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发展范文

时间:2023-03-16 03:44:21

农村发展

农村发展范文第1篇

关键词:三农现状发展

一农村的现状:

(-)发展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共同富裕、安居乐业。

(=)发展的现状:

A农村发展的有利因素

1、政治上:由于农民人口占大多数“三农”问题已经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最大障碍。因此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三农”问题也连续几年成为中央的头号文件,成为党和政府的工作重心。党和政府先后提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减免农业税”、“加大粮食种植补贴”、“减免义务教育学费”、“三下乡”等政策和措施来促进我国农村的发展。最近,党和政府又提出“买家电进行补贴”的措施来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最让我们难忘的是,汶川地震后党和政府把灾区的重建作为自己的工作重心,21个省市对口支援灾区的重建与发展,努力使灾区人民的生活比以前更好。更让我们难以忘记的是,党和政府自2003年以来特别重视“农民工工资”问题,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纷纷采取多种措施来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的问题,亲自帮助农民工维护自身利益。一时间,“农民工”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得到了应有的回报,自身的生活和工作条件得到改善。“关注民生“服务民生”是党和政府永远不变的承诺。近几年来,像北京、山东、重庆等省市纷纷启动“大学生当村官”的计划。这是促进农村发展的一大举措,大学生担任村官,可提高村干部的文化水平、政治素质及管理水平。给农村的发展注入生机与活力。他们的到来极有可能带动农民发家致富促进农村发展。党和政府对农村的关注与扶持的力度、经费的投入也是前所未有的。全社会也参与关注农村的发展。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力军,他们对新农村充满希望与憧憬,参与建设新农村的积极性极高。党和政府为加速农村的快速发展缩小城乡发展的差距而采取多种措施。最典型是将重庆市规划为我国首批城乡综合配套设施建设试验区之一,进行新的探索和尝试.

2、经济上: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农村的经济也有一个质的飞跃。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使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巨大变化。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有了更大的选择空间和发展机遇。农村乡镇企业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农村的城市化进程。农民从中得到了许多实惠,收入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外出打工成为农民发家致富的首要选择。现在农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已不再是传统的种植业,而是外出打工。农村剩余劳动力得到开始转移,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移。他们既为我国的城市快速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又给农村的发展带来资金和技术。农村和城市的交流加强,用城市的发展带动边缘乡镇的发展是我国城乡发展的思路。城市企业转向农村,既增加了就业机会,给农村带来了发展机遇,可以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推动着农村的城市化进程。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普及,农民可解放自己,一边种地,一边外出打工。现在农民可通过种地、养殖、外出打工、等多种方式增加收入。农村发展最成功的典型例子是江西的华西村。它的成功发展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和经验。“因地制宜”发挥地方特色优势是一个地方成功发展的基础和关键。

3、科技文化:自从我国提出“科教兴国”的战略后,无论城市的还是农村的教育都得到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在城市和农村得到广泛普及,农村的失学率减少,农民的文化水平提高。农民对文化科技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农民家庭在教育方面的开支的比重越来越大,高中生、大学生在农村已不再罕见.据有关资料显示,2004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报名人数总计723万,较2003年净增110万名,增幅为17、9%。其中农村考生为398万名,占报名总数的55%,首次超过城镇考生人数。到2003年中国已经有近92%的人口基本普及了义务教育,青壮年文盲率降低到5%以下,中小学生有2.1亿多。2004年高等院校在校生突破2000万位居世界第一。党和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逐步加大。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确保农村教育的健康发展。“科技兴农”战略推动着现代农业的发展,“科技下乡”活动丰富着农民的生活,开阔着农民的视野。文化生活日益丰富,农民的生活不再那么贫瘠,精神得到陶冶,生活得到充实。具有地方特色的传统文化也得到继承与发扬。地方传统文化活跃在农村舞台上成为一道亮丽的风景。与此同时,农民的思想也发生着变化,他们的思想不再那么保守,不再封建。他们开始走出自己的狭小天地,融入城市,开始探寻一种新的生活。

4、其他方面:农村的基础设施也在发展中,并有了很大的改变。“要致富,想修路”成为我们共同的认识。交通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交通已不再是我们外出的障碍。“蜀道难,难于上青天”已成为过去。目前,四川省的交通得到快速发展特别是高速公路的建设。四川省正在努力构建以成都为中心,覆盖全省的高速公路网,高速公路建设居全国第六、西部第一。有些省份像山东等省已经实现了村村通公路的目标。完善的基础设施和良好的投资环境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党和政府把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作为重点,完善公路网、电网等交通通信设施。农村医疗合作制度也在逐渐完善中,切实解决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社会保障制度可以解决农村弱势群体的基本生存问题。让老人不再孤独,不再寂寞。党和政府的关怀温暖着他们的心。

综上所述,无论是从政治、经济、科技文化,还是从社会服务、基础设施等方面来看,农村的发展有着稳定的发展环境和巨大的发展潜力。我们应充分把握些有利的条件和机遇促进加快农村的发展。

B、发展中的问题:

1、尽管党和政府高度重视“三农”问题,也提出许多措施来解决“三农”问题,但政策实施的力度还是不够,某些对农民不负责的官员不断损害农民利益,从中牟取个人利益。有许多政策到了下面就成了一句空话和口号,我们不得不思考这是为什么?问题很大程度上出在官员身上。“民告官”已不再是奇闻,而且胜诉率也在提高。这说明什么问题?官员本来是人民的公仆,我们应该感激他,信任他,但有些官员却损害农民利益。农民本身就是弱势群体,为什么有的官员还要欺骗农民和损害农民的利益。“说一套,做一套”已是不负责任的官员常用的手段,常常利用农民对他们的信任,为自己牟取私利。官员腐败问题依然存在而且很严重,阻碍了新农村的建设与发展。

2、虽然农村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城乡发展的差距越来越大。农村为自己和城市的发展付出了太大的代价。如此长期下去,根本就和我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土地荒漠化,在我国西部北部比较严重。耕地锐减,人均耕地减少、水污染、垃圾乱堆乱放成为农村的“特色”.现在在农村,农民的用水安全无法保障。“脏、乱、不文明”成为农村的代名词。我们不能在发展农村的同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我们不能在赢得农村发展的同时,失去我们原来可爱的家园。环境问题和生态问题是制约农村发展的最大因素.

3、由于外出人员增多,多为青壮年男性,留守在家的多为妇女、老人、儿童等弱势群体。在农村经常发生抢劫偷盗行为,农民的家庭财产得不到保障。冬天是案件的多发期,因此加强夜间巡逻是农村的必要责任。在农村贫富差距拉大,邻里关系有的不太融洽,兄弟之间明争暗斗的现象十分突出。不赡养老人,家庭关系冷淡,家庭暴力等现象依然在一些落后的农村存在。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外流,留守在家的多是妇女、儿童、老人,使农村失去了原有的生机与活力,日益呈现出萧条、凄凉的现象。尤其在冬天,呆在农村里的人都有一种物是人非的感觉。这在某种程度上是由农民外出打工造成的而且也是农民外出打工的原因。因为对他们来说,呆在农村每年的收入实在太少了,很难改变他们贫穷的面貌。所以他们也自然地产生了对城市的向往和追求。他们也想到外面去看一看,外面的世界怎么样?只有春节来临的时候,我们才感觉到家是以前的家,才有一种回家的感觉,才有对家的眷恋和依依不舍。现在的农村从某种意义上来讲已不是原来的农村了。

4、作为主要劳动力的男性青壮年外出打工,,妇女、儿童、老人成为田地上的劳动力。田地也得不到有效利用,大多数处于闲置或粗放经营的状态,所以现代农村的潜力并没有被充分挖掘出来。独自支撑家庭的妇女操劳过度,体力透支,身心健康也得不到保障。她们大多数处于亚健康状态或身患疾病。和城市同龄人相比,她们过早地衰老,过早地失去了青春,也没有美丽漂亮的外表。美丽、漂亮等女人引以自豪的资本早已被岁月的沧桑与生活的艰辛消磨得没有一点痕迹。如今,当我们回到农村时,看到的是妇女们满脸的沧桑与双手的粗糙。岁月早在她们的头发里留下了痕迹。皱纹也过早地爬上她们的额头。她们的孤独、寂寞、又有谁能够了解,知道。我想,这一切的一切,也只有她们自己最能感受到。毕竟这种感受不是一般人所能体会和理解的。

5、另外,我们不能忽视的就是留守子女。由于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他们由母亲或被别人照顾。他们的情感教育缺乏应有的家庭氛围。于是,安全、情感危机、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也日益突出广大农民工在揣着求生梦想进入远离故乡故土的另一个“外面世界”的同时,也把牵挂和担忧留在了农村。大多数留守子女有着孤独、寂寞、性格暴躁、自闭等心理问题。在孩子成长的关键时期,作为第一任教师的父母却不得不离开了他们。对那些独自守侯在家门口,静静地期待着父母回来的留守子女来说,和父母在一起,一起生活,一起玩耍,一起度过难忘而快乐的童年是他们最大的心愿。这是我们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并且都应实现的心愿。但对他们来说,却是难以实现的心愿。他们的童年是浸满思念与孤独的。有的父母一年回来一回,有的连续几年都不回来。时间一长,感情就会疏远父母与孩子之间就有可能出现感情危机。在外打工的父母在金钱物质方面可以满足子女的需求,但永远也无法弥补自己在情感教育的缺位。如果子女与父母失去了情感基础,那么父母与子女之间的关系也就变得很简单,也很脆弱。因此,“情感饥饿”对留守子女来说是一道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疤。因为他们无法忍受当看到自己的同伴和父母在一起玩耍时,自己却独自一人呆在旁边时的孤独与寂寞。也正如一位留守儿童所写的那样“我不喜欢看月亮,因为月亮在每月的十五都会圆的,而我的家人从来都没有团圆过。我不喜欢过年,过年对我来说是一件痛苦的事。我总是逃避那些原本另人快乐的节日。在那些节日里,我所得到的不是快乐,而是一种孤独、寂寞与无助的感觉和对父母的深深思念”。是我们去关注、了解留守儿童,进入他们内心世界的时候了

6、由于农村受城市的影响,“打工热”成为农村里最具吸引力的东西。农村中外出打工的也日益增多,其中也不乏未成年人。在农村里,一个普通的家庭很难供应起所有的孩子上大学。由于自身原因或家庭原因,有的身为家中老大的哥哥或姐姐就失去了上大学的机会。在农村这是每个人都要面对的现实。现在并不是每个农村家里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大学的。现在不少农村学生已经学会了吸烟、喝酒、打架、、沉迷于上网等不良习惯,甚至还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就这样,美好的人生就葬送在他们自己手中。他们不仅仅给自己留下了一生的后悔,而且给家庭留下了一个难于愈合的痛。这样的悲剧多发生在父母一方或双方外出打工、父母离异或单亲的家庭。他们由于缺乏应有的管教而走上了这样的道路。父母的不在或家庭的破裂是导致悲剧发生的重要原因。也许,有人会责怪外出打工的父母没有尽到自己的义务,没有教育和管教好自己的孩子。其实,作为父母的他们也是受害者。孩子是家庭的希望,也是父母活着的最大动力和支柱。孩子的前程被毁了,这对身为父母的他们来说打击有多大啊!他们也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孩子外出打工,也不愿意扔下自己的孩子不管不问。试想有那位父母愿意背井离乡外出打工,丢下自己的孩子呢。他们也是为了谋生,为了生存,为了自己的家。他们的选择也是被迫无奈的。这也是没有办法的办法。农村未成年人犯罪日益增多,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不幸,在某种程度上也是社会的悲哀。

