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户收入测算研判报告范文

时间:2023-02-21 06:40:11

贫困户收入测算研判报告

贫困户收入测算研判报告范文第1篇

一、认真做好肺炎疫情防控和疫情期间气象服务工作

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县气象局认真落实上级气象部门和地方党委政府关于肺炎疫情防控部署要求,积极开展疫情防控气象保障服务工作,为县打赢肺炎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有力的气象服务保障。

1.思想高度重视,强化组织领导。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县气象局迅速响应,局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积极作为,靠前指挥,认真做好单位疫情防控工作的组织协调,确保各项疫情防控工作有序展开。1月27日成立县气象局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认真落实疫情防控各项应急处置工作,全力做好疫情防控气象服务保障工作。

2.尽职履责,做好疫情期间各项气象服务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党员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坚守岗位一线,尽职履责,值班人员坚守工作岗位,认真负责做好气象监测预报预警工作,坚持做好单位日常消杀工作,疫情防控期间,共制作《肺炎疫情防控气象服务专报》38期,报送至县疫情防控指挥部。积极通过显示屏和“气象”微信公众号制作疫情防控知识内容进行科普宣传。

2月15日分管负责人参加县外部环境消杀工作会议,积极为县疫情防控指挥部开展的全县消杀工作提供准确的气象预报服务,有力的保障了全县消杀工作在有利的天气条件下进行,确保了消杀工作有效开展。3月21日,我县迎来今年首场暴雨过程,认真做好气象服务工作,提前制作《天气信息专报》发送至县政府及相关部门,提醒注意防范短时强降水等对流天气引发的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密切监视天气形势,及时雷雨大风和暴雨预警信号,准确及时地做好了应对疫情期间今年首场强对流暴雨天气过程的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认真做好复工复产和为农气象服务,按期制作《农业气象周报》、《春耕春播农业气象专报》以及《预防小麦赤霉病防治农业气象专报》并通过微信公众号及时。

3.积极做好单位职工健康防护工作,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认真落实疫情防控报告制度,每天由专人负责在岗和居家办公人员健康状况登记,及时向市局报送单位疫情防控工作情况和职工外出和健康情况,做好职工疫情防护知识宣传工作。积极采购口罩、消毒水等疫情防护物资,分发到每一位职工手中,有力的做好单位职工健康防护工作。严格落实防控要求,按规定进行疫情期间单位工作开展,认真落实县疫情防控指挥部要求,开展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做好日常防护,确保疫情防控工作与日常业务工作有序开展,坚决防止疫情反复。

二、推动更高水平气象现代化建设,提升气象服务品质

1.继续推进气象现代化项目建设,着力提升气象服务能力。加强气象灾害监测网络建设。今年,利用2019年县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13座乡镇气象灾害监测站正式投入业务运行,进一步拓宽和完善了我县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手段,提升灾害性天气的气象保障服务能力。新升级安装视频会商系统及网络防火墙,进一步提高灾害性天气会商效率和提升基层气象业务网络安全水平。继续加强人影工作能力建设,主动对接政府,印发《县2020年人工影响天气作业计划》,做到人影工作有计划,有部署。汛前完成籍山、三里、绿岭3个标准化作业基地巡检并补充更换增雨烟条,确保人影作业设备安全稳定运行。立足防灾减灾救灾需要,开展气象防灾减灾“六个一”标准化建设业务运行,紧密联系县防灾减灾实际需求,更新防灾减灾平台及突发事件预警平台用户数据,强化主动服务意识和决策服务能力。密切加强监测预报预警,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认真做好春季防火气象保障服务。

2.推进业务改革,提升综合观测质量水平。上半年,根据省局统一部署安排,安装完成智能天气现象仪,并投入业务运行,按中国气象局地面气象观测自动化改革方案要求,自4月1日起,国家气象观测站除启动应急响应或进入特别工作状态外,实行气象要素全自动化观测。根据气象观测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框架,完成县气象观测质量管理体系贯标工作,保证气象观测业务标准化稳定运行。业务值班人员均较好掌握所有业务系统应用,台站定期开展集体业务学习,不断巩固和提高业务水平。完成全县56座区域自动气象站汛前检定维护工作,确保各类自动气象站的正常运行,为我县汛期提供及时准确气象监测数据支持。

3.强化预报预警,增强公共气象服务成效。规范执行预报预警相关制度流程,保障省市县预报预警服务一体化平台、气象信息共享平台、省台资料信息共享平台、省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以及国家突发事件预警信息系统等业务系统运行正常。规范预警信号(滚动)流程,统一渠道。汛前完成全县预警平台接收人员名单更新,保障汛期预警接收人员接收预警信息渠道畅通。依托突发事件预警平台,政务平台及时预警信号,通过短信平台和“气象”微信及时向县委、县政府相关部门报送雨情汛情,天气趋势,重大气象专报等决策服务材料,做到决策气象服务主动及时。充分发挥融媒体作用,利用电视、短信、显示屏、微信、微博公众号及时、准确重大气象信息及气象信息专报以及气象科普信息,创新公共气象服务方式,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成效。

4.有序推进气象科研、科普工作。积极落实省局关于研究型业务发展要求,组织开展研究型业务学习研讨,制定研究型业务调研计划,部署调研工作。开展《森林气象火险等级预报软件开发》项目立项,推进项目落实。积极鼓励业务人员开展科研工作及。认真开展气象科普工作,科学普及气象防灾减灾相关知识,通过“3.23世界气象日”、“5.12防灾减灾日”开展特色气象科普活动,以微信公众号推文、公众开放日、专家讲座、帮扶村科普活动等形式开展相关活动,形式丰富多样,深受公众欢迎,着力提升公众气象防灾减灾救灾意识。

5.强化防汛抗旱气象服务。立足于防大汛、抗大旱、抢大险、救大灾思想站位,认真分析研判,科学进行汛期气候趋势预测,为政府防汛工作决策部署提供气象保障服务。进一步强化汛期各项制度执行,及时按标准启动重大气象灾害应急响应制度,落实24小时值守班制及领导带班制,做好巡查督查工作;提前谋划,组织开展汛前业务演练,不断增强业务人员应对突发气象灾害天气过程处置能力,力争完成今年防汛气象保障服务工作。

6.高度重视乡村振兴气象服务。扎实推进2020年县乡村振兴气象服务专项工作,认真落实乡村振兴项目方案,明确项目进度安排,进一步健全我县乡村气象防灾减灾体系,助力脱贫攻坚和美丽乡村建设。加大对乡镇信息员的管理和培训。组织召开2020年气象防灾减灾暨乡镇信息站工作会议。为2020年乡镇气象防灾减灾和综合信息站工作做进一步指导,明确工作任务和重心。并邀请市局公服中心专家为信息员开展了气象为农服务业务培训。全力做好春耕春播气象服务工作,积极开展“三夏”农业气象保障服务,深入田间开展实地调研,及时了解农业气象服务需求,提升为农服务效益。加强气象信息显示屏维护管理,上半年完成全县气象信息显示屏排查工作,核查显示屏工作运行状态,保障基层气象信息畅通。助力地方生态康养旅游、精准扶贫、美丽乡村建设气象保障服务。

