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5 21:46:37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2008年,中国实施大部制改革。3月31日,原来的人事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合并成为新的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王晓初由人事部副部长转任人社部副部长,开始分管职业培训工作。2011年,王晓初的身影常常出现在职业教育的会场,多次强调人社部门与教育部门共同推进职教发展。

在天津,新中国成立以来第一次全国职业教育科研会上,王晓初强调,人社部门要结合工作实际和自身职能,突出工作重点,着力加强政策研究、教学研究、职业分类研究、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多元评价机制研究,与教育部门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科研工作取得更大发展。

在北京,国务院关于实施《教育规划纲要》情况报告会上,王晓初说,人社部将会同教育部等有关部门,努力在全社会,特别是在职业院校的青年学生中树立劳动光荣、技能成才、技能就业的理念。

在2011年全国职业能力建设工作座谈会上,他宣布,到2020年全国将新培养350万名技师和100万名高级技师,使技师和高级技师总量达到1000万人。

陈广庆

2011年,作为总干事,他勤勉主持中华职业教育社这个近百年老社的日常工作。他组织召开中华职业教育社十届三次理事会议、黄炎培职业教育奖颁奖大会、黄炎培职业教育思想研究会成立大会。他先后赴贵州、重庆、福建、吉林、黑龙江等地调研职业教育情况,指导地方中华职业教育社开展工作。

2011年,为推动同心温暖工程服务于贫困地区,他身影出现在新疆的吐鲁番、贵州的毕节等地区。12月1日,中华同心温暖工程基金会在北京成立,标志着我国职业教育公益领域的唯一一家全国性公募基金会正式诞生。他出任基金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

周建松

2011年,他由浙江金融职业学院院长转任书记。作为这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的创办人,他在办学过程中重视教育科学研究,以研究带动队伍成长,促进学校发展。

2011年他在核心期刊上发表高职研究及金融教育论文十余篇。在30年的金融职教生涯中,他发表金融学术论文近300篇,在核心和权威学术期刊发表高职教育论文4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2部。

在他的倡导下,2011年学校在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统计的高等教育14种核心期刊发表学术论文数连续第5年居全国高职高专院校首位,省社科类项目连续4年列全省高职高专院校第一。

王春秋

他先后荣获“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学校文化管理示范校长”、“中国职业教育杰出校长提名奖”等荣誉称号。

2003年,在他的努力和推动下,柳州市职业教育研究所成立。研究所坚持教育科研服务于教育改革和教学实践的原则,研究适合柳州市经济发展的职业教育模式,做好了政府的参谋。

任柳州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校长兼书记以来,王春秋大胆地将科研成果用于管理之中,提出“专业发展公司化、师资队伍建设一体化、课程设置实践化、学生考核行业(企业)标准化” 的四化建设目标。2011年,学校已发展到21个专业,205个班,在校学历生8515人,各类培训年培训量达10000人以上。

田秀萍

在她的领导下,一所只有300多名在校生的企业技校发展成为一所在校生8000名,拥有多个特色专业,跻身全国百所骨干院校,具有高考前单独招生资格的高职学校。

2001年,田秀萍担任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在10年的职业教育生涯中,她着力破解职业教育资源整合这一难题,学校先后兼并、买断、接收了15个企事业单位,形成5个校区、3个厂区,将生产资源与教育资源系统整合、交互利用,建立起5个校内生产型实训基地,工厂技术人员兼任实习指导教师,系部专业教师兼任工厂技术人员,形成了“前校后厂,产学一体”的办学特色。

基于10年的办学经验, 2010年田秀萍主编的《职业教育资源论》出版。她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成果《校企一体集团化办学模式研究与实践》获得第二届全国职业技术教育科学研究成果一等奖,并在2011年获得第四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于万成

作为青岛市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的一名普通教师, 25年的教学生涯中,他一直奋斗在职教第一线。

他积极组织并实施了数控、机械、汽修、机电等专业的模块化和项目教学,在数控专业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技能培养为主线、以项目训练为主体、以项目教学法为主导的教学模式,以用人单位要求为质量标准的课程体系,很好地解决了实训基地的技能培训问题。

他指导的数控专业学生在全国、省、市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得一、二等奖。他本人也多次获得全国、省、市“技能大赛优秀指导教师”的光荣称号。2010年12月,作为部级数控技能大赛裁判员,他参加了第四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裁判工作。2011年,他成为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候选人。

瑙?石

瑙石先生受德国政府派遣,长期从事德国职业教育的推广工作,足迹遍布亚洲、非洲。他致力于向中国学生传授“德国制造的精髓”,被誉为来自德国的“职教白求恩”。

他为中国职教事业“奉献”了23年,先后在北京、天津等地的中德培训项目中任职。2002年来到珠海市高级技工学校,负责摩天宇(MTU)班的教学指导和学校与欧洲企业的合作办学工作。9年多来,他所在的中德(珠海)职业技术培训中心共为珠海培养了近600名国际化技能人才。

2011年,作为唯一一位职业院校的代表,瑙石获得中国政府为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中作出突出贡献的外国专家而设立的最高奖项——“友谊奖”。

陈 沫

从语文教师、班主任,到语文组长,从教育科研室主任,到教务科长,从教学副校长,到校长,在职业教育战线上她一干就是23个春秋。

她曾先后获得吉林省特级教师、吉林省“五一”劳动奖章、全国首届黄炎培杰出教师奖、第二届全国十大杰出校长、全国优秀教师、全国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她就是吉林工贸学校校长陈沫。在她的主持下,学校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发生了较大变化。学生规模从2006年的20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人,学校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普通学校,成为省级中等职业教育示范校。

裴先锋

裴先锋出生在河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16岁时,考进中油一建技校开始学习焊接,毕业后凭借优异成绩迈入国家化工石油施工总承包特级企业——中油一建的大门。

中国石油集团公司高度重视技能人才队伍的能力建设和培养,2010年8月,公司人事部技能开发处把裴先峰选送到中国石油焊接安装技术培训中心(洛阳)强化培训。在培训指导老师、集团公司技能专家曹遂军和众多金牌教练的指导下,裴先峰的焊接技术和综合素质突飞猛进。在世界技能大赛的选拔赛中,裴先锋以绝对优势取得伦敦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参赛资格。

2011年10月5日,在伦敦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比赛赛场上,裴先锋运用不锈钢焊接、铝合金焊接、低碳钢板与管焊接及健康安全保护技能,高水平完成了组合件、压力容器、铝合金结构、不锈钢结合4个模块的焊接,一举摘得焊接项目银牌。这是在 60年世界青年技能顶级赛事上,中国代表团首战获得的第一枚奖牌。

韩冬梅

韩冬梅是神宁金能煤业分公司的一名培训主管,她默默地奉献于钟情的培训事业,坚持工作在培训第一线。

随着新工艺、新技术、新装备在生产中不断应用,传统培训教材已无法适应生产实际的要求。针对这一问题,韩冬梅率领培训业务口的同仁,实施矿级、区队、班组“三级全员培训体系”,使公司与区队、区队与班组层层签订培训目标责任书,并将员工培训月度奖惩考核纳入公司的“五型企业”创建考评中。通过培训网络信息平台的推广应用,解决了全员安全培训与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增强了安全培训的针对性、实效性。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隐性知识;职教师范生;知识管理;障碍分析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4)31-0056-05

一、问题的提出

“隐性知识”由英国学者波兰尼于1958年在《个体知识》一书中提出,指从实践和经验中领悟得来的,无法用语言表述,难以被学习、模仿和记忆的知识[1]。虽然教师的隐性知识及管理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但在对即将成为教师的师范生培养中,隐性知识还没有得到充分重视和有效运用。现有师范教育模式的一个重要不足,就在于忽略了大量具有缄默性、情景性、个体性、实践性等特点的隐性教育知识的存在,将师范教育视为一种系统化显性教育知识的外显传递、掌握和应用过程。

职教类师范生是师范生中的特殊和重要群体。基于为职业教育服务的特点,职教师范生不仅需要具备普通师范生的师范技能,还必须具备相关专业领域的职业技能与职业教育经验。因此,对于职教预备师资的师范生来说,隐性知识有其独特特点和地位,应给予高度重视。当前,职业学校正处于教育改革的高速发展期,对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现状的研究,既契合了职业教育跨越式发展对知识管理的新需求,也有助于拓宽人才培养途径,提升职教师范生培养质量。因此,本研究拟从隐性知识管理流程的角度,结合职教师范生的成长环境,系统考察隐性知识管理现状并着重分析其障碍点,以期为提高职教师范生的知识管理意识和水平提供实证依据。

二、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现状调查

为了解当前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现状,参考索妤[2]编制的教师隐性知识管理调查问卷和张瑶[3]编制的高校师范生个人知识管理调查问卷,并进行精炼与改编。从知识管理流程角度,将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分为获取、存储、分享、运用、创新等五个维度,在每个维度上均设置3个题目。问卷共15个题目,每个题目均描述一个教育隐性知识管理的日常表现或态度,如“我喜欢通过与同学交流获取教学经验”,请师范生判断该描述与自身现状的符合程度。采用李克特量表五级评定法,从“完全不符合”、“比较不符合”、“一般”、“比较符合”、“非常符合”,依次计1~5分,分数越高代表职教师范生的隐性知识管理能力越强。

研究选取全国八所独立设置、专门培养职教师范生的高等院校之一的广东技术师范学院进行调查。受调查师范生共467人,年龄在17~26岁。其中,男生164人,女生303人,一至四年级学生人数分别为128、120、124和95人。

(一)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获取现状

在隐性知识获取上,设置的3个项目分别考察师范生对隐性知识获取的态度和获取途径。表1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获取上的表现差异。

由表1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可知,学生对隐性知识在教师专业成长中的作用平均得分为3.91,表明对隐性知识价值比较肯定;在研究教学名师生活或成长史上,学生得分为2.66,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与同学交流获取经验上得分3.73,表明该途径采用较多。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获取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项目1上,一年级学生得分高于四年级(t=2.862,p

(二)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存储现状

在隐性知识存储上,设置的3个项目考察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存储方式和途径。表2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存储上的表现差异。

由表2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可知,学生在采取有效方式存储隐性知识方面作出积极的自我评价,平均分为3.55分;在参加教育讲座并做笔记方面,学生得分为2.86,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在团队合作中积累隐性知识上得分为3.78,表明该途径使用较多。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存储情况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项目5上,三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二年级(t=2.487,p

(三)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分享现状

在隐性知识分享上,设置的3个项目考察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分享方式与影响因素。表3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分享上的表现差异。

