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节能减排措施范文

时间:2023-03-05 10:56:13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范文第1篇

关键词:煤炭企业;节能减排;措施。

中图分类号:C2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节能减排已成为全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国家为促进煤炭企业节能降耗、减排增效,先后制定了多种法规加以推进,加上煤炭企业自身的努力,煤矿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规范化。对于煤矿企业开展节能减排是企业提高管理水平、 降低成本, 提高核心竞争能力、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 客观要求, 是企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也是煤炭工业发展的根本出路。煤炭企业的节能减排实践经验不断增加,但缺乏系统性和条理化,影响节能减排的后续推进和推广应用。本文就结合煤炭企业实际,就节能减排谈一点个人的粗浅认识。

1节能减排概念。

节能减排通俗来讲,节能减排就是节约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了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减少能源消费和增加可再生能源及清洁能源使用,是减轻能源生产和消费负面影响的主要手段。前者属于节约能源的范畴,后者属于减少碳排放的范畴,二者有联系,又有区别。一般地讲,节能必定减排,而减排却未必节能,所以减排项目必须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以避免因片面追求减排结果而造成的能耗激增,注重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均衡。本文结合煤炭行业的特点,梳理出煤炭企业节能减排的内容要素。

1。1节能内容要素。

煤、电、油、气 (汽)四大要素是煤炭产业的主要能源,水是煤炭产业的主要资源,且国家针对煤炭采掘、煤化、煤电、电铝等行业颁布了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和清洁生产标准及指标体系,故以煤、水、电、油、蒸汽 “五要素”作为煤炭企业节能内容的主要构成因素。

1。2减排内容要素。

水、气、声、渣和生态环境五大要素能客观反映区域内的环境污染现状,且国家针对 “五要素”制定了全面的污染物排放或控制标准,故以水、气、声、渣和生态环境 “五要素”作为污染减排内容的主要构成因素。

2煤炭企业节能减排思路。

煤炭企业应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 “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以循环经济为核心,探索低碳经济新模式,统筹产业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系,促进可持续发展,全面构建和谐、生态文明矿区和 “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现代化企业。在节能方面,加速淘汰和改造落后工艺装备,促进产业及产品结构调整和优化,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环保方面,以污染防治为中心,以污染源治理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为手段,使各类环保指标不断满足国家相关要求,逐步完善以低消耗、 “零排放”、资源综合利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3煤炭企业节能减排措施。

3.1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循环经济。

煤炭企业可通过优化调整煤-煤化工、煤-煤电铝、废物综合利用等产业链,依靠结构优化、深化和升级,构建节能型的低碳循环经济新模式。

3.2强化技术创新,加快工艺与技术改进。

(1)采用先进的,适应井田地质条件的采煤方法及工艺研发、引进和应用一批新技术、新工艺,为节能提供技术支撑。

(2)研究推广应用煤炭开采新技术。

加强煤炭开采方面技术研究,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延长矿井开采寿命。加强研究应用先进的煤化工技术、供电系统新技术,以达到通过实施工艺技术优化实现节能的目标。

(3)优化工艺技术设备。

工艺设备的优化,包括提高技术装备水平、淘汰高耗能设备、设备大型化、缩短流程、提高自动化程度等内容。通过增加、改造设备,以主体生产工序的技术改造为重点,淘汰技术落后、能耗高的设备,提高余热余能回收水平,提高设备的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单位产品生产能耗先进水平。

3.3强化污染防治,全面实施项目工程。

(1)水污染综合治理与水资源优化配置。

煤炭企业针对所有矿井,建设分散配套或集中式的矿井水处理厂,矿井水处理后作为井下及洗煤厂生产,灭尘、绿化等用水;针对生活污水,应新建或不断完善现有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充分挖掘和发挥设施能力,保证正常设施运行以及提高出水回用率作为重点。

(2)大气污染治理。

应对脱硫、除尘、脱硝系统升级改造,保证脱硫、除尘、脱销等设施稳定运行,同时开展氮氧化物和二氧化碳减排的技术研发与工程示范。

(3)固体废弃物治理与综合利用。

煤炭企业生产运营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主要包括煤矸石、粉煤灰、炉渣等。针对煤矸 石,对现存的历史遗留矸石山,在煤矸石安全处置的前提下,通过建立起煤矸石综合利用链网,用于煤矸石的综合治理与利用。针对粉煤灰、炉渣,根据粉煤 灰、炉渣中C、SiO2和Al2O3等成分的含量不同,确定不同的用途,可先进行未燃碳等元素的回收,然后主要作为井下注浆、塌陷区回填、制砖和作板材、生产水泥砌块和作为生产水泥掺加料使用。

(4)噪声治理。

煤炭企业主要噪声源是风井抽风机、压风机、主井绞车、副井绞车、洗煤厂运转设备等。可采用隔声罩、墙面吸声结构、隔声门窗、消声器等处理方式,进行高噪声设备、厂区和厂界的噪声治理,确保达到工业企业厂界噪声排放标准。

(5)生态系统恢复与煤矿塌陷区综合治理。

煤炭企业需配合地方政府开展塌陷区生态恢复、复垦绿化和小流域治理。坚持 “清洁发展、节约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开展矿区生态文明建设,构建清洁文明宜居的生态型矿区。

3.4管理节能减排。

研究有效的能源管理机制,对水、电、气等能源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实现能源调度与生产调度系统的有机协调。健全管理体系,建立节能监控中心,整合分散孤立的监测点,建立集数据分析、数据采集、图像监视统一的节能监控平台,实现节能信息化、自动化管理。为了实时掌握自身的环境状况,煤炭企业还应建立环境监测监控体系,加强污染源在线监测、环境污染应急监测、辐射监测、生态环境监测能力建设。

要保持煤炭企业又好又快发展,就必须把节能减排工作摆在矿井发展的优先位置。本文分析了节能减排的具体对象,提出了节能减排的路径和保障措施。本文认为,应将节能减排的各种路径进行集成,并切实为节能减排提供实施保障,才能实现综合推进煤炭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以此实现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同步推进,从源头上节约能源和资源、预防和治理污染,才能更好地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措施

0 引言

当前,实现节能减排目标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各方面工作仍存在认识不到位、责任不明确、措施不配套、政策不完善、投入不落实、协调不得力等问题。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扭转,不仅今年节能减排工作难以取得明显进展,“十一五”节能减排的总体目标也将难以实现。

