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系统疾病范文

时间:2023-03-13 12:07:57

免疫系统疾病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1篇

现在自身免疫系统疾病已经是一类常见的疾病,随着检验技术的提高和指南的不断改进,该类疾病检出和确诊的病例逐渐增多,加上现在的生活方式的改变患病率也有所增加,通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本人使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的大批的该类患者,取得了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减少患者对免疫抑制剂和激素药物的依赖,并且大幅度的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提高了临床疗效,也大幅度的减轻的患者的经济负担。先将本人的体会终结如下,与同道共同探讨,算是抛砖引玉吧。

1 一般资料

本人8年中治疗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患者,按照中医辨证符合桂枝芍药知母汤证的患者66人。其中溃疡性结肠炎12例,皮肌炎6例,自身免疫性肾炎3例,硬皮病9例,系统性红斑狼疮6例,强制性脊柱炎12例,类风湿性关节炎18例,男女比例约为1:4。均为三级甲等医院确诊患者,均通过免疫相关系统检测,或者经住院治疗确诊。入选治疗的患者除本病特有症状外,近伴有四肢关节疼痛,关节肿胀,羸弱,乏力,或者伴有消化不良,并根据患者情况又分出以寒痹和热痹为特征两类。

2 入选标准

西医标准:按照《风湿病诊疗指南》2002年标准,候选选入,对于不符合指南诊断标准的病例予以剔除。

3 中医入选标准

按照《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并治第五第八条原文:诸肢节疼痛,身体魁赢,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为主要症状进行入选,符合全国中医内科学会痹症专题学术讨论会拟定的诊断标准进行入选。

4 疗效判定

参照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全国痹证会议通过的疗效评定标准。临床控制:症状全部消失,功能活动正常,血沉、抗“O”、类风湿因子等理化检查结果正常。显效:全部症状消除或主要症状消除,关节功能基本恢复,且能参加正常工作和劳动,主要参考指标各项理化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好转:主要症状基本消除,主要关节功能基本恢复或有明显进步,生活不能自理转为生活能够自理,或者失去工作和劳动能力转为工作和劳动能力有所恢复。无效:与治疗前比较,各方面均无进步。

5 治疗方法

药物组成:桂枝20g,芍药20g,甘草10g,麻黄10g,生姜10g,白术30g,知母25g,防风25g,附子10g,防风10g,乌梅20g。

上肢疼痛严重加桑枝,晨僵严重者加用蝉蜕、木瓜;热重的加用石膏,忍冬藤,去附子;关节活动不利者加用鸡血藤、夜交藤;并可以根据病情发展的时间的长短加用补肾药物,腰腿疼的加用桑寄生。

6 疗效观察

观察治疗66例中,临床控制17例;显效30例;好转16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5%。

7 典型病例

患者吴某,女,19岁,高中学生,由于住宿条件比较潮湿阴冷近4个月出现四肢关节疼痛,关节肿胀,腰骶关节疼痛,逐渐发展不能活动,晨僵达到2小时以上,容易疲劳,不能坚持学习,喜温怕凉,关节红肿,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玄细,到上级三级甲等医院风湿免疫科进行诊察,经检查确诊类风湿性关节炎。符合2010年《中华风湿病-类风湿关节炎诊断及治疗指南》诊断标准,查血沉43cm/h,C反应蛋白103mg/L,类风湿因子+。由于患者不接受激素和免疫制剂治疗,返回我院进行中医医疗,中医辨证为尪痹寒湿阻络,肝肾阴虚。给予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治疗。方药桂枝20g,芍药20g,甘草10g,麻黄10g,生姜10g,白术30g,知母25g,防风25g,附子10g,防风10g,乌梅20g。每日一剂,分三次饭后口服,经用药10天后可以下床小幅度活动,晨僵时间减少为一小时左右,疼痛明显减轻,关节红肿减轻,继续用药治疗1个症状基本患者,查血沉14cm/h,C反应蛋白9mg/L,继续嘱患者口服该方1个月后观察治疗。经三个月、半年、一年回访患者病情稳定,现已经顺利考上大学学习。

8 体 会

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变和检查手段的提高,以及风湿性疾病指南的不断的修正,现今风湿疾病的诊出率明显较以前有所提高,通过合理的规范化治疗很多的患者得到良好的控制,中医对该类疾病的认识也不断的提高,焦树德老先生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提出了“尪痹”的病名,并提出了一系列的治疗方剂。在临床取得良好的临床疗效。很多的医务工作者也在不断的探索。桂枝芍药知母汤是《金贵要略》的经典方剂,经过多年的临床使用体会到严格的按照中医辨证治疗,该方往往能取得极佳的临床效果。本条论述风湿流注于筋脉关节,气血血通行不畅,故肢节疼痛肿大;痛久不解,正气日衰,邪气日盛,故身体逐渐消瘦;风邪上犯,则头昏目黑;湿阻中焦则短气呕恶;湿无出路,流注下肢,则脚肿如脱。病因风寒湿外袭,渐次化热伤阴,故治以桂枝芍药知母汤祛风徐湿,温经散寒,滋阴清热。方中以桂枝麻黄祛风通阳,附子温经散寒止痛,白术防风去风除湿,知母、芍药清热养阴,生姜、甘草和胃调中。在临床使用中很多患者为热痹的表现,附子的是使用多有所顾虑,经过试探性从小剂量开始使用本人认为在热症患者中使用5-8g,配合石膏、忍冬藤使用还是有良好的临床效果的,并没哟出现热证加重的情况出现。乌梅具有酸甘化阴的作用,可以使热证伤阴的患者予以帮助。现代医学大量的药物临床观察认为白芍中的白芍总甙有良好的止痛效果,乌梅、防风有良好的免疫调节的作用。在临床治疗中也不能把中医治疗和西医治疗认为隔离,必要的西医激素、免疫抑制药物的使用还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焦树德.痹症辨证论治.中医杂志,1992:139.

[2] 安欣欣.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8例观察,2001年14卷第一期:31

[3] 余建华,张衡.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活动期类风湿关节炎72例临床观察.江苏中医药,2010年总42卷第五期:37.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2篇

【关键词】 品管圈;慢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护理;应用效果

DOI:10.14163/ki.11-5547/r.2016.10.168

QCC在临床又称为品管圈、质量小组等, 主要是指同一工作的相关人员自发成立小组, 就某一特定主题展开学习、讨论, 并结合讨论结果通过全员参与的形式来解决该类问题, 达到提高工作质量的效果[1]。本院对慢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采取QCC护理模式,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2年10月~2014年12月收治的100例慢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5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7:43, 年龄23~71岁, 平均年龄(43.55±9.15)岁, 29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17例为结缔组织病, 4例为干燥综合征。试验组男女比例8:42, 年龄22~72岁, 平均年龄(43.61±9.46)岁, 28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 16例为结缔组织病, 6例为干燥综合征。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情等一般资料比较, 差异无统计学有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 主要对患者实施健康教育、病房环境护理等;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QCC护理模式, 通过对患者实施QCC护理模式, 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考核评分的效果。具体如下。

