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4 20:11:25

任务设计论文

任务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题目: 浅析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系部: 专业:

班级: 学生: 指导教师:

1.论文的主要任务及目标

(本部分能够说明本论文要解决什么问题,得出什么结论即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单亲家庭这一特殊群体的数量在逐年增长,而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无论是对社会还是对家庭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本文通过调查和研究,来分析单亲家庭的现状和主要问题,然后针对这些情况通过借鉴发达国家的政策,来提出自己的一些建议和意见,希望能对改善单亲家庭生活情况和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2、设计(论文)的基本要求

论文撰写应在指导教师指导下独立完成,并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符合党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策;论文应做到中心突出,层次清楚,结构合理;必须观点正确,论据充分,条理清楚,文字通顺;并能进行深入分析,见解独到。同时论文字数不得少于8000字,还要有300字左右的论文摘要,关键词3~5个(按词条外延层次,由高至低顺序排列)。最后附上参考文献目录和致谢辞。

3、设计(论文)的主要内容

以下以《浅析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一文为例说明:

全文拟分五个部分来研究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其中第一部分将阐述研究社区户外媒体的意义:社会经济及科学技术的发展带动户外媒体的高速发展,但社区户外媒体没有充分发挥出它的宣传及服务功能。

第二部分将综述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特点及现状,让人们对北京社区户外媒体的现状有所了解。第三部分将对制约北京社区户外媒体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拟从社区户外媒体所受到的各方面制约来进行探讨。

第四部分将是本文的重点部分:根据现在的社会经济及科技水平的发展对社区户外媒体的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并将重点介绍数十种会在社区大量普及的新型媒体及其所采用的新技术。

第五部分将得出本文的结论:将通过预测互联网、无线通信和数字视频技术的发展,从而得出未来社区户外新媒体与其它媒体将相互溶合为一个整体,成为真正的多媒体,并最终支持新兴虚拟系统的视、触觉控制技术。

4、主要参考文献

[1]〔加〕埃里克 麦克卢汉.麦克卢汉精粹[M].何道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311-315.

[2]陈培爱 覃胜南.广告媒体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156-160.

[3]〔美〕约翰 帕夫利克.新媒体技术——文化和商业前景[M].周勇 张平锋 景刚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329-331.

[4]特里 K.甘布尔 迫克尔 甘布尔.有效传播[M].熊婷婷译.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5:442.

[5]蒋宏 徐剑.新媒体导论[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6:89.

[6]曾小彤.国际广告[J].渠道的盛宴——2007户外传媒市场的细致盘点,2008,2(194):116.

[7]林旭峰.国际广告[J].瞻前顾后:谈谈2006~2007年的户外广告,2007,4(184

[8] H. Morris,D.F. Kuratko. Corporate Entrepreneurship:Entrepreneurship Development within organization. New York, HarcourtPress,2001

[9] Antoncic B ,Hisrich RD. Intrapreneurship :construct refinement and cross cultural validation[J ] .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1 ,16(5)

5、进度安排

设计(论文)各阶段名称

起 止 日 期

1

确定具体选题

2

撰写、提交开题报告,参加论文开题

3

准备资料、撰写修改论文

4

论文定搞、打印装订及答辩准备

5

任务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1.1课时分配少。

我校选修课程一般总课时为36节,一周2节,共18周完成,只有计算机专业学生学习课时的一半左右。严重不足的课时,致使学生在基础性知识点的学习上浅尝辄止,练习时间极少,知识难点难于学习。

1.2学生的计算机基础知识相对匮乏。

大部分艺术类专业的中职学生,在初中阶段只接触过简单的计算机应用操作,对网页设计的相关基础知识处于空白状态,如:基础编程、脚本的概念、HTML和文件管理等,而这些都直接影响着课堂的学习质量。倘若教师在原本有限的课时中,再分出一定的时间去解析文件路径、html和脚本等相关知识,就必然会导致学生的实操课时严重被压缩,最终无法真正掌握课堂的精髓。显然,课时不足、学生基础知识薄弱,教学方法传统等已经成为了阻碍该课程有效实施的突出问题,亟需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从本质上改变现状。而任务驱动法教学无疑是最适合的选择。其通过教师提出生动有趣的任务,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掌握学习新知识的方法,并利用新知识完成任务,在课余或课堂上主动学习网页设计的相关知识。

2、任务驱动在课程中的设置

传统的《网页设计与制作》课程教学大多只注重基础知识的教授,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作为选修课,很少能与学生自身专业相结合。实施任务驱动的艺术类专业《网页设计与制作》选修课的设置:

2.1教学对象

服装设计专业、工美专业的艺术类中职学生。

2.2教学目的

掌握网页布局技巧。基于艺术类学生所做的静态网站与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动态网站相比没有任何竞争力。因此,本课程不以网站制作为最终教学目标。针对艺术类学生对“美”的认识普遍比工科类学生要强,并且艺术专业学生有学习Photoshop、CorelDRAW等软件的基础,笔者认为培养艺术类学生为网站进行布局和美工设计会更为恰当。因此,艺术类学生的网页设计课程的教学目的主要以掌握网页布局技巧为主。

2.3教学任务。

结合该课程以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教学任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有明确要求和统一模板的,学生只需按步骤重复老师的演示过程。这种任务适合学习的初始阶段,可在任务中认识网页设计的基本操作。另一种任务则是给出一些限制性的条件,让学生自由发挥完成。这类任务的关键在于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利用周边资源,在教师的帮助或引导下,主动学习课程中相关知识,完成任务。学生从中获得满足感并渴望完成下一个任务,造成一个良性的循环。

3、任务驱动的教学策略

3.1基础小任务。

在课程开始之初,首先通过演示等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网页设计。并展示出往届学生优秀并吸引学生效仿的网站作品,从而提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与自信。与此同时,引导学生逐一完成“诗歌排版”、“图文并茂”、“时空隧道——超链接”等几个简单并富有趣味性的基础小任务,让学生快速学会在网页中插入文字、图片和超链接等基础操作,以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该课程的信心,保持其继续学习的欲望。

3.2核心任务。

在学生完成基础小任务后,设下课程的核心任务——制作有特色的个人网站。然后带着完成核心任务的目的去接受日常小任务的练习。当然,此时提出核心任务,是比较打击学生的学习自信的。所以在提出核心任务的同时,老师可将往届生完成的激趣小任务成果展示出来,并现场通过超链接拼凑,快速完成往届生的个人网站制作。并引导鼓励学生,接下来只要紧跟脚步,完成任务;最后即可快速完成核心任务。

3.3进阶小任务。

通过完成“隐形的表格”、“多变的框架”、“神秘的样式——CSS基础”和“精准的定位——DIV”等任务,让学生自主学习和熟悉网页布局的技巧的同时,掌握文件路径和简单的CSS、DIV脚本阅读与修改能力。

3.4小组任务。

在学生完成了几个任务之后,引导学生分小组协作完成自由度更大的任务。如:制作有5个不同内容的网页,其中一个为导航页,并可用超链接浏览其他页面。要求页面不会随窗口大小变化而改变内容位置,色彩、排版要配搭恰当,如网页有框架、声音、相册、Flash按键、CSS技术、DIV技术则加分。其他页面可以是团队介绍、兴趣爱好、组员的服装专业作品的介绍或展示、旅行回忆等页面内容。在小组分组成功之后,需要小组长带领组员讨论网站的设计以及所需的技术,并在纸上作出草图。如遇到小组的设计过于简单,教师需引导其丰富设计内容。在确定草图后,教师及时引导并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获取所需知识,完成任务。小组任务完成后,互相演示并说明制作中所用到的技术,同时组织学生进行小组相互点评。通过不断多种的任务驱动,逐渐引导学生独立完成美观的、实用的和使用较多网页布局技术(如:表格、框架、CSS和DIV等技术)的网站。

