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礼仪范文

时间:2023-03-10 15:26:03

民族礼仪

民族礼仪范文第1篇

藏族主要分布在,其余在青海、甘肃、四川、云南等地。藏族人多信喇嘛教。

敬献“哈达”是藏族对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礼节,献的哈达越长越宽,表示的礼节也越隆重。对尊者、长辈,献哈达的时候要双手举过头,身体略向前倾,把哈达捧到座前。对平辈,只要把哈达送到对方手里或手腕上就行;对晚辈或下属,就系在他们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单手送,都是不礼貌的。接受哈达的人最好做和献哈达的人一样的姿势,并表示谢意。

藏民在见面打招呼时,点头吐舌表示亲切问候,受礼者应微笑点头为礼。有客人来拜访,藏民们等候在帐外目迎贵客光临。藏民们见到长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脱帽躬身45度,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面;见到平辈,头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礼貌。男女分坐,并习惯男坐左女坐右。

藏民对客人有敬献奶茶,酥油茶和青稞酒的礼俗。客人到藏族家里作客,主人要敬三杯青稞酒,不管客人会不会喝酒,都要用无名指蘸酒弹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弹,主人会立即端起酒边唱边跳,前来劝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让添酒。连喝两口酒后,由主人添满杯,客人一饮而尽。这样,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满意。按照藏族习俗,主人敬献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绝,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欢迎。

敬酥油茶的礼仪是:客人坐在藏式方桌边,女主人拿一只镶着银边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面前,接着提壶或热水瓶给客人倒上满碗酥油茶,主客开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壶,客人就可以端起碗来,轻轻地往碗里吹一圈,然后呷上一口,并说些称赞茶打得好的话;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壶时,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准备告辞,可以多喝几口,但不能喝干,碗底一定要留点漂着油酥花的茶底。

藏胞最忌讳别人用手抚摸佛像、经书、佛珠和护身符等圣物,认为是触犯禁规,对人畜不利。

2.维吾尔族

维吾尔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信奉伊斯兰教。维吾尔人非常重视礼貌,接待见面,习惯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体前倾30度或握手,并连声说:“您好”。客人席地而坐,不要双腿直伸,脚底朝人;院落的大门禁忌朝西开,忌讳睡觉时头朝东脚朝西,所以在给他们分配房间、安放卧具和枕头时,特别要注意。忌随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讲究卫生,经常在自来水龙头下直接冲洗手、脸。到维尔吾族家里做客,进门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壶给客人冲洗双手,一般洗3次。习惯一人专用茶杯,住宿期间也不换。当第一次给茶杯的时候,要当着本人的面,把茶杯消毒后再用。

在屋里就坐的时候,要跪坐,忌双腿直伸、脚朝人。

吃完饭有长者领着做“都瓦”的时候,忌东张西望或站起。

在饮食方面,喜欢喝奶茶、吃馕,喜欢吃拉面和包子以及“炖整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羊、牛肉的锅贴”。烤羊肉串是这个民族最出名的风味小吃。每餐必喝葡萄酒,酒量大。忌讳吃猪肉、狗肉、骡肉、鸽子。

衣忌短小,上衣一般过膝,裤脚到脚面,最忌户外穿着短裤。

肉孜节、古尔帮节是传统的盛大节日,不管男女老幼都喜欢戴着四楞小花帽。他们最喜欢的体育技艺是高空走大绳。

3.蒙古族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信仰喇嘛教,牧民爱穿滚边长袍,头上戴帽或缠布,腰带上挂着鼻烟壶,脚穿皮靴,多住蒙古包。

蒙古族传统礼节,主要有献哈达、递鼻烟壶、装烟和请安等,当然现在还有鞠躬礼和握手礼。献哈达的礼节和藏族一样。蒙古族牧民十分热情好客、讲究礼仪。请客人进入蒙古包时,总是立在门外西侧,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门,请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后,主人按浅茶满酒的礼俗热情敬献上奶茶和美酒,并把哈达托着献给客人。

当接过主人的奶酒,最得体的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无名指蘸一滴酒弹向头上方,表示先祭天,第二滴弹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弹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随后把酒一饮而尽。如果客人不会喝酒,只要把酒杯恭敬的放在桌上就可以了。

招待来客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你是贵客,主人会设全羊席来款待你,表示主人对你的尊敬。蒙古人忌讳吃狗肉,不吃鱼虾等海味以及鸡鸭的内脏和肥肉。送客的时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面或本地边界。

路过蒙古包的时候,要轻骑慢行,以免惊动畜群。进蒙古包前,要把马鞭子放在门外,否则,会被视为对主人的不敬。进门要从左边进,入包后在主人陪同下坐在右边;离包的时候要走原来的路线。

出蒙古包后,不要立即上马上车,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后,再上马上车。

如果蒙古包前左侧缚着一条绳子,绳子的一头埋在地下,说明蒙古包里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

那达慕大会是蒙古族传统节目,一般在农历

七、八月份举办,是蒙古族人民一年一度群众性的盛大集会。大年和小年是蒙古族比较重要的节日(大年就是春节,小年在腊月二十三)。

4.回族

回族约有1/3人口聚居在宁夏回族自治区,其余散居在全国各地。他们信奉伊斯兰教。

回族人尊敬长者,禁止居室里面忌放猪皮、猪鬃等制品。

回族非常注意并尊重别人的自尊感,顾全别人面子,不喊外号。

“阿訇”是清真寺教务主持,非常受穆斯林和回族人的尊敬。在接待工作中,如果他们在祈祷,不能被打扰。忌用左手递送物品。

凡供人饮用的水井、泉眼,一律不许牲畜饮水,也不许任何人在附近洗脸、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里。回族的日常饮食很注意卫生,凡有条件的地方,饭前、饭后都要用流动的水洗手。

在饮食方面,禁食猪、狗、驴、骡、马、猫及一切凶猛禽兽,自死的牲畜、动物以及非伊斯兰教徒宰的牲畜,禁止抽烟、喝酒,禁止用食物开玩笑,不能用禁忌的东西作比喻(比如不能说某某东西像血一样红)等,甚至在谈话中也忌带“猪”字或同音字;在信仰方面,禁止崇拜偶像等;在社会行为等方面,禁止在背后诽谤别人和议论他人短处,禁止放高利贷,玩赌等。一般实行族内通婚,但限制同乳兄弟姐妹结婚。

茶叶和红糖是回族人的节日佳品。

5.壮族

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主要分布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以及云南、广东,贵州三省。壮族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树、高山、土地。祖先崇拜占有主要地位。每家正屋都供奉着“天地亲师”的神位。有的还信奉佛教。

壮歌久负盛名,定期举办对歌赛歌的“歌圩”盛会;壮族刺绣、竹芒编以及“干栏”建筑艺术等名扬远近。

如果有客人来访,他们都会热情招待。由主人出面让座递烟,双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声讲话,进出要从客人身后绕行。和客人共餐,要两腿落地,和肩同宽,不能跷二郎腿。

饮食以大米、玉米、薯类等为主食。认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用餐时须等最年长的老人入席后才能开饭;长辈未动的菜,晚辈不得先吃;给长辈和客人端茶、盛饭,必须双手捧给,而且不能从客人面前递,也不能从背后递给长辈;先吃完的要逐个对长辈、客人说“慢吃”再离席;晚辈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后吃饭。

普遍喜欢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显得隆重。敬酒的习俗为“喝交杯”,其实并不用杯,而是用白瓷汤匙。

龙州等地的妇女还有嚼槟榔的习俗,有些地方槟榔仍是待客的必需品。

不爱吃胡罗卜、西红柿、芹菜等。

尊老爱幼是壮族的传统美德。路遇老人要主动打招呼、让路,在老人面前不跷二郎腿,不说污言秽语,不从老人面前跨来跨去。杀鸡时,鸡头、鸡翘必须敬给老人。

壮族人忌讳农历正月初一这天杀牲;有的地区的青年妇女忌食牛肉和狗肉;妇女生孩子的头三天(有的是头七天)忌讳外人入内;忌讳生孩子尚未满月的妇女到家里串门。登上壮族人家的竹楼,一般都要脱鞋。壮族忌讳戴着斗笠和扛着锄头或其他农具的人进入自己家。火塘、灶塘是壮族家庭最神圣的地方,禁止用脚踩踏火塘上的三脚架以及灶台。壮族青年结婚,忌讳怀孕妇女参加,怀孕妇女尤其不能看新娘。怀孕妇女不能进入产妇家。家有产妇,要在门上悬挂袖子枝条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不慎闯入产妇家者,必须给婴儿取一个名字,送婴儿一套衣服,一只鸡或相应的礼物,做孩子的干爹、干妈。

壮族是稻作民族,十分爱护青蛙,有些地方的壮族有专门的“敬蛙仪”,所以到壮族地区,严禁捕杀青蛙,也不要吃蛙肉。

6.满族

满族人大部分聚居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最多。

满族非常重礼节。平时见面都要行请安礼;如果遇到长辈,要请安后才能说话,以示尊敬。最隆重的礼节是抱见礼,也就是抱腰接面礼。一般亲友相见,不分男女都行这个礼,表示亲昵。家里一般都有“万字炕”(即一房西、南、北三面都是土炕),西炕最尊贵,用来供奉祖宗,不能随意去坐。挂旗也是满族盛行的一种风俗。旗也叫门笺、窗笺。春节时每家都要在门楣上、窗户上贴上挂旗,有的还贴上对联,增加节日气氛。

满族以稻米面粉为主食,肉食以猪肉为主,常用白煮的方法烹制,如满族名菜“白肉血肠”。冬季寒冷,没有新鲜蔬菜,常以腌渍的大白菜(即酸菜)为主要蔬菜。用酸菜熬白肉,粉条是满族入冬以后常吃的菜。

过节的时候吃“艾吉格悖”(饺子),农历除夕时,要吃手扒肉等。他们还保留了饽饽、汤子、萨其玛等有民族特殊风味的食品。

满族接待客人,不避内眷,家庭女性成员都可参加对客人的敬酒等活动。给客人上菜必须成双成对,客人一旦接受妇女的敬酒,就必须喝干,否则被认为是不礼貌的。

满族最突出的禁忌是不准杀狗,禁吃狗肉,禁穿戴带有狗皮的衣帽。

满族信仰萨满教。祭天,祭神,祭祖先时,以猪和猪头为祭品。宰杀前要往猪耳朵内注酒,如猪的耳朵抖动,则认为神以接受,就可以宰杀了,俗称“领牲”。

7.朝鲜族

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多聚居于吉林延边朝鲜族自治州。他们在服饰妆扮、生活起居、文体活动等方面都独具特色。

朝鲜族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每逢节假日和喜庆日,朝鲜族群众就会载歌载舞,欢腾雀跃。不论男女老少,不仅都能唱会跳,而且还都十分酷爱传统体育活动。

老人在家庭和社会上处处受到尊敬,儿孙晚辈都以照顾体贴祖辈为荣。晚辈不能在长辈面前喝酒、吸烟;吸烟时,年轻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则便被认为是一种不敬的行为;与长者同路时,年轻者必须走在长者后面,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须向长者恭敬地说明理由;途中遇有长者迎面走来,年轻人应恭敬地站立路旁问安并让路;晚辈对长辈说话必须用敬语,平辈之间初次相见也用敬语。

喜欢食米饭,擅长做米饭,用水、用火都十分讲究。各种用大米面做成的片糕、散状糕、发糕、打糕、冷面等也是朝鲜族的日常主食。咸菜是日常不可缺少的菜肴。朝鲜族泡菜做工精细,享有盛誉。

