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工作要点范文

时间:2023-03-11 11:30:13

民政工作要点

民政工作要点范文第1篇

一、围绕困难群众生活保障,切实提高社会救助水平

1.落实城市低保政策。学习贯彻《市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办法》。7月份开始城市低保标准不低于每人每月510元。做好困难群众物价补贴和节日补助发放工作。

2.规范低保工作管理。区、街道两级建立申请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建立低保对象信息街道、村(社区)长期公示制度。

3.提高医疗救助水平。取消病种限制和救助起付线,对经基本医疗保险报销后政策范围内的个人自付费用救助比例提高到60%以上,封顶线提高到不低于3万元。

4.加强临时救助资金筹措。按照人均不低于1元标准建立区临时救助基金。

5.增强防灾减灾能力。积极开展综合减灾示范街道、示范社区创建活动,创建省级综合减灾示范街道1个、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2个,抓好救灾物资储备库建设,完善自然灾害应急预案,建立灾害应急响应机制。

二、围绕抓好养老服务,加快建立适度普惠福利制度

1.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步伐。区社会福利中心项目开工建设,加快老年公寓招商引资步伐,积极扶持社会养老机构发展,力争新增床位不少于580张,全区每千名老年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30张。

2.强化居家养老服务功能。全区新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不少于6个、农村老年关爱之家1家和城市小型托老所2个、居家养老服务站点覆盖90%的城市社区。

3.提高养老服务水平。按照不低于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50%比例确定城市“三无”老人供养标准。为主城区75岁以上空巢独居困难老年人提供基本养老服务。为老年人购买意外伤害综合保险提供补贴,全区老年人意外伤害综合保险参保率达到15%以上。养老护理员持证上岗率达50%以上。

4.拓展适度普惠福利范围。孤儿最低生活养育标准实现自然增长。建立老年优待证办理和尊老金管理信息化系统。7月1日起主城区免除不享受丧葬补贴人员每人不低于1200元的基本丧葬费。

5.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力争成立慈善分会,积极开展扶贫济困“一日捐”活动。

三、围绕增强自治服务功能,深入推进和谐社区建设

1.组织村(居)委会换届选举。依法组织好第九届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确保选民参与率和一次选举成功率分别达到93%和98%以上。依法完成第五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提高直接选举比例。

2.深化城乡和谐社区建设。建设和谐社区6个,建设综合服务中心10个,全区和谐社区达标率达到75%,“一委一居一站一办”实现全覆盖。积极推动大龙湖、子房办事处社区合并。

3.建立完善“三社联动”机制。建立社区服务需求与社会组织承接服务对接机制、政府购买社会组织服务机制。按照文件规定,提高社区工作人员待遇及社区工作经费。大力开展评优和品牌创建活动。

四、围绕做好双拥优抚安置工作,促进军民融合式发展

1.深化双拥创建。扎实开展双拥模范区创建活动,力争五连冠。

2.落实优抚政策。规范残疾军人等级评定和病退军人病情鉴定工作。重点优抚对象个人住院基本医疗费用自付比例不高于30%。调整残疾抚恤金、定期定量补助费和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

3.做好优抚对象精神抚慰。落实市加强优抚对象精神抚慰工作的意见。

4.构建维稳长效机制。与各街道办事处签定涉军维稳责任书,建立考核机制,完善工作预案,确保涉军群体不发生进京赴省集访、非正常上访。

5.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参训率达85%以上,取得“双证”后三个月内就业率达到95%以上。自谋职业城镇义务兵一次性经济补助金按照不低于当地上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倍标准发放。

五、围绕促进社会组织发挥作用,加快建设现代社会组织体制

1.落实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在社会组织登记申报时建立党组织,有效发挥社会组织党组织作用。

2.推进登记管理体制改革。大力发展基层服务性、公益性、互社会组织。实现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类、社会服务类等社会组织直接登记。

3.加强社会组织规范化管理。分类研究制定社会组织内部治理规范。开展社会组织服务项目的设计、申投、实施、监管等专业知识培训。加强社会组织运行情况执法监察。全面开展社会组织评估工作。

4.扶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服务。开展社会组织公益创投试验。建立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基地不少于1个,争创1个省级示范性社会组织培育扶持基地。

六、围绕加强专项事务管理,提升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1.深化殡葬改革。大力推行惠民殡葬、生态殡葬,积极推广树葬、草坪葬、鲜花葬等环保新型殡葬模式。

2.加强救助管理。加大流浪未成年人救助保护工作,联合有关部门开展“流浪孩子回家回校园”专项活动。

3.稳步推进区划地名工作。加快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全面推进地名文化建设,健全界线管理和问题处理机制,完成界线联合检查任务。

4.实现免费婚姻登记。

七、围绕提升服务能力,强化民政系统自身建设

1.抓好基层民政机构和队伍建设。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基层民政机构和队伍建设的意见和要求,街道民政工作专项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10月底前,全区所有街道全部将基层民政工作机构规范设置到位,配齐配强民政管理服务人员和民政协理员,并逐步实行持证上岗。

2.切实加强作风建设。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有关规定,严格落实区委改进作风十项规定。加强干部学习,切实依法行政,确保民政各项权利在阳光下运行。深入开展百姓办事零障碍活动,努力为群众提供高效优质的服务。

民政工作要点范文第2篇

按照这个指导思想,20*年全市民政工作的主要目标是: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加强城市社区建设和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再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新业绩,整体推进民政各项工作,促进全市民政事业平衡发展,继续保持在全省全国的领先地位。

一、进一步完善统筹城乡的社会救助体系

通过近年来不断的努力,我市的社会救助工作已经在全省全国处于较高水平,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得到了有效保障,但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在救助标准、救助内容等方面仍存在不平衡的现象。因此,20*年要继续将社会救助工作作为重中之重的任务来抓,按照“抓落实、促平衡、打基础、上水平”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城乡一体的社会救助体系,不断推进社会救助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

1、以“春风行动”为总载体,以最低生活保障为基本制度,围绕“不让一户家庭因生活困难而过不下去”的目标,按职责分工做好资金的落实、募集和救助金发放、走访慰问等工作,做到责任、资金、政策“三到位”。

2、深入开展实物捐赠活动。老城区在建立“捐赠物资调剂中心”的基础上,选择有条件的街道、社区开展“爱心家园”、“慈善超市”等形式多样的实物帮扶活动,逐步建立规范的工作和管理制度。萧山、余杭区和各县(市)在城关镇试点。

3、落实医疗救助政策。杭州市医疗救助已经实现了全覆盖,困难群众“看病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20*年,老城区要按照杭州市城镇困难人员医疗救助办法的精神,做好医疗救助金审核、发放等工作。其他区、县(市)要落实并完善已出台的医疗救助政策。

4、继续加大集中供养工作力度,加快敬老院建设,确保农村五保对象和城镇“三无”对象集中供养率达到85%以上,并切实提高入院供养比例,圆满完成省、市提出的目标任务。

5、落实好农村贫困家庭危房改造资金,加快工作进度,争取提前完成改造计划。

6、萧山、余杭区和各县(市)进一步完善区(县、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救助圈”,并出台相关的配套援助措施。

7、推进帮扶救助信息化管理工作。做好帮扶救助信息管理软件的开发和完善工作,会同有关部门在市区构筑起市、区、街道、社区四级相联的信息网络,实现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进一步提高帮扶救助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继续加强社区建设

加强社区建设是适应新时期要求,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重要方面。20*年,要以继续争创全国社区建设示范城市(区)活动为载体,以贯彻落实全市社区建设工作会议和加快社区服务业发展工作会议精神为契机,以为民服务为落脚点,以社区医疗卫生、就业服务、为老服务、帮扶救助等人民群众最需要的服务内容为重点,扎扎实实抓好服务,进一步深化社区建设。

1、加强社区组织建设。强化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基层组织建设,努力按照“领导班子好、党员干部队伍好、工作机制好、工作业绩好、群众反映好”等五个好的要求,建设好社区党组织。以克服社区行政化、机关化倾向为重点,推广设立社区办事大厅的做法,进一步规范社区民情恳谈会、事务协调会、工作听政会、成效评议会等“四会”制度,落实好社区工作准入制度。利用信息化手段,逐步减轻社区工作负担。进一步推进“撤村建居”社区体制改革,健全组织,增强居委会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功能。

2、加强社区服务工作。认真贯彻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制定杭州市社区服务业发展五年规划和社区服务评估体系。围绕党委政府的工作部署,进一步做好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服务工作;建设好规范化的社区卫生服务站,有效缓解社区居民看病难的问题;整合资源,建设好便民利民的信息化服务平台,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加便利、快捷、实惠、优良的服务。以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为目标,举办好新一届“邻居节”。

3、加强社区基础建设。落实好社区工作经费,加强社区共建,继续完善社区配套设施,强化“撤村建居”社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制定《关于进一步落实和完善社区工作保障条件的意见》和《杭州市社区工作者管理暂行办法》,加强社区工作者的管理,提升社区工作者的素质,提高社区工作者的待遇,推进社区建设深入发展。

三、切实做好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按照上级要求,全市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要在20*年上半年全面完成。民政部门要做好指导培训等各项准备工作,严格依法选举,确保按时完成村委会换届选举工作任务。同时,理顺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体制和协调机制,争取村务公开监督小组、村民民主理财小组建有率达到80%。

四、再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新业绩

杭州市虽然取得了省和全国双拥模范城“四连冠”的佳绩,但萧山、余杭撤市设区以后,我市的县(市)一级都没有获得过“双拥模范城”称号,在这一方面落后于省内一些兄弟城市。20*年,要以“固长城、稳军心”为目标,以争创省和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为主线,将双拥优抚安置的各项工作切实做好,再创新业绩。

1、贯彻落实省双拥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加大科技拥军的力度,积极协调有关部门,帮助部队解决战备训练中的技术难点。确保杭州市争创省双拥模范城,为实现全国双拥模范城“五连冠”打下坚实的基础,并力争有1-2个县(市)被评为省级双拥模范城。

2、认真贯彻《军人抚恤优待条例》,研究制定各项配套政策。及时完成伤残军人伤残等级套改和新证换发工作。进一步完善义务兵家属优待标准和优抚对象医疗补助政策。各县(市)建立重点优抚对象优抚标准自然增长机制。

3、完善安置就业与扶持就业、政策扶持与自谋职业相结合的安置保障体系,加强城镇退役士兵培训工作,研究制定为自谋职业转业士官免费办理二年基本养老保险的办法。确保义务兵自谋职业率保持在90%以上,转业士官自谋职业率保持在35%以上。

