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1 11:40:59

农村城镇化论文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河北城镇化环境优化

城镇化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动力,也是形成城乡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途径。目前,河北省的农村城镇化进程已进入到一个高速发展阶段,省域内各类城镇的数量在不断增加,城镇化水平在不断提高。但与发达地区、乃至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有较大差距。随着河北城镇化建设进程的加快,一些不容忽视的环境问题也相伴而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全省城镇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城镇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处理好城镇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来保护和改善城镇的生态环境。

一、河北省环境保护发展现状

近年来,河北省进一步完善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人大监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公众积极参与”的环境保护工作机制。同时,还根据环保总局等7部门《关于开展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深入开展了整治违法排污企业保障群众健康环保专项行动。2006年5月10日,省政府印发了《河北生态省建设规划纲要》。2006年7月13日,省十届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审议并做出了《关于推进生态省建设的决定》,生态省进入全面实施阶段。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和第六次全国环境保护大会精神,省政府又于2006年8月28日印发了《河北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务院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的实施意见》;于2006年8月31日召开了全省第七次环境保护大会。2007年3月21日省环保局又公布了根据《河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完成的《河北省环境保护“十一五”规划》。该规划是河北省第一次以省政府名义的环境保护事业发展中长期省级重点专项规划。

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通过采取区别对待、严格项目审批,严格环境准入、提高准入门槛,实行分类审批、优化产业布局等措施来加强对新建项目环境的管理,并经常开展建设项目环评和“三同时”制度执行情况大检查。在环境法制建设方面,制定了《环境违法案件移送办法》,为规范案件办理提供了依据。在污水处理厂建设方面,凡在环境敏感区和重点流域没有城市(镇)污水处理厂的,停止审批造纸、制革、印染、化工等污染重、水污染物排放量大的项目。同时,还积极推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强力推进在线监测装置的安装。

于2007年10月召开的河北省委七届三次全会,明确提出了“改善城镇面貌要力争每年一大步,三年大变样”。同时,另一场关乎发展、关系民生的“节能减排攻坚战”也在河北大地上全面打响。省委在七届三次全会上强调,要在全省确定30个左右重点县(市),制定节能减排工作目标,实施省级考核,在明年初的省人代会上,县(市)长向人民代表做出承诺,3年内完成达标任务,否则就要自动引咎辞职。选择30家能耗排放大的大中型国有企业,实施省级节能减排目标管理,3年内能耗和排放如果达不到国家标准,企业领导就应免职。此论文转摘于流星毕业论文网

近年来,全省的环保工作总体上呈现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呈现下降趋势,城镇大气环境质量有所改善,重点河流水污染恶化势头得到有效遏制,生态省建设也在扎实推进。但是,当前全省的环境形势依然不容乐观。最为突出的是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偏大,2007年河北省的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排放大致分别居全国第四位和第八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城镇化过程中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城镇化建设中出现的各种环境问题。

二、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优化的对策

1.不断完善城镇环境管理的法规体系

我国的城镇环境管理法治化建设已取得了可喜进步,对我国城镇环境管理工作的开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有关城镇环境保护的专项法规建设尚不完善、可操作性不强等问题还不同程度地存在。因此,我们一定要根据国家生态环境保护的法律与法规,并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逐步建立起一整套以若干生态环境保护法律为基础、各种生态环境保护法规和规章相配合、相应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规章为补充的生态环境保护法规体系,使小城镇的生态环境保护法制化。2.加强城镇环境管理制度建设

行政手段在生态环境管理中广泛运用,对城镇建设中环境的保护与改善起到了很大作用。然而,行政手段在使用过程中也暴露出诸如管理机构不够健全、规范不够、约束力不强等问题。为此,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必须把城镇环境保护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建立生态环境建设目标责任制;切实加强城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队伍的建设,不断提高城镇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人员的素质;进一步健全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领导责任制,一把手亲自抓、负总责,努力形成城镇环境保护和建设的合力。

3.制定科学的城镇生态环境保护规划

编制城镇环境保护规划,一是应当以持续发展的生态学观点指导城镇建设,针对城镇自身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生态环境规划措施;二是应当坚持污染防治与环境保护并举,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并重的原则;三是应当遵循“居民进区,工业进园”的原则,结合各自的功能以及生态环境容量进行必要的生态环境功能分区;四是搞好城镇的环境容量分析,统筹考虑城镇的发展布局,合理安排城镇的各项功能用地,规划好城镇环境发展的框架,使城镇环境发展规模与其环境容量相适应。

4.加大环境保护执法力度

环境保护执法中存在的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以权代法和随意执法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城镇环境污染加剧的原因之一。为此,在环境保护执法工作中,要通过提高环境执法地位、加强环境执法组织领导、健全环境执法机制、完善环境执法程序、充实环境执法手段、提高环境执法人员素质等途径,不断加大现有各项环保法律、法规、政策的执法力度。要严格执行各类开发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强化环境保护法律监督,真正确立法律手段在管理小城镇环境保护中的严肃性和权威性。

5.加强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力度

保持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可持续性发展就必须加大城镇环境综合治理的力度。为此,我们必须要通过制定各种有效的城镇环境管理措施和政策,建立起城镇环境管理的长效机制。要把治理工业污染与生态保护相结合,把控制新污染源产生和治理老污染源相结合,把防治大中型企业污染与防治小企业污染相结合,把控制分散点源与控制区域总量相结合,把环保独家执法与多部门联合执法相结合,不断加速产业结构模式的转换,大力发展低耗高效无污染或少污染的生态型产业。

6.加快城镇环境基础设施建设

要对城镇环境建设和保护给予财政倾斜,按照“谁污染谁付费、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负担、谁破坏谁恢复”的原则,建立多元化的环保融资渠道,多方筹集环保资金,采取“社会投入、企业化运行、政府监管”的方式,加强环保基础设施的建设。在城镇规划建设上,要包括城镇供水、供电、供气等设施的完善以及排污设施的规划建设。尤其是城镇污水集中处理、垃圾无害化处理等基础设施一定要规划建设好,以促进垃圾和固体废弃物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防止其对水体、土壤的污染。

7.加强环境保护社会宣传

从一定程度上讲,解决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的根本途径在于环保宣传教育。环境保护宣传教育的成败,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国农村城镇化环境保护的最终效果。因此,我们应结合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实际,加大环境保护与建设的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广播、电影、电视、报纸、杂志、因特网、宣传橱窗、标语、文艺演出、知识竞赛等多种形式开展群众性的环境保护宣传教育,传播和普及国家环境保护方针、政策和法规,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环境保护、自觉参与环境美化的强大舆论。

参考文献:

[1]陈柳钦:农村城镇化进程中的环境保护问题探讨[J].岭南学刊,2005(3)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2篇

(一)农业产业化通过工业布局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韦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经济学家,是工业区位论的奠基人。韦伯理论认为,区位因子决定生产区位,即将生产吸引到生产费用最小的地点。具体做法是根据运输费用来确定生产成本最小的地点,因此农产品加工一般会聚在城镇地区。城镇地区的交通业十分发达,信息传递也十分高效,为降低成本,农业产业主体也会集中在城镇区域。这种聚集既促进了产业发展的高度化,又进一步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而目前,对于中国农村发展状况来讲,农村的运输条件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农业产业主体会因地制宜地布局在农村地区。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给农村地区带来更多的生产要素,如资金,技术,设备等。生产要素是推动农村城镇化的重要条件,主要原因就是要素的流通和使用决定了农村城镇化的快慢。农业产业化要求以盈利为目,以经济效应为导向,此种导向必然会使产业生产主体降低成本。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比城市劳动力的价格低,这会吸引大量的农业产业主体到农村地区从事农业生产工作,这也会加速农村的城镇化进程。以前从事耕作的农民会因为更高的工薪去从事龙头企业雇佣下的工作,农村劳动力会以这种方式转化成城镇劳动力。这种最优区位布局驱动着农业产业化对农村城镇化产生作用。

(二)农业产业化通过发展规模经济促进农村城镇化

在全球发生二次工业革命和信息产业革命后,大部分的生产劳作工具已经规范化,如生产线更是普及,规模经济发展得以形成,产业化的发展与规模经济紧密相连。产业内部达到合适的经济规模是产业结构调整的基本条件,农业产业化的发展需要充分使用规模经济所带来的利益,而如何使用规模经济也显得格外重要,使用标准化的分工,不断提高科技进步,高效率的融资和大企业的收购等,可以最大程度地提高规模经济效应。农业产业化的发展要求劳动工具不断革新,所需的劳动力素质也不断提高,原本的耕地发展成为农业生产基地。目前,发展较为成熟的方式是龙头企业去经营生产基地,具体措施为建立农民与龙头企业的利益联结机制。利益联结机制是实行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素,农业产业化发展地是否成熟,最重要的就是在于利益联结机制是否能够有效地发挥。在这个利益联结体里,不管是生产者,消费者,还是销售者,都会以效益最大化为目标,但不是每个参与者的利益都是均等的,要根据其对整体效益的贡献来作出合适的分配,并且分配要以公平为原则,这样的利益联结机制才是有效的。目前,我国的农业大企业比较少,其吸收能力有限,并不能和农民的利益有效地结在一起,在这种情况下,这些龙头企业的运行效率就会很低。为了更好地与农民互动,可以让农民更加地融入到这个企业,可以通过农民参股的模式,农民会因为了自己的利益会积极参与到龙头企业经营工作中,龙头企业作为农业产业化的支撑力量,可以更好地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形成规模经济。生产基地的规模经济效益会使农业产业经营收入增高,农民反过来也会因为更好的社会福利而涌入城镇,这就壮大了城镇化的发展。这些涌入的劳动力资源在经济资源中是最不可或缺的,因为除了劳动力要素,其他的生产要素都需要劳动力要素去支配,其他生产要素只有和劳动力要素结合,才能产生价值,所以农业产业化使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镇劳动力,不仅将人口城镇化,也促使了劳动力资源在城镇区域的合理配置,加速了城镇化的发展,为发展中的城镇创造经济价值。

