呐喊读后感范文

时间:2023-03-08 08:39:10

呐喊读后感范文第1篇

出自鲁迅之手的《呐喊》,是中国新文学的奠基作,是事情社会人民的真实写照。“描写病态社会的不幸人们,解除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并为新文化运动呐喊。”鲁迅是这样介绍这本书的。它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矛盾。尽管,那个时代离我们很遥远很遥远,但看完这本书,我的心情也不禁沉重下去。

书中第一篇小说《狂人日记》,描写了一个迫害症患者的心理活动。这个可怜的人儿啊!深受封建礼教和制度的迫害,对社会甚至是自己身边的人都有一种恐惧感。它总认为现实是个吃人的世界,认为封建社会是个吃人的社会。尽管,那个社会是不会吃人的,但那句“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也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思。这篇文章是作者对吃人社会发出的勇敢挑战,是反对封建社会的第一枪。

而《孔乙几》则又是一篇抨击封建礼教和制度的文章。孔乙几,是封建社会的一个落魄的读书人。在封建统治的毒害下,他只会“之呼者也”,一无所能,不得不做了梁上君子,并在生活的折磨下慢慢死。可怜的他,因穷困成了人们的笑料,因偷窃被打断了腿,尽管他心地善良,可又有谁会同情他那?在茫茫人海中,他就只能这样走下去。“孔乙几还欠十九个钱那!”是啊,他的债谁帮他还那?辛酸的故事,鞭挞了封建社会对知识分子的戕害,使人不禁心中一沉。

再说说〈阿q正转〉,大家再熟悉不过了。他是鲁迅的代表作。他塑造了一个以“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的贫苦你们阿q的典型形象。他同样可怜,一无所有,受欺凌与剥削,只能用所谓的“精神胜利法”自我安慰。曾经的他,浑浑噩噩,苟且偷生,在听到辛亥革命后,他却向往革命。可这一切的一切,都在他被枪毙时结束,他的死,他的死又是一场悲剧。阿q,这个看似不可理喻的人物,却正是那个年代广大农民的缩影。阿q的命运揭示了农民在腐朽思想毒害下的人生扭曲,不得不引起人民的慷慨。

呐喊读后感范文第2篇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国意识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

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暴残酷的刽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手康大叔,因为小儿此文来源于文秘站网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呐喊读后感范文第3篇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

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文中凶暴残酷的刽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子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华老栓的愚昧,迷信,麻木,茶客们的盲从和人与人之间的势利,夏瑜的英雄气概但是完全脱离群众的革命是无法成功的。

当然,在《呐喊》这本书中,像这样的文章还有许许多多,鲁迅先生写这些文章是为了让当时的中国人民看了以后,能够清醒过来。鲁迅先生用幽默而又带有讽刺意味的语言,愤怒而又带有鼓励的语气,激励着当时半梦半醒的中国人,用带有指责和批评的语言,说明当时社会的黑暗,表现了鲁迅先生急切的希望沉睡中的巨龙——中国,早日苏醒,重整我中华雄威!

呐喊读后感范文第4篇

32.阅读下面文字,以“‘回声’的启示”为题,写一篇700-800字的文章。

回声

有一个小孩子,不如道回声是什么东西。有一次,他独自站在旷野,大声叫道:“喂!喂!”附近小山立即反射出他的回声,“喂!喂!”他又叫:“你是谁?”回声答道:“你是谁?”他又尖声大叫:“你是蠢材!”立刻又从山上传来“蠢材”的回答声。孩子十分愤怒,向小山骂起来,然而,小山仍旧毫不客气地回敬他。孩子回家后对母亲诉说,母亲对他说:“孩子呀,那是你做得不对。如果你和和气气地对它说,它就会和和气气地对待你。其实,世上许多事情都是这样的啊!”

例文:

回声的启示

上海考生

对着小山尖声喊叫,便得到尖利刺耳的回声;而对它和和气气,便的到柔和温婉的回声。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

人们常说“世事难料”,其实并不如此。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这便是回声的启示。

面对他人,如果我们捧出“真诚”,就能收获“友情”;如果付出“猜妒”,比、便只能品尝“孤独”。《红楼梦》里的王熙凤,其心计可谓举世无双,但过多的心眼纵然让她在贾母前落下个好名声,却终究摆脱不了寂寞无伴的悲哀。即使对贴身丫环平儿,她也一概以猜忌相对,这当然不能以心换心了。连曹雪芹也不由发出了“聪明反被聪明误”的慨叹,其原因便在于她没有付出应有的“真”,便当然得不到“真”的回声。

