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esentation开场白范文

时间:2023-03-18 00:09:01

presentation开场白范文第1篇

Morning everyone! Today we’ll have a talk about dream and success in America.

Everybody has his or her own dream and standard of being a successful man, but they are not actually the same because of different background and life experience and sex.

There we have made an investigation about the topic. Let’s have a look at the video.

(Video)

OK! It looks as though different people have different opinion about being a successful man, and maybe they are always dreaming of achieving success at an early age.

The American Dream is a book about American dream written by a famous journalist Dan Rather, published in 2002. He provided many stories of ordinary men and women accomplishing the extraordinary.

You know America is an integrated country with a history only more than 200 years. After the continent was discovered by Europe, people all over the world came here to search for their own dream. American culture lay emphasize on individuals' value: self first, personal need first. So pursue of individual benefit and enjoyment, emphasize on achieving individual value by self-strive and self-design was highly respected. That is to say they usually have an ambition or desire to gain something they need. If they gain this, they would consider him as a successful man. Maybe that’s just what we call “American dream”。

The phrase “American dream” generally refers to hopes one has for his own well-being(福利) in America. It usually means struggling to achieve their own desires and ambitions, materially or mentally or both. It is not necessarily a selfish notion(概念)。 Everyone has right to pursuit his or her dream. For some, the American dream is simply to own a home or own much money. Some wish to learn to read or run their own business. There are also those who want to get achievements in the career he or she is interested in, such as becoming a pop star or a successful sports man, just as Michel Jackson or Michel Jordan.

Having a dream is no doubt good to a person. In America, to make ones’ dream come true is to do efforts of their own. A dream motivates people to do efforts and exploit all his potential, and make the most of what they possess. So a dream is always a guiding star of one’s way to success, if only you do your effort in a right and legal way.

OK! Let’s see the story about John. Maybe it can indicate something. Welcome three of my friends to give the story!

presentation开场白(二)

1. Right, let’s get started.

2. Let me introduce myself.

3. I’ve divided my presentation into three main parts.

4. Just to give you a brief overview.

5. I’ll be saying more about this in a minute.

6. I’m sure the implications of this are clear to all of us.

7. There’s an important point to be made here.

8. OK, let’s move on. (go on to make your next point)

9. As you can see, the figures speak for themselves.

10. To go back to what I was saying earlier.

11. Are there any questions you’d like to ask at this point?

12. I’d like to look at this in more detail.

13. Let’s put this into perspective. (to explain it this way)

14. Perhaps I should expand on that a little.

15. To digress for a moment? (to depart from your plan)

16. So, to sum up?

17. That brings me to the end of my talk.

presentation开场白范文第2篇

摘 要:本文以歌曲《黄水谣》为例,从五个方面阐述音乐综合课说课的基本结构。借鉴英语教学中的三“P”教学模式设计教学过程。

关键词:音乐说课设计;《黄水谣》;三“P”教学模式

Abstract:The song“song of Yellow River”as an example,expounds the basic structure of music comprehensive course teaching from five aspects.From the three“P”in English teaching mode of teaching to design the teaching process.

Key words:Music lesson design“song of Yellow River”three“P”teaching model

说课,是教育理论与教育实践的高度结合,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八至十二分钟)向听众阐明一节音乐课“教什么”、“怎么教”“为什么这样教”。通过说课能直观地反映出一名音乐教师的教学理念,专业素质、语言表达,逻辑思维等方面,并且说课不受时间环境空间限制。因此,不论在各学校的教师招聘中,或是教师专业比赛中说课成了必不可少的一环节。本文旨在探究音乐说课的各个环节,通过借鉴英语教学中的三P模式使说课过程结构清晰,内容紧凑,环环相扣。本节课设计五个环节,其中对教学过程的阐述是音乐课说课的核心环节。

第一环节: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

一、开场白——在开场白中提炼说课过程

为了使听众对你的所说内容有一个整体的概括性的了解,你需要在自我介绍的环节里提炼你的说课过程。设计如下:

尊敬的各位老师,我是**来自**,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黄水谣》。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说本课:一是对教材及学情的分析;二是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三是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采用;四是对教学过程的阐述;五总结。

二、说教材、说学情——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语言简洁、准确

《黄水谣》是有是**教材第*册的一首独唱作品,选自谢星海的《黄水谣》第四乐章,歌曲为a b a’带再现的三段体结构,情绪富于戏剧性可以概括为美好——悲惨——凄惨。从学情上看,学生第四单元《保卫黄河》中已接触和了解《黄河大合唱》的相关知识,但对《黄水谣》尚不熟悉。本课为第一课时。

第二环节:对教学目标及重难点的确定

一、说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准确,教学重难点清晰、教学方法科学新颖。因此,我把教学目标确定如下:

在知识目标方面,学生可以准确把握《黄水谣》的首准节奏,理解歌曲内涵。

在能力目标方面:学生能过理解歌曲内涵前提下,驾驭歌曲情绪,生动的表现歌曲。

在情感目标方面:通过教学再现中华民族曾经的血雨胜风,学生的爱国情感,增强团结努力。

二、说重难点——依据教学目标,确定重难点。

本节课教学重点确定为:把握《黄河谣》的音准、节奏。因为旋律与节奏是音乐存在的两大基本要素。难点便是:对歌曲情绪的驾驭和表现。因为音乐是情感的艺术,演唱过程更是情感表达的过程,但这一过程通常因人而异,因此把贴近作曲家的意图,更生动地表达歌曲情绪作为难点。

第三环节:是教学方法及手段的采用

为了实践教学目标,强化重难点,我主要来用以下教学方法:

1、多媒体展示法。以此激发学生感性认识,进入歌曲情境。

2、讲解示范法。教师直观清晰向学生传达知识。

3、学生互学法与游戏练习法。前者是让一部分学生在第四环节扮演指挥家,歌唱家、舞蹈家、音乐教师等角色,实现学生互学;后者用“开火车”游戏使第三环节“跟琴填词”中,原本枯燥的学习新知过程更加紧张生动。

准备的教具有:多媒体、钢琴。

第四环节:是对教学过程的阐述

教学过程是说课的核心环节。用实用、先进的教学理念贯穿教学过程。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借鉴使用了教学中的PPP模式,即presentation,practice,production。

一、presentation呈现

本阶段旨在唤起学生感性认识,让学生在头脑中呈现原有有关本科主题的知识体系,情绪上进入教学氛围。

导入环节:观赏抗战图片及大合唱《保卫黄河》视频,通过提问“你对《黄河大合唱》的了解?”引出冼星海及《黄河大合唱》,简介冼星海生平及《黄河大合唱》乐章。引出本节课学习的是其中的第四乐章《黄水谣》。此阶段课堂时间约为五分钟,

二、practice练习

本阶段旨在通过不同形式的练习,让学生掌握歌曲结构,旋律,情绪、演唱等知识和技能。强化重难点,做到新旧知识的融合和统一。

新授环节:

1、范唱。带着“歌曲有几段”的问题,听教师范唱。

2、配乐朗诵。带着“分别用两个形容词表达三段的情绪”的思考朗诵歌词。

3、识谱。教学实践证明,个体识谱音准节奏的偏差放在集体演唱中会有很好的改善。因此在此阶段主要采用集体视唱教学。

4、跟琴填词,此阶段是准确把握歌曲音准节奏的关键。此阶段我采用“开火车”游戏法,即一组一句接龙,活跃课堂气氛,并且容易发现学生演唱的不足之处。

5、巩固重难点。在游戏接龙中巩固教学重点、强化教学难点。

课堂教学不是知识的简单传递,而是学生主动建构的过程,通过游戏法主动建构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比简单的弹唱更容易让学生把握。

