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生产技术论文范文

时间:2023-02-25 13:57:32

农业生产技术论文

农业生产技术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新型农业生产技术 新型农机具 推广 应用

中图分类号:S3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2)09(b)-0141-01

农业是第一产业,是立国之本,也是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稳步发展的基础。我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大国,即使在目前大力推进城镇化建设的背景下,从事农业的人口依然有43%,远远超过西方发达国家。但是从农业生产效率来看,我国却比较低。数据统计显示,我国每个农业劳动人口仅能供养3~4个人,而在发达国家,每个农业劳动人口则可以供养百余人。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还需要大幅度提高,尤其是在耕地数量逐年减少,人口压力越来越大的前提下。做为农业生产力发展的典型代表――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一直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最主要推动力。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不仅可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而且还可以大幅度的节省劳动力,为其它行业支援劳动力,促进农业生产的转型。因此,长期以来,每一次农业生产发展史上的重大变革,无不与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应用密切相关。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我国始终坚持“通过现代新型农机装备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理念,对农机具、新型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开展补贴,为促进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打下了基础。

1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的主要问题

农机技术推广工作是整个农业科技工作和农机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业生产不可缺少的措施之一,是把科技成果和先进的技术推广应用到生产中的纽带和桥梁[1]。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传统的思想在农业生产中一直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因循守旧,过于注重经验等。很多农民都不愿采用新技术,怕带来风险。在这方面,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有限,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另外,我们传统的科研机制不符合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应用的需要。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研制出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后并没有进行宣传,也没有进行田间的实验、示范和培训,而是以论文和专利的形式结束了。全部当成了技术储备,很多技术和设备即使到了新一代的技术和设备应用了,依然没有被使用过。

2 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的发展策略

2.1 加强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

接受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需要的一方面是农民有接纳这种技术和器具的意识,而且还要有相应的文化素质。但是目前很多地区的农村,强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差。因此,要想大规模的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离不开培训工作。具体来说,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发明白纸、做讲座、技术示范与指导、新项目的详细解读等工作来加强对农民培训、引导,让农民愿意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并愿意配合新的推广项目;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一些有效措施加强对外出打工人员的吸引,通过小额贷款、定向资助补助等一系列措施把青壮年劳力留在当地进行农业生产,而且要让这些青壮年劳力从经济上获得真正的实惠[2]。

2.2 结合企业与研究机构开展宣传,提高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认可

由于过去受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许多农民对新型农机具缺乏认识和了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村大集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介绍新型农机具的好处,让广大农民提高认识,积极购置、使用新型农机具[3]。在这方面,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农业企业,要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让科研成果切实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动力。为此,各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农业企业要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做好产品和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尤其要注意技术和设备的“傻瓜化”,让技术和设备使用起来简便易行,这对高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认可程度很重要。各高校也可以借助学生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走到各地方农业生产一线,对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使用进行指导,一方面促进了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普及;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自己的生产实践能力。

2.3 完善基层农业推广队伍建设,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打下基础

农机技术推广是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和新成果通过实验、示范、培训、传授指导及咨询服务等方式,由点到面地应用于生产的活动过程。基层农业推广单位是公益性单位,所承担的是面向基层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机构,对于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设备的采用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基层条件艰苦,很多人不愿到基层农业推广单位工作,再有目前,很多基层农业推广单位的经费都不足,多种问题的共同制约严重影响了基层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4]。因此,基层农业推广单位需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上级也要更多的在经费方面给于支持,保证基层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3 结语

建国60年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取得巨大的进步,我们用7%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为人类发展做出了贡献。我们告别了农产品短缺,主要农产品出现了结构性、地区性过剩,农业发展进入了新阶段[5]。我们正在进行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优质、高效作为农业新阶段农产品的目标。这就需要进一步把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的推广与应用做为重要工作来抓,只有真正用新技术和新设备武装了农业生产,农业生产的效率才能获得长足的进步,农民生活质量才能更上一层楼。这就需要农业推广工作者、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农业企业转变观念,有效促进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真正融入到农业生产一线中,为农业实现现代化奠定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吴冠军.谈农机技术推广在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作用[J].农机使用与维修,2009(6).

[2] 宋涛.浅谈基层林业站专业人才的合理配置[J].黔东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综合版),2003,6(1).

[3] 袁志禄,朴权镇.积极推广新型农机具,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J].吉林农业,2011(2).

[4] 王化热.基层农技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J].现代农业科技,2011(14).

农业生产技术论文范文第2篇

我国作为一个传统的农业国家,传统的思想在农业生产中一直起到了很大的影响,比如因循守旧,过于注重经验等。很多农民都不愿采用新技术,怕带来风险。在这方面,一个原因是因为我国农民的整体文化水平以及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还有限,需要进一步的提高;另外,我们传统的科研机制不符合新时期农业推广与应用的需要。很多高校和科研机构在研制出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后并没有进行宣传,也没有进行田间的实验、示范和培训,而是以论文和专利的形式结束了。全部当成了技术储备,很多技术和设备即使到了新一代的技术和设备应用了,依然没有被使用过。

加强培训,大力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接受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需要的一方面是农民有接纳这种技术和器具的意识,而且还要有相应的文化素质。但是目前很多地区的农村,强壮年劳动力都外出打工,留守的都是老人、妇女和儿童,他们的文化水平相对较低,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比较差。因此,要想大规模的推广新型农业生产技术和农机具,离不开培训工作。具体来说,各地可以结合实际情况,通过发明白纸、做讲座、技术示范与指导、新项目的详细解读等工作来加强对农民培训、引导,让农民愿意接受新思想、新技术,并愿意配合新的推广项目;另一方面政府要通过一些有效措施加强对外出打工人员的吸引,通过小额贷款、定向资助补助等一系列措施把青壮年劳力留在当地进行农业生产,而且要让这些青壮年劳力从经济上获得真正的实惠[2]。

结合企业与研究机构开展宣传,提高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认可。由于过去受传统耕作习惯的影响,许多农民对新型农机具缺乏认识和了解。充分利用广播、电视、农村大集发放宣传单等形式介绍新型农机具的好处,让广大农民提高认识,积极购置、使用新型农机具[3]。在这方面,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农业企业,要加大科研成果的转化,让科研成果切实成为推动农业生产力提高的动力。为此,各科研院所、高校以及农业企业要加强产、学、研的结合,做好产品和技术的示范和推广工作。尤其要注意技术和设备的“傻瓜化”,让技术和设备使用起来简便易行,这对高农民对新技术、新产品的认可程度很重要。各高校也可以借助学生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走到各地方农业生产一线,对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使用进行指导,一方面促进了新技术和新型农机具的普及;另一方面也提高了学生自己的生产实践能力。

完善基层农业推广队伍建设,为新技术、新产品的推广打下基础。农机技术推广是将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和新成果通过实验、示范、培训、传授指导及咨询服务等方式,由点到面地应用于生产的活动过程。基层农业推广单位是公益性单位,所承担的是面向基层农业生产的最主要机构,对于新技术、新品种和新设备的采用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基层条件艰苦,很多人不愿到基层农业推广单位工作,再有目前,很多基层农业推广单位的经费都不足,多种问题的共同制约严重影响了基层农业推广工作的开展[4]。因此,基层农业推广单位需要加强对现有人才的培训和人才引进力度,上级也要更多的在经费方面给于支持,保证基层农业推广工作的顺利开展。

农业生产技术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学 教学内容 制定标准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54-01

教学内容来自师生对课程内容、教材内容与教学实际的综合加工。师生一方面合理地利用教材教学,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取舍、加工;另一方面,师生可以科学地加工教材,合理地组织教学过程。它不仅包括教材内容,还包括了引导作用、动机作用、方法论指示、价值判断、规范概念等,包括师生在教学过程中的实际活动的全部。农学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标准是确定课程结构的纲领文件,围绕人才培养方向,将“四位一体”的教学导向进行教学内容标准制定。教学内容标准的制定是对教学目标、课程性质和大纲框架等方面的具体描述;是编写教材和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对课程教学改革起指导作用,规定了任课教学的各项任务。

一、制定原则

1.以学生为主体

传统教学内容制定以课堂、教材和教师为中心,按部就班、墨守陈规,难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新形势下教学内容标准制定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教学,促进教学相长。

2.以目标为导向

农学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能全面掌握本专业的科学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具有一定的管理知识和管理能力,成为具有从事农业生产技术指导、技术推广、能经营、会管理的多种能力的卓越农业科技人才。教学内容必须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才能增加学生的社会适应性和市场竞争力。

3.理论结合实践

农学专业培养目标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扎实的实践操作能力。因而教学内容标准制定要将理论知识教学和应用实践教学有机结合,培养学生能够利用所学专业知识应用于生产实践,能够独立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内容标准制定要明确提出每一个实践性教学环节的内容、操作方法和具体要求,有可操作的考核方法与标准,要紧密结合理论教学。

4.与时俱进

农业教育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农学专业知识和技术随科技发展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制定必须要与时俱进,反映农业科技变化。如传统农业要求精耕细作,而现代农业发展方向是规模化、轻简化、集成化、机械化。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发生巨大变化,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大幅提高,多元化生产目标愈加明显,增长方式由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转变。必须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更新,使学生掌握最先进的知识结构和专业技术,才能适应新时期农业生产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更好地从事农业科学研究、技术推广和技术服务。

