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旅游范文

时间:2023-03-05 20:42:57

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范文第1篇

一、认识民俗旅游

(一)民俗与民俗旅游的含义

民俗旅游就是人们离开自己的住所,去了解、体验不同于自己民族的一些生活方式、惯例和规矩。更正确地说,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

(二)“旅游民俗”的分类

1.从宏观的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又可依照其涉及的民俗性质、产品层次等可作出不同的类型划分。周霄认为以民俗性质为标准,旅游民俗可分为“物质型”、“社会型”、“口承语言型”和“信仰型”四种类型;以产品层次为标准,旅游民俗还可分为“静态陈列型”、“动态表演型”和“互动参与型”三种类型。

2.从微观角度来区分,旅游民俗的分类可根据地方的具体情况,不拘泥于一种格式。

二、民俗旅游的价值体系

(一)文化价值观

1.文化的不和谐现状:旅游业往往被称之为“无烟”产业,然而在其发展过程中对其赖以生存的旅游资源环境所造成的伤害, 从某种程度上看, 丝毫不亚于工业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由于过于关注民俗文化的形式,常常导致民俗文化精神内核的丧失,出现大量的伪民俗,破坏了旅游地民俗文化的和谐性,促使旅游地民俗文化出现与外来文化快速趋同的趋势,使民俗文化的特色日渐消失。

2.文化的协调发展:民俗旅游发展中存在的看似经济性问题的文化冲突,实则是深层次文化冲突的外现。所以旅游开发的实践中,不仅应该对一个地区的旅游开发进行技术经济论证,而且应该寻找文化冲突中的均衡,培养文化调协的概念。

(二)经济价值观

作为文化旅游重要组成部分的民俗旅游,在经济效益方面已经显有成效:

1.显性效应:民俗旅游以其独特的魅力在吸引旅游者、增加客源方面具有巨大的优势。

2.隐性效应:需要经过时间的检验,民俗旅游是获得信息的重要途径,同时民俗旅游也扩大了当地的知名度,在带来直接的经济收益的同时,还可以吸引众多的投资者为当地经济建设宣传服务。

(三)社会价值观

通过民俗旅游,可以为弘扬民族文化提供了契机和条件,促进了生态环境、文物古迹的保护和城乡的美化,同时也促进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此外,随着可持续发展的提出,“社会控制”问题也炙手可热,民俗旅游拉动了旅游地经济的增长。当经济落后地区的经济资源等因素不足以支持其向前发展时,外部的政治机构和经济集团以“投资者”或“扶贫者”的姿态介入并成为旅游战略的制定者和经营运作的操控者。众所周知,投资者关心的往往是其资金收回与效益问题,这种思路极易导致民俗旅游开发中的短视行为,为追求经济利益的最大化而以当地自然文化生态的破坏为代价。因此,在关于当地民俗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原则性问题上,地方政府需重新争取主动而坚定立场,以资源的永续利用和可持续发展为计。

三、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当地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建立三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在开发本区域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区域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民俗文化、提高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民俗旅游范文第2篇

一、影响旅游资源空间布局合理化的因素

旅游区域布局是从总体上对旅游生产力体系的地域空间配置,因此要实现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就必须分析和考虑影响旅游区域布局的主要因素,这些因素有资源因素、区位因素、市场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及政策、法规因素等。

1.资源因素

任何产业部门的区域布局都必须以可靠的资源为保证,否则就会使该产业的发展陷入盲目性。旅游资源是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所具有的数量和质量不仅决定着旅游经济的发展规模及水平,而且决定着旅游产业的合理布局。通常,具有“垄断性”的旅游资源,有较高的开发价值并往往发展成旅游业的“增长点”。因此,正确认识和分析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品位、特点、分类及规模,是建立合理的旅游产业布局,确定旅游投资规模及资源开发时序,提高旅游区域布局效益的重要途径之一。

2.区位因素

区位因素是影响各经济产业合理布局的重要因素之一。通常,优越的区位优势不仅为旅游经济活动提供有利条件(如通达性、便捷性等),而且对旅游产品的形成及旅游产业的布局都具有重要影响。

3.市场因素

市场经济作为社会经济运行方式和社会资源配置机制,要求一切经济活动都以市场为轴心,按照市场经济规律对社会经济活动进行调节和控制。旅游经济是一种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因而其整个经济运行都必须围绕市场来进行。

首先,从需求角度看,一个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规模和水平表现在其对旅游客源市场拥有程度,而客源地的数量、客源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客源地游客出游人数等,都决定着一个地区旅游经济的发展速度和规模。

其次,从供给角度看,一个地区旅游市场的大小还取决于其旅游产品供给及旅游服务水平,它不仅决定着该地区旅游市场接待规模,也决定着旅游市场的发育及旅游经济效益的提高。

因此,在考虑旅游区域布局时,一方面要考虑不同地区、不同发展阶段的旅游客源市场的对象、范围及变化趋势,从而把握旅游市场的容量大小。另一方面又要根据旅游需求,合理布局旅游资源的开发及旅游产品的供给,从而形成合理的旅游区域市场定位,为合理的旅游区域布局提供依据。

4.社会经济因素

一个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为旅游业发展所提供的有利条件或限制因素,直接影响到该地区旅游产业布局及旅游经济的发展。通常,发达的经济条件更容易为旅游业提供各种基础设施、交通运输手段及财力资源,并且往往具有较高的旅游服务和管理水平,从而增强了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促进旅游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高。

5.政策、法律因素

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是政策部门的重要调控手段之一。运用经济政策和法律、法规,不仅能加快旅游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旅游经济在数量扩张、结构转换和水平提高等方面同时发展,实现旅游经济的良性循环;而且有利于促进旅游经济布局的合理化,减少地区间经济差异,实现总体效率与空间平等的统一。旅游业是以市场为导向的经济产业,如果没有国家从政策和法律、法规等方面给予宏观的指导和调控,旅游业不仅不能快速地发展,而且也不可能得到健康的发展。因此,在考虑旅游区域布局时,一方面,从旅游经济总体发展的需要来制定有利于旅游区域布局合理化的产业政策和法律、法规,引导旅游区域布局的合理化;另一方面,又要根据已有的产业政策及法律、法规要求,合理地进行旅游产业的区域布局,从而促进旅游经济健康、持续地发展。

二、民俗旅游社区文化表达空间中的场景布置

1.场地、场所、场景的关系

场地是建筑设计构思的基础平台,场地分析的重点是物质属性和意义内涵的分析——设计基点和建筑几何性构思的确立。

场所表达了场地所蕴含的社会、文化、历史、自然及风土的内涵,场所内涵的挖掘和揭示表达设计者的价值倾向及所创造的建筑空间秩序的应对和承载方式。

场景有机融合了场地和场所概念内涵的建筑意象,是在空间基础的场所的营造,然后创造一种具有独特场所形象的建筑并能抚慰人身心的空间。

2.展俗旅游社区文化公共空间设计的重要性

民俗旅游社区文化公共空间设计的目的就是以极强的空间表现让游客获得一定的感官感受,满足他们的消费需求。我们这里所说的民俗旅游社区文化公共空间概念不同于哲学时空观中的空间范畴,它不仅是一种物质的客观范畴,而且是一种文化社会关系。任何时代的人们,都无法脱离具体的物质空间和文化空间而生存。

这里要特别强调公共领域(publicsphere)与公共空间(publicspace)的区别。所谓“公共领域”是指从市民社会中产生的、在国家与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所谓“公共空间”主要是指在社会与国家之间人们实现社会交往和文化互动的场所。现代游客不停在各个民俗旅游区里面游走,以寻求一个适合自己生存方式和文化气质的民俗旅游空间。不同的民俗旅游空间,文化生态差异是很大的,以我省的安康和榆林为例,安康集中了我省最一流的南派民俗旅游风情,具有适合浪漫主义主义情怀的小资情调的民俗旅游者的文化表达空间。而榆林拥有省内最美丽的塞上风情,借助这一元素使那些喜欢大漠风情的民俗旅游者同样获得了自己的文化表达空间。

因此,民俗旅游社区文化空间的场景布置一旦失去其应该具有的场景时,民俗旅游地的色彩中就会失去最美丽的亮色。

三、陕西民俗旅游空间的文化定位

1.民俗文化定位

保持民俗旅游空间生活场景的真实性,就是保持一种真实的民间生活习惯。因此,民俗文化的定位。就是在具有真实生活环境的中透视出五彩缤纷的各种文化生活习惯。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本课题组提出保护的历史街区,地方政府首先要做的就是要保护好这些历史街区的真实的民俗文化生态环境。北京市平安大街改造的失败就是一个隆痛的教训。改造后的平安大街被人称为北京的“第二条长安街”。但是,因种种原因,开埠后的平安大街非常萧条,分析其中原因,有一点是致命的硬伤,就是其民俗文化的空间定位出了问题。原本的平安街就是以幽静、典雅的风貌、氛围着称的,改为“大街”,让高密集度的文物古迹暴露出来,还能得到怎样的保护?发达国家的大都会城市中有许多小胡同、老房子。保护得非常好的。在那里,现代与传统的冲突也是非常突出,但是,这些国家始终把保护传统放在首位。

对此,着名城市规划专家袁家方教授说:“平安大街来得太突然。北京城不应该忘掉历史,割掉建筑语言。写在石头上的历史若真被后人遗弃,那真是一种悲哀,若有一天中国发展到千城一面、千村一面时,不能不说这是一种文化上的堕落。”

2.地理区域文化定位

地理区域文化定位,就是将各种可以表现区域民俗特征的文化现象以整体的形式完整地体现出来。例如,通过青草、大漠,与毡帐、战马、勇士、歌舞、美酒、奶茶等文化形式,表现草原地理环境所体现出的地域文化气息。在这个环节上,就是要做到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匹配。在这一点上,山西省的平遥就是一个成功的例子。

在平遥,游客可以堂而皇之地走入一户人家,闯入别人的私密空间,满足视觉的欲望,再加上打探些道听途说的故事,更会获得双重的满足。有的游客还会身体验一下当地人朴素的生活,享受一下异趣。一般的旅行者带回来的信息,都是只属于平遥古城才拥有的异文化场景。在旅行者摄取的平遥场景中,没有滥情的平遥,拍摄者没有刻意寻找基本上都是代表古城符号的场景,以达到一种思古与怀旧的幽情。这样的地理环境所展示的文化行为是游客到平遥旅游最需要的地理文化气氛。

