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学习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20 10:52:56

期末学习计划

期末学习计划范文第1篇

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通过学生的主观自我评估和考试成绩两方面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4]。(1)采用问卷调查方式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进行评估,(2)两组学生的学习效果则通过学期期末考试成绩(包括主观题和客观题)来进行比较。结果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学生的学习状态(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比较结果显示,TBL组学生学习能力提高明显,学习态度明显改善,两组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学生期末学习成绩结果结果显示,主观测试题成绩TBL组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客观题成绩比较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3.1TBL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作为创业教育工作者,在创业辅导和创业教育中支持医学院校的毕业生对于医生职业的选择,鼓励有创业想法的学生要以学业为重。考虑到专业设置不同和就业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情况,需要培养医学生多方面的综合能力。尤其是如何在医学教育体系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的潜能,重视人才素质的全面发展是医学院校亟待解决的问题。尽管TBL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学生,但教师仍占主导地位,教师有责任引导学生学习。TBL教学法对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不能满足现有的知识储备,需要不断学习,加强对创业的理解。课题的制作、问题的提出、学习计划的制定需要教师精心布置。如:必须制定商业计划吗?如果是,什么样的商业计划才是真正需要的?如何制定?何时制定?教师要有丰富的经验,教学技巧和沟通能力去解决TBL实施过程中的一系列问题。教师需掌握学生获取知识时的心理特征和教育特征,帮助学生提高团队协作精神和方法。教学中要突出重点、解决难点,引导学生学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高校创业教育有别于以创业开公司为目的就业培训。创业教育是为人生开创更大的发展空间做好准备。创业成功可以带动就业率。创业教师更重要的作用在于能从思想上深入激发学生的创业精神,勇于担当风险,从而调动他们的潜能,准确的识别和理性选择创业时机和机会,去从事创新创业活动。也可以选聘有成功创业经历的企业家、投资专家、管理专家到学校进行专题讲座,介绍各种类型的实战经验。充当学生创业的校外辅导员。传授学生书本以外的知识,提高学生对创业的兴趣。教师对创业内涵的理解是个导向问题。对创业理念和内涵理解不够,会直接影响创业教育的质量和学生创业的成功率。高校的创业教师对于“什么是创业?”、“为何要进行创业教育?”这些看似老生常谈的问题应有一个更加开阔的视野去看待。教师要充分利用好计算机多媒体教学、熟知教学内容、对学科前沿内容有足够了解,不断提高自身教学素质。

3.2TBL教学模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形式单一,学生感到学习枯燥,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学生对知识往往是被动地接受。尤其是医学院校的学生,课时多,学习任务重。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高效率地学习,及时掌握并巩固所学知识是医学生急需解决的问题。目前国内医学院校都在积极尝试TBL教学法,并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得到广大学生的认可。我们在创业学教育的理论课中尝试TBL教学法,结果显示,TBL组的学生在学习态度和学习能力方面明显好于传统教学组。期末成绩学生的主观测试成绩也高于传统教学组。TBL教学法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知识运用练习,学生通过课前下发的学习计划要点,带着问题积极在互联网及图书馆等多种途径查找资料,大大激发了每位学生的学习热情,在小组内讨论知识,积极交流,互通有无,相互监督,取长补短,学生主动学习,而且可以多系统多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全面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小组经共同学习与磨合后形成一个稳定的团队,学生在团队中学习。创业教育非常注重团队的重要性。大量证据表明,一个好的管理团队对企业的成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如果团队成员能起到对创业带头人的补充和平衡作用,并且相互之间也能互补协调,则这样的团队对企业会做出很大贡献。现在的医学生就是未来的临床工作者,加强人文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建立和谐的医患关系也是目前医学院校非常关注的课题。TBL教学法首先强调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学生在团队内分享信息,介绍优秀的学习方法,及时传递先进的科技信息,逐渐形成了团队特色,学生利用团队资源进行自主学习,增强了学生的集体观念。由于TBL教学法给予了学生间更多的接触和合作机会,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沟通能力,这对培养学生的人际交流和团结合作,拓宽思路,锻炼其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提高组织沟通能力、增强自信心及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

4结语

通过医学院校创业教育的教学研究我们认识到,采用TBL教学法使学生的学习的积极主动,团队协作精神及沟通能力明显提高,培养了学生终身学习的良好习惯和积极创新意识,为以后的职业生涯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期末学习计划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开放教育;形成性评价

收稿日期:2006―03―15

作者简介: 张国杰(1978―),男,汉族,广东顺德人,在读硕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为远程教育。

以学习者自主学习为重要特征的开放教育,教学过程的自主性与灵活性为形成性评价的实施提出新的课题。作为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唯有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极其鲜明的个性化、自主化特征,形成性评价才能为教学质量提高发挥积极作用。

一、开放教育必须加强形成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是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一种阶段性教学评价,其作用主要在于监控、调节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它强调的是改进教学,而不是给学生评定等级。这种评价的基本特征是把一个学年或一个学期的教学过程看作由一系列连续的教学单元所组成的整体,在每个重要的教学单元结束后,对学习者的掌握情况进行适时的评价。在传统的教学系统中,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形成性教学评价,根据每次评价的结果引导学习者掌握他所必须具备的特定知识,发现错误起因,从而采取因人施教的补救措施。学期末将这些形成性评价的结果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加权后和终结性评价结果结合起来,对学习者的学习成果形成客观、科学地评价。而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学习者可根据自身特点进行自主学习,形成性评价还有进行的必要吗?有人认为“期末考试过关就可以了”,“开放教育不需要形成性评价”,“自主学习就是要简化形成性评价”。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认识,形成性评价的荒废会导致教学过程的失控,把教学引入应试教育的误区,“自主学习”变成了“期末学习”,教学过程的质量无法保证,期末考试又凭什么过关呢?我们强调开放教育中,形成性评价不但不能“简化",而且应该切实加强,因为开放教育的教学过程根本不能“简化”。在开放与灵活的原则下,教师应该根据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信息调整教学活动,对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给予适当的指导;学习者则以形成性评价为依据,结合教师的指导意见,动态地主动调整个体的“自主学习”,积累知识,直至达到学习目标。我们必须结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先进性、灵活性,为形成性评价的开展探究更灵活、更有效的方式。

二、 开放教育形成性评价的特点

学习社会化、终身化、自主化三大原则下的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具有不受时间、不受地域、不受空间限制的特征。显然,传统的形成性评价模式不能完全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学生分散、学习自主的特点。现代远程教育中的形成性评价,区别于传统教学环境中的形成性评价,具有以下特点:

(一) 以学习者为中心,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

在传统的形成性评价系统中,教师对形成性评价活动的开展有绝对的控制权,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信息主要用于教师调整教学活动,重点是为“教”服务。而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学习者作为学习的主体,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导学者的指导下,自主地选择合适的形成性评价活动。例如学生甲家中具备良好的网络条件,他就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选择回学校参加面授辅导课或者留在家中学习网络上的辅导课件。更重要的是学习者借助形成性评价的反馈信息为依据,可以主动调整自身的“自主学习”活动,争取更好的学习效果。教师作为导学者,必须以学习者为中心设计,组织形成性评价活动,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学习者个性化的辅导。

