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1 12:43:35

企业国际化论文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国际市场国内化、国内市场国际化使国际化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必然选择。出口作为主要的非股权市场进入方式,遭遇的问题主要体现在品牌保护、反倾销等方面;跨国并购作为受瞩目的重要股权市场进入方式,其成功与否有赖于并购之后的知识转移与整合。本文指出,只有在自主创新的基础上培育的自主品牌,才能从真正意义上解决中国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障碍。

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国际化成为中国企业面临的挑战和必然选择。跨国企业的各种市场进入方式可以分为非股权市场进入方式和股权市场进入方式两大类,不同的市场进入方式反映着对国外市场不同的参与程度。就中国企业的国际化问题来说,出口是主要的非股权市场进入方式,而在股权市场进入方式中,近年来受到关注更多的是跨国并购。本文拟对中国企业在出口和跨国并购两条道路上遇到的障碍及对策进行分析。

非股权进入方式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出口企业对国外市场上的营销组合要素难以施加有效的影响和控制,难以深入获得有关的市场知识和信息。对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来说,出口方式遭遇的问题还具体体现在品牌保护、反倾销等方面。

(一)商标注册保护问题与对策

商标作为受法律保护的品牌,是企业的重要资产,是消费者认识企业和产品的重要载体。由于品牌保护意识和手段的缺失,中国企业商标在海外被抢注的现象屡有发生。商标在海外市场被抢注给企业带来的损失主要表现在:当企业进入该海外目标市场时被迫购回商标或被索取侵权赔偿,甚至因此失去生存空间,多年苦心经营培育品牌的努力付诸东流。

商标注册保护具有地域性特点。要在特定国家获得商标保护,就要依照该国商标法律规定或通过有关国际条约在该国取得商标注册。商标的认定与保护在不同国家有不同的法律规定:使用优先原则依据商标的原始凭证认定权利人;注册优先原则依据商标的注册纪录确定权利人。

在品牌维护的问题上,要综合考虑商标保护性注册的成本与被抢注的代价之间的关系。从理论上讲,在每一个国家进行保护性注册是最安全的措施,但成本高昂,而且企业也很难全面覆盖全球市场。可以考虑有重点地对特定国家和地区进行商标监视,如遇抢注及时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

相对于启动法律程序等事后补救措施,根据企业国际营销战略建立品牌海外发展规划是解决问题的根本。企业选用哪些要素对国际市场进行细分?在细分基础上选择哪些国家和地区的市场作为目标市场?在目标市场上存在哪些竞争品牌?本企业品牌的市场定位如何?这些问题是企业进行国际目标市场营销战略规划时面临的核心问题,对企业的品牌海外发展规划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企业应有针对性地研究相关国家的商标保护法律法规体系,在产品出口前,根据当地法律预先进行商标注册,从而有效避免商或竞争对手抢注。

(二)反倾销问题及对策

随着我国对外贸易的快速增长,出口产品遭受外国反倾销立案调查和被执行反倾销措施的数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并具有以下特点:发起调查的国家越来越多;涉及的产品范围不断扩大;遭受的反倾销措施与出口贸易量不相称。其中有我国自身的原因,也有来自经济全球化推进过程中新贸易保护主义的原因。反倾销在宏观上直接影响我国的出口规模,在微观上威胁我国企业的国际生存空间。遭遇反倾销的直接损失是对投诉国的出口急剧下降,并且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倾销,并进而对国家的整体出口状况产生影响。

在企业层面,遭遇反倾销之后的积极应诉非常重要。而更为根本的应对措施在于提高我国出口企业的整体国际营销水平,减少进入国际市场时盲目跟进和竞相压价的行为。

企业作为微观经济主体,为了在出动中尽可能地回避反倾销,要在详细剖析国际市场营销环境的基础上,确立并通过差异化的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策略来传递差异化的定位。即使是主要满足全球消费者共性需求的技术密集型产品,也应注意标准化与差异化策略的结合运用,在其他营销组合要素上体现差异。价格是传递差异化顾客价值的一个符号,要反映出消费者所感知的产品质量或价值,单纯依靠低价打开国际市场已经越来越不可行。

股权进入方式的障碍及对策分析

(一)并购是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

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开始尝试对外直接投资,跨国并购日益成为企业对外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以联想和TCL为代表,对发达国家的某些困难企业或某些企业中经营不善的业务部门实施并购,相对于顺应产业梯度转移趋势面向发展层次更低的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投资来说,属于逆向投资,无法借助经典的跨国公司理论、国际产品生命周期理论进行解释。经典理论的核心观点就是对外直接投资的企业必须拥有垄断优势,对外直接投资的过程也即是利用垄断优势,获取国际市场利润的过程。显然,这种分析范式很难解释中国企业的逆向投资行为。因为进行逆向投资的中国企业从来不曾有过垄断优势,甚至不具备寡占优势。

发展中的实践证明,跨国公司的对外直接投资可以是利用优势的过程,也可以是构筑新的竞争优势的过程。在经济全球化的新型竞争条件下,在技术相对成熟的行业逐步取得相对有利的竞争地位、拥有局部竞争优势的中国企业可以通过对外直接投资的方式获得创造性资产,形成新的竞争优势。跨国并购可以使中国企业充分利用发达国家产业转型和企业重组的机会,提高获取创造性资产的效率。

(二)整合中的知识转移问题及对策分析

跨国并购同时也是风险很高的创造性资产获取方式。并购的成功只是成功的第一步,很大比例的失败都是由于整合失败导致的,通常情况,收购方会低估整合所需要的时间,以及这个过程给公司带来的影响。整合不仅来自于机构、业务、系统等方面,还有人群和文化方面的契合。由于创造性资产尤其是其中的隐性知识部分具有暗默性、可编码性差、内容比较模糊、使用中难以察觉等典型特点,其有效转移更多地依赖于人员的直接接触、人际沟通和指导性的实践活动。所以人作为创造性资产尤其是其中的隐性知识部分的重要载体,是在并购过程中最重要的资产,收购方需对此给予足够的重视。

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首要特点就是我方虽掌握了控股权,但技术与管理却处在落后的一方,同国外大企业对我国进行的知识转移相反,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知识转移方向却是一个逆向的过程。成功的知识转移应是知识发送者高效率的把知识传递给接受者,而接受者充分地接受、理解、吸收、利用并创新所接收到的知识。由于缺乏有效的交流与沟通,在个人层次,并购目标的员工个人的知识、经验没有转移到并购后的企业中;在组织层次,新的技术只是被机械的应用,没有被充分吸收并加以创新。

为了实现有效的整合,海外并购首先要在企业清晰的战略构想指导下进行,海外并购应符合企业发展的需要,为企业带来核心竞争力,为市场和消费者增加福利。其次由于隐性知识的转移更多地依赖在组织实践中共同学习的过程,因此组织结构必须适应组织学习的需要,在个体、群体、组织三个层面上建设有利于沟通及知识共享与转移的机制。另外,彼此尊重对方的文化,培育有利于沟通及知识共享与转移的组织文化氛围。

在经济全球化的总趋势下,各种经济要素的流动日益以世界市场为舞台。中国企业只有同样以世界市场为舞台,才能在全球竞争中立足和发展。从近期来看,强化品牌保护意识、提升国际营销水平、科学规划并完善并购与整合过程可以帮助企业应对国际化进程中的障碍;从长远来看,通过自主创新培育自主品牌才能真正意义上解决中国企业国际化所面临的障碍。

参考文献:

1.吴晓云.国际市场营销学教程[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资源基础论的产生与发展

学术界一般认为,资源基础论(RBV,resource-basedview)源于彭罗斯(Penrose)在1959年出版的《企业成长论》。她的基本观点是,企业是资源的集合,企业的扩张取决于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强调富有生产力的资源,尤其是管理层的作用,而且,内部管理资源的性质与可得性限制了企业在某个时点上扩张的方向和程度。然而,彭罗斯指出,如果“公司按照扩张计划成长,这些计划的程度受到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规模的限制”成立,那么,当计划完成并付诸实施后,计划过程中所吸收的管理服务会逐步释放出来,并用于下一步的计划。企业通常会觉得集中于现有的产品成本更低、风险更小,但可能会为了追求成长而扩张到新的业务领域。企业成长的方向不仅受到外部机遇的影响,也受到可用来追求扩张的内部资源,尤其是闲置管理资源性质的影响:“相关产品市场的选择必然由公司继承的资源,即公司已经拥有的富有生产力的服务所决定。”

里普曼(Lippman)和罗曼尔特(Rumelt)认为,如果企业无法仿制或复制优势企业产生特殊能力的源泉,各企业之间的效率差异状态将持续下去。他们的核心观点是将企业的竞争优势指向企业特有的难于被模仿的资源,并开创了把企业战略作为企业固有的可以产生“李嘉图租金”的资源进行经济分析的先河。沃纳菲尔特(Wernerfeh)在美国的《战略管理杂志》上发表了《企业资源基础论》一文,标志着资源基础理论的正式诞生,他指出,与外部环境相比,公司内部环境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对企业创造市场优势具有决定性的作用;企业内部的组织能力、资源和知识的积累是解释企业获得超额收益、保持竞争优势的关键。之后,巴尼(Barney)等也对资源基础论作出了贡献。普拉哈拉德(Prahalad)和哈默尔(Hamel)在《哈佛商业评论》上发表的《公司核心能力》一文,将资源基础论与企业的实践相结合,从而使资源基础论受到了广泛关注。

战略管理文献经常会提到资源基础论,并把彭罗斯在1959年提出的企业成长理论作为资源基础论的先河。然而,在国际商务领域中,资源基础论未能得到同样多的重视,尽管近年来资源基础论在国际商务研究中日益扩散开来,但总体上看依然处于“婴儿期”。

资源基础论对国际商务研究的影响体现在多个领域,尤其是在跨国公司管理、战略联盟、市场进入及国际企业家精神方面。笔者主要探讨资源基础论对企业国际化理论,尤其是中小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启示。