有吃狗肉的习俗。常用一种叫“麻格里”的家酿米酒来招待客人。

餐桌上,匙箸、饭汤的摆法都有固定的位置。如匙箸应摆在用餐者的右侧,饭摆在桌面的左侧,汤碗摆在右侧,带汤的菜肴摆在近处,不带汤的菜肴摆在其次的位置上,调味品摆在中心等。婚丧、佳节期间不杀狗、不食狗肉。

8.其他民族的习俗忌讳

彝族的禁忌:禁食狗、马、熊等动物的肉;过年三天内禁忌新鲜蔬菜进屋,否则对祖先是最大的不敬;妇女忌食难产而死的家畜之肉;禁过年七天内推磨,不然会使家境贫困;忌用餐后把汤匙扣于碗盆的边沿上,因这是给死人敬食的方式。忌讳女人跨过男人的衣物,更不能从男子身上,头上跨过。忌讳女客上楼。忌讳妇女送自己的首饰、衣物给别人,否则会影响生育和孩子的顺利成长。

傣族的禁忌:忌讳外人骑马、赶牛、挑担和蓬乱着头发进寨子;进入傣家竹楼,要把鞋脱在门外,而且在屋内走路要轻;不能坐在火塘上方或跨过火塘,不能进入主人内室,不能坐门槛;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用脚踏火;忌讳在家里吹口哨、剪指甲;不准用衣服当枕头或坐枕头;晒衣服时,上衣要晒在高处,裤子和裙子要晒在低处;进佛寺要脱鞋,忌讳摸小和尚的头、佛像、戈矛、旗幡等一系列佛家圣物。

佤族的禁忌:不能骑马进寨,须在寨门口下马;忌别人摸头和耳朵;忌送人辣椒和鸡蛋;忌任意进入木鼓房;忌讳送给少女装饰品;忌讳客人在家里坐妇女坐的鼓墩或数钞票;若门前放一木杆,说明家里有病人,忌外人进入。女性不准随便乱抓男性的头发,男性不能触女性的脚;忌讳别人摸自己的头和耳朵。

苗族的禁忌:做客的时候不能去夹鸡头吃。客人一般也不能夹鸡肝、鸡杂和鸡腿,鸡肝、鸡杂要敬老年妇女,鸡腿则是留给小孩的。忌跨小孩头顶,否则孩子长不高。禁忌妇女与长辈同坐一条长凳。忌杀狗、打狗,不吃狗肉;不能坐苗家祖先神位的地方,火炕上三角架不能用脚踩;不许在家或夜间吹口哨;不能拍了灰吃火烤的糍耙;嬉闹时不许用带捆苗家人;遇门上悬挂草帽、树枝或婚丧祭日,不要进屋;路遇新婚夫妇,不要从中间穿过等。

哈萨克族的禁忌:年轻人不准当着老人的面喝酒,不准用手乱摸食物;绝对不准跨越或踏过餐布,不准坐在装有食物的箱子或其他用具上。忌讳当面数主人家的牲畜;不能跨过拴牲畜的绳子,也不能骑马进入羊群;忌讳别人当面赞美自己的孩子,尤其不能说“胖”,认为这样会给孩子带来不幸;忌客人在家门口下马和骑快马到家门口下马;忌食猪肉、狗肉、驴肉、骡肉和自死的畜禽肉及动物的血。

瑶家的禁忌:忌用脚踏火炉撑架;忌在火炉里烧有字的纸张;进入瑶家忌穿白鞋和戴白帽,因为象征丧事;忌坐门槛;穿草鞋不能上楼;不能坐主妇烧火的凳子;到木排上,忌“伞”,言及“雨伞”时,要说“雨遮”,因“伞”与“散”谐音;遇人伐木时,忌说“吃肉”、“死”之类不祥之语等。绝大部分瑶族禁食猫肉和蛇肉。瑶族祭神,忌用狗、蛇、猫、蛙肉。

羌族的禁忌:妇女分娩时在门外挂枷单或背兜,忌外人入内;家有病人时在门上挂红纸条,忌外人来访;不能跨火塘或用脚踩三角架,也不能在三脚架上烘烤鞋袜衣物;忌坐门槛和楼梯;饭后不把筷子横在碗上,也不能倒扣酒杯。

布依族的禁忌:到布依族人家做客,不得触动神龛和供桌,火塘边的三脚架忌讳踩踏。布依族习惯以酒敬客,客人或多或少都应喝一点。布依族村寨的山神树和大罗汉树,禁止任何人触摸和砍伐。布依族送礼必须送双数。

民族礼仪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民族传统体育;体育竞赛;礼仪文化

中图分类号:G85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7116(2013)04-0120-04

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凝聚与洗礼,屹立于世界民族文化之林,展现出交融汇通的独特生命活力。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根源于传统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在体育赛事中,维系着每个程序的衔接,支撑着体育赛事的整体秩序,被代代相传继承和延续下来,载负着许多独特的文化理念,是民族特有的文化标志。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西方体育文化的冲击,加之缺乏本土化的传统礼仪文化的继承与宏扬,使中国的传统体育竞赛礼仪出现断裂。通过对其内涵、特征、作用等进行系统研究,将为建构民族特色的传统体育竞赛礼仪及促进世界文化的多元化发展起到积极作用。

1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内涵

礼仪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受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范性且被人们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在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代代相传,不断整合的发展过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其神韵和风采让世界人民喜闻乐见并广为推崇。中国素有“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之称,人类在最初的繁衍生息过程中就已植入礼仪文化的基因,形成古老的传统文明。“礼”者即尊重,尊重他人尊重自己,反映一个人的道德水平;“仪”者是表现形式,礼仪就是一个人内在道德水平的外在表现。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文化是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礼仪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在社会生活中受风俗习惯、等因素影响而形成的具有一定规范性且被人们广泛遵守的行为准则,是人类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

综上所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主要指人们在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交流中,所表现出来的相互尊重、亲善友好的文化形态,它所蕴含的文化内涵应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等方面。站在最外层的是物质文化层面,如参赛运动员所穿的民族服装、竞赛所使用的器材等;制度文化层面处于中间,是以参赛选手的行为规范为表现形式,如武术比赛的竞赛规则,限定着运动员比赛时的各种行为;精神文化层面是最内一层,是以参赛运动员对民族传统体育的理解、对参与比赛的价值观为主要体现,如武术套路比赛所倡导的“天人合一”、“刚柔并济”。物质文化是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基础,制度文化是其长期发展演变的结果,连接着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对精神文化起到重要的导向作用。

2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特征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集对抗性、技巧性、竞技性、表演性于一体,在近千年的发展历程中积累了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中华民族的一颗璀璨明珠,广受人民的喜爱。人们常常在观赏激烈竞赛中,会感受到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矫健、优雅、剽悍、婉柔、神秘、惊险及交融等美的享受,同时会深刻感悟到竞赛中折射出中华民族“和合”的礼仪魅力。

2.1 竞赛礼仪与现代社会相适应

总体而言,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是一脉相承的,它建立在民族生活方式、风俗习惯、、节庆习俗等文化基础上,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进步、生存环境的改变、文化背景的影响,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会有所变化,在历史不同阶段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从武术竞赛礼仪来说,在古代,徒弟拜师学艺时要向师父行跪拜礼,同门师兄弟之间以及与其他武林同道之间见面时大多都是拱手或作揖来表示问候,武林中人切磋技艺前或切磋技艺后要互相行礼,传达一种“以武会友”的武学精神。现代社会抱拳礼是武术规则中国内外一致采用的具有代表性的礼法。这一礼法是由中国传统“作揖礼”和少林拳的抱拳礼(四指礼),加以提炼、规范和统一得来的[1]。

2.2 竞赛礼仪与民族精神相融合

民族精神是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民族意识、民族性格、民族情感等,是一个民族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的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共同生活、共同发展的核心。竞赛礼仪充分体现了民族的节操、气度、风范,彰显民族性格。如舞狮比赛,各参赛队应遵循竞赛礼仪,举首、提足、敬礼、叩拜等动作必须先左后右,参神、迎宾、巡游也要求按一定的程序,这些礼仪规范,使参赛队员之间形成一种和谐友好、相互礼让、相互尊重的氛围,共同传承礼仪文化的内涵,同时也彰显了民族精神。

2.3 竞赛礼仪与“贵和谐”相一致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核心是以仁释礼,表现出“中庸为本,温良恭险让”的民族体育精神及“以和为贵”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理念,反映出中华民族相互尊重、恪守信用、公平竞争的价值观。作为习武之人,特别强调“文以德彰,武以德显”。如在擂台比武中,每个人所处的民族、信仰、习俗、个性的不同,就可能出现各自的特点,存在一定的差异,但各门各派都认定:“功夫有限,仁者无敌。”所以在比赛中,要做到“尚德不尚力,重守不重攻。”习武者首先要以德服人,以德慑人,在比赛中才可以施展武功,制服对方,而不应单凭武艺,无视礼仪,使对方致残致死。所以在民族传统体育竞赛中,需要理解他人、体谅他人、宽容他人,不过分计较比赛得失,才能增进感情、融洽人际关系、多方面地促进民族传统体育竞技化的和谐发展。

2.4 竞赛礼仪因时展而变异

时代性是指民族精神在其历史演化中所体现出的时间性特征,亦指其与时俱进的根本性质。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是对传统习俗的不完整复制,由于在发展的过程中受到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文化内部新旧因素在矛盾中不断分化整合,通过变异、淘汰、更新,由旧的平衡转化为新的平衡,或者通过对外来体育文化因素的吸纳、交汇,使原有的体育文化传统结构发生某种程度的改变。如“女真射柳”承契丹之俗,是宗教与民俗结合的产物,女真人笃信萨满教,在巫祭的仪式上,把箭放在最显赫的位置,并对着神箭诵诗求福,以保平安,无论在官方或民间的祭天或其他祭祀仪式上都要进行骑射活动。其官方的规制为:凡重五日拜天礼毕,在毬场插柳两行,参射者以尊卑为序,各以帕系一柳枝上,于离地数寸,削去青皮为的;每射,擂鼓助兴[2]。射柳活动于两晋南北朝时期由鲜卑、匈奴等北方民族传入内地,直至清中叶仍十分盛行。时至今日,射柳活动中的礼仪活动已发生重大变异,射最早是儒家的六艺之一,有丰富的礼仪内含,作为礼,它是庄重的,作为战争手段它又是残酷的。随着近代西方坚船利炮的侵入,弓箭作为一种武器,渐渐退出了军旅战事,作为一种礼仪的文化,射礼早已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外。

3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人际交往的日益频繁,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已逐渐脱离了远古时代“事神致福”的作用,而慢慢成为一种人际交往中尊重他人及健全自身人格的道德修养。它在民族体育赛事的发展过程中维护着整个活动的秩序,美化运动员的形象,增强民族的凝聚力,促进人际交往的和谐发展。

3.1 竞赛礼仪是竞赛价值的准绳

从社会价值判断方面,确定人的体育竞赛礼仪行为是否符合“礼”的规范、“仁”的精神,在儒家礼学看来,言行举止一定要与“礼”——既成的社会等级名份、成文及不成文的传统观念相吻合[3]。在竞赛礼仪中的“仁、义、礼、信、勇”是参赛者实现自我的“价值”准绳,是让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西夏时就有关于在相扑竞赛个别法律责任的立法保障,同时,也作为一种竞赛礼仪保存在比赛之中。《天盛改旧新定律令》中载:诸人相扑而致死者,以相扑不死人之法而大意无理之,徒三年。若曰他人相扑,有故意指使者,使相扑者致死,则令相扑者徒年,相扑者以从犯法判断[4]。这条律令是目前发现仅有的有关相扑竞赛规则的文献。从记载中我们也能看出古代这些少数民族所进行的竞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良的现象,难能可贵的是政府对运动员参加比赛提供人身安全的法律保障,有“相扑不死人”的法律依据,同时也强化了比赛礼仪的教育。

