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发展概论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22 06:53:22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近代东北农业综述

自古以来,东北都是农业大省,在六七千年以前就己出现原始农业;明清时期,东北农业有所发展;自清朝中期以后,随着汉族农民的流入而急速发展起来,“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农业迅速殖民地化,1945年后,东北地区社会主义农业现代化起步和发展。为此,学术界对东北农业十分重视,产生了相当多的论著。有鉴于此,笔者特将主要论著梳理如下,以期推动研究的深入开展。

一、研究概况

(一)受到社会各界尤其是学界的关注

大批以农业为专门研究对象的专著、论文,就笔者目力所及,以下是比较有代表性的论著:衣保中的《中国东北农业史》[1]一书,为目前国内最大的一部区域农业史专著,对时期殖民地农业体系进行了深入研究,该书基本勾勒出东北农业发展的总体脉络,使读者了解东北农业在作物种类、生产结构、管理模式等诸多方面之所以与内地不同的缘由,同时,作者也着意于该区域人文地理状况对农业的影响,对我们研究东北农业史有重大参考价值。章有义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2],该书运用较大的篇幅,较为全面的记载了东北农业的发展状况,是研究东北农业必须参考的。衣保中的《东北农业近代化研究》[3]一书是我国第一部研究农业近代化问题的专注,该书揭示了东北农业近代化的发展历程,填补农业史研究的空白,对东北近代农业进行综合而系统的研究。刘祖荫的《满洲农业经济概论》[4],孙心农等编的《东北农业概况调查》[5]一书将东北农业的实况,产量,农业经营等搜罗一齐,并提出兴农方案:合作社、农产公社等。李文治的《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6]详细论述了清末吉林、黑龙江、奉天的开禁放垦情况。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编的《东北经济小丛书》[7],于春英、衣保中的《近代东北农业历史的变迁》[8],郭葆琳的《东三省农林垦务调查报告》[9],黄希源主编的《中国近现代农业经济史》[10],陈振先的《奉天全省农业调查书》[11],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编的《北满农业》[12]等等。

在论文方面,出现了一大批专门研究成果,对东北农业进行多角度的研究和分析,如:魏芙蓉、张锐的《东北农业近代化的特点》[13],衣保中、吴祖鲲的《论东北农业近代化》[14],衣保中的《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农规模经济》[15],吴祖鲲、富萍的《东北近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16],谢学诗的《“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农业与农民》[17],徐萍的《试论民国时期东北农业资本主义的发展》(硕士论文),衣保中的《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线索》[18],衣保中的《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影响的研究》[19],郭有义的《满洲农村现状及其农业对策》[20],景爱的《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21]等都不同程度对东北近代以来的农业进行了研究,为我们深入了解近代以来东北农业提供巨大帮助。

(二)涌现了许多关于东北农业资源被侵略的文章

近年来,许多关于日本、俄国侵略我国东北的文章不断涌现,例如,李晓光的《1904~1911年日俄对我国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22]此文介绍了“日俄战争”给东北的农业发展带来重大影响,一方面使东北的耕地面积减少,造成粮食大量出口,农业生产单一化;另一方面也促使了东北农业的商品化、机械化生产,桑润生的《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农业的掠夺》[23],李淑娟、王鹤的《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对东北棉花的统制与掠夺》[24],朱艳、李闰华的《时期日本对东北的粮食掠夺》[25],孙玉玲的《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的农业资源掠夺政策》[26]对日伪时期的农产品掠夺及给东北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进行了探讨,单魁贤的《日伪统治对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硕士论文),等都对近代以来东北的农业资源被侵略做了不同程度的论述,并取得不小的突破。

(三)关于东北地区农作物的发展变迁的文章丰富

近年来,随着对东北经济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于东北农业经济特别是东北大豆经济的研究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大豆业是近代东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近代东北经济发展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近代东北的经济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是大豆业经济。其研究者层出不穷,文献主要有:叶晗的《1914年至1931年东北大豆贸易研究》(硕士论文),杨光震的《清末到1931年东北大豆生产发展的基本趋势》[27],佟静的《近代东北大豆业概论》[28],于亚莉《论近代东北大豆贸易》(硕士论文),韩玲红的《浅析前期(1931―1935年)的东北大豆业发展》[29]一文,对“九一八”事变前东北大豆业发展状况、日本在东北地区对大豆产销采取的政策及影响做了详细介绍,较为全面介绍了前期日本对以大豆为主的东北农产品的掠夺。牛伟的《时期东北大豆业研究》(硕士论文),王影的《“九一八”事变前“满铁”在中国东北的经营及对大豆出口的控制》(硕士论文),李淑娟的《时期东北大豆经济衰落对农民生活的影响》[30]一文深刻的揭露了时期以大豆为主的东北经济的衰落,乃至给农民生活带来的深重灾难。郭文韬的《略论中国栽培大豆的起源》[31],朴永兰的《论近代东北大豆出口贸易中外来因素的作用》(硕士论文),胡雪梅的《近代中国大豆出口贸易论述》(硕士论文),张左华的《东北大豆国际贸易的衰落》[32]。

关于水田的研究主要有:金颖的《近代水稻传入东北及其影响研究》[33],金颖的《近代东北地区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34],吉林省农科院主编的《东北水稻栽培》[35],于春英的《时期水稻发展研究》[36],姜丰裕的《民国时期日本对东北水田投资研究――以朝鲜移民水田开发为中心》(博士论文),衣保中的《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37],衣保中的《民国时期吉林省的水田开发政策》[38]等等。

关于东北地区棉花业的论著主要有:许的《时期东北棉花的统制研究》(硕士论文),董师嫡的《近代东北棉业经济初探》(硕士论文),季道藩主编的《中国农业百科全书》[39],万连步的《棉花》[40],胡华的《日伪在沦陷区的棉花增产与棉花统制》[41],等等。

以上论著对东北近代以来的作物研究多集中在时期,通过农作物的兴衰,来揭示东北农业经济急剧地衰退,并影射处给人民生活带来的影响。诚然,笔者整理了仅几种农作物的主要研究状况,其他作物的研究也不胜枚举。

(四)国内、国外移民都给东北的农业带来了巨大的影响

一方面大量人口的入住给东北带来压力,另一方面也带动了东北的发展。近年来,研究东北移民问题的文章,成为农业研究不可缺少的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例如,王衫的《二十年代移民开发东北农业略论》[42],吴希庸的《近代东北移民史略》[43],何廉的《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44],让慈的《中国移民满洲之过去及现在》[45],范立君的《近代东北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46],陈楠的《近代东北荒地垦殖述略》(硕士学位论文),满洲移民史研究会的《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移民》[47],中央档案馆等编的《满洲农业移民概说》[48],衣保中的《日本移民与洲国的殖民地农业》[49],刘大可的《山东移民垦殖与东北农业发展》[50],高乐才的《论近代中国东北关内移民与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51],桑润生的《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52],范立君,许凤梅的《近代东北流民与农业开发》[53],刘信君的《民国时期吉林省的移民浪潮与农业开发》[54],于春英的《朝鲜移民与近代黑龙江地区水田开发》[55]等论著都分别对近代东北移民做了不同角度的分析,其价值巨大。移民虽然给东北地区带来压力,无可厚非的是,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东北农业的发展。

(五)同时,外国主要为日本在侵略东北的同时,对东北进行了详细的调查,研究东北农业的文献也不断增多,对我们研究当时的农业情况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原始资料,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研究的主要思考

纵观学术界对近代东北农业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清末开禁放垦对农业带来发展机遇,日为侵略时期日本对东北农业资源的掠夺和建国以后农业的复兴等农业经济发展史,当然其他方面的论著也对东北农业方面做了不同程度的剖析,这些论著都较为全面的记载了近代以来东北农业的发展状况,取得了很大的突破,但是,我们也应看到大部分论著都集中的讨论几个有代表性的问题上,笔者认为,我们应该拓展一些新的领域以期推动研究的深入开展。

东北的农业,自清朝后期的开禁放垦政策的繁荣到“九一八”事变后期一段时间的危机,在曲折中发展,笔者认为农业的发展贯穿在整个历史发展进程中,农业是立国之本,农业的兴衰一定程度上代表国家的兴旺发达,是对历史的反馈。笔者认为近代以来东北农业在学术界的研究大致分三个阶段:(一)清朝后期开禁放垦政策后的繁荣。(二)“九一八”事变后出现农业危机。(三)建国后农业的发展时期。以上大致分几个方面,选取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章,就近年来学术界对近代东北农业的研究状况,做了较为粗略的概述,当然,应特别指出,由于笔者自身能力有限,在对大量的论著进行取舍和分析的过程中,在文章的论述可能存在许多偏颇之处,还望各位前辈学者予以批评指正。

参考文献:

[1]衣保中:《中国东北农业史》,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年版。

[2]章有义:《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版。

[3]衣保中:《东北农业近代化研究》,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

[4]刘祖荫:《满洲农业经济概论》,新京建国印书馆刊印,1944年版。

[5]孙心农主编:《东北农业概况调查》,农政班印1945年版。

[6]李文治:《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1840-1911),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1957年版。

[7]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研究组编:《东北经济小丛书・农产(生产篇)》,东北物资调节委员会刊行,1948年版。

[8]于春英、衣保中:《近代东北农业历史的变迁》,吉林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9]郭葆琳:《东三省农林垦务调查报告》,东京神田印刷所出版,1915年版。

