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员育人导师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12 04:28:04

全员育人导师工作计划

全员育人导师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德育工作总体目标

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努力实施德育教育,继续在突出重点,抓出实效,创出特色上做文章。结合教育局的工作要点,加强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重点。全体教工必须牢固树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就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导师制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真正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德育一体化的德育目标。

具体工作安排及措施

(一)、德育建设

1、按照教育局师德建设工作重点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强化师德、师风为重点,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七不准”》及处罚规定,结合上级要求制定了我乡教师工作纪律。把各种制度落实到教师的师德评价上。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严禁有违师德现象的发生,使每位教师都具有品质高尚,爱岗敬业,尊敬学生、教育艺术精湛的高尚的师德修养。

2、各校要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和专兼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班主任量化管理条例》《班主任常规工作制度》,强化班主任全日制管理及政教处全面统筹的力度,日查、周公示、月考核,不断完善班主任月考核制度。突出抓好学生巩固率,认真落实好班主任津贴,提高梯次性发放的准确性和质量效果。初中政教处要研究设计和实施专兼职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办法,建立班主任和管理人员问责制。规范和加强“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建设,积极设计开展德育研讨、培养、培训、示范、带动活动,落实班主任“三个一”的要求,即每学期完成一篇班主任工作论文,组织一次观摩班会或班级活动,撰写一个教育案例。以学生会、少先大队为主体,在加强对学生干部指导和培养的基础上,把学生自治、自理的管理局面进一步创设出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全体教职工要切实树立“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的教育理念,真正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积极参与德育教育和管理,立足本职,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初中将适时建立“级部为管理模块、班级为管理单位、教职工全员参与、师生自愿组合”的“全员育人”管理机制,细化德育管理,提升德育水平,创树德育品牌。

3、规范、提升、创建,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政教处、团支部、少先队要在加强学生常规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工作领域,探求适合学生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科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全体课任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特点,自觉地、有机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学校将逐步完善评价机制,把课堂德育渗透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实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要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要根据不同年级、专业,结合时令、节庆,行之有效地设计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丰富热爱学校、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重老师、适应社会等现代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内涵,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站等载体和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演讲会、报告会、宣传板报、手抄报、征文等形式,充分挖掘“升旗仪式”“学雷锋活动月”、“清明节”、“五、一”、“七、一”等教育资源和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毕业生离校等阶段性教育管理需要,每月设计教育主题,每2周确定一个教育侧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卫生观念、学习意识和安全意识。要进一步完善班级值周制度,充分发挥学生会、少先队组织的作用,积极创设氛围,扩大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努力形成以政教处为主体,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党政工团密切配合的管理格局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良好机制。按照“德育导师制”的要求,营造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德育格局。

4、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完善封闭式管理,进一步细化管理过程,大幅度提高管理工作的实际水平。“立身先立行”,没有良好的品行,就不能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重点,要努力形成“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都有人负责”的管理局面,学生管理人员、班主任及全体教师都要从“一名学生在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一生,而人格缺陷则贻害他一辈子”的认识高度做好和积极参与德育工作,对每一位学生管思想、管行为、管学习、管生活、管成才,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人生。突出和强化过程管理、制度管理,落实“二三四”管理工作思路,即纪律、卫生管理两个方面,教学区、宿舍区、环境区三个管理层面,学生彬彬有礼、环境整洁干净、室舍规范有序、两操整齐振奋四条管理主线,充实力量,细化过程,生动深入地组织开展“文明示范宿舍”“文明示范标兵”评选,适时开展“文明示范班级”创建活动。严格落实《班级量化管理条例》,建立和使用好量化公开栏,建立和规范“纪律卫生量化循环红旗”颁授制度。推行“学生全项管理学分考核制度”和班级全员量化制度。完善和严格落实《违纪学生处分条例》,凸显学生管理的刚性。进一步严格住宿学生佩证制度和出入管理。指导和发挥好值夜干部、教师对住校生的管理,坚持好夜查制度和值班、舍务夜间抽查制度。发挥好《德育之窗》的公示、激励、引导、指导作用,不断提高层次,真正成为德育建设的“窗口”。

相关文章:

2011年中心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2011年春季小学德育工作计划

2011年上学期德育工作计划2011年小学德育工作计划范例

2011年上学期小学德育工作计划2010—2011年度第二学期特殊教育学校德育工作计划

全员育人导师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四位一体”管理 积极作用 需注意问题

学生管理是高职学校的主要工作内容之一,它既直接关系到学校的稳定与发展,又关系到学校的人才培养。当前,伴随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封闭式”的校园逐渐趋于开放。同时,高职教育的大众化,高校的合并、扩招等,导致师生比失衡,加大高校学生管理工作难度,影响到管理效果[1]。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加强和改进学生管理工作是一项极为紧迫的重要任务。近年来,笔者所在的襄阳职业技术学院为适应新形势下的学生管理工作,勇于探索,在全校采用以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和德育导师等为主的“四位一体”的管理方式,极大地提高学校学生管理工作水平,达到提高教学质量、培养优秀专业人才的目的。

1.“四位一体”管理模式

“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就是以班级为单位,由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和德育导师等共同参与学生的管理。这种管理模式有利于发挥专业导师的专业引导和德育教师的思想引领作用。“四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的运用,是对传统管理方式的补充,但绝不是对辅导员的替代,四者缺一不可[2]。

辅导员(班主任)是班级“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者、实施者和主导者,全面负责本班“四位一体”学生教育管理的组织协调工作。在日常工作中,主要负责经常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及学生日常行为管理等事务性工作,是实现班级管理工作目标的责任者。

专业导师在“四位一体”模式下,除了完成正常教学任务外,主要是结合本专业实际,负责制订本专业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计划,及时与班主任沟通,对学生工作提出建议,指导本专业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职业技能竞赛活动和科技创新活动及专业思想教育和学风建设。

职业导师主要是制订职业指导计划,开展专业教育活动,对学生个体或班级给予学业、见习和就业等教学指导,深化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教育学生热爱自己的专业,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德育导师主要是制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计划及活动方案等,积极开展学生干部的理论培训和学生业余党校教学等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保持与学生的联系,关注和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养成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

2.“四位一体”管理模式的积极作用

2.1辅导员(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指导者、管理者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是最重要的角色,对于学校,辅导员是一切有关学生的管理制度的执行者,处于学校行政管理的最基层;对于学生,他是良师益友,负责处理和指导学生的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伴随学生的整个大学生活;同时,辅导员也是“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中的关键,辅导员的工作以“面”为主,而其他导师等则以“线”为主,纵横交错,相辅相成,有力地推进班级管理进入良性循环轨道,避免出现管理的盲点。

2.2专业导师对学生的专业指导作用得到不断强化。对于大学新生,对所学专业了解不深,迫切需要专业方向的正确指引,因此通过为配备专业导师,发挥专业教师的专业优势,侧重对学生进行学业导航和成才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专业学习目标。专业导师利用班会、学习兴趣小组活动、座谈会及专题讲座等形式,适时为学生进行专业答难解疑,介绍行业最新发展情况、专业学习技巧等,让学生充分了解行业概况,从而热爱专业、热爱行业,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切实加强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

2.3职业导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主导作用得到体现。针对毕业生中普遍存在就业期望值过高、缺乏吃苦耐劳和诚实守信、重理论轻实践等现象,充分依托“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推进“以就业为导向”,实行就业指导“全员化”。发挥职业导师在就业指导中的主导作用,把职业指导融入日常思想教育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择业观,及早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学会评价自我,合理定位,为就业做好充分的心理和知识技能准备。同时,将工作重心从关注“出口”转向专注“过程”,做好毕业生就业政策宣传、讲解就业形势、收集需求信息及传授择业技巧等工作。