1. 2. 1 成立QCC小组 由护理科室的领导者结合护理人员的相关信息成立QCC小组, 护士长作为辅导员, 每组由7名护士, 1名责任组长组成, 责任组长主要职责为结合护理人员的实际情况安排相关护理工作[2]。

1. 2. 2 理论培训 责任组长应带领组内成员学习相关QCC理论知识, 使护理人员熟练掌握QCC的相关知识以及工作方法。

1. 2. 3 确定活动主题 责任组长组织小组成员集中讨论并采用投票制决定护理活动主题, 经充分讨论后确定本次活动主题为提高患者的护理质量。结合本院的实际情况及疾病特点, 重点分析护理质量较低的原因, 主要从护理、疾病特点、环境及管理等四个方面着手, 根据分析结果制订具体的护理工作计划以及确定护理工作重点[3]。

1. 2. 4 护理实施 ①患者入院时, 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全面了解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病情程度;②结合了解结果对患者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 例如主动告知患者疾病的相关知识, 主治医师的具体信息等, 对于存在心理障碍的患者, 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交流, 认真倾听患者的诉说, 积极回答患者的疑问, 并对其进行专门的心理疏导, 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③护理人员在对患者实施护理操作时, 应耐心详细解释护理操作的作用及注意事项等, 并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方法、注意事项以及不良反应等[4];④护理人员应尽力满足患者的需求, 若不能满足, 应耐心解释并上报领导;⑤责任组长应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培训, 对特殊病例进行充分讨论、分析, 并对护理人员实施定期考核, 考核内容主要为常用的护理技术操作方法;⑥合理安排护理人员的班次, 明确各级护理人员的职责, 并尽量满足护理人员的需求;⑦责任组长每月定期组织1次分析总结会, 对上月护理活动的效果进行评价总结, 同时分析上月护理中所存在的问题, 并制订具体的解决方案[5]。

1. 3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采用自制量表分为满意、一般及不满意)以及护理质量考核评分。总满意度=(满意+一般)/总例数×100.00%。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后, 试验组护理质量考核评分为(95.36±2.17)分, 对照组为(87.64±1.45)分(t=20.92, P<0.05);试验组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总满意度为96.00%(满意20例、一般28例、不满意2例), 对照组为78.00%(满意19例、一般20例、不满意11例),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18, P<0.05)。

3 小结

对慢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采取QCC护理模式, 能够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护理质量, 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杜相珠.品管圈活动在慢性风湿免疫系统疾病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 2015, 15(22):254-255.

[2] 杨柳, 程丹丹, 徐丽, 等.品管圈活动提高住院患者自备口服药有效服用率.护理学杂志, 2013, 28(15):58-60.

[3] 鄢雨英, 林莉莉, 郑佳音, 等.品管圈活动对提高护理病历书写完整性的效果观察.护理与康复, 2010, 9(7):624-626.

[4] 王琼, 张智慧, 王洁雪, 等.品管圈工作模式在ICU人工气道护理中的应用.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2, 28(25):85-86.

[5] 彭淑华, 李庭毅.糖尿病护理品管圈运行方式与效果.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5, 31(11):813-815.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3篇

[关键词] 护理;;风险管理;;风湿免疫科

护理风险的内容包括护理事故、医疗事故、护理纠纷及其并发症等一切肯恩对患者造成损害的事件及行为[1]。而且护理风险会贯穿在护理操作以及处置的整个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由于医疗行为的不可预测性,以及其治疗对象所具有的生物和社会属性,都决定了这种行为本身就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为[2]。笔者将护理风险管理应用于风湿免疫专科护理管理中,取得了理想的效果,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分析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7年5月至2011年2月我院风湿免疫专科住院治疗的患者45例组为实验组。其中男性20例,女性25例,年龄在35~73岁,平均为49.9岁。其中15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1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2例为强直性脊柱炎((AS)),7例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文化程度中大学14例,中学10例,小学及以下21例,公费19例,自费26例,平均住院日为 14.5d,预后中痊愈为 35,转归为10 。在出院患者随访系统中随机抽取风湿免疫专科出院患者42例为对照组,其中男性19例,女性22例,年龄在35~72岁,平均49.8岁,其中15例为系统性红斑狼疮,10例为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为强直性脊柱炎((AS)),6例为混合性结缔组织病,文化程度方面,大学13例,中学9例,小学及以下20例,平均住院日为14.7d,预后中痊愈为 33 ,转归为 9,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健全完善相应的风险管理组织及风险管理制度,护理部成立相应的管理委员会和管理小组,并制定相应的改进制度、奖罚制度以及护理会诊制度,并根据情况制定相应的各种应急预案。对各医嘱实行双人查对制度,在实行实习护士带教过程中,严格遵守规定,防治各种意外事故的发生。

1.2.2注重对《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相关文献的学习,并开展各种有关风险意识以及专科素质的培训。并学习有关风湿免疫的专科护理知识,熟练掌握各种器械的使用方法。加强护士的职业道德培训,增强其为换则服务的意识,同时还要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1.2.3要求护理工作者加强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交流,向患者及家属交代各项入院须知,做好健康指导,在做任何处置、治疗时都向患者及家属交代清楚,减少患者及家属的顾虑。在进行任何有创检查及各种特殊药物治疗时,要根据情况履行签字手续。并签署必要的知情同意书。注意饮食加强营养。

1.2.4注意对护理文书质量的要求,要严格按照《病历书写基本规范》要求进行书写,做到认真、及时、准确、规范、真实、客观准确,并且要与医生的记录相符合。

1.2.5加强护士长对各项工作的监控力度,护士长每日巡点病人的皮肤情况,以及所有患者的各项护理文书的质量,对各项潜在的风险进行必要的工作指导。药监部门要把握好各药品的质量及监督工作。

1.3评价指标向患者发放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分优、良、差三级,统计两组的优良率,进行比较。

1.4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p

2结果

从结果可以看出,实验组中45例对医疗的评价为优或良,优良率为100%,无一例为差,而对照组,有36例评价为优或良,优良率为85.71%,有6例回答为差,占到14.2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表1两组患者调查结果对比(n(%))

*: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护理安全指的是在患者接受护理治疗全过程中,患者不出现法律和法定的规章制度许可的范围以外的任何心理、生理的损害;而在进行护理处置过程中一切有可能发生的不安全事件都被称为护理风险[3]。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们的健康观念及医学模式也发生着转变,患者对医疗行为的需求及法律维权意识的不断增强,对各种医疗行为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护理风险管理则是指对各种护理风险进行准确的识别、评估,并进行有效的处理,进行有组织、系统的减少或者消除护理中的各种风险事件的发生,以最低的成本实现获得最大的安全保障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方法[4]。护理工作者要运用有效的沟通技巧和能力,变被动为主动,将各种纠纷消除在萌芽状态。注意护理工作者的形象仪表,态度热情,宣教到位,将各种操作的意义及风险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晰,对于特殊的处置要征得患者及家属的同意并签写同意书[5]。有研究发现,通过风险管理制度的建立,使互患间的纠纷的发生率降低,既让患者的权益得到了保护,也使护理人员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6]。

在本研究中,实验组中45例对医疗的评价为优或良,优良率为100%,无一例为差,而对照组,有36例评价为优或良,优良率为85.71%,有6例回答为差,占到14.29%,两组比较具有显著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

建议:

1、45例与30例进行回顾性比较,不太合适,人群资料在数据大小上本身就有差异,我建议将对照组人数改到42例左右,所以后面的一些要进行相应更改。

2、“1.1一般资料”中所说的两组之间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但是出院患者的一般资料最起码要包括:性别、年龄、职业、文化程度、医疗保险性质、预后、平均住院日、疾病种类等等,这些东西部完善的话,不能冒然下结论这两组之间一般资料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建议酌情补充。

仅供参考!

