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味课堂教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8 07:23:41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1篇

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说:“只有在学生情绪高涨,不断要求向上,想把自己独有的想法表达出来的气氛下,才能产生出丰富多彩的那些思想、感情和词语。”可见兴趣是人力求认知、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活动的心理倾向。当一个人对某种事物发生浓厚兴趣时,他就能积极地思索,主动地感知事物,同时产生一种积极的情绪体验。环境对人的影响作用是巨大的,孟母三迁是为了给孟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创新历史教学活动也必然如此。因此,在历史教学中,我们要想办法创设一种和谐欢乐的氛围,使学生具有一种自由、快乐的心态,使他们主动参与,充满信心、充满激情地进行思考和创造。例如在上中国近代现代史《红军长征》这一课之前,我会要求学生们做一下准备:找到自己身边的老红军或者革命前辈,听他们讲真实的革命故事,写下自己的感想。有了亲身的体会。在历史课堂上,我的教学将继续引导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比如长征的精神,长征的意义。往往这时学生们都会争相发言,联想丰富。这时,我告诉学生,学习历史,要从生活中发现历史,只有切实感受到一段历史,我们才能从中得到体会!就这样,学生在实践中明白了学习的要求,学会了真实的表达。这样,历史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兴趣,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圆满地完成了教学任务。

二、启发想象,求异创新

爱因斯坦认为: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时代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一切创造都伴随着想象,发展学生想象力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关键所在,而历史教材中的历史故事都是言已尽而意无穷的,留下诸多让人寻味、想象的空间。历史教学中应充分引导学生去体味,去思考,展开想象去再创造是培养创新能力主要方式。比如,让学生给《昭君出塞》写一个续篇,比如昭君出赛后的生活情况,和对家乡的想念。这样既有趣味,有能够激发学生创造力。“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一个学生想象都具有鲜明的个性和创新的色彩,教师要允许学生有不同答案,鼓励学生一意多叙,改变所谓统一的、唯一的标准答案和僵化思维的现状。不能用简单的对错来评判,只能看哪种答案更合理,更有创造性。在这种教学环境下,大胆求异,突破思维定势,从事情或问题的反面(逆向)去想,以取得成效。这就是求异思维或叫逆向思维。这时候老师就引导学生,让他们思考自己如果在场会怎么办?这样学生们就能认识到创新原来就是身边的一点一点,无处不在,学生以后也会强调创新,注重创新了。

三、注重兴趣培养与质疑交流,开展丰富多彩的历史活动课

赞可夫说:“要以知识本身吸引学生学习,使之感到认识新事物的乐趣,体验认识知识中克服困难的喜悦。”兴趣是创新先导,学生把学习作为一种乐趣,就会主动积极身体力行,这是培养学生学会学习极为重要的前提。因此,历史教学过程中力求把课堂教学设计得生动活泼,有吸引力;有时课外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以激发学生的创新学习兴趣。如在上《秦朝的统治》一课时。打破常规的教学设计,让学生熟悉课文,根据自己的理解与想像写一篇“秦朝灭亡后,二世皇帝见到始皇嬴政他们的对话,比如儿子怪老子太暴力,老子说儿子太无能等等。”,写完后,同学之间相互交换阅读,认真与课本史实对照,找出优缺点,阐述理由,这样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争相把一些好的对话和见解读出来,并结合课文加以阐释;宋代学者朱熹说过:“学贵有疑,大疑则大悟,不疑则不悟。”历史教学活动重点在于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而不是老师在讲台上照本宣科。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考,是优化高中历史教学活动的关键。如讲到《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一课时,书上的评价是“一次成功的无产阶段革命”,有学生提出问题“现在的俄罗斯不是回到资本主义制度吗?是不是说明十月革命最后也还是没有改变俄国的命运?”尽管这个问题显得有些偏激,但它代表了学生心中普遍存在的一个疑惑……学生提出的这些说法,教师都应鼓励,应该肯定学生对问题的思维发散。有时教师可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思维。

四、运用赏识和激励,强化学生创新的兴趣和信心

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素养、生活经验和情感气质,对历史作出各自不同的解读。这种体语、解读的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这是历史课的独特魅力所在,这本身也是潜在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发散。教师的鼓励与肯定也就保护了探索、创新的积极性,而决不能用教师的“权威”、统一的“模式”、所谓的“标准答案”去扼杀学生的思维创新。鼓励实际上是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学生就等于拔动学生创造的心弦,点燃其思维的火花。而赏识则会给学生送去快乐,使之产生兴趣,增强干劲。所以在教学中多鼓励少批评,给学生创设体验成功的机会,让学生发现自己的价值。学生有了成功的体验,就会相信自己的能力。这种成功感对每一个人终身的发展都是很重要的。在教学中应该对所有学生都寄予同样深切的期望,并满怀爱心地注视他们的成长,让人人都能享受体验到成功的乐趣。面对学生千奇百怪的思考方法,面对学生五彩斑斓质问,作为一名历史教师应该感到高兴,而不是站在你自己的角度,以一个成年人的观点去看待学生的思维,也许在你的眼里学生的思想是很傻很天真的,可在学生们的眼里这些问题都是非常严肃的。教师不应该以自己的立场对学生思考加以指责。特别是一个历史教师,更不该如此。面对学生创造性的提问,我们要加以肯定,一句表扬并不是很难的事,对学生来讲确实最大的肯定。

五、加强训练作为增强创新思维的添加剂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实验多媒体 ;非智力因素技能; 创造

中图分类号:G633.8

国家的发展依靠人才素质的提高,而人才素质的提高依靠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实施素质教育是新世纪提高国民素质,培养有用人才的战略举措,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主攻方向。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是学科教学,而不同的学科都具有不同的知识体系和特点。素质教育应结合各学科的知识体系和特点进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通过实验和多媒体课件的有机结合,不仅有助于化学知识的掌握,实验技能的培养,而且有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在全面发展方面得到有益的启发。

观察是人们有效地探索世界、认识事物的一种极为重要的心理素质,是人们顺利掌握知识完成某种活动的基本能力。观察既有生动形象的图片观察,也有直观有趣的动手演示观察。多媒体已经成为当今教学领域的常用手段,它以文字、实物、图像、声音等多种途径向学生传递信息,以生动直观的形象,帮助学生建立起概念与表象之间的联系,建立起各种感觉器官之间的联系,使课堂教学更加多样性,生动性,实效性,先进性,并给课堂教学平添了一股时代气息,极大地丰富了教师教学的表现手法和形式。

我在一次多媒体教学观摩课上,屏幕上化学反应被制作成渐变动画放映直观呈现的那一刻,教室里顿时静下来,清楚的微观分子结构一下子让同学们折服,多媒体教学成了我必须的教学手段。

为了采取“先进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更加兴趣盎然,我从背景、声音、动画到技巧,艺术效果等方面出发,制作了《化学——人类进步的关键》、《化学平衡》、《有机化学键的断裂重新组合》、《硫酸的工业生产流程》等课件,使得抽象的问题具体化,枯燥的问题趣味化,静止的问题动态化,繁杂的问题简单化,课件给我的课堂增添了活力,也给我带来了荣誉。

