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

时间:2023-03-17 05:20:00

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

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第1篇

叶圣陶曾说过:“教师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我努力用自己的行为为学生作表率。

我坚持每天提前到校查看学生情况,提前布置预习任务。七年级的学生学习自觉性还不是很强,需要老师的提醒和帮助。我总是上课前提前进班侯课,准时下课,从不拖堂。在学生面前我时刻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从不说脏话,也从不讽刺学生。

我始终认为:如果教学不顾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不替学生设想,只从主观设想出发,那么这样的教学肯定会失败。

备课时,我总要提醒自己:这节课我到底应该教给学生什么东西,哪些内容是必须讲的。必须讲的内容,可以按照怎样的步骤来讲,怎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学生感到困难的内容,用什么方法降低难度;怎样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阅读经验来理解文本。

上课时,我努力调动学生的思维,鼓励学生学思结合,教给学生阅读课文的方法,培养其良好的阅读习惯、记笔记的习惯。新课结束,我及时检查学生的学习情况:或询问,或查看,以求及时调整教学方法,补缺补差。我极力避免满堂灌的情况出现,因而学生上我的课一般不会感到累。我很注意让课堂节奏适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变化,提醒学生整理好课堂笔记,总结一下本节课的收获。

关于语文作业,我是这样看的:尽量少布置或不布置那些学生根本不理解的、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语文作业,课内的可以少布置,课外的可以多布置一点。讨厌写作业,这几乎是大多数的学生的通病。为什么会这样?我以为,在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没必要的太多。比如《同步学习》,如果学生连课文都没有弄明白,写《同步学习》有什么用呢?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读一点有益的课外书呢。

作为语文教师,有一项比其它科目教师还要麻烦些的任务:课要常备不懈,不但要备课内的东西,还要备课外的东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外书要常读,日记要勤写,这是不言而喻的。可惜的是,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我觉得惭愧。

教师要把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使我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从而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使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期末考就是一种考验。无论成绩高低,都体现了我在这学期的教学成果。我明白到这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在本学期后如何自我提高,如何共同提高学生的语文水平。因此,无论怎样辛苦,我都会继续努力,多问,多想,多学习,争取进步。

本学期的教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表现在:

1、教学进度把握不太好,复习时间较短。这可能跟一些自读课占用课时过多有关。有时学生写作业也占用了一些课堂教学的时间。

2、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进步很慢;学生作业书写潦草、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现象仍然存在。

我想,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2、多读多写,提高文学水平

3、勤于反思,积累教学经验

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第2篇

根据《义务教育课程标准》以及七年级语文《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特制定本学期教学计划。

二、学情分析

我所任教班级为7级3班和4班,共有58名学生。学生学习基础一般,行为习惯差,表现在课堂上思维不够活跃,发言不是很积极;阅读能力较差;作文兴趣不是很浓,语文综合素养不强。

三、本学期教材分析

1、教材格局

本套教材的单元布局改变了鄂教版按文体安排单元的形式,教材符合新课程的不再强调语文的文体知识的要求,更加注重学生的人文体验。以下是单元安排:

第一单元:人与自我之一:生命体验

第二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理想信念

第三单元:人与自然之一:自然美景

第四单元:人与自然之二:科学世界

第五单元:人与社会之一:家庭亲情

第六单元:人与社会之二:想象世界

这本教材力图构建语文综合实践体系。按人与自我(人类、生命、人格、人性、人生等)、人与社会(社区、群体、家庭、民族、国家等)、人与自然(自然环境、生态等)三大板块组织教材,每个板块分若干单元(主题),每个单元包括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两大部分。采用这种编排体系,注重教材的实践性,自始至终把语文学习置于实践活动之中;突出教材的综合性,减少头绪,突出重点,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性学习整合在一起,语文基本功的培养与个性发展、人格养成整合在一起。

2、致力于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过程中兼顾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力图在提高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养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的同时,丰富学生的人文素养,培养社会责任感和创新精神。

3、积极倡导和培养自主、合作、探究的语文学习方式,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内容和设计上注重激发学生的主体意识进取精神,充分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为学生提供各自的发展空间。阅读部分,选文的练习和提示,都尊重学生阅读的自主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自主建构文本意义,鼓励学生对阅读内容做出有个性的理解。以便学生在阅读中不仅仅是获得信息、汲取知识、而且是发现自我、充实自我。写作、口语交际部分,注意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展示独特个性、使学生的学习写作和口语交际,成为他们健康人生重要开端。尤其是综合性学习部分、突出自主性、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和组织活动、自主选择确定活动内容和方式、突出合作性,特别注重探索和研究过程,培养创新精神。

4、遵循语文教育规律,突出学生的语文实践活动,使四、教学任务

新课程教材的教学目标,不再是教材的教学目标,而是学生的语文学习目标,教材只是例子,重要的在于学生的情感体验。

1、掌握七年级(上)阶段要求掌握的生字词的音义,并学会运用。

2、学习本册书上的课文的教学,完成本学期的教学任务。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掌握常用的学习方法。

4、培养学生语文朗读能力,使之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为培养学生语文语感打下基础。抓实书写,从书写方式方法、书写习惯的养成等方面指导和督促他们写好每一个字。

5、大量阅读课程标准要求的课外读物,增加阅读量。

6、指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文章的主题含义和丰富的思想感情。

7、培养学生良好的语文素养,语文学习中贯穿情感教育和道德教育。

五、教学措施

首先要注意教学目标的整合性。传统的目标设计有重结论轻过程、重认知轻情感、重智能变化轻心理体验。新课程强调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纬度的有机结合。

其次要注意教学内容的开放性。要使语文课由单一转向综合,由平面转向立体,由封闭转向开放,激发了学生学习课文的浓厚兴趣,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第三要注意教学方式的互动性。要实现由少民主、不平等、单向传输向师生的和谐、民主、平等、互动转变。师生互教互学,彼此形成一个学习的共同体。