在竞赛礼仪中,“公平公正”、“重信守义”是裁判员实现自我的价值准绳,是让比赛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如抢花炮比赛中,裁判员出示黄牌,是一种劝阻、劝告运动员不能再有非体育道德行为、严重犯规和暴力行为的出现,否则将受到更为严厉的处罚。裁判员的公正执裁,理礼兼备,对运动员、教练员和观众都是极好的礼仪示范。

3.2 竞赛礼仪是道德知行的途径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注重对人的教化和规范日常的行为道德。“知行”是道德修养的起点和基本途径,在传统体育竞赛礼仪规范学习和演示的同时,要引导社会成员知仁、循礼、行义。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传播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赛事,其传播过程不仅能满足人们对体育的需求,而且也在影响着人们的观念,净化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操,在进行健身教育、道德教育、娱乐教育的同时培养人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增进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文化修养。我国历来祟礼敬德,习武之人也是如此。所谓武德,就是从事武术活动的人在社会活动中所应遵循的道德规范和所应具有的道德品质[5]。《左传宣公十二年》提出“武有七德”,即“禁暴、戢兵、保大、功定、安民、和众、丰财”。武德礼仪对于习武者的重要性在习武前就有体现,所谓“未学武前先学礼,未习武前先习德”。否则,“练功不修德,必定要着魔”,少林即严正宣告:“有技无德者,非少林之徒!”并谆谆告诫武僧:“功成之后莫轻使,持技欺人忘德行。”这充分表明习武之人从来不从纯武艺的角度去看待武术,而总是将武术技艺与礼仪道德紧密联系在一起,从而在比赛中实现自己的价值。

3.3 竞赛礼仪是民族形象的体现

中国自古就有“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之称,衣冠、礼仪是中国的君子们所追求的个人形象。它包括表象与内在两个方面:表象形象是通过语言、行为、服饰等显现出来的视觉形象;内在形象则是修养、气质、人品、素质等组成的品格形象。其中表象形象即视觉形象是品格形象的外在体现,只有把二者紧密结合,融于一身才能树立良好个人形象。运动员在赛场上塑造的体育形象,不仅代表了个人的形象,往往也被等同于一个群体、一个民族的形象。通过运动员文明的语言、优雅的行为、得体的服饰,美化的不仅是运动员个人形象,同时也美化了其代表的群体、民族的形象。

3.4 竞赛礼仪是对外交流的窗口

随着社会的发展,体育市场化运作,我国民族传统体育参与到国际性、职业性的体育赛事中,而礼仪在此时此刻尤为重要,运动员在竞赛过程中不仅仅是技能的比赛,而且是中国人的代表,他们的言谈举止,更多是体现民族的精神面貌和文化素养,它在一定意义上反映出一个国家的文明程度、文化状况和社会风尚。通过民族传统体育比赛,增进我国与世界的友谊和交流,有利于我国的对外开放,有利于展现中国礼仪之邦的风貌。这种做法在汉朝时就已经得到充分运用,汉朝不但按期举行角抵比赛,而且还将角抵作为礼仪接待当时的匈奴、乌孙等客人。《汉书·张骞传》载:“是时上方数巡狩海上,乃悉从外国客,大都多人则过之,散财锦赏赐,厚具以饶给之,以览示汉富厚焉。大角氐(抵),出奇戏诸怪物,多聚观者,行赏赐、酒池肉林,令外国客遍观各仓库府藏之积,欲以见汉广大,倾骇之,及加其眩者之工。而角氐奇戏岁增变,其益兴,自此始。”这里大概描述了汉武帝时为了在匈奴、乌孙等国面前夸耀,大陈角抵戏的情况。

4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传承与推广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以中国传统文化为背景,经历了漫长的历史,已经形成独具特色的中国本土礼仪文化形态。在全球一体化的趋势下,人民生活节奏加快,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也面临着巨大挑战,如何更好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加快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推广的步伐,使其更生活化、普遍化是我们急需解决的问题。

4.1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传承

1)注重竞赛礼仪内涵的挖掘与整理。

自从西方体育文化进入中国以来,迅速在华夏大地传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使得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出现断层,但是西方体育竞赛礼仪却明显不能满足中国民族传统体育的要求。这也使得我们在传承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时,应把中华民族传统体育中崇尚礼让、与人为善、以德服人、平和的精神内涵传承下来,不仅应用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还要拓展到现代体育比赛中,使其真正本土化,成为中国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2)处理好传承与创新的科学融合。

“礼尚时宜”很好诠释了礼仪文化的时代性,也为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继承指明了方向,不是返璞归真原汁原味的“乡土”继承,而是以世界文化多元化为视角,以现代社会的思维方式为价值取向,借鉴世界各国优秀的礼仪文化,融入到民族传统体育礼仪理念中,以开放的思维、创新的形式打破禁锢,重新建构符合国际惯例、具有民族特色、适合我国国情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使其既能体现民族文化内涵,又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要。

3)完善竞赛礼仪的规范性与可操作性。

如果把法律看成是一个国家的硬性规定的话,那礼仪则是一个国家的软性约束。因此在完善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时候要从规范化入手,切实考虑其可操作性,制定出易理解、易接纳、易推行、易操作的民族体育竞赛礼仪规范,充分体现出传统的仁爱、以人为本、中庸和谐的文化理念。

4.2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的推广策略

1)扩大媒体和网络的宣传。

随着经济发展、科技的进步,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生存的大环境发生了明显变化。因此,在宣传方式上不能因循守旧,要充分利用媒体,如电视、网络及报刊杂志等大众传播工具,采用容量大、费用低、时效快的多渠道宣传方式,加快对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传播速度、扩大其影响、促进其交流。

2)增强竞赛礼仪文化的保护。

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不仅是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的要求,也是世界文化多元发展的需要。我们应该借助国家政策的支持,积极主动实施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全民路线,切实担负起保护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职责,加强与各部门的沟通合作,动员、鼓励、吸纳社会成员广泛参与,与各科研所、学校等相互合作,明确职责、形成合力,建立完善的运行机制。加大对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的支持,进而实现民族传统体育礼仪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3)提升裁判员、教练员、运动员的礼仪素养。

裁判员的公正执法,理礼兼备,是保证民族传统体育竞赛顺利进行的重要因素。教练员的道德品质、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运动员在比赛过程中所表现出的礼仪素养。因此,要求裁判员、教练员必须认识礼仪文化的重要性,时刻起到言传身教的作用,使运动员真正体会到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的精髓。运动员也要积极学习礼仪文化知识,深化对竞赛礼仪文化内涵的理解,提高自身礼仪文化的素养。

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内容包括物质技术层面、组织制度层面以及思想价值层面,在比赛过程中呈现出很强的生命力,彰显“道德教化”、“齐之以礼”的文化精髓。体现出传承性与时代性、易变性与相对稳定性、多样性与差异性、操作性与规范性、独特性与人文性等特征。同时具有规范行为、相互尊重、美化形象、促进关系和谐等作用。在传承与保护竞赛礼仪文化的过程中,应采取多种途径,扩大对其宣传。同时,加大对运动员、裁判员、教练员礼仪素养的培训力度,使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竞赛礼仪文化走向健康的发展道路。

参考文献:

[1] 华桦. 礼仪在现代武术中的运用[J]. 湖北体育科技,2011(5):14-17.

[2] 元脱脱. 金史[M]. 上海:中华书局,1975:826-827.

[3] 张杰,曹莉. 中国传统体育礼仪研究[J]. 体育文化导刊,2009(2):148-158.

民族礼仪范文第3篇

一、宣传文明礼仪,做到环境育人

我校在各楼层开辟了“民族风情长廊”,专门介绍朝鲜民族的历史人物、名言警句、传统风俗,营造出浓厚的民族教育氛围,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魅力。进入校园,学生就会被“民族风情长廊”里的图片深深吸引。这里有朝鲜族婚礼、花甲宴的照片,有端午节、春节风俗的照片,还有精美的朝鲜族特色美食照片,每幅照片都配有精彩的文字介绍。照片中的人们穿着五彩缤纷的民族节日盛装,让人赏心悦目,美不胜收。开辟“民族风情长廊”是我校积极探索德育活动与民族礼仪教育有机结合的创新之举,对营造浓厚的民族教育氛围,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起到了潜移默化的作用,收获了环境育人的良好效果。

二、课堂教学渗透,达到全员育人

学校的德育工作不能局限于德育活动中,更应该在课堂上进行渗透,使得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从而达到全员育人的目的。课堂教学是文化传递和文化整合的重要组织形式。因此,在课堂教学中融入民族文化礼仪教育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以教研组为单位,每年开展一次每位教师一节“民族教育特色课”活动,要求教师结合各自学科的教学特点,把朝鲜族民族特点、民族风情、民俗习惯等自然融入教学环节中,还可以通过朝鲜族历史文化教育,进行爱国主义和民族意识教育,努力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如在汉语课上,师生共同搜集展示具有朝鲜民族特点的图片和实物,以《我爱家乡的……》为主题进行写作练习;在数学课上,以朝鲜族传统民俗游戏《圈舞》为导入,引领学生进入了“圆”的知识之中;在英语课上,教师巧妙设计具有朝鲜族文化元素的课件,既激发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增强了课堂教学效果,又融入了民族文化礼仪教育。

三、主题班会融入,激发自豪情感

学校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特点,结合朝鲜族传统礼仪开展系列主题班会,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三年级以“告别不文明行为”为主题,通过童谣朗诵、表演、舞蹈、小品、文明礼仪模特队等喜闻乐见的形式,培养低年级学生从小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行为习惯;五年级以“我们的约定”为主题,说出自身存在的不文明行为、不文明语言、不礼貌作为的具体事例,与同学、老师、父母约定与自己过去的不文明行为告别,做一名优秀的朝鲜族少年;六年级以“文明礼仪与我们同行”为主题,通过观看短片谈感想、讲故事、小品、民族礼仪知识竞赛等形式,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到传承民族礼仪,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性,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四、开展教研活动,融入传统教育

学校每学期、每个教研组要组织开展一次以民族礼仪教育为主题的教研活动,以此弘扬民族文化、传承民族美德,将教研活动融入传统教育。

(一)组织“挑战金钟”活动

我们组织高年级学生开展以民族常识为内容的“挑战金钟”竞赛活动。竞赛题目突出了民族性和知识性,内容包括:民族传统美食(如大酱、辣白菜、米肠、打糕、冷面等)、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冬至等)、传统礼仪(如说话、待客、用餐、走路等)、传统民俗活动(如秋千、跳板、摔跤、花牌、放风筝等)、民族音乐(如《阿里郎》《道拉基》《难逢歌》等)、民族乐器(如洞箫、短箫、大琴、玄琴、长鼓、圆鼓等)、民族舞蹈(如长鼓舞、顶水舞、扇子舞、农乐舞等)、民族名人(《中国人民进行曲》曲作者———郑律成等)。竞赛的形式有选择题和填空题两种。在选择题环节中,答错者被淘汰后经过老师或学生之间的猜词条游戏可以复活,复活的机会有两次,猜对几个词条就能复活几个人;在填空题环节中,让学生将学过的朝鲜语的成语、谚语进行填词,在规定的时间内答多者胜。“挑战金钟”活动调动了学生和教师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了团队精神,激发了学生对朝鲜语言的学习兴趣。

