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6 23:00:21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论文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论文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

内部审计作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控制的第三道防线,其目的是为增加组织的价值和改进组织的经营。为使内部审计能充分发挥作用,必须对内部审计项目进行有效的质量控制。

一、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涵义

中国内部审计协会2005年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规定:内部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是指为合理保证审计项目的实施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而制定的控制程序与方法。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的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具体包括内部审计机构为确保其审计项目质量符合内部审计准则的要求,在实施审计项目时,对审计立项、审计准备、审计测试、审计报告、审计追踪、项目评价等完整审计程序的全过程质量控制。它是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机构和内部审计人员对自身活动进行控制的自律行为,它贯穿于审计项目的各个环节。

二、加强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重要性

1.加强项目质量控制是推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审计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而审计项目质量则是内部审计质量的灵魂。加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提高审计质量,必然给内部审计自身的发展带来积极的影响:首先是有利于提高审计部门的地位,“有为才能有位”,高质量的审计项目容易得到领导的重视,被审计单位的尊重,树立内审的良好形象,为以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履行职责提供了理想的环境;其次是有利于审计队伍素质的提高,通过对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使审计人员对素质要求有了新的标准和认识,审计队伍的职业道德素质和专业素质将会在外界压力、自身动力的双重作用下得到提高,以更好的适应业务发展对内部审计的需要。可以说,内部审计工作的发展完善是在不断提高其项目质量的前提下实现的,提高审计项目质量是推动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根本途径。

2.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现状需要加强项目质量控制

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控制现状重点表现为“三重三轻”:即“重审计实施、轻审计准备”,审计方案可操作性不强,审计实施与审计方案“两张皮”,造成审计目标不明确,重点不突出,影响项目质量;“重审计问题、轻审计规范”,审计取证不齐全,工作底稿不规范,审计定性不准确;“重审计报告、轻整改落实”,使审计的效能大打折扣。因此,我们需要加强内部审计质量控制以便对以上控制缺陷“纠偏”和其他控制环节“防患于未然”。

3.加强项目质量控制是规避审计风险的有效手段

开展内部审计工作,势必存在内部审计风险。在我国内部审计事业发展的现阶段,决定内部审计风险大小的直接因素就是内部审计项目质量的高低,二者之间存在此长彼消的关系,内部审计项目质量越高,审计风险就越小;反之,则审计风险越大。所以控制和降低审计风险的核心在于提高内部审计项目质量。只有加强对审计项目各环节全过程的质量控制管理,才能有效地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工作行为,最大限度地规避审计风险。

4.加强项目质量控制是为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的完善提供实践基础

科学的理论来源于科学的实践,在不断强化项目质量控制的实践过程中积极地总结经验教训、寻找规律,将为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内部审计质量控制准则打下坚实的实践基础。

三、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措施

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是一个过程,包括立项、准备、实施、报告、后续等各环节。以下则是审计项目各环节质量控制的具体措施。

1.立项阶段的质量控制

高度重视立项阶段的质量控制。首先,内部审计立项应以本组织风险评估为基础,以帮助组织实现目标,为组织提供增值服务为目的,时刻跟上组织前进的步伐,配合组织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审计,尤其关键的是内部审计项目的立项要能体现组织不断发展变化的审计需求。其次,为保证项目主题明确、重点突出,就需要适当控制和缩小审计范围。根据以往审计经验,在没有特定需要情况下,适宜采用“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的战术,一次审计只针对某一个管理环节或一个业务事项进行深入细致的审计,尽量减少盲目的泛泛的全面审计。有利于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把握及控制审计的风险。因此,项目立项把握的好,在总体不断拓展审计范围和影响的同时细化审计项目分类,在每个审计项目上力求做深做透,就会为审计项目质量控制在前期打下良好的基础。

2.准备过程的质量控制

准备阶段是整个项目的基础,在项目前期做好各项质量控制,不仅能从开始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而且可以节约具体审计过程的时间和成本,提高审计效率。加强审前准备的质量控制,主要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

(1)配备与审计项目相适宜的审计组成员。内部审计部门在配备相应的项目成员时应主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审计人员应符合客观性的要求。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修订的《职业道德规范》中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在审计过程中应展示其最大限度地职业客观”。内部审计人员的客观性,是保证审计质量的重要因素,审计部门负责人不应委派那些可能有利害冲突或偏见的审计人员参与该项目的审计,以保证审计人员公正客观、不偏不倚。二是,审计人员应符合专业胜任的要求。《职业道德规范》中同时要求,内部审计师在开展业务时,应具备专业能力和应有的职业审慎性。作为内部审计项目组人员的组成,需要基本的胜任能力,才能基本保证项目质量。

(2)把好审前调查关,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审前调查是保证项目质量的重要环节。实践证明,凡是审计效果比较突出、审计质量比较高的审计项目,都进行了充分的审前调查。审计调查应重点关注被审计单位的业务流程、内控状况及关键岗位管理人员、管理方式和信息系统的主要变化。调查结束后,审计组应执行分析性程序,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明确潜在的关键控制点、控制缺陷或控制过度的情况,对被审计事项的重要性和审计风险作出合理评估,初步确定审计的重点领域。只有把审前调查作为审计阶段的一个重要环节认真抓好,才能编制出行之有效的审计实施方案,确保高质量地实现审计目标。

(3)制定切实可行的审计实施方案。审计实施方案是项目质量控制的“龙头”。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应具备三个特征。第一,它从根本上规定了项目的方向,是指导审计人员现场作业的“路线图”,对实施项目起着全面控制的作用;第二,它是执行审计和质量检查的标准。依照实施方案,管理者可以判断审计人员审了什么、怎么审的、结果怎样,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审计人员的随意性;第三,它是审计报告的基础,好的实施方案已基本摸清被审计单位经营活动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使现场实施有的放矢,审计报告也就水到渠成了。

3.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

审计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是整个项目质量保证的核心。因此,必须强化实施过程的控制,以保证项目质量,降低项目总体风险。现场实施过程的质量控制关键在于严格执行审计程序,规范业务操作,重点把握好两方面的质量控制。其一,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审计证据为内部审计人员作出审计结论和建议提供了依据,是项目质量的核心。审计证据的质量控制包括三点:一是要明确审计取证的范围。审计证据要足以支持审计报告和审计结论中揭示的问题。二是要规范审计取证的方法。为保证审计证据的充分性、相关性和可靠性,应根据取证的要求不同,对取证方法有所侧重,以规范审计取证行为。三是要恰当处理和评价审计证据。内审人员应要求证据的提供者进行签名或盖章,确认其来源真实,证据有效。无法获取签名盖章的证据,应当了解原因,并在底稿中注明原因和日期;评价审计证据时,应当考虑证据之间的相互印证及证据来源的可靠程度。其二,审计底稿的质量控制。审计底稿是保证审计质量,防范审计风险和道德风险的一个关键环节。编制工作底稿时,应遵循工作底稿的质量要求,做到内容完整、记录清晰、结论明确,客观反映项目计划与审计方案的制定及实施情况,并包括与形成审计结论和建议有关的所有重要事项。保证认定事实客观存在、问题性质判断准确、审计建议合理专业。

4.审计报告的质量控制

审计报告是审计监督活动的“产品”,是实施审计后,对审计项目做出审计意见的书面文件,是审计风险的最终载体,要想提高审计项目的质量,重视审计报告的撰写是非常必要的。审计报告应当客观、完整、清晰、及时、具有建设性,并体现重要性原则。审计报告质量控制的关键是复核审定和最终审定控制。审核重点包括五个方面:一是审计报告是否以审计底稿为基础,问题事实是否清楚,证据是否确凿。对审计底稿不能充分支持审计报告、但必须在报告中揭示的情况,责成审计组继续深入检查,将工作底稿补充完整。二是审计报告是否以法律法规为准绳,引用法规条文是否有效、准确。三是审计报告是否以实事求是,客观公正为原则,问题定性是否正确,评价是否到位。四是审计报告是否以帮、促为出发点,审计建议是否可行,对被审计单位目前或未来的经营管理活动是否具有指导意义。五是审计报告结构是否合理,报告的层次是否按问题的重要性排列,用词是否恰当,审计报告作为专业文书,应切忌用华丽辞藻或修饰的方法等。

5.审计项目后期及后续的质量控制

做好以下项目后期及后续的质量控制,对于提升以后项目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1)认真开展项目总结。每一个审计项目结束后,项目组长要认真组织开展项目总结,提出本次项目开展中的不足并指明今后类似项目中应注意的事项。审计总结是内部审计部门的宝贵财富,对今后的审计工作有极强的借鉴和指导意义,有利于不断提高审计项目质量,降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

(2)后续审计质量控制。后续审计是内部审计人员用以确认管理层针对已报告的业务发现和建议所采取的行动是否适当、有效和及时的过程。为保证后续审计的质量得到控制,首先,应将后续审计的责任在内部审计部门的书面章程中得到明确。其次,在后续审计中,审计人员应重点关注审计发现问题的风险是否得到控制,加强审计人员对风险接受程度的准确判断,以规避审计风险,保证项目质量。

6.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项目质量控制的其他配套措施

(1)建立审计项目督导的平行作业机制。审计项目督导工作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内审项目质量的高低。针对目前商业银行内部审计由于受人员、机构编制等因素的制约,审计项目的督导缺乏实质内容,仅仅是对审计方案和审计报告做象征性复核,在深度和广度上还不能达到项目质量控制得要求。因此,应建立审计项目督导的平行作业机制。明确审计项目的督导工作应贯穿于项目的始终,保证对项目各环节督导的质量控制。

(2)不断完善审计绩效考评机制,引导审计项目资源合理配置。绩效考评的目的本身是奖勤罚懒,但在商业银行内部审计部门实际运行的情况看,由于内部审计部门基本采用矩阵式组织方式,一个审计项目中的审计人员受本科室和项目组的双重领导,而这双重领导出于各自利益出发,可能会将不具备胜任能力的审计人员选入项目组,这势必影响审计项目的质量,加大审计风险。因此,内审部门应不断完善审计绩效考评机制,引导审计项目资源合理配置,保证审计项目的质量控制。

综上所述,商业银行内部审计只有不断提高项目质量的控制水平,才能真正实现内部审计质量的整体提升,从而有效发挥内部审计的作用。超级秘书网:

参考文献:

[1]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的《内部审计具体准则第19号—内部审计质量控制》,2005年5月.