第四要注意教学过程的活动性。尽可能把过去由自己包办的讲解、提问转化设计成学生的多种活动,不仅让学生读一读、写一写、说一说,而且让他们画一画、唱一唱、演一演,做一做……通过学生的自主活动,让学生掌握知识,并融会贯通,烂熟于心。

第五注意教学手段的多样性。应引进多种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学生从单一枯燥的学习中解脱出来,去领略课堂里的精彩世界,要增强了语文课的吸引力,加速了学生盛知过程,促进了认知的深化。

第六要注意教学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要在课堂教学中想方设法组织学生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等灵活多样的学习方式。

第七注重教学评价的多元性。要改变以往一刀切的评价机制,实行全面的评价学生的语文素养。

语文教学就是要从一个个标点、一个个词语、一个个句子开始构建或更新学生的言语世界,与此同时,构建或更新学生的人文世界。

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使学生学习的过程,变成读写听说的不断实践的过程,在语文实践中受到熏陶感染的过程。

为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交际、展开互动交流创造条件。交际目标要明确。教材安排的交际话题类型不一,每堂口语交际课的交际目标也应各有侧重。要注意从倾听、表达、应对等各个方面考虑,提取需要重点训练的方面,教学时做到心中有数,适时给予点拨、指导。对于辩论、演讲等需要专业技能的口语交际话题,要根据教材安排给予一定指导,但不能拔高要求。有些口语交际与习作合在一起,要注意处理好口语交际和习作指导、讲评的关系。总之,在口语交际课上,要科学安排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给予指导,以不断提高学生的交际水平,培养良好的语言习惯。

5、习作教学

对教材中安排的习作内容,教学中既要注意体现要求,又要注意活用教材。在习作前的指导和习作后的讲评中,注意渗透习作要求,落实教学目标。同时,还要结合学生实际,灵活选择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过程。

修改能力是习作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认真修改也是一种良好的作文习惯。讲评中要重视修改,帮助学生养成认真修改习作的好习惯。

6、综合性学习的教学

把握阅读材料的学习要求。教学中要落实要求,背诵相关诗歌,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相关知识。有的诗歌后附了注释、赏析,教学中要把这些内容运用起来,引导自主阅读、欣赏诗歌,并教给学生了解诗歌大意、体会诗歌情感的方法。

七、优等生的提高、学困生的优化措施

1、对优等生的要求要高于班级平均要求

2、针对特别优秀的学生,采取特殊手段,使他们各方面的才能能够更加精进。

3、优等生起带头、示范作用,在班级的日常管理、课堂中能够帮助学困生,以使大家能够共同进步。

4、努力寻找优等生各方面的不足,因材施教,加强训练强度,以求他们能够在各方面有更好的发展。超级秘书网:

学困生的优化措施:

1、针对本班学困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一对一”的帮扶形式,请优等生来帮助学困生,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

2、在课堂教学时,教师应对重点内容进行详细分析,多说几遍;并在课后对后进生的作业等问题进行及时的辅导和解答。

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第3篇

1.加强理论学习,认真学习课标,转变教学观念。

要求教师把课标中定量性的规定熟读成诵,“依法行教” 。经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践,使老师们的学生观<课本观<课程观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老师们焕发了生命的活力,使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天地。

2. 新学期伊始,不马上急于教课文,首先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让学生纵观了解全册书的内容结构。介绍学习方法,如:什么叫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求学生善于利用网络资源,善于利用校内<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提出学习要求,如:每周要背诵并默写“课外古诗词背诵” 其中的一首。一学期内要阅读完“名著导读” 中的所有作品,并写好读书心得等。让学生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方向,学习赶来时才不致于茫然失措。

3. 在教学形式上,力图改变把学生禁锢在小小的课堂里<日复一日地重复单调枯燥的教学状况,采取多种多样的能充分体现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的形式,如:课外找错别字<病句交流与展示,月球知识擂台赛,新闻会,故事会(《寓言四则》<《女娲造人》), 讨论会(《风筝》 ),朗诵比赛( 《理想》<《 天上的街市》<《 静夜》, 并附有一定的评分标准),演课本剧(《 皇帝的新装》 <《妈妈的唠叨》 ) ,办手抄报,编习作集(要求学生在寒假把这个学期里所写的周练<习作编成一本作文集)。

1 2

4. 重视创设学习语文的环境,提供展示学生成果的机会。如在教室里开设《语文园地》 <《优秀作业展》<《文学阁》等栏 目,把学生的优秀作业<作文,课外所找到的资料(如讲到《化石吟》一课时,要求学生在书上<报刊上<电脑上搜集有关化石的文字资料或图片资料)。

5. 老师在课上努力营造融洽的氛围,学生只要有疑问,随时可以提出,只要有想法,随时可以发表,师生平等对话,同学间无拘无束地交流。课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自然<社会中的语文教育资源,特别是那些鲜活的<密切联系现实<密切联系学生经验世界的教育资源,如节日<纪念日<刚发生的身边事<国家大事<国际新闻等,使语文课程内容不再局限于教科书,成为不断充实<不断更新的长流活水。

6. 个别班建立了语文学习成长袋。

在尝试性的探索教学实践中,我们也深感到一些存在问题,需要认真思考,笔者不揣谫陋,提出来求教于大方之家。

. 现在的七年级教材,与小学的衔接不是那么紧密,有点给人另起炉灶的感觉,再加上十多年来我们的小学都一直取消了留级制度,无论学习基础及学习能力有多么欠缺,学生都一同逐年上升,懂与不懂都一起学习新的内容,一起进入初中的学习,这势必造成学习困难越来越大,越来越没有办法学习。在这种情况下,是否应该正视现实,拟订最低要求,提出弹性学习任务,在同一本教材中也有供远远没有完成小学学业的学生继续进行初中语文最低限学习的内容。

