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机构店长工作计划范文

时间:2023-03-02 09:44:29

培训机构店长工作计划

培训机构店长工作计划范文第1篇

1.合肥学院

2.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3.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

4.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5.北京大学

6.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7.西安欧亚学院

8.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9.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10.山东省东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入 围

1.常熟理工学院

2.北京市商业学校

3.浙江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4.上海信息技术学校

5.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

6.青海畜牧兽医职业技术学院

7.吉林女子学校

8.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9.青岛开发区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10.娄底职业技术学院

合肥学院

入选理由 早在2003年就提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办学定位,十多年来在建设应用型大学的道路上砥砺前行,用闪亮的“成绩单”证明,应用型大学之路可以越走越宽广。

亮 点 办学定位是学校发展的顶层设计,是决定举什么旗、走什么路的根本性问题。2002年,合肥学院重新升回本科以后开始思考:高等教育大众化,合肥学院要走一条什么样的发展道路?合肥学院的特色和优势是什么?在研究德国应用型大学特点的基础上,合肥学院结合中国国情和学校实际,将办学定位确定为“地方性、应用型、国际化”,并围绕办学定位进行了一系列教育教学改革,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了一大批急需的应用型人才。

应用型高校有效服务地方,首先要在专业设置上体现服务地方。学校围绕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调整并优化学校的专业体系,目前,合肥学院52个本科专业基本涵盖合肥市电子信息、装备制造、化工、现代物流、家电等主导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

产学研合作育人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必由之路。学校建立“双进双培”制度,共建技术创新平台,提升服务行业企业发展能力。目前,合肥学院建有中科院过程所院士专家工作站以及“深装合大工业设计有限公司”“安徽合大环境检测有限公司”“合肥学院―新方舟创意工场”等一批“嵌入式”实验室,与荣电集团共建安徽省内第一家“产品研发设计中心”。

应用型人才培养在理念上要从“重知识传授”向“重能力培养”转变,在方案构架上要从“输入导向”向“产出导向”转变,合肥学院以此为指导,重构人才培养方案。学校成立由本校教授和企业界人士组成的专业指导委员会,进行人才培养方案制定,凸显应用能力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学校增加认知实习学期,调整实践教学课时比例(目前工科专业实践学分为40%,文科为30%以上),制订专业选修模块,毕业论文真题真做;同时,坚持大教学观,把第二课堂纳入人才培养方案,开展以专业为主题的、多种形式的第二课堂教学,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建设是应用型人才培养关键环节。合肥学院通过大量的行业、企业调研,了解社会、行业、企业对人才的需求,了解专业对应的岗位群、岗位所需要的知识、能力、素质,在此基础上,重新制定模块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并及时实行动态调整。2014年合肥学院的《突破学科定势 打造模块化课程 重构能力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教学体系》获得部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合肥学院还对学生考核方式进行改革,实行“N+2”过程考核,变末端考试为过程监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其中,“N”是教学过程的考核次数,N≥3,占总成绩的50%;“2”是期末考试和读书笔记,分别占总成绩的40%和10%。

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学校把具有培养应用型人才能力(双师素质)和具有应用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及产学研合作能力,作为应用型高校教师专业成长的主要目标。重点引进具有企业经历和工程经验的教师和国外智力资源;通过“双聘双挂”整合校内外师资资源;实施教师实训计划;积极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评价方式改革。目前,学校专任教师中,有企业经历、行业背景和经过行业培训的占60%。

通过十余年改革探索,合肥学院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和办学的社会声誉显著提升。2015年10月30日,在“中德共建合肥学院三十周年展”上,两国总理对合肥学院国际化办学成绩给予充分肯定:指出“合肥学院30年来的发展壮大是中德务实合作的成功典范”,默克尔指出:“合肥学院是中德近30年合作的光辉典范”。还现场宣布:中国政府将在合肥学院建立中德教育合作示范基地、基金,并寄予“再创新的三十年辉煌”的期望。

无锡职业技术学院

入选理由 始终坚持走产学研结合办学之路,通过深化改革、创新机制,在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高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等方面实现明显突破。

