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声乐论文范文

时间:2023-03-04 13:17:49

民族声乐论文

民族声乐论文范文第1篇

我国民族声乐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来自外来文化的冲击

民族地区一直是民族声乐创作和传承的重要地区,但是我们也看到,随着现代交通的发展以及其他文化的渗透,外来文化对民族地区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很多民族地区的人们,尤其是当地的年轻人,接触到的音乐样式越来越多样,也越来越喜欢流行音乐。而民歌大都以大型隆重的民俗活动、宗教仪式为载体,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观念的变化,这种大型的活动越来越少且逐渐商业化,原有的质朴和原始也在慢慢流失,民族声乐发展面临生存危机。

(二)民族声乐认识的模糊

随着观念的改变,很多民族声乐的演唱者对民族唱法的观念缺乏明确的认识。很多演唱者都是人云亦云,跟风现象严重,别的歌唱家怎么唱,他就跟着怎么唱,严重缺乏对声乐艺术最根本的个性追求和审美判断,对民族唱法中独特的风格难以把握;还有一些演唱者对民族唱法的概念有所误解,认为传统的就是不符合时展的,是过时的,缺乏对歌曲所特有的民族特色进行品析。

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审美取向

(一)由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

当代社会是一个多种文化并肩齐驱的社会。随着经济和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人们思想意识、审美标准的变化,民族声乐的审美也逐渐由单一化向多元化方向发展。就声乐艺术而言,单一的声乐艺术作为时代主流音乐的历史已经一去不再复返,而各种艺术形式的百花齐放现象已经成为一种趋势,也影响和改变着我国传统声乐的发展观念和审美意识。我国的民族声乐的多种唱法要继续发展需要依靠大众,形成多种唱法的综合。因此,我们要创作更多具有我国民族风格和特色的具有高水准的声乐作品。在保留、发扬人们喜爱的传统作品和唱法的基础上,在创作、表演、欣赏等方面分阶段向多元化方向发展,适应现代环境及现代人的需要。同时,在保存传统精华的原则下,鼓励、支持不同民族、不同唱风的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

(二)创造古今融合的美学取向

字正腔圆、讲究韵味等都是我国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点,这些声乐艺术的美学特点在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中依然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促进我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重要支撑点。在继承和发展上述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的美学特点的基础上,我们还应当将西方美声声乐艺术在唱法和表演形式的吸收和借鉴,如打开、声音高位置、讲究共鸣、良好的呼吸支持等,从而在旋律、节奏、结构、和声以及配器等达到完美,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与西方声乐艺术的差距进一步缩短。

(三)完善教育体系和教学形式

只有掌握了民族声乐艺术中的民族性和科学性,明确了民族声乐的艺术审美取向,才能让声音的表现力更加丰富,民族歌曲才可能唱出自己的特有风格。因此我们有必要建立科学完整的民族声乐教学体系,探索出深受听众喜爱的民族声乐唱法,同时还需探索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教学理论,为民族声乐的教学奠定坚实的基础。

结论与反思

民族声乐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化多样性原生态民族唱法

2001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31届会议上通过的《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标志着全球已达成提倡文化多样性的共识。保持文化多样性和创造性,维持文化生态的平衡如同维护自然生态平衡一样,是人类生存和共同发展的前提和需要。文化多样性是一个民族生存和延续的条件,也是世界文化发展的基础。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众多、语言丰富,因而声乐种类繁多。中国声乐发展到今天,在唱法上已经形成美声、民族、通俗、原生态共存的百花盛开的繁荣局面(这里的民族唱法特指上个世纪40年代以来,在中国传统声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学院派为代表的唱法)。在此文化多样性视野下,笔者就原生态、民族唱法与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发表一己之见。

一、原生态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个性的体现,首先应当受到提倡和保护

原生态唱法是中国百姓在生活的自然空间中,以自然的发声方法为基础,不断总结和改进发展而来的。它不论在演唱的语言、内容、形式还是技巧上都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它多元的音乐风格、鲜明的民族特性、个性化的演唱都植根于特定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有其不可替代的相对的文化价值。近年来,主流媒体上的大量展示使人们对原生态达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如青歌赛中朝鲜族卞英花古典的演唱、蒙古族的呼麦、李氏姐弟的海菜腔、扎西拉宗的康巴弦子等众多鲜明地方色彩、浓郁民族特色的演唱,都给大众带来了耳目一新的精神享受,使观众认识到中国除了有以郭兰英、李谷一、阎维文、、宋祖英等为代表的民族唱法外,还有如此丰富、有个性的声乐文化。

原生态是培养艺术家的沃土,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源泉。声乐教育家万昌文教授也曾经说过,要唱好民族风格的创作歌曲,就需要用民间音乐的风格和唱法。民族歌唱家大都有向原生态学习的经历,如吴雁泽到鄂西向放排工学习“打啊哈哈”后,才将《清江放排》唱得更加腔正味浓。胡松华曾深入40多个民族地区体验生活,曾向彝族歌手白素珍学习过“海菜腔”,向“草原长调之王”哈扎布学习过“若古拉”,向藏族“囊达”大师扎西顿珠学习过“真园”,向“花儿歌王”朱仲禄学过“花儿”,还学过维吾尔族“木卡姆”、苗族“飞歌”等原生态音乐,此类例子不胜枚举。

由此可见,原生态是中国民族声乐的根基和源泉,也是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所在。它体现了中国音乐文化的博大精深、丰富多彩和源远流长,也体现了中华各民族的神韵,独特的审美品质以及巨大的艺术创造力,彰显出我们五千年文明古国无穷的音乐智慧。

但由于生活环境和生活方式的改变及其他诸多原因,使原生态的生存受到了极大地威胁。因此,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应该制定切实可行的保护政策和制度并加强对其实施的力度。特别要重视对原生态的搜集、整理以及对传承者、原生态自然和人文环境的保护。媒体应该更积极地引导大众对原生态的关注和认识。在学校教育中应该增加更多原生态的内容等措施来保护和提倡原生态,这也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保护。

二、民族唱法作为中国民族声乐共性的体现也应受到提倡和保护

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以下简称民族唱法)是建立在民族语言基础之上的,适合民族的生理与心理特点,表现民族音乐特有的韵味,反映民族的审美取向和人文精神,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在这些特征上,它与原生态没有本质上的差异。它继承了传统民族唱法的精髓,主要以汉民族为审美主体。它的产生与发展适应了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时代的产物。早在1963年,总理就曾经指示要研究出一套不同于别人,训练嗓子基本功的民族的歌唱、民族的发声方法,这就要求确立自己的民族唱法。要确立一个唱法或建立一个学派就必须有一套完整的体系,必须理论化、规范化、系统化。简言之,要有共性作为评价的标准。以学院派为代表的民族唱法正是这样做的并且发展得很快,已经能够作为中国民族声乐的代表走向世界,在新加坡、宋祖英在悉尼和维也纳金色大厅成功的独唱音乐会就是有力的证明。而且它已经被中国千千万万的老百姓接受和喜爱,其民族性、艺术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完整体系是其他原生态所无法替代的。它的共性化使其能更好地传承与发展。

由此可见,民族唱法与原生态原本就有着千丝万缕的渊源。如果说原生态是强调中国民族声乐的个性,那么民族唱法则是强调共性,是中国民族声乐这一问题矛盾的两个方面。樊祖荫先生也曾说过:“音乐教育的规范性与民间音乐的即兴性特征有着天然的矛盾,但并不能丢弃任何一方,应学会两条腿走路。”①因此,笔者认为民族唱法和原生态应该共融互补,共同繁荣我国民族声乐,从而达到提倡和保护文化多样性的目的。

至于田青先生所说“在规范化的歌声里不要说历史,常常连人性都感觉不到,感觉到的就是技术”。②这恐怕有些绝对。宋祖英在维也纳演唱的《孟姜女》,虽然外国人听不懂歌词,但观众热烈的反应说明他们听懂了音乐,听懂了艺术。况且国内更有数不胜数的民族唱法的忠实观众,他们中有几人能听出技术上的孰优孰劣?绝大多数是被歌唱家的艺术感染力所吸引,并接受和喜爱民族唱法。田青先生还说:“这个民族唱法很了不起,最适合歌颂,因为它宏大、亮、通、透、传得远,这种颂歌式的民族唱法就变成了我们唯一的民族唱法……我们的民族唱法就是‘颂’,你听几个有名的歌手唱过几首爱情歌呢?我们的民族唱法唱什么?党、祖国、母亲、父亲、战友、长江、黄河等。”③笔者认为这种说法似乎是对民族唱法稍有些偏见。就算民族唱法只唱颂歌,颂歌也有它存在的价值。就文化层面来讲,它也是多样文化中的一种,也应该被保护和提倡,更何况它还有如《兰花花》《望月》《五哥放羊》《孟姜女》《小背篓》《辣妹子》等许多颂歌以外的内容。

声乐艺术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各民族声乐均为世界多元声乐文化的一元,都有其相对的文化价值。尊重不同民族声乐的差异性和平等价值,保护和提倡声乐文化多样性,传承和发展民族声乐,也是为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注释:

①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34.

②③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20,18.

参考文献:

[1]刘晓真.专家说“原生态民歌”[J].艺术评论,2004,10.

[2]田青.原生态音乐的当代意义[J].人民音乐,2006,9.

[3]金铁霖.民族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创新[J].中国音乐,2005,4.

[4]郭克俭.传统声乐文化特质及其当下意义[J].音乐研究,2004,4.

[5]王磊、赵英华.原生态民歌崛起的必然性及意义[J].中国音乐,2006,4.

[6]杨仲华、尤志国.中国气派民族神韵百姓欢迎──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J].中国音乐,2005,1.

[7]杨曙光.多维文化视野中的专业民族声乐教育[J].中国音乐,2004,2.

[8]管建华.文化策略与世界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思考[J].中国音乐,2005,2.