面对人生,如果我们付出“努力”,便能收获“成功”;如果付出“享乐”,便只能得到“哀叹”。伟大文学家鲁迅一生的努力可谓光照史册,他不厌其烦地做着“一木一石”的工作,又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在工作上”。即便在知道自己“来日无多”之后,他仍一刻不停地在努力。当我们翻阅《鲁迅全集》的鸿篇巨制,仰望先人的成就时,常常流连于先生的“回声”,却忘了看一看先生当初那一声声顽强、坚毅的奋斗的呐喊。有的人在临终之际,哀叹自己今生一事无成,抱怨命运的不公,但他们却忘了这“平庸”的回声正是对他们青壮年时沉溺享乐,不思进去的最公正的回应。

回声是公正的。因此,它最“无情”,却又最“有情”:捧出“奋进”,便收获“成就”的回声;捧出“拼搏”,便收获“胜利”的回声;捧出“自信”,便收获“坚强”的回声,捧出“勇敢”便收获“坚毅”的回声。相反,若你付出的是自私、懦弱、沉沦……你便决计只能得到孤独、悲伤和失败的回声。

让我们记住那位母亲的话,捧出爱,捧出心,收获一曲“真、善、美”的回声。

写作分析:

综观全文,本文能很好地把握《回声》这篇材料的内涵,抓住回声的性质和“母亲”的话,准确定位感点: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在论证方面,也多种角度、多种方法、选取典型事例深入论证中心论点;文章也体现了作者相当的文化底蕴,平时没有对名著、对鲁迅有一定的了解,开卷论题是不可能信手拈来如此贴切的例子的。

本文第一节复述材料,是述读,用精简的一句话概括《回声》的内容,并紧扣材料,用“得到什么样的回声,全取决于我们在小山面前发出的最初的声音。”为下文感点的提出蓄势、铺垫。

第二节,紧承述读,顺理成章地亮出感点——我们以什么样的态度去对待世事,世事便会以什么样的方式来回报我们。这是本文的中心论点。

第三、四节是发感,作为文章的主体部分论证中心论点,从“面对他人”和“面对人生”两个角度,选取典型人物王熙凤、鲁迅的典型事例,分别从反面和正面来论证中心论点,论证充分,具有较大的说服力。

第五、六节概括强化中心,发出号召:让我们记住那位母亲的话,捧出爱,捧出心,收获一曲“真、善、美”的回声。

呐喊读后感范文第5篇

现在的孩子,大多是独生子女,是家长的小太阳。家长可以不惜一切代价为孩子铺好前方的路,从而导致孩子缺乏锻炼,自理、自强能力差,一遇到挫折就会惊慌失措,甚至因绝望而轻生。这表明现在的孩子承受挫折的能力极差,这种现状亟需改变,必须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那么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怎样才能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耐挫力呢?

第一。通过学习名人事例,引导学生形成正确对待挫折的态度。教师要精心选取有代表性的事例来对学生进行教育。如著名的“孙子膑脚而写兵法修立,蒲松龄落第却奋发创作,曹雪芹处境艰难仍不辍笔耕,安徒生屡遭失业而自强不息,奥斯特洛夫斯基病魔缠身却坚忍不拔”等事例。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这些著名人物是如何对待挫折的,在适当时间对学生进行耐挫教育。对于这些事例,有的学生可能会认为,只有名人才会有如此超人的毅力。而自己是个普通人,不能做到经受数十、百次失败的打击而精神不跨。对于这一点,教师应该很明确的告诉学生,他们并不是因为是名人才有承受挫折的能力,而是因为他们有如此坚忍不拔的毅力才成为名人的。教育学生要从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做起,要养成不怕困难、不怕挫折的习惯。要有鲁迅先生的胸怀:“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

第二,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对学生实施耐挫教育。著名学者张殿国认为对挫折的正确态度主要是面对困难的勇敢性和面对失败的不屈性、面对厄运的刚毅性。现行语文教材中.有很多文章是介绍人物如何面对挫折的。如何敬平同志的诗歌《把牢底坐穿》,诗中的主人公虽然身在敌人的监狱里,肉体受着痛苦的折磨.但他们仍壮志凌云,发出振奋人心的呐喊:“我们是天生的叛逆者,我们要把这颠倒的乾坤扭转!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我们愿――愿把这牢底坐穿!”教学中,应当让学生明白,当年的革命者所面对的困难是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无法想象的,但他们没有向反动派屈服,还是以洒热血抛头颅的英勇行为向反动派抗争。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的理解不应只停留在对革命者精神的理解上,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学习他们面对困难的态度,要勇敢积极地对待困难。正如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人生追求;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的人生感言。要想成就大业,就必须具备承受挫折的能力。又如王愿坚的《草》这篇课文,描述了长征过草地的时候,红军遇到了巨大的困难:以野菜为食还有可能误食中毒。但是,全体红军战士并没有被困难所吓倒,最终战胜困难,取得了长征的伟大胜利。在这篇课文的教学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体会到红军战士艰难困况,还要让他们学习周副主席的高尚人格以及他正视困难、藐视困难的大无畏英雄气概。

