绩效指标与战略的渗透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与成长目标是所有战略的储蓄库

在战略目标的实模式。用来衡量学习型组织的关键性指标主要包括:员工满意度、员工培训率、核心人才率施过程中,学习与成长是最容易被忽视的一个维度,而恰恰这个维度与企业的未来生存发展关系最密切。财务公司的发展在跟随企业集团发展的同时还要与社会金融发展的脚步一致。无论在财务公司金融新业务、新产品开发方面,还是财务公司信息系统开发流程改进方面,都需要辈出的金融人才集中创新思想不断更新财务公司的运营、高学历员工比率、员工建议采纳率等。以上三个指标均为衡量财务公司学习成长程度的关键绩效指标,其中核心人才是指财务公司中高层经营管理优秀人才,高学历员工是指本科以上学历的员工。指标体现的是财务公司的人才战略,对员工知识的投资和企业长远发展的重视程度,关系到财务公司的战略的制定、实施、反馈、调整等各个方面。

2.成本领先战略在财务、内部流程中的渗透

根据科斯的交易成本理论分析财务公司的内部流程,成本领先战略可谓财务公司最重要的战略。这项战略在内部流程中实施贯彻,在财务目标指标体系中得到体现和反馈。在财务公司开展内部结算、承兑商业汇票、买方信贷和消费信贷、融资租赁、信贷资产转让、参与银团贷款等业务时,每项业务的流程都时刻考虑到如何才能节省财务公司的资金成本,交易费用和时间成本,消除在地区差、时间差和生产环节差引起的资金运转障碍。从财务管理角度讲,主要是通过各项关键绩效指标(KPI)得到反馈信息,以便做出准确的绩效评价,制定更有利于未来发展的预决策。其中,安全性指标:包括资本充足率、不良资产率和本息回收率;流动性指标:包括流动性比率、存贷款比率等;盈利性指标:包括资产收益率、收入利润率和资本收益率等。

3.专门化战略、差异化战略在集团成员单位和内部流程中的渗透

财务公司的专门化战略指的是财务公司只为企业集团和内部成员单位提供服务,专门针对企业集团的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进行合理配置和运作,实现企业集团价值最大化。财务公司之所以定义为非银行金融机构,就在于业务类型差异于商业银行机构,信托公司等其他非银行金融机构,发挥与企业集团相适应的金融功能,如融资租赁功能。这其中很大的原因在于其服务的客户对象是企业成员单位。大型企业集团的子公司多者几百个,少则几十个,不同的成员单位由于主营业务不同,资金用途不同,同时,由于财务公司对各子公司的考察相对容易,掌握的资料详细,信息沟通和共享度高,提供的金融服务也多种多样,较商业银行的风险降低很多。例如,买方信贷业务,需要买房信贷业务支持的产品一般是价格较高而且耐用的大件生活消费品,或者价格较高不易消耗的生产资料,如汽车,汽车金融服务公司的本质即为汽车行业集团提供买方信贷业务的专业财务公司,既减少了企业的应收账款,又降低了企业的呆账风险。因此,集团成员单位的满意度和投诉率成为衡量财务公司业务有效程度的强有力指标。

在开展各项业务的过程中,为各个成员单位提供多样化的金融服务,降低金融风险并不等于消除了金融风险。财务公司的服务对象仅限于集团内部,固然其信用关系集中度非常高,通常只集中在某一个行业,这样大大加大了财务公司的风险敞口,贷款定价所要求的风险溢价也随着信用集中度提高,从而利差越来越大,边际贷款风险也将越来越大,财务公司并无法保证完全不发生经济事故。所以,统计一个评价周期内故障、差错、案件、风险、损失等事故的发生比例不可缺少,事故发生率是衡量财务公司风险管理、内部控制的完善程度和执行力度,发现内部流程和系统设置的漏洞和缺陷的关键绩效指标。

参考文献:

[1]谢杭生主编:产融结合研究.中国金融出版社,1999年10月

[2]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编:中国财务公司的发展与前景[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4

[3]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编:财务公司的国际案例[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12

[4]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编:财务公司基础知识与实务[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8

