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调查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16 06:22:43

青年调查报告

青年调查报告范文第1篇

在顺义区工作那几年,邱国远换过很多工作。他每天穿着体面,朝九晚五地上下班,却总觉得自己和城市格格不入。他喜欢夏天在自家院子里支起桌子吃饭,习惯走在街上遇到的都是看着自己从小长大的熟人。可是在城里,他甚至不知道隔壁的邻居是谁。

我就是一个农民。邱国远还是选择遵从自己的内心,回到顺义区北务镇北务村,和哥哥一起将养猪进行到底。

团北京市委北京青年1%抽样调查将邱国远归类为农业青年。他们的年龄在16~35 岁之间,生活、居住、工作在北京乡村超过半年,直接从事第一产业。在北京,农业青年共有9.11万人,占北京市农业人口总数的16.17%。

收入不再靠种粮

白天,邱国远在村子里几乎见不到同龄人。太阳下山之后,各家各户的小车才陆陆续续开进村子,载着从城市里放学、下班归来的年轻人。

随着北京城市化进程加快,部分近郊农村变为城镇,大量农民上楼,大量农村户籍青年不再从事农业生产,选择在外就业或上学。农村青年外流趋势明显,村里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并呈现多重经济身份集于一身的特点,收入来源也越发多样化。

有些农业青年通过将土地的经营权进行流转,获得租金,成为土地出租者,有些青年参加村集体产业并获得股份分红,成为股东,有些青年将自有住房出租,成为房东,还有些青年开展农家乐等个体经营,成为私营企业主。

河北保定姑娘赵红敏是北京农业青年中少见的外地农业户籍。因为到北上广的年轻人都在城市里,没有人来农村。在北京市农业青年中,北京农村户籍占54.0%,北京非农户籍占38.4%,外地农业户籍占3.3%,外地非农户籍占4.3%。

大学毕业后,赵红敏被一纸工作在北京,管吃又管住的offer吸引到了延庆县北京四海种植专业合作社。当时,这片距县城46公里的纯山区让赵红敏很失望。6年过去,四海种植专业合作社投资成立了北京四季花海农副产品加工有限责任公司,赵红敏担任经理。农村还是有发展空间的,关键要看个人努力。她说。

李佳雪从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到房山区经营一家以生态教育、农工文化教育等为主旨的亲子生态农场。她介绍,房山区拥有十渡景区等丰富的旅游资源,青年人大多选择从事旅游行业的相关工作,很少有人选择传统种植、养殖行业。

在农业青年致富途径中,农家乐排在首位(15.9%),传统粮食种植收入最低。

保留传统的生活方式

每个月没有了房租开销,回到村子里的邱国远生活压力骤降。自己院子里种点菜随便吃。他说,除了吃饭和孩子读书的开销,基本花不了什么钱。

不过,由于生活和劳动都在村里,农业青年的社会交往相对局限,他们最常交往的对象是本村村民(77.3%)。

农业青年在业余生活上也较为传统,每天上网时间为一小时及以下的占47.5%,从不上网的占6.8%,闲暇时间首选上网比例明显低于其他各类青年。而他们最常用的联系方式,是电话(38.7%)和面对面交流(26%),通过QQ、飞信、微信等网络工具的比例相对较低。

邱国远也用微信,但只是打发无聊,从不用来谈正事。更多时候,他会选择打电话,或者更直接地把朋友叫到一起当面聊。

农业青年业余生活比较单调,闲暇时间的安排中,47.9%的被访青年选择上网,45.3%选择看电视,8%选择打牌打麻将等娱乐。

在乡愁中创业

大学毕业后,张庆回到房山区大石窝镇南河村,成为一名农业种植技术指导员。经过两年的摸索努力,张庆管理的大棚蔬菜实现年25%增产。现在青年人不管有没有学历,留在农村的都很少,即使没有学历也会出去打工。张庆说,但有些人的思想意识也开始转变,我身边也有一些人回到农村来创业。

不过,虽然42.8%的农业青年有强烈的创业意愿,对于未来3~5年的职业发展中,选择自己创业(21.4%)排在第一位,但只有4%的人有过实际的创业经历。缺乏资金、缺乏创业指导和缺乏技术支持是阻碍他们创业的三大门槛。

韩森就是为了父母,放弃了单位的出国机会,回到大兴区长营镇小黑房村,帮父母搞肉鸽养殖。起初他也十分排斥,每天在家睡觉不想起床,起来也不知道干嘛。但后来,他选择接受现实。

青年调查报告范文第2篇

平安是电力企业的生命,青年平安监视岗是企业团组织率领团员青年积极投身平安出产的有用载体。长时间以来,四川电力公司团委连系企业实践,环绕青年平安监视岗睁开了深化仔细的查询研讨,针对青安岗的运动方式、内容勇敢展开立异理论,起劲将青安岗打形成为企业的精品运动。

2012年,公司所属的电力公司团委在青安岗理论中领先提出了“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的想象。经过试点,该运动遭到了广阔一线青工的喜爱,并获得到了意想不到的结果。

一、展开“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运动”的布景

电力企业的青安岗,作为团的一个品牌运动已展开多年,获得了必然的成效,但也存在着本身局限性:其一,青安岗的根本义务是对青工在平安出产进程的“三违”(习气性违章、违背劳动规律、违章批示)行为施行监视,并率领青工参加平安隐患的查找。但各级供电企业不只设有负有平安监察本能机能的治理部分,各班组设有平安员,以班组为单元的工会小组还设立了劳动维护监察员,这些部分和小我都与青安岗担负着相同的职责。比拟之下,青安岗的监察权益和力度在企业里显得最弱。因而青安岗的运动内容必需立异,青安岗的职责必需改良,青年平安监视岗运动才干在企业站稳脚跟;其二,青安岗员多为年青同志担任,他们在班组资历浅、经历少,人微言轻,行使权益较班组的平安员、劳动维护监察员弱,其任务热情遭到伤害不肯参加青安岗治理,致使底层单元青安岗运动流于方式,青安岗员形同虚设。因而青安岗员的责官僚响应调整,要抓住“青安岗员为龙头”这个要害,充沛调动岗员的热情,青年平安监视岗运动才干在企业蓬勃开展。

2012年头,川电公司团委有针对性的对“青安岗”运动方案进行了修订,明白了“青安岗”首要任务为具体查找企业平安出产中的隐患。而青工本身存在的平安出产技能单薄,经历缺乏,任务作风松散,责任感和职业品德精力缺乏等多方面也被列入了青安岗查找的隐患之列。

如许的布景下,在青安岗展开“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的想象发生了:经过进修型组织理论的深度汇谈方法,让青安岗成员查找并准确看法本身在平安出产方面的弱点和缺乏,用警醒干涉的伎俩阻止这些不平安要素的持续开展,真正将平安隐患祛除在萌芽形态。运动由青安岗岗员筹划并按期组织施行。如许一来,不只丰厚了青安岗的运动内容,构成了青安岗运动的按期准则,为青安岗员的任务提出了新的课题,也加强了青安岗员参加青安岗治理的积极性。

二、在青安岗展开“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运动的可行性

展开“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运动,是“木桶道理”带来的启示。一只木桶能盛几多水不是取决于桶壁上最长的木板,而是取决于最短的木板,这一规则又称“短板理论”。因而,想添加木桶的容量,就必需设法加高最短那块木板的高度。关于青工而言,平安出产取决于本身平安技能的黑白和平安认识的强弱,只需个中一个环节出了问题,该青工整个形态将遭到影响,而最轻易出问题的环节,刚巧就是本身的“软肋”,即“平安短板”。

传统的平安治理形式中,治理人员凡间采用事前教育,过后节制的治理办法。特殊是对“过后节制”敲大鼓,用大锤。但现实证实靠这种“教育+罚款+补偿”的治理形式,来进步青工技能力气和平安认识,防止平安出产变乱,结果差强者意。“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运动恰是走出传统平安治理的误区,将平安治理关隘前移,从关怀青工动身,采用青工小我弱点剖析治理的方式来完成有用的平安治理。

青工经过客观的弱点剖析,查找到本身的缺乏,在团支部与班组的协助下,用最短的工夫加以克制,进步本人的出产技能程度和平安认识,使本人的短板得以延长;在安插任务时,班长可以参照班构成员的弱点,合理为每个青工分派义务。班员在执行义务时,可依据各自弱点,进行互相协助、相互提示,促使出产功课平安顺畅的完成。

还,在“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运动中采用深度汇谈的方法,将班构成员组织在一同,摊高兴中的假定,一起考虑,启示青工在自由自在的氛围中自在交流心中的主意,使青工英勇正视本身缺乏,经过自我审阅和改良不时自我逾越,使团队进修的特征获得充沛发扬。

由此可见,“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运动是青工处理“平安短板”的有用路子,也是增强青安岗治理的有用方式。

三、“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试点获得优越结果

从2012年7月28日起,川电公司简阳供电局团支部拔取了220KV棉丰变电站和操作班进行“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试点,正式开端了青安岗的立异理论。“青工平安弱点公示”运动对每个青工是生疏的,没有既定形式,也没有参照的经历,若何经过深度汇谈使青工盲目愿意的查找弱点?假如使成员打开心扉客观指出其他成员的缺乏?都是运动的难点。经由重复调研,团支部拟定了运动方案:运动执行月度方案总结制,由青安岗员筹划施行。运动与班组的班会还进行,完成班会的既定内容后,班构成员在青安岗员的指导下进行自查和互查,找出本人和别人存在的不平安要素,提出改良办法。查找出的弱点和提出的改良办法,由青安岗员汇总后在班内宣传栏进行公示。

