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态问题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8 06:43:39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范文第1篇

农业生态学是运用生态学及系统论的原理和方法,研究农业生物与其自然和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一门应用性科学。目前,我国很多高等院校都开设了农业生态学课程,作为农学、生物、环境等专业的专业课或专业基础课,农业生态学的飞速发展对传统的教学模式提出了挑战,如何提高农业生态学的授课质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教学方法是影响课程教学质量的关键,而教学方法本身又是在改革中不断发展变化的。在多年的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传统的理论讲授与事实举例等教学方法,已越来越不能满足21世纪大学生发展的需要。因此,为了适应当代大学生素质教育和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对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我们以所讲授的农业生态学课程为例,就如何改革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做了一些尝试。

一、多媒体授课与板书授课相结合

教育部2号文件中明确提出,在教学活动中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是不断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和措施。多媒体教学具有容量大、直观性强等传统教学无可比拟的优势,可以使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尽量了解和掌握更多的知识点,从而起到促进和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为此,我们在授课过程中积极探索将多媒体辅助教学方式与传统的板书授课相结合,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进而获得最佳的教学效果。具体的做法包括:

1、制作并使用农业生态学多媒体课件从2002年起,我们收集了大量有关生态学的图片、图像等资料,先后独立完成了农业经济管理(30学时)、土地管理(54学时)、农业资源(40学时)、水土保持与荒漠化防治(38学时)等专业本科生授课所需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并从2003年开始进行多媒体与传统板书授课相结合的教学。在多媒体幻灯片的制作上,以图形、动画和色彩的设计为主,文字部分则采用传统教学方法,以板书和讲授为主而不是照着幻灯片去念,甚至对于概念和比较重要的文字叙述,也可以只在幻灯片上写上这个概念的名称和文字的标题,具体内容由老师讲解学生记笔记,这样避免了很多学生反映“多媒体上课记笔记时记不下来或记不全”的现象发生,同时也可以使学生在上课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教师的讲授而不是忙着记笔记上。

2、收集生态学科教片,以开阔学生视野农业生态学本身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但由于学时、条件和经费的限制,学生往往不可能通过实地考察的方式获得对基本理论的直观认识。为了弥补这一缺陷,我们充分利用生态学拥有一定数量教学资料片的有利条件,收集了一些与课程内容紧密联系的农业生态学科教片。我们发现,通过这些科教片与课堂讲授相配合,可以形象化的声像资料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对于拓宽农业生态学教学视野、着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是十分有效的,从而进一步增强了课堂教学的效果。例如,农业生态学课程最后一章主要是介绍中国的生态农业,单一的讲授法不能给学以深刻的印象,为此我们选用了一些介绍中国生态农业典范的录像片(如“春光永驻的土地”、“黄土高原的奇迹”等)穿插到教学过程中,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开展课程讨论:针对某一主题进行互动式讨论

在目前我国的教学体制中,课堂教学多以教师为中心,该模式有其毋庸赘言的优点;但也不可否认,它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特别是在鼓励学生深入思考以及提高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局限性。为此,我们提出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开展课堂讨论,并以之作为弥补教学局限性的一个手段。在农业生态学课程教学中,我们课堂讨论采取的具体做法是:对一些重大问题组织专题讨论,使理论理解上要点化,并根据不同专业类型和学时安排等选择不同的讨论题(如生态平衡问题、全球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中国生态问题等),通过教师答疑、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与教师之间及学生与学生之间自由讨论等方法,促进学生更加融会贯通地掌握学习内容。在教改实践中,我们深深体会到课堂讨论的意义与价值,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课堂讨论可以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课堂讨论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呈开放的状态,不同的见解、不同的思路在讨论中碰撞、反馈,激发学生的想象力,从而促进学生思维的有序发展,提高思维活动的有效性,可以收到较为显著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该方法效果良好,很受学生欢迎。

三、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改革

21世纪以来,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教学的弊端已经逐步暴露。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参与式教学法是受教育一方在明确教学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科学方式,积极而又创造性地主动介入教学活动的每个环节,从而获得知识、发展能力和提高素质的教学策略。参与式教学在很多领域经过验证,能够有效的调动群体的积极性。高等学校要培养的是德才兼备的建设性人才,需要学生不断提高参与意识。在农业生态学课程中引入参与式教学方法,能更好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课堂的实践性,从而达到课程教学的目的。长期的教学实践表明,学生的参与比教师的讲授更为重要。我们采取的具体做法: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查阅资料、预习各章节内容、准备自己的教案、让学生当老师来讲解部分内容并与其他同学讨论,由此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锻炼和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发现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曾经有一名同学做了图文并茂、插入一定的音乐效果的电子课件来讲授部分章节内容,得到同学们的一致好评,与此同时教师也得到了很大的启发。实践证明,理论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参与式样教学方法改革在提高教学质量和培养高素质人才方面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要求撰写课程论文

撰写课程论文,可以使学生对农业生态学课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并通过对农业生态学某一热点或难点问题的综合分析或对前人研究结果的综述,为毕业论文设计和撰写提供坚实的基础。为此,我们在理论授课结束后,要求每位学生撰写一篇农业生态学课程论文,并规定了必须查阅的参考文献篇数,最后将成绩折合到期末考试成绩中。按照课程论文的具体形式,整个实施过程又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年度),课程论文采用教师命题的形式,也就是将学生分组,每组规定相应的论文题目,然后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第二阶段(2008年度),对于教师命题的课程论文形式,学生反映虽然不用自己选题,但某些设定的题目自己并不感兴趣,导致论文完成上出现敷衍现象,降低了课程论文应达到的效果,为此我们又采用了教师引导、学生自由选题的课程论文形式,也就是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授课内容首先对学生课程论文如何选题、如何写作以及如何查阅参考文献等进行方向性的指导,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自由选题。

从最后的课程论文作业来看,学生的选题范围非常广泛,其中有涉及当前农业生态学热点问题的论文如“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环境规划”“、三农与中国农业的发展”等,也有与家乡生态建设相结合的论文如“西部可持续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的路径选择”等,还有少数超出教材范围的论文如“论我国生态环境法制建设”“、论生态政治与政治生态化”等,这些论文的撰写无疑对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都是非常有益的。

从我们制作的农业生态学课件的使用效果看,认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36%、62%和2%,说明制作的课件基本能够满足课堂教学的要求,但还需要在简洁性、清晰性和可视性方面做进一步的完善。对于多媒体与板书授课相结合教学方法,认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32%、62%和6%,说明这种教学方法受到了绝大多数学生的认可,但如何将两者更加有机的结合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对于在农业生态学教学过程中放映相关科教片的做法,学生都持积极肯定的态度,认为“非常满意”、“满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64%、36%,没有“不满意”的;并且在调查表最后的意见/建议栏中,学生还提议再多播放一些教学视频、录像或科教片,把各种生态现象通过更真实的图像表现出来,可以更加激发学习的兴趣和提高学习的效率。对于参与式教学方法的改革,绝大多数学生也给予了肯定,认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的学生人数分别占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58%、24%和18%,被调查学生希望参与式教学能够采取更加灵活多样的方式。但引起我们注意的是,尽管大部分学生对于课堂讨论这种教学形式是感兴趣或非常感兴趣的,但不感兴趣的学生却占到了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44%,这可能归结为现在的学生仍然受传统教学模式的深刻影响,不愿意或不容易接受这种新型的教学模式,因此还需要教师循序渐进地对学生加以引导并对学生给予积极的鼓励。另外,还有一方面也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就是有大部分学生认为撰写课程论文对课程学习的帮助不大或没有帮助,两者占到了被调查学生总人数的62%,看来课程论文的具体开展形式还有待于做进一步的探索。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毕业设计;农业院校;环境工程

