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经济范文

时间:2023-04-14 11:06:18

企业经济

企业经济范文第1篇

《企业经济》(CN:36-1004/F)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企业经济》坚持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为指导,贯彻“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和“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方针,坚持实事求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严谨学风,传播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弘扬民族优秀科学文化,促进国际科学文化交流,探索防灾科技教育、教学及管理诸方面的规律,活跃教学与科研的学术风气,为教学与科研服务。

企业经济范文第2篇

关键词:企业经济 规范分析 策略

促进经济增长的转变,为适应我国现实国情的重要策略。早在20世纪九十年代,我国便明确了新时期应继续推动经济增长由以往的粗放型转变成集约型的发展目标。实际上,我国经济发展经历了三十年快速增长的时期,然而却没能真正改变高投入、高污染、高消耗、循环不畅、效率低下的粗放增长模式。这是由于企业单位对有限资源的应用效率始终不高,同时环境污染问题进一步加剧。面对这一现状使人们更深刻的明确,采用以往的高能耗、低产出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期需要,如果一味地走老路,只会使环境继续恶化,资源较难发挥良好的支撑作用,最终影响国际竞争力。尤其是金融危机的大范围影响波及到我国较多劳动密集型行业,对我国经济建设形成了强烈的冲击。该类主要靠廉价劳动力生产以及消耗自然资源获取内部附加值,赢得可观的贸易顺差与大肆的建设、不断的重复性投资策略,将形成越发严重的负面影响。为此需要做好企业经济规范分析,应用有效的研究理论,明确企业内部存在的不足问题,采取科学有效的措施方法,方能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获取更大的发展。

一、促进工作重心向信息化转化

现代企业发展阶段中,加强信息化建设尤为重要。该项工作关乎有关机构、各项岗位任务的统计分析问题。特别是企业经营决策人,应做好充分的前期准备,头脑清晰,运筹帷幄,利用信息化技术针对经济、财务数据做好高效、精准、快速的分析,明确企业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有针对性地制定合理的工作规划以及阶段计划,进而为后续工作进行有效的指导,令企业实现规范有序的建设发展。再者,信息化为当前环境下的必然发展趋势,伴随我国成为世贸组织成员,同全球领域实现了全面接轨,因此更加需要企业单位掌握丰富的外部信息,方能弥补自身不足。企业需要通过信息化建设、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经济规范分析,进而借鉴其他行业伙伴的优势,做到请进来、走出去,汲取丰富的经验、持续不断的探索学习、快速的更新完善,方能令企业永葆青春、充满活力,占取竞争主动,扩充市场份额,实现又好又快的全面发展。

二、明确分工,各负其责

企业各年度应预先制定应完成的工作任务,而后传达至各个机构部门以及工作岗位。应选择合适的时机通过举办竞赛以及评价考核等活动,提升企业员工工作积极性,令其更好地完成工作任务,为企业单位创造丰富的价值与更大的利益。为实现这一目标,各个机构、领导决策人应全面配合、共同努力,向着既定经济指标努力奋斗,提升各岗位员工对所属机构、整体企业的支持度与关注力,进而形成一种职业满足感、自豪感。也仅有通过该类方式才能良好地完成经营任务,做好经济规范分析,使员工个人利益、各机构利益全面地融合到企业单位整体利益之中,小范围利益同大范围利益紧密相关,进而提升员工工作热情,使他们端正工作态度,提升整体工作业绩水平。在此之上则会创建形成优质的企业文化,营造和睦融洽的企业人文环境,促进企业经济的健康、平稳发展。

三、促进经济活动规范化、制度化

为确保企业经济活动的有序正常进行、日渐完善,各类事业均向着秩序化的方向发展,应创建内部健全的经济活动制度,方能令员工内心更加有保障,确保企业各项工作的稳定开展。例如,履行员工加薪升职管理制度,提升他们的热情与积极性,确保员工内心得到安慰,进而更加积极努力地做好自身本职工作。还可通过每周例会制度促进员工养成定期总结的习惯,逐步更新固守陈旧的工作观念以及落后的工作方式。还可通过例会分享交流经验,进而确保各类资源的全面共享,经济活动的制度化发展。例会后应按部就班地公布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做进一步指导,进而实现稳步、协调以及有序推进的经济发展建设目标。

第四,合理有效地分析数据

企业经济活动中,做好数据规范分析尤为重要。需要针对众多客户数据信息进行研究,选择样本数据进行分析。同时,应对产品数据做对比,另外对于企业经济活动中有关经营额数据做必要的分析,使各类数据通过整合处理体现应有的作用价值,提供参考依据。该环节只有确保精准细致,方能真正明确企业内部发展运营水平,了解经营效益以及盈亏状况,而后快速的制定下一步的应对策略。例如,通过数据链可制定个性化营销策略,明确企业针对的市场有哪些、客户群体是什么、营销目标体系怎样。还可借助精准的经济数据分析明确下一步主体针对什么样的产品展开筹划运作,最终确保企业经济建设的良性运转,并全面提升经济效益水平。倘若企业不进行经济活动规范分析,便有可能存在负面问题。例如,一些企业单位收入从表面层次来讲为增长型,实则整体却处于亏损的状态。这是由于企业直接支出总量较少,而潜在层面的支出却超出了整体收入水平许多。一些企业表层上看其经济水平出现了下滑,然而实则却为赢利型单位。这是由于其支出总量由始至终处于盈亏范畴之中。一些企业短期之内达到了盈利目标,然而长久来讲实际上仍旧处在亏损的状态。恰恰由于其在前一阶段整体投入以及后一阶段续投入高出了企业整体利润水平。因此,针对企业经济应做好规范分析,明确其盈亏状况,方能掌握从事某一类业务是否盈利。应采用科学有效的处理方式,实时地监控管理。特别是企业决策经营人,应时刻保持清醒的状态,客观地分析当前形势,全面地了解市场动向、快速地总结分析,进而制定出更为科学合理的应对策略,稳定扎实地组织企业经济规范分析活动,令劳动生产、各类企业经营管理制度、员工能力与素质水平、经费投入等环节均处在适宜的组合状态。

综上所述,当前我们正处在社会大发展的新时期,不断变化的市场环境使企业经济建设不仅面临了广泛的机会,同时也需要迎接更大的挑战。因此,各行业企业只有全面创新、跟上时代的步伐,从容应对,积极组织开展规范的经济活动,做好科学有效的分析,树立科学的经营发展理念,持续地推陈出新,合理有效地分析数据,促进经济活动规范化、制度化,明确分工,各负其责,推动工作重心向信息化转化,方能为自身带来更大的利润与价值,为社会大众提供更人性化、更优质的服务。总之,站在战略发展的高度,企业做好经济规范分析尤为重要,我们应继续深入探讨、不断研究,给予足够的重视,方能真正强化企业核心竞争力,打造优质品牌形象,赢得大众广泛认可,提升企业知名度,优化经济效益水平,获取更大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恒.当代企业经济发展研究[J].经济月刊,2009(16)

[2]杨勇强,李刚.新时期企业经济发展中的几点问题研究[J].财经界,2011(9)

[3]李雪梅,赵新刚,张韬,李学伟.大企业价值链上分厂的企业经济分析研究[J].技术经济,2003(6)

