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制度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08:42:41

企业管理制度论文

企业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1篇

根据供电企业业务特点,制度体系结构设计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制度应彼此独立、全无遗漏;制度体系应具有清晰的逻辑框架;制度之间应紧密联系与配合,形成一个有机整体。根据供电企业的业务特点,划分了电网企业的三大核心业务,即管理资产、传送电能和服务客户。围绕这三大核心业务,有六项综合管理职能和五大支持职能。制度的内容通过对供电企业已有制度的梳理,结合同国家标准、法律的比较,制度应包含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制度信息表、总则、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职责界面、管理内容和方法、附则和附录。同时,还应清晰地展示业务管理流程,对每个流程节点的业务指引和管理要求进行详细阐述。流程图和表单中都包含有具体的岗位信息,通过对岗位相关流程的梳理,可形成职责手册、岗位手册等。

1.制度体系的风险管控措施

南方电网公司建立了多套比较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如安全生产风险管理体系、内控管理体系、廉政风险管理体系等。制度体系建设时,应充分考虑风险防控措施。比较简便的方法是,将这些比较成熟的风险管理体系融入到制度体系中。具体做法是,在制度编制前,由风险管控部门提示各类制度应防控的业务风险及其应对原则。制度编制完成后,再由风险管控部门来对制度中的管控措施进行审核。

2.制度质量控制

制度过程中,应组织企业负责人、战略制定部门、制度相关方共同参与制度评审。一方面通过战略承接性审查,提高了制度质量和可操作性,避免了制度起草人员的专业局限性,确保了制度对企业战略的承接;另一方面通过评审、讨论,协商接口标准,细化横向协同的业务流程,在制度出台前达成广泛共识,确保制度编制时充分考虑多方利益,避免“违法制度”、“寻租制度”、“打架制度”的出台。

3.制度体系信息化管理

按照无纸化办公的发展趋势,纸质版的制度既不方便应用,也不利于及时更新调整。应该用信息化手段对制度体系进行管理、维护,并提供制度的扩展应用。某供电企业建设的制度管理系统,包含了制度总览、基本查询、高级检索、知识库管理、意见反馈、制度评价以及系统管理七个模块,具备的功能包括检索、查询、日常更新等基本功能,另外,还具备展示制度体系的拓扑结构、形成制度间的引用链接关系以及建立制度与风险管控要求的对应关系等高级应用功能。

二、结论及建议

供电企业制度体系设计时应综合考虑管理目标、风险管控措施、管理的对象、体系结构和制度形式等多个管理因素,将多种管理要素转化为简单的工作要求,成为员工日常的工作标准。通过供电企业制度体系建设实践,得出以下结论:制度体系建设应围绕企业战略来建立和完善,确保各类制度具有明确、一致的管理目标;业务梳理是制度体系建设的前提,应建立制度与业务的严谨对应关系,制度体系的内部结构应该与业务固有的逻辑结构相对应;采用流程图和表格的制度展现形式,易于制度阅读,也便于后续信息系统蓝图开发;制度编制时应充分融入现代风险防控措施;应用信息化手段对制度体系进行管理、维护,能够显著提高制度的易用性,还能方便制度的扩展应用。

企业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2篇

企业管理除了能够提高自身的适应能力之外,还能够提高企业的经济实力,以及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那么所谓的企业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指的就是企业的科技竞争力以及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企业的科技竞争实力与其学习能力与速度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也与企业管理的服务功能相符合。企业发展依靠企业管理来实现员工素质及工作能力的提高,企业利用管理手段,来实现学习型发展模式,而建立了学习型企业模式,首选就是要从员工入手,提高员工的学习能力以及专业技能,这样一来,企业人才队伍得以壮大,企业之间的竞争,说到底就是人才之间的竞争,而人才队伍得以壮大,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必然随之增强。

2现阶段国有企业管理制度与执行力存在的主要问题

2.1企业管理模式陈旧,配置失衡

受到传统计划经济思想的制约,在企业中,还存在着一些政企不分的状况,并且管理人员沾染很多机关习气,从而使得实际的管理工作缺乏与实际的联系,管理还沿袭以往的模式和手段,尤其是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的情况严重,这样的管理工作,是无法真正落到实处的。就是因为在我国很多企业中还存在着这样的问题,其管理工作才无法发挥效果,久而久之,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就会变成一纸空文,毫无意义,除此之外,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这些问题,还非常容易引起企业内部配置失衡,从而导致企业的管理体制出现问题。

2.2企业执行力度不够,责任不明

在我国一部分企业中,一些管理人员还存在着以往的机关习气,企业缺乏必要的管理制度,从而导致上、下级工作分工不明,工作无规矩可循,无章法可依,工作人员对于领导的依赖性太大,做事完全依靠领导的指示,缺乏实际工作经验,这样非常容易导致领导独断专行,工作存在片面性,缺乏科学性。下级各部门以及工作人员的作用,并不能得到完全发挥,职位形同虚设,上级对下级的干预太多,这样混乱的管理,会导致问题多,责任难落实,上级对下级不满,下级也会存在怨气。这样的毫无规章制度、责任不明的管理环境,不但会造成工作效率低下,员工工作积极性差,还会导致人力与物力的大量流失。

2.3企业管理人员工作与实际脱节

在企业中,管理工作还存在另外一些问题,如由于管理人员的工作常常与业务部门的实际要求不符,加之工作人员业务不熟练,对工作性质了解不透彻,从而使得工作无法满足实际业务需求,这样的管理,即便是建立了各种规章制度,也会导致员工的不满,下属业务部门的不满情绪得不到缓解,必然会打击其工作积极性,从而导致工作质量与效率的下降。久而久之,下属业务部门与上级的管理部门之间的隔阂会越来越深,沟通与交流也会越来越少,这样一来,必然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管理者与业务人员直接的沟通越少,其各种决策就越难符合业务需求,而业务人员的工作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对上级部门的不满也会加深,对其管理也会排斥,最终结果导致管理者对业务越来越不熟悉,管理也会越发脱离实际。

2.4企业管理体系缺乏或欠缺

现阶段,在我国进行企业管理过程中,工作人员受到以往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在实际工作的时候,为了能够与国家政府部门相匹配,企业管理工作往往会将注意力放在具体事物上,这就导致管理人员会无视技术革新以及工作人员素质的提高。并且,企业内部管理系统不健全,缺乏科学、合理的管理措施,从而使得管理工作效果更加不明显,这样的管理现状,会给企业未来的发展带来严重的阻碍,并且制约其经济活动的开展。