(三)农业产业化的外部效益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当农业产业化发展成熟时,它的影响就超出了农业的范围,其外部效益会影响到农村经济的方方面面,从而推动农村城镇化。比如发展生态农业旅游,这种旅游业可以增加农民的就业收入,拓宽他们的就业渠道。农业产业化发展成熟可以带来的不仅是农村第一产业的发展,也促会促进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如生态农业旅游,餐饮,物流等。由于第三产业即服务业会吸引大量的就业,对农村劳动力转化为城镇劳动力具有重要贡献,而且服务业与人们的生活联系紧密,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更能直接对人们的生活舒适度产生影响。因而,城镇化的发展不能忽视服务业,城镇化的发展应以第一产业与第三产业的结合点为着力点,这样农业产业化就能通过推动第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此外,产业化的农业已经与单纯的第一产业不同,基本属于资金密集型产业,需要拥有大量的资金,农业产业化也要与运输,计算机技术相结合,这些都为城镇化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也将城镇化过程中分散的资源聚拢后进行科学配置,使城镇化的发展不断达到新的高度。

二、农村城镇化可以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一)农村城镇化可以抵消产业化的副作用

当农业产业化发展迅速时,产业主体所运用的技术会进步,设备更换的频率会提高,生产经营模式会向现代经营方式转变,对耕作土地面积的需求越来越大,而对人力的需求越来越小,因而农村劳动力已经超出了需求,农民会到城市去寻求就业机会,但是城市本身的就业吸收量是有限的,城市如果拥有过多的劳动力,会造成资源闲置,城市科学治理就会变得有难度,而农村城镇化会在很大程度上解决城市过度饱和的问题,所以农业产业化要想健康发展就必须农村城镇化。

(二)农村城镇化会促进农业产业走向规模经济模式

农业依靠自然资源,在自然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人均所拥有的资源比较少,目前来看,农民依然会保留一定的土地并且耕作,但是更多的时间,他们会进城务工,获取更高薪水,土地耕作却变成了副业。这种情况会导致农村的土地利用效率不高,而土地经营权却不能及时转移到农业龙头公司,龙头公司就无法扩大企业规模获得规模经济效益。城镇化的发展会将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城镇劳动力转移的障碍清除,现有土地经营权就会得到合理的利用而不会荒废,所有的生产要素会随着市场规律的变化而科学地流动。只有规模经济体所需的各种要素资源都得到满足,农业产业化才会有机会发展。

(三)农村城镇化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环境

想要发展农村产业化,必需有城镇化发展环境。农村城镇化以它集中的生产资源来推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当农业经营发展成集约化,现代化模式时,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会转化成城镇劳动力,它们作为城镇人口,有着比之前更多的需求。城镇化可以拉动大量的需求,比如有更多与第三产业有关的需求,而在农村,最大的需求也是基本的生存需求。农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原来农民自给自足的生活状态被打破,他们需要以工作换取生存和生活用品,像房地产,旅游业,服装业等就会进一步的扩大,这种蓬勃发展的服务业会为农业的产业化提供服务,就会大大促进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增加的城镇人口比以前拥有更多的需求,要满足这些需求需要更多的生产,而单纯依靠传统工具生产已经跟不上日益扩大的消费需求。增加的需求会刺激农业进行产业化,因为只有发展农业产业化,采用现代农业经营方式,才能提高生产效率。城镇化地区拥有比农村地区更多的研发技术资源,农业产业化必须以科学进步来提高产业经济效益。产业主体仅仅依靠增加产量来扩大市场规模是十分缓慢的,必须依靠科技进步才能反向刺激需求,产生新的分工,新的目标市场,提高生产效率。农村城镇化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研发环境,刺进新的需求,间接促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另外,我国目前农业仍然存在大量的小农经济,并且农村人口数目远远超过城镇人口数目,而人均可耕土地资源却少之又少,这就加深了农村人口和可耕土地的矛盾,这些是导致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的因素。城镇化的发展可以从整体上为农业产业化服务,有序地将农业剩余人口转移而不会导致社会问题,这是农业产业化发展所必需的发展环境。

三、结语

农业产业化可以通过工业布局、发展规模经济以及其产生的外部效益促进城镇化的发展,而农村城镇化也可以为农业产业化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抵消产业化的副作用,促进农业产业走向规模经济模式,因此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是紧密相连的,农业产业化和农村城镇化只有互动发展,才能更好地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3篇

摘要:农村城镇化是我国农业、农村发展的方向和任务,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破解三农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新疆由于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制约,城镇化水平较为落后。本文通过对国外农村城镇化发展历程及经验教训的总结概括,得出一些结合新疆自身城镇化发展特点的启示。

关键词:国外;农村城镇化;经验教训;启示

进入21世纪,美国的城镇化水平已超过80%,日本的城镇化水平超过70%。截至2007年底,我国的城镇化率为44.go-/o,距离发达国家还有很大差距。纵观世界各国.城镇化将成为21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主旋律。由于自然地理条件和历史原因,新疆城镇化建设尤其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相对滞后,城镇化水平也明显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进一步推进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是促进整个新疆经济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要保证。国外城镇化发展取得了一定成就,这其中既有经验,也有教训。因此,有必要对国外农村城镇化发展进行系统考察,以探求对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借鉴意义。

一、国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历程概述

(一)发达国家简介

1、美国。美国是一个地多人少的国家,为了吸引劳动力,自1776年建国至20世纪初,美国采取了自由放任的移民政策.各国移民为了心中的“美国梦”蜂拥而至.移民的大量迁入满足了美国城镇化和工业化对劳动力的需要,另外,这些移民带来的各种知识和技术对美国的城镇化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美国城镇化的另一个推动力是始于19世纪上半叶的交通革命。交通革命使美国数以万计的大小城镇通过铁路网连接起来。铁路运输不仅促进了美国的西部开发和城镇化发展,而且大大刺激了工业革命,对美国的工业化和城镇化起了关键作用。

2、日本。日本的城镇化始于明治维新时期,是伴随着工业化发展起来的,主要经历了4个阶段:(1)以农业为主的农村阶段。1868年,第一产业人数占日本就业人数的87.9%,第二产业只占4.1%。(2)城镇化的逐步推进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劳动力逐渐由第一产业向二、三产业较为集中的城镇转移。1940年,日本城镇人口的比重为35%,日本在二战中战败后,大量劳动力被安排在农村.1950年日本的城镇化率为37%。(3)城镇化的快速发展阶段。从1950年到1957年,日本的城镇化水平从37%跃升至76%,年均增长1.5个百分点。1945年日本战败投降后,美国对日本实施了单独占领,出于冷战的需要,美国对日本采取了扶植政策.使日本获得了一个和平稳定的发展环境,大量资金被用来发展工业。1956-1973年间,日本的工业生产增长了8.6倍,年均增长13.6%。(4)城镇化的稳定发展阶段。这一阶段城镇人口达到饱和状态,人们开始从大都市区向房价低廉、环境优美的农村地区迁移。

3、西欧。工业革命前,西欧大多数国家城镇化程度较低、进程非常缓慢。18世纪中叶,西欧的城镇化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进入快速发展时期。英国北部的曼彻斯特、利物浦等地凭借丰富的煤矿资源优势.成为工业革命的发源地。德国鲁尔区新城镇的出现也是源于工业化过程中煤和铁矿石的需要。1851年,英国城镇化水平率先超过50%,德国、法国也在不到100年间使城镇化水平上升到50%以上。在经历了快速发展阶段后,这些国家的城镇化发展目前都进人到平稳时期,其城镇化水平都达到了70%以上。

(二)发展中国家简介

1、拉美。拉美国家拥有丰富资源,曾经沦为欧洲列强的殖民地,独立后,这些国家的经济发展主要以初级产品出口为动力,伴随着大量欧洲移民的涌人,各国首府得到了显著发展。进入20世纪.拉美的城镇化进展迅速,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大城市人口每10年就翻一番。1990年,拉美和加勒比海地区22个国家的城市人口总数超过了3亿,平均城镇化率高达71.4%,与西方最发达国家相当,绝大多数国家完成了加速城镇化的发展阶段。

2、非洲。20世纪20年代,非洲的城镇化开始加速发展,大量人口向城市迁移。随着城镇化不断加速.非洲各国城镇化水平在短短几十年间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由于政治动荡和战乱等原因,其城镇化过程有所起伏,但总体水平比拉美国家要低。

二、国外农村城镇化发展道路的经验教训

(一)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

美国、日本和西欧的城镇化发展具有一个共同点,即都得益于工业化的推动,工业革命的兴起带动了众多工矿企业的建立,进而引发对大量劳动力和技工的需求,使得大量的就业人口从第一产业转向二、三产业,从而引起人口和产业的集聚,在资源丰富地区或交通干线形成了新的城镇。不同的是,美国的城镇化是一种自由放任的城镇化,而西欧和日本是政府调控下市场主导的城镇化。

市场机制在美国城镇化和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美国的政治体制决定了城市规划及其管理属于地方性事务.联邦政府调控手段薄弱,政府也没有及时对以资本为导向的城镇化发展加以有效的引导,任由城镇发展和城镇建设按照市场需求推进,造成城镇化发展的自由放任,并为此付出了高昂代价。突出表现是过度的郊区化,城市不断向外低密度蔓延,城镇建设无序,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生态环境破坏愈演愈烈,空间和社会结构性问题日益突出。

在西欧和日本的城镇化进程中.市场机制发挥了主导作用,政府通过行政、法律和经济手段,引导城镇化的健康有序发展。城镇化与工业化、市场化总体上是一个比较协调互动的关系,是一种同步型的城市化。这种城镇化通过市场机制,使人口、土地、资本等与城镇化相关的经济要素能够自由流动和配置。同时,政府通过健全法制、法规和实施国家城镇化战略与公共政策,对市场竞争和社会保障进行必要的国家干预,用行政、财税、规划等手段来弥补市场机制的不足,从而引导城镇化与市场化、工业化的互动发展,积极推进区域经济结构调整。