4、结语

需要注意的是,在任务设计的时候,要注意任务的开放性,使学生可以有充分发挥的空间,并且任务中要应包含多个知识点,并且任务的答案是多样性的,以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和探索欲望。同时任务的趣味性也很重要,布鲁纳曾说: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

任务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1.学生与教材分析

新能源汽车检修课程需要学习者有较强的汽车理论基础和动手实践能力,授课对象是五年制(高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该类学生已经在校学习三年,掌握了基本的汽车理论以及常见车辆故障诊断技术。授课教材是《新能源汽车技术》(崔胜民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该教材全面系统论述新能源汽车技术,重点介绍电动汽车用动力电池、电动机,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纯电动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结构、原理及设计方法等,比较适合高年级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的学生使用。

2.课程目标分析

在新能源汽车检修课程的培训过程中,教师采用“行动引导型教学法”中的“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了解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重点掌握油电混动汽车和纯电动汽车关键技术,提高学生对新能源汽车的整体认识和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方案设计

笔者以丰田普锐斯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电路故障诊断为例,介绍如何应用工作任务引导学生学习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电路项目。

1.课程任务制定

教师事先用三组线束将丰田普锐斯教学车与其配套的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电路测试面板相连,一组学生利用故障设置盒在原车设置故障,另一组学生在电路测试面板上找出故障点并排除。具体要求学生做到如下几点:

(1)排除丰田普锐斯油电混合动力系统两个故障点;

(2)实车诊断故障在20分钟之内完成;

(3)查阅丰田普锐斯油电混合动力系统维修手册;

(4)使用丰田汽车专用检测仪(型号IntelligentTesterⅡ)和万用表等设备;

(5)实车操作动作符合人身、车辆的安全规范。

2.课程组织实施

在课堂上,教师依据教学流程,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该课程一体化教学按任务驱动、分层教学、小组合作以及评价总结等学习法来组织教学。

(1)复习课程,引出项目。教师在布置工作任务之前,利用汽车零部件实物、PPT课件,向学生讲解丰田普锐斯汽车动力系统中的驱动桥机械组成和工作原理,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同时引出动力系统的控制电路,研究其组成、工作特点。

(2)分组定岗,布置任务。教师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每一小组4~5人。每辆教学车配2组人员,老师向小组派发工作任务书。设置故障组人员通过讨论后,利用故障设置盒设置2个故障点,同时评价另一组成员在实车排除故障的实操行为。而排除故障小组接到任务书后,查阅动力系统电路图,分析电路的工作原理,准备车辆保护五件套、丰田汽车专用检测仪、万用表和常用工具等。

(3)任务驱动,分工合作。故障排除组:①检查车辆的安全状况,拉手刹,挂空挡,安装保护五件套。②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观察教学车的故障现象并记录。经过小组成员大脑风暴,分析可能引起故障的原因。③利用丰田汽车专用检测仪检测故障码,读取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的数据流。④使用万用表检测动力系统线路的断路或短路,在规定的时间内排除故障,认真填写工作任务书。⑤在工作任务完成后或由于时间关系结束实操行为,恢复车辆的整体原貌,清洁车辆和场地,整理专用设备和工具。故障设置组:通过小组讨论设置故障点,并保持车辆的清洁,不准故意破坏有关车辆安全性能的零部件;在旁边观察故障排除组成员的每一个细节动作,把优缺点认真记录在工作任务书上,如果出现违规操作要立刻制止;根据故障排除组成员在排故过程中的具体表现,综合评价每一位故障排除组成员学习情况,并给予合理的建议。

(4)检查控制,排忧解难。学生在实车排除故障过程当中,记录重要的实操步骤和检测结果。教师时刻监督实习场地的变化,排除一些影响教学进度的因素,发现违规操作,特别是安全问题要立刻要求学生改正。

(5)相互评价,取长补短。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实车故障排除后,开展组内成员自评、小组间互评和教师点评。成员自评主要是提高学生对油电混合动力汽车动力系统电路的认识。小组互评可以使得学生在动力系统电路排故的操作过程中,明白自己的不足。老师点评学生动力系统电路排故的思路、步骤,避免学生走弯路。三种评价有效理顺每位学生的知识结构,学生听取别人的建议,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优化完成项目的方案,灵活掌握新能源汽车的新知识和新技能。

三、课程成绩评定

该门课程的成绩评定由过程性评定和终结性评定组成,二者分值各占50%。过程性评定通过小组成员自评、小组互评和教师点评三种方式共同完成,整个过程必须公正和公开。终结性评定通过平时课后作业和期末闭卷笔试成绩两种方式共同完成。过程性评定是重视学生电路检测、总成拆装的实操行为,而终结性评定是重视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水平,两者结合全面提高学生的汽车维修专业能力。

四、课程设计体会

1.学生收获

任务驱动是该课程实施的主干,学生主动,教师引导,将“教、学、做”适当地融为一体。学生可以在模拟的汽车维修情境中学习,激发学习兴趣,快速掌握新能源汽车维修技术。个别学生学习能力较差,通过小组成员的通力合作,互帮互带来完成任务,增强其自信心。

2.师资要求

教师在整个课程设计过程中要做大量的工作,例如车辆、工具和设备准备,设计工作任务书和理论课件用的PPT。该课程要求教师有较高的操作技能,及时在教学过程中排除影响教学的因素。

3.存在的不足新能源汽车检修课程是新开课程,教具和设备数量少,而学生多,例如在学习油电混合动力汽车驱动桥结构的项目中,很难开展驱动桥总成的拆装。由于汽修专业学生未进行高压电工(380V)的技术培训,维修新能源汽车高压电部件的技能尚欠缺。

任务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1.1项目设计

根据会计核算经济业务复杂程度不同,笔者将《基础会计》课程内容设计成三个不同类型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核算项目模块。这三个主体的经济业务核算就作为三个项目,项目按照由简单到复杂的顺序排列,项目一为个体经营者经济业务核算,项目二为商业服务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项目三为工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如此设计是为了符合学生从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学习认知规律。在如此渐进式教学安排下,等学生做到项目三即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时,已经熟悉了会计业务核算基本方法和流程,对于制造业企业的经济业务核算学起来就相对容易多了。

1.2任务设计

无论是哪一个会计主体,会计核算的流程都是相同的。根据这一特点,笔者选取最基本的流程针对每一会计主体设计了相同的工作任务。任务一是编制会计凭证,任务二是登记会计账簿,任务三是编制会计报表。每一项目都必须完成这样的三个任务,在这样的重复练习中,学生自然就熟悉了会计的基本核算流程。当然每一个项目中任务的复杂程度是不同的。

2任务要求设计

每个项目模块教学任务名称虽然相同,但是学习深度与广度要求差别很大。

2.1个体经营者经济业务核算任务教学设计

在开展项目一学习之前,学生毫无会计基础,对会计知识一无所知,故需要在项目一中让他们了解基本的《会计基础》概念,如会计要素、会计科目、会计账户、借贷记账法等。在项目一中对于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不需要完整深入,只需能够支持他们完成项目任务即可。这样,学生掌握起来相对容易。例如“资产”要素,学生只要能够知道案例中涉及到的哪些是会计主体的资产即可,这一点对于学生来说并不难做到。学生感到任务不难解决,将易于激发自身学习兴趣,有利于后继教学项目任务模块的学习。项目一中的核算任务完全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一下核算流程。教学当中教师可以适当地提到一些专业名词和术语,但无需深度阐释,可留待后继情境化教学项目模块教学中逐步解决。由于个体经营者会计核算业务很简单,涉及的账户只有几个,教师可手把手教学生做账,同学们觉得新鲜有趣,易于掌握,如此可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2商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任务教学设计