(二) 强调学习态度,重视平时作业

学习态度与平时作业(测试)是开放教育形成性评价的两个主要部分。在传统教学模式中,平时作业(测试)是形成性评价的最主要部分,学习者的学习态度往往被忽视。而在个性化自主学习的要求下,学习者的学习态度举足轻重,可以直接体现和衡量学习者的自主学习情况,所以学习态度在形成性评价的权重应增大。反映学习态度的内容包括:1.个人学习计划的制定;2.除文字主教材之外其它学习媒体的选择;3.参加学校组织的面授辅导教学(在目前计算机还没有普及到每个家庭的情况下,适量的面授辅导课是非常必要的);4.学习笔记和听课记录;5.参加学习小组学习讨论和网上学习情况记录。而平时作业(测试)是教学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杠杆,是反映和检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程度的标志,是形成性评价的另一重要组成部分。平时作业(测试)的主要内容应包括:基本概念的理解;基本解答技能的训练;综合知识的运用;单元综合测试。

(三) 形式多元化,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传统的形成性评价形式,如课堂提问、书面作业、出勤登记等仍发挥着积极地作用。但随着网络技术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中的应用,其广泛的传播性、时空的开放性、数据收集管理的方便性以及快捷的数据统计、分析功能为进行形成性评价提供了有利的条件。浏览课件、网上讨论、网上作业、网上测试等灵活的形式更符合自主学习的要求,受到学习者与教师的欢迎。随着网络条件的不断完善,建设一个功能强大,使用方便的网上评价系统,是顺利开展各类网上形成性评价活动的关键。

三、 开展开放教育形成性评价的实践

作为教学过程质量保证的重要手段,形成性评价贯穿整个教学过程。我们期待的情况是:在开展形成性评价活动的过程中,学习者的自主学习能力不断提高;而随着学习者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形成性评价活动的开展更富有效率与成效。它们互相促进,提高教学质量。

(一)开展基于互联网的形成性评价活动

为适应现代远程开放教育条件下开展形成性评价的要求,开展网上形成性评价活动。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如下:

系统管理员的主要职责是维护系统的正常运行,根据实际需要授权给系统使用者(包括增添任课教师的“教授课程管理权限”与“课程论坛管理权限” ),及时更新教学计划与导入学习资源。任课教师取得相应课程的管理权限后,可使用“离线作业”、“在线测验”、“行为统计”、“课程论坛”等栏目开展形成性评价活动。学习者在系统注册并选择所属科目后,可浏览课程的网上学习资源,选择完成任课教师布置的“离线作业”、“在线测验”,参与“课程论坛”讨论。

1.离线作业

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把作业制作成WORD文档。成功上传后,可在“离线作业”列表中显示,学生把作业下载后在教师设定的期限内完成并上传,教师及时对学生上传的作业进行批复,学生下载教师已批复的作业,接收反馈信息。

2.在线测验

任课教师按题型分类输入各类题目到题库中,按教学实际需要调用题库中的题目组成完整的试卷,放置于“在线测验”栏目中。学生根据自己的安排,选择时间作答,完成后系统会自动评卷,即时反馈得分、正确答案等信息。任课教师通过查阅系统的成绩详细分析模块了解学生答卷的情况。

3.课程论坛

任课教师与学生登陆到“课程论坛”后,可以就该课程的教学情况、学习体会、疑难问题等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间平等交流。作为论坛管理者(版主),任课教师引导学生探讨教学问题,并保持论坛内容的健康。

实践证明,基于互联网的形成性评价适合于现代远程开放教育。借助先进的网络技术,得以实现形成性评价的动态性,真正满足学习者自主学习的要求。以公共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为例,该课程学生多,课时有限,给形成性评价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难度,如要进行一次期中测试,不但难以把全部学生集中起来,教师批改、讲评的工作量也很大。但借助网上系统,教师把测试题目放置在网络上,学生可以自主选择进行测试的时间,完成题目后系统会自动评分,并把相应的知识点列出,让学生得到及时的反馈,而教师通过查阅系统的成绩详细分析模块可以了解测试所暴露出来的学生对各个知识点的掌握程度。通过掌握这些反馈信息,教师就能准确把握教学过程的得失,有的放矢地调整教学策略。动态的形成性评价与动态的教学过程得以完美结合,成效显著。

(二) 执行开放教育形成性评价综合实施方案

开放教育形成性评价应密切配合学生的自主学习进行,在此基础上,制定具体的,操作性强的综合实施方案,具体的步骤如下:

1.学期初,教学管理部门及时提供各门课程的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实施方案、多媒体资源列表、形成性考核成绩的实施细则和考核办法以及平时作业本(练习册)给学生,指导学生制定“自主学习计划”;

2.学生根据学校的安排,在班主任和任课教师的指导下,制定“自主学习计划”,并根据学校提供的多种教学媒体(网上资源),结合自身的实际选择好除主教材之外的学习媒体,作好学习笔记和听课记录,参加网 上教学活动,积极参加小组学习讨论,按时按量完成平时作业;

3.教研组对各门课程的任课教师提出教学要求,同时将教学部门下发的与教材配套的多种媒体教学资源(包括网上资源的列表)发给任课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对任课教师进行经常的检查督促;

4.班主任根据学生学习过程的记录(包括面授课、网络教学、小组学习讨论),严格掌握好形成性考核成绩中学习态度部分的评分;

5.要求课程任课教师及时布置作业和批改作业,并就每一次作业完成情况进行登记,在每学期18周前评定出学生平时作业的得分;

6.班主任根据实施细则的权重,合成各部分成绩,完成形成性评价,经审查后送上级部门。 实践证明,恰当的形成性评价能促使广大师生思想观念的转变,逐步适应远程开放教育这一新型教学模式,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由于教学过程的质量得到保证,全校的期末考试成绩取得较大地提高。

严谨、恰当的形成性评价是教学过程质量监控的一个重要环节。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环境下,更需要发挥形成性评价的积极作用。如何结合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和控制系统原理,使形成性评价具备更好的目的性、适用性、协调性与经济性是我们继续探究的目标。

参考文献:

〔1〕赖宇庭,张桂香.开放教育形成性成绩及基本考核模式研究 . 中国远程教育,2002,(4).

期末学习计划范文第3篇

2004年教育部颁布了《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其中明确指出:教学评估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全面、客观、科学、准确的评估体系对于实现课程目标至关重要。它既是教师获取教学反馈信息、改进教学管理、保证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又是学生调整学习策略、改进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有效手段。目前我国高校校内大学英语测试虽然做了一系列相应改革,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以下笔者将从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情况分析入手,就测试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它们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做一分析,并就日后改进措施给出了一些建议。

二、学生英语自主学习情况分析及高校校内英语测试存在的问题

1.学生自主学习情况调查

自主学习是指学生了解教师的教学目的和要求、确立学习目标与制定学习计划、有效使用学习策略、监控学习策略的使用情况、监控与评估学习过程等。自主学习能力是学生一种个人的综合素质,它包括了学生学习的动机、信心、智力、方法、毅力等方面的内容。这种能力靠个人自身素质和悟性,同时也离不开学生在学校通过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

笔者通过对自己所带的四个平行班160位同学的自主学习能力做了调查:97%的学生的学期学习计划是通过四、六级考试;25%的学生平时自主学习内容包括练习四、六级考题和其他诸如阅读外文报刊,参加英语角等活动,63%的学生平时自主学习的内容主要为练习四、六级考题,背诵四、六级词汇;63%的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注重自身综合能力的培养和四、六级答题技巧的练习;37%的学生在学习策略方面重视四、六级答题技巧的练习;15%的学生每周有规律地学习英语时间平均10个小时,73%的学生每周有规律地学习英语时间平均4个小时。

从调查中不难发现,学生把个人自主学习的时间、精力大部分投入到四、六级的训练、备考上,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方面出现的一些问题:①学生学习英语目标不明确,对于自己究竟在听、说、读、写和译方面水平提高多少自己很模糊,转而以四、六级水平来定位;②由于目标定位不清楚导致自主学习的内容和策略主要集中在四、六级能力训练上,而忽视了平时实际能力的练习。③由于四、六级考试的定期性,导致大部分学生不重视平时自主学习的积累,而搞临考突击备考。