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第4篇

关于语文作业,我是这样看的:尽量少布置或不布置那些学生根本不理解的、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语文作业,课内的可以少布置,课外的可以多布置一点。讨厌写作业,这几乎是大多数的学生的通病。为什么会这样?我以为,课件下载*在于老师布置的作业中没必要的太多。比如《同步作业》,如果学生连课文都没有弄明白,写《同步作业》有什么用呢?有那个时间,还不如读一点有益的课外书呢。

三、语文课要常备不懈

我常常想,为什么语文教师这么辛苦,可很多学生的阅读能力、表达能力还是这么差?归根结底还是与教师本身的教学功底有关。想想我们一般的备课过程吧:翻开几本资料,什么《教学参考》、《教材全解》、《参考教案》……互相对照着看,一篇课文要读好几遍,有时碰到疑难之处,还要上网查询一番。试想,如果我们和学生们一样,同样面对完全陌生的课文,我们会读懂到什么程度,我们比学生又能多理解多少。语文课不同于数学课,我相信数学教师完全可以做到这一点:不看数学课本,里面的内容全都懂。语文则不同,哪个语文教师敢说他校花网*对课文完全理解、没有一点问题了?语文课包罗万象,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每一课都是一个崭新的世界。哪个

语文教师也不敢说他完全不需要备课了。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有一项比其它科目教师还要麻烦些的任务:课要常备不懈,不但要备课内的东西,还要备课外的东西。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课外书要常读,日记要勤写,这是不言而喻的。可惜的是,我在这方面做得不够,我觉得惭愧。

本学期的教学也有一些不足之处,表现在:

一、教学进度把握不太好,复习时间较短。这可能跟一些自读课占用课时过多有关。有时学生写作业也占用了一些课堂教学的时间。

二、综合性学习教学不是很到位。由于学校这边没有图书室,也不能上网,学生课外能查阅的资料有限,有些综合性学习活动不得不从简了。

三、个别成绩较差的学生进步很慢;学生作业书写潦草、学习主动性不强的现象仍然存在。

我想,在今后的语文教学工作中应该注意以下这些方面:

一、加强理论学习,提高理论水平

二、多读多写,提高文学水平

三、勤于反思,积累教学经验

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标;新教材;七年级语文公开课;教学反思

随着新课标的改革,近几年大多数学校都组织开展了七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公开课大赛,开展语文公开课课堂教学,不仅可以让教师对七年级的教学现状进行反思,也可以让教师吸取更多的知识和经验,提高教师的知识水平,由于新教材的内容跨度较大,因此,面对当前七年级语文教学所面临的严重挑战,教师应在实践中不断进行教学反思,加强语文教学,以保证语文教学质量。

一、了解学生,一切从实际出发

在语文教学中,教材是学生学习的主要工具,面对新教材内容的改革,教师应注重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重要性,但是,如何让学生对教材感兴趣,是值得教师思考的问题,通过对教材的知识内容不断深入研究,发现新教材内容比较注重于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然而,语文教材中的知识点要求却不都清晰和明确,即新课标下的七年级语文教材比较注重学生边阅读边思考学习习惯和理解词语能力的培养,同时也更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和领悟,但是,新教材知识点在练习中的要求却不够明确,例如标点符号和句式训练等,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让学生适应新教材,教师不仅要足够了解新教材教学的知识内容,也需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和学习情绪,从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来不断调整课堂教学。例如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学生来明确不同的教学目标和学习要求,对学生真正有所了解,了解学生对什么感兴趣,并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难题,针对当前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设计教学方案,以保证语文课堂教学质量。

二、不断完善,优化课堂教学结构

课堂是学习的主要场所,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确保学生在课堂教学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由于新教材内容跨度较大,若开展语文习作练习,这可能让很多学生感觉困难,这时教师的帮助和指导在课堂教学中将发挥重要作用,在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组织和引导,不仅可以让学生充分掌握知识,也可以及时帮助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因此,教师应不断完善自己,不断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和方式进行反思总结,更新教学观念,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加强自身知识的学习,从而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平。只有教师的知识水平提高了,才能有效地开展语文课堂教学,才能改变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语文成绩。

针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主要采用满堂灌以教师为主的教学模式,新课标改革下,要求不仅要加强学生理论知识的学习,也应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由此可知,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严重不能满足新课标的教学要求,在语文课堂教学中,采用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不仅让学生感到枯燥无味,也容易造成学生对学习产生厌烦的情绪,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改变教学方式的重要性,例如在作文教学中,若教师采用讲讲写作要求、读读例作、作后评价的方式来开展作为教学,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也容易让学生对写作产生厌烦心理,针对这样的教学现状,教师应不断地进行反思,为了开展有效的作文教学,教师应多读一些关于教育理论方面的书籍,并多向同行的语文教师、或有经验的老师学习和请教,不断对自己的教学方式和行为进行反思,注重新教材知识内容的把握,采用多元化的课堂教学方式,以确保语文课堂教学效果。总的来说,无论是在作为教学中,还是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求异思维和求同思维培养关系的处理,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应充分认识到:教师的想法和说法不是月薪约好,而是用真情实感来打动学生,让学生的心灵得到润化,学生受到感悟和体验后,才能有兴趣学习知识,才能主动参与到语文教学中,针对语文教学的特点,培育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教师应充分认识到优化教学结构和改变语文教学模式的重要性,以促进语文课程改革的和谐发展。