从两个班组的试点状况来看,每个成员都有或多或少的提高,成员之间愈加连合敦睦,班组全体技能程度和精力相貌也获得优越改善。

操作班新进员工较多,班构成员简直都是“一对一”的师傅带徒。青安岗员一方面将运动偏重放在门徒技能弱点的查找上。从他们进修的积极性,到任务票的纯熟填写,从设备的熟习水平到毛病的准确查找宽和决,师傅们在汇谈中逐个指出。另一方面放在师傅不良习气、精力形态的查找上,针对发现问题,人人一同考虑,一起想方法处理。运动完毕后,班长做到了心中稀有,在人员、任务装备上愈加合理。例如正值万兵曩昔在向调剂报告请示任务时心境严重,措辞吞吞吐吐表达不清。把握他这一技能弱点后,班长有认识的布置他多和调剂联络任务,短短一个月工夫,该同志就能流利而精确向调剂报告请示各类状况。针对新员工填写操作票不纯熟的状况,师傅加大了门徒填写操作票的进修义务。经过强化练习使他们很快纯熟把握操作票的书写。

另一个试点班组是220KV棉丰变电站,这个班组是一个技能力气较强的班组。因而,该班组以查找平安认识、任务立场等要素为主。该站平安员、值班长孙秀琴以为本人弱点是因为任务压力大,精力严重,任务中轻易疏忽一些小细节。她给本人的提出的办法是:做好本身调理,合理布置任务与歇息工夫,练习生作前做好布置、任务后做好记载的习气。副班贾毅本身弱点分析:进修的自动性不敷,二次设备线路理论但是关。他提出要鄙人一步以考上正班为目的,制定进修方案,多向同志们进修。随后一个月的任务中,孙秀琴做好任务记载,实时调理本人心情,坚持了优越的任务形态。作为贾毅地点班的班长,孙秀琴还针对他提出的弱点,有认识的将反变乱演习等材料交给贾毅去做,协助他处理技能上的迷惑,进步了贾毅处置设备毛病的才能。

两个班组的青安岗员在运动中,筹划、组织、说话技巧等多方面才能都获得磨炼,自傲心、责任心和参加青安岗治理的积极性分明加强。从以前被动展开任务,到目前自动参加治理,还积极想方法、出主见改良治理方法、运动方式。

经过“青工平安弱点公示”运动,进步了广阔青工对青安岗的认知度,调动了青工参加团支部各项运动的积极性,极好地加强了团组织的凝集力。因为运动结果分明,青安岗运动惹起了企业指导和本能机能部分的存眷,目前治理部分也在仔细研讨,预备将运动使用到治理科室。

四、“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运动的领会

经由近一年工夫的“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运动展开,我们不时总结运动经历,得出以下几点领会:

(一)运动离不开班组长的支撑

展开好“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运动,需求获得青安岗地点班组长的鼎力支撑。班组长是青安岗地点班组的领头人,他起首要清楚并置信经过“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运动”,对班员本质进步,对班组平安治理是有协助的,才干从工夫、人员各方面支撑共同青安岗员将运动继续有用地展开下去。其次,在操作班的理论中发现,深度谈判时班长开好了头,成员之间才干构成各抒己见的优越气氛。班组长对班员的状况调查得最具体,在谈话时能客观精确地指出存在的问题,对其他班员的谈话可以起到指导效果。班长谈话后,其他青工再谈话就会有针对性,不会漫无边沿,或许无话可说。再者,班长仔细参加运动后,就能更精确调查班员的缺乏,布置任务就具有指点性,还能在任务中针对班员的缺乏,有认识地供应时机,培育磨炼青工的各类才能。

(二)运动内容因班而异

经过理论,发现两个试点班组因为实践状况各不一样,运动内容的偏重也纷歧样。

操作班偏重新进员工和门徒的弱点问题分析,为师傅和门徒,新进员工和老成员的沟通交流建立了平台,以坦诚的深度汇谈方法,让彼此打开心扉,相互协助,一起进步。

棉丰站偏重专项技能工程和日常细节问题分析。例如该站主变大修工程后触及到设备送电的操作。因为新设备多,人人都不熟习,所以操作前,青安岗就此专题展开了运动,成员环绕送电操作中的弱点问题进行仔细分析,并提出处理办法,圆满完成了操作义务。

因而,“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运动应针对各青安岗的特征拔取偏重点,才干使运动获得成效。

(三)运动的要求与目标应因人而异

“青工平安出产弱点公示”运动有其优胜的一面,但也不克不及说它就是灵丹妙药,能包治百病。认为经过几回运动就可以大幅度进步青工平安技艺本质的希冀是不契合实践的,究竟青工技能的进步和平安认识的强化需求各方面一起的起劲。所以在调查青工参与运动往后的实践结果时,应该依据其本身实践状况提出分歧的要求。经过运动,新进员工可以顺畅完成岗前培训,到达企业平安出产岗亭的上岗前提;技能技艺弱的员工,可以胜任本职任务;综合本质高的职工,可以不时逾越,成为高级人才。有了分歧要求,才有分歧针对性,才干防止在运动中吹毛求疵,而对员工提过高要求,轻易袭击其积极性,使运动酿成无意义的批判会。

(四)专人专项强化“青安岗”治理

电力企业的团支部书记都是兼职,既要干好本职任务,又要担任团支部的建立,还要兼任青安岗岗长,任务经常是无能为力,用于青安岗治理的精神分明缺乏。为了包管运动的顺畅展开,团支部在支部委员中增设了青安岗副岗长一职,由他具体担任青安岗治理。包罗组织联络各分岗员岗员,对各班组平安任务的反省,对运动的调研。使青安岗运动到达“有人抓,有落实,有用果,有反应”的四有用果。

青年调查报告范文第3篇

现状

一、思想政治积极,能够用理性的态度面对社会

调研中感到,我省大部分农村青年在政治观念上相对以前的那种盲从、狂热和偏执,逐步变为理性、务实。我省农村青年思想政治上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关注社会问题。

当代农村青年处于个性养成之中,由于知识素养的提高和传播媒介的发展,他们的视野得到了极大的开拓,大部分农村青年表现出一种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热情,对社会问题有一种强烈的参与愿望。

表一:您认为当前社会最严峻的问题是?

从表一可以看出,跟农村经济有关的社会问题获得关注率最高,这说明经济活动在农村青年生活中很重要,已成为农村青年证明自身价值的一个主要领域,也是影响农村青年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座谈中,我们了解到农村青年对经济问题极为关注,表明他们放弃了社会生活泛政治化的倾向,经济利益的获取与个人事业的成功成为农村青年的主要奋斗目标,这就在逻辑思维上出现了由国家发展向个人发展到个人发展向国家发展的位移。出现这样一种思维方式的变化并不意味着农村青年放弃了对国家的责任,这只是为国效力途径上的差异,并且他们认为后一种途径更能激发人的积极性,客观效果更好,对国家和个人而言是双赢。

2、法制意识增强。

本次受调查的青年大都是九年制义务教育的受惠者,文化素质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民主意识苏醒,自主意识增强,鉴别力和自控力都得到了显著提高。当被问及“当您的正当权益受到侵犯后,您首先想到的是”时,选择“找当地党委政府有关部门请求解决的”占29.03%,选择“找法院打官司讨回公道”的占25.73,选择“自己单独与对方解决”和“找几个朋友帮忙”的占6.15%。这说明两点:一是我省农村思想政治工作措施和排解措施比较得力,有超过50%的农村青年遵循在法律范围内通过正常途径积极解决问题的原则。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实施已经对农村政治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农村青年的民主意识逐渐被唤醒,通过选举来实现当家做主的权利将日益成为农村青年的共识;二是法制观念普遍确立,农村青年大都寻求法律的、非暴力的手段来解决问题,但农村普法教育仍需进一步强化,确保农村青年通过合法的渠道保障权益、解决问题。

3、对基层团组织期望和要求提高。

农村基层团组织在青年心目中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他们对我们党的看法,并最终形成他们的政治取向。

表二:共青团组织对您是否有吸引力?

从以上几项数据中,我们可以得到如下信息:一是共青团组织作为党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有着光荣的历史,对当代青年仍有一定的吸引力,但随着社会生活经济化程度的加深,如果团组织不改变工作方式和方法,将逐渐失去凝聚力和吸引力;二是目前团员两极分化比较严重,一部分团员青年能够积极参加团的活动,在青年中起到了较好的带头作用,相反还有一部分团员青年团员意识淡薄,把自己混同于普通青年,对团组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强,不参加团的活动,游离于团组织之外;三是青年对团组织的期望和要求不断提高,当代青年不仅需要一些传统的文化体育活动,更需要团组织为其提供发家致富的资金、政策、培训、维权等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的服务。

二、直面知识经济的挑战,渴望高质量的学习文化生活

本次调研活动中,我们将科技和教育作为一个重要的分课题来进行研究,根据回收的问卷情况看,我省农村青年已经感受到知识经济带来的巨大挑战,不少青年正在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期跟上时代的步伐。

1、求知欲望强烈。

有56.17%的受调查者表示对现有的教育程度不满意,80.13%的受调查者愿意继续接受教育。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原因有以下几点:一是我省高校较多,加之这些年推行的对人才的优惠政策吸引了各地人才来吉工作,本地农村青年也感受到了很大的竞争压力;二是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我省的产业层次在逐步提升,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相应提高;三是高校的扩招逐渐形成了一个素质较高的待业人群,整体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次受调查的农村青年中小学学历为8.44%,初中学历为29.53%,高中和中专学历为43.25%,高中以上学历为18.78%,总体表现为两头小、中间大,高中以上学历拥有者比例偏低,这与我省农村社会发展要求存在较大差距,低学历青年如不加强学习,很难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一个良好的就业岗位。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竞争压力和发展的要求成为激发农村青年学习的最直接动机。以学历为表征的素质正日益成为社会评价和自我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如表五所示,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年希望重返课堂,农村成人教育市场潜力巨大。

表五:如果您继续学习主要通过何种方式或途径?