五、整体推进民政各项工作

1、推动老龄事业发展。要加强社区老龄工作“3587”工程和农村老年人协会规范化建设,进一步夯实基层老龄工作基础。继续深入开展老龄工作先进县(市、区)创建活动,努力完成为老年人办的十六件实事。

2、完善社会福利事业。杭州市老年福利事业发展水平在全省排名比较靠后,加快老年福利机构建设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20*年,要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社会福利社会化的途径,完善配套措施、优惠政策和运作方法,鼓励社会力量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同时,规范“星光老年之家”的管理,充分发挥其作用,对为老服务设施不足的社区进行适当扶持。根据民政部的统一部署,做好福利机构孤残儿童手术康复“明天计划”的实施工作。

3、做好行政区划调研。从城市化发展和降低行政机构运行成本的趋势出发,做好科学调整乡镇行政区划的调研工作,当好各级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在把握大局、确保稳定的前提下,积极稳妥地做好乡镇村撤并工作。

4、提高地名管理水平。根据市区标准地名标志设置工作已基本完成的实际,地名标志工作要从以设置为主转为以维护管理为主,建立和完善地名标志的长效管理机制。启动“地名公共服务工程”,建立市区地名空间数据库,实现地名的快速查询和动态管理,提高地名管理信息化水平。结合背街小巷改善工程,做好历史文化地名的挖掘和保护工作。

5、加强民间组织管理。深入抓好行业协会和农村专业经济协会的培育发展,规范协会的各项管理制度,协调落实相关扶持政策,为协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加强民办非企业单位自律和诚信建设,为打造“信用杭州”服务。加强民间组织法制建设,争取出台行业协会管理的政策法规。

6、深化殡葬改革。加大力度抓好农村生态墓地建设和“三沿五区”坟墓清理工作,努力使生态墓地覆盖率和“三沿五区”坟墓治理率都达到80%。千岛湖大桥通车后,淳安县要全面实行火化,完成“三步走”的方案,使全市火化率达到100%,实现历史性的突破。

7、规范婚姻、收养登记管理。协调指导富阳市完成婚姻集中登记工作,确保年内全面完成婚姻登记体制改革任务。加快婚姻登记的信息化建设步伐,省民政厅要求20*年全省实现婚姻登记联网,我市计划6月底以前六城区完成解放后历年婚姻登记档案的数据录入工作,其他区、县(市)加快进度,尽早完成全市联网。

同时,要继续做好军休安置、慈善事业、三峡移民帮扶、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福利企业转制、福利发行、市直属福利院建设等工作,全面完成民政工作各项任务。

民政工作要点范文第3篇

全区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一届二次全会精神,按照全国、全省以及全市民政工作会议的要求,以构建“体系更加完善、制度更加健全、方式更加多样、创新更加有效”的现代民政工作新格局为目标,切实发挥民政部门在民生保障和社会建设管理中的骨干作用,现就2014年全区民政工作要点安排如下。

一、主要指标

(一)基本现代化指标

1、和谐社区建设达标率:省级社区30%,市级社区50%。(责任科室:社区工作科、民政科)

2、新增养老机构床位780张,每千名老人拥有机构养老床位数24张。(责任科室:社会福利科)

(二)重点项目

完成泰州社会福利院一期工程建设。(责任单位:泰州社会福利院)

(三)重点工作目标

1、完善城乡低保自然增长机制,确保实现城乡低保救助标准一体化,城乡低保对象按400元/月每人进行补差。(责任科室:社福科)

2、做好80岁以上老年人尊老金发放及60岁以上农村籍退役士兵老年生活补助的核查与管理工作,确保符合条件的对象全部发放到位。(责任科室:老龄工作科、优抚科)

3、规范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23家居家养老服务站达到2A级以上评估标准,确保每个街道有2个以上社区为60岁以上的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责任科室:社福科、老龄科)

4、着力构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力争养老机构床位数增加65%以上。(责任科室:社福科)

5、进一步深化“一助一”扶优帮扶活动、落实重点优抚对象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责任科室:优抚科)

6、加快社区两房建设,全年新增“两房”面积3000平方米。(责任科室:社区工作科)

7、完成城西街道九龙社区、引东社区,京泰路街道响林村、林南社区、十里铺等社区,苏陈镇夏棋社区、夏郑等社区区划调整。(责任科室:民政科)

8、继续开展村(社区)创佳争先、新社区达标建设活动,90%的社区建成到户管理体制。(责任科室:民政科、社区工作科)

9、加大对村(居)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的监督,村(居)务公开率100%。(责任科室:民政科)

二、具体安排

(一)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低保标准城乡一体。按照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幅度调整低保标准,不断提高低保保障能力和水平,2014年实现城乡低保救助标准一体化,城乡低保对象按400元/月.人进行补差。通过社区信息系统平台的建设,实施多部门联动,建立低保报批、审核比对机制,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

保障五保老年人的生活。进一步落实农村五保供养标准增长机制,切实保障农村困难老年人基本生活。通过多方渠道争取经费,对急待维修及改、扩建的敬老院进行整体规划,确保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达70%。

加强防灾减灾工作。修改完善镇街、村居《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新培育1个国家、2个省、10个市级防灾减灾示范村(社区)。综合利用农村、社区公共设施及其他公共场所,采取确认、修缮、新建等方式,建设城乡避灾场所,建成市、区、镇(街道)、村(社区)四级应急系统。通过开展应急演练、应急知识宣传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提高(村)居民的日常防灾减灾能力。

建立健全低保边缘群体和特困群体的就医、助学、住房等帮困机制。开展特困群体的临时救助,根据物价涨幅情况,及时启动物价上涨动态补贴机制,确保困难群众生活不受影响。

加快推进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制度建设。有效落实老年优待政策,着重对尊老金发放人员实行动态管理,保证及时增减数据的准确性,确保尊老金有序发放到位。巩固和落实“三无老人”供养及孤儿养育标准增长机制,2014年散居孤儿供养标准达880元/月.人,并适时调整明确监护人、包扶人,确保孤儿健康成长。“三无老人”老有所养,供养标准达913元/月.人。积极创办福利企业,着力解决残疾人就业问题。建立覆盖全民的适度普惠型殡葬政策,将基本殡葬服务费免费范围扩大到全体居民。

(二)养老服务多元化投入

加快各类养老服务机构建设。高标准建设泰州社会福利院,确保年底完成一期工程建设。强化服务功能,提升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并运用其辐射作用,带动镇街敬老院、老年公寓规范化建设,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养老机构建设。2014年,力争养老机构床位数增长780张。

开发居家养老服务功能。研究制定切合我区实际的居家养老服务工作规范,充分发挥居家养老基础性作用,探索日间照料室等多种运行模式,并将成熟经验在全区进行推广,确保每个街道有2个以上社区为60岁以上老人提供日间照料服务。做好省、市A级、AA级、AAA级居家养老社会化服务站评估验收准备工作,2014年,全区有23个居家养老服务站完成AA级以上省、市评估验收。

加快养老服务网络平台建设。对“电子保姆”安装使用情况进行核实,健全完善相配套的社区服务制度,运用其信息网络平台,开展社会化、市场化居家养老服务。

加快养老服务队伍的建设。组织人员参加市养老护理员培训,养老机构管理人员培训率达70%以上。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加快养老服务人员素质及基本技能的培养,促进全区养老服务行业水平的提升。

完善镇街、村居老年活动中心运行机制。继续推行“以奖代补”的激励举措,积极引导专业社会组织参与老年活动中心建设,努力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三)双拥优抚扎实推进

完善优抚对象保障机制。积极开展走访慰问和“一助一”帮扶活动,继续完善“政策照顾、小病补助、大病互助、重病救助、慢性病疗养”五位一体的重点优抚对象医疗保障体系。

加大符合安置政策退役士官的安置力度。提高安置岗位质量,确保安置率达100%。精心组织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加强跟踪督察工作,在确保学员“双证”获取率、就业率达标的基础上,着力提高培训质量和退役士兵的就业能力。

拓展和丰富优抚对象精神抚慰举措。及时调整提高抚恤补助标准,建立重点优抚对象春节、“八一”等重大节日慰问制度,把对优抚对象的慰问关心制度化、常态化。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相关文件精神,逐步提高义务兵家庭优待金标准。

(四)社会管理方式不断创新

完善社区管理体系。优化社区规模布局,按照“走向合理、界线分明、规模适度”和2000-3000户设置社区规模的要求,做好涉农街道和九龙、罡杨、苏陈等镇新建小区的组建工作。继续在全区推行建立“一委一居一站一办一校”组织架构,全面推行社区网格化管理,以老社区创佳争先、新社区达标建设活动为抓手,过堂式推进,全区100%的社区建成到户管理体系。

推进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加大对社区服务设施建设和维护经费投入,继续实施社区用房建设,完成新建小区社区服务综合设施的“排兵布阵”,改造老社区服务用房,增加社区服务功能,提升社区服务设施的利用率。确保社区用房标准不低于400平方米,办事大厅不小于50平方米,按照“三室三中心”的功能要求,采取新建、整合、置换等方式方法,合理配置资源。在空间布局上,尽量缩小办公面积,扩大居民活动空间。在功能设置上,优先为老年人、残疾人和青少年儿童服务。

加快建立“三社联动”机制。以社区为平台、以社会组织为载体、以社区工作者为支撑,着力推动社区各类服务主体建设,进一步健全多元开放的社区服务网络。做好社区社会组织登记备案工作,每个城市社区登记备案社会组织不少于5个,撤村建居新建社区不少于2个。

构建社区建设保障机制。深入推行社区工作者职业化管理,着力提高社区工作者管理、服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适时招聘补充社区工作者,为2014年社区“两委”换届做好准备。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以社会工作的专业化,提升社区服务水平,拓展社区服务内涵,切实满足各类人群的个性化需求。制定出台全区《村(社区)中心户长建设管理办法》,加快推进中心户长队伍建设。规范社区建设经费的使用,会同财政部门督促镇街(园区)将社区工作经费、人员报酬以及服务设施建设经费、社区信息化建设经费等纳入镇街(园区)财政预算。

(五)加强专项社会事务管理

深化村(居)务公开。完善基层民主自治长效监督机制,定期对村居开展巡查工作,认真落实《关于在全区各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实施意见(试行)》文件精神,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区推行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工作机构和机制,确保村(居)务公开率100%。

提高社会事务管理水平。加大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扶持力度,制定和推广政府向社会组织购买服务制度。继续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依法做好行政区域界线管理,完成城西街道九龙社区、引东社区,京泰路街道响林村、林南社区、十里铺社区,苏陈镇夏棋社区、夏郑社区区划调整。加强地名文化建设,提高地名公共服务水平。完成全国政区大典篇的编撰工作。巩固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成果,开展全国婚姻登记合格单位创建活动,打造婚姻登记服务优质品牌。做好清明期间文明安全祭扫和宣传工作,推进绿色殡葬,倡导生态殡葬和健康文明祭扫方式。

