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6 03:35:40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助理年度工作计划 :第一篇:公司行政助理年度

在主任的带领下,本人在20XX年度,基本完成了相关工作任务。今年,我将一如既往地按照主任的工作布署,在去年的工作基础上,本着“多沟通、多协调、积极主动、创造性地开展工作”的指导思想,发扬慧康人“精诚团结,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全面开展2005年度的工作。现制定工作计划如下:

一、人力资源:

(一)建立人力资源规划工作机制。

1、协助主任调查和分析公司目前的人力资源配置情况,为招聘、加班、合理配置、定员定岗、管理层的人事决策等提供依据。

2、根据公司发展规划,提出与之相匹配的的人力资源规划。(此为工作设想,根据公司实际情况而定)

(二)招聘与配置:

1、协助主任建立特殊人才(如售后工程师、研发人员、海外销售人员等)的储备机制及长期招聘渠道。

2、计划与国内重点高校建立优秀人才长期供应关系。

3、收集和关注国内知名招聘网站(如深圳、Job88等)的人才信息。

4、在实际应用中完善已制订的《员工招聘操作规程》、流程及相关表单。

5、协助各部门实施招聘。

6、建立招聘档案。

(三)培训:

1、在实际应用中完善已制订的《员工培训教育管理办法》、流程及相关表单。

2、巩固已初步建立的员工培训机制。

3、制作一份新进员工培训教材。

4、建立培训档案。

5、邀请深圳市专业培训机构(如管理顾问公司)为公司部门主管或相关人员作1~2次培训。培训内容根据实际工作需要而定,如时间和目标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任务分配、沟通协调、领导艺术等。

(四)绩效考核:

1、协助主任制定绩效考核管理办法,为绩效考核工作的具体实施提供依据。

2、协助主任在全公司推行新的绩效考核标准。

3、继续做好绩效考核的其他相关工作(如每月跟催、汇总等)。

(五)劳动关系管理

1、退休

(1)在实际应用中完善已制订的退休流程及相关表单。

(2)协助主任制订员工退休、资遣管理制度(正在制订),为办理退休、资遣事项提供依据。

2、辞职

(1)在实际应用中完善已制订的辞职流程及相关表单。

(2)协助主任制订辞职管理制度,为办理辞职事项提供依据。

(3)具体执行工作。

二、行政事务。

(一)车辆管理

助主任开展相关工作。

(二)公章管理

1、协助主任做好相关审核工作。

2、制作公章管理登记薄。

(三)会议安排

协助主任安排会议议程及相关准备工作。

(四)公司大型活动的组织策划。

协助主任策划,并做好具体实施的相关工作。

(五)公司邮箱管理。

三点原则:

1、按时收取邮件;

2、妥当处理邮件;

3、慎重对待重要邮件。

(六)部门预算。

准确、详细登记每月发生的费用,按要求提交每月预算。

(七)宿舍管理

1、及时收取、交纳每月宿舍费用。

2、合理进行卫生安排,确保宿舍干净舒适。

三、对外事务:

(一)证照的申办、年审。

协助主任进行资料准备及提交工作。

(二)政府扶持项目的申报。

协助主任开展相关工作。

(三)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的日常沟通。

协助主任填制和递交相关报表、资料等。

四、其他临时交办事项。

四点原则:

(一)主任交办事项,按重要紧急程度分别按要求办理。

(二)董事长、总经理交办事项,汇报主任后办理(或办理后知会主任)。

(三)其他同事交办事项,让其请示主任,征得同意后再办理。

(四)其他领导交办事项,本人请示主任,同意后再办理。

第二篇:推广助理年度工作计划

一个好的网站如果没能为人们所知,那么这个等于没有存在的必要。所以网站推广便成了重中之重。

鉴于我是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加上之前在电子商务网站兼职过网络推广员的工作,所以对网站推广的方法和技巧有一定的认知。网站类型多种多样的,不同行业的网站有着相对不同的推广方式,我本着积极进取的心态,竭尽全力让更多的客户知道本网站,提高网站访问量,最终达到营销的目的。

在公司,我身为一名推广助理,我将对我的工作计划做出以下计划:

1、认真配合主管完成既定的工作内容,工作过程中要做不懂就问,对主管安排的推广方案,有想法或建议要及时与主管进行沟通交流;

2、要有网站推广的推广知识体系,做到能为公司的推广工作独挡一面;

3、主动学习并补充相关推广知识,能为网站推广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4、及时做好网站推广相关性,对已经执行推广方案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从而为下一次推广方案的实施起到借鉴作用,进一步提高推广效率。

第三篇:人力资源助理下半年工作计划

(对于刚刚设置人力资源部的中小企业)

自来公司的三个多月,对公司各部门、业务和员工概况有了比较明晰的认识;就公司目前的情况来讲,人力资源部成立不久,人力资源管理工作还没有规范化起来。因此,2007下半年的主要工作计划是完成并完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的日益规范化,并完成其它一些日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

1、试用期人员管理规范:

包括新进人员的引进、入职、试用、培训、转正、辞退等一系列流程的管理;

2、员工培训与开发:

首先积极动员各部门提交2007上半年工作总结、培训情况和下半年工作计划、培训计划;

①人力资源部会同用人部门完成新员工入职培训、部门内岗位技能技巧培训、部门间交叉培训以及中高层管理班子培训方案,人力资源部负责组织并保存记录;

3、员工绩效考核管理规范

①首先引进公司全员对工作计划和总结的接受意识,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对工作讲求日清日结、月清月结,不拖拖拉拉;

②推行将年度计划分解成半年度工作计划,再分解成月度工作计划,然后考虑是否引进“工作日志”的办法?并且每月初制定月工作计划,并在月末提交月工作总结,长此下来,公司各部门的工作才能日益规范化;

助理年度工作计划(2)

注:也许大部分的员工还没有形成这种工作意识,只是今天做今天的,明天来之后继续做,刚开始会排斥,会觉得公司管理的太严了,但考虑到我们一周五天工作制,周六周日不也可以对本周或下周工作进行个大概的规划吗?

4、薪酬结构设计、调整及管理办法:

对于员工来讲,最有效的激励方式就是工资;所谓“重赏之下,必有勇夫”,并不是说大家都是钱的奴隶,但公司可以为职工提供高工资的条件的话,员工才有希望和前景去努力,当然一切取决于公司的经营;

对于公司的薪资制度和结构设计,应该是人力资源管理工作中最难的部分;既要强调外部竞争性和内部公平性,还需要很多数据和各方面的资料,才能设计个比较大的轮廓;既要考虑薪酬体系(职位/技能),又要考虑福利政策、绩效奖励计划;另外还要涉及到薪酬预算、成本控制与薪酬沟通等因素。

在新的财务年度,管理者需要综合考虑外部市场的薪酬水平、员工个人的工作绩效、企业的经营业绩及生活成本的变动情况等各种要素,并将这些要素在加薪中分别占据的比重进行权衡。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2篇

一、指导思想

坚持安全发展、以人为本,全面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学校幼儿园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要求,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牢固树立“隐患就是事故”的理念,围绕降事故、保平安、促和谐,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明确工作任务,完善管理制度,狠抓措施落实,确保校园安全稳定。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落实镇政府、街道办及学校、幼儿园、培训机构的安全管理责任,全面检查学校安全隐患和安全管理工作的薄弱环节,掌握安全隐患底数,强化学校安全管理,建立起校园安全管理工作长效机制,确保师生生命财产安全,为广大师生创造安全和谐的学习、工作、生活环境,为创建和谐做出贡献。

三、检查范围

全区所辖中小学校、幼儿园、职业学校、特教中心、民办学校及各类培训机构,以下简称“学校”。

四、检点

(一)责任制度

1学校安全管理网络图上墙;层层签订安全责任书。

2学校安全工作计划及各项安全工作规章制度齐全。

3各种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完善;定期举行应急演练。

(二)安全保卫

1人防建设:

(1)按要求配备专职保安、门卫及专职保卫干部。保安数量符合要求且纳入保安公司统一管理;门卫身体健康、责任心强;专职保卫干部熟悉业务、工作能力强。

(2)保安、值班领导及教师校内巡逻、上放学值班落实到位,记录详实。

(3)学校大门严格实行封闭管理,落实进校登记引领制度。

(4)保安值班时随身携带电警棍、防割手套、遥控报警按钮等器械。

2物防建设:

(1)电警棍、催泪喷射器、防割手套、警笛等防卫器械按要求配足配齐。

(2)器械存放、使用规范,保存完好,无丢失外借现象。

(3)学校围墙高度符合要求,按要求设置防攀爬设施。

(4)校门口设立警戒区域,学生上放学警戒线内无外来人员进入。

3技防建设:

(1)硬盘录像机符合技术标准,保存时间在15天以上且运转正常,严禁使用电脑主机代替。

(2)学校设立专门监控室且位置合理,做到24小时有人监控。

(3)监控实现全覆盖,无监控死角;摄像头无损坏现象。

(4)紧急报警按钮与110、学校领导手机联网;值班时紧急报警按钮使用规范。

(三)接送学生车安全

1接送学生车辆经过交警、教育部门审批,领取了学生车统一标识,建立了《学生车安全运行监督台》。

2按规定投保承运人责任保险。

3驾驶员具备驾驶资格,不存在随意更换驾驶员和变更行驶路线行为。

4不存在超员、私自改装、超速、副驾驶和发动机平台坐人等行为。

5学生车例会、教师跟车、学生监督小组制度完善,作用发挥好。

6定期协调交警部门对驾驶员进行培训,不断提高其责任意识。

7定期进行车况检查(重点是转向系统、制动系统、传动系统、灯光、轮胎等)和保养,性能良好。

(四)饮食安全

1食堂餐饮服务许可证有效,无超许可范围经营、证照不按时审验、无证经营现象。

2食堂经营、管理、从业人员持有有效健康证明,定期组织从业人员培训,上岗遵守卫生要求。

3食堂安全卫生设施配备齐全,正常使用,环境卫生整洁。

4食堂食品、原料定点定人采购及进货验收索证制度落实到位,离地、离墙、分类、分架贮存,无“三无”、过期、腐烂、变质原材料。

5饭菜加工、制作、供应符合安全卫生管理要求,用具、容器满足生熟分开要求,落实专业设备使用操作规程,无违禁食品供应。

6餐用具洗涤、消毒、保洁设施配备到位,落实一餐一消毒要求,洗消效果好,消毒台帐记录规范。

7饭菜留样设施配备到位,留样设备正常运转;留样台帐记录规范。

(五)公寓安全

1公寓楼内应急照明、疏散、消防、纳凉取暖、防蚊蝇等设施配备齐全。

2楼道门、疏散门、防盗窗、疏散通道、床上铺护拦长度高度等符合安全要求。

3用电管理规范,无线路老化、刀闸等隐患。

4建立领导带班、管理人员24小时值班、晚点名、夜间巡逻及外来人员登记制度。

5定期灭蚊蝇、驱虫、消毒、通风等。

6宿舍内不存在刀具、电炉子、蜡烛、打火机、火柴等物品。

(六)消防安全

1消防制度健全,岗位责任落实到位。

2消防器材配备齐全有效,位置摆放合理。

3疏散通道畅通,疏散标志、应急照明设备安装符合要求。

4规范用电、用火,插座、开关及线路状况良好。

5严格落实易燃易爆等危险品管理制度。

6定期进行消防检查,及时消除消防安全隐患。

(七)校舍安全

1房屋及避雷等附属设施符合安全标准要求;不存在使用杨木屋架、水泥檩条的平房校舍。

2校舍检查与设施维修制度健全、落实到位。

3定期对吊扇、灯具、教学仪器、橱窗、空调压缩机座等高空悬挂物进行检查,无安全隐患。

(八)安全教育

1按要求开设安全教育课程,定期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

2发挥法制副校长作用,定期开展法制教育活动。

3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

4设有安全宣传阵地,重点区域和部位设置安全标语和警示牌。

5定期组织防震、防拥挤踩踏、消防及紧急疏散演练,不断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救自护技能。

(九)特种设施安全

1锅炉、燃气、体育场地、器材等重要设备定期检查维护。

2锅炉工、电工等工作人员持证上岗。

3放射性物质、危险化学品存放、使用安全。

(十)周边安全

1学校周边无“黑网吧”、“游戏厅”等娱乐场所。

2定期排查学校周边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是危险建筑物、危险品生产企业、在建工程等,并协调有关部门积极整改。

3临近道路的学校门口设立交通安全警示标志。

五、检查方式及步骤

本次专项检查,将通过各学校自查、镇(街道)全面排查、区政府督导组检查的方式进行。检查过程中,要坚持自查与检查、督查相结合,自查与整改相结合的原则。

(一)学校自查阶段(3月25日至4月5日)

1学校自行排查

各学校要高度重视这次安全自查工作,制订详细的实施方案,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主要领导负总责,在规定的时间内,聘请专业人员对学校各项安全工作进行一次全方位、拉网式的隐患排查。认真落实安全检查责任制和“谁检查、谁负责,谁签字、谁负责”的要求,查细、查实、查全、查严,做到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求实效。

2上报排查结果

各学校根据自查情况,形成详细的书面自查报告。于4月1日以区属学校、镇(街道)中心校及各培训机构为单位将书面自查报告和《区校园安全隐患自查情况登记表》报区学校幼儿园安全管理办公室及所在地的镇政府、街道办,学校盖章、校长(园长)及培训机构负责人签字。未排查出安全隐患的,填写《校园无安全隐患承诺书》,并报区教育局备案。期间,各单位须继续做好全面日常监控,避免事故发生。

3整改治理

各单位要针对发现的安全隐患,及时制订整改措施,能整改的马上落实整改;对一时不能整改的,要落实专人、明确责任,限期整改到位;对排查出的重大隐患,要主动积极地协调有关部门统筹解决。4月5日以前,要求各镇政府、街道办结合各学校自查发现的隐患,监督整改完成。

(二)镇(街道)全面排查阶段(4月6日至4月10日)

各镇政府、街道办要成立由相关专业人员参加的安全隐患排查小组,对本辖区内所有学校幼儿园及培训机构存在的隐患开展全方位、拉网式排查。对于新排查出的安全隐患,由各镇政府、街道办迅速组织进行整改治理。

(三)区政府督导组检查阶段(4月11日至4月22日)

区政府成立相应数量的督导组,逐校全面检查各学校存在的安全隐患。检查结束后,当场下达安全隐患检查整改通知书,限期整改。在规定期限内,区政府督导组现场验收各学校隐患整改完成情况;未按要求整改完成的,区政府予以通报。同时,区政府教育督导室将根据年度督导方案进行考核,结果实行累计计分,纳入年终督导成绩。发现安全隐患未及时整改,导致发生安全事故的,依法严肃追究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法律责任。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各镇政府、街道办和各单位要切实加强对学校安全专项检查工作的组织领导,特别要全面落实主要领导负责制,健全工作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周密部署,精心组织,全力抓好此项工作。对检查走过场、要求不严格、管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造成安全事故的,严肃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二)全面治理,确保实效。各镇政府、街道办和各单位要根据本通知精神,迅速制定具体实施方案,组织开展校园安全专项检查工作,落实整改资金和责任,制订隐患监控措施,限期整改到位。排查中要有排查记录,详细记录排查时间、参加排查人员、发现的安全隐患、采取的监控措施、整改的责任人和时限、整改资金的落实等。

(三)突出重点,排查治理。各镇政府、街道办和各单位要根据实际情况,突出重点,加大工作力度,扎实开展好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坚决遏制各类事故的发生。对检查发现的安全隐患要及时整改,确保隐患及时消除。对一时难以整改的重大隐患要列出计划,实行督办制度,限期整改。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3篇

关键词:寿险培训;学习期望;激励

中图分类号:F272.9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07)10-0146-02

1问题的提出

平安保险公司是一个成熟的保险公司,当然它具有一套非常完善的培训机制:(1)增员说明会。这是公司在录用新员工之前,介绍公司情况与工作性质的说明会,是公司提供一系列培训中的一种。它主要的目的就是激发应聘者加入公司工作的热情。(2)转正培训。这是员工从试用期转为正式员工过程中的培训,是公司系列培训的一个步骤。成为正式员工后,他应对公司的各项规章制度有进一步的了解,进一步明确工作的职责与技能,提高工作的熟练程度及掌握工作技巧。(3)晋升培训。这是一名员工在晋升前所进行的一种技能培训。他的主要目的便是通过培训,在对员工的工作表示肯定的同时,告知晋升以后的主要工作职责以及相关的工作要点、方法,进一步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向更高一职级迈进。(4)衔接教育。这是贯穿日常工作中的一种培训方式。他的目的是使员工能融入公司这个大家庭中,更好地体会公司的经营理念,以公司训导及服务宗旨来鞭策与鼓励自己。

2方法

2.1原始问卷的收集

被试:中国平安保险公司上海分公司(寿险)营销管理部各营业区寿险人(业务员),共计300人。

测评手段:根据各营业区人数,按比例发放调查问卷。发放过程中注意各职级的人、性别、学历、业绩好坏、入司时间长短等情况均应兼顾。

2.2测试样本的筛选

样本:最终选取有效样本266人。其中,

(1)性别:

男性:111人,占41.4%女性:155人,占58.6%

(2)学历:

高中:187人,占71.1%大学:79人,占28.9%

(3)职级:

(4)业绩:

较好:147人,占55.5%较差:119人,占44.5%

(5)入司时间:

半年:50人,占18.4%1年:56人,占21.1%

2年:77人,占29.3%3年以上:83人,占31.3%

3调查结果及分析

(1)我们把增员说明会的影响分成4个等级,分别是“很大”,“较大”,“一般”,“没有”。

通过上表,我们可以看出,如果公司的增员说明会能够搞得有声有色,势必会增加员工工作的信心。通过增员说明会,应聘者可以根据自身的情况并结合公司的现状,判定自己是否适应所应聘的工作或者制定出相应的工作计划与目标。这样,不仅使应聘人员在决定入司后的工作能游刃有余,对公司来说,更是增加了公司的凝聚力与战斗力。

(2)我们现在通过如下统计来观察员工对转正培训的印象。

人数所占样本比例(%)

从表中我们不难发现,有相当大的一部分员工希望通过转正培训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工作能力。因为在试用期,他们在工作中一定碰到许多问题,通过转正培训,这些问题才有可能得到相应的解决;同时,通过学习,能彼此借鉴,积累工作经验。

(3)我们把员工晋升前公司开展的工作技能、管理等方面的培训是否让他们觉得收益非浅划分为4个等级,分别是“非常有效”、“有效”、“不知道”、“无效”。

认为“非常有效”及“有效”的被调查者共占89.8%,说明员工在晋升时的培训是必需的,而且是充分受到员工认可的。既然员工从心底里接受这样的培训,公司在开展培训的时候,一定能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们还从培训的内容与形式和以及学历与培训的形式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根据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无论是高学历还是中等学历的员工,他们都希望培训内容的设计者能理论与实际者来编排培训的内容。

(2)无论是高中学历或是大学学历,对于讨论式和外出参观式的培训方式,喜欢者的人数均远高于不喜欢者的人数;而对于模拟游戏式和听课式,不喜欢的人数均比喜欢此种培训方式的人数多。

4构建科学的培训模式

人的行为激励过程,实质上就是使刺激变量引起机体变量,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映。当目标达到之后,经过反馈又强化了刺激,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而员工培训正是遵循这一规律,通过对员工工作技能、公司训导、服务理念、工作目标等进行强化,从本质上刺激员工的工作热情,使这种热情从你要我做真正成为我自己要做的强烈的工作动机,从而提高自身的工作效率。

4.1首先端正对培训的认识

企业应把培训提升到人本管理和资源再造的高度来认识,弄清培训在现时代对企业经营管理的重大意义。在知识更新越来越快的今天,我们无论怎么强调培训的作用都不算过分。企业领导应把培训作为企业的头等大事来抓,把它作为企业发展过程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克服培训可有可无或与己无关的思想。并把培训列入企业的年度计划和资金预算,提高培训投资在企业预算中的比例,加大培训的力度、频度,使培训工作正常化、经常化。

4.2加强对培训的管理

企业首先应建立培训的管理机构,配备相应的管理人员,加强培训工作的计划性、针对性和策略性,紧紧围绕完成企业的任务、实现企业的目标、提高企业的业绩来组织和开展培训,把培训当作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手段。同时,要加强对培训的领导、激励和控制,及时反馈培训信息,评估培训效果,改进培训质量,真正实现培训的作用。

4.3建立科学的培训系统

(1)遵循培训的程序,如下图:

(2)选择合适的培训主体:企业培训者可分为企业专职培训师、企业主管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及外聘教师。企业内部培训者是企业培训主体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尤其是要发挥企业管理者的培训作用。作为培训主体,培训者要掌握培训的方法特点及具备培训的知识能力,因此培训者也要接受培训。在目前企业自身培训力量比较薄弱的情况下,企业可借用外部的培训力量,与各种专业、正规的培训机构合作。

(3)选择合适的培训对象:企业培训的对象是需要培训的人,没有需要不必培训。它包括企业从最高层到最低层的所有员工,而不能仅限于少数主管人员或准备提拔的人,应把所有那些合乎条件、渴望学习的员工都纳入培训的范围。尤其是企业的高级主管人员首先应接受培训,一方面为员工培训树立榜样,另一方面高级主管是所有下级的培训者。

(4)设计合适的培训内容:培训内容的适当与否是培训能否有效的关键因素,为此必须作好培训前的需求分析。培训需求分析包括组织、工作和个人分析。组织分析就是要确定企业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及企业将来发展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工作分析就是确认某一岗位的工作行为与期望的行为标准的差距。个人分析就是找出某一员工现有的技能水平与要求的技能水平的缺口。培训就是要填补缺口,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培训的内容体系从总体上来看可分知识、技能和态度培训,不同的员工、不同的岗位、不同的阶段,培训的内容是不一样的,培训的种类也不尽相同。

(5)选择合适的培训方法:企业培训的方法要符合成人学习的特点。成人学习有三个鲜明的特点,①成人是通过干而学的;②成人是通过与原有知识的联系、比较来学习的;③成人学习带有鲜明的实用性。因此培训的内容应具体、真实,与学员有关,并凸显学习的目标。在培训方法上,除讲授外,要更多采用结合学员的自身参与、亲身体验、实用训练和行动学习等,注重引导、启发和多样性,调动学员学习的自主性、积极性。

(6)选择合适的培训形式。企业培训的形式多种多样,在组织上可正式和非正式,在时间安排上可集中和分散,在工作关系上可脱岗和在岗,在培训地点上可企业内和企业外等。具体采取什么形式,应根据培训的任务、内容及企业自身的情况来定。西方学者认为,企业培训的环境氛围应以轻松活泼为宜。

(7)引入先进的培训媒介。现代企业培训的工具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除了传统的黑板、粉笔外,像录音录像、投影片、幻灯片、活动挂图、电脑系统、培训软件等先进技术越来越被企业在培训中采用。先进的培训媒介一方面提高培训的效率,另一方面增强培训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杨文士,张雁.管理学原理[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石俊杰.应用心理学[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993.

[3]王辉.浅谈保险公司员工培训的目的和要求[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04).

[4]蔡文著.走出员工培训的误区[J].人才资源开发,2005,(05).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4篇

针对员工适应能力、创新能力、改进能力薄弱的现象,结合公司“十一五”总体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员工素质提升工程,突出高技能、高技术人才培养及专业技术力量储备培训,为公司建立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卓越企业提供合适的人力资源。

二、编制原则

(一)战略性培训与适用性培训、提高性培训相结合。

(二)面向全员,突出重点。

(三)集中管理,统筹安排,责任明确。

(四)盘活资源,注重实效。

三、培训的主要任务

(一)结合公司新工艺、新设备、新流程,以职业生涯发展为动力,以技能鉴定为手段,以技能培训、技术比武与导师带徒为载体,大力推进高技能人才培养。

1、开办精炼、连铸、轧钢、焊工、仪表工等个专业工种技师(含高级技师、技师、内定技师)培训班,共培训名;开展焊工、仪表工、锅炉、汽机等个工种高级工培训班,共培训名。

2、高标准、严要求,切实抓好公司钳工、天车工等通用工种及部分行业工种青工技能比武培训,培养公司级技术能手名。同时根据国家、省及行业要求,组织相关工种技能大赛参赛人员的选拔与培训,培养省级以上技术能手2名。

3、大力实施技能人才“”培养工程。

各单位从实际出发,为经验丰富、掌握绝活的优秀技能人才(特级技师、责任技师等)配备1名理论丰富、文字表达能力强的员工做助手,形成1名优秀技能人才加1名高学历助手的高技能人才团队,导师向助手传授实践经验,助手帮助导师提高理论知识,整理操作经验、诀窍、心得等,培养一批知识型与复合型的高技能人才。

4、选送公司球团竖炉、高炉、转炉、连铸、精炼、轧制等方面的操作骨干50名,到相关同类企业现场跟班培训,学习、了解先进的操作技术与方法。

(二)充分利用内外资源,大力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与技术提升培训。

1、发挥培训中心作用,分层次开办计算机应用提高、计算机三维制图、液压技术、变频技术、PLC、英语等培训班。

2、结合新产品开发,有计划聘请内外专家讲授“”知识,开展技术专题讲座次;结合现场工艺与设备,从设备厂家聘请专家来公司开展高层次的液压技术、变频技术、特殊仪表等专业的现场培训,促进新技术、新工艺的传播。

3、加大送外培训力度,有计划地选拔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公司等国外先进企业进行对口岗位培训,派遣名优秀的专业技术人员到国内相关企业、高等院校学习,提高专业技术水平,为公司技术进步与技术改造提供智力保障。

(三)适应公司发展与管理提升的需要,加强公司所需各类管理人员的培训。

1、根据省委、省国资委、集团等上级主管部门的要求,有计划地选拔高、中层管理人员人送外培训,进一步提高高中层管理人员的生产经营与管理能力。

2、加大各层级管理人员脱产轮训的力度。对新近提拔或拟提拔的中基层管理人员进行任职资格培训;以MBA核心课程为主要内容,结合公司管理实际与要求,举办一期为期1年的中层管理人员脱产轮训班;以基层管理理论与实务为主要内容,举办二期6个月以上的基层管理人员脱产轮训班;继续以《企业班组长培训教程》为主要内容,在班组骨干人员中组织5期、脱产1个月的培训;通用管理能力与专业管理能力相结合,举办一期脱产6个月以上的采购、营销系统人员培训。

(四)分层次继续开展各类相关知识和技能的适应性与提高性培训。

2、为规范设备管理,减少设备事故,外聘专家举办一期以高、中管理人员、设备科长、专业点检员为主要对象的规范化点检定修培训班;采取自主办班,开展以TPM设备管理知识及简单的设备维护、设备管理规程、应急预案、岗位职责等为主要内容的设备操作与维护人员的培训。

3、配合公司持续改进工作,继续做好人员的培训与系统各级用户培训。

(五)为公司“十一五”新上技改项目做好人员储备培训,根据项目规划提前开始培养大高炉炉长、工长、转炉主炼钢工与摇炉工、精炼连铸班长等关键岗位人员。

四、实施策略与保障措施

(一)加大宣传力度,强化现代培训理念,营造全员学习氛围。

公司将通过电视、报纸、网站等媒介的宣传报道,促使各级管理者深刻认识到“培训开发是企业快速发展的推动力”、“培训是生产的第一道工序”,培育开发下属、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团队是自己义不容辞的职责,自觉站在公司建设具有永续竞争力的卓越企业的战略高度重视员工的学习和成长;同时,公司必须整体营造出“需要学习”的氛围,促使员工真正认识到“适应岗位要求,提升自身素质、是每位员工的责任和义务”,培训是帮助员工提高生存能力和岗位竞争能力的有效途径,努力提高员工学习的主动性。

(二)完善培训制度,加强考核与激励,健全培训管理体系

1、适应公司管理变革和人力资源管理集中的要求,优化培训管理流程,修改并完善《员工培训开发管理办法》等有关培训管理制度,规范管理,提高培训开发的效率。

2、加强计划管理,严格考核,保证培训效果。将所有培训分为公司集培、单位自培、送外培训,集中管理,严格按经济责任制考核工作要求定期对培训中心、各单位完成培训计划及培训效果的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同时加强对培训员工的考核,将员工培训结果与待遇、使用挂钩。

3、完善培训奖励措施,对培训效果显着的项目实施单位、优秀学员、优秀教师(含兼职教师)进行评优并给予一定奖励,同时提高兼职教师培训授课及师傅带徒的津贴标准,鼓励员工传授知识与经验。

(三)对内整合资源,充分发挥技术部门优势,提高自主培训开发的能力;对外加强合作交流,实现培训资源互补,满足高层次培训需求。

1、进一步发挥培训中心在通用专业(工种)基础理论、基础技能培训方面的作用,多渠道解决培训基础建设资源,提升培训中心在通用工种技能培训硬件设施水平,满足员工基础技能训练的需要。

2、发挥技术中心、信息自动化中心、检修中心等单位(部门)在现场技术、现场操作方面培训的优势,将其资源纳入公司有关专业(工种)现场技术、技能培训资源管理范围,确保公司所需培训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3、从公司整体利益出发,打破单位(部门)界限,充分利用现有及闲置资源,促进同工种不同单位之间相互学习、交流与培训,实现培训资源共享。

4、加强外部培训信息的甄别,选择与优秀的培训机构合作,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同时加强与等兄弟单位的相互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四)进一步加强培训工作者队伍建设与培训教材开发工作,为培训提供合格的师资与有效的蓝本。

1、聘请专家来公司对内部培训师(特别是兼职教师)、考评员、培训管理员进行专业训练,提高培训工作人员队伍整体素质。

2、组织公司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开发一批符合公司装备、工艺技术实际的培训资料,加速完善试题库、案例库,满足培训需要。

3、发挥培训中心专业优势与业务特长,使其为各单位的自主培训提供业务指导。

(五)加强过程管理和监控,确保培训质量。

在培训项目实施过程中,坚持按培训质量管理标准进行管理,重点抓好培训准备、培训实施、考核评估等“三个环节”,一方面督促培训责任单位根据需求做好课程设计和师资选聘,加强对教师教学过程的管理与质量控制,严格对学员的考核;另一方面完善培训效果评估方式,从学员反应、学习成绩、用人单位评价等方面测定培训满意度。

五、有关说明

(一)公司所有主要培训(含公司集中培训、各单位自主培训、送外培训等)均纳入本计划(具体培训项目见附表),其他临时性培训按计划外培训管理。

(二)涉及党建工作、工会工作的有关培训项目列入公司党校计划,日常性的政治学习、班组学习列入“”范畴。

(三)每个培训项目开班前,必须提前一周按规定申报实施方案,经人力资源部审核批准后实施。

(四)本计划由人力资源部负责解释。

员工工作计划(二)

近期为一个公司明年的培训进行一个全面的安排,拟定了一份简洁实用的员工培训工作计划,让大家分享的同时是想听听有何更好的建议,互相学习交流,共同提高。

为了提高员工和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保证公司可持续性发展;必须进行有效的培训,做好培训的基础是要有可行完整实用的培训计划,现将今年的培训工作计划如下:

一、建立集团公司、下属各分公司和车间班组的三级培训教育体系

一级培训是集团公司负责集团大政方针、公司文化、发展战略、员工心态、规章制度、管理技能、新技术、新知识等前瞻性教育和培训。培训对象为集团公司中层以上管理人员和集团全体管理人员。组织部门为人力资源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小时。

二级培训是各分公司负责对本单位班组长以上和管理人员的培训,主要内容是公司企业文化教育、本单位规章制度及安全操作规程;负责人为各分公司总经理。每月一次,每次不少于一个半小时。

三级培训是各车间班组负责对所管辖的全体员工的培训,主要内容是岗位职责、操作规程、安全操作规程、岗位工作流程和工艺技能专业知识、作业指导书等,负责人是各车间班组的负责人。培训时间是每周不少于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利用每天的班前会班后会,反复学习本岗位职责和安全操作规程。

二、各分公司专业业务技能知识的培训,主要内容是三个方面:一是工艺技术知识的培训,二是机械设备维护和保养知识的培训,三是生产管理知识的培训;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

三、各部门(如销售、财务、采购、人力资源、国际贸易、办公室)专业知识的培训由部门负责人组织进行,主要内容就是本部门相关专业知识的系统培训,结合工作实际运行中出现的专业问题,进行探讨培训交流,教会下属如何去做好工作,提高下属的专业技能,每周一次,每次不少于一小时。培训形式多种多样,目的就是提高人员素质和工作质量、产品质量。

四、新员工的岗前培训:新员工集中招聘八人以上者由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培训,不得少于三天,主要内容是公司简介、发展历程、战略目标、公司文化、产品介绍、通用规章制度和通用安全操作规程,新员工到车间后(或班组)进行岗位职责和操作规程的培训,第一个月内在车间实际培训不得少于6小时,使每个员工到岗后明确本岗位的工作职责范围,本岗应知、应会,应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本岗位工作做到什么标准,明确本岗位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新员工在上岗二个月后要有书面考试,考试成绩纳入试用期转正的考核评定中。对于平时补充招聘到岗的新员工人力资源部每月集中进行一次岗前培训。

五、培训的考核和评估,培训计划的有效运行要有组织上的保证,并要用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对培训结果要跟踪。建立管理人员培训档案,把管理人员参加培训、培训作业上交等情况纳入档案管理和全年的考核之中。考核是两个方面,一是对培训组织者的考核,二是对员工参训后的评价和考核;要保证培训工作落实到位。使培训工作真正成为公司的基础工作,培训真正起到作用,有效地提高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并使之能科学、扎实而又有效地开展起来,变员工要我培训为我要培训,以适应公司的转型和高速发展,塑造学习型组织,体现公司和个人的价值。

六、要求:各分公司各部门拟定本单位的年度培训计划,培训年度工作计划于一月十日前报主管领导;培训计划要认真去做,细化到每个月进行几次,培训计划中要明确培训的组织者、责任人,培训时间,培训主题及内容,培训形式,参训人员,培训主讲,培训要有记录,对培训结果要进行评估和跟踪;培训形式可多种多样,严格按培训计划执行;人力资源部每月至少进行一次检查指导。

通过培训全体管理人员和员工明确公司的企业文化内涵和岗位业务知识,明确各自岗位职责、工作标准,熟练掌握多种业务技能,改进绩效,进而提高全体管理人员和员工的素质,提高公司的管理水平;达到公司和员工的双赢,从而为实现公司的战略目标奠定人才基础。

员工工作计划(三)

由于先前本人从事的工作是教育培训行业的网站推广和优化,所以对于一个刚刚踏入医疗网络优化的新人来说,也是一个充满挑战,机遇与压力并重的开始的一年。因此,为了我要调整工作心态、增强责任意识、医疗知识自我提升的意识,充分认识并做好医疗网络推广的工作。为此,在网络部的小杨、何廷婷两位同事的热心帮助下,我逐步认识本部门的基本业务工作,也充分认识到自己目前一些方面的不足,为了尽快的成长为一名职业的医疗网络营销人员,我订立了以下年度工作计划:

一、熟悉单位的规章制度和基本工作的实施。作为一位新员工,本人通过对基本工作内容的实施,使我对公司的业务有了更好地了解,便于以后在工作中更加得心顺手。

1、在第一季度,以知识学习和提升自我网络推广能力为主,由于我自身先前没有接触过医疗行业,知道存在欠缺,先从网络编程做起,我会充分利用从事编辑工作的这段时间补充本单位网站的内容知识大纲,认真学习本院得规章制度,对本院的医疗方面的权威技术了解透彻,与部门人员充分认识合作;通过到相关的网站,了解网上同行对手的营销推广模式;通过百度知道,SOSO问答的方式、博客发表医疗方面的博文、相关医疗行业的论坛发帖、和重权相当的网站互换友情链接等方式,让更多的潜在客户了解本院的网站,与核心技术,从而到本院进行治疗,同时也让自己正式转正成为我们公司的员工。

2、在第二季度的时候,本人对公司的了解,和日常工作的任务实施都有所了解,我会努力争取让部门所负责的武警广西总队医院泌尿外科等网站的关键词,在百度排名有所提升,让本院的知名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更加深入人心。让男同胞在有需要帮助的情况下会第一个想到的是“武警广西总队医院”。

3、第三季度时,相信通过本部门同事的合作和努力,本院的品牌效应也有一定的提升,对一些潜在的,真正需要医疗的客户就可以逐步渗入进来,到本院进行医治,并能够健康向上的进入自己完美幸福生活。此时我会伙同公司其他员工竭尽全力为公司进一步发展做出努力。

4、年底的工作是一年当中的顶峰时期,加之我们一年的本院的男科网推广、对潜在客户的推广,我相信是我们网络部一定功夫不负有心人。同时,我们部门会充分的根据实际情况、时间特点去做好客户开发工作,并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节我部的工作思路。争取把工作业绩做到最大化!