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所表现出的不足很大程度上体现出:一方面,学生长期以来受“考试指挥棒”的影响还未消除,考什么学什么的思想严重;另一方面,高校校内测试的滞后性是影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的重要方面。

2.高校校内大学英语测试的几点问题

随着高校教学改革的深入进行,各个高校对校内大学英语测试也做了一些改革。比如,权衡平时成绩与期末成绩的比重;改革过去单一、刻板的四、六级模式题型等,但在测试能力总体要求、测试的系统连续性和试后反馈滞后方面仍然存在几点问题,以下笔者将就这些问题分别进行分析。

(1)教学能力要求模糊

教学能力要求缺乏具体化一直是高校英语测试制度制约其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教育部要求在基础阶段大学英语教学的目标是使学生达到一定的听、说、读、写、译的能力,但这个要求模糊不够细化,这给教学带来很大的随意性,同时也给测试带来模糊性,随意性,这种测试缺乏信度和效度,对于教学起不到积极的指导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完成课本讲解任务为目标,再辅以一些无系统的简单练习,对于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估就单纯抓课本,重语言知识的记忆和重现;学生没有明确的能力目标作为指导,反过来又用四、六级标准来衡量自己的水平,大量的自主学习时间浪费在四、六级应试技巧的训练上。

(2)测试手段缺乏系统性、连续性

尽管许多高校对学生期末成绩与平时成绩的比重做了调整,期末成绩在整个课程评估中占70%-80%,平时表现占20%-30%,但平时表现所占的分值没有严格的量化为各个具体的项目(比如说课堂表现、作业、课外活动参与等等),只是教师对于学生的总体印象,这种测试的可信度是令人怀疑的。而且校内测试没有形成学期内定期考核与期末考核相结合的连续性的系统。这种测试制度带来它的负反拨作用――“指挥棒”作用,学生以期末通过考试为目标,平时不用功,期末恶补习。这种状况严重地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的激发和学习策略的改进和提高,影响了学生对于自己学习过程的定期监控,这势必造成期末学生对于自己学习成绩无法准确评价。

(3)测试反馈不及时

试后反馈体现了语言测试的反拨作用。通过及时的测试后的沟通、反馈,师生之间可以及时了解双方的情况,及时更好地在教、学两方面都改进提高。目前,高校的测试制度未能足够重视试后的反馈。学生在每个学年结束时只知道自己是否通过考试,而对于自己在考试中的真实情况却知之甚少,这给下一段的学习目标的制定造成了很大障碍,很大一部分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况心中无数,只能凭自己感觉盲目往下学。

(4)小结

从以上笔者就目前学生的自主学习情况和高校校内大学英语测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学生在英语自主学习能力中存在的问题与高校校内大学英语测试存在的不足有很直接的关系,只有改进这些不足,学生在英语方面自主学习能力才能得到很好的促进。

三、完善高校大学英语测试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

1.设定合理的能力要求大纲

在大学英语学习的基础阶段,各高校在遵循教育部统一制定的大学英语能力要求的基础上,根据本学校学生特点制定他们在一、二年级两个学年要达到的能力要求的总的教学目标,同时要制定针对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细化目标要求;此外,就听、说、读、写、译的细化目标又要制定出一、二、三、四个学期学生要达到的分目标。

在学生一入学就向他们公布能力要求大纲,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这个大纲要求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根据大纲的能力要求把各项指标都具体细化到每个阶段的教学中去,对学生进行定期分项考核。这样,学生可以根据具体每个学期各个能力要求来制定学习目标,包括学期总目标和分阶段的分目标,进而就每个目标的实现更进一步探索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使英语学习形成良性循环。

2.形成系统性、连续性的测试模式

改革后的测试应该是平时形成性评估和期末终结性评估相结合。语言作为一门实践课,它注重学生日常实际应用水平的积累与提高,而形成性评估正体现了这种应用水平的系统性改进与提高,在具体实施中给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袋。

新的测试由“独立能力考核”和“水平测试”两部分组成。这两个部分互不冲突,独立的能力考核是学生平时练习、积累的记录,水平测试则是他们期末能力提高与否的体现。独立的课程考核属于成绩考试(AchievementTest),它由平时课内外表现和各种练习(网络自学、学期论文、讨论记录、个人自学记录等)组成。教师在这一部分有很大的自由度,他们可以根据所代学生专业、个人学习水平、个性化需求等设置练习的内容和形式,每次作业都较为严格地给出分数,并作点评。这一部分可以作为形成性评估的一部分,给每个学生建立个人档案袋,把他们在学期中的表现做系统、详细的记录保存,并让学生自己定期(每周、每月)对自己的学习情况进行自评,同时,也应重视学生互评。这一部分的严格实施是学生自学能力稳步提高的有力保证。每个学期末,学校根据本学年教学目标要求并结合所学内容和学生的特点组织专门的命题教师编写本学年的水平测试试题,题型应分为听力、阅读、写作和独立的口语部分。听力内容涉及新闻、报告等学生常见的形式。阅读的文章约千字,主要考察学生对文章重要信息的检索能力。写作包括常规应用文写作和议论文写作两部分。口语主要考察学生日常交际、热点话题讨论等能力。每项考试独立计分,学生有哪一门考试不合格进行独立补考。

测试的系统性、连续性能有效地监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的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学生对于自己的学习情况有了系统的,连续的认知和了解,他们可以及时地调整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方法,学习策略,自主地从测试中发现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地纠正,而好的方法也能得到更好的巩固和加强。

3.测试后的及时反馈与沟通

改革后的校内英语测试更重视试后师生的及时反馈与沟通,这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测试后教师对试卷进行认真批改并做试题分析和评价后,应该就有关测试的相关信息和学生及时进行面对面或网上反馈和沟通。这样,学生可以对个人遇到的问题很有针对性地和老师反馈沟通,给自己下一段的学习指明目标与方向。这对于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四、结语

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中校内测试的改革是一个重要的环节,我们要设定明确测试能力要求,实行平时测试与期末测试并重,并进行及时的试后反馈,使测试更加规范化,系统化,个性化,这样才能充分发挥测试对教学的积极反拨作用,使学生的学习更具有目标性,系统性,连续性,让学生真正地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实行).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2] 徐锦芬,彭仁忠,吴卫平.非英语专业大学生自主性英语学习能力调查与分析.外语教学与研究,2004(1).

[3] ,刘明霞.关于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几个关系问题.淄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1).

[4] 陈美华,李晓翔.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实践与前景.中国大学教学,2006(2).

[5] 张文霞.个性化大学英语综合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中国大学教学,2009(10).