7、“就业难”、“上学难”、“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农村老百姓最为关注的三大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就业困难已是一个不容置疑的事实。这对单纯靠出卖劳动力来谋生并且又无一技之长的农民来说更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速度变慢,农村依然有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文化水平低、没有一技之长成为农民打工的最大障碍。如何提高农民的文化水平和技能是我们在发展农村经济时必须解决的问题。最近的金融危机更让我们意识到就业的艰难。现在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不景气,不少工厂企业倒闭,许多人失业。这对本来就没有就业优势的农民来说,无疑于是雪上加霜。很多农民由于失去工作,不得不提前回家。工作本来就不稳定,没有稳定的收入,家庭负担依然那么沉重。这对农民来说本身就是一个挑战,尤其是高昂的学费和医疗费更使他们难上加难。在一些农村家庭里,上大学对他们来说实际上就是一次,赌注就是整个家庭。有的家庭为了上大学早已负债累累。高昂的学费让许多农村学生望而退步,他们无法承担起这些费用。我们也听说过有的农村的父母因交不起高昂的学费而自杀的事情。为什么这样的悲剧总是发展在农村呢?为什么在我们本应为家庭有人考上大学而高兴的时候,悲剧老是发生呢?为什么一些农村家庭在收到高考录取书后展现的不是喜悦而是忧愁呢?我们不得不思考这些问题。原因很简单,就是学费太高,高出了农民能承受的范围。农民承受不起这样的学费。现在虽然国家采取各种措施来保证每个农村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上得起大学。但在全国高校里,贫困生仍然不少。并不是每个贫困生都能享受到这种政策的。每个贫困生依然有上不起学的风险。由于社会保障制度、医疗保险制度不完善,农民的身心健康让我们担忧。乡村医疗设施不完善,医疗水平低。农民们最怕得病,如果一个家庭有一人得了重病,那么整个家庭也将被拖跨。这也是为什么农民小病不看,大病忍着的原因。因为他们害怕出现这样的结局。自己也不愿意拖累整个家庭。现在在农村,依然有许多孤寡老人无人赡养,有病不看的现象。因为他们并没有享受到社会保障制度和医疗保险制度的照顾。这三大问题是我们仍然面临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因为这三大问题关系到农民的切身利益,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环节。

8、农民工,依然是我们常说的一个话题。他们被称为“边缘化的城市人”以及“城市的候鸟”。农民工是处于我国社会最底层的弱势群体。他们从事着城市最脏、最累、最苦的职业。但他们的职业地位是低下的。工作时间长、工作条件差、经济收入没有保障。他们的人身权益屡次受到侵犯。搜身,随时都对农民工进行身份证检查。在城市,身份证成了农民工的唯一通行证。尽管如此,他们已没有选择余地,因为家里需要钱,他们是家里收入的主要来源。他们生活在城市和乡村之间的旅途上。他们不可能再回到农村,然而,作为城市的新移民,他们却又不被城市所接纳。城市的高楼大厦是他们建造的。城市里面有着万家灯火,却没有一盏是属于他们自己的。据统计,1994年中国民工总数为6000万人,1999年达到8200万人,2000年达到8840万人,而到2003年已有1、4亿人。10年之间农民工的人数翻了一倍。这个数字仍然在不断增长。他们为我国城市的发展付出了自己的汗水甚至鲜血,用自己的劳作丰富了城市的生活,给城市增添了生机与活力。但他们的生活又会怎样呢,又有人去关心过他们的生活呢?他们为了打工养家糊口,付出了自己的健康代价。他们有着边缘化的苦楚,有着“万家灯火,哪一盏属于我”的无奈。农民工是职业病防治的空白群体,他们的职业病发生率触目惊心。身穿廉价的衣服,用最廉价的商品,吃最廉价的饭,食品安全无法保障就是他们的真实写照。工资拖欠是农民工的一个难解情结。他们的血汗钱为什么经常难以得到?为什么屡次发生农民工用“跳楼”的极端方式,拿生命威胁来索要原本属于自己的血汗钱呢?这的确是令人可悲的事情。那我们有没有想过农民工为什么总是拿生命作为维护权利的最后押呢?身为弱势群体的他们除了生命,还有什么可以作为维护自己权利的资本呢?农民工确实需要我们的关注和理解。现在也到我们认真解决这一问题的时候了。

9、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人才。由于农村的基础设施不完善,和城市相比,无论在哪个方面都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两者的差距越来越大,城市的吸引力也越来越强。优秀资源和优秀人才向城市集中。农村虽然出了不少大学生和人才,但真正留在农村的却很少。我们每个人都想到比较好的地方去发展,谁也不愿意留在落后贫穷的农村。农村的吸引力不强,导致大量人才流向城市,成了人才的净输出地。这才是农村发展缓慢的真正原因。农村发展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提高农村的吸引力,留得住人才。只有留住人才,农村才有发展的可能、资本、与实力。

从上面的深入分析,我们可以看出农村的发展是艰难缓慢的。农村在发展中有太多的问题需要我们去解决。这是一项长期而艰难的任务。农村能否有更好的发展就在于我们对这些问题的解决如何。这些问题是环环相扣的,有着内在的联系。我们应集中精力去解决制约农村发展的这些问题,实现农村的突破性发展。

发展

无论是从农村发展的优势来看,还是从农村发展中的问题来看,“农村”、“农民”、“农业”三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其中农民是核心,农村是基础,农业是关键。解决“三农“问题,我们应从整体出发,解决发展中的问题。充分利用有利优势,尽最大努力解决农村问题是我们实现农村突破性发展的成功举措。

1、我们应严格执行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政策文件,加大对腐败的严查惩治力度,确保让农民真正得到到党和国家政策的好处。

2、我们应坚持“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的执政理念。努力改善政府和农民的关系,努力建立服务性政府,树立政府的权威,赢得民心,和农民共同发展农村。

3、坚持树立并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相结合。以实现农民的全面发展为核心,努力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4、大力发展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大众文化,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丰富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提高人民群众的文化水平。努力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社会主义新农村,树立“新农村、新面貌、新气象”的时代风尚,努力构建和谐新农村。

5、加强对农民的技能培训让农民成为现代性科技性农民,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增加农民就业的砝码,提高农民就业的竞争力。

6、认真解决好农民最为关心的问题,维护好农民的切身利益。并努力解决留守儿童问题和农民工问题。让这些不再成为农村发展的阻碍。

7、大力发展乡村企业和现代农业充分挖掘其中就业的机会。提高农村的吸引力,缩小城乡差别,让农村真正留得住人才,实现农村的全面、协调发展。

本文的重点在于农村现状与发展的问题,目的在于全面深入分析农村的问题,来引起我们的关注与思考。关于农村发展的措施就显得次要。让我们一起来思考关注农村的发展并为之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努力。本文有些语言是摘抄于其他文献的。

参考文献:

〈〈中国民工调查〉〉隋晓明主编群言出版社2005、1

农村发展范文第2篇

而对于中国农村发展的含义问题,至少到目前为止的几乎个个领域的人都在关注着,与发展本身的理解千差万别一样,个个领域对于农村发展的关注,同样是关注其不同的侧面。而当我们总是试图能够尽可能的把所有视角都融合到一起而给出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答案时,而总是有一种不知所云的感觉。这就好比是全球化,以前大家总是认为全球化就是西方化,就是工业化,而事实是传统的东西同样可以全球化。

我想,在谈到中国农村发展的含义的时候,免不了也从我自己的视角和观点去进行一些评论。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自古以来的农业为本的立国体制决定了农村的中国作用,但是当一个传统农业社会在短短的几十年时间内向工业社会甚至是后工业社会急剧转型的时候,总是会出现很多的不均衡,我想,这大概是我们现在在这里谈论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的时代背景吧,否则在时代为什么没有人去讨论农村发展问题呢?所以,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讨论农村发展问题,就必然要考虑到,讨论农村发展问题的主体,最重视的除了极度渴望发展的农民本身之外,大概就是代表“全民利益”的政府。目前喊的最响的新农村建设就是很好的证明,我们姑且不去评价新农村建设在未来一段时间之内是否真能够产生预期的作用,或者就是一种全民作秀。

既然中国农村发展问题最重视的是政府,而影响农村发展问题的方方面面的原因中,我想除了客观的自然资源等因素之外,不可否认的是制度和体制本身所存在的问题,这种有缺陷的制度背景下去进行农村发展投入,很多时候无疑是往漏水的水桶中灌水一样,永远是灌不满的。可是为什么现在社会各界对于这个问题始终会保持如此高昂的热情呢?我想除了真正希望得到发展的农民本身之外,似乎其他所有人都像是在舞台上演戏一样,无非是在作秀。不可否认的是,随着中国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很多历史遗留问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之外,如为代表的极端主义对于人性的扭曲进而导致的道德信仰的缺失,社会转型中制度文化的缺陷导致的诚信体制的崩溃等,随着一些外来刺激而急速发展的社会经济而随之而来的新问题则使得社会矛盾在更加深化,并处于潜在的矛盾酝酿期。这种矛盾与发展并存的结果是,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成为有中国特色的国家资本主义。处于弄断地位的是掌握的权力资源的群体,而权力资源则在存在缺陷的制度框架和充满功利色彩的文化氛围中正大光明的转化为经济利益。

当这种潜在的矛盾逐渐积累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整个社会处于浮躁的火药桶状态,如果没有一个缓解矛盾的突破口,则这火药桶早晚是有爆炸的危险。在欧美早期的发展过程中,这一突破口大多是血腥的对外战争和扩张,而中国现在则处在同样血腥的对内扩张中。这在很多的时候表现为如民族主义、极端主义、军国主义等激进行动,或者内部软化处理的矛盾转移,如现在中国正在进行的农村发展投入,很多的表面的改革等。而实际上是这种矛盾的缓解,就好比是沉疴得用猛药一样,不是表面的修修补补所能够解决的,而必须是对影响整个社会经济运行的体制制度等行为框架进行重新整个,激进的是革命,保守的是改革或者改良。目前,农村发展问题的如此受关注,以及政府,实际更多大是代表着掌握着资源和权力的国家资本主义阶层的利益,所如此关注的问题的根源所在。

因此,如果说目前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真正是被重视的话,则解决这个问题的手段不是在每年对于农村扶贫工作投入多少钱,对于农村义务教育投入多少钱,对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投入多少钱等,而是改革现在的社会资源的分配格局,修改现在的游戏规则,真正能够按照社会发展的规律来办事情,是有利于发展的要素能够真正发挥其作用。我想,从这个意义上说,现在我们所非常关注的中国农村发展问题,未来的结果怎么样不去讨论,至少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都可以为这种国家资本主义的结束提供一种历史的见证。

因此,我认为发展中是有价值预设的观点,在很多时候是成立的,只是看到底是谁的价值预设。无论是西方中心论也好,马克思主义也好,依附视角下的中心也好,或者是所谓中立立场的世界体系理论也好,各种不同的价值观都有各自不同的拥有价值观的载体。而中国现在所遇到的问题则是,很多时候作为意识形态的价值观往往成了我们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屏障。而我的观点是,不管他是什么价值观,总结到一点都只是一种思想形式,而关键的是无论什么发展,最终都是与人有关的,所谓无论是作为自然形态的人还是社会形态的人,发展的过程中,始终是需要围绕着人来进行的,所以,这也是我非常赞成现在的一句口号:以人为本,的理由吧。而至于价值观或者意识形态的内容,或许作为一种存在于学术研究中的概念就可以了。

