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数据范文

时间:2023-03-14 03:57:59

人口普查数据

人口普查数据范文第1篇

人口普查是最具权威的全国性统计调查,内容涵盖个人和家庭全生命周期的重要信息,目前任何抽样调查和行政登记都很难替代。对人口普查数据的深入开发利用,可以在人口发展过程不可逆的情况下挖掘长周期内的人口规律,并为医疗社保等政策研究提供基础。

人口普查数据的开发利用通常分三个步骤:第一步人口普查公报,内容主要是总人口等最基础信息;第二步是出版人口普查汇总资料,对一些主要数据进行公开出版宣介;第三步是继之其后的课题研究和微观数据开发研究。

人口普查原始数据的开发利用不仅仅是对最新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也包括对历史数据的深入研究。最新技术对历史数据的挖掘分析,将为今天更深刻地认识人口事件、人口过程提供历史的踪迹。因此,人口普查数据的开发、共享愈加充分,其价值和使用价值就越有分量。

在人口普查比较发达的国家,即便是一些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完整的原始数据,也会不断被有效地归档保存和深入开发利用,不会由于技术的发展、制度的变迁和政权的更替而发生损毁和遗失。同时,他们注意提供大量有代表性的原始抽样数据供科学研究者长期深入研究,如美国提供1%或5%的原始抽样数据,法国提供4%或5%的原始抽样数据,巴西、埃及、墨西哥提供5%甚至10%的原始抽样数据。特别是最近30年来,越来越多的国家提供原始抽样数据以便让开发研究更加深入。

从数据的开发研究角度而言,我国六次人口普查的数据公开状态还有欠缺。

限于当时的条件,1953、1964年两次人口普查只了简单的汇总数据,原始调查数据没有录入计算机,也没有进行事后补救。

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是我国人口普查历史上公认的数据质量最高的一次,开创了许多中国第一。如不仅了普查公报,全国和分省市县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资料,而且还第一次对课题研究在汇总数据的同时,提供地址代码到县一级1%原始抽样数据。

1990年第四次人口普查与1982年一样,了普查公报,全国和分省市县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资料,同步提供给课题研究的1%原始抽样数据,地址代码也是到县一级。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与1982年和1990年明显不同,虽然也了人口普查公报,全国和分省市县人口普查汇总数据资料,但提供给课题研究的原始抽样数据下降到0.95‰,地址代码也只提供到地区一级。

迄今为止,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的开发模式与1982年以来历次均有不同。尽管也了普查公报,包括全国和分省汇总数据资料,但在课题研究已全面展开情况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提供原始抽样数据,仅对部分课题提供数据汇总服务。这实质上是对普查信息资源的一种浪费。

实际上,使用汇总数据进行人口统计研究,仅仅是研究的初级阶段。汇总数据简单、容易理解,缺点是只提供了数据资源的非常表层信息。由于人口普查至少有几十项调查内容,靠汇总数据或几千页的数据汇总资料,很难做到充分开发原始普查海量数据的可能用途。

从技术层面上看,现代科技可以实现人口普查数据在不同层次上进行分析,并对应有专门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技术。但只有原始数据资源才能实现深入细致的分析,任何二手或汇总数据都不可能代替对原始数据的直接研究。

当前,中国面临的人口形势之复杂前所未有。“十二五”时期人口发展进入关键转折期,更需要科研来辅助科学发展和决策。深入研究中国人口变动的特点和规律,不仅需对当前最新数据资源进行深度开发,而且需结合历史数据与当前最新数据,全面挖掘信息资源的潜在价值,避免在人口问题上犯重大错误。

我们期待对中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进行合理的进一步公开深入开发,也希望对过去人口普查资料进行全面研究。研究的基础不应仅限于1%原始抽样数据,而应在若干年后,扩展到1982年以来各次100%的人口普查原始数据。

人口普查数据范文第2篇

根据《关于认真做好登记和复查阶段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人普办《关于认真做好人口普查复查验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登记复查的数据质量评估工作,确保普查数据数量,现对复查阶段数据评估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切实加强数据质量的分析评估工作。

一、严格按照复查验收工作细则和标准进行复查

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各阶段人普质量控制标准、省人普办函25号的验收标准、市人普办99号文件的复查工作要求,进行登记工作的复查验收。

二、登记数据评估的主要内容

普查登记数据质量分析评估主要围绕户籍人口、出生、死亡人口、外出、外来人口、登记人口、常住人口等主要人口数据进行,将普查登记人口数据与清查摸底人口、历年人口变化趋势进行对比,说明变化的原因。

1、户籍人口。主要应与公安的户籍资料及摸底资料进行核查分析,核对不上的人要求逐一说明原因,确保户籍人口不重不漏。

2、出生、死亡人口。主要应与摸底资料、计生、卫生部门出生人口、民政、公安部门死亡人口等资料,以及与历年本地出生和死亡人口趋势进行核查分析,特别是出生、死亡有缺口的地方需重点说明原因,确保出生、死亡人口不漏登。