企业经济范文第3篇

2.我国传媒产业发展政策创新的思考张品良

3.文化产业园区理论问题探讨樊盛春,王伟年

4.创新型区域测度指标体系研究评述鲁兴启

5.制度变迁框架下的工业企业污染排放行为变化研究穆红莉

6.R&D投入、技术引进与制造业技术进步的实证研究何永达

7.世界高技术企业发展模式的启示倪杰

8.基于关键链的企业多项目组织协调问题研究韩文民,杨有权,宁宣熙

9.企业知识产权保护的模式选择及战略分析陈晓华

10.股权激励的正确运用与陷阱规避黄柱坚

11.基于动态股权激励模型的员工岗位分配新模式郑玉刚

12.态度型人力资本视野中的企业人性化管理王雪峰

13.浅析国有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倪青

14.中小房产中介企业的薪酬制度设计——以BJ公司为例周鸿勇,应科

15.企业加薪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探析王利华

16.企业团队薪酬的应用与设计王赣华

17.利益相关者视角下的品牌关系模式研究张燚,刘进平,张锐

18.试论主副品牌营销战略李细建,陈付良

19.论企业的品牌经理制管理徐蓓

20.联合研发中的跨组织成本管理及协调霍亚楼

21.零售企业危机管理的问题及对策郑景丽

22.基于博弈论的供应链竞争力评价陈云玲

23.可重构的质量管理信息系统研究李小强

24.浅析企业存货管理李泊

25.论现代企业的管理沟通技巧曾萍

26.关键成功因素法与创新成长路径的选择陈朝晖,谢薇

27.论符号消费与广告策略徐智仕

28.从装修真人秀看消费时代的电视节目发展策略王华

29.企业现代信用文化及其整合与培植高秀屏

30.产业集聚与垂直专业化分工研究——对我国纺织服装产业的实证分析唐绪兵,钟叶姣

31.产业集群与群内企业优势共建互动模型及制度安排研究孙朋杰

32.长三角现代服务业战略建构初探陈福明,张建华

33.广西能源消耗与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因果分析匡爱民

34.技术进步对苏州经济增长影响的实证研究张斌

35.对影响我国煤炭生产效率因素的面板协整分析赵梦楠,周德群

36.空港物流园区发展水平评价研究黄建伟,张丽,郝勇

37.我国石油企业开发煤层气资源的发展战略吕晓岚

38.新形势下钢铁企业打造竞争优势的探讨万卫红,唐蓉华

39.江西森林旅游资源深度开发研究庄东泉

40.实践理性的文化与管理关系新论王克婴,王学秀

41.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基金管理公司内部治理研究刘媛华,严广乐

42.公司治理结构问题分析及对策袁志锋

43.构建中国特色的企业社会责任温波

44.基于社会责任的企业形象塑造郑建峰

45.我国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策略探析陈光梅

46.出口产品结构与当地资源禀赋相关性研究王址道,丁晓权,蒋常均

47.股指期货对其标的指数成份股溢价的影响孟海亮,任若恩,谢明霞

48.国有上市公司与非国有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实证比较舒博

49.我国A股上市公司定向增发动机的实证分析徐晓静

50.开放式基金的证券选择和市场时机把握能力的实证研究龚亚萍,刘建和

51.QDⅡ运行的投资风险分析赵玉娟

52.专业合作社财务管理的现状分析及对策张尧洪

53.透过温州资本外流看税收竞争问题金瓯

54.环境税设立原则的探讨张福德,张波

55.流动性过剩背景下的融资市场发展蒋树瑛,董水平

56.对金融机构支持新农村建设情况的调查与思考——以江西龙南县为例叶国全

57.农村金融供给短缺的现状及对策王文乐

58.农业银行核心竞争力初探文震威

59.商业银行经营战略转型中发挥工会作用的路径思考周丽云,付小丽

1.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挑战机遇策略尹继东,张兵红

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程宇航

3.收益管理理论的基础问题及发展研究施若,顾宝炎

4.集团企业组织管控模式的演变与启示——以海尔集团为例杨翠兰

5.基于灰色关联的供应链快速响应能力综合评价许合先,姚巍

6.标杆管理在发电企业节能中的应用研究崔树银,王乐鹏

7.零售商主导型供应链竞争力构建问题与对策探讨吴金椿

8.浅谈项目成本管理有关问题及改进对策陶晓峰

9.企业技术创新的科学性与艺术性探究付子顺

10.论知识经济时代我国企业的知识产权战略杨志祥

11.中国托盘联营公司模式研究金寿松,陈碎雷,蒋美仙

12.经济文化化与中小企业应对措施姜长宝

13.延伸还是聚焦——基于品牌生态学的企业品牌战略格局思考李逾男

14.移动通信品牌提升策略研究熊花

15.企业高技能人才培养主体作用的机理分析与机制构建王海岳

16.基于期权的人力资源管理价值工程分析樊一阳,华灯峰,黄领银

17.基于4P理念的员工满意度提升刘跃,张道伟

18.员工敬业的价值分析朱芝洲

19.团队绩效管理思想研究汤孝锦

20.浅析企业投资控制中造价管理人才的培养万芸,邱方

21.基于产业集群的内蒙古区域创新系统建设思路孙志伟

22.绍兴纺织产业集群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对策李生校,赵梁红

23.基于中小企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培育对策探析刘秀荣

24.基于卷入度的高卷入商品广告策略研究陶化冶

25.论城市经营中"政府-企业-银行"的联动效应——以土地经营为载体姚奇富

26.强者制胜战略思考王莉敏

27.企业社会责任:企业内部营销的新杠杆陈艳

28.中国西部地区智能建筑的工程造价管理探讨文桂萍

29.武汉区域科技创新网络建设探析彭光辉,甘德安

30.辽宁省就业压力分析及其缓解策略探讨陈丹红

31.南昌物流企业发展策略研究管华,林瑛

32.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与我国新型现代化道路的选择魏遥,雷良海

33.企业实施循环经济的经济行为分析周密

34.诚信视域中的私企文化建设邬劲青,魏明

35.责任:优秀企业文化的基础和核心要素——对推进农业银行责任文化建设的思考王均计

36.浅析CI设计的企业文化导向周明

37.基于WebServices的航空企业知识管理应用研究郭铜修,王理,刘鲁

38.全面开放条件下我国零售业发展对策思考陈美荣

39.城市旅游品牌问题研究——以提升南昌旅游业竞争力为例万红燕

40.旅行社售后服务现状分析及策略郑璐

41.提升企业竞争力的信息化作用分析王改性

42.基于用户关注度的汽车销售服务策略分析潘琦,覃娆,袁国华

43.关于企业会计计量属性的若干探析刘海生

44.衍生金融工具会计收益质量研究刘文国

45.我国企业应对新出口退税政策变革的策略刘静,吉宏,汪婧

46.浅谈商业银行会计内控风险防范文东荭

47.VC的增值服务对新风险企业业绩影响的模型研究刘丹,薛虹

48.风险投资过程研究寸晓宏,马媛

49.中小企业融资刚性约束及相应对策程仲鸣

50.发行体育产业债券的可行性研究任永星

51.对北京奥运会推动我国体育金融市场发展的研究席艳辉,黄斌,董利宏

52.后股权分置时代上市公司质量评价系统的基本架构张秀君

53.论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陈六一

54.上市公司经营业绩综合评价模式研究徐蕾,高海军

55.资产证券化在铁路建设筹资中的应用周慧,李彩霞

56.设立中的公司法律属性探讨李华耕

57.我国《物权法》中遗失物拾得制度探析宗志翔

58.独立保证制度初探许晓红

59.关于社区银行法的几个问题胡晓涛

60.基于寿险合同中受益人指定的多维思考张庆侠,刘铭

1.《劳动合同法》与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转型高平

2.基于"和谐"视角下的私营企业劳资关系特点分析周学军,李黎青

3.企业生命周期阶段划分标准研究苏志炯

4.企业并购中的文化整合模式及应用研究刘明

5.诚信文化——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行为准则钱立洁

6.基于完善我国建设工程招投标制度的思考郑庭义,黄育轩,麦蝉妹

7.中小型民营企业发展的障碍及对策张洁平,刘安炉

8.动态顾客价值理论研究维度分析权锡鉴,花昭红

9.建立民营高科技企业的激励体系初探徐鹏,聂禄玲

10.变革型领导行为对员工集体效能感作用机制研究于晓敏,徐枞巍,吴力全

11.基于胜任力的企业个体绩效管理流程设计孙立莉

12.现代企业制度下员工培训机制研究谭化俊

13."鄱阳湖"品牌生态价值分析与功能定位王果,孙育平

14.试论品牌会展塑造的三层面方法谭宏,田书芹

15.新技术企业基于创新问题差异的知识管理策略选择徐建蓉

16.西部基础设施领域民营资本BOT项目评估与风险控制胡丽华

17.关于企业组织文化与知识管理模型整合的研究李全亮

18.建筑企业供应链管理的实现途径与方式周盛世,牟青,房庆军

19.最低价中标法工程招投标中的恶性低价和围标问题探讨徐军祖,王卓甫,洪伟民

20.小企业执行性营销阻力的破解对策钱永责,陈莹,袁波

21.新产品营销中的心理策略邬劲青,杨莉萍

22.企业营销创新模式探讨秦德智,郭敏娜

23.论供电企业市场营销组合战略黎小平,黎云

24.老年旅游用品设计的市场化策略探讨徐彬,江小浦

25.环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产业布局基本构架麻智辉

26.中部六省环境污染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王彦彭

27.排污权分配难题的新解答——"嘉兴模式"的实证分析孙露晞

28.从产业组织看广东工业核心竞争力发展战略——基于战略管理学与产业组织学的交叉分析李莉,杨继福

29.湖南文化产业发展思路及对策李运祥

30.杭州城市更新与保护的若干关键问题研究温日琨

31.乐山产业集群培育问题分析与对策郭美斌

32.利用风险投资推动嘉兴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模式选择顾骅珊

33.人力资本、教育与山东省区域经济发展毕思勇

34.基于Logistic模型的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期分析邓恒进,胡树华

35.水能资源开发项目退役问题研究卢明湘

36.等维灰数递补模型在能源消费预测中的应用王丽敏

37.医疗保障中的诱导需求分析王立校,吴元元

38.我国服装业国际品牌战略研究——对浙江省服装业的分析孙海峰

39.农业科技传播中的路径依赖与突破贺倩

40.从财政支出视角再议我国宏观税负赖江杨

41.转让定价中反避税的再认识唐文俊

42.可持续发展成本战略运行机制、特点及影响因素陈明坤

43.通货膨胀福利成本研究述评储丽琴

44.现代会计中公允价值的应用探讨张旺军

45.试论农村信用社应用作业成本法的策略黎秋

46.跨国物流企业进入对我国物流产业未来发展的影响顾建跃

47.对外劳务输出存在的问题及法律思考郭善玲,邹斌

48.我国与美国、日本贸易经济分析及对策孙滔

49.浙商投资非洲之策略张艳茹

50.资本充足性规范的宏观经济效应研究曹汉平,任若恩

51.开放式基金在牛市和熊市阶段选股与择时能力比较研究杨华蔚

52.基于CMM的银行软件外包徐知海,万希文

53.浅议如何完善农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喻寿文

54.国有商业银行经理层道德风险防范问题探析汪啸林,姚国

55.公平与效率视角下的股东优先购买权严瑾丽

56.探析假冒伪劣顽症的产生机理与防范措施邢丽卿,孙绍荣

57.论我国对诉讼保险制度的移植周成泓

58.我国应对国外反补贴的对策探讨尚玉红

59.基于系统工程的公司治理模式影响要素探析张庆侠

2.以公平促效率——和谐社会分配原则研究吴锋刚

3.探索经济发展成果均衡对适度普惠建构的意义何独明

4.私营企业分配制度缺失和解决对策李清秀

5.作业成本法在企业服务差异化选择中的应用陈功焕,刘小珍,王爱东

6.家族制企业管理模式的发展趋势探讨江小毅

7.基于CS管理的房地产企业开发设计韩立红,李芳

8.建筑工程项目亏损原因及控制方法研究胡云世,熊林

9.企业档案工作创新刍议谢晓莉

10.中小企业全球化经营战略分析吴雪平

11.资源约束下企业环境行为分析及对策研究张劲松

12.民营企业在景区投资中的资源整合张晓明,孙春晓

13.知识管理视角下的企业动态机制研究王核成,闵玉林,沈运红

14.试析企业成长控制的核心影响要素——从德国《经济稳定与增长促进法》谈起陈朝晖,谢薇

15.企业文化对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作用机制陈鸿亭

16.品牌变革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实践:一个生态政治学的视角王东强,田书芹

17.基于产业集群的区域品牌建设——对文山三七的个案分析杨爱民

18.基于内外因整合的知识型员工创新行为的人力资源管理丁宁宁,董西明

19.员工学习意愿影响因素及对策初探吴旭飞

20.高新技术企业创新人才选拔的AHP测评法李耀土

21.对创业能力本质特征的再认识肖红伟,晏红洁

22.集团化背景下的江西传媒广告经营曾振华

23.家电生产企业销售渠道管理研究吴媛媛

24.整合营销传播理论在旅游目的地营销中的应用分析任春

25.关于城市营销的理论思考何晓民,沈蓓

26."9+2":新的挑战与新的应对汪玉奇,熊建,高平

27.上海住房逆抵押贷款可行性抽样调查分析赵鉴

28.江苏省传统制造业的判定及升级研究蒋苏月,胡绪华

29.河北省国有企业不良债权处置中的价值评估方法探讨李素红,陈立文,叶莉

30.优化南昌科技型中小企业投资环境的对策研究熊英,刘飚

31.北京奥运对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基于宏观经济视角的模型及测算张辑,胡春阳

32.浅析北京奥运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张晓英

33.从突发外部性问题谈企业社会责任黄如安

34.出版企业的特殊社会责任及其实现机制胡慧河

35.政府管制的经济分析侯庆琳,王天龙,袁强

36.新时期我国地方政府支出偏好探析——以江西省县级政府为例江依妮,杨淑飞

37.论企业和谐劳动关系构建鲁虹,葛玉辉

38.构建中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之思考——立足中西方观念比较的角度分析李余华,王莹

39.托达罗模型的修正与"民工荒"现象分析张杰飞

40.构建和谐社会过程中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探讨刘俊和,张金榜,陈建国

41.矿产资源综合利用及其金融政策研究张国良,路兴中

42.基于波特理论的我国经济型酒店业发展策略探析范忠伟

43.全球价值链下惠东制鞋业产业集群发展研究郭萍

44.会展设计行业存在的问题与对策邬燕

45.云和木制玩具产业发展电子商务的对策研究王丽君

46.社会旅游资源的概念及范畴探析毛卫东,黄震方,杨春宇

47.试论旅游社区类型房地产的开发模式——兼议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赛后的开发思路刘宇

48.论我国旅游工艺品的设计与市场开发江小浦,徐彬

49.基于改进的BP人工神经网络在我国税收预测中的应用李全亮

50.基于智力资本观的企业财务创新杨娟

51.征纳双方博弈分析的我国反避税政策的选择伍红

52.解析上市公司审计失败的原因——基于审计需求方的分析胡敏

53.WTO的环境政策对我国外贸的影响及其法律对策吴益民

54.绿色壁垒对我国纺织品出口贸易的负面影响与应对措施李慧敏,张洁,马月红

55.我国商业银行X效率实证研究赵旭

56.试论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乐友华

57.商业银行破产若干问题的思考——与一般企业法人对比胡晓涛

58.对农业银行经营转型战略背景下实施综合营销的思考王均计,黄英

59.公司法人人格否认研究李小强

60.经济法功能探析罗先斌

61.论我国业主委员会制度的缺陷及其完善陈相明

2.基于生态学视角的产业集群进化动力研究阮平南,黄蕾

3.产业集群技术创新的动因分析孙从军,晁蓉

4.有色金属产业集群发展模式探讨——以江西省赣州地区为例周镕基,何云,谭忠真

5.基于全球价值链视角完善我国企业创新机制高峰

6.创新型企业持续发展战略探讨刘耀

7.民营企业自主创新的知识产权习惯战略研究——以浙江民营企业为例倪颂文

8.论我国电子信息产业龙头企业的自主创新廖家财

9.品牌环境生态学研究构架初探蒋小钰

10.品牌传播长期有效性探析——基于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和品牌核心价值谭勇

11.国家技术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探讨柳晓莹,方卫国,魏法杰

12.企业区域迁移与绩效关系研究——基于浙江民营企业的数据分析陈伟鸿

13.当代产业组织理论研究的新进展彭泽军

14.企业执行力的铸造樊燕,宋纪伟

15.网络企业的主流化战略研究许尤佳

16."激励公式法"及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肖六亿

17.浅析人力资源信息系统对企业人力资源角色转变的影响李剑南,韩晓红

18.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个人信用评估毛军权

企业经济范文第4篇

中国大企业发展中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陈锦华(4)