[2]中国内部审计协会编译,《内部审计实务标准---专业实务框架》,2005年8月.

[3]李胜利:谈内部审计的质量控制,《审计与经济研究》,2007年8月.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工程项目;跟踪审计;作用;涵义;目标;

中图分类号: E232.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总理指出:对一些重、特大项目进行全过程跟踪审计比事后监督更重要,要求及时发现问题、立即解决问题,努力减少损失。刘家义审计长提出“审计本质上是一个国家经济运行的‘免疫系统’的重要命题,要求政府审计必须前移监督关口,创新审计方法,为跟踪审计的发展提供良好的平台。”对工程项目实施跟踪审计是建设监控的有效保障,是当今建筑工程领域的重要监督手段。

1.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涵义

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是跟踪审计机关及人员对工程项目管理过程和结果所实施的一种全程的、动态的、有效的经济控制机制,具有监控性、效率性、全面性和可操作性的特点。它不仅主动发挥审计免疫功能,提升工程项目资金监管效率,而且能够优化审计资源配置及有效控制工程项目审计风险,并最终提供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决策有用信息,提高工程项目跟踪审计资源配置效率。

对于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的涵义,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首先,跟踪审计的主体是指具有综合素质的审计机构及人员,这些审计机构及人员应以国家审计为主、内部审计和社会审计为辅;其次,审计在本质上是一种经济控制机制,可以说跟踪审计的过程是一种控制过程,跟踪审计行为也是一种控制行为。

2.建设项目跟踪审计的目标

任何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其审计目标包括终极目标和具体目标。终极目标决定跟踪审计的性质和重点审计方向,主要是保证受托经济责任的全面有效履行。具体目标作为终极目标的具体体现,明确跟踪审计在每个阶段的具体职责和阶段性任务。

工程项目建设经过前期准备阶段、实施施工阶段和竣工结算阶段等,在不同阶段选定与之相关的针对性的具体控制目标。从资金绩效评价的角度,按照工程项目建设程序,以项目资金为主线,从前期准备阶段的资金的来源、施工阶段的资金使用和竣工阶段的资金投资效果等进行跟踪审计,它可以主动发挥审计免疫功能,促使项目资金使用更合理,提升项目资金的监管效率,控制审计风险,制止审计人员的寻租行为。

从监督工程项目实施过程的角度,工程项目跟踪审计可根据工程项目管理实践的需要,对发现的弊端及时提出阶段性的审计建议,促使工程项目管理朝着既定的目标努力,提高跟踪审计的预警能力,促使工程项目各利益相关者的效益最大化。

3.建设项目实施跟踪审计的作用

对建设项目实行跟踪审计,实行审计关口前移,实现事先控制,有利于提高项目论证的可靠性、投资决策的科学性和设计方案的合理性,从而在源头上保证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其作用主要总结于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贯彻执行国家审计、建筑等法规;

2、有利于监督检查单位内控和管理制度;

3、有利于监督各行为主体;

4、有利于防弊纠错,维护经济秩序,提升投资决策的科学化程度,优化设计方案,实现投资控制目标;

5、促进廉政建设,减少领导读职和犯罪;

在跟踪审计中,由于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到项目建设的一些关键环节中,形成了全过程、全方位、经常性的监督制约机制,从而比那种事后监督更能起到良好的预防腐败作用。

6、有利于拓宽和提升审计职能,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绩效;

跟踪审计的实质是建设全过程的综合审计,包括经济性审计(比如造价审计)、效率性审计(比如工期和进度审计)和效果性审计(比如管理审计、投资效益审计等)。采取跟踪审计模式,审计人员可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和措施,避免事后审计无效性问题的发生,真正实现投资控制、质量控制和进度控制目标。

7、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的投资管理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法制化;

跟踪审计从工作机制上克服了事后监督的局限性,审计人员提前介入到项目建设的各个重要环节,及时发现项目建设管理中的漏洞和问题,并从“超越”的监督者的角度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从而能够很好地帮助建设单位坚强管理。

8、有助于缩短审计信息反馈回路,提高审计信息反馈效率;

审计的主要成果(如审计报告)提供有价值的审计反馈的信息。控制论认为要提高信息反馈的效果,必须缩短信息反馈回路,及时、准确地进行反馈,使信息得到及时、充分的利用,起到预测和防范的作用。建设项目跟踪审计能够缩短审计信息反馈回路,提高审计信息反馈效率。

4.结语

实施跟踪审计是工程项目建设监控有效的保障,而探讨工程项目跟踪审计机理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工程项目跟踪审计系统各要素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应整合审计资源,从而发挥新的、更大的整体功能。并通过跟踪审计的监督、保障、反馈和纠错等机制的运行,强有力的保障跟踪审计工作有序、有效地开展,揭露并改进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的制度性漏洞和体制性缺陷,建立健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体制机制。

参考文献:

[1] 于晓平.重点建设项目远程审计系统的设计初探[D][硕士学位论文].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5,4.

[2] 法律出版社主编.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准则[M].北京:法律出版社,2010.

[3] 施向阳.绩效审计视野下政府投资项目全过程跟踪审计[D][硕士学位论文].厦门:厦门大学,2006,4.

[4] 栾素晋.浅谈建设项目全过程审计[J].审计研究,2008.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论文范文第3篇

一、文献分类及统计结果

迄今为止,只有少数几位学者对我国计算机审计研究加以回顾。陈伟等(2007)结合国内外的研究,对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GAATs)进行了总结性回顾,探讨了GAATs的概念和分类,详细分析了GAATs的两类技术,即面向系统的七种GAATs,和面向数据的五种GAATs,并对GAATs研究发展进行了展望。李青春(2011)对计算机审计进行了文献综述,从计算机审计研究变迁的视角出发,探索了其五个发展阶段,并对计算机审计理论体系、核心动力与制约因素,研究者的敏感度、心态变化与用词倾向进行了回顾,认为目前计算机审计研究正处于一种平台期,需要进行理论和实务的突破。刘国瑶(2011)从国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发展,基础理论研究,基本概念研究,应用研究四个方面进行了梳理和简短评述。现有的文献综述主要问题是研究所选取的文献范围比较狭窄,选取标准“有代表性文献”比较模糊,没有对研究内容进行综述,这些不足为本文的研究提供了契机。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对1983年~2011年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回顾分析,所选取的时间范围设定为“1980~2011”,期刊设定为“核心期刊”,以“计算机审计”、“电算化审计”、“计算机辅助审计”、“信息系统审计”、“IT审计”对“题名”进行“模糊”搜素,然后对搜索结果进行了分类合并,最终根据182篇文献的内容加以分类统计。把对计算机审计的研究分为基本理论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研究,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计算机审计发展与其他方面的研究四个方面,然后对每一方面再按不同的主题进行细分,进一步分为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制度准则问题,计算机技术应用,内容与方法,案例应用研究,风险问题探讨,发展问题研究,人才培养问题,研究综述,其他等十个方面。接着采用归纳法对取得的文献样本进行分类统计,最终得到的统计结果如图1所示。

二、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一)基础理论 基础理论研究集中在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和信息系统审计基础理论两个方面,由于信息系统审计发展较快,重要性也快速提高,所以必须从计算机审计中分离出来单独加以研究,统计显示,近10年来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研究比较丰富。关于计算机审计的基本理论,张金城(1995)认为计算机审计的理论体系应由理论基础(哲学,审计学,系统论、信息论、控制论和行为科学,计算机科学,数学等五大学科理论),基本理论(涵义,内容,意义等),实务理论(电算化信息系统审计实务理论,计算机辅助审计实务理论)组成。唐飞兵(2007)借鉴传统审计理论的基本原理,构建了计算机审计理论结构框架,即以审计环境和审计本质作为研究的逻辑起点,利用审计理论基础知识体系,通过审计的本质和特定的审计环境相互作用和互动形成审计目标,并以审计假设为前提,演绎出审计概念和审计原则。关于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周剑(2001)从“审计学”的概念出发,探讨了信息系统审计独特的审计职能、对象、方法、标准和证据等问题,建立了企业信息系统审计的基本理论框架。唐志豪(2007)借鉴蔡春教授提出的审计理论结构,从审计的本质出发构建审计理论结构体系,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六要素模型(本质、假设、目标、规范、信息和控制)。谢岳山(2009)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审计目标及审计内容,在此基础上从审计理论基础、审计标准、实践环境、审计方法以及审计工具等多方面提出了联网环境下信息系统审计模型。根据该模型,着重分析信息系统审计的具体内容,提出了相应信息系统的审计内容框架,将审计内容划分为内控审计和系统本身审计两个方面。并从物理层次的审计以及逻辑层次的审计详细描述了系统本身审计的内容。王振武、张子瑾(2011)探讨了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的结构框架,认为该框架应由信息系统审计基本理论和应用理论构成,并特别指出,信息系统审计环境和信息系统审计本质应是理论结构的最高层次,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并起着统驭整个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结构的导向作用。

