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4 11:39:04

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

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一、当前青少年犯罪的特点分析。

从近年来__区公、检、法部门受理青少年犯罪案件的情况看(对“青少年”的年龄界定,存在许多不同的观点,这里我们将“青少年”的年龄界定为14周岁至25周岁),当前青少年犯罪呈现出以下几个主要特点:

1、从犯罪数量看:青少年犯罪数量居高不下,并呈上升趋势。据统计,__区检察院公诉部门20__年共受理青少年犯罪案件103件194人,青少年案犯人数占受案总人数的33%,20__年和20__年青少年案犯的人数则分别上升到280人和356人,占受案总人数的比例分别上升到38%和40%。

2、从犯罪主体看:一是犯罪主体低龄化趋势明显。其中18岁以下犯罪的273人,占全部青少年人犯数量的33%。二是青少年犯罪者的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大部分为中低文化程度。20__年以来受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小学文化的70人,初中文化的560人,初中(含初中中专)以下文盲、半文盲比例占70%以上。青少年人犯中,农民占61%、无业人员占30.8%。

3、从犯罪动机和目的看,具有较强的单一性。多数青少年犯罪的动机是出于猎奇好胜,简单模仿;其目的往往是贪图一时享乐或好玩。他们有的是简单模仿电影电视中的某个镜头或情节,有的是模仿小说或社会上发生的一些作案的犯罪伎俩,有的是同学或朋友间为显示自我而争强好胜犯罪。

4、从犯罪手段看,日趋成人化、智能化,有预谋的共同犯罪增多。在受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有预谋的共同犯罪占到了85%以上。从结伙类型来看,社会青年易与有前科的人结伙,在校生易与辍学生结伙,如21岁的社会青年杜某某和18岁的常某某纠集同伙十余人,多次拦路抢劫过往大货车,并控制__地区猪皮等销售市场,进行强迫交易,在一次抢劫中将货主刘某某当场捅死,其同伙中有三名就是在校学生。

5、从犯罪类型看,盗窃、抢劫、抢夺、敲诈勒索等侵财型犯罪占比重较大,并向多样化方向发展。从调查情况看,20__年以来__区检察院受理的青少年犯罪中,盗窃、抢劫、抢夺、敲诈勒索等侵财型犯罪249件524人,分别占受案总数的20%和21.6%。同时,绑架、投毒、妨害公务、非法拘禁、破坏生产经营等犯罪,特别是与网络有关的犯罪如利用网络进行、诈骗等也时有发生。

6、从犯罪性质看,严重刑事犯罪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近年来青少年犯罪中,抢劫、抢夺、、故意伤害、非法拘禁等暴力犯罪增多,侵财型犯罪的数额也呈上升趋势。从法院判决情况看,判处实刑的青少年犯罪案件近年来有较大幅度增长,20__年以来判处实刑的青少年犯罪案件占到了案件总数的13.3%,并呈现一定上升趋势。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分析。

根据调查情况,分析认为导致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的原因。

1、心理发育不成熟、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多数青少年由于年龄、心理发育等方面的原因,普遍具有好奇、利己、攀比、逆反、模仿和喜欢寻求刺激等心理倾向,如果得不到正确引导或受到外界不良影响,极易成为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许多青少年认识问题的能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差,看问题简单、片面,待人处事往往感情用事,很少经过深思熟虑,而其生理发育日趋成熟,往往精力旺盛,血气方刚,常常不计后果。

2、法律观念淡薄,法律知识匮乏。许多青少年由于知识水平等方面的限制,法律知识相当匮乏,他们往往受一些影视作品、电脑游戏、书刊杂志等不健康内容的影响,对行为后果不加考虑或缺乏正确认识。

3、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根据调查,50以上的犯罪青少年存在“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念,好逸恶劳,贪图安逸享受,在生活上讲究享受,追求高消费,讲排场,摆阔气,个人利益高于一切,私欲极度膨胀,争强好胜,固执偏激,一旦自己的欲望得不到满足或受到外界因素刺激,常常铤而走险。

4、心理不健康。有些青少年性格内向、孤僻,加上来自学校、家长、社会等方面的压力大,心理长期受压抑,缺乏倾诉对象,平时又得不到正确的引导,从而成为违法犯罪的心理动因。

(二)客观方面的原因。

1、家庭教育缺失,监护不力。有的父母在外打工或因工作忙,无暇顾及孩子,孩子几天不回家,也不过问;有的家庭教育环境恶劣,如单亲家庭、不和睦家庭,致使孩子心理受严重伤害;有的家长有不良嗜好对孩子的成长产生不利影响;有的家长平时只过问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注[:请记住我站域名/]重对孩子进行品行教育,很少主动与学校、班主任联系,了解其子女在校表现,一旦孩子出事,就把发生问题的责任都推给学校。据调查,在__区检察院受理的青少年犯罪案件中,因父母离异、去世等家庭因素走上犯罪道路的占总数的17.2%左右;辍学在家或外出打工脱离学校监管的占到了总数的57.8%;常年游荡于网吧、歌舞厅等场所结交人员复杂的占总数的79.7%。

2、学校教育发生偏差。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在学校教育中存在以下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因素,有些最终成为导

致某些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重要外在原因:一是重视智育教育、忽视品行教育的现象较为突出。多数学校为了应付考试,压缩、挤占其它非考试科目课的现象较为突出,学生课业负担重,许多同学的个性长期受到压抑,导致心理上的扭曲;二是学校对学生的监管不力。许多老师主动与学生家长联系不够,与治安等有关部门沟通少,其结果是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管理脱节,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不能及时的帮教处理,导致问题沉积,起不到防微杜渐作用;三是学校法制教育不够。据了解,目前多数学校没有安排法制教育课,或者安排课时少,且形式呆板、效果差。四是部分教师职业道德修养较差,教育方式、方法不当。少数教师对违纪学生缺乏耐心的说服教育,有体罚和变相体罚现象,轻则讽刺挖苦、状告家长,重则打骂、赶出教室,致使少数学生厌学、逃学,流入社会参加不健康的活动。

3、社会不良因素的侵蚀。一是社会不良文化的影响。社会不良文化是现代校园暴力的重要影响因素,这些不良文化来自电影、电视、书刊、网络等,其宣扬的有血性、讲义气,疾恶如仇,生活洒脱、率性,团结友爱等人物形象很受青少年的青睐,如果缺乏引导,容易使青少年对其中的部分不良因素片面模仿。近年来,社会上一些不良风气对青少年也产生较大腐蚀作用。二是市场经济负面效应的影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促进了社会的全面进步,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拜金主义、享乐主义、腐朽生活方式的偏激倾向,见利忘义、唯利是图、坑蒙拐骗、、权钱交易、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时有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较大的影响。未成年人正处于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对社会不良风气的抵抗力,很容易受到腐蚀和侵害。三、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几点建议:

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是一项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只有学校、社会、家庭三方协调配合,齐抓共管,才能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

1、加强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第一、学校要适当增加法制、思想道德教育课时,采取多种形式,通过举办专题法制讲座,参观法制图片展览,旁听法庭审判,邀请表现好的犯人现身说教,以及聘请司法部门优秀干警担任校外法制辅导员等多种形式,大力提高学生的守法意识和思想道德品质,从根本上消除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的内在动因。

2、大力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的职业道德素养和教书育人的水平。在教育方法和策略上,要坚持正面引导为主,给予学生特别是后进生足够的关心和爱护,注意学生的心理活动,改进教育方法,防止歧视有问题的学生,积极引导他们克服缺点,改正错误。

3、加强学校管理,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学习生活环境。禁止学生在外租房居住,由学校统一安排食宿;学校要尽量实行封闭式管理,同时采取措施丰富学生校内体育和文化生活,防止外部干扰,积极营造宽松、健康、活泼、有序的校园环境,同时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科学、健康地利用网络。老师要加强与学生家长的联系,积极指导家长搞好子女的家庭教育。

4、从社会入手,给青少年提供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一,要按照《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要求,加强道德建设,努力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第二,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积极倡导全社会都来关心和支持教育,关心和重视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第三,治安部门要坚持不懈地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净化学校周边环境,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社区环境。第四,建立和完善青少年活动中心,学校应在课余时间和节假日免费对学生开放其计算机房,并增加体育活动场所。第五,文化部门对网吧等场所应进行严管重罚,坚决制止诱惑、唆使、允许未成年人进入的行为。第六,对于当前文化市场存在的“黄”、“赌”、“毒”泛滥状况,坚持不懈地进行整顿,加强监督检查,对严重危害社会秩序的犯罪分子加大打击力度,不断净化社会环境。

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通过调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根源,使全社会和家庭都充分重视青少年的思想教育工作,共同帮助青少年增强法制观念。

2.调查对象:

在2000年,县检察院共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批捕的案件43件98人,其中未成年人48名;批捕案件40件90人,其中,未成年人43名;受理公安机关移送审查案件48件133人,其中未成年人66名;诉至法院41件96人,其中未成年人55名。这些数据再次震惊了我们,同时也促使我们进一步分析青少年犯罪的根源。通过对有关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认为青少年犯罪有着各种原因:

(1).主观原因:

*法制观念淡薄。

下表显示了由县法院提供的100名少年犯的初犯心理状态的统计情况:

初犯心理:不知在犯法好玩、刺激其它

所占比例:31.8%45.8%22.4%

由上表可知,法制意识淡薄是少年犯的显著特征之一。他们对是非颠倒或模糊,在他们的心中,没有一杆秤来衡量自己的所作所为是对、是错,没有一条明显的界限来区分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是一味追求自己强烈的个人欲望和私利。如:某职校学生a,因为要玩电子游戏,于是偷了亲戚家的几百元,当事后问他时,他还说:“我只是在自己亲戚家中拿了几百块而已,以后还给他们就行了,我又没犯罪。”这些学生局限于书本知识,虽然知道杀人、抢劫是犯罪行为,但对“偷”的认识却是很局限的,所以该生才会认为在亲戚家拿钱是“合法”的。

*为了哥儿们的江湖义气。

有的青少年认为“敢于打群架、拿刀杀人”就是“勇士”,会帮哥们摆平事情的人才光荣,只有这样才能被人尊敬。而那些暴力影片、武侠片中的斗士,也是他们模仿的对象,为了显示自己的“英雄气概”而不惜违法违纪,为了“江湖义气”而不惜伤害无辜,直到走上被告席还不知道自己已经犯法。如:某校一位“三好”学生,明知自行车是其同学偷来的,但是为了替自己的朋友保密,还把它藏在自己的家中,事发后被公安人员抓获,真是江湖义气害死人。

*道德观不完善。

这些青少年本该是不属于少年犯一类的,因为他们没有作案动机。但是内心的空虚、寂寞,使他们想干些刺激的事情来填补这个空虚,于是,他们不惜违法乱纪,把自己的兴奋、痛快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社会的公德早已被抛到脑后。可悲的是,他们仍执迷不悟。

2、客观原因:

下表显示了由县法院提供的100名少年犯受外界影响因素的统计情况:

原因:不良伙伴间的相互影响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家庭的影响学校教育不力的影响

人数:5628124

(1)不良伙伴间的相互影响:

学生间“传、帮、带”的影响,可以说是最直接的,不良的道德行为给学生直接提供了反面的榜样,使学生“近墨者黑”,最终,不良品行的学生“臭气相投”、“相互感染”,甚至会演变成“恶性团伙”。

(2)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

社会的影响是最本质的。我们在对奉贤县未成年人犯罪原因调查时,发现将近有60%的犯罪同游戏机有关。青少年学生富于幻想,求知欲又极强,对于自己不了解的事物总是表现出极大的兴趣。所以,很容易会在不良的社会风气影响下,走上犯罪道路。如今,除了以前的黄色书刊、录像带,又有了黄色网站,这些“黄毒”大量上市,对青少年进行了最直接的毒害。而一些舞厅、游戏机房也向未成年人敞开大门,屡禁不止,成了青少年的“火坑”。

(3)家庭的影响:

古人有训:“养不教,父之过”。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父母的一言一行都会对孩子造成很大影响。而调查中的大多数对象,来自离异家庭或不和睦家庭,这类家庭的子女因父母长期不和,在他们的心灵上早就蒙上一层阴影,他们性格内向,少言寡语,对周围一切感到不满,仇视家庭、学校,偏激心理严重,最终走上违法犯罪之路。

(4)学校教育不力的影响:

近年来,虽然学校德育工作有所加强,但不少学校还是老一套,没有有效地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开展思想教育工作。此外,对学生心理辅导也不够重视,以致有心理问题的学生得不到矫正和治疗,致使一些心理偏差的学生“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四)建议:

1、希望学校与社会能通过各种途径、各种方式,加强对学生的法制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制意识、是非观念。多搞一些模拟法庭这样形象生动的普法教育活动。对于我们学校不妨可以举办一个“法制宣传周”活动。

2、希望家长们能在平时多关心一下自己的子女,能够多和他们沟通,多关心子女的思想,在平时要多多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不要在孩子面前打麻将、说脏话,要以身作则。

3、希望有关部门要对那些黄色刊物、音像制品和黄色网站,进行严励制裁,对那些不法之徒要严惩不怠,将诱发青少年犯罪的因素降低到最低限度。

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山东

中图分类号:D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0278(2015)09-136-01

农村留守青少年,是我国近年来随着大批农民进城务工而衍生出来的一个新问题。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情况加剧等因素,留守青少年数量还在持续增加。《中国儿童福利政策报告2011》披露,目前我国18岁以下人口数量为2.78亿,其中全国农村留守青少年就有5800万,占全国的20%。以山东省为例,山东农村留守青少年超过60万人,鲁西南、鲁北地区农村以及劳务输出较多的菏泽、临沂、潍坊等市,留守青少年比例较大。留守青少年在特殊的家庭和社会环境中,很容易出现人格和价值观上的偏差,又因为缺乏来自家庭和学校对不良行为的有效干预和及时引导,很容易引发犯罪行为。形成有效的预防和解决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的长效机制,不仅关系到新一代的健康成长,也关系到国家的稳定发展。

一、农村留守青少年现状及犯罪特点

(一)农村留守青少年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受教育水平低

根据山东大学的调查显示,留守青少年因为缺乏来自父母的关爱和身体亲密,更容易出现焦虑、缺乏自信、抑郁倾向较强、冷漠等心理问题。留守青少年不仅心理健康状况较差,其行为问题同样不容乐观。在隔代监护人的狭隘管教之下,他们往往缺乏辨别是非和分析判断能力,很容易沾染到不良的社会风气。另外,农村留守青少年的辍学问题使得其受教育水平低,知识结构片段化。因为法律意识非常薄弱,他们对自己的行为性质也辨识不清,犯罪时“不知道是违法犯罪,也不知道会受到惩罚”的青少年占统计的52%。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特点

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在整体上呈现出“三多两低一团伙”的特点,即财产型犯罪居多、男性暴力犯罪居多、偶然犯罪居多,犯罪者受教育层次低、犯罪年龄低以及以团伙犯罪为主要犯罪形式。

盗窃和抢劫是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类型中比较突出的两个,《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抢劫、盗窃等侵占财产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80%以上。其中作案动机和目的多为临时起意,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突发性。此外,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还表现出智能化、隐蔽化、流窜性等特点。作案工具现代化、网络化,模仿特征明显,手段花样不断翻新,增加了破案的难度。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成因分析

(一)农村社会文化堪忧

农村地区文体设施缺乏,文化资源不足,单一的文化媒介不能满足留守青少年的强烈探求心理,加之乡镇、村庄的网吧疏于管理,留守青少年很容易沉迷其中,受到不良信息的影响。

(二)教育缺位与不足

无论是家庭教育还是学校教育,对于留守青少年的道德教育都往往不够重视。家庭教育方面,在外务工父母对子女的关爱仅停留在肤浅的给足零花钱、苛求分数高等肤浅的层面。而学校教育也因追求升学率而忽视了对留守青少年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正确引导。此外,《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对如何更好地保障农民工子女的权利方面还存在空白。

(三)留守青少年自身原因

留守青少年正处于身心迅速发展的时期,他们的独立意识正处于多塑性阶段。因为自身生理、心理的发育不成熟,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尚未定型,法律意识淡薄,留守青少年很容易在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下走向犯罪的道路。

三、预防和解决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的具体措施

(一)统筹城乡发展,改革当前户籍制度

解决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根本上是要加快农村经济建设,发展县域经济和当地特色产业,鼓励农民就地就近转移和回乡创业,让留守青少年不再“留守”。还应当尽快解决进城务工人员的落户及其子女的就读问题,制定合理的学籍管理制度和城市落户政策,使农民工子女能够没有后顾之忧的随着父母就读和生活。

(二)引导家长加强对留守青少年的情感教育

在外务工的父母平时可以用电话、书信等方式与孩子沟通交流,也可以利用节假日将孩子接到打工地进行面对面的沟通。父母不仅应当关心孩子的衣食问题,更要倾注对其身心健康方面的教育,注重情感方面的交流,了解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和成长状况,及时进行疏通教育。

(三)加强农村学校在预防留守青少年犯罪工作中的作用

首先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学校除了知识的传授和学业的管理外,应更多地了解学生的生活和心理状况,尤其是对于农村留守青少年这一特殊群体,更要关注他们的成长变化。其次要承担起托管任务,实施关爱留守青少年帮扶制度,另外还要坚持法制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行为规范教育相结合,弥补家庭道德、法制教育的缺失,帮助留守少年提升法律素养,自觉抵御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

参考文献:

[1]王磊.山东省农村地区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孤独现状比较研究[D].山东大学,2013.

[2]刘青山.农村留守青少年法律意识现状及对策――以山东省农村为例[J].中国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学报,2011.

[3]操学诚,路琦,牛凯,等.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6):5.

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2.台湾地区新少年司法与矫治制度实施十年的经验与展望李茂生,LiMao-sheng

3.枫桥学派的形成与发展周长康,杨燮蛟,ZhouChang-kang,Yangxie-jiao

4.惯常行为理论与大学生被害预防李綦通,LiQi-tong

5.社会组织化程度与青少年犯罪王焱,Wangyan

6.论饮食对青少年犯罪的潜在影响刘炯,LiuJiong

7.保护未成年人子女利益的东方经验——社会关护员参与涉少家事案件调解的理论与实践史志君,侯文飞,ShiZhi-jun,HouWen-fei

8.日本中小学网络欺凌问题分析师艳荣,ShiYan-rong

9.少年法庭运作机制的现实困境与完善——以中级法院和基层法院为视角秦明华,王列宾,QinMing-hua,WangLie-bin

10.民国时期青少年感化教育探究——从上海公共租界案例谈起姚远,YaoYuan

11.污名化与闲散青少年违法犯罪屈琦,QuQi

12.美国少年审判机构现状概览——兼谈我国当前少年审判机构改革及其相关问题高维俭,GaoWei-jian

13.青少年犯罪问题审理"尊龙名社"案的基本情况吴寅星,WuYin-xing

14."尊龙名社"——未成年人犯罪团伙新动向麻国安,MaGuo-an

15."尊龙名社"案之忧思——关注网络"网罗"青少年违法犯罪现象金泽刚,JinZe-gang

16.从边缘到中心从"尊龙"到"靖国"——中国现代化进程视域中的"尊龙名社"案孙抱弘,SunBao-hong

17.青少年网络帮派的危害、原因与应对夏明芳,江世法,XiaMing-fang,JiangShi-fa

18.日美两国如何净化青少年网络利用环境尹琳,YinLin

2.我国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实证研究赵国玲,李强,ZhaoGuo-ling,LiQiang

3.受虐妇女报复性犯罪轻刑化处罚之根据杨清惠,YangQing-hui

4.网络游戏与青少年犯罪的互动归因及其化解——兼评网络游戏的原罪问题陈伟,ChenWei

5."三本"的隐喻与群体性的抗争——基于HK学生罢课事件的社会心理学解读卫小将,王跃敏,WeiXiao-jiang,WangYue-min

6."综合治理"起源于对青少年犯罪的治理吗张应立,ZhangYing-li

7.学校社会工作与校园暴力的防控张善根,ZhangShan-gen

8.上海工读教育面临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徐志林,XuZhi-lin

9.试论社会调查制度在检察机关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的运用莫洪宪,邓小俊,MoHong-xian,DengXiao-junHtTp://

10.未成年人刑事案件中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王蔚,Wangwei

11.美国青少年"管制物质"滥用犯罪若干重要理论问题简析李立丰,LiLi-feng

12.农村留守儿童犯罪的实证研究——以湖南省H乡为个案胡滨,HuBin

13."和谐社会语境下检察机关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综述皮勇,黄琰,PiYong,HuangYan

14.试论未成年犯矫正的基本原则吴宗宪,WuZong-xian

15.未成年犯缓刑适用偏差及其解决季凤建,李伟哲,JiFeng-jian,LiWei-zhe

16.从中日少年案件处理流程与矫正之比较看少年司法模式苏明月,SuMing-yue

1.致全国少年法庭成立25周年的信(节选)王胜俊,WangSheng-jun

2."富二代"犯罪的法律思考徐建,XuJian

3."富二代"犯罪研究要讲究科学性和准确性肖建国,XiaoJian-guo

4."富二代"犯罪提法应慎重杨永明,YangYong-ming

5.社会学视角中的"富二代"杨雄,Yang-Xiong

6."富二代"与未成年人犯罪小议陈建明,ChenJian-ming

7."富二代"犯罪与司法樊荣庆,FanRong-qing

8.富二代犯罪主要是一个社会问题王良,WangLiang

9."富二代"同样需要法律的公平对待青少年犯罪问题谭晓玉,TanXiao-yu

10.应对"富二代"犯罪关键还要靠教育丛州,CongZhou

11.流动儿童的敌意与行为问题——以上海为例的问卷调查何雪松,刘东,张靖,HeXue-song,Liudong,Zhangjing

12.上海地区青少年"涉黑"犯罪实证研究涂龙科,林勇康,TuLong-ke,LinYong-kang

13.青少年帮派犯罪之预防与矫正杜文俊,李雅璇,DuWen-Jun,LiYa-xuan

14.结构视野下的新型使用行为研究林少真,仇立平,LinShao-zhen,QiuLi-ping

15.初中生欺负状况的调查与分析——以浙江省象山县二十五所初中为例赵红霞,马和民,ZhaoHong-xia,MaHe-min

16.隐私权视角下的涉罪未成年人刑事司法保护宋远升,SongYuan-sheng

17.未成年男犯人际信任与家庭环境的调查分析张智,陈海赟,王永杰,马瑜,李娜,付慧慧

18.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的少年司法转移处理和非刑事处罚替代方式瓦尔达.鲁斯思,ValdaRusis

19.一项极具特色的少年司法制度——广州法院试行少年审判心理干预机制调查周道鸾,ZhouDao-ying

20.我国未成年人刑事司法解释的发展与完善赵秉志,ZhaoBing-zhi

21.论我国的未成年人赦免制度胡春莉,HuChun-li

22.未成年人共同犯罪若干问题研究王燕玲,WangYan-ling

1."富二代"犯罪不是伪命题《青少年犯罪问题》编辑部

2.未成年人犯罪发展轨迹及其形成机制的实证研究曾天德,龚瑛,何燕平,ZengTian-de,GongYing,HeYan-ping

3.侵害陌生人之青少年犯罪探究——以天津市犯罪调查为例张宝义,ZhangBao-yi

4.青少年的越轨行为及其矫正——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为例李丰春,LiFeng-chun

5.城市青少年犯罪原因的实证研究——以上海市S区为例井世洁,JingShi-jie

6.论儿童文化权利及其保护——中国儿童文化政策的视角郑素华,ZhengSu-hua

7.离婚父母抚养监护未成年子女问题研究及实践对策苏州中院少年庭课题组,JuvenileResearchTeamsofSuzhouIntermediatePeople'sCourt