作者单位:

期末学习计划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高职院校;英语教学;元认知策略;学习档案评价;学习成绩

中图分类号 G718.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3219(2012)14-0044-04

元认知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对学习过程的思考,是对认知活动的计划、监控、选择注意以及认知活动的自我评价,有学者称之为“对认知的认知”。Malley等学者认为元认知策略对提高语言学习效能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没有掌握元认知策略的学生很难评估自己的进步和成绩,因而会迷失未来学习方向。如何有效培养语言学习者的元认知学习策略并没有统一模式。本文提出在高职英语教学中通过建立“学习档案”着力培养学生的元认知学习策略,并分析基于学习档案评价的外语元认知学习策略综合训练的有效性。

一、学习档案的内涵

学习档案评价(portfolio ass- essment),源自20世纪60年代哈佛大学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Howard Gardner)基于多元智能理论,针对艺术领域倡导、实施的“零点计划”。到了20世纪90年代,这种对学生学习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的方法广受美国教育界的重视,并在学校教育中得到普遍应用。相关研究指出,通过学习档案有目的收集和保存学生在某一领域的成果,述说他们的努力学习、取得进步和成就的故事,依据标准选择和评价自己的作品,促进自我反思,使学生有效地监控、调整和优化自己的学习进程。调查发现,70.1%被调查的高职学生把学习档案袋等同于学习成绩记录册或学习作业的收藏夹。显然,他们对学习档案的教学功能缺乏应有的认识。

二、教学实验

(一)研究对象

选取浙江某高职院校145名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大一学生(其中男70人,女75人)参与一年的策略培养取向的学习档案评价教学试验。学生来自汽车、物流、文秘和应用英语等不同专业,年龄、英语水平、英语学习兴趣接近,英语学习策略水平低。实验前几乎无人有过学习档案评价经历,对学习档案感到好奇,期待通过教师指导能更快地提高英语水平。

(二)研究问题

学习档案对学生元认知学习策略训练的有效性;受试对元认知学习策略训练融于学习档案教学的态度和评价;元认知学习策略训练是否对英语学习成绩有影响。

(三)研究方法

采取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英语学习档案资料分析和学生访谈等方法。问卷包括学习档案含义和元认知策略两部分。第一部分以A、B、C、D选择形式完成。第二部分共有25个问题,以里克特五级量表形式完成,包含五类元认知策略,是综合相关专家对元认知策略的分类以及研究文献,并结合研究者的教学经验自行编制而成。所有学生元认知策略使用情况均有详细记录,并对学习档案建立初期的学生档案会议以及结束后的档案展示交流和反思性学习报告的全过程进行录像,研究者同部分受试进行非结构式访谈,多方面汇集信息用于定性分析,进一步佐证定量研究数据的有效性。

(四)实验过程

第一阶段:第一周实施问卷调查,主要涵盖学生对学习档案的态度和对元认知学习策略的了解,根据受试元认知学习策略的使用现状以及问卷调查结果,确定要重点训练的学习策略。第二周,学习档案培训。具体步骤:确立学习档案的内容、目标和原则;描述元认知学习策略、示范举例说明;应用典型的学习档案案例,引导学生讨论其优势与不足。第三周,根据综合英语课程教学目标,受试在教师指导下逐步建立策略取向的个人学习档案袋,把策略训练融入到学习档案的任务和作业中,记录学生的进步与表现。第四周,安排学生进行第一次学习档案会议,组织观看优秀学习档案以帮助学生加深理解语言学习档案。

第二阶段:通过观察、问卷、访谈、学习日志等多种方式调查学生对学习档案的感受与进展情况。基于各种反馈信息,教师适时指导学生逐步优化个人学习档案。此阶段,每个学期举行三次学习档案会议,引导学生讨论、交流各自的学习体会和经验,及时暗示学生进行必要的自我调整。每个学期末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并介绍自己的学习档案,分享成果,进行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教师收集、观看每个学生的学习档案,并给学生反馈。

第三阶段:实验最后一周受试再次填写学习档案和学习策略问卷。然后,整合各种研究数据,多方位评估该学习档案对发展学生元认知学习能力的有效性,并将此作为学习档案评价模式向其他学科推广应用的重要依据之一。

(五)学习档案的构建要素

从受试高职生的实际出发,将高职综合英语课程学习档案内容构建为六大模块:注意模块、计划模块、调整模块、监近代模块、选择模块和反思模块。每个模块都是一个子系统,每个子系统下又涵盖不同项目,每个项目有相对应的学习内容。见图1。

注意模块包括词汇、句型、英语文化知识和应用技能的认知。这些作业与课堂教学内容的重难点紧密相连,如好词、好句收集等。以上作业都有一定的数量规定,要求每个学习单元每名学生都应收集有用词句放入学习档案。此类作业一般占学期总分的15%。

计划模块是指学生对自己学习计划的安排,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课外阅读计划和小组探究性学习项目的学习方案等。此类作业一般占学期总分的10%。

调整模块:学习过程中,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情感、学习目标、计划和方案等作适时适度的优化选择。学习情感包括学习态度、动机、兴趣、自信心、自尊心、好奇心和责任心等,教师课堂观察和学生自评相结合。此类作业一般占学期总分的10%。

期末学习计划范文第5篇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 英语评价

中图分类号:G623.31 文献标语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4)05-064-001

一直以来,人们把考试作为评价学生英语学习的唯一手段,人们对“唯分数论”、“唯结果论”这一终结性评价方式习以为常,往往过分注重分数,注重学生的学业成绩,而忽视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及个体内差异,忽视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形成性过程,其强调相对评价,注重学生之间的比较,往往给学生心理产生巨大的压力,带来对评价的焦虑和恐惧,制约着学生身心健康的成长。而且也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尤其语言这个东西,能跟人很好交流,就说明你已经很好地掌握了这门语言,而一些学生,试卷上分数不错,却听不懂别人说的英语,自己说的英语别人也不明白,我们难道是要培养如此的英语人才?这就是社会上流传很久的“高分低能”的现象。这种只重视反映结果的评价制度已成为制约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瓶颈,我们必须下大决心掘弃这种旧的评价制度。

新课程改革包括很多方面的改革,评价改革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每一个个体都是在不断发展着,所以我们应该倡导发展性评价,突出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保护学生的自尊心,自信心,体现尊重与爱护,关注个体的处境与需要,注重发展和变化的过程。注重对学生素质的综合考查,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例如英语的评价,就是要评价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而且我认为,不应该把重心放在写的评价上,应放在其交际能力的评价上。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改变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情况,倡导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的进步与变化。由此看来,现代教育评价既应重视教育评价的形成,又该重视教育评价的总结,有机地把两者结合起来,使学生的成长过程成为评价的组成部分。用新课程理念指导教学实践,以新课标的要求对学生进行评价。科学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英语学习和发展会起到强烈的导向作用。首先,它能促进学生自主性的发展和自信心的建立,培养和保持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其次,评价能反映出学生学习英语的成就和存在的问题。另外,对学生的评价也可以反映教师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

评价按性质可分为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按操作模式又可分为课堂评价和课外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评价方式可以是教师评价学生、学生自评、互评和家长评价。所以,评价一定要立足于高标准、多元化,兼重质性、量化评价,有些评价是不可量化的,如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和学习方法等。而对学生课内外学习的评价也不能用一个统一的标准来要求,应因时因地、因人而异,不以优劣而论,也不应拘泥于某一种固定的评价标准。比如,在引入竞争机制的前提下,课堂评价方式可以多种多样,可以是自评,也可以是小组互评、个人互评、教师评价、男女生互评,甚至可以是学生对教师进行知识的传授评价,而教师从中评价学生,也就是说科学的评价学生的前提是教师观念的改变,把学生作为发现者、探索者、研究者进行评价,着眼于发展性、纵向增值的思想,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功能,它应该是动态的和积极的,鉴定和评比仅仅是手段而非目的。

一、我认为,我们可以实施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1.成长记录袋评价。它收录学生在校内校外所有的学习资料、兴趣示例。

2.过程评价。通过英语学习评价卡月考核,把学生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联系起来。它共有A+、A-、A、B、C五个等级,内容分为12项,每个月末,对学生进行评价。

3.终结性评价。在学期末学生评价报告册上,有专设的英语评价栏,它分为“自我发现、自我欣赏、同窗眼中的我、老师对我说、成绩反馈”等栏目,对学生进行学期总评,以鼓励性的文字表述为主。

4.对书面作业、思想动态的评价。如学生的摘抄、周记、作文,教师及时评价并反馈信息。其主要评价方式是书面批改,打分是一个方面,欣赏和分享学生的周记和摘抄,对学生都是鼓励。老师的批阅可以是分数,也可以是文字点评,更可以是图文并茂的交流。