随着过度使用和依赖课件,课堂教学效果却越来越不明显,学生们逐渐丧失了兴趣。经过长时间的思考和探索,我意识到:“多媒体再好,也只是个工具,他无法替代人的情感和智慧。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核心特征是“辅助”,即辅助教师,而不是取代教师。”

“告诉我,我会忘记;做给我看,我会记得;让我亲自做,我才懂得。”实验是化学的基础,是学生学习化学最有效途径。教学目标包括三个维度: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化学实验是落实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最有效的方法。“从实验中学习化学”,是化学实验教学的立足点,重视每一位学生的亲自参与性,在实验方案设计实施上,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合作性和创新性是我追求的目标。而这些,单纯地依靠课件是根本无法实现的。实验在化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化学教学本身并不只是传授给学生一些初步的化学概念和规律,而是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教育教学手段,全面提高学生的智能,使他们能够掌握和运用一些化学原理和实验手段,学会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学会辩证而客观地认识世界,从而在将来能够独立地、有创造性地进一步深入学习和从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我在讲氨的性质做氨的喷泉实验时,为了探究引发喷泉原理及实验成功关键,事先准备了如下几组实验:

(一)烧瓶干燥胶头滴管预先吸入水;

(二)烧瓶干燥胶头滴管预先吸入酸溶液;

(三)烧瓶干燥不用滴管烧瓶底部加热毛巾;

(四)烧瓶不干燥胶头预先吸入水;

(五)烧瓶不干燥胶头滴管预先吸入酸溶液。

让十名学生到前面来依次分别做这五个实验,然后让同学们共同讨论:在实验室条件下喷泉实验基本原理和成功关键,选用哪些组实验较合适?为什么?在经过讨论和争论之后,同学们得出共同的结论:选用前三组适合,实验基本原理:使容器内外产生较大压强差;成功关键是:盛气体的烧瓶必须干燥不漏气且充满气体。最后,将制作的化学反应课件再进行重复或慢速播放,从而不仅使学生们牢固地掌握了喷泉实验,而且也使学生们学会了化学实验和多媒体有效结合的方法。

运用化学实验,通过一系列有效的方法和手段,能够较好地发展学生的智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扬化学实验之长而避多媒体之短。在课堂教学中,我以实验为主,中间只利用课件把反应录像或局部特写,做多次重复或慢速播放。这样长短结合,简单明了,挥洒自如的教学方式,深受学生的欢迎,教学效果明显提高。

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在中学化学教学中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从课堂讲授到多媒体和化学实验等一系列过程,我始终都贯彻穿插对非智力因素动机、情感、兴趣、意志、信心等的重视和培养,使之为化学课堂教学服务,大大提高了教学效果,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核心,重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围绕教学目标的实现,适时合理地选取,扬长避短才是做好高中教学的关键。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以是否有助于实现教学目的为使用实验、多媒体课件的依据,做到实验和多媒体等方面的有机结合,掌握课堂教学的主动权,始终做高中化学教学的掌拓者。

教育学生、服务学生,做高中化学教学的主人。是我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所始终坚持不懈的教学理念。

参考文献: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新课标人教版《化学1必修》有感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新课标下化学教学中学生品质的培养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学者型化学老师的素养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化学实验素质教育形式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运用电教手段强化化学教学

高中化学教学论文:运用化学实验发展学生能力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初中生物教学;学习兴趣;培养

学习兴趣能激发学生求知和求学的欲望。学生的学习兴趣构成学习动机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学习兴趣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质量的提高、而且关系到潜在的素质和能力的发展,甚至由于对某方面知识的兴趣得到培养成为一生事业的出发点和成才的起点。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是直接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生物学的内在动力,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生物学知识,探索生物科学的奥妙。

上好第一堂生物课及开好每堂课的头,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有“先入为主”效应。因此,上好第一堂生物课及开好每堂课的头,就显得非常重要,它可以引发学生对生物学课程及每堂课所学内容产生兴趣。,生物学是一门趣味性、实践性、应用性很强的学科,而且生物科学的新信息、新成果大量涌现,很多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只要充分利用本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再结合恰当的教育方法就很容易将僵化、呆板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乐趣的学习乐园。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喜欢生物课,生物教师第一堂的备课、上课至关重要。平时,对每堂课的开头,也作好精心的准备:用精彩的问题或导言,巧妙地导入新课,以引起学生的听课兴趣。

介绍最新生物学成果,展望生物学发展前景,激发学生求知的渴望。我在教学中,常常搜集一些新的生物学成果介绍给学生,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当英国疯牛病肆虐的时候,我国采取了严密的防护措施以避免该病侵入我国。我适时给学生介绍疯牛病的最新研究成果:并非异常大脑蛋白引起该病,而是人们未知的病毒等常规感染因子造成,但不管什么引起疯牛病,它都会使人得致命脑病。学生们就会理解世界各国对此唯恐避之不及的心态了。

鼓励质疑,激发兴趣。学起于思,思缘于疑,有疑点,才有思考创新。教师要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设疑、释疑,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一种积极的探索状态,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创新精神和思维。例如:在讲授“蒸腾作用”之前,先提问:“大家都知道,种庄稼是要浇很多水的。有人统计过,一棵玉米一生中要吸收200千克水分。大家想想,植物吸收这些水分有什么作用?”如果学生能想到是用于生命活动,那就提供另一个题材:“据统计,植物吸收的水分只有1%真正用于各种生理活动。”这样,必然引起学生思考:99%的水分到哪里去了?经过讨论、推测,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转变成了其他物质,如形成化合物;二是被重新排放到了植物体外。问题又来了,“这些水分不是被浪费了吗?”教师只要善于把握,鼓励质疑,在引出矛盾,不断激化矛盾的过程中,就会产生怀疑,强烈的求知欲便随着浓厚的兴趣一起产生了。

鼓励创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谈到创新,学生往往会认为可望而不可及,认为那是科学家的事,其实,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引导,就能挖掘这种潜能。教授种子萌发时,除了采用书上介绍的实验方法,教师还要求学生自行设计出新的“种子萌发过程”的实验方案,采用多种种子,多种种植环境,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有的学生用瓶盖子、广口瓶甚至使用小盘子等作为器材,在里面放一些浸湿的海绵或皱纹纸,把稍微浸胀的种子放在海绵或纸上,每天洒少量的水,没过几天种子就发芽了。这样,学生能仔细地观察种子萌发的全过程。有的学生还做了详细的观察记录,经整理成了观察小论文。教师只要及时对这些设计新颖、科学合理又切实可行的创新设计给予肯定和表扬,就一定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

