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1 14:29:25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1篇

1.1实践教学考核项目欠科学。

目前实践课成绩评定主要参考以下几个方面:学生的出勤率、在规定课时内完成实践项目的情况、实践教学设备是否完好、实践报告的撰写提交情况。然而,对于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针对所发现问题解决的能力等反映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素质的考核项目却未能体现。考核项目的不科学致使学生在参与实践课时存在很大惰性。针对鹤壁汽车工程职业学院高职汽车电子(以下简称汽车电子)专业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开设的《汽车电控系统实习》课程,从实践教学目的、实践操作、实践环节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案的设计四个方面就实习学生学习目的性进行调查。从随机抽取的汽车电子1206班部分学生调查结果可以发现:超过半数的学生对实践学习的目标较为明确,能够认识到参与实践课学习之前需要掌握哪些理论知识、通过实践验证了哪部分理论知识,并能够按照教师要求较好完成实践步骤。但是,也存在实践目的性不明确、盲目参与实践的学生,统计发现这部分学生约占学生总人数的20%左右。

1.2实践考核内容有待优化。

当前高职实践课程教学内容大多由理论课程内容演变而来,两者密切相关,实践课程的辅主要体现在:1.2.1考核方式相对独立。由于实践课课时相对于理论课偏少,且通常采取单独考核方式,因此考核结果难免有失偏颇。1.2.2考核内容缺乏创新性。在实践课时有限的前提条件下,验证性考核内容占据了实践考核的半壁江山,而真正能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素质的设计和综合性实践占比却很小。这种考核方式势必导致学生的思维定势,不利于其创造性的发挥。1.2.3考核对象被动性。学生依据教师讲解的原理、操作步骤、设备使用方法按部就班地进行实践,几乎没有主动思考的机会,处于被动实践的地位。对于在实践环节出现的问题,学生解决的情况如何、是否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否有利于发挥对后续课程的指导作用在实践考核中均未得到体现,严重制约着学生综合能力的发展和培养。

2高职汽车实践教学内容新特点

2.1独立性与系统性相结合。

实践教学在汽车电子专业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因此,应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整合专业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学时分配,改变以往实践课作为理论课的依附,处于从属地位的状态,对实践课进行单独设课,使之成为独立的课程体系。此外,要加强实践课对于后续课程的指导地位,前后实践项目应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

2.2验证性与设计性相结合。

实践教学内容的设计应本着“以学生就业为导向、以培养复合型高技能人才为目标、以综合能力培养为本位”的原则,一方面要有利于学生对教材理论知识的巩固消化;另一方面应增加设计性、综合性实践项目,强化对学生基本能力基础之上的专项能力、综合能力、岗位能力的培养,提升其就业能力。

2.3知识性与能力性相结合。

传统的以反映实验原理、实验目的为重点的单纯知识性实践内容被逐渐淡化,取而代之的是反映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践预习、实践操作、实践数据处理分析、实践报告撰写等方面相结合的实践内容。

2.4专业性与职业性相结合。

实践考核的内容除了要体现学科专业特点,更应注重对学生职业综合素质的培养,提倡按照职业实际的工作任务、工作情景组织实践课程,形成围绕工作过程的“综合性”实践内容体系。

3高职汽车开放式实践考核模式

3.1考核模式的依据。

实践考核应着重肯定“实践教学的整体性、学生群体的差异性、师生交互的双向性及学生实践的主体性”,以上述思想为依据,采取“统一要求”与“差异区分”相结合的考核模式。为了克服传统实践教学中教师“填鸭式”讲解操作、学生“机械式”被动模仿的弊端。“开放式”的实践教学要针对高职实践教学的新特点。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扮演好导师的角色,只为学生提供完成实践任务必须的实践材料并提出实践要求,具体的实践方案的制定、时间步骤的安排、实践操作的完成均应由学生自己承担。学生成为实践学习的主体,教师只是起到了积极引导的作用。这一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思想的确立,使得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再过分依赖于教师的“指导”,而是被给予了更多“独立思考”的机会,从而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素质。

3.2考核模式的实施。

开放式实践考核模式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本着“统一要求”与“差异区分”相结合的原则,着眼大众,突出个体,具体实施模式如下:首先,针对所有参与实践课的学生采取统一考核方式,在实践课程结束之后安排学生参加与理论考试同等效力的实践操作考试和笔试,全面考查学生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素质,以检验所有参与实践课程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情况。“统一要求”的考核模式采用“微观专业考核”+“宏观能力测试”考核办法。“微观专业考核”具体包括实践目标、实践操作、实践过程中出现问题的分析及问题解决方案的设计四个方面的学习情况测试,通过对2013-2014学年第二学期汽车电子专业1206班的《汽车电控系统实习》考核测试,发现:90%以上的学生理解实践前应具备的理论知识,实践验证了教材中哪部分理论;能够按照教师的要求较好完成整个实践过程操作。对于“宏观能力测试”,则是在学生具备了扎实的理论基础后,考查学生组织管理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测验。在已完成实践任务的学生中抽选数名作为辅导教师指导其他班级实践课的学习,通过指导其他同学,这些具备辅导教师身份的学生专业理论更扎实,技能操作更熟练,组织管理能力得到了相应提升。其次,由于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每个学生的知识接受能力和思维反应能力有差别,完成实践任务所需的时间不同,在规定的课时内对实践内容的掌握程度必然存在差异。高职教育倡导大众化与高等化相结合,所以“差异区分”的考核对象应回归到实践知识掌握牢固、实践动手能力强的学生之中。针对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教师应从专业角度给出问题解决的方向,通过教师的指导,学生能够更深入地理解知识应用背景,并将知识点重新整合,并提出更有价值的观点。通过将“开放式”实践考核模式应用于汽车电子专业,发现“差异区分”的考核模式提升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这可以由学生参加汽车维修工资格考试的人数及考试通过率得到验证。此外,该考核模式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该校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参加2012年河南省职业技能大赛汽车检测与维修项目比赛获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这与实践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息息相关。

4结语

学校汽车电子专业实践教学考核模式的改革,使实践教学质量、人才培养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采用“微观专业考核”+“宏观能力测试”的开放式考核模式,学生不仅能够参与实践课的学习,还能参与实践课的指导,在实践动手能力得到培养的同时,他们的管理能力、组织能力也得到了发展,这既有利于化解该校“实训学生多、指导教师少”的现实矛盾,又有助于学生辅导师团队的形成和发展。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2篇

“汽车电子技术”课程开设在大学四年级上学期,为专业选修课程,2学分,共32学时。其中理论教学22学时,实践教学10学时。根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基础课程和平台课程设置,结合汽车电子技术的主要特点,“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理论教学可分为6个模块,如图1所示。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的理论教学环节中,

第一部分,先介绍汽车电子的基本概念,回顾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历史,通过实例分析介绍汽车电子对汽车安全与节能的影响,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相关知识,讲述汽车电子与电力电子的关系。