2.4德育导师的思想引领作用得到巩固。针对辅导员工作任务重,细致程度不够的现实情况,将“德育元素”融入班级常规管理中,德育导师通过主题班会、讨论、创先争优活动、政治学习和个别谈心等方式,在班级中开展理论知识宣讲、入党积极分子考察等工作,形成理论育人、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格局,从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向主流思想靠拢。

3.“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中需注意的问题

3.1导师素质的问题。“四位一体”管理模式克服了少数人管理学生的现状,基本上实行全员参与学生管理工作,这必将使部分教师在完成正常的教学工作任务后,还要承担部分学生管理工作。少数教师不愿参与或消极抵制学生管理工作;有的教师由于承担教学任务重,精力有限,无暇顾及学生管理工作,只是被动应付,导致班级“四位一体”工作推进的不平衡。因此,推行“四位一体”时,要选拔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导师担任,并加强导师素质培养和考核管理。

3.2相互协调的问题。高职院校班级管理难度大,任务重。“四位一体”管理模式中辅导员班主任、专业导师、职业导师和德育导师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只有四位成一个整体,才能完成培养学生的任务。在工作中要防止互相推诿、扯皮,或越位管理,包办。人尽其才,各尽其责,遇到疑难重大问题,可以共同讨论协商,相互协调配合,共同参与[3]。

3.3考核机制的问题。“四位一体”管理模式要充分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在工作中可根据实践探索的情况,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导师“工作条例”及奖惩制度,把各自工作职责细化,变成可操作的规则。同时,为提高导师素质,稳定导师队伍,可将导师的培养纳入师资培训规划和人才培养计划,分期分批开展集中培训,为“四位一体”管理模式推广应用打下坚实基础。

4.结语

探索“四位一体”的学生管理模式,其目标是整合教育教学资源,形成管理合力,发挥班级管理功能,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素质教育及专业技能等方面的培养。“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体现了明显的优越性,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有利于促进优良班风和学风的形成,有助于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玉兰.“四位一体”高校学生管理模式的实践与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2014(11):179-181.

[2]陈红.高职院校“四位一体”班级管理模式的构建[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4,VOL31(4):24-25.

全员育人导师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全员育人;教管融合;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5)41-0217-02

学风建设是大学的灵魂支柱,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成才。学者韩延明认为:学风是大学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治学目的、治学精神、治学态度、治学风尚和治学方法;学者周贤君认为:学风包括学生的学习风气、教师的治学风气、学校的学术风气以及领导的治学作风。目前,我国大力推进高等职业教育,学风建设便是创品牌、树信誉、求生存、谋发展的基础,笔者立足国内外众多的政策性举措,寻求治理高职院校学风的良药。

一、高职院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1.全员育人合力未形成长效机制。在1950年8月中国教育工会第一次代表大会上,提出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口号,此后,“三育人”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但目前高职院校对加强学风建设中全员育人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从思想、认识、价值趋向上忽视全员育人工作理念,狭义的认为育人是学生工作部门、学生管理者的职责,“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工作机制还未形成。

2.学风问题动摇了教管主力军的职业信念。高职院校试行注册入学后,学生整体素质参差不齐,学习能力滑坡,学风问题日益凸显,教师和学生管理者工作性质急剧复杂化、多元化,受市场经济负面影响,导致他们职业主导意识淡薄、职业情感淡漠、职业行为失范。即便不断调整课程设置,教师绞尽脑汁改进内容、改观上课方式,但是学生出勤率低、课堂秩序差,教师陷入教学困顿中;辅导员岗位职责不明确,常年陷入琐碎事务处理,思想教育工作不能够深入进行,理论研究水平得不到提高,职业认同感差,工作境遇尴尬;加之高校老师又要搞科研、评职称,常常在教育教学与科研工作的中徘徊不定,工作强度加大,但成就感不强,职业幸福感差。

3.教管融合不够。高职院校学生的日常教育、教学管理主要是由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共同完成。但目前却是各自为战,他们大都认为,学习是专职教师的事情,管理就是辅导员、班主任的事情,难以形成合力,对高职学生人才培养未形成最优化的管理模式。

4.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对象期望值不匹配。高职学院领导高屋建瓴的举措,教师呕心沥血的讲授,管理人员弹尽竭虑的指导,都是希望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综合性技术人才。而目前90后高职学生的成长环境开放,接受的文化和信息广泛,但抵御不良信息的能力有限,大部分人生规划浅显不钻研、专业成才意识模糊不思前、极度厌学不思学、目标盲目轻易弃学,仅把上大学作为拿文凭、找工作的途径,导致“教学不相长、管育不同步”。

二、高职院校学风建设的对策

1.构建全员育人工作体系。教育部党组在《关于学习贯彻落实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中指出:“充分调动各有关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推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格局。”全员育人工作要在学院党委领导下进行,以广大教职员工人人都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为宗旨,成立学院全员育人工作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组长、副组长由学院领导担任,成员由学院各处级单位负责人组成,以所有教职工为教育主体,实施全员育人。①构建制度体系。构建高职院校全员育人体系,制度保障是重点,全员育人工作制度主要有:组织管理制度、教书育人制度、管理育人制度、科研育人制度、服务育人制度等。在具体实施中,全员育人工作中要实行党政联合的领导体制和工作职责,党政形成合力,明确各部门、各岗位工作职责,制定完善各部门、各项工作规章制度,对工作进行定性、定量管理,建立岗位责任体系,健全全员育人工作的目标管理制度和评价考核办法,调动全体教职员工参与育人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形成教书、管理、服务等职责分明、协作运转的全员育人机制。②完善学风建设管理运行机制。完善院、学工部、二级学院、年级、班级五级管理模式,形成院级领导包抓二级学院,处级干部包抓班级,科级干部包抓重点学生的工作链条。在院级层面,实行党委领导,党政齐抓共管,规划学风建设愿景,健全考核评价体系;学工部宏观管理,制定学风建设工作制度;二级学院实行党总支负责,党政联席会议共同治理,贯彻落实学风建设工作计划和要求,更新学生培养计划、课程设置、学生管理制度,细化教书育人工作;年级实行辅导员责任制,发挥党团和学生组织的作用,实施学生日常教育和管理,开展各种学风建设活动。班级实行班主任负责制,健全班级管理制度,加强班风建设,促成良好班风。③重建教师职业幸福感,坚定教师职业信念。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学风建设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师的职业幸福感是教师在职业生活各个维度所具有的平衡感和舒适感,教师通过教授知识、思想引领、学业规划等方式,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体会学生的成长、发展和需要,享受育人的成功和愉悦,进而实现其职业价值和职业理想。从学校层面讲:高职院校要树立积极的社会价值导向理念,建立激励与评价机制,将教师专业化与职称评聘、晋升评优以及各种待遇提升相挂钩,利用培训、讲座、交流、论坛等形式,加强教师职业理想和专业品质教育;重塑教师权威,赋予“主人“身份,关注教师专业成长,注重情感和尊重要求,帮助实现个人价值;生活上施以人文关怀,引导教师体验高职教育的职业荣誉感和幸福感。从教师层面讲,应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建立自我管理体制,加快专业化进程;准确把握自我角色定位,推动自我超越,实现自身价值最大化,获取职业幸福感,坚定职业信念。