加强实验教学。实验能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分析能力、创新能力,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观察好课堂演示实验,做好观察探究实验。如讲授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础单位时,可以充分利用显微镜,组织课堂演示实验,让学生观察植物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将微观世界展现在学生面前。再将他们带进实验室,让他们动手操作,观察洋葱鳞片表皮细胞的结构。在实验过程中,学生时时有兴奋和满足的心理体验,能满怀激情地探索:“其它的动植物的细胞会是什么样的呢?”“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生物实验中充满了发现的乐趣和未知的魅力,学生必然会兴趣大增。在教学过程中还可以创新演示实验,增加设计实验,布置课外实验,进一步强化学生的兴趣。实验,能让学生从中领略到成功,诱发学生产生探究生物现象的强烈欲望。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充分运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也会有很好的效果。学生在小组中可以通过表达、交流,将其在探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材料、思维方式、成果与组内其他成员共享,还可以通过组与组之间的交流,与其他小组的同学共享。如教学“观察鲫鱼外形特征和内部主要结构”时,将学生分成4组去做“探究鱼的各种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的实验,每组按不同的要求去探究:第一组,剪去背鳍和臀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背鳍、臀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二组,剪去尾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尾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三组,剪去胸、腹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胸、腹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第四组,剪去所有的鳍后观察其游泳状况,分析鱼鳍在游泳时所起的作用。各组得出结论后向大家汇报,再组织学生在组间交流观察。在实验过程中,人人有事干,个个有收获,这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热情,而且还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合作精神,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师生角色得到了转换,教师仅负责课程的设计和安排,更多的是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作为成员参与其中,适当进行引导,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消除了学生的紧张、枯燥、厌烦的情绪,体现了学习的“易”、“趣”、“活”,能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潜能。

重视反馈,不断提高。兴趣有两种,一种是直接兴趣,另一种是间接兴趣。如学生对生物学科不感兴趣,但由于重视学习成绩,也能支配他努力学习。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重视教学反馈对学生学习生物的影响。在课堂提问回答时,以鼓励为主,使学生不断调整和改进自己的学习态度和方法;评价学生的课堂作业,应该肯定成绩,对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明确的希望。这种反馈对学生的影响很大,学生回答问题后,我多从实践出发,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并给予恰当的评价,使学生看到自己的学习结果,提高学习兴趣。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校应用写作课程 有效教学 三个方面

“写作”作为一种技能,已不是中文系学生的专利,目前许多高等院校的非中文专业都开设了写作课程,如“实用写作”、“应用写作”等。在近十年的教学论文中,有不少教研论文从课件制作、教学思路、教学模式等方面探讨了应用写作课程的改革方向。我认为,这些探讨固然是有益的,但实际上,无论何种层次的高校,都存在学生语文基础参差不齐的情况。在这样的事实面前,许多教研论文中的理论都缺乏普遍的可行性。根据我近5年的教学体会,要实现高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有效教学,必须重点把握以下三个方面。

一、课堂教学的趣味性

《毛诗序》云:“情动于中而行于言。”[1](P2)文字表达本应源自内心的触动,但应用写作不是文学创作,其写作动力与情动于中的文学创作是不可同日而语的。在某种程度上,应用文写作的学习是一种被迫学习,仅靠学生自己领会是很难挖掘出应用文本身的趣味性的。因此,教师展示应用写作的趣味性显得尤为重要。我认为,至少以下两个方面是可以进行趣味设置的。

1.趣味性课堂导语

在学习某一种文体之前,教师通常会介绍该文体的相关知识,如文体概念、特点、功能等,如何使这些枯燥的理论知识以轻松的面貌进入学生的脑海,让学生不望而生畏呢?根据我的经验,可以根据不同文种的职业环境来挖掘文种所蕴含的趣味点。例如在讲授行政公文之前,我联系在政府部门工作的同学或朋友,了解她们常规的工作内容,请她用某种动物或植物来形容自己的工作状态,询问工作中与文书有关的有趣事情,了解男性与女性在从事公务员的工作中是否有明显差异,等等。经过这一前期探寻,再当这些信息以一种调侃、聊天的方式展示在学生面前的时候,他们很容易就领会了行政公文中的十三种文体各自代表着怎样的事务角色。作为教师,如果我们能及时洞悉各文种在日常工作中的写作面貌,就能不断挖掘这些信息中蕴含的趣味性元素。这样,我们在讲解任何一种文种之前,都会让学生对使用这一文种的职业角色有生动的认识,对这些应用文所应该具有的面貌有生动的认识。

2.趣味性教学案例

应用文的写作必须以规范的范文作为学习对象,因此,案例教学是所有应用写作教师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对应用写作而言,有趣的导语固然对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有一定的诱导作用,但内容有趣的正确案例才是维系学生写作热情的重要力量。我校将写作课程安排在大学一年级,这一阶段的大学生绝大多数都没有长期工作的经验,也没有明确的职业目标。因此,如果范文内容过于职业化,就缺乏共鸣的基础。实际上,范文的主要作用是让学生强化记忆文种的基本面貌,对于应用文体而言,格式和文体中的固定用语无疑是最能反映文种特征的地方,也是最没有自由发挥空间的部分,完全可以将一些格式非常规范,但内容比较严肃的案例修改为能够让学生感同身受的校园生活内容,如校园恋情、大学生就业等话题,都是校园里长盛不衰的话题,如果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将这些话题渗透到行政公文、事务文书等各类文书的范例中,将能有效地吸引学生。

趣味性案例,除了教师自己精心编写能够深入学生内心情感的案例外,还包括那些被错误使用的案例,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反面教材。就行文较为僵化的行政公文来说,它们有时比完全正确的例子更能展示文种的实际运用情况。其实只要留心观察应用文在各地各行业中的使用情况,就不难发现应用文写作的错误案例,如一些旅游景区乱用“公告”,一些行政单位滥用“通知”,等等。正确的范文固然在该文种所要求的各方面都是正确的,而错误的案例则各有各的错误,正是这些错误,提供了更多的趣味元素。我们在给学生寻找学习范文或选择写作材料的时候,必须注意实用性与趣味性的结合。

二、写作训练的持续性

我们强调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主要还是为了维持学生的学习热情,课堂上的欢笑只有化为一篇篇合格的应用文,才算笑出了价值。而应用文的语言风格大多平实、精炼,学生的个性与情感在很多时候没有用武之地。要想切实提高写作技能,唯一的途径就是坚持写作训练。由于每节课课时有限,写作训练必须由课堂延伸至课外。

1.要保证课堂内的文体格式训练

无论哪一类文书,都存在基本格式,不依照体式写作就得不到社会的认同,毕竟文体格式是在文化积淀下约定俗成的,社会性很强。但文体格式的训练却是比较简单的,只需要多找几篇范文模仿,就能依葫芦画瓢。因此,在课堂上进行文体格式的模仿和强化训练,是完全可行的。但文体格式的课堂训练并不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2.要加强课外的语文基础训练和逻辑思维训练