第二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技术中常用的器件。包括光电、霍尔、电阻等各类传感器,常用于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的单片机选型及选用依据,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交直流电机、电磁阀等执行器件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第三部分,在以上介绍的基础上,着重介绍汽车变速器电控、ABS系统、动力转向电控等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法,主要内容包括电控系统开发遵循的标准、硬件电路设计和软件编程方法,特别强调目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所用的V流程开发模式。

第四部分,结合新能源汽车的热点问题,充分发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知识在电动汽车方面的运用。本门课与目前车辆工程专业所开设的“汽车电子技术”不同之处在于,省去了传统以发动机作为主导的汽车动力系统控制部分,强化了电驱动系统的匹配与设计部分。该部分内容除了包含对于汽车动力系统设计方法和匹配规律的介绍外,还增加了对于电动汽车动力系统控制的一般方法介绍。

第五部分,介绍汽车电器系统,包括汽车仪表系统、灯光照明系统、电动门锁系统、电动车窗、电动后视镜、电动天窗、电动座椅、车载空调系统、车载音响系统、车载电视娱乐系统、车载无线通讯系统、电子导航与全球定位系统、智能交通系统和车载网络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第六部分是课程的最后部分,介绍汽车电子控制系统中可靠性的评价标准和一般的故障诊断方法。

以上六部分构成了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理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教学过程中,主要有实验和课程设计两种方式。实验课作为学生在校内实现理论联系实际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手段,学生通过实验能够加深对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并能够培养一定的实践能力。我校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汽车电子技术”实验课的设置上,主要分为5个部分,如图2所示。课程设计是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它不但可以使学生加深对理论和实验课程的理解,而且能够使学生将所学的课程内容与相关课程综合起来,提高了知识的应用能力。

“汽车电子技术”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课程设计主要结合我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平台课的知识,以电动汽车控制系统作为设计目标,让学生结合电力电子技术的相关知识进行设计。

二、“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

对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来说,涉及到的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单靠语言描述是很难讲清楚的,而通过传统的板书教学方式,也很难清晰勾勒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原理和工作过程。因此本门课在授课方式上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通过多媒体课件制作出的动画及示意图等来展示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结构、组成及工作原理,使教学的内容直观清晰,易于理解。在“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除了正常的多媒体课堂教学外,还采用了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现场教学即依托我校汽车电子驱动控制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中心的实验平台,使学生到工程中心参观现场演示,并试用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电子产品实验样机。这些教学手段可以使学生对汽车电子的功能及开发有更直观的认识。除此之外,教学内容中以汽车电子产品的项目开发作为主导。例如在“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设计”这部分内容讲授时,可自始至终以工程中心开发的汽车变速器控制单元作为对象,从汽车电子产品开发的前期调研、方案论证,到中间环节的样机开发、功能验证,再到最后环节的样机标定、测试等进行全方位的介绍。通过这样的讲授,学生对汽车电子的感性知识加深,在理论学习中的目的就会变得明确,清楚地认识到需要掌握的主要内容。

三、“汽车电子技术”课程考核方式

为了有效地组织教学,突出“汽车电子技术”课程的实践性,改革了这门课程的考核方式。我校其他专业课程的考核方式大部分是以平时成绩占30%,期末卷面成绩占70%的比例进行综合评定。而由于“汽车电子技术”课程面向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电力电子方向的本科生,选课人数基本维持在40~60人范围内,这样的人数规模便于授课教师进行小范围内的专业指导,因此在考核方式上提出了平时成绩、作业成绩、实验成绩、课程设计与专业论文撰写相结合评定的方式。与其他课程不同之处还在于,其他课程安排的课程设计都是最终给定一个独立的成绩,而作为专业选修课,本门课程的课程设计成绩只是最终成绩的其中一部分。

目前该门课程的考核采用平时成绩占10%,作业成绩占10%,实验成绩占10%,课程设计占30%,专业小论文占40%的比例权重进行成绩的评定。这样做的好处是,不但能够充分发挥本门课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特点,并且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专业小论文作为考核的主要部分,在撰写过程中,授课老师首先利用2学时的时间对学生进行科技论文撰写的培训,而后引导学生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资源,根据各自分配到的科技论文主题进行文献的检索;学生分成了3至4名成员一组,选择关于汽车电子的主题项目,可建议主题为电动汽车整车控制器的设计、汽车防抱死ABS系统设计、汽车自动变速器控制系统设计等,学生也可以自己提出新的主题。给定主题一段时间以后,学生提交科技论文,并以学术会议的形式在课堂上进行交流,老师和其他同学可以自由根据报告者的内容提问,并提出意见和建议。该部分成绩可以当场给出,这样做的好处是激发学生的积极性,所给定的成绩能够实现主观与客观兼顾的效果,令所有同学信服。

四、结论

根据“汽车电子技术”理论与实际紧密结合的特点,结合所开设课程在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了教学中课程内容优化配置,现场教学结合研究性教学的授课方法;考核上提出了平时、作业、实验、课程设计与科技论文撰写相结合的方式。通过这些教学改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真正能够在有限的学时内获得最实用的知识,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职汽车电子专业 可持续发展能力 培养 “三途双轨” 创业追踪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09C-0152-03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指出:“教育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理念,提高学习能力,学会交流沟通和团队协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创造能力、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2007年起,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开始设立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设立之初,该专业面临教学设备不足、课程体系与市场脱节、教学方法单一、生源质量参差不齐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导致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或创业质量不高,而创业或就业质量不高的主要原因在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经过调研发现,造成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主要有三个因素:一是原有教材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方面的内容严重缺失;二是原有人才培养方案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结合度不够;三是对学生创业和就业的追踪指导严重不足。因此,围绕如何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这一核心目标,探索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成为课题的研究重心。

一、高职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目标与思路

(一)高职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研究目标

1.解决目前高职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意识不强、理论教学脱离实际、缺乏个性化教学的问题。

2.通过双任务驱动教学方式,满足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增强学生就业能力和创新能力,有效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高职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思路

1.依托以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强弱作为评比标准之一的汽车技能大赛,把多种学科理论有机结合,通过课堂教学和实习实践,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志向、思维、能力。本成果中所构建的“三途双轨”新课程体系,正是依据以上所述可持续发展教育理论的内容,整合汽车电子专业多门课程而得,它为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体系和模式提供理论方法。

2.构建“三途双轨”新教学体系。运用“三途双轨”课程培养体系,形成一整套基于问题驱动的汽车电子技能训练方法与课程体系,利用“赛中学,学中赛”训练把汽车电子设计竞赛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重构汽车电子技能训练课程体系。

3.构建“环环相扣”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机制。建立汽车电子设计竞赛领导小组、教学督导和学生信息员等为核心的完整教学监控管理系统,形成教学主体与三大反馈环节有机结合的教学运行与质量监控机制。

4.搭建“信息化”实践平台。建立信息化实训基地,配备现代化的仪器设备,搭载混合式教学手段,学生自主命题、自主研究、自主讨论,满足可持续发展需求。

5.创建可持续发展型教学团队。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锻炼,争取各级教改项目,及时更新编写相关培训教材,增加设计性、模块化、系统性为主的实训内容,将反映当前汽车电子科学技术发展趋势的内容充实到实训教材和教学环节中,从而强化对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训练,提高他们应用新技术、新器件解决问题的能力。