民族声乐论文范文第3篇

作者李萍现为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从事民族声乐教学多年。分别于1996年和2001年出版著作《跟我学唱歌・民族唱法卷》、《民族唱法名师指点》两部;主持省级课题两项:曾在《音乐研究》、《中国音乐》等部级、省级刊物上近二十篇,其中较有影响的有:《重视现代民族声乐理论的建设与发展》、《对民族声乐多样性发展的思考》、《论民族唱法教学的基本结构》、《论民族唱法声音形态及其表现形态的美》等。所教学生多人在部级、省级声乐比赛中获奖。

本书是作者完成“社会转型期民族声乐发展问题研究”省级课题的成果,历时两年多,在对现代民族声乐已取得的成功经验、前人研究成果和同时代学者研究材料的基础上,结合多年积累的教学经验写成。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现代民族声乐的历史发展及其界定;第二章,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第三章,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表现特征;第四章,现代民族声乐的教学实践与教学体系的初步形成。李萍的这本专著对“现代民族声乐”进行了明确的界定和全面的概述,立场客观,研究深入,多有创新和突破之处,其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定位清晰,宏观把握现代民族声乐的界定及历史发展。作者采用了纵向和横向相结合的方式,对“现代民族声乐”进行了准确的界定和概述,并针对一些普遍存在的现象进行评述,具有精确性、概括性和客观性。

其一,精确性,突出体现在有关其“界定”。作者认为现代民族声乐在重要工具书中没有完整的界定,在各种刊物没有一致的说法,但还是需要去了解其基本性质,研究其时代差异。秉承这一理念,作者层层深入、逐步推出其论点。第一步,提出了前人关于“民族音乐”、“民间音乐”、“中国歌唱艺术”的定义。第二步,分析了“民间音乐”和“西方音乐”的区别,即前者属于“集体创作,不断衍变”,后者属于专业音乐。第三步,介绍了汤雪耕、周小燕等人对现代民族声乐的看法,并对其进行了归纳和比较。在此基础上,作者得出自己的创见,将民族声乐概念界定如下:“现代民族声乐是一门独立的、具有专业音乐性质的歌唱艺术形式。它的本质特征与传统民族声乐一脉相承,具有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审美习惯和艺术特征。它的演唱继承了传统精华,又融合了西方声乐元素,形成了有别于传统的、新的民族歌唱形式。它以民族语言为演唱基础,以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为演唱原则。它的演唱丰富多彩,包括各民族的风格和各地方的色彩,是中华民族喜闻乐见的、新的歌唱形式。”

其二,概括性,突出体现在有关其“历史发展”。作者以时展为主线,以各组成因素为内容,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历史发展进行了研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科学的体系。从时间上来看,作者将其概括为三个发展时期,脉络清晰,逻辑结构严密。首先,“新音乐运动”推动了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新音乐运动”是指20世纪30年代兴起的、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左翼音乐运动,以及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时期的“革命音乐运动”。然后,“新中国唱法”大讨论,促进了现代民族声乐的成熟。1949年底,中华全国音乐工作者协会与筹建中的中央音乐学院合办的音乐问题通讯部提出并开展的“新中国唱法”大讨论(俗称“土洋之争”)。最后,西方声乐影响了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从内容上来看,作者大线条地概括了三个不同时期的历史背景、音乐家、声乐作品、声乐教育及歌唱家对民族声乐演唱方法的探索等情况,语言凝炼,说理明确。

其三,客观性,突出体现在有关音乐院校声乐教育理念中某些问题的分析。民族声乐教学的理论方面,发表的论文多如牛毛。有人提出要创立民族声乐学派,重视民族声乐的演唱和教学i有人试图从文献学、美学、文化学、哲学等学科的角度,探索民族声乐演唱及教学中的普遍规律;有人通过对某个声乐教育家或歌唱家的研究,寻找某些可以借鉴的规律和方法……民族声乐教学的实践方面,存在的争议层出不穷。有人认为民族声乐在演唱上越来越忽视传统、崇媚西方,失去原本的民族特色,形成“千人一面,千歌一腔”的局面;有人认为培养美声唱法歌手参加国际比赛并获奖,比培养民族唱法歌手更加重要;有人认为音乐院校应着手调整教学体系,改变教学理念……本书既没有对现代民族声乐的培养方式全盘否定和批判,也没有一味地为学院派的民族声乐唱颂歌,而是从正反两面来看待。一方面,音乐院校对现代民族歌唱人才的培养起到重要作用,成绩突出,不可忽视。另一方面,由于考试政策、课程设置和教学理念等方面的原因,造成民族风格单一、演唱风格雷同的现象。这些问题所引发的“冲突”,显露了现代民族声乐发展过程中的弊端,但同时也促进了它的发展。作者以自己精湛的学术修养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基础,以辩证而独特的眼光来分析问题,相比一些重“批判”而轻“肯定”的论述,更具有哲学深度和学术高度。

二、重点突出,科学分析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及艺术表现特征。作者认为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是:明亮圆润的嗓音,清晰准确的歌唱语言;艺术表现特征有:民歌、曲艺、戏曲等。论述既全面又深入,不仅涵盖了各相关领域的研究成果,渗透了各方面的演唱和教学经验,还不乏对某一问题的细致分析。

以往的相关文献多是对某一方面的单一的研究,如歌唱医学、咽音、十三辙、声乐美学、唱腔研究等,没有进行多元整合、综合研究。而本书的第二章从生理、语言、美学、润腔等进行论述,为我们编织了一个知识网,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地来看待现代民族声乐的艺术特征。书中第三章,作者对传统民族声乐的三种表现形式进行归纳总结,有对其形成与发展、类型与特征进行宏观上的归纳,也有对其具体类别、相关曲目进行微观上的分析。

关于发声,作者在第二章第一节举出学生常见错误观念的例子,即误解了民族声乐发音的特点,把“较多地使用声带振动”错认为是“较多使用喉部”来发音;因而产生用紧、白、挤、直的声音来唱的坏毛病。关于吐字,作者详细介绍了普通话的字音结构、吐字发音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很多谱例进行分析。关于润腔,作者一共归纳了六种润腔法,分别是装饰性润腔法、断音润腔法、音色变化润腔法、声音形态润腔法、节奏节拍润腔法、强弱变化润腔法。第三章第三节共有二十多个细目和四十多个例曲,例曲涉及艺术歌曲、民歌、歌剧选曲、京剧、评弹、山东琴书等。在现代民族声乐论著中,《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是对润腔艺术研究最全面的一本专著。关于表演,作者侧重论述“声情并茂”的表演原则。讲到对歌情的把握,作者具体到《梅娘曲》、《玫瑰三愿》这两首30年代的艺术歌曲。很多人在演唱这一类艺术歌曲时容易走入重技巧而轻情感的误区。这两首歌曲的举例,既典型又直观,很容易让读者联想到自己的演唱体验,深刻了解到分析歌曲和表达情感的重要性。

三、搜罗全面,系统研究现代民族声乐的教学实践及教学体系。现代民族声乐从诞生时就开始了其教学的探索,全国召开的重要学术性会议有:1957年的声乐教学会议、戏曲院校声乐教学会议;1986年的部分高等艺术院校民族声乐教学会议;1996年的高师声乐教学研讨会;2005年的民族声乐教学会议等。传统声乐和西方声乐的对立与统一始终是讨论的焦点。管林的《中国民族声乐史》和尚家骧的《欧洲声乐发展史》分别是研究传统声乐与西方声乐的代表性论著。两者都注重于对历史的研究,以时间的发展顺序为主要体例。而本书更注重于对教学的研究,总结出一系列普遍的教学原则、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这是以往的论著中没有系统归纳的。之后,作者又陈述了现代民族声乐教学已有的探索成果,对以传统声乐与西方声乐两者为基础建立起来的教学实践与教学体系进行总结、归纳和提升。这一部分融合了作者很多来之不易的经验之谈,对我们的演唱和教学有很好的指导意义。

民族声乐论文范文第4篇

一、声乐美学类

此类论文中高质量的较多,其中较优秀的有张君仁的《论民间歌手》(下)(《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此文继其上篇(《中国音乐》2004年第1期)对民间歌手之“民”的考查,并限定“那些具有口头创作传统和演唱历史习惯的、拥有民间歌曲的人”之前提;本篇主要论及民间歌手及其类型、民间歌手的一般特征以及当前民间歌手的研究状况等。这是一篇有一定理论水平的论文,理论上的论述较多、也较充分;实践调查的资料显得薄弱。

赵世民的文章《文学,进入角色的桥梁――访歌唱家张建一》(《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此文从形式上看,是篇采访记,但从内容上看,则是一篇很好的声乐美学文章。文章以记者和歌唱家张建一对话的形式,探讨了歌唱中的一些重要的技术问题的学习方法,角色的创造以及它们和歌唱家的文学修养、读书的关系。

石惟正的《论中西传统声乐的优势契合――关于寻求中国当代声乐优势的思考》(《音乐研究》2005年第2期),是一篇有一万七千字篇幅的重要的声乐美学论文,它涉及面之广,论述问题之深,是近年来声乐美学论文中之鲜见者。作者先是对中国当代声乐界对待某些基础概念中模糊的或错误的概念予以调理、澄清;然后对人类从原始到专业的三种发展状态做了理论上的较详尽的分析研究;进而用重笔论述了中西传统声乐演唱的共同点、不同点、各自的优势,提出了中西传统歌唱方法的最佳契合的方法和具体的内容,从而描绘出了建立“中国声乐学派”最佳理想的蓝图。

郭德慧的《“河洲花儿”演唱艺术漫谈》(《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论述了“河洲花儿”中独特的“花儿语言”的特色(均举实例);“花儿”的发声方法、特色以及独特的润腔技巧。该论文从语言上、音乐上的论述都较内行、到位,且较详尽,说服力强。如能引用一些谱例分析则更好。王群英的《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交响》2005年第2期)论述了中国戏曲与欧洲歌剧舞台艺术表现之间存在着诸多相似之处,又存在着许多“质”的差别。由于彼此所依托的古典哲学思想和深厚文化背景的差异,从而形成了各自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表现体系。该文论点正确,论据较丰富。杨仲华的《声情并茂、唱演俱佳、综合全面――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美学规范》(《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作者以金铁霖教授提示的民族声乐表演的七字标准:声、情、字、味、表、养、象为框架,从美学、文艺学角度旁征博引为这七字内容从理论根据到具体内涵予以论述;对金氏学派的成就从美学角度给予较充分的肯定、考证和说明。文章有相当的文字水平和理论水平。刘育林、常炜炜的《陕北民歌与陕北方言》(《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论述了作为陕北民歌歌词载体的陕北方言,体现并承传着汉语中“单语素”,“双音步”的特点,这决定了陕北民歌旋律的节拍是以“2”为基础的倍数节拍体系。陕北民歌曲调与陕北方言声调相互关联、彼此互载,是一篇对陕北民歌进行较深层次研究的好文章。

此外,声乐美学方面较好的论文还有赵世兰的《声乐表演艺术的几个理论问题》(《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侯莲娜的《“字正腔圆”三题》(《音乐研究》2005年第1期),梁金平的《湘中民歌的审美特征》(《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米瑞玲的《辰溪“荣山号子”及其演唱特点》(《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张美林的《扬州民歌的文化地位及其艺术特色》(《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于善英的《经验主义声乐教学常用术语辨析》(《交响》2005年第3期),臧艺兵的《吕家河民歌与地域文化建构――一种音乐民族志的考察和分析》(《黄钟》2005年第1期)。