[10]黄希源主编:《中国近现代农业经济史》,河南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

[11]陈振先:《奉天全省农业调查书》,1910年版。

[12]东省铁路经济调查局编:《北满农业》,中国印刷局,1928年版。

[13]魏芙蓉、张锐:《东北农业近代化的特点》,东北亚论坛,1998(04)。

[14]衣保中、吴祖鲲:《论东北农业近代化》,社会科学战线,1997(01)。

[15]衣保中:《论近代东北地区的大农规模经济》,中国农史,2006(02)。

[16]吴祖鲲、富萍:《东北近代农业发展的经验与教训》,长白学刊,1998(03)。

[17]谢学诗:《“九・一八”事变后的东北农业与农民》,社会科学战线,2001(05)。

[18]衣保中:《东北地区农业发展的历史线索》,《中国农史》,1994(01)。

[19]衣保中:《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对中国东北地区农业影响的研究》,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

[20]郭有义:《满洲农村现状及其农业对策》,益世报,1935年7月6日。

[21]景爱:《历史时期东北农业的分布与变迁》,中国历史地理论丛,1987(02)。

[22]李晓光:《1904~1911年日俄对我国东北农业发展的影响》,安徽农业科学,2012,(03)。

[23]桑润生:《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农业的掠夺》,社会科学战线,1987(07)。

[24]李淑娟、王鹤:《日伪统治时期日本对东北棉花的统制与掠夺》,黑龙江社会科学,2006(04)。

[25]朱艳、李闰华:《时期日本对东北的粮食掠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2008(03)。

[26]孙玉玲:《东北沦陷时期日伪的农业资源掠夺政策》,近现代史研究,1998(04)。

[27]杨光震:《清末到1931年东北大豆生产发展的基本趋势》,中国农史,1982(01)。

[28]佟静:《近代东北大豆业概论》,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1993(03)。

[29]韩玲红:《浅析前期(1931―1935年)的东北大豆业发展》,学理论,2011(28)。

[30]李淑娟:《时期东北大豆经济衰落对农民生活的影响》,学术交流,2008(02)。

[31]郭文韬:《略论中国栽培大豆的起源》,南京农业大学学报,2004(01)。

[32]张左华:《东北大豆国际贸易的衰落》,新亚细亚,第十卷第二期。

[33]金颖:《近代水稻传入东北及其影响研究》,中国农史,2010(03)。

[34]金颖:《近代东北地区水田农业发展史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35]吉林省农科院主编:《东北水稻栽培》,吉林省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36]于春英:《时期水稻发展研究》,社会科学辑刊,2009(03)。

[37]衣保中:《朝鲜移民与东北地区水田开发》,长春出版社,2000年版。

[38]衣保中:《民国时期吉林省的水田开发政策》,古今农业,2004年(02)。

[39]季道藩主编:《中国农业百科全书》,(农作物卷分册,棉花),农业出版社,1986年版。

[40]万连步:《棉花》,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年版。

[41]胡华:《日伪在沦陷区的棉花增产与棉花统制》,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01)。

[42]王衫:《二十年代移民开发东北农业略论》,史学月刊,1999(06)。

[43]吴希庸:《近代东北移民史略》,东北集刊,1941(02)。

[44]何廉:《东三省之内地移民研究》,经济统计季刊,1932(01)。

[45]让慈:《中国移民满洲之过去及现在》,湖南大学期刊,1933(08)。

[46]范立君:《近代东北移民与中国东北社会变迁(1860~1931)》,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

[47]满洲移民史研究会:《日本帝国主义在中国东北的移民》,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8]中央档案馆等编:《满洲农业移民概说》,中华书局出版,1991年版。

[49]衣保中:《日本移民与洲国的殖民地农业》,东北亚论坛,1996(04)。

[50]刘大可:《山东移民垦殖与东北农业发展》,东岳论丛,2001(04)。

[51]高乐才:《论近代中国东北关内移民与农业经济的迅速发展》,东北师大学报,2008(05)。

[52]桑润生:《中国近代农业经济史》,农业出版社,1986年版。

[53]范立君、许凤梅:《近代东北流民与农业开发》,吉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02)。

[54]刘信君:《民国时期吉林省的移民浪潮与农业开发》,社会科学战线,2007(04)。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范文第2篇

一、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专业口径狭窄

传统农学专业的学习对象主要是大田作物,如玉米、小麦、水稻,而北京郊区随着城镇建设的发展,三大作物的种植面积逐渐缩小,甚至生长期间需水量较大的水稻已经限制生产,小麦亦改为节水种植。有限的农用土地逐渐被籽种农业和设施农业的兴起所占领,传统农学专业人才应用的舞台日渐缩小。

(二)专业课程老化

传统农学专业的骨干课程主要是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和作物育种学。作物栽培学和耕作学课程的学习目标是提高粮食作物的产量,面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农作物种植的多元化、生产的机械化、设备的现代化和农业功能的转化,其学习内容与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渐行渐远。

(三)实践教学简化

学校正向综合大学转变,原本在校内的农场、实验田逐渐被其他功能的建筑所替代,实践教学远离教学区,实验课与理论课在不同场地进行,增大了实验课的难度和成本,原来每天都要求观察农作物生长情况的教学安排,在成本约束下,变成了一次,投入时间少,学生学农兴趣很难形成。(四)动手能力弱化在教学改革“厚基础”的大背景影响下,专业课时逐渐减少,相应的实践学时也在减少,在规定的实践教学时间内,很难培养学生扎实的实践技能。实验课中以验证性实验居多,教师无法得到学生掌握实验技能情况的反馈,学生也以考试能过关的低标准要求自己,导致实验设计能力差、独立操作能力差。

二、专业方向与课程体系的改革

针对上述问题,按照北京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特点和专业教师的业务优势,经过多方调研和论证,提出了“适合北京需求,培养都市型农业人才”的原则,修订人才培养方案,调整专业方向,构建课程体系,增加实践环节,争创特色专业。

(一)调整专业方向

农学专业的支撑学科以作物遗传育种学科为主,作物遗传育种学科是北京农学院重点建设学科,硕士点之一,以农作物种质创新和新品种选育为特色,先后选育出6个小麦品种,6个玉米品种,4个小豆品种,2个大豆品种,师资力量在种子科学方面有优势。其次,根据北京农业的发展方向,籽种农业将成为北京农业的优势产业。因此,农学专业在2003年第一次改革时,将专业学习方向调整为“种子科学与工程”方向。2006年,又针对北京观光休闲农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拓展专业领域,借助本院园艺学科和北京都市农业研究院(北京农学院)的师资力量和教学条件,增设了“观光农业”的学习方向。至此,农学专业包括:“种子科学与工程”和“观光农业”两个学习方向,形成了培养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观光农业两个核心产业所需人才的新型农学专业,每年两个专业方向各招收一个本科生班。农学专业的两个专业方向直接针对北京都市型农业中籽种农业和观光休闲农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鲜明。“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北京籽种产业发展需要的,掌握种子科学与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理论、技能;懂得国内外种子法规、经营管理等方面的知识,能在种子管理部门、种子加工与生产、种子营销企业等领域和部门,从事新品种选育、种子繁殖生产、种子检验、经营与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才;“观光农业”专业方向侧重于培养掌握观光休闲农业、设施农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在农业观光园区、农业文化旅游产业、高科技现代农业园区等部门和领域,从事技术指导、规划设计、项目策划和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专业人才。

(二)构建新型专业课程体系

2005年在北京市教委“农学专业课优化整合及骨干课程体系的研究”教改项目的支持下,根据专业学习方向和培养方案改革课程体系,并对课程内容和教学手段进行深入调整。经过反复修订,形成了现在的专业课程体系。“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包括:《植物育种学》《种子生物学》《种子生产学》《种子加工与贮藏》《种子检验学》《种子法规》《种子经营与管理学》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种子营销学》《作物栽培学》《耕作学》《园艺学概论》《植物种质资源学》《国际贸易学》等。专业课程体系以新品种选育、种子生产、加工、贮藏、质量检验、经营管理为主线,涉及种业产业化方方面面的知识;“观光农业”专业方向的专业必修课为《农业生态学》《植物种质资源学》《观光农业》《现代农业生产原理与技术》《都市农业发展规划》《都市型农业评价案例分析》等,专业选修课程包括:《新农村发展规划》《现代设施农业》《有机农业》《籽种农业》《农业项目投资与评估》《城市园林与绿化》《观赏植物装饰与应用》等,形成了以观光休闲园区、现代高科技园区建设、管理为主线的课程体系。课程内容均面向北京农业生产需求,很多课程没有现成教材,任课教师就边学习、边总结、边教学。学生感到学的知识理论联系实际,有用武之地,增强了学习兴趣和主动性。通过专业方向和课程体系的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有学习方向,每个学生都有专业特长。

