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修教研室工作思路范文

时间:2023-03-22 12:49:13

汽修教研室工作思路

汽修教研室工作思路范文第1篇

2011学年是职教史上里程碑的一年。2011年11月7日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作了重要讲话,国务委员陈至立就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做了工作报告,对进一步做好职业教育进行了部署与安排。2012年6月30日至7月1日,省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于杭州顺利召开,吕祖善省长作了重要讲话,省政府决定于今明两年投入10.2亿元(其中省级财政支出4.2亿元)用于推动“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各级政府已经把发展职业教育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的重要范畴,并加大了扶持力度,职业教育发展迎来了又一个春天。在这承前启后的历史时期,我们有必要总结过去,展望未来,理清思路,更有必要分析形势,把握机遇,乘势而上,把我市职业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推向新的阶段。

一、过去一年工作的简要回顾

2011学年,我们按照“以重新审视目标定位为向导,以加强教学过程管理为手段,以全面提升办学内涵为目标,直面问题、正视困难、齐抓共管、协同努力,力争整体办学水平再上新台阶”为基本思路,认真、务实、有效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主要表现在:

1、职业学校群体建设与重点专业建设取得新突破

05年下学期,上溪中学与国际商贸学校被认定为部级重点职校,至此,我市拥有了3所部级重点职高,这在省乃至全国都是不多见的,充分说明了我市职业学校的整体水平高、办学实力强。为了加强骨干专业建设,04年教育局下拨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城镇职校数控专业的建设,05年下拨专项资金300万元用于国贸学校的汽修专业的建设,今年又下拨300万元用于上溪中学的体艺类专业建设,骨干专业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05年11月,市城镇职校的机电技术应用被评为省中等职业学校现代制造业技术型人才培养培训示范基地,上溪中学的心理健康教育被省教研室确定为省中等职业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研中心。目前,城镇职校的国际贸易专业;国贸学校的国际商务专业、汽修美容专业;上溪中学的群众文艺专业正在申报省重点专业。我市的骨干专业建设取得了可喜的突破。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招生工作圆满结束,各校都超额完成了教育局下达的招生任务,是近几年以来最理想的一年,这既是各校执行招生政策良好的表现,也是职业学校群体建设趋于均衡发展的成果。

2、教学改革取得新进展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教学改革深入开展。一年来,围绕技能目标教学这一专题,市教研室依托兼职职教教研员和各相关学校的专业骨干教师,先后召开了文秘、计算机、美术、机械、财会、经贸等六大主体专业专题研讨会,就技能目标教学定位、课程设置和进度安排、技能抽测的内容和时间、专业理论课与技能课的课堂教学评价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形成了会议纪要,并下发给各职业学校参照执行。在06年4月4日至5月10日,根据会议纪要的相关精神,教研室对各职校的计算机、财会、美术、保安、电工、钳工、幼师、车工、数控等七个专业22个技能项目进行了技能抽测,抽测学生数达2572人次。从抽测结果来看,无论是合格率还是优秀率较往年都有比较大的提高。通过技能抽测,一方面有效的规范了技能教学,加强了制度管理;另一方面,也发现了技能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明确了今后的努力方向。

学生专业技能水平的提升还表现在学生竞赛获奖人数的增加与档次的提高上。一年来,我市学生参加省和市教研室组织的7次比赛中,有35人次获奖。在05年下学期省中职学生计算机网页设计与制作比赛中,5位我市选手全部获奖,其中获一等奖2人,占全省1/4。

3、教师专业培养取得新成效

为了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市教研室和学校搭建了多种平台。一年来,教研室组织了各类教研活动20余次,举行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学科专题研讨会,开展了技能目标教学展示现场会及青年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其中专业课教师优质课评比活动首次开展),组织了60余位骨干教师参加市举行的职教教学改革专题讲座。配合市教育局做好市第八届职教教坛新秀评比工作,我市选送的宋荣罡、龚金霞、陶巧娟3位教师均被评为市教坛新秀,占市职教教坛新秀的3/8。

为了开展职校教学研究,提升广大教师的业务素养,市教研室组织了教学论文评比、课堂教学一得评比、语文叙事论文评比等多项活动。在市第七届论文评比中,国际商贸学校的韦杭青、建材技校的曹小其老师的论文获市一等奖,上溪中学的丁玲等6位教师的论文获二等奖,还有5位教师获三等奖;在省中等职业学校专业课优秀论文评选中,教研室三位同志合作的论文获一等奖,城镇职校的龚金霞、上溪中学的刘巧玲、国贸学校的王秋仙的论文获省二等奖,还有4位教师的论文获省三等奖;在市的语文创新课设计大赛中,国贸学校的朱萍英获得了一等奖,上溪中学的高爱敏获得了二等奖,并都被推荐参加省“百课万人”大赛;在市的数学创新课教学设计大赛中,城镇职校的刘石洋获得市第一名,也被推荐参加省“百课万人”大赛选拔。

为了促进专业教师技能水平的提高,市教研室举行了教师技能比赛活动。在课件评比中,国际商贸学校的厉国芳、王兴东的课件获得市一等奖,并且获得了市第七届课件辅助教学评比的一等奖。我们还将在暑期教师业务学习期间,有计划开展计算机、文秘、英语、财会、钳工、电子电工、武术保安等专业教师技能比武活动,并把它列为教师业务考试的一种重要形式。

4、多元办学取得新途径

市城镇职校主动与浪莎袜业进行强强校企联合,成立了“浪莎三农学院”,并开始有计划运作,首期培训已圆满结束,开辟了职业学校为新农村建设作贡献的新途径。上溪中学主动与玩具行业、新三毛大酒店、星光饰品等行业、企业联合办学、摸索出了“工学交替、学以致用”的新路子。国际商贸学校主动与英国铂克莱恩学院联合办学,举行了商务英语培训,还成立了中关村软件人才教育基地,培养“2+2”应用软件人才。在中外联合办学,与高校联合办学等方面迈出了坚实的步子。多元办学已呈现出良好的态势。

5、教育教学工作取得新成就

各职校把“做人教育”摆在重要位置,并在新时期赋予了新的内涵。“八荣八辱”社会新道德观列入各职校“做人教育”的重要内容。加强了对学生的诚信教育、文明习惯养成教育、民主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保教育及网络道德教育,职业学校学生违纪违规行为明显减少。市教研室在国际商贸学校召开了全市的寄宿制学校学生管理现场会,得到了大家的充分肯定。

