聘用护士履职报告范文

时间:2023-03-22 03:19:14

聘用护士履职报告

聘用护士履职报告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质量管理体系;全面质量控制

通过全程、全员、全面的质量管理,建立任务明确职责权限相互制约,协调与促进质量保证体系,使医院的各项工作达到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全面提升医院工作质量及效率。

1完善质量管理体系及考核组织

1.1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有效运转成立由院长担任主任委员,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质控办、医务科、护理部等职能部门及医技科室负责人、临床大科主任及护士长等组成的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制定、增补和修改质量管理目标及质量考核标准、相关制度、职责规范等,对医疗、护理、教学、科研、病案、职能部门、后勤保障等工作实行全面质量控制。负责制定与修改医疗事故防范与处理预案,对医疗缺陷、不良事件、差错与纠纷进行调查、处理。

1.2医疗质7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病案质量管理委员会、药事管理与药物治疗学委员会、医院感染管理委员会、输血管理委员会、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伦理委员会、放射诊疗质量管理委员会等管理组织切实履行其相关职责,每季度召开会议,并落实会议精神。

1.3健全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医院质量控制办公室负责对各职能部门工作质量的监督考核工作,各职能部门负责对本条块全院各科室工作质量的监督考核工作,各科室质控小组对本科室的各项工作质量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考核。从而形成医院质控办、各职能部门、科室质量控制小组三级质量监督、考核体系。

2各职能部门督查本条块工作的落实

2.1严格执行以岗位责任制为中心内容的各项规章制度,认真履行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严格执行各种诊疗护理技术操作规程常规。

2.2医务科、护理部重点对关键性的核心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2.3医务科完善并落实医疗质量和安全的关键环节、重点部门和重要岗位的管理措施,严格实施监管并规范相关记录。

2.4医务科督查医技科室完善标本签收、查对、临床随访、报告双签字及疑难典型病例讨论、危急值报告等制度的执行。完善影像、病理、药事与临床联合讨论制度并实施。

2.5医院感染科加强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和传染病管理,疫情登记报告制度,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

2.6临床药事科加强临床药事管理,强化合理用药,进一步深化开展抗菌素临床应用专项整治活动,药事管理指标达到规定要求。

2.7科教科对人才培养、业务培训、科研教学、重点学科建设对工作的监督管理。

2.8质控办每月组织住院病人、门诊病人满意度调查一次,每季度召开综合科、精神科病员家属座谈会各一次。

3加强质量和安全的教育培训,强化质量和安全意识

3.1严格执业资格准入制度,按照相关规定的依法执业。

3.2新进人员岗前培训和教育:凡新进人员两月内完成医疗卫生法律法规、部门规章制度和诊疗护理规范、常规及医疗质量管理等内容的学习,经考核合格上岗,以考促训,效果明显[3]。

3.3全年举行四次全员质量管理讲座,并纳入专业技术人员考试内容。

3.4全年举行两次全员卫生法律法规的培训,重点是新颁布的卫生法律法规。

3.5各职能部门每月一次组织各类医务人员进行本专业《临床诊断指南》相关技术操作规程或规范强化培训,达到人人参与,人人达标。

3.6各科室每周举行五次科务活动,科务活动内容包括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质控小组活动、科务会议等,每次40-60分钟,并记录备查。

4建立完整的质量管理监测体系

4.1分级管理及考核

4.1.1质控办每月一次定期和两次不定期检查考核各职能部门履职及工作实效等情况,每月组织职能部门召开一次质控工作会议,每季度组织一次多部门联合检查,对医疗、护理、医技、药事管理、病案、医院感染管理、教学科研、医德医风等质量进行监督检查、考核、评价,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每月对各项工作质量进行汇总、分析,形成质控信息通报在医院局网公示[1]。

4.1.2职能部门分条块定期(每月两次)或不定期(每月两次)到科室进行相关工作质量检查考核,重点检查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13项核心制度、医疗卫生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三基”能力和“三严”作风,教学科研、医德医风等,并提出改进意见及措施。

4.2健全质量管理效果评价及双向反馈机制

4.2.1科室质控小组每月自查自评,认真分析讨论,确定应改进的事项及重点,制定改进措施,并每月按时向信息科上报业务工作月报表和质量指标报表。

4.2.2医务科、护理部、信息科、院感科、设备科、科教科、药事管理等职能部门每月向临床、医技等科室下发质量考核反馈整改表,各科室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措施并落实,职能部门复查整改情况并做好相关记录,定期在科主任、护士长会上通报。

4.2.3质控办将平时抽查存在的问题、满意度调查和每季度多部门联合检查考核结果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职能部门分析后提出整改意见,及时向临床、医技等科室反馈并督促整改,科室质控小组根据整改建议制定整改措施并落实,上报相关职能部门。

4.3全院目标管理综合考核:每年进行一次,由院领导、各职能部门对本年度各科室工作质量、医德医风、劳动纪律、安全卫生等进行考核、评价。

5健全和有效落实医院质量管理奖惩制度

5.1医院质量与安全管理委员会每年修订医院质量管理考核方案及工作质量考核惩扣细则,奖优罚劣。

5.2质量检查考核结果与科室、个人的绩效工资、职称晋升、年度考核、劳动聘用等挂钩,与干部选拔及任用结合,实行医院质量单项否决。

5.3目标管理综合考核结果与年终奖挂钩。

6体会

21世纪是一个推崇服务质量的世纪[2],医院实施全面质量控制与管理,改变了传统的质控理念,即所谓质控主要针对医疗质量。医院各项工作从终末质量控制向环节质量控制转变,增加了质控范围,有利于医院全面、协调发展,提高医院综合管理能力。

参考文献

[1]蹇蔚红.刘振波.医院管理杂志,2006,Oct:13(7).

[2]芮明志.管理学[M].上海人民出版社,2000,13:285-288.

聘用护士履职报告范文第2篇

一、工作目标

医院作为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的试点单位,拟建设成为市东部地区区域医疗服务中心和龙头,创建三级综合医院,逐步将编制床位增加到800张,人员编制达到1120人。通过改革发展,维护医院的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切实履行公共服务功能,为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卫生服务,缓解群众看病贵、看病难问题。

二、工作任务

(一)开展管理体制改革

1、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构。要在医院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机构,实行理事会监督下的院长负责制。医院理事会成员包括区编办、卫生局、发改局、财政局、人事局、物价局、劳动保障局的代表和区人大代表、医院职工代表,区政府分管副区长作为政府办医机构的代表为理事会理事长,区卫生局局长为常务副理事长。医院理事会下设办公室,设在区卫生局,工作职责为制定组织章程,明确理事会职责、构成、会议制度,理事的职责、产生方式和任期,以及院长及医院管理层、监事会或职工代表大会等的职责和负责理事日常会议工作。

2、区政府赋予医院理事会行使医院的功能定位、发展规划与建设、重大投融资行为(金额达100万元以上)、重大事项、院长及人员招聘、医院分配制度制定,以及预算、收支、资产、成本核算与控制等财务管理的监管等职权。

3、组建监事会,作为医院的监督层,行使对管理层的监督职能。监事会由区卫生、财政、审计、监察等部门代表和医院职工代表组成,区政府监察部门代表为监事会主席,并聘请部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监督员。主要职责是:对医院管理层贯彻执行卫生工作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医院理事会的决策和决议情况进行监督;对医院的资产、运营进行监督;对管理层履职行为和廉洁自律情况进行监督;列席医院管理理事会常务会议,并对会议决议事项提出质询及建议;对医院重大事项民主决策情况进行监督,推进医院民主管理;监事会定期召开会议并向理事会汇报工作,履行理事会安排的其他监督职能。

(二)建立医院法人治理机制

1、全面落实医院独立法人地位。保障院长经营管理自,副院长由院长提名并报理事会批准,医院内设的职能部门和科室负责人任免以及人员聘用和内部收入分配由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决定,对医院重大决策、项目投资、大额资金使用等事项,由医院领导班子集体讨论,并按管理权限和规定程序报理事会审批后执行。监事会或职工代表大会应加强对院长及院领导班子履职情况的监督,积极推行院务公开,推进民主管理。

2、建立院长公开选拔聘任制度。采取公开选聘的办法,公开选拔聘用院长,在任用或招聘中突出专业化管理能力。实行院长任期聘用制,每届任期5年,取消院长行政级别,受聘者原行政级别实行档案管理。实行院长任期目标管理,建立院长目标考核管理机制,院长的收入实行年薪制度,院长的年薪与院长年度目标考核相挂钩,目标考核主要包括落实综合改革措施、医院资产保值增值、完成政府公益性任务、完成重点经营管理指标、健全医院内部运行机制等指标,最高年薪金为医院在职在岗职工平均年收入的3倍,对年度考核不合格的予以诫勉,连续两年不合格的予以提前解聘。

(三)改革人事管理和分配制度

1、推进医院用人机制改革。医院理事会根据医院发展实际,在医院编制总额内,核准年度医院招聘人员数,由医院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自主招聘、择优录用,报人事、卫生部门备案。落实医院用人自,全面建立岗位管理和人员聘用制度,坚持按需设岗、竞聘上岗、按岗聘用、合同管理,建立能上能下、能进能出的用人机制,打破行政职务、专业技术职务终身制,逐步实行由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转变。

2、完善医院分配制度。完善内部绩效考核制度,实行绩效工资制度,将医务人员的工资收入与医疗服务的数量、质量、技术难度、成本控制、群众满意度等挂钩,做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优先提高临床一线护士和医师工资待遇水平,重点向关键岗位、薄弱学科、业务骨干和做出突出贡献的人员倾斜。建立健全以公益性为核心,以医疗质量、工作绩效和社会满意度为主要指标的绩效考核办法,对医院进行目标考核,逐步扩大考核结果公开范围,并将考核结果与院长任免、奖惩和医院财政补助、工作人员平均收入水平等挂钩,形成有责任、有激励、有约束、有竞争、有活力的机制。医院理事会依据医院年度津贴补贴的实际发放水平、自有资金情况和经费来源情况,以及改革性补贴所需资金等因素,下达医院年度绩效工资总量,扣除基础性绩效工资总额后,其余用于奖励性绩效工资的发放。

(四)开展重大机制改革

1、开展补偿机制改革。逐步改革以药补医机制,实现医院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向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的转变。医院分五年减少药价15%的加成率(每年减少3%),直至取消药品加成。对医院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2012年药品年总利润约800万元),区财政按逐年减少数额给予补助。加大对医院基本建设和设备更新的投入,对医院新院扩建项目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支出,经医院理事会批准后,建立政府专项补助资金项目库,由政府根据医院发展实际需要每年安排10—50万元用于医院的基本建设和设备购置等发展建设所需资金,向银行贷款部分由政府贴息支持。对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按服务成本保障政府指定的紧急救治、援外、支农、支边等公共服务经费。无主病人救治费用经审核后按实际发生额补助。扶持医院妇产科、儿科和康复理疗科三个重点学科发展,区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用作人才培养和外聘专家等支出。增加对医院人员经费的补助,把医院在编人员的社会保障经费列入区财政预算。对医院改革前因发展建设向银行贷款4350万元(其中病房楼、门诊楼建设、广华楼装修以及购置设备共贷款3400万元,国投资金1200万元建设的医技综合楼配套设施建设项目贷款950万元),由区财政承担50%,医院筹集50%。

2、合理调整医疗服务价格。按省上的规定,在综合改革试点期间,区政府具有调整医疗服务价格的权限,在省医疗服务价格项目规范范围内,按照总量控制、结构调整的原则,通过降低大型医用设备检查价格,提高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技术价格等措施,合理优化医院收入结构。探索有利于控制费用、公开透明、方便操作的医疗服务收费方式。建议增加优质护理病房比例,凡有卫生间的病房,均列为优质护理病房。此外,参照三级医院目前优质护理收费标准为一级70元、二级50元、三级30元,建议将医院优质护理病房的分级护理收费标准调整为一级60元、二级40元,三级20元。

3、实行基本医疗保障付费方式改革。积极推进按病种付费方式,以新农合10个单病种付费项目为切入点,明确单病种付费准入、实施、结账、报销流程,通过经验积累、总结与持续改进,逐步扩大单病种付费项目,有效缓解群众“看病贵”的问题。同时探索按总额预付、按人头付费、按服务项目付费等其他支付方式改革。在此基础上,探索建立住院费用总额控制的机制。积极推动建立基本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医院通过谈判方式确定服务范围、支付方式、支付标准和服务质量要求。