参考文献:

[1]夏纯,邓瑛瑛,王晓艳.临床科室的护理风险管理[J].中国医院管理,2005,25(2):44-45.

[2]张优琴,章亚娟.“举证责任倒置”对护理工作的潜在影响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04,39(2):113-115.

[3]李晓惠,邹晓清.临床护理风险事件分析与对策[J].中华护理杂志,2005,40(5):3752376.

[4]戴青梅,陈丽英,徐雪艳,等.护理风险管理研究进展.中国护理管理杂志,2006,6(8):36-38.

[5]杨绍珍.护理人员履行告知义务的探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10):67.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4篇

关键词:器官系统;免疫系统;课程整合;医学教育

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学科为中心,将医学课程划分为基础课、临床课、临床实习三阶段,该模式越来越不适应医学学科间交叉融合的需要。目前国内外医学教育专家认为,"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医学教育模式有利于加强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相互渗透,实现早期接触临床,激发学生对医学的探索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整体思维能力和临床技能的早期培训,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医学人才,目前已成为医学院校课程改革的发展趋势[1-2]。

我校在充分调研国内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改革后,于2010年开始启动“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于2011年起正式实施,根据学生自愿和考核的原则,在五年制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中遴选学生42人单列“卓越医师班”,尝试“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改革,本文以免疫系统功能与疾病为例,总结以结构功能与疾病模式进行课程整合的优点,分析存在的问题,以期将"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1“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模式优势

1.1充分整合学习资源,有利于临床医专业学生培养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以疾病为中心,以器官系统为模块,整合临床和基础课程,系统讲述各器官系统正常结构与功能、病理生理、药理、疾病诊断与治疗。使医学生在结束学习后,能对整个器官系统的知识有系统了解,更适合医学生临床思维的培养[3-5]。

1.2减少各学科知识的重复,增加学习效率 传统的教学模式,各学科间内容重复较多,基础理论与临床脱节。以免疫系统课程为例,传统教学模式下,基础知识分散在《解剖组胚学》、《病理生理学》、《医学免疫学》等课程,免疫系统相关疾病分散在《内科学》、《神经病学》、《皮肤病学》、《外科学》、《儿科学》等课程,时间跨度在一年级至到四年级。各学科知识内容难免重复讲授,导致学生压力较大、容易遗忘,效率不高。而"以器官系统为巾心"的新型教学模式,能系统学习免疫系统结构、功能、相关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等内容,将免疫基础和临床紧密结合,培养学生主动思考和临床辩证思维的能力,加强学生对免疫系统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治疗方法等的认识[3-5]。

1.3提高学习兴趣,培养综合能力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新型教学模式是以培养其有更科学更完整知识体系、更高临床技能的医学生为目标。本课程在学习《医学免疫学》前提下,学习免疫系统组织学、免疫性疾病的病因与发病机制,实现了宏观和微观的统一;马上又进入到免疫性疾病的临床诊断基础,学习免疫系统疾病(重点在系统自身免疫性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的体格检查、病理检查、实验室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内容;接着学习常见疾病的诊断与治疗。

2 目前存在的问题及需要的改革

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尚处于探索和起步阶段,很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认为缺乏配套教材和知识体系融合度不够是器官系统教学模式中现存的最主要的问题。

2.1配套教材亟待编写 目前国内还缺乏权威的“器官系统为中心”的系统教材,这是目前“以器官系统为中心”教学中存在的最重要的问题。在免疫系统结构功能与疾病课程教学中仍沿用以学科为纲编写的教材,根据五年制临床医学本科和临床执业医师考试大纲编写教学大纲。学生在学习时必须先后看组胚、生理、医学免疫学、内科学、儿科学等多本教材,没有一本完整系统的教材和参考书指导他们复习和临床实践。随着改革的推进,对配套教材的需求已迫在眉睫。

在教材的编写上,要打破学科界限,突出为临床服务,内容少而精,坚持循序渐进,注意知识的系统性,体现知识新、内容精、学科广。在基础部分编写免疫系统器官组织学、免疫系统功能、免疫调节等,临床部分主要编写常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免疫缺陷病等,对内科、儿科、影像学诊断、体格检查、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等内容按照增新删旧的原则进行教材重组,比如类风湿关节炎增加2009年ACR分类诊断标准。

2.2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融合 由于教研室原因,《医学免疫学》安排在第三学期,本课程整合时,仅将免疫组织学、自身免疫性疾病、儿科学免疫系统疾病和免疫缺陷病等内容融合在一起,安排在第五学期上课,故在免疫系统器官功能与疾病的整体性有所欠缺。由于目前处于教改的初级阶段,在缺乏配套教材的情况下整合内容时难免会出现只是形式上把基础和临床学科的内容“拼合”在一起,缺少基础与临床的内在关联而达到内容上的相互渗透与有机融合,容易导致教学内容上的分散或脱节。因此建议在学校统一组织协调下,本课程最好能将医学免疫学和免疫组织学和免疫系统疾病有机融合。

“器官系统为中心”教改中从管理层到教师都高度重视,在课程整合和教学实践中力争做到内容上的“融合”。在管理上采用了教改课题立项和课程负责人的形式。每个系统遴选一位临床教师作为课程总负责人,每个学科选一位教师作为该学科负责人组成课程组,参与教学的教师都是具有"整合"理念、知识渊博、综合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免疫系统课程组在教改课题立项后立即召集基础部、临床学院和儿童学院三个院系课程组教师反复讨论、商榷教学大纲、确定教学内容。在课程开始前、课程中、课程结束考试前进行集体备课,并与学生进行沟通,共同讨论不断发现教学中的问题并及时改进教学内容。

2.3加强师资是关键 传统的教学理念是“三段式”教学,大多教师的思维方式是以学科独立的授课方法和手段来实施教学活动,临床疾病严格按照概念一病因一病理一临床表现一实验室检查和其他检查一诊断和鉴别诊断一并发症一治疗一预后一预防的思路实施授课,方法过于死板,没有系统性、边缘性和交叉性。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需要知识渊博、经验丰富、综合能力强和具有先进的教学理念的教师,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多媒体、道具等丰富的教学手段,坚持求实创新、与时俱进的原则,及时与多个教研室教师沟通,有效实施教学内容的重组,解决学科之间的脱节和重复现象,以培养符合新世纪需求的德才兼备的学生,充分发挥教师教书育人的天职。

3 总结

我校“器官系统为中心”课程整合中,结构功能与疾病的模式实现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融合和渗透,临床桥梁学科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有机整合,临床内外儿科的重组,有助于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理解学科之间的有机联系,是器官系统模式教学改革大胆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实现了学科连续性、联系性、综合性和临床实用性。同时,在实践中发现许多问题,有待进一步完善。

参考文献:

[1]乔敏,路振富,孙宝志,等.学习哈佛经验建立基础医学整合课程体系的实践[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02,(4):44-46.