3、户籍外出半年以上和省外外来人口。主要应与摸底资料、五普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与外来外出人口变化趋势进行核查分析,增加或减少的人数进行原因说明,如增加的原因是新流入还是清查摸底遗漏等,减少的原因是流出还是非普查对象等。搜集外来人口增长与日常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相关从业人员统计数据、教育部门新居民子女就学等情况、数据。

4、登记人口。主要应与摸底资料进行核查分析,对登记人口比摸底增加或减少的人数、主要原因从普查小区逐级进行说明,并汇总上报(增加原因中摸底后新搬来居住、摸底遗漏的,减少原因中摸底后离开的、摸底时多摸的、多处居住定位后减少的)。

5、常住人口。通过测算本地常住人口总量,与摸底时测算的进行核查分析,说明增加或减少的原因。

三、上报时间

要求各县(市、区)人普办上报普查登记的数据质量评估报告分别于11月26日、12月1日16:00前上报。

市第六次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

人口普查数据范文第3篇

认识到位,以人为本,全面认识人口普大意义

认识是行动的前提,只有认识到位工作才能到位。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对我国国情、国力的一项重大调查,是一项涉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公民最为广泛的调查。

从国家层面看,人口问题始终是影响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如果一个国家连有多少人口都不清楚,还能期望有什么正确的决策呢?人口普查是一项最基本的家底调查。通过普查,如实掌握人口数据和基本情况,对党和国家科学制定人口、教育、就业等政策,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正确处理人口、资源、环境关系,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目前,全世界有近200个国家开展了人口普查,有51个国家在今年开展人口普查。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经济总量自2007年以来居全球前列,国际上对我国开展第六次人口普查广泛关注。所以,这次和以往的五次普查不同,不是自己关起门来调查,而是一次与国际接轨的人口普查。

从我省层面看,人口众多仍然是基本省情。人的问题在我省是第一大问题,人多地少是我省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最大矛盾。据有关专家统计,现在我省耕地承载力在2000万人以下,2009年底全省常住人口就达3798万人,人口与土地、环境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把这个家底搞清楚,对我省来说至关重要。只有弄清楚我省的人口总量、素质、结构、流动等情况,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才能准确把握人口变化的新趋势和新特点,科学制定我省经济发展战略和各项正确措施。特别是我们当前正在制定“十二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规划的依据是什么?省情即是依据。前不久,中央召开了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决定继续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大开发的核心意义和根本目的是以人为本,造福于民,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综合协调发展。要做到以人为本,必须先把人口搞清楚。所以,从这些方面来看,人口普查不仅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的调查,同时也是我省一项重大的省情省力、县情县力、乡情乡力的调查,全省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政治的高度、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搞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重要性。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共开展了五次人口普查,每一次人口普查都为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提供了重要依据。第六次人口普查,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归纳起来有六个方面:一是人口流动数量大、频率高,人户分离现象突出,锁定普查对象难度加大;二是普查对象配合程度下降,入户登记有一定难度;三是城镇化建设加快,房屋拆迁、新建,普查区域划分难度增加;四是由于农村受过教育的劳动力大量外出,给选调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工作带来困难;五是宣传、组织、动员人民群众支持配合参与普查工作艰巨;六是这次人口普查项目多,技术要求更高。所以,第六次人口普查和前五次相比,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要求更高。因此,各级各部门要以更充分的准备、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领导、更加扎实的行动,将第六次人口普查作为一场硬仗来打,圆满完成任务。

克服困难,全力以赴,把普查工作落到实处

做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时间紧,任务重,我们要严格按照中央的要求,紧密结合贵州实际,坚持高起点认识、高标准工作、高质量推进、高强度保障、高水平领导,把这场硬仗、苦仗打好,为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具体工作中,要做到三个落实好。

第一,要落实好人口普查必要的工作条件。首先要解决有人办事的问题。有人办事,就是要做好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调工作和培训工作。这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没有一支高素质、责任心强的普查员、普查指导员队伍,人口普查工作就没有基础。其次要解决有钱办事的问题,经费要有保障。绝不能因为经费问题影响了普查工作和普查数据的质量,绝不能因为经费的问题影响了“两员”劳动报酬的落实。

第二,要落实好组织保障和责任制度。人口普查是一项覆盖全社会的大型普查活动,这项任务不是哪一个部门所能单独承担的,需要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完成,各级政府必须把这项工作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分管领导要全程参与、全程抓,各级普查领导单位要按照职责分工,与普查机构密切配合,共同推进。各级各部门的领导要深入实际、深入基层进行指导检查,及时发现解决普查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第三,要落实好人口普查有关政策。政策是人口普查顺利进行的保证,也是获得准确数据的前提。《全国人口普查条例》是人口普查的法律依据,各级领导和普查人员必须认真贯彻,我省的计生、公安、统计等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部门的要求,制定人口普查的相关政策,以保证高质量的获取普查数据。参与普查工作的人员,必须严格按照《统计法》和《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依法开展普查工作。