2005年前三季度合肥市工业经济运行情况分析(7)

区域经济发展与合肥奋力崛起夏毓平刘梅天(9)

非理性在企业管理实践中的价值解植春(11)

国有企业应重点解决好十大问题杨印宝孙传霞(13)

中国企业如何借鉴国外名牌战略刘北辰(15)

品牌危机:企业的生死劫沈青何辉(16)

实施“高、新、特、异、齐”产品战略——广西三环企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18)

大力提高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刘应杰(22)

自主创新要以企业为中心王小广(25)

论股权分置改革中的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刘纪鹏(26)

国有资本投入运营的前提条件魏驰昊(30)

未来行业组织管理模式——关于我国行业组织管理体制改革的报告余晖(33)

国际雇主组织的职能和作用(35)

谈生意的谋略(38)

做生意谨防“十面埋伏”(38)

成为富翁的六大特质企业经济(合肥) 李珂(摘编)(38)

平等的魅力黄开毅(39)

2005年9、10月份经贸大事记亦秀(40)

中国·合肥科学家企业家讲坛(F0002)

让科学家和企业家激情碰撞(F0003)

工业立市:合肥抢抓加快发展的战略机遇期(1)

孙金龙同志在中共合肥市委八届九次全会上的工作报告(4)

合肥优先加快工业发展行动纲要(11)

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八届九次全会精神全力谋划合肥“十一五”工业发展方略(15)

为工业立市进言替加快发展献策——市经贸委党组织中心组“贯彻工业立市战略”学习扩大会侧记(18)

经济学家魏杰谈合肥工业立市王允(19)

合肥工业蓄势待发(20)

合肥市产业在工业立市中率先动作(21)

合肥市人事局积极为工业立市提供人才智力保障任时(22)

今年经济运行的基本态势和突出问题(23)

企业经营管理的“知”与“行”齐捧虎(25)

企业形象成为具有战略意义的竞争杜明国(26)

现代企业家制度应该是一种团队制度——基于科龙电器董事长顾雏军等人被采取刑事强制措施的思考谢茂拾(27)

对国有资产管理框架安排的新思考王鸿(29)

只有国有资产没有国有企业李兴(32)

500强大多是垄断企业的代价魏文龙(33)

2005年中国企业500强名单(前100位)(34)

2005年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名单(前100位)(36)

把握财源三法(38)

个人理财五环节(38)

家庭理财五误区(38)

升迁李夕友(39)

国庆颂孙旸(39)

2005年7、8月份经贸大事记亦秀(40)

人民推动历史前进劳动孕育历史创造李服(1)

国务院国资委主任李荣融指出:国企改革发展重点做好五项工作李荣融(4)

迎接挑战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张彦宁在“循环经济与企业发展战略论坛”上的书面讲话(5)

合肥市二五年上半年经济运行和效益分析(9)

发挥产权市场资源优化配置作用推动主辅分离辅业改制——上海宝钢建设有限公司产权转让案例张扬(12)

大力发展循环经济走生态型企业之路(13)

国企改制的三大难点魏杰(17)

提高执行力与管理创新刘明胜(18)

企业如何提高信用管理能力黄时勉(20)

企业经营管理应克服五种致命错误王仲(21)

创新营销管理提升市场开拓能力薛家保(22)

网络行销对现代企业的影响木头(24)

国有企业改革的进展、方略和理论思考常修泽(28)

我国国企有影响力缺竞争力王泠(32)

攻坚阶段的中国改革:形势、特点和任务范恒山(33)

关于禁止使用和限制生产粘土实心砖的通知(37)

十条赚钱规则(38)HtTp://

今后最挣钱的十大职业(38)

创业成功六戒(38)

命运刘志坚(39)

2005年5、6月份经贸大事记亦秀(40)

合肥市采用新型墙体材料兴建绿色科教之城(F0004)

企业经济(合肥) 始终牢记发展是第一要务(1)

以科学发展观引领企业管理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持续成长的动力张彦宁(4)

以人为本推进企业管理创新欧新黔(6)

拓宽管理创新的领域和途径蒋黔贵(7)

企业管理创新要顺应时展刘东生(8)

大力创建和谐企业为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9)

国务院国资委负责人全面解读《暂行规定》(12)

企业国有产权向管理层转让暂行规定出台(12)

全国省级国资委全部组建运行(14)

今年一季度合肥市工业经济运行及效益分析(15)

企业国有资产产权登记业务办理规则(17)

后现代管理打造“和谐企业”——浅析企业后现代管理新阶段的七个特征李占祥(20)

论企业家的修养袁宝华(21)

新一轮改革的八项转变吴忠民(24)

趋势影响中国工业发展劳武(26)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迫切性及主要对策于新东(28)

对国有大型企业股份制改革的调查与分析张晓文徐光东王建梅(30)

企业持续健康发展需要优秀的企业文化作支撑李成刚(33)

企业文化建设的八种误解与八个误区李成刚(35)

企业退休职工待遇引起关注(37)

创业者的九个敌人(38)

五大全新创业方式(38)

创业的十个金点子(38)

一笑而过马国福(39)

2005年3、4月份经贸大事记亦秀(40)

全国政协委员张卓元指出应从四个方面进一步深化国企改革(1)

开创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新局面——在“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高层文坛”上的讲话摘要陈兰通(4)

把握企业管理新趋势探索管理创新新途径蒋黔贵(6)

今年一季度合肥市工业经济运行呈现五大特点(9)

企业持续创新管理模式和应用纪晓华(11)

自主知识产权在企业成长中的地位郭杨(13)

成长型企业技术中心建设问题浅析程亚敏(14)

人力资源管理的十二个关键原则宇天(17)

中小企业如何融入国际市场董福印(18)

超越自我闯市场——访合肥四方磷复肥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杨秉智罗云(21)

构筑发展新平台争创种业第一强——合肥丰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改革发展纪实熊金胜(22)

体制创新:实现科学发展观的根本保证林跃勤(24)

如何界定和防止国企改制中的国有资产流失张春霖(26)

中国正处在发展的关键时刻厉企业经济(合肥) 以宁(30)

我国宏观经济政策有效性分析吴燕李延明(31)

产权交易市场期待“五统一”杨淦(34)

关于认真贯彻安徽省新型墙体材料推广应用管理办法的通知(37)

紧缺人才报告(38)

当今中国最走俏的行业(38)

全国职业培训呈五大特点(38)

我很重要焦正安(39)

2004年3、4月份经贸大事记侯君(40)

2004年经济工作重头戏——结构调整徐京跃(1)

提高企业素质促进持续发展陈锦华(4)

合肥市2003年节能宣传周活动扎实有效(6)

李荣融在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上提出:2004年国资改革确定五项重点李荣融(7)

合肥市技术中心企业结硕果项婷婷(8)

2003年合肥市工业经济运行走势(9)

国务院办公厅转发国资委关于规范国有企业改制工作的意见(11)

股份制应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成晓亮(13)

谈谈企业兼并与收购郑众贤(16)

未来管理变革的十大趋势刘玉良(18)

透视企业发展七大误区张军(20)

通用公司:有利于员工成长的考核潘海腾(22)

发展公司债券应着力解决的七个问题王国刚(24)

企业资产重组的风险及其防范冯彬(26)

从企业、市场、政府的关系看经济体制改革梁忻(28)

国有资产出资人的职责构想温克(29)

关于企业经营者内部继任与外部继任的思考党晓龙(31)

安徽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33)

合肥市人民政府转发省政府关于印发安徽省散装水泥专项资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实施办法的通知(33)

合肥市经贸委加强机关政风建设20句“禁语”李延裘(36)

2002年度《财富》全球500强排序(37)

一分钱致富思路马云鹏(38)

投资商铺的5点建议马云(38)

通胀若来临,我们怎样理财(38)

企业经济(合肥) 关于生活邓怀念(39)

企业经济范文第5篇

(一)企业财务管理的功能

财务管理作为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意义在于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企业作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及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不仅要尽可能取得最大利润,而且还要做到稳步发展,增强企业的流动性,避免风险,所以财务管理的职能是围绕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进行的。具体而言:

1、资金筹集。财务管理部门必须为企业筹集足够的资金,以偿还债权人并满足企业生产发展和企业扩张所需要的资金。企业可以从不同渠道获得资金,但财务在筹资决策时,必须对各筹资方式的资金代价加以比较和选择,使一定的资金来源及其数量同企业的需要相一致。

2、资金投放。财会管理人员要会同有关管理者共同参与资金的投入,作出有关直接影响企业资源利用的决策,同时确定如何要有效地使用现有资产,减少浪费和不必要的支出。为做出投资决策,财务管理部门要负责汇集和分析有关资料,计算出投资的报酬。

3、收入分配。投资经营所得收入,用来弥补消耗的生产资料,一方面按照社会主义分配原则,对个人进行按劳分配;另一方面要保证国家和财政收入。

4、监督和控制财务活动。通过监督和控制,使企业各种资源得到合理有效地利用,充分挖掘企业的生产经营能力,改善经营管理,争取以小的消耗取得最大的经济效果。

(二)企业财务管理的定义

企业财务管理,是指在国家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指导下,根据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企业对资金管理的要求,有组织地对企业财务活动及财务关系所进行的一项管理工作,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三)财务管理的原则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管理的一个关键环节,总的来说企业财务管理必须遵循一下三个原则。

1、风险、报酬平衡原则

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依靠对风险和盈利能力的平衡。一般说,风险越大的投资项目,所期望的投资报酬也应越高,财务经理要实现股东财富最大化的目标,必须对风险和盈利能力进行最佳的平衡。

2、合理配比原则

配比原则是指短期资产所需资金应该用短期负债来筹集,而长期资产所需资金应该用长期借款来筹集。财务管理中如果不能很好地遵循配比原则,则会产生一系列的问题。如果用过多的长期资金去融通流动资产的需求,会损坏企业的盈利能力。如果固定资产用短期资金来融通,则会导致资金的短缺。

3、货币时间价值原则

决定货币时间价值的因素有两个:一是时间长短,二是收益率高低。期限越长,利率越高,其将来值越高,现值越低;反之,期限越短,利率越低,其将来值越低而现值越高。财务管理部门要充分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遵循货币时间价值原则,充分合理地运用资金。

二、新形式下企业财务管理的发展

财务管理是商品经济迅速发展的产物,并随商品经济发展而发展。经济全球化背景下,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企业财务管理在各个方面都有一定程度的发展,与传统的财务管理有了很大的不同。

(一)入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1、金融市场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第一,企业筹资将更加艰辛,筹资的成本与风险将会更大。

无论什么性质的企业在金融市场都将处于公平竞争的地位,只能凭借其良好的经济效益、看好的市场前景与持续高速的经济增长而获得资金,企业无处不受到来自其他企业竞争的潜在压力,因此,企业的筹资难度将会更大,筹资的成本与风险也会更大,企业筹资的渠道和筹资方式必须慎之又慎,以力求保持最优的资金结构状态。

第二,投资机会与投资风险并存。

加人wto之后,面临国际化经营的现状,企业将面临许多新的投资机会。为了增强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具有雄厚资本和技术密集型的企业就应该在高新技术产业基础方面加大投资,但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又将使与之相伴的投资风险将会较大,企业要获得较高的投资报酬就必须努力降低投资成本和风险损失。

2、经济结构变化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

人世将导致我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我国原有一些受保护的部门和资本及技术密集型部门将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受到较大的冲

击,一些资产素质较差的企业加速倒闭。一些企业为了强化和重塑其竞争优势而进行内部重构,或者采取并购、重组等资本运营方式实施外部扩张。公司内部重构时的资产剥离,公司间并购时的资本运作,企业破产时的重整和清算等等都将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3、法规、财税环境变化的影响

人世后我国现行法律法规中那些与wto规则有抵触的条例将逐步被修改。企业财务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新的法律法规环境,否则,将有可能导致财务决策失误,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二)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特征

现代企业财务管理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根据财经法规制度和财务管理的原则,组织企业财务活动,处理财务关系的一项经济管理工作。它是在传统财务管理基础上的扬弃与发展,与封闭、事后、静态为主要特征的财务管理相比,具有明显的不同。