二、资源基础论与企业国际化理论

彭罗斯曾在1956年发表了一篇题为《对外投资与企业成长》的论文,把资源基础论应用于跨国企业,然而,重点依然放在国内扩张上。彭罗斯认为,海外子公司可以被看成是独立的企业,只有少数的例外,“一旦海外子公司成立,它就拥有了自己的生命,其成长将取决于子公司自身内部资源的发展和新环境提供的机遇。”她把母公司与海外子公司之间的联系仅仅作为一种事后的思考:“不要忘记,母公司投入了相当的管理和技术资源,以确保外国机会存在而且能被利用”。然而,海外子公司一旦成立,就大体上独立于母公司运作:“海外子公司一旦建立,除了一些重大的例外,更加适合作为一个单独的公司来对待”。其中,最重要的例外是财务方面。彭罗斯认为,用于企业扩张的必要管理资源大多存在于海外子公司内部。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创建并维持跨国企业究竟可以让企业得到什么优势?如果海外子公司成立之后可以被看成单独的企业(按照彭罗斯的建议),那么,这种结构何以维持?显然,维持这种母子公司结构难以用内部资本市场来解释,因为国内扩张同样可以产生内部资本市场的优势,何必去海外承担对市场情况不熟悉的风险?彭罗斯对跨国企业的分析难以令人信服。

沃尔夫(Wolf)在彭罗斯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从资源基础论的视角来考察跨国企业。他指出,企业成长可以有多个方向,包括国内专业化、国内产业多元化和国外地理多元化。正如彭罗斯所注意到的那样,成长的推动因素既可来自企业内部,又可来自外部环境。一些因素可能会推动企业向多元化发展,比如,市场饱和会使企业走上国内多元化道路,而其它因素可能会导致地理多元化,包括海外多元扩张。沃尔夫得出结论:对外直接投资和国内多元化都是利用企业未被充分使用的资源的成长选择,因此,国际扩张和国内多元化就有了共同的基础。

凯夫斯(Caves)指出,企业可能希望开拓运用其无形资产(如技术能力、营销能力)的途径,但正如彭罗斯所指出的那样,管理资源的约束限制了公司在某一时点上能够追逐的机会数量。凯夫斯认为,企业倾向于先在国内扩张,这是由于在国外运作将涉及到进入海外新市场的固定成本,如信息搜寻成本等。企业最终之所以会考虑海外扩张,是因为当国内市场饱和、多元化机会枯竭时,国内继续扩张的报酬率将下降,企业最终会发觉,海外投资已经成为有吸引力的扩张机会,即使考虑到海外扩张的附加信息成本依然有利可图。然而,在所有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企业依然会进入新领域,以分摊这些附加信息成本。而且,企业倾向于考虑首先进入从语言、文化方面使企业面临最小风险的海外市场。凯夫斯和彭罗斯都认为,每个企业都是资源的集合,而且这一资源集合对某些方向的扩张更加合适。在所有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形下,企业会倾向于选择更多地使用其富有生产力的资源的扩张机会。凯夫斯指出,国际企业的实证研究也支持该观点。企业倾向于先在国内市场成为大公司,然后才走向海外,同时,也倾向于先进入与母国市场尽可能相似的海外市场,如美国公司进入加拿大经营。

三、资源基础论与中小企业国际化

国际商务传统上一直被认为是大公司垄断的舞台,传统理论一般也认为中小企业只有在国内扩张成长为大企业后,才会考虑向国外扩张。但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活跃在国际市场,加之资源基础论本身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中小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独特竞争优势。合理利用中小企业的资源优势会促进其国际化经营,资源基础成了中小企业国际化的一个重要研究角度。

资源基础论的核心观点认为,企业赢利的根源在于其拥有的独特资源,这种资源存在于企业内部,具有无形性和知识性,难以模仿。布莱德格(Bloodgood)认为,中小企业进入海外市场的能力与其累积的有形、无形资源储备有直接关系。有着宝贵的不可模仿和不可替代的资源储备的企业比其竞争者更具优势、更易国际化。

从资源基础论的观点出发,每个企业都是独特的资源和能力的结合体。中小企业的国际化取决于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的相互作用,其中,内部资源是关键,尤其是管理资源。从外部环境看,随着贸易壁垒的降低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以及现代通讯和信息技术的应用,中小企业走向海外市场的可能性增大了,当然,更重要的还是中小企业的内部资源。中小企业所拥有的独特资源,包括企业的出口经验、“船小好掉头”的灵活性、企业家精神、企业家对中小企业的绝对控制(有助于企业的快速反应)、丰富的行业知识、有关全球机会与国际化的默会知识及其运用能力,构成了其国际化的动因和竞争优势。比如,宁波利时塑胶有限公司,其创始人(也是现在的总经理)李先生原先在一家生产塑料相框的企业工作,在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与海外市场知识之后,开始自己创业,并根据自己对美国市场和塑料制品行业的知识和经验,决定以美国市场为主攻目标、以各类家用塑料制品为经营范围。李总一开始就凭着闯劲与钻劲,到广交会上直接与客户接触,减少了传统生产企业对外贸公司的依赖。从公司创建到2001年底,公司产品100%外销,并已经在美国、中国香港、南非、迪拜设立海外子公司。2002年1月,公司才开始在国内市场销售。显然,利时塑胶的成功与李总的企业家精神、丰富的行业经验以及对海外市场机会的默会知识是分不开的,管理资源在利时塑胶有限公司的国际化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威斯赫德(Westhead)指出,影响中小企业国际化的资源有4类,即一般人力资源、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财务资源、企业主的管理能力、企业主的资历和知识积累。实证研究表明,中小企业以往对外出口的经历是鼓励企业开展国际化经营的关键;企业拥有较多的资金和信息、较为丰富的管理经验和行业知识,也会促使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而一般人力资源和企业应对突发事件的财务资源与企业从事国际化经营的关系不太明显。

一些中小企业经过较长时间的循序渐进的国际化,可能最终成长为跨国公司,正如约翰逊等人(Johanson)提出的阶段化模型所描述的那样。然而,这种阶段化模型正日益受到实证研究的挑战。国内外不少实证研究发现,一些中小企业比该模型的预测更为迅速地国际化。那么,这些中小企业如何成功地走向国外市场而无需历经阶段化模型所描述的阶段?

原因之一在于这些中小企业拥有关于全球机会的绝佳的默会知识以及比竞争对手更强地运用这些默会知识的能力。资源基础论认为,正是由于默会知识难以获取,较多的关于国际化的知识会给企业提供在外国市场的竞争优势。例如,杭州舒奕礼品有限公司创办于1995年,从成立伊始就做出口,2002年才开始进入国内市场。该公司的主要产品为蜡烛和配套的烛台,现出口额为1000多万美元,其中,蜡烛占70%左右,烛台占305左右。目前,公司产品90%以上销往美国市场,品牌为“千诗碧可”(CHESAPEAKEBAY),该品牌名取自华盛顿D.C.一个时尚小区的海湾,在美国市场属于中高档产品,销售渠道也以精品屋为主,以抬高产品的形象。舒奕公司属于美资企业,总经理(创始人之一)的姐姐在美国,尽管该企业与美国公司经济上独立核算,但与美国市场的紧密联系有助于企业获取关于国际市场的明晰知识和默会知识,从而对该企业的迅速国际化提供了帮助。

资源基础论的最新成果也对阶段化模型提出了挑战,认为那些按照阶段化模型描述的步骤按部就班行动的企业,在最终国际化时会因为其先期的国内导向而必须克服大量的惯性。相反,那些较早进行国际化的企业所需要克服的这类障碍较少。因此,不受国内常规导向束缚的中小企业,比那些较长时间后再进行国际化的竞争对手表现更为出色。也就是说,与阶段化模型所指出的中小企业国际化的固有劣势正好相反,这类中小企业在向国外拓展时也许反而拥有固有的优势。比如,创立“康师傅”品牌的台湾顶新集团最初只是台湾彰化县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油脂厂,经过在祖国大陆10余年的发展,目前在祖国大陆的投资总额已经达到12亿美元,年销售额超过7亿美元,并以65亿包的年销量占据祖国大陆方便面市场的头把交椅。2002年底,“康师傅”返台生产及销售,在台湾方便面市场掀起一阵旋风。目前,“康师傅”食品与另一家台资食品企业巨头——统一集团的食品在祖国大陆的竞争已近白热化,此次“康师傅”方便面以中低价位挑战已占台湾市场半壁江山的统一方便面,可以被看成是两强之争的延续。10多年前,这两家企业实力悬殊,根本无法相提并论,然而,顶新集团通过及早进行国际化经营,反而在祖国大陆市场发挥了先行优势,从一株幼苗长成了参天大树。

相对而言,条件优越的成熟型企业不太热衷于国际化经营,而条件相对不太优越的成长型中小企业则急于寻找资源、扩大市场,因而更愿意从事国际化经营。比如,从事糖果饼干生产的“徐福记”来祖国大陆投资时只是一个小企业,如今已经成为祖国大陆最大的糖果生产企业。又如,台湾纺织业的中下游企业中,有一批中小企业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就因为承受不了逐步提高的劳动力价格和土地成本而向祖国大陆、东南亚一带转移,当时受到了东道国的欢迎,在营运上也降低了不少成本。而其它条件较好的企业,因为承受力比较强就继续留在台湾,一直到90年代当劳动力成本进一步上扬时,才不得不向外转移,但此时,东道国对此已经不再欢迎了。可见,中小企业可以化传统的资源劣势为优势,积极开拓国际市场。

综上所述,尽管中小企业的资源相对有限,但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也存在着自身的优势。比如,中小企业往往比大公司更加富有创新精神、更加注重顾客导向、在实施新技术和满足特殊需要时能够更快地作出反应。为了适应国际竞争的需要,中小企业比大公司更愿意调整其体制、常规和理念,从而更有效地在整个公司内部把信息内部化、具体化。如果中小企业能够利用这些独特的优势,并辅之以相应的行业知识和国际化经验,就完全可以在国际市场立足。

而且,如果从广义的角度来理解中小企业的资源,会发现中小企业的竞争优势也可以源于企业边界之外的外部网络资源,即存在于企业外部的某些网络、关系以及与企业存在联系的其它实体中,比如种族联系、企业集群、战略联盟等。中小企业可以通过与外国经销商、贸易公司、互补品的生产商、专业服务公司和传统的买卖方建立合作伙伴关系,推动自身的国际化进程。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我国保险业已全面对外开放,保险国际化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本文在对保险国际化与保险企业国际化进行界定的基础上,结合我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从四个角度对我国保险企业国际化予以现实思考。

