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机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3 13:42:22

企业管理机制论文

企业管理机制论文范文第1篇

在制订烟草市场监管办法时,就要对重点监管对象的监管内容、监管频次、监管方法、监管要求等作出明确具体的规定,以确保监管到位。那么,如何在诸多流程中做到“突出重点、抓住关键”呢?首先,要分析、梳理业务管理活动所涉及的所有流程,并根据业务管理活动所要达成的目标找出那些起关键作用的流程。其次,要对关键流程进行细化规定,确保目标实现。

另外,要兼顾那些次要的、辅的流程,因为次要流程对管理目标的圆满实现不可或缺,而且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是动态变化的,如果相关条件改变,次要流程也可能转化为关键流程,从而对相关的业务管理活动起到重要的影响。职责明确,流程科学。要确保流程设计科学、执行到位和持续优化,明确责任主体是前提和基础。首先,流程责任人是业务和管理活动的具体执行者,最了解业务和管理活动的具体情形和所要实现的目标,应作为流程的主要设计者构建流程的主要方面,以确保流程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和可操作性。其次,流程责任人作为流程运作绩效的负责人,要通过建立可衡量的绩效指标并设置改进目标,以确保流程执行到位和持续优化。

另外,一个流程涉及的责任人往往有多个,很多时候还是跨部门的,必须明确各自的职责和部门间接口,以避免出现职责不明、推诿扯皮的情况。而从流程的制订和实施程序上来看,一般来说,建立健全一个流程须经过问题诊断、流程设计、实施、评估、优化完善五个阶段,以确保流程的科学性、有效性和适宜性。比如针对请示审批效率不高的问题,我们首先要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收集、整理、分析,看问题出在哪个环节,再根据效率与规范兼顾的原则,对审批的程序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然后对实施的效果进行评估并不断优化完善,确保请示审批流程运转顺畅、高效。

流程固化,刚性约束。流程必须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以确保管控力度和执行力。因此,流程需要在责任人、程序、内容、标准等方面进行固化,还要借助表单化、信息化以及规定违规责任等方式为固化的流程提供刚性约束。流程被固化,就意味着执行流程是完成某项工作的唯一路径,每个人都要按流程办事,尤其是各级领导,要起到示范作用,严格按照流程开展工作。修改流程,也要按照流程开展。当然,管理不能僵化,企业的运作是随着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所以,在提高流程刚性的基础上,也要根据情况的变化对流程进行适当的调整,持续优化流程,避免流程管理与企业实际运作脱节,达到在刚性基础上不失灵活性的目标。另外,流程固化并非仅仅是文件上的固化,不是简单地将流程图贴在墙上就可以达到目的。关键是要通过高强度的宣贯、管理的手段与合理的方式对员工加以辅导,确保员工知道且清楚,才能使流程真正地落地和固化。

程序简明,高效运行。流程管理的目的就是要运用系统观念和逻辑思维让复杂的业务活动和管理行为变得条理清晰、简明易懂和便于执行,确保流程高效运行。要做到程序简明,首先要剔除那些多余的、非增值的程序和环节。所以,要明确流程所指向的目标,根据目标来设置流程中的具体程序和环节,要尽量缩短链条,减少层级,保证合理的管理幅度。特别要注意,流程精细化的前提是流程的各个部分都是必要的,不要为了“精细化”而“精细化”,把流程变得繁琐而累赘,影响流程运行的效率。其次,对流程各环节的内容、标准等的描述要简洁、明确,不要让执行者产生理解上的歧义,要使用规范化的语言,多运用图表进行描述,让员工一目了然,易于掌握和应用。留有痕迹,落实责任。一个好的流程必须有一套好的记录和痕迹材料来配套,从而保证流程真正被不折不扣的执行,保证结果的可控性,同时为追究责任提供证据。首先,痕迹化管理可以增强员工的责任意识。

通过痕迹材料可以很快的判断该岗位员工工作是不是认真,工作任务是不是繁重,哪些工作做的不是很好等,为员工纠正错误、弥补不足、改进工作提供“镜子”。其次,痕迹化管理便于监督检查工作。管理者可以通过痕迹材料从一项工作的事前计划、事中过程、事后结果进行全面的了解,避免在检查过程中出现因主观因素而故意压分和打感情分的现象,比较客观地反映员工的成绩和问题。当然,痕迹化也不能过度,要区分工作的主要部分和次要部分,对重点工作强化痕迹管理,做到细致、准确、无误,对次要部分的痕迹管理可以“相对弱化”,这样既可以发挥痕迹管理的巨大作用,又可以减轻员工的工作强度,提高工作效率。

企业管理机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客户关系管理网络营销一对一营销网络客户关系营销

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是现代信息技术和网络环境条件下有关营销管理的两大理论。客户关系管理理论是把客户作为一种企业资源,侧重于客户与企业联系、接触及其关系的管理。网络营销作为企业整体营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球化、信息化时代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虽然存在着共同的功能性模块,但在实践中,绝大多数的企业并没有对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的整合引起足够的重视。本文主要探讨网络信息环境下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的整合及其客户关系管理下的网络营销模式。

一、CRM——企业新的管理机制和经营战略

当前社会,对客户和客户关系的管理不仅仅是服务行业关注的焦点,也是其他行业在激烈市场上竞技的法宝,客户关系管理即CRM的作用日益凸显。CRM是正在兴起的一种旨在改善企业与客户之间关系的新管理机制和企业经营战略。客户被作为一种宝贵的资源纳入到企业的经营发展之中,正在促成一种全新的营销观念形成。它一方面通过提供更快捷和周到的优质服务吸引和保持更多的客户,从而确保了直接关系到企业利润的客户满意度;另一方面通过对业务流程的全面管理降低企业的成本。

积极主动地寻求、加强和管理客户关系被认为是可以形成或能够带来更大利润的具有竞争优势的机制。开发、获得和保留客户关系必须成为全球化企业优先考虑的问题,在很多情形下,高质量的客户关系是企业唯一重要的竞争优势。

从管理科学的角度考察,CRM源于市场营销理论;从解决方案的角度考察,CRM是将市场营销的科学管理理念通过信息技术的手段集成在软件系统上。客户关系管理涉及到三个基本的商业流程,即营销自动化、销售过程自动化和客户服务,是一种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策略,它以信息技术为手段,对相关业务功能进行重新设计,并对相关工作流程进行重组,以达到留住老客户、吸引新客户、提高客户利润贡献度的目的。CRM的本质和核心是以“顾客份额”为中心,通过与客户互动沟通及定制化与客户逐一建立持久、长远的双赢关系,为客户创造价值。

正在流行的很多新的营销概念,如一对一营销、数据库营销等,实际上都可以纳入CRM营销的范畴。营销的一对一和个性化的特性是CRM的重要要素,CRM始终根据不同的客户、不同的行业特点和企业的发展特色,为企业量身定做出系统的解决方案。一个出众的CRM源于其很好地整合了同客户相关的三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组织定位客户,保留给员工很大的空间来满足客户的要求;二是关于客户关系的信息,包括同客户相关数据的质量和为了在整个公司共享数据的系统的质量;三是朝着建立良好客户关系的目标,通过动机、规则、组织结构来构造企业联盟。

CRM意味着将企业内部和外部所有与客户相关的资料和数据集成在同一个系统里,让所有与客户接触的第一线人员或渠道(市场营销人员、销售人员、服务人员以及网站)都能够得到必要的授权,可以实时地输入、共享、查询、处理和更新这些资料。对过去十分随意的前台工作(市场营销、销售与服务)导入流程管理的概念,让每一类客户的需求都触发一连串规范的内部流程,使其得到快速而妥善的处理,并且通过规范的流程,让服务同一个客户的营销、销售、服务与管理人员能够紧密协作,从而大幅度增加销售业绩、提高客户满意度。