在市毕(结)业会考与高职单招考试中,尽管各职校生源素质参差不齐,但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仍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在市毕(结)业会考中,语文学科1899人参考,E等人数为58人,占3.05%;数学学科1903人次参考,E等为81人,占4.25%;基础英语学科2011人参考,E等为74人,占3.69%;三门文化课E等率均低于市的5%。低于我市E等百分比的学校有:语文:国贸(0.3)、苏职(1.19)、城职(2.74);数学:国贸(0.59)、上溪中学(1.61);城职(3.3);基础英语:国贸(0.69),苏职(2.98)。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共有9门学科2656人参考,E等率最低的三门学科分别为计算机应用(0.6)、QBASIC语言(1.94)、基础会计(2.64)。今年的高职单招考试,全市共有933人参加,上高职线200人,占21.44%;上成人高校线496人,占53.16%,二项合计共有696人上线,上线率为74.60%,上线率远高于全省约50%的比例。上高职线各校人数为:城职95人;上溪中学71;国贸27;苏职1;建材6。上成人高校分数线以上的人数各校分别为:城职380;上溪中学204;国贸学校74;苏溪职校14;建材技校24。各校都圆满的完成了市教研室提出的保优目标任务。

二、现阶段职校教育教学存在的主要困难与问题

1、“做人教育”有待进一步深化,教育效果评价急需加强

“做人教育”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尽管职业学校已把它作为学校的系统工程来抓,但是做人教育仍有许多方面需要加以完善和深化。不可否认,现在职校中把德育工作视为班主任主要职能的现象还较普遍存在,全员德育还是浮于表面、限于形式,这其中很重要的原因是教育效果评价制度还没有很好的建立。大多课任教师意识到自己也有德育的职责,但在行动上没有付诸实施。“做人教育”的力度、广度、深度与参与度明显受到限制。因此,如何实施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导师制与全员辅导员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2、技能教学有待进一步规范,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有待加强

技能教学是职业学校的生命线,是经济发展中劳动者素质提高的重要保障,如何让技能教学与社会生产力发展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如何培养素质良好、技能过硬的中职毕业生是我们亟需关注的问题。上溪中学的技能目标月考核制度继续在实施完善,城镇职校的计算机专业的模块教学已有初步成效,国贸学校的财会专业也尝试实施技能平台加模块教学,省建材技校对技能课的课程设置和技能教学时数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各校都从不同程度加强了技能教学,并通过学校的技能节和参加各类的技能比武的训练,来加强学生技能水平的提高。

但是在对计算机类、财会类、经贸类、美术类及机电类等五个专业大类的专题研讨活动中,我们也发现在专业课程设置中,专业课的科目开设偏少,课时数不够,课堂评价模糊等问题。就如美术专业:各职校都有美术类专业,有的学校专业课着重开设素描、色彩等基础性学科,有的学校名称是美术设计,但在实际教学中又都倾向于基础绘画技能教学,有关设计的课程不够重视,教学目标定位几乎都是面向升学考试。又如经贸专业:根据各校的培养目标不同,各校开设的课程各不相同,主干课程开设的时间、课时数也不一样,这样不便于学校之间的相互交流,不利于学生技能的掌握和技能教学质量检测。

通过技能抽测,在技能的课堂教学和技能训练中也发现存在一些问题:如在计算机的技能抽测过程中,反映出学生的单项操作技能水平比较高,实际应用能力比较差,实际操作应用往往需要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缺少独立工作能力。学生在计算机操作过程中不够规范,用机习惯不良,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弱,计算机应用维护能力较为薄弱,常见故障不能自行处理。这些问题提示教师在平时技能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教师在教学形式上要有改变,加强网上作业批改。在高一的外贸英语技能抽测中,有的学校整个班级的技能合格率低于20%,技能抽测成绩平均分只有16分,说明外贸专业的技能教学的规范性有待进一步的研究探讨。通过技能抽测,还发现学生技能好差悬殊很大,好的同学80分以上,差的得0分,这是教师在技能教学中值得思考问题。教师最好应根据学生的原有基础进行分层教学,提高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的基本技能。

3、专业设置有待进一步优化,专业建设任重道远

骨干专业、重点专业建设已摆上重要的议事日程,上级政府的支持力度也在加大。但专业重复设置还比较严重,有的学校专业结构性矛盾已经显现,实习实训设施建设还滞后于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学校的教学需求,专业的内涵发展还处于初级阶段。有的职校对专业发展的定位尚不清晰,专业设置与建设问题已成为关系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

4、师资队伍建设有待进一步强化,“双师型”教师培养刻不容缓

据上学期“教师专业发展与现状需求”专题调研统计资料显示,我市共有专业教师187人,“双师型”教师只有107人,只占57%。其中城镇职校有71人,占60%;国贸学校22人,占42%;上溪中学12人,占32%;这样的比例,离省人民政府提出的到2010年“双师型”教师要达80%以上还有较大差距,特别是高级技能证书拥有者更是少之又少。同时,在专业课教师中学科带头人一共只有2人,重点专业或骨干专业的发展缺乏专业领头人,职业学校的长远发展与特色形成,缺乏有力的人才支撑。

5、教育教学过程管理有待进一步到位,教学质量力求稳中有升

从近几年我市职校参加技能比赛、毕(结)业考试、高职单招考试的情况来看,教学质量仍然居于市前列。但是,学生的总体技能水平还较低,还不能满足社会企业用人单位的要求。毕(结)业考试E等率有的学校、有的学科还有走高的趋势,今年高职考试上高职线人数及比例还不尽人意,这些都说明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有的环节还没有管理到位,特别是少部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比较随意,对教学缺乏应有的责任意识。

6、办学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多元办学形式需要拓展

我市职校在办学模式的探索上是主动的、积极的,也是富有成效的。但是如何依靠行业企业更好的发展职业教育,还有很大的拓展空间。要主动出击,积极探索产学结合机制,在大中型企业和高新企业中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和实训基地,这既是职业学校自身不断发展壮大的需要,也是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三、新学年职教工作思路

2012年学年,职教工作基本思路是:认真学习、贯彻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切实加强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基地建设,进一步强化教育教学过程管理,继续抓好学生的做人教育和技能教学,扎实、有效的推进职业学校教育教学工作改革。在新的学年,重点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1、学习、领会职教工作会议精神,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

学习、贯彻全国、全省职教工作会议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教育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迅速行动起来,掀起一个学习宣传的高潮。全国、全省职教工作会议都充分阐述了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职业教育发展的目标与任务,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其中省政府下发了“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为“十一五”期间我省职业教育的发展描绘了新的美丽蓝图。

我国职业教育尤其是中等职业教育正迎来难得的战略发展机遇期,职业教育必须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以就业为导向,旨在突出职业教育由传统的升学导向向就业导向的转变,学科本位向职业能力本位的转变。职业学校要在办学理念、培养目标和专业开设、科目设置等几个方面来坚持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方针。中等职业教育的目的就是在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职业学校最大程度地满足学生求知、求技、求职和社会劳动力就业的需要。因此,职业学校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人才培养目标计划,根据经济发展状况、行业特征等不同来确定不同专业学生的培养层次,不能人为拔高培养目标。专业设置和建设要考虑专业师资队伍状况,教学基本设施配备情况,把具有生命力、发展稳定,容易形成竞争优势的长线专业,作为学校特色的骨干专业来发展,并且要做强做大。