农村发展范文第3篇

一、江苏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优势

一是经济实力的优势。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和全国一样,经济社会发展取得显著成就。到2004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12451.8亿元,占全国的10.7%,个人生产总值突破人均2000美元,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0000元,成为继广东之后第二个超千亿美元的省份。

二是文化资源的优势。我省素以文化昌盛而闻名,历代名人辈出,文化资源丰富。昆曲和苏州园林已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同里、周庄、甪直被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授予首批“中国历史文化名镇”称号,约占全国1/3;有30多个乡镇被命名为部级民间艺术之乡、特色艺术之乡,居全国首位。

三是政策的优势。自2000年以来,我省为全面推进文化大省建设步伐,相继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文化事业、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实施了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等一系列重大文化工程;目前正着手制订鼓励农村文化事业发展的有关规定。所有这些,都为农村文化旅游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

四是自然资源的优势。我省的南京、苏州、镇江等9个地级市和昆山、江阴、句容等6个县级市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有40多个景区是全国aaaa级旅游景区,各具特色,各有优势。苏州有园林、古镇、古城和太湖等天人合一的旅游资源;镇江有滨临长江、山城相融、江河交汇的“城市山林,大江风貌”;连云港有海滨、花果山、温泉;盐城有被誉为“东方湿地之最——丹顶鹤的家园、麋鹿的故乡”的滩涂湿地资源等。

二、江苏农村文化旅游的定位

根据我省农村的现实情况以及农村文化发展特点,结合农村文化产业发展要求,笔者认为,江苏农村文化旅游可定位于:

一是休闲观光农业旅游。休闲观光农业旅游集农业产销、农产品加工、农业旅游服务等三种产业于一体,顺应了21世纪人们向往自然、崇尚自然、亲近自然的心理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1、地面种植类观光旅游。可以结合农村高科技园区的开发,组织青少年开展“农村科技夏令营”活动,普及农村科技文化知识;可以结合果园种植,开展春季赏美景、秋季摘硕果活动;可以结合林业种植,开展种植“希望树”、“爱情树”、“同心树”等活动。今年“五一”黄金周期间,句容市推出的“瓜果基地采摘游”项目获得巨大成功,超过10万的游客到农村大棚采摘草莓,到果园采摘鲜果,推动了农村旅游经济,带动了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

2、水面养殖类观光旅游。可以在养殖水面周围,添置遮阳伞、休闲座椅、钓具等必要的设施设备,构建会员制的“垂钓俱乐部”;可以修建水面餐厅,让游客自己品尝垂钓成果,享受成功的喜悦;可亦修建水面旅馆,让游客仿佛栖身水中,回归自然。

3、特色农业类休闲旅游。要结合当地特产和特色农业项目,挖掘旅游资源。扬中市因地处江中而盛产竹,当地农民充分利用这一得天独厚的资源,利用长期劳动实践中总结出的竹编技艺开发出了一系列的竹编旅游工艺品,创立了省内第一家由农民自己开办的“竹编艺术研究所”,开辟了专门场所向游客展示竹编制作的工艺流程,引起了中外游客的广泛兴趣,一年实现销售300多万元。经过长期的开发和研究,他们的作品还获得了北京中国首届民间艺术博览会金奖,被称为“江南竹编一绝”。

二是农村风情体验旅游。我省农村的人文历史悠久,风情特色多样,非常迎合当今城市居民的乡村体验需求。

1、民俗民风旅游。民间风俗素以“三里不同风,五里不同俗”为特色,传承相习而时相变,南北有别又东西各殊。每逢镇江丹徒上党的庙会,四乡八镇的农民都会自发的聚集起来荡湖船、唱麒麟、对田歌、跳采茶舞等,相互祝福、庆贺丰收、自娱自乐。这些民俗民风带有明显地方特色,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背景,对游客特别是外国友人具有强烈的吸引力。

2、农村节庆旅游。要进一步挖掘、整合本地农村节庆和民俗,不断丰富群众文艺形式,体现独特的民族民俗文化特色,打造本地文化品牌。苏州每年一度的虎丘庙会就是根据历史上“三市三节”的传统,开发出来的集民间文艺表演、手工艺表演、风味小吃和展销为一体的大型民俗活动。开封盘鼓、兰州太平鼓、海城高跷、吴桥杂技、苏州评弹等独具魅力的民间艺术每年都要吸引成千上万的国内外游客。

3、农村食文化旅游。品尝风味餐饮是旅游不可缺少的内容,具有农家地方特色的食文化应该成为吸引游客的旅游资源。农村之“食”关键在于“野”和“鲜”,山区的野菜、野果、野鸡、野鸭以及农村的蔬菜采种等对想亲近自然的游客具有强烈的诱惑力。游客在大饱口福的同时,更可以细细体会吴越风情和楚汉民风。

三是农村原生态旅游。我省跨海滨江,幅员辽阔,山、林、江、河、湖、溪等自然风光美不胜收,其中有很多没有受到现代工业影响的“世外桃源”,具有非常独特的魅力。比如,我市丹徒石桥镇的华山村就是一个至今仍保持着原生状态的自然村落。那里自然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更流传着众多民间传说。最知名的就是被收入《乐府诗集》的《古今乐录》中的千古绝唱《华山畿》,他讲述的爱情故事经国内专家考证被认定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的雏形。当地的古银杏、龙脊街、奈何桥等“华山八宝”、“分家”“上梁”等民风民俗和造型古拙、色彩明快的泥塑玩具“华山泥叫叫”,都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乡土气息。

三、发展农村文化旅游的具体措施

1、要在政策上给与积极扶持。发展农村文化旅游是一个全新的领域,需要各级政府、部门相互协调、全力投入。首先,要在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会同省有关部门,制定出台鼓励农村文化旅游的扶持政策,在资金投入、土地利用、道路通讯、扶贫信贷等方面向农村文化旅游项目倾斜。同时,要组织专门人员对农村原生态物质的和非物质资源进行普查,并进行可行性论证,挖掘有较深文化内涵、能原汁原味反映自然人文风貌的农村旅游文化资源,会同当地旅游部门一道制定整体规划。

2、加大对农村文化旅游基础设施的投入。一方面要用足、用好、用活文化经济政策,把农村文化旅游设施的建设纳入小城镇建设项目,纳入农村文化发展规划之中,一招不让的抓实、抓好。另一方面要在保护生态的前提下,实施道路、通讯、食宿等相关基础设施配套,合理开发旅游资源,强化江苏农村文化的旅游功能。

3、注重抓好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开发。一是要对本地的民间工艺进行普查、研究和分析,筛选出凸显地方特色、文化底蕴深厚、能够满足批量生产要求的农村文化旅游品。二是要在保留其原生态的基础上,按照旅游品的要求对农村民间工艺品进行重新设计、包装。如镇江上党乡的挑花、扬中的柳编、丹阳的正则绣等。三是要加强农村文化旅游品的包装宣传和市场开发工作,充分激发消费潜力。

农村发展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村物流; 双向物流发展;发展建议

[DOI]10.13939/ki.zgsc.2015.20.025

1 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现状

1.1 物流的基础设施落后

物流基础设施落后主要表现在道路、运输工具、通信水平、商品储存保管水平上。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基础设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公路的村村通就为农村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在一些边远地区,交通不便仍阻碍着农村发展。不仅仅是交通条件,通信设施的落后也成为农村物流发展的障碍。农村向内物流受到阻碍,不利于农村生活水平、消费水平以及经济发展,农村向外物流受到阻碍,不利于农村收益的增加并降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总之,农村基础设施落后是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主要阻碍。

1.2 农村物流发展的时机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农村的消费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同时农村的文化教育及现代技术产品的不断普及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机会。一方面,互联网技术的普及以及农民思想观念的转变使得网络购物、电话购物在农村不断发展。同时在外工作的农村子女越来越多,为家里邮寄物品也变得越发重要。另一方面,在农村生产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农产品的规模种植生产,向城镇的及时运送问题需要解决。这些都推动着农村物流的不断发展。

1.3 农村物流缺乏人才和先进技术

一方面,在农村双向物流发展中,需要具有高素质、经验丰富并且具有管理能力和应急能力的人才。另一方面,合理先进的物流设备、运输工具、农产品保鲜以及城市产品的运送安全都是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必要条件。

1.4 农村物流受到中国农村经济发展模式限制

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家庭分散经营,没有形成规模的生产模式。从农村向内物流的角度分析,分散的居住环境不利于物流网点的合理设置,会增加城市产品向农村运送的成本投入;从农村向外物流的角度分析,家庭分散经营种植缺乏规模性,使得农产品的统一收购以及农产品简单加工点的设立投入更多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农村经济发展模式的限制使得物流业的发展面临较高的成本同时要求更合理的网点布局设计,这加大了农村物流发展的压力。

2 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意义

2.1 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一方面,向外物流发展能够有效降低农产品的储存成本和流通成本,从而降低农产品生产中的供应及销售成本,起到改善农业外部环境的作用,提高农产品的质量从而提高竞争力。另一方面,向内物流的发展使得农用生产资料和其他城市物品的运送成本降低,从而降低农产品的生产成本。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又通过成本的降低提高产品收益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方便农村的消费,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和质量

农村向内物流的发展使得农村的生产资料以及各种生活品的消费变的更加便利,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网络等电子商务的普及和推广,农村的网络预订及购物为商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时机。同时打破农村和城市消费的地域,缩小农村城市的消费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和经济的合理发展。

2.3 农村物流体系的建立增加农村劳动力就业机会

物流业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各种就业机会的增加,为农民增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物流业网点的服务、网点间的运输、物流的联系等都必然给广大农村提供最有利的劳动就业机会和条件。建立和发展农村物流体系,一方面直接开辟农民新的就业渠道,同时,通过物流产业发展带动的城镇化消费需求的增加与改善所直接和间接促成的其他第三产业的兴起,便能够使农村的剩余劳动力直接分散就地消化吸收。

2.4 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有利于农村的城镇化建设

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城镇化的脚步。一方面,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进行推动。物流业的发展不仅从农产品的对外运输中提高竞争力和质量,还会吸引更多的城内资金或者村内集体资金投向农产品加工业以及其他服务业。由于运输业的发展带给投资更多的机会,在农产品生产地进行加工减少中途损耗、运输成本等。对于农村内部的发展来说增加农产品的销路,还可以进行农村集资自己办厂促进本村经济利益提升。另一方面,随着物流业以及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的服务业也会随之不断产生和提高,运输的道路服务、餐饮服务、居住服务等都将带动农村的城镇化进程。

3 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建议

3.1 加大政府投入并通过政策鼓励对农村物流的投资

政府充分认识到农村物流业发展对社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合理设计农村物流的宏观布局,制定农村物流的标准化制度,是农村物流的发展和起步建立在合理有序的制度之上。同时,在政府自身财力物力投入过程中,通过各项优惠政策以及科学的宣传吸引更多的投资流入农村物流业的发展建设中。

3.2 加强物流管理人才和物流技术的创新

通过宣传使农民树立现代物流观念来促进农村现代物流的发展,同时加强物流人才的培养。农村双向物流的发展建立在合理的管理和站点间物流交流联系、物品运送效率之上。在实际工作中,可以利用电视、广播、报纸等信息载体,以农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等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村群众普及现代物流知识。同时,重视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既了解农业生产经营特点,又掌握现代物流知识理论的人才培养。加快现代物流人才的培养,对现代物流及农村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

3.3 加强农村双向物流发展的基础设施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为农村物流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就向内物流发展而言,应加大农村网络信息平台和快递站点的建设以及合理的运输路线;就向外物流发展而言,农村交通设施建设、农资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建设、农产品仓储设施建设、农产品加工配送中心的发展和建设等是非常必要的,还要不断加强农民合作组织、农产品产供销一体化组织的物流职能,使我国农村物流组织得到发展。

3.4 加强农村物流的中介组织和信息化建设

建立和发展农业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提供信息技术服务,进行市场价格协调与行业管理,合理进行纠纷和风险问题处理,切实维护农民和企业的合法利益。同时,在农村物流业的信息化建设中,在原有农村经济信息系统的基础上,加强通信网络硬件的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实现生产者、销售者之间的计算机联网,共享资源、共用信息,以实现对物流各环节的实时跟踪、有效控制与全程管理。此外还应在适应农村现代物流的基础上进一步搞好农资及农产品信息处理与工作,搞好市场信息咨询服务。

参考文献:

[1]李乐,骆东奇,郭英.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村物流发展现状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与科技,2009,20(6).

