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长沙建筑工程学校成为了湖南省知名的中职学校。在2015年8月举办的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上,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学生邹彬凭借扎实的功底与稳定的发挥,荣获该项目优胜奖。“小砌匠”邹彬之所以能在世界技能大赛上获奖,与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培育人才、多年对学校品牌的打造密不可分。在校长蒋必祥的带领下,学校经过十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湖南省重点技工院校,就业率每年保持在95%以上。
这所培育世界技能大赛选手的学校,有着怎样独到的“独家秘诀”呢?
“精耕细作”,打造湖南省中职第一质量与品牌
长沙建筑工程学校的学生能够在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与校长蒋必祥当初“精耕细作”重点发展特色专业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原是中建五局子弟学校的长沙建筑工程学校,曾经经历过一段“灰色时光”。2003年12月,蒋必祥“临危受命”接任校长,他首先想到的是要重塑学校的品牌。“必须树立起自己的品牌,有自己的特色,培养出来的学生有自己的特长。”蒋必祥说,“背靠大树好乘凉,中建五局做了35年的建筑行业,搞建筑我们要有信心!”
所谓“精耕细作”,就是在专业设置上,精心打造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程造价两个专业特色品牌,同时让中建五局深度参与人才培养。蒋必祥向企业反复灌输“学校对接产业、专业对接企业、课程对接岗位”的现代职业教育理念。在人才培养目标上,蒋必祥坚持定位在“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敬业诚信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建设行业施工一线专门岗位人才”。
准确的定位为学校指明了正确的发展方向,从2006年起,学校招生开始呈现火爆局面,招生工作连续6年出现“一席难求”的喜人局面,毕业生专业对口率一直保持在90%以上,家长、企业对学校的评价满意率为95%。2012年,蒋必祥校长荣获湖南省第二届“黄炎培杰出校长奖”。
尽管近几年长沙中职学校数量减少,但高水平的中职学校数量却在增多。长沙建筑工程学校用世界技能大赛成绩证明了建筑工程施工和工程造价两个特色专业的品牌实力。
理实并重,在实践中磨砺真英雄
一次偶然的比赛,改变了邹彬的生活方式,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他万万没有想到,自己会在国际大赛中获奖。他的获奖,与学校对大赛的重视密不可分。对于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长沙建筑工程学校非常重视,投入人力、物力、精力准备。
在比赛中磨砺学生的羽翼。学校为了培养人才,曾经在校内组织过多场的比赛。校长蒋必祥坦言:“作为湖南省示范性(特色)中职学校,土建类专业一直是本校的拳头专业,更是省级精品专业。自2009年以来,本校学生已连续5年代表湖南省参加部级大赛。”大洋洲技能大赛于2015年4月在新西兰汉密尔顿落下帷幕,邹彬代表中国参加砌筑项目比赛并将一块银牌收入囊中。
而学校所在的上级单位中建五局,也组织过多场比赛。中建五局副总经理兼总工程师谭立新认为,技能人才是建筑行业重要的组成部分,技能人才的技艺水平关系到工程的质量与安全。这些年,中建五局一直很注重培养技能人才,一方面,通过开展“超英杯”技能大赛,提高技能人才学习、竞技的积极性;另一方面,通过农民工夜校,分专业、板块免费培训农民工。
“职业教育培养技能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我们要着眼未来,让技能人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蒋必祥说,“在学校,理论学习和实训操作各占50%比重,让新一代砌筑技工有了创新的资本。”新一代砌筑技工长处体现在,只需要看图纸就心中有数,并深知来龙去脉;而老一辈的砌墙师傅砌墙是凭经验,而对一些特殊方法,他们并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砌,但却能指点新人。校长蒋必祥欣慰地说:“新老人员的无缝对接,这得益于学校始终坚持‘依托企业、工学结合,提高质量’的办学思路,借助技能大赛这个东风,逐步培育形成了‘技能大赛,点燃学生信心之火;技能活动,搭建学生成长平台;技能实践,铸就学生成才之路’的独特育人模式,赢得了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的口碑,一直保持了省市建筑类中职学校‘排头兵’地位。”
因材施教,为学生量身打造备赛套餐
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中国集训基地落户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长沙建筑工程学校后,学校将原有的实训场地重新做了规划,并进行全方位改造,购置了训练用的专业设备和工具。同时,改造了集训选手的住宿及生活配套设施,为选手的训练、学习和生活提供了物质保障。
蒋必祥介绍,为了保证集训出成果、创佳绩,学校经常模拟世界技能大赛比赛的标准、场景,在比赛过程中增设障碍,以提高邹彬的抗压能力和应变能力。同时,请专门的数学、识图老师在专业上指导邹彬,并加强他的文化课基础,提高邹彬的理解能力。
比赛前一个月,每天的训练枯燥无味,面对“对照图纸,拆了砌,砌了拆”这样反复的内容,教练和专家会时刻提醒邹彬,每天结束做好总结,睡前好好想想今天自己的不足,第二天及后面的训练怎么避免。
冲刺阶段强度大、难度高,特别是训练强度,一天十个小时一连十几二十几天没休息,邹彬还要克服高温天气的影响,基本能做到回到宿舍倒头就睡。冲刺阶段的训练也是扣细节,抓质量,要求做到完美。技术指导专家周果林为他制定了一个“完美作品”计划。“具体的表述就是实测实量零误差,主观感觉最漂亮。按照比赛对作品的主、客观要求,同时进行训练。”周果林介绍,他将砌筑训练与体能训练结合,为邹彬制定了详细的作息时间表。他还总结了一套口诀,便于邹彬理解和记忆。
除此之外,在比赛的不同阶段,学校还为邹彬准备了不同的集训口诀。识图篇、放样篇、皮数杆、勾缝篇、抹灰篇,还有砌筑注意事项等等,每天都悬挂在实训室的墙上,以此来达到激励、警醒的作用。
工程造价实习心得体会1500字【1】
经过将近两周的实习,我们共参观了六个工地和听了一个讲座,看了一个录象。从各个方面学习了好多书上没有的知识。通过参观学习使我们对建筑施工和结构有了初步的认识,这对我们将来的学习和实践起了提示了向导的作用。现在我就对参观施工现场这部分内容作一个总结,和我对工程造价专业的一点认识。
第一天实习上午我们参观了一座十七层居民住宅楼。当我们到达集合地点时,我看到同学们头上都戴着工程帽;同时工地的生活区与施工区的门上也写着:不戴安全帽者不得进如施工现场;当然在楼结构主体外面的防护网上也写着标语:安全责任,重于泰山;由此可见在建筑施工当中首先要注意的问题就是安全问题。过去由于生产企业不重视民工安全造成了很多工伤和死亡事故,这些事故给工人和企业带来了很大的损害!同时,为了确保施工能顺利进行和施工的安全,工地是要用砖墙围护起来的,只有建筑施工的各种车辆和内部人员才可以出入,我们实习也要经过他们的同意呢!
进到施工区,我们一眼就看到了楼的结构主体,主体前面有个很大的场地,这个场地是堆放建筑材料用的,可以看到所堆放的建材主要是钢筋,没有水泥、砂、石之类的建材,这是因为现在已经都采用了成品混凝土来浇筑结构了。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减少施工浪费和降低生产成本。在钢筋堆放区我们可以看到不同型号的钢筋是分开放的,而且还在其前面标明钢筋的型号和进场时间等信息。
我们跟着老师上了楼,我们踏上用钢管和铁网搭接成的梯子,开始觉得很危险,四周都有伸出来的钢管或铁条。二三楼的模板和支架已经拆了,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支撑上部重量的柱子很大,大到使我们都觉得层高变小了。在承重柱的四周有很多构造柱,它们是用来加大墙的强度的,以避免因墙身过长导致容易坍塌。一路上去,我们看到上面几层楼板的支架还没有拆,这些支架是用钢管和模板组成的,钢管很密,可见要承受完全没有强度的混凝土板和梁需要很大的支撑力。除此之外,老师介绍了桩的类型、墙外的保温层、以及混凝土内各种管道的作用和每层的大体结构等。
以后的实习地点,分别是高层建筑西南花园,汾河蓄水美化工程,学校的综合楼,太原理工大学的留学生综合楼,及可口可乐生产车间。老师就是想通过不同工程不同作用下所采用的桩的具体运用而讲,比较全面。(桩的类型包括有碎石桩、粉喷桩、悬喷桩等)不光如此,通过这几天的实习,开阔了我们的眼界,内容包括楼的整体设计,内部硬件设施的安装,和不同材料的具体运用。学习了许多材料感性的认识,我想会对我们以后的学习有很大的帮助。
不过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可口可乐生产车间的参观。虽然我是学工程造价的,但对轻工业的生产特别感兴趣,所以借这次机会,从他的分部我也看到了作为世界知名企业名不虚传的原因。这个从1896年注册到现在已有百年历史的企业长胜不衰,一流的生产流水线,一流的管理,大大节约了生产成本,提高了效益。他们的宣传也很到位,通过对奥运会的年复一年的赞助,使可口可乐被98%的世界人民所记住。
对于工程造价,主要培养具备管理学、经济学和土木工程技术的基本知识,掌握现代工程造价管理科学的理论、方法和手段,具有工程建设项目投资决策和全过程各阶段工程造价管理能力的应用型高级工程技术管理人才。本专业是适应社会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新设专业。主要从培养既具经济管理专业知识,又具工程技术专业知识,学生理论基础和动手操作能力。毕业后就业门路很广,能够在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从事工程造价招标、建设项目投融资和投资控制、工程造价确定与控制、投标报价决策、工程预决算、工程咨询、工程监理等工作。
工程造价实习心得体会1500字【2】
建筑工程造价是建筑项目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进行工程施工的重要成本依据,而实训则是让我们对工程造价有了广泛的兴趣,让我们对工程造价这门建筑学的必修课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它让我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是我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坡道。减少自己将来踏入社会的一些盲目性,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中能够走的更平稳。
在这次造价实训中我主要做了看图纸、熟悉规范定额、计算工程量和做标书的实践。现在回头看,我还是做了很多工作。首先让我对计算规范、定额做了再次温故,详细的了解每一个规范的适应范围。为了能更明白的了解设计者的设计原理,我对图纸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争取把每处不明白的地方都弄明白。看不懂图就不能做出合理的造价,所以看图确非常重要。在实训期间,我学会了独立看图、识图。计算工程量时,分层分段、分施工顺序进行计算,既减轻了计算时的一些数据产生的压力,又加快了计算的速度和准确度。
同样在这次工程造价实训过程中也遇到了很多问题,如:在计算工程量时,遇到一些细小的地方,为图省事就直接忽略了,结果出现了错误,在老师的指正下,我明白了除了规范规定的别的不管这个细节有多小都不能省略,而且还要认真的计算完成。通过实训我进一步了解了广联达软件,利用这个软件我可以方便快捷的进行工程量和定额的计算。在实训中也把一些以前模糊的知识搞清楚了,如:在钢筋混凝土与混凝土中:梁,板套模板的时候如果层高超过3.6米时要另算支模超高费,按超高多少/米计算。雨蓬,楼梯模板是按其投影面积计算的。同时我也在计算中得到了一些教训:在计算中要想做万无一失那是不可能的。但我在实训中认识到在计算中,要避免重大事故出现必须在计算中认真仔细,反复核对。只有这样才能在计算中尽量避免出现错误。
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在书本上学过的理论知识,似乎通俗易懂,但从未付诸实践过,当自己亲自计算工程量、计算工程造价时,才会体会到难度有多大;也许亲临其境或亲自上阵才能意识到自己能力的欠缺和知识的匮乏。通过这次实训期间,我验证和巩固充实所学的理论知识,加深了对相关内容的理解,接触课堂以外的实践知识,加深了解了对本专业的需要。培养了独立进行资料收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拓宽了视野,增长了见识,体验到进行工程造价的不易,而更多的是希望自己在实训中积累各方面的经验,为将来自己参加工作做准备。
这次的造价实训带给我不仅仅是一种实训经验,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实训虽然已经结束,但是对我来说这才是一个开始,一个我运用实践的开始,一个为以后工作打下坚实基础的开始。
工程造价实习心得体会1500字【3】
一、实习目的
一个礼拜,不长不短的实习很快就结束了,但我却受益匪浅,实习过程中酸甜苦辣,点点滴滴,也让我学到了很多!