(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以朝鲜族传统礼仪体验和传统美食制作体验为内容组织高年级开展综合实践活动。朝鲜族是崇尚礼仪的民族,有严格的礼仪规范,但散居地区的朝鲜族学生对朝鲜族礼仪规范的认识逐渐淡化。为了改变这种现象,我们在教研组活动中融入了朝鲜族传统礼仪体验活动。一是让学生学会朝鲜族文明用语,如上课用语、师生用语、与长辈交流用语等。二是朝鲜族行大礼的体验活动,现场两名男女生各自示范后,全体学生分成几组,分批进行体验。三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与自己日常生活、学习密切相关的校园礼仪、家庭礼仪、社会礼仪等方面的知识,使学生既学会了朝鲜族传统礼仪,又养成了良好的行为规范。为了让学生了解朝鲜族传统美食,学生全员体验朝鲜族美食制作过程。把学生分成三个组,一组制作辣白菜、萝卜泡菜、圆白菜泡菜、茄子泡菜、黄瓜泡菜等各种泡菜;二组制作朝鲜族传统煎饼;三组制作紫菜包饭。教师事先准备各种食材,现场示范后,学生亲自动手制作。虽然条件简陋,但学生的积极性很高,每个学生都踊跃参与。通过传统美食制作体验活动,学生不仅学到了朝鲜族传统美食的制作方法,还感受到亲自动手带来的收获和喜悦。

(三)组织低年级童话剧表演

低年级教研组以1~3年级学生为对象,排练儿童童话剧。童话剧以人与动物们怎样和谐相处为主线,以表演朝鲜族童谣、民谣、舞蹈、乐器等形式,完美的演绎了在快乐的童话世界里,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丽童话故事。其中,有机融合了朝鲜族传统节日里的饮食和礼仪文化。在剧中有动物和人们一起过中秋节的场面,家家带上用新谷米制作的打糕、松饼和米酒等朝鲜族特色菜肴,一边载歌载舞欢庆丰收的喜悦,一边围坐在一起共进美食,又融入了与长辈用餐的传统礼仪教育。

五、学好生活礼节,培养良好习惯

朝鲜族同胞在日常生活中非常注重礼节,素有东方礼仪民族之称,其一言一行都体现着我们民族特有的礼仪素养。如用餐礼仪———尊敬长辈,言语礼仪———文明谦让,行为礼仪———孝顺有涵养等,这些礼仪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要求朝鲜族学校的学生在全面了解的基础上,还要通过实际训练施行礼仪规范的养成教育,纠正违背规范的言谈举止,以达到良好的教育效果。因此,在日常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采取课堂讲授的方式,还要采取模拟训练的方式,以学生中发生的真实事例进行评价纠正,使学生既明白“理”(道理),又能训练“仪”(礼仪),学练结合,以练为主,引导学生自觉践行。同时,民族礼仪教育还要结合“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严格要求,使二者相辅相成,逐渐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民族礼仪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传统礼仪;现代礼仪;礼仪之邦;尊敬长者;尊贤用贤;仪式适宜;礼貌待人;仪容有整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中国有着完备的礼仪体系,礼仪文明渊源流长,深入人心。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

古人有言:“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故称华”。之所以有如此高的评价,究其原因是中国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许多优良的道德规范。在人际交往中所形成的礼节仪式及生活准则,有着一种独特的文化内涵。礼仪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财富,对中华民族良好的精神素质及其修养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中国的文明曾在几千年间影响着东方世界,中国因被称为“礼仪之邦”而备受世界瞩目。

一、尊敬长者。

在中国古代,礼仪最初是为了适应当时社会各方面的需要,从宗教制度、贵贱等级关系中衍生出来的。因而带有那个时代的特点和局限性,但它仍具有现代价值。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所以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社会上尊敬长辈,不仅仅是因为老人阅历丰富社会经验积累的多,更多的是他们是创造社会文明的先躯。孟子说:“养老尊贤,俊杰在位,则有庆。”尊老,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古代的敬老,并不仅只是停留在思想观念和说教上,也并不仅止于普通老百姓的的生活中,而是从君主、氏族到整个的官绅阶层都形成了一套敬老的规矩和养老 “礼治”。《礼记》记载:“古之道,五十不为甸徒,颁禽隆诸长者。”古人对于同长者说话时的语音、语调、语速也做了明确的要求,如《养蒙便》说:“侍于亲长,声容易肃,勿因琐事大声呼叱。”干部孔繁森不孝顺父母者不交,不爱父母兄弟者不交。“常回家看看”这句话的广为宣传,也体现了中国社会对亲情的重视,任何行态的社会,都需要尊敬老人,应尽量考虑到为老人带来温馨,为老人创造方便条件。

二、尊贤用贤。

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一种历史要求。士者国之宝,儒为席上珍。古时有唐太宗任用平民魏征,有著名典故“三顾茅庐”家喻户晓。尊贤用贤,从古至今被视为国家安危的决定因素,平时不敬贤,到了紧急关头贤才不会忧国忧天下之民,更不会采取任何措施有所行动。现代社会面临着全球化,既有机遇又有挑战,国与国之间竞争激烈,归根结底是人才间的竞争,人才的竞争为国家的发展创造奇迹。得贤得人民者得天下。现代社会人际交往呈现其多样性和复杂性,一些有能力的人因为不能适应新型的人际交往方式而未能被任用,而一些只懂阿谀奉承的小人反而在得到重用,如果长此以往让有识之士未能发挥其才干,对国家长远发展是极其不利的。好在新一代中国领导层已经意识到诸多不良社会现象对国家未来发展的不良影响,并下决心要加以解决。今天,我们提倡发扬古代的尊贤用贤,就必须赋予其现代新人才观的内容,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不论平民与贵贱,更要赋予其科学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充分发挥贤人之才,为国家发展做出贡献。

三、仪式适宜。

我们说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合适的形式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情感。如:为了纪念伟大诗人屈原,在端午节那天人们会吃粽子、赛龙舟;中秋全家围坐在一起吃月饼、赏月是与嫦娥奔月、吴刚伐桂的神话联系在一起的。坡的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更是表达了中秋佳节对亲人朋友的思念之情以及美好祝愿;春节时,无论远在何方都要回家和亲人一起守岁、吃年夜饭、燃放爆竹辞旧迎新;元宵节吃汤圆,寓意团团圆圆。一些传统节日已被我国政府申为文化遗产,成为保护对象,并在外国有扩散与我们同欢乐。但是,每年春节老百姓欢度佳节时,由于大量燃放烟花爆竹而导致空气质量变差,甚至于引发火灾导致人员伤亡。中秋、端午传统节日过度包装传统食品,或借机被要求请客送礼等现象让普通老百姓非常反感。我们说在这过程中应把握好“度”,遵循适当得当原则,不要把节日过于经济利益化,把文化的内涵抛之九霄云外。让我们在欢庆佳节的同时,不要忘了传统节日的美好寓意。

在传统仪式中,“婚丧嫁娶”历来为老百姓重视,但把美好的婚礼仪式当成变相炫富甚至是敛财的渠道的人,实在让人唾弃。怎样让婚礼既能留下美好回忆又能不铺张浪费,既遵循传统仪式的庄重又体现现代人的节俭,是年轻人在举办婚礼时需要认真考虑的事。社会上有那么一些人,老人在世时不懂关心照顾,老人去世时却想通过大操大办来弥补自己的愧疚。现代人在遵循传统仪式的同时,更应深刻领悟传统礼仪“百善孝为先”中“孝”的精神内涵。

四、礼貌待人。

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自古以来与人为善、笑脸相迎、礼尚往来、言辞有礼都是我们为人处事的基本原则。

1 、与人为善

与人相处,善字当先,真诚必不可少,出自内心的诚于中而形于外。待客要来有迎声,问有答声,走有送声。服务行业更是要做到五声即:问候声,招呼声,道歉声,感谢声,道别声。杜绝四语:蔑视语,烦躁语,否定语,斗气语。在与人相处时注意各民族间的文化差异,尊重对方的立场、习俗、信仰、忌讳。所谓:“不责人之所不及,不强人之所不能,不苦人之所不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待人以礼,言语谨慎,好言难得,恶语勿施,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缛节。

2、礼尚往来

《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我们所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机联系的整体,无时不刻都要与他人打交道。而礼尚往来是人们交往的一种重要方式,礼品既是社交的纽带也是人品的延续。送礼能促进人际交往,加深友谊,联络感情,馈赠这种形式也是人际交往的主要方式之一。随着商品时代的崛起,人们追逐名利的加深,形成了送礼纠结,形式五花八门,别具匠心,把它的本意扭曲淡化甚至错误化了。我们古人讲究送礼注重情意,礼品是情意的载体而不是商品,情意是无价的。所以古人又说:“千里送鹅毛,礼轻情意重”。这正是强调了礼品的情谊性,淡化了功利性。礼尚往来还因随时避俗、因时因地、因事因人而异。

3 言辞有礼

语言是人们思想、情操和文化修养的一面镜子。古人所谓:“修辞立其诚,所以居业也”。相见道好,偏劳道谢,托事道请,失礼道歉化干戈为玉帛。言辞有礼,除了应遵守相应的礼貌礼节习惯外,善于使用敬语既是礼貌的基本要求,也是美好心灵的体现。简单的五句十字:您好!请!谢谢!对不起!再见!学会这些最基本的礼貌用语就能体现社会文明程度的提高。与人交谈时,用语讲究礼貌礼节,能适应对方普遍存在的渴望尊重的需求,能增进双方的了解和感情,为交流合作、和谐相处创造融洽的气氛,更为成功的交往打下良好的基础。

五、仪容有整。

“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包括容貌、姿态、个人卫生和服饰。人们着装要清洁整齐,仪容大方。“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坐如钟、行如风、站如松。站姿,体态美的起点;坐姿,高雅仪态的的表现;走姿,动态美的展示;表情,内心世界的窗口;肢体语言,举手投足皆潇洒。细节决定成败,结果说明一切。而谈到服饰,我们国人更是对其了如指掌,中华服饰是与中华礼仪一样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如独具民族特色的汉服,汉服文化,博大精深,体系完备,悠久美丽,是中国不可多得的一大瑰宝。汉服明显别于其他民族服饰,给人一种简单、纯朴、洒脱飘逸的感觉,线条柔美,朴素平易,便于劳作。至今在一些重要场合或纪念活动、民俗节日、祭祀仍能看到汉服的身影。仪容有整特别强调“得当适当原则”,一个人的美是其形体美、服饰美、容貌美和姿态美的综合体现,是内在美和外在美的统一,是动态美和静态美的结合,也是自然美和社会美的综合。那些盲目追求时髦,或是将西方服饰礼仪生搬硬套到中国人身上的做法,只会不伦不类,引人耻笑。我们的一些明星在西方国家走红毯时,穿着体现中国传统美元素的礼服时,往往能获得西方人由衷的欣赏和赞美。关于仪容,总理也早已教导我们“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头容正,肩容平,背容直,气象勿傲、勿暴、勿怠。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六、不学礼,无以立。

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说过:“不学礼,无以立”。他把“礼”作为治国安邦的基础。著名思想家颜元说:“国尚礼则国昌,家尚礼则家大,身尚礼则身修,心尚礼则心泰”。从古至今,我国一直在继承和发扬“温·良·恭·俭·让”之五德并谦逊客让,以礼律己,以德待人。古人有云:“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而后知荣辱”。中国人也一直以勤劳节俭著称。古时《三字经》中就有:“香九龄,能温席,融四岁,能让梨”。其次“三纲五常,不容紊乱。”礼仪是一种文化,是文化就有纵向的传承和横向的借鉴和融合。随着世界全球化步伐的不断加快,经济、文化高速碰撞融合的大背景下,西方文化大量涌进中国,使我国不断受到西方礼仪的冲击,我们在与西方礼仪融合时要合理有效的取其精华,去除糟粕。不可否认,当今国际通行的礼仪是西方礼仪,出现这种现象的深层原因在于西方人价值观的统一,在于西方人对自身文化的高度认同和深刻觉悟。对照我们与西方社会的礼仪状况,我们与西方的差距是明显的。所以,我们不仅仅要借鉴它的形式,更应当借鉴其内在灵魂,建立起自己的自信和优越感,才能确立我们的感染力。但我们更要关注到传统礼仪之美,民族的复兴,不仅仅是实力的复兴,更是一种文化的复兴。振兴民族,复兴文化,虔于创新,勇于创新。同时将传统礼仪之美作为一种财富发扬光大