(五)提升医院服务能力

按照软件建设与硬件建设相配套的原则,重点加强人才、技术、管理、信息化等方面的建设。

1、加强科室能力建设。加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手术室、血液透析室、产房、新生儿室、病理科、检验科、影像科、感染科、急诊科和预防保健科等基本科室能力建设,做到人员、技术和管理三配套,基本解决农村常见病、多发病、危急重症的诊治,逐步降低向上级医院的转诊率,减轻群众转诊负担。以医院为中心完善农村急救服务体系,2012年完成医院急诊科改建成区急救中心工程,同时加强重症监护病房建设,提高危重症救治能力,提升急诊急救保障能力。

2、提高医院精细化管理水平。按省级的要求开展医院管理人员培训,提高医院管理团队整体管理水平。以推行医院成本核算为切入点,建立健全公立医院经济运行和财务管理制度,加强医院成本核算与控制,有效控制和降低医疗服务运行成本,提高医院效益和效率。依托信息系统建立医疗、财务、费用、绩效考核动态管理机制,提高管理效率和水平,有效缩短平均住院日。

3、改善医院服务。全面落实预约诊疗服务,开展双休日及节假日门诊,优化门急诊服务环境和流程,实行社保卡就诊“一卡通”,开辟急诊抢救“绿色通道”,改善门急诊设施和条件,提供导诊、叫号、咨询、报告单查询与打印服务,增加优质护理服务病房,实施新农合费用交叉定点、即时结报,开展志愿者医院服务和医务人员志愿服务等便民措施,明显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建立医疗服务行为公示制度,定期向社会公布医院医疗质量、医疗服务收费标准、药品及高值耗材价格情况,接受社会监督。建立医院内部监控机制,严格落实各项质量控制制度和责任追究制度。加强医德医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重视医务人员人文素质培养和职业素质教育,大力弘扬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建立患者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受理、认真解决患者投诉,提高群众满意度。

4、开展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贯彻医疗纠纷第三方调解机制,落实医疗责任保险机制,维护医疗秩序,保障医疗安全。着力健全医院内部沟通机制和内部管理机制,落实排查调解责任,提高医院安全防范能力。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联动机制,妥善处置。完善医院设备、监控设施、后勤、财产管理,严格财务审批管理制度,警示职务犯罪。

5、加强卫生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严格准入制度,新进入卫生技术人员,必须具备相应执业资格。医院按照年业务收入的1%~1.5%提取科研经费,用于人才培养、项目资助及科研奖励,引进和培养一批高层次医学人才。进一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学科带头人,高、中级技术人才,高等医学院校本科毕业生到医院就业,优化基层医务人员队伍。对学科带头人,每月给予200元政府津贴,学科带头人设10个名额,每3年评选一次,动态考核、动态管理。加强医院业务骨干培训,完善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的培训制度,每年不少于10名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遴选不少于3名骨干医师或其他卫生专业技术人才到三级医院进修学习,不断提升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和临床诊疗能力。每年拿出一定名额,对在医院工作满10年的编外聘用优秀护理人员以及在急诊科、儿科、妇产科等重要岗位工作满5年且相应学科取得中级以上职称的编外聘用医师,采取由人事、卫生部门直接面试和考核的方式择优报区编委审批入编。

6、加强医院质量和安全管理。积极创建“三乙”医院,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保障安全、提升质量、改善服务、提高效率为主题”的创建优质医院活动。建立健全医疗质量安全控制评价体系,加强人员、医疗技术和质量安全管理,严格落实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核心制度,重点抓好病历书写、手术安全、医院感染和急诊急救工作。实施临床路径,管理的病种数不少于10个。控制和规范医疗技术准入,积极推广应用一批适宜医疗技术,推进合理检查、合理诊疗,合理控制医药费用增长,药品收入占医药收入比重不超过47%。

7、加强信息化建设。建立满足门急诊挂号、收费管理、药房管理、财务管理、医疗保障结算等工作的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在此基础上,逐步探索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建设。加强远程医学信息支持系统建设,逐步实现远程会诊、远程病理诊断和远程教育等,充分发挥优质医疗资源的辐射作用。

(六)建立医疗资源共享机制

1、贯彻落实省政府办公厅转发省卫生厅等部门《关于建立公立医院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分工协作机制实施意见的通知》,开展与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级医院间的合作,逐步建立基层首诊、分级医疗管理制度和双向转诊机制,建立“基层首诊、分级诊疗、双向转诊”的分工协作机制,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卫生资源利用率,逐步做到小病进乡镇、社区,大病进医院,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医院要成立双向转诊服务部,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指定专人负责双向转诊工作,设立专线电话,明确服务流程,实行24小时服务。下转病人时要结合国家基本药物用药要求提出下一步的治疗康复方案。对基层上转的患者,免收挂号费,优先安排就诊、检查、缴费、取药、住院,合理安排检查项目,并按协议给予检查费用减免。劳动社会保障和卫生行政部门要从提高转诊病人的医保及新农合报销比例、减免相关检查费用等方面制定鼓励双向转诊的政策措施。对基层上转的患者诊断、治疗不超过3天(含3天)的,转回基层治疗或出院的,在医院的费用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补偿标准执行。同时从医疗服务质量、双向转诊量、帮扶基层情况等方面,制定双向转诊和分级医疗考核指标,并将考核结果与医保支付、院长年终考核挂钩。

2、与三级医院建立对口协作关系。邀请专家到我院进行手术指导、特约门诊,争取三级医院向医院轮换派驻有管理经验的业务骨干,帮助医院提高管理水平。

3、加强对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支持指导。在充分协商的基础上签订分工协作、双向转诊协议书,明确工作目标、任务、协作方式以及各方在分工协作机制中的责、权、利。医院要定期分批,每天至少派驻1名中级以上技术职称医师或高年资住院医师到协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坐诊。选派人员中既要有临床专业技术人员,也要兼顾护理、医技、管理和其他方面人员。允许医护人员经办理相关备案手续后,在分工协作的医疗机构间依照职业范围开展多点执业,不需要办理变更注册手续。派驻医师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其服务时间可按规定作为晋升前医师下乡累计时间。同时免费接收协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护人员到医院进修培训,并安排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技术人员进行带教,定期组织专家到基层开展专题讲座,举办教学、诊疗培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帮助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培训管理人员,提高管理水平。医院可根据时间情况为协作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一定的资金和设备,改善其工作条件。

三、实施步骤

试点工作时间为年月至2012年12月,分三个阶段实施:

(一)试点启动阶段(年-8月),主要任务是做好相关基础调查,制定试点工作方案。

(二)组织实施阶段(年9月-2012年10月),分年度实施。

1、年9月-年12月,主要任务是拟定报批区域卫生规划,制定相关配套政策(包括财政投入,医疗服务、药事服务价格调整,医院管理、院长任用、人事分配制度等);建立试点工作组织领导机构,明确部门工作职责,落实责任;医院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开展工作,把实施惠民便民措施和试点工作紧密结合起来,相互配合、相互促进。

2、2012年月-2012年10月,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完善配套政策,整体推进试点工作,在医院建立以理事会为主要形式的公立医院法人治理结构,实施一批看得准、见效快的公立医院改革措施,在机制体制综合等难点问题上取得突破。

(三)总结阶段(2012年10月-2012年12月),主要任务是进行试点工作评估,总结经验。

四、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卫生行政部门和医改办是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的牵头单位,要加强试点工作的统筹协调、检查指导和评估工作。区政府具体负责组织实施工作,建立由区长为组长的试点工作领导小组,结合本地实际,研究制定实施方案,要把试点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扎实推进,力争突破。要建立部门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联席会议,研究解决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做好管理体制改革的各项衔接工作。

(二)强化支持保障。要按照《财政部、发展改革委、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民政部、卫生部关于完善政府卫生投入政策的意见》(财社66号)落实好对公立医院财政补助政策,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提供保障。要加强政府补助经费的使用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聘用护士履职报告范文第3篇

1、积极构建完善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今年我区共设置社区卫生服务机构2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7个,社区卫生服务站21个)。加快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规范化、标准化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全科医生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团队”的新模式,着力为辖区居民提供主动、方便、连续的健康管理服务,居民健康档案规范、儿童保健、孕产妇保健水平进一步提高,坚持便民服务、特色服务,不断增强社区卫生服务的发展动力。社区卫生服务水平步入全省先进行列(__桥中心、南瑞中心获“全国示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称号,鲁港中心获得省级示范中心,今年上半年__中心、__中心、__中心、__中心又获得“__市示范卫生服务中心”称号(全市只有5个示范中心)。

2、重大传染病病人救助和救治落实到位。积极开展结核病、晚期血吸虫病、艾滋病等病人医疗救治与救助工作。上半年共实施医疗救治结核病病人25 人(任务数33人),救助资金22500元,救治救助艾滋病病人8人(任务数9人),救助资金35000元。对于重大传染病病人,我局在严格保密其个人隐私的基础上,以一对一的形式主动上门为其服务并积极帮助这些特困人群提高生活质量和水平,全区重大传染病医疗救治和生活救助保障有力。

3、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升。认真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母婴保健法》等法律法规,按照“两纲”要求,大力发展妇幼卫生事业,完善服务体系,健全保障制度,为儿童、妇女提供有效、优质服务。婚前医学检查便民、实效,一站式服务,截止目前,共免费婚检1820人(任务数2600人、婚检完成率达70%),婚检率达70%。认真实施扩大国家免疫规划,适年儿童各规划疫苗接种率均达省颁标准。不断完善各卫生服务中心接种门诊的条件和管理,强化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工作,健全妇幼保健和预防接种网络,妇女儿童健康水平不断提升。

4、敬老工程惠及非户籍老人。“敬老工程”的实施是一种“尊老惠老”的大爱之举,我局将敬老工程落到实处,出台《__区敬老工程实施方案》,召开专题会议,广泛动员部署。今年,我局将常住我区非户籍65岁以上老人也纳入了免费体检范畴,惠及广泛群众。截止6月16日,已为辖区内65岁以上老年人免费体检10489人(鲁港1510人、__1286人、__1129人、__桥1344人、南瑞1600人、__岗1860人、__1760人)。

1、完善和修订基层医疗机构绩效考核方案。在以往绩效考核各项机制的基础上,首次将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的绩效成绩计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绩效考核成绩,意在为中心/服务站(村卫生室)的一体化管理打下基础。同时,增加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中医药服务相关内容。

2、加强药品和医用耗材管理力度。为加强我区实施基本药物制度的基层医疗机构的监管,切实让老百姓得到实惠,上半年出台了《关于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品管理工作的通知》以及《__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基本药物制度考核评分细则》,改变以往基本药物零差率补助经费不经考核一律拨付的做法,目的在于提高零差率补助经费的使用效益。同时,为理顺全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的医用耗材管理,还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用耗材管理工作的通知》,要求所有中心的医用耗材全部由区医院统一进行采购,在一定程度上进一步规范了全区医用耗材的采购和使用。

3、强化村卫生室管理。今年初,我局首次组织全区村卫生室参观先进村卫生室并举办了现场座谈会,就今年如何提高村卫生室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广泛征求了村医的意见和建议。上半年将为21个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配置电脑、打印机等设备,目前正在招标采购中。

4、启动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工作。今年我区被国家卫计委确定为全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之一,意在过去几年基层医改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基层卫生改革。目前,我局按照国家卫计委的要求和部署,已经初步拟定了《__区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总体方案(20__-2016)》以及《

__区基层卫生综合改革重点联系点20__年工作安排》。同时,我区正积极配合国家卫计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开展__区基线调查工作。1、提高公共突发应急事件处置能力。扎实推进基层卫生应急能力建设。健全卫生应急指挥与决策系统,加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监测预警和综合分析,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开展防控工作:强化宣传工作,发放各类应急宣传材料5万余份,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94期。对全区基层医务工作人员开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培训2场,培训人数200余人。配备应急抢救设备,加强突发公共卫生应急实地演练,确保各项突发公共卫生应急防控工作的落实。

2、均等化卫生服务项目实施卓有成效。认真落实市政府关于《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实施意见》,继续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我局,今年在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项目的有效保障机制和实施途径上进行有效探索,出台《__区20__年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实施办法》,建立了基层医疗机构参与公共卫生服务的激励机制。每季度考核组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情况进行公正的考核并严格奖惩,对考核排名末五位的服务站(村卫生室)进行约谈,帮助整改,努力实现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制度化、系统化、规范化和标准化。截止目前,城市居民健康档案建档人数260029人,建档率83.88%;规范化电子建档人数238151人,建档率76.82%。其余各项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均扎实开展。20__年,我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落实得到了国家卫生计生委基层卫生司的认可,我区被确定为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联系区(国卫基层保便函[20__]61号,全国仅6个区)。