[2]顾鸣敏,黄钢.中美英医学院校医学课程整合的比较与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09,30(5):68-69.

[3]宛小燕,曾斌.我国医学院校课程整合改革的分析[J].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10,27(2):11-14.

[4]何云,周晓帆,郝嘉.以消化系统疾病为例浅谈器官系统教学模式的改革[J].西北医学教育,2011,19(5):1057-1059.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5篇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5.095

传统上,血液系统疾病可以分成红细胞疾病、白细胞疾病、出凝血疾病三大类[1]。这种编排分类是建立在形态学、临床生化基础上的,以疾病的主要临床表现为依据,对血液学的初期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科技进步,对血液系统疾病发病机理的研究和认识不断深入,尤其是免疫组织化学、遗传生物学和分子化学的进展,按照疾病发病机制对血液系统疾病进行分类已经有了客观基础。按照发病机制进行分类,疾病实体间的界限清晰,诊断的可重复性好。尤其对于新进入血液专业的医生,能够让他们更快的、更清晰准确地掌握血液疾病的内涵。将血液系统疾病按照发病机制进行编排分类是未来的趋势,是血液学发展的必然。

血液系统疾病,按照发病机制可分成遗传性疾病、获得性克隆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血液系统临床综合征四大类。血液系统的遗传性疾病包括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G6PD缺乏症、海洋性贫血、血友病等。获得性克隆性疾病包括夜间阵发性血红蛋白尿、髓系肿瘤、淋巴瘤。获得性免疫性疾病包括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血液系统临床综合征包括DIC、易栓症、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K缺乏症。

1遗传性血液疾病

血液系统遗传性疾病,具有明确遗传特点,已经发现了遗传缺陷的具点[2]。遗传球形细胞增多症,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8号染色体短臂缺失。遗传性G6PD缺乏症,伴性不完全显性遗传特点,突变基因位于X染色体(Xq28)。a海洋性贫血由a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导致。b海洋性贫血具有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由b珠蛋白基因缺失或缺陷引起。血友病有两种,一种是X连锁隐性遗传特点,缺陷基因位于Xq28;另一种是X连锁隐性遗传特点,缺陷基因位于Xq26。遗传性血管性血友病,多表现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特点,缺陷基因位于12p。

2克隆性血液疾病

获得性克隆性疾病,发病机理是血液相关细胞增殖周期异常,出现克隆性增生,引发一系列临床表现。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的发病机理是造血干细胞水平基因突变,以CD55CD59低表达为特征的克隆性血细胞增殖[3]。髓系肿瘤的发病机理是髓系造血干细胞突变、恶性克隆性增殖,按照克隆细胞的成熟程度,可划分为MPD、MDS/MPD、MDS、AML。通常说的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骨髓纤维化、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被归纳于MPD(骨髓增生性疾病),慢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CMML)因为同时具有病态造血和髓外化生特点,被归属于MDS/MPD(骨髓增殖性疾病)[4]。淋巴瘤的发病机理是淋巴细胞恶性克隆性增殖。根据临床特点及免疫表型,淋巴瘤划分为T/NK细胞淋巴瘤、B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2008WHO分类为前驱肿瘤、前驱淋巴性肿瘤、成熟B细胞淋巴瘤、成熟T/NK细胞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通常说的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在2008WHO分类中对应的是B-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T-前淋巴细胞性白血病、伯基特淋巴瘤[5]。

3免疫性血液疾病

3.1免疫性血液疾病,发病机制是机体免疫系统功能紊乱,自身免疫系统攻击自身机体正常组织/细胞,引起一系列病态临床表现。免疫损伤机制在各种疾病中都有表现,比如在克隆性疾病中,由于异常克隆刺激免疫系统引起免疫紊乱,会出现免疫系统攻击相关正常组织/细胞的病理机制,这也是血液肿瘤综合治疗中应用免疫调节/抑制剂的理论依据。免疫性血液疾病,特指的是以自身免疫系统损伤正常组织/细胞为主要环节和始动环节的血液疾病。

3.2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系免疫功能调节紊乱、自身抗体吸附于红细胞表面而引起临床上的溶血性贫血表现。临床上常见的类型是温抗体型AIHA,红细胞表面吸附的是不完全抗体IgG和(或)C3。AIHA的免疫紊乱发病机制尚未阐明,目前比较倾向的是免疫系统受到创伤(比如淋巴组织感染)而失去免疫识别功能,导致自身抗体产生,某些淋巴瘤表现出继发性AIHA可认为是这种机制[6]。

3.3再生障碍性贫血(AA),目前认为AA的主要发病机制是免疫异常,造血微环境异常和造血干祖细胞“量”的改变是异常免疫所致。以往观察到的造血干祖细胞“质”异常性“AA”实乃部分与AA相似的PNH、MDS。AA已经由初级研究阶段的一组不同质的“综合征”净化为同质的独立疾病体系。随着对AA发病机制的深入认识,现代AA治疗策略已经把免疫调节/抑制作为治疗方案的基础[7]。

3.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是因血小板免疫性破坏导致外周血中血小板减少的出血性疾病。目前观点,免疫破坏机制不仅包括自身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还包括细胞毒T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以及自身抗体/免疫细胞介导的巨核细胞增殖和生成血小板障碍[8]。

3.5过敏性紫癜(HSP),为一种常见的血管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机制为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发生变态反应,导致毛细血管脆性及通透性增加,产生皮肤、黏膜、脏器出血[9]。

4血液相关临床综合征

4.1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是一组发生在许多疾病基础上,由致病因素激活凝血及纤溶系统,导致全身微血栓形成,凝血因子大量消耗并继发纤溶亢进,引起全身出血及微循环衰竭的临床综合征。DIC的发病机制迄今仍不十分明确,只能依靠一些临床特征来描述和定义[10]。

4.2易栓症,是指多种致血栓因素的累积,从而引起机体致病性血栓形成概率明显增加的一种病理状态。由于人体凝血纤溶系统是一个复杂的多因素的平衡体,单一的致栓因素会受到其他调节因素的代偿调节,不足以形成临床上的病理性血栓形成(栓塞),当同时存在多种致栓因素时,机体形成临床血栓的可能性就显著增加了。易栓症与血栓性疾病的概念通常是不同的。易栓症的主要致血栓因素包括血管内皮损伤、血小板数量增加活性增强、血液凝固性增高、抗凝活性减低、纤溶活力降低、血液流变学异常[11]。

4.3缺铁性贫血(IDA),是机体对铁的需求和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ID),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IDE),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IDA),临床上以小细胞低色素性贫血为主要表现,亦有其他组织缺铁表现(皮肤黏膜、精神行为等)。红细胞内缺铁,大量原卟啉不能与铁结合成血红素,血红蛋白生成减少,红细胞胞浆少、体积小。组织缺铁,细胞中含铁酶和铁依赖酶活性降低,会引起患者精神、免疫、黏膜、生长发育等异常。IDA不仅仅是贫血,它是机体缺铁状态下一系列病理性平衡的综合[12]。