8.少年刑事审判组织研究曾康,ZengKang

9.未成年被告人主观恶性考量系统建构——以"望、闻、切、问"四诊法判断机制为核心朱婷,ZhuTing

10.香港青少年跨境吸毒问题研究徐媛媛,XuYuan-yuan

11.未成年人轻罪记录消灭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会议综述王邕,WangYong

12.少年司法的历史谱系与叙事——读《超越刑事司法》张海斌,ZhangHai-bin

13.青少年犯罪问题未成年人犯罪的主要特征及变化趋势——以湖北省未成年犯问卷调查为分析基础张远煌,姚兵,ZhangYuan-huang,Yao-bing

14.危险性与被害性:未成年犯罪人人身特征分析衣家奇,YiJia-qi

15.外来人口第二代犯罪问题研究郭理蓉,GuLi-rong

2.少年法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定位——中国法学急需建立的一门新学科徐建,XuJian

3.论未成年人犯罪之网络诱因——以文化冲突为视角单勇,张旭,ShanYong,Zhangxu

4.现代化与未成年人犯罪李锡海,盛兆林,LiXi-hai,ShengZhao-lin

5.未成年人的心理疏远及其防范陈和华,ChenHe-hua

6.工读生对攻击的自我效能感和行为反应的后果评估李闻戈,LiWen-ge

7.刑法修正案(七)第八条解析王强军,WangQiang-jun

8.刑法修正案(七)第八条的司法适用杜邈,李明见,DuMiao,LiMing-jian

9.论未成年人犯罪出罪机制刑法中的表达——对转化型抢劫罪司法解释合理性的分析刘源,赵宁,LiuYuan,ZhaoNing

10.社会工作介入少年司法制度之探究青少年犯罪问题席小华,XiXiao-hua

11.澳大利亚少年司法系统和新南威尔士州少年司法的新趋势马克.玛瑞恩,MarkMarien

12.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少年司法部在少年司法系统中的角色瓦尔达.鲁斯思,ValdaRusis

13.儿童权利意识的本体价值与培养理念宫秀丽,GonXiu-li

14.未成年人犯罪刑事政策的整体完善卢建平,LuJian-ping

15.论宽罚严管的少年刑事政策思想高维俭,王群,GaoWei-jian,WangQun

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内容提要: 我国青少年犯罪问题是困扰全社会的难题,需要运用各种措施对其进行治理。从青少年犯罪的类型特征来看,运用犯罪被害理论中的惯常行为理论进行调查被害,提出具体的被害预防措施来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可行的。但这一调查必须以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的设立为前提。在惯常行为理论的视野下,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的成立必须具备特定的条件,这些条件也是通过实证调查证明这一因果关系的变量。

青少年犯罪是一个严重的世界性问题,与犯罪、环境污染并称为“三大公害”。尽管世界各国、社会各种力量运用各种手段来惩治和防范青少年犯罪,但这一问题迄今未能得到有效的解决。我国的青少年犯罪也是困扰全社会的难题,青少年罪犯的人数近十年来一直处于上升的势头,占刑事罪犯的比重居高不下(35%左右)。青少年犯罪的类型主要表现为暴力犯罪和侵财犯罪,一些统计数据也说明了这一点。{1} (p25)在公安机关立案的所有刑事案件中,杀人、伤害、、抢劫、盗窃、诈骗这六种犯罪的比重基本维持在85%左右。人民法院刑事一审结案情况统计中,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罪与侵犯财产罪也基本上占结案总数的70%左右。[1]这两类犯罪,尤其上述六种犯罪是典型的犯罪人与被害人有一定接触或联系的“掠夺性犯罪”( predatorycrimes)。因此,从预防被害入手来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而惯常行为理论则是被害预防理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运用惯常行为理论来预防青少年犯罪具有十分重要的实践价值。但是,在运用惯常行为理论之前,需要对这一理论视野下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进行厘定,以便为实证调查研究提出具体对策提供理论支撑。

一、惯常行为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与犯罪分析模型

(一)惯常行为理论产生的历史背景

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国家的国内社会刚刚经历一场震动,社会秩序处于重建时期。在这个特定的历史时期,许多西方国家的犯罪率处于上升的趋势,其中抢劫、盗窃等犯罪在短期内呈现出成倍增长的趋势。{2} (p40)尤其是在当时城市化进程不断深入,而警力却相对匮乏的情况下,这一趋势似乎不可遏制。当时处于主流的实证犯罪学派从社会因素的角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这不过是由于经济动荡所造成的正常的社会现象。美国人口普查局还专门针对战前和战后城区的经济和社会因素进行了比较,以此作为制定犯罪控制政策的依据。如果这一结论是正确的话,当经济和社会条件提高之后,犯罪率应该有明显的下降。但美国联邦调查局的犯罪调查报告表明,犯罪率还是呈上升的趋势。{3} (p13)

鉴于实证主义犯罪学没能起到有效减少犯罪的效果,古典主义的观点开始在犯罪学中得以再度出现,对实证犯罪学派遏制犯罪的司法政策的效果进行了研究,认为仅仅从社会因素着手来寻求减少犯罪的对策是不够的,还应该通过影响犯罪人的行为选择达到控制犯罪的目的。这一理论认为犯罪人一般都是根据被害人提供的犯罪机会作案,而这些机会与被害人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惯常行为”及社会环境有关,因而可以通过改变被害人的习惯行为或者改变社会环境来影响犯罪人的理性选择,从而达到减少犯罪的目的。

(二)惯常行为理论分析犯罪的模型

即使是这一理论的提出者美国犯罪学家lawrence cohen和marcus felson也认为,惯常行为理论不是一个全新的犯罪学思想,只不过在很长一段时间被人们所忽视。{4} (p588)但这一理论自从20世纪70年代末被提出以来,就一直备受关注。经过多年的发展,尽管间或有批评的声音存在,但该理论所提出的分析犯罪的模型却为很多犯罪学家所采用,根据该理论而提出的一些治理犯罪的方法也为社会所采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2]

惯常行为理论主要解释人们的日常生活方式或者社会交往行为如何影响犯罪率,例如职业、娱乐、教育、休闲方式等等。但这里的犯罪只限于犯罪人与被害人有一定接触或者联系的犯罪,如伤害、、抢劫、盗窃等,否则,被害人的惯常行为无法影响犯罪人的选择。因此,该理论使用的一个前提条件是“特定的犯罪”,即“掠夺性犯罪”。在这些特定的犯罪中,犯罪的发生至少需要三个要素的结合:其一,有犯罪动机的犯罪人的存在;其二,有合适的犯罪目标;其三,遏制犯罪发生的防卫因素的缺乏。缺乏其中任何一个要素,犯罪都不可能发生。

传统观点认为,带有犯罪动机的犯罪人数量的变化影响了犯罪率的变化。但惯常行为理论认为,有犯罪动机的犯罪人数量的增加是由于可侵害的目标的增多和社会防卫能力的减弱所造成的,只要能够减少目标和增加社会防卫能力就能减少犯罪人,从而降低犯罪率。因此,在惯常行为理论犯罪分析的模型下,犯罪原因的分析和犯罪预防对策的提出主要是针对后两个因素而言的。其理论可以总结为,人们的日常行为存在一定的可预测性和重复性,这些具有惯常行为的人通常会被有犯罪动机的人选择成为合适的犯罪目标,一旦当时的环境缺乏足以阻止犯罪的保护因素,犯罪就会发生。因此,如果能够减少合适的犯罪目标或者增加犯罪目标的保护因素可以减少犯罪的发生。例如,对于针对大学生的犯罪来说,潜在的犯罪人的存在以及缺乏保护的、具有某些习惯行为的潜在被害人的存在是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3} (p15)因此,一方面,可以通过加强管理、警示信息,使学生改变不必要的惯常行为以减少被害从而预防犯罪;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增加警力等保护措施,预防犯罪的发生。

二、惯常行为理论视角下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

惯常行为理论认为,缺乏防卫的被害人的惯常行为与特定犯罪的发生具有因果关系。“因果关系是可观测变量之间存在的关系的一种,所有犯罪学科学理论都有关于此种或者彼种因果关系的论述。这种因果关系的成立应当符合四个条件:关联性、理论原理、时间顺序、未被证实为虚假。”{5}(p7)

在惯常行为理论中,缺乏防卫的被害人的惯常行为与特定犯罪发生有一定的关联,这是其中的关联性要素。惯常行为理论认为,人类具有理解自己行为的能力,并能够按照自己的意愿选择行为。犯罪也同样是个人自由选择的产物,人们在实施犯罪的时候也会考虑犯罪所带来的成本。如果某些人的日常行为具有重复性,并且这些人缺乏必要的保护的时候,其往往会被潜在的犯罪人选择为侵害对象。因而,“理性犯罪人”的存在是解释上述关联性要素的理论原理。[3]不过,这两个要素并不能指明因果关系的方向,如果特定犯罪的发生是原因,被害人的惯常行为是结果,则上述结论也是不可靠的。但通常情况下,如果被害人的惯常行为因为特定犯罪的发生而改变,也是朝着防止被害的方向发展。因而,在惯常行为理论中,这种因果关系的顺序性是无可质疑的。最后,这种因果关系的成立还要求其未被证实为虚假,即具有真实性。惯常行为理论认为,缺乏防卫的具有惯常行为的人具有受侵害的可能性。但是,社会中同样存在具有惯常行为、缺乏防卫但未被侵害的情况以及没有惯常行为、有一定的防卫但仍被侵害的情况。不过,这些情况的存在并不能证实上述结论是虚假的。只要社会中存在具有惯常行为并且缺乏防卫的实际被害人,则可以说明结论的真实性。也就是说,在社会科学中,因果关系存在的判断往往是一种可能性的判断,而这种可能性判断对于我们社会政策的制定是有利无害的。尤其是对于犯罪预防来说,如果说所有的预防措施筑成了犯罪预防之墙,那么基于各种可能性判断而采取的具体措施则是这面墙上的红砖。基于一种可能性而采取的措施对于犯罪预防的作用可能是微乎其微的,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否认它在整个犯罪预防之墙中的重要作用。需要指出的是,惯常行为理论中的犯罪学因果关系已经得到了西方国家诸多学者从不同角度的验证。[4]

如果套用惯常行为理论中的犯罪学因果关系来考察青少年犯罪,则可以得出“缺乏防卫的被害人的惯常行为与特定的青少年犯罪的发生之间具有因果关系”这一结论。首先,其中的“关联性”和“真实性”要素对实证证明的证据要求是一致的,只要能够证明存在大量具有惯常行为并且缺乏防卫的被害人遭受了青少年犯罪的侵害这一现象就足以说明二者之间具有关联性,并且这一关系是真实的。当然,这种关联性和真实性需要实证调查的证据来说明。笔者将于下一研究阶段通过案例分析和调查问卷所得到的数据对其进行说明。其次,这一因果关系的顺序性无需特殊证明,如果说青少年犯罪的发生导致了被害人惯常行为的变化或者使其增加了防卫,那么这种变化应该是有利于防止被害的。最后,如果被害人的行为具有重复性和可预测性,一旦其缺乏必要的防卫,则很容易被选定为合适的犯罪目标。不过,这里需要证明青少年犯罪人也属于“理性犯罪人”,否则就会缺乏运用惯常行为理论分析青少年犯罪的前提。为此,笔者将在后文对青少年犯罪人的范围进行划定,以使其符合“理性犯罪人”的要求。

犯罪学因果关系的意义在于当我们期望达到减少某些犯罪的目标时,我们应该尽力找出影响这些犯罪发生的原因,然后通过影响这些因素以得到我们所追求的目标。如果我们希望减少掠夺性犯罪的发生,那么根据惯常行为理论,被害人的惯常行为以及其缺乏足够的保护是影响这些犯罪发生的重要原因。因而,我们需要通过影响被害人的惯常行为或者增加防卫因素来达到预期的目标。具体到青少年犯罪来说,如果我们希望减少青少年犯罪,根据惯常行为理论,可以通过改变潜在被害人的惯常行为或者增加对潜在被害人的防卫来达到这一目标。