(六)大力推进现代民政

加强民政项目建设和管理。按照省民政厅“项目建设年”要求,在全区民政系统形成重视项目、抢抓项目、抓好项目的工作氛围。

加强民政法制建设。积极推进综治、平安建设、依法行政等工作,落实领导责任,细化工作分工。完善执法考核、人员管理、责任追究和奖惩制度,规范工作人员的执法行为。开展“六五”普法宣传和“必学必训”等干部培训教育活动,深入学习党的各项方针政策以及涉及民政工作的各项法律规章。积极推进行政权力公开透明运行,深入开展行政服务中心民政窗口和婚姻登记大厅星级创建工作,进一步规范行政许可行为,提高办事效率和服务水平。

民政工作要点范文第4篇

2006年,在区工委、区管委会的正确领导下、在省、市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我区民政工作继往开来,与时俱进,立足现实,开拓进取。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以“为民”为主线,以“为民解困”为要事,以“适应形势”为主题,以“求真务实”为要求,以“群众满意”为标准,以“自身建设”为手段,紧紧把握时展脉搏,在大局中定方位,抓住机遇,出实招、办实事、求实效,赢得了民政工版权所有作的发展进步,为全区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2006年民政工作回顾

(一)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走上正轨,实现了规范化管理。

1、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2006年全区城市低保工作要点;完成了全区低保证的更换和低保申请表、变更表、收入证明等系列审批表格的更新工作;建立了低保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认真贯彻落实了省民政厅实行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责任制及责任追究的暂行规定(试行);完成全区低保户医疗救助的调查摸底工作,并落实了10户受救助户;配合市粮食局开展“情系困难职工——让更多的人吃上健康好油”的活动,使500户低保户得到了实惠;多次联合区财政局的工作人员走村入户,对低保申请户进行审批核查,截止9月份,共审批了77户申请户,清退了52户,变更了52户。

2、为严格执行当前低保工作中的各项政策,规范低保管理制度,确保“应保尽保、应退尽退”及低保资金专款专用,六月份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低保对象的收入情况及低保金使用情况专项检查工作。核查分为两个阶段即自查和复查,采用听反映、实地查的方法进行了一户不漏的清理核查。整个核查过程严格按照程序,确保“公平、公正、公开”,对因家庭生活水平提高不符合原有享受水平或不再符合享受低保条件的低保户进行了核减或清理,全区共核减了47户低保户,核减低保资金2533元;清退了41户低保户,停发低保资金5530元。截止9月份,我区共有低保户1085户1549人。常补对象1011户1388人,非常补对象74户161人,累计发放保障金158.6万元。

3、成立了南昌高新区社会救助领导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出台了《关于印发南昌高新区加强对流浪乞讨等人员救助管理的实施方案的通知》,进一步明确责任,完善救助管理方法,建立长效管理机制,有效地防止流浪乞讨人员返流现象。

4、为了提高我区民政工作的科学化管理水平,按照“三提高”的要求,我区对辖区内各民政办的工作人员进行了“一对一”的业务技能培训。为此,我区还专门筹集资金为各镇(处)民政办配置了专用电脑和打印机。目前,全国民政事业统计信息管理系统和低保信息管理系统在我区得到应用,实现了“微机操作、规范管理、银行发放”的目标,我区城市低保工作走上了制度化、规范化管理的轨道。

5、在市农经网、区局域网及《社发动态》上发表了题为《当前我区低保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的调查报告,并提供给区管委会主任和分管委领导参阅。发表新闻稿件4篇,其中题为《南昌高新区顺利开展2006年低保核查工作》先后被市民政网、区局域网、区刊《南昌高新区》及局刊《社发工作动态》四家转载。

(二)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工作步入新阶段。

按照市民字[2006]233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农村特困群众社会救助工作的通知》精神,我区对今年的农村特困户救助工作进行了重要部署。各级民政干部经过调查摸底,严格按救助对象的确定程序,实施分档救助,分为每人每年300元、200元、150元、100元四个档次,全区1792户2953人得到社会救助,全年总救助金额57.19万元。同时督促各村做好证(卡)的使用和管理,监督各村社会救助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确保救助政策的兑现以及发放救助款物的公开、公平、公正。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卫生工作的决定》(中发[2006]13号)和省民政厅、卫生厅、财政厅《关于印发(关于建立农村医疗救助制度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赣民字[2006]146号)文件精神,我区结合实际,制定了《南昌高新区农村特困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实施办法》,将为我区特困群众和五保户提供医疗救助。

(三)救灾救济工作创造新格局。

安排好受灾地区的群众基本生活问题,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体现和社会的稳定。我区民政部门以“群众利益无小事”的指导思想,深入基层对困难群众摸底调查,准确掌握受灾的真实情况,采取多种方式统筹解决好春荒期间的灾民生活困难,确保受灾群众的基本生活。今年上半年我区下拨了15万元救济款用于春荒救济,依据“摸实情、讲实话、办实事、求实效”的工作原则,采取普遍调查和重点核查相结合的办法,将救济款全部发放到最需要救助的灾民手中。并且根据省民政厅、市民政局要求,救助凭证发放。

(四)双拥优抚安置工作获得新成绩。

1、对全区需负责安置的26名城镇退役士兵全部实行自谋职业,由区财政局按照我局提出的标准发放一次性自谋职业经济补助金,全面推进了以自谋职业为主渠道的退伍安置工作。

2、积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教育和引导退役士兵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转变择业观念。我处加强了全区退役士兵在待安置期间的管理教育,并建立了退役士兵安置保障金专户,及时、足额地发放了一次性经济补助金共52.205万元,圆满地完成了2006年度退役士兵的安置工作。

3、为使我区伤残人员(含伤残人民警察、伤残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伤残民兵民工)换证工作顺利进行,按照市民政局的要求,我区对辖区内的伤残军人进行了重新核对核实,从5月份起开始启动《革命伤残军人证》换证工作。目前,全区共有12名伤残军人办理了等级套改审批手续,换发了新式证件。

(五)社会福利工作换得新面貌。

为落实省民政厅、市民政局的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努力提高集中供养水平的通知精神,我区加强了农村敬老院的建设和管理工作,逐步完善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加快农村敬老院建设步伐,提高五保户集中供养率。为做好我区五保供养工作我处做了以下工作:

1、我区五保户通过“农转非”纳入低保,提高五保户的供养标准,截至2006年10月份共为1044名五保对象办理“农转非”并纳入低保范围,全面提高了五保对象的供养水平,散居五保户达到1680元/人.年;

2、下拨6万元用于全区敬老院的维修;

3、督促昌东镇利用撤乡并镇后空置的办公用房的现有资源,用来建设敬老院,以提高集中供养率;

4、要求各镇(处)大力支持五保供养工作,划拨一些土地用以建设敬老院的生产基地来增加敬老院收入,提高供养五保户的生活水平。

5、加大敬老院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并要求昌东和麻丘两镇统一制作上墙。

(六)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1、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健全和完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制度的意见》精神,进一步落实和推动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六月份我区就下发了《关于开展全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检查的通知》,并进行了部署。8月份,对昌东镇的三联、芦源、光明村,麻丘镇的麻丘、刘城、鲁溪村,艾溪湖管理处的北沥、广阳村等8个村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进行了检查。这次检查是在各镇(处)自查的基础上,通过听取镇(处)、村负责人的汇报,现场察看村务公开的内容和形式,询问各村村务公开工作情况,查阅有关档案资料等形式进行。针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社发局检查组与各镇(处)的分管领导和干部进行了及时的反馈,各镇(处)针对检查结果已提出了初步的整改意见,以期进一步加强完善我区的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同时,社发局对这次检查情况进行了通报。

2、随着我区湖西经济的不断发展壮大,建成区人口急剧增加,随之而来的社会事务管理方面的矛盾日显突出,为切实解决这些难题,区管委会经请示市有关部门同意,决定成立南昌高新区艾溪湖管理处万科社区居民委员会。为做好这项工作,管委会成立了由社发局牵头,包括财政、规建、公安等部门在内的筹建指导小组,艾溪湖管理处成立了以处党委书记为组长,处党政办、综合办、规建办相关负责人为成员的筹建工作领导小组。截止7月底,已完成了各住宅小区建筑面积、居住户数和人口的调查摸底工作;完成了申报材料的报批;派员到兄弟单位的精品社区参观学习,并结合我区实际制定了居委会各类规章制度;已向市政府申请了社区办公经费;在万科房地产公司的大力支持下,办公用房和社区服务设施用房已落实,目前,该项工作正紧锣密鼓、有条不紊地开展。

3、顺利开展了南昌高新区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包括前期准备工作,如培训、资料收集等;以区管委会得名义出台了指导小组和实施办法,圆满完成了第六届村(居)委会换届选举工作。

(七)认真完成领导交办的其他工作。

我们将努力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着“勤恳干事、热情服务”的态度,坚持“督促、协调、服务、指导”的工作方针,尽职尽责,认真完成上级交给的各项工作任务,做好本职工作。

二、2007年民政工作思路

2007年,我区民政工作将更加努力地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紧密结合时下正在开展的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认真按照全市民政工作的总体部署和安排并结合自身实际,创新思路、创新方法,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力争在新的一年里实现民政常规工作稳步推进,重点工作有所突破,整体工作再上新台阶。我们的具体打算是:

(一)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把民政工作放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中,开展社会建设和管理的课题研究,加快推进社会救助体系建设。版权所有

(二)加快推进城乡特殊困难群众社会救助体系建设。抓紧建立和完善灾民救助、城市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城乡医疗救助、住房救助和法律援助等相关制度,结合全区实际,加大工作力度,认真抓好落实。

(三)创新优抚工作机制,扎实开展双拥工作。积极探索退役士兵安置新思路,全面推进以自谋职业为主渠道的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工作。

(四)进一步搞好社区建设,深化社区管理体制改革。加强万科居委会建设管理为契机,集中力量,打造全市精品示范社区。强化居委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居委会为居民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职能作用。

(五)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基层民政建设。要形成“竭诚为民”的作风,把“为民”作为各项民政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对基层民政工作有布置、有检查、有总结、有验收,重过程、重效果,把“为民”的实事办好,把“为民”的好事办成,把“为民”解困的事办实。

民政工作要点范文第5篇

一、精准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工程

1.贯彻落实中央、省、州精准扶贫要求,履行民政部门牵头职责,启动实施《县精准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实施方案》。搞好精准识别,建立政府领导、部门参与的兜底保障对象联合认定机制,对兜底保障对象进行核查,摸清底数,今年7月底前要完成对需要兜底保障对象到户到人的精准认定。对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实行社会保障兜底,完成年度低保兜底任务。