经过这次课程设计让我学到了很多东西,对许多在课堂上不懂的问题有了更深的了解,使我对学习知识的灵活运用有了很大的提高,让我明白学习知识的重要性。通过这次概预算设计,遇到了很多困难和问题,通过翻阅课本和资料让我迎刃而解,让我对在建工程和估价方面有了很深的了解,在未来的工程概预算方面有了基础,对未来我在工程概预算方面的成长奠定了基础。在建工程的概念及其估价的特点:在建工程泛指处于建设过程中、尚未完工并交付使用的工程项目,一般把是否进行了整体竣工验收作为界定的主要依据。作为房地产的一种类型,在建工程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既可以是处于建设过程中的项目,也可以是已停工多年的烂尾楼。
学校为了使教学更好地与生产相结合,以理论联系实际,加深我们对专业知识的认识与理解以及实践技能的培养。生产实习必须与工程实践紧密结合在一起,进行实际的锻炼。在实习过程中,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检验并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技能水平,同时,在实际生产中学习掌握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新工艺和新方法等方面的新知识。
实习内容
1、熟识图纸,收集资料(包括施工规范、设计文件、勘测资料和各种定额、验收规范等)。
2、在计算相应分部工程量时必须熟读定额,掌握相应定额工程量的计算内容及方法和调整系数的关系等。
3、掌握建筑面积的构成内容,准确地计算出建筑物、构筑物等的建筑面积。(掌握什么情况下不计建筑面积,什么情况下计建筑面积,什么情况下计一半,特别注意雨蓬、阳台、挑檐、站台、走廊、台阶、门厅、楼梯等特殊部分建筑面积计算)。
4、土石方量计算。(必须明白地坪平整、挖沟槽、挖地坑、挖土石方等挖方量区别,掌握他们对应的定额工程量和清单工程量计算方法。大型土石方工程量计算的横断面法和网格划分法的应用。填方量计算和一些特殊挖方的定额调整)
5、桩基工程量计算(包括打、压预制方桩、管桩及其接桩;打钢板桩及其安拆导向夹具;打或钻混凝土灌注桩;人工挖孔桩;深层搅拌桩等以及他们对应送桩、截桩等工程量计算)
5、砌筑工程量计算。(包括砖砌基础、砖砌墙、砖砌柱基和砖柱、砖砌烟囟;其他砌体所砌的墙、柱、基础等)
6、钢筋混凝土工程量计算。(包括现浇混凝土工程的柱、梁、板、及其他特殊部件的模板工程量计算、现浇混凝土制作量计算、现浇混凝土浇捣工程量计算;预制混凝土构件模板工程量计算、预制混凝土制作量、浇捣工程量、预制构件运输量、安装工程量计算;钢筋工程量计算(包括墙体加固筋)、及一些预埋件工程量计算等。
7、楼地面工程量计算。(包括整体楼地面、石砌块料楼地面、塑料和木质楼地面工程量计算。特别注意这三种楼地面计算范围的不同)。
8、屋面工程量计算(包括面层、基层、保温隔热层、防水卷材或防水涂漠等计算)
9、装饰工程量计算(包括内、外墙、天棚、独立柱、阳台、楼梯、挑檐、雨蓬、零星工程、和各种装饰线条工程量的计算)
10、门窗工程量计算(包括木门窗、钢门窗、铝合金门窗、卷帘门、型钢门窗及其一些特种门窗的制作、安装工程量计算)
11、脚手架工程量计算(包括室外综合脚手架、里脚下手架、满堂脚下手架、满堂基础脚手架、外墙单排脚手架、独立柱、围墙、特殊雨蓬、吊装工程脚下手架、单独装饰工程脚手架、房屋加层脚手架、安全挡板、架空运输脚手架、独立筒仓脚手架、电梯井脚手架等工程量计算。)
三、实习成果与心得总结
课程设计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提出,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锻炼实践能力的重要环节,是对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具体训练和考察过程.
回顾起此次课程设计,至今我仍感慨颇多,的确,从选题到定稿,从理论到实践,在整整一星期的日子里,可以说得是苦多于甜,但是可以学到很多很多的的东西,同时不仅可以巩固了以前所学过的知识,而且学到了很多在书本上所没有学到过的知识。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使我懂得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是很重要的,只有理论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只有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起来,从理论中得出结论,才能真正为社会服务,从而提高自己的实际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在设计的过程中遇到问题,可以说得是困难重重,这毕竟第一次做的,难免会遇到过各种各样的问题,同时在设计的过程中发现了自己的不足之处,对以前所学过的知识理解得不够深刻,掌握得不够牢固,通过这次课程设计之后,一定把以前所学过的知识重新温故。
这次课程设计终于顺利完成了,在设计中遇到了很多问题,最后在马老师的辛勤指导下,终于迎刃而解。同时,在马老师的身上我学得到很多实用的知识,在次我表示感谢!同时,对给过我帮助的所有同学和各位指导老师再次表示忠心的感谢
作为一个即将工作或刚迈入社会的新人,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吃苦的决心,平和的心态和不耻下问的精神.作为一个新人,平和的心态很重要,做事不要太过急功近利,表现得好别人都看得到,当然表现得不好别人眼里也不会融进沙子.
2、工作中要多看,多观察,多听,少讲,不要说与工作无关的内容,多学习别人的艺术语言,和办事方法.
3、除努力工作具有责任心外,要善于经常做工作总结.每天坚持写工作日记,每周做一次工作总结.主要是记录,计划,和总结错误.工作中坚决不犯同样的错误,对于工作要未雨绸缪,努力做到更好.
4、善于把握机会.如果上级把一件超出自己能力范围或工作范围的事情交给自己做,一定不要抱怨并努力完成,因为这也许是上级对自己的能力考验或是一次展示自己工作能力的机会.
5、坚持学习.不要只学习和会计有关的知识,还要学习与经济相关的知识.因为现代企业的发展不仅在于内部的运作,还要靠外部的推动.要按经济规律和法律规定办事.有一位教育学家说过,当我们把学过的知识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就是教育的本质了.这里我把教育改成知识,我们在大学里学习的知识也许会被淘汰,但那些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永远是我们掌握最新知识的法宝.
这一次的实习虽然时间短暂,但是依然让我学到了许多知识和经验,这些都是书本上无法得来的.通过实习,我们能够更好的了解自己的不足,了解这个社会的方方面面,能够让我更早的为自己做好职业规划,设定人生目标,向成功迈进一大步.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去,眼看的一年实习生活马上就要成为美好的回忆。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从象牙塔迈出的第一步走的特别的稳重,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一个努力拼搏的舞台,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这个真实的社会,实现了从在校学子向职场人士的转变。
实习是继中考后又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它意味着人生一个新时期的到来——告别学校走入社会。社会是个大的集合,不管是以前的学校还是现在的实习单位都同属这个集合。这几个月来,给我感觉学校纯一点,单位复杂一点。不过我知道不论学校还是单位其实都是社会的缩影。实习的真正目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走入社会。社会是形形、方方面面的,你要学会的是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这个社会适应你。
刚刚走进社会不适应是正常的。人有的时候很奇怪:心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热情往往会因时间、环境、所经历的事而起伏。就像我对境界一词的理解:人与他所受教育、所处环境、所经历对事物的理解、判断、预知的程度就是这个人的境界。
作为一名中专生,专业需求的建筑认识实训开始了,我们全专业的同学在XX的各大建筑工地认识实习,对于我当初选择土木工程这样的专业,说真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土木工程。现在我对土木工程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了,我想任何事的认识都是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次认识实习应该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我应该知道现在的我还不够成熟,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海洋,那么我应该在这片海洋里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而不是躲在避风港里。只要经历多了,我就会成熟;我就会变强。我相信。那时的成功是领导、师傅们给我鼓励,是实习的经历给我力量,所以我感谢领导师傅还有我的好朋友们,也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实习的机会。
一年的实习生活中,紧张过,努力过,醒悟过,开心过。这些从为有过的经历让我进步了 ,成长了。学会了一些在学校从未学过以后也学不到的东西,也有很多的感悟。
短短一年时间,我收获了诚挚的友情,结识了和我一同来的实习生;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真正的成熟。
2017土木认识实习报告范文3000【二】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为今后书本与实践的结合打下基础。
紧张的两周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两周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好好总结一下。在实习过程中我们共进行了七项工地参观,包括故宫博物院,首钢液压车间,学校实验楼留学生公寓,两处住宅小区工地,和丰台构件厂共七天的参观。在每次参观结束后我们都做了很认真的总结,把自己在参观时学到的,了解到的知识进行梳理,也同时为今后的学习打好基础,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明白老师讲解的所有知识,但终归是学习的过程,不同程度上都会有收获。而实习的意义也在于此。
首先,通过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通过参观,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厂房的结构,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
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其次我们还对一些细部的作法有所认识,了解了设计与施工间是有距离的,要靠施工工程师在技术上给予合理设计才能保证施工的顺利和高质量。针对每次的参观我做了以下的总结。
对于像故宫一样古老的建筑在施工上可以算是大兴土木,但以后使用的机会较少,但针对对古建筑的修复这一需要,为保存祖国的文化,古国风貌,是不可或缺的。所以研究古建筑的构造是有必要的。对于厂房,我们今后会有单层厂房这门课程,以后走向社会我们或许现场房建设方面发展,而且本身各种建筑理论的基础知识本都是相通的,因此无论是为今后的学习还是以后投入社会的需要对厂房的认识都是必不可少的。厂房由山墙,梁,柱,屋盖,水平支撑,竖直支撑组成。整体是钢筋混凝土结构。
在梁上设有吊车的槽钢轨道,为了使整体结构稳定,在厂房的第一段,最后一段是有行家结构的水平支撑,在进深超过六十米时,中间的某一关也要加上水平支撑。竖直支撑则是在沉重的梁上起加固作用。而对于建筑工地,我的体会就更深了,无论是对施工过程还是对施工工艺我都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今的不同建筑多采用橡胶混凝土的方式,结构杀害能够多为框架剪力墙。对于钢筋的使用有着严格的规范,从配筋到绑扎,到架模板,再到灌浆,这一系列的工作,一项都不能出错,小小的偏差可能会酿成无法收拾的严重后果。而在施工工艺方面,脚手架,模板,包括新材料的使用都更加直观的展示在我们面前。
我们见到了满堂红式和爬升式两种形式的脚手架,施工时,柱子的模板应在浇筑混凝土后的第二天拆除,而楼板的施工需要在十五天左右后才能拆除模板,要配备3—4层的楼板的模板,以便施工。单楼体抗震性能不是很好时,比如l型楼会设计抗震缝,沉降缝,缝一般设计在l拐弯处。
轻质材料是未来的主导材料,由于轻质材料总量比原有混泥土结构可减少20%,可大大减轻建筑的自重,节约资源。而最让人大开眼界的预制构件着实让人惊叹不已。为加快施工,缩短施工周期使用预制混凝图构件是首选,尤其是大型的建筑需要,预制构件的生产减少了很多问题。虽然在运输上大型的构件有困难,但还可以使用现场预制现场装配的办法,更加高效。
但是通过在课余时间对当代建筑业进行分析,也产生了一些我个人的看法。
建筑结构设计是建筑的主要部分,他关系到建筑的安全,可靠的程度,还有是否能够满足人们的使用要求。现在的建筑结构是从解放的时候继承下来的,所以,有很多东西虽然还是适合建筑,但是,却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所以,建筑结构的设计有待提高。首先,要从建筑结构安全的角度来提高,其次,在从建筑结构的材料、使用方面来提高,建筑结构的提高将会给我们国家的建筑业的发展带了很大的影响。
我们常说百年大计,这是建筑的年限,和你的身体是一样的,如果一个人的骨骼非常的结实,那么他会是一个健康的人,也是能够提供很多的劳动力,反之,则会给社会带来很多不便。同样,建筑的结构和人的骨骼是一个概念的两种事物。我们提倡全民健身运动的目的就是要我们的都有个健康身体来适合这个社会的发展,所以,建筑结构的发展也同样会带来建筑业的发展。
建筑的发展历史是悠久的,从原来的草棚到后来的用木头做房子再到用石头及其他的材料,这样的发展过程;每一次的发展都带来一次新的社会的变化,一种是社会制度变化,一种是社会的科技发生了变化,所以,我们现在就面临着这样一个问题,是如果在现在的社会中找到一种适合人民生活水平和科学技术的建筑,因为,我们人类一直居住在一个能够遮风挡雨的地方,原来人们想的是如何能够生活的温暖和不受外界动物的侵袭,而现在,我们的社会发生了变化,现在,在人们的思想观念里,居住的环境要舒心才行。
所以说,建筑业有待于发展,现在我们已经发现一种建筑正在来临,那就是——人工智能建筑。他是社会发展的产物,是人们心理趋向的一个产物,所以,他是合理的。我们现在就应该想一下现在的建筑是不是真的要走向人工智能,是不是下面还有更加先进的建筑等待我们,我们面临着这样一个社会就不能推辞什么,只有,为了建筑业的新发展去努力,才是我们当前应该做的。不难看出,建筑业的发展不是单一方面的问题,而是,需要很多方面的协助才能有所发展的,对于,我们应该勇于探索先进的科学技术,使我国的建筑能够成为国民的满意产品,也同样成为国际市场的抢手产品。
总之短短的实习,让我大开眼界,也学会了不少东西,也让我对自己今后要从事的行业有所思考。原来的那种心高气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的决心和信心。当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初涉社会工作的被动状态转变到开始适应社会的主动状态,以放松的心情,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紧张的学习工作当中时,我忽然有种这样的感受:短短两周,仿佛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畅徉于实践当中接触实际的工作,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虚拟技术能够有效解决工程技术领域及相关行业由于资源紧张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从单机虚拟仿真和网络虚拟建模两个方面综述国内外虚拟实验室在工程管理领域的应用。研究结果发现,工程管理虚拟实验室主要应用于工程管理专业教学和建筑施工两个领域,其对于革新工程管理教学理念,创新工程管理实践教学与人才培养方式,提升建筑行业管理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在工程管理虚拟实验室建设过程中也存在互动性不强、可扩展性弱、网络化层次低、平台搭建不够完善、工程管理教育领域应用不足等问题。