环境工程专业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作为一门边缘交叉性学科,其发展目标是解决不断涌现的各种实际环境问题。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其所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泛,已成为一门集自然、社会和技术科学为一体的综合性学科。环境工程学科不仅研究水、气、固废、噪声等主要环境污染和公害的防治技术和措施,还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探讨废物资源化技术,以及对区域环境进行系统规划和科学管理,以获得最优的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目前,我国设置有环境工程专业的高校已超过300所。由于各高校的基础和重点学科存在明显差别,其环境工程专业发展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大多数理工科类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都源于土木工程中的市政工程,其本科生培养方案注重于对学生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的培养。我校的资源环境学院准备新设环境工程专业,在环境工程的人才培养方案上不能照搬理工科类大学,一定要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并发挥现有优势,找准适合自己的立足点。

安排在第七学期末开始的毕业设计(论文)是环境工程专业实现培养目标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是对学生所学理论和技能的综合运用和检验,也是保证本科教学质量的最后一道防线。毕业设计(论文)辅导环节对学生的要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巩固与扩展所学的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培养提高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知识、独立分析、解决本学科领域的实际问题和初步进行科学研究的能力;2.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设计和研究观念,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工作传统;3.使学生在方案设计、材料调查与搜集、工程绘图、理论计算、实验研究、数据处理、外文阅读、使用计算机、查阅文献、经济分析、工具书的使用、文字表达等基本技能方面得到进一步的训练和提高。鉴于毕业设计阶段对于本科生培养的特殊重要性,本文就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毕业设计设置安排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途径提出一些个人的看法,希望能为我校环境工程新专业的建设提供一些可供参考的建议。

和理工科类院校不同,农业院校的环境类专业一般都源于土壤学、生物化学、生态学等学科,其本科课程设置主要是帮助学生形成以土壤、农业化学和农业生态资源等专业的知识体系。因此,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安排上,也应与一般的工科院校有所不同。从目前来看,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毕业论文(设计)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比较单一,重实验轻设计。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专业本科生毕业只有毕业论文可做,而无毕业设计的内容供学生选择。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一般建设较晚,在师资、课程体系、实践环节方面和工科院校相比都有一定差距。在工程设计及应用的教学、科研方面,农业院校环境类专业的基础显得更加薄弱。因此,目前很多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的师资力量尚难以开展对学生进行毕业工程设计的指导;同时,由于学生们受专业课程设置所限,他们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与工科学生相比都有较大差距,因此很多学生也不愿意选择他们感觉更为吃力的毕业设计工作。然而,目前环境工程本科生就业的去向主要还是与环保工程设计、施工、运行等相关的公司和企业,而诸如环境管理部门、环境监测站等事业单位现在大多都呈人才饱和状态,可接受的本科毕业生非常有限。由于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在工程设计能力方面的弱势,在就业时与工科院校同类专业的毕业生竞争时就处于明显的劣势。因此,有必要通过毕业设计来加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工程思维和设计能力,使他们能够具有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所需要的基本工程设计基础和能力,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扭转我校该专业毕业生就业时面临的不利局面。

2.本科毕业论文(设计)任务书的设置未能充分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尚未充分体现农业院校学生现有知识体系的优势。与工科院校相比,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专业的历史沿革、学科组成和行业特性上都有自身的特殊性。因此,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的竞争力,需要在毕业论文(设计)这一人才培养的关键环节上充分体现农业院校的特色与优势。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人才培养模式不能照搬工科大学的方法,而应走有生态特色的办学之路,培养出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污染防护的人才。农业院校一般都具有生物、生态学科的优势地位,毕业生相对于工科院校的学生具有更扎实的生态学知识。此外,当前环境工程毕业生就业的一个重要方向是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又在其中占据主要地位。因此,可以考虑让一部分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时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的工作。这样一来可以发挥农业院校学生生态学基础扎实、生态知识结构较全面的优势,提高毕业论文(设计)的质量,二来可以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并适应市场需要,为从事生态环境评价特别是农村地区环境评价的单位输送可用人才。

3.毕业论文(设计)立题与实际联系还不够紧密,约束性题目难以调动学生的创新热情。由于教师设计的毕业论文(设计)题目未能全部追逐科技前沿或来自于实际的工程项目,部分题目陈旧甚至经年不变,摆在学生面前的是一些旧知识旧问题,使得设计成果没有实用价值和科学意义。这在一方面打击了某些学生在完成毕业论文(设计)的热情和积极性,也使得某些本来就对毕业设计(论文)重要性认识不足的同学更加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对工作应付了事。

为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毕业论文(设计)的完成质量,进一步加强农业环境类专业学生的市场竞争力,在毕业论文(设计)的设置和指导上可以考虑以下的一些改进措施:

1.加入一些和农村环境保护治理相关的设计类题目。由于目前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大多是在给水排水专业的基础上发展而来,因此,工科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在毕业设计的内容上受给水排水专业的影响较大。在水污染控制方面主要为排水管网和城市污水处理厂的设计。农业院校如果照搬工科院校的设计内容,由于专业基础所限,无法与之进行有力的竞争。因此,应在设计内容上着眼于和农村地区和农业环境相关的工程。如目前农村受污染地下水的治理和农村污水的处理都是国家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相关的工程也建设了不少。可以设定一些如农村小型给水站或分散性生活污水处理站的课题。在处理工艺选择上,由于农村地区的特殊条件,一般应选择操作较简单且成本较低的常规处理工艺,这样更符合农村地区的实际需要。比如用吸附工艺处理污染地下水,或用人工湿地处理畜禽类废水,都是可行的设计题目。学生经过这些设计工作的锻炼,将有助于他们在毕业后从事农村环保治理的相关工作,不仅提高学生的就业率,也可为农村环境的治理培养可用人才。为达到这一培养目标,学校在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上也要考虑有工程背景的环境工程专业人才,同时可以通过帮助青年教师去设计类单位进行工程实践等措施,提高他们的工程素养和设计能力,从而达到辅导学生的要求。

2.在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工作中体现资源与环境的紧密结合,设置适量的生态环境影响评价的题目。工科院校的环境专业一般更侧重于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工艺的开发与研究,对环境与资源的重视不足。农业院校则注重于从宏观侧面上分析环境与资源的关系,将自身对土壤学、气象学和生态学等学科的研究优势体现在资源和环境管理方面。为进一步体现农业环境院校学生在这方面的特点,有必要在毕业设计时通过设置合适的环境影响评价的课题来提高学生的相关能力。另一方面,环境影响评价咨询工作在当前对环境工程本科毕业生来说是一个重要的就业方向,其中主要的一个部分就是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和做工作设计不同,由于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学方面有较扎实的基础,因此和工科院校学生相比并不逊色,甚至某些方面他们做的比工科院校的学生要更加深入,相关的知识结构也更加全面。为本科生毕业设计设置适当的环境影响评价课题,不仅发挥了农业院校学生在生态环境评价方面的一些优势,也可为学生的就业提供有效的帮助。当然,这同样也对学校的师资力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仅在课程设置上需要加入环境影响评价的课程,对青年教师的引进和培养,也要做好相关的准备工作。一个可取的方法是鼓励青年教师考取国家的环境影响评价注册工程师,通过提高教师队伍的素质来保障本科生培养的质量。

3.将毕业论文与教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或课题联系起来,培养学生的科研素养。环境工程专业由于本科就业的压力较大,相当一部分的学生选择毕业后继续攻读本专业的研究生。对于准备攻读研究生的本科生,特别是已取得报送推免资格的学生而言,在本科毕业阶段通过完成毕业论文来得到一定的科研能力的锻炼是很有必要的。对于无需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保送生,可以安排他们尽早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在课题的选择上,应尽量从老师的在研项目中选取适当的一部分让学生来参与并完成,而不是只是简单的让本科生给在读硕士生打下手。根据笔者的经验,只要老师进行有效的辅导,并选取学生力所能及的课题,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本科生同样可以参与到实际科研项目中,并做出较好的科研成果,有些本科生的科研成果在高度上甚至不逊于在读的硕士研究生。对于要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毕业生,也要尽早安排他们进入毕业论文的课题。老师要帮助学生按安排好时间,一方面要让他们认识到毕业论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要照顾到学生复习考研和找工作的实际情况,尽量做到两头兼顾。

综上所述,为了提高农业院校环境工程本科生的培养质量,有必要在毕业论文(设计)环节的进行适当的调整,提高毕业内容的多样性,加强其实践性,并突出农业院校的特色,为培育出更多可投身于农村环境治理的人才而贡献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蒋展鹏.环境工程学[M].北京:高教出版社,2005.