搞好社会宣传动员工作,努力营造良好的人口普查氛围

人口普查是和平时期最大的社会动员,涉及到每一个家庭、每一个人,必须有效动员群众和社会各方面力量,支持配合参与普查工作。只有做好社会动员工作,才能为普查成功打下坚实基础。要搞好人口普查社会动员,各级宣传部门,人口宣传机构和相关部门必须密切协作,动用各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手段,把普查宣传动员工作作为一项大事来抓,打牢人口普查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各新闻媒体和宣传、文化、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和互联网、手机短信等生动活泼的宣传形式,深入宣传人口普查的重要意义、基本常识,宣传国家关于人口普查的各项规定和政策,把人口普查经常性的宣传与集中宣传结合起来,力争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突出重点,有序推进,确保人口普查数据质量

数据质量是人口普查工作的核心,也是人口普查工作的目的。各级各部门要抓紧对普查工作逐项细化,突出重点,抓好落实,确保普查数据真实、准确、完整。

当前,要扎实抓好三项工作:一要抓紧户口整顿工作,查清人口总量。这是第六次人口普查的重点,也是难点,特别是人户分离和外来人口的清查任务十分繁重,也十分重要。公安部门要积极负起责任,抓紧组织实施,确保按时为普查提供完整的人口信息技术资料。二要认真做好普查员选配和培训,按照国家规定,坚持选聘标准,抓好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选聘工作,同时要做好业务培训。既要增强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责任心和荣誉感,又要提高他们的素质。三要及早加强普查形势和结果研判。各级人口普查机构和有关部门,特别是统计部门,要未雨绸缪,充分吸收和应用历次人口普查成功经验,加强普查基础数据的调查研究和形势分析,对可能影响普查结果的各种因素提前研发,做到心中有数,有针对性的制定应对措施和办法。认真搞好各阶段、各环节的数据质量监控,杜绝错报、误报、瞒报、漏报,确保普查数据真实有效完整。

人口普查数据范文第4篇

一、全市常住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3]为1961.2万人,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十年共增加604.3万人,增长44.5%。平均每年增加60.4万人,年平均增长率为3.8%。全市常住人口中,外省市来京人员为704.5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5.9%。

二、家庭户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4]668.1万户,家庭户人口为1639.0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2.45人,比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2.91人减少了0.46人。

三、性别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男性为1012.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51.6%;女性为948.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8.4%。常住人口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由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108.9下降为106.8。

四、年龄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168.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15~64岁的人口为1621.6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2.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170.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5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了4.7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3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常住人口中,汉族人口为1881.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95.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80.1万人,占常住人口的4.1%。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582.7万人,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21.6万人。

六、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617.8万人;具有高中(含中专)程度的416.2万人;具有初中程度的615.7万人;具有小学程度的195.3万人(以上各种受教育程度的人包括各类学校的毕业生、肄业生和在校生)。

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每10万人中具有大学程度的由16839人上升为31499人;具有高中程度的由23165人下降为21220人;具有初中程度的由34380人下降为31396人;具有小学程度的由16963人下降为9956人。

文盲人口(15岁及以上不识字的人)为33.3万人,文盲率[5]为1.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4.5万人,文盲率下降2.6个百分点。

七、城乡人口

全市常住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6]为1685.9万人,占常住人口的86.0%;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275.3万人,占常住人口的14.0%。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相比,城镇人口增加了633.6万人,乡村人口减少了29.3万人,城镇人口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上升了8.5个百分点。

注释:

[1]本公报中数据为机器汇总数。

[2]普查登记的对象是指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3]常住人口,是普查登记的2010年11月1日零时的常住人口。常住人口包括,居住在本乡镇街道,户口在本乡镇街道或户口待定的人;居住在本乡镇街道,离开户口所在的乡镇街道半年以上的人;户口在本乡镇街道,外出不满半年或在境外工作学习的人。

[4]家庭户是指以家庭成员关系为主、居住一处共同生活的人组成的户。

[5]文盲率是指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不识字人口所占比重。

人口普查数据范文第5篇

一、搞好调查摸底是前题

我国的经济和社会正在快速发展,流动人口的规模不断扩大,各地区人口流动的强度也逐步增大,他们中很多人处在不断改变工作地点和居住地址,还有新出生人口没能及时申报户籍登记以及死亡人口没有按时注销户口等,这些问题均属普查登记的不利因素,因此,要全力做好普查登记前的调查摸底工作,协调相关部门发挥职能作用,做到(来源:文秘站 )即挂名也干事。公安部门要搞好户籍整顿,还要会同街道社区和村委会搞好外出及流入人口的调查;计生部门要充分利用基层组织优势,搞好出生调查;民政部门要对死亡人口进行调查,农村殡葬政策还存在死角,个别地方火化率没能达到百分之百,因土葬怕处罚没能及时注销户口的现象存在,搞准这方面信息十分重要。各基层普查人员应走访社区干部、村干部、群众积极分子了解情况,还要借鉴村医生、卫生防疫人员等掌握信息,切实了解本调查小区的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和流动人口数据。