1、加大艾滋病预防力度。积极落实艾滋病“四免一关怀”政策,加大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力度,免费提供自愿咨询检测。对高危人群艾滋病行为进行干预,对艾滋病病人开展抗病毒药物治疗。到建筑工地、街道社区、公共场所利用播放、咨询台、发宣传材料、张贴标语宣传画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上半年共对娱乐场所服务人员行为干预1065人次,对社区、工地、高校宣传2570人次,免费抽取血样1100份,发放宣传材料 4700份,发放安全套12006只。加大艾滋病防治力度,完善政府组织领导,部门各负其责,全社会共同参与的防治工作机制。

2、开展结核病防治。做好结核病归口管理、健康教育和病人督导管理工作。加强对痰检点的管理。主动和市结防科沟通,切实落实结核病人服药督导工作。完成市疾控交给的结核病人追踪任务,按时发放各种补助经费,规范结核病患者的发现、治疗、追踪和全程督导管理。

3、强化免疫规划管理。加强业务培训和常规接种管理。每季度定期对接种单位常规检查指导,并对检查结果进行通报。规范疫苗贮存和运输过程的冷链管理。继续做好各类免疫规划监测工作。

4、加强血防防治。继续巩固血防阻断省级达标成果,利用板报、展板、宣传橱窗、图片、标语、发放资料等多种形式在群众中宣传血防健康知识,继续聘用禁牧协管员6人并签订了聘用协议(任务数6人),协管员认真履职。上半年全区未发生急性血吸虫病病例。

5、强化母婴保健工作。继续实施“母婴安全”项目,加强妇幼保健人员培训,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切实提高住院分娩率,确保孕产妇生育安全,落实妇幼管理,积极开展妇幼保健规范化服务。上半年,孕产妇产前检查率达96.8%,7岁以下儿童保健管理率达96%,住院分娩率100%,孕产妇死亡率0/10万,高危孕产妇管理率100%,进一步实现降低出生缺陷和残疾,提高人口素质目标。积极与镇办协作,利用墙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开展母婴保健法律法规宣传和妇幼保健知识教育。

1、加强公共卫生监管。认真落实卫生部《关于卫生监督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构建了区级监督、办事处协助管理的卫生监督执法体系。深入开展食品卫生、饮用水、公共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加大饮用水卫生日常性监督管理力度,加强机构改革期间的食品药品安全工作并顺利完成食品药品职能的移交。

2.严格规范医疗市场。全面贯彻落实《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和《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坚持医疗机构按规划设置、按法律管理、按标准评审,有效促进了医疗机构和医护人员的规范化、法制化管理。积极开展“依法治区”等普法宣传,提高卫生法律法规的普及率,严厉打击非法行医,截止目前,打击非法行医立案3起,有效净化了我区医疗服务市场。

3、开展医疗机构综合执法监督检查,确保医疗安全。上半年,我局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全区医疗机构依法执业方面、传染病防治方面、母婴保健等方面进行了一次全面的综合执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反馈,并责令、督查、帮助整改到位,为我区医疗安全提供了有效保障。

4、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 上半年,在各中心聘用卫生监督执法协管员18名,每季开展一次卫生监督协管督查,不定期召开卫生监督协管员会议,加强卫生监督协管员培训,并为卫生监督协管员配备了检查服,卫生监督协管工作步入常态化,确保了全区卫生监督协管工作的全覆盖。

1.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缓解“看病贵”问题。将《__省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用药目录》内的药品全面纳入区基本医疗保障目录,不设自付比例;针对一些价格低、疗效好的基本药物实行直接挂网采购和零差率销售;推行药品统一招标、跟标采购,全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村卫生室已全部采购、使用全省统一招标的药品,20__年上半年药品招投标、跟标 22.9万元,占医疗使用药品100%,缓解群众看病贵问题。组织医药费用控制情况检查,及时对每人次门诊收费,对每季度开展抽查医疗费用执行情况、大处方、大金额、用药量大的前10种药品和前5位医生,将检查结果与绩效考核奖金挂钩,并予以公示等,确保群众的利益得到落实。

2、 公平合理医疗资源配置,解决“看病难”问题。想方设法筹集、争取资金,加快区医院新大楼装修工程,按三级医院要求进行配置,新医院将开通预约诊疗服务,患者可拨打预约电话进行预约,由医院导诊台负责具体办理预约挂号手续、登记联络、领取预约就诊号、提供咨询等服务;区医院新大楼即将投入使用,将设立收费处及西药房自动排队叫号系统。设立病人自动服务系统:新建HIS系统化验结果自助查询系统即将投入使用。区医院已实行《门诊病历》通用。开展推行医学检验、检查互认工作,推行节假日门诊。将区医院努力打造成__市特色眼科医院,缓解“看病难”问题。

3、 医疗纠纷预防体系进一步完善。 切实提高医务人员对医疗纠纷防范与应对能力,提升安全责任意识和防范意识。完善医患纠纷预防与处置预案,__区医患纠纷专业调解委员会,建立预防和处置医患纠纷的“五位一体”机制,推行医疗责任

保险,多方位创造和谐医患关系。1.中医药先进单位创建工作全面完成。全国基层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创建任务的各项工作业已全部到位,目前等待上级验收。

2、 无偿献血工作持续推进。今年我局一如既往高度重视无偿献血工作,多措并举,广泛动员,力争顺利完成今年目标任务数。据统计,截止__月31日,全区参加无偿献血人数累计达84人,完成比例为6.23%。

3.行业形象展现新面貌。认真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努力建设一支“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的卫生队伍。全面推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切实加强卫生行业作风、效能建设,强化职工教育和队伍管理,从制度建设着手,加强行业自律。认真办理两案工作。加强卫生信息化管理,及时答复办理市民有关卫生的咨询、投诉。认真抓好安全生产教育,落实安全生产目标责任制,坚持定期召开安全生产工作例会,开展安全生产检查,杜绝安全事故。截止目前,全区医疗卫生系统未发生一起安全责任事故。

4.卫生系统人口和计划生育综合治理扎实开展。 认真开展打击“两非“行动,加强了对各级保健机构的管理与监督。健全了出生实名登记、报告制度。对辖区内开展计划生育手术及设有B超的医疗保健机构进行了计划生育综合治理专项检查。

1、关于局医政科建设问题:

区境目前有102家医疗机构,现只有1名干部且非专业人员在对各医疗机构监管(实际只是组织培训和办理各类相关证照),存在很多安全隐患。行政许可是一项很严肃的政府工作职能,目前,因医政科人手紧张且无专业人员,执业医师证和护士证办理,委托区医院全权负责材料受理和审核工作,卫生局只负责盖章。这种做法着实欠妥,而且不符合卫生行政许可有关规定。此问题也多次反映,至今未果。

2。关于卫生专业人才问题:

各卫生服务中心缺少执业医师,医护比严重失调。区医院缺乏副高专业人才。人才问题也严重制约了我区卫生事业的进一步发展,成为我区医疗卫生发展的瓶颈,现行的用人机制很难觅得卫生专业人才,急需改革。

3. 关于无偿献血工作进展缓慢问题:

截止目前,全区无偿献血只完成全年任务的6.23%,工作进展极其缓慢。究其原因:无偿献血工作没有得到各单位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各街道办宣传动员招募公民参与无偿献血力度不足、缺乏得力措施;动员招募的公民身体素质很多不符合献血要求,成功献血比例小;区卫生局只能督促,缺少应有的抓手。对此,区政府若不引起足够的重视,全年的献血任务又将无法完成,直接影响政府目标考核。

1、加强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建设,认真做好卫生监督、疾病预防、妇幼保健、群众健康宣传教育,遏制重、特大传染病暴发流行和医疗安全事故;

2、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加强卫生监督执法,做好饮用水、医疗、公共卫生等方面的安全保障工作;

3、认真做好基层卫生综合改革联系点工作。积极提升区医院“龙头”地位,努力构建无院级化管理模式;

4、夯实村卫生室、卫生服务站“网底”基础,进一步健全社区卫生服务体系;

5、积极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卫生创建工作,提高全区城乡整体卫生水平;

6、健全机制,改进作风,进一步提升我区医疗、公共卫生服务能力,做好国家基本公共卫生联系区工作;

7、继续加强卫生项目建设和服务。

聘用护士履职报告范文第4篇

按照大会的安排,本人受本届工会委员会的委托,向大会报告工作,请全体工会会员们予以审议。

第一部分五年来主要工作回顾

本届工会委员会自20*年换届选举产生后,五年来在市卫生工会和中心党政的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党政中心工作,团结和依靠广大职工,从加强组织建设、推进民主管理、加强职工教育、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等方面勇于探索新的工作思路,积极为中心改革发展推进单位的精神文明建设,凝聚团体精神,活跃职工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五年来,中心先后荣获“*文明单位”、省抗非先进单位、*、市用户满意服务明星企业、*群众性技术创新工程先进集体、*、卫生局模范职工之家、*学习型先进单位、*红十字会先进集体、*无偿献血优胜单位,*“五一”服务示范岗、*“五一”巾帼标兵岗等荣誉。这些成绩的获得,与领导的关心和指导,与全体工会会员的支持和辛勤努力是分不开的,在此,我谨代表中心工会委员会向这几年来一直重视、关注和支持工会工作的领导、职工表示衷心感谢!

下面,我将本届工会委员会五年来的工作情况作如下汇报:

一、加强教育,增优提势,不断促进职工队伍建设。

五年来,中心工会以推进职工素质工程,培养“四有”职工为主体,始终坚持以先进的理论武装自己,不断创新舞台,拓宽渠道,夯实职工思想理论基础,提高职工思想理论水平。

1、努力为职工创造学习条件,搭建教育培训舞台。工会以各类重大会议的召开为契机,以形势教育为内容,以员工学校为阵地,开展知识讲座,专题培训,主题演讲,观看教育片,读书活动等各种形式教育,尽力为职工创造学知识,受教育的机会。一是以学习贯彻落实十六届五、六中全会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核心,认真学习宣传贯彻《工会法》,抓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卫生职业道德教育读本》的学习,深刻领会“八荣八耻”的精神内涵,使广大职工牢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帮助职工进一步提高政治理论和思想素质的水平;二是在职工中开展了“城市精神大讨论、卫生精神大发扬、中心精神大家谈”,先后开展了“扬疾控精神,展卫生风采”征文比赛,配合团总支参加局“弘扬‘四创''''''''精神,服务‘两个率先''''''''”主题辩论赛并获得了市卫生局第三名,组织职工参加卫生局“争先率先发展卫生”读书知识竞赛中获得了团体优胜奖,在参加卫生局法律法规竞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三名,在组织全体职工撰写“新时期白求恩精神大家谈”征文中,我中心获得市卫生局金评奖1篇,银评奖1篇,好评奖1篇的好成绩。举办了“疾控精神在岗位闪光”摄影图片展以及“中心在我心中质量月”等主题活动,使职工在大讨论、大发扬、大展示的过程中自我教育,自我提高。三是加强行风教育,在职工中开展争创文明单位,争做文明职工,结合先进典型进行形象宣传,组织职工学习先进人物,动员职工立足本职,学先进、赶先进、超先进、争创一流,形成争先创优的良好工作氛围。四是在加强业务知识学习方面,鼓励职工开展新技术,新项目和科研课题的研究,积极撰写论文,让职工们充分意识到学习永无止境。20*年我中心被市总工会评为*学习型先进单位。

2、开展劳动竞赛和技术比武,搭建练兵习武的舞台。随着市场经济和中心建设的发展,对职工队伍的素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工会主动适应要求,积极帮助职工以知识技能参与竞争,赢得主动权。一是充分发挥各工会小组的作用,结合不同科室的工作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技能竞赛。工会积极配合行政,在启动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工作中,组织职工举办应知应会的知识竞赛。二是在参加省疾控系统防病知识竞赛中做好赛前的准备工作和制定竞赛实施方案,并在20*年参加省防病知识竞赛获得了团体第一名,20*年在参加省病媒生物标本鉴定制作技能竞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一名,20*年在参加省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技能竞赛中获得了团体第二名,电视竞赛第一名。在参加卫生系统计算机应用技能竞赛中荣获团体第三名,英语竞赛荣获团体第二名。三是平时结合工作实际针对重点岗位开展业务技术练兵活动,围绕“爱岗位,练技能,促质量”系列竞赛主题活动中,对护士岗位的操作规范,医生的病历书写规范,夜间值班人员和卫技人员对疫苗接种、狂犬病病历书写、实验室盲样检测、计算机操作竞赛、英语笔试等岗位练兵竞赛活动,通过竞赛激发广大职工对学习新知识,追求新技术,掌握新技能的积极性,使广大职工充分认识到只有高素质才有高效益,只有规范化,才有竞争力。