(二)发展中国家的经验教训

拉美、非洲国家的城镇化水平与西方发达国家接近,但其经济水平仅相当于后者的10%左右,工业发展远远落后于城镇化进程,城镇化质量很低,是一种“过度城镇化”。造成拉美、非洲国家“过度城镇化”的主要原因有两个:一是城镇化的发展与经济发展水平相脱节。由于曾长期沦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拉美和非洲大部分国家的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明显的殖民地经济色彩,其工业化的发展基本来源于外来工业资本的输入,政府没有利用好外资来发展自身的民族工业,造成外来资本主导下的工业化与落后的传统农业经济并存,工业发展落后于城镇化。二是忽视传统农业的改造与广大农村地区的发展。由于忽视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建设,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大量农村人口涌向城市,造成城市就业水平急剧下降,基础设施严重短缺,贫困人口空前增加,城市环境恶化,贫民窟增多。

三、新疆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主要特征

一是政府在新疆的城镇化发展中起着主导作用。新疆由于远离内陆地区,人口稀少,经济发展比较落后。解放后,国家为了发展新疆经济,对新疆给予了资金、政策等方面的扶持。随着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的发现,新疆的资源战略地位日益凸显,国家更是加大了对新疆的扶持力度。新疆的主要城市,如乌鲁木齐、克拉玛依、石河子、库尔勒、奎屯、哈密等都是在国家资源开发的推动下发展起来的。除了国家的大量投资以外,大规模的人口迁入同样提高了新疆的城镇化水平。为了支援新疆建设,国家组织了大批干部、转业军人、知识青年和科技人员进入新疆。大批人口的迁入缓解了新疆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带来了内地的先进技术和文化。

二是受水资源的制约,新疆的城镇体系形成了绿洲特色的环形点状分布。新疆因其独特的自然地理状况.人口和城镇主要分布在准噶尔盆地和塔里木盆地边缘的平原绿洲地带,呈环形的点状分布。这与新疆水资源主要集中在阿尔泰山、天山和昆仑山有关。而且.大小不等的500多块绿洲又被戈壁、荒漠所分割。绿洲总面积约占全疆面积的5%。新疆城镇依绿洲而建.主要分布在天山南北麓、昆仑山北麓、阿尔泰山南麓.基本上沿铁路及公路交通干线分布。由于新疆现有城市是在绿洲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造成城市规模结构不完善,全区的特大城市缺乏与次级规模的经济中心城市和相当数量的第三级中心城市相衔接,不利于推动全疆经济空间的协调发展。

三是新疆地广人稀,城镇间距离较远,交通不便。新疆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省份,但大部分地区都是荒漠和戈壁,水资源匮乏,人口稀少。新疆的城镇体系是建立在绿洲分布基础上的,因此新疆的人口分布极不均匀,且各城镇之间相距较远,交通不便利。

四、国外农村城镇化对新疆的启示

第一,新疆应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资源性产业。发达国家城镇化的进程表明,工业化的发展可以推动城镇化水平的提高。新疆的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资源非常丰富,但开发起点很低,因此,新疆的发展应坚持以资源性产业开发为主,将潜在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的动力。通过资源性产业的发展,带动相关工矿企业的发展,以工业化的发展促进城镇化的发展。

第二,新疆应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吸引并留住人才。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提出:“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关系全国发展的大局,关系民族团结和边疆稳定。发展科技教育,培养和用好各类人才。西部地区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在改革开放中走出一条加快发展的新路。经济建设没有人才不行,但首先要用好现有人才,让他们发挥作用;加快培训长线人才.引进急需人才;用较高的待遇、较丰厚的条件、较好的工作环境和较好的人际关系等多种方式留住人才。”因此,新疆应制定更加灵活优惠的人才政策,不仅要把人才吸引过来,还要让他们乐于留在新疆.为新疆的发展建设做出持久的贡献。

第三.新疆应高度重视环境立法,避免走西方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新疆大部分面积都被荒漠和戈壁覆盖,缺水干旱,环境非常脆弱。目前新疆的农村城镇化建设虽然处于起步发展阶段,但环境污染、破坏问题已经不容忽视。决策者们应该对环境问题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制定相关的环境保护法规,坚决取缔那些高耗能、高污染的企业,以法律的严肃性、规范性、稳定性来保障城镇化的持续健康发展。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4篇

环境影响评价,又称环境影响质量评价或环境未来评价,通常是指对拟定的政策和规划以及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以及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和制度。我国是最早实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发展中国家之一,1979年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了《环境保护法(试行)》,2002年我国颁布了《环境影响评价法》。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第二条的规定:本法所称环境影响评价,是指对规划和建设项目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估,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进行跟踪监测的方法与制度。可以看出,环境影响评价可分为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着眼于环境问题的全局性和根本性,从特定规划区域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整体角度出发,同时结合国民经济发展计划,考虑多个建设项目混合影响、交叉影响、累积影响等各方面的因素,解决规划层次上与环境有关的问题。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是针对于单个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解决单个项目的环境污染问题,是对具体项目的认可或否认,不能改变区域战略以实现可持续发展。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具有宏观性、前瞻性、协调统一性、指导性等特点,其要求以可持续发展为核心,从全局角度对规划的选址、布局、配套设施、环境容量、环保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就水污染的预防问题,其要求项目考虑不仅涉及单一直接影响,还要求涉及到累积影响和间接影响,从而从宏观的角度提出预防对策。同时,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以其特点必然要求各个部门之间的协调合作,从而达到最终目的。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对单个企业水污染项目环境问题的解决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则可以从全局性对其进行指导。

二、农村水污染现状及其成因分析

(一)我国农村水污染普遍现状根据2012年全国环境统计公报,全国废水排放总量684.8亿吨。其中,工业废水排放量221.6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32.3%;城镇生活污水排放量462.7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67.6%;集中式污染治理设施(不含污水处理厂)废水排放量0.5亿吨,占废水排放总量的0.1%。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2423.7万吨。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反映城镇化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指标为城镇化率,即一个地区常住于城镇的人口占该地区总人口的比例。城镇化是人口持续向城镇集聚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历史阶段。近年来,我国农村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根据2012中国环境状况公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不断推进,农村环境形势严峻。突出表现为工矿污染压力加大,生活污染局部加剧,畜禽养殖污染严重。全国798个村庄的农村环境质量试点监测结果表明,试点村庄空气质量总体较好,农村饮用水源和地表水受到不同程度污染,农村环境保护形势依然严峻。总的来说,农村水污染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因农业生产造成的水污染、农村生活造成的水污染以及乡镇企业造成的水污染。

(二)苏南盛泽镇水污染现状及其成因分析盛泽镇位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是我国重要的丝绸纺织品生产基地和产品集散地。2012年,盛泽镇地区生产总值达到302.5亿元,增长11.15%;完成公共财政预算收入23.13亿元,增长15.36%;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亿元,增长20.02%。同时其经济总量和经济竞赛成绩继续位居全区前列。可以说,盛泽镇走在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前列,是我国城镇化的代表地区。

1、盛泽镇目前水污染现状《中华人民共和国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根据地表水水域环境功能和保护目标,按功能高低依次将地表水划分为五类。根据2012年度苏州市吴江区环保局工作总结,目前盛泽镇的断面水质在通过建立区域环保协作机制,联合打击环境违法行为的努力之下,才基本稳定在四类水的标准中。从个案来说,吴江区人民法院近几年共受理有关环境侵权案件73起。同时吴江区环保局2012年共实施行政处罚59件,曝光17家单位,对3名严重环境违法者进行行政拘留。由此可见,盛泽镇水污染问题已十分严峻。

2、盛泽镇水污染成因分析苏南地区是长江三角洲地区城镇密集区,工业化带动下的乡村城镇化迅速发展,非农业人口比重迅速增加大,隐性城市化人口急剧增多。然而由于盛泽镇城镇化进程开始的时间较早,在镇区用地规划、环保设施配备方面都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其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水污染的现象发生,给当地环保部门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挑战,给当地居民的生活造成了极大恶劣的影响。

(1)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在盛泽镇城镇化发展之初,乡镇企业大量出现。然而,由于当时配套的环保基础设施缺失,导致大量企业废水直接排放至河流。同时基于盛泽镇主营方向为轻纺工业,因而乡镇企业中包含大量印染企业。印染企业排放的废水中含有大量有毒有色物质,对于水质的影响非常之大。

(2)用地规划不合理从地理学角度来看,城镇化是农村地区转变为城镇地区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不仅涉及到农村地区规划的问题,还涉及到城乡之间融合的问题。传统小城镇总体规划基于城市化与增长极理论,重镇区规划、轻镇域规划、忽视城乡融合。在乡镇企业设立之初,盛泽镇并没有进行很好的企业分布规划,大量乡镇企业分布在镇内、乡村以及镇乡结合处。在盛泽镇城镇化的推进过程中,大量的乡村以及镇乡结合处被划入镇区范围,导致目前镇区内各个区域都分布有乡镇企业。其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气、噪音等对周围的居民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3)人口集聚、环境容量变低环境具有自净能力,自净能力是指水环境维护自身平衡的一种自然趋向,是水环境自我保护的一种特殊功能。当然这种能力是有一定的限度的,这个限度就称之为环境容量。盛泽镇城镇化的过程中,大量外地农村人口涌入,工业用地和城镇建设用地大量增加,导致环境容量急剧下降。外来人口的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推进了城镇化的进程,但又导致人口密度的急剧增长以及大量生活污水的产生。目前盛泽镇占地面积149.5平方千米,镇总人口13万,全镇外来人口超过30万。目前盛泽污水处理厂平均每天处理20万吨污水。