第三。组织阅读名著,指导学生写读后感,让学生感受耐挫力。教师可以有目的推荐关于正确对待困难的著作,使学生在读作品时思想品质受到感染、熏陶、浸润,促进学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同时指导他们写读后感,让他们在读后感中抒发自己的喜怒哀乐,迁移他们的受挫情绪。当然.教师要及时批改学生的读后感,了解他们的心理感受,或与学生书面沟通.或与学生个别交流,进行心理疏导,纠正偏激,让学生正确对待挫折。比如说,可以让学生读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通过对小说的阅读,了解主人公鲁滨逊身上那种不畏艰难和困苦的意志,以及他百折不回的顽强毅力和斗志,在困难面前不悲观绝望,而是脚踏实地去战胜困难,用行动去实现目标的精神。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写相关的读后感,加深印象。随着学生读的作品的增多,他们的精神世界就会越来越富有。久而久之,作品中主人公的精神理所当然地成为青少年永恒的人生精神坐标。

第四.创设挫折环境.培养学生的耐挫力。伟大的数学家波利亚说过,如果学生在学校里没有机会尝尽为求解而奋斗的喜怒哀乐,那么,教师的教学就失败了,因此教师除了要在理论上正确引导.还要创设或模拟具体环境,锻炼学生的受挫折能力。如教师可以开展一次演讲活动,有意识不给演讲水平较高的同学设奖,然后据这位同学的反应展开耐挫教育活动。告诉学生,挫折本来就是生活的组成部分,只有从小树立辩证观点,既看到光明,又看到黑暗;既看到顺利,又看到挫折,长大后才能迎难而上,勇往直前,而不是知难而退,裹足不前。其实日常教学生活中这样的事例有很多,只要教师能细心观察,恰当合理地运用事例进行教育,使学生懂得,动机与目标,能力与期望永远存在差距,任何时候既要想到“过五关斩六将”,也要有“败走麦城”的心理准备。

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耐挫能力.是提高学生素质的重要手段,但需注意的是虽然挫折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挫折感是人们一种普遍的心理体验,但学生还处于求学阶段,一定要注重引导,逐步帮助学生树立自强不息,走向成功的信心和决心。

呐喊读后感范文第6篇

关键词:读书;积累;写随笔;批改讲评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对写作的要求:“写作是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写作教学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尽可能地减少对写作的束缚,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在写作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生活,体验人生,关注社会热点,激发写作欲望。引导学生表达真情实感,不说假话、空话、套话,避免为文造情。作文在高考语文中分值基本上占“半壁江山”,一篇高考作文里能看出考生的思想、人生观、价值取向、审美情趣、语法修辞、文学底蕴、语文素养等。作文如此重要,如何攻取这“半壁江山”呢?笔者据十多年的教学经验,掌握四点行之有效的方法,梳理成文,供同仁参考。

一、培养学生爱读书,善积累,做好读书札记的好习惯

《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有专门对“课外读物的建议”——课外读物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对此提出如下建议:文化经典著作,如《论语》《孟子》《庄子》等;小说,如《三国演义》《红楼梦》《呐喊》《子夜》《家》《巴黎圣母院》《复活》等;诗歌、散文,如郭沫若、普希金、泰戈尔的诗,朱自清、余秋雨、张爱玲的散文等;剧本,如《西厢记》《雷雨》《茶馆》《哈姆雷特》等。在文学史上或写作史上,人们很难把“读”与“写”分开,“下笔如有神”乃得益于“读书破万卷”,只有读得多、读得精,才能写得好。除了《高中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的课外读物外,还有配套的读本、拓展阅读、补充阅读,传世经典、现代散文、名家名作、权威杂志……都是学生通读的首选,更是学生攻取“半壁江山”给养。