二、搞好普查员选调和培训是保证

普查员的选调是普查工作十分重要的环节,关系到普查的成败。第六次人口普查的指标项目复杂,当事人配合程度下降,人户分离现状严重,还有全社会对普查的认识问题。要获取真实数据不十分容易。因此,在普查员选调环节上要认真对待。一是在选调范围上要广,不能只局限于社区、村委会的干部中选调,对于那些文化程度较高,有正义感的村民和城市待岗中那些有觉悟的人员来担任普查员。二是还要注重普查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把那些有事业心、有责任感的人选调到普查员队伍中来。还要想方设法解决普查员的报酬问题,从事普查工作,他们贪黑起早,走街串巷,利用休息时间搞调查登记付出了艰辛和劳动,适当得到一点补偿是符合社会主义按劳分配原则的,如能先行发放一部分补贴,就会调动积极性,效果会更好。同时还要注重对普查员进行培训,普查的内容和规定以及诸多的要求让普查员熟悉掌握,进而保证数据质量。首先,要保证师资力量的优质、要把那些有实践经验、业务能力强、语言表达清楚的人员选为培训教师;三是确保培训时间要充足,人人考试过关,达到预期目地;四是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就表格的填写、询问方式、入户技巧等实际问题分别进行现场模拟演练和入户试填,这是最基本的保证。

三、搞好普查区域划分是基础

目前,城市扩建步伐加快,农村搞小康村建设正在进行中,城区的延伸使城郊融为一体,城市界线不清、街道社区之间、村委会之间相互交叉,特别是新建小区地域管理难以界定。容易出现“两不管”现象。因此,要下大力气做好区域划分工作,打好基础。要坚持完整性,保证在登记环节上不重不漏,具体应做到:一是要科学合理划分普查小区,要因地制宜,一切以便于普查登记为原则,普查小区的规模只作原则规定,不做具体上下限的死规定。二是要做到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重又叠、不遗漏、不交叉,在涉及到边界的小区要主动出面协调,保证普查区的完整性。三是在划普查小区之前,要逐级确定各自的区域边界,根据变化了的区域环境,科学划分普查小区。

四、搞好普查宣传是先导

搞好普查宣传是取得普查成果的先决条件,宣传工作做不好,群众配合程度不高,会直接影响普查数据质量和真实性。要采取多种形式不拘一格,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媒介,必要时可以进行商业运作,宣传宏观政策要到位。如:今后城乡社保和医保要以这次人口普查为依据,引起政府相关部门的重视。宣传面要广,做到全覆盖,宣传重点要放在消除群众对普查顾虑,让普查对象了解普查、参与普查、支持普查、配合普查。在宣传内容上,要多一些群众关心的问题,比如、普查对象隐私方面的相关事宜,我们如何做出承诺,从而营造出良好的人口普查社会氛围。

五、搞好普查登记是重点

人口普查的各项准备工作环环相扣,每个环节都缺一不可,经过长时间的、全方位的准备,一定要打好最后的攻坚战,要一丝不苟,高度负责。要科学筹划、合理布局,精心安排入户时间,耐心询问、耐心解释、耐心引导,尽量不给群众添麻烦,配好各种备品,男女调查员有效搭配,解决育龄妇女填报生育指标时不会出现难为情问题,同时还要提高普查员的安全意识,切忌一个人入 户,预防各种突发事件的发生,要协调好各基层的群众组织,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的进行。

人口普查数据范文第6篇

摘 要:本文对数据处理环节中的难点进行了全面分析,按照“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指导原则,从三个层面提出对策,解决难点。

关键词: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对策

人口普查是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对国家宏观经济管理和制定发展规划,实现人口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数据处理,是整个人口普查的收官阶段,也是出成果的阶段,而光电表的录入、审核、汇总则是数据处理的关键环节。

一、人口普查数据处理过程中的难点

本文从工作量、光电录入、数据审核汇总以及人口普查表的管理等方面总结数据处理的问题和难点。

(一)光电录入存在不少问题

本次人口普查采用光电录入,光电录入采用图象识别技术,将纸质的原始数据高效地转化为数字化信息。它的优点不言而喻,缺点也比较突出:

1. 扫描时间仓促。由于我市是外来人口大市,普查表的数量大大增加,而短表的扫描时间只有一个月。另外省里下发的光电机是按每县一台配给,但各县的人口分布及不均匀,大的县市人口数是小县市的3倍。

2. 费用高。一台新光电机要花费3万多元,旧光电机的翻新费用也要1.5万左右。光电机的组件、耗件,更换频繁,光电表及配套的草表印刷成本高,转抄耗费的人力,这些都是不少的开支。

3. 翻新的旧光电机问题多。翻新的旧光电机,经常出现卡纸、定位格错误等故障,请维修公司上门服务,严重影响进度。

(二)纸质普查表管理困难

全市各种普查表和草表共计300余万张,光电表不能有折痕,这要求光电表的封装、运输、清点、存放等工作都要非常小心。所有的光电表都要运到所属的县人普办进行扫描,完成后将光电表登记、封装、保管好。检查中如发现普查小区的普查表封面的登记张数和光电实际的扫描数对不上,则要进行核实。如发现小区户编号重复、光电表过于潦草而无法识别,都需要重抄。

(三)数据处理的时间安排与实际脱节

在数据处理的时间安排上,要考虑到基层的实际情况。人普短表数量占总量的90%,但只有一个月的时间来处理,为了“赶进度”,势必要增加光电机的数量。数据处理阶段又赶上统计年报时间,大部分数据处理人员肩负年报的技术支持工作。在质量控制上,由于短表与长表、死亡表的处理时间缺乏连续性。即使后期发现了问题,由于短表大数已定,长表和死亡表也只能将错就错,造成数据“可信度”的下降。