二、人物、作品及演出评介类

此类论文中,虽然总篇数较声乐美学部分少一篇,但却是全部论文中质量最高的部分。其中优秀的有桑桐的《精心编织、景情交融(一)、(二)、(三)、(四)――析柯达伊的六首民歌独唱曲》(《音乐艺术》2005年第1―4期),文章先简述了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和柯达伊在民歌方面的观点以及他们采集、改编、应用民歌方面的数量、质量和起到的典范作用;然后大部分篇幅从歌词、旋律、结构、伴奏、和声、肢体等方面具体分析了柯达伊改编的六首民歌独唱曲。该文选例恰当,且具代表性。

孟文涛的《易韦斋与歌曲音乐之谜猜想――从一首令人诧异又感困惑的歌曲谈起》(《音乐艺术》2005年第4期),该文中,作者首先对其最近收到的一首易韦斋先生(1874―1941)根据李后主(李煜,937―978)作词而拟调(即作曲)的歌谱《浪淘沙》作了详细的分析,结论是“易先生即使写了这么一首洋味十足的曲子,也不能证明他懂西洋音乐,因为音乐与歌词吻合不起来”。此后,孟教授提及的他在《黄钟》(2005年第2期)上的载文所谈萧友梅与易韦斋合作的歌曲中“词曲分离”的现象进行铺叙,虽然该文的说服力很强,但萧歌曲的填词说,终是孟教授大胆的一个猜想,是他最后的遗作中留给后人的一个待解的“学术谜”。

石惟正的《追求人声乐器的最佳效能――从中央音乐学院七八届歌剧系学生毕业二十二周年音乐会说起》(《人民音乐》2005年第12期),是一篇有独特风格的评论。文中主要对邓桂萍和章亚伦的演唱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较详细的评论,也指出了某些不足之处,评论中,作者还经常地阐述自己的声乐美学思想,可谓评中带论,论中促评。

何孝廉的文章《乐坛耕耘六十载,誉满九州育英才――中国第一代声乐艺术家黄友葵教授传略》(《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十分生动地介绍了我国第一代的声乐艺术家黄先生不平凡的、献身声乐事业成就卓著的一生。

田玉斌的《大师风采、耀眼夺目――卡罗・贝尔冈齐大师讲学印象》,文章从几个方面介绍了2005年8月意大利著名声乐家贝尔冈齐来华讲学的情况。对其教学进行了全方位的评介。文章入情入理,有叙有论,使读者如亲临其境,是一篇较优秀的评介文章。

孙允文的《歌剧应该是什么模样――歌剧〈八女投江〉引发的思考》(《人民音乐》2005年第11期),文章从作者对观此剧后对歌剧形式提出的许多不习惯,划了许多问号,然而,作者在此后却引用了大量古今中外戏剧、戏曲的实例,说明了歌剧可以有多种打动观众的表现形式。

此外,在该方面较好的论文还有:石惟正的《他以纯青之火炼就歌唱之“上乘内功”――张建一独唱音乐会述评》,张安利、张亚平、林秀华的《流不尽的〈小河淌水〉――纪念民歌演唱艺术家黄虹》(《人民音乐》2005年第1期),田大成的《福雷的声乐套曲〈佳歌〉(上、下)》(《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4期),张楠的《周小燕声乐教学思想探究》(《音乐研究》2005年第3期),宋照敏的《马金风唱腔艺术初探》(《音乐研究》2005年第3期),杨九华的《瓦格纳乐剧〈尼伯龙根的指环〉中主导动机的初探(上、下)》(《黄钟》2005年第1期),杨仲华、尤志国的《中国气派、民族神韵、百姓欢迎――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确立》(《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杨仲华的《民族性、科学性、艺术性、时代性――论金铁霖民族声乐学派的学术定位》(《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黄晓和的《有意义的探索――歌剧〈八女投江〉观后感》(《人民音乐》2005年第11期)。

三、声乐技术和教学类

此类论文共有51篇,好的和较好的有12篇。其中较优秀的有宋一的《歌唱呼吸新探》(《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作者从心理因素对气息的影响、气息节省的原则、学生存在的呼吸问题、气息的合理调控等四个方面论述了声乐教学中易出现的气息问题和纠正的方法或途径。

赵健的《通俗演唱中易出现的几个误区》(《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3期)主要论述了通俗演唱中易出现的误区和不良倾向,最后指出了好的歌唱应具备的共性和优良的技术特点。其中有些观点论述得很好,尤其关于“感觉(或称听觉)的误区”一段论述很重要,是一般的学习者和一般的声乐教师容易忽略或难以认识深刻的。

王世魁的《论声乐表演人才的技能及素质培养》(《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论文就声乐表演人才在技能、技巧的培养、素质的培养以及综合能力的培养三个方面展开了从理论到实践的宏篇论述(全篇约1.6万字)。这是近几年以来较少见的理论结合实际密切,论述得体,并且有着许多生动的、独道见解的较高水平的论文。

莫雪川的《实践与智慧的结晶――喻宜萱声乐教学思想及其特征》(《中央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文章较全面地论述了喻宜萱教授的声乐教学思想和教学原则。将其总结为一个培养目标:两项基本建设;两种不同于乐器的基本属性;八种关系;九点技术要领;四条原则。喻氏教学体系的基本特征概括为科学性、人文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独创性。全文概括性强、理论性强,而且生动,是一篇较全面地论述声乐教育家成就的优秀论文。

此外,较好的论文还有赵震民的《高师声乐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的定位》(《人民音乐》2005年第3期),杨满华的《“花儿”演唱技法探究》(《中国音乐》2005年第4期),王江奇、祁君的《坐嗓――传统歌唱气息控制法教学新探》(《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杨海源的《鄂尔多斯短调民歌演唱艺术简论》(《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2期),欧阳义怀的《哼鸣练习在声乐学习中的

多功能效应》(《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刘蓉惠的《汉族民歌演唱的用声与润腔特色》(《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南飞雁的《喉音演唱与呼吸》(《天籁》,2005年第2期),尹建国的《湘曲苗族民歌及演唱特点》(《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马奇的《河南曲剧演唱技巧探微》(《中国音乐》,2005年第1期),彭莉佳的《浅谈声乐教学的整体观》(《中国音乐》2005年3期)等。

四、声乐综合研究和歌唱艺术表现类

此类论文共有34篇,其中好的和较好的有9篇。里面较优秀的有樊祖荫、赵晓楠的《20世纪的汉族民歌研究(一)、(二)、(三)》(《黄钟》2005年第1―3期),文章主张20世纪汉族民歌以1949年为分界线,将其分为两个时期,并就两个时期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进行了论述。内容真实、可信,有史学和进一步研究导引的价值。

朱默涵的《走进21世纪的中国民族声乐艺术》(《乐府新声》,2005年第3期)综述了2005年6月5日至7日在沈阳音乐学院举行的“2005全国民族声乐论坛”会议内容及其意义。简要地介绍了七位专家学术报告的主要内容。在“土”与“洋”、“原生态”与“学院派”的争论上,达成了少争或不争、多做的共识。会议上还举行了两场音乐会,认为毫无“千人一面”、“千人一声”的痕迹。会议认为,意在研究和解决民族声乐艺术领域存在的问题,展示近年来民族声乐教学与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推动我国民族声乐演唱艺术的发展、教学和理论水平的提高。王硌的《2004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人民音乐》2005年第11期),这篇文章虽然文字不多(四千余字),但写这样一篇文章需要认真阅读一百多篇论文并做出自己的鉴定,从中选出各类中好的和较好的文章,然后加以综合研究。文章条理清楚,论述严谨。

此外,较好的论文还有:王莉的《赵元任声乐作品研究回顾》(《星海音乐学院学报》2005年第4期),李晓燕的《嫩江达斡尔族民歌演唱研究》(《中国音乐学》2005年第4期),詹桥玲的《20世纪中国歌剧发展谈概》(《音乐研究》2005年第1期),乌云陶丽的《论蒙古族歌唱艺术》(《音乐研究》,2005年第2期),郭建民、张楠的《首届“全国高师音乐学院办学特色与声乐文化学学术研究会”综述》(《人民音乐》2005年第2期),董华的《将陕北民歌搬上艺术舞台的思考与探索》(《中国音乐》2005年第3期),王丽娜的《浅沦艺术歌曲演唱的处理》(《中国音乐》2005年第2期),钟明的《关于中国民族声乐中“死曲活唱”的探究》(《音乐艺术》2005年第2期)等。

五、存在的问题

有些论文仍存在问题不少,有些观点有明显的错误或难以令人理解。如:有的文章小标题和文字内容并不对应,即小标题的意义在文字中找不见或很少见其内容的阐述;有的文章中把语言学习和呼吸训练对立了起来,把普通话的学习和借鉴曲艺、戏曲说成了因果关系,错误认为中国的民族唱法是“舍声求字”,而美声唱法是“舍字求声”;有一篇文章在论述歌唱的先天条件和技术的关系时说:“阉人歌手的出现说明先天性的生理条件是歌唱技术获得的决定性因素”。阉人歌手是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怎么能认为是歌唱技术获得的决定性因素呢?

有些文章中充溢着一些绝对化的、夸张的名词、形容词,如“xx泰斗”、“艺术大师”、“权威诠释者”、“最高等级的”等。这些当今传媒中或商界流行的语言,在论文写作中笔者认为应当慎用。论述的语言应克服“就是我对”,“别人都不对”这种“一孔之见”的语言,用词不留有余地,绝对化、主观化的倾向在2005年的部分论文中几乎是常见的,应予以充分的重视。

民族声乐论文范文第5篇

声乐教育是有关声乐的知识、技巧、修养与审美趣味的传承过程,涉及到相关的科学知识、发声技术、表演艺术与艺术欣赏。目前声乐教育中所传递的科学知识主要是物理(声)学与生理学知识。虽然有的声乐教师曾在音乐师范系学习过教育心理学,并能在教学中加以运用,但由于声乐专业出身的教师通常不懂心理学,而师范出身的教师单方面的心理知识运用又不同于必要的心理学知识的传授,而且教育心理学毕竟不是声乐心理学,所以,声乐教育迄今缺乏专业心理学的支持。不比美术教育、体育教育,已分别建立了支持专业教育的艺术心理学、运动心理学。

对声乐心理的重视不足与研究不够,使得当前无论在专业院校还是在义务教育、社区活动中,声乐教育都存在着重技巧轻理论、重生理因素而忽视心理因素的倾向。这种倾向虽是声乐历史上形成的,在过去具有合理性,今天却已成为阻碍声乐教育进一步发展的门槛。由于以上原因,笔者认为有必要倡导研究声乐教育中的心理因素。本文拟通过讨论声乐教育创新以心理学为导向,以及心理因素在专业教学中的作用,来论证引入心理学对声乐教育创新的重要性与可能性。