三、水污染预防工作的对策

城镇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具有整体性与不可分割性。因而,要从源头上预防城镇化过程中的水污染问题,就应该重视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除此之外,还要辅之以其它预防措施。(

一)实施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指对规划实施后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提出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综合考虑所拟议的规划涉及的环境问题,预防规划实施后对各种环境要素及其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可能造成的影响,协调经济增长、社会进步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一直以来,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矛盾。当面临抉择时,到底是以环境保护优先还是以经济发展为首,一直存在着争论。但是笔者从日前环保法的修正案中可以看出,过去那种靠牺牲环境和过度消耗自然资源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被否定,社会经济的发展应该与环保工作相协调。这可以说是一种进步,同时该理念也倡导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为实施规划环评制度提供了基础。

1、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宏观性与前瞻性我国目前已经很好的实施了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而规划环评影响评价制度较之,则是从全局对环境问题进行分析、预测和评价。规划环评的宏观性和前瞻性,虽然要求前期投入较大,但是其便于解决长期的、区域性的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其中之一即源于用地规划的不合理性。重镇区规划、轻镇域规划、忽视城乡融合以及生活区工业区的杂糅,导致水污染的产生。因而,在城镇化的进程中,采用规划环评制度,从前期提出预防不利影响的综合建议。

2、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协调统一性环保部门所提倡的长期利益、全局利益往往与一些部门重审批、轻规划的部门利益和一些地方短平快出业绩的地方利益相冲突,致使很多地区和部门不支持甚至逃避环保工作的开展。同时,我国《环境保护法》、《水污染防治法》等相关法律并没有对其它部门进行具体的要求,导致环保部门在开展工作中,常常遇到很多阻碍。例如《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方面效力最高的法律,仅在其第七条中规定了土地、矿产、林业、农业、水利行政主管部门对资源的保护有监督管理的职责。然而,笔者认为,监督管理的过程是伴随着水污染的产生、治理这一系列的环节,并且着重于水污染的治理这一环节。规划环评有利于在规划的早期使各个部门参与其中,从而将相关部门联系起来,有利于协调各部门之间的利益冲突。

3、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指导性我国环保法中规定了建设项目环评制度,要求采用“三同时”制度,即在主体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同时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对防治污染的设备设施进行设计、施工,并与主体项目一起投产使用。但是,建设项目环评针对的是单个项目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解决单个项目的环境污染问题。对于城镇化背景下出现的大量乡镇企业以及随之产生的环境污染来说,单单启动建设项目环评制度是远远不够的。规划环评制度具有全局性和宏观性,对于建设项目环评具有指导作用。城市的规划,不仅仅涉及城市物质形态部分设计,其还涉及经济、社会、土地利用布局等方方面面,同时兼顾着保护环境的职责。从日前环保法的修正案中,也不难看出,立法者已经意识到了规划环评的意义。苏南盛泽镇正是由于其城镇化开始之初,并没有进行规划环评,导致其用地不合理、环境容量低等严重后果。而对于当地环保部门来说,在此基础上进行水污染的治理工作则面临了极大的挑战。该现象并不是盛泽镇一个地区所独有的,而具有普遍性。这同时也是我国对于环境保护的立法宗旨是以预防为主的原因。因此,笔者认为,在所有即将进行城镇化、或者正在进行城镇化以及城镇改造过程中,实施规划环评制度,不仅可以避免像盛泽镇这样类似的情况发生,也能寻求经济发展部门与环境保护部门之间利益的结合点和平衡点。

(二)辅助措施实施规划环评制度固然是预防水污染的首要选择,但同时还要配之以辅助的措施。由于我国长期存在的较为稳定的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农民的各种社会利益在分配过程中常常被忽视。而随着城镇化的进程,大量工业废水、生活污水随之产生。然而如果由于资金的短缺以及技术的落后等原因导致环保基础设施与城镇化的进程的步伐脱轨,那么将会导致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笔者认为应该加大资金与技术的投入。对于资金部分,笔者认为,政府应该将配置环保基础设施所需资金纳入财政支出的范围。同时,笔者认为社会应该建立环保基金会,调动起社会中间层的力量来解决部分资金的来源问题。对于技术部分,笔者认为推动企业技术革新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政府应该拿出一部分资金作为推进技术改革的专用资金,引进先进技术人员和先进设备。同时,政府应该加强法制宣传和正面引导,建立环境维权机构及网站,提供相应服务及咨询,努力营造农村基层民主法制建设的良好氛围。其次,加强法治宣传,尤其是环境保护的相关法律法规及政策。不断提高村民自身维权意识,鼓励其积极参与到农村环境整治的队伍中。此外,在县级以下的地区,可能因为经济等多方面因素,政府内都不设有环保部门只设有环保科室。在城镇化进程逐渐向全国蔓延这样的大背景下,显然环保科室的配置已经不能满足农村日益严峻的水污染问题,只有尽快促进政府部门机构改革,设立专门的环保部门甚至环保局,才能从根本上遵循预防为主的原则。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环境污染环境优化对策

农村城镇化,是指在推动农业现代化和农村工业化的同时,参照城市先进的经济技术社会标准,在我国广大农村建设中小城镇。它具体包括农业人口逐渐向非农业人口转移,大量的农村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多数居民要转到统一规划布局的小城镇之中。农村城镇化作为现代经济活动的载体,对经济发展的服务、导向、拉动作用是农村所不可比的,因此,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本国的城镇化建设,现代化社会亦把城镇化作为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

鉴于此,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各地政府就逐步加大了当地农村城镇化建设的力度,使得过去一度发展停滞的小城镇建设日趋活跃,到目前为止,全国的小城镇建设已经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不可否认。农村城镇化的不断推进,极大地促进了农村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发展,但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问题,在农村城镇化推进过程中,人们更注重直接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伴随着城镇化建设而带来的环境问题也以惊人的速度摆到了国人的面前。不少小城镇大气污染和水污染严重,垃圾围城现象普遍存在,生态环境恶化趋势日益加重,影响了农村城镇化工作的可持续发展。如果对农村城镇化建设中的环境问题不予以足够重视,就会与农村城镇化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为此必须在借鉴世界各国小城镇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实践的基础上,探索解决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的新途径,采取有效措施来解决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出现的环境问题。本文将主要从环境保护角度来探讨我国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优化的对策方法。

一、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的观念,加强环保意识

人是城镇生态环境系统的主体,是城镇生态环境的设计者、建设者和管理者。人的行为对城镇功能的好坏起着支配作用。当今许多城镇问题都是由于人缺乏环境保护意识导致的,因此必须从普及和提高意识着手。目前由于技术的进步和人类作用的加强,存在着过分强调人的主观性的思想,片面地按照人类需求来改造环境,与自然对抗,违背自然规律,造成资源枯竭,环境恶化,历史的经验向我们警示,不能无限度地向大自然索取,人和自然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才能达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农村城镇化建设应该体现生物圈和技术圈协调,人与环境和谐相处。

二、制定城镇环境建设规划,实现农村城镇化建设快速发展

城镇是一个多功能、多层次的生态系统,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如果只注重经济功能,忽视城市的环境功能,就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在实践中人们对城镇生态系统缺乏足够的认识和了解,以及局限于眼前利益的行为,是造成城镇环境破坏和污染的根源,因此必须掌握城镇环境和生态的特点及规律,搞好近期和长远城镇环境建设规划,特别应做到保护和节约水资源,防治城镇水源污染。严禁在城镇市区建设污染水源的工程项目。改变城镇能源结构,合理利用能源,解决大气污染问题。对城镇生活废弃物进行无害化处理,尽可能使其资源化加以利用。只有科学的规划和管理,才能实践城镇环境的优化。

三、建立健全环境保护财力保障机制,加大环保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小城镇是以上缴财政收入为主,自身不是一级独立财政,无法把必要的正当的环境投入列入财政预算和计划中实施。加上小城镇自身财力不足,除了各项财政支出外,难于支持一般的环境保护工程的资金需要,所以,小城镇应当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中长期规划和年度计划,搞好综合平衡,加强对环境项目的财政倾斜和信贷投资,创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小城镇,用足用好按规定筹集的环保费用,根据“污染者负责、开发者保护”的原则解决环境优化问题。政府着力加强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处理等环境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保障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正常运行。四、强化政府对农村城镇化建设进程中的环境管理

政府在协调农村城镇化和环境保护的关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政府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把环境保护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重要地位中来,各级政府要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原则,把握城镇发展规律,正确处理经济发展同人口、资源、环境的关系,落实环境质量领导负责制,切实做到责任到位、投入到位、措施到位。具体措施是:(1)提高环境保护司法的能力,改变目前环境保护制度在农村执行率低下的局面;(2)改排污浓度限定为总量限定,以实现从浓度控制到总量控制的转变,以及生产末端治理到生产过程治理的转变;(3)提高排污收费的标准,促进企业治理污染;(4)形成可再生资源利用补偿费,促进企业节约利用资源,并利用资源补偿费扶持可再生资源的培育;(5)建立健全农村环境统计和检测体系,为农村环境管理提供坚实的基础;(6)在科研资源配置上向研究、开发和推行有利于环境和资源保护的应用技术上倾斜;(7)从税收、信贷等方面对环保企业的发展给予有力的扶持。

五、协调农村持续发展的三大目标关系,实现城镇环境优化

从我国的实际出发,我国农村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有三个:一是产量目标,二是收入目标,三是环境目标。农村城镇化能否实现持续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的状况,如果自然生态环境受到破坏,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失去了基础,建立在农业健康发展基础上的农村城镇化也就不可能实现持续发展。所以维持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我国农业发展和农村城镇化推进的一个重要目标。