5.课堂表现性评价。对学生的课堂表现进行及时、客观、鼓励性的评价。它有时候是口头赞扬;有时候是小组加分;有时候是小礼物奖励;甚至有很多时候,它仅仅是老师的微笑、点头和翘大拇指肯定和鼓励。

6.对学生课外自主性学习评价、行为观察评价。除背书、口试、记忆单词可以过程记载外,此类评价多以口头赞扬为主,如何把抽象的评价量化是目前正在探讨的问题。

二、英语评价标准

1.学习策略评价标准

(1)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学习任务;(2)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3)制定简单的英语学习计划;(4)对所学的内容能主动练习和实践;(5)在词语与相应的事物之间建立联想;(6)在学习中集中注意力;(7)尝试阅读英语故事及其他英语课外读物;(8)积极运用所学英语进行表达和交流;(9)注意观察生活或媒体中使用的简单英语;(10)能初步使用简单的学生英汉词典。

2.口试内容、操作形式,评分方法与标准

交际类口试话题:(1)介绍类:自我介绍;介绍朋友,家庭,家乡,城市,名胜古迹,动物等;(2)交际类:赞美;批评;道歉;祝贺;安慰;借物;购物;问路;看病;打电话;邀请等;(3)表演类:演童话剧;短剧等;(4)独白类:讲笑话;讲故事;说想法;说目击情况;小新闻。

口试操作形式:课堂口语评价,老师根据学生上课发言,小组对话表演等情况进行评价;演讲比赛;课前演讲评价及期末口语测试。

口试评分标准:(1)能否大胆、大声地说英语,与他人交流;(2)信息组织是否合理,表达与交流是否流畅。学生在组织语言进行表达时,可能有语法和词汇方面的错误,影响表达的准确性,但基本信息应能得到有效传递;(3)语音,语调和节奏是否自然,是否能让对方听懂;(4)是否能使用恰当的交际策略。口语表达中,学生应能使用简单的交际策略,如重复,使用表情和手势等,使交流活动得以顺利完成;(5)是否积极与他人合作,共同完成活动。

期末学习计划范文第6篇

1.领导班子成员谋事不够主动,干事浮在表面,共事缺乏和谐。各处室经常等着校长布置工作、下达任务、提出要求,只顾表面,不求实质,班子成员之间存在工作互相推诿,甚至互相抵制的现象。

2.教师出现严重的职业倦怠。不愿做班主任,不愿多带课。无心钻研业务,关心、爱护、尊重、鼓励学生不够。工作无动力,上课无活力,发展无潜力。安于现状,得过且过。精神萎靡,很多教师身体处在亚健康状态。

3.教学质量不高,办学特色缺乏。今年中考评估与去年相比,虽然前进了一大步,但是近几年我校中考成绩波动很大,未进入全县前列。如何打造高效课堂,探索德育工作新路子,形成张有的校园文化,我们没有作深入、全面的调研和改革实践。

4.没有严格落实课程计划。我校没有严格按照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编排课程表和开齐开足所有课程,增加了语文、数学、英语等学科课时,缩减了劳动与技术、综合实践活动、体育、信息技术等课程和课时。由于缺乏有效的评估考核标准,体育、信息技术,实验课教学效果很不理想。音乐、美术课程形同虚设。

5.硬件设施落后。学校图书室藏书量不够,满足不了学生课外阅读的需求。学校只有一个水泥篮球场,没有足球场、跑道、兵乓球台等体育场地和设施,体育活动难以开展。音乐、美术设备几乎没有。

二、问题的根源

以上问题的产生和存在的原因具体表现为:

1.信仰普遍缺失,人生观、价值观、苦乐观出现了偏差。有些同志忘记了当初的“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的入党誓词,私心很重,有利就图,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学而优则仕,有的同志走上领导岗位后,认为自己是个“官”了,就想图享受,从此思想上放松了,工作上疲沓了,不求有功,但求无过;认为自己有关系和后撑,没有成绩照样提拔;认为得罪人是一把手的事,与教师搞所谓的“一团和气”。部分教师仅仅是为了拿一份工资,认为工作是为别人而干的,每天“重复着昨天的故事”,工作缺乏创新;有的是因为待遇偏低或得不到领导的肯定乃至晋级评优没达到目的而失去了工作的兴趣和热情。

2.思想不够解放,缺乏创新精神。领导班子缺乏远大的抱负和理想。只是满足于现状,按部就班,长期以来对学生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关系,对学校近期发展和长远发展的关系,对优秀拔尖学生和基础薄弱学生学习提高的关系,对学校建设发展和教工生活福利待遇的关系等缺乏统筹兼顾的科学发展理念。对不符合、不适应科学发展的原有事物不敢进行否定,害怕出问题。对一些具体问题没有主动和针对性地去研究,新措施、新办法拿不出来,工作局面得不到突破,难以用科学合理的竞争激励机制调动广大教师的积极性。

3.制度不健全,执行不到位。学校未能及时适应深化教育改革的需要及时进行制度修正,对制订的制度落实检查监督不到位。对教工中某些不良现象不敢批评,有些领导同志不敢鉴别是非,不敢解决矛盾,影响了教工之间的团结,也影响了学校工作。

4.师资力量薄弱。1997年以来,学校调入的教师少,调走的教师多,特别是近三年,调走了10位教师,而未调入一位,学校教师年龄老化,学科结构极不平衡。目前,在岗教师30位中,除了2位专职体育教师和1位专业语文教师以外,其余教师都教自己的非专业学科。在这30位教师中,有2位年龄大的教师和几位年轻教师在聘课的时候总是落聘,只能在学校做做其他勤杂事务。

三、今后努力的方向

针对学校和班子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通过认真学习、深刻反思、反复讨论,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学校领导班子提出了落实学校科学发展的思路和具体措施。

(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为教师持续发展铺路,为学生终身幸福奠基”的办学理念,改善办学条件,改革课堂教学,提高办学质量,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注重突出办学特色,培养“身心健康,学有所长”的合格公民,办人民满意的教育。

(二)具体措施: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领导班子和全体教师的思想理论水平。坚持教师自学与例会集中学习相结合,制定相关学习制度,督促教师自觉学习。每学期教务处制定教师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包括师德规范、教育理论、法律法规、人文知识、科技知识、教育专业知识、学科专业知识等,每学期每位教师必须承担主持一次集中学习,学期末学校举行一次教师学习测试,测试成绩与教师绩效工资挂钩。用科学发展观武装头脑和统领学校各项工作,破除影响我校全面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的思想障碍。

2.加强领导班子自身建设和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加强师德师风教育,倡导“学习、工作、尽责、助人是享受”的价值观和苦乐观,倡导“想干事,是德;能干事,是才;干成事,是绩”的管理理念,倡导“假如我是孩子,假如是我的孩子”的工作理念。实施教师“十个一”工程,即:了解一位教育家,熟悉一本教育名著,上好一节示范课,撰写一篇论文,设计一份模拟卷,主持一次集中学习,接受一次文化考试,帮扶一名学生,指导一个兴趣小组,参与一个课题研究。要求领导班子成员争做四“真”(真情实感、真抓实干、真才实学、真知灼见)的好干部,要求全体教师争做家长满意、学生喜欢、同行佩服、领导称心、自我认同的好老师。提高教师专业水平,实现教师可持续发展。

3.建立和完善规章制度,实行精细化管理。根据教育教学规律、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学校实际情况,建立健全一套有利于学校科学发展的规章制度,利用绩效工资的推动作用,建立更加科学合理的规章制度和考核考评体系。坚持制度创新,努力从制度上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和办法,为今后学校的科学发展奠定基础。建立健全严格的计划--执行--检查--总结的管理系统,完善各个环节,明确岗位职责,全员参与,全程跟踪,实行精细化管理。

