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源季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3 05:54:12

人力资源季度总结

人力资源季度总结范文第1篇

(一)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的基本含义

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是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其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对

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总结性回顾的一种文书。意在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肯

定成绩,找出不足,迅速提高办事效率。

(二)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的写作要点

通常来说,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力资源部一定时期的工作情况进行总体介绍;

2对取得经验进行总结;

3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客观分析;

4对本部门未来工作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三)格式范例

公司人力资源部2005年度工作总结

2005年,是收获的一年,是我们飞速发展的一年。今年,本部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

指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公司创业、创新、创造的“三创”主线,努力

学习,积极工作,同心协力,努力完成了上级和公司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积极学习,不断开拓

在思想上,我部同志积极学习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参加了委组织“植

树”和中心组织的“两思”教育活动,并结合本职本岗的实际进行讨论,不断提高认识,做

好工作;组织参加了“市一年一小变”成果展览,参加了市科委举办的纪念中华

人民共和国建国56周年的文艺演出;出版了公司黑板报期;组织公司全体的干部职

工参加了全市的普法考试,全部成绩优良。

二、考核工作方面

认真做好公司干部职工的考核工作。在完成2004年的年度考核后,继而进行了

2005年第一季度的工作考核,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参加了每个部室的工作小结,了解

掌握部门领导对职工的考核意见和对下一季度的工作要求,促进了各部室的工作开展。

三、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调配方面

1.为了实现中心对服务公司的“减员增效”的目标,先后将摩托车、自行车保管站两

幢大楼的清洁卫生工作转向由社会化服务机构承担,使服务公司的临时工大幅减少

人;同时重新调整核定临时岗位的设置,使原来多人的临时工队伍减至人,并与之签订了劳动合同;为了充实加强公司的综合档案室管理,返聘的一名优秀的退休档案管版权所有

理员;及时为公司名同志办理了调入公司一系列的手续;给产业服务公司的名

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保证了公司为进驻科技企业服务的正常工作。

2.草拟公司机构改革和部门调整的方案,制定了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在公司班子

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双向选择上岗,一定程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较好地完成了公司职工2004年度工资标准的调整和2002!2003年度职工正常

晋升工资的工作,完成了2004年增加职工生活补贴的调整工作。

4.制定实施《公司引进奖的管理规定》;

《公司安全防火管理规定》;版权所有

《公司劳保卫生用品管理规定》;

《公司具办公用品管理规定》。

5.在实施孵化服务项目逐步社会化中完成了中心摩托车、单车保管部和中心大院

清洁卫生工作的对外发包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6.加强了公司的安全防火工作,除由公司总经理与各部室领导签订领导防火安全

责任书外,还与进驻的多家企业签订了防火安全责任人书。组织实施了节假日的

安全值班和定期的安全检查。两个领导干部和一个专职安全员参加管理培训班的培训

学习。

7.及时做好了公司和服务公司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的年度调整审核

工作,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比上年度有所提高,做好职工公费医疗的办

证、补证、更改医院等手续。制定实施了《公司公费医疗记账单的管理规定》,协助

中心工会组织探访慰问困难、生病、生育的职工(家属)人次。

8.按照规定完成了公司的党务、廉政、干部、工资、财务、职工教育人员变动等一系

烈的月度、季度、年度统计报表。

9.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工作年会,并及时将年会的精神和部

副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到公司每个干部、职工,以推进创新工作。

10.严肃认真过细地做好文书工作,一年来,收文、送办、催办的文件份。完成公

司党务、政务等方面的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共份。严格执行公司用印批务的规定,为

公司把好各种印章使用的关。

四、计划生育工作

建立了公司计生档案,组织育龄夫妇进行了一年一次的计划生育例检工作。办理

了一名辞职职工的计生关系转移手续,并主动与街道沟通联系,共同做好计划生育的宣

传教育。全年共出了挂图式的计划生育墙报若干期,确保了公司计划生育、晚婚、晚育、

节育、独生子女办证率和投保率等7个指标全部100%达标。

五、主要经验和教训

(一)经验:

(略)

(二)教训:

(略)

公司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季度总结范文第2篇

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是人力资源部门根据其工作中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对

一定时期内的工作进行总结性回顾的一种文书。意在不断总结经验,及时发现问题,肯

定成绩,找出不足,迅速提高办事效率。

(二)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的写作要点

通常来说,人力资源部工作总结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人力资源部一定时期的工作情况进行总体介绍;

2对取得经验进行总结;

3对存在的不足进行客观分析;

4对本部门未来工作意见和合理化建议。

(三)格式范例

公司人力资源部XX年度工作总结

XX年,是收获的一年,是我们飞速发展的一年。今年,本部门在公司领导的正确

指导下,在全体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紧紧围绕公司创业、创新、创造的“三创”主线,努力学习,积极工作,同心协力,努力完成了上级和公司领导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

一、积极学习,不断开拓在思想上,我部同志积极学习了“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积极参加了委组织“植树”和中心组织的“两思”教育活动,并结合本职本岗的实际进行讨论,不断提高认识,做好工作;组织参加了“市一年一小变”成果展览,参加了市科委举办的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56周年的文艺演出;出版了公司黑板报期;组织公司全体的干部职工参加了全市的普法考试,全部成绩优良。

二、考核工作方面

认真做好公司干部职工的考核工作。在完成XX年的年度考核后,继而进行了

XX年第一季度的工作考核,在公司领导的带领下,参加了每个部室的工作小结,了解掌握部门领导对职工的考核意见和对下一季度的工作要求,促进了各部室的工作开展。

三、人力资源的管理和调配方面

1.为了实现中心对服务公司的“减员增效”的目标,先后将摩托车、自行车保管站两

幢大楼的清洁卫生工作转向由社会化服务机构承担,使服务公司的临时工大幅减少

人;同时重新调整核定临时岗位的设置,使原来多人的临时工队伍减至人,并与之签订了劳动合同;为了充实加强公司的综合档案室管理,返聘的一名优秀的退休档案管理员;及时为公司名同志办理了调入公司一系列的手续;给产业服务公司的名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保证了公司为进驻科技企业服务的正常工作。

2.草拟公司机构改革和部门调整的方案,制定了各部门和岗位的职责,在公司班子

的领导下,组织实施双向选择上岗,一定程序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3.较好地完成了公司职工XX年度工资标准的调整和XX!XX年度职工正常

晋升工资的工作,完成了XX年增加职工生活补贴的调整工作。

4.制定实施《公司引进奖的管理规定》;

《公司安全防火管理规定》;

《公司劳保卫生用品管理规定》;

《公司具办公用品管理规定》。

5.在实施孵化服务项目逐步社会化中完成了中心摩托车、单车保管部和中心大院

清洁卫生工作的对外发包工作,取得初步成效。

6.加强了公司的安全防火工作,除由公司总经理与各部室领导签订领导防火安全

责任书外,还与进驻的多家企业签订了防火安全责任人书。组织实施了节假日的

安全值班和定期的安全检查。两个领导干部和一个专职安全员参加管理培训班的培训学习。

7.及时做好了公司和服务公司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住房公积金的年度调整审核

工作,职工的社会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比上年度有所提高,做好职工公费医疗的办证、补证、更改医院等手续。制定实施了《公司公费医疗记账单的管理规定》,协助中心工会组织探访慰问困难、生病、生育的职工(家属)人次。