2.实现教管融合的优化管理模式。高职院校目标是培养适应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的高技能型人才,高职生的人才培养需要从事一线教学的任课教师和管理一线的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行为管理的辅导员、班主任等的管理者的融合,以促进教风、校风、学风的提高。①工作内容上的有序融合。实行管理者加入教学团队,参与教学团队的课程设置、人才培养标准制定、教学过程监督等;专职教师担任学生的导师,让学生在接受专业教育的同时,要对学生进行专业品质培养、职业素养教育和日常行为的管理引导。学院要高度重视,把教管融合效果纳入教职工年度考核、职称评定等考核制度中,优化教管融合管理模式。②教管评价体系的统一融合。高职学院辅导员要利用教书、管理、育人多重身份特点,做好任课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由学管部门牵头,以专业为单位,成立各专业学生分会,教研室主任担任导师,开展创新培养模式,根据学生各自特点,采取分层次分类别分模块的培养计划,开展特色显明的教学活动;建立“班导制”的学生综合评价体系,由辅导员协调,班主任实施,任课教师参与评定。“班导制”强调多维立体评价与过程评定:在学习上,以学生课程成绩、学习习惯的良性发展为参考;道德素养上,以学生思想品德与个性健康发展的优化为参考;特长培养上,以学生特长提高、技能竞赛成绩等为参考,最后将这些指标纳入学生综合素质考核体系中;借鉴教育部科研成果《我们有话对你说》的经验,建立师生互动平台、任课教师与管理者的育人平台,对学生的个体存在、发展需求、综合状况共同进行管理、服务和评估。

3.提升学生的职业综合素养。高职院校在培养目标上要充分体现高职特色,下大力气培养学生的职业信念和职业素养。①理实并重,实现职业指导全程化,实行职业生涯规划全员化。高职学院要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和适应岗位能力,就要既传授与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的理论,又组织有助于职业生涯实现的各种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实践活动,并贯穿于学生入学教育至首次就业。此工作的基础是培养一支具有较高指导水平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团队,对学生进行加强职业观、职业素质的教育和辅导;保障是要求全体教职工对学生职业生涯教育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全覆盖指导。②实施职业生涯课分类指导、分类推进。高职学院要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学生的个性和共性及专业素质要求,实施不同内容的教学任务。职业规划老师根据学生个体情况指导学生向学术、技术、管理等方面分流,构建渐进式的生涯规划指导、选择性的课程组、分类走班教学的组织生态,采用生涯发展规划指导、专业学科学习的形式,使学生在大一相关指导结束后能初步确定职业兴趣点,随后进入类别走班学习,大二选择性的学习结束后明确职业发展方向,大三立足个人规划,进入相应的岗位顶岗实习,辅助以“朋辈制”、“导师制”、“流动制”,以讲座、研讨等研究型学习形式,开展相应的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

三、推行毕业证书等级制

为不断提升学生的学业成就,高职院校可以学习和借鉴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独特的荣誉学位等级划分证书制度,将各学年综合素质考核结果、毕业设计成绩、顶岗实习表现以及职业资格证书、外语等级证的获取等按一定比例进行综合评定,以此来确定获取毕业证书的等级,可分成优、良、中、合格四级制;对于非正常毕业取得的证书也要有明确的区分,这样是对在一定时间内完成相应学习任务的学生的充分肯定,促进学生在校期间每个阶段都能够重视专业学习、研究能力的训练、综合素质的培养,使学风建设保持良好态势。

参考文献:

[1]刘启强.高职院校全员育人体系的构建[J].湖南函授大学学报,(2013),26(01).

[2]杨婷,李兵.“教管合一 深度融合”的高职人才培养路径[J].九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01).

全员育人导师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和重要思想为指针,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精神,坚持以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的原则,紧紧围绕提高学校的效益和质量这一主题,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均衡发展,狠抓常规管理,推进课程改革,加强教育科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教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与时俱进,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积极推进我校教育教学工作健康发展,为我校的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

二、工作总目标

1、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均衡发展,深化行为规范教育,保持标准化规范学校,同时争创市德育工作先进学校。

2、以“人才强教”为核心战略,以科研为先导,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全力建设学习型、创新型、研究型师资队伍。

3、狠抓教学常规管理,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上学年争创综合考评一类学校,进入市农村中学前十强。

4、立足课堂教学,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为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5、加强校园文化建设,构建良好的教育教学氛围。

6、抓紧抓好安全工作,建立、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防止安全事故的发生。

7、规范和创新教育教学管理机制,推进“精、细、实”管理,实现管、教、学的协调发展。

三、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德育工作

1、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建立健全学生思想工作机制,争创德育示范学校;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继续贯彻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落实《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开展“知荣辱,见行动”活动,使全校师生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创造条件争创文明礼仪学校、开展“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宣传月”活动、开展做“文明中学生”、争创“文明礼仪示范班级”及开展重大节日庆祝等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2、认真搞好普法学习,依法执教、依法治校、引导师生学法守法。

3、深入开展爱党、爱国、爱校活动,扣住主题班会,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让校园环境发挥陶冶学生情操,培养学生审美意识的作用。

4、发挥班干部的作用,加强班级纪律、班风、班规等常规性班级管理,提高班级的约束力。

5、深入贯彻落实《玉皇庙二中学生一日规范》《二中礼仪规范》,牢固树立“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观念,把德育工作放在各项工作的首要位置,整合学校一切德育力量,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全程育人、全面育人。

6、充分发挥班集体、团组织和学生会的作用,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评估的机制。4、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努力拓宽了育人渠道。举行各类形式的活动,建构学生行为规范养成教育的平台,让学生在活动中,通过各种无形的约束力规范自己的行为。

(1)、开学初,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充分利用学生大会、班会,向学生进行行为规范教育。

(2)、每周星期一第一节课(早读)举行升旗仪式,学校领导、优秀班集体代表,进行国旗下讲话。

(3)、认真组织各项评比活动,用身边的典型开展教育,让更多的文明学生、文明标兵、文明班级带动学生品德的形成。

(4)、大力加强诚信教育,深入开展“创建诚信校园,培育诚信师生”活动,征集学生诚信格言,组办诚信演讲比赛。

(5)、以革命传统教育为契机,利用班会、团队等活动,弘扬民族精神教育。

(6)加强法制教育,坚持依法治教。学校将继续聘请校外法制副校长(辅导员),为全体师生作专题报告,本学期将组织二次法制专题报告。

(7)强化学校的安全教育。向学生传授安全防范知识,宣布安全制度,签订学校与学生及其家长的安全工作责任状。

(8)学校开展好卫生教育。向学生传授个人卫生、公共卫生、食品卫、饮水卫生、青春期卫生等方面的卫生常识教育与防范知识,公布卫生制度,

(9)学校纪律教育和规章制度教育。让学生知道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人人心中有数。

(11)开展好文明礼貌教育和文明习惯培养。

(12)注重对学生的行为习惯培养。

7、重视校园文化建设。通过“三风”建设,学校板报、画廊、黑板报以及校园广播站,培育学校精神,营造和谐健康、积极向上的育人环境,同时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二)、 教学工作

1、加强过程管理、环节管理,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围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作业效率,严抓教学常规的落实,做到教学常规管理精细化、长效化。教务处开学初制定好详细的计划,做好教学管理的落实和督查,同时对各阶段的教学质量实施过程化管理,加强平时教学情况的抽查验收,要通过一个时期的努力,使我校各科教学质量进一步得到提升。

