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13 19:17:35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篇

(一)建立组织,明确分工

进行教研活动需要得到学校的支持,然后建立相应的教研活动组织,制定出一套完善的规则,同时确定明确的分工,为教研活动的开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如果可以将全校内所有的英语教师划分为一个或者多个教研活动小组,小组内明确分工。进行教研活动时需要设定以下职位:小组长、记录员、发言人、问题员。组长负责对教研、讨论等活动进行组织、调控。记录员负责做好相应的记录,例如讨论情况的记录。发言人负责将具体的情况已经成果进行公布。问题员,主要负责将本组成员的某个方面的问题向学校提出。为了防止在发言环节组员发言时间过长,还可以设置时间控制员,控制小组成员的发言时间。

在教研讨论的过程中要有明确的规则。在教研活动的过程中,每一个组员都有发言的机会,同时还必须要制定一套完善的行为规则与活动规则。行为规则方面,小组成员都必须进行发言,同时还要求每一个成员都必须与他人进行比较,内容包括了发言本人的观点、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观点的不同之处、以及最后的成果等。活动规则方面,需要有针对性的组织、开展教研和讨论活动,并接受教研以及讨论的成果,同时还可以进行相互辩论,问题员还需要在后动后,本组还存在的问题想学校进行反应。

(二)通过专题,积极反思互动

学校应该按照学校教师的能力定期制定相应的教研课题。如果学校没有确定教学研究专题,教研小组就应该自己设立符合当前小学英语教学形式的专题。

对教学前、中、后这三个过程都应该进行反思。农村小学在从各个方面来说都无法赶上城镇小学,无论是师资还是硬件设施。因此农村小学英语教师唯一能做好的就是不断的对自己的教学过程进行不断的反思。而教研活动中也应该将反思放在教研重点上。教学前反思,主要是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能够利用到的课程资源。农村小孩获得外界信息的途径较少,心思单纯,比较容易相信教师说的话。因此,要注意他们的个差异。同时,教研组中的每个成员都应该要精心设计教案,并在小组间进行研究,探讨教案的可行性,并作出修订。教学中反思其重点在于对教学过程与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反思需要对学生们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的知识掌握情况、是否存在什么问题以及他们的行为表现进行分析,然后作出改进。同时每个成员都必须要做记录。教学后反思,主要是教学的整体效果、得失进行反思,同时还需要制定出改进的措施,同时教师还写教学后记,以便于交流。

(三)及时的对教研活动进行总结与评价

在每一次教研、讨论后必须要有相应的总结与记录,以便于分析、评价。评价要以过程评价为主,多种评价方式相结合的评价方式。总结的内容需要全面,其内容要反映出教研、讨论活动所研究的问题、小组的观点、小组成员的发言情况、讨论的方式已经最后取得的效果。需要将教研取得的成果、积累的经验已经改进的策略进行交流。

二、反思教学教研策略实施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地方

(一)教师需要养成自我反思的习惯

教师进行自我反思的主要对象就是教师自己的教学行为。从自我反思的本质上来说,它是对理论与实践的进行对比与分析,同时也是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自我反思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也是进行反思教学教研策略的前提条件。教师只有对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策略所达到的效果进行反思,才能够克服教学的被动型与盲目行,从而提高自身的能力。

(二)让教师之间形成互助之风

在教研活动中最重要的还是组员之间的相互交流。在自我反思的同时,教师还要开放自己,在与同伴的互动中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共同成长。

教研组中的各个成员要多进行经验交流。交流有着多个层次,浅层次的交流主要局限于各自信息与经验的共享。通过交流,教师能够从其他同伴那里获取各种信息,其中有很多都是可以进行借鉴与吸收的。这样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少走弯路,促进自身的成长。深层次的交流则有专业会谈、专题探讨等多种形式。专业会谈是最具有生成性与建设性的,在专业会谈的过程中会形成很多具有价值的观点。专题讨论则是教师们在一起对某个问题进行畅所欲言的探讨,一场有效的讨论能够让教师们学到很多对自己有用的东西。在教研活动中,可以设置“课改聊天”这样的经验交流活动。活动中教师要将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所产生的新想法与所遇到的无法解决的困难都说出来,然后大家一起讨论,想出办法、克服困难、分享经验。交流的过程中要求教师们:要有自己的想法,不能够人云亦云,能够进行独立思考,能够为自己所表达的已经给出充分的理由;出现不同的观点,要进行辩论,让不同的观点进行碰撞、交锋,教师们从中进行分辨、鉴别;不仓促、轻易的做出结论,让教师们各取所需,强调个人意识、注重个体的体验与经验。

三、结语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2篇

(一).师资力量薄弱。

1.第一点是老师的综合素质偏低。农村特别是偏远农村小学的教学主力仍然是转正民办教师。这些人为农村教育奉献了一生,劳苦功高,但是也不能回避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些人原始学历大多是初中,高中很少,甚至于还有部分是小学毕业。最近几年,各个学校也补充了部分年轻教师,可扔摆脱不了“分不来、留不住、更新慢”的现状。

2.第二点是老师的年龄偏大,平均年龄都在五十左右。爷爷奶奶辈是小学教育的主力军,这些人教育理念思想观念跟上社会的进步更难适应儿童的发展。年龄的上涨不代表阅历的丰富,反而缺少年轻人的新意与活力。农村教育缺少新的力量的推动。

3.第三点专业学科教师严重匮乏。开全课程开足课时是一项最基本的要求,可农村学校根本就没有音乐、体育、美术、科学、信息技术这些专业教师。因此这些学科在农村学校要么不开要么由语文数学老师兼任流于形式,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只是一种理想境界了。

(二).教学设施落后由于这些年我们国家对农村的投入太少欠账太多,致使农村和城市的教育差别越来越大。教育的均衡发展也成为水中月镜中花。目前偏远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仍然停留在九十年代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水平上。教育设施设备“普九”后基本没有补充充实更新过。由于经济落后,教育缺少经费的支持,农村的教育设施极其落后。一些教育必需的设施比如基本的体育设施、多媒体、实验器材很少甚至没有。由于基础设施的严重匮乏,导致许多教育内容以及教学管理不能正常的开展并完成.