就应用文而言,遣词用句,远比“格式”训练重要。在应用文教学中,格式完全正确,而内容错漏百出的作业很常见。要让学生准确地遣词用句,比文体格式的训练更艰难。我们面对的虽然是大学生,但许多学生在中学时期,甚至小学时期的语文基础就很不牢靠。事实上,无论哪一个层次的高校,同一个教学班级中学生的写作基础都是参差不齐的。就文体格式的训练来说,无论入学前语文基础如何,大家都在同一个起点上。但就那些具有一定篇幅要求的文体(如总结、求职信、毕业论文等)来说,具备一定的写作基础就显得尤为重要。如果一个学生在中学阶段就对记叙、议论、说明三种表达方式运用自如,那么,大学阶段的应用写作只需要强化格式训练和积累写作经验。相反,若一个学生自小学以来就缺乏基本的文字运用能力,大学阶段就必须再次进行基础训练。一些教师抱怨没有好的应用写作教材,其实,再好的教材也不可能兼顾所有学生的需要,只有充分了解学生的写作基础,才能因材施教,基础好的进行深化训练,基础弱的进行基础训练。

在进行基础训练的同时,思维逻辑的全面训练也必不可少。很多学生都能够参照范文写出一篇语言相似的应用文,尤其是行政公文,可一换新材料,就感觉力不从心。严格说来,应用文并非毫无审美价值,只是不如诗歌、散文等文学体裁显著。事实上,应用文本身的审美价值,与写作主体本身的职业素养、学识水平是有直接关联的。例如,就一篇通报来说,材料本身所反映的事实中,哪一些值得表扬,哪一些需要批评,表扬的理由是什么,批评的程度如何拿捏,都是需要相当的生活经验或职业阅历才能把握好的。应用文所谓的“得体”,并不是你具备了基本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可以完全实现的,更不是只要你情感足够丰富就能完成的。应用文所需要的能力,是良好的语言表达与工作能力的融合。是否具有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以及是否具备良好的逻辑思维,都直接影响写作主体对现实生活中各类现象的判断与表达。“文如其人”,应用文更是如此。一个思维严密、做事谨慎的人,也许写不出一首华美的诗歌,但一定能够在请示、报告、计划、总结等应用文的写作中有精彩的表现。一篇优秀的应用文,和一个人杰出的工作能力是可以相提并论的。因此,除了课堂上对文体格式的强化训练,以及尽可能加强基础的语言文字训练,还要注重思维逻辑的训练。如教育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全面培养自己的人格涵养,或指定富有价值的课外读物要求学生阅读,或以人际交往的各项内容为写作训练的基本材料。

必须指出的是,任何训练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必须持之以恒,勤学多练,这样才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应用文的写作。

三、教务机制的配合

当前,高校应用写作课程的教学内容侧重于行政公文、事务文书、行业专用文书等文体,目的是为了让非中文专业的学生也能具备基本的文书写作能力,以应对毕业后的工作及日常事务。作为一种直接服务于现实生活的工具,应用文在各个行业中所发挥的功能是文学体裁不可替代的。因此,应用写作本是一门应用性很强、同时使人受益终身的课程。然而,真正投入激情的教师并不多,单纯依靠教师自己的力量去扭转学生的学习态度显得势单力薄。平心而论,写作作为一门课程的历史并不长,从高校恢复招生至今,只有二十多年的教学史。非中文专业的应用写作课程的开设历史更短。应用写作能够在全国高校逐渐普及,说明教育部门已经认识到应用写作对于培养现代人才具有重要意义,但各高校对该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尽相同。随着高校自身教学目标的变化,各高校对应用写作课程的设置时有调整。据我了解,除了中文系对写作课程的设置是考试性质,其他非中文专业在开设应用写作课程的时候,基本上是当做一门选修课。至于开课时间,一般安排在大一或者大二。学习时间均不超过半个学年。应用写作课程地位的变化固然与教学效果有一定的联系,教学效果并非唯一的原因。教务机制本身与教学内容无直接联系,但却成为影响教学实效的重要因素之一。

事实证明,形式对于效果的影响远远超过了我们的想象,尤其是课程性质的设置,直接影响学生的到课率。就目前的学风而言,无论处在哪一个层次的高等院校,学生的学习态度普遍较为功利。顺利拿到学位,是每个应届大学生的基本目标。那些“考试”性质的课程,学生都深知其利弊,无论是否有兴趣,学习起来都会相对重视。而只要是选修课,其严肃性就在学生心目中打了折扣,认为只是修学分的辅助,而且容易通过,不以为然。在这样的学习态度下,无论学生的到课率、专心度,还是教师的教学热情和互动效果都不高。因此,一定的学习压力反而能够促使学生重视该课程。各高校如果真的意识到应用写作的重要性,就应该在形式上予以配合,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例如延长教学课时,改变考核性质,成立写作试验室,这些措施对实现应用文写作的有效教学都有很大的帮助。

综上所述,高校应用课程的有效教学是需要教师与学校共同努力的。如果应用写作课程教学能够做到课堂教学生动有趣、课后训练持之以恒、校方全面配合,学生的应用写作技能就一定能够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程俊英,蒋见元.白话诗经[M].长沙:岳麓书社,1995.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5篇

一、端正教学思想,严格执行各项规定

我们每位教师都遵守教师职业道德,注重教师形象,严格执行教学计划,能按时完成自己的所有语文教学工作和学校布置的各项任务,积极认真参加学校和教研组组织的教学活动,从请进来的玉溪师院附中的教师身上,学习到了新颖的教学方法,获得了教学启示和经验。严格执行学校关于学生学习资料管理的规定,无私自为学生订购资料现象。严格要求自己,无私自减少调换课时的现象。德是从教之本,叶圣陶先生说过:“教育工作的全部工作都是为人师表。”语文教研组的全体成员今后将更加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从言行上真正起到为人师表的作用。

二、抓实常规

期初教研组制订好工作计划和教学计划,对教学中的预习指导、备课、上课、作业布置和批改等每个环节作明确要求,把教学过程的每个环节落到实处,扎实进行教学常规管理。本组教师都能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把备课作为自己个性创造过程的真实记录,体现出教学目标多元性、新知学习的探索性,教学过程的活动性,教学内容的实际性和课外活动的开放性。认真备课,做到四个精心,每位语文教师都能精心制订教学计划,精心设计教学过程,精心选择教学方法,精心设计题型训练。统一备课规范,按课时备课,每课都有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过程、作业布置、教后反思等。认真钻研课标、教材,紧扣教学目标,把训练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发挥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实际动手能力。按照学校教科处的规定,月底上交备课本和听课本,自觉接受学校的常规教学检查,并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改进自己的不足,努力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三、立足课堂