二、制定思路

1.更新教学内容

培养卓越农学专业人才,要求根据社会和农业科技发展及时对教学内容进行修改、更新、补充、充实、完善。传统农业专业的教学内容主要建立在为传统农业生产培养技术人才层面,与未来农业生产对其做作业的技术人员要求形成较大反差[1]。在传统农学专业教学内容中对现代农业机械化生产技术,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农业生物信息技术等体现不够,滞后于现代农业生产对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因而教学内容制定必须要删除陈旧和重复内容,增添现代农业所必须的内容并突出实践教学比重,着重动态、发展和整体的科学思考方法,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全面的认识。

2.突出专业特色

教学内容标准的科学制定需突出本专业的特色[2]。根据专业培养目标,构建具有特色的教学内容,将实践教学贯穿整个教学进程,加强生产实践和劳动技能培养,增加实践教学环节比例,对不同年级不同阶段开设实践性课程,如一二年级的专业劳动周和专业实践、三四年级的毕业论文实习,以及从2014级开始的“本科生导师制”,学生进入课程组近距离接触科研和生产,实践教学放在了首位,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突出了农学专业的专业特色。

3. 注重综合素质

培养学生成为有知识、善技能、懂经营、会管理的复合型人才,教学内容制定要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专业培养目标之下的专业素质、学习能力、学习态度和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提高。

三、制定步骤

1.课程目标

课程教学内容制定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体系方面的目标,能力结构方面的目标 ,职业素养方面的目标。根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大纲,即“教什么,如何教”,用以指导教师组织教学,为课程教学提供内容框架,提出教学、评价建议和教材编写、审查要求等。

2.内容标准

在明确教学目的以后,设定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包括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课程描述和本课程的教学要求,包括对知识或技能的记忆、概括、分析、综合、表达、运用、评价等方面的要求以及科学精神、人文素养、职业道德培养要求等。教学内容要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教学计划进度合理、多媒体使用得当。

3.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要坚持能力目标、任务训练、学生主体为原则。根据课程目标确定课题评价和考核方式,如考试、考查、测验、论文、调研等,具体考核方式由课程性质而定;成绩评定如:期末考试成绩(X%)+平时成绩(包括上课出勤、平时作业等)(X%)=总成绩。课程实验(没有单独设立实验课的实验)成绩作为课程平时成绩的组成部分,占课程平时成绩的权重为X%(根据实验总学时确定:10%-50%)。

4. 实施建议

根据教学目标给出课程教学建议,评价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发建议,根据课程之间的相关性给出先修课程和后续课程,列出选用教材,建议选用近三年出版的精品教材、获奖教材、部级规划教材、全国统编教材;也可选用经过学校批准立项且公开出版的自编教材;给出必读书目和选读书目。

参考文献:

[1]官春云.建立“大农学专业”的实践.中国高教研究,2002,(7):22.

[2]王林生,张雅莉.农学本科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思路及原则探讨.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0,9(5):140-142

本项目受扬州大学2014年度教学改革研究重点课题(YZUJX2014-3A)资助

农业生产技术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循环农业;农户;技术效率;外生性变量

基金项目:本文受农业部软科学专项(专0517)和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第42批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

作者简介:陈诗波(1978-),男,湖北潜江人,管理学博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主要从事城乡经济发展和科技资源管理研究;王亚静(1979-),女,河南泌阳人,中国农业科学院博士后,主要从事农业资源利用和农业区域发展研究。

中图分类号:F320;F12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09)01-0104-04 收稿日期:2008-10-24

一、引言

循环农业是一项系统工程,是涉及生产、流通、消费的产业大循环。在这个循环系统中,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及农村中介组织等行为主体都对循环农业发展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就农户层面,杨锦秀等(2007)通过对四川南充、绵阳、自贡等地农户的调查发现,参与农户对农业循环经济的认知主要来自外界刺激,政府与媒体起主导作用,依靠自身学习所占比重较低。王延安等(2006)研究指出,农户未参与农业循环经济的主要原因是农户对农业循环经济认识不够、意识淡薄,资金缺乏,缺少技术保证。杨明洪(2004)通过对退耕还林还草工程牵涉的中央政府、地方政府和农户各方的利益关系的分析,认为要充分调动农户的积极性,政府应选择较高的补偿方式。就政府、企业和公众的互动层面,诸大建、黄晓芬(2005)研究认为,政府、企业和市民社会三者之间互动形成的参与式治理结构是成功发展循环经济的保证。这里的三大参与主体体现在循环农业当中,即政府、企业和农户。农村中介组织在循环经济发展中扮演着信息传递与反馈、组织带动和促进物质循环的作用,是联结农户、企业、政府的重要桥梁和纽带,但现有文献对于循环农业中农村中介组织的相关研究尚不多见。鉴于此,论文对循环农业中有关主体进行重新界定,认为农户、涉农企业、政府及农村中介组织是循环农业发展中的四大主体。其中,企业主要是指涉农企业;农村中介组织主要是指为农户提供信息咨询、技术培训、经纪等各种服务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和技术协会等;政府是循环经济政策或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者,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其职责在于利用经济杠杆与行政手段等引导社会和个人自愿参与循环经济发展,规范各参与主体的行为;作为循环农业最直接的生产主体,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制约。为全面考察循环农业生产中农户的生产效率,本文以湖北省6个国家和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为研究范围,以农户生产技术效率为研究对象,通过引入涉农企业、农村中介组织和政府等外生性因子,根据循环农业发展中生产投入指标及农户对其他参与主体的感知评价等调查数据,运用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Translog模型)、因子分析法和OLS方法,建立循环农业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回归模型,测量各种外生性因素对循环农业生产中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冲击。

二、调查情况描述

我们在湖北省选定6个调查点,即宣恩县、仙桃市、武汉市江夏区、武汉市新洲区4个省级生态农业试点县以及洪湖市、京山县2个部级生态农业试点县,并于2007年4月25日到8月5日展开正式调查。调查历时近3个月,共获得有效农户问卷515份。其中宣恩县117份,地形为山区,自然资源和乡村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当地农户以传统的种植业和生猪养殖为主;仙桃市97份,属于江汉平原,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好,当地农户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武汉市江夏区47份,属于平原和丘陵交错地带,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较好,当地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武汉市新洲区116份,属平原地带,水土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优越,当地农户以食用菌种植和传统种植业为主;洪湖市88份,为湖库区,水资源比较丰富,当地农户以水产养殖为主;京山县50份,丘陵地形,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条件相对较差,以种植业和养殖业为主。

各地区的循环农业模式依托当地资源各具特色。其中,新洲为食用菌种檀循环模式,洪湖为立体渔业循环养殖模式,京山县、宣恩县和江夏区为沼气为纽带的种养殖业循环模式,仙桃市形成“鹅(鸭)稻共生”循环模式等。在这些不同的模式中,有的有企业带动,有的没有企业参与,有的已经形成了以“农户+企业”、种植、加工和销售为一体的产业链,成为当地的主导产业和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6个调查地区受访农户户均农业收入最高为新洲区51855.93元,最低为宣恩县7944.74元,二者相差43911.19元。从农业收入上来看,新洲区和洪湖市两地的农业收入水平明显要高于其他4个地区,这说明在新洲区和洪湖市两种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下,由于有企业带动,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链,因而农户的经济效益更好,而农户经济效益的提升也正是得益于循环农业的充分发展。这说明发展循环农业,需要走农业产业化的道路(详见表1)。

三、研究模型与指标选择

(一)计量模型

为了解释生产技术效率的决定性因素,我们首先建立传统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然后将估计出来的技术效率对外生性变量回归,来度量外生性因素对农户技术效率差异的影响。其中,第一步,本文通过515份农户调查微观面板数据,以农户的各项农业生产投入作为自变量,以农户的农业产出为因变量,建立“农户生产技术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Translog模型)”,分别测算出6个地区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第二步,利用SPSS15.0统计软件对经过标准化处理后的指标值进行因子分析。通过因子分析法,消除多重共线性问题的影响,筛选出各主要观测变量,归并成家庭特征因子得分、户主特征因子得分、地理位置因子得分、设施及环境因子得分、政府影响因子得分、协会影响因子得分和企业影响因子得分等:第三步。以技术效率为因变量,以农户家庭特征因子、政府影响因子、企业影响因子和协会影响因子等为自变量,建立“循环农业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通过OLS测算各外生性因素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分析家庭特征、地理位置、政府、企业和协会等各外生性因素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及权重。

