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节水灌溉范文

时间:2023-03-06 08:16:24

农业节水灌溉

农业节水灌溉范文第1篇

1我国的水资源现状与农业用水状况

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8X10rn3,占全球总量的6%,在巴西、俄罗斯和加拿大之后,位居第4。但我国人口众多,人均下来只有2200m3,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在世界上位居121位,是全世界13个人均水资源最匮乏的国家之一。而实际上,扣除难以利用的洪水径流和散布在偏远地区的地下水资源后,我国现实可利用的淡水资源量则更少,仅为1.2X10m3左右,人均可利用水资源量约为900m3,并且分布极其不均衡。由于经济生活的迅猛发展,水污染问题越来越严重,不仅降低了水的使用功能,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的短缺。

长期以来,农业和农村生活用水占全国用水总量的绝大部分。但是,随着工业化和城镇化的推进,这个比重在逐渐下降,但是,过去几年农业用水的减少是以粮食产量的不断下降为代价的。在保障粮食安全的前提下,最根本的选择是提高粮食的单位面积产量…。而由于单位用水量对粮食产量的贡献率递减,对粮食单产提高的需求使未来对灌溉用水的需求以更快的速度膨胀。而在目前以及未来发展的情况下,农业不可能再获取更多的水资源,就现有的农业灌溉水平和用水模式而言,我国的农业灌溉问题就更为突出。

2关于节水灌溉和节水灌溉技术

2.1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简单的来讲就是指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率。换言之,节水灌溉是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灌溉形式。节水灌溉的内容大致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水工程技术;节水农业技术;节水管理技术。

2.2节水灌溉技术

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4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其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是该技术体系的核心,已相对成熟并得到普及,其它技术相对薄弱,急需加强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

(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

(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目前,农艺节水技术已基本普及,但生物节水技术尚待进一步开发。

(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其中,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采用高标准的量测设备,及时准确地掌握灌区水情。

2.3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1)因地制宜,继续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在节水灌溉模式中,喷、微灌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外喷、微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方向发展。任何一项节水灌溉技术都有其适用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此外还有地下滴灌技术。

(2)灌溉渠系管道化。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新建灌溉渠系的大部分都采用管道化。美国约有1/2的大型灌区实现了管道化输水。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大型渠灌区渠系管道化,并加快相应大口径塑料管材的开发生产。

(3)现代精细地面灌溉技术。土地平整是改进地面灌溉的基础和关键,由于我国地面灌溉量大、面广,需要采用推广应用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田问闸管灌溉系统以及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一切改进地面灌溉措施,逐步实现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和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

(4)研究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非充分灌溉理论将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四水”转化理论等高新节水技术和理论相结合,创建新的灌溉理论及技术体系,它将对现有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及灌溉管理模式等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5)“3S”技术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现代农业是以高新技术应用为标志。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球定位系统(GPS)及计算机网络获取、处理、传送各类农业信息的应用技术已到了实用化的阶段,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开始起步,如作物估产、土壤含水率分布的监测等,如果能在农业节水中推广应用“3s”技术,产生的节水效能将是革命性的。此外,国外还出现了地面浸润灌溉、坡地灌水管灌溉、土壤网灌溉、绳索控制灌溉等新的节水灌溉技术,都对我国的节水灌溉有积极的参考借鉴意义。

3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

3.1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

根据《中国水利年鉴2005》的统计数据,截至2004年底,我国灌溉面积为0.615×loshm2,其中有效灌溉面积0.562×loshm2,节水灌溉面积为0.203×losh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6.1%;其中喷滴灌和微灌面积315.447Xlo4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15.5%,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6%;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470.627×lo4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23.1%;其余为渠道防渗和其他节水工程,占节水灌溉面积的61.4%。2005年的耕地面积为1.221×loshm2,由此看出,全国约有1/2的耕地面积没有灌溉设施;约2/3的有效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在节水灌溉面积中,采用现代先进节水灌溉方式的微乎其微,绝大部分只是按低标准初步进行节水改造,输水渠道的防渗衬砌率不到30%。

3.2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出现的问题

(1)节水法规制度建设不健全,未形成水市场,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虽然我国近期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包括节水在内的节能条例,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节水法规制度方面的建设很不完善,尤其灌溉用水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其次,农用水价偏低,未形成水市场,调节手段单一。再就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优惠措施不到位,都不利于节水灌溉工作的实施。

(2)多头管理导致“水乱”,影响节水灌溉推广。地方水务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出现“城乡分割、职责交叉、多头治水”等弊端严重,在水资源与供水管理、排水与河道管理、河涌综合整治涉及的截污、堤岸建设和环境、绿化工程、城市供水与农村供水、涉水工程审批等环节上权责不明,政事和政企不分,严重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其次,重建设、轻管理仍然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3)农民群众的认识程度低,不具备水资源危机意识。很多地方老百姓养成了“一条土渠一把掀,开个豁子随便浇”的大漫灌思想,认为“有河就有水,挖井就有水,水是用不完的”,对水资源缺乏认识不到位,没有水资源危机意识,节水意识淡薄,导致了抵触情绪。又由于节水灌溉将打破以往农作方式,这也给农民群众带来了新问题,因循守旧的思想促使着他们抵触此类工程。

(4)地方政府支持与否是节水灌溉推广的瓶颈。很多地区借节水灌溉的幌子骗取国家资金,这些工程往往是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往往是“领导来了放一放,领导走了盖起来”,甚至到最后不了了之,给当地的群众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

新疆很缺水,群众普遍对节水工程有较高的认识,再加上兵团化的管理,对推广节水灌溉起到了组织保障。但对于有水灌溉的东部平原区来说,就没有那么高的积极性去节水灌溉。即使做了节水的工程,但也不会有节水的积极性。以灌区工程为例,灌区做了节水工程措施节水了,但直接的问题是灌区管理部门收缴的水费少了收入就少了,这个损失如何进行弥补?节约的水如果用到工业上会创造更大的价值,那就是全社会收益,应由政府主导来对灌区管理部门做补偿,但现在尚未建立一个有效的补偿机制。

(5)节水灌溉只适合规模化生产需要,投入很大。节水灌溉的工程一次性投资是很大的,以喷滴灌为例,教科书中说的造价约15000元/hm2,其实这个造价应该是说管网部分,而非全部工程。一个节水灌溉工程需要有动力源、水源、取水设备、水处理设备、输水管、分水的三通、多通、灌水器等多种设备。这里水源部分又有河水、泉水库水、方塘水、井水等,而这些拦蓄设施的造价是很高的。由于集中种植,又涉及到产品销售等问题,不适合散户发展节水灌溉。因此说节水灌溉只适合规模化土地种植采用。

(6)节水灌溉工程的技术培训、技术支持等服务不到位。投资建设了节水灌溉工程,有时候却得不到足够的技术培训,甚至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后续的技术支持因此,对作为使用者的农民群众来说,节水灌溉工程就等于毫无用处。

总之,资金、政策、管理、观念、技术支持等问题制约着节水灌溉的推广。

3.3逐步推广节水灌溉,循序渐进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发展节水灌溉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策,要首先在群众中建立起水资源有限和水危机的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节水,积极投入到节水灌溉的开展中去,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快速推广,使农民节水增产增收。

(2)政策配套改革,加强引导。加快我国的节水法规制度的建设和健全,尤其加快水价改革措施,加强节水灌溉中的管理环节,逐步实现以水养水,达到节水的良性循环,通过管理降低成本,理顺体制,提高节水效益。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节水,加强引导力度。

(3)快建立水市场,形成补偿机制。在加快水价改革的基础之上,更需要加快研究建立水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促进节水意识。而在水市场的框架内,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形成“谁收益,谁补偿”的用水氛围,带动农民群众节水的主动性,进而促进节水灌溉工程的推广。

(4)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更有效推进节水灌溉。现在相当多的地方比如广州,已经开始成立统一管理涉水事务的水务局,类似这样的理顺的管理结构,将有利于解决水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与瓶颈,更能有效推进节水灌溉。

(5)优先在灌溉条件差地区进行推广。灌溉条件差的地区,粮食产量低,通过广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增产,让农民增产又增收,农民致富,在区域性的范围内起到一个示范带头作用。

(6)以国家投入为主。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节水灌溉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改善生态环境等社会效益方面,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发展节水灌溉是不现实的。从现阶段的国情来看,除发展温室大棚或经济作物等高产出的节水灌溉,以业主或农民为主投入外,我国节水灌溉的投入应以国家为主。

(7)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切勿盲目。在发展节水灌溉采取的措施上,要打破常规,采取非常措施,改分散为集中、改小打小闹为战略安排、改单纯搞示范点、示范区为全流域综合治理,改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改追求工程建设规模为出台重大管理举措,统筹安排,合理发展。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条件不同,作物类型有别,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发展节水灌溉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农村社会经济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取各种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模式。

(8)强节水灌溉相关技术的创新研究:①对于节水灌溉设备而言,要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研制低成本、使用环保材料、物美价廉的节水灌溉设备;②要发展一批以节水灌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具备咨询、规划、设计为一体的技术服务公司、营销与培训相结合的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组成的节水灌溉产业化技术支持体系。

农业节水灌溉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业节水灌溉;水资源;节水农业体系

DOI:10.16640/ki.37-1222/t.2016.14.266

0 引言

面对我国日益复杂化的水问题,发挥农业的节水灌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要求在我国的农业灌溉中,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并且通过相关的技术,使水资源能够在农业灌溉中充分发挥其效果,同时,农业节水灌溉还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我国科学发展观,因此大家农业节水灌溉的推广力度,不但能够提高我国农业的经济效益,还具有强烈的政治意义。