8.按照规定完成了公司的党务、廉政、干部、工资、财务、职工教育人员变动等一系烈的月度、季度、年度统计报表。

9.参加了在上海召开的全国工作年会,并及时将年会的精神和部

副部长的重要讲话精神传达到公司每个干部、职工,以推进创新工作。

10.严肃认真过细地做好文书工作,一年来,收文、送办、催办的文件份。完成公

司党务、政务等方面的会议记录、会议纪要共份。严格执行公司用印批务的规定,为公司把好各种印章使用的关。

四、计划生育工作

建立了公司计生档案,组织育龄夫妇进行了一年一次的计划生育例检工作。办理

了一名辞职职工的计生关系转移手续,并主动与街道沟通联系,共同做好计划生育的宣传教育。全年共出了挂图式的计划生育墙报若干期,确保了公司计划生育、晚婚、晚育、节育、独生子女办证率和投保率等7个指标全部100%达标。

五、主要经验和教训

(一)经验:

(略)

(二)教训:

(略)

公司人力资源部

人力资源季度总结范文第3篇

关键词:IT外包;服务分包;项目分包

1 概述

近年来,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IT企业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为了节约成本,在IT行业中普遍采用外包的方式组织生产。IT外包一般分为服务分包和项目分包两种形式。

2 服务分包和项目分包的区别

服务分包是指项目承包商(总包人)在实施项目时吸纳具有相应资质的服务分包商参与开发、实施等,共同完成业务系统建设的活动。

项目分包是指项目承包商(总包人)将其所承包项目中的非主体业务通过书面合同形式并经业主同意,发包给其他具有相应资质的项目分包商完成的活动。

其中,服务分包具有及时性、定期性,按人、级、量和价结算的特点。为保证项目按期高质量完成,服务分包更倾向于对“人”的管控,且不需要业主方的同意,法律也未禁止服务分包。服务分包和项目分包的对比见表1。

3 服务分包流程

鉴于以上服务分包与项目分包的区别,以及服务分包的优势,通过实践经验,以及IT审计、IT治理的要求,总结出了服务分包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服务分包工作流程划分为四个阶段十三个环节。

3.1 计划阶段

(1)制定服务分包计划。a.年度计划。需求部门根据年度项目清单,逐一分析用人需求,提出部门年度服务分包计划。分季度列出预计需求人数、预计签订合同额、预计利润等。人力资源部根据经营指标和人力资源配比,审核部门年度服务分包需求。并汇总形成公司年度服务分包需求计划(按季度滚动修订)。b.月度计划。每月初5日前,需求部门提出部门月度服务分包计划。包括项目信息、人员级别、数量、时间等信息。项目管理部根据项目进度、预算等情况审核月度服务分包计划。人力资源部汇总形成公司月度服务分包计划。

3.2 采购阶段

(2)签订框架协议。根据框架招标结果,物资部与中选供应商签订服务分包框架协议。并且为供应商开通信息管理平台账号。

(3)人员准入。a.提出需求。需求部门提出《服务分包申请》。包括项目信息、预计收入、预计用人计划、已用人员数量、人员需求数量、资格要求、需求原因、工作内容、配置方式(新增、调配)等。b.审核需求。人力资源部根据月度服务分包计划审核《服务分包申请》。计划外服务分包申请先由项目管理部审核,再由人力资源部汇总,并将月度服务分包计划准确率纳入需求部门绩效考核。c.需求。根据审批通过的《服务分包申请表》,物资部在信息管理平台上公开服务分包需求信息,供应商可以凭账号密码登录系统后查看。d.收集简历。人力资源部收集供应商推荐的简历,并进行初步筛选。e.组织面试。人力资源部对于筛选通过的简历,组织外包人员面试。f.初审评价。人力资源部先对外包人员进行初审评价。g.技术评价。需求部门对外包人员做技术评价。h.复审评价。对于高级别的外包人员,人力资源部会同项目管理部组织相关专家进行复评。

(4)核定级别。人力资源部根据外包人员初评、技评、复评结果,最终确定其级别。

(5)确定价格。对于每个外包人员,根据其定级结果,物资部与供应商再次进行谈判,针对此人员实际的技术能力、工作经验等,在不高于框架招标结果中相应级别的人员单价的原则下,通过谈判确定此人员的最终单价。在价格谈判过程中,对于优质供应商或者响应及时率高的供应商予以适当照顾。最终确定的单价经公司领导审批后,物资部与供应商签订《服务分包确认书》,双方签字盖章。

3.3 结算阶段

(6)核定工作量。外包人员每天在VP系统中报工(包括工作内容和工作地点),项目经理审批。同时,人力资源部统计外包人员考勤,包括请假、加班等信息。每月项目管理部从VP系统中导出外包人员报工工时及所在项目信息,然后根据人资部提供的请假、加班信息对工时进行调整,确定外包人员工作量。

(7)结算人工费。物资部根据每个外包人员的工时、单价计算出人工费,按供应商口径编制《服务分包月度人工费结算单》,按项目口径编制《服务分包月度人工费项目成本分摊表》。

(8)结算差旅费。根据项目需要,外包人员提出出差申请,项目经理和项目管理部分别审批。财务资产部审核外包人员出差的往返交通票据,并计算出差天数,按出差地区标准计算差旅补贴。物资部汇总外包人员交通费和差旅补贴信息,按供应商口径编制《服务分包人员月度差旅费结算单》,按项目口径编制《服务分包人员月度差旅费项目成本分摊表》。

(9)签订结算单。《服务分包月度人工费结算单》《服务分包月度差旅费结算单》经财务资产部审核后,由物资部分别与各供应商进行量、价、人的确认,并双方签字盖章。

(10)支付劳务费用。物资部向供应商收取发票。财务资产部收到发票后,按资金计划付款,并将《服务分包月度人工费结算单》《服务分包月度差旅费结算单》附在财务凭证后归档。

3.4 反馈阶段

(11)预警项目成本。财务资产部每月按部门核算每个项目的月度成本,编制《财务统计月报表》,并通知项目管理部、需求部门。项目管理部根据月度项目成本,监控项目预算,做预警提醒。需求部门根据已发生的项目成本,及时向人力资源部提请调增或调减外包人员,并按季度对部门年度服务分包计划提出修订。人力资源部按季度修订公司年度服务分包计划。

(12)考核外包人员。需求部门反馈外包人员工作情况,向人力Y源部提请调高或调低外包人员级别。人力资源部对于使用超过一年的外包人员,一般在每年年初,根据用人部门的反馈意见对其重新发起定级、定价流程。

(13)考核供应商。需求部门反馈供应商配合情况,外包人员工作情况。人力资源部反馈供应商对服务分包需求的响应及时率、响应质量。项目管理部反馈工时准确情况。物资部收集各部门的反馈信息,对供应商进行考核,编制《供应商季度考核报告》。

4 结束语

通过以上流程开工服务分包工作可以有效加强IT企业服务分包管理,规范服务分包流程,强化过程管控,规避审计风险,实现服务分包工作的规范化、流程化、标准化,提高服务分包工作效率,提高管理精益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刘晨鑫.合理优化企业IT基础架构的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3):284.

[2]高杨.基于云计算技术的桌面虚拟化研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34):93.

[3]佘品慧.IT外包服务关键因素研究[J].科技展望,2016(3):253.

[4]金桂永,戴普军.IT外包服务研究[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6(12):258.

[5]王建军,赵金辉.关系与IT外包绩效:服务质量调节的中介作用[J].科研管理,2015(8):104-111.

[6]马瑞强.云计算对软件服务外包产业附加值提升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3(5):61.

[7]邵文浩.项目管理在中国IT外包服务企业的应用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5(29):107-108.

[8]郝立涛.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综述[J].科技经济市场,2014(3):89-90.