三、对语文课堂中的现象的反思

针对当前语文课堂教学现象,教师应不断进行反思总结,第一,在课堂的自主学习中,首先,教师应充分做好教学准备,注重学生语文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的选择,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来调整教学方案,使学生充分认识到自己该学什么,从而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第二,注重学生对知识的探究,开展小组合作探究活动,不仅要注重学习过程中的探究,也应注重结果的探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合理选择课堂教学方式,新课标下,着重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中与文本之间的相互对话,虽然这样的教学形式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其占用了学生大量的学习时间,在语文教学中,学生的默读和写作也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合理安排教学结构,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第四,注重语文的学科特色和教学趣味性,在语文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采用数学课和思想品德教育的教学模式是不可取,这样不仅不能充分体现出语文学科的特色,也不能让学生充分掌握语文知识,因此,采用有针对性的语文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知识水平和情感的培养,提高学生的交际能力和语文综合运用能力,以保证语文的课堂教学效果。

四、结语

针对七年级的学生,其刚刚从小学升至初中,当刚进入七年级时就进行练习写作,这给学生带来了一定的困惑,因此,面对新教材的更新,教师应不断进行反思总结,提高自身的知识理论水平,完善语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中学习。

参考文献:

[1]徐勇. 七年级语文公开课课堂教学反思[J]. 考试周刊,2013,90:34.

[2]贾丽. 唐山市第七十四中学七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教学实践探索[D].河北师范大学,2012.

[3]李吉. 试论语文公开课课堂教学文化――公开课教学中的文化冲突与适应问题研究[J].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版),2009,10:13-14.

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第6篇

一、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

初中、小学的语文教学虽然分属于九年义务教育的两个不同的学段,但就知识体系、教学内容自然存在着密切的关联,学生的语文学习具有以下特点。

(一)对语文学习充满新鲜感

初中语文教材的课文绝大多数篇幅比小学课文长,内容更加丰富,而且编排的体例、方法均与小学有较大的变化,加上多数学生来到新的学校面对新的老师,这些使他们对初中语文学习充满新鲜感并有较高的学习期待,所以老师们要因势利导,注意创设新颖有趣的教学情境,使用幽默有趣的教学语言,通过课堂上精彩的预设与灵活的生成,让学生充分体会到语文学习的乐趣。

(二)对语文教学的兴趣极易受到外界的影响

七年级学生对初中语文学习尚未形成强烈的自觉、自主意识,由于此时所学的科目增多,特别是英语、数学学科的学习强度增加,而语文学习内容又比较繁琐,加之老师教学方法以及自己的情感态度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学生往往容易“移情”语文之外的学科,对语文的态度更多的是带有个人的情感倾向,学习兴趣具有相当的不稳定性,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多与难度加大,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会逐渐减退。

(三)语文学习的目标比较笼统,缺乏计划性

对语文学习的目的不够明确,弄不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语文,他们对语文的学习目标理解为父母的赞扬或考试分数,不能围绕课文确立学习目标,对达成语文学习目标的方法一片茫然,不会学习成为他们日常语文学习的常态,对语文学习的深度与广度缺乏长远的规划。

(四)语文学习的能力具有差异性

由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自不同的学校,不同学校的语文教学水平参差不齐,来自语文教学习惯较好的学校的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的模仿能力较强,表现在语文素养较好,掌握字、词、造句的能力较强,语感亦不错,能够快速地把握一篇课文的主要内容,课堂上善于思考与回答问题,完成作业的任务意识与表现意识较强,喜爱读课外书;而来自一般普通学校、农村学校的学生则多数阅读面狭窄,语文课堂学习参与度不足,在写作时观察不细致,缺乏深入思维的习惯,作业较马虎,对语文学习有得过且过混日子的现象。

二、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习惯与方法

针对以上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特点,我们需对他们进行学习语文的习惯与方法的培养。

(一)课前预习的方法

良好的课前预习可以使学生对语文学习内容心中有数,听课有的放矢,是学生学习好新课取得良好学习效果的必要条件。七年级的学生语文预习习惯与方法一定要及早养成,一般预习分两步走:

1.读课文,慢读、快读、默读、朗读均可,目的是让学生能走进课文,理解课文大致内容,同时用笔进行圈点勾画,标出初读课文时产生的疑点,精彩处写出点评,还可以试着完成课后思考与练习。

2.利用工具书或教辅资料,查阅相关课文及作者的背景资料,试着自己解决生字、新词的音、形、义,对反复自学课文后仍未解决的疑难问题要重点记录。要求每个学生准备一本笔记本作预习本,将每天预习的重点内容记录下来。

(二)听课的方法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学生吸收知识的主渠道,一个学生在初中阶段上语文课的总数大约有600余节,按每节课四十分钟计算,这可以说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学习成绩的优劣固然取决于多种因素,但如何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无论如何都是一个关键因素。所以应对学生如何听语文课提出四条要求:1.带着疑难问题听课;2.把握住老师讲课的思路、条理;3.养成边听讲,边思考,边总结边记忆的习惯,力争当堂消化、巩固知识;4.踊跃提问并且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并参与课堂讨论。让每个学生每天反思自己在课堂上是否做到了这四点,长此以往,听课的效率就会提高。

(三)课后复习

如何做好复习呢?正确的做法是,要做好学习回想,或者叫做“尝试回忆”,通俗地说叫“过一下电影”,就是在开始时,先不看书和笔记本,而是把课上学习的基本内容回想一遍,有顺序地扼要地回想一遍,如果能很感兴趣地回想起来,就表明对这部分知识,初步了解了,记清了,如果有一小部分知识想不起来,或是有需要补习的内容,那就要翻开课本重新学习或者复习老师讲课的相关记录。