(四)数据处理平台对数据完整性控制不足

处理程序对关键性分组指标没有把关,如地址代码、城乡代码等,程序不能审核出这些错误的代码。程序下发时没有提供大数汇总,下面就无法及时掌握光电扫描的进度。光电录入程序的导入导出模块有问题,一个县的图像和数据的导入需要5个多小时,中间没有任何提示,如果出现死机,就必需清库重新导入,成为瓶颈。

二、人口普查数据处理过程中的对策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是我们做好数据处理工作的原则。

(一)精心设计,周密筹划,充分准备

1.认真做好普查小区码的划分工作。普查小区码是整个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的基础,是顺利完成数据处理的先决条件,划分是否合理关系到普查工作量的分配。通过市、县二级的反复核对,确保了普查小区码的系统性、唯一性。

2.完成了数据处理场地准备、系统集成和环境搭建工作。对省级下发的数据处理设备和市财政招标设备进行认真的检查和验收,并对普查办原有计算机进行了检测和维护,系统集成和数据处理环境搭建等工作。

(二)严密组织,方法得当,措施得力

1.实行了岗位目标责任制。针对本次数据处理时间紧、工作量大、人手少的特点,设置了数据处理的岗位目标和工作职责,岗位职责到人。岗位设置是:数据处理组长1人,光电录入负责人1人,光电表管理员1人;工作职责是:数据处理组长主要负责数据处理的组织、协调、管理,并对数据处理质量进行全程控制等;光电录入负责人主要负责光电机的维护、普查表的扫描、识别、校对、初审等工作。光电表管理员负责光电表的交接,保证表式移交流程清晰,台帐清楚。虽然分工但不分家。

2.实现数据处理环境搭建一次到位。县市一级是我们这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光电录入)的第一线,直接影响着整个数据处理的成败,但一些县级的技术力量相对比较薄弱,人员不足,设备落后。此次光电录入投入的设备多,需要的工作人员多,占用的场地也比较大,我们加强培训和指导,在培训中将所需处理环境搭建完毕,保证设备带回去后马上可以投入使用。

3.制定了详细可行的数据处理实施方案。为确保各项工作按时完成,必须有明确的工作思路做指导,完善的工作制度作保障。首先,我们认真学习国家和省局人口普查的各种方案,及时了解普查的重大工作决策,明确我市数据处理工作任务,并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及时制定并出台了《台州市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处理环境要求》、《台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方案》和《台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光电录入工作实施细则》;其次,成立了各级以计算中心为主体的数据处理组,为开展数据处理工作奠定了组织保障;三是制定了台州市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实施方案,以此来指导全市的数据处理工作。

(三)针对难点,组织动员,重点突破

1.解决光电录入瓶颈。光电录入的关键就是设备问题,新光电机一天能处理2万张表,旧光电机则只有1.5万左右,我们按表户数量决定优先级,量大发新,量小发旧。另外温岭、临海2个大市各买一台光电机。要求县市认真组织部署光电录入、数据编审的各个环节。

2.出台加强数据处理的通知。市人普办高度重视数据处理的工作,针对光电录入中出现的问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人口普查数据处理工作的通知》,从加强预先审查,确保表格质量;加强力量配置,确保工作进度;加强内部管理,确保数据安全;加强数据审核,确保数据质量四个方面加强数据处理工作,规范操作流程。针对深度审核中出现的问题,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全市人普数据深度审核工作的通知》,从配足配强深度审核人员、把握好深度审核工作进度、做好深度审核工作质量控制、做好人普主要数据评估工作四个方面提升全市审核力度。

3.强化数据审核工作。一是强化了各县市普查表的审核力度,先人工初审重点核对表中户与人记录数是否对应、圈填项与编码框内容是否一致、表内逻辑关系是否正确等内容。光电预扫复审发现表间关系和比较复杂的表内关系,找出具有通病性的问题,保证了数据处理阶段普查表识别的准确率;二是加强行业与职业关系逻辑关系。针对长表中行业与职业关系逻辑关系复杂,难以控制,充分发动基层人普办的力量,督促他们对本区域代表性行业进行摸查,查清其从业人员的岗位情况,对多方了解过来的各种行职业信息进行整理,编制详细的行职业代码对应清单,不仅大大节省了长表行职业编码审核时间,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行职业编码匹配性错误的识别率,有效地保证了人普长表行职业编码的准确性。针对审核中的一些程序审核无法控制的错误,采取后台脚本审核。

人口普查数据范文第7篇

广东常住人口1.04亿 全国第一

根据普查数据,此次人口普查登记的全国总人口为13.4亿人(加上港澳台的人口总数为13.7亿人),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10年增加7390万人,增长5.84%,年平均增长0.57%,比1990年到2000年年均1.07%的增长率下降了0.5个百分点。从四大区域人口分布情况来看,东部地区人口占全国常住人口的37.98%,与五普相比,上升2.41个百分点。