人力资源季度总结范文第4篇

摘要本文从核电项目管理的角度介绍了核电项目调试中人力资源管理过程和方法,为后续核电项目调试的人力资源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核电项目人力资源管理

一、前言

人力资源管理的理论和方法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以人为本”经营理念的普及,人力资源管理的研究和实践得到了很大发展。在现代工程项目的管理中,完成项目目标所需的各种资源中,最重要的是人力资源。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项目人力资源的规划、获得与配备、开发与建设以及项目团队管理与控制等。

二、核电项目调试概述

在核电机组投入商业运行前,需要对构筑物、系统和设备进行调试启动工作,我们统称为核电厂调试活动。核电项目的建设周期可以分为设计、采购、建造、调试四个阶段。调试是核电项目最重要的环节,也是核电项目总体进度控制中具有决定性作用的部分。调试质量的好坏,直接决定了核电厂整个寿期的运行质量。

三、项目调试人力资源规划

项目人力资源规划,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首要任务,通过分析和预测给出项目人力资源在数量、质量和时间上的明确要求、具体安排和打算。

核电项目调试按常规单机组按照从FCD至机组具备商运条件共60个月建设总工期,两台机组开工间隔8个月考虑。其调试主要分三个阶段:

(一)策划和准备

(二)单系统调试

(三)系统功能试验及总体试验

据此,调试人员配置也分三个阶段:

(一)前期筹备阶段(有兼职人员做接口工作)

(二)准备阶段(准备工作组成立,有专职的接口人员)

(三)调试阶段(项目调试部成立,正式进入全面调试阶段),至机组水压试验开始调试工作进入作业顶峰,人员配置也将达到高峰值。然后随着调试专项工作的逐步结束,人力配置也将逐步减少。

核电工程项目的调试准备阶段由各处室按照职责分工分别安排1-3名专职或兼职人员组建的临时性调试组织机构。

组建项目调试部―项目正式进入调试阶段的标志,此时因已有部分调试工作已经介入并开始执行,人员开始批量进驻现场,各专业人员需求量明显增大,调配工作进入紧张阶段。自此,项目正式进入全面调试阶段。随着调试工作的不断展开,直至水压试验开始,调试作业进入顶峰,调试人员的配置也将达到最高峰。

四、项目人力资源的获得与配备

项目人力资源的获得与配备,是项目人力资源管理的第二项任务,根据前期项目人力资源规划,通过组织内外招聘或其他方式获得项目所需人力资源,并根据所获人力资源的技能、素质、经验、知识等进行工作安排和配备,从而构建一个成功的项目团队。

(一)学校招聘。顾名思义,学校招聘即在有符合核电系统相关专业的高等院校,择优招聘应届毕业学生,作为公司骨干型技术人才培养。

(二)社会招聘。此种形式招聘到的人员,因其已有一定的理论知识及工作实践经验,可为企业带来诸多效益:节约时间――即聘即用、降低人员培养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三)人力资源管理外包。人力资源管理外包可节省时间、降低成本、提高管理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等诸多好处。同时又因是劳动服务供应商与派遣员工签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与派遣员工只是一种有偿使用关系。这样用人单位就可避免与派遣员工在人事关系上可能出现的纠纷,也降低了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五、项目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建设

根据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要远远高于物力资本投资的收益率。企业应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投资的价值,确立起对培养人才的投入是最具有经济效益生产性投入的观念,从而加大对员工的培训力度,以求企业人力资源投资最大回报率。

基于核电调试的特殊性,参与调试人员需经过大量的培训。如核电基础理论培训、核电工程系统与设备培训、核电厂大修培训及到国内外制造厂家接受设备培训,如各类静机、转机、DCS设备等。

核电项目现场调试人员上岗前需要依次完成基本授权培训和调试授权培训,各类培训的深度和侧重点根据各类调试人员的岗位需要而不同。进入现场还需接受核安全培训,对于从事QC活动的人员,还应取得相应的QC授权。为调试工作的质量打下坚实的基础。

调试授权培训指为提高调试人员的基本技能、安全意识和协调工作能力而进行的调试培训,要求被授权者具有丰富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术,包括基础理论、设计规范、设计准则、设备性能和系统功能等方面的培训以及调试方法的培训,从而提高调试人员的基本技能和协调工作能力。调试人员的授权分为基本授权、调试授权和调试QC授权三种类型,基本授权侧重安全知识与技能,调试授权培训侧重工程理论知识与调试操作技能,调试QC授权侧重调试质量控制技能。

已经具有相关经验的调试人员(对在核电岗位上工作或经过培训、电厂实习,已经有相应学历、工作经历和资格的调试人员),可以等效认为已接受相应培训。

核电调试是人才密集型与技术密集型结合的行业,建立健全的培训体系,让员工在推动企业战略目标实现的同时,也能按照明确的职业发展目标,通过参加相应层次的培训,实现个人的发展,取得个人成就。企业内部要逐步完善培训管理与人力资源其他模块之间的联动,形成“我要培训” 的氛围。

六、项目团队的管理与控制

根据美国心理学家赫茨伯格提出的双因素理论,又称“激励――保健因素理论”,管理的精髓在于有效的激励。由麦克里兰的三重需要理论――亲和需要、权力需要、成就需要,我们不难看出所谓激励不外乎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种。

所以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项目经理要关心项目成员,不断进行人员协调、激励,使项目组成员能够始终保持高度的工作激情和责任心;也可以多采取团队活动,加强成员间的交流,帮助团队成员更好地相互了解,为各成员提供有张有弛的工作氛围;利用各种资源,多为项目成员专心工作提供保障,以提高团队绩效水平。

建立健全和完善的与同行业市场薪酬水平和竞争对手薪酬水平保持同步调整的薪酬保障与激励机制,体现一定的市场竞争力,吸引优秀人才、留住关键人才、提高员工归属感。

由弗罗姆期望理论的关系式:动机=效价×期望×工具

弗罗姆期望理论认为如果要使激励作用达到最大化,就应该让员工相信绩效和报酬之间存在紧密的联系,而绩效薪酬制就可以使员工的报酬与其绩效直接挂钩。实践证明,绩效薪金制可以提高激励水平和生产力水平。

核电调试以项目为单位,形式上基本属于项目制,为优化项目管理效应其薪酬管理宜采取绩效薪金制。突出绩效在薪酬管理中的主导作用,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

绩效考核可以按月、按季度、按年进行考核。以按季度考核的员工绩效工资为例:原则上每季度调整一次,要根据员工季度考核结果发放。员工当前季度绩效工资由上季度绩效考核结果确定的考核系数决定:

月度绩效工资=固定工资标准×考核系数

目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以绩效管理、薪酬管理和培训与开发为基础。以绩效管理为重点,建立系统的激励机制和培训开发体系,实现员工高素质、高工作绩效,从而促进企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七、总结

核电项目调试人力资源管理用兵家的思维来讲不外乎三个方面天时、地利、人和。其中“人和”是主观因素,受主观影响比较大,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核电项目调试管理中“人”的因素也极为重要,因为项目调试所有活动均是由人来完成的。项目人力资源管理中所涉及的内容就是如何发挥“人”的作用。如何充分发挥“人”的作用,对于项目的成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项目人力资源外包行为研究[D].华东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 项目管理中的人力资源管理[Z].中人网,2005.