(三)增加实践教学环节

为加强实践环节,在教育部“新世纪高等农林教育改革工程———农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和校内外基地建设的研究与实践”(2002-2005)教改项目的支持下,将农业生产中常用的技能作为农学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形成实践课程《农事学》教学体系。《农事学》在2004年被评为北京市精品课程,其配套教材《农事学实践教程》为2005年北京市精品教材。目前,该课程改名为《植物科技技能训练》,成为植科学院所属农学、园艺、植保专业的基础实践课程,该课程从大学第一学期开课直到第四学期,每周3个学时。在农学专业两个新学习方向形成后,又对专业课学习增加实践环节。原则是专业课学时不变,调整实验课时和增加教学实习天数,同时安排一些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现在的专业课都增加或补充了实践教学,例如,《植物育种学》课程包括30学时理论课、10学时实验课和9天教学实习;《种子加工与贮藏》课程包括16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种子检验学》课程包括8学时理论课、16学时实验课和3天教学实习等等。在科研实践、生产训练和创新竞赛等活动安排上,第四学期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假期或周末参加不少于12天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在学习专业课之前了解农村、了解农民、了解农业生产。第六学期以毕业论文为主线,学生自由选择毕业论文指导教师,参加导师的科研课题活动,完成毕业论文,毕业前答辩。同时组织、鼓励学生申报市级或校级“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计划”项目课题,通过参与项目研究的方式激发大学生创新与创业热情,提高科学研究与创业能力,目前,农学专业已经形成了以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为基础、有一定理论体系和实用价值的实践教学体系。该体系包括:(1)大一、大二学生设置有《植物科技技能训练》课程,每周一次3学时,学习与农业生产相关的技能。(2)大二学生参加不少于12天、由教师指导的“三农问题调查”和“拓展训练”活动。(3)大三学生开始参加科研训练,加入到指导教师的科研课题中,在科研活动中进行毕业论文设计、实验实施和写作,毕业前完成论文答辩。(4)大四学生在第八学期结合就业参加毕业生产实习。这一套实践教学体系,保证学生在大学四年期间结合农业生产实际不断线,培养学生的理论结合实践的能力。同时,每年聘请名师专家来校讲学,使课堂教学与北京都市农业的生产实际紧密结合,基本实现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科学研究”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实践教学往往难以掌控,为了督促师生更好地完成实践环节,在考核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评价标准,完成后计学分,保证教学质量。例如,(1)在每次实验、实习结束后,要求学生独立完成实验或实习报告,分别考核,考核成绩占课程总成绩的30%~40%。(2)“三农调查”和“拓展训练”等实践环节,要求每位学生深入北京农村或农业生产一线,进行调查、考察,结束后完成调查报告,采用答辩方式,全体导师为评委集体考核,合格后方可计入学分。(3)毕业论文采用导师负责制,学生每人一题,依次完成论文综述、论文设计(开题报告)、论文写作和论文答辩等工作,每项工作均由导师进行评价和集体考核,最终成绩采用优、良、中、及格四个等级,毕业论文只有达到中等以上成绩,方能合格毕业。几年的实践表明,实践教学的严格要求,督促和激励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拓展了学生的思维、提供了施展才能的空间和条件,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学生毕业后很容易融入到工作岗位中。

三、都市型农学专业的建设成效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农林经济管理 人才培养 学生需求

近年来,党中央和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问题,自2004年以来连续了多个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建设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计划。在中央精神的指导下,各地把发展现代农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中心工作来抓。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既需要政策扶持、资金投入、技术支持,更需要人才支撑。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肩负着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输送“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能创新”的人才的历史使命。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我国高等农林院校的传统及优势专业。长期以来,专业人才的培养始终处于如何体现优势、特色与兼顾就业的两难境地,人才培养的正确定位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难题。在专业方向设置和课程设置上离农现象严重,专业特色不明显,与其他经管类专业相比,学生在就业市场上缺乏竞争力。随着党中央国务院对“三农”工作的重视及农村就业环境及政策的改善,目前该专业大学生投身于现代农业发展和新农村建设的愿望也在发生一定程度的改变。本文基于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的问卷调查,试图根据学生需求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改革,在保留原有特色的基础上,提高学生自身能力,从而提高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上的竞争力。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情况

我国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原来分为农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和林业经济管理本科专业,1998年才将这2个本科专业调整为1个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不同农林高等院校该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各有侧重,通常农业院校( 如中国农业大学等) 构建的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课程体系偏重于农业经济管理,而林业院校(如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 则偏重于林业经济管理。但都有涉及农林业、经济学和管理学知识。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由公共基础课、公共选修课、专业基础课、专业必修课、专业选修课及实践教学环节等构成,具体课程设置情况见表1。

实践教学环节 基础会计学实习、统计学原理实习、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农林业概论实习、技术经济学实习、农林企业管理综合实习、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 暑期社会实践、中期论文、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需求调查——基于学生的调查

本研究对浙江农林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在校生和毕业生发放问卷165份,共收回有效问卷151份,有效问卷率达91.52%。问卷调查结果如下:

1.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总体认知

调查问卷中询问了学生填报高考志愿情况、对专业优势及就业方向的认知、对专业喜爱程度的变化情况、未来就业方向的选择等。调查发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是第一志愿的学生只有75人,占调查总数的49.7%。认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最大的优势在于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其次认为专业知识面涉及农业、林业、经济、管理四大学科范畴,师资队伍强、拥有课题多,提供的综合实习等机会多也是该专业的主要优势。对未来就业方向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2人,占调查总数的1.3%;基本了解的学生有115人,占调查总数的76.2%;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19.9%和2.6%。与刚入学相比,17.9%的学生越来越喜欢该专业,17.2%的学生越来越不喜欢该专业,而64.9%的学生认为和之前差不多。在“未来的就业方向”这一问题上,选择在一般企业就业的最多,其次分别是事业单位、公务员和考研,而选择大学生村官、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自己创业的较少,另外也有少数在校学生表示没有考虑过未来的就业方向。说明目前学校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宣传力度还不够,大部分学生对该专业没有充分的了解。学生长期以来受传统就业观念的影响,投身于“三农”的愿望往往较弱,其就业去向选择绝大多数与“三农”无关。

2.对课程设置的看法与要求

(1)对课程体系总体上的看法与要求。调查结果显示,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设置完全了解的学生仅有4人,占调查总数的2.6%;基本了解的学生是110人,占调查总数的72.8%;不太了解和完全不了解的学生分别占23.3%和1.3%。从学生对课程设置的满意度来看,仅有1.3%的学生感到非常满意,41.7%的学生感到较满意,49%的学生感到满意,仅有8.0%的学生表明不满意。当问及该专业最需要加强的是哪方面的课程时,有40.4%的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的是实践类课程,30.5%的学生认为是农林类课程,15.9%的学生认为是管理类课程。当问及目前急需补充的知识是什么时,53.6%的学生表示急需补充相关的专业知识,39.7%的学生急需补充通用知识,剩下6.7%急需补充其他方面的知识。

(2)对公共基础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公共基础课主要包括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体育类和思想政治类课程。其中,大多数学生认为英语类、数学类、计算机类需要加强教学力度,尤其是计算机类和英语类课程。在计算机类课程方面,学生希望可以开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数据库等课程。关于英语课,仅有6%的学生认为大学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很有效果,38.4%和32.5%的学生分别认为有些效果和效果一般,认为不太有效果和没有效果的学生占23.1%。可见,大部分学生认为英语课对其英语水平的提高有一定的效果。当问及英语课开设几个学期比较合理时,有56个学生选择“6个学期”,53个学生选择“4个学期”,35个学生选择“2个学期”,其余7人选了“其它”选项。当问及数学课难度如何时,认为很难的有5人,占调查总数的3.3%;认为较难和一般的分别有48人和83人,分别占31.8%和55%;认为较容易和很容易的学生占9.8%。可见,有相当部分同学对目前英语课安排4个学期不太满意,有37.33%的学生希望延长英语学习时间;有45.1%的学生认为数学课程偏难,应适当降低难度。

(3)对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设置的看法与要求。本次调查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相关内容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具体情况如表2所示,可见,总体上,学生对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满意度较高,但相比之下,对课程的授课方式、教学内容及考核方式满意度相对较低,有12.6%的学生对课程的授课方式不满意,11.9%的学生对教学内容不满意,18.6%的学生对考核方式不满意。当进一步问及“如果对授课方式不满意时,应增加哪些授课方式”时,有68人作了回答。选择“增加案例教学”的有46人,选择“实习、实验室模拟”的有45人,选择 “综合性课程设计”的有30人,选择“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的分别有27人和21人。在回答“若不满意,认为教学内容方面还存在哪些问题”时,有64人做了回答。选择“知识面很宽,但缺乏深度”的有45人,选择“内容枯燥、过时,缺乏热点问题”的有41人,选择“不同课程之间,部分内容经常重复”的有27人,选择“教材不统一,不够系统”和“重经济学,轻管理学”的分别有23人和19人,而选择“重国内理论,轻国外理论”的仅有8人。在回答“若不满意,应增加哪些考核方式”时,有46人作了回答。选择“撰写小组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9人,选择“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的有11人,而选择“开卷测试”和“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的分别有6人和2人。可见,学生对改革目前传统的填鸭式为主的教学方式、单一的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的呼声较强,希望采用启发式教学和多样化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表2 专业基础课、专业课满意度调查(单位:%)

指标 非常满意 较满意 一般 较不满意 非常不满意

开设数量 8.6 55.0 28.5 7.3 0.6

开课学期 5.3 58.3 29.1 7.3 0

学时安排 4.6 49.0 42.4 4.0 0

难易程度 4.0 50.0 40.0 6.0 0

授课方式 4.0 43.0 40.4 11.9 0.7

教学内容 4.0 45.0 39.1 11.9 0

考核方式 4.6 37.7 39.1 16.6 2

3.对实践教学环节的看法与要求

对于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所开展的实践环节,42人认为最有效果的是“农林业概论等课程实习”,35人认为是“会计学基础、统计学原理实习”,也有35人认为是“农村社会经济调查综合实习”,32人认为是“毕业实习”,而选择“社会经济调查与应用文写作”和“暑期社会实践”最有效果的分别仅有4人和1人,余下2人觉得以上实践活动均没有效果。由于综合实习是农林经管专业的一大特色,且对学生起到一定的历练作用,因而对综合实习作进一步了解。调查结果显示,60人认为综合实习的时间“两周”最宜,52人认为是“一周”,21人认为是“四周”,18人认为是“三周”。当然,学生也反映目前综合实习还存在许多问题,主要问题有:综合实习流于形式,没有实质性的效果;经费不足,补助标准过低;难寻合适的实习单位;时间安排不合理;缺乏科学合理的实践教学考核依据;实习地点偏远;人数安排不合理等。