当然只读书效果不够明显,要培养学生善积累、做好读书札记、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高中生读书时应着重将阅读中触发的感想,领悟的心得等,梳理成文,供来日温习,所谓“今日备忘录,来日大部头”。如驰名文坛的作家钱钟书,就是靠平时爱读书,善积累,做好读书札记和文人特有的敏感细腻,后来才写成一卷卷“大部头”的。一代伟人平时爱读书,善积累,做了五种笔记,有摘录式笔记、符号式笔记、批注式笔记、日记式笔记、评荐式笔记,如此细致的读书积累,为他日后打江山,成为领袖,奠定了知识的厚度和人生的高度。美国总统克林顿经常挑灯夜读,在凌晨时分想到问题,也要及时向有关人士请教。他在牛津大学里一年读了三百多本书,他文思敏捷,演讲时出口成章,不用依赖秘书,都是平时爱读书、善积累、做好读书札记的功效。江苏高考状元孙曦、北京高考状元伊思昭、黑龙江省高考状元陈子丰、上海市高考状元妙盈等,他们在平时都爱读书,善积累,及时地做好读书札记,因此在高考中轻易地攻取了“半壁江山”。

二、指导学生养成写随笔、日记、游记、读后感、观后感的好习惯

随笔是智慧和情感的结晶,它往往从生活中和书本中得题,信手拈来,挥洒自如,在谈天说地中传出深刻独到的人生体验,展示出作者学贯古今中西的渊博知识。单举江苏一例:2002年,以“心灵的选择”为话题;2003年,以“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识”为话题;2004年,以“水的灵动,山的沉稳”为话题;2005年,以江南为话题;2006年,以“人与路”为题;2007年,以“怀想天空”为题;2008年,以“好奇心”为题;2009年,以“品味时尚”为题;2010年,以“绿色生活”为题;2011年,以“拒绝平庸”为题;2012年,以“忧与爱”为题。其命题多是关注人性、人生,注重文化品味,抒写个人情感,凸显理性认识和辩证思维,注重人文思想,展现真实自我,紧扣时代脉搏。随笔正是一种自由灵活的写作,在文体淡化的时代,它自身的文体特征是最切合高考评分中“发展等级”的标准,比较容易攻取“半壁江山”。从已印成册的高考满分作文看,文体上大多可归为“随笔”。

日记、游记、观后感、读后感,皆是有感而发,不拘形式,学生更易写出真情实感、文质兼美的文章。尤其是日记,更不受任何限制,学生可写他们思想的发展,感情的变化,刻骨的事件,幡然的憬悟……引导学生痛苦时向日记倾诉,让其升华为艺术;高兴时向日记倾诉,留下一片愉悦于永恒;愤懑时向日记倾诉,可使情绪渐趋稳定……养成写日记的好习惯,是成长历程的见证,是提高作文水平的捷径,是攻取“半壁江山”的有效途径。游记是提高学生观察能力、感受能力、表达能力的好体裁;读后感、观后感更是鼓励学生自由地表达、有个性地表达、有创意地表达,为学生提供更为广阔的写作空间。

三、认真批阅作文,做好讲评

平时每周一次的小作文,两周一次的大作文,语文教师尽量要精批细改,在写批语时要婉言商榷,妙语点化,启发思考,拓宽思路,授之以渔,充分调动其积极性,增强其写作意识,提高其写作水平。在讲评时尽量要多表扬、多肯定、多鼓励,哪怕是仅仅表扬他一段文字,一个句子,甚至是一个词语,也会给他带来自信和力量,提高其写作兴趣,为攻取“半壁江山”做好储备。

四、利用班级黑板报、橱窗、校报等,为学生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

学生做好了积累,养成了勤动笔的好习惯,利用班级黑板报、橱窗、校报等,为其提供发表作品的园地,让他们品尝作品问世的喜悦。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由“怕作文”为“盼作文”,其作文状况一定会出现一个令人振奋的新局面,水到渠成东流去,千帆竞发向大海。在高考语文时,攻取“半壁江山”,岂不是信手拈来?

呐喊读后感范文第7篇

以苏教版《语文》必修一为例,食指在《相信未来》中广为传诵的句子“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可以适用于话题“坚定的信念可以战胜一切苦难“”面对挫折”。曹文轩《前方》中写到的“面对厄运,面对人生的大起大落,林则徐没有惊慌,没有绝望,他镇静坦然,慷慨悲歌‘。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这一著名诗句,正是林则徐以‘罪臣’之身,在西安登程伊犁前,告别妻子家人所作”适用于话题“心境”(林则徐风雨人生,宠辱不惊,心态平和)“;转折”(林则徐的人生转折,更彰显了他人格的高贵和伟大)“;选择”(如何生存,坚守什么,追求什么,更多地依赖于林则徐本人主观的选择,更多地取决于他个人的意志和品质)“;高度”(苦难和挫折是人生的标杆,往往更能测出一个人生命的高度)“;拒绝”(面对人生的巨大落差,林则徐拒绝沉沦,其拒绝是一种人格的高贵)等。而“月是故乡明”这一专题中众多的思乡名句就更值得摘录整理了。从教材中可以积累众多素材,为写作做充实的储备。