(三).学生个人问题———留守儿童越来越多。在农村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留守儿童,长时间的缺乏父爱母爱导致任性、偏执等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问题学生越来越多。也就造成了正常的教学工作无法很好的在他们身上开展并得到相应的效果,使得教学工作的困难日益加剧。并且由于缺少父母的关爱与教导,许多儿童的思想顽固不化,身上带有不良的风气,这就给教学工作增加了困难,老师很难的去管理与教育。

二.做好农村小学教育管理的方法

(一).加大资金投资力度,切实做好对教育事业的支持。为了使农村教育更好更快的发展,缩小城乡之间的差距,中央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教育事业的投资力度,政策向农村教育倾斜。当地政府应切实把教育工作放在首位,不仅加大资金的投资力度,同时也要积极协调人力、物力、财力,努力发展农村的教育事业。

(二).加强教育基础设施的建设基础设施是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一个重要因素,基础设施的完善与健全会对小学教育管理起到莫大的作用。因此,面对当前基础设施落后的现状,加强对基础设施的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与关键,当地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基础设施的修建与维护,力图保证孩子们在一个较好的硬件环境中生活与学习。

(三).师资力量的扩充。首先国家应加大对大学生与农村教书的鼓励与支持,并相应的给予物质上的支持与精神上的支持。大学生是一个国家的中坚力量,是教育事业的最新成果。他们带着无尽的新鲜活力和与时代靠近的知识,让他们去农村教课最合适不过。其次,也要加大对农村小学教育的宣传,使这些大学生知道农村小学教育对于他每年的迫切需要与渴求,使他们懂得自己的社会作用。同时,也要提高对大学生的思想教育,使他们的思想境界以及人生观,价值观。

(四).完善老师的管理运行机制老师作为农村小学教育中的一个重要的可控对象,如何管理老师,留住老师成为农村小学教育管理中的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工资作为一种调控老师的手段,要与老师的工作和相结合。充分尊重有能力,能者多劳的老师,形成一种良性的竞争局势,让老师真正体会到工作的切实必要性与紧迫性。留守儿童作为一种群体,缺少父母以及周围人的关心,从小心理就会产生变化与阴影。因而心理辅导就极为重要。一个好的心理教育不仅会改变孩子心里的整个世界,同时还会对他以后的健康成长有莫大的帮助。

三.结语

农村小学教育作为一个备受广大社会群体关注的部分,做好的农村小学教育的管理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尽管在农村的小学教育中存在着这样那样的个性,共性的问题。但是在国家,政府,社会团体以及个人的帮助下,我相信,农村小学教育会实现更好的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新课程;农村;中小学;教与学;构建

目前,农村中小学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教育经费短缺严重制约着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同时由于农村中小学教师总体素质的偏低和观念的陈旧,不能很快适应新课程的教学,直接影响到农村地区课程改革的发展。

一、重新定位农村中小学教师角色

农村中小学教师的特殊地位决定了其角色结构的复杂性。相对学生而言,主要有以下两种:

(一)层面式的“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角色

面对市场经济、网络时代,面对激烈的社会变革和越来越高的社会期待,面对不同文化、不同价值观念的相互碰撞、相互融合的冲击,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的农村中小学教师,一定要正确处理“师长、同志、朋友、父母”这一层面式的角色问题,走出办公室,融入学生之中,了解学生,熟悉学生,努力创造与学生心灵沟通的条件,在和他们进行交流对话的过程中,提供双方交换思想信息的最有效、最充分的机会。教师只有真正掌握了学生在想些什么,做些什么;才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地对学生进行教育,以达“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之目的。

(二)三维式的“导演、导游、导师”角色

在新课程中,角色的转变不仅对教师的指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使指导作用变得更加重要,这就加大了指导的难度。树立“导师意识”;首先是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靠创造性的劳动获得新知,并有所进步;其次是善于指导,中小学生的学习自觉性不够强,情绪不够稳定,方法还很欠缺,这就需要农村中小学教师及时有效的指导;再次,重视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过程的设计。要以有利于激发兴趣、有利于发展思维、有利于培养创造能力为原则。“导演、导游、导师”三维角色三种境界,都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但后者更充分地显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更有益学生的健康成长。

二、构建农村中小学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为了促进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使新课改在农村中小学得到有效地实施,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构建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块。

(一)探究准备

这是学习新知识的前提,其主要任务是为学生学习新知识准备良好的思维材料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

1.创设情景

(1)迁移学习。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知识、学法的铺垫。(2)情景引入。通过复习与新知识有关的旧知识,用日常生活中的实物、实例、游戏、故事等引入。

2.提出问题

根据新知识的特点,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二)探究构建

这是课堂教学的中心环节。其主要任务就是教师引导学生准备多种探究性材料;指导学生运用好探究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主动参与探究的全过程,从而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提高学生整体素质。可分三步:

1.独立探究。采用尝试探究的方法。首先教师为学生准备尝试的材料(自学课文、操作演示、动笔练习等)和尝试思考题(教师根据教学目标,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学生的认知规律,在尝试中要解决的问题);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尝试,做到边尝试、边思考,初步理解所学的内容。

通过学生尝试思考,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尝试精神。

2.合作探究。采用讨论质疑的方法。在学生通过尝试初步感知的基础上,为了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运用讨论的形式,让学生各自发表不同的意见,互相提问,互相帮助,共同研究,解决问题。

讨论;有同桌讨论,小组讨论全班讨论。讨论的问题是新课中的重点、难点以及启发思维的关键或在尝试中遇到的问题。让每个人发表自己的意见和不同的见解。小组讨论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质疑;学生在讨论中不能理解和未能解决的问题或在教学中重点、难点、关键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问难。通过学生讨论、质疑,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新知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能力。

3.发现知识。学生经过尝试、讨论试练后,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学习的过程,运用观察、分析、比较、综合、概括的方法,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把知识归纳构建;发现学习规律,概括学习方法,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和综合概括能力。

(三)探究深化

这是检测巩固运用新知识,掌握运用学法、形成技能的环节。

1.尝试。这是检测新知识,运用新知识;掌握学法和运用学法的尝试;练习内容要面向全体学生,要有助于学生运用学法和迁移学法。

练习要环绕目标,突出重点,有基本练习、综合或专项练习、发展练习三个层次,练习要有开放性,形式要多样,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潜能都得到发展。

2.评价。在学生尝试的基础上,让学生互批、互评、互议,评出不同的思路和看法。通过师生互评,充分发挥学生协作的功能和自主学习的功能,培养学生创新的能力。

3.总结。一方面让学生谈这节课学习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另一方面教师对这节课所学知识的深化作简明提示。

三、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拓宽农村中小学育人环境

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必须对传统教育的教学方法进行大胆改革与创新,在教学主体、教学形式、教学氛围等方面实现有机转换,确保教学内容的和谐统一。

(一)营造民主、平等、和谐的教育环境,培养学生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师长、尊重知识、尊重自然、尊重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祖国五千年的灿烂文明,960万平方千米的广袤地域,为我们提拱了丰富多彩的德育内容,我们实在没有理由不去挖掘它。针对农村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多样性、复杂性和长期性,我们本着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贴近实际和注重实效的原则开展德育工作。大处着眼就是对各年级学生应达到什么标准有一个十分明确的要求、小处着手就是从平时抓起,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贴近实际、注重实效就是结合时代要求、社会环境和学生实际,扎扎实实工作,实实在在落实德育的各项措施。我们以“热爱家乡、热爱学校为主题,紧紧围绕发展创新的内容开展了,少先队、团队演讲比赛活动;以“养成习惯,收获命运”为主题开展了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活动;以“歌唱祖国,爱我中华”为主题连续举办了校园艺术节,开展了争创艺术教育特色班活动;以尊重自然,强化和谐”为主题,引导学生将爱护、保护环境与自,身文明修养相结合,开展了从我做起,从身边每件小事做起的活动;以“珍爱生命,遵守交规”为主题,开展了尊重社会,强化规则意识的话动;以”诚信、助人、尊师、兴教”为主题,开展了每学期四次的团队观摩话动。我们还特别重视新生人学、新队员宣誓、校园每日常规、毕业文明离校等一系列做人的教育。