二、制订学习计划。做医疗网络营销推广的工作是需要根据网络市场不停的变化局面,不断调整推广和营销策划思路的工作,学习对于网络推广优化人员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一个网络推广优化人员与时俱进的步伐和自我价值的生命力。我会适时的根据需要调整我的学习方向来补充新的能量。医疗网络营销知识、本院的医疗核心技术知识、男科方面的病例知道、部门管理等相关医疗网络营销的知识都是我要掌握的内容,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

三、加强自己思想建设,增强全局意识、增强责任感、增强服务意识、增强团队意识。积极主动地把工作做到点上、落到实处。我将尽我最大的能力减轻领导的压力。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5篇

(一)党组织建设

1、组织网络

(1)建立社区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研究社区建设工作,每年研究不少于4次。

(2)建立由社区党组织牵头,驻区所有单位党组织参加的“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围绕辖区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深化共驻共建活动。联席会议每年至少召开4次,必要时随时召开。

(3)建立健全社区党组织,不断扩大社区党建工作覆盖面,按照“便于党员活动、便于发挥作用、便于加强管理”的原则,科学合理设置党支部、党小组,把党支部(党小组)建在楼栋、建在楼宇、建在市场、建在协会。社区内具备条件的“两新”组织,全部建立党组织。

(4)建立社区党员服务中心,下设党员义工服务站、在职党员联络服务站、流动党员服务站、社区党员帮扶工作站、党员活动室。其中,党员活动室配备电视机、DVD、电教片库等电教设施,藏片量在80部以上。各站(室)积极发挥职能作用,工作成效明显。

(5)在综合市场、居民楼和商务楼宇等地设立党员服务点,为党员特别是流动党员提供咨询、学习、教育、交流、援助等服务。

2、班子建设

(1)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5-7名,设党支部或党总支的不少于5名,设党委的不少于7名,其中组织、宣传、纪检委员各1名。班子结构合理,素质较高,均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至少有1名班子成员年龄35岁以下、学历大专以上。

(2)社区党组织充分发挥领导核心作用,社区重大事务均经社区党组织研究讨论。

(3)班子成员职责明晰,分工明确,团结协作,整体形象好,在社区居民中有较高威信。

(4)工作有计划、有措施、有记录、有总结。

(5)班子成员每月集中学习不少于2次。

3、制度建设

(1)制定并落实社区党组织工作职责和社区党组织书记、副书记、委员职责。

(2)制定并落实社区党组织议事规则。

(3)坚持“”制度,以时事政策、就业技能、社区管理、科学文化知识等为重点内容,抓好社区党员的经常性教育,确保党员每年集中学习时间不少于6天。学习活动有准备、有讨论、有实践、有记录。

(4)建立并落实民主生活会和民主评议党员制度,班子每年召开一次民主生活会,每年至少以党支部为单位开展一次党员评议活动。

(5)建立并落实在职党员“参加社区活动登记卡”、“社区表现情况反馈单”等在职党员双向管理制度。

(6)建立健全流动党员教育管理制度。

(7)建立并落实社区党员活动制度,积极整合辖区党建工作资源,经常性组织党员开展学习培训、服务救助、娱乐健身、交友联谊等活动,每年不少于18次。

(8)建立并落实结对帮扶制度,社区“两委”成员和有条件、有能力的社区党员采取“1+1”结对子帮扶等形式,帮助困难群众解决实际问题。

(9)建立并落实档案管理制度,各类文件、会议记录、活动记录、服务情况等定期归档,集中保管,门类齐全,整理规范。党组织、党员、党员义工等信息实行微机化管理。

(10)社区组织机构图和重要规章制度统一制作上墙。

4、党员管理

(1)做好在优秀社区工作者、就业再就业和创业典型、社区贤能等各类先进分子中发展党员工作,每年保持有3名以上入党积极分子,且至少发展1名党员。

(2)按要求开展党员义工服务活动,成立人数不少于30名的党员义工服务队,每年组织党员义工开展集中活动不少于12次。

(3)开展在职党员“亮党员身份,树先进形象”活动,在职党员身份在小区或楼栋公示公开,并积极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每年参加活动原则上不少于10次。社区党组织定期将在职党员有关情况反馈其所在单位党组织。

(4)建立流动党员基本情况台账,社区党组织班子成员与流动党员“1﹢X”挂钩联系,每年联系不少于4次。适时组织流动党员开展活动。

(5)开展党员承诺服务活动,60%以上党员每年承诺为群众办1-2件实事,履诺情况较好,承诺和履诺情况进行公示。

(6)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示范户”等活动,党员责任区、先锋岗、示范户统一挂牌标识。

(7)完善党员激励关怀机制,每年评选一次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员义工,并进行表彰奖励;建立社区党员(居民)扶助金,开展多渠道的募捐活动,适时对困难党员(居民)进行走访慰问、救济救助。

(二)自治组织建设

1、自治组织

(1)社区居委会班子依法选举产生,班子成员不少于7名。班子结构合理,均有高中(中专)以上文化程度,至少有1名班子成员年龄35岁以下、学历大专以上。班子成员素质较高,具有奉献精神。

(2)居委会下设人民调解、治安保卫、公共卫生等专业委员会,分工明确,运转正常,定期制定并积极实施相关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3)成立社区居民代表大会和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社区重大事务通过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或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讨论决定,实行民主决策、民主监督。社区居民代表大会每年至少召开2次,社区议事协商委员会每年至少召开6次。

(4)成立社区工会、共青团、妇联、关工委、老年体协等群团组织。

(5)培育和发展群众性文体组织、慈善组织、科普组织和社区中介组织等民间组织,组织和引导各类组织开展便民利民活动。建立社区志愿者协会,实行志愿者注册制度。

(6)居民小组长和楼栋长队伍健全,在协助社区居委会做好居民自治等工作方面作用发挥较好。

2、制度建设

(1)制定符合社区实际的《社区居民公约》并经居民大会通过,居委会认真监督执行,居民履行公约情况较好。

(2)建立民意调查、民情分析、民意反馈等制度,向每户居民发放社区便民联系卡,设立居民意见箱和热线电话,及时收集、处理和反馈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3)建立健全居务公开制度,公开办事依据、办事程序、办事标准、办事纪律、办事结果。居务公栏设有政务、财务、事务、计划生育等栏目。财务收支及低保工作情况每月公开1次,其他内容定期或适时公开。社区内建有公开栏2处以上,面积不小于10平方米。成立居务公开监督小组,每年向居民代表会议报告监督情况2次以上。

(4)建立民主评议制度,年内民主评议“两委”成员不少于1次。

(5)办公经费及时落实到位,财务管理制度完善,账目清晰规范。

(6)社区干部工资补贴统一、规范,并按时足额发放,落实社保、医保补贴。

二、办公设施完善

(一)办公用房:建有不少于300平方米且装修美观、实用的社区办公用房,内设有社区书记、主任办公室,党、团员活动室,综治、警务室,图书室,档案室,纠纷调解、计划生育、环境卫生办公室。

(二)办公标识:社区办公室门前悬挂有社区党组织、社区居民委员会的牌匾(规格:长方形不小于1500×300MM);办公楼内各室制作有工作室和岗位标牌。各种牌匾、标识的制作美观、得体。

(三)办公设施:配置有电子居务公开系统、桌椅、电话、电脑、打印机、彩色电视机、影碟机、音响设备、传真机、照相机、空调、喊话器、档案柜等相应的办公设施;社区制作有自己的网页,社区服务和社区管理实行微机化。

(四)办公制度:办公室内张挂有“社区区域示意图”、“社区组织机构网络图”、“社区基本情况一览表”,各室张挂有相应的工作职责和制度。社区工作人员办公时实行统一着装。

(五)办公经费:社区办公经费每年拨付不少于20000元。

三、社区服务优良

(一)完善服务设施

1、社区服务站:成立社区服务领导机构,制定工作规划和年度计划,年终有总结。建有不小于50平方米的社区服务站(一般设在社区办公楼的底层),内设有“慈善超市”和劳动保障、计划生育、低保、优抚、法律咨询、家政、养老等服务岗位;站厅按照工作服务要求统筹装饰布置,厅内设有服务宗旨标语(标识)、服务指南、服务程序、工作职责,配置有相应的服务设施。服务站的工作人员按照岗位工作性质,从相关部门抽调安排。

服务站设立各类服务、监督电话,向居民印发社区便民服务卡及有关服务宣传资料。

2、社区教育培训中心:建有不小于100平方米居民教育、就业培训中心,配备有电脑、投影等相应的教学培训设备、设施。

3、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社区应按照便捷就医(居民步行最远点不超过15分钟)的原则,建立医疗机构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中心、站的规模、功能、设备达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标准,医务人员水平达到全科执业医师资格,基本能满足社区居民小病不出社区的需要。

4、社区文体活动站:建有不小于100平方米(室内)的文体活动站(可分设),配置有不少于15种类的文化娱乐器材和不少于8件的健身、康复器械。

5、社区文化活动广场:建有可容纳300人以上户外场所、可供居民休闲、健身、娱乐和举办小型文艺演出,广场规划合理,功能设施齐全,文化氛围浓厚,环境建设优美。

(二)拓展服务项目

1、社区就业服务:开展社区就业和社区居民的技能培训,为居民提供就业信息支持,每年开展3次以上职业培训和中介服务活动;对居民就业状况及下岗、失业人员进行微机动态管理,多渠道解决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建立就业与失业保险、社区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联动机制,帮助残疾人、享受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待遇的相关人员实现就业。

2、社区保障服务:开展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以及残疾人、老年公共服务设施和服务网络建设,为社区老年人提供护理、应急救助服务(为孤寡老人、残疾人设置有求助呼叫器、电话等设施);帮助社区居民按规定参加各项社会保险。成立社区双拥优抚小组,建立优抚对象基本情况台账,每年开展2次以上较大规模的“爱心献功臣”等拥军优属活动。

3、社区救助服务:成立社区低保工作评议小组,协助有关部门加强社区失业人员和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对象的动态管理,及时掌握居民的就业及收入状况,切实做到“应保尽保”。积极开展社区社会救助服务,帮助居民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大力发展社区慈善事业,面向社会经常开展爱心捐赠活动,利用“慈善超市”做好扶贫济困工作。

4、社区医疗卫生服务:开展以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贫困居民等为重点,为社区居民提供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服务。组织居民和外来人口开展卫生政策法规、防治性病、艾滋病等生殖健康科普知识的教育活动。法定报告传染病报告率100%。

5、社区计划生育服务:建立已婚育龄夫妇(包括离职下岗、失业和流入已婚育龄夫妇)计划生育、生殖保健等技术服务档案,免费发放避孕节育药具,将计划生育家庭的生产、生育、生活服务全部纳入社区服务之中。辖区人口计划生育率达90%以上,环、孕检率达90%以上,生殖保健服务率达90%以上。

6、文化、教育、体育服务:文化、教育、体育等部门协同,帮助和指导社区建立居民文明教育学校、青少年教育学校、社区文艺演出队、老年腰鼓队等;定期开展法制、国防、社会公德、家庭美德、科普、卫生健康、环境保护等教育,重大节日为居民举办文艺体育活动。

7、“社区百事帮”服务:依托市、区(市)、街服务网络平台,利用社区网、“快易亭”、企业或民间加盟服务组织,为居民提供无偿、有偿的高效、便捷服务,满足居民生活多样化需要。

8、社区志愿者服务:积极发展社区志愿者队伍,有注册的社区志愿者组织人数占辖区总人数的3%以上。社区各种志愿者(社区义工)服务组织不少于10个,并制定有活动计划,能经常开展各种便民、利民、为民的服务活动,每支服务队伍年开展的服务活动不少于12次。积极开展社会人才队伍建设试点工作,年内社区“两委”人员进入社会工作专业人才队伍(即取得社会工作者专业职称)不少于30%。

(三)收集活动资料

各活动站(点)配有专(兼)职管理人员,制定有相关的工作职责和活动规定,所开展的各种服务和有组织的活动,图片、文字记录完整,并规范装订成册。

四、社区环境优美

(一)社区环境建设

1、成立社区环境卫生创优领导机构,制定环境保护工作计划、社区环境卫生公约。

2、建立环境卫生应急反应机制和卫生巡视员制度;配有专职清扫保洁员,道路和社区公共场所卫生保洁率达到100%。

3、社区各居民住宅区的绿地、活动场所,设置有保护环境卫生、爱护花草树木的温馨提示标牌。每年开展群众性的环境卫生主题宣传活动不少于2次。

4、社区公共场所建有符合卫生标准的公厕,居民住宅区等活动场所设置有垃圾分类收集箱、果皮箱;居民生活垃圾袋装覆盖率达到100%,辖区单位办公垃圾收集率达到100%。

5、社区小街小巷路面整洁,无污水、无窨井盖缺损;社区范围内无化粪池外溢现象。

6、社区住宅楼道整洁,楼道内无堆积物、无垃圾广告、无乱丢乱吐现象、无废弃垃圾。

7、社区无烟、气、尘、声、光污染。

8、组织社区居民开展经常性植树养绿、护绿活动,社区内有花、有草、有树、绿化覆盖率超过30%,地面不超过5%,道路两侧和居民经常活动的公共场所无地面。

9、居民住宅小区整洁美观,无乱堆乱放、乱晒乱挂、乱开挖、违章搭建、占道摊点现象。社区范围内树上、电线上无吊挂物、无饲养家禽、家畜现象,无违规饲养宠物和宠物随地大小便现象。

10、社区内建筑工地全部实行围挡施工,市政工地全部实行围栏施工,并有安全标识。

11、社区临街店面和单位落实卫生“门前三包”责任制,管约率达100%。

12、社区内机动车,非机动车划线停放、无乱停乱放现象。

13、社区内花草树木、绿化带修剪整齐、无毁绿、侵占绿地的现象、古树和名木得到有效保护。

14、设立环境卫生评议宣传栏。每周开展卫生检查,检查记录完整。

(二)社区公共卫生

1、掌握本社区居民的总体健康状况、疾病流行态势及影响居民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建立相关情况报告制度。

2、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建立社区居民健康档案率达80%以上;每月至少举办一次健康教育讲座,每年至少为辖区老年人、残疾人、低保户、优抚对象提供一次免费体检。

3、建立人口计划生育协会,配备一名具有初中文化以上、年龄在35周岁左右的计划生育女性专干;社区设有计划生育宣传栏;开展政策法规、优生优育、避孕节育等人口计划生育宣传教育,加强流动人口计划生育管理,育龄群众人口计划生育应知应会率达95%以上;流入人口《计划生育婚育证明》查验证率达90%以上。

4、针对社区常住人口的社区预防保健主要指标达到良好水平。

5、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综合满意率不低于85%。

6、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知晓率不低于90%。

7、除四害组织网络健全,管理制度完善。

五、社区文明祥和

(一)综合治理

1、设立综治工作室。主任由社区居委会负责人兼任,社区治保、调解、物业管理企业负责人、驻社区民警等为工作室成员。社区综治组织机构网络图、综治工作职责、制度规范张挂。社区综治工作有规划,有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综治室工作制度落实、资料台账齐全。

2、健全综治组织。建立治保会、调委会,健全社区保安队伍、楼栋长队伍、看楼护院队伍、义务消防队、义务治安巡防队、治安志愿者队伍、治安信息员队伍等群防群治队伍,治保、调解组织和群防群治队伍职责明确,管理规范,有工作安排和记录。

3、设立警务室。警务室办公配有电脑、电话、打印机;内装电子监控设备,与居民小区的技防设施联网,形成联控联调。民警每周在社区工作办公时间不少于20小时;设立警务告示栏,组织群防群治力量开展治安防范工作,能及时有效地处理社区治安突发事件。

4、开展普法教育。有普法规划、计划和法制宣传员队伍,社区固定的宣传栏中有法制宣传专板;每月进行一次禁毒、禁赌等有针对性的法制宣传教育活动;每年举办1-2期法律知识讲座。