1、融投资已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

现代企业可以通过吸收投资、发行股票和债券、向银行借款、融资租赁等多种方式进行融、投资,是完全的企业行为。能否做到事前准确预测,事中严格控制,事后认真分析,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这是现代企业赋予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和任务。

2、财务管理已上升为企业管理的中心地位

财务管理活动包括资金的筹集、投放、耗费、回收和分配五个方面。资金的筹集制约着企业的规模和发展;资金的投放决定着企业的发展方向和潜力;资金的耗费关系着企业的生产成本和竞争能力;资金的回收影响企业的偿债信誉和资金周转;资金的分配决定企业的消费和积累,以及投资者、经营者、员工等各方利益。由此可见,财务管理工作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而且,加强财务管理,对于实现资本的保值增值具有其他部门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抓住了财务管理,就抓住了企业管理的关键,就可带动企业其他方面的管理,就能提高企业绩效。

3、财务管理成本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状况的“晴雨表”

在市场经济中,企业的资金运动具有最大的综合性,它全面、系统地反映着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过程和主要方面,体现着商品生产和交换所形成的错综复杂的经济关系。企业资金周转是否健康,产销是否通畅,经营是否得当,都可以从财务指标中反映出来,促使企业迅速予以调整。

(三)现代企业财务管理的地位

新形势下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成了自立经营的主体。企业效益的高低完全取决于外部市场环境和企业内部管理水平。财务管理部门作为资金营运的管理部门,其重要性因而受到了高度重视。这主要表现为财务管理的综合性:现代企业的财务管理贯穿于企业经营的全过程。不仅对资金的筹集、使用、利润分配进行管理,而且还要研究企业的经营环境、国家宏观政策、市场营销策略、企业经营规模以及税收合理负担等。

1、从资金的筹集而言,财务管理要研究资金的筹集规模、筹集方式,如何借贷,还是发行股票,是内部集资,还是举债经营,要调节好自有资金与借贷资金比例,要充分考虑所能承受的财务风险,以避免造成以贷还贷的恶性循环。

2、就资金的使用而言。财务管理要调节好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的比例关系,调节好企业各部门之间的比例关系,特别要调节好各产品之间的投资比例,以重点产品为主,次要产品为辅。

3、就经营环境而言,财务管理要研究企业所处的地理位置、地区政策、生活水平等。如果进入经济开发区,还是高科技园区,依据哪一方面的优惠政策能使企业取得最优的经济效益,以避免由于政策原因产生决策失误,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4、就市场营销策略而言,实行市场经济以后,企业从原料采购到产品加工、销售等一系列经营活动,都由企业按市场及企业情况自主安排,经营风险由企业自己承担,这样,企业就必须由财务管理部门对市场行情进行预测,对市场信息进行搜集管理,以制定营销策略。

5、就企业经营规模而言,不同的经营规模,其筹资成本不同,规模成本及效益也不同,这样,财务管理要研究如何实现最优规模成本水平,创造最优规模效益。

6、就税收合理负担而言,企业是以小规模税负为佳,还是以一般纳税人为好,都要由财务人员进行科学的测算、分析,以达到企业合理避税,转嫁税负。

三、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现状及改进

(一)当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企业成本上升、效益下降是财务管理弱化的直接表现。近年来,经济体制改革包括企业财务制度的改革逐步深人,企业自逐步扩大,这在增强企业活力上的成效显而易见,但也存在着忽视对企业财务行为进行必要调控和严格监督的倾向,致使目前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诸多问题。

1、投资的决策和管理漏洞大。目前,许多企业的管理仍然停留在车间式管理水平上,对投资决策管理重视不够,甚至出现管理盲点。部分企业盲目铺摊子、上项目,一味注重投人,忽视投资决策和管理,以至投人不能有相应的产出,使企业背上沉重的包袱,严重的还可能危及企业的生存。

2、资金管理问题多。资金短缺是企业深感头痛的事。然而实际上不少企业的资金不是缺在总量上,而是由于管理不善,致使资金循环不良。现在有些企业置上级三令五申于不顾,搞预算外资金,搞“小金库”,造成资金体外循环,不仅影响了企业正常的资金周转,也为产生腐败提供了温床。国家每年都清查预算外资金和“小金库”但总是有禁不止,有令不行。还有一些企业资金周转困难的原因是账太多,只注重将产品推销出去,却不重视资金的回收,使应收账款越积越多,从而使企业资金循环不良,给企业生产经营带来严重困难。

3、费用管理不严。有的企业短期行为严重,稍有积累便在非生产性上开支,有的处在亏损的困境中,挥霍性花费也毫不吝惜,其主要问题则是。

4、成本管理不到位。许多企业对生产经营缺乏严格的科学管理,劳动无考核,物耗无定额,设备无人管,成本不核算,考核无奖惩。不少企业对如何在生产过程中堵塞漏洞,开发副产品,力争多产出不重视,造成浪费。

目前,部分企业财务管理出现较大滑坡,财经纪律松驰现象突出,还有相当一部分企业财务管理的基础工作严重倒退,许多企业不同程度存在着账账不符、账实不符或有账无物、有物无账的问题,以及虚盈实亏的间题。

(二)强化企业财务管理提高企业效益对策

1、更新财务管理观念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人和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已成为市场的主体,生存、发展和活力已成为当今企业的总目标,市场经济要求企业生产经营者、财务管理人员必须尽快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财务观。树立起自主筹资,自我约束观念、资金成本和时间价格观念、负债经营和财务风险观念、偿债观念。还要加强财务指标的运用和分析观念。要强化各项财务指标的科学运用,学会用指标来分析财务状况,加强财务管理。

2、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企业实施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整体管理水平的重要手段,预算管理的核心在于对企业未来的行为事先安排和计划,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单位的各种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使企业按照既定目标行事,从而有效实现企业发展战略。

预算管理应在对市场进行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以目标利润为前提,编制全面的销售预算、采购预算、费用预算、成本预算、现金收支预算和利润预算,使企业生产经营能沿着预算管理轨道科学合理地进行。年度预算编制后,根据实际情况,分解为月度预算,进行月度经济活动分析,找出问题和生产经营的薄弱环节,也便于采取相应的对策。月度预算采取近细远粗的滚动预算,这样就可以时时把握企业全年利润目标的动脉,发现不足,及时改进,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水平。

3、强化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首先要合理筹集资金,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另外还要考虑银行贷款利率的变动趋势,合理安排短期借款和长期借款的结构,以确保资金占用和资金成本最低;其次要合理使用资金,加强资金使用过程的控制,这就要求一方面财务部门与生产、流通部门合理调拨,另一方面加强对现金流出的日常监控,实行资金审批报账制度,以节约使用资金。

加强对应收账款和货款回笼的管理,建立严谨的考核制度,可以减少资金占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4、建立财务总监制度,完善财务管理

财务总监是由企业所有者决定,代表所有者对企业财务活动行使监督与管理职责。加强企业管理最经济的方法就是加强企业财务的监督和控制。财务总监作为财会工作负责人,直接参与企业的财务管理,并在管理中发挥监督的作用。财务总监既要抓好会计工作(包括记账、报告等),也要抓好财务工作(包括财政、筹资等);既要做好财务会计工作(成本管理、预算管理、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也要做好管理会计工作(投资、融资、税务筹划和资本运营)。

5、实现企业财务与业务一体化

随着企业的不断发展壮大,管理环节越来越多,应将财务管理的触角延伸到公司的所有生产经营领域,做到细致人微,对每一岗位,每一项具体的业务都建立起一套相应的工作流程和业务规范,在实践中狠抓落实,实现企业财务和业务的一体化。财务管理和业务的协同发展是财务管理的最高层次,是业务和财务的完美结合。拓展财务管理的服务职能,把财务管理渗透到企业管理的每个细节。

四、结束语

企业财务管理是企业经营中的重要部分,它贯穿于企业经营的整个环节,因此有必要实行全面预算管理控制企业成本,加强资金管理合理利用资金,建立财务监督制度发挥财务管理的重要作用,促进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李道明财务管理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

2.陈欣现代企业制度下的成木管理模式探析财会月刊

3.马敬民,刘志勇.经商理财.经济科学出版社.

4.周桂云.现代企业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行政论坛,

5.李强.现代企业管理应以财务管理为中心.税收与企业

6.任常军.论财务管理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重要性.企业活力,

序言:企业财务管理企业生产经营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企业经营管理的整个过程,企业财务管理围绕利润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这一经营目标凑集资金、进行资金投放并监督控制财务活动。在企业发展中处于核心地位企业财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发展。

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市场经济高度发达。随着我国加入wto企业投资

企业经济范文第6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时代 石油企业 经济战略转型

1、低碳经济概述

近年来,低碳这个词已经变成了世界的热门词汇,这个概念的产生是在全球气候变暖威胁人类生存和社会发展背景下出现的。低碳的概念最早是由英国人提出的,包括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等,低碳不只局限于低碳经济,还包括低碳社会、低碳消费、低碳城市、低碳旅游和低碳生活方式等方方面面。低碳经济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低碳经济,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所有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经济活动要求低碳化,发展经济时要将二氧化碳排放量尽可能的降低限度直至零排放为止,经济的发展要获得最大的生态效益;另一方面,低碳经济,是包括生产、交换、分配、消费在内的社会再生产全过程的所有能源消耗的生态化,要建立低碳能源或者无碳能源的国民经济体系,从而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清洁绿色发展。

2、我国的石油企业现状

目前,我国石油企业正处于新世纪的重要战略机遇时期,如何保持经济的经济的快速可持续发展是我们社会面临的重大考验与挑战。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的能源消费国家,在能源消费量上仅次于美国。

据中国工业和信息化部的统计数据:2011年上半年我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从去年的55%上涨至55.2%。数据显示说明:2011年上半年中国石油消费量环比上涨10.3个百分点,至1.98亿吨,在此期间,石油进口量上涨11.3个百分点,至1.07亿吨。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学会表示:2011年到2015年期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及减少排放量的目标,中国表面石油消费量(相当于产量+净进口量)的增长速度预计下滑至5%。与2006年-2010年期间的7.7%的年增长幅度形成明显对比。中国工程院院士童晓光预测:考虑到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到2020年中国对进口石油的依赖度将达到60%,到2030年达到65%。有专家提出:中国对进口石油的高度依赖严重威胁到国家的能源安全,石油消费量增长速度已经超出了整体的经济增长速度,这预示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高耗能工业。政府应该加强能源管理确保未来的供应,应该为石油消费量设置上限,并采取措施把消费量控制在上限范围内。

3、低碳经济时代石油企业经济战略转型分析

在全球进入低碳经济时代,石油企业作为低碳经济的主要承担者,应当紧跟国家的形势,积极响应国家关于低碳经济的政策与战略布局,不断的努力改变自身的经济发展模式,石油应尽快向经济形势低碳经济战略模式转变。

第一,我国石油企业在低碳经济战略转型具有一定的优势。在我国石油企业主要的低碳能源就是天然气和化石能源中的石油,石油企业由于多年生产油气的经验,已经又有了比较成熟的经营模式和技术能力。另一方面,近年来,石油企业更加重视在技术上进行创新,油气勘探和开发,节能减排方面都有很好的发展,对于石油利用效率也比以前有了很大幅度升高,为低碳经济良好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技术保证。同时,我国政府近年来出台了很多帮助鼓励石油企业加大油气资源勘查的投入和优惠税收与信贷政策,为石油企业大力在发展扩大油气业务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和帮助。天然气在低碳经济发展中起到更为显著的作用,天然气是清洁高效的能源,石油行业在天然气领域不断取得重要突破,极大的推动了石油企业经济低碳战略转型。

第二,我国石油企业在低碳经济战略转型还存在着某些劣势。首先,石油产品自身具有高碳性质这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挑战和困难。煤炭、石油这些能源在燃烧时必然会产生二氧化碳的高排放量,二氧化碳的排放直接回导致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经济要求石油企业在高耗能的情况下,要长期进行减排和环境保护对于石油企业而言是巨大的压力和挑战。其次,为了实施低碳发展的战略要求,政府会制定一些限制传统石化生产的财政税收政策,这对传统石油企业的经济效益是有巨大影响的。最后,石油企业的低碳技术相对发达国家而言相对落后,在很多环节的低碳开发与利用是与国际先进技术之间而存在差距,缺少技术优势。

第三,石油企业低碳经济战略转型的主要途径,首先,要石油企业要具有低碳发展的意识,加强低碳经济发展教育,熟练节能减排的发展意识,宣传和倡导低碳消费,提高人们的低碳热情。其次,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手段,不断开发和利用低碳技术,不断创新石油企业的低碳技术应用等。第三,积极的开拓新能源的开发利用业务,提高新能源的经济效益,能够有效的推动石油企业的低碳经济发展。第三,学习和借鉴国外低碳发展的先进理念和丰富经验,将其成功的与我国石油企业的低碳发展情况相结合,从而有效的推动中国石油企业的低碳健康发展。

4、石油企业低碳经济战略转型的途径

石油企业实施低碳发展战略,是适应低碳经济发展趋势、提高企业竞争力的要求,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优化业务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石油企业要统筹规划,树立低碳发展的理念,着力构建低碳发展的长效机制;分步实施,积极借鉴国内外成功经验,实现平稳转型;立足实际,大力发展清洁能源,优化低碳业务结构;务实发展,在抓好油气主营业务发展的同时,努力发展新能源。

综上所述,我国石油企业正处于低碳经济下的战略转型的关键期,唯有高效科学合理的进行经济战略转型,才能适应当今低碳社会的经济发展要求。

参考文献:

[1]赵星,张运东,杨艳.国际大石油公司低碳发展实践及其启示[J].可持续发展,2001,(7):12-15.