[5]中国财务公司协会编:发展中的金融自律组织[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4,8

[6]邓学明:略论我国企业集团财务公司发展的几个问题[J].中国财协通讯,2000,2

[7]彼得・F・德鲁克等著 李 焰 江娅译:公司绩效测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9

[8]张兆国 陈天骥 余 伦:平衡计分卡:一种革命性的企业经营业绩测评方法.中国软科学.2002(5)

融资战略论文范文第7篇

求解公共行政身份危机的三种理论途径

多中心视阈下的治理模式转型——基于治理模式二维划分的实然分析

西方政策过程理论的最新进展、趋势与启示

关键基础设施服务的缺失风险对应急准备的影响

后单位社会民生建设中的国家责任机制分析——以辽宁省棚户区改造为研究个案

基于社会团结的包容性社会——关于当前中国社会管理的若干理论与实践问题

村治研究的发展轨迹、学术贡献与动力机制——基于1998—2009年CSSCI检索论文的研究

平均分配机制批判及其“批判”的批判

司法审查的第三条道路——弱司法审查的兴起、发展及其中国意义

我国公共租赁住房制度立法表达问题研究——以北京等八省、市地方政府规章为分析样本

“半主动性适应”与“建构型适应”——新生代农民工的城市适应模型

新生代农民工市民化水平及影响因素分析——基于河北691个新生代农民工的调查

从隔离走向融合:失地农民社群隔离现象的破解——以长春市为例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农民退休年龄的调整及其可适性研究

深圳市社会组织登记管理体制改革的案例研究

从“压力型考核”到“公众制度化参与”——地方政府绩效考评模式的转型与路径依赖

我国灾害风险补偿多元化机制的制度架构——从社会保障的全景出发

“村务共治”:村民自治的非典型嬗变——基于湘北S村的实地研究

扶贫移民:一种扶贫工作新思路

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变迁的理论与经验研究述评

乡村巨变中的信贷合约风险及其控制——基于濮阳模式的制度分析

作为“过程”的法律文化类型研究——以梁治平教授的研究为考察对象

法制改革与政治权力关系的微观分析

发达国家及地区排放权交易的法律研究

“大部制”改革:理论审视及路径新释

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人的解放

行政改革30年:中国政府发展之路

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社会结构变迁与分层机制

政府绩效测量及其解释——兼评罗伯特·帕特南的《使民主运转起来》

地方政府绩效评估的政治理性和技术理性——以珠海市万人评议政府为例

体制内外绩效评价的指标体系比较——以穗深两市为例

中国贫困治理三十年回顾与前瞻

我国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中政府财政责任探讨

递进式推进农村

水利·国家·农村——以水利社会史为视角加强对传统社会国家社会关系的研究

当前农民土地财产权体系重构之探讨——以基本人权为视角

公共基础设施PPP融资模式问题探讨

近代中国的政治发展——以中央和地方关系的演变为维度

紧急状态下公民权利的保障——基于公法救济之行政诉讼的视角

城市治理中的政府作用机制浅析——从治理主体利益定位的角度

非营利组织专职人员身份认同与专业化研究

我国行政服务中心发展中的难题及对策研究

认真学习《文选》切实提高公务员的素质和能力——在甘肃行政学院2006年秋季主体班开学典礼上的讲话

党的干部队伍建设理论的新飞跃——学习《文选》关于党的干部队伍建设有关文献的体会

永远不忘甘肃人民(下)

韩国政府绩效评估及其评价

创建高绩效党政机关提升城市核心竞争力——青岛市创建高绩效机关的探索与实践

从中国地方政府门户网站测评结果看其发展趋势

平衡计分卡理念对构建我国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的启示

浅谈地方政府战略管理模式的选择

论政府雇员制应该缓行

从义务本位到保障公务员的合法权益——《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解读之一

城市管理中的公众参与

略论公务员意识

多元互动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的法律探究

基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政府管理模式创新

公共部门绩效评估在绩效审计中的功能作用

实现绿色承诺的关键是完善制度实施环境

“公共政策选择性执行”问题及其对策研究

甘肃上市公司实施独立董事制度状况调查与分析

甘肃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增收问题研究

融资战略论文范文第8篇

2.大学生政治素质凝练——以云南财经大学为例黄山,李昆,HUANG,ShanLIKun

3.大型体育赛事吉祥物的人文内涵分析谢庆伟,XIEQing-Wei

4.边境贸易人民币结算对人民币国际化的推动作用袁雪,冷洛,YUANXue,LENGLuo

5.我国产业结构对汇率制度选择的影响张广斌,ZHANGGuan-Bin

6.中国在东亚区域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俞春英,杨定华,YUChun-Ying,YANGDing-Hua