[2]刘恒明等.环境工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的改革与实践[J]. 高等理科教育, 2007(1):121-123.

[3]齐向前等.不断提高教学管理,切实提高毕业设计(论文)质量[J].中国大学教学,2005 (8):33-34.

[4]刘绮等.环境工程类本科毕业设计(论文)改革研究[J].高教与经济,2008,21 (2):18-22.

[5]徐微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学科特色及人才培养目标探讨[J].河北农业科学,2011,15 (2):141-142.

[6]沈连峰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办学特色探讨[J].高等农业教育,2011,1 (1):61-63.

[7]孙建云等.农业院校理科类本科生毕业论文环节的改革研究与实践[J].高教论坛,2010 (1):84-87.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范文第3篇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CN:42-1558/C)是一本有较高学术价值的大型双月刊,自创刊以来,选题新奇而不失报道广度,服务大众而不失理论高度。2012年以来,先后多次获得“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湖北省优秀期刊”称号,“农业经济与农村发展”栏目获湖北期刊“特色栏目奖”。据《中国学术期刊影响因子年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本刊复合影响因子为5.551,综合影响因子达到3.250,在50种农业经济领域学术期刊学科排序中列第6位。连续入选“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人文社会科学)”;入选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综合评价研究院以CSSCI数据库数据为基础的20种“学术研究中使用较高的综合性学报(2019、2020、2021)”;共有199篇论文入选中国知网《学术精要数据库》近12年(2011—2022年)高影响力论文,其中高被引论文134篇、高下载论文100篇、高PCSI论文119篇,有48篇同时入选高被引论文、高下载论文及高PCSI论文。现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全国中文核心期刊、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A+)、中国社会科学综合评价AMI核心期刊、全国高校百强社科期刊。

本刊牢牢把握办刊方向,紧紧围绕新时代“三农”问题研究主线,致力于关注乡土中国的现代化转型,关注全球化和新技术革命背景下的农业、农村、农民和生态问题研究,尤其欢迎实证性、理论性以及跨文化、跨学科的研究成果。常设栏目包括农业经济、农村社会、土地问题等,并轮流开设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基层社会治理研究、生态文明与绿色发展、数字乡村与智慧农业、科技发展与科学传播、全球化与比较研究等专题。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应用生态学报 高被引论文 被引频次

中图分类号:G35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92-03

《应用生态学报》(月刊)是由中国科学院主管、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和中国生态学学会联合主办,其创刊于1990年,韩兴国主编。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CSPTCD)的《2013年版・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核心版)》[1]显示,《应用生态学报》2012年影响因子为1.719,被引频次为9844,分别居生态学类期刊第1名和第2名,位列中国科技核心期刊(共计1994种)第19名和第7名。目前,《应用生态学报》已成为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中国生态学刊物,入选“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文核心期刊”,并被国内外十多家权威检索系统和数据库收录。

由于我国现行科学研究评价制度过分强调和重视论文被SCI《科学引文索引》收录的情况,受此影响,国内诸多机构和读者都密切关注期刊的影响因子,因为这往往与毕业、考核、晋升等密切相关。如何使期刊发表的论文长期持续地被读者关注、认可、引用,是每一位科技期刊编辑都非常关注的话题。如果期刊能持续产出一定数量的高被引论文,那么对期刊的学术影响力乃至影响因子将可能是正面的“马太效应”。文章的被引频次是衡量期刊学术水平的重要指标,高被引论文是期刊高质量的主要贡献者[2]。为此,本文通过检索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对《应用生态学报》创刊22年(1993―2014年)来10大高被引论文进行统计分析,为进一步提高《应用生态学报》期刊影响力和文章质量提供科学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利用CNKI中国引文数据库,检索《应用生态学报》创刊22年(1993―2014年)来所刊载文章的被引情况,检索日期为2014年2月26日。按照被引频次进行排序,选取被引频次位于前10位的文章进行高被引论文分析。

2 高被引论文分析

《应用生态学报》创刊22年(1993―2014年)来10大高被引论文见表1。从年份分布角度可以看出,10大高被引用年份主要集中在1998―2003年,共9篇;1991年1篇。从第一作者学历/职称来看,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2人、博士后1人、博士研究生3人;从文献类型来看,10大高被引论文以综述(7篇)为主,研究论文只有3篇;从研究内容来看,10大高被引论文集中在生态系统服务、生态安全、生态足迹、森林生态系统碳储量、景观指数与景观分类、节水农业等学科热点领域。

3 讨论

对每篇高被引论文进行深入调查分析,发现10大高被引论文有以下三大特征。

3.1 综述

根据百度百科的定义,“科技论文”在情报学中又称为原始论文或一次文献,它是科学技术人员或其他研究人员在科学实验(或试验)的基础上,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以及人文艺术研究领域的现象(或问题)进行科学分析、综合的研究和阐述,进一步的进行一些现象和问题的研究,总结和创新另外一些结果和结论,并按照各个科技期刊的要求进行电子和书面的表达。而“综述”是指就某一时间内,作者针对某一专题,对大量原始研究论文中的数据、资料和主要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分析提炼而写成的论文。综述属三次文献,专题性强,涉及范围较小,具有一定的深度和时间性,能反映出这一专题的历史背景、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具有较高的情报学价值。阅读综述,可在较短时间内了解该专题的最新研究动态,可以了解若干篇有关该专题的原始研究论文。对于研究生来说,可以通过综述论文在短时间内快速了解和掌握相关研究领域的历史、现状和未来发展方向;对于科学研究工作者来说,综述可以帮助他们梳理相关研究领域的发展动态,找到研究创新点,提出新的科学问题。因此,综述在科技论文中被引用的次数往往很多,这成了定律[3]。在1993―2014年《应用生态学报》10大高被引论文中,除了N4、N6、N9以外,其他7篇文章都是综述。

3.2 名人

在1993―2014年《应用生态学报》10大高被引论文中,N1、N2、N7、N10出自名家之手。其中,欧阳志云现任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副主任,主要从事系统生态学、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及生态评价与生态规划研究,发文时已经发表过50多篇论文;肖笃宁为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博士生导师、研究员,现任国际景观生态学会(IALE)副主席,主要从事景观和区域生态学、土地资源与景观生态建设、区域生态安全研究,发文时已经发表过论文120余篇,论著合著8部;山仑是旱地农业生理生态学家,1995被聘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农业、轻纺与环境工程学部),现任水土保持研究所研究员。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范文第5篇

进入2012年,一系列有关推进农业科技发展的部级文件和会议相继推出和召开,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农业部新近颁布的《农业科技“十二五”规划》以及已经出台的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均指向农业科技。

早在一号文件出台之前,北京就已经开始行动。2010年8月16日,北京市人民政府与科技部签署协议,共建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按照规划,科技部和北京市将利用5-10年时间,把国家现代农业科技城建设成为全国农业科技创新中心和农业产业链创业服务中心,意在加强北京农业科技的领先地位,并破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老难题。

北京的行动不仅令奋斗在现代农业一线的科研工作者们欢欣鼓舞,也给向往吃到“生态、安全、优质”农产品的千万市民以新的希冀。

这两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高,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也出现了新的变化:从数量的满足转变到质的提升。记者在调研中却发现,当农产品市场需求发生新的变化后,国内农业科技研究反应却相对滞后,很多立项和研究都没有及时跟上新需求的步伐。

2011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实现了半个世纪以来的首次“八连增”,肉蛋奶、水产品等十大农产品也实现了16年来首次全面增产。不容忽视的现实是:我国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农业科研、教育、推广机构和队伍,除大宗粮棉油等主要农作物育种以外,50%以上的生猪、蛋肉鸡、奶牛良种以及90%以上的高端蔬菜花卉品种依赖进口,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只有40%左右,科技进步贡献率只有52%,远低于发达国家80%以上的水平。

一边是雄厚的农业科研力量,另一边则是未被满足的巨大市场需求,农业科研与市场需求脱节的原因究竟何在?“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低”这一老生常谈的问题为何多年来一直悬而未解呢?