一、保险国际化与保险企业国际化的界定

保险国际化是指各国保险活动日益跨越国界,相互联系不断加强的过程,即保险分配关系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保险分配关系在国际范围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第一层次的保险分配关系,它包括本国保险人与国外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和国外保险人与本国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为本国保险人走出国境到国外开设分公司或子公司,国外保险公司到本国开设分公司或子公司;其二,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第二层次的保险分配关系,反映着保险资本的社会化、国际化。保险分配关系的两个层次反映着保险分配关系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随着保险活动的扩展,保险国际化的内容日益丰富,主要有保险企业国际化、保险市场国际化、保险监管国际化等方面。

保险企业国际化指一国的保险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保险业务,形成信息灵敏、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保险企业网络。同时在对等的条件下,允许外国保险机构进入本国,开放本国的保险市场。

二、我国保险企业国际化的现实考虑

笔者认为,中国保险企业国际化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我国保险业国际化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现实考虑。

第一,不一定要在本国市场出现饱和时才向海外扩展。通常大型保险公司只有在本国的业务和市场出现饱和的情况下才会向海外扩展。在本国拓展业务的同时,适当向海外扩张,通过实战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等也可以促进本国业务的成熟。

第二,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仍应重视。在全球保险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过去很多曾是封闭型市场,现在向国外保险业开放,明显的例子就是欧盟、印度以及中国。但实际上包括法国和德国向海外保险公司开放市场也是在十多年里才开始的;二是许多曾对保险产品费率和条款格式进行严格控制的国家,已开始放松管制。现在如果一个企业要进入海外市场,门槛来自于纯粹市场经营能力,而不再是法律法规方面的限制。如果人们对新的市场不熟悉,仍然要面临严峻的考验。

中国保险企业走出去之后,就要面临所在国的法律约束和监管,必然需要对所在国法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很好的把握。除此之外,保险企业应重视文化的认同,这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最不容易被看到,但又是最容易造成损伤的风险。

可以说,保险国际化后对保险经营的影响主要是经营风险的增加。保险经营风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承保风险,一类是投资风险。在承保方面,保险国际化使得保险经营国际化和惯例化。另外,国际化使保险市场竞争加剧,那些片面追求份额、不计经营效益的非理性竞争行为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市场,以至于对整个行业造成损害。在国际化条件下,再保险分出业务和转分保分出业务在更多的国家分散。任何一个国家金融形势的变化和保险市场的波动都会对再保险业务分出国的保险市场产生影响,都会导致业务分出国保险市场的波动,甚至导致业务分出国保险市场的不稳定,这对保险监管部门也有一定的风险。在投资方面,国际化会增加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在这种体制下,不但本国利率的变化会影响本国保险业的发展,而且关联国利率的波动也会对本国保险市场产生互动。同时,不同国家的交易方的信用水准也会影响本国保险业的稳定。总之,在保险国际化条件下,保险公司风险将出现多元化、国际化和复杂化,保险市场波动将呈现出连动化的新局面。因此,对于国际化中出现的风险仍应予以重视。

第三,大力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再保险的国际性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保险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速我国保险国际化的进程,就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再保险市场。近年来,随着直接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再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国有控股(集团)公司、股份制公司和外资公司多种形式并存、专兼业经营相结合、公平竞争、多元化发展的市场格局。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专业再保险公司共9家,其中,中资专业再保险公司3家(1家集团公司、2家股份公司)、外资分公司6家。随着再保险供给主体的增加,以及各主体资产总额的上升,我国再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的途径

3.1优化市场主体结构,扩大国内再保险供给能力

其一,做大做强中再集团的同时,加强市场行为监管,反对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改造中再集团,使其成为符合现代经济要求的市场主体不失为一条捷径。但是在改造中再集团的时候,必须将其推向市场,让其感受到市场的压力,促使其自身的变革,实现在自由竞争环境下的凤凰涅槃。

其二,建立共保集团,鼓励各直接保险公司建立互惠共保体系。巨灾风险损失的巨额性和竞争的激烈性,都促使国内保险公司选择了联合以应对大型的单个保险项目。国内已形成了共保机制,实行首席共保人制度,这样的合作无疑增强了国内保险公司整体的承保能力,缓解了国内保险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但是对于常规保险业务,国内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较少。对保险公司来说,即使承保的是非巨灾风险等,也会由于某一风险的发生,导致赔付额瞬间大幅上升,导致公司经营的不稳定。所以,各保险公司应继续考虑针对一些特殊风险,建立行业互助保险组织或组建某风险同保集团,这样既可形成国内各公司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我国再保险市场尽快走向成熟,也可防止出现市场开放造成的保费严重外流现象。

其三,鼓励、促进中外资再保险公司合作。国际再保险业开展得较早,早期的经验积累和数据较完善,我国专业再保险公司可以引进短期外资战略投资者,或中资再保险公司与外资公司建立短期战略合作关系等方式获得国外先进承保与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3.2鼓励再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

由于再保险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一般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国际上大部分再保险人的业务都是通过再保险经纪人等中介机构办理的。而目前我国再保险经纪人寥寥无几,再保险中介机构的缓慢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以再保险经纪人为代表的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高要求性则是再保险中介机构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再保险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应以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专项培养,加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尤其是国际型、开放型、复合型的再保险管理人才和业务专业人才。

此外,应进一步建立完善再保险监管制度。我国应建立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相结合,并以间接监管制度为主体,符合国际惯例并体现自身特色的再保险监管体系。具体来说,我国应建立包括市场准入机制、市场日常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在内的再保险全过程监管框架。

四、加强我国保险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对于跨境保险机构,母国监管当局和东道国监管当局应该进行合理的监管分工和合作。通常,母国监管当局负责对其资本充足性、最终清偿能力等实施监管,东道国监管当局负责对其所在地分支机构的资产质量、内部管理和流动性等实施监管。同时,两国监管当局要就监管的目标、原则、标准、内容、方法以及实际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协商和定期交流。因此,在逐渐开放我国保险市场的同时,应尽快对在我国境内设有保险机构或我国在对方国家设有保险机构的监管当局建立稳定的监管协作机制。具体来说应参照东道国与母国监管责任划分的国际惯例,加强监管信息交流,协调实施对跨国保险机构的有效监管,在保险业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确保任何国家、任何形式的保险公司都不能逃避监督。

另外,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的各项活动,加大对国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引进,从而提高我国的保险监管水平。作为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会员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保险监管当局,中国保监会要切实利用好这个国际保险监管交流与合作的场所,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世界各国同行们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同时,有针对性地研究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近年来制定的对各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保险监管原则和建议,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研究出一套既符合中国保险业实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保险监管机制,提高我国的保险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小梅,李小燕.培育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几点思考[J].中国金融,2002(5):16-19.

[2]孟龙.关于新兴市场国家保险监管制度的国际接轨问题[J].2005(1):11-14.

[3]姚壬元.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2):21-23.

[4]周道许.中国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保险企业国际化现实思考

一、保险国际化与保险企业国际化的界定

保险国际化是指各国保险活动日益跨越国界,相互联系不断加强的过程,即保险分配关系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保险分配关系在国际范围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第一层次的保险分配关系,它包括本国保险人与国外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和国外保险人与本国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为本国保险人走出国境到国外开设分公司或子公司,国外保险公司到本国开设分公司或子公司;其二,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第二层次的保险分配关系,反映着保险资本的社会化、国际化。保险分配关系的两个层次反映着保险分配关系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随着保险活动的扩展,保险国际化的内容日益丰富,主要有保险企业国际化、保险市场国际化、保险监管国际化等方面。

保险企业国际化指一国的保险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保险业务,形成信息灵敏、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保险企业网络。同时在对等的条件下,允许外国保险机构进入本国,开放本国的保险市场。

二、我国保险企业国际化的现实考虑

笔者认为,中国保险企业国际化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我国保险业国际化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现实考虑。

第一,不一定要在本国市场出现饱和时才向海外扩展。通常大型保险公司只有在本国的业务和市场出现饱和的情况下才会向海外扩展。在本国拓展业务的同时,适当向海外扩张,通过实战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等也可以促进本国业务的成熟。

第二,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仍应重视。在全球保险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过去很多曾是封闭型市场,现在向国外保险业开放,明显的例子就是欧盟、印度以及中国。但实际上包括法国和德国向海外保险公司开放市场也是在十多年里才开始的;二是许多曾对保险产品费率和条款格式进行严格控制的国家,已开始放松管制。现在如果一个企业要进入海外市场,门槛来自于纯粹市场经营能力,而不再是法律法规方面的限制。如果人们对新的市场不熟悉,仍然要面临严峻的考验。

中国保险企业走出去之后,就要面临所在国的法律约束和监管,必然需要对所在国法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很好的把握。除此之外,保险企业应重视文化的认同,这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最不容易被看到,但又是最容易造成损伤的风险。

可以说,保险国际化后对保险经营的影响主要是经营风险的增加。保险经营风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承保风险,一类是投资风险。在承保方面,保险国际化使得保险经营国际化和惯例化。另外,国际化使保险市场竞争加剧,那些片面追求份额、不计经营效益的非理性竞争行为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市场,以至于对整个行业造成损害。在国际化条件下,再保险分出业务和转分保分出业务在更多的国家分散。任何一个国家金融形势的变化和保险市场的波动都会对再保险业务分出国的保险市场产生影响,都会导致业务分出国保险市场的波动,甚至导致业务分出国保险市场的不稳定,这对保险监管部门也有一定的风险。在投资方面,国际化会增加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在这种体制下,不但本国利率的变化会影响本国保险业的发展,而且关联国利率的波动也会对本国保险市场产生互动。同时,不同国家的交易方的信用水准也会影响本国保险业的稳定。总之,在保险国际化条件下,保险公司风险将出现多元化、国际化和复杂化,保险市场波动将呈现出连动化的新局面。因此,对于国际化中出现的风险仍应予以重视。

第三,大力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再保险的国际性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保险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速我国保险国际化的进程,就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再保险市场。近年来,随着直接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再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国有控股(集团)公司、股份制公司和外资公司多种形式并存、专兼业经营相结合、公平竞争、多元化发展的市场格局。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专业再保险公司共9家,其中,中资专业再保险公司3家(1家集团公司、2家股份公司)、外资分公司6家。随着再保险供给主体的增加,以及各主体资产总额的上升,我国再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的途径