(二)指标选择

1、农户技术效率随机前沿生产函数模型的指标选择。首先,在第一步的模型测算中,本文针对6个不同地区的农业产业的差异性,分别进行了不同的变量选择(详见表2)。

2、农户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计量模型指标选择。本文认为影响农户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主要包括农户家庭特征、当地政府的政策、投入、当地农业企业的影响等几项指标。各外生性变量又包括几个二级变量,并主要通过二级变量来表示其特征。其解释和构成如下:(1)家庭特征。包括家庭总人口、家庭劳动力两个二级变量。家庭人口和劳动力的多少,可能会影响农户家庭经营规模的大小和经营效率的高低。(2)户主特征。包括户主年龄、户主受教育年限、户主务农年限、户主是否关注农业生产技术以及户主获取信息的能力等。这些基本特征将对户主的生产决策行为产生影响。(3)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包括农户家庭离最近集市的距离、农户家庭离最近公路的距离。地理位置的远近,可能会导致农户信息接受的差异,影响农户农业生产资料的采购和农产品的销售,对农户技术效率带来较大的影响。(4)基础设施和环境状况。主要包括农户对周边生产和生活环境状况的主观评价、农户对近5年来周边生产环境变化的认可度以及农户对生产生活基础设施的满意程度等。(5)政府影响。通过农户问卷和调查者感知来获取有关政府所实施和采取的一系列政策、法规和投入等,具体包括政府对农户提供信贷资金方面的帮助、政府在改善农田水利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当地政府在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方面的努力、政府在改善交通和广播电视方面的工作等。主要测量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方面的职能和效果。(6)协会影响。二级变量主要包括协会的会员规模、协会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的效果、协会组织会员进行生产资料和产品统购统销的效果、协会对提高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评价和协会对带动当地农户生产规模的作用等几个变量。(7)企业影响。其指标包括农业企业对提高农户的生产规模的评价、农业企业对提高农户生产技术水平的评价和农业企业对方便农户农产品销售的评价三个方面。

四、模型检验与结果分析

(一)模型检验

1、信度和效度检验。由分析结果可以看到,除了农户所处地理位置因子和基础设施及环境状况因子的Cronbach’sa系数略小以外,绝大多数外生性潜在变量的Cronbach’sa系数都大于0.5,有的还超过了0.8。这说明本文开发的测量量表具有高度的内部一致性,在信度上可靠(表3)。分比均大于50%,就表示每个构念的会聚效度较高。我们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检查各外生性变量的会聚效度,测算显示每一个外生性因子所提取的可解释方差百分比均大于60%,这说明每个构念的会聚效度高,测项和相关构念之间的关系显著。

2、模型的拟合优度检验。除了对各影响因子进行信度和效率检验以外,论文还对模型拟合优度(R2)检验和F检验。在本文研究中,重点讨论第二步农户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计量模型的检验结果。农户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模型拟合优度检验R2为0.5179,调整后的R2为0.5063;F统计值为44258895,Prob(F-statistic)为0,表明模型拟合较好,能够较好地反映各个地区农户技术效率的外生性因素的影响状况(表4),因而模型估计值在实践中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我们能够进行下一步的变量分析。

(二)结果分析

本文通过建立“循环农业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的线性回归模型”进行的测算显示,户主特征因子的系数为0.000058,家庭特征因子系数为0.0035。这两个因子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影响概率都不显著。其可能的解释在于,一是由于各地区之间受访农户家庭特征,如受教育年限、生产经营规模等基本上并没有太大区别;二是各地区农业生产规模和种养殖技术没有太大差别,因而农户家庭特征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影响的差异性不显著。地理位置因子系数为0.0054,环境设施因子的系数为0.00033。这两个因子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也不显著。其可能的解释,一是由于问卷设计的指标不够精确,未能反映出地理位置和环境设施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二是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地区差异性并不显著。

政府影响因子系数为0.0147,它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概率显著。这说明6个地区基层政府在循环农业发展中,由于所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不同,导致其对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具有显著异性。实际调研中发现,在洪湖市的新旗村,由于政府加强了养殖基地的农田水利、道路交通及电网建设,保证了养殖基地清洁水源和物质的供给,较之于洪湖市的湘口村和西湖村来说,其养殖户的经济效益和技术效率也就更高。另外,在武汉市新洲区的徐古镇,由于镇政府加大了对道路交通、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和环境的整治,并积极引进龙头加工企业和贸易企业,改良种植品种,扶持食用菌种植协会等,经过11年的发展,其食用菌种植从无到有,并形成了产供销一体化的产业化发展模式,很好地带动了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相比较而言,与徐古镇邻近的潘塘镇,由于起步较晚,政府重视程度不够,农户种植食用菌的积极性也不高,导致农户的生产效益和规模均远不如徐古镇。

协会影响因子系数为0.0918,它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概率显著。结果表明,不同地区农户对协会作用的评价差异较大,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对提高当地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和农业生产的带动作用正在突显。实际调研发现,凡是农业生产技术效率高、经济效益好的地区,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的作用也十分重要。比如新洲区的许易村和胡畈村,前者建立了食用菌销售协会,后者建立了食用菌生产技术指导协会。协会通过统一生产资料采购和产品销售、聘请专家对会员进行技术培训以及定期开展会员交流等,很好地促进了食用菌生产技术的扩散及技术效率的提升。当地政府也十分重视对农民专业技术协会的扶持,采取了多种措施来帮助协会发展壮大。实事证明,通过扶持协会来带动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确实能够产生四两拨千斤的效果。

企业影响因子系数为0.0491,说明农业企业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显著影响。实地调查显示,农业企业对农业生产的拉动主要体现在规模化生产、便捷农产品销售以及通过企业指向农户的技术扩散等方面。如新洲区通过招商引资引入14家食用菌加工公司和7家贸易公司,建立了“企业+交易市场+农户”的产业化模式;洪湖市德炎水产品公司建立了“企业+养殖户”的产业化模式;宣恩县中农春雨公司与当地农户建立了“企业+农户+基地”等产业模式,均对提高农户技术效率和带动农户增收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另外,本文在模型测算中将政府、农业企业和技术协会3个因子进行了交叉组合,并将各组合变量代入模型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进行回归。测算结果显示,政府、协会和企业三者的交互效应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回归系数为0.1006,概率显著;政府和协会二者的交互效应影响系数为0.0611,概率显著;政府、企业二者的交互效应影响系数为0.0076,概率不显著;企业和协会二者交互效应影响系数为0.0271,概率不显著。这说明,“政府+协会+农户”以及“政府+企业+协会+农户”的发展模式对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更明显的效果。

分析表明,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提升不单是生产投入的问题,还受到政府政策法规、产业规划和公共物品提供、企业的产业带动以及农村中介组织的技术扩散、组织化程度提升和市场信息选择等方面的影响。在三者中,农业企业和技术协会对农户技术效率产生直接影响;政府对农户技术效率的回归参数估计值最小,但间接影响最大,特别是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研发、推广以及推动农业产业化、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和专业技术协会发展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作用,是其他主体无法替代的。

五、结论与述评

本文建立了“循环农业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外生性决定因素回归模型”,借助农户微观调查数据,对循环农业中农户生产技术效率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剖析。分析发现,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具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来自政府、农业技术协会和农业企业,其中农业企业和技术协会为直接影响,政府为间接影响。而户主特征、家庭特征、地理位置和环境设施对农户生产技术效率并没有显著影响;“政府+协会+农户”以及“政府+企业+协会+农户”的模式对提高农户农业生产技术效率具有更明显的效果。由此看出,在循环农业发展过程中,必须充分调动和发挥政府、企业、协会和农户四大主体的积极性和能动作用,并注重将农户、各级地方政府、企业和农业技术协会联合起来,做到四位一体,整体推进。其中。在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农户;企业和农业技术协会及各级政府对现阶段发展循环农业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的基础上,政府应尊重农民意愿,使农民的主体作用得到充分发挥,并制定和实施相关激励措施,积极引导农户、农业企业和农村中介组织参与循环农业发展。另外,还要加大对循环农业发展所需要的物质基础设施和关键技术研发的投入,为循环农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和技术平台。

农业生产技术论文范文第5篇

作者简介:闵继胜(1983-),男,安徽枞阳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环境经济与农产品贸易;胡 浩(1964-),男,江苏盐城人,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畜牧经济与农业经济。

①数据来源:联合国统计司COMTRADE数据库。

②胡启山低碳农业任重道远[J]农药市场信息,2010(2)。

摘要:基于1991~2008年相关数据,对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温室气体排放效应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农产品对外贸易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呈现结构和规模正效应、技术负效应;由于较大的规模正效应,农产品对外贸易并未增加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关键词:农产品;对外贸易;温室气体;排放强度

中图分类号:F0622;F75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409(2013)08-0055-05

一、引言

关于贸易对环境影响的争论由来已久,一种观点认为对外贸易对环境有害;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对外贸易对环境有益。然而,这些研究均未涉及农产品对外贸易。那么,农产品对外贸易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如何?Peter H May等以拉丁美洲为例,探讨农业贸易政策对拉丁美洲地区环境的影响[1];Gail M Hollander分析了农业贸易自由化对佛罗里达南部自然风光的影响[2];Rene Verburg等认为贸易自由化使得全球温室气体排放增加约6%[3]。黄濒仪认为稻米关税减让措施可能减低稻米生产资料的密集度,使环境得到好转[4];陆文聪等认为农产品贸易对农业环境既有利又有弊[5];张凌云等认为农产品进口对缓解国内环境污染作用显著,而出口导向作用则不明显[6]。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已成为农产品第五大出口国和第四大进口国,农产品贸易额由1978年的61亿美元增长到2010年的12199亿美元①。然而,在农产品对外贸易取得巨大进展、带动国内农业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问题也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据测算,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占全国排放总量的比重约为17%②。那么,农产品对外贸易是否会影响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影响机理如何?影响程度如何?对于以上问题的回答,可以为政府在节能减排背景下,选择合适的农产品对外贸易与农业环境政策提供理论支撑,因此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二、分析框架