2.制定实施县精准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农村低保兜底工作实施细则,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成立精准脱贫“社会保障兜底工程”农村低保兜底工作领导小组和办公室,加强对农村低保兜底保障对象复核、认定工作的组织领导,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兜底保障工作纳入预安销号和绩效管理,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和考核制度机制,确保工作落实到位。

二、社会救助

3.完善和落实社会救助制度。认真贯彻落实《社会救助暂行办法》,制定《县临时救助制度实施细则》的配套政策措施。完善医疗救助制度,加快推进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开展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试点工作,加强医疗救助与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慈善救助的有效衔接。落实社会救助制度,加强动态管理,开展城乡低保对象核查工作和临时救助、五保供养等社会救助工作的督查监管,确保“精准”救助。

4.健全社会救助管理服务机制。出台《低保家庭收入状况和财产认定办法实施细则》。全面建立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调办理》机制,完善社会救助服务平台。县、乡镇、村(社区)建立低保信息联动机制,完善社会救助信息化管理。开展农村敬老院法人登记工作,积极探索推进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机构管理体制改革。

5.提高社会救助水平。确保全县农村五保分散供养标准不低于3200元/年,确保农村五保集中供养标准。推进医疗救助和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有效衔接,实施重点救助对象政策范围内住院自负医疗费用救助。

6.加强核对信息平台建设。强化在入户调查、邻里访问、信函索证等调查手段基础上,加强建立跨部门、多层次、信息共享的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加强对救助对象家庭经济状况的定期核查。

7.加强核对民政队伍建设。狠抓核对机构建设和人员到位,加强建立居民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组织参加省州核对机制业务培训。

三、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8.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抓好重点民生实事项目任务落实。认真贯彻落实《省关于加快推进养老服务业发展的实施意见》精神,出台县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政策文件,制定医养结合、兴办养老机构用地、水费减免等具体配套政策措施,落实扶持机构养老的各项优惠政策。加强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县养老服务项目、儿童服务中心建设进度,对农村59所幸福院等养老设施进行完善修整,确保现有养老服务基础设施健康运转。组织开展好年度养老护理员培训工作。建立完善养老服务业信息统计和动态监测制度,推进全县养老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9.加强老龄事业发展。贯彻落实《省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推动《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和《省实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办法》的落实。推动建立健全老年社会保障、老年社会服务、老年社会救助等政策,推动老年优待、老年福利等政策落实。扩大基本养老服务补贴范围,确保80周岁以上失能半失能贫困老年人补贴覆盖面达100%。开展老年人意外保险工作,力争五保老人、三无老人等“五类”特殊群体参保覆盖面达100%。

10.提升儿童福利服务水平。加强我县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试点工作指导,推动建立困境儿童分类保障制度。依法依规开展收养登记工作,做好《家庭寄养管理办法》贯彻落实、生父母有特殊困难无力抚养的子女和社会散居孤儿收养工作。开展儿童集中供养工作,落实国家有关孤儿等困境儿童保障政策。继续做好“明天计划”项目组织实施工作,加强儿童福利院建设。

11.推动残疾人福利事业发展。全面协助残联实施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制度落实。协调落实福利企业税收优惠政策。

12.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出台配套政策措施。组织开展“2016年慈善一日捐”募捐活动。集中慈善资源重点开展孤儿和困境儿童救助工作。

13.创新福彩发行管理。推动销售稳步增长,确保运营安全。加强全县销售机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福彩工作环境。加快推进中福在线投入运行。

四、防灾减灾救灾

14.加强自然灾害救助。落实《省受灾人员春冬生活救助工作规程》、《省自然灾害应急响应工作规程》、《省因灾倒塌、损坏住房恢复重建工作规程》,及时做好受灾群众应急救助、过渡性救助、冬春救助、倒损农房恢复重建等工作,确保12小时内受灾人员得到救助。贯彻落实《湘西州自然灾害救助应急预案》,不断规范救灾工作。落实《关于进一步农房保险工作的通知》精神,开展农房保险工作,探索建立巨灾保险制度。

15.推进防灾减灾工作。加强全县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积极探索建立实物储备、协议储备等救灾物资储备方式,形成规模适当、供养充足的储备能力。做好防灾减灾宣传教育工作,提升防灾减灾能力。强化救灾队伍建设,举办全县灾害信息员培训班,提升救灾队伍应急保障水平。

五、城乡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

16.加强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启动第十次村(居)委会同步换届政策宣传、财务清理等前期准备工作。加强村务公开和监督工作,科学推进村(居)委会依法自治达标统计监测工作。

17.提升社区治理创新。加快推进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建设试点,深入开展城乡社区建设示范创建。做好第九次社区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

六、社会组织登记管理

18.加强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和执法检查。贯彻落实《省民政厅关于对四类社会组织实行直接登记管理的暂行办法》,做好四类社会组织直接登记培育工作。加强对社会组织执法检查,提高执法水平。加大非法组织和社会组织违规行为的打击力度。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和行政执法文书,结合社会组织年度检查,督促社会组织改正违规行为。

19.加强登记管理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明确工作程序,健全档案管理制度,加强社会组织信息化建设,建立健全直接登记与双重管理相结合的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制度。推动社会组织法人信息库建设,落实社会组织统一信用代码工作。推进全县行业商会与行政机关脱钩改革工作,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提高登记管理人员素质,着力提高社会组织登记管理工作水平。

七、拥军优抚安置

20.提高优抚保障水平。建立优抚对象数据核查规范化、常态化工作机制,不断提高优抚对象数据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强优抚资金监管。督促落实城乡义务兵家庭优待金和悬挂军烈属光荣牌。深入开展“关爱功臣活动”,继续落实州政办发〔2013〕7号文件精神,加大对困难重点优抚对象帮扶力度。完善县光荣院建设,提升供养能力和服务水平。

21.采取有效措施维护退伍军人稳定。建立完善领导值班周制度和工作联席、信息联动制度,及时做好各种涉军维稳工作。积极主动下访,做到哪里有矛盾,哪里就有工作人员做政策解释宣传。积极探索建立与优抚对象沟通渠道,引导优抚对象依法依规表达诉求。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妥善处理少数优抚对象群体越级上访。

22.深化烈士褒扬工作。加快建设县烈士陵园项目建设。做好烈士陵园陈列馆烈士遗物收集整理工作。

23.规范军休安置服务。全面落实军休干部和军休职工的政治、生活待遇,确保其“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住有所居”。贯彻《军队离休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办法》,创新军休服务管理机制。

24.落实退役士兵安置制度改革。积极落实符合政府安置工作条件的四类退役士兵的工作安排。认真贯彻落实《湘西自治州退役士兵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实施细则》,做好退役士兵教育培训,提高知晓率、参训率、合格率、就业率,促进退役士兵就业。扎实开展“一拓双带四促进”(拓展到民兵预备役人员,带头建设家乡、带头维护稳定、促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促进扶贫攻坚、促进国防后备力量建设)活动。

25.加强双拥工作。开展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活动。深化“双拥在基层”活动,推动双拥工作社会化发展。落实军政座谈会、党委议军会等制度。做好春节、“八一”期间的双拥工作。

八、专项社会事务管理

26.深化殡葬改革。加快推进县公墓山及殡仪馆建设项目,完成年度建设任务。提请县委出台《县党员干部带头实行殡葬改革若干规定》。提请县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县殡葬改革管理暂行办法》。

27.做好生活无着流浪人员救助管理。积极开展生活无着流浪人员救助,组织社会救助工作人员上街开展救助生活无着流浪人员活动,确保境内生活无着流浪人员及时得到救助。开展流浪精神病人、痴呆傻等特殊受助人员救助。

28.规范婚姻登记管理。完善婚姻登记信息系统建设,加强婚姻登记人员的业务指导和培训。探索推进婚姻家庭文化建设、政府购买服务的新方法、新途径。

九、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

29.做好区划调整。做好乡镇区划调整改革后续相关工作,开展行政村合并工作。建立健全行政区划相关统计数据信息共享机制,做好行政区划调整的档案管理工作。

30.开展地名普查。开展全国第二次地名普查工作,进一步整理地名档案,查清我县地名基本情况,设置标准规范的地名标志,建立、完善国家地名数据库,促进“数字”建设。

31.做好边界联检工作。积极开展平安边界创建活动,完成边界联检任务。

32.探索发展社会工作和志愿者服务。探索民政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组织2016年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考试报名工作。探索建立社区、社会组织和社会工作者“三社联动”机制,推进社区社会工作。完善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推进志愿服务记录全面开展,加强志愿服务组织能力建设。

33.抓好老区工作。抓好老区项目实施和验收工作。做好苏区县项目建设工作。

十、民政综合能力建设

34.深化民政领域改革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精简审批事项,优化工作流程,提高工作效能。引导和规范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进入法律法规允许的民政公共服务领域,按要求落实政府购买服务政策。

35.推进民政法治建设。依法建立相应权力清单制度,通过服务大厅、民政网站公示。完善民政行政执法决策程序规定,联系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集体讨论决定等规定程序,强化民政决策的科学化、法制化和规范化水平。

36.加强工会工作。抓好职工医疗互助保障工作,年内开展2次以上工会活动。组织全体干部职工进行一次体检。

37.提升自身能力建设。完善干部管理办法,推行预安销号管理模式。创新督查方式,对重点工作制定具体督查落实工作方案,做到定期调度、限时办结、定期通报,确保各项民政工作落实到实处。

民政工作要点范文第6篇

一、严格落实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

1.把思想政治教育摆在首位。扎实开展党史教育学习,完善党组理论中心组学习,做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把党史学习教育落实到每一项工作、每一次活动,让每一名党员真正从思想入党、建党,提升班子把方向、带队伍、谋创新、求发展的能力和水平。结合党史学习教育工作,扎实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2.狠抓主体责任落实。强化“一把手”责任意识、表率意识,坚持党建与业务研究、部署、检查、落实,对党建、党风廉政建设和意识形态工作实行一岗双责、清单化管理,逐级压实责任、传导压力,尽心竭力抓好党组主体责任、书记第一责任、班子成员“一岗双责”落实。

3.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坚持示范引领,全面开展“星级”支部建设,从严规范组织生活,建强民政事业的基层堡垒。牢固树立“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念,充分发挥党员先锋岗示范带动作用,动员全体党员干部群众发扬“三牛”精神,践行为民宗旨,争做服务标兵。落实好“双报到”要求,通过“党徽闪耀进社区”志愿服务活动、民意“5”来听等多种形式,拓宽联系群众渠道,丰富为民服务内容。