从中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就是一个没有地域特色的区域,是一个没有前途的旅游区。因此,陕西的地理区域文化定位就是一定要突出秦风秦韵。具体到市、县、乡、村都应该体现出具有地域风情的文化气息。

四、陕西民俗旅游文化空间区域划分

1.陕西民间文化生态保护区

保护民间原生态文化是开展民俗旅游的基本前提,本课题组通过实地调查,筛选出九个具有生态文化形态的区域,作为重点保护对象,它们是:

(1)风翔“民间工艺品”文化生态保护区;(2)宝鸡县——陇县“民间社火”民间社火文化生态保护区;(3)紫阳“民间茶艺、民歌”文化生态保护区;(4)安塞“民间腰鼓、剪纸、秧歌、窑洞”文化生态保护区;(5)韩城“民间建筑、民谣、方言”文化生态保护区;(6)铜川“民间制瓷”文化生态保护区;(7)佳县“民间庙会”文化生态保护区;(8)丹凤“民间建筑、酒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区;(9)宁(强)——略(阳)“羌文化”文化生态保护区。

2.陕西“民间原生态文化”文化区分布状况

(1)按所属文化圈划分。陕西所处的地理环境涵盖了中国文化圈中的四大文化内容,表现之丰富,无疑是中国文化的心脏。1)黄河流域风俗文化圈(陕西关中地区以及延安地区,是中国传统文化的发祥地)。2)长江流域风俗文化圈(陕南地区)。3)游牧风俗文化圈(陕西榆林地区,特点是强悍勇武的民风)。4)“关陇文化”区域文化圈(陕西关中地区,特点是多民族共生,异域风情浓郁)。

(2)按陕西地理地貌可分。1)陕北为代表的黄土窑洞文化,具有典型的黄河文化特征。2)陕南为代表的巴楚文化。含有长江文化的丰富元素。3)关中平原为代表的则是南北文化融合区域。

(3)按农业元素划分。1)陕北半农半牧文化区。2)关中麦黍文化区。3)陕南稻作文化区。

(4)按照气候特征划分。1)陕北大陆性温带气候带自然文化区。2)关中半湿润性暖温带气候带自然文化区。3)陕南湿润性北亚热带气候带自然文化区

陕西地域南北狭长,纵跨北亚热带、暖温带、温带三大气候带和黄河、长江两大水系,既有牛羊成群、大漠孤烟的塞上风光,又有五千年农耕文明的“八百里秦川”,还有被誉为“天然药库”和“植物王国”的秦巴山地。南北迥异的地理地貌和,丰富多样的气候特点,孕育出种类繁多的民俗资源,所谓的“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的说法在陕西体现的尤为突出。

3.陕西“民间原生态文化”副区分布状况

民俗旅游范文第3篇

关键词:永州 瑶族 旅游开发

永州,地处湖南南部,位于北纬24°39′至26°51′,东经111°06′至11221′之间,东西地处潇水、湘江两水汇合处,东接郴州,西南毗邻“两广”,与桂林、清远相连,北界衡阳、邵阳。永州市是一个多民族地区,有瑶、壮等35个少数民族,其中瑶族和壮族属世居主体少数民族。到1991年止,永州境内共有瑶族414585人,占全国瑶族总人口的20%左右;占全省瑶族总人口的85%以上,居首位;占永州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6.6 %,所以依托永州瑶族人口众多的情况,大力开展瑶族民俗旅游大有可为。

1民俗旅游

民俗旅游是以特定地域或特定民族的传统风俗为资源而加以保护、开发的旅游产品。它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型旅游,旅游者在欣赏的过程中具体感受到异族异域文化形态和生活方式的特质的美质,它是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对中外旅游者产生巨大的吸引力。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是民俗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促进民族地区旅游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促进作用。

2永州瑶族人口分布

到1991年止,永州境内共有瑶族414585人,占全省瑶族总人口的85%以上,居首位,占永州少数民族总人口的96.6%。永州各县瑶族人口以江华为最,计212444人,占境内瑶族总人口的51.24%;次为江永119911人,占境内瑶族总人口的28.92%。他们主要聚居于江永县,有千家峒、清溪、兰溪、源口、松柏等5个瑶族乡和94个瑶族聚居村;道县有洪塘营、横岭等4个瑶族乡和12个瑶族聚居村;宁远县有九嶷山、鲁观、棉花坪、桐木漯、荒塘等5个瑶族乡和10个瑶族聚居村;蓝山县有荆竹、紫良、浆洞、汇源、犁头、大桥等6个瑶族乡和4个瑶族聚居村;新田县有门楼下瑶族乡和4个瑶族聚居村;双牌县有上梧江瑶族乡和4个瑶族聚居村;祁阳县有晒北滩瑶族乡和4个瑶族聚居村;东安县有15个瑶族聚居组;永州有5个瑶族聚居村。

3瑶族人有着丰富的民间文化

3.1众多的民歌、舞蹈和丰富的历史文献

永州各地瑶族的口头文学,内容极其丰富,感情真挚朴实,有着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价值,且富有民族特色。口头文学主要有两类:一类是民间传说。如《盘王》、《发习冬奶》、《姜果老》、《金龙出大洞、海马归池塘》等;童话、寓言《河水是松树的朋友》、《春哥和野猫》、《野人婆和冬冬》等。另一类是歌谣。主要有祭祀歌、抒情歌、风俗歌、生产歌、苦歌等,在劳动余暇和节日喜庆中,瑶族青年男女常常对歌或“坐歌堂”,故人称“瑶山是歌的海洋”。瑶族人民不仅能歌而且善舞。瑶族舞蹈主要有《长鼓舞》、《伞舞》、《刀舞》等。《长鼓舞》是瑶族舞蹈的代表,至少已有800多年历史。

榜文是瑶族民间珍藏的重要历史文献。永州各地瑶族珍藏的榜文种类很多,远至唐宋、近至明清的都有。如《南京平王敕下古榜文》、《评皇券牒》、《过山榜文》、《过山图》、《万福攸同,兰桂腾芳》、《十二姓瑶人来路祖途》、《平王券牒书传为记》、《瑶人出世根底》、《千家峒木本水源》、《计开千家峒路引》等。

3.2丰富多彩的瑶族服饰和美丽的工艺品

瑶族的服饰,制作精细,颇为讲究。瑶族女性服饰,大致可分为平地瑶和高山瑶两大类型,。前两大类中,又分出嫁时的盛装和平时的便装,并存在着年龄差异。瑶族男性服饰大体相同,他们多用青色土布包头。头巾一般为六尺,有的长达两丈,两端绣有花边,在头的左边翘起一节二三寸长的头巾,或在头后留一节四五寸长的头巾披着。衣裤亦用青色或宝蓝色土布缝成。瑶族的儿童服饰也颇具特色。他们头戴有披风的帽子,帽上缀满红绒球和银质铃铛,帽边系有花边。上身着深色马甲。下穿深色便裤,裤边镶有花边。瑶族人民工艺美术制作精良。他们的刺绣,斗笠、吊箩的编织,桌、椅的制作等,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特别是刺绣,是瑶族妇女的主要手艺之一。他们织的“八宝被”,上绣犀牛望月、双狮抢球等图案,内容丰富图案清新,经久耐用,是瑶族人民的艺术珍品。

3.3瑶族的民居

瑶族多居住竹瓦房和草房,以木板或竹片作墙,屋内比较宽敞,有的分作三室,亦有分作两室者。畜厩一般设在屋后,但也有设在院落内的。瑶族盖新房有原始协作的习惯,见有盖新房者,邀约全寨人参加,有的负责割草,有的负责运料,帮忙者不计酬劳,主人以便饭招待。过去建造新房很讲究,须择吉日动土,大门座向须按阴阳五行定,如主人命属金命者,则门向朝北,木命者门朝南,水命者门朝西或南,火命者门朝东或南,土命者门朝西或南。

3.4民族节庆

其内容和形式,大致上可分为农事节日、祝祭节日、纪念节日和文娱节日等。农事节日有农历三月和农历七八月的修路节,农历三月初三的三月节,农历四月初八的牛节,农历四月的插秧节。祝祭节日有农历四月初九的禾魂节,农历六月初六的护青保苗节,农历十月十六日的盘王节,是瑶族人民纪念祖先盘瓠的盛大传统节日,农历五月二十九日的祝著节,农历二月初的招鸟节和赶鸟会,农历五月至十月间的尝新节。纪念节日有农历五月十五至五月十七日的赶苗节。文娱节日有农历六月初六的“晒衣节”,农历四月初八的女儿节,农历正月初三至正月三十的铜鼓节。

4永州瑶族民俗旅游开发现状

主要开发的瑶族民俗旅游项目以江永的千家峒、盘王殿,女书文化参观,开展盘王节,另外是一些自然景区开展的瑶家餐饮和瑶族民俗表演,比如九嶷山风景区的瑶族依山而筑的吊脚楼,奇异艳丽的民族服饰,上刀梯、坐歌堂等民族文化活动。总的看来,永州瑶族民俗旅游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但是整体发展水平还处于开发的初级阶段,主要存在的问题有:

4.1旅游产品知名度不高,游客主要是以省内邻近地市为主。谈起湖南的少数民族民俗旅游,我们首先想到是具有浓郁特色的土家族聚集的凤凰,而湖南省是少数民族聚集人口比较多的省份,从这一个侧面反映了包括瑶族在内的其它少数民族地区对自身的文化宣传不够。

4.2以瑶族的民族文化为特色的旅游产品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开发,目前开发基本上属于一种点状的零星开发。就旅游景点的开发来说除了千家峒旅游开展得不错外,其他的地方则还很不够。湖南省2005年旅游总收入突破450亿元,占湖南省GDP的6.9%。其中永州市旅游综合收入达到14.4亿元,约占全市经济地方总值的4%。按照一个产业如果占到地方总产值的5%即可称为支柱产业的话,旅游业在湖南省成为了支柱产业,而与永州市丰富的旅游资源相比,旅游业在永州发展比较滞后。

4.3旅游产品文化内涵深度挖掘不够,旅游产品单一。比如女书文化,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一种独特的女性文字体系,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但是目前开发上是把它放在博物馆里作为静态的参观,这对很多普通的游客来说只是随便看一看而没有什么吸引力。瑶族的特色产品丰富,从各种编制物、民族服饰到当地产的农产品等很多,但是由于商品意识不浓,特色产品不突出,使得旅游商品收入很低。