2、深入实施“做人教育”工程,着力让学生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做人教育的核心问题是教育学生正确处理自己和他人、个体和客体的关系。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有知识、会做事,更要学会做人。面向全体、有教无类,这是由职业学校的办学定位决定的,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无论是什么原因,学生只要来到职业学校,我们就有责任让这些原本在九年义务教育阶段落伍的学生,升华道德素养,增强自信、自强精神,在学习如何做人的同时学习知识技能,不求人人冒尖,但求个个上进;不求人人成才,但愿个个就业。

实施做人教育几年来,我们取得的成效是明显的:“德育为首,育人为本”的理念已经成为学校的共识,做人教育的意识得到了强化;校园文化建设成为学校做人教育的重要舞台。但客观审视当前做人教育工作,应当承认,也存在一些不容乐观的问题:大多数学校做人教育体系已基本构建,但与学校实际,与学生实际存在一定差距,“三化”的要求也只能停留在形式上;做人教育的教育内容、宣传形式不够贴近学生,学生缺乏实践与体验,德育工作针对性弱,实效性不强。

在新学年中,做人教育必须与学习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必须与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有机结合起来。做人教育主要抓五个方面:遵规守纪、孝敬父母、礼貌待人、文明行事和献爱心、尽责任,坚持以学会做人为中心开展养成教育。做人教育要提供相应的载体和形式,学校可以提倡和鼓励学生多阅读课外书,政教处、教务处可以每个月都向学生推荐重点阅读的文章和书目,团委、学生会可以组织读书交流会、经典诵读、诗歌朗诵等活动,来扩大学生知识面,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进一步懂得做人的道理。

做人教育中,要改革传统的“我说你听”的单向灌输式的德育方法,变为学生主动参与、师生双向互动的形式。职业学校应该结合学生思想实际,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习活动和文体活动,组织学生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在体验中升华。要充分挖掘荣辱观教育的基本素材,利用学生身边的事例来进行教育。要充分发挥学校文学社、俱乐部、各种协会的作用,引导学生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从一切细节做起。职业学校要结合专业特点和技能教学,重视职业意识、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教育,目的在于转变学生就业观念,引导学生挖掘潜能,焕发学生自我挑战的意识,形成奋发向上的动力。

3、深化职业学校教学改革,着力学生职业技能的培养

当前,职业学校的课程设置、专业建设和教学实践中存在“不职业”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教材内容偏重于理论而缺乏实用知识和技能培训,教育内容陈旧,不适应以就业为导向的需要和职业学校生源的特点。职业学校必须要立足学生实际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要的实际,进行按需办学、按需施教,从专业课与文化课教学时数的安排,教学目标的确定、专业理论课与技能课教学评价的实施等各方面都要改革、创新和完善。职业学校的文化课教学要遵循“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根据学生的实际和专业特点,适当降低难度要求,删繁就简,编制校本课程。

深化职业学校的教学改革,要以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为核心。加强学校实验设施的建设,规范实验室的管理和使用。技能训练课的技能教学要做到“四化”,教学目的要求具体化、教师讲解分析示范化、查漏补缺个体化、强化训练巩固化,来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使学生适应职业岗位技能的要求。专业技能课教学的效果如何,教学目标是否完成,考核是衡量的重要手段。平时教学中,教师要经常实施阶段性总结,技能实习中,加强阶段性考核与综合性技能考核,继续推行技能月考核制度,鼓励学生参加职业技能资格证书的鉴定工作,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深化职业学校教学改革,还要通过跟企业紧密联系,让企业接纳学生实习并安排就业,让企业参与学校人才培养计划的制定。这样,对于专业建设改革和发展可以提供明确的方向,专业教师在与企业的接触中也树立了市场意识,了解了各职业岗位的用人需求,还可以改善自己的知识能力结构,明确自己和学生在学完专业基础课后应予强化的方向。技能教学努力做到教学与实践无距离,毕业上岗无过渡。

4、切实加强学生管理,着力平安校园的建设

创设一个和谐、文明、健康的环境,这正是平安校园建设过程中追求的目标。各校要重视师生生命和学校财产安全,切实加强学生管理,时刻绷紧安全这根弦,强化校园安全工作,打造平安校园。

(1)要健全组织体系,完善组织机构建设,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管理力量。

(2)实施全员德育辅导员制,突出教师表率作用。暑期政治学习期间,可以组织全体教职工学习《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防止未成年人犯罪法》等专业性法律法规,提高教师的法律意识。实施全员德育辅导员制,让教师形成共同的理念:校园中人人是德育工作者;德育工作渗透在学校管理的方方面面、个个角落;教职员工是为人师表的楷模。引导教师要善于在日常生活及一切教育活动中,都以自己言语、仪表、作风、品格、情操等方面的表率形象,作学生所崇尚和模仿的楷模。身教重于言教,以自身的高素质的形象来感化、陶冶学生,起到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在教书的同时,教会学生怎样学习,怎样生活,怎样认识社会,怎样做人。

(3)强化法制教育,切实提高学生自我保护、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学校要通过主题班会、升旗仪式、报告会、演讲、黑板报宣传、专题网站等各种教育教学形式,加大法制宣传力度,提高学生自我保护、防范的意识和能力。学校可以举办法制图片展、知识竞赛、以案说法等丰富多彩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直观、生动的法制教育。以文艺演出、模拟法庭、爱心交流、走访失足青少年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活动,增强学生切身感受,激发学生学法兴趣,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和依法维权能力。

(4)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促进学生自主教育和自主管理。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氛围,开展校园文化艺术节、校园科技节、校园技能节、学校田径运动会等校园文化活动,让学生亲自参加节目的编排和活动的组织。在教师的激励与引导下,学生可以自己组织“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监督委员会”,自己处理日常生活与学习方面事务,让学生的“自主管理”向学生的生活作全方位的辐射,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能力。

(5)建立安全预警机制,制定处置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学校要充分发挥好学校党、政、工、团等作用,特别要发挥班主任和寝室管理工作人员的作用,加强学生思想动态的监控。如发现师生心理异常,要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疏导;发生突发事件,及时报告上级领导,采取应急预案中的有效措施,尽量避免校内外意外事件发生。

(6)学校规范“绿色网吧”管理,突出网络文明教育。开设网络安全防范教育,规范学生的网络道德和网络法制教育,规范学生的上网行为和网上言行,引导学生上“绿色网吧”。

职业学校还要加强与当地政府、部门的联系与合作,特别是定期与法制副校长研究安全工作。整合社区资源,参与社区活动。强化校园周边环境整治,形成学校、家庭、社会齐抓共管良好氛围,有效地推动了平安校园建设。