(二)准则、规范研究 理论是实践的基础,而准则为实践提供了基本的指导。对准则的研究也分为计算机审计和信息系统审计两个方面的内容。关于计算机审计准则,张德山等(1991)初步探讨了计算机审计工作的规范问题。张金城(1997)首先探讨了加强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建设的意义,然后提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建设应遵循的原则,主要包括合法性,针对性,可行性,监控性和借鉴国外相关制度,并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系统讨论了计算机辅助审计制度应包括的基本内容。刘中华(1998)根据国际审计准则15《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的审计》第3条和第9条详细阐述了电子数据处理环境下内部控制的内容,并对此进行了研究与评价。我国的信息系统审计研究起步较晚,讨论一般也是借鉴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展开讨论。陈婉玲等(2006)对ISACA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及发展进行了简要介绍,在此基础上,主要借鉴了ISACA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体系,内容和制定方式等,提出了制定出适合我国国情的信息系统审计准则的一些建议。马良渝等(2007)辨析了ISA准则体系中标准、指南和程序三个层次的结构关系及标准与指南之间的交叉关系。李汉文等(2010)借鉴了制度经济学的有关原理,在介绍国内外信息系统审计相关规范的基础上,对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供给的非均衡状态进行了分析,认为我国应整合信息系统审计准则制定资源,以便推进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进程。刘杰等(2011)探讨了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路径依赖的基础,分析了当前我国信息系统审计规范制定的困境,并提出打破现有路径依赖的途径。

三、计算机审计技术应用研究

(一)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 对全部182篇文献进行翻阅,手工收集整理论文所涉及的课题研究,发现共有20个课题,其中与计算机审计技术相关的课题13项(4项是部级),可见国家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的重视,也说明计算机审计技术研究的难度非同一般。对计算机审计技术的研究大致分为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和模型构建两个方面,前者对计算机知识的要求相对要高。关于计算机技术在审计中的运用,杨小虎等(2000)探讨了数据仓库技术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万建国等(2000)分析了计算机审计软件需求分析常用的方法、技术和工具。孙兴国等(2000)讨论了开放数据库互联技术 (Open Database Connectivity)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张进等(2004)分析了数据清理在电子数据采集中的重要性,在阐述数据清理原理的基础上,研究了解决电子数据采集中常见问题的数据清理方法,并指出了电子数据采集中数据清理的研究方向。文巨峰等(2005)提出了一种基于计算机审计的多Agent系统体系架构,分析了该结构中各子系统的组成及各Agent的功能特点。并介绍了该系统中移动审计Agent和移动Agent服务器设计实现。汪加才等(2006)给出了一个基于移动数据挖掘服务的计算机审计框架模型。何玉洁等(2006)讨论了SQL 查询和OLAP 分析这两种技术在实际审计中的应用成果,展示了它们在计算机审计实践中的特性和前景。米天胜等(2006)分析了计算机审计的一般流程,指出审计数据的采集和采集后数据的清洗、集成、转换是与审计数据质量息息相关的关键环节。在对多种数据质量问题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分类的基础上,提出了提高审计数据质量的一般处理方法和可实现的技术。黄永平(2006)探讨了孤立点分析方法在计算机审计中的应用。叶焕倬等(2010)为解决计算机审计数据采集中存在的大量字段匹配问题,提出了基于智能匹配的数据采集技术。关于模型构建方面,黄作明等(2000)对审计模式进行了一些归纳和探讨,并提出了几点发展方向。来明敏等(2004)探讨了四种计算机审计模式,即绕过,穿过,利用,在线实时(网络)计算机审计模式。文巨峰等(2004)在综合分析现有计算机审计软件系统基础上,指出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审计系统模型应该具有的特点要求,并依此提出了基于移动Agent的分布式审计系统模型。廖志芳等(2006)在深入调研众多被审计单位信息化环境及数据分布特征的基础上,提出了三种符合我国联网审计实际的新型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即集中式、分布式和点到点式组网模式,同时利用集中式海关联网审计组网模式对各组网模式的基本组成要素、需解决的关键问题及技术实现进行了较深入阐述。陈大峰等(2009)根据P2P技术下的计算机协同审计的特点,构建了P2P技术下的计算机协同审计模型。唐志豪等(2010)从目标、内容和流程三个维度建立起信息系统审计的业务模型。

(二)计算机审计内容与方法 对于计算机审计内容,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讨论,杜越强(2004)探讨了计算机审计中的四大内容,即对信息系统输入的审计,对数据库的审计,对网络系统的审计,对信息系统输出的审计。张福蕊(2004)探讨计算机网络环境下会计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硬件,控制事项,处理事项,数据,安全事项)。吴沁红(2008)从信息系统构成要素、信息系统生命周期和信息系统管理三个维度入手,综合分析了信息系统的逻辑结构,构造了信息系统审计内容的基本框架,并对信息系统审计的内容与审计目标进行了阐述。对于计算机审计的方法,李光凤(2001)讨论了对会计电算化系统应用程序的七种审计方法,包括检测数据法,整体检测法,程序编码比较法,受控处理法,平行模拟法,嵌入审计程序法,追踪法。杨莉(2002)探讨了实施信息系统审计的主要方法(加强联网建设,改变审计方式,采用矩阵审计模式等)。罗莉、张亚连(2005)分析了在不同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建立方法下(应用软件外包法,资源外包法,最终用户开发法),如何进行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分工协作,从而保证信息系统的效率性,安全性,合法性。

(三)案例应用研究 对案例应用研究探讨的多数文献主要是审计署各特派办的人员所发。大量的文献集中在《中国审计》刊物上,这与我国1998年筹划,2002年10月底正式展开的金审工程有关,作为金审工程的主力推动者,审计署特派办人员根据长期的实际工作经验,对相关案例进行整理分析并撰文总结,得出了相应的研究成果。案例应用主要集中在公司和业务两个方面。对具体公司进行计算机审计探讨的有,刘世新等(2002)探讨了商业银行信息化与计算机审计的相关问题。邝作等(2002)对银行业,刘欢(2002)对行政事业单位,蔡峰(2003)对海关等审计中计算机审计案例进行了分析。欧洁等(2004)探讨了证券公司信息系统审计的关键技术。张德勇(2006)利用业务跟踪法对某航空公司进行了信息系统审计,并成功发现了该航空公司使用的收入结算系统中存在非法的销售暗扣处理模块。石勇等(2010)探讨了网络环境下的政府信息系统审计。关于业务方面,张蓉(2002)对金融,郭海鹏(2003)对再贴现业务,李向前等(2003)对税收,全宝(2003)对中央预算执行情况,李娟(2004)对水利建设资金,谭继舜(2004)对商业银行电子系统,史达等(2005)对电子政务,袁章军(2005)对失业保险金发放 ,周廉东等(2011)对城市供水等进行了计算机审计案例分析。张鹏等(2006)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电子政务中应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提出了一种电子政务中信息系统审计框架,以控制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建设和改造项目的建设风险,并为改善和健全对电子政务信息系统的控制提出详细建议。吕成戍等(2007)探讨了电子政务信息系统审计的发起形式、审计责任书的内容与签订、审计工作的实施过程等基本问题。

四、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分析

(一)计算机审计的成因、防范与控制 马万民(1999)针对计算机会计信息系统的特点,分析了审计工作中可能会遇到的五种风险(系统风险,错误的连续性风险,人员操作风险,管理风险,环境风险),并对如何有效防范会计信息系统的审计风险进行了探讨。蒋家斌(2001)、曾俊等(2002)、王奇杰(2004)探讨了计算机审计的几种风险(审计软件、人员操作、财务数据、管理、固有风险、控制风险、检查风险)与防范措施(加强人员培训、内部控制审计等)。黄作明(2003)分析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并提出了远程计算机审计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措施。冯淑霞(2006)对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形成原因做了具体分析,并从审计数据,审计方法与技术,审计方式、被审单位、评述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控制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对策。史振生(2008)基于外部监管及信息系统审计视角,探讨了会计信息系统建设中的风险控制与防范措施。

(二)风险量化问题 黄冰等(2007)在科学地分析影响计算机审计风险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建立了计算机审计风险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将定性指标定量化,进而利用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的权重。然后,利用模糊数学的方法,建立计算机审计风险的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王万军(2008)提出了一种基于信息系统安全定量评分体系的审计决策模型,这为信息系统审计师在审计时采取何种审计策略提供了参考。丁建平(2009)提出了信息系统审计的CIA风险评估方法和评估模型,并探讨了CIA风险评估商业银行中的应用。

(三)风险理论 胡晓明(2007)探讨了风险导向的信息系统审计,并提出了强化信息系统审计理论,建立完善信息系统审计各项规则,充分利用先进,有效的信息系统审计技术,积极培养信息系统审计领军人才等四点关于风险导向信息系统审计的发展思路。刘国城、王会金(2011)在研究中观审计、信息系统审计、审计风险、风险管理四要素的基础上,对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理论进行了梳理,并以信息安全管理为视角,借鉴国外BS7799标准、COBIT模型、通用准则CC、ITIL标准,初步构建了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框架,该框架以重大错报风险为切入点,深入探索了中观信息系统审计风险管理的施行思路。

五、计算机审计发展研究

(一)发展问题 张金城(2000)提出了理论研究与实践并重、事前审计与事后审计相结合,由绕过计算机审计发展为以通过计算机审计为主,由查账型软件向分析型和专家系统方向发展,通用审计软件与专用审计软件并存等21世纪中国计算机审计的十大发展方向。于向辉等(2004)分析了我国计算机审计发展落后的法规建设滞后,软件市场不够完善等原因,提出了加快法规建设,发展审计专业软件公司,培养电算化审计人才的发展策略。胡晓明(2005)针对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研究空白,审计技术落后,制度不完备,审计人才奇缺等现状,探讨了加强信息系统审计理论研究,开发实用高效的信息系统审计软件,改进信息系统审计软件评审机制,完善信息系统审计标准于准则,加大信息系统审计人才的培养力度等五大发展战略。