1 节能减排的制约因素

1.1 外部制约因素

具体表现为:(1)节能意识淡薄。我国能源产品价格偏低,企业对其成本重视不够,特别是国有企业普遍不重视能源效率评估,常把能源等成本看成是固定的,缺乏专门能源管理员。(2)错误的节能减排观念。一方面,只关注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忽视商业领域、民用领域和交通领域等巨大的节能减排潜力;另一方面,因资金、技术缺乏以及对合同能源管理等社会化节能服务缺乏认识,常常错误地认为节能减排需耗费大量资金,积极性不高。(3)节能减排的政策法规不健全。在《节约能源法》中,有关执法主体、监督主体、节能行政主管部门法律地位等规定不明确,缺乏配套法律和标准体系,也缺少针对企业和普通百姓的财政税收等激励政策,已有的政策更多局限于工业领域,可操作性有待提高,监督难、执行难。(4)缺乏科学的干部考核体系。许多地方对干部的考核仍主要侧重于经济增长、招商引资等,把GDP增长作为硬任务,节能减排成为软指标。

1.2 内部制约因素

具体表现是:(1)产业结构不尽合理。我国正大力推进城镇化和工业化,客观上需要工业特别是重工业提供支撑,但工业特别是重工业增长过快,第二产业整体增幅快于第三产业,将加大我国能源短缺和环境污染的风险。(2)技术、资金不足。无论是企业推行清洁生产,还是进行设备的更新换代,都离不开资金和技术的支持。然而,由于企业在这方面储备不足,使得我国与国际先进水平在资源利用效率上有较大的差距。

2 促进节能减排的策略

2.1 树立全新的节能减排理念

(1)节能减排不一定要付出高昂代价。许多节能减排措施是零成本或低成本,如关闭电源、实行夏令时、采用定时关灯等简单做法也能取得明显的节能减排效果。(2)节能减排能通过废弃物的回收利用实现。应加强对生产设备、建筑以及家用电器等生产和生活废弃物的重用、再制造和物料回收,并在工业园区建立生态产业链,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度利用,以最终实现污染物的“零排放”。(3)全社会节能减排理念的形成是一个长期过程。近年来,我国为了引起民众对节能减排的关注,节能宣传周均选在用能高峰期六月中旬左右。但节能减排的宣传不是一种应急措施,应通过立法把节能日、节能检查日、节能周和节能月等活动时间固定下来,建立专门的节能减排网站及免费电话服务中心,帮助人们解决实际问题,强化人们的节能减排意识。(4)建立起绿色CDE的干部考核任用体系。从制度上改变过去官员升迁只看本地区经济增长的偏向,把节能减排纳入综合考核评价,强化环境成本的观念,杜绝不计环境代价发展经济的

倾向。

2.2 建立健全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体系和财税政策体系

我国应建立以工业节能为主体,兼顾建设、交通等诸多行业和行政机构,形成覆盖面广、结构完整的节能减排综合防控体系。措施具体如下:(1)完善节能减排的法律法规体系。(2)建立节能减排的统计体系和监督执法体系。(3)利用财税政策引导全社会节能减排。

2.3 重视建筑、交通等非工业领域的节能减排

建筑节能减排可从节能建筑和建筑用能两方面推进。节能建筑包括新建节能建筑和将非节能建筑改造为节能建筑。新开工建设的建筑,应严格执行建筑节能的设计标准,积极推动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并引导太阳能与建筑一体化的光热、光电利用、浅层地热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建筑中规模化应用。建筑用能方面,应立足在商用民用建筑中推广高效节能产品,进行由分散供热向集中供热、由按面积收费向按热量收费等方面改革,制定和实施能耗使用定额标准和用能支出标准,积极推广电力需求侧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等节能新机制。交通领域方面,应积极构建我国节能型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充分发挥铁路、公路、水运、民航及管道运输的优势,合理配置运输资源,提高交通运输能源利用的整体效率。

2.4 积极扶持节能服务产业的发展

应加快EMC资质的认定工作,加快节能监测、技术服务体系和第三方节能效果的评价体系建设,建立节能服务基金,积极引导节能设备制造商、电力公司等资本技术雄厚的公司进入节能服务市场,并大量采购节能服务,鼓励企业采用BOT(建设、运行、转让)、BOO(建设、运行、拥有)等合同形式开展节能服务,率先推动我国政府部门与事业单位的节能减排。

2.5 加大产业结构与能源结构的调整力度

目前,我国钢铁、有色等6个高耗能行业的增加值仅是规模以上工业的33%左右,但能耗却占工业能耗的70%左右。原因之一是高耗能产业集中度偏低。因此,应加快企业的联合重组。同时,应创造条件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能源结构方面,主要调整能源生产和能源消费结构。应通过财税、投资政策和强制性市场份额政策,积极推进核电建设,大力开发水能、太阳能等可再生能源,优化能源生产结构。

2.6 加大节能减排技术、产品开发应用的支持力度

首先,应加大对节能减排技术、产品研发的支持力度,将一些重大节能减排技术,如高效节电设备、热存储以及高效、清洁和二氧化碳零排放的化石能源开发利用等列入国家”863”、“973’’等重大科技项目,给予充足的资金支持。其次,应加大节能减排产品的政府采购规模和对消费者的购买激励。

2.7 强化重点行业和区域的高耗能大企业监管,兼顾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

在加强单个企业监控同时,应加大重点行业和区域耗能企业的监管力度。同时,对能耗高、污染重的中小煤窑、土焦、钢铁等企业采取取缔、关停措施,对因资金、技术缺乏的其他中小企业的节能减排活动给予一定扶持。

3 结论

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巨大的资源和环境被破坏的代价,这两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应强烈。这种状况与经济结构不合理、增长方式粗放直接相关。不加快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增长方式,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经济发展难以为继。只有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才能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同时,温室气体排放引起全球气候变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进一步加强节能减排工作,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参考文献

[1]陈运辉,谷志红,牛东晓.发达国家绿色电力推广的部分措施及启示[J].电力需求侧管理,2008,5:68-71

[2]高树婷.我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估测初探[J].环境科学研究.1994,7(6):56-59

[3]孙一峰,孙荣华,王索宇.发电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探索与实践[J].华东电力,2010,38(7):1005-1007

[4]宣杰,孙文敏.发电企业节能减排的思考[J].经济纵横,2010,3:105-108

作者简介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应用

中图分类号:TM6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当前、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工业能源再利用技术都有巨大的发展,这为火电厂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技术手段。同时,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及国际化交流的加快,我们的企业管理水平日益提高,这也为发电厂的实际运营提供了良好的管理环境。在全球环保思想的大背景下,火电行业作为重污染行业,必须充分推广运用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管理,落实:效益为主、分项实施、技术更新、重点突破等指导原则。