实施CRM,如何对待企业的客户将成为一切的根本。实施CRM,必须与企业的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相吻合,使以服务客户为核心的理念贯穿于整个企业,保证从上到下的主管、员工都能将此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实施CRM,公司的上层不但要明白、清楚地认识CRM,还要将它系统化、制度化、具体化,必须说服营销人员改变过去的工作习惯,也需要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以客户为中心的经营战略调整或优化。

二、客户关系管理与网络营销的交集

网络营销是企业整体营销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是建立在传统营销理论基础之上、贯穿于企业开展网上经营的整个过程。包括信息、信息收集到开展以网上交易为主的电子商务阶段,其实质是利用互联网的技术和功能,通过信息的交互式流动,在虚拟市场中实现交易。

网络营销的本质可以表述为两个方面,一是一种迄今最为先进、直接的传输通路,用户与商家之间可藉以建立一种最直接的关系。一是存在于网络空间中的营销,它必须适应该空间的开放、自由、交互等特征,并解决怎样在这个空前广阔的世界中找到并满足有需求的“网络新人类”。认识到网络营销的这两层意思,才能充分发挥网络营销的优势,这也是商家在网络时代确保不败的前提。

狭义地讲,客户关系管理就是借助营销、销售、服务即客户与企业主要的接触点所产生的活动及其关系的管理。随着全球网络技术发展与信息网络社会变革,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生活和工作中不可或缺的服务工具。在这个基础上网络营销便逐渐发挥着其强大的作用,成为现代企业走入新世纪的营销策略。网络营销以其特有的便捷、经济、高速与交互等优势而迅猛发展,越来越成为企业与客户接触的主要通道。

客户关系管理与网络营销都集合了当今最新的信息技术,包括因特网、多媒体技术、数据库、专家系统和人工智能、呼叫中心等等。CRM下的企业营销涉及多种渠道,如电话销售、电视营销、直接邮寄、E-mail和Web等方式,而E-mail和Web正好也是网络营销的重要工具。客户关系管理与网络营销都强调互动、定制化、一对一和个性化营销,更重要的是两者都强调建立和维持与客户的长期关系,这实际上是在全球信息化和消费需求个性化趋势下营销理念的发展。

当人们进入网络经济时代,所谓大众营销的战略已经没落,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来临,直接营销、数据库营销、关系营销等营销概念都在这个“互动年代”重新改写规则。为客户提供个性定制化的“一对一营销”成为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掌握客户信息、积累企业智慧、建立真正持久的竞争优势的战略基础。以“一对一营销”为基础的客户关系管理和网络营销也正成为领导全球经济潮流的力量。无论是新经济的代表,如戴尔电脑、Amazon,还是传统企业UPS、宝洁、雅芳,都以巨资引入客户关系管理,重新设计产品、重建组织流程,使之成为创新企业价值的核心。以“客户需求”为中心的一对一营销策略,锁定客户忠诚度并提高利润,从而为整个经济环境带来根本性的变革。

三、客户关系管理下的网络营销模式

由于客户信息自身的特点以及企业对其认识不足,目前许多企业对客户信息尤其是网络客户信息的使用较为混乱,没有统一的方法和高效的管理策略。CRM建立在多个营销战役交叉的基础上,在客户与企业联系的营销、销售、客户服务的主要领域,能够对客户的活动及其信息做出及时、统一的反应,并能通过这些接触加深与客户之间的关系。

市场营销迅速从传统的营销方式转向Web和E-mail等,这些基于Web的营销活动给潜在客户更好的客户体验。网络营销的繁荣使网络逐渐成为客户与企业联系的主渠道,为更好地实现“以客户为中心”的战略,网络营销与CRM的有机整合也必将成为一种新的选择。只有网络营销策略与CRM的业务模型同步,才能确保客户体验的一致性,否则相互独立的两种系统必然会导致资源的浪费并产生互不协调的结果,从而使客户感到失望。

在全面竞争的时代,客户可以选择的空间大大增加,产品在进入同质化竞争以后,迫使网络营销也开始朝着以客户为核心的客户关系营销的方向发展,要求企业维护与上游、下游的“交流”及其关系,实施“客户关系营销”。

电话、传真、E-mail、Web这些相互独立的客户交互接触点常常给客户一个关于企业的不完整的印象。这种脱节的运作不仅使客户不满意,也会影响到企业对现有客户资料的把握。由于不完整的客户背景资料,互不相关的客户接触点妨碍了企业获得客户带来的最大利益。“客户关系营销”解决方案能否在提供标准报告的同时又提供既定量又定性的即时分析,对及时、准确的商业决策具有重要意义。

在网络营销中,通过客户关系管理,将客户资源、销售、市场、客服、决策集成为一体,将原本疏于管理、各自为战的销售、市场、售前和售后服务与业务统筹起来,既能规范营销行为,了解新、老客户的需求,提升客户资源的整体价值,也可以跟踪订单,帮助企业有序地监控订单的执行过程,同时也有助于避免销售隔阂,帮助企业调整营销策略。一个精彩的“客户关系营销”系统应该是客户和企业双赢的情形,最终用户可以获得增值服务,企业也因为准确、全面、及时、统一的客户信息和决策而全面提升其核心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冯英键:网络营销基础与实践(第3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李志刚:客户关系管理理论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3]闫鸿雁:客户关系管理[M].北京: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4]朱迪·斯特劳斯等著,李欣等译:电子营销[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企业管理机制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对策

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对于企业管理相对薄弱的中小企业,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是企业管理机制建设的重要基础,通过内部控制机制建设将公司治理、内部管理、责任考核、防范财务和经营风险等其他各项管理工作有机结合起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促进企业发展壮大。

一、我国中小企业具有以下特点:

1、所有制结构和组织形式多样化,行业分布面广。除了国家的垄断行业外,中小企业几乎遍及所有的行业。特别是在面向市场,面向消费者的行业中,中小企业的分布最多。

2、用人少,组织和管理不健全、不规范。中小企业为了控制经营成本,往往会控制职工人数。中小企业因用人不足,工作无法分工,一个人要分担很多工作。

3、企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就大多数中小企业而言,经营者文化素质不高,知识结构老化,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工作所需要的技能训练,技术水平无从谈起,企业科技人员更是普遍匮乏。

二、中小企业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一)控制环境

1、员工的胜任能力不强。中小企业吸引优秀人才困难,一些家族企业的关键岗位都是非专业的家族人员,他们多半没有很强的专业知识,又缺少不断补充新知识的动力,职务的胜任能力可想而知。

2、人力资源政策与执行存在缺陷。首先,中小企业在用人方面存在较大的随意性,容易靠关系任用,对所聘用的人员是否具备相关的专业能力,是否适合所聘用的职务并不看重。其次,对于新员工的培训、员工的后续教育以及职业道德方面的教育并不重视。另外,中小企业往往缺少一些规范的员工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

(二)风险评估

中小企业容易受到外部环境的影响,因其规模小,经营风险高,经济实力较弱,外界的种种压力和诱惑容易对其内部控制效能产生影响。如各种火灾、水灾等自然灾害,各种工伤、爆炸等事故极易削弱其内部控制的效力甚至使其失效。

(三)控制活动

1、职责划分不明确。中小企业规模小、职能结构简单、生产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容易产生的问题是:一些职责无人承担,一些不相容的职责由同一人员或部门承担。例如,有的企业对某些交易没有复核,有的企业没有档案保管职责等等。

2、凭证传递与记录控制制度不健全。如中小企业经常出现白条顶库,工资冒名顶替,凭证传递不及时等现象。

(四)信息与沟通

1、会计系统存在疏漏。某些中小企业在设置内、外两套会计系统的同时隐藏着偷税、漏税、骗取银行贷款、坑害潜在投资者等行为,违背了国家有关法律法规,这又对资产的安全和完整带来危害。

