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设计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5:46:54

ppt设计论文

ppt设计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学期论文;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4107(2016)05-0019-03

“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高校更加注重学生能力、素质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培养。盐城工学院机械优集学院,通过多年的教改探索,结合卓越计划的方针政策,构建并实施了“知行合一,能力为本”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学期论文是该模式下一个特有的实践教学改革环节,包括学期论文(1―3)共三个项目,分布在2、4、6学期进行,其教学目标并不一定要求学生能写出多高水平的学术论文, 而是想借助循序渐进的学期论文研究和训练过程,培养学生在未来就业岗位和个人发展方向所需的基本素质和技能[1],使得学生的综合能力能够螺旋式上升。

一、学期论文能力培养目标及途径

任何培养目标只有通过设置与之相适应的课程体系才能得以实现,学期论文对学生能力的培养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分类,主要培养学生六个方面的能力。

(一)自我学习能力

自我学习能力,包括自主学习和自我管理两个方面。自主学习以学生为主体,要求学生通过独立的分析、探索、实践、质疑、创造等方法来实现一定的学习目标。传统的理论课堂教学中,学生只是作为教师实施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学生的学习行为往往是被动占大多数,无论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学生并不能改变这种教学方式。学期论文的教学,充分挖掘和强化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很多方面都充分体现自主学习,例如,鼓励学生自主根据不同阶段学期论文的总体要求选择合适的论文题目、自主地分配课后时间来完成学期论文的各阶段教学任务、自己确定每个阶段的进度计划、自主分析组织学期论文的写作内容等等,这些都是围绕学生主体来考虑的。

自我管理要求学生依靠主观能动性按照课程实施计划,有意识、有目的地对自己的思想、行为进行转化控制的能力。课程采用“集中+分散”的教学模式,集中时主要是布置任务,开展相关知识讲座及阶段性成果的提交、检查和指导,以及最终的答辩交流,因此大部分主体工作要求学生利用课后分散的时间来保质保量地完成,遇到问题主动地与同学及指导教师沟通,这对于学生自我管理能力的提高很有意义。

(二)文献信息处理能力

文献信息处理能力,包括文献的检索、整理、分析和利用,培养学生利用网络、学校图书馆数据库资源进行各种文献的检索并进行筛选分析、优化组合、综合利用、加工创新和创造的一种能力。一项工作的开展不能凭空想象, 需要足够的资料文献为基础, 查阅文献资料通常是工作研究的起点。在学期论文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及时分析科研最新动态, 才能获得较为有意义的选题,才能给自己拟定的选题提供可解决问题的途径或可借鉴的方法和思路,从而拟定撰写大纲,可避免选题落后,论文组织缺乏逻辑性,甚至是低水平重复前人研究工作等。文献信息处理是实践性很强的工作, 在信息社会时代, 数据是海量的, 信息获取途径也日趋多样化, 只有通过反复的实践, 才能不断提高文献信息处理的能力。从而解决目前普遍存在的师生对文献的重视程度不足,文献检索不彻底,不全面(尤其对英文文献),文献整理、进一步加工欠缺,利用率低等现象[2]。

(三)研究能力

研究能力包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新知识领悟及学术品质培养等。在学期论文中, 从选题、撰写大纲、充实论文、制作答辩PPT到最终的答辩交流,本身就是一个系统的科学研究过程。学生要运用已有知识, 结合新知识,通过分析和综合, 谋求解决实际问题或对某些重要定理作更为深入的研究, 从而提高其创新能力, 对综合素质的提高很有意义。比如,通过自主选题,让学生自己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 对强化学生挖掘问题的敏感性,发现问题的能力,探索创新意识的提高,都是非常有益的。中学阶段长期的应试教育模式, 加之对大学专业课程的理论和技能掌握还未齐全,学生的选题、撰写能力及PPT制作方面开始通常较弱,自己拟定论文题目往往有一定难度,所以教师可适当给出一些选题示范、ppt模板或及时地加以引导[3]。另外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学期论文可使学生经历一次科研道德培养过程,教师坚决杜绝学期论文的抄袭现象,学生应在教师的严格要求下,培养良好的学术道德和实事求是的作风。

(四)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通过论文组织、确定大纲,论文撰写、中文摘要撰写、论文格式规范、参考文献引用等方面的训练, 能明显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为后续的课程设计说明书、毕业论文的撰写打下坚实的基础。大一新生对于科技论文的写作一般非常陌生,缺乏科技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对科技论文的类型、结构、规范格式要求基本未知,更不用说科技论文的写作技巧和水平,因此他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下手撰写。通过学期论文1―3的多次撰写,进行最基本的训练,将有效地提高学生的科技论文写作能力。

(五)表达交流能力

学生进入大学除了学习自己的专业外,还需要培养的核心就业能力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表达交流能力。目前学生表达交流能力普遍欠佳,当然责任不能全推给学生,目前的大学课程设置中,90%仍以学生听讲为主,少数有阅读和讨论,考核的方式多以书面为主。通过学期论文的实践环节,可以培养学生口头与书面表达、应急答辩和与他人交流沟通等能力。比如,在自我选题确定大纲后,教师一般会组织学生进行选题思路、大纲内容的陈述和交流。论文写作期间,如学生有相关问题,需要与学生和教师进行及时的沟通。论文完成后,通过组织答辩的形式,让学生给大家展示自己的论文并与教师、同学进行交流分析的机会。

(六)计算机及英语应用能力

通过文献检索、文档编辑、PPT制作,外文文献阅读、英文摘要的撰写等,学生的计算机及英语应用能力得到更进一步的提高。在先期课程《文献检索》、《计算机应用基础》中,进行相关计算机应用及文献检索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实践,在学期论文实施的过程中,一般采用专题讲座的形式,给予学生一定地提高和帮助。

二、学期论文教学实施模式

(一)教学流程

本实践环节采取基于任务的学习模式,以具体的学习任务来驱动教学。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思想,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教师主要任务是在学生选题、撰写提纲、充实论文、制作PPT过程中答疑指导,对学生实践结果的考核和评价。教学实施过程包含前期准备、论文撰写、审查与整改、演讲答辩四个阶段八个环节。

1.前期准备。前期准备阶段主要工作包括布置任务和选题两个环节。所有师生机房集中并考勤,教师通过PPT向学生介绍学期论文的意义、实施计划、分组等,任务布置后在机房学生与指导教师见面初步沟通,指导学生初步检索,根据不同阶段的选题要求,确定学期论文选题。

2.论文撰写。论文撰写阶段由文献详细检索、撰写论文提纲及论文充实3个环节组成。文献详细检索要求学生课后自行安排时间完成,对检索的文献进行阅读、分析,于选题结束1周后集中,教师对文献的数量、质量、相关性进行评价,不符合要求者限期整改。学生在阅读文献的同时,逐步形成论文撰写提纲,提纲要求具体到二级标题,并对每一部分的撰写内容进行部少于100字的简要描述。提纲集中检查在文献提交后1周,教师可以通过组织小组交流分析的形式让同学讲,然后给予点评和修改意见。此后留出2周时间,给学生按照提纲充实完成论文,并安排PPT制作技巧讲座,要求完成答辩PPT。

3.审查与整改。审查与整改阶段包括资格审查和限期整改终审两个环节。再次集中,提交纸质论文,教师当场点评。评价内容包括:(1)报告;(2)格式规范;(3)论文内容是否自成体系,教师提出的整改意见,学生限期整改,整改后打印与第一稿一并提交。不能按期完成整改者,取消答辩资格,告知学生并做好记录。

4.演讲答辩。时间15分钟/学生,答辩流程:介绍班级姓名―论文选题目的和意义―中文摘要―英文摘要的宣读―论文主要内容、观点等―师生交流―成绩评定,安排专人做答辩记录。

(二)教学基本要求

为了能够切实地培养学生六项能力的螺旋上升式养成和提高,对学生最终提交的物化成果的各项指标作出了明确的教学要求。

1.参考文献。要求最终提交的相关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论文实际引用的文献不少于5篇,其中英文资料不少于1篇,引用的近3年的文献一般应不少于3篇;引用的论文应为相关专业的期刊数据库文献。

2.论文。对于论文本身,主要从选题、格式规范、中英文摘要、率、论文主体逻辑性等方面进行考查。为循序渐进,逐步提高,三次学期论文选题要求也是逐步提高:学期论文1,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为目的,可以广泛自由选题;学期论文2,以帮助学生进一步巩固专业和研究领域的基础知识为主,要求学生结合专业基础或推荐研究领域选题,选题可宽泛;学期论文3,以促进专业的先进技术、技能应用和发展前沿研究为目标,要求结合具体的研究专题或专业技术进行选题,不可宽泛。在论文规范性方面,必须符合提供的格式规范模板要求,做到图表清楚,语句流畅,排版正确,字体、字号合理,版面清晰。在中英文摘要方面,要求中文摘要能够涵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和成果,文字表述准确严谨、简洁明了,英文摘要的内容与中文摘要一致。在论文独立完成方面,严禁抄袭剽窃,要求提交论文报告,三次论文率分别不得高于40%、30%、20%,逐步提高要求,与最终毕业设计不高于15%接轨。在论文主体内容方面,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要具有自成体系的逻辑结构,字数不得少于3000字。