三、对策建议

1.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

调查发现,学生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未来的就业方向等均不是很了解,而且“轻农”思想较为普遍。因此,高等农林院校可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发放宣传册和师生交流会等方式,让学生更好地了解专业的发展历史和现状,提高学生对专业的认知度。同时,应注意对学生进行思想上的指导,尤其是就业指导,改变其传统的思想观念,增强学生对该专业的热爱,培养学生的“三农”情结,鼓励他们到农村基层工作,尤其是到农林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工作,选择大学生村官作为将来的就业方向。使大学生成为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生力军。

2.根据学生需求适当调整公共基础课

各类公共基础课中,学生认为最需要加强计算机课程。除《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应用基础》和《高级语言程序设计》外,建议增设办公自动化、计算机应用软件、统计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等较为实用的课程。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调查显示,约37%的学生希望英语课能开设6个学期,因而可以适当增加英语学时,或者延长英语课的学习时间,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英语学习的机会。此外,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适当降低数学课的难度。

3.改革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和考核方式

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在大学生的人才培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大部分学生寄予了厚望。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改革力度。首先,要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授课方式,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的授课方式,增加案例教学,实习、实验室模拟,综合性课程设计,课题讨论、辩论和专家讲座及论坛等授课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训练。其次,要改革教学内容,教师应经常性的开展教学讨论,注意避免不同课程之间教学内容的重复,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适时加入热点问题,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改变单一的期末闭卷考试的考核方式,根据课程的性质,有选择地采用撰写个人论文或研究报告、考试和撰写论文结合、开卷考试、口试等考核方式,以测试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4.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相结合

个人的知识水平决定着就业的起点和收入,个人的知识结构决定着就业方向,个人的知识积累决定着工作中的进步。长期以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的设置比较注重经济学和管理学,而实践类和农林类课程显得较为薄弱,调查中,70.9%的学生反映需要加强这两类课程的教学力度。

同时,新时代背景下的人才都需要对变化中的中国农业、农村区域经济、农业经济管理的实践具有一定认知,并具备独立解决相关问题的理论储备和实践能力,学校应把实践教学作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发展的一个重要环节。针对综合实习存在的问题,建议建立校外实习基地,与企业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适当增加实习时间,合理安排人数,避免学生走马观花;提高补助标准,调动学生积极性;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依据。此外,要丰富和完善第二课堂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学科竞赛和科技创新项目,完善第二课堂学分制度,并建议通过与“优秀毕业生”、“优秀班干部”和入党推优等挂钩,促进学生积极参加第二课堂,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能力。

参考文献

[1]颜华,郭翔宇.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调查与分析[J].经济研究导刊,2011(22)

[2]张於倩,李顺龙,马文学等.农林经济管理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对策研究[J].中国林业教育,2006,24(5)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休闲农业;发展对策;关键环节;可持续发展;途径和措施

中图分类号:F323.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51132071

引言

我国农村自建国初期的后就遵循计划经济制度的要求,加入到互助合作社和的体系里,逐步形成了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的结果。城乡二元结构严重束缚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国家在政策上倾向于城市,使得很多投资,技术,人才都流向了城市。城乡二元结构不仅使得农业,农村,农民得不到发展,还给城市的发展带来了很多负面效应。农业发展缓慢,农民增收困难,很多农民纷纷离开农村进入城市打工。农村大量的田地被闲置,农民的进城潮还给城市带来了诸如,环境污染,绿地减少,交通拥堵等等的问题。2004年,国务院颁布《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在这项政策推动下,很多企业和个人从进场务工的农民手中获得农村闲置的土地和荒地的经营权,加入资金、技术的投入,盘活了农村闲置的土地、荒地。产生了一种以农业产品为资源,农村生态环境为依托,自己购进的设备为主体的新型农业生产经营形态: “休闲农业”。

1 休闲农业的概念

“休闲农业”起源于19世纪30年代中期的欧洲。迄今为止,“休闲农业”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各个国家的各个学者给出的定义都不一样。国内外学者对“休闲农业”的定义大致如下:

纵观国内外众多学者的观点,休闲农业的定义可以概括为:在秀美的生态农业资源的基础上,设计、开发、建设集旅游、观光、住宿、购物、度假、教育等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其目的是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村的就业率,加快经济发展,促进生态平衡。

2 休闲农业的特点

2.1 低成本

休闲农业不同于传统农业,传统农业以成熟的农作物来实现经济效益,从开始种植就需要大量的种子、化肥、农药、机械的投入。培育期间还需要更多的人力、物力、财力。产生的效益很低。休闲农业则是依赖于农业资源和周围的生态环境之上,一次性购入建成可供游客观光、休闲、住宿、教育的场所,后期维护成本较低。

2.2 高收益

休闲农业一次投入的成本可以产生高于传统农业同等成本产生的经济效益,很多农民在休闲农业中的收益远远高于在传统农业中的收益。

2.3 污染小

传统农业一直在粗放式经营,耕作过程中流失的化肥、农药和收割时产生的大量秸秆对周边河流产生严重的污染。休闲农业主要以农业为辅、休闲为主,因此它比传统农业更加的环保。

2.4 产品附加值高

传统农业只是单纯的销售农产品,休闲农业则不同,同样一片果园,传统农业单单的销售果子,休闲农业则可以让游客观光、采摘果子、动手榨果汁等。产品附加值远远高于传统农业。

3 宝应县概况

宝应县始建于秦,位于江苏省中部,长江三角洲北翼。E119^7,43;~119,42.51,N33.2.46~33.24.55,属里下河平原区。全县共有乡镇14个,省级经济开发区1个,全县拥有耕地面积7.67万km2。宝应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日照充足,呈热带季风性气候特征。适宜动植物的繁衍生息和种植生长。

4 宝应县休闲农业分析

4.1 地理优势

宝应属于黄淮冲击平原,一条京杭大运河贯穿其中。境内海拔在2m左右,s331省道贯穿东西,s237省道贯穿于南北,县内湖泊密布,共有河流42条,是南水北调的源头地。周围有扬州、上海、南京、连云港等重大港口。宝应距离苏中机场只要近一h车程,在建的连淮扬镇高铁宝应站使宝应和全国大城市的距离大大缩短。

4.2 文化优势

宝应始建于秦,距今已有两千多年历史。南接历史名城扬州市,北连文化名城淮安市。少时的读书处使得宝应更具有文化底蕴。久远的历史和现代文明使得宝应这座城市更具人文魅力。

4.3 市场优势

宝应县2014年GDP总量408.20亿元,在政府的带动下,全县人民人均收入同比增长11%,居民的收入增加使得休闲农业的消费市场潜力增大。

4.4 政策优势

2010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大力推进农业特色化、规模化为目标,着力发展生态旅游农业和传统农业的有机结合。

4.5 区位劣势

全县现有休闲农业企业11个,休闲农业个体经营户10家。多数休闲农业区位交通不便利。在推广时候难度很大,消费者群体范围大大被限制。

4.6 内容单一、设施不健全

除了荷园和白鹭岛两个大的休闲农业外,其他休闲农业,内容形式单一,很多只是单纯的让游客进行采摘、垂钓活动,没有最大程度的开发,在和其他休闲农业企业竞争的时候缺乏优势。

经营管理者素质低:很多休闲农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很多以前是从事农业生产、加工的工作,对经营管理休闲农业缺乏系统性的管理技能和知识,尽管有关部门在对很多管理者进行培训,但效果还不是很显著。

4.7 休闲农业缺乏规范的管理

县内绝大多数休闲农业虽然取得营业执照、税务执照,但是很多很多游客反应自己要求开张发票的时候,很多休闲农业没有发票可开。休闲农业在县内已经运营数家,当时还没有一个真正的行业规范和技术指导。问题的根本是没有一个统一的管理部门。

4.8 知名度不高,品位低

县内休闲农业的消费者群体还局限于本县及周边县市,原因是本县很多休闲农业定位低、规模小、低品味,没有品牌营销意识。内容不够丰富,设施过于简陋。社会影响力低。

5 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对策

国内外学者对于发展休闲农业有着不同的看法和对策,通过对宝应县休闲农业的调查认为:下一阶段,宝应县休闲农业的发展思路一定要高举科学发展观旗帜、统筹城乡发展、坚持现代农业道路、坚持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业和农业的优势。全力打造多功能型的休闲农业。

5.1科学规划布局、因地制宜

县有关部门一定以休闲农业长远发展为目标,要将休闲农业区位的定位同城市旅游规划、城乡一体化规划、农业产业化规划结合起来。休闲农业的区位规划一定要突出特色,从各乡镇、各村的农业资源、经济资源出发,选择一条适合本乡镇、本村发展的道路。努力打造:“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特色休闲农业。

以农为本、以农为辅:休闲农业是依托农业发展起来的综合性产业,但是整个产业一定要贯穿“农”字,千万不能脱离农业产品,不能盲目的追求服务业的发展。但是在以农为本的前提下,要合理的开发的第三产业,坚持立足农业,合理开发观光、旅游、采摘、住宿、教育等项目。

5.2 制定政策、扶持休闲农业

政府一定要完善相关机制,大力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到休闲农业中去,应积极鼓励农民自主开发休闲农业,对于自主开发休闲农业的农户给予政策激励,加大对休闲农业的扶持力度,引领农民自主创业。在用地审批过程中,一定要加大监管力度、规范用地,避免出现土地滥用、他用。

5.3 加大品牌建设

休闲农业包含了农业、工业、服务业的经营管理内容,需要具有更专业技能的从业人员。很多从业人员缺乏责任感、品牌意识淡薄。只顾眼前的利益,没有立足长远的发展目标,致使休闲农业发展缓慢,效益低下。

强化监督机制:休闲农业选址多在乡镇村落,很多时候政府的监督力不足,致使很多休闲农业胡乱经营,扰乱市场秩序。游客投诉处理不及时,使得休闲农业进入一个不健康的发展模式。因此,强化监督机制,加强休闲农业的管理,使休闲农业能通过正规形式占得市场份额。

6 结语

宝应县休闲农业正在蓬勃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宝应县的经济、文化、教育、旅游等共同发展的基础之上。但宝应的休闲农业较周边县市的休闲农业水平还是较低。在政府的引导下,大力发展休闲农业可以产生农产品附加值、增加农民收入、提高社会就业率、保护乡村民俗文化、提高教育水平等的乘数效应。对于促进农村和农业的经济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休闲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赖明洲,薛怡珍,谢佩珊.台湾休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刍议[M].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2]郭焕成,郑健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第二届“海峡两岸休闲农业与观光旅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2004.