4.改革课堂教学,打造高效课堂。我们将扎实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打造高效课堂作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载体。借鉴全国一些学校成功做法,结合我校实际,我们拟采用“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对常规教学和班级管理提出新要求,改变教与学方式,调整教学关系,优化课堂结构,提高课堂效益,凸显办学特色。

期末学习计划范文第7篇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专业导论 教学内容 教学方法 教学效果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中学毕业考入大学是人生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许多方面将发生质变。学生在学校的教学管理模式、学校生活的安排、学习方法的改变,具体课程的学习,对专业的了解、大学生涯的规划等诸多方面需要有效的指导,以便顺利有效地进行大学阶段的学习。在上海电机学院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中,自2010级开始已经将专业导论列入专业基础必修课程。专业导论课程是针对入校新生开展专业认知教育的一个重要环节,使学生在进入专业学习之前,对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学科有一个全局性的了解,主要介绍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专业范围及主要研究方向和就业领域,以帮助学生了解专业教学计划中安排的各类课程和对后续的专业学习有初步的全面认识,为新生的专业学习和发展提供认知和心理上的准备,增强学习的针对性和主动性,引领学生步入该专业的大学学习阶段。

1 教学内容的选取

作为“导论”,它的任务不是具体地为学生讲授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领域的某些概念和知识,而是要高瞻远瞩地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它的基本知识结构是什么?电子信息科学技术与其他相关科学技术的关系是什么?信息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什么作用?它的未来发展前景是什么?怎样才能学好信息科学技术?这些正是信息类专业大学新生首先面临的问题,也是他们离开中学进入大学之后最为关切的问题。

由于电子信息工程的知识体系是一个较为庞大的体系,各院校常根据自己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学校的课程内容进行教学。我校的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课程主要介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各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电子信息技术各领域的应用和辉煌成就,让新生了解该学科的核心思想、基本理念、专业范围及主要研究方向和就业领域,为新生的专业发展提供认知和心理上的准备。在教学内容的选取和安排上主要考虑:注意介绍应用;着重介绍基本概念、技术发展历程、当前的技术状况和今后的发展走向,通俗易懂;注意介绍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中的重大发明、发明的背景和发明者的相关资料。

具体教学内容包括:课程概述(介绍课程的基本情况、学习要求、学习方法等,帮助学生学好本门课程)、消息数字化及应用(了解文字、语音和图像的数字化技术,知道这些技术在通信、计算机、家用电子设备和电视系统中的应用)、电磁波及应用(了解电磁波的概念和应用领域,以及与相关大学课程和电子设备系统的联系)、信息与通信工程(了解通信技术与通信网,建立电子信息类专业课程之间的联系,提高后续课程学习的针对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对计算机系统有一个整体的初步了解,为后续学习计算机相关课程奠定基础)、互联网与物联网(了解计算机网络的基本概念、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过程及特点,物联网的概念和基本构成)、自动化与控制科学(了解自动控制的应用领域,学习自动控制和自动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了解自动控制发展过程和自动控制系统分类)、光电信息技术(了解光电信息技术中的激光技术、光纤通信、自由空间光通信、激光雷达和光信息处理等方面的内容)。以及专业培养计划介绍及讨论(了解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培养计划,在了解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等之间区别和联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制订专业学习规划等)。

2 教学方法及教学实践

2010、2011、2012年作者分别为10级、11级、12级三个年级8个班讲授了专业导论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进一步感到专业导论是一门非常必要且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许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对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知之甚少,入学后很是迷茫。如何讲好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这门课,作者在教学实践中是逐渐摸索和体会的。在授课中采用教师讲授、指导学生自学、学生分组学习之后在全班做PPT报告、教师课堂讲评补充、课堂讨论、播放视频短片等多种教学模式,使学生了解了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各学科发展的历史、现状和趋势,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内涵和外延,激发学生对本专业的兴趣;通过专业导论课程的教学,学生也了解了本专业的培养计划、课程设置、专业主干课程等内容,有利于学生规划大学四年的学习。在考核方式上,注重学生平时课堂上的表现,做好课堂讨论、提问、回答问题等情况的记录,期末考核采取撰写学习报告的形式,教师给出学习报告的基本要求:简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的主要学科领域;简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同产业及社会的联系;简述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对社会发展的重大贡献;简述本课程中你最感兴趣的内容;提出一个本课程中你目前还不懂但想弄懂的问题;谈谈学习本课程的收获和体会;简单规划4年的专业学习计划。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2000字;提前准备,最后一次课上手写提交。

这样,初步让学生感受到大学的多种教学考核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从近三年的期末学习报告来看,有不少题目拟得非常好。

3 教学建议

作者根据近三年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导论的教学实践,感到无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还是教学手段、考核要求等诸多方面还是有许多有待完善、改进和提高的。首先在教学内容上,应采用最新版本的相关教材,并及时补充最新的科技成果、更新最新的数据,如给学生介绍我国的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每年讲授时这项科技成果都有新的进展,都发射了新的卫星;同时可以给学生多介绍推荐一些参考书,甚至一些好的网站、文章、视频,也动员学生搜集共享;其次在教学方法和手段上,应加强教学互动,可以带一些电子器件,如二极管、三极管、电阻、电容、集成电路等实物到课堂上,并适当带领学生到相关实验室参观,认识示波器、电源、万用表、频谱分析仪等常用电子仪器,以提高学生的对本专业的感性认识。在考核上,应加强平时对学生的要求,可以让学生预习下一章内容,写出主要内容提纲,或提出一些问题,完成情况课作为平时成绩的一部分,期末考查也可以结合学习报告让学生分组做PPT来介绍一些内容。这样不仅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也有助于教师更多地了解学生、指导学生。

4 结论

专业导论课程是一门时效性很强的课程,内容要不断更新,且内容宽泛,要求教师具有本学科专业扎实的基础、广博的知识、开阔的眼界,具有把握学科专业的核心、跟踪学科专业的发展的综合能力,教师要具有较好的教学科研基础,才有可能讲授好本课程,虽然课时不多,但容量大,教师每年都要花大量时间备课。此外,讲好本门课,需要本课程的教学积累,通过上一届的教学可以了解和掌握学生在专业方面的需求、学生在哪些章节的学习上感到困难、学生的主要兴趣点在哪里、如何引导学生进入本专业的学习等等,为提高下一届的教学效果提供必要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黄载禄.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2] 钟义信.信息科学与技术导论[M].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10.

[3] 李哲英.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

[4] 杨杰,张中洲.电子信息工程概论[M].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

[5] 史东承,梁超.信息与通信技术学科概论[M].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6] 张文生,唐庆菊.浅谈机械专业导论课的重要性[J].教育教学坛,2012(33).

[7] 谢文,滕平.地理信息系统专业导论课程教学改革初探[J].大家,2012(14).

[8] 张运九,吴勇,薛光辉,卢继霞.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导论课程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2(19).