关键词:
工程管理;虚拟实验室;工程教学;建筑施工
虚拟实验室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弗吉尼亚大学(UniversityofVirginia)威廉•沃尔夫(WilliamWolf)教授于1989年提出,其以计算机网络为核心,利用网络将虚拟器连接起来,实现数据的采集、分析和远程操作[1]。和传统实验室相比,虚拟实验室具有透明性、资源共享性、互动操作性、用户自主性、扩展性以及安全性等特点,能够在科研、教育领域得到良好的应用。随着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和数字化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领域的不断推广和应用,建立基于虚拟仪器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的工程管理虚拟平台,能够有效解决工程技术及相关行业由于资源紧张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按照构建虚拟实训平台实现方式的不同,工程管理虚拟实验室可以分为单机版和网络版两类[2,3]。
1单机版工程管理虚拟实验室建设现状
采用仿真技术构建的单机版虚拟实验室非常多,例如Erlangen-Nuremberg大学的虚拟教室就是基于HTTP协议与HTML语言构建的学习VHDL(VeryHighSpeedIntegratedCircuitHardwareDescrip-tionLanguage,超高速集成电路硬件描述语言)的仿真综合实验系统[4]。然而,作为一种全新的技术,国内外对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军事、航天、汽车等领域,在工程管理实验方面的研究较少。2002年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的MuniramBudhu建立了土体试样虚拟实验,可以使学生与虚拟实验交互操作,实现土体采样、荷载的施加,并虚拟实验中的各种操作,可在必要时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提示[5]。而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土木工程虚拟仿真教学中心统筹协调理论教学和实验教学、虚拟教学与实体教学、虚拟技术与现实技术,构建多层次、立体化、开放式、虚实结合的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促进学生知识、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实现虚拟仿真实验教学的新发展,为实验教学的发展做出新的贡献[6]。汪德江和叶志明针对目前高校土木工程专业结构工程实验匮乏的问题,提出了以结构工程虚拟实验室代替真实实验的方法,讨论了虚拟现实技术建立结构工程虚拟实验室的可行性,并对在PC机上实现虚拟实验室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结构工程虚拟实验室的基本开发框架[7]。目前,单机版工程管理虚拟实验室主要应用于工程教学和建筑施工中。
1.1工程教学领域
工程技术教学领域,Mukherjee使用MultiA-gents(多重智能)技术构建建筑管理教育框架,学习者可以通过该框架概括性的掌握建筑管理中各类因素的特点和相互关系(比如:建筑装饰材料、设计工艺、劳动力、工程预算、项目规划等),从而直观的统筹整个项目管控流程[8]。部分学者利用3DMax对建筑施工进行动画演示,或是把教学课件当作三维游戏来开发,如Hans-Joachim根据不同的业主需求,模拟房屋建筑的施工,从中发现问题,并不断的修改和优化施工方案,模拟施工方案要求每个细节都与现实施工过程一致(如工人砌墙时需要什么工具,需要什么标号的水泥砂浆等)[9]。许多专家和学者偏向于虚拟实验室的应用研究,如岳建伟和张大伟以河南大学的教学改革项目为例,通过四维CAD模型(三维模型和时间)与虚拟现实技术,使学生主动变换施工进程和方法,对比不同实验结果,从而增加学生施工方法、施工顺序、场地设计和优化、工程安全等方面的经验[10];刘峰利用虚拟现实技术,采用Photoshop处理贴图、3Dmax建模,在Virtools中进行互动编辑的方式,对如何解决建筑技术中传统教学的难题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开发了“柱模安装互动课件”[11]。许晓莉结合虚拟现实技术、教育技术等方面的理论和方法,设计房屋建筑虚拟教学系统,在四川师范大学工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技术专业一年级学生中得到了具体实施[12]。
1.2建筑施工领域
上海正大商业广场的建设是虚拟仿真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的首次尝试,仿真系统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各种实际构件的相对位置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采用多种施工方法,虚拟相应的情况,并计算出应力以供参考,从而对吊装方法和顺序进行优化。通过上海正大广场的实际论证表明,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建筑工程实际具有重要的价值,能够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而杨明玉则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建筑结构设计,提出了建筑结构虚拟设计的方案和流程,基于实际工程项目,开发了应用虚拟现实技术的钢结构施工虚拟现实仿真系统,该系统不仅解决了一些传统施工组织设计中的瓶颈问题,还清楚的表达钢构件与机械空间关系等[13]。国外在工程管理领域开发应用虚拟系统比较多的是在漫游系统(Walkthrough)方面。如Retik和Shapira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规划施工现场,根据施工现场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虚拟实验室的构建方法[14];Dawood等人将4D/VR技术应用于施工过程的仿真方面,以构建仿真的综合信息资源,综合信息资源涵盖了整个建筑的方方面面,在虚拟实验室构建的理论方面有了较先进的认识[15]。Mo-hammed则使用AutoCAD,3DMax和VRML虚拟了钢结构的立体模型,模型可以显示钢结构的全部构造顺序,可以旋转观看,或把接头处放大后观看模型的构造[16]。其他类应用主要依赖于施工过程简化框架而实现,如Teicholz发明的节点模型(LinkNodeModel)被认为是施工仿真的雏形,随后,Halpin将其发展成循环操作网络(CycleNetwork,简称CYCLONE),CYCLONE遂成为仿真系统的基础[17,18]。单机版工程管理虚拟仿真主要应用于工程教学和建筑施工两个方面。教学方面,虚拟技术可以使学生与虚拟模型交互操作,实现土体采样、荷载的施加,虚拟实验中的各种操作,可在必要时给予学生以适当的提示;而建筑施工方面,通过分项施工过程的仿真模型,可有效解决传统施工中遇到的瓶颈问题。
2网络版工程管理虚拟实验室建设现状
网络版虚拟实验室可以允许学生或研究人员通过Internet对实验室仪器、设备进行远程控制,用户可以远程设置和修改实验数据,观察实验结果并下载实验数据等。一方面,将单机虚拟实验室和网络相结合,可实现继续教育网络教学,突破时空限制,节约现实教学资源,以弥补实践教学条件的不足[19];另一方面,网络虚拟技术诞生于应用,使得城市建筑布局、区域建筑及室内建筑的浏览从抽象变得生动,使得数字化多媒体城市地图、旅游景观的虚拟浏览、网上购房、样板间看房等等成为现实[20]。和单机版工程虚拟技术一样,学者们对于网络版工程虚拟实验室的研究也主要集中在实践教学和建筑施工领域两个方面。
2.1工程实践教学领域
随着网络教学的不断深入,网络教学对提升院校教育的现代化、信息化水平具有重要的作用[21]。李玲和王非指出,基于网络和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实验室是对传统实验室教学模式的创新,它将促进教学观念和教学形式的变革,其能够营造一种生动活泼、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互动性和创造性,从而有效弥补传统实验室及实验器材难以灵活使用的缺点[22]。姚奕等人[23]从网络虚拟实验室教材、操作流程,网络虚拟实验室理论教学模块,网络虚拟实验室的日常维护,网络虚拟实验室故障分析,网络虚拟实验室案例分析,网络虚拟实验室专业试题库教学模块6个方面探讨工程专业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建设问题。而张丽萍则主要利用目前比较成熟的WEB技术、多媒体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一个基于网络的土工虚拟仿真实验室,实现了实验相关知识的辅助学习,实验过程的模拟仿真操作,实验记录表的提交,试验后的教师批改评语,学生成绩查看等网络化的虚拟试验教学和管理功能[19]。梁博等利用网络计划软件、施工方案图库软件、三维现场平面软件等施工系列软件系统和辅助评标软件系统共同开发了土木工程学科虚拟实验室系统,该系统已得到了国内几十家高校的应用,为国内土木类学科的实验教学提供了新思路[24]。而卞步喜在CAI设计原则的指导下,使用3DMAX软件、虚拟现实建模语言和网络多媒体制作工具对工程力学网络多媒体教学进行了设计制作,并VR了工程力学轴向拉伸实验,扩展了针对工程力学网络教学的VRML节点类型[25]。国外虚拟实验教学已经有许多成功的案例,如美国的MIT微电子网络实验室(麻省理工大学),卡内基梅隆虚拟实验室(Carnegie-Mellon大学),虚拟工程与科学实验室(JohnsHopkins大学),虚拟自动化实验室(汉诺威大学),电子仪器虚拟工作平台(西班牙大学),自动控制实验室(新加坡Si-ena大学)等等。部分学者也开始关注工程管理领域的网络虚拟实验技术的应用问题,如瑞士Bern大学的www.virtual-organization.net网站,它组织专家进行讨论,系统研究工程虚拟组织理论,如组织的特征、文化理念、组织环境、合作模式及虚拟组织的信息技术工具等[26]。
2.2建筑施工应用领域
叶雯通过对B/S和C/S两种网络结构的特点进行分析,最终选定B/S模式进行建筑工程实训平台的开发设计,以建筑力学实训单元中的金属拉伸破坏为例,对虚拟实训平台系统的功能、模块、系统流程等进行了分析[27]。通过这种计算机网络系统,施工人员将不受时空的限制,能随时查看施工状态。邱瑛提出P2P与虚拟建筑漫游相结合的思想,并构架了一个基于P2P的虚拟建筑漫游网络模型及其原型系统。张金镝利用X3D虚拟现实技术的几何节点、复杂节点技术、建筑技术等计算机科学的前沿技术开发和设计基于X3D虚拟现实技术的虚拟校园信息系统,其开发的系统能使用户通过网络浏览器体验虚拟校园[28]。国外专门研究网络虚拟技术应用于建筑施工领域的研究较少,其主要集中在辅助能力设计上,如JohnsHopkins大学建立了基于WWW面向教育的虚拟工程/科学实验室,可完成逻辑电路、节点机器手控制、热传递过程、声波传播过程以及桥梁设计等多种实验[29];美国加州海军研究院(NPS)建立的大型虚拟环境(Large-ScaledVirtualEnvironment,LSVE)具有包括建筑穿行、带活动关节的人、互操作性、联网能力、地形数据库集成等功能,其建筑、地貌虚拟能力很强,能有效的提高美军作战水平。国内关于工程网络虚拟教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继续教育的网络教学上,重点帮助学生进行工程实践相关知识的辅助学习和实验过程的模拟仿真操作;而建筑施工方面,关于工程网络虚拟技术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网络模型和网络数据的传输等方面。
3总结与展望
总结各类文献中关于工程虚拟实验室的研究成果可知,虚拟实验室的建设无论对于工程实践教学或建筑施工领域都具有重要的意义。然而,受开发者观念、虚拟技术等的限制,现代工程虚拟实验室也存在很多问题。
3.1工程虚拟实验室建设不足分析
工程虚拟技术虽然在信息、互联网、三维立体等技术的推动下,不断进行革新,但其在实际应用中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互动性不强。不论是平面虚拟还是空间虚拟,虚拟实验室都需要紧密结合用户需求。而现有的工程虚拟软件,大多数只能满足用户特定的功能,很少有能根据用户需求调整软件功能的虚拟实验设计软件。
(2)可扩展性弱。目前用于工程虚拟的电脑辅助软件众多,不同的使用者可以根据功能或是需求选择合适的虚拟软件,进而构建虚拟实验室。然而,当多个项目虚拟设计人员合作时,合作人员必须使用相同的软件,或相同的设计规格和思路,这会造成设计人员习惯上的困扰。此外,不同的工作平台,需要不同的软硬件支持,文档的转换问题也需要考虑。所以,利用现有的标准规格,制定一个通用的虚拟实验设计方式,以达成虚拟实验设计的模块化、标准化是非常有必要的。
(3)网络化层次低。工程虚拟教学方面,大多数虚拟实验室只局限于一个学院、一个小型的局域网或一个学校的校园网,很少有能实现多个高校协作的虚拟实验室,这造成了工程管理资源的浪费;而在建筑领域,网络虚拟也存在下载浏览器插件和打开虚拟建筑场景等待时间长,虚拟场景模型逼真度较低、真实感交差,以及三维虚拟漫游场景用户交互操作不直观等问题。加上绝大多数虚拟实验工具都需要经过安装、注册的过程才能使用,设计者需要考虑软件价格、操作平台、硬件运算能力,以及相容性等因素。
(4)平台搭建不够完善。适用于工程领域的虚拟技术有很多,如3DMax,AutoCAD,ArchitectStudio3D等等,每种技术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全球范围内已经出现利用这些技术构建的工程领域虚拟实验室。不同的机型、操作系统、汇编语言,开发分布式系统软件十分困难,不同的虚拟实验室很难移植到不同的网络平台,虚拟实验室平台的功能重复开发工作十分频繁,容易增加虚拟实验室构建成本,造成资源浪费。
(5)工程管理教育领域应用不足。目前虚拟教学多数应用在物理、计算机、化学、航空航天以及军事领域,工程管理领域应用的较少;教育领域,虚拟实验除了在物理、计算机和化学专业外,其他专业如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学应用较少。部分学校虽然建立了工程管理专业虚拟实验室,但主要通过键盘和鼠标完成仿真实验,所接触的工程要素主要是一些平面符号,这些符号和实际的建筑材料、施工过程等还有很大的差距,虚拟实践效果不强。
3.2工程虚拟实验室未来研究方向
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详细的分析可知,未来工程管理虚拟实验室的研究将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虚拟仿真技术已经非常成熟,未来的研究重点主要集中在如何实现工程虚拟数据的网络共享、数据极速传输等方面。
(2)目前出现的工程管理虚拟平台相互之间不存在很强的兼容性,如何利用网络技术、虚拟仿真技术,构建互动性、可扩展性强的工程网络虚拟仿真平台是未来研究的另一个重点。
(3)随着3D、交互式Flash等技术的发展,未来学者将更多的关注于如何利用这些技术在其它领域应用的成功经验,构建可视化、立体化、动态化的工程网络虚拟平台的构建,这不仅能提高工程管理专业的实践教学效果,也能帮助施工单位更迅速发现建筑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从而制定相关的解决措施。
作者:赵吉坤 郑哲 朱小春 单位:南京农业大学工学院 江苏省智能化农业装备重点实验室 中国水利电力对外公司
参考文献:
[1]李亚琭,郝应光,唐祯安.远程教育与虚拟实验室[J].自然杂志,2001,38(3):157-160.