从表3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可知,学生隐性知识分享的意愿较强,平均分为4.00;在影响隐性知识分享的因素上,学生比较赞同学习满意度和同学信任度会影响分享程度,平均分分别为3.78和4.02。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分享情况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项目7上,三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二、四年级(t=2.365,p

(四)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运用现状

在隐性知识运用上,设置的3个项目考察职教师范生对隐性知识运用的态度。表4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运用上的表现差异。

表4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均在4分左右,表明整体来说,学生对隐性知识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运用情况评价较高。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运用情况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项目10上,一、二年级学生得分高于四年级(t=2.650,p

(五)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创新现状

在隐性知识创新上,设置的3个项目考察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创新的表现与影响因素。表5为不同年级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创新上的表现差异。

从表5中三个项目的平均数可知,学生隐性知识创新在创作教育论文上表现中等,得分为3.07。在影响隐性知识创新因素上,学生比较赞同和谐人际关系或学校激励机制会影响隐性知识创新,平均分分别为4.23和3.82。对不同年级学生的隐性知识创新情况进行差异比较,结果显示,项目13上,三年级学生得分高于一、二年级(t=2.214,p

整体来看,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表现出三方面的特点。一是师范生充分肯定了教育隐性知识的价值。在有关隐性知识意义的题目上,职教师范生均给出了较高的评价,平均分为3.98分。在当前师范生的培养中,大多只重视教育显性知识,如《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的传授,忽视对隐性知识的挖掘与提炼。本调查显示了隐性知识在对于师范生成长与发展的重要性,也建议各类职业师范院校,应进一步提高师范生对隐性知识的意识,并着力培养其积累、提炼与分享隐性知识的方法和技巧。二是不同年级师范生的表现存在差异。在隐性知识意义和人际沟通相关的项目上,低年级学生的评价高于高年级。低年级学生可能出于热情和感性,更多地肯定隐性知识的价值,也积极评价合作性活动和人际关系的意义。在隐性知识的理论学习和积累上,高年级学生给出更高评价。这显示出高年级学生更加理性和务实,在以理论学习和深入思考为主要途径的理论提升中表现出更大优势。三是人际关系是影响教育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因素。调查中与人际关系相关的项目均得到了学生更积极的肯定。师范生隐性知识的获取、存储与分享往往是通过交流讨论、观察模仿、实践体验等人际互动活动实现的,良好的人际沟通不仅为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提供了活动平台,也创设了积极、愉悦的心理氛围。因此,学校应多为师范生创设相互交流和分享教育教学经验的活动机会,促进隐性知识在团队中的有效交流和共享。

三、职教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点分析与对策

从个人知识管理的流程角度来看,隐性知识管理包括知识的获取、存储、分享、运用、创新等五个相互关联的环节,本调查显示,师范生在上述环节中的表现有优有劣,整体来看还有较大提升空间。特别需要重视的是,在与理论学习和专业思考相关的维度上,师范生的得分普遍较低。因此,下面专门对本研究中学生平均得分在3分以下及3分左右的项目进行分析。这些项目也反映出学生在隐性知识管理上的障碍点。

(一)研究教学名师生活或成长史的不足与对策

项目2“我研究过教学名师生活史或专业成长史”属于隐性知识获取方面的题目,平均得分为2.66,是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点之一。对教学名师生活史和成长史的研究,历来被认为是隐性知识积累的重要途径。每一个教师都是一个独特的生命个体,拥有自身特殊的成长背景、生活方式、个性特征和教育方法,其生活史是教育隐性知识建构的基本素材。吴文胜指出,研究教师生活史不仅能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激发职业成长的承诺与动力,推动个人对发展新方向与策略的探寻,同时也有助于了解教师专业信念及方法的形成,了解教师个性我、社会我和专业我,促进自我超越[4]。

从教学名师生活、成长史研究的年级差异来看,三、四年级师范生整体优于一、二年级。说明高年级师范生经过师范教育后,在这方面的意识和行为有所增强。教师应结合师范课程教育,向学生传递对教师名师生活和成长史研究的意义,并传授相关的研究策略。如吴文胜提出,生活史思考的五个维度包括:梳理人生阅历、回顾成长经历、认知关键事件、反思价值取向、重塑专业自我。而刘京京和申国昌则倡导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层面构建教师生活史的研究结构[5]。横向方面包括教师课堂教学生活、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生活等内容,纵向方面则包括教师生活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嬗变历程。优秀教师的成长历程中包含了大量的教育经验和智慧。应倡导师范生多阅读教育名家的传记类书籍,主动研究教学名师的生活史或专业成长史,从中得到感悟和启发。这种研究有助于师范生对自身职业成长历程的探索和实践,促进师范生深刻理解和完整认知真实、生动的教育历程,增强对教师职业的认同度、价值感和责任意识。

(二)参加专家讲座并做笔记的不足与对策

项目5“我经常参加专家教育讲座并做笔记”属于隐性知识存储方面的题目,平均得分为2.86,反映出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点之二。在当今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更新速度加剧。师范生也必须与时俱进,随时准备好扩展和更新知识,为将来成为一名知识型、学习型教师打下坚实基础,而专家教育讲座则是帮助师范生拓展教育眼界、增长前沿知识的重要途径。周晓霞,陈虹漩认为,经过精心准备的各类讲座能够介绍各领域的前沿科技成果及发展态势,可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增加信息储备,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理性思维能力,提高学习兴趣,培养创新精神[6]。专家教育讲座能够帮助学生扩展教育视野,促进教育隐性经验的生成。而在讲座中做笔记则是一个知识建构的过程。学生在记笔记时并不是简单地记录下讲座内容,而是需要依据讲座的类型、内容、特点和自身需求,主动对讲座中传递的教育信息进行积极建构。

从参加教育讲座和做笔记的年级差异来看,三、四年级师范生整体优于一、二年级。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在校时间更多,相应能够获得更多参加教育讲座的机会。另一方面,也由于高年级学生体验了教育讲座的收获,更愿意通过这种方式去学习和拓展自己的知识。根据周晓霞等的研究,当前高校讲座的不足表现在:讲座质量参差不齐;讲座计划性和导向不强;讲座“上座率”高低不均衡;讲座宣传不到位;讲座面临信息获取渠道多元化的冲击和“90后”新生代的挑战等[7]。为使师范生通过听专业教育讲座和做笔记促进隐性知识的生成,学校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改进:有计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讲座;优化讲座质量以达到深度和广度的有机统一;加强对教育讲座的宣传力度;培育浓厚的教育讲座文化等。在为师范生提供数量多、质量优的专家教育讲座的同时,还应指导学生科学地记笔记,鼓励学生多写“体会式”和“反思性”笔记。

(三)创作教育论文的不足与对策

项目13“我能运用隐性知识创作有价值的教育论文”属于隐性知识创新方面的题目,平均得分为3.07,是师范生隐性知识管理的障碍点之三。师范生在隐性知识管理上的欠缺,主要表现为对隐性知识的独立反思和理论钻研层面,而教育论文创作的不足正是这个方面的体现。学生虽然有很多实践活动机会去感受和体验隐性知识,但在对这些知识的进一步抽象、提炼和表达上还存在欠缺。按照日本管理学教授野中郁次郎与竹内弘高的观点,隐性知识管理的实质是基于隐性与显性知识相互转化、组织、融合和提升,进而循环往复、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其间包含了隐性与显性知识之间交替转换的“外在化―组合化―内在化―社会化”等四个阶段[8]。因此,隐性知识显性化并上升到理论层面是隐性知识管理的重要阶段,教育论文创作可视为这个阶段的外部表现。而本调查显示,这正是师范生最为薄弱的环节之一。

褚远辉和辉进宇指出,教育论文的内容是记载教育科研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以便于交流教育科研成果、建构新的教育理论和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实际问题[9]。因此,论文的撰写必须建立在自身的实际教育活动以及对相关教育理论的研究之上,既反映出学生的教育实践经历,也体现出他们对教育现象的分析和思考。从创作教育论文的年级差异看,三、四年级师范生整体优于一、二年级。一方面,高年级师范生经历了师范教育和教学实践环节,对教育活动有更多的实际感受和体验,同时在教育理论知识上较低年级学生也更为丰富。另一方面,高年级学生大多接受了学术论文写作的相关训练,更擅长于教育论文的创作和撰写。撰写教育论文,有助于师范生透过教育现象分析教育本质和规律,进而生成更有价值和创新性的新一轮教育隐性知识。借鉴桂建生的观点,建议师范生可以从以下方面着手加强教育论文的创作,以促进对隐性知识的深层次获取。其一是对教育实践和经验进行理性思考和把握;其二是加强对教育本质和内在规律的深刻分析和认识;其三是有意识地运用相关教育原理或理论来解决教育实践问题[10]。

总之,职教教师的特殊性和专业化发展对知识管理提出更高要求。教育隐性知识的有效生成、积累和构建,可以促进职教师范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巩固和完善教育知识体系。对上述三个项目所反映出障碍点的分析表明,职教师范生在隐性知识的理论积累、钻研和提升上主动性不高,行为频次较低。相对而言,师范生更愿意在人际交流、团队合作和教育实践活动中去获取、分享和运用隐性知识。而在研究成长史、听讲座、写论文等需要静下心来深入思考、独立完成、潜心钻研的学习途径上,学生尤其是低年级师范生则明显表现出不足。因此在隐性知识管理中,教师需要有意识地培养师范生以“静”的方式去学习,着力提升在体验之余的独立思索,行动之后的自我反思,实践之上的理论积累。

参 考 文 献

[1]Michael Polanyi. Personal Knowledge[M].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58:12.

[2]索妤.小学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管理调查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10.

[3]张瑶.高校师范生个人知识管理问题与对策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4]吴文胜.教师职业的生命价值:来自生活史的思考[J].浙年专修学院学报,2009(4):48-51.

[5]刘京京,申国昌.学校教育生活史:教育历史的形象再现[J].教育学术月刊,2013(8):21-24.

[6]周晓霞,陈虹漩.校园讲座与大字生创新思维培养的研究[J].科技信息,2012(30):434.

[7]童姣姣,王雨露.信息化挑战下高校讲座的境遇与出路[J].高校辅导员,2013(8):55-57.