亮 点 坚持产教融合,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学校依托机电类主体专业,以物联网技术应用为主线,政行企校四方合作共建共享,建成国内一流,集科技研发、生产示范、人才培养于一体的“智能制造工程中心”。以该中心为载体,建成全省首个区域开放共享型实训基地,研究成果获 2014 年度国家教学成果一等奖。

深入推进集团化办学,构建政行企校合作培养机制。学校以 2015 年牵头组建的全国机械行业智能制造技术职教集团为平台,积极探索政行企校联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模式。目前学校建有稳定的校外实习基地200 多个,有 60 余家企业在校设立冠名订单班,引进 300 多名企业技能专家、“能工巧匠”来校兼职任教;学校每年完成社会培训量达3万多人次。

坚持校企互动,推进科技应用与成果转化。学校建立技术追踪机制,增强技术服务能力。结合专业发展实际和区域产业行业特点,校企共建3个省级研发中心、2个市级技术应用及推广服务平台。同时,整合校内外研发力量,培育2个省级和一批校级科技创新团队。近两年,获国家、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省部级以上课题40多个、各类专利近500 项,自主制定行业标准2项、主持起草国家标准 2 项。

建立资源转化机制,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学校参与无锡市感知工业、感知交通等6个示范项目,形成一批科技成果,并将这些成果转换成教学资源。积极引导教师走进企业,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2 年来,完成 140 多个技术开发项目。

坚持协同育人,提升人才培养水平。学校围绕地区经济转型升级需求,服务机电产品智能制造,开设与装备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相适应的专业 40 个。校企合作积极推进专业优化改造,大力建设数控技术和物联网应用技术2个省级品牌专业,并以此引领和带动相关专业协同发展。配合国家“一带一路” 战略,扩大与沿线国家的职业教育合作,面向 10 个国家招收80 多名留学生。

围绕创新创业,提升学生能力。积极探索创新创业型人才培养模式,产学研结合,建立通识课程、隐性课程、专题教育、专业教学和技能训练“五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通过开设创新班、虚拟创新班,推行导师制等形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实践能力。2014 年以来,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竞赛获奖达 600 余项,其中,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 9 项。

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

入选理由 有着近60年的办学历史,培养出多位世界技能大赛金银牌得主,招生连年爆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98%。用极具说服力的事实证明,技工学校只要找准创新发展、开拓进取的道路,一样可以办得很精彩。

亮 点 接轨国际标准,教学转型升级。学校在美发专业采取技术合作方式,聘请美发专家何先泽到校任教。学校还大力培训现有师资,改革教学观念和模式,改进教学实训条件,迅速提升专业实力。学校在汽车专业推出项目化合作教学方式,满足了不同企业的需求。如帮助长安汽车公司培训售后人员、新入职大学生等,培训教材由企业和学校共同编写。长安汽车公司派出最强的技术骨干和教师互动,长安汽车公司最新出品的汽车供教师、学生学习使用,汽车专业教学真正与实际接轨。汽车专业、美发专业还承担起世界技能大赛中国队集训任务,2015年学校选派的选手曾凤获得世界技能大赛美发项目金牌。

深化校企合作,把握前沿技术。“用最新的技术培养明天的工人”是学校的办学思路。学校通过对40多家企业的新设备、新工艺、新产品、高技能人才培养规格进行调研,决定建立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提供场地和部分设备,企业出技术指导人员,负责运行成本,校企利益共享、风险共担。学校与长安集团、昆山通v电梯有限公司、上海安贞暖通设备工程有限公司等企业建立的生产性实训基地培养的高技能人才很受汽车、地暖模具、电梯制造等行业企业的欢迎。

整合多方资源,开发地方鉴定标准。学校通过调研发现,市场上暖通采暖制冷行业正在蓬勃发展,市场潜力无限。他们在与重庆温馨时代暖通设备有限公司等地暖企业合作开展短期培训后,决定马上开启系统性合作模式,联合创建建筑设备安装(暖通采暖制冷)专业。学校联合企业、行业和重庆市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共同开发的“重庆市辐射冷暖空调系统安装专项职业技能考核标准”,获得国家认可,填补了行业空白。三方共建职业技能鉴定站,规范了行业发展,启动了免费技术服务平台。还与民营技校和民办培训机构合作,开启校际间差异化合作。云阳新时空计算机学校原来仅招生100人,经重庆五一高级技工学校投入设备、技术、师资开展联合办学后,现有1000名学生考入该校。学校招生规模大幅扩大。