[2]陈秀丽.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其对策[J].理论探讨,2005(5).

农村发展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水电政策措施建议

我国农村水电(此指单站装机5万千瓦及以下)资源十分丰富,资源可开发量为1.25亿千瓦,是广大山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创造良好的政策措施环境,对加快农村水电发展,带动山区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一、农村水电是需要政策措施环境支持的行业

从农村水电的公益性、生态性、永续性等特点看,国家理应创造有利的政策措施环境予以支持;从农村水电的区位性和投资主体的广泛性看,农村水电发展本身也需要有利的政策措施环境的支持。

1、公益性。农村水电是国家重点支持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中发[2002]2号、中发[2003]3号、中发[2004]1号指出,农村水电等“六小工程”,对直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带动农民就业、效果显著,要扩大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加快发展。总理在2003年6月国务院西部地区开发领导小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要求,要加快农村水电等农村小型公共设施建设。国家营建有利的政策措施环境,促进农村水电发展,可有效改善农村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水平,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2、生态性。农村水电工程建设不集中大量水体,移民和占用耕地少,不破坏水的自然分布、平衡和造成局部地区生物圈的改变,是国际社会公认并大力提倡加快发展的绿色能源。国家制订政策措施,促进农村水电发展,对缓解我国因经济高速发展而带来的生态环境压力,改善人民生存条件和质量意义重大。

3、永续性。与矿石燃料相比,农村水电资源可以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永续使用,不存在枯竭用尽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优质能源。

4、区位性。农村水电资源分布具有很强的区位性,基本上处于我国的贫困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山区,是这些地区解决无电、少电、缺电人口问题,致富农民,发展当地经济的宝贵资源,同时这些地方经济相对落后,电力市场相对不发达,自我投资开发能力弱,需要国家制定积极有效的政策措施予以支持。

5、投资主体广泛性。与火电站、大中型水电站等其他电力能源工程相比,农村水电工程规模小,造价低,投资规模一般从几百万到几千万元,适合个人、集体等社会各种主体开发,相对于其他电力工程来讲,开发主体十分广泛。要使广大的社会投资主体积极地参与农村水电资源开发,国家有必要制定有关政策措施予以鼓励。

二、政策措施环境对农村水电发展影响显著

截止2003年底,我国有1500多个县开发了农村水电,共建成电站4.8万座,总装机容量达到3120万千瓦,年发电量1100亿千瓦时,均占全国水电总装机和年发电量的35%左右。据统计,全国农村水电资产近2000亿元,年实现增加值480余亿元,税利80余亿元。农村水电已累计解决了5亿多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并使650多个县实现了初级电气化。农村水电之所以取得如此巨大的成绩,关键在于国家在不同时期为农村水电的发展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对农村水电的快速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1、20世纪50年代

1950年至1955年期间,国家对农村水电发展基本没有制定有关方针政策,此时农村水电年均新增装机仅0.055万千瓦。直到1956年起,国家在《1956年到1967年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中提出了发展农村水电的方针,指出:“凡是能够发电的水利建设,应当尽可能同时进行小型水电建设,结合国家大中型的电力工程建设,逐步增加农村用电”;在1958年提出了以点带面,不断发展的方式,即在农村水电资源丰富的省份,倡议在5个县和100个社开展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这期间农村水电发展的政策措施环境处于摸索起步阶段,所制定的政策措施比较宏观和原则,但对农村水电的发展作用十分明显。此间农村水电年均新增装机3.6万千瓦,大大超过了1956年前年均新增装机规模。需要指出的是,1958年开始的“”忽视当时的生产、技术和材料条件,大力举办农村水电,使农村水电呈现超常规的畸形发展,1958年发展速度甚至达到了285%。

2、20世纪60年代

在不断的实践、探索和创新下,农村水电发展的政策措施环境内容日趋丰富,主要有:1、强化了农村水电管理机构。1963年,中央批准在原水利电力部设立农村电气化局,进一步加强了全国农村水电管理力量;2、及时纠正了“”对农村水电的影响;3、1963年,部分地方开始实行“以电养电”政策,即国家投资部分所得利润继续用于农村水电建设。4、1969年国家农村水电建设实行“小型为主、地方群众自办为主、设备地方自制为主”,国家在资金与主要原材料上给予补助。良好的政策措施环境促使农村水电发展年新增装机规模越来越大。除1961年因时期产生大量报废电站而出现负增长外,农村水电年新增装机规模基本上是逐年增加,由5.1万千瓦持续增加到51万千瓦,平均年增装机5.8万千瓦,是1950年代的近4倍。

3、20世纪70年代

这期间,除沿用60年代的政策措施外,国家根据当时农村对电的迫切需求,为农村水电发展制定了不少新的政策措施,主要有:1、实行由实践总结而来的、具有市场经济意识的“谁建、谁管、谁有、谁受益”政策(后发展为“自建、自管、自用”方针);2、国家加大资金补助额度。对单机500W以下的电站平均每千瓦补助150~200元,相当于电站总投资的20%;对单机500W以上电站补助电站总投资的40%~60%,设备列入计划供应;3、保护小水电电量上网,要求大电网积极支持农村水电站上网,农村水电站并网后所有权不变,大电网收购小水电的电价不以盈利为目的。政策措施环境的发展,大大激发了地方、集体和群众举办农村水电的积极性,提高了地方、农村办电的能力,使农村水电得到了空前发展。农村水电年新增装机规模由1970年的17万千瓦持续增加到1979年的106万千瓦,年均增加装机56万千瓦,取得了历史的新突破。同时,农村水电总装机达到633万千瓦,相当于20世纪50年代末全国电力总装机。

4、20世纪80年代

这一时期,国家针对农村水电发展的实际情况,在继续执行以往行之有效的“自建、自管、自用”方针、“以电养电”政策等外,国务院批准水利部通过发展农村水电建设100个中国式农村电气化试点县,从1985年起,国家每年补助资金1亿元支持农村水电建设;在税收方面,对缴纳所得税确有困难的,可给予定期减征的照顾;对农村水电实行低息贷款,还贷期可延长到10年;农村水电供电的县,实行“发、供、用”统一的管理模式;1989年起,开始对农村水电建设实行专项贷款,初期贷款规模为2亿元以上。良好的政策措施环境加快了农村水电的发展速度。农村水电年增装机由42万千瓦持续增加到96万千瓦,年均新增装机66.5万千瓦,装机总容量达到1236万千瓦,相当于全国1960年代初电力总装机。

5、20世纪90年代

1990年至1998年期间,国家对农村水电继续实行“自建、自管、自用”方针、农村水电初级电气化县的建设实行投资补助和“以电养电”等政策;继续对农村水电提供专项贷款,贷款额度逐年增加,最高达到40多亿元;自1994年起对农村水电增值税实行6%政策,低于国家17%的税率。这一时期是农村水电发展政策措施环境的最佳阶段,促使农村水电保持了持续、快速发展的势头,年新增装机由67万千瓦持续增加到1998年的150万千瓦,年均新增装机84万千瓦,总装机容量达到2200多万千瓦,相当于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全国电力工业总装机。

1998年的机构改革,国家将水利部水电建设和管理职能划出。下半年,国家实施农网改造工程,工程实施伊始,大电网对农村水电企业进行上划、代管,大电网垄断市场加剧,农村水电“自建、自管、自用”、以电养电、6%增值税等方针政策难以得到贯彻落实。政策措施环境的破坏对农村水电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包括外商在内的各类投资主体在投资农村水电时持驻足观望态度,不少地方的农村水电发供一体的独立电力系统受到破坏和瓦解,农村水电行业发展处于历史最低潮,连续7年持续增长的势头被遏止,并由1999年逐年下降。

通过以上不同年代政策措施环境对农村水电发展影响的回顾与分析,可以看出,我国农村水电的发展与政策措施环境息息相关,政策措施环境好,农村水电发展就快;政策措施环境差,农村水电发展就慢。因此,认真研究制订合理的、切合实际的政策措施,创造有利的政策措施环境,对农村水电的快速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新时期农村水电发展的政策措施环境现状、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政策措施环境现状和存在问题

新时期,经过全国农村水电行业工作者艰辛努力,农村水电逐渐走出困境,政策措施环境逐渐改善,主要表现在:一是国务院批准水利部开展“十五”400个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建设,国家继续对电气化县建设实行投资补助。二是农村水电受到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中央领导多次强调要大力发展农村水电,增加农民收入。中发[2002]2号、中发[2003]3号、中发[2004]1号文件要求对农村水电等“六小”工程,扩大投资规模,充实建设内容,启动小水电代燃料工程。三是2002年国家出台的电力体制改革方案正稳步实施,农村水电发展的市场环境逐步改善。政策措施环境的逐步改善,再次激发了社会各类投资主体开发农村水电的积极性,特别是民间资本大量涌入,形成了一股开发农村水电的热潮。但在这种热潮的背后,农村水电发展同时存在着一些已有的和新的问题,这些问题同时也是我国农村水电发展政策措施环境所需要解决的问题。

1、资源无序开发现象严重,一些地方甚至出现“跑马圈河”现象。开发商不按河流综合规划和河流水能开发规划,对有防洪、灌溉、供水等综合效益的农村水电工程,单纯按发电工程来开发,依财力缩小装机规模和任意选点建设等,造成资源的大量浪费。

2、工程安全事故和隐患多。1998年水利部水电建设和管理职能削弱后,产生了大量违反基建程序,无审查、无设计、无验收、无管理的“四无”水电站。这些电站具有严重的安全隐患,有的已造成特大事故,2002年广东两座小型电站跨坝造成27人死亡。据2003年水利部对全国“四无”水电站进行的大清查统计,全国目前共有3000多座“四无”水电站。这些电站不同程度地存在着安全隐患,对国家和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3、“三市场”建设亟需规范。近两年,由于农村水电迅猛发展,一些地方行业管理缺位或跟不上发展的要求,农村水电设计市场、设备市场、建设市场建设混乱。一些不具设计资质、不具生产能力或生产技术水平低下、不具施工资质的单位涌入农村水电开发市场,给农村水电工程安全、设备安全和生产安全带来隐患。

4、上网难、电价低的问题仍待解决。长期以来,上网难、电价低一直是制约农村水电发展的重要原因。2002年以来,我国电力体制改革虽稳步推进,但输配分开尚未提上日程,电网垄断仍未彻底打破,农村水电有水发不了电,有电上不了网的问题在不少地方仍然存在,很多农村水电企业因此处于经营困难,效益差,职工工资低,甚至靠吃折旧费过日子的境地。