时至今日,现代礼仪与古代礼仪的宗旨没有太大差别,由于古代礼仪文化的糟粕所产生的不可低估的消极作用,我们忽视了传统文明这一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在舍弃那些为剥削阶级服务的礼仪规范时,应着重选取对今天有积极普遍意义的传统文明礼仪,。某一段时间内,社会、学校对礼仪养成教育不够重视,许多不文明行为亦有增无减。一般说来,社会上讲文明、讲礼貌得越多,这个社会便越和谐、安定。如果我们每个人都教养有导,礼貌待人,对事有节,生活中会多一些有序与文明。如把上述所举的例子加以改造、传承、创新,这对于我们修养良好的个人素质,协调和谐的人际关系,塑造文明的社会风气,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现代价值。礼仪,是全民的意识、全民的需要、全民的行为,它是一种精神文明。在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我们应立足与吸收民族文化中的精华,使传统文明礼仪古为今用,再加以创新,重编一套现代文明礼仪服务于现在和未来。

中国是古老的礼仪之邦,传统礼仪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 服务接待礼仪.云南人民出版社.2006年9月

[2] 大学生社交礼仪.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年5月

民族礼仪范文第5篇

本项目将重点研究民族文化元素在奥运礼仪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就如何解决在奥运礼仪服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等问题进行了探讨,找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切入点,希望能为奥运礼仪服装的设计提供理论上的借鉴和指导。

关键词:

奥运礼仪服装 民族文化 现代工艺

奥林匹克运动会简称奥运会,是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主办的包含多种体育运动项目的国际性运动会,每四年举行―次。作为全球最大的体育竞技比赛,奥运会带给世界人民的不仅是―场全面的体育盛会,更是一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的传统文化大融合的盛宴,而服装作为奥运精神文化传播的重要元素之一,往往会成为运动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奥运会服装可以深刻地反映出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程度以及国家意识形态。更重要的是,奥运会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缩影。

奥运礼仪服装作为这一活动中传播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之一,常规设计上应该注重将本民族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兼收并蓄,无论是色彩、廓形、面料还是工艺,都要将民族的精神本质渗透其中,找到全球化冲击下民族文化和大同文化的切入点,这是需要极巧妙的手法去实现的。

一 近3届奥运会举办国的礼仪服装概况

纵观历届现代奥运会,奥运礼仪服装与本国文化成功结合的典范不乏其例。最具代表性的莫过于近3届的夏季奥运会,即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服饰设计成为塑造民族文化的最佳范例。除了在服装中大力宣扬民族情感之外,雅典奥运会服装设计还很注重时代感的塑造,这些设计手法和设计理念,都值得我们认真体会和研究。

就2008北京奥运会我国的服装设计而言,它合理地吸取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营养,将东方古国的历史神韵与人文气质较好地融入了奥运会服装,向全人类展示了我们的民族审美取向、文化素养和传统精神,使中华服饰文化的历史底蕴能够更好地烘托出2008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一主题。

2012年伦敦奥运会的服装在历届中突破最大的,它在款式的选择上作出了很大的改变,具有浓郁的现代气息。

近3届奥运礼仪服装的设计发展都预示着未来奥运礼仪服装的设计更加趋向于民族文化与现代科技的结合。

二 民族文化元素在奥运礼仪服装中的应用

(一)民族文化精神在奥运礼仪服装设计中的传承与发扬

奥运会服装是一个民族文化精神的缩影。设计的目标是既要有民族意识、人文风采,又要体现时代风貌。与本国民族文化元素相结合一直是奥运礼仪服装的设计重点。还是以近3届的夏季奥运会,即2004年雅典奥运会、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2年伦敦奥运会为例。

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服饰设计成为塑造民族文化的最佳范例。勤劳智慧的雅典人民凭借着对自身民族文化的热爱,把传统民族文化的精髓用多种高科技手段展现于奥运会的舞台上。特别是在开幕式和闭幕式中,希腊传统的服饰文化都有传神表现:朴素庄重的多利亚柱式;精巧灵秀的爱奥尼亚柱式;以男女人体为基本形用整块四方面料制成的“chiton”等,穿在身上悬垂而飘逸,充分显示出希腊人民爱好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洒脱奔放气质,同时向全世界展示了希腊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图1)

就2008北京奥运会我国的服装设计而言,它合理地吸取了我们民族文化的营养,将东方古国的历史神韵与人文气质较好地融入奥运会服装。青花瓷,乱针绣绣出青花瓷。“青花瓷”系列设计灵感取自世界闻名的中国青花瓷器。中国传统乱针绣的运用形象逼真地再现了青花瓷的晕染效果。鱼尾裙的廓形设计凸显了中国女性的柔美曲线。青花瓷系列使用在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顺义水上公园和青岛等所有水上项目的颁奖仪式中。宝蓝,牡丹裙凸显民族风,宝蓝系列采用温润典雅的宝蓝色作为礼服主色,腰间饰有采用传统盘金绣制作的腰封,图案选用最具中国传统文化审美意趣和美好愿望的吉祥纹样――江山海牙纹、牡丹花纹,凸显了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民族风格。同时也向全世界人民展示了中国最高超的刺绣工艺。中式的立领配以西式的肩部设计尽现中国女性落落大方的高贵气质。身着宝蓝色礼服的颁奖仪式专业志愿者将会出现在体操、室内球类比赛和击剑等项目的颁奖现场。国槐绿,绿缎裙体现自然和谐,国槐绿系列丝缎礼服寓意蓬勃朝气的生命和郁郁葱葱的环境,体现了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美好愿望及坚守“绿色奥运”的决心。这些美轮美奂的设计向全人类展示我们的民族审美取向、文化素养和传统精神,使中华服饰文化的历史底蕴能够更好地烘托2008北京奥运会“绿色奥运、科技奥运、人文奥运”这一主题。(图2)

2012伦敦奥运会服装都出自伦敦皇家艺术学院一个学生设计小组之手。他们采用了代表皇室尊容的紫色和简单现代的款式,充分体现了伦敦奥运会口号:“激励一代人”表达的精神。(图3)

(二)民族文化元素与奥运精神的结合,以及在奥运礼仪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作为奥运会视觉识别系统之一的奥运会服装,应该同奥运会会微、奥运会吉祥物、奥运火炬、奥运奖牌保持视觉上的连贯性,成为文化、艺术、礼仪的服饰名片。奥运会服装应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应该具有浓郁民族特色和多民族融合意味;第二,应该是能承载中华之精神的符号;第三,应该既有鲜明历史特色,又可以传承历史,即“颠覆是壳,传统是核”。我们应该从色彩、款式、面料和工艺几个方面反复强调和深化服装的民族情感和文化底蕴。

1 服装色彩

服装色彩除了具有实用和审美功能之外,还是寄托民族情感的载体。通过色彩的运用,可以使民族的文化意义得到扩展和升华。服饰是诉诸于人视觉的,而色彩是视觉中最鲜明、最响亮的语言,所以色彩是服饰美的外在视觉体现。对于奥运礼仪服装色彩,可以从本民族色彩系统和色彩观念出发去寻找最适合的奥运会服装色彩符号体系。

2004雅典奥运会开、闭幕式,以及颁奖礼仪等服饰多采用了朴素纯净的自然色,体现希腊人民爱好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洒脱奔放气质。

2008北京奥运会的瓷白、宝蓝、槐绿至今令人难以忘怀。这都要得益于勤劳智慧的华夏祖先创造了令世界为之沉醉的色彩迤逦的丝绸,还有足以代表中国的瓷器等,显示了我们中华民族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中国人对色彩的探索、研究和应用已经有3000多年的历史,其成果在世界颜色科学史上占有相当位。故而北京奥运会的服饰用色更加大胆、丰富。

2012伦敦奥运会服饰选择了代表尊贵、神秘的紫色,作为贵族所爱用的颜色,紫色缘于古罗马帝国蒂尔人常用的紫色染料仅供贵族穿着,而染成衣物近似绯红色,亦甚受当时君主所好。在拜占庭时代,来自王族嫡系的皇帝会将“紫生”一字加于自己的称号,表明自己的正统出身,以别于靠其他手段获得王位的君主。紫色代表神圣、尊贵、慈爱,这正符合了英国辉煌的历史和现代的政治体制特征。

2016里约热内卢奥运会的用色,我们大胆地预测一下:巴西人热情奔放,崇尚自由,酷爱足球,向往海洋,所以在用色上估计会采用明媚的金黄色,清爽的亮白色,蓬勃的草绿色,纯净的海蓝色。

2 服装款式及廊形

就款式、廓形而言,传统审美观追求的是―种天然妙合、人衣一体的意境,是一种人与衣、人与自然、衣与自然三者之间微妙共处的和谐发展关系。

2004雅典奥运会,以男女人体为基本形,用整块四方面料制成的“chiton”等,穿在身上悬垂而飘逸,充分显示出希腊人民爱好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洒脱奔放气质,同时向全世界展示了希腊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

2008北京奥运会纵观中国传统服装造型,宽大舒展的服装风貌历来受到国人的青睐,而这显然是中国智慧在服装中具体构建的呈现。以迎合国人自然纯粹、飘逸洒脱的风格,体现出穿着者宽广的胸怀以及包容四海的气度。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为了使传统元素得到更具有时代感和时尚意味的应用,我们向一些国外优秀服装设计师借鉴一些成功经验:比如将中国化元素的非中国化运用和现代时装廓形与中国服饰元素互相融合等手法;例如廓形上保留极富现代感的造型,局部采用一些中国化的工艺以及装饰手法,打破基本固定的款式造型,成为整件服装的点睛之笔,其实质上就是将中华民族的典型式样、线条、色彩当作一种符号语汇,通过非传统的手法组合传统部件,构成一种古今交融、中西合璧的新型美,以寻求创新和突破之处,实现现代设计与传统民族元素的完美结合,或者在比较具有代表性中国韵味的廓形上加入一些异域风情的图案或装饰物,甚至选用打破传统思维的面料和色彩,使多种风格组合一起,把古老的服饰语言变得更为丰富多彩。

3 服饰图案

就图案而言,长久以来,服饰图案形成了其自身固有的精神内涵,往往通过纹饰就可以传达某种特定含义或美好愿望,意即“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因此服饰图案多具有一定的象征性、民族性和装饰性。作为奥运礼仪服装的图案,足以代表我们华夏人文精神的图腾只有中国龙纹和凤纹。在北京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领奖服上采用了变形的龙纹图案设计,十分醒目,受到了当时各国运动员的追捧和喜爱,竞相收藏,成为一个成功的设计典范。可能有人会提出疑问,设计点的重复使用是否会降低设计的原创性与新鲜感?其实不然,对一个或几个要素的再次利用,完全可以通过改变使用手段和方式。例如,色彩上的明度、纯度渐变使色彩感觉更加丰富;工艺上采用刺绣、镂空、抽纱等手法实现其肌理上的变化;在图案的形态上可以尝试各种与廓形及服装内部结构相适应的变形处理,使之有其义而无具形,这些都可以产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和效果。2008北京奥运会火炬手的服装就采用了明崇祯御赐龙凤袍上的凤纹与传统祥云纹相互结合生成。凤为百鸟之王,五行属火,是圣火的象征。金凤穿祥云,除了极具中国固有的美学神韵外,更是将和平、和谐的奥运理念贯穿于奥运的服装之中。所以选择传统纹样绝不是对固有文化的简单重复应用,而是对历史精髓的再造和创新。除此之外,图案种类方面,我们还有很多的选择,例如极具中国人文气质的传统绘画、中国瓷器上的青花图案、中国国粹京剧中的脸谱造型、中国少数民族的民族图腾和传统纹样,华彩纷呈、美不胜收。