人力资源季度总结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人力资源成本的相关理论与管理控制方法,继而分析了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可控因素,最后从系统控制角度出发,进行了系统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分析。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不同的企业,其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竞争者的情况定期的编制人力资源成本预算,做好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分析和控制工作。

一、人力资源成本概述

(一)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

人力资源取得成本是企业在招募、选择、录用和安置时所发生的费用。招募成本是为吸引和确定企业所需内外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选择成本是企业为选择合格的职工而发生的费用;录用成本是企业为取得已确定聘任职工的合法使用权而发生的费用;安置成本包括:企业将被录取的职工安排在确定工作岗位上的各种行政管理费用;录用部门为安置人员所损失的时间费用;为新职工提供工作所需装备的费用;从事特殊工种按人员配备的专用工具或装备费;录用部门安排人员的劳务费,咨询费等。

(二)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企事业单位还需要对已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是企业为提高职工的生产技术能力,增加企业人力资产的价值而发生的成本,包括上岗前教育成本、岗位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

(三)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是企业在使用职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调剂成本等。维持成本是保证人力资源维持其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需的费用,是职工的劳动报酬。奖励成本是为激励企业职工,使人力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对其超额劳动或其他特别贡献所支付的奖金。调剂成本的作用是调剂职工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使其消除疲劳而发挥更大作用,也是满足职工必要的需求,稳定职工队伍并吸引外部人员进入企业工作的调节器。

(四)人力资源保障成本

人力资源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费用。这些费用往往以企业基金、社会保险或集体保险的形式出现。这种成本既不能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又不能保持其价值,其作用只是保障人力资源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这种成本是人力资源无法发挥其使用价值时,社会保障机构、企业对职工的一种人道主义的保护。

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可控因素分析

(一)取得成本因素

取得成本因素主要有招聘需求,包括招聘的人员数量和职位、对应的市场价格,以及招聘方式、流程等。其中招聘需求导致的选拔、录用、安置费及招聘过程费用属于可控成本;职位的市场价格等为不可控成本。控制前者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优化组织机构,精简人员;二是科学定岗定编,提高工作效率;三是预先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并充分发掘现有人力资源,避免人才浪费。控制后者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选择最优招聘方式,能内部竞聘解决问题的就不外聘,这样既可填补职位空缺、节省成本,又有利于调动现有员工的积极性;二是规范招聘流程,招聘前要清晰公示空缺职位的任职要求,招聘后要追踪了解被聘人员的实际任职能力,避免不称职者给企业工作造成损失。

(二)开发成本因素

开发成本因素中,因培训耽误工作而产生的机会成本等不可控成本因素;培训需求、组织费用、培训效果为可控性成本因素,其控制重点是提高开发成本的使用效率,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培训需求分析;二是精确核算#严格控制培训组织费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三是促进培训效果转化,鼓励学员将所学新知识、新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培训结束后及时分析、调查培训效果,总结成功与不足。

(三)使用成本因素

使用成本因素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调剂成本等。维持成本中,薪酬是人力资源总成本中最大部分,且薪酬刚性一直是人力资源成本只升不降的重要原因。薪酬一般分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前者由岗位、年资、学历构成,属不可控成本;后者由企业经营状况、员工绩效等因素构成,属可控成本。薪酬成本控制一要保证成本不溢出,二要保证薪酬发放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四)保障成本因素

保障成本因素包括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退休养老保障成本相对固定,属不可控因素;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具有可控性。尤其是劳动安全事故对电力企业影响重大,电力企业在这方面

要高度重视并舍得投入。

三、系统控制角度——系统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分析

(一)人力资源成本循环控制计划环节

这一环节周密合理地计划决策,以从源头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包括预算和规划决策两部分。

预算——通过预算使成本在合理的幅度内变化,不至于严重不足或过分溢出。各种财务管理运用的预算方法,几乎都能够用于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一般企业可以根据定员并结合企业目标考核情况(如综合效益、安全生产)等做预算;新建或计划变动较大的企业则可用“零基分析法”即不考虑账户历史成本的记录,在全面分析人力资源结构、数量的基础上,结合劳动力市场情况测算人力资源成本,难以一步到位确定成本的,可以考虑采用“滚动预算法”。应该注意的是,预算前要首先判断人力资源成本是收益性支出还是资本性支出,并据此决定预算是短期还是长期、静态还是弹性的。

规划决策——核心是进行人力资源成本的效益性分析,目的为最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修正不经济的支出。一般包括:估算成本;估算收益;评价投资收益。可通过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等加以比较,计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机会成本,即执行一项计划而放弃另一项计划可能带来的收益;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因素,即成本支出效益为负的可能性。

(二)人力资源成本循环控制执行环节

这一环节以成本意识严格控制支出,在合理范围内进行预算调整。成立以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合作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组织,系统、全过程地对该项工作进行监控。

完善人力资源成本费统计台账,建立劳动工资、保险福利统计报表制度和财务报表制度。除有单项规定外,台账要按本期实际发生数而不是计划数填报,按“谁支付、谁统计”的原则登账,并明确成本责任。健全预算调整审核机制,凡需调整的,要预先申请和陈述理由,并经严格审核。滚动预算项目则通过项目阶段结算的方法,对每一阶段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符合要求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三)人力资源成本循环控制检查环节

这一环节通过检查及时纠偏,确保成本管理不失控。

阶段性审查——即按季度、月度或项目,对各部门人力资源活动成本使用情况进行阶段性审核。

年度结算审查——即年度财务决算后,专门按照有关财会规定和台账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结算,对比年初所定的预算方案计算节约或超支的额度,看成本控制是否有效。

年度统计分析——即进一步分析结算结果,发现问题和差距,为下一年度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提供改进依据。

(四)人力资源成本循环控制处理环节

通过第三环节的检查,可以得到季度、年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使用情况的总结。针对其分析结果,采取改进对策。季度审核结果对策:对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做法,及时给予肯定和褒扬;及时发现并纠正成本溢出和效率低下的做法。

年度审核结果对策:表彰、奖励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好的下属机构、部门,推广他们的经验,促进其他机构部门加强成本控制;如果存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失当的情况,必须从机构、制度、执行各环节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下一年度进行针对性调整。

参考文献

[1]李兴山,刘潮.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

[2]汪安佑,曾宝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M].长沙: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3]钱振波.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人力资源季度总结范文第6篇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论述了人力资源成本的相关理论与管理控制方法,继而分析了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可控因素,最后从系统控制角度出发,进行了系统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分析。

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企业必须高度重视人力资源成本的管理,以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不同的企业,其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目标是不一样的,因此,企业应该根据自身的特点及竞争者的情况定期的编制人力资源成本预算,做好对预算执行情况的反馈、分析和控制工作。

一、人力资源成本概述

(一)人力资源的取得成本

人力资源取得成本是企业在招募、选择、录用和安置时所发生的费用。招募成本是为吸引和确定企业所需内外人力资源而发生的费用;选择成本是企业为选择合格的职工而发生的费用;录用成本是企业为取得已确定聘任职工的合法使用权而发生的费用;安置成本包括:企业将被录取的职工安排在确定工作岗位上的各种行政管理费用;录用部门为安置人员所损失的时间费用;为新职工提供工作所需装备的费用;从事特殊工种按人员配备的专用工具或装备费;录用部门安排人员的劳务费,咨询费等。

(二)人力资源的开发成本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企事业单位还需要对已获得的人力资源进行培训。人力资源开发成本,是企业为提高职工的生产技术能力,增加企业人力资产的价值而发生的成本,包括上岗前教育成本、岗位培训成本、脱产培训成本。

(三)人力资源的使用成本

人力资源使用成本,是企业在使用职工的过程中发生的成本。人力资源使用成本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调剂成本等。维持成本是保证人力资源维持其劳动力生产和再生产所需的费用,是职工的劳动报酬。奖励成本是为激励企业职工,使人力资源发挥更大作用,对其超额劳动或其他特别贡献所支付的奖金。调剂成本的作用是调剂职工的工作与生活节奏,使其消除疲劳而发挥更大作用,也是满足职工必要的需求,稳定职工队伍并吸引外部人员进入企业工作的调节器。

(四)人力资源保障成本

人力资源保障成本,是保障人力资源在暂时或长期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而必须支付的费用,包括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费用。这些费用往往以企业基金、社会保险或集体保险的形式出现。这种成本既不能提高人力资源的价值又不能保持其价值,其作用只是保障人力资源丧失使用价值时的生存权。这种成本是人力资源无法发挥其使用价值时,社会保障机构、企业对职工的一种人道主义的保护。