[2]张书文.低碳经济对石油企业的机遇与挑战[J].北京石油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0,(4):4-9.

[3]钱磊,季远玲.低碳经济的发展对石油行业的深远影响[J].价值工程,2010,(1):118.

作者简介:

韦振方(1964年出生,男,汉族,延安市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延安石油化工厂,经济师,主要从事项目建设管理及企业管理工作;

企业经济范文第7篇

(1)决策竞争力。这是企业辨别发展困境与机会、对市场变化做出及时反应的能力。不具有这一能力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将不具有任何机会。没有决策竞争力的企业必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衰败,最终被淘汰。(2)组织竞争力。企业的各种政策最终需要通过企业组织来实施。只有企业组织能迅速及时的完成任务并达到相应的标准时,企业才能保证决策竞争力形成的优势延续下去。(3)员工竞争力。企业内部的各种事务必须有相应的员工来承担。每个员工强有力的工作能力,高涨的工作热情与耐心是实现企业正常运转的关键。(4)流程竞争力。流程竞争力是企业运转过程中各个组织、机构和员工之间相互关系的总和。没有效率就没有效益,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密切配合是保证高效率的基础。(5)文化竞争力,文化竞争力是由共同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和共同的行事方式构成的整合力,起着协调企业组织的运行,整合内外部资源的作用。共同的思维方式与价值观将增强企业的凝聚力,使企业在面临许多问题时都能从容的面对。(6)品牌竞争力。品牌以质量为基础,它是强势的文化在公众心目中的体现。品牌是间接的资源,是构成企业竞争力的一个重要的环节。(7)渠道竞争力。企业的盈利、发展要求有充分多的客户认同并接受自己的产品、服务。广阔有效地渠道是沟通企业与客户之间的重要桥梁。沟通渠道是一种直接支撑企业竞争力的资源。(8)价格竞争力。物美价廉是每一个客户最理想的标准。在价格与利润之间找到最合适的平衡点,是每一个企业必须认真、细致的研究的问题。(9)伙伴竞争力。在大规模流水线作业的当下,合作伙伴已经成为必不可少的盟友。客户价值的集中化要求不同企业建立起合作关系,以广泛的合作满足客户最全面服务和超值的需求。(10)创新竞争力。创新是一个企业独占市场资源、获得巨大利润的基础。也是维持一个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长盛不衰的基础。以上所述十种竞争力,作为一个整体可以体现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竞争力的强弱。任何一个竞争力的下降都将导致企业整体竞争力的下降。同时,企业在任何一个竞争力中获得绝对的优势,也将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抢得一个制高点。经济建设当以提升企业竞争力为首要目标。市场经济追求的就是资源配置最合理的方式,建设行业与各个行业有着广泛、深刻的相关性,在资源最优配置环节中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百年大计,质量第一,质量工程的建设是企业建设的支撑与核心内容。搞好质量工作时建设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工业建设与技术改造都要通过建设工程的生产活动来实现。自2003年以来,全国资产投入逐年增高,如今已达到十万亿,其中超过60%的部分都要过建设活动转化为固定资产。各项企业项目的优化升级,新兴产业的发展都要通过经济建设来实现。企业经济建设的质量将直接关系企业可持续发展道路能否实现。节能、省地等问题是企业建设必须考虑的根本问题。有资料显示,中国消费者对国有企业普遍表示信心不足,而对国外企业则形成了广泛的向往。导致这种崇洋现象发生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国内许多企业不重视质量问题,工程建设与生产中导致的各种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及时解决,生产出带瑕疵的产品又未及时处理掉。从而导致了消费者对国有企业的不信任。因此质量才是硬道理,抓好经历建设的第一步就是抓好质量。对于有问题的地方要敢于提出来,在周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后要敢于大刀阔斧的改革,在改革碰到阻力时要敢于正面面对,对于已经完全落后、改革难以见成效的部分要敢于剔除,对于新兴的技术、产品在详尽的调查论证后要敢于引进并敢于淘汰老旧的技术与产品。努力使企业完全融入开放的、竞争有序的现代化市场经济体系,是完善企业经济、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企业生产里的客观要求。企业的全面控制管理是保证企业融入市场的前提。全面控制管理符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同时强化了企业现代化管理的特殊要求,是克服企业劳动生产率低下、质量差、经济效益不景气的重要方式之一。通过对生产要素、生产过程的控制,优化企业整体功能,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目标。

二、做好企业经济管理工作,保证竞争能力得到充分实现

首先,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设:(1)改革设备管理方案,实行统一管制,巡回检查,责任到人的策略。(2)以工资、奖金作为考核手段,加强对工序质量的控制管理以及考核力度。严格坚持考核制度与工资、奖金以及津贴相挂钩的制度,强化提高员工的工作技能。对资金的管理列入企业统一管理、检查考核的内容。(3)对产品质量进行追踪,增强员工的自我控制、自我检验的质量意识。实行三检制度。即:QC小组成员自检,班组长抽检,专检人员普检。注重提高产品质量问题。(4)推行质量否决权,坚持三不放过原则。(5)做好售后服务和信息反馈工作。(6)建立控制中心,对于产品的原料、生产流程进行严格监管,落实各项经济责任,总结、调整、处理质量管理中出现的不规则行为和即使处理发生的各种失控问题。(7)建立全面地信息渠道,实施定向管理。对于场中产品销售、资金流动、技术研发、新产品导入等信息迅速做出筛选、整理、提取和分析,对照目标实现定向控制,即使纠正可能或已出现的偏差。其次,企业的经济建设与竞争力的提升同样离不开高科技人才与高技术工人。技术工人是工人队伍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是企业人才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现代企业中兼备体力与脑力劳动的不可或缺的人才。企业的高技能技术工人是将工程技术科研人员引进的高科技项目进行消化、设计成功的新产品付诸实施的技能型技术人才。高技能技术工人可以分为技能型、技艺型、智能型和复合型四大类。在现代化企业行为中,高科技、先进的设备、先进的管理模式甚至专家都可以通过引进得到,但是数以千万计的技术工人和普通员工的素质却是无法引进的。技术工人是实现企业兴盛的力量之源,是企业与高科技接轨的桥梁,并关系到企业的产品质量以及产品在市场竞争中的占有量。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加速培养高技能技术工人是企业加强经济建设、提升竞争力的有力保障。

总而言之,企业的发展离不开经济建设,而企业的经济建设要求有资源优势、技术支持以及大量的人才储备。而这一切都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因此,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一席之地并长盛不衰,必须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企业经济范文第8篇

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国营经济和集体经济是我国基本的经济形式,一定范围的劳动者个体经济是公有制经济的必要补充,必须实行适合于各种经济成分的具体管理制度和分配制度。”1982年12月4日,五届人大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11条明确规定:“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城乡劳动者个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补充。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通过行政管理、指导、帮助和监督个体经济。”1984年10月20日,十二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中指出:“坚持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的共同发展,是我们长期的方针,是社会主义前进的需要”。不难看出,这一时期,对民营经济的认识还主要停留在“个体经济”范畴。

1988年,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以至允许私营经济的存在和发展,都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的实际状况决定的。只有这样做,才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目前全民所有制以外的其他经济成分,不是发展得太多了,而是还很不够。对于城乡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都要继续鼓励它们发展。”同年4月,七届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明确写到:“国家允许私营经济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存在和发展。私营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补充。国家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对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从此,民营经济的范畴不仅扩展到“私营经济”,而且以私营经济为主要内容。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报告明确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个体和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健全财产法律制度,依法保护各类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公平竞争”。1999年3月15日,九届人大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第16条中指出:“在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保护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的合法的权利和利益。国家对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实行引导、监督和管理。”由此,民营经济在中国经济中的地位由“补充”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

市场经济是以民营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加入世贸组织以后,随着市场经济新体制的进一步成长,民营经济的地位和作用将进一步提高。在这个过程中,民营经济将逐步成为中国民族经济的主体力量。

二、发展民营经济与深化体制改革

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是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要建立市场经济新体制,客观上要求解决政府部门职能转变、市场经济运行机制形成、国有企业改革深化等一系列相互关联的问题。在民营经济不发展的条件下,这些问题的解决都会遇到种种困难,换句话说,民营经济的充分发展是解决这些问题的基本机制。

第一,转变政府部门职能,在直接关系上,需要解决两个相互关联的问题:一是政府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的行政性产权关系,二是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行为边界和约束机制。行政性产权既是传统计划经济机制得以发挥作用的经济基础,也是政府部门在市场经济体制中职能定位、行为边界和约束机制难以完善的经济原因。国家所有制实际上是政府所有制。由于政府不是一个机构而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行政系统,所以,每个上级行政机构都是财产的所有者,每个下级行政机构都是财产的管理运作者,而相对于整个政府系统而言,国有企业又只是财产的经营运作者。这种格局决定了国有企业从而国有财产不仅是政府行政部门的经济基础,而且是政府行政部门运作的主要内容。由此,一方面各级政府部门运用各种行政机制直接监管国企运作以保障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另一方面,国企也努力通过行政机制从政府部门争取资金,技术、人员、债务减免、市场准入等一系列“优惠”,由此,形成了行政部门与国有企业之间“谁也离不开谁”的复杂联系,也决定了政府部门职能的转变是一项极为困难也极为艰巨的系统工程。

政府部门是整个经济社会的行政主体,其政策和行为本应面向全社会各种经济主体,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的基础上,一视同仁地对待各种经济成分。但是,在行政性产权严重存在的条件下,政府行政部门的法规政策既不协调又时常相互矛盾,由此引致了一系列不符合“三公原则”也不利于职能转变的现象产生:

其一,一些主管经济的政府部门,立足于为国企服务,或者将由此形成的法规政策贯彻于非国有企业,或者忽视公平地为其他经济成分服务。例如,投资项目的立项管理本来是面对国有经济部门的,但因没有出台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这方面制度,所以,非国有企业的投资也需按照行政审批权限划分,由政府行政部门层层审批,又如,设立股份有限公司应经省级政府批准本来是针对国有企业的,但是,因缺乏对非国有经济部门的相关规定,所以,非国有企业的股份制改造也需经省级政府批准。