[8][日]野中郁次郎,竹内弘高,著.创造知识的企业[M].李萌,高飞,译.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9]褚远辉,辉进宇.当前教育科研论文撰写中的几种不良现象及对策[J].教育探索,2009(8):140-141.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随着国家对法治建设的不断重视,依法治国、依法行政等法治理念理念不断深入人心,我国的法学教育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法学专业也成为高等教育的热门专业之一。但与此同时,法学就业率近几年来持续走低,被列为高失业风险型专业,与此强烈的反差,也不得不让我们对现阶段中国的法学教育进行反思。

一、独立院校法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我国独立院校产生于上个世纪90年代末,与一般的普通高校相比较,其在人才培养目标上,主要是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各行各业急需的各类应用型人才。因此,就法学专业而言,独立院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应当是要将学生培养为应用型法律人才,但事实上,在独立学校法学教育的过程中教学的主要手段与普通院校相比较而言,基本无差别,很难实现培养应用型法律人才的最终目标。从现有独立院校法学教育模式上来看主要存在以下弊端:第一,课堂教学偏重理论,教学效果不佳。目前在全国大多数的独立院校当中,法学教育的教学方式主要是以理论教育为主,研究案例为辅。除此之外,在四年的本科学期中,部分的院校还开设了模拟法庭以及案例讨论等实践性课程。但这些课程从在整个法学学习的课程当中所占的比例甚小。理论授课以政策、法律的条文为主,采用的是“灌输式“教育模式,因此不能很好的培养学生对于法学学习的热情和对知识的渴望;另一方面,实践性课程占全部课程的比例少,学生与法律实务接触的机会少,对实践性课程的重视程度并不高,往往敷衍了事。第二,专业实习期限短,法律职业教育缺乏。这就会造成至少两个方面的不利后果:一是法学本科毕业生由于实习短,缺乏对实践部门的性质、职能、运作规则等基本知识认识,进入这些部门后很难较快适应;二是不同的法律职业之间的理解和沟通不够。由于在学生时期对不同的法律部门缺乏深入了解,不利于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职业之间的理解、沟通和协调。此外,受到法学本科教育价值取向的制约,一般的独立院校够舍弃了职业教育,因此毕业生职业素质相对来说较低,严重缺乏法律职业技能技巧。基于以上几点,我们说法学是一门实践的学问,隔绝社会封闭教学,忽视职业教育,很难培养出适应社会,为社会作出贡献的优秀人才。

二、独立院校教学改革——引入“诊所式”法学教学模式。

“法律诊所”一词,由“诊所法律教育”派生而来,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法学院,是指仿效医学院学生在医疗诊所临床实习的做法,原则上在有律师执业资格的教师指导之下,将法学专业学生置于“法律诊所”中,为处于生活困境而又迫切需要法律援助的人提供法律咨询,“诊断”其法律问题,开出“处方”。法律诊所教育是一种具体的教学模式,但是与传统的法学教学模式相比较而言,具有实践性、启发性和灵活性这三个特点。所谓的实践性,就是指在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之下,教师通过指导和监督,让学生积极地参与法律程序的多个方面,因此,实践性是法律诊所教育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法律诊所教育通过真实或者虚拟的案件,让学生在案件中尝试各种角色训练,在真实或者相对真实的环境下认识法律职业,从而培养其执业能力。所谓启发性,就是指在法律诊所这种教学模式下,法学教育的根本任务由原先的重视理论教育转变为理论与实践并重;由原先的“灌输式”讲授转变为让学生在亲自经历的过程中去探索如何进行法律学习,学会如何从事法律职业工作,如何发展自己的职业技能。所谓灵活性,主要表现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既可以扮演简单的角色,同样也可以感受复杂的庭审活动。法律诊所教育模式所倡导的就是要通过各种途径给学生提供接触真实案例的机会和感受。同时法律诊所教育的内容也是非常之灵活,与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学案例经过精心设计相比较,在这种法律实务背景下所接触的案例更为真实,其中的不确定性因素也更为强烈,是对学生应变能力的一种考验。

三、独立学校法律诊所教育之探讨

从2000年3月起,法律诊所的影响力开始逐步渗入到我国的法学院,第一批法律诊所在一些高校当中落成,包括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全国知名的法学院校。他们凭借着雄厚的优势力量和优势条件,已经建立起不同的法律诊所。事实上,就中国目前的法学教育状况而言,引入并扩大法律诊所教育的应用具有很强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法学教育基本上是一种职业教育,法学人才的培养目标应基本上定位为应用型的,特别是对于独立院校来讲,一方面,法律诊所教学模式与其教学培养目标相吻合;另一方面独立院校的学生与普通高校相比较,在理论研究方面的能力稍显不足。因此,在中国的独立院校引入法律诊所教学模式,加大实践性环节教学十分之必要。但是在法学教学模式由传统转向法律诊所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问题,具体包括:第一,独立学院法学专业在课程的设置和经费的安排上都必须要高度重视。与一般的课堂教学相比较,法律诊所教育的教学成本是相当高的,它的发展是需要有相应的财力作为支撑。另外法学专业在课程的设置上仍需要进一步的优化,降低理论教学比例,提高实践教学环节,让学生重视实践教学。第二,法律诊所教育的教师配备需要学院的高度重视。在法律诊所教育模式下,对于教师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的经验比传统教学模式下要高得多,法律诊所教育具有综合性、灵活性、启发性等一系列的特点,因此要求教师必须要具备较高的法学理论水平以及丰富的执业经验,才能保证法律诊所教育的质量以及所提供的法律援助的效果。第三,法律诊所教育还必须具备一套科学的评估方法。该套方法要根据诊所教育的目标,有目的性的设计出对学生有效的测试方式和评价标准,在传统教师评价的基础上,还应当注重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社会评价。

参考文献:

[1] 吕雪梅.当代中国特殊法学本科教育模式研究[D].重庆:重庆大学,2005.

[2] 刘希贵.法律诊所教育对中国法学教育与法律援助事业的贡献[J].走向世界的中国法学教育论文集,2001.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一、新环境、新起点、新目标、新角色

新的起点,必须要保持长期一贯的敬业奉献精神,坚持和发扬勇于吃苦、做事干练、悉心全面、有张有持,在总结提炼中有所创新的养成性工作习惯;坚持团结合作、踏实做事、正直做人、相互补台的做事做人原则;立足本职、兼顾全局、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工作之道。基于这样一种心态,基本圆满地完成了工作目标和交办的其它临时性工作,无和的行为。

二、主要工作完成情况:

1、负责对新进教师进行有关教学管理制度文件的学习指导,并对新教师学习情况进行验收。

2、组织了系部教学档案的检查工作,对检查情况进行了汇报反馈,并提出整改建议;

3、针对信息类职业院校专业建设中的具体情况,进行《关于信息类职业院校专业设置的相关分析》,力图从全局的角度、行业的视角,在对比分析中立足学院实际,把握我院专业建设的关键要素;

4、先后组织了16院级教学专项研究立项及成果的补报和厅级10门精品课程、6个教改试点专业的申报工作;

5、组织了公共课教改情况研讨交流会,之前对承担公共课的系部、其他各系以不同的方式对公共课施教进行了调研工作指导,为保证此项工作富有成效的进行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之后对公共课研讨交流情况以会议纪要和简报的方式进行汇报和交流;

6、审核了41个学院人才培养方案,并写成初步审核情况汇报,提出了进一步修改的建议,在12月15日的专题会议上进行了汇报交流,提出了针对不同人才培养需要的专业培养方案的框架设想;

7、先进的教育理念是开展人才培养工作的航标,为了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的高等职业教育思想和经验,一方面,与高教所联合筹备、策划“高职教育论坛”,已举办三期,第四期正在组织中;另一方面,组织实施全院指导性教育理论、教学信息、教改经验等各类专题学习8次;

8、三次参与组织了院级和省级优秀多媒体课件、网络课堂和网站的评审推荐工作;6次参与20**年研究生人才引进的听评课工作;

9、正在准备20**年8个教学专项课题的结题验收工作和20**年教学专项课题指南的初步拟订工作;

10、还分别到上海和南京参加高等职业教育精品课程和专业建设学习班及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现场推进会,会后分别以内参资料和会议纪要的方式向有关领导和教师进行了专题汇报。

三、学术研究与成果

1、调入学院后,20**年9月尝试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年度课题申报。以《高等职业教育双证制及其校本实施策略研究》为研究课题,尽管没有结果,但是为今后相关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20**年12月在由教育部主管、中国教育学术委员会主办的综合性、教育学类核心期刊《中国教育月刊》上发表题为《高职院校现代学校制度文化建设初探》论文,并或论文一等奖。

3、圆满完成了北京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论文答辩,并得到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外审专家的好评,希望能将课题在工作实践中不断深入研究并加以应用。

不足:由于刚到新环境工作,针对一些具体工作,虽然有一定的想法和工作热情,但是在执行中存在顾虑较多、谨慎有余、果敢不足的情况。由于对学院以往情况和上半年工作了解不够,在工作点面相互结合上,在整体系统化推进上略显不足,被动。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评价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14)01-0059-03

的能力。所以,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需要具备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专业能力,从而保证教学内容与具体的职业内容相一致,提高学生对职业的适用性。另外,职教教师还需要保证专业教学内容的超前性和广泛性,提高学生对技术转变的适应性和主动性。

然而,我国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与职业教育的发展并不适应,其质量和专业水平仍存在较多问题。职业教育教师一般具有一定的理论知识水平,但实践能力和经验较为缺乏,远远不能满足职业教育的需要。比如,有些教师理论水平很高,但实用性职业技能很差。另外,高水平教学需要高水平的科研作支撑。教师的科技开发能力不仅关系到职业院校能否培养出卓越的技能型人才,而且关系到学校的社会地位以及学校能否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贡献。然而,我国职业教育教师的科技开发能力还非常薄弱,科研水平与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规模不适应。存在的问题有:缺乏科研氛围,教师缺少科研意识;学校的科研基础弱,科研层次偏低;缺乏高层次的学术带头人,缺少科研团队,科研工作的可持续性差等。

职业院校提升教师实践能力的措施

师资问题是关系到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大问题,没有一支高素质教师队伍,就不可能有高水平的职业教育。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只有掌握了最新的专业知识,具有过硬的实践能力,才能使培养的学生适应社会的发展、适应职业的需求。因此,从事职业教育的教师必须时刻提高自身的实践能力。目前,全国职业院校普遍设置了培养教师实践能力的有效机制,加大了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定、实践教学能力考核、资金津贴等方面的政策支持,以促进教师提高实践能力的自觉性、积极性。

一是改善实践教学条件,加强实践教学。职业院校一般都设置有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在校内外不同的实训场所为教师提供真实的岗位训练、营造职场环境和企业文化,加强教师的校内外实践。每年定期通过校企合作方式或者由本部门有经验的教师对青年教师进行实践能力培训。

二是教师直接参与企业实践。为了强化教师实践能力的实践性和职业性,制定教师整体实践能力培训计划,创建教师按时到企业、行业进修制度。例如,以脱产或半脱产形式,派遣专业课教师直接在合作企业挂职锻炼;将教师带到企业车间等生产一线,在实践教学方案设计与实施、指导教师配备、协同管理等方面与企业密切合作;支持专业课教师在合作企业任职,同时鼓励教师在企业获得行业资格证书;鼓励教师开展专业技术开发和服务,加强与企业课题的合作等。

三是参加高质量的专业培训。有针对性地选派具有一定专业基础的教师参加社会多层面的专业培训,或依靠本部门现有的实训设备,进行某些专项技能培训。例如,汽车专业教师参加汽车四轮定位的使用、电控发动机实训台架的使用、新型自动变速器的拆装与检测等方面的培训。这些技能培训对检修操作要求很高,有一定难度,能极大地提高教师的专业实践能力。

四是举办学生、教师层面的技能大赛。职业院校应大力开展学生与教师层面的技能大赛。通过技能大赛不仅可以加强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的相互交流,提高各自的实践技能,而且可以指明教师自身的努力方向。

实施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培养措施后,职业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但是如何定量地衡量教师培训效果、评价教师的实践能力呢?