3.答辩及PPT。论文答辩采取交叉制,指导教师不参加自己学生的答辩工作,学期论文负责人提前将学生的学期论文、答辩PPT按班级分发给相应的答辩教师,答辩教师审阅学生的学期论文、答辩PPT,为每个学生拟定两个交流问题。演讲答辩按照答辩流程进行,要求学生答辩时能够紧扣主题,实事求是,注重训练演讲与答辩技巧,做到文明礼貌,时间控制合理。答辩用的PPT要结构合理,重点突出,画面清晰,视觉效果良好,有生动的动画与多媒体,包括动画、音、像资料等,总页数不少于10页。

(三)评价标准

结合教学流程及教学基本要求,学期论文细化评价标准从自学与自我管理、论文写作、中英文摘要、论文引用、幻灯片制作及演示、演讲答辩六个方面进行考核,每项满分10分,划分为8―10分,5―7分,不及格三个档次。该考核标准以能力为导向,注重学习的过程性评价,其中第1项自我学习与自我管理由指导教师根据学生平时学习过程中包括出勤、交流、提交成果的速率、整改执行度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第2项论文写作主要从论文论点是否明确,论据是否充分,是否形成一定的逻辑体系结构以及论文字数是否不少于3000字进行评价。第3项中英文摘要,要求中文摘要涵盖论文主要研究内容,表述准确、简洁。英文摘要与中文摘要一致,语法正确,无明显错误。第4项论文引用要求所引用文献与主题相关,引用合理准确,文献格式符合规范,为核心期刊文献。第5项幻灯片制作及演示要求PPT内容与论文主题一致,逻辑合理,重点突出,格式、排版清楚,有生动的动画与多媒体素材来辅助说明。最后一项演讲答辩主要考查学生演讲时是否紧扣主题,实事求是,文明礼貌,时间控制是否合理,是否有一定的演讲技巧,是否具备一定的随机应变能力等。

评分最终等级按优秀(54分以上)、良好(48―53分)、中等(42―47分)、及格(36―41分)、不及格(35分及以下)五个等级评定成绩。每个单项分值都必须达到基本分5分,否则将被视为不及格。另外引入优秀论文留存制度,对于评定为优秀的学期论文进行汇编,刻录成光盘保存;对于特别优秀的论文,推荐发表,学院给予一定的奖励,以补偿版面费等费用,为后期的教学留下一定的资源数据和借鉴。

通过在机械优集学院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UG)本科教改专业2009级到2012级4届学生中进行教学实践,取得了初步的效果。指导教师能与时俱进,严格按照教改大纲要求履行教学职责,做到师生共同进步。通过PPT制作技能专题讲座,大部分学生基本掌握了PPT制作的要求,完成的PPT比较清晰,有相应的图片和动画辅助。学生完成初稿后采用纸质文档打印提交,有利于教师当面交流,直接对论文进行批阅,给出具体的修改意见,对大家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中讲解并作出要求,有利于学生对照修改和教师对照检查,避免了以往教师邮箱邮件成堆,回复费力,不及时,而且学生往往还不能完全领略教师指导思想的状况,效果较好。通过安排机房进行文献检索的现场指导,学生基本能够认识并充分利用学校图书馆的中英文文献数据库,以相关的关键词进行文献的检索。学生分组方面,学期论文1阶段与学院推行的“大一新生导师制”相结合,后面分组原则上不变,增进了师生的相互了解和交流,有利于指导工作的侧重与区分,同时也为导师制提供了面导的专题。学生在选题、中文摘要,文档格式、参考文献的选取及引用等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锻炼,朝着规范化方向迈进。论文答辩前审查(包括初审和终审)能够及时发现一些问题,是很好的督促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当然,执行的过程中也发现一些问题,如学期论文3在最初选题时学生往往还停留在学期论文2的水平,出现不结合具体的研究专题或专业技术,选题偏大,宽泛的现象,需要师生多次的反复;学生英文摘要写作方面普遍比较弱;教师评价时对评价指标的理解会有个性的偏差等等,这些都需要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探索与改进。

参考文献:

[1]张国发,崔玉波,尤凤丽等.课程论文写作在高校人才培

养中的作用[J].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13,(1).

[2]李永霞.应用型本科院校学生课程论文存在的问题与对

策研究[J].衡水学院学报,2011,(3).

[3]余一骄.指导本科生课程论文选题的几点建议[J].教学

ppt设计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交通工程;教学方法;科技论文写作;综合能力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1-0082-02

一、引言

交通工程设施作为交通运输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涵盖了安全、管理、服务、收费、监控、停车、景观以及照明等众多方面,对提高运输效率、保证运输安全、改善服务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是交通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必修课。

目前,国内各高校不断鼓励教师进行教学方法改进,以提高教学质量。目前“倍受青睐”的教学方法主要有案例式、启发式、研究式、互动式(讨论与指导相结合)、因材施教等。

然而,笔者发现,上述教学方式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收效甚微。如今学生学得知识很宽泛,但学习效果并不理想,学生经常处于上课疲劳、倦怠状态,“左耳进右耳出”,课后作业抄袭现象严重,独立思考能力差等。

针对上述现象,笔者将“科技论文写作”作为一种教学方法融入本科教学中,提出此教学方法应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一些细节和原则问题。实践证明,这种教学方法可以很好地缓解上述现象。

二、现有教学方式存在的不足

(一)对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重视不够

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与学关系的结合度,它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如何正确处理两者的关系,充分调动教师授课与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课堂教学尤为重要。而现有教学方式忽略了学生在教学中“学”的主体作用。调查显示,大部分高校均有相应的教学质量评估体制,其评估的重点主要是教师授课水平、课件质量、师生互动情况及学生听课情况等,尽管体制中也包含了学生学习状态、学习效果和综合能力培养等方面,但是这些主要取决于学生上课是否“专心”听讲、考试成绩是否“合格”层面,而学生对专业知识是否真正掌握、学生的综合能力是否真的提高难以判定。

(二)实践教学环节效果不尽如人意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的主要途径。纵观各高校实践教学形式,主要有课程设计、各类实习以及毕业设计等,尽管其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但因其通常会放在大三第二学期和大四进行,而这个阶段通常是学生最繁忙、压力最大的阶段,考研、找工作、实习等事情接踵而至,在某种程度上存在学生“无暇顾及”、“敷衍了事”、作业抄袭等现象,而某些代课教师因“充分理解学生难处”和“放学生一马”的“宽容”态度或多或少加剧了上述现象,这不仅使我们的教学工作“事倍功半”,甚至“徒劳无功”,不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学生的侥幸心里,抹杀了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进一步造成了高等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下降。

三、“科技论文写作”结合传统教学手段

为了改变传统的教学、教育模式,笔者提出了将“科技论文写作”与传统授课方式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主要实施过程如下:

第一,提出问题,引发思考:结合课程内容,拓展知识,提出相关工程或设计问题,引发学生思考;第二,给出题目,明确要求:给出相应的科技论文写作主题,要求学生查阅、研读资料,严格按照标准论文格式和写作规范完成作业;第三,不合要求,推倒重来:对作业中存在的大小问题要求学生一次次的修改完善,直到符合要求为止;第四,制作PPT,师生换位:要求学生将最终完成的科技论成PPT,以论文答辩的形式进行讲解,老师和学生均可在每小组讲解过程中进行提问或给出建议;第五,严慈相济,因材施教:对各小组及组员的表现和收获进行总结,鼓励学生再接再厉。

四、教学实践

笔者在本学院2010级交通工程专业的《交通工程设施设计》课程中进行了教学实践。整个实践环节和应该注意的细节如下:

(一)摸清基础,循序渐进

在讲述道路交通安全设施时,引出课本中未涉及到的低噪声路面技术相关知识,并给出了本课程第一次科技论文写作作业――低噪声路面技术。这次作业要求较低,除了培养学生主动广泛地阅读专业文献、拓宽知识层面外,更主要是想了解学生关于文献检索、论文写作、Word应用和PPT制作等基本功。为了提高学生完成作业的信心、锻炼团队协作能力,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任务分配由各小组自行安排。

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在讲述完道路交通标线分类、功能、材料组成和施工工艺后,引出教材中未涉及到的标线清除技术的提问――为什么要清除旧标线?如何清除?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第一环节应该注意的问题有,提问要紧密结合课程内容和实际生活,问题要循序渐进,不能太难、太抽象,要充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但不能让学生觉得问题太难而放弃。