4.4巨幼细胞性贫血(MA),是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病因包括叶酸维生素B12摄入不足、吸收不良、代谢障碍、需要增加、利用障碍。临床主要表现包括三方面:大细胞性贫血,重者全血细胞减少;口腔和胃肠道黏膜萎缩引起的“牛肉舌”、舌痛、食欲不振、恶心、腹胀、腹泻、便秘;肢体麻木、共济失调、等神经症状和易怒、抑郁、失眠、妄想等精神症状。对MA的认识不应局限于贫血,更应该注意消化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损伤。

4.5维生素K缺乏症,是由于维生素K缺乏,肝脏合成维生素K1依赖性凝血因子(FⅩ、FⅨ、FⅦ、凝血酶原及其调节蛋白PC、PS等)时不能正常进行加羧基化反应(维生素K1是此酶促反应的关键性辅酶),合成的相应凝血因子无活性或活性低下(未羧基化),导致凝血障碍的一种获得性、复合性出血性疾病。其临床特征是存在维生素K1缺乏病因、出血倾向、维生素K1依赖性凝血因子减少或缺乏。

以上均为常见血液系统疾病,对于少见/罕见血液系统疾病,根据发病机制原则上均能划归上述四类。有些疾病的发病机制很复杂,可能有多种发病机制共同起作用,但仍可根据其主要发病机制(起主导作用的发病机制、具有特征性的发病机制)进行上述分类。

参考文献

[1] 张之南.血液病学[M].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1.

[2] 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82-588.

[3] 吕敏,朱焕玲,蒋能刚,等.血细胞减少患者衰变加速因子和膜反应性溶血抑制物表达缺失检测的临床意义[J].华西医学,2012,27(2):44-48.

[4] 王玉春,杜欣.应用2008年WHO新分类分析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患者186例[J].临床血液学杂志,2010,23(3):273-276.

[5] 朱雄增.WHO(2008)恶性淋巴瘤分类解读[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9,16(4):241-244.

[6] 金皎.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研究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15):1127-1131.

[7] 付蓉,王化泉,邢莉民,等.再生障碍性贫血的研究进展[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20):1647-1650.

[8] 李志峰,朱雄鹏.难治性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治疗进展[J].血栓与止血学,2010,16(5):232-234.

[9] 袁丽萍,张琴,鹿玲.过敏性紫癜患儿血管内皮细胞凋亡与血清IgA水平关系探讨[J].中国免疫学杂志,2012,28(1):81-84.

[10] 金润铭,王艳荣.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10,25(3):230-232.

[11] 赵永强.易栓症研究概况[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49-52.

[12] 陈开玉.营养性铁缺乏症的调查分析[J].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0,11(6):619-620.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6篇

优势一 患心血管疾病的年龄比男性推迟十年]

负面影响 中老年女性心梗死亡率高

三四十岁的女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大大低于男性。这主要归功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在雌激素的保护下,女性血管弹性好,血胆固醇代谢正常,不易形成动脉粥样硬化。

雌激素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一旦血管失去雌激素的保护,就会大大加速血管硬化的进程,雌激素还对肝脏代谢胆固醇起到一定的作用,雌激素水平的降低,对胆固醇代谢产生的负面影响,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病变。

所以,女性绝经后,心血管病变人数激增。病程进展极快,1年内病变可达到男性10年发展的程度,预后差。也就是说,女性一旦罹患心血管疾病,其症状重,心梗导致的死亡率高。

对策:雌激素水平在35岁后就下降了50%,所以,女性从35岁起就要开始保护心血管健康,做到不熬夜,膳食平衡,尽量食用低脂食品(尤其是少食高胆固醇食品如坚果,鱼子酱、蛋黄、沙拉酱、深海鱼油),减肥,多运动等。尤其要注意的是,女性要改掉担任餐桌“清洁员”的习惯,不要将餐桌上吃不完的食物,都倒进自己的胃里。因为这样久而久之,女人的胆固醇、血脂就节节高升。

优势二 免疫系统功能相对较强

负面影响 免疫过度

女性比男性的寿命长,其中的重要因素是女性的自身免疫系统功能较男性相对强一些,不易患自身免疫缺陷性疾病。但是,自身免疫系统功能较强的背后,是女性更容易罹患难以治疗的免疫亢强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多发性硬皮病等。

最典型的是红斑狼疮,多发生于年轻女性的疾病,与免疫过度的关系是肯定的。即自身抗体的产生,破坏其自身组织。用俗话讲,就是一家人不认一家人,免疫过度了。

对策:避免下列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危害,药物、环境污染、毒物、食品添加剂、香精香料、洗涤用品、强紫外线照射等。

优势三 高跟鞋的美丽

负面影响 膝关节病

美丽的高跟鞋不仅使女性身体挺拔,精神倍增,还能让身高“长”出一大截。但是,女性天生宽大的髋部,使得膝关节承受更大的作用力。高跟鞋则加重了对膝关节韧带的损伤。因此,女性比男性更易发生膝关节活动障碍,刚刚人到中年,可能就不能自如地下蹲、站起,甚至上卫生间、上下楼都遇到困难。

对策:女性保护膝关节的两大关键:一是保持合理体重。膝关节承载着全身的重量,肥胖往往使膝关节受到损伤。二是穿健康鞋。鞋跟高度不要超过4公分,2 5公分左右的鞋跟比较适合。穿鞋最重要的是舒适。

优势四 性格温柔细腻

负面影响 抑郁型神经系统疾病高发

多数女性有着温柔、贤惠、细腻的性格,温柔的女人往往也更受人欢迎。但是。研究表明,女性比男性更容易患上抑郁型神经系统疾病,如抑郁症、神经衰弱、失眠症等。这一方面与男女生理上的差异有关,如男女两性大脑对体内激素和大脑内的化学物质产生的反应有所不同;另一方面也与女性的性格有关,女性对生活中不良事件的刺激和来自于方方面面的压力更敏感,反应也更剧烈和持久。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7篇

做好事提高免疫力

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和北卡罗来纳大学的研究人员,联合开展了一项长达10年的研究,首次探索了心理特征和人类基因表达的关系,并且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发表了这项研究结果。他们抽血化验了80名身体健康的成年志愿者,并全面评估了其幸福感。结果发现,因帮助别人而获得幸福感的人,自身的免疫力会显著提高。具体来说,喜欢做好事的人(即通过自我实现获得幸福感的人),其体内与炎症水平有关的基因表达水平较低,而与抗病毒等有关的基因表达水平较高,说明身体的整体免疫力更好。喜欢享乐者(即通过消费商品和自我满足获得幸福感者)的基因表达水平则正好相反。

经常做好事的人大都心胸豁达,性格开朗,这些特征都对身体健康有利。助人为乐的人不容易被愤怒与悲观情绪所压垮,而是从这些情绪中激发免疫系统的正能量,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常拥抱增强免疫力