三、production产品

这一阶段是对新学知识的巩固和自由运用,形象的说,就是使所学内容转化为自己的产品。我是这样设计的:

1、创作。在教师是引导下,分两到三组演唱《黄水谣》。可选择多种艺术表现形式,如:指挥朗诵,独唱,齐唱,即兴舞蹈等。试一试、赛一赛。

2、颁奖。设立“最佳创意奖”“最佳演唱奖”“最佳表演奖”。力争让勇于参与的同学都能得到相应的奖励。我用的奖品便是一张卡片制作的荣誉证书。

此环节号召学生加入创作表演的队伍,既体现了以学生为主的“主体性”教学,又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此阶段约需10分钟。

第五环节:总结

将整节课进行艺术或情感上的升华。最后我将作以下总结:中华民族经历了太多的苦难,歌词中的妻离子散、扶老携幼、四处逃亡的一片凄凉景象不只出现在战争时期,近年2008年的汶川地震到2013年的雅安地震,各种灾难使成千上万的同胞失去家园。所不同的是前者是人祸后者是天灾。面对这些困境,同胞们怀着必胜的信心顽强战斗,一次次从废墟中站起,因为我们的民族百折不挠,我们的人民自强不息!(作者单位:宿迁高等师范学校)

参考文献:

[1] 尹爱青.《学校音乐教育导论与教材教法》[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7-9-1

[2] (美)詹姆斯.L.穆赛尔,梅贝尔.格连/合著,《中小学音乐课教学法》[M];1983

[3] 黄伟平,黄士力.《中小学音乐歌唱教学新策略》[M];宁波出版社2010-07-01

presentation开场白范文第3篇

作为一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校园招聘的面试者,笔者在本文中从HR的专业角度给应届毕业生们提供一些面试的基础知识,主要介绍企业在应届生面试过程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结构化/半结构化面试、单独/小组面试,并将重点普及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面试的相关知识,希望毕业生通过掌握这些人力资源的专业知识,轻松面对面试,一路过关斩将,最后顺利拿到offer。

第一步:了解面试的相关概念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企业应届生面试的主要种类。

企业面试求职者的方法和模型有很多。按照被面试人数的多少,可将面试分为单独(个体)面试和小组(集体)面试。按照面试内容、形式、程序、评分标准及结果评判等面试标准是否相同,可分为结构化面试、非结构化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按统一制定的标准进行面试,称为结构化面试;标准不统一、随意性很强的面试,称为非结构化面试;介于两者之间的面试称为半结构化面试。

其次,我们需要重点了解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面试。

能力素质模型(Competency Model)是20世纪70年代由哈佛大学麦克莱兰(MacCelland)教授提出的。能力素质是指凝聚在人身上的一种相当深层和持续存在的部分特质,是可以在各类情况或工作任务中加以预测的,并且可以通过培训和发展加以改善的,能将某一组织中表现优秀者与表现普通者区分开来的个体潜在的深层次特征。能力素质模型是指,组织当定岗位所需要的与高绩效相关的一系列素质的组合,这些素质可分级、可被测评,能力素质模型包括通用能力素质、专业能力素质和管理能力素质三部分。

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面试是指,根据空缺岗位的三类能力素质设计考核题目的面试。对于应聘非管理职位的应届毕业生来说,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面试主要考核的是其通用能力素质及专业能力素质。

第三,我们还应该大致了解应届生面试中主要使用的提问方法——背景—行动—结果法(BAR法)。

BAR法,即Background(背景)、Action(行动)、Result(解释),是指面试官在提问的过程中,遵循背景了解、行动展示、达成结果三个步骤,对求职者的回答进行追问的面试方法。而对于求职者来说,在叙述一件事情时,如果主动按照这三步来进行介绍,会让自己的回答更有逻辑性。

第二步:深入了解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面试

笔者就职于世界500强跨国公司,曾受人力资源部邀请,对2013年应届毕业生进行面试,下面将举例介绍“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面试”,并重点介绍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半结构化的单独面试。

一是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半结构化单独面试。

常见的半结构化的单独面试包括以下三项程序。

第一项程序——开场白。

在开场白中,面试官一般会先做自我介绍,并向应聘者介绍面试的流程、面试时长等基本情况。同时,经验丰富的面试官会在开场时,通过找到与求职者的共同话题,例如天气、交通、学校、专业、爱好等,来拉近彼此的关系,使求职者得以放松。

在这个环节中,应聘者一定要清楚地知道考官的名字、职务、身份(是否为直线汇报对象等)、他/她(们)是第几轮的面试官等基本信息。例如,很多跨国公司下属各子公司、各事业部都在同一时段开展了校园招聘,虽然他们所招聘职位的名称是一样的,但任职资格和工作职责是不同的,且各子公司、各事业部有自己的招聘人员与求职者联络。所以,求职者先弄清这些基本信息非常重要。

第二项程序——面试。

正式进入面试后,考官的问题一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跟求职者的简历有关,如果简历中有逻辑上矛盾、时间上重叠的地方等,考官会先就这些疑问进行追问。例如,有的求职者在简历中写自己在1年间一直在某公司做实习生,但又在后面写自己寒暑假又在另一家公司实习。面试官询问后才弄清楚,第一家实习公司实行的是项目制,有项目的时候才找实习生去做,平时不用坐班。对于这类问题,求职者要在面试时解释清楚,才能证明自己的实习经验是真实且有效的。

第二部分的面试题目,是基于应聘岗位的能力素质设计的。例如某世界500强咨询公司对管理顾问实习生的通用能力素质要求包括:沟通能力、逻辑能力、快速学习能力、接受挑战的能力、跨国合作的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专业能力素质要求有: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快速反馈能力、自我控制能力、灵活性、专业知识(硬性技能)的影响力。

针对以上能力要求,笔者在此列举一些面试题目及每道题对应要考核的求职者的能力。

是否碰到过让你做一件从未做过的事情,请举例说明?(考核解决问题的能力、快速学习能力、逻辑能力等。)

请介绍过去6个月中自学的新知识或新技能。(考核快速学习能力、应变能力等。)

请介绍与其他人员合作完成的项目或任务。(考核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或跨国合作能力等。)

请介绍在团队/社团中承担领导人角色的经历。(考核解决问题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力等。)

请介绍在实习/社会实践中遇到的最让您感兴趣,或印象最深刻,或最复杂,或变化快的任务。(考核解决问题能力、快速学习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快速反馈能力、灵活性、接受挑战能力等。)

在一轮完整的面试中,以上列举的问题不一定全部都会被问到。如果求职者在回答问题的过程中,给出的“证据”已经足够证明自己各方面的能力,那么对于考官来说,只需根据求职者不同经历进行追问,甚至询问一两个主问题,即可较为全面地考核到候选人是否符合招聘岗位的要求。

这里,再简单介绍一下面试官们是如何“追问”的。例如,某世界500强咨询公司通过对大量候选人回答中关键词的统计,得出如下结果:面试时,如果候选人回答中有以下表达情绪的词汇,要进行追问。这些词汇有:担心(Concerned)、困惑(Confused)、失望(Disappointed)、兴奋(Excited)、问题(Issues)、麻烦(Problem)、惊讶(Surprised)、沮丧(Upset)。通过追问,可预测候选人将来遇到问题时可能会有的态度趋向。

跟这些关键词达到同样效果的还有关键事件:谈话(Conversation)、冲突(Conflict)、讨论(Decision)、互动(Interaction)、会议(Meeting)、展示介绍(Presentation)、项目(Project)。

细心的求职者可能会发现,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面试问题中,没有对未来可能发生的事件提出假设性的问题,例如“同事误会你时,你会如何处理”之类。这是因为有经验的面试官知道,通过使用基于能力素质模型设计的面试题库、采用BAR的逻辑、对核心词汇/事件的关注和追问,已经足够对候选人的能力进行判断了。