1 我国节水灌溉的现状

相比发达国家的农业灌溉系统,我国的农业灌溉系统因为起步较晚,技术相对落后,缺乏节水理念,而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但自从1999年以来,我国的节水灌溉面积逐年递增,已经取得了相当可观的成果。因此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了我国宝贵的水资源,还减少了农民的负担。但相对来说,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也存在许多明显的问题,如农业节水基础设施紧缺的现象,就是导致我国远远落后于英美等发达国家的最重要的原因。除此之外,我国的农业还停留在粗放式,缺乏相应的节水理念,因此节水灌溉的措施的实施力度有限,这也是限制我国节水灌溉发展的重要因素,需要引起相关工作人员的重视。

2 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2.1 资金缺乏,基础设施落后

导致我国农业节水系统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是资金的缺乏,因此相应的基础设施落后,阻碍了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相应技术的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在我国是一门新兴的技术,许多方面还存在着不完善的现象,因此需要开展相应的研究,作为我国农业节水灌溉事业的先导,但由于相关工作人员对自身的职能认识不足,国家对于这个行业的不理解,导致其基础科学与基础设施相对落后,阻碍了我国农业节水系统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农民的负担,不利于我国可持续的经济发展[1]。

2.2 盲目引进,节水灌溉设备水土不服

盲目引进国外先进的节水灌溉系统设备导致节水灌溉的技术水平与节水灌溉设备发展不平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的农业节水系统的正常发展,让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系统的发展呈现畸形的发展趋势。导致大量的节水灌溉的基础设备浪费的现象,甚至给相关产业的发展带来深远的不利影响。

2.3 专业技术人员缺乏,服务不到位

由于我国基本的国情,我国农民的科学知识水平长期出于较为低下的局面,许多农民种田依靠的是经验,缺乏科学知识作为其农业方面的指导,这给农业节水灌溉在我国的推广应用造成一定的阻碍。同时专业技术人员缺乏也是导致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水平低下的主要原因,由于缺乏具有一定知识背景的相关从业人员,使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的推进效率非常低,导致农民在开展农业节水灌溉时出现不会用的现象,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阻碍了我国的节能事业。

3 加强农业节水灌溉水平的措施

3.1 建立健全并执行好相关的法律法规

将农业节水写进法律是提高我国农业节水灌溉水平的有效措施,通过颁布一系列的法律法规,如《中国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能够从根本上加强我国的农业节水灌溉的水平,从而让保护水资源,建设节水型的社会的理念深入每一个农民的心中,提高农业节水灌溉的可行性[2]。

3.2 完善节水农业体系

想要优化农业节水灌溉,首要先从完善节水型的农业体系入手,通过建立健全的农业节水体系,能够提高农业节水各环节工作的协调性。并且在节水设备的厂商与农户之间,建立一条有效的沟通渠道,促成农业节水朝着良性循环的趋势发展。要求相关工作人员要对农业节水系统有一个全面性的认识,借此保证农业节水系统的稳定性,促成施肥用药的一体化发展,从而增强我国节水型农业的发展水平。

3.3 加大资金支持

加大资金支持依靠社会力量与政府力量,政府的理解扶持是保证我国发展节水型农业的必要保障,不但要给农业节水灌溉提供技术与基础设施上的支持,还要投入一定的资金建立节水灌溉的示范园,以此引起其他农户的加入,强化农民的节水意识,为后续的农业节水灌溉的推进提供一定便利,同时开展农业节水灌溉的培训工作,通过长期的培训增强农民对农业节水灌溉的认识,从而让农业节水灌溉在我国得到充分的推广应用[3]。

3.4 因地制宜的发展当地的节水灌溉设备

节水灌溉设备的使用必须与当地的发展水平得到一定的平衡,否则就会造成节水灌溉技术远远落后于节水灌溉系统的现象,不利于我国现代化农业的发展。同时节水灌溉设备的使用与当地发展水平不平衡另一个缺陷在于,会造成大量农业基础设施浪费的现象,对于资源贫瘠的我国农业系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因此要求加大科普力度,建立可持续的节水灌溉系统,另一方面,定期开展专家讲座也能从一定程度上提高农民的忧患意识。相关技术人员对某地开展节水农业灌溉推广时,要根据当地的经济发展状况,环境以及水文地质条件,从事实出发,实事求是的开展具体的节水农业系统的建设

4 结语

节水灌溉是利用相关的技术,以最低的能源达到最大产量收益的一项现代化的农业技术,因此对于资源贫瘠而又是农业大国的中国来说,发展农业节水灌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也是保护我国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途径。

参考文献:

[1]王立坤,卢铁光,付强.农业节水灌溉的概念及措施[J].农机化研究,2014,01:109-110.

[2]叶培聪.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315):288-289.

[3]吴红.农业水利工程灌溉中的节水措施探讨[A].《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年8月建筑科技与管理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建筑科技与管理》组委会:,2015:2.

农业节水灌溉范文第3篇

关键词:旱区;节水灌溉;农业;技术

引言

水是生命之源,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基础,新疆是我国典型的干旱荒漠地区,降水稀少,蒸发强烈,没有灌溉就没有新疆的农业。新疆农业灌溉用水占总用水量的90%以上,灌溉水的利用率不到40%。极为紧缺的水资源严重地制约着新疆农业的持续发展。

目前,新疆的农业灌溉毛定额是700m3/亩,实际灌溉利用系数不足0.4,即灌溉过程中lm 的灌溉用水,其50%以上都在输水过程损失了,仅剩下不足40%的水能被作物生长所利用。

一、旱地农业节水灌溉技术的主要特点

(一)旱地农业在水资源的利用方面,由于水资源特别匮乏,一般只能利用人工集蓄的天然降水(即农用蓄水池、小水库)或小的河川径流,以及可能开发的地下水源(泉水或井水)。因此,它的灌溉只能是有限的补充性的灌溉,只能起到抗旱救命水或关键水的作用,搞得好的,也只能使旱地农业获得较高的产量不可能象灌区那样达到丰产和高产的目的。

(二)早地农业在地理条件上,由于主要处于山区、沟壑区或台塬区,引水、输水、平整土地和灌溉面积都受到很大的限制,因此,即使有大的水源(加大水库或地下水)也难以利用,很难形成一个较大的灌溉区,灌区的一些设施条件和灌溉技术在这里不能完全得到有效的应用。这就决定了它除了引用一般灌区某些节水灌溉设施和技术外还应通过改造形成它自己特有的节水灌溉设施和洒灌溉技术措施。

(三)旱地农业地区由于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基本上是属于贫困落后地区,因此旱地农业节水灌溉的设施和机具也只能以中小型或廉价为主,在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引进一些现代化的设施,但是由于供水条件的有限性,也只能以中小型适用为主。

二、新疆地区节水灌溉发展的现状

国家大力推动节水产业的政策影响下,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新疆各类节水灌溉技术纷纷应用。到2008年,全疆高效节水灌溉面积已实现1483万亩(兵团869万亩,地方614万亩),其中,农田滴灌面积1301万亩。以灌溉为主的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已广泛用于棉花、小麦、瓜蔬、甜菜、番茄、水稻及林果,每年可使农民增加收入26亿元以。高效节水农业已成为新疆农业现代化的一个标志,成为我国及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效节水灌溉集中地区――2007年新疆微灌面积占全国微灌总面积72.1%。这一成就,先后多次得到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人的肯定。

新疆在消化吸收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涌现了一批自主创新的典型,例如,兵团农A.N成功地开发出成本低廉、制造简单的“单翼边缝式迷宫滴灌带”(又名:边缝式滴灌带、一次性滴灌带),并充分利用地膜特点,发明了“大田膜下滴灌”工程技术,在棉花等农田应用中获得了极大成功,使曾经身价高贵的滴灌技术和产品,适应了购买力较低的中国国情。从此,滴灌和滴灌带迅速在天山南北及全国广泛推广应用。

三、大力发展节水灌溉面临的困境

(一)面临的形势

随着新疆工业和城市的飞速发展,用水需求不断增加,给本已十分紧张的农业用水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农业用水不仅因水资源不足而难以增加,丁业和其他产业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地削减了本已明显不足的农业用水,不但无法增加新的灌溉面积,甚至连现有灌溉面积也难以保证,在一定程度上已经影响了当地的农业产。

当前,新疆的农业用水存在着两大矛盾,一方面是农业用水缺口的不断拉大,另一方面是灌溉用水过程中“漫灌”现象突出,浪费严重,二者已有形成恶性循环的趋势。要想突破该地域水资源短缺的瓶颈,实现农业生产的良性可持续发展,必须大力推广各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努力挖掘农业生产过程中的节水潜力,在提高灌溉水利用率,发展节水技术上下工夫。

(二)存在的突出问题

发展高效节水灌溉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突出问题:

1.节水灌溉新技术、新设备推广力度小,多种高效节水灌溉技术还仅用于经济作物,用于示范工程,更大范围和更大规模地推广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