5、加大师资队伍建设力度,着力培养“双师型”教师

截止到今年7月,我市3所市属职高、苏溪职校共有537位正式教师,其中35周岁以下教师448人,达83.4%;30岁以下的有295人,占55%;具有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教师,四所学校共有25人,仅占4.7%;“双师型”教师(还不是真正含义上的)107人,只占专业课任教师的57%。调查了解到,职校中获得省教坛新秀1人,市教坛新秀8人,市教坛新秀11人,获得省地市优质课评比的骨干教师共有17人。城镇职校的数控专业、上溪中学的武术保安专业、国贸学校的汽车修理专业,都是新兴和实用的专业,都确定为学校的重点专业来发展。但是这些专业都缺少专业骨干教师的引领,因此,在“十一五”期间,我市职业学校的师资队伍建设任务十分繁重。

职业学校要建立和完善校本培训制度,师资队伍建设、培训、教育工作要求系统化、规范化、制度化,努力实现青年教师“一年上路打基础,三年发展有提高,三至五年,丰富之中见成果”的设想。学校培训要努力构建以岗位培训,自我进修为主的新格局。在文化课教师富足,专业课教师不足的情况下,学校鼓励教师转专业学习,参加培训进修学习新专业或学习双专业。

为适应教育现代化和教师队伍建设的长远需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必须进一步加大中青年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和名教师的梯队教师队伍的培养力度。通过专项资助,骨干教师赴省级、部级重点培训基地脱产进修,开展省级或市(地)级课题研究,促使他们尽快成长。专业课教师要全面培训、重点培养,特别是专业骨干教师和专业负责人培养。学校要在教师技能考证与技能比武等方面下大力气,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搭建更多的平台。

6、加强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着力进行骨干专业建设

国家发委、教育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日前发出《关于编制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的通知》,该通知明确指出中等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规划,由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同投入和组织实施。中央专项资金60亿元,除2011年已安排10亿外,2012至2010年每年各安排10亿元,重点支持建1000所左右县级职教中心(或县级职业学校)和1000所左右示范性中等职业学校。在建设内容上,要立足于扩大培养规模、支持教学楼、实验楼(车间)等基础设施建设;立足于提高实践能力和技能水平,支持实验实训的配置和更新;立足于推动资源整合、提高设备使用率,支持技校之间开放共同的实验实训设施建设。根据省农村教育工作要求:到2007年,全省再完成50个省级示范专业的建设,使省级示范专业达到200个左右,因此,对于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和示范专业建设,上级部门已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我们要结合本市、本校的实际,在科学论证的前提下予以落实。就专业发展而言,我们要坚持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原则、分类整合循序渐进原则、教师发展专业梯队建设原则、示范专业优先发展原则、紧缺专业扶持原则,做到规划优先,示范专业、骨干专业重点发展,鼓励职业学校专业化发展。

7、拓展多元化办学途径,着力进行实训基地建设

校企合作是激发职业教育活力、破解职业教育难题的有效举措,也是拓展多元化办学的一个重要途径。按照省职业教育校企合作行动计划要求:重点做好建立职业教育指导机构,理顺与劳动部门、行业、企业的关系,选定若干骨干企业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并争取建立不少于5个县级示范基地,条件成熟时,申报省级校外实习示范基地。在建立校企合作的职工教育培训基地方面,也可以进行有益的尝试。市多元化办学的有效做法,要继续坚持,如中外合作办学、与高校联合办学、与中西部贫困地区联合办学,并要及时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力求形成具有特点的多元化办学体系。

8、发挥教科研的引领功能,着力在行动研究上做文章

职业学校必须在坚持以教学为中心的前提下,贯彻以教学带科研,以科研促教学的思想,将教学研究纳入正常的科研活动之中,为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服务。但是职校调查中了解,教学研究一直是职业学校教学工作的一项薄弱环节。问卷调查中“近三年,你主持或参加过几个教育教学科研课题的研究?”这一问题,选择1个占20%,2个占5%,3个及以上占7%,没有竟占68%,说明职业学校教师参与课题研究的人数极少,参与程度低。主要问题是教师对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素质结构、专业设置、课程体系、教学模式的认识模糊,理论准备不足等是职业学校教改不能深入开展的原因之一,学校领导在这方面要加强宣传。

汽修教研室工作思路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职业学校 师资队伍 课程意识

师资队伍建设影响并制约着学校的发展,学校的核心竞争力在于教师队伍的建设,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养与专业成长。面对职业学校教育对象的特殊性,许多教师在教学生涯中产生了职业倦怠,遇到了高原期,形成了瓶颈,为了学生、学校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创造新的途径改变现状,提高教师的成就感,这是中职学校急需思考并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学校师资现状分析

学校前身是由四所学校历时四年整合而成,如今分三个校区办学。整合工作以“规模、质量、效益相统一”为原则调整了学校布局,迈皋桥校区以发展高职及中职计算机类专业教育为主,尧化校区以发展中职电工电子、物流和汽修专业教育为主,电大校区则以开放式教育(开放专科、本科和奥鹏远程教育)为主,目前,学校已形成中职、高职和开放式教育并举的办学格局。下面用图表显示学校的师资情况:

以上图表显示,学校整合后目前在编教师240人,专任教师166人,本科学历占教师比例65.42%。整合后随着适龄教师的退休,教职工总数在逐年减少,而八年来学校又没能引进新教师,专任教师大多是中青年教师,且平均年龄在40岁左右,所占教师比例69.27%,中青年专任教师成为学校的中坚力量。多数教师是由原先普教转型为职校教师,甚至转岗为专业课教师,受专业知识的限制,制约着“双师型”教师的发展。学校现有名优骨干教师15人,占教师比例6.25%,对于全校教师数来说显然偏少。青年教师中具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比例占13%,达不到区教育局对学校青年教师规定的学历标准(区教育局规定15%)。以上数据显示我校教师结构不合理,必然要制约学校的发展,因而急需解决师资问题。

二、学校师资面临问题

1.师资队伍缺乏新鲜血液。优质师资是教育软实力的标志,是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不竭动力,也是学校内涵发展的重要支撑。受教师引进区域性条件限制,学校八年来没有引进新教师,青年教师断层,教师队伍年龄、专业结构不合理,队伍缺乏活力和激情,这些都是学校发展中遭遇的难题,尤其是高技能专业师资紧缺已经制约了学校发展的步伐,现有专业师资也面临着知识老化等系列问题。现有政策下,如何激活并最大化师资力量是学校必须正视的一个问题。

