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内控管理范文

时间:2023-02-28 16:35:27

企业内控管理

企业内控管理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 内部控制 探究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前言

加强企业的内部控制体系建设,是为有效保证企业经营效益、增强企业财务报告的可靠性、促进企业自行检查并及时调整内部业务等企业管理活动的一项重要内容。建立完善的内控体系是满足资本市场监管要求,同时也是贯彻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和完善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有利于确保财务信息真实、完整,确保日常信息披露,有利于及时、准确,促进企业规范运作,有利于树立和维护稳健、诚信、负责任的企业形象。

一、企业内控管理必要性

1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加强企业上市资本市场监管的需要

随着我国企业在国外市场特别是美国上市的数量不断增多,中石油等第一批国内企业按照2002年7月实施的美国《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第404条款要求,建立了以COSO为框架的内控体系,满足了在美上市公司必须建立并保持有效的财务报告内部控制,并要求财务报告的签署人对此负责的要求。COSO内部控制框架是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唯一推荐使用的内控框架标准。COSO是在美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的号召下,由COSO委员会于1992年9月提出的,COSO是自愿性的私人组织,由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A)、内部审计协会(IIA)、财务经理协会(FEI)、美国会计学会(AAA)、管理会计学会(IMA)等多个专业团体组成。它致力于通过强化商业道德、建立完善有效的内部控制和法人治理结构以提高财务报告的质量。

2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遵从国家法规的要求

2008年6月28财政部、证监会、审计署、银监会、保监会等五部门联合《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自2009年7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鼓励非上市的大中型企业执行。《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了内部控制的基本原则、构成要素和总体要求,对内部控制的要素包括的内容进行了阐述,是制定具体规范和应用指南的基本依据,在内控标准体系中起统驭作用,可以称作是中国的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

3完善企业内部控制,是企业经营规避风险的要求

建设完善的内控体系,既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同时也是确保企业不断发展,确保依法经营,有效规避法律风险,不断完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促进反腐倡廉工作的需要。它是约束、规范企业管理行为,规避风险的重大措施,及时发现和纠正各种不合法经营行为,使企业内部建立起相互制衡、相互监督的治理机制,促进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凝聚为一个系统、实用、合法、可操作的内部管理制度体系。

二、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的措施

1 完善企业的控制环境

(1)培育风险管理文化,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在长期生产经营中倡导、积累,经过筛选提炼成的,是企业的灵魂和潜在的生产力,是打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战略举措。建立具有风险防范意识的企业文化,促进企业风险管理水平、员工风险管理素质的提升,保障企业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是公司完善企业控制环境的一项重要内容。

(2)建立风险管理组织体系。企业的组织结构主要是提供规划、执行、控制和监督活动的框架,明确组织体系的职责分工,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组织架构,通过制订业务流程管理标准,完善岗位责任制,建立内控岗位授权、审批制度及内控考核制度,完善内控体系信息与沟通机制,建立并运行定期的经营活动分析机制,编制统一的会计政策和会计报告流程,建立反舞弊工作机制,制定内控体系评价规范,从而达到明确界定责、权、利,强化控制环境的目的。

(3)把握内控体系实施的主要措施和关键环节。内部控制体系实施的主要措施是控制和监督。在按流程运行、按程序操作、按控制执行的关键环节,都必须按照要求留下可供查实的证据,使规章制度执行具有可检查性。通过强化日常监督、全过程测试和改进,使管理的各个关键环节始终处于受控状态,促进执行力的提升,促进管理难点的解决。

2立足业务流程,进行全面风险评估

所有企业,在其企业内部的所有层面都面临着风险。首先要确定企业的业务流程架构,对公司全部业务流程进行分类和分级的结构化反映,并确定流程总图、流程目录和流程定义。业务流程架构是公司对业务流程进行统一管理的基础,通过公司内部按照统一的流程架构对流程进行梳理,从而推进内控体系建设工作。在制定完善的流程基础上考虑成本效益原则,对那些会影响有关控制目标实现要素的风险程度进行合理的评估,识别及分析影响公司目标实现因素的过程,是风险管理的基础。在风险评估中,既要识别和分析对实现目标具有阻碍作用的风险,也要发现对实现目标具有积极影响的机遇。经过目标制定、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应对等基本程序,以工作目标为风险评估的起点,找出控制环境诸要素中可能导致工作目标不能如期实现的关键控制点,通过对其风险程度的评估,采用科学控制的手段,积极有效地加以控制,以确保其工作目标的实现。

3 严格执行内控体系控制活动,扎实提升执行力

(1)流程管理。流程管理是内控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是适应内外部环境变化,实施有效控制的重要手段,是建设大型企业的基础保障,是规范运作、实现科学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建立完善的符合业务实际、满足风险控制要求、涵盖经营管理全部工作的业务流程,建立健全支持有成有效、高校运行的保障机制,全面提升流程执行力和执行效率。

(2)内控执行。内部控制执行是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完成投入实施后,由各级管理人员和全体员工有组织地系统地遵照体系规定动作和标准具体落实并将体系转化为实际控制能力,使执行客体(业务)朝控制方向运行,实现控制目标的过程。抓好内部控制执行,对发挥内部控制体系的作用,为实现企业经营目标提供合理保证至关重要。

(3)持续监督。通过内外部的监督机制,不断完善监督体系的系统性和制度性,企业在内控体系运行中应不断接受内、外部内控测试审计,对出现例外事项进行整改,通过整改和流程修订理清岗位工作内容、落实岗位职责、规范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率、辨识管理风险、落实防控措施、进一步提高内控执行力,并为下一阶段梳理业务流程奠定基础,形成良性的监督和修订循环机制,最终使内控体系始终保持有效运行。

4、群策群力不断提高内控运行管控能力和水平

1定期开展内控体系运行自检自查工作,企业内部要强化自我监督。各业务部门要建立日常自查、自我测试、考核评价的日常监督模式,将各项控制要求落实到具体岗位和个人。针对例外事项高发领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专项测试,切实解决管理薄弱环节,完善自我监督机制。

2培养一批本企业内控专业骨干,建立一支过硬的内控测试队伍,组织和承担内控测试检查,切实提高测试工作质量,及时发现体系运行中存在的问题,促进企业内控体系持续改进和完善。

3内控体系的有效运行,归根结底还是要抓住人的因素,如何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使每个员工各尽其责就需要一些辅助手段来实现。在内控体系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尝试将流程分解到部门和每一个具体岗位,编制“××单位(部门)内控手册分解表”,各岗位以企业内控手册为基础,结合岗位职责和日常工作,填写本岗位“内控执行操作提示卡”,各岗位编写的“提示卡”与业务工作中的证据表单形成岗位的“内控执行操作手册”,落实内控手册对本岗位的控制要求,做到一表一卡对应到每个部门和员工。通过编制“内控执行操作手册”进一步提高内控执行力,同时也进一步推进了企业基础管理建设、全面清理各岗位工作、落实岗位职责和规范管理,切实保证企业内控体系的有效运行。

参考文献

[1] 姚淑珍.浅淡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对策[J]. 中国外资. 2011(15)

企业内控管理范文第2篇

内控体系如何控制“一把手”,与管理体系有关。有人说,现在的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这样让企业无所适从,因此,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招商局物流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杭天

中国对外贸易运输(集团)总公司企管部主管吴锦今

根据中铁物资、中外运、中远等企业的现实情况,探讨网络化物流企业的内部控制与风险管控。

网络化物流企业的特点:

1.布点多:子公司、分公司、控股公司非常复杂。

2.业务形态:母子公司、关联公司等独立性相对较强。在规模、人员、业务、盈利模式等方面存在差异。

3.地方特色:各地政治制度、宗教、文化等存在差异,因此应该采取不同的战略。

为什么网络化物流企业需要加强内部管控?这是由于企业要求出品一致。同时,网络化的发展,需要企业有统一的战略和制度、统一的文化、统一的流程。这是内部的需求。另外,国资委出台了《全面风险管理指引》,这是企业加强内部管控的外部需求。

网络化物流企业的风险点、要点、难点:

1.风险点和内控要点:战略风险:需要制定战略并有效执行。

投资风险:由于各地差异,投资方案存在差异。这就需要严格的授权和流程管理。

财务风险:网络化物流企业的资金管理难度较大。这是由于企业链条长、很难统一管理。这就需要设立结算中心,实行职责分离。

法律风险:由于各地法律法规的不同,可能存在无单放货风险和单据管理方面的困难。这就需要信息的有效沟通来防范风险。

道德风险:这是人的因素,如果各分公司各自为政,总部缺乏管理力度,那么就会给企业带来很大的道德风险。必须严格授权,加强奖惩力度。

人力资源风险:企业在当地可能存在凭关系招聘的情况。另外,地方销售人员集体流失,一把手风险等都会带来人力资源风险。因此要完善人力制度,例如严格财务总监派出制等。

供应商风险:企业集团对于各地供应商难于把控。建立供应商信息系统就是防范此类风险的有效措施。

销售管理风险:企业集团可能存在内部竞争的问题,必须划分利润中心和成本中心。同时要客户资源共享。

运输、仓储风险:货物运输、保管过程中存在货物毁损等风险。因此需要提高安全生产意识,防盗,购买保险。

土地风险:很多国有企业的土地原来都是划拨地,现在进行交易时需要支付巨额的土地出让金。由于各地的政策不同,因此需要加强政策的研究,加强权证的保管。

资产采购风险:各分公司可能存在未经授权的采购。因此需要严格授权,对固定资产实行集中采购。

衍生品交易风险:目前对衍生品还缺乏了解,要加强研究,避免机会风险,在能力范围内量力而行。

政策风险:土地使用税调高带来了政策风险,要积极把握政策。

汇率风险:美元贬值带来了汇率风险,应做到收到美元后积极结汇。

小结:

风险点:流程——子流程——风险点——风险点控制

内控要点:制度——授权——流程——考核

2.难点:(1)一把手管控难(3)集中与授权(4)考核与个人的激励(5)短期利益与长期利益

中节能生物质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刘健平

国企,特别是央企,内控财务的要求已经非常严格,为什么出现这么多问题?主要原因是原来国企的体制和传统问题。由于遗留的一些问题,不可能把全部的内控理论全部落实,有很多冲突的地方。这样就要求国有企业把握政策,贯彻考核体系,整体不断发展。

中节能公司内控实践的体会是:投资方向不能变。这是加强风险管理的要求。企业不能随波逐流,要明确主业,加强内部管理。同时,还要强调领导干部的意识,逐渐规范,逐渐接轨。

华能呼伦贝尔能源公司副总经理朱廷海内控和全面风险管理:“一把手”风险。

内控体系如何控制“一把手”,与管理体系有关。有人说,现在的企业文化是老板文化。这样让企业无所适从。这个问题还需要进一步探讨。

专家点评

北京国家会计学院教务部副主任博士郑洪涛

学员代表从不同层面谈论了内控问题,都很有实践意义。第一组从物流企业的特点讲述了内控的要点和难点,很有见地。第二组从内控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手,谈了能源企业自身的问题和措施。

中国企业目前的内控情况还很差,但是发展趋势是好的。目前内控中最大的问题是体制风险、企业领导人风险。国资委正在做一个战略性的规划,解决机制的问题。国有企业必须培养风险防范的意识,建立完善的管理方式。我国内控发展可能要经过这样几个阶段:无中生有——弄假成真——习惯成自然。

预算管理的核心:财务监控

国有企业的老板原来既是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又是政策的改变者。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大型企业了。因此,我们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用制度说话。

洪都航空工业股份公司董事、总经理陈文浩

洪都航空2002在上海上市,上市之前拥有2.6亿总资产,目前拥有40亿的总资产。公司研发出口的飞机占到70%的市场。如何把一个复杂的飞机制造过程管理好,这有赖于全面预算管理的实施。

洪都航空工业股份公司2004年开始了全面预算管理,着重落实了六个方面:

1.组织落实:成立预算管理委员会、预算管理办公室,对科研、生产和资金筹措等实行严格的预算管理。

2.人员落实:各个业务部门都安排全面预算管理方面的成员。

3.制度落实:整个飞机生产过程中,编写了各项的管理规章。

4.流程落实:网络管理方法,设立十六个管理系统。对每一个结点进行成本控制。在项目各个结点的执行事前用流程说话、项目过程中用流程控制、节点用数据说话。

我们在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三点体会:全面预算管理一定要坚决按照预算目标来约束,推行总经理一支笔制度;人盯人,认真来做;预算目标实现后,要及时总结奖励。

中国电子工程设计院副院长娄宇

国有企业对内控管理和全面预算管理的认识是有一个过程的。原来的国有企业没有意识到自身存在什么风险,通过学习,风险管理意识在逐步提高,好多企业也实施了ISO9000认证。

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刚刚开始做,在执行方面还存在诸多问题。但是国有企业领导人逐步认识到了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执行了“一支笔”之后,对超预算进行严格控制,这样使得企业能够要真实地报自己的收入和预算,起到了很好的控制效果。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财经资产管理部部长赵延敏

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过去是个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基本上都是经费收支型,后来变成企业就是经营管理型。2003年开始推行全面预算管理,遇到了方方面面的问题,一开始阻力很大,现在通过努力也得到了认可。

全面预算管理是内控制度的主线,内控制度如果能处理好各种关系,那么对预算管理有很大的好处。首先要一把手重视。领导干部对财务知识的重视。第二是从制度和操作上进行保证。我们出台了相应的规章,操作上2003年开始推行财务集中,在网络版财务软件的基础上,进行财务集中管理。今年通过网络控制程序,实现全面预算管理。今年本研究院推行了科研经费的评估系统,按项目、进度进行管理。在全面预算管理上进行约束,突破预算的最大限度是3%。促进了科研、生产、经营。

在实施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每位职工对预算重要性的认识还不统一,如何处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等。这些还有待于进一步探讨。

中交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党委副书记韦世国

全面预算管理是以战略管理为依托,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管理。全面预算管理是量化的管理,是业务、财务、资金的管理统领企业的全过程。同时,全面预算管理也是对比分析、考核兑现的体系。

全面预算管理的流程:

1.成本流程:流程设置要合理、可操作。成本控制流程最关键的两方面:生产经营要有定额,定额是确定的前提;中标后,按照企业定额确定预算,成本控制。

2.财务预算流程:资本预算,主要体现在现金流方面的手段,远程结算,内部结算的网络平台收集。分权管理,各级执行各自的权利。

全面预算管理具备几个条件:1.良好的操作平台:ERP系统。2.要有很好的内部定额。

3.流程非常关键:可操作,复杂的变成简单的。

存在的问题:

1.政府的诚信:中标时,政府投资有时候不按期支付,在现金流方面不可控。

2.项目变更,成本不可控。

3.审计:对政府投资进行审计,延伸到施工企业,不可控;物价上涨,在全国都有工程,各个政府部门的政策不同,涨价标准不同。原料价格上涨有的政府给补助,有的不给补,国外的汇率变动,这些都是不可控。

专家点评

甲骨文中国区财务管理专家檀林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能不能执行的关键。

全面预算管理,最后都会量化地落实到指标上,但是最根本的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的循环。

执行全面预算管理过程中的几个要点:

1.企业老总重视,经营理念的转变。国有企业的老板原来既是政策的制定者、执行者,又是政策的改变者。这种粗放式的管理模式已经不适用于大型企业了。因此,我们要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用制度说话。如果没有全面预算管理,就没有企业绩效管理。

2.考虑到全面预算管理的复杂性,我们在实施过程中要步步为营。中海油的经验值得我们借鉴。2005年实行人力资源、生产、营销、财务等跨部门的全面预算管理,系统比较稳定后,向全集团推广。在预算管理中注重了几个要点:预算编制的流程;预算有一定的刚性,根据外部变化,对预算进行调整;建立整个企业的绩效评价体系。核心即财务监控。

全面预算管理是企业绩效管理面向管理层、决策层的管理软件的制高点。可以上升到战略层面。全面预算管理也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战略、资金战略提供支撑。

怎么找钱怎么花钱

国有企业在技术上面是领先的,如果走技术与资本合作的道路,是可以取得良好效益的。

中海集团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蒋光建

企业管理是以财务管理为核心,财务管理是以资金管理为核心。资金运用和管理的目的是为了维持企业的正常运行及产生效益。

资金管理的四个要点:

1.如何保持企业资金的正常运行:对业务的预判、在实际执行中要量力而行、加强监控。确保资金的流入。

2.如何保证资金运行的效益:资金的特性是逐利性和时间价值。要利用资金时间性。

3.如何保证资金运行的风险:建立交易对象的资信档案;资金的集团管控:财务结算中心、资金集中使用、统一管理;控制资金的流出规模、应收和应付的监控;关注汇率风险的变化;健全内部制度,最根本的应该是相应的人员控制。

4.如何控制资金运行的成本:资金成本包括利息收入、利息支出、汇兑收益、汇兑损失等。对财务费用每个细项都要控制。特别是人民币升值后的风险控制,利用金融工具、币种选择、及时结汇等手段控制成本。控制银行手续费等。

资金内部控制方面的体会:

内部控制基于两点:(1)法人治理结构的选择科学与否是非常关键的;(2)人的因素很重要,特别是相关人员的素质:资金内部控制不好往往出现在个人违规操作、有制度不执行方面。另外,审计没有完全操作好,财务人员没有按规定轮换,老总操控财务人员调账等,都是内部控制不完善的表现。

哈电集团哈尔滨汽轮机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杨其国

通过此次学习,认识到财务管理对于企业的重要意义。通过学习GE公司的理念,认识到:在企业中做任何一件事,都要做到以下几点:制定好规则;提升执行力,特别是财务管理的执行力度;准确地进行考核;反馈,不仅对领导反馈,还应该对各个相关部门进行反馈,这样避免出现重复性的差错。

煤科总院西安院书记、副院长李俊良

用两个案例说明企业资金管理的问题,主要是管理层的体制问题。

案例1:技术与资本的合作

煤矿是我国问题最多的企业。很多的小煤矿,资金、技术、产能不行,一直亏损。产煤方法落后,要用先进的方法来改进。2002年某小煤矿的效益不好,煤科院投资1300万,通过进行整个矿井的设计,派出工程师等手段,使得这个小煤矿的产能大幅提高。煤科院投资的钱从这个小煤矿的产能增量中提取,通过合作,3年时间煤科院得到了4000多万的效益。这个案例说明,资金与技术合作,可以取得很好的效益。

案例2:股权投资

为了改造某个效益很差的小煤矿,煤科院投资参股。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去年此煤矿产量达150万吨,一年的利润超过一个亿。煤科院一年收回投资。

这些案例说明,国有企业在技术上面是领先的,如果走技术与资本合作的道路,是可以取得良好效益的。

煤科总院重庆院副院长刘铭伟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领导人面临很多困难,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问题很多,特别是各部门的规章法律制度有不配套的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冲突,有时感觉无所适从。国有企业领导人感觉很迷茫。

煤科总院重庆院属于中小企业,在投资方面,根据自身实力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收购了一些产业相近、市场前景看好的小企业。事实证明这些运作是成功的。收购的现金已经收回,固定资产运作良好。

因此,企业只要根据自身情况,尝试做力所能及的资金管理模式,还是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

专家点评

诺亚舟咨询公司合伙人、财务信息系统专家韩向东

各位老总进行的财务问题讨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各个小组的代表能够结合企业自身的经验谈体会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组主要讲了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四个方面:如何保证资金链条顺畅运行、如何保证资金管理中创造更多的效益、如何降低资金管理的风险和成本。同时,结合内控问题来探讨资金管理的问题,很有新意。

资金也是一种资源,但是比较特殊。它是企业的血液,不能断流。如何保证现金流的稳定,如何创造效益,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特别是利率、汇率波动,给资金管理创造了很多机遇与挑战。从内控角度讲资金管理就是如何避免资金运作的风险。完善组织构架、加强人的管控、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等,都是降低资金成本的手段。第三组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和外国资金管理经验谈了自己的体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四组主要讲了资金管理的几个话题。第一个是融资,即怎么来找钱;第二个话题是资金管理,即如何提高资金的内部效益;第三个话题是投资,结合了几个案例进行阐述。

通过第四组的研讨,让我们认识到,很多创新的投资案例是来自实践的。煤矿企业的技术与资金结合、股权投资等模式,在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总结

企业领导人的使命在于创造企业价值的同时,防范发展中的风险,就像汽车的油门和刹车两大系统的有机配合,才能奏出和美的乐章。内部控制在于提供一种机制和保障,预算管理在于提供一种手段和方式,企业的资金和投资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灵魂。因此,这次论坛让我们所有在座的领导人从财务及其风险的角度,现实而近距离感受到企业跃动的脉搏,感悟深刻而高远的企业理念。

案例2:股权投资

为了改造某个效益很差的小煤矿,煤科院投资参股。通过技术改造等手段,去年此煤矿产量达150万吨,一年的利润超过一个亿。煤科院一年收回投资。

这些案例说明,国有企业在技术上面是领先的,如果走技术与资本合作的道路,是可以取得良好效益的。

煤科总院重庆院副院长刘铭伟

在改革的大背景下,国有企业领导人面临很多困难,需要了解和掌握的问题很多,特别是各部门的规章法律制度有不配套的地方,在执行过程中存在冲突,有时感觉无所适从。国有企业领导人感觉很迷茫。

煤科总院重庆院属于中小企业,在投资方面,根据自身实力也进行了一些尝试。收购了一些产业相近、市场前景看好的小企业。事实证明这些运作是成功的。收购的现金已经收回,固定资产运作良好。

因此,企业只要根据自身情况,尝试做力所能及的资金管理模式,还是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的。

专家点评

诺亚舟咨询公司合伙人、财务信息系统专家韩向东

各位老总进行的财务问题讨论,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各个小组的代表能够结合企业自身的经验谈体会和经验,值得我们借鉴。

第三组主要讲了企业内部资金管理的四个方面:如何保证资金链条顺畅运行、如何保证资金管理中创造更多的效益、如何降低资金管理的风险和成本。同时,结合内控问题来探讨资金管理的问题,很有新意。

资金也是一种资源,但是比较特殊。它是企业的血液,不能断流。如何保证现金流的稳定,如何创造效益,这些都值得我们思考。特别是利率、汇率波动,给资金管理创造了很多机遇与挑战。从内控角度讲资金管理就是如何避免资金运作的风险。完善组织构架、加强人的管控、实行资金集中管理等,都是降低资金成本的手段。第三组从自身工作的角度和外国资金管理经验谈了自己的体会,对大家有所启发。

第四组主要讲了资金管理的几个话题。第一个是融资,即怎么来找钱;第二个话题是资金管理,即如何提高资金的内部效益;第三个话题是投资,结合了几个案例进行阐述。

通过第四组的研讨,让我们认识到,很多创新的投资案例是来自实践的。煤矿企业的技术与资金结合、股权投资等模式,在控制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效益方面值得我们学习。

总结

企业内控管理范文第3篇

【关键词】林业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优化

一、内部控制的作用

内部控制的作用是指内部控制的固有功能在实际工作中对林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及外部社会经济活动所产生的影响和效果。可以说,内部控制的健全、实施与否,是单位经营成败的关键。所以,我们要正确认识内控的作用,同时还要加强企业经营管理、维护财产安全,提高经济效益,具备一定的现实意义。现将企业内控的作用介绍如下:

1.贯彻实施好国家的政策、法规和方针

其是林业企业进行合法经营的首要条件。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可以对林业企业内部的任何部门、任何流转环节进行有效的监督和控制,对所发生的各类问题,都能及时反映,及时纠正,从而有利于保证国家方针政策和法规得到有效的执行。

2.有效的防范林业企业经营风险

在林业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林业企业要达到生存发展的目标,就必须对各类风险进行有效的预防和控制,内部控制作为林业企业管理的中抠环节,是防范林业企业风险最为行之有效的一种手段。它通过对林业企业风险的有效评估,不断的加强对林业企业经营风险薄弱环节的控制,把林业企业的各种风险消灭在萌芽之中,是林业企业风险防范的一种最佳方法。

3.维护财产和资源的安全完整

健全完善的内部控制能够科学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财产物资的采购、计量、验收等各个环节,从而确保财产物资的安全完整,并能有效的纠正各种损失浪费现象的发生。

4.促进林业企业的有效经营

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可以利用会计、统计、业务等各部门的制度规划及有关报告,使林业企业的生产、营销、财务等各部门及其工作结合在一起,从而使各部门密切配合,充分发挥整体的作用,以达到林业企业的经营目标。同时,由于严密的监督与考核,能真实地反映工作业绩,再配合合理的奖惩制度,便于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及潜能,从而促进整个林业企业经营效率的提高。