科研机制是“拦路虎”

不久前,在一个由中青年农业科研骨干人员组织的座谈会上,记者惊奇地发现:很多中青年骨干科研人员对科研成果转化的意识淡漠。他们真正关注并倾注于心血的,是教学、评职称、发论文,至于科研成果是否能够转化,并不着急上火。

青年教师A告诉记者,目前国内的科研体系并不以成果转化为目标,学校或科研院所对科研人员的要求和考核机制也并不以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和满足市场需求为导向,而主要以发表科研论文,尤其在国外一流刊物上多寡为依据。甚至于,一些重大科研课题立项的标准,也会依据主要课题申请人在国外一流刊物数量为条件。

对于中青年科研人员来说,首先要解决的就是职称问题,换句话来说,成了压倒一切的工作。这导致了他们在立项之初,主要考虑的是此研究是否有利于在国外知名学术刊物,立项的过程大都是通过资料分析、专家论证,寻找一个所谓能较快达成“填补国内国际空白”这一发论文要求的领域,而很少通过翔实调研、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把问题带回来研究立项。

在这样的考核和评价机制下,造成了当前的科研与市场脱节——如果成果没有市场,自然也就谈不上转化了。

青年教师B对自己的现状感到十分满足,在他看来,目前教学、科研论文两手抓,两手都满当当。B告诉记者,他觉得在钱方面,他们“还好啦”,近年来纵向科研经费越来越多,B所在的机构属权威科研单位,纵向课题的钱都花不完,使得他和他周围的同事对于横向课题兴趣不大。(横向课题:由企业主导,经费来自企业的课题;纵向课题:由科研机构主导,经费来自国家)

“纵向课题,钱多,好拿,容易出成果出论文;横向课题钱少,不好拿,不仅不容易出成果出论文,企业要求还很多,孰优孰劣,显而易见。”

青年教师C所在的院系曾经受某林业企业委托做课题,由于课题涉及内容均是解决企业实际生产中的一些实际问题,或者受企业委托出一些实验数据,虽然研究内容很具体,也能解决实际问题,但C坦言,做这样的课题根本不可能写出能在国外发表的论文来,在目前的科研体系里,对于自己评职称乃至今后承担重大课题的资格积累没任何帮助,再加上横向课题经费远远少于纵向,很多老师都“不愿为了那点钱折腾自己”。

“这几年国家对农业科研的支持力度逐年加大,单位也不鼓励课题组去接横向课题。”

既有评职称、发论文的压力,又有财大气粗的纵向课题的诱惑,科研院校研究人员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意识淡薄也就可想而知了。据记者对北京几所涉农高校相关学院和科研院所专利转化情况的了解,每年投入大量人力和财力的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率不到10%。一位科研人员告诉记者,他所在院系这些年真正的成果转化,实际只有两例。

“最后一公里”掉链子

“很多专利都死在从科研到转化最后一公里上了。”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张红星主攻方向多是应用型科研,尤其是和北京市农业发展相关的一些中小型课题或项目,仅他自己,就手握6个专利没有转化出去。

他的专利多是和北京发展精品农业、附加值高的农产品深加工有关,比如他和同事耗时2年半,仅花费十几万元就研制成一种检测赭曲霉毒素A的全封闭检测卡,这种检测试剂盒一旦投入使用,可以大大降低海关采购的检测成本,提高检测速度和质量,对一个生产厂来说,每年效益至少几百万。

就是这样一种低成本研发,能产生高效益的实用新型专利,也迟迟不能投入生产。张红星提到,对这种技术感兴趣的生物试剂公司和微生物发酵企业有不少,但他们有一个共同的顾虑:即该技术从实验室到大批量生产,肯定要有一些试生产,不会一次就成功。这种尝试所付出的成本和代价,由谁来承担?假如最后证明,这种专利最后不能大规模批量生产,这中间的损失又由谁来承担呢?

“与尖端大项目相比,北京农业需要更多的实用型、改良型中小科研与项目,这些项目的承接对象多是中小企业,而他们并没有承担中试的能力与实力,但带有一定公益性的中试基地却可以很好解决这个问题。”

张红星所遭遇的,也正是首都农产品安全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马同斌希冀突破或部分解决的问题。马同斌所在的研究院从事技术研发,下设了5个重点实验室,历年来一共申请专利200多项,真正批下来的不过60个,而真正实现产业化,规模应用的,也仅一个老师的专利卖了300万。

“农业科研成果转化的条件决定于成果本身能否帮助农业企业或农民解决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马同斌指出,目前有两条推广渠道:一是国家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一是通过市场。在科研和推广之间的结合点,即农业科研单位进行的科研中试,也就是验证性展示。有了这一步之后,再由企业或推广部门认定其是否有在农业中推广应用的价值之后,才能真正启动推广程序,即所谓产业化的程序。

“对农业科研单位而言,条件完备、布局合理的中试基地建设是不可缺少的。因为它是产业化的源头。”马同斌表示,对于离市场较近的科研单位或科研成果来说,可以尝试依托自身某种特殊的技术优势,创建自己的科技企业直接服务于广大农民。

据记者了解,目前这种中试基地在北京仍处于萌芽阶段,比如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蔬菜研究中心由于掌握了杂交制种的核心技术,形成了相当雄厚的开发实力,实现了科研与技术开发一体化,堪称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楷模。

遗憾的是,虽然带有中试基地性质或功能的基地也在陆续出现,但发展却并不尽如人意:不仅缺乏长期发展机制,与企业结合不紧密;而且大都以提供场地等硬件为主,人才、政策等配套的软件环境并未同步营造。而那种大规模、多模式、参与主体多样、投资和运营多样化的的中试基地仍未出现。

“去库存化”不给力

北京某高校老师手持生态农业应用专利若干,一直囿于转化不畅。非常偶然的机会,他出席了一个农业学术研讨会,刚好碰上了需求方,一个专利卖了600万,其中15%给学校,15%给所在院系,剩下的70%以横向课题经费的形式归课题组。

这个例子曾经在一些涉农院校中青年老师中广泛传播,因为这样“天上掉馅饼”的机会堪比买中大奖。现实的情况却是:更多的科研人员只能眼巴巴看着自己辛苦研究出来的成果束之高阁。

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农业科技成果的整体转化率仅是发达国家水平的1/4左右,能够得到大面积、跨地区推广的只有15%左右,受农户欢迎并被积极利用的大约在10%左右,还有大量具有潜在使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未能及时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致使大量农业科技成果积压在“库”,造成农业科技资源的严重浪费。

据记者了解,北京的科研成果“去库存化”呈现“高端热,中低端冷”的现象:对于那些代表国内国外一流研究水平水准、研究领域便于与市场接轨的科研机构,很多涉农企业都盯着,有什么好的成果出来大家蜂拥而至;而对于那些不是特别有名的农业科研机构,却是“门前冷落车马稀”,少有人关注。

即使是那些为人瞩目的一流科研机构,其成果转化仍然遭遇尴尬。

某国字头的科研机构花费10年时间终于研制出一种改善玉米育种的基因。这种基因可以通过控制玉米株高从而影响玉米的产量。作为种业的高端技术,该技术一旦卖给种子公司,培育出新的玉米种子,不仅具有市场垄断性——所有培育该品种玉米的人都必须购买此种子,且能产生丰厚的经济效应。

该课题组成员告诉记者,此基因仅基础研究就做了7年,余下3年是应用研究,其中有一个环节,来回实验就失败很多次,前后有7代产品做铺垫,产生的成本损失就不菲。

成果“千呼万唤始出来”,却因为“曲高和寡”难以“出嫁”:该机构最初欲与国内种子公司合作实现产业化,找遍全国无奈地发现:对于育种基因这种高端研究成果来说,国内尚无有实力的大型农业企业来承接消化它。而有承接实力、主动找上门合作的,均为跨国种子公司。

“顶尖技术转化需大公司来承接,而目前国内涉农企业显然没有这个实力。”该成员表示,由于对与国外公司合作也心有疑虑,目前该技术仍未转化。

高端成果难以承接,那么大量农业科研机构拥有的中小科研成果呢?