2.关注生活,开阔视野,多方思考,逐步培养并提升辩证思维能力

再以《留侯论》为例,苏轼所论的“忍”的内涵是:要有度量,能“下人”(居于人之下)“,养其全锋而待其毙”(等待有利时机),还要有过人的才智。这个话题在今天也适用,在学习时,就引导学生思考:是不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忍”呢?经过讨论,大家明确:“忍”要辩证看待。分毫之利、口舌之争,能忍则忍;假如敌我遭遇、正邪交战,假如涉及国格、人格、民族尊严等大是大非的问题时,一味忍让就等同于犯罪。“六尺巷”教人能忍,“三元里抗英”告诉人不当忍则不忍。当忍之时谦忍退让,不当忍时挺身而出,总之,忍要有限度。这样关于“忍”的讨论就锻炼了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再比如学习《拿来主义》,引导学生结合鲁迅先生的观点,思考在所见识到的生活中哪些地方使用了“拿来主义”,并有哪些积极意义?这样就可以启发学生从更广的范围内思考问题,比如历史、艺术等等方面。纪录片《大国崛起》中,就有日本和俄国采取“拿来主义”并使自己的国家强盛的例子:1871年,日本岩仓使节团,从横滨港出发,前往欧美各国。在一年零十个月的时间里,他们考察了欧美12个国家。写下了长达百卷的考察实录。他们到了欧美,看到了西方发达的文物制度以后,先是吃惊,接着陶醉在西方这种先进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之中,最终是下决心发疯似地学习西方一系列的文物制度,要使日本跟西方一样。正是在德国,日本使节团似乎寻找到了自己国家的发展模式。几千年来,一直向强者学习的日本人,为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老师。1697年8月,赞丹(当时欧洲最大的造船中心之一)来了一群学习造船的俄国留学生。学生中有一个名为彼得的人,自称是个下士。这个身高两米多的下士,就是俄国的沙皇彼得一世。彼得一世和工匠们住在一起,吃粗茶淡饭,凿木头、造军舰、学驾船,由于手艺出色,他被师傅和工友们推荐为“优秀工匠”。除了荷兰,彼得一世还到了瑞典、普鲁士、奥地利、英国等国家,对周围的一切表现出异乎寻常的兴趣。他在荷兰学习城市建设,在英国学习建筑学,他还获得了相应的证书。他和牛顿有过交往,与他讨论了科学方面的问题。他参观博物馆、音乐厅、各种文化艺术场所。在世界历史上,还从来没有一个大国的君主能像彼得一世这样,远涉重洋去国外吸取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在艺术方面,互相借鉴、取长补短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以台湾著名歌手周杰伦为例,他非常善于使用“拿来主义”,他创造性地在歌曲里使用西方古典音乐:如在《双截棍》中的莫扎特奏鸣曲风格的过场;在《蓝色风暴》开端的格列高利圣咏(Gregorianchant)。他的歌曲也富含中国武术(如《双截棍》《龙拳》和《霍元甲》)或中国音乐特色(在《娘子》中,过场的吉他就用了琵琶的轮指奏法;使用民乐乐器:《乱舞春秋》《发如雪》等)。周杰伦的音乐形成一种强烈的个人风格,深受广大听众喜爱。指导学生关注生活,思考生活,既锻炼了他们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有助于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