2、对外信息沟通力度不够。中小企业缺少对外信息公布的动力,与外界的信息沟通渠道闭塞。相对于上市公司或中小企业板块上市公司而言,对外沟通能力相对较弱。

(五)监督

中小企业受机构、人员所限,核算较为简单,缺乏周密而有效的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工作,缺乏有效的监督。另外,中小企业由于考虑成本效益问题,一般不设置专职的内部审计机构和人员,有的企业虽然有内部审计,却不能充分发挥其职能。一些企业的业务经办人员、财会人员甚至领导干部利用监督不力的漏洞,大量收受贿赂,大肆侵吞公款,利用虚假发票非法占有企业资金等。

三、加强内部控制的对策:

1、更新中小企业管理层的管理理念。企业内部控制环境主要是企业的管理者所造成的,内部控制是否有效,与企业管理者是否重视、是否带头执行有很大的关系。中小企业管理层应充分认识到建立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管理水平,更新管理理念,实行科学管理。

2、建立健全与企业规模相适应的组织机构。中小企业应根据自身经营特点,设置组织机构,配备齐全的职能部门,并注意科学地确定各部门的职能,做到各部门相互协调、相互牵制,以确保控制目标的实现。同时对各级机构的职能权限作出明确的规定,使每一项经济业务都有适当的授权,建立畅通的信息沟通渠道。

3、建立风险评估机制。中小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面临来自内部和外部的不同风险,中小企业应增强风险意识,建立应对变化的风险评估机制,变被动为主动,减少风险的影响。即对内分析自身的优势与劣势,对外分析外界的机会和威胁,致力于实现内部控制目标,将企业经营风险降至最低。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应根据环境的变化,随时更新、完善内部控制系统,加强环境改变时的事务管理。

4、完善控制政策与程序。它贯穿企业的所有层面和各项工作,包括一系列不同的控制活动,如审批、授权、确认、核对、审核经营业绩以及维护资产安全等。其中最重要的是应加强内部会计控制,如建立正规的财务部门和严格的财务制度等,尤其是要重视内部牵制制度的实施,保证不相容职务的分离。

5、改进信息沟通渠道。改善企业管理层与内部员工的关系,建立互信关系。管理层应注重内部控制,尊重员工的心理需求,强调沟通和交流,减少管理者和被管理者之间的隔阂,形成强大的磨合力,促进整个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同时企业也要与顾客、供应商、监管者和股东等外部人员之间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

6、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内部审计是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情况的一种最有效的监督,即是对内部控制的控制,中小企业应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建立内部审计部门,提高内部审计的地位。内部审计人员应该由企业最高领导层直接聘任,而且必须被赋予足够的独立性,以保证其独立性和权威性。

参考文献:

[1]楼德华.中小企业内部控制.上海三联书店出版社[M].2005.

[2]李敏.小企业会计控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M].2004.55-57. 80-82.118-122.197-199.

[3]赵文秀、胡淑娟.加强中小企业内部控制的看法论文.2010.5

企业管理机制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石油企业 管理 创新

伴随我国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石油企业在市场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中,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企业及需要加强企业内部的创新管理。管理创新是企业得以发展的重要主题,也是企业在面对企业和市场变化中做出的相应改进和调整,是一种综合高效的资源整合模式,既要强化内部资源的有效整合,还需要实现整体组织目标。

1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现状

1.1 创新意识不强

目前,大多数石油企业将创新作为口号,但在实际应用中,许多管理人员缺乏创新意识,整体创新意识不高,难以主动适应社会市场的变化及企业发展方式的转变。究其原因,主要是对创新缺乏正确的认知,对创新的认识还停留在“讲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关键时刻不要”的水平上,忽视了企业经济本质的内涵。

1.2 创新方法有限

石油企业鼓励创新的方式主要集中在管理方法和管理模式上,管理上的方法创新比较少,整体创新水平低下。创新的方法大多数是借鉴相邻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对石油企业来说实用性不强,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石油企业的国际竞争力。

2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存在的问题

综合上述我国石油企业的管理创新现状来看,我国石油企业的创新管理还存在诸多问题,归结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2.1 管理体制问题

大多数企业先行的管理体制存在问题,难以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需要,管理机构显得较为臃肿,制度规章过于繁多,责、权、利并未实现高度统一。另外从企业内部人力资源管理制度的角度来看,长时间以来的制度老旧,难以适应现代人力资源的开发,内部结构性矛盾逐渐凸显出来,从而严重制约着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2.2 管理机制问题

长期以来企业的管理机制不灵活,缺乏内部激励因素,主要体现在负激励较多,正激励较少,造成企业内部主动因素少,被动因素多;此外由于受企业内部管理的限制,企业管理机制大多数是指定的多,而真正落实的却很少。

2.3 观念问题

在企业管理中“等、靠、想”的思想较为普遍,整体市场化意识和改革意识、忧患意识有待加强,主要表现为部分职工对收入期望居高不下,还保留着传统计划经济时期的思维习惯,认为企业应该包办一切,自身的忧患意识不强,承受能力较差。

3 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重点及途径

3.1 转变传统思想,确立管理创新的思想

只有从思想上确立创新意识才能实现企业管理创新,思想决定行动,观念决定出路,管理思想的创新是企业管理的先导,只有通过管理思想上的创新才能够真正引导企业在其他管理活动上的创新,从而实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在具体的实践中不仅要在石油企业内部切实倡导管理思想的创新和转变,还要通过学习、教育和培训的方式,加强对企业内部管理能力的培育,引入新的管理理念,达到开阔企业领导层和管理者的目的,拓宽企业管理层的视野,广泛树立起市场观念、竞争观念和效益理念,从企业的战略发展的角度分析企业的管理模式,通过管理理念和思想上的创新,充分适应快速变化发展的企业内外环境。

3.2 进行企业管理组织的创新

企业管理组织是实现企业管理的重要方面,管理的目标得以实现需要有相应的管理组织创新作为保证,组织机构也是实现企业发展战略的关键保证也是企业运行的重要支撑。传统的石油企业组织机构庞大,非生产性冗员较多,难以适应当前市场经济体制的整体发展。近几年来随着石油企业内部机构设置和组织结构的而调整,进行了一系列的内部机构变革和资产重组,精干主体、剥离辅助、压扁管理层次及精简管理人员等举措,这对于企业管理的创新具有重要意义,这不仅大大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还有利于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

3.3 实现管理制度的创新

一部分石油企业重组改制以后,公司结构和管理模式都应该发生相应的调整,保持原有的企业管理制度,不利于企业实现经济上和行政上的相互独立,党群组织上还是一个系统。理顺企业内部关系,接触制约石油企业发展的体制障碍,是当前石油企业实现管理创新的重要一步,因此企业必须从现代企业管理的角度出发,针对改组后的石油企业的现状和特征,建立新的管理体制。

3.4 实现管理方法上的创新

石油企业管理停滞不前,与当前企业的管理方法落后密不可分,改革开放以来,石油企业开始注重引进先进的管理方法,例如全面质量管理、定制管理等较为先进的方法。但由于企业内部缺乏新型的管理人才,引入的管理方法不能得到切实的贯彻。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时代的来临,信息技术引入到现代企业管理中已经成为当前企业管理发展的重要趋势。因此在管理方法上通过引进新的模式和方法,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管理人才,从而有利于实现管理方法上的创新。

3.5 实现管理技术上的创新

管理技术上的创新,主要是指石油企业充分发挥知识、技术的创新,通过引入新的技术,应用创新的知识和技术、新的工艺,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经营管理模式来提升产品的质量,从而开发出新的产品,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新的服务,占据市场并且实现市场价值。

3.6 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人才作为企业发展的不解动力,石油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取胜,就需要强化对人的管理,通过管理创新,以人为中心,健全企业内部人才管理的监督约束机制,从而最终培养一批具有创新意识的优秀人才。