(二)要求明确,自主完成

第二次论文写作题目定为“标线的清除技术”。此次写作对文献检索数量做出明确要求,参考文献不少于10篇;写作内容自由发挥,创新性不做强制要求,可以整理、分析、总结文献,也可大胆设想,说明实现原理,但须结构完整、层次分明、语言凝练;论文排版要求按照标准论文格式完成,促使学生熟练应用文字处理软件。对于论文写作和排版中遇到的问题,组员之间共同探索学习,也可向老师咨询。

第二环节要注意的问题是防止抄袭,这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其一是警告学生抄袭的后果,强迫学生不敢抄袭;其二是鼓励学生独立思考,使学生主动、出色地完成任务,通过点名表扬和加分等方式鼓励学生。

(三)不厌其烦,多次修改

对于论文写作,笔者要求学生对其完成的作业做了三次大的修改。第一次提交上来的论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摘要内容不符合摘要写作要求,写成引言,且不完整;论文格式均不正确,有三组同学的论文没有摘要,论文大标题、小标题以及正文文字字号、段落行间距不符合要求;图、表不符合要求;参考文献数量不够且格式不对。对于上述问题笔者均在论文审阅时给予一一指出,并反馈给学生要求进行修改,并规定按照太原科技大学学报论文格式进行修改。

这一环节一定要坚持“认真批改论文”及“论文写作不合要求,推到重来”的原则。

首先,为什么要认真批改“作业”?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曾通过民意中国网和搜狐新闻中心,对2340名在校的和已经毕业的大学生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对于部分大学生对待作业敷衍了事的原因,有51.7%的人认为“老师无暇认真批改作业,没能及时对作业进行反馈,加剧了学生应付和抵制作业的情况”,26.8%的人认为很多大学生不认真做作业,是因为各类作业太多,有抵触心理,还有部分人认为是“高教管理”等其他方面的原因。由此可见,老师对待作业的态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学生对待作业的态度,因此,笔者认为对于一些“重要的必须做的作业”,代课教师应该认真审批并予以反馈。

其次,之所以要坚持“论文写作不合要求,推到重来”的原则原因有三:(1)使学生掌握科技论文写作格式,熟练使用Word进行论文排版,为日后发表科技论文和完成毕业论文及工作打基础;(2)使学生学会主动学习,能利用学校的资源(如网络、图书馆、老师等)解决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3)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培养其精益求精的作风。细节决定成败,万事从小事做起,从细小处着手,做到精益求精,不折不扣。而这是一个长期积累、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老师及时的引导与指正。

(四)注重表达,师生换位

笔者要求学生把自己写的科技论文制作成10页左右的PPT,每小组派代表在课堂上讲解,老师和学生均可提问。在这次实践当中,有两组学生做的PPT比较简单,其小组代表在讲解时因有些心慌、紧张,导致语无伦次、逻辑不清,但是另外两组做的PPT背景丰富,内容完整,而且还应用了一些简单的动画和视频,最主要的是学生代表的讲解出乎老师意料,逻辑清晰、绘声绘色,板书与PPT并用。

这一环节主要目标有两个:(1)锻炼学生制作PPT的能力;(2)培养学生口语表达能力。在如今的实际工作中,PPT是现代大学生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另一方面,如何对自己制作的PPT进行讲解说明,更能考验学生的综合能力。口才往往比文采运用更直接,因此,应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说”的积极性,培养和提高学生“说”的能力,使之成为善于交际、适应社会发展的综合型人才。

(五)适时表扬,宽严相济

各小组作品展示结束,要适时点评。这一环节,一定要坚持以鼓励为主,对于表现比较好的同学一定要予以表扬,表现欠佳的同学,找出长处予以勉励。

坚持鼓励的原则是因为,在上一环节中,笔者对于学生的要求非常严格,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使某些学生产生自卑感,不敢或不愿站出来承担责任,或者造成学生抵触、逆反心理,就得不偿失了。因此,在这一环节,要坚持以鼓励为主,适当放松标准尺度,尽量做到严中有宽、宽中有爱、爱中有教。

五、结束语

在充分发挥老师引导、监督作用的前提下,重视学生“学”的主体作用,提出将“科技论文写作”与传统教学相结合的具体的综合教学方法,并指出在实践过程中应该注意和坚持的细节和原则问题。实践证明,该方法能够很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读、写、用、说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精益求精、认真严谨的专业素养,为今后的就业、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孟祥海,李红萍.交通工程设施设计[M].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12.

ppt设计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采矿工程;专业英语;考核方法,课堂教学

1.背景介绍

采矿工程专业英语(EnglishforMiningEngineering)是我校针对采矿工程专业学生开设的一门专业选修课,学时32,学周16。采矿工程专业英语是为了拓展学生专业词汇、掌握专业术语而设计,然而由于其专业针对性强,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产生了一些典型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期末考试考核方法,对采矿工程专业英语课堂教学进行了教学改革。

2.课堂教学问题

宋佰超、尹小军及李英明[1-3]已对采矿工程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特点及现状进行了初步分析,归结起来有3点:

(1)学生,李英明[3]的“采矿工程专业英语问卷调查统计表”表明,超过1/2的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是很重要的,然而1/3的人认为专业英语在未来的实用性不大;此外,学生对专业选修课的消极态度也是学习积极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

(2)教师,主要是新教师和老教师、专业教师和普通英语教师的区别,新教师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较老教师强,然而专业知识的综合性却不及老教师,专业教师讲授专业知识的能力较普通英语老师强,而对英语词汇、长难句的理解却不及普通英语教师。

(3)教法,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加上前两个因素,使得采矿工程专业英语的课堂教学变得单调,教、学两难。

3.考核方法

综合以上问题,本校采矿工程专业英语从考核方法上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期末成绩共100分,分4部分内容考核:课堂教学与学生翻译、专业英语论文翻译、PPT形式讲解论文及答题册,每部分占25%:

(1)课堂教学与学生翻译:每位同学在课堂上5分钟内可翻译1-2段课文,然后教师讲解。学生可借用网络工具如有道词典、google学术;采矿工程专业英语教材采用蒋国安[4]《EnglishForMiningEngineer-ing》(2014),共24章,结合专业特点主要讲解煤的特性、地质构造、矿井设计、矿井开拓、井巷工程、岩体结构、矿山压力与巷道支护、采煤方法、矿井通风,剩下章节为煤矿辅助开采部分,建议学生自学。课堂翻译的难点在于引导学生攻破长难句,可以循序渐进从词汇、长难句、整段及整篇文章的理解把握。

1)专业词汇的识记主要依靠在线查询,学生可以借助电子词典查询,教师可以开展联想记忆、词根记忆及图片记忆法进行讲解,依托各类实验室也是扩大词汇量的重要途径之一。

2)长难句翻译,教师可以将典型的、比较难的句子以多媒体或板书的形式展现出来,引导学生一步步找到正确的主谓宾,甚至将其范围压缩到一个单词,这样就可以正确的翻译和理解句意。对于主语和宾语的认知学生一直有一个误区,以Lesson1HistoryofCoalMining的第一句话为例,“Theexactdateofman’sfirstuseofcoalislostinantiquity”这句话的主语是“date”,而很多学生认为是“use”或者“coal”。为方便学生理解,我们以“鸟的巢”这句话为例,有两种翻译方法:thebird’snest及thenestofbird,of就是关键词所在,如果几个of相连,那么第一个of之后的名词为其关键词;谓语的寻找也要小心语法陷阱,以本段最后一句为例“whenprimitivemanchancedtobuildcampfireonexposedledgesofablackrock”为例,这句话的主语大家很容易认为是chanceto,这就是一种语言陷阱,主谓宾应该是“manbuildfire”。

3)整段及整篇文章的理解是建立在前部分之上,基本的原则是循序渐进,根据教学安排,前8周主要是引导学生找到关键词,学生产生每段翻译后都找关键词的惯性思维,就会对理解整段及整篇文章产生浓厚的兴趣。

(2)专业英语论文翻译:翻译论文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对所在专业研究热点有所了解,为以后工作和学习做铺垫。依托南京大学图书馆ISIWebofKnowledge平台搜索50篇专业英语论文,论文涉及采矿工程各个方面。新学期开课后,请同学们从其中选择一篇作为自己需要翻译的论文,第8周上交论文翻译版,上交翻译的时间设计在学期中是为了敦促学生为第3部分做准备;同时为学生提供采矿工程专业各个教师的联系方式,方便学生及时与相关专业教师沟通。

(3)PPT形式讲解论文:经过前两个阶段,学生对专业英语词汇有了一定掌握,PPT讲解时间每人10分钟,5分钟讲述论文,大部分学生会按照IMRD(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的步骤从论文中获取信息并进行讲述;同时邀请各个专业课老师现场提问和学生回答共5分钟,提问的主要内容包括学生对关键词的理解、对整体文章意义的把握、对方法的了解以及对文章优缺点的认知,在此基础上培养和建立自己的想法也是培养专业学术思维的重要手段;PPT的制作也是考验学生学习态度的一种方法,如果有学生原文翻译整段复制到PPT上则为不合格。

(4)答题册,专业选修课的考核方式一般分2种:试卷考试或答题册。针对专业特点,以答题册形式上交论文原文及翻译,判断依据主要是根据学生是否按照第3部分要求修改翻译并按照要求格式打印论文。

4.总结

采矿工程专业英语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围绕学生、教师和教法产生,从考核方法上对课堂教学进行了初步改革,分四部分进行:课堂教学与学生翻译、专业英语论文翻译、PPT形式讲解论文及答题册,该法极大的调动和提高了学生对专业英语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宋佰超.对于采矿工程专业英语课堂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2013,10(29):48-49.