项目二选择商业企业为会计业务核算主体,企业会计工作比个体经营者要规范完整,而商业企业会计工作业务范畴主要涉及购销环节,比制造业企业简单。项目二主要任务是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在项目一中所学各会计基本概念名词。基于对项目一所学任务的具体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虽然项目二业务复杂了,但任务形式还是熟悉的,学生并不会觉得很陌生。除了与项目二任务对应的各会计基本理论需要掌握外,项目二还要求学生熟悉各类原始凭证,并掌握错账的更正方法等技巧。在项目二中,项目一中已经做过的内容,教师可以指导进行,而之前没有做过的内容,教师仍需手把手教会学生。因为学生已有一些经验,教师可以启发学生去思考为什么这样做。项目二完成后,学生已基本掌握会计业务核算的具体流程,也能区别整个会计业务核算过程中哪些是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哪些是有专业技术含量的内容。由于商业服务业企业主要涉及购销业务,因此,会计核算工作任务完成过程中大多是标准化的业务流程,有了项目一学习培训基础,学生完成项目二任务也比较容易。

2.3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任务教学设计

制造业企业经济业务核算项目是三个项目中最复杂的,这类主体不仅包括购销业务,还有生产过程的核算。该项目主要任务是让学生完全熟练掌握会计工作业务核算全过程。有了前两个项目的学习经验,这一项目中重点解决的是判断经济业务记到什么账户里,而和前两个项目相同的核算内容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例如根据记账凭证登记日记账,错账的更正方法则根据自己实际错误的情况灵活应用。这些操作教师都不再进行专门指导。教师在这一项目中的任务是教会学生怎样去分析经济业务,以及指导解决核算中遇到的具体操作问题。项目三任务完成过程中,因为业务复杂,涉及的账页种类多,学生能遇到各种实际问题,并且也能体会到会计核算工作并不是那么容易。

3小结与讨论

通过完成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三个渐进式教学项目模块,一方面能够让学生全面掌握会计基本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还可让学生在任务完成过程中能切实感受到会计工作所需要的细致、耐心和规范,真正理解会计核算要求的内涵。在省级教学研究项目“基于岗位分工的会计场景教学研究”资金与政策支持下,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在12级会计专业四个班学生中,抽出一个班开展基于岗位分工的会计场景项目化教学实验。经过两年的项目化教学实施,教改班无论在会计基础课考试成绩还是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都比非教改班有了显著提升。教学效果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会计理论的学习枯燥而乏味,加上高职学生不擅长理论学习,传统的教学内容及教授方式不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设计充分利用了学生刚学习会计的好奇心,进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例如,以购物发票为例让学生认识原始凭证,学生能够从会计的角度重新认识了发票。另外,学生完成登账、编报的任务后,会令他们充满成就感,不知不觉中就有了学习兴趣。②提高动手能力。由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设计是通过项目载体,完成任务的方式来学习基础会计,学习中会遇到具体操作的问题。尤其是在项目三中,业务复杂,涉及的账页种类很多,学生会遇到很多实际问题。例如在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下怎样登记原材料明细账,日记账的对方科目栏怎样填写等。这些问题是在传统教学方式下不会遇到的具体问题,因此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设计能让学生学会怎样操作,进而理解为什么要这么做。达到学习会计知识的同时也调高了动手能力。③培养细致、耐心、规范的会计职业习惯。在整个任务的完成过程中,都要求按照会计手工操作规范来进行。如果粗心导致记账错误,就需要运用规范的方法进行更正。学生在这样的操作中就会意识到要细致、耐心和规范。这正是从事会计工作所必须的职业习惯。由于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的教学设计在教学中有助于学生意识到细心、耐心的重要性,并促使自己养成这一良好的职业习惯。

4结语

与传统课堂讲授式教学模式不同,项目导向、任务驱动式教学需要在会计仿真实训室中进行,在管理层面还需推进落实有效制度保障,激发课程开发团队团结协作意识;在实施层面,需投入配备大量财务账册、多媒体投影仪等教学仪器设备及相关财务软件及开发适应教学需要的校本教材,总之这些工作都需要在后继教学研究中逐步落实到位。

任务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1.1需要借助学生已有的经验

建构主义的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进行的意义建构。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时,要考虑学生已有的知识、能力基础。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能对学过的知识、技能进行融会贯通、学以致用,进而掌握新知识、新技能,这样才能更好地发挥主体作用。因此,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内科护理内容,必须包含学生已学过的知识、技能。例如,各系统常见病的护理。首先,这些内容能够实现专业课程间的融会贯通。护理评估的过程要用到健康评估课程中学到的评估技能,护理诊断要运用护理学基础中学过的护理诊断相关知识,护理措施要运用护理学基础中学过的各项护理基本操作技能。如学习“糖尿病病人的护理”这一节时,学生要掌握的一项护理技能是使用胰岛素注射笔进行胰岛素注射。胰岛素注射属于皮下注射,学生已经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学过这项技能,具备学习新技能的经验,可以此为基础进行新知识和技能的主动建构。其次,这些内容是基于工作过程进行编排的,与临床护理岗位更贴近,符合建构主义学习环境的要求,有利于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学生协作、沟通能力。

1.2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常见病的护理需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理论教学,学生需要掌握内科常见病的护理评估、护理诊断与护理措施等内容。实践教学则要求学生具备对病人进行整体护理的能力,能够在教师指导下,对具体病例进行护理评估、提出护理诊断并制订护理措施。例如“,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这一节,教学大纲在理论方面的要求是掌握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熟悉护理诊断;在实践技能方面的要求是能独立、规范地按照护理程序解决病人的护理问题。祁云嵩等提出,任务驱动教学适用于知识性和技能性相结合的课堂教学。吴静也认为,任务驱动教学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因此,教师在进行任务设计时,要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有机结合,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同时达到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目标。

1.3教师要有适合学生的、与临床贴近的驱动资源

实施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为学生创设贴近工作岗位的临床情境,在分析任务、完成任务的过程中,通过讲解、展示图片、播放录像等方式为学生提供指导,以保证教学目标的达成。因此,教师要有适合学生的、与临床工作贴近的资源,在教学过程中供学生学习、借鉴,促进其顺利完成任务。例如,“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这一节,教师现有的驱动资源有心力衰竭病人的典型病例、心力衰竭病人不同症状的图片及心功能分级的教学录像等,能够满足开展任务驱动教学的需要。

2高职内科护理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分类

根据上述条件,笔者对教材内容进行筛选,确定了内科护理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24节内容。根据学生已有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将这24节内容划分为3类。第一类为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科疾病护理。学生对此类疾病有一定了解,并且在其他课程中学过相关的知识技能。这一类包括8节内容,分别是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肺炎病人的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胃炎病人的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和流行性感冒病人的护理。第二类为医院内科常见但日常生活中较少见的内科疾病护理。学生对此类疾病了解较少,但这些疾病是医院内科的常见病,这部分内容是今后工作中必需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这一类包括12节内容,分别是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贫血病人的护理、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癫痫病人的护理和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第三类为医院内科重症疾病的护理。此类疾病症状较复杂,学生需要在学习相关系统的常见病之后学习这类疾病的护理。这一类包括4节内容,分别是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和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

3高职内科护理课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

适合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根据学生的已有经验和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分为3类,根据各类型内容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实施任务驱动教学。针对内科护理课程特点与学情,在遵循任务驱动教学主要特征的基础上,按照“五部曲”教学流程进行教学设计,增加课前自学环节,促进自立学习型教育的转变。教师、学生、任务三者互动,体现以任务为主线、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基本特征。