1做好火力发电厂的生产环节控制

1.1提高发电厂的燃烧煤质。从而降低能耗,节约成本。通常来说,在广泛应用煤粉锅炉的火力发电厂中,燃煤的成本能够占到发电成本的百分之七十五左右,而占上网电价成本的百分之三十左右。在实际应用中,提高燃煤质量,做好人厂和人炉燃煤质量的控制,能够有效减少燃煤的消耗量,节约火力发电厂的发电成本,实现火力发电厂的节能减排。

1.2优化锅炉燃烧率,减少燃煤能量损失,做好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煤炭等燃料在锅炉内的燃烧过程中,往往会造成一定程度的能量损失,这些损失主要包括:可燃气体或固体未完全燃烧造成的热损失、锅炉自身散热造成的热损失、锅炉排渣和整理烟尘排放中所携带的热损失等。因此,提高锅炉燃料燃烧率,减少能量损失,是做好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重要举措。

1.3提高火力发电厂中汽轮机的工作效率,增大其转化内功的效能,减少其内部损失。在火力发电厂中,使用汽轮机将蒸汽热能转化为动能非常普遍。提高火力发电厂中汽轮机的工作效率,也是做好节能减排管理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进行改善:可以增加蒸汽流过动叶栅时的相对速度,采用渐缩型叶片等减小叶片出口边的厚度,从而降低喷嘴与叶片产生摩擦所造成的动能损失。

2加强生产设备的检修维护,提高生产系统的可靠性

目前来说,部分电厂设备老化问题严重,所以应该及时进行检修,提高生产系统的稳定性,以避免造成更大损失。首先,对设计、施工、调试、检修质量严格把关。提高热控设备的设计、施工、调试、检修质量对提高热控保护的可靠性;其次,严格控制发电厂电子控制间的环境条件,包括温度、湿度、灰尘、有无电磁干扰等等。然后,提高集散控制系统的硬件质量和软件的自诊能力,这对对提前预防、软化故障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最后而言,电厂生产系统必须采用技术成熟、可靠的热控元件。随着热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对热控元件的可靠性要求也越来越高,所以,采用技术成熟、可靠的热控元件对提高集散控制系统整体的可靠性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根据热控自动化的要求,热控设备的投资也在不断地增加,切不可为了节省投资而“因小失大”。

3设计电厂余热能源回收系统

目前来说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煤耗是电力行业实现绿色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现在广泛应用的凝汽式燃煤电厂的生产过程一般由输煤制粉系统、燃烧系统、空气循环系统、灰渣处理和排放系统、热力系统组成,火电厂在将燃煤热能转化为电能过程中存在大量的能量损耗。

燃煤燃烧总发热量中一般只有35%左右转变为电能,而50~60%以上的热能则通过汽轮机凝汽器的循环冷却水释放到环境浪费掉了。这在过去技术不发达的时候只能任凭浪费,但是当前环保节能技术发展迅猛,因此,我们可以利用节能系统对余热加以回收。随着热泵技术的发展,特别是大型高温水源热泵的研制成功,使得发电机组冷凝热回收成为可能。利用吸收式热泵或离心热泵技术可以利用各种热能,如以蒸汽、热水和燃料燃烧产生的烟气为驱动热源;以各种低品位热源,如余热、排热为低温热源。因此设计电厂余热能源回收系统成为提高综合热效率、降低电厂煤耗,同时能够减少对环境的热污染有效方法。

4电力产业需要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4.1由于技术创新是各种技术融合、共生,相互渗透作用的结果,从而需要专业公司、专业人员来实施,以弥补电厂技术人员的技术储备不足。实施节能工程项目,既可以培养专业公司的技术人员,进而迅速地推广到下一个电厂,而可能此电厂的技术人员尚未接触到这方面的知识。如经过变频节能工程实践,专业公司的专业技术人员积累了大量经验,对高压功率变频装置应用中产生的很多如谐波、电机发热、功率因数在低转速时不理想、维修麻烦等问题,就找到较好的解决办法。

4.2有必要把已经实施的节能工程专项,进行一次全方面的总结,作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形成比较完整完善的经验教训、方案和标准,进而开展培训、组织学习培养高素质人才,使人才从学习中积累经验,在工作中推广经验和技术方案,把节能工作落实到实处。

4.3以优化能源资源的结构布局为中心,最大程度地降低火力发电厂的能源资源消耗,提高能源资源使用效率,减少二氧化硫、烟尘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对我国重要战略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保证我国各大火力发电厂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和污染物排放量减少的目标,实现我国国民经济的可持续长远发展。

5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5.1加强人才的培养和管理。制定适合本企业自身实际情况的人才培养规划,通过“学以致用,因材施教”的原则,千方百计利用现有培训资源,突出培训重点,积极组织员工进行各类培训,要求通过培训切实做到三个提升,既即提升能力,培养干事创业的管理队伍;提升素质,培养攻坚啃硬的专业技术队伍;提升技能,培养岗位责任心强,业务精干的技能队伍。实做到约束与激励统一,宝电狠抓中层管理人员以及后备干部队伍建设。加强各级领导干部的理论学习和业务培训,使之能够正确运用领导艺术和方法处理各种关系,促进企业和谐发展,除强化绩效考核,发挥考核时效性;突出绩效经营和绩效改进。

5.2从基层人才的选拔和引进来说。一方面,要从基层中挑选一批懂技术、有经验、责任感强的技师型人才以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另一方面要积极引进外来人才。尤其当前,需要摒弃旧思想,积极引进外来人才服务企业发展。这方面人次的引进一定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择优的原则,严格执行各类人才评聘选拔条件,依据业绩考核与动态管理相结合的准则,同时需要引进一批产业节能研发专业的复合型人才服务于企业发展。

结束语:总而言之,与未来而言,节能减排对减少二氧化碳排放,保护我国森林环境都有重要意义。火力发电企业节能减排发展任重道远,但是其意义深远,因此是需要着重关注并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进行科研攻关。利用先进的节能减排技术让电企的发展不仅照亮百姓生活,更照亮我们生态中国梦。

参考文献

1.李雪丽,方淑芬.节能减排与我国火电企业可持续发展[J]. 硅谷. 2009(09)

2.何海航,罗成辉,付峥嵘,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策略探讨[J],中国科技信息。2008

3.张德瑾,贾红革.浅析电力生产企业的节能减排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10(34)

4.顾鑫,鹿娜,邵雁鹏,浅析火力发电厂节能减排的现实意义及措施,才智,2008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节能减排 竞争力 环境

推进企业节能减排,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内容和条件。企业节能减排不仅要以技术进步为前提,还和企业节能减排的市场制度安排密切相关。完善能源市场制度、排污权交易市场制度、节能减排技术服务市场制度,不仅可为全面提升我国企业节能减排水平提供所需的制度保障,也对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地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企业实施节能减排的措施