5发展对策

5.1应该重点开发一些景点,打造产品的精度和知名度。应该完善已被称为瑶族桃花源千家峒的开发,以瑶族根祖文化、瑶族风情展示等综合展现瑶族文化。建设一些既有文化品位又有广泛参与性的瑶族民族风情园、民族村寨等,使得游客既了解瑶族文化又得到乐趣。同时建立有关瑶族民俗文化旅游的景区联动机制,从而可以更好地从整体上展示瑶族的文化特色。

5.2永州旅游资源丰富,在开展瑶族民俗旅游时应该注重与自然景观观光、农家乐等旅游形式结合,达到共赢的效果。要深入研究瑶族文化开发新的旅游项目,要注重开展的民俗活动的原汁原味性,当然应该是表现民族积极向上的东西,而不愚昧低俗的东西。可以在其主要客源地进行旅游推介,开展一些瑶族民族节日的活动比如盘王节等,既宣传民族文化,也带动旅游的发展。

5.3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提高景区的可进入性,同时配套相关服务设施加强其旅游接待能力。要大力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文化素质和服务质量,为游客留下一个美丽和谐的永州。

5.4旅游商品的开发。旅游商品是旅游活动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提高旅游业综合效益的有效途径。永州瑶族民俗旅游商品的开发主要是以反映瑶族民族文化和当地特色为主要特征的包括食品、工艺品、编织、服饰等。永州的旅游收入中主要是门票收入占很大比重,然而旅游商品所占比重很小,究其原因是旅游商品种类单一、品种少、特色不突出。在开发旅游产品时要充分发挥创造力,比如在瑶族编织品上绣上吉祥的独特的女书文字,或者可以做一些游客需要的印有女书的文化衫等。花大力气开发出既有瑶族特色、景点特色、地域特色同时包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外观精致美观,集纪念性、实用性于一体的旅游商品,不仅能提高旅游地收入,同时它还可以充当宣传当地旅游形象的一张精美的名片。所以,永州瑶族民俗旅游要抓好相关旅游商品的开发,争取开发形成一批名品汇集、名店林立的旅游商品专业市场。

参考文献:

[1]零陵地区志《瑶族志》.

[2]孙艳红.论我国民俗旅游的开发[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1998,(3).

民俗旅游范文第4篇

关键词: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1、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作用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各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其在旅游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挖之不尽的宝库,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还处于起步阶段,尽力发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十分紧迫的任务;民族文化能促进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与了解:以往单纯的展示性的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趋向于获得有别于惯常的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体验朴实有富有新鲜感的少数民族生活情趣;民族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它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2、民俗旅游概念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3、两者关系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才可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事项,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和、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未来不久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我国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二、广西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开发策略

(一)开发广西民俗旅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开发民俗旅游是由广西区的区情决定的

广西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品位高。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境内居住着壮、汉、苗、瑶、侗、仫佬族、毛南、回、京等12个民族。其中全国90%的壮族人口居分布在广西,2000年末,自治区总人口4723.61万,少数民族人口1089.37万,占全区人口的38%,全区面积23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居住地方大约占百分之六十。长期以来,各族人民生息和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劳动和共同斗争,创造了广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一个完整博大的民俗社会。而且广西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其民俗风情古朴原始,传统文化完整,可以说,广西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缩影,它融合了西南十几个少数民俗的文化精华,谱出了代表中国西南民族的交响曲,对于开发民俗旅游有着极大的优势,广西发展民俗旅游是时代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时机发展。

2、国际国内的旅游发展倾向,为我们开发民俗旅游,建立广西旅游大省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现代旅游过程中人们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更感兴趣,追求神的享受和满足。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30%的外国旅游者认为旅游的第一吸引物是风光名胜和文化古迹。而认为旅游吸引物是少数民族风情的则占70%。早在90年代,独特的民俗风情就以逐步成为国内旅游者的新的吸引点。1995年中国年民俗风情旅游年的到来,标志这我国民俗风情以进入黄金季节。广西在国际上的旅游地位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品牌,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努力发展民俗旅游。

3、广西发展民俗旅游前景广阔

俗语有云:"越是民俗的,就越是世界的"。广西的民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是少有的,只要好好开发利用,必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为广西旅游发展的又一亮点。另一方面,民俗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开发项目。只要合理开发利用从实际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只要稍加整理、修饰就能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就可以招揽游客。而且通过旅游,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特别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帮助这些地区摘掉贫困的帽子,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中国的扶贫工作始于1979年,自1986年开始,扶贫工作向经济开发型转变,十几年来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贫困人口由1979年的2.5亿减少到1994年的6500万。旅游扶贫投资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方式,同时也是无烟工业,对环境保护也非常有好处。

(二)广西民俗发展的现状

1、各具特色的服饰、饮食、居住习惯

广西各民族服饰格式各异,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如壮族男子多穿青部布对襟上衣,女子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上衣,下穿绣花滚边宽脚襟子或青布蜡染的褶裙,腰束绣花围腰,脚穿绣花鞋,头缠各式花巾,还有瑶族的五彩斑斓的服装,象征瑶王的五个手指印的各种图案等等。众多的民族服饰,魅力奇异,构成了各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古今往来,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也充满了亮点。打油茶是桂北少数民族侗、壮各族的一个特有的饮食习俗。"有客到我家,不敬清茶敬油茶"是侗族的规矩。广西的酒文化也是非常有内涵的:瑶族的糯米甜酒、苗族的过寨酒、彝族的"秆秆酒"无一不乘载着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好客。此外,广西各地区的特色小吃也应有尽有:南宁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柳州的螺丝粉、梧州的艇仔粥等等,也颇具特色。在建筑的风格独树一帜。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都充分体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目前,这些文化世俗也逐步被人们所挖掘出现在一些民族风情园中,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认同,收到了理想的效益。

2、丰富的民俗旅游节庆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自古就有丰富的节庆文化。壮族的蚂拐节、苗族的芦笙节、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花炮节、京族的唱哈节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开发和旅游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现已开发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历史文化节、阳朔的渔火节和啤酒节、北海的珍珠节、凭祥的边关节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渗透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这些现代节庆活动,在传播文化、促进旅游,扩大各地的知名度、树立各地的旅游形象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3、精彩纷呈的民间歌舞

广西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美妙的歌声赞美着自己的劳动,用多姿的舞蹈表达着这自己的情感。广西是歌舞的海洋,歌仙刘三姐的歌声随着各种媒体的传播和推广也树立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每年的南宁的国际民歌节令广西的山歌走向了国际的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传唱。从某种程度上推广了广西的民俗文化,去年开始,由我国张艺谋等著名导演在阳朔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更是让山水与歌舞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成为广西的又一旅游新亮点。

4、民俗旅游专线产品崭露头角

经过几年的发展,广西已逐步发展出拥有自己特色的和较为科学合理的有强烈震撼力和吸引力的十大旅游精品路线:桂林山水风光游,北海银滩休闲游、南国边关揽胜游、壮乡文化风情游、瑶苗侗乡采风游、前年灵渠寻古游、宁明花山崖画探奇游、金田名胜古迹游、白色小平足迹游以及巴马寿乡探秘游等等。这些线路都充分体现了少数民俗旅游以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广西的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地区、民族之间和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和民族,必然对其它地区和民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伴随着旅游产业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民族地区日益由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社会。在外部的文化生活的冲击下,稍有不慎便会使原有的资源遭到破坏甚至资源的枯竭。我们必须处理好开发和发展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广西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广西的民俗文化的都仍处于浅层次的开发,没能充分体现广西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没发掘其文化内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民俗旅游项目有庸俗化,艺术化,舞台化的趋向,以至一些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也被一一退化;开发重点不突出,民俗旅游品雷同化,过度开发,将一些现代建筑材料盲目的渗透入古街民宅中,而降低了民俗风情的纯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保持少数民族的异地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及先进文化的合理渗透,已成为克不容缓的问题,也是能使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得以保持的关键所在。必须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四)调整思路,提出设想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更新提高并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运用调查取证等一系列方法,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广西民俗文化发展的方向。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的民俗进行合理的综合开发。要有明确的主题,精心的规划,邀请有关学者进行设计和研究其可行性,切忌粗制滥造,建设豆腐渣一类的工程。如仡佬族民俗村可建造罗城仡佬族,与宜州市下岘河的刘三姐壮乡民族风情游相结合,成为一个旅游区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旅游的效率和提升它的吸引力,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各种追求片面效益,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的行为的发生,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这样才能符合广西的区情和合理开发的要求,以确保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

2、不断丰富民俗旅游的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黄姚古镇等游览项目都属于以静态的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的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广西的各种少数民族节庆丰富多样,形式各异,有很好的开发基础,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利用好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资源。在此基础上可以以每个地方的特色为主题,每年注重以一个地方为中心来开展循环的、有重点的推广每个地方的特色的旅游年,从而使民俗旅游充分发挥它的魅力和潜能。

3、要注意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现代的旅游业以不仅仅是满足于单纯的游玩,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是空前广阔的,广西作为一个旅游大省要在旅游业中取得抢占先机就必须强调良性的发展,而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人才的培养和相关学科的不断研究。我们要下大力度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广西这类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高校,如广西大学、广西师大、桂林工学院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来开展,这些高校已积累了雄厚的民俗文化和旅游人才的培养经验,特别是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增加了艺术表演、会展旅游、等专业更是充分的体现了这一要求。桂林旅游学院筹备正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做法,必将大大有利于广西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发展。

4、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广西在民俗旅游的宣传、推广、积累一定的经验。例如:多次参加国内外举行的旅游说明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旅游博览会和交易会,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对广西民俗旅游进行了有效的宣传,在以后还需要继续不断加强。

5、注重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

游客除了对各种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感兴趣以外,购买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也是他们旅游的重要需求之一。所以民俗的商品同样拥有广阔的市场也是旅游的重要环节,对旅游创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的有民族特色的器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均可以作为商品开发。广西的商品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乡土色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特色原则和有文化内涵原则,切忌雷同化和庸俗化。纵观我区的情况,桂林在这方面的开发得比较成熟,每年的销售情况也展现出良好的势头,值得全区其它地区的学习和借鉴。培养专门的人员对民俗商品进行科学有效开发,在各旅游区可以设立各种有特色的商品成品的展示和制作过程的展示,同时可以让游客以DIY的形式自己亲手制作民俗商品,如:织布、蜡染、和制作各种简单有趣的手工艺品等。都可以成为旅游商品灵活的销售方式,同时也可以增加人们的参与性和娱乐性,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

6、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科学合理的极大力度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及时组织有关的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科学的规划旅游的接待量,制定年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加强民族意识,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辨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三、结语

总之,我们要在广西自身民俗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前基础下对广西的资源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注意处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科学的指导方针指导各项开发和利用。力争与时俱进,百花齐放,使广西的民俗旅游产品成为拳头产品,使其持久的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为广西的旅游添上亮丽的一笔,让更多的人了解广西,同时让广西的民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考文献

[1].广西统计年鉴2001.广西南宁统计出版社2002年.