4.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强化纪律作风建设。将党规党纪学习作为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党支部学习和党员干部教育培训重要内容,使党员干部知红线、明底线,不断增强纪律意识。深化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特别是要在用好第一种形态上下功夫,做实做细日常监督,盯紧关键事、关键人、关键点,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严防“”问题反弹回潮,确保民政部门政治生态持续进步。

二、守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5.巩固拓展脱贫攻坚兜底保障成果。强化兜底保障,做好民政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开展社会救助兜底脱贫行动“回头看”,充分掌握、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难点和问题,让兜底工作更精准更扎实。动态监测农村低收入人口,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及时纳入相应保障范围。抓好政策巩固延续,完善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政策,做到应保尽保、应救尽救,切实兜住基本生活底线,巩固提升社会救助兜底脱贫成果。

6.提高社会救助保障水平。完善低保救助制度。落实好低收入家庭重病、重残人员“单人保”政策,规范完善低保行政文书、低保渐退、救助主动告知、动态复核等政策,增强规范化建设水平。健全低保标准制定和动态调整机制,城乡低保、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重点困境儿童等困难群众救助保障标准再提高10%。加强特困人员救助供养。统筹推进城乡特困人员救助供养工作,基本生活标准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1.3倍,对有集中供养意愿的特困人员做到愿进全进,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5%以上。全面落实分散供养人员照料护理责任和“五有”工作要求,指导镇街抓好照护协议签定和落实工作,压实监护责任,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定期检查,并进行考核评估,切实兜牢安全底线,防范化解安全风险。

7.完善即时救助机制,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完善困难群众主动发现和快速响应机制,完善即时救助机制,对困难群众做到随发现随救助。健全完善临时救助制度,规范完善临时救助备用金制度,乡镇(街道)临时救助备用金额度要达到5万元以上。提高临时救助时效,对遭遇突发性、紧迫性、灾难性困难导致基本生活陷入困境的家庭和个人,依据困难程度分类分档给予临时救助。对于患重特大疾病、因子女自负教育费用负担过重的支出型救助对象,可分别按当地城市低保月标准的3-12倍、3-6倍给予临时救助。深化“救急难”工作机制,对急难型临时救助,严格落实24小时先行救助制度。对于重大生活困难的,“一事一议”适度提高临时救助标准。

8.推动健全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贯彻落实市政府《关于统筹完善社会救助体系的实施意见》和市委、市政府两办《关于改革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实施意见》精神,充分发挥社会救助联席会议制度作用,强化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救助等各项救助制度的有效衔接。一要健全社会救助工作网络。县级成立社会救助综合服务中心,镇(街道)完善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综合服务平台,村级设立社会救助工作站。二要健全社会救助家庭经济状况核对机制。坚持凡进必核、在保必核,规范核对流程,为精准救助提供保障。三要推进社会救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积极对接全省社会救助综合管理信息平台,推进救助政策、救助对象、救助信息等互联互通和数据共享,提升救助效率和精准度。六要积极推进救助领域制度创新。研究制定申请人在居住地身板低保等社会救助经办服务流程;同时,对分散供养特困人员照料护理工作开展情况定期检查评估,提高照护服务水平。

二、加快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化养老服务供给

9.以九如城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九如集团)合作为契机,构建合理养老服务体系。九如城养老服务管理有限公司计划将服务延伸到镇街、城市社区,建成县、镇街、社区三级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智慧养老服务平台,上门为社区、镇街的老年人服务,更好满足全县各层次养老服务需求。做实以上门服务为主要形式的居家养老服务,满足绝大多数自理老年人和半自理老年人的生活照料、家政服务、康复护理、医疗保健、精神慰藉等服务需求。民政局将进一步加深与九如城院的合作,积极争取各项政策资金,加大扶持及行业指导,努力完善居家社区机构服务体系。

10.实施社区(小区)养老服务设施配建。根据市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市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关于推进养老服务发展的实施意见》的相关规定、《关于印发<全市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治专项行动方案>的通知》(济民字[2021]7号)文件精神,结合全省社区养老服务设施清查整治专项行动部署会议要求,制定专项实施方案,纳入国土空间规划,列出问题清单,梳理职责范围,四同步原则,新建城镇居住区项目验收合格后,开发建设单位应按照配建合同约定和有关文件规定,3个月内向所在县民政部门无偿移交养老服务设施以及有关建设档案资料,并将养老服务房屋不动产权转移到民政部门。老旧居住区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配置的养老服务设施,在配置达标后与所在地民政部门办理移交手续,由民政部门统一管理使用,稳步提升养老服务质量。

11.深化公办养老机构改革。鼓励社会力量通过托管、合作等方式参与公办养老机构改革,推进具备向社会提供养老服务条件的公办养老机构开展公建民营。

12.积极推进医养结合。加强医疗卫生机构、养老服务机构间的多层次深度合作,全面提升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加大扶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升改扩建2处医养结合敬老院,新增医养养老床位372张。

四、加强儿童关爱保护工作

13.提升儿童福利保障服务水平。加强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保障。强化信息比对和定期核查,及时将符合条件的儿童纳入保障范围。规范开展“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持续推进“孤儿健康关爱行动”,精准落实“福彩圆梦·孤儿助学工程”。

14.加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贯彻落实《未成年人保护法》,建立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依法做好监护工作,履行兜底监护责任,做好临时监护、长期监护有关工作,坚决将兜底监护责任依法履行到位,积极创建未成年保护工作示范县。选优配强村(居)儿童主任,持续开展村(居)儿童主任全员培训。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引导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人关爱保护。持续开展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关爱保护“法规政策宣讲进村(居)”活动。

五、加强基层社会治理,提升治理能力水平。

15.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围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升为民服务能力,培育乡镇(街道)服务管理创新典型。做好全国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城乡社区建设、基层社会治理典型经验总结提炼报送工作。落实全国基层社会治理统计调查制度。

16.加强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抓好乡村组织振兴工作,推进党组织领导下的村级工作规范化运转,不断规范“四议两公开”、民主议事协商和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制度,开展村务公开“民主日”活动,完善民主评议村(居)干部制度,提高村(居)民自治水平,真正实现“群众的事群众议、群众的事群众办”。落实完善村务公开暗访制度,每年至少开展两次村务公开暗访。建立健全村民自治领域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

17.提升城乡社区治理水平。落实增强村级公共服务功能和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政策措施,开展“新时代新社区新生活”服务质量提升活动,总结报送社区服务优秀案例。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开展社区工作者招聘,优化社区工作者人才队伍。落实城市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待遇。开展城乡社区工作者示范培训。进一步做好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做好乡镇政府和街道办事处服务规范化有关改革和试点工作。

18.持续推进城乡社区减负增效。实施社区工作准入,推动落实社区工作准入清单。完成村(社区)牌子多问题集中整治。城市社区“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覆盖率达到100%。开展“社区万能章”治理专项行动。进一步改进和规范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工作,建立并严格落实《市需要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开具的证明材料清单》《不应由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出具证明事项清单》,切实减轻基层自治组织工作负担。

六、推进社会组织健康有序发展

19.加强社会组织党的建设。深入落实《关于加强党建引领促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常态化落实“九个同步”制度,无业务主管单位的社会组织实现党组织应建尽建,提升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质量。县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建立党群服务中心和枢纽型党组织,探索推广行业党建“协会+会员”模式。开展“满天星”公益活动和“三围绕三促进”活动,引导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

20.深化社会组织领域改革。巩固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成效,深化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引导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内部管理制度,促进行业协会商会健康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行业协会商会收费清理力度,规范会费收取标准和程序。以街道为试点,推动建立乡镇(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合会、社区社会组织服务中心等,推行“以社管社”基层社会治理模式。

21.提升社会组织监管效能。加强社会组织执法监督,发挥联合执法机制作用,及时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加强社会组织非营利监管,健全社会组织资金监管机制,强化年度报告分析评价和结果运用。清理长期不正常开展活动的“僵尸”社会组织,持续打击非法违规社会组织,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建立健全社会组织信用信息共享和联合惩戒机制,做好社会组织异常名录和严重违法失信名单的管理和公开工作。组织开展社会组织负责人和财务人员专项培训,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制度,持续开展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

22.有效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大力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年内实现每个城市社区拥有社会组织数量不少于12个、每个行政村拥有社会组织数量不少于2个。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基地和活动场所建设,年内镇(街)社会组织孵化平台覆盖率达到60%以上。动员引导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平安建设等社会治理工作。

七、稳妥推进区划地名管理工作

23.优化行政区划设置。严格执行《省设立镇标准》《省设立街道标准》,稳慎推进镇街设置优化,规范开展行政区划调整申报、审核和批复后的组织实施工作。

24.提升地名法治化建设水平。宣传贯彻《地名管理条例》。依法规范地名管理,集中命名一批新建、扩建道路,稳妥开展清理整治不规范地名工作。实施地名数据动态维护更新机制,丰富和完善地名信息资源。推进地名普查成果转化利用,推进《县地名志》编纂工作。

25.推进平安边界建设。深化细化平安边界建设,全面梳理评估边界地区风险点,制定县级防控预案,着力推进界线管理精细化、风险评估等级化、防控预案精准化,确保边界地区和谐稳定。

八、统筹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持续增强服务实效

26.推进殡葬改革和服务水平提升工作。加大县级和镇村公益性公墓(骨灰堂)建设力度,持续推进散埋乱葬治理,倡导健康文明科学的殡葬方式,认真执行殡葬惠民政策。深入开展殡葬用品市场清理整治专项行动,对非法生产、销售棺材、纸扎等殡葬用品经营户进行整治和取缔。充分发挥丧事综合服务“零跑腿”代办员的作用,通过智慧殡葬综合服务系统,健全完善丧事综合服务免费代办机制,不断提升丧事服务“零跑腿”服务水平。深入推进移风易俗,不断增强村规民约约束力,持续强化喜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等文明理念全方位立体式文化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

27.提升婚姻服务水平。在婚姻登记全市通办的基础上积极推进婚姻登记全省通办。实现婚姻证件照现场免费拍摄打印。多形式多渠道,积极推进婚俗婚恋优秀文化、婚姻登记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婚俗改革的相关政策的宣传。坚持政务公开,持续强化业务办理条件、流程等公开力度,持续提升婚姻登记员的服务水平和服务能力。探索婚前心理婚检,将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向婚前教育延伸。

28.提升残疾人福利水平。做好残疾人“两项补贴”管理信息系统应用,落实“两项补贴”资格认定工作。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试点工作。开展贫困重度残疾人专项摸排行动,做好贫困重度残疾人照护服务。