3.写批注或写读后感,提升写作能力

批注是阅读者自身感受的笔录,体现着阅读者别样的眼光和情怀。读后感能帮助我们积累资料,深入体会文章的内容,便于培养自己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只要养成写读后感的习惯,就会不断提高写作水平。在学习(苏教版)《现代散文选读》时,尝试让学生写读后感,现摘录部分如下:《怀念红狐》读后感:感悟:城市里灯红酒绿、光怪陆离的生活是无法寻味出红狐悲凉的哀鸣的。而那热诚的分子也注定与冷漠的心灵格格不入。在作者的笔下,红狐早已不再是自然的衍生,或许也超越了对童年的追忆。它是一颗质朴的心在钢铁森林中屡屡碰壁的产物,是对社会文明和利欲思潮的反思。轻描淡写的语言比华丽的词藻更易激荡人心,藏而不露的情感比机械化的哲理更易拨动心弦。怀念红狐,反思的是文明外衣下思维的转变和物质发展中真情的迷失。文末的思考一定会将读者的心绪引回那记忆的深处,唤醒每个人心灵荒原中一颗颗如珍珠一样晶莹剔透的记忆之珠,也许它们早已随时光的羽翼渐行渐远,再也回不来了,但是它们的确比珍珠还要珍贵。(陈琳)《云南冬天的树林》读后感:感悟1“:它脱离了树和天空的时间,进入了另一种时间“”它是另一个时间的另一个事物”。仔细品味,这不仅是在写叶子,也是在谈人生“。死亡并不存在,生命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片叶子”,同样,成功并不存在,失败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像叶子一样,当你站在人生的高塔上并不暗示拥有某种攀登、仰视的冲动,站在谷底也不应有被抛弃的寂寞。绝对的成功是没有的,绝对的失败也是没有的,你要坚信无论你现在处在什么位置,那都是一种暂时的状态,即使是挫折和失败,那不过也是你的自我否定,有否定才会有发展,经历过无数次否定式的“死亡”,你才会蜕变得更加完美。(赵梦如)感悟2:冬天,给人的感觉总是肃杀冷寂的,易使人想到“千里冰封,万里雪飘”的北国风光。对于云南来说,冬天是那样平和、温暖。林子里的树也不曾多落几片叶子。叶子依旧按自己的方式,完成自己的生命任务。生固然可喜,而死也不必悲伤。生可以呼吸空气,享受阳光;死可以滋养根基,提供养料。但一片叶落了,森林不会为之失色;一个人死了,世界不会为之神伤。而又是这一片片叶,组成了森林;一个个人,构成了世界。我们无悔,因为活过。云南的树是一片苍绿,愿我们的心永远和它一样青葱。(李明)《晚秋初冬》读后感:感悟1:中国文人自古以来就和深秋有着剪不断的情愫。南唐后主李煜饱含着亡国破家之哀愁吟出了“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的千古绝唱。而在隔海相望的异国他乡,日本作家独居庭院,面对着清净的秋景,任凭思绪流淌。作家听得到一种至高无上的声响,那是虔诚的赤子之心由心灵荒原的最深处向真善美发出的呼唤与呐喊。在作家笔下,庭院深深,淡去了都市的浮华与喧嚣,化作了与世隔绝的一方净土。孤身一人久居于此,人的思想便慢慢地沉淀下来,对自然的追求和对纯净的向往,也就愈久愈浓,愈久愈烈。(陈琳)感悟2:作者用片段式的文体给了我视角转换的感觉。他用平淡、纯真的语言形象生动地描摹了大自然的万千变化,细致入微地抒发了自己独特的感受,创造出了一个诗意的境界。你可以感受到作者那颗平静、沉稳跳动的心中流淌的舒适和陶醉。多么难得的静!远离喧嚣,没有争斗,有的只是明净高爽的天空,美丽清澄的阳光,还有一颗平静的心。大自然给了我们凄美、静谧。在文中,我感受到了作者的内心,他心中的大自然,坦荡无私,深邃无边,美丽雄阔……(李金龙)

呐喊读后感范文第8篇

我拼命地摇摇头,想把这个奇怪的问题甩掉,却甩出了我的成长历程。其实,很简单,我曾是个爱动的女孩,也许由于母亲曾经是篮球队员的缘故。可是,后来我上学了,便告别了野外,告别了蝴蝶,告别了鱼儿,告别了小鸟,总之,告别了只有小孩子才可以随心所欲享受的“幸福时光”。那个时候,我不明白为什么,我只知道要做个好孩子就要听家长的话,远离我所爱的一切。

在别的小朋友还在父母面前撒娇时,我便承担起了在家中接待客人的“任务”。我费劲地搬凳子,小心翼翼地倒茶,然后安安静静地坐着,从不插话,除非客人问我。因为我是个好孩子,妈妈说要做好孩子就必须这样,客人们也都夸我。从他们赞许的话语和笑容里,我知道我应该这么做,因为这样才是一个好孩子。

别的小朋友都在为1+1=?烦恼时,我已经学会了20以内的加减法,尽管我曾对那些小小的数字恨得咬牙切齿,可我还是不止一次地掰着手指头做一道道的数学题。尽管我很烦、很累,手指头很疼,可当我看到试卷上鲜红的对勾,听到父母、老师的夸奖时,我明白了,我已经是个好学生了,要不然为什么每次考试完,我都会得到一朵大红花或是一个写着“三好学生”的奖状?因为好学生才配得这样的奖励呀!