6.倡导科技可持续发展理念,利用学院各类学生协会和科技活动中心,形成广泛的群体基础;既能实现社会效益,又能通过层层选拔,层层培训,培养拔尖人才。加大学生就业追踪指导力度,鼓励学生自主创业。

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三个途径”,其相互促进又逐层递进,实施好这“三个途径”均能提高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而汽车技能竞赛是通过这“三个途径”进行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最好平台。但是,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学生能力素质参差不齐,能力培养没有按照学生特点进行个性化、分层次教学,因此探索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人才培养模式,必须按照普通生和竞赛生“双轨道”进行养,并逐步重构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技能训练课程体系,才能最终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

经过反复调研和论证,最终依托汽车技能竞赛平台,构建并实施了“三途双轨”与“赛中学、学中赛”可持续发展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如图1所示。

二、高职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依托汽车技能竞赛平台,分层次开展“以赛促教,以赛促学”,提升可持续发展能力

2007年起,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在促进汽车电子技术专业发展的同时,还组织该专业学生参加了5届全国/区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5届全区高职院校汽车技能大赛。在培训竞赛选手过程中,我们发现参加过此类技能竞赛的学生与没有参加比赛的学生有明显的区别,主要表现在:第一,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专业技能得到了全面提高,并具备了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为其后续的专业学习奠定了良好基础。第二,在专业学习中,参加过技能竞赛的学生具备良好的独立工作和思考能力,能够起到带头引领作用。第三,在顶岗实习中,参加过技能竞赛的学生适应环境能力强,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第四,在就业岗位上,参加过技能竞赛的学生能吃苦耐劳,懂做人会做事,有创新意识,极受用人单位欢迎。

根据历年就业推荐的情况,大部分企业用人首选为参加过相关技能比赛的学生,这些学生均能在企业获得持续晋级提升机会,同时也不断为企业创造价值。参加辅导及培训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和全区汽车技能大赛的经历,引发了我们对高职高专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的深入思考。项目组成员开始围绕素质能力培养、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实施、实验实训教学、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等方面如何有机结合,进行了相关研究探索,逐步形成了相关理论和经验,为课题后续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二)依托汽车技能竞赛平台构建并实施“三途双轨”与“赛中学、学中赛”可持续发展技能人才的培养模式

从2010年起,以全区高职院校汽车技能竞赛为平台,针对目前汽车电子专业人才培养方面的问题,我们就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与创新意识不强、没有对学生进行个性化和分层次教学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探索。经过5年努力,形成如下成果:第一,项目组成员发表和出版了系列与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相关的论文、教材等理论成果。第二,构建了职业教育和创新教育双向融合的“三途双轨”可持续发展汽车电子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其中,“三途”是指教材创新、人才培养方案创新、创就业追踪指导三个途径,“双轨”是指按学生能力进行分层培养,采取“竞赛生”与“普通生”双轨运行,重构汽车电子技能训练课程体系,最终实现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第三,依托汽车技能竞赛平台的三途径“赛中学,学中赛”技能训练方法,使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岗位适应能力、自我提升能力和稳定的就业心态。第四,构建汽车电子技术专业仿真与实操实训室,促进汽车电工电子示范性实训基地的整合优化。第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等可持续发展实践,彰显创新教育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成效。第六,学生自主创业取得成效,为促进广西及区外汽车行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七,与多所中职学校、区内外企业开展校校合作和校企合作,搭建推广成果应用平台。

三、高职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研究成果推广及应用效果

(一)院内应用效果及推广

1.成果累计使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类专业1619名学生受益,其中汽车电子专业毕业生438名。根据麦可思公司调查显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近三年毕业生初次就业率、用人单位满意率均保持在95%以上;其中2014年初次就业率达100%、毕业生一年后收入排学院各专业收入第五位。

2.通过开展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培养,促进了汽车电子专业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体系的整合优化,推动了以项目为载体、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方式改革,培养了学生科学创新、理论联系实际、团队合作、吃苦耐劳的精神,提高了该专业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汽车技能竞赛采用的分层次的基于任务驱动的汽车电子技能训练方法,以汽车电子技术专业辐射到汽车专业群的发展,达到以点带面作用。目前已推广应用到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空中乘务等专业,效果显著。

4.为了更好地适应课程体系改革需要,课题组组织编写了《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汽车车身电子控制维修技术》《汽车舒适与安全系统检修技术》等汽车电子类系列规划教材,分别由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和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发行。课题组将汽车电子教、学、做一体化的思想融入教材中,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职业过程的训练。该系列教材在国内高职院校使用了三年,发行量超过12000本,学生受益匪浅,效果显著。

5.课题研究成果带动了相关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和教学团队建设。2010年,汽车电子专业被评为学院优质专业,2014年汽车营销专业被评为学院重点专业,汽车电子专业实训基地2013年和2016年分别获央财项目150万、100万资金支持,实训条件有了实质性改变,促进了专业的发展。

6.课题的研究成果对学生参加学科技能竞赛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学生参加的五届全国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中,3人获得部级一等奖,24人获得区级一等奖,24人次获二等奖、198人次获三等奖;参加的3届全国汽车检测与维修竞赛中,3人获得区级一等奖,6人获区级二等奖,6人获区级三等奖。这些学生在企业中逐渐成为技术能手,为地方经济和企业发展发挥着重要作用。

7.教师团队建设成效明显。项目成员发表相关核心论文6篇,出版教材3部,获全国信息化教师技能大赛二等奖2人,获自治区汽车电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6人;2人获自治区电子大赛优秀指导教师,获自治区级优秀组织奖2次。此外,项目成员1人获学院首届“教学名师”称号,获院级教学荣誉多项。

8.毕业生就业和自主创业积极主动,成效显著。学院创办了“大学生汽车美容实训基地”,让学生在校即具备了市场经验和创业能力;引导毕业生先选择与创业项目相近的企业工作,积累一定的知识技能和行业经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后,待机会成熟,大胆创业。五年来汽车电子专业学生先后成功创业45人、担任部门主管68人、组长50人。

(二)区内外应用效果及推广

1.2014年,牵头组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汽车与交通系校企合作理事会分会”。与东风柳汽等共建校外实训基地,运用成果指导企业职工培训。

2.2014年起,与区内19所中职学校开展合作办学,运用成果指导中职学校开展学生培养,效果显著。其中,都安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自治区2015年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改革考核中获优秀等级。

3.2014年,与北京中航未来教育集团开办订单班,运用成果指导空中乘务教学,成效显著,多名毕业生被南方航空等公司录用。

4.项目组编写《汽车电工电子技术》等特色教材,将教、学、做一体化思想融入教材中,在全国出版,3年发行量超过12000本。

5.2015年,项目组成员以成果为指导,参加全国职业院校信息化比赛,荣获全国二等奖。

综上所述,依托汽车技能竞赛平台,“三途双轨”与“赛中学,学中赛”的教学模式,能够全面培养大学生可持续发展能力。汽车电子专业学生通过对比赛观摩、名家说法、动手操作和专利申请模拟等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激发了求知欲望,培养了思维的灵活性、独特性等创造性思维能力,特别是通过采用创设思维―启发思考―问题解决―总结转化等问题情境教学模式,拓宽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方式。

【作者简介】陈国庆(1964― ),男,广东兴宁人,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汽车与交通系系主任,副教授,高级技师,本科学历,工学学士学位,研究方向:电气自动化及节能技术。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汽车电子 CAN总线 实验室建设

中图分类号:TP273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Status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s

Laboratory Construction with CAN Bus

LI Yuanyuan, LIANG Jianru, LUO Xiao, CHEN Xiaolong, KAN Xiu

(College of Electronic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Shanghai University of Engineering Science, Shanghai 201620)

Abstract CAN bus is a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field bus with higher communication rate, cost-effective, and easy to implement. According to the demand of Automation (Automotive Electronics Engineering), our department had constructed the laboratory of Automotive Electronics with CAN bus. This paper has analyzed and summarized the achievements of students training, teaching, researching and international exchanges in the past, and to lay the foundation for further development.