九、加快推进慈善事业和社会工作发展

29.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认真做好《省慈善条例》宣传、培训工作。组织开展慈善组织(基金会)2020年度年报工作,确保年报完成率100%。会同财政、税务部门做好公益性社会组织公益性捐赠税前扣除资格确认工作。开展“中华慈善日”宣传活动,积极创新慈善捐赠方式,扩大冠名基金、项目定捐、结对认捐规模,拓展网络募捐、慈善信托、公益创投等募捐渠道,营造“全民慈善”的浓厚氛围。优化完善慈善救助项目,加强募捐活动和慈善项目监管,让更多的困难群众享受到慈善温暖。

30.提升社会工作服务能力。加大民政事业单位社会工作岗位设置,设置比例不低于85%。开展齐鲁和谐使者、孔孟之乡和谐使者优秀事迹(案例)征集,组织开展宣传展示活动。加强社工人才队伍建设,举办社会工作考前培训和社会工作骨干人才能力提升培训,加大社会工作岗位开发力度,年内全县社工人才总量突破50人。推进乡镇(街道)社会工作站建设,试点设立社会工作站6处。

31.推进志愿服务标准化建设。规范志愿服务时长记录、证明出具等工作,全县志愿服务时长增加15%以上。持续做好志愿服务信息数据归集和管理,全县注册志愿者达10.2万人、已标识的志愿服务组织超过12家。配合开展学雷锋“四个100”及全市学雷锋志愿先进典型评选工作,推荐一批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项目。

十、加强民政领域重大风险隐患防范化解

32.持之以恒抓好疫情防控。持续抓严抓实全县民政服务机构和服务窗口落实常态化疫情防控措施,指导健全检测预警机制和应急处置预案。严格执行落实各级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及时调整服务机构疫情管理状态,对民政服务机构工作人员、服务对象进行核酸检测,稳步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做好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和“双报到”小区疫情防控工作。

民政工作要点范文第7篇

一、2009年工作总结

(一)恪守为民之责,扎实推进民政业务工作全面发展 2、城乡社会救助工作稳步开展

一是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稳定推进。为严格规范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管理工作,根据前几年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于今年10月份新出台了《××县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规程》,进一步健全和完善了我县城市低保工作。一年来,按照“应保尽保、应保才保、分类施保”的要求,经张榜公布,纳入保障范围的城镇居民1548户3576人,累计发放保障金639.6万元。 三是进一步完善城乡医疗救助工作。为解决城乡医疗补助比例偏小的问题,从2009年6月1日起,进一步规范城乡医疗救助申报、审批程序,提高了城乡医疗救助比例,进一步缓解城乡特困群众就医难问题。一年来,共为1169人发放医疗救助金112.4万元,为全县特困群众90537人代缴参合资金192.97万元,切实使城乡特困群众的就医难问题得到有效解决。 五是60年代精减退职人员生活救济工作。对我县33名六十年代精减人员及时按标准兑现到他们手中。一年来,共发放定期补助资金4.2万元,为6名精减人员解决实际困难7件,解决经费1.5万元,使他们的权益得到了保障,维护了社会稳定。

六是救助管理工作。一是做好流浪人员的救助工作。一年来,我局多次开展上街劝导救助活动,主动上街救助流浪人员达40余人,护送精神病人2人、危重病人3人到医院进行治疗。一年来,共支出费用达7.3万元。二是做好低保边缘户和边民的临时救助工作。今年,共为低保边缘户和边民争取到困难经费256万元,切实解决了全县困难群体的基本生活问题。三是做好集中办学点的送温暖工作。为称杆集中办学点的1200名贫困学生每人发放了一套床上用品,共支出经费30多万元。

2、双拥优抚安置工作再上新水平,有力维护了军民团结的大好局面 二是积极做好退伍军人安置工作。2008年全县共接收退役士兵32人,其中符合城镇安置条件的有14人。通过实绩考核和文化考试后,按成绩实行从高到低选择岗位,已全部安置。

三是认真做好优抚对象的医疗保障工作。结合××实际,对优抚对象患病在住院期间的医疗费用通过合医或医保、城乡医疗救助及重点优抚对象医疗补助等3条渠道予以报销。一年来,共支付优抚对象医疗补助经费达11.8万元。

3、切实抓好救灾工作,确保社会社会稳定

今年,全县各乡(镇)都不同程度遭受了旱灾、洪涝灾、风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据统计:全县农作物受灾131835亩,成灾98595亩,绝收16

4、基层民主政治建设跃上新台阶,切实维护了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 二是大力推进村民民主政治建设。一年来,我局不断深化村民自治,继续完善村务公开、民主议事制度,开展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示范单位、村民自治模范单位、民主法制示范单位创建活动。为加强村委会阵地建设,促进村委会健康有序发展。现子竹村和色仲村两个村委会的服务站的立项、批复和相关报告都已经按程序上报,已动工修建。

5、加强社会专项事务管理,推进专项事务规范化

一是殡葬改革工作:以修建六库地区殡仪馆为重点,现正在加紧附属工程建设,在年底竣工。同时,加强对殡葬改革的宣传力度,针对我县殡葬改革工作中存在的一些具体问题和上级有关殡葬改革的具体要求,在清明节期间,充分利用六库街子天进行了广泛宣传,为我县的殡葬改革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为适应赖茂新城区建设的总体规划,积极抓好排路坝公墓搬迁工作。现已从公墓区内迁出的坟墓有160冢,兑现搬迁补助资金40万元。 三是民间组织工作:认真做好行业性、公益性民间组织的培育发展和登记工作,一年来,全县共登记社会团体9个,依法对40个社团和民办非企业进行了年检。

民政工作要点范文第8篇

一、深入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1.持续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将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深入推进,强化党组中心组理论学习示范引领,深入学习贯彻对工作、对民政工作系列重要指示精神,持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责任领导:;牵头单位:机关党委;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2.学习贯彻党的五中、省委十一届八次、市委八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持续掀起学习宣传贯彻热潮,推动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决策部署落地落实,在学习贯彻中提高政治站位,主动融入成渝经济圈建设、成德同城化发展和高质量发展等大局。〔责任领导:;牵头单位:机关党委、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3.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按照省委、市委的统一部署,贯穿全年,融入日常,抓在经常,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做到“六个学出”:学出忠诚核心、学出信念信仰、学出辩证思维、学出为民情怀、学出忧患意识、学出昂扬斗志。〔责任领导:;牵头单位:机关党委;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4.开展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表彰一批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员和优秀党务工作者,结合党史学习教育,深刻感悟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教育引导党员干部坚定理想信念,陶冶爱党爱国情操,增强发展信心,提升思想境界。开展“我和我的社区”、社会组织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活动。〔责任领导:;牵头单位:机关党委;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二、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5.巩固民政兜底保障成果。保持兜底救助政策的连续性、稳定性,继续实施低保渐退、收入扣减等政策。对基本生活陷入困难、其他社会救助制度暂时无法覆盖的农村困难群众,及时给予临时救助,有序推进由急难发生地实施临时救助。建立完善农村困难群众主动发现机制,加强对农村低保对象、低收入家庭的动态监测,完善部门信息共享、比对核实机制,主动查找、智慧发现群众致贫风险,符合条件的及时纳入救助范围。〔责任领导:;牵头单位:社会救助和慈善社工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养老服务科、市低收入家庭认定中心〕

6.推动社会救助制度改革。健全低保标准等社会救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确保社会救助标准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一致。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适度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完善特困人员认定条件,将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覆盖的未成年人年龄从16周岁延长至18周岁。有条件的区(市、县)要将三、四级精神(智力)残疾、纳入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范围予以保障。积极推进政府购买社会救助服务。开展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服务质量大提升专项行动。〔责任领导:;牵头单位:社会救助和慈善社工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养老服务科、社会福利和儿童保障科、市救助管理站〕

7.提升社会救助能力水平。继续实施省级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项目。巩固深化低保领域专项治理成果。应用好“天府救助通”智慧救助平台,推进办理无纸化、档案电子化、数据可视化。推动“天府救助通”接入区(市、县)政务服务一体化平台、“一卡通”平台,实现救助申请到资金发放闭环管理。〔责任领导:;牵头单位:社会救助和慈善社工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各事业单位〕

三、大力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

8.健全基本养老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市老年养护院(社会福利院)项目建设,抓好养老服务重点任务清单实施,推进敬老院改革和能力提升,加强日照中心建设管理和运营,大力推进社区养老服务综合体建设,打造城市居家社区养老“15分钟”服务圈。进一步完善农村养老服务县乡村三级服务网络,推进县级失能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服务设施、乡镇级区域养老服务中心和村级互助养老服务点建设。推进成都平原经济区养老服务协同发展,实施养老服务共建共享工程。〔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养老服务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规划财务科、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

9.着力优化养老服务供给。实施“物业+养老”、“社区卫生服务+养老”、老年教育进行社区、老年领域创新创业试点等特色服务。优化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供给,积极探索时间银行、养老服务顾问新模式。加强智慧养老信息系统建设,持续实施养老人才骨干培训工程。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实施养老服务人才、机构、社会组织培训。〔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养老服务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市老年大学〕

10.不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制定“1+N”养老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建立以信用为核心、质量为保障、放权与监管并重的服务管理体系。实施养老机构等级划分与评定,开展老年人能力综合评估。开展养老护理员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施养老护理员岗位补贴、从业年限补贴,在养老机构、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设立社工服务点。开展“养老服务示范社区”评选、“颐养文化活动周”等活动,持续营造更加浓厚的养老、孝老、敬老社会氛围。〔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养老服务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社会救助和慈善社工科、社会组织管理科〕

四、加强未成年人关爱保护体系建设

11.推动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组织开展未成年人关爱保护宣传月活动和儿童关爱保护“政策宣讲进基层”活动。推动建立市级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委员会,指导县级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领导协调机制,乡镇(街道)设立未成年人保护工作站,确保村(社区)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专人专岗。发挥儿童救助保护热线作用,加强全市儿童督导员业务培训。指导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切实履行职责。指导市儿童福利院项目深化建设、设施设备采购、儿童入院前评估和收置等工作。〔责任领导:,牵头单位:社会福利和儿童保障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市儿童福利院〕

12.完善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精准认定精准保障,适时提高孤儿、事实无人抚养儿童基本生活补贴。推动构建儿童福利领域同城化发展格局,持续推进“孤儿医疗康复明天计划”项目实施,开展2021年度儿童关爱保护服务项目,积极培育儿童收养第三方评估机构,推动落实农村留守妇女关爱服务工作措施。〔责任领导:,牵头科室:社会福利和儿童保障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市未成年人救助保护中心〕