综上所述,基于目前我国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现状,我国石油企业在管理上还存在着亟需解决的诸多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观念和内部组织和制度的建设上,因此针对当前的问题和石油企业的具体情况就需要从观念上切实转变意识,明确创新意识,将创新管理的落到实处,培养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石油企业要在市场全球化和经济一体化的国际竞争中,求得生存与发展,最重要的是要在企业层面进行管理创新,管理的新生力量在于不断创新,管理创新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题,这对提高石油企业管理创新的能力和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红丽.供应链管理模式下的采购管理研究[J].决策探索,2007,(3): 24-25

[2] 冯悦敏.采购供应链的解析[J].中国科技信息,2005,(16): 11-13

企业管理机制论文范文第5篇

所谓内部会计控制就是企业为了保证会计信息的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促进企业战略目标的实现和确保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执行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和手段,它不只是一种简单的财务管理方式,会计论文更是一种企业管理机制。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现今企业的内部会计控制也较传统的内部会计控制有了许多变化和发展。下面试对此进行探讨。

一.内部会计控制的内容及特征

现代企业可以说是各种生产要素的所有者为了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而达成的一种契约组合。特别是随着现代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大,企业管理者的外延在不断扩大,管理理念和理论在不断丰富,企业内部会计控制也打破传统内部会计控制的狭隘性,引入了道德价值观、管理哲学等环境控制和风险评估手段,拓宽了内部会计控制的内涵,由局部的会计控制、财务控制扩展到对整个企业的资源环境和业务流程的全方位管理控制。

内部会计控制应与企业的管理结构相一致。在计划经济体制下,国家是企业的所有者,一般不直接参与企业的经营管理,厂长经理是财务部门的主要领导者,财务部门也就成了传统意义上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由财务部门制定一系列规章和程序,保障财务活动的正常进行,特别是查错防弊、堵住财务漏洞,杜绝财务违法事件的发生。

而现今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的管理体制和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现代内部会计控制的主体也随之扩展,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之间的权责划分及其管理职能也体现在会计控制中,同时董事会作为企业出资人和法人治理结构的主体,将在内部会计控制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超大规模的集团公司也不断地涌现,这要求内部会计控制制度的设计应以产权为基础,在不干预子公司正常财务活动的情况下,使子公司在母公司的总体管理框架内,结合自身实际情况进行各种财务活动,实现集团总体利益最大化。

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计划经济体制下,国有企业的管理者受政府的任命管理企业,直接对国家负责,他们的经营目标是完成政府下达的经济指标,确保国家法令法规的贯彻和国家财产的安全,这就决定了他们进行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主要集中在财经法规的贯彻执行和保护国有资产的安全上。但在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作为一个自负盈亏的经济实体要生存就必须不断发展壮大,企业的管理重心也因此转移到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和发展战略的实现上。

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核心是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相分离、经营管理权和监督权相制约。作为企业管理制度的一部分,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也可按实施者的不同分为企业所有者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和企业经营者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

股东及股东大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要求企业管理当局提供真实完整的会计信息,监督管理当局的经营管理行为,并依据会计信息作出正确的投资、管理决策,实现企业的快速发展;董事及董事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为企业的投资决策、利润分配方案、财务预决算方案建立一个真实可靠的基础,合理设置内部管理机构;企业经理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符合现代经营管理理念的内部管理组织机构,建立风险控制系统,查堵漏洞、保护企业财产安全完整,确保企业经营管理目标的实现,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及时性,确保国家法律法规和企业内部各项制度的贯彻;监事会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对企业经营管理决策、日常经营活动和财务工作进行监督,以确保会计信息的真实完整和股东大会目标的实现;企业会计人员及会计机构实施内部会计控制的目标是,规范财务活动,有效地履行会计监督职能,对财务负责人负责。

三.内部会计控制的手段

回顾我国内部会计控制发展的历程,内部会计控制的手段主要有:为防止舞弊发生而建立的不相容职务相互分离、相互制衡的控制,依据国家有关法规制定旨在完善本单位会计制度的会计系统控制,通过定期盘点等手段确保各项财产安全完整的财产保全控制和全面反映内部经济活动、及时提供业务活动信息的内部报告控制等。

首先,随着企业产权结构和管理模式的变化,内部会计控制也有了很大变化,它已不再孤立地被理解成一些程序和过程,而是包括企业战略目标、预算管理、业绩评价和激励在内的一整套控制制度,如在现代企业内部控制中越来越被重视的预算控制。预算实际可被看作是对企业各部门未来经济活动提出的要求,是企业近期目标的具体化、数字化,它为各部门的经济活动确立了目标,也为考核其业绩提供了标准。把预算编制、预算差异分析、预算考核与业绩评价、激励与约束机制等手段有机结合,已成为内部会计控制的有效手段。

其次,面对日趋势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日益完善的经济环境,企业面临更多的筹资、投资和其他发展机遇,同时面临的风险也在不断加大,风险控制应运而生。它通过一整套对风险的预测、评估、分析和报告等手段对可能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的潜在风险(如筹资、投资、合同和信用风险等)进行防范。此外,内部会计控制的最终目标是与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相一致的,而企业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特别是管理层的共同努力,因为在现代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相分离的情况下,很容易产生企业管理的委托人与人之间目标偏离、人逆向选择的问题,这些问题毫无疑问也是内部会计控制需要面对的问题。

企业管理机制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体制;创新

中图分类号:F27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5-0051-02

经济的发展带动了社会竞争机制,对于中小型企业,新的社会发展态势是机遇也是挑战,企业要在新的发展领域和环境中探索适合自身的管理机制。由于中小型企业的生产条件和生产环境有所局限,但是只要管理人员在实际管理的过程中选取适合于自身的发展改革模式,就能保证管理模式带来更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中小企业管理模式研究背景

科学技术的进步带动社会的创新型发展,企业要借助科学技术进行整体管理机制和模式的改造,运用最优化的创新理念建立更加优化的企业管理决策。中小型企业在市场发展中占据的空间在逐渐减小,只有实现自上经济结构和经营模式的多元化发展,才能实现竞争机制的增强,建立更加优化的项目处理机制。中小型企业在时代经济发展背景下,逐渐转变了生产管理格局,实现了管理水平和管理项目的创新,需要管理人员有效的进行实际管理资源的优化利用,保证对企业经济管理结构进行集中的控制和布局。[1]

二、传统中小企业管理模式

在传统经济结构和运行模式中,企业的管理理念具备一定的时代局限性,有的企业由于管理者和公司所属人是同一个人,在公司管理方面实行的是传统的固定模式,这样的模式或许会在短期内得到一定的经济收益,却很难维持长久。在传统经营模式中,比较常见的就是以下几种形式,第一,由亲属组成工作领导层。由于一些小型企业的公司所有人利用手中的权力集中聘请自己家的亲属到公司工作,往往都是公司的主要职位,财务人员、管理人员以及人事人员等,诚然能节约一定的成本,但是那只是短时期的表面现象,这种模式的弊端非常明显,不仅企业内部难以管理,公司也不能建立严明的管控制度。其二,公司内部缺乏奖惩机制和管控机制。[2]部分中小型企业由于企业内部原有工作人员并不多,而且能坚持下来的基本都是公司的元老,往往就忽略了制度和奖惩机制的运行,这样就导致管理者和经营者之间依靠“人情”进行企业管理,也会导致企业逐渐分崩离析。第三,改革管理概念不一致。在针对改革项目的运行过程中,社会上的人群对于中小企业管理制度还是存在两种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传统模式百害而无一利,不符合时代的发展需求,不能顺应经济的发展结构。中小企业要想获取更加有效的经济发展路径,可以有效地借鉴大企业的经营理念,但是,事实证明,若是企业在实际运营过程中,只是单纯地仿制大企业的运营理念,不仅不能得到有效的企业升级,还会导致企业在实际运行结构中成本提高,实际经济利益下降等问题。也就是说,中小企业只有保证项目运行目标符合实际企业发展需求,才能真正实现企业的优化管理,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要实现管理模式的最优化升级。