Key words Automotive Electronics; CAN Bus; Construction of laboratory

CAN总线是一种专门用于汽车内部测量与执行部件之间的数据通信协议,与一般的通信总线相比,具有突出的可靠性、实时性和灵活性。由于其良好的性能及独特的设计,在北美和西欧,CAN总线协议已经成为汽车计算机控制系统和嵌入式工业控制局域网的标准总线,并且拥有以CAN为底层协议专为大型货车和重工机械车辆设计的J1939协议。①同时,世界上一些著名的汽车制造厂商,如BENZ(奔驰)、BMW(宝马)、PORSCHE(保时捷)、ROLLS-ROYCE(劳斯莱斯)和JAGUAR(美洲豹)等都采用了CAN总线来实现汽车内部控制系统与各检测和执行机构间的数据通信。②

因此,学习和研究CAN总线对自动化尤其是汽车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具有一定的意义。在学校的支持下,本专业申报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电子实验室建设项目,经过一年时间的建设,该实验室已初具规模,现将实验室建设现状作以分析,并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总结。

1 项目建设的目的、意义及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自动化(汽车电子工程)(中美合作)专业,是我校与劳伦斯理工大学合作成立的专业,双方共同合作办学已有近10年时间,该专业主要以培养汽车电子类研发、技术人才为主,借鉴美国工程师培养的模式,强调学生的实践动手及创新能力,为社会提供了大量优秀的具有汽车电子知识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目前该专业有汽车故障诊断及检测实验室、汽车发动机电控实验平台、汽车仪表实验台架、汽车起动系实验台架、汽车发动机拆装等实验设备。当今CAN总线已经作为主流现场总线之一的工业环境下,有必要建立一整套基于CAN总线的汽车电子实验平台,通过CAN总线/LIN总线完成汽车内部不同测量元件、执行部件与主控单元之间的数据通信与控制,实现数据采集、故障诊断等功能,并可根据教学与科研需要进行后续扩展。

2 项目建设解决主要问题

2.1 加强本科生教育

汽车电子专业现设专业课程主要包括:汽车电子控制技术、汽车发动机控制系统、汽车底盘控制系统、汽车电器及仪表、汽车微控制器应用、嵌入式系统及应用等。实验室建设完成,可以为学生提供基本涵盖CAN总线课程的相关实验平台,加强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服务于教学。在此基础上,还可以通过广泛开展大学生创新活动、开设创新实验等手段,增强学生动手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培养高水平实用性人才。

2.2 研究生培养

该实验室建设完成后,可以在硬件上增强我院汽车电子专业竞争实力,为机械电子专业研究生的教育打下坚实基础,并为申报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提供可靠保障。

2.3 服务教师科研

实验室建设完成后,由于其本身的先进性和完整性,可以为教师的科研活动提供一整套完善可靠的实验解决方案,可以帮助教师增强科研能力,提升科研水平,提高教学质量。

3 建设目标

3.1 人才培养

以培养适应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汽车电子专门人才为首要目标。通过车身电子总线系统实验平台的建立,为提高研究生及本科生的实践动手能力提供有力保障,让学生不仅有所学,而且有所为、有所思、有所获。学生通过该平台的亲身操作,能够理论联系实际,更好地掌握理论知识,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就业竞争力,也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够更快地融入到与汽车电子产业相关的工作岗位中去。

3.2 师资培养

该平台的建立后,教师可以在其基础之上仿照汽车内部实际环境,开发相应的仿真实验,不仅可以提高教师自身的动手能力,还能够增强教师的实践基础及应用水平。

3.3 科研支撑

教师素质的提高,除了动手能力之外,还要求具有较好的科学研究能力。通过该实验平台的建立,可以为教师科研提供有力的支持。在此基础上,教师不仅可以研究软硬件设备,而且可以对总线通信协议进行深入研究,为教师提高科研水平提供可靠保障。

3.4 国际交流

以该项目的建设为契机,邀请国内外专家学者来校开展学术讲座、开设前沿课程,扩展教师与学生的视野;教师也可以带着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与访问。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教师的整体实力,同时也增加了学校的国际知名度。

4 建设内容与方案

4.1 能够开设的实验项目

4.1.1 CAN/LIN网络教学实验演示系统的研究

该实验平台能够进行CAN总线的正常通信实验:包括仪表节点、车窗节点功能演示;能够进行CAN总线通信故障模拟及干扰状态下通信实验;能够进行LIN总线正常通信实验:包括雨刷节点、大灯节点、转向灯节点功能演示;能够进行LIN总线通信故障模拟及干扰状态下通信实验,基本完成本科教学的相关内容。

4.1.2 AutoCAN总线开发系统的研究

通过该实验平台能够进行CAN总线网络拓扑规划,CAN虚拟仿真、半实物仿真,以及进行总线测试等工作,从教学向科研进行水平提升。

4.1.3 CANspider干扰发生器系统的研究

通过干扰发生器对CAN总线节点或CAN总线系统施加数据链路层错误、对CAN总线节点或CAN总线系统施加模拟物理层故障,能够检测CAN总线系统在错误或故障情况下的行为特性,并检测CAN总线节点从错误或故障状态下恢复的能力。

4.1.4 Emulin和Visulin仿真开发及测试

通过实验平台中引入该工具能够进行硬件仿真架构,进行精确时间参数测试、完成脱离PC的调试、测试工作。同时完成LIN的开发测试及上位机的软件测试,为后续进一步扩展该实验平台打下基础。

4.2 科学研究及开发

4.2.1 车用传感器总线检测及控制系统开发

在该实验平台下自行开发传感器信号的采集系统、车辆转速信号的实时测量系统,系统能够对同步电机进行变频控制,通过A/D高速采集卡进行数据采集,同时能够对I/O口采集的数据进行监测。

4.2.2 车用仪表盘的CAN总线数据检测系统

在该实验平台下自行开发车用仪表盘的CAN总线数据检测系统,该系统能够通过CAN总线进行数据包的传输,调取并更改数据包的字节内容,还能够模拟实际仪表盘变化、通过波形发生卡产生基准信号,并对I/O采集的信号进行检测。