5、农民投资建设农村水电增加收入缺乏国家政策扶持。农村水电资源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优势资源,但由于缺乏国家资金、政策扶持,当地农民自主投资开发农村水电的能力弱。农民除了投入劳力有所收入外,无法从电站发电效益中获得分红增加收入。目前,东部很多民营老板大量介入到农村水电开发领域,虽带活了农村水电开发市场,但没有实现中央发展农村水电,增加农民致富的要求和目标;对当地农民来讲,增收致富的资源却越来越少,农民通过开发资源致富之路越来越窄。

6、税收政策有待完善。农村水电6%增值税政策在执行中存在11%税负由谁负担问题,导致全国至少有50%以上的农村水电企业未能很好的享受到该优惠政策,实际税负偏重,甚至有的企业达到16%以上。

(二)政策措施建议

为促进新时期农村水电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国家应针对农村水电存在的问题,对症下药,采取有力措施,制定有效政策,改善农村水电发展的政策环境。为此,建议国家制定以下几方面的政策措施,为农村水电发展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1、继续执行长期以来形成的“自建、自管、自用”、“以电养电”、实施电气化建设等行之有效的方针政策措施。

2、加强农村水电政府管理力度,提高管理效率。针对农村水电资源开发无序,工程安全隐患严重和“三市场”不规范的情况,国家应结合水资源统一管理的要求,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强化政府有关部门在管理农村水电中的职能,严格审批,加强市场监管,规范农村水电开发建设。同时进一步简化审批手续,限定审批工作日,提高政府管理效率和水平。

3、制定保护和发展农村水电独立供电系统的政策。农村水电在几十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许多就近开发、就近成网、就近供电,自发、自供、自管的独立供电系统。这种供电方式发供电成本低,电网安全度高,到户电价低廉,符合当前国际社会提倡的分散分布式供电趋势。国家在实行电力体制改革中,应充分考虑这种模式存在的历史性、合理性、经济性,结合我国国情和各地地情,制定有关政策,制止代管、上划、分解这种模式的行为,保护和促进这种模式的发展。

4、制定积极的投融资政策。加大国家财政对农村水电基础设施工程、水电农村电气化县、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无电乡光明工程的国家财政投入比例,特别要提高西部地区财政投入比例;实行农村水电滚动开发政策,建立梯级补偿效益返还机制,鼓励优先投资建设龙头水电站;实行农村水电综合利用性工程投资分摊政策,对有防洪、灌溉、供水等公共效益部分的投资,由国家财政负担。国家优先安排政策性低贷款,实行贴息政策,延长还贷期限至30年;制定农村水电收益权质押贷款政策,放宽贷款条件,为投资主体开发农村水电创造条件。

5、出台并完善促进农村水电发展的税收政策。针对农村水电6%增值税政策在执行中存在的11%税负由谁负担的问题,在增值税改革前,明确小水电增值税实行超6%部分实行即征即退政策。增值税由生产型转为消费型后,扩大农村水电企业进项税抵扣范围,将建筑安装所形成的固定资产纳入抵扣范围,增加进项税抵扣额,切实减轻农村水电企业增值税税负;或者将农村水电企业固定资产按照折旧额的恰当比例作为进项,允许企业扣除,减轻企业税负。对小水电代燃料工程和促进农民增收十分显著的农村水电工程、无电乡光明工程实行免征增值税政策。对增加农民收入显著的农村水电工程、小水电代燃料工程、无电乡光明工程实行免征所得税政策,继续对西部地区农村水电企业所得税实行“两免三减半”政策。

6、实行电量全额上网和电价优惠政策。农村水电规模小,所处地域经济比较落后,相对大电来讲是弱势群体,市场竞争力相对较弱,但综合效益十分显著。因此,国家应制定有关政策,规定农村水电可以不参与市场竞争,所发电量全额上网,避免弃水、资源浪费现象。同时,针对目前农村水电上网电价不合理的情况,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农村水电电价形成机制,改变目前单一的电量计价的方式,实施丰枯、峰谷分时电价,规定农村水电上网电价应高于火电平均上网电价政策,以体现优质能源的特性。

7、制订国家扶持农民参与农村水电开发增加收入的政策。为贯彻落实中央发展农村水电支持农村的精神,国家应加大对农村集体、农民联合投资开发农村水电站资金扶持力度;放宽贷款条件,延长还贷年限至30年,规定优惠的上网条件和上网电价,并实行增值税、所得税免征政策,以此鼓励农民就近参与农村水电开发,有效增加集体和个人的收入。

8、制定并实施促进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政策措施。当前,国际社会在推动清洁可再生能源开发方面,有两个措施值得我国借鉴和利用:一是绿色能源配额制,即对可再生能源发电实行强制市场份额,规定在地区电力供应中占有一定的比例。二是清洁发展机制,即指在京都议定书中做出定量减(控)排承诺的国家,可以通过在发展中国家进行既符合发展中国家可持续发展政策要求、又产生减排效果的项目投资,以此换取投资项目产生的部分或全部减排额度,作为其履行减排义务的组成部分。这两个政策措施有一个共同点,都具有强制性,是促进可再生能源的有效途径。在“十五”或“十一五”期间,我国应结合电力体制改革,尊重目前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现状和特点,在部分地区先进行配额制的试点,然后以点带面,全面推广。同时,充分利用清洁发展机制利好,将过去没有市场价值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削减额通过国际市场交易实现其自身的价值,为发展我国可再生能源市场开辟多种投融资渠道。据测算,农村水电每发一度电,就相当产生0.8-2.5kg的CO2减排份额,每减排1tCO2的价格是4美元以上。1千瓦农村水电装机容量按年利用小时数3600-3720计算,每年将产生2.9-9.3tCO2减排量,每年通过销售减排份额能够获得11.6-37.2美元的经济效益,这对每千瓦造价6000元左右的农村水电项目的投融资及降低成本,提高收益率将会起到重要的促进作用。

农村发展范文第6篇

关键词流动儿童农村身份认知农村环境认知农村发展认知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我国农民工数量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流动儿童数量也急剧增加,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让自己的子女在城市农民工子弟学校读书,涉及流动儿童的一系列问题已引起政府、媒体和学术界的密切关注。与农村相比,这些流动儿童的生活满意度在上升,但是与城市相比较,又存在着一定的落差。

但在这种特殊的年龄阶段,在校流动儿童一方面面临着对城市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还面临着对农村环境的适应。对他们来说,任何一个方面的适应出现问题,都可能给他们带来危机。关注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状况,有利于进一步了解流动儿童的社会适应状况,及时发现并解决他们在社会适应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近而更好地引导和帮助流动儿童,使在校流动儿童个体能够健康发展。

日前,针对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的微观社会学研究相对比较少。学术界关注比较多的是从宏观上研究流动儿童的城市社会融合状况、困境及对策。例如,流动儿童在城市生活融入过程中受到来自不同群体及环境的“歧视”和排斥,从而陷入社会认同的困境。在小学阶段,由于本地生源较少,公立学校还有接收流动儿童的意愿。到中学阶段,公办学校接收流动儿童的意愿相对较低,所以流动儿童到中学阶段就要面临:

是要交更多的钱继续留在城市读书,还是回农村念书。。社会各界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合状况及其面临的困境观点普遍相同,有限的争议往往只是从不同角度提出一些建议。而很少从微观层面去关注在校流动儿童内心的真实感受,尤其是关于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状况及其农村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研究甚少。

本研究以北京市某农民工子弟小学为例进行调查:以期全方位了解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的状况,包括:农村身份认知、农村环境认知、农村发展认知等;并就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渠道及其制约因素方面进行探对。考虑到在校流动儿童的表达能力和对问题的理解能力,我们将调查对象界定为二到六年级的在校流动儿童,发放问卷208份,共获得有效问卷172份,有效回收率为82.69%。除此之外,还对8位在校流动儿童、4位在皎流动儿童家长、3位班主任、2位学校负责人进行半结构访谈,获得了大量定性资料。

一、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状况

1.农村身份认知:大部分流动儿童意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且身份认知具有两面性

农村身份认知指的是,在校流动儿童对在20世纪50年代以来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下自身农村居民身份的定义与认识。

在调查的在校流动儿童中。53,5%的流动儿童明确表示,他们仍然认为农村老家是自己的家乡,同时也认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与以往研究存在差异的是,这些在校流动儿童在农村身份认知过程中,不认为自己的农村身份决定于他们的农村户口,而是因为,“自己的根源在农村,即便是户口迁到城市,自己也仍然是农村人”。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些在校流动儿童认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的同时,他们也渴望别人“能够以一种与城市人平等的目光”去看待他们,反感于别人说自己是农村人。

此外,当问及“平时是否会想念农村?”,77.9%的流动儿童回答“是”,他们时不时想念自己的家乡。但是,在表达“自己喜欢农村生活还是城市生活”的时候,除了个别儿童认为“农村自然环境比较好,适宜人生活”或“觉得在北京玩腻了,想同农村生活”外,有65.2%的在校流动儿童选择喜欢在城市生活,并已经逐渐适应了城市生活。他们希望自己能够在城市生活,用他们的话说,“能够在一个自己喜欢的环境中生活,是一件快乐的事情”。他们一方面较为深刻地意识到自己的农村居民身份,另一方面又徘徊于是否接受自己农村身份的取舍之间。

2.农村环境认知:主要停留在自然和经济层面,对社会环境状况了解相对比较少

农村环境认知是指,在校流动儿童对不同发展时期农村乡土环境的认知,是其农村认知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这种认知主要包括三个层面:自然环境状况认知、经济环境状况认知和社会环境状况认知。

在校流动儿童都或多或少在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他们对农村的了解主要来自进入城市之前或假期回农村生活的经历。而且他们对农村环境的认知也主要集中在与自身生活密切相关的部分,对农村宏观社会环境状况的r解相对较少。

在校流动儿童普遍认为农村的自然环境状况要比城市好,“空气清新”、“山清水秀”,更适宜人居住,而且“农村有牛、青蛙等动物,与死气沉沉的城市相比,更有生命力”;在经济环境状况方面,他们普遍认为农村不如城市好,尤其表现在城市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农村生活条件相对比较差。很多在校流动儿童认知中,农村经济环境状况呈现更多的是一种落后的状态,在农村社会环境的认知方面,大多数流动儿童了解的比较少,他们对城乡二元结构导致的农村户口、土地、教育、社会保障等一系列问题关注程度不高,觉得这些都与自己当前的生活没有太大的关系。

3.农村发展认知:只有个别人了解新农村建设,多数流动儿童不清楚农村发展状况

农村发展认知是指在校流动儿童对当前农村社会发展状况的认知和列未来农村社会发展的期望。关注在校流动儿童农村发展认知,是因为他们相对于留守儿童或其他特征群体来说,接触新鲜事物的能力更强,在未来农村社会发展中,剥农村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在被问及关于“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等热点问题时,只有不到10%的在校流动儿童听说过这些热点名词,在这些流动儿童中,没有一个人能够完整清晰地说明其具体含义。

在回答自己对农村发展的期望时,在校流动儿童主要是从宏观上表达了“希望农村变得更好”的愿望或者在微观上理解为“建房子”等。尽管65.2%的在校流动儿童希望以后能够在城市生活发展,接近100%的流动儿童学生还是表达了他们对农村发展的美好祝愿,也希望自己以后有能力为农村贡献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这说明,不论他们主观上是否希望回到农村生活,他们总是希望自己的家乡、希望农村能够变得更好,与城市一样得到不断发展。

二、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渠道及其制约因素

1.主观经历:重在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所获得的经验、

认知行为是长期生活过程中逐渐形成的,主要来源于其观察学习和亲历学习所获得的经验。。刻板成见指的是人们

对特定事物所持有的固定化、简单化的观念和印象,它通常伴随着对该事物的价值评价和好恶的情感。

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的认知是在与农村的长期接触过程中,主观观察和亲历过程中学习的,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又普遍存在对农村的“刻板成见”,有很强的局限性。