5、开展法律服务。推进法律服务进社区,建立法律服务站,开展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积极为青少年、妇女儿童、老年人提供维权服务。

6、加强流动人口的管理。制定租赁房屋行为规则,暂住人口登记率要达到100%,办证率达到100%。

7、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落实。每周开展一次矛盾纠纷排查调处,排查记录全,调处责任落实,按要求向上级综治办报送排查调处情况。民事纠纷调解网络健全,民间纠纷调解率达100%,调解成功率达98%以上;民事纠纷调解案件有登记、有调解协议和调解卷宗。

8、对重点人员做到底数清、情况明,管控措施落实;建立较完善的刑释解教人员安置帮教体系,定期开展活动,无重新犯罪;安置帮教工作台账详实。

9、开展创建“平安社区”活动。制定平安社区创建方案、规划,认真落实防范未成年人犯罪、社区矫正等综治工作措施。协助公安机关开展“打非扫黄”、“打黑除恶”等活动,社区治安状况良好。

(二)社区文化

1、社区文化工作有年度计划工作、工作总结。

2、社区根据自己的特色,通过征求居民意见,创作有“区徽”、“区歌”,并得到多数居民的认可。

3、社区设置文化教育综合宣传栏2处以上,每处面积不少于10平方米,设有居民阅报栏5处以上。

4、成立社区老年艺术团,每月开展活动一次。

5、建立群众文化组织及文化宣传队伍,队伍达5支以上。

6、有社区文化组织管理者1人以上,聘有文化指导员(或辅导员)1人以上。

7、举办户外社区居民论坛、每年至少2次。

8、组织居民参加广场文化、公园文化、家庭文化以及老年文化、少儿文化等娱乐活动,全年不少于10次。

9、重大节庆(如元旦、春节、国庆)及纪念日、宣传日,组织居民开展有意义的活动和宣传。

10、每季开展不少于1次的科普宣传和反封建迷信、反伪科学教育活动。

11、社区内设有文化活动室、社区图书室、室外健身场、社区体育活动场地。文化活动室配有相应的器材,社区图书馆(室)有图书8000册以上;室外健身场按每2000人建设一处,设有适合老年人少年儿童的健身器材(每处不少于10件);驻区单位的文体活动场所定期免费向居民开放。

(三)社区教育

1、制定社区教育发展规划,将社区教育纳入社区年度工作和总结。

2、社区成立由社区工作者、驻区单位代表、居民代表组成的社区教育委员会,制定完善的社区教育工作制度和管理制度。

3、基本实现社区教育资源共享,有健全的社区教育网络体系,建有市民学校和社区居民培训机构。

4、对90%以上常住居民的受教育情况(学历)进行登记,建立台帐。

5、社区教育有教材,社区印制社区教育宣传品4种以上。

6、针对社区内不同人群结构,开展有针对性教育、培训活动,开展活动不少于6次。

7、配合学校、家庭,以社区为平台加强对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建设,组织居住在辖区内的中小学生自愿参加社区社会实践活动和各种学习培训活动,对95%以上辖区内中小学生建立台帐并有具体活动安排。

8、开展学习型家庭、学习型楼院的创建评选活动,效果显著。

(四)文明建设

1、建立社区精神文明建设领导机构,有具体工作人员,有年度工作计划和总结,有完整的工作资料。

2、广泛开展《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全民科学素质计划纲要》、《市民文明公约》和《居民文明守则》宣传活动,在社区设立永久性宣传牌。

3、积极开展文明家庭、文明楼院、文明单位、文明小区等创建活动,文明家庭达到70%以上,文明楼院达到60%以上。

4、社区固定的宣传橱窗中,设有专板的精神文明建设宣传内容。

5、社区内无封建迷信活动。

6、社区内风气良好、邻里团结、家庭和睦、尊老爱幼、互敬互爱、无家庭暴力、无虐待家庭成员的现象发生。

六、工作富有特色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6篇

1、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管理,全县717家事业单位25516名人员履行了聘用合同签订手续,分别占应推行聘用制单位总数的95.4%和人员总数的98.5%。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制度的实施。强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报备制度,规范有序地对人员招聘进行动态管理,本年度共有35家事业单位实行公开招聘计划审核备案,招聘岗位701个,截止11月底,共有18家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方案获准实施,拟招聘工作人员264名,现已有12家单位完成招聘工作,核准公开招聘拟聘人员77名;监督指导区级人社部门做好区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配合县教育局完成2013年度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招聘工作,共招聘免费师范生30名安排到县直属学校任教;举办2013年度全县事业单位人事干部培训班,提高各单位人事干部落实公开招聘制度和人事管理业务能力。全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平稳实施,没有出现违规招聘、违规进人的问题,社会舆论反映良好。

2、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完成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过渡,共过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86人、一级专业技术人员7866人、二级专业技术人员4340人。完成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试点工作,共评审通过5名正高级教师、12名高级教师、138名一级教师、74名二级教师。继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深化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印发《关于做好____县非公经济组织职称工作的通知》,建立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网上咨询服务”通道,提高职称服务质量。开展大中专毕业生起点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人员流动确认工作,共认定378人。协助省厅做好千百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的推荐工作,共推荐8人。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规范化工作,出台《____县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任职条件指导意见》,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系统,提高岗位设置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完成对367名事业单位人员的岗位调整工作。

3、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管理。完成上年度我县新招考的7家单位46名公务员报到手续办理工作;完成我县2013年度公开招考的39家单位64个公务员职位的计划申报、报名审查、资格复审、体检和考察工作;指导9家单位面向全国或全省公开选调42名公务员。前3季度,共办理公务员调动(交流)29人、公务员登记和转正定级220人、县政府人事任免手续137人。同时,积极推进全县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探索正科级领导干部和乡镇公务员培训的新路子;以“需要什么补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续在全县范围内组织开展公务员网络在线学习培训,共设定22门课程、50学分;组织开展全县公务员基本功训练和普通话培训测试,我县获得全省公务员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开展以“转换角色,适应履职需要”为主题的公务员初任培训,我县2012年新招录的105名公务员均参加了培训;举办新晋升正科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79人参训;举办公务员管理业务培训班,全县公务员单位105名人事干部参训。搭建公务员学历提高平台,对具有相关资质的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开展大专以下学历升专科和专科升本科学历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学历层次、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做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库工作,涉及全县302家单位7372名公务员的登记备案信息,通过了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的审核验收,我县名列全省第一,被评定为优秀单位。

4、扎实做好工资福利工作。进一步规范

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区津贴工作。继续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做好2013年我县990家样本企业薪酬调查工作,增加64个通用性、可比性较强的工种(岗位)的工资指导价位(现已达744个,涉及50个行业),并于7月份向社会公布。5、做好干部计划安置和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根据全省干部安置工作部署,通过前期调查摸底,掌握县属各单位及各区干部接收需求,采取双向选择与指令性分配相结合的办法,以干部考试考核综合成绩、个人填报志愿和用人单位需求情况相结合的安置方式,按时完成省里今年下达我县的营职以下(含技术级)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出台《____县再就业企业干部管理意见》,不定期举办困难企业干部座谈会,掌握该群体的动态,及时化解矛盾,全年共为272名困难企业干部发放困难生活补助508.1万元,为54名困难企业干部缴纳五项保险费85.2万元。积极做好自主择业干部安置报到、医保缴费、档案管理、政策咨询等工作。

(四)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在全县推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五星”考评标准管理,调整我县及各区劳动保障监察、劳动用工和集体合同审查备案的管辖范围,实行属地管理,并制定出台《____县关于构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行农民工工资月发放制度,开展规范劳务派遣行为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建筑领域专项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保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物业管理行业依法用工知识培训等系列活动,并联合县公安、工商等部门,发动检查人员579人次,在全县范围内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县场秩序专项检查行动,采取了重点检查与普遍检查相结合方式,突出重点地打击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黑职介”,并对我县证照齐全的职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了普遍检查。同时,试行网上办案模式,劳动监察案件的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后续处理、审批等程序均通过劳动保障监察网络操作,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办案透明度。前三季度共执法检查各类用人单位3807家,涉及用工人数6.1万人;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数418件,在法定期限内的结案率达95%;责令补签劳动合同15016份,补办社保登记462人;为1969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1990.5万元。参与处理突发事件120宗,涉及劳动者7256人,尤其是成功处置了年初易发、频发的农民工讨薪事件,比如:成功处理了37名农民工投诉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海南分公司拖欠120多万元工资一案、79名员工投诉海南优尼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拖欠30多万元工资一案等,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自2005年以来,我县各建设工程项目共向我局指定银行帐户存入农民工工资保证金8.6亿元,其中,因工程竣工未发生拖欠工资的已退还3.8亿元,发生17宗拖欠工资事件,已从保证金中划支1072万元垫付1040名农民工工资。全县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总数为28.3万人,小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达80%和95%以上;已有2890家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覆盖职工10.5万人。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收集用人单位信息29748家。完成____县县政工程开发公司、____县交易中心2家单位的102名企业改制职工的安置工作,涉及安置资金 340 万元;为128家县属单位16480名职工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加强人事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办理工作,共立案844宗,结案788宗,调解裁决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工资、补缴社保费、二倍工资、加班费等共计726万元,较好地维护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县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工作获得国家人社部督查调研组的好评。

(一)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进一步落实就业政策,丰富就业专题服务活动载体,积极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三大群体就业。全年计划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90%以上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人;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目标。加强中心城县家庭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结合产业发展需求,逐步完善以企业岗位提升培训为主体、职业院校培养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参与、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有机结合的定单式、定向式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对培训工作的网络监控管理,提高培训实效,提升就业稳定性。全年计划组织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1.2万人。按照充分就业

社区的标准抓好基层平台建设,力争年内每个区均有 2个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二)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和稽核工作力度,继续做好社保卡发放工作,全年实现“城镇从业人员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征缴参保率达98%以上”的目标,力争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指数全省排名前三。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做好我县历年被征地项目、涉及人数和资金测算等情况的调查摸底、整理汇总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及具体的经办规程,配备经办人员,做好经办工作,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到位。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建设。做好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工作改革。加大医疗支付制度改革步伐,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加强定点医疗机构考核的规范性并建立年审制度,完善医保执业医师库。开展省内跨县县就医的直接结算。进一步规范工伤案件调查核实制度,科学做好工伤认定工作。严格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精确做好社保基金预决算工作,加强对各项社保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情况的督导检查,加强社保基金收支核算及数据统计分析,切实维护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三)稳步推进人事人才工作。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配合县编委办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严格落实公开透明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理顺和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管理;建立事业单位机构信息档案,不断完善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加强非公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审批管理和诚信评估,树立1-2个人力资源服务诚信品牌机构。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系统建设,在全县形成四级信息化管理体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信息网络化管理平台。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探索建立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做好公务员公开考录和选调工作, 继续完善公务员管理相关制度建设,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工作。以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人事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公务员管理业务培训、学历继续教育、全员网络培训等,切实提高公务员培训质量和水平,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做好公务员工资试调查工作,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和绩效工资改革办法,科学企业工资指导价位。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7篇

一、2013年工作总结

(一)积极促进就业创业。

在转方式、调结构,经济增速趋缓的背景下,想方设法与发改部门对接,从项目中寻找就业增长点;用足用好政策,放大政策效应,解决好重点人群的就业问题;强调培训必须与就业挂钩,加强对培训的监督和管理,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并着力于本地劳动者培训;加强公益性岗位的整顿和清理,抓好就业示范点建设,妥善解决就业困难群体就业问题。制订《促进就业规划(2013-2017)》、《关于大力推进家庭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1—11月,全市城镇新增就业55471人,完成年任务的132%,同比增长10.4%;城镇登记失业人员再就业13817人,完成年任务的116%;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0867人,完成年任务的108%;11月份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32%。

1、拓宽服务渠道,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今年我市生源应届高校毕业生的初次就业率为82%,预计年底可达93%以上。一是加强扶持政策的针对性。采集13843名应届高校毕业生基本信息并发放《就业失业登记证》,简化毕业生档案托管、社保办理等服务流程;实施“千名高校毕业生见习计划”,见习基地扩至77家,可接纳6563名毕业生见习,今年新增326名高校毕业生参加就业见习,拨付见习补贴52.7万元。二是主动对接重点企业。对接23家重点企业,涵盖高新技术、现代服务和现代农业等方面,从中挖掘1500多个岗位推荐给高校毕业生。三是开展职业技能培训。结合我市产业特点,面向高校毕业生开展现代服务、IT等行业所需的技能培训,共开办创业培训和技能培训班34期,培训3807人。四是创新就业服务活动载体。举办高校毕业生春季和夏季网络招聘服务月活动、“夏季企业用工暨高校毕业生就业专场招聘”等活动,尤其是举办了“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开展了职业培训和创业服务、大中专毕业生系列招聘会、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就业摄影展、建立高校公益求职工作站、组织高校毕业生企业观摩等6项活动。目前,全市已举办高校毕业生专场招聘会20场,组织1317家单位17688个岗位参与招聘,3328名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达成就业意向,向国家人社部相关活动网站投送毕业生简历5450份,拓宽高校毕业生就业渠道。五是鼓励以“创业带动就业”。放宽高校毕业生创业的市场准入条件,开展创业指导服务进高校活动,推介创业项目70个,向毕业生发放创业小额担保贷款1216万元,扶持177名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带动738人就业。六是切实加强劳动权益保护。开展“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创建活动”,加大劳动用工、缴纳社保等方面的劳动保障监察力度。

2、开展“春风行动”等活动,帮扶农村劳动者就业。面向农民工群体举办“春风行动”专场招聘会,提供岗位3233个;到乡镇召开返乡农民工就业创业座谈会,组织欢送农民工赴珠三角等外省地区务工,1—11月,省外劳务输出1167人,重点促进农村富余劳动力省内就近转移就业9700人;累计完成农村劳动力调查登记94436人。深入云龙计划单列镇开展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工作调研,制定促进就业创业实施计划,建立创业服务指导所,在为有就业创业愿望的富余劳动力举办招聘会、开展创业和技能培训、提供创业小额担保贷款、宣传就业创业政策等,比如8月份在举办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现场招聘会,提供就业岗位1100个,拟录用130人。目前,已组织285名农村劳动者参加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已完成参训率达95%的目标任务;预计年底,有就业愿望的失地农民和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率达95%以上。

3、开展就业援助活动,帮扶就业困难人员就业。将“就业援助月”与“春风行动”活动紧密结合,通过上门走访慰问、就业指导、职业介绍、就业政策宣传等服务活动,重点向城镇登记失业人员、零就业家庭成员、残疾登记失业人员、长期未就业的高校毕业生和其他长期失业人员提供就业援助,1—11月,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1469人;开发113个公益性岗位帮助就业困难人员实现就业,现有813人在公益性岗位工作。认定零就业家庭15户,对零就业家庭实行“出现一户、帮扶一户、解决一户、稳定一户”,实现动态清零的目标。主动对到期退出公益性岗位的人员和优美内衣公司下岗员工进行政策宣传,及时发放失业金,组织参加专场招聘会和职业培训,推介创业项目;对350名即将刑满释放人员进行就业前引导性培训、创业政策宣传等。1—11月,支付就业困难人员灵活就业社保补贴、公益性岗位(含社保)补贴、企业社保补贴和一次性奖励金共计3174.6万元,1.6万人次受益。

4、充分发挥人力资源市场促进就业的桥梁纽带作用。结合我市重点项目建设,成立重点项目建设就业服务工作组,跟踪对接高新区项目建设企业,面向重点项目建设企业开设就业政策培训班和工作座谈会,按领域、分层次做好政府投资项目的用工信息存储、分类,畅通就业供求信息渠道,开展优质岗位推荐等特色活动,为大企业与重点项目提供专场招聘、人才引进、委托招聘、人事、劳务派遣、猎头服务等公共服务。同时,指导街道办、社区等劳动保障平台就近就地举办供需见面会,着重做好龙泉镇、、永兴镇、灵山镇的人力资源服务平台信息点建设工作,不断向基层延伸市场就业服务。1—11月,市级人力资源市场共承办“民营企业招聘周”等各类招聘会116场,进场招聘企业5393家次,提供岗位82638个次,46731人次参加面试,拟录用6720人。制定实施《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组织诚信系列讲座和座谈会,建立了全市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诚信档案,各机构负责人以及相关从业人员已签署诚信经营承诺书。完成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年度检验工作,新增2家机构获得人力资源服务许可,全市获得许可证的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达21家。

5、积极开展“创城”活动,以创业带动就业。积极开展创业政策宣传、创业项目征集推介等工作,扶持完善创业示范孵化基地23家,加强现有孵化基地的建设和管理,为入驻企业提供创业服务。新设立创业小额担保贷款业务受理服务大厅、接待室等场所,严格执行贷款审批制度,定期召开贷审会对贷款额度、期限等进行集体审批,1—11月,共发放创业小额贷款6101万元,扶持769人创业(完成年任务的256%),带动2186人就业,到期贷款还款率达99.3%。做好2013年创业大赛赛区的初赛和决赛工作,组织56个创业项目参赛,已评选出10个项目参加全省比赛。

6、加强职业能力建设,提高培训实效倍增效应。进一步加强和规范职业培训管理,结合人力资源市场调研,制定培训工作要点和培训计划,明确以促进就业为重点,提升就业率为目标,确保计划先行,有序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联合有关专家和会计师事务所开展就业专项资金培训任务定点职业培训机构考核认定工作,对市辖35家培训机构进行年检,审批新设立的培训机构5家;通过对年度培训计划、开班信息、补贴申报进行网上公示,以及健全和完善培训抽查、电话回访、定期统计、培训机构年检等制度,进一步规范民办职业培训机构的管理。根据市场需求,有针对性地增设了养老护理、海水养殖、育婴师、家政服务等10个培训工种,部分培训班在结业当天,就有过半学员被前来招聘的公司录用;在东山镇、龙塘镇组织268名农民参加“订单式培训”,已有243人被录用上岗,就业率达91%,实现了培训与就业的有效对接。1—11月份,共组织15493人参加职业技能或创业培训,完成年任务的129%;组织职业技能鉴定12085人,8943人获得《国家职业资格证书》,获证率为74%。市高级技工学校被授予“部级中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示范校”,顺利完成技师学院的申报工作,并获批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