1、加强节能减排组织领导

做好节能减排工作,必须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为此,企业要成立各级领导小组,明确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具体抓的工作体制,确实把“节能减排”工作当做一项艰巨的经济任务和重要的政治任务来完成。并且要形成节能减排例会制度,及时通报情况,部署节能减排工作,协调解决工作中的重大问题,及时总结推广节能减排先进经验,落实本单位的节能减排工作,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目标任务。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有力的组织保证。

2、建立目标责任体系强化基础管理

节能减排目标的制定不能保守,也不能冒进。目标的高低决定了节能减排工程的可行性和价值性,目标太高达不到,既浪费了人力、财力,又挫伤了员工的积极性,还有可能使企业错失生存发展的机遇;目标太低。起不到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的作用,没有实施价值。

3、强化节能减排管理考核

强化节能减排“系统抓、抓系统”的管理机制,建立起“目标明确、责任落实、奖惩分明、一级抓一级、一级考核一级”的节能管理体制,制定一系列行之有效节能减排文件和管理制度,为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有力的制度保证。健全完善以指标考核为基础的考核奖罚管理体系,包括能耗、减排指标的下达、分解、落实制度,以及能耗、减排指标考核奖惩制度,能耗城排指标承包制度等。能源指标和节能减排目标层层分解,落实到车间、班组,一级抓一级,落实责任,逐级考核,严格奖惩,形成“责任层层落实,压力层层传递”的工作机制,促进节能减排工作的深入开展。把节能指标完成情况纳入到企业管理人员职责中,作为个人业绩考核的重要内容。节能减排工作要实行“一票否决制”和“问责制”。并将污染减排任务的完成情况作为评先、评优的重要考核内容,实行一票否决。

二、实施节能减排对提升企业发展的功能

1、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

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职工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强化管理措施。落实目标责任。将节能减排指标层层分解,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计划;完善企业产品质量监测管理制度,加入国际质量认证体系;加强计量管理,完善计量器具和检测手段,认真贯彻《清洁生产促进法》,积极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积极帮助职工掌握节能减排技能,不断提高职工节能减排能力。建直健全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的激励机制,动员全体员工参与节能减排活动。

2、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

增加技术创新投入,鼓励生产研发部门加快节能减排技术改造步伐;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节能减排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体系。整合社会力量为节能减排提供智力支撑;立足长远发展,积极淘汰落后的设备,采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促进节能技术改造和节能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的推广使用。提升企业节能、节水、节地、节材水平。

3、促进了企业节能减排的管理制度创新

提高认识。加强管理,是企业节能减排工作仍应继续努力的一个重要方面。管理节能减提,投资少,见效快,而且潜力很大。据有关方面统计,我国耗能设备技术效率和能源经济效率同发达国家相比,由于能源技术效率而造成的差距占三分之一。而经济效率方面所造成的差距占到三分之二,管理落后是其中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提升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水平。管理节能减排主要有两个层次,宏观调控层次和企业经营管理层次。总之。节能减排管理贯穿于生产经营全过程。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部门各个环节,与产品开发决策的正确性、设计和工艺的先进性、原辅材料的质量以及管理的科学性等密切相关。哪一个环节管理不善,都会造成消耗的上升,导致企业经济效益蒙受损失。做到事前计划、控制,事后评价、分析,总结经验,纠正不足,使企业内部节能减排管理机制更具有科学性和活力。

4、促进了企业实施可持续发展观念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范文第5篇

[关键词]热电联产 节能减排结构调整 技术升级

中图分类号:TE08文献标识码: A

一、热电联产对节能减排的意义

目前国家提倡“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与交通体系”、“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热电联产作为节能减排的朝阳产业备受关注,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热电联产取代了大量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的传统取暖方式,推动企业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抵制了SO2的生成,减少了煤碳用量,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向大气中排放,从而实现节能减排为企业带来效益,为减少大气污染做出了贡献。

据统计,2007年我国常规火电厂发电煤耗约每千瓦时320克标煤,热效率约36%。因此,按当前热电联产装机规模初步估算,热电联产相对于热电分产,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相比,热效率提高30%,集中供热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高50%,产生效益为节约标准煤6500万吨,年减少烟尘排放86万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热电联产在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和减轻环境污染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减少分散小锅炉房及其煤场、灰场所占用的土地,大大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而且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同时,热电联产机组都建在热负荷中心,区域热电厂的上网电量也在就近消化,减少变电站个数,电网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线损也有了明显降低,部分发电企业电煤供应紧张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热电机组的技术改造和更新替代步伐,加快热电联产规划的配套热网建设,对加快我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这样的对外能源依存度较高的大国来说,发展热电联产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最有效措施。

二、热电联产行业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大力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热电联产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累累硕果,我国的热电联产业发展态势也十分乐观,其在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战略性地位已经确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燃料的大幅波动,热电联产基础设施不匹配,热电联产技术装备水平低,资金短缺,社会需求不足等因素,限制了热电联产行业的发展,行业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

1.资金不足

当前,热电建设需要巨大投资,其资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支持;二是省政府财政收入支出;三是社会集资。近些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不足,技术改造与节能减排投资逐年降低。据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国每需要形成4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需要资金2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每年安排20亿元节能减排预算资金,缺口很大。近几年由于我国政府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引进外资筹建一些热电厂,个别热电工程开始实行股份制,增加了资金渠道,但为数不多,但总的来讲,资金周转非常困难。

2.企业能源利用技术发展落后,能源回收利用成本高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热电联产将普通电厂本来废弃的热量加以利用技术起步较早,像美国、英国德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余热发电体系。我国热电联产等方面才刚刚起步,再加上许多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导致成本的加大。同时,我国在由于组织结构体系、人力资源不到位、运行维护人员缺乏经验和能力等等,导致投资大、运营成本高。

3.法律法规不完善

90年代以来,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中随着工业生产水平的进步,为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我国由于起步较晚,法律法规尚未健全。

4.科研力量相对较薄弱

目前我国科研仍集中在传统的发展模式,而对于热电联产研究则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尚无全国性的热电科研机构,热能利用方面的科技力量薄弱,理论研究与探讨也相对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研发力量和持续的新产品推广目前总的来讲是供大于求,甚至个别地区存在比较严重的情况。

三、对策和建议

1.国家应出台优惠政策,提高热电联产行业的积极性

国家有关财政、税收、金融等应给予热电联产项目优惠政策,并进口设备、仪器、零附件、专用工具,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于符合贷款条件、从事热电联产行业的项目,国家财政应给予全额贴息(展期不贴息)。应充分发挥企业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的优势,在利用二次能源发电,筹建电厂方面给予照顾。