主观经历过程中获取的农村认知受到在校流动儿童年龄大小、是否在农村出生、是否在农村上过学、在农村上学经历长短、假期是否回农村等因素的制约。

调查数据显示,儿童年龄越大,其对农村认知的内容越丰富、农村认知体系越全面,尤其是五年级和六年级的流动儿童(累计占总人数的29.1%),他们即将面临留在城市还是回农村读书的选择,他们有着比其他年龄段流动儿童更复杂的农村认知。在这群流动儿童中,有69.5%出生在农村,其中58.1%在农村上过学,他们主要是在6岁以后来到北京的,占在农村上过学的流动儿童人数的76.9%),在来北京前,这些在校流动儿童主要在农村生活,自我主观学习对其农村认知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只有一个学生一直没有回过农村,其余99.4%的在校流动儿童都曾经利用节假日的时间与亲人一起回农村生活过一段时间,这种经历一力面町以帮助其农村认知的学习,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流动儿童不断r解农村新面貌,感受农村变化,有利于其自身农村认知的不断完善,进而使在校流动儿童个体能够健康成长。

2.人际关系:在校流动儿童获取农村认知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

在校流动儿童来到城市后,与在农村的亲人、朋友仍然保持着密切的联系,同时又结识了很多城市里的朋友,他们的人际关系网络主要包括:家庭成员、同学与朋友、教师以及其他社会成员等。人际关系成为他们获取农村认知信息的最主要渠道之一,主要受到家中的孩子的数最、是否有亲友在农村、接受教育状况、城市的适应程度等因素的制约:

所调查的在校流动儿童中,只有14%的流动儿童是独生子女,多子女家庭中,流动儿童在生活中有成长的同伴,他们之间的交往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相比之下,如果兄弟姐妹或其他亲友在农村生活,其对农村的关注程度相对更高,沟通越频繁,比其他儿童更了解农村现状与发展。在校流动儿童就读期间,绝大部分时问是在接受教育,他们同时接受父母、学校、社会三方面的教育,在这些日常往过程中,这三方面都对流动儿童农村认知有着极大影响,尤其是在上二学时的“仪式”往过程中,“老师”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决定了其认知行为的学习,但受限于当前农民工子弟学校办学者整体文化程度不高,”教师往往忽视对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的教育,这也是当前在校流动儿童对农村认知教育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新晨

值得突出强调的是,在校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作为人际交往过程中一个重要因素对其农村认知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与城市儿童不同,在校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能力相对较弱,每到一个新场合,他们最先考虑的往往是“人家会不会理我”,“我会不会被人歧视”,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在其他社会成员(尤其是城市人口)讨论农村问题时,有害怕被孤立的恐惧感,容易受到从众心理的影响而改变其自身态度,或选择沉默,进而可能导致其农村认知出现偏差。

3.大众传媒:在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过程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尽管目前,在校流动儿童从大众媒介获取的农村认知的信息还比较少,但随着大众媒介的不断推广普及,在校流动儿童将不断通过大众媒介获取关于农村的信息,大众传媒在其农村认知过程中的地位也越来越重要。

个案分析显示,在校流动儿童中,很多人逐渐通过听广播、看电视了解农村信息,尽管他们对“三农问题”、“新农村建设”等还未形成完整的认识,但这些都将大大帮助他们更好地形成和完善其农村认知。另外,部分在校流动儿童还开始接触互联网、手机报等大众媒介。

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以往很多媒体报道都把农村作为落后地区,大肆报道农村存在的问题和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形成强大的社会舆论。大众传媒这种“标签化”的过程,尽管,现在很多人正在积极努力地去客观报道并努力降低之前的“标签化”造成的不良影响程度,但这些传统的大众传媒视角下的农村印象对在校流动儿童农村认知还是存在着较深的消极影响。

三、思考与建议

在当前城乡二元结构下,在校流动儿童一方面面临着对城市环境的适应,另一方面又面临对农村社会的适应。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表明。目前流动儿童已经逐步认识到其农村居民身份,但他们仍然在这种身份认知的矛盾中徘徊;他们对农村环境的认知不够全面,有待进一步完善,尤其是丰富社会环境状况的认知;在农村发展认知方面,多数在校流动儿童不清楚农村发展状况,但他们又强烈希望农村能够得到较快发展,并希望自己能够为农村建设作出应有贡献。

其次,主观经历学习、人际关系、大众传媒等因素一方面促进在校流动儿童的农村认知得到发展,另一方面又制约着其农村认知,乃至于在一定程度上阻碍其正常发展。针对这些现状和问题,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在校流动儿童父母、老师应该积极倡导一种良好的农村认知的学习环境,引导在校流动儿童正确的农村认知的构建;

第二,提高社会认同,为在校流动儿童创造良好的农村认知的社会环境,使流动儿童个体能够健康发展;

农村发展范文第7篇

[关键词]湖北;农村物流;发展

[中图分类号]F2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432(2011)49-0051-03

1 引 言

农村物流是一个相对于城市物流(Urban Logistics)的概念,它是指为农村居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其他经济活动提供运输、搬运、装卸、包装、加工、仓储及其相关的一切服务的总称。农村物流的效用主要是创造农产品的时间和空间价值,与城市物流比较,农村物流具有分散性、季节性、差异性、多样性等特点。发展现代农村物流,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开拓农村市场、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城乡市场对接,构建和谐社会意义重大。湖北省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大省,解决好农村物流发展的问题,对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推动中部地区迅速崛起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2 发展农村物流的意义

农村物流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发展农村物流,搞活农村流通,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引导农村消费、保持农业和农村经济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在当前经济形势下扩大消费、拉动内需的重要举措;发展现代农村物流业,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组成部分,“三农”问题是党和国家领导人十分关心的问题,直接关系到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破解“三农”问题,一方面在于解决农民收入问题,缩小城乡差别,改变农村面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另一方面在于如何更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在农民收入增加的条件下,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使农民、农村能够更好感受改革开放的成果。因此,配合新农村建设,构建新时期湖北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就成为我们当前以致今后一个时期的主要任务之一,它对于建设新农村商品流通体系,可以克服小而分散的经营状况,为农民省时、省钱、省心。通过规模经营,让农村市场也能实现规模效益,降低商品价格,给农民带来实惠。一是通过集约化经营,有利于对农村市场进行监管,保证商品质量,特别是食品与农资产品质量,杜绝过去假冒伪劣商品充斥农村市场的状况,促进农村市场健康发展,确保农民身心健康;二是农村是我国最广大的市场,通过构建新的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我国市场体系,有利于进一步开拓农村市场,最大限度扩大农村市场销售量,更好满足农民生产、生活需要,全面提高农民生活质量;三是带动农村社会全面发展和吸纳农民就业,缓解就业压力,促进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我国实现全面小康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四是发展农村现代物流,能够带动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相关技术的革新和改造;能够带动农村信息化建设,提高农村信息化水平;五是发展农村物流有利于促进农村经济产业结构、物流相关企业组织结构的调整;能够促进和带动高效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建设和完善,提高农村市场流通的现代化水平;有助于降低和分散农民经营风险;有助于推动农村市场流通领域的现代化,提升为农民服务的质量水平。

湖北是农业大省和全国重要的农产品生产基地。湖北特色的双低油菜、优质大米、蔬菜、畜产品、水产品、果特产品六大产业,依托四通八达的交通物流网络通达全国。在密集的交通物流网络覆盖下,湖北已建成了各类农产品市场4000多个,其中既有大量的城乡集贸市场,也有近百家批发市场,还有众多超市和连锁店。仅在武汉区域,比较知名的就有四季美、白沙洲、舵落口、皇经堂、华中粮油、武东、沙湖水果批发、大东门水产和种子批发、香港路茶叶批发、集家嘴干鲜调料批发等一批经农业部批准的农产品定点批发基地。在武汉农业物流区域,湖北还建有荆州农业物流中心、宜昌农业物流中心、黄石农业物流中心等。在四大农业物流中心的基础之上,湖北物流最终将构筑以武汉为核心的四重物流服务时域圈,即面向“武汉1+8城市圈”重要商品集散地、城市消费功能区的2小时区域配送核心物流圈;面向省内城市的6小时区域分拨及配送物流圈;面向国内经济中心城市的24小时干线终端配送物流圈;面向远东、东南亚及欧美地区的72小时国际中心城市终端配送物流圈。湖北要在中部崛起,必定要大力发展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农产品深加工之路,对农产品物流的需求会大幅增加,并涌现一批农产品专业运销公司和农产品专业物流企业。

3 湖北省农村物流发展的现状和制约因素分析

随着湖北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国家给予农民大量的优惠政策,使农村经济农民收入以快于非农经济和非农人员收入的速度增长,农村的经济实力和农民的消费能力都有了很大的提高,为农村物流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经济条件。这是一块亟待开发、亟待整合、亟待突破的处女地,如果能够利用好,将进一步改善湖北省农村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拉动全省经济增长发挥不可估量的作用。再则,随着我国农村土地政策完善及相关配套措施的落实,出现了合作经营、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经营、产业化经营等新的经营模式。随之而产生了合作社、行业协会等新的经济组织形式,使农村生产力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产品极大的丰富,为农村物流业向城市发展,向国内其他市场发展,向国际市场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产品基础。双向联动、城乡联结,新的物流格局正在形成,启动国内消费,消费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主要推动力的时刻已经到来,大力发展湖北省农村物流业刻不容缓。从湖北省目前农村物流发展情况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一是辐射全市乡村的农资配送服务网络粗具规模;二是农村日用消费品流通网络正在形成,农村消费市场进一步拓展;三是农产品市场日渐繁荣,农村市场主体呈现多元化格局;四是再生资源回收市场不断规范;五是农村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六是一系列鼓励农村物流发展的政策已经出台,如《湖北省物流业调整与振兴规划》,《湖北省人民政府关于构建全省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的意见》(鄂政发〔2008〕48号),湖北省政府下发《关于加快全省农村邮政物流发展的会议纪要》,《湖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邮政管理局等部门关于推动全省农村邮政物流发展意见的通知》(鄂政办发〔2009〕85号)等,极大地推动了湖北农村物流的发展。但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使得湖北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单一、模式经营简单、模式发展滞后、深度合作不够、衔接不畅、配合不足等,究其原因,主要是有以下制约因素:

3.1 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

虽然国务院、湖北省人民政府出台了相关的政策、法规,但是调查中发现,仍然有部分县市区的领导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不够,缺乏现代物流、大物流,特别是农村物流意识,因而对政策的执行力不够,一些农业大市(县)急于抓GDP,急于抓财政的贡献率,只重视抓工业,抓大项目的引进,抓城市商业网点的建设而忽视农村物流的建设。而一些经济大市、工业强市,由于农村物流所占比重较低而又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真正把发展农村物流作为重要经济增长点的县市区少之又少。

3.2 基础设施建设不足,技术水平不高

由于受财力和各方面条件的制约,湖北省在农村物流基础设施的投入明显不足,一些欠发达地区农产品的交易仍主要依靠传统的集市形式,大部分农村物流企业,农村商业网点都是市场经济自发调节的产物,规模小,技术水平低,信息不畅通,农产品的流通主要局限在狭小的区域内,一旦区域内某种产品饱和,就会出现前几年出现的桃贱伤农现象,特别是湖北省西部欠发达地区,农民收入主要依靠农副产品,一旦出现这样的情况,就会极大挫伤他们发展农业的积极性,进而影响农村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3.3 物流信息体系不健全,信息技术能力不强