三、优化调整教学策略

在七年级的语文教学活动中,为了让学生快速适应初中阶段的学习,我们有必要因地制宜地调整我们的教学策略。

(一)让学生树立语文学习的信心

研究表明,有信心的人学习工作热情高涨,具有乐观的精神,成功的概率也比较高。在初中起始阶段,几乎所有的学生对语文学习都充满了期待,小学语文基础好的学生,希望自己在新的高度再创辉煌;而基础差的学生,则希望自己在新的起点上,新的环境中从头开始,摆脱语文落后的局面。教师要抓住这个最佳时机,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要举一些生动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重要性,了解小学、初中语文的差异性,让学生在思想上对初中语文学习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应有心理准备,并尽快找到应对的方法;还要阐明学好语文的可能性,让学生了解无论任何人想要学好语文都是有可能的。

(二)增强教师自身语言魅力

如何让七年级的学生学习语文尽快走上正轨,最先要做的事是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学生的兴趣源自语文教师的魅力,教师的思想深度、学识修养、优美的语言是吸引学生的“魅力源”。这里重点谈一谈教师的语言魅力。

教师的教学语言指课堂使用的口头语,它是教者传达信息,听者接受指令的桥梁,如果教师具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那么他的讲授就会让学生如坐芝兰之室,有如沐春风之感。如在教学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一课《为了打开一扇门》时,如果教师能生动地阐明什么是文学及怎样走进五彩斑斓的文学世界,那么,就不仅可以为七年级学生走进文学打开一扇大门,还可以为学生的初中语文学习之旅奠定很好的基础。

(三)运用活泼的教学方法

根据七年级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点,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将绘画、表演等手段融入语文教学,使学生易学、善学、活学活用。如《春》以文中春草图为重点,教师首先对春草图进行示范讲解和分析,让学生根据课文内容画一幅《春草图》。此时学生就能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分析相关句子和想象画面,由此就加深了对春草的长势(钻出来)、质地(嫩嫩的,软绵绵)、色泽(绿绿的)和数量(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等特点的理解。除开头春草图示范分析之外,其他可以读代讲,以写代讲,让学生取代老师的重复教学活动,并从反复的读写活动中细细品味本文中节奏明快、朴实清新、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如何训练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七年级的学生喜欢“一鸣惊人”,可因势利导,创造给学生表现的机会,比如开展课前三分钟演讲活动。还可以课文中每个单元主题为内容,在完成课文教学的任务过程中,依次围绕单元主题开展五分钟说话活动。

(四)消除对文言文的恐惧感

在小学时,学习文言文只要求大致了解,以诵读为主,不是教学的重点。但到了中学后,文言文篇幅加强,内容加深,许多学生产生了畏难情绪。为了尽量让七年级的学生实现文言文学习的“软着陆”,在学习《古代寓言二则》时,教师不要急于讲授课文内容,应该用一节课来讲授古诗文学习要求及意义,教会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技巧、规律,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灿烂文化,燃起学习的信念,消除学习文言文的恐惧感。然后再让学生熟读课文,在熟读的基础上,由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合作学习,借助注释读懂课文大意,学习文中常用的文言实词和虚词,创设情境,共同探讨寓言所蕴含的道理。

(五)作文教学策略改进

七年级学生的写作积极性不易长久,要保持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则应尽力保持初中作文与小学作文的连贯性,题目不宜过难,要加强写作指导,可读几篇范文,辅导学生定中心,拟提纲。第一单元的作文是“有感而发”,放手让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如对新学校、新同学的感受,对新教材的感受,对新老师的感受,允许学生记流水账,内容不作限制,只要围绕“感”写作就行,模仿也可以。但是对其作文格式、卷面书写则应提出要求。

作文的批改与讲评同样以宽泛为主,批改时,以“改”为主,适当加以“批注”,有好的作文,可当作范文当堂宣读,然后共同探讨其优缺点,要尽量呵护学生的写作积极性,写评语要以正面引导为主,指出缺点要委婉,多使用“我希望”、“如果改为……则更好”。评分以宽泛为主,除了个别极差的以外,分数都要给及格以上,对于真正出类拔萃的文章要尽量给高分,并当作范文张贴于班内学习园地或当众宣读,甚至向报刊投稿。

(六)改变作业布置方式

在小学阶段,绝大部分老师布置作业时都做统一要求,这样做看起来是学习面前人人平等,但由于这种整齐划一的作业布置方式,没有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特点、认知水平的差异,可能会挫伤他们语文学习的信心和兴趣。所以,此时一般采取“我的作业我做主”的办法,对学生的抄写数量、频率不作硬性规定,不作统一要求,只是对那易读错,写错的字在课堂上随文讲解,如果学生在听写检查中完全能过关的话,学生不写也可以。这样学生会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感知课文,品味语言,博览课外书。所以,作业布置的方式、数量可根据学生的特点灵活机动地处理。

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第7篇

一、了解教材内容、教学方式、教学要求等方面存在的差距

大量调查统计结果表明,中小学在语文教学中有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其主要原因是: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内容比较简单,知识点少,教师一般要求学生侧重于识记和浅层的理解,思维难度不大。而且小学教师讲课速度较慢。课堂容量较小,要掌握的知识反复讲,反复练。部分老师甚至牵得过多。对作业精批细改,使学生每个知识点都过关。测验题量少,难度小,时间充裕,且考点多已在平时练习中反复操练过。学生只要平时能认真听课,完成好作业,不需花太大力气也能保持好成绩。而中学语文教材内容往往一下子加深,知识点增多,从七年级上学期开始对学生的要求就大大提高了,知识点除大量需记忆外,更侧重分析与理解,思维难度增大。由于课时紧,中学教师讲课速度一般较快,课堂容量大,许多知识只能一带而过。由于班额过大,老师不可能作细致的辅导,作业也不可能精批细改,这就要求学生要有高度自觉性,认真、独立地完成好作业。测验题量大,难度大,时间少,且考点多作了变形,还有知识点的延伸,要求学生高效高质量地完成。调查显示,有一半以上的小学毕业生刚进中学时对语文学习感到非常不适应,随着教学内容的增加与难度的加大以及失败次数的增加,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减退,甚至产生畏难和抵触情绪,久而久之,不但语文学不好,而且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所以中小学语文教师应该针对语文教学上的脱节状况,尽早解决新生在小学语文学习中遗留下来的各种问题,及时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去改革初中一年级的语文教学,加强中小学衔接,使学生能尽快掌握语文学习的各种能力。