湖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入选理由 以办学模式改革、培养模式改革、教学模式改革、评价模式改革4方面为切入点,深化职业教育模式改革,不断提升教育教学管理水平的思路与做法,为全国1300余所高职院校提高治理能力提供了管理工作典型范本。

亮 点 以职教集团为平台深化办学模式改革,不断完善治理体制。学校与东风汽车公司共同牵头,成立湖北汽车服务职教集团。集团力求突出特色,紧紧围绕汽车产业链,由300余家汽车企业以及相关政府部门、学校、行业,组建教育教学、生产经营利益共同体;充分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在招生就业、人才培养、企业培训、技术服务等诸多方面实现校企互融;强化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使“双园融合”(校园、产业园)的“校中厂”与生产性实训基地的“厂中校”相结合。

以课程建设为核心深化培养模式改革,不断强化职教规范。学校突出强化职教标准化建设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有效带动教育教学各要素的协调发展,不断提高管理水平。一是根据职业标准、行业标准和岗位规范,以更新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为重点,启动新一轮课程建设;二是强调实践性教学必须依托课程载体,不断强化实训、实习标准和教学仪器设备规范;三是在课程开发与实施过程中,实施企业师傅与学校教师共成长工程;四是打造精品“培训课程菜单”,优化培训课程模块体系,以有效改善高职院校继续教育职能偏弱的“短板”。

以服务学生为中心深化教学模式改革,不断优化教学管理。学校强调“以生为本”的教育教学理念,灵活实施各种教学模式,统筹推进管理育人、教学育人、文化育人。思政课部采取问题式教学方法,广泛开展活动育人和实践育人;公共课部探索情境式教学方法,注重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各专业教学系根据产业、专业的不同特点,灵活采取职业行动导向、项目式、案例式等教学方法,不断强化学生的职业技能和职业精神。

以校内评价为重点深化评价模式改革,不断创新运行机制。学校以评价工作为抓手,逐步建立起一套校内评价机制体系。一方面,校内教学评价工作涵盖专业评价、课程评价、教师评价、学生评价等主要内容,不同时期的评价工作各有侧重。另一方面,学校坚持实施校系两级管理,管理重心不断下移,以充分调动二级教学单位的积极性和能动性。

北京大学

入选理由 以继续教育体制改革为抓手,有效整合资源,注重统筹规划和规范管理,在推动继续教育办学质量和水平提升方面的做法值得各高校借鉴。

亮 点 实行管办评分离,统筹规划管理全校继续教育工作。北京大学继续教育实施“一部一院,管办评分离”的机构改革。改革后,继续教育指导委员会作为学校继续教育工作的指导、咨询、议事和决策机构;继续教育部作为行政部门统一对全校的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管理;原成人教育学院、网络教育学院、培训中心合并成立继续教育学院,与其他办学单位一同接受学校统一管理;设立由纪委、校长法律顾问办公室、督查室、继续教育部、财务部、审计室组成的监督检查工作小组,对各办学单位进行督查评估。通过改革、探索和运行,形成了全校统筹规划、凸显综合优势的继续教育健康发展的有利局面。

实施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办学水平。学校继教管理部门健全事前审批管理、事中过程管理、事后结业管理与延伸服务的制度与流程,推广优质项目,表彰优秀教师,查处和整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办学单位充分发挥学校综合优势与自身学科特色,提高市场开拓、教学辅助和后勤服务的专业化水平,保证继续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

加强继续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努力创建与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继续教育体系。近年来,学校注重夯实基础,积极开展继续教育专业、学科、课程建设等方面的研究,促进继续教育理论与实践成果的转化。学校引入新型教学模式与信息化工具,促进教学的数字化、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推动了优质教育资源的开放与共享。学校加强与境外一流大学和继续教育组织机构进行交流与沟通,积极探索人才培养、教育管理、教学模式改革的思路和路径,进一步完善全面质量管理体系,创建与世界一流大学相适应的继续教育体系。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入选理由 以创新教育为抓手提升学生综合素质,将创新教育融入学生日常教育中,扩展高职特色的素质教育平台,不仅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满足了学生创新实践的需求。在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的职教改革的形势下,吹响了实践育人新思路的号角。