7.规范防雷安全监管。深化气象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互联网+政府服务”网上办事流程,实现办事指南的标准化,缩短办事时限。行政审批事项全部实现网上办理,切实提高为群众办事的效率,提升服务质量。配备人员,确保行政审批事项有关平台常态化运行,及时公布行政审批结果。截止2020年6月,共办件2件。对全县开展防雷检测44次,并组织对全县油气库、石化等人员集中区及危化场所开展安全检查,将检查的内容和结果及时录入省防雷安全监管系统和全国防雷减灾综合管理服务平台,逐步规范防雷安全监管。

三、扎实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文明创建工作

1.严格贯彻从严治党各项要求,认真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有力推动基层党组织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与实际工作相结合。

一是要持续强化党的思想建设,持之以恒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学习摆在首要位置,以集中学习、交流研讨、讲党课等多种方式,组织党员干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四中全会精神,全面贯彻落实关于气象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党对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的领导,把树立“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落实到行动上、体现在工作中。推动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确保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等国家战略对气象工作的要求在气象部门贯彻落实。

二是要加强党的纪律建设,一体推进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关于反对形式主义、一系列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开展“以案示警、以案为戒、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以永远在路上的恒心和韧劲,力戒形式主义。5月11日我支部将“三个以案”警示教育和第19个气象部门党风廉政教育相结合开展警示教育学习会,通过学习赵正永等4人的违纪违法案例剖析以及观看《初心遗忘,警徽蒙尘》警示教育片,进一步让党员干部们以案为鉴,强化思想警醒,增强行动自觉。

三是要坚持不懈夯实党建工作,及时整改不足。进一步规范落实“”制度,提高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认真落实“”制度,规范开展党支部活动。结合爱党建要求落实全年党支部组织生活工作的开展,年初至今已开展“党员活动日”5次和7次党员大会,3月23日以“树牢两个维护,做合格党员”为主题开展专题党课。严格履行党费收缴手续,做到缴纳有登记,有签名,专人管理,账目清楚。严格按照规定的标准发展党员,今年5月25日经支部大会研究讨论,确定刘栎钊同志为发展对象。

2.积极开展文明创建工作。深入开展学雷锋宣传实践活动,结合双联系工作,联系村贫困户2户3次、积极开展社区共建活动;组织党员志愿者积极参加“送温暖献爱心”和“肺炎疫情防控”捐款、“文明劝导”、“志愿科普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深入开展道德实践活动,积极宣传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违法犯罪,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加强中小学生防溺水宣传工作;宣传见义勇为、匡扶正义的传统美德,营造人人参与文明创建活动氛围。组织职工参加县道德讲堂总堂活动和“我们的节日”活动。荣获省第13届文明单位称号。

3.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宣传水平。截至6月4日完成气象网2篇、气象报1篇、气象新媒体3篇办公网宣传报道24篇宣传任务。创新科普宣传工作方式,受疫情影响,今年“3.23世界气象日”科普宣传活动采取线上科普进行。开展“5.12防灾减灾日”科普宣传活动,组织科普志愿者前往市民服务中心广场和阳光小区社区广场,设置气象防灾减灾宣传展牌、服务咨询台,围绕“提升基层应急能力,筑牢防灾减灾救灾的人民防线”主题,向市民们赠阅有关气象知识的宣传册、折页单,宣传讲解有关气象灾害的成因及防灾避险措施,解答市民们的咨询提问,着力提升全民防灾减灾意识和自救互救的本领。积极利用气象信息站、短信、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做好科普宣传常态化工作。

四、积极开展脱贫攻坚气象服务工作

选派一名党员干部到合义村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扎实做好“精准识别”、“精准脱贫”,“程序规范”工作;向贫困户大力宣传精准扶贫政策,征求贫困户发展意愿,探讨致富门路,把贫困户服务好、帮扶好,使合义村的所有贫困户都能按要求稳定脱贫。落实县扶贫办工作要求,积极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工作,帮助帮扶户进行收入测算,填写数据,完善帮扶数据资料。扎实做好省脱贫攻坚第三方评估和市际互查考核工作,圆满完成脱贫攻坚考核任务。积极关注贫困户生活需求,在春节、疫情期间多次开展走访慰问贫困户活动,积极帮助解决其生活困难,给他们带去党的关怀和温暖。

五、2020年下半年重点工作计划

贫困户收入测算研判报告范文第2篇

南江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善君

2016年12月6日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工作,请予审查,并请各位政协委员和列席会议的同志提出意见。

过去五年工作回顾

过去五年,是南江发展改革进程中极不平凡的五年。面对特大自然灾害袭击、宏观经济形势复杂多变、群众热切盼富奔康等诸多考验,在市委、市政府和县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下,在县政协的民主监督和支持下,县人民政府紧紧围绕加快建设富丽安康新南江的宏伟目标,坚定履行加快发展与脱贫攻坚的双重使命,坚定落实稳定增长与改善民生的双重任务,从容驾驭复杂局面,奋力破解发展难题,圆满完成县十七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改革发展成效显著,“十大变化”振奋人心。

——经济总量突破百亿。五年间,全县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3%,2015年达到10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倍;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28.3%,累计达到793亿元,是“十一五”的4.7倍;一般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年均增长35%,累计达到25.5亿元,是“十一五”末的5.6倍;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7.4%,2015年末达到46亿元,是“十一五”末的2.1倍。

——产业支撑更加有力。建成南江黄羊、核桃、茶叶、金银花、乡村旅游5个“百里特色产业长廊”,工业“一园三区”承载能力形成,“互联网+”等现代服务业体系覆盖城乡。

——交通迈入“高速”时代。巴陕高速、巴广高速贯穿全境,两条国道完成升级改造,“外快内畅”的交通体系基本形成,加快融入成渝西“三小时经济圈”。

——水利建设重大突破。红鱼洞水库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相继开工建设,填补了无国家重大水利工程的空白,“遇洪成涝、遇旱成灾”将有效缓解。

——城镇品质显著提升。县城朝阳新区、红塔新区、黄金新城次第建成,乡镇基层阵地、公共服务、基础设施焕然一新,“山水名城、川陕明珠”的新型城市形象加速崛起。

——美丽乡村和谐宜居。累计建成七彩长滩、醉美玉湖、花桥流水等美丽新村30个、聚居点610个、巴山新居8.6万户,改造土坯房6.24万户,30万农村居民住上了好房子。