然而上述三个目标是对立统一关系,实现产量目标和收入目标就有可能损害自然生态环境,同时农村城镇化推进也有可能对农村环境造成损伤。但在可持续发展的大目标下,任何目标之间的冲突应该依照有利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加以处理。比如实现产量目标和收入目标对环境目标不利时,则前两个目标应服从于环境目标。当然服从环境目标并不绝对意味着缩减生产和减少收入,服从于环境目标的实质在于通过调整生产技术模式,发展生态技术,使其增加生产和收入,推进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持续性融合在一起。

六、发展循环经济,保护农村城镇化建设环境

循环经济是“自然资源——产品和用品——再生资源”反馈方式的经济增长过程,能够实现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和减量排放,有利于农村城镇的环境保护。一是大力推行环境无害化技术,比如污染治理技术、废物利用技术、清洁生产技术等。清洁生产技术在环境无害化技术体系中属于核心地位,是实现循环经济的基本形式。二是调整乡镇企业生产布局,大力发展生态工业,按工业生态学原理和循环经济理念,围绕主导产业,聚集资源循环利用的企业共生组合,建立资源节约型、经济高效型、生产环保型的生态工业园区。这种模式要求改变传统的区域工业布局,围绕主导产业的生产企业,配置一些能利用该企业排放物的其他企业,形成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的企业共生组合。三是加快城镇垃圾处理产业化,加强垃圾处理基础设施的建设,实现垃圾收集、分类、运输和加工的专业化协作、企业化经营。农业为工业可提供原料,工业企业产生的废物经过加工处理返回到农业,从而形成工农业相互促进的物质和能量循环。

参考文献:

[1]杨士弘:城市生态环境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2]徐秀英沈月琴:农村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J].生态经济,1998(5):12

[3]陈耀帮:可持续发展战略读本[M].北京:中国计划出版社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6篇

1户籍情况的介绍城乡二元户籍制度一直以来是制约我国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在新乡市农民户籍调查中,在问到户口所在地与居住地是否相同时,有84%选择“相同,都在农村”,15%的选择“不相同,居住地在农村,户口在城镇”,有1%的选择“相同,都在城镇”。经调查发现,15%居住地与户口所在地分离的原因是当地实施农村社区建设,有一部分社区属于试点社区,在政策上有所优惠,凡是首批入住社区的农民都得到城镇户口,并享受城镇的社保等公共服务。但是,仍然有84%的农民是农村户口,对这部分农民是否有进城落户的想法,进行了进城意愿方面的调查。笔者提出一个假设性问题,如果允许农民转为城镇居民,那么进城落户的意愿有多强烈,调查数据显示,有76%的选择“进城生活”,19%的选择“继续留在农村,保持现状”,3%的人选择“无所谓”,仅有2%的人选择“其他”。通过进一步了解,选择“继续留在农村,保持现状”的人年龄一般较大,舍不得脱离故土或者家中有常年生病的亲人需要照顾,也有一部分的人觉得城市的消费水平较高,生存较为困难。但是,大部分人希望进入城市生活,这对推进城镇化的建设是一个积极的动力。为此,调研组得出结论,新乡市在解决农村户籍制度方面已经迈出了一大步,除了已经拿到城镇户口外,还有大部分农民有强烈的进城意愿,适当转换农村户口性质有利于进一步推进城镇化,释放巨大的经济效益。2房屋拆迁情况说明新乡市城镇化建设进一步促进了农村房屋的拆迁进程。调查数据显示:有89.3%选择“房屋已经被拆除”,9.2%选择“没有被拆除”,1.5%选择“已被列入拆迁范围”。按规划未来全市农村都要转换为新型农村住宅社区。农民房屋被拆迁后农民利益是否会受损,拆迁补偿方式是怎样的?笔者对此进行调查发现:调研政府拆迁补偿方式时数据为,“集中建房”比例最大,占到93%,“货币补偿”仅为3%。据了解得知,当地的政策规定的补偿方式就是“集中建房”,农民按比例将原房屋进行估价,置换农村社区房屋,采取多退少补的形式进行。而采取货币补偿方式的是一些房屋处于交通要道附近,政府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所占用,在一定的博弈中产生。在农民房屋拆迁的调查中,政府采取集中建房的方式主要原因是其财政紧张,没有能力采取货币补偿,这对乡镇的拆迁的进度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政府可以借鉴外部经验,采取灵活多样的拆迁方式,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基层拆迁矛盾。3职业结构分布对当地农民的就业结构情况调研数据显示:“企业务工”占41%,这主要是由于当地的产业集聚区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就业结构的转换;“务农”占32%,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当地农业分散经营,没有形成合作社或者产业经营,阻碍了农民就业结构的转换;22%的“务农兼打工”,农忙时种田,农闲时进入工厂打工,这不利于农民专业化地进行生产,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用工的不稳定;4%的“个体户”,但这类个体户也进行了改变,由从前农村开小卖部进入到农村社区开大型超市,一定程度上也进行了就业转换。我们认为,在推进城镇化的过程中,应注重农民就业结构的转换,只有解决了就业方式的问题,才有利于农民生活方式、市民意识的转变。

二、城镇化进程中产业发展状况

1产业集聚现状及成效新乡市在走人口转移型与结构转换型相结合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方面进行了积极实践,加强了产业基地建设、培育壮大了各类产业基地,在适应乡镇企业扩张、承接东部产业转移、促进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引导农民创业就业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目前,新乡市规划有37个产业集聚区,建成27个,其中13个获得省级确认。产业集聚可以促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产业基地的发展也引起了新一轮的农民工返乡潮,返乡创业农民工6600人,创办企业5800余个,带动10万农村劳动力实现就近转移就业。产业基地的发展促进了有效就业、有力地推动了民营经济的发展壮大,成为新乡市新的经济增长点,也为城镇化的建设提供了经济方面的支持。产业集聚基地是优化经济结构布局、提升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有效发展载体和平台,构筑新型工业化体系、承接东部产业转移、推动农民创业、促进中小城镇建设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2产业集聚显现出的现实困境调查显示,新乡市产业集聚基地促进了产业集约、集群、集聚发展,为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促进农民创业就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1)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较大。据了解,产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呈现出规模大、建设周期长等特点,且主要靠政府投资,由于地方政府财力有限,筹资困难,导致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生活服务设施和中介机构等公共服务平台建设跟不上。目前,还未找到解决资金问题的办法,这严重地影响了产业集聚区的进一步扩大,进而对统筹城乡造成一定的影响。(2)金融系统的相关扶持政策不够完善。受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部分中小企业为了降低生产费用,纷纷由东部沿海地区向中西部进行转移,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中原地区产业集聚区中小企业市场竞争的激烈化,中小企业规模较小,为了进一步扩大市场占有率,只有进行规模的再扩大,然而,规模的扩大除了进行资金的自我积累外,还必须得到金融机构或资本市场的响应支持。但是,在产业集聚区内金融系统的相关扶持政策和扶持措施还不够完善,大多数企业缩减投资,导致部分企业运转困难。(3)土地制约瓶颈明显。新乡市处于中部地区,土地面积较广,但是,由于人口众多,人均土地面积占有量较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新乡市坚持粮食生产不放松、坚持保护耕地的方针政策,给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带来了一定的下行压力。产业集聚区的建设需要大面积的土地作为载体,面对有限的土地资源,保护耕地与不断扩大的产业集聚区的矛盾逐渐显现。(4)产业规模小、层次低。新乡市共计规划了37个产业集聚区,其中有13个被列入省级规划产业区。这13个产业积聚区,工业总产值超50亿元的仅3个,最高的新乡市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总产值仅80.50亿元,其他24个集聚区更是规模较小。影响产业规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系统的,正是由于上面所说的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缺口大、金融系统相关扶持政策不够完善、土地制约瓶颈明显这三个方面,才造成产业区产值不容乐观的必然局面。因此,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先解决上述三个问题,用运系统的观点协调解决。

三、结论

随着国内大中心城市辐射带动作用的不断增强,以中小城镇为基地、以产业集聚区为主要载体、二、三产业协同带动的思路正成为国内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指导性战略。企业专业规模化生产出现,对劳动力表现出强大的吸纳力,导致大量农村人口向城镇集聚,本身就推动了城镇化的发展。产业集聚区具有的聚集效应、集约效应、品牌效应和服务效应,为县级财政节约了大量资金,壮大了县域经济,为城镇化建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新乡市把产业集聚作为推动城镇化的一种方式无疑是正确的,对我国进行城镇化建设具有借鉴意义。农村城镇化是建立在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之上,但是在农村城镇化过程中如何保证产业持续集聚发展则是未来面临的一项新课题。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7篇

从我国城镇化发展的路径来看,概括起来有三种。第一种路径是特大中城市依靠向郊区征地不断发展其中心城区推动城镇化发展。尽管特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区还有一定的向郊区发展空间和人口吸纳能力,但其中心城区的发展已受土地、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城市公共服务能力等因素的制约,出现城市环境污染、高楼林立与棚户区并存、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因此从总体上来看,特大中城市的中心城区规模的扩大和人口承载能力的提升受到了不同程度的限制,其中心城区吸纳人口的能力是有限的。第二种路径是通过农民工的市民化推动城镇化发展。由于我国优质教育资源稀缺,大量优质教育资源集中配置在城市,部分农民进城成为市民其目的就是为了让子女在城市享有优质的教育。但这部分人并没有放弃其过去赖以生存的土地,一年中农忙时仍然回归土地,从事农业生产经营活动,从中获得收益。农闲时就在城镇务工获取收入。这部分农民进城成为市民充其量只能称得上半市民化。第三种路径是通过增加小城镇数量和扩大小城镇人口承载能力推动城镇化发展。但是小城镇的土地大部分属于集体性质的而不能流转,城市等级化管理导致小城镇缺乏竞争力,小城镇税收中的大部分都要上缴,留给自身发展的资金较少,所以小城镇难以解决城镇建设、外来人口的就业和住房等问题,缺乏成长起来的基础。以上三种发展路径,不管是那一种都面临城镇内部二元结构导致的伪城镇化、农民工或进城农民家庭人员与市民在基本公共服务上的非均等化等问题。