二、人力资源成本控制的可控因素分析

(一)取得成本因素

取得成本因素主要有招聘需求,包括招聘的人员数量和职位、对应的市场价格,以及招聘方式、流程等。其中招聘需求导致的选拔、录用、安置费及招聘过程费用属于可控成本;职位的市场价格等为不可控成本。控制前者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优化组织机构,精简人员;二是科学定岗定编,提高工作效率;三是预先做好人力资源规划,并充分发掘现有人力资源,避免人才浪费。控制后者可从两方面着手:一是选择最优招聘方式,能内部竞聘解决问题的就不外聘,这样既可填补职位空缺、节省成本,又有利于调动现有员工的积极性;二是规范招聘流程,招聘前要清晰公示空缺职位的任职要求,招聘后要追踪了解被聘人员的实际任职能力,避免不称职者给企业工作造成损失。

(二)开发成本因素

开发成本因素中,因培训耽误工作而产生的机会成本等不可控成本因素;培训需求、组织费用、培训效果为可控性成本因素,其控制重点是提高开发成本的使用效率,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加强培训需求分析;二是精确核算#严格控制培训组织费用,减少不必要的开支;三是促进培训效果转化,鼓励学员将所学新知识、新技能应用于实践,并在培训结束后及时分析、调查培训效果,总结成功与不足。

(三)使用成本因素

使用成本因素包括维持成本、奖励成本、调剂成本等。维持成本中,薪酬是人力资源总成本中最大部分,且薪酬刚性一直是人力资源成本只升不降的重要原因。薪酬一般分固定部分和浮动部分,前者由岗位、年资、学历构成,属不可控成本;后者由企业经营状况、员工绩效等因素构成,属可控成本。薪酬成本控制一要保证成本不溢出,二要保证薪酬发放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

(四)保障成本因素

保障成本因素包括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退休养老保障、失业保障等。退休养老保障成本相对固定,属不可控因素;劳动事故保障#健康保障具有可控性。尤其是劳动安全事故对电力企业影响重大,电力企业在这方面

要高度重视并舍得投入。

三、系统控制角度——系统过程中人力资源成本的控制分析

(一)人力资源成本循环控制计划环节

这一环节周密合理地计划决策,以从源头控制人力资源成本,包括预算和规划决策两部分。

预算——通过预算使成本在合理的幅度内变化,不至于严重不足或过分溢出。各种财务管理运用的预算方法,几乎都能够用于人力资源成本预算。一般企业可以根据定员并结合企业目标考核情况(如综合效益、安全生产)等做预算;新建或计划变动较大的企业则可用“零基分析法”即不考虑账户历史成本的记录,在全面分析人力资源结构、数量的基础上,结合劳动力市场情况测算人力资源成本,难以一步到位确定成本的,可以考虑采用“滚动预算法”。应该注意的是,预算前要首先判断人力资源成本是收益性支出还是资本性支出,并据此决定预算是短期还是长期、静态还是弹性的。

规划决策——核心是进行人力资源成本的效益性分析,目的为最有效地利用人力资源,修正不经济的支出。一般包括:估算成本;估算收益;评价投资收益。可通过投资收益率、投资回收期和净现值等加以比较,计算过程中要综合考虑人力资源成本支出的机会成本,即执行一项计划而放弃另一项计划可能带来的收益;人力资源投资的风险因素,即成本支出效益为负的可能性。

(二)人力资源成本循环控制执行环节

这一环节以成本意识严格控制支出,在合理范围内进行预算调整。成立以人力资源部门和财务部门合作的人力资源成本管理组织,系统、全过程地对该项工作进行监控。

完善人力资源成本费统计台账,建立劳动工资、保险福利统计报表制度和财务报表制度。除有单项规定外,台账要按本期实际发生数而不是计划数填报,按“谁支付、谁统计”的原则登账,并明确成本责任。健全预算调整审核机制,凡需调整的,要预先申请和陈述理由,并经严格审核。滚动预算项目则通过项目阶段结算的方法,对每一阶段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审核,符合要求才能进入下一阶段。

(三)人力资源成本循环控制检查环节

这一环节通过检查及时纠偏,确保成本管理不失控。

阶段性审查——即按季度、月度或项目,对各部门人力资源活动成本使用情况进行阶段性审核。

年度结算审查——即年度财务决算后,专门按照有关财会规定和台账对人力资源成本进行结算,对比年初所定的预算方案计算节约或超支的额度,看成本控制是否有效。

年度统计分析——即进一步分析结算结果,发现问题和差距,为下一年度的人力资源成本控制提供改进依据。

(四)人力资源成本循环控制处理环节

通过第三环节的检查,可以得到季度、年度企业人力资源成本使用情况的总结。针对其分析结果,采取改进对策。季度审核结果对策:对控制成本、提高效益的做法,及时给予肯定和褒扬;及时发现并纠正成本溢出和效率低下的做法。

年度审核结果对策:表彰、奖励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好的下属机构、部门,推广他们的经验,促进其他机构部门加强成本控制;如果存在人力资源成本控制失当的情况,必须从机构、制度、执行各环节分析原因,寻求对策,下一年度进行针对性调整。

参考文献

[1]李兴山,刘潮.西方管理理论的产生与发展[M].北京:现代出版社,2000.

[2]汪安佑,曾宝成.人力资源管理理论[M].长沙:中国国防科技大学出版社,2000.

[3]钱振波.人力资源管理[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人力资源季度总结范文第7篇

HRM从侧重于事务性和控制性转向侧重于为公司战略和经营提供咨询、服务和参谋职能,总结了完善与创新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工作实践,为企业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关键词】企业;人力资源;体系完善

某企业是一个正处于产品和管理双重 “普转优”的转型期钢铁企业,系国内某知名上市公司子公司。企业成立20年来,人力资源管理发展伴随着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从传统人事管理向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的转变,期间经过不断的优化和调整。面对新一轮发展及国内外市场形势的变化,为实现对公司战略目标的有力支持,人力资源管理需进一步完善与创新变革。

一、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现状与分析

(一)人力资源结构

企业在岗员工793人,员工平均受教育年限11.45,初中及以下文化占比47.2%,管理技术人员中级以上职称人员占比11.9%,技能人员高级工以上人员占6.27%。企业人力资源总体素质相对偏低,初中以下人员比例较大,高级工以上技能人才和中级职称以上技术管理人才缺乏,适应不了企业新一轮发展的需要。

(二)人力资源管理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目前仍未形成完善的管理架构和体系(包括二级单位的人力资源管理),管理还属于粗犷式的管理,管理的深度、广度、精细度与集团公司管理要求差距较大,如岗位设置相对简单,无明确岗位分类和岗位层级管理;未能形成各类岗位聘用和任用评价标准和要求,员工岗位晋升通道受限;员工的绩效管理评价结果未能应用到薪酬、岗位聘用及培训开发管理之中;员工薪酬实施一岗一薪,无薪酬晋升机制;员工培训开发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培训开发力度不够;未能建立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人力资源管理还未形成常态管理机制,总认为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人事部门的事,没能形成各级共同管理责任体系;人力资源部门还只是以执行上级要求为主的执行部门,很少为公司战略和生产经营提供咨询、服务和参谋。

二、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与创新

(一)建立人力资源管理共同责任体系

人力资源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审批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审批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完善方案,审批包括招聘配置、薪酬福利分配、培训开发、劳动关系等各项管理制度;人力资源部门是人力资源归口管理部门,负责根据企业经营规划研究制定公司人力资源规划,负责企业定员管理、岗位设计优化,负责员工招聘配置和劳动关系管理,负责员工薪酬福利管理及员工培训开发管理,负责核心员工选拔评价和交流管理等;各二级部门负责根据企业各项人力资源管理制度实施本级人力源各项具体管理工作;二级部门领导是本部门人力资源管理的直接责任者,人力资源部门是公司高层管理的参谋和二级部门的战略合作伙伴和专业服务伙伴。