(三)奥运服装设计中民族文化的传承与现代工艺的完美结合。

我国先秦古籍《考工记》中说道:“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衣”,可见工艺和材质是服装设计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具体到奥运会的各项大型活动,对面料和工艺的要求各不相同,既合理地应用适当的面料和工艺,同时又能把中国特色融入其中,更加要结合现代的高科技技术,使三者结合得相得益彰。

2004雅典奥运会礼仪服秉持一贯的民族路线,采用了经过减轻处理的,悬垂而飘逸的棉麻织物,充分显示出希腊人民爱好自由与无拘无束的洒脱奔放气质。

2008北京奥运会礼仪服一如既往选择的是丝绸,丝绸的特点是绸面光滑洁净,高责且雅致,拥有“料中之王”的美誉。因此,在礼服的面料选择上,使用了中国传统的织锦缎、丝绸等。工艺上可以采用刺绣、雕绣、扎染、镂空等各种手法,与现代的印染技术相结合,塑造平面面料之上的立体感观,表现出服装多层次的效果。

运动服所使用的面料要“因其所宜,精在体宜”,要考虑面料的物理性能是否符合要求。首先,要了解面料的力学性能,要求服材伸长性好,且伸缩性能也要优良,以配合运动员随着身体的运动而伸缩自如。特别是游泳服、赛车服、体操服等,更要考虑到这一点。

其次,还要了解面料的吸湿性和排湿,一般说来,感官上没有潮湿感的材料较符合要求。必要时,加入了吸湿性大的亲水纤维做成的材料。另外,还要注意面料的安全性能,尽量减少纤维加工过程中的处理剂残留,以避免对皮肤的伤害。直接接触皮肤的部分最好采用天然纤维,外层可使用合成纤维,

如睛/棉、粘/棉等机织、针织衣料等。同时,作为运动服的面料还应具备防污性、易洗涤性、速干性等特点。在工艺方面,运动服装主要以实用与功能性为主要出发点,款式尽量以简洁合体为主,目的是为了减轻运动员身体之外的负载,排除尽可能多的障碍,以取得最好的成绩。为了增加运动时的舒适性,可适当增加褶裥的使用,使之更符合人体的运动需求,这也是十分必要的。

三 未来奥运礼仪服装设计的发展趋势

在全球化和世界文化一体化的格局下,奥运礼仪服装必须在坚持体现民族精神和本土文化意识的前提下,海纳百川,塑造出既有本国地方特色,又符合现代人审美情趣,又紧跟科技发展脚步的体育服饰语言,使民族服饰文化在奥运服饰的历史发展中做出应有的贡献,进而使民族文化获得更加强大的生命力。

四 结论

民族礼仪范文第6篇

居住在吉林市的朝鲜族现有18万多人,约占吉林市人口总数的4.3%,朝鲜族是一个勤劳、智慧、乐观的民族,素以能歌善舞著称。

朝鲜族的婚礼习俗非常热闹,尊老习俗备受称道,有一日四餐的饮食习惯。还有一个独特的习俗是"捣衣"劳动。每到中秋左右,妇女们都要拆洗被褥衣服,进行洗晒喷浆,待其半干后叠成长方形在砧上捶打,这就是"捣衣"。

永吉县兴光村朝鲜族民俗村,已被辟为旅游景点。主要旅游活动有:村民与游客共同歌舞联欢;到村民家中参观民族生活习俗;在具有民族特点的火炕上品尝朝鲜族风味餐。朝鲜族的米饭、米酒、打糕、冷面、小咸菜、山野菜、狗肉全席等风味饮食和充满热情的招待会令游客留连忘返。

乌拉街满族镇

吉林市是满族的发源地之一,又是朝鲜族集居的地方。满族有14万多人,约占全市人口的4%。全市有34个满族乡镇,1个满族朝鲜族乡,其中以永吉县乌拉街满族镇居住的满族人口为最多。

乌拉街满族镇距市中心30公里,仍然保留著传统的满族风俗和多处名胜古迹。打牲乌拉总管衙门府、候府、魁府、白花点将台、古城墙及千年古树等现保存完好。

在乌拉街满族镇,许多建筑带有满清特色,生活习俗也带有浓郁的民族色彩。其中以萨满教仪式和婚礼最具代表性。

隆重的萨满教仪式以祭祖为大宗,惯于龙虎年或蛇年春秋二季操理,分家祭和族祭。家祭时要选择本家取妻生子、就职荣升、修宅迁居、寿老病故或儿女久病初愈等红白喜事的时候。全族团结、喜庆丰收可操办族祭。无论是那种祭祀都得请全族老幼参加。在整个祭祀活动中,可分祭神树、杀猪祭神杆、领姓、摆件子、蒸糯米、打打糕等一整套习俗。

满族的婚礼也很别致。结婚前几天,女方要将妆奁及新娘所用衣物用车送到男方家,次日男青年要到女方家拜谢。新娘不分什么季节都要穿棉服,到婆家门前时新郎拿起特制的弓箭,向新娘的车轿射三箭,以示吉利。

民族礼仪范文第7篇

关键词:现状;文明礼仪;道德;养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2-141-01

一、幼儿文明礼仪发展现状:

1、少数民族地区幼儿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

在新疆主要是维吾尔族、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在幼儿园80%以上都是少数民族的幼儿。在幼儿园中以幼儿礼仪教育为突破口,重在养成,促进内化。少数民族热情好客、能歌善舞,在幼儿园中加强礼仪教育,不但能培养少数民族孩子的口语交际能力,也能培养少数民族幼儿乐意与他人交往,礼貌、大方,对人友好。还进一步促进各民族之间的大团结。

2、幼儿园文明礼仪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文明礼仪教育,涉及交往礼仪、生活礼仪和学习礼仪。教育幼儿学会共处、学会做人、说文明话、办文明事、做文明人,做到“日常行为讲规范、人际交往讲礼仪,社会活动讲文明”;通过主题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使幼儿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使幼儿成为文明礼仪行动的“小天使”,形成“人人有礼貌、个个懂礼节、处处讲礼仪”的“以人为本,和谐发展”的校园文化特色,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在进行幼儿文明礼仪教育时,需要注重把幼儿园的教育资源与家庭社会的教育资源进行挖掘整合。因为有少数民族幼儿,在教育内容的选择上,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实际,使教育生活化;如:传统节日上的礼仪教育,古尔邦节是穆斯林群众的传统佳节,节日里有很多风俗习惯,春节是汉族小朋友的传统佳节,每个民族都要互相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汉族小朋友要尊重维族小朋友们的一些生活上的风俗习惯等。在教育的组织形式上,寓教于一日生活之中,使幼儿的生活教育化。做到理解幼儿和尊重幼儿,对幼儿的不良行为习惯,要循循善诱,多一些耐心、多一些榜样示范,让幼儿健康快乐成长。

二、将文明礼仪教育渗透在幼儿的日常生活中

1、广泛宣传、营造氛围

为使文明礼仪教育实践活动扎实开展,在幼儿园内加大了宣传力度,通过召开教师大会,利用班主任会议、校园广播文明礼仪歌谣和国旗下讲话、黑板报、出专栏、悬挂横幅等形式营造了浓厚的文明礼仪活动氛围,在幼儿园内和教室里制作了许多图文并茂的图片,让孩子们在上下楼、自由活动或者是来园离园的时间里,都能感受到礼仪的熏陶。使师幼充分了解文明礼仪活动的做法和要求,充分认识讲文明、懂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社会文明进步对师生日常行为的基本要求,是进一步培养具有优良日常行为习惯的要求,是打造文明和谐校园的基本体现。经过广泛的宣传发动,使广大师幼进一步认识开展文明礼仪实践教育活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文明礼仪意识深入人心,成为全体师生的自觉行动,形成了人人讲文明、个个讲礼貌的良好氛围。

2、形式多样、内容丰富

(1)培养幼儿文明礼仪前,先培训教师,只有教师能够以身作则,才能为幼儿起到榜样示范作用。一是组织教师学习《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八荣八耻》、《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幼儿园教师文明礼仪用语》使师德规范深入每一位教师心中,成为她们的自觉行为。二是组织教职工开展道德讲堂活动,制定道德讲堂实施方案,通过听、讲、唱、做等方式学习模范人物先进事迹,观看道德方面的电教片,唱感恩歌曲,学习礼仪,做雷锋式的教师等。通过一系列活动教师的行为发生了改变,教师之间、师幼之间关系得到改善。使广大教师成为美德的传播者和践行者。(2)注重礼仪教学活动的有序开展。在幼儿园中我们根据文明礼仪读本在小、中、大班分别制定了礼仪教育计划,每个班级在原有课程的基础上,加设了礼仪课程,有步骤进行礼仪常规教育。课堂上老师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带领幼儿诵读礼仪儿歌,将读本中的内容进行有趣的情景练习,帮助幼儿理解《文明礼仪教育读本》的内容,掌握文明用语、礼仪示范动作等。充满童趣的礼仪教学使抽象的礼仪道德观念在幼儿头脑中形象化、具体化,从而使幼儿养成良好的礼仪行为。利用“教师节”、“重阳节”、“三八妇女节”、“母亲节”等传统节日,让幼儿学会和懂得关爱、孝敬和感恩。通过主题宣传和教育实践活动,使幼儿园成为文明礼仪的宣传和示范窗口,提高幼儿园的知名度和美誉度。(3)在常规工作中,渗入文明礼仪教育。一是开展《我是礼仪小使者》活动,每天早晨教师带领幼儿站在幼儿园大门口向前来上班、送孩子的家长及幼儿鞠躬问好。家长和其他幼儿受到感染后也会主动问好,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微笑。二是在做操、喝水、入厕、上下楼梯、玩玩具、户外活动等时间,要求我们的孩子要遵守各项秩序,如:能听口令站队、不推不搡、不挤不占、饭前便后洗手、公共区域不大声喧哗、随手捡起身边的垃圾、不乱扔果皮纸屑、会说 “请”、“谢谢”、“不用谢”、“对不起”等礼貌用语。三是在每天吃“两餐一点”时,知道粮食来之不易,能安静地将自己的食物吃完,做到不浪费,中、大班的孩子能帮助老师发放碗勺。吃完饭后能将凳子放回原处,安静地把自己的小碗送到指定的地方,然后喝水或者擦嘴等。四是对幼儿进行交往和公共场所的礼仪教育。当父母不在孩子身边时,遇到困难怎样去和他人交流,在外面如何跟其他的大朋友交往等。在公共场所怎样不去妨碍他人,爱护公共设备,公共汽车上主动给老年人让座等。(4)开展文明礼仪主题教育和文明班级、文明之星评比活动,争当“文明礼仪小天使”。根据每月主题教育活动,专门组织一节文明礼仪教育活动课,丰富教育教学形式,通过比一比、看一看、议一议、想一想、做一做是幼儿园的文明礼仪在不知不觉中得到内化。每个孩子都乐于当“文明小天使”。通过每个班级的评比和孩子之间的评比,让孩子之间相互监督和自我教育,保证幼儿的文明礼仪教育得到较好提高。(5)加强家园联系,增强文明礼仪教育的有效性。通过召开班级家长会时,将文明礼仪教育的内容和要求作为重点给家长讲解,让家长认识到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性。同时在家园联系栏中,教给家长一些文明礼仪教育的方法,使家长有针对性的教育自己的孩子。以“礼仪问卷”的形式,向家长和幼儿宣传文明礼仪知识,使文明礼仪教育再一次普及到幼儿园每一个家长和幼儿当中。