3提高企业执行能力,强化企业管理力度

3.1选择合适的企业管理模式

解决目前存在于我国企业中的管理混乱问题,首先就要确定正确、合理的管理模式,这就要求工作人员要全面、充分地了解企业发展实际情况,以企业业务需求为向导,从企业利益出发,制定自上而下的企业管理体系,确立科学管理模式。可以说,企业管理应贯穿于企业所有的工作环节,对企业的发展起到一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促使员工在正确、积极、健康的管理环境中,建立积极的工作态度以及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发挥自身作用,为企业服务。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加强管理的力度,我国很多企业中,管理职能与管理职能相互重叠,这样就会导致管理制度执行力下降,管理权力被削弱,对于两者工作效果的发挥都十分不利。为了有效避免出现这样的问题,强化企业管理力度,有效区分企业管理工作之间的不同,是非常必要的。

企业管理部门需要加深与下属各个部门之间的联系,从而提升企业的服务观念,将以往计划经济中所保留的各种不合时宜的制度和作风摒弃。由于企业管理人员与业务部门之间长期处于彼此疏离的状态,因此,很多工作无从下手,这个时候,如果强行干预,难免会引起业务部门工作人员的反感,因此,强化企业管理职能之后,企业管理就会很自然地深入到业务部门工作中,不但管理的目的能够达到,而且业务部门工作效率也会提高,可谓一举两得。企业管理部门在制定各项制度的时候,要保障其是从实际工作需求出发,以业务部门工作状况为依据,能够为其各项工作的开展提供便利,因此,管理部门与业务部门之间时刻保持良好的沟通与了解,是确保各项管理制度科学性、合理性的前提。

3.2联系实际开展工作

企业管理必须时刻着眼于为企业的经济利益服务,反对“为管理而管理”;必须坚决摒弃形式主义,切实讲究实效;必须大力讲究勤俭节约,反对大手大脚;必须根据企业实际需要和可能采取灵活变通的方式方法,一切以企业利益为最高原则,反对食古不化、因循守旧。同时,要联系实际加强企业文化建设,培养企业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忠诚感,提高他们的职业道德素质,使他们以身作则,带头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要深入各业务部门了解情况,制定符合实际并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其中包括建立业绩考评制度,以提高企业管理人员的业务能力;要根据日常实际工作的特点,选拔有耐心、有服务意识的企业管理人员。

3.3构建企业管理新体系

3.3.1构建企业管理的权力体系

构建企业管理的权力体系就是设计企业架构。企业架构的设计应时而变是企业管理的核心内容,这一问题主要涉及企业组织的概念、类型、治理结构、组织结构设计的原理和内容、企业组织力量的整合、流程的结构设计、职能分解、岗位设置、人事匹配等。

3.3.2构建企业管理的技术体系

企业管理需要技术支撑。企业管理的技术体系包括企业管理中的领导与管理(这部分是关于在组织中管理人员如何进行有效领导与管理的内容);企业管理中的沟通与协调;企业控制与监督。

3.3.3构建企业管理的事务体系

事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企业管理新体系离不开其事务体系的构建。企业管理的事务体系包括办公室管理、文书档案管理、会议管理、总务后勤管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等。

3.3.4塑造良好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下,在长期生产、经营、成长等社会实践过程中形成的,并成为全体企业员工共同认可和遵守的价值标准、行为准则、基本信念以及风俗习惯。企业良好的执行力靠企业文化支撑,只有让每一位员工认同企业的文化,让文化渗透于企业的管理理念,激发员工的自觉行为,从而提高管理效率。我国国有企业必须开展企业文化的塑造和培育工作,在企业中建立一种执行文化,让领导者身体力行,带领员工积极参与,执行才能不仅仅停留在高层的口头层面,要变成企业的成长力,让“赢在执行”的意识深入到企业每个人的心中,才能真正实现让执行者坚定不移地执行企业的决策,进而提高整个企业的行业执行力。综上所述,要想做好企业行政管理工作和执行力度,作为企业方面不但要有与本企业实际情况相符合的、规范的企业行政管理模式,在管理上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还要有良好的人文环境,以及工作环境和企业行政管理体系。在这样的企业管理模式下才可以保证企业不混乱,使得企业张弛有度,促进其健康快速发展。

4结语

所谓企业管理指的就是企业在发展过程中以各种法律、制度以及原则对各个部门以及工作人员进行控制与协调的总和,其作用非常巨大,可以说是企业持续发展的动力与基础。但是,由于受到我国传统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以及企业内部工作人员、管理制定等方面的差异,使得企业管理工作中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本文都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为了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为企业的经济腾飞提供必要的支持,企业内各部门必须要明确自身职能与作用,能够积极与下级部门进行沟通,建立公平、公正的管理环境。同时,管理工作人员要不断提高自身素养,明确工作目的,承担工作责任,一切以企业利益为出发点,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管理制度的严明与科学,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更加可靠的保障。

企业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3篇

1.内部银行的具体内涵

企业单位通过发展商业银行的信用贷款及结算业务、吸纳金融投资、资金周转形式等,在该企业内部实现独立的经济核算的一种管理模式。不同的企业应当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进行相关工作,针对具体问题进行具体仔细的分析。其核算方式主要应用于工作体系较为完整、工作人员繁多、组织和规模较大的大型企业,它有效地克服了资金流通和周转的过于散乱,同时大幅度地减少了企业营运的成本费用,增强了资金使用的集中性、合理性,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资本利用效率。

2.内部银行的作用与现实意义

作为企业同金融机构相互沟通和联系的纽带,内部银行需要起到下列作用,才能使其更加具备一个企业职能机构所应具有的功能。

(1)资金结算

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及部门机构从内部银行中开设账户,然后由身为企业结算部门的内部银行一起进行外部和内部资金的结算。该种做法减少了这些人员和部门机构之间独立进行沟通和结算所耗费的功夫,节省了内部人员和相关机构在资金结算过程中额外支出的费用。到此,内部银行从实际上就成为了资金统一、集中结算,低成本损耗、资金占用的周转运作的中坚力量,避免了资金的过于分散状况。