3.1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

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提出任务后,借用来自生活中的知识和已学过课程中的相关知识来完成任务。适用基于经验型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特点:首先,适用于日常生活中较常见的内科疾病护理,学生对这些疾病有一定了解。其次,在其他课程中学过相关知识和技能。适用教学内容类别: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内科疾病护理。适用教学内容: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人的护理、肺炎病人的护理、原发性高血压病人的护理、冠心病病人的护理、胃炎病人的护理、消化性溃疡病人的护理、糖尿病病人的护理和流行性感冒病人的护理。例如,儿科护理课程学过肺炎患儿的护理,其与成年肺炎病人的护理有共同之处;糖尿病病人的护理中,需要皮下注射胰岛素,护理学基础学过皮下注射的技能。因此,在学习这些内容时,学生可以借用已有的经验来完成任务。

3.2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

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提出任务后,教师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护理评估和护理措施要点,学生根据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完成任务。适用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特点:适用于内科常见但日常生活中较少见的疾病护理,对学生而言是新内容,需要教师讲解,学生应用学到的新知识和新技能完成任务。适用教学内容类别:医院内科常见但日常生活中较少见的疾病护理。适用教学内容:支气管哮喘病人的护理、支气管扩张病人的护理、肺结核病人的护理、心脏瓣膜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病人的护理、肝硬化病人的护理、急性胰腺炎病人的护理、上消化道大出血病人的护理、贫血病人的护理、急性脑血管疾病病人的护理、癫痫病人的护理和病毒性肝炎病人的护理。例如,教师讲解癫痫的病因、临床表现及治疗要点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典型病例,收集健康史、身体状况等方面的资料,完成护理评估任务。学做结合型任务驱动教学设计见图2。

3.3迁移升华型任务驱动教学

迁移升华型任务驱动教学是指:提出任务后,需要将之前学过的常见病相关知识进行学习迁移,然后针对目前病情进展补充护理计划,以完成任务。适用迁移升华型任务驱动教学的内容特点:适用于由各系统疾病导致的严重综合征,病人病情重,护理评估、护理措施也较多。学习这些内容前,需要具备该系统常见病的相关知识,进而根据病人新出现的症状、体征,制订有针对性的护理计划。适用教学内容类别:医院内科重症疾病的护理。适用教学内容:呼吸衰竭病人的护理、心力衰竭病人的护理、肝性脑病病人的护理、慢性肾衰竭病人的护理。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师是学生意义建构的帮助者和促进者。

在内科护理实施任务驱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者,而且是贯穿始终的引导者。建构主义学习观认为,学习是学习者在自己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因此,学习过程不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是学习者主动探究、加工并内化的过程。在内科护理教学中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学生参与课堂的机会增多,逐步由“学会”变为“会学”。在注重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同时,不可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及时加以正确引导,真正做到教师主导性与学生主体性有机统一。

任务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一直以来,许多教师认为“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的“任务”应该由任课教师根据当前教学主题或目标设计提出,并针对所提出的任务,采取演示或讲解等方式,分析任务并给出完成任务的思路、方法、步骤和结果。其实,这种理解不全面,在“任务驱动”教学过程中,任务设计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教师在教学任务的设计过程中应该转变思维方式,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任务的设计。在教学开始前可以与学生代表进行探讨,综合考虑专业教学的需要、课程本身的需要、社会职业岗位技能培养的需要,了解学生知识结构层次现状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要使任务具有探究性、创造性和生活性。

二、农业推广课上师生共同设计任务

1.农业推广课程性质。

农业推广学是一门建立在心理学、行为学、经济学、营销学、传播学、管理学和社会学等基础之上的一门边缘性、交叉性、应用性学科,主要研究农业推广人员如何对农民进行组织、教育、咨询、服务,使其改变行业,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成果传播扩散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学科。农业推广对于我国农业生产现代化的实现,提高我国农业发展水平,增加农民收入,保障社会稳定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高等职业院校开设农业推广课程的专业。

目前,高等职业院校的农学、茶叶栽培、设施农业、作物栽培、园艺等多个专业均开设农业推广课程。

3.职业院校开设农业推广课程的目的。

农业推广课程主要包括农业推广的涵义、发展史,以及农业推广的原理和方法、组织管理等。高等职业院校开设该课程旨在培养农业推广机构基层推广及管理工作的高等技能应用型专门人才,可以使得农业院校的学生可以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在实际农业生产中,促进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因此,教学目的是通过系统的多种教学活动和手段,使学生正确地掌握农业推广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能,加深对我国农业推广理论和实践的理解,学会灵活改变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提高基层实际推广工作水平和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工作能力。

4.农业推广课上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

(1)教师设计部分。综合考虑农业推广学科性质、高等职业院校开设此课程的目的、学生所在专业、任务驱动教学方法的特点及教学任务设计的原则,笔者在农业推广课程授课过程中采取了师生共同对教学任务进行设计的方法。即教师将整门课程的知识点设计为一个符合课程需求的、规定了教学范围但不指定具体名称的综合性较强的教学任务(×××地×××项目的推广),这一综合任务又下设若干子任务:①农业推广人员角色认识;②×××地农业推广项目的选择与确定;③×××农业推广项目的实施;④×××农业推广项目的总结评价;⑤×××农业推广项目成果报奖。整个学科的知识点分别穿插于若干个子任务中。(2)学生具体设计任务及实施。不同专业的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明确农业推广人员角色扮演的身份及工作性质与程序;然后结合社会岗位需要、个人兴趣爱好、农业专业知识掌握情况、本课程知识点、当地自然与社会条件等综合分析选择确定农业推广项目,并撰写推广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确定了具体推广项目后的工作实施过程中,学生需要结合自选项目的复杂程度、当地农民素质条件,以及硬件设施等选择确定项目的推广模式与方法,并撰写推广项目实施方案,模拟推广过程中学生需要根据农民的采纳情况随时应变使用多种方法,并锻炼学习人际交往及演讲的沟通、交流、语言技巧;项目推广演练结束后,学生需要进行双重总结与评价,一重总结为对自身所选项目及推广情况进行专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综合总结评价,并撰写总结报告,二重总结为学生之间相互对课堂学习情况进行评价总结,总结在评价过程中相互取长补短;最后,学生们需要撰写推广项目成果请奖申请书,学习推广项目的报奖流程。

5.师生共同设计学习任务的学习效果。

教师依据课程需要设计了整体学习任务,学生则根据兴趣爱好设计了具体的学习任务,这样设计的任务集结了教师与学生的智慧,学生探究未知及价值创造充分得以展现,颇有成就感。自我价值得以充分肯定的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愿意通过多种途径查找相关资料知识,愿意自己认真思考分析解决问题,愿意与同学之间相互讨论协作来圆满完成任务,从而极大程度上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使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的同时提高了写作、语言、心理等综合素质。

任务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1.对任务的界定。

尽管“任务”在语言教学文献中经常可见,但不同的专家学者对其理解又各有不同。Prabhu认为:“任务是给学习者信息信号,学习者经过思考再得出结果的过程,而在信号运行过程中即在完成任务时,学习者可以对自己的思考过程进行把控”。在国外较早研究任务型语言教学理论和实践的学者是Nunan.他对任务的定义是:任务是课堂的一种活动。学习者通过理解、控制、表达等来完成任务,习得语言知识。其中,他着重强调学习者在教学实践活动中,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意义上,而非在语言形式上。skehan则认为任务中表达意义是首要目的;学习者学习语言的目的需要解决交际问题;所习得的知识要与现实交际相联系。以上所述,是20世纪80年代和90年代对任务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界定。而本研究中的“任务”是指在教学中,以语言教学为媒介,行动参与者参与活动时的一种交际互动活动。其最终目的是既可以让学生在活动中学到语言知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2.任务型教学法的本质。