(二)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动精神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必须在教学中做好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和指导者,相信学生的能力,真正把课堂还给学生,把创造机会还给学生,开放学生的心灵世界,以促进学生主体的发展。

1.给学生质疑的机会。“教学就是在没有问题的地方产生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传授知识。”引导学生质疑问难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起点,也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的一项基本训练。因此,我们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鼓励学生“敢问”,帮助学生“会问”引导学生“善问”。在问的形式上,可让学生课前提问,供教师备课、上课;课上提问,供师生讨论交流;课后提问,供大家学习探究.在问的内容上,指导学生”善问”,即把握何处问、怎么问?

2.给学生选择的权利。若要教学打动每个学生,就必须给学生充分的“自主选择”的权利,在更多的教学环节上,变教师的“指令性”为学生的“选择性”,寻求“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择”的新机制,如果学生有了自己的意向性选择,就会自觉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去寻求自己的发展和提高。

3.给学生尝试的空间。学生的知识能力不是教师给的,而是在自主尝试、实践探究中形成的。从模仿到探究到创造,逐步构建了以学生“自主学习;大胆尝试”为主的课堂教学模式:定向一自学—自探一交流一反思一内化。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从不会尝试到敢于尝试到乐于尝试到善于尝试,形成了自主意识、强化了探究意识,提高了受挫意识,进发了成功意识。

4.给学生创造的天地。课堂对学生来说,应该是学习与成果的展示。但是学生中存在“三怕”:怕老师、怕提问、怕学生。应该培养“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只有体现出这种“不怕”的精神,才能显示出孩子的求知欲,学生才能敢学、敢问、敢拼、敢和教师争辩,才能创造出一堂好课,才能实现孩子真正的发展目标。树立我能、我会、我棒的意识,鼓励学生自主尝试、自主实践、自主创造,这样才能培养出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造性。

(三)挖掘校本课程资源,加大学校教育合力

由于农村地域的差异,决定了农村经济、文化的不平衡,积极探索开发一切可利用的课程资源,是提高农村教育的最有效的途径。

1.校内资源。“一段校史、一位教师、一块奖牌、一件作品、一项工程……”,若将这些统计、整理,就是一个个活生生的教育资源。

2.乡土教材。“民俗民风、乡土文化、特色产业、人才人力……”,不仅是编写乡土教材的基本内容,也是最好的教育资源,它既可弥补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不足,又能让受教育者看得见、摸得着,乐意接受。

3.家长交流。“每学期的家长开放日、专题讲座、家长学校咨询活动……”,深受广大家长的欢迎,增进了家长对学校工作的了解与交流,同时,学校也从家长那里得到了社会对学校教育的要求,从而不断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难怪有人说家长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

4.学生活动。“红领巾广播站、国旗下的讲话、团徽下的宣誓、板报专栏、校规校训”以及参观、访问、调查、竞赛等有益活动,让学生了解多彩的大千世界,感受劳动之艰辛,亲历知识的需求,触动求知的欲望。实践活动寓教于乐,使学生从中得到了“崇真、尚美、启智、健体”的高尚品质教育。

(四)运用激励性评价,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很多农村学校、教师习惯于大考、小考后把成绩公布于众,然后仔细排出名次,甚至把分数精确到小数点后几位。这种做法偶尔为之,可能会给学生适度的压力,激发学习积极性。但频繁用这种手段,甚至将之作为控制、刺激学生的有力武器,后果必然是灾难性的。长期如此,将破坏学校教学环境,使学生始终生活在焦虑和压抑之中。最可怕的是,对排名靠后的学生在心理上造成毁灭性的打击。教育无小事,采取任何教育措施,都应首先考虑到学生的利益。我们在课堂上对不同的学生采取了不同的评价标准,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了不同的评价形式;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认真对待;对学生的认识和实践结果。正确的给予充分的肯定,有独到见解的大加表扬,错误的不直接否定,更不草率批评,而是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从阅读资料、师生交流诸多方面得到正确的答案。由此可见,运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自主发展。

四、多种途径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发展

(一)调整农村学校布局,以信息化推动学校的发展

农村学校分布相对零散,规模小,条件差,在教育投资不足的情况下;如果把有限的资金均摊给各个学校;只能是杯水车薪。推进教育信息化,只有集中投资才能见效,而集中投资的前提必须是调整学校布局,撤并部分不足百名师生的“袖珍学校”,集中力量和资金建设示范化学校,因地制宜抓好“计算机、闭路电视、广播”三网合一的“乡镇网”及各个学校的信息网络建设,推动农村教育的跨越式发展。

(二)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学校的发展离不开教师。农村“民转公”和代课教师偏多,素质偏低,观念相对落后,教法相对陈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在建好农村学校卫星网这一“天网”和互联网这一“地网”的同时,还要加强“人网”的建设。一是在职称评定、工资待遇、培养培训等方面向农村教师倾斜,吸引优秀人才到农村学校任教;二是通过发达地区对贫困农村学校的支教、城镇和农村学校教师的轮流任教、城镇教师定期送教下乡等形式,共享“人网”资源;三是加强学校领导班子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办学水平;四是加强学历培训和继续教育,提高农村教师的学历层次和基本功素质;五是建立完善的教学资源体系,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利用农村独特环境,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农村进行新课程改革,环境、设施等并非课改教师所想象的那样——完美无缺。然而,没有活动场地、没有专业教室……,时刻困扰着课改的如期进行,作为课改先行者是否想到了农村那些平凡朴素的山川河流、田野村庄和浓郁的地方特色?诸如踢毽子、打沙包;荡秋千、促泥鳅、扭秧歌、舞龙灯等活动;都对学生的自主参与、群体合作、情趣爱好、创新思维有巨大的鼓舞作,用,只要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组织引导得当,并加以创新改进,将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

(四)建立校本教研制度,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大多数农村中小学忽视校本教研,盛行分数管理。为了扭转这种重分不重人,利益驱动代替事业追求的被动局面,必须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以“个人反思,同伴互助,集中交流”为主,通过教学反思、交流研讨、集体备课、协作尝试、说课评课、案例评选、探究创新等活动为教师参与教改创造条件。

(五)邀请家长走进课堂,强化家长与学校间的联系

家庭不仅是学生温暖的港湾,更是不可多得的教育资源,诚邀家长与课改同行。无论是实施课改年级的教师还是其他年级的教师,都要多与家长联系、沟通,做好宣传工作,取得家长的支持和配合。并举行家长开放日、开放周,邀请家长走进课堂,纵横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通过平等对话。在对话中互相理解,在理解中促进学生的和谐发展。