3、针对女职工的特点,努力为女职工搭建发展平台。以构建和谐环境为目标,努力搭建女职工发展平台,提升女职工综合素质,引导女职工紧跟单位发展的需要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工会在以庆“三八”节为契机,组织广大女职工认真学习《妇女权益保护法》等法律法规有关文件,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护女职工的特殊利益,充分发挥好女职工的作用。五年来,根据女职工的特点,开展了一些有益的活动,如为每位女职工赠送一支鲜花,召开不同类型的座谈会,组织女职工外出参观,进行女职工体检,组织女职工插花艺术比赛等活动。在开展巾帼创建活动中,积极围绕创建的工作目标,努力完善创建规范,使门诊部、急传科先后被评为*巾帼示范争创岗和巾帼标兵岗荣誉称号,在参加卫生局“创造岗位新业绩,争当时代新女性”配乐诗朗诵比赛中,钱燕华同志获三等奖,在参加*“学习劳模精神,立志岗位成才”演讲比赛中,张熙同志获得了三等奖,在参加卫生局插花比赛中,张丽菊荣获三等奖,通过各项活动展开,促使广大女职工积极向上,敢为人先的良好工作氛围,弘扬了女职工的“四自”精神,在现代化疾控中心建设与发展中发挥了半边天的作用。

二、拓宽渠道,深化民主,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能力。

五年来,工会积极发挥民主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职能,进一步拓宽工会源头参与的方式和渠道,通过保障职工民主参与的权利和程序,努力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及时做到上下沟通,确保职工各项民利的落实。

1、坚持和完善职代会制度。职代会是落实民主管理制度,调动职工参政议政意识,动员和引导职工参与中心改革和建设,增强主人翁责任感。一是加强职代会组织建设,20*年在职代会换届选举工作前,制定本中心《职代会条例》,充分发扬民主,将有群众基础、顾大局、肯为职工讲话、思想觉悟高、政治素质好的职工推选为职工代表,产生新一届职工代表。二是落实职代会工作制度。围绕中心工作,抓住职工关心的热点、难点,每年按规定召开两次职代会,五年来共召开职代会*,收到提案6条,落实率100,建议和意见160条,落实率98以上,凡涉及到单位重大决策和改革内容都必须经职代会审议和通过,如对中心的工作总结、计划、财务预决算、绩效工资分配、“双向选择,两级聘用”、中层干部竞聘、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等人事制度改革,职工的外出旅游费用调整,职工住房货币补贴暂行办法等重大决策和事项都经职代会审议通过后再实施。通过职代会的召开,促进了上下沟通,增强了职工的凝聚力,充分发挥了职工代表的作用,营造出良好的民主管理氛围,进一步增强了职工的主人翁责任意识。职代会的召开充分体现了公开、民主的管理程序,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中心整体工作进程。

2、畅通民主管理渠道。我们从机制上保证和推进民主管理工作,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工会具体组织实施,各职能部门各负其责,全体职工积极参与,多渠道多形式的民主管理格局。一是每季召开一次职工座谈会,及时了解和收集职工的要求和建议,解决职工的热点和难点。二是利用各种活动,充分发挥民智、凝聚民力、征集民意、征集职工群众的合理化建议和金点子,并开展“构建现代化疾控中心金点子”和建设新疾控,你我共参与,开展节约在我身边,你我共建节约型中心“金点子”征集等活动,为领导提供决策。

三、加强维权,履职尽责,为倡导人性化管理铺路搭桥。

五年来,工会从满足职工的需要和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入手,加大维权力度,增强维权能力,丰富维权方式,努力发挥工会履职尽责的作用,使广大职工得到实实在在的利益。

1、坚持办实事办好事,切实解决职工后顾之忧。积极关心职工生活,在保证每年为职工落实五件实事的基础上,倾注全力办好实事,把好事办在职工群众最需要的关键处,把温暖送到群众的心坎上。真心实意地为职工解决后顾之忧,改善生活条件,增强职工对集体归属感。五年来,一是解决职工货币分房7*,投入经费19*元。二是解决煤气帖费5*,投入经费6375*。三是为全体职工(含计划外聘用工)体检170*次,投入费用3*万元。四是为全体职工(含计划外聘用工)免费注射疫苗。五是为职工赠送生日蛋糕和贺卡。六是分期分批组织职工外出参观。七是组织部分职工进行短期疗养。八是为职工发放游园一卡通和干洗卡。九是分期分批为职工、家属开设驾照培训。十是为职工开设电子期刊查询系统,方便职工查阅图书资料。十一是解决职工电瓶充电设施。十二是为14周岁以下的独生子女“六一”儿童节赠送书籍。十三是为职工制作工作服等实事项目,得到了职工的好评。

2、坚持走访慰问和探望制度,切实关心职工的生活福利。工会是困难职工的依靠,是传递爱心的窗口。五年来工会一是制定了各级人员的走访慰问制度,确定“三必访”,即职工生病住院,职工家庭纠纷,职工天灾人祸必访,共走访慰问46*次,发放慰问金13500*。二是建立困难职工档案,关心他们的生活,为11*发放困难补助,补助金额3330*。三是爱心募捐,体现大家庭的温暖。五年来共组织职工募捐1*,募捐金额6687*,捐衣棉200*件。四是完成局下达的献血指标5*。五是坚持服务职工,落实职工福利。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始终把竭诚为职工群众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满腔热诚为职工落实好日常的福利工作,在春节、三八节、端午节、中秋节等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做好职工福利的发放工作,使职工对福利的满意率逐年有所提高。

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促进中心精神文明建设。

要充分发挥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优势和文化阵地作用,要把主旋律教育渗透到各种群众性的文体活动之中,富教于乐。这是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也是工会思想政治工作的特色和优势。五年来,我们围绕各种主题开展有益活动,如组织职工积极参加局运动会、演唱会,在参加卫生系统第五届职工运动会中并获得了优秀组织奖,在参加歌咏大赛中获得了卫生局一等奖和*合唱音乐会三等奖。在参加卫生局“杏林杯”乒乓球比赛中获得了团体第四名,宗和琴同志获女子单打冠军的好成绩。在组织职工数码摄影比赛获得卫生系统的三等奖和优秀组织奖。平时根据单位实际情况因地制宜成立相应的集邮、篮球、乒乓球、摄影等兴趣小组,并定期组织活动,根据职工的需要,开展些有益活动,如游泳、扑克、自行车郊游、登山、钓鱼、猜谜和联欢会等游艺活动,活跃了职工文化娱乐生活,陶冶了职工的情操,充分展示了疾控中心的精神面貌。

五、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工作能力。

加强工会组织和干部队伍建设,为开展工会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五年来,工会一班人团结一心,勤奋努力,克服种种困难,认真做好工会工作。

1、健全工会组织机构和制度建设。五年来,根据中心发展和实际工作,保证了工会组织的正常运转,健全工会工作制度,台帐登记制度和例会制度,完善了各项工作规范,制定了对工会小组的考核指标,做到年初有计划,年终有总结,月有安排,不断推进工会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

2、加强工会组织内涵建设。我们始终围绕中心工作,联系实际开展各项创建活动,充分展现了工会组织的活力,在创建文明单位、职工之家、巾帼文明示范岗等活动中,积极配合党政部门,组织和发动职工,做到创建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措施、有落实、有效果。

3、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工会干部素质。提高工会干部素质是做好工会工作的保证。坚持对职工代表和工会干部培训制度,建立了每季一次职工思想动态分析制度和双月一次工会干部联系制度,健全联系网络,召开各种类型的座谈会,及时掌握职工的思想动态,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做职工的知心人,充分发挥桥梁与纽带作用,尽心尽力做好工会工作。

4、完善经审工作机制,管好用好工会经费。注重按原则和章程办事,采取“量入为出,略有盈余”的方针,严格经费支出的审批程序,管好用好有限的经费,做到节约开支,少花钱多办事。一是工会财务严格按照《工会法》和《会计法》的要求建立,按时足额上交工会经费,上交率达100,并认真做好工会经费的年度预决算,发挥经审委作用,规范工会财务管理。二是经费收支坚持按程序办事,手续齐全。努力为广大会员管好家,理好财,财务帐目在市检查中得到了好评。

各位会员们,我们欣喜地看到,在过去的五年时间里,在党政领导的带领下,中心的各项工作成效显著,特别是两个效益稳步上升,中心的改革发展已具厚积薄发之势,我们每一个职工要倍加珍惜今天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实践证明我们的思路是领先的,目标是准确的,绝大多数职工也是满意的。回顾过去的五年,我们扎扎实实地做了不少工作,取得一定的成绩。但也清醒地认识到与上级的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与广大职工对我们的期望相比,还有许多不足。所以当我们站在新世纪的历史高度去展望未来时,感到还有许多新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认识和思考,还有许多新领域需要我们去开拓和耕耘。

第二部分今后几年工会工作的主要思路

新一届工会委员会要以十六大精神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坚持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驾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能力,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能力,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能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工会的能力,围绕我中心“求真务实创品牌,以人为本建现代化疾控中心”战略目标,贴近群众,服务大局,突出重点,发挥优势,充分调动职工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动员组织他们以主人翁姿态参与中心改革建设,积极争创“两个率先”,努力建设一流队伍,创造一流业绩,培育一流文化,把我中心建设成为省内一流,全国领先的现代化疾控中心努力奋斗。主要抓好以下三个方面工作:

一、自觉接受党组织对工会工作的领导,实现对党负责和对群众负责的统一。

工会要从自身的性质和特点出发,依照法律和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把职工的合法权益维护好,把党政组织对职工群众的关心落实好。当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整体利益与局部利益、长远利益与眼前利益产生某些矛盾时,工会要在工作实践中妥善协调这些关系,把对党负责和对职工群众负责统一于工会的各项工作中,把执行党的政策的坚定性与为职工服务的实效性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切实把职工群众凝聚在党组织的周围,团结带领职工为实现现代化疾控中心目标而奋斗。

二、加强工会自身建设,充分发挥教育职能,不断提高工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能力。

1、认真抓好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与贯彻,用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工会工作,不断加强工会工作,对《工会法》等法律法规和党关于工会工作的一系列方针政策的学习,不断提高我们的思想认识和理论政策水平,既能代表和维护中心党委、行政的决策,又能代表和维护广大职工利益,进一步增强搞好工会工作的信心和自觉性,从而更主动地、更有成效地在中心党委、行政领导下,围绕中心工作,积极开展工会的各项工作,不断提高工会发挥桥梁纽带作用的能力。

2、充分发挥工会组织的教育职能,为早日实现奋斗目标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和组织保证。在改革不断深化过程中,工会要主动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职工群众的思想教育工作,引导职工建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树立在发展平台上的正确的个人价值观;培养每个干部职工的良好大局观;要广渠道教育广大职工转变思想观念,提高思想认识,树立忧患意识、危机意识、主人翁意识;要积极开展向先模人物学习,向身边先进同志学习活动,大力弘扬正气,在全中心营造积极向上,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良好氛围,齐心协力投入到中心建设发展中去;要努力化解职工内部矛盾,及时发现和消除不良苗头,维护团结稳定的局面。同时,工会工作要紧紧围绕中心战略目标,积极与有关部门配合,开展读书活动,引导广大职工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争当学习型人才,争创学习型组织,全面提升广大职工整体素质,培养一批素质高、业务精的复合型人才。以提高竞争力为重点,以深化改革为动力,实现可持续跨越式发展,为无锡人民的健康提供保障。

三、强化维权职能,不断提高工会履行基本职能的能力。

进一步建立健全以职工为基层形式的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工会源头参与机制,提高工会参与源头决策的能力和水平。

1、加强正确维权观教育,引导职工正确理解自身的民利。

树立正确的维权观,工会维护职工利益重点是要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要把有利于调动职工积极性,促进发展作为职工的根本利益。要加强宣传教育,引导职工站在整体的立场上,从中心的事业发展想问题,兼顾集体和个人利益,长远和眼前利益,运用自己的民利,真正为中心建设发展出谋划策。

2、加强民主管理,规范职代会程序。

要重点抓好职代会各项职权的落实,在讲求实效上下功夫,使职工真正拥有知情权、审议权、通过权和决定权。凡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须经职代会审议通过。认真落实职代会的提案,积极开展职工提合理化建议活动,提高职工对民主管理的满意率。

3、继续深入开展建设“职工之家”活动。

对照卫生工会创建“职工之家”考核验收标准,不断完善我中心“职工之家”的建设,力求在拓展内容、创新方法、丰富载体、提高效果上有新的举措,使“职工之家”常建常新,职工更加喜闻乐见,通过各种健康向上,生动活泼的活动,凝聚人心,催人奋进。