三、中小企业管理模式以及体制创新发展分析

(一)优化选择管理模型

对于中小型企业而言,要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建构符合企业实际需求的组织框架,并且有效地提升企业管理模式,在选择具体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思路时,管理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确保管理模式满足以下两种核心内容。第一,企业在实际管理过程中,管理模式和管理路径不能是一成不变的。由于企业在发展变化,外界的金融市场也在不断更新,企业在管理模式建立健全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动态化的发展模型。若是企业已经初见规模,若是频繁地更换管理模式会为企业带来不便,那么就需要管理人员根据实际情况建立更新化的管理方式,利用不同的管理思维和管理机制。管理方式的变化也要依据基础的管理模式,并更具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化的调整,不仅整体管理结构更加的健全完整。[3]

另外,创新型管理机制是一个需要不断学习和不断发展的过程,企业需要在实际战略运行模式的选择过程中,有效融合技术、市场以及组织结构的动态发展机制,并且建立一项优化的循环式管理控制系统。对于成功的管理者来说,要实现中小企业管理方式的创新,就要在企业运行过程中建立规范化规程和模型,以一项创新管理方式为契机,建立多层次多元化的管理能力升级,管理人员要根据企业运行现状建立管理结构和创新意识的统一。在实际创新管理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保证创新符合战略高度,创新结构是内部关系和外部关系的纽带,顺利推进中整体创新模式建立建成。并且,在创新发展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保证发展机制是建立在鼓励性变革发生的机制上的,创新发展需要有良好的组织氛围,这有确保管理要素符合实际发展情况。对于企业来说,创新发展不是一个短期过程,是需要长期积累的,企业要在实际运营过程中,逐渐积累管理和组织经验,以实现在整体管理机制的改变。企业要在管理框架中集中分析创新管理理论框架, 并且有效的梳理Clture(企业文化)Technology(运行技术)Management(管理框架)三者对于中小企业管理模式创新发展的影响,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助力企业的发展。

(二)优化创收经济效益

在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管理人员要以经济效益为企业发展的核心,在保证效益的基础上创新发展。对于企业而言,制度是否合理化以及适应企业,决定了企业是否能实现高效的迅速发展,管理人员和企业的经营者要在指定企业运行决策的过程中,都要集中考量企业的实际收益,只有建立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双赢的项目,对于企业的推动作用才最大。相反地,企业若是在实际运营过程中,每项决策的实际成本都高于市场,就会导致企业的实际市场竞争力下降,这样的企业在市场洪流中是不能顺利成长的。中小型企业更是如此,本身经济实力就较大型企业有一定差距,就需要管理人员在制定管理制度的过程中,以企业实际利润为根本出发点,从管理模式、管理结构到管理组织,建立统一化的管理机制,加之有效的项目处理和社会才能保证企业呈现出来年个性个的发展模式。在实际管理结构创新中,管理人员要针对规章制度进行集中考量,并且对企业实际运行成本、以及管理项目的效率进行有效的分析。管理人员也要借助先进的管理技术进行整体管理项目的升级,处理标准化结构和信息化管理能力。特别要注意的是,由于创新管理能确保企业获取更大的经济收益,也能实现企业内部员工的思想变革,中小型企业在运行创新管理结构的过程中,会在企业内部营造出一种优化的工作环境,促进企业员工进行自由发挥,甚至能根据自身的工作特质和兴趣安排适宜员工发展的工作机会,最大限度地激发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工作潜力,从而帮助公司创收更大的经济收益,也实现创新绩效发展。

(三)科学化管理机制

之所以有些中小型企业会在市场竞争中败下阵来,主要的原因就是中小型企业没有建立自身的科学化管理机制,企业还在运行传统的管理过程中,在实际管理项目中,只是单纯地依靠经验,没有针对市场情况进行严谨的科学分析,也没有进行有效的项目认证,在实际管理过程别容易出现决策性的失误。企业要从本质上解决实际的管理问题,就要利用有效的学习,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管控机制,并且要保证管理手段和管理措施具有创新价值,且实际管理结构符合时代和社会对于企业的要求,真正从管理内容入手,创设具有科学价值且收益性良好的项目管理机制。在进行管理人员配置的过程中,中小型企业由于自身的发展特点,公司内部的工作人员更加便于交流,中小企业在完善管理结构的同时,确保在管理机制和管控结构的优化。除此之外,公司的管理水平直接决定了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只有保证良好的管理制度,促进公司内部运行效率的提升,才能确保企业得到实际的收益。

(四)管理模式动态化发展

中小型企业在管理模式的选择上,要集中关注中小型企业的实际性质,无论是国有制还是私有化,企业都需要根据自身的运行特点建立具有针对性的管控体系,并且运行动态化的管理机制。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中小型企业要将大型企业的优秀经验进行有效的二次复制,确保管理结构和管理效果形成互相弥补的方式,要保证在陈旧的管理模式中注入新鲜的管理理念。管理人员要根据时代的发展变化建立不同的管控措施,并且根据实际情况对管理制度进行验证,以确保管理结构是符合人们的实际需求的,对于中小型企业管理来说,不仅要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理念,也要有效的提升管理人员的管理手段,若是管理人员本身能力不足,就要借助于第三方咨询人员,在充分融合自身特点之后建立合乎于企业发展的管理规划。在企业管理过程中,也要适当融合计算机技术,实现数据和信息的高效传递,促进公司实现内外融合,建立最优化的企业运行状态,真正提升企业的实际经济效益。

另外,中小型企业要想寻求自身的突破,就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结合市场需求建立具有特色的管理模型,形成自身特色化的社会竞争实力,企业要确保自身发展结构和发展趋势相符,呈现出逐级递增的发展进程,管理人员要从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入手,优化管理机制和措施,从而实现企业的正向发展。

四、结语

市场经济的发展,不仅促进我国大型企业的进一步壮大,也实现了中小型企业的迅速腾飞,但是在实际经营管理过程中,中小型企业的管理问题也凸现出来,这就需要中小型企业管理人员针对自身问题进行集中的考量,既要吸收有效的管理经验,也要建立科学合理化的总结,从而保证自身管理理念和措施符合发展需求,总而言之,企业要在发展中建立有效的发展规划,创新发展管理措施,助力中小型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明星.政策和技术双轮驱动中小企业信息化建设――蝶助力“北京中小企业管理升级系列行动”[C].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论文集.2012:96-97.

[2] 张玉利.快速成长与衰退中小企业的对比分析[C].管理科学与系统科学研究新进展.2011:52-60.

企业管理机制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效能发挥;困境;解决策略

1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并且,这些企业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当中都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而要想使当前的企业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一定要加强对于企业工商管理的控制。当前,我国的企业工商管理效能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并未完全对发挥其潜能,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效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还能够使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加速。

2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要性

工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当中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只有高质量的工商管理方案,才能够促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得以生存。首先,企业工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灵魂,几乎涉及企业管理当中的各个方面,不仅可以使企业在运行期间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的能力,还可以帮助企业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逐渐深入开展市场建设以及企业的规模拓展,使企业能够通过工商管理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发挥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解决企业发展以及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其次,通过对企业工商管理的有效应用,能够为企业在下一阶段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促使企业高效率运行,让企业能够根据工商管理的有效性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1]。

3企业工商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企业工商管理能够促使企业在发展以及建设当中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工商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非常多的问题,通过对以下几种不同的管理问题进行介绍与分析,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减少问题产生的次数,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3.1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低

最直观体现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不足的因素是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比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在现阶段的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当中,不注重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协调,没有制定好良好的管理工作目标,致使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性差,互动性不足,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同时,大部分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都是年纪比较大的领导,对于新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接受能力不足,对自己的管理理念盲目自信,造成在管理过程中使用陈旧且单一的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工商管理时难以体现管理的有效性,降低管理的质量[2]。

3.2管理机制的缺失

在企业工商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突况的不断出现,影响着企业管理的有效性,而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企业相应的工商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管理工作人员在面临管理问题时,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将问题解决,使问题一直留在企业的工商管理过程当中,影响企业的发展,造成管理问题不断出现,严重的甚至会使企业管理当中部门之间的矛盾激化,造成管理有效性下降的情况,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增长,对于企业内部和谐也极为不利。