——旅游名气享誉全国。成功承办环中国自行车赛、国际自驾游交易博览会、中国四川光雾山红叶节等国际国内节会,央视央广等知名栏目、文艺团体多次走进南江,四季旅游成为常态。

——市场投资活力倍增。累计实现市场化投资490亿元,占5年投资总额的62%;引进中国银行、农科村镇银行等金融机构7家,贷款余额增长3倍;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实现260亿元,是“十一五”总额的15倍,市场带动、投资拉动、项目推动成为跨越发展的活力源泉。

——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五年间,贫困人口由15.4万人减少到4.1万人,贫困发生率由26.7%下降到7.6%;城乡居民收入实现翻番,分别达到23915元和9084元,同步小康的基础更加坚实。

——政风行风清廉清新。政府法治建设、廉洁建设、效能建设卓有成效,党风廉政建设社会评价群众满意度综合指数连续五年排名全省前列,发展环境风清气正,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十大变化”有效破解了南江的发展瓶颈,奠定了追赶跨越的坚实基础,开启了绿色崛起的崭新局面,坚定了同步小康的从容自信。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项目、促攻坚,基础条件显著改善。累计实施省市县重点项目713个,完成投资778亿元,不断夯实基础条件。完成交通建设投资76亿元、是“十一五”的5.6倍。巴广铁路、巴广高速、巴陕高速南江段建成通车;国道从无到有、通车里程达136公里,光雾山隧道建成通车;省道由149公里增加到205公里,木(门)涪(阳)路开工建设;西绕城一期、南(江)坪(河)路工业大道建成通车,改造提升南(江)台(上)路、杨坝至十八月潭、铁炉坝至大坝、阴灵山至元顶子旅游主干公路;完成下关路、双江路、野正路改造,新增公路桥梁24座3000余延米,乡镇联网路、城镇过境路全部黑(硬)化;硬化通村公路2088公里,基本实现了村村通水泥路;全县硬化公路总里程达到4230公里。红鱼洞水库及灌区工程全面开工建设,完成投资17亿元;新建金台、戴家河、魏家沟3座小型水库,新建山坪塘724口、渠堰540千米、微水池4000余口、农村供水工程622处,解决28.5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完成52座中小型病险水库加固,建成高桥、团结、关坝、东榆等防洪堤15公里,综合治理河道15公里;建成高标准农田24.9万亩。建成1座220千伏、2座110千伏、6座35千伏输变电站,移交原小水电供区6个,改造电力线路5000公里。智慧城市、智慧旅游、宽带乡村、网络电视开启了城乡信息时代。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统筹、促融合,城乡面貌深刻改变。率先实施全省“多规合一”试点示范,完成县域城镇、新村总体规划和控详规划编制。围绕山水园林城市定位,推动“六大片区”改造、“五大组团”建设,板凳垭棚户区、南出口改造基本完成,北出口改造加快推进,黄金大道高标准建成,米仓山大道完成升级改造,县城建成区面积达15平方公里,城市规模扩大两倍;县城景观滨河路由4公里增至18公里,城市跨河大桥由5座增至14座,城市公园由3个增至7个,公共厕所由20座增至40座,城市绿地由240万平方米增至403万平方米,休闲广场由7.4万平方米增至15万平方米;县城新建翻板闸3个;建成明月汽修汽配城、川陕再生资源市场。城市功能、品质同步提升,成功创建省级文明县城、卫生县城、环保模范城和省级生态县,兑现了“修通门前路、点亮窗前灯、栽绿房前树、解决如厕难、整治污水沟”的承诺。乡镇活力持续激发,长赤、正直跻身国家重点镇、全省百镇建设试点镇,扩权强镇试点工作深入推进,光雾山、桥亭等特色镇加快建设,城镇常住人口达到20万,城镇化率提高8.2个百分点,达到31.5%。累计完成9个片区、381个村连片开发,全面建成普照寺、红沙线、元顶子、长滩—玉湖、白鹤—东坝等幸福美丽新村,完成野正线、下关线、元台线、巴乐线环境整治和绿化美化,城乡统筹融合发展,城乡一体格局初步形成。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改革、促开放,发展动能加速释放。行政管理、行政审批、商事制度改革取得新进展,全面建成县乡村三级政务服务和公共资源交易平台,精减行政审批事项92项,精简率超过30%,新增市场主体1.47万户。产权制度改革深入推进,成立村集体资产管理公司121个,年均实现收益306万元,促进规模流转土地7.3万亩、林地23.5万亩;颁发不动产权证书、证明4000余件。财税金融改革稳健迈进,全面完成“营改增”试点;推进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累计整合涉农资金32.5亿元用于脱贫攻坚;整合重组优质国有资产79亿元,组建城投、交投、春晖、水投等9家平台公司。社会事业领域改革取得新成效,县级公立医院药品加成全面取消,农村基本药物制度全面建立,城乡统一的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全面落实。大力引资引智,与上海虹口区、西安未央区、成都都江堰市结成友好县区;中国海螺、重庆宏帆、天津亿联、江西宏盛、陕旅集团等一批大企业大集团相继落户南江。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规模、促升级,产业结构明显优化。生态旅游突破发展,成立县旅游产业发展委员会,组建光雾山旅游公司,旅游开发市场化营运体系更加完善;光雾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完成了光雾山旅游发展整合提升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完成米仓山国家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修编;建成十八月潭自驾游营地、铁炉坝游客中心、国家地质公园博物馆、智能停车场、门禁及智慧旅游系统;新增宾馆、酒店、农家乐400多家,日接待能力突破3万人;成功创建米仓山、玉湖—长滩、云顶茶乡3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建成3个乡村旅游示范带,成功创建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省级旅游度假区,旅游收入年均增长30%以上。生态农业提质增效,培育部级龙头企业2家、省市级农业龙头企业31家、“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83个,金银花“南银1号”被评选为新品种在全省推广,南江荣获全省产粮大县、现代畜牧业重点县、林业产业示范县、产油大县、农产品安全监管示范县。新型工业加快发展,东榆工业园区入驻企业20家,巴中海螺水泥项目投产达产,坪河年产10万吨高碳石墨采选项目开工建设,培育规上工业企业52户,累计完成工业投资140亿元,工业总产值达到519亿元。现代服务业惠及城乡,电商产业园建成投营,成功创建全省首批电子商务示范县;规上服务企业增至23家,限上商贸企业增至75家。三次产业结构比由2010年的22:53.2:24.8调整为2015年的15.7:56.8:27.5。