二、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路径

(一)放开城镇户籍制度

目前放开城镇户籍制度,并非一步到位,要因地制宜,分步消除城乡户籍差异,有效促进人口在城镇之间合理、有序的流动。放开城镇户籍制度,具体可以分五种情况考虑。①严格控制落户。只有在特大城市工作10年以上并且对住房拥有产权的非市民化务工农民及其家属可落户特大城市。②设定合理落户条件。对在大城市工作10年以上或者工作5年以上并且对住房拥有产权的非市民化务工农民及其家属可落户大城市。③有序放开落户限制。只要有稳定工作或者对住房拥有产权的非市民化务工农民及其家属可落户中等城市。同时根据中等城市建设进程和新增人口承载能力,逐步放开还未进城务工的农业人口落户中等城市的条件。④全面放开落户限制。对现有小城镇非市民化务工农民及其家属的落户,只要他们愿意就可直接落户小城镇。同时小城镇要率先进行户籍管理制度的全面改革,彻底清除影响农业人口直接落户小城镇的各种障碍。⑤鼓励就近落户。对不符合在特大城市或大城市落户条件的非市民化务工农民及其家属的户口可以鼓励落户到特大城市或大城市周边的中小城镇。同时可以考虑采取适度、有效的户籍鼓励政策,引导农业人口主要在就近的小城镇落户。

(二)放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

按照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积极放开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制度,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以出让、租赁、入股等多种方式进行流转,主要用于城镇的工业新区、第三产业发展区、居民住宅小区的建设,以及现代农业产业投资园区的建设等。当然要使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顺利地流转起来,一是要进行确权,实现农民土地权益的有形、实物和合法化。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了要用5年的时间基本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二是要在全国各地加快建立统一的土地流转交易市场。这样使确权后的土地,有自由流转交易的场所。从而通过市场行为,充分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一方面能从根本上解决现行城镇建设用地靠征地方式存在的比较突出的征地补偿矛盾。另一方面能使进城务工农民或市民化后,自主将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流转交易,例如通过入股将土地流转给现代农业企业等以定期获得投资收益,或者通过出让将土地流转出去以一次性获得收益,从而盘活土地资源,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

(三)以产业集聚发展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城镇化发展是建立在产业发展基础上的,不能脱离产业的发展而发展。农民进城从农业人口转变成非农业人口面临的首要问题就是就业问题,只有城镇为进城农民提供了就业岗位,农民才有可能常住城镇,才有市民化的要求,这是城镇化的基础。而进城农民要就业,城镇就必须要有产业的发展,实现产业与城镇化的良性互动,新型城镇化才能真正推进。为此在城镇要重点实施集聚式发展策略,引导产业向特、大、中城市、特别是小城镇集聚发展,从而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发展。这种集聚式发展可以分为二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加快特、大、中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特色产业、优势产业、现代服务业等产业的集聚发展,不断提升特、大、中城市的城镇化质量。第二层次是要立足地方特色资源和已有的产业基础,加快小城镇的产业集聚发展,以促进新型城镇化发展。

(四)建立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

要从制度上保障进城务工农民及其家属市民化后在就业、教育、住房、社会保障等方面实现均等化和全覆盖,这样就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制度体系。一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就业制度,确保市民化后的每个人都能通过平等竞争获得均等的就业机会。二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教育制度,确保市民化后的每个人有同等权力享受同等条件的职业培训教育、随迁子女享受同等教育权利。三是要建立健全市场配置和政府保障相结合的住房保障制度,确保市民化后的每个人有平等享受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的权力。四是要建立健全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确保市民化后的每个人享受同等待遇的社会保障。

(五)以特大中城市为主导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一是要以特大中城市为主导,因地制宜地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合理布局产业、商贸、生活区域,促进城区人口、居住、产业、基本公共服务、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二是要以特大中城市为主导,优化城市的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整体升级,促进新型产业向城区集聚。三是要以特大中城市为主导,进一步加强城市之间的通力合作,发挥各自的相对优势和互补合力,扩大城市的影响力。四是要以特大中城市为主导,不断提升城市软实力、聚散功能和综合实力,充分发挥特大中城市对其周边小城镇的辐射和带动作用。

(六)以小城镇为重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

小城镇在吸纳人口方面,特别是将当地农业人口转化成城镇人口,提高城镇化率方面有着其自身独特优势。其独特优势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相对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而言,小城镇由于可用于城区规模扩大的规划土地资源相对充足,再加上有比较好的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在原有小城镇人口容量基础上增加1-5倍左右的人口容量是可行的,是在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的。二是小城镇主要是吸纳当地农业人口进城成为永久性居民,他们在生活习惯、文化品味、人际交流方式等方面与小城镇市民更接近,有利于他们更好地融入小城镇。三是小城镇的就业门槛从总体上来看相对于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普遍要低一些,有利于当地农业人口进城成为永久性居民后有更多的机会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充分发挥他们的生存技能。四是小城镇的物价水平(特别是住房价格)相对于特大城市、大城市、中等城市普遍要低,这种相对低的生活成本有利于当地农业人口进城成为永久性居民后更容易安居下来。

三、结语

因此,要重点加快小城镇建设,以小城镇为重点推动新型城镇化发展。在资源、生态环境承载能力范围内,对小城镇进行合理规划,扩大城区规模,最大限度地增加城区人口容量,采取合理的制度安排,制定优惠政策,吸引更多的小城镇周边农业人口自愿选择成为小城镇市民。这样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农业人口集中流入特大城市、大城市和中等城市,实现农业人口合理流入不同层次的城市,有效解决“城市病”,充分发挥小城镇在实现新型城镇化中的重要作用。要通过商业楼盘和住宅等开发将资金输入小城镇,并进行制度安排,减少小城镇的税收上缴,给小城镇发展留出更多的资金,以满足小城镇建设的资金需要。同时,在小城镇的规划中,可以考虑通过中央、地方一定的财政、税收支持,鼓励社会资本和愿意进城的农民集资参与,引导人口和资本在规划区域聚集,通过小城镇的第三产业发展来带动小城镇建设,为新型城镇化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旅游业;城镇化;机制

一、问题的提出

从人文地理学的角度来看,农村城镇化主要是指通过县城及县城以下的小城镇(农村)实现农村人口转变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从乡村景观向城镇景观转化的过程。同时,人口城镇化的发展也表现为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习惯、价值观念等方面向现代化进行的转变。在此进程中,农业非农化、工业化、现代化是经济活动的主要表现形式。已有的经验和实践表明,乡村城镇化发展的动力机制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种形式:(1)工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乡镇工业发达,基础设施较好,以工业小区的发展带动小城镇的发展,农民通过“离土不离乡”的途径实现城镇化,例如苏南、浙北地区;(2)集市贸易促进型,这类小城镇的发展特点是以市兴城,属于传统商品的集散地、集市贸易区,有一定的基础设施,通过对基础设施的改善,拓展市贸范围,增大城市密度,进而发展成为以市场交通为主的区域性小商城,如浙江义乌等;(3)旅游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都是名胜古迹,旅游资源丰富的地方,通过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及其配套设施的建设而形成小城镇,如黄山的西递、宏村等;(4)交通促进型,这类小城镇一般处于交通枢纽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可利用流动人员较多,运输成本低下等条件,大力发展二、三产业;(5)城郊型,这类小城镇地处大中城市近郊,具有优越的地理优势,借助大中城市,发展服务型行业或大中城市扩散的工业,进而发展成为卫星城。(6)工矿服务促进型,这类小城镇或农村大多处在大中型工矿企业附近,通过建立为工矿企业服务的第三产业,完善自身的基础设施,成为为工矿企业服务型的小城镇,如淮南、淮北地区的矿区等。

安徽省具有非常丰富的自然、人文旅游资源,旅游业对部分地区的城镇化促进产生了极强的推动作用,尤其是近年来实施的旅游黄金周更是一剂效果明显的催化剂。本文依此剖析旅游促进型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二、旅游业促进旅游区城镇化的主要途径

旅游业发展至一定水平则需要城镇化水平的再提高以使自身再发展,促进可持续发展。同时,旅游业的发展为小城镇带来了外部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冲击,使得自身的传统文化在外来的冲击下被异化或成为强势文化保存下来。旅游业不仅把外部的事物引了进来而且也让自己的眼光看的更远,时刻让自己明确市场的需求变化不断的完善自己,同时不断地提高城镇化水平,以适应可持续发展。从理论来看,旅游业对农村城镇化发展的促进主要表现为:

1.旅游业改善了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使城镇化整体的综合水平得以提高。例如在皖南的古村落旅游开发中,为提高各古村落之间的可达性、各旅游景点的串联性,解决随旅游发展所带来的交通问题,提升旅游层次,政府和相关组织(如开发商等)在旅游区修建了大量的基础设施。旅游业的兴起为古村落的居民带来了便捷的交通和顺畅的通讯等。旅游业通过大大改善古村落或小城镇的基础设施条件,为城镇化向更高的水平发展打下了基础。

2.旅游业的发展为村民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使村民的收入得到增加,提高了旅游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据相关统计显示,通过大力发展旅游业,皖南西递村民的人均收入由1978年120元已经增加到1999年的4600元。旅游业为村民带来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为村民提高了经济收入。同时,旅游业的“出、住、行、游、购、娱”等的发展也带来了其它行业的繁荣,促进了整个风景区的经济发展。