任务型语言教学(Task-basedLanguageTeaching)就是一种以具体的任务为学习动力或动机,以完成任务的过程为学习的过程,以展示任务成果的方式来体现教学成就的一种教学方法。任务型语言教学法是语言用来表达思想,对于学习者语言的习得不是通过形式为中心的机械训练达成的,而是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主动获得语言的一种教学法。该教学法所倡导的是:学习者语言学习的目的不是要掌握语言知识和培养语言技能,而是学会用语言来做事情。这也是20世纪80年代在我国兴起的一种强调“在做中学”的语言教学方法,在外语教育界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在该教学方法实施过程中,学生不是逐一学习各个语言目标,而是通过多种语言活动完成不同的交际任务。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根据需要可以使用己经很熟悉的语言目标,也可以尝试使用一些不太熟悉的语言目标,另外还可以从对方那里学习一些新的语言目标。

二、任务型教学法在高职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具体应用

本研究的调查对象是笔者所在的单位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是重庆大学城14所高校中唯一一所民办高校,学院占地面积950亩,现有在校学生9127余人,教职工人数602人,其中英语教师20多名;英语教学班有30个;每个英语教师担任2个以上班级的英语教学任务。本文以重庆房地产职业学院13级学生使用的《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学生用书第六单元的任务设计为例,阐述我们在配合课本内容的基础上对目标语言结构进行的任务型教学实践。教学内容:Followyourpassionstoacareer。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能够回答有关问题并能对课文的主要内容作简要复述;(2)培养概括分析能力学习记笔记;(3)活化教材对课内知识进行拓展延伸培养发散思维能力;(4)学会从各种媒体获取所需信息的技能引导学生欣赏英语诗歌的魅力。教学步骤:Pre-task:引出话题“Career”,说明“任务”的设计以及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Question:Inthetitleofthetext,whatistheexpression“passionstoacareer”means?分析:这是进入新课前的一个导入步骤,目的是激发学生对任务的具体认知。使学生能够对这一阶段的任务感兴趣。在此阶段教师要有目的地设计任务板块。在此教学实践过程中,为激发生的兴趣,教师将各个任务板块分配给每个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到任务活动中。学生正式进入课文学习时,老师利用学生对“Career”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完成任务时达到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Eachgroupreporttheresultofdiscussiontothewholeclass.通过讨论结果,学生既完成了任务,又习得了知识。但在课堂教学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必须牢记教学是人的活动,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人的因素应当成为英语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教师的主要作用是如何在课堂教学中创造一种有利于学习者外语习得的条件使学生通过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与交际运用语言并掌握语言。

三、结语

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对于高职学生来说,高职英语专业的学生学习英语与初中、高中学生的学习英语是有差别的。这种差别具体表现在学习内容和方法上。学习内容上:高职专业学习英语专业化程度较高,职业定向性较强;学生实践知识丰富,动手能力强;学习方法上:高职学生自学方式日益占重要地位;学习的独立性、主动性自觉性较初高中学生强。任务型教学法的实施是基于高职学生学习特点、能力、目的和现状而提出的。在高职英语学习的教学过程中倡导任务型教学法,更能培养高职学生运用英语的听、说、读、写等综合能力。该教学法的理念与高职教育培养实用型人才的目的一致,都是提倡创设与实际生活和工作相似的情境,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主完成听、说、读、写等方面相关的英语学习任务,从而提高学生英语的实际应用语言的能力。它倡导的是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英语学习过程就是将不同的任务单元分解成子任务板块,用所学英语知识去“做事”,通过做事来理解和学习英语知识,从而提高学生运用英语语言的能力。任务型语言教学能为学生的语言发展提供较大的实践空间,能比较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任务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论文);.NET;智能管理系统;质量监控

【中图分类号】G40-057 【文献标识码】A 【论文编号】1009―8097(2010)10―0128―04

毕业设计(论文)是实现高等教育培养目标的重要教学环节,在培养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基本训练、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与素质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在当前形势下,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上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2]:高校扩招给教学工作带来压力,实验室、设计教室等教学资源非常紧张,学生没有固定的毕业设计场所,不能及时获取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信息;扩招及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大学生就业竞争非常激烈,学生很难拒绝用人单位的实习要求,对外出实习的学生难于管理和监控;部分指导教师由于科研任务要求,有时到外地出差,与学生面对面指导机会有限,需要有一个能与学生交流、指导的网络平台。针对上述问题,我们研究设计了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

一系统功能概述

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开发是为了建立一个毕业设计(论文)网络教学管理平台,为教师和学生提供一个交流、指导的平台,同时又有利于教学管理者进行质量监控,提高教学管理工作效率[3]。系统涵盖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全过程,实现了课题申报、双向选题、任务书下达、开题报告提交、中期检查、论文提交、论文答辩、评优复审、成绩汇总、文档材料打印、统计分析、数据归档全程网络化管理。学生无论在哪,只要有网络,都可以查询到毕业设计(论文)的相关信息;指导教师可以随时随地通过系统与学生进行交流,查看学生的研究进度,监控校外实习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各级管理人员可以方便的获得各种汇总、统计信息,对全校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监控。

二系统流程分析

系统设计是建立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管理上的,系统内每一个环节的数据结果都作为下一个环节的数据基础,实现了毕业设计(论文)的全流程网络管理,管理流程图如图1所示:

1 初始设置

由教务处设置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起止时间,各学院设置中间环节(申报课题、下达任务书、提交开题报告等)的截止时间,方便各学院灵活管理。教务处进行相关参数设置,如每个指导教师可指导的学生人数,各答辩小组的优良率等,启动本学期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2 申报课题

指导教师拟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后,在系统中进行课题申报工作,填写课题的研究内容、目的及意义、对学生的要求等内容,并指定课题适用的专业。

3 双向选题

系统内的选题方式为双向选择。首先由学生在适用其所在专业的课题中选择三个课题,分别对应三个志愿,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志愿,分批次为每个课题选择学生。

4 下达任务书

双选结束后,学生与教师的课题间确立了一一对应的关系。指导老师填写任务书并提交,由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学生即可查看任务书的具体内容。

5 提交开题报告

学生根据任务书要求,进行毕业设计(论文)的初步研究,查阅相关文献,填写开题报告,上传文献综述或外文翻译,提交给指导教师进行审核。

6 中期检查

指导教师对其指导的每个学生进行检查,填写《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表》,并进行打分;学院召开毕业设计(论文)中期检查座谈会,教学秘书填写《毕业设计(论文)师生座谈会记录表》;教务处可查看每个学生的中期检查情况和各学院的会议记录。

7 提交毕业设计(论文)

中期检查后,学生可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初稿,由指导老师进行审核,学生根据修改意见进行修改(可多次审核、修改)。 指导教师审核通过后,学生提交毕业设计(论文)定稿。

8 评阅毕业设计(论文)

学生的毕业设计(论文)经指导教师审核、评分通过后,由专业负责人为该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分配一名评阅教师,评阅教师对该生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打分。

9 论文答辩

秘书安排论文答辩组并指定各组中答辩的学生、答辩成员、答辩秘书。答辩秘书负责录入答辩成绩、答辩小组评语。

10 评优复审

教务处设置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比例,各学院按比例推荐院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抽检毕业设计(论文)由教务处按比例随机抽取产生,也可以按学号的尾数抽取。评审专家在网上进行评审,产生校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和不及格毕业设计(论文)。

11 数据归档

对当前学期的所有毕业设计(论文)数据备份,同时初始化系统,为下一学年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做好准备。

三系统主要功能模块设置

结合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工作流程及各个环节间的数据关系, 系统设置了学生、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教学秘书、评审专家、答辩录入员、教务处8个角色。各角色按权限访问公共数据库, 确保数据的安全性、一致性[4]。通过公共数据库,将各角色功能模块有机的结合在一起。