2.加快对现有热电机组技术改造

调查统计显示,我国部分地区中抽凝机组还占有相当比例,还有一些热电企业正在新建和扩建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小型锅炉数量大,单机容量小,小锅炉燃烧方式落后,烟尘浓度高,大气污染严重,锅炉热效率低”等现象。热电联产行业要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就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有计划地研制新产品,使产品不断地升级换代,提高性能和质量。在充分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和部门应继续鼓励支持热电联产,持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促进其向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环保型机组和清洁燃烧、资源循环利用方向发展。要加快制定金融扶持政策,促进金融跨越发展,以金融的发展支撑江热电企业的良性发展,为热电企业转型升级克服困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鼓励技术创新,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二次能源利用技术

依靠技术进步来促进热电企业的节能降耗是热电企业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调动热电企业长期的积极性,综合二次能源的特性,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大科技投入,研究将征收的排污费纳入预算内,按专项基金管理,不参与体制分成,加强国际间科技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节能减排领域进行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以推进余热发电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4.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发电供热煤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内部也应建立立体化、精确化的激励机制,对技术创新的骨干实施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只有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才能有效激发人才的潜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可以从相关技术和标准化的整体自主创新中,获得属于自己创新的“看家本领”,推动热电联产项目,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其他企业则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可以聚集创新资源,积累创新经验,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档次和水平。

四、结束语

当前企业大幅度提高生产总量,呈现供大于需态势,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于目前疲软的市场状况,积累创新经验,规范企业能源利用工作,实施全过程管理,使热电联产行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渝生,沙高原,田广亚,吴志荣.清洁生产离我们不再遥远[N].中国冶金报,2008.

[2]郭云涛.中国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四大瓶颈[N].第一财经日报,2009.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范文第6篇

[关键词]热电联产 节能减排结构调整 技术升级

一、热电联产对节能减排的意义

目前国家提倡“加快建设以低碳为特征的工业、建筑与交通体系”、“加快形成低碳绿色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热电联产作为节能减排的朝阳产业备受关注,已被世界各国公认为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保护环境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热电联产事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热电联产取代了大量高能耗、高污染、高浪费的传统取暖方式,推动企业淘汰能耗高、污染严重的落后工艺,抵制了SO2的生成,减少了煤碳用量,减少了有毒、有害气体向大气中排放,从而实现节能减排为企业带来效益,为减少大气污染做出了贡献。

据统计,2007年我国常规火电厂发电煤耗约每千瓦时320克标煤,热效率约36%。因此,按当前热电联产装机规模初步估算,热电联产相对于热电分产,热电联产与热、电分产相比,热效率提高30%,集中供热比分散小锅炉供热效率高50%,产生效益为节约标准煤6500万吨,年减少烟尘排放86万吨。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热电联产在提高能效、节约能源和减轻环境污染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减少分散小锅炉房及其煤场、灰场所占用的土地,大大提高了燃料利用率,而且可减少环境污染,提高了土地的使用效率。同时,热电联产机组都建在热负荷中心,区域热电厂的上网电量也在就近消化,减少变电站个数,电网质量有了很大提高,线损也有了明显降低,部分发电企业电煤供应紧张状况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缓解。因此,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快热电机组的技术改造和更新替代步伐,加快热电联产规划的配套热网建设,对加快我国新能源、可再生能源发展,落实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基本国策,建设低投入、高产出,低消耗、少排放,能循环、可持续的国民经济体系和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具有重要意义。对于中国这样的对外能源依存度较高的大国来说,发展热电联产是实现节能减排的最有效措施。

二、热电联产行业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在国家大力支持节能环保产业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的热电联产行业从小到大、由弱到强,取得了累累硕果,我国的热电联产业发展态势也十分乐观,其在拉动内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战略性地位已经确立。但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当前国际燃料的大幅波动,热电联产基础设施不匹配,热电联产技术装备水平低,资金短缺,社会需求不足等因素,限制了热电联产行业的发展,行业存在的诸多矛盾和问题日益显现。

1.资金不足

当前,热电建设需要巨大投资,其资金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中央政府支持;二是省政府财政收入支出;三是社会集资。近些年中央财政安排的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不足,技术改造与节能减排投资逐年降低。据估算,“十一五”期间我国每需要形成400万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需要资金20亿元人民币,而目前每年安排20亿元节能减排预算资金,缺口很大。近几年由于我国政府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引进外资筹建一些热电厂,个别热电工程开始实行股份制,增加了资金渠道,但为数不多,但总的来讲,资金周转非常困难。

2.企业能源利用技术发展落后,能源回收利用成本高

西方发达国家利用热电联产将普通电厂本来废弃的热量加以利用技术起步较早,像美国、英国德国已经形成了一套行之有效余热发电体系。我国热电联产等方面才刚刚起步,再加上许多企业从国外引进技术和进口设备,导致成本的加大。同时,我国在由于组织结构体系、人力资源不到位、运行维护人员缺乏经验和能力等等,导致投资大、运营成本高。

3.法律法规不完善

90年代以来,在一些工业发达国家中随着工业生产水平的进步,为发展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制订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法规体系,我国由于起步较晚,法律法规尚未健全。

4.科研力量相对较薄弱

目前我国科研仍集中在传统的发展模式,而对于热电联产研究则严重不足,到目前为止尚无全国性的热电科研机构,热能利用方面的科技力量薄弱,理论研究与探讨也相对滞后,远远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研发力量和持续的新产品推广目前总的来讲是供大于求,甚至个别地区存在比较严重的情况。

三、对策和建议

1.国家应出台优惠政策,提高热电联产行业的积极性

国家有关财政、税收、金融等应给予热电联产项目优惠政策,并进口设备、仪器、零附件、专用工具,免征进口关税和进口环节增值税,对于符合贷款条件、从事热电联产行业的项目,国家财政应给予全额贴息(展期不贴息)。应充分发挥企业在可再生能源利用上的优势,在利用二次能源发电,筹建电厂方面给予照顾。

2.加快对现有热电机组技术改造

调查统计显示,我国部分地区中抽凝机组还占有相当比例,还有一些热电企业正在新建和扩建之中不同程度地存在着“中小型锅炉数量大,单机容量小,小锅炉燃烧方式落后,烟尘浓度高,大气污染严重,锅炉热效率低”等现象。热电联产行业要发展低碳经济,推进节能减排,就必须通过技术改造,有计划地研制新产品,使产品不断地升级换代,提高性能和质量。在充分提高认识的基础上,各级政府和部门应继续鼓励支持热电联产,持企业加快技术进步,提升自动化水平,提高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促进其向高参数、大容量、高效环保型机组和清洁燃烧、资源循环利用方向发展。要加快制定金融扶持政策,促进金融跨越发展,以金融的发展支撑江热电企业的良性发展,为热电企业转型升级克服困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3.鼓励技术创新,大力推广应用先进适用二次能源利用技术