2、学以致用目的性明显。

出于对知识的渴求,农村青年踏上了漫漫的求索道路。53.27%的受调查青年对接受与现在所从事职业相关的技能培训表示了浓厚的兴趣,21.67%的青年正在接受相关的短期技术培训,“学以致用”、“艺多不压身”是农村青年的普遍观点。与此相对应,对于农技部门推出的新技术,敢第一个尝试的只占25.67%,“先看看别人使用的效果再说的”占47.88%,这说明我省农村青年还缺乏一些冒险和尝试精神。

3、渴望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

享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是现代人生活的一个标志。尽管我省农村物质文明水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业余文化生活总体状况与其他发达省份相比仍显得单调和贫乏,这从以下几组数据便可看出。如选择“村里有文化站或图书室”的为23.53%,选择“村里或村附近有体育活动场所”的为29.45%,而选择村里有青少年活动室的仅为9.47%。为数不多的文化体育设施由于缺乏有效的管理,使用频率不高,文化室变为会议室,篮球场变为晒粮场,不少活动场所已经名存实亡。因为缺乏必要的活动设施和活动空间,所以当被问及“在您或您家庭的文化活动中,您认为哪几种活动最重要”时,排在前三位的是电视广播(61.32%)、读书看报(55.56%)、体育锻炼(28.52%),由此可见农村青年的业余文化生活基本上被局限在狭小的空间,形式单一,交流对象范围也很窄,拥有丰富多彩的业余文化生活正日益成为农村青年的渴求。

三、就业选择多元化,自身素质尚需提高

由于近几年我省大力倡导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极大的改变了农村的就业结构,农村青年在大规模流动的情况下,显现出农村青年不从农的整体特征。务工、经商、从农的多元选择表明农村青年在职业选择上有较高的自由度,协调好青年择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需求之间的关系,是我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一个重要前提。

1、农村青年就业不从农。

受调查的青年中,专业从事农业者15.4%,本职工作是其他行业,兼职从事农业者55.7%。与此相对应,农业收入并不是农村青年的主要收入来源,20%农村青年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43.2%,50%的农村青年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27.4%,农业正在成为大多数农村青年的副业,除了一张户口簿还维系着他们的农民身份,他们在生理上和心理上都离农业越来越远。

据调查,目前我省真正从事农业的农村青年可分为以下几个类别:一心希望在土地上创业者,这部分人大多是农业院校毕业生或部分素质较高的有志青年;学历较低,就业困难,无奈从事农业者;部分原乡镇企业职工和手工艺者,因为企业减员或收入减少,转而不得不从事农业者。除第一部分是主动之外,其他均是被动从事农业者,客观上也就影响了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和农业的整体效益。

2、农村青年素质与现代农业要求还不相适应。

近年来我省提出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全面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的素质和效益,特别是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后,我省农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是以建设现代农业为重点,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支撑,以深化农村改革为动力,以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保证,突出工业拉动、城市带动、城乡统筹、和谐发展,着力建设好具有吉林特色的高效创新型农业。发展创新型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包含土地、资金、政策、人才等多方面要素。目前我省务农青年保持在15%左右的水平,为农村土地使用权的集中创造了条件;国家的政策、资金扶持和乡镇企业的发展为农村发展提供了一定资本;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在政策上也给予了相当的倾斜。我省农业发展具备了土地、资金、政策三方面的要素,如表六所示,目前制约发展的主要瓶颈问题就是从业人员的素质,农业人才资源的匮乏,必然使现代农业发展动力和后劲不足。

表六:吉林农村青年文化程度

四、现代生活方式占主流地位,但传统习俗仍有一定的影响

我省农村青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群体,相对于城市青年,他们比较多的受到传统“闯关东”思想的影响,显得不想赚小钱和小富即安;相对于外地农村青年,他们又具备东北人的豪爽,不乏闯劲和实干。他们的生活和消费观念从某种程度上也可以看成是吉林农村生活的一个映影。

1、现代的婚恋观占据主导地位。

一个时期的青年婚恋观受制于该时期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是各种社会观念的缩影。由于近年来我省外出务工青年较多,传统的以社会家庭利益为重的婚姻模式的影响日渐式微,农村青年在决定婚姻时当事人的意见占主导地位。受调查的农村青年中只有2.03%是家庭包办婚姻,其它均是各种形式的自由恋爱,但家长的意见对他们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实施,第一代独生子女婚龄期已经到来,一种新的婚姻模式正在逐渐形成。传统的婚姻模式是“娶媳妇”或“招女婿”,然而当男女双方均为独生子女时,双方商定的婚姻模式既不同于“娶媳妇”,也不同于“招女婿”,两家都设新房,轮流住。如果男女双方都在镇上工作,那么在镇上还要买房。当小夫妻过二人世界时,就是典型的核心家庭,当他们与父母住时,又变为主干家庭。

2、顺应市场经济的理性消费观念。

青年的消费观是指青年在消费问题上所持的基本观点和态度,它对青年的消费行为有重要的影响。尽管在本次调查问卷中,我们并没有列举类似的选项,但在几次座谈会上不少农村青年都就此问题提出了他们的观点,这说明如何消费是农村青年生活中一个比较重要的话题。从座谈中可以看到,当代农村青年大多能够勤俭持家,消费日趋理性。相对于前几年不少青年盲目追求名牌的举动,如今的青年更学会全面衡量一件商品的价值。而对于在城市青年中日渐升温的超前消费,农村青年中鲜有响应。

思考与探索

共青团组织肩负着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的历史使命,要引导和鼓励广大农村青年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广泛参与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全面提高整体素质,不断学习知识和增长才干,勇做时代的开拓者。广大农村青年是农村经济建设条线上的生力军和突击队。农村共青团工作要紧握时代脉搏,不断加强工作研究,保证农村共青团工作与时俱进。

首先要解决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定位问题,确定农村共青团工作的基本工作空间,以便使农村团的工作方式和农村青年的分布相适应;其次要解决农村共青团工作的资源配置问题,以便使基层团的工作能力与农村青年的发展需求相适应;再次是共青团的各级领导机关要牢固树立服务基层的思想,尤其是团的领导干部要经常深入基层,与农村青年保持最密切的联系。

1、构建新型的农村基层团组织网络,增强团组织的向心力。

无庸讳言,当前全国农村基层团建都面临一定的困难,计划经济体制下建立的共青团组织网络滞后于经济领域发生的深刻变化,农村基层团建也面临一个调整、巩固、提高的问题。我省受计划经济体制影响要高于其他省份,农村基层团建受市场经济的冲击相对较大,不少行政村青年持续外流,团组织逐渐失去青年基础。团组织要承担教育引导青年的职责就必须加强团的组织建设,强化小城镇团委的主体地位,不断探索团组织设置方式,按照“哪里有团员青年,哪里就有团组织”的原则,创新团建方式,让团旗在每一个团员青年活动的领域高高飘扬。

同时,为满足青年心理归属的要求,要切实加强团的组织建设,扩大共青团工作的覆盖面和影响面。寓教育于服务之中,潜移默化影响青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一般青年和团员青年都能感觉到团组织的存在和作用,增强团组织的亲和力和向心力。

2、研究新情况,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整个社会呈现出经济主体多元化、经济形式多元化、社会组织多元化的局面,在这样的社会大背景下,农村青年的价值观也呈现出日益明显的多元化趋势。原先的诚实、本份、勤劳已不足以涵盖农村青年的整体特征,发展个性、追求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正日益成为农村青年价值观的新内容,这无可厚非,但值得警惕的是随之衍生出的虚无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狭隘主义等亚主流的价值观逐渐开始腐蚀部分青年的心灵。例如一些农村青年过分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从而漠视国家利益的存在;一些青年只看现象不看本质,对国家发展的方向感到迷惘,甚至淡化了共产主义的理想;一些青年抱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思想,小富即满甚至未富先懒。

我省青年的整体精神面貌是积极向上的,但对于他们思想层面上涌动的暗流我们要早加研究,未雨绸缪。农村青年还处于性格养成之中,属于“易感”人群,把握青年的思想脉搏,采取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措施,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可以帮助他们塑造更完整的人格、形成更科学的价值观。当前主要是加强团员意识教育,使农村青年坚定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增强对党和政府的信任,以振兴吉林为己任;加强国家主义和民族主义的教育,引导农村青年摆正个人与国家的关系,在国家发展过程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加强“吉林省十大杰出青年农民”等优秀农村青年群体的宣传与支持,发挥他们的典型示范作用;优化青年的创业环境,鼓励农村青年参与创业行动,激发他们参与改革的热情;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鼓励健康的生活观念和消费观念,祛除享乐主义和拜金主义的影响。

3、营造良好的农村青年文化氛围,提高农村青年的生活质量。

我省农村青年的生活水平与城市青年相差不多,但生活质量仍有不小的差距,前文所述的业余文化生活状况,正反映了这个差距的一面。随着工作时间的减少,农村青年出现“有闲化”趋势,如果我们不用先进的文化去占领农村青年的空余时间,那么腐朽的文化势必趁虚而入,这也是目前少数地区黄赌毒现象抬头的一个重要原因。