(1)、本学期学校将对教学常规的落实情况进行不少于四次(即一月一查)定期和不定期的检查,同时做好期中、期末定期评估。

(2)、改进对教学秩序、下堂辅导、教研活动的日常督查形式,提高督查效果;进一步重视学生对教师教学态度、水平的意见,督促有关教师及时改进教学。

(3)、完善听课制度,加强教师间的学习交流。领导每人每个学期随堂听课不得少于15节,其他教师不得少于10节。

(4)、加强教研组建设。落实教研教改课题,把备课组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确立备课组教学质量责任制,提倡备课组集体备课制度,增强团体精神和协作意识。

政教学校工作计划 中小学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工作计划 农村小学年度学校工作计划 小学2012年秋季学校工作计划 市实验学校上半年工作计划 学校2012年工作总结及2011年工作计划 学校电教工作计划 最新学校教研工作计划

全员育人导师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德育工作总体目标

要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努力实施德育教育,继续在突出重点,抓出实效,创出特色上做文章。结合教育局的工作要点,加强教师队伍和班主任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班主任教师的自身素质和管理水平;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重点。全体教工必须牢固树立“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就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重视和加强学校的德育导师制工作,形成全员育人、全科育人、全程育人的良好机制。真正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德育一体化的德育目标。

具体工作安排及措施

(一)、德育建设

1、按照教育局师德建设工作重点和学校总体工作计划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以强化师德、师风为重点,组织全校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小学教师“七不准”》及处罚规定,结合上级要求制定了我乡教师工作纪律。把各种制度落实到教师的师德评价上。并落实到日常的教学中,严禁有违师德现象的发生,使每位教师都具有品质高尚,爱岗敬业,尊敬学生、教育艺术精湛的高尚的师德修养。

2、各校要进一步加强班主任队伍和专兼职管理人员队伍建设,严格落实《班主任量化管理条例》《班主任常规工作制度》,强化班主任全日制管理及政教处全面统筹的力度,日查、周公示、月考核,不断完善班主任月考核制度。突出抓好学生巩固率,认真落实好班主任津贴,提高梯次性发放的准确性和质量效果。初中政教处要研究设计和实施专兼职管理人员的考核评价办法,建立班主任和管理人员问责制。规范和加强“班主任工作研究会”建设,积极设计开展德育研讨、培养、培训、示范、带动活动,落实班主任“三个一”的要求,即每学期完成一篇班主任工作论文,组织一次观摩班会或班级活动,撰写一个教育案例。以学生会、少先大队为主体,在加强对学生干部指导和培养的基础上,把学生自治、自理的管理局面进一步创设出来,不断提高德育工作水平。全体教职工要切实树立“树人先树德”、“育人先育心”的教育理念,真正确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教育观念,积极参与德育教育和管理,立足本职,将“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要求落到实处,初中将适时建立“级部为管理模块、班级为管理单位、教职工全员参与、师生自愿组合”的“全员育人”管理机制,细化德育管理,提升德育水平,创树德育品牌。

3、规范、提升、创建,不断增强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一切教育都必须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教育的基本价值观。政教处、团支部、少先队要在加强学生常规思想教育工作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工作领域,探求适合学生管理的新途径、新方法。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各科课堂教学是进行德育教育的最经常、最基本的途径,有着不可替代的教育作用,全体课任教师要结合本学科特点,自觉地、有机地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内容。学校将逐步完善评价机制,把课堂德育渗透作为教师教学评价的重要标准。尊重学生的个性特点,着眼于学生终身良好思想道德与行为习惯的形成,着眼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以“激励”为中心的德育管理机制,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激励学生战胜困难。“实践”是学校德育工作的生命,要努力摆脱以说教为主的德育方式,积极开展校内外德育活动,让德育回归生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的德育实践中体验道德与人格的魅力,使德育工作由“由外而内”转变为以“内”为主,“内”、“外”结合的教育方式,让学生真正理解德育的内涵,自觉加强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要根据不同年级、专业,结合时令、节庆,行之有效地设计和开展主题教育活动,丰富热爱学校、刻苦学习、勤俭节约、尊重老师、适应社会等现代意识为主要内容的教育内涵,充分利用宣传栏、广播站等载体和国旗下讲话、主题班会、演讲会、报告会、宣传板报、手抄报、征文等形式,充分挖掘“升旗仪式”“学雷锋活动月”、“清明节”、“五、一”、“七、一”等教育资源和开学初、学期中、学期末、毕业生离校等阶段性教育管理需要,每月设计教育主题,每2周确定一个教育侧重点,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学生的法制观念、纪律观念、卫生观念、学习意识和安全意识。要进一步完善班级值周制度,充分发挥学生会、少先队组织的作用,积极创设氛围,扩大德育工作的实际效果。努力形成以政教处为主体,班主任为核心,任课教师全员参与,党政工团密切配合的管理格局和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成长的良好机制。按照“德育导师制”的要求,营造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管理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的德育格局。

4、以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完善封闭式管理,进一步细化管理过程,大幅度提高管理工作的实际水平。“立身先立行”,没有良好的品行,就不能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和完善自己,成为全面发展的人。以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为重点,要努力形成“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各个阶段都有人负责”的管理局面,学生管理人员、班主任及全体教师都要从“一名学生在学业上的缺陷不一定影响他一生,而人格缺陷则贻害他一辈子”的认识高度做好和积极参与德育工作,对每一位学生管思想、管行为、管学习、管生活、管成才,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人生。突出和强化过程管理、制度管理,落实“二三四”管理工作思路,即纪律、卫生管理两个方面,教学区、宿舍区、环境区三个管理层面,学生彬彬有礼、环境整洁干净、室舍规范有序、两操整齐振奋四条管理主线,充实力量,细化过程,生动深入地组织开展“文明示范宿舍”“文明示范标兵”评选,适时开展“文明示范班级”创建活动。严格落实《班级量化管理条例》,建立和使用好量化公开栏,建立和规范“纪律卫生量化循环红旗”颁授制度。推行“学生全项管理学分考核制度”和班级全员量化制度。完善和严格落实《违纪学生处分条例》,凸显学生管理的刚性。进一步严格住宿学生佩证制度和出入管理。指导和发挥好值夜干部、教师对住校生的管理,坚持好夜查制度和值班、舍务夜间抽查制度。发挥好《德育之窗》的公示、激励、引导、指导作用,不断提高层次,真正成为德育建设的“窗口”。

(二)常规工作。

加强德育常规工作的检查管理和考核,做好常规工作,常抓不懈,认真落实。从小事入手,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优秀的道德品质。

(1)本学期各中小学校的值周工作仍以培养全体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目的,进一步巩固、完善值周工作细则,加大值周的力度,由政教处具体负责,建立领导带班制度,带班领导加强监督的作用。从细微之处入手,强化管理,给全体同学创造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2)要充分利用晨会、班会、国旗下讲话、校内外活动等途径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教育、劳动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网络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和基础道德教育与基础文明养成教育,做到重点清,要求明,措施实,由知到行,环环扣紧。从规范学生行为习惯做起,培养全体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促进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要结合“五讲五做”开展主题道德实践活动,结合“新三好学生”评价标准对学生评价.对学生日常行规以及对班级日常管理工作的考核要继续强化,加大力度,扣紧重点,注重实效。做到要求明、检查细、考核严、奖罚清。教导处会同各年级有计划地分批举办行规培训班,对后进生强化帮教措施,促使其转化。