依靠技术进步来促进热电企业的节能降耗是热电企业二次能源的回收利用的重要措施之一。建议国家制定税收优惠政策,调动热电企业长期的积极性,综合二次能源的特性,积极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加大科技投入,研究将征收的排污费纳入预算内,按专项基金管理,不参与体制分成,加强国际间科技领域的合作,特别是在节能减排领域进行合作研究和技术交流,以推进余热发电技术在国内的应用。

4.加强内部管理,降低发电供热煤耗,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企业内部也应建立立体化、精确化的激励机制,对技术创新的骨干实施物质激励和精神鼓励,只有建立和健全激励机制,才能有效激发人才的潜力,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一些有实力的企业可以从相关技术和标准化的整体自主创新中,获得属于自己创新的“看家本领”,推动热电联产项目,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其他企业则可以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可以聚集创新资源,积累创新经验,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档次和水平。

四、结束语

当前企业大幅度提高生产总量,呈现供大于需态势,国际市场竞争更加激烈,对于目前疲软的市场状况,积累创新经验,规范企业能源利用工作,实施全过程管理,使热电联产行业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以达到节能减排的效果。

参考文献:

[1]周渝生,沙高原,田广亚,吴志荣.清洁生产离我们不再遥远[N].中国冶金报,2008.

[2]郭云涛.中国能源开发利用面临四大瓶颈[N].第一财经日报,2009.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范文第7篇

二是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工作,遏制高耗能行业过快增长。根据《工信部关于加强工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工作的通知》精神,从项目建设源头把好节能准入关,遏制高耗能和产能过剩行业盲目发展和过快增长。

三是突出抓好重点行业,促进工业节约发展。以高耗能行业为重点,突出抓好节能减排工作,通过加强具体指导、技术标准、产业政策、能耗管理、能效对标提升节能降耗减排水平。

四是加强重点企业节能管理,强化企业目标责任考核。以重点用能企业为切入点,加强制度建设、完善考核体系、提高能源管理人员素质,促进重点用能企业节能降耗。

五是大力推行清洁生产和减排治污,实现清洁发展。推动落实《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关于加强工业清洁生产促进工作的指导意见》,从源头避免和削减污染物的产生,减少环境污染。积极推进重点行业的污染防治,做好重金属污染防治工作,加强涉铅、镉、汞、铬和类金属砷等重金属的污染治理。

六是推进资源综合利用,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持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特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七是加强规划引导,积极推进节能环保产业发展。制定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意见,加强节能环保领域的重大技术、装备和产品开发,大力推广应用节能、环保、资源循环利用技术、装备和产品,加快推动节能环保服务业发展,推动节能环保产业发展上规模、上水平。: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范文第8篇

[关键词] 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行为;政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 F426 [文献标识码] A

1 研究背景

能源的大量消耗,温室气体的排放成了制约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两大顽症,企业作为能源消耗和污染排放的大户,实施节能减排责无旁贷[1]。与此同时,政府在生态环保资金投入及监管力度方面非常重视,“十二五”时期,中国生态环保投入将达到3.4万亿元,2013年发改委确定的节能目标为单位GDP能耗下降3.5%,较2011和2012目标提升了0.2个百分点。由此可见,实施节能减排不仅是企业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更是政府监管工作的着重点。

在国内外学者对节能减排行为的研究中,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1 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在国内外学者对节能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研究中,国内学者主要集中于两个方面:一是对关于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制约因素研究,另一个则是关于企业节能减排影响因素与管理对策的理论模型研究[2]。相关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企业自身的技术能力、行业特征、企业规模、管理者素质,政策层面的支持;外部的政府管制、商会和社会压力等[3];而企业节能减排的影响因素可以归结为外部驱动力和内部驱动力[4]。

1.2 企业采取的节能减排行为分析

在对企业主要采取的节能减排行为进行分析研究中,主要集中于耗能领域分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重点对高耗能行业可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进行研究说明。而在对可再生能源开发与利用研究中则主要集中于对我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发展前景等的介绍。

1.3 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管理对策及政策建议研究

企业节能减排管理对策及政策建议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各国家的节能政策和经验,与此同时分析我国节能减排面临的形式,提出实现我国节能减排目标的对策建议。

学术界已经对节能减排行为进行了较多研究,但仍然呈现出理论分析为主,实证研究较少的特点,与此同时,针对某一特定地区或行业的节能减排行为原因及目的、采取行为、取得效果、政策建议等的研究仍较少,本项目研究则随机选择江西工业企业进行实证研究,通过对43家工业企业的实地调研及访谈来了解江西工业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目的、所采取措施、取得效果,最终提出改进建议。

2 研究设计及数据收集

2.1 问卷设计流程

问卷调查法是本次调研的主要方法,在问卷设计过程中经过了文献研究、企业预调查、资料整理、题目筛选、专家修改等五个步骤最终确定问卷。

问卷思路主要为获得五个方面的信息:企业基本情况的了解;企业节能减排原因及目的;企业所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节能减排绩效;节能减排施行障碍;建议及期望。

2.2 样本选择

通过实地调研,以问卷及访谈的形式对江西65家工业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进行抽样调查,实际发出65份问卷,收回的有效问卷43份,问卷回收率为66.15%。在样本选择过程中,各行业占总调查单位的比例为:钢铁7.0%,有色金属7.0%,石油石化2.3%,电力4.7%,机械11.6%,化工2.3%,制药2.3%;同时,被调查样本企业中主要排放的污染物为:烟尘(23.9%)、粉尘(19.7%)、化学需氧量(12.7%)、二氧化硫(11.3%)、氮氧化物、重金属离子等。

3 调研结果分析

通过数据分析及文献参考,研究发现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由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决定,而节能减排意愿驱使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节能减排措施施行的效果则为节能减排绩效,节能减排措施绩效经反馈转而影响节能减排意愿,同时通过绩效改进进而使节能减排效率优化,而节能减排效率优化也将影响节能减排意愿,具体而言可由以下图示说明:

3.1 企业节能减排意愿分析

企业经营状况和所面临情况各具差异,因此各个企业采取节能减排行为的意愿不尽相同。企业节能减排原因是基于企业经营者的价值观(22%)、企业社会责任与压力(22%);其次是控制成本提高利润考虑(20.5%),政府的监管与扶持(18.9%),同样周围居民的要求(9.1%)及竞争者及顾客的节能减排偏好(6.1%)也会对企业节能减排意愿产生影响。

通过对企业调研结果及文献资料分析,我们将影响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因素分为内部驱动因素和外部驱动因素。而内部驱动因素中主要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目标、社会责任、市场需求三个层面,外部驱动因素主要为管制压力、竞争压力、社会压力。