(2)融资及信贷作用

企业单位对商业银行等银行机构的融资业务、两者之间的互通都由内部银行进行处理和操作。企业内部的相关人员、部门机构依照自己对于资金的实际需求,融资于内部银行,并使得他们自己可以有条件地使用资金,缓解自身资金紧张的状况。况且,内部融资业务的办理流程比较简单,通过等待的时间不长,对于企业内部资本的控制、所支出的成本费用的减少、资金使用率的增加都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管理控制及信息反馈

在进行相关流程的具体操作时,由内部银行严格、仔细地检查各人员及部门机构流出和流入资本是否真实合理、合乎规范,不仅仅能够保障资本使用中的可靠性、安全性,同时也可以根据对收支现金比重的有效控制,确定资金流向以及资金的使用对象。就以上作用和内容来讲,内部银行发挥着管理和控制内部人员及部门成员资金的使用、剩余情况,给企业的运作规划、经济预算等方面提供有效可靠的信息,以作为企业资金管理相关工作的重要参照。

(4)其他作用及相关意义

在当今形势下,目前的内部银行已经发展为更加注重资金管理、以资本监控为中心点、将增强资本的使用效率作为重要目标的一种现代化的核算方式。这种特殊的核算模式如果能够被合理地采用,那么它将会在很大程度上、从各个方面全方位地提升企业的实际管理能力。此外,要想做到这一点,企业必须能够制定出健全科学的方针政策,进行合理有效地安排规划,严谨认真地落实好具体工作。内部银行管理、运作的水平决定了企业内部管理控制的程度。

二、当今内部银行实际工作中出现的问题

1.开户账户的冻结问题

现在大多数企业单位的工程项目,均使用项目经理负责制度,在该制度模式下,都是对由不同的工程项目分成的单位或组实行具体核算。但是这种模式存在着许多弊端,诸如:项目经理对工程项目管理不到位、资源损耗过多、浪费现象严重、反工状况突出等情况,进而导致项目资金的流通受到阻滞,更使得工程项目拖欠供应商相关款项的矛盾日益加剧。伴随着相关问题和矛盾的加剧、升级,便会产生供应商将企业集团向法庭进行状告的严重后果。基于被告企业单位相关法律机构部门人员短缺、能力不足等情况,面对席卷而来的一大堆官司,无法主动进行应诉,甚至于没有办法进行庭诉。针对这种局面和状况,人民法院必定会采取对开户行企业账户进行冻结的财务保全措施。在开户行的企业账户被法院宣告冻结之后,该账户便不能再被用来进行日常资金的收取和支付、往来核算等业务。很多企业单位的内部银行都出现过因大量连续的账户冻结,而没有剩余可用账户从内部银行工作中的问题看企业管理制度建设的尴尬境况。所开账户一旦被冻结,将会对内部业务的管理和工作的正常运作产生极大的消极作用。探寻其根本原因,在于项目经理管理项目时敷衍的态度、缺乏责任心、管理方式不够妥当、管理能力的缺失,同时企业单位的监管不够严格、有力,没有及时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长期不动的“睡眠户”的出现

被金融银行业习惯性地成为“睡眠户”或者“长期不动户”的久悬账户,是一种至少超过一年时间没有过相关收支项目的集体或个人结算账户。因产品制造的固定性而产生具体项目的分散、流动的属性,是建筑企业的特色。以某个工程项目数量庞大、分布广泛的公司为例,要想使本公司更加便利地使用资金,较偏远的工程项目需要申请独立账户,并由负责此工程项目的人员进行独立的账户管理。由于有很多外地单独开户形成的银行账单,而它们在内部银行并未进行相关的记录,同时,它们设立开户时的相关资料也未传递到内部银行。待工程建设阶段完毕,工作人员及机器设备虽已不再留下,可是已开设的账户仍旧在项目所在地,加上长时间地被人搁置便成为了久悬账户。依照相关准则,像以上的这种存在长期不动户的公司单位不能开立新的账户。因此,当一个企业、公司建设新的工程项目时,必须重新开户时,久悬账户的解决便成为了内部银行忙碌的主要工作。我们对这种状况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总结,概括归纳为以下两点:(1)设立账户时的审批程序不到位。开户批阅人员工作态度敷衍、不够严谨认真,往往使得开户与整理资料、档案记录等内容无法取得同步,或者漏掉对审批项目的相关记载。不像那些内部银行已经记录归档的账户,内部银行能够对其每隔一段时间就检查一次;没有被记录整理的,或者信息资料没有上交内部银行的,就不能定期检查。(2)后期档案的转移、移交工作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在项目完工之后,有些账户之前的管理人员并没有及时将管理工作进行移交、转手,从而导致了这些账户被长期搁置,有的过了很长时间(一般为1年以上)没有收支业务的,就变成了久悬账户。

3.忽略了账户设立的规范性

换种说法,就是企业单位被他人通过某种非法渠道进行盗用并私设账户。例如:某公司一名财务人员在进行销户手续的办理过程中,无意间发现本地还有另外一个本公司账户的存在。经内部银行查证,发现此账户是由一个该公司并未参加投标的建筑项目开立的。在网络上发现该公司的名称被写在了这个项目的公告栏之中。公司财务人员这才恍然大悟,是有人窃取了公司信息私自以公司名义开设账户。进行深刻的思索之后,总结出因公司仅仅顾着工程项目的投标、承包,却忽略了他人对本公司的不利企图。换言之,即公司及相关人员的权益意识淡薄所致。总结上述问题,我们不难发现,企业内部管理中的缺陷,主要是由于企业内部管理制度建设的不够到位以及相关人员不负责任的工作态度、严重缺乏的执行能力所致。因此,下面针对这些弊端提出了一些改进的方案和措施。

三、企业管理体制的改进、完善

1.完善项目经理负责制度

这一点对我们提出了如下的要求:第一,对该制度的建设内容更加具体化、实用化。比如说,项目经理更为确切的管理责任、人员更强的执行力、更加具体的奖励、惩罚体系,都是需要我们努力实践的方面。比如,制定具体明确的相关措施不应仅仅是嘴上说说,更应当落实到行动中来。惩罚可以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处罚,还分为经济和行政方面的处罚。例如:当某个项目经理因自身问题导致企业发生经济损失时,可以根据该笔损失数量的多少,进行警示、不同程度的罚款、直至解聘其公司职位等惩罚。另外,当引发经济问题的同时,使公司企业信誉受到影响、出现官司风波等,则可以对相关责任人员处以行政上的处罚,使其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也是更加严格、有效地健全该责任体系的表现。