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的一项研究发现,拥抱可抵挡压力,从而保护免疫系统,起到抗流感作用。研究人员找来逾四百名健康成年人,询问其遭遇人际冲突及是否获拥抱的频率,然后让他们暴露于感冒病毒下。结果发现较频繁获得拥抱,且生活常获别人支持的人,病情普遍较不严重。

压力会导致免疫系统抗击疾病的能力下降,导致体内对抗疾病的细胞减少,能增强免疫系统反应能力的巨噬细胞含量也减少。拥抱的过程也是一种压力释放的过程,因此,人在脆弱无助的时候都希望被亲友所拥抱,进而释放心中的压力。

吃香菇提高免疫力

美国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中心的农学家大卫・布鲁尔通过研究发现:香菇中含有一种高分子量多聚糖(HMWP),能够提高人体的免疫功能。

香菇中含有香菇嘌呤(也称赤酮嘌呤)可以降低胆固醇的水平。香菇含有的抗氧化剂含量是麦芽的12倍,是鸡肝的4倍,它的降低血压和抵御癌症的功效更强。

接吻增强免疫力

荷兰应用自然科学研究中心人员以21对恋人为研究对象,在他们接吻10秒前后采集他们的唾液样本。研究人员发现,每天9次这样的接吻后,两人唾液中的微生物群就变得相似。研究人员之一伦科・科尔特说,接吻可以让人接触到更多微生物群,从而提高免疫力。研究报告刊载于英国《微生物组》杂志。

但是不少有害细菌也会通过接吻传播,所以有口腔疾病以及患上传染病的人不宜用这种方式传递爱意。

饮食不规律降低免疫力

一项发表于《公共科学图书馆・综合》杂志的论文披露,芬兰赫尔辛基大学研究人员对2342名志愿者进行了长期跟踪调查之后发现,8.9%的饮食紊乱者患有至少一种免疫系统疾病,而这个比例在健康人群中为5.4%。研究人员分析,这可能是饮食不规律、营养不均衡导致不良情绪,损伤免疫系统,进而引发多种疾病;此外,免疫系统疾病也会反作用于饮食问题,形成恶性循环。

在三餐定时情况下,人体内会自然产生胃结肠反射,可使排便规律,有利身体内代谢产物的排出;如饮食不规律、不吃早餐等,可造成胃结肠反射作用失调,产生便秘等症状,身体排毒不畅,容易引起皮肤疾病,如痤疮等。

猛吃海鲜降低免疫力

据发表在《环境与健康展望》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显示,海鲜中的汞可能会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而育龄女性危险更大。密歇根大学的研究人员分析了1300名年龄在16~49岁之间女性的饮食及汞含量,并测试了她们血液中的抗核抗体,结果发现,接触有机汞最多的女性,其体内的抗核抗体比率更高。抗核抗体越多,患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危险就越大。

专家建议,特别喜欢吃海鲜的人士,可以选择一些低汞物种,如扇贝、沙丁鱼、三文鱼、牡蛎、鱿鱼以及罗非鱼。其他如鳕鱼、鲶鱼、鳟鱼、蟹等也是相对安全的选择。

压力过大损伤免疫力

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研究者发现:充满压力的工作场所会明显改变人体免疫系统的基因表达方式,从而显著地影响人们的健康。老板的反复强调和絮叨也会引发交感神经系统的过度反应(即通常所称的战斗或逃跑反应),刺激人体生成新的血液细胞。尽管这种反应对于人类的生存非常重要,但在较长时间内持续压力会对健康造成负面影响。发表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上的这项研究成果表明,如果员工长期在一个非常糟糕的老板手底下工作,这段经历会对人体免疫系统的基因表达造成破坏性的影响。

肥胖降低免疫力

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一项最新的全球性研究发现,肥胖成为人们容易染上流感的一大新危险因素。首先,肥胖者身体各方面的机能较差,80%的胖人患有脂肪肝,70%有高血脂,其中还有高比例的糖尿病、高血压。所以他们更易感染,复原能力也较差。其次,肥胖其实是身体的一种炎症反应,胖人的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一般异常。再次,肥胖者抵抗致病微生物的能力较弱,使得病菌容易入侵。此外,胖人的心肺功能会下降,比如很多胖子动一动就会喘粗气,以致他们的呼吸系统容易受到不良影响。

帅哥免疫力强

为什么英俊的男士易得女士喜爱?除了魅力难挡,他们强大的免疫系统也会对女人充满吸引力。英国一项研究显示,男性英俊的面容和完美的体形是他们拥有更多抗体的一种标志,而更多抗体自然意味着更为强大的免疫系统。

芬兰图尔库大学的科学家马库斯蓝塔拉通过研究发现,与男性不同,女性的免疫反应,特别是在生产抗体方面,与她们的外表长相没有关系。

太严肃损伤免疫力

美国一项新研究提醒,过于严肃的人,免疫功能可能受到影响。美国俄亥俄大学心理学助理教授佩吉・左库拉博士等人,招募了34名身w健康的年轻志愿者。通过抽取受试者的血液样本进行生化检验后发现,从事严肃活动的人体内C反应蛋白明显升高,抗体、白细胞的水平则有所下降,说明其免疫调节能力受到影响。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8篇

一、患感冒的人不宜服用人参

当病人受到风邪、寒邪的侵袭后,即可出现发热、鼻塞、流涕、头痛等伤风感冒的症状。对感冒患者的治疗,应以祛邪外出、疏风解表为主。人参有补气的作用,如果感冒的病人服用人参,人参可使蕴于其体内的风邪不得外泄,使病情加重。

二、患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肝炎的人不宜服用人参

中医认为,急性胆囊炎、胆石症、急性肝炎等疾病与病人的肝胆湿热蕴阻气机不畅有关,属实症。这类病人表现为胁痛不适、脘腹胀满、口苦泛酸等。病情严重者可出现目黄、身黄、尿黄等症状。治疗此类病人应以清热利湿、理气导滞为主。人参有助湿生热的作用,故如果这类病人服用人参,可使其病情加重。

三、患急性胃肠炎的人不宜服用人参

中医认为,急性胃肠炎与病人感受外邪、饮食不慎有关。治疗这类病人,应以驱邪外出、消食导滞、和胃清肠为主。而人参具有温补作用,它对急性胃肠炎的患者起不到驱邪、和胃、清肠的作用。

四、患十二指肠溃疡、急性胃窦炎的人不宜服用人参

患十二指肠溃疡的病人或急性胃窦炎的病人均可出现呕血或黑便的现象。中医认为,呕血或黑便与病人胃内血热妄行有关。治疗这类病人应以凉血止血为主。人参有补气的作用,它可使这类病人的病情加重。

五、患支气管扩张、肺结核的人不宜服用人参

中医认为,支气管扩张、肺结核这两种病症是由病人肺阴亏损、虚火旺盛所致。其临床表现是:咳喘、气短、口干、咽痒、潮热及痰中带血等。对此类病人的治疗,应以滋阴降火、凉血止血为主。人参性温补气,它会使这类病人肺阴更虚、虚火更旺、病情加重。