课堂教学这一环节是教研组建设的灵魂。教学质量也是学校生存发展的命脉。课堂教学要求教师遵循以学生为本,能力为中心,实践为重点,关注学生学习的提高,探索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关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信心、意志、毅力等。要求教师认识到学习是一种文化,是学生了解社会的重要窗口,让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接受“语文文化”的熏陶,要求教师切实转变思想,探索体现新课程理念的教法和学法。为了更好地提高每个教师的教学能力,使青年教师和刚踏上高中语文课堂的教师成熟起来,尽快适应和胜任高中语文教学,教研组加强集体备课活动,把具体工作细化到各年级备课组,要求教师积极参加集体备课,做到统一思想、统一进度,特别是在备教学方法时能集思广义,取长补短,同时通过集体备课,及时了解教育教学情况,针对教材的特点,不断地进行探索、改革和创新。各年级组根据学期初制定的备课课题认真开展备课活动,高一年级备课组以单元教学为平台,以每一位教师负责一个单元为中心,先进行说课和教学反思,全体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畅谈教法教改及教学中的精彩亮点,使大家共享新颖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在分享中求得进步,在合作中谋求教育教学双赢。高二年级备课组针对本学期语文教材特点,开展了小说人物性格、现代戏剧矛盾冲突和古典戏曲语言鉴赏等研究活动。初三、高三备课组根据年级组的中高考备考要求,认真组织中高考复习,出色完成月考等各级考试的阅卷工作,分析考试质量,写出质量分析报告,为取得中高考成绩付出了艰辛的劳动。“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在各位教师的辛勤耕耘下,学生的语文成绩在中高考总分成绩中占了较大的比例,毕业班教师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另外,注重公开课教学质量,在高一、二年级分别进行文言文教学和古代戏曲教学公开课,在听取王忠平、陈亚两位老师的公开课的基础上,探讨初中文言文过渡到高中文言文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困惑和如何鉴赏古代戏曲语言等教学问题。在初三、高三年级分别进行复习课和试卷评讲课公开课,从余红梅老师的复习课和李芳老师的试卷评讲中获得了启示,积累了经验,对学生更加关注方法和技巧的培养。要求各年级、各备课组加强听课、议课、评课活动,认真记录听课内容,客观公正全面地议课、评课,做到每月至少听课2节,“教学相长”,在教育教学活动中,扬长避短,逐步提高自己的语文教学水平。

四、撰写教育教学论文

“教师即研究者。”为使每一位教师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积极向研究型教师转变,要求每位教师积极撰写教学论文,总结教育教学经验,促进教师教学技术和艺术上的提高。在教研组内开展论文交流活动,推选陈洲云老师的《链接高考,培养学生的语言素质》和陈亚老师的《怎样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两篇优秀论文参加学校的论文交流会。

五、开展语文第二课堂活动

本学期,我们教研组组织了丰富多彩的学习竞赛活动,注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发挥学生个性特长。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积累古文化知识,积累写作的语言材料,增添作文的语言文采,配合中高考的古诗文背诵复习,在学校的支持下,由学校主办、语文教研组承办,举行了“初高中古诗文名句默写竞赛”活动,初164班和高110班分别获得团体第一名,唐剑明、张宇等25位同学分别获个人一、二、三等奖。在学校教科处的组织下和各年级组的配合下,语文教研组组织了高一、二年级的学生参加全国中小学生书法比赛活动,共收到了200多幅软笔、硬笔书法作品,选出近20幅参加县教育局的复试比赛。另外,高一年级备课组对全体学生进行语文趣味知识训练活动。开展形式多样的语文第二课堂活动,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并使学生在自主活动中提高综合实践能力,促进个性和谐发展。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6篇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核心要素之一是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就是指教师为了实现有效的教育教学,对已经或正在发生的教育教学活动,以及这些活动背后的理念和假设进行积极、持续、周密、深入的自我调节性思考,并在思考中发现、表征所遇到的问题,积极寻求多种方法来解决问题的过程。它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进行批判的、有意识的分析与再认证的过程。英语教师应具备较强的专业反思能力,不断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实效,提升对学科教学问题的专业敏感度和判断力,带动教学研究能力的提高。

二、英语学科教学反思的框架

没有框架的反思是随意的、笼统的、盲目的,无法使教师全面理解、评价自己的教学,会制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我多年来在听、评课的过程中对教师反思进行了深入思考和研究,提炼和总结出了英语学科教学反思的框架,新课程理念是课堂教学行为的指导思想和依据。教师要依据《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只有通过不断反思和质疑自己的教学能力,教师才会知道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与新课程理念相一致,自己是否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落实了新课程的理念。教师可以从两个重点层面反思教学设计的合理性,并依据教学目标中的重点和探索点、创新点来确定教学实施后反思的角度及重点。此外,教师还要反思目标表达是否体现了整体性和层次性。依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品、课后反馈信息,教师可以从以下五个层面反思教学实施的有效性:(1)教学目标实现度;(2)教师的课堂作用;(3)学生的参与度;(4)教学资源的合理、有效、充分利用;(5)教学中的亮点与不足之处。

三、教学反思的途径

1.通过撰写教学笔记,进行课堂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撰写教学反思笔记,让自己的反思更加深刻。一个教师要反思的主要内容就是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包括自己的备课、上课,学生的课堂表现,以及课后作业情况、个别辅导和师生交流等,并把这些撰写成文章,时时翻阅,提醒自己。通过书写教学反思笔记可以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工作,促进自身专业发展。

2.通过听课与评课等活动,进行团体教学反思,提高教师整体专业水平;教学反思不仅仅是指向个人的,还可以指向团体。说课、听课与评课都可以是团体的。在这种团体的教学观摩、教学评比、教学经验的切磋与交流中,每一个参与者都提供了自己独特的教学经验,同时也都会从别人的经验中借鉴到有益的经验。每个教师都各有所长,有的英语教师以清晰流利的英语口语见长;有的则以快捷、高效的课堂节奏和有趣的师生、生生互动引人入胜;有的讲究实效,设计明晰的版块环节教学,使学生知识学得扎实。所以经常听课评课,多种经验对照比较,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全方位的反思。不仅可以学他人所长,而且让自己的教学方法灵活、多样、新颖,使自己的课堂有实效、有趣味,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例如,在初三教研组举办了一次“同一节课”活动中,同组中三位教师讲的都是New Standard English(外研版)初三上Module 10 Fitness Unit 2 Jamie is a cook whose ideas are changing school dinners三位教师无论是从导课、阅读方式及次数,以及知识点的讲解方式上都不同,但都完成了本节课教学目标,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在全外语组评课会上,所有的教师感想很多,都感到每个老师的课都有自己的风格与特点,感到受益匪浅,三位教师也都感到自己从另两位教师学到了自己不足或不具备的地方,从教师自身成长及今后的教学工作都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3.教师间思想的交流,不仅可以使自己的思维更加清晰,而且来自于交流对象的反馈往往会激起自己更深入的思考,激发自己更多的创意和思路。如果自己的想法是对的,那么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发扬光大,给更多的人以启发;如果自己的想法不够完善,甚至是错误的,那么交流有助于让自己的认识在更大的范围内交流,在更大的范围内征求别人的意见,从而进一步提升自己,改变自己的错误观点,使交流走向深入。同时,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可以帮助教师构建一套属于自己的理论体系,形成独具个性的专业理念,而这些又是指导教师今后从事教育教学的理论基础。撰写教育教学论文,使教学反思更加深刻而谨慎。

四、结论与启示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 教学方法;效率;科学

一、目前我国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高中教学中普遍存在这样的现象:老师在台上很卖力的讲课,而且讲的很认真;学生在座上挺认真的听课,但是感觉学的痛苦。

教师的困惑:我在认真备课,该讲的都讲了,重难点都重复N遍了,学生就是不会,怎么办?