2.审计工作的改革

我们在对企业内部的工程项目进行严格、科学的监督管理时,更应当注重内部的审计。有很多人认为这么做将会影响、干涉到项目经济范围内的职权,其实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加强审计工作只是通过对项目进展和劳力资源、成本费用进行比较,将资产同负债进行比较,对流入和流出的现金额度进行具体地剖析,进而发现潜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并没有干涉到项目经理的职权范围。除此之外,在对企业自身的管理情况进行具体剖析的基础上,对内部银行的相关审计,特别是资金管理、往来业务结算等十分必要。因为根据审计工作这一环节的内容,能够找出内部银行的实际工作中潜在的隐患,更能够为寻找解决相关问题的方式、策略提供必要的帮助。

3.内部银行各项管理工作体系的建立、健全

在企业规划和管理的过程中,对内部银行的管理和控制工作尤为重要。为此,我们必须保证所制定的规范体制的科学合理、切实可行、便于操作、综合完整。对于此项要求来讲,还应当满足一些更加具体的条件,比如:拥有已经能够在内部银行管理中实行独立核算的相关规定,还需要具备相关工作人员的严格标准。最重要的一点,我们必须能够保证企业每一个员工、每一个机构、每一个部门均可以做到对相关规范、准则自觉执行、严格遵守、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会使得企业内部银行的相关工作系统性、规范性更强,也只有这样,才能全面体现内部银行管理的巨大作用。就好像之前所说的存在的久悬账户,假设企业能够学会更加灵活地变通方式,将内部银行的网络优势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同时进一步提升对离公司距离较远的工程项目账户开设的监督、控制,相关人员依据制定的具体规范和准则对相关的资料主动上交给内部银行进行归档记录,就能够有效地解决“睡眠户”的问题。而且,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系统科学、明确规范的管理保障制度,也是通过主观上的转变加强预防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一种体现。

4.增强权利保护意识

企业、公司在加强内部管理的建设时,应当重视维护合法权益意识的增强,学会敢于借助法律制度规范等武器保护自身权利,令具有不法企图的人员或者单位无从下手、没有漏洞可钻。就像之前提及的某公司名义被盗取使用、过量施工、不合法设立账户的例子,由于过多的顾虑,该单位并未对这些不法行为行使自己应有的权利,也未能保护自己的合法权利。殊不知,一个企业单位优秀形象的形成、知名程度的提升、品牌的打造,除了依靠过硬的商品和服务质量外,更不能忽视采取合理手段维护正当利益的自由。不主动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只会让企业陷入到更深的麻烦之中,同时,这也是对企业自身、对社会公众缺乏责任感的有力体现。对此,相关企业必须明确内部各部门的分工,积极推行一些创新性的管理措施,增强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让他们自觉加入合法维权的队伍中来,为企业整体形象的提升起到推波助澜的效果。

四、结束语

随着社会的迅速发展以及时代的演变,企业应当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而不再是仅仅局限于某一方面、某一环节。同时,对目前企业内部的管理制度建设方面存在的一些不足,应当提高重视程度,不断地探索和创新,积极努力地使落后、不合时宜的某些管理体制得到有效、全面地改进,使之更符合当代社会下公司管理体制的要求。我们还应多多学习和借鉴某些成功经营的企业的管理经验,从多个角度去考虑问题,从整体上使内部管理制度得到进一步完善,增强管理能力、强化内部结构、提升企业信誉和品质。

企业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管理近况;发展趋势

一、企业工商管理概述

企业工商管理是研究工商企业经济管理基本理论和一般方法的学科,主要包括企业的经营战略制定和内部行为管理两个方面。

首先,工商管理作为一门结合了管理学思想、工程技术及企业的综合性分析研究的管理学学科,是企业的必修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企业的管理者及工作人员可以掌握一定的分析能力,学到一些企业管理相关的研究方法,同时可以较为全面地提高管理者及相关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和相关工作技能,也有利于其开拓精神及创新精神的培养。

其次,企业管理包含企业的运作管理、战略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项目管理、生产管理、品牌管理等。同时,也包含一些企业的软性资源建设,比如企业文化,企业的一些公益活动等。而企业工商管理正是通过对这些日常数据的分析,还调控企业的发展方向,以实现企业的战略目标。企业工商管理的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针对企业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给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及策略,从而最终促进企业更有效地实现企业的目标。

二、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现状及分析

企业从计划经济步入市场经济,工商管理概念随之引入,企业管理指导思想也不断地发生巨大的转变。综合来看,我国企业工商管理还是存在一些比较明显且突出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不高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企业市场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就本质而言,企业的市场竞争是企业间实力的较量,更是企业管理水平的综合比拼。目前,我国很多企业都出现战略目标不明确、管理理念陈旧、管理机制僵化、生产活动闭塞、生产部门与市场部门协调不及时、日常管理混乱、组织结构缺乏柔性、工作人员执行力不强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到企业的生产运作,进而严重影响企业的发展,导致企业难以满足经济规模化的发展要求。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具体来说是很多企业只管生产,不关心市场调查研究,不把市场部门的意见和建议做为企业发展的方向和目标,造成生产与市场脱节,企业产品销售不出;而且,企业不重视管理制度的建立,不明白质量来源于管理、效益来源于管理的道理,造成企业只收获短期利益,做不到效益收入长效化、规范化。

2.2企业经营模式适应性不强

目前很多企业盲目地采用“零库存”策略,忽略企业的经营模式中最为关键的是市场需求和企业自身生产模式的有机结合。如果生产部门只顾自己的生产工作,而市场部门也不能有效及时地反应市场需求的变化情况。这样极容易导致企业生产出来的产品无法销售出去,因为市场需求发生了变化,而企业的原有产品无法满足这变化了的需求。最后,积压的产品不仅占用了企业的生产资料,同时还浪费了大量的管理费用。这对于企业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同时,企业对于物流环节的认识还不到位,没有意思到物流的重要性。