3.1优化市场主体结构,扩大国内再保险供给能力

其一,做大做强中再集团的同时,加强市场行为监管,反对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改造中再集团,使其成为符合现代经济要求的市场主体不失为一条捷径。但是在改造中再集团的时候,必须将其推向市场,让其感受到市场的压力,促使其自身的变革,实现在自由竞争环境下的凤凰涅槃。

其二,建立共保集团,鼓励各直接保险公司建立互惠共保体系。巨灾风险损失的巨额性和竞争的激烈性,都促使国内保险公司选择了联合以应对大型的单个保险项目。国内已形成了共保机制,实行首席共保人制度,这样的合作无疑增强了国内保险公司整体的承保能力,缓解了国内保险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但是对于常规保险业务,国内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较少。对保险公司来说,即使承保的是非巨灾风险等,也会由于某一风险的发生,导致赔付额瞬间大幅上升,导致公司经营的不稳定。所以,各保险公司应继续考虑针对一些特殊风险,建立行业互助保险组织或组建某风险同保集团,这样既可形成国内各公司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我国再保险市场尽快走向成熟,也可防止出现市场开放造成的保费严重外流现象。

其三,鼓励、促进中外资再保险公司合作。国际再保险业开展得较早,早期的经验积累和数据较完善,我国专业再保险公司可以引进短期外资战略投资者,或中资再保险公司与外资公司建立短期战略合作关系等方式获得国外先进承保与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3.2鼓励再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

由于再保险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一般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国际上大部分再保险人的业务都是通过再保险经纪人等中介机构办理的。而目前我国再保险经纪人寥寥无几,再保险中介机构的缓慢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以再保险经纪人为代表的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高要求性则是再保险中介机构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再保险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应以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专项培养,加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尤其是国际型、开放型、复合型的再保险管理人才和业务专业人才。

此外,应进一步建立完善再保险监管制度。我国应建立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相结合,并以间接监管制度为主体,符合国际惯例并体现自身特色的再保险监管体系。具体来说,我国应建立包括市场准入机制、市场日常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在内的再保险全过程监管框架。

四、加强我国保险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对于跨境保险机构,母国监管当局和东道国监管当局应该进行合理的监管分工和合作。通常,母国监管当局负责对其资本充足性、最终清偿能力等实施监管,东道国监管当局负责对其所在地分支机构的资产质量、内部管理和流动性等实施监管。同时,两国监管当局要就监管的目标、原则、标准、内容、方法以及实际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协商和定期交流。因此,在逐渐开放我国保险市场的同时,应尽快对在我国境内设有保险机构或我国在对方国家设有保险机构的监管当局建立稳定的监管协作机制。具体来说应参照东道国与母国监管责任划分的国际惯例,加强监管信息交流,协调实施对跨国保险机构的有效监管,在保险业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确保任何国家、任何形式的保险公司都不能逃避监督。

另外,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的各项活动,加大对国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引进,从而提高我国的保险监管水平。作为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会员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保险监管当局,中国保监会要切实利用好这个国际保险监管交流与合作的场所,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世界各国同行们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同时,有针对性地研究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近年来制定的对各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保险监管原则和建议,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研究出一套既符合中国保险业实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保险监管机制,提高我国的保险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小梅,李小燕.培育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几点思考[J].中国金融,2002(5):16-19.

[2]孟龙.关于新兴市场国家保险监管制度的国际接轨问题[J].2005(1):11-14.

[3]姚壬元.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2):21-23.

[4]周道许.中国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组织能力;竞争优势;国际化进程;阶段理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有限,虽然能够很好地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对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无法用出口和生产活动的逐步演替进行解释。因此,需要有一种理论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依旧用传统的阶段理论指导国际化运作已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能力的竞争正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这种竞争不再是运用何种战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如何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的竞争,也正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状态和道路。

国际企业是通过向国外转移竞争优势来产生新的价值的,根据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其向国外转移的竞争优势的数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一层次:出口。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简单层次,企业直接向国外转移包含了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咨询、广告、金融等小规模服务产品。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对其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要求。因此,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的能力。

第二层次:合资子公司。由于企业对某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而需要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入该地区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这一层次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部分能够有效转移利用,因而合作者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于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哪些基础优势是可以直接转移,哪些优势可以通过向合作者学习获得,哪些优势则必须调整甚至寻求其他优势取代。在这一层次的发展模式中,企业除了需要第一层次中的国际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建立、发展与当地合作者关系的能力。

第三层次:全资子公司。在此层次中,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子公司的功能逐步完善。制造企业建立自己销售队伍、产品仓库和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业公司则在提供简单的本国延伸服务之外,在当地建立自己的服务渠道,乃至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在这一层次上,总公司需要对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识别,对无法直接转移的竞争优势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国外子公司发展的需要,甚至寻找和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来保证子公司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发展层次中,以公司本部为基地的资源优势的转移和调整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

第四层次:跨国公司。随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子公司,并分别获取了资源优势,总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跨国界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这就进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四个层次,即跨国公司层次。在这一层次,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和形成某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全球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继续向新的地区扩展,在全球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此发展层次中,子公司、总公司间关系协调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一层次的公司所需要的关键组织能力也正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如何发展与保持跨边界、跨职能的管理手段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跨国公司的跨边界协调行动的多少、子公司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国外经营单位的权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处于这一层次的跨国公司也因而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发展形式。第五层次:全球公司。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国外子公司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优势

形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开始向公司本部及全公司内转移资源优势。这种子公司一般位于某些具有独特地方资源优势的地区,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整个公司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按产品、职能分工,甚至是地区总部形式的全球公司。这种全球公司的发展形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分散在全球各地区的多重战略中心间的协调活动和多重资源中心间的优势转移活动对于公司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全球公司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协调能力,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公司进行比跨国公司层次更大规模的整合,在全球公司内部运用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消除这种大规模交流和协调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是其国际化水平依据上述发展层次提高的过程。下表显示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其相应组织能力。

三、组织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一般情况下,初步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都需要经历一个从对外出口、成立合资公司开始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学习海外经营知识,使组织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保证该企业沿着这一国际化进程的方向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这一点上,组织能力观点与阶段论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国际企业发展的现实表明,各国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水平、行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化进程的途径已日趋多样化,而不再按照同一种模式发展。事实上,一家公司可以从任何一个层次开始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这种国际化发展可以是向高层次(或低层次)运动,也可以跳过某些层次直接进入较高的水平层次运作。一些国际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获得高层次运作所需的组织能力而直接进行发展。在如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这种组织能力获得途径的多样性,使企业国际化进程也更趋多样化。

一家全球公司在世界不同地区也可能处于不同的层次,这同样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组织能力。一些具备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处于较高国际化层次的欧美企业在进入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时,仍然需要通过采取合资企业等形式,培育相应的组织能力。

这种基于组织能力的观点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环境中国际企业发展现状,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具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逐步提升组织能力,稳扎稳打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我国一些企业迅速提高企业组织能力、实现跨国经营的跨跃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鲁明泓.国际企业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鲁酮.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世界经济,2000,(3).

3.杰伊·R·加尔布雷思.全球企业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保险企业国际化现实思考

一、保险国际化与保险企业国际化的界定

保险国际化是指各国保险活动日益跨越国界,相互联系不断加强的过程,即保险分配关系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保险分配关系在国际范围内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其一,保险人与被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第一层次的保险分配关系,它包括本国保险人与国外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和国外保险人与本国被保险人之间的关系,具体体现为本国保险人走出国境到国外开设分公司或子公司,国外保险公司到本国开设分公司或子公司;其二,保险人与再保险人之间的分配关系。这是第二层次的保险分配关系,反映着保险资本的社会化、国际化。保险分配关系的两个层次反映着保险分配关系在国际范围内的体现。随着保险活动的扩展,保险国际化的内容日益丰富,主要有保险企业国际化、保险市场国际化、保险监管国际化等方面。

保险企业国际化指一国的保险业在海外设立分支机构,开展保险业务,形成信息灵敏、规模适当、结构合理的保险企业网络。同时在对等的条件下,允许外国保险机构进入本国,开放本国的保险市场。

二、我国保险企业国际化的现实考虑

笔者认为,中国保险企业国际化的方式是多样化的,我国保险业国际化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进行现实考虑。

第一,不一定要在本国市场出现饱和时才向海外扩展。通常大型保险公司只有在本国的业务和市场出现饱和的情况下才会向海外扩展。在本国拓展业务的同时,适当向海外扩张,通过实战学习国际上的先进经验等也可以促进本国业务的成熟。

第二,国际化所带来的风险仍应重视。在全球保险业国际化的过程中出现了两个明显的现象:一是过去很多曾是封闭型市场,现在向国外保险业开放,明显的例子就是欧盟、印度以及中国。但实际上包括法国和德国向海外保险公司开放市场也是在十多年里才开始的;二是许多曾对保险产品费率和条款格式进行严格控制的国家,已开始放松管制。现在如果一个企业要进入海外市场,门槛来自于纯粹市场经营能力,而不再是法律法规方面的限制。如果人们对新的市场不熟悉,仍然要面临严峻的考验。

中国保险企业走出去之后,就要面临所在国的法律约束和监管,必然需要对所在国法律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很好的把握。除此之外,保险企业应重视文化的认同,这是企业国际化过程中最不容易被看到,但又是最容易造成损伤的风险。

可以说,保险国际化后对保险经营的影响主要是经营风险的增加。保险经营风险大体分为两类:一类是承保风险,一类是投资风险。在承保方面,保险国际化使得保险经营国际化和惯例化。另外,国际化使保险市场竞争加剧,那些片面追求份额、不计经营效益的非理性竞争行为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对整个市场,以至于对整个行业造成损害。在国际化条件下,再保险分出业务和转分保分出业务在更多的国家分散。任何一个国家金融形势的变化和保险市场的波动都会对再保险业务分出国的保险市场产生影响,都会导致业务分出国保险市场的波动,甚至导致业务分出国保险市场的不稳定,这对保险监管部门也有一定的风险。在投资方面,国际化会增加汇率风险、利率风险和信用风险。在这种体制下,不但本国利率的变化会影响本国保险业的发展,而且关联国利率的波动也会对本国保险市场产生互动。同时,不同国家的交易方的信用水准也会影响本国保险业的稳定。总之,在保险国际化条件下,保险公司风险将出现多元化、国际化和复杂化,保险市场波动将呈现出连动化的新局面。因此,对于国际化中出现的风险仍应予以重视。