三、惯常行为理论中青少年犯罪之犯罪学因果关系的成立条件

犯罪学的研究不是为了发现“绝对真理”,犯罪学研究所得出的结论也不是“绝对真理”,它只能向真理逼近。“在许多情况下,研究者所提出的结论并非是错误的,而只是包含的信息量过少。”而我们需要的是“具有高度信息内容因而具有较低或然率的陈述,因为它们接近了真理。”{6} (p37)为了使结论趋向真实,需要在结论中增加信息。根据惯常行为理论的要求,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的成立还需要具备下列条件。同时,这些条件也是进行实证调查需要设定的变量。

(一)“理性的”青少年犯罪人

“理性犯罪人”的存在是惯常行为理论得以存在并被广泛运用的基础。如果运用惯常行为理论来分析青少年犯罪,则需要说明青少年犯罪人也是“理性犯罪人”。但正如上文所述,我们的目标是丰富青少年犯罪的治理措施,而不是提出一个能全面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的“绝对真理”。因而,如果能够说明在青少年犯罪人中存在部分“理性犯罪人”,惯常行为理论就有适用的市场,这也是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的成立的条件之一。而青少年犯罪人中是否存在“理性犯罪人”与对“青少年”的界定有密切的关系。

我国很多法律文件使用了“青少年”一词,但对“青少年”的范围却没有作出明确的界定。学术界也有广义说和狭义说两种不同的观点。广义说根据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1992年的调查报告中青少年犯罪初次有劣迹年龄为6岁以及男性发育完全停止年龄为25岁、女性为23岁的生理特征,认为青少年的年龄应该定为6岁至25岁。狭义说则根据我国刑法规定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起点,参照人的生理年龄,认为“青少年犯罪人”是指14至25岁年龄段的人所实施的依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1} (p7-8)我国犯罪学者大多采用广义说的观点。

从惯常行为理论的运用来说,青少年只能是那些能够“理性”选择自己行为的人。较低的年龄段的青少年由于生理原因缺乏足够的认知力和控制力而不能成为“理性犯罪人”。根据我国刑法规定,14周岁以上的人才应当负刑事责任,其中14周岁至16周岁的人只能就部分犯罪行为承担刑事责任。这说明在我国的刑事政策下,只有14周岁以上的人才能够充分辨认和控制自己的行为,才具备责任能力而值得动用刑罚进行处罚。换句话说,只有已满14周岁的青少年才是“理性”的人。此外,我国关于青少年犯罪人的官方统计主要是人民法院就其审理的刑事案件罪犯情况进行的统计。在这一统计中,青少年犯罪人被分为18岁至25岁和不满18岁的青少年罪犯。虽然这一统计并没有设定青少年罪犯的年龄下限,但人民法院的数据来源于已判决的青少年犯罪案件,而能够进入人民法院审判阶段的青少年犯罪人必须是年满14周岁的人。因此,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及官方的犯罪统计,作为“理性犯罪人”的青少年年龄下限应该是14周岁。但是,这并不排除14周岁以下的青少年也具有辨认和控制能力而具有责任能力的可能,但“刑法之所以不处罚他们,是基于刑事政策的理由,而不是一律否定其责任能力”。{7} (p252)因而,作为“理性犯罪人”的青少年的年龄下限并不局限于14周岁。

需要说明的是,笔者在这里并不是要讨论确切的青少年的年龄下限,而只是想说明在社会中确实存在具有理性选择能力的青少年,从而为惯常行为理论的运用奠定基础。并且,在惯常行为理论中,潜在的犯罪人仅仅是根据被害人提供的犯罪机会作案,治理犯罪的对策也主要是从减少犯罪机会出发。确定青少年范围的意义主要在于选定青少年犯罪统计的范围,从而总结归纳哪些犯罪是发生频率较高的“特定”的青少年犯罪,然后对这些类型犯罪中的被害人的惯常行为以及防卫因素进行调查,以从被害人手制定能够减少青少年犯罪的对策。

(二)特定的青少年犯罪

正如前文所述,惯常行为理论只能适用于那些犯罪人和被害人之间有一定接触或联系的“掠夺性犯罪”。因而,特定的青少年犯罪是运用惯常行为理论的前提,是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的成立条件之二。这里有两个要素需要明确,一个是如何界定青少年“犯罪”?另一个是“特定”的青少年犯罪的范围应该如何确定?

首先,关于青少年“犯罪”的界定。从我国犯罪学研究的实际情况来看,我国学者倾向于在广义上使用“犯罪”一词,广义上的青少年犯罪不仅包括刑法意义上的犯罪,还包括违法行为和不良行为。犯罪学界也有采用狭义说的观点,认为青少年犯罪是指青少年实施的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的行为。{8} (p112)

犯罪学的研究从终极意义上来说,是要服务于治理犯罪这一目标。对于青少年犯罪研究而言,其目的也是为治理青少年犯罪服务。从这样一个研究目的出发,不宜将“犯罪”局限于狭义上的违反刑法规定、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9} (p283)并且,“从行为的客观实际情况来看,近似犯罪的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之间不存在一条客观的明确界限,何时何地何种程度才算超越了违法的容忍界限而成为犯罪行为,有时是很难区别的。”{10} (p45)的确,从青少年犯罪治理这一目标出发,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的“犯罪”应该从广义的角度理解。一方面,青少年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违法行为与刑法意义上犯罪行为之间仅具有严重程度上的量的差别,而没有社会危害性的质的差异。另一方面,青少年的不良行为尤其是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如果不予矫治,则容易诱发违法行为甚至犯罪行为。也正因为如此,我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详细列举了未成年人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并规定了对这些行为的预防和矫治的各种方法和措施。由此可见,青少年不良行为也应该纳入青少年犯罪研究的视野。

但是,笔者同时认为青少年犯罪研究中的“犯罪”概念的外延不能无限制地扩张,否则将青少年所有不良行为都贴上“犯罪”的标签,不利于对青少年犯罪的治理,甚至会促使其走上真正的犯罪道路。对此,美国犯罪学家frank tannenbaum论述了社区通过贴标签制造青少年犯罪人的过程。“社区在让少年儿童变成一名犯罪人的过程中,先是给他贴上坏的标签,把他的行为说成是违法犯罪行为,使个人对这种标签的说法产生认同,同时,社区又将他们与正常的少年儿童隔离,不让自己的孩子与这些‘坏孩子’交往,不断谈论这些坏孩子的邪恶行为,把他描述成一个邪恶的人,让他自己知道他自己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结果,他就在周围人的消极反应中变得越来越坏,真的成为人们所描述的那种‘坏’人了。”{11} (p531)因此,如果过于扩大青少年犯罪的外延也会给青少年犯罪治理带来一定的负面效应。对于青少年犯罪的外延的限制,笔者认为应该以刑法中规定的犯罪、《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的违法行为以及《预防未成年犯罪法》中规定的不良行为与严重不良行为为依据。

其次,“特定”的青少年犯罪的范围。根据惯常行为理论,青少年犯罪中的“特定”犯罪一方面要符合掠夺性犯罪的特征,另一方面要符合“理性犯罪人”的要求。对于“特定”的青少年犯罪的范围,我们无法也没有必要从正面作出明确的划定。但是,根据上述两个要求,有些青少年犯罪需要排除在“特定”的青少年犯罪范围之外。

从现有的研究资料来看,青少年犯罪的类型相对集中,主要表现为财产犯罪、暴力犯罪和性犯罪。据我国一些地方法院的统计,抢劫、盗窃、、故意伤害这几类案件几乎占未成年人犯罪(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犯罪)的90%以上,其中抢劫和盗窃更是占绝对多数。{1}(p25)应该说,这几类犯罪都属于犯罪人与被害人有一定接触或联系的掠夺性犯罪。但是,根据惯常行为理论中“理性犯罪人”的要求,应该对其中的非理性犯罪予以排除,因为这些犯罪不是犯罪人根据被害人的状况而作出的理性选择的行为。因此,上述犯罪中如果具有突发性、盲目性或者报复性的特征,则应该排除在“特定”的青少年犯罪之外。对于突发性犯罪来说,犯罪行为的产生具有偶然性,犯罪对象并不是犯罪人理性选择的结果。对于盲目性犯罪来说,犯罪人并不在乎犯罪对象的具体状况,犯罪对象的选择具有偶然性。对于报复性犯罪来说,犯罪对象是特定的,没有经过犯罪人的理性选择。例如,对于青少年实施的故意伤害案件来说,绝大多数的伤害行为或者是因为双方发生争执而突然实施,或者是为了报复而针对特定对象实施。因此,在依据已发生的青少年犯罪案件统计需要调查的青少年犯罪的范围的时候,应该弄清具体犯罪的发生原因。

(三)具有惯常行为且缺乏防卫的被害人

根据惯常行为理论的解释,犯罪之所以发生,是因为社会中可侵害目标的增加。而目标之所以可侵害,是因为被害人具有可预测的惯常行为以及其缺乏足够的防卫。如果能够改变被害人的惯常行为或者对其增加可能的防卫,就可能减少犯罪的发生。因而,具有惯常行为且缺乏防卫的被害人的存在是青少年犯罪的犯罪学因果关系成立的条件之三。并且,这一条件也是进行实证调查,得出具体被害预防对策以减少特定青少年犯罪的核心内容。

在青少年犯罪中,其犯罪对象可以分为普通被害人和青少年被害人两类。因而,对于青少年犯罪治理来说,一方面可以通过对普通被害人的惯常行为以及防卫因素进行调查,以达到减少青少年犯罪的目标;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对青少年被害人的惯常行为以及防卫因素进行调查,以同时达到减少青少年犯罪和青少年被害的目标。就实际操作而言,我们可以通过对已决案件的调查,统计青少年犯罪中被害率较高的被害人类型作为调查对象,以发现被害人的惯常行为与缺乏防卫与青少年犯罪之间的内在联系。

在惯常行为理论看来,被害人在其日常生活中形成的惯常行为具有重复性和可预测性,因而可能被理性的犯罪人所利用而将其选择为被害人。例如,在利用电子干扰器干扰车主给车门上锁而盗窃车内财物的案件中,很多车主在停车之后并没有马上用遥控钥匙给车门上锁,而是走了十多米之后,头也不回地按下遥控钥匙上的锁车键。车主的这种行为就是其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习惯行为,而盗窃犯就是利用车主的这种惯常行为对遥控钥匙进行了干扰,导致车主未能锁上车门。如果车主没有这种惯常行为,一旦发现自己的车门没有锁上,犯罪人就会关掉干扰器,放弃对此车的行窃。由此可见,被害人的惯常行为是导致其被害的重要原因。

根据惯常行为理论,被害人缺乏防卫导致被害可能基于两个方面的原因,一方面,被害人可能因为主观上的疏忽而导致自己处于无防卫的状态中。例如,有些上班族在出门的时候可能仅仅将防盗门关上而没有进一步锁紧,盗窃犯轻易就可以破门而入实施盗窃行为。另一方面,被害人可能因为客观的环境缺乏足够的防卫因素而导致被害。例如,就寝室被盗来说,大学生外出上课时宿舍楼出入管理不严或者一楼窗户未安装防护栏使得盗窃犯能够自由出入,从而造成大学生寝室被盗。就青少年犯罪来说,也需要调查这两个方面的被害因素以说明缺乏防卫的被害人惯常行为与青少年犯罪的关系。

如果通过实证调查,发现具有惯常行为并且缺乏防卫的被害人较之其他类型的被害人具有遭受青少年侵害的更大的可能性的时候,则可以说明运用惯常行为理论分析青少年犯罪是可行的,并且通过改变被害人惯常行为或者增加被害人的防卫因素,从减少被害入手来减少青少年犯罪是可以实现的目标。

【注释】

[1]具体数据参见历年《中国统计年鉴》。

[2]例如,在美国,有学者针对校园犯罪运用该理论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一些有效的被害预防的对策。see v. a. henson,w. e. stone, “campus crime: a victimization study”,in journal of criminal justice(1999),pp. 295-307; e. e mustaine, r.tewksbury, “college students' lifestyles and self-protective behaviors: further considerations of the guardianship concept in routineactivity theory”,in criminal justice and behavior (2003),p. 309.