[2]尹小军,孙广义.采矿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模式探讨[J].黑龙江教育,2013,12:8-10

[3]李英明.采矿工程专业英语教学新探[J].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2(9):53-55.

[4]蒋国安,付玲毓.采矿工程英语[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14

ppt设计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重点高校;毕业设计;思考;指导;创新

毕业设计是大学阶段教的一个重要环节,通过毕业设计环节可以让学生对于本科阶段的学生有一个融会贯通的过程,能够锻炼他们将大学生涯学过的知识、理论和方法应用到实际中。同时通过毕业设计环节的阶段的锻炼,培养学生初步的科研和创新能力。因此,毕业设计环节的设置复杂,也引起作为培养方的高校、用人方的单位和毕业生本人的重视。如何保障并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成为所有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关注的问题。本文就基于作者在指导本科毕业设计的工作提出一些思考和建议,为教育工作者指导高校本科毕业设计提供一些参考。

一、鼓励学生提前进入实验室,提高动手能力和科研水平

高校鼓励大学生提前进入自己感兴趣的科研课题组学习,参与课题小组的科研活动和定期学术研讨会,充分利用课余或者长假期,到学校相关的实验室向研究生学习一些实验必要的技能,或者由课题组老师安排研究生专门指导。对于这些初学者,研究生要耐心对待和认真负责。首先让学生仔细阅读本课题组已发表文章和往届学生的毕业论文,了解本课题组的主要研究方向和目的。向学生详细讲解文献检索方法,使他们能顺利查找中英文文献和熟练使用本课题组常用数据库。其次,在传授实验技能的同时,帮助学生他们建立自己的科研思路,培养他们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谨的科研作风。同时,可以通过这个过程对进入毕业设计过程的选题打下一个基础。实际操作中,也存在着很多学生的毕业设计就是课余或者平时参加相关系部课题的一个延续,这样等于有效延长了毕业设计时间。

二、注重选题的科学性、可操作性,在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毕业设计过程的最终目的是激发学生的创造力,要做到这点,激发学生的求知兴趣是一个开始。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可以促进学生的创新欲望。上一个阶段对学生选题起了很大的作用,在参与实验室课题的过程中,如果感觉学生对这个课题组研究方向不感兴趣,需要及时从新选择。尽量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课题,并且给他们提供一个合适的发展空间。对于毕业后直接参加工作的学生来说,给他们的课题相对小一些,这样他们会在有限的时间内完成毕业设计。对于那些毕业后在国内外继续学习和深造的学生,指定的课题就要大一些,为他们继续学习提供一定的基础。最好给的课题已经由研究生做了初步的探索,确认是可行的,再由本科生进一步地做下去,这样在研究生的指导下。他们很快就会学会和掌握一些实验技巧与方法。但是需要学生自己搜集、整理资料,来了解课题的国内外发展现状和动态,掌握目前该课题存在的难点和不足,提出自己的含有自己的设想的方案和安排,用于开课题报告的撰写。

三、以学生为本,研究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现实中,大多数学生的学生自觉性、积极性较差,这是导致很难做好毕业设计的一个主要原因。毕业设计过程是一个系统学习、提高并且有所创新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融会学生大学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技术,同时加上自己的创新能力来完成。虽然部分学生对以前所学知识掌握的很好,遇到难题也愿意去通过学习去解决,也会积极地寻找解决方案。但是要达到良好的毕业设计效果,首先要充分提高学生对于毕业设计这一重要环节的认识,让他们能够明确毕业设计的重要性、目标要求。只有这样,他们才会由被动变主动,才会尽在时间、精力上有更大的投入,保障毕业设计的顺利进行。目前存在的毕业设计环节,部分教师只是让本科生给研究生进行简单的机械操作,甚至让学生在毕业答辩的时候随便把研究生的实验数据拿来凑数。这样的做法是一种是不尊重教育客观实际的方式,直接导致该环节的功能丧失。我们要让学生参与进来,给学生一个思考的空间,遇到问题先让学生自己思考,提出解决办法和自己的想法,后由研究生来决定。我们要切实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能力以及科研创新能力。

四、毕业设计环节后期论文撰写过程的指导与思考

论文撰写是毕业设计环节的重中之重,也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语言组织能力、专业技术写作水平的最好方式。论文是对选定的论题所涉及的全部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取舍、提高,进而形成自己的论点,做到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严密及富有逻辑性、格式规范,这就要求学生能对本人在整个毕业设计期间所做的工作进行高度概括和总结[2]。该环节的过程中以培养学生学术道德和分析问题的能力为目标。实际教学过程中,认真参与毕业设计环节论文写作的毕业生,在培养了严谨的科研态度的同时,他的科技论文写作水平会得到一个较大幅度提高。假如我们鼓励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的基础上,将创新部分概括出来,写成一篇科技文章,向科技期刊投递,这样既培养了他们的写作能力,也激发了他们进一步研究的兴趣。为进一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良好基础。

五、指导学生完成答辩汇报

对于答辩PPT的制作,现在大学生都能熟练的使用电脑,在大学四年的学习生活中,学生有很多机会做PPT,所以对PPT的设计和编写能力已经能够达到毕业答辩报告的水平,我们只需对PPT稍加修饰和指点。对于答辩PPT的讲述,主要在学生陈述上下功夫,因为对于一篇论了大量的工作,但是在短短的五分钟之内将所做的数据和分析结果清晰的描述出来还是有一定的困难,要对论文的内容进行概括性的整合,将论文分为引言、实验、结果、讨论、结论、致谢几部分。这就要求我们将内容整合,取舍。根据母版的色调,将图进行美化,调整颜色,阴影,立体,线条,美化表格,突出文字等。对锻炼学生的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乃至自信心都起到了显著的作用。把好答辩关给学生最后一次在本专业学习中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并给学生留下美好而深刻的回忆。

参考文献:

[1] 赖丽娟,吴效明,熊冬生,周静.改革本科毕业设计培养创新型人才.中国医学物理学杂志,2010 (27) 1683-1686

ppt设计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信息技术;人口迁移;研究课题设计

一、设计背景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指出:“大力推进多媒体信息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普遍应用,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供丰富多彩的教育环境和有力的学习工具“。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要运用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对地理教学进行创造性设计,发挥计算机辅助教学的特有功能;利用信息技术结合地理学科特点进行设计,可以使教学的表现形式更加形象化、多样化、视觉化,有利于充分揭示地理现象背后的规律。同时还可以培养学生掌握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信息化资源的能力,让学生学会学习。

二、设计方案

1、学习目标

(1)结合实例分析不同时期人迁移的特点及原因。

(2)举例说明人口迁移的原因及其人口迁移对地理环境产生的

2、学习背景

2008年电视剧《闯关东》在全国热播,讲述的是从清末到九一八事变爆发前,一户山东人家为生活所迫而离乡背井“闯关东”的故事,以主人公朱开山的复杂、坎坷的一生为线索;朱开山只是闯关东洪流中的一个代表,19世纪,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却依旧禁关。破产农民不顾禁令,成千上万的冒着被惩罚危险,“闯”入东北,此为“闯关东”来历。清末,沙俄侵略东北。清于1860年在东北局部驰禁放荒,1897年全部开禁,1910年东北总人口增至1800万人。民国年间(1912年——1949年),“闯关东”洪流澎湃,新中国前夕近4000万人 “可以算得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大的人口移动之一”、“近代史上空前的大举”;那我们想一想,为什么会产生闯关东的现象,这种现象对关东地区的影响是什么?