民族礼仪范文第8篇

关键词:金代;宗室;礼仪;民族融合

作者简介:李玉君,女,辽宁师范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副教授,从事辽金史、北方民族史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青年基金项目“辽金元时期民族习惯法与中原汉法的冲突与融合”,项目编号:11CFX011;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立项课题“辽金时期辽宁地区民族融合趋势研究”,项目编号:2014lslktlsx-03

中图分类号:K246.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4)02-0168-05

金朝是由肇兴于东北地区的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曾统治中国北方大部分地区长达百余年。金朝治下多民族杂居,有占统治地位的女真族,占人口大多数的汉族,以及其他人口较少的契丹族、奚族等。由于被中原的繁华富庶所吸引,在频繁的战争和社会交往活动中,女真族广泛深入地接受了以汉民族为代表的中原地区各民族创造的文化。其中重要表现之一是金朝统治者特别重视儒家文化的教化作用,这种重视主要体现在对包括尊孔、祭孔的礼仪文化的推崇上,当然也体现在女真贵族的日常礼仪行为方式上。因为与统治者存在血缘关系而享有种种政治和经济特权的宗室成员,更有条件和机会接触汉文化并受到熏陶,在民族融合的潮流中起着引领作用。

一、金代统治者在礼仪制度上的政策与举措

金朝礼仪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历经数代君主,有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太祖朝在军事胜利后忙于巩固和完善政权,礼仪制度还处于“文物度数,曾不遑暇”[1](P44)的状态。至太宗朝,女真贵族“斜也、宗干当国,劝太宗改女真旧制,用汉官制度”[2](P1777),才开始了礼仪制度的草创,其中更多是依赖汉儒的参与,如汉人韩企先。金世宗曾说,“丞相企先,本朝典章制度多出斯人之手”[2](P1778)。此后,又经过熙宗、海陵两朝的完善和发展,至世宗朝礼仪制度达到完备。熙宗、海陵两朝礼仪制度方面的改革,涉及宗庙社稷、尊号谥法、朝参舆服、山陵礼仪等,巩固和强化了中央集权的皇权政治,大大加速了汉化进程。世宗朝又将礼仪改革推向深入并且使之不断完善。

建国后金朝统治者之所以如此重视在礼仪制度上对中原汉王朝的效仿和改革,当然是出于维护统治的需要;但在另一方面,也是女真族认同和仰慕中原汉文化的表现。这种文化认同,从女真贵族对待孔子墓和孔庙的态度可见一斑,且最为典型。金朝在建国之初,通过战争扩大了政权的统治范围。在战乱中,中原大地金兵所到之处“庐舍为之灰烬,原野厌乎流血,沟壑填于残骸”[3](P704),各地孔庙大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连闻名遐迩的曲阜孔庙也未能幸免。但有一例外:“高宗建炎二年(1128)冬十月,金粘没喝陷袭庆府,兵至阙里,军士有欲发孔子墓者,粘没喝问通事高庆裔,曰:‘孔子何人?’曰:‘古之大圣人。’粘没喝曰:‘大圣人墓安可发。’军士发泗水侯及刑部侍郎宗翰墓者十二人,悉斩之。”[4](P22)粘没喝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与太宗吴乞买的从侄,算是比较近的皇族成员,时任伐宋西路军的最高统帅,从该事件可见金初权贵阶层对圣人的崇敬。无独有偶,阿骨打的儿子完颜宗尧,也曾做过领军之帅,更是崇敬孔子并钦佩其创立的儒学。天会五年(1127),金将完颜宗尧进驻燕京后,戎马未息即建太学,修国子监。天会七年(1129),金兵入曲阜,命知县“引诣圣庙”,“登杏坛,望殿火奠拜”。[5]从两位宗室皇亲对孔子墓的保护和对孔庙的顶礼膜拜可见孔子及儒学的巨大感召力。

金朝在政权初步稳固下来以后,弘扬以孔庙为象征的礼仪文化立即成为政治活动的重要政策和内容。熙宗曾说过:“孔子虽无位,其道可尊,使万世景仰。”[2](P77)他在京师建孔庙,并由皇帝敕命、政府拨款来修复曲阜孔庙。“天会十五年,齐国废。熙宗即位,兴制度礼乐,立孔子庙于上京。”[2](P2311)随即熙宗于天眷三年(1140)秋“以孔子四十九代孙(孔)璠袭封衍圣公”,并于次年(皇统元年,1141)二月“亲祭孔子庙,北面再拜”。[2](P76)紧接着又于皇统二年(1142),敕行台拨钱一万四千贯,修孔庙圣殿。皇统四年(1144)又命行省降钱一万四千五百贯,发南京入作司见材,修完孔庙,创盖大成殿。至皇统九年(1149),大成殿竣工。自即位至皇统九年(1149)被杀,熙宗在位十四年中,由皇帝亲自过问的修建孔庙的活动几乎从来没有停止过。海陵正隆二年(1157),又以羡钱修两庑及齐国公殿。章宗时,各项制度已经臻于完善,民族文化的融合也已经达到较高的程度。他又于明昌二年(1191)大修孔庙。至明昌五年(1194)告竣。孔庙扩展到“殿堂廊庑门亭斋厨黉舍,合三百六十余楹”[6](P1025)的前所未有的规模。此后直至金朝灭亡,尽管帝位迭替、战事频仍,各地仍有修复孔庙的活动。

金代统治者之所以要把对孔庙的尊崇推到如此高的地位,当然是出于稳固统治的需要。金朝统治区域内女真、汉、契丹、渤海、奚等各族人民交错杂居,在各种社会活动中互相影响、互相学习。北方少数民族在对中原物质财富与精神文明羡慕和渴求的同时,也在心理层面上寻求着对中原汉文化的自我认同,而这种深层次的文化认同正是中华民族多民族共存、融合现状形成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在中国历史上,关于如何看待周边少数民族(“夷”)与中原汉民族(“夏”)间关系的争论从未间断。孔子认为“夷狄”和“诸夏”之间存在共同的道德标准,“夷狄”也有长处。《论语·八佾》记载,“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就认为“夷狄”也可以强于“诸夏”。孔子的开明观点被儒家今文公羊学派所继承和发扬,最终形成一套从文化上而非种族上区分“夷”、“夏”的思想学说。这一学说是儒家思想的精华,主张“王者无外”、“四海一家”,对于促进中华各民族间的友好交流和共同进步有着十分深远的意义。《春秋左传·正义》载:“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故称夏。”那么只要遵循礼仪制度就有资格成为华夏正统,是否奉行礼仪决定了一个国家究竟是“诸夏”还是“夷狄”。韩愈就认为:“诸侯用夷礼则夷之,进于中国则中国之。”[7](P17)“诸夏”和“蛮夷戎狄”的根本区别,不再是“民族”,而是制度和文化。这种开明、包容的儒家文化很容易使历史上的少数民族产生民族认同和文化认同,最终促进民族融合。尽管少数民族靠武力征服中原地区的事件在中国历史上多次发生,但是其最终结果不过是居于统治地位的民族在文化上接受汉文化,金代也不例外。正如马克思所说:“野蛮的征服者,按照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本身被他们所征服的臣民的较高文明所征服。” [8](P768)

二、金朝宗室礼仪行为方式的汉化

古人认为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9](P2),其中“礼”在对国家的重要性中居于首位。在此我们从金代宗室在日常生活中的礼仪和行为方式来探究其文化认同和民族融合。在中国古代王朝中,宗室作为皇帝的亲属,在各种政治活动中必须展现出皇家威仪;同时由于自身优裕的生活条件,有更多机会接触新鲜事物,成为民间风气的重要引领者。因此,宗室礼仪行为方式的转变在金代具有非同一般的代表性。在金朝建国前后,宗室的生活还很简朴,甚至皇帝的生活也与普通人没有太大区别。《大金国志》记载:太宗“浴于河,牧于野,屋舍车马衣服饮食之类与其下无异。……君臣宴乐,携手握臂,咬颈扭耳,至于同歌共舞,无复尊卑”[10](P151)。入主中原后,伴随着物质财富的增长以及深入接触、学习汉文化,金朝也制定了各项典章制度,君臣间逐渐形成了尊卑等级,宗室大多染上了汉人皇室的奢靡之风。

在中原汉文化中,服饰是礼仪文化中极为重要的内容。女真宗室在服饰的转变上最为直接和明显地体现了对中原汉文化的接受和认同。女真人原为游猎民族,在接触纺织技术之前,无论贵贱都以兽皮为衣,只是因贫富不同而在兽皮上有所区别。史书记载:富者服“貂鼠、青鼠、狐貉之衣”,贫者“衣牛、马、猪、羊、猫、蛇、犬、鱼之皮”。[11](P17)金朝建立后,才开始有布帛之用。史书记载:女真人“土产无桑蚕,惟多织布,贵贱以布之粗细为别”,“富人春夏多以纻丝、锦衲为衫裳,亦间用细皮布”,贫者“春夏并用为衫裳”。[10](P614)进入中原后,女真人便开始效仿汉人的衣装。南宋范仲熊《北记》传闻二太子粘罕初入中国时,“止著褐布衫。既拔京城,其下无不衣锦绣。至月旦及视事,则幞头、公服、靴、笏,皆如中国之制。”[11](P731)金熙宗本人“雅歌儒服”、“宛然一汉户少年子”,海陵王“见江南衣冠文物,朝仪位著而慕之”。由于女真人学习汉人着装之风太过盛行,世宗于大定二十七年(1187)“禁女直人不得改称汉姓,学南人衣装,犯者抵罪”[2](P199);泰和七年(1207),章宗又“敕女直人不得改为汉姓及学南人装束”,并规定“违者杖八十,编为永制”。可见,当时学习汉人装束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趋势了。金朝对服饰的重视也已经上升到礼仪和典章制度的高度。《金史·舆服志》中对皇帝、皇后、皇太子的冠服制度都做出了非常详尽的规定,此外还规定:“太子入朝起居及与宴,则朝服,紫袍、玉带、双鱼袋。其视事及见师少宾客,则服小帽、皂衫、玉束带。宗室及外戚并一品命妇,衣服听用明金,期亲虽别籍、女子出嫁并同。”[2](P979)这些具体的规定都对应于一定的礼仪活动。

在饮食方面,宗室的许多习惯也明显受到汉族的影响。金朝人都喜爱饮茶,“比岁上下竞啜”、“市井茶肆相属”[2](P1108)。但茶叶多是在宋朝榷场通过商业贸易而来的。世宗大定十六年(1176),因为私贩日增,乃更定香茶罪赏格。金朝以金帛易宋地的茶叶,是件耗费资财之事。宣宗元光二年(1222)三月,因国蹙财竭,茶叶又是较贵的饮品,“制亲王、公主及见任五品以上官,素蓄者存之,禁不得卖、馈,余人并禁之”[2](P1109),可见宗室们喜爱饮茶且有特权。金朝立国前,女真人所用餐具大多为木质;立国后,金朝皇帝的餐具多用金银器、玉器和瓷器。金天会二年(1124),宋许亢宗为贺金太宗即位,亲见“金主御座前施朱漆、银装、金几案,果楪酒器皆金玉,酒味食品皆珍美”[10](P570)。可见女真宗室们对饮食器具也非常讲究,已经与中原王朝无异。