一、声乐教育创新方向的选择

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的一门科学,它通过描述心理事实,揭示心理规律,来指导实践应用。对心理现象的研究,古已有之,但心理学作为独立的科学,是在19世纪中叶,由德国感官神经生理学发展所促进的,并以冯特1879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学纲要》为标志。心理学的诞生史告诉我们:在生理科学充分发展基础上,才有可能与必要发展心理科学。事实上,体育教育由以运动生理学为基础,进而引入运动心理学,以解决竞技决胜中起着关键作用的运动员心理素质问题,便是明证。其原因在于人的行为虽然靠肌肉与器官完成,肌肉与器官功能的发挥却受到高级神经活动控制,而心理因素则会对高级神经活动生理产生重要影响。正如一台复杂的机床,其工作部件的运动要受到传动系统与控制系统的制约,在机床工作部件精度趋近极限的条件下,进一步提高加工精度与效率的途径就是引入数控装置或实施电脑控制。

心理学发展历史虽短,却被视为21世纪的领航学科。在美国,心理学会是仅次于物理学会的全国第二大学会,下设40多个分支学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已涉及人类社会活动的各个方面。其中应用心理学的迅速发展与高度分化,即心理学向专门领域的渗透,已是现代心理学发展的重要特征之一。另一方面,当代许多专门领域的发展、创新活动,多以心理学为导向,以引入与应用心理学知识作为其共同特征。

但目前,在音乐心理学中,声乐心理未与器乐心理明确区分。其实声乐以人声为“乐器”,作品中又通常有语词意义需予表现,本质上不同于纯音乐的器乐。而在艺术心理学中,又常将歌唱家与戏剧演员、话剧演员的艺术表演心理混为一谈,忽视了二者再创造活动的基本促进因素存在着本质差异:前者首先以音乐,后者则首先以艺术语言为创造的基础。可以认为,声乐教育长期沿袭旧的教学思想与方法,与它没有紧跟时代进步、及时建立自己的专业心理学基础有一定关系。

19世纪中期以来心理科学的大发展,不但导致现代生理学诞生并将神经与肌肉活动关联的高级神经活动(即生理心理)确定为重要研究方向,同时也暴露了声乐教育将歌唱归结为生理学与音响学的偏颇,使声乐教育面临着创新的压力。

创新是在某个领域首次引入与应用新事物的活动。对于声乐教育领域,选择所要引入的新事物,是确定创新方向的重要举措。其选择原则首先是先进性。在声乐教育中引入最新的心理学成果和与现代生理学相关的心理知识,会有力地带动声乐教育全面创新。其次的选择原则是合理性。声乐教育原以音响物理与发声生理科学知识为基础,按学科递进发展规律,引入与应用现代生理心理学和认知心理学知识,是循序渐进的,具有合理性。第三项选择原则是功效性,即能否提高声乐教育的功效。由于目前声乐教育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教学困境,常常不是物理、生理知识问题,而主要与心理因素有关,引入心理学,不但有对症下药的作用,而且有利于培养艺术个性突出的未来歌唱家。

二、声乐教育重生理轻心理

的历史传统

中世纪,欧洲的歌咏活动被宗教所统治,不准群众集会时唱歌,也不准妇女演唱“圣咏”。这种封建礼教极大地限制了声乐艺术的发展。为了唱好“圣咏”,教会举办了许多"唱诗班",这是早期的声乐学校,它在演唱技巧的探索、钻研和歌唱艺术人才的培养方面都有过重大贡献。但是,这种以童声合唱、假女高音和阉人歌手为主的“唱诗班”,虽然演唱的声音谐和甜美,却缺少雄浑的力度和自然的人声音色,无法展现人的丰富多彩的感情世界。

16世纪末、17世纪初,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城诞生了一种新的音乐表现形式-早期的歌剧(抒情音乐剧),将音乐和戏剧结合在一起。歌剧艺术形式的诞生对演唱技巧的重大变革起了决定性的作用。一方面,在“文艺复兴”思想指导下,需要突出歌剧人物形象化、性格化的特点,凸现了旧的演唱方法与新的表演风格间的矛盾,再用童声、虚弱的假声和阉人歌手的声音来表演歌剧角色已不再合适。于是,演唱方法的改革、探索,研究新唱法等工作,便历史地落在了佛罗伦萨艺术家、歌唱家的肩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意大利“美声”唱法与它的艺术学派在意大利的大地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美声”唱法在歌唱技巧上有许多独到之处:能够表现歌唱多层次多变化的丰富色彩;能充分发挥共鸣效果,不仅加强了音量,而且也美化了音色;可以精确地控制和调整发音器官的协调动作,灵活自如地操纵人声乐器来表现高难度的复杂技巧,从而大大丰富声乐作品的艺术表现力;形成了一整套较系统的声乐教学法,能够解决歌唱者发声上存在的疑难问题,使歌唱逐渐达到完美的程度;因为符合嗓音发声的自然规律,可以最大限度地减轻声带负荷,即使长时间演唱也不致因疲劳而受损伤,从而能够有效地延长声带的艺术寿命[3]。

在这个古意大利学派时代(音乐文献称之为纯粹经验主义时代),声乐教育主要靠模仿(“像我那样唱”)与教材。教材指教师针对学生所写的专用的练习和练声曲。由于当时教师多为阉人,学员是儿童与阉人,二者歌喉状况相似,模仿非常容易。如此,直到18世纪,声乐教育仍广泛利用模仿和反复定型的教学法。

然而,模仿常会扼杀学生音乐创造的个性,并使学习过程沦为教练活动而消减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到了现代,因师生的歌喉明显不同,模仿难度增大。而刻意模仿教师训练有素的歌喉,常会使学生邯郸学步,丧失了其歌喉的美好特色,却又因官能不同,学不成老练的歌喉。尤其当教师对自己歌唱过于自信而又无视师生歌喉条件差异时,其艺术示范与模仿要求,甚至会毁掉学生的歌喉与未来造化。

随着生理科学的发展,加西亚二世于1855年发明了喉头镜,使声乐教育由抽象神秘,转变为具体而科学,从而成为声乐机理教学法创始人。机理教学法是一个大的系统,其发展初期,属于声乐教育的“人声乐器打造”阶段。此期的机理教学法,要求教学者能洞悉气息、发声、共鸣、吐咬字的有关生理学、物理(声)学规律,有针对性地开展各项训练,以求高效地解决相关发声技巧、技能及肌体协调性的问题。后来机理教学法伴随着生理学、声学等领域的进步,越来越完善,更进一步显示出它的科学、高效的特点。如今这种以实证科学为基础的教学法,已在声乐教学领域获得了广泛的运用。事实上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中期,它确实“代表了国际声乐教育的前沿”[4]。其表征就是声乐教师在发音器官结构、功能方面的知识超过了语言教师,音乐学院的嗓病研究治疗水平不亚于医院耳鼻喉科。

然而,正如有的学者指出的:“传统的理论是不注意歌唱心理的,歌唱心理学是声乐教育理论中最少有人研究的部分”[5]42。在国内,声乐研究的重心与主流,依然是植基于生理学与物理学的机理教学法。有人以《’97全国声乐论文综述》、《98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99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0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二一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2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3全国声乐论文综述》、《二四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2005年全国声乐论文综述》等九篇论文中提供的数据为依据,指出近九年(1997—2005)来收集到的声乐论文中,对声乐技术的论述仍是以机理教学法研究为主要代表的。讨论声乐教育心理的文章难得一见,其内容也偏于一般教育心理而非声乐教育心理。三、心理学在声乐教育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贯串于教学、学习、练习、欣赏、修养与演唱等全部过程,可以说,歌唱家的成长过程就是其歌唱心理的形成过程。还可以更广泛地说,从婴儿反射本能的哭喊到与歌唱家的艺术创作相联系的一切高级发声现象,都是永远受心理因素制约与决定的。这是因为在艺术歌唱中,歌唱者的发声技术与他们对自己声音特色的利用,都是实现创造意图的手段,都由其所演唱乐曲的艺术内容所决定。而声音艺术创造则是具有不同历史、民族文化背景的,具有性别、年龄与个性特点的歌唱者的不同心理状态的表现。典籍《乐记》说,“凡音之起,由人心生也”。正是音乐发自内心又直接诉诸内心的特点,决定了音乐以表现人的思想感情与精神境界为使命。其中声乐,由于以人声为“乐器”,“人的喜怒哀乐,一切骚扰不宁、起伏不定的情绪,连最微妙的波动,最隐蔽的心情,都能直接表达,而表达的有力、细致、正确,都无与伦比”[6],所以受心理因素的影响比器乐更为强烈与深刻。对听众来说,声乐的歌词、音乐,以及表现手段(声音)及发声方法,可以多角度多层次地引起听众的心理共鸣,即使他缺乏必要的音乐素养,也能受到感染,不像器乐有时会“对牛弹琴”。

换句话说,声音固然由身体发出,却是心理使然。正如斯宾诺莎说的,“人的身体除了为心灵所决定、所指导外,并不能建造任何寺院”[7]。艺术歌唱虽然通过发声器官进行,心理因素却起着统制的作用。

心理因素的作用,在声乐教学中,可以不必顾虑细部的协调配合,使需要复杂协作的难以掌握的多块肌肉的复合运动,仅只从整体上养成习惯,便可掌握与自如运用。而原来的机理教学法,却强调声乐技术的掌握,须取决于学会有区别地用意志控制发声器官各部分肌肉活动的技能。事实上发声器官的机能多半是自动的和整体的,歌唱者并不能过细地控制每一块肌肉,有时甚至不能控制机能(例如打哈欠、喷嚏),而只能控制器官运动的节奏、强度、方向等。显然,烦琐地要求控制每块肌肉,很困难,即使做得到也会使神经高度紧张而影响歌唱效果,是一种事倍功半的教学方法。反之,若从整体上揣摩唱出理想声音时的发声器官的状态,使这种随意运动得到定型,成为习惯,就可以掌握与自如运用技巧。这种基于心理调控的教学方法,事半功倍,省去了徒劳的努力,又免除了不必要的紧张,具有显著的合理性与优越性。例如学习“有支点”发声(托气的发声)很难。学生如按机理教学法学,不是没保持住气,唱得无力出了喉音,就是咽肌紧张发声不自然。顾此失彼,总在两个极端间摆动,掌握不住要领。但如果让学生在钢琴伴奏下,保持吸气状态,在心里悄声地唱,就不难找到有支点唱的器官位置并养成运气习惯,从而掌握了技巧。在这里“内心歌唱”就是一种充分利用心理因素来摆脱细部牵扯而从整体上养成正确技能习惯的有效办法。歌唱大师大多重视内心歌唱,不但把内心歌唱能力与掌握歌唱技能相关联,而且用于能动地想象和监督自己的歌唱表演。目前许多乐器如钢琴教学中,也已要求边演奏边“唱出来”,其实已运用了心理的整体统制作用,是有道理的。