二、林业企业内控的局限性

良好的内部控制虽然能达到一定的内部控制目标,但任何事物都不是尽善尽美的,内部控制也同样存在其固有的、不可避免的局限性。一般而言,内部控制的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1.内部控制成本效益考虑

关于内部控制所耗费用适宜与否,必须适用主观判断做出决策。当人们认为实施某项业务的控制成本大于控制效果而产生损失时,就没有必要设置控制环节或控制措施,这样某些舞弊的发生就可能得不到控制。

2.内部控制的相对稳定性

内部控制一般是为经常重复发生的经济业务而设计的,而且一旦设置就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如果出现不经常发生或未预计到的经济业务,原有控制就可能不适用,特殊控制则可能不及时,从而影响内部控制的作用。

三、林业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优化

1.转变观念,以使其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

林业企业的领导班子及管理人员要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建设,增强法律意识,遵守法规,使领导班子的管理水平有所提高,要改变原有的管理观念,使管理的手段和理念能够跟上时代的步伐,与时俱进,适应时展的需求,提高领导人的素质,减少领导人的武断决定,使领导的决策不会成为阻碍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障碍,让林业企业得到快速、健康的发展;林业企业的员工也要加强自身的思想政治学习以及加强林业业务工作的学习,使自身的素质不断提高,增强自身的责任意识,使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也得到提高,建立一个有着高素质、高业务水平、坚持原则和制度的工作团队,这样才能适应新时代下对林业工作者的要求。

2.加强林业企业的内部监督职能

要想使企业得到更好的发展,不仅要完善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还要保证其切实可行,以及把它真正运用到工作中,这就需要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要加强林业单位的内部监督,建立一个企业重大决策审批的制度,重大的决策一定要大家一起讨论决定,吸收大家的意见,这样才能从源头上将领导可能出现的错误改正掉;还要加强对各个部门的监控管理工作,让各个部门之间可以形成相互牵制的局面,使每一个部门的权利均衡,内控管理制度才会得到正常的运行。

3.优化内部的业务运作

要建立健全林业企业操作规范,加大对林业企业业务的监督,要严防林业企业的“暗箱操作”,要将林业企业的产权和经营权有效的分离,让林业企业内控管理的受益主体明确清晰,要明确经济业务的决策还有执行的各种程序,让所有的决策都落实到实处。

4.优化企业制度,建立现代化的制度

林业企业的改革,使林业企业的产权更加清晰,权责更加明确,所以要建立现代的企业管理制度,使林业企业的领导人还有各个部门和企业的发展相关联,这样企业的领导人才会更加积极的去工作,加大对林业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监管力度,使林业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真正发挥它的作用。

5.增强林业企业的风险意识

每一个企业决策都会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在领导做出企业决策时,一定要对决策进行风险评估,这样可以将风险降到最低,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管理制度,也就相应的有不同的风险评估的方法,我们一定要尽量使其完善,有效地控制风险。企业的所有人员都要加强防范风险的意识,通过规范的制度使风险减少,让企业减少不必要的损失。

参考文献:

[1]全艳丽.关于加强林业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设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06)

企业内控管理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意义

1.引言

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有着重大的意义:首先,降低企业经营风险,保障企业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在生产经营中,很多企业盲目扩张,希望能够通过扩大规模来增强企业的竞争力,但是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不完善,这样的行为会增加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具有重大意义。其次,有利于提升企业效益,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能使企业运行的更加规划化、合理化,为企业带来更多的经济利益。

2.企业加强内控管理工作的意义

2.1 实现经营管理目标的客观需要

企业内控管理的制度对于企业的经营管理具有重大的意义。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能够保证企业会计信息等的可靠和真实。企业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能够做出最为正确和有效率的决策,从而更好的去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内控管理制度能够将企业的职责分配到个人的身上,个人负责制,能够最大激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管理目标。同时内控管理制度还能够保证企业生产经营的正常运行,管理和控制企业资金的支出、收入以及物资。

因此,为了成为现代化的企业,企业必须建立现代化的企业制度,在企业中实施内控管理能够帮助达成这一目标。首先要做的是完善企业内部的法人治理结构,从而督促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完善。企业的最大目标是利润的最大化,为达成这一目标,必须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体系,在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做到操作规范、风险受控以及授权有度,这是企业发展过程中的客观要求。

2.2 遵循资本市场监管的必要条件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深入,企业不仅仅是在国内发展,还要面临在国外发展甚至上市的问题,此时必须遵守国外的一些相关市场要求。遵守国内外的资本市场监管是我国企业能够国际化的前提,能够确认我国企业在国际资本市场上的地位。比如《萨班斯法案》中对于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就有明确规定,要求其内部做好相应的披露工作,要求企业拥有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此时,在美国上市的企业,建立内控管理制度,就必须依照《萨班斯法案》的相关规定,这不仅能够促进我国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在国际上更能够巩固中国企业的资本地位。因此,企业要致力于完善内控管理制度,保证相应管理体系的先进性。这不只是为了当前企业的健康发展,更是为将来我国企业在国外发展提供必要前提。同时在遵守国际市场监管制度的同时,我国企业能够积累到更多的经验,为我国进军国际资本市场做好充足的准备。故建立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是遵循资本市场监管的需要。

2.3 遵循国家法律法规的客观要求

从我国现行的法律法规中可以发现很多关于企业内控管理的规范。如财政部制定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会计法》,以及中国证监会制定的法律规范。品读财政部的相关规定,我们可以发现其对内控管理的目标与意义规定十分明确。内控管理的目标是为了保障资产的完整、安全,以及督促相关会计部门保证其所信息的真实性。我国在《会计法》中也对企业做出明确要求,要求每个企业都能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并对这些制度的实行进行原则规定以及相应的具体规定。我国在各种法律规范中都对企业内控管理的建立进行了指导性的规定,这表明了企业建立内控管理制度不仅仅是企业自身的客观要求,即对整个商业活动的全方位控制,更是合乎我国法律的规定。

3.完善企业内控管理的几点建议

3.1 加强高层管理者的素质和内控管理的认知

我们知道人才是发展的保证,对于一个企业来说,员工的素质决定了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是企业发展和进步的核心力量,作为企业员工中具有领导性地位的管理者,其作用不可小觑。这些高层管理者决定着企业的投资方向以及重要的事项,如果管理者能够认识到内控管理制度的重要性并积极予以实施,那么要成为一个成功的企业也就指日可待了。因此,企业的员工尤其是高层的管理必须努力学习企业内控管理的相关知识。

3.2 消除内部局限性

我们知道企业内控制度更多的是依赖于企业自身的自我调控能力,这也必然会导致企业内控制度在某些方面具有局限性。要做到完全消除相关的内控问题是不可能的,我们所能做的只是尽量的避免。那么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能够仅仅依赖于一些相关的处罚措施,更应该从思想教育的角度入手,经常进行思想教育,提高他们的政治觉悟,教育他们要遵守相应的职业道德。由于审计岗位是比较容易出现舞弊行为的岗位,因此,企业应当主张实行岗位的轮换制,即经常更换审计人员,这样能够很好的降低舞弊的概率。

3.3 改善人力资源资源管理机制,加强企业的内控监督

如上文所述,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关键。社会的竞争其实是人才的竞争。如果一个企业具有良好的人力资源制度,对于这个企业来说也就取得了发展的先机。因此,要积极吸收优秀人才。此外,在企业内控管理过程中,要积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积极实施企业内控管理制度。

其次,以员工类型为标准从不同的角度完善企业内控监督制度。首先,对企业法人进行监控,根据常识,我们知道企业法人就是企业的代表。他的行为可以直接视为企业的行为,对企业法人监控,对于企业内控管理制度来说具有重大的意义。最后,对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以及重点岗位也要建立完善的内控监督机制。

4.总结

企业的内控管理制度能够使企业各个部门之间合作更为简单直接,完善企业的管理机制。对于一些刚刚建立内控管理机制的企业更要积极抛弃企业内部陈旧的规章制度,通过修订相关的内控管理规定,将企业的规章融合在一起,在合法的基础上对企业进行管理,整体提高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於建红.浅谈企业内控制度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1(01).