2.当前,灌区和节水灌溉工程都多少存在着产权关系不明、管理职责不清、政事企不分、监督激励机制缺乏、管理粗放、调度不灵活等问题。

3.水资源相对充足的地区对节水灌溉积极性不高。

4.投资力度不够。已建灌溉工程维护资金不足、老化失修,灌溉面积及灌溉效益逐年降低;新建节水灌溉工程建设资金短缺,配套资金无法到位,达不到应有的发展规模。

5.局部在推广先进节水技术过程中不能够因地制宜规划,可行性论证不够,没有针对性,部分节水工程甚至不能正常发挥效益。

6.节水灌溉产业不规范,从业者质量意识不高,集约化程度低,投机意味浓,设备质量参差不齐,设备不配套,标准化、系列化程度差,维修服务跟不上。部分厂商以为农村市场和农民对产品质量要求不高,或者为了迎合农民过低价格的要求而提供低质量的产品;或是错误地理解滴灌带的“一次性”使用或“短周期”概念,放松或降低对产品质量的要求。

四、加快发展节水灌溉的措施

(一)改革现行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改革现行的管理机制,多措并举。例如,对小型灌溉工程采取承包、租赁、拍卖或是股份合作等;在大中型灌区推行SIDD(自主管理灌排xE)管理模式;

另外,加大灌区用水者协会、农村供水协会、农民合作社等各种群众组织,并使之参与灌溉工程管理,凸显“主人翁”的积极性。另外,借鉴其他地方的成功经验,供水单位可考虑采取以下几种组织形式。一是按照《公司法》组建有限责任公司和股份公司;二是非公司法人性质的非营利企业;是事业单位实施企业化管理。任何组织形式,都应合理确定灌区专管机构与用水产协会的责、权、利,确保正常运营。

(二)合理规定用水定额

推行“阶梯灌溉用水定额”,对超出定额用水的建议加价收费。另外,节水灌溉工程要根据其节水效果并结合当地经济发展水平适当给予补偿,使农民对节水灌溉的投资获得不低于社会平均投资利润,利用经济杠杆推动节水灌溉发展。

(三)扩大融资方式

积极开拓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水利资金高效利用、滚动使用的方式,大胆试行股份制、股份合作制、合资、独资等多种资金来源,实行多方式、多渠道融资,转变灌溉工程建设和维护过分依靠国家帮扶的局面。

(四)加快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的标准化建设

目前各级各方面只对节水灌溉工程的规模、数量或效果最关心,也在这方面给予了财政、科技和行政激励制度,而对于节水器材产品的生产领域缺少必要的、具体的政府性发展运行指导和监督管理,在节水器材的基础研究、产业化发展方面也没有明确的激励或支持。因此,应建立一个适应当前行政、经济体制的行业管理机制,工业经济主管部门应牵头对各种鼓励节水产业、节水器材发展的政策进行系统研究,通过专项行政规章,建立统一使用、规范操作的程序,合理运作。

结束语

水利基本建设在农村经济社会中的基础主导作用,大力发展高效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已成为新疆节水型社会建设的重中之重。推广普及各种农业高效节水灌溉技术不仅是解决新疆水资源短缺瓶颈的一项有效措施,更将对新疆整个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参考文献:

[1]屈振华,韩英强,康春梅等.冀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节水灌溉现状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1):19337-19338.

[2]信松胜.节水灌溉技术发展现状及趋势[J].食品研究与开发,2010,31(12):270-271.

农业节水灌溉范文第4篇

一、基本情况

**管理区土地总面积34万亩。其中耕地16万亩,草场12.9万亩,林地3.4万亩。下辖四个管理处,24个自然村,总人口2.4万人。

区内地上水系主要有闪电河和沙井子河两条河流:闪电河南北贯穿全区,沙井子河东南、西北向流经小城子管理处大梁底草滩,汇入闪电河。浅层含水层系指处于地层最上部的孔隙潜水含水层。榆树沟管理处和小城子管理处位于闪电河两岸。以闪电河冲积成因为主,含水层连续性较好。闪电河两岸地下水水位埋深多为1—2m,其余地带地下水水位埋深一般在2—7m之间。含水层底板的埋深一般不超过20m,局部地段达30—40m,黄土湾东北部的含水层底板埋深只有10m左右。深层含水层为孔隙承压含水层,水量丰富。单井出水量普遍在100m3/h至200m3/h之间,属富水性强的含水层,为人畜集中供水及农田供水的理想含水层。当水位降深为10m时,各富水等级区的单井抽水影响半径均为387m。深层含水层的岩性为含泥质砂砾石,且泥质含量较高,透水性能相对较差,富水性属较贫水区。当含水层厚度为29m,水位降深值为10m,单井出水量为76m3/h。其单井抽水影响半径为274m。根据张市地质第三大队钻井记录和我区资料记载,项目区承压水含水层埋藏深度一般为150-175m之间,含水层厚度一般在20-65m左右,最大厚度为75.23m。根据资料计算,总补给量8278万立方米/年,调节储量6923万立方米/年,动储量1355万立方米/年,静储量15558万立方米。

二、节水灌溉发展情况

为改善管理区农业基础设施,提高农业经济效益,自2003年以来,我区大力实施节水灌溉。其节水灌溉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1998-2000年采用铝合金管道式全移动喷灌机,该灌溉方式较渠灌节水,但费时费力劳动强度较大;2001-2002年采用铺设地下防渗管道,地面建出水栓,利用卷盘喷灌机进行浇灌,该灌溉方式虽然节约人力物力,达到了节水的目的,但该喷灌机要求压力较高,需配套大功率高扬程潜水泵,因此该灌溉方式耗能较高;2003后以后采取铺设地下防渗管道利用指针式喷灌机进行浇灌,该灌溉方式达到了节水、节能、提高工作效率的目的。前两种灌溉方式无论从节水、节能和工作效率上都与后种灌溉方式相差悬殊,其唯独优点是不受地块限制,而后种灌溉方式受地块限制,一是要求面积要大,二是其浇灌范围内不能有障碍物。但我管理区大部分土地还属管理区支配,因此该灌溉方式目前在我管理区还是比较适宜的,是具有推广应用价值的节水灌溉方式。节水灌溉的建成使我区广大干部职工充分认识到喷灌机技术的先进性,以及带来的良好的经济效益。我们充分体会到它具有节地、节水、高产、高效等突出优点。农业基础设施的改善大大推进了我区种植业招商引资工作进展,截止目前来我区租赁承包土地的公司和个人11家,租赁承包土地19610亩,每年交纳承包费235万元。另外,租赁承包土地的公司和个人2006年种植马铃薯16000亩,具统计每亩马铃薯需人工费150元,16000亩马铃薯可为我区职工群众创利240万元。不但解决了我区剩余劳动力,同时也拉动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旱作与节水推广应用状况

**管理区土地面积34万亩,其中耕地12.7万亩,2009年总播面积为11.7万亩,主要作物品种有:莜(燕)麦、马铃薯、经济作物、青玉米及青饲草等。莜(燕)麦占总播面积的30%,马铃薯占总播面积的14%,油料占总播面积的8%,青玉米占总播面积的48%。据统计数据表明莜(燕)麦水平年亩产量为62公斤,马铃薯亩产量旱地1000公斤,亚麻亩产量37公斤,青玉米亩产(青体)2500公斤。

在**管理区水资源的短缺,常年处于干旱情况下,区领导高瞻远瞩,多渠道筹集资金并在上级部门的大力支持下,在近几年节水灌溉工程建设中,我区初见成效。我局对小城子管理处的井灌区进行调查,水浇地主要种植多年生牧草、马铃薯和青玉米。根据调查数据表明,种植多年生牧草,第一年投入174元(含种子费60元,肥料费24元,机械作业费35元,农药费10元,浇水费45元);第二年产草籽,利用期5年,每年亩费用145元(包括浇水费45元,收割费10元,折旧费90元),平均每年成本150.8元,多年生牧草生产期平均产草籽20kg,单价16元/kg,亩产值320元,青干草产量300kg/亩,亩产值120元,亩总产值440元,亩纯利润289.2元。种植马铃薯亩产量为2500kg,

按每公斤1.0元计,亩产值2500元,扣除成本1800元,亩利润700元。种植马铃薯的土地第二年种植青玉米,平均亩产量4000kg,每公斤按0.22元计,亩产值880元,扣除成本560元,亩利润320元,其效益是旱田的4-10倍。

通过和种植大户座谈,普遍希望从国家到地方要加大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和投资力度,扩大节水灌溉面积满足他们的种植要求,带动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对于现在的节水灌溉补助政策希望再优惠一些,发展方向应向大型的、节水、节能、增效程度高一些的工程倾斜。对于工程中的自筹资金设置比较满意,这样可以确保工程的质量,使工程的效益长久发挥,达到良性循环的目的。

三、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存在的问题

1、水利资金投入不足。由于国家投资政策的规定,国家水利项目资金投入有限,自筹集资部分到位困难,建设经费缺口大。

2、农田水利基础设施的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主要是节水灌溉面积占耕地的比例小,加上原有水利工程老化失修,运行效益差等。

3、水利建设新技术推广力度不够,需逐步加大科技含量。

4、对旱作节水农业的认识还存在一定得差距。

5、对旱作节水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与成功经验的推广力度不够。

今后发展建议措施

(一)、认识推广节水灌溉的必要性、重要性和紧迫感

贯彻农业部《关于推进农田节水工作的意见》精神,充分认识旱作与节水灌溉农业的重要性,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来抓,明确节水思路,制定节水政策,创新节水机制,把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作为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重要措施来抓,努力提高水的利用率,促进本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二)、抓好节水灌溉示范点建设工作,以点带面,推动全面发展

搞示范点建设首先要加大资金投入,出台配套政策,既要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和超前性,也要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和实用性。让农民学得到,用得上,推得开。