农产品对外贸易对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即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主要包括规模、结构和技术效应。

1.结构效应

结构效应指农产品对外贸易会推动农业生产结构的转变,导致农业生产要素投入以及农产品品种发生变化,从而改变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根据资源禀赋理论,各国会根据自身资源的禀赋状况进行农业生产,并出口其相对丰裕、进口相对稀缺的资源密集型农产品。由于各国农业资源禀赋不同,专业化生产的农产品品种也会存在差异。若一国在“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农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则该国就会生产并出口此类农产品,引致其国内生产规模不断扩大,此时农产品对外贸易对农业环境显现结构正效应;相反,若一国在“高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农产品的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则该国农产品对外贸易会显现结构负效应,即增加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压力。

2.规模效应

规模效应指农产品贸易量增加推动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在温室气体排放产权界定不清晰以及农业生态系统无偿使用的情况下,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必然导致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增加。以种植业为例,长期以来化肥、农药等使用效率一直未能提升,而且农地单位面积产量增长也很缓慢,农产品贸易量增加引致的农业生产规模扩大会促使化肥、农药等使用总量不断增加;而且,若一国的农业耕地面积不能扩大,那么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还会提高农地的复种指数和耕作强度,进一步增加单位面积的化肥、农药等施用强度,从而进一步增加温室气体排放量。

①本文假定我国进口与国内生产同类农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相同。

②本文进口与出口农产品的种类相同。 3.技术效应

技术效应指因农产品对外贸易诱发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的创新和传播,引致单位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降低,进而减少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

一方面,随着贸易开放程度不断提升,国外农业新技术的交流机会不断增多;而且随着关税或非关税壁垒的削减,农业新技术的进口壁垒及进口成本也会不断降低。另一方面,农产品对外贸易促进居民收入水平不断提升,对自身生存环境的品质要求日益增强,进而要求政府出台更严厉的环保措施和标准,迫使农业生产者对更“低碳”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促使市场机制催生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创新。

农业技术进步对环境的影响表现为:新技术或新方法的使用可以提高单位投入的农作物产出,进而降低农业生产的环境污染量;在农业生产过程中,清洁技术的采用也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7]。

三、计量模型、数据来源与指标说明

1.计量模型

本文受李怀政研究成果[8]的启发,将农产品对外贸易对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界定为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具体模型如下:

(1)农产品出口贸易的计量模型

(1)

式中,Q为农产品出口所增加的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反映出口的环境质量水平;si、ei分别为第i种农产品的出口份额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分别反映出口结构和技术进步;X、n分别为农产品的出口总量和种类。对式(1)求一阶导数得:

(2)

式中,Q′、s′、e′、X′为Q、s、e、X的一阶导数,分别反映农产品出口的环境质量水平、出口结构、技术进步、出口规模的变化情况。式(2)可进一步表示为:

(3)

式中,农产品出口总环境效应即出口所增加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总量;农产品出口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分别表示出口结构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变化、规模变化所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量。

(2)农产品进口贸易的计量模型

(4)

式中,M为农产品进口贸易所减少的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ri、ei分别为第i种农产品的进口份额和温室气体排放强度①;Y和n分别为农产品进口总量和种类②。对式(4)求一阶导数得:

(5)

式中,M′、r′、e′、Y′分别表示M、r、e、Y的一阶导数,分别反映减排成效、进口结构、技术进步、农产品进口规模的变化情况。式(5)可进一步表示为:

(6)

式中,农产品进口的总环境效应即农产品进口所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总量;农产品进口的结构效应、技术效应和规模效应分别表示进口的结构变化、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变化、规模变化所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量。

2.数据来源

(1)宏观数据

考虑到统计口径的统一性和数据的可获性,本文农产品贸易额仅包含原始和初加工农产品,贸易额来自《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1995~2003)和《中国商务年鉴》(2004~2009);农产品产值来自《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1992~2009);农产品播种面积、农业灌溉面积和化肥、农药、农膜、柴油使用量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9年)及《中国农业统计资料》(1991~2008);畜禽出栏量来自《中国农业统计资料》(1991~2008)和《中国畜牧业年鉴》(2009)。

(2)排放系数数据

水稻CH4排放率[9];本底N2O年排放通量、氮肥与复合肥N2O排放系数:水稻、花生、棉花和甘蔗[10],冬小麦[11],春小麦[12] ,大豆[12,13] ,玉米[13,14],蔬菜[15];畜禽出栏率和N2O排放系数[16];畜禽胃肠发酵和排泄物CH4排放系数、柴油CO2排放系数均来自IPCC(2006);CO2排放系数:化肥[17],农药[18],农膜和农业灌溉[19],翻耕[20]。

3指标说明

本文将农产品归为8大类农作物和5大类畜禽品种:稻谷(稻谷和大米)、小麦(小麦和面粉)、玉米、大豆(大豆和食用豆油)、花生(食用花生油和花生仁)、棉花、甘蔗(食糖)、蔬菜、生猪(活猪和冻猪肉)、黄牛(活肉牛和冻牛肉)、家禽(活家禽、冻家禽和鲜蛋)、奶牛(奶粉和鲜奶)和羊(活羊和冻羊肉)。

四、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测算及其变化趋势

1农作物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公式

①CH4、N2O的“增温潜势”分别为CO2的21倍和310倍(FAO,2006)。

②由于畜禽饲养周期不同,需要对其年平均饲养量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方法参见胡向东等(2010)。 式中,CO2crop(i)当量为第i种农作物的CO2 排放当量,其中,CH4和N2O排放量按 “增温潜势”折算成CO2 排放当量①;si、αi、βi、Qi、γi、Tij和xij分别为第i种农作物的年播种面积、单位面积CO2 排放系数、本底N2O年排放通量、化肥年施用量、(化肥施用后)土壤的N2O排放系数、CO2 排放源的数量及各自的排放系数。

2畜禽温室气体排放量测算公式

(8)

式中,CO2live(i)当量、Ni、δi、φi分别为第i种畜禽的CO2 排放当量、年平均饲养量②、CH4和N2O排放系数。

3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测算公式

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指单位产值农产品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即:

(9)

式中,Ei、CO2(i)当量、Yi分别为第i种农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CO2排放当量和年产值。

4测算结果及变化趋势

为了更好地反映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本文取1991~1993年和2006~2008年农产品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的算术平均值分别作为初始值和当前值。由表1可知,1991~1993年,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大者为稻谷,最小者为甘蔗;排放强度前五位的品种分别为稻谷、大豆、羊、生猪和黄牛,排放强度均超过60吨/百万元。1991~2008年间排放强度前五位的品种虽没有明显变化,但其排放强度却有所增减。

资料来源:根据《全国农产品成本收益资料汇编》、《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农业统计资料》、《中国畜牧业年鉴》计算得到;农产品产值已经剔除了物价因素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商务年鉴》计算得到;贸易额已经剔除了汇率和物价因素,下同

五、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实证分析

1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结构效应

从加权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来看,2006~2008年出口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商务年鉴》计算得到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商务年鉴》计算得到

农产品较1991~1993年下降了356吨/百万元,降幅838%,表明我国出口农产品的加权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有所下降(见表2);同期间进口农产品较1991~1993年增加了734吨/百万元,增幅达185%,原因在于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大的农产品进口有所增加(见表3)。

就结构效应而言,1991~2008年间,我国农产品出口贸易的结构变化呈现显著的环境正效应(见表2);农产品进口贸易结构的变化也呈现有利于我国农业生产温室气体减排的态势(见表3)。因此,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结构的优化呈现显著的环境正效应。

2农产品对外贸易的技术效应

相对于1991~1993年,2006~2008年我国某些农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不降反升。可能原因在于:我国农业生产的环境规制措施不完善,农业生产技术的更新和传播速度缓慢,致使贸易引致的农业技术进步的减排效果不明显。

就技术效应而言,1991~2008年间,我国农业技术进步促使出口贸易呈现环境正效应(见表4);但是,同时期的农产品进口致使其丧失国内生产引致的减排机会(见表5)。因此,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对环境呈现显著的技术负效应。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商务年鉴》计算得到

3农产品对外贸易的规模效应

对外贸易对环境影响的规模效应包含直接和间接两个方面[8]。本文仅研究直接规模效应,即农产品外贸规模变化引致的农业生产温室气体排放量的变化。

从规模效应来看,1991~2008年间,农产品出口规模扩大引致的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大幅增加,其中,以玉米为最,稻谷次之,表明农产品出口规模扩大呈现显著的环境负效应(见表6);农产品进口规模扩大引致的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减排量也大幅增加,其中,以小麦为最,大豆次之,表明农产品进口规模扩大呈现显著的环境正效应(见表7)。因此,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对环境呈现显著的规模正效应。

六、主要结论及讨论

1991~2008年间,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的环境效应呈现结构正效应、技术负效应和规模正效应,其中,结构效应和规模效应分别减排5836和10498万吨CO2当量,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商务年鉴》计算得到

资料来源:根据《中国统计年鉴》、《中国对外经济贸易年鉴》、《中国商务年鉴》计算得到

而技术效应则少减排446万吨CO2当量。因此,我国农产品对外贸易累计净减排15888万吨CO2当量,表明农产品对外贸易总体呈现显著的环境正效应,即有助于我国农业生产的温室气体减排。