4、加强工会财务管理,提高经审工作质量。

按时足额交纳工会经费,收好、用好和管理好工会经费,加强工会资产管理,做好工会经费审查监督工作,确保工会经费为职工服务,为工会建设服务。

5、重视和加强工会女职工工作。

依法维护女职工的权益,深入推进女职工素质教育和“巾帼建功”活动。引导女职工岗位奉献,岗位成才,增强女职工的“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精神,塑造好新时期女职工的形象。

聘用护士履职报告范文第5篇

公立医院是我国目前医疗服务的提供主体,长期以来积累了大量的固定资产,特别是第一轮医改完成后,医保覆盖率大幅增加,民众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快速释放,公立医院进入发展快车道,固定资产也呈几何级数增长趋势。与此相对的是,公立医院固定资产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仍然比较粗放,管理水平依旧不高,与资产的快速增长形成鲜明对比。具体来说,存在下列问题:

1.1资产核算不到位

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核算的精细化不足。以大型设备为例,医用设备侧重服务项次、收入等医疗产出,而科研用设备侧重学术论文、专利、科研奖等科研产出,二者核算重点不同,应按照用途进行区分,但事实上不少公立医院并没有明细区分。二是核算不准确,对应独立核算的设备未独立核算,如电梯、中央空调、公共区域家具等,由于折旧年限、管理要求不同,按规定应单独建账,但不少医院将其和房屋建筑物打包核算;另有部分高值耗材、低值耐用品被错误归入了固定资产。三是核算不及时。首先,许多医院的房屋建筑物在竣工决算而非投入使用时核算,一般资产按照发票收到日而非实物到达时核算,违背了资产及时确认原则。其次,科室搬迁、新病区成立、科室及班组调整、护士长更换时未及时在核算系统变更使用部门、责任人等信息,直接导致了账实不符。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高达82.00%的受访医院存在这种情况。

1.2“账实不符”普遍存在

表现形式有两种:一是盘盈盘亏较多。受访的40家医院均存在盘盈盘亏,即有账无物和有物无账并存且数量较大。其中17.95%的医院盘盈盘亏比率在5%到10%之间,82%的医院盘盈盘亏比率在0到5%之间。二是数量相符但实质不符,即账面有资产,实物也有,但资产的详细信息和账面不符,如购买日期、新旧程度、规格型号、供应厂商等信息与账面记录不一致。这两种情况实质上都没有做到管理要求的账实相符,同时,实质不符还掩盖了资产的非正常流失,影响了资产的安全完整。

1.3资产效能发挥不充分

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资产使用不饱和,资产存量大于使用需求,设备利用率低。二是功能发挥不全,高端功能未投入使用。如某医院以高于普通CT1000万元左右的价格购买了一台蓝宝石CT,由于人员不配套,导致高端功能未开发,仅作为普通CT使用,白白浪费了1000万。问卷结果显示82%的医院存在类似问题。三是房屋建筑物利用不充分。由于功能要求,医疗用房的成本是民用建筑的1.5-2倍,可以说是“寸土寸金”,但事实上部分医疗用房被挪作储藏间等非医疗用途,而本应公用的医学报告厅被临近科室用作自有资产使用,造成浪费。

1.4相关制度落实不到位

作为公立医院,合规性遵循是固定资产管理的首要要求,也是最低要求。但事实上,因为对政策理解不到位等原因,执行效果不甚理想。例如,在配置环节,《河南省省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配置管理暂行办法》规定配置资产时,应当优先考虑调剂解决,避免重复购置和浪费,事实上公立医院大多首选购置,很少优先考虑调剂。在制度制定上,《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行政事业单位应当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公共财政要求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问卷结果显示31.40%的医院要么是没有制定细则,要么是细则滞后不适用于发展要求而没有及时修订。在资产处置环节,《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规定国有资产处置收入归国家所有,但是问卷结果显示46.15%的医院没有将处置收入上缴国库。

2原因分析

2.1业务管理难度大

公立医院固定资产数量大、价值高、专业性强,存在较大的管理难度。问卷结果显示,在参与调查的40家医院中,资产台件在2万件以上的占比33.33%,总价值在10亿以上的占比48.72%,价值百万元以上的大型设备在100台以上的占比46.15%。一方面,较大的资产体量因耗时耗力,使管理部门难以对所有资产的情况进行及时监控,小的管理漏洞往往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另一方面,大型设备专业性强,需要依赖专业操作人员提供相关数据来进行效益评价,因为提供方难以保持中立立场而造成评价不客观不全面。

2.2管理组织碎片化,部门职责不清晰

问卷调查显示,多数医院对固定资产按类别实行归口管理,采用如表1所示的管理分工。该组织形式的优点是按资产功能的分类划分部门职责和权限,便于提高专业化水平,缺点是导致不同部门对资产管理的职责定位认识不清晰、不全面、不一致,对资产业务的管理内容、流程、标准理解不一致。此外,碎片化管理还使得一些“职责事项”互相推诿、流于形式,而一些“权利事项”互相争夺,效率低下。

2.3人员素质欠缺

现有人员在学历、资质、观念方面与岗位要求存在较大落差,是影响固定资产管理效果的重要原因。首先,人员学历偏低,本科及以上学历仅占30%,大部分为大专及以下学历。他们在专业知识掌握和政策了解上存在欠缺,学习、创新能力不足,达不到精细化管理的要求。其次是管理观念落后。受“事业单位”标签的影响,公立医院上至院长、下至办事员普遍存在重钱轻物、重买轻管的观念,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不足,不能从事前、事中、事后多个维度来管理资产。典型表现是购置不理性,盲目追求大品牌和尖端设备;重视使用率,轻视使用效益;重视维修,轻视日常保养;报废随意,不能正确把握报废时机;缺少档案管理意识。

3精细化管理模式构建

精细化管理是通过任务细化、标准量化、流程优化、工作协同化、关键控制点模板化等一系列方式方法来实现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对于固定资产来说,构建精细化管理模式可以从下列方面来进行:

3.1强化组织保障

建立由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管理办公室和归口管理部门、使用部门组成的三级网状管理架构(见图1)。其中:固定资产管理委员会为领导和决策机构,由院长、总会计师、分管院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负责制定制度,进行购置、调剂、处置等大设备管理决策;资产管理办公室和归口管理部门是二级机构,资产管理办公室负责拟定相关制度,处理资产日常事宜、牵头组织购置论证、清查盘点等工作,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资产的安装验收、入库办理、资产维修、档案管理等日常工作;资产使用部门是三级机构,应设置资产管理员,负责本部门科室台账建立及资产申领、维修、转移、盘点等日常业务活动。

3.2完善制度,优化流程

3.2.1完善固定资产管理制度。精细化管理制度需要对管理内容和管理环节进行精细化表述,在内容上,制度应覆盖固定资产的全生命周期。在环节上,应明确工作内容、标准、依据、完成时间、谁来负责、是牵头还是配合等要素,提高制度的可执行性和可问责性。具体见表2。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固定资产常态化盘点制度,它既是医院财务制度的要求,也是了解大家对政策的熟悉情况、及时跟踪制度执行情况、发现新问题的有效渠道。落实好这项制度,需要明确牵头机构、部门分工,工作内容和盘点流程、标准、频次,通过常态化盘点促使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持续提升。3.2.2优化流程,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是完成一项工作所含事项办理的先后顺序,建立科学的流程要考虑工作完成的质量,完成需要的时间和最经济的成本。固定资产的流程梳理要考虑:运行质量——通过科学设置不相容职务来避免舞弊行为,科学设置审批权限来体现资源配置;运行时间——考虑人员数量配置能否满足临床科室的时间需求;运行成本——甄别每个环节在满足质量和时间要求的前提下,有没有更优的路径,能否带来费用节约。

3.3加强信息化建设

要根据“管理制度化、制度流程化、流程表单化、表单信息化”的原则来加强固定资产信息化建设:首先,基础数据标准化。基础信息要能全面反映资产的多重属性,包括规格型号、时间、空间、经济、使用状态、运行、维保记录等,为精细化管理积累大数据。其次,实现资产业务与财务核算自动同步,在资产办理入库、转移、处置等业务时,通过信息化同时计入会计核算系统,使得实物管理和价值管理同步。再者,体现内部控制原则,合理分配查询、修改、审批等系统操作权限;最后,信息系统应在各业务环节中嵌入申报和审批表单,强化制度和流程要求,保证执行的刚性。

3.4加强大型设备效益分析

一是建立大数据共享平台。在固定资产信息系统基础数据标准化的基础上,尽可能的整合其他系统的信息资源,做到数据共通共享,例如,与医院HIS、LIS、PACS、OA、电子病历等系统对接,提取大设备的收入、支出和运营明细数据。二是根据不同用途,选取不同指标,构建科学的分析指标体系,完善运行记录、成本项目等基础数据的收集和统计标准,保证分析结果的可靠性。三是在设备购入前、使用中和使用后3个环节均需进行效益分析以便用于精细化指导设备的购买决策,使用效益评价和更新时机选择。

3.5提高人员素质

提高人员素质,一是应严把岗位入门关,对学历、专业、工作经验等不符合标准的人员不予聘用;二是明确岗位职责与工作标准,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应定期对照岗位说明书对履职情况进行考核;三是加强相关人员培训。树立管理意识,增强责任心。

聘用护士履职报告范文第6篇

我国职称制度发展的历经阶段

职称制度是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建国以来,我国的职称制度主要经历了1949~1966年:计划体制阶段;1977~1983年:停滞与恢复阶段;1986~1994年:改革阶段;1994年至今:建设市场经济体制阶段等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解放初期至上世纪60年代中期实行的是技术职务任命制度。建国初期,科研机构与高等院校基本上沿用了旧中国的职称制度,对原有的学术等级予以保留,对已取得的学术职务进行考核认定。上世纪50年代中期,借鉴前苏联对科学技术人员管理模式,把专业技术人员归为“国家干部”序列,其职务等同于行政级别,实行任命制:同时积极探索“学衔”制度,并把其明确为“国家根据科学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在工作岗位上所达到的学术水平、工作能力和工作成就予以的学术职务称号”。

第二阶段:1977~1983年实行的是技术职称评定制度。1977年《中共中央关于召开全国科学大会的通知》提出:“应该恢复技术职称,建立考核制度,实行技术岗位责任制”。邓小平同志指示,“大专院校也应该恢复教授、讲师、助教等职称”。“职称”的概念由此被明确提出。随后国家把职称评定作为“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一项重要措施,开始启动。1978年国务院率先恢复了《关于高等学校教师职务名称及其确定与提升办法的暂行规定》,并指出,“原已确定提升的各等级职务一律有效,恢复名称,不须重新办理报批手续。1979年国务院批准卫生部颁发了《卫生技术人员职称及晋升条例(试行)》,随后又在保留原有五个学术、技术职称的同时,增加了业务职称,到1983年中央决定暂停职称评定工作、进行全面整改前,正式批准的职称暂行条例共有22个。

第三阶段:1986年开始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当时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体制。1986年中央决定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同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转发了中央职称改革领导小组《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2月,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规定》,至此,以实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核心的职称改革工作正式展开。截止到1988年,经批准下发的专业技术职务试行条例达29个。1989年,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工作再次出现停顿,1990年解冻,随即进入正常化、规范化的轨道。

这个阶段职称工作的特点是:专业技术职务不同于一次获得后终生拥有的学位、学衔等各种学术、技术称号,它具有明确的岗位职责、任职条件和任期限制,与工资待遇挂钩,所聘职务只在单位内部有效,成为集评价、使用、待遇三位一体的人事管理制度。这项制度通过资格评定给予专业技术人员以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水平的认可,同时通过岗位职务聘任,将岗位要求和技术人员的资格、待遇、责任等统一起来,并通过设置一定的任期保证专业技术人员的整体质量和水平,对于调动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创造性,提高广大专业技术人员的素质和推动人事制度改革起到了积极的导向作用。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的实施吸引和选拔了大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第四阶段:自1994年开始,逐步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1994年我国开始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经济体制由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变的过程中,我国职称制度开始探索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机制。在继续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同时,逐步推行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主要有两类资格制度:一是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关系公共利益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关键领域和岗位,建立实施强制的职业准入资格制度,强化对个人的资质要求;二是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在借鉴一些经济发达国家的做法的基础上,结合经济社会发展的实际,对服务领域广阔、社会需求量大的领域,建立职业水平认证制度,其目的是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为社会提供更好的服务。

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有关职称制度和职业资格制度的两个决定性文件,一是1986年1月24日,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下发《关于转发〈关于改革职称评定、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的报告〉的通知》(中发,[1986]3号),其中明确指出:“改革的中心是实行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并相应地实行以职务工资为主要内容的结构工资制度。”这标志着我国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度建设工作的开始。二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四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1993年11月14日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制定各种职业的资格标准和录用标准,实行学历文凭和职业资格两种证书制度,逐步实行公开招聘,平等竞争,促进人才合理流动。”这标志着我国职业资格制度开始建立。