第三项程序——提问回答(Q&A)及结束语。

这是面试的最后一个环节,候选人可就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询问面试官。最后面试官和候选人应互相致谢,以此作为一个完整面试的结束。

二是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结构化小组面试。

基于能力素质模型的小组面试,以结构化面试居多。因面试人多,结构化面试有利于控制面试过程;同时,求职者之间可以进行横向对比;此外,一般由多人组成专家小组,避免因单个面试官的喜恶影响对候选人的整体判断。

小组面试过程与单独面试类似,也分为“开场白”“面试”及“Q&A和结束语”三个环节。不同的是,其面试环节与单独面试的考核重点不同。以某世界500强咨询公司招聘管理顾问实习生的面试为例。在小组面试环节,面试官会提供一些案例,由候选人分组讨论,最后进行共同展示。

面试官通过观察候选人在小组中的角色定位,例如是组织者、后勤人员,还是指挥者等,考核候选人未来可能的职业倾向;考察候选人团队合作能力、应变能力、自我控制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接受挑战的能力等;通过候选人的回答,考察候选人的分析能力、逻辑性、灵活性、快速学习能力以及专业知识影响力等。

presentation开场白范文第4篇

我国高等院校大多选取涉外性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则成为很多院校首批使用双语教学的课程。国际商务等课程虽然实行了双语教学,但是教学方法还跟非双语教学没有太大的区别,教学效果的评估也跟原来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英文,或者考试中增加了英文试题等。具体来说,双语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下列问题:1.在双语教材的选择方面,适合学生的双语教材难以获取。在双语教学中,有的教师选用原版英文教材,但是学生接受起来很有难度;有的选用中英文结合的教材,学生学习起来只看汉语部分,很少去主动看英文部分。针对不同学生如何选用或改编适合学生学习的双语教材是要解决的问题之一。2.双语教学过程不规范。双语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样的不同于非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达到练习英语的目的,以及如何分配中英文的使用比例、如何将英文和汉语自然融入一起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教师。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听懂课堂,使本来详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使很多重要的专业知识没能传授给学生;有些教师不顾学生的学习效果,满堂英文;有些教师打着双语教学的旗号,却一直使用汉语教学,只是增加了一些英文单词。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能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达到预期的两个目标,以及如何合理分配中英文的使用比例或者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是要解决的问题之二。3.双语教学效果的考核方法单一。课程结束,很多教师还是使用原来的普通教学的试题作为唯一的考核方式,只是在原有试题的基础上增加了英文命题的题目。怎样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双语学习效果,既要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是要解决的问题之三。综上所述,为了解决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双语教学质量,规范双语教学过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模式,包括双语教材改编、双语教学手段与方法,制定出符合双语教学特点的教学效果考核方式等。

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国际商务等课程教学的访学体会

受到山东省政府的资助,本人于2011年4月来到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访学。美国的课堂教学方法与内容值得学习和借鉴。1.学生自选课程形成上课小集体。学生上课没有固定班级,所以美国大学里没有班级概念。但是,学生完成什么学位的学习,要完成规定的学分。这些学分包括专业要求必须修读的[摘要]实行双语教学是我国教育部及各高校的重点项目,而国际商务等课程是众高校首批使用双语教学的课程,但是经过多课程学分和学校给出的其他的一系列可以选择的课程学分,学生都是自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这才是真正的学分制。这也充分体现了美国教学尊重个性的发展。每次上课,选择同样课程的学生们就组成了上这门课的小集体。正是因为课程都是学生自己选的,说明学生本人是对这门课程感兴趣,这也就使得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2.课堂授课过程气氛活跃。(1)课堂开场白。国际商务研究所主任、教授,JermanRose博士,上课开场白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学生作presentation(小演讲),即学生播放幻灯片讲解课前搜集的与本次课堂内容相关的案例资料。幻灯片自动翻页,学生要在几十秒内把该页幻灯片内容讲完,然后进入下一页幻灯片的讲解,利用幻灯片的速度控制自己的语速。另一种方式,教授一上课就让学生提交学习论文paper。论文是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写出的体会,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2)师生讨论问答阶段。学生表演结束,师生开始讨论。教授以学生选取的案例来讲解知识点,学生随时打断老师,提出问题,同时老师也向学生提问,学生争先回答。在这样的问答中兴趣高、收获大。(3)课后交流。JermanRose教授给学生指定时间,课后到他办公室进行交流。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也受益匪浅。3.课堂授课内容实用。教授授课的课堂题材,都是具体的案例,同时又没有离开教材上的知识点。学生使用的教材不是原版教材,原版教材非常的昂贵又不实际。他们的教材是经过教授改编的,以某公司经营为例展开讨论,引出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自己作的presentation和paper中的案例都是自己搜集的材料,同时要完成非常漂亮的PPT,既有图片还有声音,完美地表述公司的经营。这种教学内容,既让学生知道了本次课堂有哪些专业知识点,又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才能说学生真的掌握了,与“教师讲什么,我背什么”截然不同。亲身感受到美国课堂上的这种主动、轻松又不乏趣味性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锻炼了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对我们的双语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国际商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改革构想

presentation开场白范文第5篇

自主学习是指一种积极、主动的学习方式,是学生能够能动地获取知识的一条有效途径。自主学习是终身学习的必然要求,是一种必须培养、锻炼和提高的能力。自主学习的主体是学生。《国家英语课程标准》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部分明确要求:“在教学过程中,要始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应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小学英语课堂应当体现自主学习的原则和精神。那么,自主学习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呢?

一、预习讨论

预习是锻炼和提高自学能力、显示学生主体意识的十分有效的方式,讨论则会加强学生对主体学习的认同。预习讨论使学生真切地感到是自己在学,老师的教是为了自己的学。

[案例1]

教学内容:It’s very long .(《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始第六册Module 2)

授课教师开场白如下:Do you know what about London? Can you find the point words? 接着让学生自己看书,找出关键词、生词和短语,如:wide , long , River Thames , tall , old , Big Ben , high , new , London Eye , big , round 等,然后互相交流、讨论自己的收获,并在交流、讨论中形成共识:The River Thames is wide and long . The Big Ben is tall and old . The London Eye is new , big , high and round.教师再总结一下主要任务就基本解决了。

案例分析:这个过程主要是学生自主探索和学习的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学任务主要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只起点睛的作用。如果这一步不这样处理,而是由教师直接指出生词和重点、难点,那么学生只有被动接受的份,其主动学习会大打折扣,教学显得生硬,效果也不会太好。

二、单词、短语造句

对于新的单词和短语仅有表象的记忆是远远不够的。自主学习在于学生在学习中自觉、积极、主动地认识客体并能动地运用客体,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学而能用、活学活用。

[案例2]

教学内容:She’s quite good at English.(《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始第六册Module 6)

重点短语:be good at , work hard 等

案例取自:Presentation 环节

在充分读、写的基础上,设计一个运用环节,即用新学短语造新句。授课教师提出问题:Can you make a sentence with “be good at”? 由学生竟答完成,答对有奖,出错不批评不指责。学生的热情涨起来,主动思索、回忆、综合分析已有知识,造出紧密联系实际的好句,如:Gao Yang(本班学生) is good at Maths . Sun Wen(本班学生)is good at English.