期末学习计划范文第8篇

一、培养学生学习活动的兴趣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一开始实施的过程中,无论学生活动的结果如何,教师都不应轻易地否定学生,而应该小心翼翼地像保护幼芽一样保护学生的积极性,尊重他们的一页纸、一幅画、一张照片……不吝啬自己的赞美,对孩子今后的自主学有裨益。

二、进行课程资源的开发

现行的小学语文课本中综合性学习内容的安排以单元为主线,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基本跟单元内容一致。为了体现教材的循序渐进原则,中年级安排的综合性学习内容不多,如第五册课本中仅有“快乐的课余生活”、“中华传统文化”两次综合性学习内容,第七册课本中也只有“中外童话”、“成长的故事”两次综合性学习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适当增添综合性学习的内容。如在学生对课本中的古诗产生兴趣时,我们可以开展“诵读唐诗宋词”活动;在学生被古代神话深深吸引的时候,组织学生拜读名著经典,演一演“我喜欢的神话故事”;当学生沉醉在优美的游记中时,我们应该积极鼓励他们走进祖国的大好河山或是从作者的作品中领略祖国河山的壮美秀丽……。

课本中部分综合性学习的时间安排,教师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前或推迟。如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走进田园”的综合性学习内容,教学中我将这次活动提前布置,组织学生利用“五一”长假开展活动。不少学生都利用假期回乡探亲或外出旅游,真正走进田园。活动展示汇报中,学生的照片、日记、小报、图画等丰富的成果,证明此次活动安排完全切合实际。

三、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合作能力

新《课标》中对中年级综合性学习的目标明确指出:学生“能在老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由此可见,学生的合作意识、合作能力的培养在综合性学习中应高度重视。尤其是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一向娇生惯养,“惟我独尊”,更需要合作精神与能力的培养。

从分组活动开始,教师就应引导学生学习合作。谁做本次活动的负责人,谁上网查资料,谁记录,谁画画,谁排版出小报……这都需要合作。活动开展得怎样,更与学生的合作好坏密切相关。教师除了亲临指导,更要适当地采取奖励措施。如对开展活动中合作良好的小组成员要给予及时、大力地表扬,并定期对各活动小组进行评比,并在班级的红花栏印小红花,发小贺信。对于各活动小组的组长,教师更应“调教”好,充分发挥他们的榜样带动和监督作用。一旦“教师―组长―组员”的反馈机制建立,教师的“遥控”能力增强,对于各组学生的合作情况会有更清楚地认识,从而教育的针对性更强,效果也会更好。

四、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并能对资料进行简单处理的能力。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中年级综合性学习应让学生“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因此通过多种途径有目的地查找、搜集资料也是中年级综合性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着重培养的能力。在培养的过程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不要一开始就将目标定得过高过难,让学生望而生怯。在中年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意识、有目的的搜集资料更为重要。因此教师在教给学生搜集信息方法的同时,积极的鼓励、肯定学生的劳动成果更为必要。学生在图书馆查阅的一篇文章、从报纸上剪下的一则报道、从生活中搜集到的故事、新闻、从网上浏览到的消息都是他们辛勤劳动的结晶(尤其是首次的劳动结果),他们迫切需要得到老师的肯定,老师的评价是否得当关乎他们今后学习的积极与否,因此,此时教师一定要做个有心人,肯定学生付出的每一丝努力,表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果。

五、开展校外的综合性学习实践活动

学生开展综合性实践活动必然要走出校园,走向社会,这必定存在一定的风险。对于中年级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年龄较小,生活能力较弱,更需要成人的引导与帮助。对于一些难度较大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如走进田园,欣赏祖国大好河山等外出性活动),教师如若能发动孩子家长参与其中,那么学生的安全便能得到有效的保障。

以上浅述仅为本人教学实践中的点滴体会,供大家参考、指正。在进行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我也遇到了一些困惑,希望能得到更多专家、同行的启发、点拨,这也是今后开展综合性学习过程中要继续探索的内容:

第一,学生由于家庭生活环境的差异,搜集、处理信息资料的能力差异明显。

第二,语文课时的不足导致期末学习计划完不成。能否在课表中专门安排语文活动课来开展综合性学习,也突出了它的重要性。

第三,以怎样的形式来衡量学生的语文综合性学习能力,以促进学生持续学习的积极性。

第四,语文综合性学习内容的整合性极强,迫切需要音、体、美、科学等诸学科教师的协作。

期末学习计划范文第9篇

现今的中学英语教学中,写作部分往往容易被多数老师所忽视。然而,新课程标准对评价的要求是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学生的写作训练,通过写作评价档案袋的建立与其评价过程,能真正地让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方法和学习过程,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和自信心,从而促进学习。

二、 写作评价档案袋的特点

1. 什么是档案袋评价

档案袋评价又称为成长记录袋评价、档案评价或宗卷评价。它通过对某一时期不同情境中产生的有关学生学习信息的系统收集、整理、提炼和提升,帮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进行反思,其最终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在中学生英语写作的应用中,档案袋中汇集了依据特定的目的而收集的每次写作练习的材料,这些材料包括:习作、分数、错误、评语等。它客观地记录了每次情况的发展历程和以后的发展基础,是目前国际上很流行的一种评价方法。

2. 中学生写作评价档案袋的特点

中学生英语写作评价档案袋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具有真实性。它体现了“学习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过程,学习评价也应有过程评价”的思想,全面反映了中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将评价贯穿与每次写作练习当中,强调学生学习的真实情境和过程,超出了终结性评价所能显示的作用。学生通过自我反思、对记忆材料精加工,并使之与听、说等技能形成联想,以达到长期保持的目的。

英语写作档案袋评价能成为学生和教师、家长沟通的工具。写作档案袋的建立可以让教师、家长清楚地了解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与面临的问题,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若遇到教师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教师则可以寻求家长的帮助,以共同促进学生的英语学习。

三、 写作档案袋的评价方法

1. 写作档案袋的建立

中学生的写作档案袋通常包括四部分: ① 封面。包括本人的姓名、年级、科目等。 ② 目录。包括写作评分标准,设计写作评价单、范文的样本、教师和家长对学生写作情况的观察评语;写作训练单等。 ③ 档案袋中的英语写作测试材料,每份材料都要标明时间。 ④ 对自己写作测试结果的反思。包括对个别细节单词的反思和对整篇文章的反思。

2. 写作档案袋的评价过程

第一,教师要让学生和家长清楚并完全理解档案袋评价的标准及其意义。若学生、家长不清楚档案袋评价,他们在评价中就无从下手,影响评价的结果。若学生、家长知晓并理解了评价的标准,家长就会在学习过程中促进学生学习,并督促学生反思,促进学习发展,以达到形成性评价的目的。

第二,写作档案袋的管理。建立中学生英语写作档案袋的过程较为繁杂,且时间较长,工作量也较大,教师可以发挥班级小干部的力量,让学生参与写作档案袋的建立和管理。写作档案袋应存放在学生可以拿到的地方,以方便全班同学随时查阅。

第三,定期检测并纳入成绩评定。每个月进行一次英语写作测评,检测内容由教师选择,但题目应多样化。检测内容的难易程度应根据学生的英语水平确定。开始实施阶段要难易适度,若内容太难学生一旦失去兴趣就完全无法继续下去。材料也不能过于简单,若太简单学生则会认为是浪费时间,不会参与。因此,教师应在选择检测材料时做到难易适中,能在检测内容中真实反映学生的写作能力,以达到良好的检测效果。在期中和期末学习评价成绩中,按一定比例体现写作档案袋中记录的表现成果,也可以让学生选出自己的最佳作品参加评分。

3. 写作评价档案袋的方法

(1) 小组测评。通常要把一个班级划分为多个学习小组,教师在课堂上可以把写作任务布置下去,班里的每个学习小组的组长应充分发挥其职能,协助教师对学生进行写作检测,比如,每周把自己的作文交给小组长,并让小组长在相应的表格上清楚记录每个学生的评价情况,此过程强调学生的互评。

(2) 教师测评。教师在一个月或者两个月组织学生进行个人与个人、小组与小组及全班性的档案袋交流和展评。让学生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展开竞争,把获得好评的展品登记在册。教师应当清楚、详细地记录每一位学生的写作的真实情况,如文章是否切题、单词拼写是否有错等,学生能从中发现问题,从而安排学习计划。