[3]虽然不是所有的犯罪都是由“理性犯罪人”通过“理性选择”实施的,但“理性犯罪人”的存在应该是不争的事实。例如,盗窃犯在实施盗窃的时候,通常不会在大庭广众之下堂而皇之地进行,而是“秘密”窃取,这当然是犯罪人趋利避害的“理性选择”。

[4]在美国,自从1979年两位学者提出惯常行为理论以来,运用这一理论进行调查研究的论文不计其数。仅2000年以来,运用该理论进行特定的调查分析而形成的博士论文就有数十篇。

【参考文献】

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教育部、司法部等部委联合开展的“中国校园健康行动”在北京启动,该行动计划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国大、中、小学校及幼儿园树立“健康第一”的理念,以增强青少年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教育部体育卫生与艺术教育司司长杨贵仁称,目前,我国有两亿多名在校学生,但受到社会发展、环境变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些学生学习紧张,生活枯燥,处于超负荷状态;有些学生缺乏体育锻炼,造成身体素质和健康水平下降;有些学生心理脆弱,缺乏控制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这种状况已经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担忧。据介绍,我国每年约有16万名。至14岁儿童死于意外伤害,约有64万名儿童因意外伤害致残;目前,儿童的肥胖率达到8.1%,比10年前翻了一番;2005年公安机关共破获各类校园案件2.2万起。其中,十五六岁少年犯罪的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0%以上。

(摘自《中国青年报》2006―03―31)

实施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

团中央、国务院新闻办等13家部委和光明日报3月22日联合发出《关于实施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切实加强青少年网络文化建设的通知》,要求社会各界着眼当前网络文化发展的新形势,建设体现时代特点、符合青少年需求和代表经济社会发展方向的网络文化。

《通知》指出,实施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要大力繁荣符合青少年成长需求的绿色网络内容,积极建设服务青少年发展要求的绿色网络载体,切实营造适合青少年身心特点的绿色网络场所,大力培养促进网络文明建设的绿色网络人才,不断壮大引领先进网络文化的绿色网络组织,努力推动标志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绿色网络产业。

《通知》强调,要重点开展“最受青少年喜爱的绿色网站”评选活动、“数字虹桥计划”公益活动、中国青少年电子竞技大赛、绿色流媒体进校园活动、中国青少年网络发展论坛、“中国青少年创意文化奖暨中国创意产业十大青年领军人物”评选等活动。

(摘自腾讯新闻http://news.QQ.com 2006―03―26)

专家指出家庭“冷暴力”严重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

宁夏青少年维权和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近日对咨询的400份问卷分析发现,困扰青少年最多的问题是父母与子女无法沟通,其中父母对孩子的“冷暴力”更有上升趋势。

宁夏武警总队医院心理医生孙香萍说,从心理学的角度上看,教育“冷暴力”是一种精神虐待。“冷暴力”一般有三种常见形式,首先,父母不愿意搭理孩子,漠视孩子的存在,有的家庭父母整天沉湎于麻将桌前;其次,父母批评过度,甚至是全盘否定。这常常是因为父母的期望值太高,希望自己的孩子尽量完美;最后一种就是威胁恐吓类,父母用“考不了高分就不准出去玩”“再这样,就滚出去”这类语言威胁孩子。这些“冷暴力”很容易影响青少年性格的成长,可能会导致孩子有退缩性人格或性格暴躁,富有攻击性。

所谓退缩性人格就是孩子不自信,自卑感强,不敢与人交流。有的孩子长期受到“冷暴力”,性格逐渐变得暴躁,内心充满了攻击性,可能会对他人和社会在言行上采取过激行为。

据统计,我国中小学生大约有3亿人,保守估计有5000万所谓的“差生”,他们在不同程度上承受着来自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多重压力,歧视和白眼让他们消极自卑,悲观失望,自暴自弃。由于心理压力过重,患焦虑症、忧郁症、强迫症、精神分裂症等各种心理疾病的孩子越来越多,严重的影响着青少年的身心健康。

武汉大学社会学研究所教授周运清认为,“冷暴力”实际就是亲子之间缺乏沟通的一个表现形式,大多数父母对于孩子只是一味要求,并没有真正去了解他们,久而久之,相互之间的隔阂就越来越深。现在青少年自杀的数字逐年上升,青少年犯罪率居高不下,这些走向犯罪的孩子,多半都是被学校和家长“拍死”的“差生”

(摘自中国网2006―03―26)

未成年犯罪逾七成用暴力

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从1997年起出现反弹,开始逐年攀升。未成年人犯罪近些年来日益呈现出暴力化、团伙化的趋势,犯罪类型集中为抢劫、占75.7%。

今天上午,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了有关当代未成年人法律问题的课题研究成果。根据报告,从1997年起,未成年人犯罪的数量又出现反弹,开始逐年攀升,占全部刑事犯罪人数的比例越来越大。犯罪类型集中为抢劫、和盗窃,在押未成年犯中上述犯罪类型人数比例分别为64.4%、11.3%、10.5%,明显高于其他人群。

报告认为,青少年犯罪原因有两个方面较为突出:

一是两成多未成年犯出自单亲家庭。在对全国2418名未成年犯的调查中,自述家庭经况“比较困难”和“非常困难”的未成年犯占总数的25.1%,农村高达323%。在被调查的2418名未成年犯中,24.4%(591人)的人与亲生父母均不生活在一起,23.3%(563人)的人与亲生父亲或母亲中的一人生活在一起。

二是三成多未成年犯很少受老师表扬。在闲散少年犯中,有33.4%的孩子很少受到老师的表扬,而14.6%的孩子从来没有受过老师的表扬,两者占了城市闲散少年犯总数的近一半。对于那些由于不良行为受到学校处分的同学,将近一半的同学认为他们应该离开班集体,被同龄人排斥。对城市闲散少年犯调查发现:他们当中经常去歌舞厅的占了50%,经常去录像厅的占了45%,经常去游戏厅的竟然占了将近70%。

(摘自《法制晚报》2006―03―23)

武汉:构建预防青少年犯罪大格局

将于今年“六一”前后举办的“为了明天――武汉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展”目前正紧张筹备。记者日前从该市有关部门了解到,这次有规模、有影响的展览活动,只是办理落实该市政协一项关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犯罪”提案的举措之一。展览将收录包括“社会关爱”、“健康成长”、“警钟常鸣”、“标本兼治”、“展望未来”等内容的图片500余幅、案例50余个,有关专家将到展览现场开展法律、心理咨询。

今年1月上旬,在武汉市政协十届四次会议上,该市派九三学社递交了一份“关于预防和减少青少年,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建议”,后经立案定为78号提案。该提案既分析了当地青少年犯罪现状及多重原因,又提出了在全市司法机关、社会、学校、家庭等各个方面联手开展预防的一些切实可行举措的建议,即加大整治校园周边及社区法制环境,减少对青少年的心理侵蚀,建立心理咨询网络,做好青少年犯罪前心理预防;加强未成年人素质教育,动员学校、社会、家庭齐抓共管,控制“犯罪边缘”;加强青春期教育,预防青少年性犯罪;总结“教育、感化、挽救”典型经验,全力预防失足青少年重新犯罪等。

今年3月中旬,武汉市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领导机构依据相关职能,将办理该项提案的具体措施分解到当地公安、检察、法院、教育、共青团、妇联、民政、文化、劳动和社会保障、新闻

等十余个部门。记者了解到,该市检察机关目前正依据自身职能,总结、探索、试行对可捕可不捕、可诉可不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审查逮捕、审查工作新方式。犹如当地有关部门负责人所“描述”:江城青少年违法犯罪预防大格局正在构建形成。

(摘自正义网http://www.jcrb.com 2006―04―05)

从网迷少年杀人看青少年犯罪趋势

从市法院列出的《抚顺地区未成年人犯罪调查分析》中可以看到,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以绝对数量逐年增长,2004年案件数量已经是1998年的4倍,未成年人(包括青少年)罪犯占全部刑事罪犯比率呈上升趋势,现已达到8%。

市人民检察院出具的《抚顺市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中显示:2002年至2004年,我市共受理审查案件5913件, 8542人,其中青少年犯罪2043人,缓诉13人,不31人,1999人。青少年犯罪占全部受理审查人数的23.92%;从犯罪类别分:犯杀人罪67人,犯抢劫罪694人,犯盗窃罪467人,犯罪69人,犯伤害罪512人,其它犯罪214人;从犯罪类别可以看出,犯抢劫罪居多,伤害罪位居第二。

市公安局有关调查统计显示:2002年至2004年违法犯罪的2991名青少年中,14岁-16岁的358人,17岁-18岁的有531人,19―25岁的有2102人。违法犯罪成员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特别是近些年来,犯罪主体的年龄有所提前。在未成年人犯罪中,盗窃、抢劫、伤害等犯罪占相当大的比例。这三类犯罪占青少年犯罪总数的88.2%。

(摘自抚顺新闻网http://fushun.nen.com.cn 2006-03-30)

广东起草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招聘未成年人参与

经过3个月的起草,《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开始进入征求意见阶段。其中,面向社会公开招聘5名未成年人参与《条例》起草小组引人关注。

《广东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网日前已开通。负责这项工作的共青团广东省委还将召集各个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召开征求意见座谈会,对《条例》的起草、修改提出意见。《条例》起草工作小组也将深入到未管所和未成年劳教所,分别召开未成年犯和未成年劳教人员征求意见座谈会,让他们结合自身违法犯罪的原因,对《条例》提出意见。

眼下,招聘未成年人的工作正在进行当中,报名开始才几天,就有不少未成年人或打电话或上网报名,要求参加。与此同时,也有不少人对此提出质疑,认为未成年人不具备起草法律的能力,让他们进入起草小组,“作秀”成分大于实际意义,立法机构应该谨慎操作。

(摘自《人民日报》2006-04-06)

新研究显示:活泼好动更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

美国研究人员最新公布的一项研究结果显示,那些经常到户外锻炼身体的青少年较之常常待在家里看电视的同龄人,前者染上吸烟、酗酒以及其它一些不良习惯的可能性要明显小于后者。此项研究是由美国的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组织完成的,研究对象为将近1.2万名初、高中学生。研究报告已经刊登在最近一期的《儿科医学》杂志上。

研究发现,与那些将大部分闲暇时光花在看电视上的同龄人相比,活泼好动的青少年通常拥有更强的自豪感,更为优异的学业成绩,同时也更不容易出现诸如吸毒、吸烟、酗酒以及与他人发生性关系等危险行为。研究报告作者之一的彭妮・戈登・拉尔森博士说:“总的来说,无论具体参加的是哪一项项运动,那些爱玩的孩子们的健康状况的确要好于总是坐在电视机前的同伴。”当然,这也并不意味着孩子们必须在课余时间加入到某支足球队中。研究结果显示,诸如轮滑或滑板等有时会令成年人皱眉头的“另类”运动同样可以带给孩子们更多的自豪感与更低的染上坏习惯的可能性。按照拉尔森的说法,轮滑比看电视更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这一结论可能会让某些成年人大吃一惊,因为他们总是将喜爱轮滑的孩子们视做调皮捣蛋者。目前,美国很多公共场所都禁止人们玩滑板,而一些社区也反对在当地修建滑轮公园。

拉尔森还指出,不仅父母们应当鼓励自己的孩子积极投身于其所喜爱的各项运动之中,而且学校和社区也应该努力为孩子们创造更多的活动机会。在其它一些同类研究中人们发现,那些与自己的父母一起参加运动的孩子们会比同年龄的“电视爱好者”更不容易沾染上从酗洒、吸毒到青少年犯罪在内的一系列不良行为。研究人员则在该报告中表示,本次研究进一步强调了父母在其子女的健身运动中所充当角色的重要性,同时也指出了如果父母不陪孩子玩可能会带来的负面影响。

(摘自新疆新闻在线http://www.xjbs.com.cn 2006―04―06)