农村青年对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有着本能的渴望,他们有交流、运动、展示和提高自身的愿望,各级团组织有义务为青年提供一个交流的空间、一个展示的舞台、一个有效的活动载体。在这方面已经有了一些成功的经验。如各地举办的“乡村青年文化节”由于节目来自青年、贴近农村生活,深受农村青年的欢迎,已发展成为农村青年文化生活的精品栏目。实践证明,成功的活动形式要大力推广,使之正常化。不仅团干部要积极参与,还要调动团员青年和一般青年的积极性;不仅依托组织(各级团组织)开展活动,还要依托阵地(青年中心)开展活动。通过扎实稳妥的措施做到阵地有形化、活动正常化,早日形成自成系统、自成特色的我省农村青年文化。

4、协调好服务青年与服务大局的关系,提高农村青年的整体素质。

青年调查报告范文第4篇

关键词:青年员工;思想状况;调查

一、突出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部分青年员工价值观存在偏差

调查结果显示,调查样本中45.6%的青年员工认为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工作的动力主要取决于收入的多少;有23.4%的青年员工追求舒适的工作环境,认为钱可以少赚一点,但是工作任务要少一点,环境要好一点,缺乏吃苦精神;仅有31%的青年员工把工作岗位当作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

主要原因分析:

1、30岁左右的青年员工正面临着结婚、购房、养子等问题,工作时间不长,没有太多的积蓄,他们多数又来自农村,家庭条件一般,无法提供经济上的支持,所以济问题成为了困扰他们的最现实问题。

2、部分青年员工家庭条件优越,特别是集团公司子弟,父母多年的工作,积累了一定的经济基础,除支援子女购房、购车、结婚外,甚至还有一定积蓄,可以说,这些员工衣食无忧,压力相对较小,对于他们而言,工作仅仅是一种生活选择,有的甚至把工作当做消磨时间、结交朋友的工具,只是被动地参与工作,没有工作的目标和动力。

3、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职业观普遍出现多元化、功利化趋势。对于个人的评价很多时候是以金钱为标准,无论什么职业,衡量成功与否的因素首先是“能赚多少钱”,传统的价值观受到了很大冲击。

(二)部分青年员工不能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

本次调查发现,34.63%的被调查者对单位的管理模式不满意。50%的被调查者认为工作的压力主要来自于单位内部管理,远远高于购房、婚恋、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压力。

主要原因分析:

1、现在的90后员工多数为独生子女,在娇生惯养的环境中长大,吃不了苦、受不了气,不愿受人管教,逆反心理严重。

2、我矿员工的籍贯比较多样化,除晋城当地人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外地人,就晋城当地人而言,不同县区的方言也不同。在日常工作中,很多员工习惯用方言交流,尤其是基层区队的部分干部,在班前会、安全会上传达上级精神、安排布置工作也讲方言,导致部分外地员工听不明白,出现沟通不畅、安排布置工作产生误会的问题。

3、煤炭行业的特性注定是一个艰苦的行业,对于很多刚刚走上工作岗位的青年员工来讲,家庭、校园的舒适环境与煤矿特殊的工作环境形成强烈反差,造成部分青年员工对环境不适应,内心感到压抑。

4、我矿统一的分配政策会导致专业岗位不一致的现象,很多大学生工作多年都无法评职称,由于岗位要求,还必须考取相应的学历和技能等级证,让部分人产生挫败感。

5、受传统习惯的影响,基层区队、班组的管理相对还比较粗放,一些管理人员在安排工作上态度比较生硬,让一些青年员工感觉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关爱,感觉不到温暖,造成逆反心理。

6、276天工作日生产组织,打破了原来的工作、休息模式,给部分员工回家休息、办事带来了一定的不便利,一时还难以适应,有抱怨情绪。

(三)部分青年员工对企业发展信心不足

调查发现,只有57%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企业面临的困难是暂时的,对企业的发展充满信心,而去年这一数据为70.2%,呈现大幅下降的趋势;30.3%的被调查者表示“压力很大,走一步看一步”;12.7%的被调查者对企业的发展持悲观态度。

主要原因分析:

1、受大环境的影响,中国经济整体呈现低迷状态,各行各业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

2、尽管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煤炭市场就呈现出下行趋势,但是这几年我矿的各项任务指标完成的都较好,收入有下滑,但是影响不大,今年以来,工资收入大幅减少,大家明显感觉到经济压力,尤其是机关、地面、后勤人员。

3、部分员工对政策的了解不够透彻,仅仅知道国家去产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政策,具体了解不够清楚,对于利好政策更是知之甚少,因此对发展前景比较悲观。同时,企业出台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取得一定效果,但是在普通员工层面感觉不明显,由于信息的不对等性,容易出现以讹传讹的现象,加剧了悲观情绪。

(四)停薪留职意愿明显

调查结果显示,20.28%的被调查者表示如果收入进一步下滑,满足不了房贷、车贷、日常开支的话,会选择停薪留职。

主要原因分析:

1、部分员工有一技之长,在企业感觉得不到认可,认为离开企业,能够找到更满意的工作。

2、有些员工认为企业当前实行的部门合编、精简干部等改革措施,对自己的发展前景不太看好,认为提升的空间不大,想另谋职业。尤其是配偶不在矿上的员工,聚少离多,家庭关系维系比较紧张,在看不到发展前景的情况下,会首先选择维系好家庭关系。

3、有的青年员工受周围朋友、同事停薪留职的影响,从众心理作祟,不能踏实工作,有停薪留职的冲动。

4、部分员工亲属、同学、朋友都是集团公司的员工,对集团外其他企业的情况不是很了解,存在“这山望着那山高”的现象,觉得其他单位待遇要好。

二、建议意见

(一)企业要加强舆情监控,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疏导

企业要加强舆情信息监测,畅通情绪交流渠道,及时发现员工思想出现的问题。针对共性问题,通过邀请心理咨询师解答、召开座谈会等方法进行心理疏导,避免不良心态积累恶变。同时,要根据问题的特点,因地制宜采取行动,将价值观教育与舆论引导相结合,通过报纸、广播、网站、微信等多种渠道提供全天候、多维度、宽领域、开放性的舆论工作,让青年员工接受到主流文化的熏陶、浸润和感染。

(二)支部要转变管理方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认知调整

支部要改变简单生硬的管理方式,以人为本,尊重青年员工的差异,在管理上做到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因事而异,建立起青年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信任。青年员工的思想状况要及时分析、动态掌握,将每天的班前会开成“座谈会”、“团队学习会”,对工作中的问题进行反思,达到交流经验和体会、相互支持和启发、共同完善和提高的目的,进而引导青年适应企业的管理模式。

(三)团委要发挥积极作用,有针对性地进行思想引导

针对当前形势对员工思想的影响,通过座谈会、演讲比赛等形式引导大家正确看待当前危机形势,排除各种不良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统一思想、凝聚人心、鼓舞士气,积极投身于安全生产之中。开展“假如我是一名管理者”主题活动,让青年员工换位思考,认可企业的管理模式,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继续选树青年典型,将不同工作岗位的青年代表在度危求进、增收节支等方面的先进事迹通过多种渠道进行宣传,用身边的榜样感染人、激励人,促进青年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发挥新媒体的作用,将青年普遍关注的事项通过微信公众平台进行发送,扩大影响力和受众面。

参考文献:

[1]李明国.企业青年思想状况调查报告――大庆石化公司样本[J].中国共青团,2016,(10):54-56.

[2]张大伟,王瑞麟,金鑫鑫.新形势下机关青年公务员思想状况的调查报告[J].上海党史与党建,2014,(12):27-29.

青年调查报告范文第5篇

青年已经成为公益创业的主力军,中国青年公益的创业环境和公益创业过程中遇到的现实问题也牵动人心。已经走入第五个年头的青年恒好公益创业行动了2014年度的青年公益创业成果,并首部《中国青年公益创业调查报告》。报告显示,近八成公益创业者盼资金支持。

1.在校大学生最活跃

《中国青年公益创业报告》邀请了清华大学、社会科学院等在内的10家公益组织机构的相关专家,根据对国内144名公益创业青年的调查问卷撰写而成。这也是中国首部公益创业报告。

调查发现,在校大学生是我国开展公益创业活动最活跃的群体。65%的公益创业青年想挑战自我,59%的公益创业青年想回报社会,33%的公益创业青年想学以致用,30%的公益创业青年为了解决就业。公益创业组织普遍规模较小,启动资金规模大部分都在10万元以下,受访的144家组织中有113个人员规模都在30人以下。

公益创业组织小微化、创业主体弱势化、创业行业层次低、市场化运作效率低、可持续发展性不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邓汉慧教授认为,这是现阶段青年公益创业存在的问题。

邓汉慧表示,公益创业区别于商业创业,公益创业的激情来源于社会责任,她鼓励大学生参与到公益创业中。邓汉慧指出,社会企业面临几大困境:一是资金的延续性;二是因为收入低,面临优秀人才的流失;三是有政府失灵、市场失灵、志愿者失灵问题,公益创业的模式还需创新。

2.期盼政策关注+资金支持

公益创业者期盼着政策的关注和资金的支持。公益组织获得资金的一个渠道是政府采购。可是公共关系建立、产品招标都挺麻烦的。我们的产品明明很好,就中不上标,没有办法。曹军在会讨论环节说。曹军是一位视障者,卖掉房子创业,研制出一款能让手机说话的应用技术。

针对公益创业青年希望政府提供哪些创业扶持这一问题,调研结果显示,资金支持占80%、公益孵化基地占59%,税费减免占54%。此外,65%的公益创业青年期待对公益创业制定单独的政策措施。

青年调查报告范文第6篇

5月2日,上述部门了《桂林市未婚青年婚恋观调查报告》。报告显示,市区未婚青年的婚恋观兼具传统和现代两大特征,且趋于理性化,其中择偶标准考虑内外兼修,多数人更期待有感情基础的婚姻,对婚姻中的物质基础则持谨慎态度。