二、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七年级新生面对新的环境、新的教材、新的老师,需要一段时间去适应。教师应该放慢教学脚步,适当降低要求,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在不断的成功体验中增强信心,从而产生持久的学习动力。例如在初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的教学中,不要急于对课文开展较深层次的分析理解,而应侧重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让学生了解初中语文教材的特点以及语文学习的一般规律、方法。又例如在七年级上学期的每次测验或考试前,教师可与学生一起回顾、整理、归纳知识要点,列出详细的复习提纲;测验考试后再共同分析失误原因。总结教训;到七年级下学期就可放手让学生自己进行上述工作。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尽量使用简单易懂的教学用语,避免使用深奥艰涩的学术语言。对于学生的发言,无论答案正确与否,都应充分肯定其学习积极性。总之,教师要珍视学生的点滴进步,保护学生要求进步的热情,在不断的肯定与鼓励中,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能力,从半扶半放教学方式过渡到让学生自主独立地学习。

三、加强学法指导。做好学法衔接

良好学习习惯是学好初中语文的重要因素。要使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就要帮学生拟定一些学习常规,如制订计划、课前自习、专心上课、及时复习、独立作业、解决疑难、系统小结和课外学习这几个方面。在教学初期,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尽快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使学生生动有效地学习语文。在教第一篇课文的时候,教师就应该教给学生速读、略读、精读、朗读、泛读的技巧,让学生知道如何分析一篇课文,要掌握课文的哪些内容,如何记笔记等。第一次测验前,可与学生一起回顾、整理、归纳知识要点,列出详细的复习提纲;测验后再共同分析失误原因,总结教训。只有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才能从半扶半放教学方式过渡到学生独立自主地 学习。

四、灵活运用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在活学、乐学中提高语文思维能力。教师要想方设法让课堂教学活起来。“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巧妙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能使教学过程生动活泼,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吸收以及自学能力的形成。这一系列活动,使全体学生分别从不同角度自主地、深入地、快乐地参与到课文的学习中来。当前,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的颁布以及新课程的实施,无疑为我们搞好中小学语文教学的衔接工作创造了十分有利的条件。作为一线的中小学语文教师仍然是做好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工作的关键。希望有更多的中小学语文教师加入到中小学语文教学衔接研究的行列中来。

五、高度重视学生自主意识与自学能力的培养

中学语文教材的内容增加了,难度也加深了,知识点增多了,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能力与自学能力。因此,在小学高年级阶段,教师应有意识、有步骤地教给学生一套行之有效的语文学习方法,如怎样抓好预习―听课―复习―作业―单元小结五个环节;怎样掌握好基础知识;怎样进行文段阅读;怎样做好知识整理与归纳;怎样运用科学记忆法提高学习效率等。在此基础上,教师可让学生运用学到的方法自学,充分动脑、动口、动手,鼓励学生勇于质疑问难,教师则抓住契机,巧为点拨,为学生释疑解难。总之,教师要尽力使学生消除依赖心理,培养较强的自学能力和创新精神,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第8篇

关键词:单元教材:课外教学资源:综合利用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4)01-0000-01

语文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我们不难发现传统的语文教学重知识落实,轻能力的培养,重课内的传授,轻课外的实践,而新课的程标准就提倡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向结合,实现课内外的衔接。现在很多版本的教材都是以单元的形式来编排的,单元教材是实现语文课内外想结合的一个有效的途径,它在整合教材内容的同时,努力扩展了知识的外延,吸纳了丰富的课外知识,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语文。

一、单元主题教学概述

单元主题教学相对于原有的逐篇、逐章的学习而言显得更加的系统和注重整体性,而且目标意识也增强了。就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有一个主题就是――成长,其中所选的文章都是围绕着这一个主题的。学习这个单元,要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并结合自己的经历和体验,深入体味文中的情感,注意学习文章的表达技巧。

经过总结,单元主题教学的优点主要有一下几点:

1.单元的主题有利于人文素养的培养①

语文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在现在的教材中更多的突出了语文的人文性,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在单元主题的选取上更是选取了一些富含人文性的主题,

2.单元的主题内容容易延伸到课外

新课程标准就提倡语文教学与生活实践向结合,实现课内外的衔接。使得单元教材和课外教学资源能够综合利用起来。

当然,单元的主题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主要是单元选文的编排都是以主题为依据,所选的文章文体多变,这样的编排突出了单元的主题,强化了情感教育,但是却淡化了文章的题材。就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为例,这个单元的主题就是――成长。其中所包含的课文,有散文《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有小说的《爸爸的花儿落了》,有童话《丑小鸭》,有诗歌《诗两首》,有文言文《伤仲永》。如果依次授课,可能会导致文学体裁和表达方式等之知识的混淆,但如果把一个单元的文章拆开来讲的话又会削弱单元的主题和单元教学的整体性。

二、单元教材与课外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

综上所述,单元的主题教学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为了使得单元教材的功能得以做大的发挥,学生们获得更多的知识,我们主要论述的是单元教材与课外教学资源的综合利用,从单元的主题解读入手,坚定用教材教的资源意识,开发主题单元中可利用的教学资源,通过收集资料整理,我认为使得单元教材与课外教学资源能够综合利用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