从各地区人口变化情况看,按常住人口口径统计,广东已经超过河南,常住人口达到1.04亿,也是全国唯一一个常住人口数量超过1亿的省份。而在2000年,河南常住人口排名第一。此外,全国有6个省份常住人口减少。10年间,常住人口增加最多的5个地区是广东、浙江、上海、北京、山东。常住人口减少的6个省份为湖北、四川、重庆、贵州、安徽、甘肃,其中湖北人口减少最多,10年间减少了304万。增长方面,公布数据的21个地区中,共有13个地区增幅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北京、天津、上海、广东的增长幅度最大,年均增长率为3.8%、3.24%、2.6%、1.9%,都远远超过了国家0.57%的平均增长率。

宁夏城镇化率上升15% 高出全国1.56个百分点

根据普查结果,全国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亿人,城镇化率为49.68%,城镇化率10年上升13.46个百分点,净增2亿人,不论是年净增量还是城镇人口总量,都已经处于世界第一的位置。这说明近十年城镇化进程在加快,也标志着我国工业化和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从地区情况看,共有浙江、北京等7个地区公布了城乡人口分布情况。城镇化率方面,东部经济发达省份城镇化水平较高,北京的城镇化率最高达到86%,高出全国平均水平36.32个百分点。广东66.18%,比全国平均水平高16.5%。甘肃、青海、贵州等西部地区较低。城镇化率变化方面,宁夏城镇人口增长较快,较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15.02个百分点,高出全国13.46%的上升幅度1.56个百分点。

上海外来人口比重39% 全国最高

此次人口普查,全国流动人口大幅增加,流动人口总数为2.6亿,比2000年增长81.03%。广东、浙江、上海、北京等地区公布了本地区流动人口情况。从流动人口数量来看,广东流动人口数量最为庞大,为3128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0%,占全国流动人口的12%。流动人口数量之庞大,是广东省成为全国第一人口大省的主要原因。外来人口比重方面,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为897.7万人,占常住人口的39%,是外来人口比重最大的地区,十年共增长159.08%。其次是北京外来人口的比重已由2000年的18.9%提高到2010年的35.9%。

天津人口性别比114.52 失衡状况严重

人口普查数据范文第8篇

各县(市、区)人普办:

根据《关于认真做好登记和复查阶段工作的若干意见》和省人普办《关于认真做好人口普查复查验收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为切实做好登记复查的数据质量评估工作,确保普查数据数量,现对复查阶段数据评估工作提出如下意见,请各地结合本地实际,切实加强数据质量的分析评估工作。

一、严格按照复查验收工作细则和标准进行复查

各地要严格按照国家各阶段人普质量控制标准、省人普办函25号的验收标准、市人普办99号文件的复查工作要求,进行登记工作的复查验收。

二、登记数据评估的主要内容

普查登记数据质量分析评估主要围绕户籍人口、出生、死亡人口、外出、外来人口、登记人口、常住人口等主要人口数据进行,将普查登记人口数据与清查摸底人口、历年人口变化趋势进行对比,说明变化的原因。

1、户籍人口。主要应与公安的户籍资料及摸底资料进行核查分析,核对不上的人要求逐一说明原因,确保户籍人口不重不漏。

2、出生、死亡人口。主要应与摸底资料、计生、卫生部门出生人口、民政、公安部门死亡人口等资料,以及与历年本地出生和死亡人口趋势进行核查分析,特别是出生、死亡有缺口的地方需重点说明原因,确保出生、死亡人口不漏登。

3、户籍外出半年以上和省外外来人口。主要应与摸底资料、五普以来特别是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与外来外出人口变化趋势进行核查分析,增加或减少的人数进行原因说明,如增加的原因是新流入还是清查摸底遗漏等,减少的原因是流出还是非普查对象等。搜集外来人口增长与日常工业、建筑业、服务业相关从业人员统计数据、教育部门新居民子女就学等情况、数据。

4、登记人口。主要应与摸底资料进行核查分析,对登记人口比摸底增加或减少的人数、主要原因从普查小区逐级进行说明,并汇总上报(增加原因中摸底后新搬来居住、摸底遗漏的,减少原因中摸底后离开的、摸底时多摸的、多处居住定位后减少的)。

5、常住人口。通过测算本地常住人口总量,与摸底时测算的进行核查分析,说明增加或减少的原因。

三、上报时间

要求各县(市、区)人普办上报普查登记的数据质量评估报告分别于11月26日、12月1日16:00前上报。

人口普查数据范文第9篇

关键词:人口普查 数据分析

在国务院、自治区政府、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全区人民的大力支持下,通过全体普查工作人员的艰苦努力,圆满地完成了松山区人口普查的现场登记、复查、数据处理等工作,取得了反映松山区人口总量、素质、结构、迁移流动等大量的基础数据,是一份极为宝贵的信息财富,对制定松山经济社会发展政策具有重要参考价值。现将普查主要数据分析如下:

1 2000-2010年人口指标呈现出的基本特点

1.1 全市常住人口的分布有增有减,松山区常住人口增加明显

普查数据显示,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为57.36万人,比2000年11月1日零时全区常住人口54.82万人增加2.54万人,10年间增长4.6%,年均增长率0.45%。松山区人口分布与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松山区现在已经取代宁城县成为赤峰市常住人口最多的旗县。