61.9%的未婚青年愿意相亲

近年来,从相亲大会到相亲节目,一个原本较为隐私的事渐渐上升到公众层面,成为人们热议的话题。一些适婚青年在亲朋好友的相助下终成眷属,也有一些尚未找到合适人选的人,依旧苦苦地寻觅着,甚至频繁地穿梭在各种相亲场合中。有人甚至夸张地说:我不是在相亲,就是在去相亲的路上。

由于工作繁忙和生活节奏的加快,剩男剩女现象愈发普遍,如何脱单成为许多大龄未婚青年平时交流的主要话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手机APP交往软件越来越普及,个别交往软件甚至被称为软件,名声不佳。那么,桂林未婚青年对网恋看法如何?调查显示,大多数人对网恋持消极态度。异地恋也是近年来备受社会关注的话题,据调查,在影响异地恋的因素中,排在首位的是距离,所占百分比为22.5%,沟通交流频度和信任危机并列第二。

择偶首要条件:品行与相貌并驾齐驱

马诺在《非诚勿扰》节目上说,宁在宝马车里哭,也不在自行车上笑。这种现实拜金主义思想曾冲击了很多人的传统思想观念,时下持这种婚恋态度的人不在少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部分人错误的婚恋观和价值观。而国民老公王思聪曾调侃宣称,择偶的标准就是胸大。这种只考虑外貌的择偶标准也引起了社会舆论一片哗然。

桂林未婚青年的择偶标准是否如此呢?调查数据显示,24.6%和24.3%的人分别将对方性格与品行与对方的相貌和身材选择为择偶首要标准,两者所占比例相差不多。此外,还有21.6%的人选择了两人感情深,8.3%的人选择经济收入。

调查显示,在可接受结婚对象的结婚年龄时,大多数人选择了无所谓。尽管对年龄要求不高,但对婚姻是否有感情基础的要求却比较高。受访者大多选择不愿意接受无感情的婚姻,所占比例为74.4%,这也表明多数桂林青年更期待具有浪漫色彩的婚姻。在理想恋爱关系中,男女双方最看重的是两情相悦,所占比例为25.4%;有共同兴趣爱好次之,所占比例为18.8%;相互理解排在第三位,所占比例为18.6%。在理想恋爱关系中不是单方面的满足而是注重互动性,强调双方的存在和发展,达到共同的包容、理解、沟通和信任等。多数被调查者都认为男方应具有负责任和担当这两种品质,女方应具有善良和孝顺的品质。在这方面,当代未婚青年和传统的择偶期待不同,不仅关注自身的需求,同时也考虑对方与自己的互动性,这在一定程度上与经济社会发展及女性的个体解放和地位提高有关。

爱情与面包孰重孰轻的话题,一直是青年男女共同面临的选择。在调查中,多数人也表示不愿接受无物质基础的婚姻。而选择愿意进行婚前财产公证或签协议的人数是不愿意人数的两倍左右,这也与传统的婚姻观不同,比较注重夫妻双方的个性,以及物质方面的公开性。

随着生活压力的增大和男女平等观念的深入人心,在生孩子性别的期望上,大多数人都选择了生男生女都一样,这符合现代人健康理性的生育期待;在生孩子的数量上,学历与生孩子数量的态度呈现负相关,即学历越高越不愿意生或者多生孩子,这在被调查女性中尤其明显。因为女性受教育程度越高,单位时间的成本越高,生孩子的意愿就越低。

45.7%的未婚青年认为找对象困难

在调查中,有45.7%的未婚青年认为找婚恋对象很困难,有26.6%的人认为选择对象困难。在被问及找婚恋对象困难的原因时,有50.5%的人认为是自己不善于交际,有31.3%的人认为是自己要求太高,有10.3%的人认为是自己的年龄比较大,还有10.3%的人认为是自己相貌不佳。也有少数人认为自己很受欢迎,找对象很容易。

正确的婚恋观是婚姻幸福的基础,未婚青年应该树立起正确的婚恋观。共青团桂林市委员会负责婚介工作的副书记张力丹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调查中发现,尽管未婚青年找对象困难的原因有很多,但从深层次来看,主要原因还是当事人的心理因素和社交习惯。在未婚青年中普遍存在着求完善心理和自卑心理,其中求完善心理表现为对择偶对象有高要求,自卑心理则表现为不自信。这两种心理都会造成寻找恋爱对象的困难。另外,大多数未婚青年对手机的依赖性较强,他们更愿意在网络上交际。这或多或少直接改变了他们原有的交际圈,因而可能产生一种不善于交际或者不愿意在实际中交际的想法,久而久之就慢慢造成了自己不善于交际的现状及圈子太小的困境,并部分造成了婚恋困难问题。

青年调查报告范文第7篇

本次调查显示,15岁至29岁的中国青年总体失业率9%,高于中国目前6.1%左右的社会平均失业率。张丽宾说:“就全世界而言,青年失业率一般都高于社会的平均失业率。因此,青年就业问题也成为社会的重要问题。”

为什么青年失业率如此高?报告指出,中国劳动力人口数量庞大对就业造成了巨大压力。中国每年新增劳动人口在XX万上下。由于教育容量有限,每年需要就业的新增劳动人口则在1000万至1600万之间。由于青年缺乏工作经验,在劳动力市场上竞争力不强。在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情况下,青年就业问题愈发突出,表现为高于平均水平的失业率。22岁前就业,15%先失业

调查显示,80%的青年在17岁至23岁之间初次进入劳动力市场,另有13%的青年在16岁以前进入劳动力市场。只有2%的青年在26岁以后才进入劳动力市场。

值得关注的是,在22岁以前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中,有一部分人首先要经历失业的过程,这一比例约为15%;而此后进入劳动力市场的青年则几乎没有人一开始就经历失业。

张丽宾表示,这一原因主要是因为22岁以前的青年就业经验、就业渠道少造成的。72%失业青年长期失业

失业一年以上的长期失业者占72%。失业者在求职时,超过60%的失业青年认为最大的困难是文化水平低。但只有13%左右的人员在失业期间进行了学习培训,多数人只是呆在家里、找工作或者做些家务杂活。

失业青年中,职业中等教育水平的青年(37%)和初中文化水平的青年(30%)比重最高,高中、大专生的比例均为13%,大学生的比例为5%。相对于此次被调查青年的文化程度构成,实际上职业中等教育水平、初中和高中文化水平青年的失业率要高于各类文化程度青年的平均失业水平。工作意愿机关和国企成就业首选

在政府部门、国有企业或者自己创办的企业工作是大多数中国青年的就业理想。分别有21%和22%的受访青年认为最理想的工作单位是政府部门和国有企业,20%的青年希望创办自己的企业。也有一部分青年希望在私营企业和跨国公司工作。就创业愿望而言,男青年强于女青年,年龄越大创业意愿越强。

农村青年理想的单位主要是自己创业、国有企业、私营企业以及政府部门和跨国公司;而城市青年理想的单位则依次是政府部门、国有企业、创业、跨国公司和私营企业。有10%左右的青年对自己理想的工作单位不确定,文化程度越低,不确定程度越高;还有一部分青年不想就业,主要是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青年。计算机和金融业最受喜爱

中国青年最喜欢的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及金融业。以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公共管理等为代表的传统制造业和服务业是青年人的第二理想行业。而住宿和餐饮、卫生、社会保障和福利等行业,成为较少青年人选择的行业。

总体上,70%的青年就业集中于制造业和第三产业中较低层次的服务业以及个别新兴行业,如批发零售业(15%),居民服务业(10%),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8%)、交通运输业、住宿餐饮业。

张丽宾在分析原因时表示,一方面,这些行业劳动力需求总量大,另一方面,大多数青年自身缺乏能力进入其他行业;另外,其他多数行业劳动力需求总量小,高素质劳动力竞争激烈,大部分劳动力不愿“向下”流动转入其他行业,进而形成青年就业的“行业锁定”。农村就业青年主要集中于制造业,而城市青年则主要集中于第三产业。40%就业青年不想换工作

大部分人对现在的工作表示满意。有40%的就业青年不想换工作,另外,分别有近30%的就业青年不一定换工作和打算换工作。而且农村青年的满意度高于城市青年。

想换工作的就业青年中,63%的人是为了提高报酬,有16%的青年是为了有更好的职业预期,另外还分别有9%的人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工作条件或获得稳定的工作。85%的希望转换工作的农村青年是为了提高收入以及改善工作条件,城市青年中的此比例仅为69%。城市青年比农村青年更关注未来的职业发展。工作情况平均每天工作9.6小时

就业青年工作状况如何?调查显示,青年的就业质量相对较低。大部分青年就业无保障,工作不稳定,工作时间长,工资低,依靠“青春讨饭吃”。低龄青年和农村青年尤为如此。

总体上,38%的就业青年没有任何劳动合同,还有20%的签订了1年以内的临时合同,36%的签订有1至3年固定期限合同。

就业青年平均周工作时间为48小时,按每周工作5天计算,平均每天的工作时间是9.6小时。有三分之一以上的人员每周工作时间在50小时以上。而15至19岁青年以及农村青年的平均周工作时间均为53个小时。90%的青年都没有兼职行为。

60%的就业青年的平均月收入在600至1500元之间,还有不到30%的人的平均月收入在600元以下,超过半数的就业青年没有接受过任何形式的培训。工作评价雇主认为青年写作能力低

本次调查同样包括对于雇主的访问。雇主一般认为,青年员工中,写作能力强的少,知识面宽的、以及应用知识能力强的也较少。归结起来,还是对青年人的知识水平有一定要求。

调查显示,46.7%的青年认为要找到体面工作至少需要大学本科以上的学历,28%的人认为需要大专学历,14.2%的青年认为需要中等职业教育的学历。

张丽宾认为,劳动力市场对青年的教育技能水平提出更高要求,青年普遍感到文化程度低。而经济因素和教育资源供给不足是影响青年受教育水平的主要因素,大部分青年不打算继续学习。