[2]曹国华,林川.管理层激励与债务期限结构选择——基于非金融行业上市公司的面板数据[J].南京审计学院学报,2013(01).

企业内控管理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有企业 内控管理 内部审计

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机制的健全与完善,使企业会计信息质量得以提升,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更加真实、准确的信息,所以企业内控管理对国有企业而言极具导向性。若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松弛,就会扭曲管理者向会计提供的信息,为企业健康发展带来负面影响。此外,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机制的优化也是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高的关键,现阶段,我国很多国有企业盈利能力都比较弱,而且不够重视企业内控管理,对国有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造成严重影响。

一、国有企业内控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障碍与问题

现阶段,多数国有企业都已逐渐重视对内控管理机制进行优化与完善,然而,依旧存在很多不利于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完善的政策性、体制性及企业自身导致的障碍。优化与完善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对国有企业市场竞争力的加强以及实现国有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一定要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国有企业内控管理过程中所存在的障碍与问题。

对国有企业内控管理产生影响的障碍与问题主要有:人事制度障碍、企业内部人障碍、体制障碍以及企业发展障碍等。首先,目前有的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形式都是层层,企业层级人决定着企业管理决策,然而,如果出现私人利益顶替企业利益的现象,就会造成企业内控管理机制失效。所以,国有企业多层行政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对企业内控管理机制的优化造成阻碍;其次,由于国有企业职员与管理层无法满足自身利益,也会阻碍内控管理机制的完善与优化,进而形成优化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的内部人障碍;再次,人事、资产及财务管理的脱节也是对国有企业内控管理完善与优化造成阻碍的关键性因素,在调配与选拔企业管理者的过程中,并未从企业长远利益考虑,只关注企业短期业绩,导致很多不良信息与经济漏洞未能及时发现,企业内控管理也由于不到位的人事管理而出现搁浅与阻滞现象;第四,国有企业在经营至一定水平后,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企业纵深发展,通常都会考虑发展企业多元化。然而,很多企业并未实行经营决策与战略决策相分离,一般都是运用企业分权掌控机制,导致企业总部丧失内部资源配置与制定企业战略的决策权,国有企业母子公司合理掌控模式的缺乏就逐渐成为影响企业内控管理机制优化与完善的主要瓶颈。

二、完善与优化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的措施与建议

(一)建立完善的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机制

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机制的优化与完善,一定要以国有企业经济活动为优化重心,同时根据企业经济活动各环节,依照国有企业所属系统与运行体系制定一套纵横联系并具有严密性的方法与程序,保证国有企业各环节与职能部门能够均衡、协调及分工一致,做到自动检查与监督企业内控管理,纠正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错误,保证企业各项经济活动可以根据企业政策、方针及计划正常运行,以此使企业经济效益得以提高。

(二)建立健全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机制

要想构建现代化国有企业体系,就一定要对企业组织进行积极规划,尤其是企业财管组织,这是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机制得以优化的关键环节之一。第一,国有企业要想建立健全财务管理机制,全体职员与各部门一定要做到密切配合,进一步增强企业财务管理流程,对企业财务流程管理进行规范,保证企业财务流程执行力的提升,追究企业在执行财务流程过程中导致重大损失的责任。第二,国有企业一定要对具有特殊性质的工作人员业务行为进行有效监控,避免出现企业财务管理漏洞,加强防范出现账外账及假账等违规行为。最后,一定要严格根据国有企业相关规定,对财务授权审核机制予以严格执行,同时审核国有企业授权范围,对其操作流程加以规范,避免企业授权失效情况的发生。

(三)建立国有企业有力内部审计机制

国有企业内部审计机制的构建,对企业实行监测与控制程序是有效进行国有企业内控管理的重心。国有企业一定要对内部审计制度予以严格落实,有机结合事前、事中以及事后审计机制。通常国有企业从四个方面对内部审计机制进行构建,即效益审计、财务审计、流程审计以及管理审计。第一,国有企业一定要根据相关法规,合规审计企业会计工作流程、报表等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性。第二,企业必须建立相关管理审计机制,并根据国有企业管理章程来审计企业内部流程与管理者责任,像,审计企业人员离任职、审计工程竣工、审计项目评估等;第三,国有企业需要建立效益审计机制,详细审核企业经营业绩,对企业财务自检管理与调控有效性、专项资金监管与重大项目投资到位与否、预算分配合理性以及企业资源浪费与损失与否进行分析,以此对企业经济效益进行提升。最后,企业一定要对业务流程中的重心进行严格把控,并依照企业业务性质来审核流程控制点。

三、结束语

总而言之,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机制的优化与完善是一项繁琐而长期的过程,要想实现国有企业平稳健康发展,就一定要将企业内控管理机制的构建视为企业管理的重心。由此可见,国有企业一定要不断加强企业内控管理机制的优化,创新管理方法,对国有企业内控管理机制予以不断完善。

参考文献:

[1]陈容,朱锦余.国有企业内部控制特殊性及其现实选择[J].财会通讯,2013,(1):37-39

企业内控管理范文第6篇

关键词:内控管理;财务风险;问题

随着全球经济的不断发展,企业间的竞争显得日益激烈,企业如果不重视企业内控管理和财务风险防范,就会对企业的正常运作产生重大的影响,严重的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为此,企业一定要加强内控管理,重视财务风险的防范。

一、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有关内容

内控管理是确保企业正常运作并产生一定经济效益的有效手段,同时内控管理也是影响企业健康发展的关键因素。当企业欠缺内控管理的时候,就会导致企业无方向可循。就内控管理而言,主要有信息沟通、环境控制、监督等内容,具体来说,内控管理不仅包括为促使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而制定的有效的措施,同时也包括制定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预测以及控制的科学制度。企业实行内控管理,可以提高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可靠性,可以合理保证企业的财产安全。而企业的财务风险是企业的资金在使用的过程中出现某些问题,或者存在着潜在的某些的漏洞。财务风险的出现不仅会对企业财务管理目标的实现产生巨大的影响,同时也会对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进行产生严重的影响。在实行企业内控管理的时候,如果不重视内控管理,或者内控管理的方式不正确等都会对内控管理工作的实施带来重大的不得影响,同时,也使得监控管理难以实施。因此,一定要不断改进及完善内控管理手段,从而能够尽可能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促进企业防范风险的能力不断提高,最终促进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中的问题

(一)企业的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很多的企业中,通常都会把利润最大化作为基本目标,而忽视对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不少企业既没有正确认识风险,也没有对风险进行科学的评估。因为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企业的组织机构也不合理,往往导致内控制度形同虚设。在某些企业中,由于部分的工作人员并没有正确认识内部控制制度,企业也没有建立健全的规章制度,最终导致这些制度执行的效果不佳。有的企业由于内控管理和财务制度的建设脱离了企业的具体实际,从而导致企业的内控制度的作用难以充分发挥。

(二)财务监控制度不健全

在企业运作过程中,监督以及激励是主要的管理手段,而监督则是保证企业正常运行的重要手段。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只有建立健全财务内控制度,有效的对企业进行监督以及控制,才能确保企业经营目标的实现。但是,在一些企业中,依旧没有设立内部审计部门,而且企业的监督机制也不能充分发挥其作用,从而导致企业财务活动不能有效进行,企业资源浪费也十分严重。此外,还有部分企业中有一小部分人员出现违规舞弊的现象,这部分的员工为了获取私利,不惜导致企业亏损,给企业的正常运作带来较大的影响,为企业带来较大的财务风险,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企业破产。

(三)企业内控管理以及财务风险防范意识淡薄

通常而言,很多企业都重点关注外部市场,而忽视了对企业内部的管理以及控制,特别是企业的相关管理人员没有正确认识内控管理,仅仅重视企业的财务管理以及经营管理,对于内控管理的作用认识不够。为了加大管理人员对内控管理的重视力度,企业一定要加大对全体员工内控管理的宣传与培训,并通过内控管理作用的有效发挥来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员工对内控管理作用以及必要性的认识,自觉执行内控体系相关制度,进而促使企业经营活动规范有序地正常进行。在实际工作中,很多企业只是为了通过检查而临时实行内控管理,这种做法不利于内控管理作用的充分发挥。多数企业都比较重视制度的制定,但企业更应当把相关的制度落到实处,促使员工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发挥,才能最终确保内控管理的各项工作真正落到实处。