(二)人才培养探讨 傅元略(1998)探讨了审计人员如何提高计算机审计技能的策略,需要掌握的几种基本技能。李丹(2001)建议了如何利用国际资源建立信息系统审计人才队伍。史振生(2002)介绍了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的需求情况,考试内容和应试对策。彭建平(2005)比较深入地分析了如何进行计算机审计人才资源管理的问题。包括计算机审计机构职能定位,计算机审计处人员结构,如何引进IT人才和培养复合型人才,如何为计算机审计人才创建发展平台等。赵辉(2006)探讨了审计部门的计算机人才状况,提出了如何加强管理和培训、提升审计人员能力的若干建议。王海洪(2009)提出了高校应推进实践教学,建设以计算机审计为主要手段的审计实验室,为社会输送高水平的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建议。

(三)其他方面 高浩玮(2002)针对审计过程各阶段质量质量控制的要点,指出了计算机审计下项目质量控制的难点并提出了解决对策。张倩(2005)论述了信息系统审计在IT治理中的作用、信息系统审计师和审计构架等问题。陈峰(2006)对计算机审计方式下数据分析报告的作用和必要性,基本框架,文档结构,要素内容等进行了详细探讨。

本文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1983年~2011年发表在核心期刊上的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的文献进行回顾分析。我国有关计算机审计研究涉及面比较广泛,包括基础理论与制度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技术与实务应用研究、计算机审计风险问题研究、计算机审计发展问题、人才培养研究等诸多方面,但也存在着对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不足之缺陷。伴随着计算机审计在我国的逐步应用,关于计算机审计的基础理论必须进一步加强。比如与哲学,行为科学理论、数学等相关的计算机审计基础理论研究还是一片空白,这些基础理论研究的缺失将会掣肘计算机审计理论与实务的研究。理论与实践需要紧密结合,双方形成良性互动才会有力促进学科发展。目前,在案例应用研究的文献尽管比较多,但研究内容不深入,一般都是审计署特派办人员发表的经验总结,而理论工作者又缺少深入实地研究的条件,导致案例应用研究力量非常薄弱,今后在这方面仍需要大力加强。随着信息系统的复杂化,其功能也越来越强大,但其脆弱的一面也越来越明显,计算机审计风险逐步加大,如何防范和规避风险也是以后研究的重点之一。计算机审计人才的培养是审计信息化事业的成败关键,加强这方面的探索将会对计算机审计发展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参考文献: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论文范文第4篇

一、20世纪70~80年代的会计理论研究

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的,在给中国国民经济带来无法计量的巨大损失同时,也使中国在建国后十几年所初步建立起来的会计核算体系与会计教育科研体系遭受了巨大的破坏,会计理论发展停滞不前甚至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倒退。20世纪70年代末期思想禁锢的坚冰被冲破后,当学术界认真审视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现状时,才发现中国与国际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的距离已经人为地拉大了几十年。会计学术界的专家学者由此而开始了中国会计理论发展的新征程。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1会计理论界思想上的拨乱反正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理论研究方面的一系列重大突破使国家确立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战略指导思想,由于全面实行“对外开放”与“对内搞活”的基本方针,从而使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运行轨道,多种经济成份在中国经济发展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随着产权关系的逐步明晰、对经济效益的核算提高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会计作为经济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地位开始重新得到人们的认识。

1980年1月8日,中国会计学会在广东佛山正式成立,更是在学术群体内就会计工作的重要作用达成了共识:“会计在社会再生产和经济管理中的重要作用是客观存在的,这一点已为人类社会几千年来的实践所证实。建国以来我国经济工作中的正反两方面经验充分说明:什么时候我们对会计的职能作用认识地比较清楚并有意识地采取各种加强会计工作的措施,就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整个国民经济就会兴旺发达:什么时候否定会计的职能作用,削弱、限制乃至取消会计工作,经济管理就会出现混乱,国民经济的发展就会受到影响……会计工作是经济工作的晴雨表,抓管理不抓会计不行。”这不仅为改革开放后的会计理论研究创造了良好的学术环境,也促使会计理论研究开始逐步走上理性并健康发展的轨道。

从70年代末期开始到80年代末期的十几年里,由于人们的思想解放程度已经大大地提高,因此,围绕着会计是管理活动还是信息系统之争以及使用什么会计方法之争只是现象,它所反映的是对会计本质的不同认识,它对新经济环境下中国会计理论发展所起到的促进作用是不可估量的。

2会计理论研究的各级各类学术组织机构系统建立

会计理论发展的学术氛围大为改善,使会计理论研究人员不再为因自己的学术观点而可能会受到政治迫害而担心。与此同时,会计理论研究的组织机构形成系统,它们对会计理论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从中央到地方,除建立了按地区、按部门、按行业的全国级、省部级、地市级和县市级会计学会外,还有各个不同区域间横向合作以及依托各大专院校所建立的民间会计学术研究组织,由它们所定期组织的分专题的会计学术研究活动,使之成为繁荣会计理论研究的重要阵地。

3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窗口大大拓宽

20世纪s0年代以后,以不同归属的会计学会为主要依托,各种会计杂志如雨后春笋般地创办,既有部级学术性和综合性的会计杂志,也有按行业分类的会计杂志,还有按地区命名的会计杂志。据1996年的不完全统计,当时全国会计专业类杂志共有165种(林被甸,1996),如果再考虑各大学学报及其它与经济相关的专业类杂志也时常刊载会计理论论文这一因素,则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披露范围即更加广泛。

4会计理论的研究领域日益拓宽

这一时期在会计理论研究的学科门类上,涉及到了会计基本理论、财务会计、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审计、电算化会计、财务管理等问题。在会计理论研究的科学专题上,则主要涉及到了会计的发展历史、会计的科学属性、会计的记账方法、会计与财务的关系、会计的本质、会计的职能、会计的定义、会计理论方法体系、会计准则、会计改革、电算化会计、会计教育和会计监督等问题。会计理论界在一些基奉理论问题上,已经取得了初步一致的意见,尽管在具体表述方式或者内涵上有些差异,但人们所看重的不再是个别提法上的不统一、不再是仅注重文字表述,而是更加注重不同学术认识对会计理论发展的实际功用。

5全方位地引进并吸收西方会计理论

这一时期,学术界开始以论文和论著等不同形式从不同侧面对西方会计理论进行重点传播,既有出版的会计译著,也有系统推出的“世界会计审计名著译丛”。在国外会计理论介绍内容的涉及面上也逐渐拓宽,从范围上看,不再是像50年代那样仅介绍前苏联会计的局面,而是比较全面地介绍和引进,这就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和会计理论的飞速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做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经历厂为期十年的“”时期。在此期间,我国的会计体系受到严重破坏,大学的会计专业停办、会计专业刊物停刊、会计理论与实务停滞扦出现倒退,因而根本就谈不上会计理论研究和会计学术探讨。直到1976年这场被称之为“十年浩劫”的民族灾难结束以后,由于国家“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建设总方针的逐步诅彻落实,我国经济环境也开始不断地发生变化,因而其在会计,理论研究方面也出现了不同的热点问题与学术倾向性(张文贤,2002:项怀诚,1999)。

120世纪70年代末期会计理论研究关注的热点

20世纪70年代末期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就是第四次讨论记账方法。主要是围绕着中被全盘否定的借贷记账法以及被全面推广的增减记账法的取舍这一中心问题,以这一会计业务处理技术中最基本的问题作为切入点,在分析记账方法本身的技术性、科学性、通用性以及应当如何选用记账方法等理论问题时,向学术界传递会计方法及其理论发展的基本理念。这期间,在有关杂志上发表的相关论文较多,但最著名的论文有两篇:一是1978年葛家澍教授发表的“必须替借贷记账法恢复名誉”一文,文中观点鲜明,为会计学术研究解放思想做出了表率,被誉为“打响了会计理论界拨乱反正的第一枪”;二是1979年贺南轩教授发表的“记账方法没有阶级性”一文。由于70年代末期会计理论研究的特点是处于“恢复元气”的时期,尽管其成果较少,但却为80年代的会计实务与会计理论的发展在思想观念上扫清了障碍。

220世纪s0年代会计理论研究关注的热点

20世纪80年代,中国会计研究开始进入空前繁荣时期,这一时期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第一,是关于如何建立中国的会计理论体系。此问题由娄尔行与石成岳率先提出,具有代表性的文献主要有杨纪琬、杨时展、王文彬和徐政旦等人的论文。第二,是有关会计属性的第二次讨论,其主题仍然是围绕着会计有无阶级性。肯定者认为“会计学的阶级性很明显”,否定者认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工具,没有阶级性”,也有认为会计既具阶级性也具技术性。有影响的文献主要有李宝震、娄尔行、夏高波、裘宗舜、孔祥桢和于玉林等人发表的论文。第三,是关于会计本质的认识。

由于对会计本质的认识是对会计其他理论问题认识的基础,因此,这一问题是20世纪80年代初期到中期我国会计学术界讨论最为热烈的问题之一。围绕这一问题形成的主流认识大致为:一是认为会计是一种管理活动:二是认为会计是一个信息系统:三是认为会计既是一个信息系统又是一种管理活动;凹是认为会计是一种控制活动。具有代表性的文献是杨纪琬与阎达五、余绪缨、葛家澍和唐予华、杨时展、吴水澎、于玉林和郭道扬等人的论文,第四,是关于会计其他问题的认识。其主要内容涉及会计的职能、任务与作用的深入认识问题、会计制度改革问题、会计系统工程问题、会计准则建设问题、会计理论体系构建问题以及重置成奉和人力资源会计等问题,20世纪80年代会计研究的热点问题体现出主题多元化,研究的视角更贴近实际,思想解放,观念更新,研究成果的质量明显提高,且新中国自己培养的第一代会计学博士也开始在学界崭露头角。