五年来,我们坚持抓共建、促和谐,民生事业全面进步。全面推进脱贫攻坚,坚持精准脱贫和连片开发双轮驱动,累计投入民生领域资金130.42亿元,占公共财政支出的80%以上。完成棚户区改造22281户,建成城乡保障性住房2633套,实施公租房建设4453户,易地扶贫搬迁、地质灾害避让搬迁、水库移民搬迁、生态移民搬迁、土地增减挂钩惠及3.9万城乡居民。县中医院、妇幼保健院整体搬迁,县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投入使用、住院大楼完成主体工程,3家县级公立医院成功创建二甲;新建仁济医院等6家民营医院;乡镇卫生院等级创建全面达标。全面改善办学条件,七一中学、公山中学、思源实验学校、长赤小学等建成投用,义务教育均衡发展通过国家验收,小河职中成功创建全国千所中职教育示范学校;高考升学率连续5年居全市第一,2.18万名学生圆了大学梦,82名学生升入全国排名前十重点大学,11名学生考入清华、北大。建成体育馆、影剧院、规划展览馆和国家一级文化馆、国家二级图书馆、国家二级档案馆,文艺创作连续三届荣获国家文化部“群星奖”。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1家、省级创新型企业9家、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企业2家、科技示范基地5个。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参保率分别达100%、98%,2万名被征地农民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五保”、低保对象应保尽保,困难救助44.6万人次。强化依法治理,顺利通过全省“六五”普法和“省级法治示范县”验收;成功创建一批国、省级安全社区,有效杜绝了重特大安全事故;成功创建首批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食品药品安全切实保障。加强环境保护,关闭小煤窑11家,取缔、关闭砂石企业56家;建成县城污水处理二期工程和8个乡镇污水处理站,县城垃圾全面实现无害化处理;实施退耕还林8.9万亩,森林覆盖率达到68.3%,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5%。

监察、审计、统计、、残联、工商联、供销、烟草、人防、应急、邮政、气象、老龄、妇女儿童、青少年、外事侨务、民族宗教等工作都有新的进步,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不断加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持续提升。

各位代表,县人民政府始终依法接受县人大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县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的意见和建议,务实高效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五年来,县人民政府累计办理市县人大代表建议批评意见443件,市县政协委员提案390件,办结回复率为100%、满意率达98%以上,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对政府工作的满意度不断提升。

各位代表,过去五年,南江先后获得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试点示范县、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先进县等20多项荣誉,精彩收官“十二五”。这些成绩的取得,是在中央、省、市的亲切关怀下,在县委坚强领导下,在人大、政协大力监督支持下,是全县党员干部只争朝夕、昼夜兼程“拼”出来的;是全体代表、委员们同心同德、群策群力“干”出来的;是全县人民艰苦奋斗、负重前行“闯”出来的。在此,我谨代表县人民政府,向大力支持政府工作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向苦干实干的全县党员干部群众,向参与南江改革发展的投资者和建设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南江的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回首五年,历经峥嵘。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五年发展历程,我们深刻认识到,必须坚定富丽安康的奋斗目标,才能加快富民强县。我们坚定不移抓项目、强基础、兴产业、稳增长、惠民生,改革发展不断取得重大突破。实践证明,必须紧紧依靠县委坚强领导,依靠人大、政协监督支持,始终做到目标不动摇、精神不懈怠、执行不折腾,稳打稳扎、久久为功,富丽安康的宏伟目标就一定能够实现!

——五年生动实践,我们深刻感悟到,必须放大绿色生态的宝贵优势,才能实现突破发展。加快南江发展,优势在绿色,出路在绿色,希望在绿色。五年来,我们坚持推动绿色崛起,生态功能持续提升、绿色效益不断释放。实践证明,只要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推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相融共生,南江就一定能够在绿色之路上强劲崛起!

——五年辉煌成就,我们深刻感受到,必须践行发展为民的根本宗旨,才能筑牢事业根基。始终不忘初心,满怀为民情怀,一件一件地解决好群众安居、增收、出行、就医、上学、用电、饮水等实际困难,努力让群众收入更多、生活更好、获得感更强。实践证明,只要我们心中装着群众、凡事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就能凝聚起推动发展的磅礴力量,战胜前进道路上的艰难险阻!

——五年攻坚克难,我们深刻领悟到,必须保持拼抢机遇的前瞻意识,才能实现乘势跨越。我们积极适应新常态、顺应新形势,努力提高工作的预见性、前瞻性、主动性,争取和落实一批重大政策,生成和实施一批重大项目,强力推动县域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实践证明,越是形势复杂,越是困难重重,越要善于观大势、谋大事,在形势变化中捕捉机遇,在政策调整中拼抢先机,南江的发展就一定能够勇立潮头!

——五年砥砺奋进,我们深刻体会到,必须弘扬创新实干的奋斗精神,才能实现后发赶超。我们不因暂时落后而妄自菲薄,不因一时成绩而夜郎自大;既看清差距,又深挖潜力;以“脱皮掉肉不掉队、流血流汗不流泪”的拼劲,以“人穷志不穷”的信心、“艰苦不怕苦”的勇气,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加强合作,矢志不渝地补齐短板、破除瓶颈、改变劣势。实践证明,只要敢想敢干、敢闯敢试,敢下深水、敢涉险滩,南江的事业就一定能够无往不胜!

回顾过去五年,我们更加清醒地看到,南江发展不足、经济总量小、人均水平低的状况仍然没有根本改变;贫困人口多、贫困程度深,改善民生、脱贫奔康的任务十分繁重;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建设滞后,主导产业薄弱,绿色优势没有形成核心竞争力;全方位开放格局尚未形成,创新驱动和人才支撑乏力,旅游品牌和影响力还不高;一些干部在新形势下干事创业动力不强、观念不新,工作方式还不适应跨越发展要求;城镇化率较低。对这些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采取有力举措,认真加以解决。

未来五年奋斗目标和主要任务

今后五年,是南江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的关键五年。研判形势,南江正处于机遇叠加、优势凸显、活力增强的战略黄金期;审视县情,南江面临着夯实基础、破解瓶颈、开创新局的攻坚克难期;展望未来,南江进入做大总量、优化结构、提质增效的跨越发展期。

新征程面临新挑战,新使命需要新作为。今后五年总体工作思路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认真学习系列重要讲话,全面贯彻党的十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和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贯彻落实省委“三大发展战略”、市委建设“五彩巴中”和县十三次党代会决策部署,践行“生态立县、旅游强县、绿色崛起、同步小康”发展路径,

坚持以全面小康为目标、以立体交通为先导、以绿色农业为基础、以新型工业为支撑、以生态旅游为引擎,统筹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决胜脱贫攻坚,奋力谱写“五彩巴中”南江篇章,全面建成富丽安康新南江。

今后五年奋斗目标是:建设“五个南江”,初步形成以绿色生态为核心竞争力的新兴增长极。力争“十三五”末,全县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00亿元,翻一番;地方财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4亿元,翻一番;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4.6万元、1.8万元以上,分别接近翻一番。

——奋力建设绿色南江。加快绿色价值再造,把生物多样、美景多彩、文化多元、空气富氧、食品富硒、资源富饶等生态资源优势,转化为绿色发展优势,全面建成国家主体功能示范区,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南江大地山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南江人民的生活更富足、更实在、更美好。