3.2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分析

由于企业本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各不相同,不同企业采取的节能减排措施也各具差异。大体而言,企业的节能减排措施主要可以分为三个方面,一是引进新技术、优化生产工艺,二是引进新设备,三是人才培训及企业文化宣导。

样本企业主要选取的节能减排措施为优化生产工艺(29.1%)、引进节能设备(23.6%)、发展循环经济(15.7%)、相关人员节能减排行为思想培训(18.1%)和参加节能减排经验交流、学习活动(13.4%)。

3.3 企业节能减排绩效分析

企业节能绩效是指单位产值能耗下降幅度;企业减排绩效是指主要污染物

(二氧化硫或化学需氧量)排放量的下降幅度[5]。样本企业选择采取节能减排措施后,23.3%的企业认为带来的直接效果是降低了企业的生产成本。22.5%的企业认为有效降低了能源消耗,另有20.2%的企业认为污染物排放明显减少。

调研结果中,企业通过采取节能减排措施获得社会或政府的奖励的企业仅占14%,且仅有7%的企业产品的销量增加(顾客节能偏好),由此可见,政府及公众在激励企业采取节能减排措施方面仍有较大欠缺,这也是企业节能减排绩效改进的重要提升点。

3.4 节能减排施行障碍

在节能减排政策施行过程中,企业节能降耗的开展,存在两方面的阻碍因素:第一,企业自身缺乏开展节能的积极性;第二,外在条件的制约,政府优惠政策与帮助不够、技术不成熟等。样本企业节能减排工作施行障碍主要为缺乏政府政策支持、增加企业成本(17.7% ),缺乏资金、节能减排成本太高(16.7%),缺乏相关技术(13.5%),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9.4%)等。

4 企业节能减排效率优化

样本企业期望获得的支持中,主要是政府专项资金的支持,所得税、增值税等相关税收优惠政策,专业人才,环保及节能降耗相关技术的引进等。企业节能减排行为优化需要政府、企业、社会公众三方面的共同努力。

4.1 政府需加强规范、引导、监控、激励工作

政府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主要作用在于规范、引导、监控、激励整个社会节能减排工作的开展,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标本兼治,建立工业节能减排长效机制。

政府监督因素是企业节能减排的重要原因,这证明了政府建立健全节能减排指标体系、监测执法体系和考核评价体系的必要性。同时,政府要扮演起一个引导者和支持者的角色,通过建立行业内技术、资源、信息等的共享平台,为企业提供相关人才、技术等的支持,降低企业研发成本,加速企业技术创新的进程,推进节能减排产品的市场化,帮助企业更好地完成节能减排目标。

4.2 企业需健全体制、提高意识、加大技术投入

企业应提升自身对节能减排的认识及重视程度,将节能减排纳入企业长期发展的战略目标,同时,也应致力于调动员工从事节能减排的工作积极性。一方面鼓励员工在日常工作中为公司节约资源;另一方面,加强与基层员工的交流,从实操细节优化生产工艺,减少资源浪费。

同时,企业应通过引进先进的节能减排设备、技术和人才,推进企业节能减排工作的顺利展开,通过优化生产工艺、流程再造等措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的步伐,力争以更低的成本生产出更高质量的产品。

4.3 社会公众需提升节能减排意识

企业作为一种服务社会的盈利性组织,其性质决定了它必然会受到社会公众的偏好及舆论影响。因此,充分利用社会公众的力量,无疑会对整个社会节能减排的进程起到一个推动和监督作用。

值得高兴的是,我们的调查结果显示,有20%的企业认为“周围居民要求”及“竞争者及顾客的节能减排偏好”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企业产品的未来发展趋势。因此,若能提升公众节能减排的意识,让公众在日常生活中自觉地选择并使用节能产品,必将促使企业在市场和竞争对手的压力下,加快研发节能减排产品的步伐,以保持企业的竞争优势。

与此同时,企业社会责任和社会压力在促使企业进行节能减排的原因中占有极大的比重(29%)。社会公众作为社会舆论的载体和传播者,无形中对企业的产品起着一种有效的监督作用,为了能够获得长久的市场竞争力,企业不得不改善自身形象, 塑造良好信誉。而在环保意识日益盛行的今天,节能减排也将成为企业获得社会公众的认可的不二选择。

参考文献

[1]吴滢,冯瑶瑶,张晶.企业的节能减排行为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9(6).

[2]林永居.企业节能减排行为的影响因素与管理对策研究述评[J].东南学术,2011(3).

[3]邹艳芬.企业节能减排意愿的影响因素分析——基于节能减排支持度感知角度[J].资源科学,2011.05.

[4]杨东宁,周长辉.企业自愿采用标准化环境管理体系的驱动力: 理论框架及实证分析[J].管理世界,2005,( 2) : 85 - 95.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范文第9篇

[关键词]有效实施 交通运输 节能减排 问题研究

交通运输关系着国家经济商品的顺畅流通,对整个国家的经济命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节能减排是交通运输以后发展的必然路径,不仅符合经济交通运输,也符合绿色、低碳、可持续等一系列为人们所认可的未来发展方向。想要解决或者说,有效实施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问题,首先就得认清当前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中所存在的问题。

一、当前交通运输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

1.对节能减排的认识还不够

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早在2006年就已经被国务院要求,但在整个交通运输行业的全面开展还需要一定的时间。对节能减排的认识不够是节能减排工作中存在比较普遍的问题。缺乏节能减排知识,对粗排放运输工具危害的无知,都是对节能减排认识不够的体现。例如,某些运输司机自身的文化程度并不高,自身并不具有主动认清节能减排的形式以及对社会带来的利益的能力,节能减排对他们来说无异于天方夜谭。还有对于小型运输企业公司,粗排放是有利于这些企业的运输效应、利益的,改进运输设备和采纳标准的排放标准是这些小型企业难以承受的,说到底,他们还是没有对节能减排有足够的认识。这样看来,节能减排的认知问题是当前在节能减排工作中比较大众化的问题。

2.节能减排缺少资金支持

节能减排缺少相应的资金支持,也是节能减排中所遇到比较严重、比较普遍的问题。节能减排对于那些小型运输企业来说,加了对节能减排这一环节,企业的直接成本会增加很多,而且相应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设备又要停用,有可能就这么一环节导致整个企业资金链的断裂,轻者亏损,重则破产。节能减排在我国仍处于初级阶段,需要大量的资金来探究出一个比较标准的方案来,强行的实施,保护不了众多小型企业的利益,对社会的稳定性起到负面影响。例如,一个节能减排的项目少则几百万,多则千万,虽然在长远利益上来看,是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利润,但收效期太长,中小型企业是经不起这样的突然袭击,它们自身就是在低成本的运作,突然太高生产运输成本,它们是吃不消的。由此看来,缺少大量的资金支持也是节能减排中存在的比较严重的问题。