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

现阶段,对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还比较落后,没有统一的标准,一般只是针对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某些指标,以表格、问卷等调查研究的形式,统计得出教师实践能力的状况,并且不能够确定教师实践能力的等级。因此,依据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指标,本研究构建了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方法。这种方法由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以及实践能力等级评价策略构成,如下页图1所示。

(一)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如图1中模块①所示。依据职业教育对教师实践能力的要求,提取反映教师实践能力状况的评价指标13项,内容涉及实践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两个方面,具体指标名称下页见图1。

各个评价指标均划分为5个级次,分别为最高级、次高级、中级、中下级、下级。在实践教学能力评价指标中,专业技术等级证书划分为:技师级、高级、中级、初级、无;企业实习及其质量考核值划分为: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对外兼职划分为:部级专家、省部级专家、局级专家、本系统专家、无兼职;参与实验教学系统开发划分为:四门及以上、三门、二门、一门、无;指导学生或自身参加专业技能竞赛划分为:部级奖项、省部级奖项、局级奖项、本系统奖项、无;对外承担培训划分为:相关企业专项培训、部级培训、省部级培训、其他培训、无;指导专业实习课以及学生评教分为优秀、良好、中、及格、不及格。在科技开发能力评价指标中,获得的国家专利划分为:四项及以上、三项、二项、一项、无;参与的教学改革类项目划分为:四项及以上、三项、二项、一项、无;参与的技术攻关类项目划分为:四项及以上、三项、二项、一项、无;参与的科学研究类项目划分为:四项及以上、三项、二项、一项、无;发表的论文划分为:7篇及以上、5~6篇、3~4篇、1~2篇、无;科研获奖划分为:部级奖项、省部级奖项、局级奖项、本系统奖项、无。

在各项评价指标中,对于各级别的奖项:2项本系统奖项等同于1项局级奖项,2项局级奖项等同于1项省部级奖项,2项省部级奖项等同于1项部级奖项;对于对外兼职:2项本系统专家等同于1项局级专家,2项局级专家等同于1项省部级专家,2项省部级专家等同于1项部级专家;对于参与的项目,1项主持的项目等同于两项参与项目;对于发表的论文,1篇核心期刊论文等同于2篇,1篇EI及以上期刊论文等同于3篇。

(二)实践能力等级评价策略

实践能力等级共分为9级,如图1中模块②所示,分别是高级(一等、二等、三等)、中级(一等、二等、三等)、初级(一等、二等、三等)。以实践能力评价指标体系中选择的13项评价指标划分教师的实践能力等级。例如,如果各项评价指标中有大于等于9项指标为最高级,那么该教师的实践能力等级为高级(一等);如果各项评价指标中有大于等于10项指标为次高级或最高级,其中有大于等于2项指标为次高级、并且大于等于7项且小于9项指标为最高级,那么该教师的实践能力等级为高级(二等)。具体的实践能力等级评价策略如表1所述。

以实践能力评价指标等级为基础,依据制定的实践能力等级评价策略,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等级的评价,为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主要包括实践教学能力和科技开发能力。本研究依据职业教育对教师实践能力要求选取了反映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的评价指标,并构建了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评价策略。应用该评价策略,根据教师所对应的各评价指标的级别,可以快速、准确地评价出职业教育教师的实践能力等级。这种方法可以解决职业教育教师实践能力评价方法落后的问题,为学校管理部门的决策提供参考数据。

参考文献:

[1]刘三朵,张冬胜.论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结构[J].当代教育论坛,2004(9):43-44.

[2]瞿莉玲,阳涛.对教师实践能力构成的探讨[J].新课程研究:教师教育,2011(6):7-8.

[3]徐国财,张晓梅,等.教师实践能力的特征及其培养[J].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2(1):92-95.

[4]刘霞玲.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与能力建设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1(1):109-111.

[5]孟红.中等职业学校教师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途径探析[J].成功(教育版),2012(9):116-117.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教育合作;闽台;研究启示;展望;文献分析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01-0277-04

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快,尤其是中国加入WTO以后,中外以及两岸四地合作办学飞速发展,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进程不断加快。自2009年以来,闽台高校联合培养人才项目正式开启并得到了迅猛推进,标志着闽台教育交流合作已由浅层次水平进入到实质性阶段。

由于闽台高等教育合作是在相对特殊的行政区划和敏感的政治环境中进行的,相对中外及中国大陆与港澳教育之间的合作,更具有特殊政治意涵[1]。因而,闽台教育合作问题已成为两岸学者关注和研究的热点。

一、研究基本情况

本文通过使用“闽台+教育+合作”和“两岸+教育+合作”检索期刊论文篇名,共有96篇文献,剔除一些非研究文献24篇,共有72篇密切相关的研究论文,这些论文是本文的分析基础和依据。从的时间分布上看,最早一篇有关两岸教育合作于1992年,然而2008—2012年发表的文献占全部文献的比例达81.9%(见表1),文献数量非常集中,说明两岸教育合作问题是近期研究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从作者单位的地域分布上看,论文作者主要来自于福建、广东、台湾、北京、天津、浙江等省市,占88.9%,而福建作者占61.1%(见表2),说明福建省在推进两岸教育合作实践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也产生了不少理论研究成果。

二、研究述评

(一)大陆相关学者研究述评

从发表文献的研究内容来看,大陆学者两岸(闽台)教育合作研究主要集中在两岸(闽台)教育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历史与进展、合作层次、合作专业、合作内容和形式、学生管理、合作与竞争关系等几个方面。

1.两岸(闽台)教育合作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研究。舒邦华(1994)从规模与结构、招生对象和招生方式、学籍管理、办学体制、教育方针与培养目标比较两岸高等教育的异同,还从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学历与学位结构等方面比较了两岸高等教育学位与学历的内涵,最后对两岸高等教育学历学位相互承认的可行性及操作程序进行了有益的探讨[2]。郁道银等(2001)分析了中国继续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从台湾高校新兴、交叉学科优势和对台资企业的深入了解等方面论述了加强海峡两岸高校交流与合作的必要性[3]。代明(2006)比较了粤台两地高校发展,认为台湾的高等教育在经历了20世纪90年代的膨胀期以后出现“疲弱”态势,其客观原因是台湾高教“产能”过剩,有效需求相对不足,其主观原因是台湾当局所采取的限制政策,分析两岸教育服务贸易相互开放与合作存在利多空间及双赢前景。同时他还比较两岸两所暨大的发展,认为教育领域是继农业和旅游业之后21世纪两岸产业合作的重点领域[4]。张向前(2007)两岸四地高等教育与经济发展互补性和可行性强,加强高等教育合作有利于进中华区域经济的发展[5]。郑文谦(2009)介绍了台湾地区高职教育成功经验,着重探析福建省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提出借鉴台湾地区高职教育成功经验与加强闽台两岸高职教育合作的思路[6]。王长旺(2009)认为台资企业人才本地化策略为闽台高职院校合作提供了契机,并提出台资企业参与闽台高职教育交流合作的主要形式[7]。金孝柏(2010)从两岸加入WTO所承诺的法律义务角度分析了两岸相互开放教育服务必要性,探讨了WTO体制下的海峡两岸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若干法律问题,如学历和学位的互相认可、学生权益的保护、教育投资和教育投资者的保护及知识产权保护的立法与法律实施问题[8]。张宝贵(2011)对台湾职业教育发展的价值进行基本判定,并认为两岸实行职业教育合作可以实现“双赢”[9]。杨江云(2011)认为闽台高职教育合作先试先行实验区仍处于理论层面并分析了理论困境的原因以及解决思路[10]。冯静(2011)分析了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优势互补,并论述了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意义重大,WTO 框架下开展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的建议[11]。张宝贵(2011)对台湾高等教育发展水平做了基本判定,然后分析了两岸高等教育的合作潜力,最后提出了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推进策略[12]。张英玉(2012)认为台海两岸面对高等教育国际化,在办学体制、管理体制、投资体制等宏观运作体制上具有相同之处,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存在有利基础,但也存在不少体制和政策壁垒[13]。

2.两岸(闽台)教育合作的历史与进展研究。许明等(2010)认为,从1987 年开始,两岸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经历了了解初探期、互动交流期、紧密合作期三个发展阶段,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可以归纳为浅层互访交流模式、中层互动参与模式、深层联动合作模式,并于2011年系统梳理了大陆和台湾地区关于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相关政策进程[14~15]。黄艳平(2010)分析了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演进和影响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瓶颈,提出两岸教育合作应“学术化”、要全面实现学历互认、建立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试验区等政策建议[16]。李红(2011)归纳了当前正在进行的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七个类型项目,提出了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存在的八个困难和问题[17]。邓岳敏(2011)认为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频率越来越高,普通教师参与交流与合作的机会增多,两岸高校相互招生及联合培养人才开始实施,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如两岸学历互认的阻力仍然很大,领导参访多,实质性合作少[18]。蔡舒钰(2011)认为,在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过程中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大、校际交流关系愈加密切、校企合作工作不断推进[19]。张宝蓉(2011)认为福建省高校在对台招生、与台湾联合开创人才培养新模式、学术交流与教师交流、校际合作等方面都取得了较大进展[20]。