案例分析:如果没有这样一个设计,只是停留在会读写的层次,学生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可能也会记住这个短语,但能记住它多长时间、效果如何呢?学了没用,不等于真正的学。运用是学习的一个更高的层次,知识在运用中得到巩固,学生在运用的实践中得到锻炼和提高、享受到成功的乐趣。

三、做中学

小学生的年龄特点是爱玩好动。组织各种游戏活动符合小学生的认知结构与心理特点。在课堂上适当穿插游戏活动及实践性活动能使原本较枯燥机械的单词学习、句型练习与小对话变得生动有趣。

[案例3]

教学内容:What’s the weather like ?(《新标准英语》一年级起始第四册Module 1 )

重点单词:hot , cold , raining , windy , sunny 等

重点句子:What’s the weather like ? It’s sunny .等

在W习时教师要给学生示范一下:什么是hot 。然后让学生自己做出hot的样子。这时就很有趣了:有的做出扇扇子的样子,有的做出流汗擦汗的样子,有的做出伸舌头喘粗气的样子,有的做出吃冰激凌的样子,有的做出脱衣服扇风的样子,等等。教师要告诉他们不能单纯地去想象和感受,要一边做动作一边说“It’s hot. It’s hot.”这样做的结果是给学生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在较长的时期内不容易忘掉。在演练句子时,可以一个学生表演,一个学生提问,另外的学生回答,如:学生A一边做出windy的样子一边说“It’s windy. It’s windy.” 学生B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其他的学生答“It’s windy.”

案例分析:在实际操作过程中,由于满足了学生的求知欲、表现欲,又能与实践联系的上,学生不感到陌生,所以争先恐后的参与其中,并乐在其中。学生在老师指导下主动参与了学习,形态各异的表演给大家带来了乐趣,老师和学生都愉悦着自己:课堂不是痛苦难过的地方,而是主动学习、享受欢乐的天堂。

presentation开场白范文第6篇

[关键词]双语教学 教学效果 教学模式

[作者简介]赵蕾(1978- ),女,山东济南人,山东女子学院,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为对外贸易理论与实务、双语教学。(山东 济南 250300)

[课题项目]本文系2010年度山东女子学院教改立项项目“国际商务专业双语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3-0128-02

双语教学受到教育部及各大高校的广泛重视,双语课程建设已成为高等院校重点建设的项目。本人在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国际商务专业访学期间亲身经历西方教学方法和理念,对我国国际商务课程的双语教学进行一定的反思。

一、我国高校实施双语教学的迫切性

首先,双语教学的实施是教育国际化的要求。早在2001年教育部就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中明确要求各高校积极开展双语教学,尤其强调为了适应我国加入WTO后需要的外贸、金融和法律等专业,要先行一步,力争三年内,外语教学课程达到所开课程的5%~10%。2004年,教育部开始把双语教学开展情况作为高等学校状态数据10项指标之一,很多高校还设立了双语教学专项基金,来扶持双语课程的开设。《教育部、财政部关于批准2010年度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中明确指出,每门双语示范课程资助10万元建设经费。

其次,国内外市场对外向型人才的需求。高等院校必须培养出既通晓外语、又精通专业的实用型人才。而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普遍存在着专业课与外语课相脱节的现象,在专业课中绝大多数教师采用汉语教学,采用英语教学一般仅局限于基础英语课。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懂专业的英语应用能力不强,懂英语的专业水平又不够。

不论从高等教育国际化要求的层面,还是国际市场对人才需求的层面,高等院校实施双语教学势在必行。

二、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我国高等院校大多选取涉外性课程实施双语教学,国际商务、国际贸易实务等课程则成为很多院校首批使用双语教学的课程。国际商务等课程虽然实行了双语教学,但是教学方法还跟非双语教学没有太大的区别,教学效果的评估也跟原来没有多大变化,只是在授课过程中增加了英文,或者考试中增加了英文试题等。具体来说,双语教学模式普遍存在下列问题:

1.在双语教材的选择方面,适合学生的双语教材难以获取。在双语教学中,有的教师选用原版英文教材,但是学生接受起来很有难度;有的选用中英文结合的教材,学生学习起来只看汉语部分,很少去主动看英文部分。针对不同学生如何选用或改编适合学生学习的双语教材是要解决的问题之一。

2.双语教学过程不规范。双语教学过程中,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什么样的不同于非双语教学的教学方法,才能使学生既掌握专业知识,又达到练习英语的目的,以及如何分配中英文的使用比例、如何将英文和汉语自然融入一起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很多教师。有些教师为了让学生听懂课堂,使本来详细复杂的教学内容简单化,使很多重要的专业知识没能传授给学生;有些教师不顾学生的学习效果,满堂英文;有些教师打着双语教学的旗号,却一直使用汉语教学,只是增加了一些英文单词。在双语教学过程中,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模式更能区别于传统的教学模式达到预期的两个目标,以及如何合理分配中英文的使用比例或者使用什么样的语言是要解决的问题之二。

3.双语教学效果的考核方法单一。课程结束,很多教师还是使用原来的普通教学的试题作为唯一的考核方式,只是在原有试题的基础上增加了英文命题的题目。怎样才能全面考查学生的双语学习效果,既要考查学生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又要考查学生英语语言能力,是要解决的问题之三。

综上所述,为了解决双语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保证双语教学质量,规范双语教学过程,必须进行双语教学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以提高双语教学水平,探索出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模式,包括双语教材改编、双语教学手段与方法,制定出符合双语教学特点的教学效果考核方式等。

三、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国际商务等课程教学的访学体会

受到山东省政府的资助,本人于2011年4月来到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访学。美国的课堂教学方法与内容值得学习和借鉴。

1.学生自选课程形成上课小集体。学生上课没有固定班级,所以美国大学里没有班级概念。但是,学生完成什么学位的学习,要完成规定的学分。这些学分包括专业要求必须修读的课程学分和学校给出的其他的一系列可以选择的课程学分,学生都是自愿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学习,这才是真正的学分制。这也充分体现了美国教学尊重个性的发展。每次上课,选择同样课程的学生们就组成了上这门课的小集体。正是因为课程都是学生自己选的,说明学生本人是对这门课程感兴趣,这也就使得学生们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很高。

2.课堂授课过程气氛活跃。(1)课堂开场白。国际商务研究所主任、教授,Jerman Rose 博士,上课开场白有两种方式:一种方式,学生作presentation(小演讲),即学生播放幻灯片讲解课前搜集的与本次课堂内容相关的案例资料。幻灯片自动翻页,学生要在几十秒内把该页幻灯片内容讲完,然后进入下一页幻灯片的讲解,利用幻灯片的速度控制自己的语速。另一种方式,教授一上课就让学生提交学习论文paper。论文是课前预习教材内容写出的体会,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课堂。(2)师生讨论问答阶段。学生表演结束,师生开始讨论。教授以学生选取的案例来讲解知识点,学生随时打断老师,提出问题,同时老师也向学生提问,学生争先回答。在这样的问答中兴趣高、收获大。(3)课后交流。Jerman Rose 教授给学生指定时间,课后到他办公室进行交流。教师能及时掌握学生学习情况,学生也受益匪浅。

3.课堂授课内容实用。教授授课的课堂题材,都是具体的案例,同时又没有离开教材上的知识点。学生使用的教材不是原版教材,原版教材非常的昂贵又不实际。他们的教材是经过教授改编的,以某公司经营为例展开讨论,引出知识点的讲解。学生自己作的presentation和paper中的案例都是自己搜集的材料,同时要完成非常漂亮的PPT,既有图片还有声音,完美地表述公司的经营。这种教学内容,既让学生知道了本次课堂有哪些专业知识点,又让学生懂得如何运用这些知识点。这样的教学才能说学生真的掌握了,与“教师讲什么,我背什么”截然不同。