(三)、加强农田节水设施建设

田间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农田节水灌溉的关键性措施。特别是在灌溉区开展田间微型节水工程建设,配置田间输水管、喷灌、滴灌等节水灌溉系列配套设备,提高农田节水灌溉的调控能力。在旱作农业区修建配套集雨的蓄水窖(池)等,提高田间集雨蓄水利用能力和效益。

(四)、科学采用各种节水农业模式

农业节水灌溉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业 节水灌溉 技术

节水灌溉技术是较传统的灌溉技术有明显的节约用水和高效用水的灌水方法,灌水措施和灌水制度的总称。是否节约用水及用水是否高效是以单位作物产量总耗水量(从水源到田间)多少来衡量,或以单位耗水量所取得的产值多少来衡量。因为节水与高效都是相对概念,所以节水灌溉技术也是不断发展,其效率也是不断提高。

节水灌溉技术大致可分为节水灌水方法、节水输水方法、节水灌溉制度和节水田间辅助措施四大类别。

1.节水灌水方法

灌水方法即田间配水方法。也就是如何将已送到田首的灌溉水均匀分布到作物根系活动层中。所以按灌溉水进入根系活动层的途径,灌水方法可分为地面灌溉、喷灌、微灌和地下灌溉。

1.1地面灌溉

地面灌溉是古老的传统的灌水方法。它是作为是否节水的比较点,但地面灌溉技术在不断发展、完善后也有许多更节水的方法。

1.1.1 灌水技术要素优化 是指沟、畦规格,入畦(沟)流量和改水成数。合理组合灌水技术要素就会得到节水效果。比如,对于沟灌和畦灌采用较小畦沟尺寸,就可大大提高灌溉均匀度和灌水效率。

1.1.2 新的沟畦灌水工具 由采用虹吸管(用于明渠输水)或闸门孔管(用于管道输水)放水,替代传统的人工渠首开口放水入沟畦。有关实验证明可提高田间水利用率5%-10%。

1.1.3 波涌灌溉 也称间歇沟(畦)灌就是控制放水沟(畦)流量是间歇的,向田间放一段时间后停止,再放一段时间再停止,如此反复,这样可以使沿沟(畦)长度方面水量分布更加均匀。田间水利用系数可达80%-90%,不过推广技术的关键是要有价格低廉的间歇放水配套装置。

1.2 喷 灌

喷灌是通过空中进行配水。对压力有要求,故常用压力管道输水。其明显的优点是灌水均匀,少占耕地,节省人力而且对地形的适应性强等。但受风影响大,设备投资高是其主要缺点。就目前喷灌系统形式有以下几种:

1.2.1 固定管道式喷灌 干管、支管均埋于地下或把支管铺在地面,在整个灌溉季节都不移动,这样管理更省人力、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但是设备投资高,管道(多为UPVC管)系统造价约在800-1000元/亩之间,有的甚至更高。

1.2.2 半移动管道喷灌 即干管固定,支管移动。其优点是可从减少支管道用量,从而使用单位面积投资降低,仅为固定式的50%左右。但缺点是移动支管需要人力并且可能因管理不善,支管道易损坏。

1.2.3 滚移式喷灌支管 是将喷灌支管(多为金属管)用法兰连成一个整体,每隔一定距离以支管为轴安装一个大轮子在移动支管时,用一个小动力机推动,使支管滚到下一。

2.节水输水方法

我国传统输水方式是用土渠灌溉水从水源输送到田头,所以在输水过程中有大量水通过渗漏,蒸发方式就已浪费掉了。因此,在输水过程中节约水潜力很大。常用的方法有渠道防渗和管道输水两种。

2.1渠道防渗 就是将渠道过水断面用防渗材料衬护,从而起到防渗作用。渠道防渗所采用的材料种类很多,常用有干砌块石、浆砌块石、砼预制块、现浇砼护面、塑料薄膜、土工膜等,当采用砼护面时,如渠道不大可用“U”型砼渠,这样可以提高输水流量,减小过水断面。

2.2 管道输水 利用管道输水可以避免因水面蒸发及渠床上杂草蒸腾的输水损失。管道输水也可分为高压输水和低压输水。

3.节水灌溉制度

3.1非充分灌溉 与传统灌溉思想只要有足够的水源供应,就给作物供应最充分的水,以使之达到尽可能高单位面积产量相反,即灌溉的目的并不是要求达到最高的单位面积产量。其实有些地方的坐水种和灌关键水就是非充分灌溉的雏形。这种灌溉指导思想在水资源日益紧缺的时代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水资源是有限的,如果单位面积少灌一些水,就可能灌溉更多更大面积,从而获得更大总产。但现在需要做大量试验工作,研究出完整的不同地区、不同作物的非充分灌溉制度。

3.2水稻薄、浅、湿、晒 水稻灌溉长期保持较深水层是一直采用传统灌溉方式。此法水肥流失严重。而经研究采用薄、浅、湿、晒灌溉制度节水效果明显,就是薄水插秧,浅水返清,分蘖前期田间湿润管理,分蘖后期晒田、拨节、抽穗保持薄水,乳熟保持田间湿润,黄熟湿润落干。实践证明可增产8%左右,年均省水1069m3/hm2,而且可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的效果。

4.节水田间辅助措施

是利用中耕保墒、桔杆覆盖等辅助措施来减少土表蒸发,从而达到节水目的。中耕保墒具体作法,在每次灌后将表层耙松,断毛细管,使表土以下土中的水分不会在毛管作用下送到表面而蒸发掉,桔杆覆盖具体作法将麦杆或其他植物茎叶切碎后铺在土表以有效减少土表水分蒸发。

综合以上所述,节水灌溉技术多种多样,但每一种技术都有一定的适用条件,所以在开展节水灌溉工作中,一定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一种或几种方法同时使用,首先应选择投资最少,而又能取得最好节水效果,节约最多水的节水灌溉技术。由于当前我国采用的灌水方法仍以地面灌溉为主,而且节水潜力很大,所以首先对地面灌溉节水方法予以足够的重视,要注意积极推广渠系配套,土地平整,管道输水,渠道防渗等技术。在水稻种植区应积极推广节水的薄、浅灌溉技术,在旱作地区积极推广 充分灌溉技术,在经济条件好的地方应考虑推广喷灌、滴灌、微喷灌等先进节水方法。在实施推广节水灌溉技术过程中,最关键树立起全民节水观念,增强节水意识,节水灌溉事业才能取得更大成效。

农业节水灌溉范文第6篇

关键词:水利灌溉 节水措施

我国是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量的20%,其中西北、华北、东北等地严重缺水。随着城镇建设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大量集中,用水量大量增加,无论是工业还是生活用水,另外绿地等其他方面的用水也越来越多,造成供水紧张。随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传统的灌溉方式已经不可取,许多干旱地区已经采用了喷灌、滴灌、渗灌等先进的灌溉技术,但是部分地区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方式,节水灌溉还需大力普及。

一 节水灌溉的优势

(一)经济效益方面的差距

传统的灌溉方式导致了水资源的浪费,另外,这种方式使得作物受水量不均匀,另外,传统灌溉导致了农作物不能稳产高产,直接影响了农民的收入。现代的节能灌溉技术节约了水资源,投资少见效快,可以保证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在保证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也推动了我国农业生产。

(二)用水量方面的差异

传统的沟畦和漫灌都需要大量的水,但是其中造成灌溉水的浪费现象很严重。在输送水的过程中,由于没有做好管道防渗工作,部分灌溉水会在输送的过程中渗漏蒸发,另外,传统的沟畦和漫灌是将大量的水直接浇在农田上,土壤的渗漏和地表水分的蒸发快,使得灌溉水利用率大大降低,造成了严重的水资源浪费。现代的节水灌溉解决了水在输送过程中的渗漏问题,避免了水分的大量渗漏和蒸发,在灌溉的同时水被喷洒的很均匀,不会因为水量过多而使大量的水渗漏和蒸发。

(三)农作物生长方面的差异

灌水量大、灌水压力高的传统沟畦和漫灌造成了土壤和肥料的大量流失,并且作物容易处于水量过多的状态,容易造成根部的腐烂或者病害,对作物的产量产生很大的影响。现代的节水灌溉技术采用的是喷洒灌溉,不会造成土壤和肥料的流失,保证了作物生长所需要的用水量,很大程度上避免了传统灌溉出现的土壤板结的现象,给作物的稳产提供了可靠的保证。

二 节水灌溉的相关事宜

节水灌溉的实施因为区域的不同、地形的不同以及土壤类型、作物的种类、环境、水资源的状况、经济状况、生产力水平等的差异而不同。各种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应按照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实施。

(一)水源状况

节水灌溉首先考虑的问题便是水源,水源是根本问题。水源直接影响了灌溉工程类型选择,比如在山区的种植区,水资源量非常有限,大部分为微型水源工程,如果在这样的地区推广漫灌是不现实的,水量严重不足,因此,在山区应因地制宜,推广尽可能的喷灌、滴灌等灌溉技术。

(二)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技术,充分利用降水、处理水、灌溉回归水等,提取地下水,但应保证不超采,有条件的可以拦蓄河道径流,补充地下水,保持水资源的采储平衡,保持水资源的充足,在此基础上综合开发地上水和地下水。

(三)采用节水技术

保护好水资源,采用节水灌溉技术,主要调整农作物的种植结构,最好种植高产耐旱的作物,另外,改进沟畦灌和漫灌技术,改进耕作技术,这些都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实施。