4.3 对学生的培养

根据上述分析,该实验平台硬件及软件环境搭建完成后,不仅能够满足汽车电子工程专业学生相关课程教学及实验,同时相关教师及研究生能够利用该平台进行车用传感器检测及控制系统的开发,也能够利用该平台自行开发车用仪表盘的CAN总线数据检测系统,在此基础上,还能够开展多项大学生创新及实验项目以及毕业设计等教学研究工作。

4.4 教师队伍建设

鼓励与引导教师积极投入到该领域的研究中来,结合自身科研需要,充分利用项目资源,充分利用该实验平台的软硬件设备,开发并研制适合教学及科研的相关工具,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研究生,达到教学与科研双丰收。

5 实验室建设目前取得的成果

5.1 学生培养成果

通过该实验室建设,本专业新建CAN总线实验室1个,实验室内新增实验设备18台套,在培养计划中新开设实践教环节课程“汽车总线通信综合实验”1门,同时申请实验室建设项目1项。依托该平台,成功申请校级研究生创新项目1项、市级大学生创新项目1项、校级大学生创新项目2项、校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项目5项,指导本科生毕业设计人数14人;建立校外实习基地1个,能够接纳60~70人左右的学生进行认识实习,优秀的学生可以争取到企业实习的机会。

5.2 科学研究成果

自主开发传感器总线检测及控制系统一套,能够进行车用传感器的检测及调试;自主开发车用仪表盘的总线数据检测系统一套,能够进行车用仪表的CAN总线数据检测及测试。在开发自制设备的基础上申请实用新型专利2项,申请软件著作权登记3项,教师及学生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11篇。

5.3 学术交流成果

平台的建设促进我院在汽车电子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方面与同济大学、上海航盛实业有限公司等相关高校和行业的相互交流,为控制工程专业硕士学位点的申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专业教师、研究生及本科生也进行相关培训,并在2012年、2013年参加相关国际会议,发表国际会议论文2篇。

6 总结

通过基于CAN总线汽车电子实验平台建设,不仅满足汽车电子工程专业相关课程的教学及实验,也同时满足教师及机械电子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进行科研课题的申请及研究,在平台建设的一年时间里,取得了多项教学科研成果,培养一批优秀的研究生和本科生,通过后续研究能力的进一步提高,相信在该实验平台上能够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同时能够带动汽车电子专业与产业结合,培养企业需要的人才。

项目支持:本文受“基于CAN/LIN混合协议的汽车电气控制总线技术研究”(编号:nhky-2013-10)项目资助

注释

① 肖志昂,孙庆忠.CAN总线与RS-232、SPI总线转换模块的设计[D].石河子大学,2011.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车辆工程 电控 教学 实验

电子与控制技术在汽车上的广泛应用使其动力性、安全性、舒适性和可靠性都得到了显著提高,汽车的电子化程度已经成为衡量汽车先进水平的重要标志。

为了适应社会对汽车电子专业高素质人才的需求,目前国内几乎所有本科院校把汽车电控技术或类似课程列为车辆工程专业必修或选修课,并给予高度重视。但是,由于多数高校(特别是面向应用型的本科院校)此门课程开设时间不长,很多还在摸索中。为此,本文从该课程的教学内容、教材选用及教学方法等方面展开探讨。

1 课程特点

汽车电控技术是车辆工程专业中涉及机械、电子、液压、控制、计算机、信息以及传感技术等学科领域,理论性、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专业课程之一,是汽车研究领域不可或缺的基础课程,同时也是学好汽车专业其他相关课程的桥梁。该课程综合性强,知识覆盖面广,要求学生具有工程数学、模拟电路、数字电路、控制工程、测试与信号处理等课程扎实的基础知识,而且还要具有很强的综合分析能力。

2 教材选用与教学内容

教材是教学的基础,合适的教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目前,国内已出版了大量适用于不同层面的汽车电控教材。其中,不乏优秀的教材,例如,由清华大学王绍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部级规划教材《汽车电子学(第2版)》。该书分3篇:第一篇介绍动力传动控制系统,内容包括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及其开发方法、汽油发动机管理系统、柴油机电子控制系统和自动变速器的电子控制;第二篇介绍底盘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内容包括底盘电子控制系统和车身电子控制系统;第三篇介绍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故障诊断,内容包括汽车控制网络、汽车电子系统的可靠性和汽车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诊断[1]。

国外汽车电控方面优秀的教材或参考书比较多,例如由William B. Ribbens编著的Understandi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目前该书已到第7版。该书首先系统地介绍了汽车、控制系统、电子技术和微机控制等基础,然后介绍了电控发动机及其数字控制系统、传感器与执行器、车辆动态控制、汽车设备等内容[2]。

电动汽车方面的参考教材有美国芝加哥伊利诺斯科技学院电机工程方面讲座教授、电力及电力电子中心主任以及Grainger实验室主任Ali Emadi主编的Handbook of Automotive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or Drives。该手册分为5个部分(共31章),主要介绍了汽车电源系统,其中包括半导体器件、传感器和其他组件;不同的电力电子转换器,电机及相关的驱动器,各种先进的电器负载以及电池技术[3]。

由于汽车电控技术是综合性和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仅仅依靠教材和课堂教学,还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所以,还要进行全方位的教学资源建设,例如开发生动的教学课件,建设汽车教学实验和仿真平台、网上交流平台,进行必要的课外实习和实训等。

在教学内容上,汽车电控技术应包含汽车电器、汽车发动机电控技术、汽车底盘电控技术、汽车车身电控技术等几大模块。随着汽车新技术的发展,汽车电控内容也要不断增加,过时的内容要摈弃或少讲,例如对于在传统教材中篇幅较大的蓄电池原理和充电部分、化油器部分等内容,教师可以少讲或不讲;对一些实用或者难以理解的地方要深入细致地讲解,如对汽车电路图的讲解等[4]。

3 教学方法

根据汽车电控技术的特点,课堂可以采取的教学方法主要有:(1)演示教学。对原理比较复杂的结构或电气系统,采取教学课件、仿真软件、模型、实物、视频等多种演示方法,从不同的视角来表现结构和工作原理。(2)情景教学和现场教学。在教学实施全过程中,利用实物、多媒体技术、示教板等手段表现真实场景。例如,如果能对一个具体的解体结构进行测试和讲解,就会让抽象、枯燥的课堂变得愉悦起来,并且学生记忆深刻,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了了解最新结构,还可带领学生到汽车或零部件企业、汽车修理厂、4S店等实地参观学习。(3)案例式教学。以具体案例引发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兴趣,使学生从这样的教学方法中联系生产实际。(4)小组讨论式教学。对某些专题进行讨论教学,组织学生在课下广泛收集资料,在课堂上分小组讨论。(5)启发引导式教学。