1.学科内资源的转换利用

语文是一个相互结合,融会贯通的整体,其中的文章并不是每一篇孤立存在的。在单元教学中,要选取最有代表性、最精美、最典型的文章让学生熟读精思,多讲多练。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文章为例,在这个单元童话应该是学生最熟悉也最容易接受的了,因为在七年级上册就已经学过了《皇帝的新装》,学生对童话有了一定的了解,而且《丑小鸭》也属于略读课文,所以我最先选取了安徒生的童话《丑小鸭》让学生下去自学,上网查有关童话以及《丑小鸭》的相关资料,然后写下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感受和体悟,第二天上课的时候全班进行交流。这样不仅使学生复习了童话的特征:具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夸张、象征的手作段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也使得学生对成长这个主题有了初步的感受。

2.语文课堂的多样化实践

传统的语文课堂大多以教授为主,学生缺乏自主创造能力,课堂也缺乏新意。现在的教材既然是以主题为模式的单元教学,那么也要求教师把单元教师和课外教学资源联系起来,使得课堂多样化,丰富教学形式。

以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文言文为例,文言文《伤仲永》的教学有一定的难度,而且比较枯燥,所以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兴趣一向不大,所以在讲解了这篇文章所涉及的基本的文言文基本知识和梳理了文章的脉络以后,可以让学生下去收集资料,以“学习是后天的努力重要还是先天的资质重要”为题举行一场辩论赛,教师适机点拨,让学生在愉快的过程中学习本文说理的方法,通过列举名人名言、讲道理等初步体会议论文的写作方法,这次活动还可以当做一次口语交际的活动,锻炼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让学生敢于表达。

3.课外知识的拓展与延伸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中所涉及的名著导读板块是《童年》:在苦难中成长。这个板块放在了整本教材的最后端,要是按顺序进行讲解的话这个名著导读板块很可能被遗漏掉。而这个版块是课外阅读的重要组成部分,首先有利于使同学们拓宽视野,增加积累,形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其次有利于学生培养兴趣,锻炼思维,发展智力,陶冶情操;再次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同时对学好语文也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此外还有以成长的烦恼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学习目标就是让学生认识自我,正确对待成长过程中出现的烦恼,采取积极的生活态度,在这种寓教于乐的活动不仅可以陶冶学生的情操,也可以增加学生的知识,锻炼学生能力。

三、总结

希望通过把单元教材与课外教学资源综合利用,能提高教师文本细读的能力,促使教师把握单元教材的特点,强化教师的课程意识、资源意识,提高对课外教学资源的进行整合的能力。用一种新的理念来进行教学,改革以往的教学模式,不仅仅是着眼于课本这一点,而是放眼于生活的各个方面,把各种有用的方面都运用到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来,从形式到内容的改革与完善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拓展课堂教学的外延,使得语文课堂更加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的知识、能力乃至情感等,使学生得到更加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课程教材研究所、中学语文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七年级下册[Z].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2]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3] 饶杰腾.中学语文单元教学模式[M].开明出版社。1992.

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第9篇

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必不可少。审视现有的作文教学模式,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行为,我认为语文教师作文教学要善于总结归纳,尽快让学生有规律可循,尤其是对刚进入初中的七年级学生的作文教学,让他们从模仿开始学习写作,再到熟能生巧地创新,能日积月累达到写好作文的目的。

那么,什么规律是可循的?什么范文是可以模仿的?――我们的教材,我们的语文课文,是七年级学生学习写作的最好范例。教材始终是语文教学的蓝本,课文永远是语文学习最生动的例子。以教材为示范,指导学生模仿课文的写作技巧来进行作文训练,能充分发挥课文阅读和写作的的引领作用,快速地提升学生的作文水平。

在阅读习惯中,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往往是阅读的重要位置。打造一个精彩的开头,常常增加阅读的兴趣;打造一个精彩的结尾,也会让人意犹未尽。我认为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是一个整体结构,所以,这里,我主要将几篇有代表性的课文开头和结尾罗列出来,探讨一下七年级学生跟着课文仿写开头结尾的基本方法,以期抛砖引玉,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和写作兴趣。

【例一】《散步》(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课,作者:莫怀戚)

文章开头:

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文章结尾:

这样,我们在阳光下,向着那菜花、桑树和鱼塘走去。到了一处,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了儿子。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写法点拨:

开头,简单的一句话,交待人物事件,并点题。既简洁富有诗意,又体现出了家庭和睦,其乐融融的氛围。

结尾,用“我蹲下来,背起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儿子”,“我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这种对举,构成了句式的对称美,同时也为文章的内容服务,“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含蕴深刻,生动形象地表现出中年人肩负着承前启后的重任,突出了中年人对生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以及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仿写要点】开头一句话交待清楚背景事件,简洁并点题;结尾则有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来深化主题。(类似这样的开头结尾很多。如:杨绛先生的《老王》的开头结尾。)

【例二】《秋天的怀念》(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2课,作者:史铁生)

文章开头:

双腿瘫痪后,我的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望着望着天上北归的雁阵,我会突然把面前的玻璃砸碎;听着听着李谷一甜美的歌声,我会猛地把手边的东西摔向四周的墙壁。母亲就悄悄地躲出去,在我看不见的地方偷偷地听着我的动静。当一切恢复沉寂,她又悄悄地进来,眼边红红的,看着我。“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她总是这么说。

文章结尾:

又是秋天,妹妹推我去北海看了。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红色的花热烈而深沉,泼泼洒洒,秋风中正开得烂漫。我懂得母亲没有说完的话。妹妹也懂。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

写法点拨:

文章开头写自己的腿瘫痪以后,脾气变得暴怒无常,母亲以一颗慈善、宽容的心来关爱自己、照自己他。

结尾写用对烂漫的的描写,一方面是以行动呼应首段母亲的话“听说北海的花儿都开了,我推着你去走走”,一方面通过以“我俩在一块儿,要好好儿活......”结尾,呼应首段结尾“母亲扑过来抓住我的手,忍住哭声说:‘咱娘儿俩在一块儿,好好儿活,好好儿活......’”,表达自己懂得了母亲没有说完的话,蕴含着对母亲的深切怀念之情与珍惜生命的感悟。