(二)统筹抓好城乡社保。

多渠道抓好社保扩面工作,努力实现应保尽保;建立健全社保工作规范和规程,确保优质高效的服务;按时足额发放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积极探索城乡居民社保制度整合;在美兰区试点发放社会保障卡2.3万张。

1、做好城镇从业人员社保工作。加大政策宣传引导力度,开通参保登记、基数核定网上申报系统,做好社保扩面征缴和专项稽核工作,新登记参保单位2381家,新增51047人参保。我市企业退休人员月人均养老金提高到1683元,月人均增加156元。我市城镇从业人员基本养老、医疗、工伤、生育、失业等五项社会保险参保人数(不含省本级)分别为46.7万人、45.7万人、23万人、22.6万人、36.3万人;1—10月,五项社保基金总收入237523万元,总支出238108万元,累计结余15.6亿元。做好延续办理未参保超龄人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工作,除了解决曾在城镇用人单位工作未参保、超过法定退休年龄人员的养老保险问题外,还把具有本省行政区域内农业户籍、2011年12月31日前达到或超过法定退休年龄的原用人单位职工纳入政策适用范围。通过悬挂标语、发放资料、现场解答、播放宣传片等多种方式,积极开展《工伤保险条例》颁布10周年集中宣传活动;工伤认定477例,劳动能力和伤残等级鉴定148例。推行社保档案数字化管理服务系统,迎接国家人社部、国家档案局社会保险业务档案达标工作验收组对我市社保业务档案管理的检查验收,得到上级部门的好评。

2、做好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我市2013年度新型农村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的保费征缴工作于4月全面启动,全市各级农保部门加大宣传力度,通过逐户上门、短信提示等一系列优惠便民措施,加快征缴进度,截至11月底,新农保参保26.3万人、参保率97.4%,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4.4万人、参保率98%,发放城乡居民养老金8640万元,基础养老金发放率均为100%,全面完成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征缴发放年度任务。制订并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原则通过《被征地农民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实施方案》,协调市财政、国土部门做好2009年至今我市被征地项目、资金和涉及人数的调查摸底工作,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

3、进一步提高医保政策的普惠性和保障水平。城镇从业人员重大疾病(急性白血病骨髓移植、肝移植、肾移植)的报销封顶线由26万元提高到50万元;提高H7N9禽流感患者医疗保险待遇,报销比例由85%提高到95%,封顶线由26万元提高到50万元,不设起付线、特殊检查、特殊治疗、乙类药品的种类和自付比例。同时,进一步提高城镇居民医保保障水平,目前,我市城镇居民医保住院报销封顶线达12万元,保底报销比例从原来的20%提高到35%,重大疾病最高可再报销10万元,一、二、三级医院住院报销比例分别为90%、75%、70%,起付线为600元、300元、100元;普通门诊报销比例为50%、封顶300元。我市2013年度城镇居民医保征缴工作于8月1日启动,个人缴费标准为成年人70元,未成年人40元,特别是第五次提高了财政补助标准,从2007年的每人每年50元提高到2013年的280元,这将为我市逐步提高医保待遇水平夯实基础。在出台基层医疗机构日间病床付费管理、新生儿“落地参保”等新政策的同时,自2013年8月1日起,我市启动了新生儿医保费补缴业务,即:新生儿在出生后4个月内办理户籍登记,可持户口本办理居民医保补缴费手续,并享受相关医保待遇。1—10月,城镇居民医保待遇支付42.3万人次,统筹基金支付14769万元;顺利完成居民医保二次待遇支付工作,2013年享受二次待遇支付的参保患者有37人,二次待遇支付222.1万元,其中11名患者首次基金支付与二次待遇基金支付合计达20万元;大病实际报销比例均达50%以上。2013年度城镇居民医保征缴工作于8月份启动,截止11月26日,全市累计参保533045人,完成年计划的107%。到计划单列试点的开展医改工作调研,拟订《基本医疗保险城乡一体化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4、加强社保基金科学管理,确保基金安全运行。严格执行社会保险基金管理政策法规,加强社保基金稽核制度的建设,建立和完善规范基金管理的内控监管措施。严格执行“收支两条线”管理,对基金财务软件系统进行改造,开发了自动储存备份系统,确保基金财务数据的安全。严格按基金支付流程,加强对养老金、抚恤金、丧葬费、个人帐户转移、一次性支付退保等各社保基金支付审核环节的监管;完成对定点医疗机构的年度考核,与163家定点医疗机构签订2013年度城镇居民医保合作服务协议,严格按协议审核支付医疗、工伤、生育、城镇居民医保等基金,杜绝支付不符合手续、不符合规定的支出项目及支出标准的单据行为的发生;通过加强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监管,审核住院3.1万人次,扣除不合理开支350万元。完成居民医疗保险社区定点医疗机构联网结算系统的升级改造工作;完成专家远程考评病历系统的开发建设;完成医保基金智能监管平台数据试运行工作,进一步规范对定点医疗机构的管理,提高审核效率和科学决策水平。科学编制2013年度社保基金预算,严格预算执行,定期分析社保基金运行基本情况,确保基金当期收支基本平衡。委托会计师事务所协助开展用人单位社会保险费专项稽核检查工作,社保经办机构和劳动监察机构联合调查摸底用人单位6106家,已责令47家企业进行整改并收缴社保费413万元。

(三)深化人事人才工作

1、稳步推进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全面推行事业单位人员聘用制度管理,全市717家事业单位25516名人员履行了聘用合同签订手续,分别占应推行聘用制单位总数的95.4%和人员总数的98.5%。扎实推进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公开招聘制度的实施。强化事业单位公开招聘计划报备制度,规范有序地对人员招聘进行动态管理,本年度共有35家事业单位实行公开招聘计划审核备案,招聘岗位701个,截止11月底,共有18家事业单位的公开招聘方案获准实施,拟招聘工作人员264名,现已有12家单位完成招聘工作,核准公开招聘拟聘人员77名;监督指导区级人社部门做好区属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配合市教育局完成2013年度教育部直属师范大学免费师范生的招聘工作,共招聘免费师范生30名安排到市直属学校任教;举办2013年度全市事业单位人事干部培训班,提高各单位人事干部落实公开招聘制度和人事管理业务能力。全年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工作平稳实施,没有出现违规招聘、违规进人的问题,社会舆论反映良好。

2、强化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稳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完成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资格过渡,共过渡高级专业技术人员1686人、一级专业技术人员7866人、二级专业技术人员4340人。完成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改革试点工作,共评审通过5名正高级教师、12名高级教师、138名一级教师、74名二级教师。继续开展专业技术人员在线学习,深化非公企业专业技术职称评审工作,印发《关于做好非公经济组织职称工作的通知》,建立非公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网上咨询服务”通道,提高职称服务质量。开展大中专毕业生起点资格认定和专业技术人员流动确认工作,共认定378人。协助省厅做好千百万人才工程部级人选的推荐工作,共推荐8人。开展事业单位岗位设置规范化工作,出台《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内部等级任职条件指导意见》,建立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系统,提高岗位设置信息化、科学化管理水平,完成对367名事业单位人员的岗位调整工作。

3、进一步规范公务员管理。完成上年度我市新招考的7家单位46名公务员报到手续办理工作;完成我市2013年度公开招考的39家单位64个公务员职位的计划申报、报名审查、资格复审、体检和考察工作;指导9家单位面向全国或全省公开选调42名公务员。前3季度,共办理公务员调动(交流)29人、公务员登记和转正定级220人、市政府人事任免手续137人。同时,积极推进全市公务员队伍建设,加大公务员培训力度,探索正科级领导干部和乡镇公务员培训的新路子;以“需要什么补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继续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公务员网络在线学习培训,共设定22门课程、50学分;组织开展全市公务员基本功训练和普通话培训测试,我市获得全省公务员基本功竞赛一等奖;开展以“转换角色,适应履职需要”为主题的公务员初任培训,我市2012年新招录的105名公务员均参加了培训;举办新晋升正科级领导干部任职培训班,79人参训;举办公务员管理业务培训班,全市公务员单位105名人事干部参训。搭建公务员学历提高平台,对具有相关资质的公务员(参照管理人员)开展大专以下学历升专科和专科升本科学历教育培训工作,提高公务员学历层次、理论素养和业务水平。做好公务员管理信息系统的建库工作,涉及全市302家单位7372名公务员的登记备案信息,通过了省委组织部、省人社厅的审核验收,我市名列全省第一,被评定为优秀单位。

4、扎实做好工资福利工作。进一步规范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特区津贴工作。继续落实最低工资标准,做好2013年我市990家样本企业薪酬调查工作,增加64个通用性、可比性较强的工种(岗位)的工资指导价位(现已达744个,涉及50个行业),并于7月份向社会公布。

5、做好干部计划安置和企业干部解困维稳工作。根据全省干部安置工作部署,通过前期调查摸底,掌握市属各单位及各区干部接收需求,采取双向选择与指令性分配相结合的办法,以干部考试考核综合成绩、个人填报志愿和用人单位需求情况相结合的安置方式,按时完成省里今年下达我市的营职以下(含技术级)干部接收安置工作。出台《再就业企业干部管理意见》,不定期举办困难企业干部座谈会,掌握该群体的动态,及时化解矛盾,全年共为272名困难企业干部发放困难生活补助508.1万元,为54名困难企业干部缴纳五项保险费85.2万元。积极做好自主择业干部安置报到、医保缴费、档案管理、政策咨询等工作。

(四)积极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在全市推行劳动保障监察工作“五星”考评标准管理,调整我市及各区劳动保障监察、劳动用工和集体合同审查备案的管辖范围,实行属地管理,并制定出台《关于构建新时期和谐劳动关系的实施意见》,着力推行农民工工资月发放制度,开展规范劳务派遣行为专项行动。组织开展元旦春节期间农民工工资支付专项检查、农民工劳动合同签订“春暖行动”、建筑领域专项检查、用人单位遵守劳动用工和社保法律法规情况专项检查、物业管理行业依法用工知识培训等系列活动,并联合市公安、工商等部门,发动检查人员579人次,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清理整顿人力资源市场秩序专项检查行动,采取了重点检查与普遍检查相结合方式,突出重点地打击非法从事职业介绍活动的“黑职介”,并对我市证照齐全的职介机构和用人单位进行了普遍检查。同时,试行网上办案模式,劳动监察案件的受理立案、调查取证、后续处理、审批等程序均通过劳动保障监察网络操作,实现无纸化办公,提高了办案透明度。前三季度共执法检查各类用人单位3807家,涉及用工人数6.1万人;劳动保障监察举报投诉案件结案数418件,在法定期限内的结案率达95%;责令补签劳动合同15016份,补办社保登记462人;为1969名劳动者追回被拖欠工资1990.5万元。参与处理突发事件120宗,涉及劳动者7256人,尤其是成功处置了年初易发、频发的农民工讨薪事件,比如:成功处理了37名农民工投诉中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分公司拖欠120多万元工资一案、79名员工投诉优尼特装饰工程有限公司拖欠30多万元工资一案等,有效维护了社会稳定。自2005年以来,我市各建设工程项目共向我局指定银行帐户存入农民工工资保证金8.6亿元,其中,因工程竣工未发生拖欠工资的已退还3.8亿元,发生17宗拖欠工资事件,已从保证金中划支1072万元垫付1040名农民工工资。全市签订劳动合同的职工总数为28.3万人,小企业和规模以上企业劳动合同签订率分别达80%和95%以上;已有2890家企业开展工资集体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工作,覆盖职工10.5万人。积极推进劳动保障监察“两网化”建设,收集用人单位信息29748家。完成市政工程开发公司、交易中心2家单位的102名企业改制职工的安置工作,涉及安置资金340万元;为128家市属单位16480名职工办理劳动用工备案手续。加强人事劳动争议仲裁案件办理工作,共立案844宗,结案788宗,调解裁决用人单位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和赔偿金、工资、补缴社保费、二倍工资、加班费等共计726万元,较好地维护争议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市劳动人事争议处理效能建设工作获得国家人社部督查调研组的好评。

(五)加强自身建设。

积极推进基层劳动保障平台的规划建设,完成对12个社区服务平台的改建工作,并启动云龙计划单列镇就业社保服务平台建设;做好美兰区演丰计划单列镇平台建设的规划工作;申报秀英区、美兰区作为2014年国家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项目试点单位。同时,加强经办队伍建设,认真做好公共就业服务基本信息的收集、汇总和工作,摸清城乡各类人力资源的基本状况并动态维护,并以此为基础,扩展就业信息覆盖范围,提供更多更广的人力资源市场信息。加快推广应用市人力资源市场信息管理系统和劳动保障监察管理信息系统,拓宽信息系统覆盖面;整合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信息子系统,实现就业、社保、劳动监察等信息资源共享,切实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水平。结合我局《行政执法预警和督查暂行办法》和《行政过错倒查暂行办法》的实施,以信息化手段为支撑,做好督查和预警信息化工作,切实提高全局依法行政水平。积极协调推进项、52小项行政许可审批服务事项进驻中心工作,加快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优化行政审批服务事项工作规程,规范一次性告知等工作制度,压缩审批环节,实行“一个窗口受理、一套程序运作、一条龙服务、一站式办结、一个窗口送达”。开展“我为群众办件事”领导干部集中大下访工作,认真做好全国“两会”及博鳌亚洲论坛期间的维稳工作,组织参加市委书记市长大接访活动,积极开展矛盾纠纷排查和积案化解,维稳工作取得预期成效,前3季度,共受理、分转、答复、督办、反馈来信80件,接待群众来访46批106人次,办理网络问政85件;受理“12345”热线办件455件,办结率、满意率均达100%;我局在全省人社系统工作会议上做经验交流。依托新改版的局门户网站,建立集信息、政务公开、百姓咨询、群众办事等于一体的网络人社,为办事群众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服务;拓宽普法宣传渠道,联合交通旅游广播于每天早、晚黄金时段专题解读人社政策法规,共播出62个专题305期节目,11个局属单位和相关领导轮流上线,增强了市民对政策法规的知晓度。完成人力资源社会保障事业“十二五”规划的评估工作,认真做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各项调查统计和综合规划工作。对主要领导过于集中和繁琐的财务、人事等权力事项向其他班子成员进行适当放权,并认真落实《局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党组会议制度》、《局机关财务管理制度》和《人社系统每月工作汇报会议制度》等系列规章制度,强化局重大事项集体决策机制,凡涉及机关公务员招考、调任,事业单位招聘进人,转业干部分配安置,以及职称评定、调资调薪等敏感业务,以及大型活动、人事变动、大额经费支出和基建项目等重大问题都召开党组会或局长办公会研究决定;完善工作执行的督查机制,继续推行领导班子、各处室(单位)和4个区人社局负责人的每月工作汇报制度和定期督查督办制度,完善行政预警和责任倒查追究机制,及时解决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完善竞争上岗、交换轮岗机制,切实提高人社系统的工作效能和管理水平;实施重点工作考核办法,将工作目标、排名与干部推荐、提拔、调整、奖惩挂钩,真正使干部想做事、能做事、做成事。

二、2014年工作计划

(一)强化公共就业创业服务。

进一步落实就业政策,丰富就业专题服务活动载体,积极举办各类现场招聘会,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三大群体就业。全年计划完成城镇新增就业5.5万人,就业困难人员90%以上实现就业,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万人;实现城镇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的目标。加强中心城市家庭服务体系建设,进一步推动家庭服务业发展。结合产业发展需求,逐步完善以企业岗位提升培训为主体、职业院校培养为基础、各类培训机构参与、政府推动与社会支持有机结合的定单式、定向式的职业培训体系,加强培训师资队伍建设,逐步完善对培训工作的网络监控管理,提高培训实效,提升就业稳定性。全年计划组织职业技能和创业培训1.2万人。按照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抓好基层平台建设,力争年内每个区均有2个社区达到充分就业社区的标准。

(二)统筹城乡社保体系建设。

加大社保扩面征缴和稽核工作力度,继续做好社保卡发放工作,全年实现“城镇从业人员养老保险、新农保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95%以上;城镇居民医保征缴参保率达98%以上”的目标,力争基本社会保险覆盖率指数全省排名前三。积极推进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工作,进一步做好我市历年被征地项目、涉及人数和资金测算等情况的调查摸底、整理汇总工作,制定工作计划及具体的经办规程,配备经办人员,做好经办工作,确保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政策落实到位。积极探索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一体化建设。做好高校应届毕业生参加城镇居民医保工作改革。加大医疗支付制度改革步伐,减少医疗资源浪费,加强定点医疗机构考核的规范性并建立年审制度,完善医保执业医师库。开展省内跨市县就医的直接结算。进一步规范工伤案件调查核实制度,科学做好工伤认定工作。严格社会保险基金管理,精确做好社保基金预决算工作,加强对各项社保基金征缴、支付和管理情况的督导检查,加强社保基金收支核算及数据统计分析,切实维护社保基金安全运行。