一些主管部门的设立,只服务于国有经济,不服务非国有经济,结果给非国有经济部门的相关活动设立了制度障碍,甚至使非国有财产“流入”国有经济部门。90年代初,在政府系统内新设了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现已并入财政部门)以确认并维护国有资产的权益,随后该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有关国有资产管理方面的法规政策,使非国有资产权益的确认和维护处于缺乏政策保障的境地。一个突出的现象是,根据当时中国证监会的规定,企业发行股票的申报材料中必需有一份由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出具的资产确认文件,由此,民营企业上市面临一个制度障碍——国有资产管理部门只负责国有资产的确认不负责非国有资产的确认,而民营企业因没有国有资产又无法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确认文件,所以,无法申请发股上市。为了绕过这一制度障碍,取得国有资产管理部门的资产确认文件,一些民营企业只得将一部分非国有资产“转为”国有资产。又如,我国宪法第10条规定:“城市的土地属于国家所有”,“农村和城市郊区的土地,除由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但在现实中,作为土地管理的行政部门——国家土地管理局只为国有土地办理确认等各种手续,不为非国有土地办理这些手续,由此形成了国有土地的权益可以由政府行政系统予以维护、而非国有土地的权益缺乏维护机制的格局。一个突出的现象是,在城镇建设扩展中,城市政府可利用行政权力以征用费的低价从农民手中将原属集体所有制的土地转变为国有土地,然后,再以远远高于征用费的价格将土地使用权(征用费与土地使用权出让费二者的价差可达几倍、几十倍乃至上百倍)出让给房地产开发商,工商企业及其他法人,而农民集体既无权将土地所有权转让给除国有以外的任何主体,也无权在未将土地所有权改为国有的条件下将农业用地转为非农用地。中国证监会规定,企业发行股票的申报材料中必需有一份由土地管理部门出具的土地产权文件,而乡镇企业要取得这一文件,就必需先按照征用费价格将集体的土地所有权转变为国有,然后,再在国有土地估价入股、购买土地使用权和租赁国有土地这三种方式中选择获得这一土地使用权的方式。在这些现象中,再次发生了非国有资产“流入”国有经济部门的现象。

其二,为了推进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政府部门又不得不扶持非国有经济部门,由此,又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非国有企业而不利于国有企业的法规政策。例如,对非国有企业实行税收减免政策而对国有企业的税收则严加监管,使得国企税赋明显高于非国企;又如,国有企业的人事工薪由政府主管部门审定,使得国有企业在人才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显而易见,在行政性财产关系条件下,要理清行政机构与国有企业(从而国有经济)的关系是极其困难的,要弄清政府部门的职能定位、行为边界也是极为困难的,要形成对这些行政机构的经济社会约束机制更是困难。20多年来的国企改革实践证明,仅靠在国有经济内部改革是极难改变行政性产权关系的,只有大力发展包括民营财产关系和民营经济在内的非国有经济,切断国有企业(及其财产)与政府行政部门之间的千丝万缕联系,实现经济运行中的财产关系与政府行政关系的分离和分立,才能有效改变行政性财产关系。因此,政府部门职能转变的步速和程度,将主要取决于民营经济及其他非国有经济发展的进程。

第二,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形成,在中国,直接受到两方面因素的制约:一是按照市场规则展开经济实践程度(包括时间、空间与深度等)和经验积累程度,二是市场规则形成中受到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程度。1992年以来,在中国经济实践中,市场规则快速成长,正逐步成长为有效配置经济资源的重要机制,但同时,计划经济机制也在强力发挥作用,不仅严重限制(甚至抑制)了市场规则的顺利形成,而且严重影响着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

计划经济是运用行政机制组织经济活动以实现政府目标的经济格局。在这种格局中,政府经济目标服从于行政目标并导向着经济运行,由此引致如下一些现象发生:其一,由于政府行政机构是一个自上而下的庞大系统,各个政府部门从不同方面直接或间接地管理着国有企业的各项事务,所以,政府目标通过各级行政系统贯彻到国有企业的结果是,行政目标、行政机制从而计划经济机制不仅成为宏观经济的主导机制,而且成为制约国有企业微观运作的主要机制。其二,等级制和等级管理既是行政运行的重要机制又是维护行政关系的重要机制,由此,将行政关系落实到国有企业必然发生按行政等级的权限来管理国有企业的结构(即令各家国有企业按其行政级别分属对应的行政机构管理)。在这种结构中,国有企业的经营运作在严重的行政约束中展开,很难说清究竟应以市场为导向还是应以行政目标为导向。其三,信息封闭传递是行政运行的一个重要机制,也是每个上级监控下级的重要机制,由此,极容易发生两类现象:一是在信息不透明的条件下进行“暗箱”操作,并将这种行为延伸至市场操作,使市场运行发生扭曲,二是行为标准依行政等级的高低而界定,同时各级政府部门又各有所好,使得国有企业时常处于左右为难的境地。

行政机制并非经济机制(实际上是一种超经济强制的机制),等级关系与市场经济的“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分属不同的范畴、无法融合,为此,要改变计划经济机制对企业运作从而国民经济运行的严重制约,推进市场原则的成长,就必须使企业运作切实摆脱行政关系的约束。但在现有国有经济范围内,通过深化国企改革来做到这一点,是极为困难的。改革企业运行机制必须跳出以行政关系为主要框架的国有经济范畴,由此,国有资产应逐步退出完全竞争的产业领域,在这些领域中的国有企业应逐步改变为非国有企业。这一进程的实现,既取决于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的发展步速,也取决于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进入国有企业的步速和程度。市场经济是以民营企业等非国有企业为主体的经济,只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才能真正改变计划经济机制支配国民经济的格局,有效推进市场机制的形成,实现经济资源的有效配置,推动中国市场经济的成熟。

第三,深化国有企业的改革,直接受到国有资产调整、企业领导调整、职工就业、企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的制约。不解决好这些问题,国企改革难以迈出步子。要解决这些问题,在国有经济范畴内又举步维艰,与此相比,积极发展民营经济是一条现实之路。

其一,对国有企业来说,国有资产的调整主要涉及两个问题——资产存量盘活和资本金(数量和结构)调整。在国有经济范畴内将优良资产向某些国有企业集中,是有可能优化这些国企的资产结构、提高其资产质量的,但就国有资产总量来说,不仅资产存量没有多少改变从而并未真正盘活,而且资本金结构也难有实质性改善。实践证明,国有资产的调整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非国有资产的介入。通过将国有资产向非国有经济部门转让来实现国有资产存量的盘活,通过非国有资本向国有企业的注入来实现国有企业的资本结构调整并补充国有企业资本金的不足,是国有资产调整的必由之路。因此,在调整国有资产的过程中,不能不重视发挥民营经济及其他经济成分的积极作用。

其二,国有企业领导的调整主要涉及两个问题——弱化行政机制和企业家市场的形成。从弱化行政机制来说,在现有国有独资范围内,要减弱行政机制对国企领导人的制约是极为困难的。一个可选择的路径是,通过大量引入非国有资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改变国有独资格局,使企业从基础性财产关系上脱离行政约束。从企业家市场形成来说,只有在非国有资产的基础上,企业高级管理人员才可能通过市场机制的遴选成长为真正的企业家,企业家才可能在竞争中成长成熟。显然,离开民营经济及其他经济成分的充分发展,要实现国有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的调整,使他们符合市场经济的要求,是相当困难的。

其三,改革开放20多年来,职工下岗已成为国有企业的一个普遍现象。虽然就个量而言,一个国有单位下岗的职工有可能在另一个国有单位重新就业,但就总量而言,国有部门下岗的职工不可能都在国有部门重新就业。因此,解决下岗职工再就业的根本出路,是使这些下岗职工在非国有经济部门中再就业。事实上,90年代以来,下岗职工的再就业问题主要不是靠国有部门而是靠非国有经济部门解决的。国有企业正面临着大规模的改革调整,在这一过程中,期待它们来解决大量职工下岗的再就业问题是不切实际的。相比之下,只有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才是基本的政策选择。

其四,在市场经济中,企业发展取决于两个基本因素一一资本金的充实和产业选择。对国有企业发展来说,要靠政府财政不断投资来补充营运资本已陷入近乎无望的境地,由此,资本金的充实不得不主要通过市场机制从非国有经济部门中取得。这一机制决定了,大力发展非国有经济部门实际上已经成为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另一方面,国有企业的继续发展必须有效解决其产业定位问题,即国有企业应逐步从竞争性产业中撤出、向提供公共产品的产业集中,这在客观上要求,民营经济等非国有经济的发展应足以“填补”国有企业从竞争性产业撤出所留下的产业“空位”,否则,国有经济难从竞争性产业中撤出,国有企业在公共品产业中的发展能量也将受到制约。

综上所述,在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既是推进体制改革的重要经济力量,也是深化体制改革、市场机制形成的重要经济条件,就完全竞争市场而言,国有企业改革的基本出路将是转变为民营企业。

三、民营经济与经济发展

发展经济是各国经济活动的主题。对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来说,加速经济发展更是紧迫。小平同志曾精辟指出:“发展是硬道理”。经济发展在客观上受到资金供给、经济效率、经济结构、经济秩序等诸多相互关联因素的制约。20多年来的实践证明,与国有经济相比,民营经济的运行机制更有利于充分发挥这些因素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从而,更有利于推进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

第一,资金供给。进入90年代以后,中国经济运行中的资金供给格局发生了根本性转变,即由政府财政资金供给为主的格局转变为由居民供给为主的格局。2001年6月,全国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已达7.1万亿元,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已达8.5万亿元以上。同时,由于城乡居民每年消费剩余的货币高达1万亿元以上,所以,他们持有的金融资产总量还将继续大幅增加。与此相比,政府财政收入虽大幅增加,但可用于投资的数量依然相当有限。1998—2000年的3年间,在发行了建设国债的条件下,“国家预算内资金”的数额突破了1000亿元并在2000年达到2000亿元左右,但占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3万亿元)的比重仍未超过7%,在国有经济部门的1.6万亿元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家预算内资金”达到近1600亿元,也仅占10%左右。事实上,每年固定资产投资的资金主要来自于金融机构的贷款,而金融机构的贷款资金又主要来自于城乡居民存款和各类机构存款。城乡居民将大量资金存入金融机构并通过贷款而转化为投资资金,给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留下了严重隐患:

从实体经济面来看,大量运用贷款资金从事经济活动,不仅引致众多企业普遍存在资本性资金严重不足、资产负债率居高不下的现象,而且,导致固定资产投资中大量运用贷款资金从而新建项目一旦竣工,也只能在高负债条件下投入营运的情形频繁发生。高负债运作,在直接关系上,引致三方面情况发生:一是经济行为进入短期化轨道。其内在机理是,贷款资金有着确定的还本付息期限,这决定了企业只有在有限时间内通过经营运作获得充分收益才能按期还款,由此,寻求短期见效的经营对象或投资项目就成为企业营运的一个重要目标。企业运作的短期化极容易扩展为经济运行的短期化,使国民经济发展落入短期化轨道。二是经济活动中信用秩序难以保障。在市场经济中,资本金是企业用以担保其商业信用的基本财产。债务人一旦不能偿还到期债务且经协调无效就应进入破产程序,破产实际上“破”的是资本性财产。在高负债条件下,企业的资本性资金数量已远不足以抵偿债务性资产的偿还(事实上处于无产可破的境地)。在缺乏资本性财产基础的格局中,商业信用得不到应有的财产关系支持,违约者难以受到财产约束的惩治,要维护和健全信用秩序是极其困难的。三是经济运作缺乏后续资金的支持。资本性财产是企业获得债务性资金的财产基础,高负债意味着企业已失去继续获得债务性资金的资格。这样,在严格实行抵押贷款(或担保信贷)制度的条件下,企业要继续从金融机构获得贷款资金(或通过发行债券从社会获得债务性资金)就极为困难,由此,企业扩展的余地受到严重限制,另一方面,在大量运用贷款资金进行项目建设中,一旦项目竣工并投入营运,要通过从金融机构借款来解决公司营运中的流动资金短缺或后期工程建设等都将遇到困难。高负债,对企业来说意味着企业发展资金已缺乏保障,对产业来说意味着产业发展资金已缺乏保障,对国民经济来说则意味着经济可持续发展在资金供给方面将难有充分保障。