学生的困惑:能听讲、完成作业,但遇到综合运用题就丢分;

学生的困惑:上课想听,老师一味讲,来不及思考,跟不上;

学生的困惑:学习成绩不错,但学习兴趣整体不高,为了考试而学;

以上这些可能是每所学校都会有的老师和学生的困惑,它使我们的教学难以达到预期效果。

二、产生的原因分析

面对种种问题,如何改善教学现状,提高教学效率已经成为瞩目的问题。

1.课堂教学模式僵硬:课堂教学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现行课堂中,教师为了自己的预设模式能顺利展开而忽视了学生的参与程度,这样不同层次的学生课上的学习机会有很大差异,就会出现上述困惑——跟不上,所以这些学生课堂参与时间减少,久而久之,这部分学生就游离于课堂之外。现代研究也发现,学生学习效果的差异往往就是课堂实用时间差异造成的。因此,部分学生课堂实用时间少是当前教学中值得注意的一个重要问题。

2.学生学习意识缺乏,学习效率低下:长期以来,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行为缺少自主控制,学习材料靠学校来提供,学习目标靠老师来确定,学习任务由老师来安排,学习过程随老师调控,学习结果则靠考试来评价。学生个性意识的缺乏,使得他们不能自觉培养和发展自己的特长;参与意识的缺乏,使他们在课堂中往往处于被动的听讲和记录,很少自主探究和积极思考;问题意识的缺乏,就会把学习仅看成是解决问题的过程,而不会主动提出新问题。总之,学生把取得高分当作学习的目的,把考试作为学习的唯一动力,疲于应对,无乐趣可言。

3.对课堂的认识:课堂教学是学校生活的最基本构成,其改革一直以来都是基础教育改革的焦点。课堂的质量直接影响学生的多方面发展和成长,影响教师对职业的感受和专业水平的提升以及生命价值的体现。可见,课堂教学对于每位参与者都具有重要的个体生命价值,所以叶澜教授说“课堂教学蕴含着巨大的生命力,只有师生的生命活力在课堂上得以有效的发挥,才能真正有助于学生的培养和教师的成长”。因而,我们的课堂教学应以“教育的真正目的在于帮助生命正常发展,教育就是助长生命发展的一切作为”为理念,使之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构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生命课堂则成为我们教师新的追求。

三、提高教师的自我修养

课程改革是教育人性化的改革,是人文精神的回归,这不仅针对学生的教育,也适用于对教师的管理,促使教师自主发展成为新课改的必然要求。学校从各方面为教师打造发展的平台,帮助教师专业发展进而实现学校的长足发展;教师则关注自身发展,并以此做为职业追求。

1.以人为本:课堂教学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而在课堂改善方面,教师具有一定的主动性。如何调动教师内在积极性使课堂焕发生命活力?我的想法是:研究学生。在教师看来,最能打动他们的还是学生。但是,由于教师习惯于大班授课,习惯于以“教”为中心,所以常常忽略了对学生的研究,“面向全体学生”在某种意义上就意味着“谁也顾不上”。而教师一旦深入研究学生,就会对学生更加负责。

2.优化课堂教学模式: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优化课堂教学模式是学校教育中对学生素质培养最直接、最稳定的影响因素。我们以教研组为单位,通过专家引领、同伴互助等形式开展了教学设计专题教研活动,学习如何确定合理的教学模式,明确其中每一个环节如新课的导入、情节的设置、练习的设计等等都应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精心准备,创设出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课堂氛围,增强学生学习的乐趣,从不同层面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全过程的积极性。

四、教学方法的探索

1.内容向导式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很多工作者往往都把目光放在了课堂教学,而忽视了学生课余时间的学习,使很多学生出现在课前不预习和课余不温习的现象。而一些预习的同学也是没有针对性和侧重点的盲目看书。内容向导式教学就是要求老师在要讲述下一节的内容时,提前给出内容的要点和侧重点,给学生确定一个学习提纲,并且在下次讲课的时候进行课堂提问,对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重点讲解。这种教学方式既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学习的热情,同时也提高了教学效率,能够做到“有的放矢”。

2.讨论式教学:高中教育面临着升学的压力,而且不少学科都是为了应试而准备,确实是一门枯燥无味、抽象的学科,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多知识都不是很容易理解,而各个知识点之间还存在着链接,是由浅入深的学习。

3.游戏式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高中的教学对于刚刚通过中考的学生来说确实有段“衔接期”,主要是它的枯燥和乏味。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可以讲一些枯燥的公式和理论进行游戏化,在教学的过程中来组织一些教学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知识的趣味,体会到学习知识给他们带来的快乐。教师可以适当组织一些有针对行的教学游戏,例如:知识竞赛,抢答,辩论,分组设计等等。通过游戏这种趣味的授课方式和传统教学有机的结合起来不断提高高中教学的教学效率与质量。

总之,在高中教学的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对学习的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互相探讨、共同学习才是全面的教学。而不是让学生机械的做作业、回答问题等。良好的教学应该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多变活动的有效合作过程。学生的角色处于随时互换的动态变化中,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在充分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运动讨论法和游戏法鼓励学生相互探讨、交流思维方法,互相学习、互相启迪,使学生的思维由发散而集中,由集中而发散。让课堂呈现出“杂音”。同时,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帮组学生选择最适当的学习方式,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小波,情境教学初探[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08.21

[2]王威,如何成功驾驭数学课堂[J],教育教学论文,2010,5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8篇

龙点睛",全面的设计必不可少,适应学生的心理尤为重要。

关键词:精妙的导入,精心的小结,环节设计,学生心理

新课改要求给学生减负,而改革课堂教学是“减负”的关键。至于怎样改,用什么方式,应因人因内容、对象不同而异。但不管用什么法,引导好“主体”很重要,设计好课堂更重要。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交给自学的能力,最大限度地提高每堂课的教学效率,实现轻负担、高质量,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一、精妙的导入

一节课的开始,正是学生心还没太收回来的时候,因此此时的授课一般放的是次要的知识,可是要想让学生尽快进入状态,教师的导入,就显得蛮重要。教师导入新课时可以提出问题,设置悬念。