[3]范水生:休闲农场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4]陈墀吉,陈德星.休闲农业概论,台北:威仕曼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5.

[5]廖树宏.新农村新休闲[M].台北:商讯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2008.

[6]卢云亭,刘军萍.观光农业[M].北京出版社,1995.

[7]叶滢,刘杰. 城郊休闲观光农业发展初探[J].江西社会科学,2001(12).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 中国农业的起源是一种漫长的演化过程。先人们在自然环境和人口压力的条件下,采取半定居、定居的群聚方式,模仿动物的觅食习性,通过长期对植物的研究、筛选,开始了由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的转变,发明了农业。农业的发明促进了社会结构向高层次的演进。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约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能够繁衍生存,得益于农业的发明。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考古学研究的进展使农业起源研究成为高层次理论探讨的一个热门课题。考古学、地理学、植物学、动物学、人类学、历史学等多学科的许多学者参与其中,通过孢粉学、粪化石、民族植物学、植物硅酸体分析、人骨同位素及微量元素分析,对了解我们的先人吃什么以及农业如何起源问题带来了希望。

一、农业起源是一种漫长的演化过程。从黄河流域到长江流域,这片莽莽大地是块肥沃的田园。这里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祥地,是中华民族千万年的故乡。众所周知,早在四五十万年前,在北京周口店一带就已经发现了猿人,叫“中国猿人”或“北京人”或“中国猿人北京种”。从古猿人到广东曲江县的“马坝人”(介乎于猿与智人间的过渡人类),再到内蒙古的黄河套地带的“河套人”(智人)及北京周口店的“山顶洞人”(真人),他们已经懂得制造和使用石器。他们用制造的石刀石锤,来与野兽像鹿、豹、熊、虎、土狼、野猪等搏斗,猎取食物。为了避免风雨等自然现象和野兽的侵害,群居于洞穴。古史称“穴居野处”,“茹毛饮血”的洪荒时代。整个旧石器时代的经济是简单的狩猎采集经济,其特点是:(1)通过流动来保证资源供应;(2)通过分裂来缓解人口资源的压力;(3)领土占有意识较弱;(4)强化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中石器时代,先人们在石器的制造、捕猎能力等方面的技术虽然有了很大提高。但是,随着猎物的不断减少,人口的不断增加,猎肉储存困难以及季节变化等因素,食不果腹,衣不遮体是显而易见的。他们只能靠野生植物冲饥,生存环境十分恶劣。久而久之,先人们就渐渐的尝试保护、种植可食植物,来弥补肉食之不足。然而开启了农作物种植之先河,这是一个比狩猎更艰辛、更漫长的过程。因此,中石器时代的“广谱革命”是因生态环境和资源变化的影响,食物资源的绝灭、消失和迁徙迫使人类探寻新的生存资源。广谱经济的特点是:

(1)通过强化采集来保证食物供应;(2)增加劳力投入;(3)强化领土意识;(4)减少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人类借鉴动物觅食的习性和规律,采取定居和半定居的方式,通过严密组织、强化劳力投入、利用各种技术来开拓、利用和储藏食物。因此,中石器时代是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转变时期,是农业的发轫。究其原因,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博赛洛普《农业发展的条件》(1965年出版)和美国考古学家科恩《史前期的粮食危机》(1977年出版)的论点:农业起源是对资源短缺和人口压力的一种反应。

二、农业起源的发展阶段。农业起源应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工筛选后成为栽培植物,该阶段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变化不大。原始农业的兴起是指农作物的种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先人重要的生计从业活动,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栽培作物起源先于原始农业的兴起。

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最早从理论高度阐释农业起源的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分辨出8个农业起源的中心,它们是:中国(136种植物)、印度(117种植物)、近东(83种植物)、委内瑞拉高地(49种植物)、安第斯山(46种植物)和苏丹—阿比西亚(38种植物)。中国的农业起源,一是以种植黍和粟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二是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考古工作者通过碳十三与氮十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选法等,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通过对内蒙赤峰西辽河上游地区兴隆沟遗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认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铺地黍或野糜子,这四种植物都是现今常见的田间野草。兴隆沟遗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

总之,农业起源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使人口大规模的集聚,利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改造自然,促进社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

参考文献

1.陈淳:《考古学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范文第6篇

(1)通过强化采集来保证食物供应;(2)增加劳力投入;(3)强化领土意识;(4)减少群体之间的食物分享。人类借鉴动物觅食的习性和规律,采取定居和半定居的方式,通过严密组织、强化劳力投入、利用各种技术来开拓、利用和储藏食物。因此,中石器时代是利用经济向农业生产经济转变时期,是农业的发轫。究其原因,正如美国考古学家博赛洛普《农业发展的条件》(1965年出版)和美国考古学家科恩《史前期的粮食危机》(1977年出版)的论点:农业起源是对资源短缺和人口压力的一种反应。

二、农业起源的发展阶段。农业起源应该分为两个发展阶段,即农作物栽培的起源和原始农业的兴起。农作物栽培的起源是指野生植物经过人工筛选后成为栽培植物,该阶段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变化不大。原始农业的兴起是指农作物的种植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成为先人重要的生计从业活动,进而推动了人类社会的经济、文化的发展。栽培作物起源先于原始农业的兴起。

三、中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中心区之一。最早从理论高度阐释农业起源的苏联植物学家瓦维洛夫分辨出8个农业起源的中心,它们是:中国(136种植物)、印度(117种植物)、近东(83种植物)、委内瑞拉高地(49种植物)、安第斯山(46种植物)和苏丹—阿比西亚(38种植物)。中国的农业起源,一是以种植黍和粟两种小米为代表的北方旱作农业起源;二是以种植稻谷为代表的南方稻作农业起源。考古工作者通过碳十三与氮十五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和植物浮选法等,对湖南道县玉蟾岩遗址和江西万年仙人洞与吊桶环遗址的研究结果证实,中国栽培稻起源时间在公元前10000年前后。通过对内蒙赤峰西辽河上游地区兴隆沟遗址的研究,目前学术界认为,栽培粟的野生祖本可能是狗尾草或谷莠子,栽培黍的野生祖本可能是铺地黍或野糜子,这四种植物都是现今常见的田间野草。兴隆沟遗址可能是粟和黍的起源地,距今8000年左右。

总之,农业起源对人类社会最重要的影响是使人口大规模的集聚,利用群体的智慧和力量来改造自然,促进社会结构向高层次演进。

参考文献

1.陈淳:《考古学理论》,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

2.朱乃诚:《中国史前稻作农业概论》,《农业考古》,2005年

论文关键词:农业起源考古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范文第7篇

关键词:云南;农田水利;建设

一、基于水利建设的总体思路论著类

关于我国水利总体的研究多见于论著,以商务印书馆,1984年5月出版的郑肇经著的《中国水利史》一书为冠,全书对我国重要水系做了较为详实的记录,并对我国历史上各个时期的灌溉、海塘、水利职官的相关内容进行了分别论述。此书是一本难得佳作,郑肇经先生利用了国民政府时期的许多调查资料,详细的梳理和研究了我国各朝各代的水利建设情况。当然,在论述角度上此书的论述更多的是从政府层面进行,而关于水利建设给农业生产带来的直接影响和收益情况则论述较少。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36年2月出版的冀朝鼎的《中国历史上的经济区与水利事业的发展》一书,也是重要的著作。在此书中作者以高度的概括力,通过对我国古代水利事业发展过程的阐释,提出了我国历史上基本经济区这一重要概念。当然,由于作者所处的环境和时代,他的某些观点与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研究与商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11月出版的姚汉源主编的《中国水利发展史》,此书是在1987年姚先生所著的《中国农田水利史纲要》的基础上重新改版而来的。此书从历史文献中爬梳史料,扼要叙述了我国从传说中大禹治水直至新中国成立前的水利事业发展概况及工程技术发展史。此外,作者还指出政治经济与水利之互相制约,互相影响,为社会发展的一部分。尽管此书缺乏从经济发展角度看水利发展史,但仍不失为一本提供资料的佳作。

关于中国水利建设不仅有大批国内学者发表著作,国外学者也有著述,如台湾文史哲出版社,1984年出版的日本学者森田明著,郑派译的《清代社会水利史研究》一书,是一本有关清代水利建设的专著,阐述了水利灌溉、治水等事业是一个紧密的整体,不可分离,它们必须与历史自然环境,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各种问题密切配合,方能进行。因此可说,透过中国水利史之个别研究,方才有可能将各时代的政治、社会、经济等各层面或中国社会之历史特质加以阐明。因此,作者将水利史研究定位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不可或缺的一环。

除此之外,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2004年1月出版的邱忠恩主编的《水利经济分册》;农业出版社,1992年出版的汪家伦、张春芳的《中国农田水利史》;水利电力出版社,1986年出版的周魁一编著的《农田水利史略》;黄河水利出版社,2009年6月出版的杨邦柱主编的《中国水利概论》;成都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出版的熊达成、郭涛主编的《中国水利科学技术史概论》等书,也是就我国水利的总体进行研究的专著。