美国华盛顿地区女流氓势力发展迅速数百个团伙横行

华盛顿官方表示,近年来华盛顿特区的女流氓势力发展相当迅速,数百个女流氓团伙在该区肆意横行。而这已成为当地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华盛顿特区负责相关事务的官员布里奇特・米勒向媒体介绍称,目前华盛顿地区有超过270个女流氓团伙。这些团伙大多形成于一些中学和社区。她们之间经常发生冲突,甚至会为了一些小事而大打出手。她们使用的凶器从棒球球棒到冰锥什么都有。这些女流氓团伙已经使校园成为她们的“战场”,在这里她们要用暴力来获得家里无法得到的尊重和认可。

据美国联邦司法统计局统计,从1995年到2004年中,法院受理的男性犯罪案件的年增长率为3.3%,而同期女性犯罪案件却以每年5%的速度迅速增长。2003年,华盛顿当地法院判决的女性青少年犯罪人数为445人,而一年后的人数则激增到了571人。这已经成为困扰当地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目前华盛顿当地政府正在设法解决。

(摘自中国网http://www.china.com.cn2006―3―31)

法国:防犯罪从娃娃抓起 引发争议

法国政府计划出台一项法律草案,希望从幼童开始预防犯罪,而不是从第一次违法之后才开始行动。因此,年满3岁的儿童就可能被相关部门“入档”。

据哥伦比亚《时代报》日前报道,根据法国卫生和医学研究所一份《青少年反常行为》的研究报告,法国政府计划在预防青少年犯罪方面提早采取行动。

根据这项计划,校医将成为“心理警察”,负责观察3岁到6岁儿童的反常行为。研究报告指出,这一年龄段儿童的某些行为可预示儿童是不是“危险”,是否会发展成“未来的罪犯”。这些行为包括:情感缺失、控制欲望、缺乏廉耻心、难于管教、有攻击性心理、情绪化、冲动以及道德意识不强等。

有5万名教师、心理学家和儿科医生联合署名发表公开信反对这项计划,认为这会扰乱学校、心理医学和社会的正常秩序。他们指出,儿童的一些无心行为或恶作剧更多的是“一种病理学卜的反应,而不需要提前采取一系列防范措施加以制止,如再教育或心理治疗等”。

(摘自《北京青年报》2006―03―27)

俄对犯罪分子日益低龄化表示担忧

俄罗斯内务部官员韦杰诺夫日前说,俄内务部对俄犯罪分子年龄逐渐下降的趋势感到担忧。他透露,仅去年一年,因未达到法定服刑年龄而被免予的青少年犯罪分子就达7.3万人。据俄内务部提供的数字,俄去年超过112万未成年人因犯案而进过警察局,其中55.5万人从事了一般的违法行为,另有5.8万人正在被通缉。

韦杰诺夫指出,俄未成年人犯罪中重新犯案比例上升也令人担忧。他说:“去年超过1.9万未成年人犯有前科,其中四分之一的人过去曾被判缓刑。”

韦杰诺夫认为,导致未成年人重新犯案人数增加的原因之一是法庭经常对他们使用刑法第90条进行处罚。该条款规定可以对青少年犯罪分子只采取教育措施。此举“使这些青少年又回到原来诱发其犯罪的环境当中,导致他们重新犯罪”。

韦杰诺夫指出,现在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才能解决青少年犯罪问题。为此,根据内务部的建议,政府将成立一个未成年人事务及权益保护委员会专门负责处理青少年犯罪问题。

(摘自《江淮晨报》2006―03―26)

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农村留守青少年;未来就业保障;犯罪率

基金项目:江南大学部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基于农村留守青少年未来就业保障的PPP模式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1610295056)

中图分类号:D917.6 文献标识码:A

收录日期:2017年5月3日

引言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与转型,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渐形成。为了提高收入水平、改善生活质量,进城务工的农民数量不断增加。国家统计局的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农民工总量为28,171万人,比上年增加424万人,同比增长1.5%,其中外出农民工为16,934万人,增速为0.3%。与此同时,农村留守青少年作为进城潮下产生的一个特殊群体,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本文的农村留守青少年是指父母双方或一方外出务工,孩子留在户籍所在地不与父母双方共同生活的13~20周岁的人。

随着教育体制的完善和学校招生规模的扩大,每年的高校毕业生数量不断增加,从2001年的114万人扩增到2016年的765万人,增长近5.7倍,加上中职毕业生和初高中毕业后不再升学的学生,2016年的就业群体大约有1,500万人。由此可见,整体的就业形势十分复杂、非常艰巨,而与城市生源毕业生相比,农村生源毕业生的就业更加困难。2013年中国社科院“中国大学生就业、生活及价值观调查”的数据显示,来自城市家庭的毕业生就业率为87.72%,而来自农村家庭的毕业生就业率只有69.51%,远远低于平均水平。由于就业的困难,很多青少年走上了犯罪的道路,而农村留守青少年由于自身特点,其犯罪率一直高居不下,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基于这一现状,深入分析就业对犯罪率的影响,探讨未来就业保障对于降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率的作用。

一、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特点

(一)青少年犯罪现状。随着义务教育的普及和政府工作的落实,近年来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人数在不断减少,刑事犯罪案件中主体为青少年的比例也在稳步降低,但是2015年仍有236,341名青少年因刑事犯罪而受到刑罚,形势十分严峻。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信息的传递、舆论的传播更加快捷,过早地接触复杂的社会生活给青少年带来物质、心理等方面的冲击,由于心智尚未成熟,青少年极易受到他人言论的影响而导致价值观的歪曲,从而违法犯罪。目前,青少年犯罪现象逐渐呈现低龄化、团体化、智能化、暴力化和突然性等特点。(图1)

在青少年犯罪案例中,大部分是由于缺乏P爱、缺乏监管、缺乏教育、经济贫困、心理扭曲等原因,而这部分群体中农村留守青少年占较大比例。由于缺乏家庭的温暖和家人的陪伴,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现象更加严重。据全国法院相关资料,2006~2012年全国法院判处留守青少年罪犯人数由41,707人增长至97,895人,年均递增9.7%,2013年和2014年人数有所下降,但2014年仍高达67,420人,占全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总数的27%。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特点。通过对近年来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案例的分析,其犯罪特点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一是犯罪年纪低龄化。中国青少年犯罪研究会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十五六岁少年犯罪案件占青少年犯罪案件总数的7%以上,呈现上升趋势;二是犯罪类型相对集中,以财产型犯罪为主。农村留守青少年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产生攀比心理,追求物质主义,当需求得不到满足就会心生邪念,引发盗窃、抢劫等犯罪行为。《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报告》中指出,抢劫、盗窃等侵犯财产型犯罪占未成年人犯罪总数的80%以上;三是犯罪手段暴力化。由于家庭教育的缺失,大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缺乏对法律红线的辨别能力,没有明确生命和犯罪的概念,易受网络上的暴力游戏和不良信息的诱导,不仅侵犯财产而且危害人身健康与生命。近年来,校园暴力层出不穷,农村留守青少年因矛盾杀人的悲剧也时常发生,如2014年的肖明案、薛毅案等;四是犯罪行为偶然性强。农村留守青少年往往会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罪行,作案动机比较单纯,多为临时起意,突发性犯罪多,存在一定的盲目性;五是犯罪方式团伙化。农村留守青少年易情绪冲动、盲目随从,但是非辨别能力不足,缺乏法律知识,聚集到一起时易受人多势众心理的影响而共同犯罪。

二、就业对犯罪率的影响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取。基于郭飞对于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因素的分析,本文着重研究国家政策、劳动力素质、劳动力市场三个就业因素对于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率的影响。根据经济政策作用的直接性与调节性,选取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作为国家政策对于就业影响的具体指标。根据农村留守青少年接受教育的机会与层次,选取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作为劳动力素质对于就业影响的具体指标。由于缺乏青少年就业市场岗位供需与就业人数的具体数据,故以我国就业总人数作为劳动力市场对于就业影响的具体指标。由于农村留守青少年是青少年刑事案件中的犯罪主体,并且缺乏近几年我国青少年总人数的数据资料,无法直接计算犯罪率,故以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作为犯罪率的具体指标。

(二)模型构建。为了进一步研究就业对降低犯罪率的作用,根据国家统计局2006~2015年的数据材料,以我国青少年刑事罪犯数(用Y表示)为被解释变量,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用G表示),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用E表示),我国就业总人数(用X表示)为解释变量,利用Eviews软件建立计量模型,用最小二乘法做回归分析。通过对不同模型结果解释能力的比较,最终选取半对数模型与倒数模型相结合的回归模型。(表1)

根据Eviews输出得到表1所示结果:

(三)结果分析。2=0.965223说明样本回归直线的解释能力为96.52%,即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变动的96.52%可由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我国就业总人数作出解释,回归直线拟合观测点较为理想。方程的F值为84.2629,说明回归模型总体是显著的,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我国就业总人数对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的共同影响是显著的。从每个自变量的t值看,在5%显著性水平上,三者分别对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的影响都是显著的。由回归方程系数可知,其他条件一定时,国家财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与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成正相关,与理论分析不符,可能是由于时间序列的有限性或模型固有的局限性;其他条件一定时,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每增加1万人,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将会减少0.05%;其他条件一定时,我国就业总人数每增加1%,我国青少年刑事犯罪数将会减少31.40%。

通过以上分析可知,扩大普通本专科招生与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总人数可以增加升学机会,提高劳动力就业素质,从而增加我国就业总人数,减少我国青少年的犯罪行为。对于高犯罪率的农村留守青少年,提供未来就业保障从而增加就业机会对于降低其犯罪率有更大的积极效应。

三、我国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原因分析

(一)就业对犯罪的影响原因分析。就业关系到每个人的生存与发展,更关系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严峻的就业形势下,作为弱势群体的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层次与就业质量更是不容乐观。

由于城乡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农村青少年的升学率明显低于城市青少年;由于家庭结构的不健全、家庭教育的缺失,农村留守青少年易产生一系列心理问题,自卑、孤僻、叛逆等都会造成人际沟通方面的缺陷;由于学校教育方法的失当,重视升学率、就业率而忽略学生的健全人格的培养,导致农村留守青少年自律意识薄弱,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以上原因都造成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困难。

由于正处于身心发育时期,农村留守青少年自我认识存在不足,如辨别是非善恶的能力弱、情感需求强烈、意志薄弱,再加上缺少父母的关爱,农村留守青少年易夸大生活中的消极因素而形成阴暗的人生观,面临就业的困境往往会走上犯罪的道路,过分追求物质满足而置法律法规于不顾。失业问题也可能引发青少年对秩序的叛逆、对社会的不满,从而产生报复心理,增大了犯罪的可能性。

未来就业保障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困境,减少犯罪行为的发生。一方面未来就业保障使农村留守青少年感受到社会和政府对他们的关注与呵护,有利于情感上的感化,减少他们对社会的不满,矫正扭曲的心理,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观;另一方面通过未来就业保障的各项措施,农村留守青少年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学习专业技能,获得职业资格证书,从而找到能发挥个人价值的岗位,在获得劳动收入的同时实现自尊需求与自我实现需求,从根本上预防犯罪行为。

(二)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调研分析。为了进一步了解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原因,研究就业对降低犯罪率的机理,本文通过对四川省广安市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250份问卷,回收224份,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有210份有效问卷。

在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率高的原因分析中,由图2可知,共有33.3%的受访者认为心理问题为主要原因,即亲情缺失导致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内心封闭、情感冷漠和行为孤僻,这一类青少年极易形成扭曲的价值观而导致犯罪。26.2%的受访者认为教育问题为主导因素,大部分犯罪的农村留守青少年都存在厌学、逃学、辍学的情况,由于学业知识的不足无法进行就业技能的学习,从而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为了追求物质生活极易进行犯罪。此外,部分受访者认为社会风气的不良倾向、周围同学的欺凌行为、家庭教育缺失而形成的错误道德观等也是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诱因。(图2)