1 学生模块

学生模块的主要功能有:选择课题、查看任务书、提交开题报告、提交论文草稿、提交论文定稿、对指导教师进行评价、查询成绩及交流互动等。课题选择采用双向选择的原则,学生可以选择三个志愿,教师按志愿分批次选择学生。

2 指导教师模块

指导教师模块的主要功能有:申报课题、课题双选、填写任务书、审核学生开题报告、对学生进行中期检查、审核论文、论文评阅。指导教师在为每一个课题选择学生时,实行按志愿分批次选择的方式,各批次开始选择的时间由学院教学秘书设置。

3 专业负责人模块

专业负责人模块的主要功能有:审核课题、分配课题、审核任务书、分配评阅教师、查看过程信息、特殊情况处理。专业负责人在毕业设计(论文)的管理过程中起着核心的作用。指导教师申报的课题,可以设置为适用于相近的若干专业,但各个专业负责人有审核决定权,只有专业负责人审核通过,该课题才能被该专业的学生选择。系统可以进行两轮双选,对于两轮双选后仍然“落选”的学生,由其专业负责人为其在剩余的课题中分配一个课题。指导教师下达的任务书,必须由专业负责人审核通过后,学生才能进行查看;审核不通过,将退回给指导教师进行修改。专业负责人还承担了毕业设计(论文)进展监控的作用,他可以查看各个环节的进展情况,如课题双选信息、学生开题情况、任务书下达情况、中期检查情况,对未按要求完成任务的学生及教师进行督促。

4 教学院长模块

教学院长模块的主要功能有:课题、双选结果、审核任务书、查看过程信息等。指导教师申报的课题经专业负责人审核通过后,由教学院长统一后,学生才能开始选择,保证选题的公证性。学生和教师的课题双选结束后,双选结果经教学院长后生效。教学院长可查看各专业的工作计划、课题进度、指导日志等,对各个专业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监督。

5 教学秘书模块

教学秘书模块的主要功能有:学院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时间截点设置、账号管理、院级公告管理、答辩小组管理等。对于原数据库中没有的账号,如外聘教师等,教学秘书可为其新增一个账号。

6 评审专家模块

评审专家对所属专业的抽检论文及评优论文打分并填写意见,将评审中发现的问题反馈给相关部门以便及时改进。

7 答辩录入员模块

答辩录入员负责录入学生的答辩成绩、答辩评语。系统将按照预设的权系数,将学生的三个成绩(指导教师评分、评阅教师评分、答辩评分)加权求和,自动生成最终成绩。

8 教务处模块

教务处是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统筹管理者,同时也是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的超级管理员。教务处模块的主要功能有:时间设置、初始设置、校级公告管理、用户权限分配、过程信息查看、论文抽检及评审、数据归档等。

四系统主要特点

1 功能特点

(1)课题双向选择,教师和学生具有充分的选择自由度。

(2)支持团队毕业设计(论文),学生可以跨学院、跨专业组成毕业设计(论文)团队。

(3)网络抽检与评优,提高了评审工作效率,保证了评审工作的公正、严密性。

(4)多角色的权限设置,同一个账号可以有多个角色。如某个指导教师的一个账号,可同时具有专业负责人和指导教师的双重角色,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5)引入了数字签名技术,实现无纸化办公。

(6)系统设置了交流互动功能,用户登陆后可与系统内的任一用户相互发送留言。

2 智能特性

(1)全程进度控制。结合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可分别设置课题申报截止时间、双选结果截止时间、任务书下达截止时间、中期检查截止时间、答辩截止时间等,学生、指导教师将根据进度安排要求,完成各阶段的任务。

(2)操作信息提示。根据进度,系统会自动给出操作提示。例如在选题期间,如果学生未进行选题,学生登陆系统后会有小窗口提示其需要进行选题,窗口上同时有选题的超链接。对于指导教师、专业负责人等有未在指定时间内完成的工作,如课题未审核、任务书未提交等,在登陆系统后将收到相关的提示信息,提示其去进行相关操作。

(3)处理状态提示。在完成某一环节的操作后,系统都会给出下一环节的处理状态提示。如学生选择课题后,会出现两个状态提示:教师选择状态(未选择/已选择)和教学院长状态(未/已),学生对选题的进展情况一目了然。对于课题申报、任务书下达等情况,系统都会给出下一环节的处理状态提示。

(4)自动保存指导记录。专业负责人对课题的审核、修改意见,指导教师对开题报告、论文的审核修改意见,师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等,系统都会自动保存,方便日后的查询。

(5)实时监控。管理人员(专业负责人、教学院长、教务处等)可实时查询过程信息,如课题申报、课题双选情况,查询课题进展情况,如任务书下达、开题报告提交情况,方便质量监控与管理。

(6)统计分析。自动生成各种分析图表,柱状图、饼状图,统计表等。如各专业选题性质的分布表,毕业设计(论文)成绩的优良率统计表,不同选题性质与优良率的比例表,历届师生比与优良率的对比表,教师职称与优良率的对比表等,为日后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提供指导意见。

(7)数据对接

系统数据库设计规范,方便与其他数据库对接。系统登陆时使用的是教务系统中的视图,直接使用教务系统中的账号即可登陆。系统可导出各种格式的成绩,方便将成绩直接导入至教务系统,实现与教务系统的无缝对接。

五系统实现

1 系统平台搭建

系统采用B/S结构,Web服务器操作系统为Windows server 2008,信息服务软件为IIS 7.0[5],数据库服务器使用SQL Server 2005数据库管理系统。

2 开发工具及关键技术

系统采用了微软提供的Visual 开发工具和SQL Server 2005数据库工具。使用微软的SQL Server 2005与.NET配合开发,能够提高.NET应用程序的数据存储效率。系统使用技术进行开发,它使用WebForms接口,摆脱了以前ASP难以开发的缺点,赋与像Windows Forms一样的开发环境,能够适应和解决复杂的互联网需求。

六结束语

毕业设计(论文)管理是高校实践教学管理中的重要部分,针对当前时期下毕业设计(论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在前期软硬件资源配置情况调研工作的基础上,我们研究设计了基于.NET的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智能管理系统,它是一套具有一定实用性的数据库信息管理系统,贯穿于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的全过程,实现了毕业设计(论文)整套操作管理流程无纸化、网络化。经过南京林业大学森林资源与环境学院、经济管理学院、信息科学技术学院的试运行,目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提高了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工作效率,并且毕业设计过程管理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规范。同时,系统在设计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遇到了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在以后的学习和实践中逐步去完善和改进。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各和国教育部.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普通高等学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通知[EB/OL].

[2] 卢立珏.高校教学管理信息化问题初探[J].中国高教研究,2004,(1):85-86.

[3] 李海晨.毕业设计(论文)网络管理信息系统研究[J].高教研究与评估,2008,(5):75-76.

[4] 刘智勇.基于.NET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开发案例,2007,273:121-123.