(六)健全教育评价机制,激发教师的积极性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4篇

小学生教室环境布置应以暖色调为主, 因为暖色调环境 设计让人感到温暖,可以给小学生营造安心温暖的学习氛围。 由于低年级儿童视觉特征和心理发展水平, 低年级教室应注 重颜色搭配和人物或图案形象化。 教室墙壁上贴上小学生的 绘画作品,屋顶上挂上小学生的立体创意作品,窗台上摆放小 学生的手工作品等。 用小学生自己的作品装饰教室不仅能使 小学生产生强烈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还能促使小学生更积极 投入到手工创作中。 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对培养小 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及主动性都十分有效。 教师还 可以将小学生学习内容穿插于此, 如可以建议小学生作品中 穿插书本知识、 工整写字等, 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 法。 老师对小学生的作品可以进行适当比赛,给予一定奖励, 积极鼓励孩子动手行动,可以激发小学生创作积极性。 老师积 极鼓励学生将教室所有空间都成为展示才华的舞台, 促进学 生学习和交流。 教师可以在四壁张贴教学挂图及教师自己制 作的教学解释图片。 学生和老师根据教学内容随时更换教室 布置内容,以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兴趣 和主动性,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学习。 农村小学少有先进教学 设备,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制作教学图片和工具等方式, 更形象直观地开展学习和教学活动。

二、农村地区教育落后局面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在国家大力投资农村教育的大背景之下, 农村教育 水平逐年提高,凡事不能一蹴而就,农村教育仍然堪忧。 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不 容小觑, 在国家和社会努力提高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之 时,我们更应该关注人本教育、素质教育在现有环境之下的具 体实施。 人本主义是强调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理论,强调在教 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性发挥, 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要求从根本上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 学习主动性,积极倡导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对当今教学的束缚, 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 以人本主义理念 贯彻当前教育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水平。 尊重小学生天性,促 进小学生素质提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 兴趣和主动性。 党的十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 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 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 才。 ”相信在国家、社会、家庭及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农 村小学教育会更适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 更有利于小学生 全面发展。 投入到手工创作中。用这种方法激发学生创作兴趣,对培养小学生动手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及主动性都十分有效。教师还可以将小学生学习内容穿插于此,如可以建议小学生作品中穿插书本知识、工整写字等,是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好方法。老师对小学生的作品可以进行适当比赛,给予一定奖励,积极鼓励孩子动手行动,可以激发小学生创作积极性。老师积极鼓励学生将教室所有空间都成为展示才华的舞台,促进学生学习和交流。教师可以在四壁张贴教学挂图及教师自己制作的教学解释图片。学生和老师根据教学内容随时更换教室布置内容,以此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潜移默化中促进学生学习。农村小学少有先进教学设备,教师和学生可以通过动手制作教学图片和工具等方式,更形象直观地开展学习和教学活动。

三、农村地区教育落后局面受到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

目前在国家大力投资农村教育的大背景之下,农村教育水平逐年提高,凡事不能一蹴而就,农村教育仍然堪忧。小学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基础不容小觑,在国家和社会努力提高教育基础设施和师资力量之时,我们更应该关注人本教育、素质教育在现有环境之下的具体实施。人本主义是强调以人为本教育理念的理论,强调在教育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自主性发挥,重视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要求从根本上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倡导打破传统教育理念对当今教学的束缚,要求改变传统教学中学生被动的学习状态,以人本主义理念贯彻当前教育教学,切实提高教育水平。尊重小学生天性,促进小学生素质提升,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独立思考能力、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党的十明确指出:“大力促进教育公平,合理配置教育资源,重点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积极推动农民工子女平等接受教育,让每个孩子都成为有用之才。”相信在国家、社会、家庭及教师的共同努力之下,我国农村小学教育会更适合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更有利于小学生全面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教育科研;根本任务;必要性

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关于教育科研的概念在相关的学术论著中有很多种表述,但无论哪一种概念表述,其核心内涵都是:“教育科研是一种揭示教育规律的创造性认识活动。”即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中小学教育科研的根本任务则是揭示中小学教育教学的基本规律。

虽然近几年,科研兴校、科研先导的观念逐渐被许多中小学管理者和教师所认同,但总体上来说,与教研活动相比,教育科研在中小学还是一种高大上的活动,特别是在农村中小学,更显陌生和遥远。当前,很多中小学老师对教育科研的理解还停留在“教育科研就是写论文”“教育科研就是申报课题”等这些简单的认识上。有些中小学校为了促进教育科研的繁荣,要求老师人人做课题、年年写论文。这样的教育科研只是停留在无计划的盲目状态,是一种表面上的繁荣,对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并无多大益处,反而会给老师徒增科研负担,让老师对教育科研表现出抵抗和厌恶的情绪,也不利于中小学开展真正的教育科研活动。

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从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实践出发,以教育教学改革中的问题为导向,特别是关系全局的重大问题。通过科学的论证,根据本校具体情况设计详细具体的有效教学实验方案,开展课堂教学领域的全面改革研究,从而揭示具有普遍适用性的有效教学规律,提炼出符合本校实际的有效教学模式,进而从整体上改进学校的课堂教学,提高学校课堂教学效率。而这些通常是学校日常教研所不能做到的,而必须开展教育科研。

对教师而言,教育科研不是脱离教师教学实践的额外负担,而是教师探索和把握教育教学规律,改进自身教育教学实践的必然需求。有相当一部分中小学教师撰写教育教学论文和申报教育科研课题都是为了论文评比活动及职称晋升的需要,并非是为了研究和解决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困惑与问题。这种伪教育科研难免会成为教师无奈的选择和额外的负担,难免会出现论文抄袭和科研造假的现象。中小学教师要想在专业上寻求长足发展,改变被动教书匠的职业形象,开展基于内在需求的教育科研是一条必经之路,也是可行之道。2014年9月荣获“首届基础教育部级教学成果奖”特等奖的江苏南通师范第二附属小学李吉林老师无疑是教育科研的成功典范。李吉林老师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是一项持续36年的教育研究,研究目的不是为了获奖,不是为了写论文,也不是为了评职称,而是真正处于自身改进教育教学的需求。李吉林老师说:“教学是教师的头等大事。为了孩子的学习,几十年来我矢志不渝,在教学上持久地下功夫。”

综上所述,无论是学校的教育科研还是教师个人的教育科研,根本任务都是为了解释教育教学规律,并用来改进教育教学实践。根据教育科研的具体任务不同,德国教育学家布蕾津卡将教育科研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狭义的教育科学研究,其具体任务是描述和解释教育事实,揭示教育规律,回答“教育是什么”的问题;第二类是教育哲学研究,其具体任务是提供教育价值取向和规范取向,回答“教育应该是什么”的问题;第三类是实践教育学研究,其任务是在教育科学研究和教育哲学研究的基础上,为教育实践的具体实施提供理论指导,回答“教育应该怎么做和应当做什么”的问题。中小学教育科研更多偏重于第三类实践教育学研究,通过揭示教育规律,为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张 滢.奏响小学教改的中国旋律――记部级教学成果特等奖、李吉林和她持续36年的“情境教育实践探索与理论研究”[N].中国教育报,2014-10-23.