青年调查报告范文第8篇

本次调查于2003年3月至4月在云龙、鼓楼、泉山及九里四个城区进行。主要方式为问卷调查和访谈,配合调查还开展了场景测试和网上测试,但结果只作为参考。调查对象为18~40岁年龄段的城区青年,涉及党政企事业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一般办事人员、商业服务人员、工人、私营企业主、个体工商户、农林木渔人员、无业与下岗人员、在校学生、民工等11个社会群体。发放问卷400份,回收有效问卷377份,回收率达94.25%,有效卷率为100%。

调查结果如果以100分记,得分约65.98483,总体评价是“诚信素质一般,倾向较好水平,尚需培养”。青年对于诚信的观念有着高度的认知水平,对于社会诚信度评价较低;青年的诚信意识与诚信行为出现背离的现象,反映出对于诚信的认知与诚信观念的信奉有着较大的差异;青年的诚信行为选择有着较大“现实性”的特点,尚没有建立被普遍接受的诚信原则。因此,在诚信行为与维护诚信的选择上,青年都是以自我作为判断的依据,从而诚信行为与维护诚信的行为,呈现出对象不同方法不同的特点。青年拥有的诚信的社会资源不足,这直接影响到青年的诚信行为的选择,即青年认定讲究诚信的成本远远大于不诚信的成本,不诚信的行为在现实中的收益远远大于诚信的收益。因此,相对与简单的将诚信看作是个人道德素质不高的看法,问卷中则反映出多层次的不同诚信素质。如果诚信分了五个不同层次:以故意不诚信为第一层次(为了获利),以被迫不诚信为第二层次(为了规避风险),中性选择为第三层次,非主动诚信(涉及个人利益)为第四层次,主动诚信并舍弃个人利益为第五层次。大部分青年是属于第二层次到第四层次之间的诚信水平。

一、对于诚信的认知程度

在对待诚信在个人素质中的排序问题上,有63.6%的人将诚信排在第一位,21.5%的人将诚信排在第二位,8.4%的人将诚信排在第三位,只有6.3%的人将诚信排在前三位以外。而且87%的人同意诚信是一个人立身之本的说法。这说明,不论教育程度、政治面貌、收入水平、职业差别和性别差异,青年对于诚信的认知取得了高度一致,都将诚信放在极高的位置。同时,青年对不诚信的行为有着普遍的不满和憎恶:对于商家的欺诈行为,53.8%的人表示憎恨,35%的人表示厌恶,8%的表示不快,只有2.1%的人认为无所谓。这些数据从反面说明了青年对于诚信的高度重视。

二、对于整体社会诚信度的评价

在对社会诚信状况的整体评价中,只有9.9%的人认为好或者极好,有61.2%的人认为一般,23.3%的人认为不好,另有5.6%的人认为极为不好。这说明在一致认为诚信是重要个人素质的同时,大多数青年对于社会诚信状况评价较低。同时,86.9%的人有过被骗的经历。其中选择“不多,偶尔几次”的有273人,占到总数的72.4%,经常有的有50人,占到总数的13.3%。这说明青年对社会诚信状况的评价是源于自身经历做出的感觉上的判断。虽然对于大多数青年而言,被骗的次数并不是很多,却足以影响青年对于社会和他人的诚信状况的现实与预期判断。所以,在“你是否认为大多数人是否会在没有惩罚的情况下损人利己的”的调查中,不同意这种说法有46.4%,同意这种说法的有27.1%,而说不清的人26.5%。选择呈现出无固定倾向,人们对于他人诚信不持信任的态度。同时,仅有21.8%的人不同意诚信没有好的结果的说法,反映出青年对于诚信行为的预期判断普遍不抱有乐观的看法,这也与青年对于社会整体诚信状况较低的评价高度一致。

三、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关系

从第一部分的数据可以看出,大多数青年对于诚信的价值有着清醒的认识,尚未树立明确的诚信意识的人只占到极少数。然而,在“你是否有过不诚信的行为”的调查中,有63.4%的人有过各种不同原因的不诚信行为。这就出现了一个悖反的局面,人们一方面认为诚信非常重要,但同时又做出了与这个认知完全相反的现实行为选择,形成了诚信认知与诚信行为的分离。在调查中,86.9%的人有过被骗的经历和68.7%的人在没有监督的情况下闯过红灯,也反映了青年在自身既遭遇了不诚信现象的同时也实施了不诚信的行为。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青年仅仅认知了诚信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行动当中,往往关注使自身利益受到伤害的他人不诚信行为,没有把诚信内化为自身一种自觉、自愿的行为,在知行合一上有较大的欠缺。

四、诚信行为的特征

在“当一个人说他有紧急情况向你借手机时,你借不借?”的选择中,62.9%的人选择“借,但有所防备”,这说明青年在保证自身利益不受损害的前提下会做出帮助行为。在对于老年乞讨者要钱的行为选择中,有55.3%的人选择了没给,其中40.3%主要理由是怀疑他有可能是一个骗子。这说明一旦青年认定对方实施不诚信行为时,不管这种信息的可靠性如何,都会从自我保护的角度出发不去实施帮助行为。因此,在“对待诚信现实态度的选择”问题时,89.9%的人选择了坚持但不固守,表明普遍性的诚信原则已经受到怀疑,青年的诚信态度与行为趋于现实化,“是否应该诚信”已经不再作为诚信行为选择的依据,取而代之的是“现实的诚信行为的可能结果”。如果这种行为不使青年的自身利益受到损害,或者带来好的结果,青年往往会去实施诚信行为;如果会使青年的利益受到损害,青年就出于自保而不愿实施诚信行为,甚至是为了自保也会做出现实的不诚信选择。这时,诚信行为已经不再是简单的个人道德素质问题,而是涉及个人在实施诚信行为时的成本问题。在后继的访谈中,许多青年表明这样一个立场:如果坚持诚信,有时会付出远远高于不诚信的代价。

测试中也反映出青年对于诚信行为的矛盾心态。在“如果你参加有关你今后命运的选拔考试,你会不会事先和录取人员有所联系”的问题中,49.9%的人选择不会,43.8%的人选择会。这种两种取向接近的局面,说明青年在认定社会无法保证公平的情况下,面临着要保证自己免受不诚信的伤害,却必须以不诚信的的方法损害他人利益的困难选择。这实际上是青年在面对现实时所做出的无奈退却。

五、诚信行为的维护

如果说,自身诚信行为的实施是独善其身的话,维护诚信素质就反映出个人对社会的关注,是对于他人诚信行为的控制与监测。在“你发现商贩正在欺瞒顾客时,你的选择”中,有63.7%的人选择了“悄悄提醒他不要上当”,10.6%的人选择了“事后到有关部门举报”,而选择“挺身而出,揭露真相”的人有15.1%,选择“不管不问”的人有9.3%。大多数人仍然是以一种“现实”的态度维护着诚信。在“如何对待同事使你遭受损失的不诚信行为”上,有41.6%的人选择“自己不与他来往”的选项,不计较的人有24.7%,叫大家不与他来往的人有8.8%,以牙还牙的人有5.3%,人们还是趋近于比较温和的选择。在对于竞争对手采取同样行为时,答案非常集中,即有67.1%的人采取法律的手段解决问题。这说明对象一旦确定,青年会根据对象不同而使用不同的方法。在“当别人的不诚信使你陷入不利”的问题中,有21.2%的人选择揭露真相,32.3%的人选择反映但不抱有希望,26.9%的人选择不采取措施,11.3%的人选择也采取同样的行为。四个趋于平均的答案说明,在没有具体对象且现实条件取消的情况下,青年无法找到有效的方法来维系诚信,处理事件时尚无普遍的原则,选择就会趋于离散化。因此可以简单认定,不论是自我诚信行为的实施还是维护诚信的行为,青年的行为都是特殊化的而非普遍化的,对象不同会带来方法与具体原则的不同。

六、对社会诚信机制的认可程度

如果说维护诚信的行为是在表面描述了青年的诚信素质,那么青年在维护诚信中所拥有的的资源则直接构成青年的社会资本,极大地影响着青年诚信行为的选择。在“你认为不诚信是否得到了应有惩罚”中,22.5%的人选择“没有,因为几乎没有任何手段、法规、制度保证”,52%的选择“没有,因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20.4%的人选择“没有,因为没有办法解决”,只有2.4%的人认为得到了应有的惩罚。青年普遍认为社会诚信机制没有建立或者没有发挥应有的效力,诚信没有得到应有的结果,不诚信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但也不否认,在“自己受到商业欺骗、认为哪一种方法最为有效”中44.6%的青年选择“去消协”,在迷路时59.2%的青年选择找警察来保证不受欺骗,说明青年对社会的某些部门还是有较高的信任度。但1.3%认为不诚信受到惩罚的微弱比率,使青年在选择有较高公信度部门的同时,又对是否能够获得理想的结果表示怀疑。因此,青年对诚信机制的要求除了保证诚信行为的合理结果外,还要使不诚信行为受到应有的惩罚。

七、建设社会诚信机制的手段

67%的人认为主要是由于法制建设的落后,51%的人认为缺乏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与此相对的在“解决诚信问题的最有效、最现实的手段”的选择中,法律以45.6%的被选率居于第一位,其次分别为“建立公开的信用档案”(29.7%),“舆论谴责”(15.4%),自己的现实手段(6.4%),没有任何手段(1.3%)。两个答案中,法律都被看作是导致诚信水平较低和改变状况的主要手段,同时75.5%的人认为不诚信没有得到应有的惩罚,是因为法律方面的原因。这显示一方面用法律作为维护诚信手段的观念深入人心,另一方面诚信的制度建设远远不能够让青年感到满意。