五、全面提升残疾人福利保障能力水平

13.不断提高残疾人福利水平。持续落实残疾人两项补贴政策,逐步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范围延伸至低收入家庭残疾人。实施“福康工程”项目,积极培育助残社会组织,开展公益助残项目。加快推进市级民政精神卫生福利机构项目建设。推进精神障碍社区康复服务和贫因重度戒疾人照护服务。探索实施辅助器具社区租赁服务,推进康复辅助器具产业进家庭、进社区、进机构。〔责任领导:,牵头单位:社会福利和儿童保障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社会救助和慈善社工科〕

六、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

14.加强基层政权建设。依法完成全市第十一届村(居)民委员会换届选举工作,选优配强村(社区)“两委”班子,依托城乡社区发展治理学院,市、县联动实施村(社区)“两委”班子成员“素质提升行动”。〔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

15.深化基层群众自治实践。全面建立村(社区)公共卫生委员会。指导村(社区)及时修订完善自治章程。完善村级建制调整改革后村(居)务公开制度。健全完善城乡社区工作事项准入备案、加强村级民事代办、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红黑榜”等制度。推广定向议事代表会议制度,争创基层群众自治试点示范村。〔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办公室〕

16.创新城乡社区治理。实践“党建引领+综合服务+综治保障+科技赋能”城乡社区治理新框架。深化清廉村居建设,以强化基层监督促进乡村治理。做好城乡基层治理城乡改革和群众自治组、市域社会治理协同治理组牵头工作。持续推进城乡社区治理试点示范项目,争创基层治理示范县、示范街道、示范社区。推进社区综合体建设,实施村(社区)综合服务设施“补短板”省级补助项目。推进智慧社区建设。〔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办公室、社会救助和慈善社工科、社会组织管理科〕

七、推进社会组织高质量发展

17.创新推进社会组织党建。强化党的领导与社会组织法人治理结构有机融合,引导社会组织落实管理层和党组织班子成员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深入实施强基固本、素质提升、先锋引领“三大工程”,深入推进社会组织党组织“评星定级”和党建工作标准化建设,持续推进“党建+公益”红色领航类项目,打造“红色创投”品牌。〔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市新社办;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社会组织管理科〕

18.精细扶持社会组织发展。推进社会组织孵化园建设县级全覆盖.加强社区社会组织孵化培育,落实《培育发展社区社会组织专项行动方案(2021—2023)》。组织开展社会组织公益捐赠税前扣除资格审查工作,促进公益捐赠事业健康发展。配合有关部门持续开展社会组织涉企收费规范工作,推动优化营商环境。支持社会组织积极参与基层治理和社会服务,促进发挥“四个作用”发挥。〔责任领导:;牵头单位:社会组织管理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社会救助和慈善社工科〕

19.依法加强社会组织监管。加强社会组织非营利监管,有序开展社会组织年检年报、等级评估、信用管理工作。推进社会组织监管信息化建设,完善社会组织内部治理结构。巩固行业协会商会脱钩改革成果,加强国家社会组织法人库系统本地化运用。探索建设养老、儿童等领域专业社会组织行业标准。持续开展打击整治非法社会组织,防范化解社会组织领域重大风险。〔责任领导:;牵头单位:社会组织管理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社会救助和慈善社工科、社会福利和儿童保障科、养老服务科〕

八、扎实做好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工作

20.统筹协调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工作。细化制定符合实际的“1+N”专项工作方案,建立健全两项改革“后半篇”文章成效监测评估体系,谋深做实“后半篇”文章。〔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养老服务科、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业务科室〕

21.加强地名公共服务与行政区域界线管理。组织修订地名管理相关制度文件,加强地名文化宣传和传承保护。做好行政区划界线勘定后地图资料成果工作,开展县级行政区域界线联检工作,推动开展平安边界建设活动。〔责任领导:;牵头单位: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

九、不断提升社会事务管理水平

22.推动殡葬改革绿色健康发展。认真贯彻落实《关于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推进殡葬基础设施建设和殡葬服务进社区试点,改进提升殡葬服务质量。深入开展殡葬领域移风易俗,积极倡导绿色殡葬新风尚。〔牵头领导:;牵头单位: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

23.有序开展婚俗文化改革试点。步骤推进“全市通办”“跨市通办”“跨省通办”试点工作。积极开展婚俗改革试点,加强婚姻文化建设,大力倡导移风易俗,常态化开展婚姻家庭辅导工作。〔牵头领导:;牵头单位:社会事务和区划地名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

十、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

24.规范和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利用慈善中国加大对公开募捐活动、慈善项目、信息公开等的监管力度。做好第三届“慈善奖”拟表彰对象的推荐工作、组织好“中华慈善日”“天府慈善月”宣传活动。试点设立社区慈善基金。〔牵头领导:;牵头单位:社会救助和慈善社工科;责任单位:市公益慈善事业发展中心,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

25.推进社会工作发展。开展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登记和社会工作者继续教育,组织做好2021年社会工作职业水平考试工作。继续开展社工菁英遴选工作。推动城乡社会工作服务站点建设。〔牵头领导:;牵头单位:社会救助和慈善社工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

26.提高志愿服务水平。深入学习和宣传《志愿服务记录与证明出具办法(试行)》,指导志愿服务团体和组织真实、准确、完整记录志愿服务信息,无偿、如实出具志愿服务记录证明。推进城乡社区志愿服务站点建设全覆盖。〔牵头领导:;牵头单位:社会救助和慈善社工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机关各科室、各事业单位〕

十一、不断夯实民政基础提高民政服务能力

27.科学编制实施民政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严格按照要求,以项目为支撑,与国、省规划相衔接,并充分吸纳各方面意见建议,倒排时间节点,精心组织编制民政事业发展“1+2+4”规划,促进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规划财务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

28.健全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健全预算绩效管理制度,完善“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做好民政事业资金的分配、公示、评价等工作,加强资金闭环管理。〔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规划财务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29.加强民政数据统计分析。加强民政信息数据汇总、分析、应用,着力提高民政统计工作准确性和时效性。做好民政统计数据单机版与网络版的衔接,确保数据统计质量。〔责任领导:;牵头单位:规划财务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30.提高民政法治化标准化建设水平。制定全市民政系统“八五”普法计划并贯彻落实,推进民政法治宣传教育进基层。严格贯彻落实民政领域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完善和落实依法行政责任制、法律顾问制度和行政执法“三项制度”,做好行政执法监督、规范性文件审核备案、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等工作。〔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31.提升民政政务服务能力。以智慧社区、智慧养老平台建设为契机,不断优化乡镇(街道)便民服务平台。深化民政领域“放管服”改革,全面推进证明事项告知承诺制,依法依规做好行权清单管理和权力事项动态调整。主动参与全市大数据建设,推广应用“一网通办”“跨省通办”“川渝通办”。〔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32.提高加强民政办事服务效率。有序推进公文处理、会务办理、电子政务、保密教育、信息公开、值班备勤、政务督查、政务调研、绩效管理等工作。做好人大建议、政协提案办理。〔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十二、坚决守住民政领域安全底线

33.严密肺炎疫情防控。严格落实好“五有一网格”措施,指导社区加强疫情防控预案管理,督促小区落实《住宅小区疫情防控常态化管理规范》。进一步完善民政服务机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和应急预案,做好防疫、应急、生活物资储备。加大对受疫情影响困难群众救助帮扶工作,继续引导社会组织、社会工作者和志愿者依法有序参与防控,鼓励城乡社区群防群治。稳妥推进重点人群疫苗接种工作。〔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基层政权建设和社区治理科、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34.加强民政领域安全生产工作。高度关注民政领域安全生产、维稳等工作,落实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责任清单,扎实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三年行动,开展“安全生产月”、冬春火灾防控活动,确保民政机构和服务对象生命财产安全。〔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35.加大宣传提升民政应急保障能力。建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社会事务、社区动员、社会力量“五社”应急保障体系,健全民政领域重大风险防范化解预案,不断提高应急处突、舆情应对能力。进一步健全信息报送机制,加大民政信息宣传力度。用好微信、微博等新媒体阵地,拓展宣传面,提升宣传效果。〔责任领导:;牵头单位:办公室;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十三、坚定不移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

36.持续加强党对民政工作的全面领导。坚定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贯穿到民政事业发展全方面全过程,认真贯彻落实把方向、谋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要求,不折不扣落实党中央、省委和市委的决策部署,为全市民政事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组织保证、领导保证。〔责任领导:;牵头单位:机关党委;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37.持续加强党的建设。认真贯彻《党委(党组)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规定》,把党的建设摆在工作首位,推进党建和业务工作深度融合。强化党组织政治功能,发挥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设团结、务实、高效、快乐、奋进的班子。夯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加强意识形态阵地和重点领域管控,确保全市民政系统不发生意识形态领域重大问题。〔责任领导:;牵头单位:机关党委;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38.持续加强“六保六稳”纪巡联动巡察整改。按照“十天一会商、十五天一确认、二十天一沟通、一月一专题”4个工作协调机制,落实思想认识、责任落实、协调机制、整改措施、督导督促“五个到位”要求,对照任务、问题、责任“三个清单”,建立台账,逐条整改,逐个销号,确保整改工作有序、有力、有效。〔责任领导:;牵头单位:机关纪委;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39.持续巩固反腐败斗争压倒性态势。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规定及实施细则精神,持续纠治民政领域形式主义、,坚决整治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盯民政政策、资金、项目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强化事前、事中、事后全链条监督管理。统筹抓好巡视巡察、纪检监察、审计监督、群众监督等反映问题整改,进一步堵住政策和监管漏洞,强力推进清廉机关建设。〔责任领导:、;牵头单位:机关纪委、规划财务科;责任单位:各区(市、县)民政局、经开区社会保障局,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事业单位〕

民政工作要点范文第9篇

一、防灾减灾救灾

落实和完善自然灾害救助管理制度。贯彻实施《省自然灾害救助办法》,结合实际完善《自然灾害救助工作流程》,扎实做好应急救灾工作,及时上报灾情信息,及时查灾核灾。加强自然灾害救助精细化、规范化管理,强化救灾款物的监管,及时、有序、高效开展应急救助、过渡性生活救助、倒损农房恢复重建救助和冬春救助,切实保障受灾群众基本生活。

推进综合防灾减灾工作。巩固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成果,继续开展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工作,扎实开展“5.12”防灾减灾日集中宣传教育活动。加强救灾物资储备库的运行管理,规范救灾物资发放监管。加强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灾害信息网络,推行并用好手机终端报灾系统。

二、社会救助

完善社会救助制度体系。贯彻落实《省社会救助实施办法》、《省农村五保供养条例》、《省农村低保保障标准与扶贫标准衔接实施办法(试行)》,深入推进农村低保按标施保,落实低保特困人员重点救助政策,加强农村低保制度与精准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及时将符合保障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救助范围,实现应保尽保。