3.监察部门监管、检查的缺失

尽管有这样的问题,那样的问题,既然国务院都已经下达节能减排,那么节能减排工作进展缓慢,对于有关监察部门的监管、检查的缺失是有一定关系的。换句话说,监察部门监管、检查的缺失也是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监察部门监管、检查的缺失让节能减排成为一句空话,当前我国对于不符合节能减排条件的运输工具仍处于进行经济处罚的程度,这是治标不治本的办法。监管、检查的缺失对于整个节能减排的工作是非常不利的,解决这一问题迫在眉睫。

二、有效实施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的措施

1.加大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的宣传

加大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的宣传,是节能减排工作中必不可少,也是解决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中存在的问题的根本性措施。宣传节能减排,让节能减排的意识深入人心,让人们潜意识中知道节能减排,理解节能减排对于当今社会的贡献以及未来的意义。只有动员全民参与,全民支持,才能使整个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工作得到顺利的开展。要求各企业认真学习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的重要意义,加强自身的培训。

2.加大资金投入支持

加大资金投入支持,是解决在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出现的问题的有力措施。加大对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企业相应的资金支持,是对节能减排的大力支持,有利于企业在交通运输节能减排这一块做足文章。交通运输部门要加强与地方部门的沟通,争取省级部门和国家部门的资金支持,成立专门的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专项基金。对实施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企业和个人给与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政策,形成一个良好的节能减排环境,使节能减排影响到更多的企业和个人。加大资金对节能减排的投入支持,加快节能减排的工作进展步伐,是实施节能减排工作中的有力措施。

3.加强部门的合作以及节能减排监察

加强各部门的合作以及节能减排监察是交通运输节能减排的保证措施。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工作不仅仅是交通部门一个部门的事情,其中牵扯的利益涉及到各个部门,例如财政、环境部门等。对于不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坚决不准上路,鼓励使用电瓶车,鼓励使用新型能源的车辆。这些措施的实施必然依靠各部门的合作才能做到,另外,对于自身也要严格执行法律法规,对于违反相应节能排放的现象不可以置之不顾。

总之,对于我国这一交通大国来说,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对我国节约型社会的建设有着非常大的贡献,在现阶段的节能减排工作中出现对节能减排的认识还不够、节能减排缺少资金支持、监察部门监管、检查的缺失等问题,严重制约了节能减排工作的步伐,通过加大交通运输中节能减排的宣传、加大资金投入支持、加强部门的合作以及节能减排监察等措施来解决这些问题,希望这些措施能在现实中得到应运,为交通运输的节能减排工作做出相应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李莉;黄成;陈长虹;王海鲲;戴懿;;上海市机动车清洁燃料替代的节能及减排效果[A];长三角清洁能源论坛论文专辑[C];2005年

[2] 凌春雨;节约型交通运输体系相关问题的研究[D];中南大学;2007年

企业节能减排措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天然气 节能减排 现状 对策

天然气工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国内外天然气开发企业积极响应环保和节能的发展要求,坚持走低投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的发展之路。尽管国内然气开发企业已完成多次节能改造,但是节能减排情况和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的差距。因此,针对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现状,从人员意识、技术差距等方面开展针对性调查和对策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价值。

一、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现状

利用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团队综合运用“头脑风暴法”等科学手段,自主设计和制作的《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调查表格》,充分借助现代网络手段和平台,针对川渝地区天然气开发企业,从人员意识、制度建设、设备管理等方面完成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现状调查,其基本情况概况如下:

1.员工节能减排意识有待提高

操作岗、技术岗等基层岗位员工对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企业节能减排相关措施的了解程度普遍不高,对节能减排的内容、意义和作用认识不够到位。此外,新员工(工作年限在4年以内的员工)和工作年龄较大的员工(40岁以上的员工)表现的节能减排意识相对较差。

2.规章制度不够完善,执行不到位

制度建设作为节能减排工作的基础环节。相对于生产、安全等,对于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视程度有待进一步提高,直接导致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规章制度建设明显滞后,相应的考核制度缺位影响企业和员工开展节能的积极性。此外,尽管部分企业制定了节能减排的相关制度,但执行不到位,导致规章制度无法发挥作用。

3.设备管理、操作不规范,影响节能减排效果

部分企业的计量仪表安装的规范性欠佳、设备未定期维修、排污系统不完善等设备管理、操作不规范,造成设备未能按照最佳参数运行、能耗使用量无法控制和不必要的污染物排放,影响节能减排效果。

4.节能成本偏高

由于政府相关节能减排政策导向和力度原因,加之改进优化工艺或购买节能减排系统成本高,而收益较低,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动力不足。

二、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对策

结合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现状调查,在广泛征求相关方面建议和意见的基础上,重庆科技学院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现状调查与对策研究》团队提出以下对策措施:

1.通过节能减排宣贯,全面提升员工节能减排意识

针对基层岗位员工,尤其是新员工(工作年限在4年以内的员工)和工作年龄较大的员工(40岁以上的员工),通过海报、通讯、班组会等形式和途径对节能减排进行宣贯,帮助员工了解国家节能减排政策和企业节能减排制度,增强节能减排意识。

2.完善规章制度,提升执行力

积极响应国家节能减排政策,通过广泛调动员工参与,不断完善节能减排规章制度,全面推进节能减排各项工作,并认真落实相应考核措施。从而建立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管理机制,制定行之有效节能减排管理制度文件,奠定制度保障基础。通过能耗、减排指标的下达、分解、落实,全面提升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执行力。

3.依靠科技,规范设备管理和操作

依靠技术创新,不断促进节能技术改造。在淘汰落后设备的同时,规范设备管理和操作,力争做到计量仪表安装规范、设备定期维修,并完善排污系统,从而全面提升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效力。

4.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单位的支持

积极争取政府和上级单位在政策、资金等方面的有力支持,加快节能减排先进技术研发推广和重点项目实施,促进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创新。

三、结论与建议

1.所调查的川渝地区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现状总体而言是向着好的方向发展的,尽管存在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应该充分认识到这只是发展的必然过程和阶段。

2.所提出的天然气开发企业节能减排对策有待通过实践完善。

参考文献

[1]黄生琪,周菊华.我国节能减排的意义、现状及措施[J].节能技术,2008(2)

[2]郭培勇,黄文斌,张正玖,李正中.天然气集输系统节能减排措施研究与实施[J].油气田环境保护.2011年4月

上一篇:企业节能降耗措施范文 下一篇:不良贷款清收措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