个人信用档案体系建设的空缺也普遍被青年所认知。在“如何了解他人的诚信状况”中,36.9%的人通过朋友了解他人诚信状况,36.6%的人没有任何手段来了解别人的诚信状况,只有9.8%的人通过信用档案,4.5%的人通过调查公司了解信息。数据显示出青年尚缺乏了解诚信状况的有效手段。因此,在“你是否愿意建立诚信档案”的选择中,只有2.4%的人选择了不愿意,而39%的人选择了“愿意,但要保证隐私”,12.5%的人选择了“如果大家愿意,我也愿意”,42.2%的人选择了“愿意,但担心评价的公平性”。说明青年在认识上是非常清醒的,将建立诚信档案看作是改变诚信状况的有效手段之一。

在“诚信使你蒙受损失是否还会继续”的选项中,22%的人选择“即使诚信使你面临损失,仍然会继续诚信,而不讲任何条件”,61.5%的人选择自己会继续讲诚信,但要分情况”,说明青年对于建设诚信还是有很强的意愿,但是仍然关注诚信是否能够真正的公平建立。青年不是不愿意在诚信的道路行走,而是担心如果“我讲了诚信,别人不讲诚信,我岂不是要当冤大头”,因此如果不能保证诚信的收益大于不诚信的收益,就会陷入人人谈诚信,人人不诚信的循环怪圈。

八、简要总结

青年调查报告范文第9篇

一、调研活动组织情况

本次调研活动由公司工会统一组织,参与对象为公司35岁以下的在岗青年职工,主要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以用无记名的方式进行。本次调研共发出问卷105份,收回有效问卷105份,回收率为100%。

二、调查结果

(一)基本情况

我们对回收的105份问卷进行了统计,其中女性44人,男性61人,分别占调查总人数的42%和58%。年龄20~28岁的73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9.5%;29~35岁32人,占调查总人数的30.5%。政治面貌为党员(含预备党员)的31人,群众74人。其中未婚65人,已婚40人(20人有子女)。高中或中专7人,大专学历58人,大学及以上40人。工龄3年以内的49人,3~5年的20人,5~10年34人,10年以上1人。具有中级职称的26人,初级及以下79人。

(二)目前公司青年职工的思想现状

第一,关注公司发展,对公司的认同感较强。大部分青年职工对自己在公司的发展有着比较明确的规划,并且对目前的工作岗位表示认同。为了实现自我价值,他们不在乎工地生活条件的艰苦,他们不是不打算付出,只是较关注自己付出后的成效;他们并非单单追求自我,在表现自己的同时始终把自己看做公司的一份子。对于建筑业在一线的艰苦条件,许多未婚的青年认为环境苦些、工作累些都没有关系,只要个人在工作中的成绩能被充分肯定,他们还是很愿意扎根在生产一线艰苦奋斗的。调查显示,青年职工均愿意关注公司的发展理念、决策部署、管理精神等,了解途径为网站占28.57%,二建报占13.33%,项目经理传达占29.54%,还有部分是通过党支部书记和基层工会主席传达、阅读文件了解的。问卷中“对集团发展前景的看法”,有19.04%的青年职工选择信心十足,会越来越好;74.28%的青年职工选择有困难和挫折,但会不断发展。

在本次调查中,青年职工对公司也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和意见。13.5%的青年职工认为,目前建筑市场竞争激烈,越来越不好做,公司可以考虑多种经营模式,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涉足其他相关行业,如市政建设、房地产开发、房地产经纪等业务。16.9%的青年职工认为公司的管理还存在一些漏洞,有些管理程序太烦琐,应减少程序,提高效率。11.3%的青年职工认为公司机关各职能部门应该给予项目部更多的帮助和支持。58.9%的青年职工认为收入分配制度应进行调整,通过更加科学合理的分配制度的建立,保证大家的收入不断增加。超过85%的青年职工希望公司多开展职工集体活动,活动形式包括业余文体活动、拓展训练、集体户外运动、各种技能培训、参观行业内有代表性的施工现场等。

第二,渴望实现自我价值,成长成才愿望强烈。调查显示,青年职工都希望得到公司培训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很多青年职工都表示会 “更加努力地工作和学习”。对于“目前你想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的问题,36.2%的选择了“充分发挥才能,事业上做出成绩”。对于“您对待本职工作的态度是什么”,54.3%的选择了“努力提升自己,出色完成工作”。

第三,青年职工思想活跃,可塑性强。公司的青年职工有很大一批是“80后”

“90后”,整体文化程度较高,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3.3%。青年职工参与意识较强,思想活跃,愿意接受新事物和新观点,他们对新生事物具有高度敏感,利益需求趋于多元化,生活方式、生活观念也多样化。在调查中,42.9%的青年职工对自己目前的工作岗位表示“基本满意”,“非常满意”及“非常珍惜”的占53.3%。在青年职工最应从哪些方面关心企业的选择中,90.5%的青年员工选择了“做好本职工作”。

第四,价值追求取向更加务实。调查显示,大部分青年职工对物质利益的实现意愿比较强烈。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生活,尤其是面对普遍存在的压力(特别是结婚、购房等物质需求的压力)时,大部分青年职工已经把收入的多少作为自我价值是否实现的主要标准。福利方面,大部分青年职工对福利的认识仅仅停留在医保和住房公积金上,对其余的缺乏足够的了解。还有部分青年职工表示每月工资仅够房租、水电费、交通费、生活费等,根本没有结余,是现实的“月光族”,更不敢耍朋友。问卷显示,74.28%的青年职工认为企业最应关心青年职工的“收入增长”。

第五,部分职工参加公司活动的积极性不高。公司工会每次组织活动时,都会出现一些青年职工不积极参加的现象。有的是因为工作繁忙没有时间来参加,有的是因为直接领导不愿意他们来参加活动,认为这些活动会使青年职工耽误生产工作。问卷调查显示,18.09%的认为工会对工作重视不够,没有很好的工作环境;64.76%的认为是青年职工本职工作太忙,压力大,没有时间和精力参加。

三、现状分析

(一)适应能力较差

目前公司20多岁的青年职工中,相当一部分是独生子女,从小就没有吃过苦,受过累,对于父母过分依赖,与他人沟通的能力也相对不足,以自我为中心,自觉性还不够,并且缺乏生活自立能力和吃苦耐劳精神。这导致他们参加工作后,心理落差非常大,突然到施工一线条件艰苦的环境中很难适应。

(二)责任意识不强

在学校和家庭中没有受过什么挫折的新职工,参加工作后,由于对业务不熟悉,经常会在工作上犯一些低级错误,而且难免在同一个问题上再犯。出于关切,领导难免会批评,青年职工心理一时难以承受。

(三)工资待遇偏低

由于物价上涨比工资增长的速度要快出许多,青年职工在工作上的积极性不高,主动性不强。调查显示,68.57%的人认为自己当前生活中最苦恼的问题是“经济状况拮据”;40%的人认为自己的工作时间长、强度大、“无节假日”。在最希望得到奖励机会中,选择加薪的为57.14%,选择奖金的为16.19%。

(四)工作大环境差,造成青年职工流失

一是施工单位一线的工作环境大多比较艰苦,工作时间又长,青年职工找对象难,结婚购房、装修等费用开销巨大,结婚之后夫妻两地分居、子女入托上学等困难确实比较突出。

二是项目一线职工的工资待遇横向对比普遍增长较慢,总体水平偏低,而且对经常加班却没有加班费或者加班费很少、机关与基层以及不同工作岗位之间的工资差距拉不开、多劳多得体现不明显等现象持有异议。

四、对策及建议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改革的进一步深入,激烈的人才竞争、快捷的信息传递、深刻的社会变革成为主旋律,青年职工无疑将是整个社会最活跃的因素。了解掌握了青年职工的思想状况,分析青年职工的所思、所盼,笔者对改进企业工会工作和促进青年职工成长成才提以下几个方面的建议:

(一)加强青年职工理想信念教育,增强企业的凝聚力

青年职工是企业的未来和希望,关心青年的健康成长是企业党政工团齐抓共管的一项系统工程。首先,必须高度重视对青年职工的理想信念教育,帮助青年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切实掌握青年职工在多元价值和社会发展领域多变化背景下的思想脉搏,深入施工一线,经常与一线青年职工进行面对面的交流和沟通,多角度、深层次掌握青年思想状况。其次,青年思想状况表现不一,思想教育不能“胡子眉毛一把抓”“一锅烩”,必要时得采取“点对点”的方式。发现青年职工有思想疙瘩、心理困惑,要主动找其谈心,力求解决好青年职工的思想问题,使青年职工在潜移默化中受教育、鼓舞和激励,达到教育的目的。同时,努力营造具有企业特点和时代特征的健康向上的青年文化和企业文化氛围。例如,根据青年职工不同的兴趣爱好分类,在自愿的情况下,组织成立羽毛球、篮球、乒乓球、棋类等各种兴趣小组,并定期开展活动,丰富青年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不断增强青年对企业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二)逐步提高职工的薪酬待遇

市场物价水平越来越高,青年职工的生活压力、工作压力也越来越大。就像问卷中有青年提到建筑行业的收入水平偏低,这就导致企业留不住人。目前,我们公司职工的工资待遇相对于一些外资企业和民营企业来讲确实有差距,因此企业竞争力有所衰减。