3.两岸(闽台)教育合作的层次研究。陈文滨(2002)分析了研究生教育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性,提出海峡两岸四地研究生教育要从学术上的交流到学科建设的合作、从一般性的交流到共同培养国际复合型人才的合作、从低层次留学生的交流到培养高层次留学生的合作[21]。肖川(2008)认为福建地区高职教育存在不少问题,提出以闽台合作办学为主要途径,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进行高等职业教育体制全面改革[22]。陈银秀(2011)分析了当前闽台中医药研究生教育合作与交流的现状及不足,探讨闽台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23]。李维民(2012)从民办(私立)高等教育角度分析了海峡两岸合作的可行性及合作前景[24]。

4.两岸(闽台)教育合作的专业领域研究。陈启锋(1992)探讨了闽台农业教育合作的基础、意义和对策[25]。杨国豪(2010)分析了闽台海洋海事教育合作的可行性,并在互派人员、合作创办闽台海洋海事教育与培训基地、加强闽台海洋海事院校校际交流和合作等闽台海洋海事教育交流与合作方面提出展望[26]。陈超(2011)分析了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应用型本科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并提出了教育管理对策[27]。陈银秀(2011)也从中医药领域研究了闽台教育交流与合作[23]。

5.两岸(闽台)教育合作的内容和形式研究。谭世贵(2007)以海南大学与台湾一些大学在学生互换、教师互访、学术交流项目的合作交流为例,探讨了琼台高校交流合作的优势和特色[28]。林木明(2010)认为海峡两岸高校在教育管理理念、组织机构、管理内容和方法、管理队伍上都存在着一定差异,并从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推行教育管理机构扁平化、加强学生工作队伍职业化与专业化、引导学生自我管理四个方面构建适应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学生教育管理新模式[29]。林中燕(2011)以闽江学院为例探讨了海峡两岸本科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30]。邓启明(2011)从教师交流与合作、高校交流与合作、学生交流与合作三个方面分析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内容并构建了合作的新平台[31]。李明(2011)对两岸的高等教育资源与环境进行SWOT分析,研究了闽台交流合作的基础与对策,认为福建省可以通过推广闽合培养人才机制,拓展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形式,加快建设闽台教育合作实验园区[32]。邓启明(2012)分析了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有利条件和制约因素,并从开放招生、合作办学、共同研发、扩大就业等方面提出加强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路径与策略选择[33]。

6.其他问题。林素川(2011)分析了闽台高等教育资源现状,认为闽台高等教育资源正在呈现竞争与互补的局面,今后将逐步从互补转向相互竞争,并指出在闽台高等教育水平、闽台高等教育学科、闽台高等教育生源、闽台高等教育师资、闽台高等教育就业等五个方面均存在竞争和合作[34]。刘地松(2012)认为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日益凸显出来,提出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和教育大学生[35]。

(二)台湾相关学者研究述评

台湾学者也从各个角度对两岸(闽台)教育合作开展了不同层次的研究。如谭以德(2005)分析了五十多年以来台湾技术职业教育的发展以及所形成的特色,并提出通过建立合作平台、利用数字学习、两岸人才就业接轨、企业结合等推动两岸技职教育合作[36]。黄燕飞(2009)认为两岸政治的新形势孕育了两岸高等技术职业教育合作新契机,台湾技职教育发展经验可供大陆借鉴,同时,台湾的社会环境(如少子化、老年化)与经济环境(产业国际化及其他经济环境变迁)也给台湾职业教育带来了相当程度的挑战,并分析了台湾高等技职教育接受大陆学生赴台就学的可行性[37]。陈松柏(2009)以台湾空中大学与天津广播电视大学学术交流合作为例探讨两岸远程教育合作方案[38]。许淑敏(2011)分析了两岸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体系,认为两岸具有互补优势,并提出四项两岸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体系的合作策略[39]。

三、研究启示与展望

闽台学者们对两岸(闽台)教育合作的研究极大地推进了两岸高等教育合作逐渐走向深入,并最终有助于实现彼此之间高等教育制度、理念、体系、机制等的真正沟通和交流。从这些研究中,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启示:(1)闽台高等教育资源优势互补,合作办学必要且可行; (2)闽台高等教育合作办学政治因素影响较大,得到了国家教育政策和福建省先行先试政策的大力支持和推动,而台湾当局也因势利导予以响应;(3)闽台合作办学的层次多样、专业逐步增加、内容逐渐扩大,说明闽台高等教育合作是全方位的,有利于两岸高等教育的全面认知。

然而,在闽台高等教育合作快速推进过程中,闽台教育合作办学的对称性和可持续性、合作院校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合作办学机制的稳定性和有效性、学生的自我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同步性、两地教育与生活的文化差异性、营造“海峡两岸教育共同体”的可行性等是今后学术界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参考文献:

[1] 张宝蓉.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研究报告[D].厦门:厦门大学台湾研究院,2012:4.

[2] 舒邦华.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展望[J].教育管理研究,1994,(4).

[3] 郁道银.加强海峡两岸高校合作推动继续教育持续发展[J].继续教育,2002,(4).

[4] 代明.从两所暨大发展的比较看两岸教育产业合作空间[J].东南亚研究,2006,(5).

[5] 张向前,黄种杰.两岸四地高等教育合作与中华经济发展分析[J].科学进步与对策,2008,(5).

[6] 郑文谦.闽台高职教育合作的比较及发展[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9,(11).

[7] 王长旺.深化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若干思考[J].湖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

[8] 金孝柏.WTO体制下的海峡两岸高等教育服务贸易若干法律问题[J].国际商务研究,2010,(5).

[9] 张宝贵.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策略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1,(5).

[10] 杨江云.闽台高职教育合作先试先行实验区的思考[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1,(1).

[11] 冯静.WTO框架下海峡两岸高等职业教育合作探讨[J].长春大学学报,2011,(4).

[12] 张宝贵,陕阳忠.海峡两岸高等教育合作发展的策略研究[J].复旦教育论坛,2011,(5).

[13] 张英玉.台海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可行性分析及对策[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2).

[14] 许明,黄鸿鸿,沈平.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历史沿革与基本模式[J].教育与考试,2010,(3).

[15] 许明,黄鸿鸿,黄艳平.闽台高等职业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政策探析[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

[16] 黄艳平.两岸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政策初探[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10).

[17] 李红.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中相关问题思考[J].莆田学院学报,2011,(1).

[18] 邓岳敏,陈秋燕.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特点、问题与对策[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0).

[19] 蔡舒钰.闽台职业教育交流合作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咸宁学院学报,2011,(10).

[20] 张宝蓉.新时期闽台高等教育交流合作问题探究[J].台湾研究集刊,2011,(2).

[21] 陈文滨.海峡两岸四地研究生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思考[J].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6).

[22] 肖川.设立福建高等职业教育特区构想——以海峡两岸高职院校的合作办学为主要特色和途径[J].厦门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2008,(2).

[23] 陈银秀,杨敏,李沛.闽台中医药研究生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的探索[J].中医教育,2011,(9).

[24] 李维民.海峡两岸民办(私立)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可行性与前瞻性[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12,(1).

[25] 陈启锋.闽台农业教育交流合作的探讨[J].教育评论,1992,(1).

[26] 杨国豪.集美大学海洋海事教育与闽台交流合作之展望[J].航海教育研究,2010,(4).

[27] 陈超.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模式下的应用型本科艺术类学生的特点及教育管理对策[J].教育研究,2011,(12).

[28] 谭世贵,华世佳,龙腾.大力开展琼台高校合作 促进两岸教育文化交流[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

[29] 林木明.海峡两岸高校合作办学的学生教育管理模式构建[J].河北工程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4).

[30] 林中燕.海峡两岸高等院校本科教育交流与合作模式研究[J].闽江学院学报,2010,(3).

[31] 邓启明.海峡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的内容与平台创新[J].台湾研究,2011,(5).

[32] 李明.“环海峡经济圈”背景下闽台高等教育交流与合作的模式[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1,(11).

[33] 邓启明,闫华清.文化传承与创新视角下两岸高等教育交流合作研究[J].亚太经济,2012,(2).

[34] 林素川.闽台高等教育资源的竞争与合作机制研究[J].龙岩学院学报,2011,(6).

[35] 刘地松.闽台合作办学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问题及对策[J].咸宁学院学报,2012,(5).

[36] 谭以德.台湾技术职业教育的发展与两岸的合作[J].亚太经济,2005,(1).

[37] 黄燕飞.新形势下两岸高等技职教育合作契机[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2009,(2).

[38] 陈松柏.台湾远程开放教育现状、发展趋势及两岸合作展望[J].天津电大学报,2009,(4).

[39] 许淑敏.海峡两岸高等技术职业教育体系优势互补与合作[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1,(4).[责任编辑 陈 鹤]

收稿日期:2012-10-28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闽台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保护性旅游利用研究”(11BGL110);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闽台高校联合培养旅游专业人才模式:福建师范大学与台湾世新大学实证研究”(FJCGZZ12-004);福建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海峡旅游合作区发展模式与推进策略研究”资助(JA11117S)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科研 建设 问题 措施

中图分类号:D6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5-0180-01

近年来,随着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不断扩大,生源质量却不断下滑[1],中职教师面临着如何提高教学质量的难题。科研是立校兴校之本,要提高教学质量,就要提高科研质量,提高服务体系建设。我校自建校以来就一直重视科研服务体系的建设,成立了专门的科室――医教室,主要负责我校科研及相关工作,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教师的积极性不断增加, 2011年、2012年连续两年数量在全国中职卫校医学教育论文中名列前茅,但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从存在问题和改进措施两方面进行阐述。

一、存在问题

1.科研制度不够完善

我校尽管成立由专门的科室,制定了《科研奖励制度》《教师外出参加学术会议暂行规定》等相关科研管理制度,但中职学校对科研重视程度不够,科研管理制度不够完善,不能规范学校的科研管理工作,不能强化教师的科研意识,不能有效的激发教师参与科研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科研水平有待提高

2.1论文质量不高

中职教师大都迫于职称晋升要求,为写论文而写论文,注重了论文的数量而忽略了论文的质量。多数论文属于教学方法总结,局限于教学方法改革、教学模式改革、教学探索等方面,科研创新意识不强,论文学术水平有限。

2.2 课题质量不高

中职教师因受学历层次、科研设备等原因的影响,主持或参与的课题多为教学方式或课程探索方面,以市级社会科学或实用社会科学成果为主,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较少。