(二)完善以岗位定员和聘用管理、薪酬管理为主要内容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打开员工成长和发展的双通道,建立相对完整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

1.岗位定员和聘用管理。一是对企业现有的岗位及定员进行全面梳理,形成岗位基本信息和人员配置信息数据编制分布表。二是开展岗位定编完善工作。建立完善三大序列、四个层级的岗位体系,同时根据当前企业实际设定各岗位类别和层级定员设置比例。岗位体系分为管理岗位、技术业务岗位、操作维护岗位三大序列。其中,管理岗位按不超过8%、技术业务岗位按17%左右、操作维护岗位按75%左右原则进行分布,同时形成三大序列四个层级的企业岗位字典库。

在企业总体岗位设置和定员比例总体原则下,各二级部门内部由人力资源部门根据业务性质和重要程度等统筹调控。

三是编制完善岗位说明书,实施员工岗位聘用。岗位说明书内容主要包括:岗位名称,所属组织,岗位职责及衡量指标,岗位权限,能力知识结构(包括最低受教育年限、工作经历、职业资质、上岗培训以及与岗位工作相关的其它理论、术语、概念、原则、规程、技术等理解力的要求),责任范围,横向协作关系,工作环境,上下级关系图等。岗位说明书编制管理要求中具体明确了各岗位序列和岗位层级的员工受教育年限、技术职称、技能等级、相关岗位工作经历等细化要求(如主要操作岗位要求:受教育年限不低于12年—相当于高中,本岗位技能等级高级工以上,本岗位工作5年以上等)。编制完成岗位说明书后,根据2.2.2梳理完善的岗位定员及员工能力素质要求组织实施岗位聘用,签订岗位聘用书,对符合上岗要求的直接聘用,对已在原岗位工作但能力素质不符合上岗要求的设置五年过渡期限,过渡期间可以聘用上岗,过渡期满仍不符合上岗要求的予以调整岗位或解除岗位聘用待聘等。

2.岗位薪酬体系。一是企业现有薪酬结构:岗位工资、年功工资、津贴补贴和绩效薪资构成;岗位工资=工资基数*岗位系数,岗位系数根据岗位复杂程度、劳动强度、工作责任、工作环境等综合评价确定,工资基数根据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并结合企业工资水平确定,每个岗位实施一岗一薪,无岗位薪酬晋升通道。二是为实现企业新一轮发展人力薪酬战略的需要,实施薪酬分配改革创新。薪酬改革创新原则:内部公平性、外部竞力,鼓励员工立足岗位成长,坚持能力素质提升和员工绩效导向原则,薪资分配体现岗位价值的要求,同时体现企业与员工共同发展的需要。基于薪酬创新则,完善薪酬分配制度,推进员工岗位累积制工资制度,实施岗位薪酬体系优化。第一,员工岗位工作累积制是在遵循人才成长规律的基础上,通过岗位成长积分跟踪记录员工的绩效、经验、技能等综合素质提升情况,全面反映员工岗位成长历程,为公司培养、使用、评价、激励员工提供量化依据,从而引导员工立足本职岗位、不断成长与发展的一种机制。员工岗位成长积分规则主要包括基本资格分、能力素质分、奖惩特别积分和自主项目积分等组成,以基本资格分为主,其他积分为辅。基本资格分包括岗龄积分和年度绩效分,绩效分根据绩效评价等级确定;能力素质分:管理和技术业务岗位主要为专业技术职称和职业资格分,操作维护类岗位主要为技能等级资格分,明确各岗位认可的职业技能和职业资质,取得本岗位相关的其中之一资格,可以根据等级确定相应积分;奖惩特别积分根据所获荣誉给予积分;自主项目积分:根据各部门实际制定本单位自主项目积分规则(兢业型员工、自主创新、降本增效、特别贡献等),年度获自主项目积分人数不超过人员总数20%。第二,岗位薪酬体系优化。在岗位定员和聘用管理完善基础上,在岗位薪酬结构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实施岗位工资薪酬体系优化,拓宽岗位薪酬晋升通道,优化薪酬晋升规则。每个薪酬级别对应一个岗位工资,由低岗序列到高岗序列级差递进;岗位薪级由原1个岗位对应1个薪级拓宽为同一岗位对应10~13个薪级,同时将原岗位系数工资调整为岗位薪级工资,层级越高岗位工资级差越大。

3.薪酬激励。为进一步体现企业“吸引、发展、留住、激励”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加大激励力度,稳定骨干人才队伍,激励广大员工立足岗位、争创佳绩,为企业作出更大贡献,企业在岗位定员管理、岗位薪酬体系完善创新基础上,推进实施相关员工激励机制,先后出台《关键岗位技术、技能津贴管理办法》和《明星推荐管理办法》。技术技能津贴享受对象为经部门推荐、人力资源审核、企业批准的关键技术业务及操作维护岗位员工(比例不超过10%),每月享受津贴标准根据岗位层级设定为

400~2000元不等;企业通过设定季度明星和年度明星,对季度或年度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员工给予推荐为相应的明星,同时给予一定金额的激励,季度明星直接由部门推荐评定(比例不超过员工总数的5%),年度明星由部门推荐、人力资源组织综合审核、企业审定(比例在10%左右)。

4.建立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借助集团公司信息系统平台,建立相对完善的人力资源信息系统,主要包括业务系统和员工自助系统。业务系统基本涵盖了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业务,主要包括员工基本信息管理(如工号、姓名、性别、身份证号、政治面貌、家庭相关人员、联系方式、工作经历等)、组织架构管理、岗位定员管理、员工配置管理、培训开发管理(培训实施、能力素质资质管理等)、劳动合同管理、薪酬管理、数据统计分析管理等,人力资源信息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实现了人力资源信息的实时管理,提高了人力资源工作效率,不仅为人力资源业务人员实施职能管理提供强大的数据分析支撑,同时也方便公司各级管理者实时掌握了解所属管理范围的人力资源情况,为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提供保障和支撑;员工自助系统的建立,为员工个人各类基本信息和薪酬信息查询提供了平台,让员工实时关心自身人力资源状况提供帮助。

三、总结

人力资源季度总结范文第8篇

一、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价值

激励机制指的是通过合理组织奖励形式、改善工作环境等,科学制定约束职工行为的制度、规范和配套奖惩措施,引导内部职工根据单位目标开展工作,本质就在于满足职工的物质需求、精神需求,使其在工作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力,做出更多贡献。

(一)可以增强内部凝聚力

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单位内部运用薪酬激励、绩效激励等手段,帮助职工增强责任感和归属意识,同时提升他们的危机意识,清晰认识个人职能与价值,逐步激发创造力,从而更高效地完成任务。

(二)可以培育职工良好工作习惯

激励机制是在人力资源管理中有效约束职工工作行为的保障,对职工日常行为有引导和规范的作用,促使职工愿意服从单位和领导的管理,根据工作需求自觉约束行为,真正发挥价值。

(三)可以有效优化人力资源配置

事业单位属于公共服务机构,借助激励机制的运用可以更合理地配置人力资源,挖掘、选拔更多优秀人才,提升工作计划的科学性,从而引导职工分配好工作的时间与精力,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服务质量。

二、事业单位人力资源管理中激励机制的运用策略

为了发挥上述事业单位激励机制的价值,在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实现对激励机制的有效运用。