本文的不足在于:受数据制约,未考虑农作物通过光合作用所吸收的CO2排放量,可能会高估我国农业生产过程中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假定我国进口与国内生产同类农产品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相同,也会影响本文的实证结果。上述两个方面的问题需要进一步探究。

参考文献:

[1]Peter H May and Olman Segura BonillaThe Environment Effects of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in Latin America: An Interpretation[J]. Ecological Economics,1997(22):518

[2]Gail M Hollander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Multi-functionality and Sugar in the South Florida Landscape[J].Geoforum,2004,35(3):299-312

[3]Rene Verburg, Elke Stehfert, Geert Woltjer, et alThe Effect of Agricultural Trade Liberalization on Land-use Related Greenhouse Gas Emissions[J]. Global Environmental Change,2009(19):434-446

[4]黄濒仪稻米贸易自由化对要素需求与环境品质之影响[D]台湾:中国文化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2

[5]陆文聪,郭小钗农业贸易自由化对我国环境的影响与对策[J]中国农村经济,2002(1):46-51

[6]张凌云,毛显强,涂莹燕,等中国种植业产品贸易自由化对环境影响的计量经济分析[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05(6):46-49

[7]代金贵农业贸易自由化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分析[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8]李怀政出口贸易的环境效应实证研究[J]国际贸易问题,2010(3):80-85

[9]王明星,李晶,郑循华稻田甲烷排放及产生、转化、输送机理[J]大气科学,1998(4):600-610

[10]王智平中国农田N2O排放量的估算[J]农村生态环境,1997(2):51-55

[11]苏维翰,宋文质,张桦,等华北典型冬小麦农田氧化亚氮通量[J]环境化学,1992(2):26-32

[12]于可伟,陈冠雄,杨思河,等几种旱地农作物在农田N2O释放中的作物及环境因素的影响[J]应用生态学报,1995(4):387-391

[13]黄国宏,陈冠雄,吴杰,等东北典型旱作农田N2O和CH4排放通量研究[J]应用生态学报,1995(4):383-386

[14]王少彬,苏维翰中国地区氧化亚氮排放量及其变化的估算[J]环境科学,1993(3):42-46

[15]邱炜红,刘金山,胡承孝,等种植蔬菜地与裸地氧化亚氮排放差异比较研究[J]生态环境学报,2010(12):2982-2985

[16]胡向东,王济民中国畜禽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J]农业工程学报,2010(10):247-252

[17]West T O,Marland GA Synthesis of Carbon Sequestration Carbon Missions, and Net Carbon Agriculture: Comparing Tillage Practice in United States[J].Agriculture Ecosystems and Environment, 2002,91(1):217-232

[18]智静,高吉喜中国城乡居民食品消费碳排放对比分析[J]地理科学进展,2009(3):429-434

[19]李波,张俊飚,李海鹏中国农业碳排放时空特征及影响因素分解[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0(8):80-86

农业生产技术论文范文第6篇

农业特色经济是在特色农业的基础上提出的一个概念。

目前对农业特色经济概念还没有一个统一的界定,甚至将农业特色经济和特色农业两者等同起来。实际上两者有不同的内涵。自1995年江西省提出了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后,理论界对特色农业概念进行了广泛的讨论,①对特色农业有多种表述:胡传铃(1996)认为特色农业是相对常规农业,主要指农产品及其初加工制品,包括特种种植业、特种饲养业、特种林果业、特种水产业和特种加工业等。

②王建农等(1997)认为特色农业是具有区域地缘、工艺特色和高新技术特色农业产业的总称。

③刘志民等(2002)认为特色农本论文由整理提供业是利用本地资源优势,开发新产品或从事具有地区特点的农业生产活动。特色农业包括都市农业、旅游(观光)农业、精品农业、水体农业、立体农业、绿洲农业、旱地农业等。

④刘成玉(2003)认为特色农业是以生产特色农产品为目标的农业形态。

⑤上述对特色农业的表述看出,特色农业的核心目标是农产品,是一种以生产特色农产品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活动,特色农业中强调的“特色”都是地域自然资源禀赋。农业特色经济是在特色农业基础上提出的农业经济发展新理念。目前,对农业特色经济的界定有:孙赛英,陈红儿(2003)认为农业特色经济是指一区域在市场竞争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竞争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力和生命力的与其他区域有明显不同之处的经济,农业特色经济的“特”最终是以农产品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⑥周应堂,韩美贵(2006)认为农业特色经济是在一定时空内以特色为前提,以企业为基础,以产品、质量、品牌、技术、效益、规模为基本要素,在区域内外所形成的良好印象的综合体。⑦农业特色经济与特色农业的区别在于:

(一)特色农业是以生产特色农产品为目的的一种农业生产活动,而农业特色经济是将特色资源商品化,并通过对特色商品生产、营销、精深加工。品牌树立及维护等一系列活动所形成的一种经济综合体;

(二)特色农业的“特色”一般仅局限于地域的物质资源禀赋,而农业特色经济的“特色”包括地域物资资源禀赋、技术和人力资源因素、文化因素、品牌因素、市场因素、企业、企业集群和企业家因素(周应堂、韩美贵,2006);

(三)特色农业的核心目标是生产特色农产品,而农业特色经济的核心目标是形成聚集特色产业集群的农业特色经济区。

(四)特色农业的发展依赖于比较优势,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依赖于竞争优势。

综上所述,农业特色经济可定义为:农业特色经济是以一定地域内物质资源禀赋和技术、人力资源优势为基础,将区域内农业资源商品化,品牌化而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成的有竞争优势的产业聚集的区域经济综合体。农业特色经济可以是以特色农业生态资源、特色地域文化、特色农产品、特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和营销形成的特色品牌和特色产业为依托所形成的区域经济综合体。

二、发展农业特色经济的必要性和意义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是由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内在客观趋势决定的。1997年党中央在农村工作会议上明确提出了中国农业发展进入新阶段,农产品供求结构变化,由全面短缺转向普遍过剩(农业部软科学课题组,2000),需求数量达到饱和期,对质量要求提高,品种要求更加多样化(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0~2001)。农产品供求的变化导致了农业发展由主要受资源制约转变成主要受市场需求制约(孙赛英,陈红儿2003)。

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是由农业竞争国际化的外在环境推动的。随着经济全球化,中国加入WTO之后,农业生产面临着激烈的国际化竞争环境。一方面,许多国家为保护本国的农业生产,巩固农业在其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设置和提高农产品技术壁垒。另一方面本论文由整理提供,我国的农产品总体质量不高,很容易受到外国技术壁垒的阻拦。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质量管理体系尚未建立,存在农药残留、化肥残留、重金属、商业品质等方面的问题。发展以竞争优势为核心的农业特色经济,克服国际竞争中技术壁垒的阻拦,适应国际竞争市场,是我国农业发展的必然要求。

第一,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巩固我国农业的发展随着农产品市场的日趋饱和和人们消费结构的变化,食物消费的不断升级,对农产品质量要求更高,品种要求更加丰富和多样化,通过农产品生产、加工、营销,发展农业特色经济能更好地满足国内外消费者更高层次的需求和偏好,开拓国内外市场。

第二,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推进我国农业竞争模式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农业及农产品市场本论文由整理提供虽然发展很快,但由于供给相对过剩,本论文由整理提品品种单一,经营模式雷同,大量同质产品和服务充斥市场,使得市场仍以价格竞争为主要手段。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推动农业竞争模式由单纯价格竞争转向非价格因素的竞争,鼓励农产品生产者通过改进质量,发掘特色、深化加工,创新营销来扩大市场份额。

第三,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业生产收益农业特色经济避免了价格竞争,使农产品生产者、加工者、经营者通过所拥有的差异化竞争优势,更好地满足消费者需求,从而获得更高的收益;还可以分享生产、加工、营销中的增值利益。

第四,发展农业特色经济有利于形成我国农产品品牌,提高我国农业竞争力品牌具有很强的累积效应,不仅直接代表了特定产品的质量,性能和信誉,而且还包涵更深刻的文化内涵(翁鸣等,2003)。消费者对品牌的偏好及对品牌的忠诚,使品牌产品形成无形的壁垒效应和不可替代性,从而更具有竞争力。

三、农业特色经济发展的竞争优势分析农业特色经济是具有竞争优势的经济,农业特色经济的发展涉及竞争优势理论。美国哈佛大学教授Michael•E•porter在《竞争战略》一书中提出获取竞争优势的三种战略,即成本领先战略、本论文由整理提供差异化战略、目标集聚战略;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提出著名的钻石理论,即通常所说的竞争优势理论。该理论提出,一国的特定产业取得竞争优势的四个关键环境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政府”和“机会”两个辅助因素影响上述四个环境因素。

⑧将竞争理论应用于农业生产中,农业特色经济中所谓的“特色”竞争优势本质上是一种差异化的竞争战略,形成该差异化竞争优势的四种因素有:农业生产要素条件、农产品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农业经营企业状况(见图1)。

农业生产要素条件:农业生产的要素条件包括初级生产要素条件(如气候、地理位置、劳动力等)和高级农业生产要素(如农业技术、人力资本、现代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和基础设施等)。由于农业特色经济是农业生产、自然再生产和社会再生产相互结合的过程,对农业特色经济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是现代的农业生产技术。国内的需求条件:根据竞争优势理论,需求条件可分为催生产业竞争力的需求条件和强化产业竞争力的需求条件。催生产业竞争力的需求条件包括细分市场需求、内行而挑剔的客户需求、预期型的需求。