[2].周作明.《永远的朝阳-民族旅游研究》.广东旅游出版社.

[3].吴忠军.《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6月.

民俗旅游范文第5篇

关键词:广西;民俗文化;旅游;开发

目录

1 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1.1 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1.1.1 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作用

1.1.2 民俗旅游概念

1.1.3 两者关系

2 广西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开发策略

2.1 开发广西民俗旅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2.1.1 开发民俗旅游是由广西区的区情决定的

2.1.2 国际国内的旅游发展倾向,为我们开发民俗旅游,建立广西旅游大省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2.1.3 广西发展民俗旅游前景广阔

2.2 广西民俗发展的现状

2.2.1 各具特色的服饰、饮食、居住习惯

2.2.2 丰富的民俗旅游节庆

2.2.3 精彩纷呈的民间歌舞

2.2.4 民俗旅游专线产品崭露头角

2.3 广西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2.4 调整思路,提出设想

2.4.1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更新提高并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2.4.2 不断丰富民俗旅游的形式和内涵

2.4.3 要注意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2.4.4 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2.4.5 注重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

2.4.6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3 结语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一)民族文化与旅游的关系

1、民俗文化在旅游中的地位作用

民俗文化是古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的总和。它包含了各民族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及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构成了民族文化的主要内容。其内容主要包括生活文化、婚姻家庭和人生礼仪文化、口头传承文化、民间歌舞娱乐文化、工艺美术文化、节日文化、信仰文化等。其在旅游中的作用主要表现为:我国的民族文化是一座取之不尽,挖之不尽的宝库,我国拥有55个少数民族,蕴涵着丰富的民族文化资源。在旅游开发中民族文化资源还处于起步阶段,尽力发掘、保护和开发宝贵的民族文化资源,将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竞争优势,是我国十分紧迫的任务;民族文化能促进人们的跨文化交流与了解:以往单纯的展示性的旅游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人们更趋向于获得有别于惯常的生活的充满情趣的体验,体验朴实有富有新鲜感的少数民族生活情趣;民族文化旅游丰富了旅游活动,提高了效益,促进了旅游经济文化的发展。它不仅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还产生了广泛的社会效益和深远的生态环境效益,成为弘扬民族文化的窗口。

2、民俗旅游概念

民俗旅游是指人们离开惯常住地,到异地去以地域民俗事项为主要观赏内容而进行的文化旅游活动的总和。目前民俗旅游已和自然风光、名胜古迹旅游一起构成了颇具特色的旅游三大系列产品。从广意来讲,旅游实际就是民俗旅游,民俗和旅游是文化与生活的复合体。

3、两者关系

旅游者通过开展民俗旅游活动,才可能亲身体验和触摸到旅游地民众生活事项,体会到当地的民俗事项,体会到当地人民的生活的方式和、思想意识和审美情趣,实现审美与自我完善的旅游目的,从而达到良好的游玩境界。从某种意思上来讲: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在未来不久将成为现代旅游的主流之一;由于地方特色和民俗特色是旅游资源是旅游资源开发的灵魂,也具有独特性与不可替代性,因此,民俗旅游资源是旅游产业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能把握好并利用好这一优势资源是提高我国旅游品位的关键所在。

二、广西民俗旅游的现状及开发策略

(一)开发广西民俗旅游的必要性及可行性

1、开发民俗旅游是由广西区的区情决定的

广西是全国有名的旅游资源大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且品位高。广西是多民族聚居的地方,其境内居住着壮、汉、苗、瑶、侗、 仫佬族、毛南、回、京等12个民族。其中全国90%的壮族人口居分布在广西,2000年末,自治区总人口4723.61万,少数民族人口1089.37万,占全区人口的38%,全区面积23万平方公里,少数民族居住地方大约占百分之六十。长期以来,各族人民生息和繁衍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共同劳动和共同斗争,创造了广西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构成了一个完整博大的民俗社会。而且广西少数民族居住比较集中,其民俗风情古朴原始,传统文化完整,可以说,广西是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的缩影,它融合了西南十几个少数民俗的文化精华,谱出了代表中国西南民族的交响曲,对于开发民俗旅游有着极大的优势,广西发展民俗旅游是时代的要求,必须与时俱进,抓住时机发展。

2、国际国内的旅游发展倾向,为我们开发民俗旅游,建立广西旅游大省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条件

现代旅游过程中人们对当地的历史文化、风土人情更感兴趣,追求神的享受和满足。据有关调查数据表明:30%的外国旅游者认为旅游的第一吸引物是风光名胜和文化古迹。而认为旅游吸引物是少数民族风情的则占70% 。早在90年代,独特的民俗风情就以逐步成为国内旅游者的新的吸引点。1995年中国年民俗风情旅游年的到来,标志这我国民俗风情以进入黄金季节。广西在国际上的旅游地位以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品牌,必须抓住这一契机努力发展民俗旅游。

3、广西发展民俗旅游前景广阔

俗语有云:"越是民俗的,就越是世界的"。广西的民俗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多彩,在我国是少有的,只要好好开发利用,必定会取得良好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益,成为广西旅游发展的又一亮点。另一方面,民俗旅游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旅游开发项目。只要合理开发利用从实际出发,利用本身所特有的优势如:建筑、服饰、风味食品、民族歌舞,只要稍加整理、修饰就能保持古朴的民风,特有的风情就可以招揽游客。而且通过旅游,可以有效带动当地的经济特别是落后的少数民族地区,可以帮助这些地区摘掉贫困的帽子,一定程度上达到旅游扶贫的目的。中国的扶贫工作始于1979年,自1986年开始,扶贫工作向经济开发型转变,十几年来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贫困人口由1979年的2.5亿减少到1994年的6500万。旅游扶贫投资是一种投资少,见效快的方式,同时也是无烟工业,对环境保护也非常有好处。

(二)广西民俗发展的现状

1、各具特色的服饰、饮食、居住习惯

广西各民族服饰格式各异,有着独特的地方性和浓厚的文化底蕴。如壮族男子多穿青部布对襟上衣,女子多穿无领斜襟绣花滚边上衣,下穿绣花滚边宽脚襟子或青布蜡染的褶裙,腰束绣花围腰,脚穿绣花鞋,头缠各式花巾,还有瑶族的五彩斑斓的服装,象征瑶王的五个手指印的各种图案等等。众多的民族服饰,魅力奇异,构成了各地独特的民族风情。古今往来,素有"民以食为天"的说法,在少数民族地区的饮食也充满了亮点。打油茶是桂北少数民族侗、壮各族的一个特有的饮食习俗。"有客到我家,不敬清茶敬油茶"是侗族的规矩。广西的酒文化也是非常有内涵的:瑶族的糯米甜酒、苗族的过寨酒、彝族的"秆秆酒"无一不乘载着少数民族的热情与好客。此外,广西各地区的特色小吃也应有尽有:南宁的老友粉、桂林的桂林米粉、柳州的螺丝粉、梧州的艇仔粥等等,也颇具特色。在建筑的风格独树一帜。苗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风雨桥和鼓楼都充分体现少数民族人民的智慧。目前,这些文化世俗也逐步被人们所挖掘出现在一些民族风情园中,受到了人们的欢迎和认同,收到了理想的效益。

2、丰富的民俗旅游节庆

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自古就有丰富的节庆文化。壮族的蚂拐节、苗族的芦笙节、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花炮节、京族的唱哈节等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样,有较高的开发和旅游价值。值得一提的是现已开发的南宁国际民歌节、桂林山水历史文化节、阳朔的渔火节和啤酒节、北海的珍珠节、凭祥的边关节等,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渗透着浓厚的民俗文化内涵。这些现代节庆活动,在传播文化、促进旅游,扩大各地的知名度、树立各地的旅游形象等方面也发挥了积极而深远的作用。

3、精彩纷呈的民间歌舞

广西各族人民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用美妙的歌声赞美着自己的劳动,用多姿的舞蹈表达着这自己的情感。广西是歌舞的海洋,歌仙刘三姐的歌声随着各种媒体的传播和推广也树立了一定的品牌效应。每年的南宁的国际民歌节令广西的山歌走向了国际的舞台,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接受和传唱。从某种程度上推广了广西的民俗文化,去年开始,由我国张艺谋等著名导演在阳朔导演的大型山水实景演出"印象。刘三姐"的,更是让山水与歌舞得到了完美的结合,成为广西的又一旅游新亮点。

4、民俗旅游专线产品崭露头角

经过几年的发展,广西已逐步发展出拥有自己特色的和较为科学合理的有强烈震撼力和吸引力的十大旅游精品路线:桂林山水风光游,北海银滩休闲游、南国边关揽胜游、壮乡文化风情游、瑶苗侗乡采风游、前年灵渠寻古游、宁明花山崖画探奇游、金田名胜古迹游、白色小平足迹游以及巴马寿乡探秘游等等。这些线路都充分体现了少数民俗旅游以得到了充分的重视。

广西的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广阔的开发前景。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开发和利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然而,由于地区、民族之间和会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经济文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和民族,必然对其它地区和民族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伴随着旅游产业及其相关配套设施的进一步的发展和完善,民族地区日益由封闭状态走向开放社会。在外部的文化生活的冲击下,稍有不慎便会使原有的资源遭到破坏甚至资源的枯竭。我们必须处理好开发和发展的问题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三)广西民俗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广西的民俗文化的都仍处于浅层次的开发,没能充分体现广西民俗旅游文化的精华,没发掘其文化内涵,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为民俗旅游项目有庸俗化,艺术化,舞台化的趋向,以至一些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也被一一退化;开发重点不突出,民俗旅游品雷同化,过度开发,将一些现代建筑材料盲目的渗透入古街民宅中,而降低了民俗风情的纯度,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旅游业成为朝阳产业的今天,保持少数民族的异地文化的原汁原味、以及先进文化的合理渗透,已成为克不容缓的问题,也是能使本地少数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得以保持的关键所在。必须科学、合理的处理好开发和保护的关系。