4 实验和实践教学

该课程实践性很强,对学生的动手能力要求较高,所以在学好理论课程的同时,还需要掌握实验教学环节。实验教学从层次上可分为演示性、验证性、综合性、设计性、研究性实验等类型。目前,国内汽车电控技术实验教学普遍存在着实验学时少、开出率低;演示、验证性实验多,设计和研究性实验少;实验内容简单、类型模式单一;实验设备配备不足,实验教师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实验项目设置必须保证较好的覆盖面。通常需要开设:汽车电路实验、汽车传感器检测实验、电控汽油燃油喷射系统实验、电控柴油机系统实验、电控自动变速器系统实验、电控无级变速器系统实验、ABS系统检测实验、电控悬架系统检测实验、电动助力转向实验、自动巡航系统检测实验、自动空调系统检测实验、车载CAN总线系统测试与分析实验、安全气囊系统检测实验等必做或任选实验项目。让学生学会正确使用解码器、数字万用表、示波器等设备,能够诊断发动机、自动变速器、ABS等电子控制系统的故障。

对本科院校,实验项目要以综合性、设计性实验为主,对实验中关键的方法步骤应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尽量让学生独立操作与思考,强化其动手实践技能。综合性、设计性实验在内容上应强调对原理的掌握与应用,使学生在有限的学时内,在深入掌握汽车电子电气系统结构、原理的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运用测试设备对实验对象进行检测以获得数据并加以分析,在实践过程中提高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5]。

对于部分实验,可采用数字仿真平台进行辅助教学,即在进行实物操作前利用3D虚拟仿真软件进行虚拟仿真,这样一方面可节约时间和成本,另一方面也可弥补实验设备数量的不足。

尽量开设一些多学科领域知识融合的汽车电控新技术实验项目,该类实验教学具有一定的研究性,其内容强调对所掌握的专业知识的综合与创新。必要时应打破课程、学时上和实验室建制、管理上的限制,采用多种灵活的形式,要求学生利用课内、课外时间去完成实验。

一些研究性实验可在Matlab工具箱Diad&Gauge和Simulink,LabVIEW等仿真平台上进行。例如,Matlab中有专用工具箱,其内容涵盖了汽车建模、汽车电子控制、汽车控制仿真技术等多个知识点,通过仿真实验可将汽车和控制紧密地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优势互补,既加强了学生的基本功训练,又让学生掌握了先进、高效的实验手段。

由于实车测试困难、危险性高、所处环境难以实现等原因,一直是实验教学的难题。针对这种问题,有条件的高校,要充分利用硬件在环仿真实验平台。在设计该类实验平台时,首先,对所要搭建的平台进行总体设计;然后,在EDA软件开发环境下对平台硬件系统进行电路设计,搭建平台硬件系统;最后,在Matlab/Simulink等仿真建模环境下建立发动机、底盘子系统等半实物仿真模型,开发汽车电子控制系统半实物仿真平台。

例如,通过动力传动系统硬件在环测试实验平台,学生可以设置不同发动机转速、变速箱输入与输出转速、发动机油温、换挡手柄状态、变速箱挡位信号的情况下,直观地观测到TCU基于这些信号发出对变速箱模型的控制信号,例如换挡控制信号、离合器控制信号等。从而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变速箱的工作原理以及发动机与变速箱之间的协调关系。

再如,通过汽车网络硬件在环平台,并结合汽车控制器开发进行实践教学,可以使学生理解汽车网络拓扑、不同网络协议构成子网之间的关系、网络基本概念、总线协议以及网络可靠性等内容。

还有,硬件在环测试平台可以把电工电子、自动控制、信号与系统等前面已修课程综合起来,从而提高综合应用能力。例如,硬件在环测试平台中往往涉及信号量的采集以及输出信号的调制等,并且是通过图形化建模(编程)语言(如Matlab/Simulink等)实现的,可以直观地分析信号和系统的时、频域特性,并进行系统综合(如滤波器设计等)[6]。

另外,借助各实验平台还可进行汽车电子实验设计、课程设计、学生课外科技活动等[7]。

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课程应该加强实践能力的考核,采用笔试与实践能力相结合的考核方法。评定成绩时,还要把实验课堂提问、作业、上课情况以及开放实验,甚至汽车电子控制技术论文等,纳入考核中。

5 结束语

应用型本科院校在教学方式、方法上要强调应用性、实践性。要以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注重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学生综合专业能力的培养。

参考文献

[1] 王绍,李建秋,夏群生.汽车电子学[M].第2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William B. Ribbens. Understanding Automotive Electronics[M]. Elsevier Science, 2003.

[3] Ali Emadi. Handbook of Automotive Power Electronics and Motor Drives[M]. Taylor & Francis, 2005.

[4] 郑必松,李步照.汽车电器与电子设备课程教学改革尝试[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27(4):85-87.

[5] 屈敏.汽车电子电气课程实验的教学改革与实践[J].科技信息,2011(28):1.

[6] 戴海峰.汽车电子教学中硬件在环测试实验平台的引入[J].出国与就业:就业版,2011(16):203-204.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职业岗位需求 职业能力 项目导向 任务驱动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3)03(b)-0193-01

1 课题研究与实践的必要性分析

汽车工业在21世纪初呈现高速发展态势,目前产销规模仍稳步增长。天津滨海新区现已形成以一汽丰田、长城汽车等汽车制造厂为龙头,汽车零部件企业为辅助的汽车产业群。在滨海新区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指出:“汽车及装备制造业是做大做强和重点发展的优势产业之一。”滨海新区将以整车研发生产、关键部件配套为重点,发展汽车产业集群,打造部级汽车产业基地,到2015年,实现年产汽车150万辆,汽车产业产值达到2500亿元的目标。随着汽车产销量的增长,滨海新区已形成天津空港汽车展贸园、开发区第五大街等几个大规模汽车区域服务板块,业务领域将进一步细分,吸引庞大的社会资金并产生大批就业岗位。

紧贴企业岗位需求,校企联合携手育人,努力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力资源支撑,是我们职业教育的责任所在。从汽车发展来看,“汽车电子技术”将成就汽车工业发展的未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等专业核心课程的重要基础课程。在专业成立初期,课程因没有很合适的《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材,选用《电工技术》和《电子技术》两本教材教学,教学内容没能与汽车实际应用紧密结合。计划学时虽为128学时,但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因此,由老、中、青三个年龄层次,电气、汽车工程两大专业、校企共同组建课题组,决心对该课程进行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

2 课程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过程与成果

2.1 教学改革创新与实践过程

以“职业岗位需求”为目标,以“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应用”为主线,对该课程大胆进行教学改革。基础课教师认真学习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等相关专业课,认真听课,虚心请教。专业课教师认真听基础课教师的课,准确把握基础课应该讲到的“度”。

教师深入汽车企业一线掌握汽车相关岗位流程、岗位职责、收集并整理经典案例和成功经验[1],为将实际工程任务转化为典型学习任务打好基础。课题组着手基于工作过程一体化课程开发,由技术总监提供实际工程任务,从中提炼得到相关联任务集合,再进一步转化为教学项目。