二、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的会计理论研究

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随着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的全面推进,现代企业制度开始全面推行,不同形式的股份制企业竞相设立,各行各业都扩大了对高水平、高素质会计人才的需求,为适应这一经济环境的需要,中国会计领域里进行了三项根本性的改革:一是会计制度的全面改革,即改分行业、分所有制的多层级会计制度为通用性强的会计准则,以使会计处理规范尽量与国际通行的惯例相协调;二是会计人才评价与选拔机制的变革,即变会计人员的职称评审为统考方式,以促使优秀中青年会计人才脱颖而出:三是全国统一的注册会计师执业考试制度的兴起,其目的是为了完善社会化的会计监督服务体系、大力发展注册会计师事业。围绕会计的三大改革,会计理论研究也呈现出从未有过的繁荣。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1会计处理程式与国际会计通行惯例的协调研究取得重大突破

中国的会计理论虽然是国际会计理论大家庭中的重要成员,但其真正靠近国际会计理论大家庭的行列则是发生在90年代,其主要标志是两个事件:一是1992年11月30日《企业会计准则》的正式;二是1997年5月8日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被全票通过接受为国际会计师联合会和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的正式会员,从而使中国会计职业界在国际性的权威会计组织中拥有了一席之地,至此,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在内容上才真正冲破禁锢和封闭的状态,进入了会计理论研究对会计改革实践进行具体指导的时代。

随着会计改革实践的深入,国内所有的重大会计类学术性会议均将中国会计处理程式与国际通行会计惯例的协调列为一个中心议题,围绕着与会计准则的制定与颁布方面的一系列理论与实践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研究,从而构成了20世纪90年代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一个亮点。以财政部会计司组织编写的“会计准则丛书”为基础,一批与会计准则基础理论研究相关的专著也陆续间世,大批专题论文也相继见诸于各种会计专业期刊,其间所形成的理论研究成果对中国已经的各项具体会计准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使中国会计理论与国际会计理论研究领域的差距逐步缩短。

2会计理论研究方法适时更新使研究成果更具科学性的特征

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关系到会计理论研究能否出成果以及所出成果的信度与效度问题。一般认为它可分为两大类:一类被称之为传统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它大致包括哲学方法、经验方法、历史方法、归纳方法、演绎方法、比较方法、移植方法和开拓方法等;另一类被称为现代的会计理论研究方法,它大致包括实证方法、系统方法及数学方法等。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多数会计理论工作者所运用的基本上是以文字为主体进行描述的传统研究方法,且更多的是??用以理性思维为主的归纳、演绎、经验分析及对比评述等方式,而对国外早已流行的实证方法则很少运用。这使中国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选用上出现了重逻辑方法而轻实证方法、重演绎方法而轻归纳方法、重证实方法而轻证伪方法的倾向,对中国会计理论的发展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直到90年代中期,中国部分会计学者才开始将西方20世纪6。年代开始流行的实证研究范式引人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领域。为了加速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更新,中国会计理论界从不同侧面做出了努力:一是会计学术组织组织专门力量开展了对会计研究方法的基本理论研究,在此期间,先后有两部有关会计理论研究方法的专著问世,即周忠惠著《会计研究方法论》(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3年)和于玉林编著的《现代会计方法学》(立信会计出版社,1997年):二是在国内重要的会计类专业期刊组稿及发文导向上,开始注重逐步加大运用实证方法及其它现代研究方法所形成成果的发文比重,并采取一定的措施推进会计研究方法的规范化,譬如,数据取样的随机性及资料引证的规范性列示等;三是部分会计理论研究人员开始注重对不同的问题运用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出研究成果,使研究方法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会计研究》等专业杂志以及当时一年一度的中国会计教授会等重要学术会议上,有一定比例且具相当深度的实证类论文相继问世,从而使中国会计理论的理论研究成果也开始步入了与国际通行的研究惯例相协调的过程。提高了国际会计理论界同行对中国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认同程度。

3会计理论研究领域里不同流派学术著作争奇斗艳

在这一时期,以会计学专业的博士论文选题为代表,其理论研究着眼点开始逐渐跳出就会计论会计的框框束缚,而有意识地将会计理论的发展融于一个更加广泛地与其它学科相互对接的学术环境中去进行研究,特别是注重与经济学、金融学和管理学等领域的成果相互对接,从而使会计理论的发展出现了与其它学科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并向纵横发展的趋势,从横的方面看,会计理论开始注重与某些自然科学、管理科学、技术性科学及其他经济科学、人文社会科学和基础应用科学相互交融发展并形成新的学科;从纵的方面看,由于一些新的科学方法运用于会计领域,也使各门会计学科的原有内涵结构发生了质的变化,为各门具体学科内部新视点的形成创造了条件。但由于当时大多数学科的基础理论与方法体系均处于创建阶段,尚未形成完整的体系与稳定的结构,因此,也为会计理论在21世纪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新的课题。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这个会计理论研究发展的重要时期,不仅发表的论文以及出版会计专门理论论著的数量不断增加、质量不断提高、主题日趋广泛、研究目标日益明确,中国会计学会、中国会计教授会和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在组织和推动会计学术研究方面也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4广泛深入地开展会计理论研究成果的对外交流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是中国会计学术界进一步改革开放的时代。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第一,是在学术方面,中国会计学者开始走出国门攻读学位、做访问学者和参加高级国际学术会议,以让中国走向世界。境外学者也纷纷到中国交流访问、做学术报告、做调查研究,并建立了校际关系,世界会计界也开始了解中国。第二,是在实务方面,由于中国会计市场对外开放,三资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国际会计公司纷纷抢滩中国市场,这也大大加速了中国会计实务的国际化进程,同时也为中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与土壤。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20世纪90年代中期前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所涉及的热点问题以及其学术倾向性主要体现在四个大的方面(张文贤,2002)。

1会计准则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该问题研究围绕一个主题,即1992年11月30日正式出台并于1993年7月1日正式实施的《企业会计准则》和《企业财务通则》,以及同时并实施的行业十三个会计制度与财务制度的制定、贯彻和实施,对基本准则与具体准则的关系、具体准则的内容、具体准则与行业会计制度和企业会计核算规程的关系等方面的基础问题与应用问题进行的研讨,主要涉及会计要素、会计环境、会计准则与会计制度关系、金融工具创新、会计确认和会计假设的研究等。

2深入研究会计改革问题

该类问题研究主要围绕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下全面推行现代企业制度这一经济环境,我国的会计制度如何全面改革这一主题,在会计学科体系建设、会计法律规范体系建设、会计理论体系建设等方面进行的研讨,其内容主要涉及到我国会计法规的理论建设与发展、中国会计管理模式研究、关于市场经济与会计改革的问题、有关中国会计改革需要融入国际经济循环历史性的讨论、关于我国会计改革目标模式的讨论、关于从市场经济看我国会计改革的讨论、关于改革会计学科体系的问题、关于会计理论体系的结构问题、关于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和现代企业制度下的企业会计改革问题等。

3重新认识部分会计基本理论问题

该类问题研究主要是对部分会计基本理论方面的既定结论与观点提出质疑并提出新的认识,其内容涉及到对会计两大并列分支的质疑、对会计信息系统提出比较明确的见解、对反映论和控制论的讨论、对决策有用论和受托责任论讲行的评说,以及对“会计也是第一生产力”和对会计理论研究问题的深入研讨等。

4开拓会计理论研究的新领域

该类问题研究主要体现在开始涉及许多新的话题并形成对会计的新认识,如世界会计模式划分的评价、有关会计哲学观念的提出、会计文化问题、会计行为及其优化问题和对绿色会计理论的介绍和评论等。

三、世纪之交的会计理论研究

(一)会计理论研究的主要特点

随着世纪之交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orldTradeOrganization,简称WTO)进程的加快,中国会计理论研究工作的中心主要是六个方面:一是根据1995年全国会计工作会议讨论通过后经财政部的《关于推动会计理论研究促进会计改革与发展的意见》的要求,向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奋进:二是围绕提高会计信息质量这个中心,大力开展会计诚信理论与实践的研究;三是围绕中国加入WTO所带来的对会计行业的冲击以及所形成会计准则体系向国际惯例协调与趋同的刚性要求,进行会计准则理论的系统研究与准则体系的全面构建工作;四是围绕着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设,进行全面的基础理论与应用问题的研究;五是结合我国新会计准则体系的制订与,重点研究准则的运行效果与修订完善问题;六是因美国次贷危机导致的全球金融危机,深入研究公允价值的运用尺度问题。

这一时期会计理论、方法研究领域发展与变化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一是会计理论、方法研究的目标、方向、重点进一步明确:二是会计的基本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进一步受到重视和关注;三是从分散的、主要依靠教授、学者个人进行研究,逐步转向理论工作者和实务工作者联合起来,发挥集体优势进行研究:四是会计研究方法多样化;五是学会有计划组织科研的优势日益显现,特别是由中国会计学会第五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审议通过的《中国会计学会“九五”科研规划》、《中国会计学会和第六届理事会科研规划》和《中国会计学会第七届理事会科研规划》的先后出台,以财政部组织的会计准则基础研究系列课题与内部控制制度基础研究的系列课题为龙头,以及所取得的一系列重要会计理论研究成果,为基本形成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理论方法体系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

在世纪之交的这段时间内(1996~2008),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以会计准则的国际协调与趋同为主旨,其进程大致为三个阶段,不同时期的热点问题均有所侧重。