(3)要进一步强化班、团、队、会的作用,按学校计划围绕教育重点,积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喜闻乐见的活动。学校团队一定要通过各种活动充分发挥共青团员少先队的先锋模范作用,带领全体学生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树立和培育正确的理想信念,为学校的三风建设作出贡献。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及社会实践活动。

(4)要继续抓住学校、家庭、社会三个重要环节,加强德育环境建设。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为学生成才成长创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家长学校要按要求办好,做到计划落实、内容落实、主讲人落实,各项资料齐全。家长座谈会各年级每学期要举行2次以上,一学期中班主任的家访率必须达到100%。学校要及时掌握教师的家访情况。同时要积极组织学生参加有关社会实践活动。各年级深入加强对学生自理、自治、自律、自学能力培养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树立典型,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并把“四自”能力的培养作为考核班主任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

(5)为继续强化班级管理。学校环节干部和有关教师要联系一个年级或一个班级,平时要主动深入班级,督促班主任抓好班级管理,做好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力争使每个班级都能成为行为规范班级,使每个班主任都能成为合格的班主任,并涌现出更多的班主任工作能手和带头人。

(6)加强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增学生的自信心。要有计划地积极组织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学习心理教育理论,掌握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法。平时,教师一定要深入到学生中去,深入到学生家庭中去,把握学生思想脉膊,并把心理教育与法制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切实防止学生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教育和心理疏导工作。

(7)继续重视校园文化建设,学校板报、画廊有专人负责。班级学习园地要定期更换,要保证质量;校园广播要办出特色,为师生所喜爱;加强学校读写小组的培养,创建学生校刊。继续有计划有组织高质量争办好校园文化艺术节活动,使校园的文化气息更浓,给学生以薰陶与教育。

全员育人导师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关键词]班导师 管理制度 建设述论

班导师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直接管理者。其工作开展的效果如何关系重大。下面,我将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就新形势下的班导师管理工作新思路作一探讨和分析。

一、深入分析班导师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由于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而基础课教师侧重于课程的教学,他们所带学生人数多、专业情况复杂,所以深入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难度较大。因此,“班导师制”应运而生。“班导师制”有如下优点:

1.班导师进行思想导向的形式更加灵活,它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

2.由于管理人数较少,班导师更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引导;

3.班导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指导学生的学习,起到“解惑”的作用;

4.班导师以自己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精英意识,起到“传道”的作用。

二、准确认识学生群体特征,合理构建班导师工作目标

1.学生群体的家庭背景。一般来说,班导师应重点关注家庭背景优越和极差这两端的学生,特别是后者。家庭较差的学生极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因为这些学生不仅是“经济上弱者”,而且更是“心理上弱者”。因此,班导师,不仅要重视这些学生的经济扶贫工作,更要重视对他们心理上的“扶贫”。

2.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而进入大学后,社会性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摆脱以往的应试学习,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空间。在社交中,学生的个性在受到外界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他人。因此,班导师一方面要注意周围环境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一些学生的消极个性对群体或其他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规范班导师管理制度,有效实施重点教育工作

1.班导师的选择

(1)班导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

(2)班导师的选择要以青年教师或研究生为主。

(3)班导师最好选择高学历的教师。

(4)班导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制定明确的班导师管理制度

制定明确的聘用标准及聘用条件、评优原则等,并形成书面材料,作为班导师工作的准则,此文件的及时颁布与有效实施大大促进了我院班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班导师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与班导师拉近情感,培养全员育人意识

辅导员与班导师进行沟通,仅仅用权力和领导身份指挥导班导师工作是不可取的,利用有效的方式与各位班导师拉近感情交朋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辅导员应该抓住日常工作中与班导师接触的每一次机会,及时了解班导师的具体工作情况,灌输全员育人思想,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帮助和分配工作任务。

4.实事求是,方法灵活,完成学院任务

班级管理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侯,作为辅导员一定要尽快与班导师进行沟通,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此时,辅导员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因为碍于班导师面子将问题置之不理。当然,在与班导师沟通时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完成既定目标。

5.班导师之间的经验交流

大学生自己独特的思想特征往往会与年老的教师形成代沟,为了消除师生间沟通的障碍,班导师一般都由年轻教师担任,但年轻教师担任班导师不像年长教师那样富有经验。所以,年轻的班导师多向有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老教师进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思维的碰撞也会有利于各班导师的工作的完善。

6.辅导员与班导师之间定期交流

辅导员和班导师的及时的沟通,一方面有利于学院任务的向下传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出现问题的及时反馈。我院每学期会召开辅导员与班导师的交流会,以便调整学院整体发展方向。

7.兼顾全局,严抓重点

学习是学生的本职,班导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在大一期间,帮助学生打下一个扎实的学习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整个班级的学风的建立,需要班级每个同学都要将学习重视起来。班导师不仅要及时向学生灌输学习的思想,也必须严抓个别学生的成绩,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8.提前计划,及时沟通,适时总结

每名班导师每学期初有一份工作计划,期末有一份工作总结;每个月与所指导的学生至少见面2次;每学期同所指导每一个学生有一次以上单独谈话,并作记录。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并且每学期期末上交谈话记录和工作总结。

9.树立班导师人格魅力

一个人对他人的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而作为班导师而言,他的权力影响是相当有限的,这就要求班导师注重培养和发挥自己的非权力影响作用。在非权力影响中,班导师的人格影响力是巨大的。为此,要求班导师应当作到以下几点:(1)形成良好的心态。(2)培育高尚的情操。(3)培养探索的精神。

10.提倡班导师参加班级活动,有利于言传身教

如果班导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太少了,就很难达到管理的效果。所以,学院提倡班导师参加班级的活动,增进班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班导师的信任。

11.班导师的考核

学院依据发展目标对教师进行中期检查和年度考核。班导师的考核结果将作为工作年度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和岗位聘任的条件。考核的项目包括:班导师责任心、班级进步幅度、班级学习成绩排名、班级活动组织效果、班级凝聚力、工作任务完成情况、学生对班导师打分、各授课教师对班级评价等。

参考文献:

[1]王宜勤.对大学一年级新生教育问题的思考[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6(3):86-88.

[2]韩锟.大学新生班导师工作的实践与探索[J].高教论坛.

[3]李岩,王中兴,黄影.本科生班导师制的探索与实践[J].沈阳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9,27(3):295-297.

[4]顾孔珍,王晓春,胡元佳.班导师管理学生模式浅析[J].湖南医科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1):222-223.

全员育人导师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深入分析班导师制度,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

由于辅导员工作的重点在于学生的日常管理,而基础课教师侧重于课程的教学,他们所带学生人数多、专业情况复杂,所以深入地、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专业指导难度较大。因此,“班导师制”应运而生。“班导师制”有如下优点:

1.班导师进行思想导向的形式更加灵活,它不受时间、地点等因素的制约;

2.由于管理人数较少,班导师更能了解学生的思想和性格,可以有针对性地对新生进行引导;

3.班导师可以通过言传身教,指导学生的学习,起到“解惑”的作用;

4.班导师以自己人格魅力影响学生,培养学生的精英意识,起到“传道”的作用。

二、准确认识学生群体特征,合理构建班导师工作目标

1.学生群体的家庭背景。一般来说,班导师应重点关注家庭背景优越和极差这两端的学生,特别是后者。家庭较差的学生极易在心理上出现问题,因为这些学生不仅是“经济上弱者”,而且更是“心理上弱者”。因此,班导师,不仅要重视这些学生的经济扶贫工作,更要重视对他们心理上的“扶贫”。