以典型汽车电子电路和汽车常用电气设备为出发点,以工作任务为核心整合理论知识。“以项目为导向,以工作任务为驱动”序化教学内容[2]。每个项目按照“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原则设计几个典型工作任务,每一个工作任务由五个基本模块构成[3]:(1)任务描述:描述电工电子技术在汽车上应用实例;(2)任务目标:明确该任务应掌握的理论知识及应达到的实践技能;(3)理论课堂:展开工作任务中整合理论知识的学习;(4)任务实施:创设学习情境,下发任务工单,组织实践教学;(5)任务测评:通过自评、互评、师评对工作任务完成情况进行综合评价。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启发、行动导向等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使学生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实施“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校企共同完成教学。使学生获得汽车电工电子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方法和实践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2 课题研究成果

按照“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编写模式,主持编写《汽车电工电子技术》教材,并在2011年9月出版发行,反馈很好。

经过几年建设,积累了大量教学资料和成功经验,建成课程网站,于2011年12月顺利通过院级精品课评审,不断完善教学资源库建设。校企共同完成汽车电工电子基础实训室建设,设计并开展实训项目,完善培训包建设。

公开发表与课程教学改革相关论文,完成课题研究相关的科研立项。

3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创新点

(1)本着理论“必需、够用”的原则,打破原有课程体系,对教学内容进行选择与整合,实现知识的重构。

(2)深入企业,获取相互关联的典型工作任务集合,转化为教学项目,校企共同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典型工作任务。

(3)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创设职业情境,以学生为中心,实施“以项目为导向,以任务为驱动”的教学模式。

(4)制作任务工单,以过程考核为主,期末考核为辅,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

4 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意义

(1)以实际的岗位需求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必须掌握的理论知识贯穿在工作任务之中,促进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支撑了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提高了人才培养质量。

(2)课题研究成果的应用为后续专业核心课程“汽车电气设备与维修、汽车电控技术、汽车检测诊断技术”的学习和学生获取职业资格证书奠定了坚实基础。

(3)依托该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获得国家示范院校培训、实践技能培养等学习机会,教学能力得到很大的提升,也得到学院及上级主管部门的嘉奖。

(4)该课题研究成功经验,引领专业其他课程的教学改革,助推专业建设,为汽车行业的发展培养了众多高端技能型专门人才。

参考文献

[1] 贾宝会.技能实训课程的教学实践与研究[J].职业技术教育,2006(17):77-78.

[2] 张洁,李阳.“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模式的探究[J].华章,2012(3):170.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毕业实习;教学模式

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是理工科教育培养学生利用基础理论解决生产实际问题不可或缺的途径,是对学生四年理论学习的一次综合考察,是对所学理论课程以及动手动脑综合素质的一次检验,能够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理论与实际知识解决工程技术问题,印证、运用和巩固所学各门功课的理论知识,进一步培养计算、设计、工程制图及查阅文献资料的能力。是大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一次综合训练机会,所以加强对毕业设计教学与管理力度势在必行。由于学生就业机制转变、经济体制转型、高校扩招等因素的影响,传统的专业实践教学和管理模式陷入了困境,在编制培养方案和安排学生毕业实习、毕业设计(论文)时,往往割裂了它们之间的联系,导致部分学生的毕业实习流于形式,毕业设计(论文)的题目和内容多数也只是“纸上谈兵”。所以,搞好专业实践教学工作,尤其是充分利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论文)这两个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和全面素质、对学校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1 生产实习与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特别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已不再具有计划经济体制下那种支持大学办学的义务。由于实习经费不足,学生经济负担较重;实习时间相对集中,生产单位在这一段时间内的生产情况变化不大,很难保证学生在这一段时间内学习和了解到生产制造的全过程,更别说学生上岗实践了;实习人数不断增加,集中实习给教学、管理、食宿、交通、安全等带来诸多困难。

高校扩招对毕业设计(论文)教学也有较大的冲击。近几年来,随着高校招生规模过快膨胀,师资力量及实践教学条件跟不上扩招的要求,生师比不能满足教学要求,存在每个教师带10~20个毕业生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大同小异的现象,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而且,由于毕业设计(论文)这段时间也是各用人单位进校招聘及研究生考试复试之时,学生思想精力较难集中,对组织完成好毕业设计(论文)将带来消极影响。这虽然已引起了学者和教育部门的高度重视。但如何解决这一问题,还未有切实可行的措施。作为本科教学的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个毕业设计(论文)环节,如何使之在培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中起到应有的作用,各学校应根据各自的办学特色制定相应的对策。

2 毕业设计(论文)与毕业实习相结合的途径

为使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实践环节取得好的成效,我们车辆工程专业提出由毕业设计指导教师带本人所指导毕业设计学生毕业实习的模式,使学生结合工程实践或指导教师所研究课题完成毕业设计,一方面有利过程管理,同时提高学生科研能力和实践技能,为进一步学习深造或解决工程实际问题打下基础。

2.1 与学生科技竞赛相结合的实习与毕业设计

我校汽车工程学院学生自2008年参加国家教育部举办的“飞思卡尔智能车竞赛”,曾获全国比赛二等奖;自2007年参加Honda中国节能竞技大赛,曾获全国第二名的好成绩。另外还有诸如“挑战杯”及“机电产品大赛”等科技活动,且成绩斐然。为使学生有好的环境进行科技活动,汽车电子电控实验室和汽车结构及节能减排实验室分别成立了“汽车电子控制技术研发中心”和“汽车结构及节能减排技术研发中心”,学院专门为这些中心提供了实验室用房,每年从院发展基金中划出一笔经费购置台式计算机、网络服务器、单片机开发设备、DSP开发板、二冲程发动机等。这些中心的任务是迎接学校的创新创业大赛、全国电子竞赛、嵌入式系统竞赛、节能减排技术竞赛等各种面向本科生的科技竞赛。成员也均来自本院对科技创新活动有浓厚兴趣的同学,特别是即将进行毕业设计(论文)实践的高年级学生,在学有余力的条件下,以这些科技竞赛为目标,参加科研活动。并且,我们将这些科技竞赛的准备也作为学生毕业实习的一种新形式,而不局限于所有的学生都去企业实习。

在这些科技创新中心,由导师负责指导,高年级学生结合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进行科研活动,学生熟悉科研活动和科技创新的基本过程及具备初步的科技创新素质。因学生结合真实的科技活动项目做毕业设计,带着问题学习,其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取得较好的效果。实行该项措施后,成果显著,该中心每年都有本科生在国家和山东省的挑战杯大赛、飞思卡尔智能车大赛、全国大学生电子竞赛、节能电动车竞赛等多项竞赛中获得荣誉。在科技活动中心参加科研的学生在研究生录取和学生就业中得到学校导师和用人单位的青睐。

2.2 建立以导师项目和企业为核心的实习与毕业设计基地

安排部分学生到企业实习基地,如每年本专业有学生到中国重汽卡车公司实习,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和学生本人兴趣拟定毕业设计题目,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完成毕业设计及更好的适应工作打下基础。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由工程技术人员与教师共同承担,这不仅给学生带来了创新的乐趣,提高了其学习积极性,使其建立了强烈的成就感,而且为他们提供了参加企业产品研发、生产和市场推广等活动的机会,在实践中增长了才干。

对考研学生,由于面临复试和联系导师等具体问题,为使学生毕业设计和考研两不误,通常要求学生结合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的科研项目选一部分适合自己做的内容作为毕业设计题目,毕业实习在教师所在实验室进行,指导教师不仅对学生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给予指导,同时对学生考研复试及联系导师提供应有的帮助,使学生受益匪浅。