(四)调整思路,提出设想

1、全面发掘民俗文化,更新提高并提高现有民俗旅游产品的品位

全面发掘民俗文化,运用调查取证等一系列方法,掌握大量的第一手资料,从全方位的角度了解广西民俗文化发展的方向。根据人们的需求提高产品的娱乐性和参与性,突出民族特色。改变民族村单一歌舞表演的局面,从宗教、社会、经济、游艺竞技等方面的民俗进行合理的综合开发。要有明确的主题,精心的规划,邀请有关学者进行设计和研究其可行性,切忌粗制滥造,建设豆腐渣一类的工程。如仡佬族民俗村可建造罗城仡佬族,与宜州市下岘河的刘三姐壮乡民族风情游相结合,成为一个旅游区域。这样可以大大提高旅游的效率和提升它的吸引力,同时要加强管理、和引导防止各种追求片面效益,置传统道德于不顾的行为的发生,做到民俗不俗,俗中有雅,这样才能符合广西的区情和合理开发的要求,以确保民俗文化得到弘扬和保护。

2、不断丰富民俗旅游的形式和内涵

现有的游览方式多以民俗设施、民俗陈列为主。如桂林的漓江民族风情园、刘三姐景观园、黄姚古镇等游览项目都属于以静态的游览为主的项目。这类的文化村具有重要的审美价值和学术价值,可使游客大开眼界,增长知识,有效的保护传统文化的完整性,避免了人为的破坏。但随着现代旅游的进一步发展,单纯观赏性的游览式已远远不能完全满足游客求新奇的心态。因此动态的、参与性的游览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通过这一类型的游览方式可以从中亲身感受到当地的风情,在别开生面的活动中得到身心的充分愉悦,大大提高了游览的趣味性和参与性。广西的各种少数民族节庆丰富多样,形式各异,有很好的开发基础,可以在这些基础上加大开发力度,利用好一些有地方特色的民俗节庆资源。在此基础上可以以每个地方的特色为主题,每年注重以一个地方为中心来开展循环的、有重点的推广每个地方的特色的旅游年,从而使民俗旅游充分发挥它的魅力和潜能。

3、要注意培养民俗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人才

现代的旅游业以不仅仅是满足于单纯的游玩,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的产业。作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它的发展前景是空前广阔的,广西作为一个旅游大省要在旅游业中取得抢占先机就必须强调良性的发展,而人才是发展的关键所在,这就要求我们注意人才的培养和相关学科的不断研究。我们要下大力度对人才的培养,特别是旅游专业人才的培养。广西这类人才的培养主要依托高校,如广西大学、广西师大、桂林工学院和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等来开展,这些高校已积累了雄厚的民俗文化和旅游人才的培养经验,特别是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近年来增加了艺术表演、会展旅游、等专业更是充分的体现了这一要求。桂林旅游学院筹备正是适应时代要求的做法,必将大大有利于广西乃至全国旅游业的发展。

4、加大力度宣传民俗旅游

要坚持有的放矢供需对应。多开发有市场需求的项目,成立专门的专家部门对旅游客源市场进行有效的因素分析。通过电视、广播、网络等多媒体对民俗风情进行宣传和推广还可以借助一些展览和博览会对相关的信息展现给大众。广西在民俗旅游的宣传、推广、积累一定的经验。例如:多次参加国内外举行的旅游说明会,参加各种各样的旅游博览会和交易会,这些都从不同的侧面对广西民俗旅游进行了有效的宣传,在以后还需要继续不断加强。

5、注重民族旅游商品的开发

游客除了对各种有地方特色的民俗感兴趣以外,购买有特色的旅游商品也是他们旅游的重要需求之一。所以民俗的商品同样拥有广阔的市场也是旅游的重要环节,对旅游创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各种的有民族特色的器具、衣饰、民间食品、民间工艺品等均可以作为商品开发。广西的商品丰富多彩,具有浓厚的民族色彩和乡土色彩,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和很深厚的文化底蕴。在开发的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特色原则和有文化内涵原则,切忌雷同化和庸俗化。纵观我区的情况,桂林在这方面的开发得比较成熟,每年的销售情况也展现出良好的势头,值得全区其它地区的学习和借鉴。培养专门的人员对民俗商品进行科学有效开发,在各旅游区可以设立各种有特色的商品成品的展示和制作过程的展示,同时可以让游客以DIY的形式自己亲手制作民俗商品,如:织布、蜡染、和制作各种简单有趣的手工艺品等。都可以成为旅游商品灵活的销售方式,同时也可以增加人们的参与性和娱乐性,满足游客求新求奇的心态。

6、坚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民俗旅游是一种不可再生的资源,一旦过度开发,不注意保护就会枯竭乃至消失。科学合理的极大力度对民俗文化进行保护和发扬,我们必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一方面及时组织有关的专家对民俗旅游资源环境进行评估,科学的规划旅游的接待量,制定年民俗文化环境保护规划,把民俗文化环境与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协调起来。另一方面要依靠政府和媒体的力量,向公众传播有关的保护民俗资源的意识,加强民族意识,使少数民族群众能辨证的对待自身传统和生活方式,防止民俗被庸俗同化。

三、结语

总之,我们要在广西自身民俗资源充分了解和认识的前基础下对广西的资源进行有效而又合理的开发,注意处理开发和文化传承之间的关系,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用科学的指导方针指导各项开发和利用。力争与时俱进,百花齐放,使广西的民俗旅游产品成为拳头产品,使其持久的散发出它的独特魅力,为广西的旅游添上亮丽的一笔,让更多的人了解广西,同时让广西的民俗文化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参 考 文 献

[1]. 广西统计年鉴2001.广西南宁统计出版社2002年.

[2]. 周作明.《永远的朝阳-民族旅游研究》. 广东旅游出版社.

[3]. 吴忠军.《民俗文化与民俗旅游》.广西民族出版社2001年6月.

民俗旅游范文第6篇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民俗旅游文化的优势

鄂温克人是历史悠久的森林狩猎民族,在无数次的迁移与变迁中,其民俗也在为适应所生存的环境而不断地发生变化。可以说,在这片土地上有着厚重而多层文化的痕迹,同时保留着自己民族独特的民俗文化,为现在的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旅游开发提供了资源基础。

1. 环境优势

根河市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最北部,地处大兴安岭北段西坡,是我国最北部的一座城市。总面积19659平方千米,森林覆盖率达75%,人口17万。具有独特的自然和人文环境,旅游景点有满归国家森林公园、犴玛自然保护区、木屋度假村等。旅游业相关的餐饮、住宿等服务条件具备。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距离根河市区仅有四公里,驱车只需要十几分钟。呼伦贝尔市推出的“五彩呼伦贝尔旅游精品线路”中敖鲁古雅鄂温克使鹿部落是其重要的景点。

2. 物质民俗

生产民俗:狩猎技术(弓箭、地箭、滑雪板、桦树皮船在狩猎中的运用)、饲养驯鹿经验、渔猎、采集。

交通民俗:驯鹿、爬犁、滑雪板、桦树皮船。

居住民俗:撮罗子、木刻楞。

饮食民俗:列巴、肉干、驯鹿奶、手把肉、野菜(蘑菇、野韭菜、野葱、黄花菜、柳蒿芽)、野果(红豆、稠李子、羊、山丁子、笃柿、水葡萄、草莓、坨莫)、果酱。

3. 社会民俗

民间娱乐:射箭、滑雪。

节庆民俗:“瑟宾节”、定居节。

人生礼仪:婚姻礼仪。

4. 精神民俗

信仰民俗:萨满教、东正教、原始信仰(自然崇拜、动植物崇拜、图腾崇拜)。

民间艺术:篝火舞、鄂温克民歌、弹奏口弦琴。

民间艺术:桦树皮制品制作、木雕、兽皮制品制作。

岁时民俗:用狩猎经验、动植物生存活动、自然的变化区划分季节、时间。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民俗旅游文化存在的不足

民俗是一种特殊的文化,是最朴实的文化,是最真实的文化。鄂温克族民俗旅游资源随处可见,如狩猎技艺、自然知识、撮罗子,以及他们对待生命的理解和思考。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民俗旅游文化资源虽然丰富,但开发和挖掘的深度不够。

1. 提高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

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民俗旅游文化资源开发总体上没有形成系统的开发战略。鄂温克民族深刻的文化内涵挖掘的还不够,现有的博物馆规模小,配套设备差,展示种类单调,参与性不强。并往往把旅游业的发展作为招商引资的手段,把民俗文化搞成了单纯的文化活动或者商贸活动,忽视了民俗活动的旅游属性,造成文化为经济唱戏。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本地本民族的历史文化脉络,而盲目开发建设使旅游文化氛围丧失。

2. 提升旅游产品的民俗含金量。

民俗旅游属于高档次的文化旅游范畴,随着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人们开始转移在精神需求的消费,因此旅游业的迅猛发展,为旅游纪念品产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开发生产更多更好的民俗旅游纪念品,不仅可以反映鄂温克民族的自然与文化,而且能够活跃旅游商品市场。

3. 民俗旅游文化资源保护力度不够。

随着现代对传统的冲击,许多民俗文化也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而今已经有许多民俗消失,并有许多的民俗面临消失,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实施的前提下,我国各地各民族都在为保护和传承民俗文化做努力。敖鲁古雅鄂温克民族乡的驯鹿鄂温克人口不足二百人,其文化处于大文化边缘中,加之商业经济和金钱价值观念驱使下,民俗旅游资源遭到破坏。并有一些开发者的误读或歪曲,造成民俗的失真、庸俗化,因此在发展旅游的同时千万不要忘记,保护传承发展民俗文化,开发高品位的民俗旅游资源。

民俗旅游范文第7篇

民俗旅游理论与现状研究

1.民俗的定义

众所周知,民俗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长期形成的行为习惯和民间约定。钟敬文认为:民俗是人民大众创造、传承的生活文化。陶立[学者认为:民俗是世代沿袭民间风俗,也是悠久的历史文化传承。美国民俗学家特路德认为:民俗实际是一种公共的产品,是一代一代流传下来的。每个民族都有它自己的特殊历史传统和风俗习惯,同一类民族在不同的环境,可以产生不同的民俗表现形式:不同的民族由于其特殊的历史条件和自然环境,可以形成不同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民俗。例如,土家族也是中国最后定义的少数民族之一,在特殊的自然环境和生存空间下,逐渐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生活习惯和民间习俗。