[2]Anido,L.,Llamas,M.,Fernandez,M.J.Internet-basedlearn-ingbydoing[J].IEEETransactionsonEducation,2001,44(2):18-20.
[3]Wuttke,H.D.,Henke,K.,Ludwig,N.Remotelabsversusvirtuallabsforteachingdigitalsystemdesign[J].InternationalConferenceonComputerSystemsandTechnologies,2005,4(2):1-6.
[4]Heinkel,U.,Padeffke,M.,Kraus,O.etal.Virtual-Classroom:aninteractiveteachingsystemforthedesignofintegratedcircuits[J].GlobalJournalofEngineeringEducation,1997(2):17-20.
[5]Muniram,B.,Coleman,A.Thedesignandevaluationofinterac-tivitiesinadigitallibrary[J].D-libMagazine,2002,8(11):10-15.
[6]李彬彬,苏明周.土木工程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体系探索与构建[J].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学报,2015,34(2):96-100.
[7]汪德江,叶志明.结构工程虚拟实验室的开发探索[J].力学与实践,2004,37(6):78-79.
[8]Mukherjee,A.,Rojas,E.M.,Winn,W.D.Implementingageneralpurposeframeworkusingmulti-agentsforconstructionmanagementeducation[C].InProceedingsofthe2004WinterSimulationConference,2004(12):1244-1251.
[9]Hans-Joachim,B.Determinationofprocessdurationsonvirtualconstructionsites[C].Proceedingsofthe2005WinterSimulationConference,2005(12):1549-1558.
[10]岳建伟,张大伟.虚拟现实技术提高建筑施工的教学[J].科技资讯,2007,13(10):239-240.
[11]刘峰.基于VIRTOOLS的物理力学虚拟实验研究[D].新乡:河南师范大学,2009.
[12]徐晓莉.房屋建筑虚拟教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11.
[13]杨明玉.虚拟现实技术在复杂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15(1):85-87.
[14]Retik,A.,Shapira,A.VR-basedplanningofconstructionsiteactives[J].AutomationinConstruction,1999(12):671-680.[15]Dawood,N.,Sriprasert,E.,Mallasi,Z.,Hobbs,B.Develop-mentofanintegratedinformationresourcebasefor4D/VRcon-structionprocesssimulation[J].InAutomationinConstruction,2002(12):123-131.
[16]Mohammed,E.H.Avirtualtourofasteelstructuralconstruction[C].Proceedingsofthe2005ASEEGulf-SouthwestAnnualCon-ference,2005(8):2406.
[17]Martinez,J.C.,Ioannou,P.G.General-purposesystemsforef-fectiveconstructionsimulation[J].JournalofConstructionEn-gineeringandmanagement,1999(7):265-276.
[18]Sawhney,A.,AbouRizk,S.M.,Halpin,D.W.Constructionsimulationusingcyclone[J].CanadianJournalofCivilEngi-neering,1998(2):16-26.
[19]张丽萍.基于网络的土工虚拟仿真试验室开发[J].教育教学论坛,2015,7(20):224-226.
[20]邱瑛.面向网络用户的分布式建筑虚拟漫游研究[D].贵阳:贵州大学,2006.
[21]汪诗林,吴泉源.开展虚拟实验系统的研究与应用[J].计算机工程与科学,2000,52(2):33-35.
[22]李玲,王非.基于网络的虚拟现实技术在高校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实验科学与技术,2014,13(3):37-39,46.
[23]姚奕,苏广和,冯林平.工程专业网络虚拟实验室的建设与探索[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3,34(5):212-215.
[24]梁博,张伟,孙艺键.土木工程学科虚拟实验室的整体框架研究和软件系统的开发[J].土木建筑工程信息技术,2010,7(4):34-39.
[25]卞步喜.虚拟现实技术在工程力学网络教学中的应用[D].合肥:合肥工业大学,2003.
[26]朱金弟.基于网络的工程项目管理—虚拟建设模式研究[D].西安: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02.
[27]叶雯.建筑工程虚拟实训平台系统设计与实现[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0.
[28]张金镝.X3D虚拟校园系统开发与设计[D].长春:吉林大学,2011.
[29]Place,D.,Lombard,M.,Mora,P.etal.SimulationoftheMi-crophysicsofrocksusingLSMearth[J].PureandAppliedGeo-physics,2002,159(2):1911-1932.
施工员实结【1】
实践是大学生活的第二课堂,是知识常新和发展的源泉,是检验真理的试金石,也是大学生锻炼成长的有效途径。一个人的知识和能力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发挥作用,才能得到丰富、完善和发展。大学生成长,就要勤于实践,将所学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一起,在实践中继续学习,不断总结,逐步完善,有所创新,并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由知识、能力、智慧等因素融合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为自己事业的成功打下良好的基础。
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需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中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如果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奥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带领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活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即将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紧张的四周的实习生活结束了,在这四周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四周的实习,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通过旁站,使我近距离的观察了整个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适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注意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比如,钢筋的绑扎,底层基础钢筋的绑扎首先要放样,每一跨度里钢筋的接头数只有25%,即4根钢筋里只有一个接头,另外,接头要尽量放在受压区内。在砌墙的过程中,如遇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过程中,可以留斜槎,如果要留直槎,则必须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别注意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注意养护。
大学生活是紧张而又充满期望的日子,学习的闲暇时总是憧憬着背起行囊,远离亲人朋友以及师长护佑,去走真正属于自己的路。然而当我们终于可以像刚刚长满羽毛的雏鹰般离开长者们搭建好的巢穴,独自一人走上社会工作这个大舞台时,却发现人生的道路原来是如此的坎坷不平,任何人的成功都是经历一番狂风暴雨的。
短短四周的实习生活中,让我学会了不少东西,原来的那种心高气傲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脚踏实地的努力工作学习。当我摆正自己的心态,从初涉社会工作的被动状态转变到开始适应社会的主动状态,以放松的心情,充沛的精力重新回到紧张的学习工作当中时,我忽然有种这样的感受:短短四周,仿佛思想又得到了一次升华,心中又多了一份人生感悟。
这次实习让我深刻体会到读书固然是增长知识开阔眼界的途径,但是多一些实践,畅徉于实事当中,触摸一下社会的脉搏,给自己定个位,也是一种绝好的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选择。
此次学期末我跳出了象牙塔,来到了工地生产实习,在社会这个大学校中学习实践知识。这也是我第一次真正接触社会,感受社会。
我很高兴能为自己家乡的建设事业贡献了一点绵薄之力,那里的王技术员成为了我生产实习的启蒙老师。我也很荣幸有这样一个经验丰富而又慈祥的师傅来带我,这样我能够充分的将所学的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如我们常用的管道,有些管道只在书上提到,而现实生活中是很难见到的。管道的施工技术,这些完全要在实践的环境中才能深刻的学习和体会到。又如煤气管道的煤气管道的严密性试验的具体操作,只有亲身体会才能深刻的了解其技术。这次实习还有很多的真实意义1、只有实习才能感受一个真实工作的需要,才能确定你是喜欢做研究还是喜欢去单位工作,选择考研还是工作就有实际的经验依据;2、只有实习才能辨别你对于一个工作是虚拟的幻想还是真实的喜欢,便于帮助进行职业方向的选择,也可以在几个实习体验之后选择相对比较喜欢的职业岗位;3、只有实习才能模拟体会在真实的职业岗位上其他人对于你做人做事的要求,才能培养基础的人情世故,才能得到一些非常有价值的行为矫正;4、只有实习才能知道知识的用处与知识的缺乏,才能在学校选课、课程听讲与理解方面有了新的角度,学习的觉悟性会有相当的提高;5、只有实习才能发展初具规模的校园以外的人际关系,这些人际关系对于帮助你懂得社会知识、接触社会机会包括职业机会提供的帮助非同小可;6、只有实习才能让你对于老师、同学提供的知识与其他书面的知识有了辨别与辩证的能力,才有了质疑的底气,也可能有了形成自己主见的依据,甚至直接帮助你比其他不实习的同学更快成熟。
总的来说,这次实习对我的人生来说意义非凡。我相信这次实习肯定会成为人生的宝贵回忆之一。
施工员实结【2】
首先要在这里感谢史书记、卓老师以及我们班长及团支书为我们争取、联系到这样一次额外的实习机会。以下是通过这次实习本人从所获得的一些收获及些许体会。
我们小组三人是在卓老师介绍的一工地施工队上参加实习的,在一个多月的日子里我们几乎每天都和施工队形影不离。从一开始的陌生人到随意闲谈的朋友,我们学着一点一点主动的去与人相处,交流。我觉得这一点很重要,不管是为了更好的学习,还是仅仅为了能与他人友好和谐相处,主动,礼貌的交流都应该是很必要的。只有掌握了一定的交流能力、交流技巧,氛围和谐了很多事情协调起来就简单得多了,毕竟任何一个工程都不是某一个人之力建起来的。建筑工业是一个跨多个专业领域的行业。尤其是当你是一位管理层人员或即将往该方向发展,交流,协调就变成了工作的重点。在这一点上我们表现都还不错,以一个施工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身体里充满了那份应有的激情与责任感,切切实实的融入到施工队中,成为其中的一分子。
房屋建筑工程是我们专业的方向,所以建筑工地是此次实习的重点。在此次实习中,我们了解了商品住宅房屋建筑工程的功能布局、造型美观等设计理念和施工务实的方法与工艺。由于我们加入时工程已经建到十三层,所以错过了很重要的那部分基础工程。每天我们都是站在施工员的角度,做着一些施工员该做的事,放线,打标高,检查模板、钢筋,浇筑混凝土,验收砌体
给我体会特别深刻的是:
建筑工程一般都存在分包现象。由于这个工地上的管理模式稍有一点儿不同,工人拿钱与施工队签字没什么联系,所以存在一些素质较差的班组对施工员的话经常是爱听不听。不按要求施工或要求整改的不按期进行,这就必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一些细部工程的进度及质量,增加一些不必要的工作。如有一楼层的阳台装饰柱浇筑完了一复核,垂直度都跑得没边了,最后不得不全部打掉重做。
施工员实结【3】
在9月1日到9月18日,由张教授给我们安排学习和实训还有看建筑施工图等。我们主要学习了有关安全管理方面的知识、钢筋工程施工、模板工程施工、混凝土工程施工、防水工程施工、装饰工程等.对它们的了解,使我对建筑施工技术又有了新的了解。建筑安全施工管理涉及的内容很多,对于安全检查表中安全管理方面的东西,也不可能包罗万象,什么都检查,但一些主要项目,关键的东西必须列入检查表中,安全第一。安全教育是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旨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使员工掌握一般的安全技能和应知应会。因此要对安全教育这一项着重检查,若新人厂员工未进行安全教育、员工变换工种时未进行安全教育、员工不懂本工种安全技术操作规范,均要进行检查考核扣分。对于三宝及四口的防护等。建筑施工发生的事故触目惊心,对建筑施工工地进行安全检查是完全必要的。本文只是就目前建筑施工工地使用的方法和手段提出一般常用的检查内容和实施运作方法,随着建筑施工新技术、新方法的不断涌现,安全检查的内容和方法也要不断创新。惟有如此,才能开创建筑施工工地安全检查工作的新局面。