3.3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企业对市场的开拓是企业工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如果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做好企业的开拓创新,导致企业开拓能力不足,将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管理重点没有放在市场的开拓上,使得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不断地下降,过于重视与其他企业的管理体系的比较,造成企业对自身运行以及管理认知不清晰的情况出现,使企业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节奏,逐渐被社会所淘汰[3]。此外,企业开拓能力不足还会造成企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行,无法确定最佳的发展方案,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管理质量不断下降。

4应对工商管理问题的策略

对于上文所述的各种不同的工商管理问题,要想彻底将其解决,就必须利用相应的工商管理对策。本文提出以下几种不同的工商管理对策,希望相关企业或者管理工作人员重视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企业的工商管理,让企业在工商管理策略的有效引导下,加强企业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4.1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对于企业来讲,一个高质量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建设基础,高素质的人才所带来的管理活力和管理建设支撑都是传统管理方法所不能企及的。不仅可以使企业工商管理各项计划都融入新的管理思维,还可以提升管理的质量。所以,如何提升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可聘请专业的工商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与指导,提升其管理水平,让管理工作人员将自己所掌握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都应用在企业的管理当中。或者可以培养年轻人作为企业工商管理的人才,在企业的工商管理建设中注入新的活力,使企业内部员工通过高质量的工商管理培训,掌握正确的管理意识,面对工作过程中的各项管理难题,都能够做到有效解决,切实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4.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内部的工商管理来说,要想使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那么一定要建立企业工商管理机制,方便管理工作者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时,能够根据管理机制中所提出的对应解决方法,将问题有效解决,减少问题对企业工商管理所带来的影响。同时,机制也能够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防止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纰漏,或者管理错误和工作态度不认真的情况,提升企业工商管理的有效性。

4.3提升市场开拓能力

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市场,所以在企业的工商管理中,企业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企业的工商管理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对市场的开拓,通过聘请专业的市场开拓人才对市场进行分析和布局,不仅开拓企业的产品市场,提升人们的关注度,还可以培养固定的客户,主要是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技术,加强对企业发展战略以及战略财务的管理,并对企业的市场开拓部门进行支持,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让企业在工商管理的带领下创造出更高的经济利益。

4.4统筹各部门工作

在企业的工商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企业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安排以及合理分配工作内容,可以减少企业部门之间所产生的管理错误或者工作错误,帮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加良好的运行状态,使企业在和谐的工作氛围当中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让人们对企业的产品以及服务产生好感,使企业在后续的发展当中获得更多的助力。同时,高质量的协调工作,可以让企业内部部门之间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义务,避免产生工作部门之间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企业工商管理的效能,能够有效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但是实现这种效果就必须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培养专业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建立企业管理机制,拓展市场,使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管理错误尽可能地减少,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洋.企业工商管理效能发挥困境及解决策略[J].农家参谋,2020(15):286.

【2】王晓.论工商管理效能发挥的困境与路径[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4):181-182.

【3】杨雅辞.基于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对策探讨[J].中外交流,2019,26(32):104-105.

企业管理机制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工商管理;效能发挥;困境;解决策略

1引言

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离不开企业的建立和发展。并且,这些企业在国家的发展和进步当中都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贡献。而要想使当前的企业管理效能进一步提升,一定要加强对于企业工商管理的控制。当前,我国的企业工商管理效能还处于比较低的阶段,并未完全对发挥其潜能,这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具有不利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提升企业工商管理效能就显得尤为重要,不仅对于企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意义,还能够使社会经济发展进一步加速。

2企业工商管理的重要性

工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当中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的发展方向。只有高质量的工商管理方案,才能够促使企业在竞争激烈的市场当中得以生存。首先,企业工商管理作为企业管理最重要的灵魂,几乎涉及企业管理当中的各个方面,不仅可以使企业在运行期间能够提升企业竞争力,增强企业的经济实力和抗风险的能力,还可以帮助企业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逐渐深入开展市场建设以及企业的规模拓展,使企业能够通过工商管理了解自身的经营状况,发挥出管理工作的有效性,解决企业发展以及运行过程中的问题。其次,通过对企业工商管理的有效应用,能够为企业在下一阶段的发展创造良好的管理环境,促使企业高效率运行,让企业能够根据工商管理的有效性创造出更多的经济效益,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产品或者服务[1]。

3企业工商管理当中存在的问题

虽然企业工商管理能够促使企业在发展以及建设当中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但是在实际的工商管理过程中,仍然存在非常多的问题,通过对以下几种不同的管理问题进行介绍与分析,希望工作人员能够减少问题产生的次数,提高管理的有效性。

3.1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低

最直观体现企业工商管理有效性不足的因素是企业本身的管理水平比较低,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的竞争力。在现阶段的企业管理工作人员的企业工商管理工作当中,不注重各个部门的管理工作协调,没有制定好良好的管理工作目标,致使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性差,互动性不足,严重制约着企业的发展。同时,大部分企业管理工作人员都是年纪比较大的领导,对于新的管理知识和管理理念接受能力不足,对自己的管理理念盲目自信,造成在管理过程中使用陈旧且单一的管理方式,对企业进行工商管理时难以体现管理的有效性,降低管理的质量[2]。

3.2管理机制的缺失

在企业工商管理过程中,由于各种突况的不断出现,影响着企业管理的有效性,而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不能很好地解决各种不同的问题。主要是由于企业相应的工商管理机制的缺失,导致管理工作人员在面临管理问题时,没有可供参考借鉴的经验将问题解决,使问题一直留在企业的工商管理过程当中,影响企业的发展,造成管理问题不断出现,严重的甚至会使企业管理当中部门之间的矛盾激化,造成管理有效性下降的情况,使企业的经济效益难以增长,对于企业内部和谐也极为不利。

3.3市场开拓能力不足

企业对市场的开拓是企业工商管理过程中的重要发展方向,如果在管理过程中没有做好企业的开拓创新,导致企业开拓能力不足,将会影响企业的长远发展。目前,我国多数企业的管理重点没有放在市场的开拓上,使得企业在市场中的竞争地位不断地下降,过于重视与其他企业的管理体系的比较,造成企业对自身运行以及管理认知不清晰的情况出现,使企业无法跟上社会的发展节奏,逐渐被社会所淘汰[3]。此外,企业开拓能力不足还会造成企业经济发展受到限制,影响企业的整体运行,无法确定最佳的发展方案,造成企业内部管理混乱、管理质量不断下降。

4应对工商管理问题的策略

对于上文所述的各种不同的工商管理问题,要想彻底将其解决,就必须利用相应的工商管理对策。本文提出以下几种不同的工商管理对策,希望相关企业或者管理工作人员重视管理工作的开展,加强企业的工商管理,让企业在工商管理策略的有效引导下,加强企业的经济建设与发展,创造出更高的经济效益。

4.1提升管理人员的工作水平

对于企业来讲,一个高质量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是企业发展的重要建设基础,高素质的人才所带来的管理活力和管理建设支撑都是传统管理方法所不能企及的。不仅可以使企业工商管理各项计划都融入新的管理思维,还可以提升管理的质量。所以,如何提升企业工商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显得尤为重要,企业可聘请专业的工商管理人员对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进行教育与指导,提升其管理水平,让管理工作人员将自己所掌握的管理技术和管理方法都应用在企业的管理当中。或者可以培养年轻人作为企业工商管理的人才,在企业的工商管理建设中注入新的活力,使企业内部员工通过高质量的工商管理培训,掌握正确的管理意识,面对工作过程中的各项管理难题,都能够做到有效解决,切实有效地促进企业管理水平的提升。