调查结果显示,项目青年职工有61.90%

未婚,43.81%的人员月收入是2000~2999元。对此,从增强企业发展后劲、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构建和谐企业的角度考虑,一方面,要在建立合理的分配制度上多借鉴、多探索,既要充分保证广大青年的切身利益,也要考虑公司负担较重的实际情况;既要维护稳定大局,又要在合理缩短差距的“合理”上狠下功夫。其次,建立合理有效的激励机制,使青年职工的收入与贡献紧密结合。对于在科技攻关、技术革新、经营管理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青年职工,要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并举的措施,使他们有信心、有动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

(三)建立科学的用人机制,

青年职工的共同特点是对新鲜事物饱含热情,有强烈的事业心和成就感。针对这种情况,应适时建立具有专业特色的青年职工人才库,并对他们进行定期培训,选拔优秀人才到适合岗位锻炼,努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大胆提拔,严格管理,引导他们积极作为。要不断完善表彰激励机制,不断增强青年职工的成就感和荣誉感,使那些德才兼备的优秀青年及时脱颖而出。

(四)切实服务职工群众,改善青年成长环境

工会要围绕中心工作,服务职工群众,广泛开展适合青年职工的各项活动,以活动凝聚人心、鼓舞士气,发挥工会组织作用,探索新形势下做好青年工作的方式方法。

我们还应该认真思考“青年在想些什么?在干些什么?愿意干什么?不愿意干什么?”,多去关心青年的冷暖,多掌握一些青年的真实想法,提高工作的针对性,改善青年的成长环境,在学习、工作和生活等方面尽力帮助青年解决实际困难,多为青年办实事、办好事。同时,有必要将学历、资格证、技能等级等与激励机制、薪酬制度挂钩,激发青年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业余生活方面,要充分满足青年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青年业余文化生活,促进青年身心健康;建设和完善文体活动设施,保证文体活动的开展和锻炼身体的需要;给青年牵线搭桥,帮助他们解决婚恋问题;营造相对舒适的生存环境。

通过这次调研,我们要顺应社会发展趋势,改进思想工作的方式方法,多启发疏导,多传授一些工作中学习和分析问题的原则、方法给青年职工,在理解青年职工的基础上,通过情感交流激起共鸣,消除隔阂;在尊重青年职工的基础上,用事实循循善诱,因势利导。努力培养和造就一支能打敢拼、斗志昂扬的青年职工队伍,为公司的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作者单位为成都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

青年调查报告范文第10篇

一、加强团员青年廉洁教育的重要意义

1、加强团员青年廉洁教育,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党中央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任务。人是和谐社会的主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自律、社会群体的和谐相处、社会风尚的良好导向,对于推动社会和谐十分重要。团员青年的健康成长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加强团员青年廉洁教育,在实践中启发团员青年的道德觉悟,引导广大团员青年在现实生活中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对于形成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社会风尚,形成团结互助、平等友爱、共同前进的新型人际关系,促进社会稳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2、加强团员青年廉洁教育,是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重要任务。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是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科学判断形势基础上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央颁布的《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明确要求,反腐倡廉教育要面向全社会,把思想教育、纪律教育与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和法制教育结合起来;要把廉洁教育作为团员青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培养团员青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教育是从源头上铲除腐败滋生的土壤、抓好治本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长期的工作,教育的效果往往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充分显现。团员青年廉洁教育是一项基础性工程。加强团员青年廉洁教育,从人生起步阶段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正确对待公共利益、公共资源、公共关系,标本兼治,注重治本,有利于帮助团员青年成为反腐倡廉工作的建设性力量,打牢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社会基础。

3.加强团员青年廉洁教育,是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有效途径。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有敬廉崇洁的优秀传统。从春秋时期子罕“不贪为宝”的自勉、于谦“要留清白在人间”的誓言、林则徐“不廉,则无所不取;不耻,则无所不为”的警训,到新中国成立后焦裕禄、郑培民、牛玉儒等无数优秀共产党员、廉洁奉公先进人物的模范行动,都在人民群众和团员青年中广为流传,形成了强大的精神力量。加强团员青年廉洁教育,在团员青年中广泛传播廉洁事迹,倡导廉洁文化,增强廉洁意识,培养廉洁操守,对于广大团员青年认识和领悟中华民族优秀传统中的瑰宝,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培养民族自尊品格、民族自强信念和民族奉献精神,弘扬伟大的民族精神,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团委在加强团员青年廉洁教育工作的实践

自杭齿集团于2006年3月份开展企业廉洁文化建设活动以来,团委根据公司党委的总体部署,始终坚持把加强团员青年的廉洁教育工作贯穿到团的日常工作中,在团员青年中营造出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浓厚氛围。

1、依托各种会议形式,组织廉洁文化的学习。我们组织团干部参加了公司廉洁文化建设活动的动员大会、专题讲座和廉洁电化教育。并运用团支部书记例会和团员大会进行廉洁文化相关政策、条例、制度的灌输和学习。促进了广大团员青年对廉洁文化内涵的认识和学习。

2、依托各种宣传途径,进行廉洁文化的宣导。我们利用杭齿青年网站,向团员青年教育内容和倡议书;利用公司的宣传橱窗,举办了“八荣八耻”为主题的图片展;利用手机短信平台,发送廉洁警句;利用《今日杭齿报》和杭齿新闻,专题报道先进青年的典型事迹,使团员青年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廉洁文化的熏陶,力行廉洁文化的精神。

3、依托各类文娱活动,营造廉洁文化的氛围。我们结合团员青年的特点,创新教育载体,将廉洁文化教育融入各类文娱活动,组织开展了地球日环保宣传、青年摄影比赛、青年歌手大赛、征文比赛等深受团员青年喜爱的活动。我们还联合工会,开展了廉洁文化的专题文艺演出和专题演讲比赛。通过这些丰富的文娱活动,使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共同营造了浓厚的企业廉洁文化氛围。

4、依托志愿服务活动,深化廉洁文化的内涵。我们找准志愿者服务活动与廉洁文化教育的切入点,把组织团员青年参加休博会志愿服务、创文明示范城区志愿服务、观潮节志愿服务等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加强团员青年公民道德建设的重要教育手段,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深化廉洁文化内涵的有效载体,在团员青年中广泛开展。从而进一步培养团员青年正确的价值观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规范团员青年行为,增强团员青年素质,打造具有杭齿特色的企业廉洁文化。

三、建立加强团员青年廉洁教育工作长效机制的思考

加强团员青年廉洁教育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要明确重点,针对实际,遵循规律,坚持不懈地把这项工作做好。

1、明确指导思想,始终保持推进团员青年廉洁教育工作的正确方向。共青团推进团员青年廉洁教育工作,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企业改革和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廉洁文化的教育、示范、熏陶和导向作用。要以帮助团员青年增强廉洁意识,养成良好习惯,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主题,帮助团员青年形成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

2、坚持以人为本,努力认识和把握团员青年廉洁教育的基本规律。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团员青年,不断加强对新的时代背景下团员青年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研究,探索团员青年廉洁教育的有效途径,是共青团推进团员青年廉洁教育的重要原则。要切实尊重团员青年的主体地位,坚持重在教育、重在引导,以宣传优秀党员、优秀团员、双文明标兵、十佳青年岗位能手等先进典型的正面教育为主,调动团员青年的主观能动性和接受教育的积极性,把集中教育和自我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针对不同年龄段、不同文化程度、不同工作状况团员青年群体的差异性,针对团员青年的身心特点、思想实际和认知能力,规划教育内容,选取教育方式,循序渐进,因势利导。要发挥实践育人的重要作用,通过引导团员青年参与志愿者活动、结对帮困等实践体验,强化道德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把廉洁教育的目标真正内化为自身素质的一部分。

3、发挥自身优势,广泛深入开展团员青年廉洁教育活动。要紧密结合以学习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增强共青团员意识主题教育活动,把开展团员青年廉洁教育贯穿到共青团日常的思想教育工作之中。要不断深化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活动,积极倡导诚实守信的职业道德,开展纪律教育、法制教育,推动廉政文化进企业,引导广大团员青年认清腐败现象的本质、根源和危害,自觉反腐倡廉。

4、注重文化育人,在团员青年中大力加强廉洁文化建设。当今社会,团员青年的成长面临着激荡复杂的文化环境。特别是随着大众传媒的迅猛发展,文化对团员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的影响日益广泛和深刻。要把廉洁文化建设作为加强青年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充分运用文化育人的手段,寓教于文,寓教于乐,传播廉洁知识,培养廉洁意识,形成廉洁氛围。要在多样性的文化环境中坚持弘扬主旋律,发挥廉洁文化对团员青年的正面教育引导作用,培养坚定的理想信念和良好的道德观念、法纪意识、社会责任感。要适应新的形势弘扬传统美德,教育引导团员青年正确处理“义”与“利”的关系,正确处理公平与效率的关系。要因地制宜,百花齐放,创建多层次、富有特色的廉洁文化活动,努力增强文化活动的吸引力,使廉洁文化建设更加富有实效。要充分运用多种文化形式和传媒手段,采取团员青年喜闻乐见的表达方式,增强廉洁文化对团员青年的感召力,使廉洁文化充实团员青年的精神世界。

同时,要加大宣传力度,营造推进团员青年廉洁教育的良好氛围,促进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的形成。注重创新宣传内容、形式和手段,积极探索运用互联网、手机短信、QQ等现代信息手段,做到有声有色、生动活泼、入脑入心。要充分发挥典型的作用,扩大团员青年廉洁教育工作的社会影响,一方面注重加强对先进典型的宣传,重视运用榜样的力量教育引导团员青年;另一方面重视发挥反面典型的警示作用,帮助团员青年心存敬畏之念,养成良好品行。要提高团员青年的辨别能力,引导团员青年正确认识社会生活中的不良现象。

上一篇:深圳调查报告范文 下一篇:婚恋调查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