7.我国加工贸易的产业升级分析何斌,刘春光,HEBin,LIUChun-Guan

8.李斯特贸易保护理论对中国的启示刘旭蕊,蒋智华,LIUXu-Rui,JIANGZhi-Hua

9.关于距离效应对贸易流量影响的综述与探究柳伟男,LIUWei-Nan

10.关于加快德宏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思考王学鸿,WANGXue-Hong

11.清洁发展机制(CDM)对中国低碳经济发展的影响——基于CDM效益对等性分析的横向比较陈小重,徐琳,CHENXiao-Zhong,XULin

12.我国区域经济发展差异及其对策分析于水群,希罗

13.云南边疆民族地区大学生村官工作研究——以文山州大学生村官为例张玉琨,潘祖和,ZHANGYu-Kun,PANZu-He

14.提高我国服务型政府服务质量的对策研究李岚,LILan

15.国外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发展新趋势及其启示马国芳,何润宝,MAGuo-Fang,HERun-Bao

16.试析廉政建设之廉价政府建设白琳,于楣,陈越明

17.云南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改革的模式探讨薛军,伏润民,XUE-Jun,FURun-Min

18.利率市场化下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探析刘津,谢云山

19.基于BP算法的神经网络信用风险度量实证研究吴永兴

20.国有公司金融运作道德风险度量模型探析张维

21.公允价值在投资性房地产中的应用分析姚振飞

22.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融资体制的改革与创新——以昆明为例张兴国,王智勇

23.西部小额贷款公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胡秋灵,孙瑞霞,HUQiu-Ling,SUNRui-Xia

24.大学生信用卡研究文献综述赵文婧,张玉琴,ZHAOWen-Jing,ZHANGYu-Qin

25.欠发达地区农村金融资源借贷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向琳,李季刚,XIANGLin,LIJi-Gang

26.煤炭行业上市公司技术效率与公司治理李国龙,张英杰

27.略论服务业就业研究现状与展望朱磊,于干千

28.重合产业、优势与产业承接杨俊生,陈燕,YANGJun-Sheng,CHENYan

29.试论云南咖啡旅游的开发李洁,张德全,LIJie,ZHANGDe-Quan

30.残疾人旅游消费需求研究刘伏英,LIUFu-Ying

31.外资银行进入对我国商业银行经营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袁方,冷牧,YUANFang,LENGMu

32.都市农业与生态城市的协同发展——论昆明市发展都市农业卢启程,LUQi-Cheng

33.我国西南边疆民族地区建设用地集约利用评价研究——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为例戴必蓉,杨子生,DAIBi-Rong,YANGZi-Sheng