声乐教育当然要教声乐技术,但脱离音乐内容的训练,无助于歌唱,又使嗓子易累,技术练习单调死板易厌。若在声乐技术教学中充分发挥心理因素的作用,例如借助音乐的艺术内容,养成运用整体技能的习惯,就可以寓教于乐,使学生的技术与声乐艺术同步提高。其做法是将学员对目标技术的注意,转移到对技术在音乐表现中的运用的注意,等到运用技术的习惯养成后,再转回目标技术上使之熟练。声乐教学中有一种普遍现象,即学生唱他喜欢的作品时,爱屋及乌,使他对技术有了亲近感,其技术进步很快。这是其感情投入与热情等因素,帮他挖掘、开发了技术上的潜能。因而在教学中,可通过选择学生喜爱的曲目来助其掌握技术,再让他将已掌握的技术转用于他不甚喜爱但应学习作品的成功演唱。这是明智的教学思路。反之,强令学生唱不喜爱的曲目,会使他因厌恶、逆反心理而对技术学习产生冷漠、疏远、畏惧感,导致情绪低落、教学失败甚至歌喉累伤。

四、声乐教学应关注心理因素

作用的研究

声乐教学法创新与声乐心理学的建立需要较长时间和巨大努力,将有关心理因素的作用作为声学教学研究课题,应是很好的起步与切入点,可以积累知识与经验。国内声乐界在新世纪之初,已有若干文章,对普通心理学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展开了探讨。只要在研究中再进一步结合声乐专业教学,就有可能促进教学创新。例如有人提出歌唱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变的过程,应随时调整各个器官、各个部位的动作,而核心问题是心理控制的能力,即歌唱家对自己的心理调节与控制[8]。又有人指出浮躁、虚荣、自卑、紧张等不良心理会影响演唱效果。

笔者根据多年演唱与教学的体会,对气质等心理因素在声乐教育中的作用,提出以下自己直觉的认识,以供参考。

气质在歌唱专业中作用巨大,歌唱者的嗓音与发声特点同其心理感情密切相连,对其艺术创造倾向与风格和职业成就,影响巨大。猫王能风靡全球,留给人们深切的记忆与怀念,与其独特气质不无关系,气质影响着其声乐技术的方向、水平,更影响其表演成就。巴甫洛夫曾断言气质可在生活教养下改变,但“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这种改变将很困难。所以声乐教师一方面要努力陶冶学生的创造气质,另一方面或许应更多地致力于发掘气质好的苗子。

法国音乐家孔巴里约称“音乐是用声音进行的、没有概念的思维的艺术”,说明思维对于感受声音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而理解音乐是必不可少的。音乐思维中的想象,在声乐教育中就是内心歌唱,是学习歌唱技术的捷径。俄国声乐教育家杰柳仁斯基曾强调说,(学声乐)需要用脑子而不是用嗓子,因为当嗓子疲劳时,学习仍应继续。学生如果善于拟定演唱计划,想象自己的演唱,就能在嗓子疲劳时继续做到内心里的学习[5]62。

主动性是克服技术难关和做好艺术演唱的重要心理品质。主动性所导致的顽强、深入的思考和不断的尝试,包括将“感情移入”到音乐作品、形象中去,是演唱成功的前提。

记忆在声乐技术学习与掌握、运用中有很大作用。声乐教育中有两类重要记忆。一类是与嗓音的发声官能技术相联系的基本感觉记忆,另一类是把艺术创造的因素与技术因素相统一的艺术表演的记忆。记忆可以积累而形成教养,还可以通过提炼成为直觉与灵感的资料。而教养对于音乐理解与欣赏,直觉与灵感对于艺术创造,均关系重大。记忆可以分为学习、保持与记忆三个阶段,其中记忆阶段又可分为回忆与再认。因此对资料的学习和对作品的音乐分析,会通过保持而影响到技术的掌握和节目的表演。记忆中的回忆,有助于迅速重新学会被遗忘的技术与音乐。再认因不像回忆那样必须发现其客体,而具有便于转移的特征。在声乐教育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在新乐曲中再认曾经学到过的技术与音乐成分,来帮助他迅速掌握新乐曲与新的技术。

注意力涉及歌唱者音乐观念与音乐感等声乐基本因素的养成。教师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与分配和学生发展阶段有关。就学声乐技术而言,学生应首先集中注意于,教师提示他的发声器官活动方面,其次集中于发声官能的控制方面。而在表演时,则应妥善分配自己的注意力。但是,对声乐艺术的专注,应是声乐工作者的职业态度,也是希望在声乐表演与教学上取得成就所不可缺少的前提条件。

情感是一个过程,情绪则是情感与感觉的复合。由于音乐的经验基本上是情绪的,声乐更是直接表现情绪,显然,对情绪的类型与强度的准确把握和有分寸地充分表达,就成为决定理解作品和艺术演唱成败的重要因素。

民族声乐论文范文第6篇

“音乐教师的基本功就是会弹琴唱歌,什么时候又要要求会写文章?”一位风华正茂的青年音乐教师这样对我说。我说“李逵只会冲锋陷阵,又为何要求他研究兵书呢?”《孙子兵法》是孙武对当代及历史上长期战争的总结,从而形成了一整套属于自己独特的兵法布阵方法;《本草纲目》是李时珍一生医学实践的总结,它是祖国医药学的宝典,将永远闪耀着民族的、科学的光辉。冼星海、黄自是我国优秀的人民音乐家,但他们却有着大量的音乐论文,这也是鲜为人知的吧?我们在读他们的音乐论文时,也会感到如欣赏他们的音乐作品那样淋漓酣畅、激情澎湃!当我们赞叹大海波涛的壮美时,我们会常常忘记它的动力源泉来自那司空见惯的、平平凡凡的、抓不着、看不见的风吧?

因此,我们说,一个音乐教师只会弹琴唱歌,按步就班,那无异于被蒙上眼睛只会转圈推磨的老牛吧?教学,是一种艺术,音乐也是我们心目中最高雅的艺术。怎样将它们有机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分风格?这应该是我们教师终生追求的目标吧?那种把弹琴唱歌当作技术,把教学也当作技术的音乐教师来说,他要想教出自己的风格来,恐怕就难为他了。因为,艺术要靠感觉和悟性,而这感觉和悟性又来自教学的主体——那活蹦乱跳的学生。所以,凡是善于抓住教学闪光点和善于发挥教育机智的教师,只要将这一点一滴用文字进行总结,就等于在教学生涯中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脚印。这是他心血的结晶,这是他人生的书页。有了这种认识,难道我们还会拒绝写论文吗?还会为到学期结束要交论文而发愁吗?我们还会为评职称而去临时应付吗?不,统统不会!因为这已是他收获的时刻,他只会主动地、适时地收回成果。因此,写好音乐教学论文,是收获音乐教学的果实,为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的腾飞总结经验,为自己人生的旅程增添一个崭新的高度、一条闪亮的起跑线。如论大环境,这也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新世纪对广大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师们,快行动起来吧,论文写作、钢琴、声乐、教学,这些都是我们音乐教师的专业和基本功。音乐论文三要素

我很赞赏《中国音乐教育》上的一段话:写作音乐教学论文要:口子小,点子新,挖掘深。过去有些人老抱怨发不了文章,他们殊不知自己的文章要么漫天撒网,不着边际;要么面面俱到缺乏深度;要么重复别人写过的东西,且不如别人。因此,我向想要写好论文的人们大声推荐——论文写作三要素:口子小,点子新,挖掘深因为这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再加一法:多读书

学术论文的写作要求及写作方法

毕业论文答辩的一般程序及注意问题

民族声乐论文范文第7篇

因此,我们说,一个音乐教师只会弹琴唱歌,按步就班,那无异于被蒙上眼睛只会转圈推磨的老牛吧?教学,是一种艺术,音乐也是我们心目中最高雅的艺术。怎样将它们有机结合,创造出属于自己的教学分风格?这应该是我们教师终生追求的目标吧?那种把弹琴唱歌当作技术,把教学也当作技术的音乐教师来说,他要想教出自己的风格来,恐怕就难为他了。因为,艺术要靠感觉和悟性,而这感觉和悟性又来自教学的主体——那活蹦乱跳的学生。所以,凡是善于抓住教学闪光点和善于发挥教育机智的教师,只要将这一点一滴用文字进行总结,就等于在教学生涯中留下了一行行坚实的脚印。这是他心血的结晶,这是他人生的书页。有了这种认识,难道我们还会拒绝写论文吗?还会为到学期结束要交论文而发愁吗?我们还会为评职称而去临时应付吗?不,统统不会!因为这已是他收获的时刻,他只会主动地、适时地收回成果。因此,写好音乐教学论文,是收获音乐教学的果实,为今后的音乐教学工作的腾飞总结经验,为自己人生的旅程增添一个崭新的高度、一条闪亮的起跑线。如论大环境,这也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新世纪对广大音乐教师继续教育学习的重要内容。音乐教师们,快行动起来吧,论文写作、钢琴、声乐、教学,这些都是我们音乐教师的专业和基本功。

音乐论文三要素

我很赞赏《中国音乐教育》上的一段话:写作音乐教学论文要:口子小,点子新,挖掘深。过去有些人老抱怨发不了文章,他们殊不知自己的文章要么漫天撒网,不着边际;要么面面俱到缺乏深度;要么重复别人写过的东西,且不如别人。因此,我向想要写好论文的人们大声推荐——论文写作三要素:口子小,点子新,挖掘深

因为这是最简单易行的方法。再加一法:多读书

常见论文格式

1、条理型:按论述顺序阐述观点,图式如下:第一节——第二节——第三节------(但要紧扣中心论点)。2、简约型:简单开头,重点论述观点,小结有力,中心突出。图式如下:开门见山——论据、论证充分、深刻,具有说服力——结尾简略、主题鲜明。

3、着作型:文章开头有引言,结束有结语;中间有中心论点、分论点,每个论点以章为结构,图式如下:引言——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结语