3、预设任务及预期结果

任务:

(1)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了解身边的外地人迁移的情况,并感知人口迁移现象,探究人口迁移的原因。

(2)以小组为单位通过网络或者书籍搜集人口迁移的案例资料,制作PPT,讲述人口迁移的故事。

(3)通过电脑制作表格,对比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4)小组选取一个有代表性的农村进行一次社会调查,看看留守儿童和老人的数量、生存现状及存在的现实问题,针对此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并撰写一篇论文。

预期成果

感受历史上及现实中的人口迁移现象,会用网络、电脑搜集资料和数据,会做社会调查,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探究人口迁移的问题。

4、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

活动1——社会调查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社会调查,填写社会调查表,了解身边的外地人迁移的情况。

活动2——网络搜集资料,制作PPT

通过网络搜集人口迁移案例的资料,制作PPT,讲述人口迁移的故事。

案例选择:闯关东、雁南飞、走西口、下南洋、三峡移民等等。

活动3——观《闯关东》有感

从地理的角度谈《闯关东》,找出电视剧中所折射的地理问题,并通过小组讨论人口迁移的影响。

活动4——电脑制作表格

选择自己熟悉的工具(word或excel)制作表格,对比不同时期人口迁移的特点及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的区别。

活动5——成果展示

利用社会调查的结果和制作的案例PPT归纳总结人口迁移的因素。

活动6——论文展示

根据对农村的社会调查,写一篇论文,组内进行评比,选出最优论文,进行教室张贴展示,对班里最好的进行课堂展示。

三、方案评价设计

(1)组内分工合理,责任明确,每位学生都有参与,集体讨论活动。

(2)社会调查表调查具有代表性,内容完备,信息准确,填写详实。

(3)PPT制作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制作精美。

(4)能熟悉办公软件,利用电脑设计表格,能通过对比明确区别。

(5)论文数据精确,结构完成,思路清晰,能提出合理化的建议。

参考文献

[1] 孙杰远.信息技术与课堂整合[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2] 郭正权.现代中学地理教学研究[M].上海:华艺出版社,2002.

ppt设计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 化学软件基础 教学探讨 化学化工专业

中图分类号:G42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s.2015.05.066

Discussion on Chemical Software Foundation Teaching

BIAN Xihui, DAI Zhao, ZHAO Shihuai, JI Yanyan

(School of Environmental and Chemical Engineering, Tianjin Polytechnic University, Tianjin 300387)

Abstract Master the basic chemistry software has become Chemical Engineering and related professional students the necessary skills, the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importance of the creation of "chemical software foundation" courses and programs aim to open, open time, teaching methods, teaching content and study methods were discussed.

Key words chemical software foundation; teaching discussion; chemistry and chemical professional

计算机技术高速迅猛地发展,已广泛应用到各行各业。在化学化工以及相关领域,一方面,目前开发了大量用于化学化工领域中的专业软件,使得化学教学、科技论文写作等更为便利。另一方面,海量化学数据的出现、化学反应或作用机理的微观性、高水平论文对图文质量的要求、化学化工管理过程的自动化等,要求高校化学化工以及相关专业的大学生不论是将来继续深造,还是走向工作岗位,都必须掌握一些基本的化学软件。①化学软件是化学化工以及相关专业人员利用计算机解决化学化工问题的基本工具。本文就化学软件基础课程的开设宗旨,开设时间,讲授内容,讲授方式以及考察方式进行初步的探讨。

1 化学软件基础课程开设宗旨

如今计算机发展突飞猛进,各式各样的化学软件不断涌现,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讲述完所有化学软件是不可能的。并且,化学软件总是不断往前发展变化,而课堂上教授的只能是已有的软件。所以,大学课堂不仅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要教会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课程开设的宗旨有三点。第一:培养学生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写作、报告、画图、编程及模拟的能力。第二:培养学生遇到问题时懂得利用相关化学软件达到理想效果的能力。第三:培养学生先做后学,边做边学的自学能力。

2 化学软件基础课程开设时间

目前化学类大学生的课程体系基本是大一学高等数学、大学英语、大学物理、计算机基础等基础课程。大二开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化学课程,大三学专业化学课程,大四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而化学软件基础是以数学、计算机和化学作为基础的课程,而毕业论文设计恰好可以综合运动所学的软件知识。因此,在大学生基本学完主要化学课程、毕业设计开始前的大三下学期开设化学软件基础课程尤为合适。学生掌握了化学人员常用的计算机软件,可以为毕业论文、后续的工作或继续深造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 化学软件基础课程讲授内容

3.1 科技论文撰写及相关软件介绍

科技论文包括期刊上发表的学术论文以及学位论文等,科技论文的写作是大学生毕业时应具备的基本技能。随着计算机的普及,很多出版机构都要求作者按照一定的版面以及格式编辑排版后直接发送电子版到出版机构。不同的期刊、杂志以及会议论文对所接受的投稿都会提出明确的格式要求。各高等学校、研究院所也对本科生、研究生的学位论出了严格的格式规定。因此,本部分将以应用最广泛的文字处理器Microsoft Word为工具,讲解与科技论文写作密切相关的编辑排版中的基本操作、英文字符操作、表格的制作和图的制作及图文混排等内容。同时,将比较Microsoft、WPS、永中、红旗等办公软件下的文字处理工具。

3.2 多媒体演示及相关软件介绍

不论毕业论文答辩还是工作汇报,都需要采用多媒体手段演示。本部分将以最常用的Microsoft PPT软件为主,讲述如何做好多媒体演示。首先结合实例介绍PPT的一些制作技巧,包括幻灯片母版设计、模版修改、图片制作以及动画设置。然后从内容安排、模版选择、色彩搭配、字体字号、图形构思、演讲者形象等角度讲如何做好PPT。除了PPT外,目前还有绘声绘影、iebook等很多优秀的图、文、声并茂的演示软件,鼓励学生掌握1种PPT外的演示软件,能达到与众不同的演示效果。

3.3 绘图及相关软件介绍

化学化工经常遇到各种图形的绘制,比如分子结构演示、实验装置绘制、实验数据作图、化工设计、科技论文写作等。图形绘制是本课程的重点内容,除了讲解每款软件的基本操作外,重在教会学生使用这些软件。课前让学生安装好软件,课堂上学生即学即练。本部分着重介绍线形图、平面图和立体图的五款绘图软件。第一款软件是线性绘图软件Origin,教会学生使用该软件工作表、绘图以及数据拟合功能,其中图形包括单线图、多线图、多子图、母子图、双坐标图的制作。第二款是化学绘图软件ChemOffice,该软件由化学结构绘图ChemDraw、分子模拟分析绘图Chem3D以及化学信息搜索ChemFinder三大模块组成。着重给学生介绍绘制化学结构的ChemDraw,教会学生使用该工具绘制化学结构式、化学反应式、生物分子、简单的化学反应设备等功能。第三款是化工绘图软件AutoCAD,教会学生使用该软件绘制化工工艺图、设备布置图、管道布置图、化工审图等。第四款是平面图形处理软件Photoshop,着重介绍该软件特有的图层、通道和蒙版功能,能使用该软件绘制图形、美化图形。第五款是立体绘图软件3dsMax,该软件主要进行三维动画渲染和制作,功能十分强大,受于时间限制,课上主要介绍如何使用该软件绘制科技论文中形象生动的三维示意图。

3.4 编程及相关软件介绍

化学是一门经常与数据打交道的学科,离不开方程的求解、数据的分析等,②因此有必要让学生掌握一门编程语言以解决复杂的化学问题。Matlab编程语言因其能功强大、简单易学、编程效率高而广泛应用于工程计算及数值分析领域。课程从Matlab软件简介、Matlab矩阵数学运算、Matlab图形绘制、Matlab符号运算、Matlab程序设计、可视化界面编写以及Matlab在化学化工领域中的应用实例七个方面来介绍Matlab编程软件。同时简要介绍一下C语言、R语言等编程语言在化学化工领域的应用。

3.5 分子模拟及相关软件介绍

分子模拟是指利用理论方法与计算技术,模拟或仿真分子运动的微观行为,已广泛应用于物理、化学、生物、材料等领域。③分子模拟方法有量子力学、分子力学与分子动力学等手段。本部分将简要这三种方法的基本原理,研究内容,研究过程,应用范围;介绍两款分子模拟软件:量化模拟软件Gaussian以及分子动力学模拟软件NAMD,并演示如何使用这两款软件进行简单的模拟过程。