3.旅游业的发展提高了村民的素质和价值观念,促进了与现代社会的对接。在开发初期,村民在旅游这方面的专业技能和素质较低下,不能很好胜任这一工作,所以开发商和政府在开发前期将对村民进行培训以提高村民的素质进而适应旅游的需要。在笔者对皖南宅坦村的调查中,有89.2%的村民表示自己愿意进行培训以满足旅游的需要。古村落被发展旅游业,这些村民认识到自己的“破房子”原来是块宝,也认真对“破房子”进行了保护。从这可以看出,旅游业使得村民的素质得到了普遍提高并且也使村民的价值观念朝着有利于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4.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随着旅游业的发展,古村落村民的从业结构由原来的传统农业生产结构向农商结合的模式发生转化。据相关调查资料显示,皖南的“西递、宏村和南屏村民务农比例由原来的41.8%、57.8%和57.1%分别变为36.3%、56.7%和54.1%,其中西递变化最大”;“西递、宏村和南屏村民经商的比例分别由原来的7.7%、14.4%和6.3%上升为23.1%、20%和10.4%,西递的上升幅度最大。”因此,旅游业会使村民的生活方式得以改变,促进人口城镇化的发展。

5.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多种文化的冲击,使农民的视野得到开阔。旅游业的发展会使古村落的社会文化生活产生变化,这种变化主要是在当地村民与游客的长期接触中所产生的。村民为了获得经济利益则会不断探索与适应游客的文化,使村民的视野得到开阔,同时村民们的认识水平也上升至新的水平,为城镇化的发展在思想上打下基础。

三、旅游业与城镇化发展的互动机制

旅游业的发展会为城镇化的发展带来动力,但同时在发展过程中也会为旅游区带来许多问题。因此,在二者的关系处理上要明确一些问题。

开发商、政府与社区居民三方的关系。例如皖南的故村落较多,黄山市徽州区的部分乡镇是在外开发商的投资下进行的古村落开发以发展旅游业的,这在村民中引起了不满的情绪。村民们大多抱怨“自己的油水干嘛分给别人”等等。政府在这方面的解释则是“为了便于管理和解决资金问题,实现‘别人发财,我们发展’的目标才采取了这种模式”。在对古村落进行旅游开发过程中,古村落的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是影响旅游的两个至关重要的因素。作为古村落其自身,对社区居民而言是他们赖以生活的场所,同时也是他们提高经济收入的聚宝盆,对当地政府而言则不仅是他们行政的下属单元也是他们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宝贵资源。古村落未进行开发之前,当地处于长期的经济发展滞后情势中,因此古村落的开发对社区居民和当地政府来说无疑是他们致富脱贫的希望,两者在追求古村落旅游开发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这一点是一致的。社区居民想通过旅游开发为其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而政府则想通过旅游开发带动当地经济的增长。但是在古村落开发过程中,开发商、政府和社区居民之间经常产生矛盾,行动很难一致:一方面地方政府将古村落租赁给开发商进行开发或组成乡镇企业进行旅游开发,开发商一般很少考虑居民的利益,加之乡镇企业管理体制的落后,使得古村落居民产生很大的不满;另一方面,社区居民自身从事旅游这一行业的素质和技能低下,很难参与古村落的开发规划设计,因此古村落的开发规划一般很难反映出社区居民的需要,从而减少了居民的从业机会,并且造成居民对古村落保护和规划的淡泊。这样,一些居民在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不惜破坏原有的古建筑物私建旅舍和酒店或自己制造旅游纪念品以欺骗旅客。此时,若政府单方面采取强制措施,则会造成居民与政府的紧张对立,进而使得开发商很难与居民达成良好的合作关系,抑或甚至造成古村落旅游环境被污染直至恶化,以致经济秩序混乱失控。

若要处理好三方关系,在古村落

旅游开发中此三方应建立起一个良性的互动机制。首先,不管政府采取何种方式进行旅游开发,都应在前期对村民进行旅游技能的培训和再教育以提高个人素质,为将来居民从事旅游行业打下基础;其次,政府和开发商应广泛收取居民的意见并把其纳入旅游规划中去,这样才能激发村民的参与;最后,政府和开发商要就确实提供多少岗位给居民达成协议,以真正解决村民的就业问题,使村民以更积极的态度对待旅游,支持旅游和爱护古村落的环境,从而提高人口城镇化水平,确保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惠生,王效端.论加速我国农村人口城镇化的途径与对策[J].管理教育学刊,1996,(4).

[2]李凡,金忠民.旅游对皖南古村落影响的比较研究———以西递、宏村和南屏为例[J].人文地理,2002,(5).

[3]张超.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原则与对策[J].学海,2002,(5).

[4]钟卫,郭洞.看古村落的保护[J].小城镇建设,2000,(7).

[5]冯兰瑞.21世纪加快城市化的明智选择[J].战略与管理,2004,(1).

[6]侯中良.以五个统筹为指导,增强旅游竞争力[J].徽州社会科学,2004,(1).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科学发展观;农村;城镇化

一、农业的重要性及改革现状

(一)农业的重要性

古今中外,农业在都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俗话说:“民以食为天”,“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得慌”——这些都形象地说明了每个人都必须消耗粮食来维持自己的生命。然而从目前来看,粮食也只能从农业耕种而收获。千百年来,农民躬耕于田地,为世界的亿万人口的生存做出了不可估量的巨大贡献。同时,农产品不仅仅只作为粮食来维持生命,还可以为工业提供生产资料,农村、农民还是输出劳动力与工业品消费的巨大市场,著名的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曾经这样评论农业:“可以恰当地说,城市的全部财富和生活资料都是从乡村获得的。”

可是仅仅有农民、农业还不足以满足世界的发展、还不足以满足人类的多方面的综合需求。于是重工业、轻工业、服务业也就相继产生并且迅猛发展。由于分工的不同、工种的不同、价值的差异、效益的区别,人们的经济收入自然也产生了一定的差距,城乡之间生活水平相应地也具有了一定的差距。

随着工业的发展,随着服务业的兴旺,随着知识、信息产业、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这种城乡差距、贫富差距也随之越来越大,同时,这差距相应地也反映出农业的局限性、农村的落后、农民的贫穷。

(二)农村改革的现状

党和政府及时意识到了城乡差距日益加大这一点,不论是从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的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到三农政策的实施,还是到刚刚闭幕的中国共产党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也不论是从河南的到七里营小康村的建设,还是到当前天津推出的农民宅基地换商品房的举措,都是国家想方设法保持农业经济、改善农村落后状况并提高农民生活水平的实际行动。与此相应地也取得了众人目睹的成就,一部分农民的生活一天天好起来,大多数农民的孩子也能够圆了上学梦。如此等等,无不感谢我们党及时的改革政策,无不感谢国家对农业、对农村、对农民的重视。

党的十七大报告系统阐述了科学发展观,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推进农村改革若干重大问题,也无不体现着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民的重视,无不体现着共产党对农业、农村、农民的关心。

与七里营曾经是农村进行改革并进行小康村建设的很成功的事例,至于目前出现的一些局限性及发展状况不及其初期,则应是后来的管理或可持续发展工作不完善的缘故,但它本身在起初是很具有典型性的改革成功事例。

但与此相对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与新农村建设中也有很多效果不好的事例,其关键是没有理解究竟什么是城镇化,为什么要城镇化?仅仅把农民的土地收回、户口农转非、然后住上楼房就是城镇化了吗?仅仅这样就能实现城镇化的初衷、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了吗?显然不是,由当前某些所谓的城镇化后的“新农村”的状况便可以了解。比如濮阳市区的个别农村城镇化以后,没了土地,虽然户口农转非,但对于没有知识、没有致富项目、更没有工作的“新市民”来说,吃饭、花钱等问题亟待解决。

二、科学发展观指导下的农村改革

(一)关于科学发展观

根据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世界万物都是普遍联系并且在永恒变化着的,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问题、解决问题,可是关于发展的问题历来又有不同的观点。面对世界如此纷繁复杂的局面、面对物质不丰富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国共产党及时地、务实地、创新地提出了科学发展观,这个发展观是正确的、是符合实际的,我们要坚定不移地以科学发展的态度对待事物的发展规律、利用规律、解决问题。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明确指出:科学发展观,是对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坚持和贯彻的重大战略思想。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就农业而言,科学发展观要求既要从它本身可持续发展,又要与工业、服务业、科学技术等协调发展,还要以“农民”为本,时刻牢记把农民的生活改善好,把农民的生活水平全面提高上去。

从实质上说,现在的农民急需的并不仅仅是住上楼房,也不是转为城市户口。他们也许一时羡慕城里人楼居洋房的舒适、车来车往的便利,但他们应该知道那些是需要花费几十万、几百万元人民币才能买得到,而且也仅有70年的产权期限,而不像自己祖祖辈辈可以居住的宅基地;他们应该也知道人、车川流不息的城市里空气污浊、环境污染严重,城市中的生活成本需要城里人不停地更新知识、不停地工作才能弥补得上。

(二)农村改革的措施

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从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分析,要想真正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不是简单地将户口农转非、将土地收回、将宅基地换成楼房就完事了,因为这只是表面化、形式化、机械化地理解城镇化建设、理解支持三农政策。农村改革应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

1、继续种植耕地,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程度。耕地是农民养家糊口的源泉、更是全国人民维持生命的必备物质,没了粮食,世人该如何生存?目前物价上涨如此迅猛,即使是有经济收入的城市人都开始计算着吃饭了,更何况农民呢?再者,拥有大量耕地,拥有大量农民,并不表示国家贫穷,耕地与农民不是衡量一个国家贫穷与富裕的标准。以美国为例,先进的、工业化的农业管理使农场主富裕悠闲,而美国这个拥有大量耕地与农场主的国家仍然是非常发达、仍然是世界首富。因此,我们需要培养高素质、负责任的基层领导干部,要切实贯彻落实农业补贴政策,实施工业反哺农业政策,支持科技兴农,“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大力提高农业的工业化生产程度,从而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村经济,提高农民生活水平。而不应该是相反地,盲目地进行虚无飘渺的形式化的、无形变相剥夺农民土地的、不解决根本问题的城镇化。