2.3企业工商管理目标不明确

很多管理者以追求高额利润为企业的首要目的。财务报表中的数字的增长,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要,更多的企业开始制定企业的战略规划。更多的企业越来越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注重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除此之外,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人生意义的实现更加关注。

2.4企业管理定位不清。现如今,中国经济体制的转变和国际大形势的变化,都给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企业管理的主体思想发生大的变化。企业不再以追求经济利益为首要目标,还要履行社会发展和时代所赋予的社会责任。比如,在发展过程中,应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把以前的粗放型经济转变为集约型经济,同时把创新放在企业管理和生产的首要位置,运用创新来提高企业生产效率。

2.5企业管理制度缺乏。企业管理制度是使企业能长效发展的重要保证。好的企业管理制度,能使企业管理保持活力、反馈及时、政令畅通;而缺乏企业管理制度,则会使企业管理混乱、信息迟懈、人员懒散。更加重要的是市场调查、生产管理、销售保障、企业维护等都需要有好的企业管理制度的配合,确保任何一项环节都能环环相扣,实现企业可持续发展。

2.6企业管理应用落后。当前我国企业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者素质不高,使得企业工商管理对企业经营主体本身的贡献有限,未能有效的充分发挥工商管理在企业中的作用。比如人力资源管理,其作用现还停留在传统的档案管理、工资和劳保福利等事务性的管理工作上,没能有效的承担起人力资源管理的责任。人力资源部门作为一个对业务部门提供服务和支持的内部管理部门,对企业未来发展的战略没有做到有效的洞察,无法与企业的整体发展结合起来,使得人力资源部门游走于企业的,无法成为企业的核心,为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

2.7企业管理脱节经济环境。目前的经济环境是全球经济一体化,地域性市场概念正在慢慢淡化,资金与产品流动性加强,国家与城市的界限已经逐步模糊,这就要求企业做到产品系列化、资本运作国际化、技术更新和人力资源可持续性化等等,可现如今很多企业的经营模式与环境变化不相适应,没能通过向学习型企业转变,来强化企业能力和提高员工价值,使得企业在人力资源作用、资本运用等方面效用没能最大化,阻碍企业更好的发展。

三、我国企业工商管理未来策略

3.1培养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合格的工商管理人才,能给企业发展提供坚实的人力保障。参加工商管理课程的培训是企业培养工管人才的主要途径,而选择好的培训机构,是企业培养工商管理人才的基本要求。好的培训机构有以下三点重要特点:第一,培训机构拥有扎实、坚定的理论基础。理论知识是工管人才的重点学习内容,扎实坚定的理论基础是决定成员学习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第二,培训师要有深厚的专业知识与技能,能深入浅出地把工管知识有效地让学员在最短时间内学到,并且培训师的知识要与时俱进,有前沿的眼光和先进的理念;第三,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把当前最新的工管事例运用到新式的科学理论当中,引导学员做到学以致用。

3.2着眼全球化企业管理规则。现如今在经济全球一体化的大环境背景下,企业经营管理应该放在国际环境中来考虑和布局。这种国际化管理,包括了管理理念国际化、品牌塑造国际化、资本运作国际化、人力资源管理国际化及企业技术、市场销售、客户管理、税收管理、财务管理等全面的国际化。其中,管理国际化意味着企业管理在国际间的关系应该发展成为一种“竞争合作”关系,这种“竞争合作”关系不仅给企业带来前所未有的挑战,也同时带来不曾有过的机遇,因此要求企业要以更开放的理念及国际视野、意识来认识并提高企业管理和实践。

3.3制定先进的企业管理制度。企业拥有了优秀的工商管理人才,但没有科学严谨的管理制度,优秀的人才也如一盘散沙一样,不能有效地利用起来。因此制定科学有效的企业管理制度,是企业效能得到最大化的体现。好的企业管理制度包含以下两个重要特点:第一,管理制度包含权责利,能够进行有效的激励和惩处,使企业管理能有章可循、恩威并施;第二,管理制度条理清晰、权责明确。清晰的管理制度,能使企业管理高效率的开展工作,不存在分工不明,责任不清的现象。

3.4完善人性化企业管理建设“以人为本”是当代企业管理的核心。很多企业管理在制定管理制度时都是以企业经济利益为前提,缺乏人性化管理,造成企业职工人员流行性大,企业管理常出现断层,这样不仅不能够给企业带来长久的利益,还会给企业带来损害。因此企业在进行管理制度的制定时,应体现企业对员工的人文关怀。在企业的管理制度中增加人性化层面,体现企业工商管理制度的人性化关怀。比如,在病假、工伤等问题上,多采取人性化制度,展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

四、结语

提升企业管理水平是实现企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和必经途径之一。通过转变企业竞争核心、制定符合现代化企业发展的规则、培养一批有着先进工商管理理念和经验的企业工商人才等可有效地改变企业落后的管理现状,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水平。从而做到提升企业素质和员工价值,充分发挥人力资源、知识资本的作用,实现企业满意、客户满意、社会满意的三赢局面。

参考文献:

[1]施京京.企业管理与文化导入.中国质量技术监督.2011,11

[2]杨晓春,史明伟.企业管理发展趋势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0

企业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5篇

为了企业的发展能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企业中也利用信息网络设备进行企业的信息进行管理,这样不仅高效而且更为方便。企业信息系统管理也需要一个制度进行管理。所以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必然知识产物。信息管理制度是人为制定的,也是人们在发展企业中的经验总结中所改善。信息管理制度不仅是发展企业的基础更是发展企业的保障!