4 化学软件基础课程讲授方式

课程将采取模块化的教学方式,以功能而不是具体的软件作为模块。在模块介绍前,先给出一些丰富的应用实例,使学生对其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具体介绍每个模块时,先总体介绍该模块的相关知识以及实现该模块功能的相关软件,再从中挑选出一款最为广泛使用的软件进行详细讲解。讲解具体软件时,采用PPT和软件现场演示有机结合的方式。针对每款软件介绍的知识点穿插2-4个课堂练习,加深学生的学习印象。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首先不断给学生强化一种观点,即要实现某一功能,会有很多解决办法。比如,要作一个图,PPT、origin、photoshop、3Dmax都可以实现该功能。如果不会3Dmax没关系,熟练使用PPT依然可以画出完美的图来。其次,在讲授中不断灌输学生自学以及先做后学、边做边学的能力。遇到老师没讲过的软件,先把软件下载、安装并打开,试着操作,某个功能不会,可以通过谷歌、百度、请教老师或同学解决。如果软件不先安装上,只能纸上谈兵,无法真正学会软件的使用。

5 化学软件基础课程考察方式

化学软件基础是一门注重实际应用的课程,关键是掌握如何利用所学软件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不采取考试形式,而是采取课堂实践、小作业加大作业的形式进行考察。

课程的第一个考察方式是课堂实践,把最后两堂课留给学生,让学生走上讲台介绍一款老师未讲到的化学软件(或者某个化学软件的某个功能)。一方面化学软件的丰富性以及老师知识的有限性,靠有限的课堂时间难以讲解全面所有的化学软件。另一方面,三人行,必有我师,现在的学生从小就接触计算机,不乏计算机强手。由学生来介绍新的化学软件,学生必然会经历一个自学并展示的过程,可以促进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锻炼演讲口才。教师通过观察学生讲解效果,可以吸取借鉴学生的优点,对自己后续讲课内容,讲课方式不断进行改进。

课程的第二个考察方式是每堂课后布置的小作业。虽然每款软件课堂上会教学生练习2~4个例子,但是毕竟不是由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的。为了巩固学生课堂所学软件操作要点,每款软件讲完后,布置1道练习题,督促学生安装软件并进行练习。针对学生上交作业的情况,再对软件的内容进行补充。

课程的第三个考察方式是课程结束后的大作业。针对课堂讲解的模块,每个模块出1道大题。每道题只给出问题,而不指定用什么软件来做。综合考察学生化学软件的学习情况,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基金项目:天津工业大学“师生合作”教学资源建设(2013-SZH-008)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2013-2-09)经费资助项目

注释

① 黄允中.“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课程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理科教育,2007.1:28-31.

② 刘清芝,杨爱萍,杨登峰.计算机在化学中的应用课程教学探讨[J].大学化学,2011.26(3):27-29.

ppt设计论文范文第7篇

一、澳大利亚高校的教学模式

1. 教学方式。澳大利亚高校的教学方式多样,主要包括讲授、辅导、研习会、研讨会等多种教学形式。(1)讲授。它与我国的讲课类似,主要是教师以PPT为基础,讲授某一主题的主要内容。某些讲授上,教师会用几分钟时间在开始上课时或下课前提几个关于课程内容的小问题,以明确学生是否理解所学的概念。为避免一些学生逃课,一些学校的做法是课前只给学生不完整的讲义,给学生一个框架内容以供其在课前阅读, 至于细节则要求学生自己在上课间或课后补充。(2)辅导或指导。其宗旨是帮助学生澄清对重要概念的理解并且学会运用基本概念解决一些问题。实际操作中主要是进行作业题尤其是疑难问题、较普遍出错问题及案例的讲解。(3)座谈会、研习会、专题讨论会。其主要功能是提供一个相互交流、讨论和做实验、实际练习或实践,将技术技能进行运用的场所。如教授学生如何写论文、如何做研究报告、如何做PPT演示等。(4)研讨会。主要是围绕一个主题,有演讲者、发言者给予专题演讲及演示,之后演讲者与听者之间沟通交流反馈信息。(5)作业。在澳大利亚高校,一般一学期教师会收4次作业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并进行信息反馈。给学生的作业多为老师在课程指南中给出的组合型作业,可能包括问题、论文、PPT演示、报告、辩论、讨论、在线问题等。以上所述的几种教学形式中,除了讲授仍偏向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外,其他几种形式基本上是以学生为中心,并且更多地脱离教材,以解决某一具体任务为目标,更具有以任务为基础的特点,且多为合作性的学习。此外,还采用协作教学等方式。协作教学是指两个或以上不同专长的老师组成小组,共同教授一门课,其主要优点是能够充分发挥几位老师自身的不同特点与优势,使每位教师能发挥其专长,提升教学的效果,并且在某位教师讲授时,其他参与协作教学的老师也来参与聆听,从而促进教师间的彼此交流,共同进步。

2. 考核方法。在澳大利亚高校,老师通常采用期中考试、期末考试、小测验、个人作业、小组作业、PPT演示、论文、研究报告、案例分析等多种形式的综合考核方式。并且每个老师在考核方式的选择上有较大灵活性、自由度,可以根据学生的特点、课程目标特点等自由决定其考核方式的组合。

3. 教学支持体系。对教学支持体系的评价包括教学资源的易获得性或师生信息沟通便利性。在澳大利亚,高校一般都建立了对于教师和学生非常方便的教学网上资源系统,在网站上,老师和学生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陆其所教或学课程的网站,查看相关PPT、课程指南。一般在学期开始之前,在教学网上资源系统上,学生通过查阅其中的课程指南,可以了解某课程的学习目标、课程介绍、主讲老师的联系方式、上课时间地点、课程评价及考核办法、学习和讲授方法、教材及相关参考资料、详细的作业安排、上课的进度表及一些作业上交规定等非常详尽的信息,这对于增进学生对所学专业的了解、充分准备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4. 教学体系设计。在澳大利亚,多数高校具有较完善的教学体系设计,内容由人才培养规划,讲授、辅导、研习会、研讨会等多种形式的学习方法,多样化的作业设计,合理灵活的评价体系,便捷丰富的教学支持资源系统,及时的教学及就业反馈机制,教学改进机制等共同构成。它能够更大程度地开发学生潜能,增强其学习积极性及提升学习绩效。

二、对改进我国高校教学模式的启示

1. 应积极推广座谈会、研习会、专题讨论会、研讨会等能够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任务为中心的教学形式。这些教学形式更能给学生以巩固知识、交流互动、激发兴趣的机会,更能体现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2. 应加强协作教学,以充分发挥不同老师在同一门课程上的知识优势,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升教学效果。

3. 以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中心,系统设计每门课程学生作业的内容和形式。如分别采用论文、PPT演示、研究报告、辩论、讨论、市场调查、项目研究等形式。

4.完善教学体系设计。应以多元化、灵活的教学模式及作业考核方法、便捷的教学支持资源系统、快速的教学效果反馈机制与教学改进机制等共同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___________________

收稿日期:2013-03-13

ppt设计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计算机 材料科学 虚拟课题 教改方案

[中图分类号] G6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4)18-0159-02一、引言

在当今社会中,计算机在社会发展中显示了其强有力的推动作用。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也越发普遍和显著,如信息检索、数据分析和图像处理、计算模拟、材料组分和结构分析等等。对大学高等教育而言,开设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是为了让学生初步掌握计算机在材料科学应用中的方法、步骤和应用领域等,从而促进专业课的学习。

结合我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的特点以及毕业生需进行的毕业设计环节,在高分子材料科学的学习研究过程中需要涉及多种软件的应用,最基本的包括文献检索、实验方案的设计、数据分析、图形处理等等,而这些都离不开计算机技术。在书本式教育和多媒体PPT教育为基础的理论教学模式下,教学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在往届的教学质量反馈中,多数学生反映单纯的理论教学形式枯燥、效果不良,一旦涉及实际应用往往束手无策,其原因是众多软件的学了需要了解基本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反复的上机练习以熟悉各种软件的操作,形成更为扎实的操作意识,而很多学生做不到这一点。因而如何更好的让学生理解、吸收、掌握众多软件的基本操作并活用到今后的学习、科研或工作中,这是大学教育所要思考的地方。

教育部颁布的新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提高科学素养,在课堂中开展探索性学习的理念,提倡通过探索式教学,培养学生的自主科学探索能力,加强学生对科学本质的认识”。

二、教学方案的设计

(一)教学方法设计

为提高教学效果,在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这门课程中,首先将课堂搬到备有多媒体设备的机房。多媒体技术具有良好的直观性、形象性和趣味性等特点,是教学的一大帮手,能进一步将课堂内容的理论教学与实际操作同步进行,更好的让学生学习、吸收课程内容。在课程设计中,引入虚拟课题作为教学方案,将多种软件的使用和课题的研究思路结合起来,以课题研究思路为教学的基本大纲路线,按步骤在各个环节中引入所需的常用软件,从而将计算机作为理论教学和实际应用的缓冲结合点,通过虚拟课题的方法将学生在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融会贯通,为实际课题研究以及论文写作奠定基础。