三、加大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有效方法

企业实行内控管理的目的在于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正常运行,并促使企业实现预期的目标。同时,实行内控管理能够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准确性以及资产的安全。在全面的内控管理中,所取得的各种内外部资料都是十分有价值的,这些资料能够为企业的管理者的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企业要想获得利润最大化,一定要确保管理者决策的准确性,才能确保企业长期健康发展。因此,企业一定要实行科学的内控管理。企业的管理和财务风险密切相关,企业要想有效的规避财务风险,一定要制定合理的内控管理系统,从而最终确保企业的顺利发展。对于上述的问题,提出以下三点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

(一)创建合理的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环境

创建合理的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环境是确保风险防范的关键,能够促使企业内控管理水平以及财务风险防范水平提高。同时,企业一定要根据自身的实情建立相关的体制,从而能够确保内控管理工作以及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有效进行。首先,企业管理人员一定要紧跟时展的潮流,及时转变管理观念以及意识,并要加大对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视力度。其次,要不断健全管理制度以及考核机制,从而能够确保内控管理以及财务风险防范工作能够在规范的机制中进行。第三,企业一定要建立激励与惩罚机制,对于工作表现良好的员工一定要给与一定的奖励,从而能够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第四,企业要加大对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宣传力度,要对企业的员工进行全面培训与教育,并指引员工根据企业的相关程序展开工作。最后,企业在制定企业整体发展规划的时候,要鼓励员工积极参与其中。其中,员工主要的工作是进行参与集体决策以及监督,因而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从而能够确保企业内控管理以及财务风险防范工作的有效推进。

(二)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监督体系

企业建立健全的风险防范监督体系,能够科学的识别财务风险,同时也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对财务风险进行控制以及监督。对于财务风险防范监督体系来说,企业一定要正确认识财务风险指标,从而才能有效的对企业的财务现状进行分析,最终能够促使企业事前了解潜在的财务风险,能够为以后出现的财务风险防范提供一定的经验以及依据,从而能够促使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同时,企业要建立有关的监督体系,有效的控制财务风险,从而能够对企业的财务活动以及经营活动进行科学的监控,最终促使内控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三)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的意识

对于企业而言,一定要根据有关的法律法规提供真实、可靠的财务资料,同时,企业要加大对财务工作的管理力度。就企业的财务人员来说,一定要促使风险防范意识的增强,并要加大对财务活动的重视力度,对于财务活动中出现的问题以及所潜在的漏洞,一定要采用合理的方法进行处理,进而能够避免风险的出现。同时,财务人员要正确认识财务风险,并要意识到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为此,财务人员一定要提高风险意识,尽量从源头上避免或减少风险的出现,同时能够采用合理的方案应对所出现的问题,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最终达成企业的目标。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企业一定要加大对内控管理以及财务风险防范的重视力度,不断增强风险防范意识,建立健全符合本企业实际的科学的内部控制体系,切实有效地落实内部控制管理的各项具体工作,从而确保企业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促进企业的战略目标实现。

参考文献:

[1]夏庆荣.浅议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J].知识经济,2014

[2]唐付桃.企业内控管理与财务风险防范探讨[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

企业内控管理范文第7篇

【关键字】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状况

随着经济一体化发展的加快,我国企业市场环境竞争力日渐增加,同时给许多实力不足的中小型企业带来机遇与挑战。想要在竞争激励的市场上获得长久的发展,就要把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放在首要位置,切合企业内部经济开展研究,以此来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

一、对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工作进行分析

1.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存在的问题

现如今,我国政府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中小型企业进行扶持,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国综合经济实力,对我国在国际上的地位进行提高,是我国可以立足与国际之林。但现阶段,我国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并不完善,政府方面在控制中也存在一些负面的因素,同时,企业却对其内部审计工作状况重视程度不够。虽然有些企业对内控管理工作有了解,但缺乏正确的认识,在管理方向上有限制要求及考核力度,但却在企业内部没有足够的认知,不了解其中存在的重要程度,在维系内控管理工作进度中没有得到重视,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得不到有效的掌控,这就导致企业内部资金流动不方便,投资方向不明确,投资者不稳定的状况接连发生。

2.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速发展,企业内部控制的重要性也逐渐受到关注,然而,但有很多企业对其重视程度不足,没有正确的认识到其在企业发展中的地位,由于,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却是支撑整个企业正常运作的核心,是提高企业文化地位的重要前提。在企业财务管理方面要做到透明,实事求是,强化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不足,深化企业内部文化的基本原则,让企业在经济市场中坚定发展。

为了实现现代化企业管理制度,在日常企业经营管理中占据重要位置,一定要做好企业内控的管理工作。对中小型企业来说内部审计工作是对企业内部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为了减少企业内部资金流失,保障企业在市场中的运作自如,内部管理工作人员要细心掌控工作中的每一个细节。然而,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程度,直接关系到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正常运作。内部审计人员要具备优秀的思想素质,对企业负责任的态度来完善内控管理工作的基本职能。内控管理掌握着整个企业的基本运作,内控管理工作要做到积极掌控了解,完善其工作性质及考核力度,培育工作人员对工作的良好素质,控制工作质量,强化落实工作过程的真实状况。对企业内控管理工作认真完善,来探索经济市场内存在的基本因素,对促进企业市场经济飞速发展有积极作用。同时,也为了企业更好地在国际市场中发展奠定了坚定基础。

二、对加强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研究措施

1.增强企业职员对内控管理工作的认知

现我国对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制度研讨出许多相关条例,对国内的经济市场加以保护和完善。就这些条例的出台让企业内部职员对其基本的财务管理知识有所忽略。企业的重要管理人员要及时保证财务资料真实准确,内部人员要有较高的职业素质,领导者要与内部管理工作人员积极地进行沟通探讨,领导层应进行合理的工作分配,让更专业的内控管理人员对其普通内部人员进行培训。同时,企业应对内部员工的重视程度加深,要让企业内部人员了解内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对内控管理工作人员以尊重,互助的态度认真完成主要工作。

为了充分的发挥中小型企业在中国经济市场中占据的重要位置,加强我国对内控管理工作进行有效的完善,促使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做到有效合理,真实透明,对内部管理工作负责任。内部管理工作人员要具体了解企业内部的规章制度,结合企业现有的实际情况,加强对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的工作进行专业培训,以达到及时的提高内控管理工作的新观念。

2.优化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措施

随着经济市场的飞速发展,企业是国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是完善市场经济的基础。同时,内控管理工作是现代化企业管理的基本工作,对企业内部管理工作人员的意识加以提升,完善企业内控条例,严格监管内部审计工作人员的工作质量,提高企业内控管理的工作质量,加强对内部工作性质的完善,对进行监管工作的同时进行审查和评判。从企业工作内部入手,加强对内部人员的专业水平的提升,切实做好内部整合,对内部控制工作做到最好。在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中,要认真学习及研究会计工作的重要程度,合理的对企业提出有利建议,是企业在国际市场内稳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直接影响企业财政方面的预算和审计等资金运作,直接影响着预算的资金流动方向是否明确有保障。首先,加强建立员工的工作责任,对企业内部审计结果有保障,在执行中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完成;其次,企业管理层应加大对内控管理工作进行认真审视及考核,对错误进行分析与研究;最后,企业应对内控管理工作人员加大培训考察,对工作人员在工作体制中所面临的问题,由专业的指导讲师进行解答,重视内控管理人员面对的问题,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结语

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工作是现代化企业发展的基本因素,企业内控管理工作要做到实事求是,以服务为根本做到对企业的忠诚,作出对企业有实际意义的工作。同时,完善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发扬企业文化,让企业内部工作人员对内控管理工作充分的运用,使其在企业当中实现强有力的重要部分。

参考文献:

[1]郭新.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与实施[J].企业家天地,2009(9)

[2]扬琴.加强内控管理工作的措施与必要性研究[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2(1)