钢筋工程中,钢筋腐蚀是影响钢筋混凝土结构耐久性的首要因素。国内外对受腐蚀钢筋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已经做了一些研究。本文简介了这方面研究的现状,并对需要重点加强研究的方面提出了建议。钢筋混凝土构件由钢筋和混凝土组成。从原材料的力学性能而言,钢筋有较强的抗拉、抗压强度,但混凝土只有较高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却很低。然而两者的弹性模量比较接近,还有较好的化学胶合力、机械咬合力和销栓力,这样既发挥了各自的受力性能,又能很好地协调工作,共同承担结构构件所承受的外部荷载。、在结构计算时,钢筋混凝土构件是作为一个整体来承受外力的;又由于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很低,为简化计算,一般混凝土只考虑承受压应力,而拉应力则全部由钢筋来承担。
对于装饰工程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问题,如内外墙面砖的镶贴。内墙釉面砖镶贴。镶贴前,应在水泥砂浆基层上弹线分格,弹出水平、垂直控制线。在同一墙面上的横、竖排列中,不宜有一行以上的非整砖,非整砖行应安排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在镶贴釉面砖的基层上用废面砖按镶贴厚度上下左右做灰饼,并上下用托线板校正垂直,横向用线绳拉平,按 1 500 mm间距补做灰饼。阳角处做灰饼的面砖正面和侧边均应吊垂直,即所谓双面挂直。采用聚合物水泥浆不但可提高其粘结强度而且可使水泥浆缓凝,利于镶贴时的压平和调整操作。镶贴过程中,随时用靠尺以灰饼为准检查平整度和垂直度。
如发现高出标准砖面,应立即压挤面砖;如低于标准砖面,应揭下重贴,严禁从砖侧边挤塞砂浆。接缝宽度应控制在 1~1.5 mm范围内,并保持宽窄一致。镶贴完毕后,应用棉纱净水及时擦净表面余浆,并用薄皮刮缝,然后用同色水泥浆嵌缝。镶贴釉面砖的基层表面遇到突出的管线、灯具、卫生设备的支承等,应用整砖套割吻合,不得用非整砖拼凑镶贴。同时在墙裙、浴盆、水池的上口和阴、阳角处应使用配件砖,以便过渡圆滑、美观,同时不易碰损。外墙面砖镶贴 外墙底、中层灰抹完后,养护 1~2 d即可镶贴施工。镶贴前应在基层上弹基准线,方法是在外墙阳角处用线锤吊垂线并经经纬仪校核,用花蓝螺丝将钢丝绷紧作为基准线。以基准线为准,按预排大样先弹出顶面水平线,然后每隔约1 000 mm弹一垂线。在层高范围内按预排实际尺寸和面砖块数弹出水平分缝、分层皮数线。一般要求外墙面砖的水平缝与窗台面在同一水平线上,阳角到窗口都是整砖。外墙面砖一般都为离缝镶贴,可通过调整分格缝的尺寸(一个墙面分格缝尺寸应统一)来保证不出现非整砖。在镶贴面砖前应做标志块灰饼并洒水润湿墙面。 镶贴外墙面砖的顺序是整体自上而下分层分段进行,每段仍应自上而下镶贴,先贴墙柱、腰线等墙面突出物,然后再贴大片外墙面。竖缝的宽度和垂直度除依弹出的垂线校正外,应经常用靠尺检查或目测控制,并随时吊垂直线检查。一行贴完后,将砖面挤出的灰浆刮净并将第二根分缝条靠在第一行的下口作为第二行面砖的镶贴基准,然后依次镶贴。分缝条同时还起着防止上行面砖下滑的作用。分缝条可于当日或次日起出,起出后可刮净重复使用。
对于模板工程中我们也应该注意一些 为了提高模板的利用率,避免施工中大模板在地面和施工楼层间上、下升降,大模板施工应划分流水段,组织流水施工,使拆卸后的大模扳清理后即可安装到下一段的施工墙体上.以内、外墙全现浇体系为例,大模板混凝土施工按以下工序进行抄平放线,敷设钢筋固定门窗框安装摸扳浇筑混凝土拆除模板修整混凝土墙面养护混凝土。抄平放线在每栋房屋的四个大角和流水段分段处,应设臵标准轴线和控制桩。用经纬仪引测出各楼层的控制轴线,至少要有相互垂直的两条控制轴线。根据各层的控制轴线用钢尺放出墙位线和模板的边线。 每层房屋应设水准标点,在底层墙上确定控制水平线,并用钢尺引测出各层水平标高。在墙身线外侧用水准仪测出模板底标高,然后在墙身线外侧抹两道顶面与模板底标高一致的水泥砂浆带,作为支放摸板的底垫。敷设钢筋 墙体宜优先采用点焊网片。钢筋的搭接部分应调直理顺,绑扎牢固。搭接部分和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双排钢筋之间应设S钩以保证两排间距。钢筋与模板间应设砂浆垫块,保证钢筋位臵准确和保护层厚度,垫块间距不宜大于1 m。流水段划分处的竖向接缝应按设计要求留出连接钢筋并绑扎牢固,以备下段连接。当外墙用预制板时,外墙板安装前应将两侧伸出的钢筋套环理直。外墙板就位后,两块外墙板的套环应与内墙的套环重合,在其中插入竖向钢筋。对每块外墙板和内墙,竖筋插入的套环数均不应少于3个。竖筋和钢筋套环应绑扎牢固。大模扳时安装和拆除大模板进场后应检查整修,清点数量进行编号。涂刷脱模剂时,应做到涂层质地均匀,不得在模板就位后涂刷;常用的脱模剂有甲基硅树脂脱模剂、皂角脱模剂、机柴油脱模剂等。大模板的组装顺序,应先组装横墙第 2、3轴线的楼板和相应内纵墙的模板,形成框架后再组装横墙第一轴线的内模及相应纵模,然后依次组装第4、5、等轴线的横墙和纵墙的模板,最后组装外墙外模板。每间房间的组装顺序为先组装横墙模板,然后组装内纵墙模板,最后插入角模。 组装时,先用塔吊将模板吊运至墙边线附近,模板斜立放稳。在墙边线内放臵预制的混凝土导墙块,间距 1.5 m,一块大模板不得少于2块导墙块。
将大模板贴紧墙身边线,利用调整螺栓将模板竖直,同时检查和调整两个方向的垂直度,然后临时固定。另一侧模板也同样立好后,随即在两侧模板间旋入穿墙螺栓及套管加以固定。纵、横内墙模板和角模安装好后应形成一个整体,然后即可安装外墙的外模。拆除时应先拆除连接附件,再旋转底部调整螺栓,使模板后倾与墙体脱离。任何情况下,不得在墙上口晃动、撬动或用大锤砸模板。经检查各种连接附件拆除后;方准起吊模板。
土建实习心得【1】
在实习中我们的确接触了不少实际应用的东西,但离实际水平较高的生产方式和比较先进的技术还有很大的差距。我发现我们看到的生产工艺都是不算先进的,就像我们看录像的支模方式在科技楼还没有用上,而人家在八十年代初就已经开始使用了,这可能是因为施工单位的物资匹备不足,但先进的生产工艺确实可以提高施工进度和生产质量。
从建筑发展的趋势来看,钢结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和肯定,研究钢结构的受力和增强钢结构的耐火性是一个亟待深入的课题。当然我们还是要立足于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学习,通过学习和实践使我们对建筑的构造有更深入的了解,并且不能忽视某些可能发生的隐患,以确保我们建造的高楼真正地能应付各种紧急情况。
这次实习时间虽然很短,但收获不小,对今后的学习和实践起到了一定的导向作用。以后的实习可能会更辛苦,但我期待着风雨的来临,为理想撑起一片蓝天。
土建实习心得【2】
时光荏苒,如白驹过隙般匆匆而去,眼看的一年实习生活马上就要成为美好的回忆。在这短短一年的时间里我感觉自己成长了许多,从象牙塔迈出的第一步走的特别的稳重,感谢学校给我提供了一个努力拼搏的舞台,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这个真实的社会,实现了从在校学子向职场人士的转变。
实习是继中考后又一个人生的十字路口,它意味着人生一个新时期的到来告别学校走入社会。社会是个大的集合,不管是以前的学校还是现在的实习单位都同属这个集合。这几个月来,给我感觉学校纯一点,单位复杂一点。不过我知道不论学校还是单位其实都是社会的缩影。实习的真正目的就是让我们这些在校的学生走入社会。社会是形形、方方面面的,你要学会的是适应这个社会而不是让这个社会适应你。
刚刚走进社会不适应是正常的。人有的时候很奇怪:心情或者更准确地说是热情往往会因时间、环境、所经历的事而起伏。就像我对境界一词的理解:人与他所受教育、所处环境、所经历对事物的理解、判断、预知的程度就是这个人的境界。
作为一名中专生,专业需求的建筑认识实训开始了,我们全专业的同学在XX的各大建筑工地认识实习,对于我当初选择土木工程这样的专业,说真的我并不知道什么是土木工程。现在我对土木工程有了基本的感性认识了,我想任何事的认识都是通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这次认识实习应该是一个锻炼的好机会!
土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术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活、生产活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应用材料、设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术活动。
我应该知道现在的我还不够成熟,如果说人生是一片海洋,那么我应该在这片海洋里劈波斩浪,扬帆远航而不是躲在避风港里。只要经历多了,我就会成熟;我就会变强。我相信。那时的成功是领导、师傅们给我鼓励,是实习的经历给我力量,所以我感谢领导师傅还有我的好朋友们,也感谢学校给我这次实习的机会。
一年的实习生活中,紧张过,努力过,醒悟过,开心过。这些从为有过的经历让我进步了 ,成长了。学会了一些在学校从未学过以后也学不到的东西,也有很多的感悟。
短短一年时间,我收获了诚挚的友情,结识了和我一同来的实习生;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收获了真正的成熟
土建实习心得【3】
木工程是建造各类工程设施的学科、技巧和工程的总称。它既指与与人类生涯、生产运动有关的各类工程设施,如建筑公程、公路与城市途径工程、铁路工程、桥梁工程、隧道工程等,也指利用资料、装备在土地上所进行的勘测、设计、施工等工程技巧运动。土木工程是社会和科技发展所须要的衣、食、住、行的先行官之一;它在任何一个国度的公民经济中都占领举足轻重的位置。
作为一名刚刚接触专业知识的大学生来说,假设在学习专业课之前直接就接触深邃的专业知识是不科学的,为此,学院部署我们进行了这次实习运动,让我们从实践中对这门自己将要从事的专业获得一个感性认识,为今后专业课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本。
紧张的一个多月的实习生涯停止了,在这一个多月里我还是有不少的收获。实习停止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首先,通过一个多月的实习,前列腺癌的症状,通过实践,使我学到了很多实践知识。所谓实践是检验真谛的唯独尺度,通过旁站,使我近间隔的察看了全部房屋的建造过程,学到了很多很实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很少留神的,但又是十分重要、十分基础的知识。比如,在砌墙的过程中,如碰到墙要转角或相交的时候,两墙要一起砌起来,在留槎的进程中,可以留斜槎,假设要留直槎,则必需留阳槎,且要有拉结筋,不能留阴槎。在进行混凝土施工的过程中,要特殊留神混凝土的配合比,在天热的时候要留神养护。通过实践,使我能够同施工职员面对面在一起,公关公司,看他们如何施工,如何将图纸上的模型变成美丽建筑,学到了很多很实用的具体的施工知识和解决现场碰到问题的方式,这些知识往往是我在学校很少接触,减速机,很少留神的,但又是十分主要基本的知识。第一天,和师傅到了楼面把程度尺检讨了二三楼的随后的几天都做反复的事情直到做完。在楼内,我发现了一些楼交接处显现了不少裂痕。经过师傅的讲授提醒,加上我搜集的材料,有了不少收获。
现在我就在现场发明的问题来谈谈自己的所学到的知识:
现象一、裂痕
裂缝的原因混凝土中发生裂缝有多种原因,重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更,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均匀性,以及构造不公道,原资料不及格(如碱骨料反映),模板变形,基础不均匀沉降等。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批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本或老混凝上的束缚,又会在混凝土内部显现拉应力。气温的下降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越混凝土的抗裂才能时,即会显现裂痕,
logo设计
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束缚,也往往导致裂缝。在钢筋混凝土中,拉应力重要是由钢筋承担,混凝土只是忍受压应力。在素混凝土内或钢筋混凝上的边沿部位假设构造内显现了拉应力,则须依附混凝土自身承担。一般设计中均请求不显现拉应力或者只显现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代的稳固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神经性皮炎,因此控制温度应力的变更规律对于进行公道的构造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具体解决措施: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进步混凝土的耐久性,准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办法之一,例如应用减水防裂剂。总之,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实,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严寒地域的温度骤降也轻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动身,保温应到达下述请求: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当尽量想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固温度。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束缚。
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也很主要的,其重要目标在于坚持合适的温湿条件,以到达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到达设计的强度和抗裂才能。合适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
现象二、钢筋的绑扎
现场察看与图纸的比对和师傅的讲授,我理解了怎么样把图纸上的东西变成实物。这可能须要个进程的,在这个进程中我发明了不少问题现联合图片阐明。图中可以看到箍筋的间距没有到位。还有好多问题例如,梁与梁的接头处钢筋堆积如山没有把地位处置好,钢筋的地位显明抬高了,快速健康减肥,在浇筑混凝土的时候就轻易漏筋值得庆幸的是没有缺筋的现象产生,用他们的话说:钢筋的地位可以不对但是尽对不可以少筋,假设少筋的话到交底的时候专家组用仪器很轻易得知。
具体解决方式:钢筋工长认真负责,不能麻木大意,时刻督促工人,如发明做错的重办!