1995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第八章第六十九条规定:“国家确定职业分类,对规定的职业制定职业技能标准,实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由经过政府批准的考核鉴定机构负责对劳动者实施职业技能考核鉴定。”《职业教育法》第一章第八条明确指出:“实施职业教育应当根据实际需要,同国家制定的职业分类和职业等级标准相适应,实行学历文凭、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这些法规确定了国家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和开展职业技能鉴定的法律依据。

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是劳动就业制度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一种特殊形式的国家考试制度。它是指按照国家制定的职业技能标准或任职资格条件,通过政府认定的考核鉴定机构,对劳动者的技能水平或职业资格进行客观公正、科学规范的评价和鉴定,对合格者授予相应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例如:1999年5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第八条规定:国家实行医师资格考试制度。医师资格考试分为执业医师资格考试和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

据卫生部统计,到2009年的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专业由2001年的91个增加至114个,其中2010年新增了重症医学专业。军队人员参加全国卫生考试试点由2007年江苏、甘肃2个考区扩大到天津、吉林、江苏、河南、广西、贵州、甘肃7个考区。另有港、澳、台数百名考生自愿报名参加。2009年报考人数为122.8万人,达到历年最高值,其中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报考人数为58万余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大典》于1998年正式颁布,大典把我国的职业分为8大类,11中类,1180个细类,制定了《职业资格标准制定流程》。“这些职业中,已颁布了650个国家职业标准。在‘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国家职业标准将达到1200个左右。这些国家职业标准将覆盖第三大类到第六大类的技术含量较高和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较高的职业。”①

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自2004年8月建立新职业信息制度以来,已经了10批共106个新职业的信息,其中已完成国家职业标准制定的88个。新职业信息的和国家职业标准的制定,对于引导就业和职业培训,加强职业的规范化管理,促进从业人员技能水平的提高和相关行业的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近20年来,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为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原人事部会同国务院各部门和各省市对以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制为主体的职称制度逐步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探索。一方面,在部分系列中试行评聘分开,探索试行以考代评的专业技术资格制度,强化资格管理;另一方面,在部分地方和单位试行以聘代评、评聘合一的评价方式。与此同时,还推行了考试、考试与评审相结合等多种评价方式,不断完善评价标准,改进和丰富评价方式、手段,逐步提高评价质量。

截至2005年底,在全国4195.6万专业技术人员中,3000多万专业技术人员具有职称,2756.7万人分布在国有企事业单位,教育、卫生、工程、农业、科研系列占80%以上。其中,高级职称有234.8万人,中级职称有976.9万人,初级职称1322.6万人。截至2006年8月底,我国现有专业技术职务系列27个,已建立职业准入性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40项,职业水平评价性质的专业技术人员职业资格证书制度9项,取得证书人员共约100万人。

职称制度作为我国专业技术人员管理的一项基本制度,实施50年来,在调动专业技术人员积极性、创造性,落实党的知识分子政策,推动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目前,职称制度已基本涵盖了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群体,成为不同行业领域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分类管理的重要基础,成为专业技术人员职业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并成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专业技术人员管理制度,为我国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是实现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保障。

影响职称制度发展和变化的几个方面

当然,职称制度还有许多不适应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的地方,还有一些制约专业技术人才发展的地方,需要深入改革。职称制度一直以来都是国家、社会、政府部门以及专业技术人员非常关注的问题,一直都被列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的重要任务之一。从系统思考和实践的角度看,突出的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这些将会影响到职称制度未来的发展和变化。

职称与职业资格的关系。在我国,从历史上看是先有职称制度,后有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的。两者的关系涉及专业技术职业的分类管理问题。笔者的观点是,职业是基础。我国应当建立适合中国国情又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资格制度,这方面已经具备法律基础和实施基础,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对于专业技术人员来说,职称可以是职务,也可以是执业资格的能力水平划分,这要看职业的性质。如:大学的“教授”。教授是职务,可以由用人单位聘任,也就存在A校聘某人为教授,而在B校其则可能被聘为副教授,甚至讲师的情况;在医院则不然,医师是准入性职业,主任医师就是主任医师,它具有职业行为的排他性,属于以国家信誉担保职业行为性质的职业,不应当用单位用人标准取代国家资格标准。因此,A医院不可以直接聘B医院的主治医师为A医院的主任医师。

评聘关系。评聘合一还是评聘分离,一直是有不同意见的地方。不同的观点角度不同但都有一些合理之处,但“资格社会化、使用单位化、待遇贡献化、保障公平化”是比较合理的发展方向。评聘合一会受到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的约束,给需要获得职称的专业技术人员带来一些麻烦,评聘分离会产生评了为什么不聘的麻烦,有些让人左右为难。笔者的观点是:不能简单地将评聘分离还是评聘合一“一刀切”,分类管理是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原则。在此,这个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职业的性质,对于专业社会化程度较高的职业,适合评聘分离,如:律师、会计师等,而对于专业社会化程度较低,同时对于职业资格获取的社会需求量较小的职业,则适合评聘合一,除了国家财政权全额拨付且不容许也不能从事市场盈利行为的组织,国家应当进行岗位总量和结构比例的控制,其他类型的单位则应当把用人权交给用人单位。对于医护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应当实行评聘分离,依法取得执业资格是从业的准入性要求,但是否聘用取决于用人单位的需求;职称是在此基础上对专业技术人员能力及专业水准的评价,应当本着“行业认可”的精神,进行社会化评价。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所从事的行业关乎消费者的生命安全,应当有严格的国家与行业资格标准,属于依法准入性职业,不应当存在“低职高聘或高职低聘”的问题。目前,职称评定受单位影响很大,今后应当逐步向行业协会管理方向发展,现在是不得不由政府或政府委托在行业中有影响力的国有企事业单位进行管理的方式进行职称评审,有些事情不能都由政府包办,这些应当依照2004年7月1日开始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行政许可法》逐步加以规范和放权。

考核评价。考核评价是客观、公正、合理、真实地反映专业技术人员能力业绩水平的关键环节,也是国家、用人单位、服务对象对专业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监督的重要手段。这里要区分两种情况,一是获取执业资格的考试和职称评审的考评,二是对获取执业资格和职称后,用人单位对专业技术人员履职行为的考核评价。对于前者,目前的资格考试和职称评审总体上看是被认可的,但也存在考试与评价标准能否客观、公正、准确地反映专业技术人员能力水平的问题。许多单位在职称评审之外还要再设置首席专家、院级专家、学科带头人等等,就说明职称不能完全满足事业发展要求,不能充分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以及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对于后者,主要是考核评价需要分类分级、要符合人才成长规律,有些则更需要进行服务对象的评价和跟踪调查,还要加强监督环节,强化事前、事中的监督,而不仅仅是等事实发生后再去考核评价。

资格管理。资格管理是关键环节,应当由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由政府监管、行业自律、社会监督。例如:现在医患纠纷是非常突出的问题,尤其是消费者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如何维护权益,专业技术人员又如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很大程度上都体现在对从业资格的管理上。这方面可以借鉴国外行业协会的资格管理经验,做到公开、公正、透明,帮助专业技术人员、消费者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也促进专业技术人员的职业发展。

职称制度改革任重道远。“我国将加快职称制度改革,以能力和业绩为导向,以分类管理为基础,以构建专业技术人才职业评价机制为核心,形成科学、分类、动态、面向全社会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的职称体系。”大部制的建立使得职称、职业资格管理得以统筹进行。以职业为基础,建立有中国特色、与国际接轨的职业资格管理体系是发展方向。(作者为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

注释

聘用护士履职报告范文第7篇

关键词: 夏同龢 状元 法学家 行政法

中图分类号:K85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8705(2012)02-114-120

一、导语

百年前的十九世纪末至二十世纪初叶,是中国近代史上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社会急剧变革的重要历史转折时期。这一时期,以立宪派、革命派为代表的各种政治势力与封建清王朝的斗争异常激烈。一八九五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革命派发动的“广州起义”、一八九八年康有为、梁启超等维新人士依靠清光绪皇帝发动的维新运动、以及一九四年在中国领土旅顺口展开的日俄战争、一九一一年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辛亥革命等等,都在这一时期先后暴发。生活在这一重要历史转折时期的晚清戊戌状元夏同龢,经历了清末封建王朝和民国初年共和制两种完全不同的社会制度。夏同龢有着双重的特殊身份:他既是清光绪朝戊戌(一八九八年)科状元、翰林院修撰,又是辛亥革命以后进入中华民国的国会众议院众议员、中华民国国会宪法起草委员会理事。在封建清王朝末期(一九四年),夏同龢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以状元身份留学日本法政大学的官派留学生。他与留学日本的留学生们开启了从日本系统引进西方法学的先河。根据夏同龢《行政法》书末所附《政法粹编科目》得知,清朝末年留学日本的二十三名留学生共同编写了二十二种法学著作丛书。第一本《法学通论》为杨度所编,第二本《国法学》为罗杰所编,第三本《行政法》即为夏同龢所编,……这二十二种法学著作丛书,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公元一九五年七月二十九日)、日本明治三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在日本东京并木活版所用汉字出版发行。夏同龢是近代中国最早编着出版发行《行政法》的法学家之一。夏同龢编着的《行政法》在日本出版发行之后,在中国本土没有再版发行。在纪念辛亥革命百年之际,我们点校出版百年前中国第一位状元留学生、法学家夏同龢唯一传世的早期法学著作《行政法》,对于研究我国行政法及其百年发展史,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二、夏同龢身世简介

贵州省政协《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三十三辑所刊载夏同龢之孙夏允仁《夏同龢传略》记曰:“夏同龢,字用卿,清同治七年(一八六八)出生于书香官宦之家,自幼聪慧,智力超群,常与学侣赛读《三字经》、《百家姓》、《幼学琼林》,青少年时已通读《四书》《五经》”。其出生地时为贵州省都匀府麻哈州贤昌乡高枧村(现为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麻江县贤昌乡高枧村)。夏同龢先祖自明朝初年(一三八九)由上元随戍黔滇之军来到贵州,后定居都匀府麻哈州高枧堡,授卫指挥世袭,迄今已有六百二十余年。夏同龢的高祖父夏鸿时为清嘉庆举人,曾任贵州省印江县教谕、陜西省石泉县、洛川县知县。其父夏源为贡生,历任云南、四川等地官职,以知府分任四川补用加道衔。夏同龢自幼随父游学于西南。光绪十九年(一八九三),夏同龢以麻哈州学附生参加贵州乡试中举,乡试座师为光绪十八年(一八九二)壬辰科状元刘福姚。光绪二十四年(一八九八)夏同龢进京会试,座师为咸丰九年(一八五九)已末科状元、户部尚书、光绪皇帝的老师孙家鼐。六月九日,光绪皇帝在保和殿亲自主持殿试,夏同龢金榜夺魁,被光绪皇帝钦点为戊戌科状元,成为了贵州历史上的第二名状元(此之前的状元是光绪十二年丙戌科状元赵以炯,贵阳青岩人),授翰林院修撰。光绪二十八年(一九二)夏同龢出任湖南乡试副主考。光绪三十年四月(一九四)夏同龢被官派到日本法政大学留学法政,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状元留学生。毕业前夕,夏同龢完成了《行政法》一书的编着,于光绪三十一年(一九五)底回国。

同年,两广总督岑春煊和提督学政于式枚联衔上奏,清廷批准设立广东法政学堂。这是继直隶法政学堂之后中国近代创办的又一所早期法政学堂,后改为广东省立法科大学、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岑、于二人在奏折中奏报夏同龢出任广东法政学堂的监督。夏同龢担任广东法政学堂监督六年间(一九六至一九一二),聘用了朱执信、古应芬等一批留学日本的同盟会会员执教,向学员传播法政理念和革命思想,培养大批法学英才,如邹鲁、卢尧、吴英华等。夏同龢在广东还兼任两广师范学堂监督、广东地方自治讲习所所长,尽心开展法政教育、师范教育。一九一三年春,中华民国政府在全国开展竞选活动,贵州省都匀府选举夏同龢为代表,使夏同龢成为贵州省推荐当选的国会众议院议员,宪法起草委员会理事,参与起草《天坛宪法草案》。一九一四年国会众议院解散后,夏同龢历任政事堂佥事、知事试验委员会委员,湖南都督府高等顾问、湖南税务厅筹备处处长、法制局佥事等职。一九一七至一九一九年出任江西省实业厅厅长。一九二四年夏同龢应佛教高僧释太虚之邀,与梁启超等社会名流在北京成立世界佛教联合大会。一九二五年夏同龢病逝于北京劈柴胡同家中,享年五十七岁。

纵观夏同龢的一生,我们可以初步总结他的六个身份定位:(l)清光绪朝戊戌状元;(2)中国第一位状元留学生;(3)有法学著作传世的法学家;(4)创办广东法政学堂,师范学堂培养法学,师范英才的教育家;(5)民国议员;(6)社会活动家。夏同龢以上六个方面的身份与特殊业绩,都值得后人深入研究。贵州省黔东南州苗族侗族自治州今年七月在凯里市成立夏同龢状元研究会,组织专家开展研究。笔者在夏同龢研究会成立大会上发表《开展夏同龢研究的几点思考及建议》一文,填词《浪淘沙.行呤戊戌状元夏同龢状元故里》曰:

高枧小山村,玉润金盆,狮山锦绣灿星辰。麻哈人文薪火旺,灵杰繁殷。

乡举卓超群,殿试皇门,状元高中宇天闻!留学东洋参议政,今古同钦!