马同斌所在研究院绝大部分科研都是围绕北京都市农业及农产品深加工来进行的,属于中小科研成果。这些成果都会局部或某一方面提高农业或农产品深加工产品质量,比如某老师研发的一种乳品添加菌,这种菌添加到酸奶中可以降低胆固醇,使之变成功能性奶。该成果属于小型专利,耗时耗资均不算大,院里诸如此类的技术很多,由于不为人所瞩目,又缺乏专业的中介机构,这些专利同样被库存起来。

“老师们做完科研出成果,形成专利后,并没有相应的推广渠道。”马同斌谈到,老师们的市场意识较弱,而专利推入市场的渠道现下也很有限,由于找不到承接载体,很多专利最后只能“闲置”,“如果有专业的第三方中介机构来推广,情况就会好得多。”

记者调研发现:北京虽然较早就出现针对科技成果转化的交易所,但转化的效率并不高,农业项目尤其少。很显然,科研成果转化需要做有针对性的细致工作,以简单的信息去撮合交易双方的做法并不是很有效。

“与技术交易所相比,我们更呼唤那种连接项目与市场的第三方中介公司或技术经纪人”。青年教师C表示。

农业科研主体“瘸腿”

一位做基因研究的科研人员有感而发:科研成果转化在世界各国都是个难题,但在我国尤其突出,为什么呢?

“这恐怕得从科研主体的选择上做文章。”

像美国,基本是大公司自己做研究,每年自己有很多投入,然后根据市场需求,做了这个东西之后,很快在全世界推广。比如美国先锋种子公司,主要是做玉米种子的,每年它会在全世界收集各种各样的育种资源,投入巨额资金,育出新的种子又在全世界卖——企业作为科研的主体,科研的目的就是为了满足市场需求,其转化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反观我们国家,具有自主创新的涉农公司可以说极少,大部分技术是在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我们的企业尤其是民营企业实力较弱,而在财政支持的科研体系里边企业又缺乏研发的主导权。

目前国家有关方面已经意识到到这个问题,并做了一些尝试:对于一些大课题、大项目必须由科研机构与企业共同进行,但记者调查却发现,那些重大课题虽然会出现企业的名字,但他们多数是被拉去凑数或做陪衬,主导权依然在大学和科研院所的手里——农业科研依然是一条腿走路,起码是瘸了一条腿。

“很多大项目,企业的参与多是锦上添花,因为大项目立项前就有了一定的基础和方向,科研单位不可能因为企业的参与去做大的调整。”一位曾经参与到“863项目”的企业家感叹,“对于那些应用型科研,应该让企业成为科研主体。”上述企业家下海前曾经是一位知名的农业专家,某部级科研院所副所长,下海后,他的专利很快产业化,数年后成为行业老大,现已进入中小板上市倒计时。

“很多大学和科研院所有很好的研发条件,但他们干的事却与市场不接轨。最好的配合是:基础类研究由大学和科研院所主导;应用类的研发,应由企业来组织,引导大学和科研院所与市场需求对接,这样的研发既贴近市场,有效性也较高。”

炙手可热的“北京黑六”(北京黑猪产品)便是一个企业主导科研成果研发与转化的最好样本。“北京黑猪”隶属于首农集团旗下北郊农场,也是北京畜牧业唯一一个北京本地“国粹”,农场下属公司拥有独一无二的北京黑猪种质资源,具有绝对的技术垄断性。

“北京黑猪的技术含量高,时间跨度大,在北郊农场下属北京世新华盛科技有限公司主导下,经过五十多年、几代科研人员的可持续研究,北京黑猪的品种不断优化,核心技术进一步完善、成熟扩大,以北京黑猪为原料生产的“黑六”冷却排酸肉成为炙手可热的绿色生态猪肉。”

北郊农场党委书记郑维业告诉记者,北京黑猪的科研转化机制非常完善:50多年的积淀,使得公司非常重视研发,也有较好的自主研发和创新能力。公司有专门的研究小组,由总经理谢蜀杨(同时也是种猪专家)亲自带队,联合销售部、育种部等多个部门,组成专业的研究小组,在繁殖、育种、饲料、生产等方面均有研究。

公司的研发系统分为两方面:研究市场反馈回来的问题,如常规育种、选育等,在公司的种源基地进行研发消化;另一方面公司也会根据中长期发展规划,有计划地同一些科研院所进行合作,联合或委托他们做一些公司研究力量无法解决的课题或科研,所做研究均围绕公司的产业化。

“做研发和做企业是一样的,当你解决一个方面的问题后,别的问题接踵而来。只有不停解决问题,不停创新,才能不断进步”。郑维业谈到,多年来,围绕黑猪一条产业链,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成熟的研发体系。在其主导下,与多个涉农科研院所合作,完成多个有针对性的课题,

“由于我们的研究或课题立项均来自市场,很有针对性,因此所研发的课题或专利均能实现转化,转化率98%以上。”郑维业表示,研发成果符合市场需求,产品深受广大消费者青睐,企业社会和经济效益均得到提高。

北京农业科技成果

转化的特殊性

北京某农业生态园老总张先生欲将经营10年的生态园转让。该生态园占地200多亩,以猪场为龙头,不仅能带动一条生态农业产业链,还能实现循环再利用。

什么原因使得这样一家生态园要转让呢?

生态园建于2003年,集养猪、养鸡、生态采摘、拣蛋、餐饮住宿、肉食加工为一体,成立三年后开始盈利,其后效益一直不错。随着场地一步步扩大,生态园要面临的问题越来越多。

最为突出的是猪粪污水的处理问题。养猪场每年出栏1万头猪,这1万头猪每天产生50多方污水,有了盈利后,张先生引进先进的沼气技术,对养猪场进行了粪便处理,干的沼渣处理后作为有机肥,供自己种植的一百多亩生态采摘园使用;稀的渗透后制成沼气,以每方1.5元的价格卖给周边农民作为生活用气。

目前生态园每年能够产生7万多立方米的沼渣,若充分利用,可满足1万亩地的施肥,但由于生态园规模小,周边农村已经很少有农民种地,这使得优质的有机肥无处可用,甚至还得另花钱处理掉。

虽然沼气生产量很大,可是农民的使用量却不足,一户农民每年能用300元就不错了,一年3万多的卖气收入还不足以支撑沼气站的人工费用。

由于没有更大空间与市场承接,单位产出收入比不算高,2011年,张先生结束了生态园的运营。“沼气和沼渣处理未形成规模效应,大量沼渣找不到买主;而沼气产能过剩的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这部分投入持续亏损。总体下来,没有规模效应,农业做好了也是微利。”

“北京农业科技转化应该考虑到北京资源环境的特殊性。”10年间,张先生切身体会到了缺乏集约经营条件下从事生态农业生产的无奈。

“北京可供农业生产使用的土地资源和人力资源都非常有限,但对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市场巨大。” 马同斌认为,这是北京农业科研成果转化所面临的特殊环境。