2.3科研成果的应用性不强

科研源于实践,又指导实践,没有实际意义的科研成果没有任何社会意义和价值。目前,有相当一部分教师受职称晋升的影响,很少根据自己的教学实际撰写论文,而是在评职称前,功利性的东拼西凑一些文章发表,对自己的教学毫无指导作用。还有些教师盲目地承接课题,耗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只是为了结项评奖,准备职称晋升条件,课题研究的结果对学校的发展指导意义不强,也就很难能够转化为教学力和管理力。

3.科研精力不足

中职教师大多承担较重的教学任务,我校教师也不例外,尤其是护理教师,周平均授课学时能达到24节(每周课时为32节),教师将主要精力用在了备课和授课上,参与科研工作的时间不足,精力受限。

4.科研经费不足

经费是开展科学研究的根本[2]。中职卫校大多为财政全供单位,学校各项开支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而各地财政对中职学校扶持力度不同,造成各校资金投入不同。我校因资金有限,对科研投入主要用于教师参编教材、和参与各级课题研发获奖情况的奖励,缺乏课题研发经费的支持,这必然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研水平的提高。

5.科研服务有待进一步提高

我校医教室主要负责科研信息收集、、上报等工作,起到了上传下达及简单的审核指导作用。但因医教室仅有一名专职人员,且办公经费有限,我校科研服务工作不能满足目前学校发展的需要,缺乏对校级课题立项审核、研发监管及结项鉴定,缺乏对省、市级课题研发过程的有效监控等较高层次科研服务工作。

二、改进措施

1.转变思想观念,完善科研制度

随着我国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随着学校的升格,科研在学校的综合实力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大。健全科研管理制度,是提高教师科研能力的基础,是提高学校科研水平的保障。以完善制度建设为契机,激发学校教师参与科研的积极性,强化教师的科研创新意识;以完善的制度保障教师参与学术交流的的正常进行和教师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学校将补充《科研项目经费使用和管理办法》《学校校级课题的立项审批和结项评奖办法》等相关规定,进一步完善科研管理制度。

2.采取多种措施,提高科研质量

中职教师大多科研能力不强,要提高科研质量,首先就要加强对教师开展科研专题培训,通过培训让教师学会科研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规范科研行为。其次根据学科相近的原则,引进一批科研能力较强的高学历人才,为学校的科研发展注入新鲜的血液,带动学校科研的发展。第三对科研工作实行奖励制度,提高奖励额度,增加科研工作在教师百分制量化考核的比例,通过多种激励措施提高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积极性。

3.改进教学模式,教学科研并重

改革教学模式,采取多种授课方式如大班授课、集中授课、网络授课等,把教学任务重的教师从繁重的教学工作中解脱出来,使其有精力进行科研工作。始终坚持日常教学优先和科研工作为教学服务的原则[3],同时加大师资引进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某些专业师资不足的问题。

4.加大科研投入,购置科研设备

中职学校因受办学经费制约,科研设备往往落后于高校,这就加大了中职教师开展科研创新的难度,只有加大科研投入,购置相对先进的科研设备,同时积极寻求与高校合作,利用高校先进的设备资源,才能进一步提高科研质量。

5.构建服务平台,提高服务意识

在学校医教室的基础上组建新的科研服务机构,增加人员数量,同时加大人员培养力度,构建科研信息平台,为教师提供国内外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科研政策及各级各类课题的申报信息。调动科研服务人员的积极性,在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提高服务意识,进行主动式服务、参与式服务,做到团结协作,不断创新,实行科研项目的全程监管。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要求教师不断提高科研水平,这必然导致教师对科研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完善科研管理制度、规范科研服务程序、强化科研服务意识、构建科研服务平台是提高中职学校科研服务水平亟待解决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胡利萍,谭白梅,周轩,等.教师量化考核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卫生职业教育,2014,32(1)33-35.

[2]马圳炜.创建服务型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新模式.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9,11(4)66-69.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一、学识水平方面

1999年6月毕业于西南财经大学货币银行学专业,XX年6华中师范大学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课程班结业,XX年9月考取高级会计师任职资格合格证书,具有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计算机a级,职称外语b级,XX年5月考取高级职业指导师。在担任会计师职务期间,注重专业知识的更新和充实,坚持有目的、有计划地学习和进修,实现了“双师型”目标。主要表现在:

1、编制专业教材,提升专业水平。

XX年9月参与撰写海南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用书——《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第一章会计法律制度,共计6万字左右,由海南省会计学会收集后公开出版,本书适用于财经类大中专院校学生、会计从业人员的学习和进修提高,具有较高价值,受到一致的好评。同时,XX年3月至今被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聘为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市场营销专业教材编审委员会常务委员,负责市场营销财务基础一书的编写工作。

2、积极撰写论文,为职教发展出谋划策。

XX年6月撰写的论文《重构会计教育新体系》发表在《海南省中等职业与成人教育论文集》一书,针对职业学校会计教育走下滑路的现状,如何增强会计课堂教育的活力,具有重要指导意义,另外XX年12月份撰写的论文《建立和谐的诚信教育体系》发表在部级刊物《中国当代教育教学研究》一书,围绕我国现阶段会计工作失真、失实等现象,对学校会计教学工作的改革方向发表了个人的观点和建议,受到一致的肯定。

3、注重学术研究,关注经济领域的新知识、新变化。

在课后,我积极分析我国的产业政策与方针,了解会计行业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如会计诚信问题、中西方会计接轨等等,不断学习和研究财经政策、法规、制度,乐于收集各种相关资料,特别是我国上市公司财务信息、国内国外经济环境等,逐渐造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自我独特的见解,直接丰富了课堂的教学内容,受到学生的一致的欢迎,同时也利用课堂时间贯穿这种理念,培养学生看待问题的能力,树立其自信心,成效比较明显。

二、工作能力方面

从教12年来,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能吃苦耐劳,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不计个人得失,忠诚于学校这一大家庭,XX、XX两年被评为海口市教育系统优秀党员,XX年5月荣获海口市团市委颁发的“青年岗位能手”称号。

1、作为专业课教师,能胜任中专财经类各专业课程的教学。

我主讲的课程有《基础会计学》、《财务会计实务》、《会计模拟实训》、《经济法律法规》、《财务管理》等,在教学中,能正确理解、掌握教材教学标准,根据各学科实际和学生特点灵活组织教学,正确传授知识,启用实用性教学法、归纳法,注意扩展学生相关专业知识,教学水平较高;能主动承担省、市、校性公开课、观摩课,XX年5月参加全市职业学校课堂教学能力比武,课题《固定资产折旧中合理避税问题的探讨》受到行家的一致好评,学校每个学期学生民意测验优秀率达到80%以上,课堂教学质量较高,深受学生好评;同时,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大胆创新、敢于实践,创办和完善校内会计模拟实习,创建“三个企业两家银行”的实习模式,省外同行参观时一致肯定这种模式,直接填补了我校校内实习的空白,通过记账、算账、报账的应用,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这么多年来我校一直延续该模式;此外,还注重学生的培优工作,让更多人才辈出,XX年11月所辅导的学生参加海南省中等职业学校会计电算化竞赛中荣获第二、三等奖,团体总分列全省前茅。

2、作为专业组带头人,专业组织管理能力较高。

在实践中,我始终注重一个“研”字,实践证明:一名出色的教师,不仅要上好课,更需要有大量的研究和研究成果。作为学校财经专业的导航员,我能够及时根据市场变化合理规划和调整课程设置,以培养人为己任,发挥全组教师的团队作用,立足社会实践,培育教研精神,培养专业课教师“两支眼睛看待问题”的能力,调动我专业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实施“岗位练兵、互助互学”,注重师生的专业技能培训,特别是对年青教师下重担,促进其健康成长,全组教师和睦相处、积极向上、有奔头,科组工作三次荣获学校“一等奖”称号,本人也荣获海口市先进教研分子。

3、积极参与和融入社会实践,促使自己在专业实务上练就好本领。

多年来,我一直坚持理论教学与专业实践相结合的工作思路,先后在海南省会计学会、海南省致达会计服务公司、海口市财政局、海口市统计局、三亚市财政局、中欧会计师事务所、海口市人事劳动保障局等单位授课或进行审计咨询,逐渐成长为以会计培训为主、职业资格鉴定为辅的实务型人才,在海南省会计专业职称、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等社会培训工作中享有比较高的声望,往海南名师方向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学生超过10000人,有一大批学生服务于海南省的各行各业,有的已成为单位的会计机构负责人。

三、业绩成果方面

在学校的正确引导下,积极参与理论学习和实践研究,培育终身学习思想,在教育、教研、教学领域均取得不菲的成绩,树立会计教育领域优秀品牌。主要表现在:

1、提倡实施符合我校实际的管理新理念,建立健全相应管理制度。

学生的“出口”一直是职业学校教育的关注点,作为学校职教处副主任,我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练“内功”、树“形象”为重点,以宽基础、活模块为突破口,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狠抓学生专业修养、动手技能,落实教育改革、盘活职业教育资源、建立和谐教育,建立健全学校学生管理的规章制度,完善对学生的管理,取得较好的效果,学生的就业率逐年增长,XX年已达到96%,社会效益日益明显。

2、积极参与和主持课题研究工作,提高自身研究水平。

1999年参加全国职教学会职高委员会重点部级课题《职业教育的出路》,论文《内塑素质、外拓市场》荣获二等奖,并发表在《面向21世纪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探索》一书,在理论上有独到见解,对职业教育工作具有指导意义,其成果经同行专家鉴定,认为具有国内较高水平;XX年完成海口市市级课题《职业学校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的结题工作,受到海口市教育局课题评估组的肯定;XX年12月还承担了海口市“十一五”期间重点课题《职业学校学生思想状况和学习特点的研究》工作,现已完成课题的申报工作,研究期为两年。

3、追赶时代潮流,开辟网络教育渠道,网络型教师形象初现。

XX年12月参加海南省首届远程教育骨干培训班以来,建立个人博客平台,创造网络教育的先河,共在博客上发表70余篇文章,内容包括会计从业人员考试、会计职称考试、专业管理等方面,点击次数超过40000人次,在全省会计教育中占有一席之地,已逐步成为广大会计工作者学习的天地;此外,1999年9月至今担任海口市职业教育兼职教研员,协助承担全市职教工作,XX年来,据不完全统计,荣获市性以上行政奖励3次,论文获得市性以上奖励3次,其中部级1次、省级2次。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高职英语教材 教材编写 发展趋势