企业内控管理范文第8篇

【关键词】企业;内控管理;工作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国内外市场的竞争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多的企业纷纷建立起来,这些企业的发展不仅推动了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且也给市场带来了极大的竞争压力。一个企业要想在激烈社会主义市场环境中高速可持续发展,必须根据自身的经营状况和市场环境制定严格的内控管理制度,对自身的经营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和控制,这样才有利于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这也就是企业内部控制管理。在企业内控过程中,必须适当调整企业的经营计划,使企业的经营计划回到正确的轨道上,这样才能保障企业发展计划顺利完成。对于企业发展来说,为了保障企业快速发展,必须在企业内部建立完善的控制管理制度,这样才能推动企业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

一、企业内控管理的意义

企业内控管理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营管理效率,确保企业能够顺利实施经营发展计划,而且能够保障企业资产安全以及规章制度的有效执行,推动和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在企业内控管理的过程中,需要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共同协调配合,才能完成这个动态的内控管理过程。

企业内控管理制度能否科学、合理地制定下来,执行上能否与经营发展计划保持一致,都影响着企业内控管理的效率。通过制定科学、完善的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不仅能够促进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有效完成,而且能够为企业创造大量的经济效益。同时,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可以为企业发展创造真实可靠的环境,使企业管理者能够制定出更加科学、合理的经营发展策略,企业员工能够更加协调配合执行生产经营计划。只有做好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才能促进企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者对于内控管理制度缺乏认知能力

目前,在企业的发展建设中,主要由少部分领导者作为管理者来对企业内控管理制度进行决策,所以,企业内控管理决策不够公平、民主,缺乏企业员工的参与,导致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不能充分运转下去。就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企业管理者在制定内控管理策略时,缺乏认知水平,一切以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为主,忽视了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认为企业内控管理对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来说并没有实质性作用,所以导致企业内控管理工作被忽视和排挤。从另一方面来看,许多企业管理者在企业内控管理工作中,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风险意识有所不足,不了解企业生产经营中存在哪些风险,该怎样规避这些经营风险,这就给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造成了一系列问题,对企业的经济效益和未来发展产生不利影响。

2.企业内控管理缺乏约束力

目前,许多中小型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比较单一,人员配置不够合理,通常出现了一人身兼多职的情况,没有配备专门的内控管理人员,而是通常由其它文职人员来兼任。可见企业管理者缺乏内控管理理念,对于企业内控管理的认识不足。部分企业的管理部门对于企业内控管理完全依靠外部监督,缺乏专业的监督部门,所以导致内控管理制度无法顺利执行下去。

3.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不够完善

目前,一些企业没有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内控管理评价体系,对于企业内控管理工作没有形成具体的指标和评价标准,所以企业在执行内控管理工作时,缺乏目标和动力,参与内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不高。同时,企业缺乏实际参与内控管理操作的经验,不知道如何执行企业内控管理工作。

三、企业内控管理的对策分析

1.提高企业管理者和员工对内控管理的认知水平

作为企业管理者和决策者,为了促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环境中能够稳健运行下去,必须充分认识到企业内控管理的重要性,把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作为企业发展的工作重心之一,充分借鉴和吸收国内外优秀企业内控管理工作的经验,把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与内控管理工作联系起来,共同发展进步。同时,也要提高全体企业员工对内控管理工作的认识,让员工能够在日常工作中严格遵守内控管理制度,从而促进工作按照内控管理流程进行下去。

2.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内控管理体系

为了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科学、完善的企业内控管理体系至关重要,只有形成系统、全面的内控管理制度,才能够推动企业人员顺利实施企业内控管理制度。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也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发展需要和外部环境来不断优化调整内控管理制度,加强对生产经营活动的监督控制,重点控制经济方面的业务。为企业内控管理工作设计相应的部门和岗位,这样才能把内部控制管理工作落到实处。

3.加强企业内控管理信息的监督和评价

企业要建立完善的信息监督和交流系统,使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能够全面收集整理起来,从而促进企业内部各个部门相互沟通交流,企业监督部门相互沟通,共同传递信息。同时,要建立完善的企业内控管理评价体系,针对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内容进行评价,调动企业管理者和员工的积极性,让企业管理者和员工自主参与到企业内控管理工作中。

参考文献:

[1]杨婧.对企业内控管理的探索[J].中国商论,2015,(27):12-14.

[2]章灿.企业内控管理中出现的弊端及建议[J].财经界,2016,(8):74.

[3]吴亚楠.浅议内部审计在企业内控管理中的作用[J].知识经济,2016,(7):83-83.

企业内控管理范文第9篇

关键词:建筑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具体措施;价值理念;管理体系

对于建筑企业经营活动来说,价值并不是由当前利润所决定的,而是建筑企业在预期内的利益所决定的。因此,建筑企业做好内控管理制度建设,能够在确保企业安全运转的同时,提升建筑企业自身发展效益,实现建筑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最大意义。

1建筑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应用的具体背景分析

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内部控制管理活动不仅关系到建筑企业自身的财务管理活动,同时还关系到建筑企业经营体系中的各项元素,比如资本筹集、具体建设过程等各项环节。可以说,做好建筑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应用工作,其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经营发展。

1.1建筑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应用的价值作用分析

在建筑企业经营发展过程中,做好内控管理制度应用有着重要作用价值,具体而言,主要表现为:首先,完善的内控制度,其能够确保建筑企业自身资产的安全以及完整应用。其次,做好企建筑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其能够确保会计信息和各种信息资源内容的存在与可靠性,并且能够在第一时间内为企业发展提供具体的信息内涵。此外,应用好内部管理制度,其能够确保建筑企业经营活动的效率,并且有效增加建筑企业的经营效益。当然,建筑企业完善内控管理机制的应用过程,实际上,也是建筑企业整体生产活动有效推行的基础和关键。

1.2建筑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内涵及要素分析

内控制度是企业经营管理者从自身潜在的风险出发,通过完善具体的操作机制和管理方法,以及管控措施,从而确保建筑企业自身的资产安全和信息完整,进而推动建筑企业经营活动高效、体系化开展。可以说,内控管理制度是建筑企业现代化发展的重要表现,同时也是实现建筑企业经营管理目标所构建的管理机制。建筑企业内控机制中,包含诸多元素,风险评估、控制活动、控制环境以及信息与沟通机制等。在建筑企业经营过程中,无论是具体的建筑施工活动,还是企业运行本身,都潜在诸多安全隐患,认识这一系列隐患,并将其与建筑企业经营活动自身想融入,才能确保建筑企业经营风险最低,并且以动态视角来具体认知建筑企业经营发展的整体过程,从而确保企业经营风险能够尽可能避免。从建筑企业自身特点看,其控制环境主要指的是建筑企业自身管理者开展内部控制活动时,所采取的一系列程序、政策,可以说,内控管理机制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企业自身的经营效益。而在信息沟通过程中,建筑企业内部的各个部门能够按照相关要求了解企业自身在经营和财务管理过程中的相关信息,而从建筑企业自身控制活动实施状况来看,其主要指的是通过实现某些管理目标,所制定、实施的相应程序,比如建筑企业自身的职责分工、资产记录的把控与检查活动。当然,结合建筑企业经营活动的特点和状况,通过定期开展评估,从而确定企业能够实施完善的审计信息。

2当前建筑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问题和不足

内控管理工作开展的好坏,不仅是内控管理制度决定的,更重要的是企业经营管理者是否具备相应认知度。结合建筑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可以看到当前建筑企业内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表现为:首先,多数建筑企业内部缺乏完善的管理结构与体系。尽管当前建筑企业已经普遍实施了公司制,但是未能从根本上构建与企业发展运行相匹配的管理结构。在很多建筑企业运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同程度的人为管理控制现象,可以说企业管理流程的独立性大受影响。由于企业内部管理过程中,缺乏系统化监督和约束,从而大大影响了建筑企业自身的运行。其次,多数建筑企业内部未能形成健全的会计控制体系。根据相关统计,其集中表现为:最后,会计专业人员素质相对不高,开展的培训活动过多流于形式,未能与企业实际管理活动相融入。当前对于企业内控管理职能发挥来说,从业人员自身的专业性和相对独立性直接关系到企业内控制度的应用实效。当前多数建筑企业在管理活动开展过程中,企业管理者自身的管理意志更多情况下,被应用与整个内控管理活动中,从而限制了企业内控管理工作开展的理想效果。