在郑维业看来 ,北京农业已经从对数量的追求过渡到对质的提升,只有符合生态、安全、优质等特点的农产品,才能更好地满足都市人群的需求。农业科研的方向调整要对市场作出敏锐的反应。北京落地项目需要的是那些科技含量高、单位产出附加值高的科研成果。

在这点上,北京黑猪就做得很好。郑维业告诉记者,基于对北京市场的调研,他们便将北京黑猪定位于中高端肉,零售价每500克80-100元。为了保证中高端市场质量,他们每年都会花费相当资金投入种猪选育研发,、肉质等检测设备的更新和改造上,提高种猪的品种质量,以及生肉的品质;为了保证品种质量,市场上供应的北京黑猪种猪及肉食品,都是由农场下属公司自己培育繁殖,加工生产的,以保证北京黑六产品的唯一性和垄断性,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与上述生态园一样,北京黑猪的发展同样存在规模化问题。郑维业表示,他们会有计划地进行规模化。目前北京黑猪的出栏数为1万头;2015年左右,力争出栏数为3-5万头,在北京,显然很难找到这样的土地支撑如此规模的猪场,以及由此配套的猪排泄物的处理系统。

“土地流转上需要有新的突破。”一位在农口工作过多年的官员告诉记者,北京正在进行的农村土地流转对“大农业”的发展来说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只有当农民的土地流转到有规模、有实力的大公司手里,才能发挥现代农业规模化经营的优势,才能承接更多更大的农业科研成果。“缺乏制度保障,企业是不敢投资的。”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范文第6篇

Water Resources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2011,800pp

Hardback

ISBN9780521762588

水是人类生存、生活和生产活动必不可少的宝贵的自然资源,是组成地质环境系统的重要因素。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水资源的分布现状、水体生态健康、气候变化对水循环的影响、水源安全、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等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书以全面的与多学科相结合的独特的视角,论述了如何在考虑了社会、工业、农业、法律法规等多个方面的情况下,制定科学的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方案。本书由来自世界19个国家和地区的水资源问题的专家所撰写的论文编著而成,其中包含了丰富的水资源的规划与管理的应用实例,展示了目前地球上面临的水资源问题与处理这些问题的管理方案与措施。

全书共35篇论文,分为三大部分:第1部分 认识水资源,包含论文1-7篇,1.气候变化与全球水循环;2.理解全球水文;3.地下水与地表水的关系;4.理解水质的基本概念;5.内陆水域生态系统;6.水、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7.水资源短缺下的全球粮食生产。第2部分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包含论文8-15篇,8.水利法规与可持续发展的探索;9.全球水资源危机的对策;10.水资源规划与管理中的风险与不确定性;11.合作与利益相关者参与机制;12.能力建构与信息共享;13.水资源的自适应与综合管理;14.水资源的分类与综合管理;15.生态用水。第3部分 水资源规划与管理的应用实例,包含论文16-35篇,其中按照实例类别的不同分为9章,分别是废水处理;农业用水;城市水供应与管理;水域生态系统;工业与矿业用水;乡村与偏远社区用水;水利基础设施设计与利用;跨流域水资源管理;在水资源管理中的市场机制。

本书介绍了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基础理论知识,为现代水资源规划与管理工作提供了科学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可供高等学校水文水资源、水利工程及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及研究生阅读,也可供从事水资源评价、规划、调度与管理的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参考。

刘昊,

博士生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Liu Hao,Doctoral Candidate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范文第7篇

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因办学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像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家重点工科院校办环境工程专业的要求。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应有自己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特色,发挥自己的特点。高等农业院校和农村、农民联系比较紧密,比较熟悉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问题,并且在土壤学、植保学、生态学及环境生物学学术研究领域有较强的优势,这些正是高等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优势。因此,我们开设了“环境生物修复工程、环境微生物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及其设计”这样一些比较适应农村生态建设的课程。在开设水、大气环境污染物和噪声监测等环境工程专业常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设土壤污染物、农产品污染物、畜产品污染物、水产品污染物的监测分析实验,拓宽实验面,以突出高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

二、变实验室为模拟生产现场

环境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培养学生从事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购进一批大气、水相关实验的模型设备,模拟工业生产过程。模型设备均用有机玻璃制成,有园型曝气池、气浮池、絮凝沉降池、活性碳吸附、生物塔式滤池、生物膜转盘、钭板沉淀池、普通快滤池、XT型高效填料气体净化塔、YQJ型(旋流板式)气体净化器、旋风除尘器等模型,使学生非常直观清楚地了解相关大气、水处理设备的内部构造,在生产实地这些内部构件如果不是停产检修也难以看清。模拟生产过程,进行实验操作,测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这样的实验非常接近工业生产实际,通过实验学生能充分体验到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理论与生产相结合的典型事例,缩短学生对生产工程的距离感、生疏感。学生对这些实际处理工艺的运行操作,对整个工艺以及设备有了一个更完整的认识和掌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

三、实施开放式实验

环境监测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而环境监测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监测工作的重要措施。为了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常规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案和监测方法,我校进行了环境监测教学实习改革,即“开放式”教学实习。任课教师和实验员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药品等拟定监测项目和监测对象,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实习小组(一般每组3~5人),每个实习组分别制定实习计划,确定本实习小组的监测项目、监测对象、采样地点、分析方法和时间进度;以小组为单位领取试剂、玻璃仪器,配制实验试剂,实习期间实验室和仪器室全天开放,1周内每个小组要独立完成对水质、大气,土壤、噪声等10个以上项目的监测。实习结束后,每小组将所领取的药品试剂、玻璃器皿等洗净归还,并且最后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实习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每人交一份实习报告。试行“开放式”实验,可让学生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和药品,自己外出取样,然后根据采样点及其周围环境状况可能导致的水质来确定监测项目和监测方法,学生各自制定不同的监测方法来测定水样中不同的污染物,学有余力的同学还可以就不同的监测方法进行比较实验。这样一方面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其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根据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查阅参考资料、文献对某些实验项目进行方法上的改进,激励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这种“开放式”教学实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测,更清楚地了解到环境的质量现状。

四、加强师资队伍实验教学能力的建设

由于历史的原因,高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教师大多出自综合大学的理科或农业院校,来自工科专业的很少,教师专业结构不够合理,实验教学能力较差。近年来,我们通过以下4种方式加强了师资队伍的建设:(1)从工科院校毕业的研究生中补充新鲜血液,近年来争取了浙江大学、东华理工大学等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生3人。(2)加强包括实验技术人员在内的现有教师的培训、培养,鼓励他们到工科院校听相关的课程,使他们向工程学科靠近。(3)通过科研提高解决环境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4)鼓励教师参加各式各样的短期环境教育研讨班,获取从事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工程设计的多种上岗资格证。这样一方面提高了教师的业务水平,扩展教师从事社会实践的机会,另外还提升了学校在社会上的知名度,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五、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建议

1.增加工程实验课

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目的在于培养具在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为此,对传统的实验课体系与模式应加大力度调整,增加工程实验题,要求学生根据社会上某一具体的生产或工程单位的实际生产活动为背景。这些工程单位包括学生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外出顶岗中接触的单位,可由学生自己联系,也可由学校帮助联系,以提交实验报告或工艺设计、工艺流程的形式完成。

2.实验与毕业(设计)论文挂钩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具有工程背景,必须以综合实验或工程实验为基础来撰写。取消目前大量存在的综述性的毕业论文课题。学生的毕业论文应以自己亲手做的研究性实验,或亲身参与的工程项目为基础进行撰写,没有研究项目的教师不能做论文指导教师。聘请一批长期在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教师,通过把实验与毕业(设计)论文挂钩,使学生在做实验的时候更投入、更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使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得到提高。