亮 点 学校注重教育活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分类别按需求设计不同教育活动。如,在新生入学初即举办“大学生科技创新作品展”,集中展示学生获得国家专利和创新竞赛获奖的作品,让新生一入学即感受到学校浓郁的创新氛围;在日常教育中,定期邀请校内外创新专家到校与学生进行交流,对其进行相应的创新指导;结合“挑战杯”等各类创新赛事,指导学生发明创新作品;将大学生科技节等学生自发组织的科创活动,打造成学生相互促进的平台。

学校打破班级、年级、专业等学生常规建制,每学期在全校选拔一批对科技创新、发明创造有浓厚兴趣,同时综合测评成绩优异的学生进入创新精英班。教师根据培养对象以及创新团队的实际情祝,量身定制个性化培养方案进行强化训练。学校提供专项资金、专家指导以及专业实验实训场所,并对学生提出的创新实践提出“五个一”要求,即“每日一设想、每日一观察、每周一交流、每学期一创意、每人一项专利”。创新精英班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精英50多人,在全校起到较好的示范引领效应。

学校注重创新社团发展,拓展创新人才空间。目前学校有机械创新协会、电子科技协会、机器人创新协会等学生专业社团30余个,吸引2000多名学生参与其中。学生在社团里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同时还有专门指导教师对其进行指导。为提高教师对社团活动的指导作用,社团指导教师都要通过公开竞聘,并将指导社团和学生竞赛成绩作为公共课教师职称晋升的必备条件、专业课教师职称晋升的优先条件。

学校在统筹规划创业基地、科技园建设和发展的基础上,明确创业园区发展目标、功能定位、重点任务、扶持政策以及组织实施。学校提出“一园三区、功能互补、统筹规划、分步实施”的创业园规划。三区分别是中山校区、天堂校区、仙林校区。中山园区是以软件研发、电子商务、物联网技术以及动漫游戏等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研发和产业集群;天堂园区是以工业设计、高端制造业、工业信息化、物联网、新能源研发及节能环保为主导产业的区域研发和产业集群;仙林园区则是以现代制造业、文化创意产业、大学生创业园、汽车、新能源为主导产业的园区,并局部配套建设国际人才公寓。学校依托创业模拟平台、大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和校外创业实践基地,搭建了“模拟―苗圃―孵化―转化”四位一体、全程系统开放的创业实践平台。

创新教育体系下,学校师生创新实践意识不断增强,一大批师生参与到各类创新实践活动中。据统计,每年参加校内外各类创新教育活动的学生超过1.5万人次,参加省级以上创新竞赛和申报专利项目学生超过1500人次。截至2015年,学生申报专利达到 235 项,授权专利 125 项,参加省级以上创新竞赛获奖近500 项。学生们的创新成果也得到社会的关注并吸引到风投的投资,如云曙先等同学发明的智能垃圾桶,吸引风投超过 100 万的资金投入;周亚州、施玲杰、耿昌等同学发明的50 余项专利产品与学校签订转化协议,其中已有20 项专利产品在金蝶科技园借助创业项目率先推广与应用。

西安欧亚学院

入选理由 在国内高校中率先引进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推动内部管理体制改革,为全国民办高等教育的改革创新,积累了宝贵经验,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亮 点 2007 年,学校在国内高校中首家引进管理咨询体系,在外部专业管理咨询机构和人员的帮助下制定系统的战略规划方案。2010 年,学校获批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院校,承担改革民办高校内部管理体制,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建立健全民办学校财务会计和资产管理制度。以改革试点项目为契机,学校全面推行以授权为基本特征的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在人事、财务等核心权力下放的管控模式调整下,各学术部门在全面成长及质量提升方面逐步显现成效。2015年,学校蝉联中国财经类民办大学排行榜第一名。

该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具体实践包括:

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及决策管理体系。按照完善法人治理机构的要求及学院管理决策现状,决定在董事会下设战略规划委员会、财务与预算委员会、绩效考核委员会等相关决策机构,依照决策科学化、民主化原则,注重调查研究、专家咨询、听证等重要环节。进行决策和管理体系优化工作,以制度形式强化了董事会与院长办公会的分级目标管理职能,规范了董事会领导下院长负责制的决策程序。

完善和优化绩效管理体系。学校推行部门绩效管理工作,从院长、高管团队、部门到员工个人,自上而下层层分解战略目标及年度工作计划。明确学校层面高层管理团队及分管院长的年度目标及绩效考核奖励机制。在部门绩效指标体系方面,教学部门全部采用美国国家质量奖波多里奇绩效指标体系,突出了面向未来和长远的提升教学质量的战略意图,人事、财务、品牌宣传等重要职能部门由过去只重视量化指标改为加入重要的定性指标,以突出对二级院系的改革支持作用。

调整和优化组织结构。在学校层面成立教学和行政两个事务管理委员会,调整核心教学管理部门教务处的组织结构,把职能割裂的7个科室整合为教研发展、教与学、教学运行和注册考试四大中心。对学生工作处机构进行调整,同样是把职能割裂的处室调整为学生事务研究发展、学生事务服务、学生社团活动和学生咨询辅导4个中心,突出以咨询、服务、活动三大职能为框架的学生工作组织体系,进一步落实和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

促进教师学习与成长。学校参考美国心理学研究、麦可里兰胜任力模型及麦肯锡技能表,设计了新的教师能力模型。该模型具体包括教学、研究和服务三个维度,每个维度的内容都不同于传统的大学教师行为模式。为实施该教师能力模型,学院引进美国杜肯大学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的教师卓越教学培训项目,在学校建立卓越教学中心。

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入选理由 招生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开展,人才由学校与企业共同培养,教学由校企双师教学团队与管理团队共同承担;一入学就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未入职先有清晰的生涯发展规划。所开展的现代学徒制试点让学生既在真实环境中提升了职业技能,也让学生彻底告别了就业压力。

亮 点 早在2014年,学校就与深圳百果园集团公司探索校企深度合作。学校管理学院采取三种形式与百果园公司合作,一是大类招生后的第二年分流,设立市场营销专业百果园店长班;二是所有专业第五学期设立百果园订单班让学生自主选择;三是管理学院所有专业第六学期设立百果园顶岗实习班。企业承诺:学生进入企业后通常7~15个月内做到店长,60%~70%的店长月收入达到5000元以上,月收入较高的店长可达到1.5万元以上。2年左右有机会做到小区主管,月收入7000元以上。3年左右有机会做到片区经理,管理25~35家门店,月收入万元以上。

2015年8月,学校成为全国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后,又率先与百果园公司探索现代学徒制的有效实现方式,建设新型特色学院――“百果园学院”。学院实行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推行“双主体”办学体制和“双元培养”办学机制。一是双主体育人,学校和企业均是育人主体;二是双导师教学,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均承担教学任务;三是学生双重身份,学生既是学校的学生,又是企业的员工;四是签订两份合同,学生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学校与企业签订联合办学合同。

2015年12月,由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与深圳市百果园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牵头的百果园职业教育联盟正式成立。该联盟成员还包括深圳市连锁经营协会1家行业协会,台湾树德科技大学等3家本科院校,金华职业技术学院等7家高职院校,广州市商贸职业学校、东莞市商业学校2家中职学校共15家单位。联盟的人才培养定位是中职培养店员、高职培养店长、本科培养经理。

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

入选理由 以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创新为使命,以搞好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学生教育工作为契机,不断探索和创新教育管理模式,为促进贫困地区发展,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谱写出优秀篇章。

亮 点 打民族旗,走特色路。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是黑龙江省唯一一所民族高校,肩负着发展民族教育、振兴民族经济、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为此,学校在办学定位中明确提出“三个遵循”和“三个服务”,将“遵循高等教育一般规律、遵循民族教育特殊规律、遵循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作为办好学校的前提和基础,以“服务少数民族、服务民族地区、服务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为办学宗旨。