【仿写要点】开头叙事+描写,结尾描写+叙事(这里的描写可以是环境描写,也可以是语言、动作、心理、表情等等描写方法。如:《芦花荡》的环境描写式、《变色龙》的动作描写式、《心声》的心理描写式)。

【例三】《羚羊木雕》(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3课,作者:张之路)

文章开头:

“那只羚羊哪儿去啦?”妈妈突然问我。

文章结尾:

我呆呆地望着她,止不住流下了眼泪。我觉得我是世界上最伤心的人!因为我对朋友反悔了。我做了一件多么不光彩的事呀!

可是,这能全怪我吗?

写法点拨:

文章用对话形式开头并点题,不作铺垫,直接进入情节,既开门见山,又把最令“我”为难的事摆出来,用“突然”一词,让开头气氛就紧张起来,自然表现出妈妈的惊慌和“我”的惊吓,激发读者有兴趣读下去寻找答案,引人入胜。

结尾则用一句反问句结尾,提出一个两难的问题,言已尽而意未尽,引发读者的深入思考,将文章的意蕴加以深化。

【仿写要点】开头设问,结尾反问,都用“问”的形式,既是情节的连贯,又有结构的巧妙。

………

当然,从教材中我们还可以学到许多其它的写作方法,这需要我们进一步用心去探究。

七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第10篇

一、对课题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论证

(1)理论价值

有效教学就是教师在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下,以提高学生作文水平为目标,根据校情、学情,有针对性地选择与组合相关的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技术,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即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作文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衡量学生综合能力的重要尺度。作文教学得不到发展和提高,素质教育就无从谈起,教育质量更是一句空话。“农村初中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研究”是针对农村初中语文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的研究。针对目前我校作文低效的现状,探索出适合我校学情的作文教学模式,真正实现作文教学的有效、高效,使作文教学尽快走出困境,走向健康发展的轨道。

(2)实践价值

①形成校本教学策略。针对我校的校情、班情、学情,探索出符合我校实际的作文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写作水平,提高语文教学质量,使之健康有序发展。

②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通过作文训练,可以提高学生语言表达能力,促进与他人沟通的能力,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让学生健康、和谐发展。

③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通过参与课题的研究,教师在研究中成长,在研究中收获,在研究中飞跃。

二、对课题所达目标和主要内容的论证

(1)课题所达目标

①营造良好的作文氛围,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和热情,挖掘学生学习潜能。

②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优化作文教学方式,有效、有序指导学生作文,提高作文教学水平。

③扭转学生思想认识上的偏差:作文写好就行,书写好坏无所谓。重视书写,重视写字课的系列安排,提高学生书写水平。

④通过自评、互评、师评三部曲批阅作文,使作文批改更科学、更有效。

通过本课题研究,我们将积极主动地研究作文教学策略,训练的内容要有阶段性、连续性,激发学生的写作内驱力,提高学生作文的积极性与自主性;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推进作文教学改革,提高学生作文质量。从而形成适合于本校学情的作文教学的有效策略。

(2)课题主要内容

①摸底调查研究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成因。

②通过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学生写作内驱力,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养成良好作文习惯的策略研究。

③通过初中语文作文完善、科学的训练体系及专题训练体系的研究的探索,使语文教师更好地依据学生发展规律与作文训练体系进行作文教学,从而有效提高作文教学质量,进一步推进教师专业化发展。

④针对作文训练的一般规律,研究初中各学段(七、八、九三个年级三个学段)不同的作文教学策略,有的放矢,促进作文教学序列化。

⑤通过初中作文教学评价的策略研究,改变以往不利于学生发展的“教师一言堂”的评价,积极引导学生、教师参与评价,使作文教学评价走向多元化,也使作文教学由重结果评价走向重过程评价。

三、课题的实施

研究的准备:

组建课题组,调查分析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组织课题组教师开展理论学习,提高认识,制定课题研究方案。加强作文与阅读、生活及网络的联系,组织语文实践活动,指导学生学会搜集、处理信息,从而积累大量的写作材料,激发学生写作的冲动。解决作文内容丰富、真实,有真情实感的问题。

课题研究的实施:作文指导改革,解决怎样写的问题,力求科学有序,全方位、多角度搞好作文指导,探索一条严谨、高效的作文指导路子,创建开放性作文指导模式。

1.作文主题上:七年级主要围绕正确感受生活、热爱生活进行训练;八年级主要进行如何观察事物,认识生活的训练;九年级则是培养深入思考,敢于创新的精神。

2.作文目标上:七年级着重培养观察兴趣和热爱生活的态度,解决“想写”的问题;八年级着重引导学生学会观察,提高对生活的认识,解决“会写”的问题;九年级着重指导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形成对生活的独特见解,解决“能写”的问题

3.作文内容上:七年级是感受自我、感受周围世界;八年级是学会观察说明各种事物和整理;九年级是思考自己、自然、社会、艺术和人生。

4.作文要求上:七年级不局限文体,要求内容具体真实、有真情实感,表达活泼流畅;八年级要学会三种主要文体的写作方法,内容确切、表达准确,行文规范,结构完整;九年级不局限文体,要求内容丰富,有思想有文采,个性要鲜明,表达要生动。

5.作文形式上:各年级学生的作文卷面要力求工整,字迹要清楚、美观。

6.作文批改上:指导学生多元化评改作文,充分发挥学生写作主体地位,激发学生作文兴趣,建构开放性作文评改模式。

上一篇:高三物理教学总结范文 下一篇:四年级语文教学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