第三,大力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再保险的国际性特征,决定了它必然成为保险国际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要加速我国保险国际化的进程,就必须大力发展我国的再保险市场。近年来,随着直接保险市场的快速发展,我国再保险市场也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目前,我国再保险市场初步形成了国有控股(集团)公司、股份制公司和外资公司多种形式并存、专兼业经营相结合、公平竞争、多元化发展的市场格局。截至2008年年底,我国专业再保险公司共9家,其中,中资专业再保险公司3家(1家集团公司、2家股份公司)、外资分公司6家。随着再保险供给主体的增加,以及各主体资产总额的上升,我国再保险市场的承保能力进一步提高。

三、完善我国再保险市场的途径

3.1优化市场主体结构,扩大国内再保险供给能力

其一,做大做强中再集团的同时,加强市场行为监管,反对其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通过改造中再集团,使其成为符合现代经济要求的市场主体不失为一条捷径。但是在改造中再集团的时候,必须将其推向市场,让其感受到市场的压力,促使其自身的变革,实现在自由竞争环境下的凤凰涅槃。

其二,建立共保集团,鼓励各直接保险公司建立互惠共保体系。巨灾风险损失的巨额性和竞争的激烈性,都促使国内保险公司选择了联合以应对大型的单个保险项目。国内已形成了共保机制,实行首席共保人制度,这样的合作无疑增强了国内保险公司整体的承保能力,缓解了国内保险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但是对于常规保险业务,国内保险公司之间的合作较少。对保险公司来说,即使承保的是非巨灾风险等,也会由于某一风险的发生,导致赔付额瞬间大幅上升,导致公司经营的不稳定。所以,各保险公司应继续考虑针对一些特殊风险,建立行业互助保险组织或组建某风险同保集团,这样既可形成国内各公司间的相互信任、相互合作、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促进我国再保险市场尽快走向成熟,也可防止出现市场开放造成的保费严重外流现象。

其三,鼓励、促进中外资再保险公司合作。国际再保险业开展得较早,早期的经验积累和数据较完善,我国专业再保险公司可以引进短期外资战略投资者,或中资再保险公司与外资公司建立短期战略合作关系等方式获得国外先进承保与风险管理技术和信息系统管理经验,提高自身的经营管理水平。

3.2鼓励再保险中介机构的发展

由于再保险行业对从业人员的专业性和技术性要求较一般保险行业从业人员的要求更高,因此国际上大部分再保险人的业务都是通过再保险经纪人等中介机构办理的。而目前我国再保险经纪人寥寥无几,再保险中介机构的缓慢发展,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以再保险经纪人为代表的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高要求性则是再保险中介机构发展缓慢的主要因素。因此,提高再保险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应以多种渠道和方式加强中介机构从业人员的专项培养,加紧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素质、高水平尤其是国际型、开放型、复合型的再保险管理人才和业务专业人才。

此外,应进一步建立完善再保险监管制度。我国应建立直接监管和间接监管相结合,并以间接监管制度为主体,符合国际惯例并体现自身特色的再保险监管体系。具体来说,我国应建立包括市场准入机制、市场日常监管和市场退出机制在内的再保险全过程监管框架。

四、加强我国保险监管的国际协调与合作

对于跨境保险机构,母国监管当局和东道国监管当局应该进行合理的监管分工和合作。通常,母国监管当局负责对其资本充足性、最终清偿能力等实施监管,东道国监管当局负责对其所在地分支机构的资产质量、内部管理和流动性等实施监管。同时,两国监管当局要就监管的目标、原则、标准、内容、方法以及实际监管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协商和定期交流。因此,在逐渐开放我国保险市场的同时,应尽快对在我国境内设有保险机构或我国在对方国家设有保险机构的监管当局建立稳定的监管协作机制。具体来说应参照东道国与母国监管责任划分的国际惯例,加强监管信息交流,协调实施对跨国保险机构的有效监管,在保险业全球一体化进程中,确保任何国家、任何形式的保险公司都不能逃避监督。

另外,要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的各项活动,加大对国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的引进,从而提高我国的保险监管水平。作为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会员和新兴市场国家的保险监管当局,中国保监会要切实利用好这个国际保险监管交流与合作的场所,积极参与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的各项活动,认真学习世界各国同行们的成功经验和有效做法,同时,有针对性地研究国际保险监督官协会近年来制定的对各国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保险监管原则和建议,及时引进国外先进经验和成功做法,结合中国具体国情,研究出一套既符合中国保险业实际,又能与国际接轨的保险监管机制,提高我国的保险监管水平。

参考文献:

[1]周小梅,李小燕.培育我国再保险市场的几点思考[J].中国金融,2002(5):16-19.

[2]孟龙.关于新兴市场国家保险监管制度的国际接轨问题[J].2005(1):11-14.

[3]姚壬元.我国再保险市场发展研究[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3(2):21-23.

[4]周道许.中国保险业发展若干问题研究[M].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2006.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企业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策略

一、体育营销的内涵

完整的体育营销包含两方面的形态:体育实体本身的市场营销,以及企业借助体育主题和资源进行的市场营销。所谓体育实体,指自身拥有体育资源的赛事、组织机构、团体等,譬如足球、篮球联赛,体育赛事组织者,体育俱乐部等。体育实体本身的市场营销,是这些资源所有方针对他们所拥有的体育资源而进行的市场营销行为,企业的体育营销,无论采取何种具体方式,想要取得成功的效果,最关键的一点是要做到体育营销策略必须与整体的市场战略相吻合。偏离企业整体策略而实施的体育营销,结果往往是资源的浪费。不同的体育资源具有不同的市场针对性,因此,体育资源的选择及其相对于企业战略的价值的评估,也是取得成功的重点。在获得体育资源所赋予的权益后,需要加以充分、合理的利用和相应的保护措施,才能保证营销的完整效果。

体育实体的营销提升体育资源的价值,促进着其在社会、商业环境中的形象和影响,也使其成为值得企业去借助的营销资源,同时,体育实体的市场营销在推动体育资源的同时,也在推动着与这些体育资源相联结的企业的品牌和市场。体育实体的营销与企业体育营销之间这种种微妙关系相结合,便促成了体育与企业之间的整合体育营销。

二、品牌国际化的国内外企业现状

品牌国际化是企业在进行跨国生产经营的活动中,推出国际化的品牌,并占领世界市场的过程。在国际上,列世界10大品牌之首的可口可乐公司,其品牌建设的成功与体育营销密不可分。从1907年可口可乐公司就开始赞助美国的棒球比赛,从1985年第一期国际奥委会合作伙伴赞助计划起一直是这一计划的核心成员,它还是国际足球联合会的长期合作伙伴,以及其他许多国际和美国体育组织和赛事的热心赞助者。韩国的三星集团也可谓是体育营销的典范,其品牌的提升几乎完全来自于体育营销。“TOP计划可以说是三星体育营销的最高策略,通过它,三星使其品牌价值上升到2002年的世界第34位,品牌价值高达83亿美元,成为该年度世界品牌价值提升最高的品牌。”

由于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加入WTO,使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成为必然。又由于我国国际体育顶级赛事承办的增加,为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战略提供了良机。目前,我国已经有许多企业牵手体育赛事,希望通过体育营销方式开始其品牌国际化道路。联想集团2004年3月26日与国际奥委会签署合作协议,正式成为第6期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简称TOP),这也是奥运历史上中国企业首次获此资格;海尔集团电脑冠名澳大利亚老牌篮球队墨尔本老虎队,同时聘请该队著名球星担任海尔笔记本电脑的形象代言人。这些举动成为我国企业体育营销的大手笔,为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开创了先河;但是,体育营销目前在我国还属于初级阶段,无论是营销网络还是资金实力,以及营销战略都难以与国外大公司相提并论。

三、我国企业在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中存在的问题

1.体育资源的商业管理、运营水平偏低

作为体育营销的灵魂——体育资源,若其拥有和开发者不能很好地在各方面实施整体开发,其价值当然无法得到体现,故而也无法协助企业良好地实现体育营销策略。甚至有可能由于无法满足企业对价值的需求,而根本形成不了市场吸引力。除了2008北京奥运以外,无论是国内的体育赛事、团队、或运动明星个人,都一定程度地为之困扰。2005年中超足球联赛的“无冠名”现象,正是这一问题最典型的体现。在世界范围,无论是世界杯、奥运会等全球的大型赛事,还是英超、意甲、NBA等顶尖的区域赛事,能够做到长足的飞跃,都离不开电视媒体的发展和支撑。进行体育营销的企业,一个重要的目的就在于通过与体育资源的整合实现更大规模的媒体效益,而电视媒体仍然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最佳手段。在电视媒体无法展现体育资源有效的曝光和价值的情况下,体育营销也就失去了应有的最佳效果。

2.缺乏体育营销价值的评估依据

如何准确地评估一项体育资源的营销价值,这即使在国际上都还是一个有些难度的话题。在国内,对体育赞助等模式的营销价值的评估,可以说还处于一个接近空白的状态。除了近两年出现的一些按照国际模式制作的媒体和调研数据,在体育营销当中,几乎找不到可以参考和依赖的量化信息。这种情况下,体育资源所有者难以提供有说服力的依据来体现资源的价值;而营销企业对体育项目的选择,往往带有性,对营销行为带来的实际价值,也缺乏有效、科学的分析。

3.体育营销人才的缺乏

国内体育营销市场存在的另外一个主要问题,就是专业人才的严重缺乏。据北京奥组委官方统计,截至2005年中,其对专业体育管理、营销人才的缺口达3000余名,而全国同类人才的缺口超过万名。到2008年,这个数字预计将超过3万。目前,国内具有高级、海外专业背景的体育产业人才仅能以百位计算。这相对于日渐火热的体育市场,可谓是杯水车薪。

4.对体育资源整合不足

体育营销属于一种整合营销。既然是整合,就需要充分利用一切可用的资源及合理的方式,来实现策略目的。国内企业在体育营销的过程中,往往对体育项目所赋予的资源和权益利用不足。赞助一个体育项目的企业往往在看重场地、服装、肖像及媒体权益等静态资源时,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动态资源,即体育项目所有方自身进行的市场营销资源的整合。举例而言,英超的曼联是世界第一大足球俱乐部,沃达丰成为其主赞助商可以获得强有力的静态资源。按理说沃达丰应该知足了,可事实上不然:在曼联俱乐部面向全球实施的“OneUnited”推广计划中,为满足沃达丰的营销要求而做的工作占了很大篇幅。这是充分调动体育资源的能动性而获得最大化营销利益的一个范例,遗憾的是在国内鲜有所见。5.缺乏长期的体育营销战略