(二)教学内容设计

课程规划上主要以虚拟课题的相关文献为案例,通过探讨课题的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过程中所需要处理的问题等,循序渐进,逐渐介绍文献检索、实验设计(chemical office)、数据分析(IR,NMR)、图形处理(Origin,Adobe Photoshop)等等,为毕业论文的展开做铺垫。教学内容具体如下:

1.首先确立学生所感兴趣的研究方向或课题,并以此对学生进行简单的分组,以方便后期进行更多的教学互动。在此过程中向学生介绍常见搜索引擎,如Google,Yahoo,百度等,这些常用搜索引擎可以较为方便的提供一定的信息。而常用数据库,如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库,ScienceDirect,RSC,ACS,Wiley-Blackwell等,借助简单的检索字段,包括Any Field(全文)、Title(篇名)、Abstract(文摘)、Author's Name(作者姓名)、Journal Title(期刊名称)等可以检索到相关研究论文文献,让学生带着自身目的去学习、掌握、运用诸多数据库进行文献检索。

2.当课题资料的收集结束之后,设想课题如何进行,设计一定的实验方案。该过程中利用chemical office是较为普遍的一款应用软件、可以满足各种分子结构的设计、反应方程式的设计、基本示意图的设计以及核磁结构的模拟分析。具体教学内容以虚拟课题中的文献相关图谱为案例,通过对文献图谱的剖析,让教学更为直观,同时上机模拟作图,加深印象和增强操作熟练度,并且鼓励设计新的设计路线,如反应合成路线、实验基本示意图等。

3.随着课题探讨的深入,课堂内容会不断涉及结构分析表征,如IR,NMR等。在此,IR,NMR软件的常规使用与分析,包括常见结构的特征峰和化学位移、峰值面积的积分比较等等都将成为基本的教学内容,让学生尽可能的认识到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结构分析的重要性。

4.在众多的数据处理中,Origin由于功能强大,被公认为是最快、最灵活、使用最容易的工程绘图软件。因此教学中需要重点介绍Origin在数据处理中的应用。着重介绍各种图谱,包括数据的调整、排序、计算,统计和曲线拟合,以及直线图、散点图、饼图、柱状图、三维图表的绘制。以虚拟课题中出现的文献案例为教学案例,循序渐进,让学生由简入难,由粗到细。

5.随着文献的阅读和自我作图的实践,学生会发现优秀文献中的图谱总是让人赏心悦目。教学中通过与优秀文献中图片处理效果的对比,逐渐提高学生对数据处理的要求。Adobe Photoshop简称PS,使用其众多的编修与绘图工具,可以有效地进行图片编辑工作。因而学会将PS的图片处理功能运用到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则会使图片效果大大提升,做到科学严谨又不失观赏性。

6.当有了出色的研究成果之后,需要的便是如何更好的呈现自身的工作。为此,如何运用PPT技术制作一份精美的论文报告是展现成果的关键。鉴于计算机课程的普遍性,相信学生对简单的PPT制作并不陌生,因而课程内容中转为更高层次的PPT技术讲解,包括论文报告型PPT的一般逻辑思路、PPT中的图形制作、模板的设计、PPT的美化等等,让学生能体会到PPT制作对论文结果报告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在PPT的制作上的布局和美化意识,为毕业设计环节的PPT制作提前做准备。

(三)实验内容设计

针对常用化学软件学习的实践性、应用性较强的特点,我们将理论教学和实际上机操作设计成同步进行。而同步进行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加深课堂印象,也更有利于学生及时发现自身在软件操作应用上的盲区,因而能更好的将知识讲解和动手操作相结合,起到以点带面、强化应用的作用。如在讲解chemical office作图时,首先可以让学生学习模仿,而后鼓励学生自行设计,更深一步的让学生去体验挖掘chemical office中的作图技巧。

三、教学方案特色

通过虚拟课题的引入,使得本文所提出的教学方案的特色在于:1.课程内容的确立有学生的参与,虚拟课题的选定由学生自主分组确定,逐渐让学生主导课堂,教师则成为摆渡护航的角色;2.教学内容符合学生所需,为毕业设环节做铺垫,课题内容设计上更有针对性;3.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充满师生的互动,学生在自我的求知欲望下能更好的投入课程学习中,从而营造更好的教学氛围,以便获得更优的教学成果。

四、小结

本文结合自身专业特色,提出了基于虚拟课题的教学方案,目的在于让教学更好的触及学生所需要和学生所感兴趣的领域,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专注度,同时将理论多媒体教学与实际上机操作同步进行,进一步提高课程教学的直观性和趣味性,以期获得更好的教学成果。总的来说,改善计算机在材料科学的应用课程的教学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对于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学生来说,如何将计算机知识和高分子专业知识,以及自身所需有机地结合起来具有更加重要的意义。只有将三者有机结合,才能使学校教育真正满足学生的需求,让老师教得舒心,学生学得开心。再者,除去教学内容的不断改善之外,教师对教学的投入度,对学生的关爱度也是教学成功的一个重大因素所在,因而不论是教学内容还是教学态度都将是我们应改善的地方。

[ 参 考 文 献 ]

[1] 胡红军,杨明波.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应用课程教学设计[J].铸造技术,2007(7):991-993.

[2] 韩强,李涛,赵鸣,等.《计算机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课程改革探讨[J].内蒙古教育,2011:20-21.

[3] 窦立岩,汪丽梅.《高分子材料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改革和探索[J].科技信息,2011(23):34-35.

[4] 段久芳.浅论探索式教学法在高分子材料教学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导报,2009(35):252-253.

ppt设计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毕业设计管理 管理模式

“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工程师)是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的重大改革项目,也是促进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迈向工程教育强国的重大举措。该计划着力与解决目前高等工程教育“创新性”与“工程性”不足的问题,对于加快高等工程教育改革发展,促进高等教育面向社会需求培养人才,全面提高工程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示范与引导作用。毕业设计作为锻炼学生动手实践与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就成为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中的重中之重。下面就根据毕业设计工作的时间进度顺序探讨卓越工程师培养条件下毕业设计的管理模式。

1.选题

目前参与卓越工程师试点学校的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基本都是采用3+1的模式,也就是3年校内培养+1年企业培养,每个专业的毕业设计环节大都是包含在1年的企业培养阶段之内的。其中大部分学校第7学期的主要教学内容是安排在实习企业内进行的。由此,毕业设计的选题工作可以结合学生第7学期的学习实践内容提前至第7学期的期末进行。

由于卓越工程师的培养特点之一就要按照行业保准培养人才,重点强化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选题的内容要求必须是真题实作,同时考虑学生的工作量,避免选题内容过大或过小。比如参与或负责企业典型产品的关键部件的设计、参与或撰写所研发产品的企业标准、参与或撰写所研发产品的技术论文、参与或撰写所研发产品的专利、参与或撰写所研发产品的成果鉴定等。毕业设计指导教师由企业导师和校内导师共同组成,分工合作。要严格限制每名教师所指导毕业生的人数,保证指导的质量。

2.开题

开题工作一般应安排在第8学期的前3至4内周完成。因为选题工作已经在第7学期期末完成,学生可以利用第7学期末和寒假及第8学期开学前3周的时间完成开题报告。开题报告主要包含研究目的与意义;阅读的主要参考文献及资料;国内外现状和发展趋势与研究的主要方向;主要研究内容与需要重点研究的关键问题解决思路;完成毕业设计所必需的工作条件(如工具书、计算机辅助软件、某类市场调研、实验设备和实验环境条件等)及解决的办法;工作的主要阶段与时间进度安排等内容。为了锻炼学生的沟通交流与口头表达的能力,开题考核建议采取PPT汇报答辩的形式,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组,对学生的开题情况打分。

3.中期检查

中期检查的次数可以根据毕业设计工作的进度和工作阶段不同分成1次到多次不等,但不宜过多。中期检查主要考察毕业生毕业设计工作的进度是否按照计划完成规定的内容;已经完成工作任务的质量;工作中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学习态度,平时表现及团队精神等方面。这一阶段的考核建议与开题考核采用相同的PPT汇报答辩形式,由校内指导教师和企业指导教师共同组成答辩组,对学生的毕业设计进展进行督促,并对阶段工作打分。

4.毕业答辩

毕业设计答辩是对学生整个毕业设计工作的总体考核,也是毕业设计的最终环节,是对学生毕业设计任务完成情况的总体考察。主要考查学生完成工作的数量与质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与创新能力;论文或说明书的质量;外语资料译文的质量;学习态度、平时表现及团队合作意识;讲解及回答问题的情况等方面。

为了保障答辩的公平、公正性,毕业设计答辩组要求指导教师与所指导学生遵循回避原则,并建议邀请一些从事本专业工作年限较长、有丰富工作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等担任答辩组成员。毕业设计答辩考核要求学生采用PPT汇报的形式。