例如,《能量流动》这一堂课,通过一个问题导入新课。问题:假设你和小说中的鲁滨逊一样,也流落到一个孤岛上,那里除了有能饮用的水之外,几乎没有任何食物,原上草论文网教学论文你随身携带的食物只有一只母鸡和15kg的玉米。你认为以下哪种生存策略能让你维持更长的时间来等待救援?方案:1.先吃鸡,然后吃玉米;2.先吃玉米,然后吃鸡;3.用玉米喂鸡,然后吃鸡;4.用玉米喂鸡,先吃鸡蛋,然后再吃鸡。学生众说纷纭,急切地想知道答案。教师不做回答,设置悬念,告诉学生想知道答案我们就来学习能量流动的相关内容。

二、精心的小结

课终时的小结往往会被大多数教师由于种种原因忽略掉。人们常说“注重细节的人,注定他会成功”。在课堂上也是,注重小结的教师,他的课堂就已经成功了多一半,因为课终时学生已经跟着老师的思路将知识过了几遍,但还是散的,需要教师在此时趁热打铁,将知识压缩概况。

在小结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上课时提出的问题,前呼后应,水到渠成,整个教学过程自然和谐。有时教师也可以提前把课堂的重点内容编成口诀之类的易于记忆的简明扼要的语言,传给学生,激发学生的记忆兴趣,提高效率。例如,《细胞的增殖》这一堂课,在小结时用口诀形式原上草论文网教学论文概括有丝分裂分裂期的特点:膜仁消失现两体(前期),形定数晰赤道齐(中期),粒裂数增均两极(后期),两消两现重开始(末期)。

只有精心设计的课堂小结,才能更好地提高课堂效率,将学生的学习目标落到实处,给一堂课画上圆满的句号。这种小结的方式,与的导语呼应,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和谐自然。

三、环节设计尽量顾全

高中学生的心智基本健全,但是自控力还不是那么足,需要教师的关注,辅导与监督。课改要求教师把课堂还给学生,很多教师做到了,可是怎么样才能保证还给学生的课堂更有效却不是那么容易。教学中既要注重师生的合作,还要注重生生合作。教学相长,和学生共同研究问题,防止了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模仿和继承,提高了学生的主动探究,创新和发展,学生之间的协作,保证了集体的推动力量,同时也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我认为,教师在设计课堂环节时可以考虑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思考题,并在课堂上反复巡回,以初步掌握学生的讨论学习情况,以便在后来的集体巩固中做到心里有数,知识点有轻重之分。

例如,在《通过细胞分裂,使得细胞数目增加》授课中,提出问题,设置疑问“对于多细胞生物体来说,体内有各种各样的细胞,那么又是通过什么生理过程,使得细胞种类增加”,让学生从自习课本内容逐步掌握课堂内容。

课堂环节无论怎么改,目的除了要让好学生够学,还得让后进生也有所获。

四、稳抓学生心理

兴趣,是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兴趣味是最好的老师。在教学中,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常常能收到事半功倍之效。有效的课堂是,学生能够始终跟随教师的步伐,掌握重点;成功的教育是,学生一直能够激情高昂接受知识。面部表情是人的思想感情的显示,是人的内心世界最灵敏、最复杂、最准确、最微妙的“晴雨表”。授课中往往会遇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这样的情况:那此时教师就绝对不能干枯死板的绞尽脑汁的用语言传达,表情是此时最好的传达方式。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回答问题时因思维定向出现差错,教师若用迷惑的表情加以暗示点拨,学生会十分敏锐地调整思维角度,另辟蹊径,走出误区,找到正确的思路。例如讲第4 章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生长素的发现及作用时,让学生回答:“为什么阳台上的花弯向阳台外生长?而空旷草地上的花草不向光弯曲?”这一问题,当学生答不上来时,自然认真听课,教师便可从旁进行启发:“列举一些科学家为了寻找答案,设计的几组实验,并通过录像观察了模拟实验。”这样学生便会茅塞顿开,讨论后一致认为:植物的向光性是植物体内的生长素作用的缘故。不仅知其然,而且知其所以然,加深了对问题的理解。学生在找到答案的同时,也了解了科学家研究问题的方法,学到科学的分析态度及思维方式。

调节或适应学生的学习心理,让知识自然渗入学生大脑。现在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只要给他们机会,你绝对会收到不小的意外。教师在授课中可以不直接点明怎样思考,而是间接的、从旁的、暗示的、曲折的进行点拨,或言在此意在彼的启发,也可以让学生在解决问题时找到与之有联系的相似点、相关点,受到启发,展开联想,产生灵感,找到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音标;单词;语法;口语;信息技术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为外语教学提供了无限的潜力。它不仅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渠道,更重要的是为学习者提供了不受时间、空间限制的学习环境。英语与信息技术的整合就是将计算机作为一种新型的网络工具与英语学科完美结合,使其与英语课程的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及实施过程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这种以信息技术为核心的教学手段,将图形、声音、动画、文字等多种信息功能整合为一体,增加了信息获取量,使英语课堂教学更加生动活泼,趣味盎然。其次它使学生的眼、耳、口、手和脑并用,让学生闻其声、观其形,以全方位、多层次吸引学生,从而能愉悦的接受和运用新知。因此为了适应有效教学的需要,我们应努力使信息技术与英语教学有机整合,从而优化我们传统、单一的课堂结构。

一、音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音标教学是英语教学中最关键的一步,它决定着读音的准确性和音色的纯真度。尤其是在教元音和辅音的发音方法时,要求学生掌握每个音的发音要领,诸如开口度的闭合,舌位的高低,唇呈扁形还是圆形;对于辅音教学则要求学生掌握气流在发音通道上受阻和声带是否振动的情况。在传统教学中学生只能靠感觉和模仿教师来掌握这些发音规律。而现在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人的发音器官喉头结构、口腔结构、鼻腔结构以及发音时的全过程动态逼真地演示出来,刺激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整体上达到对知识的全面认识和理解。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的这种有效整合,使抽象的教学内容简单化、形象化,使教学更具人性化色彩。

二、单词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初中阶段的词汇量大,如果按传统的教学法,老师领读学生死记硬背,枯燥的方式会让学生对识记英语词汇失去信心。为了激发学生记忆单词的兴趣,提高词汇教学的课堂效果,我们利用信息技术,将单词放在特定的情境中通过多媒体声情并茂地展示出来。例如学习有关动物类的词汇,我们首先可以通过视频直接播放自然界野生动物的场景,让学生更真实地了解动物,观看外形,闻其声,目睹其生活的环境。然后再把所学单词呈现出来,这样通过声音、图像等信息直接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使左右脑更好地协作,刺激学生快速感知,把名称与实物自然的联系起来,达到形、声和意的有机统一,从而提高记忆词汇、巩固词汇的目标。

三、口语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人教版新目标(Go for it)教材中,侧重语言会话即交际能里的培养。因此适时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提升口语表达能力是新课程标准的一个重要理念。单纯的进行口语练习,既没有时间也没有特定的语言环境。所以我们要把口语教学贯穿在日常教学的始终,紧扣教学内容多方位的给学生搭建语言会话的平台。譬如进行七年级起始阶段的数字教学这一课时,我放弃了用简单枯燥的数字单纯操练的形式,而是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用多媒体生动地展示出生活场景中的电话号码、摩托车号码、汽车号码、QQ号码等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熟悉的各种信息,让学生随着与画面跳动的数字有节奏的跟读。通过多媒体创设与生活相关的情景,使学生轻松愉快地进行情境交际,充满自信地与人交谈,活跃了课堂气氛,激发了学生口语表达的兴趣。