2.3 根据学生的就业意向结合企业生产的分散实习和毕业设计

通常大四部分学生已经有了就业意向,可安排学生到就业单位实习,并结合实习内容完成毕业设计。近几年,学生到江铃汽车底盘股份有限公司、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长城汽车和某些汽车电子公司等单位实习,实习中指导教师与学生保持通讯联系,了解生产企业情况及学生实习内容,为学生确定可选择的毕业设计题目(如:汽车底盘总成设计),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完成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3 结束语

本文根据车辆工程专业的特点和现有培养方式的不足,指出了目前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存在的问题,结合车辆工程专业特色提出了一种毕业实习与毕业设计相结合的创新能力培养新模式。

【参考文献】

[1]赵勇,李志强,郑辉杰.化工专业毕业实习与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高教论坛,2012,4.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8篇

《中国汽摩配》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中国汽摩配》杂志是全国工商联汽摩配商会主办的汽车零部件专业技术期刊,创刊于2003年。该杂志旨在宣传汽车零部件制造、设计、用途等方面的技术成果和应用地位,以推动中国汽车零部件行业的发展。该杂志主要涵盖了汽车发动机、变速器、悬挂、制动系统、汽车电子等方面的科技论文、进展与评论,以及汽车制造企业、科研机构、专业学者的研究心得和技术交流。它为汽车零部件领域的专家、学者和业内从业人员提供了权威、实用的技术资讯和行业评估。该杂志设置的主要栏目有特别报道、专家论坛、行业时评、市场调查、调研报告、政策法规、经营管理、渠道建设、模式探讨、企业文化、商界精英、会员社区、汽配市场、名人与车、海外传真、摩托之旅、形象展示、品牌推展等。在学术地位上,该杂志被认为是中国汽车零部件领域一份权威性、专业性较强的综合技术期刊,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它多次获得各种荣誉,这些荣誉证明了该杂志在学术界、出版界和社会中的影响力和声誉。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9篇

《中国汽车制造》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该杂志是国内汽车制造领域的权威性期刊之一。杂志的主要内容涵盖了汽车制造及相关领域的技术前沿研究和应用,包括汽车技术、汽车制造、汽车工程、汽车电子、汽车设计、汽车材料、汽车质量、汽车信息化等多个方面。

杂志以专业性、时效性、可读性和实用性为宗旨,旨在报道汽车领域最新的科研成果、技术发展、行业政策及市场动态等方面的信息,为广大的汽车制造企业和从业者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持,促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除了学术论文和技术报道之外,该杂志还包括实践摘要、业界热点、行业新闻、市场分析、产品信息和企业风采等方面的信息。

该杂志拥有国内外广泛的读者群体,包括汽车制造企业的高管、工程师和技术人员,汽车销售人员和行业研究人员等。由于对汽车制造行业的深入分析和报道,该杂志在国内汽车制造行业中享有很高的声誉和影响力,被广泛认为是汽车行业信息交流、技术研究、行业观察和综合咨询的重要平台之一。

汽车电子专业论文范文第10篇

信息技术度:反映汽车设计和生产制造中引入的信息化设备和概念情况。主要来源于专家调查和公开资料分析

>> 汽车信息化技术—Telematics 汽车投诉排行榜 交通物流业信息化排行榜Top20 江淮汽车信息化启示录 中国联通 “玩转”汽车信息化 全球创新排行榜 2010全球汽车“财富”排行榜 汽车安全配置排行榜 汽车广告投放效果排行榜 汽车销量排行榜 解读政府信息公开排行榜 移动通讯技术对汽车信息化的影响 恶搞排行榜 饭局排行榜 美食排行榜 新闻排行榜 排行榜 资讯排行榜 排行榜集粹 大学排行榜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科技 > 汽车信息化创新排行榜 汽车信息化创新排行榜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未知 如您是作者,请告知我们")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榜单说明:

信息技术度:反映汽车设计和生产制造中引入的信息化设备和概念情况。主要来源于专家调查和公开资料分析。总分30分,

信息技术创新度:反映整车技术创新中的信息化创新情况,包括新的电子信息技术和新的信息化应用。主要来源于专家调查和公开资料分析。总分40分:

功能实现度:反映汽车电子信息技术和汽车智能的日常效用。主要来源于专家调查和公开资料分析。总分20分:

用户体验度:汽车信息化使用者《包括驾驶员和乘客》对信息化技术和应用的关注和反馈。主要来源于专家调查和问卷调查结果。总分10分。点评:

豪华、舒适、安全可以说是座驾设计的永恒出发点,也使得尊贵,高品质和高科技成为轿车的代名词,从该榜单来看,目前轿车市场主流的需求不仅要在驾驶舒适性,豪华外表和安全性方面达到顶峰的水平,同时也要求每一细部都进行精密的设计与打造。

出色的舒适性和豪华的汽车装备,使座舱变身为让人陶醉中的天堂。抛光的桃木内饰,精美的镀铬饰件和遍布全车的真皮包裹,防紫外线且隔热多层玻璃,电动舒适型座椅,再加上座舱内独有的皮革香味,让人有种莫名的尊贵与舒适。

在豪华配置上,引入雷达跟车系统和智能刹车辅助等高新科技,配置专业级车载电话、高保真专业级音响系统、专业级导航系统与车载电脑,可供驾驶员自由操作收音机,光碟换盘机,电话等设备的声控启动系统,确保汽车跟前车保持距离的限距控制系统等。让座驾变身移动办公空间。

以奔驰s级轿车为例,它上承梅赛德斯一奔驰百多年来的精湛造车艺术,下启源源不绝的科技革新,在安全性、汽车工程和环境保护方面,具备了超过三十多种先进的增强性设备,是令人信赖的优秀座驾。它除了具备强劲的最新V式12缸双涡轮发动机(可输出最大马力500匹/5.000rpm及最大扭矩800Nm/1.800rpm-4.500rpm)外,还拥有最新的双氙气大灯(s600L的标准配备),最新的轮圈设计,声控启动系统(LNGUATRONIC)、限距控制系统(DISTRONIC),无匙起动功能(KEYLESS-GO)等等。另外,它还配置了尖端的主动安全防护系统(PRE-SAFE),可预先觉察危险并立即作出预防。超绝的梅赛德斯一奔驰s级轿车为客户带来加倍安全畅快的驾驶享受。

再如宝马新7系,在操控性和运动性上都有了很大的提升。配备了全新的V8发动机,并搭配了更出色的底盘,增加后座用空调,专业级车载电话,全部采用防紫外线/隔热多层玻璃,车门踏板镀铬/带照明的V12标志,高保真专业级音响系统LOGIC7,专业级导航系统(带8.8英寸控制显示屏),专业级音响设备/附cD播放机,电动舒适型前座/含头枕及主动式座椅功能,胡桃木内饰镶嵌高光,后视镜撑圈/后视镜底座和B柱采用黑色高光装饰等,给人完美的享受。

上一篇:软件技术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应用电子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