2.学生群体的个性特征,而进入大学后,社会性因素对大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大。大学生摆脱以往的应试学习,有更多可自由支配的空间。在社交中,学生的个性在受到外界影响的同时也在不断地影响和改变他人。因此,班导师一方面要注意周围环境对学生个性发展的影响,另一方面也要重视一些学生的消极个性对群体或其他学生产生的负面影响。

三、规范班导师管理制度,有效实施重点教育工作

1.班导师的选择

(1)班导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与事业心。

(2)班导师的选择要以青年教师或研究生为主。

(3)班导师最好选择高学历的教师。

(4)班导师要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

2.制定明确的班导师管理制度

制定明确的聘用标准及聘用条件、评优原则等,并形成书面材料,作为班导师工作的准则,此文件的及时颁布与有效实施大大促进了我院班导师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让班导师工作有章可循,有据可依。

3.与班导师拉近情感,培养全员育人意识

辅导员与班导师进行沟通,仅仅用权力和领导身份指挥导班导师工作是不可取的,利用有效的方式与各位班导师拉近感情交朋友会取得更好的效果。辅导员应该抓住日常工作中与班导师接触的每一次机会,及时了解班导师的具体工作情况,灌输全员育人思想,有针对性的个别指导、帮助和分配工作任务。

4.实事求是,方法灵活,完成学院任务

班级管理中难免出现一些问题,这个时侯,作为辅导员一定要尽快与班导师进行沟通,以便及时采取措施。此时,辅导员一定要实事求是,不要因为碍于班导师面子将问题置之不理。当然,在与班导师沟通时可以采用灵活的方法,完成既定目标。

5.班导师之间的经验交流

大学生自己独特的思想特征往往会与年老的教师形成代沟,为了消除师生间沟通的障碍,班导师一般都由年轻教师担任,但年轻教师担任班导师不像年长教师那样富有经验。所以,年轻的班导师多向有多年学生工作经验的老教师进行学习是非常必要的。同时,思维的碰撞也会有利于各班导师的工作的完善。

6.辅导员与班导师之间定期交流

辅导员和班导师的及时的沟通,一方面有利于学院任务的向下传达,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出现问题的及时反馈。我院每学期会召开辅导员与班导师的交流会,以便调整学院整体发展方向。

7.兼顾全局,严抓重点

论文网为您提供免费的论文,毕业论文服务,希望加强和完善班导师管理制度建设述论]能给您带来帮助,学习是学生的本职,班导师必须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尤其是在大一期间,帮助学生打下一个扎实的学习基础是非常重要的。整个班级的学风的建立,需要班级每个同学都要将学习重视起来。班导师不仅要及时向学生灌输学习的思想,也必须严抓个别学生的成绩,不能让任何一个人掉队。

8.提前计划,及时沟通,适时总结

每名班导师每学期初有一份工作计划,期末有一份工作总结;每个月与所指导的学生至少见面2次;每学期同所指导每一个学生有一次以上单独谈话,并作记录。要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以免造成严重的后果,并且每学期期末上交谈话记录和工作总结。

9.树立班导师人格魅力

一个人对他人的影响力包括权力影响力和非权力影响力。而作为班导师而言,他的权力影响是相当有限的,这就要求班导师注重培养和发挥自己的非权力影响作用。在非权力影响中,班导师的人格影响力是巨大的。为此,要求班导师应当作到以下几点:(1)形成良好的心态。(2)培育高尚的情操。(3)培养探索的精神。

10.提倡班导师参加班级活动

有利于言传身教如果班导师与学生接触的机会太少了,就很难达到管理的效果。所以,学院提倡班导师参加班级的活动,增进班导师与学生之间的了解,培养学生对班导师的信任。

11.班导师的考核

全员育人导师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一. 指导思想:

以县教委教育工作会议精神和我校本学期工作目标为指导,以首都农村教育现代化实验区建设为契机,认真贯彻《北京市德育整体工作纲要》,以养成教育为基点,以培养学生良好的校园礼仪和和社会礼仪为重点。根据我校的实际情况,把教育学生和管理学生有机结合,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创设适合学生健康和谐发展的教育环境,积极创建追求实效,育人为本的德育校。

二、工作目标

通过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环境教育和养成教育等,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确立自信心和奋斗目标。工作重点为养成教育和理想教育,使学生成为有知识、明礼仪的合格中学生。

三、工作思路:

真正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办学理念,以育人为工作中心;以全体学生为活动主体;以班级文化建设为突破口。以校训、校歌、校徽等学校文化建设为重点,加强校风、教风、学风建设,以“奥运年”为契机,开展多种形式的“情系奥运,做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主题教育活动,从奥运礼仪入手,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注重学生思想体验的形成过程,在活动中体验,在参与中发展。

四、本学期常规工作

1.落实市县德育工作会议精神,加强德育队伍建设,以观念的更新推动德育工作的创新。充分发挥优秀班主任的模范带头作用,大力开展班级文化建设;开展优秀班级、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以和谐班风促优良校风。

2.落实全员德育,开展学生成长导师制。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结合我校实际,以建立良好师生关系为主题,面向全校教职工开展教育论文和成功教育案例评选、表彰活动,引导教师树立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

3.加强学校德育信息化建设,创设校园德育网页,发挥网络德育在学生思想道德建设中的作用,构建师生思想、情感交流的平台。

4.加大不良行为学生转化力度,加强问题研究,执行班级、年级、学校三级管理,落实帮教活动,开展不良行为学生转化研究。

5.加强住宿生管理力度,使住宿生管理向规范化和制度化迈进,培养学生良好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使住宿生管理水平稳步提高。

6 .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培训,提高班、团干部的管理水平,努力实现班级自主管理。

7.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使校园文化向教育性、愉悦性方面发展。

8.加强常规管理,促进养成教育。

(1)继续加强班级量化管理,推行月红旗班、进步生、优秀生、及优秀班集体和优秀班主任评比活动。

(2)继续办好“知心信箱”和“面对面”的咨询工作,提高学生的咨询率、面询率,注重实效。

(3)坚持和完善家访制度,深入开展家长学校活动,实现学校和家庭教育的有机结合。

(4)严格升降旗制度,增强学生爱国主义教育。

(5)办好广播、板报、橱窗,充分发挥宣传作用。

(6)规范班主任素质工作手册的使用。

五、本学期重点工作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进一步贯彻落实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及《密云且中学班主任工作条例》,加强规范化管理。

(2)开展“学生最爱戴的教师”评选活动,促进形成全员德育工作氛围。

(3)以我县开展的班主任基本功大赛为契机,充分发挥县、校优秀德育工作者和优秀班主任的作用,加经强验交流和表彰,以推进我校班级管理再上新台阶。

(4)进一步推进新型班集体文化建设,加强对班干部、团干部的培训,充分发挥班干部、团干部的作用,加强民主管理、自主管理,使学生成为学校的主人。

(二).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

1.以“3.5日学习雷锋”活动为为契机,组织全体中学生成立学雷锋小组,开展系列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公物、团结互助、文明礼仪等方面美德,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

2.与班级文化建设为相结合,以“清明节、劳动节、科技节、青年节、母亲节”为契机开展系列主题教育,对学生进行行为教育和品德教育。

(三)以“情系奥运,做有责任感的中国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为中心内容,抓实养成教育,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

1.拓展学生“十个文明习惯”的培育形式,帮助学生认知美、丑,形成良好人生观、世界观,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和心理素质,提高文明素养。

(四)加强法制教育和珍爱生命的教育,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

1.通过落实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每两周一次举案说法制度和组织学生观看法制教育光盘、录像等多种形式,面向全体学生,开展法制教育、消防安全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活动。