贵州省内贸学校高级讲师赵青、钟庆今年在贵州省人民出版社出版了《戊戌状元夏同龢》一书。我们本次根据国家图书馆、上海图书馆所藏夏同龢唯一传世的法学著作《行政法》进行点校,亦是开展夏同龢研究的滥觞之一。

三、夏同龢留学日本之动机管窥

十九世纪中期以降,英国对华发动的鸦片战争、英法俄美等西方列强屡屡侵华导致清朝丧权辱国的重创、日本对华发动的甲午战争、日本在中国旅顺口战胜沙俄军队而对华造成的破坏影响,以及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日益强胜发展等等,与晩清朝廷的闭关保守、落后挨打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反差。晩清朝廷在国人的谴责声中,不得不寻觅一些新的救国之策。一八九八年的维新运动以及遴选官派留学生赴欧美、日本留学,培养干练之才回国以供朝廷治国之用,就是其中的一些救国举措。经晚清在日本留学的曹汝霖、范源濓与日本法政大学校长梅谦次郎商议,并通过清廷驻日本公使杨枢上报清廷和日本政府文部省批准,同意在日本法政大学为中国官派留学生开设法政速成科。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第一期于一九四年五月七日在东京开学,共招收清廷遴选的九十四名官派留学生。戊戌科状元夏同龢就是该期的一名留学生。日本学者实藤惠秀在其《中国留学日本史》一书中说:

日本法政大学的法政速成科,学期为一年,各种讲议都由中国人传译。教师和学生都非常用功,故有连暑假也不休息的学习风气。该速成科的学生,都是在本国有学问基础的人,具有进士出生的人也很多,其中甚至有状元出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最高人民法院院长沈钧儒在入法政大学速成科以前,已在中国考取了进士,故虽然是短期,但其成绩却是意外的良好,比三年制的正科生更为优异。

状元留学生夏同龢放弃了在国内的高官厚禄不享而前往日本留学法政。他在其《行政法·序言》中说:

曩者,俄人因攫取吾满州土壤之权利,与日本构兵,屡战輙败。虎狼方争食而闘,无暇图我。吾甚惜国家处此竞争剧烈之世,孟子所谓间暇明其政刑之时,不易得也。于是拂衣渡东海、将视察日本之所以为治且强者,取以为吾国法。入其疆,则见其士竞于学,兵娴于伍,农服于畴,工居于肆,商贾安于市,井然莫敢紊,帖然莫敢不服也。夫强敌在前,日夜发兵转饟,不绝于道,执政者从容指挥,国民奉法惟谨,若驭六马,动履轨涂,无奔踶覆败之患。此足知法制之基本安固,而政策因应得宜,其明效大验,诚可覩矣。旣而至东都,入法政大学。

由此可见,夏同龢留学日本的动机、目的十分明确。他认为法政对治理国家极为重要:“世界各强国旣确立宪法,举朝野上下莫不殚精合虑,蕲充实行政学而革新其法,以臻美备,盖百数十年于兹矣。”一九五年七月三十日夏同龢接受日本《法律新闻》记者采访时,明确表达了这样的观点:“使法政思想普及于国民则国力强。”所以夏同龢在整个留学过程中废寝忘食,勤奋攻读,学业精进,力求学成归来报效国家。他认为学习研究行政学与行政法学必须专精,要不断与时俱进。“复精研行政法学,以审定其组织机闗实施作用,与维持监督之法规,勿因循而后时,勿苟且急遽而滋弊。”“夫研求行政学与行政法学之道,如何?惟在以他国与吾国之行政法比附之、变通之而已。”从上述引证分析可知,西方列强侵略欺辱的威胁,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强盛发展等等,迫使晚清朝廷遴选官派留学生前往日本留学。夏同龢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之下“拂衣渡东海,将视察日本之所以为治且强者,取以为吾国法”这就是夏同龢留学日本学习法政的动机和目的。

四、夏同龢《行政法》与曹履贞《行政法》比较

华东政法学院何勤华先生在《政治与法律》二四年第二期“法制史研究”专栏发表《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诞生与成长》一文认为,“曹履贞编辑的《行政法》一书,是中国最早引入的日本行政法著作。”俞江先生二八年一月在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近代中国的法律与学术》一书,专门研究清末民初的法律问题,专门列有“清末至民国法学家人名简录,”但全书只字末提夏同龢及其《行政法》一书。可见法学家夏同龢及其《行政法》一书在中国近代法学史上是被遗忘了。初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夏同龢《行政法》只是一九五年在日本出版,而未在中国本土再版发行,因而能读到夏氏《行政法》一书的现当代学人极少,故此之前基本无人论及。

夏同龢和曹履贞都是日本法政大学法政速成科第一期的同学。贵州夏同龢是状元留学生,湖北曹履贞是举人留学生。赴日本学习法政的中国留学生,在日本出版的法政丛书有两个:一为《政法粹编》,一为《法政丛编》。在《政法粹编》中,夏同龢编着的《行政法》列为第三种,曹履贞编辑的《国际私法》列为第十七种。在《法政丛编》中,曹履贞编译的《行政法》列为第三种。《政法粹编》和《法政丛编》都于清光绪三十一年七月二十九日(日本明治三十八年八月廿九日)由日本东京并木活版所出版发行。可见夏同龢《行政法》和曹履贞二书都是中国留学日本的法学家于日本编写出版的最早的行政法著作。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夏书与曹书所不同者主要有以下三点:

1、夏书和曹书虽然都于一九五年在日本东京并木活版所出版发行,但是夏书未在中国本土再版发行;而曹书则于清光绪三十二年(一九六年)九月十五日在湖北法政编辑社出版发行,且在日本清国留学生会馆和中国本土各大书市发卖,所以夏书不如曹书的流行面大,也不如曹书的读者群多。

2、夏书有《例言》和《序言》,其留学动机和编着《行政法》的功用目的十分明确,见上节内容,兹不赘言。而曹书只有《例言》,没有《序言》,所以曹氏《行政法》的编译功用、目的不如夏书清楚。曹氏仅在《行政法例言》之末说:“吾国无行政之成书。其有论者,不过一二贤能,就已所阅历者,叙述一二。又或名臣巨勋,身后之奏议,裒然成集。求其会通国体、政体,明述内外法制,使人一见可晓者,绝不可得。自今以后,应研究之。顾兹事体大,非菲才所能办。望同志有以教之。”

3、夏书是根据日本法政大学导师清水澄博士所讲授的《行政法》,参考导师笕克彦博士《行政法原论大意》、冈实学士《行政法论》、美浓部达吉《行政法总论》、上杉慎吉《行政法原论》、富冈康郎《行政法理研究书》、小原新《行政法总论》、穗积八束《行政法大意》诸书,消化吸收,博采众长,综合提炼,又在考察日本社会行政法、宪法实施的基础之上,形成己见而编着成书的,充分体现了夏同龢高超的编著。全书内容丰富,共三百零四页,字数超过十六万字。而曹书《例言》曰:“本编为法学博士清水澄先生所讲,而行政上事,范围甚广,博士先生因时日促迫,所讲甚略。今参以法学学士松元顺吉《讲议》,始略具大体焉。”故而曹书主要为译编,全书只有七十五页,内容文字都不如夏书丰富。兹谨举曹书“第八编·外务行政、第九编·司法行政”为例以比较之:

外务事件,在行政法上,为最简单之事。大致为保护本国臣民之旅行于外国者,第一谋商业之发达,以浚我财源。又考查外国工商品之程度,报告内国,以资鉴照。又窥何物足供外人之欲而投之,而扩张利权。其次,则维持我国人在外之安宁,不使受人侵害。如有事故,可得公平处理。又本国人船舶,出入于彼通商口岸,皆须登记。其有海中遭难,船舶漂流入口者,极救之。有失穷困不能归国者,设法安置之。凡此一切,负其责者,厥维领事。至于公使,则所统任为国际一切重大之事,不在此范围内,而此处保护一切之义务,亦为公使职权内之一部分。外务行政之最高机关,为外务大臣,其次为公使,其专责成为领事。领事之资格,前二编中已论之。至领事所职之事,如前段所论外,如本国人游历外国,而失其护照者,领事可以查实补给之,又必备记名薄。本国人来去皆载之。本国人在外国,生子及结婚者,领事司其身份登录事。又如征名时,本国人在外国者,由领事召之。应为兵者,即须送回。其有请求犹豫者,必呈书于领事,申明理由,领事署名寄回,乃许其犹豫。所以必须领事署名者,证明其在外国也。其有在外国,为败坏名誉之事者,可由领事逐回。其死于外国而有财产者,如何搬尸,如何相续,均以领事为凭证。其有争端,可以和解之。其有船员逃走者,领事可为之设法追捕。以上所言,皆平等国之口岸所设之领事。若有领事裁判之处,则其权较大;其事愈多,其职务亦更重。

曹书此“第八编·外务行政”仅五百二十五字;而夏书下卷“第二编·外务行政”则下含二章四节,计三千四百四十字。读者自可比较其内容详略优劣,此不赘言。

曹书“第九编·司法行政”曰:

此在行政上,为一大事件。但裁判专科、监狱专科,皆已详说,可不待论。其有宜知者,则裁判官之如何判决,法律之如何适用,皆不属于行政范围内。司法行政,所可言者,裁判所之设置,裁判官之升降,及公证人、执达吏、辩护士之监督,裁判所内之形式;监督、裁判之执行,则属之司法行政。欲究其详,应于各专科求之。

曹书此“第九编·司法行政”仅一百二十二字;而夏书下卷“第三编·司法行政”则下含四章九节,共计四千七百一十九字。读者亦自可比较其内容详略优劣,此不赘言。

夏同龢、曹履贞都是中国留学日本法政大学速成科第一期的同班同学。作为中国近代早期的法学家,夏同龢、曹履贞二人的这两部《行政法》著作,都传播介绍了日本和欧美行政法理论知识、行政法律规章及社会实践事例,都影响和启迪了中国晚清、民国以降行政法法律规章的制定、实施和行政法理论的研究与传播,所以都是值得珍视、值得研究的两本最早的行政法著作。

五、夏同龢《行政法》内容简要评析

夏同龢的《行政法》分上卷和下卷。上卷之前有“序言”和“凡例”。在序言之末,夏同龢曰:“光绪三十一年十月朔日,黔阳夏同龢自识于日本江户。”而该书末之版权页署出版时间为:“光绪三十一年七月廿九日发行。”对比研究可知夏同龢的《序言》是书稿排印以后补写的。对夏同龢《行政法》的评析,需把握中国近代、现代行政法学发展脉络,才便于对比分析。

(一)中国近代、现代行政法学发展脉络概览

清王朝末期,内忧外患,为寻找治国良策和迫于内外政治压力,清廷提出仿行,并于光绪三十四年(一九八年)颁布了《钦定宪法大纲》,其内容基本抄自一八九八年日本《宪法》。中国近代行政法最初也诞生在这一时期,至今有一百多年的发展历史,其行政法体系、概念、内容多是从欧洲和日本引进,而日本行政法及行政法学是其重要渊源。夏同龢《行政法》、曹履贞《行政法》就是这一时期行政法著作的典型代表,夏同龢《行政法》则是由中国人编写的最早也是最完整的行政法学著作之一。最具时代特征的是由(日本)织田万着,李秀清、王沛点校的《清国行政法》等。清末,受过日本教育的中国法学者先后登台执教。行政法被列为一些大学法政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法科较为兴盛,行政法体系逐渐形成。