3.引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体现学科前沿

作为肩负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时刻关注、跟踪环境工程学科的前沿,关注了解最新研究方法与手段,并尽快将其引入实验教学,不断更新实验手段。要积极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尽早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使他们在科研活动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以培养其实验动手能力、组织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

4.实验过程绿色化

作为环境保护事业的参与者,在实验的全过程(从实验内容的设计到实施)更应注意环境保护问题。首先在实验的设计上,尽量做到微量化,减少化学物质的环境投放量,尽可能地选用对环境不造成二次污染的药品试剂;此外,对于实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化学物质,决不随意排放,应用专门的容器收集,再送有关部门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

5.加强教学研究与交流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生物安全;实践教学;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3-0100-03

近年来,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中的生物安全问题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1]外来入侵生物对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农林业生产、对外贸易及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影响,这些外来入侵生物潜在的危险严重威胁着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环境安全。[2]另外,转基因生物的安全性问题也已经引起世界各国的广泛关注。[3]因此,根据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才市场的需求,生物安全专业人才的培养十分迫切。为了满足社会需求和学科发展的需要,福建农林大学于2004年申报了生物安全专业,并获得教育部的批准,率先在全国设立生物安全本科专业。从2005年开始,植物保护学院设立生物安全系加强生物安全新专业建设,2005年9月招收第一届4年制生物安全专业本科生,2009年6月,首届毕业生已顺利毕业并获得理学学士学位。自生物安全系成立以来,按照人才分类培养目标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根据不同培养阶段安排相应的实践教学内容,依托国家重点学科(植物病理学)和福建省重点学科(昆虫学),以“农业部重点实验室”、“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应用生态研究所”和“益虫研究所”为依托平台,以专业实验室和校外实验基地建设为重点,进行了生物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并取得一定成效。现将生物安全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情况总结如下:

一、实践教学目标

根据社会发展的需求和生物安全专业办学的实际,结合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福建省闽台地域优势,生物安全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既要独具特色又要符合教育规律[4]。福建农林大学研究和探索,确定生物安全专业的培养目标:培养具备高尚的健全人格、宽厚的业务基础、扎实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能、敏捷的创新思维、厚重的社会责任、广阔的国际视野和潜在的领导能力,毕业后能在学术上继续深造或进入社会并开展终身学习的复合型人才。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实践、重素质”的人才培养目要求,结合“研究型”学院建设的实际,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在生物安全专业学生培养过程中实行分流培养,并根据培养类型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目标:“研究型”人才培养:强化专业基础培训和科研素质培养,通过提供良好科研平台,争取使这部分学生能够推免考试直接攻读硕士研究生,为生物安全科研方面的塑造后续人才。“应用型”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经验和专业技能,尤其是在生物安全检测技能、外来入侵生物的检疫处理技能、生物安全的评估等方面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长,争取获得国家或行业相关技能认证,为今后从事生物安全专业工作打好基础。“复合型”人才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经验和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优势,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条件,在人文素质、学科文化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色,调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为今后从事生物安全相关领域工作打好基础。

二、实践教学体系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通过整合和优化专业课程实验和加大实验教学的学分比例,设立创新性、综合性和探究性实验,建立了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色的实践教学体系,依据培养阶段和实验性质的不同培养锻炼相应的实践技能。

1.基础培养阶段的基本实践技能培训。该部分实践主要在大一至大二上学期进行,主要是进行基本实验技能训练。基础培养阶段,以通识教育为重点学习基础知识和技能,结合开设网络教学、自学课程、讨论课程、培养和强化学生的自学能力;增设《学科文化》课程,组织师生交流、读书报告(人文底蕴和表达能力的培养),学术沙龙(学生定期参与校、院的各类学术报告活动),通过总结、提炼、挖掘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深厚的学科文化引导学生巩固专业思想。这部分实践教学多为专业必修基础课的实验教学内容,包括《大学信息技术基础》上机实习(24学时)、《文献检索》上机实习(14学时)、《大学物理III》实验(15学时)、《植物学》实验(15学时)、《动物学》(12学时)、《微生物学》实验(30学时)、《学科文化》讨论教学(15学时)等。

2.专业培养阶段的专业实践技能培训。该部分实践主要在大二下学期至大三下学期进行,主要主要是进行专业实践技能培训。将专业基础课提前到二年级进行,将专业课的实验课独立开课,并提前到二年级下学期和三年级上学期执行,在三年级下学期即开展综合性、创新性和探究性实验,通过系统化培训全面掌握专业实践技能。这部分实践教学内容主要为综合性、创新性和探究性实验教学内容。综合性实验课程主要包括《基础化学实验》(80学时)、《生化实验》(45学时)、《分子生物学实验》(15学时)、《农业昆虫学实验》(36学时)、《普通植物病理学实验》(36学时)、《植物检疫学实验》(45学时)、《生物安全检测技术》(45学时)等。同时,为开展科研素质和科研文化的培养,学校、学院设立科技创新项目,鼓励学生申报国家、省、校级各类创新项目,学生双向选择导师,自主选择申报创新性实验项目开展创新性实验,要求学生在实验设计、研讨的基础上,撰写创新性实验项目结题报告。由指导老师组成的评估专家进行评分,合格者计入学分。

3.综合培养阶段的综合实践技能培训。该部分实践主要在大三下学期至大四下学期进行,主要是进行综合实践技能培训,重点是培养效果的提升及定位,强化毕业实习和毕业论文工作。在大三下至大四上(3月15日~10月15日),开展形式多样的综合毕业实习。在大四开设《科研实践》(3周2学时)、《综合实践》(3周2学时)、《工作实习》(4周3学时)等综合性实践教学。本阶段强化实践教学,实行宽口径专业教育,因材施教,分流培养。对于“研究型”,进入导师实验室,参加导师主持的科研项目,持各类创新项目,开展研究性工作。在完成创新项目的基础上,提前完成毕业论文,撰写学术论文、参加相关学术活动,提前做好保研和考研准备。对于“应用型”,进入校实验中心、动检局、检测中心和相关企业,主要涉及入侵生物诊断和鉴定、生物安全检测,服务社会,鼓励取得相关技能认证证书,开展专业技能综合训练并完成毕业论文,提前做好报考公务员和企事业单位招聘准备;对于“复合型”,通过科研院所、企业、基层单位联系,指导学生开展野外科学考察、社会实践、社会调研工作,调研生产中的实际问题,鼓励将实际问题带回学校进一步探讨,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完成毕业论文。

综合以上安排,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专业实践教学环节进度安排(表1)。

三、保障措施

1.校内实践教学平台建设。经过几年的新专业建设,生物安全专业已建成“生物安全专业综合实验中心”,先后投资150多万元,对4间实验室进行改造,建成符合现代教学的多媒体实验室,添置了一批现代化教学仪器设备,诸如人工气候箱、超低温冰箱、基因扩增仪、酶标仪、电泳图象分析系统等高精教学设备。依托农业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国家和省级重点学科,应用生态研究所,益虫引进与利用研究所等,为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实践教学平台。目前已在校内建成了生物安全综合性实践基地并且安排专职指导教师负责指导,主要包括农产品安全(残留)检测、转基因生物检测、病原微生物检测、检疫性有物预防与控制研究基地等(表2)。

2.校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经过几年的新专业建设,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专业与省内外生物安全专业相关单位联合建设了一批校外校外实践教学基地(表3)。在省内的实践基地主要包括指导教师科研基地,福建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技术中心和出入境检验检疫机构,福建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福建省农业厅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和全省各市农业局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等。在省外的实践基地主要与从事生物安全研究的科研院所开展合作,如与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浙江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云南省农业科学植物保护研究所、上海市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等多家单位建立了联合培养实践教学基地。