4、可加论文摘要、关键词、参考资料

民族声乐论文范文第8篇

关键词:周小燕;声乐理论思想;声乐教学

中图分类号:J6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4)05-0108-02

上海音乐学院的周小燕教授在声乐实践上所做的贡献,大家有目共睹,因为在演唱上所取得的佳绩,上个世纪40年代在法国求学的她就被西方声乐界誉为来自东方的“中国夜莺”,那个时候的中国,内忧外患、苦难深重,深受着帝国主义的和压迫,有如此优秀的中国留学生扬名于西欧的歌坛,可算是为祖国争了光,赢得了美誉。后来她回到国内主要致力于声乐教学,凭她在国外掌握到的美声歌唱艺术的真谛在中国声乐艺术的园地里苦苦耕耘,其效果非常显著,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后,她一波一波的弟子们频频在国际国内歌唱大赛中摘得桂冠,更是使她声震华夏,亦名扬海外。由此可见,周小燕教授的声乐教学是非常独到而且成功的,她在声乐教学上的成功,一方面是来自于周先生本人对声乐艺术有着一般人所不具备的先天的禀赋和灵感,另一方面则是来自于周先生个人在长期的声乐演唱和教学实践领域里所获得的一切经验和教训,这些经验和教训经过在周先生的脑海里长期的积淀和思考便形成了周先生自己独特的声乐教学理论和思想。最近几年,全国声乐界几乎掀起了向周先生学习的热潮,我们都在探究周先生声乐教学的“奥妙”,关于周先生独到的声乐教学理论和思想是我们在声乐教学和科研中探究的重中之重,我们应该学习和总结专研她的这些声乐理论和思想,深刻领悟她的声乐理论和思想并用之于我们的声乐教学,不仅应该,而且显得非常的必要和重要,但是,我们应该向周先生学习哪些方面的声乐理论和思想呢?众所周知,声乐教学有别于一般普通学科的教学,它在教学上所表现出来的灵活机动性使个体的声乐教学经验在很多方面是无法用语言给以表述的清楚,用我们传统的说法就是:“只能意会而不能言传”,要详细具体的论述周先生哪些方面的声乐教学理论和思想是值得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和发扬光大的,这不仅很难而且亦不现实,(所以我认为这也是周先生自己本人至今也并没有奉献出这方面的声乐教学理论专著的根本原因之所在吧)但是,从宏观、整体的角度,尤其是周先生在声乐教学上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方面所表现出来的那种博襟和深邃的气魄,那种胸襟气魄下所产生的大智慧所产生的深刻理论思想却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应该值得好好学习的。这一点是我最近重读她的几篇声乐论文后所想到的,以下是对这一问题的详细阐释。

我们到底应该向周小燕教授学习什么呢?

一、学习她在声乐教学方法上集各家之所长,溶集体智慧于一身,然后归纳总结这些先进的教学理论和思想,做到“广取博收、为我所用”。

这一点是在重读其论文《男高音中声区和换声区的训练》后给我的深刻印象。业内人士清楚,声乐界似乎有个说法:“男高音,难高音,真是困难”。意思就是说训练男高音的难度超过其它任何声部,也有的教授曾经讲过,宁愿自己训练十个女高音,也不愿意去训练一个男高音,这同样是道出了训练男高音的艰难之苦。鉴于此,周小燕教授在上个世纪70年代末专门组织了一个男高音教学“攻关小组”,攻关结束后,周先生在1979年的第1期的《音乐艺术》上发表了《男高音中声区和换声区的训练》的声乐论文,在这一“攻关小组”成员集体智慧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训练男高音声部的方法。后来的事实证明,她的这一理论思想指导下的男高音声部的训练方法对男中、低音声部也是适用的,其理论思想对我国乃至世界的男声声部训练都有着极大的贡献。她后来培养出那么多活跃于国际国内歌坛的男高音罗魏、顾欣、王丰、张建一、魏松以及男中音廖昌永、张峰、杨小勇等歌唱家,便是这一事实的有力证明。不管周先生在文中所持的观点是否对每一个声乐教学人员都有所帮助和裨益。但是,重读该文后,确实给了我这样一个信号:声乐教学必须认真总结,我们必须集各家教学之所长,去粗取精、去伪存真、广取博收、为我所用。综观历史,其实历史上任何伟大的理论和思想也无不是在认真总结形成该理论和思想的他(她)人的成果再结合自己的创新而出现的。

二、学习她在声乐教学上不拘泥于单一演唱和教学模式,主张多种演唱风格并存,坚持声乐艺术的“民族性”思想以及提倡互相借鉴、相互学习各自的演唱方法和特色,做到“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思想。

纵观周先生各个时期的学生,无论是魏松的磅礴大气还是廖昌永的温文尔雅,无论是万山红的雍容华贵还是方琼的细腻柔美,无论是高曼华的激情咏叹,还是鞠秀芳的纯朴清野;无论是廖昌永演唱的西洋歌剧咏叹调还是中国艺术歌曲和地方民歌,其演唱风格都纷彩各异、迥象万千,而且十分的地道,绝没有我们今天所批判的那种“千人一腔、万人同声”的大一统的演唱模式。究其原因,这无不与周先生那海纳百川,有着博大、宽阔的胸襟去包容一切、接纳一切(演唱风格),怀抱着不拘泥于单一演唱的教学模式,始终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多种演唱风格并存和声乐艺术的“民族性”思想以及提倡互相借鉴、相互学习各自的演唱方法和特色的声乐理论思想主张有关。在《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这篇文章里,她将这一思想和主张阐述得再明白不过。她建议学习美声唱法的歌者应该向我们的民族传统学习,认为我们的传统声乐艺术博大精深、资源丰富。她说:“我们的一些专门学习美声唱法的青年学生,对民族声乐传统缺乏了解,缺乏感受,缺乏求知意识,甚至以为民歌、曲艺、戏曲、古代歌曲的唱法与美声唱法行当不同,又何必下苦功研究学习呢?这种片面的观念使他们在实际演唱中尝到了苦味,尤其是在演唱中国艺术歌曲和歌剧唱段时暴露出这样那样的弱点。”②“包括戏曲、曲艺、民歌、民族风格浓郁的创作歌曲和歌剧演唱在内的民族声乐,作为中国文化传统和文化精神的一种生动体现,有着深厚的历史根基和广泛的艺术影响,它在咬字吐音、气口、运腔、音色、真假声运用、装饰性处理、风格表现等方面的独特个性,是美声演唱所不可替代的。”③对于以学习传统声乐为主的歌者借鉴西洋美声歌唱艺术的一些方法取得的进步也是持赞赏和肯定的态度。“京剧演员杜近芳、李维康不仅善于掌握梅派的特点,而且能够适当运用美声演唱的共鸣方法,使其演唱京味浓郁,气息流畅,声音也显得明亮圆润。”④但是她也告诫“以中国传统唱法为专业的青年学生,也需努力提高自身的民族民间音乐素养,倘若满足于表面的形式,而不求传神,依然难以表现好中国歌曲的风格特性。黑格尔在其《美学》一书中写道:‘各门艺术都或多或少是民族性的,它们与某一民族的天然的资禀密切相关。’”⑤总之,她认为从事这两种演唱风格的歌者应该互相学习和取长补短,“现在,一些唱民歌的或是唱京、晋、豫等戏曲的演员,已经不像从前那样憋紧喉咙演唱或单纯采用一部分共鸣(仅用头腔、或咽腔、或胸腔共鸣),而是吸取了美声唱法的优点,注意喉部肌肉松弛,用上一些混合共鸣,声音便有所改善……同样,学美声的也在努力学习戏曲、曲艺演唱的吐字、行腔以及演唱风格,使美声唱法能够较好地结合中国语言的特点。这些现象是符合演唱艺术不断进步的时代趋势的。”⑥ “世界上许多国家,一方面大力发展国际性音乐品种,如交响乐、室内乐、艺术歌曲、歌剧等,另一方面十分重视发展本民族固有传统形式,如民间歌舞、民族器乐、民族的音乐戏剧等,这两者是并行不悖,可以同时提高、互为促进的。民族声乐和美声唱法在中国的发展也应是如此。多种演唱方法共存,有利于比较、吸收,彼此取长补短,相得益彰。”⑦由此可见,周先生虽留法八年,喝的是西洋声乐的墨水,经受着多年西方声乐文化的洗礼和浸润,学的是地地道道的美声歌唱艺术,但她却没有以此而自居自傲,忘掉了我们的老祖宗,没有持祖国的传统声乐艺术落后论的思想只一味的去拘泥于西洋美声歌唱这一单一的演唱和教学模式,相反,她持的是文化相对主义的观点,以开阔的胸襟,博大的情怀去接纳一切,包容一切,认为中国传统的声乐艺术源源流长,精彩纷呈,有许多精髓值得我们去学习和继承,主张美声歌唱艺术和传统的声乐艺术应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多种风格并存。正是因为她的这一理论思想主张的坚持,所以,她教授培养而成功的学生,在演唱风格上无不呈现出纷彩各异,迥象万千的良好特色,那种“千人一腔、万人同声”的演唱模式基本上也与她培养的学生无缘,难能可贵的是周先生从不拘泥于古传统声乐艺术在演唱和教学上只重视发展高音声部尤其是女高音声部的习法,各种声部(男高、男中、男低、女高、女中、女低)齐头并进,各种风格竟相迸放,尤其是今天的廖昌永,无论是演绎西洋的古典、现当代声乐作品还是演绎中国的创作歌曲、民歌,包括廖昌永演绎通俗音乐作品(比如专辑《情释》中的《有多少爱可以重来》、《月满西楼》、《爱上你是个错》等),周先生都是持肯定、支持、宽容的态度⑧。也正因为此,在今天,上至学院派的精英,下至平民百姓,都没有不喜欢廖昌永的声乐演唱艺术的。

三、学习她在声乐教学后的自我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否定、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永不满足于既有成绩的思想和作风,作到“活到老,学到老”的思想。

一九八四年七月、八月间在奥地利首都维也纳隆重揭幕的贝尔佛岱莱歌剧歌唱家比赛中,中华人民共和国参赛的四名选手又全部进入了最后的决赛,不仅如此,周小燕子教授的学生张建一、詹曼华,还取得了并列第一名的出色成绩。在拥有四十余个国家、二百四十七名选手参加的这次比赛中夺魁。照说,取得了如此骄人的成绩,周先生是应该回到国内好好炫耀炫耀一番的,但是,恰恰相反,周先生却保持着一颗冷静清醒的头脑,她在其学生获奖后不是大肆炫耀而是认真总结这次比赛中我国选手所表现的不足。她说:“……所以,当人们赞扬张建一,说他唱得比卡莱拉斯还要好时,我就对张建一说,‘可不要真以为如此,就以唱过的曲目数量来看,你仅达到卡莱拉斯的一个零头。’当然,这也不能完全责怪他们。因此,我希望今后我们派出国的选手,不要因为比赛需要多少首歌就准备多少首歌。这种‘突击’作法很不好。我们应尽快地把目前这种脱离基础或基础不广的倒三角状态改变过来。它不应该再存在下去了。我们也一定要改变我们的观念和做法,不要把声乐人才的培养局限在声乐的范围之内。他们应该是有深广文化、艺术修养的、有过硬基本功的人才。我们应该培养他们的各个方面,包括高尚的道德品质、丰富的生活经历和艺术情趣等等。”⑨试想,说出这样的话,需要多么大的勇气,在成绩面前,不是夸大其辞,而是自我“检讨”、“自我反思”、“自我责备”,这是怎样的一种胸襟呢?她还说:“……是否可以这样说,今天在我们学生身上出现的许多问题,除有一部分是由于学生的基础、条件等所造成的外,有的就是因为教师本身就存在着这方面的缺陷呢?我说这话当然完全包括我自己在内。因此,我深深感到,我们今天正在从事声乐教学的教师,有必要在看到自己教学成绩的同时,冷静地剖析一下自己,要努力更新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装备’。同时,为了保证‘工作母机’的质量,我们也应该慎而又慎地选择和培养声乐教师,使其成为一支真正称得上实力雄厚的队伍”。⑩“……这次获奖果然令人振奋,但我认为,在这样的时候,我们不能只看成绩,不看缺点,让胜利冲昏了头脑。我们应该把这次胜利看作是一个起点而不是终点。今后的路程会更长、更艰巨”。{11}因此我想正是周先生具有这种善于自我反思,不断总结、不断否定、谦虚谨慎、虚怀若谷、没有终点、只有起点,永不满足于既有成绩的思想和作风,再加上她本身在声乐艺术上的丰富学养,所以,她在其以后的教学生涯中,进而才获得了一个又一个突破和跨越,魏松、廖昌永、张峰、李秀英等等一个个闪亮的高足都出自其门下,这也就不足为奇了。

我们到底应该向周小燕教授学习什么呢?