(四)节水灌溉要与当地生产方式相适应

节水灌溉的实施要与当地的生产方式和农业化进程相适应。由于水资源的供需矛盾的突出,促使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农业机械化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如果当地的生产方式为为传统的农耕,或者只是靠天吃饭,不进行灌溉,上来就和当地的人说节水灌溉模式,是不能被当地人接受的,认为不切合实际。要解决农民的问题就需要从实际出发,逐渐的接受现代化的技术。

(五)工程节水技术的实施

现代的工程节水主要有喷灌、微观、管道输水、膜上灌水、渠道防渗等方式。喷灌和微灌突破了传统地面灌溉方法的局限性,使灌溉有了更大的应用空间,不再受地形、土壤等条件的影响,灌水的时间、部位、均匀度、灌水量等能比较好控制。使水资源得到了大幅度的利用,减少了浪费,还能更好的与机械化作业的现代农业相配合。管道输水和渠道防渗是提高输水效率的有效措施,减少了渠道占地和清淤的工作量,降低了成本。

(六)节水灌溉与经济条件

节水灌溉工程应由政府和农民共同投资,但投资和受益的主体是农民,国家和政府的投资是有限的,所以要提高农民的认识水平。政府要引导农民实行节水灌溉技术,但与此同时应该考虑农民的收入水平,不能为了推广而不考虑农民自己的承受能力。可以采用传统灌溉和节水灌溉相结合的措施,这样不仅推广了节水灌溉技术还可以使水的利用率提高,降低投资,为农民节省资金,便于他们接受。

(七)借鉴成功经验

一些条件相似的地区应采用已成功节水灌溉的技术,按照其工程技术的特点和使用范围进行灌溉。采用成功的先例但并不是照搬照抄,要结合当地的地形等实际情况。同时要考虑到经济效益。作为农民注重的是自身的经济效益,而灌溉的相关管理单位考虑的是整体效益,现在的社会注重经济效益的同时更关注的是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在相对节水或者抗旱的农作物种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另外筹措资金也是社会效益的需要。

(八)节水灌溉和农业措施相结合

使用节水灌溉的目的是提高水的利用率,把灌溉和农业措施结合起来,不仅提高了水的利用率,节约了水资源还使农民达到了增收增效。滴灌和地下灌溉的方式可以减少给农作物灌溉时水分的蒸发,这样在作物幼苗时候遮阴率低的情况下减少棵间蒸发量,这样会相应的提高水分生产率。不同农业种植结构要采取不同的节水措施。

三 推广解决灌溉的意义

水是一切生命生存条件中不可替代的元素,是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节约用水,既是关系人口、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长远战略,也是当前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项紧迫任务。根据作物不同生长期的需水要求,节水灌溉可以适时、适量地进行科学灌溉,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改善农产品的质量,实现增产和增收,提高了经济效益。

以最低限度的用水量获得最大的产量或收益,也就是最大限度地提高单位灌溉水量的农作物产量和产值的灌溉措施的节水灌溉是现代大力推广的技术,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使作物间减少水分的蒸发,因此要大力推广这项技术。建设好节水灌溉的同时要重视其管理,特别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管理好显得更为重要,工程建设好却管理不善的例子并不少见,所以管理好效益才会提高,使农民受益,政府相应的社会效益提高。

参考文献:

1 李远华,倪文进,张玉欣 21世纪初期我国农业节水的目标与任务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01(11)

2 冯广志 节水灌溉体系和正确处理节水灌溉工作的几个关系 2001

农业节水灌溉范文第7篇

1.1节水灌溉

节水灌溉,简单的来讲就是指采用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提高灌溉水的利用率和水的生产率。换言之,节水灌溉是用尽可能少的水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农作物产出的灌溉形式。节水灌溉的内容大致包括: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节水工程技术;节水农业技术;节水管理技术。

1.2节水灌溉技术

灌溉用水从水源到田间,到被作物吸收、形成产量,主要包括水资源调配、输配水、田间灌水和作物吸收等四个环节。在各个环节采取相应的节水措施,组成一个完整的节水灌溉技术体系,包括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节水灌溉工程技术、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和节水管理技术。其中节水灌溉工程技术是该技术体系的核心,已相对成熟并得到普及,其它技术相对薄弱,急需加强研究开发和推广应用。

(1)灌溉水资源优化调配技术。主要包括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调度技术、灌溉回归水利用技术、多水源综合利用技术、雨洪利用技术。

(2)节水灌溉工程技术。主要包括渠道防渗技术、管道输水技术、喷灌技术、微灌技术、改进地面灌溉技术、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及抗旱点浇技术。直接目的是减少输配水过程的跑漏损失和田间灌水过程的深层渗漏损失,提高灌溉效率。

(3)农艺及生物节水技术。包括耕作保墒技术、覆盖保墒技术、优选抗旱品种、土壤保水剂及作物蒸腾调控技术。目前,农艺节水技术已基本普及,但生物节水技术尚待进一步开发。

(4)节水灌溉管理技术。包括灌溉用水管理自动信息系统、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节水灌溉制度等。其中,输配水自动量测及监控技术采用高标准的量测设备,及时准确地掌握灌区水情。

1.3国内外节水灌溉技术的发展趋势

(1)因地制宜,继续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在节水灌溉模式中,喷、微灌应用越来越多,目前国内外喷、微灌技术正朝着低压、节能、多目标利用、产品标准化、系列化及运行管理自动化方向发展。任何一项节水灌溉技术都有其适用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普及与推广喷、微灌技术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此外还有地下滴灌技术。

(2)灌溉渠系管道化。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日本新建灌溉渠系的大部分都采用管道化。美国约有1/2的大型灌区实现了管道化输水。我国已基本普及了井灌区低压管道输水技术,今后的发展方向是大型渠灌区渠系管道化,并加快相应大口径塑料管材的开发生产。

(3)现代精细地面灌溉技术。土地平整是改进地面灌溉的基础和关键,由于我国地面灌溉量大、面广,需要采用推广应用激光控制平地技术、水平畦田灌溉技术、田问闸管灌溉系统以及土壤墒情自动监测技术等一切改进地面灌溉措施,逐步实现田间灌溉水的有效控制和适时适量的精细灌溉。

(4)研究和推广非充分灌溉技术。非充分灌溉理论将与生物技术、信息技术及“四水”转化理论等高新节水技术和理论相结合,创建新的灌溉理论及技术体系,它将对现有灌溉工程的规划设计及灌溉管理模式等产生巨大的冲击和影响。

(5)“3S”技术在农业节水中的应用。现代农业是以高新技术应用为标志。在西方发达国家,通过遥感(Rs)、地理信息系统(GIS)、地球定位系统(GPS)及计算机网络获取、处理、传送各类农业信息的应用技术已到了实用化的阶段,中国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开始起步,如作物估产、土壤含水率分布的监测等,如果能在农业节水中推广应用“3S”技术,产生的节水效能将是革命性的。此外,国外还出现了地面浸润灌溉、坡地灌水管灌溉、土壤网灌溉、绳索控制灌溉等新的节水灌溉技术,都对我国的节水灌溉有积极的参考借鉴意义。

2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发展

2.1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的现状

根据《中国水利年鉴20059的统计数据,截至2004年底,我国灌溉面积为0.615x10~mz,其中有效灌溉面积0.562x10l112,节水灌溉面积为0.203×10m2,占有效灌溉面积的36.1%;其中喷滴灌和微灌面积315.447x104hm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15.5%,占有效灌溉面积的5.6%;低压管道输水灌溉面积470.627x104hrn2,占节水灌溉面积的23.1%;其余为渠道防渗和其他节水工程,占节水灌溉面积的61.4%。2005年的耕地面积为1.221xl05hm2,由此看出,全国约有1/2的耕地面积没有灌溉设施;约2/3的有效灌溉面积还在沿用传统落后的灌溉方法。在节水灌溉面积中,采用现代先进节水灌溉方式的微乎其微,绝大部分只是按低标准初步进行节水改造,输水渠道的防渗衬砌率不到30%。

2.2推广农业节水灌溉出现的问题

(1)节水法规制度建设不健全,未形成水市场,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虽然我国近期大力推动节能减排,也出台了一系列的包括节水在内的节能条例,但不可否认的是,我国节水法规制度方面的建设很不完善,尤其灌溉用水的市场机制不健全。其次,农用水价偏低,未形成水市场,调节手段单一。再就是政策扶持力度不够,优惠措施不到位,都不利于节水灌溉工作的实施。

(2)多头管理导致“水乱”,影响节水灌溉推广。地方水务存在多头管理的问题,出现“城乡分割、职责交叉、多头治水”等弊端严重,在水资源与供水管理、排水与河道管理、河涌综合整治涉及的截污、堤岸建设和环境、绿化工程、城市供水与农村供水、涉水工程审批等环节上权责不明,政事和政企不分,严重影响了节水灌溉的推广。其次,重建设、轻管理仍然是长期以来没有解决好的问题。

(3)农民群众的认识程度低,不具备水资源危机意识。很多地方老百姓养成了“一条土渠一把掀,开个豁子随便浇”的大漫灌思想,认为“有河就有水,挖井就有水,水是用不完的”,对水资源缺乏认识不到位,没有水资源危机意识,节水意识淡薄,导致了抵触情绪。又由于节水灌溉将打破以往农作方式,这也给农民群众带来了新问题,因循守旧的思想促使着他们抵触此类工程。