从金融面来看,城乡居民资金大量以存款方式汇集于银行并通过贷款方式投入实体经济部门,给银行等金融机构的运作造成了三方面问题:其一,防范居民挤兑。1988年,在价格改革闯关背景下,银行等金融机构曾面对严重的全国性挤兑风潮,因此,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有着“笼中虎”一说。90年代以后,随着经济运行态势平稳,挤兑风潮没有发生,但居民存款余额从1988年12月的3822亿元增加到2001年底的7.47亿元,无疑意味着一旦经济社会生活中发生不利于稳定的大事件,挤兑风险将更加严重。鉴此,防范挤兑一直是各家银行忧心忡忡并着力采取措施的一个重点。其二,贷款质量不高。各类工商企业存款数额较少而贷款数额巨大,这一方面意味着银行等金融机构要通过往来资金账户监控工商企业的信用能力从而继续发放贷款存在诸多困难,另一方面意味着一旦工商企业无力偿还到期债务,银行等金融机构已放出的信贷资金就将转变为不良贷款。90年代以后,随着银行商业化进程的加速,巨额不良资产已成为银行等金融机构深化改革和继续发展的沉重负担,因此,化解这些不良债权成为金融机构的一项重要工作。其三,金融资金严重闲置。为了防范信贷资金风险,1995年以后,在实行《贷款通则》的背景下,各家金融机构对工商企业实行抵押贷款、担保贷款制度,使相当多高负债企业难以继续得到贷款资金,但同时在银行体系中也严重发生了存差(存款大于贷款)现象。到2001年10月底,全国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10.9万亿元、存款余额为14万亿元,存差3.1万亿元,这不仅意味着银行等金融机构一年利息损失达到2000多亿元,而且意味着这些资金的使用效率受到明显制约。

要改变城乡居民将货币资金以存款方式汇集于金融机构,就应充分利用资本市场机制将这些资金有效地转化为资本性投资资金。城乡居民的货币资金转化为资本金的过程,本身就是民营资本增长的过程和民营经济的增长过程,因此,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是实现货币资金由贷款性供给向资本性供给转变的重要机制。

第二,经济效率。对发展中国家来说,经济效率高低直接制约着经济发展的快慢。90年代中期以前,非国有经济部门的资金效率明显高于国有经济部门,固然有着商品供不应求的原因,但也有着非国有经济部门资金运作机制优于国有经济部门的因素。90年代中期以后,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尽管有一批非国有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落马”,也有一些非国有企业进入惨淡经营行列,但就总体而言,非国有经济部门的经济效率依然明显高于国有经济部门。从资金--产出角度看,1999年“乡镇企业贷款”、“私营企业及个体贷款”和“三资企业贷款”余额为9666.2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3734.3亿元的比重仅为10.31%;2000年上述三项贷款的余额为9764.6亿元,占金融机构贷款余额99371.1亿元的比重降低为9.83%。但在同期的工业总产值中,非国有企业所占比重从1999年的51.18%上升为2000年的52.66%。非国有经济部门用10%左右的资金提供了50%以上的工业总产值,这足以显示其经济效率的状况。

1998~2000年的3年间,政府采取种种措施努力扭转国有企业大幅亏损的局面,使国有企业的利润总量在2000年底达到了2100多亿元,相当多的国企扭亏为盈。但是,这种国企解困是在全社会耗费了巨大成本的条件下发生的:其一,减息。1996年5月至1999年6月连续7次降息,1年期贷款利率从12%下降到5.85%,减少了6.15个百分点,按此计算,对国有工业企业来说,2000年仅17019.3亿元的“工业贷款”和27931.2亿元的“中长期贷款”就减少利息支出2764.45亿元,更不用说1996年底国有工业企业盈利数额尚达600多亿元。这实际上意味着在3年扭亏期内,国有工业企业的经济效益非但没有提高反而继续呈下落走势。其二,冲账。从1996年起,国有商业银行拿出一部分资金用于支持一些中心城市的“优化资本结构”,冲减国有企业的债务负担。其数额为1996年100亿元,此后每年增加100亿元,到2000年这笔资金的累计总额达到1500亿元,银行实际上为国企承担了“1500亿元(1+利率)”的债务负担。其三,发股。1998年起开始使用1997年度股票发行指标。为了支持国企解困,政府主管部门明确规定,发股指标重点向国企倾斜,由此,3年间国企通过A股发行融入了4000亿元左右的资金,而非国有企业发股上市受到严重限制。其四,剥离。1999年设立了4家资产管理公司,从国有商业银行中剥离出1.4万亿元的不良债权交给资产管理公司运作处理,由此,对应减少了国企的债务负担(包括利息)。

不论对国家来说还是对企业来说,经济效率的高低都既反映了也决定着市场竞争力的高低。国有经济部门的低效率决定了,它难以担负入世后在中国市场中层开的国际竞争重任,为此,实现国有经济从竞争性产业中退出,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已是势在必行。在国有经济退出竞争性产业过程中,对应的市场“空位”将主要由民营经济来填补,从这个意义上说,大力发展民营经济既是实现国有经济战略调整的重要条件,也是提高民族经济效率和国际竞争力的主要机制。

第三,经济结构。从产业角度来说,经济结构主要由产业部门结构、产业区域结构、产业技术结构和产业组织结构等构成。尽管目前主要的重化工业、交通通讯、金融等部门依然以国有经济为主,但90年代中期以来的经济结构调整显示了如下几个重要特点:一是重化工业比较集中且实行国有体制的地区(如东北、西北等)经济效益较低,企业亏损严重;二是为了解决发展所需的资本金和市场机制,一些大型国有企业(包括航空、电信、石化、钢铁等)通过在境内外发行股票,迈出了转向民营经济的第一步;三是民营经济比较发达的地区,经济发展势头较好、速度较快,反之,民营经济不太发展的地区,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四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设立和发展主要选择了民营方式,风险投资公司也基本采取民营的运作方式;五是民营经济通过投资参股、企业购并、资产重组等途径“入主”于国有企业,推进了这些国企的体制改革。

经济结构的调整离不开资本、技术和机制这三个基本因素作用的发挥,而在国有经济内部要获得足够的资本和技术、运用市场经济机制来推进经济结构调整是极其困难的。50多年来,中国曾先后进行了6次经济结构调整均未能解决好产业结构协调、各部门“按比例发展“的问题,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国有经济部门中不存在实现资源有效配置的市场机制。一些人认为民营企业缺乏巨额资金,不能进行大型项目的建设,无力加入重化工业、交通通讯、电力钢铁等部门的结构调整。这种认识是不符合实际的。在世界500强中,除中国的企业外,没有1家属国有企业。在城乡居民手中资金充裕的条件下,关键的问题是,运用何种机制来实现这些资金的集中。只要资金集中的机制合适,民营经济就能从事规模巨大的项目建设和企业运作。

第四,经济秩序。保持一个良好的经济秩序,是保障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条件。市场经济是信用经济,但90年代以来,各类企业间相互拖欠债款的“三角债”普遍发生,严重影响了企业间正常的商业往来秩序和业务运作。其中,工商企业长期拖欠银行贷款本息引致银行不良贷款数额剧增,工商企业之间相互拖欠货款导致正常生产经营活动难以维继。“三角债”的普遍发生说到底是一种严重的信用危机,而不讲信用就不可能有市场经济。引致“三角债”的直接原因复杂多样,但从财产关系上讲,根本原因在于企业间的商业往来缺乏切实的财产保障。根据市场原则,企业不能按期偿还到期债务就应进入破产程序,以债务人的净资产来保障债务清偿。但在国有体制下,通过追究一家国有企业净资产来偿还另一家国有企业的债权,只是国有经济内部的资产转移,非但没有财产的经济意义,而且将引发企业破产、职工下岗等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鉴此,相关政策倾向于通过“协调”来解决国企间的债务拖欠问题,而不主张运用“破产”处理来维护债权人的权益。可是,这样一来,企业商业往来中的信用关系就失去了最基本的保障机制。与此不同,在民营经济中,每个自然人(或企业)的财产与其他自然人(或企业)的财产均不属于同一所有者,维系正常的商业往来关系又是各家企业的共同要求,因此,以净资产来保障商业信用的机制比较容易形成,另一方面,由于民营企业较难借助政府部门的行政“保护”来避挡债权人的清偿债务要求。所以,一旦发生不能偿还到期债务的情形时,进入破产程序所受到的各方面干扰较少。而对民营企业的股东来说,进入破产则意味着投入企业的资本将面临“颗粒无收”的境况,这也迫使他们重视切实履行债务人义务。显然,要改变“三角债”严重发生的局面,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商业往来秩序,保障经济的正常运作和发展,就必须大力发展民营经济的财产关系并以此为基础推进商业信用的发展。

企业经济范文第9篇

一、我国中小企业融资难现状

(一)在内源融资方面,中小企业自有资金不足,自我积累有限

从世界范围来看,中小企业在人创业阶段基本上是靠内源融资逐步发展壮大起来的。这是由于在创业阶段,企业的经营规模尚小,产品沿不成熟,且市场风险较大,因此外源融资作为筹资不仅难度大且融资成本高,于是中小企业不得不把内源融资主要通过企业自筹和向关系人借贷两种形式,自筹通常表现为在流动资金不足的情况下,企业向职工集资;向关系人借贷。两种方式的利率一般高于同期贷款利率。根据广东民营企业融资调查问卷以及温州的实证研究,截2004年末,企业通过内源融资方式在绝大部份中小企业中处于首位。然而,从总体上看,我国中小企业普遍存在着自有资金不足的现象。以私营企业为例,目前平均每户注册资本才80多万元。在内源融资方面,我国绝大部分中小企业陷于非常困难的境地,如不能转向外源融资,别说是进行企业扩张,连维持生产经营都成问题。

(二)在外资融资的直接融资方面,证券市场准入门槛高

目前,我国资本市场还很不完善,大部分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难以通过直接融资渠道来获得资金,从股权融资来看,作为企业发行股票上市的唯一市场,沪深交易所设置了很高的门槛,绝非一般中小企业能问津。按照《公司法》《证券法》的要求,上市公司股本总额不少于5000万元,并要求开业时间在三年以上且连续赢利。因此,平均每户注册资本80多万元的广大中小企业,根本没有资格争取到上市或发行企业债券的指标。从债券融资看,目前我国企业的债券市场的发展远落后与股票市场的发展,大企业都难以通过发行债券的方式融资资金,规模小,信誉等级相对差的中小城市企业就更不用说了。靠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来解决我国众多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中小企业融资问题不现实。

(三)在外源融资的间接融资方面,中小企业获得的资金有限。

在我国中小企业的间接融资渠道中,商业银行贷款占绝大部分比重。而商业银行在向中小企业贷款方面一直存在着种种限制。据统计,目前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仅占银行信贷总额的8%左右,这与中小企业创造国内生产总值的1/3、工业增加值的2/3,出口创汇的38%和国家财政收入的1/4的比例是极不对称的。

二、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原因分析

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并非中国所独有,而是世界各国共同面临的问题。然而,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使得我过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具有不同于别国的一些特点。现从以下几个方面,对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成因进行分析:

(一)中小企业尚未建立起现代企

业制度,财务管理和经营管理不规范中小企业大多是以家庭经营、合伙经营等方式发展起来的。许多中小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单一,企业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营行为短期化,负债多,积累少,投资规模与市场竞争力不足,抗风险能力低,容易遭到市场的淘汰;财务管理和经营化管理不规范。据调查,有80%的中小企业会计报表不真实或没有会计报表。有的企业甚至有四本帐(银行、工商、税务、自己)财务信息失真。此外,由于一些中小企业存在逃避银行债务,多头抵押等情况,因而其资信等级不高。由于银行对其缺乏足够的信心,为保证信贷资金的安全,降低成本和提高经济效益,银行不愿冒险向中小企业发放贷款。

(二)中小企业版(创业版)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作用有限

2004年5月中小企业版在深圳交易所正式启动。建立中小企业版,可以避免中小企业过度依赖银行贷款,为中小企业创造了直接融资方式,有利于拓宽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但是这种发展向中小企业融资的资本市场方案,实际上只能解决部分的高风险、高回报的科技型企业的融资问题。我国今后一段时期内资源禀赋结构的特点都将是资本相对稀缺、劳动力相对丰富,劳动密集型企业中小企业很难象搞科技型企业那样成为高收益、高成长的企业。因此,通过资本市场来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问题的方案,对这些劳动密集型中小企业是没有太大帮助的。