当国际品牌把大型的体育项目纳人体育营销战略,成为品牌建设的有机部分并提前几年开始筹划时,我们的企业大多关心的仍是一时的知名度和销售目标。在一些表面的细节上,如赞助合同的期限,国际品牌对体育项目的赞助期限,少则三五年,多的甚至超过十年,而国内企业更倾向于一年一签的模式。进行体育营销的一些企业带有一种不成熟的心态:把体育简单地作为实现其短期目标的一种传播介质,而非一种市场策略资源。这种营销方式,无论对于企业自身市场策略的实现,还是对于体育资源的长期发展,都是一种不利的行为。

四、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策略的对策与建议

1.加深对体育营销的价值认识

企业开展体育营销的出发点是要借助体育建立和加强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联系,即通过把体育文化和体育精神融入到企业及其品牌当中,使消费者对企业产品及其品牌产生认同。世界许多知名企业正是基于对体育营销价值的深刻认识成功地通过体育营销树立起了其全球性的品牌形象。国内企业虽然也开始意识到了体育营销的巨大魅力,对体育营销日益热情和敏感,但在营销的认识上还不到位,在营销的策略上尚显稚嫩,在营销的运作模式上也还欠成熟。

2.加强体育营销管理,创新体育营销组合策略

我国企业必须加强体育营销管理,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减少体育营销的风险性。面对外国跨国公司的强大竞争,集中优势资源,进行体育营销组合创新。正如菲利普·科特勒所言:“新经济的发展要求新千年的营销手段必须满足市场发展的需要。市场营销需要识别顾客的需求和欲望,确定某个组织所能提供最佳服务的目标市场,并且设计适当的产品、服务和计划方案以满足这些市场的需要。”整合体育营销既要善于选择先进的有穿透力的媒体,要有超前的震撼力的策划或广告创意,让体育精神和现代化的产品完美结合,使消费者和广大受众在一种愉悦的氛围中接受企业理念,进而达到树立企业品牌形象的目的。

3.坚持长期性、系统性、文化性

毋庸置疑,对于一家企业来说,单通过支持一二次大规模的体育运动是无法进行核心“价值传递”的,必须是在与自己产品相对应的运动领域内,找到该项运动与产品的内在结合点,长期持续地投放下去,才有可能形成效果。它要求企业在体育营销战略的指引下达到资源重新整合,实现体育文化、品牌文化与企业文化三者的融合,从而成为企业的一种竞争优势。文化性是体育营销的内容和高层次表达,是体育营销的灵魂。体育产品的核心利益是身体健康、社交互动、消遣娱乐、家庭和睦、追求知识、审美和消除生活乏味等等。因此,体育产品所提供的核心利益具有无形性、动态性,消费者感受的经验性和主观性。而企业体育营销只有体现出适合各种文化层次、各种审美情趣、各个年龄段的消费者需要的文化特色,才能吸引人们广泛地参与。体育营销究其实质主要是为人们提供一种文化精神生活的体验。

参考文献:

[1]刘宝亮:体育营销决战中国[N].中国经济导报,2001-07-26

[2]吴军磊:体育营销中的品牌决定论[Z].中国营销传播网,2004

[3]张华鑫田坤:论我国企业品牌国际化体育营销战略[J].体育科学,2005,25(4):13~17

[4]耿力中:体育市场营销[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4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8篇

相对技术优势。我国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在很多领域缺乏现代尖端技术,但却拥有不少“适用技术”,这些技术在发展中国家有广泛的适应性。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许多劳动密集型的传统工业技术可以在其他发展中国家找到广阔市场。我国根据自己特点消化吸收的引进技术,更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国情,并且价格也较低,易被发展中国家接受。

相对区位优势。我国中小企业所具有的相对区位优势源于以下几点:首先,周边国家较多,且多数经济正在迅速崛起,我国与其均有着长期广泛的对外联系。其次,我国的华侨遍布世界各地,靠这种种族纽带,我国企业可以减少跨国经营中的障碍,降低风险,并有利于同当地企业进行更为密切的合作。还有,因为经济、技术、环境的相似性,我国企业在海外就地取材和适应市场的能力较强,生产商品或服务的成本较低。

内部化优势。我国中小企业,规模较小,资金资源有限,其内部规模经济性并不明显。但各中小企业如果组成“企业群”,进行“集群式”对外投资,就可充分共享经营资源,形成规模优势。另外,中小企业决策简单而富有效率,能够更灵活、及时做出有利的反应。中小企业内部的环节较少,更易于管理者考核员工的工作效率,提高管理效率。

市场营销优势。中小企业规模小、资源有限、实力较弱,往往无法经营多种产品以分散风险,但它又有机动灵活、市场适应性较强,市场进退成本低,能更多地接触客户,更快地反应市场等优势。另外,在产品的开发方面愿意设计和生产适合当地条件的产品,开拓发达国家跨国公司不屑一顾的市场缝隙,其产品具有相当高的专业性和独特性。

特色产品优势。经营凝聚有中国文化的特色产品是海外投资企业重要的竞争力来源。一些长期形成的具有鲜明特色的产品,如中式菜、中药、丝绸等,享有很高的国际声誉,并具有不可模仿、难于替代等特性。加之中小企业在开发这些特色产品方面比国有企业更有效率,因此在这方面中小企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中小企业经营国际化的策略选择

我国部分中小企业已经有了一定优势,并迈出了跨国经营的步伐。但要发展我国中小企业跨国经营,就须在比较优势的基础上,充分把握全球经济发展特点和趋势,制定正确的跨国经营发展战略。

在对外投资的步骤上,应采取阶段式渐进发展模式。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过程中,要面临很大的风险。因此,要谨慎选择自己的跨国经营模式,比如选择国内经营出口设海外设海外销售子公司建海外生产子公司的模式。对我国中小企业而言,规模小、抵御风险能力差的特点决定了企业应以渐进的阶段式发展为主,逐步积累海外的市场知识,从而提高跨国经营的成功率。

在对外投资的方式上,应先合资,后独资。对中小企业来说,要针对不同国家、不同行业再结合自身实力施以不同的投资方式。针对我国中小企业对外直接投资起步不久、经验不足的特点,应先走出去,与当地企业搞合资,这有助于利用两种资源、两种文化、两方能力和两个市场。这是实现跨国经营取得成功的一个基本经验。

在对外投资的产业上,应先劳动密集型产业,后技术密集型产业。劳动力便宜是我国的一大优势,中小企业走出国门,也不能离开这个优势。产业选择应集中在小规模产业中,如纺织业、玩具业、电子等。这类产业的生产规模经济程度低,竞争性强,进入壁垒低,也不需大的研发投资以及复杂的技术。我国中小企业在这类产业中相对于发展中国家具有一定优势。通过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生产,积蓄资本和力量,然后再在国外搞技术密集型产品生产。这对于我国中小企业来说,可能是更合适的选择。

在对外投资的区域上,先发展中国家,后发达国家。先把走出国门、进行跨国经营的重点放在周边的发展中国家,尤其是经济高速增长的东南亚各国,如马来西亚、泰国等。俄罗斯、东欧、中亚等地区的市场也在迅速恢复,并且这些地区的经济与我国存在很大的互补性,对我国民营企业亦蕴藏着巨大的商机。然后再考虑走向欧美等发达国家,是与我国中小企业的综合实力相适应的一种选择。

中小企业经营国际化的建议

树立全球化的企业发展战略。培养全球化思维方式是中小企业走向跨国经营的第一步。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企业跨国经营未必需要庞大的规模,只要在价值链条上某些环节拥有相对优势,都可能成为中小企业参与国际竞争的基础。我国中小企业应逐渐培养全球化的眼光和思维方式,为自身谋求更大的发展空间。

发挥相对优势,培育核心竞争力。中小企业能否走向国际市场并保持长期稳定的竞争优势,关键在于企业是否形成并保持了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源于企业的核心资产,特别是知识资产,如技术、专利、生产技能、互补性知识等。只有着眼于培育企业的核心资产,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力开发核心产品和核心技术,中小企业才能在强手如林的国际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

实施企业间的有效整合。中小企业可以利用多种方式的合作,包括中小企业之间的合作、与大企业建立战略联盟等,以提高自身的竞争力。通过合作中小企业可以承担国内大型或跨国公司的部分生产功能,分销功能,供应功能和服务功能。在整个国际市场物流中,与大企业建立和保持一种供应链中的合作或共生关系,从而带动其走跨国经营的道路。

熟悉和利用国际规则。随着国际化程度的提高,企业必须按国际规范、国际惯例来加强海外分支机构的管理。我国中小企业国际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许多困难以及企业蒙受的损失,主要是源于不熟悉国际惯例,不能按国际通行的办法开展经营活动,所以这就要求企业的管理者必须更新观念,树立规则意识,学会利用WTO规则,合理合法地保护自己,抓住时机快速发展。

为中小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创造更好的宏观环境。

按照WTO规则,制定修改有关的法律、法规,在市场准入、国际贸易、财税政策等方面为中小企业的发展创造条件,使中小企业,尤其是非国有中小企业,与国有企业、外资企业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鼓励有实力、有优势的各种所有制企业走出国门,在国际市场求得生存和发展。

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各国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大都采用融资渠道多样化的方法。如欧盟,一方面欧盟作为中间人,协调银行与中小企业之间的关系,鼓励银行金融创新,为中小企业服务;另一方面则增加资金投入,利用欧洲投资银行及欧洲结构基金中的区域发展基金会向中小企业资本市场融资。同时,积极推行中小企业资本市场的建设。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应有的启示。比如,建立中小企业的信用体系和担保体系,并逐渐放宽中小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企业的直接融资渠道。还可建立风险投资基金,扶持和培养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发展。

强化政府对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服务功能。政府应为中小企业提供全程的服务,如:积极推进国际合作,为企业提供双边的法律保障;提供咨询和培训等服务;为中小企业提供海外投资保险等。

发展中小企业跨国经营,既符合了国家的发展战略又符合中小企业自身的需要。只要中小企业充分挖掘自己的比较优势,制定与自身相适应的跨国经营发展战略,就能在未来的国际经济舞台上上演更加精彩的剧目。