(4)地方政府支持与否是节水灌溉推广的瓶颈。很多地区借节水灌溉的幌子骗取国家资金,这些工程往往是形式主义,面子工程,往往是“领导来了放一放,领导走了盖起来”,甚至到最后不了了之,给当地的群众造成了很大的心理伤害。

(5)节水灌溉只适合规模化生产需要,投入很大。节水灌溉的工程一次性投资是很大的,以喷滴灌为例,教科书中说的造价约15000元/hm,其实这个造价应该是说管网部分,而非全部工程。一个节水灌溉工程需要有动力源、水源、取水设备、水处理设备、输水管、分水的三通、多通、灌水器等多种设备。这里水源部分又有河水、泉水库水、方塘水、井水等,而这些拦蓄设施的造价是很高的。由于集中种植,又涉及到产品销售等问题,不适合散户发展节水灌溉。因此说节水灌溉只适合规模化土地种植采用。

(6)节水灌溉工程的技术培训、技术支持等服务不到位。投资建设了节水灌溉工程,有时候却得不到足够的技术培训,甚至由于各种原因,得不到后续的技术支持因此,对作为使用者的农民群众来说,节水灌溉工程就等于毫无用处。

2.3逐步推广节水灌溉,循序渐进

(1)加强宣传力度,提高节水意识。发展节水灌溉作为我国的一项国策,要首先在群众中建立起水资源有限和水危机的意识,变被动接受为主动节水,积极投入到节水灌溉的开展中去,有利于节水灌溉的快速推广,使农民节水增产增收。

(2)政策配套改革,加强引导。加快我国的节水法规制度的建设和健全,尤其加快水价改革措施,加强节水灌溉中的管理环节,逐步实现以水养水,达到节水的良性循环,通过管理降低成本,理顺体制,提高节水效益。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鼓励农民参与节水,加强引导力度。

(3)快建立水市场,形成补偿机制。在加快水价改革的基础之上,更需要加快研究建立水市场,用市场经济的杠杆来促进节水意识。而在水市场的框架内,建立合理、有效的补偿机制,形成“谁收益,谁补偿”的用水氛围,带动农民群众节水的主动性,进而促进节水灌溉工程的推‘。

(4)变多头管理为统一管理,更有效推进节水灌溉。现在相当多的地方比如广州,已经开始成立统一一管理涉水事务的水务局,类似这样的理顺的管理结构,将有利于解决水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诸多弊端与瓶颈,更能有效推进节水灌溉。

(5)优先在灌溉条件差地区进行推广。灌溉条件差的地区,粮食产量低,通过广泛推广节水灌溉工程,利用有限的水资源实现增产,让农民增产又增收,农民致富,在区域性的范围内起到一个示范带头作用。

(6)以国家投入为主。我国农民收入水平相对较低,而节水灌溉的效益主要体现在改善生态环境等社会效益方面,要求农民投入太多的资金用于发展节水灌溉是不现实的。从现阶段的国情来看,除发展温室大棚或经济作物等高产出的节水灌溉,以业主或农民为主投入外,我国节水灌溉的投入应以国家为主。

(7)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切勿盲目。在发展节水灌溉采取的措施上,要打破常规,采取非常措施,改分散为集中、改小打小闹为战略安排、改单纯搞示范点、示范区为全流域综合治理,改以需定供为以供定需,改追求工程建设规模为出台重大管理举措,统筹安排,合理发展。我国地域广阔,各地经济条件不同,作物类型有别,气候差异较大。因此,发展节水灌溉要从各地的实际出发,在充分考虑当地自然条件和农村社会经济水平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选取各种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和模式。

(8)强节水灌溉相关技术的创新研究:①对于节水灌溉设备而言,要组织力量进行技术攻关,研制低成本、使用环保材料、物美价廉的节水灌溉设备;②要发展一批以节水灌溉为主要服务内容的具备咨询、规划、设计为一体的技术服务公司、营销与培训相结合的经济实体等多种形式组成的节水灌溉产业化技术支持体系。

农业节水灌溉范文第8篇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制定促进节水的政策,大力发展节水农业,把推广节水灌溉作为一项革命性措施来抓,大幅度提高水的利用率,努力扩大农田有效灌溉面积。”是指导我们当前水利工作的英明决策。

从国外发展节水灌溉的实践经验,可以了解到有很多办法可以提高农业灌溉用水的效率,包括新的和改进的灌溉技术,农业和技术人员对灌溉好的管理经验,以及灌溉制度的改进。但是,这些措施只有在有关的经济、法律、规定都鼓励节水的时候才能实现。目前,要促进我国节水灌溉的发展,首先要研究制定好的投入政策。

制定好的政策是节水灌溉稳步向前发展的首要条件。节水灌溉的实施即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又具有显著的社会效益,它是缓解社会用水供不应求矛盾的有效举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河北省节水灌溉事业发展步伐逐年加快,各级政府加强领导,各部门密切合作,许多地方政府成立了农业节水领导小组,主管农业水利的领导同志亲自担任领导,银行、各级财政部门也给予贴息支持。地方制定优惠政策,平价供给材料兴建节水灌溉工程,有的返还部分农村特产税,对发展节水灌溉工程的单位或个人给予适当补贴,通过召开各种形式的节水灌溉经验交流会及表彰会,有利的促进了河北省农业节水事业的发展。

农业节水的实施是以各种节水技术的实施为前提的,这需要大量的资金和劳力投入。在目前的国家财力有限条件下,这样大的投入完全由国家承担是不可能的。因此,要多渠道积累发展节水灌溉的资金,如基建及房地产开发占用耕地要对破坏的节水灌溉设施进行补偿,对于工业及城市用水大户要征收水资源费,投入发展节水灌溉。另外,从已建工程运行看,节水工程措施有一定的使用年限,这种投资若不能形成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自我更新的机制,单纯由国家来承担这笔费用,也是不现实的。这就需要制定一个有利于节水农业发展的合理投资政策。节水农业带来的直接效益是扩大灌溉面积,提高灌溉保证率,减少水费的负担,这部分效益是地方和当地农民可以直接获得的;另一方面的效益是农业节水可以支援工业和城市生活用水,保护生态环境。因此,制定国家、地方、个人共同负担的原则筹措资金是比较合理的,可以根据收益程度及收益地区制定相应的投资政策。如对于果园、花卉、大棚菜等高附加值产品的节水工程,虽然一次性投资大,但由于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群众投资热情很高,在这种情况下,国家和地方的投资比例可以很低(甚至无),仅从贷款、建设方面给予支持即可;而对于大田粮食作物而言,虽然是群众直接收益,但直接效益并不明显,如果搞喷灌,由于一次性投资较大,经济上并不划算,这种情况,国家和地方的投资比例则应适当高一些。河北省从1998年推广喷灌节水工程,省、市、县三级政府都制定了喷灌工程的补助标准,井灌每亩补30元,其他不足部分当地群众以各种方式多方筹措;保证了河北省喷灌工程面积的实施。而其他传统的节水工程形式如管灌,有的群众积极性很高,志愿拿出资金进行投资,则当地政府在政策技术上进行相应的引导和指导就可以了,这些情况都说明了搞农业节水工程,投入政策制定往往可以因地制宜,根据不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项目、效益情况进行相应的投资政策。

从河北省近几年发展节水灌溉的情况看,运用市场经济规律,通过建立多元投资运行管理机制也不失为解决农业投资的一种有效途径。多年来,由于许多水利工程是政策投资兴建,老百姓无偿使用,造成管理维护不善,工程设施损坏严重,效益不能充分发挥。近几年来,政府通过积极应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和手段,按照“股份制建设,企业化管理,商品化使用”的原则,通过股份制、股份合作制、拍卖、租赁等多种形式活化国家和集体水利工程存量资产,鼓励企事业单位、民营企业家、个体承包大户独资和合资兴办节水灌溉工程,并纳入行业规范化管理,通过“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得节水灌溉投资运行管理又前进了一步。

2调整水价,用经济手段抑制农业用水的浪费

水费是制约节水农业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大家普遍认为水费价格偏低制约了节水农业的发展,这种情况在我国北方的许多大型灌区确实存在。

无偿廉价用水是制约节水灌溉发展的主要因素。运用经济杠杆调节,将农业用水纳入收费管理,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研究农业地下用水资源费的征收形式和政策是促进节水灌溉快速发展的有效措施。河北省根据本省水利多年价格收费实际情况,相继出台了《河北省水利工程供水价格管理办法》,《河北省河道工程修建维护管理费征收管理规定实施办法》,《河北省县城及以下地区征收水资源费暂行规定》,《河北省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水土流失防治费计收管理暂行规定》,《河北省水利建设基金筹集和使用管理实施细则》等有关节水农业的收费政策法规。这些政策法规的制定,对征收的地下水资源费全部应用于发展节水灌溉工程建设,通过利益驱动,使农民增强节水意识,并自觉付诸行动,逐步把政府推动变为群众行动。只有这样,节水灌溉才能步入良性循环发展的轨道。