2.名优等专业骨干教师缺失。学校目前分多个校区办学存在共同现象,因学校前身是由普通中学转制而来,教师大多是由普教转型而成,文化课教师过剩,专业课教师匮乏,师资结构严重不合理。又因学校八年来没有增添新鲜血液,部分小专业的专业教师多是半路出身,多是由文化课教师转行而来,竞争力不强,对课程开发与研究能力更是不足,更别说开发精品课程。学校现有名优骨干教师15人,占教师比例6.25%,对于240人的教师数来说显然偏少,专业教学团队未能形成。

3.年轻化高级教师需提供更高发展平台。从2010年开始,职业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由各大市转向省师资处,转向省里的职评条件更具有针对性,所以相比较而言评定要容易些。近三年来,学校每年均有十多位教师评上高级职称,而且年龄一般在35周岁左右。目前学校高级教师70人,占教师比例29.17%,专任教师副高级职称显现年轻化,正高级职称目前评定很难,学校还没有一人。而在职称评定中,教科研能力所占比例较重,为了职评,一线教师做教科研带有功利性,一旦职评过后,相当一部分高级教师就不再愿意做教科研,而且在学校不愿担当任何带“长”的职务,甚而出现不愿做班主任,每天只上两节课最轻松,失去了工作的积极性。也就是说,评上副高级职称是一般教师的最高追求,长此以往,失去追求后的教师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这对学校学术梯队及名优骨干培养极为不利,这些教师的专业成长将直接制约学校的发展。

三、师资队伍建设培养策略

为确保师资队伍建设的落实,学校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搭建平台,加大培训力度,发挥教师培训功能,辐射本组教师,营造人人争先创优的氛围。通过校本培训,班主任专业化培训和积极参加省、市、区乃至全国的教师能力素质培训等活动,重点加强专任教师队伍建设、班主任专业化建设和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

1.启动骨干培养工程。2011年,南京市率先实行优秀教学团队的评选。针对教学团队中名优骨干教师匮乏的现状,学校制定了名优骨干培养计划,加大力度实施“名优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对全体教师进行分类定位,导向培训,逐步达标。根据区教育局提出的“三名计划”和“六大工程”的培养目标,学校将有计划地推荐各个层面的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促进名优骨干教师的成长。对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学校创造条件,积极争取名额,鼓励教师参评“市学科带头人”。学校首先对有培养意向的名优骨干教师进行校内调研,采取自我推荐和学校推荐相结合的办法,个人结合培养条件自主申报后由学校综合遴选出38名培养对象。根据学校名优骨干教师培养方案,定期召开名优骨干教师培训会,积极参与学校课题研究任务,发挥领头羊作用。根据考核标准,名优骨干教师必须参与课题研究,每年要至少有一篇论文获奖,至少开设一节示范课或一次讲座。

2.举办“行知杯”赛课。教师的终端成果显示是教师的课堂教学水平,而开设各级各类的公开课或赛课活动是提高教师课堂教学水平最有效的路径。2009年,学校成功创建为“行知文化项目研究中心”,围绕该项目中心,学校开展了一系列特色活动。学校每年定期举办“行知杯”赛课,每学年第一学期进行文化基础课赛课,第二学期进行专业课赛课。如,在第二届“行知杯”文化基础课赛课中,各基础学科教师年龄在45周岁以下全部参赛,第一轮各校区约80%教师参加教研组内选拔赛,校区胜出者再按各教研组50%比例上报人数参加总校决赛,最终有26位选手参加了决赛,并遴选出各学科优秀代表参加“两课”评比的市赛,并冲击省赛。以赛促优,同课异构,通过竞赛进一步引导教师反思自己,提高教学水平。

3.架构立体培训模式。基于校情,立足校本,学校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如:2011-2012学年先后开展了16次校本培训,有省职教研究所、市教科所、市职教教研室专家,南京师范大学教授等暑期校本培训;有信息化大赛辅导,有创业教育讲坛,有学科赛课中融合创业教育的案例点评;有教育教学案例写作指导讲座等。依靠专家的专业引领、名优骨干与一线教师的案例引领、科研方法的课题引领,实现学校校本培训专题化、专题培训论坛化、论坛问题系列化,提升研训实效。多层次、多形式的教师培养方式,架构起师资培养的立交桥,满足不同层次教师以及不同发展阶段教师的实际发展需求,进一步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

内训同时注重外培,学校多渠道多途径争取外出培训名额,不吝财力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2011年,暑期省级各类培训41人。2012年参加出国培训2人,参加部级专业骨干教师培训6人,参加部级青年教师企业实践培训3人,省级培训34人, 市级骨干教师培训3人。多管齐下的培养模式,助推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4.课题引领提升科研能力。为提高教师的教科研能力,学校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引领作用,以专业教学团队建设为重点,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科研引领教研,真研方能有效。2011年,学校先后被评为南京市“个人课题实验学校”和“江苏省教科研先进集体”,利用这些平台,学校坚持以课题研究为抓手,转变教育理念,促进内涵发展。引导教师树立“教学即研究”的新理念,坚持以课题研究提升教学改革的工作思路,发挥教育科研对课程改革的促进作用和为日常教育教学服务的功能。通过行动研究,改善教学行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积极引导中青年教师开展个人课题研究,并与学校规划课题挂钩,形成以学校课题为主线,辐射个人课题和学科课题。同时围绕课题研究,积极撰写高质量教育教学论文。

5.提高课程意识,强化“双师型”队伍建设。一线教师在平时教学中多关注教学中技术问题,大多思考的是:本节课教什么;怎样教才能更科学地达到教学目标;采用哪些教学方法或策略方能提高教学质量,这些都是教师的教学意识。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到底要达到怎样的标准,教师心中没有一把可以衡量的尺度。这种心中无标准的课堂教学容易产生教学随意性,导致学生不易产生学习需求,反而阻止学生的自身发展。这与人才培养目标相违背,职业学校的教师需要有课程意识。

而课程意识更多地是关注教学的价值问题,即关于这部分内容课程标准中是怎样表述的?本次课学生可以达到什么程度?采用什么方法与策略才能最有效的达到这个程度?课程标准中对于这部分内容的要求合理吗?就我对就业市场的了解和对学生可持续发展的理解,可以提出怎样的合理化建议?教师自己的技术上是否有欠缺?现在如何弥补?将来如何弥补?