论文方面,研究的时间跨度较大,从两汉到唐宋再到元明清的研究均有论文,具有代表性的有:首都师范大学中国古代经济史硕士董晓泉的《试论两汉的水利工程与水旱灾害》,文章主要对两汉时期的水利工程进行了研究,作者统计了西汉和东汉时期的水灾与旱灾的情况,并强调水利工程建设应该把握一个“度”。其统计的数据较为可靠,可见作者花了很大的功夫。文博,1999年05期出版的张骅的《唐代的农田水利》一文,从总体上对唐朝的农田水利进行了概述,具有一定的可参考性。对宋代研究的有四川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冯鼎的《北宋水利管理考述》,本文从水利管理角度切入,分水利机构和置官、管理法令制度、治理经费来源和力役征发问题及水利政论四个方面对北宋水利管理进行论述,并结合其与政治经济的关系考察北宋水利管理所产生的影响,从而透过北宋水利管理窥北宋水利概貌。此外还有,陕西师范大学报,1995年9月出版的王双怀的《论盛唐时期的水利建设》、安徽史学,2002年03期出版的薛瑞泽的《北魏的农田水利建设》等论文,可以让我们对古人的水利建设有初步的了解。

对整个国民政府时期进行总体研究的成果不多,其中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年02期出版的郑起东的《国民政府时期农田水利的发展》一文,将农田水利的发展分为三个阶段:抗战前受到重视阶段,抗战中持续发展阶段和抗战后受到挫折阶段。总的来说,郑先生的这一成果具有很大价值和意义,对各个地区的水利建设起到较大的参考作用。

二、区域性的水利建设的论著类

关于区域性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以论文为主,从古代一直延续到现代,可谓硕果累累。一是国内学者,二是国内各个高校的研究生,他们对我国农田水利建设的关注,对本文的研究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于国内学者的有上海大学学报,2006年3月02期出版的陈勇的《论唐代长江下游农田水利的修治及其特点》一文,指出农田水利的兴修是我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最为重要的条件之一,对于以植稻为主的长江下游地区来说,农田水利的兴修尤为重要。本文根据文献材料的记载,对唐代长江下游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情况作了具体的考察,并在其基础上总结了该地区农田水利的发展特点。民国档案,2002年4月出版的孙语圣的《民国时期安徽的水利建设》,主要还是基于民国时期安徽各地发生了众多的洪水灾害,进而引发修建水利设施的热潮。陕西水利,2001年5月出版的王建军的《陕西近代化农田水利工程的历史地位》,认为通过兴修新式水利和积累建设与管理经验,可以使农产品大幅度增产,为北方干旱地区农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模式和前景,从而使陕西水利建设成为全国各省的模范。

此外还有,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1年02期出版的王双怀的《明代华南水利建设的区域特征》,将华南分广东、广西、海南、福建四个省份,论述了明代华南不同省份水利建设的区域特征。扬州大学学报,2004年05期出版的陆和健的《抗战时期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述论》,提出抗日战争时期,以陕、川、甘为中心的西部地区农田水利建设,促进了当地农业和社会的发展,支持了抗战,加快了我国西部地区开发的进程。

国内各个高校研究生的成果主要有:山西大学区域社会史硕士王长命的《明清以来平遥管沟河水利开发与水利纠纷》,主要从人类活动与自然资源之间的关系出发,同时还涉及到各个区域之间的人们对自然资源的依赖以及相互之间对自然资源的争夺,从而引发了水利纠纷,最后认为过分依赖资源禀赋的社会,存在着诸多的不稳定的因素。当人口、资源与环境三者中出现任何一个破坏平衡的因素的时候,这样的社会就会陷入无休止的混乱之中。对资源利用方式的变化,带来当地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但同时也埋下不稳定的因素。只有改变单纯依靠资源而生存的发展模式,才能摆脱结构性的贫困,才能杜绝因此而产生的连绵不断的纠纷。

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古代史硕士解诚的《清代前期太湖流域水利建设研究》一文,首先简要回顾了历代太湖治水的基本情况;其次,介绍清代前期(主要是康熙、雍正、乾隆时期)太湖流域的水利建设,并对这一时期太湖治水的成果及治水的思想进行简单的评价;再次,对此时期水利建设的特点做了探讨,并强调这些特点的形成与太湖特殊的地理位置,以及清朝作为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吸收利用了此前各朝的治水经验有关系;最后,也是本文主要的研究部分,在前面分析、归纳、总结的基础上,着力探讨清代前期太湖流域水利建设、河道的浚治,对清代江南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并由此来探讨太湖治水在江南经济发展以及康乾盛世中扮演着怎样的角色。作者试图在这一问题上有所突破,以期在清代前期太湖流域水利建设的过程、特点、效果;太湖治水对江南的繁荣发展;对康乾盛世的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上获得清晰的认识。

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理论学硕士谢丁的《我国农田水利政策变迁的政治学分析:1949-1957》、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理论学硕士陈伟的《税费改革后的农田水利困境与制度选择》,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地理学硕士周亚的《环境影响下传统水利的结构和趋势研究》,合肥工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张良成的《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探析》、西南政法大学法学硕士张进华的《我国农田水利政策变迁及其绩效研究》、山东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硕士周玉玺的《农田水利产权制度与灌溉组织制度研究》,西南农业大学农业经济管理博士刘俊浩的《农村社区农田水利建设组织动员机制研究》等。从上述这些研究论文中不难发现,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大多是结合当前的民生问题,对于民生问题有对症下药之功效。他们的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当前我国农田水利的一个面貌,对于眼下急需要解决的农业生产与水利建设等问题起到了借鉴和指导的作用。

三、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论著类

关于民国时期云南省的水利建设研究成果比较少。近年来,随着各种灾害的不断出现,开始有人对云南省农田水利建设进行研究。代表性的有:中国农史,1997年4期出版的李国春的《唐朝时期南诏的水利事业》,文章对唐朝时期的南诏水利事业进行了全面的综合研究,主要从“对溪流的开发利用、兴修高山蓄水工程、城市用水建设、利用天竺僧人技术兴修水利”四个方面进行论述,指出“水利事业的发展促进了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的兴盛,为以后经济的发展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的结论。该论文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有局限性,但仍不失为一篇佳作。保山师专学报,2009年6期出版的李连青的《清代督抚张允随与云南水利事业》,青岛农业大学学报,2010年01期出版的李安峰的《“”期间地方政府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作用――以昆明为例》和云南民族学院学报,1994年03期出版的高立士的《西双版纳傣族传统水利灌溉及其社会意义初探》等论文,都是学者们对不同时期从不同角度就云南的水利建设进行的研究和探讨,虽有不足之处,但都对今天的云南水利事业建设有借鉴作用。

近年来,云南遭遇了特大干旱,使得农田水利建设成了研究的热点。人江,1991年02期出版的沈德宜的《云南农水建设简况》一文,采用较短的篇幅介绍了云南省路南、陆良、曲靖三县的农田水利建设情况。中国水利,2008年24期出版的周运龙的《改革创新 全面发展》一文,从国家政策及地方政府多个层面为我们详细地阐述了云南省水利建设的概况,并科学合理地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是对云南省改革开放三十年来的农田水利建设的一个总结和反思。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1年3期出版的顾世祥、傅骅、李靖的《云南省农业灌溉现状与对策研究》一文,深入剖析了云南省农业灌溉的现状及存在问题,提出今后农田灌溉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灌水新技术推广应用必须注意的几个方面,使水利更好地为云南农业的发展服务。

四、结束语

从上述学术史的简要回顾中可以看出,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已引起学术界的关注。但是,研究大多是集中在“”时期和改革开放以后,对民国时期云南农田水利建设的研究比较薄弱。

参考文献:

[1]张琰,叶文辉,杨小明,沈青.近年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问题的研究――以云南为例[J].经济问题探索,2011(05).

[2]周运龙.立足云南水资源现状 采取扎实有效的对策 努力推进全省水利改革发展的新跨越――以中央一号文件为指导做好云南水利工作[J].水利发展研究,2011(06).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新型职业农民;内涵;培育路径;文献计量

作者简介:任湘(1979-),女,湖南湘阴人,湖南农业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信息服务、用户服务;张菊霞(1982-),女,陕西榆林人,宁波职业技术学院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高职教育、农业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2014年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浙江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涉农职业教育的作用、影响因素及实现路径研究”(编号:14NDJC069YB),主持人:张菊霞;2013年湖南农业大学教改课题“农业高校建设教育部查新站的实证研究”(编号:B2013222),主持人:任湘。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5)13-0050-05

“谁来种地”问题已经引起了中央的高度关注,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多年重点聚焦“三农”问题,从“加强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到“培养新型农民”,再到“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性举足轻重。在2013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把加快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一项重大战略,以吸引年轻人务农、培育职业农民为重点,建立专门政策机制,构建职业农民队伍,为农业现代化建设和农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坚实人力基础和保障”。总理也曾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指出,“要采取有效措施,使一部分年轻人愿意在农村留下来搞农业,培养和稳定现代农业生产队伍”。新型职业农民已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本文从文献计量的视角出发,通过文献来源、作者及机构分布、发文年代等指标对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研究领域的论文进行统计分析,并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与类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与价值及培育模式和途径作较为全面的综述。