亲身感受到美国课堂上的这种主动、轻松又不乏趣味性的教学,使学生既掌握了专业知识,又锻炼了语言的组织、表达能力,对我们的双语教学是一个很好的借鉴。

四、国际商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改革构想

以专业知识的掌握为核心,同时又训练英语语言运用能力为目的的双语教学,不同于普通的非双语教学。来自美国华盛顿州立大学的课堂教学的访学体会与启示,对国际商务课程的双语教学模式改革构想如下:

1.国际商务双语教材确定模式。一个切实可行的双语教学模式,首要的是选定合适的双语教材。购买权威的英文原版教材进行改编更适合学生。改编时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教材语言要用英文;二是教材内容要吸引读者,打破汉语教材的常规。可将国际商务课程的理论渗透到某跨国大企业的发展和经营管理中,如Nokia,P&G,Wal-mart,Google等。这样既便于教师案例教学,也便于学生课堂讨论,从而为下一步双语教学模式的确定奠定基础。将改编好的双语教材推荐给学生使用,不论价格还是内容都适合学生。双语教材的改编,不论从语言上还是内容上,对教师们是一个新的挑战。双语教材确定模式如图1所示。

2.国际商务双语教学过程模式。国际商务双语教学过程要采用一种与非双语教学不同的新的教学过程模式,与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相区别,以期达到两个目的:一是掌握核心的国际商务专业知识;二是丰富专业英语词汇,提高英语水平。(1)课堂规模限制。双语教学以英语为主来讲授,课堂规模控制在三四十人左右,否则不能达到练习英语语言的目的。(2)课前准备阶段。学生利用课前的时间预习,消除因生单词而造成对专业知识理解困难的现象。同时准备一篇英文学习体会或准备一个英文小演讲,搜集与教材内容有关的企业案例。(3)渗透式与互动式结合的课堂教学过程。首先,渗透式课堂教学过程,主要是针对双语教学过程中中英文语言应用问题而采用的独有的教学过程模式。由于缺乏学习和使用英语的语言环境,中国学生通常不具备应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也逐渐失去了英语学习的兴趣。国际商务课程双语教学过程中,如果使用英语来授课,就要求学生必须掌握英语语言运用能力才能获得专业知识,因此能使学生产生学习和使用英语的强烈动机。但是,如果学生的英语能力还不够高就采用全英语授课方式,学生会由于长时间听不懂而造成厌学情绪。因此,双语教学必须采用循序渐进的渗透式教学方法,在中文和英文之间取得平衡,英文的运用逐步增加,既给学生保持一定的压力,也让其稳步增强信心。其次,互动式的课堂教学过程在双语课堂教学中尤其重要,主要体现在上课时“教师的讲授”与“学生的参与”真正的融为一体。这种教学模式可以很多形式进行。互动式课堂教学模式在一问一答的讨论中进行,使用英语交流,传递专业知识。渗透式与互动式相结合的双语教学过程模式的教学效果显著,学生既学习了教材上的专业知识,又把它应用到实际案例中,同时锻炼了英语语言的交流能力,有效解决了中国高校双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的中英文语言使用困惑和课堂气氛呆板问题。(4)课后交流。课堂结束后,学生们还沉浸在课堂案例中,对不能达成共识的问题带到教师办公室进一步探讨。学生通过积极参与、思考、讨论与交流,收获很大。双语教学过程模式如图2所示。

3.累加式国际商务双语教学效果考核模式。双语教学效果是反映双语教学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内容。双语教学的两个目标:一是掌握核心专业知识;二是丰富专业英语词汇,提高英语语言运用能力。要考核双语教学效果,既要考核学生掌握的专业知识,又要考核学生的英语水平。因此,采用累加式考核方法,分为两个阶段进行:

第一个阶段是平时的英语小演讲以及英文小论文,可以从四个方面给学生评分(共计100分):学生的团队合作20分,创新性20分,演讲内容及语言40分,个人表现20分。这个阶段注重考核学生的英语语言运用能力。第二个阶段是课程结束后,给学生准备一套全英文试题(共计100分),客观题占30%,主要考查学生的专业基础知识;主观题占70%,考查学生的专业知识的综合运用。这个阶段侧重考核学生的专业知识的掌握情况。从以上两个方面累加综合考核双语教学的效果,不但能反映双语教学是否已达到两个预期目标,还能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累加式双语教学效果考核模式如图3所示。

华盛顿州立大学的访学体会使我深深感受到国际商务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从而得出国际商务双语教学模式改革的新构想。该新的双语教学模式将付诸于实践,实现预期目标,既要使学生掌握核心专业知识,又要训练学生的英语语言能力,培养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的复合型国际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成晓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5(3).

[2]久毛措.工商管理学科双语教学模式路径选择的思考[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3).

[3]李利.经管类双语教学课程的实践与探讨[J].高教论坛,2007(2).

[4]潘平远,赵青燕.《国际贸易实务》课程双语教学模式的科学定位及实施策略[J].职业教育研究,2008(4).

[5]邱宜干.我国财经类高校双语教学模式探讨[J].江西财经大学学报,2006(3).

[6]盛晓明,刘春明,刘旭彩.国内外双语教学模式的比较研究与反思[J].教育与职业,2008(21).

[7]杨波,谢双艳.财经院校专业课程双语教学模式探析[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8(1).

presentation开场白范文第7篇

第一轮面试是约在下午2点,我还记得很清楚,当时刚到前台就被带入一个会议室,然后填写了两份资料(全英语填写)。其中有如何回复电子邮件,如何整理档案的步骤,还有一段中翻英。会议室不止我一人,看这形势,有点像集体面试。约莫一个小时的样子,匆匆填写完毕,大家就被带到了楼另一个会议室进行面谈。

面试官是一个看上去很年轻的女孩子,高小姐。无一例外,开场白就是大家用英语介绍一下自己。然后用英语分组开始讨论两个TOPIC,最后用PRESENTATION的形式把小组讨论的观点展现出来。感觉上我们发挥得都不错,当初我是起了LEADER的作用,带领大家一起讨论,然后组织大家一起给出最后总结和补充。唯一的意外就是,我们都把一个小问题给遗漏了,幸好大家随机应变的临时补上,才有惊无险。

经典时刻:和我们一组的那个苏州女孩子超级有个性,填写那两份英语资料的时候,她居然从包里拿出文曲星,明目张胆的查字典。最夸张的就是,她好象在等很多面试的电话。在高小姐进入会议室开始面试我们的时候,她的手机居然很有默契的响起,只见她很悠然的拿起电话对高小姐说了句:MAYI?然后开始接电话……

我们几个人当时真的是……瀑布汗啊……(后来我和一个叫白莹的女孩,托了这个面试的福,成了朋友^_^)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轮面试就没有那个苏州女孩的身影了。第二轮面试是在第二周的下午,不过这次不是集体面试了,而是和高小姐一对一的面。全程中文,感觉上还OK,不过没有第一轮感觉那么好,或许是因为用中文面了,反而不是很习惯的缘故吧。

虽然心情忐忑不安,可是终究是等来了第三轮面试的通知,只知道要见德国大老板,可是万万没有想得的是居然会有如此的阵势。后来我才知道我是第一个被高小姐安排在第三轮的应聘者。

下午一点半,走进偌大的会议室,里面端坐着三个德国人(两男一女)和一个中国女士:一个是商务经理,一个是工业自动化的总经理,一个是过程化仪器仪表的总经理,一个是HR总监(那个中国人)。我在他们对面随便找了一个位置坐下,然后就开始了好象<<绝对挑战> > 中那样的压力面试。全程英语是必然的,可是问题来了,因为我听HR总简的英语不是非常习惯,以致于她提出的一个问题我居然答非所问(当时真想找个地洞钻下去算了)。后来她耐心的又问了一遍,我才听明白她让我举一个曾经在工作中超过老板预期的工作表现的例子。

或许是觉得我英语水平还是可以的吧,所以他们一人一句,想到什么问题就问问,原定30分钟的面试进行了40分钟左右。说实话,这样的面试根本没有办法准备,因为全程英语,而且问题套问题,都是根据我的回答他们再马上随机问出另一个问题。总体来说,我真的不知道自己在回答什么,反正想到什么就说什么。如此的面试,是最可以看出一个人随机应变和英语听力和口语水平的。因为真的没有办法去准备什么。最后一个德国胖胖的大老板问我:AUDREY,到现在你确定还是想做这个职位么?我回答:愿意。

我不知道他问这个问题的目的,难道是怕我觉得辛苦,不愿意长时间做么?还是觉得我对这个职位没有热情或者不是那么的渴望??