1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高职高专的英语教学越来越受到重视。在英语教学的诸要素中,外语教材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外语教材是语言输入的主要来源,是师生互动和文化学习的基础。人们普遍认为,教师不仅是教材的理解者和执行者,更是教材的研究者和建设者。在我国的外语教学中,由于客观语言环境的缺失,教材的作用则显得更加重要。英语教材是提供语言输入的重要来源,并担负着全面贯彻教学大纲的任务。本文回顾了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历史,对2000~2011年间国内9种外语核心刊物的相关论文进行分析,并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相关论文进行了检索和统计,分析了高职英语教材的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对未来的展望。

2 大学英语教材的历史回顾

陈坚林(2007)指出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的发展可分为四代:第一代教材是从1961年至前,采取传统模式,以课文分析为主,以语法为纲,着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第二代教材是从1979年到1985年,基本上仍遵循传统模式,以课文为中心,以语法为纲要,但在教学形式上有所突破。第三代教材是从1986年到90年代中期。这时的教材开始按大纲要求进行编写,编写的原则是:文理打通,把教学重点放在语言共核上,注重语言基础和交际能力的培养,突出阅读技能的培养。第四代教材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出现了“一纲多本”,进入21世纪后又出现了许多具有时代特征的教材。第四代教材开始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从纸质平面教材向以多媒体网络为依托的立体式教材方向发展。

与本科英语教材相比,高职高专的英语教材发展相对滞后。吕晔(2006)研究指出: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历史短暂,它的发展是随着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大致可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93年~2000年,教材的特点是教材选用单一。90年代初,我国的高等专科英语教学基本上是参照本科的英语教学大纲和使用本科的教材组织教学,其教学模式和教学考试也是生搬硬套本科的,没有明确教学要求,没有合适的专科教材,也没有统一的考试标准。1993年7月,国家教委课题组完成了《普通高等专科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基本要求》)的制定工作。为了贯彻《基本要求》,高等教育出版社编写组用了2年的时间,完成了《实用英语》系列教材的编写。1995年3月,该教材得以出版,从此打破了高职高专“套用本科教材”的状况,高专的英语教学也进入了“使用自主教材”的新局面。

第二阶段:2000年至今,教材特点是“一纲多本”。在1999年6月召开的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上,我国提出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的目标,并把发展高职高专教育作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之一。随后,全国近五百所高职高专院校蓬勃涌现,招生规模也迅速扩大,约占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由于扩招,高职高专学生的入学水平参差不齐,特别突出的是英语水平急剧下降。为了贯彻第三次全国教育会议的精神和使教材建设能够跟上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需要,教育部高等教育司于2000年3月了《教育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材建设的若干意见》,提出了“一纲多本”的教材编写制度,并于2000年9月制订了《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以下简称新《基本要求》)。随后,在《基本要求》引领下,“一纲多本”的局面开始出现,形成了各大出版社竞相出版高职高专教材的可喜局面,而且从无序竞争逐步发展到围绕《基本要求》编写教材。

3 研究内容与统计结果

以9种国内外语核心期刊上与大学英语教材相关的论文作为研究对象,经过筛选,最后统计出91篇。见下表1:

从表1中可看出,在2000~2011年之间有关大学英语教材研究的论文在“外语界”发表的最多,共48篇;“中国外语”和“外语电化教学”各有11篇;“山东外语教学”、“外语与外语教学”及“外语教学”分别有6篇、5篇和4篇;“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外语研究”和“外语教学与研究”则分别有3篇、2篇和1篇。涉及高职高专教材的论文仅有2篇,都发表在2001年“外语界”的第1期中,即徐小贞的“体现高职高专特色,创造习得环境——《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系列教材编写思路和实践”和蒋秉章的“编写具有高职高专特色的英语教材”。可见,与本科英语教材相比,研究者对高职教材的关注显得不够。

为了更好地分析,本文按论文内容再次进行归类,见下表2:

随着大学英语教学大纲的不断完善,围绕大纲编写教材的出版社不断涌现,版本也在增多,英语教材的编写呈现出一派繁荣的景象。从上表可以看出,在2000~2011年之间发表的论文中,有关“教材介绍与编写”的论文有44篇,占48%;有关“教材改革、质量、建设及开发”方面的有14篇,占15%;有关“教材内容、评估、评价”方面的有9篇,占10%;有关“教材多模态、多媒体化、立体化”方面的7篇,占8%;其它的有17篇,占19%。

本文又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空格处输入关键词“高职英语教材”,并对2000~2011年间的收录的论文进行检索,共获得论文120篇,同样根据论文的内容将它们进行分类,具体见表3:

4 对高职英语教材的现状及存在问题的分析

从2000~2011年发表的有关大学英语教材的论文来看,不论是外语的9种核心期刊,还是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收录的论文,总的特点是对教材的研究偏少。外语核心刊物11年间有相关论文91篇,平均每年8篇;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11年间收录的相关论文120篇,平均每年11篇。与其他研究相比,有关高职英语教材的研究更少,且实证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在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收录的120篇关于“高职英语教材”的论文中,有44篇涉及“教材的介绍、编写和特色”,所提到的教材包括《新概念英语》、《英语》、《实用英语》、《新编实用英语》、《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高职高专英语》、《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高职高专版)、《大学英语》、《新视野英语教程》、《高职高专乘务英语实用教程》、《建工行业英语》等,这些论文主要从教材本身和教师的角度出发介绍教材的特点,分析了其优点和不足,探讨了如何编写教材等相关问题。黄建滨和于书林(2009)指出针对教材的论文和研究还停留在介绍教材的编写理论和原则以及国外相关理论的层面,缺乏理论性和系统性,而且从学生角度分析探讨教材的更少。有关“教材改革、建设和开发”的论文共43篇。近几年来,随着高职英语教学的快速发展,已有了《新编实用英语》、《新起点大学英语》、《新世纪高职高专英语教程》、《新视野英语》、《希望英语》等多套国家统编教材及其他出版社出版的多套教材,使得高职英语教学有了很多选择的余地,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惑。由于高职学生外语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地域的差异,目前尚没有一套完全符合职业技术学院使用的英语教材。因此,不少教材使用者在一些论文中从教学实践中的感悟和体会的角度出发,谈到了高职英语教材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如,部分教材缺乏针对性和适用性,教学内容缺乏相关性和整体性,忽视了对中国文化的关注,课文主题、对话和词汇的局限性等。同时,研究者也提出了高职英语教材改革的建设性建议。如,听说领先、读写跟上、理念创新、体现应用能力、教材的系统化和立体化、应用二语习得指导教材编写、教材中人文精神的培养、能力本位在教材编写中应用、以学生为中心、以需求分析为基础、校本教材的开发等。然而这些建议大多仅仅停留在心得和体会上。庄智象(2006)指出,这些总结、分析、介绍和评论缺乏系统性,亦未能提炼成某种理论观点,更没有形成理论体系。而涉及到“教材评价、分析和应用”的论文共有26篇,论文涉及的有关英语教材的评价还主要是介绍外国的理论,还没有形成适合中国英语教学的教材评价的一套完整理论。

5 高职英语教材今后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高职教育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高职英语教材的发展应该围绕高职教育的新理念,服务于高职教育新的人才培养模式。《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9年讨论稿)指出,高职英语课程应以职场交际为目标,以应用为目的,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要使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增强其自主学习的能力,提高其综合文化素养。可见,英语教学不仅要注重学生语言知识和技能的培养,更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这不仅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也对教材的编写提出了新的要求。陈坚林(2007)提出了第五代教材的构想,认为外语课程要与计算机网络全面整合,同时还要根据《课程要求》的教学目标,在对学生的学习需求、学习动机和学习心理等因素有较全面地把握后,建立一个总的教学过程模式。整个教材由三大板块组成,即理论、结构和方法。韩旭(2010)指出了21世纪高职教材的总体编写理念:1.理论是教材编写的灵魂。由于高职教育的特殊性,编写教材应从实际出发,同时兼顾几种教学理论,如认知主义的“信息处理”,建构主义的“内容型学习”以及行为主义的“模仿与训练”等。2.教材的结构应包括以下几个方面:①纸质教材——分为两个阶段,即:基础英语和行业英语,两者相辅相成。②多媒体及网络学习平台。多媒体平台是整套教材内容的延伸和发展,包括磁带、光盘和网络;网络平台可以充分发挥其易于更新的优势,使整套教材更加灵活、先进、真实、符合实际和易于操作。③实践平台,高职英语实践活动包括实践、实验、实习、实训、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高职英语教学的实训课不应是课堂教学的附属品或补充部分,而应与课堂教学平起平坐,是课堂教学的延伸。高职英语的实训教学应制订实训的目的,明确学生应知的知识和应会的技能。

总之,高职英语教材的编写应该与时俱进,应该随着英语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而不断获得发展。我们坚信,随着英语老师在教材使用中不断发现和解决新问题,研究者对教材的研究也将会越来越深入,并为英语教学的改革做出巨大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嫔荣.2009.高职院校英语教材使用现状分析及编写建议[J].当代教育论坛(4下半月):55-56.

[2]陈坚林.2007.大学英语教材的现状与改革——第五代教材研发构想[J].外语教学与研究(5):374-378.

[3]韩旭.2010.2010年后高职英语教材的展望[J].江苏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1):67-71.

[4]黄华.2007.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二度开发[J].职业教育研究(10):23-24.

[5]黄建滨、于书林.2009.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大学英语教材研究:回顾与思考[J].外语界(6):77-83.

[6]刘巧华.2009.高职高专英语教材建设特点的探究[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9):120-122.

[7]吕晔.2006.两套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比较与分析——《实用英语》与《新编实用英语》[硕士论文].

[8]濮筠.2009.对现行高职高专英语教材的分析与思考[J].江苏教育(5):55-56.

[9]孙一能.2008.对当前高职英语教材建设的探析[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12):83-85.