3完善建筑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措施

结合当前建筑工程的具体要求和发展趋势,可以看到整个市场对建筑企业的要求进一步提升,而对于建筑企业来说,做好内控管理制度,不仅能够有效提升企业经营效率,同时更能把控好建筑企业自身工程质量。而完善建筑企业内控管理制度,就需要做到:完善监督机制,尤其是针对建筑企业内重大经济、人事、工程等事项,实施集体决策的执行程序。对于建筑企业经营活动来说,其通常会涉及到重大工程项目和资金应用,只有实施完善的监督机制,确保每一个重大工程、每一分工程项目资金都能应用到实处,才能满足建筑企业经营发展的具体需要。当然,也要结合建筑企业中,资金沉淀量较大这一问题,设置资金结算中心,从而盘活沉淀资产,节省财务费用。其次,定期实施财产清查活动,完善内部审计体系,确保内控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做好财产清查,能够有效加强会计核算和控制,同时也能够对企业自身财产的具体数量进行准确、全面认知,一旦发现问题,也能够及时有效改进。结合内部审计工作,通过对建筑企业整个运行过程,实施相应审计工作,从而发挥其经济监督的审计职能,确保施工安全、施工资金应用到位。最后,明确企业内部岗位权限、职责,尤其是要结合经济业务的具体事项内容,完善审批、经办、财务管理工作的专项人员配备。通过明确财务人员、会计人员、监督审批人员的职责权限,结合具体职责权限的有效划分,使得企业内部各项事业都能够得到切实有效的落实,进而使得企业内部真正形成互相制约、相互监督的管理流程,进而确保建筑企业能够实现长远、稳定发展。

4结语

客观上讲,企业内部财务控制监督体系的相对缺乏,就使得企业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体系之间缺乏合力融入,加上信息沟通体系不畅,从而影响了企业内控管理活动开展的实效性。对于建筑企业经营发展来说,完善的内控管理制度应用,不仅包含了财务管理机制的内容,同时也包含了建筑企业体系的各个元素。内控机制,指的是企业在既定目标影响下,对企业自身经营发展过程中的各类现象进行控制与把控,从而确保建筑企业的最佳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宋跃荣.我国建筑企业财务内部控制制度的现状问题及优化策略[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15):94-96.

[2]李明虎.浅谈建筑施工企业如何完善合同管理制度[J].企业技术开发,2015(16):112-113.

[3]李皎莹.浅谈完善国有建筑企业项目管理的措施[J].今日科苑,2015(18):112-115.

[4]张安顺.完善建筑企业内控管理制度的措施[J].工程技术研究,2016(11):27-29.

企业内控管理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电力企业;内控管理;问题;对策

目前,电力企业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进行了深入改革,其目的是进一步拓展电力市场。在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的背景下,电力企业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挑战以及机遇,如何在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是现阶段的电力企业相关管理人员最为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其主要是不断提升电力企业的内控管理水平。众所周知,电力企业是我国国有企业,其稳定、可持续发展对我国现代建设具有重要意义。为此,电力企业有必要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并且不断采取有效措施提高内控管理水平,将有利于电力企业核心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鉴于此,本文结合电力企业管理存在中的问题,并且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对策。

1内部控制管理的定义

通常情况下,电力企业实施内部控制管理,其主要是指企业董事会与管理层人员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主要涉及的是财务报告,内控管理的主要目的是提高财务报告的真实性以及可靠性。值得注意的是,需要在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从而合理设计管理过程。企业实施内控管理中主要的一部分是进行风险管理,加强内部控制,是企业健康、稳定、控制风险的重要保障。一般情况下,企业内控体系主要包含“事前防范—事中控制—事后监督”的三个阶段。[1]对于事前防范,一般指利用内控管理手段,结合制度规范内部控制;对于事中防范一般指企业在经营运行过程中,采取有效的内控手段,使得内部控制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对于事后监督一般指采取有效的检查手段,时刻监督内控管理,一旦发现其中潜在的问题,从而采取有效措施,使得内部控制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

2电力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

2.1缺乏相应的市场风险意识

电力企业属于我国国有企业,同时是我国的重要资源的基础产业,其管理体系属于行政企高度合一。目前,电力企业当中,管理人与员基本认为自身具有较强的市场竞争优势,诸如电力是国家紧缺性、急需性资源,社会各行业对电力的需求只会逐渐增加,为此不担心市场问题,同时电力企业不存在议价,从而电力企业的经济利益的高低并不会影响企业的发展。[2]此外,电力企业的发展一般由国家宏观政策控制,导致电力企业管理人员对市场风险管理的重视度不足,从而导致电力企业的竞争意识较差。如此一来,电力企业管理人员以及工作人员在进行电力生产时,只会严格按照计划生产,绝对不会在规定时间内超额生产电力。但是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在我国电力体制不断改革的情况下,电力企业之间的竞争逐渐加剧,近年来,国家不断提高企业“节能减放”的要求。市场风险意识的缺乏,导致电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受到限制。

2.2重要性认识不足,内控制度不健全

在电力企业当中,高层领导人员一般是企业内控管理以及内控建设第一责任人,然而,在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情况下,电力企业管理人员为实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主要将内控管理重心放在了经营生产方面,并没有重视经营管理。为此,电力企业存在内控重要性认识不足的现象。长时间的内控管理认识的不足,使得电力企业内控制度建设得不到有效的保障。

2.3内控制度执行力较差

电力企业进行相关制度建设,就需要健全的内控制度体系。但是现阶段的电力企业在进行制度建设时,并没有完善的内控制度体系。现阶段主要采取的内控制度,一般是通用制度,并没有建立完善的权威性内控体系,使得内控制度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从内控制度的执行力而言,由于电力企业缺乏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同时并没有注重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相结合,使得电力企业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环境中,风险意识较差,迫使电力企业经营运行的风险极大地增加,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3]

3强化电力企业内控管理的对策

3.1加强风险防范,强化风险意识

随着社会经济的全球化,我国的实体经济极易受到世界金融危机的影响,使得电力企业的市场风险加大,不利于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在此环境下,电力企业有必要强化风险意识,从以下三个方面加强风险防范,促使电力企业的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一是电力企业内控管理人员需要树立风险意识,能够综观全局,谋划企业发展,从而能够有效避免金融危机的危害;二是管理人员需要对内控管理引起足够的重视,最起码加强内控管理的认识,有效落实内控管理制度建设以及执行,有利于充分发挥电力企业内控管理作用,从而有利于企业工作效率的提升;三是电力企业普通职工需要加强对内控管理的认识,并且在工作过程中,积极配合内控制度实施。[4]总而言之,电力企业只有不断强化风险意识,才能够针对企业发展可能存在的不同风险控制点,构建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管理体系,促使电力企业能够有效降低经营风险,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

3.2完善内控标准体系

电力企业有必要让管理人员充分认识到内部建设的重要性,并且保证能够将内部建设贯彻到管理全过程当中,从而充分发挥内部控制的管控、督导以及评价作用。如此一来,电力企业就需要不断完善内控标准体系,就需要在明确电力企业各部门之间的职责的基础上,明确业务岗位间的职责,同时需要完善部门以及职工的工作行为标准,促使管理人员以及普通职工能够严格按照内控的要求,精心确定技术标准。[5]此外,有必要将工作管理标准以及技术标准进行整合,使得电力企业的每一内控环节能够达到标准化体系。

3.3构建动态管理、风险评估体系

在上述工作完成的基础上,电力企业有必要构建动态管理以及风险评估体系,才能有强化内部控制。为此,有必要在树立正确的风险观的基础上,完善相应的风险评估模式等,从而使得企业内部的风险管理水平得到有效的提升,同时有利于事前风险的防范能力的提升。此外,电力企业需要重视管理人员综合素养的提高,其原因在于人员综合素养是内控管理的主体,直接关系到内控管理效果。

4结论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电力企业有必要提高内控管理水平,才能有效保障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电力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发展基础,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不断实施体制的改革。为此,电力企业有必要加强风险防范,强化风险意识,从而有效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为实现电力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祁钟.浅谈电力企业内部控制成本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财经界:学术版,2015(20):99-336.

[2]刘美金.浅谈企业内控制度构建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6(16):143.

[3]吴宇婵.电力设计企业内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20):43.

[4]蒲亚萍.浅谈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以房地产企业为例[J].中国商论,2017(9):21-22.

[5]芮文贤.集团化企业内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商业,2013(15):149-150.

上一篇:有机农产品范文 下一篇:变电站设计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