学校在艺术教育、美术教育、体育教育等专业的改革和建设上,将传承民族音乐、民族歌舞、民俗风情、民族绘画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作为基本教学模块纳入实践教学,教师们在教学同时,带领学生们有针对性地进行采风、收集、整理和开发工作,实践教学环节同时成了学术研究和开发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一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民族艺术得到整理和开发。学校拥有省内最大规模的百人马头琴乐队和百人朝鲜长鼓舞蹈队,有计划地传承蒙古族和朝鲜族的民间歌舞曲目,并进行创作。在朝鲜语言文学教育专业和蒙古语言文学教育专业的改革和建设上,学校师生有计划地进行黑龙江省世居有语言无文字少数民族音像教材的开发,对传承民族文化起到重要作用。

学校针对一些民族地区农村学前教育落后的状况,开展“村村大学生”人才培养培训计划,面向全省民族村定向培养“民族幼儿教师”,为民族地区培养学前教育的师资,让民族地区的儿童接受正规学前教育,从根本上推动少数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使之成为传承民族文化的后继人才。

从2012年开始,学校组建了新疆籍少数民族预科班,成为黑龙江省唯一的普通高等教育少数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学校坚持平等育人理念,坚持把平等作为做好新疆学生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基本原则,坚持法律政策面前人人平等,坚持各民族之间相互平等,进行常态化管理。截至2015年,累计接收400多名新疆籍预科生。他们当中有哈萨克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也有锡伯族、塔塔尔族、乌孜别克族。目前,已有近150名学生结束预科学习生活,顺利升入本科院校。

2015年3月,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与黑龙江省人民政府签约共建黑龙江民族职业学院。学校成为黑龙江省唯一一所“省部共建”高职院校,也是全国第一所“省部共建”民族高职院校。

山东省东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入选理由 立足当地移民大县实际,主动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走出一条“搭台、拓域、创新、共享”的培训路子,增强了库区移民的“造血”机能,助力移民圆了“致富梦”。

亮 点 成立移民学院,搭建培训平台。早在2010年新校区建设之初,学校就积极研究库区移民政策,谋划成立“移民学院”。2013年实现县职业中专、技工学校、进修学校等五校合一,学校顺利进入山东省首批规范化中职学校建设行列。2014年7月,东平县政府与泰山职业技术学院签订校县合作协议,共建“泰山职业技术学院东平移民学院”。这为学校开展移民培训提供了强大后盾,在专业设置、师资力量、设施条件等方面给予了强力支持,成功搭建了库区移民的培训平台。

适应移民需求,拓展培训领域。学校成立专门培训机构,学校领导带着教师们走村串户,查民情、听民意,广泛调研,了解实际需求,根据农村实际和移民心愿,确定开班方向,制定教学计划。结合专业特点开展种植、畜禽养殖、水产养殖、计算机应用、机电技术应用、汽车驾驶与维护等实用技术培训;学校还注重做活“水文章”,打好旅游牌,积极与东平县人社局、旅游局、商务局、林业局等部门联合,充分利用移民学院的人力资源和设施条件优势,拓展培训领域,开设“农家乐、渔家乐”“乡村旅游发展”“电子商务创业”“新型农民创业”“月嫂”“桃树丰产栽培技术”等培训班。

结合移民实际,创新培训形式。逐步建立以学校为龙头,以乡镇成教中心为依托的培训网络,采取集中培训和分散指导相结合的方式,灵活运用课堂讲授、专家报告、现场演示、案例教学、远程教学、外出参观、专业见习、岗位实践等形式提高学习效率。特别是流动课堂,交叉巡回授课,根据移民的实际生活特点,上课地点大多在村里,农忙时课少、农闲时课多。教师除送课下村外,还有些专业课程,课堂与考核就在田间水边进行。

树立服务意识,共享发展成果。在教学上,学校免费开展“种植、养殖、农家乐、渔家乐”培训;在学校集中培训期间,免费提供食宿。在就业安置上,多渠道考察用工单位,特别是通过县人力资源市场和各种企业招聘活动等形式,组织学员参加现场招聘会和双向选择,促进就业。

上一篇:建材门店店长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品牌超市店长工作计划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