1世纪之交前五年的会计理论研究热点问题

1996年;是我国实施“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的第一年,也是经济体制改革稳步推进、对外开放继续扩大的一年,当年的研究热点及最有影响的成果主要体现于六类重点会计科研课题上,即会计与社会经济环境发展关系、责任会计、成本管理、现代企业制度与会计改革、会计监督和现代科学管理方法在企业管理中具体应用等问题。

1997年,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集中在以下五个方面:一是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会计工作秩序、会计监督体系和会计管理体制等问题;二是会计准则研究,即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定义、涵盖内容、会计政策选择、具体核算方法以及有关信息披露等;三是管理会计的应用研究,主要是围绕会计工作如何在实现“两个根本性转变”中发挥作用,重点研究邯钢实行“模拟市场,成本否决”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工作经验;四是会计领域一些新课题的研究,如知识经济与会计、可持续发展战略下的资源环境会计、行为会计、人力资源会计、金融衍生工具会计等:五是实证会计方法运用于中国会计理论研究的问题,当年会计理论研究的范围,主要涉及到会计信息失真、会计监督、会计管理体制、会计理论研究工作、会计准则、会计的中国特色、实证会计理论、管理会计的理论与实践、社会责任会计与环境会计、人力资源会计、行为会计、现代企业制度与财会改革、企业管理以财务会计管理为中心、现代企业财务分层管理问题、资本经营和资产经营、成本核算和成本管理和会计专业教育等。

1998年,我国的会计理论重点在我国财务与会计发展中所面临的现实问题,其热点内容主要涉及知识经济会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研究及方法评价、会计准则理论与实践、财务会计理论、管理会计和会计委派制、会计科学发展及法务会计研究等方面。

1999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更加体现前沿性与务实性,其热点内容主要涉及到改进财务会计报告、上市公司会计、管理会计、会计准则基本理论、财务会计基本理论、会计发展、财务问题、会计特殊问题、会计法制和与网络环境相适应的会计思想、会计系统及会计职业的未来演变等方面。

2000年,新《会计法》的颁布与实施为我国稳定会计秩序奠定了基础,《企业财务报告条例》的出台进一步规范了会计准则基础理论问题的口径,而新《企业会计制度》的颁布则标志着我国会计改革步人另一新的发展阶段。当年的热点问题主要涉及到新《会计法》、会计的中国特色、网络经济对会计的影响、会计基本理论、财务会计准则、会计信息质量、管理会计和财务管理等九个方面。

221世纪前五年的会计理论研究热点问题

2001年,我国会计理论界和实务界在研究和实践中形成了若干新成果,其热点范围主要涉及到国有资产优化配置的财务与会计问题、内部控制、公司治理和会计管制、财务理论及其新领域、证券市场会计与审计、成本管理会计、WTO与中国会计、会计国际化及其统一会计制度、会计基础理论、会计准则理论与实务比较、上市公司会计信息质量、盈余管理、当代会计理论思潮评析和会计新领域等方面。

2002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进入一个新阶段,随着对“安然事件”等案例的深入剖析与反思,其热点研究范围呈现出以资本市场会计研究为中心的内容扩散趋势,主要涉及到会计诚信的含义、会计诚信缺失的原因、重建中国会计诚信、会计制度的信誉基础、诚信立业的最佳组织形式、会计舞弊案例研究与反思、全球性会计诚信危机下的会计本质的思考、会计本目标、财务会计的基本假设、会计信息产权和价值管理、公司财务治理、股东行动主义、导人公司治理机制的步骤和公司治理中的会计角色、会计信息透明度、高质量会计准则、会计准则执行机制建设、中期财务报告准则制定过程的特殊问题、企业合并的会计方法选择和会计国际协调与会计准则制定、会计监管问题、环境会计和三维会计、现行财务报告的不足、新经济环境下的新需求和对新需求的对策、经营者管理绩效评价体系、业绩衡量标准与管理人员报酬契约、有限性理论在企业业绩评价中的运用、企业增长融资的财务战略、衍生金融工具风险披露风险价值模式、上市公司治理结构、股利分配与管理股权比例相互作用机制、资本市场与会计信息披露、关联交易和上市公司审计、平衡记分卡等问题。

2003年,我国会计理论和财务理论的研究空前活跃,其热点内容主要包括会计信息失真、上市公司会计信息披露、会计盈余信息治理、会计信息质量特征和会计信息化、会计诚信的法学和经济学等多视角分析、诚信与制度安排和会计道德及职业道德建设、会计准则国际化及对策研究、中国会计准则制定中的冲突和协调和会计准则制定的导向、内部管理控制系统、会计控制、内部控制体系、独立董事制度、监事会在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控制权收益和IT治理、人力资源会计、价值链会计、环境会计和政府会计、构建会计基本理论的结构体系、财务会计概念框架、财务会计本质特点、会计目标、会计基本假设与外延和财务报告、财务理论体系、基于价值的财务管理、业绩评价体系和利益相关者财务论、审计制度安排、会计师事务所组织形式、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内部审计、审计独立性风险和股权结构对审计意见的影响等问题。

2004年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范围很广,当年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于财务会计概念框架基本问题、会计计量模式、会计政策选择、财务报告、会计研究方法、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失真、会计信息化和会计盈余管理、会计准则研究和会计国际化、企业合并会计、价值链会计、环境会计、智力资本会计、政府与民间非营利组织会计、保险会计、信托业务会计、法务会计和用益物权会计、更新会计教育理念、改革教学方法与课程体系、会计学研究生教育、会计继续教育与中国注册会计师(CPA)素质培养、会计职业道德教育和会计教育研究、成本管理会计理论、预算研究、业绩评价与激励研究、内部控制与公司治理的关系、内部控制和公司治理、财务目标研究与现代财务学发展、融资结构理论、经营失败预警、企业价值管理、国有出资者财务管理和人力资本经营者财务与融资财务、风险导向审计、注册会计师行业质量控制体系与审计监管、会计师事务所诚信研究、内部审计研究、环境审计研究、审计需求研究、审计法制建设和审计文化建设等。

2005年,我国的会计理论研究成果主要围绕着会计标准建立、财务会计概念框架、管理会计报告体系与财务审计等四个主要方面,热点问题涉及到会计标准体系与国际协调、财务会计概念框架、会计目标、会计要素和资产计量属性、会计信息质量、会计信息披露、信息技术和会计信息化、会计盈余质量与管理、企业伦理、会计职业道德和会计教育、社会责任会计、价值链会计、人力资本会计、石油天然气会计、预算会计、保险合同会计和反倾销会计、新型管理会计和理论框架、战略成本管理和管理会计报告体系、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内部控制与管理控制、公司治理与内部控制、财务理论体系、财务学科建设与财务理论新领域、基于价值的管理、中小企业融资、股权分置改革中的财务问题和财务研究方法、注册会计师及其行业、政府审计和内部审计等。

32006年来的会计理论研究热点问题

2006年,我国会计改革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随着年初新会计准则与审计准则的颁布与实施,我国会计准则体系在与国际趋同方面取得了实质性进展,与此同时,内部控制标准建设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当年会计理论研究热点问题主要涉及企业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企业会计准则的特色与框架和新旧企业会计准则比较、会计理论逻辑起点、财务会计理论框架、会计要素和会计理论面临的冲击、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质量和股权分置相关会计问题、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资源与环境会计、价值链会计、智力资本会计和法务会计、管理会计理论、成本管理与控制和中国管理会计发展、注册会计师及其行业、国家审计与内部审计、财务理论体系、财务学科建设和财务战略管理、财务危机预警、公司股利政策、上市公司融资和跨国并购、董事会效率与公司绩效、预算管理与绩效评价、高管薪酬与股权激励、现代内部控制、全面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比较等。

2007年,我国会计理论研究取得了重要成就。新的企业会计、审计准则实现国际趋同,与欧盟和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会计准则等效工作积极推进,企业内部控制规范框架趋于成熟,政府会计改革不断推进,财务管理和管理会计研究不断加强。当年会计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主要涉及如何推动新准则的实施、新准则实施对企业的影响、公允价值与新企业会计准则和会计准则体系的国际趋同与等效、会计理论与科学发展观、会计研究方法和会计稳健性、会计信息披露、会计信息失真及其治理和盈余管理、政府与非营利组织会计、人力资源会计和环境会计、管理会计和成本管理与控制、注册会计师审计、政府审计、内部审计和专项审计、财务理论框架、财务理论创新、财务学科定位、企业融资管理、企业投资管理、企业营运管理和企业分配管理、公司治理与财务治理、企业管理控制系统、战略管理与预算管理、财务分析与业绩评价和管理者激励与约束、内部控制规范与整体框架、内部控制基本理论、全面风险管理和内部控制与风险管理的融合等。

内部审计质量控制论文范文第5篇

中国正式出现“管理会计”这个术语是二十世纪70年代末改革开放之后,中国管理会计理论伴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在短时间内迅速发展,并取得不少成果。特别从二十世纪90年代开始,中国管理会计涌现出了一些具有创新性、本土化的理论与方法,如作业成本法、经济增加值、平衡计分卡、全面预算管理等。这些理论与方法相继被引入中国并加以中国本土化改进,在应用层面取得了较好成效。概括来讲,中国管理会计主要取得了如下成就:

(一)创立控制和筹划理论体系

我国的管理会计理论研究超越美国管理会计框架的约束,创立了先进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如余绪缨教授在教材《管理会计》和论文《现代管理会计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的探索》中就提出了创立以现金流为经和以决策、计划和控制为纬的,解析过去、控制现在和筹划未来的管理会计理论框架。在基本职能上不仅强调了对企业经营活动决策计划的支持,而且认为管理会计是管理控制系统;在管理会计的方法上,强调应用数学模型和IT技术从描述性向精密科学发展。