[2]吴义昌.科研、教研与中小学教师[J].当代教育论坛(宏观教育研究),2004(38):35―36.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6篇

【关键词】幼小衔接 儿童留守地区 留守儿童

长期以来,西部农村地区长期处于教育的边缘化地带,随着大量民工的外溢,这些地区的留守儿童逐渐增多,这里的教育面临着更多的问题。其中学前教育十分薄弱,个别地方甚至是空白,对小学教育没能形成有力支持和顺利衔接。由于各种因素的制约,这些地区常常走向两个极端――一是“小学式”;二是“放羊式”。“小学式”的教学方法往往急功近利,迎合家长,把小学教学的理念和方法用到学前儿童身上,严重违背儿童的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他们的学习生活与小学生的学习如出一辙:课程设置“小学化”,课时安排“小学化”,作业布置“小学化”。“放羊式”的特点是没有计划,没有纲要,随心所欲,仅是把孩子集中起来看着,对知识的传授、能力的训练、习惯的培养都十分欠缺。幼小衔接教育问题显得突出。要么是一年级学的内容提前上完,但只重视了内容传授,能力和习惯培养不足,而一年级的教学却变得缺少吸引力,难以更好发挥教材的作用。要么就是到一年级时还没有该有的学习习惯、能力和必要的知识,需要从头开始。

其实,幼小衔接问题早已受到学者们的注意。我们查阅了相关的期刊网(截至2014年7月)。发现关于学前教育和小学教育衔接,即幼小衔接的研究,不少学者和教育工作者从不同地域、不同角度、不同侧重点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有的是介绍国外幼小衔接的,如洪秀敏、崔方方的《美国俄亥俄州社会课程幼小衔接的举措与启示》;有的是关注家庭在幼小衔接中的作用,如林放儿的《加强家园配合搞好幼小衔接》,许舒敏的硕士论文《幼小衔接实效性研究》;有的是分析幼小衔接中存在问题的,如唐超的《幼小衔接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有的是关注课程方面幼小衔接问题,如崔云的《幼小课程衔接存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李子建等人的《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研究》,翁飞燕的硕士论文《我国幼小衔接课程政策构建研究》等等。对农村地区的幼小衔接研究也不少,如马以念等的《农村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陈秀金的《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向小春的《如何解决农村幼小教育的衔接问题》等等。我们查阅了《中国知网》《万方数据》《龙源期刊网》,发现与留守儿童相关的文章更多的是研究留守儿童学前教育或留守儿童小学教育的成果,而针对留守儿童的幼小衔接研究的文章尚未找到一篇。那些研究农村地区幼小衔接的文章多是研究相关的外部环境、政策支持、条件改善等层面,触及教学方面的也基本上是宏观把握,理论概述,很少有实践性和可操作性强的研究成果,更缺少相关结合实际的一线教研成果。对留守儿童幼小衔接教育仅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缺少更切实和深入的理论支持和实践导向。

这种现状显然不符合我们农村儿童留守地区的教育需求。由于种种历史原因和现实因素,农村的优秀教师非常缺乏,学前教育的教师更是缺少,内审缺乏内驱的动力,外求缺乏合理的激励,儿童留守地区的教育整体缺少澎湃的生机。幼小衔接是整个教育的一个重要节点,把握好这个节点,教育可以连贯顺畅、事半功倍。如果这个衔接教育搞不好,后续的教育教学必然受到影响,往往产生“行走困难”的恶性循环。虽然幼小衔接有一定的共性,有许多学者和教育工作者的经验可资参考借鉴,但留守地区有着特殊的一面,幼小衔接教育必然也有其特殊性的一面,而现在的教育格局没有为我们积攒下更多的经验。无论是幼小衔接理论指导还是实践操作指导可以说都十分缺乏。儿童留守地区家庭教育匮乏的先天短板更迫切需要我们搞好幼小的衔接教育。所以基于儿童留守地区的特殊性和实际需求,实验探究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幼小衔接教育显得尤为必要。

我们认为在儿童留守地区进行幼小衔接实验研究,如果能够扎扎实实,依据科学的教育规律,结合实际情况进行探究、实验。必然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我们的许多教育教学就可以避免某些盲目性,可以让教学更加符合儿童的成长规律,更加符合教育教学规律,更加切合教学的实际。这样,在教育不断要求均衡化的氛围中,在国家日益重视农村教育的大背景下,我们儿童留守地区幼小衔接实验研究也一定会在教育这个大花坛中开出奇葩。

【参考文献】

[1]洪秀敏,崔方方.美国俄亥俄州社会课程幼小衔接的举措与启示[J].学前教育研究,2011(9).

[2]林放儿.加强家园配合搞好幼小衔接[J].教育导刊, 1997(3).

[1]唐超.幼小衔接中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J].才智, 2013(32).

[3]崔云.幼小课程衔接存在的误区及应对策略[J].学理论, 2010(32).

[4]李子建,杨晓萍,柴赛飞,颜明仁.幼儿园与小学数学课程衔接的研究[J]. 当代教育科学,2004(23).

[5]陈秀金.浅谈如何做好农村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J].学前教育,2013(11).

[6]马以念,谢秀莲,王冬兰.农村幼小衔接的问题与对策[J].学前教育研究,1999 (1).

[7]翁飞燕.我国幼小衔接课程政策构建研究[D] . 西南大学, 2012(5).

[8]许舒敏.幼小衔接实效性研究[D]. 福建师范大学, 2011(5).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7篇

>> 小学班级管理策略浅议 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浅议 浅议小学班级管理之我见 浅议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的艺术 浅议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方法创新 浅议班主任如何加强小学高段班级管理 浅议小学班主任如何管理班级 浅议农村小学高年级班级管理 浅议小学班级自主管理体系的建构 浅议“变革班级管理” 浅议班级柔性管理 浅议班级管理 浅议班级管理体会 浅议班级的柔性管理 班级管理经验浅议 浅议新时期班级管理 浅议中职学校班级管理 浅议班级管理的策略 浅议和谐班级管理 浅议高效的班级管理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浅议小学班级管理 浅议小学班级管理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谭开芝")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新形势下,小学教育改革不断推进,班级管理也成为教师所要关注的重点内容之一。为了实现新课标教学的目标,教师在进行班级管理时应将更加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提高班级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新形势;小学;班级管理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201-01

一、当前小学班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新形势下,对于教师的班级管理理念和方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但是在当前环境下,我们看到小学班级管理中还存在多种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所采用的管理方式较为落后。小学班级管理是教师所面临重要任务之一,当前许多小学仍采用传统管理方式,以班主任的经验为主实现对班级的管理。主要通过对学生出勤及其参加活动的积极性、学习成绩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考核和管理,这种方式可能产生不和谐师生关系,无法实现管理的目标。