松山区取代宁城县成为赤峰市常住人口最多的旗县,主要原因:一是由于市政府西移北扩,松山区作为东北、华北地区的结合部,是环渤海经济圈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赤峰市的政治、文化中心。二是受地理位置、自然环境、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的影响,经济发展速度较快,特别是国电、中钢、铜陵、中冶等一大批国有企业的入驻,使松山区二、三产业蓬勃发展,有着较强的经济活力,对我市剩余劳动力产生着强大的吸引力。三是近十年来,人们的思想认识进一步提高,松山区低房价已经成为改善生活方式的首选地区。

1.2 家庭结构趋于简单,规模逐渐缩小

全区常住人口中共有家庭户为169485户,家庭户人口544655人。平均每个家庭户人口为3.21人,较“五普”的3.61人减少0.4人。这说明我区家庭户规模继续缩小,几代人或一家多人同住的家庭不断减少,现在我区的家庭户型已形成一对父母和一个子女为主要格局的新特点,反映了我区人民生活质量得到进一步提高和住房条件的改善。家庭户规模小,主要是由于我区生育水平不断降低、农村务工流动人口增加、年轻人婚后独立居住等因素的影响。

1.3 男女性别比例上升,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

根据这次普查汇总情况看,全区常住人口中,男性人口为299399人,占52.20%;女性人口为274172人,占47.80%。男女性别比为109.2。较“五普”的107.38高1.82个百分点。在常住人口中,全区出生人口性别比明显偏高,为150.02,较“五普”高18.01个百分点。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的原因,受传统观念、体力劳动中体能差异等影响,重男轻女意识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并将继续存在。另外一个原因是我区是少数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可生二胎。

1.4 老龄化趋势逐渐加快,养老问题将更加艰巨

全区常住人口中,0-14岁人口为91020人,占15.87%;15-64岁人口为444820人,占77.55%;65岁及以上人口为37731人占6.58%。较“五普”相比,0-14岁人口比重下降8.22个百分点,15-64岁人口的比重上升6.7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76个百分点。

从我区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情况看,说明随着我区经济社会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保健事业的巨大改善,生育率持续保持较低水平;但又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我区老龄化人口上升趋势较为明显,以后将会更为严重,这将是对未来社会养老问题的严峻考验。

1.5 人口素质不断提高,教育程度明显提升

一是受教育人数上升比例增长较快。全区六岁及六岁以上常住人口中,具有研究生文化程度的人口为526人,大学本科文化程度的人口为16979人,大学专科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4756人,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91441人,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人口为217087人,具有小学程度的156409人,未上过学人口为19405人。全区高学历的人口较“五普”大幅度的增加。

二是人口文盲率下降幅度较大。全区常住人口中15岁及以上人口中,文盲人口为17136人,文盲人口占1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3.55%,较“五普”相比文盲人口减少22027人,文盲率降低6.03个百分点。

各种受教育程度人口和文盲率两项指标较大幅度的一升一降,体现了我区居民的全社会受教育程度明显提升,人口素质不断提高。反映出了10年来我区执行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国策到位,扫除青壮年文盲成效显著,社会对接受高等教育的认识更进一步增强。

1.6 人均住房面积增加明显

我区平均每户拥有住房2.67间,人均住房面积24.96平方米,人均住房间数是0.83。较“五普”相比,人均住房面积增加7.18平方米。10年来,我区居民住房设施和环境明显改善,乡村住房设施环境居全市前列。据了解,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以后,取消了福利分房制度,全面实行房改制度,大批居民家庭购买商品房、经济适用房、二手房等,圆了多年住房梦。10年来,我区购买经济实用房和商品房的比重不断上升,所以人均住房面积较10年前增加明显。

2 推动我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几点建议

根据我区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显现出的人口现状特点,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建议,以推动我区人口长期均衡发展。

2.1 提高认识,继续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

要高度重视人口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清醒地认识人口问题的长期性、艰巨性、复杂性,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稳定适度低生育的水平。在这个基础上科学研究、认真评估,逐步完善人口政策,促进我区人口长期均衡地发展。

2.2 加强执行,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九年义务教育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是“科教兴国”战略的根本,必须常抓不懈,只有这样,人口素质才能不断提高。

2.3 强化措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

老龄化问题将是今后一项非常严峻的社会课题,妥善解决老龄化问题,对促进社会和谐将有着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要切实加强对老龄工作的领导,不断健全社会养老保障制度;要加快老年照料服务体系建设,大力促进养老服务业发展;加强敬老养老道德教育,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大力普及老年保健知识,鼓励老年人加强身体锻炼,提高自身修养,确保身心健康,促进社会实现健康老龄化。

2.4 倡导男女平等,推动社会全面进步

男女性别问题,长期以来是困扰人们观念的社会问题,受传统观念、体力劳动中体能差异等影响,重男轻女意识在一定范围内还长期并将继续存在,这将需要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关爱女孩,就业、工资等方面对男女一视同仁,以促进男女性别比例更加趋于合理。

总之,人口问题非常复杂,影响深远,要根据人口变化的趋势,更加深入科学地研究人口变化的规律,未雨绸缪、统筹考虑,积极应对人口发展带来的新挑战,实现全区人口长期均衡地发展,为促进我区经济社会实现率先跨越式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参考文献:

[1]任路江.六普的实践与反思[J].数据,2011(04).