4.2建立健全管理机制

对于企业内部的工商管理来说,要想使管理的有效性和管理质量进一步提升,那么一定要建立企业工商管理机制,方便管理工作者在管理过程中遇到突发问题时,能够根据管理机制中所提出的对应解决方法,将问题有效解决,减少问题对企业工商管理所带来的影响。同时,机制也能够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防止管理工作人员在管理过程中出现管理纰漏,或者管理错误和工作态度不认真的情况,提升企业工商管理的有效性。

4.3提升市场开拓能力

企业的经济效益主要来自市场,所以在企业的工商管理中,企业提升市场开拓能力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在企业的工商管理以及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重视对市场的开拓,通过聘请专业的市场开拓人才对市场进行分析和布局,不仅开拓企业的产品市场,提升人们的关注度,还可以培养固定的客户,主要是采用现代化管理手段以及管理技术,加强对企业发展战略以及战略财务的管理,并对企业的市场开拓部门进行支持,提高企业可持续发展以及参与市场竞争的能力,让企业在工商管理的带领下创造出更高的经济利益。

4.4统筹各部门工作

在企业的工商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企业部门之间工作的协调安排以及合理分配工作内容,可以减少企业部门之间所产生的管理错误或者工作错误,帮助企业在发展过程中获得更加良好的运行状态,使企业在和谐的工作氛围当中提升自己的市场竞争力,让人们对企业的产品以及服务产生好感,使企业在后续的发展当中获得更多的助力。同时,高质量的协调工作,可以让企业内部部门之间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和工作义务,避免产生工作部门之间责任划分不清的问题,提高企业的工商管理能力。

5结语

综上所述,在现阶段的企业发展过程中,通过充分发挥企业工商管理的效能,能够有效挖掘企业的发展潜力。但是实现这种效果就必须解决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培养专业的企业工商管理人才,建立企业管理机制,拓展市场,使管理过程中所出现的管理错误尽可能地减少,为企业的发展起到一定的推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彭洋.企业工商管理效能发挥困境及解决策略[J].农家参谋,2020(15):286.

【2】王晓.论工商管理效能发挥的困境与路径[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4):181-182.

【3】杨雅辞.基于经济结构转型发展下企业工商管理模式的对策探讨[J].中外交流,2019,26(32):104-105.

企业管理机制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民营企业 管理机制 人力资源 企业文化

中图分类号:C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焦作市的民营企业也获得了蓬勃发展,但随着企业效益的增加、规模的逐渐扩大,企业原有的管理模式和人员素质已经无法满足企业的快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甚至制约着企业的发展。经笔者对焦作二十五家较大型的几家民营企业的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人浮于事”、“内耗严重”、“效率低下”、“分配不公”等问题,在本企业“严重”的比例均超过了60%,有的甚至高达80%至90%。本来应该生机勃勃的民营企业,不少已经“未老先衰”。

一、焦作市民营企业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为什么最有活力的民营企业会“未老先衰”?

(一)企业家自身的能力制约

我国的民营企业产生于计划经济占支配地位的特殊时期,发展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的历史阶段。民营企业起初的发展靠的是家族式管理。家族给民营企业最初的发展带来了低成本、高效率的运转机会。但随着企业的不断做大做强,原有的家族成员在企业发展中,地位得到不断的提升,而个人能力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管理水平的制约,得不到相应提升。部分人员甚至成为了企业的绊脚石。与此同时,作为民营企业的领头羊,企业家又不能用长远的眼光看问题,受制于家族的各种因素制约,最终企业会随着家族势力的强大而裹足不前。

(二)管理机制不健全

焦作民营企业管理机制上,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是岗位分工不明确,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员工之间互相推诿责任;其次是管理的随意性,朝令夕改,令员工无所适从;再次是缺乏系统的培训体制,由于缺乏系统的培训制度,很多员工进公司几年都没有参加过任何专门培训,得不到成长;最后则是缺乏完善的员工激励机制,由于缺乏一整套合理公平的晋升机制和奖励机制,尤其是在一些家族氛围比较浓厚的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现象比较严重,老板往往使用的员工都是自己的亲信,这往往使得一些积极性极高的员工产生挫折心理,最终他们选择离开企业。

(三)人力资源管理欠缺

据调查,多数民营企业缺乏系统的人力资源管理,草率地将人力资源管理合并到办公室的职能中,与人力资源相关的各个模块也相应缺失。人力资源管理欠缺,首先体现在员工招聘方面,由于缺乏系统的招聘体系,对所聘员工的背景、学历等缺乏了解,甚至有些犯有前科的人员,进入企业后,监守自盗,给企业造成了重大损失。其次,绩效管理水平低。多数民营企业为考核而考核,将考核作为发放工资的依据,每到考核的时候,整个组织内部都对绩效考核予以抵触,工作效率更谈不上。最后,在人力资源系统的规划方面,多数民营企业忽视员工的个人职业规划,没有有效地将员工规划与企业规划相结合,员工的归属感差,团队凝聚力不强。[1]

(四)企业战略的缺失

在我们调查的企业中,具有长期规划的企业(10年以上)只占到样本比例的10%,中期规划的企业(5年以上)占样本比例的27%,短期规划的企业(5年以下)占45%,其余的企业就没有相关的规划。企业的战略规划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如果缺乏系统的战略规划系统,企业的发展只能是发展到哪算到哪,没有可持续性。而多数具有一定规划目标的民营企业,在战略目标的具体实施上,由于本身缺乏相应的计划管理体系,往往导致阶段性规划目标流产,往往是经常规划,经常实现不了规划,在企业的具体实施中,战略目标成为了一张废纸,缺乏本身应有的严肃性。

二、提升焦作市民营企业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打造专业化的管理团队

民营企业的老板要转变观念,提高对人才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勇于打破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实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竞争机制。

民营企业需要引进和培养专业人力资源管理者,设立专门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行使人力资源管理的职责,实现人力资源管理科学化、规范化、专业化运作。同时企业在加强人力资源部门化、专业化运作的同时,也要着重打造一支专业化的管理团队;[2]要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的总体协调部署下,提高其他各部门的管理能力,推动一批能力强、责任心强的员工脱颖而出,鼓励他们能够在企业重要岗位上任职,培养一支懂技术又懂管理的复合性人才团队。

(二)建立与企业规划相匹配的管理机制

要建立与企业规划相匹配的管理机制,民营企业要结合企业的发展阶段和实际情况进行规划,制定一个明确的、可实现的、可衡量的、有时间限制、现实的目标。[3]

在确立战略目标后,民营企业要做的就是一整套的目标管理体系。首先要对战略目标进行数字化分解,并落实到具体的职能部门。同时还需要做到,年度目标要分解为季度、月度目标,将月度目标继续细分到每周、每天,真正意义上实现目标管理。然后,对目标的考核,对于超额实现目标的,要进行奖励,突破绩效考核的百分制限制,要重奖超额较多的部门和人员。

(三)加强企业员工的人性化管理

在焦作市的民营企业中,员工跟企业的关系多数都是冷冰冰的雇佣关系,员工来公司上班是为了挣工资,“上班才来、下班即走”的现象很突出,很多民营企业的老板一直在感叹员工缺乏奉献精神。而作为民营企业,更应该考虑的是怎样加强人性化管理,引导员工逐步树立企业主人翁意识,让员工真正感受到以厂为家。

举例而言,作为企业,应该考虑员工的衣食住行。对于在市郊上班的员工,公司提供班车,但是对于路不顺或无法乘坐班车的员工,可以增加班车津贴。而在夏季天气炎热的情况,给员工发放降温费,或者每天给车间员工送绿豆水、发放降温食品或药品、给有条件的车间加装空调或通风设施。在这些细节上,可能企业本身投资并不大,但体现了企业的人文关怀,起到的作用远远要超出预期。

(四)塑造和培育独特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实践中,在不断解决生存和发展问题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企业最高目标以及全体员工所共同遵守和认可的价值观、道德观和行为规范的综合。每个企业都应该有自身独特的企业文化,因为企业文化是诞生企业,并随着企业的发展而不断改进和提高的。