六、高血压病人不宜服用人参

中医认为,高血压病与患者肝阳亢盛、肝火上扬有关。这类病人多有眩晕、目赤、耳鸣、耳聋、口苦、急躁、易怒等症状。治疗高血压病,应以平肝潜阳、清泄肝火为主。人参具有温补的作用,它可使高血压病人的肝火更加旺盛,故此类病人不宜服用人参。

七、患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不宜服用人参

免疫系统疾病包括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硬皮病等,属于中医的“痹症”范畴。中医认为,患免疫系统疾病的人,多存在阴虚火旺的症候,故这类病人不宜服用人参。

八、孕妇不宜服用人参

孕妇应食性味偏凉的食物和药物。如果孕妇服用人参,人参的成分可以通过孕妇的血液被输送到胎儿体内,易增“胎火”,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

九、14岁以下的小儿不易服用人参

中医认为,小儿为纯阳之体,其“阴常不足”“阳常有余”。人参性温,有补阳气的作用。并且,现代药理研究证实,人参可促进性腺的发育,使小儿早熟。故14岁以下的小儿应忌用人参。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9篇

【关键词】 Fisher综合征;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

Fisher综合征被认为是吉兰-巴雷综合征的变异型,1956年由Miller Fisher首先报道,它是一组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消失三联征为突出表现的一组临床症候群,是由感染介导的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该疾病早期诊断及治疗愈后良好。本组病例随访3~6个月,3个月痊愈者停止随访,3个月未愈者继续随访至6个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我科2004年1月至2012年3月收治的28例Fisher综合征患者资料,男15例,女13例,年龄范围为20~88岁,平均年龄42岁。有前驱感染史24例,其中上呼吸道感染史10例,腹泻史11例,明确疱疹感染3例,疫苗注射1例,另3例无明确诱因。

1.2 临床表现

复视25例,眼外肌麻痹28例,眼内肌麻痹8例,瞳孔散大居中固定8例,共济失调26例,腱反射减弱28例,四肢不同程度肌力下降23例,肢体麻木11例,饮水呛咳吞咽困难5例,咀嚼无力3例,呼吸肌麻痹2例。

1.3 影像学检查结果

头颅磁共振检查结果 24例头颅磁共振平扫无异常,3例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死,1例脑桥脱髓鞘。

1.4 实验室检查

2~3周脑脊液检查:细胞数范围﹙0~10﹚×106/L,脑脊液蛋白定量范围为0.4~1.85 g/L,26例呈现细胞蛋白分离现象;血浆免疫球蛋白检查示:22例血清IgG、IgA、IgM呈不同程度升高;2例寡克隆带阳性;采用ELISA和 Western印记法测定单纯疱疹病毒特异性抗体阳性3例。

1.5 神经电生理检查

27例出现神经传导速度减慢,24例出现运动传导速度减慢,F波延迟16例,H反射延迟17例,消失5例;脑电图检查:1例界限性脑电图,余脑电图检查无异常。

2 治疗方法

免疫球蛋白静脉注射:一旦确诊、患者经济条件允许,即予免疫球蛋白治疗,成人剂量为0.4 g/(kg?d),连用5 d;对重症患者合并感染及呼吸肌患者予血浆置换治疗,每次交换血浆量按40 ml/kg计算,同时用人血白蛋白复原血浆量,每周2次,应用2~3周;甲强龙冲击治疗方法:甲强龙1000mg/d静脉注射,连用5d;其中12例应用免疫球蛋白治疗,6例行血浆置换,2例重症患者免疫球蛋白与血浆置换联合应用,10例应用甲强龙冲击治疗;合并呼吸肌麻痹者予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痰较多者用有创呼吸机辅助呼吸,同时予抗感染治疗;明确疱疹病毒感染者予更昔洛韦5~10 mg/(kg?d)静脉滴注。所有病例均予甲古胺营养神经,同时予康复治疗以及其他支持、对症治疗。

3 结果

1例呼吸肌麻痹呼吸机治疗1周脱机,1例2周脱机。3个月内痊愈22例;未痊愈主要表现:3例存在复视,2例存在共济失调,1例肌力未完全恢复至正常。随访6个月,27例痊愈,1例遗有复视。

4 讨论

Fisher综合征是感染、疫苗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多有前驱感染,与徐忠等报道[1]相符。其感染介导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的依据:① 本组病例24例发病前1~4周有感染史,1例有疫苗接种史,可见Fisher综合征的发生与感染及疫苗接种相关;尚有3例未发现前驱感染及相关诱因,一方面可能感染较轻或隐匿,患者不知不觉中感染,我们采集不到相关病史,另一方面可能还有其他我们没有认知的发病机理。② 本组病例有3例临床及实验室检查明确疱疹病毒感染。③ 22例血清IgG、IgA、IgM呈不同程度升高,可作为Fisher综合征是免疫性疾病的依据。④ 李海峰等报道[2]:Fisher综合征患者血清神经节苷脂抗体滴度升高与古兰-巴雷综合征相符,提示Fisher综合征与古兰-巴雷综合征发病机制相同,古兰-巴雷综合征是与感染有关和免疫机制参与的特发性多发性周围神经病[3]。

本组病例有2例脑脊液寡克隆带阳性,说明脑脊液鞘内蛋白合成率高;通常情况下在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如多发硬化时脑脊液寡克隆带呈阳性,而本组病例属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亦有少部分脑脊液寡克隆带呈阳性,可见,寡克隆带阳性并非对多发硬化具异性诊断,在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疾病亦可出现,在Lyme病、神经梅毒、亚急性硬化性全脑炎、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和多种结缔组织病的脑脊液中也可检出[3]。 同时,Fisher综合征其诊断条件之一为共济失调,导致其共济失调的机理可能是颞枕桥束受累所致。因Fisher综合征表现以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为主征,是否同时并发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目前无确切依据;另本组病例有1例在桥脑影像学提示脱髓鞘病变,能否作为周围神经系统并中枢神经系统同时发生脱髓鞘的依据,因病材少不能给予结论;房启良[4]曾有类似报道,神经病学也曾有类似的阐述[3];由此可见,Fisher综合征存在以周围神经系统脱髓鞘为突出特征合并中枢神经系统脱髓鞘可能。

肌电图检查在Fisher综合征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经典的Fisher综合征以眼外肌麻痹、共济失调、腱反射减弱或消失为突出表现,但早期三联征可能部分表现出来,需与脑干脑炎鉴别,肌电图检查发现运动及感觉传导速度减慢,是失神经或轴索变性证据;F波异常H反射延迟或消失表明神经近端或神经根损害,提示周围神经损害,脑干脑炎肌电图不会有上述表现,可出现听觉诱发电位、视觉诱发电位、体感诱发电位异常,肌电图检查对鉴别周围神经系统疾病及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有帮助。

严重并发症的处理 Fisher综合征呈单向病程,多于发病4周时症状停止进展,预后良好,有少部分病例会出现严重并发症,本组有2例发生呼吸肌麻痹,发生率为7.1%。呼吸肌麻痹是其主要严重并发症之一;对呼吸肌麻痹病例要进行心电及氧饱和度监测,同时监测肺功能,呼吸肌辅助呼吸是最有效的治疗;本组有2例应用呼吸机辅助呼吸均于2周成功脱机。吸入性肺炎及窒息是其另一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饮水呛咳、吞咽困难患者,为防止并发症发生,及早留置胃管及鼻饲预防吸入性肺炎发生,同时给予抗生素治疗。

Fisher综合征是感染介导的免疫系统疾病,抑制免疫是有效治疗措施,血浆置换、注射免疫球蛋白或二者联合应用疗效肯定,但价格昂贵,不能为所患者 有接受,加强龙冲击治疗也是治疗措施之一,但多数学者认为激素治疗无效,本组病例激素治疗10例,疗效肯定,有文献观察得出同样结论[5]。

参 考 文 献

[1] 徐忠,庞爱兰,郑颖,等.Miller Fisher 综合征32例临床分析.昆明医学院学报,2011,32(5):65-67.