2、小学班级管理的难度极大。当前小学生多为独生子女,受家庭环境的影响容易形成一些不好的性格特点,在与班级同学的相处中会产生一些摩擦或者矛盾。学生普遍具有性格活泼开朗、思维敏捷等特点,但是纪律性等方面相对较差,这就给教师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3、小学班主任的工作量增大。小学班主任为做好班级管理工作,要花费更多的时间来跟踪学生在学校的日常学习及其他活动,对于出现的一些 突发问题要及时予以处理,这对班主任的时间和精力投入要求较大,使其承担了较大的工作。

二、小学班级管理完善的措施

针对当前小学班级管理面临的一些问题,教师要从管理理念及管理方式等多方面出发来提高班级管理的效率。

1、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参与到班级管理中。在小学班级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引导学生参与到办理管理中,充分发扬民主,引导学生参加与到办理管理中,通过学生的自主管理培养其民主精神及其自律的意识,使其自主能力得到更好的锻炼和提升,保证班级管理的效果。

2、充分利用互联网提供的便利加强与学生及家长之间的联系。在网络发达的今天,教师与学生、家长沟通的渠道也不断的,为了更好的管理班级,教师应综合利用多样化,为了更好的管理班级,教师应综合利用多种方式来提高管理的质量。班级意见箱等形式了解学生对于班级管理的意见和建议,而通过短信、QQ等交流平台来获取家长对于学生管理的一些有益意见,再从班级管理 现状改善管理方式,保证管理效果。

3、注意刮泥方式的创新。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应注重倾听学生的心声,建立一种融洽的师生关系,使班级管理更好的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完善评价体系,是学生受到尊重,从而使其在班级管理中更好的发挥积极促进作用。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8篇

一、农村学区总校校长,政治和业务水平要“精”

“打铁还要本身硬”,过硬的政治素质和高水平的业务素质是当好校长的前提。众所周知,在当今知识大爆炸的社会,知识经济一日千里,不学习就要落伍,就会被社会所淘汰。因此,要当好校长,就要坚持学习新的知识、新的内容,补充新的工作方法,练就新的工作技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和业务水平,不断拓宽知识领域,更新知识结构,同时,应经常对学校的管理策略、质量状况、师生动态、热点问题等进行调研与反省,用“跳出教育看教育,跳出小学看小学教育”的敏锐眼光洞察一切,从而站得高,看得远,以适应形势发展对教育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成为精通教育业务的行家里手。几年来,笔者积极参加了省市县举办的校长培训,多次在培训班上进行经验交流,不时到先进学校考察学习,自学各种教育刊物,不断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

二、农村学区总校校长,改革意识要“强”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作为一名农村学区总校校长,对于学校的发展更要有前瞻性,有敢为人先的独到意识,因地制宜,努力实践科学发展观,不断更新办学思想。近年来,笔者所在学校克服重重障碍,锐意改革,取得三方面的成果:一是面对师资力量薄弱,教育资源不能充分地整合利用的状况,与镇政府密切配合,做好群众的思想工作,大胆进行学校布局调整;二是为了摆脱学校由于教育经费紧缺、不能组织教师到外地学习先进教学经验、校本教研缺乏专业引领的困境,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达到优势互补、教育资源共享的目的,学校因此被丰宁县政府评为“教学工作先进单位”;三是创新教研模式:新课程改革呼吁新的教育理念、新的教育内容、新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我校顺应时展的需要,健全了三级教研网络,采用“三同”(同年级、同学科、同课时)教研模式进行课堂教学交流与研讨,加大了教研教改的力度,有序地开展了一系列深化课程改革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两年来,全校就有4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在县级以上刊物发表,白塔小学承担的“跨越式”课题被评为部级优秀课题。

三、农村学区总校校长,依法治校要“严”

正确的科学管理是当好校长的关键。当前,农村小学正在全面推进实施新课程,这就要求学校要摒弃原有的单抓学校常规的普通管理模式,建立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以适应新课程教学的需要。为此,我校通过召开教职工代表大会,让他们参政议政,发扬主人翁精神,参与修订了《大阁学区总校教师常规管理要求》、《大阁学区总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办法》等管理制度和考核办法,完善了学籍管理、教师发展评价、学校管理、财务管理、校园管理五个系列各种制度,切实做到了“有章可循”“制度面前,人人平等”,评职称、评先进按综合考评结果,用制度引导人,逐步形成以制度、依法从严治校的工作格局。

四、农村学区总校校长,对待师生要“亲”

“以德服人,以人为本”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情感的激励。当好一名农村学区总校校长,要制度管理中辅以人本管理,要明确教师的双重身份,他们既是被管理者,又是学校的管理者。对待教师应以理服人、以情动人,注重对教师的感情投入,多与教师进行交流,常思教师之所想,常思教师之所虑,做教师的贴心朋友,让他们体验快乐、安心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

五、农村学区总校校长,质量意识要“强”

质量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立足之本,是师生的荣誉。曾有专家说过:校本教研,就是为了改进学校的教育教学,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从学校的实际出发,依托学校自身的资源优势和特色进行的教育教学研究。学校要根据教师年龄结构、业务水平高低等具体情况,在校内开展“一帮一”结对子活动,浓厚科研教研氛围,加快课程改革的进程。学校出台了《大阁学区总校教学工作奖励方案》,每年拿出了一定的资金,对教学效果显著、参加各项比赛成绩优胜者、投递教育论文获得发表的教师及品学兼优、学习进步或参赛获奖的学生进行表彰。

六、农村学区总校校长,协调各种关系要“活”

作为校长,除了做好学校的管理工作以外,还必须懂得花心思灵活办学,学会与广大群众、各级政府、村委会、个体户、企业家以及其它单位协调关系,争取他们对教育事业的关心与支持,建立家庭、社会、政府、学校四级的教育网络,形成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也为学校多方筹措资金,改善办学条件打下坚实的基础。学校坚持向上、向外争取资金,用以对校园进行改造,绿化、美化,购置教师办公桌椅和现代化教育设备等。通过当地村委会、镇政府的帮助,一些学校建设了水泥地篮球场,维修了门窗,添置了图书和教学仪器等。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9篇

>>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探究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语文作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对策 农村初中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方略浅谈 浅议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发展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进措施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当前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浅谈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探究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农村小学作文教学现状及其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英语现状及改善对策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课后反思现状及原因分析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及对策 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对策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中国论文网 > 教育 >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善对策分析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及改善对策分析 杂志之家、写作服务和杂志订阅支持对公帐户付款!安全又可靠! document.write("作者: 宋志超")

申明:本网站内容仅用于学术交流,如有侵犯您的权益,请及时告知我们,本站将立即删除有关内容。 摘 要:本文首先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简要的阐述,说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状况;接着从课堂教学、教师素质以及教学成果三方面探讨了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最后根据对问题的分析给出改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的对策。希望本文能够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发展提供帮助和建议。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改善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22-353-01