(三)稳步推进人事人才工作。

继续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配合市编委办做好事业单位分类改革工作;严格落实公开透明的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制度,理顺和规范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聘用制管理;建立事业单位机构信息档案,不断完善对事业单位的管理。加强非公经营性人力资源服务机构的审批管理和诚信评估,树立1-2个人力资源服务诚信品牌机构。完善事业单位岗位设置管理系统建设,在全市形成四级信息化管理体制。加强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建设,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专业技术人才信息网络化管理平台。完善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工作,探索建立一批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严格按规定和程序做好公务员公开考录和选调工作,继续完善公务员管理相关制度建设,推进公务员分类管理工作。以能力建设为突破口,加强公务员初任培训、任职培训、人事干部能力提升培训、公务员管理业务培训、学历继续教育、全员网络培训等,切实提高公务员培训质量和水平,提高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和业务能力。做好公务员工资试调查工作,完善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和绩效工资改革办法,科学企业工资指导价位。

(四)着力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日用陶瓷企业;营销人员;风险

1 前言

如今,商业信用是我国企业最稀缺的资源之一,企业之间、员工之间以及企业与员工之间的互不信任、彼此提防,既造成了市场运营效率的降低,也造成了营销资源的浪费,这种“低调均衡”已严重阻碍了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增加了市场营销的风险。近几年来,日用陶瓷企业中的营销风险也与日俱增,特别是营销人员风险,已经严重制约了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和企业的发展。

2 营销人员风险

营销风险一般是由于形形的不确定因素给企业市场营销过程中带来的影响,让企业的预期收益和实际收益存在一定的差距,同时企业也可能蒙受更大的损失也可能获得更多的收益。从风险内容角度划分,营销风险包括需求变化风险、营销环境风险、竞争对手风险和营销人员风险等四类。其中的营销人员风险主要是从人的因素考虑的风险,主要包括营销人员道德风险、心理风险和其他风险三类。营销人员的道德风险主要强调的是营销人员故意或恶意的行为使企业遭受损失;营销人员的心理风险主要是强调营销人员无意或疏忽的行为使企业遭受损失;营销人员的其他风险主要是强调营销人员能力受限、人员流动等使企业遭受损失。营销人员风险分类如表1所示。

3 营销人员风险给景德镇日用陶瓷企业带来的主要危害

景德镇日用陶瓷企业中存在的营销人员风险给企业带来了不同程度的危害,其主要影响有以下几个方面。

3.1给日用陶瓷企业造成经济损失

营销人员收受客户或竞争者的回扣,泄露企业的商业信息给竞争者等。如某陶瓷公司的营销人员在获得竞争对手一定的好处费后,向公司竞争对手透露了当前主推陶瓷餐具的品类、花色、包装、器型等重要市场信息,甚至包括相关代工厂家信息和成本数据等重要的生产信息。当公司将主推陶瓷餐具上市时,无疑已经是丢掉了潜在的巨大市场。

日用陶瓷公司的一些营销人员因诸多原因离职或跳槽至同行其他公司,往往同时带走一批客户资源,使原公司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下降,使企业的经济蒙受严重的损失。如某建筑卫生陶瓷集团在景德镇的一家日用瓷和艺术瓷分公司,曾聘用当地一名市场营销人员担任高管,几年后该高管学会了日用瓷和艺术瓷市场的基本操作,并集聚了一批客户资源,另立山头组建陶瓷销售公司成为必然。

3.2使日用陶瓷企业的信誉大打折扣

当前景德镇日用陶瓷行业营销人员普遍存一种现象:只懂陶瓷不懂营销或只懂营销不懂陶瓷,两者兼懂的人才比较少。故营销和陶瓷只懂其一的不专业状态,使得营销人员在具体操作中常常会犯不少错误,而这种错误在一些专业客户面前可以说是使企业信誉扫地。如营销人员在给客户下单时报错日用陶瓷产品的器型、尺寸或画面,导致客户拒绝付款等。或者营销人员为了接单,盲目答应客户的交货时间,而生产部门无法完成,导致客户因不能及时收货、用货而对公司不满。

部分道德水平较差的营销人员在离职后,不仅会带走客户资源,甚至利用原有客户资源进行欺诈行为。如景德镇某陶瓷销售公司一名营销人员离职后,利用原来的客户名单和工作QQ,借用节假日促销或完成销售任务的名义,以较低价格向客户供货,而实际是要求客户将货款打入私人账号,事后也不给客户供货,最终承受经济和信誉损失的还是该陶瓷销售公司。

3.3增加日用陶瓷企业的人力成本

由于日用陶瓷销售行业的专业性要求,以及当前景德镇日用陶瓷销售的模式,对营销人员在产品组合、定价等方面均有较高要求。

日用陶瓷企业培养的高级营销人员往往是工作学习了一段时间之后,就过于自信,向公司提出更高的待遇要求或是跳槽至职位更高、薪酬更高的陶瓷公司。

被培养的日用陶瓷营销人员一直未进入状态,浪费公司投入的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如某陶瓷销售公司用三年时间,以平均每个月3500元的待遇培养一名营销高管。但最终该高管一直没有在能力上实现突破,在新的工作压力下离职。

另外,日用陶瓷企业营销人员的高流动性,特别是如今的80和90后员工,总抱着一种“东家不做、做西家”等心态和行为也导致人力资本的增加。如某营销人员跳槽到新的公司,原公司就必须招聘新人员还要对新员工进行整体的培训,其培训费用和招聘费用就在不断的增加。

3.4影响营销团队乃至整个企业的人员稳定

日用陶瓷企业中营销人员离职,尤其是元老级、重量级的营销人员若离职,往往会带动一部分的营销人员情绪不稳定或跳槽。这种营销人员的情绪不稳定甚至会波及到整个企业,使企业的经济蒙受损失,也使企业的市场拓展受到阻碍。如某日用陶瓷公司空降一名营销总监后,原营销总监以请长假的名义离职,整个营销团队士气低落,使企业的营销活动在一定时间内处于停滞状态,其他一些营销人员也逐步离职,仍然在职的营销人员也是一种混日子的工作状态。

3.5使日用陶瓷企业的客户不断流失

由于日用陶瓷销售领域的特点,在景德镇有不少兼具采购和销售工作两项职能的营销人员。故有可能其一方面在公司完成销售任务;另一方面利用工作之便将客户直接介绍给其他日用陶瓷制造或销售公司,甚至是自家陶瓷公司,从中获利。还有陶瓷展厅的女导购,不少都是家有陶瓷小作坊,自己去陶瓷展厅的主要目的是学习陶瓷销售、完善自己的陶瓷知识,更重要的是积累人脉和渠道,让自己的陶瓷作坊收益更多。这样种种的情况,势必导致不少日用陶瓷企业的客户不断的流失。

3.6阻碍日用陶瓷企业的市场拓展

不少景德镇日用陶瓷企业的营销人员之所以不用心去开拓市场,是因为老板做了很多年的陶瓷,在日用陶瓷行业的信誉度很好,老板现有的客户都做不完,就算不做任何市场拓展工作也有一定的销售量。所以坐等客户上门,不积极主动的邀约客户的现象比较普遍。

“生意是老板的,反正逐月工资不少我的就可以”的心理,使得不少日用陶瓷营销人员不会主动去拓展市场,仅仅是老板交代什么才做什么。这就势必影响企业的市场拓展力度和进度。

4 日用陶瓷企业营销人员风险防控的主要策略和措施

营销人员的风险一直存在,近几年营销人员风险的危害越来越严重。景德镇日用陶瓷企业对营销人员风险的预防和控制问题越来越注重,不少日用陶瓷企业正在不断的完善防控体系,降低营销人员风险发生的频率和破坏程度。

4.1完善企业管理制度

第一,完善用人制度。在营销人员刚进入公司时,不急于把其分配到岗位上,在经过公司系统的培训后,根据人员不同的个性和能力分配到适合他们的岗位上。而且,在实习期间对学习能力较差和工作态度不认真以及道德素质低下的营销人员不予以正式录用。

第二,完善日常工作制度。如规范营销人员每天、每周、每月和全年的工作任务及内容;并建立回馈系统,对营销人员的工作情况进行督查和指导。

第三,完善营销费用预算和报销制度。对营销人员的营销费用报销标准及报销的种类有明确的规定。如出差人员凭住宿票报销住宿费,同行人员中每2个同性人员,按单人出差住宿标准合计标准的70%以内进行报销。

第四,建立奖惩制度、风险承担制度和监督制度。通过奖惩制度提高营销人员的工作积极性,通过监督制度和风险承担制度,降低由于营销人员的主观原因或外部环境因素导致的营销风险。

第五,建立客户关系管理系统,可以通过对客户资料的收集和管理,利用监督和客服人员对客户进行长期的联系,以降低营销人员不积极工作、营销人员变动和营销人员携款潜逃的危险。同时,在客户管理系统中设立“客户告知制度”,告知公司款项指定账户、营销人员离职信息等。

4.2加强对营销人员的培训

(1) 加强营销人员的道德素质

不仅要在营销人员招聘时,对其道德素质进行审核。在营销人员进入实习阶段开始,就要对其道德素质进行培训。要以“培训+制度”的模式,一方面以“警醒式”道德培训为营销人员“打预防针”,另一方面以制度约束其营销行为。并将道德素质考核纳入绩效考核指标当中,促动营销人员道德素质的自我提升。

(2) 增强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

营销人员的心理素质差主要表现为“不敢与人打交道”,尤其是新的销售人员由于不了解日用陶瓷产品的特性,也未掌握日用陶瓷销售的业务技能,更缺乏相应的客户资源。故第一要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其与人沟通的技巧;其次要以“师傅带徒弟”的方式,助其快速掌握日用陶瓷产品知识;最后,在公司客户资源内部进行合理调配,帮助营销人员提高销售业绩。

(3) 提高营销人员的业务素质

参照建筑卫生陶瓷行业的做法,景德镇日用陶瓷企业要改变“不重营销、不重营销培训”的现状。可与专业院校或培训机构合作,联合开发针对日用陶瓷行业的专属培训课程,侧重具体操作、问题应对等方面的内容。同时,逐步开展企业内训,如由日用陶瓷生产等部门的核心员工,从陶瓷产品本身提高营销人员的产品知识(除陶瓷产品基本特性外,还可包括陶瓷产品定制生产的条件、可行程度、成本估算、生产周期等信息);或者由财务、物流等部门的核心员工,从货款支付、合同签订、陶瓷产品的物流配送条件、发货周期等具体操作层面,提高营销人员与客户就交易条件的谈判水平。

4.3强化营销人员的日常管理

(1) 运用营销管理表格

以周(月、年度)工作计划表、销售工作日报表等工作过程表格和客户数据表、竞争信息表等市场信息表格,要求和规范日用陶瓷企业营销人员每个时间段的工作流程和内容。如周工作计划表中规范的工作内容包括统计一周的销量、销售额、回款、客户拜访数量,对下周工作的初步计划等。又如销售日报表可以“天”为时间标准,一方面无形中督促营销人员加大业务力度,完成销售人员,另一方面可使营销管理者每天及时掌握销售业绩信息,便于督查和指导相关营销工作。

(2) 加大营销督导力度

营销管理表格的运用不是简单的汇总信息,而是让营销管理者及时掌握日用陶瓷企业营销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对相应的营销人员进行业务指导,帮助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以提升营销团队的战斗力。

4.4其他措施

为更好的加强景德镇日用陶瓷企业营销人员风险防控,在具体操作中,结合景德镇日用陶瓷行业营销人员的特点,还可以采用以下措施:

(1) 营销(销售)人员入职时需提交:个人身份证、学历证件等的复印件;详细的个人联系电话、家庭住址、家庭主要关系人的姓名、住址和联系电话等个人信息;

(2) 营销(销售)人员入职转正时要有相关人员担保;对于核心岗位营销人员要由人事部门做家庭背景、职业背景等调查工作;

(3) 营销(销售)人员的工资和销售提成适度的延期发放。如营销(销售)人员的工资每月延期10天发放;销售提成半年计发一次,每次发放提成总额的70%,另外30%在下一次计发是发放;

(4) 营销(销售)人员离职要提前至少一个月(重要岗位3个月)以书面报告形式,经部门主管签批后,由公司最后审批;且离职当月工资要延后一个月发放;

(5) 营销(销售)人员之间借款超过一定金额,要上报给各自部门主管;

(6) 统一用公司营销人员手机号码,规定营销人员离职时,需要把手机卡和相关配件及信息交还给公司;

(7) 在与营销人员签订合同时,规定如跳槽、更换工作时,不得向其他公司透漏本公司的机密,不得损害公司的利益或规定营销人员更换工作不得在本行业工作。

5 结语

当然,要有效控制和防范日用陶瓷企业中的营销人员风险,仅仅做好以上工作还不够。作为企业整体营销风险的一个子体系,日用陶瓷企业营销人员风险的防控必须纳入整体营销风险的防控系统,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另外,营销人员的风险是客观存在、是无法完全剔除,故景德镇日用陶瓷企业要运用各种防控体系和手段,将营销人员风险发生的概率、频次和给企业造成的危害降到最低水准。

参考文献

[1] 张云起.如何避免营销风险[J].经济论坛,2002,15(11):34-35.

[2] 莫少颖.营销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及综合评价方法[J].企业技术

开发,2004,22(7):45-47.

[3] 高风彦,赵建华.企业营销风险的评价方法[J].技术经济,2000,18

(4):25-28.

[4] 钱周信,张学顺.浅析企业营销道德风险管理[J].商业时代,

2005,23(9):28-32.

[5] 张淑君.市场营销道德风险及其防范[J].商业经济.2004,22(5):

125-126.

[6] 余辉.对企业营销人员风险管理的认识与思考[J].中国石油和

化工,2011,17(8):68-69.

[7] 严伟.防范营销人员道德风险的制度设计[J].商业时代,2003,21

(9):17-22.

作者简介:许剑雄(1978.2),男,汉,江西省景德镇市浮梁县,景德镇陶瓷学院工商学院,副教授,硕士;曾于2010年7月至2013年2月先后担任景德镇乐华锦川艺术陶瓷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市场部督导、采购(采购/物流/仓储)部经理等职务;研究方向:市场营销、战略管理、陶瓷产业经济。

Analysis the Marketing Personnel Risk Prevention of Jingdezhen Ceramics Enterprise

XU Jian-xiong, ZAN Lin-hong

(Business School of Jingdezhen Ceramic Institute, Jingdezhen 333403)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market economy, the risk of marketing personnel of daily-use ceramics enterprises is more and more obvious, the harm brought to the enterprise is also more and more. According to the concept of marketing personnel risk as the breakthrough point, the main harm of daily-use ceramics enterprises marketing personnel risk, according to the harm and puts forward the control measures,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management of Jingdezhen ceramic enterprises, and other industry marketing personnel risk control reference.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9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和科学人才观,按照党管人才原则和人才强县战略,全面落实省、市、县委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体部署,以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加强农村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重点,以建立健全人才工作保障机制为着力点,紧紧抓住人才培养、吸引、使用三个环节,努力培养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重点造就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绩效显著的农村人才队伍,为推进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又好又快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保证和智力支持。

二、任务目标

“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涵盖农业发展、农村进步、农民素质提高等各个方面,主要包括以下八项子工程:

1、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建设工程。加大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培养培训力度,深入推进“双培双带”工程,继续实施“党员干部素质提升工程”,每年培训6000名乡村干部和党员骨干。分期分批对村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进行轮训,逐步依托省、市内高校开展学历教育,力争到2010年使全县50%的行政村至少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村干部。进一步加大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县、乡两级党校软硬件建设,提高师资队伍素质和办学质量;改进农村基层干部选拔方式,积极培养村组后备干部,推行选聘大学生任“村官”工作,做好选派副科级后备干部到后进村担任村支部副书记或村委会主任助理,增强乡村班子整体功能。积极探索换届后乡村班子新的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推进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理顺各种组织之间的关系,进一步转换机制,提高农村各类人才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效能。(牵头单位:县委组织部;责任单位: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教育局、财政局、农建指挥部)

2、农村教育基础工程。按照“面向全员、突出骨干、倾斜农村”的原则,制定全县《**-2010年教育人才建设规划》,加大对农村教师的培训力度,着力提高教师学历水平,到2010年全县初中教师本科率达到35%,小学教师专科率达到65%,高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80%,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达到60%以上,高、中、初级人才比率达到1:6:16。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基地建设,力争建成2个省级骨干专业,3个左右市级骨干专业,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和新技术推广,使50%的回乡青年达到农民技术员水平,每年培训农村从业人员1.5万人次,到2010年,全县绿色证书培训累计达1.3万人,80%以上的青壮年农民掌握3-4项实用技术。按照县乡教育布局调整的要求,建好10所农村寄宿制小学和11所乡镇中心片校,稳定教师队伍。(牵头单位:县教育局;责任单位: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科技局、科协、社保局、财政局)

3、农村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加大乡镇卫生院在职医护人员和乡村医生学历教育力度,到2010年,定向培养在职本科、专科学历人员60名,中专学历人员70名,乡村两级医务人员学历水平全部达到中专以上,其中,乡镇卫生院80%以上的医务人员学历达到大专以上,并取得执业助理医师、执业护士以上资格,每年选派30名乡、村医护人员到省、市、县医院进修学习,到2010年年底,农村卫生技术人员进修率要达到100%。建立健全农村卫生人才管理制度,实行院长公开选拔聘任制和医护人员全员聘用,合同管理,力争到2008年实现乡镇卫生院人员工资由县财政全额供给。积极向上争取项目,加强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所建设,到2010年,全县乡镇卫生院和95%的村卫生所都要达到国家建设标准。(牵头单位:县卫生局;责任单位: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教育局)