全国职业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的定量分析

目前高职通识教育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仍然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对以“通识教育”为主题检索出的结果进行比较,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的论文数量仅占全部通识教育研究论文总数的4.8%。实际上,高职院校的通识教育研究不论是论文、论著的研究数量,还是研究人员的数量及构成,与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研究相比,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距,这与目前高职院校已经占据国内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实际地位是极不相称的②。如果说CNKI的文献可以反映高职通识教育研究的广度,那么,硕博学位论文则能够反映高职通识教育研究的深度。选取“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和“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包括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增刊),以“通识教育”为主题进行检索,共得到835条结果;若以“通识教育”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可得258条结果;而以“通识教育”为题名加以检索,则得到118条结果。若再以“高职”+“通识教育”为主题,在上述数据库检索,则得结果46条,去除与高职通识教育不相关的文献后,其中有效结果为10条。若以“高职”+“通识教育”为题名再次在以上检索结果中进行检索,则只有3条有效的相关研究文献,分别为“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研究”(刘秀波,2006)、“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吴地花,2007)、“通识教育视阈下的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吴继红,2009)。在研究通识教育的硕博论文中,以“通识教育”为主题进行比较,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的论文仅为全部论文数的5.5%,若以“通识教育”为题名进行比较,所占的比例仅为总数的2.5%。可见,目前对普通本科院校通识教育进行研究的硕博论文占了绝大多数,而真正对高职通识教育展开深入专题研究的硕博论文目前尚不多见,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当前高职院校虽然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但却并未真正地进入公众视线的尴尬现实境遇。

近十年来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研究的定性分析

建国后,受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的体制和苏联的影响,在“一面倒”向社会主义阵营的形势下,我国大学也以当时苏联老大哥专业教育模式为模板,大多是以专业教育来培养当时各行各业所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清华大学校长梅贻琦在上个世纪就提出:“大学期内,通专虽应兼顾,而重心所寄,应在通而不在专……则通识为本,而专识为末。”改革开放后,我国教育学者逐渐开始重视和研究通识教育理论。通识教育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考究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分析法。虽然运用调查法、比较法的研究文章也在增加(尤其是在介绍外国著名高校的通识教育以及我国部分高校通识教育的实践做法),不过,由于需要进行大量的资料检索、梳理与挖掘,目前学者多采用文献法进行研究。因此,通识教育的研究论文中,虽然也有一定数量的定量研究,但是多数仍为定性研究。同时,我国通识教育实践存在着教育目标不够明确、课程设置不够合理、课程体系较为分散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是由缺乏科学的通识教育理论的指导所致。当前,能够查找到的最早的通识教育相关文章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陈卫平等人的《香港中文大学的通识教育及启示》一文。上世纪末,当时的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通识教育或者说素质教育,随之在国内的各大高校加以推行。在通识教育的研究人员与队伍中,有一些著名的教育家、学者(如杨叔子、胡显章、王义遒、季羡林、顾明远等),而自90年代以来,通识教育的研究群体主要是各高校的专职研究与管理者(如潘懋元、李曼丽、乐毅、张慧洁、檀钊等)、教育界的理论工作者(刘曙雄、甘阳、王晓渔等)、在读博硕研究生等。其中,成果被引用比较多的是王义遒、潘懋元、李曼丽、甘阳等人所做的理论与调查研究。而通过对高职通识教育论文作者的工作单位进行分析,发现:研究高职通识教育的人员多数集中在高职院校系统内,多数为高职院校的教师、教学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以及专门从事高职教育研究的相关研究人员,这也从另外一个侧面反映了高职通识教育尚未引起整个教育学界的关注,当前教育学界和社会大众关注的更多的是实行专业教育而带来众多问题的普通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

通过对检索到的论文主题进行归类分析,我国学者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研究主要涉及通识教育的基本理论、支持技术、实践与应用等三个方面:通识教育基本理论。包括通识教育概念及内涵、通识教育理念及与其他教育理念(如专业教育、素质教育、自由教育等)的关系、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意义和价值、通识教育的必要性等研究。国内学者对于“通识教育”的涵义众说纷纭。通识教育是一个多层面的概念,它既是一种面向所有人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内容,同时也是一种是体现通识教育理念、实现通识教育目标的一种人才教育模式。李曼丽将通识教育表述为“就性质而言,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就其目的而言,通识教育有志在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就其内容而言,通识教育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非功利性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态度的教育〔1〕18。”陈卫忠〔2〕、梅醒斌〔3〕、陈智〔4〕等人对高职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理念、策略,彭振宇〔5〕对高职院校通识教育的目标、内容和实现途径作了一些较为深入的研究。通识教育的支持技术。这里主要是指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包括通识教育的物质基础、制度基础等,如计算机科学、互联网技术、管理制度等。“近年来我国通识教育的深化进程并不理想,很多大学的通识教育遇到了发展阻力,其根本原因在于我国的通识教育还缺乏足够的制度化保障。”〔6〕88不管是落实通识教育理念,还是深化通识教育的实践,都必须以物质基础、制度保障和管理制度为前提的。刘训华从生源、教师、社会、学校与学校管理四个角度对高职通识教育的影响因子做了研究〔7〕。吴地花在其硕士论文《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中认为:当前人们对做人与做事同等重要和对于“学会做事”的新诊释、校园文化概念的提出以及高职教育目标与通识教育目标的契合、特别是高职的实践课程等,为高职通识教育的实施提供了更多的可行依据〔8〕。#p#分页标题#e#

目前,对于高职通识教育可行性进行专题研究的文献很少,尤其是对高职通识教育实行过程中的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风险的研究更少。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檀钊2007年7月在《高校教育管理》上发表的《高职院校应慎行通识教育》(该文随后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9〕。檀钊认为,尽管通识教育似乎已经成为大学教育的必然趋势,然而,现时的通识教育已经步入了尴尬的境地。高职院校的许多特点实际上也正是其弱势所在,主要表现在生源素质不高、师资欠缺以及学制问题上,为此,高职院校应慎行通识教育。这在当前主张推行高职通识教育的众多观点中,保持着一种难能可贵的清醒认知。通识教育的实践与应用。主要包括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建设,如课程编制、授课形式、课程评价、设置标准以及课程师资等;港澳台地区和欧美等国通识教育的历史发展、当前进展、可资借鉴的经验与存在的问题等;我国大陆部分著名高校实施通识教育的调查与分析。彭振宇、向丽、韩凝等人对当前大陆的高职通识教育现状、进展作了一定研究〔10〕;王前新〔11〕、李斌〔12〕等人对高职通识教育的课程设置提出了一些建议,盛光希对高职高专通识教育课程评价及效果检测作了一定分析〔13〕,而王秋梅、黄星君则以武汉职业技术学院等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为例,对湖北省高职院校通识课程体系建设做了个案式的实证分析〔14〕;蔡景界〔15〕、徐辉、季诚钧〔16〕、陆启光〔17〕、冯增俊〔18〕等人对国外与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及其课程设置进行了较多的分析。对于高职院校应该如何具体开展通识教育,刘秀波在其硕士论文《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研究》中,较为深入地阐述了高职院校加强通识教育的必要性,就高职院校通识教育存在问题和原因作了分析,并从思想观念、人才培养模式、教学管理体制和师资队伍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19〕;吴地花在《高职通识教育的可行性研究》一文中着重分析高职通识教育可行性的同时,对高职通识教育的实施内容和实施途径也作了深入的研究〔8〕;而吴继红则在其硕士论文中从通识教育的角度考察了高职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研究〔20〕。“但国内研究者更习惯于在一种应然的状态下论述通识教育的概念、内涵、意义、效果或方法,面对操作进程中的问题大都采用问题呈现的形式,论及实践中怎样解决或理论上怎样分析时,就有些不知所措了。”〔6〕87

“通识教育”的思想发源地在欧美各国,现在已经被世界上许多高校作为办学的指导思想和理念,尤其是在美国得到实践,得以成熟发展,并且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因此,国内很多研究者希望通过研究美国一些名校实施通识教育的成功案例,例如:美国的哈佛、麻省理工、耶鲁、芝加哥、哥伦比亚和斯坦福等著名高校,试图从中寻找并总结出一条适合我国实际的通识教育之路。然而,美中不足的是,对其他高等教育发达的国家,如:英国、加拿大、日本等教育强国的通识教育的研究较少。因此,在研究欧美等西方发达国家的通识教育经验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对周边发达或者发展中国家如韩国、印度等国的通识教育进行相应的对比研究,只有这样,才能发现我国通识教育与其他国家所存在的共性问题。在学习美国等国外高校通识教育经验的过程中,我国学者对港台地区的通识教育也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尤其是台湾地区的技职教育(即通识教育)。不过,台湾的技职教育也主要是仿照美国的做法。通识教育从国外引进中国时,就有着水土不服的纠结和困惑,更何况当通识教育作为一种全新的培养理念和运作方法渗入高职教育领地时,遇到的理论困惑和实践层面上的艰难就可想而知。理论研究的“本土化”不足,只能导致通识教育实践上肤浅的形式主义。研究人员是否有获得基金资助以及所获基金资助级别的高低,也能从一定程度反映出研究者的水平和研究论文质量的高低。在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信息网“全国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项目”中,项目名称一栏输入“通识教育”,共检索到49条项目信息,其中,与高职通识教育相关的仅有3项,占6.1%;在49条项目中,项目负责人的工作单位是高职高专的也只有12项,占24.5%。在高等教育类和其他教育综合、教育事业类共38种核心期刊中,根据影响因子,陈东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20种刊物,以“通识教育”为关键词,对1994年-2009年中关于通识教育的研究文献进行检索,共检得375篇相关论文。在这375篇文献中,获得基金资助的共有48篇(见表5),其中国家基金(全国教育科学规划)占10%、部委基金(教育部)占38%、地方基金占35%、高校基金占17%。

高职通识教育研究框架主要包括基础理论、支撑技术、应用研究三个方面,这三类研究可以从体系上反映高职通识教育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从目前研究现状来看,预计2011年高职通识教育的相关研究文献数量会继续上升,不过,相对国内对普通本科院校的通识教育的研究而言,目前对高职通识教育的研究文献仍然总量偏少。如果再从关键词频来看,目前的高职通识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教育学、社会学、政治学、哲学、管理学、图书文献学等视角。张寿松认为,通识教育应该从本体论、认识论、实践论三个维度开展研究。本体论研究不足造成通识教育认识论的误区,继而又导致了实践上的形式化局面,出现了理论研究与应用研究之间的相互背离。目前,对于高职通识教育的研究视角仍然主要局限于教育学,而从社会学、管理学等学科视角开展研究的相对较少,这与当前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知程度有很大的关系:已占高等教育“半壁江山”的高职教育至今仍未真正进入公众视线。中央媒体多家舆情监控表明“职业教育的被关注、被报道、被宣传数量及质量都排得相对靠后,以纸质媒体为例,我国现在有平面媒体1900多家报纸,目前设有专版报道职业教育寥寥可数,平均每周有一篇职业教育报道的报纸,全国算下来不超过100家报纸。”

结语:现有研究的不足与启示

上一篇:论文职业教育范文 下一篇: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