完善医疗救助政策。结合我县实际,修订医疗救助政策,探索建立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为基础,以城乡居民大病保险和职工大病二次报销、优惠政策减免为补充,以医疗救助为兜底保障,覆盖城乡、递进式多重保障的医疗救助体系。全面开展重特大疾病救助,享受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或职工大病保险的对象纳入救助范围,经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及各类补充医疗保险、商业保险等报销后个人负担的合规医疗费用,直接予以救助,报销范围内的个人自负费用数额越高,救助比例不断提高。

健全管理服务机制。全面开展申请救助家庭信息比对工作,上半年完成现有保障对象比对甄别工作。完善社会救助“一门受理、协同办理”机制,推进以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加强基层社会救助经办服务能力建设。加强对乡镇社会救助工作的督促检查。进一步督促各乡镇加强社会救助对象信息的全面、长期公示,接受社会的监督。加快农村福利院建设,规划改扩建1-2所农村福利院,督促九畹溪镇新建的农村福利院尽快投入使用,加强福利院消防安全监管,完善消防设施,整改安全隐患;以归州镇农村福利院为示范,加强全县农村福利院管理服务培训,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

扎实做好精准扶贫对接工作。贯彻落实好中央、省市县委关于扶贫开发工作有关要求,结合职能职责,制定《县精准扶贫保障救助兜底专项工作方案》,进一步提高农村社会救助工作水平,更好发挥低保救助在推进精准扶贫中的重要作用。扎实开展梅家河乡尤家湾村的精准扶贫工作,争取资金支持该村村落阵地建设,做好82户贫困户的结对帮扶,力争早日脱贫。

三、双拥优抚安置

精准落实优抚保障政策。及时准确地落实优抚优待政策,完善优抚对象医疗、住房保障办法,着力解决优抚对象“三难”问题。及时更新优抚对象信息,确保对象准确无误。深化优抚服务管理创新工作,提高优抚服务水平。

妥善安置退役士兵。积极推行“阳光安置”,制定退役士兵接收安置方案,落实好退役士兵的待遇;对符合一次性经济补偿安置的退役士兵,及时测算并兑现一次性经济补助,确保按时发放到位;加强退役士兵技能培训工作,促进退役士兵就业。

巩固和发展双拥成果。深入开展全省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巩固军民共建示范点建设。立足驻香港部队希望小学少年军校的特点,对校园内外环境再进行全面改造,使校园国防教育和军校特色得到进一步彰显。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双拥工作的新路子,做好重大节日的走访慰问工作,建立慰问长效机制。积极与驻秭部队开展各项活动,建立与部队之间的深厚感情。

四、基层政权和社会组织

深入推进“幸福村落”建设。巩固“幸福村落”创建成果,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县政府《关于深入推进“幸福村落”建设,切实做好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项目工作的意见》(秭发[2015]7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以“幸福村落”为载体的村民自治改革试验工作,确保高质量完成2016年的试验任务。

加强城乡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健全村(居)务监督机制,有效发挥村(居)务监督委员会作用。巩固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成果,指导各村依法依规做好村务公开工作,继续开展好“难点村”治理及城乡社区公共服务站建设工作。

加强社会组织监管。进一步完善社会组织等级评估工作,规范社会组织登记管理,逐步建立社会组织综合监管体系,加强对社会组织事中事后监管。协助做好社会组织党建工作,扩大党组织覆盖面。开展社会组织专职工作人员培训,加强社会组织宣传,传播社会组织正能量。

五、社会福利和慈善事业

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探索精准扶贫和养老服务政策对接,发挥公办养老机构兜底保障功能,鼓励支持社会力量投资养老服务业,应对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新建一批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和农村老年人互助照料活动中心,并协助指导建立相关数据台账、开展活动。加强全县高龄津贴动态管理和审核发放工作。扎实做好慈善募捐和慈善救助工作,推动全县慈善事业健康发展。加强阳光福彩建设,完成省市下达的福彩销售任务。

六、专项社会事务管理服务

强化区划地名和界线管理。深入推进第二次全国地名普查,高质量完成年度普查任务,确保普查工作进度。妥善做好乡(镇)、村行政区划调整、变更工作,更好地为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服务。做好县级行政区划界线联检工作,开展平安边界建设。

推进殡葬改革和保障服务。加强殡葬基础设施建设,着手火化项目调研与规划编制。完善和落实惠民殡葬政策,积极推进节地生态安葬,加快绿色生态殡葬建设步伐。巩固殡葬“双禁”和管理服务专项整治成果,加强殡葬专业班子队伍监管,做好春节和清明节群众祭扫服务保障工作,提升殡葬管理服务水平。

规范生活无着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落实定期巡查救助制度,开展送温暖、送清凉等专项救助活动。加强救助规范管理,改善救助保护条件,加大受助人员的寻亲返乡力度。

做好婚姻登记和儿童收养工作。依法办理婚姻登记,完善婚姻登记信息电子台帐;严格按照法定条件和程序办理收养登记。

七、综合能力建设

加强民政标准化建设。发挥标准化在民政工作中的引领作用,厘清责任边界,健全工作台帐,加强风险防控,补齐工作短板,进一步提升民政工作质量。

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全面落实好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强化党员干部廉政教育,强化纪律规矩意识,强化履职尽责,打造风清气正、阳光责任民政。

加强党建工作。深入推进“五星级”服务型党组织和“五星级”党员、“五型机关”和文明单位创建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全面从严治党要求,规范党组织建设,强化党员队伍建设,发挥党员先锋带头作用。

民政工作要点范文第10篇

2014年全区民政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六中全会和市、区党代会精神,以提高人民群众幸福指数为目标,不断提高保障和改善民生能力,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强社会管理创新,强化民政自身建设,为实现我区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一、围绕保障民生,增强社会救助合力

一是落实最低生活保障自然增长机制。城乡低保标准提高至月人均400元,对低保家庭中,学前和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阶段的在校学生分别增发低保标准全额20%、60%和80%的救助金,对低保对象中的单亲母亲增发低保标准全额20%的保障金。二是加大城乡医疗救助力度。切实将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保对象、临时生活救助对象中大重病患者、享受民政部门定期定量生活补助费的20世纪60年代精减退职职工、重点优抚对象等符合条件的困难群众纳入医疗救助范围,力争实现全覆盖。完善医疗救助“一站式”同步结算平台建设,政策范围内住院自付费用救助比例提高至50%以上,进一步提高医疗救助水平。三是健全低保收入核查机制。建立完善低收入居民家庭经济状况信息比对机制、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联动机制和低保渐退等三项机制,确保城乡低保工作应保尽保、应退尽退、按标施保。四是继续做好危房改造工作。努力争取区、镇两级财政的投入,确保完成不低于100户的危户改造任务。五是提高救灾减灾能力。积极开展“5.12”防灾减灾日宣传活动,强化灾害信息员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应对自然灾害的防范和处置能力。六是加快完善覆盖城乡的社会捐助网络。所有乡镇(街道)都要建立社会捐助工作站,开展社会捐赠款物的就地募集、调剂和资助工作。七是加强残疾人救助。对符合条件的无固定收入重度残疾人参照当地城乡低保标准100%发放生活救助金;对有固定收入,但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重度残疾人,参照当地城乡低保标准,补足其差额;对符合条件的一户多残、依老养残家庭中的残疾人,参照不低于当地低保标准的60%发放生活救助金。八是完善孤儿基本保障制度。散居孤儿每人每月660元最低养育经费和孤儿物价补贴得到落实。

二、围绕涉军群体,落实双拥优抚政策

一是全面落实优抚优待政策。进一步完善、落实抚恤定补优待标准自然增长机制,确保8月1日前按新标准落实到位。在保障重点优抚对象医疗待遇的同时,通过实行一站式结算服务,不断提高优抚对象医疗保障水平。二是深化退役士兵安置改革。加强全区退役士兵职业技能培训和自主创业工作,使应参训率达90%以上,双证获取率、推荐就业率分别达95%。三是实行城乡一体化安置。农村退役士兵自谋职业补偿金和城镇退役士兵实行同标准。移交地方安置的军队离退休干部、无军籍退休退职职工接收安置率100%。无军安对象赴省、进京集访。四是以争创市级双拥模范乡镇、单位为抓手,全面加强双拥和国防教育组织建设,大力开展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全面落实双拥各项政策,着力提升拥和国防教育水平,进一步夯实我区双拥“三创”(第三次创建省级双拥模范区)基础。

三、围绕普惠共享,保障老有所养

一是大力推进居家养老服务站建设。新建不少于59个社区(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新扶持3个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达省级示范性标准,15个以上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站)配备专职管理服务人。二是不断改善五保供养条件。不断提高农村五保集中供养率,进一步提升农村敬老院在院容院貌、安全防范、卫生防疫、生活护理等方面的规范化管理水平。三是加快养老机构建设步伐。以区社会福利中心、友谊老年公寓为重点,不断改善服务设施,提升服务软环境。鼓励社区力量兴办养老经机构,试点发展农村小型互助式老年集中居住生活区、小型托老所和幸福院。四是落实惠老政策。确保80周岁以上老人尊老金按时足额发放。积极为老年人办理《省老年优待证》,建立健全高龄老人的基础信息。五是着力实施居家养老购买服务工作。对低保、特困、空巢、高龄、重点优抚等特殊困难老年人,按平均200元/人月标准,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提供养老服务。

四、围绕基层民主,推动和谐村居建设

一是开展“全国和谐社区示范区”创建活动。不断完善和谐社区创建的长效机制,年内创成2个部级、5个省级、15个市级“和谐社区示范社区”。二是加大农村社区建设力度。进一步深化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工作,健全和完善村民监督组织的各项规章和制度,年内培育5个省级、15个市级“和谐社区建设示范村”。三是巩固和提高城乡居民依法自治达标率。扩大基层民主,提高村(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实践能力和自治水平。四是改善社区服务设施条件。新建成6家社区服务中心,通过开展“五星社区”、“十佳社区工作者”评比活动,提升社区建设水平,打造高素质社区工作者队伍。

五、围绕双快双好,发展民政经济

在民政经济的发展上,一是销售在全市争第一的目标不动摇。培植6个销售达200万的大镇,培植15个销售过100万的大户,努力完成市局下达的销售任务。二是积极争取国家、省、市民政项目资金、霞光计划、社区建设补助等资金,弥补民政事业发展投入资金的缺口和不足。三是积极发展慈善事业。坚持开展“5.19慈善一日捐”活动,建立项目募集机制,拓展慈善资金募集渠道。

六、围绕规范服务,创新社会管理

上一篇:安全管理工作要点范文 下一篇:档案工作要点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