表3 福建农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生物安全专业校外实践基地

3.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①采取多样化的实验教学考核方法。生物安全专业实验教学考核采取多样化考核方法,分别按照实验报告、考察报告、专业论文、毕业论文等的质量和水平,参考实验过程中的表现来分三类综合评定:对于研究性实验与论文(报告),主要以揭示生物安全相关规律、机理,具体技术的应用效果和技术集成等为主,重点评价其研究内容和实验方法的创新水平;对于应用性实验与论文(报告),主要以生物安全相关的检测、检疫等为主应用性研究,重点评价其以其设备使用和实验技能水平。对于实践性实验与论文(报告),主要以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的调查报告、考察报告为主,重点评价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水平。②采取双导师制的实践教学管理方法。在生物安全专业的实践教学过程中,通过与合作单位开展合作研究,采用双导师制,促使学生的毕业实习与岗位工作相结合,顶岗实习,学生的实习、论文工作与岗位衔接,在场地与时间上实行弹性处理;强化学生的实践和岗位适应能力,为学生毕业后从事相关工作奠定基础。

经过四年来的实践,生物安全专业实验教学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学生专业思想稳定,学习积极性高,自觉学习文化知识,主动锻炼实践能力,积极塑造高尚品质,努力提高综合素质等已在学生中蔚然成风,综合素质培养效果明显,毕业论文质量提高显著[4]。在后续的培养中,生物安全专业实验教学继续按照人才分流培养目标要求,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教学支撑体系,加强实践技能培训。对于“研究型”培养对象,创造条件让学生主持或参加大学生科技创新实验计划项目,鼓励同学在毕业前公开发表学术论文,鼓励应届本科毕业生推荐或考取国内外硕士研究生;对于“应用型”培养对象,指导学生获得相关技能认证(检疫员、检验员等),在技能方面有生物安全专业特长,让毕业生能比较顺利地获得能够发挥其技能优势和专业特长的工作岗位;对于“复合型”培养对象,充分发挥学生个性和优势,通过提供多样化的实践条件,在人文素质、学科文化和综合素养方面具有生物安全专业特色,使毕业生具有继续发展的潜能和优势,为今后从事生物安全相关领域工作打好基础。今后,我们根据社会经济与生物安全科技发展的需要,结合福建农林大学的学科优势和福建省闽台地域优势,进一步加强对外联系与合作,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的组织管理与考核,不断完善实践教学体系,使其在生物安全专业人才培养中发挥更大作用。

参考文献:

[1]万方浩,郭建英,张峰.中国入侵生物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9:2-24.

[2]宋宗水.外来物种进入与生态环境变化[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04,25(1):11-14.

[3]陆群峰,肖显静.中国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政策模式的选择[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9(2):68-78.

[4]侯有明,艾洪木,杨广,黄居昌,等.生物安全新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12(增刊):15-19.

基金项目: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规划课题(CI09-011)和福建省生物安全专业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项目(闽教高[2007]122号)

农业生态问题论文范文第9篇

众所周知,环境工程是一门理论性、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随着全社会对环境问题关注程度的普遍提高,对环境工程专业人才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急需一大批具有基础扎实、知识面宽、能力强、素质高、有创新意识的环境工程应用型人才。专业实验教学是高等院校提高人才质量的一个重要教学环节,特别是对大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提高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结合近年来在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改革与创新中的经验与体会,旨在使学生在实验教学中得到更好的综合能力的训练,为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体系的完善和发展提供参考。

一、注重专业特色

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因办学条件的限制,难以达到象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国家重点工科院校办环境工程专业的要求。农业院校的环境工程专业应有自己的办学方向和专业特色,发挥自己的特点。高等农业院校和农村、农民联系比较紧密,比较熟悉农村的生产、生活和生态问题,并在土壤学、植保学、生态学及环境生物学学术研究领域有较强的优势,这些正是高等农业院校培养人才的优势。因此,我们开设了"环境生物修复工程、环境微生物工程、农业生态工程及其设计"这样一些比较适应农村生态建设的课程。在开设水、大气环境污染物和噪声监测等环境工程专业常规实验项目的基础上,增设土壤污染物、农产品污染物、畜产品污染物、水产品污染物的监测分析实验,拓宽实验面,以突出高等农业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特色。

二、变实验室为模拟生产现场

环境工程是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培养学生从事工程设计与实践的能力至关重要,为此,我们购进一批大气、水相关实验的模型设备,模拟工业生产过程。模型设备均用有机玻璃制成,有园型曝气池、气浮池、絮凝沉降池、活性碳吸附、生物塔式滤池、生物膜转盘、钭板沉淀池、普通快滤池、xt型高效填料气体净化塔、yqj型(旋流板式)气体净化器、旋风除尘器等模型,使学生非常直观清楚地了解相关大气、水处理设备的内部构造,在生产实地这些内部构件如果不是停产检修也难以看清。模拟生产过程,进行实验操作,测得相关的实验数据,这样的实验非常接近工业生产实际,通过实验学生能充分体验到专业基础和专业课理论与生产相结合的典型事例,缩短学生对生产工程的距离感、生疏感。学生对这些实际处理工艺的运行操作,对整个工艺以及设备有了一个更完整的认识和掌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专业操作技能。三、实施开放式实验

环境监测是我校环境工程专业主要专业课之一,而环境监测教学实习是培养学生独立开展监测工作的重要措施。为了使学生能真正掌握大气、水、土壤、噪声等常规监测项目的实施方案和监测方法,我校进行了环境监测教学实习改革,即"开放式"教学实习。任课老师和实验员根据现有的仪器设备、药品等拟定监测项目和监测对象,将全班学生分为若干个实习小组(一般每组3-5人),每组分别制定实习计划,确定本实习小组的监测项目、监测对象、采样地点、分析方法和时间进度;以小组为单位领取试剂、玻璃仪器,配制实验试剂,实习期间实验室和仪器室全天开放,1周内每个小组要独立完成对水质、大气,土壤、噪声等10个以上项目的监测。实习结束后,每小组将所领取的药品试剂、玻璃器皿等洗净归还,并且最后各小组进行交流讨论实习的收获和存在的问题,每人交一份实习报告。

试行"开放式"实验,使学生具有独立思考、自由发挥、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通过这种"开放式"教学实习,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对整个环境监测过程有了清楚的认识,同时通过对校园周边环境的监测,更清楚地了解到环境的质量现状。

四、对环境工程专业实验教学的建议

1.增加工程实验课。

环境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和创新的目的在于培养较强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善于理论联系实际的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为此,对传统的实验课体系与模式应加大力度调整,增加工程实验题,要求学生根据社会上某一具体的生产或工程单位的实际生产活动为背景。这些工程单位包括学生在生产实习、社会实践和外出顶岗中接触的单位,可由学生自己联系,也可由学校帮助联系,以提交实验报告或工艺设计、工艺流程的形式完成。

2.实验与毕业(设计)论文挂钩。

环境工程专业毕业生的毕业(设计)论文必须具有工程背景,必须以综合实验或工程实验为基础来撰写。取消目前大量存在的综述性的毕业论文课题。学生的毕业论文应以自己亲手做的研究性实验,或亲身参与的工程项目为基础进行撰写,没有研究项目的老师不能做论文指导老师。聘请一批长期在生产第一线的工程技术人员担任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老师,通过把实验与毕业(设计)论文挂钩,使学生们在做实验的时候更投入、更有针对性,同时也可使毕业(设计)论文的质量得到提高。

3.引用最新的科研成果,体现学科前沿。

作为肩负高素质人才培养使命的教师,应积极参与科研,时刻关注、跟踪环境工程学科的前沿,关注了解最新研究方法与手段,并尽快将其引入实验教学,不断更新实验手段。要积极为学生开展第二课堂活动,让学生利用课外时间尽早参与教师的科研活动,使他们在科研活动中学到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以培养其实验动手能力、组织实验能力和科研能力。

4.实验过程绿色化。

上一篇:农业专业毕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业推广硕士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