内容摘要:入世后,面对国际国内双重竞争,中小企业“走出去”已成为必然的选择。本文在分析我国中小企业从事跨国经营中的相对优势的基础上,对中小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策略与战略选择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直接投资

参考资料:

1.(美)路易·斯特拉特,走向全球化:中小企业腾飞之路[M],华夏出版社,2000

2.彭谦,中小企业跨国经营的可行性分析,《经济纵横》,1997

3.徐明棋,我国企业国际化经营面临的挑战与对策,《世界经济研究》,2003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9篇

一、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现状分析

据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协会提供的最新数据,2004年我国石化行业销售收入和利润均创历史最高水平,全年将实现工业总产值2.425万亿元,销售收入2.33万亿元,利润2700亿元。中国是国际石化企业投资的重要地区之一,也是全球最重要的石化产品进口国之一。

改革开放20多年来,我国石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少到多,逐步发展并不断调整和完善的过程。目前,我国石化企业基本上走的是一条“引进来”的道路,引进国外资金、技术以及发展出口贸易在企业国际化经营格局中居于主导地位,2005上半年,我国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进出口贸易总额940.67亿美元,同比增长30.1%,进出口贸易作为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主要方式没有发生大的变化。而以境外直接投资为主要特征的“走出去”步伐较为缓慢,尚处于初级阶段,其中只有像中石油、中石化等国有大石化企业在海外有过直接投资,其他中小型石化公司根本不具备国际化经营的条件。但是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和中国成为WTO的成员国,我国石化企业也在加快自身的国际化进程。具体表现为:

1、我国石化企业的国际化经营处于快速发展阶段

一直以来,西方石化公司都注重自身的国际化。现在也到了中国石化企业加快国际化进程的时候。最近的“沃尔玛现象”昭示中国石化的国际前景,早在10—15年前,在美国最大的商品零售商沃尔玛的货架上,只有不到20%的商品产自中国,而且大多是低廉的小商品;如今,中国商品已超过了80%,产品种类涵盖各类日用品,且具有较高的技术含量。正是从商品的低价格和高质量的角度上看,中国商品几乎没有竞争对手。特别是中国具有无限的人力资源优势,包括在高价值产品、产品质量与多样性、服务及石化行业的技术支持、石化行业的技术研究与产品开发优势等方面。而且目前我国石化企业正在通过国际合作、对外投资等形式进行国际化探索。

2、中国石化企业已有些具备国际市场竞争力

从2003年年底的世界石油与化工公司的市场资本排名来看,中国石油公司、中国石化公司分别排在第6位和第11位,市场资本分别达945亿美元和356亿美元,与西方大型石化公司相比,已经具有一定资本竞争力,特别是中石油、中石化还分别与国际石油三大巨头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谈判并先后达成战略联盟的一系列框架协议,从而提高自身整体的国际竞争力。

3、中国石化企业内部层次不齐,其国际化经营阶段也具有很大差异

按照国际化经营,目前中国石化企业一般可以为三个不同等级:绝大多数尚不具备国际化经营的石化企业;初步具备国际化经营的企业;以及已经展开国际化经营的企业。对于他们自然采取的国际化经营方式大相径庭。

二、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特别是我国加入WTO,我国企业将面临更加广阔的市场和更加激烈的国际竞争。国内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使得国内市场竞争国际化,国际市场竞争全球化。正是在这种大背景下,国家提出了“走出去”的开放战略。同时,中国十六大报告提出:“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全面提高我国企业对外开放水平。因此,中国石化企业处在重要的战略机遇期,我国石化企业必须走出国门,更好的开发国内、国际两种资源,更充分利用国内、国外两个市场,积极主动地参与国际市场的合作与竞争,从而切实提高我国石化企业的国际竞争力,将是一个全新的、必须面对的重大课题。

1、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企业成长的必然选择

经济全球化、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任何企业都逃避不了国际的竞争。企业的成长一般都是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从国内到国际的发展过程。当企业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必然会走向国际化。所以说企业的海外经营不仅是一种战略选择,而且是企业生存的关键所在。中国需要建立自己的跨国公司。例如中国石化2005年8月最新公布的中国500强排名榜上,以6342亿元营业额名列榜首。之所以取得如此业绩,与近年来中国石化一系列国际化大型项目建设密不可分。在全球经济一体化日益加快的形势下,中国石化企业在国际化经营中,采取“走出去”和“引进来”思路。在石油业上、中、下游各领域,与BP、埃克森美孚、壳牌、沙特阿美等国际石油石化公司合资合作,使中石化企业快速成长。

2、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企业提高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增长的客观要求

由于经济全球化趋势越来越强劲,企业的经营方式也由一般的国内竞争向高级的跨国竞争转变。在当今这个世界,只有能参与全球性竞争的企业,才是能够实现可持续性成长的企业。例如中石油最近在国际化经营中,以41.8亿美元出价赢得了哈萨克斯坦石油(PK公司)的竞购。此番收购,是中国公司历史上第一次收购了在海外上市的能源公司。这也是中石油不断提高自己的国际竞争力,向国际化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3、石化企业国际化竞争是中国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

2004年上半年全国GDP增长速度为9.50%,而当年第一到第三季度石油和化工工业现价工业产值增长速度为28.7%,远远高于GDP增长速度。预计到2010年前后,中国仍将进口大量的原油、燃料油、LNG、LPD等等,以满足国内持续高速增长的市场需求。所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对于我国石化企业来说是很好的基础。

三、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遇到的问题与障碍

随着中国市场的完全开放,中国石化企业也在进行国际化经营探索,并取得了一些可喜的成绩,但从企业层面,还是存在许多困难与障碍。

1、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意识不强,很多中国石化企业要么没有企业国际化经营观念,要么对海外经营投资、扩张顾虑太多,国际化进程开展不利,目前一些大型石化公司在国际化经营方面,缺乏关于“往那里走”、“怎么走”等问题的长远战略规划。目前,中国石化企业的海外投资虽然已初具规模,但国际化经营效果并不理想。据有关部门调查,国有石化企业在境外投资不赚钱甚至赔钱的约占2/3,海外投资项目中大约只有1/2是赢利的。这种局面的形成除石化企业缺乏“走出去”的经验外,与“走出去”之初缺乏明晰的战略思路和战略定位有着直接关系。

2、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比较单一,主要是简单进出口贸易,对于设立的海外分支机构也较少。目前只有少有的企业,例如中石油公司国际化开始于1993年,在美国石油城休斯敦建立了办事处。很多企业还只是停留在进出口原油的贸易阶段。

3、中国石化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的专门人才,石化企业海外经营一定要有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要能够懂得相关的国际法规,熟悉和了解当地的法律环境。目前中国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急需大量国际性经营的人才。但很少有企业对人才大量投资。从1991年中石油从海外派出一期100多名业务精英跨国培养,人才投入累计超过亿元。

4、中国石化企业投资结构与方式不太合理,在国外市场的选择上游资源比重明显不足。比如中石化在勘探开发、炼油营销、化工业务占用资本的构成比例为25:50:25,而国外三大石油公司(埃克森美孚、壳牌、BP)三块业务占用资本比例约为52:33:15。两者相比较,中石化油气勘探开发明显不足。

5、信息化建设不足与跨国公司相比,中国石化企业包括中石化、中石油等五百强企业无论在企业内部还是企业外部信息化建设都存在明显不足。

众所周知,现在国际石化市场早已为跨国化工集团公司所垄断,它们凭借着庞大的规模、雄厚的财力和先进的技术占据了世界石化贸易市场的绝大部分份额。而作为刚刚起步的中国石化企业,尚处在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与跨国石化公司相比,仍还处于国际化经营的初级阶段,主要表现为核心竞争力不强、跨国经营程度不高、企业经营效益自然不好。例如,2003年,埃克森美孚的资产总额达到1742.78亿美元(约合14424.47亿元人民币);销售收入达到2370.54亿美元(约合19620亿元人民币);利润达到215.10亿美元(约合1780亿元人民币)。而中石化2003年资产总额才达到4008亿元人民币;主营业务收入达到4171亿元人民币;利润总额达到300亿元。中石化是一个上、中、下游一体化的石油企业,但中国石化的产业链呈现头小尾大之势---其原油资源比起庞大的炼油业务来说是太小了。目前,中国石化的油气开采收入只占全部营业额的10%,公司所需的原油70%以上依赖外购,其中进口原油占原油需求量的比例达到60%,而且呈现出递增趋势。与跨国经营的石化巨头相比,差距还是很明显的。所以我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道路仍然漫长。

四、中国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路径选择

通过对我国石化企业进行国际化经营的必然性和紧迫性分析,以及指出我国石化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所碰到的种种困难与障碍,我们认为我国石化企业缺乏国际化经营的长远规划和战略部署,不能从战略的高度认识到企业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性,所以我国石化企业必须在推进其国际化经营之初,必须确立企业的全球竞争战略。

1、制定全球竞争战略,建立国际战略联盟

全球竞争是企业跨国经营的必然选择,我国石化企业在“走出去”战略中应该尽快确立企业全球战略,坚持战略先行。战略先行的指导思想对开展跨国经营尤为重要。目前中石化实施“走出去”战略进入国际市场,在经营方式上,先通过战略联盟与资源国石油公司或国际大石油公司合作,后对外直接投资进行单独勘探开发。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国际战略联盟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普遍的国际化经营模式。我国石化公司国际化经营尚处于起步阶段,开展国际化经营必须加强于国外企业的合作。比如2000年,中国石油化工有限公司分别开始与国际石油三大巨头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谈判并先后达成战略联盟的一系列框架协议。其中之一就是中石化将选择江苏、福建、广州三地,与埃克森美孚、壳牌和BP共同经营1500个加油站。对于中石化,组建战略联盟联手走出去,通过互补优势、共享利益、共担风险、获取知识等方式有效增强联盟各方自身实力,降低成本和风险,延伸价值链,实现自己的战略目标。