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农村小学教育是对广大农民子女进行知识文化教育和个体发展教育的环节,农村小学教育效果的好坏,与农民子女的发展空间大小直接相关。而语文作为我国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科目,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文化知识获得程度,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发展。因此,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进行探讨,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值得每一位教师研究和探索。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

1、师资力量提升

我国教师的人事改革使得农村小学教师的收入水平和福利待遇与城市教师的差别越来越小;另外,各省市教育部门对农村小学教师实行了一系列的帮扶和优待政策,使得很多师范类高校毕业的学生都能主动去农村小学执教;加之农村小学教师集体对自身教学水平的要求提高,教师们都能够较为积极主动地参加教学培训。因此,小学语文教师的师资力量较以前有了大幅度的增长,教学语文教学的质量也因此有了很大的进步。

2、教学思想改善

随着新一轮教学改革的推行、现代教学思想的传播以及农村教育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提高,小学语文教师的教学思想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往教师主宰课堂,教材决定学生知识面的教学局面被打破,越来越多的教师倾向于在课堂教学中使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已经完全确立,这意味着,小学语文教学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无论是教师还是教学本身,都应该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二、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尽管小学语文教学取得了一定的发展和进步,但这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始终不高,教学效率受教师个人教学水平影响很大,一旦教师在备课方面出现纰漏,则教学效率马上就会降低;第二,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用语应用方面存在问题,有些教师的普通话发音不标准,还有些教师的教学用语不规范,这些都影响了小学教学的质量,对学生成长不利;第三,农村小学语文教学重点存在偏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依赖教材,因此学生的书面语能力发展较快,而听说能力发展却比较慢,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文明语言用的少、语言表达能力不强,就是语文教学重点偏差产生的结果。

三、改善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对策

1、从备课方面提高教学质量

小学语文教师在备课本中,一定要增加“课后反思”、“课前准备”等栏目,同时要结合教学实际修改完善教案,在以后的教学中反复使用完善中的教案。在第一次备课时教师做到认真细致全面的准备在第二次教授同一内容的时候教师只需在自己的教案中稍作修改出现的需要补充和完善的内容,使教案更翔实和完美。这样既可以节省教师的备课时间汉有利于教师课后反思对比自己不一样的教法总结归纳出最好的教案或者导学案。提倡教师写教学反思要求教师课后及时反思自己教学上的得与失做好“课后备课”。写作形式上允许灵活多样篇幅上有话则长,无话则短。

2、提倡教师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

有些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受地方方言的影响,在教学过程中使用的课堂语言不够规范;还有些教师在教学中展现的语言艺术美比较少,削弱了语文教学对学生审美能力和精神发展的培养作用。因此,提倡农村小学语文教师重视自身修养的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师应该做到以下三点:第一,用标准的普通话进行课堂教学,避免方言和不恰当的口语出现在课堂上;第二,在课堂教学中重视语言艺术性的展现,在教学导入的过程中以及对文字的教学过程中展示语言文化之美;第三,教师应通过多读书、多参与教师培训讲座等活动,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只有语文教师自身修养提高了,才能在课堂上使语言更加丰富,学生才能从教师的语言、动作等教态方面感受到语文知识对自身发展的促进作用。

3、对教材和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创新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主要以教材为依托,一篇课文就是一个语文教学的训练目标。在课堂上所、说、读、写等都是围绕课本。小学语文教师克服课本内容的偏差,保证教学重点不偏离教学要求,就要避免被课本约束。教师要对教材进行合理创新,例如,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挖掘与小学语文课本内容相关的材料,将这些材料加工后在教学中创造性地使用,使课本上的书面语转化为口语,在对学生进行书面语训练的同时也进行听说训练;另外,教师还应对教学方法进行合理创新,例如,在任务型教学方法之中加入体验式教学的方法,使学生即成为学习者,由成为任务的者,通过学生主动研究课本,达到教学目的。

四、结语

综上所述,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在教学改革以及农村教师人事发展过程中得到了长足的进步,但是,相较于城市小学语文教学来说,农村小学语文课堂效率不高,教师在课堂用语和教学重点的掌握方面仍存在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并进一步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需要农村小学语文教师不断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个人素质,并对教材和教学进行合理的创造,只有这样,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才能进一步发展。

农村小学教育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培养

小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快速变化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加强小学生心理素质教育,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已经成为当前小学教育面临的新任务和新要求。心理教育能力作为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一个重要反映和指标,不仅能有效地影响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形成,还有利于教师自身健康和专业成长。我国小学教育本科专业历经十多年的建设,已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但是如何培养小学教师心理教育能力的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没有现成的可供我们直接参考的培养模式,诸如培养途径、阶段任务等问题都亟待我们去探索和研究。因此,本文将对这一问题作一蠡测。

一、培养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的意义

我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自20世纪70年代末兴起,经历了80年代初中期的自发探索阶段、80年代中后期的积累成果阶段、90年代以来的推广普及阶段,一路迤逦至今已有了明确的教育目标和内容体系,但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却没有达到理想的教育效果。教师教育能力相对薄弱成为问题关键所在,主要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心理健康教育人才匮乏;二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性不强。导致在心理教育实践过程中存在着很多问题,如心理教育能力普遍不强、参差不齐等等,已成为制约中小学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瓶颈”。以山西省晋中市师资力量相对较好的榆次区为例,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情况要明显优于小学,60%以上小学出现心理健康教育专职教师岗位空缺的现象[1],“学校每800~1000名学生配备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的教学承诺更是难以实现[2]。即便随着社会发展达到这一要求,也只能满足部分个体咨询的需要,我们现在提倡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以开发潜能、培养乐观、向上、阳光的心理品质为主的心理健康教育,单靠一名专职教师根本不能实现。在这种现状下,作为小学教师主要来源的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如果能在校学习期间接受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走入工作岗位后,就有能力主动配合专职教师开展工作,从而改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现状,提升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成效。

二、小教本科生“四位一体”心理教育能力培养模式

1. 构建知识体系

晋中学院自升格为本科院校以来,积极致力于开发建设校本课程,针对小学教育专业现有课程开设情况,开发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教材,加大了小学心理辅导技能技巧课程的比例,适当增设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教材教法、小学团体心理辅导、小学生心理技能训练、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设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实践等课程。同时,将小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作为教材编写的价值取向,根据小学生的实际问题确定教学内容,编写出一套适合于全市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系列教材。如《小学社会心理教育》以小学生心理发展规律为出发点,内容选择贴切小学生社会生活经验,且专栏新颖,有利于学生准确捕捉信息,勾勒出形成小学生社会道德行为规范的初步框架;《小学科技心理教育》则从科普教育与科技活动中寻找心理规律,从心理教育的角度去提升科学教育的实效,加强小教本科生对小学生科学精神、科学思想、科学态度、科学方法等科学品质的重视。目前,该系列教材已经出版并投入使用。通过理论知识体系的学习,学生首先打下了良好扎实的理论功底。