看看以上三点,也许就明白了我的意思。

基金项目:该文系2013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20世纪中国声乐留学生群体研究(1900――1959)”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13YJA760007

注释:

①主要指《男高音中声区和换声区的训练》(《音乐艺术》1979年第1期)、《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 (《音乐艺术》1992年第2期)、《声乐人材培养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从维也纳国际声乐比赛获奖谈起》(《音乐艺术》1985年第4期)这三篇文章。

②周小燕《中国声乐艺术的发展轨迹》,《音乐艺术》1992年第2期第37页。

③同上44页。

④同上45页。

⑤同上44页。

⑥同上45页。

⑦同上45页。

⑧廖昌永录完新专辑《情释》后告诉记者,在所有歌曲录完以后,他还是有点担心,于是他把专辑送给了老师周小燕试听,“有点出乎我的意料,她很满意,而她最喜欢的是那首《月满西楼》”(环球日报新闻网)。

⑨周小燕,《声乐人材培养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从维也纳国际声乐比赛获奖谈起》,《音乐艺术》,1985年第4期第54页。

⑩同上53页。

民族声乐论文范文第9篇

关键词:少数民族声乐;现代民族声乐;原生态;民族性

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11-0176-02

我国的民族声乐分为传统民族声乐和现代民族声乐,传统民族声乐包括戏曲、曲艺、民歌和说唱艺术等,而少数民族民歌则属于传统民族声乐范畴。现代民族声乐或称新民族唱法,是建立在传统艺术的基础上,借鉴西洋美声唱法的具有中国民族特色的新唱法。就目前我国的现代民族声乐教育来看,西洋美声唱法体系的学习成为主体,而缺乏对传统民族声乐的学习,特别是少数民族声乐的学习.由于少数民族生存的环境比较偏远,又没有一套系统、完善的保护传承少数民族民歌的措施,使得一些少数民族民歌面临失传的境地。我国民族声乐艺术的发展和少数民族的传承和保护的相辅相成的,因此,加强音乐艺术院校对于少数民族音乐的学习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少数民族民歌的特点

少数民族民歌是各民族用来表达思想、感情、意志和愿望的艺术形式,歌声伴随着他们的劳动生产、社交、娱乐、婚丧嫁娶、宗教、祭祀等活动。他们的歌声真挚、淳朴,充满了生活气息。少数民族民歌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特点:

(一)地域性

少数民族大多居于边疆、山区、牧区,受地域、语言和风俗的影响,每个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独有的民族音乐特色,如:新疆的十二木卡姆、内蒙古的长调和呼麦、的拉鲁山歌、彝族的四大腔和侗族大歌等。中国少数民族音乐按地域通常分为北方草原、黄土高原、中亚绿洲、云贵高原、中南丘陵等8个音乐文化组,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性特征。同是一首山歌, 黄土高原高亢嘹亮中带有生活的无奈和辛酸;云贵高原的山歌则跌宕起伏,曲调多变;北方草原的民歌却悠扬舒缓、辽远苍凉。

(二)语言特点

经历了几千年的风雨洗礼和岁月变迁,各民族历经了民族的迁徙、交融, 形成今天中华民族语言的五大语系:1、汉藏语系的民族共31个(含汉族),分为壮侗语族(含壮傣语支、侗水语支、黎语支)、藏缅语族(含藏语支、彝语支、景颇语支、羌语支)、 苗语语族(含苗语支、瑶语支)和汉语;2、阿尔泰语系共19个民族,分突厥语族、 蒙古语族、满――通古斯语族(含满语支、通古斯语支);3、南亚语系有三个民族;4、南岛语系仅一个民族――高山族;印欧语系有两个民族,分斯拉夫语族(俄罗斯族属东斯 拉夫语支)和伊朗语族(塔吉克族)。

(三)风格多样

中国少数民族民歌体裁多样,品种繁纷,有山歌、劳动歌、风俗歌、祭祀歌、叙事歌、摇篮曲等等。蒙古族的牧歌、苗族的飞歌、侗族大歌都属于山歌类别。劳动歌是在生产劳动时产生的,比如蒙古族民歌《劝奶歌》、贵州民歌《摘菜调》就属于劳动歌。风俗歌有土家族的《哭嫁歌》、蒙古族的《送亲歌》、《祝酒歌》、羌族的《酒歌》等等。少数民族有各种,比如道教、佛教、萨满教、伊斯兰教等等,因此宗教祭祀歌种类也很多。

(四)个性鲜明

由于少数民族信仰、语言、地域、风俗习惯的不同,其民歌具有较强的个性和不可替代的风格特点。例如:蒙古族民歌曲调悠长辽阔,节奏自由、尾音拖长、情绪热烈奔放,旋律富于装饰,常用真假声并用的演唱方法,具有浓郁的草原气息;山歌和新疆民歌大多节奏明快,舞蹈性强,歌声嘹亮,荡气回肠;苗族飞歌、壮族山歌舒展、甜美,节奏快中有慢,活泼欢快,富有生活情趣;我国五十六个民族各有特色,成为中华民族声乐大花园的一支支奇葩,也为我们后人学习歌唱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二、我国现代民族声乐存在的问题

(一)歌手大赛的“千人一声”

从近代掀起西学浪潮开始,我国在西学的影响下成立了音乐艺术院校。这些音乐艺术院校为培养出众多优秀的、具有民族特色的歌唱家和音乐家。那时的歌唱者比较注重传统声乐学习,甚至有的本身以前就从事传统声乐艺术,后来又接受西洋美声方法的训练。我国的民族声乐一度出现了繁荣的景象。但是,从今天的音乐舞台上我们看到,大多专业院校毕业的歌手们技巧很强,但是缺乏个性,对音乐风格的把握和情感处理不够准确,造成声音没有特点。歌手的声音都接近一致,以至于被业内界评为“千人一声”。

自CCTV青年歌手大赛设立了“原生态”唱法比赛以来,引来了各界的强烈反响,也引来了专业界的“土嗓子”和“洋嗓子”之争。一部分专家认为原生态民歌是乡曲野调,发展不成熟,没有什么技术含量,没有经典作品和科学的发声方法。而另外一些专家认为,原生态的歌手没法与经过多年专业训练的歌手相提并论。不管怎样争论,不争的事实是原生态歌手受到了观众和评委的一致喜爱。他们朴实的衣着、真挚的歌声,动情、自然、忘我的演唱深深打动了观众的心。从这些事实看,原生态歌手与专业歌手在声音、表演、服装上形成了明显的对比,这都是过于追求技巧,而不注重艺术修养的结果。所以,只有学习传统音乐、少数民族音乐,才能丰富艺术修养,使演唱具有民族性和个性。

(二)音乐院校教育的西化

我国声乐教育家金铁霖在《民族声乐艺术的新视野》中说:“过去,我们对少数音乐文化不闻、不问、不采、不编,甚至认为不入大雅之堂。建国后虽说有了很大改观,出现了许多有特色的歌唱家和音乐家。但受观念和教学体系设置的影响,少数民族音乐的挖掘、整理、创作、改编还是相对滞后的”。从我国大部分音乐院校的声乐课程设置来看,传统民族声乐和少数民族声乐没有被列为主要的课程,只有少数艺术院校单独设立了少数民族声乐班。比如:贵州大学艺术学院的侗族大歌班;内蒙古大学艺术学院有相对系统的长调教学体系;新疆有十二木卡姆的专门班。中央民族大学音乐学院院长孟新洋先生一直致力于少数民族声乐的研究。他编写了《少数民族声乐教材》、《我国民族声乐理论》等,其别强调对少数民族声乐的学习。中央民族大学作为一所少数民族院校,专门设立了田野调查专项资金,每学期都会有师生组织到各少数民族地区采风。著名音乐理论家、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田联韬先生是少数民族音乐研究者的榜样,他多年到少数民族山区采风,甚至与少数民族同胞同吃同住,写了许多有价值的少数民族音乐论著和音乐作品。

三、为什么要学习和传承少数民族民歌

(一)现代民族声乐生存和发展的土壤

传统民族民间音乐是现代音乐文化的基础、土壤,而少数民族民歌更是现代民族声乐的根。要想发展好现代民族声乐艺术,首先应先了解和学习传统民族声乐艺术,特别是少数民族民歌。保护好民歌就是保护好我们的母体音乐文化,只有建立在传统民族民间声乐的基础上来发展民族声乐,才能使我国民族声乐艺术更具个性和生命力。

(二)我国声乐艺术要突出民族性

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虽然要讲究声音的科学性,但最终要体现民族风格,这和追求声音的科学性并不冲突。民族声乐艺术,根植于中华传统音乐文化,来源于各族人民的生产劳动生活,是地地道道的反映中国民族特色的艺术

(三)少数民族民歌面临失传

不可否认,少数民族正以一种弱势文化的姿态存在于人们精神生活的边缘。受现代社会经济、信息快速发展的影响,大多年青人更喜欢通过网络、电影和一些现代科技手段来娱乐生活。我们看到一些少数民族青年对民歌没有兴趣、不愿意学唱的事实。当下一代年轻人失掉学习传统民歌的环境与可能性时,它的传承就会出现代沟与障碍,那少数民族的民歌也就离消亡之日不远了。

四、如何在音乐艺术院校开展学习少数民族民歌

(一)在各院校设立民族民间音乐班

通过成立民族民间音乐班,可以对于大量的民族民间歌曲进行挖掘、整理、学习和实践。通过对民歌的乐调、歌曲背景分析,而了解少数民族的心理、风俗、语言、信仰,使我们从局部的技艺传承上升为全面的文化传承,从而形成音乐文化的全面认知。