课程是一个学校的核心,教师是关键,实训基地是支撑。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姜大源研究员指出跨界的教育要有跨界的思考,其研究得出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的宗旨是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为载体的人的全面发展,认为课程始终是人才培养的核心,课程不等于教材,教材只是课程生命中的一张照片。双师型教师必须有跟进过职业场和学习场的经历。而体现职业性的职业场和工作场是课程开发的平台,体现教育性的教育场和学习场是课程实施的平台,二者实施跨界文化就是将职业文化融入企业的校园文化的生态系统。陶行知最早提出了“职业学校之课程观”,陶行知的课程观就是在工作过程做中学习理论知识,是工学结合的雏形。

如何将行动领域中的工作任务和学习领域的中教育目标有机衔接就是我们需架构的课程。姜大源教授研究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观为我们培养课程意识指明了方向,依据其工作过程系统化理论有效进行教学情境设计,遵循“比较学习三原则”(比较必须三个以上、比较必须同一范畴、比较中重复的是步骤而非内容)无论是文化课,或是专业课都能构建相应的课程体系。各专业的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体系构建由简到繁,由易到难,分阶段实施,有效设计为各个教学情境,每一个教学情境完成一个学习任务,最终形成富有专业特点的课程体系。基于工作过程的富有职业特点的课程无疑增加了课堂的有效性,提高了学习兴趣,达到理想的生态课堂,让学生在亲身参与中动起来,在智慧激发中活起来,在成果获得中笑起来!通过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观培养一批具有课程意识的专业教学团队,研发精品课程,打造品牌专业,促进内涵发展。

汽修教研室工作思路范文第3篇

一、精心部署,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

根据区委统一部署,结合教育实际,20*年2月以来,在全区教育系统开展了以“科学和谐促发展,加快实现现代化”为主题的十七大精神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做到健全机构、广泛发动、精心部署,把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与打造“一城四区”、构建和谐*结合起来,与创建学习型机关(学校)结合起来,与“教育质量年”、“教师素质年”、“作风建设年”等活动结合起来,与解决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维护安定团结、构建和谐校园结合起来;积极创设载体,开展各类活动,使十七大精神深入人心;同时,深入开展以“求知创新,服务创优”为主题的实践活动,真正做到把主题教育的过程转化为完善工作思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转化为推进各项工作的过程,并取得了良好成效。我局被评为“十七大主题宣传教育区先进单位”。

二、优先发展,教育现代化建设步伐不断加快

1.教育投入力度不断加大。一是20*年财政对教育预算内的拨款预算数为2.38亿元,比20*年预算数增长了15.89%;20*年1-6月财政对教育预算内的实际拨款为1.1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7.93%。二是加大区人民教育基金会统筹管理力度,扶持薄弱乡镇教育。统筹资金比例由20%提高到30%,截止6月底,区财政共返回捐资助学款2016万元,已返拨给学校1983万元。三是教育费附加投入1282万元用于学校基建、修缮等。四是各专项经费足额到位。半年来,省、市、区财政共下达各类专项经费1593.56万元,用于公用补助、教师培训、教师绩效工资、农村教师生活补帖等。

2.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施。一是全力做好免除学杂费工作。共免除4*67名学生学杂费457.78万元。二是全力做好免除课本费作业本费工作。共免除64773名学生课本费和作业本费606.13万元。

3.教育扶贫工作落到实处。一是实施爱心营养餐工程。向义务教育阶段3309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每周2-3餐的营养餐,资助金额达47.67万元;向职业学校351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营养餐,资助金额达7.02万元。二是做好职业学校助学金发放工作。为3013名学生发放助学金共283.84万元。三是落实对口支援工作。与平阳县结对,支援经费20万元;支援四川广元县抗震救灾、灾后重建19万元。

4.学校基本建设扎实推进。坚定不移地实施好学校建设“十一五”规划,加快推进学校布局调整,积极推进标准化学校建设,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一是三洋啸秋小学等5所学校于今年6月份迎接了省标准化学校检查评定。二是打好省农村中小学“食宿改造工程”攻坚战,泽雅一小学生宿舍和食堂建设主体工程已完成,二次装修工程正在筹备之中。三是加快区重点工程和重大基建项目建设进度。潘桥中学的综合办公楼建设工程即将竣工,任岩松中学迁建工程正在进行监理单位招标、已征土地的供地、补征土地的征地等工作,仙岩镇华侨小学第一期扩建工程和新桥三小第一期扩建工程正在基础施工,南白象一小迁建工程即将完成征地、供地工作,*中学改建工程建设方案设计已通过会审,郭溪中学剩余部分用地指标已落实,梧田三小迁建工程正在争取用地指标。

5.教育信息化和教育装备建设不断加强。一是形成以*教师研修网为平台,以建立学科协作组和教师个人博客为主要内容,以“百堂精品课例”、“网络研修班”为载体的网络研修框架,全面启动区域内的网络研修。二是以清华同方资源库和瑞博平台为主体,加强网络资源整合,提高网络资源的使用效率。三是根据新课程改革的需要,坚持“建、管、配、用”齐头并进的原则,投入58.2万元用于多媒体小平台、电脑室、教学仪器等教育装备建设。同时,加快通用技术专用教室建设步伐。

三、加强研究,教育教学改革不断深入

1.教育教学质量管理不断优化。一是全面开展“教育质量年”活动,以“*区中小学教学规范达标活动”为主要载体,狠抓教育质量。二是义务教育阶段继续抓好“教育规范化建设工程”、“后20%学生教育工程”和“学习兴趣培养工程”,进一步提升学校内涵建设;同时,编辑《*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教学管理规范化建设经验汇编》,及时总结与推广先进学校的管理经验。三是建立义务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现对学校教学工作科学合理的监控与评估。四是成立高中学科学力评价研究小组,加强经常性的质量监控;开展会考质量达标活动、教学质量动态评估等工作,进一步完善教学质量监测体系。五是制定高考奖励方案,并提出各高中学校20*年高考目标。

2.课程改革稳步推进。一是义务教育阶段按照“优化学科课程,推进综合课程、规范活动课程、开发校本课程”的思路,以农村薄弱学校和薄弱学科为重点,加强课程改革的指导和管理,认真做好课改的常规培训,聚焦课堂教学。二是高中阶段积极发挥三个“样本”的引领作用,及时总结并推广典型经验;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通用技术课程的开设力度,以学生选课为突破口,逐步建立起高中个性化课程体系,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三是逐步完善了高中课程管理、学分管理、选课指导等与新课程相适应的管理制度。

3.考试评价和招生制度改革不断深入。一是完善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成长记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健全了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业评价体系。二是成立*区教育教学评价研究指导小组,积极探索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阶段学业评价方式,完善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三是逐步扩大省一级重点中学的保送生名额与公办高中的定向生名额。*中学的保送生与其余公办高中的定向生名额从去年的30%扩大到今年的40%,其名额分配与初中办学水平评估结果相挂钩。四是有效调控普职招生规模,做好职业学校春季招生工作,继续实行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奖励制度,促进普职均衡发展。五是进一步规范义务教育阶段招生工作,制定《*区20*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工作实施意见》,建立局领导和局机关人员蹲点联系学校招生工作制度,严明招生纪律,规范招生行为,积极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问题。