2. 搭建成长平台

(1)设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晋中学院积极与晋中市教育局沟通协商,于2011年7月成立了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中心挂靠在晋中学院教育科学与技术学院。该中心利用学院的人才和资源优势,通过心理技能辅导、团体心理辅导、心理健康教育讲座、心理健康教育研讨会、专兼职心理教师培训等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广泛吸纳本科小学教育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家和优秀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者,并为其搭建培养、提升心理教育能力的平台。除定期开办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外,中心还开通了专家咨询热线,月刊《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增置了《心育能力培养》栏目,理论联系实际,及时发现、解决小教本科生在培养心理健康教育能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着力提升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2011年中心面向小教本科生开展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赛讲6场,校外服务活动53次,指导小教本科生心育论文44篇,有小教本科生参与并取得科研成果5项;开展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专题讲座80场,个体心理辅导18例,小教本科生在老师指导下独立进行团体心理辅导124个班次(均有备案),取得了良好的教育成果和社会效益。

(2)成立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打破了传统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方式,但是还存在学生参与机会较少、学生学习主动性不足等问题,随后成立了晋中市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研究会是以晋中学院教科院教师为主,小学教育专业全部本科生及致力于晋中市心理健康教育事业的各阶层成员广泛参与,集学术性、群众性、服务性于一体的社会组织。目前已拥有编辑部、宣传部、咨询部、策划部、调研部、信息部六个部门,拥有室内250㎡活动场地、室外900多㎡的拓展基地。在研究会里,学生们有了更大的舞台,他们组织论坛、参与学术交流、中外前沿研究成果,进社区、进学校进行心理健康小知识宣传,客观上讲,研究会的成立为小教本科生搭建了更多的实践平台,激发了学生参与心理教育活动的兴趣和动力。

3. 组建科研团队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训练计划是“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重要内容之一,晋中学院2009年出台了“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管理办法”,积极鼓励大学生参与科研项目,并率先组建了小教本科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向的科研团队,形成以大二大三为主,大一积极参与的稳定梯队,并设立了院级大学生科研创新项目,形成了“省—校—院”三级评选模式,使三级科技创新项目互相促进和推动。通过组织科研讲座,引导学生申报课题,两年来学生团队在心理健康教育方向有“山西省初中班主任主观幸福感与心理健康的关系研究”、“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公交司机心理压力源调查”、“山西省中学心理辅导室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晋中市大学生村官心理健康与应对方式的相关研究”四个省级项目,“榆次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现状调查”、“晋中市社区公共心理健康服务体系现状的调查”等10个校、院级项目。学生依托项目、科学调研、得出结论、提出建议,这样实践育人有了重要载体,成为学校素质教育的有效途径。

4. 打造品牌基地

通过对部分城区和农村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及教师状况的调查发现,目前制约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快速发展的关键因素是从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教师在数量、人员整体素质上存在问题。晋中学院主动与当地政府协商沟通,在全市城区、农村教育实习基地中各选取了10所小学,由具备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证书的副教授带队,以小教本科生为主力,配合该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率先在这20所小学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由于小学生以体验参与活动为主,一般需要1.5~2小时,他们在课程设置上进行改革,并在心理辅导室建设上提出心理辅导机构设置标准化、设施科学化、师资专业化、管理制度化、监督工作具体化,以及高度重视解决心理辅导老师的职称待遇问题;在心理健康教育讲座等方面进行了八个专题的积极有益的探索,成效不断显现出来,已逐渐成为心理健康教育品牌基地,这不仅对当地其他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起到示范作用,而且对小教本科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有了质的提升,实现了双赢。

三、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分阶段培养

1. 注重意识培养,制定学习计划

一年级重点围绕心理教育意识的形成。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加强心理理论知识学习。通过“心理学”、“教育学”等课堂教学的途径, 加强心育内容,激发学生自觉培养心理教育能力的动力。

吸纳学生成为晋中市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会成员。利用研究会的资源优势和便利条件,组织学生观摩、分析小学优秀教师的教学活动,分享小学教师教学活动的乐趣与经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心理教育在整个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迫切性;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心理教育观,提高自身的心理教育能力,制定学生心理教育能力的培养方案。

2. 加强技能训练,提高综合素质

二年级重点围绕心理教育技能的培养。独立地确立心育目标、准确地理解教材,根据小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组织心理教育教学活动,初步掌握心育效果的评价方法。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开设小学心理教育课程教材教法、小学生心理技能训练、小学生心理教育课程设计等,

以适应小学普遍开设心理教育课的需要。增设艺术类选修课程,提高学生的艺术素养,满足小学生身心发展和素质教育的需要。

发挥心理健康教育研究与指导中心的作用。针对小学不同年级学生不同的心理状况、学习阶段中遇到的心理困惑,开展多方面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譬如户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开设小学生心理教育专题(系列)讲座、举办心理教育座谈会、出版心理健康教育刊物、建立心理教育网站等,使学生在高度认同、积极参与、感受心理教育氛围的同时提升心理教育的实践能力。

开展心理教育实践活动。开展小学心理教育课程教学竞赛,并制定奖励机制和鼓励措施,在活动中提高心理教育技能。同时,学院还注意提升实践的层次,比如在专职心理教师的指导带领下, 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课题的立项和研究。

3. 调试心理状态 做好心理准备

三年级重点围绕心理状态的调试。加大技能的培训与考核,指导学生做好见习实习的准备工作,在学科教学和见习实习中加强心理教育能力的形成。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开设小学各科教材教法选修课。以专题活动形式进行,每周1次;周一公布活动主题,周四下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主题活动。选修课教材为校本研发,通俗易懂,有案例、有作业、有思考题,针对性强,有利于对学生学习过程进行全程指导。

加大心理实践课程比例。教育实习期间要求每个学生试教一定比例的心理教育课,使学生在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创造力、组织管理能力、操作能力、交往能力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参与学科心育和活动课心育的实验,探索心育规律。

4. 实现角色转换,强化职业能力

四年级重点在于角色转换。强化技能训练,通过顶岗实习,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和竞争能力, 促进学生步入社会、走向教师岗位的角色转换。其教育的侧重点在于:

开展仿真性的社会实践教育。在低年级心理教育和专业教育的基础上,组织学生深入实践岗位完成毕业实习工作。毕业顶岗实习是一个重点环节, 它是检验小教本科生心理教育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尺。

开展心理教育专题活动。举办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讲座,邀请专职心理教师、优秀小学教育工作者对心理教育的相关问题进行讲解与分析。积极参与心理教育实验,定期撰写心理教育论文,注重自我教育能力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刘月红. 小学教育专业“四位一体”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R]. 晋中学院,2011.

[2] 晋中市教育局. 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施方案[EB/OL].www.省略/newsInfo.aspx?pkId=14084. 2011-8-31.

上一篇:小学教育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教育教育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