“好孩子”“好学生”“优秀团员”“优秀团干”“优秀班干”……总之,一切与“好”、与“优”有关的我都有,一切与“差”、与“坏”有关的我都避而远之。我是父母的希望、老师的期望,所以我不和同学们在自习课说笑,不喜欢听音乐,不喜欢看课外书,尤其是长篇小说。这一切的一切我都不喜欢,我不知道自己到底是真不喜欢还是不能喜欢。但无论怎样,我都已习惯,习惯了把自己置身于别人的希望中。外界的一切似乎都是我的压力,我没有力量反抗,我也不想反抗;即便我被这压力压得精疲力尽,我也不会去反抗,因为我要做个好学生,好学生似乎就应该“逆来顺受”。

我总是把自己限制在一个人的世界里,我怕自己会一不小心变“坏”。我总是想让我的朋友也像我一样做一个规规矩矩的人,可是我无法做到,连我最要好的朋友也无法忍受地说:“你整天就像一个机器人,对什么事都没兴趣,简直比祥林嫂还麻木!”我苦笑了,但她没有觉察到,因为我已经习惯了把自己的笑容隐藏起来。我不愿把自己的过去向别人说,因为我不想让他们感叹我的变化之大。我为什么会变成这样?我不知道,我也不想知道,我很累。

【作者系河南省社旗县一高中躬耕文学社社员】

点评

这篇读后感别具一格。一是突破模式,大多数读后感先写所读内容,再写感想,最后联想实际谈看法;而本文先写自己的联想,再写在学校的表现,最后写自己的彷徨、苦闷和呐喊。二是语言优美、流畅,这缘于作者锤炼语言的功夫,不管是“接待客人”的细节描写,还是内心世界的刻画,均力透纸背。三是全文洋溢着浓浓的谈心式的情感。与人对话式的交流,极易打动读者,也能感染自己。遗憾的是“我的套子”到底是什么,怎样才能丢掉,在文中似乎难寻答案。

呐喊读后感范文第9篇

《安妮日记》读后感1942年—1944年,战争与种族灭绝的阴云布满了天空,盖世太保的铁瓜伸向每一个无辜的犹太人,在历史上上演了一场惨绝人寰的浩劫。安妮是位犹太少女,1942年7月,由于压迫犹太人的风声紧急,他们家和另外四名犹太人到她父亲公司的“密室”躲藏。密室的生活十分枯燥,单调的饭菜、性格怪癖的居伴、几年不能出门、用水和去卫生间都有非常严格的限制。不过值得庆幸的是,她所经历的一切并没有使她的心田荒芜,那里已经成为一片生机勃勃的希望的田野!安妮想成为作家和记者,可这个美丽的愿望在当时那股势不可挡的黑暗洪流下显得那么脆弱,像闪着彩光的泡沫。但是安妮仍写道:“这场残酷也会告终和平与安详会重新回来。在此同时,我必须执着我的理想。也许有一天,我能实现我这些理想!”读到此我仿佛看到一个不屈的灵魂在黑暗的密室中呐喊!经过密室中无数个漫漫日夜,安妮由一个任性、少不更事的女孩蜕变为一名成熟的少女。在安妮的15岁生日时,安妮有了惊人的成长。她已将自己的反省提高到了社会层次,开始思考男女平等等问题了:“现代妇女要争取完全独立的权利了!”“但独立也不够,妇女还应该获得尊重!”“我谴责的是我们的价值系统,和不承认女人在社会中的角色多伟大、多困难,同时也多美的男人!”……实现在让人难以想象的那样一个战火蔓延、人人自危、无数人倒在血泊中的时代,身居密室接近两年的十五岁少女安妮居然能真知灼见地谈起了男女平等这个深刻的社会问题!读到此处,我不禁感叹,战争能摧毁一切,唯独不能侵占一颗坚强、勇敢、自由的心!我相信《安妮日记》会一直流传下去,控诉战争与丑恶,宣扬和平与友善,用她真挚的文笔,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感动和启迪一代又一代人!