白莹被安排在我后面面试,我出来的时候对她做了一个加油的手势,希望她也可以成功呵。(文秘站 )

我这个人心态很好,总觉得自己被安排在第一个面应该是没有什么希望了(唱歌比赛什么的,第一个不是总是吃亏嘛,拿不到冠军),反正该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我也不会去强求什么。没有想到过了几天,我又接到西门子通知我第四轮的面试电话,要去公司和德国老板单独相处一个上午。他会随意的和我聊聊,并且带我参观一下位于松江的厂。(很遗憾,白莹没有接到这轮面试的电话)

那天和德国总经理相处得很愉快,他刚到上海两星期,对上海的一切都是那么的陌生。我和他聊到我在瑞士的生活,告诉他我刚到瑞士的时候才17岁,没有家庭,没有朋友,连语言都不通(瑞士讲法,德,意,罗曼语)而我只会不流利的英语。所以我很可以理解他现在的心情,不过他比我好,因为他把他的妻子孩子都带来了中国。想念德国这是一定的,不过他也一定会爱上中国。^_^随后他带我参观了工厂,告诉我过程化仪器仪表的制作流程,还有就是他想如何的扩展这个公司。因为这个公司虽然在西门子工业化和驱动集团旗下,可是才刚刚起步,是他们新开辟的一条业务线,万事开头难,他需要我的帮助。

后来我们又聊了下他的家庭,和刚到上海遇到的困难。还有我的期望薪金和是不是真的想为他工作。(又来了,难道我脸上写着不想接受这个职位么?不想接受我一轮一轮面试干嘛-_-)真的是不明白他们是如何想的。不过他也很诚恳的告诉我,我是第四轮里第一个与他面谈的人,所以他现在还无法给出最后的决定,不过他觉得我的机会不小。赫赫,这算是一种变向的暗示么?我最后告诉他,无论结果如何,如果他有需要都可以打我的手机。因为走到今天这一步,我觉得已经很不容易了,而且我可以理解做为一个外国人在陌生国度的生活。我可以帮他的我会尽我所能去帮。

告别了德国总经理,松江那里下起了绵绵细雨,让空气变得格外的好。

西门子最后给了我OFFER,TITLE是MOASSISTANT(总经理助理)。

这是一个漫长的面试过程,不过在每个环节中,我都可以体验到很多东西。这是我回到中国以后,经历过的最复杂的一次面试。要进入西门子,真的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这或许就是世界500强体现他门槛高的一种方式吧。

presentation开场白范文第8篇

关键词:游戏;歌曲;聊天;演讲

中图分类号:G63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6)08-0016

在实际英语教学中,课前热身活动往往被当作是可有可无的东西被长期忽视。有的教师上课来也匆匆、去也匆匆,一上课就开始重复“Today we are going to learn a new lesson.” 这样的开场白,让学生感觉没有任何的期待和新意。或者有的教师虽然意识到课前热身活动的重要性,但活动样式比较单一,准备得也不够充分。学生时间长了就会产生厌烦心理,也降低了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其实,如果能够利用好这几分钟的时间,有针对性地设计一些与教材相关的活动,并且使学生在参与课前热身活动的同时能够自然地过渡到课文的学习,真是极好的。对于如何安排好这课前的几分钟,笔者有如下一些做法:

一、游戏式

游戏是学生的最爱,孩子们对于游戏总是乐此不疲,所以这也是笔者最常用的一种课前热身活动。但是游戏的选择也很重要,而且同样的游戏不能连续多次使用,不然学生也会失去兴趣,并且不乐于去参与。而且游戏的规则不能太复杂,时间也不宜过长,不然大脑兴奋会转化为大脑抑制状态。比如,笔者在早读课教授过新单词之后,会在上新课之前做一个猜词游戏。在幻灯片中快速地呈现出一个新单词,然后马上消失。然后让学生快速地起身读出这个单词,并且说出它的中文意思。这个游戏学生的参与度很高,课堂气氛马上就活跃起来了。而且以后教授新单词的时候,学生也会更加认真地去学习。此外,还有接龙、你比我猜、模仿、男女生竞赛等许多游戏。有时一种游戏思路可以引申为多种游戏。而且许多体育比赛的游戏只要经过加工都可运用到课堂中。总之,常常变换游戏内容,将大大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二、歌曲式

这个歌曲包括英文歌曲、儿歌以及一些节奏感很强的chant。初中生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歌曲的旋律既动听,也容易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根据不同的学习内容,可以选择不同的歌曲。比如在七年级上学期时,可以教授“What’s your name?”“How are you?”“Hello.”等一些简单的歌曲,而且歌词里面也包含了一些需要学习的重点单词和句型,可谓是一举两得。进入八年级以后,学生的词汇量慢慢多了起来,就可以教一些比较经典的、旋律也比较简单的歌曲,比如“Proud of you.”“You are my sunshine.”“Five hundred miles.”等歌曲。教比较复杂或者长的歌曲时,可以选择每节英语课前五分钟教授,连续一个星期,学生也就唱得有模有样了。以后在合适的时机,也可以创造一些机会给学生再复习这些歌。比如,天气晴朗的时候,在平常的师生问候之后,可以追问“What’s the weather today?” “Can you see the sunshine?”“Do you remember the song You are my sunshine?”然后引导学生齐唱这首歌。除了英文歌曲之外,一些节奏感很强的儿歌和chant也深受学生的喜爱。歌曲以其优美的韵律、欢快的节奏吸引并打动学生的心弦,既使孩子们获得音乐的享受,又能使他们集中注意力、提高兴趣、乐于求知。教师教得趣味盎然,学生也学得津津有味。

三、聊天式

以聊天的方式开始一节课能够拉近师生之间的关系和距离。在相互问候之后,教师可以走进学生,聊一些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话题。比如:天气,饮食,兴趣爱好,心情等。顺带就可以把需要学习的一些新的词汇和句型引入。例如,在教授兴趣爱好时,教师可以说:“I bought many things yesterday, such as a book, a coat, some snacks and so on. Can you guess what my hobby is?”然后,学生就开始争相猜测 “Your hobby is reading.” “ You like eating.”等。教师就可以顺势在黑板上写上介绍兴趣爱好的基本句型:1. My hobby is V+ing. 2. I like/love/ enjoy V+ing. 说错的同学或者不知怎样回答的同学,看到黑板上的句型之后也就知道怎样去表达自己的爱好了。就这样,师生能够自然地进入新课的学习。教师亲切的期待唤起学生求知的热情。