4、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和人才智力援助工程。加强农业科技人才培训,努力提高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深入开展“六个一”科普工程和农村科技“互联网”工程,大力组织开展科技特派员工作,建立农业科技一线人员的评价激励机制,做好科技副职选派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好农村实用技术人才职称评审工作,为符合条件的农村各类实用人才评审专业技术职务。到2010年,全县农业科技人才的总量达到150人,农业高层次人才比重逐步扩大,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达到5人,50%的农业专业技术人员达到中级职称,70%的达到大专以上学历,选派的科技特派员总数累计达到100人,农村一线技术人员达到农业技术人才队伍总量的60%以上,实现每个行政村有1名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每个乡镇有一支比较健全的农业科技服务队伍。(牵头单位:县科技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责任单位:县教育局、农牧局、卫生局、财政局、农建指挥部、科协、县委组织部)

5、农村实用人才开发及劳动力培训工程。实施“人才开发计划”,加强人才培训工作,全县每年组织3万人次农民参加实用技术培训,抓好农村经纪人的培养,结合特色产业、优势产业扶持农村经合组织。以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为依托,“十一五”期间有组织地培训农民工10000人以上,培训后就业率达到80%以上。力争到2010年,全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达到15000名,其中:农业技术推广人才300名,农村经济(营销)管理人才达到3000名,农村种养能手达到10000名,农村能工巧匠达到2000名,每户掌握一两项实用技术,每位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妇女至少掌握一项实用技术。(牵头单位:县农牧局;责任单位:县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科技局、教育局、商务局、中小企业局、农建指挥部、团县委、县妇联)

6、农村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加强农村文化人才的教育培训,把农村文化实用人才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范围,每年对乡镇文化专干轮训一遍。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农村文化能人领办、创办各类民办文化艺术组织和机构,鼓励社会各界力量和民间资本进入农村文化实用人才开发领域,全面推行乡镇文化专干及农村文化实用人才职称评定工作,建立完善农村文化实用人才信息库,组织县属各专业团体、群文辅导员深入乡镇、村组广泛开展文化艺术辅导和文化支农、文化下乡活动,鼓励具有一技之长的文化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个人办班、办校、办团等方式进行农村文化艺术人才的培养。到2010年,全县文化人才总数达到3000人,实现乡有文化中心、村有文化站、组有文化室,乡文化中心专干足额配备,乡乡村村有农民剧团或自乐班,村村有农家书屋等文化组织蓬勃发展的良好局面。(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责任单位:县文化局、广电局、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财政局)

7、农村政法人才队伍建设工程。整合政法系统各部门的资源,加大农村政法人才培养力度,以各种形式的岗位大练兵和大比武为载体,每年由政法委牵头组织对基层法庭法官、公安派出所干警、司法助理员培训一遍,培训时间不少于15天;加强对人民陪审员和村组民调员的选任和培训,到2010年,将全县乡镇人民陪审员和村组民调员轮训一遍;全面推行司法任职资格制度,加大司法考试辅导培训力度,到2010年使全县80%的司法干警达到大学本科学历,50%的司法干警通过国家司法考试;大力推进警务改革,努力使广大优秀干警到基层建功立业。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创建,完善乡、村综治网络,加强以党支部为核心的治保、民调、联防组织建设,落实联户联防、村民自治联防和治安承包等防范措施。加强农村警务建设,逐步改善派出所、法庭、司法所等基层政法组织的基础设施、装备和保障条件。建立健全矛盾纠纷的排查调处机制,综合运用多种手段和办法,妥善解决农村社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牵头单位:县委政法委;责任单位:县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司法局、教育局、财政局)

8、农村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程。加强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宣传力度,进一步探索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工作的有效载体,在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部门、公益服务类事业单位、街道社区等社会工作重点领域科学设置社工岗位、优化配置社工人才,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规范化程度,加强社工人才专业化培训、健全激励保障机制,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工作人才评价制度,健全执业资格制度,不断提高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规范化水平。力争到2010年,全县培养50名高级社会工作师,300名中级社会工作人才,全县社会工作人才总量达到1000人,推动全县社会工作人才队伍建设再上一个新台阶。(牵头单位:县民政局;责任单位:县城关街道办事处、残联、司法局、公安局、教育局、卫生局、团县委、县妇联)

三、保障措施

1、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舆论氛围。组织、宣传部门和县广电局要加大宣传力度,制定宣传计划,采取开辟论坛、远程教育、系列报道、在**党建网增设人才专栏等形式,大力宣传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的重大意义及省市新农村建设人才工作政策,宣传各乡镇、各部门先进经验和新农村建设中优秀人才的先进事迹。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总结和挖掘在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中的好经验、好做法、好典型,及时向县委组织部和新闻媒体推荐上报,在人人心中根植新农村建设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和“以人为本”的理念,营造全社会高度重视、关心支持农村人才工作的良好氛围,努力形成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社会风尚。

2、加强教育培训,提升人才素质。要进一步加强全县人才培训机构的软硬件建设和人才培训基地的建设,鼓励支持社会力量通过“股份合作”、“民办公助”等形式,参与或合作举办农业职业学校;要不断调整优化县职业中专学科布局和专业结构,加强与各类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共同培养农村实用人才;各项子工程牵头部门、责任单位要及时制定农村各类人才培训规划,要灵活设置培训课题,创新“菜单式”培训课堂,推行“一把手上讲台”制度,采取走出去学与请进来教相结合,鼓励邀请外地专家、学者来**举办培训班、合作办学,不断提高农村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按照分级分类培训的原则,四年内将各类农村实用人才普遍轮训一遍。加大涉外培训力度,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乡村干部、专业技术人才到发达地区学习培训,分层次选送乡村干部到市直单位及外地挂职锻炼,全面提升农村人才综合素质。

3、拓宽激励政策,构筑宽松平台。要以农村劳动力转移“阳光培训”工程为平台,积极开展农村社会工作人才、农村实用人才、文化艺人技能鉴定和农民技术职称评定工作。对纳入全县人才资源信息库,在农村各条战线上从事专业技术和管理工作成效突出的农村实用人才,以及从事种植、养殖、农产品加工、饲养等农民科技致富带头人、营销大户进行职称评定,业绩突出的给予奖励。要建立城市教育、卫生、农林、科技、文化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服务农村乡镇工作制度,在职称评定中,将专业技术人员支农、支医、支教经历作为职称评聘、评优、奖励的首选条件,推行县属医疗机构医生及县城中小学教师等专业技术人员晋升高一级职称前到农村服务一年的制度。新考录的机关公务员、教师、医护人员由人事部门安排到乡镇基层服务一年,未到基层服务的不予转正定级。农村乡镇工作的医生、教师、农技人员,评聘专业技术职务时,放宽学历要求,免于外语和计算机考试。逐步完善《全县村干部管理考核办法》,把工作绩效作为村组干部的考核主要指标,建立和完善村干部培养、选拔、管理、激励、使用、退出工作机制,全面推行村干部结构工资制,探索推行村干部养老保障制度,切实解决农村干部后顾之忧,稳定基层干部队伍,调动工作积极性。

4、加大投入力度,完善保障机制。探索建立政府投入为主,社会和个人投入为辅的农村人才开发投入体系。从**年起,乡村干部和农村党员的培训经费,要按照中央《干部教育条例》和省、市《实施办法》的规定列入县财政预算,专款专用,确保每年足额到位,并每年增加。要鼓励农业龙头企业、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农村实用人才教育培训工作,鼓励社会资金投资农村人才培养、发展农村民办教育、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建立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社会化的投入保障机制。县属涉农金融机构要支持农村人才资源开发,采取小额担保贷款等形式,支持农村人才创业。

四、组织领导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是省、市委在新形势下,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出的重大部署。此项工程的实施,对于加快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提高农村人才队伍整体素质,深入实施人才强县战略,具有极其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就是要通过整合各类资源,调动各方力量,大规模培养培训农村人才,大幅度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以农村人才队伍建设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积极为全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的政策环境、工作环境、舆论环境和人才保障。各乡镇、各部门要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省、市开展此项活动的重大意义,凝聚发展信心,增强发展动力,推动该项工程顺利实施。

2、加强领导,形成合力。“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由县委、县政府统一领导,县委组织部组织实施。各乡镇、各有关部门要把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作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大战略举措,精心组织,周密部署,按照“一把手”抓“第一资源”的要求,把“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实施情况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的重要内容。县委组织部要按照管宏观、管政策、管协调、管服务、管督促、抓落实的原则,充分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作用,认真抓好该工程的实施工作。各牵头部门要结合实际制定的子工程实施办法,各责任单位要做好配合,研究制定实施“新农村建设人才保障工程”的具体目标任务和措施办法,进一步分解年度任务,落实责任,完善措施,抓好组织实施。

培训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第10篇

荆门市位于汉江之滨、我国地理版图的中心位置,在湖北省内亦处于中部,东眺省会武汉,两临三峡,南望潇湘,北通川陕,素有“荆楚门户”之称,现辖东宝区、掇刀区、钟祥市、京山县、沙洋县、屈家岭管理区和荆门经济开发区。荆门地区还是全国蘑要的优质粮、棉、油生产基地,工业体系也日臻完备,已形成以化工、食品、建材、机电、纺织为主的产业新格局。随着地方经济的飞速发展,作为最基本经济信息的会计信息,在支持科学决策、引导资源分配、提高管理水平、推动合理分配等方面的作用日显突出。

自2000年3月,荆门市会计篱理局正式挂牌成立以来,会计改革措施与会计管理方法在湖北省乃至全国创下诸多先行先试的成绩与亮点。

建账监管:完善会计基础的突破口

会计工作是经济工作的基础,通过会计账簿提供的会汁信息体现了会计工作的这一作用。而部分单位为了达到截留财政资金的目的,部分企业为了偷逃国家税收、争取银行贷款的目的,私设“小金库”、做多套账、账外账或不设账,严重扰乱了经济秩序。1999年以前,荆门市此类现象不一而足,仅1999年,该市执法部门就查处“小金库”现象10多起,涉及金额400多万元。

如何加强会计账簿管理,贯彻落实《会计法怯》关于依法建账的要求,切实规范建账行为,使通过账簿反映的会计信息为经济决策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成为各级政府、财政部门及会计_管理工作者面临的重点、难点工作。建账监管改革是财政部门以督促各单位依法建账为中心,以推动会计法规制度贯彻实施,规范财经工作秩序,促进税收征管为目标,对单位会计建账情况每年定期开展专项检查的一项监督管理措施。

2000年,湖北省财政厅将荆门市列为全省建账监管改革的试点地区。同年,荆门市人民政府出台了《荆门市建账监管暂行办法》(下称《暂行办法》),规定凡该市辖区内的同家行政机关,社会团体、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在会计账簿年度结旧转新时,必须到其所在地财政部门下属的会计管理部门办理建账审核手续,实行“一套账”管理模式。由财政部门下属的会计管理部门首先确认建账资格,各类单位或经济组织首次力、理建账审核手续时,审核其代码证、单位法人营业执照、税务登记证等资料,除国家规定的专项资金单独建账外,一律按一个组织机构代码对应一套账;其次,确认会计人员从业资格,并与会计人员管理系统信息核对确认;其三,确认会计账表合法性,要求会计账簿、会计科目设置和会计报表格式符合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规定,年末余额结转正确,会计账表数据相符;其四,出具审核结论,在上年度和本年度会计账簿启用表分别加盖建账审核专用章,审核人在会计账簿和会计报表签名。此外,该暂行办法还规定,全市各级财政、工商、民政、税务、审计、监察、银监等部门,在从事财政管理、财务审计、办照验证、征管稽查等行政执法活动中,均以进行建账审核后的会计账簿为依据。由此,荆门市在湖北省内率先尝试探索建账监管,对遏制“账外账”、“小金库”,规范会计基础工作,提高会汁信息质量,起到了一定程度的作用。

推行建账监管工作走过第一个五年之际,荆门市会计管理局发现现实情况与预期目标依然存在不小差距:数量多、分布广的社会团体、民办学校、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大多数还未进入监督范围之内,监管范围并不全面;全市共计有近万家小型企业,实施小企业会汁制度的不足50%,会计制度实施不到位,加大了确认会计账表合法性的复杂因素;未从根本遏制会计违法现象,通过数次会计执法检查发现会计基础工作欠缺规范性、会计信息失真、企业偷逃税收屡查屡犯;各部门齐抓共管,合力推进的制度和平台尚未建立形成,由于缺乏具体措施,加大会计管理部门在行政执法活动中的把关难度,难以全力推进建账监管工作;税收监管不到位,由于部分企业未建账,税务部门在税收征管时采取核定征收方式,不同征管人员核定标准存在差异,企业之间税负不公,导致国家税收流失严重。2005年,荆门市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创造了120亿元的产值,占全市经济总量的39%,而为国家提供的税收不到全市地域财政收入的10%。此外,随着《行政许可法》的颁布,该市会计管理部门意识到还需要修订《暂行办法》中与国家法律法规的相抵方面。

2006年3月,荆门市政府重新修订出台了《荆门市建账监管办法》(下称《办法》),确定了“一个中心,两个结合,三个到位,四项制度”的具体做法。“一个中心”以依法建账为中心,并以此为切入点和操作平台,全丽推进会计‘管理工作。“两个结合”是与《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的贯彻实施相结合,与促进税收征管和财政增收相结合。

“三个到位”指保证宣传培训到位,通过各类新闻媒体宣传建账监管工作的意义、作用和具体办法,召开市、县、乡不同层次组织有关单位主要领导和会计机构负责人参与的动员大会,在财政干部与会计人员中开展建账监管改革及新制度培训,使其了解其中的内容,理解其中的意义,自觉或督促执行会计制度,遵守《会计法》;部门职责到位,《办法》规定全市各级财政、工商、民政、税务、审计、监察等部门各司其职,密切配合,合力推进建账监管工作,财政部门采取分片包户办法,加强监督检查,工商、民政部门在日常监督管理活动中以注册登记的会计账簿为依据,在年检换证工作中配合做好建账监管工作,税务部门进行财税管理活动中,审计部门进行审计、司法及监察部门在查办案件过程中,均以经财政部门审核的会计账簿为依据,若发现账簿未经注册登记,督促其按规定办理建账监管手续。服务配套到位,财政部门设立财会专管员,采取分片包户、上门服务的方式开展建账监管,全市各级财政部门还依法审批成立15家记账机构,为部分不具备设置会计机构或专职会计人员条件的中小经济组织提供会计中介服务。

“四项制度”是建立财会专员制度,133名财会专管员采取分片保户的办法,督促指导各单位依法建账建制,统计监控国家税收,同时由财政、税务、工商等部门相互提供专管员名单及划片管理情况,定期开展联合检查;建立信息共享制度,建立网络共享平台,设立建账监管信息管理员,根据不同职责在共享平台上录入、更新和

查询监管对象的基本情况、年检注册、建账规范、税务登记、违法违规、主要财务数据等信息;建立考核评价制度,制定科学的考核评价指标和严格的考核评价程序,将层层细化落实的工作责任纳入单位和个人考核内容;建立联系会议制度,定期召开通报工作进展和各部门履职情况,交流和分析实际情况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拟定下阶段工作措施。

2007年,湖北省人民政府在总结完善荆门市建账监管改革经验的基础上,印发了《湖北省会计建账监督管理暂行办法》,在全省范围内推动建账监管改革工作。2009年,湖北省财政厅等九部门《湖北省会计建账监督管理实施细则》。荆门市会计管理局在原有信息共享平台的基础上,建成包括建账单位基本信息、财务信息、纳税信息和监督检查信息在内的信息管理系统。“原来的方式是挨家挨户找企事业单位,或他们登门现场填写,耗费时间长,数据采集难度大。新的信息系统建立后,方便了监管对象也提高了我们的工作效率。”荆门市会计管理局会计法规科副科长王虎轻点荆门市会计网右上侧的建账监管信息系统入口。他边演示边向记者介绍说,企事业单位可在网上注册获得唯一且长期有效的账目编号,之后登录填写《湖北省会计建账监督管理审核表》,其中的所有内容进入该系统数据库保存。为了保证网上填报的真实性,企事业单位将审核表打印并盖章后,携带年度总账,会计报表,银行存款日记款,现金日记账,财务负责人、主管会计、出纳的会计从业资格证书等相关资料,到会计管理部门现场办理建账审核手续。如何保证企业能自觉上网填报审核表?王虎介绍说,企业每年须到工商部门年检,没有会计管理部门认定的上网审核表,则不能通过年检。而工商部门年检工作,也需要财政部门提供的空间信息进行核对,各部门间的信息需求有了联系,就形成了建账监管强有力的网络。

截止到2009年年底的数据显示,荆门市10121家应建账单位,实施建账监管单位达70.2%,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企业、民间非营利组织、村民委员会不同性质和类别的组织,通过掌握被审核组织的总量、规模、行业分布,掌握具有持续性、可比性的数据,摸清地方经济的“家底”,为政府宏观经济决策提供强有力的借鉴。“无论账目怎样做,经过建账审核后,每家企业每年只有一套账簿登记,税务、工商、银行各机构联合起来,只认定唯一的账簿,不可能有两套账。以往企业给税务部门的账簿要做亏,给银行要做赢,现在则加大了‘账外账’、‘多套账’的难度。”会计法规科科长肖光胜告诉记者。此外,建账监管还显示出扩散效用,建账监管过程中对账务混乱单位的记载,还为会计执法检查提供了线索,推动了各项会计准则的贯彻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已在荆门市上市公司和部分大中型企业实施,《企业会计制度》、《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实施面已达100%,已实施建账监管的小型企业和民间非营利组织已分别执行《小企业会计制度》和《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制度》。

内部控制:把好国家财政资金安全闸

内部控制是为合理保证单位内部经济活动的规范性、经济信息的可靠性和法律法规的有效性,而自行检查、制约和调整内部各项活动的自律系统,对于行政事业单位而言,是建立和实施内部管理的核心机制。行政事业单位财务部门处于管理国家财政资金、资产和资源的第一线,是财政监督管理职能的延伸,肩负着加强财政资金管理,提高使用效益,增强内部会计控制的重任。