二、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有制定和执行两个方面的问题。在现在企业中制定制度和执行制度的两个权力和权限未分清楚,导致现在的企业的职能上的含糊不清,在企业发展中执行层和制定层的职能各项竞争会导致企业不健康地发展。

(一)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太多

现在的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在企业发展过程中制定得非常多,非常细化,针对每一个方面都有一系列的制度来规定。这样的制度有好的方面也有坏的方面。企业发展中的执行层和制定层各自不断地进行完善制度,但导致出现了许多空头制度,使制度复杂化了,使制度的可执行力出现了缺乏。

(二)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不符合国家的正规的制度

现在许多企业在制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时未按照国家的制度来制度,任何一个企业的制度都必须以国家制度作为前提。现在的企业制度要不就注重一切以公司为重,要不就注重人情。这对企业的发展有所影响。所以企业在制定制度时要与国家的制度所统一,符合国家的规定。

(三)企业管理制度不利用与企业的某些发展

企业是一个着重产生经济价值的地方,而企业制度都是围绕着这个重要的目的进行服务的。但现在的企业制度喧宾夺主了,现在的企业制度只起着管理约束企业的作用,忽略了辅助企业发展的作用。所以现在企业中的管理制度不利用企业的某些发展。

(四)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更新的周期太长

在以上讨论中可知,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是企业发展的必然产物,是企业发展经验总结所得。所以制度是实时型。现行的制度只适合现行时期的企业发展。制度需要跟进时代的发展,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是企业科学健康发展的保障。这样的制度才能使企业跟进社会的发展。

(五)现在企业内部人才的缺乏

人才是企业发展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制度是由人制定的,所以在企业制定制度层上必须要有有才能的人,这样才能时时在企业发展中总结完善好的制度。现在的企业内部人才缺乏,企业制定层的职员很多都是表面上功夫强,缺乏学习,缺乏与社会上的人才进行交流,本企业的制度能将就就将就用,也就使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的更新周期太长。

(六)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的执行方面上存在问题

由以上论文可知,现在企业内部出现了许多讲情面的人,而制度在执行中需要讲究正,而制度一旦牵扯进人情就会出现一系列的执行力上的问题。所以现在企业内部人才的不正导致执行上面出现严重的问题。

三、解决企业信息系统理制度问题的对策

(一)必须要为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执行层和制度层上招募人才

从以上论文可知人才的重要性,人制定制度,人执行制度,制度约束人,所以制度和人是相互制约的关系。在现在企业信息系统制度出现的问题上最根本的问题就是人的问题。所以为企业招募人才是解决现在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存在问题的根本。

(二)调整企业发展中其团队的精神状态

一个好的企业随处都将充满正能量,这样的企业才能走得更加长久,更加健康。调整企业团队的气氛也必须将其企业内部各层的职权权限进行明确分工。所以在调整团队状态的开始一定要以公正的态度执行。在一个企业中团队的凝聚力起来了才能使企业发展得更好。

(三)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要与时俱进

从上面讨论可知,制度是具有实时性的,现行的制度只适合与现行的企业发展,要想发展好企业,一定要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随时进行更新。企业应该定期安排内部人员与其他企业进行交流学习,在各行企业中总结出更多有利本企业生产和发展的制度。

(四)将企业信息系统管理制度机构进行完善

任何制度都有好有坏,在执行制度上肯定会遇到一些问题。世上没有完美的人也就没有完美的制度。制度只能是更好,制度需要人实时地进行完善。所以在企业管理制度机构的完善有利于企业制度的完善。在制定制度的时候也要有制度来规定制定制度的人员。制度需要完善化,也需要与企业适应化!

(五)企业制度的后期工作

企业制定制度是由企业中重要人员进行制定的,但是管理制度是管理企业人员的,而企业中肯定也有人对制度拥有不同的意见,这些意见表达出企业基层员工的意见,这些意见有可能有利于制度的完善,所以我们在制定制度之前就要考虑到这些员工的回馈意见,定期收取这些意见并进行改善。也就是在制定制度后期工作中要考虑到在企业网络上设立一个留言栏,让那些有意见的员工进行自由言谈发挥。使制定的制度更加适合于本企业的发展和管理。

企业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6篇

1.1工商管理的水平

在市场不断的发展的今天,企业之间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大,在企业管理质量之间的问题,也就存在本质上的问题,在企业管理的综合水平也就难以评比。在目前我国的管理水平上出现很多的的漏洞,在企业的目标不明确,管理理念落后,管理机制比较僵硬,生产后动没有开放,这些都是现在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的关键。然而这些问题也就是企业管理水平的重要指标,也严重影响的企业生产运作,也导致企业不能更好地发展。

1.2企业在管理模式

在企业管理模式上很多企业都采用了零库存的策略,对企业本身经营模式的需求没有深入了解,没有很好的结合企业本身市场的有机结合。如果企业的每个部门只注重自己部门的发展,那么在企业中也就不能和好的发展,生产的产品也就在一定程度尚不能满足市场的需要,也就会使生产的产品积累在库,这也就是没有掌握市场的经济的发展前提条件,这对企业是非常不利。

1.3工商管理的目标

很多企业在工商管理中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一为的追求高额的利润,对企业的全面发展没有加以重视。更多的企业越来越愿意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注重合理利用资源,环境保护意识也越来越强,除此之外,企业对企业员工的职业生涯的规划、人生意义的实现更加关注。

1.4企业工商管理的国际化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企业工商管理也就存在地域性的束缚,在这些问题下也就一步步的将地域性的差异逐渐减弱。这要求管理者在考虑环境因素的同时,也要适时地调整企业的经营模式、产品结构、管理方式等。然而,我国很多企业的管理者国际化意识严重欠缺。

二、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的探索

随着企业不断发展的今天,工商管理的发展方向也就是企业深思的问题,也有很多的企业不断的呈现创新发展趋势,对工商企业的发展创新也就进一步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点;

2.1知识的全面管理的重要性

知识管理是企业管理发展的核心内容,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建立了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也就是企业管理的发展新方向,同时也是企业生产的动力,这也就是企业的知识管理。这种管理理念也就是对企业管理理念的完善,把之前的企业管理以营利为目的,转变为现在的学习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平台。从之前的控制经营生产到现在的自由生产,这也就发展企业经济的再生,同时也激发了员工的积极性,知识管理也就增加企业之间的协作能力,也增加了企业之间的交流,给现在的市场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把企业之间的竞争增加了,这种竞争也就是企业之间的合作方式。

2.2模糊经营管理模式的发展

随着电脑技术的到来,企业工商管理在现在的市场中也就存在经营管理的模糊,很多的企业进入市场导致开发商、经营商和零售商变得模糊,这是很多企业也就开始及时生产和零库存的理念,在这种理念下进行管理,也就进一步促进了企业经济的发展,加速了企业经济的运转,这也就有效的解决了结构经济的危害,避免了市场经济的损失。企业应该加大学习力度,对企业工商管理的理念进行研究,让企业管理走在最前沿,这也是企业发展的动力源泉。