由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原因分析可知,扭曲的价值观、道德观是犯罪的根本原因,物质的生活需求则是犯罪的主要目的。大部分农村留守青少年缺乏稳定的收入来源,由于专业技能的薄弱导致就业困难,在金钱主义不良倾向的诱导和攀比心理的鼓动下导致犯罪行为。由此可知,提供未来的就业保障对于降低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率有一定的促进效应。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受访者认为学校再教育、就业岗位的增加、就业基金的支持等都能提供未来就业保障,促进就业从而减少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四、促进就业、避免犯罪的对策

(一)职业教育培训。为了让农村留守青少年更好地就业,提供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教育培训。针对农村留守青少年的普遍情况,开展以门槛低、费用少、时间短的中等职业教育为主的培训,通过实行免试入学、放宽年龄限制、建立弹性学制、加大扶持力度等措施积极促进农村青少年的就业,并把专业知识与职业技能、学历证书与业资格证书有机地联系起来。通过扩大中等职业教育规模,让更多的农村留守青少年获得工作技能,可以通过劳动所得满足自己的物质需求,从而降低犯罪率。

(二)对接就业岗位。加强校企合作、产教结合,针对就业岗位培养专业人才,实现供需有效对接。学校应围绕市场进行教学行动,根据产业结构和就业市场调整专业结构,在满足经济社会需求的条件下通过模块化教学提高青少年的职业能力。此外,学校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通过联合办学让企业作为学生实习的基地,加强实践教学,便于对口培养企业所需人才,利于就业岗位的对接。学校的老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的双向交流有利于提高教学的质量,更好地把握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从而进行订单式培养。通过对接就业岗位可以提高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率,通过在工作上获得的成就感纠正被扭曲的价值观,从而避免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犯罪行为。

(三)创新创业扶持。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就业创业环境,各种补贴与优惠政策的扶持为农村留守青少年进行就业与创业提供良好的机遇。积极发挥创业对就业的倍增效应,建立完善创业培训、项目推荐、资金扶持、专家指导为一体的创业扶持机制,提高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创业能力,从而更有效地规避创业风险。此外,在银行贷款、税收政策、土地使用等方面也给予一定优惠政策,并充分利用社会的就业创业基金,大力表彰成功创业的农村留守青少年,形成“政府激励创业、社会支持创业、青少年勇于创业”的新机制。通过创业带动就业,完善就业保障机制,为农村留守青少年梦想的实现铺垫道路,有助于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减少犯罪行为。

(四)调整产业结构。从20世纪90年代以后,我国第一产业劳动力出现负增长,第二产业劳动力增长缓慢,第三产业劳动力增速不断加快,逐渐成为我国吸纳劳动力的主要产业。但是由于我国产业结构的不合理,就业总人数虽然有所增加,但是与产值比重的增加幅度不对称。相较于城镇,农村的产业结构更不合理,第一产业已成为劳动力净流出的部门,第二产业未合理吸收劳动力,第三产业发展缓慢,因此应大力调整农村的产业结构。首先,通过强化农村科技、引入先进设备提高农村第一产业的工作效率;其次,增加第二产业中的技术比重,提高产品附加值和利润率,注重与生产业的融合发展;最后,应将优化第三产业结构作为调整重点,积极发展农产品流通、运输、保险等项目,同时抓住农村的地域特色,发展特色农业和观光旅游农业等产业。通过调整产业结构为农村留守青少年的就业与创业创造更多机会,教育培训与不同产业岗位需求的密切联系也增加了未来就业的保障,从而降低犯罪的可能性。

总之,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问题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和发展,关系到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应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通过提供各种形式的未来就业保障,满足农村留守青少年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有利于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避免犯罪行为,从而降低犯罪率,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

主要参考文献:

[1]李训伟.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的原因及对策研究[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9.

[2]索文斌,宋欣.农村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J].青年研究,2015.3.

[3]宋洪杰.农村留守青少年犯罪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0.

[4]操学诚,路琦,牛凯,王星.2010年我国未成年犯抽样调查分析报告[J].青少年犯罪问题,2011.6.

[5]郭飞,夏建军,余欣.影响农村劳动力就业的因素分析及对策研究[J].出与就业(就业版),2011.24.

[6]郭秀芬.中等职业教育发展要以农村青年就业为导向[J].理论导刊,2007.7.

[7]邢怀亮.农村青少年未来就业困境与对策[J].未来与发展,2015.1.

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理论

一、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研究背景。目前,青少年高的犯罪率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我国社会的稳定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尽管,法学和犯罪学等学术专家对青少年犯罪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但是,对其理论的研究与实践的结合还存在较多的问题,不能有效地预防和矫正青少年犯罪。本文针对此研究背景下的问题,通过理论和实践相互结合的方式,以社区层面为研究切入点,探讨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年少犯罪的理论和实践。

2.研究意义。通过对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的理论与实践研究,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主要体验在填补流动青少年社区矫正研究空白城市青少年发展和社会协调发展的现实需要以及从理念到实际的改革矫正体系,推进社会政策的理论意义社会系统的良性运转等方面,理论和实践化结合研究对开展社区矫正矫正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先是帮助作用。

二、社区矫正概述

社区矫正对矫正青少年犯罪具有重要的作用,下面,本文从社区矫正概念、内容以及特点等方面对其作论述。

1.社区轿正的概念。社区矫正,通常也称为社区处遇或者社会内处遇,是的一种新兴的犯罪处遇方式。由于我国对社区矫正的相关概念没有明确化,使得人们对其比较陌生,自从我过将这一概念引进后,在2003年两会上证实确认社区矫正的地位。社区矫正的内容主要包括管制、缓行、假释等刑罚内容。

2.社区矫正的特点。社区矫正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种特点:

(1)社区矫正是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时刑罚执行活动主要由执行主体的特定、执行依据的法定以及执行方式的强制性等因素决定,使得社区矫正称为一种特定的刑罚执行活动。

(2)社区矫正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社区矫正是一种新兴的犯罪处罚活动,通过社区参与的形式,由专门的国家机关,在相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的协助下,在判决、裁定或决定确定的期限内,矫正其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并促进其顺利回归社会,所以说这是非监禁刑罚执行活动。

三、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存在的问题

我过社区矫正引入时间较短,发展也较缓慢,在发展过程中,还存在许多的问题,本文详述社区矫正在矫正青少年犯罪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为完善社区矫正对矫正青少年犯罪理论研究提供理论。

1.相关法律不完善

尽管我过已经明确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但是相关的法律对齐规范却不是很完善,尤其对社区矫正执行过程相关的法律还需要亟待完善和规范,使得社区矫正法律规范不完善,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社区矫正规范化执行和推进。

2.社区矫正方式较单一

尽管我国已逐步实行社区矫正制度,并在许多地方逐渐开始实行社区矫正的项目,但是,由于缺乏相应系统和科学的评价制度,使得社区矫正在实行的过程中规范性不够。许多社区在实行社区矫正的时候,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并且社区矫正的方式较为单一,不能根据不同的情况,制定不同的社区矫正方式,使得社区矫正在矫正的过程中,让一些不成熟的青少年重新走向社会,可能继续走向犯罪的道路。

3.对社区矫正重视度不够

尽管,我国法律已规范社区矫正法律地位,并且在全国各个地方已经实践化推广,然而,基于我国当前社区矫正发展环境以及国情的原因,许多偏远地区对其还停留在理论阶段,实践化程度普遍较低,许多地方社区矫正管理人员对其重视程度不够,导致社区矫正这一程度施行程度较大,很多地方只是讲社区矫正做摆设,施行力度较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社区矫正的发展和执行,使得我国社区矫正发展缓慢。

四、完善青少年社区矫正制度有效的措施

通过上文对社区矫正对青少年犯罪矫正方面存在的问题,本文对目前问题作了一定的分析,结合当前社交矫正的环境,本文提出了一系列解决目前社区矫正问题的措施,进而完善我国青少年社区矫正制度。

1.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促进社区矫正发展

我国社区矫正相关法律不健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基于此,本文提出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促进社区矫正发展措施,通过对社区矫正制度理论研究和实践分析,总结社区矫正相关法律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去除抑制社区矫正制度发展的一些不良因素,通过中央性质的文件,明确社区矫正制度,对社区矫正制度进一步以法律的较多明确化,规范化,通过多重方面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进而促进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和进步,促进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发展。

2.增加社区矫正方式,丰富矫正制度

目前,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矫正方式较为单一,鉴于此问题存在,本文提出了增加社区矫正方式,丰富矫正制度的措施,主要从社区矫正组织形式、社区刑罚种类增加以及完善社区矫正对刑罚人员帮助等各个方面进一步增加社区矫正的方式,丰富和完善社区矫正制度。

3.加强社区矫正重视程度,加大社区矫正执行力度

西方国家在社区矫正制度方面已渠道明显的研究成果,我国在社区矫正方面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存在许多的不足,社区矫正制度对国人来说还是一个较为陌生的概念,因而,首先我国要致力于社区矫正法律制度方面的研究,加大对各大高校社区矫正法律研究者的支持,形成较为系统的社区矫正制度研究团队,来推动我国社区矫正工作的发展;再就是借鉴西方先进的社区矫正制度的研究,结合我国的法律体系形成自己的理论基础,从而建立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除此之外,加强社区矫正重视程度,还应该从社会方面以及媒体宣传方面开展,鼓励社会人士参与社区矫正制度上来,让全社会共同参与和提倡,进而让社区矫正制度得到全社会人民对重视和参与,让其成为全社会公民共同重视的制度,让全社会共同发挥其应用的力量,进而扩大其影响力。媒体的宣传对加强社区矫正重视也是相当重要的,通过官方媒体的不断宣传,让全社会意识到矫正制度的重要性,进而逐渐在人们心中树立矫正制度的重要性,丰富矫正制度的理论内涵,促进社区矫正制度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进而促进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不断推广和进步。(作者单位:华侨大学)

参考文献:

[1] 吴亚东.域外视域下的社区矫正制度――对中国社区矫正制度的启示[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8)

[2] 芦晶.开展青少年犯罪社区矫正的重要意义及发展对策[J].法制博览(中旬刊).2013(08)

[3] 贡太雷,李小龙.兰州市社区矫正工作理论和实践的调查报告[J].净月学刊.2013(04)

[4] 北京市注重做好未成年社区矫正人员教育矫正工作[J].中国司法.2012(07)

[5] 王迎龙.论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兼论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与社区矫正制度的衔接[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6)

[6] 谢佑平,谢澍.程序与实体:未成年人社区矫正机制的改造[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2)

[7] 李波.社区服务令:未成年罪犯社区矫正的首选[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2(02)

[8] 屈访.论社会服务令在我国青少年犯罪中的适用――基于社区矫正制度的立法突破[J].现代商贸工业.2012(02)

[9] 胡印富.美国社区矫正制度若干问题的思考[J].商业文化(上半月).2011(09)

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关键词】 未成年;刑事案件;调查报告;量刑制约

一、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概述

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的美国。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引入我国少年司法较之域外法治发达国家起步较晚。所谓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是指在未成年刑事案件的整个诉讼程序中,由具有相关专业知识的专业人员对未成年犯罪人的成长经历、家庭背景、受教育情况、社会评价等进行全面调查,并对其人身危险做出科学、全面评估,形成专业的社会调查报告并将其提交法院,供法院在量刑时予以参考的制度。

近年来,在对《北京规则》的遵守,对域外法律制度的借鉴,通过理论与实务界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作为刑罚裁量中考量的非法律因素,已经得到理论和实务界的普遍认同。2012年新修改的刑诉法第 268 条也规定公检法三机关在办理未成年刑事案件过程中,视情况可对未成年犯进行社会调查,此规定明确了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适用整个诉讼程序。

二、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的证据属性

对于社会调查报告的法律属性,我国尚无定论。主要存在以下几种观点:“社会调查员有别于证人,应当将其作为一种较为特殊的诉讼参与人对待,赋予其类似于鉴定人的诉讼地位,并在法庭调查结束后设置独立的听审程序,由调查员出庭宣读调查评价报告,并接受控辩审各方的询问”;[1]第二种观点:“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不能作为证据使用,只能是司法机关处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时的一种重要参考资料”;[2]还有学者认为:“社会调查报告具有证据的相关性,具备了证据的内容和形式的客观性,可以作为品格证据。”[3]