现象三、模板的标高不对
这个问题不是时常产生的,但是是非常主要的!总承包有些处所应用了钢模板,施工进度比拟快,几乎四天一层的,治疗哮喘,由于采取了这种先进施工工艺,这也是其他小公司无法比较的。
具体解决措施:标高差距在?cm规模内的,在浇注混凝土的时候由于混凝土的自重就自然的解决了;假设超越此范畴就必需恰当的抬高或下降支持的高度来满足请求。
在工地我接触到了大批的工人,固然他们文化不高,素养也不高,但他们的劳动是辛劳的。建筑工人是我们值得辅助的群体,他们处于弱势。我们应关爱弱势的人们。思考过了,你才知道他们的不幸与幸福,放疗,才知道他们的坚韧,才认识到他们的巨大。假设我们的政策能够更完美,劳动者的权益会被保护的更好。那么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不近人情的现象了。工人、农民工也是性命,也是一个有法定权益的完全的社会人。他们,付出了,企业形象宣传片,他们无奈,他们几乎无力转变自己命运,但是,我们这些有力赞助他们的人,应当为他们做一些事情给予回报,影视广告制作,以表感激,以示对他们的尊敬。
关键词:组织行为学;组织文化;大学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1101(2014)05010405
虽然组织行为学的基本原理来源于中国传统文化中的老子及道家学说,但现代意义上的组织行为学(简称OB)发端并兴盛于20世纪的西方,主要是研究并解释组织中人的行为规律,并根据规律去预测、引导和控制组织中的各种行为,以提高组织工作绩效、提升组织成员对工作及组织的满意度为要旨的科学。组织行为学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很好地考虑了环境、人和组织本身的相互作用,清晰揭示了组织文化对一个组织发展的重要作用,其基本原理对大学的文化建设有重要启示。如果我们基于“组织情境――组织认知――组织动力――组织绩效”范式,把大学文化视同组织文化的一类,在此基础上探讨大学文化建设问题,理应对促进大学发展有一定意义。
一、组织文化的基本内涵
在组织行为学当中,文化一般被认为包含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国家文化,它包含了一个国家的人们所共同拥有的一整套价值观和信仰。第二个层次为群体文化,是指除了一个整体的国家文化之外,不同的种族以及生活在一个国家文化中的不同文化群体也可以共享的一个文化。如性别、种族、语言、宗教,或者其他可以区分不同群体并被认同的特征。第三个层次是组织文化,是一系列被组织成员所分享的习惯、价值观、准则和信仰。只要有足够长的时间,所有组织都会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化和特征。
组织文化被定义为是“由一个组织内人们所共有的价值观所构成,它是组织内部引导人们行为的一整套准则、习惯、价值观与假设,是一个组织的生活方式以及成员的集体秩序”[1]。在埃德加・施恩看来是这样的一种假设:“组织文化是由一个特定的团体在学习如何处理外部适应性和内部整合性问题时被发现、发明或发展而来。这种假设已经被证明很有效和有价值的,并且会作为与这些问题相关的正确的认识、思考和感受方式教给组织的新成员”[2]。
组织文化的一般包括五方面的核心要素:一是有规则与规范,例如共同的语言、行话、仪式等;现有的组织行为标准,包括对工作质量、数量的指导性方针;二是有主导型的价值观,组织提倡的一些主要价值观并希望它的成员认同;三是有组织哲学,通俗地讲就是组织发展所需的信念或理念;四是有组织章程,例如组织的制度体系等;五是组织的氛围,它是一种整体性的感觉,体现在组织形象、成员互动方式、与组织之外其他人交往的方式所表达的方面等[3]84。大学作为社会中极其重要的正式组织,其文化也是具有以上共性的。但由于大学的功能不同于社会经济组织、政治组织,因此,它又存在源于自身发展的不同特性。但是,大学的组织文化建设也脱离不开以上核心要素的建构,即需要进行具体组织目标的设定、价值观(如校训、学校精神等)建设等,都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二、大学文化的组织文化属性分析及其对大学生存与发展的意义
(一)大学的管理与运行处于一定文化情境当中
组织行为学认为,一个组织要获得高效或成功,必须要注重其文化情境与管理措施的匹配,世界上并没有尽善尽美的管理,而只有最适宜的管理,管理措施的文化适应性如何可直接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或局面。如春秋战国时期的晏子所说:“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十七世纪法国数学家和哲学家,概率论的奠基者之一布莱斯・ 帕斯卡说:“在比利牛斯山的一边是真理,也许到了另一边就成了谬误”。为什么呢?组织情境使然。组织的文化情境一般而言包括内外两个方面,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组织发展当中的外部文化情境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组织的外部情境主要是指信息技术、全球化、多元化、伦理、同行竞争等因素。信息技术与全球化对大学组织的结构有巨大影响,已经或正在持续改变大学的运作方式。例如,目前几乎所有大学都在教学、管理活动中采用了大量的网络信息技术,学术交流跨国进行越来越频繁,学生教育培养方式的国际化趋势进程加快等;还有就是大学内的组织成员的多元化问题,多元化反映了大学组织内人与人的差异拉大已经成为一个事实,除年龄、性别、种族、受教育水平外,还有成员的交流方式、伦理道德标准等文化因素。例如外聘专家、留学生、国际合作项目、跨省招生、少数民族学生等现象的增多等。因此,大学要建立竞争性优势,必须直面这种文化上的差异或问题。
(二)大学文化能够促进师生对学校管理的认知
组织行为的认知包括组织成员对组织的知觉、归因、态度、需求、情绪以及自我效能等,组织行为学视角的大学文化不是为文化而文化,它有一个基本的组织功用的,而促进组织认知就是大学文化的一个基本功能。从大学的现实运行看,在大学建立一个有效战略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巨大挑战在许多时候也是来自内部的。管理学家切斯特尔・巴纳德认为,任何正式组织都是一个由两个或更多人组成的有意识地协同工作的系统。不可否认,尽管在客观上,大学内的每一个人都参与了大学的建设与发展,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在统一的、期望达到的程度或水平上参与了大学的工作。因为,一个协作系统的存在取决于参与者沟通的能力以及他们朝一个共同目标努力的意愿。例如,对一个大学的发展理念、发展目标等的认同状况,是一个大学在发展过程中管理效应的基本反映。不可否认,因为人的认知水平的差异是决定每个人所起不同的作用的要素之一。另一方面,在大学内部,激励机制的建设其实也是一种文化价值判断,或者称之为大学理念。作为大学的管理者,如何看待师生学习或工作的价值,将会导致不同的制度构建。例如关于薪酬有效性的研究表明:薪酬是一种无可置疑的报酬形式,但它并不是可以奖励成员的唯一方式。除了薪酬,学习或工作认可是组织报酬系统中至关重要但又经常被忽视的一部分。大量事实证明,大学内系统地使用正式的组织认可或社会认可对于大学的成功是非常重要的。例如学术休假、健康保险、学费补助、依业绩破格晋升提拔、奖学金、荣誉称号等各类公开的赞誉和表彰。
(三)大学文化是大学组织动力机制构建的基础
丹尼尔・埃通加・曼格尔说过:“文化是制度之母”[4]。组织行为动力学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树立团队工作机制,也就是说,作为一个组织,如何整合组织内每个个体的能力,让大家为了一个共同的预期目标而努力。团队工作机制本质上是一种信念、价值观或政策,它是通过组织沟通、有效决策、解决压力与冲突、合理分配和运用权力等方式构建的,同样富含文化内涵。
首先,在沟通中有一个环节是反馈,被认为是一种能够用来有效管理行为和改善绩效的人际沟通形式。例如,在大学里,老师们可能认为反馈比金钱更有价值,这是因为人们有了解他们表现如何的强烈精神需求。如果学校管理层能够向教师沟通学校的教学科研绩效标准并及时反馈他们的进步,那么这将对学校整体教学科研水平有一个积极的影响。相反,如果教师表现的不够好,通过反馈也能促进他们新的尝试。研究证明,“只有当反馈是积极、直接、清晰、中肯时,它才会最有效”[3]255。
其次,在组织决策当中,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过程和技术,有一些是以理性为基础的,例如概率、报酬等终极目标,而另一些是以非理性为基础的,例如是否乐于革新,敢于冒险等风格的确属于文化范畴。
还有,就是在解决工作压力方面,组织文化建设也具有应有地位。众所周知,长期的工作压力会引起诸多消极的结果,如缺勤、事故、疾病等严重问题,除通过有规律的锻炼、健康饮食、必要的休闲等减压方式外,组织也可以通过营造一种支持性的工作气氛(如友爱、关爱、关心等)、精心的工作程序设计、减少角色冲突和角色模糊等来帮助成员,我国大学知识分子中的过劳早逝、自杀等现象屡见不鲜,除却其它原因,仅从大学文化建设出发,也有以此进一步优化工作环境的必要。
最后,在组织团队建设中,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就是如何克服那些与更为个人主义文化相联系的问题,如更多地允许团队进行自愿结合,或者成员自愿参加等。
(四)大学文化的播扬是大学赢得高绩效的必备条件
国学大师钱穆先生曾说:“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产生。一切问题,由文化问题解决。”[6]在如何导致组织高绩效的分析研究中发现,有以下与组织文化建设高度相关的组织行为学定律被证明是有效的。一是目标管理(也称“愿景管理”)的使用能提高组织绩效。构建愿景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来源于组织的价值观和目标等文化因素,它是对组织发展可能性的一种理想化的、充满激情的、相互认同的描述。随着组织的发展,愿景不断被重塑。尽管具体的目标支持着对愿景的追求并且应该逐步实现,但愿景永远是存在于遥远的可能性之中。大学要发展,没有目标或愿景是难以想象的,犹如人在暗夜里前行而没有路径与目标一样可怕。二是社会认可等文化干预(也称之为“非经济干预”)能够提高组织绩效。在大学组织中,给老师们提供绩效反馈和恰当的社会关注或认可这些非经济奖励,在日常情况下也许是不太受关注的事情,但是,许多研究结论也表明,在一些组织成员选择离开组织时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对所做的事,管理者的反馈和认可不足。因为所有成员都希望了解他们做得怎么样、被注意并希望对他们的贡献给予关注,所以,重视非经济的文化奖励应该是必要的习惯性选择。三是拥有智慧、远大抱负、坚毅、经验、热情等个性品质的魅力型领导能够带领组织实现高绩效。例如,在大学组织中,领导者或管理者拥有经验被认为主要是为了减少组织中的恐慌。因为忧虑会分散和削弱人的精神力,使之偏离于积极的活动,领导者或管理者能够通过对“现实”的解释打消人们的恐慌,并证明他们对相关的问题是在意与关注的。
三、当前我国大学发展过程中组织文化建设的问题分析
(一)大学理念选择中的矛盾与困惑
沙因认为,处于组织根底的主导性价值,也可以称之为组织的文化理念,通常反映着组织对若干关系范畴的假定与判断,是被组织成员广泛认同的集体信念、是组织的潜意识和引领性原则。例如如何看待组织与环境、当下与未来、组织与个人、工作与生活间的关系等。大学的组织关系范畴诸如地域性与全球性、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过程与结果、教师与学生、科研与教学、历史与未来、传统与革新、生存与发展、竞争与协作、专业与基础、物质与文化、大学与社会、中学与大学、知识与文化、优势与特色等等不一而足。大学在面对如此复杂局面的时候如何进行价值选择才能构建起既符合社会发展又符合大学自身发展的主导性组织价值理念,并肩负起引领大学不断走向成功的使命,需要在上述几乎是“二难境地”的各类关系中平衡。目前,无论是西方大学还是国内大学都面临着诸多困惑。例如西方大学当下的消费主义困惑,学者们为此不时发出“大学之用?”、“废墟中的大学”、“高等教育公司”、“高等教育市场化的底线”等追问。人才培养质量中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千人一面”的问题;重教育过程,轻质量管理的问题;重科研,轻教学的问题;行政化倾向问题;争取研究项目积极,实际参与消极的问题;热心人才引进,忽视培养服务问题等等,抛开其存在的客观条件因素不谈,深层次的都反映了对大学发展核心理念的忧思。所以,大学在主体办学理念或价值观的构建中面临着艰难的抉择,这不仅需要智慧,更需要时间。
(二)维持大学文化的必要社会化步骤缺失
组织文化的发端首先是由组织创立者直接或间接的行为结果,在我国大学当中普遍重视历史发掘,好像历史越悠久,故事越多就越有竞争力,这并没有错,但不足在还要认识到组织文化建设中还可通过一些社会化步骤维持并推动文化的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性。其基本流程可描述为:仔细挑选符合标准的员工通过实训使其掌握核心戒条完善激励与控制系统强化组织需要的重要行为提升并改变组织文化回到员工,如此循环反复。在我国大学的组织文化建设过程中,维持不足的现象又何其稀少!表现之一:大学的选人标准逐年提高,但内部培训不能紧密跟进与配套,一选了之,万事大吉。表现之二:重安置工作而轻视测评工作表现,考核流于形式,不痛不痒。表现之三:中国几乎所有的大学都有“千校一面”的校训、校风、学风、教风、学校精神之类的学校核心价值观,这类精神信条需要组织内的先进人物事迹、优秀工作行为与业绩为载体而变成鲜活的、可学可用的东西。在评选标准中,贯彻宏观国家社会标准积极,轻视本组织信条的现象屡见不鲜。表现之四:大学内各类优秀人物或事迹评选表彰后就算本类事情的完结,殊不知行为榜样的事迹或传奇才是对组织成员进行组织价值与行为标准最强有力的训练模式,是组织文化维持最有效的步骤与环节,但现实中,我们往往将其忽略了。因此,有效的组织正式认可系统缺失了必要环节。表现之五:对良好工作行为的正强化、对消极行为的负强化乃至惩戒是否在学校的政策设计中被一以贯之,长期坚持?假定我们在砌墙,如果老是推倒前人未建完的基础,一茬又一茬继任者可能永远也建不起一个罗马城。