四、演讲式

这是语文课经常使用的一种方式,笔者认为英语课上使用也是相当好。特别是进入八年级或者九年级以后,孩子们的顾虑明显比以前多了起来。很多时候,他们不愿意在人面前说话了,更别说是说英语了,因为害怕别人笑话。为了改变孩子们的这种状态,可以在每节课或者每周两次的课前要求学生按顺序做一个小presentation,题目由学生自拟。可以是和自己相关的爱好、经历、介绍等,也可以是用英文讲一个小故事。演讲完毕后可由演讲的学生互动提问;或者演讲之前就把问题先写在黑板上,这样学生在听演讲的时候也就更有侧重点,有如做听力练习一般。而且轮到演讲的同学,肯定也会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材料的选择,对材料的熟悉程度以及自己的语音语调等。英语课前的演讲有利于锻炼学生的胆量、开阔学生的眼界、提高学生的写作和思维能力,还有利于调节课堂气氛,实现师生互动。

presentation开场白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小学英语;Warming-up;妙用

“Warming-up”相当于英语课堂中的热身和启动,是组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教师引领小学生进入英语课堂,进行有效学习的重要环节。在课堂上的目的是让学生在最短时间内进入课堂学习的最佳状态。Warm-up部分理想的教学效果应该是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使学生敢于并乐于开口说英语。如果能够恰当地、有组织地设计好Warming-up,便可以轻轻松松地让学生从汉语的氛围中过渡到英语,从而给整节课的深入学习打下坚实的良好基础。同时,Warming up的内容也将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作一铺垫。

一、准备Warming-up

小学生具有争强好胜和积极活泼的心理特点,为了让自己在课堂上有好的表现,扮演好“小老师”的角色,他们会煞费苦心地去认真“备课”。当然这里对于大部分学生比较有用,部分不自觉的学生还是不能够积极主动的完成任务。如在学习牛津小学英语3B的 A boy and a girl中,我就要求学生事先根据书本的句型训练介绍自己,学生回家后反复练习相关资料,直至能够像教师一样自如地脱稿进行“教学”。

二、组织Warming-up

学生在准备好教师布置的任务和自己挑选的内容后,要想完美地呈现出来,必须把各部分内容合理、有效地组织起来。教师一贯采用的组织形式已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要想有所突破,学生必须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把Warming-up内容根据自己的想法组织起来,既要控制时间,也要让Warming-up与接下来的Presentation过渡自然,衔接得当,为教师接下来的“教”作好铺垫。

在实际教学中,老师们都会想方设法去设计一些热热闹闹的活动来完成每节课的开场白,但是热闹过后,我们细心地回想一下,又有多少活动能真正体现Warming-up的意义呢?我认为,作为一名教师首先应当认真地研究教材、明确教学目标,应当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出发,在内容的选择和活动形式的选择两方面多下功夫,设计一些有针对性和创新性的活动,让学生既复习巩固了学过的旧知识,又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如在低年级课堂的Warming-up中,我们可以采用大量的歌曲、童谣、Flash或故事等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音乐动气来

小学英语书的编排充分考虑了小学生的学习心理特征,其中穿插了大量与课文内容紧密相连的且易于上口的一些英语儿童歌曲。在课堂的一开始,很多英语教师都会采用音乐热身法。

如在教授数字时,教师可以事先让学生听英文歌曲Num bers,脍炙人口的音乐,并且加上一定的动作。“你拍一,我拍一,英文one就是一,one,one,one”等课堂上需要掌握的单词和短语在唱一唱、动一动中便让学生铭记在心中,而且学生的兴致很高,真正实现了在学中乐,在乐中学。

2.游戏玩起来

爱游戏是孩子们的天性。小学生更是充满好奇心,一堂游戏可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整个过程中充满了激情与欢乐,从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如在教学“At a snack bar”这课时,课前教师可以事先将这些单词写在设计的一个个形状颜色不同的纸上,然后分别放在准备的好篮子或者箱子里,让学生分好小组排好队伍来购买,告诉学生可以运用句型:“I like juice.”然后有序地请学生上来参与,教室里立刻沸腾起来了,而且很好地引出并复习了单词。

3.实物秀起来

以实物进行教学,能马上导入课文,还能抓住学生的好奇心理,引人入胜。教授Unit 2“At a party”中的人体器官时,可以让一个学生上讲台,采用What’s this? What’s that?的提问方式分别引出head,eye,nose,mouth,arm,leg,foot等人体部分单词,同时板书这些单词,进而一一扩展。用实物进行直观教学,能马上导入课文,抓住学生的好奇心。

还有在讲授Unit5“At the market”这一课时可以把学过的常见的水果、蔬菜等带到课堂上,把他们事先放在一个不透光的袋子里,让学生上来边摸边猜或者是用闻闻尝尝的方式来认识蔬菜水果,从而逐一引出单词,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对话练起来

英语是一种用于交流的语言,小学阶段更侧重于“听、说”的训练,强调的是实际交际的能力。学生不仅仅是学习书本上的“英语”,而且要通过学习,能在生活中应用这一语言。英语的学习需要一定的语境,而课前“兴趣热身”正是一个英语口语训练的平台。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时间是宝贵的,在短短的几分钟内,我们的英语对话应该建立在本单元的所学知识上面,有所重点。

总之,Warming-up的形式是多样的,而兴趣热身的形式,教师应该根据不同的类型,不同的内容来选择。在这样一种愉悦的氛围中,可以使学生从课间较为松散的注意力很快进入到英语课堂上,很快进入学习氛围,提高了课堂上的教学效率。只有有效地掌握学生的心理,采取一些有效的方法,才能在短短的几分钟内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从旧知过渡到新知,让小学英语课堂真正的“热”起来。在小学英语教学中,我们教师一定要合理地设计好准备活动,切切不可滥用Warming-up,要真正实现Warming-up的价值,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郭晓明.论教师教材观的转变[J].课程研究,2001(3).

[2]吴本虎.英语学习策略[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presentation开场白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比赛培训安排 强化听说能力 选手主观能动性

“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由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和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委员会联合举办。大赛坚持高职高专英语教育“以实用为主,以应用为目的”的主导方向,以“我学、我说、我成功(I Learn,I Speak,I Succeed)”为竞赛口号,重点强调选手用英语解决职场实际业务问题的综合能力,展现当代高职高专学生勤奋、阳光、团结、进取的精神面貌。大赛分初赛(由各有关院(校)组织)、复赛(由有关省、市、自治区教育厅(教委)高教主管部门组织)和决赛(由课委会、考委会和教育部高等教育出版社联合组织)。我市作为复赛分赛区也积极加入到“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的队列中。为响应我市高职高专英语课程教学改革的号召,进一步展现和提高我校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我校英语指导老师带领我校参赛选手参加了第九届全国高等职业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英语口语)高职高专组(重庆赛区选拔赛)。

一、竞赛组织与奖项设置

本次比赛由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和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主办,重庆科技学院承办。共有来自重庆地区的31所高职高专院校的38名选手参加。这38名选手由各高校通过本校的初赛在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学生中各选派1人参赛。参赛选手分为英语专业和非英语专业两个小组进行比赛,并决出12名选手进入决赛。进入决赛的选手再次角逐,产生最终的一、二、三等奖。根据重庆市比赛奖励相关规定,分一等奖(占参赛人数的5%),二等奖(占参赛人数的10%),三等奖(占参赛人数的25%)。我校参赛选手所在的非英语专业组共有参赛选手31人,其中设有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8名。由此可见,竞赛奖项的争夺是比较激烈的。

二、竞赛方式与内容

本次比赛由两个环节组成:现场描述环节和情景交流环节。现场描述环节中要求参赛者抽取一幅表现某一情景的图画、图表、广告等,根据给出的说明(如进出口额、市场变化、人口变动、生产状况、生产指标、情景介绍等)进行口头陈述,准备时间为15分钟,陈述时间为3分钟。情景交流环节时由一位主试官根据参赛者抽取的图片内容与参赛者进行一对一的现场交谈,交流时间为3分钟。