四、复习课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

复习课一直被认为是最不好上的课,整节课大部分时间是教师讲,学生听。最后的结果是教师口干舌燥,学生一知半解,费时费力达不到预期的复习效果。在教育信息化、多样化的今天,我们可以把学科知识渗透到信息技术中加以整合,将复习课设计成“高密度”、“快节奏”、“大容量”的多媒体教学,给学生提供更多开放性的练习,搭建更多机会的操作平台,大幅度提高学习和实际运用的频率,以达到进一步巩固、强化训练的目的。如我在教现在完成时态时,采用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将这个语法通过六大板块展示出来:概念,结构形式,时间状语,常用的瞬间动词与延续性动词的转换,随堂练习,典型考点。如此多的内容在传统授课时至少需三个课时,而通过多媒体可用一课时完成教学任务。由于是复习,前四部分内容一带而过,重点是利用理论解决实际问题。因此我设计了大量新颖、典型的练习题,通过多媒体展示出来,让学生随机去做,老师跟踪辅导,就地解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挖掘了他们的潜力,还节约了时间扩充了课堂容量,及时的反馈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总而言之,信息技术与英语学科相整合的课堂教学模式促使教学方式与教学过程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刺激教师的观念和行为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师生关系和教学方式,使老师更多地以管理者和引导者身份出现在教学中,而不再是说教者。学生也从被动的知识接收者转变为主动的探索者和个性化的自主学习者。同时信息技术在教学思路和手段上的求实、求新、求变,更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方法上的突破,促成良好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养成。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1,《英语课程标准》[M]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 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学科教学改革的根本途径》[Z]. 惟存教育网站

[3]龚亚夫.如何教儿童学习英语——语言习得研究对外语教学的启示[J] 中小学英语活页文选,2001(8):10

[4]张红玲 现代外语教学的发展趋势和机辅外语教学。

趣味课堂教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多媒体;优化;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内容丰富,语言优美,富有形象性和趣味性,最适合采用电教手段进行教学。而电教媒体以它色彩丰富的画面,展现文字蕴含着的意思,创设所需要的情境。课堂上将那一张张有序无声的投影教材,通过积极引导,学生自觉地观察、发现、思维、探索,就会使其变为一行行清晰在目的文字,化为一句句有声有色的语言,形成一幕幕耳目一新的意境。

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小学生的年龄决定了:小学生的思维正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抽象思维的发展很大程度上借助于形象思维。因此,这就决定了他们必然对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事物感兴趣。电教媒体的特点是图文声并茂,能向学生提供形式多样、功能各异的感性材料,形象生动的动感画面,悦耳动听的音乐背景,能把学生带进宽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从而为课堂教学营造一种浓厚的学习氛围,以此拨动学生的心弦,荡起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以最佳状态投入学习。如教学《观潮》一课,教师可结合课文内容播放录像,屏幕上那潮来时雄伟壮观的景象,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起了学生的积极反应,不少学生翘首凝望,不约而同地发出惊叹,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油然而生。这样,电教媒体把无声的教材内容变得有声有色,化静为动,带着学生进入课文的情境之中,学生的大脑皮层始终处于最积极最兴奋的状态,对课文产生了极大的兴趣,很自然地步入积极思维的状态之中。

二、计算机多媒体的运用,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据一项不完全调查结果显示,目前中小学生对于语文课感兴趣的人数不到被调查人数的百分之十,为什么一提起语文课就被冠以枯燥,乏味的劣评呢?我个人觉得这是与传统语文教学模式的陈旧、单一有着很大的关系。

语文学科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在学生心目中是一个难学的学科,是因为语言文字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难以理解和运用。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由于教学媒体不能有效地将语文中的信息予以展示,课文中的诗情画意,很难直观地表达出来,导致了语文教学效率不高。

根据教育心理学的实验研究,学习效率同人的感官功能、运用的媒体和学习方式有关,而多媒体教学的特点之一,就是声形结合、声情并茂,能较好地调动小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提高教与学的效率。经有些小学实验证明,拼音采用常规教学要用四周或四周多的时间,巩固率还不太理想,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则只用三周时间便能完成全部的教学任务、巩固率达95%。以上事实表明,多媒体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既能节省时间,又能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时间的节省,可以加大课堂教学容量,增加学生课堂自学的练习,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增加学生课堂自学的练习,使其在同样多的时间内学到更多的东西,并加深理解,增强记忆,培养技能,减轻小学生的课外作业负担。

三、利用电教媒体释疑解难,深入浅出

在教学过程中,利用电教媒体可以将课文中抽象的内容和教学重点化难为易,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识,从而增强语文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如《“东方之珠”》这篇课文是描写香港的繁华与美丽。可农村学生包括老师并没有亲身去过这个繁华都市。为了学生更好地理解文本,可通过读文后播放录像,让香港迷人的沙滩、著名的公园、繁华的街市等尽现学生眼前。这样通过录像欣赏,使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从而激发了学生热爱香港、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四、利用电教媒体提供素材,创造想象

语文课中可以利用电教媒体新颖的呈现方式,为学生提供人文、直观、丰富的情景素材,点燃学生探求新知的思想火花,培养学生的想象力。丰富的想象是创造的翅膀,无论创造想象还是再造想象,对学生发展和掌握知识都是非常重要的。如教学《枫桥夜泊》时,利用电教媒体出示画面,并配上一段曲调低沉、节奏缓慢的音乐,让学生聆听老师诵读,并展开丰富合理的想象,感受作者孤寂忧【语文教学论文由毕业论文网教客网“免费论文”频道收集整理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愁的心情;然后让学生进行口头描述,学生的创造性充分地显示出来,以达到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五、激发入情入境的情感朗读

朗读是书面语言的有声化,具有移情、激趣,引起共鸣的作用。运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指导朗读,在情感的调动、情境的营造、意境的复现都难以调动学生入情入境。电教媒体可使课文的语言材料变成可感的声音,让课文中的语言形象和情感迅速渗透到学生心里去,从而使学生耳醉其音、心醉其情。如《小桥流水人家》一课,伴随着优美的旋律,娓娓动听的诵读,屏幕上那古老的木桥、潺潺的溪水、绿荫中若隐若现的农家小院。以独有的魅力深深地印在学生的脑海中,挥之不去。学生余兴未尽,情绪达到了最佳状态,一种愉悦明快的情感在心底油然而生。此时,我因势利导,以境引情,引导学生带着对乡村美景的赞美之情朗读课文。由于学生进入了课文描述的情境,被乡村的宁静美所感染,朗读兴趣随之而生。

上一篇:任务驱动式教学论文范文 下一篇:故事教学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