(一)以职工需求为导向,完善激励体系

激励发挥实用价值的根本在于人的内心需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事业单位内部激励机制时必须以职工的合理需求为导向,充分考虑并征求职工意见,设计一套完善的、大多数职工都能认可和接受的激励体系,在激励环节严格执行。例如根据对某事业单位职工的调查,发现他们首先追求的是高收入,所以经济需求最受重视,接下来就是工作的稳定性、技能提升、人际关系、晋升机会和成就感等。因为社会发展节奏越来越快,职场竞争压力增大,使得职工对工作稳定性的需求逐渐增大,而技能和收入相辅相成,只有技能过硬才能增加收入,免于被解雇,提升工作稳定性。后面的其他需求通常是锦上添花,对职工工作热情而言不是决定性因素。在完善激励体系时还要认识到职工在不同时间、不同环境下往往有不同的需求,要关注他们原有需求的改变、旧需求得到满足时产生新需求,适当调整激励的内容、方式,促使激励机制发挥最大的价值。

(二)加强绩效考核落实,改善绩效激励

事业单位实施绩效改革主要是为了形成更完善的绩效考核制度,通过改善激励模式使绩效和激励成正比。在改善绩效激励时就要充分考虑职工需求,根据职工需求排序制定可以激发他们工作潜力的激励机制,使绩效考核流程透明,使职工感受到公平、公正。因此,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改变单位现有考核制度,合理设计绩效考核指标,量化过去笼统的指标,同时区分人才评价标准,细化并量化德、能、勤、绩、廉指标,例如道德风尚(16%)、工作能力(22%)、出勤率(15%)、工作业绩(35%)、廉洁情况(12%),提高绩效考核指标的可操作性。在绩效考核方式上要注意结合分阶段考核、年度考核,避免考核过于频繁造成职工处于不断填表的状态,既浪费时间又影响工作效率。但考核过少会让绩效考核流于形式,缺少应有功能,无法及时考核职工工作成效。可以进行季度、中期与年度考核,季度考核就是对职工在一季度的行为、表现进行考核,中期考核则是考核职工半年的工作成果,与前一季度比较找到进步与不足,年度考核是重点所在,总结职工一年的工作。在绩效考核计划的制订中还要与职工商议,尽可能让职工都参与,认清目标、找准路线,了解考核的标准、内容和方式等;在执行绩效考核时要全过程跟踪进展,主动沟通,帮助职工分析工作效率不高的原因,提出建议;在绩效反馈环节要向每一名职工反映工作绩效,引导他们进行自我评价,找到改进办法;结束考核之后按照职工需求给予报酬,使激励最大化,而且职工属于社会成员,对于绩效激励必须遵循公平的原则,体现绩效与薪酬的对等性。

(三)实行差别化激励,提高激励的效果

事业单位在分配上以工资制度为主,包括基本工资、福利和保险等。但一些单位将职工的职位高低、任职时间作为分配的主要标准,轻视贡献程度,这对优秀的新人是一种打击,必须及时打破平均主义,坚持多劳多得,实行科学合理的差别化激励,让职工意识到潜在危机,调动工作积极性,最终提高激励机制的运用效果。例如根据职工的岗位职责、能力高低进行分类,实行多层次的激励。通过定期调查人才需求,充分掌握职工的个人情况和兴趣爱好、家庭情况、迫切的生活需求、理想等,建立个性化需求台账,而且要定期更新,形成灵活、弹性的激励机制。尤其是针对职工培训激励要体现差别,例如针对新入职者进行入职培训,对普通职工每个月都通过自愿报名的形式使其参加两次技能培训,单位承担培训费用。事业单位还可以建立企业大学,让有需求的职工进行能力与学历的提升,即事业单位从职工需求入手,开设一些针对性的专业课程,包括政府采购、招投标、组织管理等,帮助职工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提升组织领导力。

三、结语

事业单位在人力资源管理环节运用激励机制既能适应深化单位改革的需求,又能在单位的发展及职工的成长中起到重要的积极作用。在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务必要结合事业单位实际情况,依据激励管理的要求从绩效、培训等方面强化激励机制运用,持续提升人力资源管理的科学性、有效性,促使职工发挥最大的潜能,严格履职,保质保量完成各项工作,推动单位的可持续发展。

人力资源季度总结范文第9篇

[关键词]钢铁企业;人才培养;实践;探究分析

中图分类号:G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03-0300-01

引言:现如今钢铁行业不仅仅要面临着结构的调整,与此同时也是面临着资源价格的提高以及俗气增速的缓慢,其产品压力也是在不断的增加,产品的同质化竞争在不断的提高,生产的成本也是在加大,在总体上,该行业以及是进入到了低增速也自己微利润的一个时代。

1.钢铁企业的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1 由于重视人才的使用而轻视人才的培养

在一些钢铁企业之中,对于用人方面仅仅只是重视员工的潜在能力,从而导致了人才的储量以及质量是难以进行提高。其主要是表现在了:一是因为钢铁企业的生产技术工艺流程相对来说较为独特,并且存在着“点多、线长以及面广”等方面的特点,同时岗位的专业性要求也是比较高,人员在上岗之后多数都是为“一岗定终身”,基本上不会支配其他的劳动的双向选择的权利,然而其专业的学习范围以及能力的提高也是难以突破岗位的实际环境。在这之中情况下,很多的年轻人是难以将自身的潜力进行充分的发挥出来,导致其人才要不选择进行继续的是深造,不然便会选择一些具有着比较大发展机会的单位,导致企业的人才准备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此外人才的培养在一些钢铁企业之中依然是处于一种放任的状态,并且很多的钢铁企业并没有能够更好的结合实际的情况从而建立起完善的人才培养模式,对于人才的开发培养并不够重视。

1.2 由于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无法满足企业的发展需要

针对于钢铁企业而言,其现有的人才培养方式通常情况下包括了高层次的人才学历提高教育和申报优秀人才的资助等方面的措施,对于这些措施而言,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虽然是发挥出了一定的作用,主要是能够对员工的学历水平进行提高。但是也是存在着一定的不足,主要是为:一是培养的内容仅仅只是局限于学历教育和项目研发等方法,其范围比较窄,并且惠及到的人员也是比较少,没有能够形成一个系统的人才培养机制。二是培养的对象主要是一些成为专家或者是专业的领军人物,对于一些具有着潜力的青年骨干的培养机会则是比较有限。三是培养的方式要不就是脱离了实际的生产,要不然便是专业性比较强的自主性研发项目,严重的缺少着实践经验指导以及多个专业相同形成的一个综合优势。

2.关于专家带徒人才的培养方式实施

2.1 需要推荐徒弟的人选

对于徒弟的推]必须要能够做到坚持人才优先的理念,并且可以认真的去执行基础单位的推荐以及人资资源部门的审核,更好的去保证公正以及公开的推荐土地。第一是人力资源组织部门必须要去引导每一个基础单位能够推荐出具有着一定专业基础以及水平,并且具有着发展潜能作为其推荐的人选,同时也是需要能够结合推荐人选在最近几年的绩效考评结果和工作的业绩等审核要点,从而作为其推荐人选的指标。第二是人力资源部门主要是讲推荐的对象报其申请学习的专家,并且也需要组织师徒之间可以互选,做好双方的沟通协商工作。专家则是可以根据自己的研究领域,同时也是需要结合申请人的特点以及工作潜能等去确定徒弟的人选。

2.2 关于专家待徒过程的管理分析

针对于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来说,必须要对专家待徒的活动实施进行全程的管理,并且通过建立起相应的完善考评机制以及学习反馈机制,从而能够推动着培养协议书每一项内容得到落实,更好的去保证还价待徒可以得到有效的设施。

对于季度评价机制而言,主要是为人力资源部门每一个季度去组织专家对于徒弟的学习情况进行评价,然而徒弟则是专家的辅导情况做好相应的评价。通过开展师徒之间的相互评价能够更好的去掌握专家待徒的效果,及时的去存在着的问题进行发现,制定出解决的措施。