(二)从支持经营决策到支持战略决策

传统管理会计注重企业内部信息从而忽视了外部环境信息,与当今日新月异的外部环境不相适应,因而在很大程度上失去了战略决策相关性。为适应企业内外环境、条件的新变化,管理会计须突破传统观念的束缚,从更广阔的视野来观察和分析问题,战略管理会计应运而生。如果说一般的管理控制是支持经营决策和控制的,那么战略管理会计就是支持战略决策和战略控制的。如何实现这一目标,中国学者从如下三方面进行了探索:

1.企业战略管理的创新工具应用

Robert S.Kaplan与David P.Norton合著的平衡计分卡(The Balanced Scorecard)1996年出版以后,在理论界、实务界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人们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在我国的企业战略管理中有许多成功的应用新模式:(1)于增彪等提出中国式预算管理系统的框架,为会计学界与企业界解决中国预算管理理论研究和实务的分离性问题提供了一个指导性的模型。这可视为卡普兰的预算模式在中国的本土化改进与拓展。(2)傅元略和余绪缨将平衡计分卡应用于企业创新管理,认为创新可分解为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组织创新。他们将平衡计分卡用于评价企业创新活动的过程,并把内部流程和学习与成长维度拓展为三个维度(技术创新、组织创新和制度创新),以评价企业创新的绩效驱动因素,从而构建了企业创新的五维度绩效评价框架,尝试设计相应的指标体系;创新的五维度绩效评价方法在吸收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成功地将创新行为与企业战略联系起来,关注企业创新绩效的驱动因素和成果,实现了财务和非财务指标之间、创新的可衡量性和不确定性之间的平衡,全面评价了企业各种创新类别的绩效,从而有助于企业控制和监督创新的效果和效率,加强对创新的管理。

2.运用《孙子兵法》进一步完善战略管理会计理论体系

在战略管理中,对多样化的信息进行深刻的领悟,达到“运用之妙,存乎一心”的崇高思想境界,才有可能潇洒自如地“致敌而不致于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而追求这种境界的思想也正是《孙子兵法》所隐含的东方智慧的精华。

余绪缨认为,当今世界的商战,也可以视为一种不流血的战争。《孙子兵法》关于军事斗争的指导原则,特别是其中以智用兵、以谋制敌的光辉思想对当代的商战仍有一定的适用性,因而可以为战略管理会计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提供巨大的启迪和指导意义。余教授强调的下面三个途径弥足珍贵,把它们具体应用于现代战略管理会计,必可使其增添异彩。

一是打造优势资源形成整体优势。要严格而慎重地选择一个高素质的领导者,这是使广大员工形成合力、减少内耗的关键所在。假如一个领导者素质不高,不能在广大员工中起表率作用,无可避免地就会削弱广大员工对企业的凝聚力与归属感,企业的整体优势也就难以形成。

二是重视“以智用兵,以谋制敌”。孙子十分重视善于运用高超的智谋,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同时反对鲁莽地硬打、硬拼。兵战如此,商战亦复如是。

三是重视多样化信息的作用。孙子所阐明的关于信息与决策相关性的基本原理,是完全可以超越时空的,对于我们今天从更高的层次上掌握战略管理会计的本质仍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这是因为,现代战略管理会计为服务于现代市场经济中的商战,以达到克敌制胜的目的,同样要从企业内外极为广泛的来源收集、加工、利用各种相关信息,形成一个独特的完全不同于以财务信息为主的传统会计系统的新信息系统。傅元略提出的支持战略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框架,就是根据商战的需要建立的全面支持企业综合运筹的全过程(企业环境分析与能力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的框架。此框架也是对孙子兵法在企业战略管理的应用的深入体现。

3.网络价值流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构建

网络价值流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是一个基于网络价值流,将企业网络信息系统、网络价值流系统与战略管理会计系统集成,构建的一个新型的战略管理会计系统。它的构成比原来战略管理会计系统更加复杂,傅元略指出,它不是用几个功能来简单描述系统,也不是将传统战略管理与计算机网络信息技术简单结合。傅元略强调该系统的结构可按战略决策和管理的需求来构建:(1)价值流数据库系统。价值流数据库以传统会计信息系统(含管理会计系统和财务会计系统)的数据为基础,与企业的业务系统(财务管理、销售和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客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存货和物流管理等子系统)的数据库集成,按照价值流(战略实施责任单位)的输入、处理、输出的规律,对原来的数据库进行重构,形成价值流数据库。(2)企业外部的信息库管理系统。包括竞争对手、顾客、供应商和合作伙伴的基本数据的收集、处理和应用,这种基础数据相对独立于价值流数据库,但它们在战略分析和战略管理上是综合应用的。(3)企业战略规划和决策系统。这个系统是集成系统的最核心的系统,它包括战略分析、战略决策、战略计划和战略实施控制制度的制订,在战略规划中除考虑本企业资源(物流、资金流、资产存量)外,还延伸至网络价值链中的联盟企业、供应商和销售商的资源筹划,企业战略管理目标单纯从本企业的局部性转向网络价值链的全局性。(4)企业战略实施监控系统。主要将战略规划的目标分解为各战略经营单位(价值流)的战略计划目标,并作为价值流监控的基本目标。从物本管理到人本和智本管理管理会计是融管理和会计于一体的专门领域,是企业管理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子系统,是支持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传统管理会计注重物本管理,而忽视人本管理和智本管理。二十一世纪以来,企业管理会计开始重视人本和智本管理。

(三)预算管理创新与管理会计系统整合

随着全球化经济时代到来,许多环境因素发生了变化,与之相适应,管理会计系统也需要有一定的变革和创新。我国预算管理创新和管理会计系统整合性理论创新体现在如下四个方面:

1.企业预算管理的创新性研究

预算管理在我国企业应用很普遍,但在集团公司整合中发挥的作用还非常有限。于增彪等在企业预算管理方面,提出两方面的创新:

一是对Kaplan预算模式的改进;二是将预算与财务会计、战略、平衡计分卡、非财务指标、奖惩制度等因素集成为一个整体。这是Kaplan预算模式在中国的改进和拓展。主要体现为:预算编制是从战略、股东要求和市场状况开始的;执行模块重点放在将预算目标变成现实的过程;计量模块主要反映预算执行的进度和结果;用预算的系统性来带动非预算指标,使非预算指标也具有系统性;在预算中从战略到平衡计分卡,并考虑财务、客户、内部流程和人力资源四类指标适当权衡,抓住了关键性业绩指标(KPI),改进了Kaplan预算模式的不足。

另一重要创新是基于行为科学的融合中西方研究成果的预算管理系统的形成。余绪缨深入探讨过行为科学与管理会计的关系,根据心理学中的“行为学派”理论,认为个体行为是个体所处环境与个体特征相互作用的结果,因此管理会计可用复合函数表达。于增彪等指出预算管理系统可拟人化,就有可能在更加开阔的视野中揭示预算管理系统的机理。贡华章和于增彪等发现,我国过去30年的企业预算管理系统是基于原有经验再加上引进、消化、融合国外的先进做法和思想而形成的,同时认为在企业预算管理中研究管理会计将为国际管理会计研究发展做出一定贡献。

2.以战略为导向的过程性、创新性的整合性体系

傅元略提出了支持战略管理的会计信息系统的框架,该框架全面支持企业综合运筹的全过程,包括企业环境分析与能力分析、战略选择、战略实施和战略控制。为全面支持战略管理的综合运筹,王斌等提出了管理会计工具整合系统,将各项相对独立的管理会计工具如预算管理、平衡计分卡(BSC)、经济增加值(EVA)、作业成本法(ABC)及作业基础管理(ABM)等集成于一体。汤谷良等对多元化企业集团管理控制体系的整合进行了深度的案例研究,发现我国管理会计创新性应用模式:华润集团6S管理模式已经发展和完善成为以战略为导向的过程性、创新性的整合性体系;而且这种整合是多元性的,包括了从业务战略到业绩评价、从全面预算到管理报告和内部审计等各方面的全方位集成。该模式不仅考虑财务指标,而且系统讨论了平衡计分卡(BSC)非财务类等的先导指标(如学习、流程、客户等),从而将长期战略和短期行动融入管理控制体系之中。

3.管理控制与公司治理融合

在网络化的环境下,将适时管理控制作为贯穿于公司治理始终的系统来研究,这是傅元略的主张。傅元略认为,适时管理控制是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司治理所需适时管理控制是在公司治理组织机构(“三会”)和公司经营管理机构分散实施的,它构成一个有机整体;如果简单地把传统的管理控制模式与公司治理结合,不可能为公司治理提高效率,因此需要特别强调以公司治理实务的需求探讨公司价值流再造、公司信息系统变革和适时管理控制机制重构的主要内容;解决我国公司治理实务的薄弱环节,关键是将适时管理控制与实时网络信息系统集成并融合到公司治理的不同层级的监控中。

4.管理会计系统扩展创新:将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集成于一个系统

傅元略和余绪缨突破传统管理会计理论的约束,将企业在E-供需链中的战略定位和战略目标作为制定企业财务目标的主要依据,借助战略图描述战略目标与企业资金管理目标的关系,将战略目标落实到五个维度(客户定制、提升周转速度、成本控制、质量控制和综合保障)。这五个维度可表现为具体的指标要素,并直接支持战略目标和财务目标。根据这种设计思想,构建以资金流为基础的E-供需链三流(资金流、信息流和业务流)集成管理系统,力求在需求、结构和设计方法方面具有一系列的创新。它将业务流、资金流和信息流统一于扩展的管理会计系统中,为E-供需链下三流集成管理提供一个可实现的集成管理系统模型。于增彪研究发现,管理会计中的成本会计可以看作是评估流程的过程;业绩评估可以看作是对每个人所负责的作业或任务进行评估并与个人业绩挂钩的过程;内部控制可被看作是考察整个流程的合理性并通过设置控制点来保证流程合理性的过程。