任务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制定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制度首先有完整的有关毕业设计的教学管理文件,为此笔者所在的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每个系部都有完整的毕业设计(论文)手册,全院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在主管院长统一领导下进行,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办法。其分别明确了教务处、系部、教研室、指导老师的职责和学生所需要遵守的守则。确定了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程序原则上为:确定选题及指导教师学生选题下达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中期检查评阅、答辩资格审查答辩评定成绩优秀评选论文收存。制定详细的组织答辩和成绩评定方法、资料保存形式、检查及质量评价办法。同时也制定了各项工作的具体要求,比如选题及任务书下达要求(包括毕业设计(论文)题目的选择原则、下达任务书的工作程序)、毕业设计(论文)的格式要求、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评定及答辩办法。建立健全这些毕业设计管理制度是实现毕业设计质量有效监控的前提性工作。

建立基于毕设系统和QQ群的毕设师生沟通交流机制为了提高我院毕业设计(论文)的水平和工作的顺利开展,我院整个毕设工作由网上信息化操作平台是“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来完成,其完整的涵盖了毕设工作的各个方面,其中包括:毕业设计题目申报模块、毕业设计选题模块、毕业设计任务管理模块、毕业设计答疑指导模块、毕业设计中期检查模块、毕业设计论文评阅模块,以及个人信息模块。该系统的角色分别是教务处管理员、系部教师组管理员、指导老师和学生,教务处管理员负责建系部教师组、建立教师组管理员、毕设学生审核、审核教师出题、学生自拟题目、外单位出题、对选题进行调剂、毕设选题审核、毕设学生状态控制、安排中期检查、中期检查总结、毕设答辩安排、毕设成绩审核、推荐优秀毕业设计。系部教师组管理员进行毕设教师审核、毕设题目审核、毕设选题审核、选题调剂、中期检查(传达系部中期检查安排并督查教师进展)、毕设评阅答辩(组建答辩小组)。指导老师进行进行题目申报、选择学生(教师在被学生选择后需选择确认学生选题或其自拟题、外单位题)、下达任务、审阅开题报告、布置工作任务、中期指导(指导贯穿始终)、中期检查、评阅毕设及材料、提交材料准备答辩。学生进行选题(选择毕设题目,没选上的等待调剂)、接收任务、接收指导(和指导教师可进行相互交流,其过程贯穿整个毕设过程)、中期检查(中期检查应提供相关材料)、提交毕设及资料、准备答辩。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很好的实现了毕设计全过程的质量监控及关键环节的量化工作。借助“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和QQ群的支持,研究指导老师与学生沟通机制涉及信息、疑难解答、资料共享、网上评阅、语音或视频在线交流等。更进一步加强了毕业设计信息反馈工作,随时把握学生毕设工作进展。建立以毕设系统和QQ群为纽带,以指导老师为单元,师生定期交流互动机制,解决毕设学生疑惑问题。毕业设计(论文)是一个时间相对集中、空间比较分散、管理比较困难的工作,“毕业设计论文管理系统”和QQ群的使用确实保证了设计过程信息渠道畅通,及时发现和纠正毕业设计过程存在的问题。

强化毕设质量监督毕业设计质量监督机构是由系部和我院教务处下的督导室共同监督执行,系部由主管教学主任带队,由系毕设领导小组在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过程中,按要求进行前期、中期和后期三阶段检查。(1)前期检查:检查指导教师到岗情况,毕业设计(论文)进行的必须条件是否具备,安排是否合理,任务书是否下达到每位学生。(2)中期检查:检查学风、工作进度、教师指导情况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采取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各教研室应有书面检查纪录,并将检查情况及处理意见向系(部)汇报,各系(部)向教务处上报中期检查情况。(3)后期检查:检查答辩准备工作。答辩前各专业应对学生进行答辩资格审查。根据任务书及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检查学生完成工作任务的情况。督导室中的老师是由校内各学科教学经验丰富,学术上有较高造诣和热心于教学改革的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与教学管理人员组成。他们的具体任务由以下4个部分组成。(1)根据培养方案,组织各系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各阶段工作,不断完善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2)汇总各系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安排情况表。组织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各阶段工作进展和质量情况,并向各系通报检查情况。(3)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组织专家抽样分析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做好工作总结。(4)组织评选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并做好省级优秀毕业设计(论文)推荐工作。督导室的老师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行全程跟踪式的抽查,发现问题立即提出,与学院共同讨论解决方案。做好各方面的组织协调和实时监控对毕业设计监控工作来说至关重要。我院近几年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顺利开展和良好效果,教务处的督导室老师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到系部和督导室的检查监管,整个流程不但保证了对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有序进行,也提高了师生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的认识,更能极大地调动指导教师、学生参与毕业设计(论文)的积极性、创造性,更加鼓励学生自觉主动、认真、积极地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巩固所学的专业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目的,进而推动了学院毕业设计实践教学内容与方式的改革和创新,更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作者:张超 单位: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任务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第一条毕业设计(论文)的教学基本要求

1.通过毕业设计(论文)巩固和拓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学生综合应用、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使学生获得科学研究的基础训练。

2.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工作态度。对文科专业还应注重培养学生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方法,分析解决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的能力。

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社会调查、查阅文献、资料搜集、工程绘图、计算、实验、数据处理、外文阅读、计算机和工具书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和基本能力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

第二条毕业设计(论文)的选题原则和要求

(一)选题原则

1.从本专业培养目标出发,体现高级专门人才基本训练的内容,使选题具有综合性、先进性和一定的难度。

2.在满足教学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尽量结合工程科研、社会实践,使选题具有多样性、应用性和一定的特色。

3.促进学生积极思考和研究,培育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使选题具有新颖性、创造性和一定的创新之处。

(二)具体要求

1.一般情况下,工科学生应以工程设计为主,参加设计的学生数应占60%以上;文、理科学生以论文为主,尽可能多地选择与社会政治经济建设相结合的实际应用题目,避免把文献综述、资料索引或实验数据的收集处理作为论文任务布置给学生。

2.毕业设计(论文)应对计算机编程、应用和阅读与选题相关的外文资料提出具体要求。

3.选题难度和份量要适当,要考虑完成设计(论文)所需经费和其它客观条件,使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努力能按时完成。

4.选题要体现因材施教原则。在保证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选题内容可因学生的基础、能力差异而有所不同,充分发挥各类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学有专长的学生,可允许自选课题,但应由个人提出申请,经指导教师同意、系主任批准。

5.对于一个课题由多人合作完成的项目,应有明确分工,各人有不同的小题目,内容有所侧重,注意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全面的综合训练。

6.选题需经系主任批准,报教务处备案。选题一经确定,不得随意更改。

第三条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职责

指导教师由具有一定设计经验与科研能力、对该课题内容熟悉、具有讲师职称以上的教师承担。一般情况下,助教不单独承担指导工作。在外单位进行毕业设计的可以聘请外单位相当于讲师以上职称的工程科技人员或研究人员承担指导工作,并应有专人(讲师以上职称者)定期进行联系。指导教师确定后,原则上不能随意更换。指导教师在学生毕业设计期间不得随意出差,确因公需出差,须经系主任批准、教务处备案,时间不得超过一周,并委派相当水平的教师指导。否则,按教学事故处理。

指导教师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学生数一般不超过6人。鼓励有科研课题的教师多带毕业设计(论文),但必须做到每人一题。

指导教师主要职责是:

1.选择课题,拟定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和指导书;做好设计(论文)的前期准备工作,如文献资料、图书、工具书、实验器材等;制定周密的进度计划。

2.指导学生了解毕业设计(论文)课题的任务、目的、要求等全部工作内容,制订工作计划,认真指导学生进行总体方案设计和实验方案或调查方案的选择以及审查数据处理、理论或实验分析的结论等。

3.定期检查学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度及工作质量,及时解答学生所提问题和尽量解决学生所面临的困难。

4.指导学生按规范要求正确撰写毕业设计(论文),评审所指导的设计(论文)的全部资料,并写出评语和评分。

5.在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前,由指导教师请一位评阅人(校内教师)或由答辩委员会(小组)负责人组织教师对设计(论文)进行评阅,要求参加评阅的教师从学术角度就学生所学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的掌握和运用程度、学生能力等方面进行认真评阅,并给出评阅成绩。

6.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答辩工作,评定学生成绩。第四条毕业设计(论文)对学生的要求