信息化是现代物流的核心,因此在农村要实现现代物流的理念,必须大力推进农村物流的信息化建设。2008年3月28日,CNNIC的《农村互联网调查报告》中数据显示:与城镇居民相比,我国农村的互联网普及率仅为7.1%,在农村非网民不上网的原因中,有23.1% 的人是因为没有上网设备,有53.3%的人是因为不懂电脑或网络,那么能够通过互联网获得市场和技术信息的农村家庭或利用计算机网络购买生产资料的农户,甚至借助互联网信息出售农产品的农户数量就微乎其微了。信息化程度低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中农副产品的运输、储存和农用物资的及时供应,成为制约我国农村物流发展的重要因素。湖北省农村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村现代流通业信息化建设滞后,农村开拓市场能力弱,长期以来农民对市场供求信息获取渠道比较单一,手段缺乏、滞后失真现象严重,赶不上市场变化,不能及时掌握国际国内市场供求趋势和商品价格动态信息,难以把握农产品卖出和商品购进最佳时机,难以从物流业中获得最佳收益。

3.4 缺乏物流龙头企业,农产品的规模化专业化生产程度偏低

农村居民居住分散,人口密度低,而村镇销售网点严重不足,商品质次价高,售后服务不完善、不配套等,均抑制了农民的消费热情。目前农村的中介组织多是小打小闹的个体经营者,难以组织起较为完整的流通体系,也就难以形成规模经济,成本下不去、质量上不来加之农产品生产周期长,由于受自然因素或其他因素的影响农产品的供应不稳定,又不能实行标准化生产,这就加大了第三方物流企业进入和经营的成本,因而就制约了农村物流业大发展,也制约了农村物流模式的发展。

3.5 农村的电子商务发展偏慢,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完善

农产品的电子商务,可以将农业生产的产前、产中、产后诸环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解决农业生产与市场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有效避免盲目发展带来的对农村的不良影响。但是目前湖北省农村主要是家庭分散经营,以家庭为单位在互联网上信息受到很多条件的制约,国外较为盛行的订单农业、农产品定制化服务在省内数量不多,加之专业化的物流配送体系尚未完善,对农产品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造成极大的制约。据中国消费者协会的调查显示,31.3%的农民认为购买生活资料不方便,37.2%的农民认为购买生产资料不方便。

3.6 农村经济发展总体水平低,农村物流发展缓慢

与城市相比,农村经济依然落后,农民收入低,农村市场相对城市市场发展滞后,这必然使得农村物流供给及需求水平低,物流业发展缓慢。同时农村物流发展缓慢还与广大农村地区物流意识差、物流知识薄弱、对物流重视不够有着直接关系。

3.7 物流政策不到位,农业物流标准化相对滞后

近年来,虽然农村物流受到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连续几年中央一号文件都关注三农问题,其中也包括农村物流的相关问题,并相继出台了关于农村物流的系列文件,但还是落实不到位;同时我国农业物流标准化建设仍然处于起步阶段,能够适应农业物流发展的基础类、技术类、服务类、信息类和管理类标准体系仍未建立起来。物流标准化的运作依然在传统体制的框架中进行,相互之间缺少交流合作机制,协调性较差,这也是制约我国现代农业物流模式发展的一大瓶颈。

3.8 农村教育发展程度不高,农村物流人才短缺

目前,我国的现代物流人才,从初级到高级都非常紧缺,了解和熟悉农村物流的专业人才更是凤毛麟角。另外,针对农村物流层面的研究和投入微乎其微,而农村物流的主体农户和中介组织合作社普遍缺乏专业的物流教育与培训,导致农村物流业缺乏先进的管理理论和专业的管理人才。

4 完善湖北省农村物流发展的政策建议

4.1 加快发展现代农村物流教育

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知识普及是基础,观念的树立是根本,人才的培养是关键。加快发展现代农村物流领导干部的观念是决定因素,因此领导干部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对农村物流的意识,树立大物流、现代物流的理念,并把它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重中之重工作坚持好发展好。发展农村现代物流,要充分利用电视、报刊、小册子、专题讲座等形式,将现代物流知识、物流技术送到农村,向广大农民群众广泛宣传,普及现代物流知识。通过现代物流知识的普及,逐步在广大农民特别是农村干部头脑中树立现代物流理念,从而激发和调动他们发展农村现代物流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加强现代农村物流教育,在大学开设农村物流方面的专业或课程,造就一大批熟悉农村物流运作规律,具有开拓精神的物流管理和技术人才。

4.2 制定科学的农村发展规划

从农村各种货物的流量、流向、流时,商品的物流成本及物流对商品流通的综合影响等方面入手,摸准农村物流的规律,制定农村物流综合体系的发展规划。协调农业物流与工业物流,加强物流中心建设和信息平台建设,制定物流产业政策,鼓励和支持企业物流建设以及第三方物流的发展,促进农村物流发展模式的创新。

4.3 加强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实施和完善村村通公路工程,完善农村道路网络,为农产品的输出和农资等工业品的输入提供便捷的通道。在发挥市场基础作用的前提下,加强政府的宏观调控,统一布局、合理规划,在湖北省农村建设一批影响力大、辐射力强、带动作用明显的物流企业和农产品批发市场。把物流业延伸到全省的每一个村庄,每一个农业经济区域。加强农村信息工程建设,像普及电视、广播那样,实现村村通互联网,让广大农民充分享受现代信息技术带来的成果,为农村物流业发展提供强大的信息技术支撑。

4.4 加快农产品结构调整、区域调整

进一步推动农业生产的规模化、产业化、专业化,提升农产品的综合生产能力和标准化生产。夯实农村物流业发展壮大的根基。要进一步完善农村土地的承包和延包政策,加快农村土地使用权的有偿转让,在原先一村一品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使分散经营的农业生产被区域化、规模化、集约化生产所代替。加快制定国家或省级各类农产品生产标准和质量标准,提高农产品生产的质量和档次,吸引第三方物流的进入。

4.5 开展供应链物流管理

培养供应链核心龙头企业,实行产业化经营。可以采取“生产企业+农户”、“批发企业+农户”、“零售企业+农户”、“配送中心+农户”等物流运作模式;创新中小企业之间的物流协作模式,用协作物流、共同配送、共享物流网络等形式解决农户分散、物流分散问题;加强行业协会的作用,减少恶性竞争;大力扶持和发展个体、私营、中外合资等多种所有制成分的农村物流企业。

4.6 加强农村物流的标准化工作

标准化是现代物流发展的生命线,特别是由于农村物流的差异性特点,使农村物流的标准化建设工作更显得非常重要。在包装、运输和装卸等环节,必须适应国内及国际贸易要求,积极采用国际标准或通用国家标准,大力推行和国际接轨的物流设施、物流工具标准,如托盘、货架、装卸机具、条形码、车辆、包装、集装箱等,不断改进物流技术,保证农村物流的发展从一开始就规范有序。

4.7 加强政府对农村物流的服务职能

政府在农村现代物流的发展过程中,特别在制定农村物流宏观指导计划、收集农村物流信息、制定农村物流市场规则,在土地、资金、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政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过做好这些服务性工作,能够更好地营造和保证农村现代物流发展的良好外部环境。政府在服务农村物流过程中应积极通过体制创新、改造、培育与壮大从事农村物流的市场主体,多元化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企业,让企业在发展农村现代物流中发挥主导作用。特别要加快原有农产品流通企业的改造、改革与重组,进行资源整合,做大做强,以适应现代农业、高科技农业、绿色农业的要求,从而改变目前我国农村流通企业规模小、服务单调和封闭运行的现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向专业化、规模化和综合化方向迈进。同时,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民合作组织以及商、中间商等中介组织。

4.8 创新农村物流发展模式

结合农村的现状和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创新农村现代物流运营模式:基于网络的农村现代直销型物流模式、契约型农村现代物流模式、第三方农村现代物流模式、农村邮政物流“连锁经营+配送到户+科技服务”的经营模式、农产品物流园区模式等。

5 结 论

总之,完善湖北省农村物流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企业物流层面、产业层面、区域层面和国家层面密切配合,政府推动、行业联动、企业行动,共同创新农村物流发展。

[基金项目]本文系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2010研究项目《湖北农村物流发展模式及政策建议》阶段性成果,受湖北物流发展研究中心资助。

农村发展范文第8篇

然而,谁也未曾想到的是,今天在已经累积了巨大财富的中国社会中,农民的处境再次成为难以掩饰的伤痛。一系列的中央“一号文件”、一系列的惠农政策,难改“三农”困境。农村的困境已经不仅仅是农村经济的困境,更是严重的社会危机。

农村发展事关中国的未来。本月,中共十七届三中全会在公众的期待中闭幕。会议对农村改革发展的历史方位做出了重大判断,并就农村未来的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定。我们有理由相信,在中国改革开放的关键时刻召开的这次会议,其确定的农村改革路径,势将为未来农村发展留下了巨大的探索空间,提振农民对于农村改革发展的信心。

会议前后,围绕土地权属以及与相关的农村发展问题,在社会各界引发了激烈的讨论,相信随着本次大会根据政治现实确定的方略,逐渐转化成国家意志落实,这种讨论也仍将继续。毫无疑问,这场激烈讨论中所揭示的问题,对于未来农村改革发展的各方力量都是非常有益的提醒。然而,我们也发现,在农地权属这个事关农民最核心的财产权利问题的讨论中,竟然没有作为真正主体的农民的声音,尽管不乏声称是为农民利益着想的人。

社会进步并不排斥精英主义的智力贡献和全能政府的解救方案,但只有农民才是最终解决农村困境的主体性力量。

回首来时路,不难发现,农村改革的成败除了与土地权益密切关联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是建立在土地权益基础上的农民的自主选择权和决定权。30年农村改革,可谓兴于农民对于土地权益的自我确认,衰于农民权益的被剥夺。改革开放以来农民获益的过程就是农民的自我选择和决定权得到释放的时候。

反面的例子比比皆是。一些地方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农民在地里种什么,地方政府都要统一规定,一些地方政府强迫农民毁麦种烟、苹果、大蒜、桑树、葡萄等等,给农民造成巨大损失的报道在媒体上屡见不鲜。

当农民和传统农业因为自身的弱点,加上涉农法律制度和政策的不完善以及执行过程的扭曲、全能政府的执政惯性、地方党政官员的不法行为等等,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农民逐渐失去对社会事务甚至失去了对自己熟悉的农村问题的话语权、决定权后,农村的凋敝开始了。因为农民选择权的旁落,惠农政策的红利也而愈益单薄。当一个农民连在自家承包的土地上种啥都无法决定的时候,他又如何去获得农村政策的知情权、发展的决策权、管理的参与权、利益分配的监督权和公平的诉求权!