中华民国(1912-1949),包括南京临时政府,北洋政府和政府时期。辛亥革命了清代封建王朝以后,以孙中山先生为临时大总统的中华民国临时政府于一九一二年一月一日在南京成立,史称南京临时政府。在它存在的短短3个月内,颁布了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许多巩固民主共和制度、保障人权、发展资本主义和改革封建恶习的法律、法令。宪法、行政法方面的内容主要有:《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组织大纲》、《中央行政各部及其权限》、《各部官制通则》、《南京府官制》等。以袁世凯为代表的北洋军阀窃取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于一九一二年四月在北京建立了北洋政府,直至一九二八年六月才以北伐军的胜利宣告结束。北洋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律、法令,主要有《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华民国约法》、《中华民国宪法》(史称《天坛宪法》)、《暂行新刑律》、《刑事诉讼条例》、《民事诉讼条例》、《民律草案》等。一九二七年公开叛变革命后,以为首的中国在南京建立了政府,至一九四九年被人民革命所。政府为了维护有利于地主、买办和官僚资产阶级的统治秩序,推行独裁、内战和卖国的政策,不断强化其司法镇压机器,立法活动异常频繁,制定和颁布了一系列法规,如《中华民国训政时期约法》、《中华民国宪法草案》、《中华民国宪法》、《民商法》、《中华民国民法》、《中华民国刑法》、《维持治安紧急办法》、《刑事诉讼法》、《民事诉讼法》、《行政诉讼法》、《法院组织法》等。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的反动统治,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的行政法学发展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空白阶段(1949-l978)。这三十年期间,全国几乎没有出版过一部行政法学教科书或行政法专门著作,也几乎没有一所高等学校的法律院系开设过中国的行政法学专门课程。

创建阶段(l978-l985)。20世纪80年代初,司法部组建的法学教材编辑部,组织部分高校行政法学者,编写了新中国第一本行政法学教科书《行政法概要》。行政法学的教学科研在全国展开,行政法学学科在我国正式建立。

全面发展阶段(l985-l989)。行政法著述已达到几十种之多,各高等院校法律院系都开设行政法课,一批具有实际工作经验,又具有行政法学理论素养的专家队伍初步形成。

深入发展阶段(l989至今)。学术流派逐步形成,主要体现:一是行政法学从一般性研究进入到专题性研究,产生了一大批专题性研究成果;二是行政诉讼法的研究在行政法学中赿来赿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逐步发展成为行政法学中相对独立的一门分支学科;三是行政法学的研究比以前任何时候都更加注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四是法学研究的深入导致了若干种学术流派的出现。

在近三十年,中国的行政法学有了重大发展,产生了许多行政法学学者,出现了大批有影响的行政法著作。特别是以《行政诉讼法》、《行政复议法》、《国家赔偿法》、《行政处罚法》、《行政许可法》、《立法法》等一系列法律的颁布为标志,中国已经形成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行政法及行政法学体系。

回望百年行政法学发展脉络,夏同龢《行政法》的创始作用是非常值得珍视的。

(二)夏同龢《行政法》与中国现代行政法学比较评析

l、与现代行政法学体系上的比较评析

现代行政法学体系观点大体有两种:一种认为:我国行政法学大体由三大部分组成:(一)绪论部分。绪论从分析行政法和行政法学概念的内涵开始,弄清行政法和行政法学与其它法和法学学科之间的关系与区别,明确行政法和行政法学在法律体系和法学学科中的地位。(二)总论部分。总论是行政法学原理的主要部分,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如何实施行政管理。(三)分论部分。分论是在总论基本原理的指导下,对各类具体的行政组织和行政行为作一些理论的概括和总结,从中反映出我国行政管理和行政管理法规的概貌。另一种观点认为:我国行政法学一般分为总论与分论两部分。总论研究我国行政法的基本原理原则。行政法分论是研究各实际行政管理部门在组织和管理国家事务方面的法律制度。但随着行政法学的深入研究和发展,各种流派纷呈,在体系上也有不小变化,如行政诉讼法已单列为重要行政法学内容。

夏同龢《行政法》的体系由绪论、总论、分论三部分组成:不同的是分别将绪论安排在上卷(总论)和下卷(分论)的前面分述。

夏同龢的《行政法》绪论阐述行政法学研究对象,以及行政法学与宪法、其它法及行政学的区别。曰:

行政法者,定行政机关之国权对于臣民宜如何行使。而行政法学即据其机关行政行为之法规,以为研究之目的。倘研究行政官厅法规范围内之行政为,而离法理上之关系,则出乎行政法学范围之外矣。故行政法学之范围,第论行政法规之法理及其效力。外此,尚有从学问上考求行政行为如何适当之余地。其余地之范围,斯属于行政学耳。

夏氏阐释了行政法和行政法学的概念,阐释了行政法学与行政法及其它学科的关系,颇有见地。

夏同龢的《行政法》上卷(总论),第一编行政及行政法共八章,其中一、二、三章论述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内容,这也是受欧美、日本行政法因素的影响,其内容:一是与现实中国的国体、政体及其权力结构形式不相符,二是现代行政法学都不将权力结构形式作为行政法学主要研究内容,故在这两点上与现代行政法学有区别。第二编行政机关、第三编行政行为的内容安排为总论内容,与现行政法学基本统一。第四编行政监督的内容在现行政法学著作中一般作为分论内容论述,但也有作为总论内容的。夏同龢的《行政法》下卷(分论)从第一编到第五编,分别就军务、外务、司法、财务、内务五方面行政意义及范围、行政机关性质、设置、职责、职能、权限、及其权力行使监督等方面进了详细的论述。夏同龢《行政法》体系影响和开启了中国现代行政法学体系的先河。

2、与现代行政法学内容上的比较评析

夏同龢的《行政法》上卷含绪论、第一编行政及行政法、第二编行政机关、第三编行政行为、第四编行政监督。绪论:一是概述了行政法学研究的方法,认为:“行政法学以求行政法规之法理为目的,行政学以论行政法规之适用当否为目的,二者虽显有差异,而又不可截然分之。”二是阐述和界定行政法是宪法的要件,认为:“行政之法规制定,使君与臣民对于行政机关各有懔懔森森之气象。”三是论述了行政法与宪法之间关系与区别,认为:“宪法者,定统治权之主体、客体及其作用,并其宪法上统治机关权限之法也;行政法者,关于行政行为之形式及实质,并处理机关组织权限之法也。”行政及行政法编:概述了政权分立、行政与立法、行政与司法的关系,界定了行政在政权架构中的地位,将行政分为实质意义和形式意义两种类型,并论述了行政法的范围和渊源。行政机关编:论述了行政官厅组织及行政官吏的任用,官吏之间的关系、官吏的权利、官吏的义务、责任等方面的内容。论述了自治公共团体的意义、种类,市町村制、郡制、府县制、地方特别自治团体、公共组织七方面内容。行政行为编:对三种行政行为,即行政立法、行政处分和行政强制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行政监督编:对三种行政监督,即命令处分取消及停止、诉愿、行政诉讼进行了分述。在诉愿这一章,对诉愿提起之要件、诉愿之事项、诉愿提起之期限、诉愿之手续、诉愿提起之效果、对于诉愿之结果都有详尽论述。还专章有关于行政诉讼的内容,具体包括行政诉讼提起之要件、行政裁判之机关、行政裁判所之权限、出诉期间、行政诉讼提起之手续、行政诉讼审理之手续、行政诉讼提起之结果、行政诉讼判决之结果等。上述内容已涵盖现代行政法体系必备的行政组织法、行政行为法、行政监督与救济法三大主要内容。我国现在行政机关编制法立法方面仍是空白,而夏同龢《行政法》中有多处论述了行政机关编制立法的内容,这对于我国开展行政机关编制立法活动无疑具有很高的参考借鉴作用。

下卷含绪论、第一编军务行政、第二编外务行政、第三编司法行政、第四编财务行政、第五编内务行政。绪论:阐明总论之外必有各论,各论大都分为五部,即军务、外务、司法、财务、内务。概述了各部的重要意义。军务行政编:阐述了军务行政的意义及范围、军务勤务、军务负担等三方面的内容。外务行政编:阐述了外务行政的意义及范围、以及外务行政的种类,即外务行政机关、外务大臣、公使、领事。司法行政编:讨论了司法行政的意义,裁判的构成、裁判所内部的行政、裁判、执行等方面的内容。财政行政编:较为详细地阐述了财政行政的范围、预算、会计、国债等十个与财政相关的内容。内务行政编:详细地阐述内务行政的意义及范围、保安警察、助长行政几方面的内容。

夏同龢的《行政法》中“行政与行政法”、“行政机关”、“行政行为”、“行政监督”等概念内容和章节至今在现代行政法著作中仍广泛使用。但现代行政法学著作内容十分丰富,多数将“行政法制监督与行政救济”或“行政诉讼制度”单独成编,使行政救济制度更加完善。内容上大都增加了“行政给付与行政奖励”、“行政征收与行政补偿”、“行政确认、许可与裁决”、“行政仲裁、调解与”等许多实体内容。

夏同龢的《行政法》受历史的局限,在当时来说,法政学是以法学为主,行政管理学方面还很不成熟,在阐述行政法(学)的同时阐述行政管理是可以理解的。为了尊重原文,以供学者研究,我们在点校时尽量保持原字句及称谓,如:行政官厅(行政机关)、裁判所(法院)、官吏(官员)等,未予出校。另外,当时我国宝岛台湾被日本侵占,书中有所反映。为保持夏氏原书原貌,本次点校未加删注。

夏同龢的《行政法》虽经过一百多年的历史,但是夏氏此书仍然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重大的研究价值,夏同龢《行政法》是我国法治文化中难得的宝贵财富。

六、夏同龢《行政法》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

行政法学最早在欧洲的法国诞生,在传到日本和日本行政法学诞生的过程中,一批日本行政法学科带头人如清水澄等人的著作,被译成中文介绍到中国。近代意义上的中国行政法学始于清末的“赴日研习法政运动”。在当时的留日学生中,出现了一个关注和钻研行政法的群体,他们翻译、编译、编写了最早的一批行政法学著作。中国学者和日本学者编写、编译的行政法学著作集中于1905年后陆续面世。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著作有夏同龢编著的《行政法》;曹履贞编译的《行政法》;织田万(日)著,清国法学研究社编译的《清国行政法》;美浓部达吉(日)著,陈崇基编译的《行政法各论》;美浓部达吉(日)著,熊范兴翻译、金保康编辑的《行政法总论》、清水澄(日)著《行政法泛论》等。上述著作和译著,无疑在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诞生和成长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无论是从时间上还是编着水平及质量上,以及在法政思想的推广实践上,夏同龢在中国行政法学历史上的先驱者地位是无庸置疑的。

夏同龢博采众长编着的《行政法》,是中国行政法学历史上最早诞生的行政法专著之一,是他当时引入近代西方资产阶级的行政法体系、概念、原则、制度、并考查了日本法制社会,结合当时中国国情,怀着法治救国的激情而编着的,是当时内容最为丰富的行政法著作,起到了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科学大厦建立奠基的重要作用。

夏同龢虽是清朝状元,但他在这场千年未见的变局面前没有迷失方向,始终践行着自己的法政理想。他是中国近代法政的开拓者,也是行政法学的践行者,教育家,他为推动中国法政近代化作出了积极的重大贡献。

为彰显夏同龢及其《行政法》在中国行政法学发展史上的特殊地位,整理点校出版他的原著,不仅对我们研究中国行政法学发展史有着重大意义,对完善我国行政法学的体系,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同样有着重要意义。

夏同龢的《行政法》,是我国行政法乃至法治发展史上难得的珍贵的法治文化遗产。

参考文献:

〔1〕(日本)清水澄着《行政法泛论》,上海:商务印书馆,民国二年五月(1913年5月)出版。

〔2〕周恭寿编(民国)《麻江县志》,台北成文出版社,1968年版。

〔3〕(日本)实藤惠秀着,谭汝谦、林启彦译:《中国人留学日本史》,北京:三联书店,1983年版。

〔4〕(日本)法政大学史资料委员会编:《法政大学史资料第十一集》,日本法政大学发行,1988年版。

〔5〕贺跃夫《清末士大夫留学日本热透视—论政法大学中国留学生速成科》近代史研究1993年第01期。

〔6〕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贵州省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编《贵州文史资料选辑》第33辑夏允仁《夏同龢传略》金培思整理,1996.12,第206-209页。

〔7〕何勤华《中国近代行政法学的诞生与成长》法制史研究·政治与法律2004年02期

〔8〕雷颐《百年前的关键时刻》政法法治2005年09期

〔9〕许康、周作武、张成伟《引进行政法(学)的一位先驱者:清光绪朝戊戌科状元夏同龢》,湖湘论坛2011年第3期138页。

上一篇:学校食堂履职报告范文 下一篇:药师岗位履职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