2. 民俗旅游的概念

学者温锦英认为:民俗旅游是借助民俗来开展的旅游项目,开发的资源也是以民俗旅游项目为主。另一学者李慕寒认为:民俗旅游是以一个地区的民俗事象作为旅游资源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总结以上对民俗旅游的界定,开发好延迟的民俗旅游必须考虑完善以下几个因素:①具备原始的地方特色民俗;②开发盐城本土民俗风情。

3.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在中国民间经常流传一句话:“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丰富多彩的游艺习俗,喜闻乐见的节庆习俗,独具特色的宗教仪式等,其中包括许多令游客感兴趣的东西,主要有以下分类:

(1)按照民俗旅游资源的存在形式,民俗旅游资源分为物质民俗、社会民俗、精神民俗。

(2)按照民俗旅游者的行为动机,分为观光型民俗资源,考察型民俗资源,参与型民俗资源,商品型民俗资源,娱乐型民俗资源。

国内外对民俗旅游的研究大多都局限于开发、利用和保护方面,尤其是对民俗资源集中的少数民族。科特迪瓦的舞蹈节日和北美的活人博物馆都是著名的例子。薛群慧学者对云南民俗旅游村产业化发展案例研究,专家刘容对于渝东南民族地区脱贫致富路径探讨――发展民族民俗游的研究作了深刻的讲述,以上学者都是分析并且评价具体的地区民族、民俗旅游资源,并且根据实际情况提出民族旅游开发的保护措施。本文运用实际案例,从新角度研究民俗旅游的开发,提出民俗旅游开发必须注意几点:(1)深入理论研究;(2)提高开发意识;(3)统筹规划,特色突出;(4)注重品牌营销。

盐城民俗旅游的开发方案

国务院于06年5月公布了一批民俗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主要有着几类:民间文学、民间舞蹈、传统手工艺、传统戏剧等,盐城市的民俗主要分以下几类:一是民间文学(4项),主要有董永传说、沈拱山传说、施耐庵与《水济》传说、枯枝牡丹传说等;二是传统戏剧――淮剧;三是杂技与竞技――建湖杂技;四是传统手工技艺(11项),主要有盐城老虎鞋、东台发绣、阜宁大糕制作技艺、藕粉圆制作技艺等。

1.民间文学

盐城民间文学包含董永传说,施耐庵与《水济》传说、枯枝牡丹传说等四项,其中就董永传说而言,董永传说最早载于西汉刘向《老子传》,东晋干宝《搜神记》都有相关记载。由于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是一则既有爱彩又有教化作用的传说,不管是爱情故事还是教化内容都符合了民众追求的婚烟幸福。原记载为主题突出《行孝》,卖身葬父与天女适嫁,而在盐城农村地区广泛流传,成为两千多年来文学移植的母本,该传说在长期口口相传的过程,同时因地而异也发生巨大的演变,在向爱情故事演变的趋势越来越明显,但主题并没有大的变化。20世纪以来,董永一直成为拥有广大受众的民俗文学(戏曲、影剧),并在后来出现淮剧电影《天仙配》。

董永传说虽然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流传过程中,与民众生活相结合。董永传说的文化价值比较高,盐城本土而已请学者来编著传说故事,拿出丰富本土的文学底蕴。也可以在东台市建立相关的档案馆,陈列自古以来与董永传说相关的字画、书籍,对当地居民进行宣传教育,宣扬盐城本土民间文化,对当代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构建和谐社会起着重要作用。

2.戏曲文化

淮剧别名――江淮戏、盐城戏,源于盐城境内古时民间歌舞图腾,源于香火戏,并且也经历了门叹词、盐淮小戏、徽夹可等艺术成长时期。新中国成立后,淮剧在盐城得到大力发展,1953年盐城专区成立了淮剧团后,出现了一批大量的著名演员、琴师。此后,导演制逐渐代替说戏,淮剧成为有一定艺术水准的地方戏。淮剧作为一颗名珠,集“唱、念、做、打、舞”表演技艺于一身,并且也是具有完整的“生、旦、净、末、丑”角色行当完备的艺术体系。

本人认为应加强对淮剧资料发掘,加快淮剧旅游的产品化,可以变相的将淮剧中大量的民间习俗、人物故事进行创意的改编,改编成现代的影剧或者多媒体宣传品。这些可以帮助旅游者充实文化、地理、生活等各方面知识。其次,也可以开发盐城本土风情的服装、旅游小礼品等,如图。

这些旅游品既可以让旅游者考察盐城文化和生活方式,了解盐城历史、风土人情,也可以增加其旅游的兴趣与愉悦感。在盐城市几个著名的景点如:泰山庙、陆公祠、大铜马、永林寺等,多建设淮剧表演的场地,现场表演淮剧,淮剧是盐城人民不可或缺的传统戏曲项目。

3.民间杂技与技艺

盐城市建湖杂技独具特色享誉中外,它与河北吴桥、聊城并称我国杂技艺术的三大发祥地。建湖十八个村庄为十八团,十八团也培育了大批堪与世界同行媲美的杂技人才。他们不仅在省内有名气,并且在华东地区及全国杂技比赛也均获奖励,近年来“十八团”吸取了现代舞蹈、艺术体操等精华,形成了独特的南派杂技风格,先后到加拿大、日本等国家访问演出,并参加国际杂技艺术交流会。

对于盐城旅游而言,将建湖杂技,融入盐城旅游业中,创建湖杂技独特的品牌,通过开发一些杂技文化馆或者露天表演厅,这样可以让杂技文化作为一种盐城地区的特色观赏项目,让来盐城旅游的游客到这些表演馆参观,体会到浓浓的盐城乡土气息,使得杂技艺术成为盐城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在游客来游玩的同时也让一些杂技表演人员在游客表演的同时,再给一些游客关于建湖杂技的小礼品,可以为盐城本土旅游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

盐城民俗旅游开发思路与对策

盐城作为沿海地区的一个新兴城市,旅游业的发展也取得一定的进步,盐城旅游资源的开发状况不容忽视,大概有以下几方面的情形:

1.东部滩涂地区

东部沿海地区生态资源是盐城最珍贵的资源之一,有著名的麋鹿保护区,还有射阳丹顶鹤保护区,盐城一直以东方湿地的生态旅游形象招揽游客。

2.历史文化遗迹

盐城的历史文化相对苏州、扬州、南京等地盐城在这方面的苑⒗用相对薄弱,但已取得了初步成绩,如大丰草堰古镇、施耐庵纪念馆、新四军纪念馆、新四军重建军部旧址、陆公祠、便仓枯枝牡丹园等都曾在一定程度上作为旅游资源开发整理,供旅游参观利用,也间接的创造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水乡民俗风情

盐城西部地区的下游水乡地区,民俗风情淳朴浓郁,作为参与性、观赏性较强的旅游项目,对繁荣盐城旅游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会出现舞龙舟的节目,也会在水上进行一系列的游艺活动,围绕上述旅游资源的利用,盐城现有的旅游产品主要集中在湿地生态旅游、红色旅游、休闲度假旅游、观光旅游和城市旅游,上述旅游产品相对简单,且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文化品位不高。

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盐城民俗旅游产品的开发,构筑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1)巩固基础层次的旅游产品,其特征是陈列式的观光旅游,属于最基本的旅游形式。盐城可借助现有旅游资源和客观条件,利用好海盐文化博物馆、淮剧生态园,通过通俗易懂的说明、展示等方式,展现盐城民俗的文化内涵。

(2)研发提高层次的旅游产品。模仿苏州等地挖掘文化资源中的人本因子,通过故事传说的讲解、戏剧表演、民间工艺表演、杂技表演等形式,丰富旅游活动内容,聘请讲解员生动、直观地展示盐城的民俗文化,对来盐的游客进行宣传讲解。

(3)开发体验性创新产品,在该产品在推广的时候注重旅游者的体验性、参与性,是形成旅游品牌特色和提高旅游吸引力的重要方面。结合盐城民俗资源特色,积极创造适宜的客观条件,苑⒉斡胧铰糜尾品(如淮剧体验游、杂技体验游等),让游客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者(如杂技表演人员、发秀传承者)有更多的交流和沟通,同时定期开展有意义、有影响力的节庆活动,如枯枝牡丹节、盐城庙会、地方饮食文化节等,让旅游者亲身体验盐城民俗的原生环境与文化氛围,提高盐城本土文化的影响力。

小结

盐城文化旅游资源数量众多,大部分民俗适合旅游开发。盐城民俗旅游开发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基础,但是开发力度不够,在开发中更要遵循生态保护原则,应该大力发展体验型民俗旅游产品,不仅仅是观光项目,例如开发盐城建湖杂技,可以推行杂技茶社、杂技博物馆、以及杂技文化村。在今后的开发中多检讨存在的问题,为盐城旅游业进一步发展的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滕 飞(1987―),男,硕士研究生,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研究方向:动画。

民俗旅游范文第8篇

关键词:大湘西;可持续发展;文化生态;民俗旅游

一、引言

历史上湘西包括的范围甚宽,现在的张家界市、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下称湘西州)、怀化市、邵阳市和益阳市的安化等地都属于其范畴。本文主要从区域旅游经济发展的角度来定义湘西,为和湘西州区别开来,称之为大湘西,主要包括张家界市、湘西州和怀化市。大湘西地处武陵山脉,长期以来居住着土家、苗、侗、白、回等十多个少数民族,其中以土家族、苗族和侗族为主。在长时间的历史进程中,形成了信仰、居住、服饰、饮食、节庆活动等多姿多彩的民俗风情。大湘西一直以来相对闭塞,民俗旅游资源保存丰富而独特,土家族的吊脚楼、哭嫁,苗族的银饰、拦门酒,侗族的风雨桥、侗族大歌等民俗风情享誉海内外。从大湘西的旅游资源来看,民俗旅游资源是其无可争议的特色资源和优势资源。在开发中实现大湘西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无疑应成为大湘西地区的正确选择。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的开发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起步,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形成了张家界的秀华山馆、吉首的德夯苗寨等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开发形式基本涵盖了当前民俗旅游开发的主要模式,即以秀华山馆为代表的民俗博物馆;以德夯苗寨为代表的民族村寨和以张家界土家风情园为代表的主题风情园。但该地区民俗旅游发展很不平衡。张家界民俗旅游依托世界自然遗产武陵源的品牌优势和市场优势开发较早,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湘西州和怀化市发展民俗旅游起步较晚,但发展潜力巨大。