一、研究数据来源及分析指标

利用CNKI的中国期刊网络出版总库、硕博士论文库、会议、报纸等检索平台,通过篇名=新型职业农民,共检索到文献700篇(见表1),检索时间为2014年9月25日。

表1 检索数据库、检索时间及检索结果

主要通过新型职业农民研究领域和年发文量来分析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主题;通过核心作者和高被引论文情况统计,评价新型职业农民研究成果的重要性和影响力;通过了解刊登新型职业农民的主要文献来源,把握出版物的前沿性以及新型职业农民研究成果来源期刊的核心区;通过发文单位情况,了解主要从事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地域及机构分布;通过对研究内容的分析,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现状、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结果统计与分析

(一)时间分布

从文献检索结果来看,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成果类型涉及报纸、期刊、会议和博士、硕士论文等,国内最早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文献报道始于2009年底,《新农村商报》记者陈小三根据农业部农业机械化管理司司长宗锦耀举行的农业部新闻会上表示的今年全国耕种综合机械化水平可达48.8%,比上年提高约3个百分点,由此说明我国一大批农机从业人员已成为新型职业农民的代表和发展现代农业的中坚力量[1]。继年,浙江、江苏、河南等地的报纸相继报道了鼓励大学生或农机从业人员当新型职业农民的政策[2][3]、新型职业农民领到政府补助的典型案例[4][5]。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要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对未升学的农村高中、初中毕业生免费提供农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青年务农创业和农民工返乡创业项目给予补助和贷款支持”,相关研究与报道在2012年逐渐火热起来(见图1),尤其是近两年呈井喷状态发展。有关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培育政策及措施、教育培训体系、新型职业农民目前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及典型案例报道占据了研究成果的大部分内容。

图1 时间及发文量分布图

(二)作者及单位分布

如何考察作者的影响力,作者发表文献的数量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则来自于成果被其他学者的引用情况或作者以往学术著作的各种链接分析[6-7],因此,评价新型职业农民研究作者的影响力,从作者发表文献数量最多和作者发表文献被引频次最多两个方面进行统计。基于第一作者和独著文献的发文量统计来看,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的朱启臻教授以发文9篇位居榜首,根据普赖斯理论[8],计算核心作者的公式为:m=0.749*Nmax(式中Nmax为发文量多的作者论文数,m为核心作者最低发文量),即m=0.749*9=2.247,因此,发文3篇及以上的作者都可界定为核心作者,统计得到的核心作者十余名,由此可见,新型职业农民研究已聚集了一批核心作者(见表2)。

评价作者影响力的另一个指标即作者著作被他人阅读、使用、引用情况统计,新型职业农民研究文献被他人引用量排前12名的见表3。就影响力而言,最高的当属2012年中央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的郭智奇[9]等所著《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一文,在阐述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现实需求及国外职业农民培育经验基础上,立足我国农民素质和农民职业教育现状,提出了健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配套政策和措施建议,被引频次达27次,其次是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朱启臻[10]等所著的《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一文,阐述了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内容及培育措施,被引频次达26次(见表3)。

表3 核心作者的影响力评价及发文情况表

(三)载文系统分布

了解“新型职业农民”相关研究成果的载文系统分布,在确定这一领域核心载文系统,为文献收集管理者提供依据,为科研工作提供指导的同时,还可以了解刊物的办刊特点以便指导刊物的发展。如图2显示,前5种发文期刊均为三农领域专业性期刊,共发表文献195篇,其中《农民科技培训》发表该领域论文量最多,达到133篇,占论文总数的26.33%。

图2 载文量前10名载文系统图

按照布氏定律[11]期刊载文量的分区要求,将167种载文系统上发表的505篇文献做如下分区:核心区载文量20篇以上的论文分布在2种期刊上,论文总量为152篇,相关区载文量3-19篇论文分布在23种期刊上,论文总量为161篇,边缘区(区)载文量1-2篇论文分布在142种期刊上,论文总数为192篇,从表4可以看出三个区域的载文系统之比是2∶23∶142(约1∶11.5∶71),即布拉德离散系数在3.4―8.4之间,核心效应较明显,从统计数据(图2、表4)可以看出,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核心期刊初步形成。

(四)研究主题分析

1.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及类型研究。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学术界已有不少探讨,目前基本达成了共识,郭智奇等综合我国农民概念的历史沿革及对国外职业农民的概念界定的借鉴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应该是,以从事农业生产经营作为自身职业的人员,具有较高的科技文化素质、专业生产技能和职业道德素养,具有较强的自我发展能力和市场竞争意识,具有稳定的工作岗位和收入来源”[12]。中国农业大学农民问题研究所所长朱启臻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上是指从事现代农业生产经营相关的从业者;狭义则从学术概念上理解,是指以农民为职业,具有较高素质,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经营的现代农民。狭义的新型职业农民必须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是农民不是工人、是素质较高的现代农民、其收入主要来源于农业生产经营[13]”。朱启臻教授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界定得到了国内许多学者的认同和扩展,如邱家荣认为“新型职业农民除了符合农民的一般条件外,还应该具备以下三个条件:新型职业农民是市场主体,具有高度的稳定性;把务农作为终身职业,并且后继有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现代观念[14]”。徐文新认为“凡是在与现代大农业的科研、生产、经营、服务有关的岗位上从业、创业的劳动者都统称为广义上的新型职业农民,但他更倾向于从狭义的角度来理解:立足农业职业技能,按照专业化分工,我国新型职业农民主要分为创业型与从业型两大类即创业带动型、经营管理型、技能服务型、生产操作型四小类[15]”。胡小平等认为“新型职业农民必须是专职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理想状态的新型职业农民应当以年轻人为主体,具有像其他行业劳动力一样的年龄结构,同时,要把其与兼业农民、传统农民区分开来。”根据我国国情的实际,胡小平教授认为“新型职业农民主要来源于专业大户、返乡农民工、农村留守妇女、农村初高中毕业生以及从事农业的城市居民、大中专毕业生等[16]”。

2.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及价值研究。众多学者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大意义从理论层面与案例分析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韩永廷认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重大意义在于,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制度创新和新时期做好农民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任务,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利于提升农业劳动力素质,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快速健康发展”[17];韩娜从现实层面认为“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提升农民社会地位、培育农业后备人才,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18];吴易雄在湖南省平江县和醴陵市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的实证分析之基础上,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主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发展现代农业、保证农业后继有人等方面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19]。鉴于农业现代化滞后是四化同步的短腿,农业人力资源匮乏是“三农”发展的瓶颈,夏金星认为,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将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20]。孟凡则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和农村实用人才,是改变我国农村落后面貌,打造“三农”发展的未来,对于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更加紧迫和深远的意义[21]。总之,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于我国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民素质的提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方面有着重大意义,新型职业农民的价值应该且必须体现在农业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农村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及粮食安全等方面。

3.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及路径研究。如何造就新型职业农民,韩娜通过对中央的政策文件的解读,认识到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经历了培训、培养造就、培育、大力培育等演变[22],2012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延续了2007年十七大报告中提出的“培育”新型职业农民一词,并沿用至今。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农业部副部长张姚林指示,为了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有关部门要加快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政策和措施体系,要系统谋划、有序推进,特别要尽快进行顶层设计,探索制度安排和政策跟进的有效途径,努力在强化政策扶持、完善农民教育培训体系、切实将教育优惠政策向农民倾斜、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探索建立农业资格准入制度、加快推进农民教育培训立法等六个方面有所突破[23]。

对此,专家学者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以国家政策为导向进行了大量研究与示范,夏金星认为以启动培养新型职业农民试点工程为突破口,以建立农民公益性培养培训制度为目标,启动现代农民终身教育体系建设,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积极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将成为破解“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24]。郭智奇[25]、杨慧芬等[26]都认为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上,要坚持政府的主导责任,推进教育优惠政策向农民倾斜并加大财政投入,加强农民教育培训立法,这样才能在完善运行工作机制的基础上,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培养新型职业农民。杨慧芬还在借鉴日、韩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我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要走培育和吸引相结合的道路。倪慧等[27]借鉴美、英、法、德、日、韩等国外经验,以云南省石羊镇实践为案例,总结其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经验是:成立培训工作领导小组对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工作高度重视;培育农业发展带头人以发挥其示范作用;拓宽渠道、多管齐下;通过理论培训与入户指导相结合、政府与企业联合培训的形式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训工作。许浩在国外经验借鉴的基础上则认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科学途径是远程教育,要构建终身学习的理念,完善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的培育新机制[28]。朱启臻借鉴国外经验,结合我国实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成长需要特定的社会环境,因此,在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问题上,迫切需要创造以下四个社会环境条件:确立土地流转和稳定的土地使用权制度,充分的社会尊重,系统的学习条件,城乡一体化要素流动的环境[29]。纪文婷对比韩国、美国、法国的农业特色认为,在我国这样一个土地资源丰富,但农业规模化、信息化和机械化水平不高,主要以个体和集体相结合的农业生产形式进行生产的现有国情下,应该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取得相关政策的支持,实施岗位规范,健全资格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来提高职业农民的培训效率,从而构建中国特色的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育模式[30]。

三、研究评析

(一)期刊来源以“三农”领域期刊为主

根据载文系统分布分析,从期刊所属领域看,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三农”领域的专业性期刊中,这充分说明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重要性与紧迫性。此外,职业教育类的期刊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充分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其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重要关系是其他教育难以替代的。从期刊的影响程度看,刊登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的核心期刊较少,笔者认为,一方面需要研究人员不断加强与提高研究能力,争取在高级别高影响力的期刊上发表文章,另一方面建议影响力较大的核心期刊对新型职业农民研究给予较多关注,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创造良好的氛围与环境。

(二)研究群体以高等学校教师为主

根据作者及其所属单位分布情况发现,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群体多为学校的教师与研究人员,包括农业大学、农业类高职院校、农业广播电视大学等。在农业现代化与信息化进程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除了需要教育者参与外,更需要社会各界理论研究与实践人员的参与,如政策制定与管理者、信息资源传播与管理者、农业科研专家等群体,这些群体可突破教育领域,通过多层次多维度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全方位的研究,为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供更多的意见与建议。

(三)研究视角以教育学视角为主

从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内容看,关于新型职业农民的选题主要集中于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类型、意义价值等基础性研究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等实践性研究上。已有研究的视角较为单一,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由于研究群体集中于高等学校,因此,研究多从教育学的视角出发,其他视角的研究较少。众所周知,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个社会问题,教育学的研究必不可少,但经济学、社会学视角的研究亦非常重要,亟需进一步开拓。二是已有研究中宏观研究较多,微观研究较少,全国性研究较多,区域性研究不足。笔者认为,新型职业农民的研究应将视角放得更开一些,从多视角开展研究将更有利于研究理论的丰富与实践经验的传播。

注释:

①因为报纸载文性质大部分为报道性新闻、消息、启事等,因此,统计的目标文献仅限期刊、会议、学位论文等。以下同

参考文献:

[1]陈小三.明年我国耕种收机械化水平将超过50%[N].新农村商报,2009-12-23(29).