34.三级医院临床科室战略管理初探赵志,ZHAOZhi

35.论情感要素作用下品牌忠诚的维护霍彤,王旭,HUOTong,WANGXu

36.基于企业价值链体系的战略空间分析模型曾军,王浩男,彭政,ZENGJun,WANGHao-Nan,PENGZheng

37.中国人际关系营销中的关系营销因素分析李勋,姜法奎

38.国有企业高管寻租性腐败分析——基于云铜原董事长邹韶禄受贿的案例研究李瑞华,LIRui-Hua

39.浅析资源环境审计查证方法李蕴洁,LIYuan-Jie

40.独立董事与外部董事制度比较研究——基于我国上市公司和中央企业李秋蕾,LIQiu-Lei

41.不同销售方式下税收与会计的处理分析杨向英

42.创建我国可持续发展的养老保险家庭账户新制度杨复兴,王超

43.失业保险制度促进就业功能浅析——以昆明市为例张能强,易守宽,ZHANGNeng-Qiang,YIShou-Kuan

44.社会保障基金的运作与监管问题及其对策杨琛,易守宽,YANGChen,YIShou-Kuan

45.《阿姆斯特丹条约》与欧盟难民政策的发展甘开鹏,GANKai-Peng

46.公益性:国家对民办高校财政扶持之根由黄洪兰

47.新建本科院校创新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明兰,张学立

48.研究性教学与研究性学习探析龙慧灵,熊黎,龙海明

49.高校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实践教学改革探讨周银红,戴晓梅,段玲波

50.新建民办本科院校特色创建路径选择刘莉

51.教学评价体系中学生评教的现状调查与分析杨贵军

52.高校《国际贸易原理课》双语教学模式探析曹金凤

53.论高校体育的开放式教学陆能

54.求解报业网站的数字化生存困境——兼谈传统报业网站低效的制度性缺陷陈心晖,陈葵花

55.英语商标词汉译失误探源庞彦杰,PANGYan-Jie

56.电子词典的利与弊及应对策略黄方方

57.天使的蜕变:解读易卜生与耶利内克笔下的娜拉张季萌,ZHANGJi-Meng

1.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晏照华,YANZHAO-Hua

2.基于社会想象维度的民主文化的多元性——关于查尔斯·泰勒民主文化思想的研究宁乐锋,NINGLe-Feng

3.简论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的改进创新毕伟

4.以水为镜:纪录片《水问》中人与自然和谐的理性思考赵林,全为民

5.简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立对中国经济的效应及对策杨培芝,杜涛,冷洛,YANGPei-Zhi,DUTao,LENGLuo

6.关于金融危机背景下天然橡胶国际定价权的思考靳蕴珍,傅新,JINYuan-Zhen,FUXin

7.云南与东盟国家间贸易效应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贸易引力模型的实证分析薛伟达,单瑜

8.模糊性情景下的决策行为:基于埃尔斯伯格悖论的评述纪春礼

9.资源型经济的规避和转型探讨马腾,张伟,MATeng,ZHANGWei

10.澳门旅游客源市场"内地化"趋向的分析张小平,官志和,单瑜

11.消费预期的群体效应分析杨宏,刘红,YANGHong,LIUHong

12.安徽发展低碳经济:优势与对策刘洁,刘军

13.我国企业管理层收购(MBO)的困境与对策——基于国内企业相关案例分析王帧

14.云南省抗击百年不遇大旱的经验、困难与对策建议王学鸿,WANGXue-Hong

15.论电子政务为基础的行政现代化——以云南省电子政务发展为例王智慧,易兰青,WANGZhi-Hui,YILan-Qing

16.行政生态环境的变迁与消防治理模式的改进——行政生态理论视域中的消防改革与发展李斌

17.毕节试验区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思考漆国江

18.公共财政与新农村建设甘家武,GANJia-Wu

19.个人所得税制度完善研究门莹,MENYing

20.VaR模型对上海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市场的应用研究王力丰,冷牧,WANGLi-Feng,LENGMu

21.刍议我国商业银行流动性过剩杨雅骎,王莹

22.中小企业银行融资:问题与对策钱文彬,希罗

23.中国农村金融资源需求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中部8省份的实证研究向琳,李季刚

24.论专业气象服务在保险风险管理中的运用何亮亮

25.从危机中看金融改革与经济增长:金融与经济发展问题研究冯丹,杨定华,FENGDan,YANGDing-Hua

26.基于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旅游发展战略研究——以腾冲旅游改革试点为例赵健,许南垣,ZHAOJian,XUNan-Yuan

27.金沙江下游库区生态旅游的发展对策研究——以昭通市三大梯级水电站为例刘云,杨世瑜

28.制约云南体育经济产业化发展问题剖析杨垣,杨昆普,YANGYuan,YANGKun-Pu

29.饮食文化资源的特点及其旅游开发曹水群,CAOShui-Qun

30.关于云贵川三省旅游环境影响的评价刘静霞,罗明义,LIUJing-Xia,LUOMing-Yi

31.中国产业结构对经济增长的影响——基于面板模型的研究王焕英,王尚坤,石磊,WANGHuan-Ying,WANGShang-Kun,SHILei

32.TFP、技术进步与云南省经济增长李兴波,刘焕鹏,LIXing-Bo,LIUHuan-Peng

33.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意义探析——以保山烟草专业合作社为例何伟,鲁国超,HEWei,LUGuo-Chao