2、有效利用乡镇资源、发展旅游业。在当前的中国,真正富裕起来也只是部分城市、部分地区、部分人,其他的大多数人也还只是仅仅聊以生计,因此,不能说一味鼓励农民工涌向本来就有很多下岗失业工人的拥挤的城市就一定是良策,也不能说本来城市人还住不起房、更买不起房的时候却安置城里的农民工就一定是善举。相应地,我们应该利用城里人繁忙劳苦、身心俱疲的时候想享受大自然、想体会田园生活的契机,在乡村为他们提供这样的旅游风景,提供这样的休闲度假场地,让他们把钱合法、自愿、合情、合理地送到农村。这样一来,农村发展了经济,生活得到了改善;城里人愉悦了心情,回去工作也精神了。如此达到一举两得的双赢效果。

3、招商引资、兴办特色企业。目前大城市由于人口聚集,地值房价昂贵,生产成本较高,市场趋向饱和,很多地区、很多企业正在考虑产业转移,农村应该抓住这样的大好机会,详细考察、认真评估,利用自己的地产、劳动力优势招商引资,一方面有效利用了农业闲置的土地,另一方面也解决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与此同时,引进了先进的科学技术及管理经验,开阔了当地农民的视野,扩大了当地农民的知识范围,从而为将来的可持续奠定了有利基础。

4、强化职业技术、优化知识结构。当地政府应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严格管理各类培训班、职业技术学校、高等院校等,结合全国、本省、本地等知识经济的更新与需求,及时地调整、优化知识结构,为国家、当地企业输入合格的、优秀的、符合实际需求的各类人才。知识就是资本,知识就是力量,知识可以利用一切,也可以改变一切。拥有先进的科学知识、掌握最新的科学技术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才有希望改善农村的落后经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提高全民素质。

三、农村改革的展望及其局限性

全民整体素质的提高,全民生活的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与无尚追求,是中国共产党不懈努力、制定各项政策的优先出发点与最终归宿。通过党中央、各级政府及全民竭尽全力的工作,结合各种切实有效的措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农业经济的发展,农村状况的改善,农民生活的提高必将有着光明的前景。

但是,这种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我国农村范围广大,农村人口众多,在改革的过程中会有很多困难需要克服,会有很多障碍需要消除,这就需要有党中央的英明政策,更需要各级政府与基层领导干部的贯彻落实、务实工作,还需要农民的大力配合,城市的适当援助。只有全民上下一条心,才能缩短农村改革的进程,才能摆脱落后的状况,才能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与生活水平。

参考文献:

1、(英)亚当·斯密著;唐日松等译.国富论[M].华夏出版社,2005.

农村城镇化论文范文第10篇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

农村城镇化是农业人口向城镇地域集中和农村地域转化为城镇地域的过程,是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农村城镇化进程的关键在于搞好小城镇建设,而搞好小城镇建设又势必无法回避城镇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果我们对城镇化建设中的生态环境问题未给予足够的重视,就会与城镇可持续发展的目标相背离,进而直接影响到当地城市化、工业化战略的实施。在新形势下如何兼顾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选择一条既能保护生态环境、又能实现城镇经济、环境与资源协调发展的城镇建设之路,对进一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宜居城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农村城镇化环境问题的具体表现

1.人口增长过快。人口和自然之间应该说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从一定意义上讲,农村城镇化既可使农村人口向城镇聚集,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负面影响;但同时也会加重城镇水、电、燃气等资源消耗的负担,增加生活垃圾、废气、污水等废弃物的排放。农村城镇化的发展,自然伴随着人口增长。但如果城镇的人口增长过快,一旦其产生的各种废弃物排泄量超出了城镇环境的承载能力和自净能力,就会带来城镇环境污染。

2.生物多样性减少。生物界多种多样的物种是大自然的基本组成部分,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实现可持续性发展的必要基础,而我国则是物种多样性最为丰富的国家之一。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由于缺乏合理规划,加之管理人员的环境保护意识相对淡薄,滥砍树木、乱占耕地、随意改造河塘等现象不时发生,破坏了生物的固有栖息地,致使城镇周围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进而制约了城镇经济、社会以及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土地资源短缺。土地资源短缺问题,在河北省乃至全国都表现得很突出。小城镇是农村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固有产物。在农村城镇化建设初期,许多地方对小城镇的功能、性质和定位的认识还不够清楚,把握还不够准确,只追求面积扩大,盲目向外扩张,有的甚至放弃已经形成的原有集镇,重新征地建设新城镇。这样就使得城镇建设用地的集约化程度降低,造成土地资源的浪费,使农村人与地之间的矛盾变得更为突出。

4.地面沉降。由于城镇地域建筑物密度的增大,以及城镇排水系统等地下设施的大量增加,在一定程度上阻止了雨水向土壤的渗透;再加上人们对地下水的过度抽取,导致了地下水位的不断下降,进而引起了地面沉降。地面沉降的程度越大,其沉降区的分布范围也就越大。地面沉降不但可造成地面标高的损失,以及河道行洪能力的下降,而且还可造成房屋破坏、地下管线扭断破裂,进而对当地经济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失。

5.土壤污染。由于城镇土壤分布多呈现零星分布状态,面积相对小而孤立,土壤的生态系统较为封闭,物质循环与转化过程较为单调和缓慢,土壤微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较少,因而其污染物代谢和降解功效,以及环境载荷能力相对较低。当城镇频繁的人为活动所产生的大量固体废物进入土壤,一旦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就会造成土壤污染。因为有机废物是可以分解的,而无机废物如不加以处理就会永远侵占我们的土地资源。

6.乡镇工业污染。随着乡镇企业的迅猛发展,城镇环境污染也正在从点到面、从局部向整体蔓延。从目前的情况看,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环境问题主要来源于乡镇企业。这是与乡镇工业的粗放式经营有密切关联的。工业生产活动在城镇地区的集中,如果治理不周,工业企业所排放出来的废水、废物、废气和废渣等污染物会在一个位点上集中。当这些污染物排放超过自然系统本身的净化能力后,就会产生环境问题。

7.生态环境恶化。农村城镇化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城镇的生态环境。由于城镇建设规模的急剧扩张,使得城镇的环境基础设施建设速度难以跟上城镇发展的需要。到现在,一些城镇尚无系统排污管渠和集中污水处理厂,城镇污水大多是未经处理而就近排放;有的城镇其生活垃圾还主要采用的是露天堆放等简单处理方式。而没有经过处理的污水和随意堆放的固体垃圾,极易对城镇周围的环境造成破坏。二、农村城镇化过程中环境恶化的成因

1.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目前大部分城镇都坚持“城镇要建设,规划要先行”的方针。但也有些城镇的建设带有一定的随意性,缺乏科学合理的城镇规划指导,盲目追求“高、大、新、全”,从而导致城镇建设摊子铺得过大,城镇布局有些零乱、土地配置有些失当、功能分区不太明显,不仅给城镇的管理带来不便,而且也造成了土地资源的浪费,加大了城镇环境的治理难度。城镇规划布局的不合理,直接导致了城镇生态环境的恶化。

2.缺乏环保意识。城镇环境保护是政府公共管理和社会服务的重要职能,但一些城镇人民政府却往往忽视可持续发展指标的导向,未把环境保护工作放到应有的地位来加以重视。在农村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传统的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仍未从根本上改变。重开发建设,轻环境保护;重当前利益,轻长远利益;盖厂兴镇不治污,毁林建房不绿化的现象在一些城镇依然存在。更有些人误以为,自然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可随意利用之物。

3.自然资源的过量利用。自然资源能否合理利用将直接关系到环境保护的成效。在人类将自然资源加工成产品、又将生产排泄物返回到自然环境中去的循环往复过程中,如果不能充分、合理地利用资源,使资源得到最优化配置,那么生产排泄物将会积聚过多,就可能会造成污染。反之,如果能够循环、综合地利用自然资源,提高自然资源的转化率,那么,其生产排泄物就必然会减少,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压力从而也就相应地会减少。

4.环境监控能力薄弱。一是现行环保法律法规缺乏强制手段、操作性不强,排污收费和违法行为处罚标准偏低,在客观上造成了环保执法难的问题。二是环境管理体制无法适应环境保护工作的实际需要,环境管理的工作机制不健全,对外无法有效行使统一监管职能,对内无法形成上下联动、协调一致的局面。三是环境执法能力建设薄弱、执法装备落后,也严重影响了环境监控的正常进行和环境执法效能的提高。

5.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镇环保基础设施建设对城镇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与城市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相比,小城镇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滞后于小城镇建设。相当一部分城镇的环保基础设施建设与城镇的建设发展速度不相适应,跟不上城镇环境保护的需要。垃圾和污水的收集处理能力不强,清洁能源的使用率不高,使一些常规技术很容易解决的诸如烟尘、污水、垃圾等污染问题难以得到解决。

6.城镇的经济与生态环境发展不协调。一些城镇片面追求经济效益,而忽视生态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二者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经济效益往往见效快,而且效果比较明显;而生态环境效益则往往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累积性。一般说来,经济效益容易被人们所重视,因为它与人们的自身权益直接相关联。但如果只是追求一定的经济效益,而忽视相应的生态环境效益,往往就会适得其反。

7.城镇环境保护方面的投入不足。在环境保护人员投入方面,目前城镇环境管理人员的编制还偏少,特别是在环境监督第一线的基层环保力量更显薄弱,远远不能满足城镇环境管理的需要。而且,从事环境保护工作的人员又多半是从其他管理部门和技术岗位上转岗而来。在环境保护财力投入方面,政府、企业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上的投入也显不足。可以说,环境基础设施不健全,直接制约和影响了城镇生态环境的改善。

参考文献:

[1]叶堂林:小城镇建设的规划与管理[M].北京:新华出版社,2004.6

[2]包景岭骆中钊李小宁等:小城镇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设计[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

[3]王祥荣吴人坚张浩王寿兵等:中国城市生态环境问题报告[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6

[4]汤铭潭谢映霞蔡运龙祁黄雄:小城镇生态环境规划[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上一篇:岗前教育论文范文 下一篇:服装专业教学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