由于政府体制改革、机构合并与精简以及国库集中收付等财政体系的改革,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工作不是加强而是削弱了。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精简,首先从隶属于后勤部门的会计人员中开始,造成由其他岗位、略通账务的人员兼职,形成无证上岗的现象。此外,各行政事业单位的骨干岗位为该单位所管辖领域范畴内的业务,会计人员无形中被边缘化,一部分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转行到“核心、骨干”岗位上,造成会计队伍的萎缩和削弱。同时,多年来,财政部门对行政事业单位实行了收支两条线、部门预算、政府采购、国库集中收付等改革,仅限于对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的源头管理。怎样健全它们的内部控制机制,是摆在财政部门与会计部门面前的一道有待深入的课题。

2007年,荆门市政府下发通知,成立由财政、审计、监察、国土等部门组成的清产核资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全市开展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清理和核查工作。该次清产核资的主要内容包括行政事业单位人员编制和实有人员,固定资产、流动资产、对外投资、无形资产和负债,以及经费来源渠道和支出情况等。重点做好固定资产、货币资金、应收及预付账款、各项对外投资、账外资产的清理和核查,以及单位有关抵押、担保、“非转经”资产的清理。

2008年,荆门市下属的京山县发挥“金财工程”网络资源优势,建成了纵向与省市联网,横向与县直行政事业单位联网的行政事业资产管理网络系统。借助新的资产网络管理平台,该县把国资监管“关口”前移,变“守株待兔”为“主动出击”,对资产配置、出租出借、报废处置、收益收缴等环节实现网上动态“监控”。该县还出台10多项行政事业单位资产管理制度,规范各项资产业务网上申报、审批程序。对未经审批或审批不合格的资产业务一律不予“注册”和“销(转)户”,并联合监察、土管、房产及交通等职能部门对漏网的“无籍”资产进行查封。

以湖北省财政厅在2010年开展会计管理年为契机,荆门市着手加强市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人员的管理,建立健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管理制度,规范财务收支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财政资金安全、保障财政各项改革与管理政策贯彻落实,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人员任用行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会计建账监管办法,推动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制度的有效执行,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进一步加强部门预算、国库集中收付、政府采购、非税收入和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保证财政改革与管理各项政策的实施;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会计基础工作,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内部监督,提高资金使用效益,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正常运转;进一步加强单位财务会计人员财经法规和会计准则制度的学习重视程度,切实增强会计人员依法理财、诚信理财、科学理财的水平,

2009年,荆门市会计管理局已对该市市直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问题展开了调查,这次调查在市直文教卫、城建、环保、农林水等部门及下属单位中进行,内容包括目前该类单位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问题产生的原因,如何完善,如何发挥财政部门加强内部控制中的作用。

在近万字的调查报告中,调查成员们花费半数篇幅为财政部门完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提出设想:对于地方财政部门而言,按属地原则管理当地各单位会计工作,按预算管理级次管理所属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活动,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指定规范、指导督促,担负评价检查的责任,“虽然不能管理它们的全部内部控制事项,但有义不容辞的责任。”

在他们向荆门市财政局递交的《加强荆门市行政事业单位内部

会计控制的意见》中,按照会计控制的要求和步骤分门别类列出具体可操作性方法。其一,依法设帐,各单位除按会汁制度规定需要另设账簿的情况外,对所有经济业务只得设置一套账簿,办理建账监管手续,以杜绝任何形式的“小金库”。其二,完整设账,按照《会计法》规定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实际情况,设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财政直接支付额度备查账等账簿。其三,“钱、财、物”分管,各单位按照《会计法》规定设置会计岗位,出纳不得兼任总账、债权债务和收入支出明细账的登记工作,也不得兼任稽核工作,各项实物资产应由保管员负责验收和发出工作,并定期与会计进行账实核对。其四,收入管理,各单位必须建立健全收入管理制度,收入票据由会计主管人建立登记簿,及时记载领用、核销起止编号,取得的各种非税收入,必须开具省级财政部门统一印制的票据,事业单位的经营收入,必须使用税务部门监制的发票,纳入围库集中收付的行政事业单位,必须在当日或者规定时间内将收入缴存财政部门指定专户,小得坐收现金或公款私存。其五,支出审批,各项支出应首先由财务负责人审核,再报有关领导审批,出现虚假凭证入账,由财务负责人承担责任,授权分管领导审批常规性支出,具有特别性质的重大支出,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联签制度,由单位负责人审批。其六,程序控制,明确会计处理程序,支付款项的印鉴由各负责人分开保管和使用,出纳办理款项收付时,原始凭证加盖“银行收讫”的印戳,记账会汁才能接受,记账凭证必须由本人签章。其七,及时记账,经济业务发生及时编制记账凭证,不得将上月发生的经济业务放入下月进行账务处理。其八,进行资产清查,至少每半年对各种资产及相关负债进行清查,各种往来款项要与对方核对相符,积极清收应收或暂付款项,刚间较长的款项,上报上二级部门,寻找清算途径。其九,编制财务会计报告,每月必须编制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和支出明细表,年度财务会计报表及其财务情况说明必须于次年1月完成,向不同部门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其编制依据和要求必须一致。其十,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向金融机构取得借款要有可靠还款来源,尤其是基本建设工程要有预定的财务目标,事业单位对外投资必须进行合法合规的论证和批准,不得利用自由资产对外担保。

“我们带着新时期下创新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的初衷,结合荆门市往年发生的数起公款被挪用案例,发现和剖析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可借鉴的路径,思考财政部门能为此做些什么。”作为此次调查的参与者之一的王虎告诉记者。

执法检查:深入规范全面

近年来,会计工作中存在假账泛滥、会计信息失真等突出问题。会计检查的阻力和难度之大,被会计管理工作者称为“一项千头万绪的工作”。荆门市会计管理局通过改变执法榆查的方式,埘保证《会计法》落实监督手段进行了优化。

以往,会计管理部门的执法检查为每年定期集中进行,陷入“一阵风”的模式。2001年开始,荆门市将会计执法检查工作职能化、日常化,在会计管理部门组织全市所有单位自查的基础上,安排号班常年开展重点检查,使这项工作深入、规范、全面。荆门市会计管理局的执法检查工作做到了“四统一”:统一检查时间,统一执法程序、统一文书格式、统一工作检查。严格检查纪律,检查人员不得接受被查单位任何形式的礼品、礼金、吃请;严格检查时间,由于会计执法检查涉及到会计核算全流程,规定每家被查单位检查时间大致为3~5天,存在须追溯或工作量较大的情况,可适当延时,保证检查的客观性和代表性;严格检查质量,采取“一项制度三个分离”的措施,“制度”即在实地检查结束后,对带有普遍性、倾向性的问题和会计管理制度方面存在的漏洞,深入分析研究,从制度和机制层丽找准问题实质,并从理论上找出依据;“三分”即检查办案、问题定性、结论审定和下发处理决定三分离,由会计执法检查小组进行检查,问题定性由财政局分管领导审定,重大问题报财政局一把手审定,处理结果由市财政局审核并签发,做到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法律正确、程序合法。严格检查范同,以往的各项检查分战线、分系统进行,容易造成重复检查,加重被查单位负担,财政部门实行了内部会计综合执法检查,财政系统各部门检查资料共享,避免重复检查。此外,会计管理部门与被查单位签定双向承诺书,执法者对受查者信息保密,廉洁执法,受查人员如实全面提供会汁资料,严格执法检查纪律,并对被查单位不定期进行回访,落实检查效果。

执法工作之前,在荆门市财政局年度财政监督检查计划的基础上,会计管理部门每月制订详细的检查工作方案,做到工作有组织、有计划、有步骤、有期限;在执法过程中,明确每位工作人员的职责分工,从翻阅传票到检查账目报表,各司其职,检查结束后,由专人负责汇总,并将检查结果及时反馈给被查单位。检查过程中力求重点突出,将是否依法建账、会计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规范核算、是否执行会计制度、是否按规定建立内部会计控制制度,作为重点检查内容,同时根据被查单位的实际情况,调整检点。对检查人员进行明确分工,有针对性地查阅会汁资料及其他相关资料:着重检查凭证的真实性、完整性、合法性;重点检查账簿的账户体系设置、账簿登记、建账监管、会计制度;对报表重点检查其完整性,分析其真实性。对有疑虑的问题,及时与被查单位沟通;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按照“自查从宽,检查从严”的原则及时进行处理。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督促被查单位健全制度,加强管理,堵塞漏洞。

“执法者必须知法、懂法、守法,尤其人们的法律意识正逐步增强。”荆门市会计管理局会计监督科科长钟育红向记者介绍说,“《会计法》、《财政部门实施会计监督办法》是我们科室每名工作人员拳不离手曲不离口的必修课,还要深入领会《行政诉讼法》、《行政处罚法》等相关法律法规,以适应检查过程中遇见的实际情况。”为保证执法工作的连续性、长期性和稳定性,该科室配备了两名政治素质过硬、业务水平扎实且具有执法资格的专职人员持证上岗,专门负责会计执法检查,还特约聘请了会计业务专家配合指导检查。针对检查过程中的实际情况,会计监督科编印了《荆门市会计执法工作手册》成为全市会计执法检查的现场指南,以工作流程图的形式,从下达检查文书到案卷归档,详细描述了每一步骤,每次执法检查严格按程序办事。

2003年至今,全市共对700个独立法人单位开展了《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查出原始凭证不合法、虚列少列资产、虚列少列负债、隐瞒或提前确认(推迟)收入、虚列少列成本费用等违纪违规金额5亿多元,督促入库税收600多万元,查处无证上岗人员330人,吊销会计业资格证3人。荆门市会计管理局还督促所辖各市、区、县开展会计执法检查工作,检查单位达到800多家。通过专项检查,积极督促指导各单位执行新会计准则,重点督导未执行或执行不到位的企业或组织,指导农村财会服务中心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进行核算。

规范村财:改变村财混乱

“包包账、断头账,年年都是糊涂账。”这是荆门市实行农村财务委托服务之前,群众对农村财务状况的感慨。针对农村财务混乱,村集体经济组织债务包袱过重的问题,荆门市于2002年开始,逐步推行农村财会集中服务改革。至今八年时间中,荆门市在这项改革中分三步走过。2002年,选择债务负担相对较轻的掇刀区掇刀街进行试点,边实践边寻找边调整改革办法;2003年,总结掇刀区试点经验后,在已进行税费改革的京山县全面推行,在其他县市区至少各选择一个乡镇进行试点;随后在全市全面推行,出台农村财会集中服务办法。

各乡镇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也采取了三步走的办法。成立财政、纪监、经管等部门及村干部、群众代表、民主理财小组成员组成的清理小组,对村集体经济财务进行“八清”。清收入,是否有未入账和私设“小金库”的问题;清债权,村级负债有无虚挂往来;清资产,是否账实相符,有无被侵占问题;清支出,有无违纪违法;清合同,有无“人情”合同或无效合同:清“一事一议”资金,有无超标提取和超范围使用;清共同生产费,是否按政策执行,群众是否认可。完成财务清理后,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村级财务委托中心服务决议,与后者签订委托协议,办理移交账务手续,移交的村集体经济组织财务全部公开,接受群众监督。

荆门市推行农村财会集中服务,按照村民自治、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加强监督的原则,在村集体经济组织各项资金所有权、审批权、使用权不变的前提下,由乡镇或街办财政所设立农村财会服务中心(下称中心),统一代管村级资金、会计业务并实施财会监督的农村财务会计管理模式。在实行财会集中服务前,各村召开村民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财会集中服务申请后与中心签订财会集中服务委托协议。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各项收支必须经过村报账会计、村民主理财小组、农村财会专管员、村干部进行审核审批,再由中心根据村财务收支计划和资金结存情况办理收支结算。财政部门开展农村财会集中服务,确保村级资金所有权、使用权、审批权不变,统一收支报账程序,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公示财务,统一管理会计档案。农村财会专管员与中心共同对各项收入的专户储存及收费票据使用情况、重大财务事项决策及兑现工作、农村各类经济组织会计工作、土地承包管理、农村负担管理,共五项农村财务会计管理事宜开展日常监督。

荆门市的农村财会集中服务,增强了村级财务管理的严肃性,农村财务制度不断规范,基本形成村财务管理有章可循的格局,改变了农村财务管理常年混乱甚至瘫痪的状况;乡镇财政部门通过中心将民政优抚金和救济款、粮食直补、农机补贴、公益事业支出等各级政府的支农惠农资金直达个人或单位,维护了农民切身利益,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调动工农民参政议政积极性,村民主理财小组或村民代表大会审议的村级财务计划和收支事项,作为办理资金结算的重要依据,遏制了村级经济组织收支的随意性,体现了农民的决策权;提高了干部廉洁自律的自觉性,规范的账务还村干部一个清白,改善了因村财务混乱恶化的干群关系,也增强了干部“想干事,干成事”的积极性。

继续教育:学有所获 学有所用

要求会计从业人员每两年进行一次不少于24小时继续教育的制度,意在鼓励会计人员更新知识,适应不断变化的工作要求。而在实际操作中,出现了授课教师与听课人员走过场导致效果大打折扣的现象。组织好继续教育培训,成为会计管理工作的难点之一。

荆门市包括市直、县市区辖区在内的现有会计人员18814人,2010年截止到9月30日,参加培训人数超过1万人。“继续教育走过场的现象以前存在过。”荆门市会计管理局人员管理科科长钱敏告诉记者。2000~2005年,荆门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主要是市直和各区县市会计管理部门直接组织培训;2006年后,培训逐步走向市场,以会计函校和会计学会为主,2007年后,进一步开放培训市场,允许符合条件的个人办学机构举办继续教育培训。与此同时,“交钱走过场”的现象“星星点点地出现了”。

该市通过多次调研,陆续制定多项监管措施。对所辖地区所有申请进行会计继续教育培训的单位,进行基本条件核查,严把办学资格、场所设施硬件关和师资队伍、教学管理软件关,要求培训单位应本着“以人为本,高效服务,谁培训谁负责”的原则,学内容,学教材,统一收费标准,统一授课时间。各培训机构按区域划分范围组织培训,杜绝相互拉生源、少收费和只收费不办班的现象。对核查通过的培训单位,要求其每年制定详细的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培训计划,申报开办培训班计划,详细列明培训人员名单、授课教师、培训内容,要求各培训单位给学员发放听课证,在听课证上至少每半天盖一次考勤章,听课证在测试时粘贴在试卷上,学习时间和测试成绩均合格才能办理继续教育登记。

荆门的中小型企业、民营企业、乡镇企业居多,参与继续教育培训的会计人员学历层次参差不齐,对会计培训的内容要求不一,总体希望多一些会计基础及会计实务操作及计算机课程。“会计人员参加培训,希望学到一些与自己工作实际相关的知识,我们就做到缺什么补什么,调整授课内容,靠近会计人员的实际工作要求。在收集到的培训反馈中,多数会计人员对培训的内容比较满意,部分人员还希望对会计实际操作知识等方面多加以讲解,一部分会计人员希望上课时间放至他们工作空闲时段进行,我们都尽量给予满足。”荆门会计函校校长胡勤勇告诉记者。

2009年,荆门市会计管理局专门要求下辖各县市区会计管理部门,应根据《全市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计划》,按当地实际情况制定具体培训计划,对《企业会计准则》的培训应在3年内完成,对《农民专业合作社会计制度》、《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会计制度》培训在本年度内完成,对行政事业单位应根据财政改革实际自主选择培训课程。省级财政部门应每年制定培训计划,以供下级财政部门和培训单位具体组织实施,在省级财政部门要求的培训计划上,进一步细化、具体化,切忌抽象、空洞。对不同行业、不同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要指定基本培训科目,每年科目应达到的学时,之后对下级财政部门落实这项要求进行检查、督促。

荆门市会计管理局还安排专人管理继续教育工作,深入培训单位抽查学员考勤和测试成绩,对每次培训学习未达到24Jb时和测试成绩不合格的会计人员不予办理继续教育证书登记,要求培训单位对其列入补学补考对象。由于措施得力,荆门市每年约有70%的持证会计人员参加培训听课率达到90%以上,普遍反映学有所获、学有所用。

荆门市会计管理工作不断推进也得到各级主管领导及地方政府的长期重视。2001年,荆门市政府组织召开《会计法》执行情况检查会议,意在推动会计执法检查工作进入日常化、规范化轨道。2005年,该市工业生产总值232亿元,其中国有企业与非国有企业产值各占一半,而前者税收贡献占90%强,非国有企业不到10%。陈绍新分析两者税收贡献比例悬殊背后的原因,提出了增加非国有企业税收应从规范其建账人手的思路,得到了荆门市财政局党组的认可,并迅速向时任荆门市常务副市长张达华作了汇报。张达华对此非常重视,亲自带领财政局局长、会计管理局局长向荆门市市长作专题汇报,组织召开市政府常务会,重新修订出台了建账监管办法。截止本刊发稿时为止,荆门市召开全市建账监管部门协调会议,出席会议的荆门市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周松青指出,开展建账监管工作是维护市场经济秩序的需要,是强化税收征管的需要,是促进源头治腐工作的需要,是推进科学决策与发展的需要。该市政府将把建账监管改革纳入相关部门工作目标年度考核内容,进一步加强宣传、强化领导、完善制度、优化服务,确保建账监管工作在全省的领先地位,并希望会汁管理工作立足本职、围绕中心,始终坚持服务经济发展、服务社会公众,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上一篇:教育机构转正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存储员工转正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