2.3工商管理制度的规范

我国企业发展的前提就是企业人才,在每个企业中主要就是人才的培养和制度的人性化,这样也就是对企业发展打下扎实基础,所以人才是企业的原动力。在对企业人员管理方面也就必须要有一定的制度,对企业的发展制定各项管理要求,保证企业各个工作有序的进行。主要是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进行管理,很多企业管理制度的制定是以经济利益为前提进行制定的,缺乏人性化管理,进而导致大量人才的流失,着不利于企业的发展。为了在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同时促进企业的发展,需要实行人性化管理。在企业管理制度制定的过程中,需要体现出人性化,体现企业对员工的关怀,促使企业工商管理的人性化。

三、结束语

本文在对企业管理的基础的讲述上,进行分析我国工商管理存在的问题和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继而分析了我国企业工商管理的发展趋势。论文认为知识管理成为企业核心管理内容,模糊经营管理模式会受到很多企业的欢迎,企业价值将更为多样,企业经营管理将呈现国际化的特点,学习型企业将大量出现。

企业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7篇

一、改革开放结硕果,会计文化大发展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为了让企业走向市场、参与市场竞争,以及满足我国对外开放的需要,会计和会计思想必须进行根本性的转变。在此期间,财政部颁布实施了一系列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会计制度和准则,如《中外合资经营企业会计制度》、《企业会计准则》、《股份制试点企业会计制度》、《企业财务通则》等,同时引进了西方的财务会计和管理会计,借鉴现代会计的理论和方法,切实推动了我国会计实务的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我国企业也逐渐认识到会计管理的重要性,会计地位得到很大的提升。另一方面,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国际监管的要求,中国的会计开始迈上了国际趋同的道路。2006年,财政部了里程碑式的新的企业会计准则,标志着中国会计准则和国际会计准则的全面接轨。

如今,随着企业改革的深入和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会计的作用日益显现。企业会计工作的重心,已从单纯的记录、核算向预测、监督、决策支持等职能发展,承担起更多的管理职责。

二、会计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

会计文化本身是一种管理文化,包括会计物质文化、会计精神文化、会计制度文化和会计行为文化(张云,2007)。会计文化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地位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基础性地位。会计文化作为会计实践中存在的一种现象,有助于会计人员形成统一的价值观,有助于提高会计信息的质量和消除会计组织的内部矛盾。一个会计组织能否良好运转,受制于这个组织所形成的会计文化。而会计工作渗透在企业经营管理的每一个环节,会计文化对整个会计工作乃至企业管理的影响是基础性的。

2.导向性作用。价值观是会计文化的核心内容,引导着会计人员的价值取向。会计文化给出了会计行为的准则和目标,规范会计管理工作,引导会计人员的前进方向。会计文化的导向性作用是积极明确的,它把会计目标、价值观和方法论融合到会计治理的全过程中,使之更有效地服务于企业管理。

3.价值增值功能。会计文化作为企业的无形资产,能够激发会计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提高会计管理水平,更好地为决策者服务。会计人员应从战略的高度审视企业内外的经营环境,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和经济效益。

三、我国会计文化建设面临的若干问题

会计的发展、企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建国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和相对落后的经济基础和企业管理水平,影响会计行业的基础相对不扎实(郑瑛,2007)。现在,在我国众多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中,会计文化建设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1.缺乏有效的组织体系。部分企业领导对会计工作不够重视,有的甚至为了短期利益,凌驾于会计之上;CFO有名而无实,没有真正参与到公司重大决策的制定中;很多其他管理人员不理解会计的实质内涵,影响会计工作的顺利开展。究其主要原因便是缺乏有效的组织体系和公司治理结构,没有将会计上升到战略管理的高度,会计地位亟待改善。

2.会计人员意识淡薄。会计文化建设是树立以人为本的文化理念,但这种创新性的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具体表现为会计人员职业道德观念薄弱,诚信度不高,造成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人员责任意识不强、自身定位不足,没有把会计工作融入到企业管理之中,仍然停留在对数据的记录和处理等传统会计工作上。

3.会计管理制度不够完善。由于我国的经济基础仍然相对落后,市场管理、企业管理的经验和管理制度建设方面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目前还有不少企业尤其是中小型企业缺乏规范的会计管理制度,控制观念、管理方式方法等也比较落后,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和内控制度建设有待完善。

四、加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提升现代企业管理水平

1.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建立了CEO、董事会和CFO的治理三角。同时,健全的金融、价格体系和公开公平的市场竞争使管理者日益依赖会计信息作出决策和判断;会计的职能将更前端化,在企业管理中处于中心地位,承担起资源配置、决策支持、监督控制以及风险管理的责任。企业管理文化的革新将大大提高会计工作的重要性,给会计文化提供良好的成长环境。

2.文化建设,以人为本。以人为本是会计文化建设的基本点。会计文化建设要增强会计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感,激励会计人员将会计价值观念和思想理论落实到工作中。通过教育培训等方式提高会计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综合管理水平,努力培养新型、高端的会计人才。同时,还应加强会计人员的职业道德建设,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更好地服务于会计工作、企业管理工作和国家经济建设。

3.加强会计行业内部的学习交流。我国的会计文化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国家规范进行宏观调控。而会计行业是一支强有力的专业队伍,会计行业内部应加强交流和学习,传播丰富的会计文化内涵和先进的会计管理理念。会计人员要凝聚在一起,积极探索创新会计管理方式方法,树立良好的行业氛围,积极推动会计文化大发展。

4.共性中保持个性。会计是依赖于会计环境而生存的,会计文化只有适应本国的经济环境才能够促进会计的发展。因此,在吸收借鉴国外先进会计文化的同时,应充分结合我国实际,建设有中国特色的会计文化,将我国传统文化融入到会计文化的理念和管理方法中。同样,对于不同规模、不同阶段的特定企业,也要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在借鉴成功的管理经验的同时探索适合自身企业的管理方法,在共性中保持个性。

会计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新形势下,中国会计文化建设也应秉承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深化改革和创新,实施会计文化战略,激励会计人员发挥专业技能和聪明才智,促进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发展,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科学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D]. 天津财经大学博士论文,2007-12-01.