目前,我国农田灌溉水的水价不到实际成本的1/3,据统计,在农业生产中,1996年全省平均排灌费(包括机井灌溉的油电费)占生产成本的比重分别为:小麦:17.7%、玉米7.3%、蔬菜11.03%。水利和化肥同是农业增产的主要因素,而农民购买化肥的支出在农产品生产成本中所占的比重明显偏高,分别为小麦43%、梗稻35.1%、玉米49.73%、蔬菜31.23%。可以看出,水费支出在农业生产中所占比重明显偏低,是与河北省水资源匮乏的现状不相适应的。由于水价太低,舍不得在购买节水灌溉设备上花钱。从而导致农民不爱惜水。使得灌溉管理单位收取的水费入不敷出,反而鼓励农民多用水最终导致节水灌溉工程难以维修更新,工程老化失修,带病运行,节水效益日益下降。为此,国家要尽快制定有利于发展节水灌溉的水价政策,建立科学的水价体系,按水的成本征收水费并实行累进制,对超标准用水,加倍收取水资源,将灌溉用水纳入市场经济管理和法制管理的轨道。

3贯彻水法,建立健全节水组织,制定用水法规

1998年,我国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但水法体系远未形成。针对节水灌溉的法律在《水法》里虽有所涉及,但具体操作还需要有相应的专项法律。水利优先发展的基础地位需要法律保障,水事活动所引起的社会矛盾需要法律调整,水利建设的成果需要法律保护,对水土流失、供水、水污染所造成的危害同样需要法律防治。目前在已有的《水法》指导下,又出台了《水土保持法》、《防洪法》、《水污染防止法》、《取水许可制度实施办法》等水法规,对依法治水已有基本遵循。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和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已出台的法律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加之我国水法体系尚处在建设过程中,水法体系还不配套,如取水许可制度实施细则,水资源费的征收,供水价格、农田水利建设等需要形成法律规章,补充配套,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人们的法制意识有待进一步加强。

河北省历届政府对节水灌溉工作都十分重视,把节水灌溉工作列入农业发展战略规划和政府有限责任目标考核管理,先后制定了《河北省机井灌溉节水防渗工程规划》、“七字工程实施方案”、《河北省节水灌溉三年规划》,并出台了相应的资金补助政策,各级政府每年投入超亿元的资金补助节水灌溉工程,为其发展提供了有利保障,同时经过各级水利部门多年来不懈的努力,已从水资源管理,节水工程建设使用和管理维护,科学推广,效益测评,节水灌溉技术规范等诸方面形成一套相对完整的规范体系,这些都将为河北省节水灌溉的规范化、科学化起到重要的保障作用。

1998年,在中央国家机关机构改革中,水资源的统一管理工作得到进一步加强,包括节约用水管理在内的各项水资源管理职能都交给了水利部门,较好地理顺了部门之间的关系。为了管好节水,在水利部门设立了全国节水办公室,承担节水工作的组织、指导、监督职能。我省1997年成立了河北省节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但还只是协调机构,要真正落实组织、指导、监督全省节水工作的职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4建立健全灌溉设备生产审批、监督、检测制度

节水灌溉是一项现代化的工程技术无论是工程节水、还是农艺节水,管理节水都必须建立在节水灌溉材料设备实现产业化的基础上,这是大规模普及节水灌溉的前提条件。我国的大部分节水灌溉设备生产厂家小而分散,多以生产单项产品为主,质次价高,尤其是河北省的节水灌溉设备生产厂家多为集体或个体经营,规模较小。这些企业缺乏自身发展能力,生产的设备分散且配套性差,加上服务体系不很健全,抑制了农民购买的积极性。据有关材料统计,对全国46家节水灌溉专用材料设备生产企业的调查表明,固定资产没有超亿元的,年产值达到亿元的仅3家,一般均为几千万元,少的为几百万元。实际上不少企业的产品中节水灌溉材料设备仅占一部分或少部分。生产规模小制约了企业的发展,也严重制约了节水灌溉设备产品的更新和质量的提高。

所以,必须改革这种现有小生产方式发展大规模节水灌溉的模式,而代之以采用工业化的方式既实行规模化生产、企业化管理,将农业节水设备生产销售服务全过程纳入产业化的轨道,按市场经济规律发展,促进农业节水设备上档次、上规模,增效益。

当前,河北省农业节水设备产业化的时机已成熟,一是全省各地正在掀起建设节水灌溉的高潮,需要大量优质的节水灌溉设备,有广阔的市场;二是我国现有一批技术与生产条件雄厚的灌排企业,如中灌公司等,走与之联合的路子发展河北省的节水灌溉产品是大有可为的;三是河北省处在津京地区,交通便利,从事节水灌溉设备生产的企业众多,是全省实现节水灌溉设备产业化的技术依托力量。

河北省1998年完成喷灌面积14.67万hm2,在《河北省1998-2000年节水灌溉发展规划》中制定了3年每年新增“三灌”面积13.33万hm2以上的任务。1999年制定“十五计划”,五年新增“三灌”面积63.33万hm2。按每年新增“三灌”面积13.33万hm2计算,每年约需塑料管材14000t,薄壁铝合金管材2200t。通过近两年的实际操作情况看,河北省的喷灌工程建设在工程质量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有:①喷灌工程运行管理及设备管护制度不健全、不落实,管理工作跟不上。②设备产地多,产品规格不规范,质量难以保证。

1998年河北省及邻近省区喷灌发展力度较大,全国喷灌设备生产经营形势看好,利润较大,生产经营喷灌设备厂家骤然而起,仅本省就新建七、八家之多(多为组装厂家),之后竞争激烈,竞相降价争夺市场。一些厂家为了降低价格,一是减薄管材、管件壁厚,节省原材料;二是采用劣质原材料;三是简化生产工艺及检测程序,如一些厂家生产的喷灌铝管太薄,或不经氧化处理及逐根打压检测。特别是一些新上组装厂家,有的根本就没有质量检测设施,随购半成品随组装出售,根本没有质量保证;一些县、乡办塑料管厂生产的低密度聚乙稀管壁厚远小于设计工作压力要求的壁厚。另外,由于许多设备采购人员对喷灌设备技术指标、性能参数、质量要求不甚了解,所以设备安装运行后存在问题较多,特别是一些潜在隐患较多。若把这些不符合要求的材料用到工程中,将会导致管道系统瘫痪,造成人力物力的浪费。

针对这种情况,河北省目前还没有节水灌溉设备检测质检部门。为了保证全省喷灌工程建设巩固持续发展,长久发挥效益,应在水利研究部门建立必要的节水灌溉设备生产监督、检测机构,负责全省节水灌溉设备的质量检测工作。

5建立健全农业节水社会化服务体系

建立健全农业节水社会化服务体系是解决农业节水投入、农村联产责任制的生产关系转变,建立有效的节水组织的根本保障。20世纪80年代,河北省各地普遍实行了土地家庭联产责任制,农民赖以生存的土地由过去的集体统一耕种,转变为一家一户经营,作为农业主要生产的水利设施仍然属于集体资产,“井随地走”由农民使用,所有权和使用权出现分离,有人用、无人管的现象普遍存在。90年代,沧州、衡水、唐山等地农民自发地采用集资入股的形式打井,购买配套水利机具,形成自建自管的小型水利工程,既解决了当时的生产急需,又解决了水利工程管理问题,深受广大群众欢迎,因而在全省各地迅速得到推广。各地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采取股份制办水,承包、租赁制管水,拍卖小型水利工程等形式,形成了股份制办水,企业化管水,商品化用水的良性机制,这些都为农业节水社会化服务体系创造出了一条路子。目前河北省村级(基层)管理组织搞的比较好的有4种形式:灌溉设施村集体统建统管式、责任承包服务式、独资或股份合作浇地公司、地上水灌区的支渠农民用水协会。

农业节水灌溉范文第9篇

关键词:节水灌溉;农业生产;问题;主导作用

中图分类号: F3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对我国社会的健康有序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我国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受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水面临着急剧的缺乏现象,而水是农业生产的命脉,在农业生产中,同样面临着严重的缺水危机。基于这种情况,节水灌溉在农业生产中就起到了一个主导作用,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一个非常有利的途径。

节水灌溉在农业生产推广中出现的问题

重视度不够

当前,一些农村的地方政府没有认识到节水灌溉在农业生产中的意义,对节水灌溉的发展缺少有力的支持,没有当成一项重要工作来严格实施。同时,由于农民收入的限制,不可能对节水灌溉建设进行自主的投资,如果政府对节水灌溉投入不够,就会限制节水灌溉的发展,进而限制了相关技术的研究和转化的积极性,造成了节水灌溉在农业生产中的推广举步维艰。

宣传不到位

节水灌溉的概念由来已久,但是现在的农村中并没有宣传节水灌溉的理念,农民在节水灌溉中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导致节水灌溉没有成为农民的一种自觉行为,可用可不用。同时,农民对我国目前水资源存在的供需矛盾不够了解,缺乏有效的节水意识,造成了农业的节水灌溉还是维持在原有的状态上。

规划与设备之间不协调

当前,在农业生产中,节水灌溉还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在实施过程中,没有考虑把农业区划与节水灌溉的模式有机融合,在农业生产规划中,还是主要以传统的灌溉方式为主,农田的规划与节水灌溉的设备不协调,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节水灌溉的进一步推广。

政策不完善

目前,节水灌溉在农业生产中之所以没有得到大力的推广,就是因为政府对灌溉用水的管理体制和政策没有完善,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农民在节水灌溉的经济上也得不到有效的实惠,导致农民认为节水灌溉没有什么好处。

没有统一的节水标准

目前,虽然对农业生产的节水技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但对于灌溉节水节到一个什么程度,节水的效益到一个什么条件下才算合理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灌溉节水时缺少一个节水标准而造成不同程度的浪费。如果不能用有效的方法反映灌溉节水的标准,就会给节水统筹安排带来困难,这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民的生产效益。