——奋力建设魅力南江。成功创建光雾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1个,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6个;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文明城市;建设一批国家AAA级旅游小镇;米仓古道纳入蜀道成功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诗意山水、品质城市、魅力乡村、米仓文化成为“五彩巴中”的靓丽名片,把南江建成“人人都想来、来了不想走、走了还再来”的国际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目的地。

——奋力建设幸福南江。2018年,红鱼洞水库下闸蓄水,巴陕高速全面通车,通用机场开工建设,精准脱贫全面完成,2020年与全省全市同步全面小康。实现乡镇有特色街区,有支柱产业,乡村通客运;村村通宽带和移动网络,有标准卫生室、文化室、常驻医生、科技信息服务点;家家住上好房子、饮上安全水、用上放心电;户户有稳定收入、有致富门路。城乡一体的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健全,人们的物质生活更殷实、精神生活更丰富。

——奋力建设活力南江。以供给侧结构改革为主线,以绿色产业链合作为关键,以优良的投资环境为基础,实现平面交通向立体交通、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低端工业向新型工业、旅游大县向旅游强县、绿色资源向绿色经济、整体贫困向全面小康“六个历史转变”,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产业迈进中高端水平,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开放包容、自强争先、求新求变的发展活力充分释放,形成联动周边、联通全国、联接世界的开放格局。

——奋力建设法治南江。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理顺政府、市场、社会之间的关系,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全面形成,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行政执法体制全面形成,团结互助、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公序良俗全面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环境全面形成。

实现宏伟蓝图,我们必须紧扣“十大任务”,以更新的发展理念、更快的发展速度、更好的发展质量,同步建成全面小康社会。

一、决胜脱贫攻坚,夯实小康基础。始终坚持把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头号工程,凝心聚力、苦干实干,努力走在全省乃至全国前列。坚持目标驱动,精准脱贫与全面小康同步同向。锁定重点对象,紧盯156个贫困村57947名贫困人口,坚持“双七有”标准,工作向脱贫攻坚聚力、资源向脱贫攻坚聚集、力量向脱贫攻坚聚合,确保精准脱贫不仅“过关”、更要“过硬”。锁定阶段目标,坚持“三年攻坚脱贫,两年巩固提升”,2016年销号53个贫困村,脱贫1.96万人;2017年整乡脱贫5个,销号50个贫困村,脱贫1.5万人;2018年整乡脱贫43个,销号53个贫困村,脱贫2.4万人,全面实现户越线、村销号、县摘帽,贫困发生率控制在3%以内;2019年,对返贫对象进行对症帮扶,对脱贫的村和户巩固提升,到2020年实现同步全面小康。锁定政策项目,抢抓“窗口期”机遇,围绕“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项目,整合政府投入、创新金融投入、吸引市场投入、引导社会投入、激发群众投入,力争到2020年,全县脱贫攻坚政府性投入突破80亿元、社会和群众投入突破200亿元,全面强化脱贫奔康投入保障。坚持问题导向,精准扶贫与区域开发双轮驱动。全面落实“六个精准”,做到扶持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驻村帮扶、脱贫成效全面全程精准。全力实施“五个一批”,对有劳动能力的4万多名贫困人口实施生产和就业发展帮扶,对“一方水土养不了一方人”的3万多名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搬迁,对丧失劳动能力的2万多名贫困人口落实好低保政策兜底,对因病致贫的2万多名贫困人口实施医疗救助扶持,对因灾致贫返贫的0.5万多名贫困人口实施灾后重建帮扶。全域推进连片开发,系统推进交通、电力、通讯、农田水利、产业发展、公共设施、人居环境和生态建设,统筹解决贫困村贫困户、一般村贫困户、临界贫困户脱贫问题,实现产业连片、基础联网、公共服务全覆盖。坚持示范引领,依法扶贫与改革创新双向促进。“一本台账”求精准,所有贫困户建好月收支明细台账,引导贫困户养成勤俭持家的良好习惯,实现帮扶轨迹清晰呈现、帮扶措施精准落地、脱贫验收有依有据。“两个不愁”保基本,严格落实“两线合一”低保机制,让每个贫困人口都有基本的吃穿保障。“三个保障”补短板,完成农村危旧房改造5.2万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8564户、配建农村廉租房2340套,让贫困群众住房安全有保障;坚持“四分四统四到人”,保基本、救大病、管慢病,确保实现“八个100%”,让贫困群众基本医疗有保障;持续改善乡村办学条件,健全贫困学生救助体系,让适龄孩子上学有保障。“四项机制”防返贫,继续强化“54321”帮扶机制,充分凝聚党政主导、部门主帮、乡镇主责、村社主抓、群众主体的责任合力;创新“业主带、邻里助、群众干、基金促”的产业增收机制,大规模实施“回乡创业”,每个贫困村培育1个主导产业、引进1家以上新型经营主体,优先让贫困对象融入产业链条;创新“六个盘活”财产性增收机制,实施股权量化,引导群众盘活各类资源促增收;建立科学、动态测算调节机制,确保脱真贫、真脱贫、不返贫。

二、加强生态建设,加快绿色崛起。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守住好山、好水、好空气,优化绿色空间、厚植生态优势、彰显绿色品质。提升生态功能。强化主体功能管控,守住3.92万公顷耕地、3.59万公顷基本农田,城市和乡镇开发空间控制在96平方千米以内,全县总体开发强度控制在3.37%以内。筑牢生态安全屏障,依托天保工程、退耕还林工程,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退耕还林10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森林抚育15万亩;坚持林网、水网、路网同建,生态林、经济林、景观林共造,实施“九大绿化行动”和增彩添绿工程,精心打造断渠等一批城镇郊区山地公园,养生潭、玉堂水库等一批湿地公园,神门、神潭河等一批省级自然保护区,河塘库堰、冬囤水田等一批景观水系,高速、铁路、国道、省道、乡道、村道等一批绿廊绿道,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至70.5%;形成城乡内外山清水秀、道路两旁彩色走廊、山地丘陵生态屏障、河流两岸绿色绿带的全域生态格局。加大生物多样性保护,加快推进生态细胞工程,分别建成国、省级生态乡镇25个、40个,国、省级生态村60个、200个,成功创建部级生态县、全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示范县。严控面源污染。加快城乡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新建41个乡镇污水处理厂,全面加强乡镇集中饮用水源保护,综合治理水库集雨区污染源及库区水面,系统治理城市排污,重点加强南江河、神潭河流域污染防治。“十三五”末实现城区和建制乡镇污水处理全覆盖,集中处理率分别达到95%、80%以上,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稳定达到100%,地表水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类标准。全面加强工业有害气体和餐饮油烟排放、生物焚烧、扬尘等监测治理,年均空气优良天数达到97%以上。全面加强危险废弃物和医疗废弃物处置监管,农药、化肥、农膜使用监管;垃圾严格实行村收集、乡(镇)运输、县处理,实现无害化处理。土壤环境质量达到总体优良。扩大生态红利。积极争取流域、矿产资源、森林、自然保护区等生态补偿政策和专项转移支付,实现生态投入与红利产出良性循环。推动主体生态区林农就地转移护林育林,增加农民直接收益。推动落实清洁发展机制,积极参与用能权、碳排放权、排污权交易。健全生态文明机制,支持环保、健康、旅游等绿色产业发展,实现机制活、可持续、生态美、百姓富。