(四)企业核心能力和智力资本管理会计

二十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的管理会计系统只注重企业的实物支持系统,较少关注企业独特的智力资本管理,包括对知识与技能、管理体制和员工价值观念对企业竞争能力乃至核心能力培植和提升的问题研究很少。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开始关注这方面的研究,并在以下两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

1.从企业价值增值到企业核心能力培植的管理会计

胡玉明认为,二十世纪90年代在美国兴起的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基本上代表着二十一世纪管理会计主题从“价值增值到核心能力培植”的转变。综合业绩评价制度从财务维度、顾客维度、企业内部业务流程、企业学习与成长四个方面全面评价企业的经营业绩。综合业绩评价制度将结果(如利润或现金流量等财务目标)与原因(如顾客或员工满意)联系在一起,它是以因果关系为纽带的战略实施系统,也是推动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业绩评价制度。二十一世纪的管理会计“以人为本”,围绕企业综合业绩评价制度构建其基本的框架体系。企业核心能力是一个综合性概念,用会计语言来描述,企业核心能力包含显性资产和隐性资产。管理会计主题的转变意味着管理会计所提供的信息必须突破传统财务信息的界限,进入一种更加多元化的局面。数量信息与质量信息、财务信息与非财务信息、静态信息与动态信息、内部信息与外部信息、物质层面信息与精神层面信息都将成为管理会计信息。

2.企业创新业绩与智力资本的效益贡献的度量和报告

在市场竞争激烈和企业创新需求不断升级的环境下,智力资本(智力资产)比有形资产更能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这个结论已达成共识。

傅元略和余绪缨就智力资产对企业效益贡献度量做了系统研究,根据傅元略的研究结果,借鉴平衡计分卡的理论和应用的思路,提出了管理优势与激励、市场实力、三流集成、创新和资源协同利用5个维度(要素),改进了平衡计分卡关注创新和智力资本贡献的不足,构建了符合实际应用的新指标体系;根据所提出的度量指标体系,应用模糊数学工具,建立度量分析的模型和内部报告模式,增强了智力资产对企业效益贡献的综合度量的可操作性;突出了非财务度量指标,并强调企业创新、发展、提高管理和设计合理的激励制度的综合作用;同时也指出了这套度量指标体系能与网络信息系统融合,以增强它的实际应用价值。

此外,近年来会计学界还引进并本土化了资本成本管理会计、人力资源管理会计或智力资本管理会计、增值管理会计、社会责任管理会计、战略管理会计、质量成本管理会计、环境管理会计和价值链管理会计等新兴的管理会计分支,并取得一定的成效,发表或出版了相应的文献。

上述的管理会计研究发展的简要评述展现了我国管理会计研究的主要成果和特色。但是,我国管理会计领域的研究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全体管理会计的研究学者共同努力才有望解决。根据傅元略等学者的观察,目前管理会计亟待研究解决的问题如下:

1.研究方法有待更新

近几年,财务会计的研究普遍采用上市企业财务数据库进行实证分析,作为管理会计研究能否也采用这种研究方法?笔者认为,管理会计的研究更多涉及到企业那些不能公开披露的数据、高管员工的决策行为、人的心理活动和组织行为等,这些数据和资料都很难形成通用的大样本数据库。管理会计研究中,少量的问题可应用流行的大样本档案数据法进行实证研究,但大量的管理会计研究问题,应该考虑应用国际上常用问卷调查研究法、实地研究法、案例研究法和实验研究法。用这些方法弥补传统的研究方法的不足,从而保证理论与实际结合和理论指导实践的生命力。我国的案例研究法和实地研究的应用已比较成熟,问卷调查研究法的国际化也正在进行中。然而,实验研究法的应用有待于会计学者加快其应用步伐。根据管理会计研究的特点和世界一流期刊发表的文章所用的研究方法的多元化,笔者提倡应用实验研究法、问卷调查研究法和实地研究法来研究管理会计问题。

2.研究视角有待拓展

我国现有的管理会计研究注重于应用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理论来研究管理会计,但运用社会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理论还比较欠缺。西方国家对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在管理会计方面的应用研究成果颇多,值得我们借鉴。潘飞发现,我国的管理会计研究论文很多缺乏理论基础,尤其是关于组织行为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应用的研究太少。所以,基于社会学、心理学和组织行为等理论的交叉性的管理会计研究是今后研究的重点之一。

3.如何促进公司治理有待进一步探索

我国资本市场的发展非常迅猛,上市企业越来越多,企业董事会的治理运作和决策制度也在不断制度化。在这个过程中,管理会计研究如何从单一支持经营层决策转入支持董事会决策层决策已成为理论界和实务界共同关注的重要问题。管理会计系统要有新突破,就要在管理会计系统建设中考虑董事会决策的需求,将董事战略管理决策(战略规划和战略监控)、高管人员的激励薪酬制度设计和实施决策、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所需的重要内部报告等包含在内。

4.管理会计如何全面支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系统设计和实施

随着环境变化、公司治理实务加强和IT普及应用,我国上市企业和大中型非上市企业从2009年开始,都在抓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和完善风险管理系统。在这一过程中,大多数企业都在强调企业的全员参与内控和风险管理,管理会计在这一现实需求中应该如何作为?笔者认为,管理会计应当全面支持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其理由有两点:第一,管理控制系统设计和实施是管理会计的主要内容之一,而且管理会计在管理控制方面有30多年的研究积累;第二,风险管理是内部控制的延伸,也可以说是管理控制的延伸。

5.跨企业边界的成本协同管理和管理控制

二十一世纪的成本管理研究应当从单一企业的成本管理的理论和应用拓展到基于供应链(或企业集群)的跨企业边界成本协同管理研究。这是一个全新的国际性研究分支,它综合了四个领域的内容:战略成本管理、供应链管理、管理控制和互联网应用,并同时关注如何科学地利用跨企业的可共享资源来为企业创造价值的重要问题。如何开展这一国际性的课题,也是管理会计所面临的新挑战。

二、中国管理会计的应用

从中国改革开放之初(1979年)的首都钢铁公司内部承包经营责任制,到二十世纪90年代的武汉钢铁公司的实际成本核算、目标成本控制、责任成本管理,上海宝山钢铁公司的全面预算管理和邯郸钢铁公司的模拟市场核算、实行成本否决等等,都是管理会计运用的典型案例。即便是作业成本法、经济增加值和平衡计分卡等管理会计新宠在中国也不乏典型案例。但不可否认的是,典型案例本身就意味着管理会计的运用尚未普遍。

那么,经过多年努力,中国管理会计运用情况如何?众多调查显示,管理会计在中国企业的运用情况不容乐观。暨南大学管理会计课题组的问卷调查显示:虽然当时中国的管理会计在理论与实践上都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管理会计推广与运用成效并不太理想。孟凡利等的调查显示:企业领导人或财务负责人观念陈旧,只重视事后的算账、报账工作,不重视管理会计。何建平对部分国有大中型企业的调查显示:(1)管理会计在企业得到了一定的运用,特别是责任会计;(2)责任会计的职能并没有充分发挥,而且在很多企业形同虚设;(3)总体而言,管理会计在中国没有得到普遍运用。林文雄和吴安妮对中国500家企业总裁的问卷调查显示:目前中国企业主要在成本会计系统、短期决策的制订、资本预算、标准成本核算、管理控制等五个领域运用管理会计,而且存在区域、企业规模和所有权结构差异等因素的影响。冯巧根对200家国内企业的问卷调查显示:标准成本法的普及地位没有达到50%,责任会计(15%)、业务预算(17%)、存货支出预算(13%)、资本预算(11%)和绩效评价(14%)等普及率较高,但新兴管理会计方法如战略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经济增加值、生命周期成本法、目标成本法和质量成本法,没有达到广泛运用的地步。

对比不同学者、不同时期的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一是二十世纪90年代之后,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向纵深推进,不仅传统管理会计方法在中国企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而且新兴管理会计方法也得到不同程度的运用。不过,传统管理会计方法依然处于统治地位,新兴管理会计方法的运用尚不普遍。

二是经济比较发达地区和经营管理水平较高的企业,管理会计运用的广度和深度都较为理想,其成效也较为显著。但经济欠发达地区和经营管理状况较差的企业较少运用管理会计,甚至可有可无。

三、中国特色管理会计的探索

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中国管理会计系列讲座”提出要加快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呢?应该来说,关于这一论题,目前尚无定论。但一些著名学者的探索或可为我们提供不少思考。余绪缨教授于1985年发表题为《试论中西管理会计的共性和具有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的主要特点》一文对“中国特色管理会计”这一命题进行了初步探索,文章认为中国的管理会计应该具有以下特点:(1)建立以目标利润为中心的高度综合的经营目标计划体系;(2)实行权、责、利相结合,提高以班组核算为基础的厂内经济核算体系;(3)技术与经济相结合,开展技术经济分析;(4)企业经营成果的考核,要重视价值与使用价值、微观需要与宏观需要的统一,并逐步建立能准确反映、评价微观经济效益与宏观经济效益相统一的科学体系;(5)使用先进的技术手段,逐步建立以电子计算技术为基础的会计信息系统,并形成全国性的大网络,便于各有关单位有效地利用信息资源,为全面提高经济效益服务;(6)以现代科学的方法论、系统论、控制论、信息论为武器,建立完整的理论体系。该文为中国管理会计理论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除了余绪缨的重要探索之外,孟焰、潘飞、汤谷良等学者先后对建立中国特色的管理会计理论体系做出了一系列重要探索。

应该说“中国特色管理会计”这一命题尚在形成之中,其中的一些问题还需要随着实践的深化不断提炼,但我们必须注意到,发展中国特色管理会计必须重视东方智慧与西方管理会计理论的融合。

上一篇:审计学原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审计学专业毕业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