(3) 家长测评。很多家长不懂英语,他们要做的就是在教师的每次写作测试后,认真阅读学生的自我认识与评价,并积极配合教师对学生某一阶段的英语写作进行监督和管理。

四、 问题与建议

借助档案袋对中学生进行英语写作评价是形成性评价,在其实践过程中程序相对复杂、费时较多,与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内容繁重、课堂教学时间有限的实际情况产生了很大的矛盾。如何才能得到学生、家长以及学校领导和上级教育管理部门的理解与支持,是一个需要探讨、解决的问题。

期末学习计划范文第10篇

教师逐一讲授课程知识点时,知识点是分散的,同时也没有将其内容和行业企业结合起来,这样对于按部就班被动接受的学生来说,不能清晰了解电子商务运作流程和思路,不能将所学的分散的知识应用到行业企业中,解决其在运营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就算课程的部分教学环节会有少许的案例分析,但就知识体系而言,单凭某个或某几个案例,很难将这门课程知识体系全面展示给学生,因此学生不易抓住重点,不能系统地掌握本课程的学习内容,不能很好地把握知识框架体系,同时也难以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基于以上原因,本人提出在高职的《电子商务基础与运营管理》课程中运用SKOL教学模式的观点,以期能打破传统课程的知识体系,重新设计课程标准和教学内容,制定明确精细的“二元化学习目标”,必要时提供清晰的“图示化”的研究过程指导,使学生学习目标明确,知识结构更趋合理,培养学生在相互协作地、积极主动地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途径,从而培养他们的职业能力和创新能力,以适应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对人才的要求。

二、课程运用SKOL教学模式的策略

1、制定目标明确的二元化学习目标

按照SKOL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我们进行课程教学设计时,要着眼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并根据其个体差异设定“须知”和“能知”两个二元维度的教学目标。“须知”目标是根据制定的本专业统一的人才培养目标和人才培养计划,根据学生从事的职业岗位群和岗位,并结合专业学科知识的逻辑特点和高职人才特点而设立的“须知”目标,也是学生将来从事此领域工作应该而且必须要达到的知识和技术水平;“能知”目标则是一带有明显个性化特征的目标。它以学生的个体能力差异为依据,由学生和教师根据学自身的生知识起点,协商而制定的目标。这个目标根据学生具体情况可以低于“须知”目标,也可高于“须知”目标,如对于一些学有余力者。高职电子商务专业核心课程《电子商务基础与运营管理》在“须知”维度方面学生除了应掌握电子商务基本概念以及B2B、B2C、C2C交易的基本知识和交易流程的知识外;同时熟悉淘宝网店的开设、店铺设计、商品图片上传与文字编辑知识,以及商品管理、客户管理与沟通等知识外,还要具备密切关注电子商务行业发展动态、趋势。在“能知”教学目标维度方面,这门课程即可根据每个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生在特定学习领域希望达到的目标,进行不同目标设定,如有的学生在营销方面比较出色的则可以在淘宝店铺营销方面设定较高的“须知”目标,有的学生对电子商务的某一行业特别感兴趣的则可以在某行业电子商务的电子商务应用方面设定较高的“须知”目标。有的学生在文字编辑能力比较强大的话即可以商品描述方面设定较高的“须知”目标。由此也可以看出为达到“须知”目标,虽然所设定的个人“能知”目标不同,但是最终都要达到“应知”目标。这种教学目标,在包括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技能的同时,又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因材施教如分小组或个人制定任务的的复习预习小组讨论等,每个学生也应主动地与教师共同商定并采取具体的学习计划,如课外巩固复习练习、阅读文献等。同时学生应随时检查自己的学习状况,查看自己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及“二元化目标”的差距,如有差距及时与老师沟通商议,以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行为学习内容,或者是调整“二元化“目标。

2、提供清晰的图式化的课程学习导入

课程学习导入,也就是教师在课程及每章节知识学习前制作“图示化”的引入。通过这种简洁明了的图示,使学生对将要进行的学习的课程以及学习内容、任务和过程有一个宏观的认识。《电子商务基础与运营管理》课程有着比较特殊的地方,就是感知性比较强。也正是这个原因很多学生在学完本课程后,对课程所学内容和知识还是说不出个一二来,感觉空空的。因此通过图示能够较好的解决这个问题。但图示我认为至少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的内容:①所授课程教学目标及其包含的学习任务,并将每个学习任务通过实际工作过程的逻辑关系串联起来;②每个学习任务所对应的知识和能力点,以及其蕴含的职业岗位,以及该该岗位所需的知识、技能要求;③把老师的教学目标、教学内容与学生学习任务和与学生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有效地串连起来。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结合电子商务行业企业实际岗位工作过程的同时,考虑学生知识、能力形成过程的特征,围绕课程教学目标开展教学。这样,不仅为学生系统完整地学习专业知识、技能搭建起了桥梁,使学生自主学习得以顺利展开,同时还兼顾了高职学生所具备的较强的“职业学习动机”特征,为学习职业能力的提升创造了学习机会。

3、进行过程化的考核

采取过程性和结果性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尤其强调过程性评价。其目的旨在鼓励、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电子商务基础与运营管理》课程是操作性较强的课程,因此对学生的考核不能通过期末最后一次的考试就可以有一个认定,如学生对电子商务运营能力、电子商务安全的认知和防范能力等知识的考核。因此使用SKOL模式的教学评价方式非常符合《电子商务基础与运营管理》课程的特点。在学生成绩评定时成绩包括过程考核和综合测试两部分组成。两者比例前者应大于后者,可以设为7:3。过程考核包括课程考核(平时考核)和综合过程考核两部分。课堂考核主要指学生上课时的参与度,课堂测试、作业完成情况等。综合过程考核项目对全班同时实施的过程考核项目,项目与职业工作过程相对应。如该课程的过程考核我们可由以下几部部分组成:商务模式的调查对比分析、网上商店建立情况、网上商店运营情况、网上贸易管理情况、网络交易安全管理情况等的考核。综合测试则指期末学院统一组织的考试的综合测试成绩。这样该课程的主要评价方式则由期末评定变成为平时(过程)过程为主的模式。

三、课程运用SKOL教学模式的意义

文章将主要应用德国的“SKOL”教学模式,应用在《电子商务基础及运营管理》课程中,制定课程的教学目标及设计教学导入、教学实施及考核评价等环节,进行“SKOL”人才培养教学实践的研究,其意义如下:

1、利于更好地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创新能力和触类旁

通的能力:学生通过“二元化”的教学模式可以在教师的帮助下自主构建知识体系,发现自身的优势并使优势得到长足的发展,这样能更好地体现自我价值。同时学生在获得知识、经验和方法的学习过程中,还能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发展,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创新能力、专业能力和触类旁通的能力。

2、设计针对性更强的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

SKOL模式下进行课程设计时,力图在教学目标、教学导入、教学实施及考核评价等方面突破传统职业教育的课堂教学模式,将课堂教学与职业岗位衔接起来,使教学内容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新颖性。

3、提高教师自身能力的同时更好地促进教学方式的改革

“SKOL”教学模式要求教师熟悉本专业领域内的职业实践环境,并具备相应的实践经验或应用技能;具有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创设学习情境的能力;教师课前熟悉与教学任务相关的职业岗位的相关工作和项目内容,进行深入研究,准备好课程开展过程中可能涉及到的相关知识;注意事项同时还要考虑怎样使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协调;同时讲授课程时要讲究艺术性,这样才能更好地吸引当今比较特殊学习群体的高职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讨论的热情。这样就能更好地促使教师在自身能力提高的同时积极进行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

上一篇:文件学习计划范文 下一篇:职高学习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