企业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8篇

本论文首先对基本的组织行为理论进行了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海尔集团和日本的松下公司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最后对中国企业如何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提出了建议。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1)组织行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人”,它着眼的基本点是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利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可以充分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基础,组织行为理论与方法是催化剂和助燃剂;二者的合理搭配与波动均衡,可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但要懂得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而且还要懂得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3)全员参与、因势利导、以人为本,是海尔集团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劳资同权、人力资源核心论、尊重人性,是松下公司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在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方面,中日企业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点。从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的总体效果而言,目前日本企业暂时胜中国企业一筹。

(4)在企业管理中、组织行为理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关;应用的效果和效益,与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关;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存在跨时空的飞跃。

企业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9篇

本论文首先对基本的组织行为理论进行了重点研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的海尔集团和日本的松下公司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进行了实证分析和对比分析;最后对中国企业如何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提出了建议。

本论文的研究结果表明:

(1)组织行为理论的思想基础是“社会人”,它着眼的基本点是将人作为管理活动的核心。利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可以有效地形成企业的凝聚力和团队精神,可以充分地激发员工的创造性和积极性,可以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可以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

(2)对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来说,现代企业管理制度是基础,组织行为理论与方法是催化剂和助燃剂;二者的合理搭配与波动均衡,可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一个优秀的企业管理者,不但要懂得现代企业制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而且还要懂得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理论与方法,才能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推动企业的可持续发展。“”版权所有

(3)全员参与、因势利导、以人为本,是海尔集团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劳资同权、人力资源核心论、尊重人性,是松下公司运用组织行为理论推动企业管理的集中表现。在组织行为理论的应用方面,中日企业既有共同点、又有差异点。从应用组织行为理论来管理企业的总体效果而言,目前日本企业暂时胜中国企业一筹。

(4)在企业管理中、组织行为理论应用的广度和深度,与生产力发展的水平有关;应用的效果和效益,与管理者的领导能力和员工的综合素质有关;组织行为理论在企业管理中的应用与推广,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存在跨时空的飞跃。

企业管理制度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困境;应对措施

[中图分类号] F830.33 [文献标识码] B

一、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在发展中遇到的问题

在金融风险的防范和风险控制中,相比大型银行等金融机构,中小金融机构所采取的措施更为引人注目,主要是其在市场中弱势的地位及其面对的困境,这些问题已经危及了众多中小金融机构的生存。譬如在雷雯雯(江西师范大学,2011),梁京华(时代金融,2014),吴京(企业改革与管理,2014)等论文中也指出其主要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在市场中定位模糊;机构内控缺乏规范和力度;产品结构特色不足;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不合理;受到洋银行和国有大银行的夹击;跟不上技术进步等等。我国中小金融企业面临这些困难在现代金融,特别是互联网金融发展迅猛的时代,表现更加严重。究其原因,在李志S(经济研究,2002),傅勇(经济研究,2011),唐弥谧(现代商贸工业,2015),任会鹏(商业经济研究,2015)研究论文中也指出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的常规性的原因,包括历史遗留问题、经济体制改革问题、面对金融危机冲击问题、内控不规范等等。本文主要从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目前面临的困境入手,从中小金融机构内部、外部分别阐述目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发展困难的原因。

二、改进措施

我国的金融体系是在政府主导下形成的,具有以大银行为主导的结构特征,因此缺少专门为中小企业融资提供服务的政策性金融机构。中小金融企业规模偏小、交易成本高,且经营时间较短,经营风险大,导致退出市场的概率较高,融资困难。针对我国目前中小金融机构在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几个方面改进措施。

(一)规范机构股东结构,完善机构内控制度

从问题的根本入手,抓住这些问题的来源,通过内控为主,监管为辅,优化法人自理结构、风险管理水平。首先,优化组织构架。按照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使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管理层之间相互制约。改变一股独大、经营管理层权力过分集中的现状。必须从制度上规范中小金融机构,让其有自我调节能力进行内部控制。其次,监管部门应该督促中小金融机构成立较高水平的风险管理部门。现实生活中,譬如浙江温州多次发生小贷公司、财务公司破产,投资人跑路的新闻,当然这与当地民间借贷风行有很大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这与企业风控管理跟不上,缺乏风险管理有很大的关系。

(二)完善产品结构

解决中小金融机构自身的内控问题是关键的一步,实施品牌战略,解决自己的融资问题,充分使中小金融企业有充足的资金来运作。区域性的中小金融机构建立金融品牌必须依托当地的实体经济需求。区域经济实体的发展离不开当地政府的支持,一般政策有一定的偏向性。中小金融企业要开拓新的产品去配合政府的政策实施,实现金融产品和实体经济两个方面的完美结合。同时在金融产品设计上,要规避风险,做到安全、方便,慢慢形成区域性的金融品牌。

(三)国家政策扶持

在众多的因素中,政府的各项宏观经济政策也是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有很大的联系。美国、日本都是市场成熟的经济体,在金融业的发展方面有着更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对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给予必要的政策优惠,拓宽其发展空间,这是由中小金融机构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其区域性特点所决定的。如地方政府现在推动的城市商业银行改革、农村信用社改革,都是政府希望通过引导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体系建设,达到支持区域经济发展的目的。中小金融机构所服务的特殊对象也需要得到政策优惠。譬如日本建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是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所采取的制度性措施。1958年9月,日本政府颁布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法》,并依据该法设立了中小企业信用保险公库(现为中小企业综合事业团),各都道府县均成立了信用保证协会,从而形成了健全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王帅,2009)。对难以从商业银行获得贷款的小规模中小企业,提供必要事业资金的直接贷款;为中小企业提供的债务担保给予保险和贷款;防止中小企业破产,对之进行资产援助等(IUD,2008)。目前,美日两国普遍建立了扶持中小金融企业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其发展模式值得我国借鉴。

三、小结

政府多次提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扶持中小金融企业发展,在推进产业升级转型过程中,要建立有利于产业升级转型的制度环境,要通过产业政策的实施引导金融企业产品升级、功能升级,最终实现产业结构升级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只有在国家政策,特别是地方政府的支持下,建立其规范的现代企业管理制度、完善其风险管理及具有区域经济特点的产品结构才可能解决目前我国中小金融机构的发展困境。

[参 考 文 献]

[1]周立,陈武.中小金融机构的困境与出路[J].华南金融研究,2000(10)

[2]王帅,陈嵩嵩.中小金融机构对中小企业金融支持国内外研究综述[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上一篇: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论文范文 下一篇:企业管理软件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