然而学习反馈的机制则是为人力资源部门是要求土地每一个季度对其培养的计划完成的学习进行总结,并且把总结的内容上报给专家以及所在人力资源部门,接受其相关的指导,此外也可以通过季度总结提高学习的累积,更好的促进其消化吸收,也能够对培养的效果进行提高。

3.专家带徒人才培养的模式的意义分析

一是通过专家待徒的方式能够为一些优秀的青年人才成长确定出发展的方向,同时也能够为人才的发展提供出指导,可以在专业领域之中更好的为优秀人才进行解惑答疑,对其知识结构进行改变,帮助人才可以养成一个良好的工作习惯。

二是通过专家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可以更好的为优秀年轻人创造出一个良好的环境,并且积极的解决培养过程中所出现的问题,尽量能够满足人才发展过程中的需求,从而能够为专家带徒工作顺利进行以及人才的不断发展提供出一个更好的发展环境。

总结:通过对上述的内容进行分析研究之后可以得出,目前伴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从而促进了钢铁企业更好的发展,然而在钢铁企业发展的同时,人才的缺失也使其一个较为重要的问题,因此针对于钢铁企业人才缺失的问题而言,必须要提高对人才的培养力度,同时不断的创新人才培养机制,使其能够建立起一支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更好的为钢铁企业的发展共享出自己的力量,带动钢铁企业快速的发展,促进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

参考文献

[1] 吾买尔江・艾山,麦力开・色力木.新时期高校经营企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商贸,2013,11:40-41+43.

[2] 高志刚,张金英,唐林达,周文涌,龚志强,包红,冉云芳.行会驻校・名店订单・企业教室・项目管理――中职烹饪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5,31:69-74.

人力资源季度总结范文第10篇

一份个人简历能偶成为高质量、高水平不仅仅是其华丽的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们能够让对方信服,能够具有很高的说服力。华丽的内容如果没有真实感,也很难当人接受。在语言的使用上,注重专业术语的应用,像是文字处理、职业描述等等,则可以增加信任度。

数据以及数给人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准确性高,可信度高,比如说在学习成绩方面,你说自己的成绩一直很好,与说层获得4次年级第一,那么肯定是后者更具有说服力。

个人信息

xxx

性 别: 女

婚姻状况: 未婚

民 族: 汉族

户 籍: 广西-桂林

年 龄: 28

现所在地: 广东-深圳

身 高: 162cm

希望地区: 广东-东莞

希望岗位: 行政/人事类-人事经理/主管

寻求职位: 人力资源主管

教育经历

2004-09 ~ 2008-07 河南财经学院 人力资源管理 本科

培训经历

2011-07 ~ 2011-10 东莞市智通职业培训学校 人力资源管理师相关课程

2010-10 ~ 2010-12 深圳市博华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战略管理、高效执行力、高效沟通、管理者的角色与责任等

**公司 (2012-03 ~ 2012-10)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行业类别: 咨询与调查业(顾问、企业管理、知识产权)

担任职位: 人力资源主管 岗位类别: 人事经理/主管

工作描述: 1、全面负责公司人员招聘工作,满足公司业务及项目需求;

2、负责公司考勤薪资、社保福利项目的核算缴付;

3、作为项目助理负责项目前期与客户的联系沟通,并协助项目文件的整理交付;

4、全面整理规范公司前期项目文件资料;

5、总经理安排的其它工作。

**公司 (2010-06 ~ 2012-02)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行业类别: 家具、家电、工艺品、玩具

担任职位: 人力行政主管 岗位类别: 人事经理/主管

工作描述: 1、人员规划工作:

根据公司战略需要,参与公司整体业务运营梳理,公司组织结构调整工作;

结合公司实际,及合作项目公司的指导建议进行部门职能规划建设、职位职责梳理、人岗对位工作;

根据公司经营目标参与规划企业人员需求,制定年度人力资源规划:人员配置计划、人员补充计划、培训提升计划。

2、招聘管理工作:

结合公司招聘管理现状制定完善《招聘管理制度》,并负责制度执行过程中的优化与完善;

采取网络招聘、猎头招聘、内部推荐等方式进行公司知识性员工招聘工作开展;

组织跟进新入职人员进行试用期考核,提升招聘跟进工作。

3、绩效管理工作:

根据公司年度经营目标、公司级KPI指标组织协调部门KPI指标确定,并协调安排部门KPI分解落实工作,

通过季度/半年度工作计划/工作总结的组织,季度指标完成情况数据通报,跟进监督部门绩效工作的具体落实;

在遵循公司整体绩效管理制度的前提下,参与完善操作族员工技能绩效管理规定、销售人员业绩考核管理办法、项目考核管理办法。

4、薪酬管理工作:

根据公司整体的薪酬政策、策略,参与建立优化公司薪酬体系;

公司薪酬体系管理维护,薪酬调整申请管理审核。

5、员工关系管理:

根据部门员工考核情况,对员工进行异动(转正/晋升)管理工作;

根据公司奖惩管理规定,对公司项目管理、工作异常情况,进行调查奖惩处理工作;

部门、员工间及公司与员工间问题冲突的沟通协调处理。

6、部门规章制度建设:《考勤管理制度》、《离职管理办法》《办公物品管理办法》等。

7、行政后勤工作监督:部门预算审核,常规费用管理、员工社保公积金操作管理监督等。

本阶段工作总结:

建立部门基本的人力行政相关流程制度,规范了公司人力行政工作,逐步使部门真正发挥其职能,支撑公司运营需要。

**公司 (2008-03 ~ 2010-05)

公司性质: 民营企业 行业类别: 批发零售

担任职位: 人事行政主管 岗位类别: 人事经理/主管

工作描述: 1、负责公司规章制度与分店人事行政各项工作的宣导、执行与管理;

2、协助总部人力资源部、行政部进行制度编写等工作的完善;

3、负责分店各类相关人事行政工作报表、单据的审核、确认与反馈;

4、负责分店员工考勤、薪酬、绩效评估、人员异动等情况的分析及处理;

5、负责分店培训需求的调查,培训计划的制订,培训活动的组织与开展,培训结果总结及效果反馈与跟进;

6、负责分店员工关系管理及分店康体活动的策划、组织与开展;

7、协助店长开展分店对外事务的协助处理。

本阶段工作总结:

在总部人力资源部的指导下展开人力行政工作, 确保公司总部的相关制度规定在分店的切实执行,结合分店实际针对性的对部门工作进行分配分解完成,确保了门店人力的有效支撑。

项目经验

绩效薪酬体系执行项目 (2010-10 ~ 2011-01)

担任职位: 项目副组长

项目描述: 绩效薪酬体系咨询项目

责任描述: 1、安排协调前期的企业调查及全程参与企业运营管理业务梳理,部门职能、职位梳理调整工作;

2、合作项目文件交付内容审核,针对文件内容与项目顾问沟通调整,最后完成文件交付;

3、主推公司绩效薪酬体系落地实施:新旧薪酬调整沟通工作、绩效管理培训宣导落入实施工作。

技能专长

专业职称: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师

计算机水平: 高校非计算机专业二级

计算机详细技能: 熟练操作Word ,Excel,PowerPoint等MS办公软件。

技能专长: 掌握相关劳动法律法规,熟悉绩效管理中KPI,BSC的相关知识,掌握薪酬管理的相关理论;

具有人力资源管理相关模块的实践操作经历。

语言能力

普通话: 流利 粤语: 差

英语水平: CET-6

英语: 一般

求职意向

发展方向: 人力资源管理岗位工作。

其他要求:

自身情况

自我评价: 较强的学习能力、适应能力和承压能力 ,能较快的接受新事物;

工作责任心强,做事有始有终;

较强的计划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实施运作能力;

良好的逻辑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上一篇:银行个人季度总结范文 下一篇:思想汇报季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