三、竞赛培训安排

由于有了上次比赛的一些培训经验,本次比赛相对要从容一些。但是本次比赛从通知报名到选手的最终确定到最后的比赛日期仅仅一个半月的时间,备战培训的时间是非常紧迫的。在这样紧迫的时间里对英语基础并不是很突出又没有缺乏比赛经验的选手来说也是很大的考验。如何在短时间内尽量的提升选手的参赛能力成了重中之重。根据比赛环节要求,指导老师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在评估参赛选手英语口语水平的基础上,合理安排培训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总体上,首先让该选手熟悉了解比赛赛制和竞赛环节;然后以往届比赛样题为依托,分别对现场描述和情景交流两个环节的图片进行练习和讲解。

1.预热阶段。本阶段是从老师和选手初次见面时开始。首先让选手了解熟悉比赛时间、赛制以及比赛环节。详细剖析比赛样题的内容及要求、解答疑问。要求选手每天都安排时间阅读英文报刊杂志(21st Century, China Daily等),选取其中表现某一情景的图画、图表、广告等,内容包括进出口额、市场变化、人口变动、生产状况、生产指标、景点介绍等;情景描述的文字材料。并选取典型句型大声朗读背诵。并熟练掌握现场描述的基本句型和描述技巧。

2.现场描述环节。“职场描述”(Presentation)题型以图表为主,题材广泛,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人口等等多方面的内容。首先,指导老师会让选手熟悉图表的归类,通常有饼状图、柱状图和线形图等。图表主要说明一个事实或者现象,通过对图表中所反映的具体数据的说明、分析、比较,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事实或变化情况等加以说明,并提出结论或看法。通常分以下几步作答:第一,通过图表已给信息和图表分析确定其主题思想。通常用固定的套用句式表达,如:“As the bar chart shows,the number of people move from rural area to urban area increased dramatically during the years of 1920 to 1960”。第二,通过比较分析图表中的数据,找出图表中各个信息之间的关系,围绕主题对其进行分类描述,而不是逐一对数字进行描述。第三,描述时要注意表达的多样性和逻辑性。多样性是指同一个句子要变换不同的句型,人作主语或物作主语,而且表达同一个中文意思要选取多样的词汇和短语。如表示上升就可以有“increase/rise/ascend/surge/go up/climb/mount/level up”等的表达方式,这样既不让听者觉得乏味,又能展现选手的英语功底。逻辑性是指描述要有条理,参赛者要利用“first,second,last but not the least”等词语体现选手逻辑性的连接词用到各个分类描述中,让评委们看出选手的思路是清晰的。最后,在描述的结尾也就是现场描述画龙点睛的地方,参赛者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发现问题所在,并就问题提出解决措施,或者切合自身实际表达自己的观点,最好还能恰当联系当前的时事,哪怕是点到即止。

就我校选手而言,由于时间紧迫,首先需要选手理解Part 2 Presentation的任务要求(准确含义、关键词、规定时间)、理解背景材料内容(关注每个细节信息,不理会无关信息、特别注意图表与文字的关系)、快速拟定讲话的提纲(开场白、总介绍、分布阐明内容)、分步展示提纲。在训练过程中必须将自己放在材料规定的角色位置上。简而言之,第一部分要求选手以演讲的形式对图表中的数据变化作出描述;第二部分要求选手在图表分析基础上谈谈数据变化背后的原因。因此,在培训过程中,第一部分就要求选手首先找到演讲的感觉,并且是脱稿演讲。面对评委老师和听众要充分展现自己自信的姿态,声音洪亮,吐字清晰;然后仔细专研图片内容,分析图表中数据变化走向,找出数据之间的共同点,对比数据中的差异,熟读各数据的英语读音,并灵活运用不同的英语词汇和句型进行表述。第二部分的原因分析是开放性回答,没有固定答案,这个环节就需要选手在之前预热阶段搜集资料的基础上更多的了解国内外的实事动态,社会民生情况,并养成习惯结合自身情况进行分析。

3.情景交流环节。情景交流环节,选手抽取一个题目,由一位母语为英语的主试官与选手进行3分钟的1对1的现场交谈。交谈主要是主试官提问,选手回答的形式进行。交谈内容通常涉及一般日常交际、企业介绍、产品介绍和涉外业务等方面。如果说现场描述环节是对选手英语口语的演讲性展示,情景交流环节更是对选手语用能力、快速反应能力、临场应变能力和知识面的综合考验。因此,指导老师在对选手的培训过程中需要提高强化选手的听说能力,能听懂主试官的问题,听不懂问题一切都无法进行下去,这就要进行实战练习让选手找到比赛的感觉。

在加强提高选手听说能力的过程中,由于选手是初次参赛,毫无此类比赛经验,就需要指导教师对选手进行示范性训练。要求教师用规范的语言来给选手做出示范,教师规范的语言是培养学生口语的最好示范。然后选手在平时积累中坚持收听VOA、BBC等,一方面锻炼自己的听力,另一方面也可加深选手对时事新闻以及英美文化的了解。当然,除了听,说也非常重要。选手可以在收听VOA慢速英语的时候以听写的方式把每句话写下来,听写的时候选手会发现虽然句子是听懂了,但是很多细节的单词、吞音等在泛听的时候是根本没有抓到的,而这样是不利于选手输出自己的句子。所以,在听写的过程中不仅进一步强化了听力还让选手对句子的把握更加透彻。听写完了,选手反复朗读听写出的句子,然后跟着录音反复跟读。这是一个培养语感的过程,也是让选手从舌头打转到流畅自然的过程。通过听写,进而反复跟读,直到背诵,选手的听说在无形中将会得到很大的提高。

在具体培训过程中,由指导老师扮演主试官,向选手提出问题,选手根据问题现场回答。选手首先要看懂第二幅图片的主题,通常是一个广告,然后看清楚图片当中的每一个细节,因为任何一个地方都有可能是主试官提问的点。

每次培训时指导老师们都要求选手严格按照比赛要求,15分钟之内看图表和图片,3分钟之内完成现场描述,3分钟之内完成情景交流。之后指导老师再分别点评,提出改进的建议,整理出图表描述相关句型。整个培训过程中,选手的主观能动性很强,随时和老师交流心得体会,还利用业余时间专攻各类句型,找到演讲的感觉。一段时间的培训后,其演讲能力、英语口语能力和图表分析能力都有显著的进步。

四、结束语

高职高专英语口语大赛每年一届,对指导老师和选手都是一种考验和提高的过程。笔者认为在培训过程中,首先要制定合理的培训方案,然后在培训过程中的实战演练是必不可少的。贯穿整个过程最重要的是发挥选手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根据老师的安排进行培训和自主的练习积累。只有选手自身急切的想取得进步进而获得奖项才能顶住比赛的压力根据老师的指导积极准备、合理的安排备赛时间最终沉着参加比赛。当然,大赛的目的还需要广大教师以赛促教,通过在培训过程中发现的教学上需要改进的地方加以改进,促进教师优化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培养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兴趣与动机,让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去,真正为培养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服务。

与此同时,高等院校学生职业技能竞赛英语口语大赛的举行,不仅为广大学子搭建了英语学习和交流的平台,更为选手们提供展示个人风采的舞台。希望各位参赛选手都能更好的展现自己的风采!

参考文献:

[1]王艳宇.浅谈备战“辽宁省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的策略与经验[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5.

[2]李艳慧.如何备战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J].科技资讯,2014.

[3]高天.“全国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试题及策略分析[J].科教文汇旬刊,2012.

[4]郑苹菲.高职高专实用英语口语大赛培训对策简谈[J].青年与社会・中外教育研究,2009.

[5]吴珊珊.高职高专实用口语大赛培训探索与实践[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4.

上一篇:讲师开场白范文 下一篇:主题班会开场白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