4.教育科研实效和品位日益提高。一是强化指导,致力于校本研修的效度提升。邀请省教研室的2位专家以及市教研院的有关人员,在技术层面上加强专业引领;以名师工作室等各类平台为抓手,引导各类骨干教师在校本研修中发挥辐射作用;优化校本研修管理制度;修订教研组和校本研修基地评价标准;建立了区级研修活动的质量反馈和评价制度,加强对区级研修活动的管理,提高区级研修活动质量。二是构建教师团队学习机制。积极倡导并参与建立自由组合的学校发展共同体,采取了联片研修的办法,为我区中小学教师学习团队的建设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积极争取建立浙江省名师工作站*分站,构筑更为通畅的教师与专家、名师对话的渠道,为*中小学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更加丰富的学习资源。三是加强了科研工作的中初期管理和指导,重点抓好市、区级重点课题的开题论证和中期论证,有关做法得到上级业务部门的较高评价。四是完善和规范各类科研成果评比的操作程序,以上网公示、专家复评、现场答辩等形式验证科研成果的实效性,提高了科研成果的质量;在上级业务部门组织的各类评比中,获奖情况在数量保持领先的基础上,科研成果的品位也有了明显的提升。

5.教育督导职能有效发挥。一是以初中办学水平评估为契机,进一步推进我区初中优质教育均衡发展。3月18日-4月2日,对全区初中进行办学水平评估,评估结果与高中招收保送生、定向生指标挂钩。二是继续开展区级示范图书馆评估验收,督促学校建设好图书馆、阅览室,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1月17日、2月29日,区实验小学、梧田高中两所学校图书馆分别顺利通过区级评估验收,被命名为*区中小学示范图书馆。三是坚持以督学为主,积极发挥教育督导“监督、检查、评估、指导”的职能,探索建立学校综合评估体系,为提高教育质量服务。

四、统筹管理,教师队伍整体实力日益增强

1.人事制度改革不断推进。一是深化中小学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实行中小学教师岗位绩效工资制。根据教职工学年度考核结果以及学校办学条件等情况,合理拉开分配差距,提升偏远学校教职工的待遇。二是制定《关于加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意见》,推行职业学校教师定编不定员,按编拨付人员经费的制度,提高学校师资配置的自主性,优化师资结构。

2.师资配置统筹力度继续加大。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小学新任教师公开考录制度,实行新任教师资格准入制度,非师范类毕业生凭教师资格证书参加新教师公开考录,严把新教师入口质量关。二是坚持对全区中小学继续实行结构性核编,继续坚持新增师资向农村以及薄弱学校倾斜的政策,促进学校配齐配足新课程所需师资,建立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农村教师队伍。三是根据实际需要,做好部分学校公开选调骨干教师工作。四是深入实施教师交流任教服务期制度,完善考核制度,建立激励机制,促进责任的落实。

3.教师管理进一步完善。一是深入实施*区教职工学年度履职考核办法、中小学校长履职考核办法、中心学校干部履行岗位职责考核办法,进一步完善有关工作制度。二是遵循“更科学、更高效、更有利于人的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制订下发《*区中学高级教师履职考核实施细则《试行》》,加强中学高级教师的职后管理,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发展的机制。三是认真实施《关于加强和规范非事业编制人员聘用管理的意见》,实行学校聘用人员核准制度,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加强非事业编制人员聘用管理,规范学校聘用非事业编制人员的行为。

4.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一是全面实施区“十一五”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划和“十一五”中小学干部培训规划,形成“骨干引路、全员提升”的工作局面。二是扎实开展教师素质年活动,启动省农村教师“领雁工程”,做好了省中小学教师“领雁工程”省级骨干培训人员选拔工作。三是继续做好骨干教师、骨干德育教师和骨干校长这三支队伍的培养,举行区第十一期小学校长、首期初中校长岗位资格培训班等;完成第二轮名师名校长培养对象的结业考核,做好区级名师名校长评选的有关工作。四是开展初中青年干部培养人选的培养工作,提高初中学校干部队伍素质。五是做好了市级“三坛”推荐工作,并取得良好的成绩。共有19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坛新秀,9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坛中坚,2名教师被评为市级教坛宿将。

五、优化结构,各类教育协调发展

1.学前教育规范发展。一是依法审批,确保新办幼儿园质量。上半年批准举办3所条件较好的民办幼儿园,有效缓解了我区幼儿入园压力。二是认真做好迎接新桥一幼、区机关幼儿园省示范幼儿园复评准备工作,稳妥开展各类等级幼儿园转评工作。三是建立幼儿园等级管理和晋级奖励制度,大力开展区一级、二级幼儿园评估,并对晋升等级的幼儿园实行奖励。四是坚持以儿童发展为本,突出素质教育,提高保教质量和办园水平。

2.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一是积极创建省市示范学校,拓展优质教育资源。上半年,三垟中学和景山小学顺利通过市级示范学校验收。目前,我区省市示范中小学已达16所。二是优化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就学环境,完善残疾儿童少年就学保障机制,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发展。上半年,妥善安排38565名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我区各中小学,占全区义务教育阶段在校生总数的54.5%。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就读问题得到切实解决,7-15周岁残疾儿童入学率达100%。三是针对当前我区随着新建工业区的急剧增加,现有学校难以满足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学等问题,开展专题调研,形成《关于对*区工业园区配套学校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提出解决的设想和方案,并上报给区政府以作决策参考。

3.普通高中做强做优。一是加大创建力度,扩大普通高中优质资源比例,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二是积极探索现代学校管理制度,创新学校管理模式,凝聚团队精神,狠抓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升整体实力。通过努力,20*年我区高考成绩显著。全区上组档线以上的考生有26*人,上线率达75.5%,位居全市第二,前三批(本科)上线人数1338人,上线率达38.7%,也位居全市第二,重点上线人数253人,重点率达7.3%,位居全市第三。会考成绩更是喜人。今年6月举行的高一、高二六门会考平均合格率达99.18%,均超过省、市平均水平。每门功课的平均分、合格率、优秀率共18个指标中,4个指标名列全市第一,12个指标名列全市第二,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好成绩。

4.职业教育做大做强。一是全面实施省职业教育“六项行动计划”,贯彻落实区政府《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实施意见》。二是注重职业学校基础能力建设。*职业中专汽修专业积极申报省示范专业,汽修实训基地申报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为打造职业教育名校打下良好基础。三是做好职业学校春季招生工作。在学生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经适应性测试录取686人,其中*二职386人,白象职校174人,女子职校126人。四是实行中职招生奖励制度。制定《20*年*区中等职业学校招生奖励实施细则》,设立了专项奖励资金。五是重视对民办职业学校的扶持。把*市女子职业学校纳入20*年*区职业学校春季招生范围;引导*艺术学校逐渐取消综合高中,发展特色职业教育。