[2]刘惠兰.唐山市第六次人口普查综合试点的主要收获和问题[J].统计与管理,2010(05).

人口普查数据范文第10篇

关键词:人口普查 提高 准确性 建议

2010年我国进行了第六次全国范围内的人口普查工作,人口普查工作是关系到我国人口政策制定,未来社会发展形势判断的关键性工作,通过人口普查所得到的数据能够为国家实施社会保障政策,改善民生提供参考,并且会为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形势发展提供数据支持,是提高人民物质和精神生活,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总要数据来源。

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同时又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大发展时期,改革开放政策和国家经济发展政策的不断深入实施,推动了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在这样的形式下,进行准确的人口普查,对我国完善就业、社保、计划生育政策等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影响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因素

所谓的数据准确性也就是指数据的质量,近年来,我国社会统计学的发展十分迅速,对经济发展和人口普查方面的数据统计能力都有显著提高,目前已经基本能够形成具有实时性和准确性的统计方法。通过作者对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经验来看,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方面主要具有以下几个影响因素:

(1)技术因素

首先,要进行准确的普查对象定义,如果不同利用简单明了的形式来定义普查对象,就会给人口普查工作造成一些漏报和重报的现象,这对于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是极为不利的。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普查对象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人:第一种是在进行普查工作时居住在本户的人;第二种是在进行普查工作时不在本户居住的人。这样的分类会降低人口普查工作的难度,但是因为我国人口流动数量较大,极易造成重报和漏报的现象。

其次,人口普查的技巧和方法也同样重要,对于执行人口普查的工作人员来说,如果普查方法或者具体的普查操作不规范,就很有可能造成人口普查数据的不准确。

除此之外,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采用了光电录入的数据处理方式,在进行光电录入时,如果具体操作人员不能准确的把握其他工作人员所提供的普查文字,就可能会造成录入错误的发生。

(2)群众因素

人口普查工作能否顺利进行,获得具有高准确度的普查数据,是需要人们群众的大力配合的,如果群众能够积极配合普查工作,并为普查工作提供支持,就会保证普查工作的效率和所采集数据的准确性。但是在具体的工作实施过程中,还出现了很多群众嫌麻烦,害怕隐私而不愿配合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人口普查的数据准确性就会受到负面影响。

(3)经费因素

我国进行人口普查工作的经费都是由中央财政和地方政府共同承担的。由于目前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还比较严重,一些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能力比较有限,因此使得这些地区在进行人口普查工作时的经费无法得到有效供给,影响到了人口普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进而使得一些工作人员的工作积极性较低,影响到了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

2 提高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策略

由于人口普查数据对于国民经济发展、社会医疗、教育等相关政策的实施均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手段来提高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根据作者对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的经验,认为应该采取以下措施来提高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性。

(1)搞好入户登记工作

由于我国是一个人口超十亿的大国,同时幅员辽阔,人口分散,因此在进行人口普查工作时,需要妥善处理好普查工作的各个环节,形成一整套完善的普查工作体系,而在这一体系中,入户登记工作无疑是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作者所在的江西省南昌县近些年来实现了跨越式的发展,全县经济的发展也为人口普查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在进行第六次人口普查时,地方政府的相关部门制定了“不漏房,不漏户,不漏人”的九字方针,通过精心统计,实现了人口普查数据的准确采集。由此可见,搞好入户登记工作是实现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提高的有效手段。

(2)搞好群众中的宣传工作

人口普查工作能否顺利进行,人民群众的配合起到了关键作用,因此要做好对人民群众的宣传工作,使群众能够主动配合人口普查工作,减少人口普查中的阻力。在进行宣传人口普查宣传工作时,要采取多种形式,通过不同媒体的宣传作用,使所普查地区的群众能够及时了解人口普查工作的重要性和相关政策。宣传工作的覆盖面要广,另外,宣传的重点应该是以消除群众的顾虑为主要目的,向群众们讲解他们感兴趣的工作内容,这样就会得到大多数群众的支持。

(3)保证普查经费的供给

由于人口普查工作需要的时间较长,工作量较大,而参加人口普查工作的很多工作人员都是从其他政府部门抽调的人员,因此如果不能保证经费充足,就会使得给与这些工作人员的补贴较低,导致他们的工作积极性下降。因此,各级政府部门应该重视人口普查工作,在进行财政拨款时,能够增加拨款金额,保证人口普查工作能够顺利进行。

结论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进行人口普查,获得准确的普查数据对于国家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都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根据作者多年的普查工作经验,总结了影响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因素,并给出了一些提高人口普查数据准确性的策略建议,希望能够为该项工作的发展和完善提供参考。(作者单位:江西省南昌县东新乡人民政府统计站)

参考文献:

[1]杜小鹏,胡桂毕.对我国2010年人口普查调查工作的若干建议.《西北人口》2011,2.

[2]闫磊.中国出生人口性别比的现状和原因——结合第六次人口普查数据[J].魅力中国,2010,6.

上一篇:大数据技术范文 下一篇:数据库系统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