[2]潘一峰.浙江新政鼓励大学生当新型职业农民[N].杭州日报,2010-12-23(A2).

[3]孙吉晶,王伟霞,康庄严.宁波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当新型职业农民[N].就业时报,2010-05-20(2).

[4]李建中,胡军锋.新型职业农民在土地上的精彩演绎[N].中国农机化导报,2010-08-30(4).

[5]孙吉晶,康庄严.132位新型职业农民领到补助金[N].宁波日报,2010-12-05(2).

[6]刘俊婉,苏新宁.哲学研究现状:基于CSSCI的评析[J].情报科学,2006(1):52-59.

[7]沈小玲,严卫中.网络科技论文学术影响力评价指标的选择[J].图书情报工作,2013(3):69-77.

[8]罗式胜.文献计量学概论[M].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4:309-310.

[9][12][25]郭智奇,齐国,杨慧,赵娉,白瑜.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问题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2(15):7-13.

[10]朱启臻,闻静超.论新型职业农民及其培育[J].农业工程,2012(1):1-4.

[11]百度文库.文献计量学03――布拉德福定律[EB/OL].http:///link?url=w8EVScTfm

Iom4R4gsbV9hwAL6-LcR2u7ZS5LSudRix_MBtGZVNnsUguIZG2apMsJxDnM4ew8bW0SWjGxoV

8ScASNHgmyD9k53P1kPRm-rOG,2010-11-18.

[13]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的内涵特征及其地位作用[J].中国农业信息,2013(17):16-18.

[14]邱家荣,王云峰.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与内涵[J].云南农业,2013(1):18.

[15]徐文新,赵太虎,张学兰.新型职业农民内涵的现代解读及启示[J].北京宣武红旗业余大学学报,2014(1):64-66.

[16]胡小平,李伟.农村人口老龄化背景下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57-62.

[17]韩永廷.大力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的意义和路径[J].蚌埠党校学报,2013(3):11-13.

[18][22]韩娜.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研究[D].大连海事大学,2013.

[19]吴易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现状与对策研究――基于湖南省平江县和醴陵市的实证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14(7):57-61.

[20][24]夏金星.发展现代农业职业教育 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4(7)(21):260-263.

[21]孟凡.积极发展农民职业教育,培养更多的高素质新型职业农民[C].中国农学会教育专业委员会四届三次学术年会会议论文集,2011.

[23]吴佩.加快形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和措施体系[N].农民日报,2012-03-21(2).

[26]杨慧芬.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日韩经验及对我国的思考[J].高等农业教育,2012(4):94-95.

[27]倪慧,万宝方,龚春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国际经验及中国实践研究[J].世界农业,2013(3):134-137.

[28]许浩.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路径与举措[J].中国远程教育,2012(11):70-73.

[29]朱启臻.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及其成长环境[J].农民科技培训,2013(5):6-9.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范文第9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进行合理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措施,试图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3]张宝文,4.2 亿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初中以下[eb/ol]. ( 2006 11 15)[2007 06 01]http: //.cn.

农业发展概论论文范文第10篇

【论文摘 要】 本文从数量和质量方面分析了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以及进行合理开发的必要性,在此基础上探讨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措施,试图为实践操作提供一些理论指导。

自古以来,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13亿人口,9亿在农村,农村人力资源数量多且质量低,这已经成为我国隐性的失业大军。如何提高农村潜在人力资本的综合素质,尤其是科学文化水平,通过一系列有计划、有目的教育培训机制解决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问题,使农村人力资源得到充分合理开发,加快我国小康社会的建设,已经成为我们经济生活中不可避免的重要课题。

1 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的现状

《中国教育与人力资源问题报告》描述了我国人力资源状况: 目前,我国人口构成仍以低层次文化人口为主体,国民总体文化程度偏低;高层次人才极为紧缺;人力资源整体水平与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化国家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这已经成为影响国家发展的重大障碍。而在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现状更是不容乐观,主要表现为数量和质量两个方面。

1.1数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在数量上呈现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据统计,1978年我国有9.63亿人,农村人口为8.03亿,农村人力资源为3.06亿,农村人力资源占农村人口的38.11%,占全国人口总数的31.78%。2002年与1978年相比,我国人口总数和农村人口分别增长了33.44%、16.44%,年平均增长率分别为1.21%、0.64%;同期农村人力资源增长了58.50%,年平均增长1.94%,农村人力资源的增长率高于同期总人口、农村人口的增长率,更高于2002年人口自然增长率6.45%的水平。而据最新统计,2006年我国总人口为13.15亿人,乡村人口7.37亿人,占总人口的56.1%左右[1]。乡村人口中有劳动力约4.80亿,农村人力资源数量极其丰富,但是人口增长过快与农业发展相对滞缓形成了矛盾。农村人口众多成为农村经济发展沉重的包袱,农村人力资源的经济价值得不到释放。而且,建国以来,我国农业院校培养了大约130万大中专毕业生,有80多万人离开了农业,只有40多万人留在农业系统,而正在农业第一线从事农业技术的只有15万人,人力资源的浪费十分严重[2]。

1.2 质量现状: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质量现状主要体现为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偏低,不适应农业产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防碍新农村的建设。其素质低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2.1 文化素质偏低。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中,小学及以下文化程度占37.3%,初中文化程度占50.2%,高中文化程度占9.7%,中专文化程度占2.1%,大专及以上文化程度占0.6%。亦即 4.8 亿农村劳动力中, 初中及以下文化程度就有 4.2 亿人[3]。

1.2.2 科技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农村劳动力中,95%以上的人基本上仍然属于体力型和传统型农民,缺乏职业技术知识和技能,不具备现代化生产对劳动者的初级技术水平的要求,这就影响了现代农业科技的推广和应用。

2农村人力资源合理开发的必要性

2.1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需要:《政府工作报告》强调指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发展现代农业。然而目前我国农业仍处于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过渡阶段,要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粗放型农业向现代集约型农业的转化,则要依赖农业科技开发、农村劳动力素质的提高和农村人力资本积累的快速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因为只有通过加快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才能提高广大农民的综合素质,使其具备市场经济知识、法律意识、民主意识,掌握各种专业技术和技能,推动农业的现代化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与进步。

2.2农村人力资源开发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的前提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并不顺畅。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一般分为三类,一是转移到乡镇企业,二是从事服务业,三是进入城市各行各业。但是随着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产业和就业扩张对人力资源素质要求的提升,不论是哪一种转移,都对农村现有劳动力提出了新的和更高的要求,可以说,如果没有素质的提高,农村劳动力就无法适应转移后的工作和生活环境,就要退回来重新回到农村,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就没有得到有效实现,因此,要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效转移,必须通过多种方式和途径,开发农村人力资源,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和社会适应能力。

3 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措施

农村人力资源受教育水平是影响我国农村人力资源素质提高的决定性因素,也是影响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因素,低素质的农村劳动力会严重制约我国农村改革的深化和农村经济进一步发展。因此,建立健全农村教育体系就成为加快我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最有效措施。

3.1加强农村基础教育:农村基础教育是整个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的主要渠道[4]。针对目前我国农村基础教育存在的教学设施不全,师资力量不足以及 学生辍学数量增加等问题,应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来加强农村基础教育。首先,改变教育投资体制,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投入。其次,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的保障机制,确保教育经费的落实,确保教师待遇能逐步提高从而稳定和充实农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第三,地方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及教师应不遗余力地推行义务教育,降低农村学生的辍学数量。

3.2加强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对我国农村人力资源进行相关技能培训分为两部分,一是面向留在土地上的农民开展农业科技普及培训; 二是面向将向城镇转移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开展农业科技培训, 要以农业科技示范户为重点培训对象, 实施新型农民科技培训项目, 要组织培训教师和科技人员深入生产第一线, 按照农时季节对农民进行农业科技培训和技术服务, 大规模培养农村实用人才, 从而真正使科技兴农和人才兴农战略落到实处。对农村富余劳动力开展技能培训则应以就业为导向,根据市场对农村劳动者就业能力的需求开展各种层次和类别的教育和培训,注重培训的适应性和广泛性,使农民能够从教育和培训中切实受益。

参考文献

[1]姚裕群,人口大国的希望:人力资源经济概论[M].中国人口出版社,19.

[2]刘晓瑜,农村人力资源开发对农民增收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现代农业科技,2007(2):127-128.

[3]张宝文,4.2 亿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初中以下[EB/OL]. ( 2006 11 15)[2007 06 01]http: //.cn.

上一篇:农业发展现状论文范文 下一篇:林业实用技术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