建立企业文化,企业要从自身出发,从创业的历史中提炼企业发展的核心内容,经过持续不断地雕琢和升华,形成自身独特的理念和价值观。在文化建立的过程中,不是闭门造车,而是向员工反复征求意见,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其实也是思想和理念的碰撞,是大家求同存异的过程。在这种反复强化的过程中,最终使员工认可企业的文化,同时按照企业的行为准则来做事。

总之,民营企业的发展是我市经济发展中生力军,民营企业的管理提升对于优化焦作市人力资源、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具有重要作用。民营企业的发展问题还有很多,需要在具体的发展过程中逐步解决,本文也期望能够给我市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一隅之见。

参考文献:

【1】伊作亮. 我国民营企业管理模式及其制度创新研究[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2009(02),57-61

【2】陈云娟.国有企业人才流失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人才高地,2003(9),69-70

【3】王佳良. 我国中小民营企业战略管理思维构建探析[J].企业家天地,2008(10),21-23

作者简介:

企业管理机制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要:反倾销是历经GATT八轮谈判而被保留下来的合法的贸易保护手段,加之反倾销申诉的便利性、技术上的灵活性.裁决上的较大主观性及其易胜性,使得各国对于反倾销这一贸易保护措施过于青昧。合理使用反倾销手段对于防止不正当竞争,维护国际贸易的正常运行是必要的。但现实情况是,很多国家尤其是发达国家一直在滥用着这一“合法”的保护手段。本文主要阐诉我国反倾销的现状及企业的应对策略。

论文关键词:反倾销贸易保护应对策略

1中国反倾销的现状

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高速增长,对欧美诸国连年贸易顺差,我国出口商品在海外频频遭遇反倾销调查。根据世界贸易组织报告统计,自l979年至2004年9月底,共有34个国家和地区发起了665起针对或涉及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反补贴、保障措施及特保措施调查案件,涉及4000多种商品,影响出口额高达l50亿美元,给我国造成上百亿元人民币损失,几十万人失业或潜在失业,中国已成为世界各国反倾销和保护措施的最大受害国之一。

2我国企业应采取的对策

2.1优化出口商品结构,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目前我国出口贸易的地区主要集中于韩国、日本、美国和欧盟,这种过分集中的市场结构削弱了我国对外贸易的灵活性和竞争力,而且这些国家又是反倾销措施最严厉、对我国实施反倾销最多的国家。我们应加强对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市场的开拓,逐步实现市场结构多元化,提高外贸抵抗外来风险的能力。出口企业要研究国际市场动向和容量,制订出口计划,防止市场过于集中。也要注意了解某些国家的产业政策和工业界的动向,特别是针对一些国家特殊要保护的比较敏感的产品和涉及到国家利益的产品,要根据进口国的实际情况,策略性地调整出口产品结构,多出口高技术产品,走内涵式增长道路,发展知识密集型产业和互补型产业,做到既扩大出满足当地市场需要,又不会遭致反倾销。

2.2树立以质取胜意识,提高产品档次我国企业要真正走向国际市场,必须制定中长期产业发展政策,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大力开发自己的核心技术、核心产品,实现技术创新,促进产品结构升级。要认真研究各种重要的国际标准,保证出口产品在技术,安全,卫生,环保各方面接近或达到国际标准。提高企业环保意识,大力开拓绿色环保市场,应对外国采用种种苛刻技术标准限制我国产品出口,实现中国企业高效、持续和健康发展。要实施出口产品差异化,即突出产品非价格方面的特征,如产品的物理特征、质量内涵、分销渠道、培养消费者群体等。建立品牌形象,增强国际竞争优势。2I世纪是质量的世纪,我国应沿着出口商品的现有水平向高位推进,依照我国对外贸易国收入水平与消费水平的特点,瞄准市场中最有吸引力的高消费和高盈利领域,提高产品档次。

2.3调整产品出口经营策略。改单纯出口商品为直接对外投资我国出口企业要想在国际市场上保持比较稳定的份额,必须转变经营思想,借鉴国外从“贸易立国”向“海外投资立国”的经营策略转变。确立正确的营销观念,由贸易出口为丰转向贸易与投资并重,力争在海外直接建厂,建立一批跨国公司、企业,使其产品能够就地生产就地销售,使反倾销可能性降低到最低程度。例如,重庆摩托出口到越南,对越南摩托行业冲击较大,迟早要遭到反倾销指控。如果我们由单纯出口商品转变为接对外投资,在越南建立生产基地,绕过其贸易壁垒,以国外生产替代出口,这样既有利.于国内剩余生产能力的转移,又可提高企业国际化程度。

2.4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加强财务管理以往国外反倾销调查,企业无法提供完整、规范的从原材料供应到销售各个环节的原始资料和数据,以证明自己是市场经济主体,被采用带有明显歧视性的替代国制度。因此,政府要加快现代化的企业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其管理水平,规范其财务管理,财务制度与国际市场接轨,准确反映运营成本,符合国际财会规则,逐渐使企业成为真正的rf『场经济主体。打反倾销官司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平时在工作当中要注意多收集积累资料,熟悉生产、管理、销售各个环节情况。各出口企业应尽快建立、健全与国际接轨的财务报表、统计口径、统计方法和独立审计制度。我应借鉴国外在反倾销会计方面的经验,建立反倾销会计信息平台,起用竞争对手会计,建反倾销会计呆护机制。

2.5先抗辩,后承诺,将损失降至最低限度如何争取适当的价格承诺,这只能建立在前一段反倾销应诉工作的基础上。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注意先抗辩,后承诺,才能将倾销幅度降至最低极限,而且如果胜诉,则根本无须承担提价责任。如果不抗辩就提出价格承诺,无异于承认了倾销事实。如I991年在T/c纱一案中,我方先是积极应诉,使倾销幅度由40.2%降至23.4%,并积极进行了关于损害事实不足的抗辩,在取得lr许多进展后,才提出I5%的价格承担,这种作法是值得借鉴的。目前,我国相当部分反倾销案是通过价格承诺的方式结案的。事实汪明,适当采用中止协议,不仪可以免征反倾销税,而且可以权衡双方的利益,缓解两国的贸易摩擦和政治纠纷,增强外贸销售决策的确定性,给予出u商更大的回旋余地。当然,承诺过高价格,使我产品失去竞争力,也可能不得不被迫退出市场。

2.6认真研究反倾销法。做到懂法、用法中企业要走向围际市场,不仅要遵守国际贸易规则,还要能熟悉地运用国际贸易法规来保护自身的权益。我们应认真研究反倾销法规,研究贸易国社会、政治、经济现状,相关产业和竞争对手的情况,通过多种媒介,向企业介绍反倾销方面的知识,及时通报反倾销立法的情况及实施动向,介绍我国企业应诉方面的经验及教训。另外,应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中的关于反倾销的法律规定,要求各国取消对中国的贸易歧视,减少歧视性的反倾销,加大其随意对我国反倾销的难度,控制其反倾销冲动。今后要加强对企业的法律法规的宣传与教育,加大对某些不良行为的制裁,进一步完善反倾销方面的法律法规,依法应诉国外反倾销案件。

2.7配合反倾销调查,积极应诉积极抗辩不仅是一项权利,也是一项法律义务。出I:l企业必须着眼大局,考虑整个行业的利益,改变我国外贸中低价竟销、出I:l增量不增值的现状,为国家争得应得的利益。由于倾销指控一成立,,其造成的损失不会只是某一家企业,而是整个行业、整个民族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要想胜诉,每一个涉诉企业必须团结起来积极应诉。实践证明,在反倾销问题上是否积极应诉,其结果大不一样。如在2003年美国对华彩电反倾销案中,应诉企业中,厦华的反倾销税率为4.35%,康佳为l1.36%,TCL为22.36%,长虹为24.38%,其他应诉企业的加权平均税率为21.49%,而未应诉企业的全国统一税率为78.45%的高额反倾销税率。

上一篇:期刊论文范文 下一篇:成本管治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