郑必坚在总结改革开放30年的经验时指出,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是两大经验。而人才是最大的生产力,还权于民,让农民在自己的土地上(无论是拥有所有权还是“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自我决定以何种形式使用土地、种植什么、流转与否,才是真正解放生产力的开始,也才是思想解放的标志。

就当下农村而言,在联产承包责任制基础上,朝着土地权益向农民回归的方向改革前进,只会激发出农民更大的主体意识和权利意识,农民和农村绝不会因此而比现状更糟糕。相信农民的主体性和创造力,是农村改革的唯一出路,更是未来农村发展的真正动力所在。

必须看到,今天开始的农村改革攻坚,是在累积了30年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展开的,是在信息互联的时代展开的,是在强调法治和民权的时代展开的。今天的农民和政府,皆已非当日吴下阿蒙。当面对精英们担心可能遭遇的例如大资本的不法侵害出现时,真正应该担忧的不是农民是否有维护权益的意志和力量,而是如何保证法律和政策的尊严不被利益关联者亵渎。这不只是农民的责任。事实上,现在农民的联合维权行为,已经比比皆是。因此,政府应该鼓励农民依法联合维权,并逐渐帮助组织农会保护自身的权利。政府在还权于民的过程中,并不是放弃责任,而应全面承担它本应担负的责任,诸如向农村提供更多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不缺位;在涉农事务上恪守法律,不越位。唯有如此,农村才会获得长久稳定发展的机会,而城乡二元差别,也将因为农村自身的发展,得到真正的解决。

农村发展范文第9篇

【关键词】县域;农村淘宝;销售;

一、农村淘的定位

农村有着完全不同于城市的特点,淘宝在城市的发展和农村的发展有着非常巨大的区别,村淘能否顺利发展,关键在于这种模式是否定位精准,是否适合农民。村淘应当具有以下功能:第一,能提供农民需要的质量好,价格优惠的产品,农民非常在乎产品价格,对价格十分敏感,因此务必提供双优产品;第二,能服务农村生产,助力农村发展,为农民带来购买的便利,农民需要的产品要应有尽有;第三,能服务农村基层组织,惠利村组,方便公务采购;第四,提供农村金融服务,解决农民资金需求短板;第五,能够助力农产品销售,让农产品通过村淘直接到达城市居民手中。

二、成功推进的要点

农村淘要成功地推进,务必抓好几个要点,让农村淘,真正适合农村人,选对人,配对好政策,提升村淘氛围,让村淘变成农村人真正的销售和购买的渠道。

1.选对人

村淘要快速发展,人是关键,选对人,村淘就成功了一半。首先,最好选择当地人,并且是村里有影响力的人,人脉广的人,有人脉就有了广大的基础用户;其次,最好是懂淘宝的人,这样可以节约培训成本,可以快速开展业务;第三,最好是懂经营的人,有着经商的潜质,或者正在经商的人;第四,优先选择年轻人,因为年轻人对新生事物接受快、反应快,能跟上互联网的节奏。

2.铺好路

村淘要快速发展,需要政府的全力支持,为村淘的发展铺好路,比如宽带的开通,物流配送,资金支持等,都要求政府像抓村村通一样,真抓实干,政府要出台惠农政策,要出台干部考核政策,让干部抓好村淘建设工作。

3.打造村淘氛围

村淘要发展,文化要先行,要让农民认识到村淘的好处,快速接受村淘,并且能突破在村淘上面下的第一单,养成在村淘上购买和销售的经验;并通过村文化墙、农村广播、赶集活动宣传等方式,制造村淘氛围。要做到影响大多数人,让村民人人了解村淘;抓住少部分人,干部对村淘的发展充满信心,并且愿意真抓实干,甚至成为村淘的合伙人;影响在外打工的农民,让在外务工的农民愿意留下来,从事村淘事业,或在外务工时参与村淘的事业,从而在更大范围内带动村淘的迅速发展。

4.力推导师制度

建立完善的村淘合伙人制度和导师制度,让村淘有根,为每位村淘从业人员配备导师,导师团队应当有政府官员、村淘官方人员、村一级的干部、相关农产品企业等,让村淘的发展有更多人助力。

5.做好一村一品推广工作

为了避免重复竞争,务必要打造每个村产品的差异化,挖掘出一村一品,将每个村的精品推出上线,这样既可以避免重复生产,内耗竞争,又可以丰富产品种类,挖掘富有竞争力的产品。在每个村打造特色产品线下展示点,精品文化宣传社区,提升村民荣誉感和村淘意识。

三、村淘的特色打造

1.城村共融

通过村淘的发展,最大程度方便村民的生活,打通物流最后一公里,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取到需要的商品,节约大量的时间精力;通过村淘发展,留住爸妈,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的问题,让孩子们有一个完整的家;通过村淘的发展,将农村外流的人才吸引回来,促进人才回归,让乡里的能人,真正为乡村的发展服务;推动乡村旅游的发展,让城里人能更好地认识农村,愿意到农村消费,愿意传播农村特色产品,拉近城市与乡村的距离,推动城市乡村共融共进,让城里人享受到乡村美丽山水,吃上绿色的农家食材,带动乡村繁荣。

2.提供多彩服务

设立村淘馆,提供更人性化的配套服务,如提供免费图书、免费电影、免费WIFI、社保服务、儿童娱乐等众多人性化的服务项目,提升村民的参与度。将村淘馆作为乡村创业的培训基地,让更多的本村青年、村民接受村淘购物、外销培训,培养出致富能手。引导农民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裂变,让村民通过一个网线看到世界,买到世界,销往世界。

3.提供微贷服务

村淘从业者,当地农民或农产品经纪人,资金实力弱,通过向他们提供农村微贷服务,解决他们资金短板的问题,通过调研为他们提供纯信用贷款,或者销售贷款,根据他们目前的销售情况,产品生产量,个人信誉度,提供信用贷款,减少手续程序,为他们建立绿色通道,促进资金良性循环。

4.搞好活动

用好大型节气,或者自造活动,通过活动提升在淘宝上的产品曝光率,提升县域村淘的影响力,聚集更多的消费粉丝,并实实在在产生销售,让村淘的合伙人,得到真金白银,率先致富,影响更多的村民。

5.搞好订单农业

通过村淘,为农村季节性产品提供提前预定的订单,农民根据订单进行生产,规避销售风险,提前收回资金,促进线上与线下的有机融合;通过转型升级,打造当地特色订单农业,利用互联网+农业的思维铸造特色品牌。

村淘是一种新型的销售模式,作为一种链接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将城里产品销到农村,将农村产品卖到城市,拉近了城市与农村的距离,让商品能更加顺畅的流通,发挥每个村的特色优势,丰富城里人的餐桌。村淘是一个利于城市和农村的平台,值得各地政府大力扶持,相信通过村淘的不断发展,能涌现出更多村淘致富能手。

参考文献:

[1]左佩佩. 微信营销存在的问题探析[J].中国商贸,2013(36)

[2]王惊雷. 企业微信营销研究及策略分析[J].价格月刊,2014(9)

农村发展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村金融;农村经济;发展;农村正规金融机构

中图分类号:F2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2

农村金融就是将农村货币资金融入到农村中去,具体含义是与农村地区及与农业有关联的区域,采用信用方式为农民、农业以及农村经济服务进行资金的筹集、分配以及管理的过程。90年代以来的中国金融体系改革,四大国有银行真正走上了商业化的道路,实行“大银行、大城市、大行业”的战略,收缩县(及以下)机构。进入21世纪,中国农村金融逐渐放开,国务院在2003年出台《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以及银监会在2006年期间颁发的《关于调整放宽农村地区银行业金融机构准入政策更好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资料,逐步促成了今天的由中国农业发展银行、中国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三大金融机构形成的一种政策金融、商业金融与金融分工协作的农村金融局势,从而使中国农村金融组织形成了新的主体。目前我国分支机构存在最广泛的农村规范金融机构就属农村信用社,在每个乡镇或者是农村都可以看到农村信用社的存在,农村信用社在农村规范金融机构中向农村及经济提供金融服务中不可或缺的核心内容。张杰、谢晓敏、张淑敏(2006)调研发现在中国广大农村, 小额贷款、手续简便、灵活、及时, 并采用较少抵押甚至无抵押的不正规金融方式,比如:私人自由借款、钱背以及私人钱庄、合会等广泛存在,在多数的地域乃至农村占据了主要提供者的位置。董晓林(2012)研究表明农村非正规金融供给与正规金融供给的比例较为接近。

在2010年由国务院颁发的《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中,在要求提高正规金融机构提高服务质量和水平的同时,也强调引导社会资金投资设立适应“三农”需要的各类新型金融组织。

表1显示2010年至2014年主要农村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一直在稳定,但缓慢地增长,虽然这在全部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中所占比例不足13%。相对于城市金融的多元、快捷、灵活、高收益,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业,采取了一系列扶持农业的政策措施,农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薄弱环节”的地位并没有改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没有强有力的防御自然灾害和风险的能力,农业综合生产的收益不高,从整体上看农村金融环境都处于极其恶劣的环境中。具体体现在:缺失信用;缺乏有效的贷款担保手段;不容乐观的金融秩序。

自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连续11年把焦点放在“三农”问题上,“三农”问题的核心之一就是农村金融的发展,而农村金融发展中迫切需要解决的是农户贷款问题,从而规范农户贷款行为,提高农户贷款可得性,进而全面盘活农村经济,提高农民收入。随着市场化改革的进一步推进,农村金融机构体系进一步完善,新型农村机构①快速发展,2013年末,全国小型农村金融机构②资产总额合计16.9万亿,同比增长8.3%。新型农村机构保持快速发展。2013年末各地区新型农村机构供计8872家,同比增长28.2%,其中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数量占比分别为10.9%和88.4%。农村金融的发展目标是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和消除农村贫困。农村金融的作用表现:促进农村经济增长,增加农民收入; 加强农村事业建设,维护社会公平; 营造农村诚信文化,提高农民素质。

2014年,农、林、牧、渔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14697亿元为2010年的370%。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中,2014年农副食品加工业增加值比2010年增长超过50%。随着农村经济和城镇化的发展,本地农民工的增速达到了外出农民工增速的两倍以上。同时,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从2011年的6977元增长至2014年的10489元;收入的增加刺激了乡村消费品零售额的提升,2014达到10489亿元为2011年的1.5倍。农村事业建设中最为突出的医疗改革,虽然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逐年减少,但是国家大力投资县医院建设,大大提高了农村整体医疗水平。最重要的是实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参合率为99.0%,且仅仅在2013年的1至9月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就支出2067亿元,达到2010年全年支出的248%,解决了广大农村居民就医的后顾之忧,维护了社会的公平与稳定。刘鹏和刘锡良(2011)研究表明在没有非农收入的情况下,农户更倾向于选择通过农村信用社、国有商业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获得信贷支持;而且随着农户家庭收入的增长,农户对正规金融信贷的需求日益强烈,农村经济发展对农村金融市场的开放和农村金融组织体系的完善提出更高的要求。这表明农村金融的市场化改革和发展是正确的道路,农村经济和农村金融相互作用、相互促进,农村金融发展以市场为导向,逐步缩小与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的差距。最终,农村金融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将达到理想状态,即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发展相适应。

注释:

① 新型农村机构包括村镇银行、贷款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和小额贷款公司。

② 小型农村金融机构包括农村信用社、农村商业银行和农村银行。

参考文献:

[1]沈明高,徐忠,沈艳.中国农村金融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14.

[2]何广文.农村金融学.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1.

[3]董晓林.农村金融学.科学出版社,2012.

[4]张杰,谢晓雪,张淑敏.中国农村金融服务:金融需求与制度供给q西安金融,2006(3).

[5]陈鹏 ,刘锡良.中国农户融资选择意愿研究―来自10省2万家农户借贷调查的证据.金融研究,2011(7).

[6]杨红,高桂珍,王春茹.完善我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的若干意见[J].农业经济,2005(7):30-32.

[7]苑德军.建设新农村需要重构农村金融体系[N].新京报,2006-02-28(4).

[8]闻强.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的相关性研究,2011.

[9]栗聪.中国农村金融发展与农村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2008.

[10]武晓明 罗剑朝.农村金融市场开放测度与演化―基于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华东经济管理,2015(4).

[11]高晓光.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研究.当代经济研究,2015(2).

上一篇:城市规划建设范文 下一篇:社会发展战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