5.其他

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的要求,毕业生要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因此,毕业设计工作中必须有一定工作量的外语文献翻译,翻译资料必须是与本专业相关,由外国作者完成的文献资料。翻译之前须由指导教师审核认可。各阶段考核及毕业答辩环节如果有条件就可以采用英文答辩,提高学生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

另外,由于就业、考研等各种因素对毕业设计工作的冲击,目前各个学校毕业设计论文或说明书的质量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加之网络信息获取的日益便利,抄袭现象比较严重,因此在毕业答辩前必须对毕业论文或说明书进行,重复率的限制建议参考本校硕士毕业论文率制定。同时,由于卓越工程师试点的学生数量较少,可以参照硕士和博士毕业论文的要求,送到其他学校或科研单位进行盲审,保证卓越工程师本科毕业设计的质量。

为了提高学生沟通交流及PPT制作的能力,要求各节点考核汇报的PPT制作时尽量避免全篇的文字,多使用图标和图片,文本要简洁,字体足以看得清楚,每一张幻灯片都要提供清晰的信息,内容适当。学生上台汇报前须提前联系,避免超时。

毕业设计的成绩要有合理的分布,控制优秀率和及格率,同一组内的学生互评打分。

最后,在毕业设计工作完成之后,对卓越工程师试点专业学生的毕业设计工作进行全面的总结工作也是很有必要的,这样既能发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在下一届学生毕业设计工作中加以改进,又能总结工作中的先进经验,不但可以促进以后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顺利开展,还可以为学校推动开展工程教育改革计划提供更多的帮助与支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教高[2011]1号)[Z].

[2]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通用标准(教高函[2013]15号)[Z].

[3]飞.加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建设,培养卓越工程人才[J].大学教育,2013,(8).

[4]崔英花,杨曙辉.“卓越工程师”培养过程研究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32).

[5]王鹏,郭丽.卓越工程师培养中的毕业设计改革探析[J].绥化学院学报,2011,(4).

ppt设计论文范文第10篇

研究型学习与研究型教学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尽管目前研究型教学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诸多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但目前仍未被应用于财政学课程中。将研究型教学方法引入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既能够帮助学生完成预定的专业学习任务,又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能力。

关键词:

财政学;研究型教学;教学改革

目前我国多所高校提出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的目标。研究型学习与研究型教学是建设研究型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研究型教学已经在我国高等教育诸多学科中得到广泛应用。然而,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深度梳理后发现,研究型教学目前尚未被应用于财政学课程的教学中。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与财政在国家治理体系中的重要位置相对应,财政学作为一个跨经济学、政治学、公共管理学等学科领域的综合性学科,是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对于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财政学课程中开展研究型教学对于提高该课程的教学质量,提升经济管理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能力具有重要作用。

1研究型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各学科中的应用情况

本文在中国知网(CNKI)检索主题为“研究型教学”的论文,共检索到论文2420篇(截止到2015年9月)。主题为“研究型教学”的论文最早出现于1996年,此后论文数量逐年增加,年均增长率超过35%,如图1所示。这一现象说明研究型教学方法在我国课程教学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被引频次最高的论文是张安富于2012年发表的“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一文。文中提出“应强化研究型教学的意识,转变教学范式,这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造就创新型人才的关键环节”[1]。从检索结果看,研究型教学方法已被广泛应用于高等教育、外国语言文学、数学、教育理论与教育管理、物理学、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医学教育与医学边缘学科等学科,如图2所示。例如,于歆杰等在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中进行研究型教学,认为研究型教学强调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研究兴趣[2]。

范钦珊等提出在基础力学课程中实施研究型教学需做到“教学内容重在学术深度、教学过程重在启发与互动、课外学习重在研究、考试考核方法重在刺激思维鼓励创新、教育技术的应用重在与课程整合、实验教学重在自主设计”。李桂娥借鉴剑桥大学研究型教学的经验,从区域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出发,以创新教学理念为指导,以问题为导向,从课堂教学和课外指导两个方面开展研究型教学[2]。范钦珊等指出清华大学自2001年就开始在“材料力学”“理论力学”“工程力学”等课程教学中进行研究型教学的尝试[3],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陈侃等运用课堂观察数据进行研究,发现本科课堂上实际体现的研究型教学主要表现为从讨论和发表意见的氛围、鼓励批判和探索、以问题为中心激发探求欲、结合当下应用实际、介绍研究过程和成果等五个维度。然而,通过对现有文献进行深度梳理,发现“研究型教学”目前尚未被应用于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

2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教学手段单一。尽管目前本科财政学课程已采用多媒体方式教学,但是这种方式仍以教师为主,偏重对财政学基本理论知识的系统讲授。如果片面地认为使用了多媒体设备,就是进行了教学方法的创新,那么多媒体教学不过是从黑板作为载体的“填鸭式”教学转化为以计算机为载体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方式依旧难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为了提高课堂教学效果,部分教师在财政学课程中运用案例教学法,例如任传普、郑洁[4-5]。然而,受限于本科生财政学课程案例教材的缺乏,案例教学效果目前仍难以保证。

第二,教学内容滞后。在当前的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过分强调学科的理论体系,过分强调学生对财政学基本理论的学习与掌握,缺乏对财政学研究前沿进展的跟踪,缺乏对当前公共财政问题的深入分析与解释,使得学生对财政学的理解浮在表面,不清楚政府为什么要在不同阶段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不理解政府为什么要采取不同的财政政策对经济和社会进行调控,不能做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无法透过现象探索财政本质,达不到揭示支配这些财政现象的规律的教学目的[6]。

3研究型教学方法在财政学课程中的应用

针对目前研究型教学在我国高等教育各个学科运用的情况以及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将研究型教学方法引入财政学课程中,有助于弥补现有教学方法的不足,提升课程的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能力。第一,以研究型教学带动研究型学习为理念,以推进课程论文写作和PPT演示为手段,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和合作研究能力。在“导论”教学过程中增加中英文文献的检索方法、数据搜集方法等内容的讲授,并在该章内容结束后列出若干课程论文选题供学生选择,学生也可以依据自己的研究兴趣自行选题,要求学生自己查阅文献、搜集数据、分析问题,并在课程结束后提交课程论文。根据学生的科研兴趣,组建“财政学兴趣小组”,由任课教师担任兴趣小组的指导教师,鼓励学生自由报名参加,吸引部分具有科研潜质的学生参与到兴趣小组中来进行研究型学习。围绕大家共同感兴趣的财政问题,利用课余时间,通过QQ、微信等平台进行互动和交流,开展科研训练,通过“干中学”提高学生的独立研究能力。在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开展合作学习,以“收入分配的衡量”为例,按照自然班级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要求每组学生运用所学方法围绕“在校大学生贫富差距现状”开展调查研究,并将调研结果制作成PPT在课堂上演示,演示结束后留出一定时间回答同学们的提问,如图3。

第二,以研究型考核方式检验研究型教学和研究型学习的效果,研究型考核方式侧重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财政问题的能力。研究型教学和研究型学习的效果需要研究型考核方式来进行检验。课题组将通过课程论文质量、课堂PPT演示效果、期末考试成绩三个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杜绝死记硬背,鼓励自由探索、提倡运用所掌握的基本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的财政问题。课程论文质量主要由任课教师从学习态度、任务量、创新性、内容质量和撰写质量等五个方面进行综合评价;课堂PPT演示效果采用德尔菲法,教师评价(权重60%)、学生自评(权重20%)与同学互评(权重20%)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评价;期末考试成绩将降低客观题的比例,加大主观题的比例,将客观题比例控制在20%以内。课堂PPT演示效果的教师评价以PPT演示前的准备情况、PPT演示情况、PPT演示结束后的互动交流情况三方面的考核相结合,合理分配各项权重。学生自评和同学互评均采用课题组设计的量规表进行评价。量规表的设计侧重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等四大项,每项再设计2~5个二级指标,如图4。

总之,将研究型教学方法引入财政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既能够帮助学生完成预定的专业学习任务,又能够培养学生的研究型学习能力,包括独立研究能力和团队研究能力,同时通过课程论文写作和PPT展示,提升了学生的文字表述能力以及口头表述能力。

参考文献:

[1]张安富.改革教学方法探索研究型教学[J].中国大学教学,2012(1):65-67.

[2]李桂娥.研究型教学在《区域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J].高等教育研究,2010,31(6):90-92.

[3]范钦珊,殷雅俊,陈建平,等.实施研究型教学的创新之路[J].中国高等教育,2013(5):23-25.

[4]任传普.案例教学在《财政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J].中国城市经济,2011,(29):177.

[5]郑洁.案例教学法在财政学课程教学过程中的运用与优化[J].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2012,31(9):53-55.

[6]李翠兰.财政学教学改革的生态视域思考[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5,18(1):10-14.

上一篇:骨科护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针灸医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