34.云南花卉旅游资源优势与发展策略王琼,WANGQiong

35.体验经济背景下信息检索服务的营销策略研究钱明辉,QIANMing-Hui

36.大学生网络交易现状调查分析黄波,达钰鹏,HUANGBo,DAYu-Peng

37.健全高校后勤服务提供的市场机制探讨陈昌明

38.体验经济视角下的KAB创业培训赵红波,ZHAOHong-Bo

39.中国-东盟会计协调机理研究唐滔智,陈红,TANGTao-Zhi,CHENHong

40.以EVA为核心的企业价值管理模式研究何蕊华,阮萍

41.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投资策略研究——以云天化分离交易可转换债券(580012)为例张永超,刘静,ZHANGYong-Chao,LIUJing

42.对我国会计诚信缺失的思考陈天安

43.合理定位会计本科教育培养目标李继楼,李艳

44.完善我国当前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初浅思考李怀军,杨志银,LIHuai-Jun,YANGZhi-Ying

45.外来农民工权利救济机制研究:以新疆为例王彪,葛珺沂,WANGBiao,GEJun-Yi

46.刑法全球化:成因与路径陈谦信,CHENQian-Xin

47.构建教师教育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与实践张学立,李舒波,张有龙,ZHANGXue-Li,LIShu-Bo,ZHANGYou-Long

48.剖析我国跨境教育的发展陆丹,LUDan

49.刍议中国大学的素质教育黄方方

50.论基于网络平台的问题探究式教学模式的流程——以其在《思修和法律基础》课中的应用为例庹遵安

51.对高职院校大学生社会兼职活动的实证分析秦华,孔凡匀

52."生产性双语现象"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探讨李勤

53.引进国际基金助力学生创业教育——云南财经大学学生创业教育的探索、实践李振东

54.非财会类管理专业会计课程内容体系研究马丽萍,李世碧,阮晓明

55.医用委婉语语场和英语实证:基于医学心理学原理王洁华,WANGJie-Hua

融资战略论文范文第9篇

>> 法律不单是财富精英的“私产” 国外公共物品多元化供给模式及其对我国公物供给改革的启示 私产的边界 媒体是地方政府的私产? 自家的孩子也不能当“私产” 溥仪的“皇室私产”知多少 公物供给中的市场与政府 爱护公物的蔡城怡 福费廷业务的法律风险及其控制研究 腐败行为的发生机制及其法律控制 法国地方试验的法律控制及其启示 浅谈企业管理中的法律风险及其控制 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及其影响 论汉代法律的儒家化及其影响 捏在政府手中的“私产” 私产入宪也是弱势群体的福音 强制拆迁中私产观念冲突的原因分析 培养幼儿爱护公物的行为习惯初探 如何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意识 道德法律化及其限度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⑥一些数据也许能够说明问题:如20年来我国建造的几乎所有的高速公路与一级公路、40%以上的二级公路、70%以上的千米桥梁与隧道都使用了国内外贷款,以之为典型,形成所谓贷款建设、收费换贷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而随着BOT等方式的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市场化则有进入一个多元融资的新阶段。北京市为承办2008年奥运会而投资于运动场馆、城市配套设施等项目建设的资金有70%以上将通过非财政、市场化甚至国际化的方式筹集;而用于农村小学危旧房改造的国家与地方财政投入的绝对数虽逐年增长,但相对于国家GDP增长幅度,甚至地方政府用于办公用房改建、新建的投入的增长幅度,都呈相对下降的趋势。

⑦张力、黄欢:《震灾区旅游经营中的法律问题》,《旅游研究》2012年第4期。

⑧{12}{20}徐国栋:《“一切人共有的物”概念的沉浮——“英特耐雄纳尔”一定会实现》,《法商研究》2006年第6期。

⑨周枬:《罗马法原论》,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年,第277页。

⑩(意)桑德罗.斯奇巴尼:《民法大全选译.物与物权》,范怀俊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10页。