5.民办教育办学环境不断优化。一是加强扶持、优化政策,积极发展民办教育。协助区政府出台了《关于促进民办教育发展的若干意见》。二是坚持“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依法管理”的发展方针,按照学前教育全面放开,义务教育以政府办学为主、民办为辅,高中阶段公办与民办并举的思路,通过实行优惠土地使用、实行税费优惠政策、建立民办教育财政补助制度、设置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等措施,引导民办学校向规模化、品牌化发展。

6.成人教育广泛开展。一是认真做好农村预备劳动力培训工作,为新农村建设办实事。招生培训775人,超额完成20*年市政府下达的工作任务。二是充分发挥职教资源,积极配合镇(街道)开展农村劳动力素质培训。三是积极开展社区教育活动,申报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今年5月,我区成为*市三大省级社区教育实验区之一。

六、育人为本,学生工作日趋优化

1.德育工作扎实有效。一是进一步推进德育导师制,全员德育的育人氛围基本形成。坚持德育主题化,深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开辟“形势大课堂”,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教育活动。二是高度重视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工作,做好“五五”普法中期验收有关工作。进一步明确法制副校长工作职责,法制副校长配备率达100%。重视学校预防教育工作,积极组织参加市禁毒委、市教育局联合开展的《禁毒法》知识竞赛活动并取得了较好成绩,三溪中学、*职专荣获优秀组织奖。三是积极做好省、市、区绿色学校申报和指导工作,全区共申报省级绿色学校3所,市级绿色学校6所。环境教育知识普及率达到100%。四是做好市级行规达标学校评估验收和市、区级德育特色学校的申报、创建指导工作,上半年娄桥一小等4所学校接受市级行规达标学校评估验收。五是全面推进我区家庭教育工作,继续做好留守儿童教育和示范家长学校创建工作。

2.体育、艺术活动蓬勃开展。一是制订出台《*区中小学生课外文体活动工程实施方案》,召开文体活动工程启动暨体育大课间活动现场会,全面启动我区文体活动工程创建工作。二是成功举办20*年*区中小学生艺术节,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展示艺术才华的平台,101个节目(项目)参加*市艺术节比赛全部获奖。同时,举行“携手同行”赈灾义演暨20*年中小学艺术节闭幕式,融思想教育于艺术活动之中,充分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全区教育系统共为四川汶川大地震募集赈灾款649.8398万元。三是做好体育特色学校的推荐指导工作,*中学、育英国际实验学校和燎原小学被评为省级首批体育特色学校,景山中学等5所学校申报市级体育特色学校。四是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做好全民运动会组织比赛工作,联合区体育局举办中学生篮球比赛和小学幼儿棋类比赛等,均取得了较好成绩。

3.团队工作有声有色。一是开展“奥运年”系列教育活动。3月份与团区委联合举行*区红领巾快乐健身活动暨“祝福祖国、畅想奥运”主题队会启动仪式;5月份开展了“祝福祖国畅想奥运”少先队主题队会评比活动。二是注重团队工作研究,努力提升我区团队工作水平,成功举办首届少先队工作论坛,为团队工作搭建了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三是重视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校外活动基地的建设,指导创建泽雅活动基地。

七、依法治教,教育事业健康和谐发展

1.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行风建设。一是认真落实《*区教育系统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工作要点》,严格执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实施《*区教育局机关工作人员和学校(单位)领导党风廉政违规行为扣分考核办法(试行)》,规范领导干部从政行为。二是巩固“作风建设年”活动成果,进一步推进教育系统作风建设。规范办公电脑的使用,严禁在上班时间上网炒股和娱乐。三是积极推进校务、政务公开,纪委监察全程介入招生、考试、基建招投标、新增师资考录、教师调动等工作,确保了各项工作公开、公平、公正。四是严禁学校和教师乱办班、乱补课、乱收费,严肃查处教师有偿带生行为。五是加大违纪查处力度,规范教育行为。上半年共查处了来信来访16件,给予行政警告处分1人。六是加强教育内部审计工作。上半年对全区30多个中小学和直属单位进行审计调查,提出整改意见。

2.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一是出台了《*区教育局关于推行《*区干部绩效考核实施办法(试行)》的意见》,强化岗位管理,实行“按周记实、按月定级”的平时考核与年度考核相结合的方式,考核结果与奖金、干部职务调整、奖励、培训挂钩。二是加快电子政务建设,全面实现办公信息化,做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三是做好人大建议议案、政协提案办理工作。四是积极宣传教育工作新举措和新实践,努力营造优先发展教育的社会舆论氛围。五是继续做好*区教育志的编纂工作。六是切实加强计划生育管理,落实计生执法责任制。

3.规范办学行为。一是进一步规范和落实学校办学自,促进学校建立健全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机制,依法严格规范办学行为。二是实施招生“阳光工程”,确保招生工作公开、公正、公平。坚持义务教育阶段公办学校免费、免试、就近入学原则,不设“重点班”、“快慢班”,严格控制“大班额”。杜绝借读生、无学籍的学生在普通高中就读。三是加强检查和视导,严格执行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学生在校时间,控制并规范中小学生竞赛活动。

4.加强安全与综治工作。一是紧紧抓住隐患整治年工作重点,制订出台《*市*区教育局20*年度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实施方案》,健全管理制度。二是重视安全卫生宣传教育,突出交通安全、防溺水安全、消防安全等教育重点。三是健全校园预警和应急处置机制,重视安全预案演练工作,切实提高学生的自我防范能力和自护自救能力。四是加大对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力度,巩固和提升“平安校园”创建成果。联合卫生部门组织开展春季安全卫生工作大检查;联同工商分局、公安分局、食品药品监督局、行政执法局和卫生局在高、中考前后对学校周边环境进行大整治。五是做好传染病预防工作。积极配合区疾控中心做好麻疹、风疹、腮腺炎、手足口病预防指导工作,落实接种防范工作。建立手足口病日报告制度,做好上报工作。

5.充分发挥工会、退管会等群众组织作用。一是召开区教育工会第六届一次全委会,选出新一届工会委员会;指导39所学校进行工会换届选举、召开教代会;新建工会10个,进一步推进基层工会建设工作。二是制订区教职工解困救急互助会章程,建立互助会。三是开展“迎奥运庆三八”登山活动、区教工乒乓球赛等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生活。四是组织全区教育系统慈善一日捐,金额达50多万元;为四川灾区捐特殊会费11030元。五是加强退管会、关工委等工作。制订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离退休教职工管理工作的意见》,进一步贯彻落实离退休教职工在政治待遇与生活待遇等方面的有关政策;积极发挥退离休教师余热,扎实开展关心下一代工作。

上一篇:农产品电商工作思路范文 下一篇:行政运营部工作思路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