1.学生修完教学计划所规定的课程(含实践环节),取得所规定的学分数和绩点,方有资格参加毕业设计(论文)。

2.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可根据个人特长和实际情况提出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要求,系进行统筹安排。

3.在教师指导下,根据任务书的要求,拟定设计(论文)总体方案和进度计划。

4.独立进行设计(论文)的研究全过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严肃认真,刻苦钻研,按时完成任务。不得弄虚作假,不得剽窃他人研究成果,一经发现,其毕业设计(论文)以不及格计。

5.自觉遵守各项规章制度和劳动纪律,虚心接受教师和工程技术人员的指导。毕业设计(论文)期间,无故缺席按旷课处理,缺席时间达四分之一以上者不得参加答辩,其成绩以不及格计。

6.准确绘制设计图纸,认真拟定设计说明书或撰写论文,做到图画正确清晰,设计合理经济,说明书简明扼要、文字通顺,书写工整、计算正确,并用中英文撰写说明书(论文)摘要。

7.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结束后,所有的毕业设计(论文)资料(包括图纸、试验记录、原始数据、调研记录本、上机程序、实物照片、图片、录音带、录像带、设计手册、打印本、样本实物等),学生不得自行带走,须由各系负责收回作为教学资料妥善保存;对有价值的还需要整理归档。

第五条毕业设计的组织工作

全校的毕业设计(论文)在主管校长统一领导下进行,实行分级管理,层层负责的办法。校、二级学院、系的工作职责分别为:

(一)学校教务处工作职责

1.在学校预算的基础上,落实全校毕业设计(论文)的经费预算。

2.汇总各二级学院(系)毕业设计(论文)的课题和指导教师安排,协调有关问题。

3.具体负责安排、组织检查全校毕业设计(论文)工作。

4.做好全校“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和选编工作。

5.督促做好毕业设计(论文)的成绩登录、入档工作。

(二)二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工作职责

在二级学院院长的领导下,成立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由各系主任参加,其主要职责:

1.统一领导、管理和协调毕业设计(论文)的全过程。

2.审核各毕业设计(论文)题目、指导教师配备情况(题目、指导教师名单于第8学期开学第一周内呈报教务处备案)。

3.督促、检查各系毕业设计(论文)组织工作情况。

4.定期检查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进展情况,协调解决毕业设计(论文)中的有关问题,考核指导教师的工作。

5.负责组织、监督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阅、答辩和评分工作。

6.做好二级学院“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评选和编印工作。

7.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工作总结以及经验交流。

(三)系工作职责

系是直接组织与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基础单位,其主要职责:

1.根据教学计划安排,拟定毕业设计(论文)工作计划,选定题目,组织收集毕业设计(论文)的参考资料。

2.组织编写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和指导书。

3.提出指导教师名单和分配题目。

4.检查毕业设计(论文)进展情况和质量,研究解决所出现的问题。

5.成立毕业设计(论文)形式审查小组,根据规范化要求进行本单位毕业设计(论文)的形式审查工作。毕业设计(论文)规范化要求参照附件1。

6.成立答辩委员会,对学生所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进行评阅、答辩、成绩评定、总结等工作。

第六条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程序

毕业设计(论文)的考核程序一般分为资格审查、审阅、评阅、答辩和综合成绩评定五个环节。

1.资格审查。学生按计划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后,经形式审查小组通过、指导教师评阅、系主任批准,方获得参加答辩资格。

2.审阅。学生应将完成的毕业设计(论文)、图纸及附件按期交给指导教师审阅,指导教师要认真审阅,提出审阅意见,写出评语和评分,所评成绩占设计(论文)成绩的60%。

3.评阅。详见本规定第三条第5点,指导教师所评成绩占设计(论文)成绩的40%。

4.答辩。(详见本规定第七条)

5.综合成绩评定。(详见本规定第八条)

第七条毕业设计(论文)答辩

毕业设计(论文)答辩是对学生毕业设计(论文)进行全面检查、考核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因此,毕业设计(论文)结束时,每个学生均须逐个参加答辩。

1.答辩前,各二级学院应以专业为单位成立答辩委员会,负责本专业毕业设计(论文)的答辩工作。答辩委员会主任一般由系主任担任,答辩委员会成员为3—5名,由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教师担任。各答辩委员会可设立一名秘书(不占答辩成员名额),负责答辩过程的记录、材料整理等事宜。

2.对于毕业学生太多的专业,可分别成立若干答辩小组,每个小组由3—5人组成,其成员须具讲师以上职称。对于结合生产或科研任务的毕业设计(论文),可以聘请有关生产、科研部门的人员参加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

3.答辩委员会与各答辩小组的成员由各专业提名,经系主任、二级学院院长审核后,于正式答辩前一个月送交教务处,由主管校长批准后生效。

4.答辩委员会与各答辩小组的任务是组织本系、本专业学生的答辩评分工作,统一答辩方法、步骤、要求,评阅毕业设计(论文),统一评分标准,科学严格评定成绩,推荐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5.答辩一律安排在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的最后一周内进行,时间大约2—3天。各二级学院应将学生答辩的名单、日期安排提前向学生公布,并于答辩前报教务处备案。

6.答辩前两天,指导教师应把毕业设计(论文)发还给学生,由学生写好答辩报告书面提纲。提纲包括:①课题的任务、目的与意义;②所采用的原始资料或指导文献;③设计(论文)的基本内容及主要方法;④成果、结论和对自己完成任务情况的评价。报告时间为10—15分钟。

7.答辩提问一般二十分钟左右。提问要考察:①有关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研究方法等的掌握程度;②独立工作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的体现程度;③关于毕业设计(论文)须进一步说明的问题等。

8.答辩完成后,由答辩委员会(或答辩小组)在毕业设计(论文)任务书评语栏中写出评语,评定学生答辩成绩。指导教师和系主任结合学生毕业设计(论文)的平时成绩、设计(论文)成绩、答辩成绩三部分成绩进行综合成绩评定,其中设计(论文)成绩由指导教师和评阅教师的审阅和评阅成绩组成。经二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审核同意后统一向学生公布,有关教师不得事先将评分情况告诉学生。

答辩程序及实施办法参照附件2。

第八条毕业设计(论文)综合成绩评定及其标准

1.评定学生设计(论文)成绩时,必须实事求是,严格掌握标准。一般来说,获得优秀毕业设计(论文)的人数不宜过多;凡经过全面考核,确定为不及格的毕业设计(论文),应坚持原则,作不及格处理。各二级学院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委员会要把好关,对优秀和不及格的作认真审查,集体讨论,保证准确。

凡毕业设计(论文)成绩不及格者,作结业处理。一年内可申请随下届补做一次,并向学校缴纳一定的指导费。学生补做毕业设计(论文)由原所在专业安排,一般应在校内进行,其间的一切费用由学生自理。

2.毕业设计(论文)的综合成绩由平时成绩(占20%)、设计(论文)成绩(占50%)、答辩成绩(占30%)三部分组成,按百分制折算为五级记分制,即优秀(90~1**分)、良好(80~89分)、中等(70~79分)、及格(60~69分)、不及格(59分以下)。

具体评分标准参照附件3。

第九条毕业设计(论文)的经费

毕业设计(论文)经费由学校确定经费总额,然后按参加毕业设计(论文)的实际人数分配到各二级学院,包干使用。经费使用范围是:材料、器材的消耗费、加工、部分计算机上机费、资料费、调研费等。

凡结合生产实际和科研项目的题目,应从该项目经费中拨出适当经费支持毕业设计(论文),以解决毕业设计(论文)经费不足的问题。

第十条本规定从2**0年起实施,学校以前公布的毕业设计(论文)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相符的,一律以本规定为准。

上一篇:非计算机专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艺术类专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