{11}(意)彭梵得:《罗马法教科书》,黄风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第186页。

{13}(意)波尔托:《罗马法和现行意大利民法典中的共用物及其保护》,丁玫等译,载杨振山等编:《罗马法、中国法与民法法典》,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5年,第225-232页。

{14}高富平:《物权法原论》(中),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1年,第664页。

{15}王军:《国企改革与国家所有权神话》,《中外法学》2005年第3期。

{17}19世纪初英国的56座灯塔中,就有14座是由私人或私人组织经营。(美)史普博:《经济学中的著名寓言:市场示灵的神话》,余晖等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4页。

{18}公元前1950年亚述人就修建了从叙利亚到巴比伦的收费道路。但其历史背景则是邦国林立且敌对的蒙昧状态,缺乏国家对市民社会的服务观念,公共设施的收费权更多体现了政治实体对内的统治与对外的政治含义,甚至在某些情况下体现为“此山是我开”式的强盗逻辑。

{20}徐国栋:《“一切人共有的物”概念的沉浮——“英特耐雄纳尔”一定会实现》,《法商研究》2006年第6期。

{21}Граждансное право:В 2 Т. Том 2:учебник/отв.ред. проф.Суханов. Е.А.-3-е изд.перераб. и доп. -М.:БЕК,2007. с151.

{22}Петров. Д.В. Право хозяйственного ведения и право оперативного управления.СПБ.:Издательство 《Юридический центр Пресс》,2002 с12.根据《俄罗斯联邦单一制企业法》第8条第4款规定,国库企业是设立可以包括:(1)所生产的产品、完成的工作和提供的服务中的绝大部分或相当大部分主要是用于满足联邦之需、俄联邦主体之需或自治地方之需;(2)利用禁止私有化的财产,包括为了保障俄罗斯联邦安全、组织航空、铁路和水路运输、实现俄罗斯联邦的其他战略利益所必要的财产的情形;(3)从事为了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生产商品、完成工作、提供服务并以国家规定的价格销售的活动所必要的情形;(4)为了开发和生产保障俄罗斯联邦安全的特定种类的产品所必要的情形;(5)为了生产某些种类的禁止流通或限制流通的产品所必要的情形;(6)为从事特定种类的受补助的活动或进行亏本生产所必要的情形;(7)为了从事联邦法律专门为国库企业规定的活动所必要的情形。

{23}张力:《俄罗斯国有企业模式的演变及其解释》,《学术研究》2008年第11期。

{24}吴红卫:《非经营性国有资产管理研究》,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年,第274页。

{26}出于对中西部省份吸引和发展公共事业投资的考虑,允许中西部省份的收费公路的最长收费期限比之通常情形增加5年,即经营性公路最长不得超过30年,政府还贷公路最长不得超过20年。

{28}国家审计署在其2008年2月27日公布的2008年第2号审计结果公告《18个省市收费公路建设运营管理情况审计调查结果》中指出:“部分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违规设站收费、提高收费标准、延长收费期限等,给社会增加了较大的负担。一些地方政府和交通部门从自身利益出发,把收费公路作为融资平台,在公路上违规设站、提高收费标准、将政府还贷公路随意转为经营性公路等”。全世界收费公路共有14万公里,其中10万公里在中国,占全世界70%。

{29}70%的比例使有关部门所谓财政不足论完全不站住脚,因为要高速发展而遭遇财政不足压力的绝不止中国一国。仅以笔者曾经留学的东欧小国白俄罗斯为例,该国年GDP尚不及深处我国内陆地区的重庆直辖市,发展经济自然是其中心任务。但其全国公路收费站只有一处,位于莫斯科至布列斯特的1号国际公路上。

{30}{32}{38}{42}张力:《国家所有权的异化及其矫正——所有权平等保护的前提性思考》,《河北法学》2011年第3期。

{31}张建文:《国家所有权理论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

{33}旅游景区经营权的转让几乎是无成本投入的创收渠道。这诱使某些地方政府为增加财政收入罔顾法律规定肆意转让当地风景名胜区的经营权。此后国家法律、政策也历经了1997年~2003年的严禁转让期;2003年~2005年的开放试点期。而从2005年开始进入部级风景名胜区重点监管期,主要原因在于试点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风景名胜区遭到破坏的情形以及经营权出让后,法律限制能力弱化,企业为追逐利益最大化,高涨景区收费,直接侵害了老百姓低成本欣赏景色和休闲观光的宪法性权利。