三、做靓全域旅游,实现旅游强县。坚定不移做强生态旅游产业,到2020年,力争年均旅游接待人数突破1000万人次,总收入突破100亿元,文旅产业对GDP贡献率达30%以上。做强光雾山旅游龙头。提升品牌影响力,成功创建光雾山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米仓古道纳入蜀道成功申报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建成光雾山世界地质公园、光雾山部级野生动物园。提升基础承载力,建成光雾山至诺水河一级公路,改造提升县城至杨坝、银河灌—大坝、十八月潭—陈家山、光雾山镇—白头滩村景区道路,建成大小兰沟—黄桷坝轨道交通、香炉山索道、燕子岩索道、光雾主峰索道,建成步游栈道、科考道50公里。提升景点吸引力,精心打造燕子岭—营盘梁、香炉山—巴峪关—贾郭山、十八月潭—陈家山、龙潭沟等一批精品景点。提升景区接待力,全面完成电力、通讯、金融服务、环保、停车场、公共厕所、标识标牌等旅游配套服务设施建设;新建关坝、寨坡、桥亭、铁炉坝、麦子坪、大营村、十八月潭、灌坝旅游接待区;建成2家以上五星级宾馆,建成一批四星、三星级宾馆和星级农家乐,提升接待能力和水平。将光雾山建成国际生态旅游目的地。做优全域乡村旅游。拓展乡村旅游空间,巩固提升米仓山、云顶茶乡、玉湖—长滩等3个国家AAAA级景区,力争创建断渠、小巫峡、神门等国家AAAA级景区3个,建成九龙山·红鱼湖国家水利风景名胜区;正直、长赤、下两、桥亭、寨坡、光雾山、关坝、贵民、赶场9个乡镇整体融入全市生态旅游大环线。大力发展森林康养,加快建设寨坡、关坝、桥亭、沙坝、元顶子等一批森林康养基地,力争建成省级以上森林康养基地1个,市级森林康养基地2个,县级森林康养精品点(村)20个,力争建成国际森林康养目的地,加快推进观光游向度假游转变。积极拓展体验旅游,打造一批攀岩、徒步、滑雪、野营、探险、骑行、摄影、热气球、翼装飞行、玻璃栈道等运动类、参与类项目,形成体验旅游综合体系;依托城镇近郊、通道走廊、旅游景区,规划布局既有传统农耕文化、又有现代生态文明的现代农业科技园、特色农庄,增强休闲度假、养生体验集聚能力;扎实抓好44个全国乡村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观光农业、体验农业。做精特色文化旅游。深度挖掘旅游文化,加强上仓坪—巴峪关米仓古道保护,修复牟阳古城,推动光雾山国学园建设。引进培育大型文化旅游企业,建成光雾山演艺中心,高端打造“米仓神韵”大型实景剧目,创作推出一批地域特色鲜明、主题文化浓郁的歌曲、影视和文艺剧目。加强与成熟品牌景区合作,创新旅游宣传营销。继续争取承办国际国内大型文化、艺术、体育、科研、学术等节会活动,提高文旅品质品位。做活旅游商品开发。实施“光雾山红叶”统一品牌战略,精深加工天麻、黄柏、杜仲等道地药材,南江黄羊、核桃、金银花、富硒茶等特色农产品,蜂蜜、野生菌类等山野山珍;合作开发一批以“光雾山红叶”主题命名的烟、酒等商品;发展绘画、刺绣、饰品、根雕、藤编、奇石等工艺品;大力建设一批专业旅游商店、超市专柜,逐渐形成系统的、独具特色的旅游商品品牌。延伸旅游产业链,提高产业附加值。

四、加快优化升级,做大产业集群。坚持绿色农业、新型工业、生态旅游、现代服务业“四产融合”,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四化同步”,打响绿色生态品牌、凸显全域产业规模,提升南江绿色产业群、产品群竞争力。发展生态有机绿色农业集群。打好绿色、有机、富硒牌,推进绿色农业规模化生产、专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引进发展一批年产值超5亿的龙头企业、超亿元的农业园区、千万元专业合作社、百万元家庭农场。加快发展南江黄羊、核桃、富硒茶、金银花、山地蔬菜、生态养殖六大主导特色农业,建成一批万亩绿色农业基地,巩固提升“五个百里特色长廊”。到“十三五”末,培育部级龙头企业5家以上、中国驰名商标2件以上、“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达到100个,力争建成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发展低碳循环新型工业集群。围绕生物医药、食品饮料、新能源新材料三大成长型产业,引进和培育一批规模大、成长性好、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加快石墨精选项目建设,突破发展石墨产业。支持铁矿、煤炭等行业转型升级发展。全面建成东榆生物医药食品工业核心园区、坪河新材料工业园区、乐坝小微企业创业园区,形成绿色生态工业百亿产业集群,培育上市企业1家以上,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30%以上。发展集约高效现代服务业集群。建成县城、乐坝两个一级物流中心,正直、下两、关坝三个二级物流中心,力争建成川陕特色农产品集散中心。加快发展现代金融,引进一批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银行、城市商业银行来南设立分支机构;完成农村信用社股份制改造,组建农村商业银行;大力发展保险业、非银行金融业、非存款类放贷组织,创建部级绿色普惠金融示范县。繁荣商贸服务,发展跨区域连锁品牌企业100户。打造绿色区域标识品牌。强化区域品牌营销,做响“巴中云顶”茶叶等区域性公共品牌。强化行业龙头企业引领,整合培育“南江黄羊”“南江核桃”“南江金银花”“南江翡翠米”“光雾山红叶”等一批主打品牌。强化品牌保护,严格产品标准,构建从田园到餐桌、从工厂到消费全产业链技术控制、质量溯源体系,把南江产、南江造、南江景打造成国内外知名品牌。