(三)国有银行惜贷严重

国有银行惜贷的原因,可以从信息不对称、交易成本的角度来分析。由于信息的不完全和不确定性,借款人拥有信息优势,贷款人很难收集到有关借款人的全部信息,或者收集、鉴定这些信息需要花费大量的成本。中小企业大多处于初创期,不仅数量多,规模小、而且单个企业需要资金量少、财务管理透明度差,这就造成中小企业信用水平低。此外大多数中小企业处

于竞争性领域所面临的经营风险和淘汰率高,融资风险大,投资回报相对较低。因此,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将可能成为超过其自身承受能力的信贷,而中小企业也不愿按银行的要求提供相关的财务信息。如此一来,银行的贷款成本和监督成本上升。银行由于缺乏有关中小企业客户风险的足够信息,不能做出适宜的风险评价。此外,中小企业与大企业在经营透明度和抵押条件

上的差别,以及银行追求规模效应等原因,大型金融企业通常更愿意为大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而不愿意为资金需求小的中小型企业提供融资服务。

(四)中小企业的信用担保制度不完善

截至2007年底,全国已组建为中小企业服务的各类担保机构600多个,为中小企业提供贷款担保200多亿元。我国的担保体系是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为主体、以政府出资为主,民间资本介入很少。政策性担保机构无需自负盈亏,追求的是社会效益,不符合担保的高风险性,有可能使担保规模过大,使担保变为福利。当银行考虑到一旦出现代偿额过大或集中代偿的情况,担保机构无力代偿时,反尔不愿意向中小企业贷款。此外,我国目前的中小企业信贷抵押折扣率过高。一般来说,中小企业规模小,可抵押的物品少,但现行的金融对抵押品的折扣率过高,使的许多中小企业无法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

三、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对策

(一)加强中小企业公司的治理建设我国很多的中小企业还具有明显的家族特色。用人方面任人唯亲,家庭成员占据重要的管理岗位,决策上独断专行。这种管理模式不利于中小企业引进优秀的管理人才,不利于提高中小企业经营决策的科学性,加大了中小企业的经营风险,降低了中小企业的信用水平,导致银行和投资者不愿意向其贷款和投资。

鉴于此,中小企业应走产权主体多元化的道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实行公司改造,解决家庭制对其发展的束缚,进行所有权的结构调整,引入优秀的管理人才,提高经营效率,降低经营风险,这样才能提高信用水平,增强融资能力。

(二)建立和完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互担保制度

充分认识和重视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的作用,按照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建立起多层次,多结构,多种所有制并行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和再担保机构。首先,要建立以政府为主体的信用担保体系。由各级政府财政出资,设立具有法人资格的独立担保机构,实行市场化公开运作,不以盈利为主要目的。其次,成立商业性担保公司。以法人、自然人为主出资,按公司法要求组建,实行商业化运作,以盈利为主要目地。第三,建立互担保机构。由中小企业自愿组成,联合出资,发挥联保互保作用,不以盈利为目的。互助担保的优势来自民间担保的产权结构、社区性和互助、互督、互保机制。当面另风险时,政策性担保的通常做法是将风险转移给政府。而互担保机构承担的风险最终由会员分担,容易被潜在的被担保者接受,担保审批人于担保申请人相互了解,缓解了信息不对称的危机;互担保将银行或政府担保组织的外部监督转化为互担保组织内部的相互监督,提高了监督的有效性;处于劣势的中小企业通过互担保联系起来,在于银行谈判时能争取到较有利的条件;互担保减轻了政府财政负担,可以为政府与中小企业沟通创造新的渠道,容易获得政府的支持。为适应今后的发展需要,宜构建以互担保机构为主,政策性担保机构和商业担保机构为基础,以地区和市级,省,国家三级再担保机构为支撑的结构体系。

(三)转变国有商业银行经营观念和经营方式,改进中小企业融资服务

对于进入成熟期的广大中小企业来说,最为关注和期盼的莫过于能够及时获得银行贷款。从发达国家的情况来看,无论其资本市场的发达程度如何,银行信贷融资始终是中小企业的主要来源。

1.调整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政策,强化和健全为中小企业服务的信贷机构。商业银行要打破以企业规模和所有制结构作为贷款的标准的认识误区,除总行外,一级分行和作为基本核算的二级分行也应尽快分离和设置专门的中小企业信贷机构。

2.修改企业信用等级评定标准,建立一套针对成长型中小企业的信用评估体系。应把企业的行业发展,成长预期,管理团队和科技优势作为评估的主要因素,并以量化指标体现出来,再结合财务状况,综合评估此类企业。

3.从政策上提高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积极性。可考虑扩大商业银行对中小企业贷款的利率浮动区间,对于向中小企业贷款比例较高的商业银行,可以考虑实行诸如冲消坏帐和补贴资金等措施,以增强其抵御风险的能力。

4.运用金融创新工具,改善信贷融资能力。很多成长型中小企业具有高风险性,对其信贷融资,显然具有风险。虽说这类企业也会带来高收益,然而这种高收益并不会增加银行信贷的利息收入。如果将收益的一部分变为权益融资,不仅可以给银行获得中小企业成长带来的收益,也降低了信贷的整体风险。

(四)大力发展地方性中小金融机构

地方性中小机构包括城市商业银行、城市信用社、农村信用社、地方性中小企业产权交易市场、中小企业债券市场和地方性风险投资公司。现在,我国虽说有五万多家农村信用社和五千多家城市信用社,但其合作性质已经淡化,成为“准国有商业银行”,应在对其清理整顿的基础上,成立商业性中小企业银行,专门为地方中小企业提供商业性贷款。中小金融机构拥有成为中小企业提供服务的信息优势;中小金融机构一般是地方性金融机构,通过长期的合作关系,中小金融机构对地方中小企业经营状况的了解程度逐渐增加,有助于解决存在于中小金融机构于中小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问题。

(五)发展融资租赁业务

这是因为对于中小企业来说,融资租赁具有其他融资方式所没有的优点:

1.限制条件少,能迅速形成现实的生产力;能使中小企业保持技术及设备的先进性,提高产品竞争力;与发行股票、债券或通过银行借款等方式相比,受到体制、企业规模、信用等级、负责比例、担保条件等限制较少。

2.融资风险少,中小企业有权选择自己最需要的设备,掌握设备及时更新的主动权。由于租赁期内设备的所有权属于出租人,租赁期满时,承租人有权选择归还或购买,设备过时的风险就由出租人承担了。中小企业出现经营不善无力交付租金时,出租人只好收回设备。与债务融资下的破产清算相比,融资租赁的财务风险更小。

3.保持中小企业财务的合理性与安全性。一方面,避免了流动资金的一次性过多占用,增强了中小企业资金的流动性;另一方面,与股权融资相比,租赁融资可以避免对股权的稀释。

企业经济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企业战略管理 战略思维 战略比较

一、企业战略管理的三种战略思维及其比较

1、以资源为本的战略思维

以资源为本的战略思维认为企业是一系列独特资源的组合,企业可以获得超出行业平均利润的原因在于它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掌握和利用某些核心资源或者能力,在于它能够比竞争对手更好地把这些能力与在行业中取胜所需要的能力结合起来。许多企业由于种种原因而具备了某种资源,如专利技术、自然资源、法律垄断、人力资源、知识学习、治理结构等等,这种资源可以通过企业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而体现出来,从而在竞争中具备竞争优势。

2、以竞争为本的战略思维

以竞争为本的战略思维认为在决定企业盈利性的因素中,市场结构起着最重要的作用,企业如何在五种竞争力量中确定合适的定位是取得优良业绩的关键。因此,如何打败竞争对手、如何在竞争中获得竞争优势就成为这种战略思维的主要焦点。

根据波特的竞争模型,企业战略的制定基本过程如下:首先是利用五种竞争力量模型来分析行业的吸引力,然后识别、评价和选择适合所选定行业的竞争战略,最后实施所选定的战略。一般认为企业可以通过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垂直整合获得竞争优势。企业一旦实现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带来的低成本就可以成为企业竞争取胜的法宝,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把市场份额作为经营的重要目标,因为高市场份额往往代表着高利润。零售业态的发展与变革无疑证明了范围经济确确实实可以给企业带来竞争优势(沃尔玛即是例证),而思科的成功并购也证实了垂直整合可以帮助企业树立竞争优势。

3、以顾客为本的战略思维

以顾客为本的战略思维把顾客视为企业的一部分,它把顾客与企业存在的关系过程中给企业所带来的利润作为顾客价值的度量,亦作为企业盈利能力的度量,因此,发现、引导(甚至是创造)顾客需求、满足顾客需求、维系顾客关系便成为这种企业战略的重点。

企业根据顾客来调整企业的各种资源组合和经营行为,以便为顾客提供更多的价值。惠普公司正在积极实现这一变革,把公司的组织结构从以产品线为中心改为以现有顾客和潜在顾客为中心,它首创地设立了客户业务经理岗位,由客户业务经理向顾客提供服务。客户业务经理的绩效不仅仅与销售收入挂钩,还与顾客的满意程度挂钩。

4、三种战略思维的比较

以资源为本的战略思维把企业所能掌握和利用的资源视为企业持续竞争优势的源泉。本质上讲,这是一种从企业出发的战略观点,由内而外来考虑企业战略的制定,因为企业的核心能力决定企业所服务的顾客,决定了要满足的顾客需要。这种战略考虑更多的是企业具备什么独特的资源,如何充分利用这些资源来获得更多的利润。一旦企业的核心能力与顾客需求毫不相关,或企业的差异化不被顾客所认识和接受,那么,以资源为本的战略就会陷入困境。

以竞争为本的战略思维以行业吸引力作为企业战略取向的指标,把竞争对手的经营行为作为自身经营行为的标杆,考虑的是行业内的此消彼长,考虑的是竞争对手之间的你争我夺,考虑的是如何比竞争对手做得更好或打败竞争对手,对于整个行业而言是一种零和战略。企业若从这种战略思维出发来考虑战略的制定,则不可避免地产生三种影响:一是企业注重模仿而不是创新,因而企业常常接受竞争对手的成功之道并进行模仿;二是企业更多的是应对式地展开经营,这是竞争的本质使然;三是企业对新出现的市场和顾客需求的变化把握不够。

以顾客为本的战略思维的企业以顾客价值作为战略的取向,以价值创新为已任,以价值来维系顾客和满足顾客需求,这样,对整个行业而言是一种非零和的战略。当然,以顾客为本制定战略要求企业能快速理解和把握顾客的需求及需求变化,有足够的柔性来调整自身各种资源的组合,并以顾客能接受的成本向顾客提品和服务,这种挑战和压力并不是一般的企业所能面对和应付自如的。

二、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战略制定所面临的挑战

知识经济对这三个因素都产生了深刻的变革,因此,制定企业战略时要充分关注知识的变革作用。

第一,知识经济条件下知识竞争的形态多种多样,包括企业之间的现有知识资源的竞争、拥有知识创新能力的人力资源竞争、企业内部知识资源和其它资源配置效率的竞争、企业内部知识创新能力的竞争等,知识竞争逐渐成为市场竞争的主体。因此,制定企业战略时需要从全新的角度来分析市场、评估竞争状况。

第二,尽管目前知识尚不能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中反映出来,但没有人怀疑知识的重要性,而且,随着知识经济的进一步深入,知识资源的重要性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突出。知识资源正在取代实物资产和金融资产而成为企业最重要、最大的企业资产。而且,现代知识的高速更新、爆炸性增长使静态的已有知识掌握已经不能满足企业知识竞争的需要,驾驭知识的学习、研究开发能力培养就成了企业构造自己知识竞争优势的要点。这样,评估企业资源时需要把企业的知识资源/资产评估纳入进来。

第三,具备知识创新能力的顾客是知识经济条件下最有活力的变革因素,其需求变化更具有不确定性,这对企业理解和把握顾客需求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因此,需要企业战略更加灵活,具备足够的柔性来适应顾客需求的变化。

上一篇:智能税务管理范文 下一篇:中学学习辅导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