二、大湘西民俗旅游开发中凸显出的问题

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在开发取得成功的同时,也凸现出许多问题,影响了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主要表现在:

(一)遍地“开花”,缺乏统筹规划

近年来,民俗旅游逐渐成为热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凭借自身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出众多的民俗旅游景点,据统计,各种类型的民俗旅游景点近20处,但大多规模较小、项目雷同、重复建设多、布局欠合理。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能统筹规划、整合,各地的民俗旅游资源难以形成合力开发出民俗旅游的精品,形成品牌,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形象并不清晰。

(二)重仿轻真,深度挖掘不够

开发中过分商业化扭曲了民俗的原始性和真实性,主要表现在民俗旅游被机械地舞台化、艺术化,民俗文化被随意地庸俗化,以至失去了民俗的本色与乡土气息,使一些民俗旅游脱离当地的社会生活,缺乏自然朴素的真情,如在张家界武陵源风景名胜区内所展示的并非真正的土家族传统服饰,婚俗表演缺乏土家族特点,存在欺、哄、骗等不良现象。在开发民俗旅游时,不重视对传统民俗的挖掘和民俗文物的收集整理,制造出许多假古董、伪制的古建筑,旅游实践证明,纯粹人造民俗和风情风光不再,正在被市场淘汰。

民俗旅游开发后由于缺乏民族学、民俗学方面的人才,又没有寻求相关高校、科研单位的智力支持,民俗文化没有专人调查研究,开发层次浅,缺乏深度,止步于对民俗现象特别是奇、怪甚至庸俗的民俗现象的展示,游客的参与性不强。

(三)主流文化和旅游的双重冲击,文化生态面临失衡

少数民族地区在现代化的进程中,面临发展经济实现现代化与保存本民族传统文化的矛盾,大湘西地区也不例外。一方面,要应对主流文化的现代化、全球化冲击;另一方面,随着大湘西对外开放步伐的日益加快,尤其是近年来发展旅游业,大量外地游客带来的“示范影响”改变了当地人的价值观念,也必然会对当地民俗文化的传承产生影响。大湘特的风俗习惯、民族艺术和手工制品等吸引了众多游客,而这些“独特”之处,往往又是“脆弱”之处,在外来文化的压力下很容易遭到破坏。我们已经看到,受经济利益的驱动和多种文化的吸引,大湘西开发民俗旅游的地区民俗文化已遭到歪曲和破坏,变化速度也大大加快。其民俗文化面临丧失自身独特的品质,被现代主流文化所同化,甚至造成民族文化生态失衡的危险。张家界土家族民俗文化的生存环境已岌岌可危了。

三、大湘西民俗旅游实现可持续发展对策分析

20世纪90年代以来,可持续发展思想逐渐成为主流的、新的全球性旅游发展哲学。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就是通过开发旅游地民俗旅游资源,向旅游者提供高质量民俗旅游的经历,同时,促进当地民俗文化保护、发展,提高当地社区居民的生活质量,实现经济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的统一。大湘西要实现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需做到:

(一)坚持三个原则

1.民俗文化独特性原则

这是指发挥“唯我独有”、“你无我有”的民俗旅游资源优势,充分体现本地区、本民族的特色,创造出独特性的民俗旅游项目。民俗文化要在全国、全世界占有位置,关键在于特色和优势,民族特色和优势也是民俗文化旅游的诱人之处。游客旅游动机之一就是探秘猎奇心理,他们所感兴趣的也是异质文化的不同点、特殊点。因此,大湘西要根据自身实际,结合自身的人文和特色优势,开发出具有大湘西特色的民俗旅游产品。在整个大湘西旅游区,重点开发张家界市的土家族民俗旅游、湘西州的苗族民俗旅游、怀化的侗族民俗旅游。

独特性原则是建立在民俗文化真实性的基础之上。现代人旅游又是一个求真求实的过程,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有着可靠的文化背景和真实的民俗存在,符合现代旅游者求真的需要。在发展过程中,首先,要认真挖掘蕴藏在民间的民俗遗存,去劣留优;同时,要开展民俗研究,对本区域的民俗加以科学整理。其次,要抓好本区域民族文化的精品挖掘,科学开发,营造一个逼真的文化背景,树立大湘西民俗旅游的鲜明形象。

2.居民参与原则

即民族旅游村寨的居民参与,共同营造民俗旅游的氛围,共享民族开发的利益。民族旅游村寨的开发,涉及到开发商、旅游中间商(旅行社)、政府管理部门、村寨居民等的利益。在开发实践中,我们往往忽略了村寨居民的利益,使他们成为旁观者,这就需要政府引导,开发商要与村寨居民加强沟通,融为一体,共同经营好村寨,实现共赢,从而实现民族村寨的可持续发展。

3.保护与尊重民俗变迁并举的原则

对游客构成吸引力的传统民俗在当前面临一个保护和民俗变迁的问题。处于当前这样一个变化的文化背景下,我们对待大湘西的传统民俗文化一是发扬,既要保留、保护民俗文化中的优秀成分和精华,又要扬弃、克服民俗文化中落

后、消极的成分。在开发和利用大湘西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实践中,存在着优劣不分、把糟粕当精华、歪曲民俗的现象。二是尊重,要宽容地承接来自大湘西之外的外来文化,尊重当地民俗的变迁,不能打着保护的幌子,拒绝当地民俗的变化和发展。

二)选择三种优化模式

1.民族民俗博物馆

广泛收集民族民俗的各种实物资料和声像资料,建立博物馆,馆内一般可分为展示、演示、收藏、科研等区。在博物馆全方位展示该地区民族的传统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同时将其建成该民族的保护和学术研究中心。建设时,博物馆的总体布局、建筑风格等要充分体现该地区的民族特色。

大湘西目前建有张家界市的秀华山馆、凤凰的山江苗族博物馆、永顺王村的溪州民俗风光馆等民族民俗博物馆。但规模偏小,所存资料有限,学术研究价值有待提升。吉首市是湘西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现拥有一所在民族研究方面颇具实力的高等学府——吉首大学,可规划在吉首市建立一座规模较大、特色明显、功能多样的民族民俗博物馆,使之成为大湘西地区民族民俗文化的资料中心、研究中心和发展基地,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2.原生态民族村寨

也有学者称之为民族生态博物馆。它是在民族地区原有自然环境及设施基础上改建而成,保存当地原有的建筑、生产工具、生活用品、服饰、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居住者,管理者和工作人员也大多是当地居民。原生态民族村寨充分利用原有的自然环境,把人与大自然紧密结合起来;该村寨还必须融于周边的文化氛围,共同建成原生态协调的民族村寨。原生态民族村寨是在全球可持续发展思潮影响下,中外学者共同探索出的一种崭新的民族文化旅游持续发展的模式,也是一种实现动态保护与开发民俗文化双重目标的新型旅游发展模式。

目前,吉首市的德夯苗寨、怀化通道县的皇都侗文化村是发展较成熟的民俗村寨,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德夯苗寨位于张家界一猛洞河一凤凰古城黄金游览线上,地理位置优越,现属张家界股份有限公司,实行企业化管理,管理理念和方式较为先进,今后应把德夯和周围的吉斗等苗族村寨作为一个社区加以保护和发展,维护该社区民族文化生态环境的平衡,建成湘西州的苗族文化保护区和原生态的民族民俗旅游村寨,将其打造成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品牌和示范基地。

3.挖掘民俗精髓,丰富旅游产品

大湘西民族民俗资源丰富,对传统的餐饮、民居、工艺品和民俗节庆活动等进行挖掘既可开发成单项的旅游产品,如凤凰古城将沱江边的吊脚楼改造成家庭旅馆,张家界把土家十大碗搬上游客的餐桌等。传统民俗又是包装大湘西旅游产品,提升其文化品位取之不竭的素材。

(三)建立四种保证机制

1.政府主导,企业运作

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宏观上应坚持政府主导。政府要做好统筹规划,在对民俗旅游资源充分调查的基础上,编制科学、权威、可行的区域民俗旅游发展规划,明确开发重点。大湘西各个地州市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很难做到统一领导,因此,在开发大湘西、打造大湘西旅游圈的形势下,有必要成立一个权威的协调机构,建立定期协调机制,共谋本区域民俗旅游的发展。发展大湘西民俗旅游,微观上要实行企业运作。三种优化模式中,原生态民族村寨在经营体制上适合采用企业运作,一般采取公司+居民(农户)的运作模式。此种模式成功的关键在于必须考虑到村寨居民的切身利益,建立居民参与民俗发展的机制。

2.重视人才培养,提供智力支持

民俗旅游是一种高层次的文化旅游,要保护和发展大湘西的民俗文化、提高大湘西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的质量和品位,需要各方面的人才,尤其是人类学、民族学、民俗学、旅游规划设计等人才。因此,必须加强此类高层次人才的培养,最有效的办法就是与本地和其他地方高校、科研单位协作,实施“借脑工程”,加大人才培养和民俗文化学术研究的力度。对于民俗旅游企业的经营管理人员和一线服务的员工(如表演人员等)的培训,也应引起重视,要特别注意将纯正、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内容加到培训中去,因为他们是民俗文化的载体和传播者,从而为大湘西民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智力上的保证。

3.加强制度建设,实现民俗文化生态平衡

在旅游开发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逐渐加强,对人文生态环境的保护还未能引起充分重视。在发展民俗旅游的过程中,我们在强调对自然生态环境保护的同时要保护民族文化生态环境,保持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首先,要通过制度化的手段保护好传统民俗文化。传统民俗文化的保护不要停留在号召和宣传层面上,应通过制度化的手段实施强制性保护。大湘西所属的民族自治州、民族自治县要充分利用自身的优惠条件,制定民俗文化的保护法规,借助法规的强制性力量对民俗文化实施保护。2006年5月,湘西自治州人大会议审议通过了《湘西洲民族民间文化遗产保护条例(草案)》。这标志着湘西在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文化上迈出了重要一步。其次,要利用发展民俗旅游的正面效应唤起当地少数民族对本民族群体及其传统文化的重新认识,激发其民族自豪感,从而自觉地发扬和繁荣本民族文化。再次,要通过编写乡土教材、举办传统节庆活动等形式教育、引导当地居民珍视本民族传统民俗文化,与时俱进,发扬光大,实现民族文化生态的平衡。