2、实施国际化经营,选择最佳的路径模式

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石化企业竞争日趋国际化、全球化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入WTO以后我国石化企业必须走出去的迫切需要。但是石化企业国际化经营是一个从国内经营转向跨国经营的循序渐进过程,大多从扩大直接商品出口开始,逐步走出国门,直接对外投资,进行跨国经营,其发展一般要经过三个阶段:商品国际化阶段,即积极从事直接出口,把商品销售到国外;国外生产阶段,即通过海外投资,在国外直接进行生产和销售。比如与国外厂商进行长期合作,或在国外直接投资建厂生产;跨国公司阶段,即企业生产和销售国际化,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成熟阶段。通过进行跨国经营,在全球成立若干全资或控股的子公司,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源最优化配置。在一般的国际化路径中进行选择,具体的经营模式看哪个更适合其不同状况进行取舍。比如考虑走出去时,在海外设立办事处、分公司,大力推广其品牌的影响力。或者就与跨国石化企业或本地大规模企业,进行高层次的国际合作与战略联盟。也可以进行海外投资与运营(子公司),建立中国自己的跨国石化公司,通过在多个国家建立子分公司,由母公司或总公司进行决策,为用户提供服务。例如中国石化企业为了抗衡跨国石化企业,成为真正的“跨国公司”,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更强的地位,于1997年11月19日,中国石化企业第一次“战略联盟”产生,由金陵石化公司,扬子石化公司、仪化集团有限公司、南化集团公司和江苏省石油集团组建起中国东联集团公司,从而实现国内石化企业的强强合作,以抵御外来的竞争对手。同时也可以进行直接海外投资,比如2005年度中石油和中石化共同组成的中国石油投资集团收购了加拿大石油公司在厄瓜多尔的石油资产和管道资产,其总额达到14.2亿美元。

3、实施国际化经营,推行人才国际化战略

人才是企业成功的关键和核心。国际化人才战略是跨国公司成功实现全球化战略的重要保证,海外经营一定要有雄厚的国际贸易人才,即注重高级人才的国际化。以中海油为例,近年来,中海油在跨国经营中成功地实施了国际化人才战略。一是聘请“洋高参”。有限公司董事会9个成员中有4人是外方专业人士;有限公司成立高层次的决策咨询机构“国际顾问委员会”,聘请世界著名大学教授、BP石油公司、壳牌公司高层管理人员出任委员。二是引进国际人才。有限公司外籍员工有1000多名。三是充分利用外脑。聘请国际知名咨询机构和投资银行,在国际运做中发挥专业优势。

企业国际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组织能力;竞争优势;国际化进程;阶段理论

在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和一体化进一步向纵深发展的情况之下,国内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和国际经济环境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如何进行国际化发展,在全球市场范围内竞争将成为我国企业今后将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国际化进程阶段论

阶段理论是企业国际化进程的主要理论。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一批北欧学者在对瑞典4家制造企业进行深入案例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企业国际化阶段理论。他们将企业的海外经营活动分成4个不同的发展阶段,即不规则的出动、通过商进行出口、建立海外销售子公司和直接在海外进行生产制造。这种发展是连续和渐进的,企业在这一过程中由浅入深地涉足国际市场。

北欧学派用“市场知识”的学习道路来解释企业国际化的渐进式阶段发展。市场知识可以分为企业经营的一般性知识和具体市场运作知识,后者只能通过实际经营活动获得和积累,是决定企业在本国之外经营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正是这种市场知识的积累导致了企业国际化阶段发展的渐进性。同时,这些北欧学者用“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概念来解释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的发展道路,他们认为企业的海外市场拓展次序是依据心理距离或文化距离的远近进行选择的。选择的原因在于,相同的文化使企业的市场知识更易获得,企业的经营活动更易获得成功。

笔者认为,将阶段理论作为对现今企业国际化的一般性解释是缺乏完整性和客观性的。这种理论成功地解释了一部分企业国际化经营活动的规律,但是它的局限性也同样明显:第一,这种理论是在20世纪70年展起来的,当时的世界经济处于相对封闭的状态,相对落后的信息环境使企业获取和积累海外运作的知识有很大困难。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和人们学习能力的提升,这种渐进的阶段形式可以回避的;第二,国际化进程的阶段理论是基于对中小型企业的国际化发展的调查和研究,以中小企业相对有限的市场知识水平和信息处理能力为前提,它在解释其他类型企业的国际化活动时,其适用性会明显下降;第三,这种理论的解释能力和解释范围有限,虽然能够很好地分析制造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但对于服务业如金融、保险等类型企业的国际化进程,就无法用出口和生产活动的逐步演替进行解释。因此,需要有一种理论对于企业的国际化过程进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解释。

二、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

面对激烈的国际竞争环境,企业依旧用传统的阶段理论指导国际化运作已难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激烈竞争。企业能力的竞争正成为国际企业间竞争的下一个主要战场,这种竞争不再是运用何种战略来提高国际竞争力,而是如何发展出相应的能力来达成这一目标的竞争,也正是企业的组织能力决定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状态和道路。

国际企业是通过向国外转移竞争优势来产生新的价值的,根据国际化水平的高低,可以将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分为5个不同的层次,每一个层次的国际化程度不一,其向国外转移的竞争优势的数量和难度也各不相同,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有很大的区别。企业的国际化水平越高,对组织能力的要求也就越高。

第一层次:出口。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简单层次,企业直接向国外转移包含了本企业竞争优势的产品。这种产品可以是实物产品,也可以是咨询、广告、金融等小规模服务产品。大部分企业还需要对其产品进行某种程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地区市场的要求。因此,处在这一层次的企业需要具有国际化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的能力。

第二层次:合资子公司。由于企业对某地区市场或国际市场缺乏了解,国际市场运作经验不足,而需要通过与当地公司合作的方式来进入该地区市场,学习市场知识。在这一层次发展模式中,企业的资源优势只有部分能够有效转移利用,因而合作者在当地的资源优势对于该企业的国际化发展就具有重要意义。企业在与当地公司的合作中学习到哪些基础优势是可以直接转移,哪些优势可以通过向合作者学习获得,哪些优势则必须调整甚至寻求其他优势取代。在这一层次的发展模式中,企业除了需要第一层次中的国际产品开发和品牌维护能力之外,更需要有建立、发展与当地合作者关系的能力。

第三层次:全资子公司。在此层次中,企业开始进行对外直接投资,国外子公司的功能逐步完善。制造企业建立自己销售队伍、产品仓库和销售渠道,建立和管理自己的供应链。服务业公司则在提供简单的本国延伸服务之外,在当地建立自己的服务渠道,乃至根据当地市场情况创造出新的服务品种。在这一层次上,总公司需要对公司所拥有的竞争优势进行识别,对无法直接转移的竞争优势进行修改与调整,以适应国外子公司发展的需要,甚至寻找和创造全新的资源优势来保证子公司的发展。因此,在这一发展层次中,以公司本部为基地的资源优势的转移和调整就成为了一种重要的组织能力。

第四层次:跨国公司。随着公司在全球建立了多个子公司,并分别获取了资源优势,总公司的经营复杂程度大大增加,跨国界的管理活动越来越多,这就进入企业国际化发展的第四个层次,即跨国公司层次。在这一层次,总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继续寻找和形成某些独特的资源优势,并根据全球发展的要求进行适当修改,继续向新的地区扩展,在全球市场中发展壮大自己。在此发展层次中,子公司、总公司间关系协调成为公司进一步发展的关键。这一层次的公司所需要的关键组织能力也正是组织协调能力,即如何发展与保持跨边界、跨职能的管理手段的能力,这种组织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该跨国公司的跨边界协调行动的多少、子公司间的联系牢固程度、国外经营单位的权力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处于这一层次的跨国公司也因而具有高度多样化的发展形式。第五层次:全球公司。这是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最高层次,国外子公司在整个公司的战略制定和优势形成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并开始向公司本部及全公司内转移资源优势。这种子公司一般位于某些具有独特地方资源优势的地区,并充分利用这种资源优势发展出独特的竞争优势。整个公司逐渐演变为一种在全球范围内按产品、职能分工,甚至是地区总部形式的全球公司。这种全球公司的发展形式具有高度的复杂性,分散在全球各地区的多重战略中心间的协调活动和多重资源中心间的优势转移活动对于公司的组织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样的全球公司的运作需要有高水平的管理协调能力,需要借助现代化的通讯手段和高效的人力资源体系,对公司进行比跨国公司层次更大规模的整合,在全球公司内部运用统一的标准和价值观消除这种大规模交流和协调过程中产生的障碍。

企业的国际化进程正是其国际化水平依据上述发展层次提高的过程。下表显示了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层次和其相应组织能力。

三、组织能力直接影响企业的国际化发展进程

一般情况下,初步涉足国际市场的国内企业,特别是那些规模较小的生产企业,都需要经历一个从对外出口、成立合资公司开始逐步发展的过程。通过这种渐进式的发展,不断学习海外经营知识,使组织能力逐步提升,从而保证该企业沿着这一国际化进程的方向往更高的层次发展。在这一点上,组织能力观点与阶段论是一致的。但是,现代国际企业发展的现实表明,各国企业由于发展历史、人力资源状况、信息技术水平、行业特征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国际化进程的途径已日趋多样化,而不再按照同一种模式发展。事实上,一家公司可以从任何一个层次开始其国际化发展的进程,这种国际化发展可以是向高层次(或低层次)运动,也可以跳过某些层次直接进入较高的水平层次运作。一些国际化水平处于较低层次的公司甚至可以通过兼并、收购等手段获得高层次运作所需的组织能力而直接进行发展。在如今信息经济迅猛发展的国际环境中,这种组织能力获得途径的多样性,使企业国际化进程也更趋多样化。

一家全球公司在世界不同地区也可能处于不同的层次,这同样取决于该公司是否具备了相应的组织能力。一些具备丰富的国际市场运作经验、处于较高国际化层次的欧美企业在进入亚洲、拉美等新兴市场时,仍然需要通过采取合资企业等形式,培育相应的组织能力。

这种基于组织能力的观点更加符合现代经济环境中国际企业发展现状,对于我国企业的国际化发展也具重要的启示作用。我国的跨国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要逐步提升组织能力,稳扎稳打地开展跨国经营活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快速发展为我国一些企业迅速提高企业组织能力、实现跨国经营的跨跃式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参考文献:

1.鲁明泓.国际企业管理.中国青年出版社,1996.

2.鲁酮.企业国际化阶段,测量方法及案例研究.世界经济,2000,(3).

3.杰伊·R·加尔布雷思.全球企业设计.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上一篇:外资银行论文范文 下一篇:本土化经营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