(三)高绩效工作实践中文化变量的作用并不充分
高绩效工作实践在组织行为学当中有许多定义,但最好的定义被认为是:“组织持续地将其战略、目标和内在运作与其外在环境要求协调起来,以达到组织绩效最大化的组织系统”。高绩效工作实践本质上是一种关于人、工作和绩效的思考方式,按照这种思路,必须创造出一种全面的组织文化,并突出如下变量:一般认为这些变量应该包括对组织战略的关注、系统的组织设计、鼓励创新、内部与外部服务方法、合作、团队工作以及新的组织价值系统。而且,支持高绩效工作实践的文化包括了更高层次的开放式沟通和信任,例如领导者必须既关心员工也要考虑组织需要等。在大学组织当中,通过对以上文化变量的组织行为学考察,同样可以发现许多问题。一是大学的战略目标过于宽泛或模糊。例如“国际一流”、“国内先进”、“特色鲜明”等目标,目标在组织行为学里被认为是创造了一个组织与员工缔结的心理契约,研究发现具体的目标比宽泛的目标更能催生更高的绩效。我国大学的战略目标一般很难与师生的工作承诺联系起来,很难被关注,是一种与师生疏离的关系。同时,目标也应该是有挑战性的而非简单的或常规的,同时目标应该是可以完成的,“跳起来摸得着”就是一种更通俗的解释。二是大学的组织设计理念落后。基于大学的知识创造职能,再造大学组织已经成为一种普遍的呼唤。目前在世界上拥有先进文化的组织中,基于事件过程关键节点的扁平化组织设计(例如大学中各类临时性工作小组)、基于核心能力的网络组织设计(例如大学中的科研项目团队)、基于知识管理的虚拟组织设计(例如大学中各类全球性跨国研究组织)已经有大量成功的范例。反观我国有些大学,仍然徘徊在学院组合,名称变更等表面事务中而乐此不彼等等。
四、大学组织文化建设与发展的要素和路径选择
(一)大学文化的目标:推动开放、权变的学习型组织建设
进行大学文化建设,首先要明确什么样的大学才是有可能容纳并促进优良大学文化不断成长的基础?还是从组织行为学理论出发,抛开经典的组织结构理论(例如马克斯・韦伯的科层制理论等)不谈,在今天这个急剧变化的世界里,相对于封闭式系统理论而提出的开放式系统理论在组织的理论与实践中已经得到了应用。基本观点为:任何生物的、人的、社会的、经济的或技术的现象都可以被看作开放式系统,是一个“输入转化输出”的过程,大学文化在大学组织中的生成,应该也符合这样的一个规律。所以,在大学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倡导并与师生一起分享的文化价值观、规范以及实现这个价值观所需要的氛围,其实也是输入、转化、输出的过程。现代的权变的理论认为,环境是与特定的组织结构相关的。权变模型与组织设计如何调节以适应内部环境和外部环境都是相关的。学习型组织代表了目前组织理论的最新思想,而且更与今天组织面临的新的问题直接相关。组织被描绘为一个学习的系统,有适应性学习和创造性学习两类。如果我们认为权变的观点对于组织的形成至关重要,那么,学习型组织建设对于在新型环境里理解今天的组织则迈出了更大的一步。因此,上述文化价值观应该被确立为大学文化建设的必要目标。
(二)大学文化的过程:遵循规律,不断坚持,一以贯之
从组织管理运行的角度看,文化的另外一种说法是习惯,是心理程序,是生活方式,是为保持秩序而存在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大学文化也是习惯,是一个大学成员集体的生活习惯,是为保持大学的秩序而存在的。既然是习惯,那习惯的形成是需要不断重复,习以为常的,这是一个规律,大学文化的发展过程也是有规律可循的。因此,建设大学文化,就要不断坚持,不能朝令夕改,应该一以贯之。才能看到大学文化的效应,才能建成大学文化。
(三)大学文化的提升:实事求是,善于总结,螺旋上升
按照组织行为学观点,大学文化创设的一个基本信息来源是组织当中的优秀工作业绩标准、优秀人物的品德及行为标准。这就要求我们要俯下身子,实事求是,总结这些亮点与英雄业绩,把其作为大学组织重要的文化基因保护起来,并通过传播与学习的手段不断固化到新的成员当中,当大家都被转移了这些文化基因的时候组织才能够事业之树长青。同时,随着时间空间的变化,这些文化要素的适应性不断得到调整,大学文化不断吐故纳新,真正变成一个活的系统,大学文化才能顺利诞生并不断成长,从而不断为大学的成功服务。参考文献:
[1] 纳哈雯蒂.领导学(第5版)[M].程德俊,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2-3.
[2] Edgar anizational Culture and Leadership[M].San Francisco:Jossey-Bass,1985:9.
[3] 弗雷德・鲁森斯.组织行为学(第9版)[M].王垒,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84.
[4] 塞缪尔・亨廷顿.文化的重要作用:价值观如何影响人类进步[M].北京:新华出版社,2010:47-59.
工地生产实习报告范文一
第一次到工地实习,刚来的时候心理很没底,不知道怎样与别人相处。实习几天后发现,与同事相处并不难。当你遇到不明白的地方时,你就要多问,在问的同时,就增添了你和同事交流的机会,这样,不仅问题解决,也很快融入了集体。在这里,要勤学好问,多与人交流,要以诚待人。
这次的暑期实习带给我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验,更是我人生的一笔财富.更可喜的是我在实习期间还结识了一些好朋友,他们给予我不少的帮助.俗语说:纸上得来终觉浅.没有把理论用于实践是学得不深刻的.当今大学教育是以理论为主,能有机会走进设计公司去实习,对我来说是受益非浅的.我就快毕业走向社会了,相信这次实习对我日后参加工作有帮助.
通过这次实习,在放线面我感觉自己有了一定的收获。实习主要是为了我们今后在工作及业务上能力的提高起到了促进的作用,增强了我们今后的竞争力,为我们能在以后立足增添了一块基石。实习单位的代工也给了我很多机会参与他们放线的是我懂得了很多以前难以解决的问题,将来从事放线工作所要面对的问题。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
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
实习报告是:建筑施工实结。大的数值,就有导致裂缝的危险,但如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表面覆盖一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加筋对大体积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影响很小,因为大体积混凝土的含筋率极低。只是对一般钢筋混凝土有影响。在温度不太高及应力低于屈服极限的条件下,钢的各项性能是稳定的,而与应力状态、时间及温度无关。钢的膨胀系数与混凝土膨胀系数相差很小,在温度变化时两者间只发生很小的内应力。
由于钢的弹性模量为混凝土弹性模量的7~15倍,当内混凝土应力达到抗拉强度而开裂时,钢筋的应力将不超过100~200kg/cm2..因此,在混凝土中想要利用钢筋来防止细小裂缝的出现很困难。但加筋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度较小了。而且如果钢筋的直径细而间距密时,对提高混凝土抗裂性的效果较好。
混凝土和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表面常常会发生细而浅的裂缝,其中大多数属于干缩裂缝。虽然这种裂缝一般都较浅,但它对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仍有一定的影响。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我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六十年代就已被国际上所确认。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的混凝土抗裂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可有效的提高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密实性好,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9)掺外加剂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摸平,形成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能,我们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实验对比和研究,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10)混凝土的早期养护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梯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束。混凝土的早期养护,主要目的在于保持适宜的温湿条件,以达到两个方面的效果,一方面使混凝土免受不利温、湿度变形的侵袭,防止有害的冷缩和干缩。一方面使水泥水化作用顺利进行,以期达到设计的强度和抗裂能力。适宜的温湿度条件是相互关联的。混凝上的保温措施常常也有保湿的效果。从理论上分析,新浇混凝土中所含水分完全可以满足水泥水化的要求而有余。但由于蒸发等原因常引起水分损失,从而推迟或防碍水泥的水化,表面混凝土最容易而且直接受到这种不利影响。因此混凝土浇筑后的最初几天是养护的关键时期,在施工中应切实重视起来。
所以在施工时我们要谨慎的处理这些事件,根据不同情况不同处理.这些问题都是在施工事要注意的,在施工时采用何种水泥,用量都是要注意的,还有混泥土的早期保养。
模板设计:
(一)施工准备:1)放线:首先引测建筑的边柱,墙轴线,并以该轴线为起点,引出各条轴线。模板放线时,根据施工图用墨线弹出模板的中心线和边线,墙模板要弹出模板的边线和外侧控制线,以便于模板安装和校正。
2)用水准仪把建筑水平标高根据实际标高的要求,直接引测到模板安装位置。
3)模板垫底部位应预先找平,杂物清理干净,以保证模板位置正确,防止模板底部漏浆或混泥土成形后烂根。
4)工长事先确定模板的组装设计方案,向施工班组进行技术,质量,安全交底。
5)模板应图刷脱模剂。
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为实现自我的理想和光明的前程努力。
工地生产实习报告范文二
一、实习目的:
通过实习对工程造价和建筑施工有更进一步的认识,了解工程造价的基本操作程序、工作方法,了解施工工序、施工过程。在实训工作中重点解决建筑施工工艺、材料及机具类型,了解人工单价、材料单价、机械台班单价构成及常用材料单价、机械台班单价,了解管理费构成。
通过理论联系实践加深对已学理论知识的理解,毕业后能更好的适应市场的需求和社会的发展。
二、 实习时间
20XX年5月8日~~~20XX年5月22日
三、 实习地点
XXXXXXX
四、 实习单位
XXXXXX
五、 实习部门
预算科
六、 实习单位介绍
XXXXXX项目管理有限公司成立于XXXX年X月,具有工程造价咨询、工程建设监理、工程招标资质,在XX市工商管理局注册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工程项目管理公司。
经营范围:
工程造价咨询:招标控制价、投标报价、工程量清单及计价、预算、结(决)算、概算、投资估算、项目经济评价报告的编制与审核;建设项目(工程)全过程或若干阶段造价管理与服务;工程造价经济纠纷的鉴定和仲裁的咨询;提供工程造价信息服务等。
工程建设监理:市政公用工程、水利水电工程、房屋建筑工程等建设监理咨询与服务。
工程招标:各种工程招标咨询与服务。
七、实习岗位介绍
我所在的单位实际工作人员并不多,我主要从事预算工作,需要时会去现场看一看,有的时候会做一下尺寸测量,以便于算量。实习期间算是为以后的工作打基础,基本功为第一首要。手工算量是第一步,也是必经之路。看懂图纸当然是重中之重,其次最为重要的是对定额里计算规则的熟记,对各种图集的识别与使用。预算时需要的辅助工具也很多,EXCEL对数据的记载,广联达软件的图形算量,求实软件的计价
八、 实习内容及过程
由于自身的需要,前段时间刚刚参加完XXX考试,并刚刚得知自己如愿以偿,虽然还会上学,但四个月的假期自己还是不能闲着,实习对我来说还是必要的,因为实习阶段是我们积累工作经验的重要阶段。它让我们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是我们从学校走向社会的重要坡道。减少自己将来踏入社会的一些盲目性,让自己在今后的工作道路中能够走的更自信。
我在实习过程中有不少的收获,实习结束后有必要好好总结一下。在工程部领导的教育和培养下,在同事们的关心和帮助下,自己的工作、学习等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个人综合素质也得到了一定的提高。在实习期间,我时刻严格要求自己,吃苦耐劳,努力工作,在完成领导交办的工作同时,积极主动地协助其他同事开展工作,并在工作过程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能力。使自己得到更多的锻炼。
实习中我主要做了看图纸、熟悉规范定额、清单,并依据定额和清单规范做简单的造价,预算,和在施工现场实践。现在回头看,我还是做了很多工作。首先刚进公司的第一天,就是先拿一个较为小的工程进行手工算量,我的第一份图纸是九台市土门岭蓝莓基地办公楼,一个2层砖混结构的工程。
因为自己并没有实际经验,所以只能在文字上对各种结构加以了解: 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 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而框架结构则对墙体大部可以改动。
框架结构是指由梁和柱以刚接或者铰接相连接而成构成承重体系的结构,即由梁和柱组成框架共同抵抗适用过程中出现的水平荷载和竖向荷载。采用结构的房屋墙体不承重,仅起到围护和分隔作用,一般用预制的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空心砖或多孔砖、浮石、蛭石、陶粒等轻质板材等材料砌筑或装配而成。框架结构构件截面较小 ,它的受力特点类似于竖向悬臂剪切梁,楼层越高,水平位移越慢,高层框架在纵横两个方向都承受很大的水平力,这时,现浇楼面也作为梁共同工作的,装配整体式楼面的作用则不考虑,框架结构的墙体起围护和分隔作用,框架结构的特点是能为建筑提供灵活的使用空间,但抗震性能差。