从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来看,被调查的内容与犯罪构成无必然联系,因而,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不具有证据相关性,即不能成为未成年案件定罪的根据。理论界对社会调查报告是否属于品格证据曾产生过争论,我们认为,即使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不具有证据属性,并不影响社会调查报告对未成年人的品格与可信度、可塑性的证明,且社会调查报告是未成年人进行矫正的重要依据。在犯罪事实认定阶段,品格证据与犯罪事实不具有相关性,因此,在英美法国家,在定罪阶段品格证据一般被排除在法庭审理之外。

当然,根据证据理论的八种分类,把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归于任何一种证据分类都不免有些牵强,社会调查报告内容中所涉及的未成年犯罪人的详细信息都与犯罪事实无关。虽然,我国尚未实行定罪与量刑相分离的独立量刑程序,但是,我们应该把证据的概念纳入到整个刑事诉讼的视野,即刑事诉讼证据不仅要包括定罪证据,而且应该包括量刑证据。

三、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对法官自由裁量权的限制

未成年犯罪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犯罪群体,对其定罪量刑程序也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程序。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有助于法官获取充分的量刑信息,能够有效规制法官自由裁量权。量刑程序面向的是犯罪人的“未来”,是一种“以犯罪人为导向”的刑事诉讼程序,是为改造、矫治被告人而进行的活动。[4]未成年的刑事案件所特有的审判程序以及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都对法官正确行使自由裁量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对法官司量刑自由裁量权产生影响:

1、“两步式”庭审模式

我国对未成年犯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立法原则,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政策,实行“寓教于审”的司法目的。随着我国少年司法理念的不断发展,对未成年犯罪人的特殊保护被提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近年来,随着媒体网络的飞速发展,未成年犯罪案件的曝光率越来越高,往往能引起社会舆论一片哗然。为防止法官在定罪阶段因被告人的前科、品行、社会舆论等形成预断或偏见,为实现对未成年犯罪人准确定罪、公正量刑,各地少年法庭已经形成了一种“先确信有罪、后教育并量刑”的“两步式”庭审模式。在我国未成年刑事案件中,在定罪阶段被追诉人一般都会做有罪供述,无罪辩护案件极少。由此可知,我国未成年刑事案件争论的焦点,主要集中围绕量刑展开。

2、独立的量刑程序与量刑辩护

虽然我国普通刑事案件尚未实行定罪与量刑分离,但是未成年刑事案件毕竟不同于普通刑事案件。在少年法中由于大量有罪答辩的存在,形成了事实上独立的量刑程序,在少年司法中控辩双方争论的焦点在量刑而非定罪,而要实现合理量刑,实现寓教于审的目地,法官就必须获取充分的量刑信息,而社会调查报告则是法官获取充分量刑信息的基础,“在少年审判过程中,先由控、辩双方发表量刑意见,然后控、辩双方围绕着量刑的事实、情节展开法庭调查和法庭辩论,法官认真听取控辩双方的量刑辩论意见后作出最终的量刑裁决”, [5]在少年司法中,一旦实现定罪与量刑的程序分离,在定罪程序完成后进行独立的量刑程序,使控辩双方有机会专门就量刑问题展开辩论,使各种量刑信息充分展现在法官面前,这样既有效规制了法官的量刑自由裁权,又增强了量刑的公正性和透明性。

3、未成年人的特殊身份与社会调查报告的内容

未成年人作为社会中一个心智尚未成熟的特殊群体,其犯罪诱因往往与其生活经历,成长环境,智力因素等相关。没有人天生就是犯罪人,未成年人由于心智尚未成熟,人生阅历尚浅,容易误入歧途,也正因为如此,未成年犯罪人的可塑性比成年犯罪人强,再社会化的可能性更高。未成年社会调查报告能详细掌握未成年犯罪人的性格、教育、家庭及犯罪诱因等信息,通过这些信息能有效找准“感化点”。未成年犯罪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犯罪群体,由于心智发育尚未成熟等自身固有特点,既容易一念之差走入歧途,也容易被感化回归正途。法官量刑时应该充分考量犯罪事实与量刑信息,既不能忽视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也不能以社会调查报告内容侧重为未成年人“误入歧途”开脱。

四、结语

未成年犯罪人作为一个特殊的犯罪群体,在刑事审判中应当得到特殊的保护。在现有的司法体制和刑事诉讼模式下,应当健全未成年刑事案件社会调查制度,为法官正确定罪,合理量刑提供充分的量刑信息。以达到寻找犯罪诱因,找准“感化点”,实现“寓教于审”的司法目的,使未成年犯罪人更好的回归社会。

【参考文献】

[1] 沈利,陈亚鸣.刑事案件未成年被告人社会调查制度的法理考察与司法实践[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2.

[2] 郭欣阳.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的法律性质以及其审查中的运用[J].人民检察,2007.11.

[3] 吴燕,吴翎翎.未成年人品格证据若干问题初探[J].青少年犯罪问题,2008.5.

[4] 汪贻飞.论社会调查报告对我国量刑程序改革的借鉴[J].现代法学,2010.1.

[5] 杨飞雪,孙宁华.量刑答辩在未成年刑事案件庭审中适用的几点思考[J].青少年犯罪问题, 2006.3.

【作者简介】

青少年犯罪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关键词:青少年犯罪;现状;特征;成因;预防

一、青少年犯罪的现状及特征

1.从犯罪形态看:共同犯罪的形式增多。兰州市2008-2014年所查获的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两人以上共同作案的人占总数的70%。内部组织结构紧密。以2008年末兰州市青少年结伙抢劫案件为例,A犯罪集团的成员分为核心成员、普通成员和成员三种,核心成员共谋,制定了犯罪集团的行动方案,主犯作为集团核心,控制了其余5人,形成了分工明确的犯罪团伙进行作案。[1]

2.从犯罪性质看:盗窃、抢劫类犯罪等均有出现,并且明显呈上升趋势。许多青少年向往奢侈生活,又不想付出劳动,就从一些从小偷、小摸最终走向盗窃犯罪;另一些则走向抢夺、抢劫、盗窃等犯罪;

3.从犯罪手法看:作案手法凶残,犯罪后果严重。犯罪手法趋于团伙化、智囊化,具备了一定的反侦破和反打击能力,案前计划周全,进行多次踩点,选择合适时机并且准备好作案工具;案时分工有序,作默契。

4.从犯罪年龄看:逐渐低龄化。据国家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在受到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当中已满14岁不满16岁的人数逐渐增多,而因不满16岁不予刑事处罚和不满14岁不负刑事责任的人数也占相当大的比例。更有一些少年从10―13岁就开始走上犯罪道路。

二、青少年犯罪的原因

1.根本原因:青少年自身文化素质有限,自我保护能力差。青少年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阶段,不论从心理还是生理都处于发育阶段,所以他们对于是非对错和诱惑的辨别和抵御能力差,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容易在影响和教唆下犯罪。

2.重要原因:不良动机。所谓不良动机就是违反了禁止性规定的心理活动,如盲目追求物质享受的骄奢淫逸之风和攀比情绪,都能使得青少年在为满足自己的需求之下犯下罪行。[2]

3.外部原因:文化糟粕的影响。目前在文化市场上,报纸杂志、录音录像制品、大众传媒中充斥着大量的凶杀暴力、有损人民群众健康的内容,既是对正统文化的冲击,也是对青少年世界观养成过程中的阻力。青少年成长过程就是一个模仿的过程,错误的信息若是被青少年接收,很容易诱导青少年走向犯罪。[3]

4.内部原因:家庭教育的影响。不正确的家庭教育在青少年的人格形成过程中成为阻力,从而形成不正确的人生观。父母的一言一行随时都在潜移默化的影响着青少年性格的养成。如果父母经常有以下行为则会很大程度影响青少年性格的养成[4]。

三、预防青少年犯罪的措施及其现实意义

(一)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不断净化青少年成长的社会环境

1、加强对腐朽不良文化的打击力度,努力为青少年营造一个良好的、健康的社会氛围。对于精神要坚决杜绝,使得青少年无法接触到糟粕文化,接收更多正能量文化宣传,从内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处世观。

2、重视文明建设,加强文明社区、文明城市的建设,多举办一些宣传正能量的活动,让青少年参与进去,使得他们在实践中感受文化的力量,更好的学习到道德文明,通过实践深入青少年心中,这样自然而然就能形成一种道德习惯。

(二)大力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目前对青少年法制道德素质教育,已初步形成了普法主管部门统筹全局、综合协调各方力量,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实施、完善工作格局,从而综合各方力量已达到对青少年组织教育的提升。

(1)以加强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为主要任务。培养青少年的法律意识就要将眼光放长远,使得在青少年的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时期,就能将法治思想深植于心,使法律意识成为青少年的主导思想,将法律融入到他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而指导青少年健康成长。

(2)建立综合各方、统筹全局的教育模式。对于青少年的法治道德素质教育工作,应在普法主管部门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主导的基础上,带动各部门参与其中,多管齐下,发挥各方的能动性,形成家庭、学校、社会一体化,从而形成较完善的法律网络体系。

(三)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相适应的惩治机制――社区矫正

1、我国社区矫正的定义。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部门于2003年7月10日联合的《关于开展社区矫正的通知》,对社区矫正进行了定义:社区矫正人员在判决、决定、裁定服刑期间,在社区管辖范围内,通过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和民间的组织以及社会志愿者协助,通过社会监督、帮扶等形式,对社矫人员的犯罪心理和行为恶习进行矫正,与监禁相对应的刑罚方式,是非监禁的刑罚执行活动之一,这样既对失去青少年起到警示惩戒的作用,也不至于使得他们脱离正常的生活轨道以至于影响他们性格和人生观的养成。

2、我国社区矫正的特征。一是非监禁性:社区矫正的失足少年能够接触和融入社会,在社区中正常的工作学习生活;二是刑罚缓和性:社区矫正对失足少年惩罚程度较轻不会受到监禁刑罚这么严厉的惩罚;三是主体多样性:社区矫正的工作主体包括政法相关部门、社会团体、群众组织和社会志愿者,这样主体形式不单一,教育思路就多样化,更有利于教育和培养失足青少年;四是成果的综合性:不但可以起到对失足青少年的惩戒目的,还不至于在青少年成长阶段就给他们留下阴霾,影响日后的正常生活。

3、我国社区矫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一是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历时短,工作经验不足;二是社区矫正机构编制严重不够,社区矫正工作者素质不够高且团队建设不稳定不健全;三是社区矫正工作活动经费不足;四是缺少各方的沟通过合作。我国若想将社区矫正作为对失足青少年主要的教导机制就必须彻底完善方方面面,从而提高工作效率达到理想的效果。所以,第一,将现代新型的社区矫正机制与我国传统的社会帮教制度接轨。[5]传统的社会帮教制度在我国有很长的历史和实践经验,而且有很好的社会效果,所以如果将两者结合如同如虎添翼,事半功倍,大大提高工作效率,谋求最好的社会反响和效果。第二,建立转移性高的社区矫正机构,注重培训专业合格的矫正人员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培养专业的矫正人员。第三,对社会矫正机构建立、工作过程、人员组织结构要进行严格监督,以免被不法分子趁机所利用。

在坚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背景下,坚持“以人为本”,“以教育为主,惩罚为辅”,所以构建社区矫正机制不但可以达到教育和惩戒青少年的作用,还可以更好的保护青少年,避免他们交叉感染被不法分子所利用,体现我国刑罚的人道化。所以,我们要借鉴各国先进刑罚理念,吸取各国在构建社区矫正制度上的教训,对我国青少年惩戒措施进行深度的研究和探索,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停工帮助。[5]

[参考文献]

[1]《青少年犯罪》百度百科.

[2]《青少年犯罪现状调查报告》.

[3]曹漫之《中国青少年犯罪学》群众出版社,1987年出版.

[4]吴鹏森: 《犯罪社会学》 中国社会出版社 中国审计出版社 2001版.

[5]张展宏:《青少年犯罪与学校教育》.

上一篇:青少年网络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大学生理财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