五、夯实基础设施,助推跨越赶超。坚持覆盖城乡、功能配套、安全高效,坚定不移地打好基础设施攻坚战。建成外快内畅的综合交通体系。畅通出境大通道,积极配合做好汉巴南快铁前期工作;配合完成广巴铁路扩能改造,争取设立乐坝客运站;巴陕高速全线通车,争取规划建设普济至赤溪高速连网线、巴中机场至县城快速通道;开工建设南江通用机场,初步形成“空铁公”立体交通体系,加快融入交通物流大网络。全面提升县内主干线,建成省道木涪路,争取马跃溪—团结—乐坝—旺苍、双流—下两—沙坝—碑坝(汉中)公路纳入省道路网规划;建成西绕城公路二期,开工建设西清隧道、鹿角垭隧道、关门隧道。完善乡镇联网路,配套完善产业路,打通村道“断头路”。实现“县城到成渝西不超过3小时、县到县不超过1小时、县到乡不超过1小时。建成覆盖城乡的综合水利体系。建成红鱼洞大型水库及灌区工程,开工建设官房沟、汇田河等6座中小型水库,启动高桥、和平水库前期工作,骨干水源工程支撑能力全面提升。建成县城第二水厂、6个城镇集中供水工程、296个农村集中供水站、500个农村分散供水工程,农村集中供水率达到80%以上,城乡居民用上安全放心水。综合治理中小河流域、病险水库,新建一批防洪堤、生态护岸,提升防洪减灾能力。全面加快小型农田水利、渠系、应急饮水等生产用水工程建设。初步建成集防洪、排涝、灌溉、供水配套完善的现代水利体系,实现山环水抱、山清水秀。建成稳定共享的能源信息体系。力争开工建设500千伏变电站,建成2座110千伏变电站、7座35千伏变电站、600个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南江至通江220千伏电网建设;完成原小水电供区电网移交、新一轮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和老旧小区供电设施改造,实现生产生活用电全省同网同价。新建天然气输气管网530千米、城市储配气站3座、加气站3座,城区、景区、园区、社区实现燃气全覆盖;有序开发光伏、风能发电项目。加快智慧城市建设,推进“三网”融合,实施光纤宽带、新型无线宽带城域网、农村宽带建设工程。

六、提升城市品位,创建园林城市。提高规划品质、建设标准、管理水平,打造环境优美、业态合理、文化厚重、具有区域影响力的国家园林城市,达到步步见绿、百米见景、半里见园、千米见水。提升城市形态。全面完成县城南北出口改造;有序推进上下河街、城北、城东、城西棚户区改造,新建一批城市绿地、公园、广场、停车场、农贸市场和下穿通道、人行天桥;加快推进沿河两岸滨河路建设,建成南门口至春场坝、双拥公园至碾盘大桥滨河路和东榆廊桥,改造朝阳至杨家河道路。以治违治脏治乱为重点,对市容市貌进行“革命”性治理,注重城市立面塑造,大力规范店招店牌。让市民住得更舒心、生活得更便捷。美化城市生态。建成光雾山大道、米仓山大道、滨河路环线、东西绕城、杨家河路、城北路、南杨路等“八条彩林景观大道”。对高速公路出入口、裸岩部位全面补绿。因地制宜培植城市景观小品。加强河道生态景观建设,新建翻板闸2座,培育城市水景。新建城市雨污排水管网45千米、地下综合管廊12千米、透水性广场6.6万平方米,实施雨污分流,推进“海绵城市”建设。努力让市民享受“城在山中、水在城中、街在绿中、人在景中”的诗意生活。优化城市业态。建成断渠旅游集散服务区、东榆创新创业区、老城商贸服务区、朝阳政务服务区、红塔-黄金现代新区。改造提升大堂坝、上下河街老商圈,加快繁荣宏帆广场、亿联家居建材电商城、一品天下城市会客厅等新商圈。留住城市文态。加强“集州古韵”城市文化文脉传承保护,精心打造红四门、王公祠、文庙、太子洞等一批文物景观,建成红塔文化主题公园,完善提升断渠、双拥、三台山、红光山等一批文体公园。

七、着力全域提升,打造魅力乡镇。增强小城镇辐射带动功能、重点镇联接城乡服务功能,加快促进就地城镇化。“十三五”末,城镇化率达到45%以上,形成多点支撑发展格局。持续推进重点镇建设。以增强自我发展、区域带动、引领支撑能力为导向,进一步完善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深化扩权强镇试点,推进建设、土地、财税金融体制机制改革,建设一批国省市重点镇。到“十三五”末,长赤镇建成城镇区面积超5平方千米、人口5万人以上的部级重点镇,正直建成城镇区面积超3.5平方千米、人口4万人以上的部级重点镇,沙河、下两、大河建成面积超2平方千米、人口3万人左右的省级试点镇,形成生态、宜居、兴业的新兴城镇集群。全面加强特色小城镇建设。以提升造血功能为核心,加快建设产业“特而强”、功能“聚而合”、形态“小而美”、机制“新而活”的特色小城镇。以旅兴镇,建设红叶之旅·桥亭、米仓古镇·关坝、康养小镇·寨坡、花果之乡·红光等一批旅游特色小镇;以业兴镇,建设黄羊之乡·北极、银花之乡·兴马、核桃之乡·八庙等特色产业小镇;以文兴镇,建设民歌之乡·杨坝、龙狮之乡·元潭、唢呐之乡·朱公、清花水乡·凤仪等民俗文化小镇。“十三五”末,力争创建部级特色小镇1个、省级特色小镇5个以上,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统筹抓好全域乡镇提升。以全域提升为目标,坚持规划引领、功能配套,完成乡镇棚户区改造,加快电力、通讯、燃气、供排水、垃圾处理及绿地建设。每个乡镇建好一所学校、一所标准卫生院、一所幼儿园、一个便民服务中心、一个公共文体活动中心、一个休闲文化广场、一条特色主街道、一个农贸市场、一个车站或停车场、一个污水处理站、一个垃圾中转站,全面夯实乡镇发展基础。

八、坚持“四好”引领,建设美丽新村。以“物”的新农村向“人”的新农村转变,加快建设业兴、家富、人和、村美的幸福美丽新村,“十三五”末省市县“四好村”比例分别达到60%、70%、80%以上。住上好房子。按照“小组微生”的要求,遵循“建改保”的原则,坚持巴山新居建设与旧村落改造、传统村落保护、易地扶贫搬迁、农村廉租房、美丽幸福院建设一体推进,既改善人居环境,又留住美丽乡愁。建成美丽新村120个、中心村30个、聚居点320个。改善提升建制村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农户按照“六化”标准建成新型村落民居。加强传统村庄院落、特色民居、名人故居、古宅的甄别鉴定和修缮保护,抢救保护一批具有历史文化价值的古井、古树、塔楼、沟渠、小桥,力争成功申报国、省级传统保护村落20个以上。过上好日子。把“以业留人、以人兴村”作为关键之举,推行众创、众包、众扶、众筹,每个村至少回引1名创业人士,创办好1个专合组织,培育10个专业大户,每个乡至少要有1个县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促进城市工商资本进农村,形成城乡互动、资源共享、产业互促,实现农村居民稳定增收,持续繁荣农村经济和人气。养成好习惯。完善乡村治理机制,强化村规民约自律作用。扎实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妇女、老人关爱行动。引导农村居民养成精神清爽、环境清洁、田间清新的“三清”习惯。形成好风气。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法制宣传教育,大力弘扬乡贤文化,深度传承耕读文明。村村办好“农民夜校”,全面提升农村居民综合素质。创新民间事务调解、评议和服务,大力规范农村“婚丧嫁娶”习俗,坚决抵制好吃懒做、相互攀比、大操大办、宗族派别等不良习气,坚决整治遗弃子女、不赡养老人、不关爱兄弟姐妹等现象,倡导新风正气,让城乡居民强健精神肌体、共享文明生活。