初一:刘畅

呐喊读后感范文第10篇

首先,提供材料,积累资料。

目前,无论统编初中和高中的语文教材,还是我们的省编初中语文教材,其入选范文,总体上说是古今中外文章的典范,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古今文章的水平。这就为在讲读教学中进行作文教学,运用范文向学生提供写作材料,帮助学生积累写作资料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学生在写作文,特别是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往往觉得没有什么内容可写。这除了缺乏生活之外,一个重要的原因是阅读面太狭窄,知识贫乏,占有的写作资料太少。根据这种情况,在讲读课中,我特别注意将范文中的内容教给学生作为写作材料,作为学生写作的“流”。譬如,我把的《别了,司徒雷登》、吴晗的《谈骨气》、鲁迅的《〈呐喊〉自序》、陶铸的《崇高的理想》,以及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继承和发扬爱国主义传统》等课文中关于爱国主义方面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英雄事迹、理论阐述及名言佳句等介绍给学生;对《廉颇蔺相如列传》、《荆轲刺秦王》中廉颇、蔺相如、荆轲等历史人物所表现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进行颂扬或批判。这样就为学生写作以爱国主义和革命理想为内容的作文提供了材料。同时,我在讲课时,非常注意启发学生对范文中提供的写作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和侧面加以灵活运用。如省编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说“勤”》(作者林家箴)列举了大量事实:马克思用了40年时间,阅读了数量惊人的书籍和刊物,其中做过笔记的就有1500种以上,终于写成了《资本论》;司马迁从青年时代起汇集了大量的社会素材和历史素材,才完成了被誉为“千古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课文中的大量材料,使学生们无论从感性上,还是从理性上,都深刻地懂得了“勤”能出成果,“勤”能出智慧和“勤”能补拙的事实和道理。这不但激发学生去勤奋学习,而且使他们掌握了大量的写作有关“勤”与成就、智慧及补拙的事实材料。

我觉得,利用讲读课向学生有意识地提供作文材料,提高了学生牢固地掌握知识和灵活地运用知识的能力,开发了学生的智力,激发了学生学习语文和写作文的兴趣,读写结合,提高了语文教学的水平。

其次,学习写作方法,提高写作技巧。

在讲读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是从鉴赏的角度向学生介绍一些优秀作品的写作特色。教师讲得头头是道,学生听得如处云里雾中。在学生的眼里,他们总觉得课文中的那些写作技巧是与自己的写作实际无缘的、用不上的“阳春白雪”,因此,学生对教师们津津有味地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不大感兴趣。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求把讲解范文的写作特色同引导学习和运用范文的写作技巧结合起来,让学生从范文的写作技巧中吸取写作经验,然后逐步地将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实践中去。例如《荷花淀》、《百合花》、《药》、《苦练》等课文中人物动作的细节描写是作品的一个重要特色。我在讲解作品的那些写作特色时,密切联系学生描写人物时往往只满足于人物动作的笼统抽象的描写而不能给人以具体且细微的形象这个实际,在启发学生体会课文中关于细节描写的内容时,非常明确地告诉学生,细节描写成功的关键,一是用好动词,二是抓好动词的修饰语的运用。如鲁光的《苦练》(浙江省编语文教材)中有这样两段关于人物的细节描写:

袁伟民从筐子里抓起一只球,突然向她扔了过去。招娣敏捷地往后退了几步,稳稳地将球垫了起来。不等她站稳,“砰”的一声,又一个球从教练手里飞到她的左边。她斜身飞一般地迎了过去,球垫起来了,人却摔倒在地上,她就势一个滚翻,又从地上站了起来。

她的加练任务是救十五个球。如果失误一个,就算负一个球。她玩命似地向球飞扑过去,滚翻起来……渐渐地,她的双眼发沉了,脸色苍白了,但她仍然不顾一切奔跑着,飞扑着,滚翻着。当救起第九个球时,她倒在地上起不来了。

这里连续的动作细节描写之所以出色,关键是运用了一连串恰当的动词,以及用来修饰动词的状语。学生对动词的运用比较重视,而往往忽视对修饰语即状语的运用。指出这两点后,就指导学生进行描写人物动作细节的单项训练,如写《老师走进教室的时候》、《思考》、《栽树》等作文,规定其中必须要有一两个关于人物动作细节描写的镜头。这不但使学生加深了对作品中细节描写的艺术特色的理解,而且初步掌握了一些描写人物细节的实际本领。这种教学,由于教学目的明确,教学过程是课文与作文的结合,教学效果自然好,教学效率也高。此外,还可以根据一些范文的写作特色,指导学生学习和运用在叙述中进行插叙,采撷诗词,运用典故、故事、传说等表现手法,这对培养学生学习写作复杂记叙文的兴趣和提高学生写作复杂记叙文的能力会起到很好的作用。

上一篇:一年级班务工作计划范文 下一篇:女神节祝福语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