因女真原为游猎民族,故金朝初年“女真之域尚无城郭,星散而居”[11](P1197)。太宗天会二年(1124)始建上京宫殿,“城邑初建,(卢)彦伦为经画,民居、公宇皆有法”[2](P1716)。天会三年(1125),宋许亢宗贺金太宗即位,在金朝看到了建造上京宫殿的情况:“虏主所独享惟一殿,名曰‘乾元殿’。此殿之余,于所居四外栽柳行以作禁围而已。其殿也,绕壁尽置大炕,平居无事则锁之。或开之,则与臣下杂坐于炕,伪妃后躬侍饮食。”[11](P1197)熙宗朝对上京进行了两次扩建,天眷元年(1138)是小规模的扩建,皇统六年(1146)是较大规模的扩建。熙宗“以上京会[宁]府旧内太狭,才如郡治。遂役五路工匠,撤而新之”[10](P174),极力模仿汴京,将金朝的皇宫修建得如宋朝汴京那样壮观辉煌。完颜亮时期嫌“上京僻在一隅”[10](P2625),决定迁都燕京,天德三年(1151),完颜亮“诏广燕城,建宫室”。完颜亮修建燕京之前,先遣画工到北宋故都开封描画宫室,令人按图修之,还“择汴京窗户刻镂工巧以往”[12](P258)。现存于北京金中都宫苑遗址的贞元元年所建的渔澡池,仍可窥见到当年皇室们奢华的居住环境。《归潜志》卷7记载:“又有平章政事完颜白撒,以内族位将相,尤奢僭。尝起第西城,如宫掖然,其中婢妾百数,皆衣缕金绮绣如宫人。”[13](P70)此处内族即宗室别称,可见宗室宅第之奢华,再也不复游猎民族的简陋了。

女真人擅长骑武射猎,在战争中主要靠骑兵,因此建国前后宗室们出行也多以骑马为主。熙宗朝,汉人程宷上书:“陛下膺祖宗付托之重,奈何独与数骑出入林麓沙漠之中,前无斥候,后无羽卫,甚非肃禁御之意也”,建议熙宗“择冲要稍平之地,为驻跸之所,简忠义爪牙之士,统以亲信腹心之臣,警卫左右”。[2](P2308)熙宗采纳,仿照唐宋制度设立仪卫。从此,“侍卫之严,入则端居九重,出则警跸清道,视旧功大臣寖疏,且非时莫得见,尽改开国之故制”[14](P3160)。熙宗接受了中原的礼制,出行时便有了卤薄、车辇等。世宗时正式制定了车舆制度,大定十一年(1171),“将有事于南郊,命太常寺检宋南郊礼,卤簿当用玉辂、金辂、象辂……轺车、羊车各一,革车五,属车十二。”[2](P970)。《金史·舆服志》中对皇帝、皇后、妃嫔、皇太子出行车的数量、材料、颜色、装饰等均有明确规定,规定之详细、气派自不待言,不逊色于汉族帝王家族的车舆制度。

除了衣食住行方面,金朝宗室的娱乐活动内容也跟立国前大不相同,变得丰富多彩。女真人的传统娱乐活动为打猎、射柳、击球等,阿骨打曾说:“我国中最乐无如打围。”[11](P31)建国后,宗室们喜欢上了观看歌舞表演。天会五年(1127),宗翰、宗望设宴请宋钦宗在刘家寺观灯:“艺人悉呈百戏,露台弟子祗应,倡优杂剧罗列于庭,宴设甚盛。”[11](P562)宗室们还非常喜爱棋类游戏,熙宗“稍解赋诗翰墨,雅歌儒服,分茶焚香,弈棋战象”[11](P297)。海陵“好读书,学弈象戏,点茶,延接儒生”[10](P185)。完颜璹的《内族子锐归来堂》中有诗句“清樽雅趣闲棋味,盏盏冲和局局新”[15](P276)。大定三年(1163),世宗曾说:“女直旧风,凡酒食会聚,以骑射为乐。今则弈棋双陆,宜悉禁止,令习骑射。”[2](P1812)从世宗的禁令以及完颜璹的诗句可以看出宗室们对下棋的喜爱,而且并非其“旧风”。

三、金代宗室对汉礼仪的心理认同与民族融合趋势

从金朝宗室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各方面的礼仪行为转变可以看出女真族受汉民族为主的中原各民族的影响之深。应该看到,这种转变并不仅仅是衣食住行内容上的改变或者说物质层面上的改变,更有深层次的心理上的改变。

金朝曾多次进行民族大迁徙,如天会五年(1127)金军攻破开封后强制大批汉人迁徙,掠“华人男女,驱而北者,无虑十余万”[3](P92);又“虑中国怀二三之心” [10](P520),在灭亡北宋后几次大规模地把多达数百万的女真人从东北迁到中原各地。这些民族迁徙活动造成了女真、汉以及其他各民族交错杂居,杂居的结果是各民族互相影响、互相学习,优秀的民族文化被其他民族所吸收,各民族在文化的各个层面上逐渐趋同并最终融合。为了进一步稳固统治,金世宗还明令女真人与契丹人杂居,“男婚女聘,渐化成俗”[2](P1964),章宗则下令女真人迁居中原者与当地居民“递相婚姻”。在金朝立国前,原本是女真贵族间“婚姻有恒族”,后不娶庶族的。世宗的母亲贞懿皇后是汉化很深的渤海人,尽管是女真皇后,她却在睿宗死后放弃“兄死则妻其嫂”的女真旧俗转而遵循汉族的儒家礼教。为保持贞洁,贞懿皇后受戒为尼,号通慧圆明大师,居于东京清安寺。这分明已经是从心理上接受和认同中原汉文化了。

尽管金朝大多数皇支持汉化,但是他们仍希望能够保持民族旧俗中的一些优势方面及民族习惯,为此目的甚至会下达禁令。世宗时曾下令“女真人不得改称汉姓”,又说“女直旧风,凡酒食会聚,以骑射为乐。今则弈棋双陆,宜悉禁止,令习骑射”。许多女真人“自幼惟习汉人习俗”,竟然不通晓本族文字。世宗即位之初,下诏暴扬海陵王十七大罪状,其中主要就是纳了被杀掉的政敌的妻子为妃,包括其婶子、嫂子、侄媳等。按照“父死则妻其母,兄死则妻其嫂,叔伯则侄亦如之”的女真旧俗,这种收继婚并不能构成罪名。由于此时女真统治者已经接受了汉文化的儒家伦理观,本民族原来的习俗就被指为不合伦理了,这正说明金朝宗室已经从心理上认同汉文化了。应注意的是,在民族融合过程中影响是相互的,其他民族也受到了女真习俗的影响。如烧炕原来是女真族特有的习俗,在各族杂居的情况下,其他北方民族也学会了烧炕。尽管女真人多有学汉人语言者,但是也有不少汉人学女真语。陆游有诗云:“大梁二月杏花开……汉使作客胡作主。不记宣和妆,庐儿尽能女真语……”[16](P371)由于各族杂居,大梁(即开封)的已经不记得北宋时“宣和妆”的样子,“庐儿”(即奴仆)也学会了讲女真语。

金朝作为由北方少数民族女真族建立的政权,能够统治中国北方地区长达百余年,与其认同和接受中原文化是分不开的。早在立国之前,女真族统治者就仰慕中原文明,入主中原后统治者更是大力倡导儒学和儒家伦理。这一方面促使女真族从游猎民族迅速向中原民族靠拢,提高了本民族的文明程度,另一方面也为中原文化注入了新鲜血液,金代宗室在礼仪行为方式上的转变正是当时民族融合时代背景的一个缩影。

参 考 文 献

[1] 洪皓:《松漠纪闻》,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86.

[2] 脱脱等:《金史》,北京:中华书局,1975.

[3] 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北京:中华书局,1956.

[4] 陈邦瞻:《宋史纪事本末》,北京:中华书局,1977.

[5] 孔元措:《孔氏祖庭广记》,北京:商务印书馆,1936.

[6] 张金吾:《金文最》,北京:中华书局,1990.

[7] 韩愈:《韩昌黎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8]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9] 李山译注:《管子》,北京:中华书局,2009.

[10] 宇文懋昭:《大金国志校证》,崔文印点证,北京:中华书局,1986.

[11] 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8.

[12] 周密:《癸辛杂识·别集上》,北京:中华书局,1988.

[13] 刘祁:《归潜志》,崔文印点校,北京:中华书局,1983.

[14] 毕沅:《续资治通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57.

[15] 元好问:《中州集》,北京:中华书局,1959.

民族礼仪范文第9篇

克木人的婚姻是自由的。男女双方在节日活动和生产劳动中认识和了解后,女方可将意中人领回家。如果父母热情款待,就意味着婚事可成;如果父母质问男方:“你来家里干什么?”男方自知婚事告吹,便悄然离去。

克木人的婚姻是一夫一妻制,男到女家的情况很普遍,婚礼大多女方家举行。举行婚礼前,男方要杀猪设宴。但是,杀好的猪必须由身强力壮的小伙子看守好,若被女家抢去,就要出钱去赎,赎不来,婚事就办不成了。因此,寨里常常发生“抢肉战”,女家“抢”过去,男方又“抢”回来,追得鸡飞狗跳,叫声笑声不绝。

入宴前,新郎新娘隔门对唱,唱好了婚礼继续进行,唱不好婚礼到此止步。因此,这是决定婚礼能否继续举行的关键。待客人入席坐定后,新娘便将屋门关起,新郎手端肉锅,站在门外与新娘对歌,一问一答,十分精练。如新娘听新郎唱得合拍,答的有理,才开门放新郎进屋,宾客才开宴;如新娘不满意,新郎只好吃闭门羹,隔门听音,不能进屋见新娘。

宴席上,大家用吸管吃水酒。水酒是用糯米酿成的,做好后放在一个大坛里封口保存,遇到喜庆或节日,就往坛里灌清水抬到桌上。吃酒时,每人持一根用金竹做成的吸管,大家围着酒坛吸。吸到一定程度又掺水,再吸,再掺水,直到酒味全尽方离席回家。谁中途退席,主人会不高兴。

民族礼仪范文第10篇

其实,有很多人都能够做到文明,比如:做公共车的时候看见有老弱病残孕让座,上车的时候主动购票;有些年轻人把吃的瓜子皮放在一个小方便袋里,吃完的时候把它扔进垃圾箱;有许多司机师傅不闯红灯,不超速,不酒后驾车……其实,文明就在我们身边。

有极少数的人不能够遵守文明,比如:在公共场所说脏话,打架;随意扔垃圾,吐痰,吐痰是特别严重的,一方面污染环境,一方面痰里含有某些病原体,是传播疾病的罪魁祸首。任意闯红灯,这样是很危险的,超速是众多的人因车祸而死亡,与其这样,不如好好的遵守交通规则。

让我们从日常的小事做起,从自我做起,从身边的每一个动作做起。

不随地吐痰、不乱扔纸屑,上下楼梯一律右行,见到老师和客人要用普通话主动问好,服从老师管理;讲文明、讲卫生,爱护花草树木,不穿越绿化带;得到帮助,应主动诚恳地说谢谢;

在这全中国都在迎奥运的时刻,我们将挑起传承礼仪的使命,无愧于未来,无愧这培育我们的美丽校园。为迎接2008北京奥运做一个文明礼仪的好学生!

上一篇:名片礼仪范文 下一篇:文明礼仪总结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