2.加强对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管理

(1)建立学校不良行为学生的总体档案和个体档案,做到底数清,情况明。

(2)进一步明确学生成长导师制工作职责,从思想、行为、学习、交友、家庭环境等各方面了解学生的状况,有针对性的做好不良行为学生的教育和转化工作。本学期进行成功案例征集与评比。

(3)贯彻县教委《关于加强严重不良行为学生教育和管理工作的意见》(2005年11号文),认真落实六项制度,即:不良行为学生不到校追踪制度,出现问题及时报告制度,学期转化情况上报制度,法制校长定期讲座制度,帮教人和政教处定期与不良行为学生谈话制度,定期案例评析制度。要严格学校、年级和班级三级管理,明确各自职责。在发挥导师帮教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同伴帮教的作用,对极个别严重不良行为学生还要确定民警帮教人,不断增强转化效果。

(五)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方面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的作用,通过讲座、团体辅导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心理疏导。另一方面发挥心理咨询室的功能,做好学生个体、不良行为学生、特殊家庭学生的心理咨询工作,帮助学生解决成长中的困惑。

面向中学心理健康教师,开展心理健康咨询个案和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设计征集、评选活动。

(六)做好县级三好学生推荐工作。

全员育人导师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工作是学校的永恒主题。我校始终把德育工作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始终把德育工作当成了事关学生健康成长,学校持续发展的系统工程来抓。近年来,学校的德育工作坚持从学校实际出发,以学生学习生活为起点,将德育贯穿了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创新思路、质量强校"的德育管理,确保了学校德育工作的特色化、实效化,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根据《渭南市德育示范校评估标准》进行自查,累计得分90分,现将我校德育工作汇报如下:

一、德育组织机构

1、指导思想。我校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工作全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育人为本,德育为先,以"立德树人"为核心,遵循思想品德形成规律和学生成长成才规律,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到中学德育教育中,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深入推进素质教育的实施。我校制定了德育工作计划、德育实施方案等,以强化德育工作的进行。

2、机构建设。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德育骨干教师、班主任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分工明确,责任到位,并且经常召开德育例会并且做了记录;另外我们还建立了家长会委员,和家长进行沟通,更好的推进德育工作。

3、制订德育工作计划,明确任务和目标。

学校每学期的工作计划中,对德育工作作了明确的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的目标。政教处根据学校的规划每学期制定出具体的德育工作计划,做到目标明确,落实任务职责,运行有效措施,为学校德育工作抓实抓好提供了保证。

4、全员投入德育,形成德育工作网络。

学校始终坚持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观念,形成以学校德育工作领导小组为核心,党组织、教导处、团组织齐抓共管的德育管理网络。以年级管理人员和班主任为德育工作骨干,全体教职工共同开展德育教育,各学科教师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特点,挖掘教材中思想内容,积极渗透德育因素。我校充分利用政治学习时间,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中国共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和市、县德育工作会议精神等,提高全体教职工理论水平。

二、制度建设。我校制定了完善的制度和机制:师德考核制度、师德量化考核实施细则、学校安全管理制度、校园突发事件预警和干预机制、德育导师工作手册、德育工作优秀导师表彰奖励制度、文明之星评选制度、优秀生激励制度、家长会制度、家访制度等。通过这许多的措施,我校的德育工作开展得更好。

三、贯彻要求,狠抓队伍建设

⑴做好德育队伍建设

班主任是德育工作实施的重要力量,班主任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开展。因此我校十分重视班主任队伍的建设,每月召开班主任工作例会,学习班主任工作理论和有关法律法规、选派优秀的班主任老师参级加上的培训班。另外我校还要求撰写班主任工作案例和育人小故事,回顾和思考自己班主任工作中的成功和教训,并在每月的班主任工作例会上学习优秀的案例,供大家借鉴。

⑵做好班干部队伍建设。

我校始终把抓班干部队伍建设作为抓好班级建设的重点。在学期初,我校分年级对各班班干部进行培训,让班干部参与自主管理,发挥他们在班级中的积极摸范作用,带动全班同学自觉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互助协作、团结友爱、勤奋向上的良好班集体,创建文明班级。

(3)开展多形式活动,为班级注入活力。

每一学期,学校组织全体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活动,如诗文朗诵比赛、学生心得经验交流、拔河比赛、跳绳比赛、班级内的演讲比赛等,让同学们过上快乐校园文化生活。

(4)做好德育宣传

学校利用宣传栏、黑板报、广播站、班级名片给学生输入正能量,教育学生积极进取,有目标,有奋斗力,有恒心努力学习,班主任也通过每周的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爱国、感恩、理想等教育,学校办公室经常组织一些如"借粮活动"从点滴教育学生,是学生们不仅要学习,还要做一个道德情操高尚的人。

学校不断加强教育队伍建设,每年利用暑期组织教师进行师德培训,通过学习,极大地激发了教师工作上的责任心和事业上的敬业心,并有重点地对班主任的人格魅力、关爱学生及敬业奉献等方面进行教育和引导。要求所有导师热爱身边的每一个学生,特别关心爱护学困生,真正做到了用良好的形象影响学生,拿火热的爱心关爱学生,用高昂的工作热情投身教育事业。

四、学校德育实施过程

1、我校制定了德育工作计划,教师在教案和实际教学中体现德育教育;学校确定每学期第一个月为"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月"并制定了方案,认真落实《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学校广泛开展生命及安全教育,整合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在学科教育中渗透法制教育和生命教育;积极开展爱心和感恩教育,积极组织学生献爱心活动,每年组织学生去敬老院参加义务劳动等。另外,学校还积极开展各种文化活动,重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科学意识。

2、学校认真落实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要求教师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建立了校园德育网页,能对学生进行品德教育;加强中学生日常行为养成教育,积极开展了训练活动;定期开展主题班会,强化德育教育;建立了学生评价机制;另外我校还开展了班级文化建设,为学生学习营造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3、各年级经常召开各类学生会议,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育学生要有端正的人生态度,要有人生的目标,要有做人的规矩。对于学困生我们更是用心,有专门的导师定期和学生沟通,通过亲近、感化的方式,纠正学生的问题,用锲而不舍的工作热情转化这些学困生。

五、学校、家庭联手,整合德育资源

我校德育工作中重视与家长的联系与合作,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内外结合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加强互相理解与合作,够形成一个良性的德育循环网络,取得了理想的教育效果。学校通过家访、电访、家长会、印发《给家长的一封信》等形式,加强学校与家长的联系。学校要求班主任每学期至少电访每个学生一次,有事随时与家长保持联系。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

经过多年的努力,我们找到了一条适合我校发展的道路,融学校、家庭、社会为一体的立体教育。每一位教师都是德育工作者,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德育,每一个家庭都是德育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学校建立家庭联系制度,形成教育合力。近几年来,我校德育工作成绩显著,学生德育考核优良率都在85%以上,后进生转化率达80%,学生违法犯罪率为零,学校校风良好,校纪严明,教学秩序井然,文明勤奋蔚然成风。

六、德育工作效果

1、师德师风建设。我校教师师德师风良好,为人师表,富有爱心和责任感,关心、尊重爱护学生,有强烈的育人意识,恪守职业道德规范,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无违法违纪行为,社会、家长学生对教师师德表现满意;并且我们建立了师德师风建设考核制度,对教师的师德师风进行考核。

2、学生个性品质。我校学生具有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没有因心理异常引发的现象和后果,自觉遵守各项法律法规、社会公德和校纪校规,行为习惯良好;上课专心听讲,学习氛围浓厚,活动井然有序。