4.导人绿色环球21,建立国际管理体系

民俗旅游范文第9篇

[关键词]满族民俗 旅游 开发

满族主要分布在东北三省,以辽宁省最多。辽宁有岫岩、新宾、清原、本溪、桓仁、宽甸六个自治县,累计满族人口为495万。虽然满族的历史只有400多年,然而满族先世的历史却源远流长。满族在漫长的发展历程中,依托“白山黑水”的独特地理条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满族民俗。

一、满族民俗的地缘文化背景

满族文化遗产遍及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直辖市,而主要聚集在辽宁、北京、河北等地区。遗产类型上十分丰富,国家将遗产分为15大类型,满族文化遗产就涵盖其中的14种,且主要以古建筑和民俗类为主。满族人生活所依托的地理气候条件锻造了满族人坦直、爽朗、刚健、强悍、聚合、海容、乐迁的民风,重义、进取的性情和恢宏气度。在其各自不同的历史发展和演变过程中在与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民族之间的相互交流和融合中,极大地展现了满族文化博大的开放、包容的特色,形成了具有北方民族色彩的地域文化和满族自己的民族文化―――满文化。这些民族文化质实贞刚,注重实用,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体现出了满族的气质和心理,反映了满族发展的历史和现实,会使旅游者感到无比新奇。

二、满族民俗的主要表现形式

1.物质民俗

由于自然环境和食品自身的特质,满族人主食喜食粟米和粘食。副食喜食猪肉和酸菜。典型饮食有萨其玛 ,酸汤子,白肉血肠,火锅等。满族的住房因特点是“口袋房、万字炕,烟囱出在地面上”。

2.精神民俗

满族的精神民俗主要体现在和祭祀活动两方面。满族人主要信奉萨满教和藏传佛教。满族的祭祀主要由堂子祭和家祭。

3.社会习俗

满族传统礼俗中以“尊老敬上”为中心内容。 八旗子弟路遇老者必鞠躬垂手而问“赛音”(满语的“好”之意)。平日里对老人三天请小安,五天请大安。满族的婚礼习俗共有四个基本环节:相看、合婚、放定和婚礼。满族的生育习俗有萨满求子、生儿与育儿习俗等。

三、满族民俗旅游的开发策略

1.加强政府的宏观指导和政策性扶持

民风民俗的商品化、社会道德风尚的退化、社会价值观的改变将给民族地区的社会文化带来消极影响。如,一些旅游景点的开发上竟然打着展示民族婚俗的名义搞。而“政府主导+企业运作+社区居民监控”的管理模式,将有效改进现有模式的不足,由政府制定政策、提供服务,企业归当地政府管辖,自主经营,同时发挥社区居民的作用,实施监控。

2.打造满族民俗旅游精品

满族民俗旅游产品,主要分为民居、饮食、节庆、婚俗、宗教以及娱乐民俗旅游产品。从关注游客旅游质量的角度出发,不断深化满族民俗旅游产品的内容,将存在于特定时空中的、以观念或物质形态存在的满族民俗文化精致化,以满族民俗旅游产品为道具,以游客体验为中心,以吸引旅游者参与和消费来获取最佳体验的高经济附加值。同时,增强游客的主动参与性,与满族民俗风情游产生互动效应,为游客创造空间,利用建筑、设施、服装、音乐、色彩等布景元素,刺激游客视觉、听觉、嗅觉和味觉,积极参与到满族民俗旅游产品的创造过程中来,共同演出一幕精彩的体验剧。

3.构筑完美的满族民俗旅游环境

旅游企业在开发满族民俗旅游产品时,对脆弱的不可再生的自然旅游资源要保持其原生态,让其以最原始、最质朴的姿态展现在游客面前。在开发前期,合理规划和定位,明确开发主题,做到自然环境与其他旅游资源的整体和谐。同时,对满族民俗要保护和开发并重。自然资源是脆弱的不可再生资源,保护自然资源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家园,开发必须以保护为前提,一旦生态环境遭到破坏,恢复是极其困难的事情。

4.引进、培养民俗旅游专业人才

目前,民俗旅游市场存在开发模式单一,雷同现象严重,规划不科学,经营模式滞后,服务质量低,服务不到位等诸多问题,这关键还在于缺乏民俗旅游专业人才,包括民俗旅游规划人才、民俗旅游经营人才、民俗旅游服务人才。“三才”缺乏是当前民俗旅游的瓶颈问题。因此,引进和培养这方面的人才是解决各地民俗旅游存在问题的根本措施。

5.提供满族民俗旅游回忆

充分利用旅游纪念品,强化游客体验。游客在景区的游览经历中,旅游纪念品扮演的是一种体验标志物的角色。它是引发游客回忆的重要线索,起到强化旅游体验的作用。旅游纪念品还可以满足旅游者炫耀、寻求认同和尊重等心理。因此,旅游纪念品是旅游者完整体验的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是一次旅游体验结束的标志性产品,是对愉悦的旅游经历的纪念。旅游纪念品的设计要注重和体验主题的一致性,应当通过别致的、差异化的设计,不仅体现体验的线索,而且强化体验主题。旅游纪念品的设计元素应当取材于当地的旅游资源,其表现符号应当体现当地的历史文化。

参考文献:

[1]张佳生.满族文化通论[M].沈阳:辽宁民族出版社,2005.

[2]张海鹰.民俗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高师理科学刊, 2004, (2).

[3]夏学英,王慧.我国体育旅游资源整合研究[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8.

民俗旅游范文第10篇

发展民俗旅游业是山区富民的必由之路

民俗旅游业的客源市场主要是城市居民,而昌平区的区位优势和自然生态环境是发展民 俗旅游的基础。昌平区位于京城西北35公里,属上风上水。地处温榆河冲击平原和军都山的 结合地带,北倚燕山西段支脉军都山,南俯北京小平原,三分之二为山区、半山区,形成了 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和丰富的旅游的天然资源,被称为北京的后花园。为发展山 区经济,增加农户收入,昌平区区委、区政府经过反复研究论证,于1997年做出决定:“在 有条件的山区,依托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民俗旅游,以富裕一 桨傩铡薄?9 98年全区第一个民俗旅游度假村――长陵镇麻峪房子民俗旅游度假村正式开业。当年开业4 个月全村民俗旅游收入达46万元,收入最高户达3万~4万元,最低的也有3千~5千元。第一 个由全区倒数第二的贫困村发展为富裕村,人均收入由原来的不足800元,达到现在的人均6 000多元,村集体年收入由原来的22万元发展到现在的160多万元,甩掉了贫困的帽子。今年 7月北京市旅游局和市农委在当地举行了首次民俗村揭牌仪式,成为京郊民俗旅游的典范, 现已被京城多家媒体誉为“京郊民俗旅游第一村”。在经过短短的4年间,全区已发展成遍 及七个镇的38个民俗旅游度假村,近千家民俗旅游专业户,1万多张床位,成为全区旅游业 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是民俗旅游促使农村产业结构发生重大转变。过去山区农民主要以种植业为主,现在 民俗旅游村的农民以旅游接待为主产业。山上的几棵果树和山坡上的几分地已成为各家用以 丰富民俗餐的小基地,以无公害的绿色食品招待远方的客人,深受城里人喜欢。由于民俗旅 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各村的农副产品已供不应求,而且农副产品的附加值也大大提高。如 :过去自家产的水果长得再好,一年也只能卖个2―3千元,现在开展了民俗旅游,家庭果园 成了采摘园,一年的水果不用自己摘,不出村就可以卖上7―8千元。由于全区民俗旅游发展 的红红火火,也带动了邻近村镇农副产品的发展。可以说,发展民俗旅游以来,不但推动了 本村经济的提高,也带动了周边村镇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条良性循环的旅游产品产业链。

二是扶贫由输血型向造血型转变。发展民俗旅游以后,山区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革, 农民成为了“三个主体”。即:投资主体,据统计全区上半年发展民俗旅游总投资达2724万 元,其中集体投资为1090万元,农户投资1634万元,占投资总额的59.9%,形成民俗旅游的 投资主体。经营主体,全区涉及七个镇的38个民俗旅游度假村,占全区行政村的12.1%,占 山区半山区行政村的22.3%,拥有近千户农家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占山区半山区农户的23.8 %,直接从业人员达4万多人,占山区半山区总人数的33%。2001年全区民俗旅游经营收入 达860万元,今年1―9月达918.7万元,同比增长55.8%,户均收入已达1.29万元,比去年同 期增长67.9%。这些成绩的取得已证明了山区在发展民俗旅游业中农民是自主经营的主体。 市场主体,开展民俗旅游工作以来,旅游农户即成为工商户,直接从事旅游接待工作,并发 有个体工商营业执照,即是农村个体工商户的主体,也是农民进入市场的主体。在进入旅游 市场的同时,山区农民正逐步成为闯荡市场的勇者,为农村的发展,农民的富裕开辟了一条 前景光明之路。

三是思想观念发生重大转变。首先是村干部的思想观念和工作重心转变了。村干部的考 虑更多的是村容、村貌和公共设施的改造,干的是本村民俗旅游工作的管理和宣传促销及周 边整体环境的整治。再说农户观念的转变,由原来的不愿干、不敢干、不会干到现在的主动 干,积极干。家家在改造住房,家家在添新房。现在有的户一次可同时接待游客吃住近40人 。家家有名片,就连门前种的葫芦上都刻满了联系电话和姓名。

四是从民俗村到文明村的转变。受到旅游特定环境和规范化标准的影响,村容村貌变得 整洁了,村风民俗变得文明了。为做好旅游接待工作,各村纷纷向政府职能部门提出各种培 训要求,从文明礼貌入手,到接待服务标准以及积极学习外语。通过开展民俗旅游,山区农 民向城里人学到了很多东西,在思想观念发生变化的同时,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发生了质 的变化。在38个民俗村中受到区委、区政府表彰的文明村就有四分之一。

发展民俗旅游业需进一步规范和提高

民俗旅游作为一种新兴的特色旅游业。但其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是不可低估的。主要表现 在:山区公共设施不健全、道路交通不畅、通讯设备落后与发展中的民俗旅游业不相配套, 制约民俗旅游业向深层次发展;部分民俗村的环境脏、乱、差较为突出,环保意识不强;民 俗旅游的内容较为单一,大部分只局限于吃农家饭、住农家屋的形式,民俗旅游的文化内涵 需进一步挖掘;民俗旅游农户的接待水平与服务质量需进一步提高等等。

上一篇:数控加工技术范文 下一篇:商场装修合同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