强化竞争力的需求包括需求规模(国内市场的总体规模、客户的多寡)和需求成长的模式(国内市场的提早需求、国内市场的提早饱和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由于农业特色经济发展的内因就是针对农业发展新阶段的供需相对过剩,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日益挑剔和细化,所以国内的需求条件对特色农业经济的竞争优势形成有重影响。相关和支持产业的发展:由于农业特色经济是以农业生产为中心的上游产业和下游产业相关活动的经济综合体,可见农业特色经济是所形成的是一个休戚与共的优势网络资源,使得相关产业的“提升效应”得到充分发挥(见图2)。

图2农业特色经济发展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以特色农产品生产为例)农业经营企业的状况:农业特色经济的主体主要是农产品生产企业⑨,其对农业特色经济竞争优势形成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企业经营者的素质。二是企业经营的规模大小。⑩经营者的素质和经营的规模对农业技术、人力资本、现代的农业生产管理技术和基础设施的投入和使用、对市场竞争的驾御等都有影响,从而影响到农业特色经济的竞争优势。

各因素间的互动关系:拥有上述四个因素,并不必然拥有产业竞争优势,各个因素之间是彼此相互影响和促进的互动关系,形成一个复杂的动态系统是形成竞争优势的必要条件。机遇和政府是辅的影响因素,对每个关键因素产生影响。如政府本论文由整理提供的补贴、教育、资金市场政策会影响生产要素的供给,政府制定的农产品标准必然影响到需求条件,另一方面,政府也会受到该系统中其他因素的影响。机遇(如农业科技发明创新、全球或区域市场需求剧增等)在农业特色经济竞争优势的形成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偶然因素。注释:

①关于发展特色农业问题的学术观点综述.江西农业经济.1996.(6).第18页.

②同①第19页.

③王建农等.特色农业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农业经济问题,1997.(2).第57页.

④刘志民等.特色农业发展的经济学理论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2002.(1).第8页.

⑤刘玉成.对特色农业产业化经营与农业竞争力的理论分析.2003.(4).第2页.

⑥孙赛英,陈红论农业特色经济与农产品差异化竞争.农业现代化研究.2003.第347页.

⑦周应堂,韩美贵.农业特色经济理论问题研究.农业现代化.2006.(2).第26页.

⑧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李明轩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⑨周应堂,韩美贵.农业特色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农业现代化研究.2006.(2).第115页.

⑩陈卫平.农业国际竞争力:一个理论分析框架.经济体制改革.2002.(4).第95页.

参考文献:

[1]农业部软科学课题组.中国农业发展新阶段.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0.

[2]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国家统计局农村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农村经济形势分析与预测.2000~2001年.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3]翁鸣等.中国农业竞争力研究.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3.

[4]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

农业生产技术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江南农业;明清;经济发展;水稻;集约

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农业经济发展问题历来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李伯重先生对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进行探讨,并著有《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一》《“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二》《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三》等3篇论文。在对这3篇文章进行剖析的基础上,对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做出评价。

1论文的主要内容和框架

3篇论文均对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进行探讨,但侧重点有所不同。从题目就能简略了解到李伯重先生所进行的探讨包含4个方面的内容:时间为明清时期;地点为江南;对象为农业经济;着眼点为发展特点。在我国农业经济史上,探讨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李伯重先生认为自唐代后期以来农业生产技术是在进步的。因此,有必要尝试研究明清时期的农业经济发展程度。2)李伯重先生认为江南地区的农业经济发展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唐代以后全国经济重心南移。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研究明清江南社会经济史的论著较多,关于江南农业、商业、市镇、赋役和社会生活的论著尤为突出,显示出江南地区在全国经济圈中举足轻重的历史地位。对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进行探讨,对江南农业进行动态考察,以便用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江南地区在明清时期的农业状况。

2论文选用的材料

李伯重先生的三篇论文所使用的材料均以文字记录史料为主。其中,地方志使用频率最高,有《南浔镇志》《菱湖镇志》《湖州府志》和《杭州府志》等。现就论文所使用的材料进行举例说明。《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一》一文中通过使用三则材料来研究、论证明清江南水稻种植中劳动投入量的估数。这三则材料分别是孙志熊《菱湖镇志》中的万历时湖州归安种稻、万历《通州志》卷2“疆域志”中的万历时通州水稻种植、包世臣《齐民四术》第一“农一”中的嘉庆时江南种水稻。另外,为更好地理解估数,更清晰地掌握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的实际情况,李伯重先生还参考了《沈氏农书》“运田地法”中的有关材料。《“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二》一文中通过使用明清史料中一些关于蚕桑业生产中劳动力价格的材料来支撑蚕业生产中的劳动投入。例如,运用《蚕经》九之“戒宜”和明万历人庄元臣所著《曼衍斋草》来解说每667m2桑园上劳动投入的情况。《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三》一文中,通过使用姚廷璘《历年记》所记载的自康熙八年(1669年)至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期间上海一带的棉田667m2产量数字统计来解释在松江东部种棉的经济效益比种稻高。而后,就种稻和种桑生产过程中的各项投入进行比较,得出种桑的经济效益明显高于种稻的结论。此外,还使用张履祥和包世臣的论点来说明种植经济林木的经济效益亦颇高,进而提出明清江南农业生产结构的变化导致经济效益提高的观点。

3作者的主要观点

从整体上看,3篇论文共同的立论依据是:自唐宋以来,江南地区一直是中国最先进的农业区,经济发展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对江南经济史进行专门研究的意义非凡。李伯重先生的主要观点如下:《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一》一文阐述三大问题:1)明清时代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有所提高及提高的方式;2)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达到的水平;3)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提高的可能性。通过分析问题得出结论:江南水稻生产的集约程度仍有所提高,主要是通过增加以肥料投入为中心的资本投入。在农业现代化建设中,在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需要进一步推动江南农业经济发展。《“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二》一文先后讨论三个问题:1)明清时期江南蚕桑业中的劳动投入;2)明清时期江南蚕桑业中的资本投入;3)明清时期蚕桑业中的劳动—资本投入量与水稻生产中的劳动—资本投入量的比较。通过对问题的比较分析得出结论:“桑争稻田”在明清江南经济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由改稻种桑引起的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比水稻生产自身集约程度的提高的余地要大,值得继续深入探讨。《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三》一文通过分析江南平原、宁镇丘陵和浙西山地对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得出结论:明清时期江南人民对自然资源利用的合理程度比之前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并没有达到顶点,尚有继续提高的空间。今后江南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调整产业结构,提高自然资源合理利用水平。

4作者的论证逻辑

李伯重先生这三篇论文的论证逻辑,主要注重以下几个方面:1)注重经济学方法的运用。论文除使用传统的历史学方法以外,还特别注意经济学方法的运用。在分析问题时,使用马克思关于劳动价值的理论根据和马克思主义生产要素分配理论,尤其是突出资本、技术、土地、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一方面,论文有意识地使用定性分析,在结论归纳时采用现代经济学中的一些研究手段,如对生产要素与生产过程的分析、对投入—产出关系的重视等。另一方面,论文使用定量分析。以明清文献为资料基础,进行很难精密的定量分析,但对论文定量分析所得的各项结果,只能大体上做到准确。在研究农业经济发展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的合理运用,能使研究更具科学性。2)注重从自然科学的角度探讨农业经济发展特点。论文从自然科学的角度出发,观察生产力方面发生的变化。为更深刻地认识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论文一方面广泛吸收农史学界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直接运用农学原理去探讨问题。3)注重比较研究。判断明清时期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程度,需要有比较对象才能得出结论。论文在“蚕桑业生产中的劳动—资本投入量与水稻生产中的劳动—资本投入量”中进行大量比较。

5论文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李伯重先生对明清江南农业生产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有利于对当今社会农业发展进行思索。完成这3篇论文后,李伯重先生还发表了《明清江南种稻农户生产能力初探———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四》和《“人耕十亩”与明清江南农民的经营规模———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五》,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李伯重先生也认为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尚存继续探讨的空间,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明清江南农业经营规模及收益方面的研究;二是明清江南农业结构与同时期欧美农业结构之间的比较研究。

6结语与建议

这3篇论文的论证在作者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可以说精确,但受限于史料贫乏,行文有一点粗糙。深入研究明清时期江南农业经济发展史时,建议灵活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同时附上相关计量单位的折算结果,使之更为明了。

作者:唐媚媚 单位:华南农业大学

参考文献

[1]李伯重.明清时期江南水稻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一[J].中国农史,1984(1):24-37.

[2]李伯重.“桑争稻田”与明清江南农业生产集约程度的提高———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二[J].中国农史,1985(1):1-11.

[3]李伯重.明清江南农业资源的合理利用———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三[J].农业考古,1985(2):150-163.

[4]李伯重.明清江南种稻农户生产能力初探———明清江南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四[J].中国农史,1986(3):1-19.

[5]李伯重.“人耕十亩”与明清江南农民的经营规模──明清江商农业经济发展特点探讨之五[J].中国农史,1996,15(1):1-14.