3、校园环境建设。我校校园环境建设内涵丰富,书香气息浓厚,体现了特色的办学理念;环境优美,干净整洁,垃圾定期清理,无卫生死角死面的存在。

四、存在问题及今后努力方向

存在问题:

1、学校德育理念的提炼以及德育工作体系化、序列化要加强。

2、学校德育科研研究有待探索。

3、学校校园育人氛围还要不断完善。

努力方向:

1、进一步完善和提炼学校德育理念体系,使学校德育工作形成体系化、序列化。

2、加大力度推进德育科研的深入开展,使德育科研真正为破解德育难题服务,体现德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优化学校教师队伍、加强育人环境的建设,发挥环境育人的功能。

综上所述,我校德育工作开展得较为扎实。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要以新的理念、新的思路,迈开步子,大胆实践,进一步落实内容、落实措施,拓宽德育工作的新思路,继续发扬"以百米冲刺实现万米跨越"精神,以更高的工作热情和更大的干劲,做到软件不软,硬件更硬。充分发挥地方优势,加快发展步伐,在科学发展上做文章,在执政、执教能力上下功夫,使我们的管理水平、教研水平、教育水平等各项工作再上一个新的台阶。

全员育人导师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本科生导师制;生物技术专业;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6-0273-02

本科生导师制最早起源于14世纪英国的牛津大学,它的教育理念是关注学生个体成长、重视师生合作关系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一直为人津津乐道。

近年来,随着国内“以人为本”的个性化教育改革呼声越来越高,本科生中应用导师制已作为国内许多高等院校构建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的一种本科教育改革的新模式。自2010年以来,我院率先在本校生物技术专业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导师不仅要指导学生的学习,还要指导学生的生活,进行德育,以更好地贯彻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现代教育理念,培养学生自学、自立、自制、自信、诚信及科研能力。

一、实施本科导师制的必要性

人才培养是一个长期过程,是高等教育的基本使命,通过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旨在造就一批思想合格、基础宽厚、专业精深,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高素质生物技术本科应用型人才。

首先本科生“导师制”增强了学生管理工作的针对性和前瞻性,有利于本科生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科学的理想信念,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

其次,“导师制”实现了学生课堂学习与学术研究的“无缝”对接,有利于本科生专业素质的提高,适应本科生创新人才工程对专业的要求。

第三,本科生导师制有利于大学生个性化发展,因材施教,全面提高了学生的培养质量。

二、我院生物技术专业导师制的实施方案

我院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目的在于把“教书”与“育人”真正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全员育人”功效,充分发挥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和学生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主体作用,最终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投入到自我教育、自我塑造和自我完善的能动实践之中,促使他们健康发展。

1.导师的资格与遴选。导师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应具有讲师以上职称或硕士以上学位,具有生物技术相关学科专业背景,有较强业务能力。

2.导师的工作内容。全面了解学生状况,关注学生的思想、品德、行为上的细节表现,辅导学生解决各种心理困惑,帮助、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关注学生的学业进步及个性特长发展,指导学生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能力;指导学生合理选择课程、分配学分、根据自己的特点和志向制定个人学习计划;结合自己所授学科特点,对学生进行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的指导,需建立导师日志,按学生实际情况提出本学期的工作计划并做好书面记录和总结,重要事情要及时报告导师制工作管理委员会办公室;指导学生积极参加科研兴趣小组,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科研能力;参与对学生的评价,提出学生各阶段及终结性评价的意见。

3.导师的聘任与考核。实行聘任制,每年一次,原则上任期四年,确保导师工作的连续与稳定。导师工作采用双重管理考核制,个人年度工作考核,采用学院导师工作小组评议、学生评价及自评三者相结合的方式,同时导师工作纳入各系党支部管理,将作为所在党支部工作考核的重要指标。对于考核不称职的导师及时撤换并视同当年年度考核不合格,低聘或缓聘,并作为评定教师年度工作考核、专业技术职务晋升、岗位聘任和评先评优的依据之一。

三、我院本科生导师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1.制度不健全,导师对职责理解不深,师生互动较少。实施导师制这一项举措对于导师和学生来讲,在我院都属于一个新生事物。导师对职责理解不深,定位不明确,难以有效指导。此外,制度实施随意性较大,制度可实施性、约束性及激励措施不够,部分老师积极性不高,只是为了完成学院分配的任务而消极应对。

2.导师选配方式不合理。我院采取的是学院指定导师,并随机分配3~5名学生,很难达到让合适的导师指导合适的学生从而最大程度发挥本科生导师制的理想效果,学生如果对指定导师的研究方向和指导风格不感兴趣会导致反感甚至厌恶。

3.在导师制实施过程中,我院没有很好的把导师制与毕业论文指导有机地结合起来,部分同学在经过导师2~3年的指导以后,跟随了其他导师进入毕业论文环节,这极大地打击了导师的积极性,也造成了本科生学习没有延续性。

四、进一步完善导师制的措施与成效

1.健全制度,确保本科生导师制有序长效运行。本科生导师制要取得良好的成效,必须要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导师评价与考核制度,从制度上确立导师制的正式地位。我院在本科生导师责任制的基础上,完善了建立导师的遴选程序和原则,进一步明确导师的责任、权利和义务。

2.利用导师制有效进行本科生心理干预和德育培养。我院遵循“用心沟通、以德树德;竭诚交流、以情动情;刻意磨炼、以志励志;修身垂范、以行导行”的育人原则,促使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及早发现自身问题并解决问题。实施导师制以来,我院导师增强了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减少了不稳定因素,生物技术本科生零事故。

3.导师制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接轨,调动老师积极性。我院明确规定今后导师制与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接轨,大学四年期间本科生参与到导师科研兴趣小组,参加论文写作知识讲座以及学术报告,要完成一篇高质量的毕业论文,并争取以第一作者或是参与者的身份发表科研论文。

4.以科研促教学,积极鼓励大学生各类项目申报。通过导师制的建立,本科生能尽早地投入到以导师为核心的科研团队当中,挖掘对科学研究或创造发明的浓厚兴趣,自主进行实验方法的设计、自主完成实验、自主管理实验。有了一定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积极参加各级科技竞赛活动,进一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有利于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在2012―2013年间,我院生物技术本科生获得省级项目2项,校级项目5项,省市级“挑战杯”等科技竞赛奖项3项。

本科生导师制注重学生个体的综合素质和技能的培养和提高,真正实现了教书育人、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是现代创新教育的一种新兴模式,也是新时期学生工作的效实施的强大保证。本科生导师制的实施,已经在我院以及全国更多的其他高等院校取得成效。同时,导师制在实施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也出现一些问题。而正视这些问题,进一步完善本科生导师制,使其真正落到实处,还需要我们在工作实践中不断进行探索。

参考文献:

[1]李东成.导师制:牛津和剑桥培育创新人才的有效模式[J].中国高等教育,2001,(8):46,21.

[2]薛晓春,许明.我国本科生导师制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4,(2):48-49.

[3]涂剑,雷小勇,唐圣松,郭玉,刘运美.药学专业本科生“导师制”应用的实践与体会[J].西北医学教育,2008,16(4):729-731.

[4]童旭辉,董淑英,蒋志文,祝晓光,吴华璞.本科生导师制实施初探[J].基础医学教育,2012,14(7):556-558.

基金项目:南华大学教育研究与改革基金资助项目(NO:2012XJG31)资助。

上一篇:学业导师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大学导师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