(二)请民间歌手到课堂讲学、传授

许多技艺高超的民间歌手既是民歌的传承者也是民歌的创作者。著名漫瀚调歌王齐福林,他原本是二人台演员,对于歌曲的演唱和润腔都有较高的技艺,他演唱的漫瀚调《打渔花花》等歌曲获得了央视民歌大赛的大奖。长调歌王哈扎布没有进过一天专业学堂,却有精湛的歌唱技艺,并培养出许多优秀的歌唱家,拉苏荣就是他的弟子。在少数民族中,这样的歌手更是数不胜数,他们对生活、对民歌的把握和理解,正是我们要学习和传承的宝贵财富。只有亲身和这些歌者学习,才能了解到原汁原味的民歌。所以请民间歌手到课堂现身讲学,是民歌传唱的最直接有效的办法。

(三)每人每学期要做田野调查,做文字记载

曾说过一句话,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在我国的各大音乐艺术院校,设置传统音乐艺术班或者少数民族民歌研究班。每个学生每学期要有田野调查的学习任务,在做完每项田野调查和采风完毕,都要将录音、录像等资料整理成文。这些宝贵的资料既能为后来人留下学习资料,也是以后创作和实践的可靠依据。

(四)演出实践

实践演出是前面这些工作的一个总结和最终体现。在学习了少数民族民歌之后,学生们要以论文、音乐会,创作音乐作品来汇报给学校。也可以就某个民族的民歌或音乐文化现象开展文化专题和论坛,使其他人也参与到研究和学习中来。在当今的歌者中,龚琳娜就是个典型的例子。她一直都很注重对于民族民间歌曲的学习,曾一度到贵州山区、陕北等地采风,并因此也掌握了许多民歌风格。她演唱的《好花红》、《摘菜调》、《丢丢铜》等民歌,生动活泼,富有情趣。也因为她对陕北、山西民歌的学习,了解到走西口的文化背景,因此才唱出了催人泪下的《走西口》。

五、结语

少数民族民歌是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中的奇葩,它不仅记载了我国少数民族丰富多彩的生活,也是人类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因此挖掘、整理、学习、传承少数民族民歌既是对传统音乐文化的保护,也是促进我国现代民族声乐发展的根本所在。少数民族民歌的传承多为民间自然传承,在经济、信息飞速发展的时代,这种传播方式越来越薄弱。所以学习、保护、传承少数民族音乐文化,既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和重视,也是一种责任和文化自觉意识。

参考文献:

[1]李萍.中国现代民族声乐论[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2]孟新洋、柯琳.民族声乐理论教程[M].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9.

民族声乐论文范文第10篇

宫廷音乐是关于清代音乐的研究中数量最为庞大的一个部分,在音乐研究中占据主导地位。宫廷音乐的来源与形成具有多方面的因素,宫廷音乐的发展与朝廷的政策与管理分不开,整体上可从音乐机构和管理制度上把握。苑玉东于2010年4月完成的研究生硕士学位论文《清代宫廷音乐机构与乐官制度研究》一文中阐述了太常寺和教坊在清初对宫廷礼乐仪式的地位和作用,后来太常寺职能加强,乐部开始出现,教坊逐渐没落直至裁撤。太常寺是为宫廷礼乐服务的,教坊主管俗乐,而“乐部是在制度的弊端下被催生出来的产物,然而乐部的设置却使得乾隆后期的宫廷音乐制度走上了一条比较有秩序的道路。”通过对音乐机构发挥的重要作用的分析,结合当时的历史文化背景,阐述了清代宫廷音乐在制度上的沿袭及发展。清代的音乐制度促进了宫廷礼乐的发展,沿袭以及发展了基本的音乐机构与制度管理下的礼乐仪式。除了看到它积极作用的一面,也应分析其消极的一面。孙伟杰发表在《南昌教育学院学报》2011年第10期的《浅谈宫廷音乐复古的现象与本质》一文,承接了杨荫浏老前辈“认为宫廷音乐是音乐衰败,装模作样、粉饰太平的政治工具”的看法,论述了清代宫廷音乐在器乐、典制性音乐的复古现象以及其形成的经济和政治方面的原因,并且以一分为二的观点看待清代宫廷音乐的复古现象,阐述出应以多角度的观点看待清代宫廷音乐。清代宫廷音乐中含有表现形式单一化,脱离生活,追求政治作用的消极意义,这些方面抑制了音乐的发展,但不能把这些当成否认其积极作用的原因。以上几篇论文都对清代宫廷音乐进行了系统的论述,从不同的视角以及不同的观点看待清代宫廷音乐的发展。除了主体宫廷音乐的研究,避暑山庄宫廷音乐也是清代宫廷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有刘佳腾发表在《满族音乐》2004年第4期的《避暑山庄宫廷音乐概说》;别挺锋发表在《承德民族师专报》2008年第3期的《避暑山庄音乐沿革及乐曲内容简析》;以及勒的《演奏避暑山庄宫廷音乐使用乐器简介》等。

二、民族和民间音乐

民族和民间音乐与宫廷音乐一起构成了清代音乐研究的两大主体。民族和民间音乐虽然研究挖掘的没有宫廷音乐全面,但是其种类十分繁多,其音乐形式、音乐内容、表现手法等在不同的民族和不同的地域中各有独特之处。因此在进行研究的时候,学者们大多采用微观的角度进行剖析。近年来的研究成果民族和民间音乐各个方面都有,以下将选取一些论文进行研究述评。王小平在《艺术百家》2006年第5期发表的《<扬州画舫录>与清代扬州的音乐活动》中根据清人李斗的《扬州画舫录》对扬州地区的音乐分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第一个方面是清代琴学中的扬州琴学和广陵琴派;第二个方面是扬州戏曲的戏曲班社和理论著作;第三个方面是清代曲艺的说唱艺术的发展;第四个方面是“十番鼓”和“马上撞”两个民间器乐曲种。以微观的角度,从清记集入手,根据史料内容分析了扬州以及整个江苏地区繁荣的传统音乐以及丰富的音乐活动,对江苏地区传统音乐的研究具有推动性作用。对清代扬州地区音乐的研究还有周汨在南京艺术学院学报《音乐与表演》2012年第1期的《清代扬州学派音乐论著述评》一文中,对扬州学派的凌廷堪、焦循和江藩三位清代人氏的研究论著和和论著思想进行了研究述评。“笔者将清代扬州学派音乐论著做了集中的整理和论述,目的是为了突出一个时代一个群体进行音乐研究的整体倾向和价值。”其研究范畴不仅仅属于音乐家的论著和思想微观研究,还属于新型的基于音乐人类学的音乐家群落研究。徐元勇在《交响》2006年3月第25卷第1期的《清代俗曲沉钩》也属于从清代作品集入手的研究,主要以《霓裳续谱》和《白雪遗音》两部著名俗曲作品集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清代俗曲曲调和曲牌的发展以及音乐内容、形式、思想等方面的形成与变化。此文虽然是从微观清代音乐的角度入手,实则跳出了微观的局限,从整体上对清代所辑录的俗曲进行了研究与剖析,为后人对清代俗曲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认识轮廓。汪申申在《黄钟》2007年第1期发表的《清代歌唱理论鸟瞰》与上文的研究手法颇有相似,而内容是从李渔的《闲情偶寄》、徐大椿的《乐府传声》、王德晖和徐沅澄的《顾误录》等著作的内容分析歌唱理论,以求找到当前民族声乐教学中“千人一声”的新突破方法。我国当前的声乐教育实质上是受西方美声唱法的发音、吐字、归韵的影响,并将其与我国民族唱法相结合而进行教学的一种方法,然而在弊病逐渐显露的今天,对我国传统声乐歌唱理论的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保持传统技艺,破除现代弊病,使民族声乐更好发展应成为致力于民族声乐发展人氏的关注对象。以上两篇文章也使清代歌曲的研究得到了发展,然而清代民族和民间音乐复杂多样,其丰富的内容和形式有待进一步的深入挖掘。现今较为重要的关于地方性的清代音乐研究成果还有河北大学姜枫2009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河北清代音乐史考略》,此文从民歌、戏曲音乐、说唱音乐、乐器和器乐、民间歌舞、避暑山庄宫廷音乐和音乐理论各方面对河北清代音乐发展历史做了较为全面和详细的研究;湖南师范大欧阳书婷2014年完成的硕士学位论文《清代湖南地方志中的祭孔音乐史料研究》一文中,以地方志和文化史料为研究来源,对湖南地区祭孔音乐和乐舞进行了考察研究,视角和研究方法比较新颖,极具地方特色。

三、音乐思想

清代音乐的音乐思想方面的研究虽然没有宫廷音乐和民族民间音乐的数量那么庞大,却是清代朝研究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音乐思想是一个时代音乐发展的结晶产物,邓婷在《江南大学学报》2013年5月第12卷第3期的《<四库全书总目>中的清代音乐思想》一文中,“通过《四库全书总目》中的乐书收录状况来分析清中期的乐书研究,包括其中乐书的分类背后所反映的当时比较官方的音乐思想,具体体现在礼乐思想中更重乐中礼的成分而忽视音乐本身的发展的现象。”这是从微观的角度入手把握宏观音乐思想的研究手法,研究了统治阶层的音乐观:重“礼”而轻“乐”。实质上是统治阶层为了教化民众思想,以达到维护其统治的目的。对此层面的研究分析了清代音乐思想的来源以及其历史局限性,对正确看待清代宫廷音乐提供了参考和依据。另外,值得一提的还有徐元勇的两篇文章:《中国音乐研究的重要史料——清记》和《中国音乐研究的重要史料——明清笔记》。第一篇是对清代正史史料、正式的文人论著和笔记史料中的音乐史料分别进行了整理归纳和研究。第二篇是对“正史”史料以外的难以穷尽的部分野史笔记进行了搜集和整理。“‘正史’史料是我们了解中国历史演进的重要典籍;野史笔记则为我们了解更为丰富的社会历史风情提供了有血有肉的纪闻资料。两者具有互相佐证,互为补遗的重要价值。”这样两篇整理型的论文为我们进行清代音乐研究提供了非常便利的研究史料来源,对促进清代音乐研究的发展大有裨益。学术界对清代音乐研究的研究学术成果还有很多,本文仅仅选取了中国知网收录的21世纪的部分重要研究资料进行论述,以保证本文的学术严谨性。清代音乐的研究仍然是一个需要继续进行下去的学术项目。在研究的过程中除了从宏观或微观的各视角和观点入手研究,以及站在前辈的肩膀上进行更高更远的探索,最重要的是要在坚持学术性和可行性前提下,积极进行创新探索,以开辟更好的研究道路,扩展新的研究领域。使清代音乐未发掘的价值能为我们今天所用,以期将清代音乐更好的传承与发扬。

上一篇:法治管理论文范文 下一篇:历史发展论文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