九、优化公共服务,构建幸福民生。坚持发展与共享相统一,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县人民。强化社会保障。建立覆盖城乡的职业培训体系,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3%以内。进一步完善基本养老、工伤、失业、生育、医疗五大保险制度,鼓励发展商业保险,提升“全民保险”水平。全面落实惠民政策,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增加城乡居民收入。优化公共服务。加快发展学前教育,均衡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发展普高教育,特色发展职业教育,缩小城乡、学校之间教育资源配置差距,学前三年适龄幼儿入学率、义务教育人口入学率分别达到90%、100%,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到13.5年,南江中学、小河职中、长赤中学、实验中学等学校分别建成国、省知名品牌学校。加快建设“健康南江”,县人民医院建成三级乙等综合医院、中医院建成三级乙等中医医院,全县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规范化建设达标率100%;落实好全面二孩政策;争创部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大力实施文化强县战略,加快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成全民健身中心、县城10分钟体育健身圈、乡镇15分钟运动圈,实现县乡村公共文化阵地全覆盖;建成数字档案馆;加强养老中心、青少年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和扶残助残体系建设。深化社会治理。加强网格化管理,建成智慧城市安全工程、乡镇天网工程、新村“雪亮”工程,完善统一的公共安全综合信息平台,形成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力争创建部级安全社区2个、省级安全社区10个以上。持续深化“平安南江”建设,严厉打击境外非政府组织渗透、严重暴力犯罪、涉黑涉恶、“黄赌毒”、非法集资、通讯网络诈骗等涉众型违法犯罪活动,依法处理涉法涉诉问题,巩固维护良好社会治安环境。涵养人文精神。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传承弘扬笃学、朴实、勤劳、尚美的人文精神,高度重视家风家教建设,丰厚南江人民精神气质。弘扬笃学精神,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尊师重教、耕读传家,让尊重知识、好学上进蔚然成风。传承朴实品质,加强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营造崇德守法、诚信明理、感恩厚道的社会氛围,彰显淳朴民风。保持勤劳本色,激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精神,用勤劳双手改变贫困面貌,让不甘落后、自尊自强成为时代主题。涵育尚美气质,崇尚先进、追求一流,吸纳新理念、接受新事物、善待外来者、包容创新者,让解放思想、创新创造成为当代南江人的标签,努力构筑向上向善的精神家园。

十、深化改革开放,实现创新发展。树立全球眼光和战略思维,把改革与开放统筹起来,打破各种壁垒,涵养开放心态,激发创新活力,拓展发展空间。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突出“放管服”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加强行政权力规范运行,建成智慧政务服务体系。统筹推进商事制度、户籍制度、城市综合执法等重点改革。推进扩权强镇试点扩面,争取乡镇改街道办事处,完成10个以上撤乡建镇。深化经济领域改革,健全协税护税、财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机制,完善财政基金运营机制,通过盘活国有资产做大做强国有企业。深化农村集体资产股权量化、土地增减挂钩、农村房地一体不动产登记等改革措施,完善农村新型经营主体引进培育机制和产业发展利益联结机制,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有偿退出试点。积极推进医药卫生、教育等民生领域改革,推行PPP合作模式,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领域。纵深推进开放合作。积极参与“一带一路”等区域分工协作,深化成渝西、提升长珠环、扩大港澳台、对接东南亚、拓展北欧区,积极引进外资外企,吸引更多国内外游客,力争缔结国外友好城市2个,实现更宽领域、更高程度的开放合作。瞄准央企、国企和行业龙头企业,加强与知名院校合作,高点承接产业转移,引进落地建设各类项目200个以上,力争到位资金500亿元以上。激发全民创业创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环境,在规划、用地、融资、技能培训等方面提供支持。深度对接《川陕革命老区振兴发展规划》落地,用活政策创新生成项目。引导社会资金和金融资本支持创业,鼓励支持青年、大学生和返乡人员、草根能人创业。鼓励企业与国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共建研发机构、创新平台,加速实用科技成果引进应用,持续保持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良好态势。

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重任千钧惟担当。县人民政府始终把发展使命扛在肩上,把万家忧乐放在心头,努力建设人民满意政府。

严肃政治纪律。牢固树立政治意识,持续深入开展“两学一做”活动,坚定政治方向、站稳政治立场,坚决执行中央和省市县委决策部署。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始终做到服从大局、维护大局。牢固树立核心意识,自觉同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维护党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牢固树立看齐意识,自觉向党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向党中央决策部署看齐,做到党中央提倡的坚决响应、党中央决定的坚决执行、党中央禁止的坚决不做。

严格依法行政。建立健全“三张清单”制度,自觉做到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强化“三重一大”事项的事前、事中、事后监管,防止轻过程、重结果造成损失。完善科学决策机制,健全法律顾问和决策咨询、风险评估、失误追责机制,提高科学决策水平。依法接受人大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办好人大代表批评建议意见和政协委员提案。深入推进政务公开,及时回应社会关切,接受社会舆论监督,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严格规范执法行为。

强化勤勉行政。全面加强思想作风和能力素质建设,努力建设政治坚定、作风优良、素质过硬的干部队伍。进一步建立健全签字背书、报告工作、述责述廉、督查问责等责任落实机制,坚决整肃庸政懒政怠政问题,确保各项决策部署、工作任务不折不扣落到实处。落实好容错纠错相关规定,为改革创新者撑腰鼓劲,让实干者有底气、探路者有劲头。

坚持廉洁行政。坚决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市县加强作风建设相关规定。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层层落实党风廉洁建设主体责任,人人压实“一岗双责”。扎紧制度笼子,抓好预防腐败体系建设,铲除滋生腐败土壤。切实发挥行政监察、审计监督、财政监管作用,深入抓好脱贫攻坚、涉农资金、“三公”经费、重点项目、城乡建设等重点领域监督检查。加强对公共资金、国有资产、国有资源和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监督。坚决纠正侵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坚决惩治腐败。树正干净干事风气,保持清廉担当本色。

上一篇:分析研判报告范文 下一篇:扶贫研判报告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