节水灌溉在农业生产中的主导作用

能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

节水灌溉能有效的提高农业生产力的水平。大力推广和实施节水灌溉技术可以在节水的同时,增加农业生产的产量,同时,在农业生产中,农业用水量的逐渐减少,农民在农业灌溉时的工时费用、防治虫害和农药费用都将相应的减少,为农民减轻了负担,增加了农民的收入,有效提高了农业的生产力,对农业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能相应的促进农民生活的富裕

当前,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大部分的农民经济来源都是依靠耕地所得,繁重的人力劳动以及笨重的人力操作加重了农业生产的负担。节水灌溉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农民有效的降低田间规模,相应的减少劳动力的投入,积极的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减少不合理的水费投入和农业生产投资,有效的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农民生活的富裕。

能加速的提高乡村文明的程度

在农业生产中实施节水灌溉工程能有效的促进农业经济的健康快速发展,农业经济发展了才能带动乡村文化的建设;农民富裕了才能有资金投入到自身的精神文化素养的提升上。乡村文化建设提高了,农民的精神文化素养提升了,乡村的文明程度也就相应的提高了。

能合理的保持农业可持续的发展

农业在我国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同时,我国也是一个水资源严重缺乏的国家。其中农业的用水量就占到我国总用水量的一半以上,而大部分用水都是农业的灌溉。同时,我国节水灌溉的起步比较晚,节水灌溉的发展速度也相应较慢。只有合理的利用水资源才能让我国的经济持续快速发展,也只有在农业生产中大力推广节水灌溉,才能保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合理发展节水灌溉的建议

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基础

在农业生产发展中,政府起着非常重要的主导作用,因此政府要大力加强农民的节水意识。在农民中要积极的宣传节水灌溉的重要作用,并积极的把节水灌溉作为今后工作的首要目标,狠抓落实,加大支持力度,完善节水体系,在节水灌溉实施时,政府既要管理又要放开实施。因此合理发展节水灌溉必须以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基础。

以正确的激励机制为手段

在农村,农民的节水意识普遍比较弱,这时,就需要建立一套比较完善的激励机制,激励农民节约用水。对那些节约用水的农民,要给予适当的补贴,对那些用水浪费的农民,则要让他们对浪费的水自己掏腰包进行补充。这种激励机制可以有效的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使节水灌溉意识在农民中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从而从根本上促进节水灌溉的合理健康发展。

以加大投入的力度为前提

合理发展节水灌溉,就要加大对节水灌溉的投入力度,对技术设备以及基础设施进行大力投入。同时,鉴于农村的落后现象,还可以实施多种渠道进行吸纳资金,政府在投入一定资金的基础上,可以鼓励民办水利参与进来,有效的吸引民间资本进行投入。

农业节水灌溉范文第10篇

【关键词】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节水措施

1 农田水利节水灌溉技术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水资源处于严重短缺的状态下.而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又对水资源的需求量不断上升.这就导致水资源供需之间的矛盾不断突出。农业是用水的大户,占总用水量的大部分,在其他方面用水不断增加的情况下.农业用水量就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压缩.这就导致农业处于更缺水的状态下 但另一方面农业用水还存在着水资源的严重浪费,水资源利用率较低.所以需要加大农田灌溉过程中对先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有效降低农业用水量.提高灌溉水的有效利用.这样不仅使管理更为便利.同时有效的降低了人工投入.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实现将起到极大的作用,对推动农业和经济的发展将起到重要的作用。

2 水利节水灌溉技术

2.1 渠道防渗

长期以来在我国农田灌溉过程中都普遍采用渠道输水来进行.这种输水方式由于渠道渗漏及蒸发而导致水利用率较低.加大了水资源的浪费 所以利用渠道灌溉时需要做好渠道防渗措施.从而提高渠系水利用率 当前我国节水灌溉的最主要措施即是渠道防渗技术.其不仅输水快.同时对于农业生产抢季节十分有利.也有效的节省了土地的占用 因此当前大部分地区应对现在渠道进行防渗加固施工.从而有效的提高水的利用率,可以有效的缓解当前水资源紧张的善.同时对农业生产也十分有利,但渠道防渗技术对于地势平缓地区更为适宜.可以进行大力的推广。

2.2 管道输水

管道输水技术在发达国家应用的十分广泛.其是利用管道将水直接输送到田间进行灌溉.有效的避免了水在渠道内发生的渗漏及蒸发损失.此种技术在我国北方发展的速度较快.当前北方很多地区在进行田间灌溉时常用的管道有混凝土管、塑料硬管和软管、金属管等.使水迅速、及时的利用管道输送到田间,不需要占有农田.有效的提高了灌溉的效率.使水资源得到有效的利用.对农业的生产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确保了农业的增产 但利用管道输水进行田间灌溉,并没有真正起到节约用水的目标.要想实现水资源的高效利用.还需要与喷灌及滴灌等节水措施相互配合。

2.3 滴灌

滴灌对于我国干旱缺水地区具有非常好的效果.其利用塑料管道将水通过直径约1Omm毛管上的孑L口或是滴头送到作物的根部。实现局部灌溉.同时也可以配合施肥一起进行,可以有效的提高肥效.这种方法有效的实现节约用水的目标.是干旱缺水地区最有效的灌溉方式.提高了水利用率,实现了作物节水增产的效果。此种灌溉方法更适当于对果树、蔬菜、经济作物及温室大棚进行灌溉,用于其灌溉大田作物则只适宜干旱缺水地区 对于干旱缺水地区在利用滴灌进行大田农作物灌溉时.需要利用水窖的储水功能来配合使用 这些地区在降雨高峰期时将雨水及河道里的水引入到蓄水池中进行储存.而在干旱期时.则利用蓄水池内的水通过滴灌的方式来引流到农田中.从而使旱情得以缓解 实现农作物增产的目的。

2.4 膜上灌、膜下灌

用地膜覆盖田间的垄沟底部,引入的灌溉水从地膜上面流过.并通过膜上小孔渗入作物根部附近的土壤中进行灌溉.这种方法称作膜上灌,在新疆等地已大面积推广。采用膜上灌.深层渗漏和蒸发损失少,节水显著,在地膜栽培的基础上不需再增加材料费用.并能起到对土壤增温和保墒作用。在干旱地区可将滴灌管放在膜下.或利用毛管通过膜上小孔进行灌溉,这称作膜下灌。这种灌溉方式既具有滴灌的优点.又具有地膜覆盖的优点,节水增产效果更好。此法在苹果浇灌方面得到了很好的应用.在每棵苹果树根部周围覆盖塑料薄膜.既能有效的防止水分的蒸发,又能防止杂草的生长,一举两得。

3 农业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利用节水灌溉技术不仅可以实现水资源的节约.同时也使农业达到了丰产增收的效果.其不仅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同时社会效益也十分明显 因此需要国家及地方政府制定适宜的政策.加大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 当前我国各地虽然对节水灌溉技术推广都做了不少工作、所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在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3.1 资金投入不足

当前各地政府对于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工作存在着资金投入不足的情况.严重的制约了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对农业节水技术的建设也带来了较大的影响,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3.2 投资机制不健全

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资金都来源于财政的拨款.这就导致我国农业节水灌溉筹集渠道较少.投资主体较为单一。这种不健全的投资机制对节水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带来较大的影响.存在着筹集困难.资金不足的情况。

3.3 农户缺乏节水意识

节水灌溉技术作为一一种生产要素.对其进行应用可以在不减少农作物产量的情况下,减少对灌溉水的使用量,节约水资源。而长期以来由于我国农民在灌溉用水上各种机制的不健全,对水的成本没有清醒的认识.也意识不到水资源的重要性,浪费水资源已成为一种固有的习惯.这就导致其对节水灌溉技术缺乏必要的认识.觉得没有必要。

4 加快发展节水灌溉技术的具体对策

4.1 加强对水利工程质量的控制

水利工程施工的质量不仅关系到水利工程的维护成本和寿命,更关系到节水灌溉的效率,提高水利工程实施质量是目前我国水利资源利用的关键,促进我国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4.2 加快节水灌溉各种设备的研究

让各种节水灌溉技术能适应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以及水质状况.尤其适应作物的栽培模式。与此同时对于设备硬件,要加大研究力度.研究出质量过关、过硬的节水灌溉设备。

4.3 政府要加大对农业节水灌溉的投入力度

政府对于椎广节水灌溉的初期,要采纳相关的激励以及扶持政策.这对农户是否采纳影响很大。在具体实施政策方面上,要把奖励的资金与物质等实质性的优惠,按量准确、及时的发放到农户手中,让农户感到政策的实际性.努力落实政策。

4.4 实现激励机制

要激励农业节水科技人员.将农业人员的生产技术指导补偿与农民种植后的利益形成整体.或由农业人员对示范户进行全程示范指导.直到示范户对生产技术全部掌握后 再由该示范户向周边新的农业技术采用者进行推广与扩散.前提是示范户的生产技术指导补偿要与新采用者的经济效益形成整体.这需要在实践操作中进一步探索。

5 结束语

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即是干旱缺水的问题,所以如何实现对水资源的有效利用.实现水资源的节约是当前社会和经济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与农田的节水灌溉息息相关,所以需要在农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培养全民节水的观念,从而引导群众科学、正确的利用水资源,保证水资源在农田灌溉中的利用率,实现农业的丰产增收。

上一篇:灌溉工程范文 下一篇:室内装饰材料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