[2] 李海峰,袁锦梅. Miller Fisher 综合征发病机制.中国临床神经科,2001,9(4):410-413.

[3] 王维治,罗明祖.神经病学.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01-105.

[4] 房启良.Fisher综合征8例临床分析.苏州医学院学报,2001,21(6):691.

免疫系统疾病范文第10篇

【关键词】 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

1前言

在新生儿期到学龄期年龄段之间的儿童统称为小儿,据资料显示,小儿在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方面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究其原因,除却小儿机体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之外,家长对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重视程度不够,预防工作不到位亦是导致其发病的重要原因。笔者就此现象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索分析,归纳了几点关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预防措施,现报告如下。

2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的重要性

作为人体重要的脏器功能系统,呼吸系统同时也是最容易收到外部因素侵袭的部位,当其功能异常时常常引起其他系统的功能紊乱,最终导致全身系统的异常反应【1】。由于小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成熟,以及机体的代偿能力较差,当其呼吸系统受到侵袭时,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病情。当小儿出现呼吸系统疾病时,家长及时带其到医院就诊固然重要,但是如果能在平时就采取有效地措施对呼吸内科疾病进行预防,这样既可以避免小儿患病的可能性,减少因小儿患病带来的麻烦,又可促进小儿的健康成长。

3小儿呼吸内科疾病预防的措施

3.1对新生儿及婴儿时期的小儿进行母乳喂养。许多家长都明白母乳喂养的好处,但是能坚持到一岁的家长并不多,一部分家长是由于工作忙,一些是因为偏信奶粉的广告而过早的停止母乳喂养。其实相对于配方奶粉等食物,母乳内含有新生儿及婴儿所需的全部营养成分,是此时期小儿最理想、最天然的食物,并且母乳中蛋白质含量较高而脂肪含量较少,有利于小儿消化但不引起腹泻;母乳中含有多种抗体,尤其是sIgA以及IgG等小儿最为缺乏的抗体,可在一定程度上弥补小儿的机体免疫力,提高抵抗防御疾病的能力;母乳还具有干净卫生、温度适宜、食用方便等优点。

3.2 维持小儿安静的生活环境。保证小儿生活环境的安静、舒适,可有利于小儿增加睡眠时间及提高睡眠质量,众所周知,充足的睡眠可保证小儿的正常发育及免疫力的提高,但是由于家长对于孩子的喜爱,以及生活中正常的人际交往,过多的长辈探访反而会对小儿的正常休息造成影响,导致睡眠质量的下降,影响小儿的正常发育及免疫力的提高;另外与成人的过多接触可增加小儿感染细菌的几率,较易引发呼吸道疾病。

3.3维持均衡的营养和水分。婴幼儿的基础代谢率与成人相比相对较高,当机体能量供给不足时,可出现生长发育缓慢甚至停止的现象【2】。随着小儿机体的不断发育,母乳中的营养成分已不能够满足日益增长的小儿生长需求,因此,应及时并且合理地对小儿给予优质蛋白类物质的补充,如牛奶、豆浆、果汁以及蛋类等,为小儿免疫系统合成抗体提供必需的原料,以便于小儿免疫力的提高;另外应对小儿补充适量的水分,如糖盐水等,可避免小儿因脱水导致水、电解质平衡紊乱。在日常的饮食中应避免小儿挑食、偏食垃圾食品等不良习惯,保持小儿营养的均衡性。

3.4多进行日光浴及锻炼。阳光中的紫外线可起到杀菌的效果,经常让小儿进行日光浴,可部分杀灭小儿身体表面的细菌,并且可以促进小儿体内维生素D的合成,进而保证小儿骨骼的正常发育。小儿生性活泼好动,对于平时的蹦蹦跳跳,家长不应过多的干预,小儿在身体活动的同时,可刺激体内骨骼肌肉的发育塑性,保证机体的健康发育;需要注意的是,当儿童活动出汗较多时,家长应注意其衣物的更换及保暖,防止因潮湿的衣物导致小儿着凉引发感冒、咳嗽等呼吸系统疾病。

3.5保持小儿呼吸道的卫生。小儿呼吸道疾病的发生往往与肺炎双球菌、链球菌等细菌在呼吸道的大量繁殖有密切关系,如果小儿的呼吸道如气管、支气管等存在痰液等异物时,小儿的肺部通气就会受到影响,导致上述呼吸道细菌的大量繁殖,引发小儿呼吸系统疾病。因此,应经常对小儿口腔及咽部进行护理,保持其清洁、通畅,降低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如经常喂少量温开水以清洁口腔;改掉某些小儿保着奶瓶入睡的习惯,或者在喝完奶后进行漱口;帮助小儿树立经常洗手的意识,建立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给小儿更换内衣内裤、床单被褥尿布等。

3.6避免去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人口密集的公共场所由于人员混杂,常存在多种呼吸系统病原体,如细菌、病毒、支原体等,很容易通过空气、飞沫或者接触等途径进行传播,小儿自身的免疫系统本来就较弱,一旦暴露在上述场所中,很容易被感染导致呼吸道疾病【3】。另外,若室内通风不良,空气质量下降,亦会导致小儿身体抵抗力下降而容易发病,因此在家中也应经常开窗通风换气,少开空调,禁止吸烟等,以保持室内空气的通畅、温度和湿度的适宜,避免过热过干,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于维持小儿呼吸道黏膜的湿润具有重要的作用。

3.7按时进行预防接种。按时对小儿进行规定疫苗的接种,如白喉、百日咳等,通过这种方式使小儿被动地增强小儿呼吸系统的免疫力,从而提高对特定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的抗病能力。根据研究显示,对于6岁以前的儿童,预防接种是避免传染病的最有效途径。

4小结

综上所述,对于小儿呼吸内科疾病,应注重平时的预防,通过上述预防措施的实施,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小儿呼吸内科疾病的发病率,不仅可以为小儿提供卫生、舒适的生活环境从而保证其健康成长,还可以避免因小儿患病给家长带来的麻烦。

参考文献

[1] 刘亚香,崔国粹,探讨小儿呼吸系统感染的相关因素及预防[J],中国保健营养,2010,7(3):107

[2] 林湘屏,体质食养对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预防作用[J],吉林中医药,2007,27(7):18―19

上一篇:免疫调节范文 下一篇:免疫力下降范文