[6]李伯重.唐代江南农业的发展[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农业生产技术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实践教学;改革;新体系

农业高职教育对推动河南省地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就业再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业高职教育的功能价值就在于培养适应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所需要的应用型、技能型人才[1]。农业院校培养出来的学生既要懂专业理论,又要会专业技能。学生的实践能力、水平与培养目标密切相关,这对实践性教学环节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

1传统实践性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高职院校农学系毕业的大学生大多分配到基层,直接指导农业生产,进行农业科技推广工作和农村基层管理等方面工作,没有较强的实践经验,难以胜任本职工作。因此,实践性教学环节有待加强。

1.1实践性教育环节系统性和整体性薄弱

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受到教学计划和作物生长季节性限制,教学安排很难让学生观察研究大田作物的整个生命周期;农学实验中,往往只能借助标本,让学生了解某种作物某一生育期的形态、特征;缺乏现场,不能深入生产第一线,学生对农村、农业、农民缺乏了解;学生缺乏对农作物全面而系统的了解,掌握的只是抽象的概念,掌握的实践操作技能也不系统,在生产第一线实际应用容易出现各种问题[2]。

1.2社会、学校经济条件影响实践教学质量

现有的教育观念跟不上经济发展的步伐,思想落后于环境,与理论教学比较,实践性教学环节经费投入不足,严重影响实践性环节的质量。由于受实习经费限制,对实习环节进行精减,一些实习费用较高的环节只好变相取消。原有的为期4~5个月的分散毕业实习,大多因实习差旅费、学生生活补贴等上涨难以维系。另外,教师到实习点进行实习指导难度大,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1.3就业压力使毕业实习效果下降

学生毕业不包分配,毕业生和用人单位通过双向选择就业,众多大学生从3年级第1学期就开始联系工作单位。这给学生的管理带来新的问题,同时对毕业实习也带来冲击。毕业实习是分散的,遍布各个县市,学校不能对其进行严格管理,一些学生就利用实习时间联系工作单位,毕业实习质量难以保证[3]。由于以上因素的影响,使得作物生产技术专业原有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包括生产劳动、生产实习、社会调查、农业推广、毕业实习、农学实验等6个环节缺乏有效的运行机制。

2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的基本内容

2.1基本思路

农学专业的实践对象主要是种植在大田中的作物,有季节性、农时性,不同于实验室实验。因此,有必要把生产劳动、专业劳动、课程实验、课程设计、教学实习、科研实践、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设计等环节重新整合,组成一个相对独立于理论教学的实践性体系。把实践性教学环节纳入教学计划,明确教学要求和考核办法。根据商丘职业技术学院现有的条件,可重点加强农学专业,尤其是一些主干课程,如病虫害防治、作物栽培、作物育种等的实践教学内容。学生入学后每学期均开设实践性课程“专业实践”,在实践教学课程中,将主要专业课(如作物栽培学、作物育种学、耕作学、农业生态学等)中的实验、教学实习与生产实习,以“一门必修课程”性质进行定位和建设,改变原来依附于专业理论课程的实践教学模式,成为一门与理论课相独立的实践性的专业骨干课程,并使专业实践教学内容系统化。完善实践教学模式,拓宽专业口径,扩大知识面,使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教育教学的效果明显提高。

2.2基本内容

(1)设置七大实践性教学环节。根据新形势下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和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的新趋势,确定七大实践性教学环节,即社会调查、生产实习、专业实践课、教学实习、实验实习、科研训练、毕业实习等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在学生3年学习中不间断地全面实施。

(2)开设专业实践课,并作为实践性教学内容列入教学计划,贯穿3年全学程。2、3年级还安排4~8周到实践基地进行生产实习锻炼。

(3)实践教学3个阶段侧重点各不相同。第1阶段:1年级进行专业思想和基本劳动技能培养,以参加农事活动和社会调查为主要方式。劳动技能培养根据农时季节,每学期为30学时。重点训练基本劳动技能和作物生产技术。增强学生劳动观念,巩固专业思想。社会调查安排在假期,使学生深入了解农村、农民、农业,提高学生社会调查和组织能力。

第2阶段:2年级进行专业基本素质培养,通过生产实习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等方式,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并进,训练作物大田管理、杂交制种、病虫害综合防治等技术,种子经营、农业科技推广、作物科研等技能;加大论文综述、论文设计的份量和力度。实施方式以“学校+公司”联合进行生产实习,生产实习与农业科技推广相结合。双方合作,互助互利。

第3阶段:3年级进行综合素质训练提高。毕业实习要求学生以见习农艺师、生产技术员或技术推广员的身份进行“顶岗实习”。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指导教师的科研来进行。通过教学与科研、推广相结合,使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作用并重,加大教学、科研、生产结合的份量和力度。使学生掌握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技术,具备试验设计、分析总结等科研能力,能够指导农业生产和进行农业技术承包。

(4)实践性教学体系中每个环节都有教学大纲、考核标准和方法,编写商丘职业技术学院使用的教材和指导书。院内建有农学、园艺(果树、蔬菜)、园林(花卉、园林植物、苗圃)等试验基地;校外建有6个综合实习基地,十几个具有专项教学功能的教学实习点(基地),能满足学生实习的需要;实践性教学师资合理配备,队伍较稳定,均为各专业的骨干,老中青相结合,以保证教学质量。

3改革后农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特色

3.1农学专业实践性教学环节系统而有序

专业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同步进行,避免两者的重复与脱节,课堂教学时数大大压缩。学生对理论知识掌握得更加牢固和灵活机动,对操作技能的掌握更加熟练。特别是改革后所有的校内外实习均由班主任负责组织,这样,学生大多表现积极,避免缺课不参加生产实习等现象,提高实践性教学的质量。

3.2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改革后实践教学体系要求每个学生在教师指导下必须完成各项具体任务,并进行严格的考核,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以科技攻关项目为依托,基地农业生产技术先进,科技含量高,提供能够很好体现“验证—改进—创新”过程的实践教学现场,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4]。

3.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生在校外综合实习,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三农问题,感受时代脉搏。实践技能训练更加系统,联系生产实际进行理论学习和试验研究,同时参加技术开发和生产实践,这对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具有重要作用。通过社会调查,训练交流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积累群众工作经验。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进一步的提高,为今后更好地从事农业或农村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5]。

实践性教学的改革,涉及教育思想与教育模式的转变,直接影响毕业生的质量,是学校能否主动适应社会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重大问题[6]。探索和建立以素质能力培养为基点的现代教育模式,新形势下的实践性教学体系改革和完善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

4参考文献

[1] 殷曦敏.适应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求,深化教学内容与体系建设[j].高等农业教育,2004,16(10):66-69.

[2] 金文林.农事学[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00.

[3] 温增起.浅谈实践教学[j].实验室科学,2004,24(4):18-20.

[4] 王亚东,黄梯云,赵春江.中国农业信息化建设研究[j].情报学报,2002,21(2):214-218.

[4] 王志爽.发展农业信息技术、加速农业现代化进程[j].河北农业,2002(11):29-30.

农业生产技术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要现代农业在推动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的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本文从四个方面系统地分析了现代农业对生态环境带来的负面影响,提出积极推广少耕、免耕、作物残茬覆盖、合理施肥、节水灌溉和有机农业生产等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自上世纪30年代初,化肥、农药的相继出现并应用于农业生产,标志着现代农业时代的到来。在现代农业时代,化肥、农药及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投入、灌溉面积的不断扩大、土壤机械化作业强度的不断提高、作物耐肥品种的推陈出新以及栽培技术的不断创新,共同推动了农产品产量的快速增加(主要是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与此同时,现代农业也带来了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问题,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构成了威胁。

1现代农业的负面影响

1.1地表水及地下水污染

长期以来,化肥、农药、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导致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一直是农业及环境科学家高度关注的一个问题。化学肥料,尤其是水溶性极强的氮素化肥,不仅可以通过地表径流冲刷到江河、湖泊等地表水中,而且可以通过降雨及灌水等淋溶到泉水及深井水中。农业生产活动被认为是硝酸盐污染水环境的最重要原因。农产品生产过程中氮素化肥的超量施用,提升了地下水和地表水中硝酸盐的含量,从而导致了水环境的富营养化。

随着我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的不断深入,在粮田面积减少的同时,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的面积迅速扩大。农民在经济作物上的投入远大于粮食作物,由此带来的农业化学污染也更为严重。

1.2作物的抗逆性下降,农产品的品质降低

化肥、农药等农业化学品的大量施用,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组织中硝酸盐和氨基酸的含量,并使植物的细胞壁机械强度减弱,从而诱发植物病虫害的发生。不仅如此,农业化学品的超量施用还可以导致植物收获物中维生素C、有机酸及可溶性糖等营养成分的降低,从而导致农产品品质的下降。更为严重的是,植物吸收了杀虫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后,会对人类的健康构成威胁。

现代农业对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农业化学品的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此带来的直接后果是病、虫、草害的抗药性越来越强。为了尽量减少病、虫、草害带来的损失,不断增加用药量和不断使用农药新品种成为农民的普遍选择。杀虫剂的大量施用给害虫的天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使依靠化学药剂防治植物病虫害的努力陷入了一个“农药施用量不断增加,害虫的抗药性越来越强”的恶性循环。