{34}早在2008年11月,汶川大地震第一个地震遗址保护纪念地青川县东河口地震遗址公园开园时,青川县委宣传部李福州就公开表示:遗址公园拉开了四川省地震遗址旅游产业建设的序幕,公园今后将考虑收费。2011年北川地震遗址设岗收费问题也被媒体曝光。部分地区甚至利用地震遗址进行真人PS游戏。参见舒圣祥:《地震遗址公园收费是侮辱逝者》[2008-11-29],。李烨池、张文:“网曝北川地震遗址设岗收费官方否认收取门票”,《羊城晚报》,2011年10月25日(A8)。张力、黄欢:《震灾区旅游经营中的法律问题》,《旅游研究》2012年第4期。

{35}以汶川地震灾区为例,截至2008年9月25日12时,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四川汶川地震已确认69 227人遇难,失踪17 923人。众多的的生命几乎在同一时间陨逝,早已超越了单纯的个体死亡数量的简单叠加所包涵的意义。汶川地震所带来的是全国人民强烈的共同悲痛,同时也将地震灾区变为了国殇之地。至今仍有不少遇难者遗骸因为种种原因未被发掘,仍旧长眠在地震遗址中,遗址本身已成为遇难者的集体公墓。由此地震遗址、博物馆保存和修建乃至遗址文化旅游的开展均应紧密围绕祭奠与缅怀死者、安抚与慰问遗属、教育与激励生者的社会功能进行。

{36}《释永信制造少林寺商业神话》,《第一财经日报》,2006年3月31日。

{37}自秦汉以降儒家文化的“重义轻利观”一贯是官方宣扬的显学。但士大夫这么做实为彻头彻尾的功利主义:驱逐私利为士大夫们大营其“私”扫除竞争对手。对官商经济而言逐利是尽可做而不可说之事。郭建:“中国民事传统观念略论”,《华东政法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宋代以来,一面是陈朱理学“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一方面是官府禁榷再纵容官商填补市场空白,官商利润在国家财政收入中的比重在宋代首次超过汉唐以来的农业税。赵晓耕:《宋代官商及其法律调整》,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177页。

{40}2010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时任国资委主任的李荣融曾发言称,如果没有拥有自主定价权的垄断性油企,在国内外价格倒挂情况下承担了巨额运营成本,“中国经济早就乱了”,此即“垄断有功论”的滥觞。

{43}(法)莫里斯·奥里乌:《行政法与公法精要》,龚觅等译,沈阳:辽海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1999年,第845页。

{44}王名扬:《法国行政法》,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88年,第302-303页。

{46}费宗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民法典》,北京:法律出版社,1982年,第9页。

{47}《体育法》第46条和《公共文化体育设施条例》第21条就规定,需要收取费用的公共文化体育设施管理单位,应当根据设施的功能、特点对学生、老年人、残疾人等免费或者优惠开放。再如对在国家规定的绿色通道上运输鲜活农产品的车辆使用收费公路(政府还贷公路和经营性公路),可以适当降低车辆通行费的收费标准或者免交车辆通行费(《收费公路条例》第16条)。《教育法》第50条规定了更广泛的优待,涉及图书馆、博物馆、科技馆、文化馆、美术馆、体育馆(场)等社会公共文化体育设施以及历史文化古迹和革命纪念馆(地)对教师和学生的优待义务。张建文:《国家所有权理论问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西南政法大学,2006年,第160页。

{49}如我国台湾地区“民间参与公共建设法”第50条“本法营运之公共建設,政府非依法律不得要求提供减价之优惠;其依法优惠部分,除投资契约另有约定者外,应由各该法律之主管机构编列預算补贴之。”

{50}吴前煜:《上市公司退市法律制度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清华大学,2012年,第60页。

上一篇:高强混凝土论文范文 下一篇:软土地基处理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