框架-剪力墙结构,俗称为框剪结构。主要结构是框架,由梁柱构成,小部分是剪力墙。墙体全部采用填充墙体,由密柱高梁空间框架或空间剪力墙所组成,在水平荷载作用下起整体空间作用的抗侧力构件。适用于平面或竖向布置繁杂、水平荷载大的高层建筑。框剪结构的变形是剪弯型。众所周知,框架结构的变形是剪切型,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小,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大。剪力墙结构的变形为弯曲型,上部层间相对变形大,下部层间相对变形小。对于框剪结构,由于两种结构协同工作变形协调,形成了弯剪变形,从而减小了结砍的层间相对位移比和顶点位移比,使结构的侧向刚度得到了提高。 水平荷载主要由剪力墙来承受。从受力特点看,由于框剪结构中的剪力墙侧向刚度比框架的侧向刚度大得多,在水平荷载作用下,一般情况下,约80%以上用剪力墙来承担。因此,使框架结构在水平荷载作用下所分配的楼层剪力,沿高度分布比样均匀,各层梁柱的弯矩比较接近,有利于减小梁柱规格,便于施工。
刚开始上班的一段时间我只是接触一些简单的工程量,计算一些混凝土量,以及土石方工程等等,到后来开始接触市政工程,景观、小品工程,有的图纸根本就不能手工计算,我试着用CAD开始算量,也做到了学有所用,比如说计算景观工程时,计算一些地面石料的工程量,有些是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必须用CAD对电子版图纸进行面积出量,其实无论什么东西都有一个从不会到会的过程。当然工作中碰到的问题越多学到的东西也就越多。
手工算量只是预算的一个基础,真正的算量时是不可以手算的,因为一旦工程量出现问题无法与别人对卷,对卷时别人不可能去翻阅你的手工计算过程,于是我开始用EXCEL进行算量,开始对表格很陌生,当然我懂得不懂就问,勤学善问。开始时由于对表格的 陌生,让我感觉用EXCEL算量反而不如手工算量快,经历过几天的磨练,使自己的速度大有提升,到最后自己能迅速熟练的运用EXCEL表格进行算量。给出一张表格的截图为例,与此同时,也发现了用表格的好处:计算过程清楚,易检查错误,数据清晰
表格的算量毕竟还是较慢,使用软件的算量已是一个必不可挡的趋势,只是自己一切都要从零学起,单位所用的办公软件最多的还是求实计价和广联达图形算量,其它的也用,但是会相对来说较少一点,每次只要有培训我则是其中接受培训的一份子,只是自己有些没接触过,学起来还是感觉比较吃力,万事开头难,一个坚实的基础还是必要的,坚持就是胜利。
前一段时间我参加了广联达的精装算量软件培训,学过后明白其原理无非就是利用各种方法把图纸中的各种量汇总为三部分:长度、个数、面积。例如图所示的平面图,想要计算其中踢脚线的长度,软件中是把踢脚线做到与实际相类似,把平面的线填充材质,然后做成立面的图。
在所有的预算图纸中并不是所有的尺寸都会一一给出,所谓人无完人,设计人员纰漏到了预算这里就是大的问题,有时图纸有电子版的当然可以用CAD进行软件测量,没有电子版图纸时只能手工利用比例进行测量。当然并不是所有的工程实际施工时都不会有所改动,很多需要设计变更,预算时就必须要进行现场实际测量。有时候周日休息的时候,没事自己也回去施工现场看看,了解一下施工工序,这样对自己预算的工作帮助还是不小的。
由于自己对实际经验的缺乏,每次自己计算到一种构件出现问题时,自己就会记载下来,作为笔记,以备不时之需。比如说一些浅显的问题;+0.000指的都是室内地坪;在图纸未作说明的情况下,一般梁和板都是现浇的;条形基础计算基础量时为实体积,清单挖土量同宽度同基础底最宽的宽度,定额挖土量考虑工作面、放坡,并且可以看成矩形计算即:(基础底面宽+2*工作面+KH)*条形基础中心线长*H。计算外墙外边线时必须用保温外边线计算。计算构件混凝土量时,要用结构标高。
梁垫的工程量计算完后都应并入梁体积中;砖混结构的女儿墙一般都为砖砌,压顶用混凝土浇筑;当内墙有120墙和240墙时,应分别计算其体积,因为套定额不同;女儿墙高度:自外墙顶面至图示女儿墙顶面高度,如果有压顶,算至压顶底部,并入外墙计算;压顶厚度一般60-80mm;窗台压顶一般厚60-120mm;过梁高度:在未作说明的情况下,一般净跨1m过梁高度按120mm计算。净跨为1.5m、1.8m时,一般高度按180mm计算,过量高度与墙厚无关,与净跨有关;用软件画图时标高都为结构标高。计算楼梯时,要按水平投影面积计算,有楼梯梁时算至梁边,五梁时按最后一个踏步+300mm计算,包括楼梯间休息平台。并且不扣除小于500mm楼梯井所占面积。构造柱的体积=构造柱断面*高度+马牙槎体积,马牙槎体积=出差尺寸(0.06)*构造柱单边尺寸*层高/2*n面槎数。
实习期间学会打印些文件也是必要的,不能每次需要出文报告时自己都得问别人需要打印哪些表,记录当然也就成了习惯,我的办公电脑上总会贴着一些便利贴,比如打印招标清单时所需要的表:A:单位工程工程量清单封面 D: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 E:措施项目清单表(一) F:措施项目清单表(二) H:规费、税金项目清单表,并且其中不能出现定额项目,每次出表前,自己都要经过细致的检查,这样才能更有利于自己的工作。而给施工单位看招标控制价时需要的表则较为简单:C:单位工程招标控制价汇总表 D: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 I:主要材料价格表 , 当每个标段中所含有的子目多时则需要出一份 C:单项工程招标控制价汇总表。出正式的招标控制价时,则较为细致,需要A:单位工程工程量清单封面C:单位工程招标控制价汇总表D: 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表D1:分部分项工程量清单综合单价分析表(一)E: 措施项目清单表(一) F: 措施项目清单表(二)H: 规费、税金项目清单表 I: 主要材料价格表。
作为造价人员,一味的只是坐办公室是不可能的,预算毕竟是对实际施工进行算量,所以说对施工现场的了解是必要的,而且有些东西是自己无法想象的,必须亲临现场,下面这幅图片是我在现场是拍摄的,现场的施工并不是心理想得那样好,按施工规范来说, 墙钢筋绑扎应注意的问题
(1)墙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2)墙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4m(直径12mm)或6m(直径 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3)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间应设置撑铁或绑扎架,以固定钢筋间距。
梁、板钢筋绑扎应注意的问题:
(1)当梁高较小时,梁的钢筋架空在梁模板顶上绑扎,然后再落位;当梁高较大(1.0m)时,梁的钢筋宜在梁底模上绑扎,其两侧模板后装。板的钢筋在模板安装后绑扎。
(2)板的钢筋网绑扎,四周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
(3)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4)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虽说规范施工应当如此,但在实际工程中还是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说图片中的钢筋绑扎:有些钢筋间距根本不对,钢筋弯折部分横向摆放,而且工地中钢筋有些随意放置,生锈钢筋仍然继续使用
九、实结及体会
所谓孰能生巧,通过这段时间的实习,感觉真的使自己的精神粮食增添了许多,得到了很多在学校里,在课本上所学不到的东西,也是自己懂得了实践出真知的道理,同时也发现了有很多东西理论与实践是有相当一部分差距的,生活真的很历练人,特别是在公司如何与同事相处,这些经验是相当宝贵的,是用财富买不到的,同时也是谁也拿不走的珍珠,与此同时,我也相信:一份耕耘一根收获。这次实习丰富了我在预算这方面的知识,使我向更深的层次迈进,对我在今后的社会当中立足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我也认识到,要想做好这方面的工作单靠这这几天的实习是不行的,还需要我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一点一点的积累,不断丰富自己的经验才行。我面前的路还是很漫长的,需要不断的努力和奋斗才能真正地走好。我坚信通过这一段时间的实习,所获得的实践经验对我终身受益,在我毕业后的实际工作中将不断的得到验证,我会不断的理解和体会实习中所学到的知识,在未来的工作中我将把我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不断的应用到实际工作来,充分展示自我的个人价值和人生价值。相信自己:我能行,同时也相信火红的太阳下总有属于我的那一缕金色阳光。
工地生产实习报告范文三
一、 实习简介
我这次实习的主要任务就是看懂实习工地的建筑类型,了解工程的性质,规模,建筑结构特点与施工条件等内容,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多多请教了解看到的不知道的知识。
二、 实习目的
通过接触和参加实际工作,充实和扩大自己的知识面,培养综合应用的能力,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三、 实习单位及岗位介绍
此次实习单位为银鹰建筑安装有限责任公下项目部。尽量争取参与并了解工程开工前和施工中的各项准备工作,参与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收集有关技术资料,整理施工实习日记,做好实习收尾工作。
四、 实习安排
在实习期间遵守实习单位和学校的安全规章制度,出勤率高,积极向工人师傅请教善于发现问题,并运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
五、 实习内容及过程
我们应该去了解或者熟悉工地上常用的机械设备的性能。带着各种各样的疑问,我们一边参观一边询问着,尝试了解常用的机械设备。
为了了解不同机械设备的操作范围和规程,针对在施工现场看到的双锥反转出料搅拌机,操作的师傅细心的告诉我们它是目前在建筑工程中应用较广的一种自落式搅拌机,主要按重力机理进行搅拌作业。观察我们可以看到搅拌筒内壁焊有弧形叶片,当搅拌筒绕水平轴旋转时,叶片不断将物料提升到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下,互相掺合。主要用于一般骨料塑性混凝土的搅拌。为了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工长告诉我们正确的放料顺序为:石子,水,砂。因为放料顺序不对会造成浪费。
我们在现场看到有师傅在砌筑空心砖,据他介绍空心砖具有良好绝热性能,主要用于非承重墙或框架结构的填充墙等部位,比如阳台后砌墙。使用砌筑砂浆,孔对孔(空心砖)1/2处,孔向下(将少数分布筋埋入)交错搭接。若空心砖旁要开门窗洞,应将3块实心砖填入其中再施工。
我们又询问了为了节约用水,可不可以使用生活用的污水来拌和混凝土。师傅笑了笑说,混凝土用水也需要干净的水,因为污水会影响混凝土的质量。不单是水,对砂、石的细度模数也有要求;对水泥标号也有要求。
在工地技术员的帮助下解决问题。对钢筋工程、模板工程、混凝土工程等有了很具体的了解,同时对部分工程进行实践操作。
1.钢筋工程钢筋使用必须坚持先检查后使用的原则;钢筋必须有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按国家规范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用于工程中,钢筋在现场加工,制作加工工序为:钢筋机械安装钢筋对焊锥螺纹加工弯曲成型钢筋绑扎。
2.模板工程模板及其支架应根据工程结构形式、荷载大小、地基土类别、施工设备和材料供应等条件进行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能可靠地承受浇筑混凝土的重量、侧压力以及施工荷载。浇筑混凝土时模板及支架在混凝土重力、侧压力及施工荷载等作用下胀模(变形)、跑模(位移)甚至坍塌的情况时有发生。为避免事故,保证工程质量和施工安全,提出了对模板及其支架进行观察、维护和发生异常情况时进行处理的要求。
3.混凝土工程结构混凝土的强度等级必须符合设计要求。用于检查结构构件混凝土强度的试件,应在混凝土的浇筑地点随机抽取。
取样与试件留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拌制100盘且不超过100m3的同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2、每工作班拌制的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不足100盘时,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3、当一次连续浇筑超过100m3时,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每200m3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4、每一楼层、同一配合比的混凝土,取样不得少于一次;
5、每次取样应至少留置一组标准养护试件,同条件养护试件的留置组数应根据实际需要确定。
六、实结
这次实习是我对建筑设备,建筑基础等有了一定的了解,为我们今后学习专业知识引开了一条路,我们通过观察问询等方式了解到了很多我们不曾知道的东西。除了建筑知识,给我们印象最深的应该是
安全问题。每个施工单位都有标语安全第一,作为工程人员,应尽力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但要严格规章制度,还要为员工们灌输安全知识,对他们的生命安全负责。
发表评论 快捷匿名评论,或 登录 后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