1.3土壤肥力下降及土壤酸化

现代农业的另一特点是土壤的机械化作业强度不断加大,由此导致的土壤水蚀和风蚀及环境污染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生态问题。水土流失的直接后果是农田土壤肥力的下降和地表水及地下水的污染,而导致水土流失的直接原因则是频繁的土壤作业造成的表土疏松及径流加剧等。

化学肥料的大量施用除了容易引起土壤养分失调外,更为重要的是导致土壤酸化、板结、土壤的渗透能力降低等,致使土壤的生产能力下降。

2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确保农业可持续发展

2.1积极推广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

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核心是少耕、免耕技术及作物残茬覆盖技术。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不仅可以降低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水稳性团粒结构的数量,提高土壤的渗水性,减少雨季的地表径流,提高土壤抗水蚀及风蚀的能力,增加土壤的蓄水量,提高水分利用率,全方位培肥地力,从而有效地提高土壤的生产能力。免耕技术是一项高效低耗的先进农业生产技术,它不仅适合于水浇地,更适合于旱地。该技术的推广有利于农业的节本增效和可持续发展。保护性耕作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应用,不仅有效地解决了长期以来的水土流失问题,而且使土壤不断培肥,土地的生产能力不断提高,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2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至少包含施肥量及施肥时期两方面的内容。按照作物的需肥规律合理进行肥料运筹,不仅可以提高肥料利用效率,而且可以减少因施肥不当而造成的环境污染。许多农民群众为方便起见,将全部或大部分氮肥在播种前或播种时做基肥一次施入,造成肥料的浪费和地下水的污染。这种传统的施肥方式既不利于提高肥效,降低生产成本,也不利于环境保护及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3推广节水灌溉技术

2.3.1革新地面灌水技术,改大水漫灌为沟内渗灌传统的大田作物灌溉技术多为大水漫灌。这种灌溉方式不仅浪费水资源,破坏土壤结构,而且也是造成农业化学污染的重要原因。而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可节水30%以上,而且可以降低田间湿度,提高作物的抗倒伏及抗病能力,从而减少杀菌剂及杀虫剂的使用量,有利于环境保护。此外,改大水漫灌为小水沟内渗灌,不仅便于浇水管理,而且使灌溉水与土壤的接触面积减少了60%,从而减少了水蚀,保护了土壤。

2.3.2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

植物的根系在受到水分胁迫时会产生化学信号并输送到叶片,叶片在感知根系受到水分胁迫的信号后会降低气孔开度或关闭气孔,从而减少水分消耗。根据这一原理建立起来的非充分灌溉技术是农业节水领域的一项新兴技术。

于振文等专家(2001)对高产小麦高效灌溉技术及其生理基础进行研究后认为,在底墒充足的情况下,小麦生育前、中期适度灌溉,在保证适宜亩穗数和幼穗正常发育的前提下,适当抑制营养生长;后期补充灌溉,延缓根系及功能叶片的衰老,保证穗粒数和粒重。这样,就可以将传统的3~5水减少为1~2水,从而使灌水效益显著提高。

2.4推广有机农业生产技术

为了克服现代化学农业带来的环境污染、土壤酸化、农产品的品质下降甚至威胁人类的健康等负面效应,自上世纪70年代开始,在英、美等国出现了以拒绝施用人工合成的化学肥料、化学农药等为基本特征的有机农业。有机农业与现代化学农业的本质区别在于,现代化学农业栽培管理直接目标是作物,如使用化学肥料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作物生长发育的需要;而有机农业栽培管理的直接目标是土壤,栽培管理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满足土壤生物(土壤动物及土壤微生物等)的需要,通过土壤生物的活动达到创造健康土壤环境的目的,如使用有机肥的直接目的是为土壤生物提供营养,通过土壤生物的活动达到培肥地力的目的。

农业生产技术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对策

进入21世纪,我国已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历史新阶段。“三农”问题始终关系着国计民生,政府将“三农”问题提上工作的重要议程,对农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显著增加,农业生产经营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

农民专业合作社是伴随农村改革发展产生的新事物,是农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是继家庭承包经营、乡镇企业、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税费改革之后,我国农村经营体制的又一制度创新。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极大地丰富和完善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内涵,探索了转变农业经营方式,创新农村经营体制的有效途径。

一、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

重庆姚氏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地处重庆市北碚区龙凤桥街道凤凰村,由于当地优越的地理条件和不断增长的消费需求,食用菌的种植规模不断扩大,但由于交通、信息、技术、资金等因素的制约,农民个体生产受市场波动影响大,农民感到食用菌的个体种植生产风险大、销路窄、利润薄等问题突出,使生产受到阻碍,从而诱发了农民对新型专业合作社的需求。通过专业合作社把小生产与大市场连接起来,为广大的农户提前、产中、产后的系列服务,发展食用菌的产业化经营,以达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畅通销售渠道,打出名牌效应的目的。在农村能人姚先生的牵头下,在各级政府的引导下,本着自愿参加、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原则,设立了该合作社。

姚氏合作社正式成立于2010年10月,由5名理事会成员进行工商注册,注册资本为500万元人民币,现有社员10名,带动农户16户,其中专业管理人员4名,主要负责生产、销售、经营管理等日常工作,随着经营生产不断扩大,目前合作社基地达到15.8亩。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合作社运行不规范

由于农民专业合作社还处于起步阶段,市场准入机制等存在缺陷,合作社存在运行不规范的问题。一是姚氏合作社只是冠以合作社名称,但实际上是农民大户自己牵头组织起来的合伙的经济组织。二是合作社与社员合作层次较低,合作社与社员联接机制不紧,与成员农户建立的是一种购销关系,而很少开展以资本为纽带、利益联接紧密的产供销加一体化经营。三是缺乏明确的管理章程和部门职能,合作社内部没有明确的章程,理事会、董事会职责不清,没有监事会,合作社的运行监督制度不健全,社员大会权利较小、有名无实,民主决策没有得到充分体现。

(二)合作社成员的文化程度较低,生产技术更新较慢

合作社缺乏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有思想、有创意的合作社复合型人才,合作社的理事长和社员基本上都是农民,文化程度大多为初中,这不仅决定了这些管理人员的经营理念和管理方法受到限制,而且还会对他们接受新知识产生不利影响,增加对新事物的认知时滞,导致综合管理能力不强、经营制度不健全、技术推广缓慢、财务及社员账目混乱等问题,这将严重制约农业生产中的科技推广和农业生产的进一步提升,对合作社及农业的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三)经营结构单一,产品附加值低

经过调查我们发现,当前重庆姚氏食用菌农业合作社所经营的主要业务为鲜菌的销售,单纯的进行初级农产品的生产,停留在农业生产的产中环节,这种经营处于价值链的终端,所获的利润十分薄弱,合作社靠对产品的简单包装,获得的附加值也不高,合作社没有对农产品进行深加工。由于合作社所经营的农产品加工转化水平低、科技含量低、产品附加值低,导致农业合作社在市场上的竞争力较弱、利润空间狭窄、难以发展壮大。

(四)政府支持不够

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良好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鼓励。政府虽然重视农业发展问题,强调对农业发展的扶持,但扶持概念模糊,缺乏具体明确的扶持条款,执行起来难度大。主要是扶持政策和措施不健全、不到位,在税收、资金补贴等方面政府未能提供充足的优惠政策,不能满足农业合作社发展的需要。市场准入机制不健全,对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规范化运行缺少统一的引导监督。调查中,合作社的负责人告诉我们“政府基本上没给什么帮助”。

三、解决对策

(一)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规范化建设

首先,健全合作社的组织机构,明确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的职权范围,完善各部门具体职能。其次,提高合作社的合作层次,建立合作社与社员紧密的联结机制。第三,建立科学合理的内部规章制度,在合作社的运行过程中,严格按照章程进行。

(二)加强人才培养和吸纳专业人才

一要政府加强政策引导,吸引农业人才投入到农业建设中,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思想、经营模式落实到农业发展中,提高农业生产者、管理者的素质。二要大力开展生产技能培训。以科技生产和经营管理知识为重点,大力开展生产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民整体素质,为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劳动力支持。

(三)改进生产方式,增加产品附加值

在食用菌的生产基础上,对食用菌进行深加工,将食用菌进一步加工制作成副食品,提高食用菌的保鲜、贮藏、运输技术,扩大产品销售范围。同时,将食用菌与其营养价值、文化价值相结合,充分挖掘其内在价值。树立品牌形象,将合作社打造成为国内知名品牌,形成品牌效应,增加产品价值,提升合作社的市场竞争力。

(四)政府为合作社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政府对农业合作社的发展要给予具体而明确的支持和帮助。一是政府可以为农业合作社的成立提供一定的启动资金,给予相应的配套补贴。二是政府应加强市场监管,对合作社的成立严格把关,引导合作社规范化运行。三是政府应建立相应的保险体系,尽量降低合作社的运营风险。四是对处于贫困地区的合作社,政府应该给予相应的税收优惠,减轻其负担。

参考文献:

[1] 金士平:《台州市农民专业合作社实证分析与发展对策研究》,硕士论文,浙江大学,2005年。

[2] 熊雄:《农民专业合作社及其运行机制的研究――以瑞金市为例》,硕士论文,南昌大学,2012年。

上一篇:发展现代农业论文范文 下一篇:农业经济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